美章网 精品范文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

群众体育论文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第1篇

规划机制是整个发展机制的核心,是城市群众体育环境未来发展方向的决策机制.通过对规划机的探讨,为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指导,为实现群众体育环境发展目标提供保障.本研究基于对规划的编制程序及分析方法的研究,构建了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主要包含5个阶段.

1.1前期准备阶段该阶段包含规划提出的背景,前期准备以及组织分工.城市群众体育环境规划是涉及社会、区域、经济、群众体育等各个方面的重大规划,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必然需要缜密的前期准备和组织分工.由于该规划涉及范围广泛,规划设计队伍需要具备包含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体育学等在内的多学科、多层次、多方面的人才.该阶段的技术方法主要有头脑风暴法和文献整理法.

1.2调查研究阶段该阶段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地收集与群众体育环境发展规划编制有关的信息资料和数据,经过资料整理和理论研究,了解其历史、现状,明确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内容包括:体育环境体系、群众体育环境概况、社会经济水平以及其他相关规划成果资料.该阶段的技术方法主要有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

1.3分析诊断阶段通过对城市的政策法规、经济条件和群众体育基础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诊断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从而对未来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趋势做出科学预测.在此基础上,编制《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并通过多种渠道对《纲要》进行广泛的意见征集,最终确定形成《纲要》文本,为规划报告的起草奠定方向.

1.4报告设计阶段依据《纲要》的基本思路,起草《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规划》报告,拟定实现目标的途径、方法、措施步骤等多种方案,并通过有关信息平台将报告草案予以公布,征求社会各方的意见和建议,最终确定形成规划报告,提交相关专家进行评审.

1.5报告评审阶段对规划报告进行审核,并将修改后的报告内容进行选择性的公开,接受社会公众以及有关体育社团组织的监督,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规划内容.

2城市群众体育环境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整个发展机制的主体,涉及要素最多,机理最为复杂.要营造良好的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必须完善各种运行系统,各环节协调发展,确保整个体系健康运行.

2.1理顺和完善筹资模式资金是群众体育环境发展的重要保障,没有资金,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当前,城市群众体育的资金筹集主要依靠政府拨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资金不足,严重影响了城市群众体育的发展.因此,城市群众体育筹资管理必须寻求新的模式,推进资金筹集市场化.

2.2完善政府调控形式过去,政府的调控形式主要是直接管理、包办代替、具体操作,导致管得太多,管得太死,没有起到真正的调控作用.因此,今后政府的调控必须处于核心位置,重在营造凝聚力.政府调控要注意高度、把握方向、统领全局,确保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目标的实现.

2.3完善监督管理体系确保城市群众体育环境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全方位的监督管理机制至关重要.监管机构实施分层次管理:(1)政府监督.在政府中建立专门机构,对体育社团或民间体育活动进行全面监督;(2)专业监督.组建各类具有咨询功能的协会,协会由专业人员构成,对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进行监督及专业指导;(3)民主监督.在民间发展一支民主监督队伍,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收集公众对群众体育发展的意见.

2.4建立评估管理模式政府通过评估体育社团、组织的工作业绩、工作效果等,形成政府间接评估管理模式,对各级各类体育社团、组织的行为和工作进行引导和规范,从而实现群众体育的长远发展.在科学性与适用性基础上建立可量化的评估标准,使民间体育社团、组织能够明确发展目标,从而更好地为群众体育服务.

3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反馈机制

反馈机制主要是指对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的认知,包含对历史发展的认识和对未来趋势的预判,为之后的系统运行调控和优化奠定基础.由于城市群众体育环境的运行与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调控,同时,政府是政策指令的主要发出者,所以,本研究将政府界定为信息反馈的接收方.对于体育社团和群众,它们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反馈信息的发出方,又是反馈信息的接收方.因此,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中的信息反馈方式主要有:“社团-政府”、“公众-政府”、“社团-社团”、“社团-公众”以及“公众-公众”等五种方式.在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过程中,处理和利用反馈对象之间信息流的水平体现了整个反馈机制的运作水平.城市群众体育环境信息交流平台的构建能够实现这一目标.该平台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对象间直接交流”为目标,构建的一个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开放的信息交流平台,对城市群众体育环境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分析、评价、和管理等,从而实现反馈对象之间信息流的高效利用.基于反馈对象的视角,将城市群众体育环境交流平台划分为共用信息交流平台、政府信息交流平台、体育社团信息交流平台、公众信息交流平台等四个信息交流平台.其中,政府信息交流平台主要针对“公众-政府”、“社团-政府”而构建,体育社团信息交流平台主要针对“社团-社团”、“社团-公众”而构建,公众信息交流平台主要针对“公众-公众”而构建.下面以共用信息交流平台和政府信息交流平台为例进行阐述.

3.1共用信息交流平台共用信息交流平台是城市群众体育环境信息平台建设的基础,主要提供公用信息查询和后台支持服务.Web网站和数据库是共用信息交流平台的主要载体,其中Web网站主要包含BBS讨论系统、与其他信息交流平台的网络链接以及城市群众体育环境的基础数据查询等模块;数据库主要包含群众体育活动信息、体育场馆设施资源信息及主要图件资料等模块.

3.2政府信息交流平台政府信息交流平台主要针对“社团-政府”、“公众-政府”而构建,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即信息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存储系统,Web网站和专家系统是它的主要载体.信息系统以Web网站为载体,主要功能是即时信息,提供历史数据查询等.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存储系统主要服务于管理系统,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对体育社团和公众的反馈信息进行收集、分析、诊断、存储与公布.

4城市群众体育环境调控机制

调控机制是指通过对反馈信息的整理、筛选和诊断,发出明确的指令促使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生综合改变,从而实现对城市群众体育环境系统的调整和控制.调控是城市群众体育环境系统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无论是驱动、规划、运行还是反馈,都离不开调控.调控也是体现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的过程性和动态性的重要标志.根据调控的具体形态及其作用时段,调控可以划分为事前调控、即时调控、事后调控、全程调控四种类型[2].事前调控主要是针对规划机制而言,它是指通过规划,实现城市群众体育今后发展的预调控;即时调控主要是针对运行机制而言,它是指针对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即时指令,以保障系统的健康运行;事后调控主要针对驱动机制而言,即在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改变驱动力的形式与作用过程,实现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目标的部分调整或改变;全程调控主要是针对反馈机制而言,即依据反馈信息,将调控贯穿于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的全过程,对其进行全时段的调整和控制.

5结语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第2篇

一、新形势下体育工作的内涵

体育是以人为本的体育。人的健康素质是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基础和载体,对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健康问题,不仅是医疗卫生部门的任务,更与体育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体育应当成为基础性的民生工程,深入到社会各阶层,融入到大众社会生活中,成为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形式。社会各界应注重体育的规范化、科学化、生活化发展,把体育上升到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的高度,大力提倡体育的以人为本发展理念。

体育是全民共享的体育。如同公民的受教育权,体育也是人的基本权利。体育健身权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无论阶级、民族、年龄、文化程度、残疾与否,公民都应当享有体育的权利。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体育是人民共享的体育,不囿于少数人或者是小圈子,使体育真正成为人民自觉自主的实践活动和文明生活方式,从而惠及全体人民。

体育是和谐发展的体育。体育是人类最广泛和最具有多样性的社会实践之一,除类型、功能具有多样性之外,形式也具有多样性。人们出于自身条件和工作生活需要所选择的体育项目不尽相同,从而使体育活动群体多样化。开展体育工作不但要注重各种形式体育活动的和谐发展,还要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科学统筹、和谐发展、综合平衡,指导体育事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二、群众体育工作的发展优势

北京奥运会为群众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北京奥运会我国取得的优异成绩,不仅极大地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更为我国开展全民体育运动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筹备和举办奥运会,为全面展示竞技体育搭建良好平台的同时,也为进一步推进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人民群众把关注奥运、支持奥运的热情,转化为积极投身全民健身的自觉行动,形成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充分认识后奥运历史机遇,乘势推进社会体育的跨越发展,人们会更多地关注运动本身,享受运动和健康的乐趣。这无疑将快速地推动群体体育事业的发展。

大众体育意识的增强为群体工作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软环境。观念决定行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人们的健身习惯是决定因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场地落后的局面可以逐步解决,大众体育的发展更多地将关注如何改变人们的固有观念和习惯。体育运动限制于场地等硬件设施无法进行的陈旧观念将随着北京奥运会的运动理念而迅速转变。“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全民崇尚运动,关注健康,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观念已悄然形成。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群众体育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人的需求变化是推动事物发展消亡的根本动力,群众体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大局紧密相连,与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息息相关。越来越多的人群参与到各种体育活动中,大众体育文化潮流即将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进,体育进农村成为可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模式将体现得越来越明显;人们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的改变,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大众对体育的需求也将越来越旺盛。这些都是群众体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建立新形势下全民健身的长效机制

全面小康必须全面健康。体育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关系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以人为本体育的核心是要努力顺应群众的新期盼,更有效地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巩固执政党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高度的物质文明作基础,政治文明作保障,精神文明作支撑。其中,精神文明包括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群众体育的支撑。构建和谐社会,提倡以人为本。群众体育以实践人文体育、人文奥运为目标,全民健身,就是最大的以人为本。一、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群众体育任重道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群众体育工作,围绕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起点较高,启动较快,推进迅速,发展顺利。目前,我国已进入小康社会的建设阶段,新时期新任务给群众体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群众体育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任重而道远。

1、培养信念。人的成长与进步,需要有正确、远大的理想信念作引导;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也需要由一个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群体共同打造。每当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升起,运动员在流泪,中国人在高呼。泪,因激动而流;呼,因激情而呼。体育往往是在人们自觉不自觉的参与中获得精神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升华,这是体育工作的内在优势。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开展积极健康的群众体育活动,对于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增强对马列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锻造灵魂。有了远大的理想,还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锻造高尚的情操,这是发展体育事业的核心和灵魂。和谐社会是更高层次的社会形态,它是以人的由衷的、自觉的行为为根本要求的,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体育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极其密切的内在联系。一个民族的身体素质是一种物质资源,对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体育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所具有的强健体魄、娱乐身心、陶冶情操、振奋精神、团结合作、拼搏进取的特殊功能和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业源源不断地输送“能量”。

3、提供动力。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经济的持速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为基础。实践证明,一个地方体育工作抓得好,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强,工作局面就容易打开,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建设的总要求,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有效抵制和消除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影响,动员和激励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4、服务大众。同志曾深刻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他进一步论述,提高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最后离不开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离不开人的体质。这些深刻的认识提示我们,体育工作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首先要关注“人”是生产力中最基本和最活跃的因素;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发挥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功能和作用;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要牢记党的三代领导人的殷切嘱托,明确体育工作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体育战线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快体育事业的发展,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努力构建面向大众的体育服务体系,为大众提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称的体育硬件和软件,不断提升全民健身的服务质量。

二、与时俱进,正确认识新时期群众体育的特点

关心人民身心健康,不断增强人民体质是党和国家发展体育事业的一贯方针。党的三代领导人发展体育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同志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邓小平同志要求“把体育运动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同志题词“全民健身,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构建和谐社会,提倡经济、社会、环境与人的协调发展,群众体育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载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多元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当前,群众体育工作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关口,并呈现几方面的特点。

1、观念的大碰撞。体制的转换必然带来观念的转变。要做好新时期的群众体育工作,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在观念上做好“和谐”文章。一是要破除狭隘的体育发展观。要破除体育工作难有作为的思想,破除就体育抓体育的套路,跳出体育抓体育,把体育工作放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去分析、去把握。二是要破除政府包办的体育发展观。要积极面向市场发展体育,依靠社会办好体育,依托协会激活体育,实现投入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发展体育事业。三是要破除小而全的体育发展观。体育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做到有进有退、进退有序、循序渐进。对经营性群众体育活动,凡是能够交给民间去办的一律交给民间去办,凡是能够推向市场的一律推向市场运作。四是要破除等、靠、要的体育发展观。要面向市场,依托市场,依靠市场,借助市场力量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

2、主体的大转型。目前,在体育领域有两个方面的动向值得我们关注。一是国外的名牌体育俱乐部、重大体育赛事纷纷进军我国,在沿海很多地方已经着陆,正在向内陆城市拓展。今年国际高尔夫球大师赛、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一级方程式赛车和世界摩托车锦标赛在中国举行,这证明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存在巨大商机,人们对体育比赛越来越感兴趣。二是体育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开放进程明显加快,民营资本大量进入体育领域。不仅是体育产业经营主体的民营化、社会化趋向十分明显,包括体育项目承办主体、体育活动组织主体的民营化、社会化趋向也十分明显。对此,我们要认真思考依靠谁来发展群众体育,怎样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问题。

3、功能的大拓展。体育具有双重属性,既有社会属性,又有产业属性。反映在体育的功能上,一方面体现为体育对经济的反作用;另一方面,体育,尤其是体育产业,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基础上,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要、对健康生活的渴求将会进一步凸现出来,体育的发展面临着广阔的空间。同时,市场经济是开放型 经济,需要“中介”资源的牵引拉动,尤其是需要体育的包装,通过重大群众性体育赛事的举办,金牌运动员的代言,以提高知名度。

4、载体的大推动。群众体育必须以活动为载体,有活动才有活力,有活力才有影响力,有影响力才有生命力。在很长的一个时期,由于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群众体育活动一直在“打打闹闹、蹦蹦跳跳”的小圈子里打转转,从而严重地制约了群众体育的发展。我们要按照大办体育、办大体育的思路,注重发挥方方面面的作用,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促进群众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时,载体的推动,不仅表现在体育的本身,而且推动了社会其他层面的建设与发展,其作用不可低估。

三、拓展思路,把握群众体育发展的着力点

在当前体制转轨、经济转型时期,群众体育的发展也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转变过程,即从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从相对封闭状态靠行业垄断向对外开放凭实力参与竞争转变;从单纯的事业发展向事业、产业发展并重转变。新的变化要求我们运用新的思路,启动新的措施,开创新的局面。

1、突出主体。体育事业是群众的事业,广泛开展群众参与的体育活动,是体育工作的重点。群众体育工作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将全民健身活动置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中,切切实实为市民办好事、办实事。一是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二期工程;二是以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大力发展社区体育;三是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提倡科学健身,完善成年人体质测试;四是保障人民群众参加全民健身的权利和义务,以《体育法》为龙头,完善配套法规,促使全民健身依法管理、规范管理。

2、培育市场。发展体育需要政府的支持,更需要市场的开拓。因此,我们必须学会依托市场,依靠市场,借助市场力量,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对体育的投入,在市场中拓展发展主体,把体育资本做大做强。当前,拓展发展主体,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大体育场馆招商力度。要树立发展第一、招商第一、环境第一的观念,通过营造环境、增强磁性、引入资金、借鸡下蛋,达到快速发展的目的。群众体育竞赛市场要打破行政垄断、行业垄断,面向全社会开放;推进协会实体化,组建企业化运作的俱乐部,并着手建立体育经纪人制度。条件成熟时,可以成立体育竞赛管理中心。大众健身娱乐市场要对现有体育场馆进行深度开发,形成网络。还应开发体育的无形资产,通过比赛的冠名权、专用指定商品、体育名人效应、广告等募集资金,增加票房收入。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竞技体育; 群众体育; 关系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8)01-0067-04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 of document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recalls the existing theories about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and mass sports, and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argues to a tentative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and mass sports.The main purpose is to provide a new angle of view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and mass sports.

Key words:sports; mass sports; relationship

多年来,关于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过,并形成“普及与提高说”和“相对独立说”两种观点。对这一关系命题的研究,实际上已超出了学术范畴,成为一个敏感的具有政治内涵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国体育事业基本发展方针的确立、演变都是伴随着对两者关系理解的深入而产生的。研究服从于现实需要,为政策寻找理论依据。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演化成一场争论,在这场争论中因大环境的需要而最终“普及提高说”占了明显优势,“相对独立说”则形单影只,我认为更好的作法是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而这种存在有利于理论的完善。正确的作法是通过科学的求证,理性的认识彼此间的异同,求同存异,完善二者关系的认识。不应成为一种政策的解读工具,客观的看,离开对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理论的梳理,而孤立地探讨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不能真正实现协调发展的。同时,如何构建两者之间的合理关系,也是随着奥运会后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1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内涵

“理论――指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知识。具有全面性、逻辑性和系统性的特征。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既由社会实践决定,又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离开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科学的理论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和证明的理论,是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正确反映。”[1]由此可见,各个学科的基础理论是该学科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概念、原理体系。而作为构成理论的首位基本要素――概念,在构建各个学科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也就不言而喻。关于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基础理论问题,理性认识二者间的关系,首先要正确理解其内涵。

竞技体育也称为竞技运动,与英文中的sport相对应,是人类为发挥自身潜力,以他人或自然障碍物为挑战对象,以体验娱乐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以训练和竞赛为主要手段的一种身体娱乐文化。[1]竞争性是竞技体育区别与其他身体活动的基本特征。此外,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相比,还具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追求既定的功利目标;二是具有标准化的竞争规则和裁判手段。竞技体育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竞技体育对于社会的稳定发挥特有功能,如娱乐功能、教育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等。根据水平的高低,竞技体育可以分为高级竞技体育和初级竞技体育。本文讨论的即是高水平竞技体育。

群众体育也称大众体育,是指人们在余暇时间里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健美、医疗、消遣、娱乐和社交为目的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2]活动目的的非竞争性、活动形式的灵活性、参与主体广泛以及参与时间业余性是群众体育活动的基本特点。其中,非竞争性是群众体育区别于竞技体育的根本特征。群众体育具有五个基本要素,一是活动参与者;二是体育活动组织;三是体育活动设施;四是体育活动方法;五是活动内容。[3]从功能来看,群众体育具有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教育功能。

所谓关系就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4]一方面,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相通的方面,都属于身体活动范畴;另一方面,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在结构和功能上也存在明显差别,突出表现为是否强调竞争性。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研究,实质上就是对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的梳理。

2 既有理论

2.1 “提高普及”说

“提高普及说”是唯物辩证法在体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5]是对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所提出的“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文艺理论原则的借用。[6]是体育事业实行全民制,由国家包办,遵循与执行党和国家指令,服务于社会主义“赶超型”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直接产物。“提高普及说”首先将体育事业看作是由提高和普及两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谓提高就是“培养少数优秀运动队伍”;所谓普及就是“开展群众性业余体育运动”。[6]其次,认为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从普及转化为提高,一是需要参加活动的人多,二是需要群众的技术水平也比较高;[7]而从提高转化为普及,则需要通过竞赛的吸引和发挥高水平运动员的表演、宣传、组织和指导方面的功能和作用。[6]最后,“提高普及说”将体育事业发展看作一个否定之否定,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具体表现为普及、提高、再普及、再提高的过程。[7]

“提高普及说”从哲学辩证法的高度指出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对建国后一段时期内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社会结构发生巨变的社会背景下,“提高普及说”理论的普遍性与体育事业特殊性、复杂性之间的矛盾开始突显,表现出一定的理论局限性。首先,对竞技体育功能理解存在偏差。将竞技体育纳入社会主义“赶超型”现代化发展战略,由国家包办,负责经费开支,不进行经济核算。一方面,导致体育事业竞技化,即蕴涵着将“提高指导下的普及”朝着以高水平竞技运动的提高指导低水平竞技运动的普及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国家包办下的竞技体育纳入政治体系,将竞技体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由政府负责提供和管理,也破坏了竞技体育按照娱乐规律而自发组织和发展的条件。其次,“提高普及说”还蕴涵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之间片面的“线性关系”理解,即认为提高必然带动普及、普及必然促进提高的片面认识。在普及与提高的辩证关系中,普及是基础,是前提,没有普及就难以实现提高,提高是普及的必然结果。事实上,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应该是两个不同的“子系统”,具有各自的普及与提高的任务,而且各自受到不同社会经济环境及人体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如年龄体质特征、参与方式与时间、手段项目、场地设施条件、组织形式、资金来源、运作与管理体制和机制、供给方式等,因此,提高普及说的“线性关系”假设实质上是不存在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原国家体委提出体育事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后发展成为“各类体育协调发展”战略。所谓协调是指“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关系是相互推动、协同共进的,发展比例是适当的”。[8]但是,由于“协调发展”首先表明体育事业是由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这两大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8]只是在提高普及想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发展比例”问题。而在现行体制下,确定两者之间的“发展比例”,仍然无法摆脱“两个战略并重”还是“竞技体育先导超前”的战略选择和争论,无法从根本改变体育事业“一手硬,一手软”的局面。因此,“协调发展”实质上是“提高普及说”的逻辑发展和新的表现形式。

2.2 “相对独立说”

“相对独立说”以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真义体育”思想为逻辑起点,是关于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关系的另一种观点,实质上是对我国体育事业竞技化,特别是学校体育竞技化的理论反思。这一观点首先肯定“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sports)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9]认为体育(PE)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本质上是增强体质的教育。[10]而“竞技体育”(sports)作为“一种具有规则性、竞技性或挑战性、娱乐性以及不确定性的身体活动”[10],本质上是一种娱乐活动。因此,体育与竞技应各按其自身的规律发展,而现有体制下提高运动水平和普及群众体育、增强人民体质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实践中只能重一方面而轻另一方面。

“真义体育观”确立的群众体育增强体质的一元价值标准,对于扭转用以竞技运动取代体育的倾向,摆正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唤起人们对提高全民体质重要性的认识,无疑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对体育价值和目标泛化、全能化以及无序现象的价值整合具有指导意义。但是,也有学者指出“真义体育”将体育与智育、德育、美育相并列,事实上是对教育的分解,现实中不可能单独实施“纯粹”的以体为本的“体育”。[10]同时,“相对独立说”过分突出和强调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二元对立性而否认了两者融合的可能性,认为现行体制下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二者必居其一,无法回避,无法调和,也是不恰当的。事实上,竞技运动具有政治、经济、教育以及带动群众体育普及等一系列潜功能,因而,有条件地通过国家管理的形式,发挥竞技体育潜在功能和价值,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并非不可取。

3 互补关系

任海在《论大众体育与高水平竞技运动的相互关系》一文中,从体育分化角度提出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互补关系”学说。认为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是体育高度分化的结果,两者同质异形、相互依存、功能互补。互补关系存在的理论基础在于,两者具有相同的手段――身体活动和相同的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并通过四个方面体现出来,(一)体育发展的互补;(二)体育需要的互补;(三)体育教育的互补(四)体育道德的互补。[11]

互补关系着重讨论了高水平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之间的联系。一定程度上深化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但是,这一学说也存在着一定的理论局限性。(一)认为大众体育开展的越广泛,竞技体育的观众市场就越大是不恰当的。事实上竞技体育的观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与实质性体育人口相对应,即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又观看竞技体育比赛的人口;一类与非实质性体育人口相对应,即不参加体育活动而仅仅作为竞技体育比赛观众的人口。大众体育的广泛开展,从实质性体育人口的角度扩大了竞技体育的观众市场,而对非实质性体育人口的影响并不大。(二)缺乏从整体上对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关系进行系统的分析,仅仅是对两者相互联系特征的概括和总结。

4 相互取予关系

4.1 现实基础及其理论渊源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巨变,体育事业管理体制的转变,[12]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对我国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突出表现为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高度分化。这要求我们从具体的理论出发对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关系问题做出回答。

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是从结构与功能以及二者相互联系出发,深入分析和广泛探讨有关社会系统的基本理论。[13]所谓结构就是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相互稳定的关系,是内在于系统的客观存在,它只有而且必然地通过一定的功能表现出来。所谓功能就是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系统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相对的,可变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又会反过来决定结构。从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来考察体育现象,体育乃是由一定的结构和功能规定着的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从体育系统内部来看,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又是体育系统中的子系统。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结构,对维护社会大系统的稳定发挥一定的功能。

3.2 主要观点

“相互取予”首先强调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是体育子系统中的两个不同的子系统,按照各自的规律运行和发展是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基本前提。这是由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结构特征以及现代社会组织高度分化的现状和特点――即由承担多种功能的单一组织向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组织的转化――所决定的。从活动主体的构成来看,竞技体育由竞技者(两人以上)、组织者以及观众三因素统合而成;而群众体育则由个体单独或活动者与指导者构成。[14]从活动的具体要求来看。两者在活动时间、地点、对象、体力消耗、动机等方面以及组织的设计、规范程度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别。见表1和表2。

从组织状况来看,在国家-市场-社会的三元模式构架中,竞技体育组织主要分布于国家和市场两类组织中,与国家相对应的是举国体制下形成的主要提供公共性竞技体育产品的具有政府性质的组织体系;与市场相对应的是利润导向下形成主要提供私人竞技体育产品的营利性竞技体育俱乐部组织。而群众体育则普遍存在于国家、市场以及社会三类组织中,与社会相对应的各类民间组织是具体开展和实施群众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

从功能来看,群众体育具有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教育功能。而竞技体育具有娱乐功能、教育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等。但是,两者在功能辐射的范围和以及作用的人群上有明显的差别。

从制约因素来看。群众体育的发展更多受到闲暇时间、生活水平、观念意识、场地设施等因素制约;[2]而竞技体育发展更多受到遗传、选材、训练水平、体育管理体制、竞技体育训练管理水平以及竞技运动科研水平等因素制约。

其次,在承认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差别的同时,也肯定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相互融合的可能性,表现为在两个系统邻近环境的“相互取予“特征。这是由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身体活动的共性或相通性、以及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子系统的开放性所决定的。

竞技体育作为一种竞争性身体活动,它的基本功能是娱乐。但是,通过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往往表现出相应的潜在功能。如对外改善国际关系,对内维护政治统一和民族团结以及促进社会稳定的政治功能;娱乐产业经济功能;促进人全面、协调、完善发展以及人的社会化的教育功能,以及独特的竞技体育礼仪庆典文化与道德规范文化整合功能。同样,群众体育除具有 “增强体质”的基本功能之外,还具有康复、娱乐、教育、消遣、交往以及提高企业人力资本等潜在功能。因此,竞技体育子系统与群众体育子系统在按照各自规律运行和发展的前提下,两者相互融合的邻近环境必然存在着功能上的相互取予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群众体育可以在组织方式、场地设施以及活动的内容方法等方面吸收竞技体育的内容。由于群众体育具有活动方式灵活性、组织设计开放性等结构性特点。因此,任何有益于强身、健心和乐群的活动手段和组织方式都可以被群众体育批判的继承和发扬。也就是说,竞技体育作为一种身体活动的方式,可以在群众体育中适当运用,但只能作为手段,不能当成目的。(二)易于被群众体育领域广泛采用和吸收的运动项目的水平的提高,可以在运动价值观念和态度层面上给群众体育的发展带来影响。(三)被群众体育领域广泛采用的竞技体育活动项目的普及,又为该项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观众市场,从而促进该项竞技体育项目的繁荣和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首先是体育系统中两个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的子系统,两者具有各自的提高和普及的目标和任务。其次,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系统邻近环境,存在着功能上的“相互取予”的关系。

4 结语

“提高普及说”从发展趋势和方向上指出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特征,这一观点将体育事业发展看作一个否定之否定,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具体表现为普及、提高、再普及、再提高的过程。[7]“提高普及说”蕴涵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之间片面的“线性关系”理解,即认为提高必然带动普及、普及必然促进提高的片面认识。而“相对独立说”则着重从是否具有增强体质的教育功能角度阐述了两个系统的相互独立关系,但是“相对独立说”过分突出和强调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二元对立性而否认了两者融合的可能性。上述两种观点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关系的认知水平。并对不同时期体育事业发展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但随着社会结构的巨变,两种观点都表现出一定的理论局限性。因此,笔者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视角出发,在对上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关系理论继承基础上,提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相互取予”的关系理论框架。“相互取予”就是肯定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是体育系统中两个相互独立是子系统,同时认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邻近的部分存在着功能的“相互取予”关系。

参考文献:

[1] 邵生林, 刘玉梅.竞技运动的本质属性[J].体育,1997, (2):19.

[2] 卢元镇. 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248.

[3] 李建国等.社会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3).

[4] 现代汉语词典.

[5] 栾开封等. 关于我国体育和体育工作的哲学思考[J].体育文史,1999, (4).

[6] 熊晓正等.从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到各类体育协调发展[J].21世纪的中国体育,1998, (16).

[7] 陈融.建国以来认识和处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关系的历史启示―价值追求与代价意识[J].体育文史,1999, (3):11.

[8] 舒有谟, 宋秋元.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思考[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 (4):69.

[9] 王学峰.真义体育思想对中国体育发展的贡献[J].体育学刊,2004, (4):7.

[10]

陈融.试析真义体育观、大体育观的特征与分歧[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 (4):1.

[11]任海.论大众体育与高水平竞技运动的相互关系[J].体育文化导刊,2005, (3):11.

[12]谭华.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416.

[13]刘润忠.试析结构功能主义及其社会理论[J].天津社会科学,2005, (5):52.

[14]韩丹.论SPORT不是体育[J].体育学刊,1996, (3):45.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群众文化事业工作

 

群众文化是人们用以表达喜、怒、乐等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是广大群众为满足自身精神需要为目的而进行的文化行为,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方式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群众文化具有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功能。群众文化集娱乐性、知识性、思想性为一体,寓教于乐,使人民群众能够通过文化娱乐活动,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获得社会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文化修养,陶冶情操的目的。理想、道德教育是比较严肃的主题,单纯地运用政治宣传教育的方法来进行,往往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在进行政治宣传教育的同时,恰到好处地运用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就能够极大的增加宣传的吸引力,增强教育的感染力,使人们在得到高尚趣味的精神享受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并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正是因为主动参与,群众在活动中才能实现自我教育,获得情操的陶冶和审美享受,并在健康的审美享受中建立和升华高尚的审美趣味,提升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境界。这是群众文化特有的社会地位决定的;它同时符合群众文化的娱乐审美,宣传教育、文化传承、生活实用的功能。

群众文化的对象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较之专业文化,群众文化的显著优势就在于深深地扎根于群众之中,无论是其服务的对象,还是其活动本身的直接参与者,都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修养、不同社会地位以及不同民族的人,都是群众文化的服务对象,都可以成为群众文化的直接参与者。因此,群众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突破了对象制约性、区域制约性和时间制约性的全“开放”宣传阵地。利用群众文化来进行理想、道德教育,其实际的教育效果就可以提高到一个更加有效的程度。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而是希望在社会主义生活方式中,努力形成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让群众文化显示出特殊的功能。比如:举办知识竞赛、演讲会、故事会、书法、美术、摄影、集邮、集体音乐舞会、跳秧歌、健美操、自演自唱以及各种球类、棋类竞赛等多种多样活动,用美的旋律塑造各自的形象。把人们的思想境界引到更高阶段。使这些有益的精神生活在社会生活方式的形成中起到规范、引导和教育的作用。群众文化建设不仅包括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影响着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所以说:提高群众文化事业对群众进行思想教育,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要和增强群众体魄,努力用社会主义文化活动去占领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少年的活动阵地,用高尚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引导青少年积极向上,引导他们追求科学知识,发展他的智慧这才能对国家综合治理,安定团结,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透过群众文化来提示人类灵魂和民族精神的本质,其艺术感染力、社会感召力、精神影响力是巨大无穷的。当今经济全球化带来文化多元化,人民群众不再满足于几部电影,几部小说,几部歌曲,精彩纷呈的艺术空间,色彩斑斓的文化样式,丰富多样的娱乐活动,特别是现代科技、电、光、声波的冲击,文化市场的空前活跃等等,都给我们群众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无论是群众文艺作品创作还是群众文化艺术研究与辅导,都离不开创新二字。一个民族精神得以延续,特别需要当代先进思想的灌注,没有当代的先进思想,民族精神就得不到发展。

群众文化将是21世纪中国最有前途最大亮点的文化艺术之一。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资源十分深厚,群众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积累了世人难以估价的文化资本。

群众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是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基础性工程,是文化工作的重心所在,也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群众文化作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有内函和形式,在理想、道德的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求的需要。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对于培养人们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群众文化事业要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必须把群众文化事业提高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认识,这是社会主义群众文化事业的本质特征。群众文化事业的根本方向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它的根本任务则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进步和发展。

群众文化活动中,“参与”是第一性的,而接受主体的求新意识,又是刺激其文化参与心理的动因,这就引出了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问题。内容的创新,就是要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用饱含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内涵的先进文化,引导人民群众自娱和娱人,自育和育人;形式的创新,则是要用时代的、新颖的、进步的、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活动形式,吸引人民群众的参与。我国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中的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用以传播先进文化的群众文化设施的“二次创业”已势在必行,并应将其纳入城市、集镇建设的总体规划,努力使群众文化设施建设成为所在地区的“示范工程”“标志工程”。

群众文化运行机制创新的总体要求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合拍。但是,因为群众文化的意识形态主体属性,又规定了群众文化的运行机制还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符合群众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要把有利于建设先进群众文化列为检测其运行机制的最高标准,而不是简单的借鉴、引进、沿用市场经济运行法则。群众文化理论创新,一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用以探索建设先进群众文化的真谛;二要在群众文化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发现新情况,汲取新经验,提出新思想;三要形成群众文化理论家和群众文化实践家相结合的理论研究新机制。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群众文化也面临着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它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并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群众文化事业当然也不例外。然而,群众文化的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的改革相适应,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好地促进两个文明建设。论文格式,群众文化事业工作。。论文格式,群众文化事业工作。。积极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是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世界科技革命和经济竞争新形势的要求。论文格式,群众文化事业工作。。

因此,努力发展群众文化事业,积极搞好群众文化事业工作,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对国家和民族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群众文化事业工作

 

群众文化是人们用以表达喜、怒、乐等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是广大群众为满足自身精神需要为目的而进行的文化行为,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方式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群众文化具有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功能。群众文化集娱乐性、知识性、思想性为一体,寓教于乐,使人民群众能够通过文化娱乐活动,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获得社会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文化修养,陶冶情操的目的。理想、道德教育是比较严肃的主题,单纯地运用政治宣传教育的方法来进行,往往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在进行政治宣传教育的同时,恰到好处地运用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就能够极大的增加宣传的吸引力,增强教育的感染力,使人们在得到高尚趣味的精神享受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并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正是因为主动参与,群众在活动中才能实现自我教育,获得情操的陶冶和审美享受,并在健康的审美享受中建立和升华高尚的审美趣味,提升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境界。这是群众文化特有的社会地位决定的;它同时符合群众文化的娱乐审美,宣传教育、文化传承、生活实用的功能。

群众文化的对象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较之专业文化,群众文化的显著优势就在于深深地扎根于群众之中,无论是其服务的对象,还是其活动本身的直接参与者,都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修养、不同社会地位以及不同民族的人,都是群众文化的服务对象,都可以成为群众文化的直接参与者。因此,群众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突破了对象制约性、区域制约性和时间制约性的全“开放”宣传阵地。利用群众文化来进行理想、道德教育,其实际的教育效果就可以提高到一个更加有效的程度。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而是希望在社会主义生活方式中,努力形成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让群众文化显示出特殊的功能。比如:举办知识竞赛、演讲会、故事会、书法、美术、摄影、集邮、集体音乐舞会、跳秧歌、健美操、自演自唱以及各种球类、棋类竞赛等多种多样活动,用美的旋律塑造各自的形象。把人们的思想境界引到更高阶段。使这些有益的精神生活在社会生活方式的形成中起到规范、引导和教育的作用。群众文化建设不仅包括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影响着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所以说:提高群众文化事业对群众进行思想教育,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要和增强群众体魄,努力用社会主义文化活动去占领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少年的活动阵地,用高尚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引导青少年积极向上,引导他们追求科学知识,发展他的智慧这才能对国家综合治理,安定团结,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透过群众文化来提示人类灵魂和民族精神的本质,其艺术感染力、社会感召力、精神影响力是巨大无穷的。当今经济全球化带来文化多元化,人民群众不再满足于几部电影,几部小说,几部歌曲,精彩纷呈的艺术空间,色彩斑斓的文化样式,丰富多样的娱乐活动,特别是现代科技、电、光、声波的冲击,文化市场的空前活跃等等,都给我们群众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无论是群众文艺作品创作还是群众文化艺术研究与辅导,都离不开创新二字。一个民族精神得以延续,特别需要当代先进思想的灌注,没有当代的先进思想,民族精神就得不到发展。

群众文化将是21世纪中国最有前途最大亮点的文化艺术之一。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资源十分深厚,群众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积累了世人难以估价的文化资本。

群众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是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基础性工程,是文化工作的重心所在,也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群众文化作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有内函和形式,在理想、道德的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求的需要。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对于培养人们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群众文化事业要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必须把群众文化事业提高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认识,这是社会主义群众文化事业的本质特征。群众文化事业的根本方向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它的根本任务则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进步和发展。

群众文化活动中,“参与”是第一性的,而接受主体的求新意识,又是刺激其文化参与心理的动因,这就引出了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问题。内容的创新,就是要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用饱含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内涵的先进文化,引导人民群众自娱和娱人,自育和育人;形式的创新,则是要用时代的、新颖的、进步的、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活动形式,吸引人民群众的参与。我国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中的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用以传播先进文化的群众文化设施的“二次创业”已势在必行,并应将其纳入城市、集镇建设的总体规划,努力使群众文化设施建设成为所在地区的“示范工程”“标志工程”。

群众文化运行机制创新的总体要求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合拍。但是,因为群众文化的意识形态主体属性,又规定了群众文化的运行机制还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符合群众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要把有利于建设先进群众文化列为检测其运行机制的最高标准,而不是简单的借鉴、引进、沿用市场经济运行法则。群众文化理论创新,一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用以探索建设先进群众文化的真谛;二要在群众文化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发现新情况,汲取新经验,提出新思想;三要形成群众文化理论家和群众文化实践家相结合的理论研究新机制。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群众文化也面临着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它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并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群众文化事业当然也不例外。然而,群众文化的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的改革相适应,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好地促进两个文明建设。论文格式,群众文化事业工作。。论文格式,群众文化事业工作。。积极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是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世界科技革命和经济竞争新形势的要求。论文格式,群众文化事业工作。。

因此,努力发展群众文化事业,积极搞好群众文化事业工作,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对国家和民族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实践价值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群众为实践主体,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贴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践性内涵,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具有宽广的实践价值。

一、主体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具有实践价值的内在动力

实践价值是作为客体的实践对主体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之所以具有实践价值,是因为理论创建主体需要大众化的理论以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特点,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需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大众化,促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实现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这两大价值的生成。这种价值生成来源于理论创建者和人民群众这两大实践主体的需要。

实践价值来源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作为一种实践活动,表面上看其实践对象是理论的大众化,但作为主体的理论创建者,正是在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中具有了直接经验,为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经验基础,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广大人民群众并使之大众化。成为人民群众的行动指南,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逐步深化、我国现代化建设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应当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并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支撑。因此,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提高人们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重要性的认识,正是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

实践价值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并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它不仅是人的素质提高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实现人的素质提高的重要条件。从实践过程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殚精竭虑、有目标分层次地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人民群众基于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自主认同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辩证关系看,人民群众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客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接受主体,其主体意识的觉醒既是其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重要前提。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能否获得实效的关键所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大众化应当考虑人民群众这一接受主体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需要。

实践价值来源于两大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实践价值是主体自觉能动性的体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能动性发挥。主要体现在如何使思想政治理论更能为人民群众认同和接受;而广大人民群众的能动性发挥,主要表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理解、认同和运用。人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它集中地体现了人思维的自由。有了这种思维自由,人在实践过程展开之前就对实践结果进行观念的确定。并在客观规律许可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意志在各种可能的结果中进行选择和应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并使之大众化。目的在于应用到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而人民群众运用大众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目的在于指导自身的行为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实践价值的结合点就是发挥两大主体的能动性。但是,两大主体的能动性发挥的实质内容是完全不一样的,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是寻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大众化,然后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而人民群众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提升自己思想政治素质。可见,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关照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指向了中央领导集体的主动性、主导性和创造性作用的发挥,指向了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意识的激发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

二、贴近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具有实践价值的思想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在于内容的大众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贴近群众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贴近群众的特色。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的思想,贴近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次,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思想,贴近了人民群众基本道德素质提高的需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涵盖了社会普遍遵循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等文明风尚,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最后,当代青年要成为“四个新一代”思想,贴近了当代青年的发展要求。胡锦涛指出,希望全国广大团员和各族青年要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四个新一代”思想贴近了当代青年的发展要求。回答了当代青年如何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重要问题,为广大青年谋划了今后一段时期总的发展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在于形式的大众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贴近群众的形式。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形式方面的大众化,有效地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服务群众是贴近群众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在农民问题上,既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又加大了对农民种粮直接补贴的力度;在义务教育问题上,从2007年起,在全国城乡逐步实行全

免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的政策;在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上,既逐步建立了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又逐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在住房问题上,建立健全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在于实践主体的大众化,这就要求广大人民群众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人民群众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主体,其发挥能动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在的动力为依据的,这种动力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感召大众的力量,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本身具有的“以人为本”的内在精神,具有进行理论教育所具有的生动活泼的形式。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吸引大众的力量。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备了关注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回答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现实问题、消除人民群众种种社会疑虑的特点,因此,具有吸引大众的力量。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实践的力量。理论的实践力量是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践力量,体现在人民群众在理论指导下解决思想认识、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从而形成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奉献精神。

三、一脉相传: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具有实践价值的理论前提

确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思想,对人民群众主体性的肯定,就是对其独立性、能动性、实践能力的倡导和重视。

马克思思格斯非常关注实践主体的发展需要。“人始终是主体。”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主体性不是指人自身孤立存在的某种特性,而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同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马克思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而这种本性的最高层次是发展需要。列宁深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积极倡导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大众化。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思想不可能从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必须组织力量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进行自己的宣传和鼓动。所以,列宁经常提醒社会民主党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在政治停滞时期,还是在革命高潮时期,深化和扩大对群众的影响这项工作总是同样必需的。在形式上,列宁倡导要用通俗的语言阐述深刻的道理。非凡的说服力。简单明了的论据,简短通俗的词句,没有矫揉造作,没有专为加深听众印象的令人头晕的手势和力求效果的词句,这一切都使列宁的学说远胜于通常“议会”演说家的演说。

毛泽东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他积极倡导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他认为,向人民群众学习,不仅可以增长真知,使教育内容不脱离实际,有针对性,而且可以沟通双方感情,可以熟悉教育对象的生活和语言。从而产生共鸣,增强教育效果。邓小平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也非常重视,他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重视主体的利益需求,又要注重主体的层次性。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江泽民积极倡导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在方法上,他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人民群众的层次来展开,同时,他也倡导思想政治教育应接近人民群众。强调要力求做到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切忌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切忌简单生硬。

四、功能诉求: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桥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要求理论创建主体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深人群众,了解群众,时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002年12月,胡锦涛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进行学习考察,并谆谆告诫全党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两个务必”,强调只有坚持艰苦奋斗,心中装着人民群众,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保持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增强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才能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叫。中共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集体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厂矿基层,同人民群众话家常,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愿,为形成科学理论和制定正确政策提供了群众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要求理论创建主体制定密切党群关系的政策方针。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2006年,党中央印发《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强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2009年,党中央转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定期组织干部下访的意见》和《关于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化的意见》。这些都是倾听群众声音、关心群众疾苦、排解群众困难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措施。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党员干部是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主体力量,如果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水平欠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很难达到,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转变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和作风,需要大众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引导。因为,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群众路线的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转变工作作风的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的教育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必须契合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理需求并使之走向大众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实现全党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的核心环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效果如何,人民群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否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共产党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否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如果广大共产党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是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那么,人民群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自然也就不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重点主体应当是全体共产党员。

应当看到,实现全党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的环节是多样的。如组织全体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组织全体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组织全体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等。所有这些环节。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因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既要求不能把理论教条化,又要求不能把理论庸俗化,在展示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时,应当贴近全体党员的生活工作思想实际,从而达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使广大党员在思想上认同,首先应使广大党员要在感情上接受,在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涵的真、善、美时,就应当运用大众化形式激发全体党员的情感共鸣。

还应当看到,面向全党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的机制正在形成。200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为形成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提供了理论指导;2006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这是不断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需要;2009年9月,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改进新形势下党建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2010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强调在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养上下功夫。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实现人民群众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关键方式。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方式上看,用通俗易懂的平民话语代替艰深晦涩的理论文字是教育方式的大众化,用简明的理论观点代替繁琐的逻辑思辨是教育方式的大众化,用普通群众感知的具体生动的事例代替苍白无力的说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大众化。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深入人心并化为行动的指南。教育方式的大众化是关键所在。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紧密结合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搞好宣传教育凹。为此,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大量大众化通俗理论读物。如《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理论热点18题》《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06》《2007:理论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等。上述通俗理论读物运用平和、平实的文风,以理服人,不摆架子,不兜圈子,不说空话,从而拉近了理论与群众的距离。

一批理论工作者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生产了一批内容上通俗易懂、形式上严肃活泼的优秀产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提高提供了精神食粮。2003年以来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张东安著的《世纪新风:画说“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朱匡宇著的(在快乐中健康成长:画说“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编写的《图说<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组织编写的《八荣八耻:画说身边事:漫画本》、胡中梅著的《中华荣辱故事精选》、方健宏著的《画说和谐社会》、刘长明等主编的《画说科学发展观》、王福军著的《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图文集》等。

[参考文献]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第8篇

Abstract: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s the essence of the socialist ideology, it is entire party and the people of all our ethnic groups common ideological basis for unity and struggle. Promot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s not only the nee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rx theory of contemporary China, which is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t construction practice needs, but also it is an important and urgent strategic task.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basic approach for promot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thus, to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and provide certain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practice.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基本途径

Key words: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popularization;basic approach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9-0289-02

1 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教育在文化的内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教育方式的角度来说,隐形教育是一个与显性教育相对应的概念,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显”和“隐”。显性教育是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直接、外显的教育过程,使受教育者自觉受到影响的有形的教育活动。它具有目标明确、条件可靠、效果外显等特点和优势。如今,大多数教育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更多的是灌输式、说教式、填鸭式等教育方法,突出了理想、信念教育,却容易忽视受教育者的感受,往往使受教育者出现背离教育目标或与教育常态性质相反的心理。隐性教育是指“在宏观主导下通过隐目的、无计划、间接、内隐的社会活动使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1]具有教育者传递信息方式上的隐蔽性、受教育者接受信息的无意识性、教育过程的跨时空性和教育结果的难测评性特点。通常以“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道德、态度、情感等产生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贯通、逻辑严密、结构完整、辩证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过程,就是这一科学理论体系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认同并身体力行的过程。换言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要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身体力行。这就意昧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第一要义是受教育者要“众”;如果只有极少数人掌握和认同,也就不能称之为“大众化”。应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被我国各族人民广泛了解和认同,显性教育在发挥其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同时,也受其覆盖面窄、受教育者比例相对较低等不足的限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有效推进。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进程中,仅仅依靠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应在坚持以显性教育为主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独特作用,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二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2 建立和完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大众化的检验标准

在《实践论》中指出:“判断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2]同理,判断社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实现与否的标准,最重要的是看“社会实践的结果”。首先,是否符合群众路线。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应以群众路线为首要检验标准。坚持以人为本,自觉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广泛汲取群众智慧,总结群众经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公仆意识,把一切为了群众作为自己的最高职责,真正把群众装在心上,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其次,是否真正实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不是为了普及而普及,而是为了最终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推动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实质在于给最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换言之,正如所言,“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我们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者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3]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要以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根本判断标准。实践证明,“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4]离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根本标准,来谈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就是空谈,就没有任何实质意义。因此,始终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让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5]

3 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理论素养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者

曾经指出:“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庞大的技术队伍和理论队伍,社会主义是不能建成的。”[6]因此,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化,人才队伍是关键,必须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重要作用。要把中青年理论骨干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特别是建设一支信仰坚定、素质过硬、理论水平高、知识全面、能够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善于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解决现实问题、了解广大人民群众需求和不断提升自己理论素养的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首先,需要这支队伍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这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长期性决定的,同时,确保这支队伍能够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地从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工作。其次,加强这支队伍的学习和培训,使其精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理论创新能力,掌握必备的宣传知识和技能,号召这支队伍经常深入群众,从群众实践中总结经验,提炼理论,根据群众的思想实际、文化水平,探索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

参考文献:

[1]张涛.要注意发挥隐性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研究导刊,2009,(8):88.

[2]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4.

[3]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4.

[4]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4-865.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实践价值

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群众为实践主体,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贴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践性内涵,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具有宽广的实践价值。

一、主体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具有实践价值的内在动力

实践价值是作为客体的实践对主体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之所以具有实践价值,是因为理论创建主体需要大众化的理论以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特点,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需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大众化,促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实现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这两大价值的生成。这种价值生成来源于理论创建者和人民群众这两大实践主体的需要。

实践价值来源于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作为一种实践活动,表面上看其实践对象是理论的大众化,但作为主体的理论创建者,正是在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中具有了直接经验,为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经验基础,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广大人民群众并使之大众化。成为人民群众的行动指南,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逐步深化、我国现代化建设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应当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并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支撑。因此,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提高人们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重要性的认识,正是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

实践价值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并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它不仅是人的素质提高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实现人的素质提高的重要条件。从实践过程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殚精竭虑、有目标分层次地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人民群众基于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自主认同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辩证关系看,人民群众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客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接受主体,其主体意识的觉醒既是其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重要前提。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能否获得实效的关键所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大众化应当考虑人民群众这一接受主体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需要。

实践价值来源于两大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实践价值是主体自觉能动性的体现。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能动性发挥。主要体现在如何使思想政治理论更能为人民群众认同和接受;而广大人民群众的能动性发挥,主要表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理解、认同和运用。人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它集中地体现了人思维的自由。有了这种思维自由,人在实践过程展开之前就对实践结果进行观念的确定。并在客观规律许可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意志在各种可能的结果中进行选择和应用。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并使之大众化。目的在于应用到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而人民群众运用大众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目的在于指导自身的行为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实践价值的结合点就是发挥两大主体的能动性。但是,两大主体的能动性发挥的实质内容是完全不一样的,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是寻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大众化,然后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而人民群众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提升自己思想政治素质。可见,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关照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指向了中央领导集体的主动性、主导性和创造性作用的发挥,指向了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意识的激发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

二、贴近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具有实践价值的思想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在于内容的大众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贴近群众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贴近群众的特色。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的思想,贴近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次,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思想,贴近了人民群众基本道德素质提高的需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涵盖了社会普遍遵循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等文明风尚,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最后,当代青年要成为“四个新一代”思想,贴近了当代青年的发展要求。指出,希望全国广大团员和各族青年要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四个新一代”思想贴近了当代青年的发展要求。回答了当代青年如何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重要问题,为广大青年谋划了今后一段时期总的发展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在于形式的大众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贴近群众的形式。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形式方面的大众化,有效地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服务群众是贴近群众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在农民问题上,既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又加大了对农民种粮直接补贴的力度;在义务教育问题上,从2007年起,在全国城乡逐步实行全

免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的政策;在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上,既逐步建立了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又逐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在住房问题上,建立健全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在于实践主体的大众化,这就要求广大人民群众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人民群众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主体,其发挥能动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在的动力为依据的,这种动力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感召大众的力量,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本身具有的“以人为本”的内在精神,具有进行理论教育所具有的生动活泼的形式。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吸引大众的力量。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备了关注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回答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现实问题、消除人民群众种种社会疑虑的特点,因此,具有吸引大众的力量。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实践的力量。理论的实践力量是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践力量,体现在人民群众在理论指导下解决思想认识、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从而形成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奉献精神。

三、一脉相传: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具有实践价值的理论前提

确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思想,对人民群众主体性的肯定,就是对其独立性、能动性、实践能力的倡导和重视。

马克思思格斯非常关注实践主体的发展需要。“人始终是主体。”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主体性不是指人自身孤立存在的某种特性,而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同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马克思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而这种本性的最高层次是发展需要。列宁深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积极倡导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大众化。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思想不可能从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必须组织力量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进行自己的宣传和鼓动。所以,列宁经常提醒社会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在政治停滞时期,还是在革命高潮时期,深化和扩大对群众的影响这项工作总是同样必需的。在形式上,列宁倡导要用通俗的语言阐述深刻的道理。非凡的说服力。简单明了的论据,简短通俗的词句,没有矫揉造作,没有专为加深听众印象的令人头晕的手势和力求效果的词句,这一切都使列宁的学说远胜于通常“议会”演说家的演说。

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他积极倡导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他认为,向人民群众学习,不仅可以增长真知,使教育内容不脱离实际,有针对性,而且可以沟通双方感情,可以熟悉教育对象的生活和语言。从而产生共鸣,增强教育效果。邓小平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也非常重视,他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重视主体的利益需求,又要注重主体的层次性。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积极倡导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在方法上,他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人民群众的层次来展开,同时,他也倡导思想政治教育应接近人民群众。强调要力求做到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切忌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切忌简单生硬。

四、功能诉求: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桥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要求理论创建主体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深人群众,了解群众,时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002年12月,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进行学习考察,并谆谆告诫全党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两个务必”,强调只有坚持艰苦奋斗,心中装着人民群众,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保持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增强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才能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叫。中共十六大以来,、等中央领导集体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厂矿基层,同人民群众话家常,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愿,为形成科学理论和制定正确政策提供了群众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要求理论创建主体制定密切党群关系的政策方针。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2006年,党中央印发《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强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2009年,党中央转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定期组织干部下访的意见》和《关于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化的意见》。这些都是倾听群众声音、关心群众疾苦、排解群众困难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措施。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党员干部是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主体力量,如果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水平欠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很难达到,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转变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和作风,需要大众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引导。因为,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群众路线的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转变工作作风的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的教育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必须契合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理需求并使之走向大众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实现全党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的核心环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效果如何,人民群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否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共产党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否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如果广大共产党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是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那么,人民群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自然也就不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重点主体应当是全体共产党员。

应当看到,实现全党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的环节是多样的。如组织全体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组织全体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组织全体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等。所有这些环节。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因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既要求不能把理论教条化,又要求不能把理论庸俗化,在展示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时,应当贴近全体党员的生活工作思想实际,从而达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使广大党员在思想上认同,首先应使广大党员要在感情上接受,在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涵的真、善、美时,就应当运用大众化形式激发全体党员的情感共鸣。

还应当看到,面向全党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的机制正在形成。200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为形成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提供了理论指导;2006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这是不断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需要;2009年9月,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改进新形势下党建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2010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强调在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养上下功夫。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实现人民群众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关键方式。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方式上看,用通俗易懂的平民话语代替艰深晦涩的理论文字是教育方式的大众化,用简明的理论观点代替繁琐的逻辑思辨是教育方式的大众化,用普通群众感知的具体生动的事例代替苍白无力的说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大众化。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深入人心并化为行动的指南。教育方式的大众化是关键所在。总书记指出,要紧密结合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搞好宣传教育凹。为此,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大量大众化通俗理论读物。如《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理论热点18题》《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06》《2007:理论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等。上述通俗理论读物运用平和、平实的文风,以理服人,不摆架子,不兜圈子,不说空话,从而拉近了理论与群众的距离。

一批理论工作者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生产了一批内容上通俗易懂、形式上严肃活泼的优秀产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提高提供了精神食粮。2003年以来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张东安著的《世纪新风:画说“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朱匡宇著的(在快乐中健康成长:画说“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编写的《图说<中国共产程)》、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组织编写的《八荣八耻:画说身边事:漫画本》、胡中梅著的《中华荣辱故事精选》、方健宏著的《画说和谐社会》、刘长明等主编的《画说科学发展观》、王福军著的《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图文集》等。

[参考文献]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第10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2015)08 - 0078- 03

doi:10. 3969/j.issn.1671-5918.2015.08-036

[本刊网址]http://hbxb.net

中国的政体建设和发展有两条基本路线: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信念,坚定不移地走马克思理论路线,建设共产主义国家;二是结合中国的国情,实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这两条路线的维系和运作,都离不开群众思想教育平台的创设。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多个新政策,以践行群众路线为核心,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以遏制四风、反腐倡廉为实际行动,力求在肃整党内纪律的基础上加强政民联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提供保障。然而,政体发展的制约因素并非单一的,在强化党内建设的基础上,还必须要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政民一体,推动中国不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群众教育平台的创建既是完善我国公共服务体系的配套环节,又是落实十八大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

一、群众思想教育平台建设的内涵、理论基础和特点

(一)群众思想教育平台建设的基本内涵

群众思想教育是建立在践行群众路线基础上的,而践行群众路线既是马克思理论的奠基,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准绳。可以说,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群众即成为了共产党发展的动力源泉,而将党建建立在人民群众的基础之上,也是中国共产党半个多世纪以来内建和对外的主要指导思想。群众思想教育的目的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有着不同的指向,其中,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建国前的群众思想教育是为了赢得广大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赶走侵略者,推翻军阀统治,建立新中国;建国初期的群众思想教育是为了实现万众一心,一是要让人民群众认识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的宗旨和理念,二是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共同建设,恢复家园面貌;改革开放时期的群众思想教育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客观认识当时的国际局势,以及中共为群众谋福利的决心;而当前的群众思想教育,则是为了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因此,群众思想教育是与时俱进的,是顺应时展趋势,实现中国与国际接轨的必经之路。

(二)群众思想教育平台建设的理论基础

群众思想教育平台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的坚定和理论上的清醒,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理论中的唯物辩证主义。但实践证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借鉴唯物辩证主义的基础上开创了新局面,其中,无论是毛泽东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还是江泽民的“三个代表”观,都将群众作为党建的根基。在当前,唯物辩证主义由“两个辩证”表现出来,其中,一是政党“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辩证关系,这表明依靠群众是推进党的事业发展的根本途径;二是贯彻落实毛泽东思想中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辩证关系,各级领导干部来自广大群众群体,也必将要服务群众,只有这样,才能凸显“岗位”、“职位”和“职能”的作用和价值。因此,从大的方向来看,群众思想教育平台建设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而从细节来看,四项基本原则、“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都是群众思想教育平台建设的理论基石。

(三)群众思想教育平台建设的基本特点

在当代中国,群众思想教育平台的建设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一是教育环境的特殊性。既然是思想教育,就包含了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两大群体,其中,施教主体的岗位、职能、规划、教育方法等都对群众思想教育平台的构建制造了障碍。同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全国各地的经济条件、生活水平、宗教信仰和知识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是群众思想教育的最大特点。

二是多层次的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多层次的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理念是源于我国各民族多层次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政治素养,中国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和经济能力不一,人民群众受教育的程度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时,多元媒体的普及也为城乡居民的道德观和政治观带来了影响,相对来说,乡镇群众的政治观念较为落后,而城市群众的道德观和政治观较为均衡。因此,实施多层次的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是当前群众思想教育平台建立的主要途径。

三是群众思想教育平台的多元化。受区域差异的影响,区域与区域、人与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都有所不同,因此,群众思想教育平台的建设也应当满足区域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的差异要求,呈现多元化特点。

二、群众思想教育平台建设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一)当前群众思想教育平台建设的问题梳理

自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和各级行政部门的努力之下,全国各地的群众思想教育平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正视不足,而当前群众思想教育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采用一视同仁的教育方式,对受教主体的内在差异重视不足。从现状来看,我国的群众思想教育很难满足不同群体的教育需求,许多行政、党政机关仅以贯彻落实上级号召为组织实施群众思想教育的主要目标,不了解地方群众的实际情况,不听取群众的心声,采用相同的方法,怀着相同的目的,如此,则导致了群众思想教育的形式化、官僚化。

第二,群众思想教育平台的形式单一。调研证实,目前很多党政机关的群众思想教育平台只有电视、手机、报刊媒体和群众大会等基本形式,图书馆、阅览室等公共资源极度缺失,严重削弱了群众教育平台的作用和价值。

第三,教育手段缺乏实效性。当前,我国很多地方的群众思想教育还停留在陈旧、老套的工作模型上,首先是生搬硬套上级部门的政策文件;其次采用说教的方式,缺乏创新。如此,则导致了地方群众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低,群众思想教育形式化现象严重。

(二)当前群众思想教育平台建设问题的主要成因

有果必有因,导致各地方群众思想教育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首先是领导者的重视不足,很多政府领导者以种种客观原因来解释群众思想教育的效率低下,这种推诿责任的做法造成了很多问题的产生,也为群众思想教育制造了障碍。其次,教育资金和人才的短缺也是导致群众思想教育受阻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一些偏远地区如西藏、新疆、青海等地群众思想教育迫切而又困难重重。

三、群众思想教育平台建设的创新思路

(一)多策并举,为群众思想教育平台的建设提供保障

要加强群众思想教育平台建设的有效性,让教育平台切实发挥作用,就必须要首先解决阻碍平台建设的一些问题。其中,对于各级领导者的重视问题,应当树立起“欲教人,先正己”理念,由上级领导部门监督管理,必要时对下级部门领导者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考察各基层领导的教育能力和素养,实行能者上、庸者下措施,建立起群众思想教育平台建设的优秀领导班子,解决一切难题,建立起完善的群众思想教育体系。其次,对于一些经济困难地区因资金和人才短缺所造成的群众思教平台问题,政府部门应一方面节约教育成本,另一方面开辟多个途径积极筹集教育资金,如加强与本地企业之间的联系,实现政企互动合作,共同推动本地的群众思想教育事业发展。同时要大力培养基层干部,真正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方面解决人才短缺的难题,另一方面基层干部也了解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这又有利于增强群众思想教育平台建设的有效性。

(二)凡人善举、打造正能量传播平台

凡人善举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其背后是优秀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凡人善举是一种正能量,党政机关应利用凡人善举,打造正能量传播平台,以更好的实施群众思想教育,提升群众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在实践中,施教主体可围绕三个途径来打造凡人善举正能量传播平台。其一是利用互联网的强大功能,建立地方“凡人善举”网络平台,为公众提供一个免费、开放的凡人善举阅览媒介,让凡人善举通过互联网来传播,将其打造成为一种精神、一种地域文化。其二是在区域内设立“凡人善举”公共宣传栏,将社会上的凡人善举正能量通过宣传栏展示出来,让区域人民群众能够随时随地地获取思想教育信息,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三是在村、乡、镇等基层设点,采用党政机关党员干部委派制,在基层设立凡人善举宣传窗口。一方面,通过基层窗口的设立,来挖掘基层优秀的教育人才,培养群众思想教育的基层力量;另一方面,也可发掘基层的“凡人善举”案例,如尊老爱幼、为群众利益而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个人或集体,等等,如此,则有利于通过身边的“凡人善举”来感化群众,提升基层人民群众的道德素养,从而构建起完善的群众思想教育平台。

(三)多元互动、打造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和中国梦宣传平台

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中国梦是群众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从表面来看三者虽然有着不同的概念和目标指向,但内在是一脉相承的――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因此,宣传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中国梦是构建群众教育平台的一部分,带着对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中国梦的理性认识,党政机关在组织和实施群众思想教育时应以宣传为主要手段,以加深人民群众对三者的认识为目标,采用多元互动手段,来创设三者的宣传平台。

其中,一是要寓教于乐,针对区域内的地域文化,以及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和政治、宗教信仰,以传统节日、民俗等文化项目为载体,将群众思想教育与多姿多彩的文娱节目相融合,在继承区域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将继承与创新结合,使地方传统文化活动既不失民族特色,又与时俱进,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适应群众思想教育的要求。二是要创新教育方法,群众思想教育的方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不断地总结与升华,因此,在搭建群众思想教育平台时应紧密联系群众,探索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了解群众的心声,让创新教育方法能够发挥教育功能。三是要将群众思想教育与当地的教育教学联系起来,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全面渗透道德和政治教育,将群众思想教育从学生抓起,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

(四)集思广益、打造政民互动平台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第11篇

(一)体育文化传播的出发点是强身健体。早在1914年进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就认识到体育对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1917年4月1日他发表在《新青年》杂志的《体育之研究》一文,更是全面深入地探讨了“健身强国”体育思想。在此文中,明确指出:“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体不坚实,则见兵而畏之,何有于命中,何有于致远?”[1]此外,对体育的作用还进行了归纳,认为体育能“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使人“身心并完”,体育的目的是保卫和建设祖国。可以说,是突出从健身强国的战略地位出发,指出体育文化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加强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

(二)体育文化传播的支撑点是人民群众。在《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中,广泛而深刻地论证了文化工作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工作者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的热忱,必须联系群众,而不要脱离群众。要联系群众,就要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坚持群众路线是题中应有之意,只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才能凝聚力量,齐心协力办好事。在实践工作中,也是群众路线的身体力行者,1952年在为西南区第一届人民体育运动大会题词中,写道:“把体育运动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同年,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的题词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些都是坚持将体育文化传播的支撑点落到人民群众的鲜明体现,从中我们也明确体悟到了中国社会主义体育必须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属性。

(三)体育文化传播的结合点是报刊宣传。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的篇首,明确提出:“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群众知道。有关政策问题,一般地应当在党的报纸上或者刊物上进行宣传。”可以说,非常重视报刊宣传在普及推广党的方针政策中的重要作用,早在参加革命初期,就创办了《湘平评论》等刊物,并在《湘江评论》上发表诸多文章,这在当时的革命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媒介作用。体育文化传播要落到实处,要为群众所熟知,报刊媒介的宣传功用自然是不可忽视的。“把墙报当着自己组织工作,教育群众,发动群众积极性的武器”。1915年,在担任一师学友会总务时,主要倡导两件事,即学术研究和体育锻炼。他主持开展了很多体育活动,并重视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在此期间,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也焕发蓬勃生机。

(四)体育文化传播的着眼点是多样形式。一生非常喜爱体育运动,特别是游泳。在平时的生活中,主张借助自然力锻炼身体,如经常冷水浴以及参加各种体育活动。1960年在《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草稿中加了这样一段文字:“凡能做到的,都要提倡,做体操,打球类,跑跑步,爬山,游水,打太极拳及各种各色的体育活动。”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既有利于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群众体育运动的开展,也有助于体育文化的传播。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可以使情志体能得到提升,并增强自信心和凝聚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五)体育文化传播的关键点是青少年。青少年作为国家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曾多次明确而具体地提出要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1950年,在给当时教育部长马叙伦先生的信中,提出学生“健康第一,学习第二”。1953年,在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时,说:“我给青年们讲几句话:一、祝贺他们身体好;二、祝贺他们学习好;三、祝贺他们工作好。”青少年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继往开来的重要使命,也是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主体,只有造就一代体魄健壮的青少年,才能更好地为建设和谐社会作贡献,为增强国力起到无法估量的作用。

二、体育文化传播思想的现实启示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将1952年6月10日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的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仍然视为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和任务,可见体育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深远影响。在21世纪的今天,体育文化传播思想对于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着力制度建设,践行体育强国的战略思想。国运盛,体育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体育方针,充分体现了体育的目的、目标和本质功能。中国体育发展近几十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也是我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重要标志,只有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体魄,践行体育强国的战略思想,从制度层面努力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也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奋发图强和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着眼人民群众,强化体育的人民性和广泛性。1938年,在《论新阶段》中这样说到:“广泛发展民众教育,组织各种补习学校……体育运动……提高人民的民族文化与民族觉悟。”1952年,他为西南区第一届人民体育运动大会题词“:把体育运动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人民群众是党和政府力量的源泉,通过深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体育活动,可以提高民众身体素质,同时通过这种“体育惠民”活动,将体育与发展民众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结合起来,可以不断增强民众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而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重要表现。

(三)着手学校教育,明确德智体三育并重的培育方向。非常关心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在20世纪20年代,就倡导学校“宜三育并重”,并强调“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也曾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学校教育中,如果忽视了学生身体健康与体育锻炼,势必对青少年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只有将体育纳入学校的培育目标,在认真开展体育课堂教学和竞赛的同时,积极倡导学生加强课外体育锻炼,不断提高体能素质及身体技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并从中磨练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和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精神。

(四)着意宣传监督,构建政策与群众监督体系。非常重视宣传工作,1944年3月22日,提出报纸是“反映政治、军事、经济又指导政治、军事、经济的一个武器”。体育文化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制度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要想为群众所熟知并参与其中,都离不开报刊媒介的宣传监督。只有通过采取丰富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发动群众,教育群众,才能取得工作实效。同时,也只有不断增强执行力,构建政策与群众监督体系,才能争取民心,凝聚力量。也才能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为群众所接受,为群众谋福祉。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实践价值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群众为实践主体,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贴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践性内涵,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具有宽广的实践价值。

一、主体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具有实践价值的内在动力

实践价值是作为客体的实践对主体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之所以具有实践价值,是因为理论创建主体需要大众化的理论以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特点,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需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大众化,促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实现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这两大价值的生成。这种价值生成来源于理论创建者和人民群众这两大实践主体的需要。

实践价值来源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作为一种实践活动,表面上看其实践对象是理论的大众化,但作为主体的理论创建者,正是在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中具有了直接经验,为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经验基础,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广大人民群众并使之大众化。成为人民群众的行动指南,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逐步深化、我国现代化建设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应当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并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支撑。因此,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提高人们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重要性的认识,正是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

实践价值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并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它不仅是人的素质提高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实现人的素质提高的重要条件。从实践过程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殚精竭虑、有目标分层次地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人民群众基于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自主认同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辩证关系看,人民群众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客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接受主体,其主体意识的觉醒既是其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重要前提。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能否获得实效的关键所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大众化应当考虑人民群众这一接受主体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需要。

实践价值来源于两大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实践价值是主体自觉能动性的体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能动性发挥。主要体现在如何使思想政治理论更能为人民群众认同和接受;而广大人民群众的能动性发挥,主要表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理解、认同和运用。人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它集中地体现了人思维的自由。有了这种思维自由,人在实践过程展开之前就对实践结果进行观念的确定。并在客观规律许可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意志在各种可能的结果中进行选择和应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并使之大众化。目的在于应用到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而人民群众运用大众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目的在于指导自身的行为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实践价值的结合点就是发挥两大主体的能动性。但是,两大主体的能动性发挥的实质内容是完全不一样的,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是寻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大众化,然后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而人民群众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提升自己思想政治素质。可见,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关照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指向了中央领导集体的主动性、主导性和创造性作用的发挥,指向了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意识的激发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

二、贴近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具有实践价值的思想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在于内容的大众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贴近群众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贴近群众的特色。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的思想,贴近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次,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思想,贴近了人民群众基本道德素质提高的需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涵盖了社会普遍遵循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等文明风尚,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最后,当代青年要成为“四个新一代”思想,贴近了当代青年的发展要求。胡锦涛指出,希望全国广大团员和各族青年要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四个新一代”思想贴近了当代青年的发展要求。回答了当代青年如何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重要问题,为广大青年谋划了今后一段时期总的发展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在于形式的大众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贴近群众的形式。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形式方面的大众化,有效地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服务群众是贴近群众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在农民问题上,既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又加大了对农民种粮直接补贴的力度;在义务教育问题上,从2007年起,在全国城乡逐步实行全

免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的政策;在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上,既逐步建立了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又逐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在住房问题上,建立健全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在于实践主体的大众化,这就要求广大人民群众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人民群众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主体,其发挥能动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在的动力为依据的,这种动力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感召大众的力量,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本身具有的“以人为本”的内在精神,具有进行理论教育所具有的生动活泼的形式。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吸引大众的力量。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备了关注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回答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现实问题、消除人民群众种种社会疑虑的特点,因此,具有吸引大众的力量。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实践的力量。理论的实践力量是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践力量,体现在人民群众在理论指导下解决思想认识、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从而形成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奉献精神。

三、一脉相传: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具有实践价值的理论前提

确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思想,对人民群众主体性的肯定,就是对其独立性、能动性、实践能力的倡导和重视。

马克思思格斯非常关注实践主体的发展需要。“人始终是主体。”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主体性不是指人自身孤立存在的某种特性,而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同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马克思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而这种本性的最高层次是发展需要。列宁深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积极倡导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大众化。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思想不可能从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必须组织力量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进行自己的宣传和鼓动。所以,列宁经常提醒社会民主党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在政治停滞时期,还是在革命高潮时期,深化和扩大对群众的影响这项工作总是同样必需的。在形式上,列宁倡导要用通俗的语言阐述深刻的道理。非凡的说服力。简单明了的论据,简短通俗的词句,没有矫揉造作,没有专为加深听众印象的令人头晕的手势和力求效果的词句,这一切都使列宁的学说远胜于通常“议会”演说家的演说。

毛泽东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他积极倡导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他认为,向人民群众学习,不仅可以增长真知,使教育内容不脱离实际,有针对性,而且可以沟通双方感情,可以熟悉教育对象的生活和语言。从而产生共鸣,增强教育效果。邓小平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也非常重视,他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重视主体的利益需求,又要注重主体的层次性。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江泽民积极倡导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在方法上,他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人民群众的层次来展开,同时,他也倡导思想政治教育应接近人民群众。强调要力求做到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切忌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切忌简单生硬。

四、功能诉求: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实践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桥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要求理论创建主体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深人群众,了解群众,时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002年12月,胡锦涛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进行学习考察,并谆谆告诫全党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两个务必”,强调只有坚持艰苦奋斗,心中装着人民群众,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保持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增强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才能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叫。中共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集体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厂矿基层,同人民群众话家常,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愿,为形成科学理论和制定正确政策提供了群众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要求理论创建主体制定密切党群关系的政策方针。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2006年,党中央印发《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强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2009年,党中央转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定期组织干部下访的意见》和《关于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化的意见》。这些都是倾听群众声音、关心群众疾苦、排解群众困难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措施。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党员干部是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主体力量,如果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水平欠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很难达到,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转变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和作风,需要大众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引导。因为,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群众路线的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转变工作作风的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的教育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必须契合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理需求并使之走向大众化。 转贴于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实现全党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的核心环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效果如何,人民群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否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共产党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否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如果广大共产党员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是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那么,人民群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自然也就不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重点主体应当是全体共产党员。

应当看到,实现全党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的环节是多样的。如组织全体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组织全体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组织全体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等。所有这些环节。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因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既要求不能把理论教条化,又要求不能把理论庸俗化,在展示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时,应当贴近全体党员的生活工作思想实际,从而达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使广大党员在思想上认同,首先应使广大党员要在感情上接受,在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涵的真、善、美时,就应当运用大众化形式激发全体党员的情感共鸣。

还应当看到,面向全党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的机制正在形成。200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为形成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提供了理论指导;2006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这是不断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需要;2009年9月,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改进新形势下党建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2010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强调在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养上下功夫。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是实现人民群众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关键方式。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方式上看,用通俗易懂的平民话语代替艰深晦涩的理论文字是教育方式的大众化,用简明的理论观点代替繁琐的逻辑思辨是教育方式的大众化,用普通群众感知的具体生动的事例代替苍白无力的说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大众化。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深入人心并化为行动的指南。教育方式的大众化是关键所在。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紧密结合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搞好宣传教育凹。为此,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大量大众化通俗理论读物。如《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理论热点18题》《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06》《2007:理论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等。上述通俗理论读物运用平和、平实的文风,以理服人,不摆架子,不兜圈子,不说空话,从而拉近了理论与群众的距离。

一批理论工作者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生产了一批内容上通俗易懂、形式上严肃活泼的优秀产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提高提供了精神食粮。2003年以来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张东安著的《世纪新风:画说“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朱匡宇著的(在快乐中健康成长:画说“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编写的《图说

[参考文献]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竞技体育 群众体育 互动关系

体育是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而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作为一项人类自我完善的精神文化,体育最初与教育、劳动、娱乐、军事、医疗、祭祀等活动处于一体化,以分散、自发、小规模的状态而存在,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前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之分。文艺复兴之后,英国的户外竞技体育和欧洲大陆体操奠定了近代体育的基础。工业革命及欧洲文化的传播使得现代意义上的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生根、发芽。1894年,国际奥委会成立,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举行,此后世界各国的竞技运动发展更快,传播更广。竞技体育不仅成了教育青年的绝好手段,也是向青年培养公平竞争,坚忍不拔精神和遵守法律理念的难得方式。与此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以及现代社会给人们带来的种种不适,经常性、普遍性和稳定性的体育活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群众体育悄然兴起,与竞技体育的分化越来越明显。竞技体育在径赛规则的支配和现代科技的支配下,向着国际化、标准化、公开化、科学化的道路迅猛发展,成为观赏性、娱乐性很强的社会文化现象,并日益突显其前沿性、标志性和象征性的特质,群众体育则沿着深入群众,融入生活的方向发展,成为人类积极、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大众健身运动和大众娱乐运动。为了更好的分析论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之间的关系,首先需要确定它们的概念。

一、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概念

伍绍祖同志《学习邓小平同志理论,做好我国体育工作》这篇文章中说:“体育有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之分。竞技体育指运动员所进行的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取得竞技比赛优异成绩为目的的训练、比赛等活动。”本文中的竞技体育指的是提高水平的竞技体育。

首先群众体育的概念是指广义的群众体育对应于竞技体育,是指除竞技体育之外的学校、厂矿、企业、事业、机关以及城镇和农村等开展的以健身、健美、娱乐为目的的体育活动,是社会成员为了达到或保持自身的身、心、群(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性)诸方面的健康状况,提高人口素质,自愿在余暇时间进行的与身体活动有关的社会活动。它包括除竞技体育之外的所有体育,一般也称大众体育。狭义的群众体育不包括学校体育和武装部队的体育,一般也称为学校体育。本文所论述的群众体育是广义的群众体育。

其次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有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哲学层次上讲,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是对立统一关系。所谓对立统一,是指两者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两者在一定层次和范围内的差别性。从本质上讲,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它们的表现形式,因此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互相依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互动关系。

二、竞技体育对群众体育有激励、指导和示范作用

竞技体育是体育中最直观、最显性的部分,它往往能振奋民族精神。1968年,捷克冰球队战胜苏联队后出现举国欢腾的盛况。我国1959年容国团第一次获得乒乓球世界冠军,激励了广大群众参加锻炼,因发了长达几十年的乒乓热潮。中国女子排球的“五连冠”和“人生能有几回博”,“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祖国至上、敬业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友爱、艰苦奋斗”的中华体育精神都激励了一代代的青少年以及国人。不仅对体育界,对整个社会都有积极的影响。

同时竞技体育需要高、精、尖的设备以及先进的技术、战术经验等方面的借鉴,有利于群众体育向合于自身规律的方向发展。竞技体育在观赏方面能吸引广大群众,有可能把间接的体育人口转变为直接的体育人口,能有力地促进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发展。竞技体育科技含量高,是展示世界科技成果的一个橱窗,竞技体育的训练方法、康复手段等成果加以转化,可以提高群众体育科学化水平,更好地为群众的锻炼服务,它可以加强群众体育锻炼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性,以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三、竞技体育能培养和造就群众体育骨干

竞技体育的人才来源于广大群众,它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不断淘汰一般的体育练习者的过程。但是竞技运动能发动、吸引群众参加体育锻炼,正如顾拜旦所说:“为吸引100人参加体育锻炼,必须有50人从事运动;为吸引50人从事运动,必须有20人接受专门训练;为了吸引20人接受专门训练,必须有5个人具备创造非凡成绩的能力”。从事竞技体育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比较短暂,他们有很好的体育实践经验,退役以后,可以胜任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教师、体育辅导员,成为指导群众的骨干力量。如前国家女篮队长宋晓波退役后组建了宋晓波篮球俱乐部,吸引了许多青少年参加,原足球运动员高丰文也建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足球学校,朱建华也建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跳高俱乐部。根据资料分析,现在全国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仍缺额很大。

综上所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是体育母项下的两个子项。它们在目标和手段上具有同一性,都是利用身体练习这一手段,达到人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体育功能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要协调发展,也就是使两者的优势互补,产生良性的互动作用,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使我国体育事业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使效益最佳化。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30.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第14篇

管霞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青年不仅决定着未来,也决定着现实,不仅是建设的力量,也是变革的力量。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

往往忽略了青年这个群体。笔者在了解当前青年参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新挑战后,提出了三条对策建议。

关键词:青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群众是一个整体概念,也是一个集合概念,既具体又分散。

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开展的如火如

荼,但笔者认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忽略了青年这个群体。

由于特殊的历史使命,更应该注意调动青年的积极性,使其主动

参与到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一、青年参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和问题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教育和群众工作,各地各部门

各单位也积极响应和落实中央部署,为青年参与社会、了解群众、

奉献青春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青年在各地区各领域敢想敢干的

创新能力、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令人惊叹的工作成绩,在群众

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但是,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也存在一

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青年参与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一是认

识不准。人民群众可以以集体的形式存在于社会中,如青年、中

年、老年。但在实际中,大多只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

校、工作部门为整体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缺乏对青年的针对性。

二是整体联系不够。在对青年进行群众路线教育时,往往只讲唯

物史观内容,群众路线的内容、重要性,以及它是党的优良传统

和重要法宝,缺乏群众路线教育与中国梦、青春梦、理想信念、

党的作风、民族精神等主题教育的整合。三是不敢不会做青年群

众工作。部分人不敢做青年群众工作,认为青年眼高手低,不屑

于与群众联系。另一些人则把握不住青年的兴趣、关注点,与青

年说不进去,不会或不善于做青年工作。四是对当代青年缺乏正

面认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部分青年放荡不羁、游手好闲、

暴力犯罪、冷漠无情,部分人过于放大负面信息,完全忽略了当

代青年积极向上的一面。

二、青年群体的新特点对青年参与教育实践活动的新挑战

时代在变化,青年群体也在变化,青年群体出现了一些新特

点。一是青年群体分化明显。“官二代”、“富二代”;高知识

高学历青年;外资机构、国有企业中的“白领”青年;在“蚁族”

“校漂族”“北上广”中奋斗不止的青年;偏远农村和城市贫困

人口中的青年、下岗待业青年、进城务工青年;“问题青少年”、

残疾青少年,等。可以看到,当代青年群体分化特别明显。二是

青年群体新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深刻影响着当下青年的生活方

式,这只有程度深浅的差异,没有有与无的问题。博客、论坛、

微博、微信、QQ、人人网、陌陌等使用用户,绝大多数是青年。

三是青年群体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现在距离第一个百年

目标还有七八年时间,这正是青年成才立业、人生出彩的关键期

和黄金期。当代青年职业生涯的完成与国家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

现也是同步的,这或许是偶然,但在实践中必然是机遇与挑战的

并存。能否发现并抓住机遇,严峻考验着当代青年。

青年群体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对青年参与群众路线教育

活动提出了新挑战。一是青年群体的分化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

动缺乏针对性。一般性的教育活动对优势群体号召力不足,甚至

鞭长莫及;处于弱势的青年群体,为基本生活、车子、房子、票

子等物质条件奔波劳累,对理论、活动没有兴趣,甚至是与理论

天然绝缘。二是传统的教育方式不管用,新的教育方式又不会用。

以开会、作报告、挂横幅等传统方式号召青年参与教育实践活动,

已取不到以往的成效。如何用新的载体、新的活动形式、新的沟

通方式来号召青年、吸引青年、教育青年,这方面的实践探索又

相对不足,即使有了好的的经验方法也还没有上升到理论或没有

全面推广。三是对如何引导和教育青年提出了挑战。在任何时代、

任何时候和任何事情都有先行者和跟随者,甚至还有落伍者,这

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基本规律,也是中国梦展示过程中基本经验事

实。[1]社会转型、深化改革带来的机遇,已有青年在探索、在奋

发图强,相反,也有部分青年变得浮躁、迷茫、碌碌无为。

三、做好青年参与教育实践活动的对策建议

青年是社会中最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有生命力的群体。

青年不仅决定着未来,也决定着现实,不仅是建设的力量,也是

变革的力量,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也是执政党的希望。[2]

当前,青年参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不断扩大青年参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覆盖面。

一是要调动各阶层青年的积极性。无论是社会经济地位处于相对

优势还是弱势,无论是在外资还是国企工作,无论是哪一个行业

哪一领域工作的青年,都要积极主动参与到教育实践活动中。只

有各阶层的青年积极参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才能激发青年

群体活力,进而带动其他群体。二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青

年必须有针对性。大学生青年,可以参加义务支教、志愿服务、

“三下乡”;党政机关工作的青年,可以走基层、访群众;事业

单位工作的青年,可以办实事,解决群众问题。要让广大青年实

际参与到教育实践活动,而不是觉得群众很抽象、很遥远。三是

加强对有学历、有知识青年的引导和教育。有学历、有知识的青

年要在青年群体中发挥榜样作用,不能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知

识青年更应该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做好群众的学生,从群众生

活中提炼概括出好经验、好方法。

其次,注入时代元素,适应市场环境。对青年群体开展教育

实践活动,不能仅仅靠礼堂高高在上做报告、靠会议义正言辞讲

道理。在教育青年时,要有创新的品质,实践的能力。对青年进

行群众路线教育,在运用开会、理论教育等传统教育载体时,更

应采用文化、活动、印刷、网络等现代载体,主要形式有:主题

宣传、征文比赛、志愿服务活动、文化沙龙等。还可以运用博客、

微博、短信平台、手机报、QQ 群等新传媒阵地,促进青年参与、

互动、交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富有吸引力、亲和力和号

召力,就要采用青年乐于接受的方式,真正走进青年,消除“这

些地方的人肯定不愿意听”的“心虚”。综合运用多种载体让青

年全方位接触活动,让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在刻板威严,而是可

以和主流价值、市民文化、娱乐休闲很好的契合起立,这样贴近

青年实际、直通青年心里的教育和活动,必能赢得市场、赢得青

年。

参考文献:

[1]孙其昂.中国梦的价值意蕴[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

(11).

[2]滕丽娟.拓展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J].前沿,

2008(1).

作者简介:

管霞,女,1991年出生,重庆市云阳人,西南大学马克思主

群众体育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内驱动力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11(b)-0174-03

随着西部大开发进入加速发展阶段,西部地区正在经历着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模式快速转型之中。西部地区民众的思维模式、行为观念、生活方式也都随之变迁,越来越多的民众将体育活动融入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之中。成都市作为西部地区的一个中心城市,对整个西部地区发展具有较强的辐射,吸引及带动作用,哪些因素将会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讨论和商榷的,而内因是影响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研究征集了众多专家、教授的意见,认为,在成都特定的人文、地理环境下,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驱动力是:经济状况、消费观念、文化素质、体育价值观念。该文的研究就集中在这一维度上,力图从内部环境来揭示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因素。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的确定

由于经济状况对群众参加体育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以成都市19个区县2014年人均GDP为分层抽样的标准,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锦江区、新津县、崇州市3个区县16周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社会体育健身与娱乐活动情况进行调查。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2010年至2014年CNKI收录的相关期刊论文,共217篇;并整理分析了相关理论专著,为该研究在理论上和方法上提供依据与支撑。1.2.2问卷调查法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问卷1927份,回收率达96.35%,其中有效问卷1830份,有效率为94.97%。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众多专家对问卷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进行检验,对问卷所设问题确认率较高,通过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相关系数大于0.8,调查的材料可靠,真实度较高。1.2.3数理统计法将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并采用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讨论

2.1经济状况对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我国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标准划定为:每周参加3次及以上体育锻炼,每次锻炼时间持续30分钟及以上,每次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的人[1]。调查显示,在1830份有效问卷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为708人,可知成都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7%,其比例略高于全国水平(31.2%)[2]。在分析经济状况对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时,采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个人月收入和家庭月收入两个指标来进行评价。从个人月收入来看,总体趋势是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呈“波浪型”逐步攀升,在“6000~9000元”段有小幅回落,在“12000元以上”段达到峰值。(如表1)从家庭月收入分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基本呈马鞍状分布,比例最低点为收入最低段“6000元以下”,在“9000~12000元”段达到峰值,比例为34.9%,此后随家庭月收入的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逐步递减。(如表2)综上分析得知,成都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与个人月收入呈正向相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与家庭月收入虽然未表现出正向相关,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峰值为家庭月收入“9000~12000元”段这个较高收入等级,更高收入段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几近于20%。通过以上路径分析,可以推论经济状况的确影响着成都市群众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经济状况是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绝对条件,要形成稳定的体育参与人口,还需要进行多层面,多视角的因素分析。正如有分析认为:经济因素对中国体育人口形成影响是直接而突出的,中国体育人口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经济的发展[3]。

2.2消费观念对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必将导致居民消费结构的重大变革,从而引起体育娱乐服务消费需求的增长[4]。成都市大众的消费观念势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的拓展与延伸。通过成都市群众在用于个人发展和享受消费需求的调查分析,仅有32.4%的群众选择并进行了与体育相关联的消费,在问卷所设计的8个选项中的,排列在第5位,说明体育消费还不能被成都市大众所接受,而排列在前4位均为中国文化中较为传统的消费形式,分别为居住、食品、衣着、子女教育费用。由此推论:成都市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加上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使得成都市群众在其地域文化中更加强烈的传承着我国社会传统的意识形态,而这些传统意识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成都市群众对新兴、前沿的消费方式的认可和接受,体育消费作为一种前沿的消费形式,势必受到影响。研究通过成都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体育消费金额和体育消费结构来论证体育消费观念对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成都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体育消费,只有15.1%的体育消费在“500元以下”段“,1000~1500元”段的选择率最高,达到28.6%,各个消费金额段的比例较为均衡可见。全国的调查统计结果高达58.5%的人全年消费总额在500元之内[5],可见成都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体育消费水平高于全国体育锻炼人群的体育消费水平。(如表3)体育消费结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在体育消费过程中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体育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体育消费结构划可分为实物型体育消费,参与型体育消费与观赏型体育消费。分析显示,成都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体育消费结构依然以传统的实物型消费为主体,主要集中于购买运动器材和运动服装,受新网络媒体的影响,订阅体育报刊杂志的比例甚少。参与型消费的比例达31.8%,主要用于参加不同类型的健身健美、户外运动等活动。观赏型消费投入较少,一方面由于消费观念的取向原因;另一方面由于成都市所举办的高水平运动赛事甚少,2014年成都市举办的国际体育赛事仅有15个,且多为较边缘化的赛事,势必影响群众的观赏兴趣。体育消费结构过度倾向于实物型消费,导致体育消费结构出现失衡的现象,但随着成都市大众意识形态的转变,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参与型和观赏型消费有迅速发展的趋势。另外,在体育消费结构的全部12个选项中,平均选项数为4.7项。这在一定程度上从逆向验证了当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体育消费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和均衡时,其与体育活动亲和度将更为密切。(如表4)

2.3文化素质对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文化素质在人们意识中的不断积淀将固化为稳定的思维模式,进而内化成个性化的文化理念。由于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是多源的,那么文化素质可理解为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根源。群众体育蓝皮书:中国群众体育发展报告(2014)认为: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率与学历呈基本正向相关。在该研究中,将文化素质转化为受教育程度来进行分析。数据所示:非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受教育程度,其比例呈“马鞍状”分布,峰值出现在“初中”和“高中(中专)”两个学历段,说明非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受教育程度分布主要集中于中等学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受教育程度,虽然比例最高值仍然为“高中(中专)”学历段,但“本(专)科”学历段的比例也达到了28.4%,这两个学历段的比例和达到64.8%,说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受教育程度主要分布于中高等学历,受教育程度水平略高于非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值得注意的是,具有硕士学历水平的群体,由于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工作性质的原因,参与体育运动的比例较低。(如表5)

2.4体育价值观念对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日本学者佐伯聪夫在回顾日本大众体育发展过程中指出:“经济的增长并不是大众体育发展的惟一社会基础,价值观念是一个影响体育参与尤为重要的因素”[6]。我国也有类似观点认为:体育观念可理解为行为主体对体育的看法和态度,它是制约群众体育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7]。我国正处于社会迅速转型时期,而成都市正经历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战略发展机遇。在这一宏观背景下,新的思潮将冲击成都市大众原有价值观,并开始逐渐构建新的,符合时代变迁的价值模式。体育价值观作为人生价值观的下位层面,也势必会受到冲击和转变。调查显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参加体育活动的前3位动机为:增加体力和健康,散心解闷、消遣娱乐,增加与朋友情感交流。中选频率在20%以上的选项有7项,可以看出参加体育活动动因(体育价值观)呈现出多元性的特征和发展趋势。观察数据得知:与生理健康相关的价值取向总和为130.6%(排序1、5、6、9、11);与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相关的价值取向总和为145.9%(排序2、3、7、8、10)。分析得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心理和社会健康价值取向总和高于生理健康价值取向总和,验证了成都市大众参加体育活动的体育价值观呈多元性特征,说明了成都市大众更注重体育活动所蕴涵的促进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的价值。(如表6)

3结语

(1)经济状况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率却未与家庭月收入呈正向分布。说明经济状况是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绝对条件,要形成稳定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并逐步扩大这一“亚人口”群体的数量和比例,还需要进行多层面,多视角的因素分析。(2)一定量的体育消费支出,是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体育活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成都市整体经济环境的良性发展,加上大众消费观念的不断革新,使得成都市体育消费水平高于全国整体水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化和均衡化,并符合体育消费的个性化、多元化趋势。由此推论,体育消费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如何拓宽体育消费领域,优化体育消费结构,是不容忽视的问题。(3)成都市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水平和程度与文化素质基本正向相关。为增强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建议应把中、高等学历人群作为突破口,由此带动更多的民众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但不能割裂事物统一联系的观点,由于文化素质对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隐性而间接的,需要通过由文化素质影响的经济收入、体育价值观念等因素来间接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的发展。这需要运用统一联系的理念进一步认识和分析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4)成都市群众的体育价值观正在逐步建立和发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具备较为和谐的体育价值观,对健康的认识冲破了传统的生理健康范畴,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的全新四维健康观较为匹配。从而显现出成都市体育活动参加者的体育价值观呈多元性特征。但也应清醒认识,体育价值观作为一种新型价值观念,它的形成和完善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与当地经济和事业等同步进行,循序渐进的逐步形成成都市群众的体育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

[2]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2014年6~6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抽测调查结果[EB/OL].

[3]仇军.中国体育人口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176.

[4]陈宁.全民健身概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48.

[6]苗大培.论体育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