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写作知识论文范文

写作知识论文范文

写作知识论文

写作知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闻写作若干问题探索

一、搞好新闻写作必须从练基本功抓起

1.1素材选择要通过实践调查来完成。

选择素材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选材是要认真鉴别,选用最可靠的材料;不能道听途说,更不能臆想编造。二是思想性。所选的材料,必须符合四项基本原则,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促进安定团结,有利于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好局面的材料。三是针对性。所选的材料,必须是“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材料,真正能够解决各种实际存在的问题。四是战斗性。所选的材料,要能鲜明地表达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怎样是对的,怎样是错的。做到是非清楚,褒贬分明。五是实效性。不要“明日黄花”、“马后炮”,要选择反映新情况、新问题的材料,并且要使所反映的材料同党的工作部署合拍,同实际工作进程相一致。六是趣味性。除了社会新闻、趣闻轶事等本身具有趣味性的报道外,对其他种类的新闻,也要努力挖掘,选用读者感兴趣的材料。这些工作一点儿也离不开深入生活,调查研究。

1.2结构安排要合理,自然,又符合实际情况。

盖房子要有一个成功的设计。文章的表达也要讲究一定合理的结构。新闻的结构,是指新闻的组织构造,具体表现为叙述事实和安排情节的方式,是新闻内容赖以表达的手段。具体地说,新闻的结构,就是按新闻的内部联系,按新闻主题思想的需要,以主题为红线,把经过精选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等材料,有计划、有条理、有层次地安排贯穿起来。新闻的开头、结尾、事件的展开,段落的划分,前后的呼应,左右的照顾,都属于结构的内容,它有一定规律可循。

新闻报道的基本结构比较简单,大多数是这样的顺序:一是导语;二是解释或深化导语的材料;三是必要的背景材料;四是次要的或不太重要的材料。这就是说,写作的顺序不是照相式的平铺直叙,而是要“开门见山”,一开头就在导语中揭示主题,引出阐述,解释新闻主题的主体。总之,新闻结构的特点是要把最重要的事实写在导语中,写在新闻的前面,其他各个细节则按重要性顺序排下来:愈是重要,愈排在前面,形成一个“倒金字塔”式的结构。

1.3导语的内容既精炼、概括,又反映新闻的核心思想。

新闻的开头,用简炼生动的文字,突出最主要、最吸引人的事实,揭示主题思想以便读者迅速了解主要内容,并能吸引读者往下看的那一句或几句话,称作“导语”。导语在一条新闻中的地位,就像是整部交响乐的前奏曲。叙写导语是新闻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它能确定新闻的其余部分是什么样子。导语写得好坏,直接影响到主题的表达是否充分。

新闻导语的形式没有统一的规定,可以根据新闻主题思想的需要采取各种新颖、灵活的形式:一是以新闻人物的话作导语;二是用对比的手法写导语;三是运用比喻概括主要新闻事实作导语;四是用设问句自问自答作导语;五是抓住最能反映主题的具体事实作导语;六是运用有说服力的数据作导语;七是用群众感兴趣的背景材料作导语;八是运用生动形象的群众口语或名言警句作导语:九是用历史趣闻轶事、民间传说等作导语;十是以情景描摹作为导语。

1.4标题拟定有如画龙点睛,一语中的。

标题也叫题目,目者眼也,新闻标题要起到眼睛的作用,能引人注意、美化版面、介绍内容、评价事实。既是“眼睛”,就要富有神彩,充满勉力;如果平淡、晦涩、公式化,概念化,就像失神的眼睛,吸引不了人。所以,古人有“好题一半文”之说。意思是说,拟出了一个好标题,就等于文章写了一半。这也是极言标题的重要性。我们写新闻,尤其是编辑人员,必须十分讲究写好标题。实践证明,一个好标题,就是全文精华的点击和高度浓缩的显露,能增加新闻的力量,抓住读者,扣人心弦,而且使人不得不读,不得不看,甚至久久难以忘怀。新闻标题要注意概括性,以尽可能简炼的一句话,准确地说明这条新闻的主要内容。它要求在有限的栏目内,概括出新闻的主要事实,以最少的宇数表达其内容。这就是说,新闻标题必须简炼。然而,标题是否简炼,不能离开内容来评定。经过概括作出的标题,首先必须准确地反映新闻内容。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好的新闻写作是它的标题给“点”出来的,是标题打出了该新闻的最佳品牌。

二、新闻写作过程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2.1新闻写作的背景材料交待要清楚,但要繁简相宜。

在新闻中说明事物来龙去脉的材料,称为“背景材料”。背景是为了突出所报道的事物意义,说明事产生的原因、条件、环境等,或是对某一事物作必要的注释。它对消息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起补充、衬托的作用,有助于深化新闻主题,加深读者的印象,帮助读者进—步了解新闻内容。它是新闻的有机构成部分。在新闻写作中,对于任何一个事件、讲话、情况或数据,只有充分地交待来龙去脉,才能确切地反映客观事物。如果不交待来龙去脉,这个事件的意义就不完整。

新闻背景材料,通常包括以下一些方面:一是有关新闻事实本身的历史状况,以便读者用现在同过去相比较;二是与周围事物的对比;三是与不同方法、不同形式的对比;四是事物产生、发展的多种因素的相互制约;五是不仅要反映某一事物本身,还要从宏观范围中看出它的地位、作用,影响以及与其他方面的联系:六是有关事物的专门知识,有关某一问题的各种观点、看法以及各种学派、各种艺术流派和学术见解的介绍等;七是有关某人某事、某地的轶事、传闻和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的介绍;八是在人物介绍中交待有关身世、经历和在某—方面的成就等:九是报道新产品、新技术、新发明等,要简要说明它的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及其性能特点:十是必要时,在新闻中用了不为一般读者理解的名词、术语和专业用语,要加以必要的解释。

2.2数字材料的运用具有相当的说服力,但一定要准确且用到当处。

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规定性。因此,我们写新闻报道时,既要注意使人们认识事物的质,又要使人们把握事物的量,做到“心中有数”。从新闻写作来看,数字具有简炼、准确、醒目、直观等特点,它是其他文字所无法代替的。在加强经济报道的今天,各个部门都离不开统计数字。“用数字语言说话”,可以通过反映事物的量,来表现事物的发展变化,准确说明事物的质的规定性。

新闻中运用数字,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所用数字要认真核对,看是否真实可靠,表达方法是否合理,比例的计算是否准确;二是运用数字要根据质与量的辩证统一规律,注意与事物发展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不能离开整个事物发展过程:三是要把握事物的最佳量;四是要注意事物各方面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选择最有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的数字来说明问题:五是报道各种数字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六是报道某方面的数字,应说明材料的来源和根据,以增加其可信度。

2.3语言的运用要力求“短、平、快”,其技巧要害是符合大众口味。

写作知识论文范文第2篇

一、文献搜理是起点

文献“是记录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一切载体的总称”④。因此,对于撰写音乐论文来说,确定一个选题后,首要任务便是搜集相关音乐文献,并通过案头整理、分析和研究进行适当的取舍。因此,在针对音乐专业学生开设的《论文写作》课程中,还应讲授有关文献与文献学的相关知识。音乐文献相较于其他学科的文献虽有共通性但更具其学科的特殊性。音乐文献不但包括以书面文字记录下来的文本类资料,还包括与音乐有关的各类实物乐器、乐谱、图像以及录音、录像等,上述种种都应纳入文献搜理的范围之内。

目前音乐专业学生在撰写论文时搜集文献的途径一般以图书馆藏书和网络资源为主。相对于图书馆中书籍类的文献来说,网络上的文献资源更加多元多样,但其中也不乏谬误和糟粕之说,因此鉴别网络文献真伪以及针对选题筛选可用材料也是音乐专业《论文写作》课程中应当授予学生的重要内容。目前常用之网络文献资料较多,如CNKI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即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即维普资讯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超星数字图书馆等等,皆可从中获得相关学术期刊论文、硕博论文、会议纪要、年鉴等作为可靠的文献参考。

二、历史研究奠基础

恩格斯曾说过“我们根本没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了解任何事物之基础,就是想要明了其历史,音乐也不例外。对于音乐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在其必修课程里安排的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或欧洲音乐史)等史学类课程都是与历史音乐学密切相关的,是音乐学学科中关涉历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基础内容。在音乐专业毕业论文中单纯的阐述某一音乐现象或某一乐种历史的研究算是最初级的追源溯流,对于学生来说掌握一定程度的相关历史便可完成。然而,若上升至对某一音乐历史的研究,则不但需要熟悉历史,更要掌握音乐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步骤,包括对前人已有研究的分析与总结;对史料搜集整理与辨析使用的能力;对史学研究状况的通达与展望等。

此外,与音乐历史有关的音乐考古学、音乐图像学等也对研究历史有极大的帮助。利用考古学的学科知识对与音乐相关的实物史料进行研究这是音乐考古学和音乐图像学的基础工作,可以认为是历史音乐学中的一个范畴。东方音乐也好,西方音乐也罢,乃至世界其他地区、国家、民族的音乐,都或多或少留存下相关的实物材料,即经历了历史淘涤留存至今的一切与音乐有关的遗物或者遗迹。这些埋藏在地下若干年的古物,经过考古学家的发现与挖掘,在音乐学家的辨析与整理后得以重见天日,像当代世人展现出古代人类社会中音乐的面貌,比如墓穴中挖掘出来的古代乐器、棺椁中的生活用具,再比如石壁上绘述音乐的壁画、雕刻,亦或是图书馆、博物馆中收藏的乐谱等,对于历史音乐学的研究来说皆是重要的实物史料。

三、学科交叉助认知

在音乐学学科分支中有不少是与其他学科领域交叉授粉的。其中有的涉及自然科学,有的涉及人文科学;有的涉及社会科学,有的涉及精神科学。

一般认为自然科学是增加人们对所生活的整个自然界的认知、总结众多自然规律从而引导人们更好的认识世界本质的学科知识。当自然科学类学科与音乐学交叉授粉后,就形成了诸如音乐音响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生理学等分支学科。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在选题时关注与自然科学相关的内容是有一定难度的。若要展开此类研究,必须要具备一定程度的相关自然科学的学科知识,比如物理学、解剖学、数学等,这也是较少有音乐学本科毕业生倾向此类选题的主要原因。但是这些有关音乐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原理知识也有助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更好的认知音乐的本质。比如音乐音响学有助于音乐专业学生从本质上了解体鸣乐器、气鸣乐器、弦鸣乐器、膜鸣乐器甚至电鸣乐器的发声原理,从而在演奏时有更好的感受和领悟。再如音乐生理学、音乐心理学则有利于学生认识人体发声的原理以及大脑接受音乐的感知过程。这些自然科学的学科知识对于音乐专业学生不但在实践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在论文写作中也会有所帮助。

音乐学学科中还有一些是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精神科学密切相关的分支学科。这些边缘学科有的是从哲学角度探究音乐的内容和本质,如音乐美学;有的是研究社会与音乐关系的,如音乐社会学;还有的是以实地的田野调查为基础,挖掘世界各民族传统音乐存在与发展的,如民族音乐学等等。这些交叉学科的学科知识是音乐专业学生撰写论文时极大的理论支柱。不但引导了学生的选题方向,更促进了学生理论研究的深度。在思考和撰写论文时,若能准确结合这些学科的知识,则更有助于学生把握论点,充实论据,提高论证的说服力。

四、结语

音乐专业教学中的《论文写作》课程是专门针对各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开设的,因此在传授基础写作技巧的同时,更应当紧密的结合音乐学各学科知识,突出该专业特色与亮点,引导学生选题和撰写。音乐学学科范畴极宽泛,在实际的理论研究中与其他学科交叉的情况也较多,这也是音乐学理论研究不断拓展和创新的体现。

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相关的音乐表演或实践能力,也不能忽视自身的专业理论研究能力。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和指导体验,尝试性的提出在音乐专业《论文写作》课程中糅合音乐学各学科知识,其目的在于构建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以期学生在该课程中形成健全的学科理念,在进行选题和撰写论文时能充分的体现音乐学的学科特征。同时,愿以此文作抛砖引玉之效,与诸多教授本门课程的教师共探音乐专业《论文写作》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写作知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音乐学 论文写作 学科知识 体系构建

笔者认为,作为名词来看的“音乐”研究涉及音乐史学、音乐考古学、音乐文献学、音乐图像学、音乐音响学、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等,是有关人类创造的一切音乐;作为动词来看的“音乐”则涉及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音乐教育学、音乐人类学、 民族音乐学等,是有关人类一切与音乐有关的行为。俞人豪先生的《音乐学概论》①一书中认为音乐学所研究的范畴应该是包括一切与音乐有关的事物。书中将音乐学的各个学科总分为三大类,即历史音乐学②、体系音乐学③与民族音乐学。由此可见,音乐学涉及的各门学科中有“双重”或者“多重”的研究范畴亦有“边缘”或者“中间”的学科知识交叉。因此,针对音乐专业开设的《论文写作》课程中皆应囊括上述各学科知识,以便启发和引导学生更好的选题和撰写音乐专业论文。

一、文献搜理是起点

文献“是记录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一切载体的总称”④。因此,对于撰写音乐论文来说,确定一个选题后,首要任务便是搜集相关音乐文献,并通过案头整理、分析和研究进行适当的取舍。因此,在针对音乐专业学生开设的《论文写作》课程中,还应讲授有关文献与文献学的相关知识。音乐文献相较于其他学科的文献虽有共通性但更具其学科的特殊性。音乐文献不但包括以书面文字记录下来的文本类资料,还包括与音乐有关的各类实物乐器、乐谱、图像以及录音、录像等,上述种种都应纳入文献搜理的范围之内。

目前音乐专业学生在撰写论文时搜集文献的途径一般以图书馆藏书和网络资源为主。相对于图书馆中书籍类的文献来说,网络上的文献资源更加多元多样,但其中也不乏谬误和糟粕之说,因此鉴别网络文献真伪以及针对选题筛选可用材料也是音乐专业《论文写作》课程中应当授予学生的重要内容。目前常用之网络文献资料较多,如CNKI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即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即维普资讯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超星数字图书馆等等,皆可从中获得相关学术期刊论文、硕博论文、会议纪要、年鉴等作为可靠的文献参考。

二、历史研究奠基础

恩格斯曾说过“我们根本没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了解任何事物之基础,就是想要明了其历史,音乐也不例外。对于音乐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在其必修课程里安排的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或欧洲音乐史)等史学类课程都是与历史音乐学密切相关的,是音乐学学科中关涉历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基础内容。在音乐专业毕业论文中单纯的阐述某一音乐现象或某一乐种历史的研究算是最初级的追源溯流,对于学生来说掌握一定程度的相关历史便可完成。然而,若上升至对某一音乐历史的研究,则不但需要熟悉历史,更要掌握音乐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步骤,包括对前人已有研究的分析与总结;对史料搜集整理与辨析使用的能力;对史学研究状况的通达与展望等。

此外,与音乐历史有关的音乐考古学、音乐图像学等也对研究历史有极大的帮助。利用考古学的学科知识对与音乐相关的实物史料进行研究这是音乐考古学和音乐图像学的基础工作,可以认为是历史音乐学中的一个范畴。东方音乐也好,西方音乐也罢,乃至世界其他地区、国家、民族的音乐,都或多或少留存下相关的实物材料,即经历了历史淘涤留存至今的一切与音乐有关的遗物或者遗迹。这些埋藏在地下若干年的古物,经过考古学家的发现与挖掘,在音乐学家的辨析与整理后得以重见天日,像当代世人展现出古代人类社会中音乐的面貌,比如墓穴中挖掘出来的古代乐器、棺椁中的生活用具,再比如石壁上绘述音乐的壁画、雕刻,亦或是图书馆、博物馆中收藏的乐谱等,对于历史音乐学的研究来说皆是重要的实物史料。

三、学科交叉助认知

在音乐学学科分支中有不少是与其他学科领域交叉授粉的。其中有的涉及自然科学,有的涉及人文科学;有的涉及社会科学,有的涉及精神科学。

一般认为自然科学是增加人们对所生活的整个自然界的认知、总结众多自然规律从而引导人们更好的认识世界本质的学科知识。当自然科学类学科与音乐学交叉授粉后,就形成了诸如音乐音响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生理学等分支学科。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在选题时关注与自然科学相关的内容是有一定难度的。若要展开此类研究,必须要具备一定程度的相关自然科学的学科知识,比如物理学、解剖学、数学等,这也是较少有音乐学本科毕业生倾向此类选题的主要原因。但是这些有关音乐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原理知识也有助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更好的认知音乐的本质。比如音乐音响学有助于音乐专业学生从本质上了解体鸣乐器、气鸣乐器、弦鸣乐器、膜鸣乐器甚至电鸣乐器的发声原理,从而在演奏时有更好的感受和领悟。再如音乐生理学、音乐心理学则有利于学生认识人体发声的原理以及大脑接受音乐的感知过程。这些自然科学的学科知识对于音乐专业学生不但在实践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在论文写作中也会有所帮助。

音乐学学科中还有一些是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精神科学密切相关的分支学科。这些边缘学科有的是从哲学角度探究音乐的内容和本质,如音乐美学;有的是研究社会与音乐关系的,如音乐社会学;还有的是以实地的田野调查为基础,挖掘世界各民族传统音乐存在与发展的,如民族音乐学等等。这些交叉学科的学科知识是音乐专业学生撰写论文时极大的理论支柱。不但引导了学生的选题方向,更促进了学生理论研究的深度。在思考和撰写论文时,若能准确结合这些学科的知识,则更有助于学生把握论点,充实论据,提高论证的说服力。

四、结语

音乐专业教学中的《论文写作》课程是专门针对各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开设的,因此在传授基础写作技巧的同时,更应当紧密的结合音乐学各学科知识,突出该专业特色与亮点,引导学生选题和撰写。音乐学学科范畴极宽泛,在实际的理论研究中与其他学科交叉的情况也较多,这也是音乐学理论研究不断拓展和创新的体现。

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相关的音乐表演或实践能力,也不能忽视自身的专业理论研究能力。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和指导体验,尝试性的提出在音乐专业《论文写作》课程中糅合音乐学各学科知识,其目的在于构建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以期学生在该课程中形成健全的学科理念,在进行选题和撰写论文时能充分的体现音乐学的学科特征。同时,愿以此文作抛砖引玉之效,与诸多教授本门课程的教师共探音乐专业《论文写作》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基金项目:

本文为南京晓庄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微型课题研究项目《关于音乐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4033609)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陈铭道.西方民族音乐学十讲:历史、文献与写作[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2]俞人豪.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3]傅利民.音乐论文写作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4]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5]蔡际洲.音乐理论与音乐学科理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注释:

①俞人豪:《音乐学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

②历史音乐学包括音乐史学、音乐考古学、音乐图像学等。

写作知识论文范文第4篇

文章来源自文秘站

一是指导性。毕业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学研究成果。毕业论文作为大学毕业前的最后一次作业,离不开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对于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如何撰写论文等等,教师都要给予具体的方法论指导。在学生写作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工作,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创造精神,帮助学生最后确定题目,指定参考文献和调查线索,审定论文提纲,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修改论文初稿,等等。学生为了写好毕业论文,必须主动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刻苦钻研,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任务。

二是习作性。根据教学计划的规定,在大学阶段的前期,学生要集中精力学好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要集中精力写好毕业论文。学好专业知识和写好毕业论文是统一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写作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对所学专业基础知识的运用和深化。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就是运用已有的专业基础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分析和解决一个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际训练。写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作为专业人员写学术论好准备,它实际上是一种习作性的学术论文。

写作知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 写作教师 基本素质

作为写作课的主导者和传薪者的高校写作教师,其本身的素质是写作课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学生能否真正学会写作的根本条件。尤其是在网络时代,计算机技术给写作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对写作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写作教师,其必须具备的素质从大的方面来说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本身应具备专业的热爱和奉献精神;二是拥有所从事专业的丰厚学识知识和能力;三是不断更新观念以面对新形势新技术的挑战;四是注重实践,将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下面就从这四个方面对高校写作教师的素质进行分析。

一、坚定的岗位意识和奉献精神

教学态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作为写作学教师,如果没有端正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工作中拖沓应付,哪怕他学富五车妙笔生花口若悬河也无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称不上是一个合格的写作学教师。

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知识的海洋浩瀚无垠,而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所以写作学教师首先要“定位”,即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确立专攻方向。写作课教师的业务学习定位在写作理论与相关的学科理论上。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和较多的知识储备还不够,教师还需对其知识结构进行“优化”,即按照学生专业和课程培养目标等方面的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把不同学科内容有机地结合于专门写作之中以此来优化知识结构。教师掌握了相关学科知识,有着优化的知识结构,就能更好地发挥这一指导作用。

1.掌握写作学理论知识

高校写作教师首先要具备的素质就是对写作学理论知识要充分地掌握。写作学的理论知识提炼和归纳于写作实践,反映了写作的规律和本质,是认识写作的关键。高校写作教师要教授给学生的首先就是这些规律和原理,使他们了解写作规律,懂得创作方法和途径,为他们写作实践打下基础。如果高校写作教师本身对这些规律毫无所知,无法指导学生完成文章的立意、布局谋篇和选择材料。

提高理论知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对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使之形成一个体系。二是要不断地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新的教学方法,补充到原有的知识理论体系当中去,使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是站在本专业较新、较前沿的位置。三是利用自己的写作实践和写作教学实践,归纳出符合自己创作实际和学生实际的新理论,新方法。

2.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

语言文字是写作的材料,也是文学作品的载体,写作的过程就是语言文字的选择、组合、搭配的过程。写作课教师来说,要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首先,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修辞知识。其次,高校写作教师还要不断地锤炼自己的语言和句子的应用,知道如何选择恰当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如何使用正确的句子来传达自己的思想,避免望文生义。其三,要使用规范的语言和文字,使用的语言文字是规范的,符合语法要求的,是被大家普遍接受的,不能用一些生造词、少用网络语言。其四,要掌握和正确规范地使用标点符号。

3.较深的文学造诣

对于高校写作教师来说,教的是写作,写出来的是文章。因而对于高校写作教师来说,文学造诣是高校写作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高校写作教师在写作教授的过程中也要求能够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和教授风格,这些都需要写作教师加强自己的文学素养。

首先,要对文学的理论知识有所了解,知道一些理论的常识,知道各类文章的特点。其次,要了解一些名篇佳作和著名的作家,这既能够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同时也能够为自己的写作教学服务。其三,要对现有的文学发展有个大体的了解,知道文学发展的趋势,知道写作创作的发展趋势,紧跟时代的步伐,才可以避免固步自封。

4.较强的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对于一个高校写作教师来说是不可豁缺的一种基本能力和素质。一个自己不能写作的人,如何去教别人写作呢?写作不仅可以加深教师本身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还可以给学生起到示范和榜样的作用,引起学生更大的兴趣,使高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提高写作能力首先在于克服畏难情绪和偷懒的心理。其次,要培养写作兴趣,养成经常写作的好习惯。其三,定期翻阅自己过去写过的文章进行修改,分析原因,在这样的过程中写作能力会得到逐步的提高。其四,广泛阅读,博采众长。借鉴和吸取名篇佳作的成功经验,提高写作能力。

三、不断更新观念,以应对新形势对教师的高要求

不断更新观念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个合格的专门写作课教师应该根据社会的需要及时调整个人的心态,努力培养个人对所授课目的兴趣,把社会需要作为自己不断学习的动力。首要的是清除教师心理上的学科壁垒,开放观念。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涉猎本专业以外的知识,才能使其教学有充分的回旋余地。

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的写作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工具,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的优化组合的新型写作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模式以与传统教学大相径庭的面貌给写作学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第一,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力。教师要熟悉多媒体计算机使用技术,要基本具备搜寻网上资源、制作CAI课件、与学生网上交流的能力。

第二,教师必须具备组织、协调多媒体网络课堂的能力。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教师要有效运用多媒体课件去启发、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讨论,要组织好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还要利用教师操作平台或一定的软件程序协调师生之间的交互对话,要有效控制学生的上网空间,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注重实践,教科研相结合

写作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要全面提高专门写作课教师的个体水平及综合能力,实践的作用举足轻重。

静态分析写作课教师的实践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堂下实践。包括:下水练习,经常地系统地训练自我的写作技能;下海实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生活的发展变化、调查有关部门及行业的情况

第二阶段为堂上实践,即教学实践。教师把实战经验融入理论讲授,解决学生心中疑难:(1)课堂语言表达贴近成人学生的生活及所学专业,有一定的生动性和准确性。(2)切合实际需要突出重点与难点,对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启发性。

第三阶段是科研实践,对相关学科进行分析综合,撰写科研论文。教学与科研历来相辅相成,把一定专业性的工作实践与写作理论结合起来的教学实践作再一次的升华,完成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与此同时又进行着新的写作实践。

总之,写作课教师要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经常地自觉地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深入实践,做到与时展和社会变化同步。

参考文献:

写作知识论文范文第6篇

1.动力是根本

搞写作,没有动力是写不成的。那么,图书馆学论文写作的动力来自何方?我们认为,动力来自压力,压力产生动力。而压力主要来自事业,来自自身。

1.1事业(社会)压力

图书馆工作者(以下简称“图书馆人”)要发展我国图书馆事业,要发展图书馆学,就要有一颗强烈的事业心。没有事业心,就没有动力,就不能搞好图书馆建设,图书馆学也就不会发展。我们搞学术创作,从客观上说,就是要达到如下目的。

1.1.1指导图书馆工作,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

我们写论文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图书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是论文选题的主要来源。写论文,搞科学研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若解决不了,自然会产生压力。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又会产生新的问题。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也就推动了图书馆工作和事业的发展。

1.1.2提高图书馆学学科水平,促进图书馆学发展,推动学术研究

图书馆学要发展,必须大力开展学术研究。图书馆人进行论文写作,不仅指导了具体工作实践,也同时解决了图书馆学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图书馆学就不会发展。这对图书馆人来说,自然也会产生压力。

1.1.3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图书馆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图书馆人进行科研工作,撰写学术论文,不仅指导工作实践,推动图书馆学发展,而且也推动了图书馆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撰写毕业论文和学位论文。这些论文都是为了解决图书馆学教育和图书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也会产生压力。

1.1.4活跃学术气氛,提高图书馆学术地位

图书馆的学术地位是靠图书馆人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获得大量科研成果来争得的。搞论文写作,活跃了学术气氛,取得了学术成果,而且水平不断提高,自然会令社会刮目相看,学术地位就会提高。不然,无学术成果,别人看不起,同样也有压力。

1.2自身压力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的各种各样的行为,都出自一定的动机,而动机又产生于人们本身存在的各种需求。这些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交往的需求(或感情和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5种。图书馆人也不例外,同样有这5种需求。图书馆人自己的成就(包括学术研究成果)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以满足荣誉感。自己的学术成果要得到社会承认,就要以论文等形式在期刊等载体公开发表,以满足社会尊重的需求。如果不被发表,就会产生心理压力。来自自身压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晋升职称。因为职称晋升不仅涉及个人荣誉感的满足,更为重要和现实的是晋升职称还涉及工资、住房等生活需求。这种需求如得不到满足,压力自然会更大。欲满足这些需求,尤其是晋升职称,不仅工作要好(“软件”好),还需“硬件”支持。所谓“硬件”,此处是指学术成果(包括论著、科研项目等形式)的数量和质量,最多见的则是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图书馆人欲晋升职称,“软件”首先要满足要求,而“硬件”必不可少。这些又给图书馆人带来一种强大的压力。

上述种种压力,必然促使图书馆人产生论文写作的动力、促使图书馆人产生论文写作的坚强信心和勇气。有了动力、信心和勇气,论文写作的动机也就随之产生了。

2. 选题是关键

有了写论文的动机,就要写作论文。而选题则是开展学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而且是十分关键的一步。有人说,“题好一半文”,把选好题目视为学术论文成功的一半,可见选题的重要程度。选题,就是要解决“研究什么”的问题,明确研究的目标和范围。

2.1需要性原则是前提

需要性原则主要从选题的重要性和现实性两方面考虑。图书馆学论文的选题必须是图书馆工作、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发展所需要的课题,不仅需要而且重要,还必须具备现实性。一般说,图书馆学研究重点、研究热点和研究焦点就体现了图书馆学选题的需要性原则。“研究重点”的特征是:(1)在事业和学科发展中地位比较重要;(2)有较多人进行研究;

(3)研究时间较长;(4)产生论著较多。“研究热点”的特征是:(1)大多数从业人员投入研究;(2)是特别关注的热门话题。“研究焦点”的特征是:(1)热门话题中集中研究热点;(2)观点争论中交叉研究热点。

2. 2科学性原则和创造性原则是关键

科学性是学术论文的特点,也是学术论文的生命和价值,是选题成功的关键之一。选题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1)题目的论点要正确;(2)题目中的概念要明确;(3)要有科学性价值;(4)语言要准确。图书馆学论文的题目必须体现科学性,即要按科学性原则选好论题。

创造性,是指论文的题目要有新意,要有发展。图书馆学的发展,就是一部创造史。图书馆学论文(题目和内容)作为图书馆学的研究成果,当然需具有创造性特点。论文的选题具有创造性,主要体现在:(1)别人未研究过或很少涉足——题目要新颖;(2)不要一般化要引人注目;(3)要体现学科前沿;(4)观点要新,技术或方法要新。总之,题目对图书馆工作和事业发展,对图书馆学发展要能起到推动作用。创造性是学术论文的生命,题目的创造性是写好论文的关键,必须特别注意。

2. 3可行性原则是基础

可行,即力所能及,难易适中,行得通,办得到。图书馆学论文的选题是应在作者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且经过奋力拼搏之后才能完成的。欲实现选题的可行性,必须根据作者个人的主客观条件进行选题。主观条件,包括个人的知识结构、研究能力和写作水平等。客观条件,包括文献、资料、仪器、设备、时间、经费和导师等。所以,选题时应尽量扬长避短,在主客观最佳点上选择出符合自己的实际写作能力、写作水平的难易适中的论题。具体说,应考虑从如下几个方面选题才具有可行性:(1)自己长期实践且已较为熟悉的领域(包括工作、研究、事业管理和教学及其管理),如长期从事文献分类工作,最好在分类方面选题;(2)自己感兴趣且知识积累较为充足的领域;(3)自己长期跟踪研究过的领域;(4)别人未研究或很少研究,但自己线索较多,知识储备较多的领域;(5)自己善于争鸣的且易于批判(评)的领域等。为增强选题的可行性,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论文题目应大小适中。题目太大,由于所掌握材料限制,文章容易肤浅,写不深,写不透,造成大题小作,没有价值。题目太小,学术价值也不大。所以选题要适中,要根据“小题大作”的原则选题,这样,小题目反而能写出大章,容易驾驭,容易写深写透。(2)选题必须建立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只有当你了解到前人或别人的研究成果、现状时,你才能知道自己的题目是否具有创造性和重要性。当然,这种调查主要靠自己平时的积累,有时也需要突击性调查。

总之,图书馆学论文的选题是写好论文的关键,但欲使论题符合上述四条原则,必须靠自己的知识积累,知识积累是写好论文的基础。

3 知识积累是基础

从上述可知,仅有写作动力和动机而无(或很少)知识积累,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没有(或很少)知识积累,就不能选好论题,同样也写不出好文章。因为,一个人知识累积的数量和质量与其论文的质量几乎是成正比的。所以,研究学术论文写作,必须研究作者的知识积累,要对作者的知识积累给予特别的关注.

3.1知识积累与论文写作的关系

知识积累与论文写作对一个人来说是知识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的关系。知识输入(积累)的数量越多、质量越高,所写论文的质量也就越高(排除其他因素)人们在输入信息后,他原有知识结构发生质的变化,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新的知识结构。如英国情报学家布鲁克斯提出的方程式:k〔s〕+Ai=k〔s+As〕该方程式告诉我们,人们在吸收了情报后,原来的知识结构(K〔S〕)就变成了新的有序的知识结构(K〔S+AS〕),这种知识结构增强了创造性和思维能力,更富有智慧,他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创造出新思想和新知识。如果他从事学术论文写作,就会使成果具有创造性。

3. 2积累知识的内容

图书馆人写作学术论文,需要积累的知识种类很多,但就其内容来说,不外乎以下三种类型,即图书馆学专业知识核心知识;相关知识内围知识;其它知识——知识。关于相关知识,主要包括:哲学、系统科学、管理学、社会学、数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文献学、情报学、档案学、目录学等。其他知识如:科学学、美学、语言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等。以上是从整体上就一般写作所需积累知识而言。而从具体上说,由于题目的性质与论证角度不同,所涉及学科内容不同,所需积累的知识、资料也不会相同。

具体到一个论题,应当积累(输入)如下知识:(1)纵向知识:有关该论题的历史、现状及未来预测;(2)横向知识:有关该论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概况等。有关核心资料、知识,要全面系统重点收集、积累;内围资料、知识,要尽量收集、积累齐全;资料、知识要视需要而收集积累。

3. 3积累知识的方法、手段

主要有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和文献检索法。图书馆学论文写作需要收集、积累知识、资料,常用方法是文献检索法,其次是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另外,要写好论文,积累知识必须长期与临时相结合,一般与重点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要写好论文,知识积累是基础,是需要下大功夫才能打好这个基础的。基础打好后,才能“下笔如有神文章写好后只有公开发表,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如何投稿,这也是需特别注意的。

4. 对口投稿是方向

投稿有没有策略?笔者认为,不但有而且需要认真研究和对待。

写作知识论文范文第7篇

写作能力,是指能自动化地运用各种书面言语方式撰写文章的能力,本质上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智力技能。智力技能的培养需要经历由知到能的心理转换过程,即智力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掌握知识为基础的,因此,培养写作能力就应当遵循知能转换的规律。前人的写作实践及其理论概括为后人学习写作提供了大量感性和理性的写作知识,现代语文教学应当充分利用这些知识,按照知能转换的规律建立“感悟---明理---尝试---转换”的写作训练程序,引导学生由知而能地形成和发展写作能力。

从课文中感悟写作知识

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不仅指向作者想要表达的事物,同时也指向作者希望表达的令读者更易接受的方法。所以,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不仅向学生呈现了思想内容,而且也向学生展示了写作手法。例如,毕淑敏的《我很重要》一文不仅呈现了作者对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对社会僵化思想的不满,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同时也展示了先抑后扬以及理性分析和情感渲染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实际上,从教科书编写的角度说,健康向上的思想内容与恰当有效的写作手法也正是选择课文的重要取向。因此,语文教学应当注意引导学生从课文阅读中感悟写作的知识。

客观地说,课文只是为学生获取写作知识提供了一个通道,而怎样使学生从课文中取得这些知识才是关键。在以教师分析课文为主的讲授式教学中,学生得到的只不过是一些关于写作方法的术语。那些诸如“间接描写”、“情景交融”、“夹叙夹议”等词,只不过是教师硬贴到学生脑门上的标签而已。充其量,这些术语只有在学生面对那些封闭型的客观试题时才会被想起,而在作文时,能自觉地想到并运用这些方法的学生恐怕难得一见。

语文教学应当彻底废除那种由教师去讲解课文写作特点的做法,而遵循人类获取知识的基本思维方式---观察发现,去引导学生从课文提供的言语现象中自觉地丰富写作表象,认知写作知识。规律出自于众多的同一与反复之中,学生可以从大量的课文阅读中领悟写作的“诀窍”。无论是发现学习还是同化学习,自觉的知识都能有效地改变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如果能让学生从文章现象中感悟到写作的知识,就能有效地促进其写作知能的转化。

从知识短文中掌握写作理论

如果说课文只是给学生提供了写作表象和感性知识,那么,语文教学就应当引导学生利用语文教科书中提供的知识短文或其他相关资料,将对写作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发写作行为的质的变化。

我国现行的中学语文教科书,大都围绕课文系统编写了一些跟课文的知识特点相关的短文。例如,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科书中有“叙述纵横求变化(关于叙述的技巧)”、“浓妆淡抹总相宜(关于描写的知识)”、“评事论理表见解(关于议论文的写作)”,等等。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不重视知识短文学习的现象,有的教师随意处理这些短文的内容和教学时机,有的教师甚至旁搁闲置这些短文,这是很不应该的。其实,这些短文主要是作为教科书的知识载体而设置的。只有正确理解这些知识短文的功能属性,将其纳入教学内容的范畴,在通过课文学习丰富学生言语表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这些短文,才能帮助学生将作为书面言语策略的写作知识提升到理性认识水平,融入其认知结构,为写作能力的发展打下基础。

在习作中进行知能尝试

写作知识的掌握并不是写作教学的终极目标,而只是写作能力培养的必要通道。现代语文学习中,有效的写作能力培养不能指望于对范文的简单模仿,也不能囿于教师个性化的评价导向,而应当谋求于在运用写作知识中掌握写作策略,进而形成创造性的写作素养。作文教学不应与写作知识相脱离。

改变写作知识教学与学生习作训练相脱离的现状,首先应将写作知识纳入作文教学的范畴,在学生习作过程中贯穿写作知识的运用。语文教学中,写作知识的教学大多局限于阅读教学时对课文写作特点的分析概括。实际上,由于文本解读的复杂性以及“策略学习”意识的淡薄,阅读教学的大量时间被用于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而对写作特点的教学,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用时的处理上都是被忽略的,更何况,这样的写作特点教学,我们还很难把它界定为写作知识的教学。而与此相应的作文教学则是以“练”为主的,教师有限的指导也大多指向于“写什么”,特别是面对现时流行而内容宽泛的话题作文,选材问题更是几乎成了唯一的指导内容。这样的教学,已经导致了学生作文能力形成发展中的一个断层,即学生缺乏对写作知识的理性学习,而直接从阅读课文时获得的写作表象进入了写作过程。这样的写作训练,充其量也不过是一种对于间接经验的简单模仿,要想转换为写作智能是极其困难的。

写作能力的培养要求我们把作文教学变为知能结合的尝试过程。配合习作任务进行写作理论的学习,或配合写作理论的学习布置习作任务,这是将写作知识的教学纳入作文教学的必要而有效的方法。将写作知识的运用作为习作评价的标准之一,也是推动学生写作知能转换的必须而有效的手段。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完成知能转换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习作训练,只是对写作知识的一种有益尝试。从心理发展的过程看,写作能力的最终形成,应当是在写作知识的运用达到了自动化程度的时候,此时,写作知识的运用已经达到了无意注意的状态。语文教学应当引导学生超越课堂训练的局限,在更接近于实际生活需要的学习情境中逐渐淡化写作过程中的写作概念活动,强化写作过程中的行为操作方式,以实现写作的知能转换,形成写作素养。

写作知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材编写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5-0118-02

近年来,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各类高职院校编辑出版了多种应用写作教材。通过几年来教材使用的实践和笔者对各类教材的比较,试作以下探讨。

应用写作教材应以基础

写作理论和规律为先导

大学文科类写作教学应包括两部分,即基础写作和应用写作。基础写作的任务是研究文章写作的一般理论、规律和方法;而应用写作研究的重点则是各类文体的写作规律和方法。也就是说,应用写作是写作家族中的一个分支,它以基础写作为前提和先导,是基础写作的继承和延续。两者既密切相关,又各自独立。从知识发展的连续性来看,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一面。

应用写作教材大致有两种编写方式:一是根本不涉及基础写作知识,开宗明义,分门别类地大讲各种应用文种的概念、意义、特点、方法等,让人感到应用写作似乎与基础写作丝毫没有关系,仅仅了解应用文的概念、意义、特点等就能够写应用文了。这种忽视了两者间直接传承关系的认识和做法是不科学的。一般来说,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已接受过基础写作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对其可直接进行应用文体教学。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并非如此。学生在中学阶段虽已学过不少基础写作知识,但学的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所以,有必要在大学阶段给予系统、深化和明确。这说明,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材有必要承担此项任务。二是教材中虽有一点基础写作方面的理论和有关知识,但过于简单,对应用写作无实际指导作用。

应用写作知识、方法应有普遍指导意义

应用写作课有两项教学任务:一是传授与写作有直接关系的知识、技能、技巧、体验等;二是实践写作活动,即充分利用所讲理论、技巧和体验进行实际文章写作。要想写好应用文章,必须较系统、较全面地掌握有关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为此,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材不仅要编入有先导作用的基础写作理论,还必须编入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应用写作理论。在学习和使用过的教材中,编入较全面、系统、有指导意义的应用写作教材是有的,但将各种知识组织得支离破碎或本末倒置的教材也不乏其例。有的教材开场就按文种的小类(审计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济预测报告等)不厌其烦地讲其意义、作用、特点、写作方法等,结果是知识重复和交叉。笔者认为,编入教材的应用写作知识,应该是总括基本理论规律、要求和方法,覆盖面要宽,内容明确、系统,有统领的作用。而知识的编排要有层次,要有一般与特殊之别。

目前,在文体分类和有关知识的确立方面,各家看法并不一致。但编入教材的文体分类及有关知识的确立,应坚持“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由专家学者们讨论认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教材的权威性和内容知识的规范性关系密切,规范性决定了使用价值,使用价值的大小直接影响权威性。对文种分类的探讨和争论是正常的,但在教材中应有一个阶段性理论的固定和统一。在这方面,中学语文教材的统一与固定是值得借鉴的。

文种精当,应具有代表性

应用文有许多文种,而且每种文体又可分为若干小类。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鲜事物的出现,新的应用文种又在不断增加,文种的地位和有关文种的写作知识也随之发生变化。要解决与处理这种矛盾,必须遵循有关知识在一定时期固定性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在大范围的固定中增减一定内容,熟悉的文种不作详细介绍,新的具体文种在教材中增加一节即可。即使不进入教材也无妨,这更能给教师增加一片寻找知识的天地,因为大学教师既有按大纲要求筛选教学内容的权利,又有不断补充新的科研成果的义务。因此,教材内容应有阶段性、固定性,不能转变过快。

现已出版的教材,有的选了几十个文种,逐一介绍,既不精当,也无代表性,结果是哪一个文种都讲不清楚,更谈不到弄清差别了。教材所选文种应精当。所谓精当,就是要结合所讲理论的特点来选取有代表性的几类文种,使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掌握应用文的框架,进而能写常用应用文。文种选得多而杂固然不好,但选得过少也无益。我们的主张是精而得当,有代表性,既能反映全貌,又能指导实践。

例文应有机配合理论并有典范性

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材与一般语文教材不同,它必须由理论规律方法介绍和例文展示两部分组成,而且例文占的比例较大,其地位也不亚于理论知识。应用写作教材如果只讲一些理论规律和方法,而没有切实运用理论方法的例文作演示和旁证,即使再好的理论也很难运用。例文是理论知识的具体化,是学生写作活动的样板,是实现写作教学环节必不可少的内容。所以,选入应用写作教材中的例文必须具有典范性。一是与该章该节介绍的理论知识有机配合,确实对理论知识有具体注解的作用。只有选取充分体现理论要求的例文,对教与学才有切实的指导意义,才能增强教材的可信性和使用价值。二是例文必须规范、典型。所谓规范、典型,就是不仅要忠实体现所讲的理论知识,而且在篇章结构、语言、标点等诸方面都要符合标准,是学生仿拟和消化理解知识的范例。

对例文提出上述要求,是由写作教学的环节决定的。几年来,在教学中按照“读、析、写”三个环节来组织教学,效果是比较好的。所谓“读”,就是反复阅读例文,读的目的在于消化理论知识,理解方法技巧的实际使用,变书本知识为自己的实际体验。“析”是分析例文,读的过程中必须细细咀嚼,剖析文章,在分析过程中展示例文在章法、技巧方面的成败之处。这种从实际到理论的研究过程必能提高鉴赏和写作能力。读和析这两个环节,对习作者提高实际能力十分必要,但读、析的文章都应是典范的例文,这种例文对习作者掌握准确的知识、培养切实的能力,具有实际的指导价值。“写”就是写文章。初学写作者必须经过仿拟典范的例文来实现自己的写作过程。所谓仿拟,就是将读、析例文中得到的知识和技巧直接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或直接模拟例文去组织自己的材料。在校学生的作文多为这种仿拟品。只有通过反复仿拟后,才能使习作活动自由。因此,典范的例文在应用写作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教学中的价值不可低估。目前,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材中典范例文确实不多,所以在这方面多下工夫十分必要。要使所选取的例文典型规范,可行的办法是对原文进行大量的修改与加工,使之符合理论规律和章法。现在见到的应用文篇章中,由应用文大师写的作品较少,而且应用文被普遍重视并有多人参与写作的时间也不算长,加之有些理论、规律及方法尚在研讨中,在应用写作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里,想找到如同文艺作品那样的典范文章是困难的。为了提高教材的质量,使习作者读到更多更好的范文,提高他们对应用文的认识,增强习作信心,教材编写者必须在原文修改和加工等方面下一番苦功。

参考文献:

[1]强天政.高职应用写作主体“五式教学法”初探[J].应用写作,2009,(12):39-40.

[2]董晓玲.对高校应用写作课程若干问题的探讨[J].写作,2010,(15):7-10.

[3]汪德宁.高职写作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初探[J].写作,2011,(1):19-22.

[4]张美娟.对应用写作项目化教学实践的探索[J].应用写作,2011,(5):36-37.

[5]郭伟.应用文基础理论体系构建本质论探析[J].写作,2011,(5):19-22.

写作知识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英语写作 图式理论

自2001年12月11号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各个领域的合作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深入;国际的交流主要是通过英语,因此,培养有英语良好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英语的应用能力主要分为听、说、读、写四种,而“写”包括了“书写和翻译”。对如今的大学生而言,“写”已成为广大学生的普通软肋,这主要是由于写作教学可操作性低、写作能力提高速度慢、教学效果不明显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图式理论作为一种认知理论,在听力和阅读方面得到了广泛的论述和应用。本文将图式理论应用在大学英语的写作教学中,来提高英语写作的教学水平。

一、图式论

图式(schema)的概念最早是由康德(IKant,1781)提出,后为人沿用并衍生新意。现代图式理论的产生一般被认为与心理学家巴特利特的早期著作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Psychology(1932)有关。所谓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应或积极的组织,是学习者将新信息丰富到自身知识库中的过程。所谓图式是指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贮存方式。人的一生要学习和掌握大量的知识,这些知识并不是杂乱无章地贮存在人的大脑中的,而是围绕某一主题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知识单元,这种单元就是图式。比如,人们见到某种动物的图片,就能很快想起它的名称、性情、生活习性等很多有关该动物的知识。这说明该动物的外观特征是与它的名称、性情、生活习性等有关知识是联系在一起贮存在人的大脑中的。所以说,图式实际上是一种关于知识的认知模式。图式理论研究的就是知识是怎样表征出来的,以及关于这种对于知识的表征如何以其特有的方式有利于知识的应用的理论。

图式有三种类型: 语言图式( Linguistic schemata)、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 和修辞图式(Rhetorical schemata) 。语言图式是指学习者先前的语言知识(Carrel,1988:4) , 即关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图式是文章的主题, 因此内容图式又被称为主题图式(Wallace,1992) 。修辞图式是如何用写作方法和技巧将文字、句子、段落连接起来, 形成一个整体。图式的这三种类型在学习过程中都有各自不同的作用,我们将图式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使它们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写作

Jack Richards (1999) 将写作教学方法分为注重结果教学法( the product-focused approach) 和过程教学法( the process approach) 。前一种教学法指出在确定了学习者的写作需求之后( learners’writing needs) , 根据不同的题材( genre) ,教师应提供其相应的写作方法和一些“模型”(models)进行模仿; 其次, 扩展提纲。这种方法也叫做“prose model approach”。过程教学法强调写作中的认知过程( cognitive processes in writing) 。过程教学法分为三个阶段: 动笔之前( rehearsing or prewriting) ,草稿( drafting) 和修改( revising) 。在教学中, 学习者在写什么。怎样写以及评估中被赋予较大的权力, 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是作为“facilitators”和“investigators”(Hughey et al, 1983)。过程教学法虽然调动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 然而,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 学习者对如何开始写作感到茫然,对自己的蹩脚的中国式英语表达感到无助, 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现有的图式结构, 用阅读扩充学习者头脑中的图式, 使文字输入信息与写作者图式之间形成双向交互作用(Two-way interactive) 。写作是一个自我发现、自我认识、发现和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 写作者在写作中从现存的图式中提取信息这一过程最终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的运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完善词汇、语法知识,丰富学生的语言。

图式扎实的语言功底是成功理解文章意义的基础,但如果缺乏相应的语言图式,就不可能识别课本中的字、词、句,也谈不上利用阅读材料中提供的语言信息和线索去调用大脑中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更谈不上对文章的全面理解和知识点的整体把握。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指导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发音、词汇、语调以及一定的语法知识和对习语的掌握。教师一方面应鼓励学生通过大量泛读来积累词汇;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猜测词义的方法,即利用上下文信息和依据构词法识记一些常用的词根、词缀。

(二)加大背景知识的输入,激活学生的内容图式。

图式理论强调背景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对文章的理解过程被视为文章与学生背景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同时,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社会性决定了文化习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语言意思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往往给学生带来许多理解上的困难。很多学生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严重影响了他们对文章的正确理解,有时甚至歪曲原意,自然也就不能对文章的主旨做出正确的推论、判断和预测。因此,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介绍一些文化和相关的历史及人文背景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以促进他们的联想,便于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吸收。

(三)构建学生的形式图式,完善英文写作的结构。

形式图式指不同类型的篇章的结构; 不同类型的文章有其特殊的文法结构,它们的修辞手法、写作格式各不相同。如果学生能够对不同类型的文章的写作格式、文法和风格都很熟悉, 写作时则很容易通过题目所提供的信息构建出对应的文体结构。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各种英语文章的结构、构筑特点及基本的写作步骤。教师在讲解范文时,应该详细分析英文的写作方法和规律, 通过具体的范例让学生深入细致地了解由于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导致的语言和文法习惯上的不同,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西方的形式逻辑思维模式来选词造句。

四、结语

要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还有很多具体的方法,比如读写结合法、模仿法等,但每种方法都离不开需要构建在学生大脑中的英文图式,它们是英文的综合知识在学生大脑中的分类和积累。只有让学生拥有大量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并加以合理引导和激活,才是提高学生英文书写能力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宗良. 大学英语情景教学初论[J]. 考试周刊,2010(7).

写作知识论文范文第10篇

一、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艺术学科中,音乐专业属于一个分支,而钢琴专业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由于学生具有较为薄弱的写作能力,进入高校前,文化课成绩相对不高。学生往往只重视训练演奏的技巧与技能,在学习《音乐教学法》、《中西方音乐史》和《艺术概论》时,不具备较高的学习热情;导致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不具备扎实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同时文字训练的功力欠缺;在写作毕业论文时,觉得难以驾驭。而当前的教育环境和方式,又使学生在平时没多少时间去练笔。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又主要采用灌输式,这样势必会造成学生欠缺写作能力。

二、提高钢琴专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一)提高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重要的手段,毕业论文能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培养,对学生运用各种技能和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的能力进行检验,进而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由于钢琴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着轻理论知识的学习,而重视训练技能和技巧。如果一个人不会用文字去表达,而只会演奏,他就称不上是一个合格的音乐科研工作者或者是音乐教师。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并非是简单的写作,而是通过这个过程,帮助学生学会对资料的利用、整理、搜集和使用,学会图书馆中文献资料的检索,作为一个系统的实践机会,能对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更好的了解。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专业知识,进而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结合实际,对选题合理选择

对文章的价值和内容起决定性的关键环节,就是选题是否合适和正确,它对于论文的成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首先,选择毕业论文的题目,应与培养目标相符合,这样才能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检验;其次,要遵循适中的原则来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在学校期间,学生仅仅是掌握钢琴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弹奏技巧,但在深度和知识面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这样题目的选择上,宜窄不易宽、宜小不宜大,需要尽量与本专业的实践和相关知识相结合,对科研与教学的统一性予以体现;最后,学生所确定的研究领域,应是自己感兴趣的,有强烈研究欲望的,这样就容易获得写作上的成功。

(三)夯实专业基础,使写作能力获得提升

钢琴专业的学生不仅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更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点一滴的培养人文素养知识和专业的理论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也要对学生钢琴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进行启发,有意识的讲授科研知识。同时在一些欣赏课、教法课和音乐史课的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写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对学生论文写作能力进行训练,如对观点的阐述,对问题的论证、对论据的运用和对材料的组织等。同时,在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上,要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多给学生留一些思考题,能对相关课程进行融合,并具有一定的延伸性,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强化,主观能动性增强,进而使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四)对音乐论文写作基础课程进行开设,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针对钢琴专业的学生在写作论文时实践经验和写作技巧欠缺的现状,应对音乐论文写作基础课进行开设。对钢琴论文从选题、整理和搜集资料,论文提纲和初稿的撰写以及修改和答辩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讲授。使学生能对论文撰写的方法和技巧全面的掌握,对答辩和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能够灵活的解决。

(五)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充分发挥教师指导作用

使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就是提高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首先要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师生结构、职称、学历和年龄相对合理,能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有足够的精力去指导;其次,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指导教师从论文题目的审定,相关参考资料的阅读和搜集、题目的确定、提纲的拟定以及写作初稿和终稿,都要发挥促进启发、监督指导的作用,使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三、结语

钢琴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既是检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理解水平,也是大学生初步尝试研究实践和工作设计的过程。为了使钢琴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获得大幅提升,就要对学生论文写作技巧提供有效的指导。学生应高度重视论文写作的重要性,既要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又要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锻炼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写作水平,这样会对论文质量的提升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初昌雄,周辉.大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1).

[2]郑琳.大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存在问题及对策[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04).

[3]黄春梅.本科毕业论文不宜取消--对武汉四所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撰写现状的调查[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1).

[4]张秀丹.论新形势下大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与文献检索知识的运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07).

写作知识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图式理论;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学生们在进行英语写作仿写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模仿写作内容,还可以创新写作。这种英语写作练习不仅降低了学生们学习英语写作的困难程度,而且带动了学生们学习英语写作的热情。

一、初中阶段英语写作教学具有的特点

初中的英语写作内容要多针对学生们的真实生活,让学生们在进行英语写作的时候能够有话可讲,有真实事件可以写。英语写作运用的材料应该是从简单慢慢过渡到复杂,与此同时英语教师还要注意到英语写作练习的形式一定要具有多样化,将培育学生们英语的听说读写配合起来,让学生可以将听到的英语说出来,将说出的英语可以写下来。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合理将英语教材组织利用起来,在上课之前进行认真仔细的备课,将每一堂英语写作课都精心设计。在教授学生们英语写作的时候,英语教师不仅要讲解英语语言的基础性知识,加大英语语言的输入,而且伴随着初中生所接触到的英语知识面不断的拓展,英语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有意识地在写作教学中传授给学生们英语写作技巧和英语文体性知识,让学生们可以真实地做到运用所学的英语语言展开自由的思想表达,进而能够真正有意义地提升学生们英语写作的实力。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当中,英语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英语教学研究,不断地研究出顺应学生们和英语教学目标的新方式方法,依照新课改的要求,顺应时展的需要。在初中英语教学进程中,英语教师要实事求是地从实际出发,对学生们进行高效的英语写作指导,学生们的反馈练习也要展现出渐进性,以此明确学生们的课堂主置,来帮助学生们得到英语写作的成功,由此增加学生们对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提升他们的英语写作能力。

二、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当中的有效利用

(一)图式理论对于英语写作的促进作用

1.图式理论下的层级构造对语英语写作是十分有利的。许多英语教育学家都认为图式理论是将信息能够长期储存在大脑里的一种方式,是由于一个相同话题或者主题形成的大规模的信息结构。最为典型的图式构造是将信息分层次,这样的图式认知构造对于英语写作进行文章构思是非常有用的。英语写作构思的时候,写作者要从之前的头脑记忆中找到和写作题目相关的内容图式,这也是写作者在英语写作主题的指引下产生的信心逻辑安排,进而创作出英语文章。2.图式对英语写作预期的指引功能。形式上图式的增加能够指引学生们根据所给出的英语写作主题运用相应的写作形式的整体性构架和写作段落结构。并且精确的英语写作图式能够让学生们避免在英语写作时出现汉语写作思维,创作出正确的英式思维文章,进而可以让写作者和阅读者在创作出的文章上产生共鸣。3.图式可以提升学生们英语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初中英语写作的当中,由于新型的英语知识在不断地产出,图式理论的特点结构可以让旧知识和新知识相互关联,经过图式理论构造当中的空隙吸纳新的英语知识,或者采取图式理论构造进行调整顺应新情况的发生,大量的变化可以形成新的图式结构,在英语写作当中又产生出全新的写作内容和写作形式。

(二)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当中的应用

图式有着不同的种类,需要说明的是英语写作的过程中出现的写作内容图式、写作形式图式、写作语言图式一定存在当中。写作内容图式指的是和英语文章内容上有关的相应背景知识,其中包含各种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等一些方面,还有一些牵涉到学科知识。写作形式图式包含相关的英语语法知识和相关其他类型的英语知识,比如写作风格上的区别,说明、描写、议论、报刊等问题结构的区别。写作语言图式说的是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地表达方式、英语语义结构等的了解,这和不同民族的思考形式有关联,是英语语篇理解的基础。1.英语写作语言图式英语写作语言图式是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语言的能力,这些都是初中英语写作的基础。这样的能力主要包含学生们对英语词汇、英语语法以及英语习惯用法的理解和掌握。在进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时候,英语教师要懂得构建大量的英语写作语言图式,加大利用学生们的认知心理学当中的顺应论,促进学生们对英语语言特点的理解,进而让学生们在进行英语写作的时候,可以将脑海中储存的英语资料和英语写作主题所需要的语言资料进行结合串联,再进行重组或搭配。2.英语写作形式图式英语写作形式图式指的是有关英语篇章结构方面的写作知识,简单来说就是英语语篇知识。英语写作形式图式是储存在学习者脑海里的关于不一样类型的英语语篇修辞、构造和形式角度的知识。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当中的图式理论与英语写作结合进行研究会发现,初中生在对英语不断地学习和掌握中,进而在英语教师的引导和讲授下,在大脑中会出现,英语文章是什么以及英语文章如何的形式图式。依靠与学生们自身已经有的、较为完备的英语形式图式知识,学生们将更轻易理解英语命题间的关系,更容易将英语语言资料组织成英语语篇结构。经过上文的分析和讨论,我们能够知道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展现的积极促进作用。图式理论引导下的初中阶段英语写作教学可以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和丰富,教学形式也变得更加灵活,学生们在进行英语写作练习的时候也觉得更加放松。

参考文献:

[1]陈丽.图式理论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证研究[D].广州大学,2016.

[2]葛娜娜.基于图式理论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D].渤海大学,2014.

写作知识论文范文第12篇

从我的多年体会看,在秘书这个岗位上,起码要打好六个方面功底,就是政治理论功底、逻辑思维功底、政策法规功底、经营管理功底、专业技术业务功底和公文写作功底。

政治理论功底,是说秘书应当懂一点儿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知识。有些人觉得企业秘书懂不懂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对其工作并没有多大关系。我认为这个看法不大正确,我倒觉得秘书必须要懂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这是秘书功底基础的基础。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因为秘书是需要有一定思想水平和理论水平的,否则无法把文章写好,而哲学和政治经济,是秘书提高思想水平和理论水平必不可少的知识。我年轻的时候在这方面没少下工夫,主要靠自学,看一些教科书,涉猎一些原著,由于文化低,好多问题弄不明白,但有一股钻劲儿,硬啃,逐渐明白了一些原理。现在回过头看,没有白学,对我做好秘书工作起到了终生受益的作用。所以我劝搞秘书工作的朋友,在学习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上应当下一番大的工夫。

逻辑思维功底,是说秘书要系统的掌握逻辑知识,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一个文章写得好的秘书,他的脑袋肯定逻辑思维能力很强,所以我觉得逻辑学知识就向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知识一样,是秘书缺不了的一门知识,也可以说是秘书功底基础的基础。我在当年念“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的时候,有一门教材,叫“形式逻辑”,我学得津津有味儿,虽然很抽象生涩,但细细咀嚼,真是味道好极了,我后来的写作水平能够不断提高,“形式逻辑”实在是功不可没呀!所以我希望做秘书工作的朋友,一定要好好的学学逻辑学知识。

政策法规功底,是说秘书要熟悉与本企业有关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行业政策和与本企业有关的基本法规、特定法规。举个例子说吧,如果你在电信企业做秘书,就要了解熟悉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和重大决策,就要了解熟悉信息产业政策、通信行业政策、电信体制改革政策,就要了解熟悉“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公司法”、“电信条列”等。只有掌握了这些东西,你才能保证所写的文章有正确的政治性和有“政治高度”,并且使文章符合法律法规所设定的“游戏规则”。很难想象,一个“政策盲、法盲”的秘书能把文章写好,所以,政策法规知识是秘书应当掌握的必要知识。

企业经营管理功底,是说秘书要有丰富的企业经营管理知识。这方面的知识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一般的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知识,这里面也包括现代企业制度知识;另一部分是你所在企业的经营管理知识,比如你在电信企业,就要有电信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在其他的企业,就要有其他企业经营管理知识。这个方面的知识越丰富,对把文章写好越有好处。因为你在企业当秘书,所写的文章都是有关企业经营管理的事情,如果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很缺乏,是无法把文章写好的,所以,学习企业经营管理知识,也是秘书的必修课。

专业技术业务功底,是说秘书要比较了解和熟悉所在企业涉及的技术业务知识,说白了,秘书对本企业的技术业务应当是个行家,而不应当是个外行。为啥呢?因为如果你不了解、不熟悉本企业的技术业务知识,肯定写出来的东西净说外行话,甚至会造成错误,闹出笑话儿,外行当不了秘书。当然,这并不是说秘书就非得精通技术业务不可,这样要求也没有必要,但必须对基本的常识性的技术业务知识要了解和熟悉,而且了解的面和熟悉的面越宽越好,秘书对本企业的技术业务应当是个通家。

写作知识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图式理论;英语写作;英语写作教学

一、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的简单回顾

英语写作是一项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思维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主动性技能。我国新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本大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由此可见,写作教学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作为一门学科,写作学直到近年来才被当做一门科学而得到系统的研究。在过去30多年中,在发生认识论、信息论、控制论以及各种语言学理论和教学法的冲击下,英语写作教学的专家们,尤其是美国写作教学的专家们,针对如何改进写作教学法做了许多探讨,使英语写作理论和教学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英语写作研究的重点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移。在英语写作过程中,母语思维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写作过程中如何运用母语与英语这两种语言思维,对这一问题,国外的专家如Cummiin等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研究成果。

还有的专家从语篇特征的角度来研究写作过程。如Kaplan首先提出对比修辞的概念。他认为,母语所固有的语篇结构模式在通常的情况下会影响二语写作。受其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文本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二语写作成为潮流。现作学不再像传统写作学那样,对学生的成品进行孤立的、静态的研究,而是从宏观角度把写作现象作为整个写作活动链条的一个环节进行动态的考察,以找出写作活动中某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从而指导课堂的教学活动。

在写作教学中尽管有许多的研究成果,可是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现状还是不尽如人意。从历年来的大学英语四、六级作文评分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虽然能够做到基本切题,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思想表达不清,中式英语比比皆是,令人不知所云的句子时而有之。此外,语言错误层出不穷。针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受国外写作教学研究的影响,我国学者和大学英语教师也纷纷撰书立说,讨论和研究写作教学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并做了大量的实践。可以说,这些研究大大丰富了我们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为我们的写作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拟应用代表最新语言教学的图式理论来探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二、图式理论

“图式”一词源自古希腊文,原意为“外观、形象”,后来转意为“对最一般的本质特征的描绘,或略图、轮廓、抽象图形”。康德首先将图式一词引入到哲学领域。他认为,图式是一种概念的感性结构方式、结构原则。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1932年认知心理学家ErederlckBartlett在其著作中首次将“图式”概念应用到心理学研究领域。经过实验,他认为,我们对语篇的记忆并不是基于直接的复制(slraight repro-duection),而是解释性的(constructive)。

皮亚杰(1986)认为,图式是后天形成的,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在皮亚杰的图式理论中,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两个核心概念:同化和顺应。同化表明了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而顺应表明了在客体的作用下主体得到改造的过程。所以,同化和顺应这一对机能代表了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现代图式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Rumel hart(1980)认为,图式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的知识是怎样被表征,以及对知识的表征如何以特有的方式促进知识应用的理论。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表述方式,图式是一种贮存知识经验的抽象结构,是人的已有的结构化的知识基团,它影响着人对客观事物或各种刺激情境的理解和反应。Rtmlelhart把图式称为以等级层次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构成认知能力的建筑砌块”。在这个知识结构或“砌块”中,除了知识本身以外,还有这些知识被运用的信息。图式理论认为,新的知识必须与现存的知识框架(ex-istingknowlegeframework)相联系才会得以处理加工,高效的读者往往通过激活必要的知识框架从而对所读文本进行解码。与皮亚杰理论不同的是,现代图式理论认为,“图式是记忆中表征知识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心理结构的网络”,并认为图式的发展不仅通过同化、顺应而实现,还通过附加、协调、重构等方式以达到对语篇的理解。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之上的现代图式理论,为我们正确了解人类的认知过程提出了新的视角,因此,图式理论被广泛应用到语言教学中,尤其是被广泛应用到语言输入性的阅读教学和听力教学中。但笔者认为,图式理论同样可以应用到语言输出性的写作教学中。  三、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图式的不同性质和特点,一般将图式分为以下三类: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语言的形式结构、语义结构等的了解。一种语言的形式结构、语义结构和一定的哲学、逻辑、民族的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语篇理解的基础。内容图式是指关于物体、思维或现象的概念或一系列相关的概念。它既包括某种文化或亚文化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知识,还包括具体阅读文本中涉及的有关学科或专业方面的知识。形式图式也叫结构图式,是指关于文本篇章结构的知识,即对文本格式的安排、结构排列等的熟悉程度。下面我们从三种图式形式来分析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1.语言图式

写作知识论文范文第14篇

1.学生不重视毕业论文

由于在职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态度。笔者发现学生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认识不足和主观态度不认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投入的时间极其有限,花费的精力少之又少。在部分学生看来,论文成绩不会影响其毕业,在这种功利之心的支配下,产生一种应付的心态;另外,一些学生认为自己已是成年人,指导老师不会太严格,老师一定会让过关的,只要应付一下就行了,这就导致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出现消极的情绪,毕业论文问题较多。

2.学生盲目选题

选题缺乏科学性,缺乏现实指导意义。学生在选题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一时兴趣来定题,而且学生选题时对课题的了解不够充分,也没有一定的资料积累,只是很表面地根据题目来判断是否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因此这样盲目选题,导致论文写到一半后发现写不下去了,想要更改课题,或者只能勉为其难,硬着头皮往下写。还有个别学生选题时特别被动,没有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选题时举棋不定,最后甚至要求指导教师直接给他命题。

3.学生缺乏撰写论文的相关知识和能力

由于不少学生对如何撰写毕业论文知之甚少,平时又不注重对相关专业课题的思考、钻研,直到要毕业时才匆匆上阵。既不了解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也不知晓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和毕业论文的基本格式,更谈不上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盲目地选题、定题,这必然会影响论文的质量。

4.学生论文的书写格式不规范

学生对论文写作环节了解不到位,导致论文的格式不够规范。不少学生把论文的大写、缩写、斜体、字体、标题、序号、列举、著录等都当作枝节小事,无关紧要,完全忽略了这些方面的要求。因此,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论文的标题空泛,旨意不明,拟写的提纲、摘要、关键词不具备应有的功能;列出的参考文献不够规范,其结果是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很难达到教学要求。

5.学生语言基本功差

较突出的问题是言语的表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论修养与思辨能力,不会借助相应的理论知识对其论点予以逻辑分析,也不善于以清晰的思路、严密的论述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就使得论文思路不清晰,论证层次欠分明。(2)英语语言功底差,用词、语法错误百出,有的学生不会用英语表达,只好借助电子工具,结果机器翻译的东西,内容可想而知。可见,语言基本功成了影响论文质量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6.与指导教师配合不力

大多数学生根本不清楚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对写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不清楚,甚至是毫无计划。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学生能够及时和指导老师沟通并请教老师,很大部分因素是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就是随便写写,于是我行我素,东拼西凑将就了事。结果是指导老师经常抱怨老是联系不到他们的学生,因为学生总是以工作太忙为借口。

二、导致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

1.学生的学习动机

很多学生表明自己读书就是为了增加就业砝码,说白了就是“混文凭”。这样不纯的入学动机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缺乏研究意识。安心学习、静心做学问对他们来说是不可能的事。他们的主要注意力不在学习和科研上,而在于其结果;其努力的目标不在于如何去完成任务,而在于完成任务的回报。为了文凭而学习成了部分学生的真实写照。因此,此类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会寻求用最少的时间完成学业,以最小的努力获得足够的学分和完成粗制滥造的毕业论文。

2.学校的课程设置

目前我校成人教育课程设置上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专业课相对较多,综合实践课少;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因人设课”现象较普遍。这就导致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不够宽厚,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十分肤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缺少问题意识,不会发现问题。另外,学生学习的很多知识要通过实践才更有意义和价值,而理论课多,实践课少会影响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仅停留在课本上,不能通过相应的科研实践使其变成自己的知识,同时阻碍了学生进一步开展创新活动。同时,我国大部分成人教育培养缺少论文写作课程,因此学生在学习阶段很少参与科学研究,没有科研论文写作的经验。进入写作阶段也是从模仿论文写作起步的,由于缺少论文写作方法和技巧,到了写论文的时候就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三、解决对策

为了加强本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实现培养目标,针对本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强化学生对论文写作重要性的认识

无论是学校还是指导教师,都应向学生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把毕业论文写作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认识到毕业论文写作是完成本科教学内容的重要步骤,是全面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是学生毕业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强化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内在需求。从以往的经验和现实的情况看,即便将来毕业生不是主要从事研究工作,专业写作能力的强弱同样会影响到其择业和未来的职业生涯。

2.完善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式

写作知识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图式理论 高职生 英语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9 文献标识码:A

1图式理论及其特点

所谓图式是指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贮存方式。人的一生要学习和掌握大量的知识,这些知识并不是杂乱无章地贮存在人的大脑中的,而是围绕某一主题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知识单元,这种单元就是图式。比如,我们见到某种动物的图片,就能很快想起它的名称、性情、生活习性等很多有关该动物的知识。这说明该动物的外观特征是与它的名称、性情、生活习性等有关知识是联系在一起贮存在人的大脑中的。所以说,图式实际上是一种关于知识的认知模式。

图式理论研究的就是知识是怎样表征出来的,以及关于这种对于知识的表征如何以其特有的方式有利于知识的应用的理论。图式理论有以下几个特征:

(1)图式描述的是具有一定概括程度的知识,而不是定义。也就是说,图式既描述事物的必要特征,又包括其非必要特征;

(2)图式有简单和复杂、抽象和具体、高级和低级之分。简单的图式可以只是一个字符,复杂的图式可以有几个子图式构成。抽象的图式是关于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方面的图式,具体的图式则包括生活经历和事物的特征;

(3)图式不是各个部分简单机械相加,而是按照一定规律由各个部分构成的有机整和;

(4)图式是在以往经验的旧知识与新信息相互联系的基础上,通过“同化”与“顺应”而形成的,是以往经验的积极组织。

2图式理论视角下的高职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英语写作是高职高专学生在学校里为适应将来职业需要需掌握的职业写作能力,同时也是高职高专学生参加省应用能力考试需要完成的写作部分,通过建构写作图式来丰富学生们头脑中的图式为顺利实现语言输出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助于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对于提高高职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收效甚微,经过试验在图式理论的视角下开展英语写作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欢迎,通过测试这一教学模式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比传统的模式更好。通过长期对这一教学模式的坚持和改进,高职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2.1将图式理论引入英语写作课堂

高职生学习英语写作已经有好几年的经历了,积累了一些英语写作的经验和体会,在理论的指导下实践会进行得更加有成效,高职生也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力,因此在高职生的课题引进图式理论有一定的可行性。通过长期实践,笔者发现在最初的教学中给学生先讲解一下图式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基本特点对开展教学很有帮助。 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后更容易有意识地开展实践活动,使理论和实践很好地贯穿起来。

2.2通过阅读丰富学生头脑中的图式内容

英语写作属于语言输出,语言输出是建立在一定的语言输入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其首要问题是扩大学生的眼界和语言材料。对于高职生而言,最直接的方式是通过阅读实现这一目标,不阅读就没有建立图式的基本内容。在课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典型的语言材料进行阅读和分析,同时给学生布置一部分课外阅读材料,采取多种途径扩充学生的语言材料,丰富他们头脑中的图式内容。

2.3对已有图式进行针对性的加工

高职生因为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学习经历,学生头脑中对某一主题所储存的图式内容往往是非常丰富的。在诸多材料中,如何取舍加工很关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讲解相关的写作技巧,比如:针对这个话题在写作中应当注意什么,如何展开话题,在开头和结尾怎样体现主题,在应用文写作中则要强调格式和如何突出主要信息,达到应用文体的要求。

2.4掌握英汉语言差异,用英语思维写作

很多高职生在英文写作时会先用汉语构思,然后将自己的构思翻译成英语。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英汉语间存在巨大的差异,英语是形合的语言,汉语则是意合的语言,汉语没有形态变化,英语则通过形态变化体现语法关系。总之,这种“翻译式”的写作所产生的中国式的英语会使英语作文的质量大打折扣。因此,在写作课题首先声明这种 “翻译式”的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其次给学生简要讲解英汉语间的差异,提高学生用英语写作的主动性和训练学生用英语思维进行写作。

2.5坚持进行写作训练,巩固和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有所提高。写作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步:构思――写作――检查,其中构思是激发已有图式内容,在这个阶段,写作者通常需要采用较大范围内展开图式中的信息检索,把被激活的闪现在脑际的相关概念逐一记下来,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和头脑中已确认的某种类别文章的图式、有关读者的知识和社会语言规则等决定写什么以及怎么写。写作是对图式内容的重新整合和再现,写作者运用语言规则把所要表达的意思转换为表达的形式。在这个阶段,写作者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写作方向的把握、思路的畅通,内容的表达和行文的流利上。检查这个阶段,写作者既需要利用语言知识图式和相关的形式图式检查是否有语言错误,句子、段落是否连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否恰当、有力,是否遵循了写作的一些基本原则。

经过长期训练,学生在写作时会自觉遵守写作的整个过程的要求,在构思阶段激发大脑中的已有图式,在写作时主动按照话题要求整合图式内容,完整再现整个写作思路,在检查时从形式图式对文章进行修饰。经过对实验班学生的观察,大部分学生在长期训练后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写作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3总结

应用图式理论的写作教学有助于学生英语写作的创新,“学生写作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对自己原有头脑中图式的再加工和深加工的过程”,因此建立写作图式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同样的题目,不同的学生头脑中的写作图式不尽相同,教师在讲解时可以选择几个典型的图式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很好地启发其他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平时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多给学生讲解不同体裁文章的特点,针对不同体裁的写作任务,提供不同类型体裁范文,甚至要求他们背诵好的范文,这样做不但能够使学生在大脑中尽快形成这种体裁作文的图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客观上也帮助学生克服了写作中的畏难情绪,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也降低了写作的难度,为学生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崔雅萍.图式理论在L2阅读理解中的运用[J].外语教学,2002(5).

[2] 杜金榜.从学生英语写作错误看写作教学[J].外语教学,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