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课堂讨论论文范文

课堂讨论论文范文

课堂讨论论文

课堂讨论论文范文第1篇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关键词:讨论,“思维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跳一跳,能摘到”,“三会”,两极分化。

《标准》基本理念第一条中用比以前更为明确的语言提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为了实现学生能生动活泼的学习,能充分的展示自己,能在思辨中去探求新知,课堂讨论便成了教学中实现这一理念的主要方法之一。

新课程实验已经3年有余,对课改实验,广大实验区的教师投入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新课程给实验区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当前,课堂讨论主要存在讨论小组的设置比较随意,讨论时机把握的不够好,讨论方法不科学以及讨论氛围没形成等问题,从而导致课堂讨论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任何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才能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呢?本人结合我教学实际来谈谈体会!以便同各位同人共享。

一、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合理

以往的讨论一般按原先的座位同桌讨论,或者是前后排的学生讨论,这样可能导致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强,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弱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兴趣、需要等因素加以分组,分组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兼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同时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

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为此,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对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过早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最近发展区,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过迟学生对问题已基本弄懂,讨论的意义不大。教师还应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各层面学生的多元需要,把握好学生思维的高潮,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此外,讨论时应把握“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则,在讨论的效果上做文章。

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

常见教师把题一呈现,便马上让学生讨论,讨论了两三分钟,教师便草草收场,只留于表面形式,没有注重效果。教师不能由于时间关系,相互交流未充分展开就终结,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大空间。在教学实验中,我曾经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对问题直接讨论,第二组独立思考,第三组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经过多次实验结果发现:第三组学习效果最好,第一组效果最差。第一组的学生容易注意到别人的意见,思维活动受到了束缚,容易得出一些倾向性的结论;第三组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上,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活动,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学生积思广益的学习。第三组的学生无论是在解决问题的途径上、质量上都优于其它两组。可见,讨论的方法很值得推敲。

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讨论应营造一种氛围,使每位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受欢迎的,小组中的成员不是批评别人的意见,而是倾听、补充、完善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即使错了,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才能真正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心无疑虑,才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各有发展。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有的老师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

课堂讨论论文范文第2篇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关键词:讨论,“思维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跳一跳,能摘到”,“三会”,两极分化。

《标准》基本理念第一条中用比以前更为明确的语言提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为了实现学生能生动活泼的学习,能充分的展示自己,能在思辨中去探求新知,课堂讨论便成了教学中实现这一理念的主要方法之一。

新课程实验已经3年有余,对课改实验,广大实验区的教师投入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新课程给实验区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当前,课堂讨论主要存在讨论小组的设置比较随意,讨论时机把握的不够好,讨论方法不科学以及讨论氛围没形成等问题,从而导致课堂讨论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任何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才能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呢?本人结合我教学实际来谈谈体会!以便同各位同人共享。

一、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合理

以往的讨论一般按原先的座位同桌讨论,或者是前后排的学生讨论,这样可能导致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强,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弱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兴趣、需要等因素加以分组,分组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兼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同时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

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为此,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对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过早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最近发展区,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过迟学生对问题已基本弄懂,讨论的意义不大。教师还应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各层面学生的多元需要,把握好学生思维的高潮,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此外,讨论时应把握“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则,在讨论的效果上做文章。

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

常见教师把题一呈现,便马上让学生讨论,讨论了两三分钟,教师便草草收场,只留于表面形式,没有注重效果。教师不能由于时间关系,相互交流未充分展开就终结,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大空间。在教学实验中,我曾经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对问题直接讨论,第二组独立思考,第三组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经过多次实验结果发现:第三组学习效果最好,第一组效果最差。第一组的学生容易注意到别人的意见,思维活动受到了束缚,容易得出一些倾向性的结论;第三组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上,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活动,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学生积思广益的学习。第三组的学生无论是在解决问题的途径上、质量上都优于其它两组。可见,讨论的方法很值得推敲。

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讨论应营造一种氛围,使每位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受欢迎的,小组中的成员不是批评别人的意见,而是倾听、补充、完善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即使错了,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才能真正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心无疑虑,才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各有发展。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有的老师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

课堂讨论论文范文第3篇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关键词:讨论,“思维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跳一跳,能摘到”,“三会”,两极分化。

《标准》基本理念第一条中用比以前更为明确的语言提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为了实现学生能生动活泼的学习,能充分的展示自己,能在思辨中去探求新知,课堂讨论便成了教学中实现这一理念的主要方法之一。

新课程实验已经3年有余,对课改实验,广大实验区的教师投入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新课程给实验区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当前,课堂讨论主要存在讨论小组的设置比较随意,讨论时机把握的不够好,讨论方法不科学以及讨论氛围没形成等问题,从而导致课堂讨论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任何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才能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呢?本人结合我教学实际来谈谈体会!以便同各位同人共享。

一、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合理

以往的讨论一般按原先的座位同桌讨论,或者是前后排的学生讨论,这样可能导致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强,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弱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兴趣、需要等因素加以分组,分组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兼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同时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

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为此,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对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过早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最近发展区,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过迟学生对问题已基本弄懂,讨论的意义不大。教师还应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各层面学生的多元需要,把握好学生思维的高潮,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此外,讨论时应把握“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则,在讨论的效果上做文章。

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

常见教师把题一呈现,便马上让学生讨论,讨论了两三分钟,教师便草草收场,只留于表面形式,没有注重效果。教师不能由于时间关系,相互交流未充分展开就终结,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大空间。在教学实验中,我曾经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对问题直接讨论,第二组独立思考,第三组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经过多次实验结果发现:第三组学习效果最好,第一组效果最差。第一组的学生容易注意到别人的意见,思维活动受到了束缚,容易得出一些倾向性的结论;第三组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上,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活动,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学生积思广益的学习。第三组的学生无论是在解决问题的途径上、质量上都优于其它两组。可见,讨论的方法很值得推敲。

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讨论应营造一种氛围,使每位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受欢迎的,小组中的成员不是批评别人的意见,而是倾听、补充、完善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即使错了,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才能真正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心无疑虑,才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各有发展。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有的老师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

课堂讨论论文范文第4篇

一.语文课堂讨论中自主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随着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暴露,现代语文教学更注重开发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创造性。自主学习是近年来颇受语文教学界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它主张学生能够自主安排自己的语文学习,包括提前指定计划,自主选择材料,协作学习,并及时进行评估。

我们都知道语文学习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想学好语文,必须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语文学习中,学生合作和表达能力都非常重要,而在课堂讨论中这些能力最能得到锻炼。那么,怎样才算是有效的课堂讨论,怎样才能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相互学习,锻炼能力呢?这些都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反思的问题。

二.目前课堂讨论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启动迅速,学生缺乏对问题的独立思索。语文课堂中,针对某问题提出看法并交流,其前提必定是学生有了充分的独立思索,只有这样,才会有热烈的交流、辩论,在激烈的碰撞中,才会有思想的火花产生。然而,现在有许多课堂讨论,学生们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必要准备。气氛看似热烈,但效果未必好。

2.参与面窄,学生缺乏充分的交流、辩论。讨论是一种集体行为,需要每位学生的充分参与。集中每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达到思维资源共享的目的。然而,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在讨论组合中,往往是学习好的学生讲,其他学生听。久而久之,一部分学生只习惯于说,一部分学生只习惯于听,课堂讨论导致了班级的两极分化。

3.结论虚假,缺少对个人意见筛选整合的过程。在进行课堂讨论时,学生都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是碎片式的,甚至是没有逻辑的,他们要对这些想法进行整理、归类,从而得出思维清晰的结论。然而,在我们的课堂讨论中,学生表达各自的意见时往往没有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析,并未真正形成思想的碰撞。而且教师往往会在讨论结束后直接投影出预设好的结论,这其实都是伪讨论。

4.不会倾听,缺少对别人的尊重。在课堂讨论中,有很多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言,但是他们往往认为自己说完便结束,也不考虑别人的看法,比较自我。当别的同学发言时,从不关注,甚至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长此以往,他们养成了课堂上不倾听、不思考的习惯,不会将别人的正确观点为己所用。

这些都是因为在语文课堂讨论中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得到完全发挥。

我们通常认为,课堂讨论中的问题是教师按照教参的要求来设计,通过这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表达观点,获得知识。但是很多时候老师们注重课程目标,而学生的兴趣却在别处。学生们喜欢交谈,但他们对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时通常不像谈论个人生活或社会问题那样有热情。课堂上大部分的提问都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但是教师的个人偏见、个人判断以及价值观则起着重大的决定作用。而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未必与教师或其他同学的问题一致。如果想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活动中,就必须鼓励学生把对课本的研究当成一种探险活动,鼓励、采纳、解决学生提出的真实问题。但是我们的困难在于如何在课堂讨论活动计划中设计有效的、系统的、可靠的方法,来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使他们在讨论中感到受重视,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学习。

三.加强语文课堂讨论自主性的策略

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互补的过程,当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教师应积极引导,当学生自主探索时,教师应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不能用“灌”的方式去教学生,不能像某些笑话中说的“学生拿着教参说我也可以当老师”那样,而要把学生当作是知识的积极构建者,更应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和差异性,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索问题,在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体验成功,真正去感受语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评价,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体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到必需的语文。

我们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讨论前的辅导,关于提问的本质。问题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文本类问题、推断类问题和拓展类问题。文本类问题的答案直接从文中就可以找到,考察筛选信息的能力;推断类问题需要运用文本中的信息进行判断;拓展类问题需要结合实际体验回答问题。每个人都要根据讨论的内容设计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选出全班交流的问题。这样把提问的主动性还给学生,学生阅读的兴趣也会加大。

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提倡自主、合作学习,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堂讨论具有实效性呢?我想,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精心设计课堂讨论的问题。语文课堂讨论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讨论的质量,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精心设计具有一定探讨价值的内容。

(1)讨论的问题应是学习中的重难点。教材中的重难点,不是教参或者教案中列举的,而是学生在研读文本后,不能理解的地方,所以一定要组织学生主动去学习、去探究,要集思广益。同时在学生提出的很多问题中,要引导学生知道哪些是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如教《再塑生命》一文时,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再塑生命”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称莎利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这个问题,既是全文的重点,又是难点。问题一提出,学生兴趣盎然,讨论热烈。通过讨论,形成了如下较为统一的看法:“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研读文本后发现,“再塑生命”有着更深的内涵,它指“我”在莎利文老师的引导下,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2)选择讨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必须是学生共同的问题,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如《藤野先生》一课,在归纳本文主题思想时,学生的分歧较大。一同学认为:“本文主要是表现作者的爱国思想。”又有同学说:“主要是怀念歌颂藤野先生的。”还有同学说:“主要是写作者的爱国思想,其次也赞扬了藤野先生。”同学们见仁见智,意见难以统一。在这关键时刻,我及时地做了这样的点拨:文章的题目是“藤野先生”,一般来说,文章的标题是作者对全文思想内容最鲜明和最精练的概括。同学们猛然醒悟了,他们认识到,文章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来组织材料的,具体写了藤野先生的四件事,来突出他伟大的人格,抒发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经过讨论,同学们取得了共识。

2.准确抓住课堂讨论的时机。在课堂中教师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安排,准确抓住课堂讨论的时机。

(1)当学生在课堂中遇到难题无法解决,思维受限时,教师要及时巧妙构思,抛出问题,让学生产生兴趣,热烈讨论,这时讨论的效果最好。如在讲解文言文《五柳先生》这篇课文时,指导学生疏通课文后,问学生:“陶渊明的号是什么?”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五柳先生。”我又问:“他的号由什么而来?”学生又很快回答:“宅边有五棵柳树。”我接着问:“陶渊明用五棵柳树作为自己的号有什么深意?表现了陶渊明什么样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面对这一连串的问题,面对陶渊明字号不同寻常的来历,学生深深地思索起来,讨论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

(2)学生在课堂中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启发后,思维会变得比较活跃,可能随时会提出一些题外的问题,这时,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问题中的精华,及时加以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在教《我的第一本书》一文时,一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作者一生中,经历的事情很多,可写的事情也很多,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学一年级国语课本呢?”这个问题提得好,我及时表扬了这位同学,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从而理解了作者对第一本书的复杂感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巧妙得出课堂讨论的结论。语文课堂讨论中常采用的方式有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三种,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最重要的都是得出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怎么得出,是很有讲究的。通常,我们教师会把教参上的结论照搬到幻灯片上,但是,有些结论是脱离学生实际的,是某些人的“一厢情愿”。我们必须在课堂讨论中引导学生在表述观点时要关注实际,结合生活进行思考,也许他们的阅历不够,也许他们的表达能力不足,但是不要紧,教师可适时从旁引导,让学生的思维深化,从而得出比较深刻而又符合学生实际的结论。

课堂讨论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堂讨论;静思;合理指导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69-1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一名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策划者、实施者——教师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新课改已是进行得如火如荼。《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课堂中应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不应再是教师“灌、抱、喂”的“保姆式”教学。一名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策划者、实施者——教师,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课堂讨论应注重实效

在追求课堂形式的多样化、艺术美的同时,要把“让学生学会什么”落到实处。“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仅是传授知识”。(吕叔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育只有建立在“教会学生学”的基础上,才算真正地找到了根,落到了实处。这就是语文课的“内容”,如果脱离了内容,任何鲜活的形式都只是哗众取宠而已。

“讨论”这一教学环节也是如此。讨论式教学是在以课堂集体教学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相互交流信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培养合作、学会创新。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锻炼,知识得到生成,而不是只有那些优秀的学生得到发展,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去思考,都在倾听,具有敢于和同学争执,也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意识。

二、正确看待课堂讨论中的“静”

有的教师认为课堂上一出现沉默现象就是自己的提问或组织教学有问题,未能激发学生的情趣,引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怀疑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其实,这种认识是偏颇的。因为讨论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过程,讨论的主体对外来的信息都要经历一个辨认、选择、加工、处理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产生认同或排斥,不断重组信息,形成新的“模块”。“静”其实并不可怕,它恰恰说明了学生对课堂、对问题的投入程度;如果教师不因此“诚惶诚恐”,反能适当地诱导、耐心地等待,必定会等来学生火山爆发般的激情。

笔者对此感受最深的是在教《社戏》一文时:“社戏精彩吗?”“不精彩!”“可是作者为何如此怀念社戏呢?”喧闹的课堂一下变得悄无声息,气氛也沉重起来了。学生或紧锁眉头,或闭目凝思。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王×豁地站了起来:“老师,我觉得作者可能是在怀念和小伙伴们自由自在的儿时生活吧。”他的回答仿佛引燃了蓄势待发的火种。学生们各抒己见,或支持,或补充。无疑,这一两分钟的沉默,给予了他们迸放思想之花的机会。

三、课堂讨论需要合理指导

讨论是课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主要模式,但没有科学的方法,就会变成“放羊式”的讨论,就容易失去方向,也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这就需要教师正确的组织和调控。

首先是问题的选择。应避免“满堂议”,以精要为原则,有计划、有重点地设置讨论的问题。能在课堂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可以多角度多层次考虑的、一些综合性、开放性的或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问题等等,都适合安排课堂讨论。问题的选择,要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其次是对学生实际能力的把握。木桶里的水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根,而在于最短的那块。(木桶理论)“五根手指三长两短”,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决不能容忍他们“随大流”、“吃大锅饭”,教师应明确讨论的方法和目的,让他们意识到“我”与他人,是平等的学习者;意识到“我”在讨论中,要积极参与,要虚心倾听,要分析思考他人的长处与不足。

课堂讨论论文范文第6篇

一、什么样的内容适合讨论

课堂讨论,作为一般的教学方法,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相互启发,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试图表达的习惯,以促进教师把握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调整教学策略,灵活地进行教学。但讨论只应是课堂教学方式的一种,而非全部,也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讨论,在实施中课堂讨论还有许多尚待完善的地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讨论,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课堂讨论的着重点不是讨论的结果如何,而在于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讨论的习惯,充分暴露学生的想法(思维)。所以,在课堂教学,让学生讨论,教师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或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或加强知识之间的沟通等。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讨论这个问题的选择应该遵循具体的困难,应当遵循有趣的,适当的,有启发性,符合学生的原始意识水平的原则。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这是符合辩证法的。我的说法是,有一些内容是适合讨论的。讨论的一些内容适用于回答的就回答问题,适用于讲述的一些内容就细致讲述,有些内容适用于阅读就让学生认真阅读,适合背诵背诵的内容就认真实识记,有些内容适用于户外,就需要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因为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所以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形式也应该是活泼多样的。小组讨论只是许许多多教学形式中的一种而已,现在新课程强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因为在传统课堂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并不是说他们是任何时候都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课堂讨论也有自己的独特价值,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它符合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思考,感觉,辩论,显示丰富的个性,充满创造的活力。

二、何时让学生讨论

时机是具有时间性的机会,是事物发展的连接点和转化的关节点。所以,要搞好课堂讨论,还需善于捕捉讨论的最佳时机。好的论题应具备哪些特征呢?文字要简洁、通俗易懂。契合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想说出来而不能”的愤悱状态。能在课堂教学中“牵一发而动全身”,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论题的答案不仅符合需要的教材和课程的内容,而不是受制于教材的需要。涉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问题,学生可以讨论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提出了论点让学生在讨论中,容易获得一些有价值的子问题,推动进一步讨论。此外,应该让学生讨论问题,尽可能的全面、开放、或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避免一些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如简单的概念、名词,或一本书有答案,学生不需要考虑更多的让学生讨论问题。每一个课堂讨论也不需要太多,讨论的形式应根据教学实际变化,可以是指导式讨论,就是教师结合教学目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坐在一起,就教师提出的问题自己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要参与其中,做一些解释和释疑。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应该指定学生作为组长,负责记录,总结学生的意见,分组讨论后,还应让各组进行交流,教师发表自已的看法。

三、课堂讨论如何分工

在课堂讨论的实现之前,小组应该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个学生一个特定的角色分工,如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来增强学生的互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各种角色也应该轮流。此外,应该让学生知道如何讨论需求,实现了“我”与他人,尤其是教师,学习者都是平等的,意识到“我”的讨论,在此基础上的思维不仅积极参与演讲,听众在听,也做一个愿意引导学生仔细分析思考他人的长处和弱点。只有在讨论中让学生有明确的分工,并具备了倾听、尊重、平等和合作等这些意识,课堂中实施的讨论才能得以顺利展开。好的论题出现的时间也必须得当,当需要突出重点时,课堂教学必须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突出,组织课堂讨论,这是一个集中的方法。这样不但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思维,获得两次结果与一半的工作效果。一些教科书的内容可能会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扩大和深化,启蒙运动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从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身,用它来引发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认知结构等因素的限制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如注意力、兴趣、学生老师的问题出现“卡壳”的现象并不少见。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能冷颜相讥,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凭借学生集体智慧,达到的目的让学生解困。

四、结语

课堂讨论论文范文第7篇

《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提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使学生能够生动的学习并充分展示自己,课堂讨论成了教师们教学的首选方法。

我认为课堂讨论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等方面的价值和积极性作用,是已被教学实践所证明了的,它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然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由于理解偏差、操作不当等,使课堂讨论更多地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甚至出现了过多、过频使用课堂讨论的现象。这样做的实际效果是不仅没有起到课堂讨论应有的作用,反而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那么,如何组织好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合理搭建讨论小组

讨论小组的建立是讨论的首要基础,合理的搭建讨论小组,会使讨论能积极主动的展开。我们现在的讨论过于简单化,往往以同桌和前后桌为一小组,这样可能导致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强、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弱的局面。爱表现的学生直接就会控制了整个局面,时间会全部让这样的学生占去。针对这种情况,我根据学生的能力、习惯、性格、兴趣等因素,本着“条件均衡,优势互补”的原则,把学生分成若干个讨论小组。分组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还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要兼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使学生人人能讨论,人人有收获。

二、精心组织讨论内容

课堂讨论在通常情况下只安排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但这段时间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讨论内容的组织。组织什么样的内容有讨论价值,什么样的内容能引起学生极大关注并能够展开讨论,这两个问题至关重要,值得教师们细细探究。

1.精心选择有探讨价值的内容进行讨论。

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大脑皮层高度兴奋。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受这种欲望的驱动,学习过程往往会变得主动而富有生气,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必须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越是教材的核心问题,越需要让学生去主动学习,只有学生积极参与,进入角色,才学有成效。

2.设计能展开讨论的内容。

课堂讨论组织的好坏,产生的成效也迥然不同。讨论的议题必须富有知识结构和思维内涵,讨论的内容应有适当的难度,处于班内大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针对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具体分析,作出恰当安排。

三、正确把握讨论的时机

课堂讨论时机把握的好坏,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1.当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状态时。

由于这种心理状态的作用。学生往往对自己的想法产生怀疑,希望从别人的发言和交流中得到启发。

2.在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时。

在这时,运用“合作学习”相互讨论,有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的重点,往往是难点问题,学生只有通过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完成。面对难题,我们就会发现中上程度的学生往往是半信半疑没有十分的把握;而中下程度的学生大多是一知半解,无从下手。这时面对问题如果采用讨论的形式,学生就会你一言我一语,茅塞顿开,解题的思路也就会渐渐明朗起来。

3.解答“开放性”问题之时。

解答开放性问题的方法各种多样。而且结果也不唯一,不同学生常常发现不同的结果。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为学生间的交流创设了良好的机会。学生在小组交流中能自由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解题策略,倾听同伴的意见,并从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共同进步。

四、灵活运用讨论的技巧

组织课堂讨论时要讲究方式、方法。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掌握讨论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讨论技能。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如何吸取他人的长处,如何归纳众人意见等。

1.讨论前先独立思考。

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索,必须要有自己见解和前认知能力作为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来替代的。只有在学生探索到达一定的程度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索之前,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的时间。

2.学会倾听。

在讨论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局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为此,教师要逐步要求学生在课题上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要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须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

五、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课堂讨论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数学课堂有效探究思考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探究性学习”一词,最初由“inquirelearing”翻译而来。探究性学习是人类对学习活动不断认识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具有使用科学思维方法、主动探索、发现和创新等基本特征。探究性学习可视为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形成理念、提高技能、优化思维、培养情趣、习得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是指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参与性为前提,以个人或团体(小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它并不排斥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时、有效的指导。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尝试设计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那么,一节课是不是有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就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呢?稍作调查,我们就会发现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存在,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探究活动的低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探究活动的盲目性。探究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学生学习时产生的困惑与问题,对于一些学生能自主解决的浅显问题,是无需“兴师动众”组织探究实践活动的。在教学中教师缺乏教学目的性和针对性,一味滥用探究活动,营造表面的“热热闹闹”的学习气氛,为探而“探”。其实只需给一两分钟,学生便能独立解决。这种看似活跃的课堂教学实则浪费有限而宝贵的学习时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探究活动的无序性。学生的制约能力较差,自由探究活动时,课堂难于掌控。如果教师没有较好的调控能力,学习过程有时会陷入混乱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浮燥的状态,教师缺乏准确的定位,只是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现在的“旁观者”,使探究活动流于形式。

3.探究活动的被动性。探究过程中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活动,小组讨论时,有的学生抢着发言,有的学生却一言不发;有时一个学生发言,其他学生不认真倾听,而是各说各的,以自我为中心。彼此之间的合作不是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前提下进行的。

我们的老师总还习惯于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取某一个科学的结论。而为了学生能尽快获得结论,老师则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维往老师所想一面引导,而至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些其他问题,老师们常常采取回避的态度。同时学生一旦得出了某一个科学的结论,也就宣告本次探究活动结束。

在这些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实质性参与,探究活动、合作学习的价值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4.探究活动的浅表性。学生的探究还只是停留在嬉玩活动的层次。虽然在活动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得到了陶冶,但是热闹有余、思维不足,探究的更重要的任务建构知识层面缺失,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后续的学习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列举的这些现象绝非个别现象,可以说在数学课堂中还有着很大的普遍性,而这样的现状却直接影响着我们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积累、数学能力的培养、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可以说也关系着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我们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数学课中,教师要对探究活动的安排和开展进行科学的分析,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进行有效探究。

二、有效探究的特点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判断探究活动有效性的最好依据。有效的探究活动必须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活动和问题探究”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弘扬学生人格主动精神,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能突出地实现三维目标中的一个或多个,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1.有效探究活动以学生为本,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与热情,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活动。如果学生对所设置的活动内容缺乏兴趣或设置的活动内容脱离学生的基本背景,并得不到相应的材料资源的支持,学生就会对探究活动失去热情,活动只停留于表面,缺乏思维的参与,这样的活动就成为一个无效探究活动。因此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是有效探究的核心。

2.有效探究活动注重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的过程,启发学生对新知识、新方法的发现和探究,使学生亲身经历、体验研究数学的过程和方法,至少能实现三维目标中的一个,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效探究活动的基本模式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资料(实验操作)──分析资料(或实验现象数据)──形成科学结论──交流讨论──提出新的问题。作为课堂探究活动,可以是上述过程的全部,也可以是过程中的一个片段或某一个环节,只要学生能通过探究活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或学会了某种科学的方法、技能或形成一种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能很好地达到其中一个目的,这样的活动就可以称为一个有效的活动。应改变以通过探究的学生是否取得成果或得出正确的结论作为衡量探究活动有效性的标准的观念。

三、有效探究的实施策略

1.确立探究任务和目标的有效性

教师要使学生在整个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保持动机和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能使学生时刻感受到有形的探究任务带来的压力及来自实现某个具体目标的动力是有效的教学策略。首先,教师要通过文字、语言帮助学生明确每一项探究活动的任务,让学生把握探究的目标;其次,每一项探究活动后都要组织交流和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成就感;此外,可能的话,应鼓励学生将其探究成果进一步深化并转换为可操作的实际方案。目标的确立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目标确立要适度。课堂教学设计是根据本班的学生学习需求水平而确定的活动方案。活动的目标是针对学习者个体发展,培养目标而确立的,因此,培养目标要适合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通过学习、探究活动都能得到最佳的发展。

(2)目标实施有梯度。在学生群体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水平、个性特征、兴趣爱好都有很大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活动状态。这样,课堂教学中,任务的实施应该考虑多层次、有梯度的进行,让所有学生都能进步。

(3)目标完成有效度。效度是检测目标和结果是否一致。为了达到活动结果与课堂设计目标的一致性,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目标)时,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结合实际,确立效度较高的课堂教学设计活动方案。

2.探究中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转换的有效性

在探究活动中,常有教师从探究的选题、方案设计、资料调查及实验操作等整个过程,全部设计安排好,学生按照教师编写好的“脚本”,按部就班地进行探究活动,整个过程步骤整齐划一,结论一致,探究课变成了基本操作训练课,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教师应改变这种角色,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唱主角”,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比较,探究型课堂中的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地位和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见下表:

传统课堂教学探究型课堂教学

教师角色知识的权威者比学生多些经验的求知者

学生地位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求知过程的探究者,主动的学习者

与学生关系居高临下的传授者:“记住我告诉你的知识”为编剧、导演、平等的参与者

信息化的社会文本,已不再是人类经验存在的唯一形式,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学校以外的互联网、各种媒体等多种途径。学生与教师一样能通过各种途径取得信息,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教师的地位已由权威者向平等者、由传授者向求知的参与者进行角色的转换。

探究型课堂的实施的一个基点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确认和充分肯定。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应具有积极、主动的状态,饱满、高昂的热情,独立、自主的精神,超越教师、教材和自我的意识。但由于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非认识因素的影响,学生主体不一定能呈现出上述理想状态。教师应做的事情首先是千方百计地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勇于克服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深入持久地探究问题,从而使活动卓有成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角色、师生关系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关系将更少地体现为有知识的教师指导无知的学生,而更多地体现为一群个体在共同探究有关问题过程中的相互影响。通过共同学习和交互作用,学生也将慢慢释放潜能,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在探究型课堂的教学中,师生关系的交往不再是居高临下的命令式,教师要着力进行角色的转换,即有演员转变成“编剧”兼“导演”。所谓编剧,指教师必须对活动过程进行设计和组织;所谓导演,指教师必须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使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与意义;提供活动的社会与生活背景;要像导演给演员说戏一样,让学生进入角色,通过学生自己的表演,完成相应的活动。教师在活动中做的是设计者和组织者的工作,真正的演员是学生,教师只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教师由演员到编剧兼导演的角色转换,清楚地表明教师在活动中首先应从宏观上进行把握和调控,通过对活动的设计、组织和自身参与发挥起主导作用。从活动的微观过程看,教师则要重视扮演角色的又一转换,即由讲授者转变成指点者,从系统讲授和全面描述转变为听取和提高与质疑和点拨,而且教师的指导与点拨要适时、有效,在实际教学中,有时因为教师介入过早(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探究多长时间),使学生失去了本可以“发现”的机会;有时因教师介入过晚,以致于学生过久的处于无助状态。在活动中重要的是给学生以适宜的帮助,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创造机制得到启动。进而呈现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有话敢说,消除师生间的心理紧张气氛,让学生把求新知,喜探究的天性发挥出来。教师积极倾听的意图,不再是证实某种立场或想法的正确性,不再仅仅是裁判,而是要将学生不同的观点联系起来,积极的与学生的想法共舞,让学生从自己的经验里悟得新的知识。

在探究型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相应地对学生认知程度和心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我们的学生也有惰性,尤其是在学生完全自主学习、在学习遇到困难时,其逃避困难,选择享乐的弱点也会暴露出来。因而教师要扮演心理医生的角色,针对学生的认知偏差和心理障碍,发挥其诊治作用。在活动中,通过诊治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及时对学生做出相应的判断。

3.探究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求。教师精心设计一定的客观条件,如提供学习材料、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使学生面临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感到原有知识不够用,造成“认知失调”,从而激起学生疑惑、惊奇、差异的情感,使学生在“愤悱”的状态中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愿望,集中注意,积极思维。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方式有:

(1)从现实生活中或实际需要中诱发学生发现、提出问题。

案例1学习“统计图的选择”时,设置情境问题:

①你知道12月10日是什么日子吗?请同学们观看中央电视台为此制作的焦点访谈的录像,想一想,“中国艾滋病调查”节目中用了哪些统计图?

②这三种类型的统计图各有何特点?调查中用这些统计图你有什么感受?

③你能举出生活中用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实例吗?

④制作何种类型的统计图,可以直观、清楚地反映如下信息?

a.反映世界人口的变化趋势;

b.2050年各大洲的人口具体数据;

c.2050年世界人口的分布情况。

这些问题可以诱导学生发现:不同的统计图的作用是不同的,那么如何合理地作出选择呢?学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探究欲望强烈。

案例2学习浙教版八年级上“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第一课时时,先多媒体出示杭州与上海的三天的华氏温度(见表1),(老师:同学们看了这三天的华氏温度后,想知道什么?)(学生:这三天的摄氏温度分别是多少度?)再多媒体出示杭州与上海的三天的相应摄氏温度(见表2)。(老师:现在三天相应的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都已经展示在同学们面前,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学生:我们想知道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内在联系?)(老师:根据所学的知识同学们如何来探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学生处于“愤悱”状态,叽叽喳喳,“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建模”……学习热情非常高涨)

表1表2

这样一则看似简单的生活背景材料,通过几个层层推进的情境问题设置,激发学生的兴趣,且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深刻体会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情。

(2)从学生的认知冲突中诱导学生发现、提出新问题。

当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启动的时候,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其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使其思维处于高度自觉和主动地位,从而把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吸收到所要探究的问题上来。

案例学习“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的探索”时的教学片段:当代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俗话说:“事事留心皆学问”.牛顿就是因为留心——苹果为什么会往下面掉?最终揭示出自然界中的一个普遍规律——万有引力。同学们,今天也让我们做一回有心人,留心我们身边的事物,提出一些问题(出示一副三角板)。同学们对等腰直角的三角板有哪些认识?(学生从点、边、角等方面回答)对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呢?它的三个内角之比为1:2:3,那么它们相对的三条边是否也是1:2:3呢?

“学贵有疑”,适当的悬念,巧布某种卡壳,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形成强力的学习内驱力,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而且能促使学生在广泛学习、比较的基础上观察、试验、猜测、估计,在发现矛盾、发现疑点的过程中提出质疑,寻找答案。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勇于批判、勇于反驳、勇于否定的精神。

(3)从学生学习中诱导学生发现、提出新问题。

案例在一次数学考试中有这样一道填空题:如图,已知:∠1=∠2,为了使ABC≌ABD,必须补充一个条件,请补上这个条件。学生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但有的成立,有的不成立。那么,共有多少种填法呢?(边,角,周长,面积,相似,对称,外接圆、内切圆半径……)其中哪些是成立的?哪些是不成立的?我们把它作为一个探究性问题来研究,效果非常明显。

(4)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中诱导学生发现、提出新问题。

列尔耐尔说“问题教学的本质在于学生由教师经常引入寻求有根据地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问题的办法的过程,由此他们就学会独立地获取知识、运用原先学过的东西和掌握从事创造性活动的经验。”

案例在学生已经探究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即:SAS)”后,老师追问:“它们的夹角”能否改成“一角”?(学生沉思了一会儿后:“可以的”、“不可以”、“改了以后不一定全等的”……)老师: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经验讨论、探究。碰到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已有探究基础的学生探究欲望非常强烈,这样的探究适时,高效。

四、开展有效探究的成效

1.开展有效探究,教学效益高。

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曾经说过:“学校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那就是学生离开学校许多年后,还留在学生大脑中的那一部分东西。”而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可谓是终身受用。有效探究所关注的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深层次参与)而不是追求例习题的数量。应彻底转变传统应试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多(题目多)、难(题目繁、难)、快(讲课快,学生自主探究时间非常少)、死(题目死、方法死)”为“少、优、慢、活”。真正的有效探究学习是比较费时的,我们经常一节课只研究一个问题(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或层层深入),有时到下课还没有研究结束,但教学效果特别好,学生体验的是过程,得到的是思想方法,是情感体验,是个性发展,学生会学,乐学。因此在教学中,作为教师本身,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多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方法,激发和爱护学生的探究热情,给学生创造探究的时空,学生的探究能力定会得到提高。

2.有效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但很多学生一般都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甚至害怕数学,学习中难以形成愉快体验。究其原因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过分注重数学的严谨性、逻辑性,导致学生看不到数学被发现、创造的过程,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误解,认为数学只是一些枯燥的公式和定理的堆砌,学习就是记忆和模仿,为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主体性得不到体现,使学生对数学敬而远之,久而久之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有效探究注重数学探究发现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像数学家一样“再创造数学”,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不是由少数天才创造的,而是经过努力一般人都能学好并有所发现的。教师不断为学生创设成功情境,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深信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新课程实施以来,笔者在省特级教师孙迪如老师的指导下,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与组内的其他教师一起组织过许许多多次的有效探究(附件中有几个典型案例),教学效果显著,所教的学生在2006年杭州市中考中取得了103.6分的平均分,优秀率高达54%。有效探究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效探究教学在真正意义上提高了教学的效益。

五、开展有效探究的建议

1.合作讨论应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进行,确保探究的有效性。

“合作讨论”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而课堂教学的一切形式都应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服务。有些教师不管什么内容都要以合作讨论为方式进行,不注重合作的实效性,这是不可取的。有些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是可以解决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也是培养学生树立自信心的一个很好途径,如果这时仍然用“合作讨论”的方法,将会使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机会。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剥夺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和享受快乐的权利。因此,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内容就应该让学生先自己探究,避免学生不加思考,盲目地听从他人的意见。学生的“合作讨论”应该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进行,确保探究的有效性。

2.有效探究具有层次性和差异性。

不同基础、不同年级的学生探究问题的难度和教师指导的“度”是不同的。学生的有效探究是指学生本身真实的内在活动、亲身感受和体验(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实力、有能力、有用处,对学习充满信心),而不是用所探究的问题的难度来衡量,这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衡量标准截然不同。有效探究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次——给出问题比较简单,对探究的主要步骤和思路给予比较明显的提示;中等层次——给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新颖性,探究步骤和思路给予简要的启示,给学生指明探究的方向;较高层次——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或给出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对解题的思路给予“暗示”,给学生创造的时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独特的想法不硬性加以干涉,师生互相讨论和诘难、相互启发和鼓舞,教师一方面为学生指明方向,同时又从学生身上吸取思想的活力和大胆的想法,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育》初中版2006.52006.9

[2]《试论创新人才的培养与课程改革》刘东平

[3]《教学设计》盛群力等

[4]《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课堂讨论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讨论;有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324-01

课堂讨论就是一个大舞台,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享信息的一个媒介。在传统的教学理念里,课堂讨论无非就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在一起讨论出一个共同的结果而已,事实上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课堂讨论也在由传统的课堂讨论模式逐渐的过度到新型的课堂讨论模式中,课堂讨论也不再仅仅仅限于一问一答的讨论模式、我们平时所说的“茶话会”、“文艺晚会”和“辩论赛”等都可以称为广泛意义上的课堂讨论模式。由此可知,课堂讨论模式多种多样,为了更有效的实施课堂讨论,教师和学生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一、教师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

课堂讨论不仅是学生讨论的过程,更是教师参与的过程,可以说教师在课堂讨论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可以让教师更好的控制整个课堂讨论的进程以及更好的应对在课堂讨论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小学生的思维一般具有很强的跳跃性,他们总是会问出一些看起来稀奇古怪的问题,一旦教师准备不当,很容易就会被学生的问题问住。比如在学习《三顾茅庐》时,有的学生就会提出问题:“为什么诸葛亮非要被‘三请’不是‘四请’、‘五请’呢?”乍一听来,学生的问题似乎有些无理取闹,但是教师一旦从小学生的思考角度就会发现他们能够问出这样的问题实属正常。有些教师回答不上来或者是根本不屑于回答学生的这类问题,就会应付道:“书上说的三次就是三次,你怎么那么多问题呢?”、“你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去查阅资料了解一下。”等等,这些回答都是极不负责任的,教师应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为学生提供最有利的帮助,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三”在我国古代的意义,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其次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可以让教师更好的设计课堂讨论的形式和讨论的问题。比如在学习《精读与泛读》这篇课文时,教师通过课前的准备就可以确定本堂课以“小组辩论”的讨论模式进行,并提出“精读的益处大于泛读的益处”的辩论题目,这个题目的难度正适合于小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层次,有利于辩论讨论模式的顺利开展。

二、把学生合理的分成几个小组。

小组合作最主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合理的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就目前的课堂讨论教学来看,自由组合的模式倍受欢迎,它不但节省了分组的时间,也使兴趣相投的学生走到了一起,但是自由组合并不是十分理想的组合模式,在实际的小组组合形式中,教师首先需要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成绩差异性等特点。教师可以把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和性格活泼的学生放到一个小组里,让性格活泼的学生带动性格内向的学生。也可以把成绩优异的学生与成就不理想的学生放到一个小组里,让成绩好的学生带动成绩不好的学生。总之要确保每一个小组内成员之间的互异,从而起到以长补短的作用。其次教师要让小组里的成员有一个明确的分工。讨论小组就是一个小小的团体,在这个团体里,每一个人都应该担任一个自己较为擅长的职务,如小组管理者、小组资料收集者、小组汇报者等职务,并且每一个成员都要严格完成自己所要完成的任务,不能应付了事,降低小组讨论的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尽可能的控制小组成员的人数。如果人数过多,小组意见就会较为分散,管理起来也存在更多的困难;如果人数过少,那么学生讨论的方向就会受到很大的局限,达不到小组讨论的效果,所以小组讨论的人数最好控制在四到六人之间,从而可以高效的完成小组讨论的任务。比如在学习《精读与泛读》时,教师也可以选择四到六人的组合模式,让学生在小组里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小组讨论学习,从而完成本堂课的学习内容。

三、、教师要给予有效的评价

教师在小组讨论中的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进行有效的评价,小学生的学习在很难大程度上会存在一些盲目性,教师不但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正确的指导,把学生的讨论引到正确的方向,更要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有效的评论,以此来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存在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主要来自于语言上的评价,这种评价方法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有效的,由于在语言评价中,评价的双方都能够清晰的看到对方给的表情,感受到对方的情绪,所以教师一定要在情感上下一番功夫。也就是说教师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正面的评价中不要吝啬自己的赞扬和鼓励,在负面的评价中一定要以照顾学生的个人感受为主,尽量不去使用那些苛刻的批评语言。从而起到维护小学生自信心、激发小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比如在学习《负荆请罪》这篇课文时,教师采取让学生表演的方式来学习相关的知识,然而有的学生在表演时出现了怯场的情况,导致在说话时结结巴巴,影响了整个小组的表演质量,这时教师不要以嘲讽和批评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并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更多表现的机会。教师用真挚的情感和善意的语言自然能逐渐的化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也必然会倍受鼓舞,从而慢慢的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不断的提高自己。

总而言之,课堂讨论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可谓是益处多多,它可以带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积极的加入到课堂学习当中,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的爱上语文,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安令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探析[J];学周刊;2011年26期

课堂讨论论文范文第10篇

摘要: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才能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呢?一、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合理;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关键词:讨论,“思维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跳一跳,能摘到”,“三会”,两极分化。

《标准》基本理念第一条中用比以前更为明确的语言提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为了实现学生能生动活泼的学习,能充分的展示自己,能在思辨中去探求新知,课堂讨论便成了教学中实现这一理念的主要方法之一。

新课程实验已经3年有余,对课改实验,广大实验区的教师投入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新课程给实验区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当前,课堂讨论主要存在讨论小组的设置比较随意,讨论时机把握的不够好,讨论方法不科学以及讨论氛围没形成等问题,从而导致课堂讨论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任何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才能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呢?本人结合我教学实际来谈谈体会!以便同各位同人共享。

一、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合理

以往的讨论一般按原先的座位同桌讨论,或者是前后排的学生讨论,这样可能导致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强,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弱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兴趣、需要等因素加以分组,分组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兼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同时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

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为此,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对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过早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最近发展区,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过迟学生对问题已基本弄懂,讨论的意义不大。教师还应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各层面学生的多元需要,把握好学生思维的高潮,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此外,讨论时应把握“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则,在讨论的效果上做文章。

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

常见教师把题一呈现,便马上让学生讨论,讨论了两三分钟,教师便草草收场,只留于表面形式,没有注重效果。教师不能由于时间关系,相互交流未充分展开就终结,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大空间。在教学实验中,我曾经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对问题直接讨论,第二组独立思考,第三组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经过多次实验结果发现:第三组学习效果最好,第一组效果最差。第一组的学生容易注意到别人的意见,思维活动受到了束缚,容易得出一些倾向性的结论;第三组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上,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活动,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学生积思广益的学习。第三组的学生无论是在解决问题的途径上、质量上都优于其它两组。可见,讨论的方法很值得推敲。

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讨论应营造一种氛围,使每位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受欢迎的,小组中的成员不是批评别人的意见,而是倾听、补充、完善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即使错了,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才能真正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心无疑虑,才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各有发展。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有的老师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

课堂讨论论文范文第11篇

一、问题背景

2003年秋季,眉县全面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使用好新教材,革新教学方式,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更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活动。在新的教育背景下,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具有县域特点的“生态创生模式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努力构建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做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二、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要改革陈旧的教材观、教师观、学生观,要革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表现为学生课堂教学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而“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因此,为保证课堂教与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应根据数学学科特点,由此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为主的学习模式转变,并以学生的学习模式主导课堂活动。数学探究性教学模式从学科本身和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获得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三、数学探究性教学模式

数学探究性教学,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课题,引导学生以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数学活动,通过质疑、探究、讨论、交流问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一)创设情境,提出课题。

创设情境旨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自然、生活和社会有密切联系,使数学发生在真实的世界和背景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参与程度。

1、以实际问题创设情境

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的“平面图形的密铺”时,引导学生观察及思考城市建设中的地板图案,然后提出相关的平面镶嵌问题。

2、以游戏创设情境

如在学习“整式的加减”时先让学生任意写一个两位数,然后交换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得到新的两位数,然后又求新的两个两位数和,再除以原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之和,由老师猜其结果,学生觉得很奇怪。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主动参与学习。

3、以学生动手操作,探求规律的活动创设情境

如在学习“整式的加减”时,先让学生用棋子摆成如图的“小屋”,然后提问第n个图需要多少枚棋子?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4、以数学故事创设情境

如,在讲解“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时,结合课后阅读材料,讲述了古印度国王奖赏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同学们都被故事迷住了,此时我问:象棋发明者要求国王奖给他多少颗麦粒?学生列出式子,欲得出结果时,我又告诉他们,这些麦粒能从地球到太阳铺设一条宽10cm,厚8cm的大道,这时学生更加急不可待了。这种新异情境,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产生解决问题冲动。

(二)探究交流,深化认知。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当学生的心理进入“愤”“悱”状态时,才能激起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与强烈的学习动机,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最佳效果。

在新的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一定让学生体会到人类知识是如何获得的,人类的智慧是如何发展的,而在数学教学中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丰富的情境中,让学生思考探索,获取知识。如在负数的引入、同类项的合并、代数式的加减、视图的画法、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的获取上,经过观察、类比、归纳、猜想等活动自己“发现数学结论,获得数学活动经验”。这不但使学生获得了应该学习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前人是如何获得这些知识的,这样坚持下去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只有培养出学生创新能力时,教育才有活力,才具有发展性,才称得上是成功的教育。

(三)交流、反思与评价,深化认知。

经过自主探究活动后,学生有了活动的经验,充分利用教材上的部题,让学生进行交流,并对获得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反思与评价,学生主要阐述知识是如何发现的,有什么经验教训,教师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并对相关活动进行评价,对已有知识进一步认知。

例如在学生发现“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法则”后,让学生进行交流,由他们说出是怎样“发现”的,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法则,再与“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进行类比,形成知识体系。

(四)知识的巩固与应用。

学生获得相关知识后,教师再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与讲解,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应用,并用题组进行巩固练习。同时根据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变式训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探究,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的探究,不但力求一通百通,更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

应用的过程,实则是转化的过程,将所获得的知识转化到“用数学”这一高度,以便让学生掌握好“数学模型”这一工具,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思维方式的应用等,现代科学技术正朝着广泛应用数学的方向发展。教学中,师生形成共识: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会不会用知识和怎样用知识,是一个人是否有能力的重要标志,重视知识的应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教学充满活力的重要表现。

(五)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试一试”、“读一读”、“课题学习”等材料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引伸与拓展,并让学生应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创新与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利用一些历史名题,如:“三等分角问题”、“七巧板问题”,介绍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视野及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信念。例如在学完“完全平方公式”后,先让学生动手试一试(a+b+c)2、(a+b)3、(a+b)4等的结果,再让学生阅读“杨辉三角”,教师再作适当补充。

课堂讨论论文范文第12篇

作者:徐列慈

课堂讨论,作为教学的一般方法,符合课改要求,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彼此沟通与交流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相互启发,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尝试表达的习惯,便于教师把握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调整教学策略,灵活施教。但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讨论,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时机是具有时间性的机会,是事物发展的连接点和转化的关节点。所以,要搞好课堂讨论,还需善于捕捉讨论的最佳时机。常见的最佳时机有:

课堂教学必须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做到重点突出,而组织课堂讨论,则是突出重点的方法之一。这样不仅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而且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学习中产生的认识偏差(或错误),来源于学生学习活动本身,利用它引发讨论,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纠正学生的错误具有特殊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认知结构等智力因素的制约和注意、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出现“卡壳”的现象并不少见。遇到这种情况,教师既不能一手包揽,也不能“穷追猛打”,更不能冷言相讥,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达到使“卡壳”学生茅塞顿开的目的。

课堂教学的构思和组织,要以启迪学生思维为中心。一节课40分钟,学生的思维并非时刻都处于亢奋状态,而是有张有弛,高低起伏的,一旦发现学生的思维处于“低谷”时,可及时组织讨论,将学生的思维重新推向高潮,以形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教学节奏。

讨论的形式应根据教学实际变化,可以是指导式讨论,就是教师结合教学目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坐在一起,就教师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教师则不时地参与讨论,或作一些提示、释疑;也可以是自主式讨论,就是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后,让学生自学教材,发现问题,并进行自由式的讨论,寻找答案。在组织学生讨论时,教师应指定学生担任组长,负责记录、归纳本组学生的意见,分组讨论后,还应让各组进行交流。

课堂讨论论文范文第13篇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掀起了巨大的改革浪潮。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不再适用于提倡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教师要转变教学思路,引进课堂讨论方式,改革课堂教学,推动课堂进步。在语文课堂上展开讨论,能够活跃课堂氛围,给予学生充分施展潜能的平台,发挥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发展。那么,如何开展课堂讨论呢?

一、创设宽松氛围,引导学生讨论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再加上受传统教师“一言堂”教学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较少发言。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保持亲切感,让学生敢于参与、敢于发言,从而营造热烈的讨论氛围。例如:在学习《老海龟的悲剧》这一课时,笔者通过情境和语言,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再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讲到课文“老海龟终于无言以对,惭愧的低下了头”这一句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老海龟低下头的图片,形象地展示了老海龟当时的表情、动作,深化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同时,教师出示问题:你知道老海龟为什么要惭愧的低下头吗?老海龟的下场是什么?你认为其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此时,学生讨论的热情极高,纷纷与其他同学一起交流讨论。教师以新角色――参与者身份融入到学生的讨论中,让学生倍感轻松,讨论起来自由、欢快。由此可见,宽松的氛围在课堂讨论中尤为重要。教师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等来营造氛围。

二、把握讨论时机,高效展开讨论

高效的课堂讨论还需要教师把握讨论时机。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安排学生讨论时随意性过强,因而学生的讨论兴致不高。为此,教师要充分抓住讨论时机,如突出重点时、疑难问题时、学生个体不能独立解答时、学生思维不够充分打开时等,引导学生高效展开讨论,从而增强讨论效果。例如:在学习《藏羚羊跪拜》这一课时,笔者充分抓住讨论时机,引导学生讨论,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对于顽强的生灵――藏羚羊为什么要跪拜感到很疑惑,在提问学生个体时,学生都未能深入回答。为此,教师抓住学生疑惑时机,引导学生讨论:顽强的生灵(藏羚羊)为什么要向老猎人屈服、跪拜呢?藏羚羊仅仅是想让老猎人放自己一条生路吗?此时,学生结合课文中反复出现的“跪拜”,并结合课文题目“藏羚羊跪拜”,开始积极地讨论起来。有学生说“文章题目用了跪拜,可想而知并不仅仅是为了求生”;有学生说“也许是出于求生的一种本能”;有学生说“我觉得应该是为了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在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提出“藏羚羊原来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完成知识的迁移,深化对文章主旨的了解,从而收取良好的讨论效果。

三、丰富讨论形式,乐于融入讨论

多样化的讨论形式能够促使学生乐于融入课堂讨论,也能让语文课堂更生动活泼,更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新奇与乐趣。为此,教师要不断丰富语文课堂讨论形式。

1.小组讨论,培养合作讨论能力

小组讨论主要是指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设计讨论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讨论、交流,记录不同观点,再呈现结果的一种方式。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讨论能力,并使讨论更热烈、更有效果。例如:在学习《风筝》这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讨论,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原文中有一句: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赞同这句话吗?请说出理由。小组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大胆讨论,各抒己见。有小组认为“玩游戏能够放飞想象”;有小组认为“玩游戏利于智力的开发,因为玩的过程要融入一定的思维活动”;有小组认为“爱玩游戏的孩子特别机灵、活泼,各方面都显得外向”……在这个案例中,各小组集合了每个成员的观点,一起抒发自己的看法,合作能力也在讨论过程中得到培养与提高。

2.辩论讨论,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课堂讨论论文范文第14篇

一、课堂讨论的意义

1 课堂讨论,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都好动,如果整堂课都是“老师讲,学生答”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可能连30分钟的注意力都达不到。对此,与其让学生说“闲话”,倒不如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来讨论,学习的效果一定会更好。学生在讨论中能更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用有太多的预设,往往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讨论教学法就应需而生了。

2 课堂讨论,提高教学效率

讨论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碰撞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在讨论中总会有不同的见解,这些见解在讨论中不断融合、发酵,最后都变成了共有的东西,这才是最实用的学习。只有把学生的思维都打开,呈发散状,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理解得才会更深刻、更透彻。所以,能让学生放胆讨论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

3 课堂讨论,彰显团结合作

课堂讨论的时候,老师是要有安排有组织的。笔者一般会根据座位的方便分为四人一组或者六人一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不但要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还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对同学要宽容,对别人指出的错误之处也应该虚心接受,小组之间要体现团结合作的精神,这是渗透在语文学习中的道德教育。讨论结束后需要进行课堂展示,甚至会有小组间的比赛,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小组集体荣誉感。只有团结协作,具有高度的团队精神,整个小组才能表现得更好。

二、课堂讨论的策略

1 主题鲜明

课堂讨论是一种学习方式,老师在组织课堂讨论时要有明确的题目,也要有预设的目标,不能让学生像“放散羊”一样,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要是离题太远就没有效果。所以老师在布置讨论题目时,要规定学生在发表自己的观点时要扣准话题,有着鲜明的主题。每一课的内容都是一个主题,每一节课所设置的讨论题目也有需要达成的目标限制,教师在组织讨论时要牢记,讨论式学习也是有一定的框架的。

2 营造氛围

讨论式学习要在轻松愉快、和谐平等的氛围中进行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可以更放松,思维更敏捷,智慧潜力和智慧特长才能够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乐学当然就会学,正应了那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名言。此外,和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最受学生欢迎,所以课堂上老师不能吝啬自己的笑容,要把鼓励的眼神和信任的微笑送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讨论的时候想说、敢说,充分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如在讲授七年级上册的《往事依依》一课,要营造出对往事美好的回忆,必要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轻音乐。讨论题可设置为:作者于漪老师是因为青少年时代所受到的文学熏陶才终成一代著名的教育家,你能否举一个例子来谈谈文学和你的成长有什么关系吗?因为是结合自身来谈,老师可以放下身段做出示范,和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整个课堂中充斥的是平等、和谐的气氛,学生当然会各抒己见。

3 适时介入

老师适时介入学生的讨论,可以保证学生的讨论不脱离主题,还可以提高学生讨论问题的热情,同时还可以调度学生讨论的情况。有的讨论题很简单,但是学生就是统一不了意见,老师可以介入,弄清楚原因,帮助纠正错误的观点。当学生有感兴趣的点时,讨论了半天却找不到“出路”,老师可以介入讨论中,适时推学生一把,帮助学生更进一步,以拓展更多的知识。全班要分成很多小组,所以老师在介入的时候要简短,要“点睛”,尽量每个小组都能照顾到,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学习中。

4 激励评价

教师应该在学生展示讨论结果的时候适时适度地进行表扬。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可以要求发言过长的学生概括出自己的观点来,对于默默无闻的学生要鼓励其说话,只要能说出一点也要不吝啬表扬。恰如其分的表扬可以让学生有更大的勇气去表达。要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用激励措施帮学生打开沉默的局面以后,学生就会由小范围的小组讨论变成大范围的全班讨论,这样的课堂才是生动的课堂、高效的课堂。

虽然课堂讨论的策略简单易行、效果巨大,但在讨论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三、课堂讨论注意事项

1 课堂讨论不能没有中心

老师在组织讨论的时候首先要明确定好讨论题目,题目的选择不能有歧义,要围绕课文主题去进行。讨论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醒学生以课文为立足点,在“读”中思考、议论。安排学生讨论时,要巡回指导点拨,一旦发现学生离题太远,要适时帮学生拉回来。

2 课堂讨论不要流于形式

目前课堂讨论的学习方式,正适应了课程改革的要求,张扬学生的个性,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是老师们上公开课时必选的教学方式。但是老师们对学生的讨论学习还是不够放心,公开课的“讨论”往往只是一个展示给听课老师看的“必有环节”,并不实用。这个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所给的讨论题太客观,用讨论方式解决有些浪费时间;其次,讨论只是流于形式,老师留给学生的讨论时间不够充足,学生还没有进行交流,老师为了赶时间就让学生“戛然而止”,这种现象在公开课上经常发生;最后,老师观念陈旧,不敢放手,学生讨论得出了结论,老师还要再次重复,浪费课堂时间。

3 课堂讨论切忌浑水摸鱼

课堂讨论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讨论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讨论法,可以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使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讨论法在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能力等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广为运用。那么如何作到课堂讨论有效,笔者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认为应从如下方面进行研究。

一、认识到有效课堂讨论的意义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现代教育课堂讨论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学生独立自主的个性得到张扬。其主张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使之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性人格的人。课堂讨论使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意识得到提高,讨论鼓励学生主动的思考和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和竞争意识得到较好的提高。而课堂讨论问题能积极的使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灵活的运用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分析和综合能力,成为知识的共创者。在讨论中,就倾听他人的意见而言,学生和教师拥有同样的权利,因为讨论的进行以及不同的研究线索的推演是不可预测的,教师和学生要共同的承担起小组成员获得知识的责任,认真观察,证实或反驳有关观点,在讨论中学生便自然的成了知识的共同创造者。

二、课堂讨论有效性实施

1.课前精心准备工作。

思想准备:讨论要有课堂意识,课堂讨论要有教学价值,关注了解学生心理;实践准备:讨论什么,即确定问题所包含的主要内容,这就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来确定,这使得课堂讨论有了明确的课堂目标和内容依据,语文课堂教学因而减少了提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是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检验问题的综合性;是否符合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以思考问题的适切性;是否符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考虑问题的探究性;是否有建设开放、动态的语文课程以检验问题的开放性。)把握讨论过程的时间,即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下,安排学生讨论的时间,以达到讨论的效果。学生准备:在讨论前,就指导学生各自借助资料、工具书等充分预习课文内容,多用心思,善于质疑,讨论时,先找到思维方向,向其它成员说明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找出理由为自己辩护,评价别人的观点应客观公正,不掺杂个人心不在焉讨论后善于总结、归纳、整理。在团结合作的讨论中使学生逐步学会倾听并尊重别人的意见。长此以往,就能在班级中形成人人原说、人人想说、人人会说的良好氛围。

2.从生活实际出发,贴近学生实际。

课堂讨论要从生活实际出发,贴近学生实际,是要求语文教师在设计问题讨论时,要充分考虑教学中的各种具体情况,估计教学中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使提问贴近学生就和教学实际,适应具体的教学情景,使学生愿意讨论,有所讨论,乐于讨论,产生不吐不快的感觉,同时从生活的实际挖掘作品与学生原有经验的结合点,激活原有经验,唤醒生活体验,让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形成体现学生智慧的原创性理解,从而提高讨论的有效性。

3.设置讨论情境,营造讨论氛围。

多媒体的图、文、声、像并茂,能诱导激励、唤起学生感情。也可以利用媒体为学生讨论设置一个适宜的讨论情境。要根据讨论内容的需要灵活分组,学生讨论需要教师的指导,课堂要采取多种手段达成学习目标,不可出现“泛讨论”现象。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约65%。组织课堂讨论应努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除此以外,课堂讨论还有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对不同意见形成新的理解,不同的人对同样的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或者表达各自的见解时所用的术语不一致。讨论都可以给予参与者多次理解自己观点的机会。置身于各种不同的观点之中,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或他人的观点,一般来讲都是具有暂时性,他们逐渐认识到对于任何问题并非都有唯一的不可辩驳的解释。另外,讨论能增强学生对含糊或复杂事情的关心度和容忍度,使学生关心所谈的话题。在某些观点通过讲授表达出来,学生都显得遥远不相干或是含糊不清,但若通过讨论探究,就变得鲜活起来。

综上,课堂讨论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让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量使讨论更加具体化,情景化,生活化,情感化。从而使课堂讨论能真正有效地完成。

参考文献

[1]茹红忠.浅析语文课堂讨论的缺失及调控.语文教学之友,200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