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课堂内外论文范文

课堂内外论文范文

课堂内外论文

课堂内外论文范文第1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2017)14- 0181- 03

doi:10. 3969/j。issn.1671-5918. 2017. 14. 068

[本刊网址]http://hbxb.net

一、引论

跨文化交际学(Intercultural Comrnunication)是一门在传播学等学科理论的基础上,与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化学以及社会学等相互交叉而发展起来的学科。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文件《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提出跨文化教育的思想,以促进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对其他文化的了解。2003年9月,我国教育部颁布新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语言能力的培养不仅仅以掌握一门语言的熟?程度为评判标准,更多的是应当培养学生使用语言去了解另一种文化、心理、社会形态。现大多数高校在开展外语教学的同时,忽视了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加强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力度,不仅需要在外语院系的课程设置方面,除了设置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学等课程外,应该增设社会学、人类学这类课程;其次,在外语教学中使用一定比例的国外出版的外语教材,在自编教材中多用一些“真实材料”( authentic material);并且,在跨文化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图片、幻灯片、电影、电视、网络信息技术等直观渠道,加强学生对跨文化现象的理解。因此高校跨文化外语课程的开展可以且应当借助更高效、更优化的教学方法,而进十年来在我国各大高校迅速开展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利用互联网、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把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相结合,改变传统教师、学生角色的教学模式,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利用视频等教学手段改变传统课堂“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效度。结合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性质和翻转课堂的模式,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成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翻转课堂论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Flipped Classroom,FCM)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即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等教学资源来替代教师的课堂讲解,而将课堂学习的精力集中于一些任务练习及与教师和其他同学的互动交流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M(“dle等网络平台的兴起,教育者们逐渐把PPT、视频等教学材料上传到网络平台上,使得教师课堂授课和学生课外预先学习讨论成为一个有机结合体。1996年,在美国迈阿密大学执教的Maureen J.Lage和Glenn J,Platt提出翻转课堂的设想并开展了教学实验;2000年,Wesley J.Baker建构了“翻转课堂模型(Model of Classroorn Flip-ping)”;2004年,Salman Khan利用教学视频在网络上进行远程授课,并创建了可汗学院,进一步证明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应用价值。

翻转课堂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以视频等电子化教学手段为依托,把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成学生课前利用视频等教学课件进行自习、小组讨论、课上输出、课内评价的学习模式。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区别在于课堂授课和课外练习的时空转换,更在于教学活动合理设计与优化的时空分配,因此翻转课堂被称为是“一场破坏性的教学改革”。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知识的输入有信息技术辅助学习者在课外自己完成,而课堂则用来专注于人与人的输出型交互活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根源是哈佛大学Mazur教授提出的同伴教学法、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Bloom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观以及游戏化学习理论。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是混合学习理论、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内化理论以及人本主义学习论。

三、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跨文化外语教学必要性及开展模式分析

(一)跨文化外语翻转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灵魂,外语教学过程是语言与文化教育的融合统一。跨文化外语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及文化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借助多样化教学材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等资源对某一文化差异现象进行素材查找、对比分析、加深理解。也就是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参与程度决定其跨文化学习的能力。

跨文化外语教学的训练可分为四个阶段:(1)对于显而易见的文化特征的识别;(2)对于与自己文化显著不同的重要又微妙的文化特征的敏感;(3)对于与自己文化显著不同的重要又微妙的文化特征的精神领域的领悟;(4)在长期文化熏陶的基础上从外族人的立场体会其文化。要完成这四个阶段的跨文化学习,笔者认为应该通过以下四个途径:(1)利用平面视觉材料介绍其他文化的直观素材,比如照片、图片等;(2)通过编写跨文化教学的书籍或增加各类文化相关的书籍、报刊等材料,加深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3)通过网络所提供的各种工具,引导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利用视频、论坛、网络交友工具等网络资源,全方位接收有关其他文化的信息;(4)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有关文化交流的讲座、讨论会、及其他社交活动中,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其他文化代表方之间有直接、开放的、通畅的交流。上述四大途径表明,跨文化外语教学应当且必须通过翻转课程的教学模式来实施和拓展。

传统课堂上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教学方法排列如下:(l)讲课;(2)小组讨论;(3)个案研究、学生报告;(4)客座教授演讲;(5)电影;(6)小组报告;(7)角色扮演;(8)实地调查;(9)录像及其他。现在国内本科班级人数较多,在上课时间内既要完成教师授课,又要组织全班讨论,大多数情况下是很难做到的。克服这一困难的有效办法,就是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把教师授课内容制作成PPr或视频的形式,确保学生在课前观看了相关视频,并在课前组织小组讨论、资源搜集、对比研究、个案调查、实地考察(如条件允许)等环节,再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报告、辩证讨论、交流合作。此外,学生在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活动准备,在课堂上进行报告或交流等活动时更容易忘却自卑、胆怯等不良情绪。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效度得到提升,因此跨文化外语教学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二)跨文化外语翻转教学的开展模式分析

翻转课堂为跨文化外语教学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学生在观看视频对某一文化要点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我探索、分工合作,在课堂上由学生针对老师布置的任务进行多形式报告,后由老师指导点评,加以学生间相互评价,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文化学习、沟通和交流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以及跨文化理解能力。同时,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展示并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在完全开放和自由的环境中浸染,有利于学生吸收和积累跨学科、跨文化相关知识。以温州商学院的跨文化外语翻转教学为例,其要点可归纳如下:

1.确定跨文化翻转内容和频率

跨文化外语教学课程每学期的总学时是36课时,翻转课堂的翻转次数基本保持为18课时,也就是说,50%的跨文化外语课程将以翻转的形式展开。这主要是因为每次翻转课程任务量比较大,如果所有的单元都进行翻转,实施起来可能会引起学生负面的抵触情绪,同时教师制作微课视频的任务量也会非常大。因此,在上述的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准备任务,老师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准备微课及相关资料。

2.微课视频制作及任务布置

微课视频制作是翻转课堂的重要一环,其制作方法很多。现参与温州商学院跨文化外语翻转教学的教师使用的录屏软件主要是Camtasia Studio、YouCam、Office2010/2013/2016,以及具有录播功能的WPS。在微课视频制作完毕后,需提前在某一跨文化教学内容的两周前把翻转材料传到Moodle等网络平台,让学生下载并自习。针对PPT和视频,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workshop讨论、文化现象搜集,然后在课堂上通过Presentation、讨论、辩论、自主评价、提问等方式输出所学信息,达到课堂上学生充分用英语表达、操练语言、并深入了解文化现象的目的,也可以通过多途径加强学生对某一文化现象的理解和判断。在任务的实施环节,教师会设计十分详细的《跨文化外语教学翻转课堂自主学习任务单》,让学生了解各项任务的具体内容和完成要求。任务单中还涉及具体的课堂活动流程,对学生的指示性也非常明确。

3.评价体系

在翻转小组内,会有组长和副组长的选拔,这两位学生起到组织、分配任务的作用,并可以在课前准备翻转任务的过程中对组员的参与度、积极度进行评价、打分。学生的课堂活动会通过同伴互评、组间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评价打分。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并不是无所事事的,教师应起到引导课堂活动、指导学生合理评分的作用。翻转课堂的分数将纳入到期末总评成绩评定系统中,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翻转课堂的积极性。

四、跨文化外语翻转课堂效果及展望

课堂内外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教师话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达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师调控学生课堂行为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对国内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相关文献(2004~2013年)进行统计和分析,从文献的数量、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四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国内教师话语研究的局限和启示。

关键词 英语课堂;教师话语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6-0053-01

一般认为,教师话语是教师进行课堂管理和课堂讲解时所使用的语言,是课堂里的外国腔语。教师话语不仅是教师执行教学计划的工具,同时还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它在组织课堂教学和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让研究者更好地了解国内十年来外语教师话语研究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脉络,突出问题及其发展趋势,本文对十年来国内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

一、教师话语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1.文献检索说明。本研究所检索的数据库为“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的时间为 2004 年至 2013年。检索期刊为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方法如下:第一次检索:检索项为“刊名”,检索词为“外语类核心”;第二次检索:以第一次检索为基础,选定“在结果中检索”,此次检索项为“

关键词 ”,检索词为“教师话语”),共收集37篇论文,其中实证研究论文18篇。

2.文献检索结果统计分析。

(1)文献数量分析。从文献数量的角度分析(见表 1 和表 2)对于期刊的检索既考虑了文章的标题又仔细参考了文献内容, 发文的总数是指该刊物关于教师话语的发文数。

表1从期刊发表数量角度分析,部分核心期刊对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总体来说重视程度不足,仍需增强。表2从时间跨度和文献数量的分布上分析,存在分布不均的现象,甚至近两年(到目前为止)与之前相比,呈现下降趋势。从实证文章数量比例方面分析,学者们对实证文章的重视度不断增强,特别是2010年以来,实证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2)文献研究内容分析。从一般意义上讲,教师话语可以粗略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同教学内容直接相关的英语教师话语,即传授信息语言;另一类是同教学内容无关、但起着组织与引导教学作用的英语课堂用语,即组织教学语言。

本文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将相关文献分为 3大类:①综述类:教师话语的历史与发展、语用功能、有效性;②研究类:教师话语的形式特征、功能特征以及相关理论(如言语行为理论、输入理论等)下的教师话语研究;③实证类:教师话语质与量,提问策略、提问类型、提问方式,反馈方式,语码转换,规约话语,教师话语语言特征,新手与专家教师话语对比等。

以上文献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刘家荣、蒋宇红在对英语课堂话语中师生的话轮替换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教师享有课堂的话语权,而学生也同时应该拥有较多的话语自主权和控制权的结论。胡青球通过对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为提高学生参与学习语言的积极性而选择合适语言的潜在因素”的课例研究,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使用、话语质量和次序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程晓堂提出课堂话语的真实性、互动性、逻辑性和规范性,利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语言输入。何安平认为教师应更新和转变课堂教学观念,要注意教师话语的形式、教师话语的意义和教师话语的教育功能。吕璀璀从话语量、提问和反馈3个方面对大学英语课堂中男性和女性教师话语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显示:性别因素对教师的课堂话语量提问和反馈具有一定的影响。马毅、刘永兵谈话语的三个主要语用功能,然后根据这三个主要功能对我国英语课堂话语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根据内容分类“外语类核心期刊”教师话语研究的统计结果表明,教师话语功能研究的论文最多,几乎占教师话语研究论文的一半。研究已经从话语的外在形式扩展到话语功能研究,例如,对教师话语的量与质、提问模式和技巧以及等待时间、交互调整、反馈方式等的研究。以上的变化说明我国目前对英语教师话语的研究已经意识到教师不仅是信息的提供者,教学不再是一个给予和接受的过程,教师更重要的作用是将学生理论和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管理者和促进者。

(3)文献研究对象分析。

表3从18篇实证类文章的研究对象来看, 研究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课堂的占61%,研究中学英语课堂的占33.3%,研究小学英语课堂的只有5.6%,而职校英语课堂的却为0%。可以看出,研究者们关注的大都是高校英语课堂话语,近年来对中学英语课堂关注度有所提高,但是对小学和职校英语课堂话语的研究却屈指可数。

(4)文献研究方法分析。实证类文献中,80%以上的研究前期都采用了自然调查法而后期则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具体的研究手段(测量方法和工具)包括:课堂观察,课堂录音、录像,问卷调查,追溯式访谈等,对英语课堂教师话语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二、教师话语研究的局限和启示

从以上研究综述可以看出,我国有关学者在英语课堂教师话语文献和实证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研究。尤其是近年来,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实证研究趋于增长,研究范围趋广,研究手段和方法也趋于科学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外语界主流应用语言学研究已开始意识到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的重要性。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国英语作为外语教学课堂话语的一些特征,其发现必然会对我国英语课堂话语研究和英语课堂教学做出很大贡献。

然而,国内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研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研究内容上,基本是教师话语多于学生话语量,教师话语的形式与功能存在单一、简化特征,不利于学习者交际能力的提高。

②研究对象上,偏重于大学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英语课堂,而对中小学和职校英语课堂进行话语研究相当薄弱,并且研究文章大多局限于单一的课型:口语课或阅读课,很少有关于多种课型的教师话语的对比研究。③研究方法上,缺乏相对系统化的课堂观察工具。目前,教师话语研究领域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录音、录像转录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或者综合运用以上方法进行课堂教师话语分析。这些研究虽然也大多采用量化的研究方法,通过数据考察教师的语言特征、互动特征、语言功能等,但研究大多从某一方面展开研究,系统性不强。

基于以上梳理的现有研究的局限,笔者认为这些不足带给今后研究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研究内容方面,加强对教师课堂话语成效的研究。我国课堂话语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课堂提问、课堂反馈、三语步互动模式、话语量等方面。基本是教师话语多于学生话语量,教师话语的形式与功能存在单一、简化特征,不利于学习者交际能力的提高。建议提高教师话语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活动的成效,教师需提供多样化的课堂活动交际模式,让学习者有更多机会参与有意义的交际。

2.研究对象方面,加强不同学段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并且强化多种课型的话语研究。研究者们关注的大多是高校英语课堂话语,近年来对中学英语课堂的关注度有所提高,但是对小学和职校英语课堂话语的研究却屈指可数。在我们收集的37篇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的论文中,仅有7篇论文与中小学英语和职校课堂相关。小学和职校英语教育在我国外语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外语界没有任何理由不重视小学和职校的英语课堂话语研究。大学和中小学应加强合作,大学的学者应更多地走进中小学,带领广大中小学教师参与教师课堂话语研究,形成自下而上的研究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拓展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提高英语学科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并且,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国内关于教师课堂话语的研究文章大多局限于单一的课型:口语课或阅读课等,很少有关于多种课型的课堂话语的对比研究,因而,研究还有待深化和深入。

3.研究方法方面,开发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观察工具。现在的不少研究把统计数据作为主要研究结论,这在学术研究尚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但对指导一线英语教师提高课堂话语有效性的作用并不明显。而且,在现有的研究中,一些质量较高的研究一般采用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和学术规范,这类研究学术性很强,但不适合一线教师阅读。对于一线英语教师来说,课堂是提高自身职业语言水平的重要平台,开发出一种专门观测他们课堂话语的观察工具,让其对自身课堂话语进行反思,对同伴的课堂话语进行评鉴,扬长避短,才能不断提高其语言素养。

教师话语的数量和质量会影响甚至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我国有关学者在英语课堂教师话语文献和实证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地探索性研究。希望今后的研究能冲破当前研究的局限性,为我国英语课程和教学实践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HAKANSSON G.Quantitative studies of teacher talk[A].In Kasper (ed.).Learning,Teach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C].Aarhus: Aarhus University Press,1986.

[2]KRASHEN 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1982.

[3]NUNAN D.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A Textbook for Teachers[M].Englewood Cliffs,N J:Prentice Hall Inc.1991:189.

[4]程晓堂.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5]吕璀璀.基于性别差异的大学英语教师话语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2):66-70.

[6]何安平.短语理论视角下的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探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3):23-26.

[7]刘家荣,蒋宇红.英语口语课堂话语的调查与分析—个案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4,(4).

[8]刘永兵,张会平.基于语料库的中学英语课堂的规约话语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4):14-18.

[9]马毅,刘永兵.中国英语课堂话语研究——综述与展望[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2):42-46.

课堂内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135-02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十多年,在这期间,不少学者把焦点聚集在了课堂教学中,纷纷表达出自己的见解。本文试图对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做一番简要的综述。

一、新课改背景下对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审视

结合新课改所倡导的新理念,一些研究者关注到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所存在的弊端。《中国教育报》指出:“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但不少课堂仍是涛声依旧——教师为何踩不上点。”陆志平、辜伟节的《新课程:我们怎样上课——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1]提出先进的新课改理念没有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日常行为,致使现实的课堂仍然有探索过程中的机械和形式主义的倾向。张玉彬的《理想课堂的构建与实施——一个教研员眼中的理想课堂》[2]一书中指出传统课堂教学所存在的四大弊端: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静态化。在《新课程:教学创新新视点》[3]一书中,熊生贵指出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有:独白与传话的课堂教学形态;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无视学生的教学设计;单一的课堂教学评价。郑金洲在《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一书中指出“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教师从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上下工夫,大力挖掘教师教的潜力,在‘灌的技术’上煞费苦心,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感,把生动多样的课堂教学囿于固定、单调的模式之中”[4]。在《浅谈教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5]一文中,作者秦淑玲对语文课堂教学少慢差费的弊端做出了解释。

二、新课改背景下新型语文课堂的构建

在新课改新的理念和精神的倡导下,不少研究者提出构建新型的语文课堂。这里的新型包括有效的课堂、高效的课堂、和谐的课堂、主体的课堂、常态的课堂、个性化的课堂、弹性的课堂、反思型的课堂等。尽管语文课堂之前的定语不胜枚举,但研究者们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本文选取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并对其进行简要地评述。

崔允漷在《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6]中给出了有效教学的定义,即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严先元在《走向有效的课堂教学》[7]一书中,从有效课堂教学蕴含的要求、有效课堂教学活动的特征、操作的重点、实施的环节、实现的关键五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有效的课堂教学。蒲元君在《创设情境是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8]一文中提出了情境教学,他所谓的情境既包括语文课堂中所设计的教学情境,又包括学生的生活情境,还包括语文课程教育的资源。论述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朱建军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语文有效教学》[9]、赵奇一的《返璞归真语文教学的世纪回眸——兼谈语文有效教学》[10]都是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关注学生发展的角度来探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方法。在《关于语文有效教学的讨论》[11]一文中,作者管雪飞针对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的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明确语文课程性质是前提;彰显主体教学形态是关键;扎实文本语言训练是保证。刘建在《还原语文课堂的灵性和生动——高中语文有效教学浅探》[12]一文中直接从课堂入手,指出审美的课堂、拓伸的课堂、品读的课堂是有效的语文课堂。杨仕洪的《师生互动在语文有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3]提出从加强课堂人文性的角度出发,力图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来实现有效教学的效果。葛艳华在《试论语文课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教学》[14]一文中,分析了新课程三维目标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特性,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了催化演变、融合交互、内化生成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效教学的途径。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讨》[15]一文中,作者洪竹名从语文教学模式入手,提出应树立快乐学习者、自主学习者、独立学习者、问题学习者的新学生理念,树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促进者的新教师角色理念,构建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于婷的《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构建语文有效教学》[16]中,通过对多元智能理论和有效教学理论的解读来探讨语文的有效教学。范升梅在《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17]中提出有效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从四个方面,即观念的转变、有效的预设、有效的实施、有效的反思,论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语文味的回归——中学语文有效教学探讨》[18]一文中,作者张晓东提出有效的语文教学应当让课堂更有“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课堂中的“语文味”:读出语感、品出情感、赏出美感。《抓住三个必须,就是抓住语文有效教学的“根”》[19]张爱新从语文教材的角度探讨语文有效教学。

三、语文课堂教学未来发展趋势

虽然新课改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十多年,但是要把新课改所倡导的新理念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同时也正如张玉彬在《理想课堂的构建与实施——一个教研员眼中的理想课堂》一书中指出“没有课堂教学改革的课程改革,最终的结果只能局限于教科书的更替。任何教育教学改革如果没有真正触动课堂,那么这种改革就不能说是彻底的,不能说真正改变了学生生活和教师行为。[20]”所以语文课程的发展还要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众多文献资料,可以总结出未来的语文课堂教学会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未来的语文课堂不会再局限于固定的空间和特定的时间内,它会走向生活,与人类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等成了近年来语文教育工作者普遍接受的观点。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了语文学习要关注人类本身的发展,关注人类社会的存亡,关注自然的变化,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发展。鉴于语文这一基础学科的诸多关注,仅仅把语文学习局限于课堂内是万万不行的,所以让语文学习打破局限,走向生活是必要的。一名成功的语文教师,不会再把语文学习的焦点聚集在教科书上,也不会让自己的视界局限于几十平方米的教室内,而是千方百计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语文学习资源。未来的语文课堂会是一个广大的生活化课堂。

(二)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是指在课堂中要把语文这门课程上活,这是针对过去语文课程严重脱离实际、重知识轻能力、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等倾向而提出的,目的是广开语文资源,加强课内外联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交际性是语文的性质之一,而要学生掌握好这个工具,单凭课堂内师生简单的口耳相授是不可能的。语言能力的获得,需要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去自悟、自得,并培养自己运用语言去吸收、交流和储存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实践性与生活又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由这些即可看出未来的语文课堂教学倾向。

(三)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是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大力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使语文学习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形成课内外结合的、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其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沟通教材内外、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使语文学习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阅读由课文扩展到其他文章以至课外;写作和口语交际在重视课内练习的同时,也要重视课外口语交际活动;综合性学习一般只提供活动的方向和少数参考资料,大量的具体的学习任务则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综合性学习中的跨学科活动则是语文材料开放性的最集中表现。

2、由于教材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闭自足的,而是开放性的、向着深广的时空延伸的,所以,对教师来说,教材决不是“圣旨”,它只是给教师的教学搭建一个大显身手的平台,其中许多地方需要教师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灵活处理,或增或删,当然最主要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实、发挥。

参考文献:

[1]陆志平,辜伟节.新课程:我们怎样上课——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张玉彬.理想课堂的构建与实施——一个教研员眼中的理想课堂[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熊生贵.新课程:教学创新新视点[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4]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5]秦淑玲.浅谈教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J].教育创新,2008.

[6]崔允漷.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J].人民教育,2001,(7).

[7]严先元.走向有效的课堂教学[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8]蒲元君.创设情境是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J].教育期刊,2010,(9).

[9]朱建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语文有效教学[J].中学文科:教研论坛,2008,(12).

[10]赵奇一.返璞归真语文教学的世纪回眸——兼谈语文有效教学[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10).

[11]管雪飞.关于语文有效教学的讨论[J].考试周刊,2010,(12).

[12]刘建.还原语文课堂的灵性和生动——高中语文有效教学浅探[J].中学语文,2010,(30).

[13]杨仕洪.师生互动在语文有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教资料,2008,(14).

[14]葛艳华.试论语文课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下),2010,(12).

[15]洪竹名.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2).

[16]于婷.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构建语文有效教学[J].商情,2009,(5).

[17]范升梅.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J].基础教育论坛:教研版,2011,(9).

[18]张晓东.语文味的回归——中学语文有效教学探讨[J].考试(教研版),2009,(6).

课堂内外论文范文第4篇

所谓“外语教师课堂策略研究”不是指教学法研究,也不是针对诸如语音、语法、词汇,或听说、阅读、写作等方面教学的分门别类的研究,其着眼点是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课堂互动(classroom  interaction),旨在了解教师的哪些课堂行为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从而成为值得提倡的教师课堂策略,并成为外语教学评估的依据。这种研究在中国很有必要,因为每天都有大量外语学习都走进课堂,他们的进步无疑在很大……

2.现实需要

我们可以先对中国和西方的外语课堂作一简单对比,从中了解中国的现实需要。

首先,中国的外语学习者——无论在校生还是成人——都是在本国学习别国语言,即“外语”。一般说来,他们到课堂上来学习语言知识并练习使用语言,走出课堂后便很少有这样的机会。而在西方国家,除了一些在校生需学习“外语”,更多学习者是移民、外国人或生活在双语环境中的人(如在加拿大)。他们是在目的语国家里学习目的语,即“第二语言”(简称“二语”),所以二语习得研究首先在西方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二语学习者除了专门到课堂上学习语言,平时就在目的语环境中生活和工作,有大量自然接触和使用语言的机会。这就是说,课堂在“二语”环境中仅是语言学习的途径之一,而在“外语”环境中即使不是唯一的、至少也是主要的途径。因此,“外语”学习者对课堂的依赖性更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对他们学习效果的影响也更大。为此,外语教师有必要掌握有效的课堂策略。

其次,语言课堂有一个有别于任何其它课堂的特征:语言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内容。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应熟练掌握目的语,而且应懂得如何通过使用语言而教语言,并能使学生通过使用语言而掌握语言。正因为这一点,语言教学研究才如此受重视,以至几乎被等同于应用语言学。在西方,二语教师多为该语言的本族人,且具备教育学或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硕士学位,大学教师则需有博士学位。而在中国,外语教师绝大多数是中国人,虽已获得外国语言文学学士、硕士甚至博士学位,但也只能算高级外语学习者,不具有本族人的语言优势。以大学外语教师为例,他们一般刚毕业就直接走上讲台,很少有人在语言教学方面接受过正规训练。高一虹等(2000)的调查显示,即使在参加全国甚至国际学术会议的高校英语教师中,“系统学习过应用语言学”的人仅占18.5%,半数的人表示“有一定了解”,三成的人“不了解或了解很少”。戴炜栋(2001)的问卷调查则显示,我国外语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均不容乐观。师资方面的差异表明,中国的外语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在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上都需要指导,需要认识外语教学的规律、课堂过程的实质以及有效的课堂策略,以便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再者,正因为语言课堂具有特殊性,课堂互动本身作为一种语言交际活动,是学生语言实践的极好机会。如果学生能参与课堂互动,就能直接获得学习和掌握语言的机会,同时还能参与管理自己的学习,这会使其学习态度变得更积极、负责(Allwright  1984)。在英、美等西方国家,课堂上更强调学而不偏重教,所以课堂讨论以及各种活动比较多,教学常以学生而不是教师为主体,这些在郁小萍(2001)的调查中都得到了验证。西方这种教学方式比较有利于外语学习者提高学习兴趣和语言交际能力。而在中国,尽管“师道尊严”和“满堂灌”早就受到批评和摒弃,但如果外语教师不接受专门训练,平时也得不到足够的交流机会,那么他们初上讲台时所能参照的往往是自己以前的老师的做法。这样一代一代影响下去,传统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况且“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对教师的教学经验与技巧都有很高要求,非一日所能掌握。要想打破这种局面,对外语教师进行课堂策略指导很有必要。

总之,上述差异造就了中国自己的外语课堂环境。在这种客观环境中,外语教师的课堂策略能发挥重要作用,因而研究课堂互动以及教师的课堂行为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3.西方研究状况

这方面研究的状况如何?我们在考察中发现,有关研究成果基本上产生于西方,并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末。此前语言教学界热衷于比较“教学法”,如语法一翻译法、听说法、认知法、情景法等。这些“教学法”多集理论原则、大纲、教材、讲课技巧等为一体,教师的课堂行为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然而比较的结果表明,每种教学法都有自身的优势,但没有绝对优势(Allwright  1983),于是研究人员才开始把目光转向课堂互动。

根据Allwright  &  Bailey(1991),课堂互动是教学的实际过程。外语教师带着教学计划走进课堂,其中包括大纲规定的内容、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要建立的课堂气氛。这些将分别影响学生的语言输入、语言实践机会和心理吸收状态。然而计划不等于结果;影响必须经过课堂互动过程才能作用于学生。事实上,在互动中教师和同学的话语也将带来输入,各种语言交际与练习的机会将随时出现,课堂气氛也会变化。所以教师要学会管理课堂互动。

早期的外语课堂互动研究在方法和目标上都受到教育学领域种种观念的影响。主要研究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行为分类,即把师生课堂行为预先分别划分为若干类别,如教师接受学生情绪变化、采纳学生观点、提问、讲解、作指示、表扬、批评等,以及学生应答、启动话语、沉默等(Flanders  1960),称作“分类系统”(category  system)。研究者对照着到课堂上作记录或录音后再转化为文字,然后作量化分析。这种方法也称“课堂互动分析”(Ellis  1994)或“课堂观察”(AIlwright  1988)。此类研究仅70年代前后就出现25项(Chaudron  1988),旨在了解教师的课堂行为是否符合所提倡的模式、哪些需改进、哪些更有效等,可直接为教学服务。例如Jarvis(1968)的分类系统可用来分析教师个人的教学模式与理想教学模式之间的偏差率,从而达到教学评估与改进的目的jMoskowitz(1968)则将Flanders的分类系统以及经她扩展的外语互动系统(Flint)用于培训教师学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然,行为分类法在理论和操作上都可能有主观性和片面性,因为对行为类别的划分和定义均基于研究者的个人认识,而且分别看待师生行为容易忽略交际意图和课堂全过程(Kumaravadivelu  1999)。

第二种方法是话语分析。如果说行为分类受到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话语分析则从社会学角度将课堂互动视为“活生生的人际互动”(Allwright  1984:156),将师生同视为参与者,他们每走一“步”(move)都将实现一种教学功能并受到一定规则的约束。研究者建立了各种课堂话语体系,如建构步(structuring)+引发步(soliciting)+应答步(responding)+回应步(reacting)(Bellack  et  al  1966),或启动步(initiation)+应答步(response)+反馈步(feedback)(Sinclair  &  Coulthard  1975)。据此分析课堂(录音)材料,可以了解师生如何共同创造学习机会,而不只是教师如何教。“交际法”在当时极为盛行,不少目光投向了真正意义上的课堂“互动”及其给学生提供的语言交际机会。例如Fanselow(1977)建立了综合性语言交际系统,可用来分析不同课型的课堂话语;Long等(1976)在分析了外语课堂话语后发现,小组式互动比齐步走(lockstep)式互动更能促进学生参与交际以及用多种言语行为进行交际。话语分析法1)不区分师生话语,有利于了解互动意图和全过程;2)先分析材料后得出结论,比较客观;3)将语言形式与其功能联系起来则增加了理论系统性,在应用中也容易做到精确。

实际上,话语分析与行为分类不同,对教的研究是间接的,其着眼点是如何促进学。从70年代中期起,外语教学界已意识到“教”的目的是“学”。进入80年代后,二语习得研究的强劲势头更是强化了对学习者方面的关注。不过二语习得研究本身也存在心理与社会两种不同取向(Firth  &  Wagner  1997):前者关心哪些个人心理因素会影响语言习得;后者关心怎样的互动模式能提供语言习得机会。后者得到的重视相对不足,但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它多通过话语分析方法,分析单位多为“步”或“T单位十残片”或“C单位”(Chaudron  1988:45),针对的问题多围绕所谓“意义商议”(negotiation  of  meaning),即会话双方通过“划界”、“确认理解”、“核实理解”、“请求澄清”、“重复”等手段来调整互动结构,以便理解所产出话语的意义。意义商议被认为能促进语言习得,一方面因为它既能预防又能修补理解缺口,可带来“互动型”可理解输入(Long  1983;Pica  et  al1987);另一方面因为它能创造输出机会,并通过“负输入”推动会话者改换别的表达方式以修正自己的输出,令其更准确、连贯和恰当,更易于理解(Swain  1985;Pica  1988;Pica  et  al1989)。

从80到90年代,一直有人通过话语分析调查课堂环境中哪些因素会促进意义商议。结果显示,意义商议在真实课堂上出现并不多(如Pica  &  Doughty  1985;Pica  &  Long  1986),因为有若干条件会制约其产生。首先,齐步走式互动模式在课堂上应用较多,而它不能像小组式模式那样提高学生语言输出的量与质(Long  et  al  1976;Foster  1998)、减少学生心理压力、营造轻松自然的课堂气氛(Long  &  Porter  1985),从而带来更多的意义商议机会(Doughty  &  Pica  1986)。此外,意义商议在不同语言水平或母语背景的学生之间(Varonis  &  Gass  1983)及不同性别学生之间会更多(Gass  &  Varonis  1985),在两人小组比在多人小组中、在完成双向任务(必需交换信息)时比完成单向任务(自由交换信息)时更多(Doughty  &  Pica  1986;Fosterl998),在完成有一定挑战性的解释型任务时比完成一般程序型任务时更多(Brown  1991)。课堂上若不具备上述有利条件,则很难保证出现意义商议。

还有人着重研究“引发步”或“启动步”,即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问题主要有两类:1)要求回忆并提供知识型信息,只有一个正确答案;2)要求作出评价、判断、解释或论述,接受多种答案。它们分别被称为“封闭性”和“开放性”问题(Barnes  1969),或“展示性”(display)和“参考性”(referential)问题(Long  &  Sato  1983;Brock  1986)。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在课堂上实际提出的问题主要是前者,尽管前者重事实不重思考、重记忆不重理解,很难促进语言习得(Koivukari  1987);而且学生用于回答后者的句子长度是用于回答前者句长的2.36倍,可见前者不能促进输出(Brock  1986)。此外White  &  Lightbown(1984)还发现,由于教师认为答案只有一个,便急于得到那个答案,往往提问后很快就重复问题或叫另一个学生回答,结果降低了学生的回答率,因而也降低了其输出量。

基于上述种种对课堂话语的调查结果,研究人员对教师提出种种建议。研究教师提问的人都主张让教师少提“封闭性”问题,多提“开放性”问题。White  &  Lightbown(1984)指出这样能使教师在提问之后很自然地延长等待时间,从而给学生更多输出机会;此外小组活动时气氛比较自然,也有助于增加输出。实际上,大多数研究意义商议的人也都主张经常开展小组活动。当然,Pica  &  Doughty(1985:132)曾提醒说,齐步走式互动比小组式互动中的话语更合乎语法,过多的小组活动可能会减少学生接触正确输入的机会。另一方面,Pica  et  al(1987)指出教师不应把注意力全放在语言准确度上,而应注重调整互动结构,特别应主动核实和确认学生理解与否,并鼓励学生澄清和确认自己不清楚的地方。Foster(1998)还发现,学生听不懂时因怕耽误时间、不愿表现出不懂或寄希望于后面的信息,很少主动选择意义商议,所以建议教师有意识地对其进行指导。总之,这些研究者无论是着眼于教还是着眼于课堂互动与学的关系,最终目的都是帮助教师认识自己的哪些课堂行为更有利于学生的语言习得(Ellis  1994:564)。正如Allwright(1988:256)所说,研究学习过程也是研究讲课过程,为改进和评价教建立理论依据。

应该说,近三十多年来,西方一直在进行课堂互动研究,在80年代相对多一些,但由于外语教学研究领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Van  Lier  1994),这项研究未能成为主流。但是90年代中以来,西方已有不少学者开始提倡进行“教师研究”(见TESOL  Journal,1994/4),还有一些人呼吁加强社会取向的二语习得研究(如Edge  &  Richards  1998)。“行动研究”(参见Crookes  1993)的影响也在扩大,它是教师为解决实际问题而边教学边开展的研究(Richards  &  Nunan  1990),包括课堂实验,因而涉及教师行为和课堂互动。尽管新理论还不成熟,但这些发展表明,对实际课堂教学过程的研究正得到更多重视,教师作为教学实施者乃至研究者的作用也日益得到再认识,需要加强关于课堂互动和教师行为方面的研究。

4.国内研究状况

为了解国内有关研究的状况,笔者仔细查考了高等学校外语学刊研究会编的《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1949-1989;1990-1994;1995-1999)中的“外语教学与应用语言学”部分(这部分在1995-1999年册中改名为“外语教学”)。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作者还作了相关统计,得到以下结果。

首先,从该部分论文的数量看(见图1),外语教学研究的势头二十多年来始终呈不断上升趋势。1984年为第一次高峰,此后十年中保持了该水准,1994年再次攀升,1999年达到整个阶段的最高峰。

从论文内容上看,主要特点是对西方理论的引进,特别是在80年代。仅以第一次高峰到来的1984年为例,“译”、“摘译”、“译述”和“编译”一类论文的数量高达46篇,占当年论文总数(120篇)的38%。不过此后不断减少,以每隔五年为例,1989年有这类论文17篇,占当年论文总数(114篇)的15%;1994年降至6篇,占当年论文总数(132篇)的2%;1999年仅有2篇,占当年论文总数(272篇)的0.7%。可见纯粹的引进在90年代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与高一虹等(1999)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

附图

图1.1978-1999年国内外语教学与应用语言学方面论文数量

课堂内外论文范文第5篇

社会文化理论框架下的课堂互动话语研究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Frawley和Lantof首次提出从文化理论角度进行二语习得的研究[5],并引发西方二语习得研究者对社会文化理论的关注。Mercer认为社会文化理论为拓展二语习得研究领域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他认为“教育的成败并不简单的是个别学生或教师技能的体现,而是取决于师生互动的质量,互动的质量能够直接或间接提高学生语言习得的能力”[6]。有些研究学者认为,语言发展属于一种社会建构的过程,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就是一种社会交往,教师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构建心理发展基础,最终促进其全面发展。近几年国内研究者对二语习得课堂的话语研究多为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所占比例较少。裴淼从社会文化学视角对英语浸入式的课堂互动行为进行理论分析[7]。2007年由外研社举办的主题为“浸入式教学与社会文化理论”的专题研讨会引发了更多学者对社会文化理论的关注。张东波在新加坡小学华文课堂进行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教师提问和师生互动的实证研究[8],虽然实证的结果是教师的提问话语及师生互动对小学生的推动作用比较有限,但是毕竟是在基础教育研究的一种尝试。文秋芳从语言观、学习观、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哲学倾向等五个方向论述了认知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两个派别的分歧。邹为诚、赵飞同期引用Long对两派研究传统的对比,指出两个学派促在根本性的冲突和差异[9]。而高瑛从认知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两方面对课堂互动话语研究进行综述和评价,认为认知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不是不可融合的,认为较理想的发展趋势是结合中国外语学习的社会文化环境,将两者相互融合[10]。赵晓军、马海容以全国2011年小学英语名师观摩研讨会上的一个视频资料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课堂话语,目的为了探讨课堂互动策略和模式。

二、社会文化理论教学观和课堂互动话语策略的有机结合

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思想包括:调节论、内化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活动理论。在社会文化理论大框架之下,笔者将这些核心理论逐一和二语课堂互动联系起来,目的找出两者的契合点。(一)调节论调节论是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中最核心的部分。其基本概念为,在社会文化理论框架之下,人类从低级的心理技能发展到人类的独特的高级认知功能,语言在其中起到了最基本的调节作用。维的最初研究是儿童认知的发展历程,他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是从物理调控、他人调控到自我调控。随着这一发展历程,语言也从社会语言、自我中心语言、个体语言发展到内在语言。基于维的调节论,二语课堂中的教师作用由原来的课堂主体转变为中介者的身份,即不断调节使学生的信息呈现水平和支持水平,最终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依照调节论,二语课堂的教师提问如何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并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话语的主动性是研究二语课堂互动话语的重点。另外,根据西方学者的实证研究,他们认为二语习得的学习者通过师生的调节,还有同伴调节、自我调节来完成语言的内化,并确保课堂任务的顺利完成。(二)最近发展区理论最近发展区关注的是个人认知水平的差距。学生的发展水平有两个层次:一是其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即为学生在没有外力的帮助下独立解决问题的智能水平;二是学生将来可能达到的潜在水平。在最近发展区内,当前能力和潜在能力并非是可以静态测量,而是动态地随学习者所参与的交际互动表现出来的。在二语课堂互动过程中,教师在学习者当前能力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学习者发展思维,适当的超越现有的水平。而学习者再不是过去传统的被动接受课堂知识,而是将自己对社会互动理论理解和实践相结合,构建自己的理论和批判性思维。另外,最近发展区内的教师指导以及同伴协助起到重要的“支架”作用。这又引出了社会文化理论的另一个关键词,那就是支架,即为教学过程中各种形式的支持和帮助。(三)内化论内化是社会文化理论中解释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将模仿、自言自语和内部言语等看作是内化机制和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它认为学习者的发展过程应该是从社会互动的心智平台到个体的内在心智平台的质变的过程。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的指导和帮助都是实现这一动态过程中的必要条件。二语课堂中教师通过调整提问和互动策略,启发和指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并逐级地提升他们的能力,达到最近发展区内相对独立的个人内在心智平台。(四)活动理论列昂节夫提出的活动理论强调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该理论经过相关领域专家的研究得到不断完善。他们认为活动体系主要包括主体、客体、工具、共同体、分工和规则等要素。基于社会文化理论,个体的认知和集体的认知都发生在由这些要素构成的活动系统中。二语课堂作为活动系统,任务型学习是研究的另一个视角。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活动系统,二语课堂应当为学生尽可能的提供真实的学习任务。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学习者是活动主体,通常以小组为单位,进入一个由真实目标驱动的活动系统。在教师的和同伴的帮助下,学习者在近乎真实的环境下利用语言进行协商和会话调整。另外,学习者同时经历一种“语言社会化”过程,即学习者不仅发展了自己的语言水平,而且他们的自我认同感也得到了提升。

三、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二语课堂教师提问实证研究

(一)研究内容和方法

社会文化理论中的核心理论,如调节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内化论、和活动理论为二语课堂互动话语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互动话语研究涉及的内容宽泛,笔者从教师提问以及提问对师生互动产生影响的角度进行研究。具体内容是通过教师提问的类型、回答提问的方式、教师提问的策略以及反馈四个方面调研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6名教师的二语课堂提问策略,以及该策略对他们的356名学生二语学习的影响。该研究历时一个学期,实施的方式为课堂观察、录音,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本研究采用量化分析和质化分析的研究方法,跨学科分析法。其中,量化分析指的是采用数量的方法来对资料或信息进行研究。本研究的定量研究主要是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质化分析是一种在社会科学及教育学领域常使用的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是研究者的课堂内的观察和记录,以及在课堂外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的访谈研究。跨学科分析主要以社会文化理论向导,结合语言学、文学、统计学等知识。

(二)研究焦点

1.对于展示性提问和参考性提问,哪一个在二语课堂提问中应用的频率高,哪一种更有利于学习者语言知识的内化?2.关于学生对提问的反馈方式,教师要求学生一起回答频率高还是要求学生单独回答频率高?哪种更有利与教师为学生提供支架式帮助?3.教师提问的哪种策略更能够为学生创造使用语言的机会?4.教师对学生正确回答和错误回答的反映。

(三)调研对象

本文所进行的实证研究的对象包括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语言学院的6名大学英语教师,他们均获得硕士学位或硕士研究生毕业,教授大学英语的时间从4年到17年不等,具有较丰富的授课经验。研究的对象还包括来自12个班(6个合班)的356名学生,他们的专业分布在自动化工程、计算机科学以及机械制造等理工科专业。在调研中,笔者对这六名教师的英语二语课堂提问以及师生互动进行了跟踪和记录。

(四)研究的步骤和工具

本研究采用四种研究工具:课堂观察、课堂录音、问卷调查、访谈。1.课堂观察和录音课堂观察属于自然调查过程,即在调查者不干扰受试者的情况下,真实地描述课堂教与学的情况。研究者带录音笔进入课堂旁听,在学生面前不亮明身份,这样不会干扰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互动,也不会对结果产生多大的影响。除了课堂录音外,研究者还会记录整个课堂的氛围、学生之间的讨论情况,教师提问的表情、眼神交流、肢体语言,这些都是录音材料的协资料。2.问卷调查作为支持课堂观察和录音的手段,问卷调查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实证研究的方式。问卷调查包括八个选项问题和两个开放性问题,内容覆盖了学生对教师提问的评价和期望要求。为了保证问卷调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进行正式的问卷调查之前进行初步实验,即在一小部分学生当中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学生的反馈对问卷中无效的题目进行修改,使其变得更加可靠。3.访谈访谈在六名讲师当中进行,主要围绕英语课堂提问策略和互动模式来进行。教师们各抒己见,分享了他们具有特色的提问方式和互动策略。六名教师的帮助使得实证研究更加完善和全面。4.研究结果1)教师的展示性提问的使用率比参考性提问使用率高,而参考性的提问显然更容易得到学生的反馈。2)关于回答的提问的方式,教师要求学生一起回答的频率要高于学生单独回答。但单独回答更有利与教师为学生提供支架式帮助。无法最大化帮助学生提升合作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3)教师的提问策略为学生提供了使用语言的机会,但有些策略却阻碍了学生语言的发展。在二语课堂中,教师使用“自我解释法”的比例大于“启发式提问”,但效果正好相反。因为“自我解释”阻碍了学生在最近发展区产出话语的机会。4)教师针对学生正确回答的反映是仅仅做简单表扬和适当重复,而对学生错误回答的反映是直接纠正。笔者认为对于学生正确回答,除了给予肯定之外,还要加上适当的评论;而对于学生的错误答案,引导学生自我修正是首选。

四、研究不足之处

课堂内外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课堂退缩行为;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89(2013)06-0074-03

课堂退缩行为是指在课堂中,学生由于受自身气质特征或外界情境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和行为障碍。具体表现为胆小羞怯、紧张焦虑、消极自卑、自暴自弃等心理和上课害怕提问、不敢发言、沉默寡言、孤僻离群、过分依赖、乱涂乱画、作白日梦等行为。该心理和行为一般带有隐蔽性,对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不构成直接威胁,但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大,且对学生个体的人格发展有较大危害。

现就近十年来的课堂退缩行为研究作简要综述,主要分析近十年来学生课堂退缩行为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反思和展望。

一、研究现状

从总体数量看,通过对近十年的文献检索,检索到中外相关文献共65篇。其中以06年、07年、11年相关中外文文献最多,分别是9篇、14篇、10篇,其他年份相对比较平均。中文文献和外文文献的总体走势基本一致,同样以06年、07年、11年居多。总体来说,关于“课堂退缩行为”的研究在近七年呈递增趋势,07年之后的研究略有下降,但10年又呈上升趋势(如图1,图2)。由此可见,课堂退缩行为的理论研究渐近成熟,但需要进一步深入拓展在其他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从研究对象层次看,近十年关于课堂退缩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学,共有25篇,其中,初中有20篇,高中只有5篇,占整体的7%;其次是小学,有14篇,占整体的22%;幼儿园有7篇,占整体的11%;其他是未指明分类的文献,有19篇(如图3)。由此可见,中外文文献中有关“高中生课堂退缩行为”的研究较少,且在仅有的5篇“高中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硕士论文中对“课堂退缩行为”也只是在分类中有所提及,因此有必要对高中生这一群体的课堂退缩行为进行探析。

从研究方法看,检索到的65篇文献中,理论研究有35篇,占整体的54%。其中,中文文献有26篇,外文文献有9篇,说明我国对学生课堂退缩行为的研究大部分还停留在纯理论研究层面,而国外仅有一小部分是做纯理论研究;量化研究有10篇,占15%,其中,中外文文献分别是4篇和6篇,这说明量化研究开始被重视;个案研究有12篇,占18%。在这12篇个案研究中,个案对象以特殊儿童和低年级学生为主;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有8篇,占13%。由此可见,对课堂退缩行为的研究方法呈多样化趋势(如图4)。

从有关课堂退缩行为的具体研究内容来看,涉及课堂退缩行为表现的有8篇;涉及课堂退缩行为原因的有17篇;更多的文献是从预防、调控和矫正三方面来谈管理策略的,对应的文献分别是10篇、25篇、34篇。由于课堂退缩行为是课堂问题行为的一种表现,在所检索到的文献中几乎都是对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的探讨,单独研究课堂退缩行为管理策略的文献很少,而从预防角度谈学生课堂退缩行为的文献几乎是空白(如图5)。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通过上文对有关“课堂退缩行为”基本情况的综述中不难发现,目前国内外对“课堂退缩行为”的研究并不多,行文中大多在“课堂问题行为”的分类里有所提及,并没有系统地对其进行再分类和原因探析,所提及的管理策略也无针对性。对课堂退缩行为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课堂退缩行为的表现、课堂退缩行为的归因和课堂退缩行为的应对策略三个方面。

(一)课堂退缩行为的表现

陶理清认为课堂退缩行为的具体表现有:学习羞怯、过度焦虑、沉默寡言、依赖心理强、白日梦等[1]。陈道明认为课堂退缩行为是一种心理和行为障碍,具体表现为:胆小懦弱,羞怯,自卑,沉默寡言,自我封闭,孤僻不合群,常沉浸于电脑网络、童话动画中;厌学,缺乏自信和进取心,较难适应新环境,害怕竞争,害怕进入社会;过度焦虑,紧张不安;过分敏感,好猜疑等[2]107。国外学者(E.K.Wickman,H.C.Quay)认为课堂退缩行为可分为两种:一种表现为沉默寡言、胆怯、退缩、孤僻离群、不适应新环境;另一种表现为性格温顺,但神经过敏、烦躁不安、焦虑[3]。

本文基于课堂退缩行为的原因将其分为两类:一类为气质型退缩行为,即生来性格内向,胆小羞怯而导致的说话低声细语,容易害羞脸红等行为;另一类是情境型退缩行为,即在课堂中某种特殊情境下而产生的退缩行为,具体可以分为任务—挫折型退缩、社交型退缩、环境型退缩。任务—挫折型退缩是指因为学习任务的繁、难、偏、旧或自身的挫折经验引起的行为退缩,如发呆走神、乱涂乱画、害怕提问、缺乏信心、过分依赖等行为。社交型退缩是指由于师生关系不融洽或生生关系紧张而引起的沉默寡言、孤僻离群等行为。环境型退缩是指班级的物理环境(如光线、温度、声音、座位安排等)和心理环境(如竞争压力大、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紧张等)的不适导致的走神、发呆、睡觉等课堂退缩行为。

(二)课堂退缩行为的归因

宋宁[4]和陈道明[2]107认为导致学生课堂退缩行为的原因有三方面:社会因素,如现代社会竞争和社会适应压力、现代媒介等引起的学生课堂行为退缩;学校因素,如教师错误的教育观念和行为、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以及人际关系缺乏和异常;家庭因素,如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家长性格特征及家庭关系状况;个人因素,如气质类型、实践活动与挫折、认知特征(悲观的估价、挫折归因偏颇、能力素质等因素导致的课堂行为退缩)。此外,学生的课堂退缩行为与课程内容的难易以及同伴群体的影响也相关,应全面挖掘学生课堂退缩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三)课堂退缩行为的应对策略

已有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思辨的层次,从矫正的角度对如何应对课堂退缩行为提出了如下策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启迪求知欲,激发乐学情绪;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正确对待学生中的客观差异,正确评价学生[5]。不难发现,已有研究中对课堂退缩行为的应对策略,多是强调学校教育要努力从矫正角度入手来管理学生的课堂退缩行为,今后的研究应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结合环境、教师、家长、同伴及学生自身等因素,从预防角度对课堂退缩行为进行探析,以提出可供广大教师参考的预防策略体系。

三、反思与展望

国内外有关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成果已经较为丰富,但是对学生的课堂退缩行为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仍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在总结归纳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笔者认为今后的研究应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拓深细致研究内容

课堂退缩行为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然而,从已有文献中可以看出,将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聚焦在课堂退缩行为上的研究很少,即使中外文相关文献有65篇,但有2/3的篇目是在课堂问题行为的视域之下,聊表对课堂退缩行为的提及。而且,在对课堂退缩行为的应对策略方面主要集中在事后的处理,忽视了对课堂退缩行为的预防。有关“课堂问题行为”的22篇硕士论文中,调查结果显示:高中阶段的学生,其课堂退缩行为明显多于课堂扰乱行为,然而教师对学生的课堂退缩行为偏向于置之不理。因此,有必要拓深对学生课堂退缩行为的研究,尤其是对课堂退缩行为的表现、成因和预防策略方面应进一步加深研究。

(二)拓展研究对象的层次

纵观国内外相关文献,有关课堂退缩行为的研究多集中在小学和初中,对高中生课堂退缩行为研究较少,而从有关“高中生课堂问题行为”仅有的5篇硕士论文发现对高中生课堂退缩行为的研究几乎是空白。事实上,由于高中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导致其身心、认知、情感、行为控制能力等方面都有别于初中生和小学生,其课堂退缩行为较为常见,因此需要加大对高中生这一群体的课堂退缩行为进行具体研究的力度。

(三)丰富研究方法

从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方法分析中发现,有关学生课堂退缩行为的研究方法以理论研究为主,个案研究和定量研究辅之,研究方法不再单一,也出现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逐步多元的趋势。但是,目前对于课堂退缩行为的研究总体上还是停留在静态层面,大多研究仅仅是一种理论设想,叙事研究和行动研究等并不多见。为加强课堂行为理论建构和课堂管理具体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得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接轨,研究者需要丰富其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陶理清.小学生课堂退缩行为及其教育[J].教学与管理,1995,(2):15.

[2]陈道明.现代青少年学生退缩的成因及矫正探析[J].教育探索,2005,(6).

[3][美]林格伦.课堂教育心理学[M].章志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193-194.

[4]宋宁.校学生课堂中的退缩[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0,(3):44-45.

课堂内外论文范文第7篇

一、国内外有关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回顾

(一)国外研究回顾:国外对于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研究的源起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而真正将其作为一个专题进行系统研究的,应首推前苏联教育科学学院马赫穆托夫博士,他不仅将课堂提问作为专题进行研究,而且提出了一个在当时崭新的概念:问题教学,他认为在这个教学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对话设计和认识性作业,这些对话设计和认识性作业需要由教师系统地创建一些问题情境,并组织学生为解决教学问题而进行活动,同时也将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与掌握正确的科学结论最优地结合起来,并为问题教学规定了两条原则:一是“教师要使学生了解在科学历史中概念发展的逻辑,再现形成于现实的现象、过程和实物的概念中科学思维的进程”。二是“通过解决教学问题来掌握所演剧的概念”,他之后的许多年,无论是教育中的保守主义还是进步主义,对课堂提问都做出了自己的回应,总体看来,保守主义者们偏向知识中心主义,课堂提问关注最终的结果,明显继承了柏拉图时代的“智者”思想;而进步主义者们课堂提问的焦点则集中在学生身上,以学生实际得到的为其最终目标,从而避开了知识中心主义的痼疾。但此时并未完全形成系统的关于课堂提问的成熟思想。纵观西方有关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历程,我们发现,其研究一直被包括在众多流派观点之中,因此以下部分,我们将围绕这些派系以时间为轴作一归类:

1.在西方,课堂提问理论的成熟是从行为主义开始的。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华生、巴甫洛夫、斯金纳等的教育思想对课堂提问产生了实际而有力的影响,如华生的刺激联接学习思想、巴甫洛夫的语言符号学习思想、斯金纳的机器程序教学与教学现代化思想等等,总体看来,行为主义者们通过对动物的相关实验,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反映在课堂提问思想方面即是其对结果的关注,这一思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着世界教育工作者们的教育观,特别是S-O-R联接说与强化思想。

2.20世纪六十年展起来的结构主义学派成为当代国际上最有影响的课程教学理论,其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加涅、奥苏贝尔、布鲁姆、布鲁纳、赞可夫等等。特别是布鲁纳,他提出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以结构与直觉为其理论基础,倡导发现法学习,对世界教学思想产生了积极影响,相应的,对课堂提问观的发展就在于,其关注焦点不再集中于结果,而更注重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这一崭新命题上,也就是说,自布鲁纳开始,西方课堂提问思想由关注结果发展为关注过程,即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3.结构主义之后发展起来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课堂提问的思考方面又进了一步,他们由夸美纽斯的泛智思想出发,倡导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罗杰斯和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他们的教育思想体现在课堂提问上,就是他们关注的焦点既不是学生的学习结果,也不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是学生学习的起因,即学生学习的情感、信念和意图等。所以,他们认为,课堂提问首先要思考的应该是什么样的知识能够最有效,而不是从传授知识本身出发去考虑怎么传授知识和学生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知识。

最近,随着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兴起与普及,其在课堂提问思想上又带来了新的冲击。加德纳认为人的才能是多元的,人除了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两种基本智力外,还有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等,他认为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教育的起点不在于学生原先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怎样使学生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这一思想之所以对课堂提问产生了极大影响,就在于它真正开始考虑我们的课堂提问究竟是在传授知识还是在培养学生的智力,我们究竟应该在哪些方面去发展他们,而不是从问题的起源、过程、结果出发去考虑课堂提问。

(二)国内研究回顾:在中国,有效提问的源起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即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但着意于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实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后期。国内关于有效课堂提问的内涵界定纷杂,研究者使用的定义各有所指,尚缺少同一口径、完整概括、获得共识的“有效课堂提问”概念。有的关心学生对问题的参与和回答,如赵敏霞认为有效课堂提问指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提问,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其特点包括有效课堂教学提问是师生交流的重要形式、是实现教学目标整合的重要手段、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有的关注问题的表述,如王雪梅认为有效提问就是以有效的策略提出有效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得以发展;有的仍以与课堂提问雷同的概念来界定“有效提问”或“有效课堂提问”。总体来看,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下述内容展开:

1.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研究。对有效课堂提问的技巧策略研究成果较多,实质内容大同小异,重复较多,多为宏观的、综合的讨论有效提问策略。比如:注重问题设计,在新旧知识的过渡处设问,在重点、难点、易混处设问,在理解教材的关键处设问,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目标明确,提出少量、高质的问题,考虑文本知识和学生先备知识,低层次和高层次问题比例协调;讲求艺术,注重提问方式的多样性和语言的变化性;提问要有深度、广度、探究性;提问既面向全体又层次分明,合理分配答问对象,切实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促进教师的发展;使用等候时间,以便学生思考;给予有效的教师反馈以刺激强化,还有少量研究结合学科进行。

2.有效课堂提问的评价标准研究。近年来关于提问标准的文献开始出现。王立群认为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有:有利于学生负担的减轻,有利于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技能的形成,有利于能力的提高,有利于考教衔接。周烯以有效的问题来评价有效提问,认为有效提问就要使有效的问题背后包含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哲理性,能够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能够产生良好效应;能够组织学生有效地进行讨论。

3.有效课堂提问状况的研究。有效课堂提问状况的研究主要从课堂提问的数量和问题的类型两个方面着手,还未见理想的有效课堂提问观察分析工具。申继亮在分析他所观察的12节语文阅读课后,发现93.63%的教师提问仅考查了低水平的认知活动,如回忆事实、简单的判断对错等等,属于理解性的问题占95%以上。姚利民在对上海和长沙两地中小学的调查后发现,教师的提问有效性平均值为2.91,低于“经常有效”值3,远未达到“总是有效”值4,在15项教师行为有效性中排在倒数第一位。研究现状表明,课堂提问有效程度较低,有些提问根本就无效,这些研究对丰富理论起到了一定作用,可惜的是截止目前,国内并未有深入的研究。

二、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述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在语文课堂提问上的研究情况进行的梳理,笔者发现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国外研究不限于语文领域,甚至没有哪一个流派只针对语文中的课堂提问展开研究;也不局限于课堂提问这一模块,而是将其放到一个大的框架内整体进行考量。这使得他们的研究在公正性与推广性上都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反观我们自己的研究,仅仅是对课堂教学中的相关现象与问题进行了总结,就事论事,孤立地研究某一块,不能形成全局观念。也没用与其他学科进行比对研究。语文课是要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国家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也就决定了在研究语文课堂中的相关问题时应该多从其他学科中获得必要的支持。这在国内的研究中也基本是空白。

(二)国外的研究主要借助于实证的方法,站在科学教育学的立场,通过对相关情况的模拟,得出令人信服的结果,国内的研究则更多停留在对感性的材料收集层面,占有资料的丰富性大都论证了国外的理论,没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而西方则基本上是一条线性的理论发展过程。这是中国当前教育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往往是打着引进的幌子照搬别人的成果。即便是今天的教育改革,我们也远没有形成用自己的理论指导自己教改的局面。出现这样的问题不仅仅是研究缺失的问题,更是研究方法死板的结果。所以,在借鉴国外优秀教育理论的同时,应该更好地考察他们的研究方法,以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

(三)中国有关课堂提问的研究往往只停留在概念层面的论证。通过上文的梳理,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发现,西方很少有人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这一命题展开深入论述,这并不意味着这一点不重要,而是因为他们将关注的焦点放到了具体的研究当中,而国内的研究人员往往固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传统模式,对某一概念纠缠不休,其结果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

三、有关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的未来展望

综合以上种种情况,笔者认为我们未来的研究应该切实把握以下内容:

(一)积极培植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长期以来,课堂提问研究在我国被误解为一个纯实践性的研究领域,受不到教育理论研究者的青睐,理论层次不高。然而一个事物的产生总是有其根源所在,理论基础是研究得以发展繁荣的命脉所在,有了深扎于土壤的根基,面向实践的研究才能枝繁叶茂,不至迷失方向。有效课堂提问研究的开展可说是一派盎然生机,但表象的浮华难掩其底气不足的尴尬。究竟有哪些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社会学理论能够成为我们研究的根基,这些都还有待深入探究。探寻有效课堂提问的理论基础将解决该研究“何以可能、有无必要、研究什么”等重要问题。有了理论的支撑,有效课堂提问研究的开展才能更具有目的性、自觉性和前瞻性,也才能更具厚实感和意义感。

(二)编制有效课堂提问的标准。教师的专业生涯发展由新手型向专家型教师不断转型,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提问技能必然存在差异,有效程度各不相同。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学科性质、不同民族性格、不同学校培养目标,对教师有效提问的要求必然不尽相同。亟待研究者根据实际教学情境研制评价标准,将以细致的描述性语言对有效课堂提问做出规范,考虑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发挥其导向功能,作为选拔教师的基本要求和教师自我评价的参照依据。

(三)将现代科技运用于研究中。这不仅为定量研究进行数理统计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为科学、规范的有效课堂提问评价系统的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以有效课堂提问的标准为基准,制订有效课堂提问的评价量表,确定常模作为参照,开发出有效课堂提问的评价系统,有利于进行量化分析,使教师能客观地自评和他评,保持优势,充实不足,找准努力的方向,以最小的付出实现提问技能的最优化,使课堂提问走向高效。

(四)进一步优化策略研究。有效课堂提问研究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和培育学生提问的意识,面对课堂提问低效的现状,有必要对真正有效的、经过实践检验的策略加大研究力度。尽管关于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已有相当多的论述,但绝大部分都是源于书斋、凭空想象的,真正扎根于真实课堂、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有效的提问技能提升策略较少。语文课堂提问策略,在关注问题类型最优化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系统、全面发展。在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不能认为比例一致的发展是好的,而应是达到最优化前提下的全面。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李森主编.现代教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林崇德.学习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毕淑芝,王义高主编.当代外国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赵敏霞.对教师有效课堂教学提问的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03,(03).

[5]王雪梅.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

[6]单中惠,杨汉麟主编.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7]王方林.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07).

[8]张丽.试论有效课堂提问的技巧[J].上海教育科研,2003,(12).

[9]鲁志鲲.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评价方法[J].高等农业教育,2005,(08).

[10]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1]王立群.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实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

[12]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13]张人杰,王卫东.20世纪教育名家名著[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4]钟启泉,黄志成主编.美国教学论流派[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15]陈羚.国内外有关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综述[J].基础教育研究,2006,(09).

[16]顾泠沅.寻找中间地带[J].上海教育科研,1999,(10).

[17]Robert J.Sternberg,Louise Spear_Swaerling著,赵海燕译.Teaching for Thinking[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18]周烯.论初级中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D].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9]Howard Gardner.Intelligence Reframed: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the 21st Century,The Palmer,2000.

[20]Robert.J.Sternberg.Strategies for Success:Allowing for Thinking Styles.Educational Leadership.November 1993,VOL.52,NO.3.

课堂内外论文范文第8篇

一、教学设计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学

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仍然存在着许多旧的观念,无法摆脱旧的思想、习惯势力、旧的传统的影响,注重45分钟课堂知识的讲授传播,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语文科的本质属性,就是语言的学习和应用,而语文课是多种因素的综合,读写、听、说、修辞、逻辑等等,每节课就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讲授,只有集中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实效。高中语文教育指向“人的发展”。因此就要求我们,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语文实践,能力训练,要以语文知识为基础,做到切实有效,课内课外有机结合。但我认为,无论课内课外,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两个基本点,也就是围绕“能力训练”这个核心而展开,两个基本点就是课内与课外。课内注重于练习,课外致力于阅读,课内课外相互结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而延伸到课外阅读教材,并穿插一些课外读物,这样课堂教学气氛就比较活跃,对深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教学设计必须体现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注重了语语知识的传授,始终让学生在课堂上都是被动的接受,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素质,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自主的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比如每节课在课堂上我都让一两个学生上台发言演讲,然后再请一两个学生上台针对同学演讲发言,发表评价。还有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尽量以问题形式让学生充分讨论,共同解决。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主体参与的感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个个踊跃讨论,积极发言。但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要领,改变旧的学习状态,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融会贯通,终身受益。

三、教学设计要少一些空泛的表演,多一些扎实的训练

课堂教学中,有时根据教材的特点针对某个环节进行相关的表演,这无疑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思想。但如果不顾文本内容,就是单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把表演当成课堂时尚的道具,那么这种做法就很值得商榷了。在设计课堂表演这个环节中,老师应该先思考这样一些问题:首先想一想让学生表演的目的是什么,不能为了表演而表演。我个人认为能不表演就不表演,因为表演毕竟一种辅助手段,而且年级越高越要摒弃。如果学生能透过语言文字在头脑里表演岂不是更好?然后要想你如何让学生表演。我认为应该把表演简单化,情景化,语文化,最好是和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结合起来。课堂表演不是万能的钥匙,过多的课堂表演必然使课堂流于浮华,它更不能代替必要的语文训练。与其课堂上让学生脱离文本浮于表面地演一演,空泛地说一说,走马观花地看一看,到不如为学生多创设一些听、说、读、写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口头表达和书面练笔的机会。没有扎扎实实地“双基”训练,怎么能切实地提高语文能力呢?只有少一些空泛的表演,多一些扎实的训练才能使语文学习摆脱表面的浮华热闹,回归本源。

四、教学设计要少一些合作讨论,多一些朗读品味

课堂内外论文范文第9篇

一、对话教学理论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注重课堂情景的设置

到目前为止,许多高中语文教师都已经认识到了对话教学理论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却不能将对话教学理论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自己的知识,而不注重课堂情景的设置。或者一部分教师在进行课堂设置时并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置,他们只是原封不动的搬用其他学校的对话教学模式,从而使得对话教学理论的应用仅仅是徒有虚名。甚至有一部分教师在课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对话教学方式的效率。

(二)对话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不强

众所周知的是,提问在对话教学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在现阶段,一部分教师坚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一味地讲解,而不注重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掌握情况。另外,还有一部分教师在进行提问不注重问题的质量。例如,有的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没有连贯性,从而使得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不够紧密。另外,还有一部分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不切实际,从而使得学生无从下手。最后,还有一部分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深浅不够明确。这些都是降低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原因。

(三)教师不注意课堂教学的整体连贯性

到目前为止,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对话教学理论的重要性,并且已经将这一教学方式完全应用到了课堂教学过程中。但是,许多教师在讲解课堂内容时不注意课堂教学的整体连贯性,在讲解课堂内容时不能够由浅至深,从而使得许多学生的思维无法紧跟教师讲解的步伐,久而久之,许多学生就会渐渐的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严重地降低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对话教学理论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引领

(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

为了更好的将对话教学理论应用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提高对于教学情景设置的重视程度,然后结合高中语文的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设置合理的教学情景。例如,在讲解一些小说时,教师可以选择一部分学生来进行对话,然后让他们通过对话来理解并且掌握这些内容。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进行讲解,当讲解课文内容时,教师可以选取一部分片段,然后利用多媒体来播放一些与内容有关的图片或者视频,或者也可以选择一部分学生来进行朗读等。

(二)注重提问的有效性以及针对性

提高问题的有效性以及针对性是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之一,因此,教师在进行讲解之前,必须首先要全面的掌握内容,然后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提出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例如,教师在提问时应该始终坚持由浅至深的原则,然后让学生的思维可以有一定的过渡阶段。另外,教师还应该注重问题的连贯性,各个问题之间必须要有一定的联系,从而使得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可以根据各个问题之间的连贯性来进行解答。最后,教师还应该注重所提出问题的针对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完全掌握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相对应的问题。

(三)注意课堂整体的连贯性

到目前为止,仍然有一部分教师在讲解内容时不注意整体连贯性,所讲解的内容比较混乱,久而久之,许多学生便会渐渐的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该提高对于课堂整体连贯性的重视程度。例如,在上课之前,教师应该首先对所讲解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掌握,然后根据这些内容的简易性指定一个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但是,在指定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必须要始终坚持由浅至深这一原则。然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已经指定好的教学方案进行讲解,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三、小结

课堂内外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认知负荷理论 课堂议论 创设方法

随着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到认知主义的“信息获得”再到构建主义的“意义协商”,学科教育从教学系统的设计转向了学习环境的构建,课堂教学也相应地从关注“教师的教”变成了重视“学生的学”,各种课堂学习模式不断涌现。学生通过“课堂议论”环节,大大加深了对知识的认知,同时,“课堂议论”也因其给学生带来了额外的认知负荷而饱受争议,如何提高“课堂议论”的效率成为课堂教学组织中的重要一环。

一、认知负荷理论的内涵

认知负荷理论(Congnitive Load Theory)由澳大利亚心理学家John Sweller在1988年首次提出[1]。这是关于人的大脑工作机制的新理论,这一理论把记忆分为:感觉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所谓认知负荷是指同时被要求施加在工作记忆上的智力活动的全部数量[2]。认知负荷理论认为:在工作记忆中主要有内部认知负荷、外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认知负荷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不断被挖掘出来,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也日益明显,目前在教学过程中普遍认可的做法是尽可能减少内部认知负荷和外部认知负荷等额外认知负荷,增加有效的相关认知负荷,并且使总的认知负荷不超出学习者能承受的总的认知负荷。

二、“课堂议论”的重要意义

一直以来,学习效率备受关注。人们发现教学不是往容器内灌知识,是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构建,重点应在“教学生学”。由于数学知识具有逻辑性强、抽象程度高的特性,导致课堂教学吸引力差,学生普遍感到上数学课枯燥无味。从人本主义的教学观出发,数学教学中的“课堂议论”对于“学生的学”十分必要。其一,“课堂议论”是学生认识知识的有效途径。在“课堂议论”过程中,各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便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的真谛;其二,“课堂议论”是学生转变思维的有效模式。在“课堂议论”过程中不同观点的提出,便于学生开阔眼界,培养发散性思维;最后,“课堂议论”是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有效出路。“课堂议论”的创设为学生提供合作讨论的学习平台,便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建立。

三、以认知负荷为基点,创设有效的“课堂议论”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又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如何进一步挖掘教育资源,从总量上减轻学生认知负荷,创设有效的“课堂议论”,提高学生有效学习的比重,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又一增长点。

(一)从减少外在认知负荷入手,创设多样的“课堂议论”。

在“课堂议论”的创设中,议论内容或是现实引入问题,或是教学重难点,或是知识典型应用,它们都有一个共同问题,即如何呈现在学生面前。外在认知负荷是指由于学习材料的组织和呈现方式引起的认知负荷,因此以优化学习材料的呈现,减少学习者外在认知负荷成为“课堂议论”创设的一个有效突破口。

在“课堂议论”环节的创设中,首先要避免单一的呈现方式。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意义构建,多样的呈现模式更利于知识与经验的融合。因此,教师要避免单一的内容演示或语言复述,比如在议论内容展现时尽量使用双通道的信息刺激,降低外在认知负荷,提高理解程度。其次,科学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如同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便利的同时增加了额外的认知负荷,“课堂议论”的创设要杜绝知识或知识点的轰炸式呈现,要充分考虑多媒体与议论内容间的兼容性,杜绝为了使用而使用的现象。最后,动画、网络等超文本内容的合理配置。配置多种呈现方式要以减少学习为原则,比如在动画展示时务必精简内容,减少冗余内容,避免造成额外的认知负荷。

(二)从减少内在认知负荷入手,创设层进的“课堂议论”。

“课堂议论”时常在教学重、难点等重要环节中创设,往往决定课堂教学的稳步推进,而议论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又关乎课堂教学的成效,因此,对“课堂议论”节奏的把控就尤为重要。内在认知负荷是由元素之间复杂的交互活动引起的,因此,减少元素间不连贯的复杂交互活动,畅通知识间的互动渠道成为创设有效“课堂议论”的另一突破口。

在“课堂议论”的创设中,首先要创设符合“最近发展区”原理的议论环节,通俗来讲就是要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到”,“课堂议论”的材料既要有一定难度,材料难度又不宜过大而超过学生的理解能力,保证议论时的互动不至于带来过大的内在认知负荷。比如,在组织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议论前,最好先解决对方程的解的思想掌握。其次,议论环节模块化。将议论设置在同一元素的互动范围内,比如,将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方程的解、方程组的解等知识的相关议论在同一课时内开展;再次,样例教学、变式教学的层进式设计。在知识点的早期议论阶段,学习不完整的样例、变式是有效的手段,但随着课堂议论的深入,内在认知负荷减少,这样就可以把富余的认知资源用于应对外在的认知负荷或相关认知负荷。

(三)从增加相关认知负荷入手,创设图式的“课堂议论”。

学生对知识的内化需要付出认知努力,为了实现对知识的意义构建而内化为个体经验,学习者需要建立自己的认知模式,这种可促进知识构建的相关认知负荷称为相关认知负荷。相关认知负荷的增加说明学习者在知识内化过程中的认知努力增加。

在“课堂议论”创设中,首先要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认知图式。实践证明,基于图式的学习方式是高效的学习,创设图式议论模式,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图式是“课堂议论”的重要目标。其次,努力促进学生图式构建的自动化迁移。图式构建会增加相关性认知负荷,反复的训练图式构建过程能促使图式自动化,最终提高认知效率。再次,促进学生对议论的自我解释。图式的构建对议论的效率提高至关重要,学生要逐步培养对议论材料的自我解释,在这一过程中的认知负荷也是有效负荷。

四、结语

从学生认知负荷出发,创设高效的“课堂议论”是实现学生高效学习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务必利用认知负荷理论,减少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增加相关性认知负荷,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参考文献:

课堂内外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跨文化交际能力;应用

根据大学校友会网的调查,企业对大学生求职的要求一般包括三大方面:一是学习能力,二是实践动手能力,三是语言和文笔能力。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看,高校在课程安排中注重通过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通过实验、模拟、实习、学科竞赛等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文笔能力通过撰写论文可以获得,但是语言能力的培养往往被忽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学生越来越需要具有一定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更进一步来说,任何专业和岗位越来越可能产生涉外业务,使得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升级为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40年代的美国,而这个时代也正是美国二战后经济崛起,企业走出国门的时代。目前,大学生以语言综合运用为基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大学外语课程和极少比例的跨文化类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经济全球化的需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大众化、互动性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平台,带来了质的飞跃,使培养模式朝着个性化、自主式、主动式的良性方面发展。在这种信息化环境中,翻转课堂应运而生,它是现代化教学的产物,是将传统的教学优势和现代化的教学优势相结合的混合式的教育理念。

一、高校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大学外语课程难以承担着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主要责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大学外语课程的核心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学习策略、知识结构、英美文学的一般鉴赏能力以及文化意识等等。在这一核心目标的推动下,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的词汇、语法、段落分析和简单的课堂互动,还要尝试使用多种教育教学资源和手段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语言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水平。目前各高校外语教学课时紧张,讲课内容、授课格局受到一定限制,致使教师授课切入点不得不加以调整,授课内容主要集中在单词讲解、词汇辨析、句法结构分析等最为基础的语言层面。对于课文作者所处国家和时代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文章深层次内容和结构分析等较高层面的外语教学只能进行分散性、不系统的导入,课堂内容设计不够完善,仅仅依靠大学外语课程似乎很难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公选课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更加乏力

各高校对非外语专业学生不开设专门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对其这方面的培养和提高多采用公共选修课的形式,由学生自主选择,但是以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核心领域可供选择的课程不够丰富。而且,学生在选课过程中过于实际和功利,只选择与自己专业密切相关的实用性课程,而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另外,选修课的课时相对较少,可供分享和探讨的资源有限,同时学生对选修课重视程度不够,教师疏于管理,导致其距离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预期具有一定差距。

(三)部分学生重考试环节,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以大学外语课程为例,学生迫于考试压力,只注重单词、句型、语言细节的基础性学习,缺乏对一种语言的整体把握,把外语学习单纯地看成一门功课来完成,表现在课上有的学生对教师的文化导入不感兴趣,对老师提出的有关跨文化交际的问题,不愿主动参与讨论,外语学习只是为了过级和应对期末考试。事实上,学习外语是科学化、系统化的工程,绝不是单词、语法、句法的堆砌。

(四)针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缺乏系统

完善的评价体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以大学外语课程为例,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考核,大多通过大学外语期末考试中的口语测试、听力考试和翻译、作文等形式进行综合性分析,而有些涉及到跨文化知识的考核内容缺乏代表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过程性的阶梯培养,对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评估也应是过程性评估,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监管措施,致使学生在学习中松懈怠慢,过度追求最终的成绩结果,忽视过程中的学习体验。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作用

翻转课堂在2011年被加拿大《环球邮报》评为教育界重大技术变革。比尔•盖茨称其预见了教育的未来,引领了一场教育革命。翻转课堂是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翻转的过程,是“流程的变革”,是学生学习从主动输入到内化理解再到课堂讨论、知识输出的创新学习过程。这种教学流程和范式的转变,促进了教师教学思维的革新,也促进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化。

(一)翻转课堂使大学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内容的设计更加完善

采用大学外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一改传统的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学习状态。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可以在教学准备的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的布置有条不紊地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安排时间和学习进度,自主学习教师制作的课件和视频内容,自主将知识内化吸收理解。课上主要是知识输出和输入相互结合的阶段,也是交流讨论、互通有无的阶段。教师是互动交流的引领者和掌控者,学生是中心,教师鼓励学生参与知识的讨论,将不太清晰的跨文化知识进一步内化。通过翻转课堂的启用,成功地引导学生从最低级的单纯语言学习中走出来,迈向更高层面的跨文化交际领域。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弥补了跨文化公选课课程设置的不足

目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公共选修课数量不多,而且其教学流程普遍归结为知识输入、知识内化和知识输出的线性思维模式。公选课中翻转课堂模式就是要打破已有思维定式,使其转换成螺旋上升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教师是外在动力,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经过反复推敲而准备好的微视频和课件等数字化资源,指导学生理解消化知识,精心策划课堂内容,组织学生对所掌握知识进行分析应用、讨论研究,在课堂交流中及时发现问题、整改并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可将所有准备的资源传到校园学习网上与学生一同分享,以老师的知识储备为源,以新媒体时代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渠,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形成跨文化交际体系培养的新格局。

(三)翻转课堂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加立体地体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在翻转课堂的准备阶段,高质量的容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课前内容安排,能够激发学生通过主动学习逐渐扫清障碍,发挥其内生动力和探究潜力,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培养了全方位缜密的思维模式。课上根据教材需要所进行的小组讨论、分角色饰演和组内形成性报告等方式,发送与接收信息,互助合作完成既定目标,促进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合作中培养了学生人际协调与沟通能力,中西方思维方式辨析能力,加大了学生的模拟实践体验机会。创新能力一直以来都是大学教学追求的至高目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研讨和模拟实践中产生创新意识,养成创新型学习习惯。而且,在准备阶段,有了老师的线上指导和鼓励,学生在知识内化过程中不再感觉孤立无依,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对于中西方文化差异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激励学生在不同的领域中探求新的发现,以便在课堂讨论和深化知识阶段,有让人耳目一新的独到见解和理论支撑与同学们一同分享。

(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形成性评价体系

美国芝加哥大学斯克里文教授提出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形成性评价正逐渐成为主流评价体系。无论是跨文化公选课还是大学外语课程教学,翻转课堂中的各个环节都成就了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实现。准备阶段的自主学习能力考核可以在课堂发言中得以实现,课上的个人汇报和演讲能够反映出学生对跨文化交际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小组讨论和角色表演可以折射出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教师的总结既是对学生能力的评价也是对自己下一步工作的调整和改进。这样周而复始、螺旋式上升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与之相对应的整个评价过程完全符合大学教学要求中的形成性评估考核模式。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应用

(一)课前有针对性地设计跨文化知识相关的视频和课件

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翻转课堂的组织者应认真整合和处理课件和视频内容,力求简洁明了、清晰易懂。课件和视频内容除了对语言点的详细解析外,还要设置文化背景知识介绍和作者的相应信息,同时尽量涉及学生感兴趣和具有时效性的热门话题。在跨文化知识的介绍中适当安排提问和供学生思考的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寻求答案,鼓励其扩充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内在潜力,发挥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能力。

(二)构建师生课前、课后跨文化知识学习的交流平台

建立师生交流平台,实时与学生互动,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进行个性化辅导。根据对学生网上学习的监控,进一步了解每位学生的基础和学习状况,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开通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讨论板块,挑选成绩好的学生担负起带领同学一同进步的重任,做好老师的助手。教师还可以通过在线交流实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并将学习进程快、质量高的学生信息公布在师生交流版上,激励其他同学赶超。

(三)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跨文化知识的兴趣

课前通过教学网络平台进一步了解学生对跨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普遍感兴趣的方面,重点突出地设计课堂内容和教学环节。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他们提供演讲、辩论、小组讨论的机会,学生通过语言交流将跨文化知识内化理解,形成体系。辩论和小组讨论是互动课堂的普遍应用形式,鼓励每名同学参与其中,承担起在各自组内的职责,使大家集思广益,共同解决疑难问题。在课堂分组方面,兼顾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学习进度、性格因素、组织协调和领导能力等,使学生彼此能够取长补短,相互协作、相互影响、共同进步。同时,教师要有效的参与课堂活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管,对重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的做清晰透彻的讲解,并进行必要补充,做好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翻转课堂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四)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给学生

在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下,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件和视频的准备环节,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环节,课后作业的完成环节等,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全方位考核,并将其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提高过程性学习的时效性和考核的灵活性。总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它需要教师以不同的方式、角度,利用对比研究法、讨论归纳法、直观教学法乃至设置情境法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这些方法在传统的教学中很难完全应用和实现,而翻转课堂却可以使这些难题迎刃而解。翻转课堂模式中,教师把课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转移到课下,课上是对知识巩固、研究讨论和深化的过程。因而,教师是翻转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导者,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性。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显著提升,也教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后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螺旋式提高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86.

[2]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5-16.

[3]朱文俊.现代英语语言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185.

[4]商金芳,李清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探索,2013(3):43-44.

[5]冯平.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衡水学院学报,2015(4):123-125.

[6]萨尔曼•可汗.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21-30.

[7]关中客.颠倒教室究竟颠倒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5):19-22

[8]杨昊,曹乐.用对话教学法翻转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范式的翻转[J].现代教育技术,2015(4):71-78.

[9]娄瑞娟,訾缨,段克勤.大学外语文化类公共选修课考评形式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3(9):89-90.

课堂内外论文范文第12篇

论文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培养面向社会的高质量适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应该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开展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

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的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是“作为一定的阶段,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从本质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即实践活动。如果将实践活动区分为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践三大类的话,思想政治教育应归入社会实践活动,是其中的教育实践形式之一;如果将实践活动对象区分为自然、社会、人的话,它属于以人为对象的实践活动,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于人思想观念与行为的发展与改造的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是关于“教学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而不是关于“教学是什么”的问题。学生通过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课程,既把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又在实践中得到了理论教学和课堂上得不到的知识。

同时,在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并且从中受到了最为切实有效、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目标的认识

1.通过课堂实践教学,可使教学内容活起来,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实践教学中以大量的、鲜活的资料或案例,为理论教学提供坚实的实践支撑。一方面,解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理论到理论单一的模式,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另一方面,通过给学生提供自学、思考、研究、讨论、辩论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的认识,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2.通过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注社会承担责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律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管理活动,在活动中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协调与管理,在参预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对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式的认识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分为课堂内的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而课外实践教学又分为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

(一)课堂内的实践教学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根据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而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包括:课堂讨论、演讲、辩论、观看课件等。

1.课堂讨论和辩论。课堂讨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围绕某一理论或现实问题各自抒发己见,展开辩论,以求得正确认识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的特点在于信息多向,传递反馈迅速,能够调动每一个参与者的积极性。增强参与意识,使得教学模式不再单一,课堂气氛不再沉闷,增加吸引力和说服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通过课件创设现实情境。课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创设了用语言无法营造的情境,能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其主要特点是生动、形象、具体、富有吸引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些事物和现实,如具体事件、异国的风土人情、宏观世界、微观结构、事物的内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等很难使大学生实际感知,而这些通过教师的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都可以表现出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增强生动性、实效性,并提供更大的信息量,使抽象的理论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接受理论知识。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外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所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以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包括校内实践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

1. 校内实践活动

校内实践活动是在学校范围内除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外所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主要有:读书活动、社团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育教学的延伸,是寓教于乐的载体,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堂内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1)读书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常阅读报刊,丰富时事政策教育的内容,加深对时事政策的理解,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帮助学生用已学的知识和马列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形势,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丰富和加深已学的政治理论知识。(2)观看影像资料。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观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电影、教学资料片、以及富有教育意义的影视资料,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构建良好的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怡情养性、陶冶高尚情操。(3)大学生社团活动。大学生社团活动作为学校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而存在,是学生依据自己的需要而自由拓宽的天地,是大学生培养能力、增长知识、提高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仅靠课堂教育是不行的。(4)开设专题讲座。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专题讲座和学术讲座,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可以通过外请专家或自己开设讲座的方式。

2. 校外实践活动

校外实践活动是指在学校以外进行的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活动,以弥补校内实践活动和课堂内实践活动不足。它包括: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志愿者服务等。(1)社会调查。社会调查就是指大学生带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深入农村、社区、单位和家庭,了解情况,找出问题的表现、分析原因的实践活动。(2)参观访问。参观访问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按照教学内容、要求有目的地组织大学生到纪念地、示范村、镇、企业等单位了解情况,获得信息的实践活动。(3)志愿者服务。志愿者服务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利用自己的休息闲暇时间、自己的技能、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善心,无偿为社会上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孤儿等提供帮助或向社会奉献爱心的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培养面向社会的高质量适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我们应该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制定详细的措施,开展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课堂内外论文范文第13篇

    我国英语学习者主要是通过在校期间进行外语学习。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大学或研究生阶段,都有机会在课堂中进行英语学习。然而,虽然历时多年的接触英语学习,但在中国外语学习的环境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因此通过研究外语课堂的情况可以对我国英语教育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通过观察和分析外语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为我们改进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提供指导。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英语学习者人数众多,相应的英语水平也呈现出多样性。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三本院校和独立学院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股生力军,在当今高等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不断引起教育学者和专家的关注。在这些院校的英语课堂上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是怎样的,教师是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这些话题日益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并逐渐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研究内容。因此对三本和独立学院的课堂研究是十分必要且有意义的。三本院校中的英语专业教学与我国二本以及一本的英语课堂教学不尽相同。首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有一定的差别,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也有各自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一所三本院校的综合英语课堂上互动模式的初步分析,从而对三本院校的英语课堂的教学情况有个初步的认识。

    2社会文化理论与课堂互动的关系

    在二语习得理论看来,Krashen认为教师对学生学习知识的可理解性输入会导致语言习得的发生。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何为可理解性的知识输入,无法给予准确的界定。但是不可否认学习一定要有外界知识的输入,这是学习的必要条件之一。而在Swain看来,语言输出(学生的语言输出)才是导致语言习得发生的条件。在习得者语言输出的过程中,检验是否已掌握其语言知识。但从另外的角度来分析,语言输出从何而来?答案不言而喻,即是有输入作为基础。但在具体的语言学习过程中,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不论是侧重Krashen还是侧重Swain的理论,都会相应地忽视另外一方面。实践证明,能否将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一直以来是学者和研究人员所致力的方向。众所周知,人是外在社会环境中的一分子,而非孤立存在的个体。因此人类的语言具有社会性。人类又有文明的历史,因此人的语言具备了历史性的特点。因此社会文化性是人类语言的一个显着性特征。单独地去研究人体的人而脱离语言学习的环境是不正确的。在Vygotsky看来,语言学习的内化是由社会变化而引起的,个人的主观知识需要经发表而转化为使他人有可能接受的客观知识,这一转化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过程。因此,客观性本身应被理解为社会性。也就是说语言的掌握与习得过程是学习者由社会层面转化或内化到人的心理层面的。三本院校的英语课堂中,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对而言基础较为薄弱,单词量较小,语法知识较为欠缺。几乎无法形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仅教师独白讲授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无法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因此在课堂中进行多种形式的互动式教学显得尤为必要。语言学习者与外语教师在课堂上的互动是二语学习主要的社会互动形式。这就指明了语言教师应更加注重课堂互动的质量。将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最大限度地交给学生进行语言练习,不一定是最有效率的语言学习方式(GuiMin,2006)。学生的语言输出应该得到教师较好的引导与指导。不论是关于语言的输入还是学生的语言输出的课堂活动,都不能夸大其作用。课堂活动的组织应该充分考虑到师生间以及生生间课堂互动的有效性。

    2.1视听说相结合的方式在综合英语进入主题课文的教学前,先让学生观看一段背景视频,然后根据内容进行相应的提问。观看视频后,先将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该形式是学生个体间的互动。作为同伴(peer),彼此间的语言水平比较接近,同伴间的话题讨论可最大程度地给予对方脚手架的作用,从而促使更深入的讨论。这种情况下教师组织的协作学习即生生间的讨论与交流,可以积极地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的发展。小组讨论后,由小组内部推荐出一名代表与其他小组的代表进行全班范围内的话题讨论。在全班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其中。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充当了脚手架的作用。在社会文化理论看来,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的语言知识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课堂里学生并不是把新知识生搬硬套地移到大脑中,而是与头脑中已存的旧知识即自己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互动根据教学内容创建情景,并且为学生提示新旧知识之间的线索促使学生建构新知识。在课堂中,教师就如同学生习得知识建构的桥梁。教师对学生的语言水平有较好的认识,这使得教师能够通过“最近发展区”给予学生语言学习的指导和帮助。

    2.2教师课堂讲授(也称之为独白讲授)与课堂提问相结合的方式当教师讲授新单词或语法点时,对于学生而言这些知社会文化理论在英语课堂互动教学中的应用李倩(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辽宁?沈阳110167)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2)14-0118-02外语识往往是枯燥无味的,此时学生基本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因此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是教学的关键所在。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提问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学生的课堂提问可引发学生对过去已学知识的联想。同时,也可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例如,对可接受性词汇的考查,当提到生气一词时大部分学生可能想到的是furious,而教师此时可以运用其他类似的表达方式引发学生的联想,即通过提问关于该词的近义词有哪些。例如,同类的表达还有blowup,flyoffthehandle,loseone’scool。因此,进行课堂互动为进行对话交际提供了机会和可能,使语言学习不再是孤立的无生命的符号堆砌的过程了。

    2.3课前的presentation与课后的summary相结合学生语言学习的输出形式在课堂中主要是口语输出和笔头输出。课堂上学生的语言输出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在我国的英语课堂中,学生的口语产出形式可分为较短的词语表达和连贯的口语表达。笔头输出可以通过翻译、写作等形式进行。进入高等阶段的英语学习,培养学生的连贯的语言表达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教师在参与学生个人的课堂和课后的语言输出的过程中要给予点评,这不仅体现了师生的课堂互动,同时也让师生间在课下也建立起了一种互动关系。

课堂内外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桥梁工程全英文教学;创新创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出的号召,旨在培养前沿性创新人才[1]。当前,国际形势日益复杂,世界各国竞争突出,人才竞争更是明显,但目前我国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充足。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提高我国国力的硬性要求,因此要发挥高校教育的主体作用,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2]。近年来,我国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教育国际化目前已成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模式之一。进行专业课与选修课的全英文教学,可以使学生提高自身的英语交流能力与专业课的学习能力,为学生日后出国深造打下基础,同时满足社会对具有高水平英语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高水平人才的需求。随着国内“双一流”大学建设进度的不断推进和国内外高校在国际间进行合作交流的需求与日俱增,高等教育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专业知识,还需要他们拥有全球化与国际化的视野与创新意识。同时,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与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愿意到中国留学[4]。然而留学生大部分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所接受的基础教育和我国学生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课程水平大多参差不齐,同时大多留学生汉语基础薄弱,中文水平有限,因此留学生课程更多地采用全英文授课方式[5]。可见,创新创业背景下全英文教学的推进十分重要。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了如何将翻转课堂应用到桥梁工程全英文教学,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综合能力。翻转课堂可以提升自学能力强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其利用最新网络资源,优化分解课前、课堂、课后教学任务,在不增加学生学习压力的前提下,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同时,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可利用后台数据,为教师提供学生学习过程数据,并分析线上学习结构,这有助于促进教师完善和改进教学内容,且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调整学习计划和方法,特别适用于全英文教学这类信息量大、课前花费较长时间的课程。

一、翻转课堂在桥梁工程全英文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教师创建的学习资料,在课堂中交流,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灌输式”教学的模式,其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把教学过程反过来,要求学生在课前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借助授课教师提供的相关教学资源,实现自主学习,并在线上与其他学生及教师进行交流互动[6]。而课堂则变成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场所,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答疑解惑。对于某些理论知识较多且晦涩难懂的课程来说,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其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而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授课的方法和习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出互联网在教育上的作用和优势,让学生自主学习,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7]。翻转课堂教学为性格腼腆的学生提供了更多通过主动发言展示自己的平台,学生普遍认为文字输入或语音发表观点比在教室上课发言时更容易克服紧张的情绪;认为课堂上教师不仅教授了语言知识,对于演示文稿PPT的制作经验传授也很有用;课堂上互动形式多而频繁,如随机点名小程序可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与活跃程度。同时对于自学能力强的学生来说,翻转课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其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持续学习新的内容,激发学习动力[8]。此外,这部分学生还能利用最新的网络资源,学习效果较好。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线上教学资料丰富,其可借助计算机技术分析线上学习的结果,轻松完成有迹可循的全过程评价,并能及时促进教师完善和改进教学内容。通过把翻转课堂作为学习工具,学生将学习和新鲜感结合起来,可增强学习的热情[9]。因此,翻转课堂必将在目前教育教学中得到更广泛的运用。桥梁工程作为土木工程的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能力。同时,桥梁工程这门课程与工程生产活动联系密切,课程所讲授的内容是对工程实践的总结,这一特点为其进行全英文教学奠定了基础。桥梁工程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与结构力学、钢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等课程相关的知识结合密切。同时,随着桥梁工程中所应用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迅速发展,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许多的文献和报告都使用英语表述,所以在这种新的发展趋势下,桥梁工程课程教学可以通过翻转课堂形式进行。形式多样且针对性强的课前学习资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输入内容,同时学生还能自行把握学习进度。以桥梁工程相关视频材料为例,学生可在课前反复观看,自行调节学习节奏。翻转课堂上进行的小组讨论、师生讨论等语言形式的互动则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全英文语言锻炼机会,同时也促进了其对桥梁工程相关各类知识的理解,进而可使其更好地掌握前沿的桥梁工程知识和技术。通过翻转课堂,从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思考可能会比仅从“课堂学习”去思考更有效果,这样可有效调动学生课内、课外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将该方法应用到桥梁工程全英文教学中,有利于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水平及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后续的学习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二、创新创业背景下翻转课堂在桥梁工程全英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将翻转课堂应用于桥梁工程全英文教学。

(一)基于翻转课堂的课前预习

课前,授课教师要准备桥梁工程全英文教学资源,包括与课程相关的视频、音频、PPT等,其可将相关教学资源上传至班级群或各个学习平台,让学生自主学习,观看课程视频、PPT并完成课前练习。这里的课前预习准备工作与传统预习有所区别,一般需借助技术支持,即学生运用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进行线上自主学习,并且可以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网上交流,因此教师不需要重复讲解桥梁工程基本知识点,而是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解答其存在的问题和疑惑。通过翻转课堂课前预习,教师可提前开展桥梁工程教学设计,明确学生理论部分与设计部分的教学目标,并进一步选择合理的学习资源,设计相应的线上测验。教师应把相关学习资源和有层次感的任务同步到线上,让学生提前了解这门课程的知识点,同时可以采取线上交流的方式与教师或其他学生进行一定的讨论,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程的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激发创新创业意识。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课中教学组织

课中,授课教师要通过探讨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常用的桥梁工程英文术语,进一步解决实际桥梁工程设计问题,对规范中涉及的设计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学生则要确定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独立或协作对理论进行深入探究、实践操作。由于课前预习的存在,教师可把更多时间放在桥梁工程课程知识点归纳、重难点总结上,且可引入实际的桥梁设计应用案例开展讨论和讲解。翻转课堂中,学生可针对桥梁工程专业问题开展小组讨论,从而由被动听课转换为主动学习,教师则在旁起引导与答疑作用,并对学生课堂表现开展快速测评,最终依据各个小组汇报和测评结果集中解答学生探讨过程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际桥梁的设计工作,开展头脑风暴进行桥梁方案比选,并重视每位学生学习差异、长处,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讨论、沟通能力及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让学生各抒己见。讨论结束后,任课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指出学生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肯定学生设计过程中的闪光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需要注意的是,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可能会表现得较活跃,为了避免出现秩序混乱的情况,授课教师需时刻把控课堂秩序,当然也可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一组确定一名负责人维持讨论秩序,将讨论内容限制在与桥梁工程相关专业范围内。另外,在桥梁工程教学中,讨论需循序渐进,符合由浅及深的学习规律。为了促进全英文学习的顺利开展与讨论的顺利进行,教师要熟悉每个讨论环节涉及的内容和技能,进而设定每个单元的目标,促使教学保持连贯性。翻转课堂不只局限于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更重要的是教师要针对学生课前学习的问题、疑惑实时调整课堂讲授内容重点,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在实现知识内化、巩固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桥梁问题的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预评估快速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相关专业知识学习情况,记录学生的主要学习风格并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从而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三)基于翻转课堂的课后总结与考核标准

在课堂结束后,教师要精心布置思考问题,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其开展进一步的课后讨论学习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应用桥梁工程相关知识完成专业知识外化及实际工程检验。比如,在讲述桥梁类型这一章节时,教师可将学生分组,使其分别调研讨论所在城市中存在的梁桥、拱桥、斜拉桥等不同桥型,并开展实地考察,进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严格检查,尽力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课后学生还应整理归纳课堂中遇到的专业问题,并在线上进行分享交流,从而在发现问题、交流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解决实际桥梁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要在线上查看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学情总结,并根据反馈进行再次备课,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线上教学资源。此外,教师需建设与翻转课堂相匹配的课程考核体系。目前,传统的桥梁工程考核主要包括两部分:平时作业与期末考试,这样的考核内容较为单一,主要是针对专业知识点进行考核,对于全英文教学中听力与英语表达部分的考核不到位,且缺乏对学生创新性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考核,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因此,本研究探索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桥梁工程考核评价标准,主张从单一专业知识考核方式向全方位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英文沟通与创新能力的考核方式过渡。具体而言,教师可将学生的平时成绩扩展为课前预习成绩、课堂讨论参与度及课后讨论与测试,进而全方位考查学生学习水平。课前预习可通过浏览学习资料时间及课前测试分数进行量化考核,课堂参与度可根据讨论时间与教师评价及小组成员之间评价进行综合评定,课后评价主要通过小组成员之间打分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定。对于期末考试,教师可设计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传统的试卷考试,即通过全英文试卷考核学生的英文专业术语、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部分设计专题讨论,即教师随机分配桥梁工程相关专业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采用全英文作答,教师现场打分,或者针对某一地形信息,让学生论述科学合理的桥梁设计方案,以此丰富桥梁工程课程考核方式。教师也可将创新创业素质分引入考核体系,将学生参与的相关桥梁工程设计大赛、专业知识竞赛、等相关活动作为加分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下桥梁工程全方位、多层次的过程考核体系。

三、结语

本文介绍了创新创业背景下,如何将翻转课堂应用于桥梁工程全英文教学。翻转课堂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有着鲜明的特点。翻转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课前自学能力,将课堂上的思考提至课前,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学习,然后在课堂互相交流学习过程中的疑惑与困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翻转课堂将传统教学的“教师主导”转变为“师生探讨”的形式,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在桥梁工程全英文教学中,难免会产生许多困难,也容易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厌倦疲惫的消极心态,而翻转课堂的出现给桥梁工程的全英文教学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充分锻炼并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通过课前阅读学习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将疑问在课堂上与教师、同学交流,可大大减少学生在桥梁工程全英文教学中感到枯燥乏味的可能性。课中,教师依据学生的疑问进行授课并组织课堂讨论,将课堂教学变为课堂解疑,将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集中在每堂课中进行解决,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这样做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结束后,教师布置思考问题,开展课后的调研与探讨,并建立与翻转课堂配套的桥梁工程课程考核体系。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能更清晰地了解学生专业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将授课变得更有侧重点,从而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水平,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让桥梁工程全英文教学变得更有活力。

参考文献:

[1]彭苗.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问题[J].大学教育,2021(1):168-170.

[2]聂发辉,吴道,夏敏峰,等.工程教育认证下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J].西部素质教育,2020,6(6):48-50.

[3]张洁,黄宏伟.“双一流”背景下全英文课程建设案例分析及建议[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3):57-61.

[4]朱宗渊.留学生能源与动力工程课程全英文教学和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20,7(13):149-150,160.

[5]李泓昊.土木工程专业留学生结构力学课程全英文教学探讨[J].高教学刊,2017(2):77-78,81.

[6]布占宇.桥梁工程在线课程与翻转课堂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28):173-174.

[7]郭丹丹,项健,肖光朋,等.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方式探索[J].四川建筑,2021,41(2):269-270.

[8]卞学字,孙婷,刘建旭.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效果提升路径研究[J].科技风,2021(33):110-112.

课堂内外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Android开发;教学;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视频;自主学习

1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平板等移动智能设备迅速普及,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成为当前软件开发的热点。面向移动嵌入式设备的开源操作系统Android得到了最广泛的支持,Android开发的教学、培训也得到了空前的关注。Android开发是实践为主的一门课程,内容多、学时有限。传统教学模式重课堂讲解、轻实践教学。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碰到大量的细节问题,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由此学习积极性降低,极大地影响学习效果。在Android开发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课前布置学习任务,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课堂学习中安排项目驱动式任务,学生在课堂中开发、研讨,教师有重点的讲解、辅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隋,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2.Android课程翻转课堂模式的可行性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理念强调的是学习场所的翻转,即学生基于互联网资源特别是视频教学资源课外自学完成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练习讨论完成知识的内化。翻转课堂理念是由BergmannJ.和Sams A.提出来的,他们在教学中采用了这一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1强实践性

c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课程相比,Android开发课程更加面向应用,是以实践为主的一门课程,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来完成上机实训。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理论教学为主,学生被动的听,这种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基于传统课堂的Android课程教学很容易造成“学”与“用”分离,使学生感觉枯燥,失去学习兴趣。翻转课堂把教师的单向传授过程转变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交流、探讨,课堂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场所。翻转课堂督促学生把大量课外时间投入到Android实践学习中,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训练。

2.2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

随着教育信息化、智能化的深入推进,数字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在线教育蓬勃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知识传播的最佳载体。教学视频是Android开发学习的重要资源。与教师实际课堂教学相比,制作精良的教学视频往往基于名师主讲,结合精选剪辑、后期制作、加速播放等技术,内容精炼、细节丰富、重点突出。特别是教学视频可以反复播放,这是课堂现场教学很难达到的效果。近年来,MOOC风暴席卷高等教育行业。MOOC拥有大量优质课程资源,极大促进了世界范围内课程资源的共享。作为互联网流行技术的Android,其文档、视频学习资源在互联网上极为丰富,教师有非常大的选择空间,能充分满足翻转课堂教学过程的需要。

2.3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

利用互联网自主学习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普遍有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特别是计算机、信息相关专业的学生,熟练掌握PC、智能移动设备的使用,利用互联网资源学习的能力已完全具备。研究表明,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具备了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学能力,少部分自觉性不强,不善于自学的同学在老师引导、同学带动下也能胜任翻转课堂自主学习的要求。

3.Android课程翻转课堂支撑资源

翻转课堂的主要学习过程是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的,这一模式需要大量的支撑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使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够监督管理。

3.1网络教学平台

课程学习资源的组织,学习过程的交流互动、监督管理需要功能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支持。基于这一平台,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在线学习、问题讨论、作业提交。网络教学平台设计如图1所示:

学生可以登录前台学习模块进行课程学习,按章节循序渐进观看教学视频,查阅教学文档;完成项目驱动式练习,提交项目文件,记录自己碰到的问题;查阅实验指导,完成实验;在交流讨论区提出问题或帮忙解决问题。教师可以登录后台管理模块管理教学视频和教学文档;查看学生学习进度和练习完成情况;管理实验项目和练习项目;在交流讨论区帮忙解决问题。

3.2教学视频和教学文档

网络教学平台最重要的资源是教学视频和文档。教学视频须实例精选、过程紧凑、细节清晰、重点突出。视频内容与阶段目标、课堂练习统一。教学文档包括教学课件、技术文档资料,用于解释视频中涉及的理论基础与技术细节,方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查阅。翻转课堂模式主要的学习环节是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高质量的教学视频能有效带动、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操作任务。对于复杂的操作细节,学生可以重复回放视频。教学平台中有各类教材、参考书配套视频可供选择,也包括互联网上免费的教学视频链接。考虑到技术更新与个性化教学需要,课程主讲教师应及时录制自己主讲的视频片段。

4.Android开发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研究

4.1翻转课堂模式教学过程

翻转课堂模式全过程由四个环节组成:问题引导、课前学习、课堂内化、课后固化。

问题引导环节,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学习内容,指定或指导学生选择相应的教学视频、教学文档作为主要学习资源;指定或指导学生选择特定课前训练和课堂训练内容;教师设计学习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并寻找答案。

课前学习环节由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视频、教学文档的学习,完成课前训练内容,做好课堂训练准备。这个环节是主要的学习环节,由学生课外自主进行,学习过程中需记录碰到的问题。教师有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掌握情况加快进或者放慢进度。完成教学视频、教学文档学习之后,学生把教学视频中的项目或任务重做一遍完成第一轮实践学习。按任务驱动学习的要求,学生还需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前任务训练,完成第二轮实践学习。然后提交工程、安装包及文档,碰到问题则记录下来,作为课堂交流的内容。这一阶段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主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

课堂内化环节是翻转课堂的关键环节,教师通过课堂组织完成学生的知识内化。翻转课堂Android开发学习中,课堂教学包括教师重点案例讲解、课堂练习、交流讨论三个环节。教师重点案例讲解是对关键知识点的提炼和拓展,帮助学生把握学习的关键内容。课堂练习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教师根据章节知识点设计好练习任务,学生在课堂练习阶段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在每次课的最后,安排交流讨论环节,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各自遇到的疑难问题,个别关键问题由教师重点指导。课堂教学还包括实验教学,实验教学采用项目驱动模式,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组建项目学习团队,按实验项目规模适当分工。项目学习小组组长负责组员的任务分配、进度跟踪。教师通过与组长交流掌握每一个小组的实验情况。课堂学习完成以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交课堂训练成果。

课后固化环节,教师总结学生课堂训练成果,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提出反馈意见,指出错误和不足。学生重温课堂训练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检查修改课前训练、课堂训练与实验项目代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重新提交,由此完成本A段教学内容的学习。Android开发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如图2所示。

4.2问题与对策

Android开发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外自学成为主要的学习环节,教学视频承担了一对一教学的“虚拟教师”角色,课外的“教”是隐性的。课堂内化环节,练习、讨论成为知识内化的关键,课堂上的“学”是显性的。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翻转课堂的课堂内化环节是更高层次的教师主导、学生为主的教学互动。翻转课堂模式中,教师退居幕后,表面上看,似乎教师主导弱化了。实际上,教师的任务更重了,作为翻转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主持者,教师面临了更大的挑战。

成功的翻转课堂教学依赖于高效能的学生、教师和教学资源。课外自学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高度的自觉性、良好的理解能力;良好的课堂训练、互动需要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这些高层次素质正是学生尚需学习、提高的。从心理学角度看,循序渐进的引导、学习动机教育、学习成果强化激励是培养学生强烈求知欲和主动学习的关键。以AAndroid开发课程为例,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时代背景、前沿热点介绍,是学习动机教育的重要组成。教师是翻转课堂的主导者,相对于传统教学的知识传授,翻转课堂在教学引导、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渊博的知识、开阔的眼界、高效的管理、躬亲力行的实践示范。以Android开发课程为例,精心的项目选择有助于各关键知识点的融会贯通;教师实践示范有助于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培养学习信心、建立对教师的信任;严格的项目开发过程管理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工程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丰富的教学资源是翻转课堂模式成功的客观要素。基于学科建设搭建性价比优良的云计算在线学习平台。Android开发课程建设充分利用免费教学媒体、MOOC资源;精选教材,合理使用教材配套的视频、文档、源码资源。Android系统版本更新换代速度很快,本课程教学需要快速的知识更新,教学案例、源码版本也应同步更新。

5.结论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Android开发课程教学有重要的意义。翻转课堂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个性化学习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对于提高Android课堂教学活力和教学质量能发挥重要作用。翻转课堂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优质教学资源,使教师从低质量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在教学中更多的充当引导、监督和全局指导的角色,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Android开发课程中采用翻转课堂模式需要注意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