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

大众心理学论文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众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大众文化逐渐成为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主要文化形态。大众文化的崛起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社会文化环境更加复杂,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挑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众文化以商业性、媒介性、娱乐性、世俗性、流行性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话语体系产生了消解作用,从而威胁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主导权。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特征,决定了文化可以以资本的形式赎取和转化为经济价值,语言符号也成为可供消费的文化商品。文化的资本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于价值理性的道德话语体系带来挑战,淡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色彩,资本本位取代价值本位冲击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主导逻辑。

大众文化的媒介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诉求的是感官经验的视觉形象,而非书面性概念意义的文本修辞效果。由于大众文化的影像、模拟和仿真在高校思想政治思想理论课中过度再生产,消解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对现实的批判性和反思精神。

大众文化的娱乐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将感性层面的本能欲望满足所获得的消遣愉悦作为卖点,而不是深层精神的充实和心灵的震撼,就此造成大众文化的世俗化、庸俗化和低俗化。大众文化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持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以游戏的形式消解了教学话语体系的意识形态宜教色彩。

大众文化的世俗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反映的是大众日常生活的平凡叙事,而不是基于抽象的价值理性的宏大叙事,也就造就了大众文化的日常化、琐碎化甚至是庸俗化。大众文化以现实的关怀和当下的感受为切入点,弥散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在某种程度上使教学话语体系的深度结构转为丧失深度的平面结构。

大众文化的流行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立足于感性层面形象的审美化,而不是精神层面信仰的审美化。大众文化的流行性所导致的话语体系的通俗化、形象化和生动化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使教学话语体系丧失对思想内容的形式分类、抽象概括和逻辑论证能力,最终导致语言世界的空洞化、思想世界的虚无化、情感世界的零度化。

大众文化的消费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是以纯粹欲望的满足构建自我价值体系的快餐文化,而不是以心灵的震撼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经典文化。大众文化的消费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教学话语体系的语言符号不再反映现实,而是遮蔽现实。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技术化的批量生产,显然是对教学话语体系表意方式的必然性消解。

二、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具有创造性作用

诚然,大众文化本身蕴涵着能动的解码力量。大众不是单质的一元化群体,而是复杂的多元化组合;大众文化的受众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有着生命活力的自由创造者。大众文化的兴起,改变了文化的内涵,并对既有的文化格局带来严峻的挑战,但是文化走向大众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大众文化的发展将为人类文化发展提供一种全新的路径。同时,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天然的平等品格和民主精神,在文化形式上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平民化的转变、等级化向民主化的转变、神圣化向世俗化的转变。大众文化的商业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促使教学话语体系从控制支配转化为对话交流。正是在这种主体间性的语言交往中达到相互理解,进而生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系统。

大众文化的媒介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的广泛性、普及性和开放性,从根本上消解了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中的差异性、等级性和垄断性,这对于文化资源的共享、共同意识的建构、价值信念的传承等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大众文化的媒介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扩展了教学话语体系的文化视野和文化空间,进而促进教学话语体系形成有效的理论自觉。

大众文化的娱乐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以其温馨、轻松、休闲、欢乐、回忆等手法,使在紧张疲惫、超荷压力生活下的大众放松心理状态,弥补生活的单调性、片面性和孤独性。大众文化的娱乐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以风趣幽默的话语风格表达严肃庄重的思想内涵,使大学生对抽象思辨的文本更易理解;以民主平等的语言对话传递高尚深刻的核心价值理念,使大学生与教师达到价值的视域融合。也就是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通过交互式体系的转变,达成对核心价值理念的普遍认同。

大众文化的世俗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文化走向民主化、平民化和生活化。大众文化的世俗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能够在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之内建立公共文化交流空间,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政治上的公民权,也会塑造大学生文化上的公民权。

大众文化的流行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的新颖性、动态性和独特性。大众文化的流行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并不是基于控制性思维的意识形态话语霸权的重建,而是要将触角伸向身体领域、消费领域和符号领域,在无意识世界中探寻大学生自我平衡和信仰皈依的表现形式。

大众文化的消费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的效率性、活跃性和创新性,大众文化从其审美趣味的普泛化出发,紧紧把握时代流行的脉动,吸纳广泛的接受者,力求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大众文化的消费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话语体系中,教师不再是纯粹的灌输者,学生不再是纯粹的接受者,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现实需求。商品的交换价值原则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语言符号的消费,维持与现实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

三、大众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的实现路径

大众文化由于对感性层面物质欲望的执着,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功利化、标准化、庸俗化和空洞化,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大众文化对教学话语体系的创造性作用。大众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要实现从教学理念、教学机制、教学内容到教学模式的全方位创新,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基于实践的语言交往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转变的实现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语言交往不仅涉及互为主体的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沟通,而且语言交往作为内在的环节实现了价值和意义的生成。这种语言交往实践规避了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可能导致的灌输化、控制化和同质化等消极影响,倡扬了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产生的平等化、现实化和效率化等积极意义。

(一)语言形式的通俗化、形象化和生活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的发展趋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返回生活世界,建构起基于生活世界的语言交往,开辟充满意义的语言交往的公共空间,意味着扬弃教师抽象的独语,在师生之间的语言交往中达到普遍性共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的生活话语转化消解了大众文化对思政教学所可能造成的功利化、平庸化和浪漫化等消极影响,强化了大众文化对思政教学所生发的亲民化、平实化和风趣化等积极意义。

(二)语言形式的抽象化、形式化和思辨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发展的另一方向。在大众文化视域下,语言形式还有朝着抽象化、形式化和思辨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使之更加深刻地把握人们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性质、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决定了其语言交往形式不应停留在生活世界的具体化层面,而应该上升到精神世界的抽象化层面,通过精神层面的语言交往观念地建构起意义世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神世界的语言交往对于大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理想,避免痴迷低俗的物质欲望,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应尽可能地创造精神世界的语言交往,构建起抽象化的普遍性价值共识,进而将价值共识引向实践过程本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的学术话语性质定位避免了大众文化对思政教学所可能引起的肤浅化、平面化和粗疏化等消极影响,提升了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引动的开放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等积极意义。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发展的方向要求语言交往具备精确化、科学化和模型化等特点。在大众文化视域下,科学技术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语言交往精确化、科学化和模型化发展的助推器。现代科学科技使语言交往超越了自然语言的局限性,构建出纯粹形式的科学语言,通过语言的逻辑化实现对人们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精确把握。在大众视域下,科学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语言交往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创造了语言符号的新形式,创新了交往主体的新观念,创制了交往方式的新样式,最终将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语言活动的交际能力获得空前的提高。在某种意义上讲,科学技术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的必要前提和理论方法的创新动力。

在大众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要实现创新,就必须回到交往实践中去。在交往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语言交往的通俗化、形象化和生活化的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更加亲近生活世界;通过语言交往的抽象化、形式化、和思辨化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更加富有意义;通过交往语言的精确化、科学化和模型化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更加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潘晴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系统的生成—以科学发展观为视域[J].东南大学学报,2010(4):117

[2] 王金玲.关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2):69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接受美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9-0001-05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以联邦德国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其着力于研究发生在文学领域的接受现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在于大众对理论的接受,接受美学对接受主体的高度关切为探索马克恩主义大众化的接受问题提供了新的思维范式和研究方法。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把研究的重点转到接受方面,从灌输论转向接受论,从动机论转向效果论的研究视角。同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相关要素与过程:宣教者——理论——大众与接受美学中的作者——文本——读者之间有一定的相似性与契合性。这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借鉴接受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了一定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基于此,笔者在本文中借鉴接受美学的核心思想和基本理论,探索其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意义。

一、确立“读者中心”:诉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念之转换

认识论决定方法论,秉承什么样的理念决定了什么样的方法论选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念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和内在尺度,规定着大众化的内容、形式、方法的选择。确立科学的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顺利推进的首要前提。接受美学中的“读者中心”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启示。“读者中心”是接受美学的核心思想,在尧斯看来,过去的文学理论只关注作家、作品之维,却对文学的接受和影响之维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从而割裂了作者、作品与社会的联系,致使文学理论的发展陷入了封闭的自在理论体系的困境之中。接受美学力图克服这一缺陷,其充分肯定了读者在文学作品的价值实现中的决定性作用,“只要作品不被行动的主体接受、获取,它始终只能是未完成的可能的存在。所以,接受是最本质的”。接受美学第一次提出了读者在文学活动的中心地位,这为解决文学理论的危机提供了开阔的视野和思路,也为反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问题提供了有益启迪。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明确谁是中心的问题。只有厘清理论所坚持的主体立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方法原则才有了立论的科学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人民群众是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才能在变革社会的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根本作用。可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但传统以传者为本位的思维方式却把大众排除在视线之外,对大众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缺乏充分的考虑,以致于从根本脱离了马克思主义应坚持的价值立场,使理论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导致马克思主义缺乏说服力与影响力,造成大众对理论的疏离。因此,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走出困境的根本方法论选择。然而,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还需要实现以下思维方式的转换:一方面,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思维方式转换。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是通过实践的途径来确认工具的最大效用,为达到某种功利性的目的服务。表现在实践中,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仅仅看成国家进行意识形态建构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强调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服从,通常采取自上而下的单向意识形态“灌输”路径。而价值理性则强调从人的本质出发。尊重人的需要。如同接受美学坚持作品是为了读者而创作。作者的一切创作活动都应该围绕“读者中心”而展开的立场一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采取的一切方式和方法,都应该围绕“以人为本”来实现,人的主体地位应该得以充分尊重,人的价值应该得到彰显。另一方面,实现从对象性思维方式到交往性思维方式的转换。对象性思维方式是一种主客体二元对立的认知图式,而交往性思维方式则更强调多级主体的确立。接受美学正是克服了过去文学理论中作者与读者主客二分法的弊端。强调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基于文本的交往。作者通过唤醒读者的潜在意识而达到与作者的思想共鸣,让读者体会到一种参与的快乐,从而提高了接受的效果。交往性思维方式本质在于强调实践活动是主体间基于一定实践基础的平等、互动的过程,这为我们重新审视马克恩主义大众化中传者与受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提供了重要启示。大众应由过去的被改造、被灌输的对象,转到平等、互动的主体地位上来。总之,就如接受美学中强调的“读者中心”对于文学理论带来研究范式转换。“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是对以往工具化的价值取向,以及“目中无人”的宣传教育模式的摒弃,真正把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置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地位。因此。以“读者中心”为启示,把“以人为本”确立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理念,是持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引。

二、立足“审美经验”: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和形式之亲和力

大众的接受活动是怎么发生的,怎样使接受活动成为可能。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解答的问题。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在进人阅读时并非一块白板,而是主体心理上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审美经验”,即“读者在作品接受中积累起来的审美记忆、形象信息等构成的直接经验、感性经验和理性经验”。“审美经验出现在对一部作品意义的认知和解释之前……解释如若绕过这种初步的审美经验,就是一种语文学家的傲慢,因为那种语文学家支持本文不是为读者创造,而是为他创造,从而应由像他那样的人来解释的错误”。可见。“审美经验”是接受活动发生的前提和基础。对将要接受的信息起着评价和选择作用,制约和影响接受客体的广度和深度。读者在欣赏任何新作品时都会在以前的知识状态里寻找先在的理解,当发现作品与自己现在的审美经验相吻合、相联系时,读者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顺利接受”,反之,则会“抵制接受”。由此,在阅读活动过程中,读者对信息的接受以及接受程度,首先取决于信息与接受者的接受图式内在结构是否具有一定的契合性。

“审美经验”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接受实践活动中,指人民群众基于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认知结构、价值观念、情感基础等方面的综合结构图式,是接受活动的“前结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作为接受主体的人们基于一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宣传教育的内容作出鉴别、选择、理解和接受的过程。当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符合大众的认知图式和审美经验的时候,大众才会产生积极的接受意向。因此,应充分重视大众的“审美经验”在接受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一方面,要在理论宣传教育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上契合大众的审美经验。理论的表达方式应与受众的审美经验相对接,形成与大众的解读心理与思维方式相似的“亲近性文本”。这就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把握大众的认知心理、接受方式和理解能力,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众的文化特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将学术术语、政治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把理论成果转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生动的民族形式。同时,应充分运用现代大众传媒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采用形象化、艺术化的方式来呈现理论内容。这样更能顺应大众的审美旨趣及接受习惯。另一方面,以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为依托展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日常生活是审美经验形成的现实土壤,接近大众的审美经验也就是要关注大众的生活经验。因为生活经验往往是人们观察思考问题的感性依据,人们通常是从日常生活逻辑中来理解和接受新事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人们的现实生活经验为其基本依托和立足点。更容易亲近大众,从而为理论被群众所接受打开便捷通道。正如列宁所言:“要使鼓动工作对群众发生影响,就应该根据压迫的种种事实和表现来广泛开展经济鼓动和政治鼓动。”因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和形式不仅要喜闻乐见,并且要深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要善于利用人民群众在现实生活的深切感受,用生产、生活的丰富经验来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经由日常生活的路径,实现马克思主义由“基本原理”到“生活道理”的转换,使理论从书斋里走到实践中,亲近大众,融人大众。如果把丰富的生活经验排斥在宣传之外。理论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单调无味,丰富的理论内容也就变成了空洞、僵化的教条。所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从更广阔的领域出发,渗透到大众的生活世界中,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潜移默化中为大众所理解、接受。

三、把脉“期待视野”:凸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如果说贴近大众的“审美经验”能够使理论亲近大众,更易于使大众了解和认知,形成理论大众化的可能性前提。那么,如何使这些“亲近性文本”真正抵达大众的内心深处,让大众对理论发自心底的认同,则是问题的关键。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方法论借鉴。在接受美学中,“‘期待视野’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有的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当读者面对文本时,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形成某种思维定向,并且希望文本能够满足他的某种期待。“期待视野”,“决定了读者对所读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取舍标准,决定了他阅读中的选择与重点,也决定了他对作品的基本态度与评价”。是否满足读者的期待是决定读者认同接受文本的重要因素,作家只有按照读者的期待视野写作才能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和思想共识,才能实现读者对作品的接受,从而实现作者和读者的“视野融合”。

同样,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也需要正确的认知和把握大众的这种“期待视野”。首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以满足大众的“期待视野”为切入点。大众的“期待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众的内在需要。需要是整个接受活动的内在动力源泉,“需要,是激发人的意识活动的基本动因,是价值意识的深刻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大众需要的程度,大众总是基于一定的物质利益需要和精神需要出发,以一种理论的实践效用能否满足自身的期待与需要为标准来评判和接受一种理论。当这种理论实践活动满足了他们的期待和需要,他们就会对此理论接受与认同。重视大众的期待视野,就要求我们的理论宣传活动应从大众的需要出发设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和内容,富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和教育,而不是“自编自导”、“自说自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主体有着物质利益需要、自我发展需要、情感诉求等需要,如果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满足大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期待,解除人们的思想疑虑,大众就会在需要的满足中增进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同时,大众的期待视野也是有个体差异的,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期待水平和需要水平,期待视野表现出多样性特征。因此,注意大众群体的特性和差异,弄清群众的兴趣、爱好、需要、态度等,在理论上进行积极的回应与有效的解答,多层次、全方位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理论的差异性诉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更具针对性。

其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引领大众的“期待视野”为着力点。一方面,满足期待是接受活动发生的基本前提,它启动接受主体接受教育。并推动着接受活动的持续性。另一方面,大众的“期待视野”是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的。那么,如何适应大众处于渐变的期待视野,取得最佳的接受效果呢?接受美学认为,并非读者的期待视野与作品愈一致,读者的接受意向便愈强烈,而是应该保持适当的“审美距离”。只有当文学作品适度地顺向满足、超越、校正读者期待视野的时候。才能达到最佳的接受效果。大众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构成的“期待视野”也在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发生变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坚持以人为本位的价值理念,既要最大地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同时也要不断提升引领大众的思想文化水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从内容和形式上与时俱进。锐意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适度而顺向超越大众不断改变、提高的期待视野。才能在不断满足大众的期待中,引领大众的“期待视野”。

四、调动“读者介入”:发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主体之能动性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的接受活动是读者参与到作品中发挥对文本再创造的能动过程。读者带着一定的期待视野来解读文本,同时读者也会反问文本,对文本提出自己的意见。接受美学强调了读者介入作品的重要意义,“只有通过接受者的媒介,作品才会进入变化着、体现某种连续性的期待视野,而在这种连续中,简单的接受将转化为批判理解,被动的接受会转变为积极的接受,被认可的审美标准将转化为新的、超越这种标准的文学生产”。可见。文本中的创作意识只有通过读者介入才能够具体化,作品的价值也只有在读者的参与中不断得以丰富和实现。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要重视大众的参与。人们认知、理解的过程不是单向的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教育主体和接受主体双方共同参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发挥教育主体的引导组织作用,更要凸显接受主体选择、认知、内化、外化的能动作用。“一种思想理论被人们所接受。是接受主体积极主动地筛选、吸纳的结果,是接受主体的内在因素起了主导作用。要充分调动接受主体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接受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调动人们参与的能动性呢?接受美学的“召唤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启示。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文本是一个未完成的半成品,留有空白点和不定性。这些未定性和空白是连接创作意识和接受意识的桥梁,“空白使文本的各种角度间的联系保持开放状态,并促使读者去协调这些角度,换言之,它们诱发读者在文本中的基本活动”。这种召唤结构能够调动读者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让读者发挥主观想象力去填补这些空白。激励着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在这种参与活动中读者获得了快乐,这种成就感源于通过平等交流体验而得到的自身主体地位的实现,一种平等互动感。从而增强了作品的接受效果。可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也要注重这种“未定性”和“召唤结构”。体现在实践中就是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则性和方向性的前提下,在大众化的内容上、方法上、渠道上表现出多样性特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层次性、内容丰富性、方法多变性。给大众参与提供多样化的平台。

具体而言:一方面。应凸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内容的“召唤结构”。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体系,“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不断从实践中升华经验而实现理论的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发展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人民大众是‘改变世界’的实践主体,也应当成为理论创造的思想主体,大众理论不过是人民大众表明自己作为主体的精神存在方式”。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尊重群众的智慧和首创精神,广泛采纳群众来自生活实践的合理建议,提升群众经验对于理论发展的意义。同时,拓展大众参与的平台和空间,不断丰富民主形式,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扩大人民民力。另一方面,应凸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式、方法上的“未定性”和多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正在发生变迁。公民的主体意识正在觉醒,这使得传统的权威传播模式和单一的说教灌输模式失去空间。如若我们的理论传播不以平等交流的意识定位大众的主体地位,不用多样化的传播方式满足分众化主体的需求。理论的光辉也会因此而遮蔽。因此,应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和接受主体之间建立起一个平等交流和互动的桥梁和平台,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秉承平等、包容与开放为宗旨的思想交流和平等探讨的过程,使人民群众的智慧和思想充分涌流,发挥大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主体作用。

五、注重“第二文本”: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态反馈机制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认识;实践;发展

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兴国之魂的重要作用,首要的任务是实现其大众化,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和认同并得到践行。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内涵的认识论理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从哲学的角度看,就是大众认识、掌握、实践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它体现了理论与群众的辩证关系,即理论要掌握群众,使群众成为实现自己价值的物质武器,同时群众要认识并掌握理论,使理论成为群众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掌握大众,使大众成为其物质武器;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被大众掌握,使这一理论成为大众的精神武器,它们之间是一种双向的价值诉求关系。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掌握大众是理论价值的诉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但理论自己本身并不能实现,需要靠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这就是人民大众,理论只有更多地掌握人民大众,才能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实现自己的价值。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但其前提是理论必须掌握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科学理论的客观存在,也只有更多地掌握人民大众,把人民大众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才能实现其改造客观世界的理论价值,起到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大众掌握是大众实践的诉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正如列宁说的,“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创造历史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是中国人民大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产生,又指向这一实践。中国人民大众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主体,只有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明确奋斗方向和目标;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全国各族人民的斗志,同心同德,团结一心;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基本的道德规范,才能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掌握大众和大众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的统一,但后者起决定作用,因为只有作为实践主体的大众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认识论思路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认识活动要经过两次能动的飞跃,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能动飞跃和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第二次能动飞跃。正如列宁指出的:“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的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被大众掌握,实现大众化,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内化过程,即先认知,认同,内化为自己接受的价值观,然后再用于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实践,外化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和习惯。因此必须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规律,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

1、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直观,为大众所认知和理解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活动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感性认识生动、具体、形象的特点说明我们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科学理论体系通俗化,具体化,形象化,才能首先为大众所认知和理解。

(1)通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在语言表达上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容易被大众所认知和理解。作为理论的范畴,其概括性和抽象性往往拉大了与大众的距离,不容易被大众所认知和接受。因此要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大众语言代替深奥概括抽象的学术用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达方式符合人民大众的思维方式、学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易于被大众所感知和理解。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中图分类号:A849.1;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6―0025―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问题,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大众化的问题是当前从事理论宣传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搞好这项宏大的文化传播工程和文化再造工程,需要就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大众化的实质、规律和内在机理等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在此基础上才能推动这项工程。

一、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大众化的实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从一定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中国最新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或者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主体内容。明确了这一点,可以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大众化过程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以及最终为广大干部接收认同的过程。

思想理论成果是社会意识的最高形式,是社会文化的核心,所谓一种思想理论的大众化就是指这种理论为广大群众所接受认同并按照这种理论的内容自觉践行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将理论成果的一些重要观念与理念转化为社会大众文化形式并内化为社会心理的过程。因此,要想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群众所接受就要使这种成果转化一种为群众所熟知的内容(如某种价值观念,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生态文明,某种与广大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或某种道德范式,如尊老爱幼等等),并运用群众熟知和容易接受的方式(如科普著作、文学艺术、电视短片等)进行宣传普及,深入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内心深处、灵魂深处,成为其生活的组成部分,成为其价值追求,并自觉践行。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些核心的基本的观念深入广大群众内心深处并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践行的过程。

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大众化至少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方面:一是理论成果的宣传普。及,二是理论成果的转化即把其中的基本观念或核心的观念提炼出来转化为人民群众所能接受的内容(如故事、剧本、小说、文学艺术脚本等),三是把以上内容用人民群众所能接受的熟知的文化形式(电视剧、电影、歌曲、演唱会、公益广告等等)表现出来并通过一定的途径(如广播、电视台、网络、报纸)向人民群众传播,四是要通过以上途径使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内容深入广大群众的内心深处、灵魂深处并自觉践行。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大众化工作应当把握的几个问题

当前,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大众化的工作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传普及工作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重要的问题。

第一,要深入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大众化的内在规律和机制,把最新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所能接受的大众文化内容或大众娱乐的内容。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大众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工作成功的关键所在。

在中国历史上传统儒学、道家、佛学精神在中国大众化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中国历史上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的普及宣传也就是大众化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重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有一个由精英儒学到大众儒学的重要转折过程,那就是宋明儒学的转化过程,宋明两代朝廷不仅通过国家机器将儒学经典纳入科举制度的内容,还大力在幼学的教育中普及儒家经典,用诗歌、三字经、声律启蒙等形式传播儒家核心价值理念。至今依然为人传诵的《三字经》、《幼学琼林》等启蒙书籍既是学童启蒙教育的重要教材也是传播儒家思想观念的重要著作。其中的“人之初,性本善”等观念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而佛教文化的传播则另走蹊径,寺院通过编写劝人为善的故事书籍免费发放给“施主”或香客传播佛教的因果轮回等观念。道教一方面借助本土宗教的优势,同时也不忘记借助天国故事传播道教文化理念,而儒、释、道三家都通过世俗生活中各种仪式来强化其文化价值理念。如居民的丧葬习俗中既有僧侣念经做道场,也有敬天地、拜祖宗、拜鬼神的儒家和道家文化仪式,这些习俗流传到今。此外,以上三家的文化的价值观念也通过一些“勾栏瓦社”的文化娱乐方式(如平话,中国古代的平话小说充斥了大量的“三教”观念并通过平话这种文化形式传播给世人,这样即便不识字的人也能理解中国的文化理念并自觉践行)传播给世人并深入其内心深处。可见,中国传统道教、儒家、佛教的核心价值理念之所以能够深入民心也就是大众化,一方面在于把高深理论转化为普及的内容,另一方面在于其选择了符合大众接受要求和接受心理的各种传播方式。

总结起来,一种思想理论的大众化就是其核心价值理念转化为适当的内容通过适当形式深入民心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文化自觉的过程。

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大众化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一些核心价值理念能够为人民群众接受并成为其文化自觉行为的过程。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是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文化传播手段、采用广大人民群众愿意接受的方式来传播这些经过转化的内容,如生动的故事、案例,优美的歌曲,健康向上的鼓人奋进的短句(格言箴言等),好看的断片等等,以此传播普及文化。这个过程就是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观念转化为大众文化的过程,进而通过大众文化深入到人民大众的内心深处乃至灵魂深处的过程。

第二,要把握不同受众的特点和需求,编写适当的传播内容,采取不同的传播方式,有针对性进行传播和普及。

事实证明,不同的社会群体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接受认同的程度以及认识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例如对知识分子阶层应当注意把理论的直接传播和通过灵活多样的文艺形式进行传播结合起来,使两者能够相互 促进能够在知识阶层的接受当中形成一种互相印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理念的情势。而对普通受众如农民群体、市民群体等等应当以大众文化的传播为主,即传播内容要通俗化、传播形式要便利,如主要应当通过歌曲、视频片断等等形式传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新编故事、歌曲、电视剧等等。通过把握不同群体的文化与信息接受的特点,我们应当针对不同群体有选择地制定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播普及方案和计划,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当然对于重要的群体如农民工人以及一般市民群体要花大力气、下狠工夫在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作出周密的安排与部署。

第三,要紧紧抓住受众的接受心理和审美情趣,寓教于乐,让受众在愉快的过程中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观念。

从受众的心理来看,要让接受一种文化理念的过程要成为一种快乐的过程、愉快的过程,为此,就应当把握好受众的审美情趣,自觉避免把传播普及活动搞成一种简单说教的过程。例如对于和谐发展理念如果用简单说教的方式显然不如用一种享受生活提高生活品质的电视短片进行传播的效果好。宣传爱国主义的精神通过说教无论如何也达不到成龙的一首《国家》的MTV四处播放的效果。而对60年前历史的回顾和总结通过电视剧《解放》的播出则达到热潮。因此,一种好的传播作品决不是一种简单的说教,而是一件艺术精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播普及工作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大众化工作要紧紧围绕受众需求,抓住受众的接受心理和审美情趣,选择适合的艺术形式文化形式(如视频短片,流行歌曲)传播普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念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生态文明等等(例如通过美国大片《后天》的播放,人们就能自觉理解和接受科学发展、生态文明的理念,这比进行一百场科学发展观的宣讲还要管用),使广大受众在享受艺术精品所带来的审美愉悦的过程中愉快而自觉认同接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甚至深入其内心与灵魂成为个体价值追求进而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这种理念。从这个意义上看,目前重庆正在开展的“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实际上就是在准确把握理论大众化规律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大众化的文化自觉活动。

第四,要把握好通俗化与传播内容的准确性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要注意传播内容与形式的通俗化,另外一方面也要注意传播信息的准确以及不失真,要在传播内容的真实准确与通俗化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度。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基本观念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避免这样的现象:人们虽然通过文化传播的过程获得了一种愉快的艺术享受,但是却可能会曲解甚至误解传播者所想传播的内容以及深层含义。要避免以上情况的出现,搞好理论传播工作必须准确理解所要传播的内容的精神实质和真实内涵,同时要在传播的过程中要做到俗而不失其雅,通俗只是形式,其中包含的高深的内涵才是传播者的目的。也就是说通俗是外表,而高雅才是其真实的内涵和意义。

第五,在传播平台和载体方面,要注意充分利用一切现代传播平台与载体,如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

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大众化实质就是中国社会文化心理的一种再造过程,就是一种新兴文化的传播问题,因此,要借助现代大众文化传播的一切手段和载体即各种纸质和流媒体进行传播。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文化的竞争就是争取现代媒体的竞争,谁能掌握媒体也就掌握了文化传播的主渠道,就必将在文化传播中获得优势最后获得成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大众化也是一个不断利用媒体传播那些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念打造出来的大众文化产品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争夺和利用各种现代媒体的过程。为此,要对文化产品的生产者进行引导,要鼓励文化产业从业者多生产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要求的和广大群众审美情趣的文化艺术精品,要引导媒体多播出这些文化产品,而通过宣传要使广大群众多欣赏这些文化产品,由此形成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主导的文化产品的制作、传播以及接受乃至认同的完整链条。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决定大众文学品质的,不是创作主体的身份、地位和生活阅历,而是与精 英文 学创作主体不同的独特的创作心理和思维方式,这就是:线性想象,扇形心理,以及表现欲望等。要做到大众文学和精英文学真正融合是不容易的,这种融合也没有必要成为文学 发展 的方向。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一书中曾经说过:“凡是存在的同时是合宜的和不合宜的,而两者都对。;}i}y的确如此,若从精英的角度看,大众文学属于粗劣产品,它的存在有失文学的水准,是不合宜的;若从大众的角度看,它适合了大众的精神需要,他的存在却又是完全合宜的。

    实际上,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精英文学如此,大众文学也如此。

大众文学存在的理由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创作主体的创作;二是受众的阅读。前者是它产生的理由,后者是它存在的理由。而前者又是后者的前提。本文探讨的正是这一方面。 

   很明显,无论古今中外,在文学创作界都存在着两个群体:精英文学创作群体和大众文学创作群体。这两个创作群体的不同,主要的还不在于他们的身份和地位。从大众文学最主要的部分小说来看,它的作者和精英文学的作者一样,大都是文化水平较高同时地位也较高的人。黄禄善《美国通俗小说史》所论及的自18世纪末到20世纪后半期美国180余位通俗小说家中,标明是大学毕业的就有120余位,而风许多人都毕业于哈佛等名牌大学,不少还是博士或大学教授。从国内情况看,几位通俗小说大家,金庸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梁羽生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古龙毕业于 台湾 淡江大学(淡江英专)。赵树理虽未上过大学,但他中师毕业(1925年进山西长治第四师范学校),这在上一世纪20年代的旧

   而精 英文 学就不同了。虽然,从传统观念看,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但与人物相比,它毕竟是次要的。到了20世纪,故事情节在小说中更是被 现代 派逼到了边缘角落,正如德国法兰克福学派文艺批评家阿多尔诺所说:“叙述者实际上不讲故事了。”卿,这故事情节的退却和边缘化,正好凸现了精英文学的特点。精英文学的作家们,他们的注意力无一不在人物形象上。为了塑造人物,可以借助于故事情节这一手段,也可以不借助于这一手段,这也正如阿多尔诺所说:“小说真正的描写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与僵化的社会之间的冲突。”l卿我国文艺界在上20世纪60年代曾有“先有人物,还是先有故事”的讨论,这次讨论没有明晰的结论。但是无论“先有故事”还是“先有人物”,都还是以人物为中心的,这是精英文学的视角,并不是大众文学的视角。

    就总体而言,从本质上说,精英文学是人的文学,精英小说就是人物小说。高尔基的经典名言“文学是人学”,就是对精英文学来说的。相反,大众文学则是故事文学,大众小说则是情节小说。为了塑造人物,精英文学的作家们,无一不耗尽精力,呕心沥血,想象、虚构能凸现人物性格的生活场景、生活事件以及生活细节,中外的精英文学名著都是最好的证明。这种想象能力是“点’,性的,因为人物、场景、事件和细节都是“点”。精英文学成功的标准,主要就在于人物这个“点”上;而大众文学的作家们,他们无一不在费尽心机、搜肠刮肚想象事件的 发展 ,以情节吸引、感染读者。他们想象故事的能力是“线”性的,这“线”,就是故事情节的发展流向。

    二、扇形心理:大众文学创作主体的又一独特之处

    还是那本《美国通俗小说史》。在该书所列的180余位作家中,又有近70位担任报刊编辑、记者,或广告人、推销员。我国的大众文学大家金庸、梁羽生,都当过众所周知,报刊是以大发行量为目标的。这种报刊工作人员的职业习惯,造就了大众文学作家的迎众心理。其他许多作家也因生活拮据,把创作当作挣钱的手段。所以,自 工业 社会以来,特别是在当今东西方一体化的市场 经济 环境里,在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中,大众文学作品都和报刊一样,追求畅销即最大的受众面,并以此作为成功的标志。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第6篇

价值之光的闪耀

――《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2009》的价值视点

从世界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看,人在世界上的一切进步活动,都不仅仅是追求真理,更重要的是通过掌握真理去创造价值,实现人类自己及其生活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总政治部宣传部编写的《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2009》,正是彰显着这种价值力量的一部优秀理论读物。该书对当前军队建设上的重大问题和部队官兵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回答,字里行间闪耀着价值之光,照亮官兵对时代、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转化为指导和推进能动实践的力量。

重要的理论价值――理论走进群众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于回答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既是理论工作者的责任,也是人们的理论期待。而这当中的末端是理论的大众化,使科学的理论通俗易懂,贴近群众、走进群众,为群众所认可、信服和接受。《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2009》坚持以推进科学理论通俗化大众化为主题,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用官兵最为熟悉的生动事实、最新素材和鲜活事例,给予了鲜明的回答和精到的阐释。例如,“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思考”一章,以国际金融危机打破资本主义不朽的神话为切入点,用雄辩的事实说明金融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局限性、民主政治的虚伪性和价值观念的贪婪性。一针见血地指出:“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是监管不力、消费过度、金融衍生品花样过多等操作因素造成的,但追根溯源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调和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又运用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的大环境下,我国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迅速遏制住经济增速下滑趋势,保持了经济持续增长的生动事实,深刻地指出:“这一奇迹的创造,充分反映了党和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举措的正确性,也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种鲜明的对比,不仅告诉官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是什么、有哪些,而且还教会大家怎么以科学的方法客观地、全面地、具体地、发展地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这样的分析,既精辟透彻、严谨周延又深入浅出,使深奥的理论变成了官兵通俗易懂且信服的朴素道理。

鲜亮的教育价值――直面热点问题

理论需要掌握群众,群众需要理论武装。这种武装,不是自发的而需要灌输。灌输,不能靠填鸭式而需要因势利导。这当中不回避矛盾、直面热点问题则是首要环节。《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2009》紧紧围绕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打牢官兵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思想基础这条主线,对官兵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精心选择,所选的18个问题,既延续了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重大理论问题的线索,又紧扣实践节律,体现官兵的新关切,颇具新的时代特色。例如,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军思想政治建设“三个确保”的时代课题、如何在官兵价值追求趋向多样的情况下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突出了近年来部队官兵一直关注的理论热点。而如何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如何理解刺激需求、拉动消费与艰苦奋斗、勤俭建军的关系,如何在维护新疆稳定中践行战斗队、工作队、宣传队的要求等现实问题,体现了应时而动、合时而作的特点。尤其“乐解军旅人生‘不等式’”一章,对军人在新形势下“为什么仍然需要提倡为人民无私奉献”这个带有主旋律的老话题,紧密联系市场经济利益驱动下官兵在奉献与索取问题上产生的困惑和疑虑,从社会成员与国家、集体和他人关系的道德准则,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从军人职业的特殊要求,从革命军人特有的价值追求上,进行科学分析、正确引导,为官兵解疑释惑,体现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双百人物’彰显一个永恒主题”一章,则针对一些西方国家宣扬“民族国家过时论”、“国家过时论”、“人权高于”等论调,紧紧抓住爱国主义这个人类永恒的价值主题,以“全球化时代还要不要提倡爱国主义”为题,鲜明地阐释了在全球时代,爱国主义仍然是维护国家的支撑、维护国家利益的精神力量、凝聚国家共识的精神纽带,“越是全球化深入发展,越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以“如何理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当代革命军人怎样践行报效国家的价值追求”为题,把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献身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自觉服从国家的军队建设需要作为基本内容和要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作出了入情入理的回答,既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又充满鲜活的时代元素,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强烈的实践价值――指导工作实践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理论读物的价值对于群众来说,不仅是一种理论给养,而且是通过正确的理论导向,掌握并运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入工作实践。《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2009》把指导工作实践作为一个鲜明特点,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在指导实践上尤其浓墨重彩。比如“如何在基层部队中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话题,书中总结全军25个基层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实践经验,概括了“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建连之魂、育人之本”、“把提高战斗力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实际问题、破解难题”、“按照《纲要》依法指导基层建设”等具体思路和招数,洋溢着深厚的实践色彩。再如“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书中提出了“坚定信念,砥砺品格,始终保持政治坚定和思想道德纯洁”、“增强宗旨观念,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工作实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等7个方面的具体要求,既坚持讲理论问题旗帜鲜明、不搞羞羞答答,又坚持以人为本、把握官兵思想脉搏,晓之以理,教之以道,授之以法,有着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丰厚的创新价值――拓展新的思考

科学理论的意义在于揭示发展规律,不断推进科学发展。其科学性体现在既坚持一切以实践为基础,又注重一切以拓展新的发展为着眼点,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科学真理。《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2009》,把推进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作为谋篇布局的重要看点,既坚持了对新观点的阐发,又注重了对新课题的探索,创新价值凸现。对新观点的阐发,如“思想和行动的‘罗盘’”一章,抓住“怎样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人生追求”,提出了“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政治信仰,始终认同信奉”、“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道德镜鉴,端正价值追求”、“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行为准绳,自觉锤炼践行”,这些观点站立高、思路新、落点实,既有词意的确切,又有文字的唯美,很自然地把官兵思想引入了新的思考。对新课题的研究,诸如“由我军赴亚丁湾护航想到的”、“在复杂多变的安全形势面前”、“打赢维护新疆社会稳定这场硬仗”等等,这些课题紧紧围绕国家和军队建设大局,着眼于我军历史使命的新拓展,在广纳全军研究新成果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系统的超越性概括和探索,彰显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时代精神,启迪和引导着官兵在掌握理论内容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拓展。另外,该书的形式设计也注意了创新,在正文进行全面阐释、深刻解答重大问题的基础上,还精心设置了“重点注释”、 “名词解析”、“要论提示”、“相关阅读”和图片再现等特有的辅助形式,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使全书融理论性、政策性、法规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堪称帮助官兵理论学习和励志冶情的良师益友。

理论范畴的价值,不同于经济学中的价值(指商品中凝结的人类一般劳动)和价格(指商品交换的倾向形式),而是其对人的使用价值。正如马克思所说“使用价值表示物和人之间的自然关系,实际上是表示物为人而存在。”但是,并非一切理论读物都能够客观地成为这种“存在”。这种存在,需要对真理的追求和掌握,需要根据人的生存和发展规律而精心构造、智慧创造。《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2009》,显然已经以其特有的理论与实践的魅力,成为了这样一种富有价值力量的存在。评

作者单位:综合训练基地

毛肖军

推进理论大众化的精品之作

――《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读后感

理论著作是写给群众看的,其目的是让群众接受,教育和引导群众。正是基于这个目的,《理论热点面对面》自出版以来,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上,以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群众听得懂的道理,用群众看得懂的文字回答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耐心细致地疏导群众情绪,解开思想疙瘩。这次《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之所以能够成为第二批优秀通俗理论读物推荐图书并受到群众喜爱,除了书中有激情、有逻辑、有思想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字里行间渗透着对群众的深厚情感。

笔者认为《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有三个方面的鲜明特点:

一是内容丰富。本书充分整合了政治、经济、文化、党建等方面的21个广受关注的理论和现实的“热点”问题,将思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以理论展示、政策解读、事件分析等形式,由情入理、由浅到深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分析经济危机、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事关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事件,在理论与实践、理论与群众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构筑了生动的理论展示载体,打造出理论宣讲品牌,有效引领社会意识形态主流。

二是做到按“需”定“讲”。理论不是用来束之高阁供人们敬仰的,也不能是“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而应该用来引导群众,为群众所掌握,推动群众实践。本书把重大理论问题寓于社会热点问题之中,透过现象看本质,以群众需要作为理论宣传、理论教育、理论大众化工作的“风向标”,用朴素的群众语言“面对面”地表述理论,以历史、事实和数据印证理论,让群众感到理论无时无刻不在自己身边,并且被自己不断用实践印证着,达到润物于无声的效果。

三是体现以“俗”喻“深”。纯理论语言深奥晦涩、空洞乏味,往往让人产生敬而远之的感觉。本书充分考虑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的实际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机动灵活地结合不同受众的文化层次、职业特点、思想实际,结合群众看得着、感受得到、印象深刻或普遍关注的实际事例或问题,将理论问题做出通俗化解释、对现实问题做出权威性回答,面对面地引导、心贴心地释惑、实打实地点拨,真正让理论贴近群众、亲近民众、服务大众,实现了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使理论春风化雨、寓教于乐。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思想文化领域多元性、多变性、多样性的特点日益明显,如何通过深入、扎实、持久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成为当前面对的一个现实课题和挑战。

唐代魏征说过:“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通过近年来的工作实践,个人认为加强理论学习不仅是提高党员干部和群众基本素质和技能的要求,更是工作、学习、生活所必需的精神支撑。正如书中所说:“一个人要成功不能没有头脑,一个国家要发展不能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与时俱进的理论需要与时俱进的精神来学习和宣传。“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理论来源于实践的高度概括。任何一种理论,从来就是在不断发展进步,并通过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生动实践,变得血肉丰满、生机勃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按照理论永远发展的规律,以与时俱进、锲而不舍的精神来学习和宣传理论,使其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尤其要着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发挥理论教育、引导群众的巨大作用,把深邃的理论转化为平实质朴的语言,把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化为形象的生活逻辑,将深厚的理论转化为通俗的群众语言,让理论进乡村、进企业、进社区,不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理论上成熟是党员干部成熟的重要标志。“一个政党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从工作实践看,一个党员干部能有一个好的工作思路、好的办法、好的观点、好的决策,必须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作基础。党员干部既要做学习理论的模范,自觉把学习理论当成第一责任,认真钻研理论知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也要做理论宣传和实践的模范,带着对群众的浓厚感情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大众需求、回应大众关切、解答大众困惑,从另一层面联系群众、深入群众、关心群众,让理论融入群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内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群众实践是理论学习的最终归宿。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引领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前进的号角和指南。正是通过《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与农村党员谈心:说一说农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类的优秀通俗理论读物,使得理论知识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理论学习、理论研究和理论实践当中,抓根本、浚源泉,学会用理论辨识事与物的本质,借助理论这个“望远镜”高瞻远瞩,谋划科学发展的路径;借助理论这个“显微镜”见微知著,观察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准确识别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团结一致、凝心聚力建设小康社会。评

作者单位:中共衢州市委宣传部

田厚钢

“大白话”讲活“大道理”

――读《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

事先预订了《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一书,拿到手我就一口气读完,不禁击节称赞:“耐读、过瘾,真是用‘大白话’讲活了‘大道理’。”当时的感觉正像卢梭所说“我口袋里只要有一本新书,我的心就怦怦跳了起来,恨不得一口气把它读完”。这的确是一本对大众可以直接“照本宣科”的书,是能够让人知事、明理、释疑、益智的书。

作为最基层的宣传工作者,对党的方针、政策不仅要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而且还担负着“宣传好”的任务。如何提高宣传艺术、增强宣传效果,始终是许多宣传工作者探索追求的目标。尤其是对被称为“大道理”的理论宣传,多数人常常视为畏途,怕吃力不讨好。因为自己对理论都不太感兴趣,进入不了状态,怎么能让群众接受?反复研读《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我豁然开朗:理论离我们并不遥远,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密切相关;不仅各级干部需要理论武装,广大人民群众更需要理论指导;理论文章并不都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照样可以写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关键是要贴近生活、切合实际,回应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行文有理有据,文风朴实,情真意切,能让人看得进、记得住、用得上。

一位科普作家曾断言:“没有枯燥的科学,只有枯燥的叙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应大力倡导清新的文风和生动的语言,善于运用群众身边的典型事例或现身说法,用小事情阐述大道理,以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尤其是《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简洁明快、深入浅出的朴实文风,让我们感受到了理论通俗读物的魅力和力量。伏尔泰说过:“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经常翻翻这本书,总会有所收获,总会有新的感悟和认知。

其实,早在2003年,我就把《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作为工具书来翻阅,自以为是宣传干部必备之书。因为这样的“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凯勒司语)。的确是这样,平时看到社会上的负面问题,听到群众的牢骚话、或发现一些人的不满情绪,总能沉下心来思考一番,或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从理论的角度衡量衡量,心就平静了许多;如果遇到看不准、吃不透、讲不清楚的问题,就把书翻一翻、想一想,认识、分析问题会更全面、更科学;假如再与周围的同志议一议,或举一反三,或争论切磋,或触类旁通,就会明白许多道理,心中自然亮堂了许多,从而增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言文字是思想的载体,思想也需要清新的文字来表达。老舍先生说过:“世界上最好的文字,就是最亲切的文字。所谓亲切,就是普通的话,大家这么说,我也这么说,不是用了一大车大家不了解的词汇字汇。”《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一书,特别善于运用群众鲜活的语言,既讲“普通话”,也说“地方话”。在“‘三鹿事件’的警示”一章,说除了“吃饱”,还要“吃好”,“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只有严格监管好企业的“出口”,老百姓才能放心地“入口”。这如同的讲话和著作那样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朴实生动。

入耳才能入脑,入目才能入心。丰富而深刻的思想理论,总是通过明白畅达的文字来传播的。让大众切实领会党的方针政策的精神内涵,必须先让受众乐意听,能够记在心里,有强烈的感受,易引起共鸣,才能谈得上如何进一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如“迈向‘病有所医’新时代”一章,说过去有的农民看不起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不少(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就比较生动形象。还有“坚持不折腾,中国才能赢”、“美国的民主被卖给了出价最高的人”等等。其实,以前农民常常是“小病拖,大病挨,实在不行向医院抬,抬到医院再抬回来”。现在政府投资、财政补贴、大多数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时下是:“有病治、无病查,得了大病不用怕,合作医疗能救驾”。农民的心声反映了就医上的新变化,说服力不是长篇大论所能比的。

有效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应少一些学究气,少一些冷僻字,少一些故作高深之状,《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在这方面作出了示范。它使我学理论有了通俗读本,写文章有了经典范文。受此影响,无论说话还是写文章,我坚持做到“三多”:一是多关注群众所关心的问题,二是多说实话、真话、新话,三是多学习运用群众原汁原味的语言。同时借鉴《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的写作风格,学习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提炼观点、寻找题目。而来自群众、来自基层、来自生活的第一手材料,既鲜活生动,又恰如其分,无疑是写出真情实感而富有哲理文章的源泉。比如群众反映,一些干部光嘴上说要“干净干事”,可干出的事却不干净,能让人信服吗?于是我借这句闪耀着思想火花的话,以《干净干事干事干净》为题,撰写了千字文,发表在2009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理论版上。

“读书点亮人生”。近几年来,受益于《理论热点面对面》,我仅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就有10多篇文章刊出。渐渐地对理论读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年新出的通俗读本,我都在第一时间置于案头,先睹为快,反复研读,细致品味,乐在其中。特别是“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的7本书,我不知看了多少遍,不断从中汲取营养,既增强了理论素养,又促进了工作,丰富了生活。评

作者单位:江苏省铜山县委宣传部

朱兴华

思想和行动的“罗盘”

――读《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2009》有感

最近,一本名为《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2009》的书在军营内广为流传,并作为武警部队唯一的创新理论通俗化读物入选总政评选的全军优秀通俗理论读本。在认真阅读此书后,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当中的第八节《思想和行动的“罗盘”》。这一节主要从现阶段官兵的价值趋向的日益多元化谈起,就为什么要把核心价值观作为军人的精神支柱,怎么样践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进行了系统的讲解,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感悟。

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士兵群体,身上深深镌刻着时代的烙印,对比以往,无论个体素质还是整体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思想认识的多元化。今年共计有12万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他们有文化、有学历、视野广、个性强,为部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在满足部队高素质人才需要的同时,多元的思维认识也带来了现实的问题。要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强化爱国的理想信念。当今社会,各种思想文化交流的碰撞、争锋呈现出新的特点,西方国家把它们的价值观通过影视、网络甚至战争等方式在全世界推行。就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我们国内的思想形势特别是新一代青年人的思想观念也呈现纷繁复杂的多元化,时代变革中出现的新旧观念、中西思想、各种社会文化之间的碰撞日趋激烈,一些不健康、不正常和“怪”现象层出不穷,社会不公、官员腐败等现象也对我们的传统思维产生巨大冲击。在今年我连入伍的战士中,带有各种想法入伍的占到82%,当兵为国家尽义务的仅占12%。客观地说,这些新思想、新观念的出现一方面拓展了人们的思维空间,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另一方面,当中的许多错误观点、腐朽思想和文化也渗透进来,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判断和道德情操,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们部队的建设。

面对新世纪的新情况,要建设一支“打得赢,不变质”的现代化人民军队,就必须把培育和树立军人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观作为首要工作,夯实打牢官兵的思想根基。我们常说:理想是奋斗的风帆,信念是航船的罗盘。没有了信念理想,人的思想意志就会发生动摇,也就无法将自己的理想转化为行动,更不可能胜利和成功。

其次是把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崇高精神追求。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当代革命军人的历史使命和现实需要雄辩地告诉我们,只有树立正确的军人核心价值观,并把践行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才能够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实现自己应有的社会价值。一条大河由许多小溪组成,有了主流的引领才能流得更远;一棵大树有许多根系支撑,有了主干为依托才能长得更高。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当代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引领我们前进的精神主流,就是我们建功立业的主干。本书用浓缩的语言,高度概括精炼、全面系统地阐明了新时代军人应具有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是规范军人思想和行为的标准和指南。

再次就是用实际行动践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要做到这一点,我觉得一是要从学习开始,理论的学习至关重要,它起着无可比拟的指路明灯的作用,同时个人要多思考,消化吸收科学内涵形成自己的科学认知,继而指导自己的言行;第二是要从小事做起,立足本职践行核心价值观,不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地看问题,务实求是才是硬道理。三是要向典型看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好多身边的同志身上有着许许多多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要想进步,不妨就从我们身边的典型身上找到前进的突破口,见贤思齐,成长之计。

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也值得一个人去读一生,《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2009》这本书,讲解深入浅出,事例生动鲜明,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浸润着思想的结晶,多读几遍,让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评

作者单位:天津市武警8634部队政治处

李昌

让理论走入群众

――读《与农村党员谈心》

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线,是党的建设的根基。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是我们当前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政治任务。

那么,如何经常性使党员受到教育,如何建立动态的党员教育新体系,如何使党员的先进性受到群众监督,如何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如何增强党员的自我教育能力,如何激活组织中的每个“细胞”,如何使党员有一种新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压力感,如何使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党的组织生活及农村联席例会紧密结合,如何使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支部班子建设紧密结合,如何通过党员先进性教育,使广大群众有一种“向心力”、使党组织有一种吸引力,这便是我们探索研究党员先进性教育应该紧扣的主题。《与农村党员谈心――说一说农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让高深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亲近大众,成为人民群众解疑释惑、指导行动的有力武器。

本书由山西省省委书记张宝顺同志作序、是一本反映农村工作实际、对农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启示和帮助作用的普及性辅导读物。该书采用对话体的写作方法,形式新颖、事例鲜活、语言生动,贴近农村实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内容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感染力,文风朴实,深受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欢迎。

理论要贴近群众,首先理论工作者要真正掌握理论的真谛和精髓。《与农村党员谈心》字字句句谈的是农民关心的现实问题,而又时时处处讲的是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问题。将科学发展观对解决农村现实问题的指导意义讲得精辟透彻、入情入理,叫你不得不信服。比如,在阐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载体是实现“三个发展”时,书中讲到:“三个发展”不仅是针对城市而言,而是针对全省发展提出的,当然包括农村。农村更需要转型、安全、和谐发展。这一观点对统一全省思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农村转型就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这样的认识和解读把省委提出的转型发展的思想内涵和战略意旨提高到了新的境界和新的高度。

理论要贴近群众,须得理论工作者对广大群众关注、关心的现实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理论要交给群众,搞理论的人就要扎根于群众,与群众交心,倾听百姓心声,对民众疾苦感同身受。《与农村党员谈心》不论谈农村怎样搞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还是谈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论谈农村发展的保障机制,还是谈加强和改进农村党的建设,都旁征博引,举例说明,切中时弊,直逼要害,从中可见,本书编写者对“三农”问题及中央政策的准确把握,对农村现实问题的深入了解和深层思考。

理论要贴近群众,更要理论工作者学会运用群众语言来诠释理论。语言是传播、普及理论的基本工具,但要运用人民大众爱听、爱说、爱接受的语言传播普及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并非易事。十七届四中全会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为思想理论建设的重大课题提到全党面前。本书在探索理论大众化、现实化方面开我省理论武装工程之先河。全书选择有代表性的三个人物展开“对话”,将宏大主题寓于家常对白、和风微醺之中。比如:书中讲到,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吃着碗里的,看好不好;还要看着锅里的,看够不够;也得想着仓里的,看有没有”。现在的问题是,有的人为盖房把好地占完了,后人靠什么活?有的地方乱开小煤窑,把资源破坏了,地下水流失了,子孙后代怎么办?全书这样生动、活泼的百姓风格的对话比比皆是。

《与农村党员谈心》一书让人以一种容易接受、富有生命力的方式对各个阶层的人民大众讲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找到一条理论贴近大众的有效途径作出了可喜的贡献。评作者单位:西安陆军学院投稿敬告

投寄本刊的文章,凡采他人成说,务必加注说明。在引文后加数码标识,详细文献出处作为注释列于文后,以“作者、《书(或文章)名》、出版单位(或期刊名)、出版年份”为序。引文页码请在来稿内文相关数码[]后标示,出自同一本书(或文章)的注释只需注明不同的页码,不需另加数码注释。如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第57―58页则注明:[1]57―58。若另有引文出自此书的3页,则注为[1]3 。有些较为细致的注释,表达清楚即可,如下[4]。引文中的英文部分,专著(或期刊)名用斜体,论文题目写入双引号内,页码标示同上。例如:

注释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

[2]万俊人:《制度的美德及其局限》,载《新华文摘》,2005年20期。

[3]尼采:《哲学与真理》,田立年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

[4]Elias的解释其实体现了一种理解柏拉图神话较为普遍的倾向:Logos并不比Muthos高,人的理性有根本局限,神话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超越这一局限。

[5]Gilbert,Martin,The Holocaust:The Jewish Tragedy,London:Fontana Press,1987.

[6]Eliot,“The Education of Tastes”,Athenaeum,27 June 1919.

一般而言,来稿不超过7000字,2100到4700字最好。未曾在媒体(报刊、图书等)公开发表,(特别声明:不欢迎图书的序文)。英雄不问出处。来稿信箱:。来稿请在邮件主题栏按照“文章题目+作者名字”的格式注明。若是针对某本图书的评论,请在WORD文本题目后注明:所评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份,以方便核对和审稿。文本后请注明作者真实姓名(发表时署名听便),简介,单位、职位或职称,身份证号码(用于稿费的发放及作品版权的保护),联系地址,邮编,电邮,电话,投稿日期等信息。以方便联系、核对与发放稿费。稿件严格执行三审定稿制度,迄投稿之日三个月内未见刊发或未有编辑与您联络,稿件可自行处理。本刊概不退稿。稿件一旦录用,当月寄送样刊一册、半年内寄送稿费。

本刊发表的稿件均为作者的研究成果,不代表编辑部的意见。凡涉及国内外版权问题,均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版权法》和有关国际法规执行。本刊刊登的所有文章,未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摘发、翻译,一经发现,将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认同;大众认同;现实路径

中图分类号:B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3-0050-04

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后,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标志着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从理论层面深入到价值层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真正发挥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价值引领的作用,必须实现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的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认同是科学理论必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检验和发展的唯物史观原理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我国思想文化领域长期的历史任务和重大的现实课题。因此,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的现实路径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认同

最早从心理学角度给“认同”定义的是弗洛伊德,即“个体或群体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1]认同可以分为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现代汉语词典中把“认同”的涵义归纳为“一是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二是承认,认可。”[2]

价值认同是指个体或社会共同体通过相互交往而在观念上对某一或某类价值的认可和共享,是人们对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并表现为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3]。具体而言,价值认同是指价值主体比照社会主流价值观,把一定的价值观念、价值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的过程。在现阶段,价值认同就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作为价值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所构成的科学价值体系,它来自于大众实践又指向大众实践,具有鲜明的大众性和群众性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过程,是指数量最为广泛的大众接受、认可和内化这一价值体系并将之转化为自身在实践中的自守,积极践行的过程。从哲学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认同,包括量的大众认同和质的大众认同两方面。量主要是指数量,即理解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口数量。量的大众认同,就是指跨越年龄、性别、种族、职业、地域等界限的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能够认识、理解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认同的第一步,是广度上的大众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认同除了要求量的认同外,更要求大众对这一体系有质的认同。质的大众认同指大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外在的价值规范通过学习、认知而内化为自身认同的价值观念,再外化为自己改造世界的自觉行动和价值实践的过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政府主导的外在要求变为人民群众内心的自觉追求,这是深度上的大众认同。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的三个阶段

价值认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从心理学和价值哲学角度考察,价值认同的过程一般需要经历由浅及深的三个阶段,即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1]。

认知认同是价值认同的逻辑起点。认知认同是指人们在接受某种价值观之前,要对其内容、性质、特征等有一般性的简单的认知和了解,是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的根据。

情感认同是指人们在对某种价值观有了比较深入的认知和了解的基础上在情感上对其产生满意、喜爱等肯定的心理反应,它一经形成,就会大大强化之前形成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是连接认知认同和行为认同的中间环节,是内化认同的阶段。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性情感因素的参与和介入会使价值认同更深入、更持久、更稳固。

行为认同是自觉地外化认同的阶段,是指个体在认知并接受了某种价值观的基础上,重构自己的价值观来指导实践活动,实现从内化到外化的转变。行为认同即实践上的自觉认同,处于价值认同的最高阶段,是价值认同的目标和归宿。

一般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的过程必须经历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三个阶段的过程才能最终实现。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的过程中要努力帮助大众做到在认知层面“真学真知”,在情感层面“真信真懂”,在行为层面“真用真行”,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认同的实现。只有使大众在每个阶段都完成了相应层次的价值认同,做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知之”又“好之”更“乐之”,才能在大众生活实践中处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方向、行为准则,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的最高目标,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认同的归宿。

三、知、信、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的现实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否得到大众认同,从根本上取决于大众在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这三个阶段对该体系的认同程度。因此,我们要抓住价值认同各个阶段的特点,从知、信、行三个方面下功夫,促成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度信服与自觉认同,使之深入人心,真正成为社会精神生活的主旋律。

(一)提高信息传导效率,在“知”上下功夫

意识形态本质上是集团性话语,它并非个人从生活实践中自发形成的,对意识形态的认同必须要首先通过宣传教育进行“灌输”,在“知”上下功夫,提高信息传导的效率。

1.理论表述要通俗化。当前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认同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人民群众在接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初会感到抽象难懂,似乎是远离自己的理论教条。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一方面,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理论的抽象性与高度的概括性;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他们的理论水平不高,理论的分析理解能力有限,而大众最先接触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是文字形态或话语形态的表述,这就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话语体系要实现从学术语言向通俗语言的转换。

通俗化要求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家们,要贴近群众、深入群众,学习和研究群众语言,要在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科学表述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到普通群众的文化水平、知识背景等因素。用通俗易懂的具体、生动的大众语言代替高高在上的抽象概括的政治书面语,使大众易于接受,增加亲近感,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话语表述更加符合大众的理论理解和接受水平,更有效地帮助大众了解并真正懂得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科学内涵,达到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为进一步在情感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认同,进而为推进大众自觉地将价值认同融入实践并作为实践的价值准则、完成行为认同提供前提保证。

2.宣传教育形式要创新。在网络化、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仅凭以往单一的传统说教模式来影响大众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远远不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必须认真研究大众的接受习惯和心理特点以及思想形成的轨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上勇于创新,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优势以及公共文化设施的教育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认同。

(1)积极引导大众传媒,发挥其优势。在任何阶级社会中,大众传媒都不仅仅是单纯的信息载体,它担负着传播和宣传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重要功能。随着大众传媒事业的发展,大众传媒手段日益多元化,其引导和教化功能要充分挖掘。大众传媒中除了书刊、报纸之外,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都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通过形象的视、听再现为受众营造近乎真实的虚拟世界。这些大众传媒具有获取与传递信息、文化传承功能、舆论监督功能、娱乐休闲功能,它的影响力广泛,具有很强的渗透性,我们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优势,积极传播先进文化,把正确引导大众传媒的娱乐化倾向、增强其主流道德文化信息传递功能、提升“公信力”作为着眼点,让大众传媒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力宣传工具。我们要利用大众传媒生动形象的特点,把科学理论、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巧妙地隐含于广播、电视电影、文学艺术作品、公益广告、网络平台等大众媒介中去,使大众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受到感染,产生思想共鸣,培养出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以愉悦的心情不自觉地完成价值认同。

(2)发挥大众公共文化设施的教育功能。要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所特有的教育宣传功能,各地可以根据地方历史和特色文化,密切联系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成就和群众的切身感受,找好切入点,开展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以开办地方讲坛、文化讲座,建立各种历史纪念馆、名人纪念馆,开展各种历史文化展览等形式,免费向大众开放,使大众在参观考察实践中,了解国史国情、省史省情、市史市情,用特定的教育情境,引发大众对现实的思考。比如,大众通过自主参观活动了解所在城市的发展史,通过今昔对比,感受城市的变迁,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大众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及对家乡、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认同。

此外,还要开展各种类型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让大众在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不知不觉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完成认知认同的过程。

(二)促进情感认同,在“信”上下功夫

增强大众的情感体验,从思想深处感召大众、凝聚大众,坚定共同的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大众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1.加强执政党的威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上强化了执政党对社会文化的把握,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意识形态的统领地位。在大众心中,共产党员向来是重要的榜样群体,他们应该先于广大群众完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做宣传贯彻的有力推动者和忠诚的实践者,他们的行为好坏直接决定着执政党在百姓心中的政治形象。然而当前有个别党员干部的行为与党中央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背道而驰,有损党员形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党通过长期革命和改革实践建立起来的信任感。因此,在促进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使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执政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及时有效地消除对大众认同造成损害的不利因素,促进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进而增强大众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决心。

2.解决民众关心的民生问题。任何社会关系,归根结底都是利益关系,因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4]一种理论能否得到大众认同,以是否有利于大众的现实生活为判断的标准,因此,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必须切实地解决民生问题,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基础。尤其在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和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的今天,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日益凸显的民生问题亟待解决,这些不和谐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与人之间享有社会共同利益的不平等而产生了利益矛盾和冲突。”[5]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尤为强烈。只有对这些问题认识得深刻,解释得清楚、解决得有效,才能大大提高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心。相反则会使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疑虑,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关注大众现实利益关系,把握大众利益诉求,以切实地解答大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人生问题、实践问题为指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改善民生问题,以大众切身感受到的发展变化来体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说服力、凝聚力和归心力,增进大众价值情感认同。

(三)加强政策制度保障,在“行”上下功夫

一种核心价值体系要转变为大众的内心信念和行为方式,得到大众认同,还要以外在的制度规约作为保障和强化,使大众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更加稳定而持续。没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容易动摇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定着政策、法规的性质和方向,为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价值标准和思想支撑。具体政策、法规又为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和法律保证,进而影响着人们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6]

一些欧美国家将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纳入到国家的宪法或法律性文件之中,这种做法值得借鉴,我们要用法律的权威来确保社会核心价值理念至高无上的地位,借助法律的强制力使之得以推广和普及,达到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最广泛认同。

我们要充分发挥法律政策的导向作用,积极推动我国立法的进程,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在制定法律、制度的具体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理念及基本要求融入并贯穿于国家政策、制度、法律法规之中,用法律的威严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认同。利用法律手段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活动给予大力扶持,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给予支持和鼓励,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羊许益.价值认同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路径探析[J].教育探索,2010(4):106.

[2] 孙余余.思想政治教育认同论略[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3):66.

[3] 汪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J].哲学研究,2002(11):22.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6-0190-02

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要求。落实这一要求,当前就是要把握根本任务、突出地区特色、完善制度机制,切实打牢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根基,为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可靠的政治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把握根本任务:落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办的事和完成的任务有很多方面。从当前的情况看,最根本任务是落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普及和推广,用简单质朴的语言把深邃的理论讲清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深刻的道理说明白,让科学理论从书斋走向生动的社会实践,成为广大党员的普遍信仰、人民大众的普遍认同。深刻的理论并不必然要求艰深晦涩的语言,而朴素和简明的表达才能适合大众需求。

1.把握政治要求,坚定政治信念

必须深刻把握其政治要求,抓住坚定政治信念这个根本,使高举旗帜、听党指挥成为干部和群众的自觉行动。要在学习优良传统中坚定政治信念。针对有的同志对党的优良传统缺乏深切感受的实际,把经常性的理论学习与加强党史、地方史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以史为鉴、以史明理,使大家认清“非党化、非政治化”等反动观点的荒谬性,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坚定性。

2.端正价值追求,严守思想道德阵地

政治上变节、思想上变质、斗志上变衰,往往是由于人生观价值观扭曲造成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抓住人生观价值观这个关键,在强基固本中扎牢思想“篱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挑战,要大力开展培育当代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用知识和哲理启迪心智,用热情和真诚打动心灵,用具体和平等开阔心胸,引导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从追求职务晋升的困扰中走出来,形成敬重事业的心态,做到在职务待遇上知恩知足,在事业工作上永不满足,不为官职浮名所累;从追求利益的困惑中走出来,形成淡泊名利的心态,做到廉洁用权、清白为民,不为一己私利所缚;从追求“潇洒”的诱惑中走出来,形成身处闹市不为所动的心态,做到作风正派、情趣高尚,不为“酒绿灯红”所迷惑,使“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国家、崇尚荣誉”为干部群众普遍认同、自觉践行,使大家在社会多元价值取向中抵制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以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守住思想道德阵地。

3.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各级党的组织是社会建设的领导核心,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实施者,必须紧贴时展和群众实际,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提高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首要的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因此,必须进一步增强各级党组织抓理论学习的主动性紧迫性,切实加强对理论学习活动的组织计划和统一领导,认真学习新理论、开阔新视野,拓展新思维,完善新机制。要把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施坚强的组织领导,科学的计划安排,有效的工作落实,推进社会建设在新的起点上科学发展。

二、紧贴实际:增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性

在当前形势下大力宣传、普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群众头脑,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信仰地位,提高群众的理论水平以及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也是各级党组织巩固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化和继续。

1.针对不同群体认知差异采用不同方式抓普及

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必须紧贴群众实际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当好“理论翻译”,用好“大众话语”,让创新理论走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用群众日常话语解读理论术语,使深入浅出的科学理论与群众学习生活紧密相连,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琅琅上口的“群众话”、易记易背的“顺口溜”,使群众学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组织群众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使干部群众走出家门,走进社区、企业、农村,感受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成果,在实践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针对青年群体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缺少深刻感受的实际,通过开展“我看祖国新变化”故事会,举办“从图片看发展、从数字看成就”展览,引导大家从改革30多年来群众在工作条件,生活环境和各项保障方面发生的历史性变化中,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巨大魅力。

要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熏陶的内涵和功能,广泛利用“网络文化”、“灯箱文化”、“群众广播”等宣传载体,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严肃的教学生动化,实现理论学习从无声到有声、从平面到立体、从单调到多彩的转变,浓厚科学理论的学习氛围,把科学理论融入群众一日生活之中,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使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强化记忆、点滴渗透。同时,要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广泛开展“理论学习标兵”评比活动,挖掘和宣扬身边典型人物和事迹,引导干部群众深入学习、积极传播、模范践行党的创新理论,以真信促真学,以真学促真用。

2.针对群众兴趣特点创设课堂抓辅导

积极适应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年求知、求新的兴趣特点,精选学习主题。认真搞好调查研究,摸清群众最关注、最容易引发共鸣的热点话题,以此作为创新理论学习的切入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着力创设“精品课堂”。采取集体备课,党委领导围绕学习主题,分别思考、集体讨论、专家会诊确定授课题目及思路,精选归纳备课素材写进教案,实行分层授课,在统一宣讲的基础上,区分干部、党员骨干、群众不同层面,由理论专家和“四会”政治教员分别负责授课,引导大家从不同角度领悟创新理论精髓要义。人人参与活跃“理论课堂”。办好“小讲台”,借助开会、党员学习,发动大家人人登台发言,讲理解认识、谈心得体会;组织“小问答”,在集中居住宿舍、分散工作工场、作业现场等地,采取“一问一答”等形式,帮助大家及时温习巩固所学内容;利用饭前课后等点滴时间,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小讨论、小辨析,进一步消化理论、交融思想、解开困惑。开阔眼界;创立“网络课堂”,建立创新理论网上“学习交流平台”,分门别类收集整理视频资料,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地方建设成就,构筑发展前景网上“望台”,鼓励干部骨干开设“理论博客”,开辟“理论讲坛”,真正使理论学习的课堂活起来用起来,切实提高理论课的实际效果,不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普及引向深入。。

3.针对担负的使命任务围绕中心抓深化

学习理论普及理论的最终落脚点要体现在保证有效履行使命和提高社会科学发展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紧紧围绕干部群众履行使命任务来进行。要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解决重大问题的现实课题,聚集中心工作抓好科学理论普及深入,在改进创新中提高新起点、确立新标准、强化新功能。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坚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摆在中心位置,做到领导力量投向“中心”,工作安排突出“中心”,活动开展围绕“中心”,物资保障优先“中心”。要把理论普及的出发点放在提高社会和谐度和生产力上,通过加大科学理论的教育比重、发挥优良传统激励作用、抓好高素质新型人才培养,不断激发群众的学习动力。要紧贴中心任务,强化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引导干部群众认清肩负的神圣职责,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优精神。

三、完善制度机制:确保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常性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持久坚持、整体推进、步步深入,就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常态制度机制,做到理论创新每向前发展一步,思想发动工作就跟进一步,理论武装工作就深入一步。

1.建立经常性的学习机制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在持久,也难在持久。要把科学理论的武装纳入理论集训、中心组学习、党(团)课、政治教育等分层次系统学习;明确党委、支部书记作为理论武装的第一责任人,对学习教育活动负有领导、组织、实施的责任;建立年度领导干部课题研究制度、季度形势分析制度和月学习交流制度,在坚持党委议学、个人述学、群众评学的基础上,对科学理论武装情况进行定期的、严格的检查督导,定期通报学习情况,做到学与不学不一样,学好学差不一样。

2.建立理论学习的考评机制

以考促学,以考促用是推动科学理论武装求深入、讲实效的内在要求。要把科学理论武装引向深入,仅靠学习制度约束是不够的,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保持科学理论武装的连续性和持久性。按照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以“理论水平、思维层次、工作作风、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的考评机制,区分层次、划分阶段进行考评。同时,要注重抓好帮带指导,把考评的过程变成帮抓指导、解决问题的过程,确保科学理论武装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3.建立理论骨干的选拔培育机制

培育理论学习的“明白人”是推进马克思主义进入基层进入群众头脑的关键。要建立规范的培育机制。广泛开展干部和理论教员集训、科学理论学习交流会等活动,通过以会代训、蹲点帮带等形式规范学习方法、研讨交流心得,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开展科学理论传播工作的能力,增强学习宣传科学理论的层次和质量。同时,要结合基层人员变动、工作转换等实际,有针对性的抓好科学理论武装,做到理论的普及不因人员更替而断层,不受形势任务转换而走形,确保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常化制度化进行。

4.要建立适应形势的学习创新机制

在新的历史阶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将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解决好理论普及中的矛盾问题,才能使学习确保经常化。各级领导要转变观念,确立主动创新、积极创新、勇于创新的科学理念,注重在结合中创新,在解决问题中创新,在探索规律中创新,切实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举措、创新的办法,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拓展和深化。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基层实践存在着深刻的辩证关系,如何发挥科学理论指导基层实践的重要作用,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即通过引领理论宣传导向与满足群众实际需求、挖掘特色资源优势与创新理论宣传载体、普及基层理论宣传与突出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合统一,推动科学理论进基层的有效展开、深入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开放的理论体系,必须在实践的应用中得以丰富完善,同时,理论的价值也在于指导具体实践。于是,如何将科学理论应用于基层实践,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使科学理论发挥最大的效用,就成为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在此,笔者以福州市台江区宣传思想工作为个案,研究探索推进科学理论进基层的“三个统一”的经验与启示。

一、实现引领理论宣传导向与满足群众实际需求相统一,即引导与服务相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开展各项工作都必须坚决贯彻、始终维护的宏大理论体系。要加强领导,引领群众的理论需求导向,改变传统输灌式的宣教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群众路线,定期开展调研,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社情民意,化被动为主动,推进科学理论进基层。但不可否认,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照本宣科输灌的多,深入浅出阐释的少,唯书是从,索然无味的状况,使群众对理论学习产生厌倦、懈怠情绪。对此,台江区针对辖区内不同的受众群体,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把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理论问题讲明白、说透彻,并采取多项措施,搭建直接面向群众而且群众乐于参与的平台。比如全区百名社区宣传员采用“听身边人说身边事”宣讲十七大精神,以及开设以百姓为主角的“百姓讲坛”等。鳌峰苑社区的一名退休老教师,平时留心收集有关十七大的报告、汇编、辅导材料,细心研读,结合自身经历在“百姓讲坛”中进行宣讲,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实现挖掘特色资源优势与创新理论宣传载体相统一,即内容与形式相统一

各地科学发展的载体不同,科学发展的现状也不尽相同,必须结合实际,深入挖掘当地特色资源,合理设置理论教育内容,同时注重艺术性,增强感染力,做到春风化雨、事半功倍。善于总结基层一线经验,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多采取研讨、模拟、互动、答疑等方法,多运用报刊、电视、网络等手段,寓教于乐、寓教于干,使理论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区,台江区发挥商贸、滨江与人文优势,坚持在思想观念、宣传内容、工作形式、工作手段等方面求新、求变、求突破。创立“百姓讲坛”、“读报沙龙”、“民俗讲坛”等品牌,开办“心理健康”、“人文精神”、“现代经济”等讲座,开展“三送三讲”宣讲活动和“热点面对面”理论下基层活动,组织精品理论书籍读书活动,推动理论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街道、进社区、进企业,坚持因人、因地、因时原则,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实现普及基层理论宣传与突出核心价值体系相统一,即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党的十七大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就为理论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要使科学理论宣传普及到各个阶层,为大多数群众所掌握。同时,要重点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将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这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台江区构建了区委学习中心组、街道党工委学习中心组和社区党支部学习小组的学习网络体系,成立了面向基层的社区政治宣传员、社区基层通讯员、社区文明轻骑兵文艺小分队和业余讲师团等理论宣传队伍,深入街道、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及时把“理论快餐”送入基层,提高科学理论在各阶层中的普及率。同时,在宣传中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文明礼仪、展现时代精神。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为例,开展了诸如“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为主题的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党的十七大精神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学做人,做好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等,这些举措综合运作,统筹实施,扎实推进,在未成年人中有效地普及了科学理论。

在当前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推进科学理论进基层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作用更加重大,任务也更加繁重。在探索科学理论进基层的道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认识,增强能力,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干出实绩,切实推进科学理论进基层的工作。

参考文献: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 高校政治理论教师

[作者简介]任丽丽(1971- ),女,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天津 300387)赵凤柱(1970- ),男,天津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管理系政工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工作。(河北 廊坊 065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形势下高校育人体系科学化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13JY008)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9-0070-02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肩负双任务,不仅要严格要求自身,还承载着育人重任,应具有特殊的角色定位及角色实践。增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角色意识,能培育出知使命、明荣辱、敢担当的后备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华梦注入永不衰竭的正能量。

一、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存在角色错位

(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政治责任感淡漠的局外人

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我们党在建设与发展中面对着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和消极腐败危险等严峻考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是应对新问题,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战略性举措,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增强紧迫意识,提高责任观念,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肩负着自身实践和教育学生实践的双任务,而有些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和自身应承担的责任,认为此次活动只是领导干部们的事,因而在学习文件和教育实践活动中呈“事不关己”的姿态,错误地将自己“高高挂起”。

(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职责的背离者

师者,自古就有“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发挥自身政治理论博学的优势,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解读社会问题,帮助大学生走出迷茫与困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些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做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理性分析社会问题,要么消极地避而不谈,要么受大众传媒的影响,人云亦云,背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工作的主旨要求,影响了学生的三观形成。

(三)丧失感召力的边缘人

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大学生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于毕业后的自主就业,或对专业课的学习热情较高,或热衷于课堂外的非学术能力的实践锻炼,相应降低了政治理论课的求知欲。部分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想办法增强自身的人格魄力,感召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反而被动地随着学生求知欲的降低而影响了职业自豪感和紧迫感,不但缺乏在课堂上激情展示的欲望,而且政治理念陈旧、内容空洞,愈加成了学生心目中的边缘人物,直接弱化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

二、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殊的角色定位

(一)对当代大学生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精神

党的十明确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承载着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育人重任,在教学一线如何深刻领会与落实此次教育实践的精神,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宣传和推动。每名政治理论教师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定政治信念,积极投入到教育实践活动之中,把握教育方向,站稳、站实、站宽三尺讲台。

(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辐射社会的锚索

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夯实的理论功底、专业的教学能力和创新的思维观念等较高的人文素养,不但在校园中得到学生敬仰,而且在社会上受到人们的信任和尊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 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担负着理论研究和政策宣讲的职责,既要在学校讲台上发挥传道授业的职责,也要走出校园辐射社会,宣传好党的创新理论,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可接受性、持续性和创新性,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教育实践活动辐射社会的锚索功能。

(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践行者

角色定位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具体表现,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人师表的真谛。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的践行者,不但要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而且要在教书育人工作中提高群众工作作风,做到以生为本,想学生之所想;以学校工作为重,急学校之所急;走与群众合辙之路,做于群众合情合理之事。

三、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角色的实践路径

(一)找准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角色位置

一要树立主体意识。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仅要通过教育触击社会上的虚浮心理和奢靡享乐风气,以净化社会环境,增强良性的社会心态;同时,这次活动也是培养新一代大学生扎实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从源头上为党的事业培育出知使命、明荣辱、敢担当的后备军。

二要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同志说:“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受教育。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党的群众路线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探索并积累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的执政优势。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深入研究群众路线形成的背景、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意义,才能把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旨和内在要求,在课堂上讲精说透,使教育内容入耳入脑入心,给学生以动力和启迪。

三要增强创新观念。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我们党着力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发挥教学研究团队的功能与优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找准契合点,充实新内涵,努力提升理论的时代性和适用性。

(二)履行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角色职能

一要提高完善政治理论教师的师者职能。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坚定信仰者,身上体现出的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是教育引导大学生的正能量。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要自觉做到认真学习、准确领悟、积极传播、勇于实践。要善于将自己夯实的理论功底、专业的教学能力和创新的思维观念的优势发挥到教育实践活动中,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解读社会问题,帮助大学生走出迷茫与困惑,培育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使党的群众路线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二要履行教育实践活动辐射社会的职能。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中,要求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深刻领会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又要密切关注社会动态,理清群众路线与现实环境的关系,在日常的社会活动中善于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引导普通群众理解党中央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与要求,增强对我们党特有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能力的信心。

三要在教学活动中实现践行者职能。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习惯于将教育者视为主体,教育对象处于客置。党的群众路线其要意就是要转变单向强令性的工作模式,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高校政治理论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践行群众路线,不但要运用互动式、访谈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而且要善于挖掘培养学生骨干作为同伴导师对普通同学进行帮带式导学,引导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素养。教师通过自身在教学工作中的践行,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潜移默化到日常工作中,使学生在日常养成中达到训练人格和培养公民素质的目的,实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效益的最大化。

(三)注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角色示范

一要做党的群众路线的坚定信仰者,增强教育的可信度。教师身上体现出的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是教育引导大学生的正能量,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要自觉地做到认真学习、积极实践,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要注重师德修养,增强教师的人格魄力。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是教师做人和从教的基础。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才能引起学生共鸣,使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在教育实践中,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工作的敬业奉献、治学的严谨求实、教学的认真负责、生活的正派庄重,提高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进而提高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感召力,增强学生的向心力。

三要谦虚平和,善于吸纳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高校政治理论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应不故步自封,在学术探讨中不固执己见,要在教学中虚心纳谏,在教学相长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提高与完善。

总之,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找准角色位置,增强角色责任意识,发挥政治理论教学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不断增强自身的群众观念,培养大学生深刻体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提高服务群众的本领。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刘新庚,韩慧莉.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治道”内化[J].伦理学研究,2012(5).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科学理论;基层;特色;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开放的理论体系,必须在实践的应用中得以丰富完善,同时,理论的价值也在于指导具体实践。于是,如何将科学理论应用于基层实践,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使科学理论发挥最大的效用,就成为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在此,笔者以福州市台江区宣传思想工作为个案,研究探索推进科学理论进基层的“三个统一”的经验与启示。

一、实现引领理论宣传导向与满足群众实际需求相统一,即引导与服务相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开展各项工作都必须坚决贯彻、始终维护的宏大理论体系。要加强领导,引领群众的理论需求导向,改变传统输灌式的宣教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群众路线,定期开展调研,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社情民意,化被动为主动,推进科学理论进基层。但不可否认,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照本宣科输灌的多,深入浅出阐释的少,唯书是从,索然无味的状况,使群众对理论学习产生厌倦、懈怠情绪。对此,台江区针对辖区内不同的受众群体,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把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理论问题讲明白、说透彻,并采取多项措施,搭建直接面向群众而且群众乐于参与的平台。比如全区百名社区宣传员采用“听身边人说身边事”宣讲十七大精神,以及开设以百姓为主角的“百姓讲坛”等。鳌峰苑社区的一名退休老教师,平时留心收集有关十七大的报告、汇编、辅导材料,细心研读,结合自身经历在“百姓讲坛”中进行宣讲,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实现挖掘特色资源优势与创新理论宣传载体相统一,即内容与形式相统一

各地科学发展的载体不同,科学发展的现状也不尽相同,必须结合实际,深入挖掘当地特色资源,合理设置理论教育内容,同时注重艺术性,增强感染力,做到春风化雨、事半功倍。善于总结基层一线经验,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多采取研讨、模拟、互动、答疑等方法,多运用报刊、电视、网络等手段,寓教于乐、寓教于干,使理论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区,台江区发挥商贸、滨江与人文优势,坚持在思想观念、宣传内容、工作形式、工作手段等方面求新、求变、求突破。创立“百姓讲坛”、“读报沙龙”、“民俗讲坛”等品牌,开办“心理健康”、“人文精神”、“现代经济”等讲座,开展“三送三讲”宣讲活动和“热点面对面”理论下基层活动,组织精品理论书籍读书活动,推动理论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街道、进社区、进企业,坚持因人、因地、因时原则,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实现普及基层理论宣传与突出核心价值体系相统一,即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党的十七大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就为理论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要使科学理论宣传普及到各个阶层,为大多数群众所掌握。同时,要重点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将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这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台江区构建了区委学习中心组、街道党工委学习中心组和社区党支部学习小组的学习网络体系,成立了面向基层的社区政治宣传员、社区基层通讯员、社区文明轻骑兵文艺小分队和业余讲师团等理论宣传队伍,深入街道、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及时把“理论快餐”送入基层,提高科学理论在各阶层中的普及率。同时,在宣传中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文明礼仪、展现时代精神。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为例,开展了诸如“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为主题的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党的十七大精神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学做人,做好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等,这些举措综合运作,统筹实施,扎实推进,在未成年人中有效地普及了科学理论。

在当前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推进科学理论进基层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作用更加重大,任务也更加繁重。在探索科学理论进基层的道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认识,增强能力,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干出实绩,切实推进科学理论进基层的工作。

参考文献: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2篇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提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方针,十上该方针得到进一步强调与支持,因此“改善民生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走社会主义、坚持走马克思主义道路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明确了大众化理论和民生问题的定义,并深入分析了民生问题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最后阐明了走以人为本的民生道路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正确性

关键词:

民生问题;大众化理论;关系;以人为本;方式

一、民生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

民生问题从狭义的角度来讲主要是指公民生活当中的所存在的最基本的问题,比如生活中的吃穿住行问题,主要体现在公民的基本权益上,并且包括广大公民的发展机遇[1]。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就是与公民相关的一切问题都属于民生问题,它不仅包括人民生活中基本的吃、穿、住、行,同样包含公民在生活中对子女的教育、就医保险等方面的问题;民生问题中最为重要的是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它们都是与公民基本生活相关的非常实际、非常现实的问题,它们是与公民的利益最为贴近的问题。对民生问题进行关注、重视,保障和改善公民的生存条件与环境是我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要坚持的方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是指中国将坚持并持续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的道路;从广义的角度来讲是指中国将走适合中国现代国情的马克思主义道路[2]。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是指利用多种表现形式,鲜明生动的语言,科学的方法来诠释和宣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达到由抽象上升到具体、从深奥难懂转化为易学易懂的效果,从而被人民群众知晓、认同和广泛传播。让广大的公民以社会实践为理论武器,逐渐改变并提升为他们的社会价值倾向和思考方式。以公民的社会实践为主题地位来大力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着力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落实与实施,解决群众的“国民生存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成果真正融入到群众的思想当中去。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与民生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解决民生问题是根本出发点首先,根据党的十七大对民生问题的提出并进而引出的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研究,可知民生问题的提出才是加强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在现实的社会活动中,人民群众有着基本的生产生活需求和利益诉求以及多元文化需求,而当中的利益问题是所有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中不可避免的。关注工人、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成为了马克思理论研究的着眼目标。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根据公民最基本的生活行为作为切入角度,参考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念,诠释了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最根本的本质。因此,民生问题不仅仅是大众化理论的出发点,同样也是大众化理论首先要关注并诠释的问题。其次,因为民生问题的本质就是解决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问题,仅仅靠理论宣传不能够真正地解决民生问题,只有在社会实践的检验下才能知晓民众的所需所求。因此,解决民生问题需要对民众进行社会实践,由此可知它也是社会实践的起点。由此可知它也是社会实践的起点。理论要具有说服力,仅仅依靠空洞的说教是无法实现的,必须要经得起社会实践的检验。人民群众是任何一种理论体系的检验者,以“得民心、顺民意”为理论建设目标。对于任何理论,人民群众都有各自的判断标准,若是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和利益诉求,坚持以人为本,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满足感、幸福感,这种理论自然能够引起群众的共鸣,得到群众的拥护。因此,从社会认同的角度来看,关注民生,维护公民利益是马克思主义从群众实际出发的现实研究起点。

(二)民生建设成果是衡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根本标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主要本质就是社会实践,那么由此可知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大众化理论,其根本本质同样应该是社会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形成的,这种理论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存在漏洞或是根据当今社会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在某些方面是否有可以进一步完善的地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施方式最终能否取得预期成效,都需要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来检验。十报告中指出:“全心全意地为提高广大公民的生活水平,是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要实现的目标。”[3]也就是说实现中华繁荣富强,建立小康社会,都是关注和重视民生问题的具体表现,并且以保障和改善广大公民的民生问题为己任。正因如此,新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才能走入普通老百姓的家中。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才能扎根于公民的心中,让公民接受、认可大众化理论,从而坚定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在传播大众化理论的过程中提升公民的幸福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只有始终如一地关注和重视广大公民的基本权益,才能让人们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魅力与生命力,人民群众才能发自内心地去接纳、认同并广泛地传播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因此,民生问题的解决成果是衡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成果的根本标准,最重要的一个标尺。

三、当代中国促进大众化理论、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方式

在2013年6月18日起,中国共产党正式开展了为期一年时间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本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本次实践的主题时刻围绕着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党组织的纯洁性来进行的,着力解决广大公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这一活动深刻地体现了我党“以人为本”的理念。概括起来就是要,重视“生活世界”,体现人文关怀,彰显人民群众的主体性[4]。

(一)要重视“生活世界”相对于科学研究的“科学世界”而言,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就是“生活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科学体系构建固然重要,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并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科学理论,同样需要社会实践对其科学体系进行指导和完善。因此,在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进程中,在强调“科学世界”理论体系构建的同时,同样要重视以公民利益为根本目标的“生活世界”。人民群众改造世界、创造历史,他们是社会活动和实践主体,因此,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题中之义。马克思曾说:“人类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可见,满足生活的需求是公民最根本的追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空洞的理论知识,而是具有坚实的根基的实践,若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基础更坚实,则必须重视人民群众的“生活世界”,关注和重视公民的基本生活和发展的问题,也就是要关注和重视“民生世界”。现阶段,我国的改革正处于关键期。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发展推动了精神文明的建设,群众的需求也随之提高,一些社会问题也会突显出来,如教育、医疗、养老等等与百姓密不可分的民生热点问题亟待解决。百姓关注的是与自身息息相关的生活,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民众的诉求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扎根于人心。因此,想赢得公民对我党的信赖,就必须推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让公民真正的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想要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就要对民生问题进行关注和重视。将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及百姓的幸福感作为首要工作。

(二)要体现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科学内涵极为丰富,它体现了我党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新变化,严肃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强调理论系统科学性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党的十强调,注重人文关怀,加强我国的基础建设脚步,解决基本的民生问题。使我国公民在教育、就业和就医方面不会再出现无钱上学、无钱就医的现象。这些执政理念充分体现了我党对人民的关心和爱护。第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必须要充满人文气息,具有人文关怀的特性。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其整个理论都充满了人文的气息,这是该理论对其内在价值的追求。因此,根据马克思主意理论所创新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本质同样要体现人文关怀,否则这个理论的核心就不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了。且只有充满人文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才能真正地引起民众的共鸣,才能真正地为民众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才有它的实践意义。第二,体现我党在建设中的执政理念充满了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共产党的“以人文本”理念和决心。因此,对于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日益突出的民生问题,仅仅表达出态度上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更要体现出共产党将要彻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和实际行动。

(三)体现人民的主体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最开始是由民生问题所提出的,所以其最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是民生问题。同时在研究的时候也应当体现公民的主体性[6]。主要在下面两个方面体现公民的主体性。第一,认真听取公民的呼声,尊重公民的愿望。民生问题都是涉及广大公民切身利益的最现实的生产生活状况,民众对此感受颇深,可以更加真实、客观的反映问题,表达对民生的思考和看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民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公民维护自身权利的希望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公民的意见,将人民大众的思想和实际情况作为首要考虑的问题。民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只有充分重视人民的主体性,才能进一步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在民众间传播、推广,才能真正使民众了解并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进一步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来指导实践。第二,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过程中必须要持续发挥公民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与传播系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宣传和普及,一方面可以运用网络媒体,渗透到人民的生活中,进而潜移默化地引导人民群众。另一方面,想要马克思主义理论能逐步被普通人民群众认知、了解、使用并应用于实践的方方面面,仅仅依靠理论宣传者说教、民众被动接受这种单向的传播方式是事倍功半的,必须让人民群众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并有所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很多成果都是源于生活、但其本质又高于生活。因此,必须要坚持走公民路线,让公民成为参加和推动我国民生基础建设的中坚力量。

民生问题始终是人类发展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根本出发点。只有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才能使马克思大众化理论真正地扎根于民众的内心。只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才能使大众化理论逐渐被人民群众所接纳,进而主动地学习和传播,并将大众化理论运用到生产生活当中去指导实践。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和重视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问题,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关心的各种实际问题,让民众充分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所带来的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民群众真正地认同大众化理论,在接纳和学习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关注民生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解决人民群众切身相关的民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途径。

参考文献:

[1]吴忠民.民生的基本涵义及特征[J].当代社科视野,2008(6):50.

[2]时统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述评[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10):26.

[3].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共产党员,2012(23):4-18.

[4]罗诗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生取向[J].理论探索,2011(1):14-15.

[5]衣俊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生视角[J].求是,2010(13):58.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梳理; 借鉴; 反思; 当代价值

作为文化研究领域“祖师爷级”的学术流派,自1964年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伯明翰学派就在理查德•霍加特、斯图亚特

•霍尔、雷蒙•威廉斯等人的带领下,立足英国社会的土壤,以文化研究为基础,以历史学、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等众多学科的相关理论为

方法,探讨了大众传媒的意识形态功能及其对受众的影响、以及受众最终的接受状况,并由此而提出了媒介文本的多义性和受众解读模式的复

杂性等相关理论。此外,作为批判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伯明翰学派也以其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验学派研究之不足,并

以其对受众和受众接收环境的关注,适应了现当代社会发展与理论研究的潮流,体现了学术研究应有的人文关怀,为世界传播学的受众理论研

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伯明翰学派的相关研究成果,便受到了西方学界的广泛关注——在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的《媒介文化:介于现

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英国学者尼克•史蒂文森的《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媒》等著作中,都有专门的章节

或内容探讨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理论与受众理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文化研究在西方学界的日渐“受宠”,伯明翰学派的相

关理论也陆续被介绍到了国内——首先是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一些学者注意到了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理论与受众研究理论,其后,内地学者也

逐渐意识到了这一学术流派的重要性,理查德•霍加特、斯图亚特•霍尔、雷蒙•威廉斯等人的理论也被不同程度地运用到了当代中国的文化研究

与文化批评中来,并由此而成为了当代中国学术界、尤其是传播学界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源泉之一。

然而,相比西方学界的研究现状,国内学界对伯明翰学派的理论考察至今仍处于起步阶段。以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为例,目前仅有潘知

、林炜主编的《传媒批判理论》、石义彬的《单向度 超真实 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陶东风的《文化研究:西方与

中国》、陆扬、王毅的《大众传媒与文化》等寥寥几本著作,用部分章节对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与受众研究予以关照。此外,尽管北京语言

大学黄卓越教授[2]所率领的文化研究团队近年来也将关注的目光投射到了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上,但是,上述种种研究成果,与伯明翰学派

在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相较而言,甚至与西方学界的研究厚度相较而言,都显得明显落后。

2002年6月,伯明翰大学校方关闭了该校的文化研究与社会学系,至此,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最终隐入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是,正如黄卓越教

授所言,“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的隐退并不意味着文化研究本身的衰落”[3]换言之,这个在“文化界和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的事件的发生

,也并不意味着国内外学界对伯明翰学派及其相关研究成果的关注热度的衰退,这也应该是“两码事”——因为,不管是伯明翰学派的研究方

法还是理论源泉,都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深入到了文化研究的骨髓之中。

也正是在上述种种背景之下,河北师范大学位迎苏副教授以其博士毕业论文为基础出版的以系统研究伯明翰学派为己任的学术专著《伯明翰学

派的受众理论研究》一书,也就具有了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对于该书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位迎苏副教授的博士导师——四川大学蒋晓丽教授给予了十分中肯的评价。她认为,《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

论研究》一书,从文化研究和传播研究的结合入手,选取“受众研究”作为主要视角,对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作了综合阐发,并以此为基点

,对受众理论的知识脉络、方法论特征、经典案例和核心概念作了比较清晰的阐释。这些论述,都“显示出了作者较为扎实和全面的理论功底

。”并且,在论述中,作者特别对伯明翰学派受众研究的方法论价值作了准确的论述,“从而矫正了科学实证主义和管理学派对于受众研究方

法论的话语霸权,这是很有见地和启发性的。”

实际上,《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一书的理论价值显然还不仅于此。该书在对伯明翰学派不同时期的不同理论著书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

上,大胆地将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归结为了四种基本范式,即被动性解读的受众研究、倾向性解读的受众研究、多样性解读的受众研究

和抵抗性解读的受众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分别展开论述,重点梳理了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变化,进而深度挖掘了该理论生

成的社会语境和思想语境,探究该理论生成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同时对该理论与其他相关受众理论进行比较研究,进而揭示该理论在受众研究

史上的地位、影响及进一步的借鉴意义——这种详尽而极具独特视角的关于文化研究学派的总结,在目前国内学术界不仅因其极其少见而具有

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目前国内学术界尤其是传播学界乃至大众传播实务界的具体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而言,也都具有一定的可资借鉴的现

实意义。

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到200年6月文化研究与社会学系关闭,在长达四、五十年的时间里,伯明翰学派不同时期的领军人物

们在总体研究取向不变的前提下,建立了纷繁复杂的分支理论谱系,要在如此复杂的理论迷宫中深度揭示伯明翰学派和其他学派受众理论研究

的异同,进而彰显其现实借鉴意义,这显然需要作者具有超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和理论驾驭能力。在《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一书中,作

者采用文本分析、个案研究等方法,结合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大众传播学等相关理论,在综合考察英国社会各因素的具体影响的前提下,以

庖丁解牛的方式,将伯明翰学派各时期、各代表人物的理论著述的结构和内涵一一展现在了读者眼前——这,不仅正是作者上述能力的综合展

现,也更进一步彰显了《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当然,《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在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前提下,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而这种不足又主要体现在该书对伯明

翰学派受众理论对国内研究和实务操作的启示的研究稍显单薄上—— 尽管该书用了最后一节来谈论这一话题。众所周知,任何一种理论的价值

,都不能仅仅停留于历史的尘埃之中,它对当代乃至当前学术研究,甚至是实务操作的指导、借鉴意义,才是它最大的价值之所在。因而从这

个意义上讲,该书如果能在其最后的篇章中,以更为厚重的内容,更加详尽地分析伯明翰学派受众研究理论对当代中国学界乃至传媒实务界的

指导、借鉴意义,该书当会更加完美。

 [1] 位迎苏. 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10).

 [2] 黄卓越. 教授同为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该中心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而文化研究正是黄卓越教授近年来重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行为主义;精神分析;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受众研究

传播作为人的一种基本的社会功能,早期并未被学者重视以及进行系统的梳理研究。直到1949年,施拉姆《大众传播学》的出版,才标志着传播学的正式成立。在《大众传播学》一书中,施拉姆修正和总结归纳了心理学、新闻学、统计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开启了学者对传播学的研究之路。基于前期以美国学者为主的大量的定量与定性研究,传播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完善的学科体系。同时,在此过程中,传播学又与其他学科的各种研究互相佐证与融合,互相吸收彼此的理论来完善自身。因此,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对传播学的研究应多元化。本文将着重从心理学的四大流派——精神分析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对受众作出研究,探讨受众对媒介内容的选择行为与倾向。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与受众研究

20世纪初,行为主义在美国创立。作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认为刺激是产生行为的根本原因,人的心理是不可知的,因此应当研究人类的外在行为,如果查明了外界刺激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就能够达到预测或控制行为的目的。按照华生的观点,动物和人类的行为都能用物理和化学的变化具体测量,作为一台“机器”的人对外界的刺激毫无任何抵抗能力,只能够条件反射式地回应。华生把这样的刺激—反应称为“S—R联结”(Stimulate刺激—Response反应)。行为主义的几个经典实验,如小阿尔伯特实验、斯金纳箱、贝贝玩偶实验等,都试图通过不断的刺激产生行为,随后对行为进行强化和控制。在20世纪初,行为主义心理学可谓风靡一时,它的理论成果渗透到许多人文学科的研究中。在受众研究中,最典型的便是“魔弹论”,其深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论”或“子弹理论”,盛行于20世纪初,它认为媒介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受众对于媒介的刺激,就像身中子弹或药剂注入皮肤一样,能直接且迅速地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同时,“魔弹论”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人类的态度和选择,甚至可以完全支配人类的行为。这一理论显然是受到了同时代刺激—反应理论的影响,其观点与华生的理论几乎如出一辙。“魔弹论”中的受众如同华生眼中的被试者,没有能力对外界作出任何自己的选择。建立在刺激—反应理论上的“魔弹论”完全否认了受众的主观能动性,把受众置于消极的位置,受众只能被动地等待媒介的灌输,并且作出一致的反应。因此,媒介有着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无足轻重,只要确定了传播内容和掌握了宣传技术,效果就一定会产生。

二、精神分析心理学与受众研究

精神分析心理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精神病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心理和人格的解释,而后成了重要的心理学流派之一。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把无意识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提出人的一切个体行为和动力都来源于性的本能。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包括前意识和潜意识)才是人类行为的驱动力,虽然其无法被察觉,却支配着人类的一举一动。此外,弗洛伊德依据人的本能,将人格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即口唇期、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第一个将人格发展系统地划分为阶段,揭示人格发展的深层动力。而后爱丽克•埃里克森修正了弗洛伊德的泛性论,并扩充了他人格发展的5个阶段,提出心理社会发展的8个阶段,即婴儿期、儿童期、学龄初期、学龄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期、成熟期,认为人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与任务,同时也有需要解决的心理和社会矛盾。基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受众研究主要集中在潜意识与人格阶段理论之中。1950年,广告专家维克瑞在电影院中以1/3000秒的速度播放“吃爆米花”和“喝可口可乐”的消息,使得爆米花和可口可乐的销量大幅度上升。广告专家由此开启了潜意识广告的研究之路。电影《外星人》有着史上最著名的植入广告——主人公用某一个牌子的巧克力将外星人引入屋内。媒介节目将广告变为自身的一部分,试图在观众低涉入、不经意的情况下构建意识。让受众在收看媒介节目时,切身体验产品特性,并体会品牌的文化和效用,在深入消费者内心需求的同时,构建了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潜意识,其效果不亚于直接的商业广告。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和埃里克森都分别提出了关于人格发展阶段不同的划分,相似的是,他们都认为人格的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需求以及待解决的矛盾。埃里克森认为如果矛盾得以妥善解决,有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品质,反之,则可能会形成消极的品质。大众传媒的出现可以为受众提供他们需要的不同内容,力求解决矛盾,满足受众特定的需求。那么这里又有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媒体投放内容之前,需定位目标受众,这直接关系着媒介内容能否顺利传播。精神分析心理学对媒介的启示是,大众媒体传播之前,不仅应当考虑到受众的认知水平,还应当遵循不同阶段的人格发展特点,从受众的需求与矛盾出发,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和自己。同时,人格发展理论也可以帮助媒体更好地定位目标受众,然后采用受众能够接受的媒介或形式,准确地进行传播。

三、认知心理学与受众研究

20世纪60年代,西方兴起了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认知心理学。1967年奈塞尔《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开始。以认知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认知心理学包括各种流派和理论,其中以信息加工心理学为主,还包括完形心理学和拓扑心理学等。认知心理学将人脑看作与电脑类似的信息接收和加工体系,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信息的接收、编码、贮存、交换、操作、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强调已有的知识和结构对行为和当前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1]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人的记忆分为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人脑会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过滤和筛选,一部分信息会在瞬间消失,一部分信息会停留20秒,而经过过滤和筛选的信息会经过重复进入长时记忆。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接收信息是产生高级心理过程的机制,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将人看作是毫无自主能力的机器。这一时期受众效果研究已经从20世纪初的“魔弹论”逐步转向温和效果模式,研究者认可大众媒介的效果,但并非如“魔弹论”所说的对于受众有如此强大的威力。受心理学研究走向的影响,受众研究也逐渐发生变化,受众逐渐作为主体被研究者和媒体所关注。格式塔心理学家勒温的场论将受众效果研究带入了全新的视角,他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取决于个人和他的环境的相互作用。认知心理学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知识是决定人类个体行为的主要因素,在人类的传播行为中,个体的知识是影响信息接收与加工的重要因素,因此人的差异是一个应当被研究的重要变量。认知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大都是与认知、教育相关的实践。1969年,美国政府为了改变贫困儿童的教育条件,播出了动画片《芝麻街》,运用色彩鲜艳的人偶、动画等各种表现形式向儿童教授生活常识、算数、颜色等,受到了千万儿童和家长的喜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作为在认知心理学中的初探,《芝麻街》成了大众传播的里程碑,同时还有了意外的收获——知识沟假说。如今,互联网教育已经普及,受众不仅可以通过一遍遍地观看网上的课程增强记忆,还能够直接下载软件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应的知识模块。许多软件基于认知心理学提到的记忆遗忘率找到了增强记忆的学习方法,比如不断重复前一天所习得的内容,如扇贝单词、i-Sokki、多邻国等。1972年,麦库姆斯和肖提出议程设置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大众媒介不能决定人们对事件的看法,但可以通过反复强调决定人们对事件的关注和重视程度。这一理论就是媒介通过抓住受众的长时记忆有效地告诉受众“想什么”,为受众营造了“拟态环境”。[2]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受众研究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巩固了人性的信念,强调了人的尊严。[3]马斯洛理论中最著名的是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当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之后才会出现更高层次的需求。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角度解读受众研究,是把握受众的内在需求,从而变得被受众需要。使用与满足理论诞生于此,并得到迅速发展。该理论认为受众具有支配能力,会通过对媒体的使用期待来选择是否使用,以及使用何种媒介。对于研究者来说,使用与满足理论站在了受众的立场,通过分析受众使用媒介的动机和获得的需求,来分析大众媒介带给受众什么,且还能带给受众什么。

五、结语

受众研究的步伐似乎亦步亦趋地紧跟着心理学的研究。事实上,由于研究对象的重叠,这两个研究领域很难说清是谁影响了谁,就像组织理论的研究同样能从心理学研究中找出规律一样,这些人文学科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取用对方的研究成果,并叠加以自己的视角重新建构,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从心理学方向去深度思考研究,并结合统计学、经济学的调研方法和视角,这仍然是受众研究继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葛进平.受众调查与收视分析(第二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36.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15.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5篇

阅读了刘景亮、谭静波撰写的《中国戏曲观众学》,感到这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立足学科,面向实践,是这项研究的突出特点。

整个戏曲学科的研究,不外乎对作家、作品、观众的研究。以往比较注意对作家、作品的研究,而对观众的研究十分薄弱。两位作者勇敢地闯入这个领域,当然会遇到“先天不足”的种种困难,但也有在这片广阔、丰厚的土地上拓荒容易有所发现的优势。我注意到,作者并没因困难而放弃“理论”的责任,相反,他们对“戏曲学”这个大体系的归属意识很强。全书以“戏曲审美”为轴心,分别论述了戏曲观众审美心理的种种特点、影响观众心理的各种因素、观众审美心理的保守和变异、观众群体的区分及不同群体的审美需求特点等等,具有了独立学科的规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在看到作者的学科意识的同时,我更看到了他们可贵的面向实践的自觉追求。过去,也介绍过许多外国的戏剧观众学著作,对我们很有学习、借鉴的作用,但一部“戏曲观众学”,必须把立足点放到中国戏曲和中国观众的实际上来,才能发挥理论的实践意义,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在中国历史上,戏曲在多种艺术中可以说是雄踞“霸主”的地位,戏曲欣赏是人民大众文化娱乐的最主要形式,长期以来不存在观众萎缩的问题。但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观众减少,戏曲陷入困境。戏曲与观众的关系、观众的需求、如何争取观众等问题成为现实戏曲活动中的突出问题,《中国戏曲观众学》的两位作者十分注意这个问题的研究。在《中国戏曲观众学》的一些理论问题的论述中,总是紧贴现实的或历史的戏曲活动实践,记述了大量剧场观众反应的现场记录,公布了大量在农村、城市、居民楼、学校、旅社、火车上调查的数据,结论和看法来源于对这些记录和数据的认真分析。例如关于戏曲观众“认同感”与“认同性人物”这些概念的提出,既是以往戏曲活动实践中创作经验和观众欣赏经验的总结,又是针对今天一些戏剧创作只注意作者个人的自我表现而忽视观众的认同感的现实问题,对戏曲创作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书中还有许多专设的题目,来论述解决现实戏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论证观众的审美感知时,就有《强化观众审美感知的策略》的专题;论证观众审美情感时,专设《戏曲创作要对应观众的情感情绪》来对应;论证戏曲观众的审美想象时专设《给观众留取适当的联想、想象空间》来具体解答如何为观众留取想象空间……可以说,关照现实的戏曲活动实践,是贯穿在全书所有论述中的一条红线,这是在当今的戏曲理论研究中相当可贵的。

研究者追求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并非拘泥于眼前,他们把目光放得更高更远,因而,形成“立足传统,面向世界”的第二个特点。所谓立足传统,是说在研究中立足于从传统文化的精神、观念来把握戏曲观众的审美心理的形成和变化,并且从传统文化的思想武库中寻找说明问题的思想资料。例如,用中医方剂的“君臣佐使”整体结构原理分析戏曲观众审美心理机能的整体构成,用庄子“彼亦是此,此亦是彼”的思想分析戏曲观众在戏曲欣赏时既融入对象,又疏离对象的情感状态等等,令人容易理解和接受。看得出,作者在努力运用传统的理论、概念来解释问题,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叙述方式和讲说系统。书中没有简单地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悲剧”、“喜剧”等现成的西方文论概念、定义来框范、解释中国的戏曲欣赏和戏曲创作,即使使用这些概念,也有自己的解释和看法。中国戏曲、中国戏曲观众是中国文化土壤培育,因而只有立足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上,才能正确把握、科学阐释。

立足传统,并非局限于传统,尽量广泛地借鉴已有的中外研究成果是十分必要的,这就是我所说的面向世界。正像中国戏剧出版社在本书的内容介绍中所说的:研究者“借鉴了哲学、美学、戏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传播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这种多学科的借鉴,带来了眼界的开阔、视角的独特,推动了新观点的阐发,在本书中如戏曲观众审美感知的独特性、观众审美期待的唤起、戏曲创作者主体情志在审美中的重要作用、戏曲观众审美意识的保守、变异规律、不同的交流空间样式对剧场效果的影响等等,显然都借鉴了心理学、哲学、传播学的研究成果,使人感到耳目一新。借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也是一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