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动画电影论文范文

动画电影论文范文

动画电影论文

动画电影论文范文第1篇

哥特式风格最早是一个建筑学概念,后被应用到雕塑、绘画、工艺美术、文学等领域,影响广泛。哥特式的电影主要描写黑暗、恐怖的场面;主人公多为尸体、吸血鬼、僵尸等形象;在场景的选择上以古墓、森林为主,这都是哥特式动画电影的主要元素。蒂姆•伯顿在运用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哥特符号的时候,得心应手,赋予了人物丰富的性格特点。哥特画风在他的动画电影中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蒂姆•伯顿动画电影的哥特画风的主要特征首先表现在哥特式怪诞的情节。蒂姆•伯顿的动画电影多以童话故事为题材,讲述恐怖的故事。蒂姆•伯顿的电影故事原型对根植于民间故事,而童话则贯穿他所有电影的创作中。例如《僵尸新娘》的故事原型就来源于一个俄罗斯民间传说,讲述19世纪犹太新娘的不幸遭遇。对于民间故事、童话有选择性的进行改编,使得他的影片充满了恐怖色彩。在题材的选择方面,蒂姆•伯顿的动画电影充分体现了哥特画风的特点,表现非人的世界。例如在《科学怪狗》中描写一只小狗死而复生的故事;再比如动画影片《僵尸新娘》发生在19世纪的欧洲乡村,开始讲述一场婚礼的失败彩排过程。影片开始的叙事并不激烈,直到僵尸新娘艾米丽的出现才打破了影片的讲述方式,故事在哥特情节的融入下变得异常紧张。这样夸张、离奇的想象,怪诞的情节设计正是蒂姆•伯顿动画电影的独特之处。其次,蒂姆•伯顿动画电影的哥特画风的主要特征表现在浓郁的哥特式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蒂姆•伯顿的动画电影不着意表现英雄人物,而是热衷于表现小人物的心路历程。人物在他的手下呈现出鲜明的特征,散发着特有的哥特式的气息。在他的电影中,无论是活着的人还是阴间中的僵尸都呈现出共同风格特征:哥特式的怪异、恐怖。例如《科学怪狗》中长相古怪的男主角维克多,他的倒三角的脸上一双凸出的大眼睛显得格外突兀,纤细的四肢与人物的整体造型之间显得极不协调,瘦弱的身体仿佛托不住他的脑袋一般,这个人物形象给人一种极不舒服的怪异感。再比如《僵尸新娘》中的男主人公维克多身材瘦小,面色苍白,身穿紧身西装、领结,加上尖尖的皮鞋,很容易给人一种窒息的压抑感,导演正是在这些方面精心设计,表现出维克多的不自由、受束缚的生活状态。无论是《圣诞夜惊魂》里顶着一颗人类的骷髅头的南瓜王子杰克;还是《僵尸新娘》中男主人公面庞消瘦、脸色惨白、脆弱敏感,僵尸新娘破碎的衣衫、憔悴的面容等,这样的主人公形象很容易传达给观众一种阴森的恐怖感,有利于影片主题的形象表达。

二、哥特画风在蒂姆•伯顿动画电影中的视觉表现

作为天才导演的蒂姆•伯顿用自己的体悟给哥特电影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恐怖的哥特画风在蒂姆•伯顿的动画电影中直接的视觉感受主要表现在场景和与色彩运用两个方面。首先,哥特画风在蒂姆•伯顿动画电影中的视觉表现在画面场景的设计上。古堡、乌鸦、森林、墓地……这些让人不寒而栗的神秘元素在蒂姆•伯顿的动画电影中十分常见,已成为他电影中的鲜明标志。比如在荣获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奖《科学怪狗》中,林立在街道两旁的古典房屋、三角形的屋顶等建筑等,都具有浓郁哥特画风建筑的特点;再比如在《僵尸新娘》中,具有哥特画风的教堂建筑在影片中出现多次,高耸的尖顶、拱形的大门,这样的建筑更加渲染了影片的恐怖气氛,在悄无声息之间将一种冷冰冰的感觉传递给观众。其次,哥特画风在蒂姆•伯顿的动画电影中的视觉表现在色彩的运用上。蒂姆•伯顿动画电影以哥特、黑暗著称,色彩在他电影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电影中他多运用冷色调,以另类的色彩来重构视觉艺术的新世界,借此来表现一种阴冷、惊悚的恐怖氛围。尽管冷色调的运用使得动画电影的色彩没有现实生活中那样丰富多彩,但这是为影片本身所要表达的主题服务的。在电影中,人间与阳间在色彩的运用上呈现出极大地反差:人间多用黑、灰等颜色;而阳间多用色彩明艳的暖色,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用颜色作对比,讽刺人间的冷漠、利欲熏心。一面是活人世界的压抑阴冷、单调束缚,一面是地下死人世界的热情真诚、生机勃勃,强烈的色彩反差在对比中揭示出对现实社会的冷漠,黑暗世界中的温情。

三、哥特画风下蒂姆•伯顿动画电影的隐喻

动画电影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动画文化传播传统文化缺失

中国传统艺术源远流长,在世界美术之林中占有极其辉煌的地位。中国动画这一充满神奇色彩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在这一特有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下形成的。她作为中国艺术的一部分,表现着传统文化特有的审美文化符号,可以激起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骄傲与自豪。

20世纪80年代中国动画事业依据民族传统文化走出了一条辉煌之路。然而,今天中国动画相对于外国动画却有着明显的差距。有数据显示,当前全球动画产业总值大约为2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万亿元,而中国仅为人民币180亿元,不到1%,并且,在国产的动画中,显示了“出力不讨好”的局面。主要表现为:尽管国产动画正鼓足了劲在抓紧对动画作品的生产及宣传,但在国外动画产业的冲击下,动画欣赏的主要群体——青少年的审美观明显倾向于国外动画。笔者在对此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对1000名桂林市内受众进行动画观赏行为倾向性调查,发出问卷900份,回收831份,回收率为92.3%,其中有效问卷为816份,有效率为98.1%,保证了调查的公平性与公开性。这1000名受众为大学、中学、小学不同文化层面上的学生。

表格如下:

不同文化层面受众对动画艺术风格的偏爱与认同倾向打分(满分为100分)

观察此表格,可看到国产动画片在国内受喜爱程度较低,特别对于传统文化写意风格的动画电影打分较低,并且年龄越小,对这一风格的认同程度越低。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现代青少年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取向越来越模糊,并且表现出低龄化。另外,笔者长期在桂林市少年宫担任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深切地感受到孩子们对中国动画片的喜欢程度远没有国外动画片热情高,体现幼儿教育对传统文化也有所忽视。这一事实也从侧面佐证了上述调查结果。这不能不让人为继承中国优良传统文化而担忧。一个国家是否能强大,是否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优秀的文化底蕴以及在此文化底蕴中创新出来的符合时展的文化结构,是衡量此标准的重要尺度。所以,对动画电影中传统文化元素的研究,也能从另一侧面引导人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起重视。

动画是大众媒体的传播手段之一。是一种特有的文化产业,与其他文化知识一样具有极强的宣传和影响作用,包括社会规范,价值标准,行为方式、文化价值观等。优秀的动画电影能根植于本民族优秀文化,反映社会底层,能经得住社会发展的跌宕起伏。我国20世纪60年代前与80年代后,也曾经有着辉煌的动画成就。先不必说此时的动画有着丰富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题材作支撑,也不必说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动画形象,表现手法,就单说动画中意境优美的场景也是其他国家所不及,因为这是要求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刻感受的人才能体会。前人的种种成就无一不是站在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中建立发展起来。

首先在动画的取材方面。选择极富有寓言故事的《骄傲的将军》(1956年导演:特伟李克弱)、《东郭先生》(1955年导演:虞哲光许乘泽);民间传《抬驴》(1991年导演:王柏荣)、《葫芦兄弟》(1986—1987年导演胡进庆等)。从这些内容题材上我们可以看出较多立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寓教于乐”精神,故事折射出教育孩子分辨善恶,面对困难如何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等,这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有很好的教导作用。“动画影片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水准,还担负着一定的社会教育功能。”“寓教于乐”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对比于美国式的“娱乐至上”可谓大相径庭,把“教”寓于“乐”,不但有深度且使“教”更易于接受,这一直是我国教育传统中践行的法则之一。

再说中国动画形象设计。中国动画电影中的人物、动物形象,绝大部分都出自于中国神话、寓言故事、民间传说等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如1962年万氏兄弟兼制作、导演的在当时震惊世界的动画电影《大闹天宫》就是取材于民间传说《西游记》。其中的主角孙悟空的形象设计可谓显尽了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在装饰上吸收了中国传统艺术中民间木刻、剪纸、京剧等风格,影片中从环境描绘到人物面貌、性格特征,也都是一派中国气概,也无怪当时世界上动画界对此影片的高度赞赏。巴黎《世界报》介绍说“《大闹天宫》不但具有一般美国迪士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士尼式的美术片所做不到,即它完美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疾恶如仇”、“好强好斗”的性格到现在仍然为包括世界友人在内的人们喜爱,而这一性格特征也正是勤劳、勇敢的中国劳动人民所具有的特征,也是在众多动画电影中,一直未退出人们视野的原因之一。

水墨动画是中国动画电影中的一朵奇葩,也一直到现在都是为人们多关注的动画形式,历史上优秀的水墨动画有很多,较突出的代表是运用齐白石墨趣而制作的《小蝌蚪找妈妈》、李可染笔法的《牧笛》、《山水情》等。在这些水墨动画中,观众不仅能欣赏到精彩的水墨动画故事情结,还能欣赏到水墨淋漓、诗意无穷、画意无穷的动画场面。重视背景对艺术形象的烘托,是水墨动画的一大特点,“留白”及对“远山”的处理、吸取传统画理中“三远法”,使背景犹如一幅会运动的中国水墨画。影片虽然只有20分钟,但格调清新洒脱,将中国诗画的意境和笔墨情趣融进了每一个画面里。影片以景抒情,情景交融,以虚带实,实中有虚,虚实相合的特点,显示出中国艺术的深厚传统。结合现代的动画手法,使中国水墨动画得到了充分的认可。

回忆辉煌的中国动画电影成就,不是捧着前辈们的丰功伟绩,沾沾自喜、固守不前,尽管中国动画电影有过辉煌的成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今天再与西方动画相抗衡,显然落后一大截,其中原因复杂多变,笔者谨从动画电影中传统元素做具体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给予中国动画电影鲜明的民族特色,但也有许多评论认为当今中国动画停步不前是因为传统文化固守人的思维,没有激发人的创新思想所致的。笔者认为,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看作是动画发展的阻碍,谬误之极:把传统的动画制作技术认定为发展的枷锁,理之所在。优秀传统文化不但不会阻碍动画产业的发展,反而为动画的发展增添了文化内涵,使动画富于民族特色。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逐渐受到各国人民的青睐。今天的中西文化碰撞已不再是西方处于绝对优势,相反,当今的西方文化在寻找现代出路时已越来越强烈地将目光投向东方,投向中国。外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也不亚于中国人自己学习传统文化的劲头。如:美国迪士尼公司根据中国优秀传统民间故事《木兰从军》改编的动画电影《花木兰》就是中西结合中的经典作品,可以说是将本土文化与中国文化实现融合的成功典范。影片中造型方面,他们尊重了中国传统的文化习俗,在对中国动画电影做了大量研究的基础上,迪士尼的创作者在为本片精心设计了不少中国“形而上”的韵味,从而使影片画面散发浓郁的东方情调:而在情节处理上,迪士尼将中国传统孝女故事演绎成为具有现代特色尤其符合现代青年情感上和心理上的共鸣。另外一部由日本制作的动画电影《神赐太郎》,影片内容完全出自日本本国文化,但在画面背景的处理上,就犹如一幅幅美妙的中国山水画:远处的山、近处的树木,就连每一片叶子的造型,水墨的运用,都具有强烈的中国韵味,在日本国内也引起了较大的影响。

动画电影论文范文第3篇

1926年,万氏兄弟创作的《大闹画室》填补了我国动画史的空白,为我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41年的《铁扇公主》及1964年问世的《大闹天宫》更是在动画形象设计、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些动画新形式的加入使得中国动画事业的发展更进一步,也让“中国学派”在世界动画史上享有盛誉。但是,的爆发,使得处于蓬勃发展中的国产动画电影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此后的十数年间中国动画事业停滞不前,从而与世界优秀动画拉开了差距。进入新时期以来,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文化产业的日益发展为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契机。但原有的动画人才流失严重,动画技术落后,使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缺乏必要的硬实力。同时,由于期间固化、僵滞的思想文化影响也让国产动画电影在作品创新、题材选择上没有新意,缺乏文化内涵,难以满足广大观众的观影需求。改革开放后,国外优秀动画电影以其成熟的制作技术,幽默有趣的故事情节及充满异域文化的特色吸引了大量国内观众,占领了国内动画电影市场。但是,国产动画电影总体上在“内忧外患”背景下苦苦坚守。2009年文化部下发的《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就明确指出:“鼓励创造具有中国风格和国际影响的动漫形象和动漫品牌;实施国产动漫振兴工程,提高原创动漫产品质量,增强动漫艺术、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形成创作、生产和销售环环相扣的产业链。”[1]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国产动画电影在资金、人才、技术及动画质量上都有所发展。2009年以来,“喜羊羊”系列动画电影已连续推出6部,每部都以过亿的票房成绩取得成功。“喜羊羊”系列的成功为国产动画企业树立了榜样,同时也让人看到了国产动画电影发展的新曙光。我们看到中国动画正在努力与世界接轨的同时,也应看到国产动画电影发展水平与国外动画电影的发展水平尚存在巨大的差距。

二、新时期国产动画电影发展存在的主要不足

(一)对中国元素运用不足

中国元素是中华民族在演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体现民族利益和国家尊严的符号,更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国产动画电影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更要注重对中国元素的运用与创新。对于国产动画电影而言,如果缺乏对中国元素的运用其产品的质量就没有了精神和灵魂。从1998年由迪斯尼制作的《花木兰》到2008年好莱坞大片《功夫熊猫》都是对中国元素的运用与创新,而且在全世界取得了票房与口碑上的双赢。而“花木兰”、“熊猫”这两个极具中国元素的动画形象更是受到世界影迷的喜爱。但是,国产动画电影在创作上对中国元素的运用却少之又少,在动画电影市场上难得一见具有中国元素、中国风格的动画电影。对于国产动画而言,在今后的动画电影创作上要着重运用中国元素。这决不是简单的将中国传统文化、民间故事复制或改编,而是要将其加以创新。在《花木兰》、《功夫熊猫》中虽大量运用中国元素,但就其内容而言却是以表现美国式的价值观为核心而进行故事编写和创意设计的,是对中国元素的内涵再创新。因此,国产动画在基于中国元素的创作时,必须要将中国文化精神内涵、价值观的东西融入到动画电影作品中。

(二)动漫教育依然落后

皮克斯为了能够得到优秀的动漫人才,制作出精品动画电影而专门设立了皮克斯大学,为的是能招收大量热爱动漫的人才并加以系统化、专业化的培养。为了培养高素质、精尖动漫人才,皮克斯大学开设了创意设计、动漫绘画、故事编写等学科的专业课程。我国自2004年开始,为振兴动漫产业,培养动漫人才,先后在全国170多所高校中开设了有关动漫的专业和学科。但是由于我国动漫教育基础薄弱,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更缺乏系统、专业的动漫理论研究,导致我国动漫教育依然落后。这样就使得我国在动漫技术、人才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到目前为止,我国动漫产业的从业人员仅1万人左右,不足韩国的三十分之一。三维动画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已有数年,但在我国的动画制作应用却仍以二维动画为主,以“喜羊羊”系列取得成功的国产动画电影仍以二维动画技术为主。

(三)观众定位偏向低幼化

在我国,动画艺术即儿童艺术的观念普遍存在。新时期以来,国产动画电影依然以儿童题材为主,观众定位更是以儿童为主要观影对象。在每年的全球动画电影市场,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电影票房大都高于国产动画电影,除了其动画电影技术、创意高于国产动画电影之外,更重要的是其影片的观影对象包含了各个年龄段,而不是单一的儿童群体。这也是《海底总动员》、《玩具总动员》、《冰河世纪》等国外动画电影取得全球高票的原因。在国内,无论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还是《熊出没》系列等都是以走儿童路线为主。其实,动画片之所以区别于其它影视艺术,是在于其特殊的制作方式和独特的艺术特点,而不是以观众群体为根本区别。新时期以来,国产动画电影大都以儿童为观众定位,鲜有全年龄的动画电影。虽然我国的很多动画企业都一直在尝试改变这一局面,但是要改变国人对动画艺术即儿童艺术这一观念显然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四)缺乏知名动画品牌

迪斯尼、梦工厂、皮克斯成为小孩子耳熟能详的动画企业,但众人皆知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其创作公司广东原创动力文化有限公司却鲜为人知。这是中国动画企业对树立动画品牌的意识不足:一是缺乏知名的动画电影企业,二是没有具有代表性的动画形象。迪斯尼、梦工厂、福克斯等动画电影公司在全世界都具有很大影响,他们推出的动画形象更是深受全球动画爱好者的喜爱,米老鼠、蓝精灵、汤姆猫、白雪公主、功夫熊猫等动画形象给一代甚至几代人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这些知名动画企业从动画电影到游乐园、服装、图书等一系列衍生品中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断地发展了其企业品牌的知名度。而中国动画企业,自1995年开始,我国取消了对动画的统购包销的政策,开始将国产动画企业推向市场之后,中国动画产业链几乎断层,难以有从动画电影及动画品牌中而衍生出的显著经济效益产生。总体来说,中国动画电影尚缺少著名品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五)创新能力不足

很多国产动画电影的故事情节平淡,动画形象不够生动活泼,充满了浓重的说教意味。这使得国内观众对国产动画电影的信心不足。在动画原创方面,也一直存在盲目跟风、创新不足、模仿等问题。2006年上映的《魔比斯环》内容老套,缺乏创意,结果使得投资近1.3亿元人民币的商业片几乎血本无归。在2008年《功夫熊猫》上映取得巨大成功后,接着2011年由北京电影学院和天津北方集团联合制作的《兔侠传奇》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但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兔侠传奇》无论是在故事题材、创意设计上几乎是《功夫熊猫》的复制与模仿,所不同的是主人公由熊猫变成了兔子。观众指责声一片,对国产动画电影的失望之情也随之而生。在观众的眼中,国产动画电影的总体质量不高,主要原因是中国动画企业创新不足,盲目跟风,不能正确把握动漫的核心精神是坚持原始创新理念,幻化、形象、动感地传递优秀传统价值观及时代价值观。

三、大力发展国产动画电影的主要对策建议

(一)以“中国元素”为基础进行动画电影创作

动画的魅力在于创造一个独特的幻想世界,这个幻想世界或是满足受众在亲情、友情、爱情等方面的感情诉求;或是表达出成长、坚强、勇气等自我发展的诉求;或是用幽默、风趣、调侃的方式。[2]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积淀,有数不胜数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丰富的民间传说、海量的文学巨著,这些都是国产动画值得去挖掘、创新的素材,都可以运用于国产动画电影的创作之中。此外,民间手工艺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的智慧结晶,以中国传统手工艺术中的剪纸、年画、戏剧脸谱、水墨画等形式为主诞生了一批具有中国风格的国产动画电影。《猪八戒吃西瓜》,以民间剪纸来设计猪八戒这一动画形象,使他的形象看起来生动活泼、滑稽可笑,与他的性格也相得益彰。《小蝌蚪找妈妈》是以水墨画为基础设计的,其特点单纯、简洁,极具美感。水墨动画片的出现是我国动画片民族化道路一次飞跃,更是中国动画对世界做出的一大贡献。[3]国产动画电影在对高科技应用的同时在题材选择上应大力挖掘我国民间艺术,让国产动画电影的表现形式多样化。这不仅可以拓宽国产动画电影的表现范围,更可以弘扬中华文化。以中国元素为题材的国产动画电影更符合国内观众的文化审美需求和文化认同的心理。民族精神、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所在,更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得以发展和传承,正是民族精神、价值观的作用。同样,在国产动画电影的创作中要融入具有中华民族所具有的传统美德、民族精神、价值观。日本著名动画大师宫崎骏曾说:“希望能够借着更具有深度的作品,拯救人类堕落的灵魂。”[4]国产动画电影更需要这种具有深度的作品即融入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价值观和传统美德。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乐于助人、忠孝友爱为主的中华传统美德融入国产动画电影之中,不仅能提高动画电影的精神内涵,更可以向观众、社会传递正能量。实现中国动画电影复兴的“中国梦”,只有这样中国动画电影才能自立于世界动画电影之林。

(二)牢固树立动画品牌意识

一个企业只有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宗旨、品牌,才能够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皮克斯的企业文化是为有梦想、有追求的动画人才提供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所以才会有高质量的动画电影产生。而迪士尼的企业宗旨是“带给所有人欢笑”,所以它的每一部动画电影在全球市场都大受欢迎。对于缺乏品牌意识的国产动画企业来说,树立品牌意识、建立企业文化和企业宗旨尤为重要。品牌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商业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树立企业的品牌意识对企业来说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迪士尼、梦工厂推出的每一部动画电影,其票房基本都是业界之首。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所创作的每部动画作品都能够吸引大量观众。这就是品牌的效应。国产动画电影企业在今后要着力打造有影响、有知名度的动画电影、动画形象品牌。以动画电影、动画形象品牌为旗帜,带动动画产业链的发展。“喜羊羊”系列电影中塑造的动画形象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灰太狼、红太狼等受到广大观众尤其是儿童的喜爱和追捧,以这些动画形象而生产的玩具、文具服装更是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统计显示,2009年《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收益中,播出权仅占30%,衍生品的形象授权占到40%,其余30%来自于其他收入。[5]但是,我国更多的动画企业依然没能在企业、动画形象上树立自己的品牌。国产动画电影要发展自己的品牌,以品牌带动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

(三)打造全年龄动画电影

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国人在文化消费方面的增加,国产动画电影的市场越加广阔。国产动画电影一直以儿童路线为主,很少有符合全年龄观众观看的动画电影。使得国外动画电影占据了国内动画电影市场。所以国产动画电影要改变现阶段以儿童定位发展路线及动画电影题材低幼化现象,打造全年龄动画电影。从2002年起,由美国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出品的《冰河世纪》系列动画电影在国内受到各个年龄段观众的一致好评。究其原因,是动画制作人在动画设计、题材选取上始终以打造全年龄动画电影为宗旨而取得的成功。影片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丰富多彩,观众既可以看到性格稳重、心地善良、一副好丈夫、好父亲形象的公猛犸象曼尼,也可以看到优雅、智慧且充满母爱的母猛犸象艾丽。更有像剑齿虎迪亚哥这样改变自己,由一个暴躁、爱发脾气而逐渐变成一个重感情、善良的形象。当然,也还有长相滑稽、笨手笨脚却充满爱心的巨爪地懒希德这一活宝形象。观众可以从不同的这些动画形象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角色,满足了不同年龄段观众的观影需求。总之,国产动画电影要在动画题材、故事内容上开拓创新,打造全年龄动画电影。

(四)加大政府扶持,培养动画创作人才

动画电影论文范文第4篇

(一)技术过硬,真3D实现超立体感官体验

《熊出没》片方引入了欧美等国主流卡通所使用的Ma-ya 3D技术,以大手笔的巨大投资保证了硬件实力。同时,制作方首次将卡通上升到专业表演艺术层面,每个制作人员都接受了专业的哑剧、舞台剧表演训练,使影片人物具有了细腻的动作、灵动的表情和可爱的声音,使观众收到了高品质的超立体的感官体验。这在中国电影史上还是首次,它为国产卡通制作树立了新标杆。

(二)老少皆宜,真正实现“全年龄”受众

《熊出没》之所以火爆,主要在于它成功地使受众由“低幼龄”转向了“全年龄”。在观影过程中,小朋友们情绪高昂、欢呼雀跃,成年观众也获得了精神上的解压和释放,一改昔日国产卡通片上映孩子乐在其中、大人昏睡无聊的尴尬局面。影片搞笑、解压、过瘾等适用元素与火爆追车、空战等刺激、震撼的特效场面,满足了不同年龄段的不同需求。《喜羊羊》系列也曾经立足打造老幼皆宜的中国动画电影,不仅使很多脍炙人口的热词和网络流行语广泛传播,而且塑造的形象也引起了大众的共鸣。如又懒又馋、与世无争的懒羊羊为很多白领艳羡和神往,沉着、英勇、自信、坚持,勤于思考、敢于实践的灰太狼,又传达着一种都市生活的信念。而吃苦耐劳、爱子护家、责任心强、忠于爱情的品格又成就了“要嫁就嫁灰太狼”的口号。遗憾的是《喜羊羊》4和5没有坚定不移地执行这个路线,而是一味依赖“大手拉小手”的亲子观影模式,越来越放弃了成人这一重要观众群体,结果是票房连年下滑。《熊出没》中的“光头强”是从众生相中提炼出来的一个成功的卡通形象。他每天没完没了地工作,背后还有一个动不动就向他指令的“李老板”。都市白领从他身上看到了他们自己的生存现状,因此极易引发成年观众的共鸣感。大反派“光头强”在电影中表现出了正面的温情一面。这种温情或隐或显地存在于每个人心中,是全人类共有的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在这个仿佛很冷漠的社会这张温情牌打得十分准确。

(三)内涵丰富,欢乐中感人,成功传达正能量

《熊出没》充满了欢乐、亲情、震撼和感动等正能量。影片新增加了一个女童“嘟嘟”,这一角色成为全片情节发展的关键,是情感爆发的导火索,使得原本简单的人熊关系更加复杂和丰满。光头强与二熊联手,上演了一幕幕滑稽可笑又温馨动人的亲子大戏。有的画面让人泪光闪闪,有的情景让人破涕为笑,有的环节又惊险刺激,让人大呼过瘾。在这部电影版《熊出没》中,电视剧版的语言低俗、行为暴力等负面元素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融合了亲情、友情、智斗、正义等一系列“正能量”元素。电视剧版中砍伐树木的光头强和熊大、熊二之间的关系实际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矛盾,贯穿的是绿色、环保的主题;而电影中光头强这个人物来了一个华丽转身,变成了一个很温情的正义人物,他和熊大、熊二之间的矛盾就不复存在了。由于熊大、熊二对“嘟嘟”的态度与光头强是一致的,他们为了救“嘟嘟”与坏人进行了殊死的周旋与搏斗,原有的矛盾转化为人与人的矛盾、正义与邪恶的矛盾。而邪恶的来源正是坏人的贪婪,坏人对金钱的疯狂渴求使其丧失了人性。金钱对人的腐蚀和异化其实是影片最终要表现的主题。这个主题无疑比电视剧版更加深化和复杂,更加社会化。

(四)动画电视剧的前期播放,赢得高人气和认知度

电视动画版《熊出没》在电视上播出的两年,积累了一大批儿童观众群,也为许多成人观众所熟知,光头强、熊大、熊二卡通造型的玩偶、玩具、文具、画册等早已经充盈于大街小巷,其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所以电影《熊出没》上映之前,稍加宣传就能赢得高人气和认知度。它要比同期上映的进口卡通片“接地气”得多,这次国产卡通片全年龄观影热潮也就水到渠成。可见,《熊出没》电影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除了制作上有一个大的飞跃外,还与事前培养的众多粉丝密切相关。

二、《熊出没》的成功对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启示

2013年我国上映动画电影33部,其中22部国产动画及2部中外合拍动画电影,所占份额比2012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尽管6.28亿元的票房仍低于进口动画,但占到了全年动画总票房的38%,发展势头十分迅猛。2014年1月,短短两周内,《熊出没》《喜羊羊6》《神偷奶爸2》三部影片就斩获了3.5亿元票房。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动画电影市场正在不断壮大。《熊出没》的出色表现无疑给了我们做大、做强这个市场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注重树立品牌,培育观众市场

几乎所有市场效果较好的国产动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早在登上银幕以前就已经形成品牌,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洛克王国》《赛尔号》等脱胎于网络游戏,但更多、效果更好的则还是来源于动画电视剧。中国动漫产业最厚重的基础不是动漫书籍、不是电影,而是动画电视剧。它可能不赚钱,但可以赚取大把的人气。《喜羊羊》系列和《熊出没》莫不如此。同时,动画影视作品的系列化也是品牌化的重要推手,这一点《喜羊羊》系列已经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品牌化”道路的雏形。如今《熊出没》再次成功复制了这条道路。华强动漫公司2013年制作的三部《熊出没》动画电视剧依旧在赔钱。但事实教育了我们,一定要坚持“赔本赚吆喝”,目的就是为了培育观众市场。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日本和美国的经验,以动漫书籍、电影培育更广泛的观众市场。

(二)持续创新,避免遭遇“透支”瓶颈

《熊出没》今年固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实际上并没有跃出“喜羊羊”成功的老套路。但“喜羊羊”系列电影遭遇的“透支”瓶颈和很难挽回的颓势引人深思。如何在创立一个成功的动画品牌后,坚守战绩,不断创新,勇攀艺术高峰,不仅是动画电影界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且是动画电影制作者、从业者坚定的立场和信念。所以,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剧情和内涵上,国产动画电影还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推陈出新,以满足观众不断增长的艺术欣赏要求。

(三)坚决抵制低幼化,打造“全年龄”动画电影

动画电影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功夫熊猫》动画游戏精神

《功夫熊猫》受人褒贬不一,但票房亦佳。就动画电影作品本身而言,究竟如何对待,我们有必要回到原点,给动画以最初的精神阐释。

一、动画的游戏精神

动画具有具有距离的美感、自由的假设、愉悦的徜徉。而这种距离、自由和愉悦,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游戏精神的存在。

首先,动画充满夸张和想象,擅长营造“梦境”。看动画成了一段“虚拟的时光”,具有和游戏类似的体验。

其次,动画和孩子的密切关系表明动画的游戏特征。孩子代表着“轻松、有趣、天真和冲动”的人类本性,这些本性在动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席勒认为“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它才完全是人”。孩子的世界,是真正的游戏世界。

因为游戏的过程性快乐和重复性体验,使得游戏和重视功利、线性前进的现实拉开了距离。因此。动画不妨解释为“一群承载着孩子梦想的造型在一定的规则和时空里进行的一场游戏。”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论述“游戏——人的延伸”时分析棒球逐渐衰落的原因时认为:棒球偏向专门分工。球员位置固定,弱化了游戏给人们带来的“多样的满足”。从游戏的角度而言,动画也是“人的延伸”,以丰富的想象承载着“多样化”的梦想。

二、功夫熊猫: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我们把2008年动画电影《功夫熊猫》看作一场游戏的话,它和现实中的“老鹰捉小鸡”游戏相比,两者竟然有着如此的相似。

从游戏的角度看,本次游戏参与双方为两队,不妨称为光明队和黑暗队:

1、光明队:阿波扮演“母鸡”:“五杰”辅助阿波。“小鸡们”是和平谷的居民们。

2、黑暗队:泰郎扮演“老鹰”。

游戏规则:“老鹰”期待打败“母鸡”,取得龙之卷。“母鸡”人选待定,但职责是保护“小鸡”。

另外,《功夫熊猫》有着突出的游戏因素:1、阿波父亲的长相和阿波的“熊猫长相”之间的“距离”,可谓大相径庭。这种“距离”,打破了常规。并且具有滑稽意味。

2、憨态可掬、手脚并不麻利的熊猫担当了和平谷“保护伞”的重任。这本身就有一种“玩”的意味。这主要表现在:一是阿波并不具备学习功夫的充分条件:身材臃肿、白日做梦、傻头傻脑,且具有“叶公好龙”之嫌。二是阿波扮演的是打破游戏规则的角色。在在动画影片中所要进行的又一“游戏”——龙战士挑选大会中,阿波以“闯入者”的身份强行加入到了“光明队”。而最终阿波扮演了“母鸡”的角色,成功保护了“小鸡”,打败了“老鹰”。

阿波还具有“敢打敢输”的“游戏精神”。当师傅对它学习功夫的潜力已经趋向绝望的时候,阿波“伤心地偷吃”猴子的饼干,并且紧贴在高墙上——师傅问:“你怎么上去的呢?”阿波顿时跌落地面。阿波执着于“功夫”,却不被“功夫”所累,即使怀疑自己学习功夫的天分,却能“适时而动”,不严肃而悲哀,终而有所成。

三、功夫熊猫:动画系谮之间

我们不妨把《功夫熊猫》放到整个动画发展的背景中进一步分析。就不同的动画类型而言,它从属于四大主要的动画系谱,如图:功夫动画、熊猫动画、成长动画和3D动画。

1、有文章将功夫动画总结为“四大门派”——东成西就派《功夫熊猫》《花木兰》老树新花派《葫芦兄弟》和《宝莲灯》更新换代派《变形金刚》和《忍者神龟》中西合璧派《魔比斯环》。

其共同的游戏模式:首先是游戏队员的组成为两队:正义队和黑暗队,即游戏在两组队员之间展开:其次是滑稽、搞笑、打闹的游戏场面:再次是具有在“游戏”和“历险”中逐渐成长的主题。

2、据笔者统计,中国动画所涉及的动物主人公有50种左右,其中“熊猫”主题主要有9部《熊猫百货商店》(1979)、《小熊猫学木匠》(1982)《熊猫历险记》(1983)《熊猫胖胖:怪信》(1984)、《熊猫小胖》(1984)、《熊猫胖胖:空中遇险》(1986)《熊猫京京》(1996)《巴布熊猫》(2006)、(金牌熊猫)(2008)。但其主要以动画短片和连续剧为主,动画长片没有。在国外,关于熊猫主题的动画主要有《熊猫家族》(1972)《趴趴熊》(1995)《熊猫z》(2008)、《功夫熊猫》(2008)等。前三者是日本系列动画片,最后者是本文所谈论的美国动画电影。所以,此次《功夫熊猫》在“熊猫谱系”中脱颖而出,是填补了熊猫动画长片的空白。新浪“你关注《功夫熊猫》的原因”调查中,共计5086票中“动画加功夫加喜剧”占40.33%,“主角是熊猫”占35.83%,“故事本身”占18.68%。可见,动画长片、功夫和熊猫的结合是极具魅力的选择。

3、成长主题模式中,游戏的体验就是“矛盾——解决矛盾”所带来的愉悦和。另外。“智者”常常是动画主人公成长的“导师”。他们往往并不真正介入“游戏”,例如《功夫熊猫》的神龟《花木兰》的木须龙、《千与千寻》的锅炉爷爷等。他们代表的是孩子对智慧世界的向往,也是孩子成长的指路人。无论是被“醍醐灌顶”,还是“自我救赎”,最终的结果都是“孩子”的成长。

4、3D动画成为当前动画的主流之一,而《冰河世纪》、《虫虫危机》、《海底总动员》、《怪物史莱克》等也的确彰显了3D动画的魅力。《功夫熊猫》的3D效果和传统中国的山水风景和韵味相结合,多了一份柔美和婉转。抵消了3D动画的“机械”和“僵硬”。

处于熊猫动画、功夫动画、成长动画和3D动画的交叉口上,《功夫熊猫》集四者之长。

四、游戏在动画之外

在“动画外”的世界,有声音反对《功夫熊猫》的“窃取”行径,主张抵制《功夫熊猫》的播出,是否有失于游戏精神呢?

动画电影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新国家,没有长期的发展历史,却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美国式文化体系、特征鲜明,主要包括文化的包容性、幽默性、实用主义、个人英雄主义等。文章从动画电影的独特视角分析了隐藏于其背后的文化特征,运用了比较分析的方式.结合我国动画电影的发展现状.进一步阐明了美国文化的核心.借以指导我们反思我国文化传统的优劣,更好地为我国的文化建设服务。

美国是个由移民和他们的后裔,加上本土印第安人建设并发展起来的新国家,没有长期的发展历史,同时又没有所谓单一的民族传统,但是具有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当中最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是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经济强国,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它的经济实力又使它具有相当巨大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因此,形成了美国文化与欧洲其他国家发展所不同的特点,有着自己特有的美国式文化体系。美国文化具有多种特征,包括幽默性、包容性、实用性、个人英雄主义等等。这些特征可以从火热的美国动画电影中窥见~斑。美国动画电影是世界电影当中的一个非常具有影响力、但是又非常独特的组成部分,正越来越强地影响着全球文化的发展。研究美国文化特性有利于指导我们更好地发展我国的文化建设。

一、美国文化的包容性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其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包容性、多元化、开放性。从欧洲、非洲、亚洲、拉丁美洲来的大批移民,带着各自梦想来到美国这个梦幻般的国度,他们把本土的传统思想。宗教习俗、习惯等文化带到美国,成为美国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任何国家的文化在美国这里都能够找到影子,正是因为美国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才能融合各国的文化,从而创造出了让世人瞩目的“新文化”。

同时美国文化随着时展,其文化的包容性不断地被显示出来。一方面美国具有比较开明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有能够包容不同国家的文化与习俗。如在影视娱乐业方面,美国动画电影已垄断了世界动画影视业的大半天下,他们的题材来自世界各国。如动画电影《埃及王子》是来自埃及文化,《小美人鱼》取材于丹麦童话,《花木兰》《功夫熊猫》取材于中国等。这些影片无不大获成功。究其原因,其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对这些国家以及文化内涵的处理上。美国是一个生机勃勃、富有创新精神的国家。以《功夫熊猫》为例,影片中处处展现着中国元素,“中国乐曲”“中国功夫”“国宝熊猫”,中国特色的食物如饺子、包子、馒头和阿宝家传的“秘制汤面”等无一不体现着华夏风味,能将中国元素及中国文化这样潜移默化地具体地应用于影片中,把这样传统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武术直观、幽默地展示给世界,捷足先登,做到了中国的艺术家们想做而未能做到的事情。这种包容、开放的精神实在是令人佩服。但另一面又显现出美国文化的侵略性的一面,美国正是通过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资源进行“美国化”,贴上美国的标签之后,再重新推广到世界各地,并为其刨造出巨额利润。不过,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中国电影文化业的现状,过于狭窄,缺乏敏锐的洞察力、创造力、想象力,在本质上缺乏对本国文化的深层次理解。从迪斯尼拍摄《花木兰》到派拉蒙拍摄《功夫熊猫》,10年过去了,我们不能只是“愤怒”地抵制,捶胸顿足,我们更期待中国电影艺术的崛起。

二、美国文化的幽默性

幽默、自由特色是美国文化的另一重要特征,这是由美国人的活泼、天真、好动、非权威化的性格所决定的。比如动画片《猫和老鼠》就酣畅淋漓地表现了美国文化的幽默感。在人们心目中过街喊打的老鼠,是一个恶心反胃的动物,在影片中却几乎成为人们同情怜悯的对象,没有一点令人讨厌的感觉,只有无尽的幽默。影片中可爱的小老鼠在老猫的残暴下游刃有余地被变成各种形状;Jerry把T0m提着脚摔来摔去的场景描写;Tom把Jerry舞台的一块锯掉,掉到底下的竟然是周围的舞台时等,深深被这种美国式的夸张幽默所折服;美国式的幽默在《汽车总动员》这部片子里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Guido和Luigi在赛道上仅仅用一瞬间就帮马奎恩换好了四个轮胎,让先前还嘲笑他们的小鸡团队的人吃惊地把自己的挡泥板都掉下来了。该片在细节方面有很多幽默性的表现,非常独到,耐人寻味。

除了动画电影,美国广告设计的幽默也是世界闻名的,他们天性乐观,这种性格自然从各种设计上表现出来,成为他们设计的一个特征。美国人常常说:如果都可以达到功能目的,为什么要那么严肃?这种民族心态,是他们设计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基础。而我国动画电影则相对严肃的多,无论早期《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还是后来的《宝莲灯》,无不体现强烈的“寓教于乐”的精神,处处透着中国文化的严肃感,说教色彩太浓,可看性不强,很少有令人过目难忘的人物,最终人们脑海里记住的也只有原来的神话及故事,而非各种鲜活的人物形象。而美国动画电影中的猫和老鼠、史努比及《小鸡快跑》中的小鸡等等众多的幽默形象,经久不衰地赢得了世界各国观众,受到不同年龄层次读者的喜爱,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并成为美国通俗文化的一部分,创造动画史上少有的奇迹。

三、美国文化的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一词最早是从希腊文可而来的,含有行动的意思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产生深受欧洲大陆文化影响,黑格尔、笛卡儿等思想对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有深刻影响,实用主义存美国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中,它的表现和作用是不同的作为民族精神,在第一时期主要体现为敢于冒险和开拓,重行动、重实效。第二时期主要体现讲求效益.注重实用。第三时期主要体现为对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寻求妥协协调及解决、法,实用主义在美国仍然存在并发展。今天,在美国人眼里仍然是有用就是真理,成功豪虻是真理实用主义极大地影响了美国人的思想和行动,它造就了美气质,时影响了整个世界。

此他们的动画业也反映了本民族的这一性格特点:只要能多赚钱,无论何种题材的动画片他们都做一各种动画角色的颠覆他们部勇于尝试并乐在其中。而中国人则讲究责任和良心,此不会随意篡改老祖宗留下的精神食粮?所以中围传统动画片总也不能跳开条条框框的束缚。在保守思想以及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中闰动画人不可能去颠覆神圣的原著中的角色和题材。而美国则不然,如动画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人物的服装造型儿乎包揽了各个朝代的特点.色彩样式典雅和绚丽,但依照故事发生的区域背景和人文色彩来分析.角色的服饰没汁缺乏我国吴越文化的鲜明特色,片中渚多角色设计缺乏原刨性,止观众感觉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角色不是中阚的,而是美国人在好莱坞和迪斯尼里炮制出来的、他们脑袋里的形象。从文化的角度看.作品显得有些粗糙、肤浅,用美国的实用主义和商业主义的影视观来诠释东方传统爱情故事,除“莫名其妙地娱乐”外别无其他,但这正是美国实用主义文化的体现,讲求效益,注重实用一美国实用主义的另一表现就是文化的产业化.文化产业已成为美国最富于活力的产业之~一文化产业兴盛的背后,是美国动画产业的生机勃勃.

典型特征是从文化产品到文化产业的市场营销.将文化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票房收入以及主题商品:玩具、音乐唱片、主题乐园等一系列文化产业链。如沃尔特·迪斯尼在一群志道合伙伴的参与下,成立了一家专业的动画制作公司,从“创意内容”出发,逐步扩大到“产业基地”.用现代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方式,大批量地制作动画片并把它们销往世界各地;时.又为米老鼠、唐老鸭等卡通形象中清了专利.在法律的保护下进行特许经营开发。到一g2o世纪4f1年代后期.迪斯尼公司又与丹麦的艾蒙公司合作.于1948年9出版了《米老鼠》杂志,后又建立迪斯尼乐同等,从纯粹的文化产品到利润惊人的文化产业,实现了美国入的实用主义的梦想、而我国的动画人由于受中围传统文化影响至深,停留在对动画艺术用情专一的阶段。对动画事业片面的执著追求.不利于在新世纪建立文化的中国、文化产业的中国和文化发达的中国的文化产业的目标.这值得我们从业人员反思。

四、美国文化的个人英雄主义

在美国动画轻松愉快的内容背后都隐藏着美国民族的英雄主义及个人主义,并且在他们看来,这种英雄不仅仅是美国本土的英雄,更是全世界全人类的英雄,他担负着保卫全人类拯救全人类的思想观念。这与美国今日在全球所自封的“国际警察”形象是不谋而合的。

其实,个人主义思想并非是今天的新面孔,它最早萌芽于l4世纪意大利文化复兴运动.后来经过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论证与传播,在美国结出果实。加利福尼亚大学社会学家罗伯特认为“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真正核心。”个人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一方面美国在思想上继承了欧洲移民带来的思想,特别是希腊的重商主义文化及希腊的政治管理体制.希腊当时建立的文明对美国社会有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个人主义产生有着较早的历史背景.并付诸于实践且在实践中完善与发展。美国人早期的移民其团体是由私人或公司组织临时凑合而成.这里没有血缘纽带.也没有政府干预.除了上帝“天国”的抽象观念和到新边疆发财外,没有共同别的理想毋庸置疑,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英雄,为了集体利益放弃或牺牲个人利益.对于那些开拓新大陆的移民来i兑是不可言喻的。于是出现了崇尚个人主义现场,同时也衍生出了个人英雄主义。《花木兰》就是一典型角色,在片中中国“花木兰”的忠孝理念被西方“个人英雄主义”的完美表演彻底替代。在全球循环放映,不仅为人家赚到了3亿美元,而且让“个人英雄主义”流行全球、渐成时尚。再如动画片《汽车总动员》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即每个人要表现自己且尽自己所能展现自己另外,《沙漠骑兵》等也是迪斯尼奉献的典型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大片,其中不难发现美国文化的个人英雄主义观。

五、结语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她虽没有悠久的历史,但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并且随着时展美国文化越来越显示出其生命力,研究美国文化特性对于我国建没与繁荣我国文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性。比尔·盖茨有句名言:“在凶特网时代,准买下了文化,准就控制了时代。”诸如“花木兰”式的中国传奇故事被跨国公司西方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也是美国文化为实现自身利益而改造其他文化、蚕食其他文化、主导世界文化,并据为己有、创造巨额利润的过程。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美国式电影文化的发展已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发展的道路:我们期待贴有中国标签的中国文化早日走下文化圣坛,走入民众日常生活、走向世界每个角落。

[参考文献]

[1]李怀亮,刘悦笛当代美国文化产业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OO5.

[2]梁捷,赵达.王逸吟.“《功夫熊猫}热”引发的文化思考光明日报,2008-07-31(5)

动画电影论文范文第7篇

色彩的这种情感象征文化,会使人们对不同的色彩产生好恶,人们对于冷暖色调的感受也是从色彩的情感象征中演变而来的。所以,能够充分地运用色彩的这种情感象征文化心理,用心去体验、去感受客观世界中色彩的情感,熟练掌握色彩的规律来进行动画电影场景的设计也显得愈加重要。动画电影色彩运用得好,可以使动画电影更加的形象生动,使人物更加的饱满鲜活,使场景环境更加的逼真、引人入胜,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升动画电影的价值,还可以淋漓尽致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受。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要能利用各种不同的动画来吸引观众的眼球,要能给观众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随色彩而动,随色彩而行。动画电影色彩的应用,可以写实,也可以夸张,只要能烘托出色彩所需表达的情感和象征意蕴,就是成功的作品。

色彩的地域文化

由于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地域的人对色彩的象征寓意也是不同的,相同的是都呈现出具有本土化的审美情趣和地域特征。不同国度、不同民族在动画电影的创作中,其对色彩运用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出本国度、本民族的色彩偏好与特色。在影视动画方面来看,西方动画注重现实的色调与亮度纯度,是在现实的色彩基础上进行夸张。而中国学派的动画则着重以色抒思,创造意境,不求写实。因而中国动画的设色,与我国传统水墨画、金碧山水绘画一样,往往与客观事物的色彩有着很大区别,是主观性极强的一种审美处理方法。不同地区的人们对色彩有着不同的喜好。例如在中国,人们非常偏爱红色,因为红色热烈、喜庆,代表着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在民间,逢年过节娶亲就经常可见张贴红色的对联,贴红双“喜”字,新娘穿戴红色的嫁妆,大红灯笼高高挂,哪怕民间的戏曲演员也都是穿红色戏衣、画红色的脸谱等。红色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美国多数人喜欢鲜艳的色彩,少女着装喜欢红色、朱红色,西南部地区男女老少均喜欢青靛蓝色。如美国经典动画片《白零公主》主人公在森林里欢快地翩翩起舞,场景中的色彩采用红色、黄色等鲜艳、明亮的色调,从主人公身上穿的农服到周围环境的色彩搭配,无不体现出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突然,巫婆的出现,场景中的画面色彩粒咖啡变成了灰黑色、深蓝色等,更加衬托出巫婆的阴险、狡诈、丑恶。在场景中大部分的深色调中,使观众对主人公的命运更加担心,这样的色彩运用时刻牵动着观众的心情。由于非洲气候炎热,当地人也热情、直率,对比较鲜艳的色彩非常喜爱。他们在日常生活起居的服饰和环境色彩运用上,通常选择大红、明黄、纯蓝等纯色,这些色彩与非洲人特有的棕黑色皮肤形成鲜明对比。了解色彩的地域差异化特征,在动画片制作中就应考虑这些因素,投其所好,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中国传统绘画注重创造意境,而非写实,带有极强的主观性。中国动画电影着色非常有创造力,中国影视动画中的色彩就是吸收和借鉴了有几千年文明的注重“意境”和“神韵”的绘画艺术,水墨动画片正是中国艺术家创造出的动画新品种。我国的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就是运用了最具中国特色的水墨画,使中国画清幽淡雅的水墨韵味得到很好的诠释,并充分发挥了水墨画“墨分五色”的魅力,将中国文人的气质融入在内,给人清淡深远的色彩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中国画不重色彩的丰富,而追求墨色的“气韵生动”,与他国浓墨重彩的写实主义是完全不同的。影响动画中色彩变化的因素很多,对于不同的地域差别和历史文化背景,所绘制出来的动画也肯定是风格迥异,而如何做到在既不违背理论,又能在作品色彩方面独树一帜,关键还是在把握住色彩主次分明的重点,这才是作为一个动画设计师的点睛之笔。

色彩的思想文化

当代社会,动画电影就事论事的传统表现机制已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很多影视艺术家试图通过动画片来传达自己对生活的某种思考,扩大观众群体。动画电影艺术的这一演变使电影作品的文化蕴涵更加深厚。而色彩反映着人们的思想与思维方式,它可以传达多种心理情感,表现更细致的思想变化。有助于营造剧情的氛围,推进剧情的发展。宫崎骏的电影《千与千寻》中,有一个声音一直在提醒人们:别忘得太快,跑得太远,有时也要停下来问问自己:“我是谁?”这三个字蕴涵着一个深刻的哲学思想。古往今来,无数哲学大师都试图去解答,但他们穷尽一生也没能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也许不知道自己是谁,才要一直去寻求,在这里结果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断追求、不断进取的过程,而宫崎骏试图通过电影来诠释这个问题。一部动画电影作品的好坏,重要的不在于技术和手段,而在于动画的色彩,因为色彩是电影的思想,是电影的思维方式,是电影的灵魂所在。在《千与千寻》中,千寻的父母没有禁受住美食的诱惑,变为了只会吃的猪,小白龙、河神也变得只会按照本能做事,而完全忘了原来的自己,更可怜的是无面怪,连自己的性别、相貌都已经完全丢失。此时的千寻无疑是惊慌与无助的。如何来表达这一情感,我们看到动画的色彩从艳丽醒目变的暗淡晦涩,这个时候的小镇充满哀伤,再加上悲伤的音乐,把观众深深地吸引入画面,让观众感受到作者要表达的悲凉色彩,随着思想的融入,剧情也进入了高潮。再后来,千寻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回到了人类社会,还帮助无面怪、小白龙和父母重新找回了自己,色彩也变得活泼明朗。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也都在色彩的变化中体现了出来。有时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的主观思想,设计者往往会根据动画情节环境气氛等的需要而变更色彩的本来面目,使其更贴切,更具创造力,出奇制胜,令人耳目一新。例如非常经典的《三个小和尚》,烈日当空照,小和尚早已大汗淋漓,身上的颜色也由白变红,这已不符常理,更离奇的是,当他喝完水后,身上又由红变白,形象地传达了作者的意图,颜色的运用也非常自由。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动画电影色彩的变化折射着作者的思想变化,可以说每一种色彩都是一种思想的表达,从色彩中,你可以看出作者对生命的表达,对情感的寄托,对社会的看法,对人们的鞭策,每种色彩都是一个奥秘的世界,承载着诸多的梦。当动画想让你用愉悦的心情来观看时,它会先以轻盈的色彩调动你的情绪,当画面想让你对世界充满愤恨时,它会让你融进昏暗的色彩里。色彩,一直在表达着情感,诠释着差异,表达着思想,它是动画电影中最为深邃的文化。

结语

动画电影论文范文第8篇

提起日本动画,就不得不提起宫崎骏,这位动画大师用自己的一生创造了许许多多辉煌璀璨的作品。宫崎骏是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在他一系列动画电影中,深入演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夸张的造型和奇异的构思,形象化的表现了当代社会中人们对生态问题的困惑与关怀。

一、宫崎骏动画电影始终关注的重点:生态人文主义

生态人文主义是一种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相结合的新的时代精神,既包含人的维度又包含自然的维度,提倡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发展与环保的双赢。“人类应该把自己的生存纳入到伟大的自然生命洪流之中,以保障生命长期存在和促进生命过程的蓬勃展开为前提,来规范和调整科学技术,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从而切实有效地避免科学技术对自然的毁灭性破坏。[1]”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生态意识贯穿始终,但宫崎骏并不是一味地批判现代工业文明,盲目地崇尚回归自然,而是抱着一种矛盾求和的心态。因为对于人类来说,工业意味着生存,如果完全放弃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就会导致人类文明的停滞不前。所以,在宫崎骏的众多作品中,既有对人类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幻想,又有人类过度开发自然带来的环境恶果的真实写照。他既不反对人类利用环境求得生存,也不赞成人类只顾自身利益盲目开发,他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种和谐正是基于人的生存发展和环境保护而衍生出来的生态人文主义。

二、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生态人文主义的形成

(一)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生态人文主义渊源

日本是一个森林大国,日本人有着历史悠久的森林文化。在日本人的传统观念中,森林赋予了他们生存的权利。宫崎骏在作品中体现了日本人对森林真挚深厚的感情。参天的大树、郁郁葱葱的森林、可爱纯真的精灵,画面一帧一帧安静流淌在宫崎骏的动画中,这是日本人对于森林的一种向往,更是对森林的一种致敬。

“日本人自古就认为,人和自然(天、地、日、月、山、水、草、木、鸟、兽等)是融合在一起的整体,人和自然没有明显的区别,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宇宙万物的一个种类,应与自然亲善地共生共存,人不需要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相反地,应该顺从自然,热爱自然。[2]”日本人认为万物皆有灵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他较多涉及的主题,他在作品中不遗余力地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在《千与千寻》中,自然万物都幻化成神灵,他们像人类一样会行走、说话,聚集在汤婆婆的浴场里沐浴享乐。人类女孩千寻误闯了这个充满自然神灵的地方,最终在浴场里帮忙求得生存。肮脏不堪的“腐烂神”来到这个浴场,所有人都避而远之,只有千寻尽力帮“腐烂神”清洁,最终“腐烂神”体内的人类垃圾被拉出,化身为“河神”。变干净的“河神”给予了千寻一颗黑色丸子,这颗丸子最终救了千寻一家的性命。人类让自然神灵陷入困境,但只要人类知错就改,帮助神灵摆脱困境,最终会得到自然神灵的回馈。这寓意着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和谐相处才能共同发展。

日本资源贫乏,于日本人而言,自然资源是神灵给予的馈赠,保护生态环境是日本人的共识。在宫崎骏的动画中,为抢夺资源而引发的战争并不鲜见。《天空之城》中,拥有飞行石就意味着拥有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拉普达,也就意味着拥有更多的资源,人们为了抢夺飞行石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泯灭了人性和良心。影射了现代社会中,人类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对自然狠下毒手,不惜违背良心去欺骗、抢夺,满足自己贪婪的欲望。总而言之,久远的森林文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以及对自然资源的珍惜,这些日本人传统的自然观就像一颗颗明珠,让宫崎骏大师的作品闪耀着生态人文主义的光辉。

(二)现代日本人具有很浓的人文情怀

19世纪60年代,日本开始明治维新,走上了工业化发展的道路。现代工业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为人类的生存空间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二战后,日本人大力发展工业,致力于恢复战后经济,环境问题也愈发的严重。其中由工业废水引起的日本“水俣病”震惊全世界,日本人为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日本人慢慢觉醒,开始善待生存环境。“现代的日本人,真正懂得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不乱丢垃圾是日本人的习惯;在家里,他们按可燃物,不可燃物、金属罐物等分类装入垃圾袋,送到垃圾站回收处理,能燃烧的可发电,有利用价值的制成其它用品,既节约了资源,又避免了污染环境。[3]”正因为经历过环境污染带来的阵痛,日本人才在自己的动画作品中不断地自我反思,不断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宫崎骏曾说过,“日本背下的大债,我想去偿还”,他做到了。在他的作品中,反战和环保是永恒的主题,被战争和人类践踏的环境,化成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深深拷问了每一位观众的灵魂。

从宫崎骏动画电影中,可以看出现代日本人浓浓的人文主义情怀。《幽灵公主》中,人类不顾一切去捕杀山兽神麒麟兽,当麒麟兽的首级被人类的首领幻姬射杀下来的那一刻,万物失去了生气,大地变得一片灰暗,人类也被泥浆包围陷入了困境。麒麟兽就代表着自然,人类破坏了自然,最终毁灭的必将是自己。动画终究是给人希望的,在主人公阿西达卡和桑的努力下,最终将麒麟兽的首级归还,万物恢复了生气,混沌的画面变得充满了绿色和生机,观众紧张的心这才得以释怀。现代日本人正像《幽灵公主》中表现的那样,经历着从破坏环境到保护环境的转变。

虽然环保意识已经植根于现代日本人的观念中,但日本人却常常陷入一种矛盾的状态。一面是保护生态环境,一面又是日新月异亟需发展的社会,如何在这二者之间权衡成为现代日本人的难题。宫崎骏在其动画电影中所提倡的生态人文主义,正是基于这一难题而表现出来的。动画中的主人公常常呈现出一种矛盾的状态,一边是对破坏环境的人类深恶痛疾,一边却又不惜一切代价来保护这些“坏人”。《幽灵公主》的结局就很好的化解了这一矛盾,在人与自然关系崩溃的边缘,主人公阿西达卡拯救了自然也拯救了人类,女主人公桑回归森林,阿西达卡却留下和人类一起重建村落,这两位互生情愫的年轻人终究是不能在一起,但是却在各自的世界里顺其自然地活下去。在《风之谷》中,女主人公娜乌西卡一面保护王虫,一面又拯救人于危难之中,当人类与王虫相互憎恨的时候,只有娜乌西卡选择与王虫对话,勇敢的挑起了保护自然、保卫人类的重任。娜乌西卡一直在寻求人类与自然的平衡点,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化解了人类的灾难。这是宫崎骏对某些极端观点的反思,完全反对自然或是反对现代化都是不可行的,人类和自然终归不能完全和解,只要有人类文明的发展就一定会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所以只有顺其发展,相互倾听,和睦相处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幽灵公主》是宫崎骏作品中鲜见的非大团圆结局,却带给人们以更多的反省和深思,只有坚持生态人文主义,在维持生存的同时保护环境,人类和自然才能一同活下去。

(三)宫崎骏的个人成长经历催化其动画电影中生态人文主义的建构

宫崎骏的动画风格有着强烈的个人色彩,这与他的个人成长经历密不可分。宫崎骏1941年出生于东京,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了躲避战乱,宫崎骏全家由东京迁往宇都乡下,宫崎骏在乡下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宫崎骏所在的家族经营着一个飞机工厂,飞机是他终身的爱好,所以在他的作品中,飞行元素无处不在。无论是《风之谷》还是《天空之城》《红猪》或是《魔女宅急便》,甚至收官之作《起风了》都是诉说着与飞翔有关的主题。在乡下那段纯真美好的时光,直接影响了宫崎骏清澈、干净、温馨的画面风格。《龙猫》是宫崎骏的经典之作之一,龙猫这个形象已经深入了全世界几代人的心,对于龙猫形象的由来,宫崎骏说:“在我们乡下,有一种神奇的小精灵,他们就像我们的邻居一样,居住在我们的身边嬉戏、玩耍。但是普通人是看不到他们的,据说只有小孩子纯洁无邪的心灵可以捕捉他们的形迹。如果静下心来倾听,风声里可以隐约听到他们奔跑的声音。[4]”

在宫崎骏小的时候,因为战乱全家失散,一次逃亡的过程中,一位怀抱婴儿的母亲向他们求救,但是最终遭到了拒绝。虽然最后得知这对母子得到了救助,但是这个凄惨场景在他的脑海中始终不能挥去。所以宫崎骏是极其地反对战争,他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和平强烈的呼唤,处处充满着对被战争伤害的人们的人文关怀。随着时代的变迁,宫崎骏发现原先童年中那种美妙的自然环境已不复存在,天空越来越灰暗,河水越来越浑浊,人类越来越贪婪。为了让人类能够记起自然曾经给予的美好,所以他创造出《风之谷》这样歌颂自然、呼吁保护环境的作品。十三年后,在不断创作和历练的过程中,他发现人类和自然的矛盾是不可完全调和了,他也找寻到了人类生存意义,并在《幽灵公主》中爆发出来。无论是自然还是人类,无论是生态环境还是社会文明,无论历史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发展,都一定要活下去,生生不息的活下去。所以生态人文主义成为了他作品最后的落脚点和归宿,这是受他个人成长的经历的影响,更是动画大师为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

动画电影论文范文第9篇

最早把二维动画形象和真人表演结合到一起的近代电影应该是1971年出品的《奇妙飞床》。但是比较著名的影片却是1988年公映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1996年的《空中大灌篮》和2003年的《华纳巨星总动员》。随后,二维动画形象与真人表演的真人动画片接踵而至。连绵不断。

在数字特技技术介入电影之后,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完成的非现实的形象与真人的表演更是数不胜数,例如《极速赛车手》作为一部向经典动漫致敬的影片,沃卓斯基兄弟极力将其打造为一部尽显原著视觉精髓的真人动画。沃卓斯基兄弟运用了一种被称为“21/2维立体技术”的视觉逐行压层技术来处理片中上万的视觉镜头。这些景所处的位面因为各自的移动而产生立体效果,这就象我们从小就看过的最简单的动画原理,就好比创造会动的拼贴画一样。

对于二维动画片来说,《蒸汽男孩》的画面效果更加引人注意。令人目不暇接的华丽视觉,炫丽的画面会带给你强烈的心灵震撼,优美的音乐于精彩的故事中就如诗中画画中诗,在音乐中你的面前是美丽的画面,从精美的画面中你会更加感受到音乐的优美,两者相得益彰。《蒸汽男孩》为我们展现了超乎想象的绚烂画面,丰富立体的画面层次和完美的动静结合,高科技下精彩绝伦的武打设计更是给你强烈的临场感,加上精心设计的人物形象和手绘、CG的紧密结合,出色的发挥了动画片的优势和力量,在日本动画片中可谓登峰造极之作。

二、计算机动画

动画所指的是由许多帧静止的画面,以一定的速度连续播放时,肉眼因视觉残象产生错觉,而误以为画面活动的作品。使用动画可以清楚的表现出一个事件的过程,或是展现一个活灵活现的画面。

计算机动画是指采用图形与图像的处理技术,借助于编程或动画制作软件生成一系列的景物画面,其中当前帧是前一帧的部分修改。计算机动画是采用连续播放静止图像的方法产生物体运动的效果。

计算机动画的关键技术体现在计算机动画制作软件及硬件上。

计算机动画制作软件目前很多,不同的动画效果,取决于不同的计算机动画软、硬件的功能。虽然制作的复杂程度不同,但动画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计算机动画由于制作手段上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类: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我们来看一下常用二维动画软件:

AnimatorStudio——基于Windows系统下的一种集动画制作,图像处理,音乐编辑,音乐合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二维动画制作软件。自从1989年以后,全世界的动画制作工作室和各家影视公司电视台都采用AnimationStand二维卡通动画软件,包括全球最大卡通动画公司皆采用,比如沃尔特、华纳兄弟、迪斯尼和等,广泛为娱乐业所采用。

Flash——交互动画制作工具,在网页制作及多媒体课程中应用,通过它,可以让你在互联网上看动画。

三、二维动画的特点

首先,要对真实的表现对象进行长时间的临摹。对角色的形象、结构,乃至习性和习惯动作都要有一个系统的观察临摹,再进行艺术夸张,把一张对角色形象性格塑造有帮助的要素夸张出来,这时的角色动作创作要经过上述的艺术夸张之后,再进行提炼,画出关键的特点动作,再在这些关键张之间按照角色的性格不同所需要的不同节奏画出数量不等的中间张,这就是一直沿用至今的关键桢的办法。这种动画角色动态的创作办法,科学地从生活出发,提炼并塑造出动态鲜明的性格,使角色动作实现手段更科学有效,这种基于关键张的创作方法在动画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潮流下一直使用至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二维动画。

用这种方法创作的影片,剧情发展节奏感强,角色动作流畅且个性鲜明。使观众更易于从动画片中感受到经过艺术加工提炼后,动画工作者想要传达的精神境界。但这种办法也有其表现力的弱点,就是很难表现出角色的微妙真实的细节动态,这也就使之对角色内心活动的表现。产生了一定的障碍。

二维动画角色是一种有意味艺术形式的视觉符号,它折射了角色的性格,民族的审美文化。科技的发展,以其独特的形式与审美价值被更多的人认知。离奇的动画角色视觉形象和动画意象,表现夸张、变形的视觉审美张九明亮的色彩,卡通化的造型以及强烈的动感。凸现感官强烈的视觉幽默虚拟的形象,满足了人们欢愉和体验的激情。

四、二维动画在电影中的前景

动画电影论文范文第10篇

1.象征性

人们对于色彩的理解都来自于心理、物理与生理着三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也正是这三种作用致使我们对色彩产生了两种认识,一是通过身体器官直接感觉到的动画电影中色彩的视觉刺激,即色彩直接感知;二是色彩的深层认识,即对于色彩的认识不再局限于其本身含义,二是通过色彩感知对其所包含的内在寓意进行体会与联想。

2.多样性

由于动画电影所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设计者需要依据作品内容进行画面色彩的选择,所以,动画电影中的色彩设计与其它艺术表现形式相比也相对多样化。动画电影中的色彩设计要与作品的表现要求相吻合,并根据作品的整体艺术风格进行定位设计。

3.运动性

动画电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运动性是其根本特性,因此,动画电影中的色彩也就拥有这一重要特性,并与其它形式的视觉艺术相区别。动画电影中的色彩应用能够通过时间的流动,将作品旋律的快慢、强弱以及情感变动等彰显出来。在镜头拼接的过程中,同时也形成了色彩画面的连续运动,在动画电影的整个表演过程中,“运动”是作品色彩的真正生命所在。

二、发挥动画电影中色彩功能的举措

1.色彩设计与作品风格相一致

一部完整的动画电影包括故事情节、场景布置、音效设置、角色塑造等诸多元素,动画电影中的角色设置可以说是整部作品的重要构成部分,不论是色相、纯度、明度还是颜色的分割与配置,或者是着色的具体方式,都要和动画片的整体艺术风格保持一致。动画作品中的角色性别、个性特征、年龄阶段、身份地位、地域分布或者服装配饰等,都是比较固定的。动画电影中所设计的每一个角色都有着独一无二的色彩,被确定下来的色彩,就是动画角色的独特符号代表。通常情况下,动画作品中都会有很多的角色,但色彩设计必须遵循以主角为核心的原则,以使得动画影片中的主角和各个配角有着明确的距离。

2.色彩设计与动画情节相一致

动画片的故事情节安排一般都是开端、发展、高潮、转折与结局这几个构成部分,这种具有戏剧化特点的结构,很容易让我们体会到剧情的缓慢、急促、轻松、沉重等一系列变化,与此同时,画面色调也会随之不停的进行变换。例如,在剧情的开端,色调的设计要相对较弱,色相的具体纯度与明度则相对较低;在剧情的高潮,色调的设计就要强化视觉的冲击效果,色相的具体纯度与明度也就较高;到剧情的结尾部分,整个画面的色彩基调对比就要缓缓进行,以此给予观众强烈的心理提示作用。

3.色彩设计与动画简洁特征相一致

动画电影论文范文第11篇

正是因为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中国的动画创作表现出“寓教于乐”的特质,注重动画片对指定受众的教化作用。美国则把动画里的视听元素立足当代、构想未来,用滑稽幽默、精彩绝伦的声画表现当代人的价值观和情感诉求。在《山水情》中,画面中的层峦叠嶂在悠扬的笛声中晕染开来,水墨绘画技法加上民族旋律:渡口、小船、孩童、老翁,民族文化中的传统意象充满了中国式韵味。片中传达出一种承继关系:恩师传授,师徒拜别,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教”说。《超能陆战队》则用充气机器人大白与天才少年小宏联手一群小伙伴组建超能战队、一起打击犯罪阴谋的情节设置,表现少年无畏、拯救世界的个人主义英雄观。不同民族文化心理下的创作显示出迥异的艺术风格。

二、空白视野下的写意和直观形象下的写实

1.中国传统绘画讲究布局和留白,画面中的“空白”就是中国画空间中的“气”,是一种幽远的意境。“空白导致了文本的未定性。空白从相互关系中划分出图示和文本观点,同时触发受众的想象活动。”追求写意和力求写实是中美影视创作中最明显的区别,这种写意和写实的对比在动画电影中也能看出。在水墨动画片《山水情》中,画面中大多用寥寥几笔表现河水流动、小船前行,水面远处的山川也是于空白处隐约晕染。这就是特属于中国水墨的空白写意,这种空白更能表现出偶遇于山水间的师徒深厚的情谊。《超能陆战队》镜头里出现的是三维动画人物,尤为注重写实。画面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多用特写镜头来表现,因为细节描写才能更直观形象地表现真实。虽然镜头里有些画面很夸张,但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和生活中的现实人物形似,这与《山水情》中的神似截然不同。三、含蓄悠长和率直强烈的情感意蕴表现鉴赏一部影视作品,很重要的一个依据是情感意蕴的表达。“情感的重要性不容小觑。视听元素的一些局限性,尤其是缺少现实生活的立体感和生命性,这些缺憾的东西,在情感的衬托和环绕下,才更加贴近生活的真实。”

动画电影论文范文第12篇

人类在永无止境的欲望驱使下,谋划着征服他人的战争。这些掌权者为一己之力发动愚蠢的战争,是宫崎峻先生最为痛恨的。他竭力创作优秀的动画作品,深知动画不能战胜野心和炮火,却可以在孩童的心中种下爱的种子。宫崎骏作品中塑造了众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她们善良、勇敢、博爱、追求和平、对所选择的爱情坚贞,对不爱的人态度明确。这些形象的塑造洋溢着对女性的赞美与颂扬之情。对爱情的坦然选择在几部作品中有体现。比如《哈尔移动的城堡》中苏菲心系哈尔,勇敢表达,对于舍身相救的稻草人施以感激之吻,使之最终变回临国王子。

《魔女宅急便》、《天空之城》讲述了女孩的自我成长。宫崎骏以一个男性的视角,描绘着超越传统形象的女性。女性在宫崎骏先生的作品中自由、坚韧、勤劳各具魅力。《千与千寻》中千寻从一个弱小胆怯的小女孩磨练成长,获得坚韧、勇敢并完成救赎父母的任务。《哈尔移动城堡》中的苏菲在被施魔咒后,仍乐观、坚强的承担起拯救迷失王子哈尔的重任,最终挽救了王子获得爱情。其中的苏菲兼有母亲与妻子双重人物特点。环境保护是宫崎骏电影所力求倡导的主题之一。《风之谷》中有许多类似于基因变异的生物生活在被毒气所覆盖的世界。腐海是一片充满瘴气的森林,各种怪异的生物在林中穿梭,王虫是生活在其中的腐海守护神,他守护着这片不断扩张的腐海,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奋斗着。腐海里的树木时刻为人类净化着空气和水源。而无知的人类却一心毁灭腐海,杀光王虫。娜乌西卡为阻止人类与王虫之间的战争,用纯洁善良的心感动王虫,换来成千上万的王虫合力挽救了她的生命。这位纯洁善良的少女把和平带给世间。《天空之城》与《龙猫》中所描绘的景象有很多是除去现代工业、科技的原始自然景象。《龙猫》中随处可见的大树、小溪、游鱼是宫崎骏对自然怀着的深深眷恋与敬畏之情的倾吐。《魔法公主》中只为生存的动物与破环自然的人类的抗争。

《千与千寻》中被误认为是腐烂神的河神是宫崎骏对人类破坏自然的一种有力讽刺。虽几经呼吁和努力,人类对自然界的保护仍赶不上破坏的速度。善是人类的本真,这是日本人对人性的认识。他们的人生观表现为忠、孝、仁等德行操守。用日本人对人生的理解可以将人生分为多个不同的世界,即前面所提到的“忠、孝、仁等世界”。并不是说日本人不承认有“恶”的力量存在,是他们不把“恶”看作“善”行的对立面。人生也就不是“善”与“恶”的角斗场。如果每个人都能遵守这一道德准则,那么每个行动者都是善良的。在这种善是人类思想之源的指导下,宫崎峻先生的作品中塑造形象便有了合理的解释。《千与千寻》中丑陋、贪婪、自私、疯狂的汤婆婆不过是一位视儿子比生命还重要的母亲。吃人怪物无面鬼,不过是个迷失自己的孤独小孩。《哈尔移动的城堡》中施魔咒将苏菲变成老太婆的荒野女巫,不过是个争强好胜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天空之城》中凶悍可怕的老太婆,不过是位善良的母亲。

在宫崎骏先生的动画作品里,把一切“恶”的力量不过看做是为了生存、发展、以及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手段而已,制造矛盾冲突并不是人类的本意,只是采取的措施手段不当而已。所以作品中的制造邪恶、冲突的人也都不能死,并有转变的机会。宫崎骏通过动画创作唤醒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用善的本真心态权衡邪恶与冲突的制造者的内心世界。宫崎骏的动画作品突破人们以往只是儿童娱乐的狭隘理解,给动画创作赋予深刻的文化内涵。每部作品,都带人们做一次真、善、美的奇幻旅行,让人类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

作者:崔向东 单位:包头市民族歌舞剧院

动画电影论文范文第13篇

    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的区分

    在这里我之所以用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这种浅显的称呼来区分二者的关系是有原因的。我国在电影种类的划分上分出了四大片种,它们分别是故事片、动画片、纪录片以及科教片,可见动画也是归属于电影范畴内的。在其它的国家里也有把动画片算在故事片范围之内的,比如像美国就把电影分为纪录片、故事片和先锋派三种,而动画片就包含在故事片当中。他们之所以这么划分的理由是从二者的本质上来讲的,因为一般的动画片和故事片都是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影片,所以这么划分也不无道理。其实电影分类并没有一个什么明确的标准,只要是在道理上能讲的通,怎么分类都是可以的,所以本文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在影片种类划分上而产生的歧异,就直接用了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这两种浅显易懂的称谓来区分二者的关系。

    在过去我国一直把动画电影作为美术范畴中的一种艺术形式,“美术片”一名由此得出。虽然动画艺术在视觉元素中借鉴了好多美术上的东西,但是究其本质我们不难发现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一样也是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的一门艺术。动画电影所具有的这个本质特征恰恰就是电影艺术的本质特征,所以动画艺术还是应该归纳在电影范畴内作研究并找寻其规律。然而动画电影在电影范畴中无疑又是极特殊的一份子,因为其在制作手段上与实拍电影迥然不同,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的关系说成完全一样或完全不一样。我们得在“电影”这个大家庭下,来分析动画电影和实拍电影这对本质相同外貌却迥然各异的亲兄弟。

动画电影论文范文第14篇

要对动画电影和电视动画进行优势比较,就需要区分两者的定义。

动画电影,主要就是指以动画制作为主的,通过运用多种制作方式来制作的电影。其中,包括了剧场版电影和OVA(原创动画录影带)两种形式。从动画电影的取材上来说,很多都源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从时间上来说,动画电影的时间一般在60-90分钟最为常见。

电视动画,用我们所理解的话来说,就是指的是在电视频道上播映的动漫作品。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动画片。电视动画的取材内容上来说,很大部分都是根据小说、漫画中来延伸出来的。在电视动画领域上,日本电视动画相对其他国家来说,发展迅速。从时间上来看,以日本的电视动画为例,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一周一集,每一集时长从20到25分钟不等。另一种有少数情况采用每天播出,但时长一般为数分钟。

二、我国动画电影和电视动画发展史

我国的电视动画历史源远流长,从1960年初到1980年的中期,我国在电视动画的出品种类上,要远大于其他发达国家,而且从内容上和艺术欣赏性来说,要远高于后期发展迅速的日本和美国。在这里我们需要指出的是日本早期的很多动画都是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我国的电视动画的影响来制作。但自90年代起,我国动画逐步走向衰落,虽然现今我国动画产业发展迅速,但充斥于中国动漫市场的大部分仍是日美动画。

《宝莲灯》作为我国第一部通过利用电脑技术制作的动画电影在1999年成功上映。此后中国动漫产业走进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动漫公司和动画产量持续增长,截至2002年年底,我国涉及动画制作公司企业达到120多家,比20世纪80年代我国动漫制作企业数量增加了5倍。动画电影也愈发吸引眼球。

三、电视动画与动画电影的各自生存优势

(一)两种形式的分类

从类别分,电视动画分为单元剧和连续剧两类。单元剧的整部作品构架于同意背景之上,但各集之间联系甚少,部分作品的每一集可视为独立作品。此类艺术形式主要观众群体为少儿。

(二)两种形式的播放媒介

动画电影和电视动画从播放时间上来说,动画电影播放时间长,而且需要的播放场地比较固定。需注意的是5周岁以下儿童对于电影院的视觉及听觉冲击力不具备反应条件,应尽量不去观看。

电视动画主要以电视为载体实现播放效果,且存在于家庭环境中,家庭给人以温馨的感觉,故其冲击力远不及影院。其播放时间为每日固定时间,一般为下午五点至七点,正是儿童休闲娱乐的时间,适合观看。

(三)两者制作水平不同

动画电影在制作的时候,采用统一的时长标准。从制作手段来说,动画电影就是用动画的手段制作电影。在人物塑造方面,要求人物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在角色造型上要注重三维的视觉特点,让观众可以在各个角度去观看;从音乐音效上,要求技术质量的同时,注重逼真的画面感和立体音效。动画影片的长度控制60-90分钟,与动画影片不同的是,电视动画是分集分阶段的。

四、发展前景

动画电影在迪士尼的几部动画大片成功上映后,受到了影迷的青睐,动画电影从此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美国在当时的动画电影市场具有很强的领导力,但现在提到动画电影,除美国迪士尼外,很多动漫企业都在制作独有的剧场版,观看度极高。且很多动漫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批粉丝,所以剧场版一旦上映,票房可观。

电视动画则除通过电视进行播放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可在网络进行免费或适当收取一定费用观看来吸引更多儿童的关注。

五、结束语

动画电影论文范文第15篇

第一节、生存/自由

《易传》谓:“天地之大德曰生。”从《风之谷》、《天空之城》到《幽灵公主》,是宫崎骏的关于人类生存主题的三部曲,影片中的颓败、荒凉的画面向我们传递出隐隐的压抑感,展示出人类生存困境的主题.这三部影片题材虽然不尽相同,却都含有对人类和自然的哲学思考,对人类生存意义的积极探索,对生命的敬畏和爱。

《风之谷》一开始向我们展示的产业文明毁灭千年之后,释放出有毒瘴气的“腐海”侵蚀着人类的栖息之地,“风之谷”的人们为了生存,艰难的固守着在这个世界上残留下来的一方净土。娜乌西卡既保护着“风之谷”,又守护着森林,是穿梭于人类和自然之间的使者,为了让人类和自然和平共处,她用生命作为代价来平息河姆对村落的进攻,只有生命才能抚慰生命,只有生命才能感召生命,也只有生命才能把人和自然统一起来,当最后她“身穿蓝衣,走在一片金色的草原”上的时候,宫崎骏向我们展示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之光,“她对于人类生存本质意义上的拯救,并不仅仅在于对风之谷的保护,而在于对自然之于人类的母性性质的重新发现和揭示。”正是因为自然的庇护,人类才有纯净、明丽的生存空间。

《天空之城》围绕一颗飞行石展开,思考的是文明和自然的关系。希塔告诉贪婪的慕斯卡,“天空之城”之所以不能生存,是因为“离开了大地的泥土”,只有“植根厚土,沐浴清风,呵护着种子度过严冬,和鸟儿一起歌唱春天。”只有将人类文明融于自然,人类也才能不断向前,而人类无尽的贪欲将会毁灭掉人类自身,这也是宫崎骏对人类自身生存命运的关注。

中国漫画家丰子恺先生曾经说过,护生就是护心,保护生灵、关注生存其实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心灵的成长,所以,宫崎骏的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人生的深度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他发自心灵的呐喊。《风之谷》中的娜乌西卡是在用心灵和大自然、和自然界中的生灵进行交流,《侧耳倾听》又名《梦幻街少女》,是一部有关少女的心灵成长的故事,在这里我们倾听到的是少女月岛滴滴的心灵的私语,宫崎骏的动画是清澈的、是纯净的,当这种清澈和纯净进入到心灵深处,会有一种深深地感动,他是用一种“生”的力量在催促“心”的成长。

2004年宫崎骏的最新力作《哈尔的移动城堡》,短短两天就打破当初《千与千寻》创下的超高票房,并且己确定会在全世界50个国家上映。短短两天就创造了14亿8384万日元的超高票房,动员观众人数多达110万4980人次,打破了2001年《千与千寻》创下的票房纪录和观众人次纪录。在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宫崎骏关注生存的意识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有所增强,当年轻的苏菲被荒野女巫施魔法变成了一位90岁的老太太后,她没有放弃生命,而是选择了去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继续“活下去”,她用松动的牙齿咀嚼着又干又硬的馒头来维持生存,当看到一缕缕充满希望的阳光透过乌云的缝隙直射到大地上的时候,让我们感到万物生生不息的强烈震撼:生存意志,坚不可摧!

自由问题也是当代文化中的一个焦点性的问题。在宫崎骏的梦幻世界里对飞翔的情有独钟,是宫崎骏对自由的向往和追寻,呼唤自由的主题,使其动画电影焕发出永恒的魅力。自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与向往,人类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或主观的,或客观的,或主观与客观结合在一起的种种的障碍,使身处现实社会中的人们很难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如果艺术家没有发现人类的这种当代性不幸和困境,便难以用自由观来关照人类生存和发展,而宫崎骏动画电影中飞翔的美丽与壮观则潜在的满足了人对自由的向往。

《红猪》中飞行员波尔戈驾驶着红色的战机在蓝色的亚德里亚海和蓝天白云之间潇洒的飞行,他的每一次酣畅的飞翔都奏出了一首首绝妙的空中畅想曲,传达出宫崎骏对自由的尽情讴歌,也使得这部雅俗共赏的影片在当年度《电影旬报》的日本最佳影片专家评选中获得第四名,读者评选中获第三名,票房收入达到28亿日元,成为当年度日本最卖座的影片。

从《龙猫》中的姐妹二人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有活力的自由精神和精神生长的快乐,她们在木屋前的草地上幸福的奔跑、嬉戏,那种自由的成长缘于对生命的内在渴求。当姐妹俩趴在龙猫的肚皮上在空中飞翔时,脱离了世间的牵绊和惆怅,给童年的成长增添了更多的快乐和梦想。当小白龙驮着千寻(《千与千寻》)在洁白的天际飞翔的时候,千寻回忆起自己在幼时曾经被小白龙从水中救起,由此记起了小白龙的名字,从汤婆婆那里为小白龙赢得了自由。

宫崎骏的飞翔带给我们一种释放感。在1989年7月15号《TEREPARU》对宫崎骏的采访中,他说:“在空中遨游,可以真实地感觉到自己周围的一切。总是用同样的视角去观看,这个世界会显得平淡无奇,充满束缚与棱角,自己也会莫名地产生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然而,一旦改换了视角,你会觉得世界多少变得柔和起来;一旦不再墨守成规,你会看到世界那么多姿多彩的面庞。”红猪驾驶红色战机凌驾于国家法律与政体之上,龙猫的飞翔带来了成长的欢乐,千寻的飞翔抚平了人的内心中欲望的沟壑,战胜了人世的丑恶。

正如宫崎骏所说,放弃了飞翔便不会再有美丽的梦想,那是宫崎骏对自由的一种由衷的憧憬,正是影片中那些洁净美丽的飞翔,带给我们心灵上的自由和新生。

第二节、缺失/寻找

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人类的精神空间逐渐缩小,导致人类精神的困顿、苍白和匮乏,使人类文明出现了不平衡的发展,从而限制了人类自身的发展。人生目的和生活意义的丧失,人际关系的不信任,尤其是青年人更是表现出对自我信任的丧失,没有了生活的实感,象征生命和希望的“绿色”在喧嚣的现代都市更是消失得没了踪影。宫崎骏用自己的动画电影来关注现代人的精神世界和生存状态,呼唤现代人热爱自己的生存空间,提醒人们从自然界中寻求精神上的抚慰,找回自我,在自然中追求心灵上的宁静美。

在《风之谷》《天空之城》《幽灵公主》等影片中,他试图通过对文明失落的根本原因的追问,折射出现存的人类文明的弊端,并最终作出对人类文明“该往何处去”的现实问题的思考。在《风之谷》中,宫崎骏展示的是曾经辉煌无比的现代工业文明,终于在“七日之火”的浩劫中彻底毁灭,人类社会最终又退回到了农耕时代。所谓的“七日之火”正是人类凭借现代化的高科技条件制造出来的,是人类用来进行侵略和征服的工具,可最终被摧毁的却是人类自身。“风之谷”的公主娜乌西卡驾着飞翔器不停地在风之谷和森林上空翱翔,目的是要寻找到让人类存活下去的途径,寻找那曾经失去的世界。

数千年来的人类文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使人类深深地感到恐慌和不安,在过去数千年的人类文明中,由于我们文明的外部因素—如火山爆发、洪水等自然原因出现了各种地“末世观”危机意识,但是现在却不同,今天文明社会的危机是我们人类自身所招致的—如核战争、资源枯竭、全球变暖等危机,这只能靠我们人类自己找到解决的办法,靠人类自己担负起“自救”的责任,人类才能更好、更安全的生存下去。

《天空之城》是宫崎骏在1986年的动画电影,也是吉卜力工作室的开山之作,故事背景是建立在喧嚣的空想工业社会,雷帕特人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后,拥有了高度的智慧和文明,他们靠从地层深处提炼出来的飞行石来支撑起庞大的天空之城,几百年后,在大地上过着平静生活的雷帕特公主—希塔从母亲那里继承了世代相传的飞行石,当海盗、军队为了霸占珠宝,幕斯卡为了控制雷帕特而抢夺飞行石的时候,希塔和少年巴斯一起踏上了寻找自己家园的冒险历程.但是当面对幕斯卡的贪欲时,希塔和巴斯决定还是念出那道使城堡毁灭的咒语,希塔知道,即使不念出咒语,因为离开了大自然的庇护,没有泥土的呵护,没有清风的沐浴,雷帕特城也不会长久的存在下去,只有自然才是人类永远的家园,所以,她选择放弃雷帕特城,回到自然的怀抱。在此也可以看出,宫崎骏关于文明和自然的关系,就如种子和泥土,离开泥土的种子,不会长成参天大树,同样,离开自然的人类文明,也不会长久存在。

在《龙猫》、《魔女宅急变》、《千与千寻》等影片中,宫崎骏表现出的是人在成长过程中的缺失,如果心灵上没有缺憾,内心深处也就不会有任何的企盼。

《龙猫》中,宫崎骏向我们描绘出人在成长过程中的母爱的缺失,因为母亲长期生病住院,在五月和妹妹May的心灵深处留下了很深的疮痛,所以,五月比同龄的孩子更懂事,更乖巧,当妹妹在雨中跌倒后,跟姐姐说:“我没哭,很勇敢吧?”没有妈妈在身边,她们不像同龄孩子那样可以任性的撒娇,反而要努力让自己更勇敢.当妹妹一个人玩耍的时候,无疑中发现了龙猫,在现实世界中寻找到了精神上的母爱替代,从此,生活中有了更多、更美的乐趣。May可以任意的、很有安全感的趴在龙猫舒适的大肚子上睡觉,就如睡在妈妈的身边,而龙猫也乐意接受这个孤独的孩子的依恋,对她表现出母亲的呵护。所以,May在姐姐的课堂上用画笔画出的是龙猫的形象,而不是妈妈的形象,因为她真切的感受到龙猫的存在,且对它有着很深的依恋,在妹妹走丢之后,五月想到的是向龙猫求助,在梦中,龙猫带她们在空中飞翔,和她们一起陪同种子成长,在影片中,宫崎骏用嫩嫩的绿芽来暗喻姐妹二人在生命成长过程中需要母爱的呵护。在母亲缺席的日子里,龙猫为她们填补了在心灵上的母爱空白,使她们在那段日子里得以健康、快乐的成长。由此可以看出,人在人类社会中缺失的东西可以在自然处得到补偿,也是宫崎骏在提醒亲情,关注生命的成长。

在《千与千寻》和《魔女宅急变》中,我们看到的是“自我”在现在社会中的丢失,所以,如何找回真实的“自我”,以此来完成自我的成长,是宫崎骏在影片中要告诉我们的。小魔女奇奇在面对了生活的失意后,重新用自己的眼睛来看周围的世界,敢于面对失败和不如意后,她又找回飞翔的信心,当终于勇敢地救出危难中的朋友后,她又恢复了生活的勇气,实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找回“自我”。

正因为心底的“失落”,所以才有了“寻”。面临着失去自我的困境,千寻在神界的奇遇中,焕发出了全部的生命潜能和生存意志,认识到了真正的自己并努力找回自我,这一点也是宫崎骏对现代人生存困惑的一种提示。千寻最终凭借儿时的记忆,帮助小白找回真正的名字和身份,在“无面人”缺失友谊、孤独流浪的时候,与“无面人”建立起友情,并带他离开“油屋”,寻找到真正属于他自己的“家”,当千寻救出父母,陪同父母一同离开“油屋”后,她已经找回了真正的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要认识真正的自己已经很难,可是要找回真正的自己就更不容易,只有凭着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善良的真性情,才能在失落的世界里找到生存下去的理由,找回“自我”。

第三节、孤独/救赎

孤独是宫崎骏着意表现的一个带有现代特征的社会问题。宫崎骏作品中的主人公要么在孤独中实现拯救,要么拯救孤独中的生灵,孤独和救赎是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不可分的一个表现主题。

宫崎骏善于将其作品中的人物放在让人能充分体会到孤独的境地中,来体味人生,感悟生命。《风之谷》中的娜乌西卡只身一人在自然和人类之间穿梭,正是人类对自然的无知最终毁灭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娜乌西卡用心灵和生命努力地做着人和自然界的沟通,为了让人类和自然界情感共通,她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以此来抵消人类对自然所犯的罪恶。当人类僧恶飘扬着抱子的“腐海”和有毒的植物时,只有娜乌西卡知道毒源其实来自人类自身,正是因为人对自然的污染而导致了自然的反噬。人类对自然的敌意和自然对人类的愤怒,以及人类之间无休止地侵略和征服,是娜乌西卡一时很难化解开的,这使她更加孤独,当她和少年阿斯贝一起随流沙坠入地下,发现了曾经在梦中出现过的纯净世界后,她趴在地上久久地哭泣,在她身上承载了宫崎骏太多的忧虑和感伤。她坚信“战争只能使人类灭亡,只有和平才能生存”,所以不惜拿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和平,在人类因无知和精神的麻木将自身逼向困境的时候实现对人类的拯救。

《红猪》改编自宫崎骏在杂志上连载的漫画《飞艇时代》,是他带有自传性质的影片,他将自己自喻为红猪波尔戈,影片的时代背景被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后的意大利。一生酷爱飞行的前意大利空军英雄波尔戈,自施魔法将自己变成一头猪,凭借自己出色的飞行技术驾驶红色飞艇孤身与亚得里亚海的空中强盗对峙,以此赚取赏金来逍遥度日。在波尔戈的身上集结了种种的矛盾:既怀着飞行员特有的且强烈的荣誉感,认为“不会飞的猪只是一只普通的猪”,又不愿意被编入代表着国家利益的政府空军,按照他的话说“猪是没有国家和法律的”,更不想象其他退役的飞行员一样堕落成“空贼”。宫崎骏从他的身上展示出一个背离国家和时代、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中年男子的孤独与自负。之所以要变成一只猪是因为他想从俗世的无奈中脱身,他选择飞翔来逃避现世的生活,飞行是他在这个世界存在的最自由的生活方式,虽然他能拯救被“空贼”挟持的人质,保护亚得里亚海的安宁,却不能拯救自己从战友阵亡的回忆中挣脱出来,甚至不敢面对吉娜的感情。

在《红猪》中,宫崎骏将个体的存在置于浩瀚的宇宙中,使个体的有限与宇宙的无限构成强烈的对比,更加显示出个体的渺小和孤单,从而使人在心灵深处进发出最痛苦、最无奈的人生感叹。用俯拍镜头展现天空的空阔、浩茫,然后将镜头推向波尔戈的红色战机——作为他不同流俗的自我写照。然而,当他再度把镜头拉远时,天空中的那一个小红点,又让人深深地体会到孤独的波尔戈在茫茫的宇宙中的悲壮和苍凉。最终宫崎骏在影片中安排进了一个“绿色形象”—菲奥,来拯救迷惘中的波尔戈,她的勇敢、智慧、善良让他看到了“人类还有救”!

《幽灵公主》中的阿席达卡是孤独的,因为人类对自然所犯的过错,他的右臂受到诅咒,按照自己族里的规矩,他再也不能回到自己的家园,为了寻找到罪恶的源头,他到达了“铁镇”,在人类居住的“铁镇”和幽灵公主居住的森林这两者不可调和的矛盾中做着自己的努力,使本来就是局外人的他更是处于了尴尬的处境。当他为了从“铁镇”的头领幻姬那里救出桑的时候,他被人类从火枪中射出的子弹射穿了胸膛,却还是坚持着把桑送到了森林,当桑清醒过来后,又差点被她刺穿喉咙,深深地体现出他的悲剧性,也正是因为他不受社会归属的束缚,他才可以用自己的没受到污染的眼睛看世界,清醒地看待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他不像桑一样僧恨人类,作为人类社会中的一员,他能够深切体察人类为生存而付出的艰辛和苦难,他也相信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灵都拥有平等的生存权利,这是一种超越了幻姬和桑的对生命存在的认识,阿席达卡的意识是宫崎骏对人类在未来时空中的期望,他希望通过影片最终能够唤回人类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

《幽灵公主》中的桑是孤独的,虽然身为人类中的一员,却自幼被父母抛弃在森林中,由白狼神抚养长大,把白狼神视作自己的母亲,有着对人类的与生俱来的仇恨,她把森林看作自己的家园,与森林中的动物一起对抗着人类对森林的破坏,全身心地担负起拯救森林的责任。麒麟神是孤独的,作为森林之神,它孤独地守护着人类和森林,却还是得不到森林中动物的理解,它试图用温情来提示幻姬,让幻姬对准它的猎枪开出鲜艳的花朵,却最终也没有逃得过人类的杀戮,它能够给予生命,同时却也能带走生命,随着它的死亡,所有的绿色都消失,森林中的一切都变得荒芜。“铁镇”的孤独就如飘浮在空中的雷帕特城(《天空之城)))一样,是宫崎骏安排的对日本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一个缩影,日本的岛国的地理位置给日本人带来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孤立感,日本人总是感觉到在这个世界上是孤独的,宫崎骏也不例外,借此表达出人类社会离开自然,离开大地后自身存在的孤独。

人类的孤独和不得不承担起的拯救的主题一直贯穿在宫崎骏的作品中,除了展示人在自然界中的孤独外,宫崎骏还在《龙猫》、《魔女宅急变》、《千与千寻》等影片中细腻的刻画了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的孤独和救赎。(龙猫》中姐妹二人在母亲生病住院,父亲忙着继续读书,无暇照顾自己的日子里,相互支撑着共同成长。《魔女宅急变》中的小魔女奇奇在一陌生的城市里经历生活的失意,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重新找回自己,慢慢学会长大,终于在关键时刻救出了悬在空中的朋友“蜻蜓”。《千与千寻》中的千寻在一个对她来说完全陌生的世界里学会劳动,对人善良、诚恳,她首先是实现了“自救”,使自己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女孩长大成为可以拯救别人的有爱心和责任心的女孩,而后又完成了对别人的拯救,她帮助小白找回自己的名字,找回原来的自己,帮助“无面人”找到属于自己的家园,让他不再因为孤独而去蚕食生命,她带领汤婆婆娇生惯养的儿子作了一次有意义的旅行,使他不再惧怕外面的世界,最终千寻救出了父母,完成了自己的神界之旅。

当90岁的苏菲((哈尔的移动城堡》)来到哈尔的城堡后,便担当起了拯救城堡中所有人包括哈尔、荒野女巫还有那团调皮的火焰的责任,正是因为她的正义、善良和勇敢让他们获得自由的同时,最终解除自己身上的魔咒,通过对稻草人的拯救缓解了两个国家的战争,从小处看,苏菲的行为是对人身自由的拯救,从大处而言,是对道德和正义的拯救,这也是宫崎骏动画的真正用意之所在。

第四节、净化/再生

日本人是水和沐浴的崇拜者,所以,在宫崎骏的大多数作品中都有对水和沐浴的描绘,水和沐浴在他作品中不止是洗涤人的身体,还有着净化灵魂和心灵的暗喻。

在《风之谷》中,产业文明毁灭之后,正是被人类认为散发出有毒气体的“腐海”作为一个巨大的净化系统,净化着被产业文明所污染的环境,保护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在“腐海”的底部是再生后的干净、纯洁、清新的森林世界。对生命的净化和在净化后的重焦的主题,在宫崎骏作品中有着明显的表达。影片最后的宗教式的结尾,让娜乌西卡通过自然的力量复活,是宫崎骏的用意所在,用她的再生寄希望于人类文明的再生,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平衡发展。

在《幽灵公主》中麒麟神所饮用的生命之水,以治愈和净化的神奇魔力,这一湖的生命之水纯净、澄明,润泽着自然界的一切生灵,让生命重新释放出活力。当桑把阿席达卡受伤的身体放在水中,等阿席达卡醒来后,他胸膛上的伤口却神奇的痊愈了,当他把被野猪神诅咒的右臂放在水中后,他疯狂发作的右臂很快归于平静。当麒麟神终于从人类手中找回自己的头颅后,森林又开始慢慢的出现了嫩绿的生机,可爱的树神又探着脑袋出来玩耍。这是崎骏的生命再生思想的体现,他不想让现世的人绝望,也是因为他还怀抱着对人类的希望,只是用类似世界末日景象来提醒一下已经麻木的人类,主宰“生”和“死”的向来都是自然之神,而人也不过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非自然界的主宰者,所以人类企图摧毁森林来证明自己强大的做法是愚蠢的,最终只会自取灭亡,而自然还是以她始终的宽厚和博爱来对待人类所犯的罪过。影片的最终目的是让人类在自省中重建人类的生存空间和精神家园,在世界末日还未到来之前重新思索人类和自然的关系,重建人类文明。这是宫崎骏的一种静悄悄的革命精神,让人类在看到社会灭亡之前的恐怖后反思自身,从而打碎旧的建立起新世纪的适合人类与自然共存的文明社会。

在《千与千寻》中,宫崎骏通过描写千寻在“油屋”的一切经历来体现净化和再生这一母题。“油屋”是由汤婆婆控制的专门招待各方神灵洗浴的场所。当老河神拖着面目全非的身体来到“油屋”的时候,谁都不知道是哪路神仙,当千寻费劲艰辛帮它完成洗浴后,才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也因此,河神拿出一个可以让父母获得重生的“苦丸子”来答谢千寻。但是随着事情后来的发展,当小白因为吞噬了汤婆婆的孪生姐妹一一钱婆婆的魔印而变得奄奄一息时,千寻咬下“苦丸子”的一半,给小白服用,使得小白吐出魔印,现出人形。之后,在“无面人”吞噬“油屋”的蛙男、艺妓和食物时,千寻又将丸子的另一半该“无面人”吞下,等他吐出被吞噬的各种食物后,千寻带他一同踏上了可以获得新生的心灵之旅,坐着浮在水面上的有轨电车,千寻、“无面人”、汤婆婆的娇生惯养的儿子,一同在清澈的、荡涤心灵的“水”的世界里做一次生命的畅游,当望着窗外清澈、透明的水的世界时,没有都市的喧闹和浮躁,一切都归于平静,包括电车上的人和周围的世界。我们不得不惊叹于宫崎骏的超出常人的想象力,原来远离喧嚣和繁华之后的人的心灵会如此澄静,那是一种“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境界,那水的世界不止为千寻他们一行,也为身处喧嚣和浮躁社会的我们提供了一块“心灵上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