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妇产论文范文

妇产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妇产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妇产论文

第1篇

妇产科学论文3600字(一):面向基层的专科妇产科学教学探讨论文

[摘要]妇产科学知识是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是学生今后从事专业工作的重要基础。对专科学生妇产科学教学,不同于中专及本科学生,作为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情况,研究教材,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引导专科层次的学生学会并能运用妇产科学知识。

[关键词]基层;专科学生;妇产科学;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9)27-0070-02

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在农村,高学历人才招聘难、留不住,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很多人因此导致贫困。要培养在基层能留得下来并能提供优质服务的医务人员,专科层次学生培养十分重要。

作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卫生人才,目前我校大专临床医学专业培养较为适合我省省情,对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通过笔者近年来担任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学教学,通过对专科学生妇产科学的教学,探讨面对基层专科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

一、了解学生情况

我校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生主要来源于贵州各市州乡镇或农村,年龄多在17~18岁,生源大部分是应届未考上本科的高中毕业生,部分为中职单报高职学生。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尤其男生,认为毕业后不大可能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思想上不太重视。所以,教学中首先要做到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医学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围绕社会需求,培养的医学生定位于毕业后能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预防、保健、临床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专科人才。但是农村生活环境较差,基层工作条件较为艰苦,学生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有的甚至想毕业后到大城市打工。作为专业课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今后从事的工作主要在农村基层、社区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特长,所以教师不是在上课铃响后进教室,而是充分利用课间时间,引导学生热爱家乡,爱自己生活的地方。利用课前5分钟与学生轻松交流,“你的家乡在哪里?有什么风土人情介绍给大家?”“你所了解的乡镇卫生院的情况是什么样的?谈一谈印象最深的家人生病了就诊的情况。”“谈一谈家乡近年的变化,推荐一首家乡的民歌。”与学生交流由于农村缺医少药,医生在农村基层大有作为,越是社会需要的地方,越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些活动中既拉近了师生的关系,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服务家乡、服务基层的热情。

三、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

专科层次学生将来面向基层,主要从事预防、保健、临床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工作。教学中注重让学生掌握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对危急重症能辨识及转诊,学会急救技术等,并贯穿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教育等知识的学习。所以,在有限的课时内,注意教学计划制定,在常见病、多发病,如正常分娩、产后出血等,需详细讲解,相对多安排学时;少见的、在基层条件不能处理的疾病少安排学时,如生殖器结核、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等,了解即可,少安排学时。

四、根据工作重点调整授课内容

基层农村医疗工作,主要掌握疾病的病因及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要点,同时熟悉这些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转诊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因课时有限,故在教学中,根据实际需要,课堂教学应有侧重点。例如常见急诊异位妊娠、卵巢肿瘤蒂扭转等,要教给学生识别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并掌握急诊转诊的流程即转诊途中的注意事项。在产力异常所致异常分娩中要教会学生缩宫素静脉点滴的方法,产道异常所致异常分娩中要教会学生骨盆外测量的方法等。因此,結合工作实际的《妇产科常见疾病诊疗技术》校本教材编写极有必要。

五、教会学生对群众开展妇产科相关的科普宣传

“全民科学素质教育是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重要手段,卫生系统作为为群众健康服务的一个窗口,更应不断提升其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1]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对广大群众开展健康教育、宣传预防疾病就是医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在教学中教会学生认识并宣传住院分娩的好处;宣传孕前、孕早期补充叶酸的好处;孕期检查及早发现高血压,预防胎盘早剥、抽风(子痫);广大妇女宫颈癌普查的意义等。教学中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学生学会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学会宣传、讲解卫生科普知识。

六、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基础薄弱,接受能力不足,传统教学法学生可能面对枯燥的教学睡觉、玩手机,或逃学厌学。作为教师,要让课堂具有吸引力,知识能进入学生头脑并能内化,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一)找适当案例进行讨论教学

在教学中多采用临床案例引入,用浅显易懂的案例引导学生,通过课下准备、课堂讨论,在讨论中学习,“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尤其拓展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临床思维能力。使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事实证明在如产科学教学工作中应用PBL教学模式较传统的LBL教学模式更有优势。”[2]在课前设计学习情境,找合适的案例,如“打催产针催生”,引导学生讨论缩宫素的正常使用;“产妇临产后要求剖腹产”,引导学生讨论分娩发动后的正常表现、子宫异常收缩表现、剖宫产的指征;“坐月子吃什么好”,引导学生讨论产褥期的保健等问题,在以问题为导向的讨论中,教师提出问题,辅以适当临床案例,学生讨论后,教师实时引导、点拨、总结,教学效果良好。

(二)视频教学

要教会学生看病,就要展示实际案例,否则,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看到的只是一鳞半爪。妇产科病案在实际生活、影视作品中时有反映,教师在做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注意寻找相關视频资料,如《产科医生》中产妇“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大出血手术”、《北京遇上西雅图》中孕妇“妊娠高血压疾病”未及时确诊险些丧命,“精卵结合的过程”“产科四步触诊法”等,理论讲解枯燥无味,而结合3~5分钟的短小视频,学生喜闻乐见,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知识印象。另外,各种教学视频也可给学生展示,还可通过自行制作一些小微课来讲解课程中的重点、难点。

(三)理实一体教学法

在理论教学中,充分设计理实一体的教学课堂,如妇科检查,课堂上利用模型,边讲解边操作,让个别学生体会,课后学生可在已体会过的学生的指导下一一进行操作。如正常分娩,可在理论讲解后,教师操作铺产床、接生操作模拟表演,学生课堂模拟,课后再进一步操作练习,较单纯的理论可容易理解。

(四)实训室课外开放

妇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技能很强的学科,包含大量的技能操作课程,所以要求学生要养成既要动脑又要动手的习惯,反复训练,切实掌握产科操作技能。在实验课上教师教会学生掌握常规操作,示教后还需个别反复手把手操作,需要的时间较长,而课时有限。课后实验室开放,学生自行到实训室练习,可以得到充分练习。教学中可用口令式教学法进行操作,即教师在领做时,应先呼口令,后做示范动作,随着示范动作的出现,让学生跟着教师模拟练习,这样便于学生尽快地领会动作和步骤,既可节约时间,又便于进行实验考核。[3]在产前检查、正常分娩接生、妇科检查等妇产科实验中,通过课堂操作、课后练习,学生能基本掌握操作要领。

(五)工学结合

妇产科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工学结合原则仍是专科层次临床医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原则,学生第三年才进入临床实习,但是,在理论教学中,可在教学中做短小的场景模拟角色扮演,尽早进入职业角色。也可以在课外联系教学实习医院,分期、分批让学生进入妇科、产科科室见习,体会临床工作的场景。实习期间,跟随临床医生实际操作,掌握更多的卫生服务能力。

通过实际工作,不断总结,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喜欢看(视频)、能够说(讨论)、动起来(实训操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专科学生学习妇产科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专科学生,做好适当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学到的知识适用、够用、会用,能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更多百姓提供医疗帮助。

妇产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TBL教学法在高职高专妇产科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的四大主干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及实践性较强的临床学科。学生通过实训技能学习,掌握妇产科学的实践操作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传统实训教学通过教师课堂讲授、演示,学生听讲、进行随堂实践练习达到教学目的,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TBL教学法(Team-BasedLearning)是美国的Michaelsen教授最先提出并命名的一种教学法,是指在建立学习团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及团队合作能力的教学方法。现该教学法已被多数医学院校引入应用,教学效果较好。依据高职高专妇产科学实训教学特点,我们将TBL引入妇产科实训教学中,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在高职高专妇产科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我校临床医学专业2016级的2个班共92名学生进行妇产科学实训课TBL教学研究。一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为传统教学组,42人,另一班采用TBL教学法,为TBL教学组,50人。两班学生在性别、年龄、整体学习水平上匹配。

1.2研究方法

1.2.1教师培训对参与TBL教学法的授课教师组织培训。选定TBL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制定授课教案,录制操作视频资料,准备课堂问题,所有资料提前一周在授课前发放给学习小组成员,以利学生预习。设计考核评价标准,制定授课效果评价问卷表。

1.2.2TBL教学实施确定TBL学习团队,将42名学生分为7个学习团队,每队6名成员,均衡各团队中学生的成绩差异,选出一名活跃、有责任心的同学为队长。课前,授课前一周教师根据选定的教学内容向團队发放操作视频及相关资料,由队长组织队员完成学习,讨论,课前进行操作练习。课堂上,教师进行课堂示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并进行组内成员间互评,随机抽取小组成员进行操作考核,参加组间班内测评。最后,教师总结学习过程,纠正错误操作、强调注意事项。

1.2.3传统教学实施与TBL教学组选择相同的教学内容。提前发放预习阶段的资料、课堂示教,课程结束进行个人操作考核。

1.2.4效果评价授课结束后,由教师对TBL教学组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课程满意度,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1.3统计方法统计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测验成绩分析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问卷调查结果统计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种教学方法学生实训成绩的比较

TBL教学组学生实训平均成绩为93.15±2.28分,传统教学组学生实训平均成绩88.86±2.46分,TBL教学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TBL组问卷调查结果

与传统教学相比,95.2%的学生认为TBL教学法更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88.1%的学生认为TBL教学法能够加强技能的掌握程度。83.3%的学生认为TBL教学法能加强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92.8%的学生对TBL教学实践的组织表示满意。81%的学生接受TBL教学法,78.6%的学生愿意继续接受这种教学法。

3.讨论

3.1TBL教学的优势

TBL教学法有利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本研究中,95.2%的学生认为TBL教学法更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88.1%的学生认为TBL教学法能够加强技能的掌握程度。因为该教学法更强调课前预习,对于学习中出现的新问题,TBL组的同学相互交流讨论,大家相互指导、纠错,操作更规范、更严格,甚至为解决问题,同学们需要主动查找资料,花费更多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TBL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本研究中,83.3%的学生认为TBL教学法能加强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妇产科临床是一种合作性很强的临床学科,需要与其他医护人员紧密合作,实训教学中进行合作精神的培养为将来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TBL教学法节约教学人力资源,高等学校招生不断扩大规模,生师比上升,造成教学资源的不足。临床医学专业各课程中均有大量技能操作性内容,教师的辅导任务较重,很难对每一名学生进行指导。TBL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团队互帮互助的作用,成员间相互矫正、监督、激励,极大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在技能考核时,无需对每个学生进行考核,仅需抽查小组成员的掌握情况,结合成员间的互评,便可掌握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极大的节约了教学人力资源。

3.2TBL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TBL教学法的实施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设计知识点,提出问题,如何设计考核评价标准,掌控课堂节奏,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的关键。其次,团队成员的协作是TBL教学法的另一关键因素,每个团队成员都应该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小组成员间只有充分做到团结协作,勤加练习,才能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在团队划分和各个教学环节中注意团队成员的表现,依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成员状态,促使各个团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4.结论

第2篇

妇产科学论文1700字(一):妇产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CP结合TBL教学的应用探讨论文

妇产科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临床学科知识,也是医学院校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内容,此科学内容存在比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在传统教学中,通常使用常规临床带教教学形式,虽然也起到了一定成果,不过无法令人真正满意,并且此种常规带教形式存在很多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带教师生之间互动不到位等。现在医学院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形式转变为主动形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领的互动教学模式。现在将TBL和CP结合教学法使用在妇产科教学中,针对患者疾病类型进行检查、诊断治疗以及护理

等,使得患者得以早日康复,基于此,我院尝试在妇产科临床实习带教中使用CP结合TBL教学,并选取近年来我院实习的90例学生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开展相关临床研究,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8年8月-2019年7月我院实习的90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方案分成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所有研究对象都是专业许而生,其中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30例,年龄19-24岁,平均(18.24±0.45)岁。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0-23岁,平均(21.24±0.04)岁。学生来自的大专和本科学院,对两组学生的基线资料以及文化程度等各方面进行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可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传统临床带教方式,专业教师针对妇产科理论知识讲解后,引导学生进行查房实习工作,主要过程是,专业教师针对妇产科内容进行讲述,然后分配学生和患者进行沟通,掌握病史后进行妇产科检查工作,为孕妇书写病例、产程等。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依据实习具体情况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决,最后以试卷测试形式针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检测。观察组采用CP结合TBL教学形式,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小组划分,结合实际情况以每组3-5人不同成绩进行混搭【1】。第二,做好实习准备,教师为学生提供CP文本,简单接受后提出简单问题,实习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其中,对病情掌握后以自学形式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第三,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基于教师引导下,做好治疗干预工作,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观察分娩过程,判断宫缩等。第四,个人发言时间,小组学生逐个提问进行解决。第五,总结点拨提升效果,依据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判断,做好重点讲解工作,做好知识拓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2】。

1.3观察指标

课程接受,组织学生进行考试,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方向,以百分制形式进行,理论为60分,而实践则为40分,以调查问卷形式,收集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实践能力等,针对结果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实习学生进行成绩考核,做好统计分析工作,成绩差异性对比可以采用t值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实习结束后对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考核,针对考核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最终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学习兴趣优于对照组,理论实践能力高于对照组,系团结协作能力也高于对对照组,并且独立查阅资料能力和创新意识也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3讨论

妇产科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内容,此科學是结合了内外和儿科学科知识内容,需要学生具备深厚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还要具备熟练临床操作能力,以及和其他医师合作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良好沟通能力。TBL教学结合CP教学形式和常规传统教学模式对比,可以显著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加自主学习,同时可以提升学生合作能力和沟通意识,进而使得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4】。TBL和CP教学形式在妇产科临床带教中使用,以小组形式进行教学,在整个过程中,会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进而使得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研究结果显示,TBL结合CP教形式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促进实习学生发展。

妇产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浅谈留学生妇产科学教学心得论文

摘要:留学生教育现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一所高校开放程度的标准之一。但由于留学生在语言、文化及学习经历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留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和知识的理解上面临不同的困难。为了提高留学生妇产科学的教学质量,该文阐述了在妇产科学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

关键词:妇产科学留学生教学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c)-0246-02

当今留学生高等教育现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其教学工作已成为国内各高校一项新的任务和挑战。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一所高校的国际化程度,是高校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方面,也更是体现当代中国正不断由生产经济和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重大转变。妇产科学作为临床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科旨在研究女性特有的生理、病理变化及生育调控,是集专业性、技术性以及操作性为一体的学科,所以课堂上教师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充分发掘留学生的潜能,并令其逐步掌握各种常见妇产科疾病的诊疗方法。在多年留学生妇产科学教学过程中,笔者有以下几方面心得体会。

1留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

笔者学校临床医学5年制临床本科专业留学生,生源主要来自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东南亚国家。这些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口语基础,大部分学生英语口语相对流利,但部分学生英语口语带有较浓重的地方口音,并且汉语水平程度也参差不齐,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交流是教师面临的问题之一。并且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其国家的文化、信仰及教育背景也不同,所以对专业课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困难[1]。留学生课堂学习习惯与中国学生课堂学习习惯也有较大区别,留学生课堂学习气氛较为活跃,学生主动性强,与教师之间互动良好。但同时,课堂纪律相对比较难把控,因为上课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打断老师的讲课随时提问,所以课堂上教师需积极引导学生,争取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有所收获。

2教学方法的实施

2.1理论课教学

因为考虑留学生未来毕业后虽然可能回国工作,但在中国留学实习阶段,面临的患者大多为中国患者,所以尽量让学生适应中国的医疗环境,在课堂上采取中英双语式教学。课堂首先先用传统多媒体课件展示全英文理论课程内容,但摒弃传统课件中冗长、繁琐的文字描述,课件中采用形象的图片、多彩的动画以及部分原版英语声音影像,形象生动地为学生展示该堂课的教学目的,通过生动的讲解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课堂采用启发式及点拨式教学,在理论知识讲授完毕后,以“角色扮演”和“情景虚设”的方式对所学疾病总结,通过案例让留学生融入角色,并参与到情境模拟中,使其更切身感受到课堂的精髓所在,教师同时予以指导,培养留学生的临床思维,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相关知识点。教师事先选择一中国名学生,其作为“患者”经过课前简单的培训,以便于课堂上能轻松应对留学生的发问,并且尽量向标准化病人(SP)靠拢。然后,让学生分别对其进行病史采集、口诉体格检查项目及应实施的辅助检查名称。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临床实习环境,要求学生需用中文依次询问病史,无法用中文准确表达者,教师在旁边进行解释说明,并鼓励课堂上其他同学用中文进行补充提问。若学生提出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项目有误,教师在其旁询问选择该项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的目的,进行解释说明错误所在,并回放课件中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深刻意识到错误的原因;若学生提出检查项目正确,教师应积极地对其进行下一步的引导,并以多媒体的方式展示该“患者”的检查结果,引导其针对性地探索该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及同时回答出鉴别诊断名称。在这一模式中,有的学生可能因性格原因不愿意参与其中,或者对此表现得漠不关心,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应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并且授课教师在补充和解答问题过程中对于重点中英文词汇做反复提醒、强调,进而加深学生对该堂课程的印象。

2.2实践课教学

因妇产科学其本身的特殊性,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很可能涉及患者个人隐私问题,且基于目前中国医患关系紧张,实践课对于教师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实践课前教师事先准备典型病例,要求学生应在课前温习相关理论课知识,鼓励并提倡学生收集理论课堂上有所困惑的知识点。虽然理论课上有“角色扮演”和“情景虚设”环节,但牵涉到与真实患者沟通和相处的方式方法,也是医学生所必备的技能之一,在问诊过程中能让留学生深刻体会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旨在提高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病例对象选择能配合的典型病例为主,教师采用学生与患者“零距离”接触模式,事先与患者充分沟通,在取得其同意和理解后,带留学生走进病房。

然后采取将学生自由分组模式,一般分为4~5个学习小组为宜,每组选择一个学生作为代表向患者询问病史,同样使用中文式提问,再由组内其他成员补充提问。留学生代表可对患者进行简单查体,模拟式提问辅助检查结果,然后由教师在旁边给予辅助检查结果的回答。教学实践过程中组内同学可以随时讨论,尽可能完善病史采集。询问结束后再进行组间的补充回答,探讨在问诊及查体时的疏忽遗漏之处,然后进行弥补和纠正,并对该病例的体征、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提出诊疗方案。最后环节再由带教老师对各组讨论结果进行补充及点评,并结合具体病例解答实践课前学生收集的有困惑和争议的问题。因留学生相比中国学生性格更加活泼、自信,且思维活跃,这种“分组式”的病例实践课,最大程度上采用了合作式、互助式的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学生的反响普遍良好,同時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教师与同学之间的完美互动及配合,增加了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交流。并且让学生通过与患者的切实接触,了解中国医疗现状,适应中国国情,让他们在案例学习过程中更深切地感受到“团队式”医疗,增加团队合作精神。

3讨论

第3篇

1.1一般资料

本院产科2013-01~2013-04间给予传统护理模式的500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为对照组;2014-05~2014-08间给予国际产科护理模式的500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为观察组。纳入标准:均符合自然分娩的条件(单胎头位;产道正常;胎儿发育正常)。排除标准:妊娠并发症产妇;心、脑、肺、肝、肾等器官严重疾病产妇。两组一般资料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传统护理模式

产妇入院后,建立其病历档案,进行胎心、胎动、血压等的监测;对产妇进行饮食指导,告知其注意事项;保持产妇住院病房的洁净;监测产妇宫缩规律,宫口开大2cm~3cm后,送入产房待产;产妇宫口开全采用传统的方法指导产妇用力。采用传统保会阴接产。

1.2.2国际产科护理模式

1.2.2.1国际产科护理模式

由产科医生1名、产房工作经验3年以上的助产士6名组成培训小组,采用Roy适应模式、Orem护理模式等相关的护理理论,根据会阴侧切发生的原因对助产士进行鱼骨图分析,国际产科护理模式培训,并且现场组织观摩接生操作和进行床边示教,同时考核其对SBAR沟通模式的掌握程度,考核合格后上岗。

1.2.2.2国际产科护理模式应用

产妇入院前孕妇学校并利用幻灯片、动画、纪录片等多媒体形式,详细讲解孕妇所需物品的准备、即将进行的分娩过程的具体流程及注意事项,入院后相关手续完善后,由责任护士向其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告知产妇健康饮食及运动的重要性,并根据产妇个人习惯,与其一起制订详细的健康教育内容,同时根据产妇的精神状态、性格特点等准确评估其心理状态,加强与其交流,尽量让产妇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分娩时可能产生的痛苦。宫颈口开大到2cm~3cm的时候,安排产妇进人分娩室,采用一对一式分娩,给予舒适抚摸、鼓励、安慰及如何在助产士指导下用力等支持同时评估产妇会阴胎儿等情况;待宫口开全后,指导产妇正确用力(产妇不想用力时不指导产妇用力,宫缩间歇期缓慢屏气用力,宫缩期张口快节奏的哈气);当胎头娩出2/3时,指导产妇嘴巴张开,做喘息式的急促呼吸;当胎头全部娩出后,指导产妇宫缩时再放松、哈气。助产士不干预不保会阴状态下接产,胎儿自然机转分娩。在产后2h送回病房,指导其饮食、饮水,同时加强对新生儿的护理。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会阴Ⅲ度裂伤、新生儿产伤、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以SPSS17.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运用国际产科护理模式后,产妇会阴侧切率由原来的85.5%下降至31.0%;两组产妇会阴Ⅲ度裂伤、新生儿产伤、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第4篇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0年3月—2011年5月妇产科收治的永嘉地区孕产妇3200例作为该研究观察对象,产妇年龄25~39岁,平均年龄(34.6±3.6)岁,孕周28周~42+3周,平均孕周(36.9±5.0)周,所有永嘉地区孕产妇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依据是否实施健康教育进行分组,分为健康教育组2000例和常规组1200例,对比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①第一对永嘉地区孕产妇对于健康教育服务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

②根据永嘉地区孕产妇健康教育服务的需求特点,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对照组采用永嘉地区孕产妇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将医院的诊治环境详细介绍给产妇,增强产妇对医疗服务的信任,促进医患沟通。手术准备工作:为产妇营造良好的术前环境,护理防止术后感染。心理护理:根据产妇术前出现的紧张、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做出心理引导,调整术前心态,促进产妇对手术治疗效果的信心。

1.3观察项目

①研究永嘉地区孕产妇对于健康教育服务需求情况: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于永嘉地区孕产妇对于健康教育服务的需求进行详细了解。

②所有调查量表都是从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1965)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1971)中选出的,分别包括20个项目,根据症状得出现次数将他们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大部分时间或全部时间;很多时间;一小部分时间;没有或很少时间。该20个项目若正向评分则1~4粗分,若反向评分则评4~1粗分。自评结束后把这20项的分数分别相加,得出总分,最后再借助相关公式换算成标准分。

③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作为睡眠质量评估量表,分值范围在0~21分,得分数与睡眠质量成反比,完成试卷需在5~21min内。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该地区孕产妇一般资料进行汇总,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

①永嘉地区孕产妇健康教育服务需求率为3200例(100%)。

②两组永嘉地区孕产妇SAS、SDS、匹兹堡睡眠指数情况比较健康教育组SAS、SDS、匹兹堡睡眠指数均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第5篇

1.1孕产妇不同时期

SCL-90测试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

①躯体化、焦虑因子评分各孕产期都显著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②强迫因子评分在孕中、晚期和产褥期显著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③人际关系、恐怖、偏执在孕早期与产褥期均明显高于常模,除孕中期的恐怖因子、孕晚期的偏执因子与常模接近外,孕中、晚期的人际关系因子等均低于常

④各孕产期孕妇的精神病性评分与常模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⑤敌对因子评分在产褥期显著高于常模;

⑥阳性项目在孕早、中期显著高于常模。

⑦除精神病性因子外,孕产妇不同时期SCL-90测试结果的阳性项目数和其他因子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项目数和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呈“U”形变化,偏执因子呈波浪形走向。

1.2不同时期

SCL-90结果的多重比较躯体化因子评分随着妊娠期进展逐渐升高,除孕中期与孕晚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强迫因子评分逐渐升高,孕早期与孕中期、产褥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中期与孕晚期、产褥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际关系因子先降后升,产褥期最高,其次为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各期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抑郁因子先降后升,产褥期最高,其次为孕晚期、孕早期、孕中期,各期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焦虑因子先降后升,产褥期最高,其次为孕晚期、孕早期、孕中期,孕早、晚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敌对因子评分有上升趋势,但孕早期与孕中、晚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恐怖因子评分先降后升,产褥期最高,其次为孕早期、孕晚期、孕中期,除孕中、晚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偏执因子分均呈波浪形走向,孕早期最高,其次为孕晚期、产褥期、孕中期,各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阳性项目数先降后升,孕早期最高,其次是孕中期、产褥期、孕晚期,除孕中期与产褥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2.1不同时期孕产妇心理健康水平不同

孕妇的不良心理反应不仅会增加妊娠期并发症,同时也可导致胎儿生长发育障碍。孕妇过度紧张、恐惧、悲伤等可使血管痉挛、肾血流量减少,影响母体内分泌和胎儿血液循环,进而影响胎儿发育。孕产妇保持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现状,情绪状态稳定至关重要。任何一次怀孕和分娩过程都不仅是一种生理变化,而是孕妇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角色的重新整合。因此,各级妇幼保健院及相关组织应对孕产妇开展有针对性的、常态化的心理测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必要时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服务。本文调查结果显示,孕产妇普遍存在极显著于常人的焦虑和躯体不适感;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产褥期又分别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强迫、人际关系紧张、抑郁、敌对和偏执,与国内文献[3-4]报道结果基本相符,这给孕产妇的心理保健和临床心理咨询工作指明了方向。本文结果还发现,孕早期妇女的敌对,孕中、晚期的人际关系,孕中期和产褥期的偏执情况明显好于常人,这可能与当前孕产妇的社会和家庭支持系统良好有关。

2.2孕产妇不同时期心理健康水平变化规律

第6篇

1.1方法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包括产程配合要点、注意事项及产后哺乳、保健恢复等。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①加强沟通和宣传,在护理过程中要体现人文关怀,产妇入院后,亲切对待,主动介绍自己和主管医生,避免直接呼喊其床号,应以朋友的方式称呼对方名字,或者以姐妹相称。向产妇以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宣传,介绍在待产以及分娩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母乳喂养的好处等,针对产妇个体情况制定相应措施,实施个体化的健康宣教,反复讲解示范,与产妇良好互动沟通,产妇提出的问题能及时得到反馈,达到良好沟通效果,增加产妇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②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对于产妇来说医院是一个陌生的分娩场所,往往会导致产妇出现紧张的心理,护理人员要加强晨晚间的护理,保持病房的整洁干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有针对性的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以减少产妇的紧张情绪。同时增加专科护理,比如护理、分娩后护理以及会阴护理等,指导产妇做好个人卫生。③加强宣教工作,让产妇在分娩前了解分娩过程及分娩后的保健要领,做好适应新角色的心理准备,让其尽量摆脱产前焦虑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产后现场指导产妇正确的坐立和睡姿、按摩、新生儿喂养及适当抚触和新生儿护理等事物。④改变排班的制度,简化护理文书的书写,根据工作量、患者数量、护士上班意愿等进行有效的排班。护士每天提前0.5h上班,利用早晨查房了解产妇夜间状况,提出当天的护理重点,将产妇分到相应护理人员,进行动态连续护理,设计简练的产科模板,包含重要的护理信息,减少护理人员的书写时间,提高护理效率。⑤建立良好的便民措施,加强安全防范。由于产妇是特殊人群,具有特殊需求,为产妇提供微波炉和电磁炉等,方便家属为孕妇补充营养,在病房的走廊悬挂新生儿的抚触防范、沐浴方法等相关知识,便于产妇和家属学习。同时加强安全防护,巡房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防范意外情况发生。⑥建立激励机制,将日常护理工作作为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一项指标,综合考核护理人员的工作数量、质量以及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等内容,然后进行绩效的最终考核,对于表现好的护理人员,医院可以设立专门的奖励机制,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服务质量。

1.2观察指标在产妇出院前,由护理部统一制定的满意度调查表对产妇进行调查,调查表包括:服务态度、专业技能、健康教育、生活护理和病区环境五项内容,满意度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满意度,并请产妇及家属提出相应问题及建议。

1.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统计,接受优质护理服务的观察组产妇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为:非常满意75例,满意25例,满意度为100%,接收普通护理服务的对照组产妇统计结果为:非常满意30例,满意50例,不满意20例,满意度为8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第7篇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患者64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患者年龄为20~39岁,平均年龄为(30±5.8)岁;患者病程为0.6~2年。将所有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别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年龄以及平均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临床护理模式,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上加强患者安全管理工作,并实施一系列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具体如下:(1)积极改善服务态度。具体做到:态度和蔼、举止文雅、语言规范,时刻保持最佳的状态为患者提供所需服务。(2)积极转变服务观念。护理人员应时刻将“服务病人”作为自己的行为宗旨,最大程度满足病人的一切合理要求,并能随时站在患者的角度,充分理解和尊重患者,帮助其排除各种心理障碍,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3)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各项护理工作中的重点,而良好的沟通是保证优质心理护理的关键,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努力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增强患者对其的信任感,进而帮助其消除心中的恐惧感,增强与疾病对抗的信心。(4)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护理环境,因为通常良好的护理环境能使患者心情更加放松,也更容易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进而促进其早日康复。

1.3疗效判定:

参照相关疗效标准对本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患者治疗后相关临床症状及各项体征完全消失,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为治疗显效;患者治疗后相关的临床症状以及各项生命体征基本得到改善,生活和工作也不太受影响,为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相关临床症状及各项体征安全没有任何变化,更甚者有加重的趋势,且正常工作无法进行,生活基本不能自理,为治疗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各项指标采用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效果比较,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妇产科护理工作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护理质量的好坏也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医院整体护理水平的高低产生直接影响。但近年来,临床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和产生的护患纠纷仍一直有增无减,给医院病房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因此,努力加强临床妇产科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和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以实现妇产科护理整体质量的提升,已成为广大医院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除了对患者实施一系列的“人性化服务”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外,医护人员努力加强对妇产科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也对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护患关系以及促进医院妇产科护理的发展等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医护人员加强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有如下几点:(1)加强医患沟通,给以患者一定的人文关怀。即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应充分重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的实施,在护理前做好良好的医患沟通工作,并积极开展相关产前宣教;在产房内,护理人员除了做好相应的助产工作外,还要提升自身的整体护理水平,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2)努力提升全体护理人员的整体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水平,使其服更具专业化和人性化。同时,积极鼓励护理人员参与各项培训,提高其自身工作技能水准,并在护理工作中认真规范地执行每项操作,确保护理工作顺利完成。(3)认真落实首诊责任制,细化各项护理工作,做到分工合理,责任明确;努力强化护理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和相关法律意识,提高其整体医疗质量。(4)不断强化对各护理人员各项工作的监管力度,严把质量关,并认真做好产房改造及新生儿安全管理等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4结语

第8篇

1.1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患者,其中患有慢性盆腔炎的患者有27例,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有25例,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有21例,患有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有19例,患有慢性宫颈炎的患者有19例,要求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有9例。我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患者的年龄为23~35岁,平均年龄为(29.1±2.0)岁;观察组60例患者的年龄为22~35岁,平均年龄为(28.5±2.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患病类型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进行用药护理、围手术期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对症护理及日常护理等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评分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是:

1.2.1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向患者介绍医院具体情况,并了解患者实际需求,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时,应注意其眼神、肢体动作等,若发现患者有难言之隐,则应及时主动与其交谈,帮助患者解决问题。

1.2.2心理护理许多患者在接受治疗前需接受会阴处清洁、灌肠、导入尿管或手术后接受阴道填塞、留存导尿等护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影响,许多患者心理上会产生不适,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舒缓患者紧张情绪或过激情绪,从病情康复角度劝导患者,促使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证短时间内控制患者病情。

1.2.3随访调研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随时进行走访调查,反复查看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与生活质量,从微小处入手为人性化护理创造条件。并且,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之前病情,通过走访、电话等方式关心患者身心健康,并做好完整记录,以进一步做好患者术后康复引导工作。

1.3观察指标

①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评分。

②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评分为(97.5±1.5)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为(98.2±1.8)分;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评分为(89.8±1.2)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为(87.9±2.5)分。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评分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医疗水平及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妇产科是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最高的科室之一,这就对妇产科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妇产科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术后的各项护理措施,术前或分娩前会位的清洁、灌肠、导尿管的导入等,术后或分娩后导尿管的留置、引导填塞等。部分患者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妇产科护理抱有抵触情绪,这就对医护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妇产科术前、术后的护理质量,医护人员应结合产妇具体情况,给予更具人性化的护理方式,详细地讲解手术知识,引用成功案例,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为后期手术奠定基础;术中护理人员应最大限度减少暴露,动作轻缓,使患者生理疼痛、心理负担减少,以获得产妇及家属的配合和支持,促进患者康复。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①强化护患交流:产妇分娩或手术的临床操作中,直接与护理人员接触较多,护理人员应积极与产妇进行沟通,建立信任度,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在提高预后质量的同时,减少护患纠纷。

②实施预约服务:人性化护理强调预约诊断和治疗的服务,有助于节省就诊时间,并给予更加体贴、周到的护理服务,使护理效率大幅度提高,满足产妇的多样化需求。

第9篇

1.1方法

带教老师均为妇产科学主治医师,具备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入科介绍,教师以现有的教学授课方式依据教科书上描述的方法讲解问诊,查体内容,根据教学大纲随机完成教学内容及出科考试;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结合目标管理教学法,即入科介绍,根据妇产科学目标管理结合临床路径设置带教图,精选病例,设置问题,明确实习目标,严格按照带教图完成实习带教,

1.2评价内容与方法

⑴问卷调查,设计制定《妇产科学临床实习情况调查表》,以不记名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妇产科学学习情况的调查,分别涉及了学生对实习安排的满意度、教学形式满意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方面;⑵根据妇产科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出科考试命题,以考试成绩作为客观评价的标准。根据主、客观综合评价的结果,对两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1.3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百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医学生考试成绩比较

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实验组临床技能成绩、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理论考试中传统试题成绩及知识点错误数,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而实验组的临床病例分析试题成绩高于对照组,其知识错误点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医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教学结束后分别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实验组对教学方式的正面评价明显好于对照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力和解决临床实践问题方面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区患者对两组实习医学生接诊表现的满意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差异(P<0.05),

3讨论

3.1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临床实习教学是在进行系统理论知识学习后,在临床带教老师的帮助下把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复习、巩固和进一步理解理论课的重点知识,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的综合教学环节。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的医学临床教育模式属于印证模式、跟班式带教,临床实习的目的为印证已学过的理论知识,相当于一种接近同一水平的重复学习,医学生主动探究性学习不够,升华知识的兴趣不浓;临床上遇到什么患者就学习什么知识,学习内容随意性大,学习内容片面、零散;实习目标模糊,什么都想去学,可是又不知从何学起,加上实习时间有限,致使实体质量不高。传统的教学是以带教老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偶有提问,受教师“一言堂”的影响,医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式接收状态,从而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另外,教学医院的老师除了承担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还需要处理有大量的医疗任务和临床本职工作,导致临床带教老师带教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因此对教学内容可能会出现遗漏或忽略现象。对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对照组医学生来说,理论考试中传统试题成绩及知识点错误数与实验组无明显差异,两组的差异在于临床实践技能操作和病例分析水平,说明了实验组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技能的提升快于对照组,临床病例分析思维较对照组客观、周全。因此,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属于知识型、模仿型人才,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的医学模式和复杂的医疗环境,科学的教学法是保证临床带教质量的关键,寻求新的医学实践教学改革模式是临床教学的热点。

3.2临床路径结合目标管理教学法的优势

临床路径又称临床程序,是指通过制定一个严格的程序化、标准化的诊疗措施对某种常见疾病进行有效的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期待在最大范围内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目的是使得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早在1995年美国内科医学年刊就报道了哈佛医学院等将临床路径管理法应用于教学上,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可大幅度提高实习医师临床操作动手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CP理念引入临床教学,相关工作人员根据教学大纲结合科室特色制定临床路径图,以固定的时间段为纵轴,以教学内容、方式、目标及教学效果为横轴,详细列出每个周期具体工作对临床医学生组织教学的方法称为临床路径教学法。将规范化、程序化的CP管理法引入教学,给师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首先,规范了教学流程,带教老师可根据临床路径带教图对实习生进行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带教,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带教计划不具体、完成时间不明确、教学目标模糊等缺点,避免了教学内容出现重复和漏缺现象,避免不同老师授课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最大限度的减少因带教老师个体能力的差异引起教学质量的偏差;其次,转变了教学理念,教师由“授人以鱼”变为“授人以渔”,教师根据预先安排的教材程序,稍加指导,有层次的逐步训练医学生。医学生便可具备独立分析思考的能力,教师从“教医学知识”转变为“教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三,提高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医学生按时间框架,主动查阅教科书及文献,使用学习论坛、图书馆等多种途径对CP文本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自主探索,将既往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知识进行融合贯通,理论联系实践,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加全面的掌握医学综合知识,提升他们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管理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学家不卢姆提出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其以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层层分解,环环相扣的教学目标为主线。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目标管理教学法的要求,加强目标管理,明确教学目标,强调教师以引导、启发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唱主角”的作用,避免“填鸭式”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3.3妇产科教学的特殊性

第10篇

医学高职高专教学体系中,妇产科学于第二学年下半年开设。在开设之前,我们对学生进行了简易的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对学妇产科学的兴趣、态度、目的、要求。(1)兴趣:感兴趣为80.5%,只想了解为15.0%,不感兴趣为4.5%。(2)态度:主动学习为66.5%,被动学习为30.3%,不愿意学习为3.2%。(3)目的:认为就业容易为59.8%,就业一般为26.2%,就业困难为14.0%。(4)教学内容要求:对教学内容与基础应掌握扎实者为58.2%,对教学内容与基础应掌握一般者为32.1%,对教学内容与基础应了解者为0.7%。(5)教学方法要求:教学方法通俗易懂的为80.5%,教学方法一般化为10.2%,教学方法没有要求的为0.3%。(6)本人学习出发点:为就业工作为50.8%,生理需要为38.7%,没有意义的为0.5%。(7)为什么来学医:自己主动为46.8%、父母要求为35.2%,其他原因为18.0%。

2制定课程的整改方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2.1“兵马尚未动、粮草却先行”

针对学情开展教学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制定一套符合教改的整改课程体系是前提。教研室深入调查研究,研究探讨并分工合作,以符合学生的要求为前提,符合教改要求为准绳,每人拟定一套整改方案,,开展示范公开课,各述己见,进一步剖析讨论、整改整合,制订出了符合教改的教学大纲、实验指导教材、授课计划、电子教案、网络课件、配套的习题集、实验操作技能考核评分标准、参考文献目录、素材库等资料,为妇产科学教学做好了充分准备。

2.2改变旧传统,增加新方法

传统式的教学是以讲解、提问、归纳、小结等方法为教学主载,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知识转播场所。在教学教改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转变过去“一言堂”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在导学上下功夫,开展了项目教学、病患角色扮演、现场情景教学等多样的教学方法,并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灵活应用,促进“教”、“学”、“做”的互动性,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由单纯的传授者变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成为学生的学习顾问和教练,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先行作用。同时应用多媒体教学,以自制教学课件,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直观的教学手段,既增加了教学信息,又扩大了课堂教学量,让学生获取了更多更新的医学知识。

2.3实行“五结合”,巩固知识“链”

基础与临床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动脑与动手结合、情景与角色结合、学校与医院结合,这五个结合是教学的重要原则,也是一条紧扣教学的连环“链”。

(1)基础与临床相结合:采用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视频,回顾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让学生温故知新夯实基础,增强学习的信心。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临床病案,以问题导入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的教学手段之一,此方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能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自我的能力与胆量的机会。同时,教师也可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内容的特点,采用临床病案,先提出问题,再由学生自学讨论,然后启发式讲解,总结式点拨。

(3)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必须灵活运用到实验操作中去,充分利用实验课,强化技能操作训练,是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至关重要的环节。

(4)情景与角色相结合:应用情景教学与角色扮演,师生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的传递,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发现、分析、判断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5)学校与医院相结合:学校是理论知识传递的场所,医院是实践技能练习的基地,只有理论知识的教学而无技能操作的实践教学,是不完整的医学教学。见习是了解医院的医疗环境,实习是把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这是不可缺少的一课。

3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综合评估学生的能力

过去评估学生是以每学期1~2次的理论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标准,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改革中我们根据妇产科学学科的特点,综合分析了学生的生源特点、心理特点、学习兴趣,在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前提下,也采取了形式多样的评估方法,从职业素质、实验操作、病例分析(或课堂提问)理论考试这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客观反映了我们的教学改革效果。

(1)医师的职业素质与医德:以医师职业道德为标准,以“五心”服务为要求,以行为规范、组织纪律、衣帽整洁、实验操作形式等开展问卷或考核,量化评分并将评分结果纳入总评。

(2)课堂的分析讨论与提问:运用启发式的课堂教学、讨论、回答问题,是评估的第二要素,课前预习提问、课末回答问题、或病例分析讨论发言、平时作业的评分等均是评估学生的方法,只是要把评分结果纳入总评。

(3)实验的操作技能与考核:实验操作不仅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能反映学生对医学基础知识掌握得是否熟练,在学期实验课即将结束时,我们以《实验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实施考核评分,也将评分结果纳入总评。

第11篇

1.1纳入标准

①无难产、异常胎位、妊娠合并症等剖宫产指征者;

②无精神疾病史;

③愿意合作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④未参加过孕产妇培训学习者。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初产妇给予一般的常规护理和定期进行产检,干预组初产妇在接受一般常规护理和定期产检的基础上,参加由主管护师及以上护士指导的孕产妇产前分娩认知知识培训,采用发放宣传手册、观看电视录像、制作宣传栏及讲座等宣传教育形式。培训内容有:入院前衣物的准备、分娩前后产妇的饮食、入院待产的时间、产褥期身心变化及自我护理等,并对存在心理压力的产妇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自行设计产前分娩认知问卷,对2组初产妇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设计参考国内相关的文献报道,经调查修订后实施,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娩知识、分娩态度和产时应对行为

1.3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初产妇产前分娩认知情况得分比较干预组的分娩知识、分娩态度和产生应对行为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2组初产妇分娩方式比较干预组剖宫产率为13.6%,对照组剖宫产率为33.3%,2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妊娠和分娩是一系列应激事件,对孕产妇的生理和心理均会造成影响,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初产妇由于初次分娩,分娩知识相对薄弱,又加上害怕疼痛、初产妇及家属对婴儿性别的期待等众多原因,使初产妇心理压力增大。近年来,由于某些社会因素的存在,如初产妇及家属期望在“吉时吉日”分娩,长辈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等原因,使剖宫产率逐年增高。自然分娩是人类繁衍过程中的一个自然现象,相对于剖宫产来说,自然分娩具有对产妇伤害小、产后恢复快等优点,还可以锻炼新生儿的心肺功能,利于新生儿的自主呼吸,减少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可避免剖宫产带来的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等手术并发症。因此,加强产前护理教育,提升初产妇的分娩知识,对控制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66例干预组和66例对照组初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的分娩知识得分(18.06±0.86)分、分娩态度得分(46.67±1.88)分、产生应对行为得分(33.09±1.39)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产前护理教育后,干预组的剖宫产率(13.6%)明显低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可知,产前护理教育不仅能使孕产妇获得更多的分娩知识,有利于缩短产程和促进分娩的顺利进行,而且可以减轻初产妇的心理压力,增强自然分娩信心,使初产妇在较轻松的环境下顺利完成分娩。围生期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已经逐渐为临床重视,健康教育包括告知孕妇及其家属妊娠及分娩的整个过程,在这一时期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包括饮食、锻炼、良好心情的保持、规律产检等。在进入分娩期时,告知产妇如何有效运用呼吸及腹肌用力配合妇产科医师,加速分娩进程。在分娩结束后,必须告知产妇几大注意事项,包括如何哺乳、如何锻炼恢复器官功能、产后禁忌事项等。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应当关注产妇的心理状态,由于文化水平、职业经历、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异等,产妇的心理状态相差甚远,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围生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每名孕妇的个体情况为其制订合理的心理干预措施,以孕妇可以接受的方式及态度鼓励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及坚强的意志品质,从容面对分娩过程,尽可能地选择自然分娩,以利于产妇及胎儿的健康。产后护理人员应当告知产妇彻底康复的必然性,鼓励产妇积极锻炼及学习照顾新生儿,迅速适应母亲的角色,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产后抑郁症的出现。产前护理教育既可帮助初产妇轻松应对新生儿护理的技巧和解决自身康复的问题,又可帮助产妇改善抑郁情绪。产后抑郁症是初产妇常见的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性疾病,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危害婴儿,而且还可以影响到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内相关报道显示,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高达3.5%~37.3%不等。因此,产前应邀请初产妇丈夫陪同参加护理教育,给予初产妇生活和心理上的指导,引导其正常发挥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减轻产妇心理负担,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4结语

第12篇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5月择期剖宫产产妇100例,排除产科合并症的发生,新生儿为正常足月儿,Apgar评分8~10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年龄19~38岁,平均28.3岁;孕周37+3周~41+2周,平均39+5周;10例为经产妇,40例为初产妇。对照组50例,年龄20~43岁,平均26.9岁;孕周37周~41+2周,平均39+4周;9例为经产妇,41例为初产妇。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依据传统剖宫产护理常规及遵医嘱给予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入院宣教,术前宣教,术后饮食活动指导,管道护理,安全防范,新生儿护理,护理,母乳喂养,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重视家属对促进产妇康复的作用,依据产妇及陪护家属的文化程度,社会背景,家庭经济状况等,由责任护士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①明确产妇及其家属的教育需求;②确立产妇及其家属的教育目标;③选择适合的教育方法;④贯彻执行制定的教育计划;⑤评价教育效果。合理安排健康教育的内容,顺序及侧重点,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宣教方式采用讲解,示范,文字方式,视频,图片等。宣教内容具体如下:

1.2.1入院当日:热情接待,告知病区环境制度。告知入院常规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发放宣传册。收集产妇资料,全面评估产妇。了解产妇及陪护家属的生理、心理、社会状况,解决孕妇生活上的基本需要,观察产程,监测胎心胎动。

1.2.2术前第一日: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及需求。评估用药史,既往史,皮肤情况,对手术及麻醉的认知程度。告知术前禁食禁水,用药的目的;告知产妇及新生儿用物的准备;告知手术流程(手术前6~8h禁食、禁水,当日晨备皮,按医嘱手术时间送产妇入手术室,手术室护士核对交接后予术前置尿管,麻醉师评估沟通后予物的使用,手术时间一般约1h左右,术后返回病房);告知产妇及家属术后饮食,活动,母乳喂养知识。减轻产妇的焦虑情绪,并可避免家属在术后面对产妇和新生儿出现手足无措情况。

1.2.3手术当日:核查术前准备情况。安慰鼓励产妇,与家属一起陪伴送入手术室,与手术室护士详细交接班,交代家属准备好产妇与新生儿的生活物品如护理垫,大小毛巾,盆等。铺麻醉床,备好心电监护仪,沙袋,必要时备氧气装置。术毕热情迎接产妇及新生儿。亲切与产妇交流,告知母儿平安,询问产妇感受,评估产妇身心情况。遵医嘱监测生命体征,氧饱和度,观察宫底高度,恶露,尿量及管道是否在位通畅。评估新生儿全身情况,执行早吸吮并告知其意义,请产妇与陪护家属安静听取手术后注意事项。重点选择接受能力较强的家属,与产妇(清醒精神状态良好时)进行有条理地宣教。①告知产妇管道(静脉通道,尿管)避免扭曲滑脱;②告知产妇切口加压沙袋的目的,讲解正常恶露与产后出血的区别;③嘱家属勤按摩产妇双腿避免静脉栓塞的发生;④告知术后6h禁食、禁水,平卧位的意义。6h后可进食米汤、鱼汤、水等清淡流质饮食,适当摄盐,避免易胀气饮食如牛奶、豆浆;⑤告知手术6h后翻身的意义;⑥宣教母乳喂养知识及新生儿护理知识;⑦指导产妇与新生儿同步休息;⑧按护理级别巡视病房时阶段性评估宣教效果,并根据产妇及家属的知识掌握情况反复有重点地强化宣教内容。

1.2.4术后第一日:评估产妇的皮肤,子宫收缩,乳汁分泌,心理状况。通过沟通了解产妇及家属有无护理知识上的不足并给予针对性指导宣教,告知产妇下床活动及自主排尿的意义并鼓励其尽早下床排尿。强调少食多餐,排气后可进食稀饭,面条等半流质食物,观察新生儿吸吮情况,协助督促母乳喂养。

1.2.5术后第2~5日:宣教保健知识,做好产后康复,给予出院指导。调查产妇需求满足程度,评价健康教育效果。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产妇健康教育后健康宣教知识合格情况。内容包括产妇遵医行为,焦虑发生率;24h内下床活动,自主排尿,排气情况;母乳喂养率;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产妇健康宣教知识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第13篇

论文关键词:临产产妇,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及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制度由过去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性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把人看成是一个身心统一的整体,护理工作就是要给病人以护理支援,关心病人的心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促进病人早日康复。产妇虽然不算病人,但是每个人进了医院都觉得自己是病人,处于这一特殊时期,她们有着更特殊的心理活动,所以心理护理对临产妇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个体差异,临产妇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复杂的心理变化【1】。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对产程影响很大,在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心情十分复杂,有即将成为母亲的喜悦,也有对分娩的恐惧感。了解其心理状态,加强心理护理是医务人员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提高产时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笔者就在产房工作12年来的对围产临产产妇的心理护理谈点自己的体会。

1产妇在产程中的心理表现

由于产妇的年龄、社会经历、文化水平、工作性质及既往分娩史等因素的不同,从而构成了产妇的心理状态表现出认知异常,由此产生恐惧焦虑心理,这种紧张和焦虑能增加体内儿茶酚胺的分泌,导致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产后出血增加,同时紧张和焦虑还能减少胎盘血流量及改变胎心率,导致胎儿宫内窘迫【2】。

1.1 初产妇。初产妇的恐惧心理来自亲朋好友之间传说,以及目睹其他产妇的表现。其中以高龄初产妇且文化程度较高者为多,她们往往敏感多虑,对自己能否正常分娩持怀疑态度。另一类初产妇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对妊娠及分娩的一般常识了解护理毕业论文护理毕业论文,由于宫缩所致疼痛呈进行性加剧,始料未及,心理反应过强,过分紧张与恐惧,以至于大吵大闹。

1.2 环境的变化。产妇入院后对周围的环境感到陌生,进待产室后产妇与家属的暂时分离,产妇顿感失去家人的安慰照料而无所依靠,同时家属又对产妇分娩进展情况及生活照料担忧,这种彼此间的悬念和焦急常引起产妇极大焦虑,以及频繁的检查,高危产妇更是如此。

1.3 对婴儿性别及健康的忧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怕是女孩会在婆婆家中地位降低,特别是农村产妇较为突出。有的孕妇怕孩子畸形,虽然做过多次检查,但仍有些健康问题不能查出,因而忧心忡忡和烦躁不安。

1.4 对分娩没信心。刚开始疼痛时大喊大叫,用力过早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范文。导致产程可能延长。由于产程停滞可能会行剖腹产手术等等,对自己能否自然分娩失去信心,对于初产妇尤为明显。

1.5 对产后生活的担忧。因为孩子的突然进入这个家庭,夫妻关系会不会改变;乳汁够不够喂养;家庭收入够不够抚养;月子里有没有人伺候;自己的工作会不会丢掉等等担忧。

2护理特点

2.1 需要被接纳与尊重。产妇和一般病人一样均希望得到医护人员、家属、病友的体谅,希望得到安慰和及时的处理,不应以任何借口而怠慢。产妇更希望得到医务人员,特别是助产人员的接纳与尊重 (因助产人员与产妇接触最早和交往最多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在待产室内,产妇与家属暂时分离,使她们有一种“失助感”,加之阵痛的困扰,急切希望医务人员的关心、理解、爱护,希望热情接纳、礼貌相待,若初次见面就显出冷漠或粗暴,可使产妇产生怀疑和不信任,增加其恐惧、紧张等消极因素,对正常分娩设下障碍。助产人员要仪表端庄,态度热情诚恳,真诚的自我介绍,热情接待每一位产妇。产妇入待产室时主动协助其更鞋入室,以和蔼可亲的态度询问病史和进行检查,检查中动作轻柔,尊重产妇,为其保守秘密,平等对待每一位产妇,使产妇尽快地适应医院这一陌生环境,建立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依赖,消除紧张情绪和各种顾虑,使之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2.2 有效减轻产疼痛。分娩显然是一个生理过程,但疼痛剧烈难以耐受,且疼痛是一种伤害性刺激,临产时疼痛加重,而恐惧加重疼痛,造成恶性循环,影响宫缩,又因疼痛时大声叫喊即消耗体力又易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缺氧,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增加,助产士在较疼痛的活跃期,指导产妇分散注意力,如触摸、压迫法、按摩法、家属陪伴、听音乐、可以让产妇吸入“笑气”等有效缓解疼痛,应用积极暗示性语言和行为的技巧是提高心理护理质量的关键,使产妇在尽可能轻松舒适的状态下平安结束分娩。

2.3 加强沟通,及时告知产程的进展及分娩相关知识。大多数产妇对分娩过程缺乏正确的知识护理毕业论文护理毕业论文,特别是初产妇,没有这方面的经历和经验,而另一些产妇受传统观念及他人反面经验给予的负面影响,对分娩过程可能产生的种种危险而产生恐惧紧张、焦虑心理,故产妇及家属都急想了解产程进展情况、待产过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胎儿情况、自己能否顺利分娩及各种检查的方法和目的、预计产妇什么时候能分娩等等,故在陪产过程中助产人员通过亲切交谈。了解其思想状况、对分娩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性格、文化特征,有针对性给予解释,在医疗保护性原则的指导下,尽量让产妇了解在待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不适及各种检查方法、目的、目前产程进展情况,胎儿胎心变化情况,并教会产妇如何配合才能避免和减少痛苦,让她了解应知的情况,使之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建立其自然分娩的信心和勇气,自觉的与医护人员配合,有利保障母婴安全,平安分娩。告诫其不要过分激动,从而避免因情绪波动而导致产后出血。同时助产人员要及时明确地答复家属的询问,并主动告诉其产妇的情况,给予亲人般的关怀,这都是和观察产程、接生同样重要的工作内容。

总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因职业、年龄、文化、经济状况、生育经历、家庭关系、孕前性格不同所产生的心理需要也不相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理变化也不尽相同。早产、难产、产程延长、产后出血、胎儿的发育、产后泌乳等,均与整个围产期心理状态有关。做为医务人员,要关心体谅她们,要根据孕妇各种心理变化,寻求探索解除各种心理障碍的途径,在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等措施下,可以降低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3】,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满足医疗的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谢映,王巧霜,潘茹,等.产前焦虑/抑郁障碍心理护理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2):138.

[2]袁筑华,梁峰冰,胡岩英等.163例Doula分娩的临床意义[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8(1)、35.

[3]费远芳,王玲.产妇在产程中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观察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1):97.

第14篇

论文关键词:临产产妇,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及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制度由过去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性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把人看成是一个身心统一的整体,护理工作就是要给病人以护理支援,关心病人的心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促进病人早日康复。产妇虽然不算病人,但是每个人进了医院都觉得自己是病人,处于这一特殊时期,她们有着更特殊的心理活动,所以心理护理对临产妇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个体差异,临产妇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复杂的心理变化【1】。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对产程影响很大,在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心情十分复杂,有即将成为母亲的喜悦,也有对分娩的恐惧感。了解其心理状态,加强心理护理是医务人员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提高产时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笔者就在产房工作12年来的对围产临产产妇的心理护理谈点自己的体会。

1产妇在产程中的心理表现

由于产妇的年龄、社会经历、文化水平、工作性质及既往分娩史等因素的不同,从而构成了产妇的心理状态表现出认知异常,由此产生恐惧焦虑心理,这种紧张和焦虑能增加体内儿茶酚胺的分泌,导致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产后出血增加,同时紧张和焦虑还能减少胎盘血流量及改变胎心率,导致胎儿宫内窘迫【2】。

1.1 初产妇。初产妇的恐惧心理来自亲朋好友之间传说,以及目睹其他产妇的表现。其中以高龄初产妇且文化程度较高者为多,她们往往敏感多虑,对自己能否正常分娩持怀疑态度。另一类初产妇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对妊娠及分娩的一般常识了解护理毕业论文护理毕业论文,由于宫缩所致疼痛呈进行性加剧,始料未及,心理反应过强,过分紧张与恐惧,以至于大吵大闹。

1.2 环境的变化。产妇入院后对周围的环境感到陌生,进待产室后产妇与家属的暂时分离,产妇顿感失去家人的安慰照料而无所依靠,同时家属又对产妇分娩进展情况及生活照料担忧,这种彼此间的悬念和焦急常引起产妇极大焦虑,以及频繁的检查,高危产妇更是如此。

1.3 对婴儿性别及健康的忧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怕是女孩会在婆婆家中地位降低,特别是农村产妇较为突出。有的孕妇怕孩子畸形,虽然做过多次检查,但仍有些健康问题不能查出,因而忧心忡忡和烦躁不安。

1.4 对分娩没信心。刚开始疼痛时大喊大叫,用力过早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范文。导致产程可能延长。由于产程停滞可能会行剖腹产手术等等,对自己能否自然分娩失去信心,对于初产妇尤为明显。

1.5 对产后生活的担忧。因为孩子的突然进入这个家庭,夫妻关系会不会改变;乳汁够不够喂养;家庭收入够不够抚养;月子里有没有人伺候;自己的工作会不会丢掉等等担忧。

2护理特点

2.1 需要被接纳与尊重。产妇和一般病人一样均希望得到医护人员、家属、病友的体谅,希望得到安慰和及时的处理,不应以任何借口而怠慢。产妇更希望得到医务人员,特别是助产人员的接纳与尊重 (因助产人员与产妇接触最早和交往最多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在待产室内,产妇与家属暂时分离,使她们有一种“失助感”,加之阵痛的困扰,急切希望医务人员的关心、理解、爱护,希望热情接纳、礼貌相待,若初次见面就显出冷漠或粗暴,可使产妇产生怀疑和不信任,增加其恐惧、紧张等消极因素,对正常分娩设下障碍。助产人员要仪表端庄,态度热情诚恳,真诚的自我介绍,热情接待每一位产妇。产妇入待产室时主动协助其更鞋入室,以和蔼可亲的态度询问病史和进行检查,检查中动作轻柔,尊重产妇,为其保守秘密,平等对待每一位产妇,使产妇尽快地适应医院这一陌生环境,建立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依赖,消除紧张情绪和各种顾虑,使之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2.2 有效减轻产疼痛。分娩显然是一个生理过程,但疼痛剧烈难以耐受,且疼痛是一种伤害性刺激,临产时疼痛加重,而恐惧加重疼痛,造成恶性循环,影响宫缩,又因疼痛时大声叫喊即消耗体力又易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缺氧,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增加,助产士在较疼痛的活跃期,指导产妇分散注意力,如触摸、压迫法、按摩法、家属陪伴、听音乐、可以让产妇吸入“笑气”等有效缓解疼痛,应用积极暗示性语言和行为的技巧是提高心理护理质量的关键,使产妇在尽可能轻松舒适的状态下平安结束分娩。

2.3 加强沟通,及时告知产程的进展及分娩相关知识。大多数产妇对分娩过程缺乏正确的知识护理毕业论文护理毕业论文,特别是初产妇,没有这方面的经历和经验,而另一些产妇受传统观念及他人反面经验给予的负面影响,对分娩过程可能产生的种种危险而产生恐惧紧张、焦虑心理,故产妇及家属都急想了解产程进展情况、待产过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胎儿情况、自己能否顺利分娩及各种检查的方法和目的、预计产妇什么时候能分娩等等,故在陪产过程中助产人员通过亲切交谈。了解其思想状况、对分娩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性格、文化特征,有针对性给予解释,在医疗保护性原则的指导下,尽量让产妇了解在待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不适及各种检查方法、目的、目前产程进展情况,胎儿胎心变化情况,并教会产妇如何配合才能避免和减少痛苦,让她了解应知的情况,使之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建立其自然分娩的信心和勇气,自觉的与医护人员配合,有利保障母婴安全,平安分娩。告诫其不要过分激动,从而避免因情绪波动而导致产后出血。同时助产人员要及时明确地答复家属的询问,并主动告诉其产妇的情况,给予亲人般的关怀,这都是和观察产程、接生同样重要的工作内容。

总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因职业、年龄、文化、经济状况、生育经历、家庭关系、孕前性格不同所产生的心理需要也不相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理变化也不尽相同。早产、难产、产程延长、产后出血、胎儿的发育、产后泌乳等,均与整个围产期心理状态有关。做为医务人员,要关心体谅她们,要根据孕妇各种心理变化,寻求探索解除各种心理障碍的途径,在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等措施下,可以降低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3】,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满足医疗的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谢映,王巧霜,潘茹,等.产前焦虑/抑郁障碍心理护理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2):138.

[2]袁筑华,梁峰冰,胡岩英等.163例Doula分娩的临床意义[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8(1)、35.

[3]费远芳,王玲.产妇在产程中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观察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1):97.

第15篇

论文关键词:初产妇,心理分析,护理

 

产妇临产时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变化,而临产时产妇的心理状态及正确护理对产妇顺利分娩,产后母体恢复及母乳喂养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分娩虽然是生理现象,但对于产妇却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分娩应激即可产生生理上的应激,同时也可以产生精神心理上的应激。产妇精神心理因素能够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适应力和健康。本文就初产妇临产时的心理状态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作一简要的分析概述。

1 心理状态分析

1.1 待产期

1.1.1 恐惧心理 自怀孕到分娩这段时间里,她们经常从同事、同学、亲朋好友及书本等处接受到有关妊娠、分娩的信息,而这些人往往将个人的经历加以渲染、夸大,对分娩这一必然过程产生一种无法抗拒的恐惧感,常常感到害怕、恐惧和紧张,加之对医院环境不熟悉,更加重了这种感觉。部分年龄较大者认为自己年龄偏大会难产,而一些高危孕妇(巨大儿、骨盆畸形等)需手术结束分娩者,因为对手术不了解,惧怕麻药会对胎儿及个人产生不良影响,另有部分初产妇因对胎儿性别的企盼(多见于独生子或纯女户家庭)以及惧怕胎儿畸形等,导致初产妇产生紧张、恐惧心理[1]。

1.1.2 焦虑心理 产妇入院后都希望尽快分娩,早日出院,但因个体差异,胎位、胎儿大小、精神紧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初产妇到预产期时无临产征象,就会认为到期不分娩是一种异常现象,从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如担心胎儿是否有问题,自己分娩是否会不正常等。还有部分经济困难者,害怕不及时分娩会增加经济负担,因而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等复杂心理。

1.2 临产期

1.2.1 烦躁心理 初产妇临产时由于剧烈阵痛,加之疼痛却有增无减,会觉得这段时间漫长无边。尤其是进入待产室后,身边无家人陪伴护理论文护理论文,产妇易出现烦躁不安的心理,常常表现为大喊大叫、哭闹,不由自主的寒战、出冷汗等,容易产生不安全感。

1.2.1 怨恨心理 临产时的剧烈疼痛,会让产妇难以忍受,将这种疼痛怪罪于腹中的胎儿,企望能尽快处理掉胎儿或期望医护人员或家属能采取有效措施制止或缓解这种疼痛,而这种愿望一旦无法实现,就会认为家人及医护人员对她痛苦置之不理,而产生怨恨心理论文下载小论文。

1.3 分娩期

1.3.1 害羞心理 分娩期因产妇此时宫口已开全,疼痛感稍有缓解,但是因抬头下降,肛门坠胀感明显,产生便意,此时需要用腹压和肛提肌的力量,但是产妇往往因为惧怕大便(害羞)而不敢用全力,导致产程延长。

1.3.2 无助心理 第一产程较长时间的疼痛,会使产妇消耗很大的体力,到第二产程时,助产人员要求产妇配合尽可能地向下屏气,而体能不足而出现疲乏无力,不能很好地配合,有时受到助产人员的呵斥或责备等,产妇往往会有筋疲力尽的感觉,产生孤独无助的心理。

2 护理措施

2.1 待产期 首先对新入院产妇,护士要热情接待,态度要和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周围环境、病室的设施及住院的各项制度,减轻或消除其紧张情绪。其次向患者讲解分娩的一些知识及注意事项,使产妇对分娩这一生理过程有一正确的认识。让产妇及家属适当了解一些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向患者耐心细致的说明,使产妇有所了解,主动配合,在进行操作时做到轻、细、稳。在进行交谈时,要使用文雅和气、通俗易懂的语言,态度要亲切、和蔼,使患者对你产生信任,使其精神、情绪都得以放松,保持平静的心理状态,从而平静地过渡到临产期。

2.2 临产期 临产后患者常常有较强的不适感和疼痛感,甚至有些体质较差或痛觉敏感者更是觉得难以忍受,因而心情烦躁,大喊大叫,并产生恐惧、孤独感,甚至怨恨情绪。在此期首先护士要有强烈的同情心,不能对患者的哭闹、喊叫等行为责骂或者是熟视无睹,漠然置之,应针对其恐惧心理进行安慰及心理开导,消除其恐惧心理。其次有意识地与患者多交流,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同时给予一些生活上的帮助,使患者能用自身的意志克制自己的行为,对部分极度烦躁、恐惧的患者,可酌情让家人陪伴,使患者获得一种安全感,必要时可使用一些镇静剂,帮助患者休息,同时给予安慰,体贴和鼓励的语言和行为引导护理论文护理论文,使患者感到受到了尊重、关心和重视,以保持良好的心境,保证充沛的精力,顺利分娩。

2.3 分娩期 分娩期因宫口已开全,疼痛感相对减弱,而肛门下坠感和憋胀感增加,并伴有便意,此时护士应耐心安慰,告知有便意是正常现象,不必紧张,也不必要害羞,在应该用力时大胆地向下屏气,并告知胎儿在产道时间过长的危害性,讲解分娩时的呼吸技术和躯体放松技术,并询问是否口干,是否需要喝水等,尽可能满足产妇的正当要求,在宫缩间歇期可告诉产妇全身放松休息,适当地应用表扬、鼓励的语言,帮助初产妇解除畏惧、害羞、无助心理,使其放松心情,配合助产人员安全分娩。

3 小结

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产妇的各种心理反应程度。在整个产程中要热情接待孕妇,关心孕妇,做好孕产妇正常分娩知识的宣传,讲解影响分娩的各种因素,充分了解孕妇各方面的情况,多安慰、多鼓励,消除其陌生、恐惧、不安全感,从而减少产后出血,缩短产程,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保证母婴平安。

【参考文献】

[1]张丽芳,包翠荣.待产妇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及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07,1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