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妇产论文范文

妇产论文范文6篇

时间:2023-03-31 16:35:32

妇产论文

妇产论文范文第1篇

妇产科学论文3600字(一):面向基层的专科妇产科学教学探讨论文

[摘要]妇产科学知识是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是学生今后从事专业工作的重要基础。对专科学生妇产科学教学,不同于中专及本科学生,作为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情况,研究教材,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引导专科层次的学生学会并能运用妇产科学知识。

[关键词]基层;专科学生;妇产科学;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9)27-0070-02

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在农村,高学历人才招聘难、留不住,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很多人因此导致贫困。要培养在基层能留得下来并能提供优质服务的医务人员,专科层次学生培养十分重要。

作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卫生人才,目前我校大专临床医学专业培养较为适合我省省情,对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通过笔者近年来担任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学教学,通过对专科学生妇产科学的教学,探讨面对基层专科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

一、了解学生情况

我校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生主要来源于贵州各市州乡镇或农村,年龄多在17~18岁,生源大部分是应届未考上本科的高中毕业生,部分为中职单报高职学生。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尤其男生,认为毕业后不大可能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思想上不太重视。所以,教学中首先要做到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医学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围绕社会需求,培养的医学生定位于毕业后能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预防、保健、临床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专科人才。但是农村生活环境较差,基层工作条件较为艰苦,学生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有的甚至想毕业后到大城市打工。作为专业课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今后从事的工作主要在农村基层、社区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特长,所以教师不是在上课铃响后进教室,而是充分利用课间时间,引导学生热爱家乡,爱自己生活的地方。利用课前5分钟与学生轻松交流,“你的家乡在哪里?有什么风土人情介绍给大家?”“你所了解的乡镇卫生院的情况是什么样的?谈一谈印象最深的家人生病了就诊的情况。”“谈一谈家乡近年的变化,推荐一首家乡的民歌。”与学生交流由于农村缺医少药,医生在农村基层大有作为,越是社会需要的地方,越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些活动中既拉近了师生的关系,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服务家乡、服务基层的热情。

三、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

专科层次学生将来面向基层,主要从事预防、保健、临床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工作。教学中注重让学生掌握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对危急重症能辨识及转诊,学会急救技术等,并贯穿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教育等知识的学习。所以,在有限的课时内,注意教学计划制定,在常见病、多发病,如正常分娩、产后出血等,需详细讲解,相对多安排学时;少见的、在基层条件不能处理的疾病少安排学时,如生殖器结核、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等,了解即可,少安排学时。

四、根据工作重点调整授课内容

基层农村医疗工作,主要掌握疾病的病因及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要点,同时熟悉这些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转诊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因课时有限,故在教学中,根据实际需要,课堂教学应有侧重点。例如常见急诊异位妊娠、卵巢肿瘤蒂扭转等,要教给学生识别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并掌握急诊转诊的流程即转诊途中的注意事项。在产力异常所致异常分娩中要教会学生缩宫素静脉点滴的方法,产道异常所致异常分娩中要教会学生骨盆外测量的方法等。因此,結合工作实际的《妇产科常见疾病诊疗技术》校本教材编写极有必要。

五、教会学生对群众开展妇产科相关的科普宣传

“全民科学素质教育是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重要手段,卫生系统作为为群众健康服务的一个窗口,更应不断提升其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1]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对广大群众开展健康教育、宣传预防疾病就是医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在教学中教会学生认识并宣传住院分娩的好处;宣传孕前、孕早期补充叶酸的好处;孕期检查及早发现高血压,预防胎盘早剥、抽风(子痫);广大妇女宫颈癌普查的意义等。教学中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学生学会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学会宣传、讲解卫生科普知识。

六、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基础薄弱,接受能力不足,传统教学法学生可能面对枯燥的教学睡觉、玩手机,或逃学厌学。作为教师,要让课堂具有吸引力,知识能进入学生头脑并能内化,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一)找适当案例进行讨论教学

在教学中多采用临床案例引入,用浅显易懂的案例引导学生,通过课下准备、课堂讨论,在讨论中学习,“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尤其拓展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临床思维能力。使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事实证明在如产科学教学工作中应用PBL教学模式较传统的LBL教学模式更有优势。”[2]在课前设计学习情境,找合适的案例,如“打催产针催生”,引导学生讨论缩宫素的正常使用;“产妇临产后要求剖腹产”,引导学生讨论分娩发动后的正常表现、子宫异常收缩表现、剖宫产的指征;“坐月子吃什么好”,引导学生讨论产褥期的保健等问题,在以问题为导向的讨论中,教师提出问题,辅以适当临床案例,学生讨论后,教师实时引导、点拨、总结,教学效果良好。

(二)视频教学

要教会学生看病,就要展示实际案例,否则,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看到的只是一鳞半爪。妇产科病案在实际生活、影视作品中时有反映,教师在做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注意寻找相關视频资料,如《产科医生》中产妇“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大出血手术”、《北京遇上西雅图》中孕妇“妊娠高血压疾病”未及时确诊险些丧命,“精卵结合的过程”“产科四步触诊法”等,理论讲解枯燥无味,而结合3~5分钟的短小视频,学生喜闻乐见,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知识印象。另外,各种教学视频也可给学生展示,还可通过自行制作一些小微课来讲解课程中的重点、难点。

(三)理实一体教学法

在理论教学中,充分设计理实一体的教学课堂,如妇科检查,课堂上利用模型,边讲解边操作,让个别学生体会,课后学生可在已体会过的学生的指导下一一进行操作。如正常分娩,可在理论讲解后,教师操作铺产床、接生操作模拟表演,学生课堂模拟,课后再进一步操作练习,较单纯的理论可容易理解。

(四)实训室课外开放

妇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技能很强的学科,包含大量的技能操作课程,所以要求学生要养成既要动脑又要动手的习惯,反复训练,切实掌握产科操作技能。在实验课上教师教会学生掌握常规操作,示教后还需个别反复手把手操作,需要的时间较长,而课时有限。课后实验室开放,学生自行到实训室练习,可以得到充分练习。教学中可用口令式教学法进行操作,即教师在领做时,应先呼口令,后做示范动作,随着示范动作的出现,让学生跟着教师模拟练习,这样便于学生尽快地领会动作和步骤,既可节约时间,又便于进行实验考核。[3]在产前检查、正常分娩接生、妇科检查等妇产科实验中,通过课堂操作、课后练习,学生能基本掌握操作要领。

(五)工学结合

妇产科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工学结合原则仍是专科层次临床医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原则,学生第三年才进入临床实习,但是,在理论教学中,可在教学中做短小的场景模拟角色扮演,尽早进入职业角色。也可以在课外联系教学实习医院,分期、分批让学生进入妇科、产科科室见习,体会临床工作的场景。实习期间,跟随临床医生实际操作,掌握更多的卫生服务能力。

通过实际工作,不断总结,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喜欢看(视频)、能够说(讨论)、动起来(实训操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专科学生学习妇产科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专科学生,做好适当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学到的知识适用、够用、会用,能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更多百姓提供医疗帮助。

妇产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TBL教学法在高职高专妇产科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的四大主干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及实践性较强的临床学科。学生通过实训技能学习,掌握妇产科学的实践操作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传统实训教学通过教师课堂讲授、演示,学生听讲、进行随堂实践练习达到教学目的,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TBL教学法(Team-BasedLearning)是美国的Michaelsen教授最先提出并命名的一种教学法,是指在建立学习团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及团队合作能力的教学方法。现该教学法已被多数医学院校引入应用,教学效果较好。依据高职高专妇产科学实训教学特点,我们将TBL引入妇产科实训教学中,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在高职高专妇产科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我校临床医学专业2016级的2个班共92名学生进行妇产科学实训课TBL教学研究。一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为传统教学组,42人,另一班采用TBL教学法,为TBL教学组,50人。两班学生在性别、年龄、整体学习水平上匹配。

1.2研究方法

1.2.1教师培训对参与TBL教学法的授课教师组织培训。选定TBL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制定授课教案,录制操作视频资料,准备课堂问题,所有资料提前一周在授课前发放给学习小组成员,以利学生预习。设计考核评价标准,制定授课效果评价问卷表。

1.2.2TBL教学实施确定TBL学习团队,将42名学生分为7个学习团队,每队6名成员,均衡各团队中学生的成绩差异,选出一名活跃、有责任心的同学为队长。课前,授课前一周教师根据选定的教学内容向團队发放操作视频及相关资料,由队长组织队员完成学习,讨论,课前进行操作练习。课堂上,教师进行课堂示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并进行组内成员间互评,随机抽取小组成员进行操作考核,参加组间班内测评。最后,教师总结学习过程,纠正错误操作、强调注意事项。

1.2.3传统教学实施与TBL教学组选择相同的教学内容。提前发放预习阶段的资料、课堂示教,课程结束进行个人操作考核。

1.2.4效果评价授课结束后,由教师对TBL教学组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课程满意度,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1.3统计方法统计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测验成绩分析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问卷调查结果统计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种教学方法学生实训成绩的比较

TBL教学组学生实训平均成绩为93.15±2.28分,传统教学组学生实训平均成绩88.86±2.46分,TBL教学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TBL组问卷调查结果

与传统教学相比,95.2%的学生认为TBL教学法更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88.1%的学生认为TBL教学法能够加强技能的掌握程度。83.3%的学生认为TBL教学法能加强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92.8%的学生对TBL教学实践的组织表示满意。81%的学生接受TBL教学法,78.6%的学生愿意继续接受这种教学法。

3.讨论

3.1TBL教学的优势

TBL教学法有利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本研究中,95.2%的学生认为TBL教学法更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88.1%的学生认为TBL教学法能够加强技能的掌握程度。因为该教学法更强调课前预习,对于学习中出现的新问题,TBL组的同学相互交流讨论,大家相互指导、纠错,操作更规范、更严格,甚至为解决问题,同学们需要主动查找资料,花费更多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TBL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本研究中,83.3%的学生认为TBL教学法能加强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妇产科临床是一种合作性很强的临床学科,需要与其他医护人员紧密合作,实训教学中进行合作精神的培养为将来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TBL教学法节约教学人力资源,高等学校招生不断扩大规模,生师比上升,造成教学资源的不足。临床医学专业各课程中均有大量技能操作性内容,教师的辅导任务较重,很难对每一名学生进行指导。TBL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团队互帮互助的作用,成员间相互矫正、监督、激励,极大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在技能考核时,无需对每个学生进行考核,仅需抽查小组成员的掌握情况,结合成员间的互评,便可掌握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极大的节约了教学人力资源。

3.2TBL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TBL教学法的实施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设计知识点,提出问题,如何设计考核评价标准,掌控课堂节奏,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的关键。其次,团队成员的协作是TBL教学法的另一关键因素,每个团队成员都应该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小组成员间只有充分做到团结协作,勤加练习,才能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在团队划分和各个教学环节中注意团队成员的表现,依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成员状态,促使各个团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4.结论

妇产论文范文第2篇

妇产科学论文1700字(一):妇产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CP结合TBL教学的应用探讨论文

妇产科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临床学科知识,也是医学院校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内容,此科学内容存在比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在传统教学中,通常使用常规临床带教教学形式,虽然也起到了一定成果,不过无法令人真正满意,并且此种常规带教形式存在很多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带教师生之间互动不到位等。现在医学院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形式转变为主动形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领的互动教学模式。现在将TBL和CP结合教学法使用在妇产科教学中,针对患者疾病类型进行检查、诊断治疗以及护理

等,使得患者得以早日康复,基于此,我院尝试在妇产科临床实习带教中使用CP结合TBL教学,并选取近年来我院实习的90例学生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开展相关临床研究,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8年8月-2019年7月我院实习的90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方案分成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所有研究对象都是专业许而生,其中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30例,年龄19-24岁,平均(18.24±0.45)岁。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0-23岁,平均(21.24±0.04)岁。学生来自的大专和本科学院,对两组学生的基线资料以及文化程度等各方面进行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可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传统临床带教方式,专业教师针对妇产科理论知识讲解后,引导学生进行查房实习工作,主要过程是,专业教师针对妇产科内容进行讲述,然后分配学生和患者进行沟通,掌握病史后进行妇产科检查工作,为孕妇书写病例、产程等。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依据实习具体情况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决,最后以试卷测试形式针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检测。观察组采用CP结合TBL教学形式,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小组划分,结合实际情况以每组3-5人不同成绩进行混搭【1】。第二,做好实习准备,教师为学生提供CP文本,简单接受后提出简单问题,实习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其中,对病情掌握后以自学形式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第三,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基于教师引导下,做好治疗干预工作,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观察分娩过程,判断宫缩等。第四,个人发言时间,小组学生逐个提问进行解决。第五,总结点拨提升效果,依据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判断,做好重点讲解工作,做好知识拓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2】。

1.3观察指标

课程接受,组织学生进行考试,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方向,以百分制形式进行,理论为60分,而实践则为40分,以调查问卷形式,收集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实践能力等,针对结果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实习学生进行成绩考核,做好统计分析工作,成绩差异性对比可以采用t值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实习结束后对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考核,针对考核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最终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学习兴趣优于对照组,理论实践能力高于对照组,系团结协作能力也高于对对照组,并且独立查阅资料能力和创新意识也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3讨论

妇产科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内容,此科學是结合了内外和儿科学科知识内容,需要学生具备深厚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还要具备熟练临床操作能力,以及和其他医师合作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良好沟通能力。TBL教学结合CP教学形式和常规传统教学模式对比,可以显著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加自主学习,同时可以提升学生合作能力和沟通意识,进而使得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4】。TBL和CP教学形式在妇产科临床带教中使用,以小组形式进行教学,在整个过程中,会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进而使得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研究结果显示,TBL结合CP教形式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促进实习学生发展。

妇产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浅谈留学生妇产科学教学心得论文

摘要:留学生教育现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一所高校开放程度的标准之一。但由于留学生在语言、文化及学习经历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留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和知识的理解上面临不同的困难。为了提高留学生妇产科学的教学质量,该文阐述了在妇产科学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

关键词:妇产科学留学生教学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c)-0246-02

当今留学生高等教育现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其教学工作已成为国内各高校一项新的任务和挑战。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一所高校的国际化程度,是高校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方面,也更是体现当代中国正不断由生产经济和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重大转变。妇产科学作为临床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科旨在研究女性特有的生理、病理变化及生育调控,是集专业性、技术性以及操作性为一体的学科,所以课堂上教师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充分发掘留学生的潜能,并令其逐步掌握各种常见妇产科疾病的诊疗方法。在多年留学生妇产科学教学过程中,笔者有以下几方面心得体会。

1留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

笔者学校临床医学5年制临床本科专业留学生,生源主要来自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东南亚国家。这些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口语基础,大部分学生英语口语相对流利,但部分学生英语口语带有较浓重的地方口音,并且汉语水平程度也参差不齐,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交流是教师面临的问题之一。并且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其国家的文化、信仰及教育背景也不同,所以对专业课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困难[1]。留学生课堂学习习惯与中国学生课堂学习习惯也有较大区别,留学生课堂学习气氛较为活跃,学生主动性强,与教师之间互动良好。但同时,课堂纪律相对比较难把控,因为上课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打断老师的讲课随时提问,所以课堂上教师需积极引导学生,争取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有所收获。

2教学方法的实施

2.1理论课教学

因为考虑留学生未来毕业后虽然可能回国工作,但在中国留学实习阶段,面临的患者大多为中国患者,所以尽量让学生适应中国的医疗环境,在课堂上采取中英双语式教学。课堂首先先用传统多媒体课件展示全英文理论课程内容,但摒弃传统课件中冗长、繁琐的文字描述,课件中采用形象的图片、多彩的动画以及部分原版英语声音影像,形象生动地为学生展示该堂课的教学目的,通过生动的讲解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课堂采用启发式及点拨式教学,在理论知识讲授完毕后,以“角色扮演”和“情景虚设”的方式对所学疾病总结,通过案例让留学生融入角色,并参与到情境模拟中,使其更切身感受到课堂的精髓所在,教师同时予以指导,培养留学生的临床思维,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相关知识点。教师事先选择一中国名学生,其作为“患者”经过课前简单的培训,以便于课堂上能轻松应对留学生的发问,并且尽量向标准化病人(SP)靠拢。然后,让学生分别对其进行病史采集、口诉体格检查项目及应实施的辅助检查名称。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临床实习环境,要求学生需用中文依次询问病史,无法用中文准确表达者,教师在旁边进行解释说明,并鼓励课堂上其他同学用中文进行补充提问。若学生提出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项目有误,教师在其旁询问选择该项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的目的,进行解释说明错误所在,并回放课件中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深刻意识到错误的原因;若学生提出检查项目正确,教师应积极地对其进行下一步的引导,并以多媒体的方式展示该“患者”的检查结果,引导其针对性地探索该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及同时回答出鉴别诊断名称。在这一模式中,有的学生可能因性格原因不愿意参与其中,或者对此表现得漠不关心,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应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并且授课教师在补充和解答问题过程中对于重点中英文词汇做反复提醒、强调,进而加深学生对该堂课程的印象。

2.2实践课教学

因妇产科学其本身的特殊性,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很可能涉及患者个人隐私问题,且基于目前中国医患关系紧张,实践课对于教师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实践课前教师事先准备典型病例,要求学生应在课前温习相关理论课知识,鼓励并提倡学生收集理论课堂上有所困惑的知识点。虽然理论课上有“角色扮演”和“情景虚设”环节,但牵涉到与真实患者沟通和相处的方式方法,也是医学生所必备的技能之一,在问诊过程中能让留学生深刻体会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旨在提高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病例对象选择能配合的典型病例为主,教师采用学生与患者“零距离”接触模式,事先与患者充分沟通,在取得其同意和理解后,带留学生走进病房。

然后采取将学生自由分组模式,一般分为4~5个学习小组为宜,每组选择一个学生作为代表向患者询问病史,同样使用中文式提问,再由组内其他成员补充提问。留学生代表可对患者进行简单查体,模拟式提问辅助检查结果,然后由教师在旁边给予辅助检查结果的回答。教学实践过程中组内同学可以随时讨论,尽可能完善病史采集。询问结束后再进行组间的补充回答,探讨在问诊及查体时的疏忽遗漏之处,然后进行弥补和纠正,并对该病例的体征、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提出诊疗方案。最后环节再由带教老师对各组讨论结果进行补充及点评,并结合具体病例解答实践课前学生收集的有困惑和争议的问题。因留学生相比中国学生性格更加活泼、自信,且思维活跃,这种“分组式”的病例实践课,最大程度上采用了合作式、互助式的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学生的反响普遍良好,同時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教师与同学之间的完美互动及配合,增加了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交流。并且让学生通过与患者的切实接触,了解中国医疗现状,适应中国国情,让他们在案例学习过程中更深切地感受到“团队式”医疗,增加团队合作精神。

3讨论

妇产论文范文第3篇

1.1一般资料

本院产科2013-01~2013-04间给予传统护理模式的500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为对照组;2014-05~2014-08间给予国际产科护理模式的500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为观察组。纳入标准:均符合自然分娩的条件(单胎头位;产道正常;胎儿发育正常)。排除标准:妊娠并发症产妇;心、脑、肺、肝、肾等器官严重疾病产妇。两组一般资料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传统护理模式

产妇入院后,建立其病历档案,进行胎心、胎动、血压等的监测;对产妇进行饮食指导,告知其注意事项;保持产妇住院病房的洁净;监测产妇宫缩规律,宫口开大2cm~3cm后,送入产房待产;产妇宫口开全采用传统的方法指导产妇用力。采用传统保会阴接产。

1.2.2国际产科护理模式

1.2.2.1国际产科护理模式

由产科医生1名、产房工作经验3年以上的助产士6名组成培训小组,采用Roy适应模式、Orem护理模式等相关的护理理论,根据会阴侧切发生的原因对助产士进行鱼骨图分析,国际产科护理模式培训,并且现场组织观摩接生操作和进行床边示教,同时考核其对SBAR沟通模式的掌握程度,考核合格后上岗。

1.2.2.2国际产科护理模式应用

产妇入院前孕妇学校并利用幻灯片、动画、纪录片等多媒体形式,详细讲解孕妇所需物品的准备、即将进行的分娩过程的具体流程及注意事项,入院后相关手续完善后,由责任护士向其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告知产妇健康饮食及运动的重要性,并根据产妇个人习惯,与其一起制订详细的健康教育内容,同时根据产妇的精神状态、性格特点等准确评估其心理状态,加强与其交流,尽量让产妇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分娩时可能产生的痛苦。宫颈口开大到2cm~3cm的时候,安排产妇进人分娩室,采用一对一式分娩,给予舒适抚摸、鼓励、安慰及如何在助产士指导下用力等支持同时评估产妇会阴胎儿等情况;待宫口开全后,指导产妇正确用力(产妇不想用力时不指导产妇用力,宫缩间歇期缓慢屏气用力,宫缩期张口快节奏的哈气);当胎头娩出2/3时,指导产妇嘴巴张开,做喘息式的急促呼吸;当胎头全部娩出后,指导产妇宫缩时再放松、哈气。助产士不干预不保会阴状态下接产,胎儿自然机转分娩。在产后2h送回病房,指导其饮食、饮水,同时加强对新生儿的护理。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会阴Ⅲ度裂伤、新生儿产伤、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以SPSS17.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运用国际产科护理模式后,产妇会阴侧切率由原来的85.5%下降至31.0%;两组产妇会阴Ⅲ度裂伤、新生儿产伤、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妇产论文范文第4篇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0年3月—2011年5月妇产科收治的永嘉地区孕产妇3200例作为该研究观察对象,产妇年龄25~39岁,平均年龄(34.6±3.6)岁,孕周28周~42+3周,平均孕周(36.9±5.0)周,所有永嘉地区孕产妇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依据是否实施健康教育进行分组,分为健康教育组2000例和常规组1200例,对比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①第一对永嘉地区孕产妇对于健康教育服务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

②根据永嘉地区孕产妇健康教育服务的需求特点,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对照组采用永嘉地区孕产妇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将医院的诊治环境详细介绍给产妇,增强产妇对医疗服务的信任,促进医患沟通。手术准备工作:为产妇营造良好的术前环境,护理防止术后感染。心理护理:根据产妇术前出现的紧张、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做出心理引导,调整术前心态,促进产妇对手术治疗效果的信心。

1.3观察项目

①研究永嘉地区孕产妇对于健康教育服务需求情况: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于永嘉地区孕产妇对于健康教育服务的需求进行详细了解。

②所有调查量表都是从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1965)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1971)中选出的,分别包括20个项目,根据症状得出现次数将他们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大部分时间或全部时间;很多时间;一小部分时间;没有或很少时间。该20个项目若正向评分则1~4粗分,若反向评分则评4~1粗分。自评结束后把这20项的分数分别相加,得出总分,最后再借助相关公式换算成标准分。

③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作为睡眠质量评估量表,分值范围在0~21分,得分数与睡眠质量成反比,完成试卷需在5~21min内。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该地区孕产妇一般资料进行汇总,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

①永嘉地区孕产妇健康教育服务需求率为3200例(100%)。

②两组永嘉地区孕产妇SAS、SDS、匹兹堡睡眠指数情况比较健康教育组SAS、SDS、匹兹堡睡眠指数均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妇产论文范文第5篇

1.1孕产妇不同时期

SCL-90测试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

①躯体化、焦虑因子评分各孕产期都显著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②强迫因子评分在孕中、晚期和产褥期显著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③人际关系、恐怖、偏执在孕早期与产褥期均明显高于常模,除孕中期的恐怖因子、孕晚期的偏执因子与常模接近外,孕中、晚期的人际关系因子等均低于常

④各孕产期孕妇的精神病性评分与常模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⑤敌对因子评分在产褥期显著高于常模;

⑥阳性项目在孕早、中期显著高于常模。

⑦除精神病性因子外,孕产妇不同时期SCL-90测试结果的阳性项目数和其他因子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项目数和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呈“U”形变化,偏执因子呈波浪形走向。

1.2不同时期

SCL-90结果的多重比较躯体化因子评分随着妊娠期进展逐渐升高,除孕中期与孕晚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强迫因子评分逐渐升高,孕早期与孕中期、产褥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中期与孕晚期、产褥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际关系因子先降后升,产褥期最高,其次为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各期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抑郁因子先降后升,产褥期最高,其次为孕晚期、孕早期、孕中期,各期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焦虑因子先降后升,产褥期最高,其次为孕晚期、孕早期、孕中期,孕早、晚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敌对因子评分有上升趋势,但孕早期与孕中、晚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恐怖因子评分先降后升,产褥期最高,其次为孕早期、孕晚期、孕中期,除孕中、晚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偏执因子分均呈波浪形走向,孕早期最高,其次为孕晚期、产褥期、孕中期,各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阳性项目数先降后升,孕早期最高,其次是孕中期、产褥期、孕晚期,除孕中期与产褥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2.1不同时期孕产妇心理健康水平不同

孕妇的不良心理反应不仅会增加妊娠期并发症,同时也可导致胎儿生长发育障碍。孕妇过度紧张、恐惧、悲伤等可使血管痉挛、肾血流量减少,影响母体内分泌和胎儿血液循环,进而影响胎儿发育。孕产妇保持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现状,情绪状态稳定至关重要。任何一次怀孕和分娩过程都不仅是一种生理变化,而是孕妇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角色的重新整合。因此,各级妇幼保健院及相关组织应对孕产妇开展有针对性的、常态化的心理测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必要时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服务。本文调查结果显示,孕产妇普遍存在极显著于常人的焦虑和躯体不适感;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产褥期又分别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强迫、人际关系紧张、抑郁、敌对和偏执,与国内文献[3-4]报道结果基本相符,这给孕产妇的心理保健和临床心理咨询工作指明了方向。本文结果还发现,孕早期妇女的敌对,孕中、晚期的人际关系,孕中期和产褥期的偏执情况明显好于常人,这可能与当前孕产妇的社会和家庭支持系统良好有关。

2.2孕产妇不同时期心理健康水平变化规律

妇产论文范文第6篇

1.1方法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包括产程配合要点、注意事项及产后哺乳、保健恢复等。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①加强沟通和宣传,在护理过程中要体现人文关怀,产妇入院后,亲切对待,主动介绍自己和主管医生,避免直接呼喊其床号,应以朋友的方式称呼对方名字,或者以姐妹相称。向产妇以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宣传,介绍在待产以及分娩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母乳喂养的好处等,针对产妇个体情况制定相应措施,实施个体化的健康宣教,反复讲解示范,与产妇良好互动沟通,产妇提出的问题能及时得到反馈,达到良好沟通效果,增加产妇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②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对于产妇来说医院是一个陌生的分娩场所,往往会导致产妇出现紧张的心理,护理人员要加强晨晚间的护理,保持病房的整洁干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有针对性的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以减少产妇的紧张情绪。同时增加专科护理,比如护理、分娩后护理以及会阴护理等,指导产妇做好个人卫生。③加强宣教工作,让产妇在分娩前了解分娩过程及分娩后的保健要领,做好适应新角色的心理准备,让其尽量摆脱产前焦虑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产后现场指导产妇正确的坐立和睡姿、按摩、新生儿喂养及适当抚触和新生儿护理等事物。④改变排班的制度,简化护理文书的书写,根据工作量、患者数量、护士上班意愿等进行有效的排班。护士每天提前0.5h上班,利用早晨查房了解产妇夜间状况,提出当天的护理重点,将产妇分到相应护理人员,进行动态连续护理,设计简练的产科模板,包含重要的护理信息,减少护理人员的书写时间,提高护理效率。⑤建立良好的便民措施,加强安全防范。由于产妇是特殊人群,具有特殊需求,为产妇提供微波炉和电磁炉等,方便家属为孕妇补充营养,在病房的走廊悬挂新生儿的抚触防范、沐浴方法等相关知识,便于产妇和家属学习。同时加强安全防护,巡房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防范意外情况发生。⑥建立激励机制,将日常护理工作作为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一项指标,综合考核护理人员的工作数量、质量以及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等内容,然后进行绩效的最终考核,对于表现好的护理人员,医院可以设立专门的奖励机制,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服务质量。

1.2观察指标在产妇出院前,由护理部统一制定的满意度调查表对产妇进行调查,调查表包括:服务态度、专业技能、健康教育、生活护理和病区环境五项内容,满意度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满意度,并请产妇及家属提出相应问题及建议。

1.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统计,接受优质护理服务的观察组产妇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为:非常满意75例,满意25例,满意度为100%,接收普通护理服务的对照组产妇统计结果为:非常满意30例,满意50例,不满意20例,满意度为8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一键复制全文

将文档保存至本地,方便随时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