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

教育改革论文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1篇

职业教育教育改革的内容很多,但由于校企双方没能找好共同利益切入点并围绕切入点展开后继系列相关的合作,难以构成合作链从而形成紧密的合作态势。因而教育教育改革容易造成断链的现象,显得不够规范和系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力度不理想,改革和建设的成效不明显。

二、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

(一)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强有力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首先,对外建立校企合作平台,确定合作的主要内容,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由学校牵头组建由政府(或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共同组成的合作平台,以合作开展人才联合培养为纽带,将社会服务、校企文化、科技研发等融合在一起开展合作。明确合作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制定合作平台的决策和管理运行制度,形成合作方之间人、财、物、地的供给保障机制及合作的激励机制。其次,对内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机制,调动内部资源为校企合作有效服务。健全学校内部校企合作校、系、专业(群)三层级组织机构,重点改革学校内部有关工作经费自主使用、劳资分配、人事管理、教学管理、招生就业、学生管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科研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保障和激励制度,同时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在校企合作中的工作职责和义务,调动校内资源为校企合作提供保障和服务。

(二)找准共同利益切入点、形成合作

链,共建校企利益共同体,实现长效合作校企利益共同体,主要指学校或学校的一个强势专业或专业群选择区域内相关行业领域内产业链长、成长性好的企业集团或多家企业共同成立一个人才培养的实体,开展丰富的多元合作。各专业(群)应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与校企合作平台的企业成员单位找准共同利益切入点,围绕切入点开展系列合作形成合作链,促进校企利益共同体的建设。校企双方唯有有效整合双方的人、财、物,才能促使利益共同体更快形成并发挥最大的效用,从而实现长效合作机制。

(三)以校企利益共同体的建设促使企业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育改革

校企利益共同体只有以人才培养为纽带,同时在社会服务、校企文化、科技研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才能确保校企双方实现最广泛的合作双赢。由于企业和生产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学校传统的师资素质和结构、课程内容、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等已难以满足利益共同体的建设和运营要求,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或改革。为了更利于利益共同体的形成,企业唯有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从而形成连续完整的改革和建设链,有力促进学校的全方面改革。

三、校企利益共同体的构建实践

本文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校企利益共同体的构建问题。

(一)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深化改革内部管理,为校企合作提供可靠保障

成立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以下简称理事会),在校级层面设置秘书处、人才培养委员会、科技合作促进委员会、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资金筹措委员会,明确校企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在系、专业(群)等设置相应工作组,明确行政职能部门在校企合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出台或改革相应的工作制度,为校企合作提供体制机制保证。

(二)找准共同利益切入点,以建设“七位一体”实训基地为着力点推进利益共同体的建设

良好的实训条件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开展社会服务、科技研发等也迫切需要以实训基地为载体实现“双赢”效果。为此,各专业(群)与理事会的企业成员以共建具有“生产、教学、培训、竞赛、科研、实习、就业”等功能的部级示范性实训基地为抓手,共同推进校企利益共同体的建设。

(三)以校企利益共同体的建设和运营为载体,深入推进学校教育教育改革

1.探索实践“筑巢引凤”合作模式,建设校企人才订单培养利益共同体

汽车专业群整合50多年办学积累的雄厚优质资源,根据企业生产任务、流程、规范和标准,与企业共同将基地建成部级示范性实训基地、省级学生技能竞赛基地,在广西同类基地中脱颖而出。国际知名企业德国博世科技、美国福特汽车、芬兰通力电梯、日本丰田汽车、日本小松工程机械等10多家国际名企将其企业生产标准和人才培养体系等引入基地。校企双方以人才培养为载体,在师资、课程、就业、技术研发、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建设人才订单培养利益共同体便瓜熟蒂落。

2.探索实践“共建共管”合作模式,建设校企共营“双赢”利益共同体

交通土建专业群与校外对口企业以股份合作的形式,创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广西正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学院土木工程检测中心),将生产、教学、科研等融为一体,不仅是部级实训基地,也是广西资质最全、通过实验室能力认可试验参数最多的专业检测机构之一。学校提供场地、员工(学生)、技术,企业提供生产任务和管理;双方共同提供资金、设备和师资开展合作。学院根据企业提供的实际生产任务,结合教学组织师生参加生产和实践,完成路桥、建筑、铁路、港口等项目的勘测设计,材料检测、质量监测、工程应用技术研发、技术培训、职业资格等级鉴定等生产合作便水到渠成。

3.探索实践“品牌效应”合作模式,建设校企产学研利益共同体

信息类专业群与企业联合举办的技能竞赛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更好地举办竞赛,校企双方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任务要求,在将信息类实训基地建成企业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将其进一步发展成部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广西信息类专业学生技能竞赛基地。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类专业校企技能竞赛在广西同类专业中已形成极具影响力的合作品牌,在广西信息业界享有较高知名度,吸引了广西润建等10多家广西名企参与合作。企业冠名并提供实际生产任务、奖励资金和产品考核标准;学校设计竞赛项目并组织竞赛;校企共同对产品(竞赛结果)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学生进行奖励,产品归企业所有。竞赛结束后,双方共同举办竞赛产品展示会、技术论坛、就业双选会、表彰晚会等便顺理成章。

四、实践的主要成果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体育学科;专业化;课程改革;取向

我国最早的体育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伴随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现阶段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不理想,相应的,体育教学设施、体育教学师资力量、体育教学软硬件等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实现体育教育和社会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适应,在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发展需要明确其发展取向,在实现体育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同时打造以生为本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一、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

(1)高校体育教学缺乏对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高校体育教学缺乏对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长期将培养学校体育师资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体育专业设置面较窄。其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高校体育专业教育人才的培养集中在对知识、能力、技能的关注,忽视了对体育综合素质的关注,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要[此部分内容并没有说清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也没有说清楚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是如何缺乏的[1]。(2)高校体育教学就业渠道和市场受限[这不是高校体育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除了体育教师、基层业余体校教练员、社会体育工作者这些与专业直接对应的岗位外还能够考取公务员。但是受人才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城市体育人才饱和,但是乡村发展却缺乏大量体育人才。(3)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模式化[此段内容应在详细些,具体说明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模式化存在的问题,现内容一方面过于概括,一方面有文题不符的内容(标黄句子)。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模式化表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在固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习学习的自由选择和发展空间,无法发展个人特点。同时,体育教材内容与社会发展的衔接不太紧密,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4)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理论化。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过度强调体育人才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使得体育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比较薄弱,无法培养和发挥出学生的体育学习个性。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由于理论课程较多,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也不利于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训练方法。

二、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专业化发展策略

(一)改革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在高校教育的深化发展,新时期,高校专业化的体育课程体系不仅要拥有丰富的体育基础课程,而且还需要透过课程反映现代化的体育教育发展观念,体现体育学科特点。第一,以专业化为基本取向,优化体育课程设置体系。以专业化为基本取向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要注重体育教育、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结合社会对体育课程的要求打造专业化的体育课程体系,实现对体育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要打造以专业能力为基础,以理论联系实践、课程学习和问题解决、讲座和创新培养结合的培养模式,切实培养高素质、社会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具体怎样优化体育课程体系还是没有说清楚。第二,以实践能力为根本,优化体育实践课程体系。传统的体育教学主要以培养“技能人”为取向,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革新之后的体育教育体系需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学习需要,从探讨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自主学习机制为出发点,为学生的体育学习创设更多平台[此部分内容与优化体育实践课程体系无关]。从专业实践能力的内外结构出发,结合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有针对的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比例。[具体怎样以实践能力为根本,优化体育实践课程体系的内容没有说清楚,应减少类似作用或意义的论述,提出具体的课程优化策略[2]。(二)改革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内容。(1)加强对体育教育学的发展研究。体育教育学是对体育教育现象和发展规律的研究。体育教育学发展中涵盖体育教育发展目的、体育教育研究方向、体育课程编制、体育发展和人身心发展关系分析等内容。体育教育学对体育教育学科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体育教育学能够揭示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规律,为高校体育教育发展提供指导。((2)加强对体育教育和社会发展适应性问题的关注。伴随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发展,高校原有的体育学理论、体育教材、体育教法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落后。为此,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下,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体育教育发展本质、体育教育和健康关系、体育课程深化改革等问题的进一步思考。(3)构建体育教育学发展体系。现阶段,体育教育学发展体系的构建需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从哲学层面体育教育发展和人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结合社会发展对体育教育的要求,思考体育教育的目的、目标、原则和内容。②加强对高校体育教育内容和体育组织内容的评价。③实现高校体育教育方法和体育学习方法的统一。对于本科院校的体育教育发展,不用实现体育课程形式和体育课程体系的对应,基于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发展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三)改革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形式。第一,发挥教师教学主导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落实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优化体育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实现学生体育个人化学习。第二,重视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个性的培养。通过协同合作学习让学生结合自己需要选择适合的体育学习方式,并在自评、互评过程中不断激发自己的体育学习潜能。第三,加强师生合作。在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是平等的关系,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师生平等交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育专业是我国高等师范类教育的重要组成,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和社会对体育教育要求的提升,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也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变革。针对现阶段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盲目追求“宽口径”、“广适应”,逐渐脱离培养高素质体育教师的现象,需要相关人员能够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异位现象做出合理的分析,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体现体育健康理念的基础上发展体育教育专业。

【参考文献】

[1]马桂霞.“体育、艺术2+1项目”体育技能类项目的设计[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4(1):37-41.

[2]黄伟清.基于创业园视角的高职网球体育课程改革[J].浙江体育科学,2012,34(3):63.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3篇

“当代的语文改革大多侧重在教学方法的修改上”,包括许多“优质课”、“最佳课”,也是在章法上作文章,精炼、巧练、多练、苦练,“闹闹腾腾20年,教学观点和教学内容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据调查,学生学习多年语文,甚至不知“语文是什么”,说到语文就想到作文,想到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至于为什么作文,为什么用这种方式和方法始终搞不清楚,一句“老师让做的”是唯一的答案。说话,作文不是学生交际本身的需要,没有个人价值取向的体现,这与未来社会要培养具有独立意识的创造型人才的目标相去甚远。而创造思维能力,对于现代人来说,更是十分重要。创造性思维是指善于运用已有的只是来分析研究面临的事实或问题,从而找到创造性的解释,这些事实是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新结构的一种优良的心里品质。这种心理品质,是构成一个人基本素质的重要方面。爱因斯坦说过:“要是没有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他强调了培养有创造能力的人的重要性。这也是全面落实当得教育方针的重要所在之一。

二、教师本位明显语文教育改革

20年来的历程大体上由“满堂灌”到“满堂问”。“灌”教师本位思想支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问”说明教师本位思想虽然有了改变,但教师本位的教育教学事实仍然存在。当前为数不少的教师认识到“三为主”原则的同时并没有真正落实到教学中,这就使语文教育走进了“重知识灌输和技能的反复操练”的误区,学生在被动接受教育中普遍法不得法,心理素质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主观能动性没有发挥其作用。

而在语文教学中,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有较高的求知欲。从而扩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品格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一切动机也随之得到激励,从中知道学以致用,正如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要做到各个学生善于的使用这个工具,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份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份内的责任。”因此,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前提。

三、结论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结合现在语文教学实际,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素质教育,并指出素质教育的方法即改革教学方式。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几千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后来的教育者们对其祖师爷孔子推崇了几千年,遗憾的是对“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含意至今都未能理解,至今都未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走进中小学课堂,不难发现,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倾听。听,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听。”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方法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当他们进入大学参加工作后,明显地带有被动学习的特征,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我们今天对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进行一个新的、大胆的解释,也可付予它新的含意,那就是素质教育。就语文教学而言,那就是要立足于学生,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动性,有目的有系统地给予学生有关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指导,即根据教材,教给学生语言文字知识,让学生掌握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实践活动的方法的因素,使学生的听、说、读、写、想的能力都得到全面的训练,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欲望,真正会学、会探究、会从事有关语文的思维和实践,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的自我发展。

那么,如何才能将这一目的付诸于实施呢?

首先,教师要做到不但能教,而且会教。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要不仅“能”教,而且“会教”;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边缘知识;不仅要钻研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还要善于总结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并力求将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自己更好地实践。正如马卡连柯所言:“离开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的。”这一精辟见解,启示我们要认清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应从根本上实现由机器型的教书匠到艺术型的教育家的转变。

其次,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被动地机械复制,而是积极地对客观世界能动反映,这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学生视为加工对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授之以渔,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方式获得知识。语文教学无非是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这几种能力的提高,无一不是靠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活动。老师要推学生一把,让他们下水自己游,告诉要领,还要随时把握水中情况,以便指导;而学生之间互相纠正与彼此丰富,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三,要做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吻合。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将深刻地影响、引导着教学实践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当教师以知识传授为重点时,他的基本做法是,将知识、技能分解,并从部分到整体,有组织地加以呈现,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再现由教师传授的知识,回答教材中的问题。而在未来的探究性课程中,情形就大不一样了。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新课程还强调体验性学习,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动、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基于此,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体验性目标,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而且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师范教育;教师教育;制度改革;教师教育制度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师教育资源的优化重组,封闭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日益开放,综合多元的教师教育格局日渐形成,初步实现了传统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的制度变革与转型,从而为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当然,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少,需要认真地总结与审思。

一、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职能有所削弱

在由封闭型师范教育向开放型教师教育转型的过程中,一大批师范院校通过内涵与外延的双重扩张、更改、扩展,晋升为多科性或综合性高校,师范院校的数量因此急剧下降。据资料统计,“1999年的166所教育学院中,有2l所合并到高等师范院校,有10所改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有34所并人综合性地方院校”“1999至2007年,我国高师本科院校由87所增至97所,开展教育硕士培养的院校由29所增至57所,师范专科学校由140所减至45所”。其中,有些是师范院校之间的合并;有些是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机构的重组;有些是师范院校并入综合性院校;有些是师范院校兼并其他院校;有些是师范院校在原有基础上的转型与升级;等等。与此相应,相对独立专门的师范教育体系基本上被打破,在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及其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师范院校发挥了巨大而独特的功能和作用。然而,教师教育改革转型的步子迈得过快,不少学校急功近利、盲目升格与扩容,既超越历史发展阶段,也缺乏特色与活力,结果导致一窝蜂、趋同式的无序竞争。这不仅使师范院校的主体地位有所削弱,制约了教师教育的改革进程,影响了教师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向中小学输送充足的优质师源,影响到国民基础教育的发展。

一些师范院校跻身于非师范综合性大学以后,开始还是举全校之力办教师教育,后来则积极性下降,将教师教育降格为其个别二级院系的职责,教师教育的基本职能被弱化,沦为综合大学另类单一型的教育学院、教师学院和教育系的教师教育制度。一些师范院校经过合并、兼并,升级为综合性师范大学以后,其主要精力也是放在向外延式、多科性与综合化的发展方面,而对如何利用自身在培养中小学教师方面的深厚基础和丰富积累却缺乏足够的重视与热情,教师教育同样被置于其二级的教育院系内,虽然学校的名称和类型变了,但陈旧老套的师范教育模式并无实质性的变化。有资料显示:全国30多所省级以上的重点师范大学,甚至一些地方师范院校,也都陆续走向综合化,且对非师范专业的建设情有独钟,不断扩大非教师人才的招生和培养规模,努力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和综合影响力。1995年,一般地方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与师范专业之比平均为1:3,省属以上重点师范大学的比例在1:1左右;至2007年,非师范与师范之比则达到2:1至5:4左右。本来,国家引导高等师范院校转型,旨在开放和加强教师教育,进一步扩大和充实其教师教育的实力,使其能够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在教师教育方面的传统优势和特色,进而在更高层面、多学科综合的学术平台上培养高素质教师;但在实际运作中,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的主要职责和功能反而被弱化,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倾向。

二、普通综合高校的教师教育工作没有到位

在由单一定向的师范院校培养师资向所有具备条件的高等院校都可以培养教师转型的过程中,一些非师范综合性大学相继设置教育院系,参与教师教育,或兼并一些师范院校,组建担负教师教育任务的二级学院。但是,它们对国家改革师范教育体制、开放教师教育政策的认识远没有到位,其举办教师教育的宗旨在于填补学科空白、完善学科门类、加速综合化进程、提升综合化水平,进而挤入名牌或一流综合性高校,而不是凭借综合大学的学科优势及其科学和人文底蕴着力提高教师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同时,其学术至上的办学传统也决定了它无意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方面下工夫。

因此,无论在教师教育的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上,还是在教师教育的教学研究和实践资源积累等方面,这些大学都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且长期远离基础教育,对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学实际,特别是对2001年以来基础教育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情况了解不多,缺乏从事教师教育的实践和经验。这种情况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改革有点相似。布鲁纳认为,当年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失败,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一线教师的培训缺乏必要的重视,以致中小学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内容和意图没能充分学习和理解,缺乏足够的课程与教学领导力。其教训十分深刻,值得警诫。

从国际教师教育的进程来看,定向的教师教育体制转变为开放多元、综合规范的教师教育体系,在综合大学文理学院的基础上建设专门性的教育研究生院、教师学院或教育学院、教育系所等机构承担教师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是,一国的教师教育范式总是受其特定的教师教育文化所制衡,并与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的程度相适应。近代中国的师范教育,肇端于晚清的洋务运动,后经民国数十年的变更及新中国前期的大规模调整,至20世纪80年代中叶,已建成融清末和民初师范制度之长、层次分明而日臻完备的师范教育体系。即使在经历了最近20余年的改革以后,截至2005年,全国仍有65%的中小学师资由保留原校名的154所师范院校培养,另外35%的教师教育任务,则由206所综合性院校承担,而这些院校大都出身师范,系由师范院校改头换面或合并升级而成,实质性从事教师教育工作的综合性大学寥寥无几,远未能达及当初所设定的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和专业水准的本宗。三、中等师范学校的教师教育资源严重流失

在由老三级师范向新三级师范或二级师范转型即取消中等师范层次和增加研究生层次的过程中,大量优质的教师教育资源流失,突出表现为中等师范学校数锐减,小学新教师的质量不如从前。前些年,为提高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的学历层次,一大批中师相继分流,有的被裁撤,有的被合并,有的升为专科,有的则改为普通学校。起源于清末初级师范学堂、有着百年历史积淀和优良传统的中师教育资源流失殆尽。小学教师需要的是宽广而综合的人文、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知识、能力、性格和情感素养,特别是在艺术方面,最好能有所专长,能歌善舞,能适应儿童活泼的天性,富于爱心、童趣、亲和力与教育情意。然而,师专的高等学校性质及其专业分科、课程设置和专深知识教学目标的导向,其重视理论知识灌输而忽视临床实习实践和操作技能培养的传统,与中师的素质培养模式有很大不同,既有悖于当前国际教师教育综合化的潮流,也不符合小学教师教育的要求,不利于优秀小学教师的培养。

过去的中师毕业生,虽然接受普通教育的水平较弱,但都是从各地优秀的初中毕业生中挑选出来的,且经过了严格的中等师范教育训练和掌握了较好的小学教育知识技能。现在的师范专科生却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高考队伍中学业成绩相对较差的一部分学生,只达到专科的录取分数线。他们进入高校以后,学习能力、可塑性和艺术素养等大都不如中师生。他们毕业到小学工作以后,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教育素养也大都赶不上中师生。取消中师本来是要提高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水平,结果却将中等师范学校长期形成的培养小学教师的一套好的传统和做法及其最可宝贵的教学资源丢弃,而未能有效地将其有机结合到高师教育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实践中来,加以弘扬和光大。更为尴尬的是,二至三年制的师范专科教育一直停留在基础知识教学和应用知识教学混合实施的初级阶段。同一单位时间内,学生既要修满文理课程的学时学分,又要完成教育课程的学业修习,两头都吃紧、不深不透,不仅文理学科专业的知识学习难以到位,而且从事教育和教学实际工作的能力也得不到充分训练,处于世人所一直诟病的半吊子状态。难怪许多小学校长反映,现在的高师毕业生反而不如中师毕业生那样适应小学教育。

四、教师进修院校的教师教育水平亟待提高

在由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前重后轻且分离脱节向两者协调统一的过程中,不少教师进修院校和普通师范院校合并,试图实现教师职前职后教育的并重与对接。但是,其着力点仍然是教师职前培养的拓新和升格,教师的在职教育则由其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处)负责,而其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处)一直将工作重心放在包括教师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学历补偿教育上。真正意义上的中小学教师的在职研训基本处于副业地位,其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质量评价等也大致是照抄职前教育,没有自己的特色,不仅知识陈旧,实用性不强,原本与基础教育联系密切的优势丢失,而且受经济利益驱动,功利化的取向也十分突出,教师的非学历继续教育退居次要,教学质量没有实质性提高,更未能充分体现统筹规划和分步实施教师职前职后教育的初衷。也有一部分教师进修院校没有与普通高校合并或被兼并,继续承担教师的在职教育。此外,还有大量县一级的教师进修学校,有的已与县里的教科所、电大、教研室等整合,有的仍保持独立,但大都还承担着培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任务。毋庸置疑,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20多年中,这类教师进修院校的一度恢复和快速发展。为应急性提高在职中小学教师的学历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教师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其办学水平已不能满足基础教育的需要,特别是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日显落伍,理论水准和实践经验都跟不上。

一方面,其成人教育性质决定了这类院校缺少普通高校那种宽实深厚的科学人文底蕴、充满活力的学术研究氛围、严谨规范的教学育人传统及其自身教师的进修提高制度,因而这类院校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后劲及其知识更新和理论提高等,都赶不上普通高校的教师。另一方面,这些院校的教师长期在“上面”,对中小学一线课程和教学改革情况的了解还不如参加培训的学生(员)。本来,中小学教师的入职教育及其今后漫长的在职研修提高,与其职业生涯和专业发展紧密相连,是教师职前职后教育链条中的主要环节,也是教师教育终身化的基本内容。较之于教师的职前教养,其时限更长、难度更大,因而,对给其提供职后继续教育服务教师的要求也更高。

反观这些年的教师教育改革,情况刚好相反,教师教育者的水平大打折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教育部2008年5月的《0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1%,比上年提高0.23个百分点;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7.18%,比上年提高0.84个百分点;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89.30%,比上年提高2.84个百分点。尽管其学历层次和水平的要求在世界范围内仍然相对偏低,但这却为广大中小学教师从学历补偿的困境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提高专业素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为广大教师进修院校加快实现教师的学历教育向学历后教育转型、加强与中小学合作、建立基础教育联盟,从而将教师的职后继续教育与其专业自主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极佳的机遇。然而,各级各类教师进修院校的现况远不能适应这样的挑战和要求。

五、各级各类院校的教师教育模式落后单一

在由传统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教师教育学制与模式的改革、教师教育学科与专业的建设、教师教育水平与质量的评价、教师职业标准与资格的认证、教师专业自主与持续的发展等,都缺乏相应系统而操作性的设计和实效。除了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等少数高校加强教师教育的学科与专业建设、试行4+X长学制和分阶段培养模式,即按照综合大学的教师教育模式,前四年进行通识教育、文理学科基础知识与专业教育,后一年、二年或三年进行教师职业训练和教学专业教育以外(当然,4和X之间的分段培养,也有一个如何衔接与融合的问题),绝大多数高师院校还是沿袭四年制本科低层次混合培养教师的模式,即在四年的时间内完成综合性通识教育、文理学科专业教育和教师专业教育,其中还包括必不可少的教育见习和实习环节。无论是教师教育的学制改革和学时延长,还是其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和教学方式等,特别是在教师教育的学科与专业建设及教育实践课程建设方面,都还没有得力举措,远远落后于基础教育发展对高素质、高学历教师的需求。

尽管我国已出台不少有关政策,但是在借鉴国外经验而实施的面向社会开放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特别是面向非师范毕业生的教师专业资格考核方面,还积存不少问题。1986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对合格教师颁发资格证书”,同年9月国家教委下发《中小学教师考核合格证书试行办法》,宣布在全国实行中小学教师考核合格证书制度,199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5年12月《教师资格条例》、2000年9月《(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等系列性法规政策颁布,2001年1月全面启动教师资格认证工作。但是迄今为止,教师的资格认证一直没能很好地与教师的专业教育有效衔接起来。教师的考核标准要求太低。内容过于简单狭窄,形式也十分单一。考试合格即可获得证书,且全国通用,长期有效。对从教人员学历学位的要求还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水平,认证测试只有《教育等》《心理学》《普通话水平》等少数科目以及几乎是流于形式的所谓面试、试讲和说课,既没有实际教学情况考察,也没有科学人文素养、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基本技能、教育实践能力等综合考查,更没有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教师的专门性考核。教师资格证没有级差、类别、时效和年限,没有定期考核、更新制度。认证工作远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水准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标杆和导向效用,认证体系亟待完善。

上述五个问题,既与教师教育改革的原旨和思路相背离,也与现阶段基本的国情和实际有距离。我国必须运用改革创新的战略思维,寻求科学的解决之道。

第一,应以国际经验为参照,推进教师教育的本土化。既注意开阔国际视野,充分关注国外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态势,积极学习别国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又注意其适切性,努力寻求教师教育的本土化,选择符合本国实际的教师教育发展道路。

第二,应以师范院校为主体,推进教师教育的开放化。既强化师范院校的主体职能、发挥其主力军作用;又坚持教师教育的改革开放,由低水平、单向度的师范教育转向高层次、多向度的教师教育。

第三,应以综合性大学为依托,推进教师教育的大学化。总结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百年经验,有一条基本规律,那就是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提升教师培养规格;概观世界各国教师教育的演变历程,也有一条发展通则,那就是随着义务教育程度的升级而逐步实现教师教育的大学化。因此,应加大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力度,改进培养模式,逐步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准。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6篇

普洱电大开放教育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实施13年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其中最有影响,最为重要,最有代表的改革成果是三项。第一项,在普洱市教育局和学校的支持下,针对普洱市英语教师紧缺,通过普通函授、远程教育又无法解决英语的听力、口语等课程的学习,普洱电大与普洱市教育局联合下文,以开放教育“1+2”教育教学模式开办英语专业。这种模式在全国电大开放教育中是独此一家,独树一帜,是敢为人先,是一种改革和探索。“1”就是把符合条件的小学英语教师,用开放教育指标招收入学,来到普洱电大脱产学习一年。我们调整了中央电大英语专科的部分课程,把英语基础课程、特别是听力、口语等课程集中在第一年由师专资深的英语教师面授,加大力度、强化基础,提高质量,同时通过开放教育指南等课程教学,学员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平台的学习方法。“2”就是后两年回到教师英语教学岗位,边教学边利用中央电大的优质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再通过教师辅导和学期末的面授,完成学习和考试。这个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共招收英语专科三个班,共136名学员,遍布普洱所有县区,教考分离,教学水平高,教学质量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学员一年面授结束时,参加了中央电大全国英语演讲竞赛、英语表演赛,当时,楚雄、曲靖、红河等早已开办中央电大开放教育的英语专科、本科专业,有多名本科学员参赛,然而,普洱电大澜沧拉祜族学员张艳南参加比赛,高水平的英语演讲,力挫群雄,夺得了云南赛区第一名,并作为唯一获胜者代表云南省参加了全国电大系统的英语演讲比赛。在全国比赛中,张艳南又取得了全国三等奖的好成绩,中央电大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于秀云(校长为教育部副部长韦钰)还专门向云南电大邵南校长表示祝贺。在2006年昆明召开的亚洲开放大学协会(AAOU)第20届年会上播放了中国开放教育的特色成果———思茅电大的英语“1+2”教育改革成果张艳南事迹专题片,并由张艳南作为中国开放教育学员的优秀代表,用英语作了大会演讲,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时任中央电大校长葛大凯博士在闭幕式的致辞中说:“他为张艳南的事迹而感动,为张艳南取得的成绩而自豪”。普洱电大创新的“1+2”开放教育模式成为云南省电大接受国家教育部专家组开放教育试点工作总结验收评估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成果,是云南电大开放教育两大特色亮点工作之一,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普洱电大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1+2”改革,具有原创性,达到了全国的领先水平,在国际、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项改革成果及所完成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报告《开放教育英语专业“1+2”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与实践》,在2003年12月云南电大教学工作会议上作了专题交流,得到了省电大和与会同行的好评。第二项,开放教育专科专业“全3”教育教学改革模式探索。2006年,教育部停止了全国电大的应届专科生的招生,电大只能从事成人高等教育和开放教育。普洱电大分校的全日制办学面临着新的困难。当时,校领导指出,学校还得有学生,至少要有人气,还得要有社会影响。普洱电大又认真分析了生源实际,总结和推进了“1+2”的74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经验,认识到高考未上线的考生是生源,他们多数有到学校求学读专科的要求,虽然基础差,但开放教育免试入学可以解决他们的入学门坎。然而,这些学生基础差,如果按开放教育的普通形式,业余或函授学习,他们很难按质按量完成学习任务,很难有学业和能力的提高,家长和学生多希望脱产到校学习。于是,我们又启动和推进了开放教育教学“1+2”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为“全3”模式改革,招收开放教育日制生,应用中央电大开放教育优质资源,全脱产学习。当年改革,当年招生,得到了考生的强烈响应,《法学》、《会计》和《计算机》三个专业招收学生130多人。

教学中,我们以改革优化中央电大教学实施计划,以改革强化基础,以改革重视应用和能力培养,提高了开放教育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2007年,省电大校长邵南到普洱检查指导工作,对此项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给予了普洱电大敢想、敢干,干得好的评价,并安排省电大招培处、教务处于2008年专门对此项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进行了调研、总结,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2006至2012年4届共招收高考学生600余名,于2012年均已顺利毕业。最低的分数,最差的基础进入电大学习,经过3年的教学,每届毕业生中都有多名毕业生考上公务员、事业单位,不少学生已本科毕业或正在读本科,还有不少毕业生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得到社会的好评。第三项,2010年后,电大停止了全日制生的招生,主要的精力将集中在成人开放教育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上来。经过开放教育10多年的发展,生源发生了很大变化,生源更加年轻,生源文化基础比以前更好,学习的条件变了,好多地方都有了网络和计算机,大多数学员都基本具备了中央电大网络平台学习的条件。电大经过分析,提出新的条件下必须强化和加快网络教学模式的改革。于是,进一步完善、优化了普洱电大网,保证普洱电大网的畅通,保证普洱电大在线与云南电大在线、和中央电大在线的畅通,做到不论学员在何地都能通过普洱电大网络进行学习。强化和提高电大教职工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网络手段的能力和要求,制定和完善了相关要求和规定。承担开放教育辅导的教师必须完成课程的教学要求、自学指导、多媒体课件、辅导、自测练习等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制作,并挂载在普洱电大网上,同时,要求通过网络进行招生、咨询,教学、答疑,学习以及学员管理等其它工作,并有督促检查和奖惩。经过这几年的努力,不论是教师的网络教学辅导,还是学员的网络学习,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中央电大开放教育学员网络学习时间、点击率等的检查中,普洱电大分校都处于全省电大的前列。2010年在全省电大网络教学的检查评比中,普洱电大获得了云南电大开放教育网上教学比赛网上教学支持服务奖,这是普洱电大第一次获全省电大教学奖。在全省网络课程一体化设计竞赛中,《人力资源管理》网络课程一体化设计获优秀奖,这也是普洱电大教师第一次获全省电大教学奖。

2普洱电大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创新点

2.1开放教育教育教学改革理念创新。提出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三条原则:1、坚持开放教育的两个转变: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员为中心的转变,实现以面授为主到以学员自主学习为主形式的转变。2、开放教育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不拘泥于如何一种固定的生硬模式。3、开放教育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必须要与普洱地区学员的学习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的推进工作

2.2开放教育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第一,提出并实施了开放教育“1+2”教育教学模式开办英语专业,这种模式在全国电大开放教育中是独此一家,独树一帜,是敢为人先,是一种改革和探索。第二,开放教育专科专业“全3”教育教学改革模式探索创新,在全省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第三,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结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际,进行网络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对边疆开放教育具有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

2.3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创新。“1+2”开放教育模式成为云南省电大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成果,接受国家教育部专家开放教育试点工作总结验收评估的两大特色亮点工作之一,培养出了张艳南等这样的优秀人才,在国际、国内产生了一定影响。开放教育专科专业“全3”教育教学改革模式探索,适应了社会生源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需求,推动了开放教育的规模发展、教学质量提升,得到了省电大的高度肯定。结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际,进行网络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对边疆开放教育持续、稳定的发展,在全省起到了具有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的效果

3开放教育教学改革应用情况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7篇

文化教育是富国强民的第一要务,要提高思想文化教育,须把体育教育作为重要一环。不断创新,去粗取精,在实践中强化,才能让体育教育改革符合教育文化大方向的需求。从个人方向上来说,体育教学的改革对教师有重要意义,这可以大大督促教师群体不断提升自我教学水平,提升自己在施教方面的实践能力。对于学生个人而言更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体育教学能完善学生的诸多个人必要素质,如篮球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有关体育竞技和篮球竞技的相关理论知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更可以提升应对体育训练和其他社会实践的组织能力。这些能力和经验不仅在校园生活中对青少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今后步入社会,面对纷杂多样事件的处理上也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是立足于整体还是分散至个体,体育教学的改革都将是必然的,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具有重大意义。

二、以篮球教学为例分析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体育教学近年来存在着固定的几类问题,下面以篮球教学为例一一例举。

1.篮球教学的模式传统、内容老旧。

所谓模式的传统,即指传统的篮球教学大都由老师于课堂上先亲自展示给学生所要教授的动作,学生随即进行模仿和练习。这种模式下,学生通过模仿、锻炼、巩固来达到掌握的目的,然而,这也许可以使学生机械的记住运动项目的动作,但并不能把篮球课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也自然而然不会用心去对待。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一个不自主不愉悦的学习态度相对应的只能是应付了事的学习结果,放羊式教学,无形中增加了篮球教育的枯燥性,使学生误解与拒绝该领域的学习。

2.篮球教师工作水平有待提高。

前文提到我国的体育教育无分工制,这导致了部分篮球教师并非专业出身,他们本身不精通篮球领域的教学技能,这使得在传授篮球知识时对于运动的要领掌握可能存在缺陷,教师工作能力低下导致学生的不信任或错学。在国外,大多的篮球课程配设专业篮球教员,他们大多出身专业学校,受过篮球的专业训练,深知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了解每个阶段学员该采取的学习步骤,有针对性的、感同身受的教学办法不仅拉近了学院与教员的距离,更是让学员在学习的每个步骤都能轻松愉快。

3.篮球学习软、硬件资源配置不合理。

在师资上,经济发达地区的篮球教练多有高薪聘请的专业人士,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教师数量的缺少,体育类学习的机会便寥寥可数,这种无教师的自由性学习类似于体活,无法发展篮球教育事业。同样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篮球教学的教育硬件更为稀少:设施破旧老化无翻修,使用时危险系数极高;篮球场地简陋,如用土路面作为训练场地,无法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发挥潜力、培养兴趣。国家的资金补助没有完全合理的分至篮球体育教学的维护事业,这些都使得即使有人才、有兴趣、也没有舞台可供学生提升。

三、以篮球教学为例浅析体育教学改革优化的对策

1.篮球教学更新模式、丰富内容。

篮球运动属竞技类,以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所以篮球教学最好的测评手段就是比赛,在比赛中,学员能够领会篮球运动深层次的含义,互相学习以提升篮球的技术。同时,老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讲述一些篮球运动的技巧,更应该穿插关于篮球运动的理念和战术思想,改变篮球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比如:可在室内体育课上播放NBA比赛,在观看时讲述值得学习的部分,寓教于乐;采用现今比较流行的游戏教学提升学员对篮球的兴趣;更可以通过MMCAI课件、MOOCS课程的使用,寻找优质课程资源,推进篮球教学改革。

2.提高工作者工作水平。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只有教员自身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推进好篮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所以,作为教育系统来说(如学校)应进一步支持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增加实践机会,确保教师教学思想和专业知识紧跟教育学前沿,提升综合素质,确保教学质量。工作中以保证学生身心健康为首,满足学生需求,关注其个性的发展,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3.增加体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有关部门与院校有意识的完善体育教学教辅硬件,安置尽可能多的器具供学生使用,达到每个人都有机会进行完整的个人训练。

四、结语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8篇

一、高中语文教育改革的大背景

1.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种新的挑战,当今世界各国都把改革和发展教育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首要战略对策,把建立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看成是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保证。

2.提高国民素质的迫切要求。

我国确定了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这对于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就必须建设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学就要顺承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3.改变高中语文教育现状的客观要求

语文教学近年来出现了一个令人堪忧的状况――学生对学习语文缺乏热情。众所周知,语文教学是一种教与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但长期以来注重“填鸭式”的灌输,学生成为注入知识的“容器”,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单调枯燥。加之教师的教案设计存在误区,教学模式的老化,另外,长期以来语文教师是“知识的权威者”,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泰山北斗”可望而不可即。一方面老师怕失去自己的威严,另一方面学生也怕老师的呵斥,师生之间存在隔膜。因此,我们有必要改变这些种种状况。

二、针对高中语文教育改革的几个设想

建设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坚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应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注重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因此,可以说,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在其目的追求上将不再仅仅局限于高考应试能力的训练,而是把学生智力、创造力开发放在教学改革目标的重要位置,重视学生语文知识传授过程中的审美情趣培养,力图让学生能更好地利用语言文字学会思考,形素养,体会并内化为人文情趣,因而在其教学目标改革动向上必将是一种人文能力式的改革趋势。

(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特别注重学生的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正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高中语文课程应联系学生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沟通古今中外,面向未来世界,应以专门性和综合性、边缘性相结合的学习内容,向学生展示层次多样的语文课程图景,提供丰富的语文营养和多向度发展的途径,也给语文课程自身增添生长活力。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并形成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以满足不同学校和学生的需要,顺应社会的发展。

(四)教师教案的设计要改变思路

学校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按照具体条件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开发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发展教师的教学个性和业务特长,根据时代的需要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

(五)建立一种复合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现代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教学模式追求上的丰富多样化,表现为一种复合开放式的发展趋势。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由语文课程发展的综合性特点所决定的,是一种新课程标准下的综合语文教学所需要的。

(六)建立探究互动式的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在笔者看来,这样课程资源的利用过程,就是一个师生间探究互动的过程。这是因为在新课程标准那里,有一个理论前提那就是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法归根到底要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来获得效能。因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坚持的一个重要的改革动向那就是一种教学主体上的探究互动式变革。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原有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高考目标取向、模式单一、封闭式教学以及单向化的教师主导现象必将被一种目标追求上的人文能力式改革、教学模式上的复合开放式改革以及教学主体上的探究互动式改革所取代,教师教案的设计也将作出很大程度上的调整,这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新时期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为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打开了一扇窗,我们可以乘着改革的春风,大胆地走出去,穿越时空的隧道,去拥抱历史,去激扬文字,去感悟生活的美,语文的美。愿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来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张文新.高中生社会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陈帼眉.高中语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3]李洪森.语文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4]张建人.语文教育改革.山东教育,2000,9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9篇

伪蒙疆政权的寺院教育改革是在藏传佛教遭遇全面信仰危机的背景下进行的。从清末开始的民族危机,不但迫使清政府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也使部分蒙古人认识到,要振兴民族,就必须改革旧制,发展实业;限制宗教,发展教育。故而这一时期蒙古王公中的少数开明人士,对藏传佛教提出改革主张,呼吁对藏传佛教进行限制或取缔④。而寺院教育改革则是当时宗教改革的重要表现之一。民国以后,随着内蒙古社会近代化步伐的加快,已经农业化的土默特地区,作为漠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成为蒙旗当中国民教育发展最快的地区。土默特旗署对近代教育的投入较多,所培养的知识分子也最多。这些受过近代教育的蒙古族王公和知识分子,对藏传佛教进行批判或指责,认为藏传佛教的盛行直接导致了蒙古地区的贫弱和落后。

1925年(民国十四年),土默特籍蒙古人乌兰夫、多松年和奎璧等在他们创办的《蒙古农民》第二期上登载了标题为“佛神并不灵”的文章。讲述了一个蒙古人携带430两白银,赶着二十余匹骆驼,前往佛教圣地五台山嗑头拜佛。到五台山嗑头后,“把一切牲畜银两都施了佛爷,回家没有盘费不得不讨吃了”。作者评论说:“如此看来,不给佛爷嗑头我们过的富有金钱牲畜安乐的日子,给佛爷嗑头本来是求佛爷的佛光照应我们,不想马上就让你当乞丐。”作者认为,蒙古人信仰藏传佛教,本意是希望在佛爷保佑下过上更好的日子,结果反倒成为蒙古人贫困的原因。这种宗教改革思潮的形成是伪蒙疆政权时期藏传佛教改革的思想基础。日本驻蒙军对宗教改革的支持是德王宗教改革的动力。考虑到当时蒙古王公及知识分子阶层对藏传佛教的批评和指责,驻扎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日本驻蒙军,为了从思想上拉拢、麻痹和控制蒙古民族,沿袭了日本关东军在“满洲国”境内推行的对藏传佛教采取保护、控制、利用及逐步改革的政策,以达到利用宗教为殖民统治服务的目的。

1940年,日本操纵下的蒙古联合自治政府制定《宗教施策》,对藏传佛教制定的总方针是“将喇嘛教对策的重点,放在养成彻底的对日依存观念,以期人数之限制、素质之改革及组织之结成”,并决定设立喇嘛教训练所,召开第三次喇嘛大会,从高野山聘请日本青年僧"fMN当地指导,成立印务处,提高喇嘛素质,改善教义,编纂蒙古文经典等,对藏传佛教加以改造。而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是伪蒙疆政权寺院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一直以来,由于对藏文经典的崇拜,蒙古地区的喇嘛们诵经、学习仍然沿袭以藏文经典为主的方法,致使蒙古语教育严重滞后。由于佛教经典本身的深奥难懂,加之缺乏学习藏文的语言环境以及精通藏文和梵文的喇嘛,致使大多数喇嘛既不懂藏文,也不认识蒙古文。正如土默特延寿寺的留日喇嘛所说“我等喇嘛人庙,每日早晚念经,如同度日一样,喇嘛所念之经,因为完全是藏字,口虽念出而实不知其义所在。”El本侵略军占领归绥前,南京国民政府曾对藏传佛教的寺院教育进行了一定的改革。1930年(民国十九年)南京蒙古会议上,各方代表对藏传佛教提出了很多加强教育、改革藏传佛教的提案。该会议通过的《蒙古各旗及平热等处喇嘛寺庙管理办法》,经蒙藏委员会呈请国民政府修正后,定名为《蒙古喇嘛寺庙监督条例》,由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签署,于1931年(民国二十年)正式颁布实施。根据该条例规定“喇嘛寺庙,应按其财产情形,筹办学校,以培养喇嘛生活上必要之知识与技能”。这样,民国政府就将筹办喇嘛学校,对喇62嘛进行近代化教育纳入了法律的规定之中。这一行为,无疑成为伪蒙疆政权寺院教育改革的先声。宗教改革得以l~.N进行,伪蒙疆政权的首脑德王的个人作用也不可忽视。“笃信佛教是蒙古人的传统,少年的德王当然也要读些蒙文的经卷,背诵若干咒语。这样从小就把坚定下来。”_6(由札奇斯钦的回忆录可以看出,德王虽然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但他也认识到藏传佛教的弊端对蒙古民族造成的不利影响,因而积极主动地领导了这次宗教改革。由此可以看出,伪蒙疆政权的寺院教育改革是在多方因素的共同促进下得以实施的,反映了在近代蒙古社会转型时期发生的这次改革的时代性和必然性。

二、伪蒙疆政权藏传佛教寺院教育改革的内容及效果

1937~1945年,在日本驻蒙军的支持下,由德王主导,对管辖内的藏传佛教进行了全面改革,其中,对寺院教育改革涉及到了寺院教育模式、学习内容等方面。伪蒙疆政权寺院教育的学习模式主要分为四种:一是出国学习,一般是去13本的佛教寺院;二是设立专门的喇嘛学校,集中接受教育;三是设立佛教研究所,专事佛学研究;四是进人世俗社会的学校,接受普通的国民教育。1938年,伪蒙疆政权从土默特地区遴选了5名l6~19岁的蒙古族喇嘛派往日本留学2年,其中包括延寿寺4名和广福寺1名。1940年,在日本侵略军的资助下,土默特地区各大寺院再次选送部分青年喇嘛前往日本佛教寺院进修学习。_4这些喇嘛前往日本留学,主要是日本侵略军企图在蒙古地区的藏传佛教徒中培养一批亲日派。设立专门的喇嘛学校,集中接受近代化教育和佛学教育是伪蒙疆政权寺院教育改革的主要形式。1940年,在伪蒙疆政权的要求下,土默特特别旗公署颁布了《土默特旗公署管理喇嘛寺庙章程》]‘卷号¨卜。I4m’,以地方法规形式,强制各寺必须筹办补习学校或职业学校,让喇嘛们学习、掌握一定的生产生活技能,并规定必须在章程颁布后的三个月内实施。同年,土默特佛教研究所附设喇嘛学校应运而生。此后又相继开办了一些喇嘛学校,逐步对该地区的喇嘛普及教育。从这一年开始,土默特地区寺院喇嘛开始分批进入各类喇嘛学校学习。1942年,土旗公署为振兴藏传佛教,提高喇嘛文化素质,命令辖区内的青年喇嘛白天进入旗立厚和豪特两级国民学校学习,夜间返回寺内诵经。这次的入学者共有10人,其中,延禧寺3人、无量寺5人、隆寿寺2人,年龄均在10~19岁之]‘卷号。

1943年,巴彦塔拉盟盟长补英达赖奉兴蒙委员会指示,遵照《蒙古佛教诸规程实施状况调查之件》的要求,批准厚和喇嘛印务处(原归化城喇嘛印务处,仍属土默特特别旗管辖)设立喇嘛学校]‘卷号¨-738。第二年,巴彦塔拉盟喇嘛印务处掌印扎萨克三庆纳尔布、土默特特别旗公署总管森额将所办土默特特别旗喇嘛义务学校的开办情况向巴彦塔拉盟公署作了汇报。史载,厚和喇嘛印务处设立的喇嘛义务学校,全称为“巴彦塔拉盟土默特特别旗喇嘛义务学校”,开办时间是1943年9月3日,由三庆纳尔布亲任校长。该喇嘛义务学校分为少年班和壮年班,喇嘛学生总数23人。其中少年班l2名学生,壮年班11名学生。课程依课时设置的多少排序,分为蒙古语、藏文、国语和日语;算数、修身、体育实业和绘画等共1O门课,计36课时。在新增加的实业课中教给喇嘛们生产方面的技能,包括揉皮、纺线等等。1940年,土默特特别旗成立的蒙古佛教研究所还附设有一所喇嘛学校。《蒙古佛教研究所附设喇嘛学校组织要纲》详细规定了附设喇嘛学校的人员编制、任职资格、课程设置、学级和经费的使用等内容。该喇嘛学校的宗旨是依据“蒙古联合自治政府”的教育方针,发扬佛教真谛,“为东亚新秩序之建设及练成民生向上之必要知识技能;陶治忠诚奉公之德性,并锻炼身心,以养成建全之喇嘛。”该喇嘛学校设校长一人,主事员一人,教员若干人。校长从土默特旗公署所属各召庙中负有声望并精于佛学经典的僧人中选任。主事及教员须由返回厚和豪特(今呼和浩特)的赴日留学喇嘛或佛学造诣较高的人员中聘任。该喇嘛学校直属土默特特别旗公署管辖,并受蒙古佛教研究所的监督和指导。学级编制暂设二个学级,分甲、乙两班,甲班和乙班的每个班,又分为一、二两个年级。每班学生定额为45名,学生修业暂定为两年,如果有必要可延长一年或两年。为了鼓励青年喇嘛入学,喇嘛学校对入学条件未加任何限制,凡土默特旗属召庙内的,以及非本旗境内召庙的青年喇嘛都可以人学。人学的程序也很简单,凡蒙古籍青年,如有志研讨佛学者,可正式申请入学;无论青年喇嘛或少年学生,入学时需要提供正式的保送文件,并填写入学志愿书及保证书;学生在休学期间,所用书籍及文具,均由学校当局按期发给;青年喇嘛在人学期问的住宿及制服等费用,由所在召庙负担。少年学生则需自备。喇嘛学校根据寺院的实际情况,决定开设7门课程,分为三类。语言类有蒙古文、日语两种;佛经类有佛教史略和经典;科学常识类有历史、地理和音乐。此外,实业常识课传授商业、农业、工业、牧畜等方面的一些生产知识。每周上课时数及总课时相同,均为17课时。1940年12月2日,蒙古佛教研究所附设喇嘛学校正式开学上课,招收各寺青年喇嘛学生入学。学生中有无量寺青年喇嘛12名、隆寿寺青年喇嘛3名、延寿寺青年喇嘛9名、延禧寺青年喇嘛4名、宏庆寺喇嘛1名,共29名学生‘卷号“_7I7。该佛教研究所附设喇嘛学校的经费支出包括教职员和夫役的薪金、事务费(日常开销)、学生书籍补给费及研究经费等五项,总额为3120元。1940年度喇嘛学校经费预算为3600元,教职工6人。其中校长1人,年薪480元,教职工3人,年薪每人每年120元,合计360元,夫役1人,年薪180元;事务费900元,学生书籍、文具补给费360元;研究费480元。由喇嘛学校的组织要纲可以看出,土默特旗署对这一学校的重视程度及期望值非常高,不但给予人力上的支持,经费也充裕。在喇嘛学校的经费支出中,基本是教育和研究费用两大块。喇嘛学校的目标是对喇嘛进行国民教育,这是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目标。这个目标又可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普及蒙古文教育,让喇嘛拥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包括佛教知识,以此改变喇嘛知识贫乏的愚昧状态;二是进行实业方面的教育培训,以期喇嘛掌握一定的生产技术,自己动手,创造一定的收人,改变喇嘛不事生产、饱食终日的弊端。

1940年,土默特特别旗成立的蒙古佛教研究所,主要任务是进行宗教教义的理论研究。由于历史条件所限,过去喇嘛们无法深入研究宗教教义,使得这一地区的佛教研究水平普遍较低,为此专门设立了这个由留日喇嘛为骨干的佛教研究所。聘请日本西本愿寺佛僧新野修基为蒙古佛教研究员,指导从日本回来的4名青年喇嘛从事研究工作。经费每年480元。由于史料不足,难以更详细地描述该研究所的状况。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伪蒙疆政权随之瓦解,改革也因此中断。但综合各种史料可以看出,这次寺院教育改革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据史料记载,留学喇嘛归国后,并未全部继续留在寺院里念经,而是由于政府等机关缺乏人才,一部分喇嘛还俗从事了公职。同时可以肯定的是,留日喇嘛们也并未被日本洗脑,而是在接触了世界之后,更深刻地认清了蒙古民族的衰落与藏传佛教的盛行不无关系,反而成为宗教改革的鼓吹者]‘卷号¨卜。”。巴彦塔拉盟公署印发了几份留日喇嘛的“感想文”,令土默特特别旗公署转发到各寺庙和旗立各小学传阅,以启迪民智。

在森盖喇嘛的感想文中,批评了喇嘛以藏文诵经的弊端;指出蒙古民族中喇嘛太多,认为蒙古男子有一半出家当喇嘛,这是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呼吁“改善”藏传佛教,弘扬蒙古民族固有的文化,强调青年喇嘛应为蒙古民族的前途努力。留日喇嘛金巴扎木苏针对藏传佛教管理一盘散沙、喇嘛缺少学习而提出了“第一步,将喇嘛教之僧众统一起来,第二步再将喇嘛僧徒一齐送人学校,使彼僧人皆有新鲜知道,此为最切要之事也”的改革措施。金巴扎木苏也深知统一管理恐“众喇嘛泥于旧习,不能同意”,而建立学校因“经费无着,亦无实现可能”,因此又提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因为寺院众多,可以从中“选一大庙,将庙内巨大之屋,改作学校,随将各召庙内之幼年喇嘛僧徒,召集一起,使之入学,此为改善喇嘛教之初步良图也”。经费问题可以用“由其他召庙之庙产项下挹注之,按量摊款”的办法解决。金巴扎木苏还认为,应该采取果断措施,“使各庙互相联络。且以改善教育起见,以厚和市为一中心地点,建立总管各庙机关,将内蒙古五盟所有喇嘛僧众,连成一系,不论大小召庙,统归此一机关管理,遵守总管的命令。再于每盟以内,设立一小管庙之机关,管理全盟召庙之喇嘛”[]‘卷号¨-736-171)。然后成立学校。学校由初级学校到中等学校,毕业后选送留学国外或进入国内大学;中学以下不通经卷之喇嘛,悉准其娶妻生子;各学生喇嘛,均应共同为地方效力。几名留日喇嘛一致认为,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的是兴办教育,设立学校,将各召内幼年喇嘛僧徒纳入教育之中。喇嘛们民族主义觉醒,认为蒙古民族的兴盛自己也有责任,表明日本侵略军的奴化教育并未成功。喇嘛学校的普遍设置,语言、文字和佛学知识的学习,近代化课程的开设,世俗化的学习模式,尤其是生产生活技能的提高,宗教研究所的设立及运行,提高了喇嘛的素质和认识,使更多喇嘛开始接触社会科学知识,改变了过去与社会脱节,不懂近代文化知识的封闭状态,加强了与世俗社会的交流和学习,提高了宗教界人士的社会适应能力。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10篇

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振兴,其希望都寄于教育,而教育的振兴,又有待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仍在于农村。这是因为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较多的发展中国家,全国农村人口占总人数的64%,部分边远省区农村人口甚至占总人口的80%左右。所以说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在全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大力加快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党和政府高瞻远瞩充分认识到教育改革与发展在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从而确定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在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这一地位,使各项改革得以不断深化。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关心、支持下,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农村教育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人均受教育程度以及“普六”、“普九”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均有所提高。“两基”工作稳步推进,青壮年文盲率大幅度下降,基本扫除了青壮年丈盲。农村职、成教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初步建立了“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并开始按新体制运行,这必将促进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开创出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更新局面。

然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第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影响教育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

主观方面:素质教育的高要求与教育改革滞后,教师数量不足,尤其是专职教师严重缺乏,素质不适应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教育思想落后,教育观念陈腐,教育方法老化,教学手段单一,教材内容过时,这一切都亟待更新。师资力量亟待加强和合理配置,教师队伍素质亟待提高。否则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就将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而难以落到实处。譬如,有的学校终年不闻歌声,即便偶尔听到一点点歌声,也是“南腔北调”难以为听,究其原因是该校根本就没有音乐专职教师,而其它教师又都是所谓的“专科”教师,对音乐简直是一窍不通。而有的学校却没有专职体育教师,其它教师也不懂体育,固此就连广播操也不会做,即便硬安排一位老师来教,那动作也是今人不敢恭维,老师的示范动作尚且做不规范,又怎能希望学生做得规范呢?诸如此类,由于教师的素质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严重影响教育发展的例子比比皆是。

客观方面:由于我国农村、山区、半山区范围较广,学校较多,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尤其是边远山区,经济、文化滞后,严重制约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第二、现行对教师的管理、考核、评价制度,与素质教育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和复杂

素质教育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我们的教育方针也已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然而现行对教师的管理、考核、评价制度,却不够健全,不尽合理,致使当今农村教育出现了一些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现象。从而严重制约了教育改革和发展。因此,可以说对教师的管理、考核、评价制度的改革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之所在,是整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瓶颈”,而这一制度的改革又是举步艰难的。回顾中国几千年的大统考,再到水平测试,以及现在对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每进必考”或“每晋必考”,似乎人们都无法摆脱“考试”的束缚,难以离开“考试”这一“法宝”。当然,更多的时候是考学生,但归根结底实质上是考“老师”,尽管如今的水平测试比起过去的大统考有了一定的改进,评价方法也由过去的单看平均分,发展到现在的从“三率”(优秀率、合格率、差生率)综合考查,已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因为现在考核评价一个老师的业绩仍然还是看你所教的学生的年终考试成绩。其它的东西,诸如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个体差异、地区差异、个人成长进步情况等等都被置之度外。即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只注重分数,不注重教学方法,只要考得高分便是好老师、好方法。随着竞争机制的引进,学生的考分不仅决定学生的命运,更主要的是决定教师的奖惩,甚至决定教师的命运,这样过去的“一张试卷定终身”,便演化为现在的学生的“分数”决定教师的命运过去曾流传“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于是乎,素质教育喊得振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把教育方针写在墙上,挂在嘴上,落在地上,大家围绕考试指挥棒转,你考什么,我就主教什么。上面三令五申给学生减负。为了应付“考试”老师却拼命给学生加重作业负担,有的学生就连不睡觉也无法完成作业,老师仍然采用时间加汗水,“牺牲休息时间”给学生补课,千方百计到处搜集资料,大搞题海战术和填鸭式教学,把学生当作“两脚书柜”、“知识的容器”、“考试的工具”。

严重摧残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有人指责老师不应该这样做,老师却哀叹道:“我也不想这样做,只是迫于无奈而已,因为人家要我的命,我不这样做又该怎么办呢?”更有甚者,是由封建社会的“科场舞弊”演变为当今花样繁多的考试作弊“竞赛”,以及想方设法排斥后进生等等。

总之,在大喊素质教育之时,应试教育却不断升温,甚至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我真不敢相信仿佛5O年代“放卫星”似的学生成绩,更不敢相信那成绩册上精确到百分位的一个个数据,居然会有那么大的神通,竟然能区分出一个个活生生的、千差万别的,各有所长的教师的优劣来。由此可见,现行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亟待改革。

既然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那么怎样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呢?

第一,务必坚持教育创新、与时俱进,切实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狠抓教育教学科研,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丰富和更新教学手段,更新教材内容,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不断加强农村教育的师资力量,加大城镇新录用教师到农村支教工作的力度,鼓励高、中级人才下乡支教。积极搞好现有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狠抓教师的继续教育、学历教育和培训工作,使在职教师培训制度化、法制化,确保教师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第二、务必大力搞好农村经济丈化建设,切实改善育人环境,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必备的前提,要深化“投入体制改革,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切实保障义务教育投入,建立并逐步完善,基础教育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夯实教育发展基础,切实推进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第三、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统计学;发展趋势;统计教育改革

0引言

随着国家创新形式的发展,统计创新工作已经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统计创新包括统计实践创新和统计教育创新两个方面。统计教育的创新是统计创新的基础,没有统计教育的创新,就谈不上统计实践的创新,下面我从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来探讨目前统计教育的改革方向。

1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

统计学的发展与其它学科的发展相似,也需要走与其它学科相联系的发展道路。

1.1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的趋势统计学是一门通用方法论的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统计方法只有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其强大的数量分析功效。并且,从统计方法的形成历史看,统计方法基本是从一些实质性学科的研究活动得来的,例如,最小平方法与正态分布理论源于天文观察误差分析,相关与回归源于生物学研究,抽样调查方法源于政府统计调查资料的搜集。同时历史上一些着名的统计学家同时也是生物学家或经济学家等。另外,从学科体系上看,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相交的,统计方法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产生了统计学的分支,如统计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产生了经济统计学,与社会学相结合产生了社会统计学等,而这些分支学科都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统计学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应实质性学科的分支,所以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社会统计学不仅仅属于统计学,同时也属于经济学、社会学、生物学的分支等。这些分支学科的存在主要不是为了发展统计方法,而是为了解决实质性学科研究中的有关定量分析问题,统计方法是在这一应用过程中得以完善和发展的。这个发展趋势说明了统计方法的学习必须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因此,统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通晓相关的实质性学科的课程知识,只有这样,所学的统计方法才有用武之地。

1.2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趋势纵观统计数据处理手段发展历史,数据处理手段的每一次飞跃,都给统计实践带来革命性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那些计算繁杂的统计方法的推广与应用,由于相应统计软件的开发与商品化而变得更加方便与迅速,非统计专业的理论工作者可以直接凭借商品化统计分析软件来处理各类现实问题的多变量数据分析,而无需对有关统计方法的复杂理论背景进行研究。计算机运行能力的提高,使得大规模统计调查数据的处理更加准确、充分与快捷。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信息数据也越来越多,大量信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信息过量、信息真假、信息安全等问题出现了,同时信息形式的不一致也导致信息难以统一处理。于是如何从大量的信息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如何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DMKD)技术随之应运而生了。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把人们对数据的应用从低层的简单查询,提升到从数据中挖掘知识,提供决策支持。在这种需求下,汇聚了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投身到数据挖掘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虽然统计学家与计算机专家关心Datamining的视角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说,Datamining与DSS一样,使得统计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因此,统计学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深入,也同样离不开统计方法的发展与完善。所以,对于统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要学好统计方法,但另一方面更加要学会利用商品化统计软件解决实践中的统计数量分析问题,学好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与基本程序设计,能够将具体单位的统计模型通过编程来实现,以建立起统计决策支持系统。所以统计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这是发展的趋势。所以统计教育的一些课程要改革,教学方式也要改革。以下谈一谈统计教育需要改革的几个方面。

2统计教育的改革

2.1统计专业课程建设专业建设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则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的内容。培养统计理论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数学课程,目的是让学生能对各种统计方法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培养应用统计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课程,将统计方法与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完美结合。例如培养从事经济管理的统计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当包括三方面的知识:(1)经济理论课程,让学生了解经济活动的主要进程和基本规律;(2)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主要统计方法,包括常用的统计数据搜集方法,统计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3)适用电脑技术,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2.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统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中,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方法,促使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2.2.1改接受式的教学为互动式教学,以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2.2构建以课堂-实验室-社会实践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将统计学的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才能展现统计学的生命力。

2.3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相结合教材要与统计软件的应用相结合。现在许多教材都是内容与软件分家,现在计算机已非常普及,无论是高校、高职和中专,培养出来的学生都会要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再者,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的方法型学科,统计学应当从数据技巧教学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有机地合为一体,除了要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即数据挖掘的能力。

2.4教学与实际的数据分析相结合统计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案例教学与情景教学应成为统计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计算机对大量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在试验室进行,亦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统计思想和方法,而且也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5要有一批能用电脑、网络来教学的新型教师电脑、网络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教学的手段,还影响着教学的内容。语言、数学、计算机、专业知识是一个统计人才必备的素质,它们之间是不可分离的,而是要尽可能结合在一起来进行教学,单一化人才已不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现代教育更注重教育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网络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多样化和多层次的综合人才。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贺铿.关于统计学的性质与发展问题.中国统计,2001,9.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12篇

1医学教育模式的基本理论

医学是以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预防治疗生理疾病为目的时间性较强的一门系统学科,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检验医学、护理学、中医学、药学等[2]。教育模式是一种教育策略的集合体系,以教育的有效实践为目的。教育模式规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并且明确了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包括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程内容、考核评价等。医学模式是指人类通过不断的医学实践,逐渐形成的观察和处理医学相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医学教育模式就是为满足医学模式顺利发展的需要,对医务人才进行培养的一套较为稳定的做法[3]。

2医学教育模式改革与实践

2.1学校及附属医院定位要明确学校应该对教学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并增加相关课程的教学,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此外,还应合理的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此外,医学院应加强与附属医院的沟通,通过建立医学院领导对附属医院管理中的发言权及人事决定权,建立附属医院的系统评估机制,以及对医院教学安排,医学生学习情况、带教医生教学规范性等进行系统全面检查等方面措施,到达明确率属关系,保证带教质量的目的。从医学教育模式改革实践来说,每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实力、层次以及社会评价各不相同,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结合学校的办学特点、医疗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定位等方面情况。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从事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教育改革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教师的个人习惯、个人修养以及个人教学风格,都会对整个教育模式的效果产生直接程度的影响。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的积极性非常重要。医学院建院迟,规模小,教师资源的引进受到一定限制,不利于学科及科研的发展,医学院在教师引进方面可以适当的放宽限制,附属医院选聘时,应重视带教医师和临床管理人员的人品、教学水平和医德医风情况,并完善晋升机制。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应该对管理人员及教师进行培训,使管理人员明确自身的责任,保证各项制度在医学院及附属医院之间准确通畅的传递。引导教师及时的转变教育理念,不断提升教师文化素质,鼓励教师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去。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有效落实,除了建设专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制定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方案以外,还应该尽力一套科学有效地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保证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规范性。

2.3加强教学条件建设保证资金和优惠政策的到位,医学人才的培养成本较大,相关政府教育部门及学校应该在研究课题的申报、实验室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以保障学校、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基础建设等医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教学条件建设主要工作有:应该建设校园网、多媒体实验室、电子预览室、网络上教育等,给学生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5];加强实验室建设,建设化学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机能实验室,遗传实验室、病原与免疫实验室等,增加试验的设计性和综合性,通过理论与试验的结合,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教学改革的要求进行教材建设。

2.4修订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对学校教学课程的整体安排和规划,是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新的医学教学模式注重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因此,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行为学科课程、人文学科、自然学科课程比例,并且围绕医学问题学校可以自行编制涉及到多个学科有机融合的综合教材,以加大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力度;课时安排上应该理论与实验并重,增加学生自我实践和学习的机会;通过增加选修课程的选秀范围等。

2.5加强信息交流与合作加强学校、附属医院、社会各界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使他们认识到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性,从而主动的配合和支持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此外,国外先进的医学教育模式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应该加强与国外的合作与交流,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

3结语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13篇

进入新世纪,日本的幼儿教育改革出现了一些新动向。2001年3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了《幼儿教育振兴计划》;2004年12月,中央教育审议会发表了《关于幼儿教育、保育一体化的综合机构》[2]的咨询报告;2005年1月,中央教育审议会又发表了《关于适合环境变化的今后的幼儿教育的应有状态——为了幼儿的最佳利益》[3]的咨询报告。我们主要依据这三份文件的内容,探讨当前日本幼儿教育改革的新动向及其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当前日本幼儿教育改革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少子化、核心家庭化、都市化、情报化、国际化等倾向的进一步发展,日本社会出现了人际关系淡薄、过分重视经济利益和效率、成人优先等不良风气。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幼儿成长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首先,随着社区居民之间交往减少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社区对幼儿的关心程度也在降低,幼儿对社区没有感情,也很少有机会和其他儿童交往,社区的教育作用有所下降。其次,成人在竞争日益激烈、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中感到生存和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妇女为了争取平等和自由的权利,纷纷走出家门,和男性一样参加工作;父母缺乏教育儿童的知识,对儿童或溺爱,或放任,或管教过严,或虐待倾向日益严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家庭的教育作用也在明显下降。

幼儿教育本身也面临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各种调查表明,日本幼儿普遍存在基本的生活习惯和态度较差,不会与他人交往,缺乏自制力和耐性,规范意识淡薄,运动能力差等问题。此外,小学一年级的儿童也存在注意力不能集中,不听教师讲课,上课时在教室内随便走动等问题。小学教师认为,小学生存在的问题与幼儿教育有很大的关系。社区和家庭教育作用的下降,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幼儿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也要求幼儿教育根据时代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变革。日本幼儿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二、当前日本幼儿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从2001年的《幼儿教育振兴计划》到2005年的《关于适合环境变化的今后的幼儿教育的应有状态——为了幼儿的最佳利益》的幼儿教育改革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扩大幼教机构的教育作用

幼儿园、保育所是日本幼儿教育的主要机构。幼儿园招收3-5岁的幼儿,保育所招收0-5岁的幼儿。幼儿园由文部科学省管辖,保育所由厚生省管辖。日本政府认为,为了促进幼儿教育改革,有必要加强幼教机构的教育作用。

1.为所有适龄儿童提供幼儿教育的机会

幼儿园不应该只面向3~5岁的幼儿,而应该面向所有的适龄儿童。幼儿园和保育所要探讨为所有适龄儿童提供幼儿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特别是对残障儿童的教育。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敏感性,要注意及时发现残障儿童。

2.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首先要加强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和进修。大学、短期大学及专门学校的幼儿教育专业,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而且要重视他们的就业体验,重视学生在幼儿园的实习。幼教机构的用人制度、待遇和进修制度也需完善,要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教师应通过不断进修,提高能力和水平。教师不仅要教育包括残障儿童在内的所有幼儿,而且要为家长提供咨询服务,为家庭和社区养育儿童提供帮助。此外,还应建立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人员交流和共同进修制度。针对当前女教师占教师总数90%的状况,要鼓励幼教机构使用男教师。其次要促进教师获得高级别的资格证。日本现行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有两种:一级资格证和二级资格证。幼教机构要鼓励教师获得一级资格证,同时为获得二级资格证的教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使他们尽早获得一级资格证。

(二)提高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能力

1.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看,要提高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能力

首先,幼教机构应为所有父母(包括子女未接受幼儿教育的父母)提供幼儿教育的信息与咨询服务,为幼儿入园提供便利条件,并向社区开放。其次,为了更好地利用幼儿教育的资源,有必要建立幼教机构和社区的双向联系网络。第三,幼教机构应根据社区的情况,灵活运用儿童馆、公民馆等公共设施,并借助志愿者团体和民生委员、儿童委员等社区力量,通过积极参加社区的一些节日活动,与社区人员互相交流。第四,招募一些支援儿童养育的志愿者,提高社区的教育能力。

2.为母亲参加工作的家庭提供便利

幼教机构要更多地了解家庭养育子女的困难,为家长的工作提供便利。在加强幼儿教育的基础上,幼教机构应通过灵活运用育儿休假制度与雇佣制度,促进企业改善录用制度、产假制度、继续雇用刚分娩的女职员制度等。幼教机构应该为职业女性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包括延长保育时间等,同时要吸引父亲加入家庭教育的行列。

(三)利用各种力量,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

1.灵活运用社区人才

首先,对特别需要帮助的幼儿或感到教育子女特别困难的家长,幼教机构可以借助地方公共团体等力量,引入生活指导员,给家长提供一定的咨询。其次,根据社区的情况,灵活运用儿童馆、公民馆等设施,有效利用民生委员、儿童委员、育儿经验丰富者、初中生、高中生以及退休人员等社区多种多样的人才。第三,可让家长参观幼教机构,参加大型活动以及大型活动的设计和外部评价等。第四,为了增加幼儿获得多种体验的机会,要灵活运用社区的一些专门人才。第五,通过幼儿教育志愿者的登记和介绍制度,形成一定的网络,通过讲座、进修等方式,培养支援幼儿教育的社区人才。

2.充实和强化社区对幼教机构的支援

首先要加强幼教机构的自我评价、外部评价和信息提供。幼教机构为了提高教育水平,促进儿童成长,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应该引入第三者评价与外部评价,并将自我评价结果向家长和社区公布。为此,无论是公立幼儿园还是私立幼儿园,都要引入学校评议员制度。其次要设立支援幼儿教育的中心。社区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立支援幼儿教育中心。支援人员主要来自市镇村等地方的公共团体、设置幼儿教育专业的师范大学、短期大学和专门学校以及与幼儿教育有关的团体。具体活动有派遣生活指导员等专家、进行教育课程编制、促进教师进修、开展调查研究、促进外部评价、为家长提供咨询服务和开设养育儿童讲座等。第三,要建立能更好地促进幼儿教育的行政制度。在日本,公立幼儿园由都道府县和市镇村的教育委员会管理,而私立幼儿园则主要由都道府县的行政长官管理。为了在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实施相同的政策,如有关幼儿教育的政策、幼小衔接的政策,有必要明确教育委员会的责任:市镇村担负着管理公立幼儿园与私立幼儿园的责任,同时要促进社区幼儿教育水平的提高;都道府县则应根据地方自治法》把管理事务的权力部分转让给市镇村。

(四)设立“幼保一体化”的综合机构

日本的幼儿教育机构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幼儿园机构系统,另一类是保育所机构系统。这种二元制的幼儿教育机构给日本的幼儿教育带来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04年以来,日本政府提出设立“‘幼保一体化’的综合机构”构想,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这一设想将在2006年付诸实施。

1.设立综合机构的背景

如前所述,当前日本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能力下降,幼儿教育本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幼儿园和保育所虽然有一些合作,但仍不能满足家长、社区对幼儿教育的需求。另外,儿童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幼儿园和保育所的招收对象都是学前儿童,因此有必要强化它们的合作,即设立综合机构,进行一体化的教育。

2.设立综合机构的意义和理念

首先,理想的综合机构是从儿童的视点出发,将儿童的最佳利益放在第一位,支持父母培养身心健康的儿童;提高父母以及祖父母等保护者养育儿童的能力,让社区公众都加入支援儿童养育的活动,使父母以及祖父母等感受到养育儿童的喜悦。其次,综合机构要改变过去社区不能完全适应幼儿园和保育所教育需要的状况,使社区更具有自主性,能更好地适应幼儿园和保育所的要求。从这一角度来说,综合机构要尽可能利用已有的设施,并将它们整合,而不是重新去建设新的设施。第三,通过综合机构扩大幼儿教育机会,增加对父母养育儿童的支援;同时,解决幼儿园和保育所存在的问题,使现存的幼儿园和保育所提供更好的保育和教育。

3.综合机构的作用

首先,综合机构要为所有适龄儿童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为促进幼儿的成长准备较好的设施。其次,针对养育儿童的环境发生变化,家庭和社区养育儿童能力低下的现状,综合机构应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对养育儿童者提供一定的咨询服务、指导与支持。与此同时,综合机构要为社区的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提供场所。综合机构不是要取代父母来养育儿童,而是要和父母一起养育儿童,通过提高父母养育儿童的能力,促进儿童成长。第三,综合机构应根据社区的需要,提供多种附加服务。例如:提供清晨和夜间的幼儿教育;提供支援家长养育儿童的服务,比如提供一些信息、资料等;为了预防父母虐待儿童,和有关部门合作,采取适当措施予以防范、阻止,等等。

4.综合机构的利用者、利用时间和利用形式

首先,综合机构的利用者应该是从。岁到入学前的儿童及其家长。对0~2岁幼儿,主要提供父母和幼儿一起人园以及亲子交流的场所。对3~5岁幼儿,尽量根据社区的情况为家长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其次,综合机构的利用时间要根据幼儿及其父母的需要,要具有弹性,既可以短期使用,也可以长期使用。第三,综合机构的利用形式多样化。利用者可以根据需要与综合机构签订合同,综合机构提供个性化服务。例如,对于双职工家庭、单亲家庭以及残障儿童的家庭,综合机构可以提供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幼儿教育。

5.综合机构的教育内容

首先,综合机构要根据现行的《幼儿园教育要领》和《保育所保育指针》进行教育。其次,综合机构要从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来考虑幼儿教育的内容。由于0~2岁的幼儿对成人的依赖性还比较强,更喜欢个别活动,因此对他们采用以个别活动为中心的教育;3~5的幼儿则采用以集体活动为中心的教育。此外,对3~5岁的幼儿来说,4个小时的共同教育时间应以幼儿园为主。第三,综合机构要注重为幼儿提供包括游戏和饮食在内的适合幼儿成长的具有弹性的环境。

(五)加强幼小衔接

1.加强幼小衔接的目的

加强幼小衔接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是促进儿童从以游戏为中心的幼儿期教育过渡到以学科学习为中心的小学教育;二是在确保儿童发展和学习连续性的基础上,提高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质量。

2.加强幼小衔接的内容

为了加强幼小衔接,幼教机构要改善一些教育内容和指导方法,为儿童生存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为小学教育奠定基础。首先,要充实幼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幼小衔接的教育以5岁幼儿为主要对象。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确定某一目标,通过合作学习,为达到目标共同努力。幼教机构要从游戏中引发幼儿的兴趣,逐渐过渡到促进幼儿在兴趣中学习,为小学的学科学习打下基础。其次,促进和鼓励人员交流。要促进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共同研究,加深彼此的了解,提高教师的素质。通过在幼教机构和小学互设非常勤讲师,促进彼此的经验交流和人员交流,提高幼教机构和小学的教育质量。此外,还要促进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和小学教师资格证的通用。第三,奖励幼小衔接。在市镇村的教育委员会支持下,对进行教师交流、通过合作学习和小学的生活科等开展共同活动的幼教机构和小学进行奖励,并把这些幼教机构和小学的成果和问题公开,为其他幼教机构和小学之间的衔接工作提供借鉴。第四,探讨幼教机构和小学一贯教育。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小衔接,日本政府正在探讨幼教机构和小学一贯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问题。

三、结语

日本幼儿教育改革的新动向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幼儿教育要根据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不断改革与发展

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日本的幼儿教育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这无疑与日本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有关,也与日本政府重视幼儿教育,根据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进行幼儿教育改革有关。日本文部科学省从1964年开始实行第一个幼儿教育振兴计划(七年计划),目的是为了提高5岁幼儿的人园率;1972年又开始实行第二个幼儿教育振兴计划(十年计划),目的在于提高4~5岁幼儿的入园率;1991年3月又公布实施了第三个幼儿教育振兴计划(十年计划),要求到2001年让所有希望入园的3-5岁幼儿都能入园。[4]2001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发表的第四个幼儿教育振兴计划(五年计划),和前三个计划注重量的发展不同,把注意力放在质的提高方面,注重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对社区和家庭养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育儿童的支援和提高幼小衔接质量等。2004年12月和2005年1月的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的两份咨询报告除了涉及2001年提出的有关内容外,还根据社会的变化,提出了幼儿教育改革的新举措,如设立“幼保一体化”的综合机构等。超级秘书网

(二)幼儿教育要为所有适龄儿童服务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2005年的文件提出,幼儿教育要为所有适龄儿童(包括残障儿童)服务,表明日本幼儿教育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也体现了幼儿教育的公平、公正和民主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

(三)各种幼教机构联合起来,共同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幼保一体化”综合机构的设想,表明日本政府重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注重教育合力的形成,注重教育制度的改革。

(四)幼教机构既要为家庭、社区服务,又要善于利用家庭、社区的资源为幼教机构服务日本幼儿教育的这一举措,体现了幼教机构置身于社会,就必须为社会服务,而社会也为幼儿教育服务的思想;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家长和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终身学习;体现了幼儿教育不仅要教育幼儿,而且要教育家长的新的教育观。

参考文献:

[1)日本文部科学省.幼儿教育振兴计划.2001—3—28.

[2]日本文部科学省中央教育审议会.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关于幼儿教育、保育一体化的综合机构.2004—12—24.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14篇

任何事物在改革的过程中都会出现问题,受到阻力,这是新事物在发展中必须经历的过程。也只有出现了问题,才能证明改革有所突破。民族乐器教育改革也不例外,在改革发展的途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一)民族乐器教育改革中民族乐器的不纯正处在工业化进程的今天,任何事物都可以使用高科技制造出来,这对于快速发展的社会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可以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的民族乐器教育来说,就有一定的阻碍。在当今民族乐器教育改革发展的今天,民族乐器出现了不纯正的问题。在一些民族乐器教育地,大多数使用工业化生产的民族乐器,当然我们不能认为工业生产的民族乐器就不纯正,这显然是不科学的看法。可是,一些民族乐器在被生产的过程中,一味追求外形的漂亮,而忽视了最初民族乐器应该有的纯正音色。在视觉时代的今天,在民族乐器教育改革中,为了追求民族乐器演奏时的美观,过度的在民族乐器上增加不必要的装饰,也导致民族乐器失去了纯正的音色。

(二)民族乐器教育改革中抹杀了民族乐器的特点我们说,任何事物都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成为新的事物才可以被时代所接受。但是,却忽略了一个问题,经典的事物在任何时代都会受到人们的欢迎。民族乐器教育改革中为了追求民族乐器的新颖性,抹杀了民族乐器的特点。殊不知,民族乐器就是以其传统和经典才被人们所喜欢。民族乐器教育改革并不是为了改变民族乐器的原有优势,而是结合其特色融入于时代的发展。但是,有些民族乐器教育改革却出现了抹杀民族乐器特点的问题。瞎子阿炳用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因为其悲怆性被人们所熟知。但是,一些民族乐器教育中,为了追求宏观的演奏局面,让二胡和众多的民族乐器一起演奏,结果其它民族乐器在演奏中喧宾夺主,二胡的音调被覆盖,失去了它自有的特点。

(三)民族乐器教育改革中缺少明确的目标出现了以上民族乐器教育改革中过度市场化和抛弃传统的问题,是因为民族乐器教育改革缺少目标和动力,没有设立一个明确的改革目标。民族乐器教育中的改革总是发现民族乐器教育缺少什么,就补充什么,哪里做的不对就改哪里。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民族乐器教育就进行什么样的改革。这样的民族教育改革发展路途违背了教育的最初目的,民族乐器教育改革的本质目的就是教育和培养可以吸收和传承民族乐器文化的接班人,进行市场表演都是为了检测学生对于民族乐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希望更多的人对民族乐器有所了解。但是,一些民族乐器教育却本末倒置,在教育改革中以市场化的表演为民族乐器教育的目的。这显然是因为民族乐器教育改革中缺少明确的指导和目标。

二、民族乐器教育改革创新解决之策

民族乐器教育改革出现了以上问题并非是偶然情况,我们只有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解决,就能让民族乐器教育改革取得成就。在进行民族乐器教育改革问题的解决时,我们还有寻找创新的解决之策,防止问题的反弹,或者是无法彻底的解决当今民族乐器教育改革出现的问题。

(一)民族乐器教育中保持民族乐器的本身要想解决民族乐器不纯正的问题就要保持民族乐器的本身,在这个问题的创新解决上就要借助国家和政府的力量。有一些民族乐器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皮鼓和腰铃。民族乐器教育在进行这两样乐器教学的时候,向学生们介绍乐器的来源和历史文化性,首先从学生层面杜绝使用不正规乐器生产商所生产的民族乐器。再者,国家和政府可以出台政策,对民族乐器的生产有着明确规定。例如,民族乐器要保持它的纯正,在添加装饰的同时,不能够影响民族乐器的音色。民族乐器教育中更加要注意教育改革的影响性,不过分渲染乐器的外表,让学生们养成只重乐器外表,忽视乐器本身的坏习惯。有了政策的支持和重视,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创新的解决民族乐器教育改革中民族乐器不纯正的问题。

(二)民族乐器教育中继承民族乐器的优良特点我们的祖先在创造民族乐器的时候,是因为生活的单调,需要在生活中增添一些乐趣。每当有重大事情发生的时候就用乐器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这是民族乐器的来源。所以,民族乐器教育改革中要继承民族乐器的优良特点。创新的解决之策就是加强学生优良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使中职的学生们意识到,不同的民族乐器可以表达不同的情境。避免了为追求乐器演奏的规模而忽视民族乐器特点的问题。民族乐器都有自己的音调,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音调。创新的让学生们学习优良传统文化和精神,懂得喜庆的场面使用高昂音调的民族乐器,悲恸的场合使用低沉音调的民族乐器。

(三)民族乐器教育中设立创新的改革目标解决民族乐器教育改革中缺少明确目标问题的创新之策就是激发教育改革动力,建立教育改革新目标。民族乐器教育改革应该以民族乐器的本身和特点为重,传承民族乐器知识和技能,让民族乐器文化在世界乐器中独领。达到这样的民族乐器教育改革目标就要加强系统性的科学理论研究,研究民族乐器的历史文化背景,有根据的向人们介绍民族乐器。还要在民族乐器教育改革中培养创新性的人才,让产、学、研协调的配合。设立创新的改革目标,投入资金支持优秀民族乐器教育改革,让大众了解民族乐器的魅力,为民族乐器走向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总结语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15篇

我国学习英语的时间较短,从近代开始算起一共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实践,在这一百多年间由于政治环境的变化,不同时期的基础英语教育均存在一定的历史特征。建国以前,在部分国立学校与外国人办的学校里,很多学生往往在中学毕业的时候英语水平已经达到了较好的程度。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变化,英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被排除在教育体系之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北大著名英语教育专家杨周翰撰文指出:“以目前北京大学英语系英语水平比较而言,大学三年级的英语水平只相当于30年代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水平。”以当时北京大学的水平比较而言,英语水平尚且如此,其它学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可想而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既需要一大批英语人才,在这一时间内我国基础英语教育获得了高速地发展,一大批优秀的英语教师投入岗位,大部分中、小学开设了英语课程。并且,很多从事基础英语教学的教育工作者也开始逐步以辩证地眼光看待基础英语教育改革问题,这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

2当前我国基础英语教育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英语教育偏离素质教育轨道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应当成为文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英语教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忽视,这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损失。通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基础英语教育在以课程授课为主要形式的引导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教学技巧、教学成果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均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部分学校的教学方式不能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为主导,英语课程素质性得不到体现,学生的英语语感与英语思维能力受到了桎梏。同时,国内很多学校在教学评价体系上过于唯分数论证,基础英语教学不能以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为主,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涌现出一大批“哑巴英语”,这同样也是过于重视英语考试分数、忽视英语技能性的重要体现。基础英语教育在学生英语学习生涯中占据着引导性地位,如果不能再这一时期掌握合适的语言学习技能,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近年来,国家不断提倡素质教育,希望从根本上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基础英语教育工作由于教学技巧的缺失,很多教学成果无法进行推广与实施。此外,基础英语教育在教学实践存在着“重考试,轻实践”的发展趋势,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这一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教育过程中课程设计、教学主体、授课方式等安排的滞后。

2.2过于忽略中西语言文化差距

基础英语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表达的作用只有在跨文化交际中才能得到体现。要想达到这样的标准,不仅要求学习者在发音、语法等纯语言词汇不断进行训练,还需要对中西方文化因素进行分析。当前,我国的基础英语教育过于忽略中西语言文化差距,单单进行纯语言的训练,这不仅造成基础英语教学者的教学观念偏差,让其仅仅认为基础英语教育的作用在于语言知识的灌输,从而忽视语言文化的重要性。近年来,国内部分英语专家对于中西语言与文化教育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基础英语教育过于忽视语言的社会环境、得体性等因素,使得学生在掌握语言系统与用法上实际应用能力较差。并且,部分基础英语教学者由于担心语言文化教学会耽误主体课程的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学生的课程负担,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忽视或放弃这一语言教学环节。其结果导致学生在不了解中西语言文化差距的背景下,形成了很多的“中国式英语”,在网络上这种“中国式英语”(简称Chinglish)不仅造成了跨文化交流的障碍,还使得外国友人形成了许多误解。基础英语教学者需要改变教学过程中的偏差,不仅要进行语言知识教学,将单词、语法、词汇等知识教授学生,还需要进行语言文化教学工作,特别是对中西语言文化差距需要进行重视。基础英语教育改革中,语言文化教学需要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这也是跨文化交流最终获得长足有效发展的关键性步骤。

2.3基础英语教学方式过于滞后

在很长的一个时间段内,基础英语教学主要依靠教师、粉笔、黑板、书本等教学方式,随着智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基础英语需要从传统的学科教学方式进一步转向现代的智能教学方式,单单依靠教师个人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然而,由于师资水平、教学投入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国内很多学习的基础英语教学方式仍然过于滞后,学校在对课程资源的投入力度上缺乏人力、物力、财力以及资源共享的支持。基础英语教学的教学工具可以分为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广义上缺乏师资、财力投入,狭义上缺乏课程资源,尤其是在与基础英语教学息息相关的图片、实物、模具、录像等方面,很多学校仍未进行普及。在课堂资源方面,部分学校虽然拥有价值较高的课程资源,但由于共享体系的缺乏,未能在大范围内进行推广,这也造成了很多学校课堂上虽然拥有先进的教学工具,但课程资源跟不上先进的教学工具,实际的教学效果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很多学习对于基础英语教学方式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在教学研讨上存在诸多的不便,对这一问题的完善也需要在改革中得以体现。

3我国基础英语教育改革主要完善措施

3.1加大素质教育应用力度

针对基础英语教育费时较多,但收效较低的问题,在改革中必须要坚持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要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教学成果、教学方式加大素质教育的应用力度。素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事关教育教学工作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石,基础英语教育改革需要将素质教育改革方式作为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在素质教育观下,基础英语教育改革需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的主导思想,要进一步打破常规的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将以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进一步转变为以技能、语感以及思维的教学理念。同时,不仅仅要帮助学生掌握传统课堂上的知识点,还需要培养学生对于基础英语的综合语言技能与掌控技能。具体教学理念改革措施可以分为先以教学思想改革,突出学生中心为第一步,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不断转变教学理念为第二步,加强知识掌控能力,提升综合语言技能为第三步,这样才能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理念在基础英语教育中的应用。此外,还需要对语言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要尊重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在改革中不断注重“过程教学”与“情景教学”,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学生的培养不能仅仅兼顾知识与技能,要对道德观念、综合素质、学习方法、学习理念、文化底蕴等进行正确地引导。总而言之,加大素质教育理念应用力度就是要全面突破传统课程构建的思维体系,进行全面的基础英语教育改革创新实践。

3.2重视中西语言文化差异

在基础英语教育改革思路中,重视中西语言文化差异不仅要从教学思想中得以体现,还要通过实际的应用途径进行完善,具体的改革应用举措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宏观教学管理,进一步完善基础英语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不仅仅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导方向,也是教学检查的重要依据。当前,基础英语教学阶段中阶段测试、学期考试作为检验教学成果的主要手段,但为了进一步体现中西语言文化差异特点,需要从根本上制定出语言技能检测方式。在教学大纲中可以进一步明确与细化文化教学理念,同时细化对语言运用能力与文化素养的具体要求,对于英语交际能力要进行突出体现。第二方面要不断加强英语文化教学的教材建设,教材建设要以适用性与实际性为主要准则,需要体现出丰富的思想性与教学性,严禁出现中文思想与英文形式的基础英语教学形式。教材改革中还需要对难度进行细化,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制定出合理的教材规划,避免因教材难度过大造成教学成果的损失。此外,第三方面要在基础英语考试中加入检测语言运用能力与语言文化知识内容,成绩标准需要与跨文化交际进行深层次的契合。第四方面要在改革中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基础英语教师除了要掌握英语的基本教学方式,还需要深入了解西方文化,这样才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应用。第五方面可以在改革中尝试在基础英语教育阶段开设英美文化选修课,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文化差异的跨文化意识,这些选修课可以以交际文化为主,知识文化为辅,在专业、课程、课时上不进行大纲限制。

3.3增强教育课程资源效率

新世纪以来,教育部对于英语课程标准进行了重写划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学科知识关注,进一步将学科发展定位与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在改革中,积极开发和利用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已经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实现基础英语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重教育课程资源的必要性与针对性、实效性与经济性、整合性与共享性等原则。其中,必要性与针对性主要是指通过对课程资源的自主创新,并不一定需要每一位教师都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以实际的课程目标与课程资源利用为主。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课题及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制定出针对性不同的课程资源。对于基础英语教育低年级阶段,可以以图片、TPR等多媒体形式激发兴趣、营造英语学习气氛,对于初中高年级学生应当以提升语言能力、语言文化素养等课程资源运用为主。实效性与经济性原则主要是指在促进教与学资源利用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拓宽思路,对于课程资源可以进行改编利用。我国现阶段的基础英语教材体系需要进一步体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教师在充分挖掘教材体系优势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整合、利用新的课程资源,在这一方面可以进行大胆的教学尝试。整合性与共享性原则需要教师按照具体的图片、文字、活动等标准,根据实际的教学课题与教学目标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对其中优秀部分进行针对性地丰富创新。共享性则体现出优秀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样不仅可以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基础英语教育的教学质量,对基础英语教育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改革意义。

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