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课程整合论文范文

课程整合论文范文

课程整合论文

课程整合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理科课程;整合

一、运用积件思想,寻求高层次整合方法

目前,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这个领域中,市场上已有一定数量的理科教学软件,但能够真正适合教学的却不多,加上教师自制课件的水平又不是很高,很容易造成“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因而寻求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开发和应用的新路子——积件思想应运而生。积件“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软件系统,它包括带有学科特色的教学平台和多媒体资料库,师生可以根据教与学的情境和教学平台,选用、增删、修改已有的软件,或方便地制作新软件,为教与学服务。例如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全国中小学计算机研究中心联合从国外引进的数学几何教学平台《几何画板》,它不仅为教学几何教学提供了方便,而且也非常适用于物理中的力学、光学课程教学。又如《CSC电子备课系统》、《天翼全景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等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版都是面向师生设计的新一代大型集成化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理科教学平台,它们集众多教命令家和优秀教师的科研成果及教学经验于一体,为提高教学质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办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必要的手段,它们界面简单,容易学习,直观好用,充分体现积件思想,很受师生的欢迎。

在素材资料库的建设方面,中学理科教师应该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先行者。目前许多教师在Internet网络上已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把自己制作的课件、教案、论文等放在该网站中,同时还把其它网站已有的课件通过链接功能融合到自己的课件里,以“搭积木”的形式,把教学实践过程中制作的每一个课件链接起来,通过长时间教学的积累,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课件体系。这样其它教师和学生也可通过网络共享自己的课件,克服了传统的“软件包”形式的课件不能共享的缺点,提高了课件资源的利用率,充实了网上学科资料库。教师和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网络终端通过Internet网络来访问这些网站,进行教学的探讨和巩固性学习。

运用积件思想,走素材资源库和教学平台相结合的新思路,是软件开发和应用走出目前困境的有效方法,也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高层次整合的有效手段。因此学科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运用积件思想,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下的网络、多媒体信息资源库和教学软件,从中选取适合自己教学需要的内容来制作课件,从而适应不同教与学情境的需要,彻底改变教学

软件在设计、开发和使用上的相互分离的局面,使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课内或课外的运用朝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这一更广阔、更深层的方向发展。

二、构建模拟实验教学模式,发挥演示实验、虚拟实验室功能

1.信息技术与中学理科实验教学整合,发挥演示实验作用

中学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均是实验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中学理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理、化、生课堂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实验材料、危害程度等条件的限制,实验效果不如人意。而采用模拟型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模拟一些重要的在目前条件下难以完成的实验,弥补常规实验的不足,提高实验的演示效果。

例如,做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若用常规仪器按传统实验方法进行演示,由于常现实验仪器和环境的限制,蜡烛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影像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现象不是很明显,误差较大,致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不甚理解,并产生迷惑。此时如改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情况,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利于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概念的形成。

由此可见,通过信息技术与中学理利实验的整合,可以突破常规实验条件的局限,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的、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使之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并与常现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形成概念、获得新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验技能。

2.运用网络技术支持下的虚拟实验室,发挥学生自主探索性实验作用

在传统的理科实验室,由于怕发生意外和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失,许多实验中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了诸多限制;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结果往往和理论不一致,甚至出现相反的数据;有些实验材料的选用和实验产物的排出,有悖现代环保意识。这一切无不暴露出传统实验室的弊端。

网络虚拟实验是在web中创建出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物件环境,其中每一个可视化的三维物体代表一种实验对象,学生可通过鼠标的点击及拖动操作,进行虚拟实验。这种虚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开放性操作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虚拟世界的真实体验。信息技术与理科实验教学整合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自主模拟实验,归纳、总结、抽象成所需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并促使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学生在网络技术环境下进行多媒体虚拟实验操作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网上人机对话,一边操作,一边网上畅游,或与其它同学交流、讨论、获取新知。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观察。进行虚拟实验,从而掌握学习方法。

三、构建探索研究性理论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探索研究性理论教学模式依托由信息技术支持的网络环境,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地收集信息、交流讨论、总结归纳、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生物教学中的《克隆技术对人类的影响》课题,克隆技术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是与高中生物密切相关的科学问题。克隆技术在农业、医学和社会生活各方向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问时也存在着过度和滥用的问题,以及由此所引发的一些负而的社会影响。这一研究性课题旨在提高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关心未来的思想意识,并在学中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过程中,培养其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

四、利用网络资源,增进课堂教学效果

进入网络时代后,网络环境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信息素养。网上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的特点,例如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可谓是一间完整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库,它为我们提供了同步教学、优秀课件等多种资源,且处于动态的更新之中,通过了我这些优秀课件、优秀习题,再作进一步的组织加工就能设计出适合自己风格的课件,为提高课堂教学正效果服务。

例如,在物理中《浮力》的教学时,须向学生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先设想一个立方体浸没在水中,它的六个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它的左右两侧面、前后两侧面,受到的压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只有上下两面由于深度不同,受到的压强大小不同,压力也因而不相等。浮力的产生是由下表面受到水的向上的压力和上表面受到水的向下的压力差。但如果使用语言和文字向学生讲授向上向下压力差时,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对整个过程反映比较茫然。可通过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物理课件库下载相关课件解决这一难题。该课件以动画的形式慢镜头表示前、后、左、右的压强、压力相等,小木块保持不动,但加载上、下表面压强、压力时,小木块慢慢向上移动。活泼的动画效果、直观的图形,快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为讲授下一节阿基米德原理打好理论基础,而这一切是传统教学难以做到的。总之,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由此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正效果的目的。

五、扩大信息来源,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1.了解学科发展形势,及时把握教学动态。理科学科发展较快,通过Internet网络小的权威网站查看有关学科发展动态,可以做到紧跟形势,在学科教学时作出及时的调整。对于理科学科,必要的习题也是必要的,但订购的习题集往往又存在着题型偏旧、信息过时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网络这一信息资源,从权威网站或重点中学网站上的试题库中下载最新试卷,用来给学生作测试题和平时练习。这些题目往往题型新颖、信息准确,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有着很大的帮助。

2.增进学习交流,提高教学水平。网络的交互性给教师互相学习交流提供了机会。教师可以一方面利用E-mail。与有关专家进行交流,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参与网上的教师继续教育和一系列教育网站的教育论坛。如在中国名师教育网上可以与重点学校的名师专家探讨学科教育应培养怎样的人才,在中国园丁网的教育论坛可以与各地的同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学科教学改革的看法,通过网上学习交流,达到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目的。

总之,信息技术应用于理科教学,对传统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的冲击是非常之大的,但它并不排斥传统的理论、实验教学模式,实际运用中应把它们两者辩证统一起来,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理科课程教学的科学整合。通过整合激发学生对理科学科学习的兴趣,课堂内外参与意识会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会加深,尤其是实验教学,学生的实验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均会取得长足的进步。同时,信息技术与理科课堂教学的整合也能鞭策教师进一步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发展更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邓鸠洲,浅析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性建设研究[J]中同电化教育,2002,(8)

[2]李友兴,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1,(3)

[3]秦力,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02.(6)

[4]管长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州探[J]。中小学电教,2002,(9)

课程整合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情境---探究模式,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整合

目前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根据利用方式的不同,可将分为三种基本方式:

①L-aboutIT方式: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

②L-fromIT方式: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辅助工具

③L-withIT方式: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

在中学范围内大多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辅助工具,应用的模式为“情境----探究”模式,基于课堂的“情境----探究”教学模式包括创设问题情境(思考、讨论、形成创意)、实践探索、意义建构、自我评价几个基本环节。这种模式适用于课堂多媒体教学环境。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引起学习者对问题的思考。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学习资料,形成创新性问题的解决思路,并在实践中探索问题解决的具体方法,最终实现问题解决.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法会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从而达到建构主义理论所要求的对知识学习的自我意义建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习者对问题解决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发现不足与成效,以便在后续问题中改进与提高。笔者根据自己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方法的理解、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化学学科课程教材的分析,在进行“原电池的原理及其应用”教学中应用“情境----探究”模式巧妙地将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进行整合。下面介绍一下整合时“情境----探究”模式的具体运用。

笔者采用powerpoint为基准,在某些内容处插入影片和声音等解决了传统教学的一些问题。在引入这一课题时用一张画面情境让学生观察画面,然后讲述图片背后的故事。故事的内容为:在伦敦上流社会,有一位贵族夫人格林太太,幼年时因蛀牙补过一颗不锈钢的假牙。不料后来,她又因为车祸掉了一颗牙,为了显示她的富有,她装了一颗黄金假牙。自此以后,她就经常出现头痛、失眠、心情烦躁等症状。更奇怪的是,众多的医学专家为她检查后,都找不到病因,这位夫人整日感到精神萎靡,找遍各大医院会诊也不见效果。后来是一位化学家为她开出了一张处方解除了痛苦。这是一张什么样的处方呢?它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处方……

在学生进入了以上的画面情境和故事情境时就会思考一些与这堂课的内容相关的一些问题----这位贵族夫人为什么有这样的病症呢?此时他们的思考可能非常的不成熟,很急切的想知道为什么?这时教师再进入主题。在教材一开始有一个演示实验,这个实验最好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调动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是传统教学的优势,多媒体教学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一些化学演示实验原则上只要无污染的都应该在课堂上演示,而不能通过课件演示,因为这样是达不到效果的。我们只是利用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在讲述原电池原理这一重难点时,采用了一个用flash制作的动画,动画的主题是锌铜—硫酸原电池的微观反应原理。

(学生观察第一幅画面后根据预习的情况、课外资料的搜索及教师的引导思考若电路闭合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境?)

动画体现的变化在于:电路从开路到闭合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前者没有什么反应发生,而闭合后,可以从动画中显示电路中的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有电流通过,不难得出结论是锌片有电子流向铜片,有两个电子流向时同时游离一个锌离子,铜片上则有两个氢离子得到电子形成氢分子。学生通过动画看到了原电池的微观反应,印象深刻,加深了对原电池原理这一重难点的理解,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这是传统教学中无法比拟的。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最初自己思考的现象和实际的情况进行比较,得出自己在哪部分还有欠缺即对自己进行评价,教师也在此对学生进行评价。又如在介绍酯化反应时可以用flash制作乙酸和乙醇的分子模型,用动画演示反应的微观变化后,从反应物渐变到产物乙酸乙酯和水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加深对酯化反应原理的理解,在介绍酯化反应的实质时可以先让学生思考这两种反应物是如何脱水的,学生根据自己对两种反应物的结构判断可得出初步的结论。待思考后再观看另一个动画,其实就是在前一动画的基础上将乙醇中的O原子换为另一种颜色代表O-18,其他的内容不变,在播放动画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O-18的目的产物,学生很容易看出“酸脱羟基醇脱氢”这一实质。这样我们就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使学生获得了比传统教学中的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启发。

在介绍形成原电池的条件这一部分时,则可以设计实验情境,用画图软件设计几个实验装置图,让学生根据装置图进行实验探索,得出形成原电池的条件,学生在这种探索过程中得到了实践,并在内心形成自己的一些观点。这也充分利用了实验探索手段来代替传统教学中的枯燥的文字叙述,学生通过用电流计测定很容易得出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更主要的是学生在这种教师创设的实验中有所收获,学生可以评价自己,看自己能否很好的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教师也可以评价学生如实验的操作是否规范等。

在学习了原电池的原理和形成条件后再让学生思考那位贵族妇人为何出现病症,这时学生很容易根据原电池的原理解释,还可以开出一张有效的“处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的思考学习解决了课题引入时情境中的问题。

课程整合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学改革信息化

自信息技术世纪末大普及、大飞跃以来,人们所勾画的信息、知识初见端倪,教育领域要求全面开展信息技术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为此,全国各地均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此教学硬件条件的改善,投入之大,实为各学科之首。但是,一些软件要素必须紧跟上去,信息技术教育的效果及真正作用,其中也包括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才能快速地见成效。那么这些软件要素是什么呢?

一、对信息技术课的作用和地位正确认识

1、信息技术课是学生新的方式的支撑。信息技术课不同于机专业课。计算机专业课是软件说明书的教学,注重的是计算机专业知识深度的与进一步开发;而信息技术教育是教"信息的信息"而非信息。何为信息的信息?它实为信息的综合处理的信息,它应涵及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创新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方面亦是信息课教学的核心,即:在传授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应用教育技术培养受教育者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创新信息的能力,并逐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信息工具的实践,将这些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让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象橡皮擦那么好用的工具,从而形成人的一生的品质(即信息素质)。这也是其它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以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欣然接受的一种支撑。

2、信息技术课的增设更是一种新的文化。它是教学的发挥,它必然会引发教学观念、教学设计、课堂结构、教学、教学艺术、学生参与等一系列的思考与探索。信息技术课与其它学科充分整合,教师的教学上利用多媒体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信息丰富而不繁锁,让学生开拈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能力。这种教学过程本身也是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的一个过程。

3、信息技术课的引进更是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延伸。它所直接引起的是教学设计、课堂结构的改变,为适应这种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势必引起变化。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优化的教学环境将方便教师学习、教师备课、教师的创新和制作CAI,必然更有利于各学科与信息技术的充分整合。当然,这种教学资源的丰富和教学环境的进一步优化还需要一种良好的管理机制,这也是信息技术人员(不一定是教师)的份内工作。

由以上三点,大家应该明白信息技术课的增设,并不是仅仅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而是整个现代化教育进程的先锋,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探索未来教育模式的先导。所以,学的对象不仅仅是学生,还应包括全体的教育工作者。所以信息技术课不应放在一般所谓的劳技副科地位,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及其任课教师的地位应被提升到较重要的地位来。对这门课程的考核也不应只是技术上的解决能力的考核,而是是否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这个工具的能力的考核,这才更有利于各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促进整个教育现代化的进展。

二、对学校信息化工作的管理水平差

各学科与信息技术的充分整合就是一种教育的现代化手段。那么实现这个现代化教育的任务是不是只在于信息技术课教师身上。现在很多学校的信息技术老师都在抱怨:我们象什么?象个消防员,那有险情就往那上,纯粹一个打杂工、修理工、服务员,一到教学评比活动,课件制作、安装找他,连多媒体教室不懂得用也找他,象个"全陪",领导在校园信息化建设上还是找他。这就在于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和管理上存在不足。笔者就以上现象提出几点建议:

1、校长和教导主任必须对整个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进程有个明确方向和规划,并对其主要信息工作人员进行优化管理、明确分工、协调合作,组成信息技术课教师队伍的良好结构,提高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和管理水平,所以也应接受不同程度的信息技术或信息文化的培训。

2、要逐步对非计算机学科的教师进行辅助教学方面的培训,设有计算机教室的学校要对本校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使其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知识和技能。这不仅有利于各学科教师能够独立完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备课工作,使各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成为一种日常备课工作,避免只在教学评比时才找个助手来应付了事;也减少信息技术教师的负担,以使其有更多的时间考虑如何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如何为学生和全体教育工作者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更优化的教学环境,以带动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3、要增设专职机房管理人员,并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提高,使之掌握机器维护和机房管理的基本技能,确保本校各项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及整个校园信息化工作的正常进行。

4、对购买现成软件具备的教学资源以及本校的课件、试卷等应进行分门别类地合理管理,并让各科教师丰富资源库提供操作简单的介面和方便的途径,因为每个信息库的资源都是不断、不断丰富、不断更新、不继充实的过程,所以必要时可以增设一个专职的校园网络管理人员。他的职责不仅是对整个校园网络的建设和改进,还必须为各种资源库进行高效管理,为全体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真正体现网络的方便。

5、,存在的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人才缺乏,人才流失严重,待遇偏低,常视为非教学人员,不被重视,信息技术教师接受再培训机会少,参加培训的档次低等等。目前,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资源的管理与开发已成当务之急,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计算机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解决了以上两大问题,也让我们清楚地认识了信息技术课的增设并非单纯的一门灌输技术知识的课程,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一种信息素养,也是一种习惯。要培养这种素养,我们就必须为其创造实践动手的学习环境。就好比在美国学和在学英语的环境不同,在美国学英语就要容易得多,环境不仅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并将培养一种习惯,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就硬件环境建设提几个简陋的看法:

一、提供学生获取信息的硬件环境设施,如可接入互联网的开放式阅览室。这将是一个涉及面广阔,并能让学生自由遨翔的空间,能满足学生各种各样的求知欲,甚至许许多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而且高效。学生不只可以博览群书,还让他们有很多的讨论空间(BBS),发散各种思维空间。甚至信息技术课本身的技术问题也很多可在互联网上得到解决,更不用说在与其它各学科的整合过程中的信息收集和处理、交流的问题也轻易解决。一旦信息量大,思维得到各种形式的发散,整合能力而然得到提高,创新能力也因此而得到培养。当然,作为自制性较差的中学生年龄段,学校应做的限制工作还是应该做好的,所以用合适、高效的防火墙措施限制不适合中学生访问的站点还是非常必要的。

二、资源丰富、操作方便的电子备课室。如科利华电子备系统,它既有古今中外对教学法的论述和常用教学法的介绍,又有课堂教学的结构和艺术的探讨;既有有关各教学环节的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的采用的阐述,又有国内外最新教学法和各种教学手段包括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绍介。资料详尽、内容丰富、理论深刻,涉及到各学科教改的方方面面,如果你看了这?quot;书"后,你一定会在教学改革的路上迈进一大步。如果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购买整套的校园网络操作系统、校长办公系统、电子备课系统,该软件有利于整个校园现代化教育的实行。因为该校长办公系统不仅有教师、学生档案管理,自动排课等各种自动化办公;还备有题库及各科备课资源,还可以让教师智能或手动组卷。校园网络操作系统具备了学生发表各种言论的论坛,教师教学交流的空间,教师论文、课件上传功能,还有校内电子邮件以方便教师、学生、家长间的交流,甚至让家长实时查阅学生情况与学校进行网络交流。如果资金不足的学校,其实一条专线接入互联网,加上一台NT服务器,以上的校内电子邮件、备课资源及课件数据库的合理管理也能轻易实现,不过这必须增加一个专职网络建设、管理人员。

三、硬件条件的投资应以优化、高效的利用为原则,充分体现的最突出特点:软硬件资源共享。例如,学生机房的高效运作便是资源的充分利用。学生机房可以全天候开放,不仅不学生的正常上机排课,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信息技术课或其它学科获到信息,动手实践的环境。它可以充分弥补阅览室供不应求的现实情况。

四、可以增设收费校园网吧,资金也可以引进。但网吧的各种管理机制必须符合学校的职责。譬如收费、提供的服务、对学生时间安排等各种制度必须确保不影响学生正常的前提下进行运作,学校对其违反学校各种限制规定具有一定的处罚权利。这也是社会资金引进的第一步试验。

课程整合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非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071-02

一、引言

伴随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跨文化和跨国界的交往日渐增多,但由于各国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不同而产生的文化距离和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善于跨文化交际的人才更能适应全球化的需求。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许多高校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尤其需要体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上,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母语和外语即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所以我们有必要同时培养学生掌握本族语和外语的文化知识与能力。本文结合整合理论,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具体探讨了如何整合大学英语课程与跨文化交际课程。

二、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Byram(1997)提出跨文化能力,他认为跨文化能力指人们在国际交往中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异族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在跨文化交流中求大同存小异的能力问题。诸多学者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同于跨文化能力。胡文仲、高一虹(1997)对高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内容有相关论述,他们认为跨文化交际教学涉及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交际习俗与礼仪、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和价值观念,这能为跨文化教学的设计提供参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4)《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规定课程设置要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保证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求,并将选修课分为三类:语言技能课程、语言文化课程和专业英语类课程。这三类课程与跨文化交际课程相辅相成,它能培养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给优秀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平台。这使得在大学英语课程群中开设跨文化交际类选修课程有理可依。给非英语专业学生教授大学英语课程的同时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它能使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文化,真正成为能活学活用英语的人才。跨文化交际课程对学生的影响首先是它能促进英语语言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作品能在输入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促进语言技能的发展。同时,跨文化交际课程能培养学生对异族文化宽容的态度,提高人文素质。使学生能在文化体验中调节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和行为,理解产生差异的原因,养成欣赏和接受差异的积极态度,并学会处理文化定式和文化差异。

三、整合理论

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部分形成有机地联系,成为整体的过程(黄甫全,1997)。对此我们了解了整合理论,就是把不同的课程或科目,通过一系列系统的学习计划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构成具有整体效益的课程,在此课程中实现不同课程的独特价值和共同价值。我们把这一理论用于本文研究中,将跨文化交际课程作为非英语专业的选修课,使得大学英语系列课程与跨文化交际课程形成整体效益,因为它们的教学内容是相辅相成的,教学目标的方向是一致的。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英语的语言水平,又能增加学生对异国文化的了解,更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和人文素质。这样的整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需要,能满足社会对跨文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四、具体措施

到底如何将大学英语课程和跨文化交际课程合理有效地整合,本文主要从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探讨。在教学内容上,教材可涉及跨文化交际概述、本土文化、外国文化、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等。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适合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特点。英语专业学生需要系统地学习跨文化交际课程知识,比如文化维度,高低语境等。但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为了让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精通跨文化交际带来的好处,选择的教学内容要体现出跨文化交际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就教学目标的整合而言,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使得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4)。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涉及跨文化思维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它要求学生具有国际视野,熟悉中外文化和对外交往礼仪,按国际惯例从事国际活动,处理各种关系,有英语沟通和完成工作的能力(王立非,2009)。非英语专业的跨文化交际选修课并不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跨文化知识,我们要求他们能阅读和欣赏以跨文化交际为导向的英语作品,并在阅读和分析这些作品的基础上提高学习语言的兴趣、语言基本功、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增强对中西文化的了解,这些都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走向国际化应该具备的能力。英语专业的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一般贯穿整个本科阶段,非英语专业学生通常只学习两年英语,我们可参照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群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水平和需求开设适合他们的选修课,如跨文化概论、英语演讲、商务沟通、国际商务礼仪、国际商务文化等。开设时间建议在大二上学期,因为这时学生已经熟悉了大学英语的学习方法又正是学生准备四六级考试的时期,而四六级的考题又往往会涉及很多跨文化交际的知识。这能使跨文化交际选修课的开设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达到整合。就教学方法来说,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教学内容还要教会学生怎么学习,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提供机会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多元的文化环境,提高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由于学生没有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可以详细介绍与补充相关文化背景。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上提高学生知识和兴趣并重,使得整个英语学习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多媒体教学等。

从上文对大学英语课程和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整合,我们看出跨文化交际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选修课是可行和必要的。它既可以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同能力,又可增强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社会对国际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必要措施。

参考文献:

[1]Byram,M.Linguistic and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for bildung and citizenship[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10,94(2).

[2]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4]黄甫全.国外课程整合的发展走势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1997,(3).

课程整合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与开发;实践性教学模块。

为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对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进行整合与开发。课程整合指的是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做系统的考察与操作,即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研究教学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成分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由于课程整合是一个“过程”,所以它的实践形式就是一种教学模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依托和丰富的存在形式。

一、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与构建。

(一)“以岗为纲”,设置和构建专业课程。

“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的教育思想是一种新的职业观。在常规教学中,大多以大纲规定的目标为尺度衡量教学效果的好与差,所以“以纲为本”的教育思想一直限制着教育者的思维。“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的思想与其相反,它站在职业岗位的角度“以岗为纲”,通过对岗位的共性与个性的研究,制定出与岗位专业技能、专业理论、文化素质完全一致的教学纲目,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能深受一线岗位的欢迎。

1.在教学上对岗位能力四要素的要求是不同的,对知识与素养的要求是了解,然后再理解,对一般能力的要求是掌握,而对职业能力的要求是熟练掌握。

2.正确处理基本素质、一般能力与职业能力三者的关系。从短期看,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主要来自职业技能。但从长期发展看,知识与素质教育是基础,是基本功,基础不牢,专业难精。一般能力,尤其是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毕业生成长的关键能力。因此,必须长短兼顾,正确处理这三者的关系。

3.国贸专业主干课程体系设置应以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综合职业能力是由基本素质能力、业务能力、协调能力、谈判能力、交际能力、口才能力、应变能力及处理法律纠纷能力等合成。合成过程是通过每一门课程内容教学得以完成,但课程本身具有缺乏弹性的特征,即课程有自身的学科知识体系且存在时滞性,须将课程的“刚性”尽可能柔性化,增强课程的灵活性。课程的取舍或更新,都要依据职业技能、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来确定。课程整合不是一个简单拼凑过程,而是要从基础和专业课程中寻求其内在结构、内容等方面的异同点,严格以职业能力或岗位能力为主线进行整合,遵循各课程间递进式关系,循序渐进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专业技能课程体系。

(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设置的思路。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应以国际贸易行业的岗位对人才的知识与素质,一般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要求来确定,主要包括四大模块:即11国际商务英语,含商贸英语、商务英文函电、英语口语等;21国际市场营销,含市场调研与预测、营销策划、推销理论与技巧、商务谈判、经营管理等;31电子商务,含计算机操作技能、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电子单证交换技能等;41国际贸易业务技能,含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报检、报关实务、国际货运与保险、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等。这四大模块中各有众多的课程组合,而前面三个模块的课程都是为后一个模块打基础或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业务素质服务的。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避免各模块各门课程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要保证国际贸易专业骨干课程的教学不受冲击和挤占,这就必须对各模块的课程进行整合,打破原学科的系统性,避免各课程内容的重复。可将相关联的课程整合为一门课,例如,“推销技巧”与“商务谈判”就可整合为一门课,电子商务的几门课可整合为一或两门课。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中的“国际金融”课,可采取开讲座的方式,只侧重讲解与外贸紧密相关的内容。“国际商法”课程要打破原学科体系的框框,专讲其他专业课未涉及到的国际贸易法律知识,例如,WTO规则,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有关托收、信用证的国际惯例等,相关课程已涉及到了,没有必要重复开设,可采取专题讲座方式讲授一些与国际贸易业务紧密相关的国际法律知识,这既节省大量课时,又达到扩展学生掌握国际贸易有关的法律知识的效果。又例如,“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同样需要与“国际贸易实务”进行整合,删除与“国际贸易实务”重复的内容,专讲各种业务单证知识和单证制作的技能,把教学重点放到指导学生缮制业务单证的训练,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从事单证业务打下扎实的功底。另外,其他的课程也都可考虑进行必要的整合。至于如何对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进行整合,是一项具体而系统的工作,需要分别做出详尽的方案,这里不再赘述。

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开发。

依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和“以岗为纲”的教学要求,为适应市场对各种专业人才必须持证上岗的需要,国际贸易行业先后出台了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跟单员及单证员等资格证考试制度,凭有关机构认可发放的资格证书才能持证应聘上岗的普遍做法,应指导学生积极应试,并通过相关的资格证的考试,这是应用型高校应尽的职责。专业资格证通过率的高低,这是评价一个应用型专业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为此,针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毕业前普遍要求参加有关资格证的考试,学校应组织开发有关资格证考试的“报关员资格证应试辅导教材”、“报检员资格证应试辅导教材”及“单证员资格证应试辅导教材”等的编写和组织辅导工作,并使这些教材能有效发挥指导学生应试,大幅度提高考试的通过率。这是国贸专业教师的当务之急,是学院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市场培养大批的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急需。

三、加大实践性教学比重,采用“四模块”实践教学模式。

加大实践性教学比重是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的关键。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实施来实现,课程体系由模块构成。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笔者认为国际贸易专业应配置如下四个实践性教学模块:

1.课程认识实习模块,巩固基础知识。

课程实习安排在各门专业课程内和学年中的寒暑假,主要是指专业课程内(也包括专业基础课)的实践环节,目的是使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巩固所学过的知识,把理论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例如:当讲述国际贸易政策,特别是进出口商品政策中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时,为了更好地把理论转化为实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加入WTO前后的关税变化,说明当前国际经济中“关税壁垒”日益弱化的特征,而非关税壁垒,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收集有关中国企业“反倾销”、“绿色壁垒”等情况的相关数据,分析目前中国企业面临的“非关税壁垒”的现状,并尝试提出一些对策。经过这样的训练,理论已经完全转化为生动的实践教学,学生不仅印象深刻,而且学会如何用经济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校内实习基地模块,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拟实习环境。

校内实习一般安排在三年制的第三到五学期,目的是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研究问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可以分为:

(1)课程实训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市场调研实训、国际市场营销实训、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报关实务实训、外贸单证实训、电子商务实训等。在《外贸单证实务》与《报关实务》课程中,会有很多进出口贸易的单据,教师在教学中尽量收集企业常用的单据类型提供给学生,使学生获得逼真的实训效果。同时,尽可能贴近业务和实际,收集实际的案例,这样不仅使学生有亲切感,而且非常实用,让学生学得踏实。

(2)考证实训项目。结合“双证书”制,要求学生获得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关的报关员、单证员、报检员等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对国贸专业的学生进行为期2周的考证实训,一方面利于提高学生的考证通过率,另一方面普遍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专业综合实训。《国际贸易实务实训》是集本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专业基本技能、职业素养于一体的综合实训课程。利用外贸综合业务实训计算机模拟软件系统,对毕业班学生进行为期2周的综合训练,其中涵盖了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报检、报关实务、单证实务、托运与投保、国际货款结算等多项专业技能。通过对整个业务流程的运作和全套单据的制作,让学生掌握从分析市场环境开始,到完成市场开拓,同外商建立起业务关系的整个流程。具体以进出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以具体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为背景,针对进出口贸易中业务函电的草拟、进出口商品成本核算、出口报价与还价、交易条件的磋商、进出口合同的订立、出口货物的托运订舱、报验通关、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单证的缮制、审单付汇,验货收货等主要业务为序进行训练。同时,在实训中要求学生通过因特网去寻找出口的商品和客户,自己设计产品目录、宣传网页和出口营销方案。通过这样集中的训练,学生对三年的专业知识有了系统的认识,强化了前面学过的知识,又通过这种模拟训练,培养了学生在未来实际工作中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既具备上岗就可以较好地上手工作,又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3.校外实习基地模块,为学生提供全真的实践。

实习基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协议式的,主要是同外贸企业或工商企业订立实习协议;另一种是非协议式的,主要是到一些政府的职能部门,如海关、商检局、商务局、港务局、国税局等。一方面,建立几个稳定的协议式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和外贸企业架起了一座共同发展的桥梁,既便于学生对即将从事的工作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也便于外贸企业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另一方面,也充分利用非协议式的实习基地,如组织或鼓励学生参观港口、码头、仓库、生产车间,让学生看到真正的货轮、火车车皮、大型拖车、集装箱、堆场、货物包装方式、海关监管场地等实物。鼓励学生直接找船运公司、保险公司、海关和检验检疫局咨询相关问题。

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也可归入这一模块。毕业实习的考核主要依据学生的实结,实习单位的实习鉴定意见及指导老师的不定期抽查结果加以确定。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三年制的第六学期进行,由专业老师负责论文的指导、答辩和成绩考核。

课程整合论文范文第6篇

(一)基础和临床医学相脱节、分离目前医学教学模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基础与临床教学相互脱节,各医学学科的教师仅教授自己负责的学科的知识,有的教师甚至仅仅只去了解和掌握自己学科领域的内容,没有广泛地去主动学习与自己学科相关的其他医学知识,即基础课教师与临床课教师在教学上的交流与合作少,甚至根本没有交流,基础学科教师由于长期的只讲授理论课,导致缺乏对临床相关知识的丰富、了解与延伸;临床课教师在长期繁重的医疗工作压力下,也渐渐失去了来自基础理论知识的有力支撑、深化和充实,因此出现前期基础与后期临床分离,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状况,这种相脱离的状况偏离了医学的教育宗旨,对医学教育质量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二)基础课程繁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受到影响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许多医学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几乎所有医学课程的课时也在减少(现约为20世纪80、90年代的23,每节课的时间也在减少),而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却在增加。我国医学教育目前仍以“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为主,各学科的教师强调本学科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导致教学内容和新课程不断增加,教学时间相对不足,学生自学时间减少,严重限制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培养。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造成对所学知识加以认知重组的自学时间减少,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基础课和专业课课时数太多、其他课建设不足和选修课结构不十分合理现象,影响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

(三)重理论轻实践,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较晚由于医学教育中基础与临床教师缺乏交流与合作,而且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循序渐进式教学法习惯,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学生只看重基础理论知识,看重考研和医师资格考试的分数,导致接触临床晚,实践能力低下、临床经验过少,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医学生毕业后(甚至是博士和硕士)不能很好地适应临床工作需要,不会看病的年轻医生不在少数。在我国,医学院的学生通常要学习2年左右的基础医学课程,才能进入临床进行见习和实习,接触临床的时间较晚,这就与医学教育的“四早”目标违背,即早期接触医疗服务对象、早期熟悉医疗工作环境、早期参与医学科研项目、早期深入医学专业领域。美国哈佛医学院一年级学生就要学习会见病人,设置病人/医生关系课程,贯穿整个4年,就是为了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学习医学社会问题。

二、基础临床医学

教改的国内外的一些做法美国医学院提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按器官系统、形态与功能重新组合课程,以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使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随后的五十多年间,世界上很多学校都实施了医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改革措施。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医学院最早提出围绕临床问题组织相关医学学科内容为课程,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课程模式。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医学院试行NewPath-way课程改革,旨在综合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课程内容,并加强对学生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教育。英国医学教育中心的RonaldMHarde教授提出了一个非常有用的课程整合阶梯。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ofMichigan)医学院在解剖学科和妇产科学课程上改变传统前、基础后临床的教育模式,打破二者的界限,有机结合地创建了“临床解剖学和妇女健康(ClinicalAnatomyandWomenHealth)”课程。在国内,中国医科大学进一步加强对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特别是基础医学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借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新途径”(NewPathway)课程体系,首先成立一个领导实施小组,小组组长由核心学科教研室的主任担任,原有的教研室建设制度不变。由实施小组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完成了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模块体系,并通过实验对比的方法进行了几轮的实验教学。在整合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以病例或问题为引导的教学方法,通过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学效果大大提升。浙江大学医学院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治疗药物的原则,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六门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为一门按人体器官系统进行教学的“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教材的总字数由430.9万字下降到285.5万字,课时由405学时降为320学时,减少了相关课程内容的重复,节省了教师和学生的时间精力,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值得借鉴。北京大学医学部的解剖教研室将解剖与临床相结合,开设了“临床局部解剖学PBL专题(包括胸前壁、腋窝局解与乳腺癌手术、胸腔纵隔局解与冠心病、腹股沟区局解与腹股沟疝、结肠上区局解与肝移植、盆腔局解与直肠癌、四肢局解与骨关节损伤、腮腺区局解与颌面外科、颅脑的断层解剖与颅脑CT/MRI,颈部局解与甲状腺手术、心血管系统与心血管疾病),也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课程内容和课时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提高了学生整体把握医学课程的能力。

三、建议及措施

我国的临床医学研究与国际水平有一定差距,主要是体现在观念和认知有差别。国内大多数临床医生可能会认为只要看好病就行了,从而把基础理论的学习忽视了,而国外的临床医生更重视通过与基础医学的合作来研究他们的患者,比如在病理科,几乎每天都有临床医生到病理科同病理医生研究他们所经治的病人案例。在国外一些较好的杂志也经常会见一些文章中会有临床和基础医学共同研究解决的病例案例分析。因此无论是高校的医学教育工作者还是临床医生都要在心里有一个正确的观念,那就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是医学发展的两个缺一不可的部分,而且二者是密切联系的,不可脱离和分开的,为了使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更好的融合形成一个体系,我们必须要做好教育改革的规划工作。

(一)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课程体系传统的教学课程体系可以体现医学科学的系统性、基础性、连续性,方便教学实施和管理,但是它已经不能反映当今医学科学高度分化有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有的课程的内容陈旧、重复,学生负担过重,又不能将相关学科的知识融合到一起。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采用综合化课程,以某一器官或者组织系统为基础,将相关的基础、临床医学知识相融合,利于精简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采用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模式对实施以PBL为代表的多样化主动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二)以整体备课组成员为核心,建立课程整改小组课程整改是要把相似、相近、之间又有联系的学科进行融合整改成一门或几门课程,然后进行讲课传授。我们可以在已有的集体备课组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固定的课程整改小组,小组的成员不仅要包括备课的教师,还要有熟悉基础和临床教学工作的领导、教务人员、课程规划人员。集体备课组由备课组所有课程教师组成,组长由核心课程的带头人担任,共同讨论同一器官、系统或知识点在各自学科的授课情况,共同讨论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衔接,进而整改修订各学科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改革课程,编写相关的教材,最后进行实验教学应用并由整改小组定期对整改课程的教与学进行评估。这种方式结合的团队教室成员能够经常在一起学习交流,利于突破单课程的封闭性,推动课程之间的交叉、渗透和链接,淡化各学科知识的界限,使教师形成综合性知识体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加强临床和基础医学教学的交流,既注重理论也注重实践基础医学不能脱离临床实践,二者应紧密结合。学科团队中要有既懂基础医学又懂临床医学的教师。比如在美国,一些医学院校40%以上医学基础课是由在职的临床医生授课,而在我国,大多数医学基础课的教师不是在职的医生。这种状况在教学思路和实际教学及科研中限制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交流和合作。可以组织中青年基础课教师到相关的临床科室进行几周的见习,有计划地组织基础教师到相关临床科室参与病例讨论和临床查房,以更好地丰富临床实践知识,增强基础教学的临床知识含量,不断改进基础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接触一些典型病例、开展床边教学的途径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邀请临床大夫讲解基础医学课程中的一些章节,将临床的最新成果和临床经验带进基础医学课堂,这样不但做到了基础联系临床,理论联系实际,而且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总结

课程整合论文范文第7篇

为了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尤其是语文教学情况作进一步的了解,笔者于2012年5月对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一二年级在校生做了问卷调查,样本总量为94个。下面着重关注几个问题:一是语文重要性问题。从调查结果来看,认为非常重要的占39.4%,比较重要的占59.6%,总计占99%,可见语文的重要性还是不言而喻的。90.4%的学生认为在高职开设语文课程是非常必要或必要的,其功能主要体现在(该题为多选题):40.4%的学生认为高职语文可以增加语言实践机会,39.4%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语文学习了解更多人文精神,30.9%的学生认为可以增加阅读文学作品的机会,28.7%的学生认为可以帮助提高汉语应用水平,55.3%的学生认为语文学习对旅游专业能力培养帮助很大,41.5%的学生认为有帮助。语文学科功能的多元化,在很大程度上与旅游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目标培养相契合,语文能力是旅游管理专业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二是能力培养问题。对于从事旅游管理最重要的能力,89.4%的学生认为是理解与交流能力;在“你认为自己目前哪项语文能力比较欠缺”一题中,54.3%的学生选择口头表达能力,45.7%的学生选择写作能力,只有16%的学生选择阅读能力。

从两者相较看来,旅游管理专业最重要的能力却是学生目前最欠缺的能力,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三是课程改革问题。有54.3%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强语文与专业的融合度,47.9%的学生赞同教学方法多样化,44.7%的学生认为教材的实用性应增强。在旅游管理专业语文课程内容方面,79.8%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旅游口语交流训练,54.3%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旅游文学常识。对于语文和专业教学,前者有61.7%的学生认为要增加训练机会,后者则有69.1%的学生认为专业学习要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这与麦可思调查报告提出的存在问题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不管语文还是专业教学,实践环节都是弱项,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实践环节必须大大加强。

二、高职语文和旅游管理专业的有机整合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与语文的联系最为紧密,很多核心能力培养都离不开语文的支撑。但是,就高职语文的现状来说,通用型的教材、传统的教学模式、茫然低迷的语文教师等,把高职语文渐渐地推入了死胡同。要想改变尴尬的处境,在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占得一席之地,就必须主动融入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以就业为导向,为专业服务是高职语文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趋势。基于麦可思的调查报告以及校内对旅游管理专业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分析,笔者认为,高职语文课程改革必须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与专业相融合;二是增加实践训练。本文拟从旅游管理专业入手,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就语文课程与专业整合提供一些思路。

(一)课程整合陶行知先生认为:“职业课程之配置,须以充分生利为标准。事之可附者附教之,事之可兼者兼教之,根据此旨以联络各课。是为充分生利之课程。”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充分生利”即要树立“生利”之理念,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导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根据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改变不断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所学、所知、所能与社会环境尤其是岗位需求实现最大限度的对接。因此,高职语文和旅游管理专业整合的基本思路可以作如下概括:紧紧围绕旅游管理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通过将语文教学和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与专业考证相结合,寓语文课程于专业课程体系之中,寓职业能力培养于语文课程教学之中,开发符合现代职教理念的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特色的以行动为导向、项目为载体的项目式课程,注重实践训练,强化旅游人文渗透,使语文课成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岗位平台课程,发挥类似于专业基础课的作用,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教材整合统观高职现用的语文教材,主要以经典文学作品选读为主,一定程度上能起到人文熏陶、陶冶情操的作用,但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一无针对性,二无实用性。本校旅游管理专业问卷调查中一项关于“不喜欢上语文课的原因”,有31.9%的学生认为教材没有新意,52.1%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陈旧,18.1%的学生认为对专业没有帮助。再看旅游管理专业的《导游基础知识》《导游服务技能》以及导游考证实训等课程内容,其中涉及很多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训练,这些可以成为教材整合的基础。

教材整合可以挖掘语文现有教材的职业元素、专业因子,找准与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相关度高的教学内容,巧妙地将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纳入到语文能力培养的轨道上来,实现语文教学与旅游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对接。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需要,把语文内容以及上述的专业课程相关内容化整为零,打破传统模式的课程组织方式,将纵向的学科体系变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横向课程结构,从岗位需求和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提炼、重组后,再适当糅以地方旅游资源文化等内容,按照认知规律编排内容体例,形成集旅游文学、旅游考证、旅游能力训练、旅游应用写作等于一身的内容实际,实践性强的旅游管理专业语文教材。语文课程与专业合二为一,充分体现旅游专业语文课程的专业化和唯一性,贴近岗位需要,强化能力训练,突出职业特色。

(三)实践整合高职语文与旅游管理专业进行课程整合,除了教学内容的相互融合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增强课程的实践性。无论从麦可思公司的跟踪调查情况来看,还是从我们校内旅游管理专业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加强实践环节是首要任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分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校内实践主要以考导游资格证书为重点进行一系列的能力训练,校外实践则重岗位适应和职业能力提升。旅游管理的职业能力,例如景点讲解能力、导游能力、旅游审美能力、旅游应用文写作能力、旅游产品的整合、开发、销售能力等几乎都是语文能力的综合表现,因此加强语文课程的实践训练能有效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在实践环节的设计上,高职语文可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和岗位情境,按照技能训练的特点构建项目式课程,设置如景点导游讲解、岗位临时语境的交流和沟通、旅游产品的推销等等着重口语交际的训练,尤其在项目设计上,完全可以与上岗证书融合,与岗位实际融合,努力使学历教育与终身教育相衔接,把语文课上到实训室、上到景点景区,上到企业单位,让学生们体会到学好语文就是学好专业,这样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师资整合语文课程改革的推动者和实施者是教师。让语文教师了解专业、深入专业,并结合专业需要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开展语文教学是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新的职教理念,了解职教改革的趋势,明确职教改革的方向,积极融入到专业建设和改革中去,使语文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发挥作用。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规划,选择自己感兴趣或是适合的专业进行“转型”,在通识语文的基础上,开展专业语文的研究与实践,把自己塑造成“专业型”的语文老师,既懂得专业,又擅长语文,并能将语文知识与能力和专业有机地整合起来,通过项目式课程的实施,推动学生语文能力向职业能力的快速转化。同时,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应当看到语文教学在专业教学中所起的不可估量的作用,主动加强与语文教师沟通与交流,同时邀请语文老师参与到课程体系、教材开发、实训开展等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作用,不断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结语

课程整合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优化;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合理科学地运用多媒体,可以把静止的、呆板的文字、画面转化为鲜明的视觉、听觉、动感形象,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密度,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义,对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达到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从而优化语文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1 恰当融入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父母的督促和教师的简单说教。如果连学习的兴趣都没有,怎么会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呢?怎么能够在有限的时空、有限的能力局限下有所创新呢?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在兴趣、爱好的促使下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尽管自己的阅历还浅、知识还贫乏、能力还低下,但他们会努力去追求,努力地去完善自我,甚至会干出不平凡的惊人的事情来,真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被实践早已证明得出的结论。因而教学中如何拨动学生的“兴趣”这根弦,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在教学中恰当融入电教媒体,收到较好了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为质疑、探究、创新提供条件。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根据创设成功教育情境的需要,精心设计、剪辑、制作,使课件展示能充分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再现美、创造美的重要学科。如果课堂上,老师仅仅依靠粉笔、黑板和嘴为媒体,很难让学生进入课文描绘的美境,很难让学生产生丰富而真切的情感体验。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熏陶感染,丰富自己的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认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课文中的插图、文字、英雄人物、爱国将士、模范群体、壮丽河山、自然风光活灵活现的展现给学生,用语文教材中的语言文字美、人物形象美、人物心灵美、作者感情美、道德情操美去熏陶感染每一名学生,引导学生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美的享受。在课堂上,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重要词语以及句子的含义和感彩,引导学生全面感悟和理解课文内容中的山光水色、日月风雨等自然环境美,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人文景观美、人物形象美、学校生活美、家庭生活美、社会生活美,引导学生想象和借鉴课文中的语言美、意境美、感情美、艺术美,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3 巧用多媒体资料,培养写作兴趣

学生作文普遍患有“畏难症”,而每周的作文指导课,尽管教师针对写作要求,进行了反复提示,启发引导,学生仍然是“无话可说”。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应该有与文章相关的感情表象,它主要包括学生生活中积累的材料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以获取的亲身感受,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前,必须对社会生活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获取清楚丰富的表象。然而由于学生社会阅历浅,社会生活体验少,因而造成无从下手的局面。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借助投影、幻灯、录像、录音及课件等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真实、形象、直观的观察材料,创造观察的最佳情境,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与平时亲自经历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即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打开学生的感官的窗户、思维的闸门,学生写起相关作文就会得心应手,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4 语文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

计算机进入课堂,给学生获得知识和信息带来极大的方便,不但丰富了课堂内容,活跃了气氛,增加了教材的信息量,还解决了许多传统教学手段上无法解决的难题。显然,依靠信息技术来服务教学有着明显的优势,但也应充分认识到:不能完全地以现代手段代替传统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时刻清醒地认识到,教师才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主体,计算机是助手。以往有些教师运用演示式的课件实际是以灌输传授式进行教学的,而且使用的是没有很好设计、单纯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或电视录像片。例如,有些教师在制作、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将课堂上要讲的教材内容、问题、答案和板书等都打进课件,课堂上就抓住个鼠标一点,到下课就完了,教师连一个板书都不用,要提问题点一下鼠标,要讲答案又点一下鼠标,完全依赖计算机,使教师在课堂上失去了地位和作用。其次,语文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使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等直观、形象、立体的综合效应在语文课堂中充分发挥作用,让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智能化、网络化等方面的强大功能在语文课堂中得到开发。而不能仅是“板书”搬家,把写在小黑板上的内容挪到幻灯片上;或仅是书本和作业本搬家,把学生读纸制品的书、做纸制品的练习册子,变成从计算机屏幕上读书。因而也失去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活力,容易造成“机灌”的灌输式教学,也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最后,在语文学科运用信息技术的实践中,我们要明白:多媒体技术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但它终归只是一种提高语文能力的辅教学手段,只是为学科课程服务。我们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让它凌驾于语文学科之上,而要看到它的优势与不足,让它与语文学科有机融合,更好地进行教与学。

总之,经过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只要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找到它们与教育规律的契合点,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一定能为语文教学改革开辟一条新道路,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素质和优化语文教学,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拓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 《中小学电教》

课程整合论文范文第9篇

(一)学时缩减在高校课程学时都在缩减的大环境下,建筑力学学时也被压缩了三分之一。在面临课时减少的同时,授课教师还必须完成大纲教学要求,所以打破课程之间的界限,大力调整课程的内容编排,提高建筑力学课程的整合力度和教学效果是我们当前的紧迫任务。

(二)教学内容重复高校里不同课程由不同的教师授课,当教师之间缺乏沟通,课程之间就会出现内容重复。在理力中,力学物理基础与大学物理课程相关内容重复,有些同学习惯于用老方法解题,从而出现新知识无法消化吸收。再如理力中的桁架、材力中的单位荷载法以及简单超静定结构都与结力有重复。这样在已被缩减的学时中人为的造成了学时浪费。

(三)三大力学各自为阵虽然理力、材力和结力都有教学大纲作指导,但基本上由任课教师自行把握内容的深度和侧重点,为教而教致使三大力学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链,学生只能就题解题,根本谈不上联合运用三大力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课程体系不尽合理理力的教学进程大多以“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平面任意力系、空间力系”为主线,且每种力系都是按“力系简化、平衡条件、平衡方程”的次序讲解。这种知识体系重复内容多,花费学时多,不利于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材力、结力教学进程中也存在同样问题。

(五)实践环节薄弱实践环节不断压缩,只剩下4学时材力实验,大大削弱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且都是理论验证性实验,没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建筑学专业实践环节安排了很多软件的学习运用,但就是没有安排力学软件的实践。实践环节的削弱,致使学生模型做的漂亮,但在结构上根本站不住脚。

二、建筑力学课程整合研究与实践

(一)删除不必要重复对建筑力学与前续课程内容进行审视,不必要的重复予以删除。如大学物理中已介绍过力的定义、效应、三要素等概念,在理力中可以不讲或少讲。三大力学课程之间也要重新审视,如理力和结力中都有桁架计算,我们选择在理力中全面学习,结力中直接运用。

(二)三大力学优化重组在三大力学内部优化重组。以往教学中发现,由于学生不懂几何组成,在理力和材力解题时往往不够科学,且较繁琐。于是我们将结力中几何机动分析放在静力学之前,通过运用几何组成规则,来理解约束种类和对结构稳定性影响,再进行约束反力计算。这样可以对静定结构支座反力计算和杆系结构的分析计算更加深入透彻。

(三)调整课程体系理力中将空间力系与平面力系结合,作为平面力系的延伸,并将物体重心等内容放到材力平面图形几何性质中统一学习。改变传统材力中以各种基本变形形式为主线展开的结构,而采用各种变形下杆件的内力分析、应力与强度计算、变形与刚度计算的新结构。结力中把梁的变形和结构位移计算放一起,将挠曲线方程计算结构位移和图乘法计算结构位移联系在一起,精简学时。以上做法节省的学时可以进行力学史、科学家传记的教育,这样可以缩短学生和力学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

(四)加强实践环节加强实践环节,增加动手机会,增设力学软件学习。例题讲解与实际结构结合,由工程实例引入基本概念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理论实际意义的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建立力学模型的能力,也有利于与专业课接轨,更有利于做毕业设计。

三、建筑力学课程整合注意点

(一)正确认识课程重要性在建筑力学课程初始就介绍与建筑结构有关术语,强化结构计算,特别是支座、杆件的计算,使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对建筑结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明确建筑力学课程的学习任务和目的,课程与工程实际的关系,与后续课程的关系,与毕业设计的关系,正确认识建筑力学课程的重要性。

(二)结合注册建筑师考试大纲建筑学专业学生毕业后,都会参加国家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而其中力学、结构部分一向是难点。因此,针对学生未来的需要,平时例题、习题可以直接取自注册考题,让学生切身体会建筑力学的重要。

(三)分层次教学虽然学时缩减,但仍分三层次教学。第一层次为基础好,学习能力较强学生;第二层次为基础一般,学习能力一般学生;第三层次为学习有困难学生。对第三层次学生进行扶持,使之可以顺利完成教学大纲最基本要求;对第二层次学生进行强化,要求对知识理解要有深度,可以熟练运用;对第一层次学生进行优化,对知识可以灵活运用,注重提升发展空间。实际教学中通过布置额外提高作业来完成对第二层次学生的强化;对第一层次学生通过开设选修、讲座和竞赛辅导来实现优化。

(四)增加学科新内容在节省出的学时中增设现代科技成果的内容,如鸟巢、水立方等现代建筑,从力学角度介绍,不仅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和思路,还可增加学习兴趣。建筑学专业培养的是建筑师,所以增加建筑力学与建筑艺术关系的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四、建筑力学课程整合效果分析

课程整合论文范文第10篇

近年来,陈洪、李瑞山等学者的一系列论文,如《母语高等教育:从危机到转机》[1]、《母语高等教育意义论要》[2]等在对诸多重要概念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辨析之后,认为大学语文教育的本质是母语高等教育。该理念在当今大学语文研究界得到了普遍认同。大学语文课程承担着开展母语高等教育的重任,各高校应普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2006年8月,在东南大学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大学语文研讨会上公布的对全国近三百所高校大学语文开课情况的调查显示,50.54%的高校已将该课列为全校必修课。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院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006年11月,教育部发起并委托中文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大学语文研究会合作在湖南文理学院召开研讨会。2007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下达《关于转发的通知》,确立大学语文为必修课,明确了课程性质、功能和目的。这些都反映出国家层面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视。

尽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对其研究,仍存在大量悬而未决的问题,例如课程定位、学科建设、研究深度、教法创新等。大学语文课程既是一个“种”概念,也是一个“属”概念;既可指称特定的一门课程,即“大学语文”(或“高等语文”),亦可泛指紧密相关的一个课程系列,如“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文学欣赏”、“演讲与口才”、“高级语文素养”、“大学人文”等。由于授课时数、师资力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有的院校不得已将其中一些课程合并,归于一门,如将“大学语文”和“应用文写作”合并为新的“大学语文”。这种做法是否妥当尚可研讨。目前需要思考和解决的是,两门课程归为一门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有何改变,教学质量如何保证等具体而深入的实际问题。其最终目的是使课程不仅是形式上的合并,而且是内涵上的融通,进而找到一套既切合教学实际、又符合教学规律的行之有效的整合策略。

从课程定位来看,合并后的大学语文课程实质上依然是母语高等教育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及应用写作能力培养课程。其开设目的是使修课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提升语文素养及人文、文化素质,培养扎实过硬的应用写作能力,为其人格和知识能力结构的全面发展及深化专业学习创造条件,为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实际工作奠定充分的基础。

合并后的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可以从如下三个角度来认识。第一,它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注重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及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打下坚实基础;第二,它是一门公共必修课程。该课程面向所有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第三,它是一门培养高等语文素养及应用写作能力的课程。该课程是一门集工具性、知识性、审美性、人文性、实践性于一体,而尤其注重审美性、人文性、实践性的课程,侧重于对高等语文基本知识的普及和常用应用文写作方法的介绍。

高等语文素养部分的教学,要努力引发学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兴趣,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接受人文主义精神的熏陶和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修课学生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能够掌握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具备较高的汉语言文字水平;能够顺利地阅读学术论著、文学作品和科普读物,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言说和善于展示自我,养成经常动笔的习惯,努力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应用写作能力部分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应用文写作在推动党和国家公务管理活动及各企事业单位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应用文写作,特别是公文写作是党和国家用以传递策令、沟通信息、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公文工作者的写作水平应当与公文工作的实际需要相一致,能否写出一手符合规范要求的公文,是衡量一个公文工作者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还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理论知识是指导具体应用文文种写作的基础,主要包括应用文写作的概念、性质、特点、作用,应用文的主旨、材料、结构、语言和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内容。此外,还须加强学生对应用文写作者自身需要具备的思想政治修养、道德修养、文化修养、专业知识与写作知识修养等基本素质修养的认识,以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水平。最终,要使学生能够写出适应未来本职工作需要的、符合规范要求的应用文文本。

与目前中小学语文课程强调培养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达到应试目的不同,大学语文课程重在加强学生对母语更本真、更深入的认识和把握,培养学生更强的语文能力、更高的语文素养和更健全的人格精神。在大学阶段,培养学生完整的语文能力,一般来说应包括听、说、读、写四个相互紧密联系的方面。听说能力由于侧重一般应用,加之课时量、学生数等种种条件的限制,更适宜另设其他专门课程来培养。相对而言,读写能力更多表现为一种多维、复杂、综合的能力形式,同时也构成较高听说能力的基础,应当成为大学语文课程主要的能力培养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不断加强课程内容建设,为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展开奠定基础。

作为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认真编写和不断推出高水平、高质量的大学语文教材,是一项任务艰巨、需下大气力方能完成的重要工作。30多年来,全国已出版各级各类大学语文教材千余种,其中不乏堪称经典的优秀教材。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一些知名专家学者主持编写了多部带有实验性、探索性的大学语文教材。这些“新型”教材总体上理念新颖、体例独特、选文丰赡、质量上乘。同时,有关大学语文学科建设的学术探讨日趋深入,一些关于大学语文教材研究、母语高等教育研究等的论集专著相继问世,为确保大学语文课程建设质量和大学语文教材编写水平提供了学理支撑。就其本质而言,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应当是一个不断汲取母语与文学、学术与教育、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生活等多元营养,彰显汉语言文字功能和魅力,引导大学生掌握语言工具、步入健康语文生活、建构美好精神家园的稳中有变、与时俱进的动态发展过程。

从整体来看,现今大学语文教材主要倾向于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出发,以“文选”的方式收录古今中外的“好文章”、“美文”,在编写理念、选文标准、组合方式、体例安排、单篇设计和阐释等方面呈现出多种样态。[3]然而,这些教材在编写理念的科学合理性、选文内容的教学适用性、篇目选定的比例协调性、与中学教材选篇的区分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而且往往很少涉及应用写作的内容。应用写作的部分通常由专门的应用文写作教材承担。即使一些将“文选”部分和应用写作部分编写在一起的教材,也总是“整”而不“合”,缺少贯通性和统一性,成为“两张皮”。因此,在积极吸收当前大学语文和应用文写作两类教材编写经验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高校(包括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实际出发,编撰出既重审美、素质,又重实用、能力,既有传统大学语文品格、又融务实应用写作于一体的整合型精品教材,乃当务之急。

在努力解决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基本问题的同时,还需要调整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保证和提高合并后的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除课程合并、课时压缩带来的课程整合性问题外,当前许多院校迄今仍未将大学语文列入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中,或者将原来的必修课调整为选修课,甚至直接取消了这门课程。尽快扭转这些不利状况,重视并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加大师资引进培养力度,稳定和扩大专职教师队伍等都是我们面临的母语高等教育难题。

基金项目: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2012年度教研立项课题“母语高等教育理念下大学语文课程整合性研究”(ZJY2012C0009)。

参考文献:

[1]陈洪,李瑞山.母语高等教育:从危机到转机[J],中国高等教育,2008,(3-4):34-36.

[2]李瑞山.母语高等教育意义论要[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33-35.

课程整合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整合

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新课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样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提出后,各地区和学校都在积极地进行探索与实验。在实践探索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层面都出现了一些偏差和误区。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目前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说法与定义很多。综观这些观点,我们发现主要是基于对课程概念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分歧。我们可以将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

大整合论主要是指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黄甫全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创立信息化课程文化。它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方式的发展,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从而对课程的各个层面和维度都产生变革作用,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大整合论”观点有助于从课程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信息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上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这种观点是日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流观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的分化反映了人们看待信息技术作用的不同视角。在研究与实践中,持“大整合论”的人一般都是专家学者,而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则比较认可“小整合论”。笔者认为从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小整合论”是符合当前的发展趋势和实践要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特别需要关注教学实践层面的问题。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

1.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到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基于实践的反思

我国计算机应用于教学是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始发展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观念与实践对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推广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和问题,例如所谓的“课讲”很多还没有改变教学的方式,还是以讲授型为主。演播式的多媒体CAI只是把不形象的形象化,让不生动的生动起来,只不过教学过程更加具体化、细致化和人性化。这种方式并没有突破教师讲、学中听的传递式教学,所以只会成为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完善和发展。国内研究人员对多年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教学软件开发与推广进行了反思和探讨,并且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引入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

国内很多研究会那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局限,并且对计算机辅助教学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系做出自己的论述.例如何克抗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等同于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他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实际上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解月光则提出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的观点。她提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可以有两个层面:一是基于“辅助”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媒体、手段和方法来帮助教师或学生解决教或学中的问题.二是基于“整合”的理念,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素来支持学习。

2.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异同

台湾学者王全世和惟存教育实验室柳栋都曾经系统地将二者进行比较,本人在借鉴了上述的研究成果后,提出下面的具体分析(参照下表)。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理念

只是辅助,缺乏对整体教学的考虑

强调事例、融入。强调从教学整体考虑

信息技术的作用

辅助的工具或者媒体

教学中的一个因素

范畴

范畴较小

范畴较大,包含计算机辅助教学

目的

提高教学效率

改善学习

实施

对老师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对教师的整体能力要求不高

实施较难,对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较高

(1)理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的是整合和融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基于全局观和系统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考虑整个课程的整体效果,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它考虑整节课甚至整个单元,强调采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来进行课程与教学设计。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强调的是辅助,即考虑强化菜一个知识点,它考虑的只是促进某个知识点的教与学。

(2)信息技术的件用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中的一个因素,成为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的工具以及环境构建的工具。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只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的媒体和工具。根据台湾学者

的观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角色可分为五个等级,从等级0到等级4:

无(等级0):教学中没有使用任何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未扮演任何角色。

分离(等级1):信息技术被用来教学生如何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内容没有连结,或连接性很低。

补充(等级2):师生偶尔使用信息技术来教学与学习;信息技术在既有的教学活动中被视为补充的角色。

支持(等级3):在大部分学习活动中需要用到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扮演着支持的角色。

整合(等级4):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很自然地使用信息技术来教学与学习;信息技术被延伸地视为一项工具、一个方法或一种程序。

(3)范畴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包含的范畴很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包含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计算机辅助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不但理念提升,而且范畴扩大。凡是与信息技术相及的教学活动都可认为是属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环境构建工具。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范畴则较小,主要是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上有较少的时候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比较,从计算机扩展为信息技术,从教。年扩展到课程,从辅助扩展到整合。

(4)目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高的目标乃是有效地改善学生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前,学生的学习仍然进行,许能够取得一定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将有效地改善学习,等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计算机辅助教学则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结果是有限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5)实施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需要将既有的课程与教材进行重新设计。教师需要转变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受到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教师信息化技能和教学设计能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等诸多同素的限制,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实施上难度较大。计算机辅助教学则一般只需要教师使用固有的软件进行演示,对教师的课程与教学设计的能力要求不高,所以计算机辅助教学实施的难度较小。

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我们必须改变传势,在学科教学时作出及时的调整。对于理科学科,必要的习题也是必要的,但订购的习题集往往又存在着题型偏旧、信息过时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网络这一信息资源,认权威网站或重点中学网站上的试题库中下载最新试卷,用来给学生作测试题和平/,!/时练习。这些题目往往题型新颖、信息准确,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有着很大的帮助。

2.增进学习交流,提高教学水平,网络的交互性给教师互相学习交流提供了机会。教师可以一方面利用E-mail与有关专家进行交流,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参与网上的教师继续教育和一系列教育网站的教育论坛、如在中国名师教育网上可以与重点学校的名师专家探讨学科教育应培养怎样的人才,在中国园丁网的教育论坛可以与各地的同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学科教学改革的看法,通过网上学习交流,达到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目的。

总之,信息技术应用于理科教学,对传统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的冲击是非常之大的,但它并不排斥传统的理论。实验教学模式,实际运用中应把它们两者辩证统一起来,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理科课程教学的科学整合。通过整合激发学生对理科学科学习的兴趣.课堂内外参与意识会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会加深,尤其是实验教学,学生的实验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均会取得长足的进步.同时,信息技术与理科课堂教学的整合也能鞭策教师进一步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发展更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邓鸠洲,浇析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性建设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02(8)

[2]李友兴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1,(3)

[3]秦力,网络环境下卜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 教育现代化,2002,(6)

[4]管长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初探[J]中小学电教,2002,(9)

课程整合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整合

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新课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样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提出后,各地区和学校都在积极地进行探索与实验。在实践探索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层面都出现了一些偏差和误区。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目前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说法与定义很多。综观这些观点,我们发现主要是基于对课程概念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分歧。我们可以将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

大整合论主要是指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黄甫全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创立信息化课程文化。它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方式的发展,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从而对课程的各个层面和维度都产生变革作用,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大整合论”观点有助于从课程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信息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上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这种观点是日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流观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的分化反映了人们看待信息技术作用的不同视角。在研究与实践中,持“大整合论”的人一般都是专家学者,而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则比较认可“小整合论”。笔者认为从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小整合论”是符合当前的发展趋势和实践要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特别需要关注教学实践层面的问题。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

1.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到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基于实践的反思

我国计算机应用于教学是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始发展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观念与实践对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推广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和问题,例如所谓的“课讲”很多还没有改变教学的方式,还是以讲授型为主。演播式的多媒体CAI只是把不形象的形象化,让不生动的生动起来,只不过教学过程更加具体化、细致化和人性化。这种方式并没有突破教师讲、学中听的传递式教学,所以只会成为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完善和发展。国内研究人员对多年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教学软件开发与推广进行了反思和探讨,并且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引入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

国内很多研究会那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局限,并且对计算机辅助教学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系做出自己的论述.例如何克抗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等同于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他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实际上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解月光则提出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的观点。她提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可以有两个层面:一是基于“辅助”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媒体、手段和方法来帮助教师或学生解决教或学中的问题.二是基于“整合”的理念,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素来支持学习。

2.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异同

台湾学者王全世和惟存教育实验室柳栋都曾经系统地将二者进行比较,本人在借鉴了上述的研究成果后,提出下面的具体分析(参照下表)。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理念

只是辅助,缺乏对整体教学的考虑

强调事例、融入。强调从教学整体考虑

信息技术的作用

辅助的工具或者媒体

教学中的一个因素

范畴

范畴较小

范畴较大,包含计算机辅助教学

目的

提高教学效率

改善学习

实施

对老师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对教师的整体能力要求不高

实施较难,对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较高

(1)理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的是整合和融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基于全局观和系统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考虑整个课程的整体效果,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它考虑整节课甚至整个单元,强调采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来进行课程与教学设计。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强调的是辅助,即考虑强化菜一个知识点,它考虑的只是促进某个知识点的教与学。

(2)信息技术的件用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中的一个因素,成为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的工具以及环境构建的工具。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只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的媒体和工具。根据台湾学者的观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角色可分为五个等级,从等级0到等级4:

无(等级0):教学中没有使用任何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未扮演任何角色。

分离(等级1):信息技术被用来教学生如何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内容没有连结,或连接性很低。

补充(等级2):师生偶尔使用信息技术来教学与学习;信息技术在既有的教学活动中被视为补充的角色。

支持(等级3):在大部分学习活动中需要用到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扮演着支持的角色。

整合(等级4):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很自然地使用信息技术来教学与学习;信息技术被延伸地视为一项工具、一个方法或一种程序。

(3)范畴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包含的范畴很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包含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计算机辅助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不但理念提升,而且范畴扩大。凡是与信息技术相及的教学活动都可认为是属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环境构建工具。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范畴则较小,主要是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上有较少的时候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比较,从计算机扩展为信息技术,从教。年扩展到课程,从辅助扩展到整合。

(4)目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高的目标乃是有效地改善学生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前,学生的学习仍然进行,许能够取得一定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将有效地改善学习,等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计算机辅助教学则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结果是有限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5)实施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需要将既有的课程与教材进行重新设计。教师需要转变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受到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教师信息化技能和教学设计能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等诸多同素的限制,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实施上难度较大。计算机辅助教学则一般只需要教师使用固有的软件进行演示,对教师的课程与教学设计的能力要求不高,所以计算机辅助教学实施的难度较小。

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我们必须改变传势,在学科教学时作出及时的调整。对于理科学科,必要的习题也是必要的,但订购的习题集往往又存在着题型偏旧、信息过时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网络这一信息资源,认权威网站或重点中学网站上的试题库中下载最新试卷,用来给学生作测试题和平时练习。这些题目往往题型新颖、信息准确,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有着很大的帮助。

2.增进学习交流,提高教学水平,网络的交互性给教师互相学习交流提供了机会。教师可以一方面利用E-mail与有关专家进行交流,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参与网上的教师继续教育和一系列教育网站的教育论坛、如在中国名师教育网上可以与重点学校的名师专家探讨学科教育应培养怎样的人才,在中国园丁网的教育论坛可以与各地的同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学科教学改革的看法,通过网上学习交流,达到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目的。

总之,信息技术应用于理科教学,对传统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的冲击是非常之大的,但它并不排斥传统的理论。实验教学模式,实际运用中应把它们两者辩证统一起来,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理科课程教学的科学整合。通过整合激发学生对理科学科学习的兴趣.课堂内外参与意识会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会加深,尤其是实验教学,学生的实验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均会取得长足的进步.同时,信息技术与理科课堂教学的整合也能鞭策教师进一步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发展更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邓鸠洲,浇析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性建设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02(8)

[2]李友兴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1,(3)

[3]秦力,网络环境下卜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 教育现代化,2002,(6)

[4]管长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初探[J]中小学电教,2002,(9)

课程整合论文范文第13篇

通信技术、视频技术、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教育资源的传播效率,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从而使受教育者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为适应这一发展需要,语文教师必须努力学习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基础理论,学会和掌握最基本的现代信息技术,具备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素养。

一、针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我进行了一些有效的实践探索

(一)利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的基础是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想像能力,在这方面多媒体课件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很容易地做到图文声像并茂,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能调动各种感官功能,增加教学的魅力,其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上的教学效果非传统教学手段所能企及。

比如上《荷塘月色》一课,多媒体集形、声、色为一体,运用图画再现情境,再现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创设幽远的意境,并利用音乐渲染情境,为学生开拓无限的想像时空,创造出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和谐美妙的意境。在此基础上,学生发展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便有了依托,有了进行思维加工的表象素材。

(二)运用网络平台,促进个性学习,实现知识建构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协作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对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

“协作式学习”是网络教学的最重要特点之一。协作式学习提倡讨论、交流,鼓励自由发挥、自由想像,因此能集思广益,便于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能在较短时间内使同一小组(或同一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对同一复杂问题,获得多方面的较深入的认识,这对于了解事物的复杂性和培养辩证思维、发散思维,无疑十分有好处。

“发现式学习”,强调通过网络这一丰富的资源库来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这不仅有利于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培养,对于了解事物的多面性、复杂性以及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即培养辩证思维也非常有好处。

例如,教学《滕王阁序》一课,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师先建构“滕王阁研究”网站,搜集有关滕王阁的照片、文字资料等等。其中有些是课本内容,配以多媒体的图文声像,更多的是课本内容的补充,为学生的认识能力、个性爱好留下发展的空间。

(三)为教师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提供了条件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解决疑难问题以及听说读写训练上。如在教《祝福》一课时,在启发学生思考回答祥林嫂在外貌、神情、言行和对生活态度等方面有何变化以及变化原因的基础上,教师用投影显示出完整的板书设计。这样做,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快了好几倍,再利用节省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一个熟悉的人的外貌,写出其变化。写完后,指名学生读一读、评一评。使学生能多方面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增加了学生学习、思考的机会和训练密度,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提高了课堂效率,还能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四)可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综合运用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这是已被科学实验和教学实践证明了的规律。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图片、文字、声音、色彩、动画等,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披文入境,视听并举,感觉得以引发、强化,对学生的思维的训练更趋灵活、全面,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动态感,使学生耳、目、口、心各种感官得以激发,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如教《雨巷》一课,每学习一节诗前后,都播放一遍配音乐配画面的朗读录像,让学生小声跟读,移情入景仔细品味,达到了当堂理解成诵的目的。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目的明确,讲究实效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其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切忌形式主义和盲目使用。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各种媒体的不同功能,选择运用。如让学生听优秀播音员和演员的朗读录音,也可录取教师或学生的范读播放。这样,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纠正朗读中的种种不良现象。教读文学作品,适当地放映有关影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提高认识。

(二)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课程整合论文范文第14篇

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寻求一种既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呢?构建语文阅读教学的互动模式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科学有效的。

一、课改前语文阅读教学的状况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深化语文教学改革,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各种尝试和探索,尤其对学生的阅读训练竭尽心力。但许多学生平时或走入社会不会读书甚至根本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这不能不说是我们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又一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不是引导学生去研究、分析、理解,而是教师把拟定的答案告诉学生,学生没有理解,更没有掌握,不久就“物归原主”,奉还给老师了。

二、新课改中教师应具有的理念

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都具有向师性。即使再差的学生,都渴望得到肯定和认可,渴望感受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善于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们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中去”。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成就,这一点形象地说,乃是点燃儿童心灵中“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教师如能保护这点火花,课堂教学就有可能充满生机。

三、互动方式探究

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它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系统内部诸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授系统与学习系统间的教学信息交换。教学过程中认识行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就是信息交换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教、学双方既输出、交换、反馈信息,又输入、处理、储存信息,形成一个耦合的信息系统。

语文教师一定要真正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把学生推向语文教学的舞台,从根本上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提高,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文本是作者创造性思维的产物,是作者主体对社会生活客体独特的体验与感受,是作者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的特殊观照。即使对语文知识的演绎也跳出了语言的规则系统而成为富有个性的动态言语行为。阅读文本所传递的信息是作者的个体信息,对这些信息的解读,就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而是教师、学生共同与文本作者之间存在的必然的信息交流。阅读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学生、作者(文本)三方统合的信息系统。因此,与之相应的理想的教学模式必然是教师、学生、作者(文本)的三维互动。要达到这样的理想效果,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取不同的互动方式。

1.表现在师生的个体互动上。实践证明,学生的参与面越广,参与兴趣越浓,学生的思维越活跃,就越容易完成教学任务。更为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了学生不断追求新目标,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的精神,使每位学生体会辛勤劳动和不息的创造而获得的那种成功的乐趣与享受。如果教师一开始给学生讲课文的结构、主题思想、写作特色、语言特点,既突出了教学重点、难点,又使整个课堂结构条理清晰,无可挑剔。可就算老师讲得再好,也只是老师自已讲、自己悟、自己陶醉,而不是学生的感悟和理解,教学效果较差。

2.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也能激励学生进取、探索,这是新课标倡导的“合作”学习。“合作”是指学习的组织形式,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形式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改变传统的师生单向交流的方式,它还体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辩论上。语文学习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展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的过程。

一般来说,阅读的过程主要包含三个层次:感知语言――理解意蕴――体验美感。充分利用这几个环节,使师生互动起来。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也必然得到充分的尊重。

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重视师生的交流,通过不同的互动方式,使教学达到教师、学生、文本三维互动,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课程整合论文范文第15篇

一、结合社会活动,引导学生主体参与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最佳的教学效果需要主体参与过程与活动过程同步,保证每个学生在教学中的最优发展。教学活动是复数主体活动,很可能造成个体的盲从。主体参与可以使教学的集体目标转化成个体学生的意向,可以使群体的教学活动转化成个体学生的自觉行为,这种转化实现了教学活动“对象的具体化”,从而达到以活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目的。

2001年十月,宁波举办第五届国际服装节和第十届金鸡百花奖。结合这次社会活动,我在九月中旬给校信息技术兴趣小组的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为宁波的这次双节进行义务宣传。当我向学生提出这个任务时,他们兴趣浓厚,跃跃欲试。我先让学生回去想一想,你怎样利用计算机来为这次双节进行义务宣传?请你明天告诉老师。第二天一早我就得到了许多好的点子:为这次双节设计一幅电脑宣传海报;做一张双节的电子邀请书邀请亲戚朋友来参加活动;将校刊《柳芽儿》十月份那一期做成双节特刊;设计一个介绍宁波风貌和有关双节准备情况的网站等等。于是,我把学生分成了四个小组,分别来完成这几个任务,时间是每天中午和每星期的兴趣小组活动时间,用两个星期来完成这次义务宣传活动。在此活动期间,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关于双节介绍的网址、文字、图片资料,其余则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和创造,利用已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写作知识和美术知识等等,通过老师的指导、小组成员的共同协作来完成任务。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较大的体现,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利用网络优势,丰富课堂教学

网络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通过网络优势,可以使我们的教学变的更加丰富多彩。

1.基于校园网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信息素养的培养

①以班为单位进行年级内的“网络与我”板报制作评比。内容可以谈自己的学习体会、网络运用方面的知识技能、如何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用好网络、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该以什么态度来面对网上的一些不健康的内容等等。由于板报的内容需要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去搜集,信息获取后还需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

②成立网页制作小组,让学生制作个人主页,在年级内开展个人主页制作评比活动,激发学生制作网页的兴趣。

③开展班内、年级内的“网络知识竞赛”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和驾驭知识的能力。

④学以致用,在班级内大力提倡学网络、用网络活动。比如鼓励学生上互联网上去收集与每月板报主题相关的图片、文章,以E-mail的方式发送给老师。同时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收集好全班同学的E-mail地址,打印出来,方便学生之间的联系,对于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学生来说,这一举措特别受欢迎。

2.基于Internet的网络应用,使学生在计算机文化综合应用的熏陶中提高信息素质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不但要从学习者学习信息技术的层次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而且要从学习者应用信息技术的深层次培养其信息素养。基于Internet的网络为学习者营造了优良的信息化环境,同时也创造了浓郁的信息文化氛围。比如,可以让学生通过雅虎中国、新浪少儿等有名的“搜索”引擎网站,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学会网上在线自学,提高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网上聊天室留言本、E-mail、BBS等方式与他人交流沟通,向他人寻求帮助,探讨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问题;让学生网上冲浪,浏览一些专题或个人网站,以此来发展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拓展视野。

三、布置研究性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学习

研究型课程中的整合任务,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课后延伸,甚至是社会现实性课题,如环境保护、旅游等问题。课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性的活动为主,小学高年级以社会综合课题学习为主。

研究型课程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它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目标。学生在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

从研究型课程的特点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过程性。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从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

在实际教学中,我针对五年级学生已掌握一定上网知识的特点,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网上游宁波”的任务。我给学生提供了浏览的网址:,让他们利用网站中的“旅游”栏目去寻找宁波的景点,并把你认为非常不错的景点用WORD或POWERPOINT等软件做成完整的作品推荐给同学、朋友或父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等进行一般性的指导,其余的操作则由学生个别或协作来完成。整个教学安排如下:

教学目标:

1.在任务引导下,利用各种资源(包括网络),收集相关资料。

2.信息分类整理、加工处理。

3.找到宁波优秀的旅游景点,写出景点介绍或制作成幻灯片,进行交流。

4.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会,树立远大志向,建设美好宁波。

学生必备技能:

1.利用互联网查找并下载有关的图表和文字资料。

2.信息分类整理的基本方法。

3.基本的写作技能。

4.PowerPoint或Word的使用。

课前准备:

1.教师只起组织、指导的作用,一般不为学生准备材料。

2.除了布置任务和最后的交流评价,整个研究过程基本在课外进行。

评价重点:

1.课题研究计划的可行性、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2.每位学生的参与程度、协作意识。

3.作品是否切合主题,内容是否丰富、合理、有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