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范文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范文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importance of undergraduates’ shaping-up class viewed from dialectic relation of internal cause and external cause. The external cause of health is many kinds of shaping exercises in shaping-up class; The internal cause of health is the desire of beauty and the idea of life sport. The paper conclud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undergraduates’ shaping-up class and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关键词: 内因外因论;大学生;形体塑造课程

Key words: internal cause and external cause;undergraduate;shaping-up class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202-01

0引言

根据有关研究,现代大学校园里,至少有38%的学生具有肥胖、消瘦、斜肩、驼背、身材矮小、脊柱侧弯、O型腿、X型腿、双肩不平、耸肩等不良体形,34%的学生患有贫血症和营养不良症,28%的学生身体素质测试不能达标,许多女大学生因身体疾病而不能胜任正常的学习。如果以上情况不能尽快改变,势必影响我国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严重影响大学生就业和今后的生活。本文从内外因辩证关系入手,阐述了大学生形象塑造课程的重要性,同时也意在找出其弊端,促使其完善。

1内外因辩证关系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内因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即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是指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即事物外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成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因。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又统一又斗争,则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因和外因作为同时存在的内部和外部的联系,都对事物发展发生作用。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动因的基本观点。大学生形体塑造课程目的是进行身体美、运动美、人格美塑造的重要阵地,以达到为教育服务的目的;是大学生塑造身体美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属于大学生身体发展的外因。而大学生自身内部促使他们去参加体育运动健身健美的观念和主观意识是内因,根据矛盾论内因与外因公共作用才会促进事物的发展。

2形体塑造课程是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外因

2.1 形体训练法形体训练是遵循数学中的美学原理,针对学生的姿态和体态进行的训练。大学体育课开设健美操、芭蕾训练、瑜伽等基础训练都能增强学生的体能,促进学生的骨胳发育,是很好的形体训练方法。大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而且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对美的追求,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2 健美训练法健美练习是人们借助于哑铃、杠铃和特制的器械,采用合理的方式和有效的方法来锻炼身体,是使身体强壮、健美最有效的方法。健身练习能提高内脏器官,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平衡,使人体各部位的肌肉发达匀称,体格健壮,实现富有雕塑感的艺术美。

2.3 有氧运动训练法有氧运动是一种长时间进行耐力训练的运动。有氧运动的形式和内容较多,对大学生所进行的有氧运动训练,对大学生形体塑造具有重要作用。有氧运动有益于肌肉、骨骼、关节的匀称和谐发展,有益于矫正和改变身体形态。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肌功能,增强肺活量,减少心肺呼吸系统疾病.提高肌体免疫力。而且有氧运动具有安全性、适应性和娱乐性,非常适合大学生。

3形体塑造课程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内因

3.1 培养审美意识大学生希望通过特殊而科学的形体训练方式培养气质,使自己真正做到内在美和外在美完美结合。而形体课程教学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修饰、改善、矫正身体的不良姿势,形成健美的体型。久而久之便会激发学生认知美、表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艺术、音乐方面的修养,达到陶冶情操,提高审美品位的目的。

3.2 意志品质的培养形体训练,贵在坚持。形体训练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只有长年坚持不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它通过一系列身体的运动和动作的协调锻炼来完成学习培训任务的。在训练中要付出大量的体力和精力,要具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才能收到效果。

3.3 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质形体训练课通过特殊的训练方式,达到强壮体魄,健美形体的实际效果,这无疑可以起到改善思想情绪,舒缓精神压力,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作用,对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心理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可以锻炼其克服困难的能力,培养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品格,树立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从而为今后应对社会的需要打下基础。

3.4 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大学生通过形体塑造课程,懂得了如何进行运动锻炼,如何进行形体塑造。他们从中获得了自信和满足。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体积极性,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

4大学生形体塑造课程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形体塑造课程从体育教学的角度来讲,评价课程教学的效果,主要是基本形态的指标,而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评价指标以及学生在对美的认识与感受方面的变化评价为零。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缺乏系统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对形体美客观标准的认识与理解的具体内容。

5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形体塑造课程以多种形体训练方法是大学生健康的外因,而课程中培养大学生追求美的内心渴望和终身体育的理念是促进大学生健康的内因。根据大学生体型塑造课程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①完善大学生形体塑造课程建设,从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过程、教材等方面进行完善。②开发新型形体塑造项目,科学运用运动锻炼规律,积极开展教学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③制定衡量课程评价指标,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小林信次,孔祥安译.体育美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就业指导 职业指导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03-02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一直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才培养和社会稳定。目前就业指导课程已全面普及,但高校往往追求高的就业率,而忽略就业指导教育的真正意义,纯粹为就业而进行就业指导,但是对于当前高校生存在的问题及人才培养的要求,势必是要将传统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向职业指导课程体系转变。

一、就业指导和职业指导的区别与联系

现行的就业指导是侧重于对大学生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的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初步的职业规划,为其提供有价值的就业信息,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就业技巧,进行必要的准备和合理的短期评估等等,简单地说,就是给予求职大学生必要的帮助,以便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岗位和职业,时间的跨度主要是大学生的四年就读时间,尤其是毕业生离校前的学期。

结合当前我国职业指导发展的具体情况,可以将职业指导的含义表述为: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职业指导的工作目标可以概括为三点:帮助就业,帮助就业稳定,帮助实现职业生涯的发展。职业指导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是其职业角色的总和。从职业指导的含义和工作目标可以看出,职业指导区别于就业指导是其不单是就业指导的帮助就业,还要帮助就业稳定,帮助实现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就业指导只是职业指导中的一部分,两者虽有相同的地方,但又是不能等同的。

二、职业指导在高校就业工作中的内容

从职业指导工作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高校就业中的职业指导可以理解为:高校的职业指导是针对在校学生进行的一个就业教育、职业发展培养和职业咨询,同时及时与社会用人单位合理用人进行调查沟通,从而帮助大学生就业稳定并有一个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在高校整个教学计划中,通过对在校学生进行职业意识,职业规划,职业目标及职业道德的针对性教育,从而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发展,并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最终达到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社会需求来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作出合理的职业决策。也就是说,在高校进行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时,要求职业指导人员尽可能地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兴趣、能力水平以及价值观,帮助他们认清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的方向和途径,提高他们的职业决策的能力,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稳定工作,以适应将来的生活。

三、职业指导在高校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1.职业指导在高校就业工作中的作用

职业指导的功能和作用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考查,不仅在对促进就业方面有重要作用外,也深刻地影响着个人和工作两个方面。从个人方面,概括地说,在职业准备中具有导向功能,在选择职业过程中具有定向功能,在求职过程中具有信息提供、能力训练的功能,在职业生涯过程中具有促进发展的功能。从工作方面,有助于建立科学开展就业服务工作的意识;有助于促进就业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有助于就业服务工作的提升和改革;有助于就业服务队伍的建设。那么,无论是从促进就业还是从对个人和工作的影响,对大学生而言,一方面可以促进其顺利就业,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大学生对职业有定向选择的作用,也会在求职过程中针对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锻炼和提升,进一步完善自我的职业生涯目标;对高校职业指导工作而言,能够使得高校职业指导服务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意识和保证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职业指导在高校就业工作中的重要性

结合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以及高校就业工作现状来看,开展职业指导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指导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体现对个人的价值

首先,职业指导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不同职业角色的具体要求,了解企业文化、价值,从而确定个人职业理想,增强自我社会适应能力。其次,职业指导有助于学生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制定职业规划,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分析,提高就业竞争力。再次,职业指导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高校大学生本身就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通过职业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正确选择职业、获得职业、适应职业,从而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职业选择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冲突。

(2)针对高校大学生,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

高校的职业指导是通过积极获取社会就业信息,然后向大学生传递社会职业的全面信息,使得大学生充分了解社会的需要和机会,了解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岗位对应聘者的知识、能力、个性的要求,从而结合自身的兴趣、能力、需要作出合理的职业决策。这是有益于社会合理地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为社会发展提供合适人才,以提高人才效益的重要举措,发挥了较强的社会价值。

(3)职业指导是解决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必要手段

2003年开始扩招以来的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而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增加有限,这使得就业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将更加严峻,这种状况同时体现出高校在职业指导方面需要更加深入开展。如何去应对这种形势,使得大学生顺利就业,职业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如果高校还停留在单纯的追求高就业率指标上,没有真正重视职业指导,从实际意义上帮助学生稳定就业,后果是严重的。

四、促进就业指导向职业指导课程体现转变的实施策略

1.促使高校领导对高校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真正重视

促使高校领导的重视是必要的,只有领导的重视才会在各方面给予强大的职业指导工作的积极支持,这是最为重要的一步。让高校领导认识到职业指导工作不是就业指导工作,两者有关联也有不同,主要是内涵的深浅不一致。高校在做好就业指导的工作时候还是不够的,帮助学生就业达到提升就业率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实现职业指导的目标,帮助就业稳定,帮助职业生涯的发展才是高校教育的目标。

2.完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建立专门职业指导机构

职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建立,直接影响到职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高校应该深入研究适合本校大学生特点,建立起涉及到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到步入社会的整个职业指导课程体系,保证课程的连贯性。同时也积极研究实践教学方法,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多采用让学生参与实践参与讨论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在实践中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另外,高校除了进一步完善原有的就业指导中心外,也要研究专门职业指导机构的设立,有效地发挥职业指导的作用。

3.加强对职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发挥学生工作教师的优势

职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直接聘请有相关职业资格的专业人才加入职业指导队伍,从而带领整个职业指导队伍;另一方面是对校内原有职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培训教育,可通过定期的职业指导培训,要求考取职业资格才能上岗。另外,也要发挥学生工作教师的特长,因为学生工作教师本身在做学生管理工作,跟学生有着最直接的接触,在职业指导工作中可以发挥及时指导,有效跟踪的作用。

4.运用校内外教学实训资源,深入开展职业指导实践活动

目前高校内根据不同专业都有不同的专业实训室或实训基地,学校可将课程实训和职业指导实践活动相结合,从课程实训中贯穿职业指导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多使用机会,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职业指导的有效性。

五、结论

总之,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中起着帮助学生实现就业,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了重要的社会价值,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必要手段。因此,从传统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向职业指导课程体系的转变是形势的要求,是各个高校今后就业工作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4

[2]曾雅丽,谢珊.大学生全程化职业指导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3]吴家霆,梁鹏,刘贤桂.试论高校职业指导推动和开展[J].价值工程,2010.5

[4]曹雷.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服务体系的构建[J].现代农业科技,2010.6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护理 教学 课程体系 团队合作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医学基础课程包括《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等。病理生理学是一门以生理学为基础,发挥着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桥梁的作用的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研究整个疾病过程中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其发生机理,从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是医学专业共有的基础课程。

医学护理专业高职高专学生的教育模式为“2+1”模式,即两年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一年时间在医院进行实践锻炼。由于护理专业就业后无论是本科生还是专科生,最后工作内容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而本科教育采用的为“3+1”模式,三年学习理论知识,专科与之相比,课时减少三分之一。此外,专业技术课程与技能训练衔接,就业需要硬技能作为保证,保障其课时的安排,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大力度缩减公共基础课程课时。目前,在精简公共基础课程的形势下,《病理生理学》在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和《病理学》课程综合为《异常人体结构与机能》一门课程,课时安排约为56学时,《病理生理学》所安排课时约为12学时。此外,很多院校护理专业在《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进度上采用临床专业的模式,忽视了两个专业学生就业后工作内容和性质的区别,以及两门课程对其后续工作的相关程度。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病理生理学在护理专业的学习中的重要性。

第一,课程的衔接。护理专业的《解剖学》和《生理学》阐述正常的人体结构和机能,是医学的基础;在疾病发生时,人体结构和组织的宏观与微观的变化等内容形成《病理学》;机体机能发生的改变及其改变机制则构成《病理生理学》的主要内容。医学的本质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将一个处于“病理生理学”状态的机体恢复到或者接近“生理学”状态。努力则是后续的课程如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及临床专业的内科学、外科学等课程。

第二,人才培养的需求。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临床专业课程设置通常是《病理学》64学时,《病理生理学》为46课时,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也多采用这一比率,更甚者病理学课时与病理生理学课时比率大于3:1。但是护理专业应重视病理生理学程度大于病理学,其理由如下:首先,护士从业后不同于临床专业的医生,就业后每天需要解读大量检查结果,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病理学检验结果。某些疾病的诊断金标准就是病理学检验结果,临床医生必须高度重视。其次,护理专业不同于临床病理学医生,需要进行病理取材,其必须熟悉病理学,准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病灶部位。最后,护理专业后续课程《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与临床专业的后续课程《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等相比,后续教学过程中重复病理生理学知识概率较低。总之,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不需要解读病理学检验结果;也无需准确选取具有代表性性的病灶进行病理学取材。因此,临床专业课程设置《病理学》的学时需高于《病理生理学》。

第三,护理工作的因果。护理工作的开展依据疾病的病因及临床表现。以失血性休克为例,开放性失血,循环血液量减少,体温下降,各种凝血酶在低温状态活性较低,凝血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影响。护理依据:开放性失血是导致休克的病因,除去病因即需要护理人员间断按压相应的动脉,减少出血;大量出血导致的临床表现:体温下降、血压下降。护理工作依据临床表现进行的护理内容:体温下降需要注意给病人保暖,尽量恢复正常体温,使得机体凝血酶发挥最大效应;血压下降需要快速输血、补液,恢复循环血容量,升高血压,恢复循环血容量后,血流重新分配,皮肤血管舒张,会改变皮肤湿冷状态。因此,护理工作的开展是依据病因、临床表现等,尽可能将病理生理状态的机体状态转变为生理状态。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1高等产品设计教育课程应当顺应“产学研”联合模式

从社会各界对课程体系改革的未来诉求看,产品设计教育的利益相关者也认为教学、科研、生产联合的课程体系是必然的方向。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从“传统课程体系”到“产学研联合”课程体系的阶段转换势不可挡。本研究前期已然从企业、学生以及教师的诉求出发探究目前我国课程体系的困惑是“从何而来”的,我国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问题与现状,可以从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5个层面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课程目标“指向不明”与“过度借鉴”没有很好地体现当代产学研时代背景的特点,课程内容的“门类狭窄”与“知识陈旧”无法跟上当代时代背景下科技与知识更新的步伐,课程结构体系失衡,课程实施方式单一等现实问题都表明,我国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与“产学研”的社会背景尚存鸿沟。对我国课程体系“现居何处”进行现状与问题分析,意义重大。不过,仅局限在教育系统内部,还不能充分体现产品设计教育的社会属性。笔者将研究视角从现实转向未来,探寻外部社会对课程“意欲何往”的观点,破解课程改革的前瞻性难题:当前社会中的产品设计教育利益相关者,对课程改革的期待为何。

2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产学研”联合课程体系的认识各有侧重

从调研结果来看,大四毕业生、企业雇主、产品设计教师等不同社会主体,对教学、科研、生产联合课程体系的趋势持肯定态度。但是,大四毕业生更关注课程的内容及为工作技能做准备;企业雇主更关注产品设计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人际交往与职业技能;产品设计专业界更关注产品设计师和产品设计毕业生的产品设计专业能力要求;产品设计教师更关注教师和学生体验到的课程面向“产学研”的改革变化。

二、“产学研”联合模式对产品设计毕业生能力的要求

1社会需求对产品设计毕业生的要求体现在“产品设计专业能力”框架

本研究提出的我国本科层次产品设计毕业生通过知识、技能、态度、方法目标所体现出来的“产品设计专业能力”框架,是共性与个性能力的结合,与当代设计实践对产品设计师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匹配性和兼容性。

2利益相关者对产品设计能力的重要性认识各有侧重

产品设计教育界(学生与教师)更关注知识应用、设计表现、设计分析等设计能力,但对可持续发展等非设计能力重视不够。设计产业界(企业雇主)偏重设计产生的经济效益,因而对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商务管理、创业等非设计能力情有独钟。

三、产学研联合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

根据我国产品设计教育利益相关者对课程改革的诉求、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与问题,并结合国内外产品设计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本文研究得出:我国产品设计教育课程的走向应当与当下社会背景和我国的国情接轨,着重构建教学、科研、生产的课程体系。其构建的思路与设想如下:

1课程构建的价值取向

通过从“传统”到“产学研”的时代背景透视中挖掘出面向“产学研”的课程体系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构建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从课程体系各要素的“价值取向”来源中梳理出适应“产学研”社会背景的课程体系价值取向,如课程目标的“生成性目标”取向与“表现性目标”取向结合、课程结构的“混合”取向、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课程评价的“主体”取向等。面向“两化融合”的课程体系要素价值取相注重信息素养、注重人才高阶能力的发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和理念,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研究的理论支撑。

2课程目标的重建

课程应以培养产品设计毕业生的“产品设计专业能力”为重建目标。随着某课程目标的实现,新的、更高层次的课程目标将由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出来。产品设计专业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方法四个子维度,体现的是整合的能力观,连接着产品设计实践与课程。如表2所示,产品设计毕业生的产品设计专业能力框架从知识、技能、态度、方法这几个维度进行设置。

3课程内容的重组

重组课程内容的目的是为了落实课程目标并体现面向“产学研”的理念。产品设计专业课程的“产品设计专业能力”目标框架为课程内容的选择提供了导航。我们先对课程目标框架中的分类与要素进行调整和重组,并具体化为可教学、可评价的表述;再分别根据行业、学校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个性要求,最终确定课程内容。

4课程结构的优化

课程结构的优化是学校层面课程重构的重点。我国产品设计教育课程结构优化的方向,应重点调整课程结构中通识与专业课程整合化、通识课程内部要素优化、分科课程融合综合化、必修与选修课程的模块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一体化、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协同化等层面。本研究提出的我国产品设计专业“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模型”,可作为高校产品设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参考。

5课程实施的改革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实施设计是产品设计教育课程构建的难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实施需要多方实施主体的全面参与;实施方式的多样选择;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力求适应实施媒介的更新换代;实施环境的优化处理。课程实施的难点在于,如何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设计背景、信息化的实施环境。

6课程评价的选择

笔者认为可以尝试性的建立课程体系的评价方式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从“重他评”走向“重自评”、从“重知识”转向“重能力和素质”、从“硬性规定”到“弹性约定”、从“比较标准”到“绝对与个体标准的相互结合”、从“定性与定量的分离”到“定性与定量的有机结合”,加强评价对于培养“人”这一教育目标的导向。

四、结语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指出,近年来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学位授予与研究生培养体系日益完善,学科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学术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的转变。为了在规模的主旋律下注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切实提高质量的进程中稳步发展规模,高等学校迫切需要通过改革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研究生课程是旨在使研究生获得利于培养目标的教育性经验,并为此而建构的学习科目及其教育、教学活动系统或学习者共同体。强调学生的课程“参与”以获得教育经验,强调对课程的全面考察,既要关注静态的课程内容,又要注重动态的课程实施。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种“本科化”的培养模式,其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形式与本科雷同、导师指导不够、科研训练不足、管理过于集中等五个方面[1]。暴露出的主要问题表现为:(1)在培养目标上:重学术型人才培养,忽视专业型人才培养;(2)在培养过程中:强调“共性”,忽视“个性”;(3)培养机制不顺,培养质量不高。要构建一个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必须遵循如下原则性框架:

一、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我国研究生教育历史相对较短,在确立研究生教育之初,其课程设置主要是模仿和借鉴国外课程设置的体系与模式。但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具有我国研究生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一般由四大部分组成: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2]。我国的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即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前者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际研究能力的培养;后者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3]。两种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笔者主要探讨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

(一)目前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实行学分制

大部分高校要求硕士生修完35个学分左右的课程方可毕业(即15 门课程左右,文科专业更多)。当前许多高校正在进行缩短硕士学制的改革,如果硕士生需要完成的课程总学分数保持不变,那么课程总门数偏多。

(二)研究生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缺乏层级性

硕士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拉不开档次,硕士研究生的公共基础课程、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甚至专业课程,存在着与本科生课程在内容上的重复,只是体现在对本科生课程内容在横向层面上作平面式的扩展上,没有凸显硕士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和特色。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部分课程,也没有凸显其高于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的水平,同时,体现其高级课程的门数也较少。

(三)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偏多

公共外语和政治理论课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过大,客观上挤占了专业课程的学时,影响了专业课程设置。目前研究生公共外语课时数很多,但学生的外语水平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突出表现为研究生的外语听说能力以及专业外语的写作水平难以满足专业学习和研究的需要。为此,应加强在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占重要地位的专业外语课程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

(四)实践课偏少

面对创新时代,大学纷纷竞相高举创新型大学大旗,力求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应当具备创新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每年新录取的研究生中应届本科生的比例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研究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因此,大力提高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的比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势在必行。

(五)重视本学科课程,忽视跨学科课程

对跨学科课程缺乏详尽的规定和要求,也没有提供有利条件,使这些课程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当前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所修的课程总门数通常是15 门左右,学生任选课程不超过2 门,所修的跨学科课程不超过2 门,有相当大比例的研究生未学习任何跨学科课程,理工科类研究生尤为严重。国外研究生培养的实践证明,跨学科课程在拓宽研究生知识面、拓展学术视野方面是行之有效的。因此,急需加大开设研究生的跨学科课程数,加强跨学科课程的设置。

(六)部分课程内容较为陈旧、前沿性不够

有些研究生专业课程内容跟不上科学技术和时代的发展,课程内容未更新,过于陈旧。另外,部分教师在授课时,多年来使用同一本教案,未吸取该专业课程的新知、了解该学科发展动态,靠吃老本教学生,讲解内容早已过时。部分课程内容反映不出学科领域内的一些最新知识和科研成果,尤其是一些专业学科领域的热点、重点、边缘学科和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等很少能尽快反映到课程内容中。还有一些课程只是名称变了,即“换汤不换药”。

二、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应注重的几个方面

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是影响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课程体系既要有经历史检验的优秀课程,还要有针对现实、面向现代化建设的课程,更重要的是应该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课程。结合参与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些经验,笔者认为研究生课程建设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体系改革应与研究生教育学制的调整紧密结合

当前,我国高校的研究生学制正从“三•三制”向“二•四制”过渡。研究生学制的改变实际上是对学士、硕士、博士培养目标和功能的重新定位,硕士学制三年改两年,实际上是为了打造更多实用型人才[4]。研究生学制的改变,不仅要求我们根据新的时间安排调整现有的课程门数,更重要的是根据新的培养目标,重新规划现有的课程体系结构。对于博士生教育而言,学制的延长也要求对现有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重新调整。

(二)实现本硕、硕博课程的总体化设计,保障课程体系的层级性

研究生课程设置在体系上缺乏层级性,与本科生课程拉不开档次,这是目前我国课程体系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5]。据相关研究表明,我国高校的在读研究生中,应届生考取的占一半以上,其比重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对本科、硕士和博士的课程体系进行总体化设计,不仅是应届生比重增大的要求,也是关注不同教育层次课程间的差距、避免课程内容简单重复、保障课程体系层级性的要求。我们应结合高校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的相关信息系统,采用智能化课程编排,如网上选课、课表编排、考试安排、学生成绩、教材管理等都采用信息系统编排,避免重复,这样的一体化设计模式,确保课程体系的层次性。

(三)优化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从学分要求来看,目前我国高校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外语和政治理论两门课程的学分之和占总学分数的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为此,这两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意义尤为重大。那么可以考虑通过加强专业外语的教学来提高外语课程的教学效果,而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则可采取如下措施:内容上,随着教育层级的从低到高,“政治性”内容应逐渐减少,“通识性”成分应逐渐增多;在教学方式及组织形式上,可辅之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改变一位教师主讲到底的“大课程”教学方式。

(四)增任选课程比重,课程设置多样化,构建研究生个体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可分为两个层面:“专业层面”和“个体层面”,后者即研究生个体基于“专业层面”的课程体系,结合自身实际所形成的课程体系。

研究生教育中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同一学科专业的不同定位以及不同研究生个体,对于课程设置的要求不一样,这表明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具有“多样性”特征,与这一特征相适应,“避免统一化,突出差异性”,形成具有个性化的研究品格、个性化的研究方向、个性化的研究视野和独立的思考,已获得独创的研究成果[6]。

(五)培养创新型人才,积极开设创造性课程

各国已经纷纷采取多种形式,培养研究生的创造精神和能力。美国每年都要举办“青年科学人选拔比赛”;日本开设“创造心理学”等课程,并开展一些发明创造活动的竞赛。面对新世纪的科技挑战,结合“2011工程”的需要,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创造性思维,开展创造活动,增设“科技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应用创新”、“创新与发展”、“创新与新概念开发”、“设计家与企业家才能”等创新课程。

(六)注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目前,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注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加强研究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临床医学将逐步推行“5+3”模式,即先接受5年的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构建“四证”合一的“5+3”模式:研究生学历证书、硕士学位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和临床医师资格证书。

在未来迅速变化的世界里,唯有创新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其具有创新能力,并不断提高科学预见能力。正如刘延东委员所强调的,要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管理监督机制,全面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进程中迈出更大步伐。

参考文献

[1] 刘鸿. 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65-167.

[2] 吴镇柔,陆叔云,汪太辅. 中华人民共和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史[M]. 北京理工大学,2001.

[3] 薛天祥.研究生教育学[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专家. 硕士生学制缩短是为了打造实用型人才[N]. 北京:中国青年报,2004 07 12(6).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关键词]以力本位课程改革

课程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在展开教育、教学等育人活动之前对于育人方案的总体设计活动,他涉及教学思想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基本条件与教学管理等方面,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奠基工程。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落脚点,是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出发点。

一、课程体系改革应遵循的指导思想

当前,学科本位的思想在高职课程中的表现仍然相当明显,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在专业培养计划中仍沿用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在直接面对学生的课程教学中,从教学内容到方法手段几乎没有向能力本位转换。因此,搞好课程体系改革,必须摒弃一切旧的教育教学

观念,以现代职教理论为支撑,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突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进行课程模式的根本性改革。

二、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

课程体系改革应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培养方案及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为保证课程体系改革这一目标得以实现,我们必须坚持以下4个原则:

1.坚持课程设置的“三接轨”原则。即课程设置与就业需求接轨、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与国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接轨。我们的课程体系建设,首先应考虑到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应按照就业岗位所需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同时,作为职业技术院校,在考虑专业课程设置目标时,还不能忽视国家劳动、人事部门颁布的行业职业标准。我们要将劳动、人事部门的职业标准融人我们的课程,为学生提供未来可能从事职业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另外,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不学习、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不吸收、涵盖国外最新科技发展的成果,就等于放弃了享用人类文明成果的权利。因而,将课程的设置与国际人才的标准接轨,也是我们应坚持的一个原则。

2.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原则。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我们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必须确保各项能力目标都有相应的课程或课程模块。即以能力为中心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拓宽基础、注重实践,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必须突出课程体系的应用性,这是高职教育自身性质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我们要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打破学科界限,使内容组织服从于所要解决的职业领域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强调课程模式的实践性。要求在高职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使学生有机会将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结合起来,增强职业适应性。另外,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还应加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我们应在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中,注重创业能力培养的渗透。

3.坚持课程体系的开放性原则。就是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时不能局限于专业本身,应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其他技能;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发展特长。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表明,创造能力之大小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造主体知识面的宽窄及各类知识的综合水平。因而,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必须坚持开放性原则,为学生提供宽广的知识背景,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知识的通透融合、相互整合并转化为能力,进而形成多学科、多视角的创新方式和能力。

4.坚持课程内容的整合性原则。“整合”是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或融合、或组合、或叠加,有机地组合成一种灵活实用的、新型的高职课程模式。我们要在确保课程目标具有明确的职业化方向(职业能力培养)的前提下,实施课程内容的整合,以提高课程设置的效益。同时,采取模块化的组合形式将知能与技能组成灵活的教学单元,便于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最佳实现。

三、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内容

高职教育的课程应该坚持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真正摆脱传统的学科教育束缚,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改革中,理论教学应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践教学内容应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突出产学结合特色,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完整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并尽可能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接轨;增加管理课程、人文社会课程和基本素质训练课程,培养懂技术、善管理的人才,以符合现代企业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在传统学科本位思想的影响下,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大量使用诸如“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名词,而能力本位的概念在课程设置中是不存在的。为了摒弃旧的教育教学观念,真正摆脱传统学科教育的束缚,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本文将传统的文化基础课称为公共课,专业课称为专门课。就现有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而言,公共课所占比重较大,有的比重甚至超过1/2。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就必须要增加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同时,高职高专的学制改革必然导致课程体系的调整,尤其是公共课程比重的调整。因此,有必要以“必需、够用”为度压缩公共课的比重(将公共课的比重控制在20%以下)。并且,根据课程体系的整合原则,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需要,将专业课程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到公共课中去,对公共课课程的内容重新组合。

在专门课程的改革中,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中必须以能力为本,围绕职业技能开发课程。借鉴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局(ANTA)关于“培训包”设计的成功经验,围绕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从我院的长期实践来看,我们可以将一个学生所应掌握的专业技能分成3个部分,即“基础技能”、“岗位技能”和“拓展技能”。“基础技能”是从事某一专业的工作人员所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属专业共性技能;“岗位技能”是为缩短学生就业后岗位适应时间,按照学生拟就业岗位,有针对性地设计的强化训练技能,属于专业方向性技能;“拓展技能”是学生根据学习兴趣自我选择的技能和学校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增加的管理技能、社会活动技能、创业技能等。“拓展技能”是课程体系改革开放性原则的必然选择。这3项技能的设计应与行业 (职业)标准接轨,要体现相关职业资格的要求。以上述3项技能为基础,建立技能模块体系,根据各模块的要求综合教学内容,开发出相应的课程,形成专业领域的课程体系。

四、课程体系改革的抓手——制定与能力本位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如何将课程体系改革落到实处,教学大纲的制定是抓手。教学大纲是学校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他以纲要的形式规定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和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等。他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因此,制定与能力本位原则相适应的教学大纲是搞好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我们在进行专门课程的改革时应首先确定某一专业相应的专业技能,然后根据技能点的培养要求,编写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大纲,为课程改革的教材建设奠定基础。

五、与课程体系改革相关的几个问题

课程体系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随着改革工作的深人,他必将引发一系列的变革:

1.教材建设方面。教材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集中体现,也是课程建设的重点。教材要根据能力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尤其是根据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调整的整体走向,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传授知识与提高素质、基础与应用、继承与创新及统一性与多样性等关系,摒弃陈旧的观点和内容,反映最新学术研究成果;要重点开发既有理论、又有实践,适合培养技术应用和运用能力的课程和课程群;开发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帮助学生取得各种专业技能证书。围绕能力培养核心,以“技能包”为基础,依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大纲,我们可以开发(自编)出理论和实训两套专业教材,进而推出一系列校本教材,使学校的教材建设上一个台阶。

2.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体系改革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技能的确定、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都离不开教师。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课程体系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应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明确各门公共课程和专门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并组建课程小组,从而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课程教学队伍。由课程负责人组织制定并主持实施该门课程的改革规划,组织制定或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规范等教学文件,组织本课程范围内的教学改革活动和教学法的研究活动,负责本课程的教材建设等。

3.考核制度。考核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检查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教学环节。我们应当建立与课程体系改革相适应的一套科学而严格的考核制度。围绕能力培养,我们的考核方式应当多元化。考核可采用职业技能证书、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等不同方式进行,尤其应重视实际操作的考核。理论课程和公共课程的考核采用笔试以百分制记分;实验实训课、毕业论文(设计)、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采用实际操作、口试等方式以等级制记分,并计算相应的平均绩点。或者,亦可将理论考核成绩与相应的实验实训成绩采用百分比形式(如30%:70%)折算出该课程的成绩;取消补考制,对考核不合格的课程,学生要参加重修或另选其他课程;坚持课程体系的开放性原则,增设课外学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科研实践,对学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及获得的技术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计算学分等。

公共课程和条件成熟的专门课程应当建立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制度,以教学大纲(或考试大纲)引导、规范课程的教学,以考核检查课程的教学效果,以教学效果的好坏评判课程体系改革的得失成败。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范文第7篇

关键词:工程教育课程 体系设计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171-01

随着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建筑的本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是单纯满足居住的基本条件,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要求建筑工程技术要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所以要求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要符合时代和市场的需求,要掌握现代工程施工技术,响应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需求,教材的更新更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综合性、科学性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构建方式。不同中职教育学校必须根据培养人才目标和办学条件进行合理定位选择,改革和创新教育课程的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中职工程教育为了适应时展的趋势,其中需要注意问题也是多方面的。

1 中职工程教育课程体系的内涵和任务

教育课程是教师组织教学主要的参考依据,作为传承知识和文化教育的重要物质载体。它是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建构的各学科和各种教育,形成教学活动的系统。教育课程体系各个要素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整体。它一般包括三大环节: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实施等。所以中职的工程教育课程也是由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等重要环节组成。各个课程之间的比例是由不同的课程结构组成的,不同课程之间比例组成课程的体系。课程当中所包含的知识体系组成了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以何种方式传授给对象的过程,就是课程实施。

2 中职工程教育课程体系任务和教学目的

课程体系作为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它的主要目的是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中职工程教育课程体系从整体上考虑课程如何实现建筑人才的培养,它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的工程环境中培养复合型工程技能。所以为了构成合理适当的课程比例关系,选择的教育内容需要更具有合理性和高效性。工程教育培养出来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更具有专业性,工业需求作为教育体系设计的直接动力,为工业界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才和推动社会发展,是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立足于长期的工程教育实践中,我国的工程教育课程形成了新的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的发展对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提出的要求日益严格。工程教育课程体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顺应时展趋势,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必须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将其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工程教育的课程改革主要以全方位工程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同时不能背离工程教育的本质规律,才能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使中职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技能的训练,在现实的工程环境中形成复合型工程技能,从而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新型工程师。

3 工程教育课程体系需要注意的问题

据调查,我国中职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构造缺乏多元化和国际化。为了更好地发挥我国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应有功能,需要注意的问题有:课程结构失衡、课程内容单一成就和课程实施弱化等。

(1)在课程结构的调整方面,需要注意课程之间的比例和重学轻术的倾向等问题。一直以来,我国工程教育课程体系遵循以学科导向设置相关课程,造成了重学轻术的倾向。理论课程占得比例太高,实践课程相对非常少,工程教育课程设置过于注重对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结构中的重要性。实践课程没有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结构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课程结构比较呆板和单一,缺乏新颖和灵活性,必修课程占得比例过高,选修课程比例过少,基础课与专业课等必修课在课程计划占据了大比例;可是跨科课程、综合类课程却非常少,严重制约了学生工程视野的拓展,难以实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比如,可以科学合理地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结构课程。应该引进“欧洲工程教育E4(Enhancing Ening neefing Education in Europe)计划”,使理论与实践课程更加符合课程体系的框架和内容结构。

(2)在课程内容的改革方面,需要提高工程教育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和创新性等。课程内容不能适应时展的趋势,忽视课程的更新程度,使教材落后于当今时代科技快速发展;高等工程教育课程内容一般过于注重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另外课程内容目前国际工程科技知识占据比例过低,使当代的中职学生未能树立正确的国际化意识和创新意识。我国的校企合作实施课程缺乏一套合理高效的运行机制。

所以,可以适当地将工程伦理、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人文社科类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列入选修课表。

(3)在课程实施方面,必须要保证课程的实施要保证教学计划的落实和健全。在我国当代的工程教育课程实施中,教学的方式比较落后传统,一般都是采用以教师传授为主和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形式,没有真正达到互动民主的教学效果。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主动创造性。另一方面,在课程实施国际化过程中,缺乏与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比先进国家的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需要提高工教育课程实施国际化的速度等。采用卓越的教育计划和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将我国工程教育现有的课程体系发挥得更系统和全面。

例如:某中职学校为了推动学生的全面学习,不断加强学习项目,制定出不同的学习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2012级土木工程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专业试点的课程内容,都全面地包含了化工类、水利工程类和机械模具类的学科知识。不单只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加强了试验性活动的探索。在不同的专业老师指导下,为学生打造了真实性的情境式教学环境。

4 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的各种技术层出不穷。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我国的工程教育必须提升课程体系各环节优化程度,合理利用高等工程教育的雄厚资源,完善课程体系的结构、内容和实施手段等,从而提高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大批新型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中国工程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的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郭桂英,张花康.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素质及培养[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1):36-41.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范文第8篇

一、 中国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课程体系的设置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密切相关。对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实现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可以从课程的深度和广度、统一性与多样性等方面的指标来衡量。基于对某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调查研究,本文认为该校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对应用性研究的针对性

硕士研究生存在学术性研究方向和应用性研究方向的设置。而中国目前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基本上都是针对学术性研究方向设置的。美国的硕士研究生85%都是应用型学位,只有15%的学术型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缺乏针对应用性研究方向的相关课程和实践的设置,是中国目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个弊端。

(二)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理论深度、广度不够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管理普遍实施学分制,以某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为例 ,如表1。硕士研究生课程类别主要分为: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跨专业选修课等。基础方面仍然很薄弱,通过有限的一门理论基础课程是无法对一个专业的理论有深入全面的了解,进而学生在后续的科研工作和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往往出现理论不足、不扎实等现象。并且在专业课,专业方向课方面设置不够充分,数量有限,所有的学生只能够固定的学习相关的专业课和方向课,而不能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三)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学生专业发展

一般同一专业的不同导师研究方向和重点是不尽相同的。学生在导师的引导下,也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进行专业深入研究。但是目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缺乏灵活性,在批量培养过程中泯灭了学生的专业特性。如表1,该专业所有学生都硬性的接受固定的课程学习,只有两门跨专业学修课是可以随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的,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足够的可供选择的专业课程,来针对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专业性的深入学习。

二、 中美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的比较分析

(一)美国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与中国目前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相对应,美国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一般存在如下几个特点:

首先,重视科研训练,注意学士、硕士阶段目标层次性。研究生院始终把科研训练作为美国研究生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遵循研究生的本质,注重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从事创造性研究的素质。建立了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兼容的课程体系:把所有课程以系为单位由深入浅的从100~999编号,100~699号为本科生课程,700~799为高年级本科生选修课程和低年级研究生课程,800~999为研究生课程,其中899为硕士论文。基础欠缺的硕士生可在编号600~699内补充相关课程,也有利于学有余力的本硕连读学生的课程选择,既避免课程体系的重复和缺漏,同时又很好的衔接 。

其次,强调基础理论课程,鼓励学科交叉。美国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十分重视基础理论课程,硕士研究生的基础学科的授课时数已达到50%。美国的硕士、博士阶段都强调主修、副修相结合,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甚至是文理、理工渗透,实现科学交叉。

再次,课程设置灵活,选修课的数量多,课程内容更新快。美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课程的选修方式上。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各自的意愿和职业目标进行课程选择,课程设置能够更好地兼顾到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和专长。学生可以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不但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自身学识的厚度和宽度,提高了认知能力。美国研究生的课程内容更新快,重视前沿知识的讲解,促进创新思维活跃发展,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也带来了交叉领域内科技创新成果的繁荣 。

(二)中美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将中美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差异性进行一个比较,如表2所示。

表2中美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比较

美国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 中国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

设置目标 兼顾应用性和学术性两个研究方向的体系设置 注重学术性研究方向的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应用性研究方向设置

基础课 50%以上,设置全面(包括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15%左右,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缺乏系统和全面性

学科交叉 注重学科交叉 不注重学科交叉

课程体系 学士、硕士课程目标层次清晰,课程体系设置衔接良好完善,课程内容从基础到专业课设置良好、充分 没有以系为单位,形成专业课程体系,不利于学习的连贯性,课程内容设置不充分

课程设置

灵活性 课程设置灵活,选修课多,利于学生的专业和特长发展 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选修课设置有待完善

中美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从目标,基础课的比例,学科的交叉程度,课程体系的内容以及课程体系的灵活性方面都存在很多差异性。中国的课程体系设置尤其还存在注重学术性研究方向的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应用性研究方向的课程体系设置,并且没有形成专业课程体系、不利于学习的连贯性,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等众多问题。

三、 中国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中美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比较,本文认为中国研究生体系的构建完善需要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实现应用性研究与学术性研究双轨课程体系建设

硕士研究生是一个过度阶段,有必要根据学术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两个方向进行相关的课程设置。目前国内大学需要以系为单位加强专业学科课程体系建设的完整性。应用性研究课程体系建设需要高校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随着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以及技术复杂化和融合化趋势的增强,产、学、研三方共同合作就成为促进技术创新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使学校研发的技术成果与企业需求相匹配。同时,产学研合作模式也为在校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实现研究生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对接。

(二)以系为单位,建立本硕层次连贯性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缺乏系统性是目前中国研究生教育的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使是相同的专业,不同学校的课程体系也存在偏差,尤其是新申请的学科,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十分欠缺。因而,中国目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建设可以借鉴美国大学的做法,将本硕的课程体系由浅入深的进行编号。100~699号为本科生课程,700~799为高年级本科生选修课程和低年级研究生课程,800~999为研究生课程。研究生课程内容上要更加充实,覆盖从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各方面的课程。以便于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应用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体系设置灵活,增大选修课比例

课程体系设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然而,目前课程体系的设置缺乏灵活性,学生被迫的接受很大比例的专业课学习,而无法对自身的喜好的研究方向进行深入的学习。因而,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该增大选修课的比例,让课程体系更加灵活。具体设置,首先,可以将专业课程全部改为专业选修课程,规定学生必须修满的专业课学分,由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自行根据喜好的研究方向进行专业课程的选修。其次,为了增加授课的质量,建议学校可以选择同一门课程由不同的老师同时授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的构建自身的理论基础。再次,在校内实现跨专业选修课程,更加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苏曼虹.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8.

[2]罗华毅.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重庆大学,2007.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范文第9篇

所谓课程体系就是将课程按照一定的原则经过选择和组织而形成的供传授用的系统。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及其之间的比例关系上。课程体系一方面是根据培养目标和要求来设置的,另一方面它又将培养目标和要求具体化,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环节中,从而对人才的培养产生现实的定向和规范作用。

(一)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要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求课程体系必须适时调整或更新。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及时将课程进行整体优化,各课程之间就可能会因为内容发生冲突而无法彼此协调。公共管理学科作为一个发展迅速,需求旺盛且很有前景的新兴学科,其课程体系尚处在建立和探索之中,课程体系的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主要是围绕课程教学而展开的,课程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不是靠一门或几门课程所能奏效,而是靠整个课程体系的协调来实现。课程体系的优化,是课程设计中很重要的内容,同时,在专业的课程设计中,还必然涉及到课程体系内部各门课程的有关教学内容、教学条件以及教学方法等。合理的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应该有一个长远的教学计划,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的整体优化设计。

二、目标导向理论与课程体系

目标导向理论是管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目标导向,指任何行为都以是否对目标完成有帮助来考核成果,所有动作都以完成目标作为指导原则。目标导向理论认为,要达到任何一个目标必须经过目标行为(实现过程),而要进入目标行为又必须先经过目标导向行为(设计、选择和寻找目标)。高等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其设计要符合目标导向理论。以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综合考虑学生所需的知识、能力结构,进行课程设计。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WHSchubert)将典型的课程目标导向分成四种:一是普遍性目标导向———基于经验、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求而引出的一般的课程目标导向,从而成为了某一课程领域的一般性、规范性的共性目标导向;二是行为性目标导向———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加以陈述的课程目标,它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三是生成性目标导向———在教育环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四是表现性目标导向———在教育情景中不断出现的,在教师的创造需求和学生的个性需求中得以强烈表现的。

目前国内部分高校构建课程体系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以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动态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模式。

三、基于目标导向的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优化应注意的问题

(一)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要符合大学的定位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的类型必然是多元的。大学的定位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但每个学校都应科学定位,安于其位,争做每个类型和层次上的一流。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与之相对应。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课程体系中通识课课程比例最高,学科基础课次之,专业课更次之。教学为主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的专业课程,基础课以够用为度。职业大学培养职业型人才,注重专业课程和职业技能,专业课程的比重最高。

(二)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多层次、多类型的,分为高层次、厚基础、少而精的基础性人才;复合型、创新性拔尖人才;知识面广、能力强的应用性人才;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公共管理办学和培养人才的目的在于要为公众服务,捍卫和提倡公共利益。所以,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设置要围绕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来进行。还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即要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知识的科学管理人才。要遵循应用性原则,即以课程学习为主的同时,也重视案例教学,做到教学、科研、社会实践三方面并重。要遵循针对性原则,即要充分考虑和关注社会需要、专业需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的设置。此外,还要强化基础,多科渗透,拓宽知识面。

(三)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要动态满足社会的需要

应建立动态的、开放的课程设置体系,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开办的社会基础是不断变革的社会环境,与此相适应,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应该建立动态的、开放的课程设置体系,不断根据社会变革对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加以修订。以河南大学为例,每年都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结合实际情况增设了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方向模块、电子政务方向模块、企业行政管理方向模块、社会工作方向模块、社会保障方向模块、劳动关系方向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方向模块、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模块、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管理方向模块、城市管理方向模块、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方向模块,增开政府电子文件管理、电子政务、小组沟通、个案工作、公务员制度、谈判与沟通、管理创新思维、医院管理学、流行病学、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教育投资与项目管理、社区工作、政务礼仪、绩效管理等一系列课程。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通过这一系列的调节获得了优化,培养的学生获得了社会的一致认可。

(四)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要符合科学规律

所谓科学是指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都是围绕着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管理和倡导三种核心技能展开的。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以及模块课的设置应该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具有层次性,注意先修后继关系。学科基础课是为了确保基础学科知识与专业学科知识之间的有序衔接、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而设置的,学科基础课的学习是学生能够更深入、细化地研究专业问题、提炼出独特观点的前提条件。在保证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学科基础课应在内容和时间安排上满足专业课教学的需要,显现出专业特色,加深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使其热爱专业,学好专业,以至开拓专业,创新专业,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比例要合适。在限制与自由,共性与个性之间寻找平衡点,促使通识教育自身达到实现价值的目的,能够对学生个性发展给予充分的尊重。采用系统学方法优化与构建课程体系,使之成为一个既开放、又封闭的体系,兼顾自由和秩序、灵活性和规范性、多样化和专门化、宽度和深度,兼顾个人兴趣和学校指导。科学地处理好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注重课程设置和内容的有机联系,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学活动形成有机的整体。注重各专业间课程的整合,科学合理地构建融会贯通、紧密结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避免简单设课和重复设课现象。鼓励开设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普及性课程,文理交叉课程和艺术类课程,以使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范文第10篇

培训是人力资产增值的重要途径,也是组织效益提高的重要过程。 而在实际的培训工作中,培训却遭遇着各种困境和尴尬,具体表现为:

(一)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模式机械僵化

研究表明,92%的企业没有完善的培训体系。在培训管理机构建设方面,仅42%的企业有自己的培训部门;在培训制度方面,64%的企业声称有自己的培训制度,但很多制度流于形式;在培训的内部课程体系建设及讲师培养上,成体系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培训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培训形式单一 。

(二)培训针对性、实用性差

在企业中,培训流程不清晰,培训组织落实不到位。很少有企业进行过规范的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组织过程也缺乏科学有效的设计,培训后更少有规范的效果评价,赶羊群式培训依然大行其道,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差。

(三)培训理念落后,培训激励不足

部分领导对培训重视不足,“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是培训时常遭遇的尴尬。 部分企业缺乏与培训配套的员工激励晋升机制,员工培训热情不足,动力缺乏,培训自然难以有效开展。

二、培训课程体系构建的意义

一个完整的培训体系包括:培训课程体系、培训讲师管理体系、培训效果评估和培训制度建设体系四部分组成。其中的核心之一便是培训课程体系,规范的课程体系建设对企业培训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培训课程体系的建立,是基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和部门业务需求精确分析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出发点,精确定位,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培训课程体系的开发对内部讲师体系的建立起到推进作用。

(三)规范的培训课程体系,可整合企业内部培训资源,形成对关键技术、技能、知识的沉淀、凝练和传承,防止某些关键岗位员工的流逝而导致企业实用性技能的丧失,构建培训的良好循环提升。

三、培训课程体系建设实施步骤

(一)构建课程体系框架

培训课程体系的开发必须明确在企业内部有着相同工作性质、相似工作能力要求的岗位集结起来,组成一个团体,称为岗位族。对岗位族进行整合梳理,一般可划分为知识类、技能类、素养类及管理类课程类别,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别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

(二)课程开发和设计

课程开发和设计是培训课程体系构建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着课程质量的优劣。一般来说课程开发和设计从以下7个步骤展开:

1 选定课程主题

根据公司战略发展目标和年度业务工作重点,聚焦典型业务问题,确定课程开发的主题。

2 实施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是有效开展培训的前提,只有切实的需求分析,才能发现问题,找准培训的方向。培训需求的方法有很多,从个体层次分为: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从组织层次分为:工作绩效分析法、资料分析法、小组讨论法。需求分析简单的说就是“对照标准、测量现状、计算差距、分析原因”,只有差距找到了,培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培训的有效性才具有说服力。

3 确定课程目标

目标应立足为解决生产问题,从制约本部门重点工作、重点业务的瓶颈问题出发,选定培训目标。目标应该明确,可量化的务必量化,不能量化尽量转化为表现性目标。

4 收集素材、确定课程内容

内容是课程的血肉,内容丰富才能使课程呈现立体化、有深度,当前信息来源丰富,讲师可借助互联网、行业期刊、行业专著、行业咨询报告等媒介,广征博引,去粗存精,围绕课程目标进行严谨的取舍、组合,形成课程的内容体系。

5 搭建课程逻辑构架

逻辑构架是课程的主线,一门优秀的培训课程必然是主题分明、逻辑清晰,表达清楚的。内容如珍珠,逻辑就如穿珍珠的线,再丰富的内容如果缺乏逻辑的贯穿,也将如一盘散沙,学员听后是一团浆糊,不知所云,逻辑应简单有力,清晰明了。

6 课程设计

没有课堂设计的培训不会是好的培训,所以课堂设计非常重要,形式承载内容,过程即结果,过程精彩,结果自然不会差。

7 持续改进

一门课程完成后,需要不断的讲授、验证、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课程PPT、讲师讲义、学员讲义、配套题库、教材等相关资料,最终成为一门成熟的课程才能纳入课程体系里。

(三)课程管理与更新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课程;课程群建设;课程模块;协同进化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2-0064-05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人才的培养从“专才”培养转向“通才”教育,课程教学也朝着“厚基础、宽口径”的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高校不同课程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单个课程与其他课程交叉融合并形成课程群,已经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课程群是以一门以上的单门课程为基础,由三门以上的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单门课程组成的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课程间相互连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的连环式的课程群体。”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如果仅仅注重单门课程的设计,而忽视了不同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就容易造成课程之间顾此失彼、衔接不合理或内容重复等问题。

具体到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而言,自1983年华南师范大学创办电化教育本科专业开始,教育技术学科专业迅猛发展,教育技术课程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研究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之间的相关性,探讨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建设,对于促进教育技术课程的整体优化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推动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科学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 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建设的问题提出

课程群建设不应该盲目的成为未来的一种趋势,而应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长远效益等诸多方面展开分析。因此,可以从学科特征、人才培养和课程现状等方面,分析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建设问题是否合理。

1 学科的交叉特征:课程群建设的理论可行性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心理学、信息科学与传播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的产物,属于综合性的交叉学科。”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的发展,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应用实践不断深入,教育技术学的课程改革也一直在进行。教育技术学的交叉学科特征一方面体现在教育学、技术学、艺术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等其他学科的渗透,另一方面体现在自身内部不同课程之间的关联关系。因此,从课程群的角度分析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的关系、开展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建设是可行的,也是应该的。

作为交叉学科,教育技术学的知识结构比较庞杂,导致高校对教育技术学的认识有一定差异。尽管不同高校同样开设教育技术专业,但具体开设的课程却有较大不同。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不仅取决于专业自身的定位,而且取决于获得多方面知识与能力的课程体系。面对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发展,教育技术学专业在课程建设上需要构建课程群以强化课程关系,建立体现专业核心竞争力的课程体系。

2 学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群建设的目标针对性

目前教育技术学已形成了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以及从师范类到非师范类的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型的综合性学科。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学科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以满足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是摆在教育技术学专业面前的突出问题。

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面越来越广,已经由过去的设备维修工作到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以及企事业单位人员培训等。“课程设置合理化对于教育技术人才的培养,乃至整个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课程群建设正好顺应了教育技术课程深层次变革的需要。“课程群的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的世界观,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决策能力。”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建设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要求以及学科自身的特点,优化相关课程的关系,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课程体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3 课程建设问题的反思:课程群建设的现实必要性

在教育技术学生的就业中,“技术不如计算机系,理论不如教育系”的评价虽然听起来有些刺耳和偏激,但却反映出了当前教育技术学生就业的尴尬局面。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能否认的是与教育技术专业培养人才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合理有一定关系。不少高校开始针对这类问题进行课程改革,但主要还只是对单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结构做些调整和改造。

根据最优化理论,局部优化的总和不等于整体优化,甚至局部优化可能损害整体优化。面对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的问题,不能只从单一课程入手来进行局部的课程改革,而应该从整体出发建设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建设可以使教师整体把握课程体系,在教学中剔除课程间重复的内容,实现不同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相互借鉴,在更高层面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整合不同课程的知识,在知行合一中融会贯通所学知识,提高课程学习效率。

二 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建设的现状反思

近些年来,有不少教育技术专家学者根据教育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更新,在教育技术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明显成就,但也存在着某些问题。因此,需要在反思继承中寻找更好的课程建设方法,以提高教育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科学发展。

1 指导理论:提出知行合一理论,关注课程体系建设

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需要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需要融合相关学科的课程。对于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建设,尽管相关文献并没有非常明确的提法,但不约程度地渗透着课程群的思想。例如,华南师范大学的王俊晖教授提出:“我国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应该改变其原有的‘学科中心’的课程模式,增设综合化程度不同的跨学科课程,建立综合化多学科立体交叉的课程体系。”

从指导理论上看,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建设提出了知行合一理论,关注课程体系建设。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南京师范大学的徐朝君等认为目前教育技术课程体系在内容上过于追求学科体系的严谨性、过于求同,与社会应用需求相去甚远,缺少实践性;提出与社会需求相动态协调的“知行合一”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以期实现学生学科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培养的和。

2 开展形式:注重课程模块的组合,课程关系有待强化

由于综合性比较强,教育技术学课程的内容丰富,注重课程模块的划分。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提出:“教育技术专业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含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远程教育、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管理、教育电视等方面。”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曹玉娜建议采用:“‘基础理论课程+方向模块课程’来构建课程体系。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包括本专业的核心程,专业基础课程,公共课程,艺术类课程等组成。方向模块课程用以培养人才的多去向,体现灵活性。”2005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李龙将教育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结构和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框架相对照,得出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层次)的课程体系结构包括核心(主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实验实践课程。2009年,南京师范大学的徐朝君等提出:“从毕业生就业去向、工作性质、课程组三个维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把专业分为五个方向,每个方向都有相对应的核心课程组,而每个课程组划分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应用课程两个层次。2010年,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性文件中,教育技术课程群大体划分成五个主要的课程模块: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课程模块、教学媒体课程模块、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模块、教育软件课程模块以及教育技术实践课程模块。

教育技术学课程划分为不同课程模块后,形成了纵横有序的结构,既有以理论知识为主线的知识体系,又有以专业技能为主线的实践架构,更大程度上适用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过,此时的教育技术课程建设过于注重课程模块的组合,具体课程之间的关系尚待重视,课程之间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协同作用有待强化。

3 实际效果:提供了更多课程选择,学习应用有待提高

目前的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建设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课程选择:既引导学生除了学习专业课程之外,还可以选修其他专业课程;又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的发展,为其提供更多自主选择课程的机会,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然而,教育技术学课程模块看似自成体系,但与其他模块也有联系;某些课程虽然归为某个课程模块,但也是其他模块不可或缺的内容。如果课程模块之间内容重复,结构不合理,也会造成泾渭分明、互不关联的格局,不利于学生系统学习知识。因此,课程模块学习中,不仅要注意模块内的联系,同时也要注意模块间的互补作用:不仅需要学习单个课程,还应该通过课程之间的关系,展开更有效的学习。

三 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建设的理论探讨

在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建设中,“通过课程群建设,使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设备、师资队伍、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方法等在教学系统中更好地得到优化。”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建设需要以课程群理论为指导,重新整合有关课程,增强课程之间的联系性和整合性,强化课程之间的协同进化。

不同课程的相互关系不仅影响单个课程的教学效果,而且还决定着课程群的整体效用。“想透过繁复的具象、表象看出不同事物的共同本质,思维的抽象性增强了,研究的难度也会加大。这就需要强有力的理论工具来加以支持。”课程群的协同关系与生物物种的相互作用类似。作为分析的视角,教育技术课程群的关系研究可以借鉴生物物种的相互关系。

1 协同进化: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建设的内在目的

进化是事物的发展规律。正如生态学家赫伯特・斯宾塞所认为的:进化是物质从无序到有序、从同质到异质、从简单到复杂的有向过程。“进化的概念既包括生物进化也包括非生物的进化,既可以指自然界的进化,也可以代表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变迁。”进化规律已经是自然与社会的普遍规律,进化概念也成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物种之间相互影响,就会产生协同进化,形成相互作用的协同适应系统。

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的协同进化指某一课程通过自身进化来影响其他课程,而其他课程的进化又改变着此课程的进化,最终导致整个课程群系统的进化。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的协同进化有两层含义:一是课程群内部要素之间的协同,促进单个课程群的提升;二是课程群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实现多个课程群的发展。在协同进化的过程中,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之间通过相互调节来共同适应彼此的变化,以提高课程的整体水平。此时,多个课程的自身进化常常相互影响,形成协同进化的课程群系统。

根据生物理论,物种之间存在有利、有害或无利无害三种形式,包括六个方面的相互关系:(1)对双方都有利(即共生、互惠的关系);(2)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利也无害(即共栖的关系);(3)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有害(即寄生、捕食等关系);(4)对一方有害,对另一方无利也无害(即竞争的关系);(5)对双方都有害(即互抗的关系);(6)对双方既无利也无害(即中性的关系)。因此,结合生态学中物种的种间关系原理,可以进一步分析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协同进化的关系,并分别用“+”、“0”和“-”表示其关系。其中“+”代表正面影响,“0”代表无影响,而“-”则代表负面影响。

2 优势互补: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建设的重要方式

互补原理原本被丹麦学者玻尔用以解释量子力学,后来被扩大到认识领域,用来解释不同知识的关系。互补型协同进化指课程甲和课程乙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各自的进化对彼此都有利处,即存在类似于物种的互利共生关系。通过优势互补,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打破了不同课程的界限,沟通了不同的课程领域,强化了课程群系统的内在联系。一方面,通过方法的互补,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实现了科学方法的跨课程运用。例如,目前普遍实用的实验和模拟等方法最初只应用在教育实验学、虚拟现实等课程中,经过借鉴移植后,才逐渐拓展到教学系统设计、学习科学等课程中。另一方面,通过理论的互补,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实现某个课程的理论向另一课程的渗透移植。在此过程中,即便某些课程原本相对独立,但如果发现了它们之间的新联系或者找到了综合它们的新理论,也可以形成外延上更广泛或在内涵上更深刻的新课程。

例如,通过优势互补,“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与相关课程联合起来,构建从知识课程(艺术基础、心理学等)、能力课程(图像处理、摄录编技术、摄影技艺等)到素养课程(视觉文化、媒介素养、视觉素养等),形成相关课程的协同进化关系。在具体实施中,从图像技能侧重视觉素养,实现教学目标互补;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实现教学策略互补;充分体现文化因素,实现学习环境互补;关注综合素质,实现教学评价互补;综合相关课程内容,实现课程群内容的协同。

3 竞争升华: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建设的路径选择

根据课程之间的关系,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的竞争类型可分为独立共存、竞争共存和竞争替代三类。首先,独立共存型指课程甲和课程乙之间存在竞争,但对彼此都没有任何关系,即存在类似于物种的中性关系。其次,竞争共存型指课程甲和课程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主要分为三种情况。(1)课程乙在进化过程中从课程甲处获取利益,但并不影响课程甲的发展,即存在类似于物种之间的共栖关系。(2)课程乙在进化过程中从课程甲处受到损害,适应度降低,但课程甲不受任何影响,即存在类似于物种之间的偏害关系。(3)课程甲和课程乙在竞争中彼此制约,但均能得到发展,即存在类似物种之间的竞争关系。最后,竞争替代型指课程甲与课程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课程甲不因课程乙的消亡而制约其自身发展,课程乙的水平提高时会反过来提高课程甲的水平,但最终结果仍为课程乙消亡、课程甲提高,即存在类似于物种之间的寄生关系。

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建设过程中,竞争升华成为重要的路径选择。不同课程的竞争可以促进教育技术学课程群不断更新换代,从而让课程群建设更加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更加符合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例如,在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互相结合、互相渗透的背景下,媒体类课程的新内容层出不穷,不断地涌现新的课程方向。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中,媒体与艺术基础知识的课程模块包括《艺术基础》、《摄影技艺》、《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图像处理》、《音频处理》、《摄录编技术》和《多媒体交互界面设计》等课程。从课程群竞争升华的角度看,《二维动画》、《三维动画》两门课程是原有动画课程竞争升华的结果,《摄录编技术》也是传统教育电视课程的改革发展。

四 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建设的实践开展

“课程群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依据社会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发展需要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课程群建设的基本原则,又要考虑学校和专业的自身实际。”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整体水平与教育信息化的需要还有差距。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建设不仅需要理论层面深入分析,而且需经过实践活动加以完善。

1 面向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引领课程群建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新任务和更高要求,亟需建设高素质的教育信息化人才来贯彻、执行。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建设应以教育信息化发展为导向,为高素质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在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建设过程中,“各门课程在设置中要关注课程群中各课程的内容体系,注重各课程的互补性,避免重复性,即时融入新的知识,设置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课程,课程功能更完善,有利于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课程的有效实施。”

为此,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建设应该以解决教育信息化的关键问题为出发点,来培养经济社会需求的教育信息化人才;应该优化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布局,加大与教育信息化紧密相关的课程群比重,提高实践应用课程群的比重:应该“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确保内容的层次性、逻辑性、递进性和连通性,充分利用实验室、实习现场等资源,确保技能训练的连续、延伸、拓展和加深。”

2 应用协同理论,指导课程群建设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群建设需要正确的理论加以指导。“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各种类型的协同教育的数量越来越多,协同教育在提高教育质量、扩大教育范围、实施终身教育中将起到重大作用。”协同理论重在揭示普遍存在的有序、无序及其相互转化的基本规律,强调系统要素之间、不同系统之间或系统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协同作用”。“课程群建设不仅仅是考虑自身课程体系的结构与内容,还需要很好地协调好不同课程的内容,明确相互之间的区别以及逻辑关系。”

以协同理论指导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群建设,有助于实现“各课程教学内容具有不可重复性,同时知识点之间存在相对独立和离散性,知识点之间关系亲和,内容可集群;实践环节或技能培养环节是连贯、递进的。”为此,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建设应通过不同课程群的协同融合,构建结构优化、效果良好的课程群系统。在此过程中,要注意课程群之间的关联,使课程群紧密衔接、相互支持;要与经济社会的重大变革和教育信息化的需求调整相适应,发展教育技术的新兴课程群、交叉课程群和边缘课程群。

3 构建互补体系,开展课程群建设

教育技术学“课程建设的体制与机制必须是动态、开放的,而且必须与不同特色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社会对毕业生专业素质的要求相适应”。教育技术学的课程体系不仅形成互补关系,体现对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因此,需要根据专业特征和学生的兴趣,既提供丰富的专业课程群,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又涵盖其他选修课程群,不断开阔学生视野。

鉴于课程群的相关性和整合性,“课程群的建设必须立足于整个课程群体,应对课程群的所有内容进行整合。”因此,有必要建设教育技术学的跨课程群组织,以加强课程群之间的横向联系。例如,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导向,建立跨系科的教育技术学课程群;以重大教育改革为结合点,建立教育技术学课程群的教学团队;举办跨课程的教育技术学的教学实践,优化教育技术学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形成纵横交织、优势互补和灵活开放的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群。

4 实施科学评价,优化课程群建设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范文第12篇

所谓课程体系就是将课程按照一定的原则经过选择和组织而形成的供传授用的系统。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及其之间的比例关系上。课程体系一方面是根据培养目标和要求来设置的,另一方面它又将培养目标和要求具体化,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环节中,从而对人才的培养产生现实的定向和规范作用。

(一)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要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求课程体系必须适时调整或更新。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及时将课程进行整体优化,各课程之问就可能会因为内容发生冲突而无法彼此协调。公共管理学科作为一个发展迅速,需求旺盛且很有前景的新兴学科,其课程体系尚处在建立和探索之中,课程体系的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主要是围绕课程教学而展开的,课程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不是靠.-tl或几门课程所能奏效,而是靠整个课程体系的协调来实现。课程体系的优化,是课程设计中很重要的内容,同时,在专业的课程设计中,还必然涉及列课程体系内部各门课程的有关教学内容、教学条件以及教学方法等。合理的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应该有一个长远的教学计划,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的整体优化设计。

二、目标导向理论与课程体系

目标导向理论是管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目标导向,指任何行为都以是否对目标完成有帮助来考核成果,所有动作都以完成目标作为指导原则。目标导向理论认为,要达到任何一个目标必须经过目标行为(实现过程),而要进入目标行为又必须先经过目标导向行为(设计、选择和寻找目标)。高等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其设计要符合目标导向理论。以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综合考虑学生所需的知识、能力结构,进行课程设计。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wHSchubert)将典型的课程目标导向分成四种:一是普遍性目标导向一~基于经验、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求而引出的一般的课程目标导向,从而成为了某一课程领域的一般性、规范性的共性目标导向;二是行为性目标导向——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加以陈述的课程目标,它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三是生成性目标导向—_二.在教育环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四是表现性目标导向——在教育情景中不断出现的,在教师的创造需求和学生的个性需求中得以强烈表现的。目前国内部分高校构建课程体系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以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动态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模式。

三、基于目标导向的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优化应注意的问题

(一)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要符合大学的定位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的类型必然是多元的。大学的定位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但每个学校都应科学定位,安于其位,争做每个类型和层次上的一流。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与之相对应。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课程体系中通识课课程比例最高,学科基础课次之,专业课更次之。教学为主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的专业课程,基础课以够用为度。职业大学培养职业型人才,注重专业课程和职业技能,专业课程的比重最高。

(二)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要符舍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多层次、多类型的,分为高层次、厚基础、少而精的基础性人才;复合型、创新性拔尖人才;知识面广、能力强的应用性人才;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公共管理办学和培养人才的目的在于要为公众服务,捍卫和提倡公共利益。所以,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设置要围绕是否有利予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来进行。还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即要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知识的科学管理人才。要遵循应用性原则,即以课程学习为主的同时,也重视案例教学,做到教学、科研、社会实践三方面并重。要遵循针对性原则,即要充分考虑和关注社会需要、专业需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的设置。此外,还要强化基础,多科渗透,拓宽知识面。

(三)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要动态满足社会的需要

应建立动态的、开放的课程设置体系。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开办的社会基础是不断变革的社会环境,与此相适应,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应该建立动态的、开放的课程设置体系,不断根据社会变革对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加以修订。以河南大学为例,每年都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结合实际情况增设了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方向模块、电子政务方向模块、企业行政管理方向模块、社会工作方向模块社会保障方向模块、劳动关系方向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方向模块、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模块、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管理方向模块、城市管理方向模块、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方向模块,增开政府电子文件管理、电子政务、小组沟通、个案工作、公务员制度、谈判与沟通、管理创新思维、医院管理学、流行病学、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教育投资与项目管理、社区工作、政务礼仪、绩效管理等一系列课程。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通过这一系列的调节获得了优化,培养的学生获得了社会的一致认可。

(四)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要符合科学规律

所谓科学是指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都是围绕着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管理和倡导三种核心技能展开的。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以及模块课的设置应该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具有层次性,注意先修后继关系。学科基础课是为了确保基础学科知识与专业学科知识之间的有序衔接、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而设置的,学科基础课的学习是学生能够更深入、细化地研究专业问题、提炼出独特观点的前提条件。在保证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学科基础课应在内容和时间安排上满足专业课教学的需要,显现出专业特色,加深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使其热爱专业,学好专业,以至开拓专业,创新专业,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比例要合适。在限制与自由,共性与个性之间寻找平衡点,促使通识教育自身达到实现价值的目的,能够对学生个性发展给予充分的尊重。采用系统学方法优化与构建课程体系,使之成为一个既开放、又封闭的体系,兼顾自由和秩序、灵活性和规范性、多样化和专门化、宽度和深度,兼顾个人兴趣和学校指导。科学地处理好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注重课程设置和内容的有机联系,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学活动形成有机的整体。注重各专业间课程的整合,科学合理地构建融会贯通、紧密结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避免简单设课和重复设课现象。鼓励开设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普及性课程,文理交叉课程和艺术类课程,以使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现行高师院校特别是地方性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缺陷正日益显现。为适应并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必须优化创新高师院校课程体系,建构适应时代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师范特点的课程新体系。

课程是育人的重要媒体,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师教育体系的开放,高等师范院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培养适应并促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素质结构合理的中学教师,为了高师院校的可持续发展,认真研究高师课程内容与体系改革,构建面向21世纪的高师课程体系具有更广泛的现实意义。

一、高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课程体系是由构成一定学校课程的各组成部分按照一定层次结构组成的整体。高师课程体系是指高师各专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有机结合起来的,具有现代化、基础化、个性化和综合化特征的,由宏观、中观、微观结构和各专业横向联系的动态的、发展的系统。根据全国三十多所省属地方高师院校课程计划调查和考察的情况分析,目前,不少高师院校特别是刚刚由专科升格为本科的地方高师院校,课程目标模糊抽象,课程体系松散零碎,课程内容陈旧落后,已成为制约学院发展的“瓶颈”,难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一)课程设计强调社会本位和核心专业学科本位

高师课程体系是国家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超阶级或超意识形态”的课程是不存在的,因此,高师院校课程设计必然要体现国家意志,必须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同时,课程设置要体现教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原则。可见我国高师院校的课程设计取向具有浓厚的社会中心倾向,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本位课程价值设计模式,缺乏有利于学生个性充分、和谐发展的课程。但许多原本已经在基础教育阶段学过的或应该属于基础教育阶段必修的课程仍占据着高师课程的主导地位。由于我国高师院校的学校定位、办学指导思想不够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仍过分强调“专才”教育,所以各专业的课程大都是围绕核心专业学科设置全部课程。然而,社会、知识、学生三要素对课程的综合要求是课程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现行高师课程设计过于强调社会发展和科学知识特别是核心专业学科知识的作用,忽视了高师学生发展的需要,这种课程设计观需要适时更新。

(二)从课程内部看,过分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

面面俱到,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的兴趣,忽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应用,忽视专题学习与范例研究,忽视学生学习的选择性,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过分重视学习目标中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对态度与价值观、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重视不够;过分重视间接经验的系统传授和习得,忽视学生直接经验的感验,尤其是忽视给学生提供从事自主探究、课题研究、社会调查、创造发明的空间和时间;课程内容重复陈旧,缺乏时效性和综合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低下,缺乏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师范性不突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严重不足。

(三)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各类课程比例失调

对于“教什么”的学科专业课的比例过大,约占总课时的60%一75%,而对于“如何教”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类课程比例太小,低于总课时的10%。造成师范生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缺乏,从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的师范课程结构看,教育类课程所占的比例分别达到总学时的40%、33%、20%,课程结构中教育类与学科类课程的比例基本上等于或大于1:1。

我国现行各高师院校课程类型设置模式虽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也都在尽最大努力实现课程类型的校本化和特色化,但由于不是从确定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探究性课程三者的关系人手的。于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所占总学时的比例高达70%以上或80%以上,拓展性课程只占总学时的10%左右,探究性课程只占5%。同时,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不协调,必修课门数过多,课时比例过大,选修课程少,且课题范围窄,大都是学科专业知识课程;学科课程所占比例大,活动课程少,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和校本课程缺乏。

(四)忽视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开发

对于办学历史悠久的高师院校来说,虽形成了自己传统的课程理念和课程风格,课程计划科学规范,但由于自恃高傲而往往因循守旧,缺乏超前意识和敢为人先的课程行为。对于刚由专科升格为本科的师范院校来说,课程计划似有将“专科课程计划”分解与扩充的痕迹,专业课程计划多属拼凑而成,缺乏系统的分析研究,没有科学性,更谈不上自己的特色,“舶来”的多,造成课时膨胀,学生负担过重;同时,受专任教师不足的影响,随意调整课程计划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课程计划的法律功能丧失。学校课程标准是对学生在某方面或某领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要求,是学校编写教材、开展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材编写、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说,课程标准是“课程的核心”,是整个高师教育课程的灵魂,所以世界各国极其重视课程标准的研制。然而,我国各高师院校却不注重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开发,造成同一门课程的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各吹各的调”,各科教学难以把握应达到的目标——教育的、知识的、能力的目标。

二、高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创新的理论基础

目前,我国教师教育培养体系已Et益开放,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正在实施,高师学生要求提升和完美自身素质的强烈愿望等因素,都对现行高师课程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而高师课程体系要顺应时代和基础教育的潮流,达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与创新,必须建立在以下“三个面向”的理论基础之上。

(一)课程创新要面向社会

面向社会主要是指课程要面向当今社会的现代化生产和经济建设实际,面向当代的社会问题,面向当今社会技术化、信息化的发展实际,面向社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高师院校各专业的课程既要重理论性、学术性知识,又要重应用性知识,课程设置与课程标准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要充分全面地反映社会发展对未来中等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要求,把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新知识、新技术及时融人课程结构之中,做到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的渗透,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科学方法教育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整合。

(二)课程创新要面向高师学生

学生因素是制约课程的“三大要素”之一,因此,高师课程从设计到实施都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的充分发挥为目的,既要考虑学生已有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条件,又要科学估量学生未来发展和就业创业的需要,要树立“育人为本”、“育师为本”、“发展中心”的课程观,要按照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未来社会发展要求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的标准重新审视和设计课程,改变把对知识的追求与占有作为课程的价值,要关注学生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可接受性,并通过课程创新促进学生素质的完整发展。众所周知,近年来的高校扩招,使师范院校特别是地方性师范院校的生源质量同以往比较有大幅度的下降,并且同一专业的学生入学成绩相差悬殊,如果各专业课程不顾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发展水平,游离于学生“最近发展区”之外,就不能激活学生潜在的发展动机,学生将承受不了课程负担,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学校应尽可能多地设置一些能供不同程度学生学习的选修课,提高选修课的课时比例,并科学合理地降低必修课程总学习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足够的机会和时间,从事自主思考与研究。

(三)课程创新要面向基础教育

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规定,学校应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其后,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基础教育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小学加强综合课程,初中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2001年7月,教育部又颁发了基础教育阶段18科课程标准。2001年11月,教育部颁发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在《课程方案》中提出:均衡设置课程,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加强课程的选择性。纵观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各种课程改革文件,为面向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即课程改革要以体现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统一,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统一,基本要求和个性发展的统一,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统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统一为目标,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高师院校特别是地方性高师院校是以培养服务并促进地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合格的中学教师为目标的,理所当然应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文件为依据,走出学院,深入基础教育实际,改变现有课程设置过分学科专业化,课程内容脱离基础教育实际的倾向,加强学科专业课程与基础教育课程需要的整合,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与训练,缩短师范生对基础教育的适应期。

三、高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创新举措

高师院校特别是地方性高师院校为了培养具有优良综合素质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中学教师及教育管理人员,课程从设计到实施都应以培养新时期合格的中学教师为宗旨,坚持育师为本的原则,并且要合理确定各大类课程之间和各亚类课程之间的关系,使各相关学科的内容相互交融,各系(院)和各专业课程保持密切的横向联系,达到校内各专业、各类课程的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资源的功能和效益,必须从课程设计观上、课程结构上、课程师范性上进行创新。

(一)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设计观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学生发展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本真,是社会进步与学生发展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系上的统一。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从这种课程价值观出发,我国高师课程设计应沿着均衡性、综合性、发展性、选择性、创新性方向努力,要摒弃常把课程的价值当作对知识的追求与占有的课程设计倾向与行为,要防止那种只重视学生求知的结果,忽视求知的过程,或只重视研究系统的知识,忽视探求知识的经历的课程实施过程。据此,高师课程设计在强调“双基”的同时,更应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拓展学生的兴趣特长,努力发掘不同学生的潜质,尊重学生差异和发展需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构筑三维立体的课程结构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双语教学;课程体系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和中国“一路一带”战略的逐步成型,特别是途径亚欧大陆桥直达欧洲的“渝新欧”“郑新欧”等列车陆续开通,全球资本的疆界逐渐深入中国传统腹地,许多中国内陆城市的对外开放步伐也明显加快。城市的传播力如何尽快跟上经济对外发展的速度亟待思考,既懂信息传播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业界渴求的对象。纵观国内许多高校的新闻传播双语教学,虽然都在规模和数量上有了较大的发展,也在课程类别和实践方式等方面有了丰富的积累,但总体上双语课程种类不一、名称繁杂,在具体运作方式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相关课程体系亟待梳理和重新建构,不同高校基于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生特点,也应对双语教学课程建设进行由点到面的反思。本研究在对北京、上海、南京、广州、西安、成都和重庆的部分高校开设的新闻传播类双语课程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用人单位对新闻传播双语人才的具体要求,以及高校同行老师的双语教学心得,力图对新闻传播双语课程体系的现状进行总结,对新时期新闻传播双语课程体系的新框架进行初步建构,并对该过程中值得重视的环节和方面进行审视和思考。

一、新闻传播双语课程建设的现状问题

根据调研,目前国内新闻传播双语课程的开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建设缺乏系统性

目前,国内高校开设的新闻传播双语课程多是以任课教师为中心,由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长选择一门或几门开设,整体上双语课程成规模和体系的较少。在我们的调研中,双语课程成体系开设的学校仅占33.3%。以西部为例,课程开设较系统而丰富的是西安外国语大学和四川音乐学院。其中,西安外国语大学开设了《英语新闻报道与写作》、《新闻编译》、《英语新闻听力》、《英语新闻阅读》、《商务英语口语》等课程,四川音乐学院开设了《英美报刊选读》、《英语新闻视听说》、《新闻翻译》、《英语节目主持人概论》、《美国文化简史》、《新闻采写》、《新闻翻译》等课程,两个学校在双语课程的设置上都兼顾了不同专业和不同学期。此外的大多数学校在双语课程开设的学期与课程之间缺少紧密联系,双语教学的系统性和承接性还有待增强。许多双语课程的开设初衷都是学科建设和特色办学需要,但课程设置的时间却并不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有的课程开设断断续续,甚至会由于教师的外出访学等原因暂停或取消,双语课程建设缺乏持续性积累和时间保证。

(二)课程建设缺乏规范性

一些双语课程主要依授课教师个人的兴趣和条件而定,具体执行也由任课教师自己把关,学院没有针对双语课程的整体规范和具体要求。一些双语课程在必修课、选修课和学分设置上还存在不合理现象,如一些理论性强的非基础类课程对学生水平要求高,严格限制为必修课欠妥当,一些需要大量实践练习的业务类课程学时分配不够,不足以保证学生在英文环境中足够的专业知识浸润。另外,一些新闻传播学的基础性课程,如《传播学概论》、《英语新闻采访与写作》等虽然在不同高校开设较为普遍,但是缺乏较为统一成熟的双语教材,各高校基本各自为政。在具体调研中,明确有教材的双语课程占到48%,主要依赖教师自编讲义的课程占到52%,教材建设依然薄弱,不能有力保证双语教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课程建设缺乏针对性

国内高校开设的新闻传播双语课程类型较杂,名称各异,总体上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基础史论类课程,如《传播学概论》、《外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学》、《国际传播学》等。第二类,业务实作类课程,如《英文采编》、《双语播音主持》、《西方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关写作》、《广告策划与创意》等。第三类,国外传媒鉴赏类课程,如《英文报刊导读》、《国外电视概览》、《国外经典广告》、《新闻传播学专业英语》、《传播学经典著作导读》、《外国媒介集团研究》、《经典新闻作品赏析》等。第四类,专业方向性细分课程,如《国际新闻》《舆论学》、《美学基础》、《发行营销学》等。调查发现,除了专业背景较强的部分高校比较注重结合人才未来走向来设置课程以外,很多学校的双语课程都是针对性不强的普通课程。一些普通院校还照搬重点大学的课程设置,在课程性质和类型的设计上缺乏针对性。

(四)办学特色结合不够

目前,开设新闻传播双语课程的高校主要分为综合性重点大学、专业特色明显的普通地方高校和在语言教学上具有优势的外语院校三类。这三者之间的双语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定位理应有所区别:综合性重点大学学生基础好、师资充沛,可以更多注重双语素养的综合提升,同时开设理论性较强和实际操作性较强的双语专业课,为综合型双语人才培养做储备;专业特色明显的普通地方高校则应结合自身优势专业,把双语教学的重点放在更具针对性的业务技能教授与训练上,以更好地保持在专业领域的应用优势;外语院校的课程设置则应在国际关系、外事礼仪等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兴趣加强对财经、商贸、政法等专业知识的讲授,帮助学生及早将新闻传播专业技能与特定行业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总之,要更好地体现双语人才培养的特色,一是要注重学生的专业基础和现实水平;二是要注重与业界需求的实际对接。

二、新闻传播双语课程体系的框架建构

双语教育要稳定、富有成效地推行下去,首先必须要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各高校的现有条件与学生水平不同,要因地制宜地开设符合自身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但无论具体课程的开设有何差异,都应在整体上形成以几门课程为核心且课程间相互关联支撑的课程体系。史论性质的课程,如《传播学概论》、《外国新闻史》等可以作为学科双语基础课,业务性质的课程,如《英语新闻采访与写作》、《双语播音主持》等可以作为学科双语主干课,而扩大知识面的方向性课程,如《英文报刊导读》和《新闻传播学专业英语》等则可以作为学科双语选修课。基础课、主干课和选修课之间互为关照,并与其他先行或后续的汉语和英语课程相配合。一些适用面较广的基础课和主干课可以在教学重点和学时设置上形成较为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事实上,适宜双语教学的课程应当是在概念、表述和操作上相对具有国际规范和共识的课程,以便于学生的专业学习直接与国际接轨。在条件和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宜优先开设实用性强的双语课程,以更好地服务专业实践。除专业课程外,还应适度增添外语类语言课程作为辅助,以更好地解决语言问题。以重庆工商大学为例,根据其学科特色和现有办学条件,我们对未来的新闻传播双语课程体系作如下构想,即以“主体课程体系为核心,辅助课程体系为支撑,特色课程体系为亮点”的新闻传播双语课程体系架构(如表1)。在上述框架建构中,主干课程是建设主体,重点在课程的分类建设和彼此的衔接配合。辅助课程作为补充支撑,更多的是提供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支撑,因此除了专业课以外,语言课的设置也宜贯穿始终。至于特色课程,可以根据专业来设置课程要求和知识难度,或者作为选修课程提供给基础较好并有真正兴趣的学生,以便让特色课程的开设更具针对性。总体上,基础课宜开设在低年级,主干课宜开设在中低年级,方向课则宜开设在高年级。

三、新闻传播双语课程体系建构的几个着力点

新闻传播双语课程体系的建构,必须以师资建设为根本、课程管理为核心、交流实践为依托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展开,具体有以下几个着力点:

(一)师资的引进和建设亟待合理规划

双语课程的体系建构不能仅靠一两门课程的开设和两三名教师的自我学习,必须以学院为主体,以学校为平台,从整体上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在师资的专业背景、未来走向、年龄层次和职称结构等方面做出综合考虑。学校一方面要根据条件大力引进海外人才或具有双语背景的教师,并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和课程体系规划对他们进行方向上的引导和系统培训;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专业教师队伍的双语培养,通过分批次、有重点地派出教师访学进修,对亟待推行双语教学的课程进行优先建设。对普通高校而言,积极打造现有团队是双语师资建设的重点。

(二)课程的协调和管理需要加强配合

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各部分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需要以具体的课程建设为基础,由点到面,步步为营。不同双语课程的教师之间、本学院与其他学院教师甚至与业界双语记者编辑之间需要相互配合,这包括相关课程在知识和技能学习上的设计是否原则一致、相互照应,知识结构和内容安排是否衔接恰当,不同学院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过程中涉及的课程管理归属问题,还有“主干课程体系”“辅助课程体系”和“特色课程体系”间的协同建设,以及不同专业的阶段性双语课程建设目标是否冲突等。这些都对课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通过细化分工、明晰权责、加强监督和强化沟通来实现。

(三)框架的调整和建构需要调研反馈

课程体系的重要性范文第15篇

取消一大批不必要的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是国务院降低制度易成本、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如何主动适应职业资格制度的这项改革呢?笔者认为,职业教育课程设置须“扬弃”。

一、去伪存真。我们在重新架构课程体系时,要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经济技术发展趋势,经过细致甄别、筛选,剔除、摈弃那些在课程体系中过时的、陈旧的甚至错误的东西或做法,将那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保留下来并继承好。比如,我们要重新审视、扬弃课程体系中那些与已被取消的职业资格相关联的内容,要对课程设置重新进行科学论证,重新界定课程目标定位和培养方向,增强其方向性和指导性。再比如,针对课程类型单一,课程(文化课和专业课、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之间不能形成完整的逻辑结构体系甚至相互脱节,轻文化课重专业课、轻专业理论重专业实践、轻职业素养培养重技能证书考核等不良倾向;以及课程内容与现实发展不相适应,其更新速度、质与量滞后于职业岗位发展要求,许多新工艺、新技术、新生产等不能及时教给学生,课程实施随意性大,忽视课程评价体系建设等一系列结构性问题,该舍弃的要舍弃,该调整、重组要调整、重组到位,需要创新的要大胆创新,使之更好地适应职业资格改革。

二、依需而设。应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新课程体系,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知识能力要求的关系、知识的无限性与课程的有限性的关系、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灵活性与课程体系需要相对稳定的关系、科技知识的迅速增长与课程内容滞后之间的关系,优化课程结构性改革,主动适应职业资格改革,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技术型劳动者。具体来讲,在实际进行课程新体系构建时,要重点依据现代产业发展和现代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所涵盖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需求,推进产教结合与校企一体办学,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有效途径,开发核心课程,紧贴岗位实际生产过程,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使之成为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