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课程实训报告范文

课程实训报告范文

课程实训报告

课程实训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营销 问卷调研 课程实训

1 调研背景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目前《网络营销实训》课程的想法和意见,特此设计此份问卷进行资料收集,以便以后对该门课程教学优化提供一手参考资料。本次问卷调研在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的商贸学院的三个班级进行,这三个班级在校期间都进行了本门课程的学习,在课程内容结束后进行了问卷调研。在三个班级中一共收集了59份问卷,问卷一共设计了8个问题,问题主要围绕课程的内容设计等几个方面,关于问卷数据分析情况如下:

2 调研数据分析

2.1 你对《网络营销实训》课程感兴趣的程度如何?

A.非常感兴趣 B.感兴趣 C.较感兴趣

D.没有特别感觉 E.不喜欢

图1 兴趣程度

根据数据显示,在学生对《网络营销实训》课程的兴趣方面19%的学生对这门课程表示没有特别感觉,高达81%的学生喜欢这门课程,并且有7%的学生对这门课程非常感兴趣。根据数据的比例来看,这门课程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2.2 你学的是什么专业?

A.商务英语 B.商务日语 C.国际商务

D.国际贸易 E.其他

图2 调研对象所学专业分布

在本次问卷调研中,抽取的调研样本分别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占23%,商务日语专业学生占18%,国际商务专业占59%。

2.3 在你所属专业开设《网络营销实训》课程有必要吗?

A.非常有必要 B.有必要 C.一般 D.没有必要

图3 开设课程必要性

调研的学生来自3个不同专业,但仅有2%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该门课程;高达73%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这门课程,其中7%的学生认为是非常有必要开设本课程:对他们以后找工作有帮助;25%的学生对这门课程开设的必要性选择了“一般”,推测这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该门课程在以后工作中的用途或者重要性。

2.4 你觉得学习《网络营销实训》课程对毕业后找工作有帮助吗?

A.非常有帮助 B.有一些帮助

C.不能确定 D.没有帮助

图4 课程与就业关系情况

不同专业的学生面对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从总体来说,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对以后的工作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帮助。目前的时代是一个网络信息时代,大多数工作岗位和电脑、互联网都有一定的关系。

开设本文课程的初衷是希望能够对学生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根据问卷的数据来看,有76%的学生认识到该门课程对找工作是有一定帮助的,其中有8%的学生认为是非常有帮助,深刻地认识到网络时代,网络营销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其中有14%的学生目前尚不能确定对自己找寻工作是否有帮助;仅有2%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

2.5 你觉得《网络营销实训》课程应该要设置哪些项目(可多选)?

A.搜索引擎的使用与信息检索 B.网络应用

C.网络交易 D.创建网店

E.网络调研 F.商业网站评价

G.网络营销工具的使用 H.网站设计与维护

I.其他(请填写)

图5 课程内容设置分布

《网络营销实训》课程主要设计了8项内容,在收集学生对内容方面的意见的数据来看,相对均衡,其中学生选择比例最大的是“网络应用”,达到19%的比例,其中“创建网店、网络交易,网络检索、网络调研和网络营销工具的使用”被选择作为课程内容的比例也较高,超过12%;相对来说“商业网站评价和网站设计与维护”选择的比例稍低,低于10%,推测这与学生考虑到内容的一个实用性和难易程度因素的影响。网站设计对学生相关的基础技能有一定要求,如网页设计,程序设计,编辑能力等;其他几个项目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频率较高,覆盖的行业范围相对较广。

2.6 教学中老师执教的内容是否满足你的需求?

A.非常满足 B.满足 C.一般 D.不满足

图6 调研对象对教学内容的满意程度

教师在“问题5”中8个实训项目基础上进行教学,对于老师教学效果的情况,学生问卷的数据显示:超过70%的学生认为满足需求;其中22%的学生认为非常满足需求;但也有26%的学生认为只能一般满足他的需求,对于这个群体,有待深入了解他们对网络营销实训课程方面的内容需求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仅有2%的学生认为不满足他的需求。

2.7 你觉得该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应采取哪一种?(可多选)

A.积累每次项目操作情况作为总评成绩

B.期末考试作为总评成绩

C.出勤作为考核部分之一

D.课堂表现作为考核部分之一

对于这类实训课程的考核方式,根据学生提供的数据来看,相对比较集中A/C/D选项,认为出勤、课堂表现和每次的实训操作都应该纳入考核的内容之中,而仅仅通过期末一次考试来决定学生的成绩不是最合适的方式,这也反映出学生对课程学习过程要有效控制和监管方面的认识。

2.8 你觉得对于《网络营销实训》这类实训课程应采取哪种上课方式?

A.老师操作示范为主,学生操作为辅

B.老师操作示范为辅,学生操作为主

C.由拥有企业实战经验的老师执教

D.课堂授课、操作+企业参观相结合

E.其他(请填写)

图8 课程教学方式

对于这类实训课程到底采用哪一种方式授课最合学生心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一直很受关注。根据学生问卷的数据来看,认为最合适的方式是排在首位的“课堂授课、操作+企业参观相结合”这种三合一的方式,选择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其二是“老师操作示范为辅,学生操作为主”被列为了学生青睐的授课方式;令笔者感到意外的是学生并不是非常乐意选择“拥有企业实战经验的老师执教”,选择这种方式的比例仅为16%,这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学生避开这类授课方式,需要深入了解情况。

3 报告小结

这份问卷调研的取样数量共59份,虽然是一个小样本,问卷问题数量也不多,但从内容设计的方面来看,能从基本的方面了解到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看法:调研对象较大比例的学生认识到本门课程开展是有必要的,对以后工作有所帮助;对于课程内容方面,学生较看中在工作中涉及到较多的网络应用、信息检索、网络营销工具使用、网络交易几个项目;对于教学方式方面,学生认为示范-操作的形式比较适合他们学习。根据调研收集来的数据情况在以后优化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和形式方面可以作为参考。

参考文献:

[1]申青林.德州学院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分析报告[J].中国科技信息,2010(13).

课程实训报告范文第2篇

一.本课程的目标、性质

金工实习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是全校各专业学生学习《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和机械类院系学生〈综合创新实习〉等课程必不可少的先修课。是机械类实践课程三个层次(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综合创新实习)中的第二个层次,也是实习时间最长、学生人数最多的基本实践环节。本课程的目标是

1.? 了解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熟悉工程材料主要成形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2.? 在工程材料主要成形加工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上,具有初步的独立操作技能。

3.? 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进行思想作风教育,培养和锻炼劳动观点、质量和经济观念,强化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技术规则和爱护国家财产的自觉性,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1.? 转变教学思想,注重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教育目标的变化:在金工实习中过去那种只注重基本技能训练的教学思想已不能适应当今形式的发展需要,应该着重转变为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和增强工程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金工实习对学生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的培养起着综合训练的作用,使学生不但要掌握各工种的应知应会要求,还要建立起较完整的系统概念,既要要求学生学习各工种的基本工艺知识、了解设备原理和工作过程,又要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并具有运用所学工艺知识,初步分析解决简单工艺问题的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① 将装配实习改造成具有综合性、总结性实习,即在装配实习中,结合空气压缩机产品,将各工种的实习内容如工程材料、表面保护、热处理、车工、铣工、钳工、磨工、铸造、锻压、焊接等串联起来,使学生对机械产品的各个加工环节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② 又如,结合制作榔头,将下料、铣工、磨工、钳工、热处理、表面保护等各工种连接起来,使学生了解了各工种的先后顺序和作用。

③ 在线切割中,产品设计、将计算机绘图、修改编程、加工制造、清晰、塑封等环节连接起来,使学生对产品的生产的全过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④ 引入北航海尔最新cad/cam软件,改变了过去单纯手工编程的历史,使学生不但了解和初步掌握了先进的产品设计和绘图工具,也能有较多时间来设计和动手操作设备。

⑤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对学生的纪律要求非常严格,制订了学生实习守则,同时加强对填写实习报告、清理机床场地、遵守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等要求,对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培养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⑥ 将学生加工产品的打分标准公布出来(印在实习报告之中),使学生对自己的产品的得分有明

确认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质量意识观念有一定作用。

课程实训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模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2-0058-03

引言

创业(Enterprise)泛指创业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创业实践活动。无论哪种形式的创业都有共同之处,其成功离不开创业精神、创业素质,离不开物质基础和理论教育。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最早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11月底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广义的创业教育是培养从业者的开创性个性,其狭义是指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增强其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需求。其内容也并非是简单的创业知识罗列,而是通过系统的教育培养人的“开创性”,即开拓精神或企业家精神(Enter-prise)。美国是世界公认最早开展创业教育的国家之一。从哈佛商学院1947年开设第一门创业课程算起,其创业教育已经发展60多年。中国创业教育启动比较晚,例如1997年举办了“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等部门1999年启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教育部2002年在直属九所院校开展创业教育试点等等。

根据现有文献的检索结果,中国创业教育教学研究大多在高等职业院校和地方高校展开,其特点是学校的知名度不高。而知名度高和社会认可度较好的重点院校,虽然其课程及教材布置方面看起来很丰富,然而,在创业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教材稀少。高等职业院校和地方普通高校多把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一种促进就业的手段。其实,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创业已经开始成为一个激动人心的词语。从大学生素质培训和职业素养的角度考虑,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现代社会高度重视的开拓者精神、企业家精神;从未来创业需要的角度考虑,创业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规避各方面本可以避免的风险和损失,促进创业良性循环,并极大地促进就业;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考虑,即便大学生未来不考虑立刻创业,开拓者精神的培养也会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实现更好的人生。然而,创业教育对实践的要求相对更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表现出了诸多不适应,而且实践教学资源有限,因此,创业模拟实训教学也就应运而生。创业模拟实训是一种实际结合理论的教学方法,是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技能和精神内涵的有效形式。本研究主要调查经济管理类(以下简称“经管类”)在读大学生对创业模拟实训课程的需求特点,从需求的角度对高校创业模拟实训课程发展和推广的必要性进行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以便为教育部门的决策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调查研究

(一)调研对象

本调点是在各个高校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商学院)的不同年级分发调查问卷,鉴于大三、大四本科生正面临就业、创业或读研的选择,决定以大三年级的学生为主体进行分析,随机抽取部分其他年级大学生作为补充。

(二)调研问卷

调查问卷共发放676份,同收662份,回收率97.93%;其中有效问卷656份,有效率97.04%。调查院系主要覆盖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旅游管理、会计、国际贸易、物流管理、外国语、新闻、文化产业、材料化学、法律系等专业。

(三)性别比例

调查问卷对象的男女性别比例接近1:1(表1)。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对创业兴趣的认知差异

调查数据显示,81.58%的被调查者对创业感兴趣,其中非常感兴趣的占14.40%,没兴趣的占2.17%(表2)。这表明,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具有广泛的兴趣基础,会得到广大同学支持的。本研究的部分访谈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

(二)大学生对创业教育形式认知和需求的差异

1.研究调查数据表明,经管类院系大学生对创业教育开展情况的了解明显比其他院系多(表3),对校园举办的各类“第二课堂”创业教育活动的关注程度,经管类学生与其他院系差异明显。

2.本研究调查数据显示,经管类学院的学生对创业模拟实训类课程的偏好程度与其他院系相比差异较大(表4)。一是对实践结合理论类课程的偏好程度稍差于其他院系。二是对创业模拟实训类课程的偏好程度比其他院系高出8%(表4)。这一差异说明经管类大学生在创业模拟实训课程认知方面明显超过了其他院系学生。从专业特性的角度解析其原因,即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理论性强,但实践机会少,在缺乏实践经验的条件下,几乎不可能直接走上管理岗或行政岗,而创业模拟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经管类大学生的实践需求,促进理论知识的应用。

(三)创业教育教学形式的差异

创业教育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本研究按照教学内容对实践的重视程度,将其分为理论课、实践课、实践理论结合课。哪种课程最好呢?最好的答案可能是“因材施教”。但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哪种教学形式更适合当代大学生?由于实践教学的缺失,很多教育专家会提出应适当加大实践教学模块。然而,这些观点都是从“教”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没有考虑“受教者”的看法。如果没有学生的认同和配合,无论其教学形式多么吸引人,那么都是空谈。因此,本研究从“需求”的角度初步考察了这个问题(表5)。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对于创业教育教学,只有4.49%的学生倾向于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支持实践教学的占26.63%,而支持实践理论结合教学模式的占63.00%。其中,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倾向于模拟(虚拟)实训这一门课程。

课程实训报告范文第4篇

重庆工商大学“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大致经过了4年时间筹建就获得正常运转,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如实验题目实行项目团队制,学生对该类实验项目兴趣都比较高,积极性也比较强,学生在实验报告的写作过程中,对宏观经济现实问题某些方面的分析表现出了较为深刻的思维分析能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如下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1.学生经济学素养不足、实际分析能力不够

经济学课程一般在大学本科的一年级下半学期或二年级上半学期开设,这些低年级学生长期习惯于应试教育,学习主动性不强,更缺乏对社会和企业的深入了解,缺乏经济学基本素养。尽管学生能够记住所学的理论知识,但由于缺乏对现实经济现象的感性认识和实际经验,甚至少数学生对国家的基本经济方针都知之甚少,因此不少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对经济原理理解不够透彻,无法将书本理论与现实经济现象有效联系起来。[2]

2.学生文献阅读能力不高

通过实训课程近几年的运行,发现大多数学生文献阅读能力欠缺,不能对项目所涉及的相关文献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也不能通过对文献的分析,找到对项目工作完成有益的启发点,不能对文献进行有效借鉴。由于对相关文献未做深入学习,因此在实训项目的完成过程中,方向性不够明确,对项目所涉及问题的分析也不够深入。

3.前期知识准备不足

“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的运行流程一般是:周一上午学生确定研究题目,接着由小组长与组员进行工作分工,各成员按分析完成各自工作,由组长汇总。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未能系统地对各个小组所涉及的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统计学理论知识等学生所学相关课程进行复习回顾,造成学生后期学习和先期知识脱钩现象,在运行相关工具分析实际问题时显得办不从心。

4.对学生学习引导不充分

由于学生实训时间一般只有五天,即一般从周一上午接受工作任务,周五上午口头汇报,实际工作时间只有四天半,时间较短,学生很难对相关的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计量经济学知识和统计学知识进行深入复习,从而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不够。

5.学生写作能力训练不足,模仿能力有待提升

尽管学生在参加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之前就已经完成过学年论文的写作,但由于学生不认真、指导教师不强调等诸多原因导致学生的文献学习吸收能力、报告写作能力没有得到有效训练。在“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实践课程中发现,本科学生的文献学习能力和中文写作能力不足的问题尤其突出。

6.考核方法不尽合理

综合实训成绩分为三种,一是原始成绩,二是学生自评分,三是最终成绩。最终成绩是在原始成绩基础上通过学生自评分修正而成。原始成绩一般由实验报告和实验汇报两部分组成,由于实验汇报只能随机抽取一位学生来进行口头汇报(而以该生的汇报成绩作为全组的汇报成绩),因此汇报成绩带有一定随机性。

二、“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创新教学法思考

通过对当前“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学生大四学习的特点,在以后的实训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课程训练目标,明晰课程改革思路,优化教学创新环节,不断提高“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完善项目驱动实训法。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种生动、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它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概念,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探索。[3]“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在运行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项目驱动实训法,项目任务要具体、可操作。在实训过程中,要做到:以一个完整的实验项目贯穿整个实训过程;以实验项目的理论工具为线索安排教学重点;实训过程由实验项目任务驱动。学生团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参与项目设计、理论与应用工具复习、统计分析数据收集等过程,这样就能在实训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就是积极的参与者。为了提高实训效果,整个实训过程应做如下改革。

1.实训项目准备阶段

本阶段是在实训项目开展以前,要对实训用到的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统计学基本理论进行简要复习。经管类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本科教学内容,应以经典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为主。统计学基本理论要以计量经济学当中用到的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为主。经济学理论主要以实训项目所涉及到的为主。在学生团队确实实训项目以后,实训教师就可以按照这三个层次针对学生项目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重点复习指导。这一环节是目前实训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2.实训项目牵引阶段

本阶段对整个实训项目的顺利完成非常重要,既要使学生实训项目有思考切入点,又要使学生理解实训项目各个部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还要让学生最终完成一个实训报告。在此阶段,指导教师以“导师”的身份出现,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训项目中,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侧重检查项目子任务完成情况,并适时为学生归纳总结写作技巧和理论知识。对学生参与项目的引导不是简单说教,而是通过一些理论讲解、上机演示等形式,如计量经济学参数估计、统计检验等的演示,使学生能够动手实现,从而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复习和应用。

3.实训项目完成阶段

本阶段是指实训项目的初步完成阶段,主要工作是通过完整实训报告的写作和汇报PPT的制作对整个一周的实训内容进行总结。这一阶段的工作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借鉴各种现成的资料,按一定格式完成项目文档,并制作汇报PPT。指导教师在学生口头汇报之前,对学生完成的实训报告内容和汇报PPT的制作进行初步检查,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实训项目汇报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检验学生对实训报告内容的口头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一般由团队小组组长先进行汇报,主要介绍实训项目的组织策划、项目分工、项目研究的技术路线及项目时间安排。在此基础上,再随机抽取两位学生来对实训报告内容进行陈述,指导教师再做进一步的点评。这一阶段能对学生文字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进行有效训练。

三、小结与展望

课程实训报告范文第5篇

重庆工商大学“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大致经过了4年时间筹建就获得正常运转,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如实验题目实行项目团队制,学生对该类实验项目兴趣都比较高,积极性也比较强,学生在实验报告的写作过程中,对宏观经济现实问题某些方面的分析表现出了较为深刻的思维分析能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如下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1.学生经济学素养不足、实际分析能力不够

经济学课程一般在大学本科的一年级下半学期或二年级上半学期开设,这些低年级学生长期习惯于应试教育,学习主动性不强,更缺乏对社会和企业的深入了解,缺乏经济学基本素养。尽管学生能够记住所学的理论知识,但由于缺乏对现实经济现象的感性认识和实际经验,甚至少数学生对国家的基本经济方针都知之甚少,因此不少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对经济原理理解不够透彻,无法将书本理论与现实经济现象有效联系起来。[2]

2.学生文献阅读能力不高

通过实训课程近几年的运行,发现大多数学生文献阅读能力欠缺,不能对项目所涉及的相关文献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也不能通过对文献的分析,找到对项目工作完成有益的启发点,不能对文献进行有效借鉴。由于对相关文献未做深入学习,因此在实训项目的完成过程中,方向性不够明确,对项目所涉及问题的分析也不够深入。

3.前期知识准备不足

“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的运行流程一般是:周一上午学生确定研究题目,接着由小组长与组员进行工作分工,各成员按分析完成各自工作,由组长汇总。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未能系统地对各个小组所涉及的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统计学理论知识等学生所学相关课程进行复习回顾,造成学生后期学习和先期知识脱钩现象,在运行相关工具分析实际问题时显得办不从心。

4.对学生学习引导不充分

由于学生实训时间一般只有五天,即一般从周一上午接受工作任务,周五上午口头汇报,实际工作时间只有四天半,时间较短,学生很难对相关的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计量经济学知识和统计学知识进行深入复习,从而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不够。

5.学生写作能力训练不足,模仿能力有待提升

尽管学生在参加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之前就已经完成过学年论文的写作,但由于学生不认真、指导教师不强调等诸多原因导致学生的文献学习吸收能力、报告写作能力没有得到有效训练。在“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实践课程中发现,本科学生的文献学习能力和中文写作能力不足的问题尤其突出。

6.考核方法不尽合理

综合实训成绩分为三种,一是原始成绩,二是学生自评分,三是最终成绩。最终成绩是在原始成绩基础上通过学生自评分修正而成。原始成绩一般由实验报告和实验汇报两部分组成,由于实验汇报只能随机抽取一位学生来进行口头汇报(而以该生的汇报成绩作为全组的汇报成绩),因此汇报成绩带有一定随机性。

二、“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创新教学法思考

通过对当前“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学生大四学习的特点,在以后的实训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课程训练目标,明晰课程改革思路,优化教学创新环节,不断提高“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完善项目驱动实训法。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种生动、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它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概念,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探索。[3]“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在运行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项目驱动实训法,项目任务要具体、可操作。在实训过程中,要做到:以一个完整的实验项目贯穿整个实训过程;以实验项目的理论工具为线索安排教学重点;实训过程由实验项目任务驱动。学生团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参与项目设计、理论与应用工具复习、统计分析数据收集等过程,这样就能在实训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就是积极的参与者。为了提高实训效果,整个实训过程应做如下改革。

1.实训项目准备阶段

本阶段是在实训项目开展以前,要对实训用到的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统计学基本理论进行简要复习。经管类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本科教学内容,应以经典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为主。统计学基本理论要以计量经济学当中用到的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为主。经济学理论主要以实训项目所涉及到的为主。在学生团队确实实训项目以后,实训教师就可以按照这三个层次针对学生项目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重点复习指导。这一环节是目前实训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2.实训项目牵引阶段

本阶段对整个实训项目的顺利完成非常重要,既要使学生实训项目有思考切入点,又要使学生理解实训项目各个部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还要让学生最终完成一个实训报告。在此阶段,指导教师以“导师”的身份出现,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训项目中,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侧重检查项目子任务完成情况,并适时为学生归纳总结写作技巧和理论知识。对学生参与项目的引导不是简单说教,而是通过一些理论讲解、上机演示等形式,如计量经济学参数估计、统计检验等的演示,使学生能够动手实现,从而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复习和应用。

3.实训项目完成阶段

本阶段是指实训项目的初步完成阶段,主要工作是通过完整实训报告的写作和汇报PPT的制作对整个一周的实训内容进行总结。这一阶段的工作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借鉴各种现成的资料,按一定格式完成项目文档,并制作汇报PPT。指导教师在学生口头汇报之前,对学生完成的实训报告内容和汇报PPT的制作进行初步检查,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实训项目汇报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检验学生对实训报告内容的口头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一般由团队小组组长先进行汇报,主要介绍实训项目的组织策划、项目分工、项目研究的技术路线及项目时间安排。在此基础上,再随机抽取两位学生来对实训报告内容进行陈述,指导教师再做进一步的点评。这一阶段能对学生文字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进行有效训练。

三、小结与展望

课程实训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耶鲁报告;课程使命;价值追求;自由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13)06-0111-05

纵观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历次大学教育改革辩论最后都会聚焦到课程改革问题上。1828年耶鲁学院发表的《关于耶鲁学院教学课程的报告》(Reports on the Course of Instruction in Yale College)(以下简称《耶鲁报告》)是美国高等教育史上有关课程改革最有影响的报告之一。美国著名史学家霍夫施塔特(Richard Hofstadter)指出,这是“19世纪上半叶美国高等教育中最有影响力的文献”[1]。文章期望通过对《耶鲁报告》的解读,研究其所体现的课程使命与价值追求。

一、 《耶鲁报告》形成的背景与过程

19世纪美国新学院如雨后春笋,从19世纪开始的20多所学院,到20年代末超过100所,19世纪中期更是达到200所[2]。学校的增加使各学校入学人数降低,学校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同时,面对美国社会经济急剧发展的现实,以及欧洲启蒙主义思想及德国新大学运动的影响,强调民主价值、注重实用知识和科学知识的改革派提出了对传统学院课程内容进行改革的设想,焦点集中在去除古典课程必修制和引入实用课程上。另外随着知识的日益丰富,挑选出适合有限的大学四年学习的知识不再是件容易的事。受去中心化影响,学院没有一个权威机构给予指导,课程政策制定复杂性大大增加。上述原因都影响着学校的课程,使得课程改革成为美国高校“不得不参与的一场复杂的游戏”[2]。

1819年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创建了弗吉尼亚大学,推行“平行课程”的改革,以传播实用的科学知识为方向,倡导让学生有一定的选课自由。与此同时,从德国留学归来的乔治·蒂克纳(George Ticknor) 在哈佛学院建立选修课制度,调整古典语言等传统课程,引入现代语言、自然科学等学科,扩大学生的选课自由。除此以外,阿默斯特学院、联合学院、佛蒙特大学等也都开始对课程进行调整。代表功利主义教育观的选修制被引入美国大学,渐成燎原之势,对古典学院课程模式和权威形成挑战。

当时的耶鲁学院有大概12名教师,275名学生,其学生来自美国不同的地区,是美国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学院之一[3]。为吸引更多更优秀的生源,耶鲁学院也对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一些自然科学学科开始进入课程。然而,对急速发展的社会需求来说,耶鲁的改革显得过于缓慢,社会各界抱怨课程僵化,变化缓慢。1827年,毕业于耶鲁学院的州议员、校董事会成员诺伊斯·达林(Noyes Darling)提出课程大纲中应放弃希腊语、拉丁语等“僵死语言”(dead languages) 的教学,用实用课程来代替。校方十分重视,董事会迅速行动,任命了由州长汤姆林森(Tomlinson)、校长杰里迈亚·戴、卡文·查品(Calvin Chapin)、诺伊斯·达林和福温(Abel McEwen)五人组成的一个专门委员会进行调查研究。委员会充分调查了学院课程的有关情况,广泛征集了学院教职员工的意见,于1928年发表了《关于耶鲁学院教学课程的报告》。报告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校董事会撰写,一部分由教授负责撰写。后者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解释分析了学院秉持的教育目标和规划;第二部分对古典语言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这份报告没有迎合当时社会人们的喜好,而是对美国传统学院教育进行了有价值、负责任的思考,驳斥了批评耶鲁课程的观点,重申了耶鲁学院所追求和坚守的自由教育和古典课程的价值。报告认为课程改革关系到办学目标的改变,将引起学院组织和章程的根本性改变,直接影响学院的利益和声望。报告是经过全体教职人员认真思考和热烈讨论而形成的,所提出的观点比较成熟而全面,一经问世便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二、 《耶鲁报告》的核心内容

(一) 学院教育的本质:奠定完整教育的基础

《耶鲁报告》强调决定现行课程取舍之前必须对学院教育性质和目标有个清晰地认识。报告重申了耶鲁学院的教育目标是为完整教育(thorough education)奠定基础。这个基础是广博、深入和扎实的(broad, deep, and solid),它区别于局部(partial)的或浅薄(superficial)的教育[4]。报告中将片面发展心智能力的一两个方面比作只有一根支柱的宏伟建筑,花费高昂却极易倒塌。只有各方面按比例均衡发展,心智才能达到完美。因此,在学院的教学课程中,文学和科学各科均要占一定比例,以便使学生性格各方面达到平衡。

报告指出,学院在进行课程价值选择时要理清三点。首先,大学是教育的开始而不是完成。由于学院教学目标是为卓越教育奠定基础,是教育的开始,而不是完成教育。因此学院课程不能无所不包,而应透彻掌握知识的基本原理,掌握自我教育的能力,这是一个转识成智、转识成性的过程[4]。报告解释了要获得完整教育所必需的统一课程,不能根据学生的爱好、天资和未来职业进行课程选择。因为这些课程所讲授文理学科的基本原理是获取更高知识的共同基础,只有对其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们才能知道他们对哪个学科有爱好和资质,从而进行正确选择。

其次,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奠定基础,而不是获取部分的、肤浅的知识。报告驳斥了那种认为数学、古典语言等基础知识无用的观点,提出:基础知识不是在狭隘的层次上有用,要在一个更高、更广的角度去理解有用与否。通过自由教育所掌握的这些学科知识用途极为广泛。即使他已经忘记了这些学科知识的许多细节,由于熟悉科学的一般原则,有能力选择任何一个他感兴趣或者有潜质的领域继续自己的追求,处理事情也更务实和通情达理。

再次,课程学习不是为职业、专业作准备,而是奠定坚实的基础以适应将来任何职业、专业的需要。之所以要花时间学习与未来职业没有直接联系的这些知识是因为它们是专业和职业学习的基础,能扩展和平衡心智能力。一个人的思想如果总是局限于某个方面,就会形成狭隘的思维习惯和怪癖的性格,也会因此视野狭小,造诣有限。反之如果拥有广博的知识,就能塑造美好和谐的性格,未来职业发展迅速。报告反问:一个人难道除了通过职业追求获得生存能力外别无其他目的?难道他不需要履行其他的社会职责,如对家庭、对其他公民、对国家,而履行责任?这些都需要多种广泛的知识的装备(intellectual furniture)[4]。

报告同时认为,自由教育与职业训练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它并不一味地反对专业教育和实用知识的教学,但坚持所有专门的或职业的训练都应在本科生学院之外实施,以保证学院教育中人文课程作为整体的核心地位。有两点须注意:一是学生在学院有限的三、四年中,不可能什么都学,只能是抓住主要科目,奠定基础;二是职业训练应以自由教育为先导和基础。前一点是轻重的问题,后一点是先后的问题。而美国高校当时推行的选修制改革,其实是为了迎合社会那些庸俗、狭隘和利欲熏心的要求,从而降低教育的质量,无法达到为人的一生做准备的目的[4]。

(二) 课程目标设计:基于心智训练和心灵装备

报告认为,要达到学院教学的目的,必须为学生提供心智的训练和心灵的装备(the discipline and furniture of the mind),课程的目标设计建立在“训练心智”和“装备心灵”这两条重要原则之上。训练指扩展心理官能的力量,教养指要以知识来充实心灵,其中训练和教养比知识的掌握更重要[4]。

居于第一位的传统课程原则是“训练心智”。通过训练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辩论、想象力、记忆力等开发学生的天赋,进而发展精神力量,而精神力量又能按照人的意志从一个学科迁移到另一个学科,从一般的学习迁移到各种职业。居于第二位的传统课程原则是“装备心灵”。传统的课程在具有精神训练因素的同时还具有道德训练的因素。比如古代语言中的句法或许已经失去了实用价值,但仍然是有益的,因为学习句法所形成的坚韧性及其自我克制精神被认为足以增强个性,提高个人的道德发展水平。报告指出,在“训练心智”和“装备心灵”这两条中前者更重要。心智能力的提高需要对学生进行持续稳定地、强化地、系统地训练。这些训练是艰苦而乏味的,但却是打开智力之门和获取知识的唯一道路。

耶鲁学院学者将心智训练建立在官能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官能心理学假设了人的三个官能或能力:意志、情感和智力,认为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心智能力,如阅读、记忆、推理、想象等。要均衡地发展学生的所有能力,包括身体的、心智的和道德上的。古典课程的学习是心理官能最有效的训练,掌握它们需要学生坚持不懈地训练心智各方面的能力。官能心理学建议不管哪门学科,要想与心智能力的训练联系,就必须关注其普遍性、理论性的部分,关注其训练、发展人的各项能力方面,而不是其可能的实际应用方面[4]。

(三)课程的内容选择:古典学科和课程

为实现心智训练和心灵装备的课程目标,《耶鲁报告》认为与专业化、职业化相对,追求人知识的广博与深厚以及心智训练与良好性格养成的古典课程应该是学院课程的主要内容。古典学科研究的领域自语言基本要素一直拓展到文学研究最繁难最深奥的问题,涉及心智的每一方面,能够为任何程度的心智训练提供素材,贯穿青年学者从启蒙直至成熟的全部过程。缺乏古典学科知识的专业或职业工作者只能在一种较低层次上奔波于生计,极少获得较大成功[4]。

《耶鲁报告》同时认为课程中文学和科学必须综合发展,缺一不可,以便养成学生平衡的人格。光有深厚的知识但没有表达出来的能力和善于表达而没有具有表达价值的知识都是不全面的发展。报告考察了耶鲁学院所开设的主要课程,详细地介绍了每一门课程的作用,如数学培养学生实证推理能力;物理帮助学生了解各种现象并加以归纳;学生通过英语阅读了解语言的力量;逻辑与心智哲学展示思考的艺术;修辞与演讲向学生传授口头表达的艺术;反复的写作训练提高学生书面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简洁性;即席讨论使学生思维敏捷,表达流利,且富有激情、个性活泼[4]。对于是否应该摒弃古典课程,《耶鲁报告》予以了坚决的否定,认为古典课程基于以下原因不可抛弃:首先古典语言具有文学价值,是欧洲现代文学、思想的来源;学习古典课程体现了自由教育的内在价值,能帮助训练学生心智、形成良好品格;古典课程提供了关于品味和美德的最好范式,现代艺术创造无不从古典作品里汲取营养、获取灵感;古典课程也是今后职业教育、专业研究的最好准备,具备了一定的实用性;古代语言还是学习现代语言的基础。因此,放弃古典语言课程,会损害学院的内涵和品质,进而危及学院的生存。

报告反对缩短课程,反对使课程更实用,反对选修课,反对取消已死亡的语言课程,反对以德国大学模式改造耶鲁学院。对于其他学校所推行的选修制试验,报告表示将不予采纳。原因在于目前的课程是基于学院使命的充分认识及深入思考高级精英人才应该具备的知识和性格素养后提出来的,是每一位接受完整教育的学生所必须学习的科目。另一方面,美国的学生心智不像德国大学学生那样成熟,他们的认识较肤浅,尚缺乏设计自己未来发展道路的能力,尚不能正确利用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需要学校对他们进行引导。美国大学生对构成高深学术成就统一基础的各类知识尚难以准确地把握,把自由选择课程的权利交给学生是轻率的。

总之,耶鲁学院课程关注心智的成熟和品性的修养,不仅要为将来的专业学习或职业学习奠定基础,更要奠定的是智力、能力和广阔视野的基础,强调的是知识的“可迁移”性。学院课程注重基本知识、原理、方法和课程内容蕴涵的精神的挖掘,内容选择上更注重基础性、广泛性。

(四) 课程的实施与管理:讲座法与导师制

报告指出学院每门课程要有一本统一的教材,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记录并背诵,通过考试方可拿到学位。因为讲授的都是一些已成定论的基本知识、原理,为便于明确学习、测试的范畴,避免学生涉猎不同的教材而导致理解上的混乱,挑一本优秀教材即可。

课堂教学一直使用讲座法。在讲座中可以解释书本上的知识,操作实验和示范样本等。讲座法的最大优点在于调动讲座者做出最大的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学术成就。但由于学生只要坐在那儿静听就可以了,有必要结合一些其他的方法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辩论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可以针对某一特定主题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讨论。

实施讲座法的同时还辅之以背诵和考试。指定学生背诵具体的内容可对学生的心智能力实施持续有效的训练,能让指导老师准确辨别学生学习是否勤奋,是否已经熟记教材内容。耶鲁学院确立每半年度一次考试,包括大四学年七月份的毕业考试,一到三年级四月份的年度考试等。考试委员会的成员包括本州不同地区的教育人士和杰出人才。每个学生回答问题情况被当场记录,学院永久保存,供他人日后查询。相比而言,学生在背诵室的日常考试更能反映学生的学术水平。考核是学习的强大刺激因素,它与其他方式结合,共同促进学生学业进步。

耶鲁学院课程管理体制中的一个特色是导师制。由于学生入学时年龄较小,因此需要学院老师提供“父母式的监护”(parental superintendence),通过与学生密切接触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督促。学生每班被分成2到3组,每组配有1名指导老师。指导老师每天要检查、指导本组学生。

三、 大学课程的使命与价值追求

(一) 大学课程的使命

大学课程的使命问题决定着大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对大学课程的实施起指导作用,是研究大学课程的关键。只有了解大学课程的使命,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才不至于盲目,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应有的作用才有可能发挥出来。在改革呼声下,耶鲁学院冷静思考,认为应首先探究大学课程的使命问题,方能对大学课程进行准确定位。

《耶鲁报告》赋予学院课程奠定完整教育基础的使命。报告提出学院教育的本质不在于提供一种仅仅包括几门学科知识的部分教育;也不在于提供一种几乎包括了所有领域的零碎知识的肤浅教育;更不在于传授任何专业领域的具体知识的专业教育或实用教育;而是在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许可的限度内着手提供一种完整教育,为所有的专业研究及职业生活奠定统一而扎实的基础。因此,大学课程应该为学生提供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具有为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奠定基础的使命。《耶鲁报告》同时赋予学院课程在建立学生平衡宽广的心智能力和全面良好的性格中发挥作用的使命。通过开发学生的天赋,进而发展学生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意志。

(二) 大学课程的价值追求

大学课程的价值追求问题实际上是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问题上的体现,是判断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根本立场问题。课程的价值选择表现为人们希望课程所传授的知识具有的特征以及体现的精神和意义。在大学课程改革历史上,什么知识最能培养学生的心智、养成学生高尚的品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耶鲁报告》认为学科知识要根据大学课程的使命有所扬弃。课程设置要符合学生未来的、长远的发展需要;要趋向于有价值的知识而不是学生、社会所暂时希望的知识。报告认为古典学科涉及心智的每一方面,是知识的必要分支,也提供了关于品味和美德的最好范式,具有极高的陶冶价值,是今后职业教育、专业研究的最好准备,因此最适合于学院课程。报告同时认为学院课程中文学和科学必须综合发展,缺一不可,以便养成学生平衡的人格。

《耶鲁报告》准确地表达了美国19世纪上半叶之前古典教育者的自由教育理念,论证了古典课程的不可替代性,指出了高等教育滑向职业性的危害。在社会发出改革学院课程的呼吁下,《耶鲁报告》不盲从市场,通过根本性的思考澄清学院课程的使命,不因流俗而丧失学院课程的价值追求。随着当时美国高校一项项激进的课程改革的失败,《耶鲁报告》所反映的课程观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美国大学专业主义和职业主义思想的过分泛滥,直接影响了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Hofstadter R,Smith W.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A Documentary Histor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1:275.

[2] Pak M S. The Yale Report of 1828: A New Reading and New Implications[J]. History of Education Quarterly, 2008(1): 3057.

课程实训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实训报告书 实训课

众所周知,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必须写下当天的训练小结,今天哪些地方进步了,哪些地方不足了,自己有何改进的方法,详细记叙心得体会,做到心中有数。教练根据这个小结改进训练的内容,而且对其他运动员训练提供了借鉴,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同样的,为了规范专业技能课的实训环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能更加好的掌握专业技能,适应企业和行业的要求,每次一个实训项目结束的时候,我都要求学生上交一份该项目的实训报告书。实训报告书要写好,不外乎以下五个方面:

1.备

即准备。一是钻研实训项目的内容:一个项目的实训不是单一的,往往和其他课程的内容有关联,这样我们在拿到一个实训项目的时候首先要分析其和哪些课程相关联,并且把该部分的知识加以融会贯通,找出项目的难点,理清实训的的顺序。二是材料的准备:要把实训报告写好,除了要有良好的实训顺序,一般要配有相机或录像机,便于记录每个实训步骤。

2.范

即教师讲授示范。对实训项目的讲解分析:如实训项目在企业的操作流程、知识前后的连贯、加工要求和生产的条件及技术指标等的讲解分析。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重点讲解,并给出解决的方案。学生明确实训项目的流程和相关的技术指标,写出实训项目的的流程并标明相关注意事项。

3.训

即学生操作。这是实训课的核心环节,学生不仅是要注重练习的效果,同时要注意练习的过程和安全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使用相机等记录操作的过程和操作的成品,为最后进行资料的整合留下完整的影像记录。对于不会操作的地方更是要做好记录及时询问老师和同学。

4.评

即评价。这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学生的自评,对于已经完成实训的成品按照老师所给的相关标准进行评价。自评主要是考察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实训项目的内容、成品是否达到标准。二是师评,主要是从记录的操作过程和成品的质量着手。检查操作过程是否有遗漏和操作失误,成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5.理

即整理。对所有的实训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如图片资料要加入文字说明,操作中疑难点、老师指出的不足之处等都要表示出来。这个环节旨在让学生复习整个实训的过程,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一个参考。案例见下表:

专业课教师可以利用让学生做实训报告书这个办法切实可行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记录学生实训的点点滴滴,积攒起来可以作为专业课程校本教材。这样的工作肯定繁琐枯燥,需要花费很多精力,但如果不厌其烦地去做,学生真正学有所得,那教师的专业教学也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课程实训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训;实训教学现状;教学建议

一、传统的生物化学实训教学存在问题

1.对实训教学重视不够

传统的大学教育大多存在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训教学为辅的现象。实训教学的计划是紧紧围绕理论教学而制订的,从内容到进度基本上都是依附于理论课,没有形成独立而完整的实训教学体系。实训内容陈旧,多是验证课堂理论实训,忽略了对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实训设备落后,实训用品不够,从而使学生缺乏独立实训操作的机会,不利于培养学生实操能力。

2.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

传统实训教学中对学生实训成绩的评定仅以实训报告作为唯一的评价依据,而当前学生实训报告却存在一些问题。如:固定书写框架太多,对实训过程和结果的分析过少,相互抄袭实训报告的现象普遍,只按教材内容填写而不按实际实训结果完成实训报告的也大有人在。这些都会造成评价结果不准确,真正做过实训的学生和没做过实训的学生成绩相差不多,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被动和抵抗情绪,影响素质教育的真正魅力和效果,同时不利于提高学生对实训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

二、目前实训教学中的一些现状

目前,生物制药专业生物化学实训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以简单的验证性实训为主,同学们在实训过程中很少需要去深思实训原理、浅析理由,实训结果也早在同学们的意料之中;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也以灌输式教育为主,老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做,依样画葫芦地做了一下实训,等到实训结束,这节课的实训内容基本也就忘记了。时间一长就会造成学生很少在实训过程中主动深思实训教学的目的和用途,严重影响了学习生物化学实训技能的培养和革新能力的提高,将来进入工作岗位,还要从头学起。另一个突出的现状就是老师和学生都过于重视实训报告的书写,忽视了学生在具体的实训过程中的操作和浅析能力的培养。当然这个状况不仅存在于生物化学实训课中,在其他实训课程中也普遍存在,主要原因是由于学校要应付上级部门的评估,书写规范、工整的实训报告往往能得到高分,而具体实训操作的考查可以靠临时抱佛脚来提高。因此,学校往往对实训报告的书写非常重视,每年都要进行抽查,这种片面的引导方式使得任课教师也根据实训报告的成绩来打分。这样的评分方式使得学生普遍有“重报告轻过程”“重论述轻操作”的现象,违背了实训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三、对生物化学实训教学的几点建议

1.思想上重视实训教学

教育者应从“重理论轻实训”的教学观念中解放出来,高度重视实训教学在培养创新型和实操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实训教学是实训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实训研究被纳入教学过程的具体体现。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是两个居于同等重要地位的教学环节,对于大学教育来说,更应该重视实训教学,这样才更有利于培养实际操作型人才。重视实训教学,还应加大实训室的投入,更新实训设备,使人人都有实训实际操作的机会,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加强实训师资队伍建设

实训室应配备一名专职的实训技术人员,加强实训技术人员的素质培训,给实训人员提供外出进修和学习新技术、新方法的机会,提高实践教学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应调动实训人员的积极性,从制度上解决实训人员的职称晋升和待遇问题。

3.改良实训教学方法

多数的实训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抱着走”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仅告诉学生实训原理,实训所用仪器及药品实训方法和步骤,甚至将实训结果及误差分析全都告诉了学生,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我个人认为生物化学实训教学中应更多地采用启发诱导教授学生的实训方法。例如,在蛋白质电泳实训中,我们首先让学生观看视频,要求学生注意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仔细观察电泳缓冲液的配制、加样、电泳及染色等重要步骤,观看视频之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对该实训的一些重点问题和难点加以强调和解释,开展实训教师与学生互动环节,由学生提出迷惑和见解之处,多样化设想思路。在此基础上,学生即可进入实训操作阶段,在实训操作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加强辅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加强动脑、动手,掌握方法,提高实操能力。

4.建立多元化,多方面考查评价体系

这是生物化学实训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保证,实训成绩由平时成绩和实训操作考试成绩组成,各占50%,其中平时成绩由课前预习(10%)、课堂表现(20%)和实训报告(20%)组成。在课前预习中要求学生明确实训目的,原理与方法,做到实训时心中有数,以课堂随机提问方式进行;课堂表现只是考核学生的实训动手能力、学习态度和协作能力;实训报告中重点考查学生从实训中学到了什么,有什么心得和想法。实训操作考试主要选取基本操作与能力验证两方面的小实训进行操作考试,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

课程实训报告范文第9篇

实训是高职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实训成绩直接反应该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对实训成绩的影响指标主要有这么几个,a:实训动手能力,指的是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参与情况,是否能按照实训要求去完成任务;b:实训报告编写质量,这是指学生在做完每一个实训之后要写实训报告,实训报告内容一般包含有实训的目的、实训步骤、实训总结等。实训报告编写质量直接反应一个学生对该次实训所需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是衡量学生实训成绩的重要指标;C:实训课程学习情况,主要考察学生对该实训内容掌握情况。

二、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是考核学生一个重要指标。平时成绩评定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a、课堂表现。指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认真听课,不开小差,不交头接耳,不大声喧哗,认真做课堂笔记,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通过课堂提问方式来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是很多高校老师常用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有很多不足,比如说: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很多学生可能都想积极参与回答,人数多必然有先后,先回答者和后回答者如何评判?回答的质量如何?对这些问题的公正度取决于教师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去判定。b、出勤情况,指的是学生到课情况任课教师给学生评定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一般是通过课堂点名来获取缺课的学生。c、平时测验情况,可以通过课堂小测验或者期终前小规模测验等。d、作业完成情况,这也是评定学生平时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电子商务专业课很多课程老师都会安排一些作业让学生课中或者课后去完成。任课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给出一定的值。另外教师在批改作业过程中发现是抄袭或者不能独立完成的,该同学的平时成绩分值略低一些。e、思想品德,指的是学生平时的行为举止或跟同学和老师人际关系,如关心同学,礼貌待人,见到老师、同学常问好等。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确定评价指标因素。专门请有经验的教师专家通过因素分析法,对评价因素的重要程度作出判断,并给出每项因素的权重。

三、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

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一般分为四个等级,即为:优、良、中、差。对应的评价集合u为:U=(u1,u2,u3,u4)=(优、良、中、差)。于前文所述对学生总成绩的评价主要依据三个方面的因素,他们组成的集合为V={v1,v2,v3}={考试成绩,实训成绩,平时成绩}。V中的子集个元素值可以根据它们隶属的函数确定,也可以通过专家评定方式产生。下面以某同学《网络营销》课程总成绩评定为例。1、考试成绩u1评定假设该门课程该同学考试成绩为:优。即为u1=(1,0,0,0)2、实训成绩u2评定该门课程共有实训课5次,老师每次课都做如下记录:根据统计该同学实训动手能力:4次优,1次良好,0次中,0次差。实训报告编写质量:2次优,1次良,1次中,1次差。实训课程学习情况:1次优,1次良,2次中,1次差。由以上因素组成的模糊矩阵为:A=决定实训成绩各因素的权重为:B=(实训动手能力,实训报告编写质量,实训课程学习情况)=(0.4,0.4,0.2)。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原理该学生的实训成绩的评价为:U2=B*A=(0.4,0.4,0.2)==(0.52,0.2,0.16,0.12)3、平时成绩u3评定假设该门课程一个学期有10次课,老师每次课都做如下表记录。该同学平时表现的模糊矩阵如下所示:N=决定该学生平时成绩的各因素权重:M=(0.2,0.3,0.1,0.2,0.2)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原理该学生平时成绩的评价为:U3=M*N=(0.2,0.3,0.1,0.2,0.2)=(0.63,0.2,0.11,0.06)4、学生综合成绩的评定该学生的综合成绩由u1,u2,u3构成,综合成绩组合为U,即U=(u1,u2,u3)学生综合成绩评定模糊矩阵为:R=(U1,U2,U3)=学生综合成绩各项指标权重为:H=(0.4,0.3,0.3)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原理对该学生综合成绩进行评价:W=H*R=(0.4,0.3,0.3)=(0.745,0.12,0.081,0.054)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最大隶属度原则”,该学生的综合成绩为优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用具体分值进行评定,下面将评价等级转化为具体分值。对评价集赋予相应的值,设定X={X1,X2,X3,X4}={90,80,70,50}该生所得的综合分为:Y=W*X=(0.745,0.12,0.081,0.054)=85分该学生《网络营销》课程百分制的评价结果为85分,即为该学生的综合成绩分值。

四、结论

课程实训报告范文第10篇

1.1实训考核项目的确立实训考核可分为操作技能考核、形态学标本辨认和实训报告评分3类。操作技能考核主要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血型鉴定、常规、脑脊液常规和浆膜腔积液常规等,主要考核学生能否在规定时间内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完成考核项目。形态学标本辨认主要包括外周血血细胞形态识别、尿液和粪便有形成分的识别以及骨髓细胞形态的识别等。书写实训报告是实训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对实训课学习过程的回顾和总结,一份好的实训报告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做实训项目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应要求学生认真书写,并纳入实训考核体系。为节约时间、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我们编写了与实训教学相配套的实训报告册。实训报告册按照原理、器材与试剂、操作、结果、报告、注意事项、意义及讨论等内容编写。

1.2操作技能量化考核标准的制订如果教师对学生实训操作评分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将会出现不同教师的评分尺度有差异,甚至同一教师对不同学生的评分也不能做到相对合理,造成了学生与教师之间不必要的矛盾,对教学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我们依据SOP文件、《医学检验操作技能考核与评价》,结合学生操作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或失误,制订了详细的操作技能量化考评细则,随SOP文件一同发放给带教教师和学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考核评分标准的要求进行强化训练,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对实训操作技能的重视程度。

2实训考核评分方法

为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引起学生对实训课的足够重视,我们将实训课独立进行考核,分值为100分,实训考核不及格者不能参加理论课考试。

2.1实训考核分数构成态度5分,实训报告10分,随堂考核10分,单元考核40分,期末考核35分,共100分。

2.2课内考核实训课前,将每个班级的学生按学号随机分成两个大组,每个实训室一个大组,每个大组按4人为一组,再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实训室安排一名室长,每小组安排一名组长;每个实训室安排一名带教教师。教师按照学生的出勤、隔离衣穿戴、学习用品准备情况、课堂纪律、实训参与程度、学生间的配合情况、实训后的物品清洁整理、值日生工作等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打分,作为平时的态度分。实训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和时间安排,对于实训中的重要内容进行即时测验,计入随堂考核成绩。比如做白细胞分类计数时,教师可在镜下找一些形态典型的细胞让学生辨认,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还可让其说明理由;ABO血型鉴定时,可收集各种不同血型的实训结果让学生分别判断。实训结束后,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实训报告。实训报告是对实训情况的全面反映,要求教师认真批改,并客观评分。

2.3单元考核临床检验中的多数操作技能都有一定难度,仅凭一次实训课的训练,学生只能掌握一些肤浅的内容,难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为提高学生应对未来临床实践工作的能力,我们在每一章节结束后,对主要实训内容进行了重复安排,增设了部分综合实训项目,加大了基本功训练力度,使学生对重要实训内容学得扎实牢固,甚至达到熟练操作的水平。例如在血液一般检查章节中,在开设完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等单一性的实训项目后,我们增设了血液常规联合操作项目;在尿液检查所有单一实训结束后,我们增设了尿常规检查项目等。在每一个综合实训项目结束后,进行一次单元考核。以血常规为例,单元考核时,我们从临床上收取已检测完毕的抗凝血标本,要求学生分别进行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最后发出规范的报告。监考教师严格按照实训技能量化考核标准客观地给学生评分。

2.4期末考核期末考核包括操作技能考核和形态学考核。操作技能考核采取让学生随机抽取试题的方式,给学生一定压力,让其全面复习以前学过的所有重要内容。形态学考核时,由实训教师预先在显微镜下找到形态典型的各种血液细胞、骨髓细胞以及体液中各种常见细胞,并用指针指出,让学生逐一辨认。

3编排合理的试题结构

为使学习困难学生走出考试失利的阴影,克服在学习上的自卑心理,建立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我们将应知应会的、比较简单的实训内容所占分值提高,让那些理论学习困难,但能够认真完成实训的学生获得较高分数,并及时对其进行表扬,让学生具有成功感。同时设置一些有难度的试题,让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竞争。这样可尽快激发起各层次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渐进入亢奋的学习状态。

4建立实训室开放制度

开放实训室是由教师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形式的转变,通过开放实训室能够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考核体系高效运作的有力保障。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分批次进入临检实训室,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实训项目,进行强化训练。学习优秀的学生在熟练掌握各实训项目后,可参与到临床标本收集、试剂配制、仪器调整与维护等工作中来,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实训考核未通过的学生,可利用该机会补习,争取顺利通过实训补考。

5新考核体系的效果与评价

5.1不同考核体系期末总评成绩结果比较我们在两年的时间内,对2008级和2009级检验专业的学生按学号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授课。一组是实验组,在新的考核体系下进行授课与考核;另一组是对照组,仍按原来的模式组织教学与考核。考核结果见表1。实验组学生成绩特别高(>90分)的人数和特别低(<60分)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成绩分布相对集中。这是因为在新的考核体系下,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增大,并不容易取得较高成绩,而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只要他们坚持认真完成实验,实验过程中能够根据评分标准自评和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取得及格成绩并不困难。同时对照组学生成绩的标准差明显高于实验组,说明在过去的考核模式下,学生两极分化严重,部分学生参与实训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较差。

课程实训报告范文第11篇

编程 实训教学 程序设计

对于多数学生而言,在学习了程序设计语言后,除能应付计算机等级考试外,不能应用计算机语言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求学校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应该掌握计算机语言的理论基础,然后是把计算机语言作为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理论知识的获取无疑要通过理论课堂,应用能力要靠实践,现在的计算机语言课程设置也都是按照“理论+实践”模式,那为什么学生学过语言课后普遍认为不会写程序,不会应用计算机语言这个工具呢?本文在分析计算机语言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各个环节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综合实训的组织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利用程序设计综合实训的机会,锻炼学生综合程序设计的能力。

一、实践教学现状

1.实践教学的目标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塑造初步的创新能力。

2.目前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及对学生的影响分析

实践教学由课堂实践教学、综合实训、课外实践活动以及毕业设计环节组成。

课堂的实践教学针对教学内容的,内容相对单一,缺乏综合性;课外实践教学对于程序设计来说锻炼机会较少;毕业设计的完成往往是专业知识的综合训练,要求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能够通过程序设计解决实际的专业问题,因此,在校阶段的综合程序设计实训尤为重要,要通过综合实训锻炼学生进行程序设计的综合能力,为专业服务。

二、理论课注意调整学生对课程的认识

心理作用对学习的影响非常重要,学生对于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评价大多数是一个字“难”,普遍感觉课程很难,会把这门课当做一个独立的学科来对待,本人认为这样对学习语言课是不利的,计算机语言和我们日常讲话说的“汉语”是一样的,都是交流的工具,只不过汉语是人和人之间交流的工具,而计算机语言是人和计算机之间交流的工具,我们学习计算机语言,目的是和计算机进行交流,就如同我们学习英语,是想和不会说汉语的人进行交流和讨论一样,那我们要和计算机进行交流和讨论,就需要计算机明白我们的意图,计算机如何知道我们想要做什么呢,就是通过约定好的计算机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想法,所以计算机语言是表达我们人类想法的工具。只有让学生从根本上明白计算机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才会更好地建立让计算机帮助人类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才会更好地应用计算机语言转换自己的思想,才会意识到只有通过多编程多练习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语言这样的工具。

三、调整课程设置模式,加强课内实践环节

目前,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安排大多采用“2+1”的课程模式,也就是每周2个学时的理论课和1个学时的实践课,实践课的安排一般采取“两周一次”的方式,即每两周才上一次实践课,每次课2个小时。例如,对于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语言来说,三种控制结构会在2~3次课完成,但是学生会用控制结构处理实际问题需要多练习多编程才能建立这样的思维模式,对于刚开始接触计算机语言的学生,应该针对每一种结构(例如选择结构)给出多道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自己写程序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建立遇到同一问题多种解决路径的实际问题时,会自然而然地想到采用选择结构。但是按照“2+1”的课程设置模式,课内实践的时间不足以保证对单一知识点的很好掌握。因此,加大课内实践的时间是有必要的。近几年,我们将网络工程专业c/c++语言课程调整为“3+2”模式,每周有实践课,每周的理论课中增加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实验课前分析,学生对单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

四、程序设计综合实训的组织和实施

进行程序设计综合实训是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对程序设计的理解并体验团队的合作精神。因此对于综合实训的内容安排、指导以及考核都要以综合实训的目的为核心。

1.综合实训的内容安排

学生能编出具有完整功能的实用程序时,会具有强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这是最好的原动力,可以很好地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的算法设计能力、程序设计能力和程序调试能力得到快速的提升,因此确定一个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题目很重要。

关于内容的安排有两种方式:

一是在一系列现有题目中选择。我们编写了程序实训指导书,在书中列出了24个题目供学生选择,这24个题目分数据库管理、游戏设计、图形、算法设计等分类,学生根据兴趣自己选择实训题目。

二是根据不同的专业学生自己选题。鼓励学生根据本专业所学专业课,自己选择在专业课中要解决的问题,然后通过程序设计实训过程来完成。这种方式需要学生提前写一个报告,包括简单的选题内容,以及准备采取的方法,指导老师根据报告决定该选题是否能作为实训选题,并且提出补充建议。

2.综合实训的指导方法

综合实训采用结对编程的模式,两个学生选择一个选题,互相合作,共同完成。整个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指导老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自己查找资料,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出现的问题。

3.成果考核和成绩评定

考核是督促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因此考核必不可少。一个完整的实训过程必须要有总结报告,总结能使学生发现收获和不足,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1)实训结束要求提交的资料

完成题目的基本要求,提供正确的源程序;

提交实训报告,实训报告符合要求,给学生一个实训报告的模版,其中包括实验内容、设计步骤、程序流程、主要算法设计、总结与体会等。

(2)考核方式

按照平时考勤、程序源码、实训报告三方面,按照2:3:5的比重考核打分,最终成绩实行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的五级评分制。

五、总结

从多个年级学生的实践结果来看,加强课内实践,重视综合实训,并且严格实训组织和内容选择,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极大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李凌.“程序设计实践”课程教学怎么做[J].计算机教育,2006,(8).

[2]李丽琼,刘彦宾.从培养创新能力入手改革程序设计实践教学[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8).

课程实训报告范文第12篇

[关键词]:高职 动物解剖生理 实训模式

动物解剖生理是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进入大学接触的第一门专业类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动物解剖生理的基本概论、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动物解剖生理不仅是畜牧兽医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先导,还应为学生拓宽知识面和提高其适应能力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后期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雄厚的理论基础和直观的形态学基础。动物解剖生理实训课程约占50%课时,能巩固和演练课堂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随着学生特点的转变和知识的更新,以往的实训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探索新的实训模式,不仅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更是因生施教的要求。

一、动物解剖生理传统实训模式的缺点

1.以老师为主动、学生被动的填鸭式教学

传统的实训模式中,老师掌握着整个过程的主动权,将知识一次性灌给学生。在实训开始之前,老师将所有需要的器材准备齐全;实训中老师主要是讲授理论和演示;实训后由老师负责整理实训现场,并批改学生上交的实训报告。整个实训过程中,老师掌握着绝对主动权,虽然知识已经传授,但是这种实训没有考虑到学生因素,把学生当做了“客人”,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没有得到调动和培养,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实训形式单一

动物解剖生理是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的基础课,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是由于学科的局限性,实训内容只能以验证理论来进行开展。实训形式都是以随堂实训+实训周的形式开展。这种实训形式对知识的联系训练不够,每一个系统学生都能掌握,但是由于实训周时间有限,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将各个系统联系起来。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掌握的知识孤立,理解的理论难免片面。

3.实训考核体系简单、机械

学生实训成绩的高低是由实训考核的结果来体现的,动物解剖生理传统的考核方式和其他科目的一样,以实训报告的结果来衡量。这种考核方式虽然能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但是对于操作性较强的动物解剖生理来说却显得有些局限。首先,这种考核方式不能避免学生过分依赖课本的情况,也就是说有些学生部进行实训也能完成实训报告。其次,这种考核方式难免有抄袭的情况出现,懒惰的学生直接抄袭表现好的学生的实训报告,导致实训报告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学生真实水平的两级分化。最后,传统的考核不能体现学生在小组中的角色成绩,实训过程中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成绩,传统的考核方式过于简单、机械不能将学生在小组中的地位在实训报告中体现出来。

二、动物解剖生理新型实训模式的特点

1.学生是演员、老师是导演的引导式、项目化教学

学生是老师的施教对象,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中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扮演角色的潜力。让学生像演员一样尽情表演,发挥自己的才能,老师充当幕后导演无疑是一种合适的教学模式。新型教学模式将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实训内容分为不同的体系,每个体系细化为不同的实训项目。实训前,老师讲解实训目的和原理,学生自己准备实训器材。老师实训步骤讲解完成之后,学生检查自己小组的器材是否完全;实训中,学生自己根据实验原理和步骤进行操作,疑惑之处及时提问,辅助以适当的演示;实训结束后,学生不仅要自己整理实训现场,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实训结果进行分析,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2.实训形式的多样化

实训形式的多样化,不仅能帮助学生将不同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更能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新型实训模式将实训分为随堂实训、实训周和随机实训,和传统的实训模式相比较,主要是引入以动物医院为依托的随机实训。随堂实训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单个知识体系知识和单项技能,实训周的任务是将不同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掌握的理论和技能系统化和整体化。利用动物医院解剖诊断后的动物尸体,讲解动物解剖生理的理论和技能即为随机实训开展的形式。每一个随机实训都是解剖实训周的缩影,让学生不断地理解理论操练技能,并将之系统、整体化。

3.建立新型实训考核体系

新型实训考核体系的建立,不仅能监督实训过程,对提高教学质量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都有重要的作用。新型实训考核体系更加注重实训过程,体现学生的角色作用。实训报告只是参考之一,实训结果的分析更加重要,并时刻关注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表现。

4.注重加入人文教育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适的人类关怀,表现对生命的尊严和生命价值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就畜牧兽医领域而言,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善待、尊重畜禽、让生命得到呵护。首先,入学教育中加入人文渗透:通过参观畜牧场和解剖生理实训室,让同学们初步明白自己珍爱动物、善待生命的重大责任。其次,把动物解剖生理课堂变成加强从业人员人文修养的阵地:第一,通过解剖动物,培养学生的细心、爱心和同情心,让学生感悟动物的生与死,更加珍爱生命、善待动物,不能因为实验对象是动物就粗心大意、动作粗暴、甚至草菅生命;第二,在课堂中适当加入非专业知识的教育,让学生放下心里负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培养对专业的热爱。

三、新型实训模式的教学实践效果

新型实训模式打破了原来的教学思路和模式,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第一,真正实现了学生主动,教师主导的实训形式。在实训课上有老师主导,学生展现自己知识和才华的小舞台,及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第二,开发了学生智力,提高了学生综合思维的能力。学生通过在组织实训、主动实训、分析实训结果中的磨练,改变了原来无计划、盲目地做实验、超报告的现象,锻炼了学生围绕主题思考、组织材料、分析结果的能力,开发了学生的开发散性思维,也锻炼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改掉了原来粗枝大叶、毛手毛脚的不良习惯,养成了爱护动物、珍爱生命、细心善良的良好从业品质,并且对专业有了收入的了解,能热爱专业、主动宣传专业。

动物解剖生理新型实训模式从学生角度出发,采取了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形式多样化、建立新的考核体系、加入人文教育等措施,使课堂变成了学生的小舞台,开发了学生智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建军.《畜禽解剖生理》课程教学初探[J].新课程,2010,(10):51.

[2]王月明.多媒体技术在《动物解剖生理》实验实训课上的应用[J].科技教育创新,2008,(10):194.

课程实训报告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高校教学档案建设日趋完善,但专业建设档案资料的收集尚略感不足。为了提高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水平,应该从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结构、科目课程、教学环节、专业素质教育、教学环境、产学研合作、教学改革与建设、师资队伍、学生素质、学生就业、专业特色等方面加强专业建设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

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论证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的符合程度,专业教学条件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专业实际培养效果与原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符合程度,判断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揭示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专业办学特色,客观反映学校办学资源、条件与利用水平以及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水平。简而言之,专业剖析着重从“三个符合度”的角度,分析评价专业建设现代,总结成功的经验,指出存在的不足,进一步理清思路,优化方案,进而形成特色,建成精品专业。为此,高校应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建设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

一、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方面的资料的收集

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专业概况(含专业沿变、专业背景、人才培养情况等);(2)专业目录;(3)新增专业、精品专业申报材料;(4)相关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及未来需调研报告等原始材料;(5)专业设置论证报告与培养目标调研报告;(6)专业培养目标(含知识、能力、素质要求);(7)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8)专业建设年度计划、中长期建设规划、年度总结;(9)用人单位对专业毕业生的反馈信息。

二、课程体系与结构方面资料的收集

课程体系与结构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制订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2)教学计划修订的有关规定;(3)专业培养方案与实施性教学计划;(4)专业建设与各项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5)专业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含各学期进程表、教学任务书、课程表);(6)课程体系与结构改革情况。

三、科目课程方面资料的收集

科目课程方面资料的收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校关于教学大纲制定与实施的规定;(2)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和考试大纲;(3)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材;(4)实验实训指导书;(5)cai课件;(6)专业课程建设情况(含规划和总结);(7)精品课件建设情况(含规划、总结、教案、课件、课堂教学录相等相关资料);(8)专业课程成果及原始资料;(9)课程实践教学情况。

四、教学环节方面资料的收集

教学环节方面的资料收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校关于教学大纲制定与实施的有关规定;(2)学校关于授课计划制定与实施的有关规定;(3)每学期授课计划、教学进程表教学日志;(4)每门课程教案及备课笔记;(5)每学期学生考勤表;(6)每学期每门课程教学总结;(7)每学期每门课程期末试卷及试卷分析报告;(8)实验、实训、实习报告及总结;(9)教研室教学研究计划、教研活动记录和工作总结;(10)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目录、选题要求、评分标准、答辩工作安排及记录、成绩分析表;(11)教学检查记录、学生座谈会记录、听课评课记录、专业教师学生测评表等。

五、专业素质教育方面资料的收集

专业素质教育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整体方案;(2)科技文化活动的原始资料(含计划、内容、小结);(3)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始资料(含计划、过程、内容、总结);(4)学生社团活动的原始资料;(5)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原始资料;(6)向学生开设的各类学术报告、讲座讲稿及图片等原始资料;(7)学生参加各类知识竞赛活动,文化活动的通知、获奖情况及证书复印件。

六、教学环境方面资料的收集

教学环境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专业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2)专业可利用教学资料情况(含图书资料、电子图书资料、校园网建设及运行情况、机房、实验室、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等);(3)专业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规划;(4)专业实训基地利用率、实验开出率情况(实验室使用情况登记表、实验情况登记表、实习实训情况记录簿、教学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开放实验室情况记录表);(5)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或校企合作协议;(6)教学经费预算及教学经费投入。

七、产学研合作方面资料的收集

产学研合作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院系产学研合作领导小组及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2)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纪要;(3)校企合作协议书、合同书;(4)从企业或行业聘请的兼职教学人员名单及证书,聘书复印件;(5)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的相关资料;(6)院系教师为企业、行业开展技术培训的通知、计划、讲稿、图片等资料;(7)教师承担或参与企业科研课题研究及有关技术协作、项目推广的协议书、合同书;(8)为解决技术难题、开发新产品方面新创造出经济效益的证明材料、技术报告、科研任务书(结题报告)、成果鉴定证书等;(9)校企人员互兼互聘协议书、聘书及工作情况;(10)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建协议书及资料共享方面的材料;(11)专业教师与企业(或行业)有关人员合作、论著等材料。

八、教学改革与建设方面资料的收集

教学改革与建设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专业教学模式与课程改革方案,实施过程、工作总结等方面的原始资料;(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等方面的原始资料;(3)院系教学工作,教学管理文献;(4)学生学分制实施细则;(5)学生学籍异动情况;(6)教学改革方案、实施过程、阶段小结及原始资料。

九、师资队伍方面资料的收集

师资队伍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师资队伍基本状况(含学历、职称、年龄、学缘情况);(2)教师科研、教研活动情况(含参加各类科研、教研学术会议、科研教研课程立项项目及结题报告、、出版专著、主编参编教材、获奖情况);(3)教学效果测评情况;(4)师资队伍建设规划;(5)教师培训进修情况;(6)教学管理队伍和学生管理队伍情况(含培训进修内容、效果和经费投入等);(7)人才引进情况;(8)教学管理队伍和学生管理队伍情况(含管理人员、业绩);(9)省级、校级专业带头人申报材料及批复;(10)优秀教师申报、评审及批复;(11)教学、科研骨干基本情况。

十、学生素质方面资料的收集

学生素质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生毕业论文(设计);(2)学生参加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情况及证书复印件;(3)学生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计划、过程和总结(含文字材料、图片资料);(4)学生社团活动情况。

十一、学生就业方面资料的收集

学生就业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生就业机构及人员情况;(2)就业工作的政策文件;(3)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情况及原始资料;(4)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统计表和学生就业单位一览表;(5)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及原始资料。

课程实训报告范文第14篇

[论文摘要]高校教学档案建设日趋完善,但专业建设档案资料的收集尚略感不足。为了提高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水平,应该从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结构、科目课程、教学环节、专业素质教育、教学环境、产学研合作、教学改革与建设、师资队伍、学生素质、学生就业、专业特色等方面加强专业建设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

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论证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的符合程度,专业教学条件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专业实际培养效果与原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符合程度,判断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揭示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专业办学特色,客观反映学校办学资源、条件与利用水平以及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水平。简而言之,专业剖析着重从“三个符合度”的角度,分析评价专业建设现代,总结成功的经验,指出存在的不足,进一步理清思路,优化方案,进而形成特色,建成精品专业。为此,高校应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建设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

一、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方面的资料的收集

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专业概况(含专业沿变、专业背景、人才培养情况等);(2)专业目录;(3)新增专业、精品专业申报材料;(4)相关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及未来需调研报告等原始材料;(5)专业设置论证报告与培养目标调研报告;(6)专业培养目标(含知识、能力、素质要求);(7)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8)专业建设年度计划、中长期建设规划、年度总结;(9)用人单位对专业毕业生的反馈信息。

二、课程体系与结构方面资料的收集

课程体系与结构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制订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2)教学计划修订的有关规定;(3)专业培养方案与实施性教学计划;(4)专业建设与各项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5)专业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含各学期进程表、教学任务书、课程表);(6)课程体系与结构改革情况。

三、科目课程方面资料的收集

科目课程方面资料的收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校关于教学大纲制定与实施的规定;(2)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和考试大纲;(3)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材;(4)实验实训指导书;(5)cai课件;(6)专业课程建设情况(含规划和总结);(7)精品课件建设情况(含规划、总结、教案、课件、课堂教学录相等相关资料);(8)专业课程成果及原始资料;(9)课程实践教学情况。

四、教学环节方面资料的收集

教学环节方面的资料收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校关于教学大纲制定与实施的有关规定;(2)学校关于授课计划制定与实施的有关规定;(3)每学期授课计划、教学进程表教学日志;(4)每门课程教案及备课笔记;(5)每学期学生考勤表;(6)每学期每门课程教学总结;(7)每学期每门课程期末试卷及试卷分析报告;(8)实验、实训、实习报告及总结;(9)教研室教学研究计划、教研活动记录和工作总结;(10)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目录、选题要求、评分标准、答辩工作安排及记录、成绩分析表;(11)教学检查记录、学生座谈会记录、听课评课记录、专业教师学生测评表等。

五、专业素质教育方面资料的收集

专业素质教育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整体方案;(2)科技文化活动的原始资料(含计划、内容、小结);(3)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始资料(含计划、过程、内容、总结);(4)学生社团活动的原始资料;(5)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原始资料;(6)向学生开设的各类学术报告、讲座讲稿及图片等原始资料;(7)学生参加各类知识竞赛活动,文化活动的通知、获奖情况及证书复印件。

六、教学环境方面资料的收集

教学环境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专业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2)专业可利用教学资料情况(含图书资料、电子图书资料、校园网建设及运行情况、机房、实验室、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等);(3)专业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规划;(4)专业实训基地利用率、实验开出率情况(实验室使用情况登记表、实验情况登记表、实习实训情况记录簿、教学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开放实验室情况记录表);(5)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或校企合作协议;(6)教学经费预算及教学经费投入。

七、产学研合作方面资料的收集

产学研合作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院系产学研合作领导小组及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2)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纪要;(3)校企合作协议书、合同书;(4)从企业或行业聘请的兼职教学人员名单及证书,聘书复印件;(5)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的相关资料;(6)院系教师为企业、行业开展技术培训的通知、计划、讲稿、图片等资料;(7)教师承担或参与企业科研课题研究及有关技术协作、项目推广的协议书、合同书;(8)为解决技术难题、开发新产品方面新创造出经济效益的证明材料、技术报告、科研任务书(结题报告)、成果鉴定证书等;(9)校企人员互兼互聘协议书、聘书及工作情况;(10)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建协议书及资料共享方面的材料;(11)专业教师与企业(或行业)有关人员合作、论著等材料。

八、教学改革与建设方面资料的收集

教学改革与建设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专业教学模式与课程改革方案,实施过程、工作总结等方面的原始资料;(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等方面的原始资料;(3)院系教学工作,教学管理文献;(4)学生学分制实施细则;(5)学生学籍异动情况;(6)教学改革方案、实施过程、阶段小结及原始资料。

九、师资队伍方面资料的收集

师资队伍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师资队伍基本状况(含学历、职称、年龄、学缘情况);(2)教师科研、教研活动情况(含参加各类科研、教研学术会议、科研教研课程立项项目及结题报告、、出版专著、主编参编教材、获奖情况);(3)教学效果测评情况;(4)师资队伍建设规划;(5)教师培训进修情况;(6)教学管理队伍和学生管理队伍情况(含培训进修内容、效果和经费投入等);(7)人才引进情况;(8)教学管理队伍和学生管理队伍情况(含管理人员、业绩);(9)省级、校级专业带头人申报材料及批复;(10)优秀教师申报、评审及批复;(11)教学、科研骨干基本情况。

十、学生素质方面资料的收集

学生素质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生毕业论文(设计);(2)学生参加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情况及证书复印件;(3)学生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计划、过程和总结(含文字材料、图片资料);(4)学生社团活动情况。

十一、学生就业方面资料的收集

学生就业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生就业机构及人员情况;(2)就业工作的政策文件;(3)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情况及原始资料;(4)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统计表和学生就业单位一览表;(5)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及原始资料。

课程实训报告范文第15篇

[论文摘要]高校教学档案建设日趋完善,但专业建设档案资料的收集尚略感不足。为了提高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水平,应该从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结构、科目课程、教学环节、专业素质教育、教学环境、产学研合作、教学改革与建设、师资队伍、学生素质、学生就业、专业特色等方面加强专业建设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

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论证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的符合程度,专业教学条件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专业实际培养效果与原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符合程度,判断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揭示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专业办学特色,客观反映学校办学资源、条件与利用水平以及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水平。简而言之,专业剖析着重从“三个符合度”的角度,分析评价专业建设现代,总结成功的经验,指出存在的不足,进一步理清思路,优化方案,进而形成特色,建成精品专业。为此,高校应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建设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

一、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方面的资料的收集

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专业概况(含专业沿变、专业背景、人才培养情况等);(2)专业目录;(3)新增专业、精品专业申报材料;(4)相关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及未来需调研报告等原始材料;(5)专业设置论证报告与培养目标调研报告;(6)专业培养目标(含知识、能力、素质要求);(7)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8)专业建设年度计划、中长期建设规划、年度总结;(9)用人单位对专业毕业生的反馈信息。

二、课程体系与结构方面资料的收集

课程体系与结构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制订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2)教学计划修订的有关规定;(3)专业培养方案与实施性教学计划;(4)专业建设与各项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5)专业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含各学期进程表、教学任务书、课程表);(6)课程体系与结构改革情况。

三、科目课程方面资料的收集

科目课程方面资料的收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校关于教学大纲制定与实施的规定;(2)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和考试大纲;(3)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材;(4)实验实训指导书;(5)CAI课件;(6)专业课程建设情况(含规划和总结);(7)精品课件建设情况(含规划、总结、教案、课件、课堂教学录相等相关资料);(8)专业课程成果及原始资料;(9)课程实践教学情况。

四、教学环节方面资料的收集

教学环节方面的资料收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校关于教学大纲制定与实施的有关规定;(2)学校关于授课计划制定与实施的有关规定;(3)每学期授课计划、教学进程表教学日志;(4)每门课程教案及备课笔记;(5)每学期学生考勤表;(6)每学期每门课程教学总结;(7)每学期每门课程期末试卷及试卷分析报告;(8)实验、实训、实习报告及总结;(9)教研室教学研究计划、教研活动记录和工作总结;(10)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目录、选题要求、评分标准、答辩工作安排及记录、成绩分析表;(11)教学检查记录、学生座谈会记录、听课评课记录、专业教师学生测评表等。

五、专业素质教育方面资料的收集

专业素质教育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整体方案;(2)科技文化活动的原始资料(含计划、内容、小结);(3)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始资料(含计划、过程、内容、总结);(4)学生社团活动的原始资料;(5)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原始资料;(6)向学生开设的各类学术报告、讲座讲稿及图片等原始资料;(7)学生参加各类知识竞赛活动,文化活动的通知、获奖情况及证书复印件。

六、教学环境方面资料的收集

教学环境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专业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2)专业可利用教学资料情况(含图书资料、电子图书资料、校园网建设及运行情况、机房、实验室、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等);(3)专业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规划;(4)专业实训基地利用率、实验开出率情况(实验室使用情况登记表、实验情况登记表、实习实训情况记录簿、教学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开放实验室情况记录表);(5)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或校企合作协议;(6)教学经费预算及教学经费投入。

七、产学研合作方面资料的收集

产学研合作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院系产学研合作领导小组及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2)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纪要;(3)校企合作协议书、合同书;(4)从企业或行业聘请的兼职教学人员名单及证书,聘书复印件;(5)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的相关资料;(6)院系教师为企业、行业开展技术培训的通知、计划、讲稿、图片等资料;(7)教师承担或参与企业科研课题研究及有关技术协作、项目推广的协议书、合同书;(8)为解决技术难题、开发新产品方面新创造出经济效益的证明材料、技术报告、科研任务书(结题报告)、成果鉴定证书等;(9)校企人员互兼互聘协议书、聘书及工作情况;(10)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建协议书及资料共享方面的材料;(11)专业教师与企业(或行业)有关人员合作、论著等材料。

八、教学改革与建设方面资料的收集

教学改革与建设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专业教学模式与课程改革方案,实施过程、工作总结等方面的原始资料;(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等方面的原始资料;(3)院系教学工作,教学管理文献;(4)学生学分制实施细则;(5)学生学籍异动情况;(6)教学改革方案、实施过程、阶段小结及原始资料。

九、师资队伍方面资料的收集

师资队伍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师资队伍基本状况(含学历、职称、年龄、学缘情况);(2)教师科研、教研活动情况(含参加各类科研、教研学术会议、科研教研课程立项项目及结题报告、、出版专著、主编参编教材、获奖情况);(3)教学效果测评情况;(4)师资队伍建设规划;(5)教师培训进修情况;(6)教学管理队伍和学生管理队伍情况(含培训进修内容、效果和经费投入等);(7)人才引进情况;(8)教学管理队伍和学生管理队伍情况(含管理人员、业绩);(9)省级、校级专业带头人申报材料及批复;(10)优秀教师申报、评审及批复;(11)教学、科研骨干基本情况。

十、学生素质方面资料的收集

学生素质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生毕业论文(设计);(2)学生参加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情况及证书复印件;(3)学生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计划、过程和总结(含文字材料、图片资料);(4)学生社团活动情况。

十一、学生就业方面资料的收集

学生就业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生就业机构及人员情况;(2)就业工作的政策文件;(3)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情况及原始资料;(4)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统计表和学生就业单位一览表;(5)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及原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