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范文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范文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服装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1 纺织服装企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服装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服装企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比较低廉,那么就会逐渐减小利润增长空间,并且,资金少、人才短缺以及销售创新能力不足等一系列的问题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制约作用。加工型企业虽然有着较强的生产能力,但是却没有较好的设计能力和营销能力,如果市场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就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时,没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对于本类企业的发展,也会有制约作用。因此,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就需要对服装设计开发和市场营销进行强化,同时,外发生产加工的管理能力也是需要具备的,这样方可以强化企业的综合开发能力。只有借助于相关的信息技术,方可以实现服装企业的整体升级,纺织服装行业需要将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等给充分应用过来,以便对纺织服装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等全面改造,对创新能力进行强化,对于市场的各种变化,企业可以快速反应,这样整个行业的综合竞争力方可以得到强化和提升。因此,对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来讲,需要对服装企业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大力培养。

2 构建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法

一是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在一些教学活动的开展中,以及课程体系构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专业培养目标,那么我们就需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对生产岗位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要求进行明确,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给确定下来,培养出来的人才,除了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有其他方面的能力,如服装设计、服装结构与生产工艺设计等,以便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给应用过来,有效解决。

二是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可以将专业特色给体现出来,促使人才培养目标得到实现。要充分调研,对专业就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和工作内容进行明确,对课程课程体系科学设计,以便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结合专业方向,对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等科学设置。我们可以从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等诸多方面来理解课程体系,在教学模式方面,需要分析工作任务,对工学结合定单培养等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对项目课程进行开发,以便培养学生们的专项职业技能,促使课程内涵得到提升,对优质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构建。在课程内容方面,要对传统的课程结构进行创新,结合实际生产需求,来对课程单元进行重构,要结合问题解决的相关性来选择单元内容,结合技术应用的逻辑关联性来确定单元结构。设计的实训项目,既需要将工作要素给体现出来,又需要概括知识和技术应用方面的内容。在教学标准方面,需要结合现行的职业资格标准来确定专业实践教学标准,特别需要适应于高级职业资格标准要求,严格要求,强化实践训练,尽量要保证与现行职业资格标准适当超前。在培养方式方面,需要结合实际工作过程来设置人才培养过程,将工学结合的理念贯彻下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便有效统一人才培养过程和实际生产过程。

3 对服装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一些保障措施

一是大力建设专业实训基地:结合专业岗位要求,大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科学安排实践教学等环节,保证在总学时中,实践教学占到一半以上,这样方可以有效平衡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因此,我们就需要对校内实训基地大力建设,将相应资源给充分利用起来,增加一些校外教学基地,这样方可以将专业课程改革给严格贯彻下去。

二是专业实训教材的建设:如今,很多教师都没有充分重视专业实训教材,往往会采用理论教材,为了促使专业课程改革需求得到满足,我们就需要大力开发实践课程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革新,对教材体系进行创新,保证建设出来的教材,可以将其特色给体现出来。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科学构建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构建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还需要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如构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实训教材等等。

参考文献:

[1]姚俊慧.探析校企合作模式下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才智,2010,2(33):123-125.

[2]杨威.从产业发展谈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8,2(12):99-101.

[3]徐子淇.服装品牌建设引领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浅析[J].艺术教育,2010,2(11):55-57.

[4]杨亮亮.基于任务导向的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新课程学习,2011,2(2):55-57.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范文第2篇

一、纺织服装企业的问题

服装企业依赖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价格优势,利润增长空间将越来越小,而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少、人才短缺、销售及创新能力不足等,这些问题阻扰着企业的发展。加工型企业虽然生产能力相对较强,但设计能力和营销能力相对较弱,难以承受较大的市场波动。同时,设计能力不足,也限制了这类企业的市场发展战略。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应该加强装服装的设计开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同时还应该具备强大的外发生产加工的管理能力,这样,企业的综合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就强。服装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必须得到相应信息技术的全方位支持,纺织服装行业作为传统制造业,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全面改造纺织服装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增强三个创新能力,即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经济效益,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培养适应纺织服装企业发展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首要任务。

二、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

(一)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

专业培养目标作为教学活动和构建课程体系的首要因素。应根据企业具体生产岗位职责和任务,明确专业生产岗位(群)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要求,得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本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从事服装设计、服装结构与生产工艺设计以及服装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在服装行业生产、管理、经营等工作一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是体现专业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应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专业就业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及真实工作内容,设计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根据各专业方向合理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突出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如图2-1)。

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关于教学模式。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重构体现“工学结合”、“定单培养”等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开发以专项职业技能形成为核心的项目课程,提高课程内涵和实践教学的“含金量”,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其二,关于课程内容。打破传统的以知识的学科相关性组成的课程结构,按实际生产中单元技术的类别重构课程单元;单元内容以解决问题的相关性为基础而加以选择,单元结构以技术应用的逻辑关联性来确定;实训项目设计既要体现工作要素,又要具有知识与技术应用的普遍性和概括性。其三,关于教学标准。专业实践教学标准要与现行的职业资格标准相吻合,特别是要与高级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相适应,体现高标准、严要求、强训练的实践教学特色,适度超前或超越现行职业资格标准。其四,关于培养方式。人才培养过程应与实际工作过程相吻合,以工学结合为基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与实际生产过程相一致,实现校内实训、顶岗实习与综合性的毕业设计的有机结合。

三、构建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保障措施

(一)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

根据本专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应强化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相关课程的安排,保证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50%以上,使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达到合理平衡。为此,加大投入建设功能和管理高度仿真的校内实训基地,充分利用资源建立融专业实训、社会实践、就业和技术研发为一体的校外教学基地,这将是贯彻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实践和应用能力,培养综合职业素质,而且可以为应用项目的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实现校企资源共享等搭建起产学研结合的平台。

(二)专业实训教材的建设

一直以来专业实训教材未能得到专业教师和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学校常常以理论教材代替实训课程教材。为了满足目前专业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注重实践课程教材的开发,更新教材内容,创新教材体系,建设具有特色的专用教材。通过典型实例从单元实训项目过渡到综合实训项目,各项目应从应用的角度提出工作要求,由此引入原理、操作要点和步骤,从简到难地先由教师提出解决方案再到逐步由学生设计方案,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到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范文第3篇

    一、纺织服装企业的问题

    服装企业依赖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价格优势,利润增长空间将越来越小,而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少、人才短缺、销售及创新能力不足等,这些问题阻扰着企业的发展。加工型企业虽然生产能力相对较强,但设计能力和营销能力相对较弱,难以承受较大的市场波动。同时,设计能力不足,也限制了这类企业的市场发展战略。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应该加强装服装的设计开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同时还应该具备强大的外发生产加工的管理能力,这样,企业的综合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就强。服装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必须得到相应信息技术的全方位支持,纺织服装行业作为传统制造业,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全面改造纺织服装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增强三个创新能力,即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经济效益,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培养适应纺织服装企业发展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首要任务。

    二、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

    (一)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

    专业培养目标作为教学活动和构建课程体系的首要因素。应根据企业具体生产岗位职责和任务,明确专业生产岗位(群)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要求,得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本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从事服装设计、服装结构与生产工艺设计以及服装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在服装行业生产、管理、经营等工作一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是体现专业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应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专业就业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及真实工作内容,设计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根据各专业方向合理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突出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如图2-1)。

    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关于教学模式。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重构体现“工学结合”、“定单培养”等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开发以专项职业技能形成为核心的项目课程,提高课程内涵和实践教学的“含金量”,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其二,关于课程内容。打破传统的以知识的学科相关性组成的课程结构,按实际生产中单元技术的类别重构课程单元;单元内容以解决问题的相关性为基础而加以选择,单元结构以技术应用的逻辑关联性来确定;实训项目设计既要体现工作要素,又要具有知识与技术应用的普遍性和概括性。其三,关于教学标准。专业实践教学标准要与现行的职业资格标准相吻合,特别是要与高级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相适应,体现高标准、严要求、强训练的实践教学特色,适度超前或超越现行职业资格标准。其四,关于培养方式。人才培养过程应与实际工作过程相吻合,以工学结合为基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与实际生产过程相一致,实现校内实训、顶岗实习与综合性的毕业设计的有机结合。

    三、构建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保障措施

    (一)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

    根据本专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应强化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相关课程的安排,保证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50%以上,使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达到合理平衡。为此,加大投入建设功能和管理高度仿真的校内实训基地,充分利用资源建立融专业实训、社会实践、就业和技术研[本文转自lunwen.1kejiAN.com]发为一体的校外教学基地,这将是贯彻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实践和应用能力,培养综合职业素质,而且可以为应用项目的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实现校企资源共享等搭建起产学研结合的平台。

    (二)专业实训教材的建设

    一直以来专业实训教材未能得到专业教师和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学校常常以理论教材代替实训课程教材。为了满足目前专业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注重实践课程教材的开发,更新教材内容,创新教材体系,建设具有特色的专用教材。通过典型实例从单元实训项目过渡到综合实训项目,各项目应从应用的角度提出工作要求,由此引入原理、操作要点和步骤,从简到难地先由教师提出解决方案再到逐步由学生设计方案,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到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范文第4篇

当前众多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由各校自行确定,随意性很大;主要表现为课程体系目标性不强、课程体系的指向性不足以及各门课程之间呼应性不够三大问题。基于此课程体系的中职学校很难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因此,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构建以核心职业能力为轴心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切实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已成为众多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基于DACUM职业分析方法构建中职电子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

DACUM,即Developing A Curriculum(教学计划开发),它的本质是一种分析和确定某种职业所需能力的方法,是北美CBE(能力本位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DACUM职业分析法作为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制订、课程体系开发的新模式,通过与企业界紧密结合,强调以职业技术能力作为教学基础,科学、准确、系统地分析确定课程体系;相对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基于DACUM职业分析方法构建的课程体系更注重学生“软能力”的培养,因而也更适用于中职商贸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因此,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基于DACUM职业分析方法构建课程体系是培养符合企业需要人才的正确选择。

基于DACUM职业分析方法构建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是:通过人才需求调研,确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通过进行DACUM职业能力分析,明确专业的典型岗位和工作任务;通过组建学习包开发小组,进行工作程序与技能组合分析,针对每项能力的教学,开发对应的学习包,同时确定学习进度,最终形成以核心职业能力为轴心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DACUM职业分析法最大的特点是直接针对市场、面向就业进行职业分析,根据社会需要确定学生应培养的能力,将很大程度上弥补当前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

二、基于DACUM职业分析方法构建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步骤

1.开展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企业人才需求,确定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面向的电子商务岗位分为两大类:技术类岗位(网站美工、网页设计师、动画制作员、网站维护员等)、商务营销类岗位(营业员、网络信息专员、网络客服专员、网店经营管理人员、微小型门店店长、网络推广专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立足广西当地经济发展,编制人才需求调研方案,制作电子商务人才需求调研问卷,开展对代表性企业及专业毕业生的调研,根据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主要是以培养中小企业一线需要的,既能进行传统商务又能进行网络商务的“1+1” 商务型电子商务人才为目标,强调以商务为主,电子为辅,以商务营销类岗位作为学生就业的主渠道。

2.邀请企业一线优秀员工,进行DACUM职业能力分析,明确专业的典型岗位和工作任务

邀请企业一线优秀员工,建立DACUM研讨员会,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的基础上,组织DACUM研讨委员会绘制DACUM能力图表(草拟),同时,进行DACUM研讨、确定能力领域(某职业具体的工作项目)、确定职业能力(在工作项目提出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各项工作项目中的具体工作任务和每项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工作项目和职业能力排序、总结并编制形成最终的DACUM能力图表。如我校邀请了包括广西糖网、广西时空网等企业的一线优秀员工,建立DACUM研讨员会,同时召开职业分析会,确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目前主要的就业岗位有:营业员、微小型门店店长、网络客服专员、网店经营管理人员、网络营销人员等;并针对这五大岗位(群),确定其典型工作任务及完成该项工作所需的技能,通过验定,最终形成电子商务专业的DACUM能力图表。

3.组建学习包开发小组,进行工作程序与技能组合分析,形成以核心职业能力为轴心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

在学生的培养目标应用DACUM确定下来后,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和本校教师一道组建学习包开发小组,对每个岗位的工作程序进行分析,对各项技能进行梳理、优化组合,开发形成对应的学习包,将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学习包之中。同时,根据电子商务职业能力的通用能力要求和职业素质的要求,构建公共基础课程和相应辅助拓展课程,使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优秀的职业能力,还具有合格的思想素质,良好的团队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高度的责任感。然后,根据知识及技能的难易程度,适时进行学习进度安排;再次,根据某门课程包括的各项技能和知识,分别开发出该门课程的课程标准、技能学习指导书、实习实验指导书、演示文稿、教材、视频图像及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资料等学习参考资料;最终构建形成以核心职业能力为轴心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

基于DACUM职业分析方法构建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其课程体系从学科体系转向工作体系,课程目标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课程内容从知识导向转向岗位导向,课程顺序从知识逻辑为主线转向职业活动为主线,课程价值从知识储备为主转向实际应用为主;侧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将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贯穿在课程体系之中,因而适用于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电子商务人才,打造中职电子商务品牌专业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邓泽民.张扬群,现代四大职教模式(第二版)[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8.

[2]丁一琳,基于DACUM职业分析法的课程体系改革――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课程开发为例[J],会计之友,2011.(17).

作者简介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职业导向 中职物流专业 课程体系 途径 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现代物流是融合了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其中涉及到运输、存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以及信息处理的全过程,对基层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职业导向视域下中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能够实现基层物流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实现人才的供需平衡,为推动现代物流长远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1职业导向视域下中职物流人才培养侧重点

1.1中职物流人才培养特色

对于现代物流行业而言,对于人才的评判标准不仅仅是其自身所具备的专业能力,更是将用人、选人的标准放在职业能力之上,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则证明人才的质量情况,能够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形成浓厚的职业热情,从而扎根于群众基层当中。当然,在现代物流产业的运作当中,工作人员的构成比例超过75%以上都是基层人员,这些基层人才的供应基地则是中职物流专业,源源不断的向物流行业输送基层人才。可以说,中职物流人才的培养特色主要表现在基层能力、职业拓展能力与专业能力三个层面。这正是凭借着三个方面的能力,让中职物流专业得以发挥出人才培养的作用,持续提供基层人才。

1.2中职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对于中职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需要从三个层面入手:其一,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为社会、企业培养实用型、操作型人才。在中职物流人才的培养体系当中,需要做到系统性的分析,全面掌握操作实践能力,在校期间获得职业资格证书,适应现代物流的各项业务操作流程;其二,为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中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需要做好具体的分析工作,充分的意识到职业特点,建立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自身未来的持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其三,充分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结合现代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中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做出系统优化,让学生可以适应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求。

2职业导向视阈下构建中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途径探索

2.1确定课程目标

基于职业导向视角下去构建中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要求确定课程目标。这就需要各个中职院校确定课程目标,对现代物流发展现状进行系统调研。通过调研得出结果不仅仅能够全面了解与掌握中职学生的发展情况与就业情况,也能够对地方物流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有所了解,包括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岗位分工情况、人才技能需求情况等等,获得相对系统的第一手资料,从而针对性的对中职物流专业课程进行调整,形成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培养目标。可以说,课程目标的构建要以职业为导向,基于职业发展变动情况作出系统的调整与优化。

2.2优化教学内容

物流专业本身就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专业,岗位自身存在多元化特点,不同的物流岗位对于人才的专业技能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这种现象中职物流专业需要针对性的做出调整,去全面的优化教学内容,从而形成产业系统发展模式。对于中职物流专业而言,需要结合物流的典型人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分析论证,提高本专业教学内容与物流本身的关联关系,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学校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为企业培养仓管员、验收员、拣货员、配送员、订舱员以及录入员等等,通过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形成岗位群体,使得这部分群体掌握基本技能,更好的实现就业。

2.3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是职业导向视域下中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核心所在,中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学方法上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其一,探索模块化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发展目标与发展特征,对物流岗位当中的各项工作流程进行分解优化,形成具体的课程模块,分模块化教学的模式保证了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教学侧重点也更加明确,是一种值得在中职物流专业全面推广的教学方法;其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学生在中职物流专业课程当中的学习内容主要来自于典型任务,每完成一个任务都需要一定的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保证课程结构与工程结构内容形成融合态势,在任务当中获得较强的专业技能,为中职学生更好地适应物流工作岗位提供保障;其三,多形态课程教学方法的构建。为有效避免课程形态的单一化,课程形态要通过学科课程、项目课程以及综合实践课程的多方位拓展,来做好不同课程功能的优化,满足功能互补。

2.4完善课程评价

良好的课程评价能够在职业导向视域下为中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打下坚实基础,一方面评定当前中职物流专业基层物流人才培养的际情况,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中职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做好自身的职业定位,养成良好的职业精神。当然,这也依赖于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等方式。通过评价多元化,为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变革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袁旦.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实践[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15-16.

[2] 王东波.论中职物流专业职业导向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物流技术,2011,09:221-224.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来设置专业课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是职业学校教学中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总结我校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对构建思路和方法作一些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旨在突出职业教育由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的转变,学科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的转变,努力提高职业技术学校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岗位的能力,使绝大多数的毕业生能够就业,以达到培养数以亿计的劳动者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牵动着职业教育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的根本改变。如何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课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是职业学校教学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我校数控专业的教学改革为例,对此作一些探索。

    1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

    1.1根据岗位能力需求提炼专业核心内容

    社会和企业对岗位人才的需求是我们的培养目标,对岗位能力的要求是我们课程设置的依据。在调研分析企业对数控机床操作技术人才的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等相关信息资料过程中,我们着眼于培养和形成岗位能力所需的专业核心内容的分析与提炼。专业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内容,它应该具备几个特征:一是能够提供形成岗位专业技能必须够用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二是能够提供就业岗位所需的通用技术和核心技术知识和能力结构;三是能为学生创建就业行为导向,关注学生的就业与人格发展。培养学生能在动态的社会情境、职业情境和生活情境中,具备一定的主动应对能力以及责任感。

    1.2根据核心内容确定专项能力模块

    核心内容提炼于数控机床操作工人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岗位能力,这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含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具各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及专业知识,要注重掌握技能、掌握知识,以获得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方法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及学习方法,要注重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以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要注重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以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例如,培养数控机床操作工这一岗位能力的专业核心内容我们分析如下。

    通过对核心内容、能力、知识、相关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深入分析,我们将数控机床操作岗位的专项能力划分为四大能力模块,即1)通用技术模块,2)机械加工模块,3)数控编程与仿真模块,4)数控机床操作模块。

  1.3根据专项能力模块设置核心课程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识读图和机械控制常识是机制类专业通用的、基础的、必备的能力和技术:机械加工工艺和方法(车、钳、铣等)是学习数控加工技术的重要工艺基础能力和技术:数控编程与仿真模块是一座由普通机械加工能力过渡到数控加工能力的桥梁;数控机床操作技能是专业能力的标志,集识图、工艺、.刀具、量具、机床、夹具、定位、编程、加工、通讯等于一体的综合应用。我们根据能力模块,按照教学规律,通过一定的优化组合和科学创新组建专业核心课程,这些课程内容的主体是专业技能及相关专业知识的集合,课程内容的排序结构符合人们的认知心理顺序,体现教学策略,这样就突破了学科的界限,避免了传统课程中的学用隔离的现象,使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真正将能力培养放到了中心位置,实现了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原则。

    1.4根据核心课程规划和完善专业教学计划

    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主要岗位能力的课程,在专业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课程形态是多样化的:有以培养岗位技能为主的工作过程导向型课程;有培养专项能力的综合性课程;有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型课程;有职业定向教育型课程等等。无论那一种形态的课程,其目标取向基本一致,即强调能力与知识的整合,认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融合,内容与方法的兼顾。核心课程的课程形态和目标取向确定之后,还要考虑通用能力类的基础知识课程设置和职业能力形成链的完整性等问题,紧紧依据核心课程这一条主线,设置好基础课程和相关课程,规划和完善整个专业教学计划。

    2构建就业导向性课程体系框架

    2. 1课程体系的主体内容

    根据以上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我们开发了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实

    施于教学,在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对探索、改进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理论和经验不断总结、讨论,并提升理性思考,逐步提高了对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人才墙养方案,构建了可适用于不同专业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框架。课程体系的主体内容如下。

    1)职业基础课程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通用能力;2)通用技术课程职业关键能力、职业关键技术;3)专业技能课程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职业能力;4)职业认证课程职业技能资格和等级认证;5)校企合作课程根据就业单位需要开设课程,包括技术课、技能课和用人单位的企业文化课。

    2. 2课程体系的基本内涵

    1)该课程体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观。专业技能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围绕形成岗位工作技能和职业能力这个中心而展开。职业基础课程和通用技术课程是为专业技能课程服务的,所包含的专项能力是形成岗位能力的基础能力,通用技术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围绕着铺垫好专业技能课程而展开,而职业基础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则关注学生的整体精神构建,围绕着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通用能力这个中心而展开,既可单独开课,同时又强调将其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始终。这三大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依据岗位工作过程的需求相互协调、互补组合,开展立体式的、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能力教育教学,突出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而且注意通过职业分析,以职业能力为目标形成系统化课程,体现出鲜明的就业定向性和科学性。

    2)课程体系强调实践教学,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引入国家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的认证,将就业教育与职业资格高度融合,与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接轨,学生毕业前考取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从资职上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全面得到企业认可。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范文第7篇

关键词:广西民办高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教学 构建体系

一、广西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在进行全面分析之前,笔者先对广西民办高校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民办高校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与传统的普通高校形成互补,各占半壁江山,形成了多元化的教育格局。

广西省民办高等教育学校在80年代初期才逐渐恢复过来,虽然经过30多年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民办高校规模小;二是区域发展不够均衡;三是缺少民办品牌;四是思想教育不足。从上述存在不足我们可以看出,部分广西民办高校还处于发展阶段,地方政府在政策上进行了倾斜与调整,大量的专业人才能够专心进行教学研究,使高校发展有了一定的底气。经过30年的发展与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存在的问题。但从长远来看,要想真正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提高到服务国家建设需要、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高度上去落实,还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教学研究,形成特色和体系。

二、广西民办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体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广西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模式和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较大,很多固有问题仍然存在。

1.就理论讲理论,教学方法不灵活

在广西部分民办高校当中,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过于关注学习基础理论和根本技能,对于《基础》只是一般性的重视,作为辅助课或者选修课进行教学,课程的地位不高,导致学校不重视、投入不到位、教师不研究;有的部分院校虽然能够将其列为必修课,但由于教学主导意识没有形成,教学水平迟迟提高不上来。比如存在就理论讲理论的问题,教师照本宣科,上下一般粗,一般性地落实大纲要求,没有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思想实际对相关内容进行完善与丰富,做不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造成教学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不强。

2.结合实际不紧,理论与应用分家

综合性民办院校一直是主流的发展趋势,但从发展现状来看,仍然是以专业性较高的院校为多,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具有高等教育水平和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性人才。对于普遍的民办学校而言,自己的专业课往往有针对性地安排作业实习、现场观摩和分析讨论等内容,但是对于《基础》的教学,由于理论与专业的差距较大,且不容易看到教育的效果,往往在实践的环节中是比较弱势的,更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3.教学氛围凝固,学习目标不明确

很多民办学校在开设《基础》课程时,没有针对教学目的、意义、方法进行动员,学生对于科目设置的原因不明,无法从内心深处去学习和体会课程的重要性。另外,从授课本身而言,和谐、灵活、开放的授课环境是实现教学效果的有利支撑,但是在整个内容的教学中,由于理论性强、内容空泛、死气沉沉,部分学生失去了对《基础》学习的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够明显。

三、构建民办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体系的对策

1.明确目标,准确定位,保证《基础》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基础地位

(1)明确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民办高校在教学理念上比较注重实践教学,重技能轻理论,重实践轻基础,强调最多的是动手操作能力、思维灵活程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文化课程与理论学习与普通院校相比有差距。虽然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育主体方面存在一定的互补性,但是作为教育机构,必须考虑现代的教育环境、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在当前的教育环境影响下,要求民办高校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能与文化并重、专业与德行并行,除了要求对学生的技能进行专业化教育,还要对他们的思想政治进行专业化的引导。

(2)提升理论学习的基础地位。民办高校必须将《基础》课程作为重要的工具来应用,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其统一到素质教学当中;将《基础》作为必修课程来实施,进行必要的政策倾斜,提升其主体地位,提高师资力量,增加授课时间等,以政策性措施推动地位的转变。另外,在整体考试当中,必须明确《基础》课程的学分比例,这样才能够真正在措施上引起学生的重视,否则就会造成“两层皮”,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要避免把考试弄成专门修学分,要真正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真正能够在未来指导自身的实践与发展,这样他们才会从内心深处去接受和学习。

(3)培养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民办高校从生源与教学模式上来看,与普通高校相比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和创新意识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学习中高度重视自己的形象和理解,通过旁征博引和小中见大等手段简化学生的理解和认识,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我们既定的教学目标。另外,在教育当中,教师“为人师表”,既要在学识上为人师,更要在德行上做表率,要通过教育和引导,使教师始终保持良好的道德情操、坚实的专业基础、高尚的人格修养和高深的学术造诣。因此,教师的行为能力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

2.脚踏实地,转变模式,创造《基础》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环境氛围

(1)紧盯新课改,改革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硬性强调考试,对于提高学生的成绩有较好的效果;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影响了学生的后续发展和教学效果。所以,针对当前教育的大环境,必须紧盯新课改关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关要求,在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热情、培养学习兴趣和确保实现教育目标上下真功夫。具体而言,就是落实“以人为本”,让教育主体真正参与到教育中来,教育内容围绕学生需要研究,教育效果要针对实际效果检验,教育方式要结合学生兴趣使用,总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围绕学生。

(2)创造新方法,进行换位思考。要想真正转变教育模式,必须进行换位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决定着学生的发展高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逆化,采取多种思维方式加以贯彻落实。有的先将结果提出,进行反向分析,得出对与错;有的先将疑问提出,而后通过讨论,得出具体结果;有的只提出案例,通过反向推理、现场辩论等方式,使学生明辨是非。总而言之,无论是“反问”、“设问”还是“提问”,其最终目的和最终结果都是为了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个性,抓住《基础》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关键环节

(1)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教学实践的主体,其学习效果如何是教学的直接反映,也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内容和指标。必须坚持做到以人为本,积极设计和应用多元化、民主化、个性化和开放化的教学模式,在相互的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造学生的思想,使其成为国家和社会建设所需要的人才。要真正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来关心和爱护,在教学设计中,以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基础,根据思想实际,结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向和教学内容,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2)关注全面特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对于开展《基础》课程教学,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不以分数论英雄”。所以,在教学成果的考核与评价上,不能光看分数,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成绩、素质、态度和课上课下的课程参与情况等内容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要适度地改变对学生素质的全面考核内容,用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纠正错误行为。在进行《基础》教学时,还必须对大学生所关注的“成才、成长、爱情、人生和就业”等主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及时分析其心理特征与感情变化,积极做好心理疏导,使他们少走弯路。

四、结论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系统论系统学习法学习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1-0093-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注重学思结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坚持全面发展,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系统论对学生进行系统学习法的学习方法指导,对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提高能力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一 系统论与系统学习法

系统论是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于1947年创立的,是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又一次“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图景和当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的新理论。系统论是指以一般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理论,也称一般系统论。一般系统是指相互间既区别又联系的部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能够达到目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每一个系统都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子系统构成的整体,每个子系统又都由各要素构成,系统中的诸多要素必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有机结合、和谐有序,才能使整个系统保持正常运转。

系统论广泛应用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使人们思维的角度发生了很大变化。运用系统论的基本观点进行学习的方法就是系统学习法。有学者把系统学习法定义为:所谓系统学习法是指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把所学内容当成一个系统看待,从整体上展开学习过程,这样,学生在学习和复习的时候,不是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先定性概括,了解知识框架,再逐渐在大框架下明晰细节、完善结构,针对缺失和不足予以专攻。笔者认为,系统学习法是指从系统论的基本观点出发,把学校所开设的课程看做一个大系统,把各科课程看做这个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把课程中的模块或章节知识看做这个子系统的要素,运用整体性原则整体把握学校开设的课程,运用有序性原则建构完整的认知结构,运用开放性原则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方法。

二 系统学习法的学习方法指导

学习方法指导简称学法指导,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指导、诊治,使学习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学法指导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系统学习法的学法指导,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在系统论的指导下运用整体性原则整体把握学校开设的课程,运用有序性原则建构完整的认知结构,运用开放性原则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知识体系。

1.运用整体性原则整体把握课程

整体性是系统论的核心思想,任何事物都是整体与部分的统一。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必须遵循这种辩证关系及其规律:首先,在认识事物特性时,应该坚持从整体出发去认识事物,而不应从部分出发去认识事物,否则就会陷于谬误;其次,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时,又应努力通过部分去认识事物整体,通过部分去改造事物整体。指导学生运用整体性原则进行学习,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这种辩证关系来整体把握学校开设的课程。具体要从所有课程和各科课程两个层次进行整体把握。

第一,整体把握所有课程。如果把一门课程当做一个系统,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则是一个大系统,人类文化则是一个更大的系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下文简称《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纲要》对制定各科课程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指出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在《改革纲要》指导下构建的新课程体系以及与之对应的教材体系都应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知识体系。既然是“知识体系”,则必然有着体系的整体性。指导学生整体把握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认识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这个部分与人类文化这个整体之间的关系,站在文化的高度认识学校开设的各科课程对促进自己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从思想上对各科课程的学习都重视起来,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打牢思想基础;其次,要指导学生学会认识各科课程这个部分与所有课程这个整体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把握所要学习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知识体系结构,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知识体系的框架结构。

第二,整体把握各科课程。各科课程作为所有课程的一个子系统,必然具备系统的整体性。各科课程标准对本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开设本门课程的意义及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指出了本门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指导学生整体把握各科课程,教师首先要在吃透课程标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通过学习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的绪言、引言等帮助学生理清本门课程在所有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指导学生学会通过分析课程设计思路以及整套教材和每本教材的设计特点从整体上了解、构建起该学科的知识框架。

2.运用有序性原则建构认知结构

凡系统都是有序的,它是系统有机联系的反映。系统是多层次、多等级的,由横向联系、纵向联系、纵横联系构成立体交错的网络模式。系统内部之间稳定的联系构成系统的内部结构,保障系统的有序性。指导学生运用有序性原则进行学习,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在整体把握课程的基础上从所有课程的有序性和各科课程的有序性两个层次注重运用知识的有机联系进行学习。

第一,注重所有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所有课程都是人类文化这个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它们之间必然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其实,学校开设的各科课程的学科思想和方法都有很多相通甚至相同之处,并且各学科知识之间也存在着非常广泛的联系。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有序性原则注重所有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就是要指导学生学会在理清各科课程的学科思想和方法的相通、相同之处的同时注重发现和应用各学科知识之间广泛存在着的纵横联系,使各学科知识体系之间建立起广泛而稳固的有机联系,通过建立这种广泛而稳固的有机联系来构建起完整的认知结构。

第二,注重各科课程知识体系的有机联系。各科课程作为学校所开设课程的一个子系统,其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更为紧密。注重各科课程知识体系的有机联系是对注重所有课程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有序性原则注重各科课程知识体系的有机联系,就是在要指导学生学会整体把握各科课程学科知识体系框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该课程学科知识体系层次和等级上的有序性,通过从整体到部分的“逐渐分化”和从部分到整体的“意义建构”构建起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3.运用开放性原则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知识体系

开放性是说一个系统如果与外界有物质、能量、信息等方面的变换,它就不再是孤立的系统,而是开放性的系统。任何系统都是开放性的,即系统与环境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都必须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否则,就不能保证自身的正常运转和发展。无论是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这个大系统还是各科课程这个小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为“保证自身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就不能将知识的意义与应用割裂开来加以理解,知识的意义和用法是密不可分的,知识的应用范围含有越多的因素越精确,知识就会变得越灵活。这也是《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的意义所在。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指导学生运用开放性原则进行学习,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在整体把握课程、建构认知结构的同时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注重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课程内容时要注重运用情境学习法将个体、社会以及环境等置于统一的整体中来进行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注重实现学习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三 结束语

系统论作为一种方法,它的基本原理对教育科学研究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把系统论引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中,对促进学习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有着重大意义。对学生进行系统学习法的学法指导,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并运用系统学习法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知识体系,进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促进学生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有机融合和全面发展,促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李诚忠、王序荪.教育控制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3]毛小丽、高峰.系统学习法在大学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应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5~67

[4]陈伟、王涛、谢铁丽.强化学习法的学习方法指导——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方法指导[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1(6):13~14

[5]常绍舜.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看系统论与还原论的适用范围[J].系统科学学报,2008(1):87~89

[6]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范文第9篇

关键词:课程建设;方法;质量管理体系

课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的经管类课程在经过多年的建设后,面临着稳定、持续地提升教学质量的问题。由于经管类课程教学质量是多种资源的集合体,因此,必须依据质量管理体系理论,开展经管类课程质量分析。在明晰该课程各种质量要素及其相互间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的方法构建该课程质量管理体系。

一、构建课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经管类课程是多学科交叉的科学,即涉及宏观的政治、经济、技术等内容,又以微观经济主体行为为研究对象,具有内容广、信息量大的特点。经管类课程的教育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决定着该课程的授课质量。构建经管类课程质量体系是我们稳定、持续地提升教学质量的科学方法。

1.构建课程质量管理体系是高校质量管理实践的需求

教学服务是教师和学生互动式的学习过程具有即时性的特点。从高校质量管理适用的理论方法看,目前已走出质量管理的初级阶段;5年一轮的高校的质量评估使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近年来高校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已使教学服务质量有所提高,但具体执行环节要素多、部门散、运行能力不强的实际情况削弱了高校组织质量管理的有效性,迫切要求以课程为对象,研究课程教学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最终达到提升高校组织整体质量管理水平的目的。

2.课程质量管理体系与高校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联系

目前已有的高校质量管理体系分为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分人才种类的质量管理体系两类:(1)全面的质量体系是以高校组织整体为研究对象而建立的,就是对“教育服务”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所形成的过程网络实施控制,通过识别与体系相关的过程,确定过程相互作用并确保过程有效运行和受控,运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方法,以实现策划结果和持续改进;(2)分人才种类和层次的质量体系是以产品为对象建立的,就是对某种类人才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为基础的“教育服务”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所形成的过程网络实施控制。

我们拟建立的经管类课程质量管理体系是上述两种质量体系的具体落脚点,是组织整体和分人才种类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执行系统。课程质量管理体系是依据质量管理体系的系统、过程原则,为保证提供高质量教育服务结果,将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资源进行等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有效的管理子系统。与其他课程质量体系相互并列,支撑着高校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3.课程质量管理体系是多层次课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

由于经管类本科生课程是硕、博课程的基础。构建的经管类本科生课程质量管理体系能稳定地提升多层次课程质量,在促进学院教学、科研等方面起到支撑作用。

综上所述,经管类课程质量管理体系指为该课程教学服务应具有技术和功能性方面内容建立的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体系,是指为实现该课程教学服务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的集合。与组织整体质量体系不同,它是保证实现该课程优质教学服务质量而建立的,由任课教师组成的、按课程纵向流程设置的全过程管理的所需资源构成的系统。

二、经管类课程质量管理体系构成要素分析

以课程为对象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便于进行影响教学质量的原因的分析,有利于措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完备的教学流程、文件和制度,严格的监管措施等是基础;教学质量管理的自动化装备与设施、教师的全员参与以及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等是必备的资源条件。因此,分析经管类课程质量体系构成要素,找出教学资源配置、管理上的差距,便于在课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解决。

经管类课程教学服务的质量是学校系统向学生提供的一种利益,其服务产品从结果看具有无形性、非储存、提供和支付的同时性、服务对象产品的差异性等特性;从过程看具有技术性、功能性等质量特性。因此,经管类课程质量管理体系构成要素从内容分为: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管理等要素;从教学服务的本质可分为结果质量要素和过程质量要素。

1.经管类课程教学服务结果质量要素分析

经管类课程教学服务结果质量既教学服务的质量标准、环境条件、以及服务项目、服务时间、服务设备等是否适应和满足大学生的需要?

经管类课程教学服务结果质量表现为课堂教学和网站教学两种载体。课堂教学服务是在一定时期内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资源按计划提供教学服务的综合载体,是适时性的服务;而将该课程教学资源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形成的该课程网站是新颖的表现形式,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虚拟课堂。

目前支撑经管类课程结果质量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师、课程教学内容资料及其管理水平。经管类课程教学内容资料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课件、习题库、教材、参考文献等。将课程教学资料在网络教学平台适时上传形成虚拟课堂。

2.经管类课程教学过程服务质量要素分析

教师的仪态仪表、教学态度、教学程序、教学行为是否满足学生的需要?

教师是教学资源中的重要资源,他即参与其他教学资源的准备过程,也综合运用其他教学资源完成课堂教学服务过程。开课前的准备过程、综合其他资源过程和开课过程中的使用之的过程,构成经管类课程教学过程服务全过程。其中,开课前的准备过程、综合其他资源过程是过程服务质量要素内容。

在教学资源准备过程中,例如教师能力的准备包括:教学队伍的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教师队伍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经验丰富。一方面,积极为中青年教师学习深造、攻读学位、进修培训、学术交流创造条件,引导和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争取和承担教学研究、校青年基金项目、博士基金项目和纵、横向科研课题;另一方面积极为中青年教师提供了教学观摩的机会和条件,定期组织开展教学法活动,研讨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分析所承担的课程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论证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交差与衔接,正确处理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灵活应用及其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关系等。该阶段是保证教学服务结果质量的基础,其质量特性表现为教学资源齐备。

教学资源综合过程,是将教师、教学资料、地点等资源按教学纲要形成拟开课程的教学进度计划表,其质量表现多个教学课程任务,要达到就某一课程看要求各种资源关系明确、比例适当。该阶段是保证服务结果质量的关键环节。

综上所述,课程教学服务结果质量及其教学过程服务质量是互相作用、相互支撑的关系。过程服务两个过程的质量是教学资源使用过程顺利实施的基础保证。因此,系统地、综合运用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使其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及时、准确、流畅是科学有效的方法。

三、确定构建经管类课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

针对目前高校课程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系统管理意识不强、过程管理能力薄弱、工作接口缺少明确规定和控制机制等问题。本文在前两节系统地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因素基础上,提出建立经管类课程质量体系的原则和方法,应用其可提升课程教学管理水平,并支承高校组织质量体系的运行和发展。

经管类课程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高校提供教育服务的特殊性,都要求认真研究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形成的过程、规律和管理方法,制定解决各种经管类课程建设问题的措施,并持续地进行质量控制。以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时俱进、创新的同时将课程建设与现代学习方式联系起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轻松愉悦的开放式学习环境。因此,经管类课程课程质量体系建设的原则方法是规范化和制度化、系统综合性、树状网路化。

1.经管类课程教学文件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遵循课程建设评价标准,应用PDCA循环方法在逐项分析后,制定该课程质量提升方案。形成经管类课程教学资源的规范化文件和主讲教师培养的制度化文件。既包括教学资源的规范化,又包括主讲教师培养流程制度化。

(1)课经管类课教学资源的规范化。经管类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教学课件、习题库、教材、参考文献等教学资料经过多次完善,走过了从初级质量向高级的研磨,并在经管类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上适时公布。

(2)经管类课程主讲教师培养流程制度化。经管类课程教学是多种教学资源质量的综合,其中人力资源是关键因素。凡进入经管类课程建设小组的主讲教师需经过培训。其流程包括:①参加学校组织的岗前培训;②为青年教师指定教学导师;③帮助青年教师制定具体的培养发展计划;④全面熟悉各教学环节;⑤进行开课前验收试讲;⑥助课;⑦独立开课;⑧质量跟踪,培养提高。

2.经管类课程质量要素的系统化

课程教学服务质量体系是一个把与成果质量有关的组织结构、过程和资源等组织起来的有机整体,强调系统性和协调性。其理论核心是质量控制过程。即对形成最终成果的全过程实施过程控制,对影响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测、纠错、反馈、修正,以保证每一过程质量在严格的监控之下运行。这种管理方式既构建起高校内部机构之间职责明确、相互联系和沟通的网络式管理模式,又通过对于人才产品质量形成的每个环节质量管理程序和要求的规范,达到合理地配置资源、协调生产关系、实行有效监督、建立反馈和持续改进其质量的目的。

质量体系既是一种理念、原则,又是一种管理方法。我国的大众化人才培养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质量管理,课程教学服务质量体系满足大众化教育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提供优质教学服务。

3.经管类课程质量因素之间树状网路化统的观念,找出各功能间的内在关系,摸清该经管类课程的所有功能,并表明该活动对象的最终目的和实现该目的的全部手段,功能系统如图1所示。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经管类课程质量体系构建方法研究,明确了构建经管类课程质量体系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毕业生的竞争力。特别是在对经管类课程质量体系的组成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就建设一优质的教师队伍、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制度等提出了理论方法支持等,经管类课程质量体系创建是质量管理里理论在教学服务的实践应用,正是高等教育服务的质量管理理论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茂勋.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及其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高教论坛,2004,2:56~59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 工作过程 单兵系统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1-0025-0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战争正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数字化战场逐渐形成。我军新型单兵综合作战系统自2009年召开第一次系统工作会开始研制以来,按进度要求,目前已提前完成设计定型并装备部队。单兵综合作战系统是以士兵为平台,以提高士兵的精确打击、战场感知、信息处理和野战生存等综合作战能力为目的,按照单兵装备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要求,用高科技对士兵装备的武器、光电瞄具、通信器材、防护用具等传统装备进行整合的数字化轻武器装备,是士兵融入信息化战场的核心装备。保障对象的日益复杂,保障任务的日益繁重,保障模式的灵活多样,无疑对单兵系统维修保障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兵系统维修保障士官必须经过专业学习才能获取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满足岗位能力需求。确保单兵系统维修保障相关专业人员通过培训达到第一任职岗位的要求,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提供必要基础,是当前单兵系统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训练模式改革的主要方向。本文重点研究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法,探索构建符合单兵系统专业培训要求的课程体系的途径,构建了新的培训课程体系。

一 基础与目标

1.基础

通过工作过程的专业分析、岗位信息调研和岗位工作过程分析,得到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过程和岗位能力需求。

2.目标

通过重构与解构知识、技能,构建一套基于工作过程的,面向岗位需求、体现学员主体、体现“理实一体”、符合士官培训要求的课程体系。

二 指导思想与原则

1.指导思想

以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适应军事斗争准备需要,按照部队军械装备维修技术保障要求,遵循军械装备技术专业人才成长规律,培养“两强三会”的高技能人才。

2.构建原则

坚持贴近部队、贴近装备、贴近岗位、贴近实战的学校办学思路,强调以形成单兵系统技术专业岗位能力为本位,以实用为原则,明确人才培养方案目标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根据岗位、知识、能力分析,确定专业课程体系;推进“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以模块教学、项目法教学等为手段,利用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采用专业实训、专业实习、综合演练、专业组训等多种训练模式,达到学员零距离上岗的目的,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 构建方法

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强调任务牵引,但并非意味着所设置的课程与岗位任务一一对应,因为岗位任务的组织方式考虑的是岗位之间的分工,而课程任务的组织方式必须考虑预选士官的能力发展顺序和教学组织实施的方便。(2)在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环节,尽可能剔除那些几乎不需要专业知识和特别训练的项目。(3)在进行课程编排时,应将专业主干课程的开设贯穿于整个课程实施的始终,使其与理论基础课并行开设。(4)理论基础课必须与专业课紧密结合,预选士官在此类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必须为本专业能力或本专业主干课程所需的知识,即以“必需、够用”为度。(5)专业拓展课必须考虑预选士官的工作特点,不可求大求全。

在前期岗位信息调研和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按照课程体系构建流程图,如构建流程图所示,进行以下工作:

1.确立完成任务需要的知识、技能、工作经历和情感态度

主要方法是通过广泛调研,充分讨论、多方咨询等多种方式,将完成岗位任务的“知识需求、能力需求、工作经历需求和情感与态度需求”转化为教学中相应的“知识点、能力点、工作经历点和情感态度点”。

2.设计学习情境

即根据工作过程导向将知识点、能力点、经历点和情感与态度点整合为一个个便于教学组织实施的“学习情境”的过程。目的是为结合课程框架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后续课程开发中的学习情境设置做好准备。主要方法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岗位任务、工作内容,归纳本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情境”。

3.课程设计

此步骤与学习情境设计同时进行,目的是为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预设一个“筐子”,将学习情境按工作过程线索有的放矢地集合成课程。主要方法是根据岗位典型任务,设计便于教学实施的一门门具体课程,并构成课程框架。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强调任务牵引,但并非意味着所设置的课程与岗位任务一一对应,因为岗位任务的组织方式考虑的是岗位之间的分工,而课程任务的组织方式必须考虑学员的能力发展和教学组织实施的方便。

4.体系构建

根据教学规律和便于教学组织实施原则进一步调整、完善课程体系。确定主干项目课程,设置基础专业课和专业拓展课,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最后构建成基于工作过程的士官课程体系。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课程编排时,应将专业主干课程的开设贯穿于整个课程实施的始终,使其与基础理论课并行开设。基础理论课必须与专业课紧密结合,学员在此类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必须为本专业能力或本专业主干课程学习所需的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

四 结束语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是课程开发的依据和基础,是决定课程开发成败的关键因素。只有因地制宜地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研究,与部队专家密切合作,与本专业特点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广大教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开发出科学、适用、特色鲜明的士官培训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严希清、陈红艳.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4):149~150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范文第11篇

本文以大连大学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为基础,对如何贯彻以深化设计为主导的建筑学构成课程设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以期能对本校建筑学专业学习,乃至建筑学专业基础教育提供借鉴价值。

关键词:

建筑设计基础;构成设计;深化设计;教学改革

一、构成系列课程在国内建筑院校中的现状

大多数建筑院校的本科设计基础课程都将构成训练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构成系列课程通常由平面、立体、色彩构成这“三大构成”组成,构成设计已经成为建筑院校专业基础训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多个题目的组合。虽架构在课程大纲的框架下,但相互间缺乏必然有机的联系和互补递进关系。设计停留在浅层次,需要合理的设计题目来改善。而西方建筑教育思想提出,更应从低年级开始直接进入设计阶段,尝试以设计带动各类技能的训练,培养建筑思维,增加构成设计训练的建筑学价值。

二、构成课程设计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

(一)教学主体认识偏差

构成系列课程安排在一年级的两个学期中,大纲中视为一个独立的单元。这个时期的学生对专业认知分两类:一类是不能全局理解构成训练的作用;另一类是受到高年级影响,好高骛远,对构成课程不够重视。这些都对课程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二)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构成设计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形”的自觉认知,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自身的美学素养。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是通过训练形成对形体和空间关系的把握,并外延到建筑设计的形体造型和空间创造,无方向性的构成训练模糊了设计目标。另一方面,低年级公共课程较多,专业基础训练的时间被压缩,在短时间内学生是无法体会构成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难以在学习中去运用构成知识进行建筑分析和创作。

(三)教学课程缺乏针对性与连贯性

以往构成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普适性的。这种非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往往在完成此类作业后,仍然对构成的许多概念模糊,对建筑的形态、空间的意义无法明确认知。而且,构成课程设计缺乏连贯性。构成课程安排在教学内容上是独立的,相互间缺少逻辑关系。构成训练的割裂造成思维模式的各自独立,不能将各部分整体化。即使增加相联系的设计环节,也很难消减前期设计脱节的影响。设计题目间的不连贯,也使学生无法在纵向深入研究,无法体会建筑形体生成过程中其平面、立面与体量造型间逻辑性。

(四)设计成果缺少合理的评价体系

无论是平面构成的二维图纸,还是立体构成的三维模型,其实对于初学者而言,是无目的、无规律约束的创作和设计。对要求逻辑、尊重设计规范并有着工程特征的建筑学而言是无意义和价值的,并导致对形态构成过程理性理解的缺失。合理的评价体系对这些问题具有导向和约束作用,使得构成设计回归设计本源性目的。

三、以深化设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架构

我校建筑学专业该门课程进行调整并尝试教学改革,其目的是培养建筑设计思维为方向的设计思想,逐步取消单独的构成训练,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系统的形态构成系列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体系构建为递进式的,前导设计要与后续设计具有连贯性,并成为基础和铺垫。前期课程要求不能完全独立,要考虑与后续设计的衔接和过渡。前期题目要有可延伸性,为后期题目的深入做准备。第二,后续设计任务要以前导设计为框架,是对前导设计的深入。例如,“空间构成”不仅考虑空间关系和形态,后续“微设计”要将抽象的空间形态转化成实体建筑,满足使用者要求。教学侧重抽象空间向具象空间的转换,解决空间尺度、比例等问题。第三,引入建筑设计思维的训练。针对之前问题,构建新的课程教学体系,以双向的设计讨论取代单向的设计评价,将平行、孤立的设计教学点串联成相互联系、交织的设计思维体系,强调阶梯型的递进关系,提高综合设计素养。课程架构出发点在于思维模式的培养。建筑设计每个阶段都有蕴含着多重选择关系、深入递进关系等。因此在学习阶段要以这样的思维模式、习惯来引导学生,逐步固化并形成一种专业行为模式。

四、课程体系解决的关键问题

解决构成课程体系的问题,应着重于整体课程架构的分析,并进行教学内容调整,保证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衔接。此外,优选设计题目,优化教学课件、选题倾向性也是重要方面。

(一)强调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在学科体系中的前导作用

构成系列课程是表现技能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过渡环节。教学安排应使作业成果以接近建筑设计的方式多维度表达出来,经过该课程后使其开始用理性的方法,从专业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建筑形体与空间。

(二)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安排在较为紧凑的学习时间内,理解构成与建筑之间的紧密关系,体会建筑设计中构成知识的重要性,掌握与建筑相似的空间形体塑造能力,为进入建筑设计阶段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更加明确

调整后的构成课程是针对建筑学的专业特点“度身定做”,与建筑形体的设计和表达是一致的。因而能体会到构成与建筑的紧密联系,强化利用构成知识进行空间形体塑造的能力。

(四)合理的评价体系

将多个独立的设计统合为一体,强调各个设计的内在连贯性和整体性。平面构成强调构成设计中的基本构成方式,以及形式美原则对于建筑设计意义,逐渐使学生对于美的认识由纯感性阶段逐步上升到理性阶段。立体构成强调对建筑实例的形体造型分析,以模型和图纸方式表达、表现。空间构成是对空间形态等建筑所固有的一些特性的把握。通过引入人体尺度的概念强化对各类空间等的认识和体验。微设计将抽象的空间模型转换为具象的实体建筑。典型的空间类型有:居住空间、展示空间、商业空间等。各部分构成训练相互联系、制约,巩固了构成各个阶段的美学基本原则,掌握空间限定手法,认识空间类型、关系,培养对空间的美学感受与把握能力。

五、结语

以深化设计为主导的构成课程体系的建立,成果的生成过程也非常值得重视。每个构成作业都要求进行图纸绘制和模型制作。培养对于空间形体内在逻辑性的理性认识,坚持理性思维进行构成设计,为复杂建筑造型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有针对性、专门化的形态构成系列训练,有利于理解和掌握构成知识,并合理运用到后续的建筑分析、设计的过程中。但合理设计作业内容,避免过多理性要求对感性思维的压制,导致趣味性降低。

作者:赵剑峰 单位: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施瑛,潘莹,王璐.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形态构成系列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华中建筑,2009,(10).

[2]王璐,施瑛,刘虹.基于建筑学的平面构成教学探索[J].南方建筑,2011,(5).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课程项目;教学方法;抗震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3;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4-0094-03

一、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概述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1]是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结构抗震计算的理论基础,掌握基本的抗震设计原理,能从事一般房屋结构的抗震设计工作。该课程以结构抗震设计思想为主线,结合新抗震规范重点讲授抗震设计基本原则、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对结构地震反应的时程分析法及抗震构造措施作必要的介绍。与其他针对单一材料和构件设计的专业课程相比,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涉及的知识面更广,既包含了地质学、地震工程学、概率与统计学等与传统结构工程关系较远的学科,又涵盖了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乃至组合结构等传统结构工程科目,还结合了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与结构动力学等力学知识。此外,现行的各类规范、规程与行业标准也与建筑结构类课程有密切关系。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综合性强、知识面广并与工程实际密切相关,对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学生将来的

结构工程师职业生涯起着重要作用。

具有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课堂教学经验,对以构件设计为主的专业课程非常重要,一般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对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教学的教师而言还不够。众所周知,为了促进学生消化、理解课堂所学知识,必须通过布置作业或随堂练习等手段,给他们实践的机会,将所学理论知识加以应用来加深对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然而,结构抗震设计覆盖的知识面非常广,涉及的学科很多,如果不从既符合学习规律又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宏观角度去整体把握,很

难将各章节零碎知识点统一起来学习和理解。传统的教学方法按照章节顺序讲授,布置的作业或练习也仅与相应的章节相关,这必然导致课程变成各学科知识点杂糅在一起的大杂烩,缺乏系统性,不利于学生理解吸收,动手和创新能力更无从谈起。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效果难以达到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采取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是取得结构抗震设计课程良好教学效果的必然选择。

二、课程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中指出,高等教育要进一步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1]。中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该专业学生应在掌握结构工程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掌握结构分析与设计技能,具有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经过一定环节的训练,具有研究和应用、科技开发的创新能力。课程项目教学法是将经过精心设计的课程项目纳入到教学中,作为学生系统化理解、应用课堂所学知识的媒介。与传统的课后作业相比,课程项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综合性强。传统的课后作业一般针对相应章节的内容,是零碎而相互独立的,不同的课后作业之间几乎没有任何联系;而课程项目是将整门课程的主要知识点通盘考虑,通过一条或多条主线串联到一起的综合型作业体系。(2)知识点容量大。由于课程项目涵盖了该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其知识点容量远远超过传统的课后作业。(3)持续时间长。课程项目一般应在课程开始的时候,随着课程教学的进度逐步推进,一直要到期末课程接近结束才能最终完成,因此时间跨度大。(4)开放性强。由于中国大学一般采用的是大班制,因此不可能为每位学生设计一个特定的课程项目,而是需要将学生分组,为每组分配不同的课程项目,组内的学生可以通过互助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项目。由于课程项目中很多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因而具有开放性。与传统的课程设计或者毕业设计相比,课程项目的特点是:(1)侧重基本概念,在传统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具体的结构计算与作图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而课程项目侧重抽象的基本概念的形象化、具体化体现;(2)侧重知识的即时消化吸收和系统化理解,课程设计通过一个贯穿整个项目的主线,将不同章节的零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加深了知识点之间

内在联系;(3)课程项目强调知识的逐步积累。总之,课程项目教学法的提出,正是为了适应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特别适合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这样的综合性强、知识面广的专业课程。

三、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物流企业;人才培养视角;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财务会计人才,尤其是物流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要求物流工作人员在掌握物流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必要的会计专业知识。本文主要探讨了物流企业人才培养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法。

一、“以岗定课”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

(一)物流会计业务核算岗位物流企业人才培养视角下高职会计业务核算岗位课程的构建内容主要有“会计学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本岗位实务”“成本会计”等[1],以提升会计业务核算工作者的能力。第一,物流会计设计能力。即物流会计科目开设以及物流会计账簿建立能力。第二,物流会计日常业务处理能力。即物流会计报表编制能力,物流会计原始凭证填制、审核能力,物流会计账簿登记能力,物流会计月末对账结账能力,等等[2]。第三,物流会计纳税核算能力、物流会计申报能力。即网上报税能力、税收筹划能力、发票认购和管理能力等。第四,物流会计成本核算能力。即总成本核算能力、成本归集与分配能力、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能力。第五,物流企业财产清查能力。即清查方法运用能力、清查方案设计与组织实施能力、清查结果分析与处理能力等。(二)物流财务管理岗位与物流会计监督岗位在物流企业人才培养视角下,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就必须将课程设置扩展到经济学、营销学、管理学等方面。具体来说,物流企业人才培养视角下,高职院校可以增设的会计专业课程有“经济法”“财务管理”“审计学”“管理会计”“市场营销”[3]。因为高职会计专业涉及的工作岗位较多,因此,在实施“以岗定课”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必须保证课程体系的规范性与全面性。

二、“以证定课”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

在物流企业人才培养视角下进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必须适当融入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取内容。在最初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主要课程中,要增加国家职业标准要求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理论知识、技能与道德素养,构建“岗、证、课融通”的高职会计课程体系,实现会计职业证书考试大纲和专业教学大纲的有效衔接,实现会计职业资格证考取和专业课程考核的有效结合,实现会计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紧密融合[4]。

三、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

(一)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物流企业人才培养视角下,要求加强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加强对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时,必须做好两点:第一,根据适度和够用的原则,整合专业课程,在加强企业管理、营销等相关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可增加“经营管理实务”“物流会计财政税收”等课程。第二,开设特色课程,增设“出纳实务”“税收及筹划”等以岗位需求为基础的特色课程,由此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二)以提升学生基本素养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作为一名高素质的物流企业会计工作者,除了必须有突出的会计人才的算账、用账和查账等专业技能,其本身的道德品质、性格、沟通能力等也非常重要。因此,物流企业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要求高职院校开设职业素养培训课程,将“经济应用文写作”“沟通技巧”“商务礼仪”以及“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等纳入教学课程。(三)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物流企业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可以以“三层双轨三能力”实践教学体系为基础构建课程内容,由此融入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具体而言,即将课程分成专业基础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以及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三个模块,每一模块都必须包含会计手工处理能力训练和会计电算化处理能力训练两方面的内容。

四、结语

要想为物流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必须在物流企业人才培养视角下加强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实现物流企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有效衔接。

作者:郁春兰 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帆,胡霞,崔笑,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过程考核方案浅析[J].高教学刊,2016(22):240-241,244.

[2]张瑞凤.物流企业运作绩效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实证研究[J].物流技术,2014(1):235-237.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结构方程模型 高校体育课程 评价指标体系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正经历着巨大的嬗变。随着“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的不继深入,教育部重新制定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不仅对体育课程的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位,而且对体育课程的目标作了新的阐述,即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将以往体育课程在实际主要关注增强学生体质、传授体育运动技能方面,扩展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基于这种价值观念的根本改变,以传统的“单一”的体育课程评价办法已完全不能反映《纲要》的精神。因此,构建科学、以人为本、便于操作和推广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是一项任务艰巨、时间紧迫的工作。因此,在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中,必须通过实证研究将抽象多元化的体育课程评价概念转化为具体可操作性。可操作性一般是指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在实证性研究中,操作性定义尤为重要,它是本课题研究是否有价值的重要前提。

在实证研究中,建构指标体系是定量分析现实社会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在解释性研究中,而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就属于解释性定量分析研究,是在对学生课程学习进行检验,因此必须先建立指标体系,这样才能将思辨色彩很浓的学生掌握知识理论概念转变为经验世界中那些人人可见的具体事实,对假设的检验才成为可能。高校评价指标体系是有关一个概念的树状分层(分级)结构(指标体系框架),最高层称作日标层(概念),最底层称作指标层,中间各层叫作次日标层,也可以简单地将从概念的下位开始的各层称作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等等。在建构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涉及统计学、社会学、管理科学、决策科学、模糊数学、系统理论等多个学科的综合叉方法,因而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很大难度,各自所建构的指标体系不论是体系框架还是权重分配都有差异,有时甚至大相径庭。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建构指标体系的方法和步骤,最后构建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一、结构方程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SEM,Structure Equation Modeling)的思想起源于Sewll Wright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路径分析概念。SEM是应用线性方程统表示测量变量与潜变量(难以直接测量的变量)及潜变量与潜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通过为潜变量设定测量变量,用测量变量之间的关来研究潜变量之间的关系[1]。

结构方程模型假定一组潜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潜变量可以分别用一组测量变量表示,是某几个测量变量的线性组合。通过验证测量变量之间的协方差,可以估计潜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从而在统计上检验所假设的模型对所研究的过程是否合适。如果证实所假设的模型合适,就可以确定潜变量之间关系的假设是合理的。

一般来说,结构方程模型有3个方程式:

其中:x――外生显变量组成的矩阵;

y――内生显变量组成的矩阵;

ξ――外生隐变量组成的矩阵;

+――内生隐变量组成的矩阵;

Λ――外生显变量与外生隐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外生显变量在外生隐变量上的因子负荷矩阵;

Λ――内生显变量与内生隐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内生显变量在内生隐变量上的因子负荷矩阵;

δ、ε――分别为测量方程(1)和(2)的残差项,反映了方程中未能被解释的部分。

结构方程一般可以写成如下通式:

η=βη+Γε+ζ (3)

η是内源潜在变量,ε是外源潜在变量间关系,ζ是内源潜在变量间关系,Γ是外源潜在变量对内源潜在变量影响,是模式内未能解释的部分。

结构方程模型有如下特点:

(1)可同时考虑及处理多个因变量;

(2)允许自变量和因变量项含有误差;

(3)允许潜变量由多个测量变量构成;

(4)可构建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估计模型与据之间的吻合程度。

二、目前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通过专门的技术和和考察手段对学习者进行的相对获取知识和能力进行综合比较和科学分析的过程。体育课程评价按照一定的客观标准,从出勤率、学习认真程度等方面出发,来评定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程度,是一个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成绩进行系统衡量、评比和估计的过程。根据基础和学习相对能力,可以确定不同的等级,因此建立公正公平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在目前的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中,直观评判法与运动能力测评法相结合的评判方法最普遍。此评判方法的设计核心就是根据体育课程评价要素,并采用一定的分数表示每一个要素的权重,然后按照课程标准衡量标准,对学生现行掌握的技术动作、运用等方面进行比较、评估,最后经过归一化处理得到各个学生的分值。

通常采用直观评判法和运动能力测试评判法的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步骤如下:

1.与学生体质健康、技能掌握、学习态度等有关的要素,都可以作为评价要素。例如:体质健康、体育技能掌握与提高、学习过程、学习目标达成、体育实践与参与等。

对于高校体育课程评价要素的确定,从大量国内文献资料来看,一般通过体质健康、体育技能掌握与提高、学习过程、学习目标达成、体育实践与参与这五项指标进行衡量的,如表1所示。(注:各类学校具体指标可能有所不同)

2.为了精确评价各学生体育课程的掌握标准,需要将评价要素进一步细分。在细分过程中参考各高校学生特征。

3.要素权重确定。不同要素对学生体育课程掌握程度是不同的,在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中需要确定各要素权重。

4.在此基础上,需要根据学生实践情况编制实施细则和评分标准,实施细则和评分标成为教师评判学习使用手册。

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研究

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后,需要进一步计算各个要素的权重,明确各要素在评价体系中所占比例。本文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并结合模糊评价的思想确定要素的权重。

1.模型标量设计

为了构建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的结构方程模型,必须先对高校体育课程潜变量进行研究。体育课程最终成绩必须与学生学习程度成正比。体育课程学习掌握程度越高,进步越大,给予的成绩也应该越高,反之亦然。因此本文中,需要将体育课程影响要素进行度量,考察各要素对高校体育课程的贡献。高校体育课程构成要素有体质健康、体育技能掌握与提高、学习过程、学习目标达成、体育实践与参与。

在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的结构方程模型中,体质健康、体育技能掌握与提高、学习过程、学习目标达成、体育实践与参与为外生潜变量,体育课程评价相对成绩为内生变量。在本研究中的标杆则是以往我国体育课程评价课程评分标准。

根据结构方程,可以构建方程图1:

2.结构模型

课程评价受上述的体质健康、体育技能掌握与提高、学习过程、学习η目标达成、体育实践与参与五个潜变量的影响。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定义变量,如表2所示。

高校体育课程模型时外生潜变量与内生潜变量之间的方程。

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的机构方程模型:

η=Bη+Γξ+ζ(Ε[ζ]=0)(4)

其式中,

η―内生潜变量

ξ―外生潜变量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B―内生潜变量间相关系数举证

Γ―外生潜变量对内生潜变量影响系数举证

基于上述变量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模型,表达式如下:

系数大小通过结构方程模型估计。

结合上述潜在变量和测量变量的构建,我们可以得到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测量模型。测量模型如下:

y=λ・η+ε(6)

在上面表达式,λу为标杆对课程评价相对成绩的系数。

3.权重的计算

针对课程评价,为了实现评价体育的公平,在原始数据的获取过程中,本文通过“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课题获取大量高校的数据。

在处理数据时,本文使用LISREL8.8软件对上述模型进行计算。根据运算后的路径图,可以得到模型中每一个潜变量和测量变量的路径系数。通过归一化处理可以确定权重。所得路径图如图2所示。从拟合指标来看,卡方检验值为187.44,自由度为64,且统计显著。其它拟合优度指标NFI,NNFI,CFI,IFI及RFI都在0.7以上,从整体衡量,该模型的拟合优度尚可。

根据结构方程路径图,进行归一化处理,高校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见表3。

4.结论

本文通过结构方程,从体质健康、体育技能掌握与提高、学习过程、学习目标达成、体育实践与参与等五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衡量、估算,并确定各要素的权重值。

为了使课程评价更加合理,最大程度地降低教师个人因素对学生课程成绩评价的误差,实现评价体系的内外部公正,本文运用了结构方程。

结构方程模型的采用,使课程评价各要素权重的确定更加具有客观性,克服了已有层次分析法研究中直接对评价要素采用专家打分的主观性;而标杆管理衡量方法的采用,增强了课程评价的横向可比性,使得课程评价结果能够保持外部公平。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主要讨论课程评价要素权重的确定方法和过程,对于课程评价中各要素的确立未作全面研究,只是参考以往评价体系各要素的构成,因此各高校在建立自身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是,需要根据学校所处的具体情况进行修正。

参考文献:

[1]Sik Yum Lee,Xin Yuan Song.Applic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to Quality of Life [J].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2005,12,(3):435-453.

[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08-06.

[3]丁曙.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体育新课标下学生的学习[J].安徽体育科技,2008,29,(1):76-79.

[4]徐焰.高校体育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J].体育学刊,2004,11,(6):88.

[5]张瑞林,闻兰,黄晓明,等.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52-57.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层叠模分建构;高职教育;计算机;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2-0080-03

0引言

传统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是,先介绍有关的定义、概念、定理等规律性知识,再举若干实例说明它们的应用。整个课程以理论系统的介绍和论证为骨架,实例仅是说明理论观点的陪衬。实验课处于附属地位,其目的是对理论的正确性进行验证。这就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理论体系为线索的课程宏观体系。课程中的实验是验证理论正确性的一种手段,不是为了技能的培训。这种教材体系重在知识和理论,不注重能力的培养、实际操作和岗位能力实训。这种教学方法至少有以下三个问题:

(1) 学生对课程一开始讲解的理论和抽象的内容从未接触过,所以理解起来很困难;

(2) 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消化这些理论和抽象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往往与职业技能的关系不大,但却冲抵了实践部分的时间,这与职业教育的目的相违背;

(3) 高职教育不是以“建立理论体系”为教育的目的,课程中过多的理论证明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浪费学生的精力;

综合上述问题可以归纳出,现行教学的由点及面的传统教学方式,对于基础厚实的本科以上教育来讲,的确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对于理论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兴趣不高的高职教育学生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

对于高职类学生的教学方法不能盲目的移植本科教育的模式,而已经彻底打破传统的“点-面”的模式,逆向思维,从“面”入手,首先吸引学生的兴趣,进而扩展到复杂的理论知识。

1解决方法

对于上面提到的当前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多年教学经验,本文提出“层叠模分建构”式教学模式。“层叠模分建构”式教学模式顾名思义,有三层意思,“层叠”、“模分”和“建构”。

首先,把整个课程内容划分为“确定课程的实践目标”,这个目标可以为多个,目标确定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建构”的主体;

其次,归纳实践目标需要的知识点,将知识点按照难易程度模块化,这就是“模分”;

最后,确定实现实践目标的流程,具体模块在流程中的位置和角色,将松散的模块层次化,以便于引导学生分析处理构建,这就是“层叠”。

从课程的整体结构看,先要确立课程所要达到的实验实训的结果,通过实物或软件模拟让学生接触实际动手操作,了解术语与实物的对照关系,了解操作的实际结果等等,使学生对定义和概念的理解具体化;然后在前一步的基础上,由易入难,加深对理论上的定理和性质的理解;最后引导学生定量分析较大的复杂系统的原理,独立完成系统的设计及功能的实现。整个教学模式是围绕“先感性认识、后理论认识,先动手实践、后研究规律,先定性了解、后定量计算,先简单系统原理分析及实现,后复杂系统原理分析及实现”。因而学生对这样的教学过程理解程度大大加深,动手能力也大大加强。

对于理论内容不多、以实际操作能力训练或知识性为主的课程(如计算机操作和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传统的课程模式容易组织成“字典式”结构。即以语句或命令为核心,按照章节分类介绍各种语句和命令。对于已经学过该课的人来说,这种课程(教科书)的资料不够详尽;对于第一次接触该课的人来说,这种课又缺乏整体的概念和实践经验的介绍。按照这种模式的教材学习,学生好像在背字典,学生在缺乏系统实践和参与的情况下头脑中塞满零散、混乱的知识,学习过程缺乏逻辑的线索和内在的动力。所以,这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教科书)也是造成灌输式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因之一。

2引导式的学习是“层叠模分建构”的天平

“层叠模分建构”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可行性,根本上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特点决定的。在高职教育理论界,一直对“理论使用度”的问题争论不休。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过低的“度”会使原本理论基础就薄弱的高职学生更显劣势,过高的“度”会让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的优势荡然无存。

“理论使用度”的大小直接决定“层叠模分建构”式教学模式中“模块”的规模,比起抽象的“度”来说,“模块”的操作性显得更强一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一套模块建立的方法,教师为学生建立一个框架,由学生为其添砖加瓦,这犹如修葺房子一样,成本(个人能力)决定结果(建构流程),因此简称“修葺法”。

实践当中,教师会以全课程中一个规模较大的、典型的、有实用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实例为引导,以该实例设计和改进中的问题为动力,逐步深入、全面展开课程内容。学生必须由始至终都积极参与制作、调整和改进该实例的操作实践,从而在实践中解决相关的语法知识点。全课程以核心实例贯串,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入手,用实例引入本堂课的内容。这样一来,无论是对整个课程还是对每堂具体的课程,学生学习的目标都十分明确具体。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更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和理论。

这种方法必须要处理好一个层次问题,学生的层次不同,操作的流程自然不同,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而不是灌输。这对教师有着不同的要求,我们的教师很多都是旧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都不一定很强,但是有着非常扎实的理论体系。扎实的理论基础有助于理论的再提取。“修葺法”中的关键就是,教师不是手把手的教,而是引导学生去索取理论知识。索取什么样的知识?从那里索取这样知识?教师必须担负起引导的作用。

3模糊课程的界限,促使课程融合,形成实践课程体系

引导式学习要求教师对知识体系的熟悉,更需要打破课程的界限,让课程与课程充分的融合。这是基于以下三点:

1. 高职院校中多数教师知道实践当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不知道方法的出处。原因很简单,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企业、行业当中的行家里手,动手能力强,解决问题的经验丰富,有很健全的实践体系,但没有很全面的理论体系。

2. 高职院校多数的学生来自中等职业类学校,动手能力强,理论基础差。

3. 高职学生的就业定位为高级蓝领。蓝领工人包括当前的中等职业层次,高级蓝领与其的主要区别不是理论体系的差别,而是技能精度的差别,更多的理论体系的建构留待更高的本科层次的学习。

理论体系的结构正好是实践体系结构的逆向。理论体系的建立是前人经验的总结,层次越高的理论就会越浓缩,距离具体的实践就越远;实践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整合度越高的实践包含越多的基础实践,同时距离具体的理论就越远。因此,实践教育体系的高职教育如果沿用理论教育体系的普高教育方法,显然是不适合的。

在现在实践教育课程体系还没有明确的情况下,这里提出模糊课程界限的观点。模糊并不是抛弃,模糊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创新。模糊的结果,可以使高职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实践的过程当中,摸索理论课程之间的关系,促使课程之间的融合,最终形成实践课程体系。

4实施过程

“层叠模分建构”式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形成实践课程体系,中间的形成过程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而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本文仅说明一下,“层叠模分建构”式教学模式下计算机教学当中的实施方法。

具体实施的时候需要分成两种层次,

① 对于整个计算机课程体系而言

整个计算机课程体系里面有许多的课程,难易有划分,学生认知程度有划分,这个决定了学生对该课程的直接兴趣,如“Flas设计”这门课程的学生认同程度高,学生很有兴趣学习,而“操作系统”这门课程的认同度低,学生不知道它的作用,因此也没有兴趣学习。对此,在课程安排上我们需要进行“层叠模分”,确立绕开这个瓶颈的方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这就是“建构”的过程。

② 对于单个计算机课程而言

单个计算机课程本身也有难易之分,如“高级语言编程”,学生对如何连接网络、如何编制界面很感兴趣,而对如何模块化、对象化的基本理论不感兴趣。但是,基本理论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编程效率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避免这样的一个瓶颈,对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层叠模分”,使学生可以感兴趣的“建构”理论知识。

延续上述过程,在教学实践当中,将一个理论性课程和一个实践性课程融合在一起教学的情况被证明是比较好的一种建构教学的方法,学生在学习时间课程的过程中,通过项目实践的方式学习理论性课程,作为一种辅助方法加固理论性课程的学习,获得学生的欢迎。

5面临问题

“层叠模分建构”式教学模式下新的教学方法是长期实践按教学的结果,但是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对它进行描述。尽管从目前的小范围的实验来看,效果明显,不过仅限于个别科目,如果要大范围推广,必须面对如下:

1.“层叠模分建构”式教学模式如何将复杂的理论知识进行模块化?如何将不同科类的知识进行层叠?理论知识模块化的依据是什么?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构建?如何构建?这都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在“层叠模分建构”式教学方法、模块和层叠方式形成后,不同的模块使用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如何解决高职教育学生当中普高学生和职高学生的教学方法的差异性和地域差异性问题?如何促使创新制作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就成为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6小结

随着“层叠模分建构”式教学模式教学法的进一步推广和深入研究,可以为高职高专教育创造一种崭新的教学方法,这里可以简单的叫做“层叠模分建构”式教学模式综合素质培养法。它不但解决了普通高校传统的本科教育方法与新兴的高职高专教育接不上轨的问题,使得专业基础较差的高职高专学生能够接受原本枯燥无味的计算机基础理论,而且使得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的同时,提高了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作者简介

杨斌,讲师,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计算机系计算机系副主任、软件教研室主任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兴业大道邮编:51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