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公共美术教育论文范文

公共美术教育论文范文

公共美术教育论文

公共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艺术教育对德育具有引导和促进作用,这已为历史所证明。中国古代就极其重视艺术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孔子最看重艺术的德育功能,并从“礼”和“仁”的角度来看待艺术教育的作用,其观点集中体现在《论语•泰伯》中所讲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立于礼”是修身的最终目的。关于“成于乐”,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释为:“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即说音乐之所以能够使修身最终完成,是因为它把对“礼”的理性追寻变成内在的情感诉求,成为主体的一种自觉的行为。从“立于礼”到“成于乐”,一个人的修身就从自为的境界进入自在的境界。孔子的修身是诗、礼、乐的统一,与笔者强调的艺术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统一是一致的。2014年1月10日,教育部的《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提出了“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的要求,这充分强调了美育的重要性,而艺术教育又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与方式,因此,积极探索艺术教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是育人的迫切需要。艺术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实、重温历史,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还可以调剂学生的生活,提高学习效果,这与德育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针对非艺术类普通大学生开设音乐、美术等艺术素质课程,不仅是艺术教育的要求,更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审美育德功能发挥的主要途径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对非艺术类大学生进行美育的最主要途径和德育的重要手段,如何通过公共艺术教育把美育和德育结合起来,把它的审美育德功能发挥好,需要借助于众多的途径,其中课内教学渗透、课外文化艺术实践提升是最基本的。

(一)创新高校公共艺术教学模式

审美育德就是艺术教育中蕴含的德育目标,通过潜移默化地方式感染、熏陶学生,这是高校德育亟待开展的创新性探索,因此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性的构建。首先,要明确高校公共艺术教学的教学目标,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道德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为目标,所以,无论是制定教学大纲,还是丰富教学的手段方法等都要以此为主线。其次,要注重高校公共艺术教学的教学内容。为了加强艺术教育的德育教化功能,在高校公共艺术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要积极向上,突出思想道德教育的功效。在授课时,要注意选择既能体现民族精神、积极向上、又有时代气息的艺术作品,从而既符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能体现道德教育的要求。最后,要创新高校公共艺术教学的教学方式。基于德育功能的高校艺术教学活动的设计,其中也包含对教学环境的设置。在课堂中,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要创设课堂情境,以正确价值观为导向,通过艺术欣赏、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方式启发和带动学生完成对美的欣赏和创造活动,从而让学生在欣赏、参与活动中接受正确的价值观,认同所倡导的道德教育。

(二)拓展高校公共艺术教学实践活动

艺术教学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艺术课外活动比较常见的是合唱,它能展示团队的力量和合作的精神,具有鲜明的德育功能。另外,组织学生举办以正能量为主题的联欢会,或组织参观能给予学生以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电影、展览、演出、讲座等课外活动,也都能够产生不错的德育效果。此外,课外艺术教育还可以通过专家艺术讲座、参与社会艺术团体、学生自建社团开展艺术表演等来感染教育学生。学校可鼓励学生自己创作能体现本校宗旨和精神的校歌、班歌,让学生传唱,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爱国爱校的情感。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艺术审美水平,自觉抵御不健康艺术作品的侵蚀,使学生的艺术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操在优良学校文化环境熏陶中得到升华。总之,以艺术教育中蕴含的德育内容教育学生,会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生动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促使他们的政治意识、道德品质和思想感情进一步提升,培养良好的是非观念和审美能力,从而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践行审美育德的前提和保障

笔者认为,高校艺术教育贯彻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亟须确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审美育德的制度保障和师资保证机制,同时,教师的德育意识和素养的形成、执教能力和方法的提升,也是实践和完成好审美育德教学的前提和保证。

(一)艺术德育的制度支持要充分到位

重视普通高校艺术教师德育意识与德育能力,对学校而言,应当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促成艺术教师融入德育领域。在新形势下,高校艺术德育的实施需要学校领导层的大力扶持,在制度上、体系上以及个人发展等问题上都应给予艺术德育系列教师一些倾向性政策,以便大力推广和践行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

(二)艺术德育的教师素质要综合提高

艺术德育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研究者提出艺术课教师的情感结构包括这几个部分:一是具有丰富、平衡、协调的情感状态和自我调控的灵敏机制;二是具有良好的道德感、美感和职业道德感;三是善于与群体协作、与他人协调,能够与学生平等对话、彼此交流,具有理解、关心帮助他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由此可见,高校艺术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道德素养和道德意识。艺术德育教师的再教育也很重要。艺术素质课教师要加强德育方面的培训,德育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十分重要。这一类教师德育能力的提高与德育意识的培养,需要高等师范艺术教育各专业采取相应的手段,有计划地对未来将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进行德育能力的训练。而德育教学的教师要加强艺术方面的培训,同时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也应当成为常态。艺术德育还应当尽快进入学科教育的领域,纳入学历、学位教育,这样,具备综合素质的艺术德育教师的培养才会从根本上得以保障。

(三)艺术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教能力

公共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1.我国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目标虽然明确但效果尚不显著课程目标对高校编制课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指导意义。然而,我国高校在公共美术课程目标方面没有根据国家政策文件制定适合自己学校的课程目标。例如某高校的课程目标为“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完善学生的人格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该课程目标只是普遍意义的课程目标,没有将目标具体化,没有可操作性,已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教育不是针对专业人员的教育,而是实现具有专业水平的人员提高其文化艺术素养。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要辅助专业技能人才,加强专业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然而,我国目前的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逐渐呈现了专业化,这种趋势逐渐导致了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内容范围不适应时展的需求,须加强人文精神,注重艺术文化的多样性。如不加以改善,将会影响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我国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梳理首先,我国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内容综合性稍差。表1中列出了我国部分高校美术课程的内容,从中可以看出美术公共课程的设置是按照美术的专业性进行分类,这些科目都是专业性非常强的内容,像素描、色彩等,缺乏学科之间的交叉。另外我国公共美术教育课程过多的注重专业水平,没有体现艺术与社会、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没有对三者关系进行梳理。国外高校公共美术课程不仅仅有专业性的内容,还有其他学科的内容。例如,斯坦福大学设置的美术课程中有非洲撒哈拉地区的艺术与占卜,主要讲述了美洲文明发展的过程,阐释了在美洲文明进程的中,美洲的艺术家是怎样运用方法和技术进行创作的,对考古学家等领域的专业人员怎样促进了艺术史的发展进行了论证。其次,我国高校公共美术课教育课程内容普遍适应性弱,水平要求较高,对于没有基础的学生而言学习非常吃力。高校公共教育课程中的“立体构成”等内容,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缺乏像国外高校开设的如“蒙古征服时期的艺术,成吉思汗和他的胜利者”等具有探索性适合公共教育学生的学习。

3.我国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结构的问题透视(1)课程内容尚待完善,层次感有待加强我国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整体上按照美术理论、美术鉴赏、美术实践等类别进行了分类,然而每个学期只是从这几个大类别里面选2-3门课程左右开课,例如某大学的美术公共课程见表2;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教学也是依据教师资源教学,整个教学过程节奏性差。最终导致了整体的美术课程结构松,内容缺乏层次感。国外大学的美术公共课程分类比较简单,分为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例如普林斯顿大学的理论课程主要是欧洲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等;其实践课程主要是创作和表演。整个美术或者艺术课程内容就成为一体。(2)我国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设置的课程内容只注重了课程内容的横向联系虽然近时期我国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开设的课程注重了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但课程内容之间的纵向联系还是稍弱。而国外大学的艺术课程设置考虑相对全面,既有横向联系,又重视纵向深度。例如,华盛顿大学开设的公共艺术课程,既有16世纪的宗教艺术,又有18世纪随着工业革命到来现代欧洲艺术,还有当今的艺术发展等,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深度联系。

二、我国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的对策

1.增加美术课程的数量我国公共美术教育的课程数量偏少,这使得美术教育课程很难形成系统性的,跨学科的教育。根据数据调查显示,我国仅有53%高校开设公共美术教育课程超过5门;有33%的高校开设公共美术教育课程为3门,其余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更低,甚至某些高校没有设立公共美术教育课程。我国应该增加公共美术教育课程的数量,各个高校应该严格按照我国公共美术教育课程目标进行课程设置。

2.确立合适的课程目标首先,确立的课程目标要与高校教育的目标一致。不同时期的高等教育,其教育目标不一样。经济发展的新时期,高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既要有专业水平,还要求创新精神以及实践。因此,高校教育课程目标不仅要培养专业水平高,还要有知识广的结合以及较高的人文素质要求。其次,我国的高校公共教育目标要体现课程的多维性,要体现社会关系,体现社会感情,体现学生的价值观等。教育课程目标要包涵文化多元化,剖析在特定的历史时间内,特定的事件与美术的关系。文化多元化,特定时间与美术的关系要借助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认知,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以及评论;通过个人参与美术活动,进行创造性的实践而实现。

3.加强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的综合性(1)实现学科之间的综合我国高校的美术课程专业性较强,教学的目的就是在传授专业的美术知识。、在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上还待完善,更须注意改善美术课程与社会的联系。学生不能从更加宽广的视野范围去观察,去体会美术的价值,不能形成宏观的观念去发现美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要想建立这种学科间的交叉关系,就必须找到交叉点,在交叉点的不同方向上可以延伸到不同的学科。可以将某一历史阶段作为交叉点,将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与美术有关的政治、经济、宗教等内容综合在一起。例如“欧洲中世纪的美术与宗教”,由于该时期是由宗教统治时期,美术的发展与宗教之间就有了密切的关系,这个课程也是探讨美术和宗教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要实现这种结合,可以通过论题的方式和主线的方法展开。论题的方式可以借鉴一些优秀大学论题的方式,例如“抗战时期延安的版画艺术与政治”从艺术到政治、版画与社会的发展分为几个主体进行,站在不同的学科讨论与社会的关系等。(2)建立案例使得美术教育和社会相联系通过案例将学生与学科和社会联系在一起,这种案例教学是在思想层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所有人都要面对“家”的主体,通过这一主体可以探讨多方面的内容,从家的环境开始,可以延伸到各种情感问题,老年人养老问题等。通过案例教学,使得学生建立与社会的价值取向,提高学生面对实际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现公共美术课程结构的模块化公共美术教育的模块化可以明确学生选择学习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对技能知识的把握。建立一个知识模块,需要考虑课程之间的联系因素,通过联系因素的节点,形成知识模块。模块化知识教学适应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能够使得教学课程的内容、教学课程的时间等分配合理化。美术教育课程的模块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划分为历史模块,现代美学艺术模块;也可以按照美术教学的内容进行划分,分为历史模块,鉴赏模块、创作实践模块。划分好模块之后,可以在每个模块选择几门课程进行同时教学,通过局部模块实现整个美术课程的完整性。在设置四个模块内容的时候,还要考虑到美术课程的深度教学。要加强模块之间深度组织,例如,在历史模块,不能仅仅设有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还应该有当代的艺术以及现代艺术,这些课程可以设置在不同的学期开设。在设置模块的过程中,要注意各个学科的对美术发展的影响,例如在我国隋朝时期,佛教开始盛行,统治者信奉佛教,佛教文化对当时的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公共课程的模块化离不开多样化的课程类型。课程类型的多样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加了学生更广泛的选择空间。

三、总结

公共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由其名可知,公共美术教育即指面对人民大众的美术教育,是属于人民大众素质文化教育的一种教育范畴。公共美术教育是面对人民大众教育,它不是培养专业教育者,而是人民大众生活中的文化教育。它的目的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教育,促进我国社会文化发展和人民大众现实生活中的精神文化活动。

二、公共美术教育和社会的关系

公共美术教育是在社会中全民参与的社会性、人文性、生活化的艺术教育。这种艺术教育实现人民大众生活中的美的发展和对幸福生活的终极向往,即精神里的社会群体的人文关怀,是一种独立独行的人生模式和社会长远目标教育发展的动力,也是一种人类追求超越自我发展,一种把人类社会推向理想境界水平的教育:人性的解放,人格的完美,人文情怀关注,从而使人类社会和谐健康有序的发展和前进。

公共美术教育是用视觉图象来反映人民大众意识的能动作用,包括人类社会中群体和个体的精神性和物质化的成分,是人民大众社会化中的生产及自然存在中人文生产事物,它能促进人类社会视觉文化图象学的审美发展的文化现象。以艺术的视觉图像反作用社会公共领域的各种美学、价值观念、审美认知等,所要推行的是公共精神的基本维度,是为了理想社会和社会论理道德,推行人民大众认同在人格尊严及利益关系上的相互尊重与包容,使全体国民成员知道应尽自已的权利与义务,即社会理想的主体地位:代表选进文化前进的发展方向。

公共美术教育的目的是改造主类社会完善和真善美的追求的。美术教育充当其人文社会的特征,有益于人们由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的演变,不只具有情感的表达与表现,而且还有精神教育作用。公共美术教育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培养人民的对视觉形象的观察能力和视觉形象思维能力、其艺术的感悟能力提升人民大众对社会、国家、自我新的认知交流能力。公共美术教育一向重视教育对象的智力,思维能力的拓展,形象符号的应用,大众品味的协调统一能力。因此,公共美术教育在社会生活和现实应用中,增强人民大众热爱国家的思想感情,使人民情感得到丰富,提升了人民大众人格和净化人民的心灵。

三、公共美术教育在我国社会现实中的作用和意义

虽然公共美术教育在当下我国的社会生活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管是大众媒体还是建筑行业或者工业设计及生活用品中,但公共美术教育的社会主体地位还有待于我们的普及和推广。公共美术教育人们的客体世界给以精神性反馈和关照,从而实现美术精神活动与社会现场活动的连接,使美术活动融入人类社会活动的事件当中,并发挥极积的作用,改善人们的生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人是自己的主人也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所以人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在发生着自己的创造性活动。公共美术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它贯穿于人类历史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促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公共美术教育将人类世世代代所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加以整理、保存、传递和发展。正是公共美术教育将前人积累的经验和知识的精华传递给新的个体生命,从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因此,公共美术具有普世性的社会地位。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公共美术教育,受制于统绐阶级意志的贯彻、社会意识的整合、政治法度的创设和实施以及经济的增长与社会文明的进步。公共美术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极为紧密和深刻的本质联系,对国家或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公共美术教育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安继承和发展着人类的文明成果,传播、保存、融合、发展着民族的文化,是民族形成、生存及发展的生命机制。公共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对人们的行为、生活实践、风土人情、论理道德、文化传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的,成为整个社会性文化建设的基础作用。艺术教育是大众人民美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它对人们道德的约束力和社会生活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可以丰富人的想象力,发展人的感知力,加深人的理解力,增强人的创造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格品质。公共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公民的社会主体意识和参与意向,从而有利于培养协调统一的社会审美维度。公共美术教育是以沟通和交流的形式来满足人的现实社会欲望和情感需求的,也是促进主类自我完美和谐的有利手段。还可以通过对人的情感净化,开掘出人性中真诚、善良、美丽的东西,使我们以纯洁的心灵与人交往,并使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美感化。

公共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美育;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公共体育;差异

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

现今的普通高等教育格局中公共课程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愈显突出,公共艺术教育与公共体育同是我国高等学校公共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均有国家明确的教育政策支持,但是公共艺术教育与公共体育的发展现状存在较大的差异。

两种公共教育的差异在于:公共艺术教育相对晚于公共体育发展,公共体育的教育政策“方向明确,任务具体”,完善的政策细则为课程教学实施提供了有效的参照系数,公共艺术教育的教育政策则有指导“盲点”,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也表现出对教学实施、课程建设、师资建设、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管理不够规范的现状。但是两种公共教育现象的差异只是“表面”的差异,这个层面的“差异”再回归到现实中去指导具体的实践,是没有多少价值可言的。美国的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认为:“比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发现教育问题,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在特定背景中的解决方法,以及发展教育的原理或原则。”这一理论给笔者以启示,寻找“差异”的真正意义在于考察各种教育现象与时代背景的适应性,从而开拓教育思维,放大教育空间。

(一)差异原因之一:社会发展历史中的不同属性

从历史的角度看,体育是先于美育发展的。目前公共体育的定位是高等教育的“必修”课程,公共艺术课程则是“选修”课程,笔者认为,对两种教育的不同定位是由体育和美育(艺术教育)的本身性质决定的,体育具有生产力的性质,而美育具备的是上层建筑的性质。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理论中阐述,社会的发展史大部分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史,生产力的要素之一就是劳动者,生产力的水平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增强国民体质不单是个生物学的问题,而是与社会发展和政治制度密切相关的,实际上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兴亡的根本大计。

然而美育具备的是上层建筑的性质,它不可能直接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派生的,其发展也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快经济发展是目前国家关注的首要问题,长期以来,教育一直在经济发展的牵动下被动的发展,发展经济的社会目标决定了目前的高等教育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教育,完成发展经济的任务,为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服务。换句话说,初级阶段的社会发展不能深入地关注到艺术的社会价值和功能的体现,也就是还不能关注到每个社会个体的审美人格生成的层面。由此得出,公共艺术教育作为美育实施的重要途径,其所具有的独特的终极人文关怀价值和功能也还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既然体育和美育的性质已定,教育发展的侧重已经形成,从实际出发,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一方面应该承认其现状与社会发展阶段的适应性,另一方面也应该正确定位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致力方向。笔者认为,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和现有教育政策的支持下,如何让公共艺术教育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得以良好的施行,适应现阶段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形势,才是真正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差异原因之二:教育思想的发展演变

一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其目的是需要它来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而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又是必须依赖于强有力的学科基础理论的确立和理论体系的建设,教育思想对建构完善的学科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纵观体育教育的发展史,从近代开始到建国初期产生过众多时代感很强、优秀的教育思想,其发展有着清晰的脉络。其中代表性的有:近代教育家蔡元培为代表的新学派提出的国民体育教育思想;20世纪30年代体育教育家吴蕴瑞等提出的自然体育思想;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体育思想;建国后我国推崇的前苏联教育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更加促进了我国体育教学思想的大发展,逐步形成了几种新的体育教育思想:一是体质教学论,二是整体效益论,三是终身体育论,四是主动教学论。

对比艺术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中国传统美学观主张“美与善的统一”,其政治伦理色彩浓重。虽然近代王国维第一次将美育置于教育学角度论述,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提并论,明确提出美育是培养“完全之人物”所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他又认为“美育是德育与智育之手段”,表明了美育与德育和智育的联系。从近代开始,美育在经历了“习性美育观”、“情感陶冶观”、“政治工具观”、“美育虚无观”等各个历史阶段后,20世纪70、80年代形成了“德育美育观”,90年代初兴起的素质教育热潮,才把美育推向瞩目的位置,直到新世纪开始,美育被提到了和德育、智育、体育并重的位置。但是尽管如此,“美善文化的惯性”所导致的美育“德化”倾向在美育观念历程中时时出现,每个时代的高等教育,都把艺术教育作为实施德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艺术教育不可避免得被“德育化”,直至今日,艺术教育仍然是在德育和素质教育的大旗下庇护前行,并没有真正的独立。因此,和公共体育教育目前所形成的“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相比,公共艺术教育没有独立的教育理论的有力支持,那么它的现实作用力和发展生命力必然遭到损毁。

目前公共艺术至今尚未有明确的教育理论的指导,教育理论的缺失影响了整个教育实施的结果,从前文的“差异”中看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课程内容设置”、“课程建设”等方面表述不完善以及“教学评估”、“教学管理”等方面指导缺失,说明公共艺术教育的学科构建还没有学理和体制上的保障。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中所有浅层性的认识和行为,就在于缺乏出类拔萃的教育理论的有力支持,一个指导性的教育思想是公共艺术教育目前发展的现实之需,构建完善的艺术教育理论及其体系是目前公共艺术教育亟待解决的中心任务。

(三)差异原因之三:高等教育整体效益的发挥

任何一种教育其发展的主要目的,都是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服务的,社会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培养体质健康的社会“人”就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法国教育家保罗・郎格郎20世纪60年代提出“终身教育”的理念,并有了“从0岁到100岁为止的教育”观点,强调了教育的无止境,此后,教育的民主化、系统化、完整性、连续性等得到各类教育的广泛的认同,“终身体育”、“主动教学论”等先进的体育教育思想,就是将体育的主体需求和社会需求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将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竞技体育进行链接,使高等教育的整体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

公共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课程方案》明确提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目标: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从教育行政管理的角度,多次下发文件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宏观领导,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高度重视。然而,国家教育最高主管部门制定和下发的这些公共艺术教育文件中,多停滞于粗线条的宏观指导,没有结合不同院校的专业特点,设置更加具体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同时,相关文件下发以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建立一个经常性的督导检查与评估机制,致使下发到各级、各类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文件几乎成为一纸空文。

二、理论研究层面

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具有显著的互通性。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是向受教育者实施艺术教育所产生的道德价值,它是一个由审美到立美、由立美到立德、由立德到立人的线性渐进的过程,是一种“曲径通幽”的理想的德育教育范式。然而,目前学术界仍缺乏对公共艺术教育学理层面的深入研究,尚未将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充分彰显出来、以弥补目前高校“两课”教学效果欠佳的局面。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不是很活跃,相关研究成果数量甚少,质量也不高。从数量上说,以“公共艺术教育”为关键词,从“中国知网”搜集到的1979~2010年6月的相关学术论文仅138篇。其中,自教育部专门下发《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2006]3号)以后的2006年,刊发此类论文仅20篇、2007年仅27篇、2008年36篇、2009年34篇、2010年6月20日前仅6篇。由此不难看出,2006~2008年,学术界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兴趣逐年略有增强,而2009年以后的相关研究开始呈下降趋势,学术界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关注热情在逐年降低;从研究质量上看,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或停留于对以前政策的解读、或局限于高校内诸多因素的分析、或提出一些共性的理想化的实施策略等等。这些静态化、平面化的“自我欣赏”式的研讨,难以引起高校管理者、教育决策者的高度关注,也因此使该领域的研究在“无人响应”的落寞中日益沉寂下来。在此背景下,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恰是当下亟待挖掘、全力彰显的学理问题,也是相关领域研究的前提条件。

三、现实应用层面

目前,“两课”教学效果欠佳的现实境况,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又未能全力彰显,使得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为理论预设和逻辑前提,来研究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更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1.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实“虚位”问题

公共艺术教育具有弥补“两课”教学的德育效应,然而,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并未发挥它应有的德育价值。据了解,目前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外,大部分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处于“虚位”状态。(1)公共艺术课程因“教者”,而非因学生主观需求设置,课程层次没能兼顾理论、赏析、技巧等多向性。同时,多数高校基本都把公共艺术课列入选修范围,并未纳入教学计划。(2)公共艺术教师队伍不稳定、师资结构不合理。以辽宁的高校为例,公共艺术专职教师仅占25%,其数量达不到教育部规定50%的标准,整体师生比也达不到0.15%~0.2%。(3)公共艺术教育设施匮乏。在前期调查中,70%以上的高校没有公共艺术教室,缺乏艺术实践的场所和设施。作为受教育主体的大学生群体其主观的艺术需求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客观“虚位”相矛盾,造成高雅审美情趣、艺术修养与人文素质的“后天不足”。调查表明,83.33%的大学生认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与其思想品德修养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97%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公共艺术课与个人品德修养是“补充关系”和“因果关系”。然而,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有条件满足不了大学生审美向善的愿望。(4)从社会资源看,教育部自2004年以来每年都要举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作为一种国家投资的年度性艺术活动,只具带动和辐射作用,50%以上的地方高校还无缘享受这一文化盛宴,而当地的艺术教育资源,才是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长期性目标。然而,高校所在城市的艺术团体未能与高校建立一种合作互助的长效机制,使高校还不能享受到当地的艺术教育资源。

2.高校“两课”教学的德育效果不明显

目前,各高校均按照教育部的指令性要求,普遍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德育类课程。前期调查显示:70%以上的大学生是“迫于考试与学业上的要求”才接受“两课”学习的,德育学习脱离了学生内在需要和人格建构;教学方法方面,教师说教占77.08%、纯理论教学占88.54%。足以说明“两课”教学中理论灌输的严重性;德育途径方面,课堂教学占80.25%、社会教育占15.63%、家庭教育仅占4.12%。说明目前高校德育途径仍以课堂为主。这些弊病是我们反思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改革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重要的现实背景。应该为发掘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彰显其“曲径通幽”的德育教育功效提供现实空间。

四、结论

公共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公共美术教育 素质教育 改革

[作者简介]吴鸿昌(1982- ),男,河南鲁山人,平顶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112-03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时期,提升和培养整体国民素质已是非常紧迫的工程和任务。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具有文化传播和素质教育的功能,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提高国民素质、普及公共美术教育的时代重任。2010年,国家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高等教育方面,主要阐述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在这之中,素质教育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作为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理应受到重视。

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的美术教育,但又必须参照美术专业学科的特点来进行教学。它主要以多媒体欣赏和理论讲解的形式,通过视觉感受来传达美感,运用借鉴、感知、对比、交流,对美术作品进行判断、分析和感受,收获审美体验和美术知识,从而提高大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判断能力和审美能力,把握其中的内涵和精髓,提高大学生的美术理论修养和认知意识,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高校的公共美术教育与美术类专业教育在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上有着很大差异,美术类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是学术性强、专业性高和技术性精的特点,重在培养大学生全方位的美术理论知识、美感认知意境和美术表现技能的专业美术人才,而现行的公共美术教育则具有很强的基础性、普及性和鉴赏性,以大学生学会欣赏为教学目标,在欣赏中提高他们的综合审美能力,公共美术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据调查研究,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仍是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其在管理体制、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师资队伍的培养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且高校公共美术教育长期处于教学形式单一且课程设置较少的状态。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美术教学实践,以国家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契机,对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改革谈几点认识。

一、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改革必要性

各高校的公共美术教育课程都是以美术欣赏课为主,而且都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设计中的必修课程,授课的主要方式较为简单,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课堂实践几乎没有。大多高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形成了这种稳定的教学模式,没有利用各种资源和实践平台对大学生进行美术教育,这种单一的教育现状有待改革和创新。另外,在管理体制方面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课程设置上条例还不太清晰,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需加强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实效性。

1.管理体制需进一步规范。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目标的实现关键环节在于管理体制,只有管理机构合理设置,权限划分明确,运行机制完善,才能保证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目标得以实现。目前,各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管理体制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规范。首先,在机构设置上,各高校对公共美术教育的名称各不相同,有公共美术教育委员会,有素质教育中心,还有公共美术教育教研室等。其次,大部分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机构管理的归属不同,有的直接隶属学校,有的挂靠团委,有的在学生处,有的在美术学院。在这种模式下,行政职能和教学活动相互混淆,势必影响到教学效果,不利于公共美术教育的实施和发展。

2.课程设置有待理顺。公共美术课程是我国高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在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中,美术课程在普及大学生的美术知识和提高审美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应该有完整明确的课程体系,但是,据调查研究,大部分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全部设置为选修课,任意选修与限定选修没有区别,授课对象没有限制,不论专业,不论基础,采用大班教学,最大的班级达到近400人,不少学生是为了修够学分才选这门课,失去了素质教育的意义。

3.实践平台有待拓宽。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绝不是简单的美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普及美术常识,但是学生严重缺少实践的机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性学科,它需要用实践去见证,用技能、技法去表现才能从中体验美感,绝对不能用单一的多媒体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所以,必须整合利用社会和学校的优势资源,为大学生提供最广泛的美术实践机会。通过调查研究,在高校组建美术类社团和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类活动可以拓展美术教育的实践平台,但是这种美术实践活动只在校园内部进行,各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艺术交流还很少,公共美术教育实践的平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师资队伍建设亟须加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依照教育部的文件精神,高校担任公共美术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比例是有严格要求的,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几乎没有哪个高校是达到要求的,最多是接近比例,利用校外的兼职教师授课的现象还是较多的。有的靠美术学院的专业课教师来超工作量、超课时授课,这样就很难保证教学质量。高校对公共美术任课教师的培养不够重视,选派美术教师外出学习和进修非常之少。还有教师的学历比例差距较大,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较少,初、中级职称的教师较多,以及本科学历的教师较多等现象,都制约着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发展。

二、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途径

1.规范管理机制,强化创新意识。目前各高校的公共美术教育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列居首位的就是管理机制在美术教育理念中的强化。要在公共美术教育的过程中逐步明确并改变无序的管理状态,高校领导要从根本上转换思想观念,贯彻落实国家的美术教育政策及法规,统一规划公共美术教育的配制方案。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管理机关、负责人要明确责任,主管部门要将管理与教学分开设置,对公共美术教育的特殊性要充分认识,在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评估和年终考核评优等方面制定详细的政策。主管部门的责任人应该由分管学生工作的高校领导担任,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主要由学生处、校团委和教务处等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并且由这几个部门负责管理部署。这些部门主要负责对全校的大学生开设美术类课程,组建并培训大学生美术社团,开展书法、绘画和摄影等活动及对美术教师的指导与培训等。总而言之,公共美术教育教学必须纳入高校教学管理体系之中。另外,美术教师在评聘职称、工资待遇和培训进修等方面应该与其他学科教师享有同等的待遇,不能有小三科思想。

2.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观念。因为公共美术教育与专业美术教育的课程教学原则不同,所以,针对非美术专业大学生现有的美术水平,客观设置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并采用大班授课结合小班实践这样的教学模式,更能提高教学质量。限定选修课的课程目标主要以高校大学生的普识性教育为主,可以开设如“美术鉴赏”“中外美术简史”和“中外建筑设计史”等鉴赏或理论类的课程。任意选修课以具有一定美术基础的大学生的再提高教育为主,课程可按实践类开设如“油画”“中国画”“素描”和“书法”等。限定选修课采取以教师教学的大班教学模式为主,更大范围地使大学生感受美感教育,但是大班教学的人数不能超过300人,人数过多不便于管理将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任意选修课采取以学生实践的小班教学模式为主,为那些具有一定美术基础且有兴趣爱好的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和专业指导。为了加强教学效果,高校可以针对公共美术课程设立相应的学分,要求学生必须修够公共美术教育课程的相关学分;还要视情况设立公共美术类专项奖金,鼓励他们完成大学美育课程。根据大学生的不同基础需要,在公共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可开设一些民间美术的绘画和表现技法,比如剪纸、年画、塑泥人和编织中国结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高校的素质教育灵活实用且更加全面。

3.利用资源优势,搭建实践平台。首先,建立美术交流场地,活跃社团文化。实施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建设具有文化艺术氛围的校园环境。通过对部分高校的考察走访作者了解到,几乎没有哪个高校专门建立公共美术交流场地的,所见到的是美术专业独有的展厅,而在教学楼、体育场馆、公寓楼和食堂等大学生经常活动的场所却没有美术交流的场地。事实上,这些场所都可以作为美术交流场地。如在这些地方建立一个艺术走廊,在墙壁上镶嵌大面积的橱窗,在走廊两侧和橱窗内可以展示不同院系学生的美术作品,也可展示名家名作来促进交流,这样不仅让整个校园富有艺术气息,还能使学生触景生情,融情于景。另外,活跃社团文化对促进公共美术教育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建立书画、涂鸦和墙绘等社团,带领社团组织比赛、展览等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以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美术交流中来。

其次,利用网络阵地,构建美术教育平台。目前,高校的计算机网络较为普及,大学生在宿舍、校园网吧、计算机中心和图书馆等都可以上网,这就为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提供了网络教学的新平台,因此,加强对网络美术教育的建设,是开辟高校美术教育新阵地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在校园网上宣传公共美术教育,上传可下载的美术教育视频或讲座,平时老师的教学课件也可以挂在校园网上供爱好美术的学生下载。目前,在本文的调研中,还没有高校采取这样的模式普及公共美术教育。但是本文认为,网络教学可以在教师力量不足的情况下解决全校大学生美术学习需求的难题,同时也改变了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途径。学生不管是在宿舍、图书馆、计算机机房或者在家中都能进行学习交流,而且使大学生在无形之中、闲暇之余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艺术修养。如果高校在学校网站上建立一个公共美术交流版块,开辟美术论坛,交流美术思想,也不失是一个新的教育途径。但是,网络监管是这个教育平台的保障,不能出现负面言论或抨击行为,如果校方能够做好监管工作,这个平台将是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一个有力助手。

最后,积极主动,合理利用社会资源。社会资源范围非常广泛,但是针对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社会资源主要指省、市、部级各类美术大赛和专家学者或优秀的美术团体等,担任公共美术教育的任课教师可以组织有美术功底的特长生参加省、市、部级各类美术大赛。在参赛过程中,通过美术培训可以发掘和培养一些优秀的非专业美术人才,通过他们渗透到非专业的各个院系,带动全校的艺术氛围,也可以带动周围高校的艺术氛围,从而达到公共美术教育知识普及的目的。另外,积极主动地去联络专家学者或优秀的美术团体,把他们请到学校,分阶段、分层次对全校的美术爱好者作报告或现场指导教学,这样不仅更能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转换角度地接受了更新的知识,延伸了第一课堂,同时又互补了第一课堂。通过专家学者对美术观念、思维方式、意志品质和价值观念等的独到讲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促进了大学生艺术修养的稳步形成。

4.注重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的分类有理工、文史和综合类,有一本、二本、三本和大专,高校的性质不同,培养目标也不同,管理体制更是有所差异,因而在高校美术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作为学校,文史和综合性大学的美术教师相对多些,而理工科的美术教师相对缺乏,面对这种情况,最重要的还是积极引进师资,合理安排公共美术教育课程教师。近年来,各高校对师资引进的学历层次和实际专业水平要求逐步提高,但是,我们还要加强所引进师资的人格品质和文化修养的考察,根据高校的性质合理引进人才。另外,高校也要经常外聘一些专家教授来扩充师资,并鼓励在职进修,提高本校教师的学历和业务水平。在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学质量,一线教师不仅要学会用最先进的教学工具,还要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来调整教学方法,虚心学习,教学相长,成为与时俱进的学科带头人。

事实证明,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才人培养模式必须改革,以往的应试教育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才是顺应潮流的必然!当下,发展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势在必行,只有深化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改革,才能有效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增强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学习热情,促使大学生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兰芳.关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思考[J].人民音乐,2003(12).

[2]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规划(2001―2010年)(教体艺[2002]6号)[Z].2002-05-13.

[3]教育部办公厅.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号)[Z].2006-03-08.

公共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大学;公共艺术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1-0184-02

近年来,教育部门加大了美育方面的投入,无论从政策还是制度保障上都给予了空前的重视,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思维,大学生的美育还是不能得到所有高校的重视,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一、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一)公共艺术教育地位不高,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消解了公共艺术研究的热情

当今,公共艺术教育在各个高校的地位普遍不高,具体表现在:艺术教育机构不健全,运行体制不顺畅,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严重制约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虽然很多高校成立了公共艺术教育机构,但其职责划分、发展定位、相应政策实施等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一是领导不重视。因为在几乎所有的教学评估内容中都没有针对大学生的艺术素质的指标。虽然在发展规划中也会提一下,但往往流于形式;二是学生不重视。因为学校不重视,公共艺术课程的成绩和毕业证没有关系,所以大家只是作为可有可无的兴趣去对待公共艺术教育。

(二)对公共艺术教育设施缺少投入、资料匮乏,削弱了公共艺术研究的基础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长期以来公共艺术教育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资金方面投入甚少,导致相当多的高校艺术教育设施和艺术教育资料极度匮乏。由于公共艺术教育教材的编写和资料建设得不到必要的支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领域一直缺少高质量、切合实际的系列教材及参考资料,这使得大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仍停留在低水平、低层次、松散的状态。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公共艺术教育的正常开展。

(三)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向不一致,迷失了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方向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中明确要求:“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显然,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更多的是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审美素养和人文修养,但有些学校则把公共艺术教育搞成了专业技能教育,不重视学生审美素质和审美理论的提高而热衷于办各种培训班,有的甚至成为创收的一种手段,这是有悖于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宗旨的。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机契合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继2004年加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中国计划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升到法律层面,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开始审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一些依靠口传身授予以传承的文化遗产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大量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实物遭到毁弃,亟须通过立法明确有关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高等教育作为国家发展和整体民族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文化的传承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充分关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把民间文学、美术、音乐、戏曲等文化元素转化为公共艺术教育的资源,既是大学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也是公共艺术教育的特色。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

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是人才的聚集地,在文化的传承、发展、研究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高校的理论研究优势可以归纳、总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理论体系,研究新的传承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起到推动的作用。

(三)经济利益驱使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

现在一谈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马上就有人想到经济利益和城市旅游等商业化的运作,实际上过度的商业化运作,恰恰会使传承工作走向死胡同,因为他非常可能脱离原有的艺术规律而转向迎合市场大众的审美需求。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绝不单纯是一个钱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这包括直接传承人和间接传承人的问题。

三、新时期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建构

(一)构建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

1.学校要根据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情况建立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要结合学校实际,将美育或艺术教育课程纳入公共必修课。同时要将艺术类课程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的一个类别供大学生选修。在艺术课程类别上,要尽量设置覆盖音乐、影视、舞蹈、美术、戏剧、文学等几大艺术门类。在课程层次上应能兼顾理论、赏析、技巧等多个层次。在课程形式上,则应多样化,体现各艺术课程特色和个性。

2.要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和标准,通过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艺术判断力和综合艺术修养,而不是像专业教育那样过于注重对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同时也不能借用其他学科那种固定的标准来衡量普通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素质。

3.要创新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方法,注重从兴趣出发,注重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摒弃标准答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审美热情和潜能。

4.将课程进行分类,比如艺术理论、艺术赏析、艺术实践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艺术等,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教育部关于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性选修课的指导意见确定选修课程内容,艺术选修课程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这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二)建立以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为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平台

1.把艺术教育与当地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在推进艺术教育的同时发挥高校对地方文化建设的引领辐射作用,与文化部门联合共建公共艺术教育平台,校地互动、资源共享、特色互补,形成高等学校、文化部门、民间艺人三方共同推进文化建设的合力,开创一种新的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模式。

2.把艺术教育课程与学术研究结合起来,着力推进地方非遗艺术课程的整体构思与一体化建设。积极倡导面向地方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积极组织申报文化艺术研究项目,自主设立地方非遗文化研究课题,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奠定广阔的学术视野与深厚的学术积累,保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文化品位与学术含量。

3.高校在课程建设上要注重面向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类群体课程的建设,加强非遗精品类课程建设的指导。

4.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1+1”的教学模式。派老师到非遗艺术的传承地进行现场的学习与研究。同时请传承人进入高校与高校教师共同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采用一个教师配一个传承人的教学模式,由民间艺人现场演示,讲授心得体会;由专业教师进行理论教授和归纳总结。既体现了大学讲坛的严肃性,又能让学生充分领略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

5.把艺术教育与艺术实践结合起来,使艺术教育根植于深厚的民间艺术土壤,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形式。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进校园所存在的问题

第一,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顾及方方面面的因素,比如公共艺术课程与普通公选课的关系,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课程的关系,公共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课程的关系等等。在这些关系中,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关系是最难把握的。因为非物质遗产的种类繁多、传承方式不同,如何在众多的非遗艺术中选择适合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并且还要适合于学生兴趣的发展和传承的特点是比较难于把握的。

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还是一个新事物,目前在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还是很少的,相关的研究资料和文献几乎没有,如何在缺乏参考文献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公共艺术教育的结合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

第三,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学术化的研究和普及性的教育,所能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我们如何在有限的时间(课程)、有限的资金和有限的资源状况下,充分发挥高校的作用,引领传承观念上发挥出高校的作用至关重要,这也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重点思考的问题。

五、结语

目前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更多的是拘泥于一般的艺术欣赏或者一些兴趣性的技能教育,既缺乏明确的特色,也缺乏对公共艺术教育方式的创新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将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和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性的结合,充分关注地方文化艺术的传统特色,深入挖掘地域性民间艺术资源,积极参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把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等文化素材转化为艺术教育的课程资源,有计划地开展以地方文化艺术为主题的系列课程群建设,让教师与学生走出课堂与校园,与根基深厚的民间艺术直接对话交流,使学校艺术教育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呈现出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艺术风貌,这是今后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岚清.音乐 艺术 人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白朝晖.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刍议[J].教育与职业,2006,(29).

公共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公共艺术课程群大美术措施我国教育部在2006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指出:“公共艺术课程与高等学校其他公共课程同样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公共艺术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艺术理论研究也百花争鸣,如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培养的重要性、公共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公共艺术教学课程体系的建立、公共艺术教学模式的构建,等等。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下发之后,大多数院校都根据方案的要求开设了如《音乐鉴赏》《美术鉴赏》等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特别是一些教育部部属学校、“211工程”学校,以及省属重点学校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公共艺术类课程开设门类、安排课时相对较少,缺少统一规范的教材,授课内容自由,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阻碍了公共艺术教学目标的实现。

民族地区的综合性大学同样存在上述普遍的问题,除此之外,由于客观的原因,地方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机构建立、师资队伍、资金投入等方面与名牌大学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然而,在充分认识问题的同时,也应该清楚的看到民族地区的地域优势,合理利用这种优势,将其与公共艺术教育相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大美术”的理论:“大美术”除了包括原有的绘画、雕塑、工艺、建筑艺术四大门类之外,近年来又增添了书法、摄影、设计、电脑美术等,还包容了民间美术、原始美术。从更大的视野来讲,也包含了纯艺术与设计的公共艺术;从世界美术宏观看,容纳了中西两大美术系统。

艺术课程群的建设要依据艺术的分类,艺术是一个分支多、门类广的学科。迄今为止,艺术的分类方法有六种之多:如以感知方式分类为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想象艺术、视听综合艺术;以存在的方式分类为空间艺术、时间艺术、时空综合艺术;以表现形式分类为静态艺术、动态艺术;还有以表现情感分类法、媒材分类法,等等。

为了更好地实现公共艺术课程群的建设目标,根据公共艺术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艺术素养的构成,我们可以尝试将美术类的公共艺术课程划分为四个大的课程群:

1.基本知识和技能类课程群。基本知识和技能类课程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艺术的基本分类、艺术的发展历史概况、艺术的基本表现技法、艺术表现的美学原理等等,具体开设课程包括:《艺术概论》《美学概论》《中国美术概论》《工艺美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中国美学史》《中国建筑史》《中国画理论与技法》《油画理论与技法》《素描表现技法》《动漫画基础》《艺术设计原理》《摄影艺术》等。

2.审美类课程群。审美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以公共艺术课程为媒介,帮助学生体验审美的过程,掌握审美的方法,对艺术作品有一定的鉴赏和判断的能力,并能给予一定水准的评价。具体可开设以下课程:《美术鉴赏》《中国美术名作欣赏》《书法作品赏析》《广告创意与欣赏》《中国建筑与雕塑欣赏》《中国园林赏析》等。

3.创造类课程群。创造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学生对艺术活动的参与,使学生在思维和实践两个层面发挥其创造性,完成简单的艺术表现活动。这类课程除了以课堂作业的形式实施外,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或社会实践等都是有效的途径。具体可开设以下课程:《绘画创作》《书法创作》《剪纸创作》《摄影实践》《二维、三维动画制作》等。

4.悟类课程群。感悟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知识体系中,了解艺术学科之间,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对艺术内涵的认知,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健康的美学观。具体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中国画论》《书法艺术哲学》《中国山水画与山水诗》《中国古代艺术和宗教》等。

除此之外,可以根据学校学科建设情况、所在地域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美术类课程,如《湘西土家族建筑与文化》《民间艺术赏析》《苗族刺绣艺术赏析》《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制作技法》等具有特色的任意性艺术选修课程,使艺术类理论、鉴赏、实践全面结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除了课程群的建设以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编写和选取有代表性的、适合于民族地区综合性大学学生基础和兴趣的教材,以传统民族民间艺术为切入点,增加民族传统美育资源的教学内容比重,使学生充分了解本土文化,提高他们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在公共艺术类课程教学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促进学生对“大美术”类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另外还可以通过不断地完善公共艺术课程的评价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来推进公共艺术教育的进步,从而达到其根本的教学目标。

公共艺术课程群的建设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内外高校对各自的公共艺术课程进行了积极的改革,而且力度越来越大。这些探索、研究和改进,还表现出一系列的共同趋势和特点:课程门类增多的趋势、课程的综合化趋势、课程评价的多元化趋势、课程实施的人本化趋势以及课程体系的开放化趋势。在未来的改革中,我们还可以从拓宽课程领域、强化特色课程、拓展教育途径等方面进行尝试,真正有效地提高民族地区综合性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6,(9).

[2]邵秋萍.关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思考[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6).

[3]黄昌海,陈民新.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及课程建设改革构想[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6,(4).

[4]任英.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2006,(4).

公共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现状;需要;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J023 文献标识码:A

Current Situation of Public Art Education Viewed from Need Theory

GE Jie

(School of Music, Anyang Normal College, Anyang, Henan 455000)

近年来,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①的研究开始起步,无论是期刊论文还是学位论文,都有了一定的进展,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综观15年来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成果,相对于“艺术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美育”来说,通过在万方数据库的知识脉络检索和比较分析(见图1),显示出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2009年底前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404篇期刊论文和128篇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以及期刊论文影响力的统计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以现状描述、经验总结为主的现状与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密切相关。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2009年底之前对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得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主要有17个主题项,即“课程、现状与对策、功能、教学、改革、艺术教育体系、师资、国外艺术教育、特征、教育价值、经验总结、艺术团建设、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材、音乐教育史和其他”等。

从归纳出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17个主题项中可以看出,其内容与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基本覆盖了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领域。其中的“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功能”等四个方面所占比例较大,属于目前研究的热点。公共艺术教育的“艺术教育体系”、“师资”、“特征”、“教育价值”、“经验总结”、“艺术团建设”、“音乐教育史”和“其他”等方面的论文研究也已开始起步,在此笔者将之归类为研究的非热点。为了解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笔者通过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

1.课程

自《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实施以来,许多普通高校相继开设了部分公共艺术课程,但“因学校而异、因学生而异,缺乏学体系、教材和评价标准,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缺乏全局性。”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课程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6.24%和26.56%,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位。对于课程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课程现状与对策、课程的作用、课程设置、课程体系、课程管理、课程模式、课程改革以及等方面的探讨,学位论文中对于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探讨比例较高。

关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现状与对策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来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

在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学位论文中,关于课程的研究主要是从具体的课程和课程内容来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探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即哪些艺术课程可以进入公共艺术教育,并对其价值及其可行性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2.教学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实际上课程与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的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的分类是建立在研究的具体情况之下的。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课程与教学混杂在一起的研究,为研究方便,笔者只能根据其侧重面对其进行区分。对于教学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12.13%和27.34%,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一位。对于教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探讨。

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如甄巍的《多媒体教学法在高师院校艺术鉴赏课中的运用》,主要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艺术鉴赏课中的运用;张静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究》,提出了音乐欣赏课中“以‘兴趣’为主线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参与’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以‘电教媒体’为手段的教学方法”、“以‘户外课堂教学’为深化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张思镜的《高校公共艺术课音乐审美教育教法探索》提出了音乐审美感知教学与音乐审美情感体验教学两种施教方法。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李琳的《探究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的意义及改革方向》认为,对高校开设的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标准进行规范很有必要,需要从观念和方法两主面入手。唐圣菊的《高等农林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改革探讨》提出了农林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改革的思路:创新课程设置、刷新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改革评价体系。彭渊的《浅谈普通高校舞蹈教学改革》“以舞蹈选修课教学和舞蹈团队培养两方面为切入点,以多元舞蹈文化的学习和多元舞蹈活动的参与为特色,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两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改革,力图探寻一条适合普及型大学舞蹈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张丽波、崔全顺的《构建高师生态式公共艺术欣赏教学模式初探》对教学改革提出了“生态式教学模式”,即从过去各学科的无限分裂走向新的融合,使各学科之间形成一种生态关系。

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内容研究,黄小明的《浅谈高校艺术教育教学》中提出艺术教育教学诸因素的整合。

3.现状与对策

我国的艺术教育因受到国家重视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讲,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关系到“新世纪我国知识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正处于一个“蒸蒸日上”和“理还乱”的双重时期。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2.03%和16.41%。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的研究,研究者主要是对目前的公共艺术教育现象的描述,代表性的研究如:刘张飞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异化现象及其回归路径》,曹思淼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樊中红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白朝晖的《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刍议》,马建华、高曼曼《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周小海《关于普通高校实施艺术教育的思考》认为,当前普通高校在实施艺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领导不重视,置艺术教育于附属地位;艺术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资源匮乏;艺术教育师资“量少质差”;艺术课程建设和科研工作滞后;管理薄弱,机构不健全。解决上述问题转变观念是前提,提高素质是关键,构建课程结构、教育环境是条件,健全机构、提高管理水平是保障。

4.功能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功能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0.05%和6.25%,分别位居第三位和第四位。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功能的研究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研究的。

(1)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作用

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功能研究中,普遍的观点是“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有着共同的培养方向,就是使受教育者成为素质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种教育形式”。③

(2)公共艺术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

黄丽娜和余育新在《试论公共艺术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中,根据和谐校园文化的人文性、多样性、融合性、创新性、传承性特点指出,“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人文指导”、“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艺术内容”、“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审美指导”、“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创新源泉”。

(3)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

孔宪峰和周秀红的《公共艺术教育促进德育的理论回归》从理论层面上通过挖掘艺术与艺术教育的本体价值,指出艺术教育发挥德育效应的理论建构涵盖着从“审美”到“立美”的转化、“立美”到“立德”的统一、“立德”到“立人”的升华这三个重要环节。李林和许媛媛的《美育与德育兼重――略论高校公共音乐课的功能内涵》同样指出:“高校公共音乐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美育为核心,在音乐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使其功能内涵得以充分显现。”

由此可以看出,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观念由来已久,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观念在人们心目中还是根深蒂固的,在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还是占有相当的比例。

(4)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薛芳的《浅析公共艺术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认为: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属性,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是有所作为的。艺术教育能够培养人的直观洞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创新教育。贾昕东的《大学生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指出:“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非智力因素是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动力系统,艺术素养属于非智力因素并贯穿于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全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康尔《论公共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提出,“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唤醒创新意识,有助于牧养创新精神”、“公共艺术教育,又呼吁开发创新潜力,有助于训练创新思维”、“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认知创新规律,有助于借鉴创新方法”。

从以上对公共艺术教育热点问题的研究现状,反映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尚处于现象描述、经验总结的浅层次阶段,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二、从需要理论看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教育实践服务的,即为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等提供理论依据。但是目前研究大都停留在浅层次的现状描述、经验总结等方面,研究深度显然不够。以行为心理学的视角审视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这些研究者研究行为的发生与表现,“与人类的各种行为一样,都具有一定的动机与目的,都由其背后的、内在的、体现在研究主体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动力所启动和驱使。”④这种启动和驱使是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行为发生与表现的原驱动力,在研究主体心理意识中的反映即是他们的研究需要。“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的方向则是寻求目标以满足需要。”⑤人的行为模式清楚地表明,人的行为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发行为,而行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需要。对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现状的研究,不应忽视研究主体研究行为的起点――“需要”这一重要环节。

所谓“需要”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人是生命有机体,又是社会的成员。人为了维持生命和延续种族,对饮食、穿用、居住、安全、婚育等都有需求;为了推动社会的发展,对生产劳动、人际交往、价值实现等同样有所需求。这些客观需求在人的意识中就成为人的需要。简单地说,需要就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需要能够推动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积极的活动。需要被人体会得越强烈,所引起的活动就越有力、有效。“人类有多种多样的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历史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需要。”总结人的一切需要,就其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自然性需要也称生理性需要,是指为了延续与发展生命所必须的客观需要,即对衣、食、住、行、性、安全等方面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产生的,如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社会化的产物,是人类独有的,与动物需要有本质的区别。⑥

人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人的需要是有所侧重的,而且人的需要也是不断转换的。针对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可以概括为生存需要和学术需要两大类。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生存需要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诸如“生理”、“安全”等需要,在此特指以获取现实功利为目标的物质性需要,既包括学者维持与其地位相称的基本生活条件、学术资源的需要,也包括攫取名利的需求。⑦学术需要是指研究者以追求知识为目标的学术自身的求真本意的需要。也就是说,研究者从事学术研究的最主要、最直接目标是塑造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即所谓“学术精品”。“学术的本性是排除任何现实性功利追求的。学术的生命力在于对知识、智慧、真理的追求,它是一种知性的召唤、道德的践行。”⑧

公共艺术教育的学术研究本身并不排斥对功利性的追求。但是在普通高校中现行的科研奖励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等的功利主义倾向,使得研究者在利益驱动下的生存需要取代了真理驱动下的学术需要。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把量的标准置于其他价值认定标准之上,把质的高下简单约化为量的多少”。“当这种量本位标准被‘锁定’时,量的追求就演变为学者们的‘生存本能’,以知识追求为本性的需要就让渡于以现实利益的获取为目标的‘生存物质需要’。”⑨因此,也可以说,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是与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直接相关的。正是这些制度性的要求使得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从以追求知识为目标的学术自身的求真本意的“学术需要”转向了以获取现实功利为目标的“生存需要”,最终导致“学术失范行为失控”。

15年来,公共艺术教育研究层次处于现状描述和经验总结为主的状态,这与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功利化主导型”的研究需要密切相关,即研究者个体行为功利化的主要动机源于以获取现实利益为目标的生存需要。个体“生存需要”实现程度成为研究者自我实现的首要途径和标志,知识追求愈来愈屈从于现实的物质利益攫取,形成功利追求泛滥的场域。深陷于功利场域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们,在生存需要和学术需要之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作为现实的职业劳动者,他必须使自己或自己生产的知识得到市场的价值认定,否则他无法生存;另一方面,作为知识的创造者,他又必须遵从学术需要,从知识本性出发,完成学者的自我实现。”⑩当前场域下,对于一名理性而现实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来说,“前者的实现具有迫切性、时效性,而后者具有长期性、间接性”,因此,理性的选择往往是“学术主导型”。但是,一旦公共艺术教育研究完全陷入“以量代质”的恶性循环时,“功利性的生存需要就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最终会导致全局性的结构性失控。”B11(责任编辑:帅慧芳)

① 文中的“公共艺术教育”是指“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为行文起见,简称“公共艺术教育”。

② 宋晔、隋欣《谈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设的新思路》,《艺术研究》,2008年第4期。

③ 谭东风《试论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④ 黄大同《简论贝多芬的创作“需要”》,《艺术百家》,2005年第5期,第163-166页。

⑤ 同上。

⑥ 屠文淑《社会心理学理论与应用》,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8页。

⑦ 刘大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6页。

⑧ 同上,第136页。

⑨ 同上,第216页。

公共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教师;学生;角色定位;艺术

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面向大学生群体普遍开展的公益性、大众性的教育活动。在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公共艺术教师的主导作用、凸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无疑是公共艺术教育能否取得成效并发挥其德育效应的关键所在。所以,在研究公共艺术教育促进德育的路径选择上,必须明确公共艺术教育语境下师生的角色定位。

一、教师的主导角色

在加快推进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建设一支符合公共艺术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彰显公共艺术教师的主导角色已势在必行,这是普通高校实施与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前提条件。

(一)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20世纪初叶,教师已经被认为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人,“教师即研究者”逐渐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普遍认同的理念和努力追求的目标。英国教育家Stenhouse(1975)提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理解研究,我们都很难否认教师拥有大量的研究机会。我们应该承认,每一个课堂都是一个实验室,每一位教师都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成员。”美国教育与人力资源理事会(EHR)或大学教育部(DVE)的大学教师提高项目(VFE)是把科研与教学仅仅结合在一起的,它要求教师把最新研究成果带入课堂的教学与实验中,并能对不同的知识进行整合,能及时交流、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估。

的确,与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研究者相比,教师处在一个极其有利的研究位置上,有最佳的研究机会。称职的公共艺术教师同样也应该首先成为一个研究者,即高校公共艺术教师应不断地研究教学对象(学生)、研究教学内容(着重研究艺术教育对德育的渗透)、研究教学方法。

第一,研究教学对象。针对我们调查中了解的情况,一些高校之所以没能扎实有效地实施公共艺术教育,主要归因于高校自身缺乏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应有重视,缺乏对大学生心理需求、行为动机和成长愿景的研究。这些恰恰是高校公共艺术教师所应承担的具体工作。高校公共艺术教师应在研究大学生普遍心理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特点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兴趣爱好、成长愿景,有针对性地实施公共艺术教育。

第二,研究教学内容。公共艺术教育到底教给学生什么?我们认为应通过艺术审美、使大学生自觉接受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进而提升做人的素质和品位。因此,公共艺术教师应在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相关理论和学术动态基础上,关注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并在教学中将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实践化、审美化、德育化。

第三,研究教学方法。公共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机制,通过经典艺术作品的展示、高雅艺术氛围的烘托,并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课堂里与世界文化艺术面对面地交流与沟通,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综合艺术审美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在“情绪―情感―情操”的发展轨迹中,不断获得积极的情绪感受和体验,促进情感的形成与升华,进而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二)艺术实践的示范者

教师作为一个整体,作为成人世界的代表,其言行举止、态度、个性等,无不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在公共艺术教育中,教师的示范作用重点表现在艺术实践中,即以教师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来给学生以良好的带动和积极的影响。

1.以自己的艺术造诣率先垂范。19世纪德国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教师不仅要教育别人,而且要教育自己,自我教育的意义更加重大;学生所受的教育和教育程度取决于教师所受的教育和教育程度,自我教育是教师的终身任务。由此可见,公共艺术教师在整个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

公共艺术教师不是只懂艺术理论、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应该是有着较强艺术实践能力和较高艺术修养的艺术行家、甚至是艺术大家。只有这样,公共艺术教师才能以自己的艺术造诣现身说法而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榜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无限向往,进而激发起自觉热爱艺术、学习艺术的热情。比如,公共艺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或学校文化活动中,展示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特别是自己公开发表的和获奖的艺术作品,这本身就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示范作用,也是一个最好的榜样力量。因此,公共艺术教师应不断加强自己的艺术修养,通过终身学习不断深化自己的艺术造诣,进而才能真正做到以自己的艺术造诣率先垂范。

2.引领大学生参与到艺术实践中。公共艺术教师应该是高校公共艺术活动的引导者,积极引领大学生参与到各类艺术实践中。艺术教育是哈佛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哈佛校园总是弥漫着浓郁的艺术氛围。在一份哈佛大学校报(英文名Gazett,双周刊)的“两周事件日历”栏目中,整整3个版面被用来刊载1997年3月27日-4月8日校园与艺术有关的各种活动。这些活动中有12场音乐会,5场戏剧演出,一场印度古典舞表演,15个艺术展览,13场艺术讲座,电影欣赏更是天天都有。不论对艺术的哪一方面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免费参加的。而这些艺术活动之所以能够热火朝天地开展,从根本上说是与校方的高度重视和公共艺术教师的亲历亲为、积极引领分不开的。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就要求我们高校的公共艺术教师不能仅仅让大学生停留在接受艺术理论的层面,更应该自觉把大学生引领到参与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的伟大实践中,让大学生能够自如地运用艺术理论欣赏艺术作品、创作艺术作品,给他们以充分的自我实现的机会和艺术成就感。

(三)为人为学的传道者

“为人”就是做人,在这个方面教师应该成为一个“人师”;“为学”就是做学问,对此,教师理应是一个“经师”。我国古代教师多以学识和人格为本,所谓“智如泉涌,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师者,人之模范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英国哲学家培根曾把教师称为“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栽培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些都揭示了教师在“为人”与“为学”两方面的重要意义,堪称是实实在在的“传道者”。作为公共艺术教师,同样应该成为“为人为学”的“传道者”,成为“德艺双馨”的践行者。

1.展现高尚人格。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特别强调:在教学工作中,一切应以教师的人格为根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理想教师的人格包括善于理解学生、富有耐心、性格开朗、情绪乐观、意志力强、有幽默感等。作为公共艺术教师,在艺术实践中应充分体现出对艺术的高雅追求、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等等作为艺术教师特有的品格,进而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一种独有的人格魅力。这就要求公共艺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自己模范的言行展现高尚的人格。与此同时,公共艺术教师的艺术作品也应传达高雅的意境、内涵高尚的品性,正所谓文如其人、歌如其人、书如其人、画如其人。

2.传授科学知识。公共艺术教师应该向大学生传授科学的艺术理论知识,以自己深厚的艺术功底来造就和丰富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为此,公共艺术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和专业造诣,要有较高的艺术理论水平和感情表达力,要有开阔的视野和了解新信息的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这些是公共艺术教师向大学生传授科学的公共艺术知识的先决条件。

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这一前提条件本身要求公共艺术教师不必向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讲授系统而高深的艺术理论,而应该本着“能懂、会用”的原则教会大学生艺术欣赏的基本技巧、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使大学生不仅要懂得艺术,而且要达到以艺术启迪思维、以艺术激发创造这一根本宗旨。

二、学生的主体角色

大学生在公共艺术教育这种特有的情境与氛围下,通过不同阶段的角色定位,循序渐进地实现着公共艺术教育所具有的德育载体功能。

(一)全程参与者

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意义就是对生活本身最充实、最纯粹的体验。艺术的本质是通过艺术的活动实现对现实的体验,通过某种情感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艺术教育,无论是学习欣赏、表演还是创作,都要经历情感体验。如果没有相应的情感体验,就不成其为艺术活动,更谈不上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正是在唤起情感、体验情感的过程中,使我们的情感由枯竭而丰富,由芜杂而纯真,由卑微而高尚,“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面渐渐压伏淘汰下去”,我们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进而,我们的人格在日积月累中得到完善。”

艺术的体验性特征要求我们的艺术行为首先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去创造美,对美的创造要以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为基础,是对美的感知的升华,而且与人的精神、文化修养密不可分。王岳川教授指出:“通过艺术体验去把捉生命的价值,通过艺术活动去穿透生活晦暗不明的现象,揭示生命的超越性意义。”由此看出艺术体验与艺术实践的重要性。要想成为艺术实践的全程参与者,大学生必须精熟于从静态的欣赏美到动态的创造美,同时还应关注个体精神和文化修养的不断提升。

(二)审美反观者

公共艺术教育语境下大学生成为审美反观者,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作为审美主体的大学生应在审美艺术的同时更需反思具体艺术的意义或价值。王岳川教授认为:“真正的艺术把一种特殊的体验突出到对其意义反思的高度。”二是指从宏观上反思审美本身对审美主体的现实意义。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从低到高划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审美是人的高层次需要,并直接指向自我实现。作为审美主体,只有反观生命个体的逐级需要,并以审美为最终媒介实现个体生命的价值。

陈旭光教授指出:“艺术作为人类一种的精神需求,是人的需要之发展的必然结果。”他认为,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精神需求,是审美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公共艺术教育这一特定情境下,大学生作为审美主体应不断培养自己的反思意识,成为一个自觉的审美反观者,即在艺术面前应本能性地思考何为美?艺术之美的价值是什么?如何审美?等等。通过审美反观,不仅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丰富自己的审美素养,而且切实体认到艺术审美对于广阔人生的重要意义。

(三)人格完善者

实现人格的完善是公共艺术教育发挥德育效应的一个重要表征。鲁迅在《热风.随感录四十三》一文中说:“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令我们看了,不但喜欢赏玩,尤能发生感动,造成精神上的影响。”这充分说明了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创作者进步思想和高尚人格的表现,只有如此艺术作品才能够打动人、鼓舞人、改造人,进而实现人格的自觉完善。

李泽厚认为“礼乐传统”中的“乐者,乐也”在孔子这里获得了全人格塑造的自觉意识的含义,它使这快乐本身成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和人格的最终实现。艺术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发挥其培养人的良好修养、塑造人的健康个性的作用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艺术教育形式,强调艺术面向大学生,追求大学生权利和意识的尊重与表达,尤其强调大学生参与过程中所体现的交流、互动,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素养,造就大学生的完善人格,并以此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最终实现大学生提高文明素质的价值。既然艺术教育的最终指向是个体人格的自我完善,所以,大学生通过置身于艺术教育的特定情境必然会顺应艺术教育的这一必然指向、逐步成长为一个人格完善者。

可以说,科学有效地实施公共艺术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为此,我们必须明确公共艺术教育语境下师生的角色定位,这不仅是我们探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路径选择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方向,也是确保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因素。强调公共艺术教师的主导角色和学生的主体角色,是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应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旭光.艺术为什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岳川.艺术本体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朱光潜.谈美书简[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4].选集[M].(3).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5]张维平.维护教育的公益性[J].求是,2005,(14)48-50.

[6]杨东平,教育公平的理论和在我国的实践[J].中国教工,2003,(9)12-17.

[7]殷波.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5月.

[8]马建初.开展民族传统艺术教育,传统中华文化精神,艺术教育,2007.11.35.

公共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高校 公共艺术 教育 大学生 培养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近年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还处于发展时期,特别是相对落后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更是处于探索阶段。很多高校缺乏较为系统的课程体系,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缺乏,不能满足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实际需要。因此,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有条件的高校可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列为必修课,利用有限的资源尽量满足大学生对提升艺术素质和审美素养的需求,开设特色科目,为少数民族地区的艺术教育积累宝贵经验。

1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教育部下发的《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明确提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面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设的课程,主要通过艺术知识教授,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对大学生进行审美、艺术实践等教育,它具有欣赏性、参与性、实践性,是一种将艺术知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的教育模式。公共艺术教育对高校大学生进行艺术的培养和熏陶,使其得到美的体验、掌握审美的经验,具备良好的艺术素质和审美情趣,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1.1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能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此时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而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欣赏能给大学生正面、积极的影响,这是因为艺术家在创作作品的时候往往投入了对生活、对社会、对大自然的真挚的情感,这种情感能感染大学生对现实生活和社会美好事物的热爱和珍惜。对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就是要让他们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传播美,使他们在公共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树立真、善、美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1.2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能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很多大学生最突出的不足是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主要在于高等教育多年来都以“灌输”的教育方式为主,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就是专业课程任务过于繁重,大学生基本只在本专业范围内学习活动,忽视了其他学科、专业的学习,从而导致视野狭窄,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创新能力的发挥。法国著名文学家福楼拜曾说过:“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集。”因此,艺术和科学是相互协调发展的,艺术越来越科学化,科学也越来越艺术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可以与其他人文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大学生形象思维、发散性思维、直觉思维、想象力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推动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升。

1.3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随着当今社会的竞争不断加剧,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压力也随之加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正承受着严峻的考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以“美”的教育为主,优秀的艺术作品能给予大学生美的享受,舒缓大学生的紧张情绪;通过经典作品赏析,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和生活经历,能激励大学生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通过参加艺术实践,让大学生充分展示自我,重塑自我,树立大学生的自信心。因此,大学生心理问题能在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得到解决。

2 加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建设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中实施美育的重要窗口,这就要求高校必须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认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信息相对闭塞,但这里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就也是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因此,西部地区的高校要利用自身的地域民族文化优势,切实推进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

2.1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目标应具有科学性

要确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就要将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艺术教育和中小学艺术教育严格区分开。专业艺术教育是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公共艺术教育则是培养热爱艺术的普通爱好者和欣赏者,是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种形式,不强调艺术技能的掌握,而是通过艺术的熏陶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使同学们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和中小学艺术教育虽然都是普通艺术教育,但程度上有很大区别。高等公共艺术教育面对的是文化基础较高、思想较成熟的大学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将艺术与专业、人生、情感、社会相联系进行理性的思考。最终目标是促进大学生智慧、人格、人文精神全面发展。

2.2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内容应多元化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内容设置应体现综合性与专门性、传统性与现代性、知识性与体验性等方面的融合。公共艺术课程大致有理论知识、作品欣赏、技能实践、文化史论几大类。高校应根据年级不同开设相应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循序渐进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分阶段完成教学目标。如:大一开设《音乐理论基础》、《美术基础》、《中外艺术史》、《书法艺术》等课程作为必修课,要求学生掌握艺术基础知识,熟悉基本技能,了解中外著名艺术家及一些经典名作。大二以讲授和实践相结合开设不同层次的选修课,内容涉及音乐、美术、影视、设计、摄影、动画、书法等,满足不同专业基础、不同爱好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为具有一定艺术素养的同学开设唱、跳、演、画等内容丰富的艺术技能课,让他们参与艺术实践,亲身体验艺术美,提高自身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创造美的能力。还要邀请著名的艺术家到学校以学术讲座的形式为学生讲解艺术发展的最新情况,国内外艺术动态,与学生交流演艺经验和艺术心得,充实学生艺术知识,丰富艺术体验。

2.3 将本土民族艺术资源融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

本土民族艺术资源从狭义上讲就是少数民族地区富有当地民族特色的艺术资源。我认为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融入本土民族艺术资源不仅可以丰富课程内容,更重要的是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民族精神的弘扬。当下一些流行音乐、摇滚、街舞、个性化的服饰等所谓的快餐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起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作为教育者就应该用传统经典艺术文化和本土民族艺术文化来引导学生,弥补学生审美主体意识的缺失。在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与少数民族之间关系会更加亲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会吸引他们,优美的欢歌热舞会给予他们亲切感,这些艺术就在他们身边,不知不觉中学生就能深刻地理解“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就是生活”。少数民族地区的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如:贵州的侗族大歌;四川的变脸、皮影、川剧;云南红河的海菜腔、丽江的纳西古乐、景洪的傣族歌舞等多个民族的传统艺术。民间乐器有葫芦丝、巴乌、芦笙、象脚鼓、笛子,美术有壁画、蜡染、建筑、民族服饰等等。特别是杨丽萍打造的云南本土文化剧目《云南印象》、《孔雀》、《云南的声音》等更是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把少数民族丰富而优秀的艺术资源融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出具有民族意识、民族自豪感、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

2.4 公共艺术教育课的教学方法应突出现代化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不能以灌输书本知识和传授技能为主。著名美学家黑格尔曾说过:“艺术的独创性是从对象的特征来的,而对象的特征又是从创造的主体性来的”。为了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就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构建知识体系、学习艺术技能,教师则处于引导和辅助的地位。要大力提高艺术教育教学模式的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用先进的教学设备为学生呈现多样的教学资源,拓展学生获取艺术信息的能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实践体验。艺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水平,努力用网上和远程的艺术教育资源为学生授课,使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更加现代化、规范化。

3 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保障和课程延伸

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组织建设、学科建设、制度保障、师资队伍建设、评价机制、实践性教育等方面保障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全面实施。

3.1 完善公共艺术教育组织体系和教学规章制度

学校应成立公共艺术教研室,负责全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实施和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由学校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开展各类综合性、多样性的公共艺术实践活动,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学校要及时修订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把公共艺术教育适时纳入到本科教学体系中,从教学计划、教学质量监控、教学基本建设、教学管理、教学研究等方面对公共艺术教育做规范,从而形成科学完备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3.2 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者,师资队伍的水平决定着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成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关键。高校要从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上做工作,不能重传统、热门专业而轻艺术教育。在引进和选用人才时要注意老、中、青搭配,使教师年龄向年轻化发展;要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让更多年轻的优秀教师担当起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的重任;鼓励教师继续深造学习,通过考研、考博,国内外访学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艺术修养;要建立公平合理、符合教育教学实际的职称评聘机制,既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又要提高其科研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具有崇高敬业精神和开拓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还可以邀请专业艺术团体和社会上的知名艺术家到学校讲学,聘请一些艺术大师作为学校的客座教授,充实学校的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

3.3 加强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活动,达到艺术课程的有效延伸

公共艺术教育要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拓展公共艺术教育途径。要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学校开展高品位、高水平的校园文化活动。逐步形成艺术文化氛围浓厚、崇尚真善美、积极向上的良好的育人环境。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真正地让学生在创作和实践中学以致用,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得以深化,进而达到公共艺术教育培养人才的目的。要以重大喜庆节日为契机,积极开辟服务阵地,丰富活动内容,搭建展示平台,开展主题鲜明,内容健康,高质量、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如:一年一度的艺术节,结合五四青年节、十一国庆节、元旦节等重大节日举办庆祝演出活动,结合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举行送文艺下乡,并使之制度化、常态化。举办摄影、书法、美术、手工艺作品比赛,开展合唱、校园歌手、舞蹈、诗歌朗诵会、戏剧、演讲、辩论等活动,吸引广大学生参与进来,为他们提供适合自身特长和爱好并能很好地展示自我的舞台。在此基础上,选拔艺术水平较高、艺术技能娴熟的学生组成合唱队、舞蹈队、辩论队等参加校内外各类比赛,通过艺术展演活动再次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准,建成学校最高艺术水平的学生团队,带动全校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

3.4 加强艺术教育的硬件设施建设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要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给予学生培训,才能让学生达到艺术知识的内化。要保证实践教学课程的有序开展,就要求学校配套相应的教学设施,如音乐欣赏多功能厅、形体训练厅、多媒体教室、小型剧场,这样才能满足日常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感受艺术带来的美的体验。有条件的高校应建造大学生会堂,这样既能满足本校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汇报需要又能满足国内外一些专业艺术团体的演出条件要求,从而吸引他们来学校演出,让大学生走近大师,感受经典,这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艺术教育形式。

英国赫本・里德曾主张:“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因此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艺术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滋养和开发,对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丰富大学生精神生活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企及的。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又承担着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培养创新思维等任务,它就像一把金色的钥匙,能开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大门,从而促进大学生人格魅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应开创独具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典范,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为西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宋原放.简明社会科学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691.

[2][德]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6:37

[3][德]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124汤爱芬.高校

[4]黄小明等.高校艺术教育开发利用本土民族艺术资源的研究[J].艺术百家2005(5).

[5]傅有明.高校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全面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3(1).

[6]赵琳.高校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社会科学,2010(9).

[7]王长喜等.论素质教育中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12).

公共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12篇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2009年底之前对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得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主要有17个主题项,即“课程、现状与对策、功能、教学、改革、艺术教育体系、师资、国外艺术教育、特征、教育价值、经验总结、艺术团建设、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材、音乐教育史和其他”等。从归纳出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17个主题项中可以看出,其内容与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基本覆盖了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领域。其中的“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功能”等四个方面所占比例较大,属于目前研究的热点。公共艺术教育的“艺术教育体系”、“师资”、“特征”、“教育价值”、“经验总结”、“艺术团建设”、“音乐教育史”和“其他”等方面的论文研究也已开始起步,在此笔者将之归类为研究的非热点。为了解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笔者通过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

1.课程

自《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实施以来,许多普通高校相继开设了部分公共艺术课程,但“因学校而异、因学生而异,缺乏学体系、教材和评价标准,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缺乏全局性。”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课程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6.24%和26.56%,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位。对于课程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课程现状与对策、课程的作用、课程设置、课程体系、课程管理、课程模式、课程改革以及等方面的探讨,学位论文中对于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探讨比例较高。关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现状与对策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来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在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学位论文中,关于课程的研究主要是从具体的课程和课程内容来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探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即哪些艺术课程可以进入公共艺术教育,并对其价值及其可行性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2.教学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实际上课程与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的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的分类是建立在研究的具体情况之下的。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课程与教学混杂在一起的研究,为研究方便,笔者只能根据其侧重面对其进行区分。对于教学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12.13%和27.34%,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一位。对于教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探讨。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如甄巍的《多媒体教学法在高师院校艺术鉴赏课中的运用》,主要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艺术鉴赏课中的运用;张静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究》,提出了音乐欣赏课中“以‘兴趣’为主线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参与’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以‘电教媒体’为手段的教学方法”、“以‘户外课堂教学’为深化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张思镜的《高校公共艺术课音乐审美教育教法探索》提出了音乐审美感知教学与音乐审美情感体验教学两种施教方法。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李琳的《探究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的意义及改革方向》认为,对高校开设的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标准进行规范很有必要,需要从观念和方法两主面入手。唐圣菊的《高等农林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改革探讨》提出了农林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改革的思路:创新课程设置、刷新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改革评价体系。彭渊的《浅谈普通高校舞蹈教学改革》“以舞蹈选修课教学和舞蹈团队培养两方面为切入点,以多元舞蹈文化的学习和多元舞蹈活动的参与为特色,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两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改革,力图探寻一条适合普及型大学舞蹈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张丽波、崔全顺的《构建高师生态式公共艺术欣赏教学模式初探》对教学改革提出了“生态式教学模式”,即从过去各学科的无限分裂走向新的融合,使各学科之间形成一种生态关系。关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内容研究,黄小明的《浅谈高校艺术教育教学》中提出艺术教育教学诸因素的整合。

3.现状与对策

我国的艺术教育因受到国家重视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讲,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关系到“新世纪我国知识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正处于一个“蒸蒸日上”和“理还乱”的双重时期。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2.03%和16.41%。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的研究,研究者主要是对目前的公共艺术教育现象的描述,代表性的研究如:刘张飞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异化现象及其回归路径》,曹思淼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樊中红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白朝晖的《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刍议》,马建华、高曼曼《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周小海《关于普通高校实施艺术教育的思考》认为,当前普通高校在实施艺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领导不重视,置艺术教育于附属地位;艺术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资源匮乏;艺术教育师资“量少质差”;艺术课程建设和科研工作滞后;管理薄弱,机构不健全。解决上述问题转变观念是前提,提高素质是关键,构建课程结构、教育环境是条件,健全机构、提高管理水平是保障。

4.功能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功能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0.05%和6.25%,分别位居第三位和第四位。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功能的研究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研究的。

(1)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作用关于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功能研究中,普遍的观点是“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有着共同的培养方向,就是使受教育者成为素质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易接受的、最有活力的一种教育形式”。③

(2)公共艺术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黄丽娜和余育新在《试论公共艺术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中,根据和谐校园文化的人文性、多样性、融合性、创新性、传承性特点指出,“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人文指导”、“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艺术内容”、“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审美指导”、“公共艺术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创新源泉”。

(3)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孔宪峰和周秀红的《公共艺术教育促进德育的理论回归》从理论层面上通过挖掘艺术与艺术教育的本体价值,指出艺术教育发挥德育效应的理论建构涵盖着从“审美”到“立美”的转化、“立美”到“立德”的统一、“立德”到“立人”的升华这三个重要环节。李林和许媛媛的《美育与德育兼重———略论高校公共音乐课的功能内涵》同样指出:“高校公共音乐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美育为核心,在音乐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使其功能内涵得以充分显现。”由此可以看出,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观念由来已久,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观念在人们心目中还是根深蒂固的,在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还是占有相当的比例。

(4)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薛芳的《浅析公共艺术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认为: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属性,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是有所作为的。艺术教育能够培养人的直观洞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创新教育。贾昕东的《大学生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指出:“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非智力因素是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动力系统,艺术素养属于非智力因素并贯穿于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全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康尔《论公共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提出,“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唤醒创新意识,有助于牧养创新精神”、“公共艺术教育,又呼吁开发创新潜力,有助于训练创新思维”、“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认知创新规律,有助于借鉴创新方法”。从以上对公共艺术教育热点问题的研究现状,反映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尚处于现象描述、经验总结的浅层次阶段,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二、从需要理论看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教育实践服务的,即为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等提供理论依据。但是目前研究大都停留在浅层次的现状描述、经验总结等方面,研究深度显然不够。以行为心理学的视角审视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这些研究者研究行为的发生与表现,“与人类的各种行为一样,都具有一定的动机与目的,都由其背后的、内在的、体现在研究主体生理与心理方面的动力所启动和驱使。”④这种启动和驱使是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行为发生与表现的原驱动力,在研究主体心理意识中的反映即是他们的研究需要。“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的方向则是寻求目标以满足需要。”⑤人的行为模式清楚地表明,人的行为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发行为,而行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需要。对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现状的研究,不应忽视研究主体研究行为的起点———“需要”这一重要环节。所谓“需要”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人是生命有机体,又是社会的成员。人为了维持生命和延续种族,对饮食、穿用、居住、安全、婚育等都有需求;为了推动社会的发展,对生产劳动、人际交往、价值实现等同样有所需求。这些客观需求在人的意识中就成为人的需要。简单地说,需要就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需要能够推动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积极的活动。需要被人体会得越强烈,所引起的活动就越有力、有效。“人类有多种多样的需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历史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需要。”总结人的一切需要,就其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自然性需要也称生理性需要,是指为了延续与发展生命所必须的客观需要,即对衣、食、住、行、性、安全等方面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产生的,如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社会化的产物,是人类独有的,与动物需要有本质的区别。

人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人的需要是有所侧重的,而且人的需要也是不断转换的。针对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可以概括为生存需要和学术需要两大类。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生存需要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诸如“生理”、“安全”等需要,在此特指以获取现实功利为目标的物质性需要,既包括学者维持与其地位相称的基本生活条件、学术资源的需要,也包括攫取名利的需求。⑦学术需要是指研究者以追求知识为目标的学术自身的求真本意的需要。也就是说,研究者从事学术研究的最主要、最直接目标是塑造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即所谓“学术精品”。“学术的本性是排除任何现实性功利追求的。学术的生命力在于对知识、智慧、真理的追求,它是一种知性的召唤、道德的践行。”⑧公共艺术教育的学术研究本身并不排斥对功利性的追求。但是在普通高校中现行的科研奖励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等的功利主义倾向,使得研究者在利益驱动下的生存需要取代了真理驱动下的学术需要。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把量的标准置于其他价值认定标准之上,把质的高下简单约化为量的多少”。“当这种量本位标准被‘锁定’时,量的追求就演变为学者们的‘生存本能’,以知识追求为本性的需要就让渡于以现实利益的获取为目标的‘生存物质需要’。”⑨因此,也可以说,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是与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直接相关的。正是这些制度性的要求使得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从以追求知识为目标的学术自身的求真本意的“学术需要”转向了以获取现实功利为目标的“生存需要”,最终导致“学术失范行为失控”。

公共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公共美术教育;素质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J1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204-01

一、前言

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具有素质教育、文化传播等功能,美术鉴赏课以静态视觉形式来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通过公共美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时也对健全学生的人格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要求各高校在发展中必须将深化公共美术教育改革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与专业美术教育在本质上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在公共美术教育改革中必须参照美术专业学科特点,相关调查显示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仍是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其在管理体制、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依旧存在很多问题。

二、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现状分析

(一)管理体制不完善。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目标的实现与管理体制有着直接联系,这便要求各高校在公共美术教育改革中,将完善管理体制、合理设置管理机构以及建立运行机制作为主要内容,这样才能确保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目前,各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管理机制存在较大差异,在机构设置上各高校也分别予以其不同的称谓,部分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机构的管理由学校负责,也有的高校将其挂在团委、学生处以及美术学院等单位,该种模式下会导致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容易受到行政职能和教学活动混淆的影响,这也是影响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改革成效的主要原因。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公共美术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高校教育工作中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这便要求其在开展过程中必须具备完善明确的课程体系,但是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高校公共美术课程在开展中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为主。

(三)师资队伍建设薄弱。师资队伍建设对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成效有着决定性作用,我国教育部相关文件对高校公共美术课程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但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高校都没有达到这一标准,而且部分高校利用校外兼职教师授课的现象较为普遍,这在很大程度上弱了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教育功能。再者,高校对公共美术教师培养不够重视,导致该课程专业教师存在超工作量、超课时授课的现象,这些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深化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改革的途经

(一)规范管理机制。现阶段各高校必须将强化公共美术教育理念作为一项核心内容,要求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必须彻底改变无序管理状态,要求高校领导通过转换思想观念来予以其足够重视,在贯彻教育部有关公共美术教育政策及法规同时来统一规划其配置方案。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主管部门要将管理与教学有效区分开来,并要完善高校公共美术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评估以及年终考核评优等方面政策,只有将公共美术教育纳入到各高校教学管理体系中才能提高其教学成效,确保各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出公共美术教育的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功能。

(二)优化课程设置。由于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与专业美术教育存在不同的课堂教学原则,所以针对非美术专业学生的公共美术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要以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为主,并要求各高校采用大班授课结合小班实践的教学模式进行公共美术教学,这对提高各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采用小班实践的教学模式进行任意选修课教学,这样可以为一些具有美术基础且喜爱美术的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平台,学生在小班授课模式下可以接受到公共美术教师的专业指导,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高校公共美术课堂教学中。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各高校必须通过引进专业人才来加强公共美术师资队伍建设,并要合理安排公共美术教育的教师,要求高校在人才引进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其人格品德和文化修养的考察,并根据理工、文史和综合类高校的自身性质来合理引进新型人才。再者,高校会经常外聘一些专家教授来不断扩大自身的师资队伍,并鼓励在职教师通过进修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这便要求高校公共美术教师通过进修来掌握最先进的教育工具,并要根据当代大学生身心特点来不断调整教学模式、教学手段。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各高校在发展中必须进一步深化公共美术教育改革,将完善管理体制、创新课程设置以及加强师资建设作为主要内容,这样才能确保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可以充分发挥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孔倩倩.新疆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教学现状与发展[J].教育论坛,2010.

公共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互联网全媒体;美育通识;碎片化学习

1 互联网全媒体与美术通识公共教育

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指出:人人有权利自由参加社会的文化生活,享受艺术,并分享科学进步产生的福利。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度,早在先秦时期的乐教理论和实践就体现了优秀的艺术教育传统。时至近代,蔡元培先生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教育思想,尤其以“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闻名于世,强调美育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教育。美术通识公共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部分,能培养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良好的美育教育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公众的“审美体验”。推动民众的“审美文明”的基本素养之培养,有赖以更丰富更系统的公众通识美育实践。互联网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拓展了美术公共美术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此同时互联网全媒体自由多元的信息呈现方式,也势必改变着学习方式、学习资源、学习方法的格局,影响和引领当前的学习文化。

2 美术通识公共教育学习资源需求的转变

美术通识公共教育与学校美术教育既有联系有很大的区别,其联系表现在:公共通识美育往往是学校美术教育在社会中的衍生,其区别在于:社会及家庭教育受众的复杂性、时间的片段性与空间的不定性。所以学习时空的分割、学习者自身的各种因素,使得注意力稳定性变弱,人们需要微型学习资源以适应新的学习文化和学习方式。“碎片式”学习正是这样一种认知盈余式的学习方式。

3 美术通识公共教育碎片化学习模式

因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我国公共素|教育结构存在明显缺陷。美育通识教育在社会、成人教育中的开展尚不全面和深入,公民可接受终身教育尚不够完善。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力度不够、质量不高。究其缘由,一方面面对普通公民的美育教育是熏陶式的长期实践,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行为,短期内难见成效。另一方面,公民教育受众的多样化和分层化,又不断分化成社会地位和利益要求各不相同的群体,客观上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

“碎片式”学习,意为通过一片一片、一点一滴的信息和知识的获取,以及学习思考积累,达到了解情况,增加知识,提高技能的目的。无论是在上班乘车的空当,还是平常家务工作的同时,手机APP、有声读物等教育内容呈现,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知识、工作技能、提升自我等。更加符合美术通识公共教育的特点。

“碎片化”学习形式灵活,资源多样,它在互联网上表现为“博客”、“微博”、“QQ空间”、信息搜索和浏览、新闻资讯,等等。这些东西看似“碎片”,其实有许多精华、许多思想、许多心情,以及诸多的历史和现实的记载,也是彰显个性和个人优势特点的东西,这就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东西,是吸引人的、快乐的东西,更加有利于形成美术通识学习氛围。学习受众可以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体验美术的精髓,提高对艺术的修养和欣赏能力,培养人们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也更能满足公民美术教育受众的多样化和长期性的需求。

“碎片式”学习的表现形式是发散的,与学校教育“系统性”学习方式有着鲜明的不同特点和区别。如果用一棵树来比喻的话,“系统性”学习是树根和主干,“碎片式”学习则是枝繁叶茂的树枝和花朵、果实。网络“碎片式”学习的传播速度快,复制性强,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叠加性都较强,这种自由的学习模式对于,“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都大有益处,显然是“学习型社会”的先进学习方式。

总的来说“碎片式”学习这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更加细分的教育服务。它灵活而富于生命力,受众更容易根据自己的不同需求,进行选择性学习,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

4 美术通识公共教育碎片化学习的关键点

4.1 “碎片化”模式与兴趣点的营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互联网背景下“碎片化”后的学习是没有时间和空间中心的,这极大地解放了学习者的主体性。良好的美育教育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公众的“审美体验”,而“碎片式”学习是一种具有丰富学习体验感受的学习模式。有利于增强学习者的兴趣。在美术教育领域里的丰富教学资源也会在与新媒介碰撞中,散发出更加丰富和迷人的色彩,开创出新的气象。

4.2 “碎片化”互动式的学习方式

灵活的推送,讨论、知识的积累,容易形成互动分享的氛围,让学习参与者几乎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从自己的移动设备上获得信息。而信息交互可以引出创造话题性,在鲜活的美术通识学习氛围中,大众可以潜移默化的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例如视频类学习资源的兴起与广泛应用,在传播和共享课程知识方面,受到的高度重视,使得视频课程从学校教育走向社会,获得更广泛的关注。再加之以微博为代表的“微动力”促进了 “微时代”的快速发展,“微”己置身应用于各领域。其中“微课”的开发更是非常典型的知识“碎片化”的教学形式,可以把一个系统的内容分成若干个小单元,便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的兴趣及学习情况进行选择。

4.3 美术通识公共教育的碎片化模式价值取向

“碎片化”自主翻转式认知学习,对于一个人自觉地完善、增强公民艺术素养、实现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也是国家提倡全民参与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美育通识公共教育碎片化模式应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寓教于乐”和“技能主义”美术教育,面对中国文化现状,应从根本上变革自身形式。首先应建立新的人文精神,以学习受众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以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优秀文化为依托,树立更高更长期的非功利性学习与引导目标。美术通识公共教育不应忽略综合全面开发的意识 ,不再单纯作为一种训练个体艺术技能和强调道德教化的规范性教育,从而自然的走向人格的全面发展与塑造。

5 结语

美术通识公共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部分,现阶段在社会、成人教育中的开展展尚不全面和深入,公民可接受终身教育尚不够完善。基于互联网全媒体时代的大背景,“碎片化”学习模式灵活多元的信息获取方式与互动性等特点,有利于美术通识公共教育的构建与开展,从而在点滴的美育滋养中,培养公民的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逐步走向人格完善,以美启真,以美储善。

参考文献:

[1] 金林祥.教育学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高平叔.蔡元培美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61.

[3] 杨现民,余胜泉.生态学视角下的泛在学习环境设计[J].教育研究,2013(3):103-110.

公共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民族高校;公共艺术教学;创新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艺术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特别对于民族高校大学生起着怎样的作用?如何吸引更多的民族院校大学生走近艺术,发挥艺术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上的作用?艺术与高等教育、社会稳定发展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这些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想象力和创造性的结晶。艺术不仅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更重要的是,沉浸在艺术世界里的人,生活更充实,心灵更丰富,精神更健康。”民族高等院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能够最直接地培养和建构大学生理想的人格,延续民族的伟大传统,不仅能够丰富大学生的人生体验与感受,更有可能让他们通过艺术创造与欣赏,自觉承担起传承民族精神与文化传统的重任。

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灿烂的艺术文化。大胆突破传统公共艺术教育针对单一艺术门类的单一课程进行授课的局限,由点到面的先将音乐、舞蹈和美术这三种艺术门类进行整合,再逐渐纳入戏曲、影视、文学、话剧等众多艺术门类;突出民族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特殊性――民族性,点面结合、纵深交叉,以我国不同民族和地域为横向,以各民族、地区的音乐、舞蹈和美术等综合艺术形式的内容、风格、特点、历史等为纵向,开设艺术与民族互相交融的艺术课程,以多样化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体现民族院校的特色和个性。在此基础上,对民族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育理念、授课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以及评价体系等进行创新性探究,将美学理论与德育内容融合在艺术理论、艺术赏析与艺术实践中,开创新型的民族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模式。

二、研究内容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我国高等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着认识不足,师资缺额较大、专业素养偏低,渠道开发不够、投资有限等缺失,在教学内容上大都全盘借鉴西方教材,缺乏本民族特色内容的提炼;在教学方法、手段上滞后,缺乏对艺术课程构建的顶层设计与评价体系研究,高校公共艺术课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上都处于初级阶段。公共艺术教育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素质教育,亟待进一步深入探索,不断研究新方法,开创新思路,从构建公共艺术教育模式、整合教学因素、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创建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

新的历史时期,民族高等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除了其原有的特征以外,历史性的社会环境和民族团结融合的要求赋予了它更高的价值。民族高等院校的目标就在于培养全面具备炎黄子孙应有的民族意识和自豪感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民族高等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必须在遵循高等教育普遍规律基础上,尊重民族高等教育特殊性,通过创新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方法以及评价体系,突破传统公共艺术课针对单一艺术门类的单一问题进行授课的局限,将不同艺术门类进行整合,将各民族、地区的音乐、舞蹈和美术等综合艺术形式纵深交叉授课,通过有机的、形式多样的活动来丰富民族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内核。从大学生成才需要的角度出发,打破专业壁垒,通过加强公共艺术教育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知识需求, 引导大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修养。

三、民族类院校中公共艺术教学创新的相关举措

1.整合音乐、舞蹈和美术等多种艺术门类

现今国内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大多以音乐和美术为主,而且由音乐和美术教师各自开课以供学生选择,教学内容大都以每授课教师的研究方向为主,造成公共艺术教育不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是太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和音乐或者美术的专业课一样)学生接受不了,就是太基础(如美术的素描课)让学生学不到知识或者学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创新精神和就业没有太大的帮助,而且音乐和美术等公共艺术教育各自为政,也造成教师为开课而开课、学生为学分而选课的尴尬局面。

鉴于以上原因,本研究课题打破长期以来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在教学上,音乐和美术各自为政的教学体系,以民族为轴,整合音乐、舞蹈和美术等众多艺术门类,使教学内容更系统、更全面;课程体系更科学;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宗旨更明确、更实际。音乐、舞蹈和美术等艺术门类,它们有共通的审美理论,并且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同一民族的音乐、舞蹈和美术都受相同的历史、地理位置、文学和宗教的影响,通过对一个民族的音乐、舞蹈和美术等整合而形成的教学内容,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学生感受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并通过艺术审美教育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创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实现其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2.突出民族性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各民族的民族音乐、舞蹈和美术等皆浩如烟海、丰富多彩,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颗璀璨明珠。民族艺术作品的内容,大多数是其本民族的民族情感、民族审美心理、审美情趣、审美经验及艺术风格的体现,它形象地表达了一个民族的欢乐与悲伤、气质与理想,展现了一个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其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

在授课内容上,以民族为横向,各民族的音乐、舞蹈和美术等为纵向,即以每个民族为单元,对每个民族的音乐、舞蹈和美术等进行讲解、分析到参与。以藏族为例,首先对藏族的历史、地理位置、文学和宗教等进行概述,接着通过听藏族不同时期产生的、不同的音乐,分析并学唱藏族民歌;舞蹈方面看影视作品并学跳藏族舞;美术方面看藏传佛教绘画、藏族建筑和服饰并学做唐卡等,形成眼看、耳听、口唱、手动、身跳五位一体、寓教于乐的授课形式,让学生在欣赏、参与和思考中了解我国民族艺术,激发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求学的兴趣与热情。

3.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民族高等院校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深化教育改革,就是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为导向,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育为目标,面向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为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服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为此,应该实施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具有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必须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必须的人文知识和修养。在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模式上,把不各民族的文化、艺术综合起来,将课堂教学与艺术综合时间紧密结合,以艺术表演、艺术制作和艺术采风等形式实践课堂教学理论,并根据艺术理论与实践结合所得经验,用于学生的进一步创新。

4.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

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不是渲染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把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作为立足点,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着眼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针对不同学生的喜好,以民歌、民族舞、民族的绣(刺绣)、剪(剪纸)、染(蜡染、扎染)等形式进行艺术实践,在具体的实践中更真切、充分地了解我国各民族的艺术,使其成为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抓手和载体,成为学生体验和实践民族精神的良好渠道,使民族艺术真正意义上体现文化素质教育,培养爱国民族精神。

5.以德育为本,服务学生的成才和发展

高校教育,德育为首,高校德育主要借助公共课程而开展。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所体现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外在价值论或社会本位论,主要以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取向。受其影响,高校公共课程也主要定位于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于学生个体的生活和发展需要关注不够。通过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能让学生培养创新性思维、审美能力、活跃开朗的个性和气质以及具体的艺术实践能力等,给学生的就业和发展增加更大的砝码。

参考文献:

【1】冯兰芳.《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二十年回顾与展望》[J].

人民音乐,1999

【2】杜卫.《美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