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职业素质意识形态范文

职业素质意识形态范文

职业素质意识形态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本文就从意识形态领域谈一谈职业素质的拓展内容中的基本部分。

一、树立科学的职业观

职业观由职业锚、职业目标、职业道德、职业评价等要素构成,其中职业锚是核心因素,它是影响个人职业的重要决定力量。找准了职业锚,就找到了不得不做出选择时而自己最不能放弃至关重要的东西和价值观,这会让个体对职业目标的选择更加清晰。

1.找准职业锚。“职业锚”是在职业生涯规划领域具有“教父”级地位的概念,该理论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埃德加·H·施恩最早提出的。职业锚是个人在工作过程中遵循着个人需要、动机和价值观经过不断地探索,所确定的长期职业贡献区和职业定位,是个人选择和发展自己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职业锚由最初研究发现的5种类型拓展为8种:技术或职能型、管理能力型、自主或独立型、安全或稳定型、创业型、服务型、挑战型、生活型。在实际中个人的能力、动机、价值观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从而不断提升个人的职业素质(思想素质、知识和能力素质、身心素质),进一步强化把个人发展必须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原则,从而产生健康高尚的职业目标。

2.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该职业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不同的公司对职业道德要求的侧重点不同,但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需要先做人再做事,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将职业道德的内涵延伸为良好的个人品质。良好的个人品质是一个人成功的保证。

二、科学认知自我,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职业生涯设计是职业生涯规划顺利实施的保证。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时,首要问题是帮助个体进行自我评估即科学认知自我。其目的是为了让个体了解自我,发现潜能,悦纳自我,清醒认识到自己的现状与未来理想职业之间的差距,帮助个体端正态度,从而激发自我潜能、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科学认知自我不是一次二次的探究和职业测评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贯穿于职业生涯的全过程。科学认知自我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探究自己的能力优势。能力一个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在一个人的活动中表现出来,同时又在所从事的活动中得到发展。能力往往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人们已经学会了的知识和技能:二是指个体具有的潜力或完成某项活动的可能性。例如:一个人具有领导的潜能,只有在领导岗位上才能体现出来,否则永远是一种潜能。能力又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注意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等。特殊能力是指某些特殊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画家需要具有良好的空间知觉能力及色彩辨别力等。个体能力差异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未来从事职业的社会经济地位,地位越高对能力的要求越高。

2.探究自己的个性优势。简单地说就是每个人在处事时总是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有自己的行为风格。如有的人对细节敏感;有的人关注整体;有的人善于决断;有的人灵活多变;等等。个性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当他们有具体的工作联系起来的时候,才有适合于不适合的问题。

3.探究自己的职业生涯动机。在给出的十个方面的问题中,找出你最在意哪些?最不在意哪些?按照在意程度列出顺序。十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升职、冒险、福利、变化性、竞争、创造性、帮助别人、工作的独立性自由性、做领导、社会地位。在一定意义上,一个人的需要、兴趣、动机和价值观及成就意愿的倾向对职场成功所起的作用难以估量,动机的强烈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潜能,帮助个体克服困难。同样,一个人无论他多么有潜力,因为缺少动力,结果会一事无成。探究自己的生涯动机对整个职业生涯规划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每个人对自己形成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找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在以后生涯选择中,注意扬长避短。同样,个人要以审慎的态度,完成对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职业环境、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的科学认知,从而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学会自我指导,寻求自我发展,适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方案

我们的职业指导课不是简单地传授就业信息、就业技巧、着眼于就业的就业快餐,而是将学生的职业与学生一生的事业联系起来,应是以职业发展指导为基础的全方位的辅导,即激发学生的职业发展愿望;寻找市场的要求;思索如何把个人职业发展愿望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

四、学会学习、终生学习

知识经济是21世纪的经济主流,是21世纪的“第一概念”。知识经济时代,一个非常实际的挑战是知识的快速老化和新的专业领域的不断出现。社会劳动者的职业迭替更加频繁。据资料显示,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劳动者职业迭替和就业岗位轮换已普遍呈频繁之势。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人才,平均5年更换一次工作。美国的每个人一生平均更换12次工作。据统计资料显示:一个人大学阶段所获得的知识只能满足其一生所需知识的10%左右。因此,在未来社会中学习将成为人的第一需要,学习将是一个人求生存、求发展的根本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