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自然科学观范文

自然科学观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自然科学观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自然科学观

博物馆中自然科学部门的革新管理

1.管理创新是自然科学部发展的源泉

全世界著名的奥地利管理学专家彼得•费迪南德•杜拉克说:“管理学及其在实践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是他们现在都包含着人们的精神和创新。”在时代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因循守旧的管理必然会阻碍着自然科学部的发展,要想让它更加生动、深入地服务大众,首先就必须在管理上下功夫,创新思想、制度、管理方式,这是管理的本质所在。

(1)思想创新是根本。21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上的知识量、信息量迅速增长,这些都对自然科学部的教育服务理念、服务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创新思想、创新管理理念,打破管理常规,促进管理工作的变革与更新,才能打造出高水平的管理。近两年,自然科学部树立了“抓管理、让制度建设成为有力抓手;抓创新、从馆舍之间走向大千世界;抓服务、以真诚奉献赢得百姓称赞”的管理思路,从而为自然科学部的创新发展夯实了基础。

(2)制度创新是保证。一切优良的管理都离不开健全的制度,国内外管理成功的经验表明:决定社会发展竞争优势的是人才和科技的力量,而实现两者优势必然要靠创新的制度去保证。自然科学部想谋求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对传统的管理制度进行了扬弃,通过改革与创新,建立了一套崭新的运行管理制度,如重新制定《福建博物院自然科学部工作职责》《自然标本库房管理制度》《自然科学部藏品出入库规定》《福建博物院自然标本收藏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为自然科学部的管理创新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证。

(3)方式创新是必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自然科学部顺应形势,改革固有的体制,开拓思路,创新管理方式,营造一种健康有序、和谐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环境。因此,管理方式创新是自然科学部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

2.展览创新是自然科学部发展的基础

时代的进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对自然科学部的科学普及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以创新的精神不断推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展览,加大科普宣传力度。

(1)在传统展览展示上创新。自然科学部现有展厅面积近3000平方米,展示馆藏标本1452件,它作为福建博物院观众人数最多的展馆,拥有传统的基本陈列《恐龙世界》《海洋动物》《动物万象》等,已成为经典展示,在展区内必不可少。但是经过多年的展示后,一分观众反映展厅已趋于落后、陈旧,参观起来比较乏味,很难激发观众热情一而再、再而三地前往观看。自然科学部已着手改造准备,考虑用优美动听的语音和音乐、形象生动的图像演示、变化多端的光线等现代化的科学手段加入展示,使之形式丰富,内容生动,独具特色,突出展示福建特有的山海资源,从而大大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学习兴趣。

继续阅读

浅谈自然科学与地方志转型发展

摘要:在近代中国地方志编纂的历史进程中,自然科学的作用日益增强,深刻影响了地方志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地方志的重大转型。其中,近代自然科学技术在我国地方志编纂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方志编纂技术与方法的革新。自然科学人才对修志工作的积极参与,加强了地方志编纂人才队伍的建设。自然科学方法对修志工作的大力指导,实现了方志体例、类目、内容等的创新。而在自然科学理念的深刻影响下,方志学的重心从重视“编纂之学”向以“专门学问”为旨归转变,从而有力推动了方志学学科的构建。

关键词:自然科学;中国地方志;方志学

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自然科学人才的积极参与、自然科学方法的有力指导,以及自然科学理念的深刻影响,中国地方志在编纂技术革新、修志人才队伍建设、方志体例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这为方志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奠定了重要基础。可以说,近代自然科学在地方志编纂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深刻影响了地方志的发展,实现了中国地方志的重大转型。本文以自然科学在近代地方志编纂中的应用为切入点,探讨自然科技手段、自然科学方法在修志中的应用,以及西方自然科学观念、分科治学理念对传统修志的指导,旨在揭示近代自然科学对中国地方志的重要影响。

一、自然科学技术在地方志编纂中的应用

当论及早期自然科学技术在中国地方志编纂中的应用,首先想到的是清朝初年中外人士共同编纂的《皇舆全览图》。作为地方志的重要体裁之一,“图”具有直观、形象、鲜明等特点。由于大量采用西方科学测绘技术,《皇舆全览图》中的地图精确度极高,这得益于清政府重金聘请国外地理学专业人士,通过精确测量经纬度,再依据形成的坐标系统绘成地图,此举可谓开创了自然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地方志编纂的历史先河。值得注意的是,清朝皇帝康熙亲自参与指导编纂。为了编修一部精确度极高的地方志,康熙力排众议,率先倡导实测经纬度、校勘绘制地图等举措,由此在自然科学技术应用方面,为全国地方志编修做出示范。1708年7月4日,康熙命令在全国广泛开展地图大测绘工作,期间首次采用投影法绘制地图,《皇舆全览图》即是这次测绘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据统计,该志书含有测量经纬度数的地点600余处,其测绘范围之广泛、数据之精确,堪称当时亚洲之最,即使在世界范围亦具有领先水平。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甚至认为,志书中依靠自然科学技术测绘而成的地图,“比当时所有的欧洲地图都更好、更精确”。

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历史进程的演进,西方自然科学技术源源不断地引入中国,至民国初年,测绘技术与图表技术在地方志中的应用日趋频繁,这进一步提升了地方志的科学内涵与实用价值。以陕西通志馆为例,在馆长宋伯鲁主持下,该馆修志人士采用科学仪器绘制地图,使志书中有关地理的数据更为精确。与此同时,该馆人士注重“图表并重”,不仅将地图置于志书的卷首,“城镇、乡村、驿站、河渠一一绘列”,还对“田赋”、“营汛”、“水利”等设施,通过“科学测算”之法“分别编纂,以归翔实”,从而使志书与旧志相比“焕然改观”,其整体质量亦大幅提升。自然科学理念的转变还有力推动了地方志体例、篇目、内容等的革新。而在自然科学理念的影响下,广东通志馆馆长邹鲁秉持“编纂适应时代的省志”的宗旨,在《广东通志稿》地理篇中,分别采用手描、蓝印、石印、油印、彩印等技术绘制地图,实现了传统工艺与近代科学技术的有效结合。云南通志馆根据编纂人员的科学技能与特点,统筹协调修志工作与任务。如该馆张芷江、方国瑜两人,在自然地理学方面颇有造诣,他们在承担《地理考》编纂工作之时,还致力于云南自然地理科学的考察与研究。作为近代云南气象、天文、地震学科研究的开创者,陈一得在修志时承担《天文考》和《气象考》等编纂工作。在陈一得的主持下,大家广泛采用自然科学仪器和技术观测天文、气象等,所获得的有关云南气象的数据丰富而精确。而依据这些天文与气象资料,该馆人士在编纂《新纂云南通志》时,大胆删汰旧志“星野”、“祥异”等不符合科学要求的门类,增加有关经过精密仪器测量的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等精确记录,这些举措无不体现近代自然科学技术改进背景下,方志体例与内容革故鼎新的重要特征。无独有偶,浙江、绥远、河南等省方志编纂人员,亦凭借自然科学技术革新修志手段。针对旧志涉及“迷信”的内容,浙江通志馆编纂者提出“概应删除”的方案,并且建议采用“科学方式”加以记载,以使志书内容“合理明了”。

《绥远通志稿》凡例则明确表示:“大多方志稿首述星野之说,各省旧志多与疆域沿革并载,盖以示天文与地域之关系,本志稿视其实无科学根据,故只述疆域,不涉星野”,为此该志书删汰旧志“星野”等不符合“科学要求”的部类,设立工业、农业、牧业、矿业、林业、商业、关税、金融等社会新兴门类,以期详细记载“地方发展之实况”。河南通志馆编纂蒋藩因应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着力改变旧志中不合时宜的类目,不仅删除“星野”等非科学的内容,广泛采用新式测量工具精确绘制地图,还基于“国体既更,史例宜变”的宗旨,提出方志体例宜谨严、考证宜精确、引文宜详注、采访要正确等要求,由此实现修志理念的创新发展。而在科学技术广泛应用的推动下,该馆编纂人员对流过河南省境的黄河水文特征,做了科学地测量与记录。如《河南通志稿•舆地志稿》记载“黄河水系”时称:黄河“在本省境(自金陡关至铜瓦厢)计长九百二十九里,两岸自武陟、荥阳以下有堤,水面宽约一二里至三四里不等,水底深约一二丈不等”。尤属难能可贵的是,该志书梳理了河南省境内黄河决口与泛滥的历史,总结出“河水势益横故泛滥溃决之患亦愈多”的自然规律,这对后人治理黄河水患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随着自然科学技术在地方志编纂中的广泛应用,志书体例与类目等也不断革新。奉天通志馆编纂人员在志书中设立“交通志”,专门记载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的产生,以及代表西方工业文明的轮船、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引入中国后所造成的社会巨大变革,借此反映“近世科学发达之效”。[9]《江西通志稿》亦是一部汇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的大型文献资料,其体例包括纪、表、考、略、录、传、征、志余八大门类,志稿“门类繁多,内容丰富”,其中收集了当时由专业人士撰写的《江西地质工作之回顾》《江西之钨锡矿》《冰期之庐山》等自然科学专论,由此使志书的自然科学价值得以彰显,此举可谓是为“保存江西地方文献史料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自然科学人才对修志工作的参与

继续阅读

小学自然科学的重要性

一、小学自然科学的重要性

(一)小学自然科学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观点,科学正确的世界观是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体现,马克思列宁主义本身就是人类科学发展的结果,是在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理论。因此,坚持从小对学生进行自然科学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保证小学生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在此基础上准确的认识世界,明确世界的组成部分是物质,从而培养科学的头脑,实现教育目的。例如,在小学生进行自然科学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自然科目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彩虹的形成原因,弄明白天气的异常变化。而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又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世界,了解我国的名胜古迹、自然风貌、风土人情,进而提高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提高对美的感受力度,培养科学的世界观。

(二)小学自然科学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求知欲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拥有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求知欲的重要保证。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阶段,对很多事物还抱有浓厚的兴趣,通过对学生自然科学的教学,能够让他们产生对自然、对美的向往。另外,自然知识与其他各门学科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很多自然现象就与物理知识相似。所以说,增强对学生自然科学的教学,能够激起他们的浓厚兴趣,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三)小学自然科学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智慧

现如今,教育教学的目的已经不仅仅在于培养学习型人才,教育的最关键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良好能力素养和思维智慧的学生。因此,在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坚持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小学自然课程与地理课程与各学科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通过自然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大自然现象,提高卫生保健意识,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智慧型人才。

二、提高小学自然科学课堂教学的对策

继续阅读

西部自然科学内容

[摘要]地方文献资源是西部大开发中实现区域振兴赖以凭借的最具活力和最具潜力的信息支柱之一。西部地区的自然科学地方文献是西部地区自然知识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主要载体,是地区文化战略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针对目前西部地区乃至我国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和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工作薄弱的状况,论述开展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并对研究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进行探讨。

[关键词]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研究意义研究内容

在20世纪末,我国政府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项宏伟的跨世纪工程,不仅关系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而且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西部大开发,“资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论文百事通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尤为重要,而地方文献资源则是西部大开发中实现区域振兴赖以凭借的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信息支柱之一。

西部地区的自然科学地方文献是西部地区自然知识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主要载体,是地方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不论从历史角度还是从现实角度看,无论在西部地区还是在全国范围,地方文献研究和地方文献工作还主要集中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在地方文献研究领域,关于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专门性研究至今尚未有人问津,还没有真正纳入学术界的研究视野而得到普遍关注;在地方文献工作领域,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的力度、广度和深度非常有限,还没有完全纳入地方文献工作部门的重要议程而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由于我国地方文献领域对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认识和重视不够,致使其理论研究薄弱,应用研究严重滞后,从而直接影响了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深入挖掘整理和广泛开发利用。这种现象的存在,既不符合地方文献学学科建设的客观规律,也不符合区域开发建设和地方文献工作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严重制约了地方文献资源价值和功能的全面发挥。这是西部地区乃至我国地方文献资源研究和建设中的一个应该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

2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的重要意义

自然科学文献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向来为我国国家领导所重视。早在1958年8月9日,总理在北戴河接见北京大学教授邓衍林时就指出:“图书馆为科学研究服务,除编印全国性的总书目外,还要根据科学家的需要,进一步把历史文献中的科学技术等重要资料,用最新最科学的方法,系统地迅速地整理出来,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1978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的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1988年,邓小平同志又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地方文献资源是地区文化战略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纵涉古今、横跨百科的综合性地方知识宝库,地方文献资源记录和反映的内容范围非常广泛。西部地区的地方文献资源中包含有极其丰富的自然科学文献,在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重视和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研究,实现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工作与西部地区开发实际的有机对接,进而有力地推动西部地区的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是地方文献领域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1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的理论意义

2.1.1完善地方文献学的学科体系建设目前,我国地方文献学的学科建设研究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重要发展阶段。在2007年国家图书馆举办的第二届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我国著名的地方文献专家来新夏先生发表了“地方文献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演说,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他提出了地方文献学“考究文献积存,辨识学术价值,力求经世致用”的学术宗旨,认为“地方文献目前已进展到可以建设专门学科的时机”①。

继续阅读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内容

[摘要]地方文献资源是西部大开发中实现区域振兴赖以凭借的最具活力和最具潜力的信息支柱之一。西部地区的自然科学地方文献是西部地区自然知识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主要载体,是地区文化战略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针对目前西部地区乃至我国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和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工作薄弱的状况,论述开展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并对研究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进行探讨。

[关键词]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研究意义研究内容

在20世纪末,我国政府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项宏伟的跨世纪工程,不仅关系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而且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西部大开发,“资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尤为重要,而地方文献资源则是西部大开发中实现区域振兴赖以凭借的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信息支柱之一。

西部地区的自然科学地方文献是西部地区自然知识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主要载体,是地方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不论从历史角度还是从现实角度看,无论在西部地区还是在全国范围,地方文献研究和地方文献工作还主要集中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在地方文献研究领域,关于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专门性研究至今尚未有人问津,还没有真正纳入学术界的研究视野而得到普遍关注;在地方文献工作领域,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的力度、广度和深度非常有限,还没有完全纳入地方文献工作部门的重要议程而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由于我国地方文献领域对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认识和重视不够,致使其理论研究薄弱,应用研究严重滞后,从而直接影响了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深入挖掘整理和广泛开发利用。这种现象的存在,既不符合地方文献学学科建设的客观规律,也不符合区域开发建设和地方文献工作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严重制约了地方文献资源价值和功能的全面发挥。这是西部地区乃至我国地方文献资源研究和建设中的一个应该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

1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的重要意义

自然科学文献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向来为我国国家领导所重视。早在1958年8月9日,总理在北戴河接见北京大学教授邓衍林时就指出:“图书馆为科学研究服务,除编印全国性的总书目外,还要根据科学家的需要,进一步把历史文献中的科学技术等重要资料,用最新最科学的方法,系统地迅速地整理出来,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1978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的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1988年,邓小平同志又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地方文献资源是地区文化战略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纵涉古今、横跨百科的综合性地方知识宝库,地方文献资源记录和反映的内容范围非常广泛。西部地区的地方文献资源中包含有极其丰富的自然科学文献,在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重视和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研究,实现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工作与西部地区开发实际的有机对接,进而有力地推动西部地区的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是地方文献领域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1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的理论意义

2.1.1完善地方文献学的学科体系建设目前,我国地方文献学的学科建设研究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重要发展阶段。在2007年国家图书馆举办的第二届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我国著名的地方文献专家来新夏先生发表了“地方文献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演说,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他提出了地方文献学“考究文献积存,辨识学术价值,力求经世致用”的学术宗旨,认为“地方文献目前已进展到可以建设专门学科的时机”①。

继续阅读

论自然科学与文化科学的区分

一、质料分类原则,自然与文化的对立

李凯尔特认为按照狄尔泰的做法,人文科学还是依赖于自然科学,并没有取得与自然科学同等的地位。李凯尔特认为“从自然和精神的对立进行的分类研究,不能达到理解经验科学之间实际存在着的差别,然而问题却首先取决于这种区别。”他提出了用自然和文化的质料对立去取代自然和精神的对立,同时用历史概念和普遍规律概念的形式对立去去代取代自然科学方法与精神科学方法的区分,根据以上原则,李凯尔特将经验科学成功地区分为自然科学与历史的文化科学。

二、形式分类原则,普遍化方法与个别化方法的对立

李凯尔特强调仅凭质料原则“还不够,必须用一个形式的分类原则来补充这个质料的分类原则”他认为,自然科学与历史的文化科学在形式上的区别表现在它们各自形成自己的科学概念时所采用的原则的对立——即自然科学的普遍化方法与历史的文化科学的个别化方法的区别。在李凯尔特看来,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历史的文化科学都是对直接经验材料的改造,对现实本身的简化,这是因为概念是普遍的,我们不可能将现实的无限的个别的东西都纳入到概念中,概念与现实之间永远存在一条鸿沟,希望概念像镜子一样完全反映出现实之物是不可能的,因此,“认识不是反映,而是改造”。

那么科学概念如何才能把握现实呢?李凯尔特首先从概念与现实的关系入手,提出现实的“异质连续性原理”。李凯尔特认为概念不能包摄现所呈现出的连续性和异质性;但理论上,我们可以把这两种显示所呈现出来的这两种特性,科学对现实的改造和重构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用同质的连续性来改造现实的异质的连续性,这是一种普遍化的方法,自然科学把与任何价值都没有联系的事物和现象看作自己的研究对象,它的目的在于发现同质的普遍联系和规律;而另一种是把现实的连续性改造为现实的间断性,历史文化科学就采取这种方法,它以分割现实的连续性为代价而保存现实的异质性。要研究历史文化科学,就必须注重对象一次性发展的特殊性和个别差异性。

只有个别性才对文化价值有意义,才是本质的。即采取将异质的连续性改为异质的间断性的方法,为了防止科学概念变为个人纯粹主观意愿的产物,只有将它建立在一个“先天判断”的基础上才是可能;自然科学与文化科学通过这种先天的价值原则就能把所给的现实材料中的本质成分与非本质成分区别开来;所以为了搞清楚自然科学与文化科学的研究方法的不同特点,就必须厘定两者形成科学概念所各自遵循的一般原则的不同。

李凯尔特指出,当我们按照形式的原则上去形成“自然世界”的知识时,自然科学概念形成的鲜明特征就表现在“认识自然就意味着从普遍因素中形成普遍概念,如果可能的话,形成关于现实的绝对普遍的判断”,即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只关注普遍而非现实中的杂多,这就是自然科学的界限,同时也是历史的文化科学的开端,与自然科学形式化的逻辑化的方法相对立就是历史的个别性的原则。他强调。形式逻辑构造的自然科学概念和历史的文化概念的区别就在于“当我们从普遍性的观点来观察现实时,现实就是自然;当我们从个别性和特殊性的观点来观察现实时,现实就是历史。”

作者:冯信兴单位: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继续阅读

论加强自然科学博物馆科普平台的建设

摘要: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免费开馆以来,媒体和公众对其展示内容反响强烈,均表示西藏有了这样的场馆,广大公众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了解西藏科技发展的窗口,见证了西藏丰富的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极大的激发了科学智慧和灵感,高科技的展陈手段和丰富多样的知识结构让公众大开眼界,倍感震撼和自豪,备受教育,有较大的视觉冲击力,无疑对公众尤其对西藏的青少年科技启蒙教育、科学知识普及、宣传西藏建设成就、建设青藏高原具有影响力的科普平台等具有划时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科普;博物馆;平台建设

首个西藏科技之窗的建成运营影响巨大,区内外各相关单位、团体、个人纷纷表示希望到此一览雪域高原之窗。在有限的时间里,参观公众通过微信、网络、电话等多媒体信息平台将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开馆盛况传播至世界各地,并得到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在筹备建设之初各项基础工作扎实,尤其是在内容结构上和组织形式上都凸显出西藏民族特色与现代艺术表现手法的交织融合这一亮点,进一步提升了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作为西藏自治区宣传科学文化、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窗口作用,对加强西藏科普平台建设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背景和基础

1.1历史沿革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科普平台的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基础工程,程序严谨、专业性高、涉及面广是建设中的难点,除了有自己内在的客观规律外,还需要有资金、展品、时间保障,国际上建设一个这样的科技类博物馆,从公众需求量分析、市场调查研究、相关资料整理、展陈品分类选择、筹集资金,到脚本策划、载体设计、展示空间规划、展项制作、布展安装等往往需要十年时间甚至更久。而西藏在这些方面不仅没有基础,技术力量也很薄弱。面对这些难题,筹备之初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在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缺乏、工作人员少的特殊情况下,克服多重困难,积极组织人力、物力,充分发挥科技的资源优势,邀请国内外院士专家专题咨询、建言献策,努力使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筹备工作向前稳步推进。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于2008年正式成立筹建管理组织,2012年2月正式开工建设,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制定相关规章制度,通过实施专业化管理,形成分工协作、各负其责、统筹协调的工作、协调、决策三级会商机制,在施工现场形成业主代表、管理公司、工程监理三方协同的工作机制,共同解决施工各个阶段日常技术施工难点。在工程规范管理过程中,对质量、安全、进度、投资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控制,确保了工程顺利完工。

1.2建成运营经过多方共同努力,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于2015年10月开馆试运营,试运营期间主要承担了接待社会各界人士免费参观的任务。截止2017年12月,接待国家相关单位和领导、内地、西藏相关单位、军队、学校团体近120个,参观群众累计超过10万人次。通过随机抽样调查(以2015年10月1日至10日开馆试运营数据为例),其中青少年参观人数约占总参观人数的48%.日接待观众最高纪录近3197人次,平均每日接待观众量超过1500余人次,这样的参观效果,远远超过了预期。针对开馆试运营期间整体运营情况分析,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在运营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1.2.1人员流量情况。根据整体观众流量分析,青少年相对主要集中在科技馆、4D影院、球幕影院、互动展项等区域,其他展厅观众流速相对较快。由于服务人员不足和基础设施、商业区域暂未完善,观众服务区和休息区内流量较少。1.2.2人流高峰时间。主要集中在12∶30至14∶00左右,节假日和旅游旺季人员出现高峰。由于许多观众获得试运行开馆的信息较晚,加之试运行时间有限,大量群团组织参观体验在后期才凸显。1.2.3游客的兴趣喜好分析。中青年主要驻足观看自然馆、科技馆各类标本及场景景观情况,青少年主要集中科技乐园及球幕、4D影院参与互动环节,个别行业领域出现专业人员重点进行兴趣性探讨交流。通过数据来看,后期展陈内容开发潜力和空间较大。1.2.4工作人员投入、设备运行情况。试运营期间投入工作人员共计105人,包括西藏大学讲解人员31人、筹备人员24人、各施工单位25人、保安保洁人员25人。场馆所有设备(水、电、展厅设备等)运行正常,无重大事故发生。科技馆展品有部分损坏,主要是互动设施设备配件、模型等有部分损坏,影院播放设备因观众需求强烈连续播放时间较长曾出现投影仪故障,但很快得到解决。

1.3科普平台运营理念探索1.3.1理念宗旨。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始终坚持面向公众、服务社会的办馆宗旨,以扩大科技文化交流、展示科学技术成果、营造科技创新氛围为着眼点着力点,以增强展览教育能力、提高服务质量水平为出发点落脚点,在大家的摸索和思考下,以确保整体安全运营为目标,按时逐项开展工作,开馆期间在观众咨询台、展厅设立各类观众意见箱,并收到了大量的宝贵意见。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还坚持每天注意观察和了解运行情况,每天进行汇总分析,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和建议,并对观众结构和需求情况进行分类、评判等。1.3.2精心策划系列青少年科普活动。开展“红领巾手拉手送温暖”以少先队活动课,小朋友们通过自我介绍、交流各民族新年民俗、才艺表演和互动小游戏等结成了一对一手拉手小伙伴。开展“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五一”国际劳动节科普教育活动,通过设立“小科学达人”,制作“五谷杂粮”标本、组装“排障机器人”和“爆炸实验室”等科学实验,让孩子们感受了科学知识的无穷魅力。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还通过馆校结合、“三区”人才计划、科技进社区等多种形式经常性深入基层开展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和贴近群众生活实际的科普活动。选派精干力量深入基层,在林芝市、那曲市等地多次开展科学表演及VR设备体验活动,深受当地群众和师生们的喜爱,特别是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启迪了孩子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孩子们懂科学用科学的学习能力。通过系列活动潜移默化的熏陶了青少年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科学的高尚情操。1.3.3建立健全正常运营管理模式。根据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实际情况,结合区内外科技类博物馆管理运营模式,聘请专业化物业管理公司、设备维修维护公司等进行全面开放运营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场馆内外服务、管理工作需求,进行详细的岗位分析,采取“编制内人员+物业管理人员+社会聘用”模式组建一支专业化、服务化的运营队伍,同时制定全面有效的管理制度,不断充实了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管理运营理念。1.3.4加强业务能力培训。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注重提高人员的专业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在运营期间,分批次派遣干部职工分赴内地围绕管理干部能力提升、讲解能力提升、展陈专业技能提升、活动专业技能策划等开展再学习、再教育,派遣展教一线人员参加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并到全国决赛现场观摩学习,积极参加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组织的交流活动,这些举措增强了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与内地场馆学习交流经验。在运营特殊时期,考虑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工作任务重、人员紧缺的实际,采取分批次、分岗位到内地博物馆挂职锻炼、重点学习等合理有效的方式,对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技能培训,并初步建立了科学合理的人员培训机制。

2新形势下科普平台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继续阅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激励理论探究

动机是推动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直接原因。激励机制是指激励赖以运转的一切办法、手段、环节等制度安排的总称。它具有内在地按组织目标来进行运作、管理、调节、控制的功能。最终的目标是把组织的目标转换成每个成员的需要,使组织的目标与个人的利益巧妙地结合,使每个成员自觉地努力工作,发挥其能动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而科研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激发科技人员的研究动机,强化动机,应用激励方法激发科技人员的行为,调动科技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自然科学基金委不是一个指令性计划的行政部门,在某种意义上自然基金委与科学家是一种松散组织关系,其发挥管理作用的方式是导向和协调;对科研的管理既有宏观层次又有微观层次。其独特的性质决定了其激励机制不同与一般科研单位或其他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激励机制。

在营造自然科学基金的激励机制过程中要考虑一下几个因素:首先,要考虑基础研究的特点,鼓励大胆探索。基础研究目的是探索自然界的一般规律,具有探索性、基础性、前瞻性、系统性、创造性和国际性。基础研究的探索性是指其探索的领域是一个全新的、未知的领域,其成果属于原始创新,因而具有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研究结果一般不能被精确地预见,常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基础研究的系统性是指科学发展是一定基础上的发展,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艰苦的劳动。从历史上看,每次科学的重大突破都是许多科学家长期默默的工作和积累,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最后才取得的。基础研究的系统性决定了搞基础性研究急于求成是行不通的,稳定、长期地资助基础研究,加大对原始性创新研究的支持,是我们在科学基金项目支持中遵守的原则之一。自然科学基金委要遵照基础研究的规律,努力为科学家营造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完善科学基金的退出机制,鼓励科学科学家大胆地自由探索,从而吸引一批优秀的人才从事基础性研究。但这并不是允许有些项目负责人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认真完成,敷衍了事。所以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要区分正常的探索失败和不认真完成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种情况。对正常的探索失败,要给予正确的关注;对不认真完成的,要给予警戒。

再者,激励要有层次性。各类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运作全过程包括立项申请、评审、执行、结题验收、后期跟踪五个过程。这五个环节是环环相连的,它凝聚了五方面专家的辛勤劳动,这五方面的专家是依托单位的科研管理专家(包括依托单位的学术委员会专家)、项目负责人、通讯评审专家、会议评审专家和自然基金委工作人员。

在科学基金项目的运作过程中,五方面专家的工作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首先科研管理专家根据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申请指南、有关方针和政策组织本单位的专家申请,经本单位的学术委员会审定后报自然科学基金委;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通过科研管理专家核定有关信息,初审后提交通讯评审专家评议,待通讯评审意见汇总后组织会议评审专家进行会评;经自然科学基金委委务会审批后,下发通知;在项目的执行期间,科研管理专家按照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有关办法,保障和监督项目的执行;项目结题后,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组织同行专家对已结题的项目进行评估验收,科研管理专家协助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工作人员做好项目的跟踪。

由此看出,依托单位的科研管理专家对本单位科研人员进行组织立项、审核、申报、执行(后期管理)、结题验收、后期跟踪等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项目负责人是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执行的中心环节,他们是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执行者,直接关系着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能否顺利的完成,关系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效能;通讯评评审专家的工作是自然科学基金工作的基础;会议评审专家是在通讯评审基础上,集体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行判断、决策;而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是依托单位的科研管理专家、项目负责人、通讯评审专家、评审组专家的之间桥梁,为他们提供服务。因此要调动五方面的专家,就要针对其工作特点建立不同的激励机制,使这个有机的整体协调发展,共同推动自然科学基金事业的发展。

再者,激励机制要建立在科学家的心理特点上。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动机在于其研究成果拥有优先权和独创权,其研究成果被同行公正的评价,进而得到社会的承认。因此在许多领域,某些方法或理论以该方法或理论第一个发现的科学家名字命名的,例如牛顿运动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等。在实际工作中,自然科学基金的激励要把重点放在注重科学家得到尊重的需要和科学家自我实现得到满足的需要上。通过对科学家的奖励,既肯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和创造能力,又能激发更多的科学家从事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热情,又能吸引更多优秀的科学家和青年人才从事基础研究。

再者,要正确处理好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关系。在一定的时期,虽然物质激励是提高工作积极性很重要的一方面,但是忽视精神激励也是不行的,是片面的。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五种基本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五种需要依次是从低级到高级,阶梯式逐级上升。当低级的需要满足后,人们会产生对更高级需要。只有要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激励作用发挥得更大。在实际的操作中,可以视情况而定。如对完成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好的专家,若其项目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按一定的程序可以给予延续支持,并在我委相关媒体上给予报道;对取得突破性或显示性的成果,除我委相关媒体上给予报道外,还要在国内主要媒体上给予宣传。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