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自然科学观范文

自然科学观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自然科学观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自然科学观

自然科学观范文第1篇

全世界著名的奥地利管理学专家彼得•费迪南德•杜拉克说:“管理学及其在实践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是他们现在都包含着人们的精神和创新。”在时代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因循守旧的管理必然会阻碍着自然科学部的发展,要想让它更加生动、深入地服务大众,首先就必须在管理上下功夫,创新思想、制度、管理方式,这是管理的本质所在。

(1)思想创新是根本。21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上的知识量、信息量迅速增长,这些都对自然科学部的教育服务理念、服务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创新思想、创新管理理念,打破管理常规,促进管理工作的变革与更新,才能打造出高水平的管理。近两年,自然科学部树立了“抓管理、让制度建设成为有力抓手;抓创新、从馆舍之间走向大千世界;抓服务、以真诚奉献赢得百姓称赞”的管理思路,从而为自然科学部的创新发展夯实了基础。

(2)制度创新是保证。一切优良的管理都离不开健全的制度,国内外管理成功的经验表明:决定社会发展竞争优势的是人才和科技的力量,而实现两者优势必然要靠创新的制度去保证。自然科学部想谋求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对传统的管理制度进行了扬弃,通过改革与创新,建立了一套崭新的运行管理制度,如重新制定《福建博物院自然科学部工作职责》《自然标本库房管理制度》《自然科学部藏品出入库规定》《福建博物院自然标本收藏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为自然科学部的管理创新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证。

(3)方式创新是必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自然科学部顺应形势,改革固有的体制,开拓思路,创新管理方式,营造一种健康有序、和谐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环境。因此,管理方式创新是自然科学部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

2.展览创新是自然科学部发展的基础

时代的进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对自然科学部的科学普及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以创新的精神不断推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展览,加大科普宣传力度。

(1)在传统展览展示上创新。自然科学部现有展厅面积近3000平方米,展示馆藏标本1452件,它作为福建博物院观众人数最多的展馆,拥有传统的基本陈列《恐龙世界》《海洋动物》《动物万象》等,已成为经典展示,在展区内必不可少。但是经过多年的展示后,一分观众反映展厅已趋于落后、陈旧,参观起来比较乏味,很难激发观众热情一而再、再而三地前往观看。自然科学部已着手改造准备,考虑用优美动听的语音和音乐、形象生动的图像演示、变化多端的光线等现代化的科学手段加入展示,使之形式丰富,内容生动,独具特色,突出展示福建特有的山海资源,从而大大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学习兴趣。

(2)在捕捉社会热点展示上创新。新的形势要求自然科学部应该注重与时代的结合,注重用新的形式将热点问题迅速转化为公众易于接受的科普展览。如,党的十八大中提出:“必须树立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中国。”按照这一要求,自然科学部从馆藏近万件的自然标本中挑选出62件珍稀动物标本,创新性地举办了《共同家园─福建博物院院藏动物珍稀标本展》展览,让更多的公众通过这一鲜活的教育窗口,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共同家园的行动中去,给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前沿热点的平台,受到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好评。

(3)在宣传展示方式上创新。每年“爱鸟周”期间,自然科学部都开展“爱鸟周标本进校园活动”,从馆藏标本中选取自然标本,配合图版、讲解、竞猜、讲座、征文等活动创新性进行展示,让普通公众有机会在身边近距离地参观,从而大大提升了自然科学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也是自然科学部自身的最好宣传。目前,共走进18所中小学校,包括福州市聋哑学校,受益人数2万余人。

3.服务创新是自然科学部发展的保障

自然科学部为追求最佳社会效益,改变传统的服务理念,转“等观众来”为“请观众来”、“等观众上门”为“到观众中去”,创新思维、创新服务方法,创新开展新颖独特、形式多样的科普服务。这是自然科学部展示宣传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向公众传播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有效手段。(1)利用节假日、纪念日开展活动。如每逢世界湿地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及福建省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都请福州社区居民或福州市区学校学生到自然科学部,举办“自然知识有奖竞赛”、“生态知识抢答”等活动。

(2)根据少年儿童特点开展活动。如组织“小讲解员兴趣班”“亲子家园”“科普小讲堂”等活动,建立了青少年科普队伍,通过组织丰富的科普活动向青少年普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培养探索科学奥秘精神、提升社会实践能力。这些新颖独特的、极具创造力的服务活动方式给自然科学部带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提升了自然科学部的文化品位和吸引力。

(3)开展“博物馆之友”活动。为更好地加大宣传,增加受众群体,自然科学部注重推陈出新,走多渠道、多样化的道路。如,经常组织福州市民开展联谊与互动,请馆内专家举办讲座,直接面向观众进行交流。

(4)结合“双百活动”开展活动。从2010年开始,福建博物院开展“文物在我身边----福建文博进校园、进社区”双百活动,自然科学部结合“双百活动”开展系列活动,不定期组织各种“体验传统享受文化”系列活动,如:为社区家庭举办的“花香寄语”——感恩节亲子插花活动,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让参与的家庭在快乐的活动中学到了植物知识;端午节期间,邀请在榕的台湾家庭,为他们专场举办包粽子活动,活动过程中向家长和孩子们介绍端午节的由来,粽叶的形状、生长地点、生长习性,糯米的别称、生长环境、成长季节和过程等等。

由于自然科学部创新举措的带动,福州公众产生旺盛的文化需求,主动参与自然科学部的文化建设,享受它的文化生活。国庆节、春节日参观量逾1万人次,2011年,到自然科学部参观的人数创下历史上的最高值51.34万人,比2010年增长179%,比免费开放之前提高了476%;2012年再攀新高,参观人数达到59.84万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时代呼唤创新,创新是发展的灵魂。作为综合馆福建博物院内的自然科学部,它的可持续发展更需要创新。

自然科学观范文第2篇

关键词:自然科学;中国地方志;方志学

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自然科学人才的积极参与、自然科学方法的有力指导,以及自然科学理念的深刻影响,中国地方志在编纂技术革新、修志人才队伍建设、方志体例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这为方志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奠定了重要基础。可以说,近代自然科学在地方志编纂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深刻影响了地方志的发展,实现了中国地方志的重大转型。本文以自然科学在近代地方志编纂中的应用为切入点,探讨自然科技手段、自然科学方法在修志中的应用,以及西方自然科学观念、分科治学理念对传统修志的指导,旨在揭示近代自然科学对中国地方志的重要影响。

一、自然科学技术在地方志编纂中的应用

当论及早期自然科学技术在中国地方志编纂中的应用,首先想到的是清朝初年中外人士共同编纂的《皇舆全览图》。作为地方志的重要体裁之一,“图”具有直观、形象、鲜明等特点。由于大量采用西方科学测绘技术,《皇舆全览图》中的地图精确度极高,这得益于清政府重金聘请国外地理学专业人士,通过精确测量经纬度,再依据形成的坐标系统绘成地图,此举可谓开创了自然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地方志编纂的历史先河。值得注意的是,清朝皇帝康熙亲自参与指导编纂。为了编修一部精确度极高的地方志,康熙力排众议,率先倡导实测经纬度、校勘绘制地图等举措,由此在自然科学技术应用方面,为全国地方志编修做出示范。1708年7月4日,康熙命令在全国广泛开展地图大测绘工作,期间首次采用投影法绘制地图,《皇舆全览图》即是这次测绘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据统计,该志书含有测量经纬度数的地点600余处,其测绘范围之广泛、数据之精确,堪称当时亚洲之最,即使在世界范围亦具有领先水平。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甚至认为,志书中依靠自然科学技术测绘而成的地图,“比当时所有的欧洲地图都更好、更精确”。

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历史进程的演进,西方自然科学技术源源不断地引入中国,至民国初年,测绘技术与图表技术在地方志中的应用日趋频繁,这进一步提升了地方志的科学内涵与实用价值。以陕西通志馆为例,在馆长宋伯鲁主持下,该馆修志人士采用科学仪器绘制地图,使志书中有关地理的数据更为精确。与此同时,该馆人士注重“图表并重”,不仅将地图置于志书的卷首,“城镇、乡村、驿站、河渠一一绘列”,还对“田赋”、“营汛”、“水利”等设施,通过“科学测算”之法“分别编纂,以归翔实”,从而使志书与旧志相比“焕然改观”,其整体质量亦大幅提升。自然科学理念的转变还有力推动了地方志体例、篇目、内容等的革新。而在自然科学理念的影响下,广东通志馆馆长邹鲁秉持“编纂适应时代的省志”的宗旨,在《广东通志稿》地理篇中,分别采用手描、蓝印、石印、油印、彩印等技术绘制地图,实现了传统工艺与近代科学技术的有效结合。云南通志馆根据编纂人员的科学技能与特点,统筹协调修志工作与任务。如该馆张芷江、方国瑜两人,在自然地理学方面颇有造诣,他们在承担《地理考》编纂工作之时,还致力于云南自然地理科学的考察与研究。作为近代云南气象、天文、地震学科研究的开创者,陈一得在修志时承担《天文考》和《气象考》等编纂工作。在陈一得的主持下,大家广泛采用自然科学仪器和技术观测天文、气象等,所获得的有关云南气象的数据丰富而精确。而依据这些天文与气象资料,该馆人士在编纂《新纂云南通志》时,大胆删汰旧志“星野”、“祥异”等不符合科学要求的门类,增加有关经过精密仪器测量的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等精确记录,这些举措无不体现近代自然科学技术改进背景下,方志体例与内容革故鼎新的重要特征。无独有偶,浙江、绥远、河南等省方志编纂人员,亦凭借自然科学技术革新修志手段。针对旧志涉及“迷信”的内容,浙江通志馆编纂者提出“概应删除”的方案,并且建议采用“科学方式”加以记载,以使志书内容“合理明了”。

《绥远通志稿》凡例则明确表示:“大多方志稿首述星野之说,各省旧志多与疆域沿革并载,盖以示天文与地域之关系,本志稿视其实无科学根据,故只述疆域,不涉星野”,为此该志书删汰旧志“星野”等不符合“科学要求”的部类,设立工业、农业、牧业、矿业、林业、商业、关税、金融等社会新兴门类,以期详细记载“地方发展之实况”。河南通志馆编纂蒋藩因应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着力改变旧志中不合时宜的类目,不仅删除“星野”等非科学的内容,广泛采用新式测量工具精确绘制地图,还基于“国体既更,史例宜变”的宗旨,提出方志体例宜谨严、考证宜精确、引文宜详注、采访要正确等要求,由此实现修志理念的创新发展。而在科学技术广泛应用的推动下,该馆编纂人员对流过河南省境的黄河水文特征,做了科学地测量与记录。如《河南通志稿•舆地志稿》记载“黄河水系”时称:黄河“在本省境(自金陡关至铜瓦厢)计长九百二十九里,两岸自武陟、荥阳以下有堤,水面宽约一二里至三四里不等,水底深约一二丈不等”。尤属难能可贵的是,该志书梳理了河南省境内黄河决口与泛滥的历史,总结出“河水势益横故泛滥溃决之患亦愈多”的自然规律,这对后人治理黄河水患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随着自然科学技术在地方志编纂中的广泛应用,志书体例与类目等也不断革新。奉天通志馆编纂人员在志书中设立“交通志”,专门记载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的产生,以及代表西方工业文明的轮船、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引入中国后所造成的社会巨大变革,借此反映“近世科学发达之效”。[9]《江西通志稿》亦是一部汇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的大型文献资料,其体例包括纪、表、考、略、录、传、征、志余八大门类,志稿“门类繁多,内容丰富”,其中收集了当时由专业人士撰写的《江西地质工作之回顾》《江西之钨锡矿》《冰期之庐山》等自然科学专论,由此使志书的自然科学价值得以彰显,此举可谓是为“保存江西地方文献史料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自然科学人才对修志工作的参与

时至20世纪20至30年代,中国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才培养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尤其是近代自然科学学科的创建,有力促进了包括物理学、化学、数学、地质学、气象学等在内的众多学科的长足发展,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为加强修志工作队伍建设、不断增强修志工作的科学性,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于1929年12月颁布《修志事例概要》,要求各省市设馆修志时,“志书舆图应由专门人员以最新科学方法制绘精印、订列专册”。随着国民政府以训令形式将这一要求下达全国各地,各省市纷纷以此为依据广泛聘请自然科学技术人才参与修志工作。在政府官方大力推动的背景下,全国方志界颇为重视自然科学技术人才在地方志编修中重要作用。江西通志馆馆长兼总纂吴宗慈在《论今日之方志学》中,将学术分为精神与物质两个层次,认为“大抵学术之应用,有属于精神者,则哲学之范围。有属于物质者,则科学之范围也”,而方志则兼具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的作用。因此在修志人才选拔上,吴宗慈主张“须有科学常识”。为此,江西通志馆公开招贤纳士启事,广泛聘请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实地调查江西省内地质、生物、气象等属于自然科学领域的内容,调查工作借助科技仪器,数据收集务必翔实可靠,以供志稿编纂之用。江西通志馆聘请自然科学人才之举并非个案。河北通志馆以“科学昌明”为宗旨,聘请“有专门技术与知识者”修志,尤其是涉及地图精确绘制等工作,须由“测绘专门人员”等科技人才承担。诚然,近代自然科学人才对修志工作的积极参与,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修志人才队伍建设,而在这一时期自然科学人才参与修志工作的案例中,中国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参与《浙江通志稿》编修工作,颇值得做一专门探讨。1943年8月16日,浙江省通志馆正式成立。馆长余绍宋认为,近代以来修志理论知识欠缺,其原因是修志实践尚未完全开展,亟须社会人士的广泛研究与讨论,为此他通过主办刊物、互通信函、传送电文等方式,积极呼吁“热心文献人士”提供意见。上述倡议一经刊发,便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大家积极建言献策,为《重修浙江通志稿》编纂提供思想源泉与智力支持,而修志者与学界人士的函电往来,形成了研究和探讨包括方志体例、内容、修志方法等在内的修志理念的良好氛围。在当时,以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为代表的自然科学界人士,通过信件、函电等方式积极建言献策,并围绕浙江省志编修问题提出富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如前所述,旧志“星野”篇的设立,反映了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认识的局限性,这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要求显然不相符合。对此,余绍宋撰写《略评旧志浙江通志兼述重修意见》一文,对旧志“星野”是否删除问题提出“须请天文学专家研究其有无价值”的建议。而在当时,身为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是公认的“国内天文学家中最有权威者”。为此余绍宋专程致函竺可桢,就方志“星野”篇的存废问题相请教。需要指出的是,1944年初,竺可桢因战乱避居内地,他于1月11日收到余绍宋来信后,因忙于浙江大学校务事宜,未能及时回复,故在2月14日的复函之端称:“比自归渝,获诵手翰,于役陪都,已将经月,致稽复候,甚歉于中。”在对上述问题分析研究后,14日,竺可桢以《论通志星野存废问题》为题,回复余绍宋称:“修葺通志,实为整理文献之基础”,关于旧志“星野”存废问题,应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入手,“求之科学,全属诞妄,即稽古籍,亦多自相舛误”,即认为“星野之说不合科学”,应当予以删除。显然在自然科学家竺可桢看来,判断旧志篇目存废问题,应当以“自然科学”的标准来加以衡量,尤其是“近代科学日昌,方志期于致用”,更应注重自然科学知识的应用。在竺可桢的建议下,余绍宋强调自然科学知识在修志中的重要作用,并且以“科学之整理方法”为宗旨,将“星野”篇等不符合近代科学的内容,论近代自然科学与中国地方志的转型发展以及“与时代不合的记载”,从志书中全部剔除,同时大量增加有关自然科学的内容。据曾在浙江省通志馆中担任编纂的阮毅成称:“凡今日已有科学根据的资料,如天文、气候、地质、矿产资源及各种统计,均用图表方式”增入志稿。诚然,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背景下,西方自然科学技术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国,这对地方志编修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由此推动修志理念的革新、修志宗旨的演进以及志书体例、篇目、内容和技术手段的变革。就此而言,竺可桢《论通志星野存废问题》一文所蕴含的“科学”思想,反映了近代中国知识与制度鼎革所带来的时展变化,彰显出自然科学人才积极参与修志工作,促使修志人才队伍建设,进而助推近代中国地方志转型与发展的历史逻辑。

三、自然科学方法与方志学理论的创新

近代西学东渐背景下自然科学知识的引入,推动了中国传统修志理念的变革,时人在修志中颇为注重自然科学方法的指导,这为方志学理论的创新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一时期,随着西方自然科学技术不断传入中国,包括傅斯年、顾颉刚等人在内的学界人士的思想理念发生重要变化,他们在接受自然科学技术的同时,相信分科治学是以学为本,并且认为这是天下之公理,故视分科治学为科学规律,由此主张以学为单位开展学术研究。在此背景下,自然科学方法指导修志实践的现象屡见不鲜。如国立中山大学广东通志馆馆长邹鲁制定修志计划时,强调“合乎近代精神,运科学之方法以求古今变迁演进之文化”。安徽通志馆编纂人员则指出,“考欧西史志,类以科学方法,取政治变革之交割分时代”,为此在修志过程中,他们颇为注重自然科学方法在制定志书纲目以及编纂资料汇编中的作用。事实上,当时方志学界关于“自然科学方法”的理论探讨由来已久。早在1928年,著名方志学家傅振伦主持编纂《新河县志》时,即已注意到方志“近世且有科学化之趋向”,认为将来修志方法必然面临一大变革。1931年,傅氏撰文探讨编纂《北平志》的重要意义时,对志书门类和科目应“注重自然科学方面”作了专题阐述,称“自唯物史观之说兴,历史始可以一定之法则解释之,而史学遂成专门之学。唯历史之科学化也”。为此,他提倡修志者必须探索自然科学规律,“又须兼重科学之记录。”显然,傅振伦不仅倡导自然科学方法在修志中的应用,而且主张志书的体例、篇目与内容等均应体现“自然科学”属性。值得一提的是,傅振伦的上述主张得到了近代著名学者王重民的赞同,两人在担任河北通志馆编纂之时,曾联名上书时任河北通志馆馆长的瞿宣颖,向他提出编修《河北通志》必须“注重在科学方面”加强方志学理论研究的建议。无独有偶,1931年顾颉刚、朱士嘉撰写《研究地方志的计划》时,指出研究包括地方志在内的学问,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把东鳞西爪的材料蒐集拢来,加以整理、比较、分析、归纳……方才有相当的成绩。”徐征则以“怎样编纂新方志”问题立论,旨在对地方志编纂中“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门类划分问题的考察,称:“方志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都有相当的关系,因为它所赅括的门类很多,所记载的范围也很广”,因此编修方志时,应当扩大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门类,注重相关门类的调查与研究。

可见,近代方志界关于运用自然科学方法指导修志的主张较为普遍,而这一局面的出现与19世纪初期兴起的整理国故运动不无关联。事实上,早在“五四”时期,由胡适等人发动的“整理国故运动”已肇其端。由于运动所倡导的整理国故“四步曲”声势浩大,其第三步即“要用科学的方法,作精确的考证,把古人的意义弄得明白清楚”,这与方志编修的考证之法不谋而合,故而能够影响到余绍宋等一大批民国修志人物。自然科学方法的应用与推广,受整理国故运动的影响颇为深远。对此,张师惠在《关于方志之我见》中表示,“方今各部门学术,均须要以科学方法整理之”,尤其是与方志直接相关的地理学、考古学、气象学等均已步入自然科学的轨道,方志的科学化趋向亦是显而易见的。诚然,关于“方志果为说明之科学乎”的问题,张氏自称“未尝深究”,但他仍旗帜鲜明地提出:方志作为地方之全史,尤须注意自然科学方法的应用。抗日战争爆发后,黎锦熙在《经世》杂志的“战时特刊”发表《方志今议》,该文从近代自然科学方法问题入手,深入诠释革新修志思想的要求,并且提出:地方志编纂须“悉遵科学之准绳”,尤其是面对当时我国自然科学尚不发达,工业尚不振兴,“而提倡科学与职业教育,又仅稗贩而不切合本国环境者”等问题,更应当注重自然科学资源的深入挖掘与合理利用。值得注意的是,与民国初期方志界从“方志学”理论上对“自然科学方法”的探讨不同,抗战后期处于恢复重建阶段的修志人士,更多是从修志实践中探索“自然科学方法”的应用之道。从理论探讨到实践应用,这既是方志理论经过充分研讨后不断沉淀和升华的结果,亦是自然科学方法指导下修志实践深入开展的必然要求。以浙江通志馆为例,在馆长余绍宋的主持下,编纂人员将“自然科学方法”置于修志实践的指导地位,他们共同对传统方志编修思想予以扬弃,“既保留了旧志有用的东西,又在体例上更多采用新法,强调科学性和时代精神。”对此,阮毅成亦称:“旧志中各项虚伪、荒诞、迷信的记载,全予删除。凡与时代不合的记载,如烈女、节妇等篇,亦予删去”。1945年8月15日,余绍宋以《答修志三问》为题,公开发表有关他与读者的往来信函,这进一步表明余氏以“自然科学方法”为指导,以“求其有裨于实用”为根本,在追求方志创新的实践中,通过“客观”求实的历史态度,辩证运用史志关系,“因时制宜”地构建了独特的方志革新理念,从而深入解答了来函者的提问。如果说余绍宋在修志理念的突破与创新,是提倡旧志革新与注重自然科学方法的结果,那么《重修浙江通志稿》在体例、体裁、内容、注释、征引文献及文体上的变革,则反映了近代方志转型与发展的历史逻辑。而将《浙江省通志编纂大纲草案》《重修浙江通志稿》等相互比较,考察其调整与修改的历史过程,可以窥探“自然科学方法”理念指导下,近代方志学理论因革、创新与发展的历史面相,进而揭示方志学理论创新发展的内在理路。

四、自然科学理念与方志学学科的构建

近代自然科学广泛应用于修志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方志学理论的发展,而在自然科学理念的影响下,修志者颇为注重“方志学科”的构建,由此促使方志学重心从重视“编纂之学”向以“专门学问”为旨归转变。在方志学学科构建的过程中,安徽方志界发生的一场有关方志学科属性的大讨论颇具时代意义。1930年9月19日,安徽通志馆正式成立。不久,馆长江彤侯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修志意见,时有安徽学人凌纯池来函称,“方志为专门之学”,不应仅仅视为“地志”或“类书”,而应当保持“方志之独立性”,即构建“确定之立场,自成一精密之系统”。显然,凌氏鉴于近代科学日益昌盛,包括地理、生物、地质等均发展成为初具体系的“独立之科学”,而在自然科学理念的影响下,史学亦“以科学方法整理史料,确立体例”,通过史籍之纂辑“指陈社会进化之迹象,并阐明其因果关系”,因此认为“方志学亦当藉史学之助,而成一专门之学”。需要强调的是,凌纯池在上述信函中之所以提出“方志学”应当成为一项“专门之学”的观点,其意旨是记述“社会进化之迹象”,其关键在于确保方志学学科的“独立性”,并且强调“其体例亦当另行确定”,这些观点既涉及方志的性质与功用,又为《安徽通志》编纂在体例、门类、内容与编纂方法上的革新提供了借鉴与参考。对此,馆长江彤侯复函时从方志性质的角度立论,认为“方志之综合性,似为任何学术所未有”,故其是否为一“独立学术”,尚待考究,若以学科论之,则或可称为“综合科学”,“或称其为近代社会学之鼻祖亦可也”。尽管江氏将方志学归入“社会学”仍有可探讨之处,但他明确提出“采取自然科学方法”修志,应是可取之举。江彤侯强调说:在修志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方志体例的拟定与修改等方面,均要“具有自然科学眼光;而修志者亦应保守客观以志载,而切忌主观以评判。”可见,江氏作为安徽通志馆馆长,并不回避近代自然科学对修志的重要影响,故在回信中针对方志学科属性问题作了深入地阐述。

随着信件内容在《学风》杂志的公开发表,有关自然科学理念与方志学科属性的关系问题,逐渐成为时人关注的焦点。颇为凑巧的是,就在安徽方志界发起上述探讨之时,正在主持编纂《北平志》的傅振伦对方志学的学科属性问题作了具有开创意义的探索。在《编辑北平志蠡测》一文中,傅氏基于对方志学史的深刻把握,以及通过对修志实践的深刻总结,敏锐地捕捉到“历史之科学化”背景下,方志编纂学所发生的新动向,遂就方志“专门之学”的渊源流变问题作了理论阐发,借以厘清方志学学科的源流,阐明其演变的规律,进而构建方志学“专门之学”的学科地位。而在自然科学理念的影响下,方志学界在构建方志学学科之时,逐渐重视“科学方法”的作用和影响。1934年,张树棻致力于清代方志学家章学诚论著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张氏表示,梁启超之所以提出“方志学之成立,自实斋始也”的论断,显然是“以今日所谓科学方法,用以治史”的结果;而在“自然科学理念”的影响下,方志界人士“以史学之大,以治方志之微,至方志学说,大放光彩。”显然,张树棻基于对章学诚以“科学之目光”治方志之学的深入考察,强调“自然科学”在近代“方志学”转型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反复展读”章学诚方志学理论的张树棻,在探索方志学渊源流变之时,尚未顾及学科构建这一重要历史趋向。事实上,随着近代以来西方自然科学技术的传入,包括方志学界在内的中国学界人士深受西方“自然科学理念”的影响,尤其是热衷于修志理论探索的编纂者,在致力于方志学理论建设之时,已初步涉及“方志学学科体系”构建这一重要议题。如193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傅振伦所撰《中国方志学通论》一书,1936年王葆心所撰《方志学发微》一书,以及1938年甘鹏云撰写的《方志商》一书,均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篇幅,深入探讨了方志学的学科属性、学科地位、学科特征等问题,这在当时“各部门学科,均须以科学方法整理之”的学术背景下,为构建方志学学科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随着方志学学科体系的逐步构建,在修志实践的不断推动下,方志学学科的重心发生根本性变动,即由注重“编纂之学”向以“科学”为旨归转变。时任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的庄为玑,在《方志研究刍议》一文中指出,“理想中的新方志”应当具有新体例、新宗旨和新内容。具体而言,一是体例上“必有划一之体例,以便修行编纂”;二是编纂宗旨上顺应“目前科学日进,史地遂以分家”的时势;三是志书内容上应当“合来原演变分布联系为一之科学,非如昔日附庸于历史之书也”。与庄为玑将新方志编纂纳入“科学”范畴不同的是,胡行之在《论方志的编辑》一文中,阐述自然科学理念与地方志编纂之间的内在关联,强调方志学是一项兼具专业性和科学性学问,并认为方志学的这一属性决定了修志工作须由“通晓自然科学理念之人,才能胜任”。

自然科学观范文第3篇

李凯尔特认为按照狄尔泰的做法,人文科学还是依赖于自然科学,并没有取得与自然科学同等的地位。李凯尔特认为“从自然和精神的对立进行的分类研究,不能达到理解经验科学之间实际存在着的差别,然而问题却首先取决于这种区别。”他提出了用自然和文化的质料对立去取代自然和精神的对立,同时用历史概念和普遍规律概念的形式对立去去代取代自然科学方法与精神科学方法的区分,根据以上原则,李凯尔特将经验科学成功地区分为自然科学与历史的文化科学。

二、形式分类原则,普遍化方法与个别化方法的对立

李凯尔特强调仅凭质料原则“还不够,必须用一个形式的分类原则来补充这个质料的分类原则”他认为,自然科学与历史的文化科学在形式上的区别表现在它们各自形成自己的科学概念时所采用的原则的对立——即自然科学的普遍化方法与历史的文化科学的个别化方法的区别。在李凯尔特看来,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历史的文化科学都是对直接经验材料的改造,对现实本身的简化,这是因为概念是普遍的,我们不可能将现实的无限的个别的东西都纳入到概念中,概念与现实之间永远存在一条鸿沟,希望概念像镜子一样完全反映出现实之物是不可能的,因此,“认识不是反映,而是改造”。

那么科学概念如何才能把握现实呢?李凯尔特首先从概念与现实的关系入手,提出现实的“异质连续性原理”。李凯尔特认为概念不能包摄现所呈现出的连续性和异质性;但理论上,我们可以把这两种显示所呈现出来的这两种特性,科学对现实的改造和重构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用同质的连续性来改造现实的异质的连续性,这是一种普遍化的方法,自然科学把与任何价值都没有联系的事物和现象看作自己的研究对象,它的目的在于发现同质的普遍联系和规律;而另一种是把现实的连续性改造为现实的间断性,历史文化科学就采取这种方法,它以分割现实的连续性为代价而保存现实的异质性。要研究历史文化科学,就必须注重对象一次性发展的特殊性和个别差异性。

只有个别性才对文化价值有意义,才是本质的。即采取将异质的连续性改为异质的间断性的方法,为了防止科学概念变为个人纯粹主观意愿的产物,只有将它建立在一个“先天判断”的基础上才是可能;自然科学与文化科学通过这种先天的价值原则就能把所给的现实材料中的本质成分与非本质成分区别开来;所以为了搞清楚自然科学与文化科学的研究方法的不同特点,就必须厘定两者形成科学概念所各自遵循的一般原则的不同。

自然科学观范文第4篇

(一)小学自然科学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观点,科学正确的世界观是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体现,马克思列宁主义本身就是人类科学发展的结果,是在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理论。因此,坚持从小对学生进行自然科学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保证小学生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在此基础上准确的认识世界,明确世界的组成部分是物质,从而培养科学的头脑,实现教育目的。例如,在小学生进行自然科学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自然科目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彩虹的形成原因,弄明白天气的异常变化。而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又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世界,了解我国的名胜古迹、自然风貌、风土人情,进而提高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提高对美的感受力度,培养科学的世界观。

(二)小学自然科学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求知欲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拥有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求知欲的重要保证。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阶段,对很多事物还抱有浓厚的兴趣,通过对学生自然科学的教学,能够让他们产生对自然、对美的向往。另外,自然知识与其他各门学科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很多自然现象就与物理知识相似。所以说,增强对学生自然科学的教学,能够激起他们的浓厚兴趣,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三)小学自然科学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智慧

现如今,教育教学的目的已经不仅仅在于培养学习型人才,教育的最关键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良好能力素养和思维智慧的学生。因此,在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坚持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小学自然课程与地理课程与各学科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通过自然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大自然现象,提高卫生保健意识,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智慧型人才。

二、提高小学自然科学课堂教学的对策

自然科学观范文第5篇

[关键词]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研究意义研究内容

在20世纪末,我国政府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项宏伟的跨世纪工程,不仅关系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而且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西部大开发,“资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尤为重要,而地方文献资源则是西部大开发中实现区域振兴赖以凭借的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信息支柱之一。

西部地区的自然科学地方文献是西部地区自然知识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主要载体,是地方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不论从历史角度还是从现实角度看,无论在西部地区还是在全国范围,地方文献研究和地方文献工作还主要集中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在地方文献研究领域,关于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专门性研究至今尚未有人问津,还没有真正纳入学术界的研究视野而得到普遍关注;在地方文献工作领域,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的力度、广度和深度非常有限,还没有完全纳入地方文献工作部门的重要议程而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由于我国地方文献领域对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认识和重视不够,致使其理论研究薄弱,应用研究严重滞后,从而直接影响了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深入挖掘整理和广泛开发利用。这种现象的存在,既不符合地方文献学学科建设的客观规律,也不符合区域开发建设和地方文献工作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严重制约了地方文献资源价值和功能的全面发挥。这是西部地区乃至我国地方文献资源研究和建设中的一个应该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

1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的重要意义

自然科学文献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向来为我国国家领导所重视。早在1958年8月9日,总理在北戴河接见北京大学教授邓衍林时就指出:“图书馆为科学研究服务,除编印全国性的总书目外,还要根据科学家的需要,进一步把历史文献中的科学技术等重要资料,用最新最科学的方法,系统地迅速地整理出来,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1978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的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1988年,邓小平同志又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地方文献资源是地区文化战略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纵涉古今、横跨百科的综合性地方知识宝库,地方文献资源记录和反映的内容范围非常广泛。西部地区的地方文献资源中包含有极其丰富的自然科学文献,在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重视和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研究,实现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工作与西部地区开发实际的有机对接,进而有力地推动西部地区的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是地方文献领域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1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的理论意义

2.1.1完善地方文献学的学科体系建设目前,我国地方文献学的学科建设研究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重要发展阶段。在2007年国家图书馆举办的第二届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我国著名的地方文献专家来新夏先生发表了“地方文献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演说,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他提出了地方文献学“考究文献积存,辨识学术价值,力求经世致用”的学术宗旨,认为“地方文献目前已进展到可以建设专门学科的时机”①。

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都是以其研究对象的确立和学科体系的建构为内在要素和基本特征的,其研究对象是学科体系建构的逻辑基点,规定和制约着学科体系的内涵和边界。地方文献学是一门综合性质的学科,其学科建设的基础是由人文社会科学文献和自然科学文献共同构筑的庞大知识体系。地方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各个学科的地方文献,其学科体系是由地方文献学这个主体学科和围绕这个主体学科的若干分支学科组成的学科群体。从学科构成看,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不仅是地方文献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而且是构成地方文献资源的重要一翼。从学科分化的发展趋势看,未来的“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地方文献学”,将分别是地方文献学“半分天下”的两个重要分支学科。截止目前,我国已经出版了一些地方文献专著,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韩朴编著,文津出版社,1992年)、《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金沛霖主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地方文献研究与分论》(林天蔚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中国西部地区地方文献资源论稿》(张利主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2008年,骆伟编著的《地方文献学概论》由澳门文献信息学会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以地方文献学命名的专著。但从总体看,这些著作关于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内容均不同程度地有所忽略和缺失。

忽视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研究,对地方文献学学科建设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来说,无疑是一种严重缺憾。因此,针对地方文献学学科建设的薄弱环节,重视和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不仅可以为地方文献学的学科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可以在理论上极大地丰富地方文献学的研究内容,对于完善地方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2.1.2促进地方自然科学的学术研究马克思说:“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科学具有继承性,任何科学研究必须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自然科学也概莫能外。

由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属性和研究对象不同,所以其研究方法亦有所不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一般包括哲学方法、科学实验方法、数学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等,其中,运用科学实验方法是探索自然

①来新夏地方文献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务组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萧山:内部印界奥秘和创造发明的必由之路,也是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但这并不表明自然科学研究可以忽视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利用文献资料。牛顿说过:“如果说我比卡笛尔看得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之所以被人们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正是因为他在求知和研究过程中不断借鉴和修正前人的看法,使其达到更加完善的结果。我国古往今来的诸多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也无一不是在参考利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才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和有所创新的。如我国传统的“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学萌生于原始社会,从现存最早的《黄帝内经》开始,通过几千年来历代中医学家不断地总结、借鉴和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才逐渐形成今天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诊疗特点的医学体系。

开展自然科学的学术研究,必须了解前人已有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凭借人类已掌握的各种实验和技术手段,这些主要通过研究过程中文献资料的调研和利用得以实现,其中包括研究选题调研、研究内容调研、研究方法调研、研究成果调研等。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是一个地区自然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总汇,充分利用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是了解和掌握地方自然状况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的主要途径。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研究,不论对地区自然科学史的研究,还是对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开发应用研究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2.2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的实践意义

2.2.1推动地方文献工作的全面深入发展系统深入地开展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研究,是全面提升地方文献工作水平的重要基石。众所周知,理论产生于实践,并用于指导实践。任何学科都有“学”和“术”之分,在地方文献领域,关于地方文献资源一系列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研究为“学”;关于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有关的技术工作为“术”。无“术”即无“学”,无“学”则“术”很难有突破性进展,两者相辅相成,关系密不可分。地方文献学源于地方文献工作,地方文献工作是地方文献学术研究赖以开展的基础,地方文献的学术研究则是推进地方文献工作科学有序发展的根本动力。

我国的地方文献源远流长,地方文献工作由来已久。可以说,自从地方文献产生之后,即有与地方文献相关的工作产生,但把“地方文献工作”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或作为一项专门工作来做,则为时很晚,且长期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最初明确提出开展地方文献工作是在20世纪40年代,时任广东省图书馆馆长杜定友先生和国立西北图书馆馆长刘国钧先生,他们分别于1941年和1947年明确提出了地方文献工作在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地位、作用及工作内容,从而正式开拓了我国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处女地。1957年,杜定友先生撰写了《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利用》讲稿,就地方文献的基本理论和工作内容第一次作了全面论述,为我国的地方文献工作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地方文献工作的发展,我国地方文献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可喜的研究成果,对新时期地方文献工作的不断深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应该看到,目前在地方文献领域“重文轻理”和“厚古薄今”的现象普遍存在。从研究角度看,关于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学术研究成果非常稀见,其专门性和系统性的研究还没有开展;从工作角度看,无论在经费投入,还是在搜集整理和开发利用方面,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工作在实践中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在西部大开发中,只有进一步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学术研究,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学科理论指导工作实践的作用。深入开展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不但有利于规范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业务工作,促进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挖掘整理与开发利用,而且对于推动地方文献工作全方位的深入发展,从根本上全面提高地方文献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2.2.2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明和许多重大的科学技术发明,世界上有不少创造发明的源头就在中国,这些在我国的历史典籍中都有翔实的记载,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把它称作是“绝对的金矿”。西部地区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渊薮,其地方文献中蕴藏了丰富的自然科学信息资源,包括各地自然面貌的知识记录和古代的辉煌科学成就以及近现代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

这些资源有的以专著形式出现,有的则广泛地分布和蕴涵于大量的各种类型和不同载体的地方文献之中,如书刊文献、方志文献、档案文献、文物文献、少数民族文献、网络资源等。这些文献和信息,不仅详尽地记录了从古至今西部地区各族人民进行长期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丰富实践经验和科学成就,而且客观地反映了西部地区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在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如,据《白云鄂博矿区志人物传》记载,1927年,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的发现者,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年仅28岁的丁道衡先生,随同瑞典著名地理学家斯文赫定等人赴中国大西北科学考察后写出的《绥远白云脑包铁矿报告》一文(见民国22年《地质汇报》第23号刊),在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地质调查组赴白云鄂博矿区的考察中起到了重要的导示作用,如今的白云鄂博矿区已经成为占世界稀土储量90%的大型富矿,给地方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学术研究的终极目标在于“致用”,开展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地方科学技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是西部大开发中振兴地方经济、再造秀美山川、促进社会发展值得凭借的重要信息源,对于以区域振兴、科技强省(区、市)为主要目标的西部大开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西部地区的振兴与发展主要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既有赖于引进国内外的高新科学技术,同时也有赖于通过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本土化的自然资源,实现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和研究成果与生产力的转换。因此,努力拓展地方文献资源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领域,不断加大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整合揭示和开发利用的研究力度,对于西部地区的建设与发展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3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75-文献资源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系统研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其中涉及许多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准确把握西部地区自然科学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是促进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全面深入研究的重要前提。针对西部地区与我国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和工作的历史现状,当前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应该是:

3.1总体目标

建立相对独立的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地方文献学的研究内容,促进人们对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关注,推动地方文献研究和地方文献工作从侧重人文社会科学向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者并重的方向转化。

对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基本状况及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客观的分析、总结和评介,从加强地方文献资源整体化建设的目标出发,提出建议措施,为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提供决策参考服务。

构建面向用户的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工作的知识技术体系,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从知识管理和集成角度推动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工作的深入发展,更好地为西部大开发服务。

3.2主要内容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概念、科学内涵及其价值与功能研究。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概念、科学内涵及其价值与功能是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几个基础理论问题。但业界目前关于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确切概念和具体内涵尚没有比较精确的表述,关于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独特价值与功能的研究亦未涉足。因此,应通过自然科学与地方文献概念和内涵的分析,对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概念及其内涵进行科学界定;同时,根据自然科学和地方文献资源的自身特质,结合西部大开发的实际,对其在区域振兴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的特殊价值、功能开展研究。

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特点、类型、分布研究。西部地区地域广袤、民族众多,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各具特色,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名目繁多,数量庞大,分布广泛。应围绕西部地区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从文献的记录手段和载体形态、编撰方法和出版特点、语种等不同角度,从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科技馆、方志馆、专业科研机构及其它文献收藏单位等不同层面对其特点、类型和分布状况进行深层次的解析和研究,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科学管理、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基本状况及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现状研究。西部地区在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深度、广度非常不够,与其潜在的实际价值相比差距很大。应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调研,认真梳理,对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基本状况,对前人特别是建国以来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的现状,进行历史性的分析、总结和评价,进而结合今天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发展的趋势,从宏观和微观管理角度为国家和西部地区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管理和建设提供决策性参考意见。

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数字化集成和特色化建设研究。在当代信息环境下,加快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是实现资源整合集成和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特色化建设则是充分发挥地区自然科学资源优势的必要举措。应结合西部地区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前景,针对各系统文献收藏机构特色化建设的基础和条件,开展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数字化集成和特色化建设的探索性研究。

西部大开发中用户对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需求特点研究。实现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知识价值,最大限度地支持西部大开发中各种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活动,是开展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的基本目的。用户的信息需求是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的原动力,是影响构建其管理模式、运作机制和技术路线的重要因素。应针对西部大开发中用户对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实际需求,对用户的构成、用户的需求特征、需求规律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开展研究,以真正建立面向用户的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和检索报导体系。新晨

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的管理运作机制、方法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运作机制,设计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是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在认真分析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应深入研究和探讨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业务运作机制的构建、挖掘搜集的主要途径、集成整合的技术方法、开发利用的主要手段等。

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及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研究。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及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有利于整合地方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激活资源存量、带动资源增量,形成良性互动发展,有利于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面,实现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应就如何构建西部地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和网络服务体系,如何形成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自建数字资源为特色、以资源共享为核心、以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整合和集成为主线的基础平台和共建共享运行机制开展研究。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自然科学文献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研究。少数民族文献是地方文献资源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52个民族生活在西部地区。在浩如烟海的少数民族文献中(包括汉文文献和民族文字文献),蕴藏着大量的自然科学文献资源,如天文历法、医药医学等,都是颇具特色的一笔重要宝贵财富和民族文化遗产。开展少数民族自然科学文献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现状、对策等问题研究,是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自然科学观范文第6篇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教育总目标,在时间单元或活动单元授课计划中,具体分解为:自然科学情感态度的培养目标;自然科学知识经验的培养目标;自然科学方法的培养目标。

二、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自然科学培养目标

2.1科学情感态度。

2.1.13-4岁。(1)幼儿乐意参加科学活动;(2)喜爱动植物,能注意周围的自然环境;(3)开始表现出探索自然现象和参与制作活动的乐趣。

2.1.24-5岁。(1)幼儿能主动参加科学活动;(2)喜欢探究周围的自然界;(3)关心、爱护动植物和周围的自然环境;(4)愿意参加制作活动。

2.1.35-6岁。(1)幼儿喜欢并能较长时间参与科学活动;(2)能主动探索周围自然界并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答案;(3)能关心、爱护自然环境;(4)能集中于自己的制作活动。

2.2科学方法技能。

2.2.13-4岁。(1)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发展感知能力;(2)能从一组物体中根据一个或两个特征,挑出物体,归入一类;(3)能通过观察知道物体数量的差别;(4)能以词汇或简单的句子以及非语言方式描述事物的特征或自己的发现,与成人或同伴进行交流;(5)学习使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科技产品的简单方法,参与简单的制作活动。

2.2.24-5岁。(1)能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的特征,发展观察力;(2)能按照指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3)学习运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4)能以自己的语言及符号、图像等方式描述自己的发现,并与成人或同伴进行交流;(5)学习使用常见科技产品的方法,运用简单工具进行制作活动。

2.2.34-5岁。(1)幼儿能主动参加科学活动;(2)喜欢探究周围的自然界;(3)关心、爱护动植物和周围的自然环境;(4)愿意参加制作活动。

2.2.45-6岁。(1)能主动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学习观察的方法,发展观察力;(2)能按照自己规定的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3)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并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4)能以语言与符号、图像、数字等方式与成人或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探索过程和方法,表达存在的问题和自己的愿望;(5)继续学习使用常见科技产品的方法,运用简单工具、多种材料进行制作活动,并能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功能。

2.3科学知识。

2.3.13-4岁。(1)观察周围自然现象的明显特征,并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2)观察常见的几种动植物,并初步了解它们与人、环境的关系;(3)观察常见的几种无生命物质,并初步了解它们与人、环境的关系;(4)观察日常生活中几种人造物品的特征及其用途。

2.3.24-5岁。(1)了解四季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2)观察简单的理化现象,获取感性经验;(3)获取有关自然环境中有生命物质、无生命物质及其与人类有关的具体经验;(4)了解不同环境中某些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长过程;(5)了解周围生活中的某些科技产品及其与人们的关系。

2.3.35-6岁。(1)获取有关季节与人类、动植物、环境等关系的感性经验,形成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初步概念;(2)探索周围生活中常见的理化现象,获取有关的科学经验;(3)初步了解各种环境中的动植物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4)了解能理解的或能接触到的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科学技术产品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三、学前教育阶段自然科学教育的几点建议

3.1以国家学前儿童自然科学教学总目标为指导思想,因时制宜的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教学单元体现出季节性的变化,在体认中获得自然科学知识。例如:随着季节的变化,植物发芽、开花、结果、凋零、变色;动物冬眠、夏天退毛蜕皮、候鸟的迁徙;气候冰霜雨雪、温度变化,在自然科学教学单元设计中,可以将教学内容与这种季节性变化结合起来,让儿童体认自然科学知识。

3.2以国家学前儿童自然科学教学总目标为指导思想,因地制宜的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教学内容设计中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例如黑龙江省林区幼儿园就可以针对林区林蛙、树木以及林区特有的花卉、果实特产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如果是临海城市幼儿园则可以通过海里的动物、植物组织一些教育教学活动。

自然科学观范文第7篇

[关键词]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研究意义研究内容

在20世纪末,我国政府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项宏伟的跨世纪工程,不仅关系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而且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西部大开发,“资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论文百事通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尤为重要,而地方文献资源则是西部大开发中实现区域振兴赖以凭借的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信息支柱之一。

西部地区的自然科学地方文献是西部地区自然知识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主要载体,是地方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不论从历史角度还是从现实角度看,无论在西部地区还是在全国范围,地方文献研究和地方文献工作还主要集中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在地方文献研究领域,关于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专门性研究至今尚未有人问津,还没有真正纳入学术界的研究视野而得到普遍关注;在地方文献工作领域,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的力度、广度和深度非常有限,还没有完全纳入地方文献工作部门的重要议程而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由于我国地方文献领域对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认识和重视不够,致使其理论研究薄弱,应用研究严重滞后,从而直接影响了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深入挖掘整理和广泛开发利用。这种现象的存在,既不符合地方文献学学科建设的客观规律,也不符合区域开发建设和地方文献工作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严重制约了地方文献资源价值和功能的全面发挥。这是西部地区乃至我国地方文献资源研究和建设中的一个应该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

2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的重要意义

自然科学文献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向来为我国国家领导所重视。早在1958年8月9日,总理在北戴河接见北京大学教授邓衍林时就指出:“图书馆为科学研究服务,除编印全国性的总书目外,还要根据科学家的需要,进一步把历史文献中的科学技术等重要资料,用最新最科学的方法,系统地迅速地整理出来,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1978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的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1988年,邓小平同志又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地方文献资源是地区文化战略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纵涉古今、横跨百科的综合性地方知识宝库,地方文献资源记录和反映的内容范围非常广泛。西部地区的地方文献资源中包含有极其丰富的自然科学文献,在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重视和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研究,实现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工作与西部地区开发实际的有机对接,进而有力地推动西部地区的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是地方文献领域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1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的理论意义

2.1.1完善地方文献学的学科体系建设目前,我国地方文献学的学科建设研究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重要发展阶段。在2007年国家图书馆举办的第二届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我国著名的地方文献专家来新夏先生发表了“地方文献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演说,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他提出了地方文献学“考究文献积存,辨识学术价值,力求经世致用”的学术宗旨,认为“地方文献目前已进展到可以建设专门学科的时机”①。

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都是以其研究对象的确立和学科体系的建构为内在要素和基本特征的,其研究对象是学科体系建构的逻辑基点,规定和制约着学科体系的内涵和边界。地方文献学是一门综合性质的学科,其学科建设的基础是由人文社会科学文献和自然科学文献共同构筑的庞大知识体系。地方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各个学科的地方文献,其学科体系是由地方文献学这个主体学科和围绕这个主体学科的若干分支学科组成的学科群体。从学科构成看,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不仅是地方文献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而且是构成地方文献资源的重要一翼。从学科分化的发展趋势看,未来的“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地方文献学”,将分别是地方文献学“半分天下”的两个重要分支学科。截止目前,我国已经出版了一些地方文献专著,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韩朴编著,文津出版社,1992年)、《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金沛霖主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地方文献研究与分论》(林天蔚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中国西部地区地方文献资源论稿》(张利主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2008年,骆伟编著的《地方文献学概论》由澳门文献信息学会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以地方文献学命名的专著。但从总体看,这些著作关于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内容均不同程度地有所忽略和缺失。

忽视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研究,对地方文献学学科建设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来说,无疑是一种严重缺憾。因此,针对地方文献学学科建设的薄弱环节,重视和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不仅可以为地方文献学的学科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可以在理论上极大地丰富地方文献学的研究内容,对于完善地方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2.1.2促进地方自然科学的学术研究马克思说:“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科学具有继承性,任何科学研究必须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自然科学也概莫能外。

由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属性和研究对象不同,所以其研究方法亦有所不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一般包括哲学方法、科学实验方法、数学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等,其中,运用科学实验方法是探索自然

①来新夏地方文献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务组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萧山:内部印界奥秘和创造发明的必由之路,也是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但这并不表明自然科学研究可以忽视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利用文献资料。牛顿说过:“如果说我比卡笛尔看得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之所以被人们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正是因为他在求知和研究过程中不断借鉴和修正前人的看法,使其达到更加完善的结果。我国古往今来的诸多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也无一不是在参考利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才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和有所创新的。如我国传统的“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学萌生于原始社会,从现存最早的《黄帝内经》开始,通过几千年来历代中医学家不断地总结、借鉴和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才逐渐形成今天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诊疗特点的医学体系。

开展自然科学的学术研究,必须了解前人已有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凭借人类已掌握的各种实验和技术手段,这些主要通过研究过程中文献资料的调研和利用得以实现,其中包括研究选题调研、研究内容调研、研究方法调研、研究成果调研等。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是一个地区自然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总汇,充分利用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是了解和掌握地方自然状况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的主要途径。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研究,不论对地区自然科学史的研究,还是对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开发应用研究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2.2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的实践意义

2.2.1推动地方文献工作的全面深入发展系统深入地开展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研究,是全面提升地方文献工作水平的重要基石。众所周知,理论产生于实践,并用于指导实践。任何学科都有“学”和“术”之分,在地方文献领域,关于地方文献资源一系列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研究为“学”;关于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有关的技术工作为“术”。无“术”即无“学”,无“学”则“术”很难有突破性进展,两者相辅相成,关系密不可分。地方文献学源于地方文献工作,地方文献工作是地方文献学术研究赖以开展的基础,地方文献的学术研究则是推进地方文献工作科学有序发展的根本动力。

我国的地方文献源远流长,地方文献工作由来已久。可以说,自从地方文献产生之后,即有与地方文献相关的工作产生,但把“地方文献工作”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或作为一项专门工作来做,则为时很晚,且长期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最初明确提出开展地方文献工作是在20世纪40年代,时任广东省图书馆馆长杜定友先生和国立西北图书馆馆长刘国钧先生,他们分别于1941年和1947年明确提出了地方文献工作在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地位、作用及工作内容,从而正式开拓了我国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处女地。1957年,杜定友先生撰写了《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利用》讲稿,就地方文献的基本理论和工作内容第一次作了全面论述,为我国的地方文献工作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地方文献工作的发展,我国地方文献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可喜的研究成果,对新时期地方文献工作的不断深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应该看到,目前在地方文献领域“重文轻理”和“厚古薄今”的现象普遍存在。从研究角度看,关于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学术研究成果非常稀见,其专门性和系统性的研究还没有开展;从工作角度看,无论在经费投入,还是在搜集整理和开发利用方面,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工作在实践中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在西部大开发中,只有进一步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学术研究,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学科理论指导工作实践的作用。深入开展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不但有利于规范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业务工作,促进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挖掘整理与开发利用,而且对于推动地方文献工作全方位的深入发展,从根本上全面提高地方文献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2.2.2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明和许多重大的科学技术发明,世界上有不少创造发明的源头就在中国,这些在我国的历史典籍中都有翔实的记载,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把它称作是“绝对的金矿”。西部地区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渊薮,其地方文献中蕴藏了丰富的自然科学信息资源,包括各地自然面貌的知识记录和古代的辉煌科学成就以及近现代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

这些资源有的以专著形式出现,有的则广泛地分布和蕴涵于大量的各种类型和不同载体的地方文献之中,如书刊文献、方志文献、档案文献、文物文献、少数民族文献、网络资源等。这些文献和信息,不仅详尽地记录了从古至今西部地区各族人民进行长期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丰富实践经验和科学成就,而且客观地反映了西部地区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在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如,据《白云鄂博矿区志人物传》记载,1927年,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的发现者,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年仅28岁的丁道衡先生,随同瑞典著名地理学家斯文赫定等人赴中国大西北科学考察后写出的《绥远白云脑包铁矿报告》一文(见民国22年《地质汇报》第23号刊),在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地质调查组赴白云鄂博矿区的考察中起到了重要的导示作用,如今的白云鄂博矿区已经成为占世界稀土储量90%的大型富矿,给地方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学术研究的终极目标在于“致用”,开展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地方科学技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是西部大开发中振兴地方经济、再造秀美山川、促进社会发展值得凭借的重要信息源,对于以区域振兴、科技强省(区、市)为主要目标的西部大开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西部地区的振兴与发展主要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既有赖于引进国内外的高新科学技术,同时也有赖于通过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本土化的自然资源,实现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和研究成果与生产力的转换。因此,努力拓展地方文献资源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领域,不断加大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整合揭示和开发利用的研究力度,对于西部地区的建设与发展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3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75-文献资源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系统研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其中涉及许多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准确把握西部地区自然科学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是促进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全面深入研究的重要前提。针对西部地区与我国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和工作的历史现状,当前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应该是:

3.1总体目标

建立相对独立的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地方文献学的研究内容,促进人们对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关注,推动地方文献研究和地方文献工作从侧重人文社会科学向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者并重的方向转化。

对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基本状况及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客观的分析、总结和评介,从加强地方文献资源整体化建设的目标出发,提出建议措施,为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提供决策参考服务。

构建面向用户的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工作的知识技术体系,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从知识管理和集成角度推动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工作的深入发展,更好地为西部大开发服务。

3.2主要内容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概念、科学内涵及其价值与功能研究。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概念、科学内涵及其价值与功能是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几个基础理论问题。但业界目前关于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确切概念和具体内涵尚没有比较精确的表述,关于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独特价值与功能的研究亦未涉足。因此,应通过自然科学与地方文献概念和内涵的分析,对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概念及其内涵进行科学界定;同时,根据自然科学和地方文献资源的自身特质,结合西部大开发的实际,对其在区域振兴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的特殊价值、功能开展研究。

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特点、类型、分布研究。西部地区地域广袤、民族众多,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各具特色,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名目繁多,数量庞大,分布广泛。应围绕西部地区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从文献的记录手段和载体形态、编撰方法和出版特点、语种等不同角度,从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科技馆、方志馆、专业科研机构及其它文献收藏单位等不同层面对其特点、类型和分布状况进行深层次的解析和研究,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科学管理、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基本状况及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现状研究。西部地区在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深度、广度非常不够,与其潜在的实际价值相比差距很大。应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调研,认真梳理,对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基本状况,对前人特别是建国以来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的现状,进行历史性的分析、总结和评价,进而结合今天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发展的趋势,从宏观和微观管理角度为国家和西部地区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管理和建设提供决策性参考意见。

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数字化集成和特色化建设研究。在当代信息环境下,加快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是实现资源整合集成和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特色化建设则是充分发挥地区自然科学资源优势的必要举措。应结合西部地区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前景,针对各系统文献收藏机构特色化建设的基础和条件,开展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数字化集成和特色化建设的探索性研究。

西部大开发中用户对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需求特点研究。实现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知识价值,最大限度地支持西部大开发中各种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活动,是开展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的基本目的。用户的信息需求是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的原动力,是影响构建其管理模式、运作机制和技术路线的重要因素。应针对西部大开发中用户对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实际需求,对用户的构成、用户的需求特征、需求规律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开展研究,以真正建立面向用户的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和检索报导体系。新晨

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的管理运作机制、方法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运作机制,设计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是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在认真分析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应深入研究和探讨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业务运作机制的构建、挖掘搜集的主要途径、集成整合的技术方法、开发利用的主要手段等。

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及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研究。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及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有利于整合地方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激活资源存量、带动资源增量,形成良性互动发展,有利于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面,实现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应就如何构建西部地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和网络服务体系,如何形成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自建数字资源为特色、以资源共享为核心、以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整合和集成为主线的基础平台和共建共享运行机制开展研究。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自然科学文献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研究。少数民族文献是地方文献资源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52个民族生活在西部地区。在浩如烟海的少数民族文献中(包括汉文文献和民族文字文献),蕴藏着大量的自然科学文献资源,如天文历法、医药医学等,都是颇具特色的一笔重要宝贵财富和民族文化遗产。开展少数民族自然科学文献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现状、对策等问题研究,是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自然科学观范文第8篇

而科研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激发科技人员的研究动机,强化动机,应用激励方法激发科技人员的行为,调动科技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自然科学基金委不是一个指令性计划的行政部门,在某种意义上自然基金委与科学家是一种松散组织关系,其发挥管理作用的方式是导向和协调;对科研的管理既有宏观层次又有微观层次。其独特的性质决定了其激励机制不同与一般科研单位或其他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激励机制。

在营造自然科学基金的激励机制过程中要考虑一下几个因素:首先,要考虑基础研究的特点,鼓励大胆探索。基础研究目的是探索自然界的一般规律,具有探索性、基础性、前瞻性、系统性、创造性和国际性。基础研究的探索性是指其探索的领域是一个全新的、未知的领域,其成果属于原始创新,因而具有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研究结果一般不能被精确地预见,常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基础研究的系统性是指科学发展是一定基础上的发展,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艰苦的劳动。从历史上看,每次科学的重大突破都是许多科学家长期默默的工作和积累,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最后才取得的。基础研究的系统性决定了搞基础性研究急于求成是行不通的,稳定、长期地资助基础研究,加大对原始性创新研究的支持,是我们在科学基金项目支持中遵守的原则之一。自然科学基金委要遵照基础研究的规律,努力为科学家营造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完善科学基金的退出机制,鼓励科学科学家大胆地自由探索,从而吸引一批优秀的人才从事基础性研究。但这并不是允许有些项目负责人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认真完成,敷衍了事。所以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要区分正常的探索失败和不认真完成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种情况。对正常的探索失败,要给予正确的关注;对不认真完成的,要给予警戒。

再者,激励要有层次性。各类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运作全过程包括立项申请、评审、执行、结题验收、后期跟踪五个过程。这五个环节是环环相连的,它凝聚了五方面专家的辛勤劳动,这五方面的专家是依托单位的科研管理专家(包括依托单位的学术委员会专家)、项目负责人、通讯评审专家、会议评审专家和自然基金委工作人员。

在科学基金项目的运作过程中,五方面专家的工作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首先科研管理专家根据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申请指南、有关方针和政策组织本单位的专家申请,经本单位的学术委员会审定后报自然科学基金委;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通过科研管理专家核定有关信息,初审后提交通讯评审专家评议,待通讯评审意见汇总后组织会议评审专家进行会评;经自然科学基金委委务会审批后,下发通知;在项目的执行期间,科研管理专家按照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有关办法,保障和监督项目的执行;项目结题后,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组织同行专家对已结题的项目进行评估验收,科研管理专家协助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工作人员做好项目的跟踪。

由此看出,依托单位的科研管理专家对本单位科研人员进行组织立项、审核、申报、执行(后期管理)、结题验收、后期跟踪等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项目负责人是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执行的中心环节,他们是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执行者,直接关系着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能否顺利的完成,关系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效能;通讯评评审专家的工作是自然科学基金工作的基础;会议评审专家是在通讯评审基础上,集体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行判断、决策;而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是依托单位的科研管理专家、项目负责人、通讯评审专家、评审组专家的之间桥梁,为他们提供服务。因此要调动五方面的专家,就要针对其工作特点建立不同的激励机制,使这个有机的整体协调发展,共同推动自然科学基金事业的发展。

再者,激励机制要建立在科学家的心理特点上。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动机在于其研究成果拥有优先权和独创权,其研究成果被同行公正的评价,进而得到社会的承认。因此在许多领域,某些方法或理论以该方法或理论第一个发现的科学家名字命名的,例如牛顿运动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等。在实际工作中,自然科学基金的激励要把重点放在注重科学家得到尊重的需要和科学家自我实现得到满足的需要上。通过对科学家的奖励,既肯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和创造能力,又能激发更多的科学家从事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热情,又能吸引更多优秀的科学家和青年人才从事基础研究。

再者,要正确处理好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关系。在一定的时期,虽然物质激励是提高工作积极性很重要的一方面,但是忽视精神激励也是不行的,是片面的。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五种基本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五种需要依次是从低级到高级,阶梯式逐级上升。当低级的需要满足后,人们会产生对更高级需要。只有要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激励作用发挥得更大。在实际的操作中,可以视情况而定。如对完成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好的专家,若其项目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按一定的程序可以给予延续支持,并在我委相关媒体上给予报道;对取得突破性或显示性的成果,除我委相关媒体上给予报道外,还要在国内主要媒体上给予宣传。

再者,要完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评价体系。要对取得研究成果突出的科学家进行物质或精神激励,先决条件是公正、公平和合理地评价其研究成果。否则,对科学家群体会赞成不良的影响。目前对科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的鉴定有两个可依据的办法《: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成果管理暂行规定》。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成果具有基础研究的一般特性,具有探索性、创新性和成果被承认的滞后性,但实际操作中的困难是比较大,因为搜集众多同行的评价是一个很困难的工作。建议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建立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信息管理系统;做好科技情报工作,搜集和跟踪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充分依靠专家,发挥五方面的专家作用,定期组织专家对前期结题项目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做好成果分析。

最后,体现公平的思想,正确把握和运用激励量。公平是指激励量的分配要体现多劳多得,而不是搞平均主义;正确把握和运用激励量,就是要掌握好度和量的关系。因为公平理论的主要概念是:一个人对他所得的报酬是否满意不是只看其绝对值,而是进行纵向和横向地比较,看其相对值。即每个人都把个人所得报酬与贡献的比率同他人的比率相比较,如果比较相等,则认为公平合理,感到满意;若不相等,则影响其工作积极性。所以,能否正确控制激励量的大小,关系到激励的正负作用。激励量过大或过小,不仅不能奏效,相反还起反作用。如果物质激励搞平均主义,不该多奖的多奖,不该少奖的少奖,就会使激励的效能下降;对精神激励搞平均主义,不该表扬而表扬,不该批评的而批评,反而其到相反的作用。因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竞争心理,一旦意识到不公平,工作积极性会随之下降。所以激励量公平分配,有利于促进效率地提高,相反,效率下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