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自然科学观范文

自然科学观范文

自然科学观

自然科学观范文第1篇

全世界著名的奥地利管理学专家彼得•费迪南德•杜拉克说:“管理学及其在实践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是他们现在都包含着人们的精神和创新。”在时代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因循守旧的管理必然会阻碍着自然科学部的发展,要想让它更加生动、深入地服务大众,首先就必须在管理上下功夫,创新思想、制度、管理方式,这是管理的本质所在。

(1)思想创新是根本。21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上的知识量、信息量迅速增长,这些都对自然科学部的教育服务理念、服务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创新思想、创新管理理念,打破管理常规,促进管理工作的变革与更新,才能打造出高水平的管理。近两年,自然科学部树立了“抓管理、让制度建设成为有力抓手;抓创新、从馆舍之间走向大千世界;抓服务、以真诚奉献赢得百姓称赞”的管理思路,从而为自然科学部的创新发展夯实了基础。

(2)制度创新是保证。一切优良的管理都离不开健全的制度,国内外管理成功的经验表明:决定社会发展竞争优势的是人才和科技的力量,而实现两者优势必然要靠创新的制度去保证。自然科学部想谋求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对传统的管理制度进行了扬弃,通过改革与创新,建立了一套崭新的运行管理制度,如重新制定《福建博物院自然科学部工作职责》《自然标本库房管理制度》《自然科学部藏品出入库规定》《福建博物院自然标本收藏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为自然科学部的管理创新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证。

(3)方式创新是必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自然科学部顺应形势,改革固有的体制,开拓思路,创新管理方式,营造一种健康有序、和谐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环境。因此,管理方式创新是自然科学部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

2.展览创新是自然科学部发展的基础

时代的进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对自然科学部的科学普及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以创新的精神不断推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展览,加大科普宣传力度。

(1)在传统展览展示上创新。自然科学部现有展厅面积近3000平方米,展示馆藏标本1452件,它作为福建博物院观众人数最多的展馆,拥有传统的基本陈列《恐龙世界》《海洋动物》《动物万象》等,已成为经典展示,在展区内必不可少。但是经过多年的展示后,一分观众反映展厅已趋于落后、陈旧,参观起来比较乏味,很难激发观众热情一而再、再而三地前往观看。自然科学部已着手改造准备,考虑用优美动听的语音和音乐、形象生动的图像演示、变化多端的光线等现代化的科学手段加入展示,使之形式丰富,内容生动,独具特色,突出展示福建特有的山海资源,从而大大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学习兴趣。

(2)在捕捉社会热点展示上创新。新的形势要求自然科学部应该注重与时代的结合,注重用新的形式将热点问题迅速转化为公众易于接受的科普展览。如,党的十八大中提出:“必须树立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中国。”按照这一要求,自然科学部从馆藏近万件的自然标本中挑选出62件珍稀动物标本,创新性地举办了《共同家园─福建博物院院藏动物珍稀标本展》展览,让更多的公众通过这一鲜活的教育窗口,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共同家园的行动中去,给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前沿热点的平台,受到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好评。

(3)在宣传展示方式上创新。每年“爱鸟周”期间,自然科学部都开展“爱鸟周标本进校园活动”,从馆藏标本中选取自然标本,配合图版、讲解、竞猜、讲座、征文等活动创新性进行展示,让普通公众有机会在身边近距离地参观,从而大大提升了自然科学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也是自然科学部自身的最好宣传。目前,共走进18所中小学校,包括福州市聋哑学校,受益人数2万余人。

3.服务创新是自然科学部发展的保障

自然科学部为追求最佳社会效益,改变传统的服务理念,转“等观众来”为“请观众来”、“等观众上门”为“到观众中去”,创新思维、创新服务方法,创新开展新颖独特、形式多样的科普服务。这是自然科学部展示宣传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向公众传播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有效手段。(1)利用节假日、纪念日开展活动。如每逢世界湿地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及福建省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都请福州社区居民或福州市区学校学生到自然科学部,举办“自然知识有奖竞赛”、“生态知识抢答”等活动。

(2)根据少年儿童特点开展活动。如组织“小讲解员兴趣班”“亲子家园”“科普小讲堂”等活动,建立了青少年科普队伍,通过组织丰富的科普活动向青少年普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培养探索科学奥秘精神、提升社会实践能力。这些新颖独特的、极具创造力的服务活动方式给自然科学部带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提升了自然科学部的文化品位和吸引力。

(3)开展“博物馆之友”活动。为更好地加大宣传,增加受众群体,自然科学部注重推陈出新,走多渠道、多样化的道路。如,经常组织福州市民开展联谊与互动,请馆内专家举办讲座,直接面向观众进行交流。

(4)结合“双百活动”开展活动。从2010年开始,福建博物院开展“文物在我身边----福建文博进校园、进社区”双百活动,自然科学部结合“双百活动”开展系列活动,不定期组织各种“体验传统享受文化”系列活动,如:为社区家庭举办的“花香寄语”——感恩节亲子插花活动,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让参与的家庭在快乐的活动中学到了植物知识;端午节期间,邀请在榕的台湾家庭,为他们专场举办包粽子活动,活动过程中向家长和孩子们介绍端午节的由来,粽叶的形状、生长地点、生长习性,糯米的别称、生长环境、成长季节和过程等等。

由于自然科学部创新举措的带动,福州公众产生旺盛的文化需求,主动参与自然科学部的文化建设,享受它的文化生活。国庆节、春节日参观量逾1万人次,2011年,到自然科学部参观的人数创下历史上的最高值51.34万人,比2010年增长179%,比免费开放之前提高了476%;2012年再攀新高,参观人数达到59.84万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时代呼唤创新,创新是发展的灵魂。作为综合馆福建博物院内的自然科学部,它的可持续发展更需要创新。

自然科学观范文第2篇

同行评议有诸如公正性等许多优点,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在支持非共识项目方面,而非共识项目又往往孕育着原始创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的有关规定“基金管理机构不得以与评审专家有不同的学术观点为由否定专家的评审意见、对评审专家的学术判断有不同意见,不得作为提出复审请求的理由”却在保护评议人的权威性的同时也强化了同行评议在筛选非共识项目上固有的不足。尽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规定“对通讯评审中多数评审专家认为不应当予以资助,但创新性强的基金资助项目申请,经两名参加会议评审的评审专家署名推荐,可以进行会议评审”,但由于会议评审专家在短短几天之内就要评审完为数不少的项目,且经同行评议一致或大部分同意资助的项目就大大多余拟资助的项目数,如果说是亲朋好友师生同学的项目(这也是同行评议难免的另两个不足——“熟人关系网、熟人好办事”和马太效应)或是作为同行评议认曾评议过的项目会议评审专家可能专门留意外,其他人的项目评审专家会去主动执行这一规定吗?就是会也可能是“大海捞针”工作量很大。因此,我们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在综合同行评议意见过程中,当某项目出现两种相反的非共识意见时将两种意见转交给另一较优秀的同行来评判,或者由基金委的工作人员在会议评审时统一列出非共识项目,由会议评审专家作出评判。

2根据学科特点,增加数学学科投入和适当改善项目经费支出预算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各学科的发展离不开数学,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由于数学研究很少能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直接相关,在我国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少数部门资助数学研究外,许多国务院部门和地方政府就根本不资助数学研究。近几年来我国数学研究人数不断增加,虽然国家基金委数学学科经费随着国家基金经费总数的增加而有所增加,但别的学科在国家基金委以外的部门能获得的经费这近年也在不断增加,增加数学学科的经费是我国数学研究发展的必然。另外,数学研究不同于其它实验科学的研究,对实验仪器的依赖不强,但是国内外合作却非常重要,这也基本上是一种趋势。要开展有效的合作就需要适时聘请一些国外非常活跃的专家来华共同讨论、研究,然而很多国外专家会因来华而失去他们在本国的部分工资收入,如不能给他们提供适当的工资报酬,他们一般不会接受邀请或者来了时间也是很短,起不到实质性合作效果。因此,我们建议对于数学研究项目在经费预算中允许开支聘请国外专家的工资。

3完善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Internet-baseScienceInformationSystem)是被公认的国内开发最早、功能最完善、运行最稳定的科技计划管理系统,它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不断改进,从起初的专为科研管理部门进行项目管理的单机版软件发展成基于互联网适用于基金管理机构、依托单位、申请人(项目负责人)、同行专家的涵盖科学基金各个层面的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随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的颁布实施,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一方面促进着科学基金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断在技术上升级换代,在功能上更加严密以适应科学基金事业的发展。

3.1增强依托单位对申请项目的超项功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规定了不予受理申请的理由之一是“申请人申请基金资助项目超过基金管理机构规定的数量的”。例如,2012年集中接收的170792项申请中,有5141项被初筛,其中大量是因为申请超项。申请项目因超项而被初筛,一方面对申请人无效劳动感到惋惜;另一方面确认结果也增加了国家基金委的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如果这些超项项目在未正式向国家基金委提交前就能在依托单位接受就可避免上述问题。目前,ISIS系统对依托单位提供了本单位的申请和受资助数据,然而并未提供本单位人员参与外单位的申请和受资助数据,这就使得依托单位利用ISIS系统对申请项目进行时有遗漏,结果不准确。为此,我们建议ISIS系统对依托单位提供其研究人员参与外单位的申请和受资助数据,增强依托单位对申请项目的超项功能。

自然科学观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普;博物馆;平台建设

首个西藏科技之窗的建成运营影响巨大,区内外各相关单位、团体、个人纷纷表示希望到此一览雪域高原之窗。在有限的时间里,参观公众通过微信、网络、电话等多媒体信息平台将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开馆盛况传播至世界各地,并得到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在筹备建设之初各项基础工作扎实,尤其是在内容结构上和组织形式上都凸显出西藏民族特色与现代艺术表现手法的交织融合这一亮点,进一步提升了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作为西藏自治区宣传科学文化、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窗口作用,对加强西藏科普平台建设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背景和基础

1.1历史沿革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科普平台的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基础工程,程序严谨、专业性高、涉及面广是建设中的难点,除了有自己内在的客观规律外,还需要有资金、展品、时间保障,国际上建设一个这样的科技类博物馆,从公众需求量分析、市场调查研究、相关资料整理、展陈品分类选择、筹集资金,到脚本策划、载体设计、展示空间规划、展项制作、布展安装等往往需要十年时间甚至更久。而西藏在这些方面不仅没有基础,技术力量也很薄弱。面对这些难题,筹备之初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在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缺乏、工作人员少的特殊情况下,克服多重困难,积极组织人力、物力,充分发挥科技的资源优势,邀请国内外院士专家专题咨询、建言献策,努力使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筹备工作向前稳步推进。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于2008年正式成立筹建管理组织,2012年2月正式开工建设,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制定相关规章制度,通过实施专业化管理,形成分工协作、各负其责、统筹协调的工作、协调、决策三级会商机制,在施工现场形成业主代表、管理公司、工程监理三方协同的工作机制,共同解决施工各个阶段日常技术施工难点。在工程规范管理过程中,对质量、安全、进度、投资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控制,确保了工程顺利完工。

1.2建成运营经过多方共同努力,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于2015年10月开馆试运营,试运营期间主要承担了接待社会各界人士免费参观的任务。截止2017年12月,接待国家相关单位和领导、内地、西藏相关单位、军队、学校团体近120个,参观群众累计超过10万人次。通过随机抽样调查(以2015年10月1日至10日开馆试运营数据为例),其中青少年参观人数约占总参观人数的48%.日接待观众最高纪录近3197人次,平均每日接待观众量超过1500余人次,这样的参观效果,远远超过了预期。针对开馆试运营期间整体运营情况分析,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在运营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1.2.1人员流量情况。根据整体观众流量分析,青少年相对主要集中在科技馆、4D影院、球幕影院、互动展项等区域,其他展厅观众流速相对较快。由于服务人员不足和基础设施、商业区域暂未完善,观众服务区和休息区内流量较少。1.2.2人流高峰时间。主要集中在12∶30至14∶00左右,节假日和旅游旺季人员出现高峰。由于许多观众获得试运行开馆的信息较晚,加之试运行时间有限,大量群团组织参观体验在后期才凸显。1.2.3游客的兴趣喜好分析。中青年主要驻足观看自然馆、科技馆各类标本及场景景观情况,青少年主要集中科技乐园及球幕、4D影院参与互动环节,个别行业领域出现专业人员重点进行兴趣性探讨交流。通过数据来看,后期展陈内容开发潜力和空间较大。1.2.4工作人员投入、设备运行情况。试运营期间投入工作人员共计105人,包括西藏大学讲解人员31人、筹备人员24人、各施工单位25人、保安保洁人员25人。场馆所有设备(水、电、展厅设备等)运行正常,无重大事故发生。科技馆展品有部分损坏,主要是互动设施设备配件、模型等有部分损坏,影院播放设备因观众需求强烈连续播放时间较长曾出现投影仪故障,但很快得到解决。

1.3科普平台运营理念探索1.3.1理念宗旨。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始终坚持面向公众、服务社会的办馆宗旨,以扩大科技文化交流、展示科学技术成果、营造科技创新氛围为着眼点着力点,以增强展览教育能力、提高服务质量水平为出发点落脚点,在大家的摸索和思考下,以确保整体安全运营为目标,按时逐项开展工作,开馆期间在观众咨询台、展厅设立各类观众意见箱,并收到了大量的宝贵意见。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还坚持每天注意观察和了解运行情况,每天进行汇总分析,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和建议,并对观众结构和需求情况进行分类、评判等。1.3.2精心策划系列青少年科普活动。开展“红领巾手拉手送温暖”以少先队活动课,小朋友们通过自我介绍、交流各民族新年民俗、才艺表演和互动小游戏等结成了一对一手拉手小伙伴。开展“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五一”国际劳动节科普教育活动,通过设立“小科学达人”,制作“五谷杂粮”标本、组装“排障机器人”和“爆炸实验室”等科学实验,让孩子们感受了科学知识的无穷魅力。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还通过馆校结合、“三区”人才计划、科技进社区等多种形式经常性深入基层开展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和贴近群众生活实际的科普活动。选派精干力量深入基层,在林芝市、那曲市等地多次开展科学表演及VR设备体验活动,深受当地群众和师生们的喜爱,特别是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启迪了孩子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孩子们懂科学用科学的学习能力。通过系列活动潜移默化的熏陶了青少年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科学的高尚情操。1.3.3建立健全正常运营管理模式。根据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实际情况,结合区内外科技类博物馆管理运营模式,聘请专业化物业管理公司、设备维修维护公司等进行全面开放运营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场馆内外服务、管理工作需求,进行详细的岗位分析,采取“编制内人员+物业管理人员+社会聘用”模式组建一支专业化、服务化的运营队伍,同时制定全面有效的管理制度,不断充实了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管理运营理念。1.3.4加强业务能力培训。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注重提高人员的专业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在运营期间,分批次派遣干部职工分赴内地围绕管理干部能力提升、讲解能力提升、展陈专业技能提升、活动专业技能策划等开展再学习、再教育,派遣展教一线人员参加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并到全国决赛现场观摩学习,积极参加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组织的交流活动,这些举措增强了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与内地场馆学习交流经验。在运营特殊时期,考虑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工作任务重、人员紧缺的实际,采取分批次、分岗位到内地博物馆挂职锻炼、重点学习等合理有效的方式,对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技能培训,并初步建立了科学合理的人员培训机制。

2新形势下科普平台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1西藏科普平台建设的机遇西藏自治区科学普及水平和公众科学文化素养还不能完全满足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的需要,科普工作服务西藏自治区科技创新的工作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提升科普建设的工作平台和载体、方式方法还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2015年西藏自治区具备科学文化素养的公众比例为1.93%,与全国具备科学文化素养的公众比例6.20%存在相当大的努力空间;科普的展示内容和科普的表现形式相对单一和缺乏;科普平台的信息化建设远远落后于全国科普平台信息化发展进程,已经不能满足西藏自治区的公众文化生活需求;特别是,西藏自治区在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有效改善科普平台设施建设条件,培养全社会主动参与科普宣传、学习科学知识的社会氛围责任重大。

2.2科普平台建设工作持续推进面对新的挑战、新的任务、新的要求,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锐意进取、主动作为、主动承担,在运营管理、展览教育、科技交流合作等方面边学习、边探索、边借鉴,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开展一批富有成效、反响强烈的科普教育活动,使自然科学博物馆影响力和知名度也得到进一步传播,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的科普平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科普宣传作用进一步显现。

3加强科普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

3.1深度利用现有科普传播平台,扩大公众影响力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将以现有的工作基础为契机,科学利用已有的实验室、临时展厅等资源,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术交流研讨、科普教育活动、各类学习培训等相关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展陈项目提升全面梳理,对藏文、图版、实物陈列、说明牌内容、展陈电子导览、多媒体、灯光等设备进一步进行了修改、调试、维护、保养。同时,通过增加科技展项、互动展项、艺术品等内容,进一步丰富展览手段、深化内容表现学术探讨形式、增加民族元素内涵、提升展陈整体效果。实施展陈现有展项提升工程,更好的发挥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在快速传播、科学知识传授方面的的平台作用,让公众更好的走近科学、理解科学[1]。打造更为精彩的科普教育和展示科技成就的重要窗口。

3.2打造青少年科普教育平台,拓展科普内涵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要面向青少年群体,研究更多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科学趣味知识,开发标准化、程式化、一体化的科普教育方案,加强与区内中小学校协同配合,制订符合西藏民族文化特色的面向全区青少年的科学教育方案。特别是紧密围绕中小学日常学习、生活的所见所闻,深度挖掘民族语言、风俗等特点,科学开发实验课程,通过青少年的亲手实践,让更多的青少年能够明白、理解生活中的自然规律和基本现象,达到科学普及的目的。

3.3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促进科普资源共享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要与内地科技类博物馆积极有效对接、协同配合,充分有效利用内地丰富的科技资源,助推西藏科技创新和科普宣传纵深发展,建立常态化内地科技资料引入渠道,整合内地科技创新、科普宣传的特色资源,从而有力支撑西藏科技创新发展。特别是要进一步强化合作共赢的思维意识,选派出展览教育人员赴各类科技场馆开展交流学习,努力形成科普平台建设的合力。

4总结

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要建设具有影响力的科普平台。一是要形成各部门联动机制,依托自治区相关部门配合,进一步加强统筹科普资源的宣传,通力合作、共同组织、共同实施。依靠自治区各部门和地方单位对科普活动要给予大力支持和深度对接,探索科普平台与社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与教育部门、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二是营造崇尚科技创新的氛围,干部、群众、学生广泛参与科普平台建设是我们推进工作的根本性任务,要吸纳更多具有代表性的社会人士、旅游团体、科研院所、教育机构、企业、专业人士、基层群众、广泛参与,这对于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科普平台建设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三是深入推进与国内外自然科学博物馆的交流,通过考察学习及挂职锻炼,培养出本土的博物馆研究人才及团队。

参考文献

自然科学观范文第4篇

人本管理是一种现代管理思想,强调管理必须以人为核心,以做好人的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目标[1]。人本管理的内涵包括:人本管理在思想上强调人性需要的满足,以达成人性需要的满足为管理目的,尊重每一个人;人本管理注重管理者自身修养的提高,要求管理者以人为本,以礼待人,通过以身作则来影响被管理者,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人本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强调关心、理解和尊重他人,在尊重个人的基础上,凝聚人心人力;人本管理的方法注重通过教育和引导来达到管理的目的,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挖掘人的潜能。人本管理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是现代组织机构管理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组织机构发展的内在动力。

2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管理的特点

要将人本管理理念真正落实到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简称“科研机构”)的管理中,首先要对科研机构管理中特定的“人”进行准确定位,把握其特点。

2.1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的特点。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简称“科研人员”)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他们所从事科研工作属于创造性劳动,更多地追求自主性,要求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在工作场所、工作时间安排上不愿受过多的束缚;他们更多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更广的个人发展空间,并希望得到组织的认可和尊重;他们追求自身发展,对知识的更新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迫切需求,对进一步深造学习、进修培训表现出强烈的愿望;他们关注自身所处的工作环境,当发现环境不适合自己的发展,很可能会另谋出路,有较强的流动意愿;他们的工作过程具有复杂性和不可控特点,过程监控、过程考核难度较大。

2.2科研机构管理者的特点。科研机构管理者一般都是本专业的学术专家,在成为领导前也都是科研人员的一份子,对科研人员在专业素养、心理需求、价值观念及工作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感同身受,但由于缺乏管理学专业背景,在管理过程中往往不能充分发挥管理的激励作用,不能与时俱进地进行管理模式的改革,导致科研人员在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上与科研机构相对保守的管理模式之间产生矛盾。

2.3科研机构基层管理人员的特点。科研机构基层管理人员(包括科研辅助人员)普遍没有系统的管理专业背景,没有接收过相关的岗前培训,在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上也鲜有深入探索,管理水平一般,创新意识不足;他们普遍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重视,工作任务繁杂,也得不到系统的培训,奖励竞争机制不健全,导致人员流动频繁,队伍不稳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机构的总体发展。

3人本管理理念在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管理中的应用建议

人本管理是高校管理的核心,自然科学研究机构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人本管理是必要途径。科研机构领导需要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人本理念,把尊重和关爱科研人员的人本管理落在实处,推动科研机构管理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化。3.1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人本管理是尊重和关爱人,不是无约束的迁就,其根本落脚点是有序的规章,科研机构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机构管理的核心内容,广泛听取建议和意见,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在岗位责任制、人员流动机制、科研竞争机制等方面严格执行公平、公正、公开性原则。在制度保证的基础上,高效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管理工作,拓宽精细化管理覆盖面,将人本管理纳入互联网+时代。

3.2提高领导管理艺术。要发挥制度的最佳效用,决策者需要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科研机构管理者需加强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沟通、执行和决策等能力,注重人本管理理念的熏陶,加强沟通艺术。在此过程中,促进关系型心理契约的确立、树立人员的主人翁意识是领导艺术的重要环节。良好的领导沟通能增强科研机构群体凝聚力、能协调成员的思想和行动、是协调科研机构内部关系的重要环节、是激励成员的一种重要手段。

3.3重视不同人员的培养。科研人员普遍具有高学历,但高学历并不代表高能力,且现代信息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能力要求扎实全面;科研管理的信息化、高效化也呼唤着基层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提升。科研机构在用人的同时也要养人,需有计划地组织业务培训,多层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重视不同岗位人员的深造,全面提升各类人员的专业水平、知识结构和综合素养,组建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懂技术、善管理、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稳定的团队。科研机构的发展需要学术造诣深、治学严谨、富有创新精神和科学管理能力的高级人才作为学术带头人,有计划的培养和选拔学术带头人在科研机构管理中尤为重要。

3.4完善职业发展规划管理。科研机构在整体发展规划的同时要充分了解成员的个人需求和发展意愿,为其成员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协助成员将个人的职业发展计划与组织发展规划紧密结合起来,达到组织人力资本需求与个人需求之间的平衡[3],使之拧成一股劲向一个方向发力。以专业化、职业化标准推动基层管理队伍建设,提升基层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鼓励其加入科研团队中为科研工作的高效高质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3.5实施有效的考评激励手段。科研工作不是短期内出成果的,因此摈弃原有的年度成果考评方式,以期间考评与年度考评相结合的模式更为合理。对于基层管理人员的考评也需要针对性地建立量化的指标体系,扩大评价的参与面,提高互评的频率,及时改进不足。此外适时采取负激励措施,实行岗位责任制与岗位流动并存,对严重影响组织整体发展的行为推行淘汰机制,给人以一定的危机感,促进成员自我提升。

自然科学观范文第5篇

[关键词]马克思;人与自然;感性对象性活动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已经能够从自然中独立出来,不仅认识人自己,也开始认识自然。这就是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这一转向标志着主客关系的确立。自然不再自带光环,自然被祛魅化之后,人的理性被推到了上帝的位置。随着人类征服自然的深入,人类理性被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无人身”的精神实体,与其相对应的是独立的物质实体,现实的人与现实的自然界被抽象为自我意识与实体之间的关系。近代哲学家看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抽象对立,试图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这里的问题是:只要不能突破近代哲学的思维方式,那么,无论提出多少种解决方案,也始终只会在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框架内兜圈子,而无法实现两者的真正统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深入到现代社会的本质之中,找到了支配现代社会的意识形态及其基本架构,从而完成了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转换,哲学能够面向事情本身,人与自然的关系得以真实地展现。

一、近代哲学自然观的主要特点

经过启蒙的洗礼,近代哲学表现出了对自然的充分尊重,无论是唯理论还是经验论都强调了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两者不同在于认识方法的不同。经验论者重视感觉经验,强调认识起源于感性世界;唯理论者重视演绎推理,强调以清楚明白的观念为逻辑演绎的起点。这两种倾向一直交织在一起。在前期,经验论占上风,如培根强调科学试验,自然在他那里散发出“诗意的感性的光辉”,培根还研究了物质的运动形式,认为形式与物质不可分,形式就是物质的运动规律。他崇尚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把自然界归结为单一的物质性。随后的霍布斯把自然界看成是唯一真实的存在,整个自然界都在做着简单的机械运动,整个世界就是一部大机器,人就是小机器,就连因果关系也遵循着机械运动的法则,人们之间、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只不过是一连串机械运动的结果。洛克开始注意到了心灵的作用,他的“两种性质”说“两种观念”说和“两种本质”说,摇摆于感性与理性之间。斯宾诺莎试图以实体论来解决笛卡尔身心二元说的矛盾。他认为整个宇宙只有一个实体,那就是自然界。自然界具有多种属性,而人们只能认识其中的思维和广延这两种属性,样式作为体现着实体属性的个别事物表征着实体。这样,实体其实被架空了,并不是真实的存在,而只具有形式上的抽象统一性。到了莱布尼茨这里,唯理论开始占上风,莱布尼茨以单子论来解释万物的联系与变化。这里的单子不是物质性实体而是精神性实体,它是自然的真正原子。整个世界是由不同知觉程度的单子联结起来的。这样,莱布尼茨就超出了唯物论的短见,用积极的、能动的原则来抵抗消极的、物质的原则。贝克莱将经验论贯彻到底,提出“物就是感觉的符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将外在世界缩小到感觉经验的范围之内。休谟更是将感觉经验限制在知觉的范围之内,凡是知觉不到的东西,我们就没有理由承认它的存在。我们没有外界世界的观念,因为我们知觉不到它,这样,休谟就走向了彻底的怀疑论,他甚至把客观世界的因果联系也归结为人们本能的习惯联想。这样,经验论发展到休谟那里已经走不下去了,知识的大厦摇摇欲坠。之后的法国唯物主义者进一步发展了机械唯物主义,提出了自然神论。伏尔泰批判唯心主义和怀疑论,认为外部物质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但他认为自然界凭自身不能运动,要有一个最初的推动者,这个最初的推动者就是上帝。孟德斯鸠用“法”来替换“神”,主张用“法”来主宰自然。这个“法”就是万事万物之间必然的联系,一种确定不移的关系。卢梭肯定了外部自然的存在,但他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他认为物质有两种运动,一种是有生命的物体,它运动的原因来自于生命内部;而另一种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它的运动需要有一个外部的推动力,那就是上帝。拉美利特坚持彻底的机械唯物论和无神论,用力学规律来解释一切运动现象。他提出“人是机器”的论断,把人的大脑思维活动看成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自然。可见,在法国唯物主义那里,自然是不能动的惰性物质,这样的自然无法与人统一起来。旧唯物主义由于仅仅抓住了感性、感觉,因此他们对自然的理解只能是直观的、机械的、僵硬的,这种自然观是敌视人的,从而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划出了一道明显的鸿沟,这一分裂的解决是经由康德、黑格尔,最终由马克思来完成的。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历史目的论的批判继承

近代认识论的困境促使康德反思人的认识能力问题,他发起了认识领域的哥白尼革命,提出先天综合判断,认为人能够认识现象界,但却无法认识现象背后的物自体,人与自然仍然是分裂的。黑格尔以思辨的形式统一了人与自然,他关于自然界的双重眼光、他的辩证逻辑的方法、他的历史观直接启发了马克思。正是因为早已有了这个“合理内核”才能在遭遇到费尔巴哈的“基本内核”时将两者完美地统一起来。首先,黑格尔用“主体即实体”这个命题实现了近代哲学一直以来就想解决的“思维与存在同一”的命题。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归功于黑格尔对“实体”的理解。黑格尔把实体同时理解为主体,就是说,他把思维属性纳入对实体的理解当中。他认为,思想是包含着现实内容的思想,哲学就是思想中的时代。黑格尔一方面认为,自然界与人相比是僵死的、无生气的,正所谓“太阳底下无新事”;但另一方面,黑格尔又认为,看似僵死的外表下,自然其实蕴含着一种向上的力量,“僵硬冰冷的石头会呼喊起来,使自己超生为精神”[1]。邓晓芒教授指出:“把精神的属性考虑在物质固有的各种丰富特性中,而不是把它还原为物质的某种单一属性,这不是唯心主义,而正是唯物主义。”[2]这个思维的属性远远高于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因为生命从本质上说还从属于自然。由于有了思维,自然物质就不再是僵死的物质,而能通过否定自己而实现自己的本性,成为一个有目的性的存在。亚氏也认为自然界本身有一种目的,正是这种目的,这种规定,使得自然在运动中能够保持自身,促成自身,与自身同一,成为自身想要成为的东西。而自然的这样一种目的又是一种内在目的,它不是为了外在的需要而设定,而是为了自身的目的而设定。黑格尔将这一目的发展为绝对理念的善的目的理论,正因为现象界有恶的存在,所以绝对理念才能不断地扬弃现象界的恶而返回到善的规定性当中去。而自然界发展变化的根源也可以到绝对精神中去寻找。精神是自然的本质,而自然中的概念就是精神的复本,概念之间的相互推演,相互转化,就表现为自然界的运动发展变化过程。自然界的发展一直追寻着自由精神的内在目的,精神通过对自身的否定,扬弃掉自己的物质外壳,又重新返回到精神的本质之中。其次,黑格尔认为“自然向人的生成”并不是自然与人的直接同一,而是经过了一个痛苦的、艰难的、否定的过程,是亦步亦趋地完成的。正如人从婴儿长到成人要经历无数艰难曲折一样,自然发展到人也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黑格尔的否定的辩证法思想。马克思指出:“在黑格尔的体系中有三个因素:斯宾诺莎的实体,费希特的自我意识以及前两个因素在黑格尔那里的必然的矛盾的统一,即绝对精神。第一个因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脱离人的自然。第二个因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脱离自然的精神。第三个因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以上两个因素的统一,即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3]这样,马克思就揭开了绝对精神的神秘面纱,它无非代表着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人与自然统一的基础被重新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但这一现实又不同于费尔巴哈的“现实”,它不是感性的现实,而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这样,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就结合起来了,人与自然也真正地统一起来了,统一于一个新的宇宙观即共产主义之中。马克思指出,彻底的自然主义是应当包括人这个自然物存在物的,而这样的自然主义就是人本主义,历史本身就是自然史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中的一个现实部分。

三、马克思对费尔巴哈自然观的批判继承

费尔巴哈以“感性”来对抗“绝对精神”,把“绝对精神”归结为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费尔巴哈找到了理解人与自然现实的关系的真正起点。他看到近代哲学对人与自然的抽象对立,他诉诸于感性直观,这里的直观即生命直观,是向着前理性、前概念、前逻辑的生活世界回归的第一步,因此这一感性直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费尔巴哈指出:“感性的、个别的存在的实在性,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用我们的鲜血来打图章担保的真理。”[4]感性直观无疑是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的第一步,但仅凭直观而无力击破理智的形而上学所建立起来的巩固壁垒。自然在费氏那里仍然是一个始终如一的纯粹自然,人与自然仍然是没有内在关联、彼此分离的两个对立实体。这里的问题在于,费尔巴哈不了解黑格尔否定的辩证法所蕴含的批判力量。对活动原则的不了解,使他没有能够看到劳动在自然界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费尔巴哈的思维方式是离开人、离开实践、离开历史,把自然界作为外在于人及其历史实践的单纯直观的对象,而马克思深刻地意识到了自然的历史性,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相互制约。正是由于他在看待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直观性,他没有找到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钥匙,也没有看到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主观能动性。费尔巴哈看到了感性自然丰富的多样性,但他的感性直观不能使他看到人与自然之间内在的相互转化与联系。但正像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费尔巴哈仅仅把理论活动看成是人的真正的活动,而对于实践,仅是从其卑污的犹太人谋利活动的角度去理解。他更多地谈论自然而较少地关注政治,并把人的本质也理解为意志、理性和爱。这样,他以感性对象性原则所开辟出来的现实的人及现实的自然界又重新回到了原点。马克思说:“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5]这就是说,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尽管看到了人的感性,但也仅仅局限于直观,因此在他眼中的外在对象也只能是静止的、不动的,没有互相内在联系的“抽象物”。马克思认为自然不是直观的对象而是实践的对象,马克思把费尔巴哈感性直观的原则发展为感性对象性活动原则,并将这一原则贯穿到对自然、社会和历史的理解当中,从而在根基处瓦解掉了以意识内在性为基础的现代形而上学,实现了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

四、马克思自然观的超越之处

马克思自然观之所以能够超越前人,就在于马克思哲学所具有的独特功能,他不仅在方法论上实现了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而且完成了一系列理论形态的变更,建构了一种新的哲学形态,即现代哲学形态。首先,马克思以哲学思维而不是以科学思维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所谓科学的思维就是一种客体的、直观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的最大缺陷就在于无法建立起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关系。因此人与自然始终是分裂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和以康德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发挥了思维的能动作用,将思维与存在联系起来,但这种联系是在意识内实现的。黑格尔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确定为精神内部自身的同一关系,绝对精神通过认识自身而确立起一个客观的世界,而这个客观的世界不是现实的世界。康德承认人先天具有认识能力,但却否认现实世界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人只能认识自己所能认识的,而不能认识自己所不能认识的。这样,他就把认识仅仅局限在主体之内而与对象无关了。马克思认为现实是有思想的是客观的精神。人就是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自身,主观辩证法也是客观辩证法。这样,马克思就建立起一种唯物辩证的认识论。这种认识方法摆脱了单纯的理论态度而要求直接面对现实的对象世界。马克思认为哲学不仅要能够解释世界而且要改变世界。当掌握着哲学的无产阶级从事着改变世界的活动时,哲学就转化为一种物质力量。人与世界通过劳动这个中介发生关系。其中劳动工具的更新代表着人类战胜自然的成就。正是在物质生产实践中人与自然建立起相互依赖的关系,并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其他的社会关系。而这种物质生产实践也提供给人类自我发展的现实可能性,人才有可能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跃迁到以自由人联合体为基础的共产主义社会之中。劳动作为人自我确证的方式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异化的,异化劳动始于现代性生产,正是现代性生产使人与自然发生异化。因此,尽管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异化的自然,但却是真实的自然、现实的自然。马克思辩证地看待历史发展过程,把人类史看作自然史的一个现实的部分,把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看成是同一门科学,而这正体现了马克思人与自然统一的思想。

其次,马克思实现了哲学存在论基础的革命性变革,直接面向事情本身,即面向感性的现存世界。近代哲学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逻辑地预设了主客体之间的分裂,基于这种预设,对象无法真正进入到本真的存在状态之中,而始终囿于意识的内在性之中,导致了理性主体对自然客体的征服和改造。马克思确立起感性活动的原则,既超越了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路向,又超越了近代的知识论路向。目的论是自从亚里士多德以来主宰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主要方式,康德也以目的论来解释人,他认为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亚氏认为人是最高目的,整个自然界都是一个有目的的系统。正因为有了人这个最高的目的,自然界才表现出一个有秩序和有规律的运动过程,才表现为一系列从低级生物到高级生物的完整的进化过程,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生物链,整个生态系统才能如此协调和有规律地运行。近代知识论寻求确定性,凡是不确定的、不符合计算原则的东西都被排除在知识之外。人作为一个未完成者也被安排在合理化程序之中。于是人的优势变成劣势,人成为单向度的人。马克思的实践哲学首先是关于现实的存在,现实的人和现实的感性世界。由于直接把人理解为感性活动,人才不会只具有形式而缺乏真正的内容。正因为人是感性的,所以自然界也是感性的,人能够以活动的方式作用于自然界,自然界才能以人的方式呈现给人,人才能在改变的环境中实际地创造对象世界。同时人又是被动的,人不是随心所欲地进行着创造活动,人是在现有的条件下进行着创造。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理论就是在对现实的回应中产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在现实生活世界之外,就在人们生活的社会之中,“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完整统一体”,人在现实的劳动中把自然变成“现实的自然界”和“人本学的自然界”,人与自然的统一就建立在以人类的尺度对自然的整合上。

再次,马克思肯定了自然界具有多重价值,不仅具有使用价值更重要的是具有审美价值。审美价值的确立对于人与自然原初关联的展露、对于人们审美境界的开启、对于人们对生命的自觉和对自由的唤醒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审美是人类终极的伦理要求,相对于功利主义来讲,审美已经不再关注外在世界而能够从生命的内部来寻求价值。人作为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本质上需要一种情感上的沟通,这种情感上的沟通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同时还有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当人面对着大自然美好而壮丽的景色,就会油然而生一种喜爱之情,审美作为一种较高级的精神活动是一种持恒的情愫,它不再受到外在的干扰而能够通过自己的心灵活动来规定自己。这是生命的一种进化,生命只有获得这样一种主观性,才能在生命内部确定自己。而生命一旦有了这样一种确信地意识,主体恒常的心境便达成了,这种心境通过反思实现出来,也就成就了主体的幸福。因此当人出于对自然审美境界的时候,人就会产生超脱于世俗的幸福之感,而这种幸福感便使人与自然处于水乳交融、和谐共生之境。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立不是像生态伦理学所主张的那样,在人与自然之间附加一种外在的道德约束就可以了,而只能是一种情感上的联系,即以人类的情感重建人与自然之间最深刻最亲密的关系。这种基于人本身丰富的感性之根所达到的是人与自然的浑然一体、交相呼应。人与自然作为生命共同体,具有天然的情感联系。自然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更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是人类精神的寓所。人以一种意向性的活动赋予存在物以价值,自然也因为有了人的关照而具有了意义。因此,摆脱现实中人与物的片面化和沉沦,就需要突破狭隘的认识论层面,进入到人的精神层面,关注个体感性生命的自由。承认自然的先天性并不是要把人从属于自然,而是要肯定自然的实在性。以往的哲学在理解自然时仅仅把自然理解为一个一般的名词、一种抽象的实体,在旧唯物主义那里,自然是一个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的物质材料,任何东西投进去都不会有积极的东西生长出来。自然审美维度的确立,使人们能够超越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马克思规定了人的三种向度,分别是历史性、现实性和可能性,正是因为人具有可能性,人才能超越一切既定的存在,实现自由联想。而自由正是在这种自由想象的审美维度中实现的。人与世界在审美境界中,超越了主客关系的对峙,重返人与自然丰富的感性之根,达到人与自然的融合。

最后,马克思不仅强调了人化自然,同时还强调了人的自然化。人化自然是人的自然化的一个必经阶段,两者并不同步。只有经过人化自然的中介,人才能实现对自己本质的真正占有,抛弃低级趣味而实现人的崇高化。人的自然化是人的最高境界,人最终要回归于自然。马克思认为自然界作为精神,本身具有一种潜在的可能性,这种潜在的可能性使得自然生成为人。自然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就人的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来看,自然界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持续不断的运动当中。运动是物质的主要特性,但这个运动不是近代哲学意义上的机械运动而是一种生命力、趋向力。在这个意义上自然界是未完成的,它始终处于不断地生成之中。综上所述,马克思是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人类一定要通过自己主体力量的对象化才能实现对自然的占有,这一阶段就是求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人类通过探索自然界的真理,增长知识,丰富才干,利用自然规律改造人类的生存环境,从而能够世世代代地延续下去。但对自然界的占有不是目的,而只是创造生活条件的过程,人最终还是要向自然回归,实现人的自然化,这一阶段就是求善的阶段。人的自然化就是重新把自然当作自己的家园和精神归宿,从情感上依赖自然,实现人的自由诗意的生存,这是后工业时代人的审美追求。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决不是与人不同的东西,自然界在本质上与人具有同一性,正像人的存在应当被理解为感性的活动一样,自然也应当被理解为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的自然本质和自然的属人本质完美地统一起来了,而这种统一也就是共产主义和人的完整性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自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1.

[2]邓晓芒.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继承了什么?[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2):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77.

[4]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李金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68.

自然科学观范文第6篇

工业文明使科技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从巫魅到祛魅的演变。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科技理性支配下,工业文明的科技价值观、方法论乃至实践过程都追求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必然导致科技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生态文明视域下,应对科技理性、价值观、方法论和实践过程进行全面反思,推动科技形态的生态化转型,发展并促成一种“亲自然”的生态化科技还魅于自然。

关键词:

生态文明;科技发展;亲自然;哲学反思

大约在500年前开始的西方近代科学革命迅速地改变了人类的技术形态。在近代科技杠杆的撬动下,人类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开启了机器大生产的工业文明时代。在工业文明的社会中,人们借助现代科技和先进工具,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了颠覆性的改变:人力得到了巨大的释放和提升,开始大肆开发、改造、征服,甚至是掠夺自然,相形之下,自然力退缩了。今天,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及其所衍生的不可持续发展的威胁,近代科技与建立在其基础上的工业文明都难辞其咎。然而,“没有科技的转向,就不可能有文明的转向”[1]。基于此,要克服环境问题,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基础性的工作就是要促进科技形态的转变,即以生态化科技引领生态文明新形态。在我国,制定科技发展战略是引导并支撑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生态化科技,需要科技发展战略的生态化转变。如何促进科技发展战略的生态化转变,则首先要探讨科技发展与自然演变的关系。

1科技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变迁

讨论科技发展与自然关系,有必要首先厘清“技术”、“科学”与“科学技术”3个概念的演变与内在关系,因为这3个概念之间既反映着科技形态的发展与演变,同时也内含着与自然的关系演变与发展。用一个简化的模式呈现3个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所反映的科技形态的演变:技术(与人类生存具有源始性关系)→科学(始于希腊人开创的“理性科学”)→科学-技术(工业文明时期受近代科学兴起影响,引起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的形态转变)。科技形态的改变意味着人与自然交换方式的改变,最终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变。

1.1前工业文明时期科技与自然的关系技术从古至今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前工业文明时期,人类主要以技术作为和自然打交道的中介,借助技术,人类改变了身体受制于自然的状态,生产方式由采集渔猎过渡到农耕畜牧,发展出能够掌握较为稳定的生活资料来源、熟练栽培植物、驯化动物的农业文明,并伴随着人口增长、对自然需求的增大。由于技术的发展水平还很有限,前工业文明时期它的运用虽打破了自然原有的生态平衡,但整体上看还是局部的、可恢复的,对自然尚不能形成伤筋动骨的破坏。而科学在前工业文明时期与技术融合的程度还比较低,二者的界限也较为明显。即便在前工业文明几千年时间里,科学的形态也不断变化———从纯逻辑思辨的理性科学演化出了基于经验论的实验科学和基于唯理论的数理科学,科学却鲜有直接参与干预自然。理性科学对形而上学的执着关注反而并不重视机械技术的发展,近代数理实验科学在工业化生产到来之前多处在实验室或纸面阶段。尽管在前工业文明时期,技术和科学都没有对自然造成大范围的生态破坏,却并不代表前工业文明的技术和科学是符合生态文明的,尤其是近代科学,它的兴起为科技结合和工业文明到来做了思想和物质上的铺垫。

1.2工业文明时期科技与自然的关系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使牛顿的力学体系和热学理论得到了技术化应用,也意味着科学和技术结合的开始,成为“科学-技术”(下文简称为“科技”),通过对自然界物质的分解、重构和再造,将科学成果不断转化为生产力,从而焕发出了帮助人类改造自然、变革自然的巨大魔力。蒸汽机在生产领域迅速而广泛地使用,使机械力开始代替了人力和畜力,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其后,近代科学武装下的科技在距今不过300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人类一步步摆脱了对自然和牲畜提供生产动力的依赖,改造自然能力空前提高,以石化燃料为动力的机器、火车、轮船将人类带入了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化社会。流水线的机器生产彻底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以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就连农业生产也同样用的是工业化的生产模式。但是,工业文明发达的生产力背后是对自然资源需求的爆炸性增长,而对生产和效率的追求使自然的生态平衡被轻易忽视———大规模地攫取作为生产原料的自然资源投入工业生产,之后又将生产废料“还”给自然。近代科技帮助人类更新了文明形态,也的确丰富了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内容,提升了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效率,带来前所未有的物质繁荣,却也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摧残,远远超出了自然的环境承载能力。可以见得,工业文明是以牺牲生态换取的。

2工业文明:科技发展导致环境问题的哲学反思

从科技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不难看出,科技的不断发展在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形态变迁的同时,也大大影响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态度和生活习惯,从而成为构建人和自然关系的重要手段与环节。近代科技追求效率和力量,这为工业文明的意识形态提供了支持。在工业文明的社会结构中,整个社会都把资本增值作为最高目标和行为准则,人类通过科学对自然的改造也不例外,人们已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现代科技的逻辑,被纳入了现在科技的“座架”之中,为获取更多资源满足人类的利益,从而加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同时也对发扬这样的科学和技术予以支持,使得其获得更多的资源[2]。

2.1人类中心主义的科技理性近代哲学使人的主体性得到彰显,成为了世界的中心和价值的唯一尺度,这也将人从自然的整体中抽离,成为宰制自然的主人;加之人类长期以来希望摆脱自然束缚的朴素愿望,必然地要求有一种服务于人类的科技理性和与之对应的科技形态。而科技发展到工业文明时期,解释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客观上也有了显著的提升,于是相互作用下衍化产生了“亲人类”的科技理性。近代科技理性奉行人类中心主义,把摆脱自然束缚、征服自然视作对人类的造福,在这种科技的理性支配下,近代科技放大了对力量和效用追求,正如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在满足人类自身利益和追求社会“进步”的旗帜下,近代科技理性对待自然的态度已从顺应变成了控制、利用和征服,探索自然的奥秘不过是为了更好地驾驭自然。

2.2科学主义的科技方法论实证科学和数理科学是近代科学的两大重要组成,机器化则是近代技术的鲜明特征。实证科学倡导经验的方法,认为了解自然需要通过观察实验,将所研究的自然物置于实验室的极端条件下进行反复刺激,以“严刑拷打”的方式逼问自然,当考察物在非自然干预下的反应以规律的方式呈现,自然的奥秘就被解开了,科学也就有了预测和控制自然的能力。数理科学的方法则是对世界进行数学化解析,通过建立了贯通几何和代数的直角坐标系,将物质和空间置于其坐标系内实现了世界的普遍数学化。同时,近代科技还推崇机械自然观,认为自然世界和人造的机器并无本质差别,世界可以像机器设备一样被拆分。近代科技的方法论即是用挤压和拆解的方法来解释和改造世界,还将其认定的研究方法扩张到了自然以外的方方面面,使得科学成了真理的代名词,科技成了解决一切问题的唯一正确方案,凡是不能被实证的或不能用数学的方式量化分析的都是非科学的,都会遭到科学的拒斥。近代科技的独尊地位停滞了其对自身的反思,就好比缺乏制动系统的车,在反自然的歧途上越滑越远。

2.3单一维度的科技价值观近代科技把自然当作一个可计算、可拆解的对象,以不断精确的尺度对其进行解构、细分和还原,使“自然本身在新的数学的指导下被理念化了”[3]。但每一次解构也都是一次对自然去质化的过程,当自然被表述成符号化的等式、模型或是部分的加总,它的整体性、内在性等其他价值维度却被遮蔽,自然的价值被缩减为只剩下物质和材料。科技消弭了自然的神秘感,“宇宙被视为一台由死物质(至少是无声无息的物质)上演的戏剧”[4]。它打消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使人改造和掠夺自然变得更加心安理得。近代科技的价值观也充满了对自然环境的挑战,往往以人工化再造改变自然环境展示自身的强大。在效率逻辑的推波助澜下,科技的适用性和自然的生态平衡常常被忽视甚至无视,导致科技对自然的侵略和破坏也是高效率的。

2.4与自然对立的科技实践近代科技在与自然互动中将自然看作可任意摆置的持存物。“在现代技术中起支配作用的解蔽乃是一种促逼,此种促逼向自然提出蛮横要求,要求自然提供本身能够被开采和贮藏的能量。”[5]932自然被科技效用化为提供满足人类需要的能源库,是被置于股掌之间的摆弄对象———“空气为着氮料的出产而被摆置,土地为着矿石而被摆置,矿石为着铀之类的材料而被摆置,铀又为着原子能而被摆置,而原子能则可以为毁灭或和平利用的目的而被释放出来。”[5]933科技的滥用也导致了人的异化。技术理性“对自然界的支配是以人与所支配的客体的异化为代价的,随着精神的物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身,甚至个人之间的关系也异化了。”[6]人被卷入科技发展进程,独立性被渐渐消解,成了科技发展特殊的能源、工具和持存物,膨胀的欲望和异化的事实使人与自然的关系陷入恶性循环。

3生态文明:实现生态拯救的科技发展之路

工业文明的科技割裂了人与自然的整体及内在联系,并在工业资本的推波助澜下导致一个反讽的结果:以对抗自然的方式满足人类利益,最终导致人类利益难以为继和人类文明不可持续。生态文明的要义与价值精髓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明视域下为实现生态拯救,需要全局性、有步骤地摒弃过去一味“求力”、“逐利”的科技发展道路,战略性地引导科技发展从观念到实践进行生态化转向,寻求可持续的生态化科技发展。

3.1树立亲自然的科技理性环境危机的教训已经证明了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并不能脱离自然独立存在。自然是内在性的领域,它按照固有的规律运行。科技并非万能,它虽能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自然、把握和利用自然的规律,却也无法改造这些规律,能够改造的实际上只是自然与人的相处方式。工业文明时期追求“改造”和“征服”的科技理性已经显露出了其不可持续的局限性,实现科技生态化转型首当其冲的是要扭转这种局限。生态文明的科技理性需要在承认并尊重自然生态整体性的前提下建构,是一种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态整体主义的亲自然理性。亲自然的科技理性倡导“倾听自然,对自然保持一种虔诚的态度,认为人类的一切真知识本质上都来源于活生生的自然,而不是来自实验室中的自然切片,不是实验室中遭到'拷打'和'拷问'的自然。”[7]正如自然的动态平衡是依靠物种的多样性来维系,亲自然的科技理性反对近代科技对“人类中心”及科学确定性的偏执追求,更注重多元性和适应性,主动放弃挑衅性的思维而以适应性取而代之,主张适应自然的科技才是可持续的、有意义的。

3.2建构亲自然的科技方法论应该承认,借助量化、分解、实验等近代科技方法的祛魅,人类摆脱了巫魅的状态,对自然的理解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因此,虽然工业化造成的严重生态恶果印证了工业文明时期科技与生态自然的不相适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因噎废食,彻底否定科技的方法和工业文明的成果,而是要在近代科技的基础上批判地探索出一种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科技方法论,“以不同的方式利用技术文明的成果,以达到人和自然的解放,和将科学精神从为剥削服务的毁灭性滥用中解放出来。”[8]科技解释自然的能力越强,未知的领域也越宽,莫测的自然能给人类和科技的发展无限的启迪。亲自然的科技方法论尊重并且认可自然,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是以自然为敌,而是以自然为师。工业文明带来的物质繁荣是由单向度的生产———消费模式缔造的,它最终必然走向自然能源的消耗殆尽,地球也将变成大垃圾厂。而生态文明的科技以“仿生态”为方法,摒弃对生产数量的刻意追求和资源的一次利用,以效仿自然的循环模式取而代之。自然是一个系统,它不能只由单一的物种构成。生态文明的科技方法论并不自恃为唯一真理,对其他科学形态和非科学的智慧表达都能以宽容的态度吸收或欣赏,人文和自然科学在生态化科技这里不仅并不对立,而且努力促成二者的有机融合。类比生态系统需要借助物种的多样性维持其平衡,生态科技也将在多样化智慧的交流和碰撞中形成对世界愈发全面的认识。

3.3引导科技价值观还魅自然工业文明的科技价值观强调科技改造自然的效率,却不幸造成了环境的迅速恶化,欠下了大笔的“生态债”,可以说片面效率逻辑的价值观是一种短视,赢得当下,输掉未来。科技、自然和人三者并非是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而是共生共荣的。生态文明的科技价值观不否认效率,但也不忽视整体,是兼顾“数量上多”和“质量上好”的价值观,通过强调整体性的和谐稳定为科技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赢得前提。生态化的科技价值观对自然是博爱的,破除普遍科技化对自然价值的抹杀。通过培养人和科技与自然万物付诸情感的平等交流还魅与自然,是一种亲人类、也亲自然的科技观。“世界的形象既不是一个有待挖掘的资源库,也不是一个避之不及的荒原,而是一个有待照料、关心、收获和爱护的大花园。”[9]作为生态系统的自然具有一种内在的秩序,它本就不应是人类征服剥削的对象,而是生命万物无私的孕育者和养育者,是人类情感的依托。“我们将不再只满足于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机械地操纵世界,而会对它怀有发自内心的爱。我们将像对待自己的至爱之人一样呵护它,使它包含在我们之中,成为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0]生态文明的科技价值观会引导科技发展也还魅自然,回归生活世界和生活技术。

3.4引导亲自然的生态化科技实践亲自然的科技实践秉承生态化的思想,在与自然的互动过程中自觉践行亲自然的科技观,进而引导科技模式朝着亲自然、生态化的方向转型。科技生态化转型并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需要着眼未来、着手当下过程。科技生态转型需要循序渐进,但这并不能成为逃避现实的借口,反倒提醒人们在科技转型的过程中更需要注重科技行为的亲自然标准,将其贯彻到生产循环的始终,实现全过程的亲自然。警惕不成熟的“所谓”生态技术埋下的未来生态隐患,例如,虽然开发风能、潮汐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减小高度依赖化石燃料带来的严重污染、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等措施确实不失为当下缓解环境危机的有效手段,但当因耗损被更换的设备不能被有效降解或人工贮藏的能源不慎泄漏,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深度和广度甚至远超工业化的生产。亲自然的生态实践也要求科技要主动作为,应主动、深入地探索能源多层次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转变资源的“高效利用”为“生态化利用”,最大化地实现全过程无污染的“真正生态化”。为让被人化的自然物能够回到有序的自然循环秩序中,生态化的科技实践还可更进一步地致力于对自然进行主动优化,要在“未来不欠自然生态债”目的的基础上尽可能偿还过去对自然的亏欠,如借助生物技术的治理,恢复因人类活动遭到破坏的河流、森林等自然景观,对可能影响整体平衡的局部环境主动介入优化,以达到科技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互利互惠的目的。

3.5促进亲自然的生态化科技形成当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已经被严重生态危机困扰,并且已经意识到生态危机的科技根源和生态文明本质上的优越性之后,我们没有理由放弃它而坐等生态破坏终将带来的毁灭,而更应该促进这种拥有“善性”的、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良性调和,对人的自由发展和诗意栖居起促进作用的生态化科技更快、更好地完成转型和普及。但这需要经历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毕竟工业文明的科技在过去的几百年里为人类社会作出过卓越贡献,而生态文明的科技还处在探索的阶段,许多并不完全成熟。科技也具有社会性,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建构。从现状上看,工业化的科技对社会的影响还未散去,表现为普遍推崇技治主义的管理思维:工程师领导、科学家决策、量化管理、数据化考核等,而社会领域这种缺乏多样性的工业科技思维正是生态科技所反对的也是生态科技出场的阻碍。促进生态化科技的形成,要先让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内心,使其成为人们的信仰和自觉的行动,并在与生态科技的互动中加深对自然和人性的理解。其次还要治理好社会环境。生态科技认为追求“整体”、“适度”、“博爱”是维持生态可持续的方法,这恰也是政治、经济等社会诸领域永葆发展活力的方法。因此,推动社会的和科技的生态化二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最后,生态化的科技有一定的自我隐匿性,犹如自然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时,其和谐之美却常被人忽视,只有当平衡被打破、环境问题出现以后,和谐的可贵才被人察觉。从这个角度说,生态化科技也如同一个“理念”,需要人类不断体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卢风.生态文明与新科技[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4):90

[2]田松.警惕科技迷信[J].读书,2012(11):101

[3]埃德蒙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7

[4]查伦斯普瑞特奈克.真实之复兴[M].张妮妮,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3-24

[5]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6]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78:24

[7]吴国盛.回归博物学[J].博览群书,2007(3):22

[8]马尔库塞.工业社会与新左派[M].任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28

[9]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马季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33

自然科学观范文第7篇

1.1项目申报过程中培养了大批科学人才1993年以来,辽宁省共有2209人累计2777人次获得了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1993年以来,辽宁省有25名院士累计48人次获得了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2003年至2012年,共有院士35人次获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1993年至2002年(13人次)的2.7倍。在中科院属高端人才③中,共有106位学者先后获得251项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其中18人21次获得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占中科院属各类高端人才总数的17%。

1.2科技产出成果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2001~2011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部级和省级科技进步奖共61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25项,省级科技进步奖591项,分别占全省获奖总量的4.1%、95.9%。“十一五”期间获得国家、省级科技奖励能力显著提高,分别获得部级奖励15项,省级奖励283项,与“十五”期间相比,分别增加了5项和23项。

2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基础研究认识存在误区当前我国地方科技管理部门,虽然提高了对以自然科学基金为主要代表的基础研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但还是普遍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不能全面认识基础研究的社会功能,缺乏对基础研究厚积薄发特点的深刻认识,在科技投入上存在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倾向。

2.2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目前,辽宁省没有针对自然科学基金出台过管理办法,2005制定的《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已远不能适应当前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需要;基金资助项目单位日常规章制度不健全,激励措施不到位,影响了科技人员积极性。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模式相对单一,没有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体系中的重大、重点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等相匹配,灵活性明显不足。

2.3资助数量不足自辽宁省成立自然科学基金以来,批准项目数逐年提高,近年年均资助数量已达到300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年度资助项目数超过400项的地区已达到6个,由高到低依次是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湖北、广西;有一半省份年度资助项目数在200~400项,辽宁省目前处于第二梯队的中部。④随着辽宁省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研队伍的不断壮大,从事科研的人员数量快速增长,需要省自然基金扶持的项目和人才层出不穷,但每年自然科学基金的限项申报数量却没有明显增加,各科研单位对增加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数量的需求十分迫切。

3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在强调研工作基础上制定发展规划围绕省级科学基金与基础研究工作实际,将调研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在调研的基础上,出台《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实现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增加基金工作公开、公正程度。完善省级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体系,建议增设重点资助项目和杰出青年人才基金项目,并适当增加自然基金项目支持数量,扩大覆盖领域。

3.2大幅提高经费投入力度一是保障财政经费稳步提高。适当提高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在财政科技拨款中的比例。二是努力拓宽经费来源。扩大联合基金试点范围,积极引导省内各市科技行政部门、大型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与省自然科学基金建立省市、省校、省所、省企等联合基金,建立和完善以财政拨款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基金投入体系。

3.3科学修订评价体系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和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对自然科学基金评价体系进行系统的研究,修改完善自然科学基金的评价体系。一是完善评审专家库和评审专家选择机制,建立专家库信誉评价机制。二是推行通讯评审中“双盲”评议办法,积极推进网上评审,完善同行评议制度,维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过程的公正性。三是建立有别于传统同行评审的评审机制,关注可能产生新思想的前沿性研究,关注有创新潜能的人才培养,实现基金项目立项评价的科学性。

自然科学观范文第8篇

五官科学中有些深奥的原理现象或问题,用讲授的方式通常是无法解释明了,如能在授课过程中用一个贴切合理的自然现象或情景来类比,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授指测眼压时,很难把正常眼压、高眼压及低眼压是怎样的感觉讲清楚,如果这时让学生触鼻尖感受一下,并告诉学生像这种韧感觉是正常眼压,而高眼压时如触额部硬感觉,低眼压时如触嘴唇柔软感觉,学生就会茅塞顿开;又如讲授虹睫炎的前房闪辉及Tyndall现象,很难讲明白是怎么回事,但只要让学生看一看教室扫地后光线照入出现灰尘飘浮及反光束的情景,学生就会恍然大悟;还有在讲授视网膜脱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时,单纯的讲授很难讲透且枯燥无味,如果用在墙壁上贴画来作类比,学生通常会充满好奇感及浓厚的兴趣听讲。画要完全贴在墙上,画与墙之间不能有大气泡,如果有,画就容易脱离掉落,就象视网膜上皮层与神经感觉不能有大量积液,有则易脱离(即渗出性);如拉扯画,画也容易脱落,同样视网膜如受到新血管等牵拉,视网膜也会脱离(即牵拉性);如果贴好的画中间被划破,随时间推移划破部位会脱离,同理视网膜中间如出现裂孔,视网膜同样会脱离(即孔源性)。由此可见,有时用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中道理去类比,去理解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知识,能使学生认知力及理解力得到提高。

2自然科学类比探知化提高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医学理论来源于自然,且医学对象也是自然物体,故其原理应遵循自然规律。而类比推理则是根据两类对象的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从已知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探知另一对象也可能具有该种属性的间接推理。故在讲授五官医学时,可从自然已知的规律或原理探知医学的规则或原理,如在讲授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时,白内障的发展与生活中的茄子果成长过程及其变化就极为相似,茄子果自然成长有四期:萌出期、生长期、成熟期、过熟期(在不摘取的情况下),同样白内障也有四期:初发期、未成熟期、成熟期、过熟期;茄子果成长全过程中由萌出期的白色变为成熟期的紫色,再变为过熟期黄色,同样白内障的发展过程中晶状体颜色也会变化,由初发期的白色变为成熟期的黄白色,再变为过熟期棕黄色;茄子果成长全过程中由小变大,但过熟期却水分丢失而变干变小甚至脱落,同样白内障晶状体也是在未成熟期吸收水分变大而过熟期缩小脱位。利用类比探知性,还可在解决医学问题时从自然中寻找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在讲解白内障手术方法时,先不讲解手术方法,而让学生想一想如何取出半熟软蛋(与眼球相似)的蛋清,但尽量保证软蛋壳完整且完全取出蛋清,同学根据生活经验会想到两种相对较好的方法,一种是完全煮熟后切开一半软蛋壳将蛋清完整取出,另一种是在在软蛋壳上凿个孔,用吸管将巳熟的蛋清捣碎,再连同未熟蛋清一起吸出,这两种方法其实就像白内障手术的囊外摘除术及超声乳化术。

利用类比探知性,反之还可以用已知医学知识来应用指导自然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如在讲解双眼单视功能及斜视复视时,可以类比到现在广为应用的一种生活技术———照片合成技术,该技术是由双眼单视功能里的融合功能发展而来,照片合成技术是将两张照片合成一张整体照片,双眼单视的融合功能是大脑将来自两眼视网膜上的像,并在知觉水平上形成一个完整的象,它们的前提是两个像的像素(即清晰度)要一致和要有部分重叠,如果条件不能满足,照片不能合成,双眼单视无法融合形成复视,如外斜视导致无法得到部分重叠而形成复视。因此,在医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类比推理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