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艺术文化管理范文

艺术文化管理范文

艺术文化管理

艺术文化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艺术;艺术档案;档案管理

文化艺术档案是人类艺术活动的主要载体,是各种艺术活动产生的图像,录像或文本。文化艺术档案的保管不仅是人类文化进步的体现,也是人类文化的见证。促进艺术活动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是文艺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现阶段文艺档案管理的新形势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度,人类在生活过程中逐渐产生更多的文化活动,并已经进入文化精神繁荣的重要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类文化的发展,文化艺术档案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其中载体和种类逐渐增多,收集方式多种多样,数量和元素都在不断增加[1]。文化艺术档案管理逐步进入新的潮流环境,文化进入繁荣昌盛的时期。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已经走上了档案管理的新模式,并开始重视和研究文化艺术档案的发展道路。由于我国对物质文化发展时间较晚,且文化艺术档案管理起步时间同样较晚,在管理工作上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严重的问题是文化艺术档案管理者没有认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没有相应的思想文化意识。甚至是在文化活动演出过程中,表演内容比较简单,记录人员不固定,舞台布置比较随性等各种严重的问题。因此,在新的环境下,要注重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好文化艺术档案的管理工作。首先,文件管理员必须改变他们的想法,建立正确的管理意识,并认识到文件管理的重要性。另外危机意识不可少,在必要的时候一定要保护文化艺术档案。其次,不断加强对管理者的培训,不断提高管理者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记录和保存。随着数字化的发展,文化艺术档案的管理可以通过数字化管理得到有效管理。因此,更容易应对文化艺术的增长趋势,促进文化艺术档案的更好发展[2]。

二、文化艺术档案的特点

(一)形象性所谓的文化艺术档案是有关人类文化艺术活动信息的有效记录,包括内容,时间,地点等。它是人类艺术作品的具体内容和人类创作艺术的结果。创造性、想象力和独特的魅力等等特征,每个地区有每个地区的表现形式,由于文化艺术活动具有一定的特效,而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使文化艺术档案更具有形象性[3]。

(二)多样性文化艺术档案就是对左右文化艺术活动进行资料收集和资料整体的具体行为,有艺术种类和数量较多,且表现形式各有不同,那么艺术资料就需要包括所有的内容,艺术资料就是指文化艺术活动从创造开始一直到文化艺术活动形成具体的作品,这个过程的所有资料,包括研究活动和教育等等方面的资料[4]。文化艺术档案从类型上分为:载体型、实物型和文字型,从内容上分为:教学交流、研究艺术生产、创作工作总结经验等等。随着文化活动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艺术活动的内容和种类不断增多,文化活动也不再是传统的民间艺术和文体艺术,而是新时代的发展产生的文化艺术。新时代的文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基本上都是来自于网络,或者是其他渠道,使我国文化艺术档案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三)联系性从哲学的角度看,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在一定程度上有必然的联系,相互联系相互发展。文化艺术也是一样的,文化艺术档案的内容丰富多样,导致文化与艺术的联系,共同发展。那么文化艺术档案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联系,文化艺术档案包括美术、舞蹈、音乐剧、话剧等等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也包括这些艺术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道具、服装和剧本等方面的资料。所以文化艺术档案包括艺术活动的各个方面,甚至是包括生活中的每个环节,这就是艺术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取之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

三、是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这个阶段,中国文化艺术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我国对文化艺术重视时间比较晚,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实施较晚,部分经典的传统艺术家已经相继过世,而他们的经典作品基本上都是通过手稿形式进行保留,且保留内容不够完整,基本上这些作品都是在家人手中,而外人不知其详细内容;也有部分艺术活动单位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就对艺术作品进行保密处理,不会把相关资料交给文化艺术档案馆保存,面对这些情况都无法有效的将文化艺术作品进行集中管理[5]。第二,文化艺术档案管理要认识到老艺术家作品的重要性,对一些时间比较久远的作品进行相关处理,使影像资料更加清晰,毕竟这些艺术家已经过世,如果这些资料不能进行更好的处理,就会导致优秀的作品永久消失。但是,中国并没有充分重视文化艺术档案的管理,资金缺乏严重。对影像资料进行清晰化处理,其管理模式也很难进行改变。第三,传统资料开发需要大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来源需要工作人员上门查询,查询过程比较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导致无法有效的发展资料的优势和价值。信息化时代,档案馆虽然引进先进的管理软件,但是没有对资料进行共享,资源开发目的很难达到。第四,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民很难观赏到优秀的文化作品,而一些规模较大或者文化艺术比较优秀的活动都仅限与专业人士,没有实现文化全民共享,更不能实现提高全民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艺术档案无法实现合理李永和资源共享,因此,加强文化艺术档案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是加强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艺术档案管理建设文化艺术档案的特点是纪念和珍贵,现有的文化和艺术档案集中管理和数字化保存。使用实体承运人对数据进行分类和存储,确保其类别系统化,科学化;对无法收集的文化艺术资料,可以协助艺术单位的档案管理建设,从而让这些资料进行更好的保存,整体上提高文化艺术档案资料保护和保存工作水平。

(二)加快资料网络化进程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那么文化艺术档案资料可以充分使用信息化技术进行保存和传播,把文化艺术档案资料转化为虚拟形式,使保存和传播更加方便快捷,文化艺术档案不在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也不会因其它因素变化而损害,使文化艺术档案更加完整,为使用者使用更加方便快捷[6]。

(三)加大艺术档案的开发利用文化艺术档案馆为艺术活动提供各种服务,对档案管理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者要随时关注当地文化发展状况,并充分发挥档案资料的作用,也可以开展相关活动向社会展示档案资料,也可以向有关文化活动主动提供相关帮助,比如与艺术活动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使艺术活动单位艺术活动更加完整和详细,不管提高艺术档案的使用率。

(四)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人是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的主要参与者,如果想要提高其管理水平就必须要从管理者出发,首先管理人员要不断改变思想观念,并认识到文件管理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就可以认真对待文化艺术档案的管理[7]。文化艺术资料贯穿在每个大型展览活动之中,不管是编辑出现还是领导发言都需要文化艺术资料作为参考,在后期经过整理和汇集,形成文化艺术档案。这个过程需要领导加强关注,才能充分参与文化活动,不断改善群众的精神世界。另外,文化艺术档案要进行维护,发现有破损的地方需要理解修复和修护,使文化艺术档案保存时间更长久。结语新时期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的重点是改善全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和规范。充分发挥艺术材料的优势,提供利用,更好地为人民提供参考咨询服务。文化艺术档案的管理是一种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周美芹.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的新思考[J].大众文艺,2017,(9):22.

[2]翟菲.“泛档案化”背景下戏曲艺术的档案管理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6,(5):54-55.

[3]宋夏南.创新县级文化艺术档案管理模式的若干思考[J].浙江档案,2016,(9).

[4]宋夏南.创新县级文化艺术档案管理模式的若干思考[J].浙江档案,2016,(9).

[5]陈乃舜.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绘画类艺术档案创新管理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7,(6):146-147.

[6]郑永根.浅析乡镇文化站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的规范化[J].中外交流,2017,(45):29.

艺术文化管理范文第2篇

在当今社会里,互联网对我们的生活影响非常大,它的普及率不论从深度、广度都改变了人们生活和获取信息的方式。网络媒体具有传播快、范围广的特点。有些话题经过网民的传播、议论、跟帖以及现实的参与后将使消息迅速被传播。从小悦悦事件到我爸是李刚事件等可以看出我国网民通过网络媒介对事件进行监督的意识慢慢形成并呈逐渐加强态势。原因有如下几点:第一,网络媒介是解决问题的新通道。第二,网络媒介形成了一种新的监督形式。第三,网络媒介提升了政府的形象,但某些错误信息也导致了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的频频发生。政府需要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反馈、评估”等过程来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分配社会资源、维持整个社会的运转,以实现其政治目的和社会目的。网络事件管理中政策系统运行的构成有: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环境[2]。网络事件的政策制订过程有四步:政策制订、政策实行、政策监控、政策评价和终结。此外我国还遇到一些问题。首先,政府的信息系统落后,没有形成完善的收集、整理、传播、储存体系,政府存在信息鸿沟,加之没有程序化措施,使得科学化受到了挑战。其次,政府在政策执行方面不透明。由于在处理网络事件中,政府沟通不畅所以会导致公众不能及时知晓或理解有偏差。最后,缺乏有效的规范体系。对于网络事件监督是重要的一环,而我们还存在许多问题,监督体制缺失、不能自我监督、权力机关形同虚设等。

二、关于网络事件政策体系建设的对策

我国政府对网络事件的决策不可能做到绝对的理性。原因如下:首先,多元的理论导致多元的结果。其次,逻辑的有效性不代表真实性。最后,逻辑的推理对于未来只具有或然性。所以这样会得不到预期的效果也无可厚非[3]。除此之外还有几点注意:

(一)避免“孤岛现象”。在网络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避免政府相关部门执行公共政策时目标不一致。同时政府应该满足应对网络多元化主体的充分整合、及时交流、与其他组织充分合作等。

(二)依靠大数据,增加信息渠道。依靠大数据可以给政府提供海量的、及时的、合理的信息。为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提供合理的参考,取得既定目标。

(三)建立网民和公共政策能够相互沟通的平台。加强政策主体和网民的及时沟通是保证公共政策正确的保证。因此,官方可以建立一个专门与网民沟通的平台,并且可以在此网站宣传政策、疏导不良情绪、避免“塔西陀陷进”。同时也可以开通流行的微信和微博平台。这样可以提高透明度[4]。

(四)建立网络事件评价实名和防范权力错配机制。通过之前网络事件的发生和公众对事件的反应,政府应该建立相应的网络评价实名机制,通过网络实名来约束一些恶意攻击、造谣、诈骗等违法犯罪的行为。同时制定严厉的权责一致的体系,防止权力错配。

(五)进一步细化网络事件公共政策的规制。政府应该建立起长效机制和立法机制并加以细化,这样再碰到散步谣言、散步黄毒赌或恶意攻击现象后,我们就可以根据相应的法律条文来加以规制,并且形成一种高压态势,严防网络不文明是事情发生。

艺术文化管理范文第3篇

政策建设与文艺表演团体发展

根据舞台艺术钻石模型理论,政府文化诉求与文艺表演团体的发展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政府通过政策建设影响舞台艺术发展格局与方向,舞台艺术的不断发展又为政策建设提出新要求,督促政府适时进行政策调整。

(一)政策建设对文艺表演团体发展格局的影响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舞台艺术相关政策建设也不断变革,从而影响到文艺表演团体的发展格局。从政策发展脉络上看,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文艺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和地方管理的双系统模式基本格局并延续至今。上世纪8”年代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使国有院团改革工作提上日程并成为一根主线贯穿至今。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及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探索,国有院团在经历了“承包制”“双轨制”“转企改制”等一系列改革探索后,逐步明确了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与此同时,作为演艺领域民营经济的代表,民营文艺院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了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当前舞台艺术政策体系可以看出,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对舞台艺术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深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的纲领性政策也在不断成熟和完善。

政府对文艺表演团体的文化诉求始终处于政策建设的主导地位,并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形成了对国有院团的文化功能定位:文化传承功能、艺术生产功能和市场经营发展功能。[3]基于这些文化诉求,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建设扶植国有院团发展:管理体制上,大部分院团延续了事业管理模式的特色;资金投入上,不同形式的财政拨款依旧是院团主要的资金来源。在政策和资金的双重保障下,国有院团尤其是部属、省属院团聚集了大批优秀人才,保证了其在艺术生产上的优势,使其在评优评奖、文化传承及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成绩突出。

然而,当前的政策体系也给文艺表演团体的发展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首先,对绝大多数国有院团而言,政府依旧是其投资主体。但由于政府的投资缺乏相应的成本核算制度及有效监管,国有院团压力较小,追求经济效益的动力相对较弱。其次,政府采购类演出和调演汇报活动又是国有院团的主要市场,民营院团目前还很少能涉足这一领域。这就形成了政府既是国有院团最大投资者、又是主要消费者,相对封闭的艺术生产、消费的循环,容易使国有院团在艺术生产上偏离观众的喜好、市场的需求。因此,有人戏称当前国有院团的运营模式:“财政是投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获奖是根本目的,仓库是最终归宿”。[4]第三,由于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运作主要局限于政府文化管理部门附属下的国有院团,民营院团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政府的财政支持非常有限。这使得大部分民营院团规模较小,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和投资。

同时,因为政府是国有院团出资人,所以文化管理部门同时承担了文化资产管理职能和公共管理职能,这在实际工作中容易造成“管办不分”的问题。文化管理部门对文艺表演团体管理过多,影响过大,不但弱化了政府在全社会范围内实施公共管理的职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院团发展的积极性,不利于新型市场主体的构建。

(二)文艺表演团体发展对政策改革的影响

面对舞台艺术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从改革开放一开始,政府就力推文艺院团体制机制改革,不断进行政策调整。目前,转企改制、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已经成为国有院团改革的核心环节,国有院团体制改革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从整体上看,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院团的改革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比还比较滞后。从政策角度评析,这主要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推动改革的主体力量是党和政府,一切改革政策、方案都是经最高机构的设计和推动才得以实施的。这一模式存在的最大难题就是改革对象的内生动力缺乏。一方面原有体制的众多既得利益者改革意愿不足,甚至存在强烈的抵触心理;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对国有院团改革也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对政府的改革方案在认识上也存在差异。

国有独资的运营模式在改革初期有其合理性,有利于政府对文艺院团的管理,但在现阶段不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因此,国有院团在现阶段的改革应充分借鉴国有企业改制中股份制经营模式的成功经验。对国有院团进行股份制经营不但可以调动演职员工的积极性,进而消除改革的阻力,还可以引入战略合作者,拓宽院团资金来源。因此,探索更为灵活的改制模式应是下一步国有院团改制工作重点。民营院团的成长与发展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是政策建设和市场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民营院团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繁荣演出市场,服务城乡群众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在文化产业政策的激励下,民营院团发展出现新态势:一方面一些大型民营演艺企业把演艺和旅游相结合,实现了演艺企业质的飞跃;另一方面大部分民营院团由于缺乏资金等各种原因,发展仍旧较为缓慢,还未形成规模效应。

这些新变化的出现同样对政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2””《年以来,各级文化主管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来鼓励和促进民营院团的发展。但从目前效果看,民营院团的政策建设多为宏观性、导向性政策,配套政策建设不够完善,尚无法满足当前民营演艺业的发展要求。这些新问题再一次给政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适应社会环境的变迁,推进舞台艺术的繁荣发展,还要不断调整政府管理职能和管理模式,完善相关政策建设。

政策建设与演艺消费市场的发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演艺消费市场的需求变化将会对舞台艺术的发展产生更为重要的作用。结合舞台艺术钻石模型,我们重点分析文化政策建设与演艺消费市场及相关支持产业之间的关系。

(一)政策建设对演艺消费市场发展趋势的影响

从当前发展现状看,我国演艺消费市场主要由公益性文化消费和商业性文化消费构成。所谓公益性文化消费,指的是与送戏下乡和政府节庆活动等相对应的,由各级财政出资、群众免费观看的“公付民享”型文化消费活动;所谓商业性文化消费,指的是由个人买票或集资进行文化消费的行为,包括城市剧场售票和村镇演出市场的包场演出。公益性文化消费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保障欠发达地区群众文化消费权益意义重大。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省目前出台的有关公益性演出的政策包括“文化下乡”“雏鹰计划”“高雅艺术进校园”及“钱江浪花文化直通车”等项目,其中仅“送戏下乡”一项,每年就不少于1万场。[》]在政策支持下,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均推出相应的公益演出项目,公益性文化消费活动发展迅速,市场份额不断递增,发展势头良好。

商业性文化消费市场是演艺产业发展壮大的决定性力量,是群众文化消费需求最直观的体现,对舞台艺术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从目前发展趋势看,商业性演艺消费市场份额较小,遇到的难题较多。一方面从辩证的角度分析,公益性文化消费市场的增长必然会挤压商业性消费市场的份额;另一方面当前出台的鼓励商业性消费增长的政策主要以构建健康有序的演出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为主。从长远看,商业性演艺消费的增长需要逐步发掘和精心培育,最终依靠的是院团的努力,包括剧目的质量、院团的营销等,仅仅靠政策支持是无法实现的。演艺业的发展壮大最终要依靠商业性消费市场的发展,依靠市场的力量,这就要求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科学合理地设计公益性演出模式,最大限度引入市场机制,鼓励院团面向市场、面向观众创作生产。

(二)相关支持产业对演艺消费市场的影响

舞台艺术的发展受众多相关产业特别是影视、传媒、科技、交通、旅游等领域的支持和影响。其一,影视与舞台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其诞生远远晚于舞台艺术,却因借助于传播手段的创新,尤其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成为当前文化消费主要方式之一。影视业的发展不但挤压了演艺市场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升了观众的审美水平,给舞台艺术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在当前传播语境中,创新舞台艺术传播手段,扩大演艺消费市场,是舞台艺术面临的一个全新挑战。其二,科技的发展不仅给舞台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舞台艺术是综合性艺术门类,由表演、音乐、灯光、音响、舞美设计等众多艺术门类共同构成。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舞台艺术的表现力和观赏性,助推了演艺消费市场的开拓。另外,经济的发展、对外交流的增多以及高速公路和铁路等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完善,不但使文艺表演团体的演出更加便利、高效,同时也增加了潜在的市场和观众,改变着演艺业发展的模式,《宋城千古情》《云南印象》《丽水金沙》等剧目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这些剧目的最大特征就是驻场演出,以高端科技打造绚丽的舞台效果,吸引中外游客,促成了演艺业和旅游业的结合以及演艺市场新兴业态的出现。交通和旅游业的发展不但改变着演艺市场的发展方向和格局,还促生了全新演艺业态,为我们探索演艺消费市场的扩展提供了新思路。

(三)演艺消费市场的变化对文艺表演团体的促动

生产和消费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文艺表演团体的艺术生产与演艺消费市场之间同样存在这样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文化消费产品和文化消费样式的增多,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消费选择对舞台艺术发展的意义更加明显,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变化对文艺表演团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根据对当前演艺消费市场的分析,一方面由于国家政策、社会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公益性消费市场发展迅速,其主要市场份额由国有院团占据,民营院团所占份额微乎其微,影响了市场的良性发展,不利于民营院团的发展。另一方面虽然从整体上看,当前的商业性演艺消费市场还不具优势,但民营演艺团体的发展又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商业性消费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是影响舞台艺术发展方向的决定性力量。这给所有的文艺表演团体,尤其是正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国有院团一个警示:演艺消费市场瞬息万变,顺应发展潮流,重视商业性市场的开拓,努力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走在社会发展前列。

政策建设与舞台艺术生产

简单来说,舞台艺术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艺术人才和资金投入。舞台艺术的生产不同于一般性生产行业,它是内容为王的创意性产业,主要以现场呈现为主,所有的生产过程都凝聚了文艺工作者的智慧。因此,人才培养工作是舞台艺术发展的命脉,关系到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在当前各级政府及有关机构加大对舞台艺术投资,拓宽舞台艺术发展资金来源的基础上,我们重点探讨政策建设与舞台艺术人才培养之间的相互影响。

虽然艺术人才培养是舞台艺术发展的重中之重,政府向来也比较重视该项工作,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都有相关政策措施推出,但从目前人才培养情况看,效果显然还不够理想。由于当前演艺消费市场整体上不景气,加之影视、动漫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造成了舞台艺术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尤其是创作人才培养工作不尽如人意,高端人才十分匮乏,已经严重影响舞台艺术的良性发展。

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舞台艺术发展的瓶颈问题,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一般来说,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对各类表演人才的培养投入较大,加上比较完善的教育基础,在政策和资金影响下,表演人才队伍相对完整。但其他诸如创作、导演、舞美、音乐等专业的人才培养还没有形成卓有成效的培养模式,也难以看到成果。其次,由于文艺表演团体体制、规模上的差异,造成了人才向资源优势地区和院团流动和集聚的现象。人才流动是正常、合理的市场现象,有利于人才的培育和成长,但目前关键问题是,当前的人才流动还没有形成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国有院团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民营文艺院团则因缺乏相应的政策、资金的支持而难以吸引优秀人才。最后,各类评优评奖活动没有为优秀人才的涌现提供更多的机会。为繁荣艺术创作,促进优秀人才和作品的涌现,各级政府都会举办各类评优评奖的汇报调演活动。这些活动的举办促进了优秀作品的涌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但在人才培养方面效果却十分不理想。其中主要原因是各院团为取得好的名次和成绩,都会花大量资金在全国范围内寻找知名的创作团队。这就导致了一个节会的许多剧目会有相同的创作人员,甚至有时连演员都要外借,使得新人很难有展示的机会,更难以脱颖而出,造成艺术人才发展上的断档,从而影响人才队伍的良性发展。因此,各级政府在制定政策方案时,应该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导向性,给新人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从而形成良性的人才竞争环境和完整的人才梯队。

舞台艺术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投资大、时间长、见效慢,更多地还要依靠政府相关政策引导,引入市场机制,为舞台艺术人才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在人才培养问题上,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制定长远发展规划,逐步实现人才培养工作的健康发展。

结语

通过借鉴钻石模型理论体系对文化政策建设与文艺表演团体、演艺消费市场及舞台艺术人才培养关系的系统研究,再次印证了政策建设对舞台艺术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也从侧面反映出决定舞台艺术发展的资源绝大部分仍旧掌握在政府手中。根据上述分析,当前的重点问题是要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这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门根据环境的发展变化,及时做出政策调整,真正实现舞台艺术的繁荣发展。

第一,管理机制方面,实现市场机制在舞台艺术发展中的核心配置作用,促进各类院团面向市场、面向观众创作演出。真正发挥市场的作用,使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主要通过市场手段实现。

艺术文化管理范文第4篇

1.1需求分析

1.1.1管理人员需求分析:管理人员要求能够管理本院的员工基本信息、著作、论文、科研项目及成果、科研奖励等日常工作,同时,管理课题的申报、审批、合同、检查、结题等管理,同时监控系统运行情况。

1.1.2科研人员的需求分析:普通科研人员只能浏览本人的科研信息、进行统计打印,个人的科研信息必须提交本部门审核入录。所有系统使用者还关心系统的界面是否有好,容易操作;是否能减轻日常科研活动的工作量;系统设计是否符合整个业务流程;是否方便查询历史数据等。

1.1.3维护人员的需求分析:一个可维护性好,适应性强的系统能够大大减轻维护人员的工作量。系统维护人员的需求包括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数据更新等不可或缺的维护功能。

1.2基于数字化医疗的科研管理系统功能分析:综合现行国内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及用户需求,提出基于数字化医疗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

1.2.1信息:主要用于政策性文件(如新闻、通知等)以及材料性文件(如项目申报表、项目开题报告表、结题报告表、专利申请表等文档的下载)。

1.2.2科研人员信息: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个人科研项目、在线申报、通知系统、意见反馈。个人科研项目可以管理自己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在线申报项目用于在线申报课题。接收通知和文件接受管理部门及系统的通知。意见反馈用于提交相关反馈意见至管理部门或系统维护部门。

1.2.3科研项目管理:主要包括申请项目的相关信息(横向或纵向)、项目的申报、审核、科研项目的管理等内容。科研项目子系统设置的主要功能有:项目申报、项目审核、项目验收、项目中止和项目查询。

1.2.4科研经费管理:科研经费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有:经费基本信息、经费到账、经费使用、经费结转。

1.2.5科研成果管理:科研成果是高校科研工作的主要结果,包括著作管理、论文管理、专利与鉴定成果管理、获奖成果管、成果转化管理等。主要功能包括:科研人员出版的著作、发表的论文,科研项目的鉴定成果、成果获奖的情况及成果转化情况等。

1.2.6科研考评:科研考评为高校评定职称、竞聘岗位、岗位津贴定级、发放科研津贴和评先选优提供重要依据[2]。主要功能包括设置计算方式、设置奖励计算范围、计算科研工作量、考评结果查询。

1.2.7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是为了提高医院科研及学术水平,活跃院内学术氛围,建立和促进医院同国内外医院、科研机构及学术组织之间的学术关系,加强科研人员与国内外学者之间的交流。学术交流子系统主要功能:学术会议、受聘讲学、访问考察和进修学习。

1.2.8专著及论文管理子系统:主要记录科研工作人员发表的著作,在期刊、报纸、会议文集上发表的论文情况,包括作者、出版社名称、刊登期刊(报纸、会议文集)的名称、写作及发表日期、影响因子、索引收录情况等内容。

1.2.9情报检索子系统:情报检索子系统的功能包括人员信息检索、课题名称检索、著作信息检索、论文信息检索、获奖成果检索、学术会议检索等。

1.2.10统计分析子系统:为方便综合管理从不同角度,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子系统的数据处理流程见图2。

2基于数字化医疗的医院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2.1系统架构设计:笔者提出的基于数字化医疗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架构为系统管理分系统、功能模块分系统和数据管理分系统三个部分,见图3。系统管理分系统负责整个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维,保障科研人员正常使用。通常包括页面管理、权限管理、门户日志和安全维护等工作。功能模块分系统是主体,负责实现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各项基本功能,对管理信息系统所要完成的功能和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数据管理分系统为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提供数据支持,同时负责管理数据库,如数据导入和导出、数据连接及备份等。

2.2系统开发设计:系统开发模式选择广泛使用的B/S模式,数据保存在服务器端。这种B/S结构实现流程如下,见图4。在客户端通过浏览器请求到web服务器,数据库通过开放数据接口(ODBC)允许web访问请求,得到查询的数据,动态生成HTML文件反馈给客户端的浏览器。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是本流程的核心,web服务器上安装系统运行程序。实现这个流程可以采用IIS、ASP、SQLServer的组合形式,这三者分别对应着web服务器、服务器上加装的脚本语言编译程序和数据库软件。系统开发人员负责的是web服务器上脚本语言的设计和数据库的构建。

3小结

艺术文化管理范文第5篇

医用卫生材料的数字化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实现医疗器械的标准化管理。在标准化管理过程中,主数据贯穿始终,是后续卫生材料管理的基础,一般涉及到卫生材料主数据、供应商主数据、价格主数据等。

(一)卫生材料信息标准化标准化编码是实施信息化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意义。医用卫生材料的标准化编码,不仅应用在生产、购进、质量验收、储存、出库、发放及应用等环节,而且对正规化管理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此外标准化编码还可以提高职能部门的质量监督,起着产品身份证的作用。因此,通过统一分类编码,可从制度上建立起一套对产品质量全程跟踪和追究的模式。规范卫生材料主数据编码规则,明晰界定物资的分类原则,既要符合医院财务统计需要,又要适应实物管理需要,更要考虑国家、军队等相关部门的审计要求。在医用器材的分类中,要参照《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局令第1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118-1999《全国卫生行业医疗器械、仪器设备(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总后勤部医用耗材的分类标准等分类的规则和方法。同时要对卫生材料编码的长度进行统一,便于使用和查询。通常卫生材料可以细分为五类进行编码,即普通耗材、特殊耗材、器械、试剂和杂品。

(二)供应商信息标准化供应商主数据是采购业务的基础数据,记录供应商基本信息,如公司名称、地址、联系人、付款条件等。对供应商信息进行标准化编码,需统一供应商的编码格式,定义供应商分类原则,统一定义长度,满足系统管理要求,供应商资质文档也应纳入系统管理。供应商信息的标准化编码,不但有利于卫生材料的统一管理,使其工作流程化、系统化,同时也能够严格控制供应商的资质,确保该类物资的安全性、有效性,避免医疗纠纷隐患。

(三)价格信息标准化价格主数据记录了供应商的历史供货信息,包含价格条款、供货方式、交货期、结算方式等。它既是供应商评估的有力依据,也是指导采购工作的重要参考。为了加强价格管理,可建立一套价格工具记录管理采购价格信息,以反映卫生材料价格变化趋势,同时从系统层面加强对采购价格的监控,特别是首次卫生材料采购。此外,要严格规范价格主数据的申报、创建、修改、使用以及有效时间,以确保价格信息的标准化和统一化。

二、卫生材料流程闭环管理数字化

卫生材料的数字化管理可解决供应链管理中的诸多问题,概括而言,一是在规范管理的前提下,其是实现医院全成本核算的业务基础,有助于建立全要素、全过程核算体系;二是可从财务预算控制、采购审批控制、库存成本等角度实现业务过程的可控性,从院科两级实现业务数据透明可视;三是可实现核算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为院长决策系统提供全面的决策依据。此外,在供应链方面可形成从采购计划→供应商→采购订单→验货单→应付账款→卫生材料请领单→费用计价→财务支付的全流程闭环式可控管理体系。卫生材料管理过程涵盖计划、审核、采购(入库)、出库、消耗、报废(退换)、盘点等环节,其应包括的模块及功能流程详见表1。

三、卫生材料的数字化管理实效

医用卫生材料的数字化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步骤实施,其具体流程、工作要点及实施效果概述如下:

(一)库存清查盘点通过库存盘点,将卫生材料的价值、库存、出库量、购入时间、使用年限、规格型号、存放地点、管理人员等信息梳理清楚,为数字化管理的实施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

(二)重新建账,设定基数在物资库存盘点的基础上重新建立符合数字化管理流程的账目,同时摒弃历史账目中的诸多安全隐患,如账目不清、账物不符、权责不清、管理混乱等问题。

(三)创建卫生材料主数据库和供应商主数据库通过卫生材料主数据标准化的编码管理,可以实现卫生材料的统一分类、统一管理,提高收费、消耗、库存和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建立统一的供应商主数据库,实现从供应商的资质准入、维护到供应商评估等有效的监管,最大可能地保障医院的利益。

(四)实施流程管理,配套管理制度实现从科室需求、计划采购到患者消耗的全供应链管理,从而更好地改进质量和保障效能,优化流程,有效堵漏管理缺口。

(五)库存物资结构策略调整进行库存的全面控制,加快库存的流通、减少库存占用和资金占用,尽可能达到零库存的要求。

(六)职能划分,明确职责通过“全院总账——卫生材料库——临床库房”的三级管理,使得各个科室的职能划分明确,责任清晰,极大提高卫生材料管理的安全性。

(七)优化管理流程、服务流程、使用流程设计通过各级流程的最优化设计,能够使得各卫生材料各级管理便捷,流程合理,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卫生材料的数字化管理。

艺术文化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创新;对策研究

经调查发现,目前我国许多医院部门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依然采用传统管理方法及手段,导致档案管理效果难以提升,严重者会影响医院的档案管理效果。基于此医院应对传统管理模式加以创新,提高档案管理有效性。

一、医院文书档案管理特点

(一)专业性。医院文书档案用于记录医院的各项工作,具备一定专业性,不仅如此医院文书档案还需对疾病的治疗、医院发展计划等信息真实记录,因此文书档案中记录的信息不可随意编造,同时做好保密工作,否则会充分降低文书档案内容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二)综合性。医院文书档案不仅具备专业性,同时也具有综合性,这是由于医院文书档案用于记录医院的各项内容,包括医务、人事、科研、党务等工作,文书档案具有较高的规范性、指导性与业务性。为了确保文书档案的综合性,还应有效整理档案内容,确保文件的完整性与连续性。

二、医院开展文书档案管理的意义

综上笔者对医院文书档案管理特点进行了分析,医院通过文书档案管理可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凭证作用,详情如下。医院文书档案作为医学的原始资料,可对各种疾病有效预防,对科研工作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通过完整资料的提供可为疾病预防、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医院决策的制定奠定基础。除辅助作用以外,医院文书档案管理还可发挥凭证作用,通过对医院各项工作的记录来解决各种问题,这些记录可对医院卫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与说服力。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医院未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许多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度相对较低,未及时对档案陈旧问题进行更新与修正,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档案内容相对滞后,医院部门应加以重视。

三、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创新对策研究

为确保医院文书档案管理的有效创新,还应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对策,笔者将分别从:档案整理方法的创新、档案管理科学化创新、档案管理服务手段的创新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档案整理方法的创新。在医院文书档案管理中首先应对档案整理方法有效创新,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在传统人工管理下医院档案经初步整理后依然条理不清,这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据此医院应对档案整理方法加以创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使纸质档案转变为电子档案,大大提高了医院档案管理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可充分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并且做到及更新,据此医院应对档案管理系统进行建立,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率。

(二)档案管理科学化创新。在医院文书档案管理中设备的科学化是不可缺乏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医院在文书档案管理中应积极转变传统管理模式,将信息技术的应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医院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确保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高效化、现代化与精确化。此外医院还可利用信息技术来构建电子档案服务平台,为医学研究者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为实现档案工作的科学化,还应对档案管理人员合理分配,将不同岗位需求考虑其中,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将直接影响到管理效果,医院应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加强培训,使其掌握档案收集、统计、检索方法与技巧,提高工作人员计算机应用技术,在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的同时也要防止档案被破坏与丢失。

(三)档案管理服务手段的创新。为了提高文书档案管理效果还应对档案管理服务手段有效创新,在具体实施中应对医院档案网页进行建立,档案管理应将信息技术运用其中实现医院内网与外网的连接,并将相关数据进行上传,确保网上检索与查询服务的实现,与此同时医院还应对传统管理模式积极转变。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作用,还应构建电子档案数据管理系统,通过这一手段可加强医院各部门间的有效联系,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实现资源信息共享,通过档案管理手段的创新为医院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四)加强领导重视并提升管理人员培训水平。领导部门应积极主动地加强对文书档案管理的宣传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宣传文书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自上而下地加强管理理念和意识。另外,医院领导应加强对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培养,提升医院各级干部和职工的文书档案管理意识。领导首先认可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然后将精神传达至基层,才能起到上行下效的效果。同时,领导人员应适时进行法律法规等教育工作,让档案管理人员意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在应用数字化技术的过程中注意做好保密工作,加入专业的保护措施。此外,在进行档案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应意识到使用互联网就会对档案管理工作产生相应的威胁,档案管理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使用电脑、存储资料。结束语现阶段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若不及时改善便会影响档案管理效果。对于医院而言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具有长期性及复杂性,要想在短时间内提高档案管理效果并非易事,据此医院应根据档案管理现状来提出一系列有效的管理对策,将信息技术引入其中,实现档案管理服务手段及防范的有效创新,希望通过这一研究,充分加强医院文书档案整体管理水平,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顾建珍.解析信息化技术在医院文书档案管理中的价值及创新应用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0):154.

艺术文化管理范文第7篇

(一)档案管理意识严重缺乏很多医院在发展医疗水平的过程中,忽视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同步创新。由于思想观念上的局限,一些医院的负责人没有将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提上日程,不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当等到医疗水平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医院领导层才开始关注到医院档案资料的重要性。然而由于管理机制与人才储备的缺失,档案信息已经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二)电子和纸质文件双重保存状态导致资源重叠目前很多医院都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网上传递办理的文件办完后又印发纸质文件归档保存。这就导致了内容相同的两种文件同时和保存的局面,造成了相关资源的严重浪费。

(三)档案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缺乏联系目前大多数医院都使用了办公自动化系统,这些系统大多是专门为本医院或者上级主管部门设计的系统软件,而该系统绝大部分是针对该医院或者医疗系统而制定的个性化软件。而医院的档案管理系统则是由行政主管部门设计的通用的规范化、标准化的系统。两套系统是由不同单位设计,运行环境也不同。这就导致两个系统相互隔离,数据不能共享和转化。

(四)数字化档案资料利用效率低下很多医院仍然使用着旧有的档案管理模式,医院各种档案资料的检索以及借阅都由人工操作来完成,计算机等数字化设备在整个过程中往往只是用于文字录入、编辑以及打印。人们往往忽略了以数字化网络形式传递的医院数字档案资料,极大地消耗了相关资源。

二、构建医院档案管理数字化体系的现实路径

(一)建立健全医院数字化信息档案管理平台医院要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必须先开发出一套符合医院自身特点的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并配备相应的硬件设施。档案管理系统应该采用双服务器、光盘等双备份以及高速扫描仪集中扫描等功能,使档案资料能够及时、准确归档,确保档案的安全管理。同时,还应构建档案查询系统,透过触摸屏检索查询和网络文档传输实现档案资源数字化管理。还要定期对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技术检查,不断更新和优化管理系统。

(二)加强档案资料管理相关领域的信息交流1.在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之间建立桥梁。各级医院应该在信息查询接口程序中加入档案资料查询功能,使目前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教研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与档案资料管理系统之间实现无缝集成。这样更利于收集各部门电子文件,完善档案资料库数据信息,真正实现在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之间建立有效联系2.在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之间构建纽带。对于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双重保存的问题,可以将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以文本方式和影像方式共存,并依据数字化档案的特点,制定系统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要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性,纸质文档与电子文档之间的非重叠性和可共享性。

(三)构建高素质档案管理专职队伍要实现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就必须要有一批精干的档案管理人员。管理人员要具备较高技术水平和知识层次。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要能够精准把握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档案资料,同时还要能够根据要求提供大量档案资料信息。医院以及相关部门应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充实档案管理队伍,同时应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力争提高数字化档案管理人才储备水平。

(四)增强医院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医院要重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各级人员尤其是各级部门领导的档案管理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为构建高效的医院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提供各种资源保障。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醒医院人员自觉保护档案资源。

三、结语

艺术文化管理范文第8篇

互联网的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安全管理者和网络用户中的安全意识、安全理念、安全素质和态度,以及基于这种安全意识采集预防网络安全事故发生的行动和措施。大宗金属商品交易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存储和传输,互联网的信息安全关系到交易双方的利益。研究大宗金属商品交易中的互联网安全文化管理方法,从行业自律、严格监督、激励约束、硬件配套等各个方面分析了互联网安全文化管理的措施,提高大宗金属商品交易中的互联网管理中的安全意识,保障信息安全。

关键词:

大宗金属商品交易;互联网;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就是在安全理念、安全一是的指导下进行安全行为的总称,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和管理,使得作业人员形成自我约束、自主管理和团队管理的安全行为,在行为安全、系统安全、工艺安全的指导下完成生产工作。大宗金属商品交易中,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管理和传输,相关的互联网安全涉及到巨额的财产安全,需要加强互联网的安全文化管理,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的互联网环境,确保大宗金属商品交易在互联网中安全可靠运行,在现有的技术和管理条件下,研究大宗金属商品交易中的互联网安全文化管理方法,从行业自律、严格监督、激励约束、硬件配套等各个方面分析了互联网安全文化管理的措施,确保网络安全。

1互联网安全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目的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安全受到人们的极大重视,互联网安全主要分为硬件安全和软件安全两大部分,硬件安全是通过防火墙和主机的主动检测,进行安全防御的措施。软件安全是通过有效的网络入侵检测算法设计,进行网络入侵的优化拦截和检测。上述两个方面都是从技术的角度进行安全防御,保障互联网的安全。本文研究从人的思想理念的角度出发,通过安全文化建设管理,促进互联网的安全,保障大宗金属商品交易中的互联网有效运行,首先分析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目的。互联网安全文化的作用是通过对互联网管理人员和用户的观念、态度、情感、品行的约束和指导下,培养安全意识,改变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先天不足,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通过建立规范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形成主动的“安全修养”或“安全素质”,大宗金属商品交易中的互联网安全文化管理的基本功能是通过企业安全文化的价值导向性作用,靠有力的技术防范措施,完善安全培训质量体系,通过激励功能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创造良好的互联网安全作业和管理环境。互联网安全文化对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的约束和导向,互联网安全文化管理可以分析安全观念文化管理、安全行为文化管理,通过观念管理和行为管理,规范人们行为,建议安全文化组织队伍,以规则和条例为基础,形成预防为主的互联网安全防御智慧,提高在大宗金属商品交易中的互联网安全价值和安全行为能力[1]。

2大宗金属商品交易中的互联网安全文化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分析

在上述进行互联网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原理和目的阐述的基础上,下面结合大宗金属商品交易的实际,分析大宗金属商品交易中的互联网安全文化管理的技术路线,在互联网安全管理中,主要解决以下问题。用户身份认证。大宗金属商品交易互联网用户身份认证是保证大宗金属商品交易数据库系统安全的重要措施,对于请求服务的用户,首先通过身份认证系统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然后系统根据大宗金属商品交易用户的身份和权限决定其允许访问那些资源,从而防止非法用户进入[2]。大宗金属商品交易信息重放攻击。在大宗金属商品交易信息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包含认证信息的数据包可能被窃取,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保障相关互联网从而人员保守交易秘密,严防互联网失泄密案件的发生。综上分析,在大宗金属商品交易中,通过互联网安全文化管理和建设,从行业自律、严格监督、激励约束、硬件配套等各个方面分析了互联网安全文化管理的措施,提高大宗金属商品交易中的互联网管理中的安全意识,保障信息安全。

3结语

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和管理,使得作业人员形成自我约束、自主管理和团队管理的安全行为,在大宗金属商品交易中,加强互联网的安全文化管理,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的互联网环境,确保大宗金属商品交易在互联网中安全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孟锐.处理器中非阻塞cache技术的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5,(19):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