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医疗体育研究范文

医疗体育研究范文

医疗体育研究

医疗体育研究范文第1篇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预防和保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推动了民众健身活动的开展。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不只是竞技体育,还包括科技体育。随着科学进步,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高效率、快节奏、竞争力很强的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要求现代人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因此,体育强国、民众健身将成为未来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运动医学是研究如何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人民体质和防病治病的问题,并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利用现代各种医学科学方法,评定运动员的训练程度,保证运动员进行合理训练,促使其疲劳消除,防止出现过度疲劳,以发挥最大的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防止运动创伤和运动性疾病。

医疗体育

1医疗体育是将体育运动和医学辩证的结合,并应用于临床的一门交叉边缘学科。医疗体育可以发挥治疗和预防两种效应,既可以增强体质,又可预防疾病的发生。事实上,坚持早期医疗体育的介入,可预防继发性障碍的发生,以及防止障碍的进一步恶化,这些是其他治疗方法无法比拟的。

2医学科学发展到现阶段,已经完全肯定了综合治疗的必要性,也就是说,为了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必须在运动队全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运用各种治疗方法和手段(手术、药物、理疗、医疗体育、精神疗法)。医疗体育是许多疾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或恢复技能的重要手段。经验证明,受伤者虽然在临床上已经恢复状态,为了使受伤者早日恢复运动能力,运用医疗体育是完全必要的。

3医疗体育为什么能预防和治疗疾病呢?首先要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及得病后机体内引起的生理和病理的变化,这样在应用体疗时,才能有的放矢。对于因缺乏运动而引起的疾病,医疗体育可称为特效疗法。(1)医疗体育能提高情绪,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或抑制能力,加强神经系统对各个系统和器官的技能调节。有人认为提高了患者的情绪,也就是病治好了一半。情绪好坏能引起机体变化,体内各个系统与器官也出现变化。例如:在恐惧和生气的时候,血液流向内脏器官,而欢乐时则相反,血液流向末梢。当精神高度兴奋时,肾上腺素排出增多,血压升高,心跳增快,新陈代谢也有变化(血糖及乳酸增多)。(2)医疗体育可保存各种复杂的条件反射性联系。(3)医疗体育能恢复各个系统与器官形态,促使机能与形态的统一。

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1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当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不停留在“健康仅是躯体的健全和不虚弱,不生病,身体健全”的基础认识时就赋予健康更多的内涵。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的体魄,平等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这些都与人的身心健康密不可分。新的健康概念把人的身体与精神相结合、每个个体与社会相结合,这是健康的全面定义。

健康是生命的源泉,事业发展的本钱,家庭幸福的基础,民族兴旺的标志和国家昌盛的保障。一直以来,健康长寿是人们追求的理想。1953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就是金子”的口号,其目的是唤起人们要重视健康、珍爱生命,同时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所以,谁掌握了健康的钥匙,谁就掌握了生命的主动权。

2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只有疾病才是健康的杀手。其实,以饮食和起居为主要因素的不良生活习惯以及缺少相应的体育运动才是健康的最大威胁,不运动对健康的影响比疾病更大。生活条件提高,高脂肪饮食、酗酒、快节奏工作环境及不充分休息、作息时间不规律等,都会成为健康隐患,直接导致健康状况下降。

3健康也可以有正负抵消的情况。例如,“生命在于运动”,积极运动锻炼是对健康有利因素;但运动过度对身体又是不利因素,两者相互抵消后,既不能储存健康,还将会付出健康。这种缺乏自我保健意识的透支身体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生命不可以透支,就要求每个人都要更多地认识自己,多学习医学知识,掌握运动健身本领,使自己的身心同时健康发展。

运动医学是全民健身医疗保障中的理想服务模式

医疗体育研究范文第2篇

一、开展休闲体育的经济价值休闲体育是人类针对自己的身体和生活而创造的一种文化,是体育文化宝塔中坚实的基座。无论是现代意义上的休闲体育,还是根植于中国几千年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就其历史而言是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只有提高作为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人的素质,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生产效益。体育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直接经济影响和间接经济影响。直接经济影响可以通过统计生产的各种要素,包括“最初投入”的收入总额(工资、薪水、增补劳动收入、直接税收、非股份经营的纯收入)进行评估。间接经济影响主要通过体育产业与其它产业的交互作用得到体现,这种交互作用是由于中间投入需求产生的,表现为生产过程中从其它产业购买的物品和服务的价值。

(一)缓解金融危机,刺激和拉动内需在全球经济黑云压城之际,国务院已经把刺激经济增长的重点放到拉动消费上。体育产业是刺激和拉动内需的经济部门,拉动内需的核心在于拉动消费,在今天这样一个异常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国家经济发展必须实行刺激消费、鼓励消费,开拓新的消费热点来扩大内需,以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解决劳动力就业的问题,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决策。休闲体育消费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消遣娱乐的认识发生了许多变化,在工业发达国家产生了有关游戏、娱乐、运动、消遣的理论,终于成为了一种公认的社会文化活动,也形成了一个收入甚丰的体育文化市场。体育产业在几个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迅速发展,为休闲娱乐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设备和器材。

(二)有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消费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广泛关注的问题。早在1994年,我国国务院就通过了《我国21世纪章程》,主要内容就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我们党的“十六”大提出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我国21世纪初经济、社会工作的核心内容,并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道路”。

医疗体育研究范文第3篇

今天对社会事业工作进行调研,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是县政府重点工作分工抓落实的需要,县十四届政府第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已经对重点工作进行了分解,对如何抓落实提出了具体要求,前段时间我们着重对经济工作,尤其是工业经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进行了调研和部署,接下来就是对社会事业工作进行研究部署,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二是因为社会事业工作遇到了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今天既是一次调研,也是一次现场办公。刚才,我们实地察看了几个社会事业类重点项目现场,几位部门负责人就各自部门的面上工作和具体事项作了汇报,副县长就几个具体问题提出了意见,我完全同意。下面,我简要讲两方面意见。

一、充分肯定年社会事业工作取得的成绩

年,面对雨雪冰冻灾害、地震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我们迎难而上、扎实工作,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在市委市政府争先考核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在市政府工作目标考核中由年的第五名上升到第四名。在社会事业口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社会事业工作在市政府工作目标考核中排名第四,教育、卫生、体育部门也充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教育工作在全市排名第三,卫生工作排名第四、体育工作排名第五;县教育局在全市教育系统工作目标考核中名列第二,县卫生局在全市卫生系统综合目标考核中获得二等奖(排名第四),县体育局在全市体育系统工作目标考核中获得二等奖(排名第四)。在县政府部门、直属单位本职业务工作目标考核中,县教育局获得了二等奖,县卫生局获得了三等奖。县卫生局在推进人民医院迁建项目中成绩突出,获得了重点项目推进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些成绩值得充分肯定。

二、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扎实推进民生工作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新的一年,我们要鼓足干劲、扬长避短、抓住重点,继续提升社会事业,提升广大群众的满意度。我想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社会事业。首先,提升社会事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五个统筹”之一就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我们坚持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两条腿走路。其次,提升社会事业是“重民生”的直接体现。年省、市工作重点概括为“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四个领域的重点工作,必须同等看待、不可偏废。第三,社会事业欠账较多,要求我们加快发展步伐。尽管近年来通过创建“两城四县”、省级文化先进县等载体,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历史遗留问题仍然较多,如何利用有限的财力来改善条件、加快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我们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这里我对教育、卫生、体育三个部门提几点要求。

(一)关于教育事业

总的要求是:继续巩固教育创强成果,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1、不断完善教育基础设施。近年通过创建教育强县,新建、扩建、改建、维修了一大批基础设施,教育教学条件有了明显改观,但结构性短缺依然突出。教育部门要着眼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妥善安排好教育建设项目,做好布局调整这篇文章,继续抓好教育强乡镇创建(还有两个乡)和小规模学校改造等工作,尽最大努力为教育事业、尤其是义务教育提供条件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合理配置资源,尽可能盘活资产,尤其是经过撤并后的农村校舍,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为教育事业服务”的原则,加快处置进度。

2、充分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要进一步完善机制体制,发挥好政策导向作用,激励广大教职员工奋发向上,努力钻研业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尽可能满足教师的业务发展,加强教师的培训、进修,发挥名校、名师的帮扶作用,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要努力保障教师待遇,省、市关于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政策出台后,要认真抓好落实,切实保障好教师权益。

3、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今年的县两会上,有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要求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议案》,被列为三个正式议案之一;有政协委员提出的《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加快幼儿教育事业发展》提案被列为三个重点提案之一,充分表明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和关心。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出实招、讲实效,采取有效举措,破解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的难题,给出令广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全县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复。

4、高度重视教育领域的公共安全。一方面要抓好“围墙内”的安全,加强对危旧房的质量检查,加强用电、消防、食品、体育设施等方面的管理,关注每个可能发生意外的环节;另一方面要抓好校外安全,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普及安全常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尤其要高度关注学生上学、放学途中的交通安全,随着天气回暖,还要预防学生因游泳出现意外。

(二)关于卫生事业

1、切实抓好公共卫生工作。公共卫生网络建立较早,目前运行状况比较正常,较好地履行了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职能。下一步,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公共卫生体制,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做到公共卫生工作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抓,充分发挥好村级公共卫生监督员收集信息、传递信息作用,加大对地方病、传染病及人畜共患病的防范力度,加强对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点疾病的防控工作,努力营造安全、卫生、生态的人居环境。

2、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项工作是今年的县政府十项“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卫生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好、执行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折不扣地兑现报销项目,做好农民健康体检等工作,研究消除筹资过程中村集体、村干部垫资现象,把这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送到农民手上,形成政府得民心、农民得实惠、医院得发展的三赢局面。

3、巩固城区卫生资源整合成效。卫生资源整合以来,各医疗机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率不断提高,扭转了年年亏损的局面,两年来的实践表明,这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是符合县情的。下一步,卫生部门要巩固整合成效,继续抓好医疗行风建设,努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真正用优质的服务吸引患者、留住患者,让人民群众受益,让医疗机构受益。

4、抓好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高度关注人民医院迁建项目进程,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项目进度,把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建成精品工程、满意工程、民心工程和廉洁工程。另一方面要努力向上争取支持,加快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三)关于体育事业

1、体育部门要努力发挥好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作用,科学组织、引导全民健身。一方面,要根据群众需要,指导党政机关、企业、社区、农村开展好各类经常性的体育活动,要指导各单项体育协会等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开展针对机关干部、青少年、妇女、老年人、职工、农民、残疾人等人群的体育活动,营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提高群众身体素质;另一方面,要根据自身条件,组织开展一些大型体育健身活动,包括上级部门组织的体育赛事等,提高自身组织能力、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提高知名度。开展各类活动时,要注意发挥好县体育馆的作用,提高场地利用率。

2、抓好体育强乡镇创建工作。加快体育发展、建设体育强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顺应现代体育发展趋势、缩小与先进县市体育发展差距、增强综合实力的需要;也是发展第三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需要。体育部门要以创建体育强乡镇工作为抓手,不断加快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完善群众体育服务体系,增强人民群众体质,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增强竞技体育发展后劲。适时申报创建省级体育强县,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进步。

医疗体育研究范文第4篇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坚持“重在基础,面向全体”的方针和“安全第一,重在参与”的原则,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强化科学健身理念,以贯彻《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老龄事业发展的意见》、和《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老龄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契机,因地制宜、深入广泛地开展各类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为增强全县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体育强县建设作出贡献。

二、活动时间、地点和内容:

(一)按照省市老年人体育协会文件要求,我县老年人体协根据省老年人体协“科学健身,你我同行”的主题和“参与、康乐、和谐、风范”的宗旨,在老年人体育节期间,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分散为主,以基层为主的形式,因地制宜组织开展适宜老年人的各类小型多样的竞赛和展示活动。

(二)根据省老年人体协的文件要求,结合我县的实际,经研究决定,我县5月29日举行老年人体育节启动仪式,10月16日举行闭幕式。

(三)老年人体育节期间,将举办太极拳剑、健身球柔力球、乒乓球、门球、象棋等六项比赛。同时组队参加省市组织的有关项目比赛。

(四)多年的实践证明,健步走是一项适合老年人参加、行之有效的健身方法,希望积极参加此项活动。

(五)县老年体协在体育节期间组织开展“科学健身、你我同行”为主题的老年科学健身讲座,以增强广大老年人的科学健身知识,不断提高健身效果。各医疗卫生单位:

为保持打击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非医学需要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简称“两非”)行为的高压态势,有效遏制卫生系统“两非”违规行为升高势头,现就进一步加强打击“两非”工作制定如下意见。

三、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落实责任,确保“两非”工作的扎实开展

各医疗卫生机构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认识打击“两非”工作的重要意见,将其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职责和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执业、维护社会安定稳定的重要内容人,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各级责任,确保打击“两非”工作扎实开展。

要进一步加强对B超、引产手术相关服务项目及其从业人员的资质审查,严格准入条件。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管理和教育。要定期向医务人员宣传打击“两非”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开展警示教育,强化行业自律。对工作不力、玩忽懈怠的单位,严格执行年度评优评先“一票否决”制度。

四、突击工作重点,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1、加强B超管理。各医疗卫生单位配备和使用B超机,要严格遵守准入和使用管理制度。B超室要设立醒目的警示牌、B超管理制度,公开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姓名和举报电话。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妇产科或胎儿B超检查时,常规诊断结果落实好医师“双签字”制度。孕14周以上妇女B超检查要认真登记身份证号码、详细居住地,并与人口计生部分做好信息共享。同时依法严厉打击个体诊室、乡村游医等非法购置、使用B超机的行为。

2、加强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管理。各医疗卫生机构不得进行非医学需要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手术。实行人工终止妊娠手术定点制度,县人民医院、华佗医院为人工终止妊娠手术定点机构,其它医疗机构一律不得开展人工终止妊娠业务。定点终止妊娠机构凭终止妊娠施术审批单实行终止妊娠手术,并建立严格登记制度,详实医学记录,按季度向县妇幼保健所报送终止妊娠信息通报表。

3、加强终止妊娠药品管理。各级医疗要严格落实终止妊娠药品管理制度,加强终止妊娠药品的使用和管理。终止妊娠药品必须在医生指导和监护下使用并登记备案。

五、加大处罚力度,坚决遏制“两非”行为升高势头

1、县卫生局定期组织基妇、计生办、卫生监督所等相关人员开展打击“两非”工作专项检查,排查薄弱环节、查找工作漏洞,对打击“两非”相关制度落实不力的医疗机构要现场处罚。

2、对同一年度查实存在两例及两例以上“两非”行为的医疗机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给予组织处理。

3、对从事“两非”行为的直接责任人员一经查实,停止其执业活动半年(医师执业证书、母婴保健技术执业资格),并在县“两非”办经济处罚的基础上再给予1-2万元的经济处罚。

医疗体育研究范文第5篇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以及我市将大健康产业打造成为支撑全市未来发展的重要产业的要求,进一步发挥大健康产业的先发优势,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需求,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省“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编制本规划。本规划主要明确2016-2020年“大健康、新医疗”产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产业支撑平台,是未来五年健康医疗产业的指导性文件。

本规划所指大健康产业包括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以健康养老、健康旅游、体育健身、健康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健康保险等为主体的健康服务产业。本规划主要依据我市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及大健康产业未来发展趋势,选择健康医疗、健康养老、医药产业、健康旅游和文化、体育健身、健康食品等六大领域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大健康产业的发展重点。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健康产业快速发展机遇,结合我市自身优势,借鉴先进经验,顺应时展的新要求,广聚创新资源,创新发展模式,引进一批带动作用强的健康产业项目,扶持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拳头产品,打造一批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健康产业园区,将健康产业率先发展成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发展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提升全市人民健康素质和水平作为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落脚点,统筹城乡、区域健康服务资源配置,促进均衡发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坚持市场主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社会活力,不断增加健康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坚持深化改革。强化改革对健康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逐步消除不利于调动和发挥社会力量积极性和创造力的体制因素。

坚持创新发展。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实现健康领域关键技术、重大产品的创新突破,推动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产业融合。以医疗服务业发展为核心,向两端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健康产业融合,形成空间互补、产业互促的大项目、大产业格局,形成支撑健康产业发展的行进方队。

坚持绿色发展。把营造健康宜居宜业环境放到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优先位置,提倡健康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社会绿色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健康产业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产业总体规模显著扩大。到2020年底,全市大健康产业总规模超过1000亿元。医疗服务业规模迅速扩大,医疗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达到6.5%。健康养老产业总体规模争取突破500亿元。体育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总规模力争分别达到100亿元。文化旅游、保健食品等领域蓬勃发展,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实力的大健康产业知名品牌。

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到2020年,医疗卫生机构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到6.1张、执业(助理)医师数2.5人、注册护士数3.1人,医护比达到1:1.25,市级及以上医院床护比不低于1:0.6,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婴儿死亡率下降到5.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6‰、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5/10万;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到35张,社区服务中心养老服务覆盖全部城市社区和90%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岗前培训率达到100%,新增养老服务从业人员3000人。生物医药、健康旅游、体育健身、保健食品等行业发展水平全省领先,在健康大数据、健康养老养生、中医药旅游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知名品牌和关键技术,健康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完善政产学研用的医药协同创新体系,药品、医疗器械、康复辅助器具、健身产品等研发制造技术水平有效提升。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打造布局合理、科学高效的科技创新基地。运用数据库、计算机筛选、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建设医药产品技术研发、产业化、安全评价、临床评价等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发展众创空间,培育一批拥有特色技术、高端人才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到2020年,全市健康产业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2%以上。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社会资本办医、多层次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关键领域改革取得突破;健康产业政策支持体系逐步健全,行业规范与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机制更加有效,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和素养明显提高,形成有利于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四、发展重点

(一)健康医疗

1、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健全三级医院为龙头,二级医院为骨干、专科医院为特色、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扩大优质资源技术辐射范围。实施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推进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等专科医院建设。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在保障医疗服务体系功能完整的前提下,鼓励采取迁建、整合、转型等多种途径将部分公立医院改造为康复医院、护理院、老年病医院等机构。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和妇幼健康、精神疾病防治、护理康复、卫生应急、急诊急救、血液供应等薄弱环节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医疗服务,引导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特色的专科医疗服务和高端家庭医生服务,满足高收入群体的高端需求。鼓励民营医疗机构错位发展,完善民办医疗机构管理制度。

2、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建立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综合和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建立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机制,推进慢性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实现医防结合。建立不同层级、不同类别、不同举办主体医疗卫生机构间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分工协作机制,不断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基层普遍具备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能力。推广全科(乡村)医生签约服务,不断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合理就医秩序,健全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完善医疗联合体、医院集团等多种分工协作模式,提高服务体系整体绩效。加快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健全完善医师多点执业的政策措施。

3、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继续加强县级公立医院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县级医院业务用房和装备条件。实施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工程,打造县域医疗中心。深化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工作,突出帮扶重点,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到2020年,使90%以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危急重症和部分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康复能够在县域内得到解决。全面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采取援赠医疗设备、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巡回医疗、双向转诊、特色专科建设、合作管理等方式,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扶持力度。到2020年,每个乡镇有一所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每个行政村建有卫生室,规范化建设达标率达到95%以上。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能力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积极探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上下联动、分工明确、协作密切的管理模式,加快推进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到2020年,每个街道或3至10万居住人口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要求,实现城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三个一工程”,即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每位居民拥有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一张服务功能完善的健康卡。

4、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着力建设市中医医院,达到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推进县级中医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巩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成果;规范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和中药房设置;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加快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建设,到2020年,10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0%的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50个“国医堂”投入使用。推行中医“治未病”服务模式,开展中医健康干预服务,积极发挥中医药在常见病、慢性病防治、慢病康复中的优势作用。支持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及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鼓励有资质的中医药人员在药店开展中医坐堂诊疗服务。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联合攻关。

5、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和健康扶贫要求,全力做好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加快提升贫困县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有效解决贫困县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到2020年,贫困县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可及性显著提升,贫困县县级医院全部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水平。

6、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继续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断丰富和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城乡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做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工作。

7、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继续实施国家免疫规划,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实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机制。加强艾滋病检测、抗病毒治疗和随访管理,全面落实临床用血核酸检测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疫情保持在低流行水平。建立结核病防治综合服务模式,全面开展耐多药肺结核筛查和监测,规范肺结核诊疗管理,有效控制肺结核疫情。有效应对流感、手足口病、登革热、麻疹等重点传染病疫情。保持控制和消除重点地方病。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积极防范输入性突发急性传染病,加强鼠疫等传统烈性传染病防控。强化重大动物源性传染病的源头治理。

8、提高妇幼健康水平。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增补叶酸、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妇幼项目,大力开展覆盖婚前、孕前、产前、产时、产后、儿童成长的“婚、孕、产、保、育一条链”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服务。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积极推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建设,进一步提升婚前保健、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质量,提高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水平。加强儿童早期发展和医疗保健机构产、儿科建设,保障产儿科服务需求,加大对儿童重点疾病防治力度。巩固完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中心和绿色通道,健全急救网络,提升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实施计划生育服务保障工程,落实免费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和农村妇女生殖健康检查公共服务,提高妇女常见病筛查率和早诊早治率,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9、大力发展第三方医疗服务。积极推动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康复服务领域,大力发展专业医学检验中心、影像中心、病理中心和消毒供应中心等第三方服务机构。支持发展第三方医疗、健康管理服务评价、健康市场调查和咨询服务。

10、强化与京津及周边的合作。立足实际,借助优势,积极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对接京津两地,促进我市卫生计生合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以北京市把我市作为医疗卫生协同发展工作中省的重点合作市及天津市对口帮扶我市贫困县为契机,在以往良好的合作基础上,坚持“政府主导、统筹推进、错位发展”的合作理念,不断扩大合作领域,不断丰富合作内涵和方式,统筹推进协同发展,全面加强与京津两地的对接、交流、合作。

(二)健康养老

1、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完善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布局,提高公办养老机构服务质量,通过“公建民营”等方式改善公办养老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各类养老机构,引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和社会办养老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民营化改革,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公办养老机构改组改制。支持企业发展养老连锁机构。到2020年,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到35张,其中护理型床位比例达到30%以上。

2、完善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合作机制。鼓励各类养老机构与各级医疗机构按照“就近就便、互利互惠”原则,开展多种形式协议合作,构建医疗养老联合体。构建医疗与养老有机融合的业务协作机制。建立二级以上医院与老年病医院、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之间的转诊与合作制度。开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整合医疗、康复、养老和护理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

3、提高医疗机构养老服务能力。支持鼓励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开设老年病科(病区);与养老机构开展对口支援、合作共建;推动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之间的转诊与合作。通过建设医疗养老联合体等多种方式,整合医疗、康复、养老和护理资源,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护理床位占比,鼓励其根据服务需求增设老年养护、临终关怀病床。全面落实老年医疗服务优待政策,鼓励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工作志愿者定期为老年人开展义诊。全面落实老年医疗服务优待政策,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重病、失能及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挂号、就诊、转诊、取药、收费、住院、综合诊疗等就医便利服务,窗口明显位置“老年人优先”标志设置率达到100%。充分发挥医院志愿者服务作用,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门诊导医、出院随访等服务。

4、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大力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康复机构合作,鼓励有医疗需求和具备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合理布局养老机构与老年病医院、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形成互联互通、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全市医疗健康养老服务网络。支持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护理站、康复门诊部等,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内设医疗机构可按规定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鼓励执业医师到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开展多点执业,支持有相关专业特长的医师和专业人员在养老机构开展疾病预防、营养调理、中医养生等非诊疗行为的健康服务。

5、发展社区(居家)健康养老服务。鼓励医疗机构将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提高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保健等服务能力;推行家庭医生制度,鼓励医生与家庭结对服务。推进综合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发展日间照料、全托、半托等老年人照料服务。完善养老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其他医疗机构服务合作机制,为老年人提供社区和家庭服务的范围和能力大幅提升。到2020年,居家养老的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5%以上,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可及性显著提升。

6、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支持社会力量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开办具有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质、能力的医疗机构或养老机构。支持社会力量通过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举办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支持企业围绕老年人预防保健、医疗卫生、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需求,积极开发老年人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

7、完善养老服务保险保障体系。完善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为主的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鼓励个人或家庭成员自愿参加商业性养老保险,积极争取当地政府为特殊困难老人购买保险产品。鼓励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村集体和爱心人士为老年人投保。探索建立老年人意外伤害险和养老机构综合责任险制度,提高个人和养老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到2020年,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100%。

(三)医药产业

坚持“依托优势、对接京津、集群发展、打造品牌”的原则,以创仿结合、特色突出、集约集聚、品牌塑造为主攻方向,构建以生物制药、现代中药、高端医疗器械为重点的医药产业集群。

1、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开展中药材规模种植和良种繁育、生态种植集成技术推广,以建设百万亩中药花海旅游扶贫示范区为载体,以热河黄芩、金莲花、桔梗、柴胡、苦参、北苍术、枸杞等为主栽品种,建设中药材生态种植、良种繁育、科技研发和休闲养生四大基地,到2020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在滦平县建设集中药材仿野生种植、提纯复壮、种质资源圃、技术研发、良种繁育于一体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北方研发基地,使之成为全国具有影响力、权威性的中药材开放式服务平台和中药材国际交流中心。大力发展中药材良种繁育,2016年良种繁育面积达到1万亩,到2020年达到5万亩,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良种繁育区。

2、着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实施现代化中药产业链条拓展工程、龙头企业带动工程、品牌战略工程。推动颈复康、天原、希力等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扩大优势产品规模,以中药为重点,努力打造医药产业集群。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博士工作站,引进培育高级专业人才,通过与京津等国内外专家教授、科研院所等加强合作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扩大信息技术在生产制造、工艺改进、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物流配送等关键环节的应用和融合。到2020年,规模以上医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00亿元;培育1家年销售额超5亿元的医药企业,2家超亿元的医药企业。

3、引进发展医疗器械产品。围绕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家庭和个人保健市场的需求,以需求侧示范应用拉动消费需求。充分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机会,加大针对性招商力度,大力引进医疗装备和器械制造业。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构建医药产品消费需求动态感知、众包设计、个性化定制等新型生产模式,鼓励支持市数据文化创业园、县德鸣大数据产业园引进医疗装备和器械制造企业,着力发展医疗器械产品数字化、智能化的研究,积极开展可穿戴、便携式等移动医疗和辅助器具产品的研发。促进研发成果转化升级、创新发展,注重发展线上云端和线下服务相结合。

4、大力发展医药商业和流通行业。构建分工合理、体系完备、设备一流的现代医药物流和零售网络,打造具有实力、竞争力的医药物流产业。打造一批医药健康物流产业基地。推进医药物流园区建设,重点培育国际商贸物流、华北物流和丰宁现代物流等3个“园中园”,鼓励支持医药物流企业进园兴业,提高行业集约度。鼓励医药零售业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经营,扩大和完善医保定点药店布局。推动医药流通企业物联网系统建设,建立智慧物流体系,提升药品物流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

(四)健康旅游

1、不断开拓健康旅游市场。充分利用我市优良的水体、大气环境与多样的林、草生态系统,以及温泉御汤等旅游资源,利用区域环境优势,结合高新技术研发,围绕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积极开发中医药养生旅游、温泉保健、康复疗养、避暑养生等健康旅游产品和服务。以全域旅游为契机,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运动休闲基地、老年养生示范基地等创建为抓手,促进旅游业与农、林、渔、中医药、体育、养生、养老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发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旅游。

2、依托中医文化等资源,发展养老医疗旅游。结合健康服务业发展,充分利用中医文化、山水观光等旅游资源,积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线路;发展以提供中医药康复、养生、保健、休闲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健康旅游。

3、依托皇家、民俗等资源,优先发展文化旅游。深度挖掘皇家文化、历史典故、诗歌文化等,培育文化创意休闲产业,加快推进大稿()国际艺术区的设施建设和服务配套,打造一批文化旅游休闲综合体,做强“鼎盛王朝·康熙大典”文化演艺品牌。做大做强文化创意、影视演艺、数字传媒等文化旅游新业态。

4、依托休闲农业观光区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积极推动农业多元化发展,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以整合现有园区,发展建设新园区为重点,谋划建设环京津休闲农业度假区、成效休闲观光区、民耕民俗文化体验区、农业生态揽胜区四类休闲农业观光区,发展集农业生产、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参与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和科技农园。到2020年,休闲农业企业达到100个,规模以上“农家乐”200家,创建休闲农业示范区50个,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

5、依托冬奥会举办契机,积极发展体育休闲旅游。紧抓京张冬奥会机遇,大力开发温泉、冰雪、狩猎等冬季高端旅游产品,带活带热冬季旅游,推动一季游向四季游、观光游向休闲游转变,建设“多支撑、复合型、国际化”休闲旅游目的地。不断丰富体育旅游产品,加强登山、攀岩、悬崖速降、野外露营、野炊、定向运动、溪流、探险、水下长城潜水、自行车、雪地摩托、飞翔、马术等项目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与旅游活动的融合发展,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体育运动场所面向游客开展体育旅游服务,建设冰雪、射击、电子竞技等体育运动基地,形成新的旅游消费热点,延展相关产业链条,加快产业互动合作。

(五)体育健身

1、打造特色体育产业。坚持“以冰为主、冰雪结合”的原则,制定全市冬季运动发展规划和活动方案,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品牌赛事活动,完成省级冰上运动项目基地建设,争创部级冰上运动训练基地。探索省、市、企业联办避暑山庄冰球队模式,多措并举打造我市国际冰球运动品牌。培育户外运动品牌赛事活动,持续举办好国际马拉松等系列马拉松赛,发展马拉松产业,拉动马拉松经济。积极培育电子竞技产业发展,争创国家电子竞技赛事和产业基地,支持有关高校设立电子竞技培训基地(学院)、开办电子竞技专业。扶持金山岭国际射击场项目,争创省级、部级射击运动训练基地。鼓励支持县区开发举办特色赛事,打造“一县一品”、“一区一品”、“一行一品”的群众体育品牌活动,提高城市马拉松、冰上马拉松、双桥冰雪嘉年华、双滦滑雪、围场雪地摩托、围场冰上龙舟、宽城门球、平泉木球等品牌活动的群众参与度和影响力。

2、加快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大力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健身休闲、场馆服务、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体育旅游、体育保健康复等行业。积极打造体育贸易展示平台,支持举办体育用品、体育文化、体育旅游等博览会。以冰雪、足球、电子竞技、马拉松、登山、轮滑、乒乓球等运动项目为重点,大力培育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体育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其在推进全民健身运动、促进体育消费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培育体育传媒、培训、策划、咨询、经纪、营销等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体育用品和体育服务型企业。大力扶持社会资本组建体育赛事公司,主办和承办各类商业性和群众性赛事。鼓励大型健身俱乐部跨区域连锁经营。

3、推动体育与健身、休闲、医疗融合发展。转变体育产业、健康产业投入方式,将体育健身作为重要增长点。充分发挥体育在疾病防御、慢性病防治、病后康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广“运动处方”,积极引导公众转变健康消费理念,使传统事后医疗投入转变为事前健身投入和事后医疗投入相结合。加强对群众运动健身的科学指导,将医疗愈后恢复与康复训练、体能训练引入定点健身俱乐部。鼓励更多人群参与科学健身,实现减少疾病发生与体育健身产业同步发展。

4、促进体育生活化、体育消费便利化。鼓励体育场馆、健身会所、体育组织等面向社会提供便民服务。建设综合性体育服务互动平台,鼓励体育赛事、体育用品、体育中介等行业联动,推动体育旅游、体育传媒、体育会展等相关业态融合发展。发挥中医药在运动康复等方面的特色作用,提倡开展健身咨询和调理等服务。探索竞技赛事与群众性赛事同时举办、紧密结合的赛事模式。加快围场猎苑小镇、木兰围场冰雪小镇、金山岭滑雪小镇、汤河滑雪场、清河谷漂流景区、怡达自驾车基地、县华夏体育冠军林等项目的建设,加强冰雪、射击等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培育避暑山庄冰上运动系列赛事、国际马拉松赛等品牌赛事活动。

5、完善体育健身配套政策体系。积极完善政策体系、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积极促进健康产业社会化、产业化发展,通过财政税收政策,促进群众体育与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不断加强社区体育的建设与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市场的中介机构与组织,完善产业的经营管理制度和各项法规,促进我市体育健身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六)健康食品

1、保健食品生产。充分发挥我市中医药产业、中药材资源优势,围绕道地药材精深加工,重点开发和实施一批黄芩茶、柴胡皂苷、酸枣仁多肽、莲花糕、丹参素等高端中药保健食品产业化项目,积极引进一批高端中药保健食品生产加工项目。鼓励颈复康药业集团、希力药业兴隆县生物医药、天原药业等制药企业从事保健食品的研发生产。

2、果品精深加工。重点发展高档特色饮品、水果罐头、酒类制造、功能性饮料等产业。依托我市水果、山楂、板栗、杏扁等特色果品大力发展轻糖型、混合型等新型产品,依托露露等优势企业,重点发展杏仁酱、杏仁豆腐、杏仁巧克力、特色饮品等新产品;以怡达食品、宽城板栗等加工企业为重点,开发生产山楂醋、板栗奶等新产品;支持山庄集团、板城酒业、四海集团等龙头企业,扩大驰名产品生产规模,研发果酒、保健酒等品种。

3、乳制品加工。依托缘天然集团、畜牧场等骨干企业,加强奶源基地建设和开发,实施无公害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优质奶源基地,重点发展有机奶、乳酸饮料等液态奶制品和婴幼儿奶粉等高端产品。加快本土企业培育和品牌建设的同时,加快知名乳制品企业引进,提高乳制品区域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4、粮油精深加工。依托隆化隆泉、兴隆国家粮食储备库、富龙农业等企业,重点发展绿色生态有机米、淀粉糖及其衍生物产品、淀粉发酵产品、速冻粉条等产品,培育发展杏仁油、胡麻油等食用油加工业。

5、天然山泉水生产。以保护水资源、发展水经济、打响水品牌、做足水文章为主攻方向,依托高锶、低钠、弱碱等水质优势,利用现代科技,进一步提升资源科学开发水平,统筹规划产能布局,引培并重,构建大规模、高品质、多系列、高效益、可持续的天然山泉水、矿泉水产业体系,建设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的部级现代天然山泉水、矿泉水产业基地。加快对全市现有天然山泉水、矿泉水生产企业的改造提升,重点扶持隆化尤泉溪、围场木兰山泉、双滦伊逊山泉等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和产品知名度的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引进农夫山泉、汇源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打造“中国高锶矿泉城”。

五、打造产业支撑平台

(一)构建“智慧医疗”平台。推进“大健康、新医疗”产业与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为产业智慧化提供重要支撑。

1.启动“健康云”建设。通过整合全市医疗健康资源,建设统一、开放、共享的“健康云”,面向患者、百姓和医院、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医药企业,实现跨机构、跨部门、跨县区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为政府监管提供医疗大数据支撑,为居民和患者提供医疗、健康管理、远程会诊和保健服务,为健康服务机构和企业提供健康相关信息服务。积极发展网上预约挂号、在线咨询、交流互动、网上支付、远程培训等健康信息服务业务。积极引导医疗机构面向县(区)、乡(镇)、村地区开展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

2.推进市、县两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健全全员人口、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基础数据库建设。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居民健康卡覆盖率达到100%,积极推进居民健康卡与社会保障卡、金融IC卡、市民服务卡等公共服务卡的应用集成,实现就医“一卡通”。依托全市大型三甲医院建立区域医学影像、检验检查报告等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逐步建立跨机构的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构建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区域影像信息系统、医院管理、信息共享系统和分级诊疗系统。与京津建立合作机制,依托医疗服务信息交换标准,推进我市与京津同级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大幅提高我市远程会诊、远程医疗水平。引进优秀卫生人才和先进技术,建立全市远程医疗卫生教育系统,提高我市医疗服务水平。

3.打造大健康产业集群。按照国家、省政策部署,积极开展处方药社会化供应试点工作,推进医疗机构处方社会化供应;利用移动互联技术跨界整合医院、医生、患者,设备、药品、数据等资源,形成“大健康、新医疗”互联网+产业集群。发展第三方在线健康市场调查、咨询评价、预防管理等应用服务,提升规范化和专业化运营水平;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在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养老服务等健康服务领域的应用。开展医疗健康大数据开发,充分利用穿戴式植入式智能设备、移动终端、固定终端等终端设备,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健康养老信息服务。依托现有互联网资源和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搭建养老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提供护理看护、健康管理、康复照料等居家养老服务;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应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便携式体检、紧急呼叫监控等设备,提高养老产业服务水平。

(二)拓宽投融资平台。

1.完善多元投资机制。积极树立我市大健康产业发展形象,着力推介健康产业投资方向与政策,吸引海外基金、国际资本等以合资、合作形式投资健康产业。重点加大在健康医疗、健康养老、医药产业、健康食品、医疗装备及器械等方面的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动由政府引导,推动金融机构、产业资本共同筹资设立健康产业投资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合健康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对健康产业新业态、微小企业开展融资服务。鼓励企业、民间资本投资健康产业,支持符合条件的健康产业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

2.积极发展多样化健康保险。在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的基础上,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产品和服务。鼓励发展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推进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扩大人群覆盖面。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等多种形式医疗执业保险。建立商业保险公司与医疗、体检、护理等机构合作的机制,加强对医疗行为的监督和对医疗费用的控制,为参保人提供健康风险评估、健康风险干预等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开展各类医疗保险经办服务。

(三)搭建人才支撑平台。

利用京津一流的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采取合办、引进等多种方式,吸引人才到我市兴业。加大相关教育资源整合力度,构建“大健康、新医疗”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作用,鼓励医学院加强相关教学资源建设,重点打造生命科学、医学、药学、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型和管理型人才培养;加大对旅游学院健康相关专业的扶持力度,重点打造健康旅游管理、养生旅游、健康信息等领域的实用型人才培养;充分依托护理职业学院,积极开展健康产业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和专业教育,加快推进老年护理、康复护理等行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合理配置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努力开创卫生人才管理工作新局面。到2020年,造就一支数量规模适宜、素质能力优良、结构分布合理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六、重点产业发展布局

按照城市发展规划和产业空间布局的要求,采用集聚态势和地域特色相结合的健康产业空间布局理念,构建“一圈、三区”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健康养老产业圈。围绕“一带三区”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我市紧邻京津的区位优势,按照“医、护、养、学、研”一体化新模式,构建健康养老产业圈,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医疗健康和老年养护基地。

1.打造医养结合健康产业园区。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区域合作,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在“十三五”期间规划10个各具特色的医养结合的健康产业园区,满足10万老年群体需求,打造健康产业的“双十”工程。大力推进京承健康产业园、丰宁县华融九龙生态养老健康城、营子区医养结合示范园、高新区生命医学健康城等一批项目建设,打造国内和国际新型健康养老产业园区。

2.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健康发展。以“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终”为重点,培育壮大养老产业和老龄事业。健全养老设施和服务网络,加快建立比较完善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到2020年,市、县均建有示范性老年服务中心,城市街道社区和有条件的行政村建立老年人服务站。

(二)百万亩中药花海旅游扶贫示范区。

以古御道、高速公路两侧、国道和省道沿线以及乡村旅游示范景区为实施区域,以构建集产、加、销、游、玩于一体的古御道中药花海旅游扶贫示范带、坝上高原中药花海旅游扶贫示范区、中南部特色中药花海旅游扶贫示范区、城郊型中药花海旅游扶贫示范区“一带三区”产业格局为中心,以打造科技支撑、良种繁育、有机中药材种植、产地加工、旅游观光养生“五大板块”为支撑,以构建标准化生产、质量可追溯、现代化流通、龙头培育、招商引资、品牌建设“六大体系”为动力,叫响“京津水源、皇家药庄、道地药材”金字招牌,做大做强特色大健康产业,打造“康乾皇家药庄·生态绿色药都”。

(三)燕山康体健身休闲区。

依托燕山生态资源,充分整合兴隆县、宽城县、平泉县等塞外山水资源,有效串联兴隆山、雾灵山、六里坪、蟠龙湖、辽河源等重点旅游景区,大力推进休闲健身、康体健身产业发展,使燕山地区成为“医疗美容旅游”和周末休闲健身的著名目的地。

(四)健康休闲旅游区。

1、建设健康养生旅游区。以避暑山庄为中心,覆盖县、滦平县、隆化县,依托皇家、温泉等特色资源,整合长城和历史文化等资源,构建面向京津,辐射东北,拓展全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健康养生旅游区。

2、建设运动休闲旅游区。依托森林、狩猎、冰雪和草原等特色资源,有效整合精华资源,构建面向京津,辐射内蒙、辽宁,拓展全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运动休闲旅游区。

七、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大健康产业发展组织领导体制,成立由市政府主管副市长任组长,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健康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制定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及时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健全健康产业领导小组联席会议、信息报送、督查通报等工作制度。各县区、市直各部门要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部门间要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增强健康产业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形成强有力的工作合力。

(二)强化政策支持。全面梳理“大健康、新医疗”产业领域的相关政策,落实国家和省级相关部门出台的优惠措施,着力从财政支持、土地供给、税收优惠、人才引进、技术创新、投融资政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支持生物医药、医疗、体育、旅游等产业引导基金在投向上向“大健康、新医疗”领域倾斜,对列为部级或省级的重大产业项目进行扶持。探索“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正面引导和负面清单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促进重点领域和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利用医保支付机制,充分发挥医保基金引导健康产业发展的导向作用。

医疗体育研究范文第6篇

在中国社会当中,老年人一直是被看作一个特殊的群体,从传承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中有许多关于提到老年人的。从近几年来各个领域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老年人的问题已经成为热点。如空巢老人问题研究,老年人福利政策研究以及体育领域的老年人体育需求研究、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研究等。事实上不仅仅只是在中国社会中老年人被看作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纵观世界各国,老年人都是被全社会关注的对象。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相继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引起劳动力总数减少,劳动生产率下降,社会保障费用上升。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老年人口也在迅速增长,引起全球范围内的人口老龄化趋势,西方人口学家称这种现象为“银发浪潮”。

目前这一现象已经不单单只是存在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以及人们的生育观念的转变,老龄化现象在我国已经相当的严重。人口老龄化最常用的判断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6.96%。到2002年,该比重达到7.2%,即已超过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定义标准(7%),未来预测结果表明: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到2010年约为8.8%;到2020年约为11.3%;到2030年约为14.5%,到2050年约为24.5%。

2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副作用分析

人口老年化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对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诸多的影响:经济生产中人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如果一个国家老年人口比例很重,必将影响经济生产活动,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注定其不能从事繁重的社会生产活动。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将这一现象延伸至每一个家庭中,随着老年人的数量越来越多,由于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很有限,对家庭中年轻成员的依赖将会越来越重,作为推动社会发展主力军的年轻人群来说的负担就会变得日益沉重,这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处理不好将会演变成家庭纠纷,这种状况的出现不仅仅是对我国传统道德的玷污更是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人口老龄化社会现象的加剧所引发负面的影响在我国更是能够得到体现,正如李岚清同志指出的,在中国,“老年问题是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解决得如何,对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

3我国老年人社会问题概述

3.1老年人数量众多,社会、政府压力巨大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尊老爱幼”的国度,对待老龄人的态度可以用“感恩”两个字来概括。这众多的老年人为我们国家的社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全部的力量,尊重赡养他们应该是全社会的义务。国家在老年人福利政策这一块投入巨大,如在政策上提出了加快老年人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建立贫困老年救济制度等。光从退休金这个方面来看,据一项数据表明1978年全国离退休人员社会保险福利费用总额为17.3亿元,到1997年增加为2068.3亿元,19年间增长119倍。有研究预测,到2030年,这一费用将要达到73219.5亿元,2050年将达到182195.2亿元。这仅仅是冰山一角,其他医疗保障投入,社会福利保险投入都是十分巨大的。

3.2农村老年人数量多,权益得不到切实维护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大,相当的一部分老年人群生活在农村。因为历史原因,“户籍制度”这一特有的制度拉大了农村与城市间的发展距离,相当一部分农业老年人口的权益得不到切实的维护。就以医疗硬件为例,农村医院不仅数量少而且医疗水平及硬件设施与城镇相比差距巨大,很多老年人就是因为这类问题而耽误了治疗。在有些福利政策上,农村与城市老年人也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3.3空巢老人多,关爱老人生活程度不足如今的社会已经进入了大数据的信息时代,生活节奏快,青年人为了缓解生存压力日夜奔波,对老人的忽视不可避免,我国已经进入“3+2+2”家庭性社会。很多家庭没有人去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这类情况我们在相关的报道当中屡见不鲜。人进入老年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是巨大的,不仅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疾病更是要忍受着心理上的寂寞与空虚。很多老年人正是因为承受不了内心空虚和寂寞的煎熬,本来幸福的晚年生活到最后演变成了一场悲剧。一个个鲜明的事实表明,在这样的社会,老人最需要的并不是生活费、医药费,而是需要子女的关怀、社会的关爱,需要人间的“人情味”。

4老年人体育锻炼的积极作用分析

4.1促进身体健康随着人的年龄增长,个体的各项机体能力都在下降,而体育锻炼对身体各器官健康的促进作用以及对衰老的延缓作用已经经过了科学的论证。老年人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可以有效避免各类损伤的发生。国家每年在老年人医疗保障当中投入十分巨大,正是体育运动对老年人健康具备着有效促进作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医疗手段,若大力发展老年人体育,使全社会的老年人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来,将会为国家及社会节约一大笔支出,有效地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

4.2对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明显通过体育锻炼,老年人可以宣泄自己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体验到运动的乐趣。目前老年社会中许多问题就是由于老年人的不良情绪没有得到有效处理而产生的,如离家出走、自杀等行为,通过体育锻炼将会有效地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概率,对维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4.3参与的体育活动大多以低强度、小负荷群体性锻炼形式为主当前我国的家庭结构大多数以“核心家庭”为主,即子女成年后都会重新建立自己的家庭,大多是与老人分开生活的,这就必然导致了老年人的失落与寂寞感。寂寞是导致人产生身心疾病的主要的一种消极情感,老年人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通过参与到群体当中,可以使其相互交流,分享生活中的喜悦与不快,在人际交往之中消除内心的寂寞感和失落感,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同样的,在老年人锻炼群体中,每个人都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充分实现自己的社会参与和决策权利。

5结论

医疗体育研究范文第7篇

一、研究思路

益阳市地处湖南省中北部,处于长株潭“3+5”城市圈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圈交汇处,在“长沙1小时交通圈”内。城市形象为和谐宜居的山水新城。人口规模2015年中心城区约63万,全市总人口约490万。益阳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格局,处于工业城市发展快速增长阶段。经过对益阳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的分析,城市土地存在以下问题:土地利用以居住、工业用地为主,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相对低,工业沿主要道路布置,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混杂,居住环境品质不高,资江两岸大量土地被城中村、工业占用,滨水土地未得到有效利用,未重视一江两岸的空间特色塑造,梓山湖周边地区用地布局分散,以居住用地为主,缺乏旅游休闲用地,土地利用率不高,老城区用地未延续传统空间肌理,缺少绿地、广场,环境品质较差。

经过研究用地权属,梳理出现状可开发用地类型和分布情况:现状可开发利用类型为中心区、沿江及会龙山地区工业用地、棚户区、弃置地,现状可开发发展用地布局在会龙山地区、资江沿岸、益阳大道和金山路交叉口、益阳大道和桃花仑路交叉口、益阳大道和罗溪路交叉口,沿道路可开发用地布局在益阳大道、金山北路、桃花仑路、罗溪路、银城大道。现状道路交通网呈现“两环两快、三纵四横”的网格状结构,路网体系不完善,缺少城市支路和跨河桥梁,新老城区联系不便;尚未形成丘陵城市特色的道路网格局;现状主干道较宽,缺少城市生活性主干道。城市公共设施主要由酒店、文化、教育、医疗、公园绿地构成,缺少城市、社区级设施,公共设施配套不健全,缺少市民休闲配套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商业配套设施沿城市交通性主干道线性分布,未形成中心化的购物商圈,商业网点遍布,但缺乏规模集中、业态丰富的城市级商业综合体。现状已建、在建综合体共有15个,主要包括华天城市广场、雄森国际广场、银城大市场等,现有综合体类型以分散的超市、百货商场、大型商贸为主,类型模式单一,缺乏规模集中、业态丰富的城市级商业综合体。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对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文化内涵的挖掘,缺少城区型、近郊型市民文化休闲旅游项目。城市拥有丘陵型山水资源,但不重视对梓山湖和资江两岸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混杂,缺乏山水城市的环境品质和风貌特色。总体来说,城市建设框架已拉开,易于彰显山水格局,地形地貌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经济发展迅速,可拉动城市建设,滨江资源丰富,利于塑造特色。

二、城市综合体的认识

城市综合体规划不是单一的商业节点布局的专项规划,而是关系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布局和项目招商三个方面的综合规划。关系到对城市山水景观、空间资源的整合、影响城市发展方向和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关系到对城市各项公共设施和功能的整合,影响城市功能节点布局结构的规划;关系到对项目设置、商业业态、开发模式的引导,影响项目招商引资的规划。通过城市综合体布局规划的编制,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优化空间结构,明确城市中心,完善商业商务、商贸服务、体育休闲、文化娱乐、会议会展、创意产业、旅游服务等功能,实现城市功能的丰富多样和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有利于塑造城市特色,依托优秀的山水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自然资源与城市功能进行融合和提升,塑造山水城市风貌特色;有利于提升城市品质,通过优化、完善功能和公共设施集聚人气,提升老城区商业区域的活力品质,通过综合体设施,改善城市形象,塑造特色风貌,最终实现城市整体环境品质的提升。

(一)技术路线通过对城市的背景、现状、项目认识、技术特点、编制意义的综合研究,对城市空间演变、总体规划解读的空间发展研究,提出在规划原则、空间结构、整体布局方面的综合体布局规划,进行分类规划引导和实施管理。

(二)布局规划1.规划原则。将益阳市综合体发展定位为全面承担国家战略,承担国家休闲旅游、全民健身、文化强国战略,做好休闲、体育、文化三大文章,增加市民休闲、体育运动、文化旅游、健康医疗等功能型城市综合体。结合城市发展需求,建立市级、区级、社区级的三级综合体体系结构,形成城市生活型、休闲旅游型、城市产业型的三类综合体。通过城市功能和旅游功能的组合以及商业、商务、体育、文化、物流、会展等功能的组合,实现城市综合体功能的多样性和集聚性。统筹旅游资源,高度重视“一湖(梓山湖)、一山(会龙山)、一江(资江)、一洲(青龙洲)”的城市功能和旅游功能的开发利用。2.空间结构。将益阳市的发展轴规划为十字发展轴:益阳大道城市发展轴、金山路—康富路城市发展轴;规划三个城市中心:中央商务区、会龙山生态文化旅游中心、梓山湖体育休闲中心;规划三条特色风貌轴带:桃花仑路城市发展轴带、银城大道城市发展轴带、资江都市休闲风光带。3.整体布局。充分整合城市文化、自然、旅游资源,建立整体开发的旅游综合体;对历史街区进行成片保护与开发,建设休闲街区型旅游综合体;在重要的城市发展中心节点,打造商业商务型综合体;沿城市发展轴带和城市交通集散中心节点布局商贸物流型综合体;整合同类同质资源和功能,建设主题型综合体(如文化休闲综合体、健康医疗综合体、酒店会展综合体、体育运动综合体)。整体形成46个综合体。

三、综合体类别

将46个综合体分为城市生活型、休闲旅游型、城市产业型3大类别,10小类。

(一)城市生活型通过深入分析益阳市公共设施分布特点,重点研究地域文化特色,全面探寻市民生活特点,依托中心城区成熟的商业氛围和旺盛的人气,以社区为单元,就近居住社区、城市公共设施、主要道路布置5大类城市生活型综合体:商业商务型、酒店会展型、文化休闲型、体育运动型、健康医疗型,总计26个。通过打造五类城市生活型综合体,营造中心城区丰富的生活氛围。商业商务型综合体如益阳中央生活广场,利用湖南城市学院老校区已出让土地,结合现有商业氛围打造成为城市新地标,最具人气的生活平台、最具品质的活力街区,具备商业购物、休闲娱乐、商务办公、主题餐饮、生活服务、文化体验、高尚居住的功能。酒店会展型如梓山湖酒店会展综合体,位于梓山湖东北侧,益阳大道以南,集风情商业、会议会展、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满足市民和游客的购物、旅游、休闲娱乐需求的酒店会展综合体。文化休闲型如迎宾路文化休闲综合体位于梓山湖南侧,迎宾路北侧,整合规划的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展览馆、科技馆、职工文体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功能,增加青少年户外运动和拓展训练活动场地,打造成集文化娱乐、科普教育、时尚运动、休闲旅游、生活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市级文化休闲综合体。体育运动型如奥林匹克体育休闲综合体,现已是成熟的体育中心,包括综合体育场、综合体育馆、羽毛球馆、游泳跳水馆、体育局等,增加商业功能和市民休闲活动场地,发展成为集旅游观光、运动健身、会展演出、体育赛事等功能于一体的体育主题公园。健康医疗型如康雅医院健康医疗综合体,依托湖南益康达医疗投资有限公司建设的康雅医院、养护院为核心,共享医疗资源和配套设施,通过增加教育、康体、休闲功能,打造成集医护服务、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体休闲、健康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健康乐园。

(二)休闲旅游型在城市功能基础上,注入休闲旅游功能,将益阳打造成为长沙1小时交通圈近郊型的旅游目的地,同时面向长株潭城市群和环洞庭湖,配套旅游服务设施,完善旅游产品,建设区域性的旅游服务中心城市。结合益阳市现状旅游资源,布置三大类型旅游型综合体:文化主题型(会龙山生态文化旅游综合体、江南古城文化休闲综合体、兔子山遗址公园综合体、羊舞岭古窑址生态民俗文化园总综合体)、生态休闲型(青龙洲生态休闲综合体、梓山湖生态休闲综合体)、休闲街区型(大码头休闲街区综合体、东门口休闲综合体),共8个。

(三)城市产业型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经济转型发展,工业办公园区大量出现,受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和城市空间布局特点影响,工业办公园区出现功能单一、职住不平衡、生活钟摆式等问题,而随着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空间格局调整,在新的发展形势、产业需求和政策引导下,“产城融合”成为发展潮流,因此,功能完善、空间复合、环境优美的城市产业型综合体应运而生。通过深入分析益阳市经济发展阶段,重点研究城市产业格局和特点,依托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整合高新技术产业空间与居住生活空间,沿现状工业集聚区和主要交通性道路布置两大类型产业型综合体:产业新城型(云雾山产业综合体)、商贸物流型,总计12个。通过打造两类城市产业型综合体,更好的达到“以产促城、产城融合”的目标,实现从单一以工业办公、工业生产为主的传统工业办公园区转变为集工业生产、办公研发、科技教育、体育休闲、文化娱乐、高档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新城。

四、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通过对城市的解读,结合综合体发展布局,对益阳市城市的空间形态做出了以下建议:现状城市空间发展主要为沿主要道路东东南带状发展,即城市交通功能主导下的城市发展,需要转变为向西、向南集中紧凑发展,城市环境品质主导下的城市发展。将原规划的空间结构“一轴三带、一城一区”,优化为“一个十字轴带、三个城市中心、三条特色风貌轴带、五个片区生活中心”;将原城市发展方向“东接为主,南调北拓为辅”,建议为“西延、中优、北控、东抑、南跨”。将原规划路网结构“两环两快、四纵五横”,优化为“向西跨志溪河打通3条道路,延伸长春路,跨将接外环快速路,增设2座桥梁,调整一条道路”。将原总规土地利用规划做如下优化:优化会龙山组团用地,增加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同时打造志溪河风情港湾,增加商业服务设施用地,优化资江一江两岸用地,增加商业服务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同时打造青龙洲生态休闲公园,增加少量旅游服务用地;优化梓山湖周边用地,增加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和商住用地;整合湖南城市学院老校区周边用地,调整为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商住用地、居住用地,增加绿地和广场用地,集中打造益阳中央城市生活广场。

五、结语

医疗体育研究范文第8篇

摘要: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会给学生、家长、学校以及教师造成巨大的伤害。从教育学的视角来说,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学生因素、体育教师因素、学校因素以及其它因素等方面,减少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发生也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考虑对策。

关键词:体育教学;安全问题;影响因素

0引言

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体育运动具有一定的激烈性和竞技性,难免会因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对学生和家庭造成巨大伤害,也给学校和教师带来一系列麻烦,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从教育学的视角来说,教学的主导因素是教师,主体因素是学生,主要场所是校园场地和课堂环境,因此对于高校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的研究,可以从学生因素、体育教师因素、学校因素等方面来探讨。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对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并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提出确实可行的建议、解决方案,消除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通过对普通高校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学生、教师、学校管理等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学生缺乏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安全知识缺乏;身体素质下降、心理承受力较弱;教师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缺乏,体育教师上课不认真,责任心不强;场地、器材均存有隐患;由于地理因素的原因,还有不良气候的影响;学校的安全管理不完善,教师的在课堂管理也存在问题。针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如下: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和体育安全知识的培训;体育教师要合理的组织教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学校主管部门要增加体育经费投入,保障体育教学的需要;定期对体育场地、器材进行检修,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建立专门的安全机构,加强体育教学的监督、检査和评价;完善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制度;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处理体育意外伤害的步骤,具有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预案;鼓励学生参加体育意外保险,是化解学生人身意外伤害事故风险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维护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减少事故对学校的干扰和影响。

1高校体育教学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1.1学生因素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生因素是首先需要考虑的主体因素。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体育学习态度、安全行为习惯等方面是首先需要考虑的学生因素。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是影响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重要因素。伴随着时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逐年提高,但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并没有随之上升,反而出现了有所下将的趋势。相关研究表明,不合理的作息习惯、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缺乏体育锻炼,这些都导致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加之学习任务繁重、睡眠时间不足,因此一些学生发生了运动损伤。学生容易在思想上出现麻痹大意的情况。有些学生认为体育课和专业课不一样,专业课要受到课堂纪律的束缚,而体育课可以轻轻松松拿到学分。但是体育课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有既定的教学计划和内容,有它特有的教学规律和特点,体育课的正常开展离不开体育老师的组织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对体育课的感受就和原来的预期有了一定的差距,降低了对体育课程的兴趣。有些学生对体育课的准备工作不够重视,如在上体育课时不穿运动服,运动开始前不认真做热身运动等等,以上种种现象都是体育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只有避免这些现象,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问题。

1.2体育教师因素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对于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而言,体育教师的工作态度、体育课的组织和安排情况、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等方面均影响体育教学安全问题。任何教学活动离不开任课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体育课程也不例外。和其它课程相比较,体育课程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体育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安全问题,认真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切实把学生的安全问题放在首位,才能保障体育教学活动的安全进行。如果体育教师没有深入地钻研教材和教法,没有仔细地去了解学生身体和心理变化,也不注意及时地清理场地和器材,这样的话势必会引发安全事故。体育课的组织安排也和体育教学安全紧密相关。科学安排的体育课,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确保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完成,而且影响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例如,同时在一块场地上课的班级数量的多少,各个上课的班级之间是否有相互干扰的现象,以及体育课上课的时间安排等。

1.3体育设施

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是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保障,也是最容易引发安全问题的外在原因。如果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那么体育教学的安全将在物质上得不到相应的保障。体育教学场地、设施和器材存在的安全隐患体现在其使用是否合理、维护是否及时。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使用不当。在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应首先说明体育设施和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认真做好示范。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是否有明确清楚的标识,也影响到体育运动和体育训练的安全。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缺乏正常的维护。任何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都需要正常的维护和保养,否则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影响使用者的安全。如单双杠、健身器材等,天长日久会被腐蚀生锈,如果没有被及时检查和维护,有可能在学生使用时发生意外。

1.4其他方面影响

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其他方面主要体现在安全管理、体育经费、不良气候的影响等。安全教育和管理是需要切实加强的一项工作,而实际上师生的安全观念差成为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强大的绊脚石。只有教师和学生在头脑中有对安全预防的深刻认识,才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才能准确的预判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意外事故。良好的安全管理,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场地器材的有效利用,也能够有效控制不安全因素。体育教学安全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安全领导机构的设置、规章制度的建设、突发事件应急办法、安全教学的教育培训、安全评估和监督等内容。充足的体育经费是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保证。只有在投入足够体育经费的前提下,才能建设标准的体育场馆,购买更多的体育器材。同时对任课教师进行各种培训,保证教学的安全。因此,学校要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不良气候的影响。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均属于地理纬度偏高的区域,低温天气持续的时间较长。根据医学的理论和经验,在低于零摄氏度的天气条件下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特别是室外类的体育教学活动,容易发生肌肉僵硬,引起肌肉韧带损伤、脚踝扭伤等体育伤害事故。

2提高高校体育教学安全的对策措施

2.1课前导入和安全教育

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与学校的安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增加安全教育,要使学生学习体育安全知识,了解体育的基本原理以及预防发生意外伤害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对体育课以及体育课中的安全问题建立正确的认识,明白体育课中保障安全的重要性。此外,学校也要对教师、领导进行安全教育,从而丰富教师、领导的安全知识,提高教师、领导的安全认识,保证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进行。

2.2课程设计加强

体育课安排的合理性。学校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在进行学校体育教学时,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学校的现有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时间、班级人数、考核方法等。(1)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选择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内容;(2)在教学形式的选择上,要生动活泼,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的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3)在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上,要灵活多变,避免学生厌烦情绪;(5)在教学时间的选择上,教学时间以45分钟为宜,体育课最好安排在上午3-4节和下午5-6节;(6)在授课形式选择上,应采用小班级教学,班级人数控制在20-30人左右,尽可能合理安排同时上课班级的数量,减少班级间的干扰。(7)考核方法。采用过程考核和最终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学生进步的幅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技术的掌握和运用等。

2.3学校规章制度及体育设施安全防护

2.3.1学校规章制度

学校体育安全制度是保障学校体育安全的后盾,健全良好的学校体育安全制度能够为学校体育的开展提供遵循的基础,是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更加规范,同时也为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为减少学校体育安全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3.2建立学校体育课堂规章

课堂规章通常是对课堂教学规章制度的简称,它是规范学校教学管理、建立良好教学秩序、营造健康教学环境的需要。在学校体育课堂规章中,需要对学校体育课堂的秩序作出明确规定,其中包括对体育老师教学行为及注意事项的规定和对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相关行为活动的规定。在对老师的规定上,如:规定体育老师应该提前十分钟到达上课地点,掌握好体育场地和器械设施的现状,尽量排除上课中可能会带来的安全隐患,从而做好体育课上课内容的安排。在对学生的规定上,如:规定学生按时参与体育上课、服从体育老师安排、遵守体育课堂秩序等。良好的学校体育巧堂规章不仅有助于规范学校体育的教学秩序,还能够在学校体育安全保障中发挥积极作用。2.3.3建立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为了方便对学校体育进行管理,使学校体育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建立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需要注意:第一,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主体。在前文中已讨论过学校体育安全领导小组的职责,其中指出领导小组组长需负责统筹学校体育安全事宜,召集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安全管理机制,纪织人员制定学校体育安全规章制度等。学校体育安全领导小组是负责学校体育安全的重要组织,制定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是其重要的职责所在。第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过程,管理制度固然也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应该包含着学校体育安全责任制度、学校体育安全教育制度、学校体育安全检查制度、学校体育安全评价制度等。

2.3.4建立起场地设施管理为基础的硬件保障体系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保障体系是学校体育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的构建离不开前者的建立。学校的设备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体育设备、器材的维护和保养,体育教师也需加强对活动器材的安全检查,保证器材的安全使用。运动场地器材是学校体育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有力保障。良好的场地器材可使学生感到安全、舒适,它既能使学生又快又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又能巡免伤害事故,对学校体育教学安全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1)要定期检查和维修。教师要经常或定期检查场地器材的安全程度,损坏的和不安全的器械要及时修理或拆除,建立体育设施维修与保养制度,定期检查和维修。(2)要增加场地器材的面积和数量,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3)购买质量好的体育用品,防止伪劣产品,因为体育产品质量与安全责任伤害事故有直接关系。(4)要合理的使用场地器材,按照场地器材的使用方法,正确的使用,延长场地器材的使用期限。

2.4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

建立学校体育安全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者方案。应急制度又称应急机制,建立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的应急化制,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关键措施之一。2005年,《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也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学校体育安全应急预案的基本框架应该包括总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监督管理、附则这六方面的内容。建立学校体育医疗应急制度。学校体育医疗应急制度是成功实施医疗救援的基础。学校的医务部口应该加强自身的应急医疗保障能力建设,在学校体育活动开展中努力做到未雨調缪,充分考虑实施应急救援时可能碰到的各种间题,并据此建立起相应的医疗应急预案,从而使医疗救援工作有章可循,不会因情况紧急而慌了阵脚。学校的医务部口对建立起来的医疗应急制度应进行定期的模拟演练,只有在不断模拟演综中,才能发现问题使预案不断完善。通过模拟演练还可使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熟悉抢救制度、了解抢救流程、熟练抢救技术等。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生意外体育伤害时,体育教师是现场救护人员,必须按照救护的基本步骤和要求,及时处理事故,将伤害控制到最小。体育教师要掌握体育教学过程中常出现的体育意外伤害(晕厥、脑震荡、骨折、肌肉韧带拉伤、扭伤等)等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掌握人工呼吸和压迫止血等应急救护技术。

3研究结论

针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因素,提出一些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

3.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育教师和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是保证体育教学能够安全进行的必要因素,安全意识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强烈的安全意识是保证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必要条件。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是影响学校体育教学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更为重要,主要是体育教师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是教授、引导学生进行正常的、安全的体育活动的指导者。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生意外体育伤害时,体育教师是现场救护人员,必须按照救护的基本步骤和要求,及时处理事故,将伤害控制到最小。体育教师要掌握体育教学过程中常出现的体育意外伤害晕(脑震荡、骨折、肌肉韧带拉伤、扭伤等)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掌握人工呼吸和压迫止血等应急救护技术。

3.2合理的组织教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科学合理的组织教学,避免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出现。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要考虑天气、场地、以及与周边环境等等影响体育教学安全的因素。合理的选择一些教法和组织方法,确保体育教学能够安全的进行,体育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规范组织教学:认真备课,合理的安排运动量。在体育教学中,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于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学,刻苦自觉地练,及教师能否给学生以有效的启发和指导,教师要善于改进教学方法满足学生求知欲望。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合理的安排运动量,做到运动量的科学合理。课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课后做好放松整理运动。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在课的结束部分应带领学生做好身体的放松整理活动。在进行有难度、有危险的技术动作教学时,先做好示范动作,并做好保护与帮助,让学生在心理上消除对动作的恐惧心理;同时教师还要教会学生相互保护和自我保护的能力。通过合理的教学计划,全面的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协调性等基本的运动能力,同时要提高学生的运动心理能力,培养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3.3增强体育经费投入

障体育教学的需要,定期对体育场地、器材进行检修,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根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第2章第9条第一款的规定: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因此学校在进行教学时就有义务为学生提供保障安全的校舍、场地、器材,来保证正常的体育教学安全进行。一旦由于场地和器材方面出现了安全事故,则学校就得承担相应的责任。体育经费是学校体育教学进行的物质基础,是保证学校教学安全正常进行的物质条件,经费的充足与否,是影响体育教学安全的主要因素。充足的经费可以加快场地器材的建设,可以维修、购买场地器材,保证场地器材的安全;充足的经费可以保证安全管理的顺利进行。(1)领导要重视体育教学的安全问题,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2)正确使用体育经费,合理的支出。体育经费不可能满足各方面对资需要。所以需要对有限的体育经费进行合理的预算,合理的安排各项支在安排支出时,在保证经常性的支出外,应该在具有危险性的体育项目应多购买一些具有保护性的器材、护具,保证体育教学的安全进行。(3)要采取多种渠道、多种途径筹集资金,目前在哈尔滨各大高校,有部校的体育设施可以在保证正常的体育教学的前提下,对外开放,这样即育教学对经费的需求。便了社会方上的人员进行锻炼,也能给学校创造一些额外的体育经费来满足学校体。每学期开学之前应对所有的场地和器材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维修,在正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定期的检查和维修场地和器材,消除在场地、器材方面存在隐患。如果由于场地和器材方面出现了体育教学的安全问题,则学校就得承担相应的责任。

3.4建立专门的安全机构,加强体育教学的监督、检查和评价

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章第九条第二款中规定: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显疏漏,或者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未及时采取措施的。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安全无小事,学校的领导者和教师必须重视高校体育教学的安全把增强学生身体健康,防止出现体育安全事故作为一项重要的大事来抓,并且要长期加以关注和重视。学校体育教学安全具有重要性、复杂性、多样性和矛盾性的特点,其安全状态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学校体育教学安全涉及到方方面面,各个环节,很多不安全因素是隐性的,不容易发现。所以,学校要联合学校保卫部门、医院和体育部门建立起专门的安全部门,由校体育部的领导带头来对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建立安全检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的对于体育课、体育场地、体育器材进行抽查,并且记录和进行评价。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把体育教学安全的监督、检查、评价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制度的规定,学校对于在校学生应当承担教育、管理、指导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6条第一款、第二款和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定,学校对在校学生的伤害事故不应该承担无过错责任或者公平责任,仅承担过错责任。教育部出台的《学生伤害事故管理办法》对学校体育意外事故管理做出了较为具体的规定。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主体主要有学校责任、学生与监护人的责任、第三方责任。其中的第四条、第五条规定:“学校的举办者应当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学校应对在校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制度,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教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在校学生发生体育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根据其管理行为是否有过错,以及过错与事故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

3.5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应急预案

建立健全高校体育教学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把安全责任落实到相关处室和个人。建立体育教学安全工作检查制度。每月组织人员对体育教学的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发生体育教学意外伤害时,要针对受伤者的不同部位及症状采取相应的医疗救护措施,并及时通知学校的专业医务人员尽快救护。对于重大体育意外伤害,应送当地医院进行治疗和处理。3.6鼓励学生参加体育意外保险教育部出台的《学生伤害事故管理办法》规定,“学校有条件的,应当依据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参加学校责任保险。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学生参加学校责任保险。"第31条第三款明确规定:“提倡学生自愿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学校可以为学生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创造便利条件,但不得从中收取任何费用。”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学生是否投保完全自愿,属于商业保险。开展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是化解学生人身意外伤害事故风险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使学生能够在受不同的项目、季节和气候因素,合理地安排准备活动内容和运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会给学生、家长、学校以及教师造成巨大的伤害。从教育学的视角来说,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学生因素、体育教师因素、学校因素以及其它因素等方面。具体来说,学生因素包括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体育学习态度、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等内容。体育教师因素包括体育课的组织安排、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等内容。学校方面的因素有场地器材、安全管理、师资力量、体育经费等内容。影响高校体育教学安全的其它因素有安全意识、安全教育、不良气候的影响等。可见,为了切实减少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的发生,从学生因素、体育教师因素、学校因素以及其它因素入手来解决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马玉林.如何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J].教育革新,2010,(1):70.

[2]左伟.体育教学中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关系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3):140-141.

[3]林一,田卓.体育院校排球普修课教学的组织管理[J].青春岁月,2015,(8):284.

[4]安金龙.哈尔滨市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5]尹兆风.影响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安全的根本因素[J].中国学校体育,2006,(1):79.

[6]商全乐.沧州市高校体育安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5.

[7]李娟.体育教师安全教育能力培训方案的初步设计[D].长沙:湖南大学,2013.

[8]赵飞飞.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对体育教学安全影响的分析与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