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医疗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范文

医疗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范文

医疗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医疗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代医院 医疗技术 技术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代医院作为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创新是提高医院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医院持续发展的核心和重要保证。本文旨在对医院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指导原则、关键因素,进行初步探讨。

1 现代医院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

1.1 技术创新是提高医院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的主要因素。医疗技术的基础是医学科学技术,而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的提高依赖于医学科技的发展。技术创新的核心是将医疗科技领域的新成果转化为临床诊疗技术,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因此,技术创新是加快医院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提高的强大动力。

1.2 技术创新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随着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加入WTO步伐的加快,医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无论哪一个医院要在医疗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技术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以技术创新为手段,提高诊疗水平,是医院巩固和扩大医疗市场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技术创新是医院经营发展和竞争力增强的内在动力。

1.3 技术创新是推动医学科技发展的驱动力。技术创新为医学科技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动力。

一是为卫生科技政策提供了新思路,即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二是为医学科技组织管理提供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临床应用相结合的“一体化”模式;二是为提高医疗科技效率提供了新机制,即把知识形态成果“临床化”作为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 现代医院技术创新的指导原则

2.1 超前性原则:技术创新要做到高目标、高起点、高要求,突出特色。在对国际、国内医学科技前沿紧跟的基础上,力争在有发展前途的课题上有所突破。。

2.2系统性原则:医院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整体系统考虑,从医院科研设备、科研资金、科研人才等方面综合论证,优势互补,优化配置,形成促进技术创新发展的系统合力。

2.3效益性原则:市场经济的原则就是追求效益最大化,医疗市场作为特殊的服务市场也不例外。凡符合社会要求和满足人们医疗服务需求的技术创新,必将为医院带来丰厚的的经济利益和回报,而没有效益的技术创新只是得不偿失。

2.4公益性原则:医院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类自身健康的要求,是为社会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社会效益是技术创新的第一目的,背离了这一原则就违背了医院“救死扶伤”的宗旨。 转贴于

3 现代医院技术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

3.1 转变观念,积极营造技术创新氛围。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向导,是创新的力量源泉。因此,医院领导和医务人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和标新立异的创新意识,正确对待技术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不足,在医院内部形成足够的技术创新的压力和动力,形成强烈的技术创新氛围。

3.2 以人为本,着重培养技术创新人才。“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就是人,人才是医院技术创新的关键。

3.2.1 加强对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科骨干的培养。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科骨干是医院技术创新的主体,有名医,才有名科和名医院。医院要鼓励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要大胆起用青年科技人才,敢于给其压担子,造就一批跨世纪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3.2.2 建立适应技术创新的人才管理机制。尊重人才、尊重知识是科技兴院的根本。如何引进、留住、用好创新人才是人才管理的关键。医院应立足近、远期发展目标,一方面建立动态的能上能下机制,让一些有发展前途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走上领导岗位,带动全院技术创新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合理引进拔尖人才或创新人才,创建一流科室,在医疗市场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3.2.3 提高医院综合实力和内涵建设,不断增强留住技术创新人才的凝聚力。医院通过经济实力、科研能力、技术设备水平和两个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为创新人才的发展营造适宜的外部环境。

3.3 科学管理,完善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医院技术创新工作是医院、机关职能部门和科室三方共同面临的课题,而科室则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医院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做好组织领导、计划导向、政策支持、综合保障等方面的工作,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

3.3.1加大组织领导力度。技术创新的组织和决策是医院技术创新成功的有力保证。因此,医院应成立专门的技术创新领导小组,指派专人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解决各科室在开展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加强科室间的技术合作和资源共享,拓宽技术创新的路子,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3.3.2 注重创新计划导向。结合医院实际,依据医疗市场需求和主要疾病临床防治的要求,制定技术创新计划,组织专家论证技术创新方向、任务和重点项目,引导创新人才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和临床研究上锐意创新,并将之运用到临床上去,使技术机会与市场机遇相结合,实现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

医疗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该研究采用方便抽样选取上海和甘肃兰州的10家公立医院,包括6所三级综合医院(上海与兰州各3所)和4所二级综合医院(上海1所,兰州3所)。通过自制的医务人员问卷进行匿名调查,内容包括:(1)医务人员对新兴医疗技术种类与性质的认知;(2)对新兴医疗技术的关注度;(3)获取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以及对已有各类渠道的评价等。每所被调查机构内,按照10%的实际在岗医师(士)、护师(士)、医技人员随机抽样(其中医生抽样需兼顾科室与职称分布)。问卷数据采用Epi 3.1软件录入,并通过双人逻辑校对,数据采用SAS 9.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该调查共发放问卷92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837份(有效回收率90.98%。被调查者中,上海占69.06%,三级医院者占81.84%;平均36.54岁(兰州市35.19岁,上海市37.16岁),女性占57.47%(兰州市53.67%,上海市59.17%);医生、护理人员、医技人员和管理者占分别占61.73%、 25.27% 、10.21%和2.79%;高级和中级职称者分别为22.97%和39.78%,骨干人才(包括骨干人员、学科带头人、学术委员会委员、专家委员会成员)占28.41%(兰州市37.60%,上海市24.28%);10年及以上工龄者占51.49%。见表1。

医务人员对新兴医疗技术的认知

新兴医疗技术需满足的条件(多选题)中,选择率最高两项均是:“相对现有技术必须有用途上的改变或创新”(分别为76.69%与81.15%)、“能对医疗卫生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分别为74.58%与75.04%);而选择率最低的两项有所区别,甘肃兰州的被调查者为:“本国医疗市场上尚不普及的,或正在试验中的新医疗技术”(32.20%)与“国际市场上尚未广泛普及,或正在试验中的创新型医疗技术“(40.68%);上海的被调查者则是“本院尚未引进并使用的医疗技术”(31.42%)与“能降低现有疾病的负担”(32.32%)。见表2。

医务人员对新兴医疗技术相关信息的关心情况

医务人员对新兴医疗技术信息的关心程度以及信息监测频率的分析中,两地被调查者间没有统计学差异。总体来看,56.01%的被调查者非常或很关心本领域新兴医疗技术的相关信息,36.62%的被调查者每季度至少监测1次;而医生群体中,甘肃兰州的被调查者非常/很关心的比例,以及较不/根本不关系的比例均较上海高(前者分别为41.02%与36.46%;后者分别为5.86%与1.04%)(P

医务人员所关心的各类相关信息中,甘肃兰州的被调查者选择率最高的前3项依次为“医务人员学习与掌握该技术的可能性” (80.53%)、“对病人健康的改善效果”(80.09%)、“解决未满足的医疗需要的重要性”(77.43%);上海的被调查者选择率最高的前三项依次为“对应人健康的改善效果”(77.74%)、“解决为满足的医疗需要的可能性”与“重要性”(均为74.03%)。甘肃兰州被调查者选择率最低的3项依次为“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使用状况”(33.63%)、“生产、供应厂商的信息”(42.04%)和“可能替代的技术”(59.73%);上海被调查者选择率最低的前两项与兰州相同,第3项则为“所需软/硬件的支持与保障”(48.98%)。而对各类信息的重要性评价中,得分最高的前3项,甘肃兰州的被调查者依次为“对病人健康的改善效果”(3.66)、“解决未满足的医疗需要的重要性” (3.63)、“解决未满足的医疗需要的可能性” (3.61);上海的被调查者依次为, “对病人健康的改善效果”(3.83)、“对已有诊疗模式/技术的影响”(3.66)和“解决未满足的医疗需要的重要性”(3.65);得分最低的前三项,甘肃兰州的被调查者依次为“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使用情况”(2.64)、“生产/供应厂商的信息” (3.01)、“可替代的技术” (3.29);上海的被调查者依次为,“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使用状况”(3.27)、“可能涉及的病人规模”(3.44)和“可能的替代技术”(3.45)。见表3。

医务人员获取新兴医疗技术相关信息的渠道

结果显示,获取新兴医疗技术相关信息的各类渠道中,选择率最高的前3项中,甘肃兰州依次为“国内学术期刊”(86.50%)、“国内学术会议”(68.35%)和“国内同行交流(非学术会议上)” (58.23%),而上海在前两项上与兰州同,第三大渠道则是“国外学术期刊”(59.49%)。在对信息渠道使用频率与重要性的评价上,兰州的被调查者同样对前3项的渠道使用频率最高,而上海的被{查者使用频率最高的3项依次为“国内学术期刊”(2.94)、“国外学术期刊”(2.92)与“国内同行交流(非学术会议上)”(2.51),但两地调查者均认为“国外学术期刊”的重要性最高。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医药公司和医疗器械生产或供应商,也是医务人员新兴医疗技术信息的重要信息来源,使用频率与重要性都不低。见表4。

国际或国外新兴医疗技术监测网站的利用上,两地被调查者的使用率均较低,均不足15%。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仅有28.08%的医务人员认为现有的信息渠道完全满足或大部分满足自己的需求;按不同地区分,上海为26.87%,甘肃兰州为30.59%。见表5。

医务人员关心新兴医疗技术的阶段

结果显示,有64.16%的医务人员会在已有一定临床试验基础,但尚未获得国家审批或更早的阶段开始关注某新兴医疗技术(见表6)。且进一步分析显示,三级医院医务人员相比二级医院,关注新兴医疗技术的时期更早,且上海医务人员相比甘肃兰州更早。

医务人员更看重其创新性与实用价值

调查结果显示,两地医务人员对新兴医疗技术信息的关注状况,监测频率与阶段,以及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与评价上,大体较相似,略有差别。但对新兴医疗技术,医务人员更看重其创新性与实用价值。对于“新兴医疗技术”目前暂没有统一公认的定义,很多医疗机构或是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往往把本院或者某一地区内尚未开展的项目界定为新技术[5-6]。也有学者认为“新兴医疗技术”是指在诊疗过程中,创新或引进开展的有一定数量和临床意义的项目。项目应具有创新性、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适宜性,并易于推广应用等[7-8]。WHO界定“新兴医疗技术”是指还未被广泛普及,或正在试验中的创新型医疗技术,是一种对设备、药物、疫苗、诊疗程序和系统等知识和技能的新兴运用。而新兴医疗技术国际信息协作网络(EuroScan)的官方定义,“新兴医疗技术”指正要出台,或最近出台却还没得到广泛传播,或在用途上代表了革新的,对卫生系统有重大影响的药物、设备、诊疗程序等。EuroScan特别提到新兴医疗技术不是仅仅对现有技术的补充或调整,也不是同样的技术用于新的用途。

已有的信息渠道并不满足需求

本次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医务人员非常或很关心本领域新兴医疗技术的相关信息,近37%的被调查者会每季度至少监测1次;医生和骨干人才对相关信息的需求更高;研究也发现,三级医院医务人员会在更早阶段就开始关注相关新兴医疗技术。目前,医务人员主要通过学术期刊、学术会议、同行交流的方式获取信息,然而仅有28.1%的被调查者认为现有信息渠道能完全或大部分满足需求;同时,医务人员对于国际、发达国家兴起的新兴医疗技术水平扫描系统(如EuroScan,NHSC 英国新兴医疗技术监测中心网站等)的知晓度与利用度很低,仅有不到15%的被调查者会从欧美国家的新兴医疗技术水平扫描系统网络获取新技术信息。然而,这些系统网络,尤其是EuroScan,是发达国家向社会公众或分享新兴医疗技术的重要平台。

探索创建我国的新兴医疗技术水平扫描系统

医疗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作者:蒋长顺 乔忠 单位: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产业定位1、立足优势,形成集群合肥依托中国科技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重点创新发展医用激光仪器、核医学仪器、医学检测仪器、医用低温设备等高新医疗器械产品。滁州以生产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注射器、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物理治疗仪等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对发展化工类产业、提升劳动力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应加以引入或培育,扶持有一定资产规模和良好发展前景的医疗器械企业成为龙头企业来带动中小企业,鼓励企业之间的收购兼并,或其他形式的协作与联合,从而发挥聚集效应。2、需求牵引,转型升级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正在进行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给予卫生机构财政支持,这就给医院在医疗器械领域提供了一个重大的升级周期,也给医疗器械生产商们提供了有吸引力的市场机会。安徽省应及时抓住机遇,重点开发农村、社区基层和家庭用的便携式、社区医疗、网络化、公共卫生与应急救援装备等领域需求的医疗器械。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也要及时转型升级,调整发展方向,突破核心技术,开发关键部件和重点产品,自主创新高性能和市场化优势明显的中高端医疗装备,如早期筛查设备,体外诊断设备,人工器官及其功能辅助装置,智能化生活辅助装置等。形成高、中、低档产品布局合理的医疗器械产业体系,提升安徽省医疗器械产业的国内、国际竞争力。

支撑体系建设1、相关产业支撑一个优势产业不会是单独存在的,它一定是与相关产业一同崛起的。医疗器械企业需要与多个行业产业和有潜力的小型公司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将部分部件或产品研发工作外包,这实际就等于调动了数倍于己的力量进行联合攻关,降低技术研发成本,分散研发风险,从而能持续地推出新产品上市,有效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形成能覆盖新型医疗器械产品研发各个阶段的服务链。安徽省应将轻工业大省的优势,如化工、电子及信息产业基础,转化成可以服务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2、基础性技术研发当今的医学难题主要表现在如何进行疾病防治、早期诊断、药物量化使用、微创处理、个体医疗、远程医学、生物系统内各单元之间的定量关系等方面,医疗器械恰恰是解决医学发展难题的动力。安徽省应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整合优质科技资源,推进生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机构的联合创新,在生物材料、组织力学、生物信号采集、影像处理、生物电子学等领域进行基础学科研究,大力发展智能化机器人、高敏化传感器、工程化生物活组织,促进理、工、医交叉,构建产、学、研、用、金一体的创新联盟,为安徽省医疗器械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技术支撑。3、构建医疗器械配套服务体系在安徽省建立多类型的医疗器械基础性研发平台和重点实验室,医疗器械检测中心、临床应用评估中心、技术转化平台、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形成医疗器械检测、临床评价、计量与评估、产业化共性技术共享等若干机制合理、运行高效、资源密集的医疗器械配套服务体系,推进安徽省医疗器械共性技术服务性平台和区域创新平台建设。4、人才培养培养创新人才是医疗器械学科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于生产一线的低端人才,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医疗器械类专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来解决。对于需要具备一定技术的中级人才,应支持本土高校扩大生物医学工程和医疗器械类招生规模,同时积极吸引外地高校毕业生来安徽就业、创业。对于战略科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等高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可以通过项目实施、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来培养,可以制定优惠政策,通过高薪、股票、期权等形式来引进。5、园区建设园区建设的最大意义在于聚集企业、构建产业发展的生态链,促进不同要素的交叉联动,整合资金、技术和信息。针对安徽省地理位置特征统一规划,分别在皖北的蚌埠和宿州、皖中的合肥和滁州、皖南的芜湖和宁国建立不同类型的医疗器械工业园,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医疗器械园管理与运作模式,以园区建设带动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为企业提供项目申报、企业注册、风险投资、咨询、物流、培训、财务、保险等一站式服务,促进各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

政策保障1、产业扶持政策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制定支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政策,在资金、税收、人才引进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和政府采购方面给予支持。加强区域布局,对行业企业进行结构性重构,扶持龙头企业,疏导产业链上下游,形成专业化企业集群。2、科技扶持政策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高水平的研发机构,设立产品标准研究基金,设立医疗器械科技重大专项、医疗器械临床研究专项。3、市场扶持政策医疗器械产品有公共产品属性,属于政府买单范围,可以调整医疗保障政策、医院评级标准和市场准入审批政策,改进医疗配置管理体系,健全临床应用监管机制,优化国产医疗器械产品的采购程序,鼓励医疗机构尤其是三级医院的装备国产化。4、资金扶持政策首先是政府投资,政府要逐步加大对医疗器械工业园、重大医疗器械技术研究和开发项目以及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入,设置创业基金,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引导作用。其次是鼓励医疗器械企业进行资产重组,选择具备条件的优势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帮助其上市融资。三是吸引各类金融资本投资医疗器械产业,形成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四)创新驱动1、发展模式创新一是以企业自身的研发队伍为核心,通过整合企业内部力量进行的原始创新;二是企业通过委托开发、合作开发、购买兼并等方式从企业外部的研发资源中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技术、产品的集成创新模式;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结合。2、核心技术创新对于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核心部件和重大产品的创新开发,予以重点投入支持。围绕疾病预防、促进健康、早期诊断、微创技术等技术发展趋势,重点研究微创诊疗设备、导航定位辅助、动态高分辨影像、生物医学材料、精密制造、神经信号检测与分析、急救设备对特种环境的适应性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抢占未来医学发展前沿,提高医疗器械产品的性能及可靠性,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与品牌,力求改变安徽省新型产品发展缓慢的局面。安徽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虽与发达国家和发达省份相比有一定距离,但差距不到十年,应抓住机遇,迎头赶上。安徽省要大力发展医疗器械产业,必须坚持政策引导、创新驱动和需求牵引的原则,尽快适应医学模式从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变革,优先发展医疗卫生体制建设迫切需求的医疗器械,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瓶颈的问题,采取多渠道创新模式,整合医疗器械支撑产业体系,开展新型医疗器械及其方法学的科技创新,实现医疗器械产业能力的大提升,推动安徽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医疗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健康中国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战略部署在卫生与健康领域进一步细化,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科技创新放在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核心位置,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完善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提升我国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对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和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特制定《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一)工作基础

十二五时期以来,我国在卫生与健康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科技研发能力和水平快速提升,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保障健康作用不断增强。

在基础研究领域,我国在干细胞、基因组测序、疫苗设计、结构生物学、肿瘤免疫治疗等国际生物前沿科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在疾病作用机制、新靶点发现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为我国卫生与健康科技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在疾病防控领域,制定并推广了艾滋病、肝炎、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150余项疾病的诊疗指南、技术规范和防控策略;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寨卡病毒病、黄热病等重大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完善了出生缺陷防控适宜技术体系;建立了覆盖全国的传染病病原检测和监测体系,对未知病原体的鉴定和确诊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入境人员中首次检测出输入性黄热病、裂谷热病例,并进行基因组测序。在新药创制领域,药物大品种改造研究成效显著,新药创制关键技术体系不断完善,药物临床前评价、新型疫苗和抗体制备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小分子靶向治疗、新型抗体、肿瘤免疫治疗等214个前沿创新产品获批开展临床研究,埃克替尼、西达本胺、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戊肝疫苗等24个I类创新药物获批生产,伊马替尼、替加环素等50多个专利到期药物实现了国产化。在医疗器械领域,脑起搏器、骨科机器人、组织工程皮肤、128排CT、3.0T磁共振、PET-CT、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等一批关键生物医用材料和先进医疗设备开始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在预防康复领域,环境与健康、健康风险因素干预、健康科普等研究不断深入,养老服务信息技术初见成效,康复辅具研究和开发取得进展。在中医药现代化领域,对传统中医药理论内涵的科学认识不断深入,中医防治重大疾病水平不断提升,屠呦呦研究员因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麝香、沉香、肉苁蓉等一批名贵中药材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一批临床价值大、市场价值高的中药大品种得到二次开发,中药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在平台建设方面,建立了11个疾病领域的3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一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个部级转化医学中心,初步构建了多个疾病领域的协同创新网络。

(二)战略需求

1.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迫切需要科技支撑

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我国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负担加重,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等传染病威胁仍不容忽视,新发突发传染病和严重精神障碍等疾病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冲击,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对出生缺陷防控带来新压力,医疗资源瓶颈问题更加凸显。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原动力,要为解决卫生与健康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应对重大疾病防控挑战、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引领健康产业发展迫切需要加强科技创新

健康产业是保障卫生与健康的重要基础条件。健康产业涉及面广、产业链条长、增长空间大,是最具开发价值和增长潜力的朝阳产业,是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着力点。在技术驱动和需求拉动的双重影响下,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要引导和支持健康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的五大融合,努力把健康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以科技为引领,大力发展健康科技产业群和服务新业态,对于打造未来竞争优势,抢占新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地、推动供给侧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健康中国至关重要。

3.推进科技强国建设迫切需要卫生与健康科技的创新突破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科技创新成为各国打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核心。众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新一轮战略布局中,继续将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作为重点优先领域进行布局,不断强化卫生与健康科技的公共财政投入,并陆续推出脑科学、精准医学、抗癌登月等计划,医学科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很多重大疾病、难治性疾病防控呈现革命性突破的端倪,系统化集成、多要素协同、规模化组织成为引领全球医学科技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国卫生与健康科技发展仍然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仍不完善,稳定、可持续性投入缺乏,医产学研协同创新不够,科研成果与疾病防治实践之间存在两张皮问题,科技创新质量和水平仍需提高,原创性科学发现和颠覆性技术缺乏,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学科领域研究薄弱,重大慢病及重大传染病的防控水平有待提高,妇女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健康保障能力不强,由疾病诊疗向提升健康的战略转变亟待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医疗器械等产品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薄弱,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和国际化发展推进不够,迫切需要创新驱动发展,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引领全民健康水平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在健康领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提高疗效、保障健康、惠及民生为目标,着力构建体现中国特色和领域特点的协同高效科技创新体系,显著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关键技术突破,促进成果转化应用,提高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供给质量,为建设健康中国和科技强国,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发展健康产业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创新引领。把握科技前沿领域的发展趋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以生物、信息、材料、工程、纳米等前沿技术发展为先导,加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攻克一批前沿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在若干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和自主创新优势,攻克重大疑难疾病防控难题。

需求导向。紧密围绕国家战略与民生保障需求,突出解决我国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和需要发展的关键技术,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简便、价廉、优效、安全的卫生与健康技术及产品,强化健康保障能力,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引领全民健康水平提升。

开放整合。强化医研企各主体研究力量协同创新,加强创新网络建设,推动科研数据、科技资源、实验设施的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卫生与健康科技的开放创新,推动卫生与健康科技国际交流合作。

机制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政策环境,建立健全的创新激励、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的导向机制,以新机制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构建创新活力更强、临床转化效率更高、产业化与普惠化更紧密衔接的创新体系。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建立更加协同、高效、开放的国家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部分重点领域的基础前沿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针对重点人群和重大疾病的防控技术获得重要突破,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医疗服务供给质量明显改善,健康保障模式转型发展,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发挥,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快健康产业发展、助推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二)具体目标

1.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着力突破20-30项前沿、关键技术并转化应用,在精准医学、再生医学、协同医疗、智慧医疗、整合医学等若干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和自主创新优势,攻克一批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新技术和新产品。

2.创新基地平台不断完善

在明确定位、分类整合的基础上,优化布局卫生与健康领域研发基地和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统筹布局国家医学大数据及样本资源库等平台基地,建成覆盖100万健康人群和10个重点疾病的大型人群队列,依托现有资源,建设一批医学科技辅助创新平台、中医药科技平台和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推动部门和地方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的建设。

3.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充分发挥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及优势企业等转化主体的作用,针对重大疾病和重大健康问题形成100项左右诊疗规范、技术标准、临床路径和防控策略,构建系统化、机制化的普及推广网络,建设一批国家和区域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基地,实施一批适宜技术示范项目,面向基层推广应用100-150项新技术,开展医学成果转移转化培训30-50万人次。

4.支撑健康产业发展

突破新药发现、高端医疗器械、个性化健康干预等关键技术瓶颈问题,研制20-30种创新药物,开发一批新型医疗器械、康复辅具、可穿戴设备、生物医用材料等健康产品,形成20-30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健康品牌企业集群,引领构建医养康护一体化、连续性的健康保障体系,推动新型健康产业快速发展。

四、重点任务

围绕健康中国建设需求,结合国家科技计划改革总体部署,通过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地与人才专项等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的实施,加强基础研究和医学前沿技术研究,组织重大疾病防治、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和健康风险控制技术研发,研制新型药物和医疗器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卫生与健康科技保障示范。

(一)加强应用基础研究

以解决人体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关键科学问题为目标,聚焦个体发育、衰老调控、免疫、代谢、脑科学、环境与健康、心理健康、人体微生态、干细胞和再生医学、中医药等方面的关键医学问题,加强部署基础研究,探索疾病发生与发展规律,为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提供理论基础。

专栏1:应用基础研究

1.个体发育基础研究。围绕胚胎-胎儿-儿童个体发育分化的重要阶段,研究发育的时程性调控机制,个体发育和再生过程中细胞分裂、迁移、凋亡等生命现象的机制,以及常见出生缺陷疾病的遗传学病因和发病机制等。

2.衰老调控机制研究。研究衰老过程中的营养代谢异常和生物节律的关系,衰老与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寻找器官衰老的新靶标,开展生殖系统衰老与调控研究,提出延缓衰老过程的新策略。

3.医学免疫学研究。研究免疫细胞分化发育与功能调控机制,免疫识别、免疫记忆的分子机理和本质特征,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相关的急慢性炎症的免疫学基础。

4.人体代谢基础研究。研究人体代谢功能稳态维持及失调机制,重点关注疾病代谢模型建立、人体代谢组学研究、糖脂代谢异常调控、消化道内分泌功能调节、营养与代谢、微量元素的作用及稳态调节等研究。

5.脑认知与相关脑疾病研究。开展感知觉、学习和记忆、注意和抉择、意识和语言等脑认知功能研究,发现幼年期发育性脑疾病、中青年期精神类疾病、老年期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特异生物标记物和治疗靶点,开发神经活动检查、操控、基因调控以及功能成像等新技术。

6.环境与健康相关基础研究。研究自然环境中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等有害因素对人类机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明确大气污染、高寒缺氧等因素的早期生物效应及其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环境相关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等。

7.心理健康相关基础研究。针对环境、基因、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早期诊断生物标记物、临床诊疗改进、认知康复等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为高危人群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个体化干预等提供理论依据。

8.人体微生态研究。结合现代生命组学和大数据技术,建立中华民族典型人群的健康与疾病微生物组标准数据库和菌种库,开展微生态菌群对免疫、代谢等系统的作用以及分子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9.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研究。开展胚胎干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等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规模化培养等基础与临床研究,以有效性、安全性和可控性为导向实现组织与器官再生,改善或恢复损伤组织和器官的功能。

10.中医药基础研究。以中医临床实践为基础,结合多学科高新技术,开展脏腑经络理论、证候与辨证论治、经穴特异性及针灸治疗机理、中药药性理论、方剂配伍理论、中药单方或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中医康复养生理论等研究,阐释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核心理论的科学内涵,揭示其生物学基础,阐明其系统思维模式,丰富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

11.运动与健康基础研究。开展运动对各器官结构、代谢、功能的影响以及相关疾病防治基础研究,探索力、声、光、电、磁等刺激对人体的作用机制,开展运动对中青年抑郁症的防治基础研究以及运动对神经退行性疾病认知障碍的干预作用研究。

(二)推动前沿技术创新

把握生物、信息、工程等科技前沿领域的发展趋势,加快引领性技术的创新突破和应用发展,攻克一批急需突破的先进临床诊治关键技术。重点部署生命组学、基因操作、精准医学、医学人工智能、疾病早期发现、新型检测与成像、生物治疗、微创治疗等前沿及共性技术研发,提升我国医学前沿领域原创水平,增强创新驱动源头供给,加快前沿技术创新及临床转化。

专栏2:前沿技术创新

1.生命组学技术。基于生命组学技术发展新型疾病诊治技术与产品,重点发展新一代测序技术和其他分子诊断技术,建立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数据库,发现可用于疾病诊断、预测、预警和疗效评价的标志物。

2.基因操作技术。开展基因编辑及合成生物学等技术研究,探索新技术在模拟人类疾病、异种器官移植、提高细胞对病毒的免疫力、赋予细胞抗癌能力、加速疫苗和药物的研发进程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3.精准医学技术。建立百万健康人群和重点疾病人群的前瞻队列,建立多层次精准医疗知识库体系和国家生物医学大数据共享平台,重点攻克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组学研究和大数据融合分析技术等精准医疗核心关键技术,开发一批重大疾病早期筛查、分子分型、个体化靶向药物治疗、靶向外科手术、疗效预测及监控等精准化解决方案和支撑技术。

4.医学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医学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研究,开发集中式智能和分布式智能等多种技术方案,重点支持机器智能辅助个性化诊断、精准治疗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辅助康复和照看等研究,支撑智慧医疗发展。

5.新型检测与成像技术。开展高分辨医学成像、功能与分子影像、无创生化指标检测等技术研究,发展生物标志物高灵敏检测、液体活检、即时检测、病理组织快速分析、全自动快速病原微生物鉴定、传染病溯源鉴定等技术,加快检测与成像技术突破。

6.疾病早期发现技术。加强慢病筛查预警技术及传染病溯源鉴定技术研究,加快发展高通量、快速、灵敏、特异、经济的疾病筛查与预测预警技术,提高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能力。

7.生物治疗技术。加强干细胞和再生医学、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快生物治疗前沿技术的临床应用,创新治疗技术,提高临床救治水平。

8.微创/无创治疗技术。运用影像技术与设备、机器人以及微创手术器械、分子靶向外科术中导航等创新成果,开展介入治疗、内窥镜辅助治疗、新型物理治疗、肿瘤切缘识别等研究,减轻患者痛苦、减小副作用并提高疗效。

9.康复辅助技术。研究功能障碍患者运动、行为、生理与心理特征,突破康复辅具普适与个性化适配技术、运动意图识别、感知增强与控制、神经-机器接口等关键技术,探索康复训练模式与效果评估方法,研发新型肢体康复机器人、虚拟康复训练系统等产品。

(三)提升疾病防控水平

聚焦威胁国民健康的疾病,加强疾病防控技术研发,开发一批急需突破的临床诊疗关键技术,大力推动医疗新技术转化应用于临床,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形成一批诊疗技术规范,提高诊疗技术水平,优化疾病防控策略,显著提升重大疾病防控能力。

专栏3:疾病防控研究

1.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聚焦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神经精神疾病和肾脏疾病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慢病,突出解决重大慢病防控中的瓶颈问题,研发30-50项先进诊疗技术和50-80项基层适宜技术,建立10-20个区域重大慢病临床大数据中心和流行病学监测大数据中心,建成包括至少300家市级医院和800家县级医院的覆盖全国、运行高效的研究协作网络,有效控制重大慢病发病率、死亡率和疾病负担。

2.重要传染病防控研究。继续实施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聚焦降低三病两率和提高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能力的科技瓶颈问题,以创新性的技术、方法、策略、产品为主要攻关方向,着力发展预防乙肝病毒感染者向肝癌转归的新技术和新策略,进一步发展适合我国人群的艾滋病综合治疗方案和新型预防与干预技术,着力开发肺结核的实验室诊断新产品和新技术,在敏感性、特异性方面实现突破。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综合技术网络体系建设,形成聚焦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平台和基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我国传染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控制水平。加强细菌耐药风险评估、新型抗生素及替代品、疫苗、临床耐药菌感染诊断、治疗与控制等相关技术和产品研究。

3.常见多发病防控研究。围绕消化系统疾病、血液和免疫系统疾病、眼耳鼻喉疾病、口腔疾病、皮肤病、地方病和职业病、妇儿疾病及老年退行性疾病等常见多发病,突破一批防控关键技术,研究筛选80-100项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的适宜技术,研究规范化诊疗方案,提高常见多发病防控水平。

4.生殖健康及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针对我国出生缺陷防控、不孕不育和避孕节育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建立覆盖全国的育龄人口和出生人口队列,建立覆盖全国的生物信息和样本资源库,研发4-5种避孕节育、防治不孕不育的适宜技术,7-8种新产品及标准规范,保障育龄人口生殖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5.重点寄生虫病和地方病防控研究。研发包虫病疫苗、防治药品与检测试剂,开展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系统评价。加速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监测预警、快速诊断等技术和防治药品研究,研制消除血吸虫病技术规范。研究疟疾病例追踪溯源、检测筛查、媒介和药物抗性监测以及输入性传染源传播风险评估等技术。开展碘缺乏、水源性高碘危害、地方性氟(砷)中毒等地方病防治研究,形成一批适宜的防治技术,建立防治技术转化示范点并逐步推广应用。

6.重要疾病流行病学研究。针对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罕见病,开展规范的流行病学研究,结合自然人群国家大型健康队列以及重点疾病大型队列的建立,系统监测我国重点疾病的疾病谱变化情况,为发病机制、疾病防治等研究提供证据。

7.临床医学检验标准研究。开展我国各年龄段人群生理指标标准值研究,制定我国常见病、多发病相关检验医学实用准则,推动临床检验金标准的建立和标准物质的研制以及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订实施。

8.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研究。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特色,选择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疾病、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病毒性疾病、重大传染性疾病、老年性疾病、精神心理与心身疾病等疾病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临床评价、疗效机制等研究,形成诊疗指南,切实提高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临床疗效与服务能力。

(四)保障重点人群健康

围绕儿童、青少年、妇女和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保障,加强常见疾病的流行规律和危险因素、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营养、儿童疾病预防技术和健康评价工具、妇女重点疾病防治技术和保健服务模式、老年健康评估、老年共病、伤害防治及综合防治技术、智能康复技术与产品等研究。

专栏4:重点人群健康保障

1.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研究发育源性疾病、罕见病、生长发育不平衡对儿童青少年健康及其成年疾病早发风险的影响,加快研发营养缺乏与过剩的干预技术,开发儿童青少年体格、机能、素质、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多维度发育量表及共享应用的适宜技术。

2.妇女健康。围绕女性恶性肿瘤、生殖系统感染、生殖内分泌系统疾病、妊娠期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妇女重点疾病开展早期预警及干预技术研究,建立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探索更年期等妇女特殊时期的新型保健服务模式。

3.老年健康。开展大型队列研究,判定与预测老年健康的指标、标准与方法,研发可穿戴老年健康支持技术和设备,探索老年综合征和共病的发病过程与规律,研发综合防治适宜技术、指南和规范,构建老年健康管理网络。

4.残障人群健康。重点开展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认知康复、中医康复等技术研究,开发功能代偿、生活辅助、康复训练等康复辅具产品,实施互联网+科技助残行动。

(五)开发医药健康产品

加快临床急需药物研发,开发创新药物,强化药品质量安全保障;加强创新医疗器械研发,推动医疗器械的品质提升,减少进口依赖,降低医疗成本;开发健康监测产品,实现个体化健康干预和持续改进。

专栏5:医药健康产品

1.药物研发。继续实施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研制完成30个左右创新性强、防治重大疾病、市场前景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针对重大疾病防治或突发疫情等用药需求,研制完成20-30个临床急需和具有市场潜力的重大品种,并切实解决产业化技术瓶颈问题;推动自主创新药物和高端制剂在发达国家完成临床试验或药品注册;依托重大品种研制,突破制约新药研发和产业化的重大核心关键技术,抢占新药创制的科技制高点;提升已建核心平台的服务水平、辐射带动的能力和国际化水平,申请/授权专利1000项以上,持续推进专项品种和技术成果转化,提升产业化水平。

2.医疗器械研发。重点突破一批引领性前沿技术,重点发展医学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新型植入装置、新型生物医用材料、体外诊断技术与产品、家庭医疗监测和健康装备、可穿戴设备、中医医疗器械、基层适宜的诊疗设备、移动医疗等产品。推动适宜、高性价比通用医疗器械的品质提升,协同推进医疗器械技术及装备升级,完善设备标准体系,加强医疗器械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规范化应用。

3.康复辅具研发。重点发展老年人护理照料、残疾人生活、教育和就业辅助、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等领域的产品,加快人机智能交互、照护机器人、3D打印、脑机接口、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康复辅具中的集成应用。

4.健康监测产品研发。基于可穿戴设备和移动通信等获取的健康相关数据,构建以不同人群健康状况为基础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开发中国人群健康指标和常用检验指标、整体多维度健康测评、低负荷/动态连续人体参数测量及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产品。

5.医药健康产品评价研究。开展健康产品应用、疾病防治技术设备的临床应用功能评价与性能测评方法研究,科学、安全、有效地引导相关产业的技术发展,逐步建立相关评价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完善技术管理和市场管理;建立健康与疾病防治技术的质量保证技术平台,开展卫生与健康领域创新技术应用的质量保证技术研究。

(六)发展新型健康服务技术

加强整合医学研究,推动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服务融合创新,重点发展个性化健康服务、协同医疗、智慧医疗、医学应急救援等新型健康服务技术,创新疾病诊疗和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专栏6:新型健康服务技术

1.整合医学研究。整合临床各学科力量,打破学科壁垒,建立来自临床各科室、中医与西医等不同领域专家组成的诊疗团队,实现多学科协作、整体优化的诊疗模式;加强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整合,推进慢病健康教育、风险评估、高危人群早诊早治,推动晚期疾病治疗模式转变为早期健康促进模式;利用大数据和生物信息学技术整合相关专业和相应学科的研究成果,绘制重大慢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图谱,明确影响慢病防控的关键环节,开发重大慢病防控的集成策略,实现对重大慢病的全因素、全过程、全人群的综合管理;开展关于个人健康状况的及时有效的评价和疾病预警研究,提供连续性疾病诊疗和健康管理服务,推动医疗健康一体化服务发展。

2.个性化健康服务技术研究。建立覆盖医院、社区、家庭、个体的连续性疾病管理模式,提供关于个人健康状况的及时有效的个性化健康评价、疾病预警以及主动式干预,强化健康促进。

3.协同医疗技术研究。研究互联网医疗、疾病管理、大数据分析等协同医疗相关技术,推进数字化医疗和移动医疗的发展,研究建立疾病评估及分级诊疗体系,推动以均等化为方向的协同医疗服务发展;加强不同地区间医疗信息管理网络和远程医疗网络的整合,开展区域化医疗信息管理网络和远程医疗网络研究,构建覆盖全国的慢病远程医疗服务体系。

4.智慧医疗技术研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医疗健康与大数据分析的紧密融合,推动健康风险和疾病预警、预测、诊断、治疗与康复等各环节的智能化发展,发展自动诊断、临床决策、手术规划、智能康复、个性化健康管理等新模式,推动以智慧化为方向的智慧医疗服务发展。

5.医学应急救援技术研究。开展新型重症监护和战创伤救治等技术研究,集成多学科急救技术,建立突发事件医学应急处置体系,优化医学应急救援链,提高我国应对地震、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公共安全事件、放射性污染、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和武装冲突等突发事件的医学应急处置能力和创伤救治水平,推动以高效救治为方向的医学应急救援服务发展。

(七)强化健康风险因素控制

以增进健康为导向,推动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提升为中心转变,综合分析生物、环境、心理、社会、行为等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加强健康危险因素、科学健身、环境与健康等研究,重点开发健康促进、职业病防治、食品安全保障、生物安全保障等技术,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制定和优化健康管理解决方案,提高健康水平。

专栏7:健康风险因素控制

1.生活方式等因素与健康研究。系统加强吸烟、饮酒、营养、睡眠、心理、微生态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研究,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和优化健康干预方案,使健康风险因素的预防控制窗口前移,有效降低疾病的患病风险和发生率。

2.环境与健康研究。研究自然环境中生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等对人类机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索气象环境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明确相关因素的早期生物效应,研发毒性评价和安全性评价技术,发展环境相关疾病的预警体系。

3.职业病防治技术研究。推进严重危害劳动者健康的职业病防治技术研究,探索早期职业健康损害和新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开展尘肺病、职业肿瘤等重点职业病的致病机制、早期诊断、临床诊疗及健康监护关键技术研究,加强职业病危害识别、危害表征、暴露评价和职业病危险因素控制和消减关键技术研究,研发重点职业病的工程防治、防护用品及快速检测等技术装备,开展职业健康损害的疾病负担研究。

4.健康促进关键技术研究。以定量监测、精准干预为方向,围绕健康状态辨识、健康风险预警、健康自主干预等环节,重点攻克无创检测、穿戴式监测、生物传感、健康物联网、健康风险因素干预等关键技术和产品,加强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建设,构建健康大数据云平台,研发数字化、个性化的行为/心理干预、能量/营养平衡、功能代偿/增进等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加快主动健康关键技术突破和健康管理服务研究。

5.食品药品安全保障研究。开展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机制及传播规律、食品安全危害识别与毒性机制等基础研究,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监测评估、过程控制等技术研究,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评估研究,加强食品药品标准研制,建设食品药品安全防控技术体系,通过转化、应用、集成研究,针对食品加工和药品生产过程安全控制、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保障、网络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重点领域,从产业发展和监管支撑两个维度研究提出食品药品安全解决方案,提升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6.生物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开展生物威胁风险评估、监测预警、检测溯源、预防控制、应急处置等生物安全相关技术和产品开发研究,开展动物模型创制及动物实验新技术和新设备开发,建立生物安全相关的信息和实体资源库,构建高度整合的国家生物安全防御体系;推进互联网+卫生检疫,建立全球传染病疫情信息智能监测预警、精准检疫的口岸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分布合理、地域覆盖全面的现场、区域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生物安全防护级别高的口岸智能监测平台,切实防止国际重大烈性传染病传入我国。

7.科学健身研究。开展全民健身技术规范研究,建立健身物联网并开展示范推广研究,开展公共体育服务系统支撑平台及相关技术研究,研制穿戴式等新型运动训练及大众健身器材,开展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健身技术方法研究。

(八)推动科学技术普及

加强公众健康知识和防病技术的科学研究和系统筛选,从源头保证科普知识的前沿性、科学性和权威性,探索科技传播与创意文化融合发展的模式,促进新媒体技术在科技传播领域的应用,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掌握健康相关知识,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专栏8:科学技术普及

1.科普能力建设。加强健康科普基地建设,建立健康科普信息化平台,促进现代融媒体技术在健康普及传播领域的应用,探索科技传播与创意文化融合发展的模式。加强科普团队建设,形成权威专家领衔、凝聚专业技术骨干和广大志愿者的品牌科普团队。

2.科普资源开发。加快建立面向公众的健康知识和技术筛选评价体系,研究筛选一批适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的科普资源,重点加强慢性疾病预防、传染病防控、医疗急救、食品药品安全、中医药养生保健等方面的科普,以及针对老年人、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科普资源开发。

3.科普宣传行动。进一步加强科普宣传机制建设,丰富和完善科普宣传载体,继续实施公众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在充分利用好影视、图书、报刊等传统媒体的同时,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作用,发展网站、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传播方式,办好科技大讲堂,拓展传播渠道,扩大影响力,科学权威地促进健康知识普及。

(九)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传承创新中医药理论,构建适合中医特点的研究模式和技术体系,健全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及中医治未病技术与服务体系,加速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提升中医药疗效水平和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贡献率。

专栏9:中医药现代化

1.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理论研究,多学科协同创新,解决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中医药理论传承创新、名老中医传承研究、古籍文献整理挖掘与数字化和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建立传统知识数据平台等,加强对中青年名中医的培养,提高中医药继承与创新能力。

2.中医药健康服务。围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需求,开展中医治未病、中医康复、中医药仪器与装备研发等研究,突破关键技术,完善治未病理论,加强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方法、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成果转化应用,完善重大疾病风险状态识别和风险预警模型,提高中医诊疗服务能力,提升中医康复技术水平,加快中医药仪器与装备研发,加快技术标准制定,构建产业联盟,推动产业化发展。

3.中药资源保障与价值提升。针对中药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突出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产品创制及集成示范应用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及种质资源保护、中药材生态种植及养殖、中药炮制及配方颗粒质量保证、中药循环利用和中药材非药用部位的综合利用研究,形成以中药资源为核心的大品种、大产业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新格局。

4.中药研发技术和产品开发。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和医学研究方法,开展中药新药发现及评价技术研究、中药制剂临床标准化、中药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中药新药创制及中药大健康产品开发、中药及中药材大品种深度开发研究、减少抗生素应用及中药替代研究、中药高端制剂研究和中药新药安全性评价技术研究。

5.中医药标准化。开展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中医医疗服务与设备标准、中药标准、针灸标准以及中医临床技术标准应用评价研究等,建立系统完善、适应发展需求的中医药标准体系,提高中医临床技术水平与服务能力,保障中医医疗安全与质量,充分发挥中医标准的技术支撑和引领作用,把握中医药在国际传统医学标准制定中的主导权与话语权。

6.中医药国际化。开展中医临床研究实施规范、国际多中心临床疗效评价、临床研究证据循证评价等研究,结合国际医药合作重点需求并综合考虑科技合作总体布局,推动中医药国际大科学计划实施;推动中药的国际化注册,进入欧美医药市场,促进中医药服务和产品逐步进入国际医药和保健主流市场。

7.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开展民族医药传承保护与理论研究、民族医医疗保健服务能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民族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民族药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提升研究和民族药新药研究及健康产品开发,提高民族医药科技创新能力与临床服务能力,保障民族药资源与生态安全,提升民族药产业核心竞争力,支撑民族医药传承、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十)加强创新基地平台和能力建设

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统筹加强卫生与健康领域研发基地和平台建设,强化医学研究领军人才及专业人才培养,整体促进各类创新主体的协同互动、创新要素的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1.大力推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

面向我国疾病防治需求,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以医疗机构为主体,以协同网络为支撑,大力推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系统组织开展临床研究、协同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打造高水平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

专栏10: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加强建设,合理布局。结合我国疾病谱,在目前已经部署的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慢性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精神心理疾病、妇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口腔疾病和老年疾病共11个疾病领域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感染性疾病、儿童健康与疾病、出生缺陷与罕见病、骨科与运动康复、眼耳鼻喉疾病、免疫与皮肤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职业病、地方病、影像医学、医学检验、医学营养、急危重症、麻醉医学、病理诊断、放射与治疗等疾病领域和临床专科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试点建设一批中医类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根据疾病防控的实际需求,原则上各疾病领域和临床专科建设1-3家中心,重大疾病领域建设3-5家中心。在新建中心的布局上注重不同区域的平衡,探索推进省部共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引导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精神心理疾病、感染性疾病、老年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的中心建立分中心。鼓励各地方建设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整合资源,加强攻关。以医疗机构为主体,以应用为导向,有效整合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的优势力量,集成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打造覆盖主要疾病领域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覆盖全国的协同创新网络,重点开展大规模临床循证研究、创新性转化应用研究、规模化应用推广研究及持续性防控战略研究等四类研究。开展20-30项万人以上规模的疾病人群队列研究,开发50-80项疾病综合治疗方案,研究制定不少于15项国际水平的临床实践指南。

3.医研企协同,促进健康产业发展。依托协同创新网络,促进医研企协同创新,加快推进医药产品开发和临床评价研究,助力健康产业的高端化、品牌化发展,促进医药产品普及普惠,重点开展50-80项医药产品的开发和临床评价研究,助力摆脱高端药品和医疗设备依赖进口的现状。

4.普及推广,提升基层水平。依托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其协同创新网络,紧密围绕广大基层和老少边穷地区的实际需求,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和先进适宜技术推广,加强实时远程会诊和指导等网络服务,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2.统筹加强创新基地平台建设

结合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科研条件保障不同需求,统筹推进卫生与健康领域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技术创新中心、转化医学中心、大数据和临床样本资源库研究平台等创新基地平台的建设。

专栏11:创新基地平台建设

1.卫生与健康领域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以建设医学科技强国为目标,聚焦医学科技发展最前沿,推进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建设,重点开展引领性原创研究、共性技术或核心技术研发和联合攻关,加强面向以基因技术、脑科学、人体微生态、医学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医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健康前沿领域和引领产业变革技术的研究,催生具有原始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研成果,支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需要。

2.技术创新中心。围绕重大疾病防控需求和健康产业发展需要,新建一批卫生与健康领域的技术创新中心,大力推进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和高端产品研发,为整合优势资源、创新技术产品、培育健康产业提供坚实的支撑基础。

3.转化医学中心。推动并完成已建成国家转化医学中心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构建一批转化医学研究综合性平台,开展疾病发生发展、创新药物、先进诊疗技术等转化研究,显著提升转化医学研究质量和效益。

4.卫生与健康大数据和临床样本资源库研究平台。研发系列生物医学大数据挖掘技术和分析平台,解析疾病发生发展本质的分子特征;整合现有医疗信息资源,建立统一、协调的医疗信息系统,构建医疗健康大数据收集、存储、传输和共享平台,形成全国联通、信息共享的医疗信息管理网络,建立记录生命全程的国民电子健康档案,构建基于疾病临床大数据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推动就医模式向智慧医疗的方向发展;通过健康数据采集、健康状态评价和疾病预警干预,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大数据平台,建设疾病模式分析及健康辨识系统,对健康大数据进行多层面整合分析,支撑疾病预防、临床诊治及健康管理策略优化。建立从疾病发生、发展、诊治、转归到预后的全国联动、开放共享的重大疾病防治大型临床样本资源库平台,推动临床样本资源库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实现医学研究资源整合,为疾病诊疗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新药研发与评价提供支撑。

5.医学科技辅助创新平台。围绕制约我国卫生与健康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瓶颈,依托现有资源,建设行业重点实验室、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人类遗传资源库、药物中试化基地、特色药用植物资源研究基地等重点协同创新科技平台,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同科研院所、高校、企业深度合作,在基础学科、疾病防治、前沿技术或核心技术方面共同开展创新研究。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等区域开展医学科技改革,推动形成若干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区域性改革创新平台。

6.健康产业科技创新基地平台。统筹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创新资源搭建健康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和基础共性技术研发平台,鼓励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实力雄厚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加快前沿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健康产业集群发展。

7.科技政策与战略研究平台。依托具有一定研究基础的专业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构建卫生健康科技政策与战略研究平台,开展卫生健康领域的科技政策、科技管理和科技战略研究,强化战略论证、循证医学、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打造卫生健康高端智库,为卫生健康领域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8.加强医学科研院所能力建设。组织实施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发挥各级各类科研机构在国家医学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加强基础性、前瞻性、集成转化应用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着力强化卫生与健康领域人才培养

加强创新人才和团队的培养,通过多种方式打造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人才队伍,重点培养领军人才和医学研究专业人才,在实践中培养一批国际一流水平的科研攻关创新主体。

专栏12:培养领军人才和团队

1.培养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对医学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支持聘请高端人才、加强学术交流,开展国际合作,持续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科研领军人才,培养世界水平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2.培养医学研究专业人才。加强科研设计、数据管理、统计分析、质量控制、病例随访等临床研究专业人才的规范化培训,建立集中培训、统一考核、资质评价的培养模式,提高临床医学研究人员专业化分工水平,促进学科交叉和协同作战,提升临床研究效率与质量。

(十一)促进成果转移转化

重点开展适宜技术推广、互联网+医疗健康、中医治未病、创新医疗器械、食品安全、科学健身等科技示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医研企等各方面对于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积极性,统筹衔接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各环节,打造信息化、专业化的医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推广应用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与产业化。

专栏13:成果转移转化

1.临床评价研究与卫生技术评估。依据循证医学理念,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等方法,构建临床评价体系,系统加强对已有临床治疗方案、药品、医疗器械以及新产品、新技术和新疗法等进行方法学、疗效学、经济学、疾病预后等评价研究。支持研究建立卫生技术评估体系和机制,重点支持开展高质量卫生技术评估100项,研究建立卫生技术评估在卫生政策制定中的应用机制,促进卫生技术评估服务于卫生政策制定。

2.卫生健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和区域示范基地,开展创新药物、新型疫苗、先进诊断试剂、高端医疗装备以及医疗健康大数据等技术与产品的临床试验、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等,建设一支专业化技术转移转化队伍,开展医学成果转移转化培训30-50万人次,直接受益人群超过5亿人。

3.卫生健康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围绕常见病防治,以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协同创新网络建设为支撑,充分发挥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等平台的作用,建设若干个部级卫生健康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基地和转移转化机构,建立国家卫生健康适宜技术推广目录,遴选实施一批技术可靠、适宜性强、能够提高基层诊疗能力的推广示范项目,面向基层推广应用100-150项创新技术,有效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提升基层服务水平。

4.互联网+医疗健康科技示范。利用移动诊疗技术、健康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和可穿戴信息采集终端,加快推进互联网+模式下的新型诊疗、医养结合、个性化健康保障、中医治未病等服务的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建立医患直接沟通、诊断、干预的网络创新平台并开展多元化医疗服务模式示范,促进不同层级医院的整合服务和区域协同,构建覆盖医院、社区、家庭、个体的闭环持续性疾病管理模式。

5.创新医疗器械应用示范。继续组织实施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在国产医疗器械创新试点示范的基础上,以三甲医院的引领性示范和基层医院的规模化应用为引导,组织开展临床效果评价研究并进行试点示范应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推动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惠及千家万户。

6.食品安全科技示范。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科技示范,通过转化、应用、集成研究,针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食品加工过程安全控制、食品安全应急保障、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等重点领域,从产业发展和监管支撑两个维度提出食品安全解决方案,同时开展区域和产业链综合示范,发挥科技成果在服务产业发展和支撑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重要作用。

7.科学健身示范。积极推进科学健身示范工程,紧密结合大众科学健身需求,通过转化应用先进技术和成果,从体质检测与评价、开具运动处方、进行健身指导、跟踪体质研究等各环节开展综合示范,发挥体育科技成果在科学健身和服务体育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8.健康科技扶贫行动。加大科技扶贫开发力度,引导医药卫生科技资源向贫困地区合理下沉,引进适合贫困地区的基层适宜技术,建立科技示范网络,组织开展科技推广和培训。针对地方病、特殊人群疾病等地区性重点疾病,在全国遴选100个县级行政区,推广一批基层适宜技术,建设3-5个健康科技扶贫示范区。

9.康复辅具应用示范。以促进康复辅具科技成果转化及共享应用为切入点,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发展,构建互联网+康复辅具的服务模式,在家庭、社区、养老机构、福利机构开展示范应用,实现康复辅具服务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的协同发展,使创新资源和要素得到有效汇聚和深度合作。

(十二)构建国际合作网络

充分利用医学科技公益性特点,针对重大疾病、公共卫生、人口发展等全球性重大科技问题,以开放共享的理念,结合我国科技发展的特点和优势,以联合研发、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等方式开展双边和多边科技合作,在中医药现代化等领域推动立足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大科学工程论证与实施,在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和提高合作成效等方面取得突破。

专栏14:国际合作网络

1.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将医学科技合作和共同创新作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的联系纽带和驱动力,通过与沿线国家共建实验室或研究机构、联合举办国际会议、共同开展临床研究、强化传染病防控合作等方式,促进一带一路国家间的技术共享和共同创新。

2.国际多边合作。积极参与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及全球基金会在卫生与健康领域的国际合作和重大科研项目,与全球共享医学科技发展的经验、信息、知识以及各种研究资源,提升我国医学科技创新能力,共享全球健康科技福祉。

3.与发达国家的合作。按照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推进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国际领先研究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在基础理论探索、前沿技术开发、重大疾病防控、新药、医疗器械创制及遏制抗生素耐药等领域,加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卫生与健康科技的研究水平向国际领跑的方向发展。

4.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推动在非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建立合作研究机构,重点加强在传染病防控、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医药传播以及临床诊疗服务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共同促进发展中国家人民健康。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部门协同机制建设

深化科卫协同机制落实,进一步加强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推进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及各项科技创新工作。加强科技、卫生、产业、监管、人才、财政、税收等相关部门的政策协同,加强资源优化配置与整合,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监管政策研究,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技术标准战略和品牌战略,协同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加强省部合作,深化军民融合,促进我国医学科技高质高效发展。建立与部门地方重大工程、新兴产业密切衔接的工作机制,联合部署创新示范试点。

(二)推进科技管理改革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战略规划、政策制定、环境营造、公共服务、监督评估等职能,优化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建立符合医学科研规律、高效规范的管理制度,建立专业机构管理项目机制。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深化科技成果权益管理改革,加强专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政策。发挥省市县等各级机构科学技术推广和普及的作用,探索科技惠民新思路,促进公益性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加快推进民生科技成果运用。

(三)构建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

构建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充分发挥中央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重点支持前沿性、公益性、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进一步完善财政投入机制,支持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研究,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卫生与健康科技领域创业投资。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方式,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强卫生与健康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推动竞争性支持和持续性投入相结合。

(四)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探索卫生与健康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机制和新模式,依托国家科技计划和基地平台建设,大力培育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尖子人才和培育青年英才,注重加强对高级研究技术人才及交叉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打造一支服务科技创新的专业化科技管理队伍。发挥医疗机构的创新主体作用,进一步激发医务人员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完善卫生与健康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对从事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临床应用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与推广等人员建立分类评价制度,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鼓励科研人员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

(五)加强规划的组织实施

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加强中央与地方的协同发展,引导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重视卫生与健康科技发展,做好与规划发展目标的衔接和重点任务的分解与落实。

医疗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数据;医疗健康;医疗信息化

1 国际大数据产业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应用发展现状

近年来,英、美、加拿大等国家先后投入巨资开展医疗健康信息化建设,引入大数据信息化技术使得医疗健康信息化系统能够辅助公民医疗质量和安全,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医疗风险。

1.1 美国: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开放共享,重点发展精准医疗

美国在推动大数据研发和应用上最为迅速和积极。在健康医疗大数据方面,2014年6月,FDA公共数据开放项目openFDA正式上线,开放了2004至2013年间的300万份药物不良反应和医疗过失记录(经脱敏处理数据),鼓励企业和个人对数据价值进行挖掘与分析。2015年1月,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宣布划拨2.15亿美元作为精准医疗计划经费,加快基因组研究。同时美国还制定一系列的标准和要求,以保护隐私和跨系统数据交换安全。

1.2 英国:积极发展个性化医疗,注重隐私保护

2013年6月,英国医疗保健当局宣布将建立世界最大的癌症患者数据库,收集来自英国各地医疗机构的病例和1100万份历史档案记录,保存和整理英国每年35万新确诊的肿瘤病例的全部数据。同年,英国启动了医疗健康大数据旗舰平台care.data,集中了全英国的家庭医生和医院记录的病历以及社会服务信息。由于该平台运作中发生数据被披露,2016年7月6日,为保护患者隐私,care.data计划被终止。

1.3 加拿大:建设互联互通平台,探索卫生经济和疗效研究

近年来,加拿大借助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电子健康档案、药品信息、实验室信息、影像系统、公共卫生信息和远程医疗系统,建立统一识别系统以及基础架构和标准的研究。同时,利用大数据开展基于卫生经济学和疗效研究的定价计划,开展了基于卫生经济学和疗效的药品定价试点项目,利用数据分析衡量医疗服务提供方的服务,并依据服务水平进行定价。

综上所述,国外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大数据产业发展,政策着力点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开放数据,提供社会高质量数据资源;二是在前沿及共性基础技术上增加研发投入;三是积极推动政府和公共部门应用大数据技术。

2 我国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现状

2.1 前期的医疗信息化建设为医疗大数据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开始,我国开始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整合区域范围内医院、基层卫生机构、公共卫生的各类数据,形成以个人为中心的电子健康档案库。数据主要包括临床信息――处方、检验报告、检查报告、手术报告、病案首页、出院小结;公共卫生信息――疾病报告、疾病管理、生命统计、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老年人保健等。通过十年多探索,在医疗健康大数据已经初步具备了基础和规模,并取得了一些标志性的成果:

一是,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总体框架:建设了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46312”工程,“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一期数据总体架构。

二是,国家卫生标准制定和互联互通:围绕互联互通与信息共享,已研发形成了89个数据集、277项医疗卫生信息标准、3300个数据元。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唯一标识实现了医疗卫生数据与公安、教育、民政、人社等部门的信息协同,共计覆盖13.6亿人口,包含13项信息的国家人口基础库。

三是,卫生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目前,全国有71%的省启动了省级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46%的地市启动了市级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29%的区县启动了区县级平台建设。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启动了十省互联互通项目,目前已经接入了上海、北京、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福建、重庆、内蒙古、辽宁十个省级平台。在医院层面,目前我国约50%的委属医院,42%的省属医院和38%的市属医院已启动医院信息平台建设。

2.2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医疗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015年起,国务院和国家卫生计生委等有关部门陆续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提出加快医疗大数据相关技术和产业发展,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转变,提升我国医疗服务水平,从而为医疗大数据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相关政策如表1。

3 上海医疗大数据发展基础与现状

3.1 发展基础与优势

一是,构建了良好的医疗信息化和大数据基础。上海率先建设了国内规模最大的三级医院临床信息共享工程――上海医联工程。医联工程接入了全部市级以上38家三级甲等医院,数据涵盖医疗中的医疗业务、临床业务、医学影像、医疗运营、医疗管理等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上海市卫生计生委联合申康中心建设了覆盖全市16个区、所有600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上海健康信息网。截至2015年底,上海市已累计为7175万名患者建立了诊疗档案,医嘱17.4亿条,各类检验检查报告2.3亿份;建立了国内最大的医学影像中心数据库,实现了医学影像数据的调阅共享,截至2015年底,累计采集影像资料9.8亿幅,数据量413T,月均跨院调阅影像数据约2万次。

二是,集聚了一批部级科研院所和创新平台。包括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药物所、复旦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W院、第二军医大学等大批部级科研院所及相关医院。建成和在建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上海蛋白质科学设施、国家肝癌中心、国家转换医学中心等部级科学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复旦大学建成“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涉及医疗健康、智慧城市等多领域的大数据分析,并在国内率先成立大数据学院。

三是,拥有国际化创新产业集群。上海市已形成生物医药和软件大数据等产业集群,集聚了万达信息、金士达卫宁等国内医疗信息化领先企业以及上海医药、上海联影、上海微创等一批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企业;成立了上海数据交易中心作为大数据“交易机构+创新基地+产业基金+发展联盟+研究中心”五位一体的重要功能性平台;汇聚IBM、Intel、微软、罗氏等跨国公司研发机构超过200家。

四是,具备创新改革多重叠加优势。上海正在推进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正探索科技金融、国际人才试验区、海外人才往来、国际合作研究等方面创新改革的先行先试,具备独特的创新改革优势。

3.2 存在的不足与瓶颈

上海市医疗健康行业中累积了大量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医疗健康数据。但是,由于存在医疗数据互联互通和标准化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医疗大数据产业发展,具体如下:

(1)缺少标准化规范,数据质量不高:各医疗服务机构在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乏通用的数据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业务标准,难以形成标准化的公共服务体系。采集的数据由于缺乏统一标准,数据记录存在偏差和残缺等原因,总体数据质量不高。

(2)资源管理分散,大数据利用水平低:从医联工程建成至今,上海市积累了近PB级的包括诊疗记录、处方、医嘱、出院小结、检验检查报告、医学影像信息等在内的海量医疗数据,但由于存在数据结构化程度较低,电子病历标准不一致、大量医疗数据存储分散等问题,兼容性、可扩展性较差,给信息共享带来了困难。同时,由于缺乏获取知识级情报的技术手段、缺乏对医疗大数据资源的深入价值挖掘,还未形成数据驱动的科学研究模式与知识应用服务,实现医疗大数据的深度应用。

(3)医疗隐私保护难度增加:随着医疗卫生信息共享的开展,隐私保护的难度逐步增加,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医疗卫生信息资源的利用程度。

(4)缺少医疗大数据专业人才:随着医疗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激增,权威专家估算,我国未来五年相关专业人才缺口将高达130万左右,尤其是横跨生物医学和信息科学,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又有业务实践经验的大数据人才非常紧缺。

(5)缺乏协同合作机制:医疗大数据关键产业环节之间还没有建立有序的协同合作机制,为技术研发、工程孵化、成果转化、行业应用、标准评估等关键环节提供合作渠道。

4 发展医疗大数据技术突破方向和重点

根据上海市医疗信息化和大数据产业基础,结合国际大数据在健康医疗应用的发展趋势,未来几年,上海市相关机构和部门应主要针对以下核心技术进行研究和突破。

4.1 医疗大数据互联互通技术

主要包括:互联互通技术开放架构和配套技术、异质多源数据的整合技术等。通过适合多层级、跨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共享协同的互联互通技术开放架构和配套技术,能够适应多种医疗信息系统接口,提高互联互通实施效率;研发支撑组学数据、医疗数据和健康数据等异质多源数据的整合技术,适应数据类型复杂、存储模式多样、语义标注体系各异、规模巨大等特点。

4.2 医疗大数据整合管理技术

主要包括:多源医疗大数据的语义关联技术、医疗数据质量修复技术及基于数据管控的医疗大数据共享利用技术等。建立基于统一患者身份的索引、疾病代码及药品代码规范等,在语义层实现多来源医疗数据与其他行业数据的融合,支持智能学习和语义理解;通过实现数据智能填充和补正,解决系统数据源头质量低、数据缺失、填写不规范的问题;在原始数据拥有方可管、可控、可溯源的前提下,允许第三方基于数据沙箱开展分析利用,促进医疗大数据利用水平。

4.3 医疗大数据分析检索技术

主要包括:医疗知识图谱智能构建技术、医疗影像分析技术等。基于临床数据、健康档案、人群队列、专病数据库等,在语义规范化和语义关联网络的基础上,构建出跨知识库融合的知识图谱;通过图像分割、图像配准、图像可视化、多时序图像分析、统计学分析和生理学模型分析等,有效支撑临床辅助诊断、疗效评估等。

4.4 医疗大数据集成应用技术

主要包括:医疗质量控制管理技术、临床精细诊疗决策支持技术、疾病经济负担分析评价技术、公共卫生决策支持技术、个性化智能健康服务推荐技术等。通过集成应用上述技术,实现相关技术的综合运用,开发医疗质量监管、临床辅助诊疗、卫生经济分析、公共卫生决策服务、健康管理、医保医药等软件产品,并进行示范应用。

4.5 医疗大数据隐私保护及安全风控技术

主要包括:隐私保护技术和访问控制技术,平衡隐私保护和数据挖掘需求的医疗大数据脱敏技术,基于访问行为安全审计的、风险自适应的医疗大数据访问控制技术等。通过上述技术的应用,实现针对不同数据共享方的数据按需脱敏,加强医疗大数据安全风险防控,构建基于安全多方计算的、医疗大数据隐私纵深保护体系。

5 相关政策建议

在开展技术研究突破的同时,为推进医疗大数据的应用和产业发展,建议从研发支撑平台、成果转化和工程应用、人才和能力建设等方面重点突破,创新建设体系与应用模式,全面引领和支撑我国医疗大数据领域的发展,形成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

5.1 建设创新技术研发平台

通过建立医疗大数据应用技术的创新研发平台,组织开展医疗大数据互联互通、医疗大数据整合管理、医疗大数据分析检索、医疗大数据标准、医疗大数据隐私保护、医疗大数据行业应用等研究,进行P键技术的研发、产品化和工程化,快速提高我国医疗大数据应用技术水平。以居民健康档案、临床诊疗数据、生物组学数据、医保医药等数据为基础,着力探索医疗数据资源的统一标准,形成从区县、地市级、省级到部级别的数据资源全面整合共享和规范化,推动医疗数据的互联互通和融合共享。

5.2 培育医疗大数据行业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行业领先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强强联合,发挥技术研发的导向作用,建设开放式、包容式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和产业联盟,为国内外优势力量提供参与协同创新的沃土。面向限制医疗大数据行业应用存在的重大技术瓶颈,以国家的医疗卫生行业需求为导向,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和企业提出的攻关研究项目,开展医疗大数据关键核心技术和新产品的战略性、前瞻性研发,发展一批具有创新技术路线的医疗大数据的技术模式。

5.3 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盟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联合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疗科研机构、互联网医疗企业和医保医药企业等产业链关键用户单位,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盟,积极探索医疗大数据应用技术的成果转化,支撑医疗信息化产业链企业开展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协同、分析利用等方面的产业链协作。建设技术成果应用示范基地,对接用户单位产业化应用需求,推进技术成果转化与实际应用,推动医疗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

5.4 集聚和培育一批国际化优秀创新人才

充分利用上海市高校、研究机构及相关企业基础及资源,形成跨学科跨领域联合培养、多形式培训模式和系统,建立医疗大数据应用技术的人才培养平台,为医疗大数据创新工作提供源动力。充分发挥上海市建设科创中心的相关政策优势,集聚和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紧密协作的专病研究、人群队列、公共卫生、生物组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团队。

5.5 开展模式创新提升我国医疗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聚集全医疗医药科研创新资源,通过“众智、众包、众创”的模式促进医疗大数据的价值发现,面向行业共性问题和需求,研发一系列医疗大数据服务产品,形成数据驱动的医疗服务决策能力,提升医疗质量监管、临床辅助诊疗、卫生经济分析、公共卫生政策评价水平,并服务于健康、医药、医保、医疗、大数据多个上下游产业链,提升我国医疗相关产业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振,周毅,杜守洪,等.医疗大数据及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35(6):1-8.

[2]周光华,辛英,张雅洁,等.医疗卫生领域大数据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3(4):296-300.

医疗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摘 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振兴医疗器械产业,必须要从科技创新这个源头抓起,提升其产业竞争力,为加快培育医疗器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让科技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和保障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竞争力 医疗器械

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也步入了一个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持续不断的新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发明和广泛应用,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也引起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没有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和运用,就不能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大,经济对其依赖性越大;经济发展起点越高速度越快,必然要求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从而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成分比重就越来越大,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也遵循这一规律。

一、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社会发展

自20世纪50年代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受科学技术推动,人类创造了以前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所没有过的伟大奇迹 科学技术不仅推动着经济的发展,而且还推动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

(一)科技进步带动生产力发展

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的无数事实证明,每次重大发展都依赖于科学的重大发现和技术的重大发明,技术创新和工程技术进步则是科学发现和产业革命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以美国经济为典型代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国家高度重视研究投入大幅度增加,其重大突破将进一步为人类认知客观规律、推动技术和经济发展展现新的美好前景。

科技进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当今世界,全球性科技革命蓬勃发展,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特别是一些战略高技术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居安思危,奋起直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医疗器械产业科技发展与医学进步

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发展,革命性地解决了许多以往诊疗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促进疾病诊治和医学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当前,现代医学加快向早期发现、精确定量诊断、微无创治疗、个体化诊疗、智能化服务等方向发展,对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需求。在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面向基层、家庭和个人的健康状态辨识和调控、疾病预警、健康管理、康复保健等方向正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进一步对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

二、科技创新才能提高医疗器械产业竞争力

(一)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各个领域的发展无论产业与科技的一体化进程,还是技术进步带动生产力发展所占其比例仍然存在着不平衡。建国以来,中国的医疗器械产业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各级医疗器械部门的努力下有了长足地发展与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医疗器械的功能拓展、质量提高、品种增加,使用效率和效能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某些产品领域展露出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为满足与适应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医疗器械工业是在建国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期间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其特点是起点低,发展快。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并且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中商情报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底,全国共有规模以上医疗器械企业1276家,医疗器械行业共实现销售收入为998.4亿元,同比增长124.52%。2005-2010年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27.4%%;中商情报网分析师预测到2015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收入可达到1900亿元左右的产业规模。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13亿多人口,中国不断地寻求义多又好的医疗。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截至2009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6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5%,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需求急剧增加。2009年,新医疗体制改革方案强调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政府将加大全民医疗卫生投入,建立覆 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2009-2011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 盖城乡全体居民,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随着医疗体制改革推进,我国医保制度的 完善与健全给医疗器械行业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二)科技创新是提高医疗器械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平均增速在25%左右,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平均增长水平。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多学科交叉的医疗器械研发体系,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一些地区呈现集群发展态势。随着新医改政策和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尤其是对基层卫生体系建设投入的大幅增加,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市场前景非常广阔。2010年,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列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战略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赵于前,汤井田,桂卫华.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高技术通讯.2003(09).

[2]张阳德.中国医疗器械领域现状与展望.中国医学工程.2002(06).

医疗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范文第7篇

关键词:医疗器械 发展现状 发展环境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c)-0107-02

医疗器械产业涉及医药、机械、电子、化工、材料等多个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医疗健康产业专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稳固、产业链条完善,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其制造技术涉及生物医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等多个技术交叉领域,具有行业壁垒高、集中度不断提高等特点,是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材料、传感器、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及行业的崛起正在为医疗器械产业注入新鲜活力。我国医疗器械工业现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科研开发、生产和管理体系,已成为我国高科技领域颇具发展前景的生力军。

1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

1.1 全球医疗器械行业需求格局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中,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时间早,国内居民生活水平高,对医疗器械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要求较高,市场需求以产品的升级换代为主,市场规模庞大、需求增长稳定。中国、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医疗保健系统改善空间较大,庞大的人口基数对医疗器械有不断增长的刚性需求,存在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1.2 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

近年来,全球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发展,贸易往来平均增速达7%左右,是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两倍左右。据统计,美国、欧盟、日本共占据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超八成的份额。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医疗器械生产国和消费国,消费量占全球的40%以上,2015年强生公司以2 584亿美元的总收入位居全球榜首。2011―2015年全球医疗器械销售规模稳步增长,2015年达到3 903亿美元,复合增长率(CAGR)为1.90%。预计该市场规模在2020年将增长至4 775亿美元,2015―2020年期间将呈现4.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1.3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起步晚,但增长强劲,市场销售规模2001年、2013年、2014年分别为179亿元、2 120亿元、2 556亿元,2014年的增长率为20.06%。我国医疗器械2015年市场总规模约为3 080亿元,为2007年535亿元的近6倍。2015年全国医疗器械类销售总额为568.58亿元,新华医疗以75.54亿元的收入位列国内医疗器械公司收入之首。2010―2015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CAGR)为17.01%。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大大高于全球增速,预计2017年将达到4 942.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5.4%。

1.4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竞争格局

在我国的医疗器械行业中,跨国企业在高端市场中占据着绝对优势,尤其是医学影像设备和体外诊断等技术壁垒较高的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75%。国内的三级医院一般都采用进口医疗器械,即使是二级医院,也有2/3的医疗器械是进口产品,我国医疗器械企业主要占据中低端市场,出口的是部分高端医疗器械产品。进口的主要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大型医疗设备,当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重点是X线设备中的高频高压技术、全数字化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电子内窥镜生产技术等。进口医疗器械垄断高端市场,国内产业竞争力有待提升。

2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面临的发展环境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疗器械工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发展较为滞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国家对医疗器械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把医疗器械纳入战略发展,“十三五”医疗器械已经到了蓄势待发,大发展的趋势,国内医疗器械行业面临新的发展环境。

2.1 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2.1.1 有利因素

(1)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近年来,国家有关监管部门采取了积极措施,为医疗器械行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2015―2020年期间,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为重大装备研发、前沿和共性技术创新、应用解决方案研究、应用示范和评价研究。未来我国数字诊疗装备行业将实现突破、收获及继续高速发展。

(2)医疗器械市场前景广阔。

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稳步增长,我国由于社会老龄化人口比例提高、新医改政策的深入贯彻、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施以及居民支付能力增强等因素,国内存在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广阔的成长空间,必将推动医疗器械市场迅速扩张、高速发展。

2.1.2 不利因素

(1)国外企业具有从上游材料研发到下游产业化应用的完整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其中,产品设计与研发、分销与品牌建设是医疗器械产业主要利润的关键环节。

(2)新进入的企业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医疗器械企业必须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3)研发创新能力薄弱,产品附加值较低,缺乏核心竞争力。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是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关键,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

2.2 政策强力支持,助推市场需求增加及产业优化壮大

(1)国务院通过“十三五”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精准医疗等领域将启动新的重大科技项目,以创新型国家建设引领和支撑升级发展,高性能医疗器械被确定为医药工业与医疗卫生方面重点突破的领域之一,这必会加快我国医疗器械“国产化”进程,助推产业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2)在国家政策导向及医疗装备新需求下,国内医疗器械消费市场需求增加。卫生部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明确指出,对于自主研发药品、医用耗材、医疗器械和大型医用设备等,卫生部将专门推出100亿元的民族健康产业重大专项,可见医疗器械市场需求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3)医疗器械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成行业未来的主要方向,尤其小微医疗器械科技公司作为医疗器械新产品研发的主力,成为大公司重点收购对象,致使医疗器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壮大。

3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由小到大,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连续多年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产品出口的数量和科技含量也不断提升。当前,现代医学对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新需求。

(1)医院高端医疗器械的配备以及便捷的家用医疗器械都将迎来高度的需求增长。

医疗器械创新体现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支撑的特点。加强医疗器械工业共性技术和基础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和生产技术的现代化。高新技术医疗设备是多学科、跨领域的现代高技术的结晶,其产品技术含量高,利润高,因而是该行业相互竞争的制高点。近年来,我国加强对创新产品的政策支持,高度重视医疗器械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对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临床急需的产品提供支持。预计未来中国医疗器械产业与世界医疗器械市场的关联度将愈加紧密,对我国的医疗器械制造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水平等势必产生巨大影响,促使我国医疗器械产品从中低端向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转化。

(2)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将重点发展数字化诊疗设备、健康监测装备等五个领域。

医疗器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战略指导点,国家对医疗器械和医疗装备有很高的支持。数字化诊疗设备将作为“十三五”重点专项的首发。高端医疗影像产业化方面,主流的、高质量、高分辨率及多功能的影像设备仍是“十三五”重点关注的部分。诊疗一体化特别是高端影像相结合、可再生组织修复的材料和可吸收植介入材料都是非常重要的趋势。智能医疗有助于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难题,医疗器械高端设备及前沿技术如云诊断等多由发达国家所掌握,大量的健康信息智能检测微型化需要我们整个行业来发力。医学影像设备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借助互联网技术为远程医疗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帮助,借助手术机器人实施远程操作或通过现代通信方式指导前方术者操作。同时以人机工程学为背景进行医疗机械改进,改善医疗器械中的弊端,保证相关机械性效能更高更好,人机工程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总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战略要以全球性医学目的的调整和医学模式转化为导向,以产品质量为根本,加快产品的二次开发和技术改造,建成一个高新技术和常规诊疗技术有机结合,既适合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近期目标,又能与全球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高技术制造产业。企业必将从未来的医学发展方向、国际市场环境、国内市场政策及自身发展战略三者联动过程中抢占先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必将真正成为一个产品门类比较齐全、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内外市场需求更加旺盛的朝阳产业。

参考文献

[1] 医疗器械行业经济运行态势[J].财经界,2009(1):43-46.

[2] 2016-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行情动态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R].

[3] 盘点:2016年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及企业排行[EB/OL].(2016-08-11).中商情报网.

医疗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范文第8篇

一、充分认识加快我市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要求不断提升,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投入也不断增加,使医疗和保健的需求市场不断增长,这为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与生命工程有关的产业(包括医疗器械)已经成为或者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由于医疗器械行业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属于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行业。近年来我市医疗器械行业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其作为一个新兴朝阳产业开始崭露头角。我市产业基础较好,产业配套完善,民营资本活跃,具备发展医疗器械行业的基础和潜力。因此加快医疗器械行业发展,不仅对保障人们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我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实现新型工业化、打造产业强市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明确我市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重点

(一)发展思路

积极把握当今医疗器械行业加快发展的机遇,以中国医疗器械(佛山)产业基地落户我市为契机,加强各依托园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坚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与扶持本地民营企业加快发展、鼓励创业创新两手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加快技术更新改造两手抓,树立企业自主品牌与提升区域品牌两手抓,做强做大主业与加强产业配套、完善产业链两手抓,努力把医疗器械行业培育成为我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现产业强市战略的重要支撑。

(二)发展目标

到2010年,全市医疗器械行业工业总产值50亿元以上,力争达100亿元;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医疗器械企业,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10家;创国家和省级名牌产品(商标)10个左右;建设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初步建立行业性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特色行业优势突出、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名牌产品为支撑的医疗器械生产体系。

(三)发展重点

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选择一批对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有积极带动作用,能够尽快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医疗机械产品作为重点,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实现关键领域的重大突破。发展重点如下:质子治疗肿瘤装置;医疗器械光机电一体化、智能化、数字化和自动化;家庭用自我诊断、医疗、保健器械;植入、进入人体的新型医用材料,如人工器官、介入治疗材料等;基于护理床的社区(医院)智能远程监护系统开发及产业化;智能ICU抢救监护床产品;口腔科用设备及器具制造;医院信息系统(HIS),包括以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CIS)及智能化医院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诊断试剂及诊断实际附属设备,以及其它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疗效确切的医疗器械。我市医疗器械行业要鼓励发展高精尖的产品,同时要大力发展疗效好、质量可靠、成本低的产品,要面向我国广大市场优先发展适用于地方医院的高质量中低档产品。

三、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我市医疗器械行业发展

(一)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全力夯实产业基础

1、加强中国医疗器械(佛山)产业基地的建设。按照“技术先进、质量可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要求,全面加强中国医疗器械(佛山)产业基地的规划建设。广东佛山三水工业园区等依托园区要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制定园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设性详细规划,合理设置功能分区,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各依托园区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带动更多社会资金投资园区建设和园区项目。鼓励企业参与园区的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和提供服务,搞好园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项目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依托园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示范导向作用。各区政府要将医疗器械行业列入园区重点发展和扶持的行业,鼓励企业进园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支持,对中国医疗器械(佛山)产业基地给予更多的指导、帮助和扶持,为医疗器械企业和项目进驻发展提供良好的载体。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方面,要抓住当前世界发达国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加速向我国转移的良好机遇,重点引进一批国际知名的医疗器械制造企业,同时有选择地引进一批技术先进、质量可靠、成长性强的中小医疗器械制造企业。另一方面,要抓住国家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施强制性GMP认证,不少企业需要搬迁改造提升的良好机遇,大力引进国内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通过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医疗器械会展、行业会议等方式加大对中国医疗器械(佛山)产业基地的宣传推介力度,提高知名度和产业吸引力、集聚力。各依托园区要成立高素质的招商队伍,创新激励机制,为招商引资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3、鼓励现有企业加快发展。各区要加大对现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要通过加强指导和服务,促进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创名牌、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等各项扶持政策的贯彻落实,促进现有企业加快发展和提升,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

4、积极鼓励创业创新。依托我市目前在建的佛山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孵化中心、南海天佑创富中心、顺德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高明佛山市新材料科技企业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火炬计划佛山自动化机械及设备产业基地科技创新中心、广东省佛山民营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化孵化中心等创业中心和孵化器,加强扶持和服务,吸引更多拥有专利技术、专有技术的高级研发人才、海外留学人才前来创业创新,孵化培育一批高新医疗器械企业。

5、引导其它产业横向发展医疗器械。针对医疗器械行业具有多学科、多行业交叉的特点,充分利用我市产业体系比较完善、产业配套比较齐全的优势,引导和鼓励我市家电、机械、金属、电子、塑料、陶瓷等行业的龙头企业依托自身优势积极发展医用产品,拓展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空间。

6、促进医疗器械行业的和谐发展。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加快实施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打响我市医疗器械行业的绿色品牌。积极推进医疗器械企业的污染防治工作,有效控制和削减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集中处理污染物,降低单位企业的治污成本。积极推动企业开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加强节能降耗,开展节能和环保等认证。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做强做大

1、加快建立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建立以技术中心或者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为主要模式的研发体系,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鼓励、引导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在我市合作或者单独设立技术研发机构。依托华南家用电器研究院、广东数字媒体技术研究开发院、华南精密制造技术研究开发院以及其它行业性、区域性技术创新中心,积极研发医疗器械相关技术,提供更多的共性技术和相关技术支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省科技部门的支持,在我市设立“广东智能医疗护理技术工程研究院”。

2、大力加强产学研联合。针对目前我市医疗器械企业规模偏小,实力偏弱,普遍建立技术中心或者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难度较大的实际情况,要充分发挥产学研相关政策和资金的作用,引导企业与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起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加快技术创新和高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及产业化。

3、设立医疗器械临床基地。针对目前我市缺乏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基地,导致医疗器械企业生产和试验成本高、不方便的情况,市卫生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市内具备条件的医院积极申报成为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基地,为中国医疗器械(佛山)产业基地的建设和我市医疗器械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争取引入国内外知名的具有完善临床试验体系的医疗机构,促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基地的建立和发展,带动我市医疗器械行业的加快发展。

4、积极推进质量、标准战略。积极争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我市设立部级的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帮助企业提高产品的技术质量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采用国家或国际先进标准进行生产,积极开展ISO9001、ISO13485、ISO14001等国际认证。鼓励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研究制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5、积极实施名牌战略。通过加强宣传、指导和服务,并利用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中小企业扶持资金等扶持政策倾向于品牌企业等手段,鼓励扶持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出口名牌以及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产品。鼓励企业进行商标的国际注册,逐步打造国际品牌。加强对中国医疗器械(佛山)产业基地的宣传推介,打造和提升区域品牌。

6、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我市医疗器械企业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加强与国外知名企业和研发机构的联系并积极开展技术研发、信息交流、市场营销等各方面的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科技发达地区建立或合作建立研发中心、科技企业,依托当地的技术、人才和信息优势进行技术研发。注重引进国际尖端人才加强产品研发,进行战略规划,提高管理水平。积极支持和发动企业参加各类国际医疗器械会展,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三)不断完善产业配套,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1、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和医疗器械企业以及医疗器械科研机构的联系,做好各类人才信息的收集,建立人才库,大力引进发展所需的各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充分利用我市的高等院校、职业技术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有针对性地培养、培训各类各层次人才。

2、大力加强金融服务。加强沟通协调,积极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推荐一批成长性强、管理规范、信用良好的企业,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引导信用担保机构改善担保服务,降低融资成本。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引入民间资本、风险资本、战略投资或者上市融资、联合重组等方式解决资金约束,实现做强做大。

3、建设中国医疗器械进出易基地。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和协会的支持,在我市建设一个集医疗器械、制药机械、药包材的进出口展示、交易、信息、物流、会展于一体的中国医疗器械进出易基地。远期考虑在该基地设立医疗器械保税区或者保税仓。

4、积极发展行业会展。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协会、机构以及相关国际机构的联系沟通,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的各种展览会、博览会、高峰会、研讨会、论坛、讲座、年会、行业会议等会展在我市举行,提高我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我市医疗器械行业的加快发展。积极争取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在我市举办。

5、整顿和规范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秩序。进一步完善医疗器械集中采购制度,规范招投标行为,降低招投标和交易成本。加大对医疗器械流通领域商业贿赂的治理力度,严厉查处一批的商业贿赂案件,坚决杜绝商业贿赂现象。改革医疗器械物流体制,争取将我市作为试点,全市集中建立一个医疗器械物流配送中心,所有集中采购的医疗器械由该中心进行配送,以降低配送成本和规范流通秩序。加强对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指导和帮助,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

6、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加强行业协会自身建设,加大政府部门对行业协会的指导、扶持和服务力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自律、维权、服务”功能,促进医疗器械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医疗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范文第9篇

1现代化疗养院功能定位

1.1疗养事业发展的需求疗养医学是集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学科,同时还融合了军事医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环境学等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资料显示,目前以不良生活方式、环境污染为主导,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为代表的慢性疾病逐步成为健康的重要杀手,人们对身心健康的渴望,以及疗养理论的确立、疗养技术的发展,为疗养医学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现代化疗养院所特有的预防、保健、康复功能是任何一所医院和宾馆都不能替代的。

1.2新时期军队所担负历史使命的需求军队疗养工作是政治任务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的一项工作,既是确保战斗力恢复和提高的重要途径,也体现着各级组织对干部的关怀和爱护。由于军队的特殊性质,不少中高级干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自我保健意识淡薄、生活方式不健康、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过重等问题导致亚健康与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军队这个特殊集团为提高战斗力必须借助疗养院疗养资源维护军队干部健康体魄[1]。疗养院平时担负着服务保障功能,战时是卫勤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平时在业务技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上的创新发展,战时就很难完成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大力推进疗养院建设发展十分必要。

2疗养院建设发展的制约因素

2.1指令性任务型模式制约长期以来,军队疗养院疗养任务均由军区以上单位保健办下达指令性疗养计划。受条块分割思维影响,出现机构重叠、人员设备闲置、资源配置分散、卫生资源利用率低等诸多问题,由于缺乏完善的制度化管理和运行机制,结构设置不够合理,也是导致疗养院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疗养院主要依赖标准经费维持运转,市场经济的冲击,使其在参与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而疗治一体、地域保障的新型疗养院建设模式更加适应新形势下疗养院担负任务的需求。

2.2思想观念束缚由于战争结束,军队疗养院的技术功能逐渐被弱化,人们对疗养院的功能认识模糊,误认为疗养院就是“吃好、玩好、休息好”的场所,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疗养院等同于接待站,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与误导造成发展出现“等靠要”现象,错过了不少的发展机遇。

2.3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一是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由于疗养院在管理上一直借鉴医院的管理模式,接待服务功能增强,技术保障弱化导致在配置管理干部上随意性大,出现了“谁都会干,谁都能干”、“外行领导内行”现象,忽略了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二是缺乏有知名度和开拓进取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国内外著名专家教授屈指可数,专门从事疗养专业研究的专家凤毛麟角。三是医务人员成分复杂。技术服务功能弱化导致医务人员成分出现“三多三少”现象,即专升本函授多、半截改行多、干部子女多,军医大学直接分配的人员少、全日制本科人员少、专门从事过疗养专业学习培训的人员少,业务干部队伍参差不齐,基础薄弱、经验欠缺、理论知识更新较慢,加上医生严重缺编、整体学术氛围不浓、个别人进取心不足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疗养院业务建设发展。

2.4硬件建设不配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由于标准经费不足,军队疗养院对外创收所得仅能弥补自身运转消耗,缺少经费支持,疗养院在建设上缺乏特色,与当地自然、文化等文化建设结合不够,不少疗养院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基础设施老化,医疗设备陈旧的问题,缺乏与功能和任务相匹配的医疗设备,整体保障能力和吸引力难以满足军内外疗养员需求。

3增强疗养院技术服务功能需要注重的几个“创新”与“结合”

3.1在功能定位上创新,注重技术训练与卫勤保障训练相结合军队疗养院的特殊使命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康复技术训练,一方面要强化卫勤保障训练,提高疗养院康复保健技术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特别是担负特勤疗养任务的科室,更好围绕战备、贴近实战,研究有效的防治办法与对策,发展战创伤、新概念武器伤等治疗技术和方法。

3.2在服务对象上创新,注重在职干部疗养与离退休干部疗养相结合在职干部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加点连续作战,身体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适当增加在职干部疗养比例,势必更有利于确保部队战斗力恢复。

3.3在服务形式上创新,注重疗养与治疗相结合疗养与治疗均出于同一医学基础理论,在检查、治疗手段上有较强的交叉融合性,疗治结合模式既可以解决疗养员急症抢救问题,增强他们在疗养期间的安全感,又可以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有助于医疗质量的提高。疗治结合可以确保以疗养员为中心,围绕健康促进、慢性疾病康复保健这个重点,对疗养员宣传保健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短期疗养,终身受益的目的。疗治结合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自然疗养因子在疾病治疗上的优势,有利于人才交流,有利于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更有利于为疗养员提供优质服务的层次与内涵。

3.4在技术手段上创新,注重中医与西医治疗相结合

中医在养生保健、慢性病康复、肿瘤治疗方面有着西医不能替代的优势和作用,积极运用祖国医学未病先治、已病早治、重在防病等观点,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开展疗养工作,既可以实现技术互补,同时可以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有利于科室协同发展,发挥所长,共同促进疗养院业务建设全面发展。

3.5在特色文化上创新,注重环境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疗养院所处位置一般是环境优美、疗养因子丰富的海滨、山林、温泉等疗养地,对慢性疾病的康复起着积极的治疗作用,这在环境医学中是得天独厚的良性资源[2],是一般药物治疗所不可替代的。注重疗养院建筑风格、环境特点、文化设施、服务理念等方面建设,有利于促进疗养院和谐发展。

3.6在思维模式上创新,注重生理与心理疾病矫治相结合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心理与生理疾病同等重要,心理卫生建设成为新时期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心理战、改善官兵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疗养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力开展心理与生理疾病矫治相结合,是适应军队年轻干部工作压力大、担子重的需要,是适应离退休干部角色转换不及时、缺乏关怀的需要,是适应海、空等特勤人员长期特殊工作环境带来的心理影响的需要,更是为基层部队官兵提供心理服务的需要。

3.7在组织形式上创新,注重松散管理与组织行为管理相结合实施组织行为管理便于集中管理,更好地加强疗养的针对性,更好地利用景观治疗、理疗、体疗、体育锻炼、娱乐活动等多种疗养手段在短时间内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疗养质量。

4军队疗养院建设发展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4.1抓班子建设凝聚人心领导干部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带头树立真抓实干、争先创优、干事创业的良好形象,紧紧抓住疗养院编制体制调整、疗养区及疗养房建设整修的难得机遇,积极适应形势,主动迎接挑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研究制定疗养院发展规划时,要量力而行、科学安排、精打细算、开源节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不急功近利,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和效益,确保疗养院建设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

4.2抓专科建设突出特色疗养院在一般医疗学科建设方面很难与综合性治疗医院相竞争、抗衡,学科建设要充分发挥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的优势,以疗养康复技术为基础,以心理、中医、理疗、体疗为技术手段,侧重亚健康状态和疾病康复状态人群研究,重点抓住疗养员这个稳定的研究对象,在预防、保健、康复这个独特的研究领域寻求新方法、新技术的突破,不断提升疗养员整体健康水平。同时,利用专科中心和特色科室这个平台,发展相关学科技术建设,以特色技术带动常规技术,以特色科室拉动整体科室的协调发展。

4.3抓人才建设突出层次学科发展,人才是关键。在学科带头人培养方面,要本着选贤任能、公平、公正的原则,大胆引进竞争机制,既考虑人才的技术特长,也要结合人才自身性格特点,安排发挥其专业特长的岗位,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力争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重点科室领导要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对有专业技术特长的人才可实行聘任制、合同制。在人才引进方面,既要“筑巢引凤”,又要“借鸡生蛋”。在人才培养方面,既可以通过短期专业培训,也可以通过送学、进修、“传、帮、带”等多种途径培养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在人才使用方面,要建立健全一套规范合理的人才使用制度,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要在晋职、晋级、住房、待遇等问题上予以相应的政策倾斜,积极做好“安心、暖心、舒心”工作,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待遇留人,既要为我所有,又要为我所用。

4.4抓设备建设突出保障设备是学科发展的基础,为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硬件支撑,在设备建设方面要着力抓好三个结合,一是争与筹相结合,在资金来源方面既要争取上级资助,也要主动筹集。二是购与改相结合,疗养院资金有限,既要积极购置必须的重要的医疗设备,更要开展技术创新,积极改进旧设备,做到物尽其用。三是用于管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医疗设备最大效益,又要严格管理,定期维护,延长使用寿命[3]。同时,在设备的引进选购上要本着先进设备与康复设备并重的原则,充实更新诊疗、急救、理体疗、心里生理监测、健康鉴定和体能训练器材,既要为医务人员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充分发挥好设备的作用,又要满足疗养员康复、保健需求,突出疗养院特色。

4.5抓环境建设突出文化环境建设是疗养院的门面支撑,优美、舒适的环境和丰富的疗养因子对慢性疾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环境医学对疗养员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抓住疗养房整修改造机遇,改善营区环境,在室外搞好绿化、美化,添置休闲秋千、健身器材、宣传展板、音乐长廊等设施,让人置身其中,流连忘返。在疗养房内引入现代化室内装修理念,使布局简洁、明快、上档次,配套的空调、厨具、卫生间设施更具人性化,综合楼设置会议室、舞厅、娱乐室、阅览室,使疗养员宾至如归。

参考文献

1蒋家望,李立保.军队疗养院功能定位的初步探讨[J].西南国防医药,2005,15(1):84-86

2许新安,董安身.浅析提高疗养院的综合效益[J].西南军医,2004,6(2):62-64

医疗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医院;科技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0-0209-02

医疗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是医院科研活动的基础和真实记载,是提高医疗科研质量、促进医疗科研进步,为医院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要保证。目前,医院档案工作已打破了文书档案、科技档案等各门类档案分开管理的模式,向着适合于医院整体宏观管理、综合管理的方向发展,从原来行政档案管理的单一模式转变为主要以科技成果档案、科技课题档案管理综合的模式,这一管理模式提高了课题的中标率,促进了医院科技成果的获得及转化,为医院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就医院医疗科技档案的管理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转变观念,重视科技档案管理在医院科研教学工作中的作用

1.医疗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要统一。医院要做好医疗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关键是要统一思想,统一观念,统一认识,加强领导,互相协作,克服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落后思想和传统观念,使各级领导、科技管理部门和科技人员真正认识到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对保证和促进医院科技工作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要充分认识到医院科技档案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何合理利用科技档案信息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它在科研管理中的作用,对提高医疗质量和科研水平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科技档案真实地记录、储存着各项科研课题的立项申报书、科技成果签订证书、计划任务书,技术总结报告、合同书、课题项目评审意见书、评审报告、实验记录、经费使用、性能检测报告以及标准等有关学术活动的全部过程,因此,成为科研成果鉴定和申报乃至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重要依据。档案人员要针对医学研究和科研人员的需要,设置不同专题,筛选、编辑医务人员的科研成果、医学论文及资料,介绍新技术、新方法、新项目和医疗业务发展动向,为医务人员科研活动提供指导。近年来,各级医院特别是各大中型医院在“科研兴医,科教兴院”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科技档案,将科研计划管理与科研计划档案管理相结合,严把科技档案的质量关,使之在科研成果的鉴定申报以及科研成果的推广利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医疗科技档案工作的理念要创新。档案工作的创新是指档案管理体制、档案工作运行机制、档案管理与利用活动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因此,医院科技档案工作的理念要创新,观念要改变,要较好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模式,顺应当前时代的发展需要。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和实施以来,科技档案工作正向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方向迈进,这就要求我们医疗科技档案工作也要坚持与时俱进,走改革与创新之路,要把提高创新能力、创新观念真正落实到医疗科技档案实际工作中,做好平时科技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做到常做常新。同时要把医疗科技档案工作当做一门学问,研究它、认识它、探讨它,以寻找其科学规律,改变以往传统落后的工作方法,使医疗科技档案工作的重点从每年立卷归档多少、利用服务多少转变为医院前沿科学发展需要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以科学的精神和求实的态度拓宽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域,以求医疗科技档案工作获得实际效益和最高利用价值,探索一条医疗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路子,从而推动医疗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3.医疗科技档案工作的方法要与时俱进。医院档案工作的许多传统做法和管理方法在不同时期的档案工作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传统的做法已不能适应医院当前医疗体制改革的需要,由于过去观念和管理方法的落后,必须对档案工作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进。就医疗科技档案工作而言,人们对其医疗科技成果档案的价值和认识还不到位,管理体制和管理队伍还有待健全和完善,从某种意义上说医疗科技成果档案仍然是目前医疗科技档案工作中需要加强和特别要重视的环节。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疗科技成果数量和质量逐年攀升,对科技档案的要求越来越高,涉及的面也越来越广,科技档案也越来越表现其较强的专业性和广泛的群众性。针对医院档案工作人员对业务部门的科技活动情况不熟悉的状况,医院的综合档案管理部门应以医疗科研管理部门为核心,互相协助,互相配合,分级管理,制定适合于医疗科技档案统一管理的范围和标准,尤其是医院的科技档案工作方法要更新,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业务部门和医疗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以克服医院原有档案室科技档案材料不足、业务不熟的缺陷。通过实践,探索在信息时代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医疗科技档案工作的新方法、新规律,开创医疗科技档案工作的新局面。

二、医疗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医疗科技档案收集不齐全的原因之一是多数医疗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中,重视科学研究实践活动,重视科技成果的与获奖,轻视科技档案资料的平时积累工作,认为这是档案部门的事,与己无关。

2.医疗科技人员缺乏档案意识,以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自己在科研活动中形成的材料不一定要归档,归到档案室不如放在自己身边使用起来方便,于是以关键技术资料保密为借口,在科研过程中或科技成果奖励后应归档的资料不愿上交或找理由不主动上交。

3.医疗科技档案的归档工作缺乏系统、完整的制度保证,不能做到上、下集中统一管理。医院档案管理没有真正实行“三纳入”、“四同步”制度,在科技档案归档管理工作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制约手段,致使医疗科技归档管理工作处于失控状态。

4.医疗科技档案还存在纸质材料多、电子档案少、档案室设备简陋等问题,不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医疗科技档案材料,已完成的科技成果、科技项目材料没有随时归档,即使是代表医院科技实力的重点、重大科技项目和部分获奖成果材料也因科研人员的种种原因不能及时归档或缺失;有些科技项目结题后,没有提供完整的项目研发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技术材料。由于以上原因,医疗科技档案中出现了四多四少现象,即一般性技术材料多,关键性技术材料少;鉴定、审批性材料多,工艺技术性材料少;文字材料多,光盘、磁盘、图表、照片、录像少;复印件多,原件少。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医疗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制约了医疗科技档案自身价值的发展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加强医疗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1.建立科学管理制度,理顺医疗科技档案归档程序。科技档案是科技课题科技成果研究的全过程的反映,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某一项科技课题、某一项成果,它是课题及成果之间、学科之间的综合反映,因而就形成了科技档案的四个特点:专业性、系统性、集体性和阶段性。为了规范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遵循国务院的《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规定的“完整、明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要求”归档。由于一项科技课题完成的时间长(有的项目往往需要几年),涉及的范围广,参加的人员多(集体完成),档案内容复杂,造成了科技档案材料形成的周期长,积累材料需跨年度进行,加之课题的进展,其形成的档案材料就会发生变化,档案材料也就难以产生连续性,易造成割裂现象。另外,申报科技成果奖有时受到科技申报制度的制约,必须由科技管理部门出具有关证明方能申报,但也有许多已结题而不报奖和暂缓报奖的成果项目就不受制度条款的约束,从而也有可能造成大量科技档案材料零散在外。为此,必须把科技档案工作与计划管理、课题管理、成果管理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走实现科技工作与科技建档工作两者协调发展的道路,建立合理的归档程序,掌握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律,保证医疗科技档案的准确、完整、系统,最终使医疗科技档案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达到提高科技档案归档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医疗科技档案应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可根据《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和完善科技档案积累和科技归档的各科规章制度,理顺医院档案部门、科技管理部门、科技档案形成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共同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联合体。

2.加强重点、重大科技项目的档案管理。重大、重点项目及高级别获奖成果最能反映一所医院的科技能力和对医院医药卫生事业的突出影响力,重点、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时间较长,往往有一些阶段性成果,每一阶段中肯定有技术进步和新的成果,这些档案材料既是医院历史的见证,又是新技术、新创新的基础,因此对重点、重大科技项目应从立项起立卷归档,然后将每个阶段产生的技术进步、最新成果、新立项的子课题分年度补充到科技档案中去,以免遗漏,这对项目研究人员和医院档案管理部门都有重大意义。

3.提高医疗科研人员的科技档案归档意识。科研人员是科技档案形成的主体,科研人员档案意识的提高,将会使医疗科技档案的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良性循环的轨道,将会使医疗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医疗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范文第11篇

一、塑造医院形象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院形象是社会公众对医院的一种整体看法和评价。是医院不可低估的巨大的无形资产,它关系着医院的发展前途和命运。医院作为一种高技术含量服务的智能型组织,维护和保障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社会公众对医院形象的评价要求比其他行业更高。所以,诚信品牌的打造,为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构筑了坚实的基础。诚信虽然不像物质产品那样给医院带来直接的利润,但它却是一种资源,是医院发展的无形推动力,对医院的长远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改革开发以来,市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信任经济。建设诚信品牌,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是争取医疗市场,谋求医院发展的重要内容。以诚为天、信为地,创建医院形象的诚信品牌。医院形象是由医院的整体服务构成,它重点包括医院的技术形象、质量形象、服务形象等。技术形象反映了医院的技术实力,科研创新水平,治疗各种疑难病的综合能力。质量形象与技术形象成正比,良好的技术形象保证了良好的质量形象的形成。质量形象对医院整体形象的毁损起着关键作用。服务形象最为敏感的是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它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能为社会公众提供人道、温馨、方便、舒适的医疗服务,就会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和依赖。此外,优雅、安静的就医环境,医护人员彬彬有礼的举止仪表都会定格在社会公众的心里。社会公众心中的那杆秤,都会为医院的整体形象作出评判。对医院来说,好的评价能为医院带来更为广阔的医疗市场,吸引和拥有最广大的患者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如今,社会公众有权利自由选择医院就医,谁的形象好,谁的实力强,谁有知名度,谁就可能拥有市场。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以诚信品牌为医院形象支柱的医院整体,才会真正赢得医疗市场。只有内包装货真价实、外包装才会灿烂夺目。

面对广大患者对健康的日益需求,人们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渴望,天津医院建立了《天津骨科医院报》这一传播载体,旨在加强宣传,记载历史,延伸服务。在医院两个文明建设和医院文化建设中弘扬主旋律,提升医院品牌,塑造医院新形象。努力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二、瞄准高精尖医疗技术,创建诚信品牌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它是形成医院社会形象的关键。医院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优势是保证医院竞争的先决条件。以生物医学等高科技发展为主要标志的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医疗技术突飞猛进,治疗手段日新月异。医院要生存发展,就要走创新之路,以高精尖的医疗技术赢得病人的信赖。要创新就要密切关注、及时跟踪掌握国际医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医学技术为我所用,充分发挥自主潜力和优势,大力开展新技术形成特色医疗,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我国加入WTO后,意味着机遇,也意味着挑战。国内市场自然地成为世界市场一部分,外资的大量涌入,对现在医院的医疗体制、医疗模式、医疗能力、医疗水平和文化观念都是一种挑战。竞争的压力是客观的,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提升医院文化,创建诚信品牌尤为重要。在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具有科学性、技术性、社会性等诸多特点。医疗服务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高级服务形式,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健康和生命,容不得半点虚假,必须以诚信为基石。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就是要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方面的需要。在这些需要里,首先的也是第一的需要就是健康需要。而这一健康需要即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的需要。对社会来说,健康的人力资源是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大前提,对个人来说健康是人们所寻求的高质量的生活保障。所以,预防疾病,治疗疾病,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的重任就落在医院身上。医院的医疗活动更为直接的服务于人类自身,并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这种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来自医院本身良好的形象与诚信品牌。面对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创建医院形象的诚信品牌,就是创造人类财富。医院形象的建立要从内涵上下工夫,要以诚信为基石,以医院文化精神为底蕴,在医院经营理念、服务方针、管理模式、行为规范等基础上提炼升华。

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历史和文化。中国的老字号店铺,人们常称它们有一块金字招牌。它们之所以能够久负盛名,其中有个重要原因,就是注重信誉,讲诚信。在医院整个医疗活动中,我们要诚信为本,营造诚实守信的医疗环境,以诚信赢得市场,赢得生存。诚信不仅关系到一个医院能否健康发展,而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综合素质的体现,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利益。在提升医院文化,创建诚信品牌中,要保持视觉形象的冲击力。视觉形象是医院内在形象的外在表现,反映了医院的精神面貌和风格,加深社会公众对医院形象的印象。同时,借助新闻媒介的对外宣传,以医院技术形象、质量形象、服务形象为重点进行宣传,推出医院整体形象。

医疗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范文第12篇

医院管理学是管理学的http://重要分支之一[1]。医院管理与医学科学是密切相关,它同时综合了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这些基础理论及相应观点为医院管理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支持。

医院管理是指医院法人及管理者随着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为了保证医院医疗活动有效进行,合理配置医院内部各种资源,协调医院员工的各种人际关系,医院员工获得高昂斗志和成就感,实现协作效率与协作效用,实现医院的既定目标,而运用一定的管理职能和手段对医院的医疗和管理等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过程[2]。本文在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医院管理的理论框架,提出了医院管理系统的基本思想和运行保证、运行前提、运行机制、运行环境和系统特性等。/

医院管理系统以管理科学化为主要内容,不仅局限于实际操作的医疗技术管理,还扩展到对整个医疗服务过程的全程管理,注重分层次的多元化管理;以全员为主要行为主体,加强人力资本管理,将全面的薪资体系作为系统的“润滑剂”,实现人员与医院之间全面和协发展;以创新为实现途径,不仅坚持医疗技术的创新还要兼顾管理模式的创新。医疗技术的发展不断促进医院管理观念、管理方法和管理组织机构的不断发展,而创新型管理观念的培养、方法的实施与组织的构建刚好极大地促进医疗技术的创新,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而促进它们之间的良性循环发展是医院管理系统的重要目标;以系统协调化为发展方向,不断地扩大开放,深化内涵管理改革,增强系统内部的物质能量和扩大系统与外界的物质能量的交换,保证系统由平衡状态走向动态平衡状态。

1 科学化的医院管理为主要内容

科学管理是指采取对医疗服务过程的合理设计、实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医疗服务中的各种资源,有效地降低医疗成本[3]。

科学的进行管理可以使医院资源包括人、财物和信息等进行准确、科学的反馈,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依据,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与措施,医院可以形成一种螺旋向上式的良性循环轨道。医院在进行科学管理时,在人、财、物、信息等资源方面达到最合理配置,从而使医院的技术优势、科研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使医院随着医疗市场的变化,获得应有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2 医院的全体员工为主要行为主体

直接参与到医院内的各个部门各个科室医疗服务中的各层次的全体员工是医院管理系统的行为主体,是医疗服务产品的提供者,能够保证医疗服务产品的实施与实现。

医院的管理者是医院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医院改革的组织实施者,同时也是国家卫生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4]。管理人才在医院管理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创新型医院管理系统就是行为主体在现有的管理制度上,进行创新改革,完善医院各种经营制度。

在整个医疗实践活动中,医疗和护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而且十分重要。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是医生,在医院管理系统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导向性作用,其行为能够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的忠实度与整体印象。医生所服务的主要对象是病患,既是医学科学的探索者,又是人道主义的体现者,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和社会职业,具有特殊的义务和责任。护士既是医生的合作者,又是医嘱的执行者,主要为医生提供患者的信息和资料以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病人能够处于接受医疗治疗的最佳生理状态。只有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与优质的护理相结合,才能获得最佳的医疗效果。

3 创新是医院管理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医疗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范文第13篇

一、拓展服务内容,满足新的医疗需求

必须明确医院的功能定位和目标市场,必须了解社会对医疗保健的欲望和需求,了解不同阶层、不同人群、不同收入者对医疗费用、对不同档次医疗服务的承受能力,预测医疗市场的有效需求和增长潜力,不停地寻找创新机会。例如:预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根据需求,开展小儿心脏外科,创新医疗市场,赢得病人,提高医院的效益;针对夏季气温高的实际,实行错时门诊,早门诊6:30挂号,17:00~21:00开放夜门诊,更加方便老百姓;推出低于常规收费一半以上的“50元体检套餐”,使邻近农民以及外地民工均能够受益。

二、利用高新技术和适宜技术占领医疗市场

医疗科学技术创新是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应有于医疗服务的过程,是医疗技术进步的核心。只有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增强核心竞争能力。技术进步正在对医院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使医院不断赢得竞争优势。谁最早把高新技术用于临床,谁就早占领医疗市场。既要发展领先水平的先进技术,发挥其对医学技术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又考虑技术的适用性,重视技术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强调其应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技术的先进性和成本效益的统一。要将重点放在临床技术创新,要瞄准科技前沿,引进具有先进性的新技术、新设备,使诊疗手段及质量迈向国际先进水平。技术创新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为此,医院既要有长期规划,着眼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又要有阶段性目标,从小型技术项目入手,发挥其短平快的作用,为长期技术创新积累资金和经验。

三、加大资金投入,全力推进我院“硬实力”建设

(一)打造花园医院

优美环境可以提高医院的美誉度。在我院绿化建设方面,制定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规划和设计好绿化方案,做到树木高矮搭配,花草四节常绿,走廊花香四溢,病房干净整洁。为患者提供舒适优美环境,争强医务人员的荣誉感。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二)更新仪器设备

为提高我院硬件设施,加大购买先进仪器设备,全力推进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提高诊疗水平。要加快建设中心ICU、血液透析、高压氧舱、阴道镜、腹腔镜等已经具备运行条件的科室和设备,全部开始运行。医院统一协调,加强领导,专人负责,不断扩展新的应用项目。

(三)加快新科室建设

调整技术骨干充实急诊科、ICU等重要部门,进一步健全护理质量管理机构质控体系,完善制订紧急状态下护理调配方案。要加快针对高危人群多发科室的组建,积极组织专项质量管理组成员进行全程追踪督查,落实各项防范措施,使病人得到安全优质的护理。要加强对内窥镜、口腔科、消毒供应室、产科病房、新生儿科室的管理。

四、更新队伍素质,提升服务水平

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医院缺乏高素质的全科医疗专业人才,因此,我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强化,更新医院的人才队伍素质,提高医院医护人员业务素质、优化医院人员结构和增强整体救治能力。

医疗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范文第14篇

3月12日下午,池慧委员在全国政协委员驻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医疗器械问题更应受重视

“患者在就医作检查时,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各种医疗器械,然后才是药品和治疗。在疾病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医疗器械如果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医生的诊断结果和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有关医疗器械的问题不能忽略,国家对于医疗器械从研发、生产、流通,一直到最后应用于临床等每一个环节的监管工作,更不能忽视,这就是我关注医疗器械监管问题的首要原因。”池慧委员开门见山地说道。

长期从事医药卫生情报研究工作的池慧,了解大量国内外医疗器械行业的有关信息,在谈到我国医疗器械管理现状时,她说:“我国医疗器械监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对医疗器械行政监管不统一,存在着多部门的多头管理、重复管理和分割管理的现象,致使国家对医疗器械从研发、制造、流通、使用、报废全过程不能建立统一的行政监管体系,造成了部分环节的管理交叉而另一些环节上监管缺位,并且这类问题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池慧认为,现代医疗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先进的医疗器械产品,如用于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各类设备、器具及材料,用于急救与康复的器材与器械等等。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现“两个人人享有”中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说明我们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战略决策有了一个更加明晰的目标,国家将建立切实有效的健康保障和医疗体系,解决大众看病问题。在此过程中,国家对医疗器械技术产品的行政监管比以往更为重要。

“条块分割”降低监管效能

池慧说,随着经济增长和现代技术的发展,医疗器械产业也在迅猛发展,同时人们对生命健康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使得医疗器械在医疗保健和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我国对医疗器械产品的监督管理从上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而对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实行全面依法监管,是自199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后不断发展起来的。经过近10年的监管实践证明,国家对医疗器械的监管在保证人民群众医疗安全和促进医疗器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但也应看到我国对于医疗器械的监管还有待完善。

池慧进一步解释说,例如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照国务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对医疗器械实施监督管理以外,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国家认证认可条例》,将部分医疗器械产品列入强制性认证目录,要求强制进行3C认证,否则国外产品不准进口,国内产品不准出厂和销售使用。医疗器械产品上市之前,国家药监局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通过对医疗器械产品进行安全性评价、注册审批后发放准产许可证,而质检部门对医疗器械产品进行的3C认证检测要求与注册时的审查项目相同,形成完全重复的认证。

再如目前国家药监局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对医疗器械的监管主要涉及产品制造和流通环节方面,而对于医疗器械十分重要的临床使用环节的安全风险管理,则由于部门管理的条块分割及立法的缺失,不能有效地纳入行政监管,致使在临床使用中的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质量监控、规范合理使用、不良事件处理等方面出现监管缺位的现象。

“虽然国务院在2000年颁布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但由于医疗器械技术和产品的特殊性和应用领域的特殊性,医疗器械的行政监管还会涉及到国家其他现行技术性法规和行政规章,比如《计量法》、《质量法》、《标准化法》、《国家认证认可条例》等,因此,我认为目前我们尚未处理好医疗器械监管法规与其他相关法规的关系、相互衔接和执法分工,导致政出多门,形成不同行政法规间的交叉与矛盾,破坏了国家行政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浪费国家行政管理资源,同时阻碍国家行政监管水平的提高。”池慧进一步分析说。

综合分析了以上情况之后,池慧认为,尽管国务院已经明确了对医疗器械行政监管的责任部门,但对体制改革前遗留的部门间职能交叉问题解决尚不彻底,遗存了一些对医疗器械多头管理、重复管理的问题,而且这类问题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多头和重复管理不仅使我国医疗器械在生产、流通及使用中会遇到重复认证、重复支付各项常规费用和技术试验费用的问题,增加了企业和医院的运行管理成本,人为延长了我国企业创新技术产品进入市场的周期,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成本,严重影响了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而且,由于我国对医疗器械从研发、制造、流通、使用到报废的全过程不能建立统一的行政监管,造成了部分环节的监管缺位,如对临床使用的医疗器械的监管就游离在外,使得国家对医疗器械行政监管的效果降低,无法实现对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健康安全的有效保证。

应对医疗器械集中统一监管

在采访中,池慧不时地翻阅着她手中的笔记本,对于记忆中觉得不准确的数据、资料等信息,她反复核对并准确地读出来,还会提醒记者记录。池慧继续说,对于我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中多头管理、重复管理、分割管理的问题,学术界、行业协会和有关管理部门已呼吁了多年。同时,由于政府部门“条块分割”,过分看重本部门的权力,对集中统一授权管理不坚决,政策法规体系一直未得到整体协调,造成久拖未决,既浪费了大量管理资源、降低了监管效能,且所增加的成本最终都由国家卫生支出和患者承担。因此,建立我国统一、高效、科学的医疗器械监管体系,已迫在眉睫。

立足于以上存在的客观问题和现实,池慧提出了三个建议――

一是对医疗器械集中统一监管,建立医疗器械监管体系首先要将医疗器械行政监管职责集中在一个执法主体,明确事权划分,以利于提高行政效能,强化执法监督力度,统一执法尺度,有效防止政出多门、政令不一和相互扯皮推诿。

二是结合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加强医疗器械行政监管方面的立法工作。目前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还有需要调整和完善的部分。为加强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建议调整和修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医疗器械监管执法主体,为对医疗器械从研发、制造、流通、使用到报废的全过程实行统一、集中的执法监管提供依据,为下一步制定《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法》奠定基础。

三是要理清行政部门有关医疗器械的行政管理职权,理顺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法规与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实现合理衔接,避免交叉。

医疗器械“产、学、研、医”脱节

“以上我说的是关于医疗器械行政监管方面的问题,实际上,除了政府行政监管的问题之外,在医疗器械的研发方面,也存在着没有规划、缺乏协调、政策脱节、资源分散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单纯依靠医疗器械行业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只有上升到由国家层面进行调控,由国家组织,相关各部委参与,统一规划,综合协调,举全国之力,才能充分整合现有各方资源,构建起超越单一行业的技术创新体系,才能加速医疗器械技术与产业的发展步伐。在这方面,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有过很好的尝试,并取得了很宝贵的经验,所以,我的另一份提案就是《关于重建国家医疗器械协调领导小组的建议》。”在记者的提问下,池慧委员开始转向另一个话题。

池慧介绍说,不可否认,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现状相比,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差距很大,很多在技术上高、精、尖的医疗器械大量依赖进口。谈到这里,池慧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她说,2002年,我国医疗器械产品进口额为19.1亿美元,而到2007年我国的医疗器械进口额则迅速上升到42.8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约21%。其中高技术大型诊断与治疗设备进口额为35.69亿美元,占医疗器械进口额的83.35%,占国内同类产品市场的80%~90%。而另一方面,广大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装备却十分简陋。

“这些高档大型医疗器械无疑都集中在一些大医院里,群众看病也自然集中到大医院,如此造成医疗资源的过度集中、严重失衡,资源结构性短缺加剧了医疗费用的膨胀,看病也更加困难。”池慧继续说。

池慧说,我们也应该看到,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涉及到精密机械、微电子、放射物理、声、光、磁、材料等多个学科、多个技术领域,技术更新快,风险高,市场准入门槛高。尽管目前我国在众多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已取得进展,培养和造就了大批优秀科技骨干,基础工业和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产业环境大为改善。国家在鼓励高新技术自主创新方面也制定了许多鼓励政策,科技部近年来对医疗器械的技术攻关支持力度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国家发改委也将医疗器械列入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支持领域,加大力度投入较大的经费予以支持,医疗器械行业在部分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取得可喜突破,开始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使行业发展展露生机。但总体来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与满足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巨大需求还有着很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一是医疗器械行业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缺少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二是由于大多数企业规模小,人力资源、研发试验条件、研发投入都严重不足;三是由于我国行业体制条块分割,其他行业的技术成果、工业资源未能与医疗器械行业充分结合,产、学、研、医创新链条彼此脱节;四是国家支持医疗器械自主创新的资金等资源分散、重复,未能发挥应有的效果;特别是关键技术、核心部件等对国外技术依存度高已成为制约医疗器械行业高新技术产品创新的瓶颈问题。

说到医疗器械产、学、研、医的脱节问题,池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当前的医疗器械产业链条中,应该将行业研发中的供需两端做个调整。目前,我们多是企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先研发出来产品提供给市场,再由医疗机构去适应产品,进行选购,这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盲目性,不能真正满足临床需要。如果先由医疗机构将临床上的实际需求提出来,根据临床实际问题提出研发思路,设计出研发方案,然后再由有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的生产企业进一步完善和研发出产品,投入生产,这样可能更加合理。我认为,临床一线医务人员,不仅仅是医疗器械的使用者,更应该是产品研发和革新的发起者。如能这样,不仅避免了研发中的盲目性,还提高了产、学、研、医各个环节的有效结合……”

池慧进一步介绍说:“早些年,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曾一度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试图通过与国外大公司合资、合作,掌握先进技术,提高产品水平,但是引进的众多项目并未产生如此效果。外商在利用国内企业的市场资源、人力资源获得丰厚利润后,并没有将其先进的产品技术转移给中国企业,更不要说帮助中国企业建立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了。”

池慧担忧地说,大约从2005年开始,医疗器械产业进入了全球性技术和关键部件更新时期,使国内医疗器械产业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缺少技术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已经被国外公司兼并,其中的核心问题正是因为我们缺少高、精、尖的医疗器械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

我们曾经有过宝贵的实践和经验

分析完以上问题,池慧总结说:“在刚才我所说的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将这一问题上升到国家层面,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实际上,在医疗器械全面整合国家资源,进行自主创新方面,我们早已有过相应的实践,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池慧继续介绍说,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家实施民战略的大背景下,在国家领导人对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重视下,当时的国家医药局牵头组建了由科学院、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核工业等部门参与的国家医疗器械协调小组,依靠当时的国有资源优势,集中引进并仿制了一大批医疗器械产品,曾经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使我国的医疗器械水平跨越了近30年。虽然当时我国整体工业基础配套能力差,产品化和产业化工作并不完善,但为以后的行业自主技术创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其中所积累的经验是极其宝贵的。

池慧认为,当前我国政府更加关注民生,在建立有效的健康保障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对于高技术诊断和治疗仪器设备的购置,无疑将会由国家买单,所以,医疗器械技术和产品的国产化发展比以往更为重要。因此,是否坚持发展独立自主的医疗器械产业不能只看其当前和以后的行业产值利润大小,更要看到其对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对社会进步与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要看到其所能产生的深远的直接社会效益和巨大的间接经济效益。

池慧继续分析说:“这些年来的事实证明,如果我们不下决心、不下力气建立强大的自主创新体系,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就没有出头之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人民的医疗卫生健康保障就要继续依赖昂贵的进口产品。这不仅在经济上是国家和社会无法承受的,而且在国家面临突发事件和重大疫情时还将会影响到国家安全。因此,全面规划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提高整体技术创新能力,整合优势资源,攻关开发关键零部件已成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竞争力的当务之急。因为现代医疗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先进的医疗器械产品,如用于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各类设备、器具及材料,用于急救与康复的器材与器械……”

建议重建国家医疗器械发展协调

领导小组

“既然我们以前曾经有过相应的实践和成功的经验,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重建‘国家医疗器械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呢?”池慧说,“这个小组可由国务院组织,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卫生部、教育部、商务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总后卫生部、军工系统、航天系统等部门共同参与组成。”

在池慧委员的建议中,这个涉及到10余个部委的国家医疗器械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能和任务有四个方面――

一是结合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组织制定中国医疗器械中长期发展战略。

二是协调、调动各方资源,集中组织医疗器械重大关键技术、核心部件的攻关研制,解决医疗器械技术与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以点带面,加快提升自主技术创新能力。

三是联合构建医疗器械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提供共享技术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试验资源及信息资源服务,改善医疗器械自主创新的环境条件,促进行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医疗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医学工程;医院;学科;创新建设

【Abstract】The improvement of medical system, the role and value of medical engineering in hospital construction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Medical engineering can bring forward many viewpoints, methods, approaches and mod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ospital, and then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whole hospital. As a professional discipline content, in order to meet the current needs the innovation of the hospital constru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define the specific function of medical engineering discipline, expands the connotation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imed at to form joint development pattern with hospital, promote comprehensive hospit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The medical engineering; The hospital; Discipline; Innovative construction

引 言

医疗事业与科学技g的快速发展,医疗设备已然成为当前评价医院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性指标。而作为承担设备保障工作的医学工程部门,已然成为医院现代化建设当中的重要组成环节,可见其创新建设的必要性毋庸置疑。本次研究结合医学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医学工程在医院当中的作用以及创新建设作出具体评析,分析医学工程作为一个部门所需要承担的发展责任,实现科学精准定位,提高学科地位,促进医院实现现代化建设。

一、医学工程在医院创新建设的内在价值

医学工程在医院建设当中具有较高价值,实现创新建设是新时代医院建设的根本要求。在这一背景下,需要对医学工程的必要性、建设内涵以及建设必然作为具体研究基础,展开论述。

(一)医学工程发展必要性

医学的发展,起源于对生命疾病方面的研究。医学工程的出现,是伴随着医学的发展而得以出现,并在根本上推动了医学的进步。近年来,工程技术在医学领域当中的应用,进入到空前发展阶段。

(二)医学工程学科建设内涵

当前医学工程在医院从事的相关工作业务种类分析可以发现,医院生命体征参数建设人员以及加速器等物理师之外,医学工程学科当中的工作人员分布于医院的各个部门,包括工程科、器材科以及设备科等。医学工程在医院的发展,为探索该科学的发展途径,通常需要遵循两个方面的基本原则,一方面不能够脱离当前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另一方面需要有意识的探索工作的发展规律,总结经验,并形成具体特色形态,进而将工作内容逐渐上升到理论层面,推动工作内容的完善与创新。例如一项采购工作,虽然自工作内容来看是一项非常简单的工作,但分析其实质,将采购作为医学工程学科在医院当中进行建设[2]。则需要对采购涉及到的主体进行评价,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各项影响因素,包括社会、行政、经济以及政治等多层面。可见,医学工程在医院发展中的建设,对推动医院实现现代化发展作用显著。

(三)医学工程学科建设必然

医学工程学科的建设必要性以及建设内涵的分析,可以得出,医学工程学科在医院当中的创新建设,符合新时代对医院的高要求,具备一定可行性。医学工程学科所涉及到的层面相当庞杂,但不同学科所表现出的价值也不同。分析这一问题,则主要是为了对医院当前内部医学工程方面存在的问题作出探究,即对所从事工作的重视程度方面。从事医疗设备管理的人员认为工作差异较大,无法满足自身目标,出现矛盾心理,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

二、医学工程在医院中的具体作用

医学工程作为一项应用型工程理论,本次在研究中主要是将临床医学工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运用理论、技术等工作结合的方法,有效的解决医院中关于仪器设备、医疗设备以及应用软件层面的检测,与医学临床发展相融合,最终推动医院的现代化发展。医学工程在医院当中的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备管理作用

当前医院的发展,医疗设备的先进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衡量整个医院的现代化发展状况及发展程度。医学工程在设备管理方面的作用,具体如下:

第一,论证采购。作为现代医院管理的核心,医疗设备的管理价值相当显著。医疗设备的完善程度,能够为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等多项工作提供基础性的发展条件。这就需要医学工程加强对于采购设备的充分论证,明确整个设备的技术性要点,对生产厂商所提供的各项基础性资料做出横向的对比分析,在保障效益的同时,论证采购合理性。

第二,设备集成。根据医学工程方面的技术性要求,是由多种设备构成的一个医疗仪器的整体,发挥出一个完整性的技术平台。例如,一体化、数字化手术室的建设等要求,将现代数字化技术应用到临床医学开展环境中,最终实现各项先进技术的有效集成,发挥出医学工程作用,明确组织实效,满足监督与管理的基本要求[3]。

第三,预防性维护。为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医学工程的设备管理作用需要定期进行预防性维护。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医学设备的复杂程度也逐渐增强,由于功能、设备复杂程度的提升,对设备维护造成一定难度。基于此,预防性维护工作,能够在设备出现故障之前进行及时处理,增强设备使用寿命,减少后期维修费用。

(二)物流建设作用

医学工程在医院内部的开展,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明确物流建设的作用。物流管理主要是指物流专业方面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以及方法,在医院这个庞大的运行体系当中,所涉及到的各项物品、设备的流动较大。

当前,现代化的医院建设已经逐渐探索数字化的库房,积极开展网上采购工作,最终实现对信息的有效整理,构建一套全面化的物流管理方法。

(三)成本控制作用

物资采购环节是医院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医院的整个管理中占据较高比重。医学工程在医院当中的作用,能够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一方面,医学工程规范了采购权的划分,除医疗器械管理科室之外,其他科室并无采购权利,需要通过医学工程部门进行购买;另一方面,医院以及医学工程部门相应卫生部以及政府机构的号召,将医学用品的采购选择具备条件的专业结构,实现对医疗用品的成本控制。

(四)医学科研作用

现代化医院的建设,并非一个简单的医疗结构,而是一个能够集医疗、教育、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机构。作为临床医学的从业人员,需要在新生理病理当中,总结新型诊疗手段,进而增强对多疾病的了解,实现医院医疗现代化。医疗研究的细化,使得医学研究逐渐走向“医工结合”的模式,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发挥出科研价值[5]。

三、医学工程在医院中的创新建设

(一)做好参谋创新

医学工程在医院中的创新建设,需要对整个医疗设备进行科学论证与创新发展,把关其中的各项工作内容。而在当前现代化医院的建设过程中,医学工程的创新建设,需要实现参谋方面的创新。

(二)实现维修创新

医学工程在医院设备维护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在实现维修创新方面的建设,需要做好整个设备的应急维修以及预防性的维护工作要求。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能够维持整个医疗体系的正常运转。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最大限度上的规避安全故障的出现,及时的对故障进行检测,排除故障,为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奠定基A。同时,开展预防性维护工作,在动态化运行前提下,做到动态化的管理。

为实现维护创新的根本要求,越来越多先进仪器被应用到医院的临床环境中,对医疗设备动态化的管理提出了较高的发展要求。作为医疗工程技术人员,在推动医院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之上,对医疗设备维护具备应有认知,在知识储备、维护专业技能掌握等方面实现创新,做好记录与存档工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三)强化管理创新

科技的发展,有效的推动了医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医学领域在充分享有技术手段带来便捷的同时,需要对潜在风险以及临床应用质量进行有效控制,进而减少医疗设备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隐患以及对患者造成的损伤。

(四)注重培训创新

医学工程相关部门应该强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实现对医疗设备的具体使用与维护。对医学工程培训创新,自以下两个方面开展:

一方面,注重对医学工程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层面的考核,强调培训工作。以提升相关人员对医疗设备操作、操作流程、操作方法、操作注意事项以及医疗设备使用环境等多方面开展培训,通过考核方式实现综合素质评定[9]。

另一方面,加强对医学工程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日常维护的考核,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与维护专业技能,在树立责任心的基础之上,开展维护保养工作。

(五)优化学习创新

自学习方面的创新,主要是指提高医学工程部门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医学工程技术一直走在医疗领域的前沿,掌握医疗设备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动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医院医疗设备必将走向智能化、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发展方向,技术手段得到创新。在这一基础之上,则需要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发挥出自身主观能动性,补充与更新自身专业知识掌握,医院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实现思想更新、基础创新。

结 语

综上所述,医学工程在医院当中的作用显著,包括设备管理、物流体系、成本控制以及科研等多层面。其医学工程的自身价值描述,在医院现代化建设中具有较高地位。为医院现代化与医学工程发展相协调,研究提出创新建设具体策略,在科学定位的前提下,端正工作态度。医学工程作为现代化医院的组成部分,推动医院走向现代化。

参考文献:

[1]熊钰忠 李刚 于永洲等.临床医学工程人员在医院中的作用.医疗装备,2011,10(06):151-152.

[2] 刘春华 尹以钰 余维涛等.论临床医学工程人员在医院中的作用.医院管理杂志,2011,10(11):105-106.

[3] 高原 刘洪运 张政波.医院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和创新.中国医疗设备,2010,4(06):93-95.

[4] 李强.临床医学工程在现代化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02):279-280.

[5] 章浩伟 秦翥 刘颖等.创新实践模式在生物医学工程教学中的探索.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4(04):117-120.

[6] 董明 江宏斌.医学工程部门在新医院建设中的作用.中国医疗设备,2013,10(05):98-100.

[7] 万振.浅谈医学工程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医疗卫生装备,2013,4(09):108-109.

[8]张和华 徐力 陈维平等.浅谈医学工程科在智慧医院建设中的作用.医疗卫生装备,2015,4(01):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