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行为科学理论范文

行为科学理论范文

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范文第1篇

有教师上《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课,在讲到“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时,布置了一个探究题:“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布置完题目,教师紧接着说:“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4页,看‘课前提示’,谁来读一下呢?”于是有学生站起来念“课前提示”第二段:“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然后,教师说:“很好,完全正确。接下来,我们来做‘典题训练’……”听课的教师都懵了,这怎么能叫问题探究呢?该教师根本就没有结合探究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没有讲这三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似乎学生只要记住这三个结论就可以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着重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课堂教学形式的变革,其中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于是,几乎所有课堂上都出现了“探究学习”。可是,究竟什么叫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应该如何操作?教师设计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从中学会哪些基本技能?这三个问题是教师在设置“探究学习”环节之前应该重点关注的。显然,该教师只是贴了一个“探究”的标签,而真正进行的还是灌输式的教学。探究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方式,其特点是在教师启发诱导下(教师要设计可探究的主题),学生积极参与,经过探究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加工和再创造,并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问题(有时候还包括提出问题),最后主动发现概念、规律和结论。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它有利于创造精神的培养。在《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分析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然后再得出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让学生真正领会历史学的“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二、假课堂指令

《维护和平的尝试》一课是《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明确规定的“学生课外阅读内容”,一般教师都是不上的。有一次公开课,有位教师选择了这一课来上,激发了听课者极大的好奇心,大家都想看看他会怎么上、会有哪些新意。该教师站上讲台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请同学们用10分钟看书,看看战后人们进行了哪些维护和平的尝试。”学生一看有这么多老师听课,都很认真地看书。可是不到4分钟,教师就说:“好了,现在谁来说说看?”说好10分钟的,结果4分钟不到就叫停了,这是严重的教学不诚信行为,是老教师发出的一个假指令!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时说的是“用10分钟看书”,所以,笔者发现有很多学生是慢慢看的,当教师说“好了,现在谁来说说看”的时候,很多学生其实是没有看完内容的。而在这4分钟内,教师一直“钉”在讲台上,既没有下来“巡视”学生的自学情况,也没有在中断学生看书的时候征询学生的意见,而是很“果断”地说“好了”,然后就叫学生站起来讲,结果是叫了三位学生,答案都不能让他满意。其实,在日常教学中,乱发指令弄得学生无所适从的教学行为并不少见:如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但既不分组,又不指导学生合作讨论,而是比较放任地由着学生自由聊天;又如经常布置学生“课后探讨题”,但事实上并没有任何后续跟进的行为;等等。对于这些失信的课堂指令,大多数教师是不以为然的,觉得并没有什么。在大力推进“诚信社会”建设的今天,诚信作为对公民的一种道德要求,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更应该精心设计问题,准确“发号施令”,须知,你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极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假历史结论

某教师在上《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一教学内容时,出示了两段文字,一段是文言文:“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另一段是经过翻译的通俗易懂白话文:“上天啊!我要和你相爱,一辈子也不断绝。除非是山没有了山峰,长江、黄河都干枯了,冬天雷声隆隆,夏天下起了大雪,天与地合到一起,我才敢同你断绝!”然后设问:“古文和白话文哪个好?”学生有说古文好的,也有说白话文好的。可是,教师断然地说:“很明显,还是白话文好!”然后开始讲“文学革命”的相关内容。“古文和白话文哪个好?”听到教师提出这个问题,笔者就一直在咀嚼着,是不是真如该教师说的“还是白话文好”呢?后来翻了一下胡适的《什么是文学》。胡适说“:文学有三个要件:第一要明白清楚,第二要有力能动人,第三要美。”按照这一标准,教师出示的那段白话文是非常明白清楚的,但缺乏修辞和音律的要求,可以说是大白话一段,那就谈不上“有力能动人”,更不用说“美”了!相比之下,“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就相当地撼人心魄了!所以,在回答教师提问时,有相当多的学生说古文好,但教师并没有解释为什么“白话文好”,这样的教学可以说是相当荒谬的。

行为科学理论范文第2篇

行为会计源于美国,始于上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各国颇为重视,广泛开展研究和运用,使行为会计的研究领域得到不断拓展和深化,成为当今世界会计中最有希望的会计发展新领域。笔者拟通过对行为会计的概述、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实践意义与社会价值、局限性等几个方面的描述性概括,促进对行为会计更加全面认识的形成,并就行为会计的发展前景作简要评述。

一、行为会计概述

1.行为会计的起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技术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导致科技含量极高的新兴工业不断涌现,使生产过程日趋复杂,企业的传统资本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此而引起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已经不仅限于依靠对“物”的管理和控制手段,更重要的是对“人”的潜能挖掘和发挥。面对这种形势,就要求人们广泛地运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来研究生产过程中“人”这个最活跃的因素,梅奥教授将这一实践上升到理论。形成了当今风靡全球的行为科学理论体系的雏型。这一理论的出现,使传统管理理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当会计理论学术界将行为科学的基本原理运用于会计学科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时,导致行为会计学这一会计学科新分支的产生。行为会计学超出了传统会计的收集、计量、记录和报告财务信息的职能范围,通过考虑人的行为同会计信息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某一组织社会性的一个侧面,成为企业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一个必要的补充。

2.行为会计的定义AhmedBelkaoui在其著作《行为会计》中把行为会计描述为“行为科学在会计中的应用”,认为“行为会计将自身与这样的人类行为——即与会计信息和会计问题相关的人类行为联系起来”。T?Hofstedt和J?Kinard在发表的《行为会计研究的战略》一文中认为,行为会计研究是“关于会计人员、或受到会计机能(AccountingFunctions)和会计报告影响的非会计人员行为的研究”。GarySiegel在所著的《行为会计》中对行为会计作了如下描述:“行为会计阐述会计系统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类行为与有效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建立和使用之间的关系。

基于对人类行为与有效会计系统之间关系的考虑,行为会计反映一个组织的社会维度。因而,是为会计人员报告的财务会计信息的必要补充”。由此可见,虽然对行为会计的表述稍有差异,但是都强调了行为会计是“关于会计与人类行为的科学”,认为行为会计超出了传统会计关于收集、确认、计量和报告财务信息的常规做法,它研究和处理的是会计与相关行为的关系,并与设计、构建和应用会计系统密切相关。

3.行为会计的基本内涵行为会计研究和处理的是会计与相关行为之间的关系,强调会计行为主体如何开展会计行为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受托责任,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还强调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行为对会计行为的反映作用,这与设计、构建和应用有效的会计系统密切相关。因此,行为会计是关于会计与人类行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以人为本的行为科学在会计领域应用的综合性、交叉性的管理活动。新晨

行为科学理论范文第3篇

学习与创作书法,我们既要考虑形而下的东西,也要考虑形而上的东西,这是提高书法艺术内涵格调的重要方略。为此,书者应加强自己的哲学修养。

(一)儒家思想对书法的影响

儒家思想直到今天还对整个社会产生着巨大影响。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的许多书者,并使他们具有儒家的人格特征。他们用这种人世的思想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因此,许多书者同时也是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他们的书法作品没有超然世外,而是紧密与社会相连,关乎国家兴衰、民生疾苦。“仁”的思想也是许多书者的哲学思想,他们的书法也是在“仁”的格局中创作而成的。而“仁”要求人们在两个以上的人际关系中摆布事物。所以,中国书法的布局谋篇都体现出一个前后照应、左右关联、整体布局的特点。在书写内容上,许多书者把克己利人作为自己书作的主要内容。中国的书法作品常常悬挂于厅堂之上、公共场所,这除了有美的方面的考虑之外,主要还在于起教化的作用。书者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应自觉提高儒学修养,吸收其中合理的思想成分作为自己为人处事的指南。第一,书者应系统学习儒家思想的理论体系,通读孔子的著作。第二,书者应走出自我的小圈子,逐步形成“仁”的品质。这可以使自己的心胸开阔,在社会交往中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并且用这样的心态学习与创作书法能提高书法的境界。第三,书者应努力培养自己的大智慧。儒家思想中的智是一种大智慧,是关于人生的智慧。在崇尚科学的今天,这种智慧却被忽视了。书者若能培养起自己的大智慧,则其书法会跃升到一种新的高度。

(二)道家思想对书法的影响

道家思想主张“出世”,强调“天人合一”,崇尚自然之道。庄子认为,带上了社会性因素的一切准则、标准,都带有功利性质,都不应提倡。例如他认为,从社会标准看美.这种美即使再美都不是一种“大美”,“大美”应是宇宙天地自然的一种固有属性。在庄子看来.理想的人生应当是以“虚静”为主要特征的人生。人要达到“虚静”的状态,必须去除各种功利思想,放弃各种欲望。反观我国许多学者、艺术家、书者,在大的社会氛围中.为了与社会保持协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在许多类似的书法展评活动中,书者们为了获奖,不得不迎合评委的意图,从而出现言不由衷的情况。对于这一现象,人们需要进行深刻的反思。书法之美应是崇尚“虚静”之美,崇尚与自然契合之美,而不是以世俗、大众化为标准。所以说,道家思想对中国书法艺术的长远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书者应该崇尚自然之道。在自然世界中陶冶性情,使自己具备恬淡宁静的品质,同时应取法自然,从自然界中获得人生的真谛与艺术的灵性。当前艺术界的功利色彩十分浓厚,书法界也不例外。功利性的想法与做法严重影响了书法学习与创作的效果。因此,书者只有吸取道家关于去除功利的思想,书法艺术才会更纯粹、更富有品味。

(三)禅宗思想对书法的影响

佛教中国化的结果就是禅。佛教认为,人的此生是苦海,感l生生命的存在没有实际的价值。佛具有集理智、情感与能力于一体的人格特点。但佛非万能,它只能教导人,不能赐人以解脱。这种思想对书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首先,对书者做人观念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对他们幸福观的影响。幸福是对人生的体验,是对智慧的拥有,是精神层次的体验。中国从古至今的书者大多淡泊名利,追求精神一文化层面的目标,这不能不说是禅宗思想对他们产生的深远影响。其次,对书者人生目标的影响。许多人放弃对高官厚禄的追求,努力实现自己人格的完善。在这方面佛、道是一致的。中国古代一些书者走出了官场的藩篱。努力追求书法艺术。佛教认为,境界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这对中国学者的影响是积极的,有利于他们追求书法的创新。最后。对书者人生过程的影响。佛教所提倡的人格的完善,对中国历代书者产生了深刻影响与启发。他们通过书法追求人生的智慧,领悟传统的文化.培养与发挥情感,提高凭借书法表达自身情感的能力。“禅宗的根本特征是在生命中求超越,在有限中求无限正因为如此,禅才能被中国人认可,并最终融会于宋明儒学的心性之学中。”禅宗讲究“本心即佛”,即人只要尊重自己的内心.就可无视任何外在的束缚,可以不拘礼法,极尽洒脱。这是一种追求精神自我解脱的观念。正是这种直观的越时空、超功利的感受或体验方式,给艺术家,尤其是古代艺术家以深刻的启示,使他们更加自觉地注重心灵情感和想像在艺术创新中的作用,纵情地摆脱对外界景物的简单模仿与再现,从而执着追求“离形得似”、“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更高境界。书者应当从禅宗思想中学习以下几点:

第一,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属于精神一文化范畴。书者在追求书法艺术的过程中应该多从精神内涵上进行把握,通过书作塑造一种精神,才能产生出具有很强精神性品格的书法作品。

第二,书者应在学习书法艺术的同时,努力塑造与完善自己的人格,使人格与书法作品同步提高。心理学所谓的人格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行动等。书者应据此形成自己的智慧,培养自己健康丰富的情感,形成自己坚韧的意志,同时提高自己良好的践行能力。

第三,书者应该在入乎法理的同时,大胆地做到出乎法外。书者应该尊重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独特感受与创造精神,使自己不断摆脱对前人的盲目模仿,从而形成自己的独有风格。

二、书法艺术者的知识支持

书法本身是一种文化,书法所传递的也是一种文化.这就要求书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书法艺术创作只有热情与动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要求书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就这种文化知识对书法艺术创作的作用而言,它可以使书者具有较高的眼界、浪漫的情怀,从而增强创作的动力。具体说来,文化知识可以分为书法的本体性知识和拓展性知识。

(一)书法的本体性知识

书法的本体性知识是指关于书法理论的知识。书法理论对于书法实践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许多书者不重视书法理论,不去学习,也不去研究.这就造成了书法学习与掌握的盲目性、低效性。作为书者。更应在书法理论上有所造诣。不研究书法理论的书者不是一个优秀的书者。书法理论发展到今天,已经达到了较为完善、系统的程度,这是毋庸质疑的。并且,理论传播的速度与范围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尤其在书法作为一门独立专业的今天,许多学者专门研究书法理论,许多学生把书法作为自己的专业进行专门学习。在这种情况下。书法理论对人们的影响便越来越大,人们对书法的理性自觉便越来越强。因此,只有自觉地顺应时代潮流。加强书法理论知识的学习,才能不断丰富自身的书法境界:只有不断地践行书法理论知识,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书法修养。

(二)书法的拓展性知识

与书法相关的拓展性知识的学习对于拓宽书者的眼界,提升书法创作的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书法拓展性知识主要包括文学知识、行为科学理论知识、心理学知识、社会学知识等。

1.文学知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书法学习就是书者个人文学修养不断提高的过程。文学修养可以给书者的书法提供必要的营养。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即人学,即社会学。文学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对人们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感染熏陶作用,对社会的进步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文学给书者以独特的气质,而文学气质是书者十分重要的气质。文学修养可以帮助书者更好地理解他所书写的内容,这种理解是书者用书法表现所选内容的基础。同时,书者只有拥有较为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尤其要熟记古汉语,才能保证书写内容的准确、凝练、艺术。

2.行为科学理论书法的练习与创作是人的一种高级行为。这种行为的心理基础、社会化性质,以及这种行为的发生与改变、完善等,都应受到行为科学的指导。书者应该自觉地学习行为科学这种现论知识。

3.心理学知识书法的练习是书者心理认识水平、能力水平综合提高的过程。书法的练习与提高首先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形成与表达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意志的过程。与此同时,书法的练习与提高也是一个书者需要与兴趣层次不断提高的过程。倘若书者能够把心理学知识吸收到自己的书法学习中来,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社会学知识书法的练习与创作不仅是个人行为.也是社会行为。书法的社会性表现为:首先,书法作为一种目的,是为了丰富、表现人们的社会生活。历史上所有书者的作品都通过一定的社会渠道得到流传。其次,书法作为一个提高的过程。也是书者社会化行为的结果。书者临摹自己喜欢的书者的作品,其实就是一种社会学习。最后,书法创作的成果应当属于社会。表面上,书法成果似乎属于私有财产,但从历史的角度而言,随着历史的推进.其作品必然属于国家,属于全社会。因此,书法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社会学的理论成果可以用于指导书者的书法行为。

三、书法艺术者的综合艺术素养

书者的综合艺术修养是书者自我修养的很重要一环.综合艺术修养的高低也是影响书法创作质量的关键因素。书法创作不仅要求书者掌握有关书法的直接理论,还要了解并掌握与书法有密切关联的其他艺术形态的知识。在书法创作中,有关的绘画理论、美学理论、艺术理论等,虽然都不是直接的书法理论,但却是促进书法艺术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比如,笔者在系统地学习了绘画理论以后,感受到书画同源.也体会到许多绘画理论对于今后的书法学有裨益。所以笔者在同许多画家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经常学习他们对于绘画创作的认识,他们的许多观点对书法的练习与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如果只是从书法本体方面去思考书法,则书法就比较封闭。中国的书法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艺术中汲取丰富营养。再比如,当我们进行书法创作时,也需要音乐艺术中的节奏与旋律。节奏形成书法的转变顿挫,旋律形成书法的气势韵味。当我们欣赏文学艺术时,我们折服于作者的匠心独运.注目于J隋节的跌宕起伏。书法作品中的虚实结合也与文学作品中的这种起伏变化相同。除此之外,美学理论与艺术理论同样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它们可以为书法的练习与创作提供客观的理论指导与价值标准。书法美是社会美与艺术美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的书法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作为美的具体表现,书法美怎样才能体现美学理论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书者进行美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所以,书法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态,它的发展应自觉接受其他艺术理论的指导。综合艺术修养是书者达到书法家的深厚基础。“深厚的基础将为人的不断飞跃提供无穷的能量。它使你才华的根须扎在一片营养丰富、永不枯竭的土地上,它使你创造的泉水与一座永不干涸的冰山相联。”[2]88因此,书者要想成为书法家就应是一个具备综合艺术修养的全才,就应积极主动地从其他艺术形态中吸收更多的营养。由于艺术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它是人的情感性、审美性与创造性的集中体现,因而艺术家的内心感受也是相同或相似的。

四、书法艺术者的心理基础

书者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就加强书法艺术的智力和非智力修养而言,主要就是要提升书者对书法艺术的认识以及不断培养对书法的情感。

(一)提高书法艺术认识

对书法认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书法的学习与创作水平。当我们在与书者进行交流时,感到他们对书法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十分深刻,这些认识是他们在长期的书法学习研究中获得的。但有些书者书法作品功力很好,对书法的认识却不高。他们除了进行书法的练习与创作.对书法本身缺乏理性的思考和系统的理论学习。可见,对于书法认识,书者往往是分层次的。这样的分层有利于判断书者的书法水平.有利于书者的自我判断,更有利于形成学习书法的动力。就书者对于书法认识的广度与深度而言,可将对书法的认识分为初级认识、中级认识、高级认识和创造性认识等层次。初学书法自然对书法是一种初级认识。随着书法学习时间的推移,书者的书法认识水平应该有所提高。但因个人的资历程度不同,许多人练习了很长时间书法,对书法的认识却处在初级水平。而有些人因为重视理论学习和理性思考,书法练习时间虽然不多,但对书法的认识却较高。由此可见,书法的认识水平不定与书法练习的时间成正比,而与书者在认识方面的努力程度成正比。不难断言,书法作品的运筹水平与书法的认识水平成正相关。这就要求书者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认识水平。

(二)形成书法情感

书法情感是指对书法的喜爱.是书者在书法兴趣基础上产生的对书法的一种情感。强烈的书法学习情感是学习书法的持续动力。有些书者一直对书法有兴趣,但因为没有对书法的情感,书法的学习行为就有可能半途而废。因此,书法学习者应该不断培养对书法的深刻情感,这是书法学习与创作成功的重要特征。.书法创作的情感运用与表达有两种情况:一是用情感去进行表达:二是表达情感。如果书者在创作过程中不带着情感去表达,就无法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从而无法创作出具有浓郁情感的作品。所以,书法的情感包括书法艺术学习情感、书法艺术创作情感与作品表达出来的情感,哪一个环节上的情感断节都可能影响书法学习与创作的效果。

(三)培养书法兴趣

书法兴趣指书者对书法艺术表现出的认识、探究的倾向性,是人们追求书法艺术、形成书法艺术的驱动力,也是书法艺术需要的一种体现。书者对书法艺术越有兴趣。就越愿意去掌握它。兴趣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之分。直接兴趣是由某种事物或活动本身所引起的兴趣。书者对书法艺术本身所产生的兴趣便属于直接兴趣。由对活动或事物的目的、重要性、结果的认识所产生的兴趣就是间接兴趣。也就是说,书者可能对书法艺术本身缺乏兴趣,但认识到它在书法活动中的功能、作用、价值,便对它产生了兴趣.这就是书法艺术的间接兴趣。直接兴趣可以由间接兴趣转变而来。当书者对书法艺术产生间接兴趣以后,便努力去追求并学习它,久而久之。自然就会产生对书法艺术的直接兴趣。书法艺术的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有机结合是书者积极主动地形成并运用书法艺术的重要心理条件。许多书者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属于间接兴趣,所以有经验的书者对缺乏经验的书者讲书法艺术的重要性,可以使那些缺乏经验的书者对书法艺术产生间接兴趣。有了这种间接兴趣,书者便产生学习与运用书法艺术的行为,随着这种行为的产生,对书法艺术的直接兴趣就产生了。兴趣具有倾向性、广阔性、稳定性以及效能性的特点。所谓倾向性是指人的兴趣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有自己的对象的。如有的书法练习者从一开始就对书法感兴趣,而有的则对书法缺乏任何兴趣。人的兴趣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有人兴趣高尚,有人兴趣低级。而兴趣倾向性的形成有内在的因素,也有外在的因素。同时,社会实践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兴趣的广阔性是指兴趣的广泛程度。广阔的兴趣是丰富多彩生活的基础.也是获得渊博知识的前提。兴趣广泛,并不意味着没有中心,人们应该在具有广泛兴趣的同时,建立起自己的兴趣中心。兴趣的稳定性是指人的兴趣在时间上的持久程度。有的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能够保持许多年,这是取得成就的重要前提。而有的人在兴趣方面缺乏稳定性.容易见异思迁。兴趣的效能性是指兴趣对活动所产生的效果。积极的兴趣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正是这种效能促使人们不断上进,最终取得好成绩。消极的兴趣可能只是“心向往之”而已,它只停留在期待状态,不能成为人们活动的动力。

由上可知,笔者认为对书法艺术兴趣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培养书者的间接兴趣。首先,学习书法理论。书法艺术是在一个比较高的层面上对书法理论与书法实践、书法科学与书法艺术、书法方法与手段以及策略与模式的一种有机整合,它概括、浓缩、凝结了书法的一切理论与经验。学习书法理论有助于提高书者对书法学习的兴趣。其次,举办书法艺术论坛。在关于书法的学术性论坛上,书者可以围绕书法艺术这一核心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多种学术观点的碰撞、交流能加强书者对书法艺术的了解,产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

二是培养书者书法艺术的倾向性。首先,让书者了解书法艺术;其次,让书者重视书法艺术。一旦书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书法艺术上,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就开始产生。因此,在此之前,需要对书者进行引导,增强其学习、掌握书法艺术的自觉性。通过引导书者注意书法艺术,让书者培养起对书法艺术的倾向性。

行为科学理论范文第4篇

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人们开始渐渐重视起培训工作,特别是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下,对培训工作的研究愈来愈多,但何为培训,却是各抒己见,至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下面摘录一些供研究参考。

培训:指各组织为适应业务及培育人才需要,用补习、进修、考察等方式,进行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使其适应新的要求不断更新知识,拥有旺盛的工作能力,更能胜任现职工作,及将来能担任更重要职务,适应新技术革命必将带来的知识结构、技术结构、管理结构和干部结构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培训:指向员工传授工作所需知识和技能的任何活动,是与工作有关的任何形式的教育。

培训:指创造一个环境,使员工能够在这一环境中获得或学习特定的与工作要求密切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

培训:指给新雇员或现有雇员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改需的基本技能的过程。

总之现代培训指的是员工通过学习,使其在知识、技能、态度上不断提高,最大限度地便员工的职能与现任或预期的职务相匹配,进而提高员工现在和将来的工作绩效。

培训作为科研课题首先是在心理学和科学管理领域进行的。随后,培训理论随着管理科学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传统理论时期的培训、行为科学时期的培训、系统理论时期的培训三个发展阶段。在传统理论时期,培训是以发展个人技术与态度为主,较少考虑个人与他人,或个人与团体的相互关系;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的培训,除了延续传统理论时期重视个人技术与态度的发展以外,更重视员工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培训理论进入系统理论时期,系统理论最重要的基本假设是系统对于外在环境的开放性,亦即将组织视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并且特别重视系统与系统间的适应与沟通。

90年代以后,组织培训工作可以说已是没有固定模式的独立发展阶段,现代组织要真正搞好培训教育工作,则必须了解当今的培训发展趋势,使培训工作与时代同步,当今世界的培训发展趋势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其一,员工培训的全员性。培训的对象上至领导下至普通的员工,这样通过全员性的职工培训极大地提高了组织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有效地推动了组织的发展。同时,管理者不仅有责任要说明学习应符合战略目标,要收获成果,而且也有责任来指导评估和加强被管理人员的学习。另外,培训的内容包括生产培训、管理培训、经营培训等组织内部的各个环节。

其二,员工培训的终身性。单凭学校正规教育所获得的一点知识不能迎接社会的挑战,必需实行终身教育,不断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经营理论。

其三,员工培训的多样性。就是培训的范围已从企业扩展到整个社会,形成学校、企业、社会的三位一体的庞大的完整的职工培训网。培训的方式有企业组织的培训、有社会组织的业余培训、有大学为企业开办的各类培训班。

其四,员工培训的计划性。即组织把员工培训已纳入组织的发展计划之内,在组织内设有职工培训部门,负责有计划、有组织的员工培训教育工作。

其五,员工培训的国家干预性。西方一些国家不但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参加在职培训是公职人员的权利与义务,而且以立法的形式筹措培训经费。

二、国内外的培训现状

在国外,政府和其它组织都十分重视培训,培训成为员工教育重要的一部分。首先,政府以立法的形式筹措培训经费,并且公款用于培训已成为合法的举措。在年以前,在用朕邦政府的钱进行培训工作是受到禁止的,但该年"政府职工培训法"和它的修正案通过以后,一些政府机构增设了培训部门,在另一些机构较大地扩充了它们的规模,至年,经财政年度的统计数字说明,该年有492,314人上了政府培训计划的课程,总共支出的费用在3.7亿美元以上,且这还不包括军人和邮局工作人员的培训支出。其次,愿意支出培训经费,培训计划的经费不断增加。既使在1年,英国经济处于增长缓慢时期,对八十家工商企业进行管理人员培训的调查结论说:"我们很受鼓舞地获悉在过去一、二年里培训计划遭受严重削减的情况很少。很多培训人员说,他们受到的巨大压力是必须对需要的每一笔经费提出正当的理由,但是仅有极少数培训人员在过去一年里要求的经费遭到拒绝。至少有十几个培训计划还增加了经费?quot;有资料显示,100名员工以上的组织在1992年的培训开支为450亿美元,比年增长了12%。第三,培训经费在公司里所占比重很大。在90年代初,摩托罗拉公司每年在员工培训上的花费达到1.2亿美元,这一数额占公司工资总额的3.6%,联邦快递(federalexpress)公司每年花费2.25亿美元用于员工培训,这一费用占公司总开支的3%。目前,由于信息社会的到来,知识、技能的飞速更新,人们已经认识到培训不是一种特权或权力,而是一种需要,培训工作更是倍受重视,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务上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国内,渐渐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但培训工作做得并不理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培训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曾在"全国经贸工作会议"上作过明确部署,要把培养企业家的工作提到议事日程,加强现有和未来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争取用3~5年时间,系统地培养出一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企业家。⑥目前,培训工作还没有其应有的地位,培训中心成为组织中可有可无的机构,效益好时,这个机构才有立锥之地,效益不好时,遭到裁减的首先为培训机构,究其原因:一是传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还在,培训的收益对组织的效益相关性不大,使培训不受注重;二是培训方案没有科学设计,使培训并不能满足培训需求,培训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员工不断培训必成为大家的共识,要做好培训工作,员工培训方案的设计研究已成为迫切需要。

三、如何设计员工培训方案

(一)培训需求分析

组织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它必须是理性化,以经济人的眼光来看待一切,培训活动的成本无论从费用、时间和精力上来说,都是不低的,培训是要冒一定风险,因此在是否进行培训前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根据需求来指导培训方案的制定,要有的放矢,不能单纯地为培训而培训。

培训需求分析需从多维度来进行,包括组织、工作、个人三个方面。首先,进行组织分析。组织分析指确定组织范围内的培训需求,以保证培训计划符合组织的整体目标与战略要求。根据组织的运行计划和远景规划,预测本组织未来在技术上及组织结构上可能发生什么变化,了解现有员工的能力并推测未来将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从而估计出哪些员工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培训,以及这种培训真正见效所需的时间,以推测出培训提前期的长短,不致监渴掘井。其次,进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指员工达到理想的工作绩效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能力。最后,进行个人分析。个人分析是将员工现有的水平与预期未来对员工技能的要求进行比照,发现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距。研究工作者本人的工作行为与期望行为标准之间的差异,当工作大能力"时,则需要进行培训,通过提高能力,达到员工的"职务"与"职能"相一致。"职务"和"职能"二者都是变量,当职能提高了,需要开发职务,使两者保持一致;当职务超过了能力,就需要进行培训,开发职能,使两者复归一致。由于培训的对象是员工,能否做好工作取决于诸多因素,培训并不是万能的,而且培训要讲求成本收益,因此,看培训能否促进员工的个人行为发生所期望的转变。如果聘用了技能不符合要求的人或者是恶劣的态度问题等,则不是培训所能解决的问题,不需要培训,若存在的问题培训能够解决时,则进行员工培训,设计具体的培训方案。

行为科学理论范文第5篇

自封建社会以来形成的政治权威的“官本位”意识,使“入仕”成为知识分子价值实现的独木桥,知识被当成了做官的敲门砖。在政府机构中做官,被看成是最有发展前途、最受人尊敬的人生道路选择。各种与军国事务无直接关系的学问统统被封建国家,也被一般文化人视为“无用之辩,不急之察”,被“弃而不治”。知识分子舍入仕途即无进身的阶梯,科学技术非直接服务于朝廷即无应有的地位。科学事业和科技人员依附于封建专制制度,缺乏独立的社会地位。推崇政治,鄙薄技艺,成为整个国家时尚。读书人“必存高官,志在巨富”,对仕途的关心大大超过了对科学的爱好。为了做官,知识分子只能沿着统治者早已设计好的台阶攀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很大程度上严重阻碍了科技的进步。直至今天,这种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形态仍在一定程度上羁绊着知识分子潜心科学研究,继续阻碍着科技的发展,政治仍在引导并支配着科学。有部分知识分子在官学合一制度下,不得不忙于政务,没有机会、没有条件从事自己喜欢的科学研究,难以发挥他们在科学上的特长,也埋没了科学人才。尽管科学与政治有着复杂的关系,包括并不排除科学为政治服务的这层关系;但科学,如果沦为政治的婢女,那就丧失了自己独立探索真理的活力。严谨的科学研究应当是冷静的、无私的和远离政治的。科学为政治服务没有什么坏处,也是合乎情理的。但从科学自身的发展目的来看,科学是探索未知世界、未知事物的奥秘的,服务政治只能是科学效用的一个方面,不能做为科学功能的全部内涵,更不能当做科学本身的目的。(本文来自于《大众科技》杂志。《大众科技》杂志简介详见)

2提升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途径

科学的本质特征是探究,科学史展现的就是人类迈向未知的足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无疑要依靠科学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是要培养科学精神,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要强国就必须先强教育,这是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成功之路。应当认识到,与物质资源相比,人才资源(知识资源、头脑资源)是一个国家更宝贵的财富,千万不要让中国的精英学子得不到充分认可和发展,从而丧失了国家的竞争力。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有效的教育是首要途径。教育的核心是智力开发,开启受教育者的智慧大门是教育的终极目标。科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的能力,包括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大胆猜测、勇于想象的能力。

2.2建立民主自由的政治制度,促进科学活动主体的科学行为科学技术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只有政治民主自由的正义的社会制度才能为人们探索未知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没有民主自由的政治制度和多元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真正的思想解放;没有真正的思想解放,没有科学研究者的自由探索,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科学技术,更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科学理论。大力促进科研活动由政府部门主导向民间的自由研究转移,使科学研究真正成为人们的一种学术自由活动,恢复科学研究作为学术研究活动的自由和开放性质,让不同学说、不同理论、不同观点公平竞争,营造一种能够让新思想、新概念、新观点、新理论不断涌现的学术氛围。

2.3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政府资助基础研究以系统地、理性地认识自然规律为目的,它为人类改造自然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它是诞生新技术的土壤,是涌现新发明的源泉。要想在科学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就必须大力加强基础研究。政府部门尤其是地方政府部门,对科研项目的资助绝大部分都与应用有关,对基础研究普遍不太重视,但殊不知基础研究比应用研究重要得多。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必须改变科研课题的资助方式,改变课题资助上的急功近利思想,把有限的科研基金向基础研究倾斜。国家应当尽可能淡化科学研究的官方色彩,在课题申报、成果评审、舆论导向等各方面积极鼓励和促进基础研究。并且要适当放宽研究年限,减少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负面影响,缓解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之专心钻研,真正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尊重创造。

行为科学理论范文第6篇

(一)研究重点的差异性

经济学与管理学都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它们的研究重点和研究视角存在很大的区别。经济学是从经济视角出发,研究通过社会资源的利用与配置能够实现什么样的经济利益,注重均衡,强调发展研究趋势,经济学认为资源是有限的,强调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为稀缺资源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是对世界的解释,解释“是什么”的问题。管理学是以对人的管理为研究重点,应用性比较强,是从组织激励角度分析对组织资源的利用,注重不均衡,强调管理过程,研究重点是对世界的改造,解决“怎么办”的问题,管理学中的行为科学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等理论都是根据组织提供的社会需要、经济刺激、价值体现等方面来配置组织资源的。

(二)研究方法的差异性

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经济的内容,把社会经济分为诸多个体,对个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这种研究具有抽象性;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具有整体性,它把组织看成是一个整体,再用系统论来分析构成组织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是具体的。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从一般到个别,从理论或者逻辑上的预期模式到对预期模式的观察和检验,是演绎的;管理学是归纳性的,是对管理经验的总结与运用,从个别出发研究共性,管理学理论是为解释管理活动存在的。经济学采用定量分析法,管理学不仅使用定量分析法,还加之定性分析;经济学多关注人为假设,管理学多关注现实事件。在对数据的利用上,经济学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时从研究工作者或研究部门那里收集的不需要经济学家自己去收集;而管理学正好相反,管理学的研究数据都是管理学家们自己去寻找的。经济学对除经济资源外的其他资源采用定性化分析法,对经济资源的研究往往采用定量分析法;由于管理的行为比较复杂,数据信息也具有独特性,不好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因此管理学往往使用的是案例研究方法。

(三)研究对象的差异性

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存在根本的差异性,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市场,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场,市场是进行产品交换的主要场所,而现场是进行产品创造的主要场所。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是对一般社会资源的利用,管理学研究的内容是对特定的组织资源的使用;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资源的使用方法,强调对使用方法的科学性选择,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如何激励和组织资源实现企业的使命;经济学研究侧重的是普遍现象与一般规律,方向比较宏观与共性,管理学研究侧重的是实际的方法与特殊性,方向比较微观与个性;经济学通过对人与企业的共性研究找出共性问题的解决办法,管理学认为人与企业在具有共性的同时还具有明显的个性,因此管理手段的选择也要依据他们的个性来选择。

二、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结合性

(一)对人性的研究上经济学与管理学都对人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的结果也不相同,但是对人的自利动机的研究也有一定的相同之处。经济学认为人都是自利的,自利心理决定了人的行为动机。人都是最大限度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企业也是如此,经济学对人性的假设是对一些经济活动和社会机制进行解释的理论基础,正是因为人具有自利的动机,才会进行投资或者消费行为,决定人投资领域的也是自利动机,人们都会选择投资风险最小的,获得利润最大的,投资的数量也是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消费也是在追求消费行为利益的最大化进行的,市场机制建立的基础是微观的经济主体行为机制,这也是市场机制占支配地位时间长的原因。虽然管理学在“经济人”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们也在追求社会利益与精神利益,但是这并没有否定人具有自利的动机,并且社会利益与精神利益是人在对个性利益的追求中感知的,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正是人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基础,只要存在稀缺资源,人的自利动机就会一直存在,社会不会成为只追求利益不受到约束的社会,也不会成为在约束下没有自利动机的社会,人最求自我利益是一种本能,不能否定人的这种本能,而是应该加以约束和规范。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就是挖掘人的潜力,使之创造更多的价值,管理就是让人在被管理下获取成果,是否有成果受到管理方式的影响,管理活动中的约束、激励机制也都是在自利动机下进行的,如果人没有了自利动机,那么管理也无从进行。

(二)制度环境上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制度环境是相同的,人类社会处于制度环境之中,制度环境对人类的行为具有规范作用,例如法制社会中人们就会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而不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无论是经济学还是管理学都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发展的,经济学充斥着个人主义,经济学研究以个人为主,以个人行为来分析组织行为,个体构成总体,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个体的相互作用,人们的行为都是以追求个人利益为基础的,企业的行为也是以追求自身利益为基础的,对个人和企业这种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应该以规范和引导为主,而市场经济机制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管理资源是由市场来定价的,管理中各种资源的流动是在市场环境下进行的,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是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的,企业经营行为和成果是接受市场检验的,因此管理学也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发展的,也需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经济学与管理学运用的基础都是私有产权,私有产权是建立在承认自利动机的基础之上的,有自利动机就会产生自利行为,成功合理的自利行为就会产生私有财产,也就会产生私有产权,私有产权保证经济的有效运行,如果私有产权受到市场经济制度的保护,那么私有财产者就会在社会环境中得以长远发展。管理的实施基础是既定产权,管理活动是为了实现既定产权,即使既定产权的权力不集中在所有者手中,但是收益权却没有变化。

(三)资源配置的研究上经济学的运行方式是市场价格机制,管理学的运行方式是企业行政命令机制,市场与企业又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形式,这说明经济学与管理学都在研究资源配置问题。如果企业的交易成本要比市场配置资源的成本低,那么企业就会取代市场的地位,企业的行政命令机制就会比市场的价格机制更好;如果企业的交易成本比市场配置资源的成本高,那么市场的价格机制就会比企业的行政命令更有效,组织形式也会趋向市场,甚至回归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大背景下,企业与市场的替代关系为经济学与管理学提供了竞争机制,从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分工也可以看出他们都在研究资源的配置。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的运行机制、发展动力、运行环境等等,是从社会的视角进行研究的;管理学研究的是企业的组织管理方式,如何通过组织管理来实现企业的经济发展目标,是从企业的角度来研究的,经济学对社会的研究为管理学对世界的改造提供了理论,管理学的实践性也会为经济学的发展提供有利帮助。

三、经济学与管理学结合的趋势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交叉点也越来越多,两者的结合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经济学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时从研究工作者或研究部门那里收集的,不需要经济学家自己去收集,这就使经济学研究具有重理论轻实践的缺点,导致形式主义的出现;而管理学正好相反,管理学的研究数据都是管理学家门自己去寻找的,使得管理学重实践轻理论,对管理问题的分析与解释不到位,管理学需要经济学系统的理论知识作为研究基础,来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无论是经济学还是管理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都在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由于这两种学科都在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这就增加了两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在不断的探索中,两门学科的交叉点越来越多,在发展中不断融合。现在的经济研究很多都是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的对象,在研究管理问题时也总借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与管理学的融合也促进了边缘学科的出现。

经济学与管理学普遍应用于企业管理中,新制度经济学划分为三大理论: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经济学理论与委托理论。产权理论是从产权外部性角度来研究在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的情况下控制权的分配与激励问题,交易费用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是市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委托理论研究的是企业成员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这三种理论对企业的契约性、所有权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企业的管理理论可以借鉴这些理论的研究成果,企业的组织理论也可以借鉴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而经济学边际效用的分析也可以应用到管理学的规范性研究中,企业的一体化发展与国际化经营也可以用交易成本的经济学原理来分析,竞争战略也可以用信经济学理论来分析。总之,经济学与管理学是在发展中不断融合,在融合中不断发展,与现代企业的实际更加贴近。

四、结语

行为科学理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经济倾向

1、民族形式的设计不是新生事物,它是历史上传统复兴思想的延续,由于建造的不经济性和施工的不合理性,以及新建筑规模的扩大,建筑体量的巨增等因素,“民族形式”的设计显现出不适应性。

2、改革开放,打开国门,“现代主义”设计像开闸的洪水,迅猛发展,遍地生根,许多建筑几乎都按“形式服从功能”的思想设计,这一实用经济的设计思想仍将作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大量建筑设计的基础。

3、受西方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以及建筑符号学、建筑类型学、建筑心理行为科学等交叉科学理论的影响,建筑设计表现一种“前卫设计”倾向。这一倾向的特点表现为形式构成模仿西方设计,追求奇特与动感,具有广告性及标志性,建筑类型集中于娱乐、商业及服务业建筑,具有商业化表现。

4、新西洋建筑开始出现,运用西洋古典建筑片段形式作为建筑的造型手段,这些局部西洋古典形式就像商品包装,或是一种商业标志,若去掉这些附着物,完全是一副现代建筑的面目,出现这一设计倾向的社会根源或许在于人们的崇洋心理。

5、“乡土设计”指在中国特定的地域文化圈中,运用自然生长的乡土建筑的形式、空间,建造满足现代生活功能的新建筑,这一倾向试图留住地域文化的根,但在追寻地方性的同时逐渐失去地方性。

6、智能化设计己有萌芽。随着高科技成果的不断出现,人们将完全进入全信息社会,高科技智能化设计将成为21世纪建筑的主流。

20世纪末的建筑界表现出浓重的怀旧情绪,被普遍认为影响美国设计领域的四大设计思潮,包括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过程设计及智能化设计,其中前三者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怀旧倾向。中国建筑尽管处在方兴未艾向成熟阶段发展时期,但20世纪末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建筑设计同样较大程度表现出对历史传统情有独钟。

行为科学理论范文第8篇

行为财务理论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虽然已经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但至今还没有一个为学术界所公认的严格定义。在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学者们通常将人的心理活动行为结合到财务理论的研究中,并从财务行为发生、变化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入手,探索财务行为与其他经济现象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揭示财务现象的本质。

(一)行为财务理论的内涵

行为财务理论是将行为科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上的成果运用到金融市场中产生的理论体系,是传统经济学、传统财务学、心理学研究以及决策科学的综合体。其主要研究方法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提出投资者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假设,研究投资者的实际投资决策行为,以及投资者在做出判断时是怎样出错的,或者说是研究投资者在决策或判断时的系统性偏差。它试图解释实证研究结果与传统财务理论不一致的异常之处。

概括起来,行为财务理论是在不断放宽甚至放弃传统财务理论的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说的基础上,以人们决策过程中的实际心理特征为变量,研究金融市场异象、资产定价和投资组合等系列问题的一种理论体系。其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行为财务理论是将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和财务学相结合的一种边缘性、交叉性理论体系。它不仅是在行为经济学理论基础上延伸发展起来的,是行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而且在决策过程中,还考虑人们的认知、感情、态度等心理特征,兼顾了行为人的信念、偏好及与决策相关的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其次,行为财务理论突破了传统财务理论关于人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的假定的影响,只注重投资决策模型对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的影响,更多的强调投资者非理性或者有限理性。第三,行为财务理论以人们实际决策心理为出发点,研究金融市场与传统财务理论相违背的异常现象和资产定价等问题。

(二)行为财务理论的研究对象

行为财务理论的研究对象是财务领域的相关现象及其本质。由于行为财务理论研究的核心是财务主体的行为观念,而行为观念又必然会对财务信息的处理流程及其管理产生影响,包括对人们的动机形成、生产水平、决策动机、利益分配的影响。基于此,我们将行为财务理论的研究对象界定为“人们的行为和财务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行为财务理论不仅要研究人们的理性决策,而且也要研究与人们行为相关的人的心理感受、他人的行为和社会规范等。

二、行为财务理论的理论基础

(一)心理学基础

行为财务理论的发展与财务理论中引入心理学研究成果是分不开的。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会明显地呈现出如下常见的心理特征:损失回避、心理账户、过度自信、后悔厌恶和确认偏差等。因而,传统财务理论与心理学研究的交叉为行为财务理论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心理学关于个体的判断与决策的突破性研究为行为财务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行为财务理论利用了投资者的信念、偏好以及决策相关的认知心理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突破了传统财务理论只注重投资决策模型对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进行简单测度的范式,以“非理性或者有限理性”的投资者实际决策心理为出发点,研究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规律及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从而更透彻、真实地刻画投资者行为,由此使行为财务理论以心理学对投资者实际决策过程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重新审视了整体市场的价格行为。

(二)行为经济学基础

实验经济学是在可控的条件下,针对某一现象,通过控制某些条件,观察决策者行为并分析实验结果,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目的是通过设计和模拟实验环境,探求经济行为的因果机制,验证经济理论或帮助政府制定经济政策。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被普遍看作是一种必须依赖于对现实世界的观察,而不能依靠在实验室里做受控制的实验来进行研究的非实验性科学,其研究依赖于各种合理的假设,这些假设在决策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尝试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经济学,修改和验证各种基本的经济学假设,使经济学的研究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实验和各种数据的收集,从而所得出的结论越来越贴近于现实。

行为经济学是伴随着实验经济学、经济心理学而产生的,是运用心理学、社会学、决策科学等理论和方法研究个人或群体的经济行为规律的科学。行为经济学研究的成果以实际经验为根据,修正了传统经济学中有效市场和理性人的基本假设,认为现实中的人类的行为不只是自私的,他还会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制约,从而影响利益最大化要求的实现。

行为财务理论利用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成果,修正了传统财务理论的基本假设,指出由于人们认知过程中的偏差和情绪等心理方面的原因会使其无法以理性人方式做出无偏估计,由此确定市场并非是完全有效的。[(三)传统财务学基础

行为财务理论并没有否定传统财务学理论,而是在接受人类行为具有效用最大化倾向的前提下,以人类行为有限理性为基础,对其进行修正和补充,丰富其分析问题的视角。

尽管行为财务理论是在对传统财务理论的质疑中提出来的,但行为财务理论实际上是对传统财务理论的深化和拓展,我们不能将两者简单地对立起来。同时还应该看到,由于有限理性假设的复杂性和心理因素的不可度量性,行为财务理论尚不能完全对金融市场中的各种现象做出普遍的解释,两者实际上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在研究和应用行为财务理论时,还应以科学的态度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分析、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应当予以全面考虑,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

三、行为财务理论与传统财务理论的比较

尽管行为财务理论是在传统财务理论的基础上,对传统财务理论未能解释的金融市场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修缮,但从行为财务理论的内涵、研究对象及其理论基础等方面,都可以看出它和传统财务理论存在显着的差异。

(一)假设基础不同

传统财务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人和有效市场假设基础之上的。然而,大量的实践观察和实证研究表明,心理因素会干扰这两个基础。基于此,行为财务理论对传统财务理论提出了质疑。首先,传统财务理论认为人都是理性人,有充分决策能力,能够做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决策,追求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但行为财务理论通过大量的心理学和行为学研究,认为市场上投资者并非都是理性的而是有限理性的,在面临不确定的市场时,通常是以正常行为取性行为,用现实中投资者真实的行为模式替性行为假设。其次,传统财务理论把市场预设为一个完全有效的市场,这样,无论在何种情景下,投资者都可以运用有效市场,根据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从而做出使自己效用最大化的决策。行为财务学恰恰就是在这最基础的假设上,对传统财务理论进行了反思。行为财务理论认为,市场并不是完全有效的,这样的假设更贴近实际,也打破了传统财务理论的认知。第三,传统预期效用理论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它认为人们都是理性的,当人们面临不确定性时,决策主体可以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加权估价,从而选择预期效用最大化的方案。期望理论在预期效用理论重建过程中成为行为财务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期望理论成功地替代了传统预期效用理论,并且解释了不少预期效用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理论严格规定的理性。

(二)解决的问题不同

传统财务理论旨在解决两个问题:其一,通过最优决策模型解释什么是最优决策;其二,通过描述性决策模型探讨投资者的实际决策过程。传统财务理论已很好地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但是,由于该理论未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并不一定是最优决策,因此,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遇到了困难。

在行为财务理论早期研究者Kaheman和Tver2sky的研究成果中把心理学与经济学融合到了一起,对不确定状态下人们如何做出判断和决策进行了研究,描述了不确定情况下人们进行决策判断的实际过程,解决了传统财务理论未能解决的第二个问题。

(三)对投资过程的认识不同

传统财务理论把投资过程看成是一个动态均衡过程,根据均衡原理,在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说前提下推导出金融市场的均衡模型。行为财务理论基于心理学原理,把投资过程看成是一个心理过程,包括对市场的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投资者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产生系统性的或非系统性的认知偏差或选择偏好。这些个体偏差加上金融市场上可能出现的群体偏差或羊群效应,可能导致投资中的决策偏差,使资产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从而导致资产定价的偏差。

(四)学科特征不同

传统财务理论是较为纯粹的、单一的财务理论学科,它是建立在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上,并利用大量数学模型解决现实财务问题,具有数理财务学的特点。而行为财务理论则以心理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为依据,是传统经济学、传统财务理论、心理学研究以及决策科学的综合体,是一种交叉性、边缘性学科。行为财务理论突破了传统财务理论只注重最优决策模型,认为理性投资决策模型就是决定金融资产价格变化的实际投资决策模型的假设,开创了投资者实际上是如何进行决策的研究领域,从而把人的行为模式建立在更加现实的基础之上。

(五)研究方法不同

传统财务理论主要研究以财务预测、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等财务方法,进行筹集资金、投资管理、成本管理、资本回收、资本分配等,其主要运用财务数学模型来分析财务问题和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依然坚持用理性人决策模型和预期效用理论来分析投资者行为和金融市场。它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且排斥实验的方法。

行为财务理论的研究通常是围绕一系列社会科学理论展开的,它建立在经济学、社会学、行为科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基础上,有独特的研究程序。该理论坚持经济学分析框架,突破了传统财务理论理性人假设,借鉴了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注重通过模拟实验来分析投资者的行为及其心理特征。

行为财务理论从20世纪80年展至今,越来越受到学者的注目。其创新之处不仅在于为财务领域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更在于它能够很好地指导客观实践,解释财务活动中的异常现象。行为财务理论在国外的研究己经进行了相当长的时间,而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我们必须充分了解中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把心理学、行为学理论充分结合,并运用到财务理论与实践领域中去,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行为财务理论新晨

参考文献:

[1]祝涛.关于行为财务理论的几点思考[J].金融·财税,2005,(3):35.

[2]林钟高,谢生滕.国外行为财务理论评述[J].铜陵学院学报,2005,(4):20.

[3]张多蕾.行为财务理论发展历程评述[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7,(4):18.

[4]余明江,谭小梅.行为财务:综述与启示[J].新疆财经,2004,(4):75.

[5]宋志芳,董小红.行为财务理论发展及运用[J].理论视野,2007,(2):38.

[6]董志勇.行为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05.

[7]张庆,黄永波.行为财务理论评析[J].参考资料·会计,2007,(20):5.

[8]李心丹.行为、理论与金融:行为金融学革命[A].现代金融学前沿[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