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统计学分析法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进步,市场调查不再是传统的问卷填写了,而是通过数据分析进行的。因着市场调查范围不断扩大,所以数据统计分析法也得到了推广,社会各界对此也非常关注,希望能够借助此法提高效率,获得可靠准确的数据信息,这样才能实现社会调查的初衷,发挥出数据统计分析法的实际作用。
关键词:市场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法;对比
一、引言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市场调查,大多是借助数据统计分析法完成的,此法科学、合理、直观、清晰,可以对市场情况进行比较透彻的分析。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数据统计分析法也在不断改进和发展,因此衍生出多种数据统计分析法,本文就这些方法在市场调查中的作用进行比对分析,希望可以给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二、数据统计分析的概述
(一)数据统计分析的含义
数据统计分析法是在市场调查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主要是指在统计工作中借助数据和相关资料来映射国民经济现状和社会现象,或者是对某一个特定地区的某个指标进行统计,然后通过分析得出该地的经济发展状况。
(二)数据分析统计法的特点
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发展历程纵观统计学的发展历史,我们从中得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将统计学作为知识体系的核心,还具有较为独特、清晰的发展流程。这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利用3个发展阶段概括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下文针对这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并分析其中存在的基本问题。第一个发展阶段:在该阶段,经济学专家主要关注国民经济的重要统计指标,研究比较国家经济实力的实际发展情况。第二个发展阶段:属于国家经济核查体系的完善阶段。多数和本体系有关的部门,在分类上更加细化,使得国家经济核查体系逐渐完善。在本阶段,统计学设计思想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进,确定核心指标,形成指标体系和国家经济行业分类体系,细化国民经济结构部分等,不断充实宏观经济分析中的科学统计体系。在科学应用统计学的基础上,优化资料配置,将社会经济危机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第三个阶段,也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目前所处的阶段。在本阶段,在经济统计领域中,形成了微观统计与宏观统计互相促进、互相融合、不断完善的新局势,使得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信息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政府信息化、网络购物以及企业信息化等方面的发展,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独立性地位更加重要。这就要求人们要从新的社会发展途径中,深刻理解经济统计,为统计分析打好基础。一些人无法全面理解国民经济核算,认为国民经济核算主要是只是用来说明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这无法发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分析作用。此外,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在旅游业、收支分配调节、交通运输、物流、金融体系以及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统计要求都无法得到满足。
(二)欧美发达国家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多数经济学专家和统计学专家都对宏观经济统计分析进行了研究。其中经济学家、统计学法威廉•配第就对国民收入总量进行分析、统计。随后,出现了价格与需求函数关系量化分析,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完善,进而实现统计和分析这两门科学的相互融合与共同发展。在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提出了国家经济核查体系,人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充实国家经济核查体系。此后,出现了投入产出分析法与资金流量表。这些都极大了促进了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推广应用和发展。
(三)中国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统计作为国民经济计划的检查与制定工作之一,在企业,乃至国家所有部门中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成为了总结与分析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但是就我国目前形势而言,统计学数据等有关内容并没有获得较为深刻的利用,统计学的重要性经常被忽视。因此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明确统计学在整个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研究方向、核心地位、知识体系中的关键所在等,并不断发展此趋势,利用措施弥补数据的不足和数据质量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采取现代统计学分析法,实现统计学的独立发展,以此发展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体系。
二、结束语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发展过程中,要求以先进的数据信息技术作为数据支持,还需要强大的数据库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先进技术和统计学专家的紧密配合,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国仍然要保留并继承优化管理、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并将其视为市场经济下的宏观管理理念。
作者:王惠单位:兖州煤业榆林能化有限公司
【摘要】目的分析情景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法联合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5月在医院实习的42名护理实习生作为对照组,行传统教学模式;将2018年6—8月在医院实习的39名护理实习生作为实验组,行情景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法联合教育模式。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教学满意度。结果实习后,两组基础知识和病例分析成绩均上升,且实验组上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整体评判性思维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法联合在心内科护理教学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传统教学模式;心内科;实习生;护理
心内科属于高风险科室之一,具有疾病种类繁杂、专业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1-2]。目前,传统教学模式(LBL)仍广泛应用于临床教学中[3-4]。近年来,随着教学需要,各种新型教学方式正处于不断发展中。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带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形象的具体化场景的教学方式[5]。案例分析法是指将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作为案例,交由实习生自主分析的教学方式[6]。本研究旨在将情境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法联合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教学中并观察其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18年3—5月在我科实习的42名护理实习生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6—8月在我科实习的39名护理实习生作为实验组。实验组中男性8名,女性31名;平均年龄(22.29±1.32)岁;上学期期末平均成绩为(81.12±9.07)分(100分制)。对照组中男性10名,女性32名;平均年龄(22.34±1.35)岁;上学期期末平均成绩为(82.05±9.13)分。两组学生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两组实习生均由条件相似的2名老师分别进行教学,为期2个月。为确保研究具备可比性,两组实习生均统一组织参加入科考试。对照组选择LBL教学模式。由带教老师每个工作日带领实习生进行临床实习,采取教师讲解并示范操作,实习生观摩的方式。每周进行一次大班化授课,采用多媒体形式(幻灯片)讲解实习生需要掌握的病例相关内容及实习中遇到的问题,采取教师讲授内容为主导、实习生提问为辅的教学模式。实验组选择PBL与情景案例联合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汽车与新动力》2018年第2期
【摘要】汽车行业经历百年发展,其技术应用已经非常成熟。对于汽车企业而言,在提升汽车性能的基础上优化汽车外形对提升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简述了尺寸工程的内涵和基本流程,对尺寸工程在汽车研发中的应用展开分析,旨在探索尺寸工程对汽车研发的推动作用,并对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1尺寸工程的内涵
尺寸工程通过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仿真技术方法,结合统计学原理来对产品精密度和设计偏差进行控制,在汽车研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在汽车设计和研发过程中发挥作用,其活动还渗透到零部件生产制造和冲压装配等各个环节。在工程应用部分,运用DTS公差设计和三维建模将车身各零部件进行混合装配,再利用统计学分析法对影响公差的问题因素进行排除和优化,最后运用调整因子公差方法达到提升产品质量的目的[1]。
2尺寸工程的理论
依据尺寸工程实验方法的依据来源于统计实验方法,即设计一个概念模型,并使其参数和解的值统一,运用极值分析法或计算机实例验证对模型进行观察和抽样试验,通过计算参数统计特征,得出精密的测量值。在计算机技术和测量技术不健全的时期,尺寸工程的测量计算是难以开展的,随着近年来计算机信息软件技术的突破,运用计算机随机生成数据并建模分析的方法在尺寸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尺寸工程技术已经可以以车辆模型为基础展开规划设计[2]。
3尺寸工程的基本项目
3.1DTS设计DTS(尺寸设计规范)是车辆外形设计评估的基础指标,直接反映了企业对整车尺寸控制和产品设计水平,在汽车开发过程中体现在车辆主体结构及各配件之间间隙面差的规范标准。目标公差的概念提出是为了权衡车辆设计的要求,尺寸工程在汽车研发的早期探索中,设计人员在图纸规划前要先对车体进行概念设计,即描绘出车辆主体的轮廓,而在车身结构定型前需要考虑各部件之间的间隙和对性能的影响,尺寸设计规范是尺寸工程的重要文件,是整体工作开展的纲领和依据,确立了整车设计及质量验收标准[3]。
[摘要]目的研究在医学检验设备维护中应用综合因素分析法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选取医学检验设备维护管理资料200份视作对照组,接受常规医学检验设备维护,另外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选取200份医学检验设备维护管理资料视作观察组,应用综合因素分析法实施医学检验设备维护,分析结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满意度、仪器故障发生率、管理人员理论及实践知识掌握度分别为99.00%、5.50%、95.00%,对照组分别为89.50%、22.50%、67.00%(P<0.05)。结论综合因素分析应用法在医学检验设备维护中可以减少故障,提升设备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医学检验设备维护质量,可推广。
[关键词]医学检验;医疗设备;综合因素分析法;医学检验设备维护
引言
医疗设备对于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医疗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当前由于检验医学进展越来越快,检验科有了越来越多的检验仪器及设备[1]。虽然一方面检验仪器设备的增加、更为先进提升了临床诊疗工作的效率及质量,而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检验仪器设备维护的工作量,设备出现故障的可能性更高,对于检验科的设备维护人员的专业要求更高,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医学检验设备维护要求,必须注重提升检验仪器设备管理技术水平,严格做好检验仪器设备的维护工作[2-3]。我院从2017年1月开始在医学检验设备维护中应用综合因素分析法,在应用前后一年时间分别抽取200份设备维护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综合因素分析法的应用价值。
1资料及方法
1.1基础资料
在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选取200份接受常规医学检验设备维护的医学检验设备维护管理资料视作对照组,另外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选取200份应用综合因素分析法的医学检验设备维护管理资料视作观察组。
1.2综合因素分析法应用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方法。经过患者的统一,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把所有行择期手术的患者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无痛护理技术,对患者采用无痛静脉留置针穿刺,在进行手术之前,医务人员需要先给患者局部涂抹丁卡因胶浆,一般来说只要涂抹约1mm厚即可,同时还需要在该处敷一层薄膜,这样就可以进行表面麻醉,在一定的时间后,医务人员需要对该局部皮肤进行清洁且消毒,这样就可以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2]。
1.2疗效评定标准。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从综合结果来判定无痛护理技术是否能够对行择期手术的患者病情康复产生积极意义[3]。
1.3统计学方法。对此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采用的方法是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代表计量资料的是(x-±s),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的是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而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的是x2检验方法,如果P值小于0.05,就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4]。
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比对照组的高,研究组的总满意率显示为(95%),对照组的总满意率显示为(65%)。研究组患者满意例数显示为30例,占(75%),不满意患者例数显示为2例,占(5%),而对照组患者满意例数显示为20例,占(50%),不满意患者例数显示为14例,占(35%),由此可看出研究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值小于0.05)。具体结果如表1。
3讨论
所有的患者对于手术期的疼痛程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抗拒,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还影响患者的病情康复[5]。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通过采用无痛护理技术后患者满意例数为30例,不满意患者例数为2例,相比对照组在采用常规方法治疗中,对照组患者满意例数为20例,不满意患者例数为14例的效果对比较高,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数据对比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较优,数据对比间差异明显(P<0.05)。因此无痛护理技术,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还能有效地减少患者的疼痛程度,可在临床医学中推广应用。
随着医学分科的细化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多样化、多层次的医学人才需求将日趋明显,医院人才规划和培养模式成为队伍建设及专科发展的关键环节。中医由于理论及方法上的独特优势,其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目前我国中医护理发展存在不足,其中人才的匮乏是阻碍中医护理特色优势发挥的重要原因。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的缩写,其实质是通过调查列举组织内外环境的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加以分析评价并制定相应对策的一种方法。近年来,SWOT分析法被较好地应用于临床教学中,获得良好反响。本院在人才培养中不断探索和实践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效发挥中医人才的临床示范作用,本文以中医护理骨干培训为例,对比运用SWOT分析法后中医护理培训的质量及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7月-2014年12月参加我院护理骨干系统培训的62名护士,均为女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1人。年龄24~33岁,职称:主管护师12人,护师50人;学历:本科47人,大专15人。两组在年龄、学历、职称、工作能力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31名护士按照院内培训计划实施。干预组31名护士则在实施院内培训计划的基础上,采用SWOT分析法进行培训模式上的探索和改进。1.2.1SWOT分析法(1)内部优势(S):工作主动性强,刻苦好学;中医基础较好,均经过医院100学时中医药知识及技能的系统培训;本科毕业占75%以上,思维活跃,具有创新能力;有一定的临床经验,能较好地理解和互动交流;动手能力强,具有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工作计划性强,示范小组开展总结汇报准备充分,课件的制作效果反响良好。(2)内部劣势(W):对中医护理方案的理解程度不同,临床应用能力参差不齐;部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尚不统一,示范教学未做到专人专项;带教安排分层不清晰,缺乏系统的科研学习方法,观察数据收集不完整;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自身工作压力大,部分带教老师经验不足,互动较少。(3)外部机会(O):①政策层面:十二五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发展中医护理事业的文件,《中医护理事业发展纲要(2011-201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护理工作的意见(2013版)》等,加大了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力度,突出了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建设和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项目,进一步强调了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作用。②医院发展层面:新住院综合楼的投入使用,开放床位扩增,业务范畴不断拓展;医院重视护理工作,护理部、科室重视对骨干护士职业发展的管理,积极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外出进修、学习、院内轮转等培训机会;分阶段有序进行护理岗位培训,使得骨干护士在不同阶段满足不同的发展需求;为骨干护士提供实践护理管理的机会,例如院内公开竞聘护士长、责任总护士岗位管理等制度的建立。③患者对中医护理的需求: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体现中医辨证施护特点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6-7]。它具有简、便、验、廉、副作用少等特点,其理论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需求,养生保健优势也迎合了人们不断提高的健康观念。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开展,辨证施膳、情志护理、八段锦、太极拳等技术的不断应用,使得中医疗效愈加显著,患者对中医护理的重视不断增加,需求也越来越明显。④中医护理学科发展迅速:中医护理学科理论体系不断建立;护理重点专科建设对优势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梳理及应用,形成标准的中医护理模式;中医护理教育不断完善,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完整的中医护理教育体系;中医护理学术活动蓬勃发展,2013年5月中华护理学会加入国际护士会,全面促进中医护理对外合作与交流,推动中医护理走向世界[8]。(4)外部威胁(T):中医专科发展晚,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提出“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中医药学得到长足发展;中医护理学内涵模糊,学科界限不清,各级管理人员对中医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临床开展中医特色护理受限;中医医院护理队伍中目前仍以西医院校毕业生为主,对中医护理知识掌握不到位。(5)排列因素,构建SWOT矩阵,结果见表1。
1.2.2根据SWOT分析结果制定培训对策(1)成立中医护理骨干培训管理小组,每年遴选培训专家库,参培护士可以自行选择带教老师。建立导师制管理考核方法,采取“师带徒”中医传承教学模式,实行专人专教,积极开展中医护理经验筛选、梳理与传承。(2)重点围绕开展中医护理方案和特色技术的疑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研究,组建兴趣学习小组,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安排课程。开办“杏园护理讲堂”,对中医护理质量管理、中医护理方案、中医特色技术等知识和技能开展培训,参培人员定期面向全院进行汇报交流。(3)竞聘选拔中医护理专项操作示范教员,修订完善中医护理操作标准,统一录制视频。建立示范员管理考核制度,要求示范员必须在科内担任教学工作,在院内各病区开展中医护理操作示范工作,形成中医护理技术推广模式。(4)制作中医护理骨干培训专用手册,落实每次培训的细节,做到参训签到、记录、强化练习、考核一体化,将培训过程及结果与个人绩效考核相结合。利用学会平台及信息化技术手段,创建中医护理专业委员会交流群,中医护理专科建设交流群、专科小组交流群等网络交流系统,方便学员学习交流,资源共享。(5)培养护士的临床科研一体化思维,通过对中医护理方案严谨的设计、培训、实施、评价、总结、反馈、再培训实施的每个环节,将方案的临床应用转换成共同参与的方案改进,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规范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实施,建立信息化质量管理系统,完善中医护理效果评价体系[9]。
2结果
两组中医护理骨干护士的培训效果从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应用掌握情况,护士对中医药知识及护理技能水平得分,护士自我认同感得分,以上3项对比结果见表2~表4。
3讨论
摘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顶空-气相色谱-质谱(HS-GC-MS)和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对三个产地5个批次中药郁金的水提物和挥发油,分别进行检测并构建郁金部分组分/全组分指纹图谱,采用统计学方法和模式识别方法(KK-Anal-ysis),构建预测模型。结果显示不同批次不同产地的郁金药材存在差异,GC指纹图谱显示:对于挥发油组分而言,郁金药材之间最大的差异来自不同的品种,而相近的批次对它们的影响要小;HPLC指纹图谱则给出了有意义的结果:四川2016和四川2017批次水提物几乎无差别,但广西2016和广西2017批次差别较大,很明显广西2017和浙江2017批次郁金药材的水提物质量相似并优于广西2016批次。NIRS全组分指纹图谱同样显示不同产地不同批次郁金药材存在差异,应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进行识别,测试集识别率为100%,验证集识别率为94.7%。
关键词:中药;郁金;指纹图谱;模型预测
中药以其药效作用多样和低毒而闻名,而随着对中药认知度的不断提高和使用,中药正在走向世界并逐渐为国内外民众所认可。郁金是较早使用的中药材,并被记录于苏敬的《唐本草》,用药历史距今已有1400年。郁金广泛用于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抗肿瘤、降血脂、抗氧化、杀菌、抗病毒和抗炎。其主要的两大活性组分为姜黄素类化合物和挥发油类化合物。地域对中药材的药性影响很大,通常把较其他产区的同种药材品质更佳、疗效更好,并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药材称为道地药材[1]。四川产郁金被称作为郁金的道地药材,广西、云南、浙江一带也都产郁金药材,但质量不如四川产郁金。由于价格等因素市场上可能流通着以次充好的郁金药材,而且一般很难用肉眼来进行产地鉴别。不同于西药的单一组分,多数中药药效由多种药效组分配伍而发挥其治疗的作用,因此中药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还存在一定困难和挑战。指纹图谱技术被认为是分析复杂中药材的重要方法,在化学统计学的帮助下,能从其指纹图谱中挖掘复杂体系的有效信息,去冗求简,并构建准确快速识别的数据库[2-3]。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由于具有通用、稳健和可重复性,常被用来鉴定复杂物质(例如中药和食品)的组成或有效成分、品质和真伪。特别是HPLC和GC具有非常强的分离能力,因此,由这两种色谱方法构建的样品指纹图谱可以清晰确认某一种或几种化合物成分在复杂物质定性中的作用[4-5]。Qin等[6]应用GC-MS法研究了黄丝郁金(C.Longa)、蓬莪术(C.Phaeocaulis)、温郁金(C.Wenyujin)和广西莪术(C.Kwangsiesis)的块根和根茎,并发现了四种标志物芳姜黄烯(ar-Curcumene)、芳姜黄酮(ar-Turmerone)、α-姜黄酮(α-Turmerone)和β-姜黄酮(β-Turmerone)对块根和根茎的鉴别起到了重要作用。Li等[7]应用HPLC-MS法定性定量分析郁金药材中的姜黄素类化合物,发现不同产地和不同栽培年限药材中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含量差别较大。Ni等[8]应用GC-MS法和HPLC法研究复杂物质(莪术)并构建其色谱指纹图谱,经统计学方法处理后,两类数据得到比较好的融合,从而提高了对莪术样品采用指纹图谱进行判别鉴定的准确性。近红外光谱(NIRS)测定具有快速、无损、需要样品量少、能实时监测等特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复杂物质的检测和鉴定。NIRS测量的是有机分子中含氢基团(-OH、-NH、-CH)振动的合频和各级倍频峰吸收,因此其构建的指纹图谱能表达某类或几类化合物的加和作用。NIRS的复杂性决定其依靠善于处理复杂信号、挖掘隐藏信息、可视化分析结果的统计学方法来解析[9-10]。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和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S-GC-MS)分别测定郁金药材水提物和挥发油的化合物组分;并应用HPLC、GC和NIR分别构建郁金药材指纹图谱,以期有的放矢高效用好中药药材。
1实验部分
1.1郁金样品的采集本研究共采集了三个产地的53份郁金样品,其中四川2016批次8份(1#~8#),四川2017批次12份(9#~20#),广西2016批次8份(21#~28#),广西2017批次10份(29#~38#),浙江2017批次15份(39#~53#)。
1.2样品前处理将郁金样品打碎并过40目筛后,保存于自封塑料袋中,并尽快完成HS-GC-MS和NIRS检测。样品的HPLC-MS测定前处理如下:准确称取1.00g郁金粉末样品,加入20mL二次蒸馏水,于50℃超声30min,之后将提取物过滤于25mL容量瓶中。液相色谱进样前,将提取物过0.45μm的滤膜。
1.3检测仪器及参数设置NIRS测定:日立UV-4100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反射模式,扫程200~2500nm,扫描步长2nm,每个样品扫描32次取其平均吸光度值。HS-GC-MS测定:配备岛津AOC5000顶空自动进样器的岛津QP2010GC-MS仪,RTX-5毛细柱(30m×0.25mm,0.25μm)。HS参数如下:温度100℃,500r/min转动25min。GC参数如下:进样体积250μL,流速1.0mL/min,进样口温度230℃,柱温程序,初始70℃(保持5min),以10℃/min升温至140℃(保持2min)。MS测定参数如下:接口温度230℃,扫描范围m/z30~500,扫描频率0.30scan/s。HPLC-MS测定:WatersAQ4000/2695HPLC-MS仪,ZorbaxEllicpsePus-C18l柱(250×4.6mm,5μm),流速1.0mL/min,柱温20℃,检测波长270nm,进样体积20μL。流动相及梯度如下:流动相为甲醇(A)和0.1%H3PO4(B),0~4min,95%~90%B;4~30min,90%~50%B;30~50min,50%~8%B;MS条件如下:电喷雾离子化检测器,解离温度350℃,离子源温度110℃,扫描范围m/z50~1000。
1.4化学统计学分析由以上测试所得的郁金样品数据,包括NIRS、GC和HPLC,均在Matlab7.0平台上完成统计运算。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KK-分析法(KK-Analysis)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KK-分析法是基于Matlab语言并包含多种无监督模式识别方法,如自组织地图(SOM)和聚类分析。其原理如下[11]:SOM首先由TeuvoKohonen提出,因此也称做Kohonen地图,它是一种将原始的多维数据压缩成更低维数据的方法,这种压缩技术叫做向量量化;SOM创造一个包含数据集模型的拓扑关系的信息网络。SOM是由很多节点组成的,每个节点被分配一个权重向量Wi;在某种意义上节点组成一个小的群落;Wi和原始的特征向量具有相同的维度。迭代步骤如下:核心步骤就是鉴定距离真实输入数据最近的节点,以及对于第j个模型来说的最佳匹配单元(BMU)。一旦确定了BMU,它的权重就按照所谓的学习率逐渐调整。权重的调整过程如下:Wi(t+1)=Wi(t)+φ(Δ,t)λ(t)(WI(t)-Vj(t))(2)式中φ是描述依赖节点升级的距离,而φ(Δ,t)是BMU的最大值。聚类分析可以分为无级区分和分级区分两种技术,本文应用到的是无级区分策略,这种模式下需要预定义样品分为几个类,每次预定义的类数目发生改变,整个聚类过程将重新开始。在模糊聚类分析中,在一定程度上每一个模型都有可能属于任何一个可能的类,因此一个模型到底属于哪个类是通过向量表达的。这个区分过程是通过一个矩阵M×K表示的,M是整个数据机的模型数目,K表示类数目。区分的优化过程是通过最小化目标函数实现的。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