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石油工程技术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青岛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摘要:随着新时代我国“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战略的提出,石油工业在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石油工程技术创新,是推动石油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环节,也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石油;工程技术;创新
在全球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所有国家和地区面临的共同课题。石油资源曾为世界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今天石油资源依然保持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所以更高效的开发利用石油资源对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节能减排的环保观念不断深化落实普及,相应的对于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技术研究越来越频繁。我国石油产业要想在新的形势下取得发展壮大务必要不断加强石油工程技术创新,以便在更高效的推动经济发展。
1石油工程技术的现状
1.1缺乏对石油工程技术创新意识
我国的石油产业崛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至今已积累了成熟的技术经验。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石油企业在石油的开采加工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石油开采的数量和经济效益,缺乏对石油工程技术革新的创新意识。现今部分石油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技术进行开采加工石油,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污染、低效、高成本的恶性循环发展模式。部分石油企业认为石油工程技术的创新需要大量物质、时间投入,技术研发是一项长期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石油企业的利润。但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石油工程如不能积极引进最新科技将严重影响石油产业长期的发展壮大,并将进一步影响国家、社会的全面发展。
1.2缺乏对石油工程技术创新研发的投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石油工程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当前,我国石油工程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石油是国家的重要能源,因此,石油工程的重要性也是不可言喻的,石油工程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更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目前在石油工程的发展中,石油工程技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严重影响到石油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为了实现石油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不断加强石油工程技术创新,从而提高石油工程的竞争力,发挥其重要作用。
一、进行石油工程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技术创新与拥有核心技术是作为技术与资金密集型的石油工业的一个源源发展的生存之本。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不断的督促着石油行业要取得绝对的技术优势,进行技术创新。这样才能在残酷的市场中有了一席之地,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取得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技术创新符合石油工程的特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参与全球的经济循环以及竞争,中国石油行业在面对着全球的市场发展的机遇的同时也要应对严峻的挑战。残酷的市场竞争在不断的冲击着中国的石油工程项目的进步,着就决定着要从服务以及技术两个层面进行创新,根据市场发展重新确定石油工程的长远发展战略。但是我国的石油工程呈现着很大部分的技术层面的缺陷,没有创新的方法以及创新的意识。所以必须要运用创新技术才能改变我国石油工程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技术水平的现状。
二、石油工程技术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2.1缺乏整合技术资源的能力。众所周知,石油工程一直是关乎我国经济命脉的支柱产业,也是我国国有企业的代表,像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等。这也决定着中国石油工程受着原有的经济制度的惯性制约,存在着结构性矛盾是石油工程技术资源系统的一个弊端。这造成了石油工程的效率极大的降低、资源很大程度上分散了、技术资源的封闭使用以及重复利用。技术服务对于石油工程的积极正面作用难以发挥出来。除此之外,石油工程的高级素质人才短缺也是一个瓶颈,对于石油行业来说。在素质层面,我国技术创新型人才短缺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提高。我国石油工程的创新型人才大多是初级或者中级人才,而用于世界尖端技术的处于科技前沿的高端人才缺失严重缺乏,人才的特点是确是没有综合性、创新型以及继承性。
2.2没有科学的创新制度。因为我国石油产业工程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存在着相对落后的运行机制,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石油工程的技术创新研发部门仅仅是石油机构的一个内部部门,没有高效科学的研发体系以及缺乏这个研究体系背后的资金技术人才政策激励。再加上整个石油研发机构背后没有生机活力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培育制度创新的土壤与温床,有的只是适当性的调整层面的技术性改革。
三、石油工程技术创新策略
3.1培养一批以市场为导向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作为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以及经济发展命脉的关键产业,石油工程要想实现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技术人员的努力与智慧。为了打造石油工程的技术创新,就要培养一支以市场为导向的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队伍。重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变化导向作用,在进行资源能源优化配置的同时,要面向国内外的市场。
摘要:在能源供需矛盾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石油采油行业逐渐提高了采油技术要求。石油采油工程技术提高,能够为石油开采与利用提有效支持,有利于推动石油相关行业的稳健、可持续发展。本文就现如今石油开采技术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展开了以下分析。
关键词:石油采油技术;问题;措施
1石油采油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1三次采油问题
三次采油是指油层集合物质驱着对象在长时间的作用下转化成二类或三类油层,对原油的物理性质在成不利影响使油层越来越薄,继而不断扩大石油层配注量的差异。以为三次采油主要用的是强奸三元复合方法所以油井内容易出现结垢等问题。另外,通常情况下机器检泵周期都比较短,从而致使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普遍降低,进而大幅度降低开采成本。
1.2水驱开发问题
水驱开发是采油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水驱开发的难度都是比较高的限流完井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受采油环境的影响,限流完井技术主要是随着采油工程的推进,在表内、表外薄差储层进行开发,使得出油层的岩体性质出现巨大变化。但是限流完井技术在目前状况来看,仍然不能适用油田隔层变薄的环境与条件,进而使其受石油采油环境的影响;采油工程采用的测调工艺主要是存储式自动调节测调工艺或直读式测调联动工艺虽然其有测试时间较短的优势,但却只能逐层开展,且需要人工干预,一旦产生层次矛盾则会严重影响到准确性。
1.3外围油田开采问题
摘要:
当前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石油工程也随之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变化。如今,我国石油工程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石油是国家的重要能源,其重要性是不可言喻的,石油工程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更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必须要重视石油工程的技术创新问题,以便更好地促进这一行业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
石油工程;技术创新;策略研究
1石油工程技术发展现状
1.1对各种科技资源欠缺有效的整合,人才供需矛盾逐渐加剧。由于当前我国的石油工程在科技资源系统性完善上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再加上原有的经济制度对其产生的影响,造成了石油工程方面科技资源被封闭使用和重复使用,其较为显著的影响就是资源逐渐分散,效率也显著下降,石油行业中技术服务的作用难以充分地发挥,也导致石油技术的创新能力无法显著提升。除此之外,由于在进行科技创新时在人才素质上存在着较多的劣势,人才主要层次还是处于初级和中级水平,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十分匮乏,严重缺乏掌握世界前沿技术的专业性、高水准人才,最终造成石油工程技术缺乏综合性和创新性。
1.2针对市场的反应欠缺灵活性。尽管在某种程度上,石油行业的发展促进了技术的更新,然而从整体角度上来看,整个石油行业中的技术与发达地区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尤其是在高端技术上这种差别更加明显。在学习高端技术方面,仅仅局限于对技术的跟踪和模仿,无法形成对技术的彻底消化与吸收。所以也仅仅是拥有一些外观设计技术和技术含量非常低的实用型技术,无法对技术创新彻底加以有效把握。而且由于我国在石油工程技术创新中缺乏明晰的流程管理,在对信息的管理和决策上存在着较大的失误,这就造成了管理效率的地下,再加上信息决策的滞后性,无法对市场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因此存在着十分明显的低灵活性。
2石油工程技术要点研究
摘要:石油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具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同时它也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对毕业要求达成度强支撑的课程教学环节。本文依据认证标准要求完善了我校石油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剖析了目前教学现状和不足,基于课程目标达成和持续改进为目的,从严把选题关口、加强过程管理和改革考核方式三方面分析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从而不断提高我校石油工程专业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专门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石油工程;毕业设计;复杂工程问题;质量改进
1引言
应用型本科院校石油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解决石油工程生产一线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具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同时它也是专业认证中对毕业要求达成度强支撑的课程教学环节。近年来,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我校石油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从选题、开题、教师指导、过程检查、评阅、答辩和资料归档等各个教学环节均进行了较深入的改革探索与实践,毕业设计(论文)总体质量有了较大提高。然而,面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对毕业设计提出的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和非技术要素要求以及补充标准提出的毕业设计核心内容要求,我校石油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在选题、过程管理和考核方式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从分析认证标准对毕业设计(论文)课程目标要求出发,基于专业认证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理念,针对不足之处探讨了改进措施,从而不断提高石油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2专业认证标准下石油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课程目标
2015新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毕业要求中首次明确了“复杂工程问题”的概念,解析了“复杂工程问题”必备的7个特征,提出毕业生需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标准毕业要求中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非技术要素要求。毕业设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具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工程和社会意识、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专业认证中对毕业要求达成度强支撑的课程教学环节。为有效支撑毕业要求,确定了我校石油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课程教学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针对石油工程领域生产一线的实际复杂工程问题,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现代工程工具并结合油田生产实际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使学生接受文献调研、外语翻译、开题论证、工程设计或专题研究、论文撰写和答辩等基本环节的训练,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和创新能力以及较强的工程设计、问题分析、沟通表达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在问题分析和提出解决方案时充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为学生将来从事石油工程专业方案设计和施工、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基于课程总体教学目标,对应毕业要求提出的8个课程子目标,这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实施提出了新要求。
3我校石油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现状及存在不足
我校石油工程专业坚持面向生产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石油工程毕业设计(论文)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最具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学校、学院和专业历来都非常重视。近年来,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石油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从选题、开题、教师指导、过程检查、评阅、答辩和资料归档等各个环节均进行了较深入的改革探索与实践。例如: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来源主要限定为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赛题、企业专家出题、企业工程实际案例和教师科研项目转化四类。依托企业专家出题和导师科研项目转化出题,积极推进双导师指导,邀请企业专家开展石油工程设计专题讲座、参与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逐步形成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体,校外导师参与指导的双导师制。同时,严抓开题答辩、论文评阅和毕业答辩质量,加强校内校外导师指导管理,规范毕业设计存档资料。通过以上措施,毕业设计总体质量有了较大提高。然而,面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毕业要求对毕业设计提出的新的要求,目前的教学实施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包括以下三点:一是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与工程实际结合不充分,不能很好地支撑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非技术要素能力的要求;二是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未能较好地体现产出导向理念,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三是毕业设计(论文)考核方式难以有效评价学生的能力达成,不利于课程教学的持续改进。因此,十分有必要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深入开展石油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改革与实践。
1.进行战略规划,实行项目分类管理
企业应以高端业务为项目开发的着力点,实施技术领先战略。同时细分市场,进行项目分类,实施差异化战略。例如将技术含量高、利润丰厚的国外先进石油企业反承包项目作为效益项目,将关联交易外其他国内石油企业的零星工作量作为补充项目。对于效益项目集中优势力量,抓好施工服务和投标工作,锻炼队伍,提升水平,提高效益。对于补充项目发挥地域、技术优势,根据市场的潜力和效益有选择的进入。
2.建立健全机制和体制,实现项目规范运作
(1)完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按照高效、简捷、反应快速的原则,建立集中管控,分项目部实施的项目管理机构。在企业机关层面建立专门的项目管理机构,负责对各项目部的项目集中管理,进行资源调配、问题协调和业务实施情况考核。对于常规项目,由区域项目部就近承担,对于反承包、煤层气等特殊项目,成立专门的项目组,各项目部依靠地缘优势和特色优势实施项目,以市场化运作模式推进项目管理,突出利润考核。(2)建立项目管理机制第一,建立市场信息收集及市场分析机制。建立市场信息收集、整理、改进、反馈等流程,形成有一定覆盖面的市场开发信息网络。通过建立分析制度,形成责任明确的、定期的、内容详实的市场分析资料,分析市场特点、市场潜力、潜在商机、投入产出比等,为科学有效的开发市场、选择项目提供依据。第二,建立以市场营销为内涵的项目服务机制。以市场营销为内涵的项目服务机制主要包括质量回访制度、投诉及追诉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同时将各项服务制度与质量管理、现场管理等基础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连动的体系。第三,建立激励机制。制定统一、公正的奖励政策,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鼓励全员参与项目开发,对效益好的项目、贡献大的人员实行重奖,真正体现责、权、利的统一。
3.创新项目管理模式,实现提速提效
(1)做好内外部沟通,实现整体联动牢固树立生产组织“一盘棋”思想,通过建立内外部沟通机制形成覆盖项目运营全过程的信息沟通网络,保障生产信息的及时反馈与处理,实现各生产参与单位的整体联动,促进全面提速。做到“四沟通”:一是做好项目管理部门与企业各资源管理部门的沟通,保证资源调配及时到位;二是做好项目管理部门跟施工单位的沟通工作,项目管理部门施工前及时了解各项目设备、人员、物资状况,协调组织并发挥好项目部施工单位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确保良好的施工表现;三是各项目部与企业工程技术部门保持畅通的沟通与配合,加大技术支撑的力度;四是企业与甲方搞好沟通协调,及时了解变化和要求,争取多承担工作量,确保利益最大化。(2)充分盘活内外部资源,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第一,细分市场,根据项目特点调配资源。发挥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按项目优劣性和效益含量,配置队伍、设备资源,真正体现效益优先的原则。对大而优的项目,配备足够的作业队伍和设备,从而有效的占领市场;对小而优的项目,配备资质好、等级高的队伍和精良设备,保证生产组织的高效运作;对小而劣的项目,依据生产能力,以富余队伍及其它设备进行配套,以达到牵制市场,培育市场的目的;对于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潜力项目,尽最大努力进行资源的调剂,在队伍、设备不足的情况下,可考虑外雇队伍和设备,进行市场储备,增大收入,增加利润空间。第二,灵活调配,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建立内部资源调配机制,根据项目生产组织特点,打破区域、队伍界限,按照效率优先、相互支持、就近调配的原则统筹调派设备和人员,提高综合利用效率,实现生产共进、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依托社会力量,对部分项目中利润空间小、风险高的辅助业务通过外包的形式交由社会力量来实施。以便合理规避用工风险,有效控制队伍规模,优化业务结构。(3)精心组织生产,实现项目作业提速提效对生产组织流程进行优化,建立生产时效、生产组织运行经济责任制考核措施,用经济手段促进生产提速。做到生产经营联动、技术方案优化、生产保障跟进,做到重要情况及时通报,重大问题积极协商。针对水平井、超深井、复杂工艺井施工规模大、周期长,占用资源多的特点,从搬迁运输、井场布局、设备配置等方面系统思考,优化组织,持续改进,逐步形成标准作业程序,推进生产整体提速。(4)加强项目QHSE管理,实现质的飞跃为了不断提高项目QHSE管理水平,企业应着力解决瓶颈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及时制定科学的项目计划书,确定当年QHSE管理重点;二是搞好QHSE培训工作,特别是将培训国外技术服务公司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工具作为重点;三是狠抓执行力,尤其是必须执行的原则、禁令等,定期监督检查项目作业单位的QHSE管理情况;四是重视对高风险施工的管理,严格执行吊装、高空落物、废物管理等规定。
4.创新项目开拓模式,不断拓展市场空间
第一,确定目标市场,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企业应广泛收集市场信息,根据生产能力和面临的内外部状况对信息进行系统分析,选取收益好、经济附加值高、潜力大的项目。针对目标市场主动上门进行技术推介,以PPT宣讲等形式向甲方介绍企业的技术特色和服务能力,争取更为广泛的市场影响和更多的市场机遇。同时时刻注意市场动态,及时满足甲方的相应要求,为顺利进入市场做好准备。第二,优化报价体系,科学制定报价策略。项目报价的准确与否关系到企业能否获取项目,以及能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获利,是企业进行业务开拓的关键环节。因而企业要高度重视报价体系的优化。在报价体系方面主要理清自身成本状况,调研市场价格,分析客户特点,以设计或施工要求为基础制定报价策略,找准赢利点。在具体项目的报价过程中,项目部密切配合工程技术部门、项目管理部门,提前介入,精心进行技术和商务资料准备,特别是在商务资料的准备过程中,进行精细的成本核算并对比多方面的资料,最终形成较为科学的商务报价基础。第三,做好项目后评价工作,建立经验数据库。项目完成后,企业对项目进行后评价,完成项目后评价报告。并根据后评价报告建立经验数据库,形成经验积累机制,以便企业不断学结项目管理经验,优化项目管理运营模式,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近些年,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步伐逐步加快,石油工程的发展也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无论是石油市场、石油技术,还是围绕石油产业经营的相关问题都被热议,被作为重点课题研究和探讨。中国石油资源的利用效果与其市场、行业发展的形态息息相关,为了提高产业资源的优势,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纷纷开拓了“海外经营”业务,其核心目标是提高经营效益、优化资源配置,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承受相应的法律风险。基于此,本文围绕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海外经营主要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等问题,展开对策研究。海外石油项目是我国为了振兴国内石油经济、有效利用石油资源的一种战略性经营方式,在发展初期,石油工程建设的服务主要以“效益”为出发点、为基准点,在经济效益的促进下,海外经营的产业链迅速形成。但随着经营实践的逐步深入,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开始出现了海外经营损失,这些损失一方面源于经营模式,另一方面源于对海外项目法律风险评估不足、应对失当。
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的经营特点
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是指具有国际石油勘探开发、生产、储运和炼化能力的服务型企业,该企业对石油相关的服务都要承担主体服务责任,其业务范畴要求广、服务标准要求高。其主要经营特点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它拥有完善的石油工程技术体系,且拥有稳定的石油资源储备量和资金链;二是,海外石油工程项目及产业链的建设要符合标准、拥有一定规模;三是,作为密集型劳动力产业,企业内部的人员流动性相较于同领域、同行业要高很多。基于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的经营特点可以看出,面对海外复杂的经营条件,企业要面临项目施工、后勤补给、政府审批、跨国服务、法律沟通等多项工作,再加上海外同类型企业的激烈竞争,导致很多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在海外经营拓展的过程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经营问题和法律风险。
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海外经营的主要法律风险
公司注册风险
国外对于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的注册要求和规定有很多不同,如:经营主体的形式要求、注册地区的优惠条件、企业经营服务的权限、劳动力输出与劳动力管理的法律规定等,种种法律背景条件和要求的不同,让企业需要面临法律风险方面的思考、论证与抉择,甚至有时候,企业为了避免因公司注册不当而引起的法律风险,需要对其海外经营模式和项目施工方式做重点改变。
公司施工设备的相关风险
石油工程技术是一项大的服务工程,在项目启动、后期运营,再到管理实践等步骤,都需要投入大量的高尖端设备,设备材料投入非常大。同时,除了设备投入成本之外,企业还需要承担数目巨大的关税。由于石油技术设备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很多国家没有相对应或可匹配的关税税率,容易引起海关税收纠纷,甚至埋下被科以巨额税收罚款的隐患。即便设备被引入,设备的产权也存在不同国家定义上的权属规则与要求。如果企业在设备拥有权限上失去法律的主动性或正确操控条件,那么企业将面临严峻的设备产权风险。此外,大部分国家的海关法规,都会在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石油生产与开发领域,实施比较严格的海关临时监管作业,设备的投入使用、设备的跨项目利用、设备的转卖租赁等,都将受到管制与监督,甚至还要承担其他增值税和转卖附加税等。
战争和内乱是最具破坏性事件。一旦发生,必定给拥有庞大固定资产的石油技术服务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2013年非洲第三大石油生产国利比亚发生内乱,作为在利比亚有重大投资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长城钻探公司暂停在利比亚的生产活动,近400名员工全部撤离,设备和设施遭到抢掠和破坏,损失惨重。物资保障风险高,难度大:
(1)道路状况普遍很差,警察和军队沿途设置检查哨卡,物资运输过程会遇到很多不可控因素。例如中石油的阿富汗项目,生产所需设备和配件在恶劣道路的长途运输过程中经常发生时间延误,不能及时到达现场,严重影响到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甚至威胁到造成了整个项目的停止运转。
(2)由于战争或内乱的破坏,制造工业落后,生产能力极其低下,各种物资严重依赖进口。对于技术服务企业,各种配件和材料的消耗是巨大的,而这些物资几乎全部都需要从国内或者第三国进口,这就大大增加了海外物资保障部门的工作量,采购管理的程序也更为繁杂。
(3)公务员系统办事效率低,海关等机构信息化程度低,这些因素严重影响清关速度,造成货物长时间在口岸滞留。例如伊拉克的巴士拉口岸,口岸装运条件差,清关程序复杂,货物几个月甚至半年不能入关。
虽然大多数国家过去是英美殖民地,法律体系及制度比较健全,但是由于长期战争或内乱,实际的法律体系已经受到很大的破坏,普遍存在着执法力度差,执法机构混乱,法律透明度低,这对于在当地注册了公司并进行经营的石油技术服务企业,在处理各种合同和法律事务的时候,往往会陷入极为不利的处境。
中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应当采取的对策:
1采取系统化的管理在应对社会安全风险
(1)工程技术服务合同的安保条约部分必须明确业主方为服务企业提供安保的责任和范围。由于业主方对当地更为熟悉,和政府以及当地安全部门关系更为密切,积极利用当地业主力量进行联防是确保安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