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旅游行业论文范文

旅游行业论文范文

旅游行业论文

旅游行业论文范文第1篇

(一)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的特征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场所,建立在生态农业基础上,以农民广泛参与和获取经济效益为核心,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依托农村地区质朴的风土人情和丰富的自然景观,以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集观光、休闲、求知、娱乐、健康等为一体的可持续旅游形式。它具有参与性广、适用性强、产业联动性好、产品转化率高,产生诸多效益的同时还能解决“三农”问题,有利于农村地区脱贫致富,有效地减少城乡差别,是实现旅游扶贫的有效手段。以下将农村地区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与传统旅游的特征作比较: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的主导群体是农民、当地政府而传统旅游的主导群体是旅游企业;前者的利益主体为农民、游客、社区。后者为旅游企业、游客;在产生效益方面,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产生长远的经济、文化、环境、社会效益而传统旅游产生短期的经济效益,且易导致农村自然、人文环境恶化;在产业联动方面,前者可关联带动农、林、牧、副业为旅游业服务,带动第三产业和加工业的发展,后者对农村产业联动性差呈现小弱散的局面;最后在产品转化方面,前者的中间环节少,转化快,产品附加值高。后者的中间环节较少,转化慢,产品附加值低。

(二)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的社会经济意义(1)从业门槛降低,农民全面参与旅游经营,接待周期变长,农民直接收益增加。开展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目的在于使游客获得对农业活动的全面体验,即“自选自种、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耕作、采摘、烹饪、科普等体验都能在其中找到对应诉求。这些要求使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与传统的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农业有所区别。首先是降低从业门槛,使农民能全面参与旅游经营。体验型生态农业使农民全面展示农事特长,“体验型”旅游者希望体验的就是真实的氛围和场景,而非刻意培训转化后的“舞台真实”场景。其次体现在农业的接待周期变长,湖南农村有“一个月种田,三个月过年,八个月打牌”的说法,即除了“春耕”和“抢种抢收”时节较忙外,其余闲暇时间较多。开展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后,一年四季均可接待体验旅游者。使接待周期变长,农民直接收益增加。(2)有效传承优良传统农业文化。中国是世界上农业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在农耕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重农抑奢、耕读传家等思想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底层。费孝通先生说:“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大量人口集中居住在土地不太广阔的宜耕地区,……我们从很古时代起,绝大多数人以五谷为主要食物。种植五谷作物的农民构成了中国绝大多数的人口,他们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深厚基础”。开展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使旅游者深入体验农业文化内涵,唤起“寻根”、“怀旧”的心理情结,同时增强农民对自身文化传统和风俗人情的自豪感。这对传承传统农业文化大有裨益。(3)有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长期“二元经济”导致了我国农业是弱质的基础产业,农民是弱势的市场主体,农业和农民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缺乏应有的市场竞争能力。通过开展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可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满足农民脱贫致富的愿望,使农业人口向非农方向转移,减少对土地的依赖。从微观来看,农村地区开展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将使农产品产业链变长,农民的收益面增宽,农民在自主参与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大幅度实现产品的增值,并形成农、林、牧、副业为旅游业服务,带动第三产业和加工业的发展。在农业经济整体发展的同时,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农业与相关产业的良性循环。(4)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过去,农产品要经过多个中间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中间环节的增加意味着商品价格的增加,农民和消费者均不能直接受惠,农产品流通慢也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中,农民直接参与旅游经营,生产的蔬果、水产、牲畜等农产品直接推向消费者,在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又增加收入,还能带动农产品市场的发展。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汶川县水磨镇的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具有示范性。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水磨镇受损严重。在灾后重建中,各个村寨进行了规划,重点发展乡村旅游。水磨的放养跑山鸡因绿色生态受到市场欢迎。2011年一只鸡卖给贩子大约在40元左右。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展,当地农户胡有林承包附近山林开展农家体验型旅游,加工好的土鸡直接销售价格约80元左右。在此基础上,汶川县成功申报了跑山鸡有机畜禽产品、绿康跑山鸡蛋无公害禽产品、三江黄牛地理标志,成立了全州首家跑山鸡养殖专业联合社—“汶川金果银凤跑山鸡养殖专业合作联合社”。这些措施结合开展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使农民直接受惠。(5)提高农民生态环保意识和生产技术水平。农民通过参与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活动,逐渐提高对环境卫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旅游活动的开展和逐渐深入,使农民自发地产生爱护环境卫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从而为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在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活动中,由于旅游者较多地关注农业生产的绿色、有机、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内容,并且乐于加入到这类旅游活动中进行深入体验。由此促使农民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农事生产科技水平、生产率和产量。震后的汶川县,结合乡村旅游,大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以“精品景观、精美村寨、精致农庄”为方向,将生态村寨建成生态农业旅游点,在此过程中,推出“汶川甜樱桃、农辉跑山鸡、绿壳土鸡蛋”等生态农产品,通过“猕猴桃采摘节、蓝莓种植园体验游”等与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结合,产生了极强的市场效应。

二、结语

旅游行业论文范文第2篇

我国旅游经济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发展,其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在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引入了相关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基础包括:资源与环境学理论以及景观科学理论。资源与环境学理论的基本条件是建立在自然资源以及环境处于无上限的情况下,将其从经济管理分析的范畴里抛除。通过对环境资源的合理调配来实现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景观科学理论是将土壤作为基本的研究对象,将人以及动植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达到经济最大化的目的。景观科学理论注重的是环境的整体,通过其与外在事物的交换,维持环境与经济的必要联系。

2我国旅游经济宏观管理的重要措施

2.1把握机遇,提高旅游经济的发展速度首先需要做到根据实际情况,统一旅游经济的发展理念。旅游行业对我国人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也存在少数群众对我国旅游经济产生过质疑的情况,但是这二十多年取得的进展,足以证明统一旅游经济思想,是可以促进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其次,提高旅游经济的前瞻性,我国是全世界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多变的气候以及多样的环境已经组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资源,所以在对其进行管理时一定要把握机遇,提高自身的前瞻性,从而为我国旅游行业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2.2提高中国旅游经济的创新性对我国旅游经济进行宏观管理需要不断创新,因为旅游理念是随着时代在进行不断改变的,旅游行业不仅仅是一项对文化欣赏之后的消费活动,更多的是一种经济活动,为了使旅游经济效力达到最大化,就务必时刻保证旅游的相关理念是处于该时代最前沿的。从目前宏观管理的情况来看,旅游行业已经成为发展潜力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产业之一,只有不断更新观念,才可以优化旅游经济所处的体系。

2.3加快我国旅游经济转变的方式加快我国旅游经济转变的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探索出具有我国特色主义的旅游经济发展策略,并且合理处理旅游经济与政府管理的关系,坚持多方位发展旅游经济,通过相应政府对其产业链的重视与扶持,来挖掘我国旅游经济更大的潜能。第二,加快我国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提升优化旅游经济管理模式,不要只注重旅游景点门片的收入,将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开发旅游产品、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以及提高旅游资源的管理意识等等。并不断增加旅游经济中的科技含量,优化管理配置,降低不必要的损失。

3目前我国旅游经济宏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旅游经济宏观管理存在最主要的问题是旅游行业的生产效率低下、管理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对旅游资源成本的管控、质量的检测以及人员的调配方面,而且大多数旅游行业的管理人员自身素质还要不断加强,由于管理经验不丰富,对旅游经济认识也存在较多不足。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有效使用也是频繁出现的问题,由于管理人员工作存在疏忽以及旅游乘客对环境的不重视,便加深了该现象的负面影响力度。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如下:政府机构的管理措施不具有针对性,目前旅游行业已经涉及到新城村的建设和农业产业链的改变等内容,相关政府机关没有及时协调好各个部门,未达到统一管理的效果。旅游经济管理者盲目加大成本,优化硬件设备,却忽略了对旅游景点管理模式的改善。

4结论

旅游行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经验启示

文章以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探讨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下设有历史学、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三个系和广西地方民族史研究所、中国东盟历史与现实研究中心、广西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靖江王府博物馆等机构[1]。经过多年探索,广西师范大学社会文化与旅游学院成为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并存,多学科、多专业共进的院系。

一、广西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7个环节

(一)课堂实验教学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分为通识素质教育课程、大类基础课程等共5大类,各门课程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安排适当的实训考察活动,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如专业核心课程《旅游学概论》实验实训学时有6节,专业发展课程《旅游服务质量管理》实验实训学时有32节。5大类课程总学时2747节,实践教学总学时数672.5节,占比24.5%(见表1)。

(二)专业见习结合专业课程的开设,由教师组织学生前往旅游企事业单位参观见习,让学生了解旅游行业的实际运行情况,获得对旅游经营管理与服务运作的了解。

(三)专业实习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需要,学生毕业前均要进行为期6个月的专业实习,实习地点主要在酒店、旅行社和景区,加深学生对旅游企业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院还逐步尝试探索“3.5+0.5”“3+1”境外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即学生有半年或一年在境外高校及相关机构进行专业实习。以2013级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为例,实习时间为2016年5月12日至11月12日,实习单位由学院统一联系,实习地点为北京、桂林、泰国曼谷等几个城市的多家五星级酒店、主题公园或旅行社,其中有6位学生被派出前往泰国照披耶公园酒店进行实习。

(四)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是大学生涯的最后半年。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结合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专业实习过程所收集的资料及经验,由学生和指导老师共同确定选题,撰写学术性论文的实践环节。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全面总结,也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

(五)技能训练主要根据应用型专业的要求,开设相应的实训课程,在课程计划总表中得以体现,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主要包括与专业相关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在专业发展课程中,由学生自行根据需求进行相关课程的选择。

(六)科研训练以挑战杯项目等为依托,组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科研论文的写作,学院会通过一些专业讲座,配合指导教师的指导,提高学生基本科研实践能力。

(七)学生实践教学周结合各种论文竞赛、毕业论文研究与写作,在1~3学年的假期开展为期一周的“学生实践教学周”活动,由老师指导学生开展考察、调查研究等各种实践活动。

二、广西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

(一)自办专项技能竞赛推动学生实践技能为了让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快速掌握技能,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自办专项技能竞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前氛围。2011年,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共同主办了“旅游管理技能展示周”,系列活动,来自桂林市旅游局,旅游行业等40多家相关企业及专业协会和该校师生共200余人参加开幕式及当天开展的旅游管理专业部分专项技能竞赛[2]。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确立了“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旅游教育”三个人才培养方向,针对专业特征,设计不同的专业比赛。由于评委是来自桂林多个旅游业内资深人士,专项技能竞赛让其旅游管理专业的设置与市场企业的需求有了一个信息的对接渠道,提高了在校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自建实习基地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由于校区处于5A级景区内,对旅游管理的专业办学有独特的优势。学院部分办公室是旧时较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物,学院在此建设了一个小型的博物馆,建设成靖江王府博物馆供本科生实践教学用。经过多年的打造,学院师生对博物馆所内含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度挖掘和精细整理,突破了图文展示等传统展示方法,运用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在2017年1月6日,举行了落成开馆仪式,之后不但供学生实践教学所用,也供旅游者进行研究和参观。博物馆内设“千年文脉厅”“独秀揽萃厅”和教学实训室。“千年文脉厅”主要展示王城校区的历史文脉。“独秀揽萃厅”则展示学院历年来收集的文物精品。教学实训室主要用于开展教学实训活动[3]。

(三)注重实验室和课程的特色培育学院十分重视旅游管理专业特色的培养,建设有专门的旅游管理实训室、导游模拟室等8个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如模拟洞窟等。除了实验室之外,学院还有针对性地开设有《印尼语》《泰语》等具有特色的课程以供学生选择,更难能可贵的是部分教师与旅游产业结合紧密,他们在旅游企业任兼职,直接将所在的旅游企业当做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大部分教师拥有国家、地方社科、自科课题或项目,善于将最新课题运用于课程教学的内容之中,不少教师还吸收本科学生参与了课题或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活动之中,不但使学生紧跟时展对人才需求的步伐,也让教师主讲的课程特色鲜明。

(四)实践教学课程倚重用文字进行考评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在课程体系设计中虽然已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整个课程体系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但具体课程的教学大纲特别是课程见习和服务技能课的安排不够清晰,部分专业必修课规定了实验实训学时,如《旅游学概论》和《旅行社经营管理》分别有6和18节实验实训学时等,课程结课仍以文字考试为主,其实践教学的7项:课堂实验教学环节、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技能训练、科研训练、学生实践教学周绝大部分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仍是让学生交内容充实的实习报告等文字类的方式,重视学生的学术研究功底的培养。

三、启示

(一)立体化课程体系保证实践教学的行业特色凸显并服务社会旅游管理专业是需要为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服务的,实践教学改革就应该紧扣以旅游企业为代表的行业发展脉搏,立足于行业发展新形势,主动适应旅游管理专业多变的具体情况,增强学生多方面的竞争力。所以,在进行实践教学探索的过程中一样要注重课程的多样化、立体化,从整体上完善实践课程的内容。与此同时,课程体系安排上还应注重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在实践教学中要与旅游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工作,提高与旅游行业的融合度,使教学能够及时获取旅游行业的前沿信息,为社会培养复合型的人才,能为地方旅游事业服务。

(二)突出高校实践教学中的“研究”特点在把握现代旅游服务业的发展方向,立足国家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实际需求的同时,高校教育的“研究”功能同样重要。高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都应以最新的理念、思想、创意、案例和手段来开展教学,努力做到与时俱进,尽可能反映最新的学术成果。各大高校可学习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做法,依托旅游业,通过参与地方政府的决策研究、师生挂职锻炼等,与地方政府或地方旅游行政部门建立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区域旅游产业优势,通过在旅游企业建立实习基地,提供管理咨询、人才培训服务等;遵循旅游教育强时效性、强前沿性的特点,申报高水平科研平台,制定政策鼓励教师承担部级科研项目或积极参与社会服务课题,吸引本科生参与课题研究,确保最新的教学资源用于旅游教育实践,做到以高水平的科研项目或旅游社会服务项目为依托,强化“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突出高校教学“研究”特色。

(三)加大对国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实践教学基地是学生技能实践和教师开展学术前沿研究的一个重要平台,是连接学校和社会的纽带。目前,很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普遍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但总体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主要分布在国内一线城市。在全球化的世界经济发展大背景下,国际化也是学生来源和学习期望的必然要求[4]。旅游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在语言和专业技能上,都需要有良好的国际化实践平台,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高校加大相关投入,从资金、人力等方面专门安排校外特别是国际实践基地的建设,选择与具有知名度的国际旅游企业合作。另一方面,加大国际实践教学基地中产学研合作的力度,借鉴国外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实习基地建设的模式和经验,共同合作开展课程设置、旅游项目开发等,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科技创新机会。

旅游行业论文范文第4篇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缓解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压力、帮助大学生应对市场需求、完善职业生涯发展的良策,是旅游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根据学生认识的特点并配合相关课程有计划的进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四年大学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能否成才的关键。

1.1专业认知期(大一)专业介绍做到详细具体,利用形式多样的方法。很多旅游管理高等院校的专业介绍是在新生入校的军训期间由专业负责人对专业的历史沿革、师资配备、获奖情况等的介绍。这样的专业介绍完全是从专业宣传的角度进行的,出发点不是让学生了解“我将来干什么?”“、我将来能干什么?”“、我将来会干什么?”。专业介绍完之后很难达到专业介绍的初衷,学生仍旧对专业没有印象,一些地方院校出现新生军训进行专业介绍之后部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要求转专业的现象。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进行专业介绍,让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了解详细和具体是专业认知的关键。例如:衡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介绍分为了三个不同的阶段采取了不同的形式:①看展板,主要是学生自己去了解。旅游管理专业做了很多的展板,同学们可以看自己关心的一个板块,每一个展板有相应的老师或者高年级同学做补充说明,如果我们要知道专业有多少教授,多少博士,我就可以看师资板块,旁边的老师会给你详细介绍每个老师的特长,研究领域等情况。如果我们要了解我们有哪些专业相关的课余活动,我们可以看我们的生活板块,旁边的高年级同学会给你介绍每年的比赛活动。这样学生了解自己最关心和感兴趣的一些东西,避免了学生对“填鸭式”教学的反感。②听介绍,主要是老师来讲。看完展板之后,学生有了大概的了解,单独集中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专业进行介绍。入学的时候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有所误解或一无所知的学生而言,对很多专业方向所学的内容仍然会有错误的判断,通过专业介绍让学生了解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让学生摆脱误区,了解专业。这样的介绍是在学生对专业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学生的收获和感悟更多。③进现场,主要是让学生多去问。让老生带着新生到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和实验的现场去走,走到衡阳师范学院三维导游实训室,有学生会问这个实训室价值100多万到底有些什么功能呢?自己将来可以干什么?这样学生就会对专业感兴趣。模拟客房、模拟餐厅、模拟前台、茶吧、酒吧等场所都会引起学生很大的兴趣。新生会热爱旅游管理专业,这样给专业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专业认知做到全面深刻,利用不同教学资源。新生入学之后,在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进入专业认知阶段。在大一的时候旅游院校会组织专业认知实习,很多院校对旅游管理专业认知实习理解不深刻、准备不充分、动员不到位导致学生参与性不高、积极性不强、收获不大。旅游管理专业认知实习绝对不是一次简单的旅游而是对旅游的一次全面认知,也不是游山玩水而是一路实践一路学习。专业老师必须认真策划旅游路线和学习任务,让景点具有代表性,让行程安排具有合理性,让学习计划具有可行性。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旅游,让学生旅游中学到专业知识。除了旅游专业认知实习外,学校要组织学生参观旅游企业,帮助学生形成对将来可能从事工作的直观认识。专业意识做到入心入骨,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将旅游相关职业发展脉络的讲解融入到相关课程中,关于旅游相关职业发展脉络的讲解并不需要单独开设课程,要求每个任课老师在自己所担任的教学任务中结合实际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加深专业意识。比如讲解“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的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后任务要学生了解旅行社具体操作流程。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景教学,构造一些情景让学生去处理,怎样处理不行,怎么样让人感觉更好。这样学生不仅愿意参与,而且教育的效果比较好。

1.2素质培养期(大二)邀请旅游行业知名的从业人员到学校讲座,让学生了解旅游行业需要哪些专业素养。旅游从业人员是与旅游行业相关工作接触最密切,了解最全面的人,他们与学生进行交流是实实在在能够让学生了解未来可能所从事的工作,也能给学生带来行业就业的最新信息,同时,他们是行业内的佼佼者,能够给学生树立榜样和目标。旅游管理专业要不定期的聘请相关企业的人员到学校进行讲座和交流,但是一定要避免讲座内容上的重复和时间上的浪费,形成企业、毕业生和在校生三者有效的沟通。高校应把目光扩大到旅游业的普通从业者和在相关企业就业的本校毕业生,这些人的经历和视野也许更加符合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要求,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人定位也有一定好处。作为学弟、学妹对他们的讲座会倍感亲切,也易于接受他们的建议,这些过来人的建议更具代表性和针对性。

1.3实践检验期(大三)旅游管理专业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专业,为了学生在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工作,必须对学校学习的知识进行检验。酒店实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检验过程,在酒店的实习工作中,学生接触到的大多是较为基层的工作,它对学生的锻炼价值比较大,学生在实习前或是实习过程中,必须加强思想认识,脚踏实地、虚心请教,严格的遵守酒店的各项规章制度。酒店实习能检验学生与顾客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处理紧急事情的反应和应变能力、与同事工作时的团队合作能力等,这些能力和素质对于旅游管理从业人员来说非常重要。

1.4契合选择期(大四)大四是本科学习的最后一年,也是经过酒店实习(大部分高校酒店实习安排在大三,也有部分高校安排在大四)后,回归校园学习的关键一年。经过前面三年的学习,对旅游行业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有自己比较深刻的认识。可根据自己圈定的旅游相关职业方向撰写了毕业论文,写毕业论文是对自己专业知识的总结和整理,在圈定的旅游相关职业方向上找到论题,既能够写出实用的论文,防止“走形式”,又能够系统地对将来想要从事的工作做一个整理,是时间的有效利用。怎么样利用好一些选修课程学习对自己在实践中遇到不足进行补血,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了清晰的认识。通过从理论方面了解到实践的检测,学生可以圈定在旅游行业大致的就业范围。在这个时期老师也要适度的给学生以引导,让学生尽可能的全面了解旅游相关职业,找到与自己相契合的职业,防止专业知识的浪费。

2结束语

旅游行业论文范文第5篇

1.1实践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

传统实践教学主要由课程实践和毕业实践组成,但由于各院校实践经费有限,普遍存在校内实习场地不足、实践设备缺乏和老化的现状,从而造成学生实践时间不足,操作技能不高。而毕业实习普遍安排在大四,时间通常只有3个月左右,在实习的同时,学生还面临撰写毕业论文、找工作等重要事情,导致学生无法安心实习。如果在管理上再不到位,就会造成毕业实习流于形式,学生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

1.2实践基地数量不足,与行业沟通不够

目前高校实践实习基地建设模式普遍是在校内建实训室,校外再选择几个酒店作为毕业实习场地。但是受到经费的限制,大部分学校的实训场地不足,实训设备陈旧。而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上,学校也存在与实习酒店沟通不够的情况。学校往往是为了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而选择酒店,酒店则往往将学生作为廉价的劳动力。实习单位缺乏参与育人的责任意识,因此学生对酒店缺乏认同,实习结束后,只有极少数学生会留在实习酒店工作,这样学生实习效果有限,酒店也无法完成选拔人才的任务。

1.3管理制度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许多学校的专业实习流于形式,因此在管理制度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制度化管理欠缺。尽管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往往流于形式,措施千篇一律,缺乏适应性;另一方面,在制度的执行上也往往不力,因此加强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应是当前急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在旅游师资方面,尽管我国旅游专业的开办已有30年,但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还只是近10年左右的时间,因此如今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一大来源是在专业发展初期从其他相近专业转到旅游教学工作中来的,这些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缺少实践经验;另外一些教师则是近年刚毕业的青年教师,他们虽普遍拥有高学历,但从校园到校园的经历让他们同样缺少行业工作经历或业务背景,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也相对较弱。

2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

2.1目标体系的优化

传统的教学目标是系统的理论学习加一定专业技能的训练,这种培养目标更重视理论的系统学习,然而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的教育,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很容易产生思想障碍,这也是为什么毕业生在旅游行业就业率不高的原因。因此需要对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进行优化,培养学生强烈的职业意识、职业习惯和职业能力应该是实践教学的首要目标,这里的职业意识包括相关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职业行为;职业能力则主要包括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与职业能力,首先可在低年级通过专业基础课和公共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建立起旅游产业的系统概念,通过外语、计算机、法律等通识课程让学生掌握这些与专业紧密相关的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然后再重点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和实训,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与职业技能;最后通过专业方向课和拓展课,让学生能掌握一到多项特色技能。

2.2内容体系的优化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优化应该按照实践教学本身的层次循序渐进地进行,并形成具有一定层次性的实践教学内容。第一个层次:旅游认知实习。许多旅游专业的新生在入学前对旅游行业并无认识,因此要让新生对今后的工作产生感性认识,初步感受旅行社和导游工作、酒店管理和服务工作,旅游认知实习就非常重要。旅游认知实习的主要方式有酒店参观、当地著名景区景点考察(考察中可以安排高年级同学做讲解)、旅行社业务流程参观等。第二个层次:课程实践。课程实践就是利用校内实训室,如餐饮操作室、客房操作室、酒吧操作室等实训室展开相关课程操作练习,同时还应该借助多媒体手段,让导游、旅行社、饭店前厅等课程也能通过相关软件实现情景化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个层次:课程见习。当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基本完成后,为了学生更好地进行毕业实习,可以利用寒暑假进行短期的课程见习。课程见习主要有三项内容:一是酒店短期实习,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酒店的认识,了解和熟悉酒店中各主要部门的服务流程。二是旅行社短期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旅行社工作中的基本业务流程。三是旅游景区短期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旅游景区的管理及景点导游讲解技能等。第四个层次: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学生从课堂走向实践的过程,也是实践教学最重要的一环。扎实的毕业实习能够加深学生的职业认识,同时对其职业素质的培养、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作用,并能帮助学生为胜任将来的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技能准备,缩短适应社会的时间,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大四,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这时学校也可与实习单位的人员招聘结合,当学生毕业实习结束后即可选择在单位就业,从而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第五个层次:研究实践。旅游管理本科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还要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学生此前的学习主要是理论学习,通过毕业实习后,学生可以结合实习单位的情况发现问题,并可以此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学生一方面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综合利用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方法提出解决各种问题的对策,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他们今后走上管理岗位解决类似的问题提供范例。

2.3师资队伍的优化

实践教学需要专门教师进行指导,旅游专业的实践教师包括实习指导教师、旅游实验室工作人员、课程实践教师等。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要搞好实践教学,首先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稳定的教师队伍。其次就是必须建设一支“学者型”与“实践型”兼备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以此来增强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从现在各校的情况看,大多数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学历多为硕士研究生以上,因此已基本达到“学者型”教师标准,但这些教师仍然缺乏实践能力,为此可以鼓励教师到相关旅游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或通过毕业实习带队教师的身份到旅游企业进行短期培训,这样就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由“学者型”向“实践型”的转变,并最终建设成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2.4实习实践基地的优化

实习基地的优化,首先是形式上的优化,即应该形成校内实训基地、校外见习酒店和实习酒店三种实践基地。其次是建设模式的优化,为解决学校实习经费的不足和加深与实习酒店的深度合作,可以通过合作、赞助、企业冠名等形式来共同建设校内外实践基地。

2.5管理体系的优化

管理体系的优化,应当是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的完善,为此可以成立实习管理指导委员会,由相关院系领导、企业和实习指导教师组成。委员会除制定各种管理制度外,还要对实习进行整体安排和管理,并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的管理和质量监控。

2.6评价体系的优化

旅游行业论文范文第6篇

[提要]本文以佳木斯敖其村为例,对少数民族民宿业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少数民族村;民宿业;敖其村

一、相关概述

(一)民宿业。民宿是指利用自由使用的住宅自住房屋,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和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的方式提供住宿的农村旅客住宿。这种民宿不同于传统的酒店,没有豪华的设施、服务功能,但它可以使人们体验、感受当地风情,感受主人的温暖与服务。

(二)少数民族村。少数民族村指的是中国传统少数民族聚集之处,现阶段很多的少数民族村已经开展了多方面产业探索与实践工作,结合自身的文化特色、生活习惯开展民族文化旅游活动。人们的旅游意识逐渐提升,传统的短途旅游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旅游者的需求,将其转向中长途的旅游模式。另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国内的旅游区域逐渐扩大,一些旅游热点旅游者数量越来越多,冷点旅游区域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旅游民宿业发展。

二、少数民族村民宿业发展遇到的问题

(一)政府对民宿业发展认识不足。我国的民宿业是近几年的热点,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各项工作在建设期间常常会有操之过急的现象发生,这一现象若不得到解决,民宿业将逐渐走向畸形。然而,在少数民族村民宿业实际发展期间,其对于自身定位的不明确,对少数民族村民宿业发展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导致当地旅游民宿景点规划设计不合理,一些冷热点民宿景点安排不合理,常常会出现热点人满为患,冷点参观人员较少,个别旅游设施出现了一个闲置的状态。现阶段,民宿业正处于发展阶段,政府领导者对旅游市场的建设不合理,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所开展的发展方案缺乏实际指导,严重影响了民宿业的发展。

(二)人才引用少。对于各种项目设计创新性不强,设计人员创新意识较低,严重影响了民宿业发展。由于对其发展不重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另外,影响少数民族村旅游行业发展的原因与当地缺乏专业旅游人才有着一定的关系,民宿业专业水平提不上去,相关管理工作不能顺进行下去,少数民族村民宿业建设期间只追求高档品质,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高中低档”比例形式,这种形式对于当地民宿发展来说造成负面影响。

(三)对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现阶段我国很多少数民族村中的一些村民由于考虑不够深远,所以对于民宿业的发展并没有长远的目标和计划。当地民宿开发与基础设施和实际情况脱节。看似有文化、有内涵的建筑物伫立在那里,却没有基础的支撑。从一个村落向旅游方向发展,配套的水、电、网、供暖等基础设施过渡缓慢,不够完善。这严重影响了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加之,当地政府对于交通设施的投资较少,如果遇到客流量较多的季节,就会导致参观人数较多发生交通拥堵,甚至安全事故,这对旅游者的出行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四)旅游产品、文化单一。我国少数民族村民宿业在发展期间主要依靠旅行社来获取大量的客源,然而旅行社在实际工作期间对于旅游产品的研发力度较少,研发出的产品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不能满足现代人的旅游需求。另外,当地政府对于旅游产品研发投入较少,产品的特色不符合当地的特点,存在着严重的大众化,旅客对产品的购买欲望激发不上去,阻碍了少数民族村民宿业的发展。还有一些旅社在工作期间法律意识不足,常常会发生侵权事件,这不仅危害了旅社的自身利益,还会对少数民族村民宿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三、少数民族村民宿业发展对策———以佳木斯敖其村为例

(一)佳木斯敖其村民宿业发展现状。赫哲族祖祖辈辈生活在黑龙江地区,在这里创造了多彩的赫哲文明。赫哲民宿使旅游者直接参与到赫哲人的生活当中,对于广大受众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深受人们喜爱,成为了广大群众旅游消费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敖其赫哲旅游行业的涉及范围较广,主要包括餐饮行业、娱乐、交通、文化等各个领域。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办起来民宿业了,希望借助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为家庭增加一些收入,据调查,佳木斯敖其村有60%以上的村民家中都开始发展民宿业,并且这个数据还在持续的增长中。

(二)佳木斯敖其村民宿业存在的问题。首先,当地政府对于民宿业的发展操之过急,这就导致整体旅游规划设计不合理,畸形发展。新建民宿作为当地居民的住宅,却因基础设施等问题沦为空房,敖其文化的主体赫哲人从村落流失,空心化严重;其次,对于各个项目的设计创新性不强,设计人员的创新意识较低,“跟风”嫌疑大。传统建筑拆除,新村现代气息浓,这严重影响了佳木斯敖其村民宿业发展;最后,佳木斯敖其村当地政府对于旅游产品研发投入较少,存在着严重的大众化,旅客对产品的购买欲望激发不上去,阻碍了佳木斯敖其村民宿业发展。

(三)赫哲族村民宿业发展对策

1、树立“大旅游”观念。敖其赫哲旅游行业在发展期间应该将原有的发展观念创新、完善,并按照国家指定标准树立旅游观点,促进敖其赫哲旅游行业发展。另外,敖其赫哲旅游行业在发展期间还应该按照国家指定标准将当地的餐饮行业与住宿行业进行统筹规划,以旅游者为主开展各项旅游服务,满足现代旅游者精神、心理上的需求,促进旅游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满足国内旅游市场发展需求。要想促进敖其赫哲旅游行业快速发展,就应该将现有的发展观念创新、完善,开展统一筹划管理工作,加强市场的宏观管理与协调,促进敖其赫哲旅游行业发展。加强旅游市场的宏观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根据社会发展现状做好旅游市场经济的调整工作,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为旅游者提供一个最优质的服务,满足现代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促进敖其赫哲旅游行业快速发展。对于淡旺季节来说,还应该做好各方面价格调整工作,将价格控制在普通旅游者可以承受的能力范围内;(2)敖其赫哲民宿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应该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段来开展管理工作,严格打击不合理经营现象发生,维护旅游市场内部和谐,保护旅游者的自身利益与权益。另外,当地政府还应该明确相关法律制度,如果当地民宿业在发展期间出现不合理经营事件发生,那么当地政府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处理,形成一个和谐、健康、稳定的社会秩序,从而促进敖其赫哲民宿业快速发展。

2、创建良好民宿环境。加强民宿业人才培养,要想促进敖其赫哲旅游行业快速发展,就应该定期开展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服务人员的工作质量与效率,提升当地民宿业的整体服务水平,保证敖其赫哲民宿业在发展期间可以为旅游者提供最为优质的服务,保证自身的权益与效益。敖其赫哲旅游行业在发展期间应该加强对旅游民宿景点的建设,将原有的旅游设施创新、完善,为旅游者提供一个优质的旅游环境,满足旅游者心理与精神上的需求。做好旅游设施的建设工作还可以有效地保证旅游者的人身健康安全,满足旅游者需求,提高旅游设施的使用质量与效率。另外,当地旅游行业在发展期间还应该做好民宿景点开发工作,将当地资源合理利用,开拓旅游者视野的同时还能促进当地民宿业快速发展。

3、加大旅游产品研发投入。当地旅游行业在发展期间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现状制定出一项全新的发展方案,比如加强对旅游产品的研发,将当地的特色与特点体现出来,激发旅游者的购买欲望。另外,当地民宿业在发展时还应该加强自身的专利意识,加强对营销市场的认知,保证旅游产品可以在当前市场上销售出去,吸引更多旅游者前来参看敖其赫哲,并保证创作出来的产品可以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建峰,王桂玉,张晓萍.基于旅游体验视角的旅游规划形式与内容的反思[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2.

[2]赵兵,郑志明,王智勇.乡村旅游视角下的新农村综合体规划方法———以德阳市新华村综合体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5.2.

[3]郭风华,王琨,张建立,李仁杰.成都“五朵金花”乡村旅游地形象认知———基于博客游记文本的分析[J].旅游学刊,2015.4.

旅游行业论文范文第7篇

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中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技能与理论知识还相对薄弱,不能很好地满足旅游行业的需求。通过分析“三明治”教学的内涵,探讨如何将其有效地应用到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去。

关键词:

旅游专业;三明治教学;管理;应用

社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越大,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要求也越高,需要培养一批专业知识过硬,有优良职业道德的人才[1]。但是,目前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有很多方面都有待提升,所以,才衍生出“三明治”教学,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一、“三明治”教学内涵

在20世纪初的英国,“三明治”教学模式俨然而生,这是作为一种“夹心饼干”模式的人才培养,也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比喻,作为一种以培养岗位操作能力为基础、以满足就业创业为目标的教育方式[2],将学期或者是学年当作节点,其教学基本分成“理论教学—顶岗见习—回炉学习”等三个阶段。而学生在供学交替中磨练,把技能实训、知识学习以及职业鉴定相融合,确保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不会脱离社会实践,提升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在旅游管理专业中“三明治”教学模式的应用

现阶段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中“三明治”教学模式的应用非常普遍,也在很大程度上使旅游课堂教学的效果显著提高。其实施步骤如下。

(一)花两年时间在学校学习课程学生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时,把课程体系准确地分成专业技能课、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全校选修课等几个模块,而在这个阶段中,需要对教学进行讨论分析,采用情境与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受到启发,以此提升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在旅游实习单位实习一年在社会适应以及单位实习中,基本是安排学生在实习单位领薪实习,不仅要验证理论知识,还要十分熟练技能操作,以此有效提升管理能力。实习期间会委派一些工作经验较为丰富的员工来指导实习生[3]。而且还应制定各种各样的奖惩制度,积极配合旅游单位的管理。在此期间,快速提升学生的社会活动、个人业务以及独立生活能力,同时,个人素质也能得到显著提升,逐渐成为社会与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而到了实习末,实习企业会让学生填写评价表,如果成绩合格就能完成学分。

(三)回学校学习最后一年学生在最后一年回到学校学习,撰写论文、设计毕业作品。而在不断提升理论的同时,把实习过程中所收集到的所有资料以及亲身感受,用毕业论文的形式来表达,还要不断提升管理高度,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完成毕业设计及论文。

三“、三明治”教学效果

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中应用“三明治”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效果有了大幅提升,下面重点探讨一下“三明治”教学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中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课堂参与度有效提升因为在“三明治”教学中融合了多种教学手段及方法,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创建一个互动性较强的课堂,学生在学习中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查询资料,最后在实践中进行检验[4],这样有效提升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查发现,有95%左右的学生都选择了情境教学和小组研讨法,这些教学方式比传统教学所营造的课堂气氛更轻松。

(二)教师专业技能显著提高在“三明治”教学中,能很好地培育一个“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而教师的专业水平也有了很好的提高,现阶段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双证持有率已经高达100%,而且全体教师还要进行挂职锻炼,35周岁以下的教师都要参与技能竞赛。而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三)提高学生就业率“三明治”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在不同时期进行实习,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能吸收书本外的技能,并学以致用,形成企业与个人发展的“双赢”局面。与此同时,学生毕业实习结束后,高职院校就业处就会针对旅游专业学生在实习单位的表现进行相应的调查。根据满意度的调查统计,实习单位对大多数学生的表现非常满意,很多学生没有毕业就已经有很多单位“争相抢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毕业就业率。综上所述,要想为我国旅游行业培养专业人才,就要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充分应用“三明治”教学方式,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使学生的就业率有显著的提升,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应用此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旅游专业的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傅惠丽“.三明治”教学在职校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应用研究[J].职业,2014,29(5):99-100.

[2]张文政.浅析“三明治”教学模式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4,34(12):70,73.

[3]郭晓斌.河南省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3.

旅游行业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实践教学;规范化建设

1.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模式

1.1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一般模式。

当下,我国的旅游管理专业中针对管理专业开设的院校很少,其中还要建立专业的学科,在课程、学科以及教法上形成一整套的建设体系。课程的主要构成可以是理论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要增加校内外平台的搭建和扩宽方面,进行多元化的方式,可以建设实习和就业的基地等,形成专业的教学模式,下面是两种方式:第一,让企业和实训课程两者进行对接,其中就业问题以及实习问题两者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确保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到工作岗位上,能够很快适应多种类型的工作,让自身的就业渠道有所扩展;另外,跟企业达成合作单位,让学生在企业中能够完成实习阶段,让学生很快适应环境等;第三,邀请合作企业中的管理领导到学校进行讲课等形式,给学生一些经验,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第二,建立旅游专业的体系,在实践的环节上,要构建一整套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有课程实习期间的实践、日常教学的实践体系、暑期实践体系等相关环节。

1.2专业实践教学的困境。

针对专业的实践教学成效,目前我国的各大院校要根据当地的标准和要求去制定出相应的培训计划和措施等,学校中的一些日常管理要全部做到位,才能保证教学实践的正常开展。新时代背景之下,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在快速发展之下也出现了很多困扰,实践教学在满足大众的需求上欠缺。实践教学中的教学队伍跟不上时代。实践教学的合理性安排不到位。实践教学在管理上的运行机制不匹配。实践教学在对外服务上的机制不完善。

2.实践教学规范建设路径

2.1专业规范建设的内容。

灵活性作为根源,加大实践管理上的力度,在进行实践的过程汇总要对管理制度采取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由于旅游专业学科相对来说比较有特点,就需要全面并系统的来完成实践教学体系。针对教师要做到合理并符合实际的利用,一些相对专业上的课程来说就需要教师进行大量指导工作,对课时要进行合理安排,给课程设置出很多的模块,采取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指导。还应该投入一些教学设备,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对实践教学要进行考核制度,这样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才能有所提高。实践教学通常分为:专业社会实践、实训课程、毕业论文等多个环节。对旅游专业的服务性质采取定期的培训,例如,礼仪、公益活动等。

2.2专业规范建设的路径。

要把旅游管理专业的地位在全校专业建设中有所提升,找准定位,把管理的理念树立起来,要做到明确实践教学的目的,对一些有经验的院校采取交流学习或者调研等多种形式,了解并时刻掌握当下及未来旅游行业的趋势和潮流,制定出合理的方案,总结并分析国内、国外的旅游管理展业一些好的管理和建设方面的经验,才能准确地定位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标。因为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项正在起步的、刚刚发展的学科,所以要正确看待,它与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要完全设定新的管理方式和建设,在课程上、实践上这些课程都不太成熟,目前很多院校都是出于寻找、摸索的环节。为此,传统学科中的一些好的经验就无法实际运用到旅游管理专业上,由于各种方面的问题导致影响旅游专业发展。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需要采取分析、总结,设计出相对合理的管理方案、后期反馈制度等,进一步采取完善和改进,特别是一些比较弱的阶段,要有具体的处理办法,包含各项实施内容,把理论完全运用到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管理,后期反馈问题以及考核制度。第四,实践教学的老师,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第五,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主观意识,达到实践要创新,因为旅游专业是偏服务性质的,可以把自己的创新能力大大发挥起来,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把两者相结合起来,老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实践活动,例如,导游讲解大赛等,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2.3建立不同类型实践教学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在进行实践教学要其中的最关键也是最主要的保障就是要有一套全面、完整的体系,不然专业得不到正常的运行和发挥,影响后期的发展。首先要完善专业的实践教学保证体制,对教学管理上的众多因素要采取认真分析和研究。针对不同的类型,制定出不一样的实践教学体制。结语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旅游行业在发展的道路上需要更多的人才给予大量支持与帮助,但由于当下旅游专业的学生毕业和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人数相差太多,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实践教学的水平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上所造成的的,学生在适应多种岗位的能力上还需要大幅的提高,其中大多数的就业观念还集中在旅行社等相对简单的行业和部门。

参考文献:

[1]曹国新.我国旅游实践教学课程、教材和教法研究述评[J].旅游科学,2009,23(1):67-73.

[2]张丽梅,张毅.受教育者职业生涯视角下的旅游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3(4):91-93.

[3]邬守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实践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