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范文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范文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范文第1篇

(一)旅游产业和农牧业发展态势的趋同性

伴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一些相关产业也得到了促进。其中,较为明显的表现是农牧业在近年来稳步发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农牧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取得了粮食丰收、经济作物较快发展、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好成绩。自2000年以来,旅游产业发展和农牧业经济呈现同向变化趋势。这一变化通过旅游综合收入和农牧业增加值来反映。1.旅游产业与农牧业增加值对比分析2000年以来,旅游综合收入和农牧业增加值总体上均出现增长的趋势。旅游综合收入从2001年的7.5058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26.48亿元,年均增长速度38.08%。以2001年为基期,农牧业增加值从2001年的37.47亿元上升到了2012年的80.41亿元,年均涨幅为4.17%。总的来看,2001年到2012年间,旅游综合收入和农牧业增加值都表现为上升趋势。2.旅游产业与农牧业增加值的增幅对比分析旅游综合收入和农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幅度)表现出阶段性。旅游产业是敏感性产业,受2003年的SARS和2008年3·1影响,2003年与2008年旅游综合收入都出现低谷。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以后,旅游综合收入出现迅速发展的态势。2006至2007年间,旅游综合收入平均增速为59.15%,比11年间的平均增速高出21.07个百分点。2008年3·1之后,旅游综合收入增幅每年成增长态势。2001至2005年间,农牧业增加值的平均涨幅为4.05%,与2001-2012年的年均涨幅4.17%比较接近。2006至2008年间,农牧业增加值的平均涨幅为5.5%,比平均值高出1.33个百分点。2009至2012年间,农牧业增加值的平均涨幅为3.3%,比平均值低0.87个百分点。总体来看,旅游业的波动性较明显,农牧业发展情况较平缓。

(二)旅游产业和农牧业发展趋势的定性分析

乡村旅游是农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体。乡村旅游目的地农牧业景观、农牧业生产、农村劳动力均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且部分农牧业生产要素本身就成为了一项重要乡村旅游吸引力。旅游业同样可以反哺农牧业,乡村旅游业能够吸纳农牧业剩余劳动力、提高农牧业收入、促销农产品。农牧业与旅游业的联动效应已经不言而喻,国内外诸多研究已经证实了两者之间的关系。1.政策扶持与产业融合就而言,2002年,自治区人民政府了《关于扶持和鼓励农牧民群众开展旅游服意的指导意见》,乡村旅游开发活动开始在区内遍地开花。2012年,自治区出台了十二五期间的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旅游经济开始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已经形成了五大主题品牌,分别是“雪峰乡村”“高原林村”“高原牧歌”“神奇乡井”“屋脊农庄”[10]。乡村旅游已经与传统的农牧业以及新兴的高原净土产业相融合,依托农牧业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农牧业产品供给以及农牧业原有的人力资本在不断发展。从整体情况来看,乡村旅游经济与国内其他地区存在共同特点。最为明显的一点,即产业融合吸纳了农牧区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农牧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发展乡村旅游可以调动农牧民参与旅游开发和服务接待的积极性,提高农牧民的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农牧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效率。因此,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看,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农牧业经济效益与旅游产业经济效益,对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与国内乡村旅游发展实践相比,虽然乡村旅游发展起步晚,发展制约因素较多,而从产业联动的角度分析,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所依托的高原农牧业生态景观及农产品、高原特色奶、肉制品等均丰富了旅游产业的产业链结构。农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实现了农牧业产品创新,促进了农牧业结构创新发展。反过来,农牧业的转型与发展为乡村旅游经济注入了活力,同样丰富和发展着乡村旅游经济。2.乡村旅游发展实践的佐证课题组于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期间,对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不同类型的开发模式、不同地理区位、不同发展程度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以昌都地区半农半牧县芒康县为例,该县处于滇藏线与川藏线的交界处,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该县境内沿214国道有一条旅游观光线,观光线周边分布着许多乡村旅游目的地,包括纳西民族乡(又称“盐井”)、曲孜卡温泉度假村等。其中,纳西民族乡的千年古盐田景观及当地农牧民制盐晒盐的劳作方式成为了吸引沿途观光游客的一项重要旅游资源。而旅游经济活动也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人们传统的生产作业方式、保护了非物质文化资源,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复兴。由于旅游业的乘数效应,旅游产业链与农业相衔接,拓展了农牧产品的销售和经营渠道;农牧业的生产要素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为旅游产业提供支持与保障。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开发建设过程中乡村旅游产业与农牧业联系地研究已经有了较好地积累。但是,通过广泛的文献检索发现,以实证研究范式分析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旅游产业与农牧业内在联系的文献不多。在研究对象方面,以自治区作为研究对象的报道尚未出现。综合上述论述,结合2000年以来农牧业和旅游产业经济发展趋势及相关数据,我们提出研究假设:在大力扶持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产业与农牧业已经开始融合,旅游产业与农牧业之间存在双向影响的关系。

二、旅游产业发展与农牧业经济增长的VAR和脉冲响应分析

产业融合与产业关联一直以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一般认为:产业耦合是对产业关联与产业融合在物理学方面的形容。研究人员将“耦合”这一概念引入产业经济研究当中,用来解释经济系统的不同子系统之间在运行过程中的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相互协调与制约的现象。纵观国内外关于产业耦合、产业关联的研究报道,可以看出该方面的研究已经从最初的概念辨析、机理剖析等方面,过渡到以定量测度为主且具有多学科交叉特征的研究层面。涉及旅游研究方面,旅游乘数效应研究是产业耦合与产业关联在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研究方面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名词。已经出现的研究报道中,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工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联动、农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研究均有表现。其中,农业与旅游产业的关联研究由来已久。然而,前期的研究文献中出现的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路径、融合动力、融合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多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实证论述,尚未对于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较为精确地探究。因此,为了探究旅游产业与农牧业之间的内在联动关系,验证本文上述研究假设方向的合理性,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方法,选取2001~2012年的旅游产业综合收入与农牧业经济增长作为研究变量①。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是一种非结构化的模型,是以时间序列的统计特征为出发点,通过对经济系统进行冲击影响分析来了解经济系统的动态特征和冲击传导机制,它通常使用最少的经济理论假设[11]。本研究所选用的数据是两列时间序列数据,数据之间的关系缺乏经济理论支撑,故向量自回归模型比较适用于本研究。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常被运用于定量测量两种具有内在关联的事务之间的相关关系。例如,在城镇化研究(郭志义、张耀东,2012)[12]、旅游产业融合与旅游产业协整发展研究(张占涛等,2012)[13]、经济增长与相关问题研究(刘乃全等,2006;李天国,2013)[14-15]、旅游乘数效应研究(胡春林,2007;向延平、蒋才芳,2013)[16-17]等方面。该模型与其他测评方法相结合的运用均有体现。众多的研究成果表明:该方法从深层次角度能够较好地对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揭示。本文在VAR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来分析旅游产业发展与农牧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一)平稳性检验

经典的线性回归模型通常假定序列是平稳的,或者是一个确定性趋势加上平稳部分,来保证OLS得到的估计量是一致性和具有渐近正态分布的性质。然而,实际中通常遇到的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如果利用经典的模型进行分析则会出现“伪回归”现象[18]。协整分析把非平稳变量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的变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平稳性检验是协整分析的前提。本文以旅游综合收入来作为反映旅游产业发展的指标,记为T;以农牧业增加值的变化来衡量农牧业经济增长情况,记为A。为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现象,将T和A分别取自然对数,记为lnT,lnA,进一步对两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在显著性水平5%的条件下,lnA与lnT的ADF统计量均小于其相应临界值,且D-W检验结果数值接近2,故不存在单位根,认为lnA与lnT的序列是平稳的。

(二)VAR模型估计和脉冲响应分析

VAR模型所依托的理论假设较少。在进行短期预测预防与分析方面非常方便,尤其是在对外生变量预测较为困难或者短期内对某些不确定因素难以把握的情况下,利用VAR模型具备较强的便利性[19]。脉冲响应函数描述了在一个扰动项上加上一个一次性的冲击,对于内生变量的当前值和未来值所造成的影响,因此能够比较直现地描述变量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根据由模型的AIC和SC最小值来判断变量的滞后期,通过Eviews3.0软件可以得到模型的滞后期为2,进一步得出了VAR(2)模型的估计结果(见表2)。以LNA和LNT为解释变量的两回归函数的D-W值分别为1.8323和1.7646,可以认为,随机误差项不存在自相关性。可决系数结果表明第一个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不如第二个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高。在实际应用中,VAR模型的主要用处是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利用Eviews3.0来分析旅游综合收入与农牧业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脉冲响应和差分分解结果如图1、图2、表3、表4所示。图2与图3描绘出了分别给两变量施加一个单位标准差的冲击后所带来的动态影响。图2显示,农牧业增加值的冲击对于旅游综合收入具有较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本期给农牧业增加值一个单位标准差的正冲击后,从第二期开始,旅游综合收入开始正向变动,并达到峰值4.21%;在第3期到第10期之间出现平稳趋势。在方差分解中,农牧业增加值对旅游收入波动的贡献小幅波动后逐渐呈平稳趋势,最大贡献值为60.58%。表明当农牧业增加值受到外界条件的某一冲击后,通过市场传递给旅游业,给旅游收入带来同向的冲击,即农牧业增加值对于旅游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的影响,且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从图3可以看出,当在本期对旅游综合收入给一个单位标准差的正冲击后,在当期农牧业经济增长便开始正向变动,增加了约0.4%。随后2期达到峰值1.4%,第4期下降到最低点1.0%,在以后几期逐渐趋于平稳。在10期内,旅游综合收入冲击对于农牧业增加值的影响是正向的,且在长期逐渐趋于平稳。从方差分解的数值可以看出,旅游综合收入冲击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波动影响的最大贡献值为89.68%。研究结论表明:当旅游综合收入受到外界条件的某一冲击后,给农牧业增加值带来同向的变动,并且这种影响具有较长的持续效应。

三、研究结论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旅游产业的特性,认为旅游产业是后发展地区最具比较优势、具有率先实现对外开放和跨越式发展条件的产业。旅游产业作为一个经济性的产业,具有关联度大,综合性强,能极大推动经济的增长,我们需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树立发展旅游产业的观点。最后,作者指出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必须注意旅游产业的发展的落脚点、盲目扩大景区产业规模以及旅游产业小圈子等方面问题。

一、旅游产业是后发展地区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

贫困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世界许多国家都十分关注并提出了不少解决此问题的对策与措施。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贫困落后地区多数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但同时也多是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区。根据比较优势原则,落后地区应该选择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而放弃机会成本较大的产业重点发展,西部的农牧业和采掘、原料工业长期以来处于粗放经营的状态,其存在的基础是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很大,而这一部分成本既没有从经济的角度进行量化考核,也没有从社会的角度进行环境保护的考察。现在看来,其实际的机会成本是非常高昂的,不具备继续作为先导产业的条件。

西部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且具有独特性,旅游产业是西部真正的优势之所在。从自然旅游资源来看,目前西部12省区拥有的国家自然保护区占全国总数的35%,部级风景名胜区占总数的34%,国家森林公园占总数的18%;从人文旅游资源来看,西部12省区拥有的历史文化名城占全国总数的32%,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总数的28%。同时,西部还是我国最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品位高、种类全、有特色,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旅游业本身以及它带动的相关行业能够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尤其是从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从而为西部贫困落后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提供一个适当的结合点,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通过开发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开发特点鲜明、品位较高的旅游产品,而且能够通过旅游开发及旅游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摆脱以往部分地区因贫穷而破坏生态,越破坏越贫穷的恶性循环,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旅游产业具有率先实现对外开放的产业优势

旅游经济本身是一种开放型经济,一个地区独特的旅游产品可以吸引大量的境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从而使旅游业一步成为对外开放的外向型产业,这不像其它产业发展外向型经济那样需要较长的整体水平提高过程。旅游产业总体上看不是高技术产业,对人才、技术的要求也低于其它高创汇产业,只要其旅游产品具有特色,对外知名度高,吸引力、竞争力就强,就可能使其国际旅游在旅游产业整体水平尚不高时能得以快速发展,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促进整体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自身也需要对外开放。这是因为,一个地区发展旅游尤其是国际旅游,必然要建设一批符合国际水准的旅游接待设施,如宾馆、餐馆等,这些设施,一开始就必须按国际旅游的通用标准进行建设,与国际接轨;这些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一开始就引进外资和外国的管理方式与模式,促进了与国际的接轨,从而使得旅游产业成为了不少地区率先对外开放并推动地区对外开放整体步伐加快的先遣队。旅游业的发展等于向外国人开了一个窗口,比较全面地展示该地区的面貌促进外国人对该地区的了解,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对外国人需求和国际惯例的了解并对各相关要素加以改进,促使旅游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旅游区的投资环境得到迅速而有效的改善,加快其对外开放的力度与步伐:

首先,旅游业建设发展的蓬勃兴起,可以并且在很多地方己经带动了欠发达旅游地区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及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为旅游地区发展新兴产业,如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也为外来投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实际上,贫困地区多数是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同时也多是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这些地区往往存在着基础设施差,进不来、出不去等问题,从而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自中央确定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后,各级政府加大了对西部地区优势产业的支持,尤其是对旅游业等产业的支持,其中发行国债的相当一部分将投入到对西部地区旅游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来,这是西部旅游地区难得的发展机遇。

其次,从旅游业的微观组成部分一一旅游企业的发展来说,也会对旅游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部门中,旅游企业率先走向国际市场,领风气之先,引进外资、人才和境外先进的经营方式,实现了与国际惯例接轨。发展旅游业,尤其是引进各类旅游企业,通过这些企业先进而规范的管理理念和运作模式,将对旅游地区当地政府部门和当地企业的管理和运作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从而促使旅游地区总体投资环境的改善。

再次,旅游业的发展可改善旅游地的生态环境,提高旅游地的地区形象和城市形象。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绿化工程、退耕还林等同时进行,协调发展,它不但可使以往的山川更秀丽,也带来接待地环境形象的根本改变,绿化档次越来越高,环境也越来越好。这对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对外开放,是个极大的推动。

最后,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有对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方面的要求,也有对良好的旅游环境和社会风气等软环境的要求。因此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旅游地区还需要通过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旅游经营服务者、旅游接待地居民文明礼貌,旅游环境整洁优美,旅游活动健康高雅,这样便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同时也为旅游地区的总体投资软环境的改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尤其是国际旅游的发展,能够带动旅游地区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转变和创新,使旅游地区在观念上进行超前思维和创新思维,这对推动地区的对外开放,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旅游在引来人流的同时,还会引来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例如被国际风筝协会推选为"世界风筝之都"的山东潍坊,过去只是一个手工业小城,自美国西雅图风筝协会主席赴潍坊旅游从而引发了山东潍坊的国际风筝节以来,不但吸引了大量游客,利用外资也硕果累累,第五届风筝节总成交额达10·66亿元。

三、旅游产业是具备跨越式发展条件的产业

有关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论,从摩尔根的人类文化论到马克思、恩格思的历史唯物论,都论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生产工具。在通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的阶段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但是,我们通过以下对旅游业本质、内涵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旅游业最具条件超越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这并不违背上述理论和原则。

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与通常工业生产产品所需要的要素不同,对生产工具的要求与工业产品生产也有较大不同,旅游业不需要生产的厂房,不需要对所生产产品的粗加工和深加工,不需要相应的机器和工业产品生产完成后必须的物流配送体系,旅游业所需要的只是在旅游产品形成后为游客消费(参观、欣赏)这些产品时提供服务的劳动者,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可由制度化和规范化的人力资源培训来解决。旅游业所需要的资源与工业生产所需要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也不相同,更注重资源的整体组合,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各项重要的组成因素在某些情况下,就直接成为旅游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旅游业更加需要管理和服务要素,不光是为调整旅游业的中间环节(旅行社、饭店、旅游交通企业),更重要的是对旅游消费者多样化的、不断提高的需求能做到更好地满足。由此可见,旅游业所需的生产要素与以往各种产业所需的生产要素有所不同,这说明旅游业发展本身具有的特性与人类生产力发展阶段,与生产力发展的时代性、阶段性可以不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旅游业的发展可以超越本国、本地区生产力发展的阶段。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对旅游业发展所需的生产要素必须加以有效整合,提高要素的发展水平。

四、旅游产业能够通过自身的加速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在促进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全球生态环境危机,工业化对环境的破坏己是一个无可争辩、无法逃避的事实。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己进人到后工业化时代,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点己转向以低成本、低消耗、低环境破坏为特点的绿色经济和以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为特点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太空技术为主的高科技经济,也就是着力于生态社会、知识社会的发展,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在紧跟世界发展趋势,致力于追赶甚至某些领域的超越。但是,对于广大的不发达地区尤其我国西部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非常落后,它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要实现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由贫困向温饱的转变。而实现这个转变,面临的将是项目如何选、资金人才哪里来、市场哪里找等一系列对于他们而言非常艰难的"哥德巴赫猜想"以及对生态可能造成的严重破坏。那么,对于那些旅游资源富集的欠发达的非工业地区,能否找到一条捷径绕开工业文明的道路而直接跨越到生态社会、知识社会呢?答案是肯定的,捷径之一就是发展相对而言投资较少、招商较易、市场风险较小,同时又是典型的绿色经济产业的旅游业。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优势、发展阶段和发展前景来看,我国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是具有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可能性的产业。我们知道,我国西部地区一些省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现在基本上还处在农业社会阶段,刚刚进人工业化初期,如果按照传统的思路就是工业化一步一步发展,但很难有超越。所以,必须以也完全可以以新的观念进行发展创新,大胆地提出并努力推进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使这些省的总体经济发展实现一个跨越,从工业化发展初期直接跨越到生态社会、知识社会。

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而且还可以使贫困地区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水平而率先实现人民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如果说国际旅游可引起旅游客源国的财富向旅游目的地国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使财富进行再分配,那么,国内旅游则能把国内财富从旅游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转移,使国内财富在地区间进行再分配。一般地说,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外出旅游的人数较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外出旅游的人数较少,当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足以吸引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前往旅游时,这些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消费对当地的旅游生产显然是种外来的刺激。这种刺激,不仅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是个促进,而且由于旅游业的联带性,对当地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也是个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兴办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一业兴而百业旺,可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缩小自己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近年来,中国一些整体经济发展基础较差、水平较低而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老、少、边、穷地区(即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穷困地区),走向旅游脱贫、旅游致富之路,就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如贵州省紧靠黄果树景区的黄果树村,1992年全村人均吃粮200市斤,人均年收人130元,随着黄果树景区的开发,许多农民投身其中,到1998年全村人均吃粮400市斤,人均年收入增至2000元,一步由贫困迈入了小康,黄果树村也因此而实现了贫困地区经济的率先跨越。

旅游作为一个产业,不仅可以"治穷",一个景点富一个县,一个景点富一个村,一片景点富一个镇;而且可以"治愚",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在四川阿坝州旅游景区开发初期,游客去后,老百姓都不好意思去卖东西,卖的时候也不会讨价还价。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头脑灵活的当地百姓,不仅习惯了做买卖,而且逐渐由生疏变得嫡熟。可见,旅游给阿坝州老百姓带来的,并不只是金钱收入,更具有意义的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们烙守了几辈子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这其实并不难理解。旅游业必然带来地区的开放,随着游客而来的是新的信息、观念和文化,在碰撞、交流与融合中,人们的视野会更加开阔,思想会更加解放,也会因此走向更加文明。"治穷"是经济效益,"治愚"是社会效益,旅游产业将"治穷"与"治愚",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融为了一体。

五、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既然旅游是一个经济性的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关联度大、综合性强,能极大地带动和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财政增收、老百姓致富,因此,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发展中,首先要注意一开始就把旅游当作一种产业来抓,树立起发展旅游所需要的产业观念。

一是旅游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它具有综合性,一业举百业兴,同时又具有依托性,百业托才能举一业。综合性和依托性决定了抓旅游产业发展就是抓结构调整、产业联动、投资环境改善、城市管理及知名度提高,实质是抓了持续发展。因此,一定要站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经济跨越式发展培育支柱产业的全局高度,来看待旅游产业的发展,首先要为它的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环境,百业托其一业,使其迅速发展壮大,培育为支柱产业,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其一业举百业兴的带动效应。为此,必须充分认识旅游产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和阶段,如旅游产业功能的阶段、旅游发展模式的阶段、旅游产业投入产出的发展阶段、旅游业增长速度的阶段等,按不同阶段的不同规律性要求做好产业发展的相关工作,充分发挥其不同阶段的不同作用,从而既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又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二者间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二是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走集约化经营之路。要把区域旅游发展的落脚点放到旅游的产业化发展上,放到使其做大做强带动区城经济社会的发展上,实现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

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尚处于高速增长的粗放化经营阶段,管理方式也是粗放化的,就产业本身来讲还处于出售资源的阶段,即把景区景点当成了旅游业的全部,没有"加工"增值,没有把旅游业涉及的食、住、行、游、购、娱充分连接、带动起来。为此,应着力把这些相关要素发展起来,增加游客的人均停留时间,增加游客的人均消费文出,从而大幅度提高旅游总收入,实现旅游收入主要靠门票收入的粗放型增长向旅游产业总收入的集约型增长转变。

1.景区景点只是旅游发展的载体而不旅游发展的全部,要把旅游发展的落脚点放到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上,促进产业联动从而形成产业链。这样才能提高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而不仅是景区效益、门票效益,才能形成辐射、扩散效应,才能使旅游资源大县、旅游资源大市、浪游资源大省变为旅游经济强县、旅游经济强市、旅游经济强省。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范文第3篇

随着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必将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壮大,又将改变产业结构,促进地域经济良性发展。现代体育旅游业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为满足人们追求刺激和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新兴经济行业。就全球而言,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也是第三产业中的重要行业,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经济作用不可小视。体育旅游是一种高消费,其发展、更新速度要高于其他消费,因而也极大地促进了此行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体育产业中除部分体育用品业属第二产业的制造业外,相当一部分属于第三产业。我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将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各个行业。据有关人士测算,20世纪80年代,我国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第三产业产值相应增加10.2元,旅游外汇收入每增加1美元,国民经济的产值相应增加3.7美元。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1991年至1998年,包括体育在内的“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一项每年的增加值在2.7%到3.0%。1998年,江苏省体育产业中体育服务业占全省第三产业产值的0.34%,约为8.6亿元。体育产业的发展将有效地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在我国体育与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将会为体育产业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而体育旅游的附加值更高,对优化产业结构也有更大益处。

二、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积极影响

1.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将极大刺激区域经济的发展

体育旅游对于其所在地的影响来说,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之分,旅游者直接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收入,构成直接影响,即直接关联着区域的经济收入,这种直接的收入是由交通费、住宿费、商品购买费等构成,体育旅游的服务项目越多,收入就越大,经济效应也就越大。体育旅游业除了通过总收入影响地区的GDP之外,它还可以通过体育旅游业的直接收入而产生的诱导收入和间接收入来影响地区的GDP。

在欧美,体育旅游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市场。瑞士仅滑雪旅游一项,每年接待外国游客1500万人次,创汇70亿美元左右;以“足球工业”为主体的意大利,体育旅游的年产值从20世纪80年代的180亿美元已达到目前的500亿美元左右,超过了汽车制造业和烟草业产值;韩国和日本仅通过联合举办2002年世界杯,就分别创造出88亿美元和245亿美元的产值。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必将引发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的旅游热从而为北京乃至全国产生巨大的奥运商机。仅就北京市而言,在2008年前预计增加境外旅游累计可达400万人次,按每人次在北京停留4天~7天计,人均每天消费按200美元计,累计增加旅游消费近40亿美元。这无疑对北京的经济增长进行强有力的推动。

2.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将扩大劳动力就业的机会

体育旅游业一般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是一门综合性的服务行业,它要满足体育旅游者在体育旅游活动过程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求,并相应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从而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体育旅游业的就业机会分为二种:一种是直接就业机会,就是体育旅游者直接消费产生的,如各种接待设施,商品等;另一种是间接就业机会,就是体育旅游业发展而遗弃的其他行业的发展而产生的就业机会,如建筑业、渔业、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等。

体育旅游也的就业效应是影响区域经济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它往往是区域经济的旅游收入之外的重要目的。

三、体育旅游业发展过快会发展的消极效应

由于体育旅游业本身的脆弱性,决定了经济发展不能过分依赖于此,因为体育旅游是一个很不稳定的行业,它对政策、季节、突发事件都非常敏感,同时,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会扩大对土地的需求,旅游设施的建设会导致对土地需求的扩大和土地价格的上升,而体育旅游又是一项综合性和依托性极强的产业。体育旅游的综合性决定了体育旅游的发展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只有在与体育旅游业可承受的范围内,体育旅游才能得以正常的发展。体育旅游的高度依托性决定了体育旅游业的发展要受交通、电力、通讯等相关行业的严重制约,这是体育旅游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片面认为体育旅游是一种投资小,见效快、效益高的行业,从而导致体育旅游高度超前发展,其结果是体育旅游经济效益不高,产生消极的效应,最终制约着体育旅游的持续发展。

发展体育旅游业不仅为旅游业提供了资源与动力,更为体育和体育产业拓展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要在吸取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探索、选择、构建适应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坚持走社会化、一体化、国际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注重与高新技术的结合,不断进行经营创新,建立政策、金融、人文环境等多方位的支持系统。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范文第4篇

一、全域旅游的提出与演进

2015年8月18日至19日,安徽黄山市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研讨班上,李金早局长从国家旅游局层面,首次明确提出全面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战略部署。随后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旅发[2015]182号)。通知中明确提出“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业带动乃至于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2016年2月9日,李金早局长发表署名文章《全域旅游大有可为》,进一步完善全域旅游的定义,指出“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h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随着国家旅游局全域旅游理论的逐步成熟与规范,全域旅游的轮廓越来越清晰的呈现在大众面前,全域旅游的理论研究基础越加成熟。通过概念的调整,全域旅游的意涵有六个重大变化,表现如下。

1.“一定的行政区域”调整为“一定区域”,说明根据地方实践和理论分析,发现全域旅游不必拘泥于行政区域划分,根据旅游资源特征和旅游产业现状划分的跨行政区域的特定范围可能更适合全域旅游实际创建和发展,因此概念针对这一实际需要而提高了灵活性。

2.“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调整为“优势产业”。主导产业,是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它是指那些产值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而优势产业是指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通过两者定义可以看出主导产业在产业地位上远高于优势产业,其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显大于优势产业。过去的表述中,全域旅游的理想蓝图和发展路径(即目标和过程)均要求旅游产业的定位是优势主导产业。而新的表述中旅游产业成为优势产业即可,是适当下调了预期与要求。针对长三角、珠三角等二产、三产发达地区旅游产业比重较小的现实问题,做了理论上的优化,从而使全域旅游理论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扩大。

3.“全社会共同参与”调整为“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共同参与”表示全域旅游的对社会影响止于参与,没有明确说出对社会影响的具体目标和程度,而新表述“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对全域旅游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有了更准确的认知,指出全域旅游既能够也应该为“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带来优化和提升。这一表述弥补了过去概念对于全域旅游社会价值方面阐释的不足。

4.“带动乃至于统领”调整为“带动和促进”。这个概念的调整类似于文中第二点变化,下调了预期,反映了概念对旅游产业发展预期的深刻认知。中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化,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参考德国、美国、日本等超大经济体的产业结构,中国现有的经济结构和支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未来产业结构中,旅游产业地位甚至旅游加关联产业的“泛旅游”产业地位在很多地区可能都不具备成为统领产业可能。考虑全域旅游要在全国众多地区推行,其发展模式应该具有相当的普适性和包容性,因此这个新表述适当下调了预期,更契合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实际。

5.“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调整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一表述的调整,表明对全域旅游社会价值的预期进行了下调,发展全域旅游带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对全域旅游的要求过高。尽管旅游相关的经济产业、社会职能部门和公共事业很多,但肯定不是全部关联,因此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存在现实困难。调整为协调发展,表示通过发展全域旅游既应该也能够影响相当多的经济产业、社会职能部门和公共事业向更关注大多数社会个体(旅游者及旅游服务者)的方向转变,更有利于大多数社会个体的方向转变。这种转变契合了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要求,具备促使社会协调发展的可能。因此这一调整使全域旅游的概念更具有合理性。

6.“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调整为“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这个调整是整个概念的根本性调整也是最重大的理论突破。根据这一调整,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从旅游行业发展理念升华为统筹社会经济的一种全新发展理念,极大的扩展了全域旅游的外延。全域旅游涉及社会经济的多个方面,包括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因此仅仅局限于旅游产业内的一种发展模式,难以落实这一理念的丰富意涵和系列目标。只有将全域旅游视为统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和新理念,站在社会经济的全局去思考、去推动,才有可能真正落实这种理念,实现全域旅游的效果和价值。

基于“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调整为“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这一个根本性调整,显而易见,全域旅游的研究视角应该跳出旅游产业,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视角下审视,从全产业和全社会的新高度统筹研究,这样才能厘清审视全域旅游这一全新理念的适用范畴,确立全域旅游理论的研究边界,同时也有助于真正推进全域旅游工作的实践。

二、全域旅游的提出背景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国首次提出经济进入新常态。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应“坚持瞄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保障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明确提出新常态下“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中央经济会议指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就是要深入研究市场变化,理解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供给侧改革是破解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层面突出矛盾的关键思路,而全域旅游理论的提出为落实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发展全域旅游,能够有效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以快速增长的旅游消费市场倒逼相关产业创新发展、品牌发展、文化发展、情怀发展,对于尽快实现三产的结构性调整和提质增效具有积极的现实性意义。

同时,另一方面,从旅游产业发展的角度,由于国内旅游已经由团组式观光为主的消费形式,转变到以休闲体验为主的大众化多元消费形式,因此,产业内部供给侧也必须适应这一需求,旅游业供给侧改革就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全域旅游的提出,正是系统改善旅游发展环境和丰富完善旅游体验内容,从而有力的推动旅游目的地型旅游产品建设的必由之路。

2016年03月17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国内面临“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相互交织,面临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等多重挑战”。具体包括“农业基础依然薄弱,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空间开发粗放低效,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仍然不足,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消除贫困任务艰巨。国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法治建设有待加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目标下,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各地政府迫切需要符合五大发展理念的经济新引擎,以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全域旅游,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广大乡村,具有促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等十三五期间的主要社会发展目标更快实现的社会功效。因此在国内许多省份、市县和地区,全域旅游成为统筹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理念和模式,受到到广大地区党政一把手的认同和践行,也使得全域旅游这个超越旅游产业的新概念得到了全社会高度关注与广泛探究。2016年9月,宁夏视察时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书记的肯定,将全域旅游工作推上了新的高度。

三、全域旅游的内涵

部分学者从旅游目的地理论入手阐释全域旅游的内涵,指出“全域旅游是旅游目的地理论的自然升级”。旅游目的地理论是旅游景区的自然延伸,是旅游产品升级的高级阶段,是旅游产业发展高级阶段的必然需求。旅游目的地理论,仅仅将关注停留在相关产业和相关部门对旅游提供保障的水平与能力上,而没有对相关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路径。随着旅游目的地理论的践行,旅游业者和学者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旅游目的地建设仅仅依靠旅游行业是远远无法实现的。旅游目的地建设所需要的大交通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信息化技术应用、法制环境、生态环境等内容迫切需要旅游行业与相关行业部门深度联动,共同推动。因此这就需要对相关行业和相关部门的发展提出相应目标、发展路径和发展动能。旅游目的地理论的边界就需要进一步放开,旅游目的地理论就需要进一步升华。

基于这一实践认知而提出全域旅游,是对“旅游目的地”概念的升华。全域旅游的基本内涵之一是引入“旅游+”,通过旅游指引,将旅游产业与其他业有机地结合,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合力,不仅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资源、产品和支撑,同时也应促进各行各业产业发展和社会职能完善。“促进各行各业发展和社会职能完善”是旅游+的根本目标,是全域旅游的根本使命。全域旅游围绕“旅游+”的概念,明确了“产业融合、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方面的发展要求,明晰了其社会经济多方面的发展目标,将旅游产业发展蓝图提升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新路径,由产业单一发展目标提升为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因此,全域旅游的基本内涵是“旅游+”的发展模式,是统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

四、全域旅游的外延

张辉(2017年2月《旅游现象认知的理论误区之一:全域旅游》)指出“全域旅游的解释便就是一种有限度的旅游化过程。”张辉认为“以旅游消费为重心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实质上是一种旅游化过程,这个旅游化过程不是旅游产业的事情,它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目的是通过旅游化发展方式提升相关产业的附加值,而不是要做大做强旅游业。张辉提出“旅游化浪潮正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旅游化是工业化之后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思路。在我国一些地区,特别是旅游资源丰富、不适宜大规模集约化工业发展的山区,我们可以通过旅游化的发展方式,不必通过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来解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

张辉旅游化的理论正是对全域旅游概念外延的有益探索,正如张辉文中所言“问题是(全域旅游)为什么要定位于以旅游产业为优势产业呢?以旅游消费为重心和以旅游产业为优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旅游化正是以旅游消费为核心,构建起以移动者和定居者双向核心的社会管理体系和经济发展模式,是植根与社会经济全视角,破解工业化遗留问题的社会经济发展新思路。旅游化是社会经济面向移动者完善保障、释放消费,是聚焦新群体的社会经济完善与修复,不强调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注重经济产业的新发育、新成长。旅游化通过各个产业和政府各部门的“+旅游”,来消除弥补工业化发展的不足与缺憾,其发展的结果未必实现旅游产业成为优势产业,未必旅游产业成为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引擎。因此旅游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是“+旅游”,从空间域、产业域、要素域、管理域各个角度+旅游(+旅游,即关注、服务、聚焦移居者,关注旅游消费),从而构建起以移动者和定居者双向核心的社会管理体系和经济发展模式。旅游化是工业化的升级路径之一,是旅游产业高度发达所带来的生产力和社会关系发生深刻全面变化的总和,是“+旅游”的问题。

而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全域旅游是“旅游+”的问题,是以旅游产业为核心,依靠旅游产业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激发相关产业发展新动能,进而由经济发展撬动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路。全域旅游是旅游引领下的各产业做大做强和旅游产业推动下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是旅游化初级阶段的问题,是旅游化道路上的一个阶段性的子模式。

通过与旅游化的对比,全域旅游的外延昭然若揭,其概念的外延在于是否依托旅游资源、是否旅游行业处于主导地位、是否旅游带动下实现了产业结构性调整,是否由旅游产业发展推动了社会协调发展。只有从旅游出发,围绕旅游发展,最终实现旅游主导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发展模式才属于全域旅游的范畴。

五、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理论探究

全域旅游是一种发展模式,而全域旅游示范区,是践行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而建立的理想蓝图。2016年9月国家旅游局公布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标准(征求意见稿)》,明确认定条件包括政策支撑、旅游交通、公共服务、智慧旅游、旅游环境、旅游要素、宣传推广、共建共享等八个方面。国家认定标准的提出,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特征勾勒基本框架,有利于进一步深化阐释全域旅游理论,也能够指导具体工作开展。但我们应看到,受创建三年时间的掣肘,国家认定标准并不是全域旅游示范区最终蓝图的特征,而是全域旅游阶段性蓝图的特征。全域旅游创建,涉及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涉及行政深化改革与经济结构调整,显然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因此认定标准提出的考核目标作为定量标准使用难免存在争议,但作为定性的示范区特征理论研究,已经较为成熟。

从理论研究来看,依循全域旅游的定义,全域旅游的最终蓝图应该是以旅游产业为龙头,统筹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因此应该具有相关产业全耦合、生态环境全共生、公共服务全覆盖、体制机制全支撑、政策法规全保障、文明素质全提升的“六个全”特征。

1.相关产业全耦合。指旅游产业的龙头地位已经夯实,旅游产业的拉动作用已经十分明显。大量相关产业的发展战略已经受到旅游产业的影响而发生了调整和优化,旅游产业的对相关产业链条的孵化带动和制约影响已经十分强烈。

2.生态环境全共生。指生态环境已经与旅游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即通过旅游发展生态环境已经得到人为改善,同时旅游发展已经依靠生态环境改善实现经济收益,两者已经形成良性的利益共同体。

3.公共服务全覆盖。指城乡、景区内外已经能够享受到均等完善公共服务,区域差别几乎消失。公共服务的内容包括水电暖、污水、垃圾、安全、消防、通信、金融等旅游需要的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长期居住所需的公共保障实现全覆盖显然需要长的时间,在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理想蓝图中可以后置。

4.体制机制全支撑。指行政体系能够对于旅游产业带动下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充分规范的支撑。体制机制保障不仅限于产业经济方面的支撑,更涉及社会发展方面的体制机制和环境生态方面的体制机制支撑。

5.政策法规全保障。指政策法规健全清晰,能为大量旅游者常年涌入而形成动态人口社会提供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有序社会经济生活。特别是在国家法律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全域旅游示范区应积极完善地方政策法规,建立安全、便捷、透明、高效的“阳光”特^。

6.文明素质全提升。指通过旅游活动的持续影响和政府社会的有意引导,本地居民文明素质显著提升,并能够对外来游客产生积极影响,使整个区域的文明素质得到显著改善,达到中国社会文明窗口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旅游产品全时空”,指依托旅游资源基础和文创新业态等二次开放,形成空间分布合理,四季内容丰富的旅游产品群落。这个“全”经常被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特征而被广泛谈论。笔者认为,这个“全”是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基础,也是创建条件,唯有一定区域内具备相当比例的旅游产品群落,才能够支撑起旅游产业对整个区域的拉动作用,也才具备发展全域旅游的基础。因此旅游产品的全时空是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基础条件,尽管也会在创建成功后,呈现为一个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特征,但从理论来看,作为条件认知更具有合理性。

六、结语

全域旅游提出时间不过三年,距离理论成熟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由于其影响面广、涉及内容多,非常值得广大业者和学者探索研究。尽管理论尚未成熟,实践也尚在探索,但我们应该意识到,全域旅游不是破解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的万金油,全域旅游是旅游系统为具备旅游资源优势的地区指出的一种新发展模式,即使是在旅游资源优势地区,这种模式还有诸多探究之处。正如李金早局长所说“不是所有地区都有条件在近期实行全域旅游,全域旅游要分步推进,切不能搞运动,不能刮风。”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旅游合作已成为各地旅游业参与市场竞争、实现联动发展的重要途径。关中—天水经济区在旅游资源、经济基础、交通设施、产业政策等基础条件方面具备比较优势,为区域内旅游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和可能性。关天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应从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共同打造精品线路,构建无障碍旅游区,建立共享信息市场,实现区域旅游整体促销,鼓励区内各地市民互访等方面展开。

关中—天水经济区范围包括陕西省的西安、咸阳、渭南、铜川、宝鸡、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和甘肃省天水市所辖行政区域,总面积7.98万平方公里。该经济区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设施比较完善,旅游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指导下,在经济区内培育一体化旅游市场,实现区域无障碍旅游是其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的背景及理论基础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提出的背景

1、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共同体联合组织”成立。2008年8月,由天水市旅游局发起,经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和天水等六市旅游局共同协商,就关中—天水经济区六市间建立旅游友好合作关系事宜达成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六城市间成立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共同体联合组织”,西安市旅游局为常设执行主席方。这一组织的成立,使关天旅游一体化发展问题被提上议程。

2、《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出台。2009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发改西部[2009]500号,以下简称《关天规划》)正式出台,标志着关天经济区的发展上升到全国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层面。《关天规划》明确要求:加强精品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提升旅游资源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强旅游管理机制创新,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把经济区建设成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为了贯彻落实《关天规划》提出的这一产业政策,经济区内各大旅游城市展开联合行动。

3、西安、天水两市签署战略合作和旅游合作协议。2009年9月,西安市政府和天水市政府正式签署《关于进一步加强两市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和《旅游合作协议》。根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市将建立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开展交流与合作,构筑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旅游合作协议》的主题是:着力打造西安—宝鸡—天水丝绸之路旅游走廊,力争开通两市旅游专列,逐步推进区域内无障碍旅游,积极探索两地旅游一票制。

(二)关中—天水旅游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1、不平衡增长理论。不平衡增长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1958年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的。赫希曼认为,发展道路是一条“不均衡的链条”,从主导部门通向其他部门。首先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部门进行投资,可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增长论主张集中有限的资金,扶持具有较强产业关联度的产业部门。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资源状况来看,必须用有限的资源优先发展具有优势的产业,而旅游业就是这样的产业。旅游业具有较大的综合关联效应,其发展不仅可以带动与之相关联的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教育事业、住宿业、房地产业的提升,而且可以推动与之相关联的铁路运输、餐饮、航空运输、批发和零售等产业的发展。

2、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提出(1955),后经布代维尔(法)、弗里德曼(美)、缪尔达尔(瑞典)等人丰富和发展。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实施平衡发展只不过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推动空间经济极化发展。建设增长极的根本目的在于释放极点能量,以带动地区的经济增长。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内,通过旅游一体化的发展,以西安作为增长极,通过区域之间的合作,释放核心区西安的经济能量,从而带动区内其他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3、“点—轴”开发理论。完整提出“点一轴系统”理论的是我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先生。该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客体在区域内总是处于相互作用之中,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社会经济要素在“点”上积聚,并由线状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而形成“轴”。“点”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各级中心城市,是区域内重点发展的对象。“轴”指由交通、通信和能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对附近区域有很强的经济吸引力,而轴线上集中的社会经济设施通过物质流和信息流对附近区域有扩散作用。“点—轴系统”理论是区域开发的基础性理论。已经在我国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中广泛应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区域旅游开发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4、核心—边缘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由弗里德曼(美)在1966年提出。弗里德曼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由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核心区域和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边缘区域组成,核心与边缘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核心居于统治地位,边缘在发展上依赖于核心,但这种空间结构地位并非一成不变,区域的空间关系会不断调整,经济的区域空间结构不断变化,最终达到区域空间一体化。从关天经济区的实际来看,西安依靠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便利的航空、铁路等交通条件及其在陕西省的重要政治地位,成为区域内旅游发展的核心城市,周围的咸阳、渭南、宝鸡、天水等城市为西安旅游业发展的边缘区域,表现为一个典型的“核心—边缘”模式。

二、关天经济区旅游一体化的合作基础

(一)旅游资源基础

关天经济区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人文活动等类型,既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又有差异性和互补性。众多的资源类型为旅游一体化整合、提高整体吸引力提供了基础,而其中最具优势的资源集中于历史人文方面,是国内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富集区。旅游资源中的文化要素包括伏羲女娲、炎帝、黄帝等中国始祖文化,大地湾、北首岭、梁带村、半坡等原始遗迹文化,周秦汉唐等中国盛世文化,麦积山、法门寺、大雁塔、楼观台、龙门洞等宗教文化,以及关山、秦岭、渭河等山水文化。关天旅游一体化发展可以根据区域文化特征,在产品及线路设计、形象塑造、营销宣传等方面,从大区域整体文化入手,形成独具特色的整体性旅游形象。

(二)社会经济基础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继成渝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之后我国西部第三个部级经济区,是我国西部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各地在经济发展上各有所长。西安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铜川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煤炭、石灰石、油页岩资源储量大;宝鸡工业基础雄厚,是西部工业重镇,装备制造业优势突出,重型汽车、数控机床、精密磨床、电子仪器仪表、石油钻采设备、铁路桥梁及钛材等60多个产品销量居全国或世界同行业前列;咸阳被誉为“中国第一帝都”,拥有深厚的传统医学文化积淀,历史上名医药师荟萃,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医学文化遗产,素有“医药保健城”的美称;渭南是陕西“粮仓”、“棉库”,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是陕西最大的果品冷藏群和全国最大的果汁生产基地,也是陕西乃至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杨凌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而今已成为部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997),突出的农业优势使其被誉为中国“农科城”;天水有“陇上小江南”之称,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目前已形成了具有一定实力和特色的区域工业体系,天水也是西北最大的天然林基地之一,发展种植业和农林产品深加工业前景广阔。各地区经济发展上各有所长,优势互补,为整个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转贴于

(三)交通设施基础

便捷的交通条件是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关天经济区交通设施良好,贯通东西的陇海铁路是这一区域的铁路交通动脉,随着宝天高速的开通,高速公路也横贯这一地区。目前关中地区已经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的畅达的交通网络,基本实现了区域内部通道和对外交通干线网络化。特别是西宝、郑西高铁的开通和对高速公路的改造,以及各重点旅游景区线路的完善,使经济区的旅游交通更为通畅。根据《关天规划》方案,关天经济区下一步将继续大力发展公路及铁路交通,扩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新建宝鸡机场,迁建天水机场。到2020年,实现区域内所有县(市、区)通高等级公路,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两环三横四纵六辐射”高速公路网络。

(四)产业政策导向

国家在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旅游业是经济区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陕西是我国现代旅游发展最早的区域之一,而关中地区的旅游发展一直是陕西人文旅游的核心。随着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关中地区各地都出台了支持旅游发展的产业政策。西安市以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为主线,通过放宽旅游市场准入、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和金融支持等保障措施,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第一主导产业;渭南市发改委深入市内各景区景点调查研究,学习借鉴旅游产业发达地区的经验,结合渭南实际,提出了《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咸阳与西安合作建立“大长安国际古都旅游圈”,以提高自身旅游价值;宝鸡市在2009年初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并成立文化旅游发展的专门委员会,提出了一系列与旅游有关的招商引资项目;天水市通过制定高标准旅游规划、加强营销宣传力度、加大对旅游的投资来确保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并且主动与关中地区各城市联系,构建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经济合作共同体。地方政府种种积极的产业政策成为旅游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促进关天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旅游资源整合,共同打造精品线路

关天经济区内各城市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较强,要想充分发挥其旅游资源优势,区内各方必须用“大旅游、大发展”的思想指导旅游一体化发展,共同编制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打造统一的关天经济区旅游品牌,树立关天经济区旅游的整体形象。在旅游空间竞争与合作时,既充分体现各自的特色又能整合共同的优势,既有特色项目又不会产生近距离的替代产品,借对方的资源优势来弥补自己的资源缺陷,共同打造精品旅游景区、线路,以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的。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完善差异化的旅游产品体系,构建互补的旅游产品群,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

(二)构建关中—天水无障碍旅游区

无障碍旅游是各旅游区为了消除区域壁垒,达到区域间旅游经济合作,旅游资源、产品、市场和信息的共享,实现旅游价值最大化的一种新型的区域旅游合作形式。构建关天无障碍旅游区需做到以下几点。实现游客在关天经济区旅游过程完全无障碍,在食、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都能达到同城旅游的效果;允许经济区内其他城市的旅行社在自己的区域内开设分支机构,鼓励优秀旅游企业跨城市连锁经营;逐步取消关天经济区内的国内旅游地陪制、跨城市旅行社组团及其他旅游壁垒和进入障碍;在交通上,要突破行政区域界线,优化区域交通网络,实现区域内主要景点、景区之间的高可达性,从而真正实现无障碍旅游和区域旅游的—体化。

(三)建立经济区共享信息市场

区域旅游合作主体的行为决策是否有利于双方合作的展开,依赖于各合作方信息的对称性。因此,为了使区域旅游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各城市之间经济政策和相关措施要尽可能公开,以增加区域旅游合作的可预测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相互信息封锁而导致的合作风险。各地应加快建设区域信息化交流网,加强与国家以及国际相一致的电子商务规则标准和法规等方面的建设;建立区域信息交流协作机制,加强区域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区域内公共主干信息传送网、卫星传送网、信息应用系统的联通;联合出台电子政务信息和信用体系信息的共享方案,尽快建立跨省区、覆盖整个区域的旅游信息平台,保证游客在异地可直接了解到区域内任何一地的住宿、旅游产品等方面的信息,使各旅游城市互为旅游客源地、互为旅游接待地,通过高效的信息平台,做到旅游信息共享,实现多方互利共赢。

(四)实现经济区旅游整体促销

要加强关天经济区内各城市之间的交流,推动各市旅游共同发展。以提升区域旅游形象为目的,建立政府、企业联合的宣传促销机制,把一些品位度较高的旅游景点进行打包宣传促销。各市应积极组团参加对方城市主办的线路推介会、旅游文化节、旅游论坛等活动,相互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在可能的情况下,联合组团参加国内、国际旅游展览会,共同编印旅游地图、旅游指南、旅游画册,制作旅游光碟,合力打造区域旅游品牌;积极利用政府信息网和旅游网,实现各市旅游网站友情链接,不定期区域旅游协作信息;对区域内各城市间旅游宣传片进行置换播出,让本市市民能够了解区域内其他城市最新的旅游资讯,激发市民旅游动机,实现客源互动;实现旅行社、星级饭店、景区、交通等宣传促销互动,使旅游线路推介宣传品进大堂、宣传音像品进客房、旅游工艺品和土特产进商场、菜肴风味小吃进餐厅;在本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设立区域旅游宣传咨询专柜,在星级酒店互相摆放对方城市的旅游宣传资料,扩大旅游宣传促销的覆盖面。

(五)鼓励区内各地市民互访

为积极营造关天经济区旅游快速发展的氛围,尽快形成“中国国家地理中心之旅”(首届关—天经济区各市旅游局长座淡会中提出,2010)的热潮,区内各大城市应共同实施市民互访旅游计划,即在政府的主导下,指定专业旅行社,通过工会、妇联、教育、老龄委、共青团等组织和部门以及街办、社区,组织行业职工、学生、老年人和市民,开展以两市互为旅游目的地的各种奖励游、疗休养游、修学游、夕阳红游、休闲游等形式多样的市民互访旅游计划,以此引领旅游导向、实现旅游互动;在政府主导下,由旅游、文物、交通等部门与旅游企业携手,以优惠价格、优良产品、优质服务,互推惠及民生的旅游产品,以此激发民众的旅游动机、刺激旅游消费。

[参考文献]

[1]关天经济区域旅游城市合作行动计划(2010年度)[EB/OL].http://xlan-tounsm.com.

[2]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2009)[EB/OL].htcp://shaanxi gov.cn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资源诅咒论;旅游错位现象;经济增长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viewpoint of tourism resource curse is from the viewpoint of resource curse. But there are major defects of proof in demonstration test, conduction mechanism and policy suggestion. Because of making 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 mistake, or taking misplacement phenomenon as the tourism resources curse, the viewpoint of tourism resource curse can`t be really verified by the inference. Tourism resources’ dislocation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adjustment of reg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 which can’t be confused with dislocation development and tourism resource curs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the tourism resources curse is questionable.

Key words:tourism resources ; economics of tourism ; tourism dislocation phenomenon ; viewpoint of tourism resource curse ; development of economics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10-44(3)

1 旅游资源诅咒论的由来

资源诅咒论是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最早提出这一命题的是矿业经济学家Auty ( 1993) [1],其基本含义是,丰富的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抑制作用,资源丰裕型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反而低于那些资源匮乏型经济体的增长率。这一贫富悖论命题受到了许多学者的质疑,只有在权力或制度等某些条件下才会发生[2]。近年来学者把旅游资源开发的负面影响也加入到对资源诅咒的讨论中来,国内学者作了一些实证性的研究。左冰从中国31 个省( 市、区) 的旅游经济与各地区经济增长之间进行分析,认为“旅游业的繁荣和经济增长之间确实显示出显著的负相关性,即“资源诅咒”命题对于旅游业应当成立” [3]。方法林从旅游资源禀赋与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耦合度对江苏省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旅游资源与旅游总收入之间不仅存在着空间的同步性,也存在着旅游资源与旅游总收入的空间错位性,除南京地区外,省内区域出现“资源诅咒”现象”[4]。本文认为,旅游资源诅咒论的立论依据并不充分。按照旅游资源诅咒论文献的三个方面,即对诅咒论的实证检验、对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说明、以及规避资源诅咒的政策建议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2 旅游资源诅咒论没有得到真正检验

2.1 旅游资源丰度评价不合理

旅游资源诅咒论试图说明的是旅游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而当前学者论证过程中对旅游资源丰度的评价指标上不那么科学与合理。区域旅游资源丰度学者作了较多的实证研究,通常以旅游资源的类型、数量和等级作为基本数据,进而评价区域旅游资源类型与品质的优势程度(即旅游资源优势度)。旅游资源的类型包括世界遗产地、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森林公园、文物保护单位、自然保护区、国家旅游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主题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示范区等。王凯(1999)以重点风景名胜区、部级自然保护区、部级森林公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主,计算了全国各省市旅游资源的绝对丰度、相对丰度、总丰度、组合指数及整体优势度等几项指标[5]。孙根年提出旅游资源丰度指4A、3A、2A、A景区数的加权求和,其权重分别是2.5、1.5、0.75、0.25[6]。卞显红(2006)将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资源划分为世界遗产地、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省级)、森林公园(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省级)、国家旅游区(AAAA到A共4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8大基本类型,并借用王凯的丰度公式分析了长江三角洲的旅游资源丰度[7]。上述研究在计算区域旅游资源丰度时全都忽略了旅游资源空间组合、空间匹配和集聚性、旅游资源与城市的空间匹配性、旅游资源交通区位等因素对旅游资源利用价值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因素完全可以导致一个高等级旅游资源的利用价值降低到与普通旅游资源利用价值相同,甚至更小。如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是一个高等级旅游资源,但如果把它作为一个高等级旅游资源统计到旅游资源丰度的计算之中,这就不是很合理。自然资源具有品位的特性,即指自然资源有用组分的富集程度及单位含量,旅游资源同样也存在价值品位问题,它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旅游资源本身固有的质量、规模和集聚组合状况;二是其空间区位、适游期。简单地把旅游资源以类型、等级和数量来计算旅游资源优势度,这是非常不合理的,不能恰当地反映不同区域旅游资源丰裕程度;也就是说,旅游资源类型、等级和数量高的地区,区域旅游资源丰裕度不一定也高,因为旅游资源具有“品位现象”。因此,在评价一个区域旅游资源丰裕度时,应该把原有旅游资源通过“品位”折算以后来评价,显得更为合理。

2.2 旅游资源与经济增长负相关没有检验

资源诅咒的存在性是以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负相关性来论证的,也就是说要论证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而对旅游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国内学者大多是从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增长的“错位现象”,或者是从旅游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增长的“错位现象”来论证。如新疆、河南、山西、安徽等地实证研究中[8-11] ,采用了定量方法,研究了旅游资源、旅游经济和区域经济之间数据的负相关关系,得到了旅游资源诅咒的结论。上述研究都把旅游发展“错位现象”看成旅游资源诅咒的依据,其推理的前提是旅游经济落后归因于旅游资源丰富引起,即旅游业繁荣地区必须是旅游资源也丰富,旅游经济落后地区应该是旅游资源也贫乏作为推理依据,否则就得诅咒旅游资源。实际上,区域旅游经济的繁荣不仅与资源丰度有关,还与区位条件、市场条件及旅游资源空间组合等相关,旅游经济规模大的地区,可能由于当地经济较为发达、市场区位好、全域性旅游吸引力大等因素,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超过了一些旅游资源丰富区域的旅游经济,形成了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错位现象。而且,上述实证研究只是通过旅游资源或经济增长与旅游经济负相关性的间接论证,缺少论证旅游资源与经济增长直接的负影响关系,也就是说没有检验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地方综合经济增长相对缓慢。在我国31个省区中,旅游资源禀赋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既有同步,也有错位[12]。因而,旅游经济增长的好与坏,产生旅游发展“错位现象”,不能仅仅归于旅游资源引起,其逻辑推理不很严密。

3 不能充分论证旅游资源诅咒传导机制

“资源诅咒”发生的原因在于自然资源产业的发展对其它更具竞争力的组织和经济活动产生了“挤出效应”。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是指丰裕自然资源经由何种传导路径来遏制经济增长,探讨的是资源丰裕妨碍经济增长的具体路径。目前资源诅咒论的文献主要提出了贸易条件波动、荷兰病效应、挤出效应和政治制度弱化效应四种传导机制[13],其核心是挤出效应,即自然资源丰裕挤出了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制造业、资金、教育、创新等。

旅游资源诅咒的挤出效应主要依据是旅游业的繁荣将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本进入旅游领域开展旅游开发,但其投资规模扩张的结果却是削减了区域内其他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投资水平,从而削弱了区域综合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这种现象基本上不太会存在,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从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来看,高等级旅游资源往往分布在发达地区的偏远乡镇或者边远山区,如浙江天目山、莫干山等远离杭州城市,旅游资源分布区与工业分布区空间上是不重叠,这些旅游资源分布区旅游开发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表现,而不是因为发展旅游业改变了原有区域发展定位,产生对制造业的挤出。即使城市内的旅游资源分布区,也是城市空间功能多元化布局的需要。从我国大区域看,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区的GDP落后,是因为区位条件、科技、人口等因素造成,假设把旅游资源埋藏地下,没有旅游资源可开发,或许地方经济更加落后。从资金投入看,发达地区资金实力雄厚,而旅游投入所占比极低,并不因旅游投入过大而影响制造业投入;西部不发达地区的投入水平较低,只是投资者追求投资效益,也不是因为旅游资源开发所致。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或者是发达地区偏远地方的落后,是不发达地区的通病,也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没有理由归咎于旅游资源本身,并冠之以“资源诅咒”这一不实之名。

从旅游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看,可能的传导机制是通过价格水平、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地区开放程度来实现[3],也就是说,旅游业的发展导致地区整体价格水平提高,或抑制了技术进步,或人力资本的短缺,或导致人们产生保守的习惯,从而造成对经济增长的损害。这些传导机制并非必然,而且是偏面的。其理由有二:

一是旅游业具有综合。国内外学者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应存在正反二种观点:旅游发展促进增加旅游目的地收入、就业机会、提升其消费水平、带动关联产业,旅游业本身就具有某种教育功能,中国大量贫困落后地区的居民通过发展旅游学会了普通话和英语,也学会了经营和计算,给当地居民带来现代意识和现代生活方式;但也带来生态环境恶化、社会文化异化、经济结构畸形发展、产业结构失衡等负外部效应,如海南三亚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房价远远高于当地居民的消费能力,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社会福利。大量实证研究表明,旅游产业影响的两面性不仅在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风景名胜旅游区,以及湖南张家界、海南省三亚、桂林阳朔、云南丽江旅游区的专业化旅游城市中,而且也在北京、杭州、厦门等综合性旅游城市中都有充分地表现。但是,我们不能过分夸大旅游产业负面影响,而强调旅游资源诅咒。

二是旅游业具有融合性特征。随着社会经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目前进入“旅游+”新时代,出现了旅游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产业融合,也出现了旅游与城市、乡村的融合,形成区域旅游化趋势,还出现了旅游与文化、民间交流和健康养生等的融合。以旅游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旅游打造新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可见,旅游资源开发与其他部门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协同效应,在某些情况下,旅游发展还会对其他部门存在溢出效应。另一方面,借助旅游资源开发的带动效应实现经济腾飞的例子也不少。因此,区域发展必须要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而不是把地方经济落后性来诅咒旅游资源太丰富。

4 对规避诅咒的政策建议并不可行

如果按照旅游资源诅咒命题成立,那么,采取的政策将是:无论在经济落后还是经济发达地区,即使旅游资源丰富,仍然不能寻求旅游业发展,因为旅游资源开发具有挤出效应,限制了其它产业的发展。这种政策建议当然是不可行,甚至显得荒唐可笑。区域经济发展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追求产业结构优化是区域发展的根本要求,虽然旅游业可能带来一些负反馈作用,但其综合带动功能、融合功能决定了旅游资源具有突出的正向价值,而不是得到诅咒。当然,如果以长期的区域经济增长作为目标,那么旅游资源优势区必须要进入深度改革和产业素质升级,拓展旅游要素体系,打破旅游产业传统边界,有效地利用旅游业的积极效应,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将发展旅游所积累的财富投入到回报率和创新性更高的制造业中,培育区域竞争性工业或其它产业,强调企业、科技、人才、资金等新力量的作用,并着力于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克服旅游业带来的“负面现象”问题。

5 研究结论

实质上,“旅游资源诅咒”论是一种过分夸大旅游业负面影响的观点,这种观点只从表面数据胡乱寻找因果关系,把旅游资源分布与旅游经济增长空间的“错位现象”,以及旅游经济增长与地区经济发展的“错位现象”归因于旅游开发的挤出效应,忽视区位条件、区域经济、人口市场、交通条件等因素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偏面强调旅游资源基础性作用。因此,对于旅游资源丰富地区,我们仍然要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同时,也要避免权力腐败和制度障碍产生的旅游业挤出效应,因地制宜,充分发展具有较大竞争力的其它经济。

参考文献:

[1] Auty,Richard M. Sustaining Development in Mineral Economies: The Resource Curse Thesis[M].London:Routledge,1993.

[2]杨娟.贫富悖论:财富与权力的耦合效应[J].现代经济探讨,2012(8):43-46

[3]左冰.旅游能打破资源诅咒吗?―基于中国31 个省( 市、区) 的比较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259(5):60-69.

[4]方法林.江苏旅游“资源诅咒”现象实证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205(5):27-34.

[5]王凯.中国主要旅游资源赋存的省际差异分析[J].国土学与国土研究,1999(3):69-74.

[6]孙根年.西部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与资源区位的关系[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459-464.

[7]卞显红.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资源城际差异与丰度分析[J].江苏商论,2006(2):109-111.

[8]韩春鲜.基于旅游资源优势度差异的新疆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分析[J].经济地理,2009,29(5):871-875.

[9]丁旭生,李永文,吕可文.基于空间错位理论的河南省旅游发展区域差异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27(2):106-108.

[10]王玉珍.旅游资源禀赋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基于山西的实证分析[J]. 生态经济,2010,228(8):40-45.

[11]方叶林,黄震方,胡小海.安徽省旅游资源错位现象及相对效率评价[J]. 华东经济管理,2013,27(6):27-31.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范文第7篇

一、概述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相关内涵

1.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研究相关理论简介

要研究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就要首要清晰相关的六大理论,即推拉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学理论、生态学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及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

从旅游者的动机来看,促使推拉理论形成就在于驱力理论和期待价值理论。所谓的驱力理论不是指人在意识形态中已经有了选择意向,而是因自身的身体一种本能的需求而产生选择。这种驱力理论重在强调人的个体性外在行为是由自身的内在需求驱使而造成的,与外在的环境因素无关,这也是一种诱因理论。随着研究的推进,研究人员把诱因理论和期待价值理论相结合,提出了内外动机一体化而形成的行为动机之说,这种论说应用到旅游领域内,就产生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旅游动机的推拉理论。

可持续发展观是基于人们审视人类发展与自然现状失衡状态的根源,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结构进行勾勒的话,农业社会应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原初形态,人们在长期的农业劳动过程中把握自然社会的物质规律,并敬畏和遵循这些规律进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宗旨意在不牺牲子孙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而追求并不断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从旅游产业的视域来看当可持续发展理念,就是要求在旅游的过程中,人们在追求自我身心的满足同时,不要以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以求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破坏可持续发展的现象越发突出和严重,人们开始审视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越发呼吁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产业的使用。

经济学理论由制度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理论等组成。其中,经济制度学理论从制度角度论述了经济活动过程的外部资源、公共财产、产权等问题;经济地理学是从地理学科视域研究了地域内的经济状况、因素以及运动规律等。

生态系统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组成了生态学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系统重在论述生态学的组成部分是哪些且它们之间是如何运作的;景观生态学理论注重从景观视域去论述生态学,详尽地从景观的结构、功能、整体性、类型以及空间布局等方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种理论对随后的旅游产业来说起了一定的规划性引导,更奠定了旅游规划学的基础。

随着旅游产业成为一种经济形态,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一些学者开始从旅游生命周期角度来研究旅游产业的发展,就诞生了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重在以旅游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旅游地未来经济效益考虑,提出整合优化旅游地的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地的服务和管理质量,意在扩大和树立旅游地的产业形象,占有旅游市场的份额,从而提升旅游地的市场竞争力。

2.界定乡村旅游内涵

从乡村旅游体系出发,对乡村范畴进行解读来看,就乡村而言,应该包括农业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农业生产活动、农村居住分布布局等。人口分布广密度小、人们生活节奏慢悠闲是乡村的特有特点。从风光来说,乡村与城镇有着明显的区分,根据生产活动和经济属性不同,乡村区域可以分为农耕区、农牧去、渔林区,且不同的区域其风光也迥然不同。而城市是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中心枢纽,是一定区域的综合性发展导向,其人口分布密度大,人口生活竞争度大,根据每个城市的本质性特点可以分为工业城市、农业、港口城市和旅游城市等。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够因为每个城市的特性不一样,就否定了每一个城市具有人文景观的特性,基于每一个城市的发展主线不同,每一个城市所展示的城市人文风光也不尽相同,其风光恰恰是一个城市与另一个城市区分所在。

目前,国内外学者基于自己的不同视域以及主观性立场,对乡村旅游的内涵进行了不同的阐述,各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又不能够在理论界形成统一的定论。综合各家学说,不难发现可以对乡村旅游进行一个统一性的概述,笔者认为所谓的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风光与环境为依托,从经济学的视域角度把乡村风光与环境转化为消费资源以吸引游客注意,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乡村地域的旅游活动。由于乡村各自的发展特点不相同,因此,乡村旅游又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产业方向可以分为农业旅游、林牧渔旅游;根据旅游目的可以分为观光旅游、农耕旅游、采风旅游等。

二、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意愿

每个乡村具有鲜明的自我特性,这就导致了人们对于乡村旅游的意愿选择也各有其特点,他们可能基于乡村自然景观、乡村人文环境、乡村特色产品以及乡村自然地理条件等进行不同乡村旅游选择。另外,由于旅游者自身的年龄层次、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以及职业等因素也成为游客进行乡村旅游选择的意愿性条件。

从对目前乡村旅游产业比城市旅游产业发展迅猛的原因进行剖析来看,就在于乡村旅游符合了旅游消费者的大众化需求,相比城市旅游来说,乡村旅游消费水平比较低、选择度大、风光原生态、环境没有污染、文化富有地方特色,这些恰恰是人口众多、密度大、交通不便、城市建设没有个性等城市旅游产业无法比拟的,更主要的是乡村旅游产业适应了现代人对健康性、生态性消费的高要求。尤其是,紧张的、快节奏生活的城市居民能够从具有乡土特色、空阔的乡村环境中唤回内心对人生价值的审视和本真的追求。另外,乡村总是与一定的历史事件、人物以及人文相关联,这些都是城市所没有的,这也成为游客选择乡村旅游的另一个驱动因素。

三、乡村旅游的驱动机制分析

综合考察现代旅游产业现状,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集合了当地的综合资源,从整体上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又具有自己独特性的人文地域气息,另外又加上物质资源丰富、交流便利、地方性饮食特色等,很自然地就成了旅游者进行旅游选择的首选对象。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流上的便利,这种旅游上的优势被物质融合而打破,大量的游客越来越不满足于这种千遍一律性的现代化城市发展风光,心理渴望一种静谧的、祥和的、原生态化的风光享受,自然而然地就把目光投向了乡村旅游。乡村地域分布较广、自然地理风貌类型多、人口分布密度不大、农耕自然化、生活节奏慢、传统人文风俗保持比较好等特点,这些都成了城市旅游风光不法比拟的优势,这就使得游客开始向乡村转移,寄望通过对乡村地理风光、农耕生活以及人文风俗活动的参与中从精神上得到满足,从身心上寻找一种放松,这种旅游者的主观性和乡村客观性的潜在旅游因素极大地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更促使乡村旅游业成为旅游产业中的一大亮点。

乡村旅游驱动机制是以乡村旅游自身的特征为依托,意在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动机的各个系统的有机组合整体,主要由动力系统、需求子系统、供给子系统、支持系统以及媒介系统组成。对我国我国乡村旅游动力系统进行剖析,需求系统、供给系统、支持系统和媒介系统又组成了乡村旅游动力系统,这四个系统是统一的整体,不可割裂看待,它们相互融合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四、探讨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1.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目标

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途径,虽然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不一样,但是总是有共同的目标:意在提供农民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养,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意在优化整合农村资源,挖掘农村资源发展的增长点,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促使农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加强农村基础性建设,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保护乡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等。

2.乡村旅游开发原则

乡村旅游开发不是盲目地进行,总是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坚持政府政策性指导和措施上扶持的原则,地方性政府对于当地旅游开发要有序、有理、有节地进行;居民积极参与原则,当地旅游项目能否有效地推进,关键还在于当地居民是否配合;利益分配公平原则,乡村旅游资源是广大农民的共同资源,它涉及着广大农民的共同利益,在利益分配上要兼顾各方利益,做到公平合理地分配旅游利益,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原则,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能够无节制地开发,要考虑到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环境可承受度,资源的开发要建立在保持资源和环境的安全性上;特色原则,每一个乡村都有自我的个性,要根据当地的本色特征,在旅游产品的开放上突出特色,同时又具有时代性。

3.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其一,企业经营主体开发模式,该模式是由一定的企业为旅游开发主体,以企业经营的模式,统一整合当地乡村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和管理的一种乡村旅游经营模式,具有现代企业特点。

其二,村集体经营主体开发模式,该模式是由村集体为旅游开发主导者,依靠集体的力量,积极引导当地村民参与和配合旅游开发和管理,旅游产权属于全体居民共同所有,旅游收益由全体居民共同分享的经营模式,该模式具有集体主义经济的特征。

其三,村民自主开发模式,该模式是由乡村居民根据自己现有的乡村资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家庭为单位提供乡村旅游服务,其收益由自己的家庭成员共享的经营模式。该模式具有个体经济的特征。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增长极理论 旅游业 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聚集效应

一、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增长极理论以地区内不均衡发展为基础主张,提出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区位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或产业带动,主张选择这些地区或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和其它产业发展。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主要表现为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极点聚集;扩散效应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转移。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

增长极体系有三个层面:①先导产业增长;②产业综合体与增长;③增长极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在此理论框架下,经济增长被认为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有机联系的系统。增长极理论主张通过政府的作用来集中投资,加快若干条件较好的区域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周边地区或其它产业发展。这一理论的实际操作性较强。

二、 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经济发展现状

2004年10月,第三届川滇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协调会在成都召开,川滇藏三省区在会上就发表了携手打造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合作宣言,旨在将香格里拉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品牌。“香格里拉”包含了四川、云南、的大部分旅游区,三省区目前正在建立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川、滇、藏三省区将在各自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与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编制区域发展规划方面的联合与协作不断加强的情况下,重点将实施对旅游区范围进行总体规划等问题,并对“香格里拉”区域内的旅游区功能、基础资源、生态环境、产业选择等问题进行科学论证。选择重点地区先期发展特色旅游,联合推荐促销精品旅游线路,带动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

据悉,2002年云南省旅游部门率先抛出“橄榄枝”,欢迎四川、等省区联手合作保护和开发香格里拉,四川省目前已率先投资49.3亿元打造川滇两省内交界处的旅游景区,并制定了一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则通过去年国际旅游交易会期间与云南在“茶马古道”的开发上进行了尝试,出台了“大香格里拉”计划。区域联合开发香格里拉的框架已经形成。2001年,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香格里拉县成了滇川藏三省区“大香格里拉”品牌的核心。巨大的品牌价值,不仅催热了当地的旅游产业,还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各种产业的发展,香格里拉旅游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去年香格里拉县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31万人次,较上年增长58%,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20.3亿元。而迪庆州接待游客数量5年内从几十万猛增至200多万人次。香格里拉县去年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达8.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7.5%,占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4.3%。

三、 结合增长极理论分析旅游业对“大香格里拉”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拉伸旅游产业链,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发挥其产业集聚效应。旅游业是关联度很高、带动性很强的朝阳产业,任何单独的旅游企业或者单独的景区都不能提供完整的旅游产品,旅游产业是由一连串横向联系的企业构成的产业链,能为旅游者提供从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到全套景点组合。发展旅游业需要有良好的环境基础条件,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旅游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大香格里拉”区域内公共设施服务业、娱乐服务业、旅馆业、餐饮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等的发展。近一年来,自治区在“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境内,投入了6000多万元,对昌都强巴林寺旅游基础工程、八宿县然乌湖旅游景区等风景区进行的重点建设,扩大旅游服务设施总量,形成功能齐备、运作有序、服务规范的现代旅游服务体系。云南省在“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云南境内,投资500多万元,兴建了香格里拉县噶丹松赞林寺旅游服务站、小中甸扎文化生态苑安、德钦县佛山乡老西集镇市政容貌以及德钦县弦子节庆广场;昌都地区评审了2家三星级的宾馆、1家二星级的宾馆和8家旅游定点宾馆饭店,创办了地方性旅游文化娱乐公司,在旅游区开展地方民俗表演等传统文化娱乐节目,促进旅游企业规范化、科学化、多元化的经营体系的建立。

(2)创造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加速人才的培养。目前,三省区已开通了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互联网旅游信息服务,以“香格里拉”命名的旅游服务网站就有10多个,大大方便了广大旅游者。一年来,三省区相互协作,加强了旅游人才的交流,自去年5月以来,四川省旅游局为自治区培训了100名导游,为昌都地区培训了民族旅游管理人才10名。同时,旅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随着外来旅游人员的增多,丰富了当地的知识文化,带来先进的技术理念,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素质。

(3)带动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吸引外来投资,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旅游业具有特殊的低重心启动作用和明显的关联带动功能,尤其适合于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薄弱、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突出的西部地区。在对外开放中,旅游业还是一个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让世界了解本地,让本地走向世界”的“先导产业”,是吸引境外人士来本地的主渠道,也是吸引外商从事经贸活动的重要媒介。大香格里拉区域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与经济技术水平的相对落后性,决定了旅游业不仅应当是该区域的第一大主导产业,而且在带动本区域对外开放和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交流方面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大香格里拉区域以旅游业的发展方式来带动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是本区域应该走的最有效的途径。按照增长极理论由点带面,由局部带动整体的原则,在打通香格里拉旅游小循环的基础上,尽快把分布在川滇藏各个区位的高品位旅游资源串通起来,构建大香格里拉的旅游大循环,以形成对外旅游的竞争力。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走生态旅游之路,是大香格里拉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积极培育旅游业为重要经济增长点,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殿廷.区域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曾德超.增长极理论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2).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增长极理论 旅游业 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聚集效应

一、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增长极理论以地区内不均衡发展为基础主张,提出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区位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或产业带动,主张选择这些地区或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和其它产业发展。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主要表现为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极点聚集;扩散效应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转移。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

增长极体系有三个层面:①先导产业增长;②产业综合体与增长;③增长极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在此理论框架下,经济增长被认为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有机联系的系统。增长极理论主张通过政府的作用来集中投资,加快若干条件较好的区域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周边地区或其它产业发展。这一理论的实际操作性较强。

二、 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经济发展现状

2004年10月,第三届川滇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协调会在成都召开,川滇藏三省区在会上就发表了携手打造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合作宣言,旨在将香格里拉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品牌。“香格里拉”包含了四川、云南、西藏的大部分旅游区,三省区目前正在建立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川、滇、藏三省区将在各自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与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编制区域发展规划方面的联合与协作不断加强的情况下,重点将实施对旅游区范围进行总体规划等问题,并对“香格里拉”区域内的旅游区功能、基础资源、生态环境、产业选择等问题进行科学论证。选择重点地区先期发展特色旅游,联合推荐促销精品旅游线路,带动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

据悉,2002年云南省旅游部门率先抛出“橄榄枝”,欢迎四川、西藏等省区联手合作保护和开发香格里拉,四川省目前已率先投资49.3亿元打造川滇两省内交界处的旅游景区,并制定了一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西藏则通过去年国际旅游交易会期间与云南在“茶马古道”的开发上进行了尝试,出台了“大香格里拉”计划。区域联合开发香格里拉的框架已经形成。2001年,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香格里拉县成了滇川藏三省区“大香格里拉”品牌的核心。巨大的品牌价值,不仅催热了当地的旅游产业,还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各种产业的发展,香格里拉旅游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去年香格里拉县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31万人次,较上年增长58%,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20.3亿元。而迪庆州接待游客数量5年内从几十万猛增至200多万人次。香格里拉县去年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达8.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7.5%,占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4.3%。

三、 结合增长极理论分析旅游业对“大香格里拉”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拉伸旅游产业链,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发挥其产业集聚效应。旅游业是关联度很高、带动性很强的朝阳产业,任何单独的旅游企业或者单独的景区都不能提供完整的旅游产品,旅游产业是由一连串横向联系的企业构成的产业链,能为旅游者提供从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到全套景点组合。发展旅游业需要有良好的环境基础条件,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旅游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大香格里拉”区域内公共设施服务业、娱乐服务业、旅馆业、餐饮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等的发展。近一年来,西藏自治区在“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西藏境内,投入了6000多万元,对昌都强巴林寺旅游基础工程、八宿县然乌湖旅游景区等风景区进行的重点建设,扩大旅游服务设施总量,形成功能齐备、运作有序、服务规范的现代旅游服务体系。云南省在“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云南境内,投资500多万元,兴建了香格里拉县噶丹松赞林寺旅游服务站、小中甸扎西藏文化生态苑安、德钦县佛山乡老西集镇市政容貌以及德钦县弦子节庆广场;西藏昌都地区评审了2家三星级的宾馆、1家二星级的宾馆和8家旅游定点宾馆饭店,创办了地方性旅游文化娱乐公司,在旅游区开展地方民俗表演等传统文化娱乐节目,促进旅游企业规范化、科学化、多元化的经营体系的建立。

(2)创造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加速人才的培养。目前,三省区已开通了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互联网旅游信息服务,以“香格里拉”命名的旅游服务网站就有10多个,大大方便了广大旅游者。一年来,三省区相互协作,加强了旅游人才的交流,自去年5月以来,四川省旅游局为西藏自治区培训了100名导游,为西藏昌都地区培训了民族旅游管理人才10名。同时,旅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随着外来旅游人员的增多,丰富了当地的知识文化,带来先进的技术理念,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素质。

(3)带动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吸引外来投资,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旅游业具有特殊的低重心启动作用和明显的关联带动功能,尤其适合于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薄弱、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突出的西部地区。在对外开放中,旅游业还是一个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让世界了解本地,让本地走向世界”的“先导产业”,是吸引境外人士来本地的主渠道,也是吸引外商从事经贸活动的重要媒介。大香格里拉区域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与经济技术水平的相对落后性,决定了旅游业不仅应当是该区域的第一大主导产业,而且在带动本区域对外开放和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交流方面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大香格里拉区域以旅游业的发展方式来带动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是本区域应该走的最有效的途径。按照增长极理论由点带面,由局部带动整体的原则,在打通香格里拉旅游小循环的基础上,尽快把分布在川滇藏各个区位的高品位旅游资源串通起来,构建大香格里拉的旅游大循环,以形成对外旅游的竞争力。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走生态旅游之路,是大香格里拉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积极培育旅游业为重要经济增长点,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殿廷.区域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旅游学科;研究进展;研究热点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1)05-0022-08

引言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旅游产业走入人们的视野并迅速壮大,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与此同时,旅游研究成果和学者数量急剧扩大,以期刊数量为例,20世纪60年代仅有一两份旅游期刊,目前,全球公开出版的英语旅游学术期刊已超过60份。在英国,与旅游相关的博士论文数量从1990年到2002年增长了8倍。可以说,旅游研究已成为学术领域的一门“显学”,受到来自政府部门、学界、业界以及普通民众的重视。

实际上,旅游研究最初受到重视,主要集中在欧洲国家,并且是由政府部门对旅游业重视开始的。由于二战后大众旅游广泛兴起,给欧洲各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使英国、法国等国从国家决策层面出台推进和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因此,对旅游产业的研究是从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开始的,而且是以定性的方法来分析旅游产业。随着人们对旅游经济效应的认识逐步加深,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开始进入旅游研究领域,最早引入的经济理论是质量控制,即旅游产品的质量控制。此后,经济学在旅游学科的研究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并以实证研究为主。随着旅游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其对社会、文化以及环境的影响逐渐显现,并引起广泛重视,但经济学在旅游研究领域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据《旅游研究纪事》(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原主编贾法瑞(Jafari)在1988年对美国博士论文选题的分析结果,按照学科重要性排序,对旅游业影响最大的是经济学,其余依次为人类学、地理学和社会学。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对旅游产生的综合影响越发重视,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对旅游业的影响愈加显著,但是包特瑞等人(Botterill,et al)于2003年对英国博士论文选题的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学依然占最大比例,不过所占比重下降,其次分别为地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商业研究和环境科学。根据揣博(Tribe)的观点,目前,旅游学科研究内容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以经济、管理为主;二是从文化、社会角度以及其他非经济类视角分析旅游产业,其中,前者的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为核心,而后者更多的以定性分析为主。

本文将从旅游学科发展的几个阶段、研究方法、学科范围、理论范式和当前主要研究领域进行深入阐述,并对我国旅游研究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

一、旅游研究的发展进程

目前比较公认的是贾法瑞按照年代划分的5个阶段:

(一)倡导阶段――20世纪60年代。强调旅游业的正面经济效应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企业、公共机构以及其他组织都十分关注旅游业对经济的积极作用,因此在这一阶段,对旅游业的正面看法大行其道,认为旅游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旅游可以使其他产业受益;旅游业对许多国家是可行的经济替代产业;旅游业能够为接待国提供所需外汇等。为了更加突出发展旅游业的好处,有学者还提出其他观点:旅游可以保护自然和现有环境;能够复兴传统文化,积极地推进文化活动,以及有助于跨文化之间的交流,推动全球和平等。这些观点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直接动力,大大推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进程。

(二)警示阶段――20世纪70年代,强调旅游的负面效应,尤其是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许多问题,并带来了不利影响,从而出现了一批研究成果挑战拥护者的立场。这种新的声音,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几乎听不到,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逐渐成为一种潮流。这些学者既有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者,也有从事自然和文化保护研究的学者,代表性观点为:旅游业提供的就业绝大部分是季节性和低技能岗位;只能给公司和大企业带来收益;旅游破坏了自然和风景资源;使接待地社区及其文化商品化;破坏了接待地社会结构等。两个阶段截然相反的观点,使研究者相互之间的攻击不可避免,包括相互交换意见、提出反对意见以及尖锐批评对方的立场等。

(三)适应阶段――20世纪80年代,强调改进旅游方式,减少负面效应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向改进旅游方式,通过科学规划,尽量减少负面影响。许多学者建议以接待地社区为中心,利用当地社会文化和现有的自然环境,为旅游者提供有益的活动,降低旅游活动对当地资源和居民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促进当地居民与旅游者彼此之间的交流。具体采用的形式包括:适度旅游、社区旅游、控制性旅游、农家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农场旅游、绿色旅游、原住民旅游、体验旅游、自然旅游、负责任旅游、乡村旅游、合理旅游、小规模旅游和可持续旅游等。这些经过改进的旅游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政府、业界、当地居民以及研究者的认可,但是在实践中,过分商业化以及失去控制的旅游活动也比比皆是,许多经营者换汤不换药地利用以前的手段开发新的旅游形式,也是这一阶段乃至到现在一直未能完全解决的难题。

(四)知识更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旅游学科逐渐成熟,全方位分析旅游产业

前面3个阶段的总的立场是在考虑培育旅游产业过程中所需要的一些发展条件和动力,到了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已经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并且成为一个巨大的全球产业,其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产业内部,而是与社会经济体系紧密关联,因此第4个阶段以知识更新为基础,学界的研究人员不再局限于讨论旅游产业的科学定位,而是系统研究旅游产业结构,并与其他学科领域相融合,在更广泛的多学科领域中定位自身的位置;从个人、团体、企业、政府和系统层面探讨旅游产业功能;确定其影响因素和受其影响的方面,旨在更精确和全面地定义旅游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的地位,为形成旅游产业科学的知识体系而努力。

(五)公共阶段――21世纪前10年,旅游成为社会现象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增长,使其获得了产业内外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尽管经历了“9・11”、伊拉克战争和SARS等突发事件,但是“短期的伤痛带来了长期的收益”,并未阻挡住旅游业大步前行的脚步。目前,政府部门、决策者和民众对旅游的关注不仅仅是在经济领域,而是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来研究和看待。旅游研究成为“没有哪一个单独学科可以囊括、研究或理解(旅游);只能通过学科的边界交叉来研究,应当寻求并形成多学科的视角”。这种趋势不仅在产业层面体现出来,而且从研究成果的主题变化也明显表现出来,根据肖和史密斯(Xiao&Smith)于2006年对过去30 年《旅游研究纪事》发表的论文主题所做的统计,研究主题所涉及领域由传统的经济学、旅游、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休闲等领域,逐渐拓展到心理学、管理学、文化、艺术、历史、法律、宗教、环境、政治、伦理等其他学科,显示出旅游正在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二、研究方法

(一)定量研究的是与非

自从经济学在旅游学科中占据主导地位后,实证研究一直居于领导和统治地位,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主要旅游学科期刊《旅游研究纪事》和《旅游管理》(Tourism Management)都对论文范式提出具体要求,所有论文都要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发现与讨论和结论。研究工具一般包括:离散选择模型、社会核算矩阵、数据包络分析、影响评估模型或部分可计算均衡模型等。

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许多学者越来越多地质疑定量分析方法,认为实证研究有很大局限性,任何实证研究都有许多限制条件,结论也不具有一般性。而且认为,定量分析不能完全反映问题本质和意义。一些学者开始探索实证研究之外的范式,这种范式的转变使定性分析方法在一些领域得到认可。尽管如此,根据瑞利和拉夫(Riley&Love)Elo]对《旅游研究纪事》、《旅游管理》、《旅行研究》(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和《休闲研究》(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4种期刊所发文章使用的分析方法进行的调查显示,上述4份期刊从创刊到2000年期间发表的论文中,实证研究方法居于绝对统治地位。也就是说,定量分析方法仍然在旅游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目前,定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测度经济影响、评价游客流动、创造细分市场战略和确立游客心理测量标准等方面”。

(二)定性研究的功与过

正如提出旅游产品“原真性”概念的学者科恩(Cohen)所说,旅游研究中的许多开创性工作都是从定性研究入手的,定性分析方法在旅游学的初始研究阶段比较受重视,为奠定学科基础作出了极有价值的贡献。但是,这些成果通常都发表在非旅游期刊上,如著名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最初发表在地理学期刊,麦克康奈尔(MaeCannell)提出的“舞台真实性”发表在《美国社会学》。由于定性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被学界所质疑,阻碍了其在旅游经济领域的应用。目前,定性研究主要应用在与旅游相关的社会、文化和环境等领域,研究范式以案例研究为主,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主/客关系、旅游对文化的影响、旅游对民间艺术的影响等。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旅游已由单纯的经济产业转变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定性研究有逐渐受到重视的趋势。贾法瑞认为,定性研究提供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视角,帮助学者从单纯的实证主义以不同范式来解释和理解现象。根据包特瑞在2003年对英国与旅游有关的博士论文的研究方法所做的调查结果,运用定性分析方法的博士论文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揣博在2006年发表的文章认为,旅游学研究总体上已经走出了应用经济领域的狭窄范畴,具备了后现代研究方法的雏形。目前学界的普遍看法是,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多元化方法将更适合研究和分析日益复杂的旅游问题。

三、学科范围与理论范式

(一)学科范围

旅游是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的新兴学科,40多年来从其他学科借鉴了理论范式、分析方法和研究成果,逐步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同时也为其他传统学科拓展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尽管迄今为止旅游学科尚未建立完整的、科学的学科理论体系,但是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研究体系,涉及的相关学科包括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等18个相关学科,见图1。

在各学科对旅游研究的影响中,根据揣博于2006年对主要旅游期刊总引用率涉及的学科分析结果,依次分别为:经济学38%,社会学7%,地理学6%,心理学3%,哲学和人类学1%,也就是说,经济学依然是对旅游学科影响最大的。

(二)理论范式

理论范式是奠定学科发展方向的基石,更是构建学科体系过程中的里程碑。旅游学科的理论范式大体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旅游经济/管理范式,多来自经济学/管理学领域,主要运用一些分析方法,对旅游现象和现实问题进行具体解析和阐述,在旅游的经济影响和经济预测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另一个是以社会学、人类学和地理学为基础建立的旅游范式,为旅游学科独有,对推动旅游研究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1.旅游经济/管理学范式

旅游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中包含7个理论范式,由于这些理论范式来源于其他学科,并不为旅游学科独有,所以仅作简单介绍。

实证主义:以物理学为基础的研究社会科学的手段和方法,由法国哲学家孔德(Comte)最早提出。混沌理论/复合理论:由劳伦斯(Lorenz)、海侬(Henon)、梅(May)等人提出。混沌理论将世界视为非线性和流动的,认为微小的变化可能会引发大规模变动的结果。解释性社会科学范式:由托马斯(Thomas)、斯库(schutz)等人提出,与社会构成主义和现象学相关。参与范式:由莱文(Lewin)最先提出,以释放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研究地方发展为基础。批判理论的方法:以马克思理论为基础,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主客观问题。女性主义观点:与西方的三次女权运动相关,从女权主义角度强调妇女的生存体验,打破世界固有的男权统治的思维框架。后现代方法:由劳埃德(Lyotard)、保德拉德(Baudrillard)以及雷坎(Laean)等提出,将世界看做多元现实构建的,并且现实元素之间互不支持。

2.旅游范式

属于旅游学科的4个理论范式,分别为:

原真性问题:从社会学角度研究文化旅游产品的真实性和文化商品化,这个范式由社会学者麦克康奈尔于1972年最先提出,科恩于1988年提出“舞台真实性”加以完善,成为文化旅游、民族旅游产品开发与规划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影响至今。

游客凝视:由社会学者尤瑞(Urry)于1990年提出,认为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阶层以及不同历史阶段的游客在看待不同景色、不同人群、不同历史和文化时的关注点各不相同,如何区分不同背景的游客的兴趣点,规划和营销旅游产品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成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主/客关系:由人类学家史密斯(Smith)于1977年出版的《主人与客人》首先提出,并于1989年修改后再版,是旅游影响研究中具有开创意义的学术经典,主要研究游客对接待地社会结构产生的诸多影响,强调游客给接待地文化带来不利影响。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由地理学家巴特勒(Butler)于1980年首先提出,此后被广泛引用、论证和质疑,但也是最具影响的学说之一。核心内容是分析旅游目的地的演化过程,认为在不考虑内生 和外生因素的条件下,旅游地的发展分为6个阶段: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退阶段或复苏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旅游业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4个范式都受到了来自学界和业界的质疑和挑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4个范式为旅游研究奠定了学科基础,对研究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尽管存在诸多质疑,在学术领域中仍然是引用最多、应用最广的理论范式。

四、当前主要研究领域和内容

旅游研究内容涉及面很广,本文讨论的领域以旅游管理学为主,根据瑞安等人(Ryan,et al.)的分类,结合我国的研究现状,笔者认为主要内容包括:

(一)旅游营销

“旅游营销”源自管理学中“服务营销”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引入旅游研究中,是旅游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旅游营销已由传统的简单分析方法转向运用模型化理论,主要使用的模型包括旅游者购买决定、定价细分策略等。研究内容大致包含6个部分:目的地营销、市场细分、游客行为、营销功能、营销研究以及IT营销。其中,目的地营销管理、营销规划和营销战略功能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市场细分、市场定位和目标、IT营销也是比较主要的研究领域,而营销广告、授权和培训等问题受到的关注较少,关于营销理论和研究方法更属于冷门话题。总的来看,旅游营销研究还处于满足从业者需求阶段,更多的是分析游客心理,运用营销策略,实现营销目标,而对理论研究重视不够。

(二)旅游经济影响与需求预测

旅游经济研究在旅游学科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也是学科地位得以确立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经济学领域研究方法的不断突破,以模型为主的旅游经济研究也达到一个高潮。目前,旅游经济影响与预测包含的主要内容有:

1.估计产业乘数。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和线性回归等方法,测算国际、国内旅游支出对经济的巨大影响,进而确定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预算支出。

2.评估旅游影响。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和社会核算矩阵对旅游产业的影响进行分析,估测接待人数的上升或下降对旅游接待地产生的经济影响,从而得出一个接待地适度的接待规模。

3.旅游者需求预测。需求预测是目前比较热的一个研究主题,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十分重视,采用项目合作或直接投入研发力量等方式推动该领域研究水平的提高。需求预测是利用时变参数模型来进行具体分析的,这一模型将在旅游需求预测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三)旅游规划和社区参与

旅游规划是指导旅游产业发展的导向性文件,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但是从实施效果看,旅游规划与市场结合方面往往是失败的,因为规划是事先制定的,因此难以适应旅游发展和变化。很多学者认为,尽管在许多情况下旅游规划几乎涵盖旅游开发与运行的所有环节,并作为专家的指导性意见出现,但是在实际中,规划得以完全实施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了使旅游规划对实际开发与运营更具指导性,20世纪90年代旅游规划领域引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将可持续性理念应用于旅游规划的开发原则中,并采纳了接待地空间承载力和适度规划的概念,偏重于对旅游开发实践进行科学引导。

与此同时,随着旅游活动对接待社区的影响越来越大,并且经常出现与社区经济社会目标相冲突的情况,一些学者提出规划应注重旅游与社区之间关系,认为规划内容对接待地社区有着相应义务和责任,因此旅游规划者被要求应充分考虑接待社区居民的经济和社会需求。但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和繁多的需求变化使旅游规划难以面面俱到,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最大程度的公众参与,建立合理的参与机制,使规划者在考虑企业部门的利益之外,充分考虑旅游所依赖的接待社区的长远利益。这一点在理论上已经有诸多论述,但在实践中依然面临很多问题。目前规划领域的学术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规划与开发、以社区参与为导向的规划研究。

(四)城市旅游

城市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兴研究领域,由梅西森和沃尔(Mathieson&Wall)于1982年在《旅游、经济、自然和社会影响》中首次提出,其后皮尔斯等(Pearce,et al.)肯定了城市旅游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此后一直是比较热门的研究领域,与城市旅游有关的论文数量持续上升。

佩基(Page)认为,最有影响的文献有3篇:

1.艾斯沃斯(Ashworth)的《城市旅游:关注下的不平衡》是关于城市旅游最有影响和引用最广的研究成果,作者在分析总结文献的同时,对城市环境进行了阐述,认为“因为大多数旅游者来自城市,许多人将城市作为度假目的地,旅游对城市区域的社会和经济影响非常巨大,因此将旅游视为一种城市活动严重制约了旅游的发展,同时也忽视了旅游者在城市功能中的重要性”。

2.詹森-沃贝克(Jansen―Verbeke)的《休闲购物――旅游业中一个富有魔力的概念?》为城市旅游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该文在总结大量零售业文献和重新归纳城市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旅游购物概念,突出强调了旅游者的购物支出对城市经济的重要作用,为城市旅游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3.盖兹(Getz)在《旅游购物城――开发与规划战略》一文中,专门对旅游购物城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发展趋势,提出了将大型零售商业(如Outlets)选址在城市周边区域可以吸引旅游者的观点,拓展了旅游购物作为城市旅游者的一个主要活动的概念。

目前,关于城市旅游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领域:理论与概念发展;需求与供给问题;旅游者行为;管理、规划和政策;模型和预测。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城市旅游的管理、规划和政策领域,较少关注的是旅游者行为。研究方法大多以案例研究为主,或者以社会心理学范式为主。

(五)主题公园

自第一家迪士尼公园1955年在美国加州开业以来,主题公园成为发达国家休闲、娱乐和旅游活动的主要方式。目前,全球主题公园产业的收入每年已经超过150亿美元,大约有超过130个主要主题公园散布世界各个角落;发达国家人均每年参观主题公园的次数为,美国和日本0.6次,澳大利亚0.5次,欧洲0.23次。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主题公园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但是主题公园的兴起也始终伴随着争议,人们批评其将文化庸俗化,破坏艺术美感等。

目前,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主题公园作为旅游吸引物如何更好地吸引游客,代表性的观点包括:利珀(Leiper)指出,主题公园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拥有巨大的基础市场,认为其选址不要在距离主要公路很近的地方,因为路边吸引物的目标市场是大量低支出的过路游客,而这对资金密集型的主题公园来讲是远远不够的,主题公园要求有高消费能力的游客,而且需要在一个地方的停留时间超过一天。罗杰克(Rojek)提出,主题公园的一个重要元素是提供一个安全、可靠和可预测的环境,并以效率、预期与 控制为原则。方德斯和米尔纳(Fodness&Milner)认为,主题公园的游客构成了一个可以广义描述的但是很少被理解的一个游客层面,他们运用感知技术对佛罗里达的顾客选择进行了调查,并对游客的选择行为进行了详细分析,为主题公园的市场定位、主题选择和促销战略提供了指导意见。

而对于主题公园的运营情况,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原因主要是主题公园属于企业经营,许多数据涉及商业机密,研究者很难得到一手数据,因此,关于主题公园以及旅游者吸引物的研究成果往往仅限于一般性阐述,高质量的分析研究较少见。

(六)旅游与自然环境: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

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一直是旅游的主体,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逐渐显露出来,尤其是对许多脆弱资源造成破坏的现象,令人们对以自然环境为主的旅游活动爱恨交织,为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自然旅游提出了诸多改进意见,代表性的观点从采取诸如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审计等软措施,到旅游概念重塑、纳入新的旅游形式、限制旅游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新的概念和分析模式不断进入旅游研究领域,人们从主要关注资源基础、监督使用和面临的问题以及评价产生的影响转变为关注不同旅游者类型及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着重强调旅游如何使用自然环境才可能对野生动物保护或自然资源产生有益影响,而不是简单地谴责其破坏环境。

正是在这种反思与改进不断交错的过程中,“可持续旅游”(或“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理念成为拯救自然旅游的代言人,出现了大量书籍和文章讨论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的含义和价值,并将其视为自然旅游的“代名词”,但是关于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的概念并不统一,也未能形成一个广泛接受的基本原则。而且“可持续旅游”和“生态旅游”的提法遭到滥用,几乎所有的旅游活动都被冠上了生态的标签。

在繁多的研究成果中,真正被广泛认可的开创性研究是布(Boo)于1990年出版的《生态旅游:潜力和陷阱》一书,首次提出生态旅游概念,而且将游客活动方式分为被动和主动形式。对这个领域发展作出最全面和最出色的总体评价的著作,分别是维尔(Weaver)撰写的《欠发达国家的生态旅游》,范奈尔(Fennell)出版的《生态旅游》一书,以及尼尔等(Neil,et al.)著的《生态旅游》,这三部著作都包含了详尽的参考书目和有关该领域广泛讨论的话题和争论。在具体研究内容上,已深入到生态旅游的各个方面,从经济收益、管理手段到旅游者形象以及与管理者之间的冲突,等等。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连续一体化模型、调查问卷和频谱效应等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同时大量采用案例研究。

(七)原住民旅游/少数民族旅游

长期以来,原住民(少数民族)旅游问题受到许多国家的关注,不仅将其作为解决原住民就业和提高收入的手段,而且还作为本国旅游促销的形象代表,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国,土著、因纽特人和毛利人的形象被广泛用于旅游促销宣传当中。但是更加清晰、明确地对待原住民(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是从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发表的《世界原住民国际十年宣言》(The International Decade of theWorld’s Indigenous People)开始的,此后原住民旅游成为学界一个比较重视的研究领域。

传统研究中,旅游学者主要从人类学的角度分析原住民旅游,多运用影像、形象描述旅游活动印象。随着国际社会对原住民问题的关注,关于原住民旅游的书籍和文章显著增多,研究内容涉及原住民旅游的各个方面,包括旅游与原住民之间的冲突以及宗教问题等等;研究方法也逐渐多样化,一些定量分析原住民旅游的文章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旅游期刊上。这方面的开创性著作包括:巴特勒和韩驰(Bulter&Hinch)于1996年出版的《旅游与原住民》,该书是原住民旅游研究的第一本理论著作;布莱斯和史密斯(Price&Smith)于1996年出版的《脆弱社区的人和旅游》是第一本从人类学角度研究原住民社区冲突问题的著作,刘和奥坦(Lew&Otten)于1998年出版的《印第安部落的旅游与业》是第一本关于印第安旅游发展的著作,罗宾逊和邦尼菲斯(Robinson&Boniface)于1999年出版的《旅游与文化冲突》第一次系统地分析了原住民旅游面临的文化冲突问题。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原住民在当地旅游开发过程中参与度始终较低,而且原住民对展示自身文化作为旅游产品在各部落有着不同认识,例如,美国印第安旅游以发展为重要特征,一些部落因业而迅速致富,但是一些部落则对此持否定态度,并且对旅游提出质疑。另一方面,旅游者对原住民文化的关注和兴趣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瑞安等发现,仅有33%的游客对原住民文化感兴趣,尽管许多游客到原住民地区旅游希望体验当地特有文化,但只是期望获得一种“原住民体验经历”,然后带回日常生活中。同时,佩彻(Pitcher)通过对访问原住民部落的649个游客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游客对原住民的认识多来自经过加工的文学畅销书,许多人到原住民地区来是寻求他们头脑中的“影像”,而这与真实的原住民文化存在很大偏差。因此,原真性问题经常被旅游学界讨论和反思:到底提供什么样的旅游产品才能反映原住民文化的“原真性”?目前得出两点结论:第一,原住民文化已进入旅游主流,原住民文化体验的性质及其文化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来自游客与原住民之间的供给和需求创造了新的原真性。第二,原住民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可以概括为“他们的精神至少来自三个世界:一是他们自己的世界,为其提供了传统的身份认知;二是后现代世界,西方主宰的企业实践和消费主义;三是互动的世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汇。

五、对我国旅游研究的启示

回顾我国旅游业及旅游研究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其发展轨迹与世界旅游发展历程大致相同,都是从旅游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开始获得政府重视,进而使学科快速发展,并且因产业过快发展对环境造成破坏受到争议。尽管如此,旅游产业始终在快速增长,并且从单一产业逐步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并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

如果从改革开放作为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的正式开始,那么,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是中国旅游研究的初期阶段,在此期间,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入境旅游对创汇的积极作用以及更好地发展入境旅游等方面,并对旅游是否可以成为一个产业进行了较长时间的争论,旅游学者的背景以地理学、历史学等为主。

随着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愈加显著,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正式确立了旅游业的经济产业地位,也从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旅游热”,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旅游开发成为新一轮中国旅游大发展的主旋律, 旅游研究亦成为炙手可热的新兴学科。从事旅游研究的人数和发表的成果数量呈几何级数快速增长,学者的学科背景也从地理学、历史学拓展到经济学、管理学、环境科学、农业科学等多个学科,其中,从经济角度对旅游产业进行研究成为行业主流。

1998-2010年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中国旅游业迅速经历了倡导、警示、适应、知识更新和公众关注等多个阶段,并且呈现出一种混合交织状态。在我国,旅游学界和业界没有出现明显的旅游警示阶段,但是对旅游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的质疑和批评始终与积极倡导的声音相伴随。目前,整个行业和研究领域仍然处于适应和知识更新阶段,更多的处于媒体关注层面,普通公众的参与度很低,尤其是当地居民的参与度远远不够。一方面是缺乏参与的渠道,另一方面是旅游规划制定者对当地居民的意见重视程度不够。如何将当地居民的意见纳入旅游规划中并受到重视,是发展旅游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2009年10月,国务院将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并将其视为拉动内需的重要产业,再次确认并强调了旅游产业的重要地位,但是尚未改变整个产业发展的总体进程,对研究领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科地位的进一步加强,确立了旅游研究的主流学科地位。

从研究内容看,国内旅游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研究内容与国外逐渐接轨,前面提到的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城市旅游、旅游规划、旅游营销等研究领域,也是目前国内旅游研究的热点;也有一些研究选题,比如旅游中的性别研究、旅游中的伦理道德等,国内学者关注较少。从研究角度看,与国外相比,国内学者的研究视野相对宽泛,多从宏观角度研究相关问题,论述多流于表面化,对产业的深度研究显得较为欠缺。由于国内旅游学界对国外相关文献了解有限,总体上文献基础比较薄弱,而且对国外研究进展缺乏及时跟踪和了解,国内外学术沟通渠道狭窄,极大影响了国内旅游研究成果的质量。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增长极理论 旅游业 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聚集效应

一、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增长极理论以地区内不均衡发展为基础主张,提出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区位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或产业带动,主张选择这些地区或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和其它产业发展。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主要表现为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极点聚集;扩散效应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转移。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

增长极体系有三个层面:①先导产业增长;②产业综合体与增长;③增长极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在此理论框架下,经济增长被认为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有机联系的系统。增长极理论主张通过政府的作用来集中投资,加快若干条件较好的区域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周边地区或其它产业发展。这一理论的实际操作性较强。

二、 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经济发展现状

2004年10月,第三届川滇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协调会在成都召开,川滇藏三省区在会上就发表了携手打造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合作宣言,旨在将香格里拉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品牌。“香格里拉”包含了四川、云南、西藏的大部分旅游区,三省区目前正在建立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川、滇、藏三省区将在各自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与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编制区域发展规划方面的联合与协作不断加强的情况下,重点将实施对旅游区范围进行总体规划等问题,并对“香格里拉”区域内的旅游区功能、基础资源、生态环境、产业选择等问题进行科学论证。选择重点地区先期发展特色旅游,联合推荐促销精品旅游线路,带动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

据悉,2002年云南省旅游部门率先抛出“橄榄枝”,欢迎四川、西藏等省区联手合作保护和开发香格里拉,四川省目前已率先投资49.3亿元打造川滇两省内交界处的旅游景区,并制定了一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西藏则通过去年国际旅游交易会期间与云南在“茶马古道”的开发上进行了尝试,出台了“大香格里拉”计划。区域联合开发香格里拉的框架已经形成。2001年,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香格里拉县成了滇川藏三省区“大香格里拉”品牌的核心。巨大的品牌价值,不仅催热了当地的旅游产业,还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各种产业的发展,香格里拉旅游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去年香格里拉县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31万人次,较上年增长58%,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20.3亿元。而迪庆州接待游客数量5年内从几十万猛增至200多万人次。香格里拉县去年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达8.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7.5%,占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4.3%。

三、 结合增长极理论分析旅游业对“大香格里拉”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拉伸旅游产业链,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发挥其产业集聚效应。旅游业是关联度很高、带动性很强的朝阳产业,任何单独的旅游企业或者单独的景区都不能提供完整的旅游产品,旅游产业是由一连串横向联系的企业构成的产业链,能为旅游者提供从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到全套景点组合。发展旅游业需要有良好的环境基础条件,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旅游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大香格里拉”区域内公共设施服务业、娱乐服务业、旅馆业、餐饮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等的发展。近一年来,西藏自治区在“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西藏境内,投入了6000多万元,对昌都强巴林寺旅游基础工程、八宿县然乌湖旅游景区等风景区进行的重点建设,扩大旅游服务设施总量,形成功能齐备、运作有序、服务规范的现代旅游服务体系。云南省在“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云南境内,投资500多万元,兴建了香格里拉县噶丹松赞林寺旅游服务站、小中甸扎西藏文化生态苑安、德钦县佛山乡老西集镇市政容貌以及德钦县弦子节庆广场;西藏昌都地区评审了2家三星级的宾馆、1家二星级的宾馆和8家旅游定点宾馆饭店,创办了地方性旅游文化娱乐公司,在旅游区开展地方民俗表演等传统文化娱乐节目,促进旅游企业规范化、科学化、多元化的经营体系的建立。

(2)创造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加速人才的培养。目前,三省区已开通了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互联网旅游信息服务,以“香格里拉”命名的旅游服务网站就有10多个,大大方便了广大旅游者。一年来,三省区相互协作,加强了旅游人才的交流,自去年5月以来,四川省旅游局为西藏自治区培训了100名导游,为西藏昌都地区培训了民族旅游管理人才10名。同时,旅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随着外来旅游人员的增多,丰富了当地的知识文化,带来先进的技术理念,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素质。

(3)带动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吸引外来投资,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旅游业具有特殊的低重心启动作用和明显的关联带动功能,尤其适合于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薄弱、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突出的西部地区。在对外开放中,旅游业还是一个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让世界了解本地,让本地走向世界”的“先导产业”,是吸引境外人士来本地的主渠道,也是吸引外商从事经贸活动的重要媒介。大香格里拉区域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与经济技术水平的相对落后性,决定了旅游业不仅应当是该区域的第一大主导产业,而且在带动本区域对外开放和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交流方面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大香格里拉区域以旅游业的发展方式来带动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是本区域应该走的最有效的途径。按照增长极理论由点带面,由局部带动整体的原则,在打通香格里拉旅游小循环的基础上,尽快把分布在川滇藏各个区位的高品位旅游资源串通起来,构建大香格里拉的旅游大循环,以形成对外旅游的竞争力。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走生态旅游之路,是大香格里拉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积极培育旅游业为重要经济增长点,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殿廷.区域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范文第12篇

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增长极理论以地区内不均衡发展为基础主张,提出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区位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或产业带动,主张选择这些地区或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和其它产业发展。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主要表现为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极点聚集;扩散效应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转移。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

增长极体系有三个层面:①先导产业增长;②产业综合体与增长;③增长极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在此理论框架下,经济增长被认为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有机联系的系统。增长极理论主张通过政府的作用来集中投资,加快若干条件较好的区域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周边地区或其它产业发展。这一理论的实际操作性较强。

二、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经济发展现状

2004年10月,第三届川滇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协调会在成都召开,川滇藏三省区在会上就发表了携手打造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合作宣言,旨在将香格里拉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品牌。“香格里拉”包含了四川、云南、的大部分旅游区,三省区目前正在建立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川、滇、藏三省区将在各自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与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编制区域发展规划方面的联合与协作不断加强的情况下,重点将实施对旅游区范围进行总体规划等问题,并对“香格里拉”区域内的旅游区功能、基础资源、生态环境、产业选择等问题进行科学论证。选择重点地区先期发展特色旅游,联合推荐促销精品旅游线路,带动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

据悉,2002年云南省旅游部门率先抛出“橄榄枝”,欢迎四川、等省区联手合作保护和开发香格里拉,四川省目前已率先投资49.3亿元打造川滇两省内交界处的旅游景区,并制定了一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则通过去年国际旅游交易会期间与云南在“茶马古道”的开发上进行了尝试,出台了“大香格里拉”计划。区域联合开发香格里拉的框架已经形成。2001年,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香格里拉县成了滇川藏三省区“大香格里拉”品牌的核心。巨大的品牌价值,不仅催热了当地的旅游产业,还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各种产业的发展,香格里拉旅游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去年香格里拉县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31万人次,较上年增长58%,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20.3亿元。而迪庆州接待游客数量5年内从几十万猛增至200多万人次。香格里拉县去年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达8.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7.5%,占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4.3%。

三、结合增长极理论分析旅游业对“大香格里拉”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拉伸旅游产业链,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发挥其产业集聚效应。旅游业是关联度很高、带动性很强的朝阳产业,任何单独的旅游企业或者单独的景区都不能提供完整的旅游产品,旅游产业是由一连串横向联系的企业构成的产业链,能为旅游者提供从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到全套景点组合。发展旅游业需要有良好的环境基础条件,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旅游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大香格里拉”区域内公共设施服务业、娱乐服务业、旅馆业、餐饮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等的发展。近一年来,自治区在“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境内,投入了6000多万元,对昌都强巴林寺旅游基础工程、八宿县然乌湖旅游景区等风景区进行的重点建设,扩大旅游服务设施总量,形成功能齐备、运作有序、服务规范的现代旅游服务体系。云南省在“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云南境内,投资500多万元,兴建了香格里拉县噶丹松赞林寺旅游服务站、小中甸扎文化生态苑安、德钦县佛山乡老西集镇市政容貌以及德钦县弦子节庆广场;昌都地区评审了2家三星级的宾馆、1家二星级的宾馆和8家旅游定点宾馆饭店,创办了地方性旅游文化娱乐公司,在旅游区开展地方民俗表演等传统文化娱乐节目,促进旅游企业规范化、科学化、多元化的经营体系的建立。

(2)创造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加速人才的培养。目前,三省区已开通了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互联网旅游信息服务,以“香格里拉”命名的旅游服务网站就有10多个,大大方便了广大旅游者。一年来,三省区相互协作,加强了旅游人才的交流,自去年5月以来,四川省旅游局为自治区培训了100名导游,为昌都地区培训了民族旅游管理人才10名。同时,旅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随着外来旅游人员的增多,丰富了当地的知识文化,带来先进的技术理念,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素质。

(3)带动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吸引外来投资,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旅游业具有特殊的低重心启动作用和明显的关联带动功能,尤其适合于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薄弱、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突出的西部地区。在对外开放中,旅游业还是一个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让世界了解本地,让本地走向世界”的“先导产业”,是吸引境外人士来本地的主渠道,也是吸引外商从事经贸活动的重要媒介。大香格里拉区域旅游资源的丰富性与经济技术水平的相对落后性,决定了旅游业不仅应当是该区域的第一大主导产业,而且在带动本区域对外开放和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交流方面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大香格里拉区域以旅游业的发展方式来带动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是本区域应该走的最有效的途径。按照增长极理论由点带面,由局部带动整体的原则,在打通香格里拉旅游小循环的基础上,尽快把分布在川滇藏各个区位的高品位旅游资源串通起来,构建大香格里拉的旅游大循环,以形成对外旅游的竞争力。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走生态旅游之路,是大香格里拉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积极培育旅游业为重要经济增长点,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殿廷.区域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曾德超.增长极理论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2).

[4]第二届川滇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协调会会议文件.2003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范文第13篇

岳宗伟(1982-),女,山东聊城人,会计,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会计实务、经济实务。

摘要:在对旅游经济系统进行分析时,需要从系统论出发,综合运用地理学、系统动力学、生物集群论及空间结构论等学科理论,结合微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经济学知识,通过对旅游经济系统的动力结构、集群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研究,从微观、中观和宏观等层面构建出更具解释力的旅游经济系统结构模型,向人们提供一个深入认识旅游经济活动及其内在运行规律的理论框架。

关键词:旅游经济系统;哑铃结构;层次模型;旅游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1001602

迄今为止,国内外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旅游经济系统模型,或者论证了旅游经济系统局部模型,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但是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各种旅游经济系统模型都存在某些缺陷或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模型研究范围过大、过粗,比如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模型;二是模型研究范围过小、过窄,主要限制在旅游经济运行的局部问题上,比如旅游需求预测及决策、旅游供给函数、旅游乘数效应等,没有将旅游系统与其所依赖的内外部环境结合起来;三是模型的结构层次体系不合理,没有建立一个微观、中观和宏观等三层次体系相统一的旅游经济系统模型,比如厉新建(2003)在Leiper的旅游系统模型上构建出了旅游经济哑铃结构模型,他认为旅游经济是一种“哑铃经济”,但他只考虑了旅游经济系统宏观层的表现形式,没有提出旅游经济系统微观层和中观层的表现形式。

1国内外学者在微观层面对旅游经济模型方面的研究综述

在旅游者需求预测研究方面,旅游需求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研究对旅游规划和经营决策很有帮助,可以用季节性(时间)强度指数、高峰指数、旅游需求地理集中指数来定量分析。旅游需求预测模型主要有趋势外推模型(如图形法、简单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结构模型(如多元回归数学模型)、仿真模型(如旅游系统动力模型)、定性模型(如德尔菲法)等。

在旅游者消费行为决策研究方面,普雷德(1967)提出度假者决策行为矩阵,认为在经济收入一定的情况下,人们如果将更多的钱投入到旅游中,可选择的旅游目的地就会增多,会增加旅游信息的感知;霍斯特·托特(1976)利用旅游消费可能线和旅游无差异曲线确定人们的旅行距离长度;Middleton(1994)提出了一个较为简单的“刺激——反应”消费行为模型。

在旅游决策过程研究方面,Mathieson A & Wall G(1982)提出旅游决策过程模型,较为详尽的分析了旅游者进行旅游决策的过程。在旅游购买决策过程方面,最早的模型可能是Wahab(1975)等人提出的旅游消费行为模型,而Schmoll(1977)提出了自己的消费行为模型,并强调旅游者自身感知对最终决定的影响。Moutinho(1987)提出的度假旅游者行为模型,将决策分为三个不同的相互影响的阶段,明确指出购买决策是动机、认知和学习的结果。

针对旅游者对多个旅游目的地选择问题,Um & Crompton(1990)提出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Woodside & Lysonski(1989)提出休闲目的地认知和选择一般模型。吴必虎(1997)通过中国城市居民出游客源市场在距离上的分配研究表明,80%的出游市场集中在距城市500km以内的范围内。谢彦君(2004)则指出个体旅游者决策模型和群体旅游决策过程模型的不同特点。

在旅游者消费效用最大化方面,Bull(1995)构建了旅游者在各个旅游产品的组成部分之间进行一定的技术选择和组合后以求得效用最大目标函数模型;邹树梅(2001)则构建了旅游者作为更一般意义上的消费者,将时间与收入在旅游产品和其他产品之间进行资源配置,以求得效用最大化函数模型。

2国内外学者在中观层面对旅游经济模型方面的研究综述

这个层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产业经济学理论研究旅游产业群簇上,分析旅行社行业、饭店行业等产业集群的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入和退出壁垒、市场行为等内容。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哈佛学派的SCP框架,孙天琦(2001)提出改良的旅游产业组织SCP分析框架。为了科学分析和评价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师萍(1999)提出了反映旅游产业协调发展程度指标模型、旅游产业结构经济效益指标模型和旅游产业结构高度化评价模型。

对于旅游产业集中度的研究可以借助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比如绝对集中度指标、相对集中度指标(通常用洛伦兹曲线)、H.I指数(综合集中度指标)、R.I指数(罗森布拉斯指数)、E.I指数(恩特罗比指数)、C.I指数(重点集中指数)。

对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的分析,可采用旅游产业构成比重指数和旅游产业结构生产力系数。对旅游产业结构效益的分析,可采用旅游产业产值—资金效益系数、旅游产业增加值率超越系数、旅游产业效益偏离—份额系数等模型。

3国内外学者在宏观层面对旅游经济模型方面的研究综述

在旅游目的地引力模型研究方面,Crampon(1966)首次应用引力模型对旅游地引力进行研究,Wolfe(1972)对此模型在距离变量上进行了修改,而Edwards & Dennis(1976)则提出了另一个更为详尽的距离变量修改形式;Cesario & Knetsch(1976)提出旅游引力综合模型,将无约束模型和有约束模型综合,即将旅行产生模型和旅游分布模型的特征合二为一;吉阿林、斯沃特等(1974)在对土耳其旅游地研究中提出旅游地吸引力指数评价模型。

在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模型研究方面,保继刚(1999)提出同一个客源地的两个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模型,认为两地竞争力与自身吸引力成正比例关系,与客源地到旅游地的距离成反比。

在旅游目的地发展方面,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Doxey(1975)的四阶段模型和Butler(1980)的六阶段模型;而厉新建(2002)则构建了旅游目的地创新动态模型,包括旅游景区(点)创新、配套设施及服务创新、组织管理制度创新等。

在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容量(旅游承载力)研究方面,可以直接利用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公式、资源容量公式(面积法和线路法)定量测量;而保继刚(1999)认为旅游经济发展容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内部的旅游设施接待力和外部的基础设施及支持性产业的容纳量,并借助旅游地食宿、娱乐设施的供给能力来衡量旅游经济发展容量。

在旅游流运动模型研究方面,马里奥特的两地间旅游流模型指出了联结永久居留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三种不同路径——进入路径、返回路径和休闲路径;康贝尔(1967)在休闲与度假模型中则刻画了一个从城市中心向外辐射的不同的旅游流运动形式;沙罗特的国家模型是在国家和国际尺度上探讨旅游流,对旅游需求和供给、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做了区分;兰德格林的空间层次模型(1982)注重考察不同类型的旅游区点的作用,分层次刻画了中心城市型、周边小城市型、周边乡村型和自然环境旅游目的地之间所形成的旅游流运动规律。

4旅游经济系统的哑铃结构“微观、中观及宏观”层次模型

旅游经济是以旅游活动为前提,以商品经济为基础,依托科学技术,在旅游者和旅游企业、旅游客源市场和旅游产业、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之间因旅游活动而表现出来的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旅游经济子系统是由旅游者消费活动、旅游企业生产与经营活动和旅游经济宏观运行与管理活动等因子构成的。旅游者消费活动是指旅游者从购买旅游产品并离开居住地开始,经过一定距离的空间移动到达旅游目的地,并进行一系列旅游消费活动来满足其旅游需求,再返回居住地的全部过程。旅游企业生产与经营活动是指旅游企业为保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顺利有效进行,为其提供各种旅游服务的所有经营活动过程。旅游经济宏观运行与管理活动是指旅游目的地政府旅游组织及非政府旅游组织,通过旅游行政管理、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等活动,为旅游经济系统的运行提供旅游信息服务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旅游企业行为的宏观经济管理活动。

从系统论出发,综合运用地理学、系统动力学、生物集群论及空间结构论等学科理论,结合微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等经济学知识,在Leiper旅游系统空间模型、Lundgren旅游流空间分层模型、吴必虎的“旅游系统构成要素模型”和张辉、厉新建的“旅游哑铃经济模型”基础上,通过旅游经济系统的动力结构、集群结构和空间结构的研究,可以构建出微观、中观、宏观等三个层面相统一的旅游经济系统的哑铃结构“微观、中观和宏观”层次模型,如图1所示。

在微观层面,从个体角度,用微观经济学和系统动力学构建其微观动力结构层,包括旅游需求推动力及旅游消费动力源泉(能量源)、旅游供给拉动力及旅游生产动力引擎(发动机)、旅游产品及服务等三个方面。

在中观层面,从群体角度,用产业经济学和生物集群论 构建其中观集群结构层,包括旅游者集群、旅游企业集群和旅游媒介体等三个方面。

在宏观层面,从地域角度,用宏观经济学、地理学、空间结构论 和万有引力论等理论构建其宏观空间结构层,包括客源地旅游消费力、目的地旅游生产力、客源地与目的地间的旅游引力及旅游流等三个方面。

旅游经济系统的外部环境是其运行的基础条件,其外部环境主要有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旅游经济系统的性质、结构、层次、功能和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厉新建、张辉.旅游经济学:原理和发展[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60121,249268,159173.

[2]李天元.旅游学[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3]厉新建.旅游经济学批判与框架构建[J].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9.

[4]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第2版.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287.

[5]克里斯·库伯等编著.旅游学[M].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2.

[6]长安.关于旅游系统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6,(4):173.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范文第14篇

旅游产业是一个边缘性、集合性的产业,与其他众多产业部门均存在较为普遍的技术经济关联,产业关联度高、产业波及效应明显是旅游业的天然特征。建省以来,海南旅游业经过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逐渐形成富有特色的经济支柱产业。以2008年为例,海南省旅游业收入为192.33亿元,占比GDP的13.25%,同时吸纳了省内50多万劳动人口的就业,占全省从业人口的40%左右。另外,在旅游业的带动下,省内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营业税分别增长了39.7%、25.2%和15.7%,为全省财政收入作出了巨大贡献。那么海南旅游业发展与其经济增长之间是怎样相互影响?本文拟对海南省1987―2008年旅游产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分析。

二、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国内外不少学者已作了相关的理论论述和实证检验。Khan.H等(1995)通过实证分析了新加坡的旅游业与其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发展旅游业对新加坡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双倍拉动效应[1]。Marin(1992)则从外部性角度论证了旅游业的发展将通过带动其他工业部门的溢出效应影响经济增长[2]。Nishaal Gooroochurn等(2005)研究了非洲旅游岛国毛里求斯的旅游经济效率,其中5个与旅游显著相关的部门:酒店与餐馆业、交通通信、其他生产部门、其他服务和零售与批发,其旅游经济效率分别为95.4% 、61.4%、12.1%、12.3%和2.7%[3]。Durbarry(2006)则研究了旅游需求的关键驱动力,从相对价格、汇率和收入等角度考察了对苏格兰旅游经济的影响[4]。

在计量方法上,近几年有学者采用了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来测量旅游的经济影响[5]。而国内学者用的方法较为简单,李均立、傅国华(2005)运用了接待游客人次和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因变量对海南经济增长作了普通线性回归,得出的结论是接待游客人次边际贡献保持在3%以上,全国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边际贡献保持在O.6%左右[6]。陈海波、刘洁、张瑾(2006)则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江苏省区域旅游接待人数和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发现各地区每增加一万人次的旅游者,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差异很大[7]。李树峰(2008)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分析了广东地区旅游收入对GDP的动态影响,得出结论是GDP对旅游收入的弹性系数为0.057[8]。杨勇(2007)利用VAR模型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判断,得出了就短期而言,安徽旅游收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的结论[9]。

根据以往的研究可大致了解到,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一个正向的促进作用,然而以往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在反映旅游的变量选择上过于简单,本文将构建一个新的旅游产业测算和评价体系,利用现有可以寻找到的公共数据资源将旅游指标数量化,更加全面地衡量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影响,而不是以某一个或者两个指标简单进行替代。

三、旅游产业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与测算

(一)构建旅游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将从旅游业的旅游发展指标、基础硬件指标、旅游产业指标以及社会经济支撑指标等四个方面建立旅游产业的评价体系,以此衡量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二)海南旅游产业测度评价的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是考察多个变量间相关性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它是研究如何通过少数几个主分量来解释多个变量间的内部结构,通过求协方差或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根运算,按指定的贡献率求出几种原来随机变量主要的、相互无关的主成分,其在压缩随机变量个数(不损失原有信息条件下)方面作用是显著的。

本文选取了1987―2008年海南省相应的各项发展数据作为样本数据。首先对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以确定能否进行因子分析(见表2)。经检验表明:KMO值为0.778,一般认为KMO值大于0.5,该样本数据可以用于因子分析;Bartlett值为1013.668,P

运用SPSS软件得到分析结果见表3,给出了旅游业主成分的特征值、各主成分在总方差中的比重。可见,第一成分的特征值为13.939,方差在总方差中比重为81.994%;第二成分的特征值为1.930,方差在总方差中比重为11.352%。前两个成分的累积比重达到93.346%,大于85%,从而可以用2个公因子来解释整体21个指标。

为了更好的解释经济意义,本文采取了最大方差法旋转因子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将矩阵中的数值尽量向0或1靠近,表4是旋转后的因子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因此可以得到以下方程:

F1=-0.347*X1-0.288*X2+0.963*X3+0.581*X4+

0.977*X5-0.072*X6+0.794*X7+0.781*X8+

0.892*X9+0.945*X10+0.966*X11+0.753*X12+

0.888*X13+0.922*X14+0.945*X15+0.900*X16+

0.847*X17 (1)

F2=-0.918*X1-0.937*X2+0.086*X3+0.614*X4+

0.200*X5-0.854*X6+0.586*X7+0.537*X8+

0.425*X9+0.317*X10+0.188*X11+0.586*X12+

0.426*X13+0.373*X14+0.250*X15+0.428*X16+

0.469*X17(2)

(三)海南旅游业综合指数H

根据对旅游业进行主成分分析后,得出旅游业各因素可归结于两大投入因子,假定旅游业只受2个因子影响,建立如下公式:

H=0.8199*F1+0.1135*F2(3)

根据式(1)、(2)、(3)可以求得海南旅游业总值(表5)。从表5可看出,旅游产业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而增长的。1987年旅游业综合存量是710067.4,至2008年达到14509785,年平均增长率为15.45%。而1987年海南GDP为57.28亿元,至2008年则为1459.23亿元,年均增长为16.67%。可见,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增长率趋同,两者经历了相似的发展趋势,可以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动经济效应,但对于两者确切的数量关系需要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

四、旅游产业与海南省经济发展的关系论证

通过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论证发现,旅游产业与海南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见表6)。

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都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着一个协整关系,经过标准化的协整向量为(1.0000,7.6041,-0.00011),于是海南省经济增长与旅游业发展的长期均衡方程为:

Y=-7.6041+0.00011X

(0.6712) (0.0000)

同时,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海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海南经济的稳定发展离不开旅游产业的有利支撑(见表7)。海南省经济增长与旅游业发展有着较强的关联效应,一方面,发展旅游业必然要增加相关部门的投入,使相关产业和配套设施能与之同步发展;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会给其他部门提高广阔的需求市场,从而提高经济水平。因此,海南旅游业发展显著影响经济增长,而总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涉及各经济部门,并惠及到旅游业。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旅游发展指标、基础硬件指标、旅游产业指标以及社会经济支撑指标等四个方面建立旅游产业的评价体系,重新衡量了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并对旅游产业与海南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旅游产业与海南经济发展存在相同的发展趋势;二是因子分析与计量模型结果表明,旅游业综合存量与GDP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事实上,尽管海南旅游产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但目前仍停留在提供传统的观光旅游服务阶段,很多基础设施还处于分割状态,旅游市场的规范管理与先进的资讯网络平台建设仍有待完善,这些都影响了旅游景区建设、酒店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制约了海南旅游业的转型与升级。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以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为契机,推动海南旅游业全面升级

海南必须适应国际旅游发展的趋势,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市场的调节作用,有计划、按步骤、分层次地推进旅游产品的全面的升级。一是健全旅游产品研发制度,逐步建立起旅游产品研发的商业化运作机制,推进旅游产品研发走向商业化、市场化;二是以多样化的产品应对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其中关键是做大做强“休闲度假游”这个核心产品;三是以差异化策略应对产品同质化的趋势;四是赋予旅游产品更多的文化内涵。

(二)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不断提高旅游从业者素质

当前,海南省旅游业面临着劳动力素质与其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适应的局面,特别是具有较高水平、熟悉国际规则的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规划策划、市场营销和涉外旅游等专门人才缺口较大。因此,要实现旅游业更好的推动海南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旅游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优秀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与研究咨询机构、大专院校等进行资本与技术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利益共同体,培养造就一批熟悉旅游业务、具有跨学科综合能力的旅游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实现旅游产、学、研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三)加强旅游业执法监督,规范海南旅游市场

加强旅游业执法监督,一是要运用法律手段规范、调整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强调法律责任,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充分的保障;二是要建立健全旅游行政执法机构,加强建设高素质的旅游行政执法队伍的建设,健全执法制度,促进执法程序化、规范化,不断提高执法效益和效率以及行政执法的权威,切实发挥法律的调整和保障作用;三是切实发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行政机关以及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加强对旅游法规实施情况、旅游行政执法情况和群众守法情况的全面监督,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Khan, Phang.The Multiplier Effect: Singapore’s Hospitality Industry[J]. 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1995(36):64-69.

[2]Marin, D. Is the Export-led Hypothesis Valid for Industrial Countries[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2

(74):678-688.

[3]Nishaal Gooroochurn, M Thea Sinclair. Economics of tourism taxation: Evidence from Mauritius[J]. Annals ofTou-

rism Research, 2005,32(2):478-498.

[4]Adam Blake, Ramesh Durbarry. Integrating forecasting and CGE Models: the case of tourism in Scotland[J]. Tourism

Management, 2006, 27(2):292-305.

[5]Adam Blake, M Thea Sinclair, Juan Antonio Campos

Soria. Tourism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Kingdom[J]. Annals of Thourism Research, 2006, 33(4):1099-1120.

[6]李均立,傅国华. 海南旅游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05(11).

[7]陈海波,刘洁,张瑾. 基于Panel―Data模型的江苏省区域旅游接待人数与旅游经济增长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

2006(7).

旅游产业经济论文范文第15篇

循环经济理论的产生是基于20世纪全球高速推进的工业化所形成的一种单向度、线性的“高开发—低利用—高排放”的增长模式的一种反思,是对过度工业化所造成的生态危机的一种自觉的克服和抵制。在循环经济理论视野下,经济活动被理解为一套物质资源循环往复的流动过程,即“物质资源—劳动产品—消费产品—循环资源”,而这一过程所遵循的是“节制开发,高效利用,限制排放”的原则。这一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顺应了现代社会文明、集约型发展的大气候,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正处于工业化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不可多得的创新思路。我国西部地区作为经济后发地区,完全有必要顺应这一形势,在迎接工业化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以循环经济模式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实现内涵式增长。 一、循环经济理论对西部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指导意义 (一)循环经济理论指导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的实现 “循环经济理论摒弃单线程发展理论的那种完全以经济效益实现为唯一目的的思路,而以全面的、可持续的视野构筑了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的共同实现目标。它所主张提倡的经济发展模式内涵是和谐共处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关系格局,而实现这一格局的基础在于要求节制资源开发使用、提高资源利用次数和效率、对资源废料的回收利用等。”[1]从这个角度来讲,西部地区要实现三大效益,就必须要以循环经济为基本的指导。首先,西部地区开发过程中由于要严禁至少尽量减少对原生态自然资源的破坏和过度低效利用,要秉承一种保护性开发的态度对待生态资源,并通过强有力的措施诸如一票否决制等进行严格控制,严肃惩治那些因一时经济利益和政绩冲动所引发的随意开发行为。这是从旅游资源的提供方而言。其次是针对旅游资源的消费方,也就是广大旅游观光者。循环经济理论也能够教育他们形成一种文明、节制的消费观念。一般而言,旅游消费从顺序来讲,包括交通、餐饮、住宿、游玩、购物、休闲等等,每一个消费环节都要直接或间接的耗费一定的资源,尤其是在旅游资源所在地的消费,如若消费观念不健康,以不文明的方式消费固定的生态资源,必然会在日积月累的效应下造成生态资源的流失和生态系统的整体失序。而循环经济理论能够起到很好的教育塑造作用,让游客形成文明的旅游观并指导文明的旅游消费。可以说,循环经济理论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它力求遏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保持生态平衡的目标,是建立在一个全过程基础上的,包括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工程环节、设计和营销生态旅游产品环节和循环利用“后”资源工程环节。 (二)循环经济理论指导西部地区生态旅游支撑系统的建立 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野中,生态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人与自然关系决定于人与人的关系。因此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包括政府、企业、专业机构、市民等多方面的支持。而对于繁复庞杂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项目工程,必须要有一个事无巨细的支撑系统。“在循环经济理论视野下,这套支撑系统从微观讲包括经济政策支撑系统、法律法规支撑系统、专业评估支撑系统和技术支撑系统等,都对西部生态旅游有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2]基于我国西部地区在生态旅游发展战略上存在的宏观政策定位不明确、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专项评估能力弱及不到位、科技及创新能力不足、公众参与不积极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对循环经济理论的灵活掌握和运营得到解决。比如,可以通过循环经济理论中常用的绿色核算系统来构筑西部地区生态旅游的整体经济指标评估体系,用以整体上、宏观上把握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资源的消耗的量化程度,从而深刻而直观地认识到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和实实在在的效益。而另一方面,西部地区有必要将循环经济理论中的技术元素活用到生态旅游建设中去。比如一些比较普遍的技术类型,废物利用技术,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污染等污染类型的治理技术等。积极采取无害或低害的新技术、新工艺,生产清洁耐用的生态旅游产品,从而真正实现高产出、低投入和少污染。值得注意的是,循环经济理论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性、抽象性的理论,必须要大众化和通俗化,才能成功的吸纳广大社会民众的真正认同、参与和践行,才能真正促进生态旅游的真正有序发展。特别是要通过生态旅游教育以绿色消费理念引导游客,使西部生态旅游走上良性发展的轨迹。 (三)循环经济理论指导西部地区生态旅游推动经济发展 循环经济理论指导西部地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合理地进行经济维度的生成。首先是可以指导其生态旅游产品的多元化功能实现。“循环经济理论认为GDP增长不仅有数量的增长,还有价值的增长,而对于生态旅游发展而言,尤为重视这种价值的增长,即内涵式增长。”[3]因此在循环经济模式的指导下,西部地区生态旅游产业可以通过对其生态旅游产品进行充分的展示和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强调其产品质量内在所体现的生态旅游功能,包括观光游览的旅游功能、促进社区协调发展的功能、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和生态环境的教育功能等。而只有真正将生态旅游的各种功能落到实处,找到抓手,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旅游精品的升级和创新性塑造。其次是可以指导其服务品质的提升。旅游业本身就是一种以服务为中心的产业类型,而生态旅游在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则要实现对服务质量的提升和优化处理。这种产业升级具有一个重大的社会意义,即推动社会结构从生产型转向了服务型。 二、循环经济视野下西部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生态旅游是生态经济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因此从产业结构和整体产业链的角度来讲,要先从宏观上构筑一个完整的、贯通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西部地区各产业资源之间的良性互动和高效利用,并从产业类型形成一种补给与攀升的此消彼长的常态发展模式。首先在生态工业建设上,通过文明、集约化生产模式的实施,率先在企业层次实现循环经济,通过各种生产模式创新和变革,从根本上限制生产对生态的不利影响。通过各种新兴技术的运用,积极循环利用各种工业废弃物,在工业生产体系内实现“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模式,从而实现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基本生产目标底限。其次是在生态农业建设上,主要遵循“立体式农业系统”,即“太阳—沼气—耕地—畜牧业”和“鱼塘—鸡鸭鹅”共生的多层次农业系统,以及各种形式多样但遵循生态规律所开展的有效的农业耕作模式。最后是在生态旅游业的“总结式”综合发展上,在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基础上进行整合式、联动式的发展,以文明、集约、节制的态度对待待开发利用的生态旅游资源,要适度、有底限、有分寸地开发,要始终在承载力的允许范围内进行挖掘利用。同时还要不遗余力地修复和补偿被破坏的生态资源,以尽量小的代价去实现生态旅游资源的转化和循环利用,从而达到生态环境的基本平衡。#p#分页标题#e# (二)建设循环生态文化以促进西部生态旅游的全方位宣传 “文化是现代企业体制下不可多得的精神资源和动力源,而西部地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必要通过文化来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无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营销方还是消费方,都能够逐步培养出文明、集约、有序的循环生态旅游意识,这就是循环生态文化作为西部地区生态旅游产业的整体产业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是一种张扬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稳定发展的文化,自然是西部地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兴旺的不竭动力。”[4]“从微观上来说,循环生态文化包括旅游城市的整体面貌、城市风情与风格,还有城市以及地区市民的循环生态意识,以及生态循环意识在体制文化、社会风气方面的具体体现。”[5]可以说,构筑循环生态文化系统,是西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最高层次,是对产业自身的一种凝练和超越,是进行产业升级的质变动力。 现代旅游业已然构成了西部地区的振兴经济、推动社会进步的支柱性产业。“在自然资源与生态的双重限制下,循环经济生态旅游产业势必成为西部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业常态繁荣的首选路径。”[6]西部地区与东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整体产业结构均不相同,发展背景、发展需要也不一样,因此在进行生态旅游产业建设时也会有不同的情况和条件限制。因此当前就应该构建一种以政府主导、企业运作、专项机构介入和全体市民参与的综合发展机制系统,通过旅游循环经济园区、绿色旅游企业、环境友好型旅游城市等形式来大力推进旅游循环经济,坚持整体推进、示范带动、重点突破、逐步推进的原则,促进西部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这需要政府机构提高环境建设意识,集中力量进行循环社会的建设,同时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完善法律规章制度,加强监督机制,将各类生态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民众生态意识,推进生态旅游县域的发展,最终形成和谐的循环经济型生态旅游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