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旅游景区管理范文

旅游景区管理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旅游景区管理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旅游景区管理

旅游景区管理范文第1篇

忽视游客体验是旅游景区倒闭的最重要原因,景区为什么不能吸引游客,关键是景区的产品不能够让游客产生“舒畅”的旅游体验。没有游客,景区就失去了生存条件。

(一)体验经济的特征

PineⅡ和Gilmore(1998)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指出了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提出体验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体验经济的典型特征是:消费是一个过程,消费者是这一过程的“产品”,因为当过程结束的时候,记忆将长久保存对过程的“体验”。消费者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难得、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一个“唯一”。体验经济所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对旅游景区来说终极的体验就是“快乐”。他们将体验分为4大类:消遣、教育、逃避和审美。让人感觉最丰富的体验必须同时涵盖四个方面,即处于四个方面的交叉的“甜蜜地带”(SweetSpot)的体验。到迪士尼乐园、赌城拉斯维加斯就属于最丰富的体验。PineⅡ和Gilmore还提出了塑造体验的5种方法:体验主题化、以正面线索强化主题印象、淘汰消极印象、提供纪念品与重视对游客的感官刺激。

(二)游客需求:快乐“三感”

游客希望在旅游景区实现他们“求补偿、求解脱”的目的,在旅游过程中补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得到的东西,从日常生活的烦恼中解脱出来。游客希望得到的体验是旅游活动产生的快乐。过去的游客是向往大自然的(Sunlust)、缺乏经验的大众消费者。标准化的旅游产品就能够满足它们的要求。而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者寻求个性化的服务、灵活性、更多的冒险与多种选择。他们追求真实与差异,从逃避走向自我实现。体验经济时代的游客特征是:1.更愿选择散客而非团队;2.选择个性化定制的旅游产品而非标准化产品;3.不是购买整体产品而是购买零件自己组装;跟随他人去名胜古迹到发现旅游胜地;4.从“走马看花”式的巡游到“下马赏花”式的游览;5.从“旁观”到“参与”,从“领受”到“奉献”;6.从只重视“到此一游”的结果到同时重视“结果”与“过程”,从“被组织”、“被安排”到“自己组织”、“自己安排”。从游客的旅游终极目标来说是为了追求快乐的体验。快乐是由新鲜感、亲切感与自豪感三要素构成的。新鲜感来自于差异,亲切感来自于交流,自豪感来自于赞美。新鲜感,即新奇与鲜活。亲切感是从接触中,特别是人与人接触中,得到的一种满足感,他的主要功能是消除孤独,只有那些欢迎、关心与理解的接触才能够产生亲切感。自豪感是对自己价值的肯定,是一种对自己满足的感觉。觉得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值得尊重的人,值得自己也值得别人爱的人。一个成功的景区应该通过各种场景设施与服务来明确游客的这三种感受。

(三)最优体验标准:畅

什么是最优体验呢?心理学家克珍特米哈依在其名著《畅:最佳体验的心理学》中提出了最优的体验标准是“畅”(flow),即“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而能让一个人深深沉浸于其中,以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这些思想将对现行的景区开发理论产生深远影响。“适当的”挑战指活动的难度与一个人所掌握的技能相适应,太难的活动会让人感到紧张和焦虑,而太容易的活动则会让人感到厌烦,都不能让人获得快乐体验。

二、均衡利用是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战以来,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理念经历了从经济至上到均衡发展,从经济增长主义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演变历程。

(一)经济增长主义

早期的旅游景区开发方法的重点是产品开发、土地规划与市场促销,主要目标是景区经济利益最大化。这种理念导致的结果是环境恶化、犯罪增加、游客与社区居民关系紧张、广告引导的游客畸形消费等。中国旅游景区开发在过去的25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国内的旅游开发长期受经济产业思想主宰,把旅游收入超过地方GDP的5%(或8%)成为地方支柱产业作为旅游开发的核心目标。而且指导中国旅游业发展的2条重要假定是: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旅游业是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这两条假设加剧了中国旅游景区的过度开发与环境破坏。

(二)资源保护主义

随着过度开发负面影响的扩大,人们对资源保护的关注逐步加强。以Gunn为代表的空间与资源主导的旅游景区开发理论,其核心概念是分区(Zoning),他将旅游景区分为吸引物、景区路网、社区与交通干线。上述属于空间分区,还有时间分区,比如许多景区在候鸟鱼类繁殖时间限制游客进入。分区管理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环境与提供娱乐机会。这种开发理念注意对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但并没有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和谐共存的方法,仍然把这两者看成是对立关系。

(三)可持续发展观

1980年代开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区居民是旅游产品的核心。社区方法(CommunityApproach)是这一思想的代表。Murphy倡导从社区利益出发,由社区确定发展目标、控制开发过程,追求景区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之间的平衡。其核心概念是社区发展与社会承载力。后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理念引入,旅游景区开发开始重视资源环境利用的永续性与社会的代内代际公平。可持续旅游旅游是“在满足现有旅游者与地方社区居民需求的同时,保护与增强未来的发展机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效率、社会公平与环境完整的统一。经济效率指既要维护现在的经济生产力又要给未来下一代的经济机会。社会公正指保护人类与文化遗产。环境完整指保护基本的生态过程与生物多样性。指导可持续旅游的4个重要工具是:娱乐机会谱、可接受的变化极限、游客影响管理和旅游最优管理模型。

三、“快乐剧场”:体验经济时代的景区管理模式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成功的旅游景区必须要为游客生产快乐的体验,同时要实现景区的资源、环境与文化的完整统一。正如地中海俱乐部提出的经营信条那样“我们的工作就是创造快乐!”地中海俱乐部的“完全无忧无虑的度假、全包的假期与一次性付费”经营理念就是要让游客真正享受快乐。从本质上说,旅游景区就是一个快乐剧场,游客与居民、员工共同演出一场欢乐剧。

(一)总体管理

旅游景区要长期规划、总体控制;实行从家门到景区大门的全程空间管理。政府方面要鼓励公众参与规划,严格监管企业开发行为,制定行业规范,评估与监控旅游影响。对游客进行教育与沟通,培养负责任的旅游者。推行“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以粮代赈”等政策。

(二)项目配置原则

差异性:差异性表现为唯一、第一与多样。要体现新鲜感,首先景区产品要有特色,具有唯一性,即独特性;其次景区产品具有第一的特征;最后要给顾客多种选择。特色要求景区要有主题,要让游客对景区有地方感。它必须提供游客某种独特的旅游体验。就象你在黄山与在泰山会有完全不同的体验一样。由于任何项目都要衰老,维持独特性或新鲜感的根本是项目持续创新。西方国家对主题公园衰老问题的对策是每3年进行一次产品更新,而节庆表演节目则每年有30%的更新率。参与性:游客不仅是体验的主体也是体验的成分。参与性体现在两方面,项目本身需要游客参与以及游客参与项目的设计与组合。必须要游客来参与产品的设计,或者是提建议或者是自己组装,才能够提供游客真正需要的个性化产品。工业社会之后,技术的隔离和社会忧伤与焦虑创造了对社会互动经历的需求。比如电话导致面对面沟通的减少,但技术不能替代真实的互动,当顾客的口味与偏好转向老式价值时,景区必须提供社会互动的体验。挑战性:项目的设计还要考虑对游客有一定的挑战性,给游客突破自己生命极限证明自己生命价值的旅游项目,这些项目为游客培养自豪感。当游客爬上一座高峰、跳一次蹦极、飞跃某一峡谷等征服某种艰难险阻,成功完成了别人无法完成或自己以前无法完成的事件时,自豪感就产生了。比如极限运动需要冒受伤甚至死亡的危险,使人在跨越心理承受极限时获得极大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当然景区配置项目一定要掌握好项目的难度,要让游客有选择,大多数项目的难度要适度,即只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就能够成功,否则反而会产生挫折感。

(三)资源与环境管理方式:梯度开发或循环利用,“减”人数“增”植被

资源与环境的多样性是独特游客体验的必要条件,也是新鲜感的基础。没有了生态多样性,自然就不能给游客带来新鲜感。生态环境成为了景区的重要吸引物。在满足经济、社会和审美需要的同时,保证文化统一、基本的生态进程、生物多样性和生命支持系统。对文物保护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指导方针,以及因地制宜,采用分区、容量控制、轮休等方法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防止“吃祖宗饭、造子孙孽”的恶性开发。景区资源采用梯度开发模式:比如在温泉度假区,50-63℃温泉水用于供热采暖;37-50℃用于洗浴;30-35℃用于养殖(鱼、虾、蛇)与景观用水;20-25℃用于农业(浸种、育秧、种菜、养花)、泳池用水、湿地用水;10-20℃农田灌溉。或循环利用模式,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桑基鱼塘休闲度假村,其基本循环是:塘基植桑,塘内养鱼,桑叶喂蚕,蚕桑废弃物和蚕蛹喂猪,蚕沙喂鱼,鱼池中的塘泥肥桑,蚕茧加工后销售市场。猪肉、鱼、蚕等可供游客食用、垂钓、或作为旅游商品购买。基塘之间一环扣一环,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正是:“桑茂蚕壮猪肥鱼大,塘肥基好茧多丝优。”保护生态可以做“加法”,如碧峰峡,有意塑造红、黄、绿、蓝等五彩的森林景观,种植一批红叶,精心营造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同时配套种植黄芪、虫草、贝母、当归等特产药材,以及沙棘、蔷蔽、花椒、红豆杉等经济植物,变单一林种为综合资源。另一种资源管理方式是“减法”,就是对开发的限制措施。世界遗产管理中常见的减法包括:限制总体游客数量,不让游客数量超过承载力;暂时的景点关闭;提供复制品对顾客开放,而将真品保护起来;实行分区:在重点文物区与游览区之间设立缓冲区,减少游客对珍稀文物的破坏;设置固定参观路线;价格限制:对有些景点免费,而有些易受破坏的景点采用高价限流;移走人工制品:对一些易风化的文物,如摩崖石刻,采用搬迁的方法在博物馆中保存起来,而不暴露在外。在我国的敦煌和九寨沟已经实行了定时定量方法来限制旅游人数,莫高窟每日限定数百游客进窟参观,九寨沟每日限定2000游客进区旅游,对国外游客如日本游客实行预约参观。黄山则实行轮休制度。苏州开始通过政策杠杆与价值杠杆来达到保护园林的目的。在碧峰峡,为保证统一规划,万贯集团斥资1000多万搬迁了景区内的数十户农产,其房屋除一部分改作竹制别墅外,其余部分全部拆除,恢复自然状态。

(四)社区参与和旅游扶贫

社区是塑造游客体验的重要道具,社区参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社区居民对景区开发的影响感受最深:二是社区居民本身是构成游客体验中“友好气氛”的必要成分。促进社区发展实质上是保护了文化的多样性。社区为游客的新鲜感以及亲切感提供必要的基础。景区开发要带动社区发展,增加地方就业、社会收入与人民生活水平。在老少边穷地区,旅游扶贫是中国特色的景区开发的必要使命,2000年8月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开工,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旅游扶贫试验区。广东、贵州与海南纷纷仿效并且在通过旅游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

旅游景区管理范文第2篇

一是注重卫生整治。积极开展景区规划整治月活动;严厉查处违章建筑,全面整治景区户外广告、灯箱,使景区环境进一步优化。

二是注重风格保护。积极采取措施,保持景区风格的统一性,凸显景区个性化风格;制定景区绿化美化规划,对景区内影响市容景貌的商品广告、商业服务店招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和统一。

三是注重生态环保。在重视加强对风景资源定期保护的基础上,积极加强对环境的整治。

二、完善功能,打造品质型旅游线路。坚持把“完善旅游功能、满足游客需求、丰富景区内涵”作为景区精神文明建设重中之重的内容来抓,主要突出打造三种旅游环境。

一是打造“易游”环境。进一步美化景区内部道路环境,努力提升入口环境品位;加大对景区停车场的管理力度,提高景区接待游客能力。

二是打造“宜游”环境。针对景区内的线路特点,积极完善景区设施,特别是在景区内设置数量充足、造型与景观环境相协调的石凳、石桌、观景台等各种游客公共休息设施和观景设施,努力为游客提供舒适方便的游览环境。

三是打造“乐游”环境。着力丰富景区内涵,进一步完善景区功能,使景区文化底蕴得到充分挖掘和展示。

三、规范管理,打造人文型管理机制。

一是环境卫生注重长效保洁。配备专门的卫生保洁队伍,设置足够的卫生设施,制定实施《风景区卫生公约》、《卫生保洁制度》、《卫生检查评比制度》、《服务行业卫生及评分标准》等规范性文件,推进景区卫生长效化管理。

二是安全管理注重预防监管。建立景区安全应急预案和应急相应程序。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与网络,落实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制度,定期与不定期的组织人员对景区危岩险石、洞穴、道路等进行地毯式检查,经常组织召开安全生产教育活动,确保消除景区内各类安全隐患。

三是文明服务注重人性亲和。景区内推行承诺制度,大力普及普通话和文明用语,在景区设置便民服务点,提供雨伞、常用急救药等,满足游客应急需要。

四、固本强基,打造高效型创建格局。

一是理顺机制,强化管理。强化景区旅游的管理职能,增强旅游景区的统一管理力度,为景区文明创建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旅游景区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旅游景区;财务风险;财务管理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我国各地的旅游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景区的营业收入也不断提高,这就对旅游景区的财务风险防范和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当前旅游景区财务风险防范及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景区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相对较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到现在尚没有多年时间,以至于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到现在还不完善,尤其是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待完善之处。造成这个局面的一个关键的因素便是我国的旅游业在景区财管方面的目标不明确,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目标,只是单纯的将门票收入作为主要的盈利收入,忽略其他收入,从而导致旅游景区的资源配置不平衡,造成旅游景区一部分收入的缺失以及旅游景区资源的浪费,影响旅游景区的进一步发展。

2.有些景区未按权责发生制要求登记财务账目

我们不能否认每个旅游景区都有自己的账目,这些账目上包括收入、成本费用、利润、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项目,景区财务管理也正在朝着标准化和制度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但是由于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限制和日常管理不够严格,财务管理人员没有严格的按照会计法和财务制度要求对景区的财务进行管理,而且对于一些细小账目没有完全落实,更无法做到日清月结,导致财务管理中会出现一些管理和记录混乱的情况,在对账目进行季度或者年度的总结时,根本核对不上。而且一些景区是按照查账进行征收管理,原始票据、报销单与记账凭证子细目不相符,一旦相关部门检查旅游景区的财务账目,会出现罚款的现象,这都是由于平时的管理不到位,没有按照权责发生制登记财物账目。如果每个旅游景区都按照权责发生制登记财物账目,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应的负责项目,在核查账目时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可以立马找到该账目的负责人进行惩处,采用了这种方法,财物管理人员会改掉平时散漫的情况,对账目认真负责。

3.景区印鉴管理制度不规范

印章是每一个企业和机构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凭据和工具,印章可以看做权利的证明,正如在封建王朝时期的“玉玺”是皇权的证明一样,皇帝只有通过玉玺才能行驶自己的权利,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也是如此,只有通过印章一些职能才能形式出来。然而在一些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印章的管理缺失混乱的,没有严格的按照规定去执行。在一些景区甚至出现财务章、法人名章、公章和银行U盾都是由出纳员一人全权管理的现象,出纳员的地位远远高于其他财务管理人员,甚至在财务管理方面,出纳员一人独大,这种现象按照会计法等相关规定是不允许的。这种情况会造成景区内部监管机制失灵,使得景区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隐患,影响景区正在经营管理活动的开展,甚至会会景区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一定的威胁。

二、加强旅游景区财务风险防范及财务管理的对策探究

1.建立健全景区内部收支管理制度

旅游景区在财务管理上的风险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景区内部收支管理,因此旅游景区应该制定科学的、完善的景区内部收支管理制度。为景区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定规范的管理流程,使得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财务管理,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进行。在景区财务管理环节中,必须加强对于原始凭证的审核把关,原始凭证是最为初始也是最为关键的凭据,在旅游景区财务管理中要做到每一项都保留原始凭证,只有这样在核对账目时才可以查清每一项收入的具体来源和每一项支出的具体流向。另外,在财务管理中要做到严禁非正规发票入账,非正规发票入账,是对于自己景区的不负责任,更是对于社会、对于国家的不负责任,在旅游景区财务管理中要找极具责任心的业务人员来负责发票的相关事宜,严禁非正规发票入账,一旦发现非正规发票要及时处理。旅游景区的财务管理中支出占据着很关键的部分,旅游景区的财务管理中支出可能包含着多种项目,多种不同的形式,但是无论指出是多么的复杂,都要做好对于支出的严加管控。对于每一项指出都做好精准预算,在实施时更要严格按照预算进行,除非特殊情况,并且不可以随意改变资金的用途,因为在做好预算的情况下,每一笔资金都是有固定用途的,切不可以让财务人员随意改变资金的用途,这样很有可能让资金在记录上产生混乱。

2.精细化管理,切实落实景区财务规范

对于财务的管理必须要做到精细化管理,只有做到精细化管理才可以做到财务管理有条不紊、不出差错。旅游景区的财务管理要做到精细化必须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建立健全景区财务管理制度,但是更重要的是落实,严格落实景区财务规范。只是建立健全景区财务管理制度是完全不够的,有些旅游景区存在着较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这些财务管理制度就如同摆设一样,由于旅游景区对于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不够严格,财务管理人员在日常财务管理中没有按照该旅游景区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财务管理,导致该旅游景区的财务管理长期处于混乱的状态,只有在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的情况下,将这些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的落实才可以规范化该旅游景区的财务管理。要想落实好旅游景区的财务规范需要将完善的旅游景区财务管理规范发放到每一位财务管理人员手里,并且监督财务管理人员牢牢记住所有的财务管理规范,遇到每一种情况都可以立刻想出对应的措施。可能在一个旅游景区的财务管理在开始不可以做到那么的完善,对于每种情况都有规范的操作流程,但是随着旅游景区的不断发展,这些没有规范流程的情况一定会不断的被发现,一旦发现一种情况,旅游景区的管理部门就要对该种情况进行补充,并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3.加强培养,提高景区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旅游景区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对于该景区的财务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要对旅游景区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一方面要经常性的组织景区的领导阶层和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财务管理及财务尝试业务知识培训,学习《会计法》、《财务管理办法》和景区财务管理规章制度,通过学习,大家的业务能力一定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另一方面,学习这些有助于提升他们作为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在现代旅游景区财务管理中更多的进行电算化操作,而这些东西又是不断进行更新的,所以旅游景区要组织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学习,让他们学习最新的技术和方法,因为新的之所以能代替旧的,就在于新的里面一定有着更为优秀的内容,更为符合不断发展的科技,更为满足人们的要求。

4.加强旅游景区固定资产管理

旅游景区是一个对于游客开放的区域,在这个区域中会有很多的设施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区域,导致一个旅游景区的固定资产是较为难计算的,而且这些设施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再次为景区的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困难。旅游景区的固定资产管理需要旅游景区各个部门的配合,共同管理好旅游景区的财物,完善物品的登记和领用手续,避免造成财物的损失。旅游景区的资产管理部门要对每一项资产做好严格的记录,包括购置、入账、清查、损坏和报废等各个环节,并且还需要对于景区的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的清查,做好旅游景区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三、结语

旅游业近年来在我国正在突飞猛进的发展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命脉,在促进我国旅游消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个旅游景区要想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做好景区的财务管理工作,加强旅游景区的财务风险防范,这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旅游景区管理阶层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杜丽娟.关于旅游景区财务风险防范及财务管理的探讨[J].财会学习,2017(2):52-53.

[2]陆升元.内部控制下旅游景区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J].财经界:学术版,2016(4):197.

[3]李奋.探究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J].财会学习,2015(16):143-144.

[4]石海平.财务风险防范视域下的企业战略预算管理探究[J].时代金融,2015(23):279+286.

旅游景区管理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围绕建设旅游大市目标,打造平安旅游、放心旅游、快乐旅游品牌,加强旅游景区、饭店平安创建工作,完善安全保卫和公共安全监管机制建设,打造和谐旅游环境,确保全市旅游景点、饭店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重大刑事案件。

二、工作目标

一是结合我市实际,建立职责分明、常态化运作的平安旅游工作责任体系,确保各地、各责任单位在景区、饭店安全管理方面职责明确,实现日常监管常态化。

二是研究制定平安景区、平安饭店创建标准,启动平安景区、平安饭店创建工作,确保2014年平安景区、平安饭店数量分别达到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数量的60%。

三、工作机构

为加强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以市旅游局为组长单位,市综治办、安监局、公安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消防支队为成员单位的市平安旅游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旅游局,由市旅游局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

四、责任分工

(一)市旅游局

1、牵头制定平安景区、平安饭店创建标准,动员各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积极申创平安景区、平安饭店;

2、负责旅游景区、饭店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指导和督促景区、饭店的安全生产工作;

3、联合公安、安监等部门开展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安全检查,排查和整改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各类安全隐患;

4、负责受理和处理旅游者有关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安全问题的投诉;

5、建立旅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制定全市旅游应急救援预案,牵头组织开展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参与旅游景区、旅游饭店事故调查,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二)市综治办

1、参与制定平安景区、平安饭店创建标准,牵头成立考核组,对各县(区)的平安景区、平安饭店创建工作进行考核验收;

2、督促各责任单位根据平安景区、平安饭店创建标准,加强对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的日常监管;

3、将平安景区、平安饭店创建工作纳入各地、各相关部门年度平安建设目标考核。

(三)市公安局

1、参与平安景区、平安饭店创建标准的研究制定和考核验收工作;

2、根据平安景区、平安饭店创建标准,加强对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的日常监管,定期监督检查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治安管理的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3、对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安全保卫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在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内定期开展治安宣传,牵头处置在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内发生的治安及刑事案件;

4、参与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和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安全事故调查工作。

(四)市安监局

1、参与平安景区、平安饭店创建标准的研究制定和考核验收工作;

2、指导、督促相关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安全隐患排查及治理工作;

3、参与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处理工作。

(五)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1、参与平安景区、平安饭店创建标准的研究制定和考核验收工作;

2、依法对旅游景区、旅游饭店餐饮安全实施监督管理,加强旅游景区酒店、餐馆、疏导点内的餐饮摊贩餐饮安全检查工作,查处无证经营行为;

3、负责对旅游景区、饭店餐饮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

4、牵头旅游景区、旅游饭店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六)市公安消防支队

1、参与平安景区、平安饭店创建标准的研究制定和考核验收工作;

2、依法对取得消防行政许可,并符合省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的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消防安全实施监督管理,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

3、对纳入消防监督管理的旅游景区、旅游饭店负责消防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旅游景区、饭店负责消防工作的专职人员持证上岗。

五、工作内容

(一)平安景区创建

1、创建对象

全市国家A级旅游景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省星级乡村旅游区(点)。

2、创建标准

详见附件3

3、达标要求

2014年市“平安景区”创建评分表得分不低于85分。

(二)平安饭店创建

1、创建对象

全市旅游星级饭店、旅游星级农家乐、旅游星级餐馆、参与同行合作的经济型酒店和社会宾馆。

2、创建标准

详见附件4

3、达标要求

2014年市“平安饭店”创建评分表得分不低于85分。

六、工作步骤

“平安景区”、“平安饭店”创建工作按照“创建、申报、考核、评定”四个程序进行,共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创建阶段(2014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

各参创单位对照创建标准、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创建措施、成立创建机构、制定创建计划、积极开展创建活动。采取专栏、板报、标语、橱窗、召开会议等形式,大力宣传创建活动重要意义,确保单位员工平安创建的参与率和知晓率达到100%。

(二)申报阶段(2014年9月下旬至10月底)

各县(区)参创单位对照创建标准进行自评,达到创建标准可向所在县(区)旅游局提出考核申请,由各县(区)综治办组织公安、旅游、安监、食品药品监管、消防等部门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上报市综治办备案。市属各参创单位直接向市旅游局提出初审申请。

(三)考核评定阶段(2014年11月至12月底)

市综治办联合相关责任单位组成评定小组对各县(区)初审合格的单位进行评定验收,对市属的参创单位进行考核验收;达到创建标准的,授予“2014年度市平安景区”和“2014年度市平安饭店”称号。

“平安景区”和“平安饭店”有效期2年。有效期届满(从参创年度的12月31日至此年度后两年的12月31日),由市综治办牵头组织评定小组对获得“平安景区”和“平安饭店”荣誉称号满2年的单位进行复核,复核不达标的取消称号,并向社会公布。“平安景区”和“平安饭店”复核工作按照企业自查、县(区)复核、市级抽查的程序开展,时间安排和创建工作同步。

七、有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积极参与。开展平安旅游建设工作是今年全市旅游系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平安旅游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将平安景区、平安饭店创建工作列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积极参与,抓出成效。

旅游景区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模式;探究

0引言

高质量的旅游景区一方面可以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提高自身客流量,另一方面对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而旅游景区的质量则是由旅游景区开发过程和旅游景区后期经营决定的。因此,想要确保旅游景区质量,那么在开发过程中,就要做到考虑全面,合理开发,经营过程中要立足于游客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身经营模式。据了解,目前我国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旅游景区质量的提升。所以业内人士要以当前旅游行业市场情况为基础,找出目前开发与经营过程中的问题所在,并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从而有效提升我国旅游景区质量,推动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

1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概述

1.1旅游景区开发概述

目前旅游景区较为常见的开发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即自主开发模式、合资开发模式以及整体租赁模式。自主开发模式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开发模式,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政府、旅游管理部门以及资源管理部门的相互协调与配合来完成的;合资开发模式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对于我国旅游景区开发来讲,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旅游开发模式,整个开发过程自由度较强,因此带动了开发出旅游景区的市场化程度的提升,是景区的自身优势与市场经济互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整体租赁模式是将景区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区分开来,在政府统一规划下,由企业负责对其的长期控制与管理,从而达到对景区建设等各方面的垄断,并与景区所有者按照相关分成要求分享景区收益。此种模式也可看作是我国传统开发模式的一种创新,对规避传统开发模式带来的弊端等有着重要意义。

1.2旅游景区经营模式概述

我国目前旅游景区经营模式主要分为国家经营和市场化经营两种。其中国家经营模式指的是景区整个建设、维护等费用支出等均由国家负责,而景区在接待游客所获得的收益也属于国家所有[1]。市场化经营模式指的是改变旅游景区的特质,而是将其作为一项产业来看待。同时在此种经营模式下,旅游景区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完全脱离的,并分别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与市场当中的。通常市场化经营模式可以分为企业垄断和招商引资两种方式。虽然两种方式有着一定的差异性,但是两者的目的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达到提高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所以在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就会存在一定的疏漏。由此看来,市场经营模式要以当下旅游景区的发展状况以及实际情况为依据,树立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在确保企业职能充分发挥、产权分配合理的情况下,加大对景区建设的投入力度,使景区的商业价值以及社会形象得到同步提升,从而有效提高景区质量,以此带动旅游景区游客数量的增长。

2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2.1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1无序开发现象严重在对新的旅游景区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只注重旅游景区的美观性等,随意对自然环境进行更改与破坏,而忽略了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部分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为了将自身利益最大化,偷工减料、注重速度不顾及建设质量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景区建设过程中,一些建筑废料随意丢弃,给景区当地的生态环境等都会造成严重的破坏,进而影响旅游景区建成后的景观效果。另外,在景观建成后,景区为了获得短期利益,忽略了景区可以承载客流量的人数,导致景区人数超过自身接待能力,一方面,无法给游客带来较好的旅行体验,另一方面还会对景区本不乐观的生态环境造成更为严重的破坏。

2.1.2景区规划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总的来说,我国旅游业发展历程较短,因此我国旅游行业相关的景区开发方面的人才也比较匮乏,这就导致我国目前景区开发时,没有依据景区所处环境与实际情况来制定完善的景区规划方案,使景区规划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影响了其自身功能的发挥。同时,部分景区开发过程中忽略了自身定位,因此在后期就会存在定位不准确,无法对游客产生足够的吸引力,从而影响景区客流量等情况的发生。

2.2旅游景区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2.2.1对景区缺乏合理的营销手段在当今各行各业竞争激烈的背景环境下,除了要保证旅游景区自身质量外,还要注重对景观的营销与宣传,从而提高景区知名度,增加客流量。目前在景区经营过程中,景区开发人员受传统思想影响较为严重,认为景区质量是景区盈利的根本所在,没有意识到当下营销的重要性,因此景区经营方面效果不理想。同时,由于新开发的旅游景区本身就不具备一定的知名度与关注度,加之又缺乏一定的宣传力度,自然也会导致游客数量较少情况的出现,对景区的长期发展极为不利。

2.2.2经营过程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目前,我国旅游景区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支持和收取门票的经营方式来获取资金,但是近年来,许多旅游景区为了提高客流量,采取了降低门票的经营方式,给旅游景区的收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政府对旅游景区的投入非常有限,因此景区的运营资金并不充足。而想要获得更多的客流量,提高游客的旅行体验,则需要对景区不断进行完善与修整,这些都必须具备充足的资金保障。由此可见,这种单一依靠售卖门票的经营方式已不能满足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3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模式探究

3.1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相关部门在对景区进行开发的过程中,要对景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与了解,提高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将景区内的可利用资源进行充分利用,避免出现破坏生态环境等情况。同时还可以不断拓宽景区的发展方式,以此带动景区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2]。例如在开发景区的过程中,还要对当地具有特色的产品进行了解,并采取相应措施推动景区内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样不仅可以对景区内的各资源实现充分利用,而且也避免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另外,开发人员还要对景区当地的人们给与正确引导,并鼓励人们共同树立属于自己地区的旅游品牌,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当地景区的稳定发展。

3.2制定详细的开发计划在对景区进行开发前,要对景区进行一定的实地考察,充分了解景区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等,以目前旅游行业的发展态势为导向,制定科学合理的景区开发规划,为后期开发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景区质量。还要对景区的实际载客量进行细致精准的估计,避免后期出现超过自身承载能力而造成的旅客体验下降、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

3.3注重对景区的营销与宣传对于新开发的旅游景点来讲,扩大其知名度与美誉度是其后期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旅游景点除了要在开发过程中注重自身质量外,还要注重营销方式的运用以及对景区景点的宣传,加快自身旅游品牌的建立。例如可以利用当下的网络技术作为景区宣传的依托点,吸引更多游客的游览。只有提升了客流量,才能保证景区后续的发展。同时,景区还可以与旅行社建立合作,以此作为增加客流量的一种有效途径。此外,除了要注重景区自身的宣传外,还要对游客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呼吁游客在观赏大自然带来的美景的同时,要提高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

3.4采取先进的经营模式想要推动旅游景区的稳定发展,还要积极转变现有的单一经营模式,根据景区特点有针对性的对经营模式进行拓宽,从而使旅游景区的功能性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旅游景点的资金投入,根据各景点的实际情况确定资金补贴力度,从而为景区后期的维护与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旅游景区还可以加强与当地企业的合作,以此作为资金来源的一种方式[3]。但是在此过程中,要对整个合作过程中资金流向进行明确,避免出现资金动向不明影响了旅游景区自身的发展。此外,景区还可以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旅游经营模式,并以我国市场情况以及旅游业发展态势为依据,对其进行调整与修改,使其更好的与我国旅游景区相适应,更好的推动我国旅游景区的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给我国旅游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发展契机,景区开发和经营模式都是影响旅游景区能否长久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但是在目前我国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对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等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相关部门要对此问题给与重视,根据景区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开发,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经营模式,从而为旅游景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邓倩倩.旅游体验视角下我国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03):235,237.

[2]李美虹.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模式探索[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05):14,16.

旅游景区管理范文第6篇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综合整治环境,提升旅游形象”总体目标,充分调动个方面力量,开展重点旅游线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全面清理整治重点旅游线路沿线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切实解决影响旅游形象的环境问题,促进旅游点线面貌和环境质量的全面提升,达到“环境优美、景点美观”,为全区旅游业发展营造一个整洁、有序、靓丽、和谐的优美环境。

二、整治内容与标准

整治工作要坚持严格标准、落实责任,各街道办事处、汉文化风景园林管理处要严格按照整治标准,全面落实相关整治任务和管理责任,切实抓好工作落实。各办事处要积极履行管理职责,做到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综合整治的强大合力。要坚持标本兼治、注重长效,既要重点整治顽疾,又要注重创新体制,着力构建长效机制。

(一)旅游道路环境

1.旅游道路应按照旅游景观化要求进行设计旅游交通线路景观,做好沿线环境的绿化、美化、和卫生,整治脏、乱、差,使道路两侧干净整洁、路牌标识清晰。

2.旅游道路路面保洁作业质量达标,道路两侧目光所及无暴露垃圾、不乱堆乱放;绿化隔离带和沿街绿化带环境整洁,无果皮纸屑及损坏绿化现象。

3.沿街建筑物立面整洁、协调、无乱招贴、乱刻画、乱涂写现象;户外广告、店面招牌等设计安装规范,各类公共设施整洁完好。

4、临界旅游道路的村庄外立面实施墙面粉刷、墙头美化,对公路两侧树林统一粉刷(高度1.2米),美化旅游道路两侧环境,提升我区旅游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营造“畅、安、舒、美”的行车条件和运营环境,确保以良好的路容路貌和路域环境迎接游客。

5.推进有条件的路段的临街建筑物的亮化改造,促使新建项目亮化工程的同步实施,不断增强城市夜间景观效果。

6.在主要旅游道路两侧应设置景区(点)的广告宣传牌;旅游景区(点)停车场规范整洁、旅游景区(点)要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在旅游产品的外包装上注明“徐州市旅游产品”标识。

(二)旅游交通标识设置

旅游景区(点)的引导按旅游景区级别进行区分。

1.4A级景区(点)的引导范围:市区的旅游景区(点),从干线公路入城口、城市快速干道的出口或出口处附近的交叉路口开始引导。郊区的旅游景区(点),从干线公路与通往旅游景区(点),从干线公路与通往旅游景区(点)公路的交叉口开始引导。遇下列情况,高速公路可设置A类旅游景区(点)指引标识:与高速公路出口匝道直接相连;位于出口匝道附近,但高速公路出口标志无旅游景区(点)所在地的地名信息。

2.3A级景区(点)的引导范围;市区的旅游景区(点)从旅游景区(点)附近的2个干道交叉口或3千米以内的范围开始引导;郊区的旅游景区(点),在景区(点)所处的范围内开始引导或距旅游景区(点)5千米的范围内开始引导。

3.2A级景区(点)引导范围:从距旅游景区(点)附近的干道交叉口进行引导。

4.未评定为国家等级旅游景区的旅游景区(点)参照国家旅游景区相应等级。

(三)责任分工

1、旅游道路环境任务中的1至5项,涉及绿化整治工作的由区绿委办牵头,相关街道办事处实施;涉及市容整治工作的由区城管局牵头,相关街道办事处、汉文化风景园林管理处实施;第6项任务,由区旅游局会同区城管局、汉文化风景园林管理处共同实施。

2、旅游交通标识设置任务中第1项由汉文化风景园林管理处实施;其他任务由旅游局负责实施。

三、日程安排

(一)第一阶段(12月5日-9日):准备、动员阶段

根据全区统一部署,结合旅游线路实际情况,各街道办事处成立工作机构,研究综合整治方案,细化责任分工。

(二)第二阶段(12月9日-12月15日):综合治理阶段

各办事处根据全区统一部署,结合街道各办事处实际情况,联合相关部门集中力量对所管辖路段进行综合治理,相关单位对景区指引标识、宣传广告牌统一设置。

(三)第三阶段(12月16日-20日):检查验收阶段

区政府有关部门对各街道办事处旅游线路沿线环境进行督促检查,并对全区重点旅游线路沿线环境进行全面验收。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办事处和各旅游景区要充分认识和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把握机遇,找准重点,明确方案,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整治工作,确保整治目标顺利进行。

(二)突出重点,务求实效。旅游线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以城区重点路段、城乡旅游道路,窗口部位为重点整治范围,实行精细化管理,标本兼治,多措并举,打造亮点。切实改善旅游线路沿线环境,全面提升我区旅游整体形象。

旅游景区管理范文第7篇

一、口碑营销对旅游景区的意义

(一)可信度高对比商业来源的营销方式,其对旅游景区的营销信息量虽然大,但由于其商业营利特性,消费者在难以辨别信息真假的情况下,可能对旅游景区信息的采信度降低。相反,口碑营销作为个人信息来源,一般是建立在人际关系基础之上的非营利性传播,更容易影响大众对于旅游景区的认知。以丽江客栈特色的旅游攻略营销模式为例,旅游攻略的推荐给客栈进行了免费且积极正面的口碑宣传,让旅游攻略受众在选择住宿安排时会优先考虑口碑佳的客栈,为客栈带来许多慕名而来的住客。

(二)影响力大旅游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使消费者在购买前无法获知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在做出消费决策时有较高的风险预期。据国外旅游市场研究机构的调查,决定去一个旅游目的地的诸多因素中,口碑宣传作用占45%。2008年中国青年报针对口耳相传的一项调查显示,82.93%的被调查者认为,“身边人旅游回来后的介绍比旅游攻略更具有参考性”。[4]因此,对于旅游景区而言,良好的旅游口碑会给景区经营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应。

(三)参与度高以2012年十一黄金周华山景区发生的严重游客滞留事件为例,由于许多身在华山景区的游客通过微博向社会求助,从而引发了一场以微博为信息传递渠道的求援战役。一时之间,网络上展开了对华山旅游景区声势浩大的声讨,网友纷纷参与舆论讨论,强烈谴责陕西旅游局的不作为行为,华山旅游景区的口碑形象一度跌入谷底。在网络信息传递日渐快捷的今天,口碑传播不仅速度快、影响范围大,而且公众对于舆论的参与度越来越高,旅游景区必须把握好公众舆论走向,创造好的口碑宣传。

二、大别山旅游景区营销存在的问题

大别山横跨三省六市,由于行政区划的分割,大别山旅游一直是以行政区作为景区分界标准的,本文所研究的景区范围特指黄冈市境内的大别山旅游景区,重点是麻城龟峰山风景区、罗田天堂寨风景区、浠水三角山风景区等。

(一)大别山旅游景区营销现状分析大别山地区作为红色革命老区、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旅游业的开展时间也比较晚。最早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大别山旅游伴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大发展开始起步,而2000年以前景区的营销工作近乎空白,真正具备市场影响力的营销推广大概始于2007年。大别山旅游景区的营销工作经历着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大别山旅游景区营销存在的问题1.目标市场定位同一化。由于行政区划的分割,不同省市的大别山旅游景区之间形成了同类旅游资源的竞争关系。以六安市的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和黄冈市的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对比为例,前者作为大别山系列景区中唯一的5A级景区,由于其先发优势,使后者在没有明显差异化的目标市场定位的情况下,很难实现客源市场的突破。2.缺乏整体营销意识。以黄冈市各县市的旅游宣传口号为例(见表2),可以发现各景区在营销宣传上各自为政,缺乏一个统一的旅游宣传主题。在对外营销中缺乏整体营销的意识,容易造成旅游形象识别的混淆,难以形成真正的营销影响力,也不利于大别山整体旅游品牌的认知打造。3.营销理念滞后。受武汉“8+1”城市圈和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验区成立的影响,2010年前后大别山旅游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快速发展,此前的大别山旅游尤其是营销工作是相对滞后的,并没有权威的营销战略规划,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别山旅游景区的后续发展。4.营销手段缺乏创新性。综观大别山现有营销手段,仍然是以传统的线下营销为主,并未顺应时下消费者不断变化的信息获取方式,营销渠道涉及到网络层面的较少,没有兼顾日益庞大的网民市场,尤其是网络环境下的口碑营销近乎空白,大别山旅游景区在青年旅游市场中的影响力较小。

三、大别山旅游景区口碑营销实施策略

(一)加强景区旅游产品质量建设对于大别山旅游景区而言,要想树立旅游口碑形象,首先要确保景区旅游产品质量过硬,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和对于游客的吸引力。[5]旅游产品质量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方面,诸如旺季时旅游景区的交通通达度、景区最大游客承载量,应该与实际情况相适应。以麻城龟峰山景区为例,其万亩古杜鹃在每年四月和五月都会吸引众多游客。据统计,2013年五一小长假首日,景区共接待游客两万多人,许多自驾游游客被堵困在景区山脚下无法前行,而景区内部更是人头攒动,景区超负荷运转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因此,景区在应对旺季的游客需求时,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力争实现游客刚性需求与景区维护之间的平衡发展。软件方面,对于景区的特色资源一定要加强维护工作,以九资河景区为例,其特色就是当地淳朴的民风民俗和浑然天成的农耕村落景观,因此,景区在建设时应该着重发挥其特色,维护其乡村原始景观。

(二)加强官网建设,建立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旅游官网不能仅仅成为一个被动等待访问者点击的信息陈列式页面,而是要将其打造成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DestinationMarket-ingSystem,简称DMS),为整合旅游景区的所有资源和满足旅游者个性化需求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旅游官网应该具备4个功能层次:信息提供功能;信息交互功能;交易功能;客户关系管理功能。[6]以天堂寨风景区官网为例:1.在信息提供和信息交互方面。①天堂寨景区可以在官网上传景区的视频介绍资料,更易于吸引访问者。②运用网上互动征集的形式引进普通旅游者所写的旅游攻略和亲自拍摄的照片。一方面互动参与的形式可以吸引网民的关注与兴趣,间接引导其加深对景区的了解,扩大景区影响力;另一方面,区别于其他官网由政府一刀切的主导模式,天堂寨景区会显得更加的人性化与亲民,利于网民的口碑相传,吸引更多网民参与到景区官网建设中。2.在交易方面。天堂寨景区官网提供有热线咨询和票务预定业务,然而其预定并不涉及具体的网银付款环节。天堂寨景区官网应该打造成具备一站式支付功能的营销系统,具体技术支持可以选择与艺龙、携程等具有独立电子商务系统的大型旅游网站合作,使官网初步具备网上交易功能。3.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在旅游业买方市场逐渐确立的大背景下,进行客户关系管理一方面可以将一线游客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旅游景区,指导旅游景区调整运营方式,适应游客的真实需求;另一方面网站回访工作容易在游客心中树立负责任旅游景区的形象,有利于游客与景区实现游后关系的维持。网站可以通过奖励形式鼓励游客撰写旅游感受或攻略,到官网上,从而产生良性循环式的口碑传播体系。

(三)加强官方微博、微信管理市场调研公司RedshiftResearch在2012年10月完成的一项市场调查显示有高达44%的游客在旅行之前都会通过社交媒体去了解旅游目的地信息,社交媒体对于消费者的旅游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7]大别山旅游景区在开展旅游营销工作时,应将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营销考虑进去。通过新浪微博检索到的“湖北罗田天堂寨风景区”官方微博发现,其官方微博的管理并不科学:关注数不足,仅为3100左右;微博内容多为转发当地特产介绍的广告为主,缺乏主动营销意识,同时营销内容缺乏实质吸引力;其中2月底转发的关于九资河景区的内容为当地的秋景介绍,不符合时效性。建议官方微博和微信的账号管理聘请专业的营销媒体人员,多开展具有互动性、时效性、影响力和吸引力的主动营销活动。

(四)与知名旅游网站合作,搭载移动端APP软件2013年10月份携程移动端酒店预订占比的峰值超过40%,艺龙来自移动客户端的业务贡献超过25%;2012年大众点评移动客户端的独立用户数已超过4500万,浏览量超过总体浏览量的60%;美团在移动端的交易额占比已达30%左右。[8]针对移动端巨大的市场潜力,大别山旅游景区可以选择与艺龙网、携程网、美团网等大型旅游网站合作,在其官网以及开发的手机、平板APP软件上进行推荐营销,让浏览该网页以及下载相应APP软件的用户接收大别山景区广告。APP软件可以即时链接包括大别山景区介绍、电子地图、餐饮住宿推荐、风俗民情介绍、风物特产介绍等内容,并绑定移动端电子支付平台,实现手机、平板等一站式在线支付体验。

(五)建立旅游交流社区,培养舆论领袖对于普通出游者,在出游之前一般都会在网上搜索目的地旅游攻略,然而在全国最大的旅游攻略网站———马蜂窝中,找不到一篇关于大别山旅游的攻略。不仅是旅游攻略网站,具备舆论影响力的虚拟社区都是大别山口碑营销应该关注的领域。如以天涯社区、豆瓣网、人人网、百度贴吧等网上论坛为代表的虚拟社区,对于旅游口碑营销有着潜在的巨大影响。大别山旅游景区应该在广大网友中培养忠实于大别山旅游的意见领袖,借助其舆论号召力,形成有利于大别山口碑形象的主流意见。[9]

旅游景区管理范文第8篇

一、目标任务

以《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标准(2008年版)》以及《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评选和管理办法》等行业标准和规定为依据,按照“统一创建、分级考核、星级评定、动态管理”的原则,着力加强旅游景区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服务质量,提升整体文明水平,切实增强旅游景区区域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旅游景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努力将打造成为三峡旅游重要的集散地和目的地、全国文化旅游名县。

二、创建范围

全县A级旅游景区以及2016年申报拟创建A级的旅游景区,共有6个,即:屈原故里景区、九畹溪景区、三峡竹海景区、链子崖景区、五龙温泉景区、芝兰谷景区。

三、创建标准

(一)遵纪守法星

1、景区购物场所不破坏主要景观,不妨碍游客游览,不与游客抢占道路和景观空间。

2、景区商品和餐点经营者要亮牌经营,明码标价,无围追兜售,强买强卖现象。

3、景区商品和食品质量合格,无“三无”产品出现。

4、景区门票价格公平、合理,无“园中园、票中票”现象,门票价格不得随意调整,旅游旺季门票不得随意涨价。

(二)敬业奉献星

1、景区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热爱岗位,恪尽职守,勤奋工作。

2、景区服务人员能够尽职尽责的完成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3、景区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4、景区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立足岗位,积极为景区发展奉献才智,为社会多做贡献。

(三)环境卫生星

1、环境整洁,无污水、污物,无乱建、乱堆、乱放现象,建筑物及各种设施设备无剥落、无污垢,空气清新、无异味。

2、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处理,及时清运率100%。

3、垃圾箱设计环保,设置规范,整洁完好,摆放位置和数量符合景区A级标准。

4、废气、废水排放达到相关要求,无污水、澡音。

5、旅游厕所规划、设计应符合规划和节能、环保要求,要与景区环境相协调,配套服务设施完善,应满足高峰期游客需求。

6、食品卫生符合国家规定,餐饮服务配备消毒设施,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四)人际和谐星

1、景区员工尊敬领导,服从领导安排;景区领导关心、爱护员工;景区员工之间相互关心,工作上相互帮助,在企业内部营造积极、温馨的工作氛围。

2、景区要处理好与当地及周边居民之间的关系,积极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积极向周边居民宣传生态环保、文明旅游、合法经营相关知识,加强景区与周边农村社区的协调和合作,使两者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方面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协调统一,形成一个整体,促进景区与周边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3、景区要处理好与游客的关系。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引导游客文明旅游行为,积极处理好游客投诉,树立“游客为本、服务至诚”的服务理念。

(五)诚信服务星

1、对有价服务、培训类收费项目进行价格公示,并在物价部门备案。

2、经营服务规范化,遵守职业道德。

3、坚持文明经商,诚信服务,明码标价、货真价实、公平交易,不出售假冒伪劣商品和霉烂变质的食品。

4、无拦路强卖、尾随兜售、纠缠游人等现象。

(六)规范管理星

1、有健全的行政执法、执法监督、廉政制度、监察管理、责任追究等规章制度。

2、有完善的办公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项目管理、文物管理、环境卫生、教育培训等规章制度。

3、建立管理干部、业务人员理论与专业知识学习及培训考核制度,有完整的管理档案。

4、定期对员工进行业务学习和培训,景区管理人员要经过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培训,上岗培训合格率达100%,专业技术人员要经过各项业务素质和技能培训,上岗培训合格率达100%。

5、制定游客生命保护和财产安全制度和措施,建立紧急救援和紧急医疗救助体系,能有效处理突发事件和意外人身伤害事故。

6、建立各类重大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理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设备、设施有完整的安全记录和检修记录。

7、治安保卫制度健全,措施有效,没有发生重大不良影响事件,没有封建迷信以及“黄、赌、毒”等违法活动,没有发生聚众斗殴、抢夺财物等恶性刑事案件。

8、景区餐饮服务单位严格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法》及地方政府有关管理条例和卫生标准,卫生防疫和食品检验合格率100%,餐具、茶具消毒合格率100%。

(七)安全保障星

1、景区设有安全保护机构,有健全的安全保护制度,有专职安全保护人员和流动安全保护人员,且安保人员数量与景区规模和性质相适应,在景区位置设置合理。

2、制定完善的高峰期游客安全事故处置预案和特殊情况(包括恶劣气候、突发灾情、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缆车停电等)安全事故处置预案,处置效果好,安全措施有效。

3、设有完善、有效的安全设施设备(包括安全护栏、水上拉网,消防、防火设备,监控设施等)。

4、做好游览游乐服务设施安全保障,特殊旅游项目(速降、蹦极、潜水、漂流、游乐)要经相关部门验收后才能对游客开放。

5、建立完善、规范的安全警告标志、标识系统;做好安全宣传,重点景区需安装安全广播。

6、设立专用或兼用的医务室,并配备专职医护人员;配备日常药品、急救箱、急救担架;设有救护设备(重点是水上旅游景区、山地旅游景区、滑雪场),建立紧急救援体系。

(八)公益宣传星

1、积极举办或参加各种文明旅游公益宣传活动。

2、景区外围及景区内部设立公益宣传标识标牌,并采用广播或电子屏形式播放文明旅游公益广告。

3、制作各种文明旅游宣传资料,免费发放给游客。

4、建立文明旅游宣传队伍,积极向游客宣传文明旅游知识,做好文明旅游引导和提示服务。

(九)社会评价星

1、游客调查满意度高。游客调查满意度5A级景区达90分以上,4A级景区达80分以上,3A级景区达70分以上。

2、全年游客投诉数量少,尤其是旅游高峰期游客投诉少,近两年内未发生重大质量投诉(涉及到对旅游者人身侵犯和健康损害的旅游投诉)。

3、景区对游客投诉能主动与游客联系,及时处理且让游客满意,并及时向旅游主管部门汇报投诉处理结果。

(十)志愿服务星

1、各A级景区组建“文明旅游”志愿服务队,义务为游客讲解文明旅游相关知识,尤其是在假节日等旅游旺季维持文明旅游秩序;积极开展文明旅游相关知识培训,每年开展专题培训不少于3次。

2、积极与周边景区、社区、院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主题宣传实践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

3、积极组织并参加市旅游局组织的大型赛事、展会、庆典等活动。

4、积极组织参加爱心奉献、义务劳动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的志愿者行动。

四、创建步骤

(一)宣传发动(2016年1月1日—2016年1月20日)。县文化旅游局会同县文明办制定创建方案,召开创建动员会。认真学习传达市县有关文件精神,根据活动要求和自身实际,统筹安排部署,做好开展活动准备工作。

(二)对标创建(2016年1月21日—2016年5月31日)。各A级景区对照创建标准,确定创建目标,制定创建方案,积极开展争创活动。要做到“十星级文明旅游景区”创建标准上墙;在景区醒目位置公示门票及收费服务项目价格;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意见箱、意见薄、投诉电话);积极开展“文明游客”、“十星级导游”及“十星级员工”等评选活动;通过宣传栏、电子屏、视频、报纸、多媒体、微信、微博等方式展示“十星级文明旅游景区”创建成果;加大文明旅游用语宣传,积极营造温馨和谐的文明旅游环境。

(三)自查自评(2016年6月1日—7月31日)。县文明办、文化旅游局组织A级景区对照“十星级”标准开展创建活动自查自评,在自评的基础上向市旅游局申报参评。

(四)评审定星(2016年8月1日—9月15日)。市“十星级文明旅游景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申报单位进行评议,确定星级。并将研究拟定的“十星级文明旅游景区”名单通过公示栏、网络、媒体等方式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广泛征求意见,接受各方监督。在公示期间,干部群众对首次公示结果有异议的,可提出复核申请,评审小组进行复查审定,最终审定结果经公示一周后生效。

(五)表彰授牌(2016年9月下旬)。星级评定结果公示结束后,适时召开专题会议,对十星级文明旅游景区进行授牌表彰。

五、相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县“十星级文明旅游景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县文化旅游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县文明办和局分管景区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股室工作人员为成员,负责组织实施全县“十星级文明旅游景区”创建日常工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