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旅游管理学范文

旅游管理学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旅游管理学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旅游管理学

旅游管理学范文第1篇

作为旅游管理工作者,可能要和全国甚至全世界不同语言的旅客交流、沟通。工作时用标准而流利的普通话与客户交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普通话说不好,这会对工作造成很多不便,甚至会为工作带来负面影响。提高普通话水平是提升旅游语言服务的关键,是高质量服务的一种表现。

2导游员提高普通话水平的必要性

导游员能用一口标准而流利的普通话与游客交流确实在听感上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语音为游客讲解是接待国内游客的基本要求,让游客听懂解说词也是导游讲解的基础。讲解员讲解时所使用的语言应该是为大多数游客所接受的规范性语音,但是许多导游员所使用的普通话或多或少带有方言,甚至在讲解时经常让游客产生歧义,甚至难以听懂。因此,讲解时语音规范、发音正确,是优秀导游员的基本功,也是职业形象高素质体现之一,是羸得旅游者信任的第一步。

3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普通话水平的策略

3.1政府加大推普力度,提高从业人员普通话水平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旅游等服务业的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政府更应加大推广普通话的力度,加大普通话的培训和测试工作,将普通话纳入职业培训范畴,投入一定资金对没有达到普通话等级标准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并鼓励员工积极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通过测试促进普通话水平的提高,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采取“培训-测试-再培训-再测试”的方式,切实提高从业人员普通话水平。

3.2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普通话教学各类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普通话课程教学,应将普通话纳入公共基础课程,对于与口语密切相关的(旅游、酒店、文秘、营销、会计等)专业应将普通话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开设,加强课堂教学,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结合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3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改革普通话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授课前利用适当的眼神和体态语作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诵、配乐解说,充分展示语言魅力;授课时采用学生喜爱的短剧、讲笑话等形式,提高学习兴趣;教给学生记少不记多、记声旁类推、记声韵配合规律等记忆方法,让其轻松而快速地学好普通话。

3.4突显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普通话口语特色有特色才有魅力,旅游专业的普通话教学要充分体现高职旅游专业的特点。教师可以选择有名的旅游景点,让学生按照文字进行朗读;或利用多媒体、模拟实训中心等场所播放旅游景点的相关影片,让学生随着画面的转换进行解说;更可打破常规教学,在实践环节教学中聘请历届有导游实践经验的学生为在校生讲授实战经验,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语言表达能力不足,从而鼓励学生提高普通话水平。

旅游管理学范文第2篇

据统计,重庆设置旅游管理专业或方向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有12所,每年在校学生人数约为5000~10000人。学校类型有公立和私立民办两种。本研究选取有一定知名度的七所院校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三峡学院旅游系、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进行分析,以期对其发展进行分析并找到发展对策。

一研究方法介绍

一个专业的合理发展需要从依托背景、师资队伍、学生认知、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入手,找到四方的最佳契合点,因此对一个专业的发展现状分析需要从这五个方面入手。

1.依托背景

任何专业都依托其所在学校或学科而存在。学校性质和发展将影响到一个专业的长远发展。文科类院校较注重感性描述和一定程度的建模分析,其宏观思维能力较强;理工科院校则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较强,思维较为规范和有条理性;综合性院校则二者兼备,交叉度较高。学科背景对专业发展竞争也有较大影响,我国旅游管理所开办学科背景主要有三类:一是地理学科背景,其空间思维能力较强,适合旅游规划总体设计,这部分比重最大,约为40%多;二是管理学科背景,其突出宏观管理理念应用,具有较高的宏观管理能力;三是历史学学科背景,在旅游文化管理和旅游人才文化素质提高上具有优势。

2.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

专业定位是基于对相同专业市场竞争对手、自身实力和社会对专业需求分析基础上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它决定专业课程设置方向和学生将来的专业就业竞争力。专业课程设置是基于专业定位基础上的课程合理安排设计,主要体现为课程开出的先后顺序、课程群性质合理划分及配置等。

3.师资队伍

专业发展和竞争实力关键在于师资力量。专任教师学历背景、研究方向最好与专业方向有机统一;其职称高低反映出其研究实力,同时也将影响到专业竞争优势。

4.实验体系

专业竞争必须考虑实验体系因素。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在重视基本理论基础上更突出实践动手能力、专业个性,实验体系中的师资配置、仪器设备、实践体系等都直接关系到专业培育人才的合格与否。

5.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主要是指社会对本专业的认知认同度。社会认知度高低将决定和影响专业招生效果和专业学生就业意向选择,同时也是检验专业所在院系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重庆市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通过实地走访和网上资料收集,按照前面专业发展分析路径,我们将重庆市内七所高校相近专业各要素进行态势分析。

1.依托背景

背景依托包含专业所依托学科背景和学校背景,其影响到学生对其认知度和专业竞争地位。据分析,七所高校所依托的学校背景存在较大差异,有的是具有博士授权点的211重点建设高校,有的是无硕士授予权的普通院校。所依托的学科背景也有较大区别,总体看分为三类:一类是依托管理学学科背景,如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一类是依托地理学学科背景,如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重庆教育学院、重庆三峡学院;一类是依托文学学科背景,如重庆工商大学依托思想政治专业和中文专业,重庆交通大学旅游系设置在人文学院下。

2.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也是反映一个专业实力的重要指标。它主要通过师资数量、师资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师资科研成就、研究方向等指标来综合体现。七所高校本专业师资竞争态势:在职称结构上,七所本科院校高级职称比重分别为58%、16.9%、47%、46%、51%、54%、40%,具有较大的差异。究其原因较复杂。在研究方向上,就专业接近程度上,地理学和管理学与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结构接近度最高,重庆工商大学和重庆交通大学专业接近度存在一定问题。在科研获奖上,西南大学最靠前,重庆师范大学次之。在学历结构上,七所院校中,重庆三峡学院和重庆理工大学稍为落后,但总体结构较为合理。

3.实验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的高应用性、专业特性要求实践实验体系的完备。实验实践主要体现在实验体系构成、实验基地(研究所、中心等)、实验人员配置等。七校实验体系如下:在实验师资配备上,三所院校无专业实习实验老师,一般由任课老师担任实习员,这会增加教师工作负担,影响教师开设实习环节的积极性。在实习基地和实习体系建设上,西南大学明显落后其他院校,这可能是该专业不太受学校重视所致。在实验仪器和设备上,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和重庆三峡学院较为滞后,可能是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实习训练只要场地,不需要太多的仪器和器材设备所致,也有可能是专业定位所致。

4.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

专业定位是否准确、清晰和有特色化是判断专业定位的重要指标,一般可以通过专业描述和授予学位体现。课程设置是否匹配专业定位,课程开出先后顺序是否合理,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配置比例是否合理以及其是否与专业定位符合也是考量指标之一。总体看来,七所高校都偏重于旅游管理大背景下进行差异化定位,有的偏重于传统的酒店方向,如重庆工商大学、重庆教育学院、重庆三峡学院;有的偏重于前沿的会展旅游、旅游策划等,如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就课程匹配度看,七所高校专业定位和课程匹配度都还尚可,但课程群比重搭配上存在较大差异,重庆工商大学选修课比重过大,西南大学专业主干课比重大,其余学校都是3∶3∶4,一般来讲,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群专业要求3∶3∶4比重较合理。

5.认知度

认知度是一个人或社会对某事的整体看法及评价。社会对一个专业的认知了解程度将影响其专业方向选择,认知模糊或认知度较低则要求专业在发展时必须进行改进或调整。认知度包含专业知晓度和专业美誉度。知晓度可以通过利用Google搜索引擎进行网络资料收集,其结果为:西南大学旅游系1710000条,重庆理工大学旅游系1020000条,重庆交通大学旅游管理系987000条,重庆工商大学696000条,重庆三峡学院旅游管理系659000条,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636000条,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606000条。西南大学的网络认知度比最后一名的教育学院整整多出一倍。专业美誉度通过专业就业率和专业就业流失率测算,据中国旅游报报道,重庆地区旅游专业学生专业就业率仅为30%,专业就业流失率则高达到65%。

三重庆市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各院校专业定位特色度不够,同质化现象突出,与市场接轨性不高

按现代市场竞争理论,高校专业发展需要寻求差异化定位,以求立于不败之地。据前统计,仅有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进行了专业方向上的差异化发展;其余四所高校都是传统的旅游管理大专业下的传统方向(酒店和旅行社)。另外,七所高校在进行专业拓展时考虑市场变动需求不够,主要是旅游行业发展变动趋势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征方面,会议会展和专题旅游方向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2.专业社会认知度不高

根据前面分析,在知晓度上,七所高校存在较大差异度,导致学生选择报考学校时,存在较大偏好度。专业就业率上总体偏低,说明专业教育存在较大问题。专业就业流失率较高说明专业市场吸引度不高,这与旅游业属于朝阳产业不相匹配。

3.师资背景与专业匹配协调度不高

在教育部学科专业设置中,旅游专业隶属于管理学学科,但仅有两所高校选择设立在管理学背景下,其余五所院校的教师师资大都具有地理学或中文学科背景,虽然可以从不同学科角度拓展旅游研究内容,但旅游专业思维毕竟不能等同于地理学的时空思维,中文文学的想象发散思维。

四重庆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对策

1.拓展专业范围,实时发展特色方向

前述七所设置旅游管理专业高校中,除西南大学外,其余高校的生源80%来自于重庆本地,所以其专业定位和拓展面临较大竞争压力。考虑重庆其余高校竞争实际情况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旅游管理专业可以进行放大或缩小两个层面专业发展定位。所谓放大型专业定位就是突破传统旅游专业局限于远距离和长时间研究特征,进行全方位休闲专业定位。这样一方面学生就业面较宽,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教师不同的学科专业特长。缩小型专业定位就是在传统旅游管理专业大方向基础上进行分市场群体的专业定位。如酒店管理方向新增商务酒店课程群设置,瞄准重庆商务客源日益增大趋势;旅行社方向深化专题旅游课程群设置,瞄准旅游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大趋势;同时新增会议展览服务管理方向应对重庆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需要。新增旅游策划方向,因为本科旅游专业竞争不是服务技能竞争,而是营销策划竞争,是创新能力竞争。

2.外引内联,提高社会专业认知水平

所谓外引,就是进行培养方式的改革,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闭门式模式,通过进行与旅游产业界、旅游政府部门的联合合作进行订单式复合型人才培养;内联指旅游管理专业开设在地理学科和中文学科背景基础上的高校可以与校内外管理专业进行联合培养,提高学生的宏观战略管理能力。

旅游管理学范文第3篇

旅游管理哲学理念属于管理哲学的一个门类,它是指从旅游管理的愿景和远景视角,将旅游管理理论和旅游管理实践有机结合,经过理论升华,上升到哲学层面形成的,对相关理论研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念。将旅游管理理论进一步研究,实现理论的进一步升华,实现理论的概括性和普遍适用性。这也是旅游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研究目的

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研究,需要站在宏观的视角上,对旅游管理的整体理论、旅游管理的实践经验进行梳理,力求寻找其中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力求寻找旅游管理理论和实践所独具的系列价值理念和行动准则,从而得出具有哲学意义的旅游管理哲学理念。

三、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理论定位

与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特征相关的学科领域有管理哲学、企业管理哲学、行政管理哲学(或行政管理哲学理念)。其中管理哲学相当于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的上一级学科,企业管理哲学、行政管理哲学(或行政管理哲学理念)相当于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的平级学科。管理哲学的哲学理论源泉是全体管理领域,包括旅游管理领域;企业管理哲学的理论源泉是企业管理领域,行政管理哲学(或行政管理哲学理念)的理论源泉是行政管理领域。企业管理的研究对象针对单体企业或一个相对独立的企业群,如普通企业、企业集团、企业联盟、具有共同股东的多个联动的独立公司;行政管理的研究对象是政府的自我治理和社会治理。

旅游管理学科建立之初借用了企业管理的部分理论和部分行政管理的理论。经过漫长的理论发展,旅游管理学科获得了深厚的学术积淀,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旅游管理理论界以外的人一般能够注意到旅游管理理论体系包括旅游企业管理理论和旅游行政监管理论,旅游企业管理和旅游行政监管也是旅游管理学习者的主要就业方向。但认为旅游管理理论仅包含旅游企业管理理论和旅游行政监管理论是对旅游管理理论了解尚未深入的人的看法。在现代旅游管理理论体系中,旅游管理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旅游行业和旅游现象相关的各种本质性规律,旅游企业管理和旅游行政监管是旅游业的部分外在活动,旅游管理理论的研究领域不仅包括这些外在活动的规律,更要研究掩盖在外在活动现象之下的本质性规律和不具有明确现象的本质性规律。旅游管理理论的核心研究目标是探寻旅游行业存在和发展壮大的本质规律。相对于旅游行业存在及发展壮大,旅游企业管理和旅游行政监只是必要条件中的极少数条件,旅游行业存在及发展壮大的充分条件的总量远大于旅游企业管理和旅游行政监这两项必要条件。

如某些区域旅游企业运营质量较高,旅游行政监管也很到位,但旅游业仍无活力,本质在于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这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只起到合理引导旅游业发展动力的作用。旅游行业存在及发展壮大取决于旅游行业的客观基础依照其发挥作用的规律为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的动力。这些动力是旅游产业的生命之源。研究旅游行业的客观基础发挥作用的规律的理论包括旅游业与国民经济收入的关系、旅游业与国民工作环境的关系、旅游业与基本物质生产型产业的关系、区域区位特点及旅游潜质对区域发展旅游业的影响等。以旅游管理理论的早期特点代替旅游管理理论的现代特点,以旅游业的经营管理特点代替旅游业的理论特点,仅注意到关于旅游业具体运转的理论而忽视使其得以存在的基础性关键理论,是对现代旅游管理理论的过时和片面看法。

比较旅游管理理论、企业管理理论、行政管理理论,旅游管理理论虽然与企业管理理论和行政管理理论有着少量的理论重合,但所重合的理论仅属于旅游管理理论中不具太大分量的边缘性理论,旅游管理理论有着其分量很重的独有性核心理论,这些理论是不论企业管理理论、行政管理理论还是其他理论都无法直接提供的,所以企业管理理论和行政管理理论中相关理论的组合仅代表旅游管理理论的少量边缘理论,绝非旅游管理理论整体。

旅游管理学范文第4篇

一、吉林省财经类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在吉林省内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普通本科高校共计15所,除独立办学和民营办学外的财经类学校,仅有吉林财经大学和吉林工商学院两所。因此,以吉林省为例,在财经大学的教学环境特点下研究开拓财经类高校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新思路、新方法,有助于旅游人才的发展。吉林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扎实的旅游企业管理和服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策划、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及较强的外语表达能力,能够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包括大型旅游集团、景区管理、旅行社、星级酒店、会展公司和航空公司等)从事管理工作,或在旅游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吉林工商学院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的、服务区域经济,具有从事旅游业工作能力和良好身心素质的,具备扎实的管理学和经济学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创新能力,适应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资源开发、服务及相关工作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两所财经类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都定位在:在专业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际操作及企业管理工作,或在旅游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吉林省财经类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旅游业已成为吉林省的支柱性产业,这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就增大了,同时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标准和方向也在逐步转变,由单一的局限在导游服务、酒店服务等服务为主导的方向转变为管理层面的高端人才,而这种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单一的人才了,更加体现的是全方位的知识管理型复合人才。财经类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虽然具备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对日后从事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帮助,但现存的人才培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部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脱节。在现有旅游业发展的多方因素影响下,部分财经类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存在“重理论、弱实践、重成绩、弱能力”的现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性很强,但操作性较弱,因此,造成学生在学习和就业中专业定位不明,出路不好的境遇。第二,部分专业方向设置不当,学生知识结构弱化。虽然在2012年旅游管理成为二级学科,并下设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三个专业方向,但由于各高校的情况不同,因此特色不鲜明,部分专业发展方向滞后,如会展管理、旅游交通、度假管理等方面。第三,部分财经类高校课程体系不完整,学生实践能力弱。课程体系的设计对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旅游本科专业需要有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但部分实习形式和内容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导致教学内容与旅游企业的实际需要脱节,影响学生对旅游行业的热爱,从而造成就业选择的偏差。第四,师资队伍中缺少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旅游专业师资队伍中,职称和学历高的教师多数的专业背景是地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和外语等,教师缺乏旅游行业的实践技能,并且到企业进行培训的机会也较少,再加上旅游管理是边缘学科、年轻学科,因此,在师资队伍的配备上也要考虑实际需要,增加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充实到旅游的师资队伍中。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论应用于实践。

三、吉林省财经类高校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建议

(一)适应旅游行业的用人需求,重新修订人才培养目标2016年12月,吉林省旅游局正式更名为吉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吉林省的旅游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并且在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旅游管理类”单独列出,与“工商管理、物流管理”类并列,成为设置于“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这就说明旅游业在高等教育和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在不断提升。旅游业的经济属性和市场需求是决定财经类高校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重要衡量指标,将经济属性和市场需求结合,确定旅游管理专业的终极目标应当是培养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的各种专门人才,能成为旅游管理中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在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相关背景下,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及教学科研部门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依托财经类高校优势,加强知识复合,注重实践教学财经类高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较其他高校的优势在于有可以依托学校的经济、管理等优势学科,在这些领域,财经类高校学科建设较成熟,由于旅游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因此无论是学生或是教师,在实践教学的环节上都应该具有更高的意识和要求。通过实践教学,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尽早接触和适应工作环境,并且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学习,外语应用能力、管理能力都能够得到提升,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丰富理论,做到学以致用。学校的教学实验室和实验软件都将为学生提升能力提供良好的前期环境,使学生通过实验室的这一项初步培训,在他们走出校门进入社会时能够更好地适应岗位,适应社会。

(三)开展校企合作,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校企合作是现在旅游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中一项很好的形式,很多高校联合企业或事业单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了联合培养,也出现了几种方式,如“顶岗方式”“订单方式”等等。实践是认知的基础,创新的源泉,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特色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培养能力高、素质高的专业人才,这也是旅游管理专业在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诉求。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是能够在旅游行业各领域前沿独当一面的经营管理和服务人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要求非常高,只有将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相结合,才能达到用实践验证和思辨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理论知识的不足,从而回归到课堂上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其以后成为高级管理人员做好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

(四)提高师资专业水平,合理设置课程,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教学模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学的前提和保障,但在部分财经类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中,师资队伍建设体系无疑成为了部分专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很多教师具备深厚的管理和经济知识背景,但旅游管理专业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因此部分课程在开设时过于趋同化,同时很多开设课程中的知识存在重复的现象,因此提高和加强师资专业水平的同时,应结合旅游行业用人的实际需要,针对财经类高校的特点开设专业课程或者学生自选课程,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财经类高校的自身特点优势相结合。同时,财经类高校在配置师资时,既要考虑流动性,又要保证相对的稳定性。因此,在此基础上的理论交流、课堂教学、实践互动及企业讲座等都可以成为教学的新突破点,从而建立一套立体式的教学模式。

四、结论

旅游管理学范文第5篇

一个专业的合理发展需要从依托背景、师资队伍、学生认知、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入手,找到四方的最佳契合点,因此对一个专业的发展现状分析需要从这五个方面入手。

1.依托背景

任何专业都依托其所在学校或学科而存在。学校性质和发展将影响到一个专业的长远发展。文科类院校较注重感性描述和一定程度的建模分析,其宏观思维能力较强;理工科院校则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较强,思维较为规范和有条理性;综合性院校则二者兼备,交叉度较高。学科背景对专业发展竞争也有较大影响,我国旅游管理所开办学科背景主要有三类:一是地理学科背景,其空间思维能力较强,适合旅游规划总体设计,这部分比重最大,约为40%多;二是管理学科背景,其突出宏观管理理念应用,具有较高的宏观管理能力;三是历史学学科背景,在旅游文化管理和旅游人才文化素质提高上具有优势。

2.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

专业定位是基于对相同专业市场竞争对手、自身实力和社会对专业需求分析基础上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它决定专业课程设置方向和学生将来的专业就业竞争力。专业课程设置是基于专业定位基础上的课程合理安排设计,主要体现为课程开出的先后顺序、课程群性质合理划分及配置等。

3.师资队伍

专业发展和竞争实力关键在于师资力量。专任教师学历背景、研究方向最好与专业方向有机统一;其职称高低反映出其研究实力,同时也将影响到专业竞争优势。

4.实验体系

专业竞争必须考虑实验体系因素。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在重视基本理论基础上更突出实践动手能力、专业个性,实验体系中的师资配置、仪器设备、实践体系等都直接关系到专业培育人才的合格与否。

5.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主要是指社会对本专业的认知认同度。社会认知度高低将决定和影响专业招生效果和专业学生就业意向选择,同时也是检验专业所在院系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重庆市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通过实地走访和网上资料收集,按照前面专业发展分析路径,我们将重庆市内七所高校相近专业各要素进行态势分析。

1.依托背景

背景依托包含专业所依托学科背景和学校背景,其影响到学生对其认知度和专业竞争地位。据分析,七所高校所依托的学校背景存在较大差异,有的是具有博士授权点的211重点建设高校,有的是无硕士授予权的普通院校。所依托的学科背景也有较大区别,总体看分为三类:一类是依托管理学学科背景,如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一类是依托地理学学科背景,如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重庆教育学院、重庆三峡学院;一类是依托文学学科背景,如重庆工商大学依托思想政治专业和中文专业,重庆交通大学旅游系设置在人文学院下。

2.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也是反映一个专业实力的重要指标。它主要通过师资数量、师资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师资科研成就、研究方向等指标来综合体现。七所高校本专业师资竞争态势:在职称结构上,七所本科院校高级职称比重分别为58%、16.9%、47%、46%、51%、54%、40%,具有较大的差异。究其原因较复杂。在研究方向上,就专业接近程度上,地理学和管理学与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结构接近度最高,重庆工商大学和重庆交通大学专业接近度存在一定问题。在科研获奖上,西南大学最靠前,重庆师范大学次之。在学历结构上,七所院校中,重庆三峡学院和重庆理工大学稍为落后,但总体结构较为合理。

3.实验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的高应用性、专业特性要求实践实验体系的完备。实验实践主要体现在实验体系构成、实验基地(研究所、中心等)、实验人员配置等。七校实验体系如下:在实验师资配备上,三所院校无专业实习实验老师,一般由任课老师担任实习员,这会增加教师工作负担,影响教师开设实习环节的积极性。在实习基地和实习体系建设上,西南大学明显落后其他院校,这可能是该专业不太受学校重视所致。在实验仪器和设备上,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和重庆三峡学院较为滞后,可能是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实习训练只要场地,不需要太多的仪器和器材设备所致,也有可能是专业定位所致。

4.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

专业定位是否准确、清晰和有特色化是判断专业定位的重要指标,一般可以通过专业描述和授予学位体现。课程设置是否匹配专业定位,课程开出先后顺序是否合理,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配置比例是否合理以及其是否与专业定位符合也是考量指标之一。总体看来,七所高校都偏重于旅游管理大背景下进行差异化定位,有的偏重于传统的酒店方向,如重庆工商大学、重庆教育学院、重庆三峡学院;有的偏重于前沿的会展旅游、旅游策划等,如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就课程匹配度看,七所高校专业定位和课程匹配度都还尚可,但课程群比重搭配上存在较大差异,重庆工商大学选修课比重过大,西南大学专业主干课比重大,其余学校都是3∶3∶4,一般来讲,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群专业要求3∶3∶4比重较合理。

5.认知度

认知度是一个人或社会对某事的整体看法及评价。社会对一个专业的认知了解程度将影响其专业方向选择,认知模糊或认知度较低则要求专业在发展时必须进行改进或调整。认知度包含专业知晓度和专业美誉度。知晓度可以通过利用Google搜索引擎进行网络资料收集,其结果为:西南大学旅游系1710000条,重庆理工大学旅游系1020000条,重庆交通大学旅游管理系987000条,重庆工商大学696000条,重庆三峡学院旅游管理系659000条,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636000条,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606000条。西南大学的网络认知度比最后一名的教育学院整整多出一倍。专业美誉度通过专业就业率和专业就业流失率测算,据中国旅游报报道,重庆地区旅游专业学生专业就业率仅为30%,专业就业流失率则高达到65%。

三重庆市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各院校专业定位特色度不够,同质化现象突出,与市场接轨性不高

按现代市场竞争理论,高校专业发展需要寻求差异化定位,以求立于不败之地。据前统计,仅有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进行了专业方向上的差异化发展;其余四所高校都是传统的旅游管理大专业下的传统方向(酒店和旅行社)。另外,七所高校在进行专业拓展时考虑市场变动需求不够,主要是旅游行业发展变动趋势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征方面,会议会展和专题旅游方向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2.专业社会认知度不高

根据前面分析,在知晓度上,七所高校存在较大差异度,导致学生选择报考学校时,存在较大偏好度。专业就业率上总体偏低,说明专业教育存在较大问题。专业就业流失率较高说明专业市场吸引度不高,这与旅游业属于朝阳产业不相匹配。

3.师资背景与专业匹配协调度不高

在教育部学科专业设置中,旅游专业隶属于管理学学科,但仅有两所高校选择设立在管理学背景下,其余五所院校的教师师资大都具有地理学或中文学科背景,虽然可以从不同学科角度拓展旅游研究内容,但旅游专业思维毕竟不能等同于地理学的时空思维,中文文学的想象发散思维。

四重庆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对策

1.拓展专业范围,实时发展特色方向

前述七所设置旅游管理专业高校中,除西南大学外,其余高校的生源80%来自于重庆本地,所以其专业定位和拓展面临较大竞争压力。考虑重庆其余高校竞争实际情况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旅游管理专业可以进行放大或缩小两个层面专业发展定位。所谓放大型专业定位就是突破传统旅游专业局限于远距离和长时间研究特征,进行全方位休闲专业定位。这样一方面学生就业面较宽,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教师不同的学科专业特长。缩小型专业定位就是在传统旅游管理专业大方向基础上进行分市场群体的专业定位。如酒店管理方向新增商务酒店课程群设置,瞄准重庆商务客源日益增大趋势;旅行社方向深化专题旅游课程群设置,瞄准旅游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大趋势;同时新增会议展览服务管理方向应对重庆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需要。新增旅游策划方向,因为本科旅游专业竞争不是服务技能竞争,而是营销策划竞争,是创新能力竞争。

2.外引内联,提高社会专业认知水平

所谓外引,就是进行培养方式的改革,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闭门式模式,通过进行与旅游产业界、旅游政府部门的联合合作进行订单式复合型人才培养;内联指旅游管理专业开设在地理学科和中文学科背景基础上的高校可以与校内外管理专业进行联合培养,提高学生的宏观战略管理能力。

旅游管理学范文第6篇

目前,我国的旅游管理专业主要是参照国外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而形成的课程结构,有些学校是从地理学演化而来,课程结构重在旅游资源及旅游空间的开发;有些学校重在经济学的课程结构,主要开设旅游经济方面的课程;有些重在管理学的课程结构,知识结构重在旅行社管理、景区管理、旅游行政管理等课程;也有重在历史学、文学的课程结构,主要是偏向旅游文化方面的课程;还有重在应用英语的课程结构,课程主要偏重在旅游外语方面。1998年教育部将旅游专业设置为管理学,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了规范,在课程设置方面也进行了调整,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主要是参考1998年教育部制定的本科专业目录中主干课程设置而形成的,一般将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分为多个模块,具体结构分为公共课模块、专业理论课模块、应用理论模块、行业常识模块、实践模块。如表1-1所示:从上表中就可以看出,目前的高职院校,基本是沿用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也没有统一规范,并且开设的专业课程内容重复,如:管理学的相关课程多,内容出现重复的现象,并且课程体系缺乏创新,并且这些课程理论性强,实践环节不够,这与高职院校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严重脱节,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加强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已势在必行。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优化思路

(一)课程结构的优化

课程设置作为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结合本地实际,优化课程资源,服务地方和社会,目前,我校旅游管理专业高职课程设置在充分考虑专业的培养方案的前提下,坚持课程设置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在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及其选修课、理论课、技能课、实践课之间的比例、关系、侧重等问题做统一的调整,强调实用和技能的培养,目前,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深入开展的情况下,加强工学结合,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本人建议将课程结构分类如下表1—2:从上表中就可以看出,开设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明确自己的培养优势和培养目标,结合旅游行业的特点,强调工学结合,突出自己的办学优势。

(二)课程内容的优化改革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合理设置的重要手段,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内容应根据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选择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知识内容,现从高职旅游专业开设的普通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两大类课程的设置入手来进行改革和优化。

1普通文化课程内容优化设置高等职业教育要很好地处理素质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同时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素质以及发展自身的综合能力,这就给普通文化课程赋予了重大使命,一个在企业或事业单位有很强的专业业务和技术能力的工作者,如果没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我们很难想象他的业务水平能否得到认可和发展,也很难让他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并且普通文化课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具有指示功能,反之亦然。因此,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要正确地认识普通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这两者之间的双重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高职旅游专业普通文化课程如:大学语文、外语、计算机、政治等课程的全面开展,使学生的人文素质普遍提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在此必须要强调的是,普通文化课程内容的设置要按照职业教育自身的要求,与专业发展方向相适应,难度、深度适中,内容偏重本专业的职业生涯教育、心理教育、人际沟通、社会教育等内容,并密切联系学生的就业来调整普通文化课程内容。

2专业课程内容优化设置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同样要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正确处理好专业课程与工作就业之间,专业课程内容与所对应的工作要求之间,课程的理论内容上是偏向基础理论还是应用理论之间,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度之间的关系。首先,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点,其课程内容的确定要与将来的职业相匹配,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在设置专业课程内容要紧跟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和修正,例如: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课程按几个专业方向来划分,酒店管理类课程、会展服务管理类与旅行社管理类课程、景区经营与管理类课程,这些课程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和就业的岗位及职业标准来进行专业课程内容开发,,并加强行业企业的合作,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与校方共同进行职业分析,编写具体的课程内容。其次,把握好课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实操性强,但职业活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只有在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发展,我们要认识到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是智力支撑,实践知识是有力保障,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做到课程理论少而精,理论指导实践以“够用”“实用”为原则,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理论并总结规律。

第三,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优化,在高职旅游专业课程优化设置时,在此特别强调实践课程设置的优化,旅游专业实践课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调:按旅游行业企业岗位所需能力来设计课程,在教学中突出岗位能力实训模块和项目,并强调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训项目的操作相匹配,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高职旅游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目前,中国的旅游业进入旅游发展新阶段,加强对高职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正是市场所需求的,在传授旅游专业课程知识的过程中,还应设置与旅游学科有交叉性的课程或综合性内容,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培养出“实用型”及“创新型”的旅游业人才,这样才能保持旅游业发展的持久的生命力。

三、课程教材的优化

教材是课程实施活动的重要依据,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载体,在我国,课程实施效果与预期效果差距巨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开发与高等职业发展相符合的教材。一直以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旅游专业的教材是对本科院校旅游专业传统教材的偷梁换柱,但那些教材已远远不能适合当前社会的发展了,高职旅游专业教材建设过程中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旅游专业强调工学结合,这就要求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共同开发校企合作教材,并且教材建设要与时俱进,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组织编写、修改、完善,以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

四、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设置的保障措施

旅游管理学范文第7篇

摘要:

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我国旅游专业高等教育已满足不了时代的需求。台湾省是与大陆隔海相望的同根同源之地,有着相近的文化背景,其较为先进的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值得我们借鉴,以此推动大陆地区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文章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开发、教学方式等五大方面入手,以福建师范大学和台湾世新大学旅游专业为例,比较两岸旅游高等教育教学的差异,同时以福建师范大学旅游专业首届闽台生的视角加以评价。

关键词:

闽台合作;教学;差异

一、引言

旅游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社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也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在两岸交流愈来愈密切这一大前提下,闽台合作项目应运而生。然而,我国旅游高等教育起步较晚,专业的发展更多表现在数量规模上,而非教学质量上。以我国对旅游业高素养专业型人才的巨大需求量来说,当前旅游高等教育体系已经满足不了行业需求,与时俱进的优化势在必行。作者曾经作为福建师范大学和台湾世新大学闽台合作项目的第一批交换生,以切身的感受与调研,来比较大陆与台湾地区旅游高等教育与教学存在的差异。希望能吸取台湾地区旅游高等教育的先进经验来推进大陆高等旅游教育的发展。本文将以福建师范大学与台湾世新大学旅游专业为例,比较台湾地区和大陆的旅游高等教育教学的差异并加以评价。近年来伴随着旅游教育不断发展,关于旅游高等教育的研究也逐步展开。从1985年到2015年国内所有种类的期刊中,以“旅游高等教育”为关键词检索的文章有2626篇,主要内容集中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其中以“旅游高等教育差异”为关键词检索的文章仅有92篇,并且都是与国外(例如美国、瑞士等)拥有先进旅游教育经验国家的对比,而关于海峡两岸旅游高等教育的对比却很少。刘宁宁将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与美国、瑞士的旅游高等教育从学制、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1];陈才分析了我国旅游高等教育(本科段)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参照旅游学科发展现状提出了若干意见[2];张国骥讨论了美国高等教育中的若干问题[3];张补宏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分析[4];王娟探讨了台湾地区旅游高等教育的办学特色,认为大陆应学习其优秀经验,提升旅游高等教育竞争力[5];余霞等人在2012年比较分析了台湾地区与大陆在旅游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等方面的差异[6];乌永志研究了我国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7];李晓青等人就台湾地区旅游高等教育重要课程改革和课程发展特色进行评析,并提出大陆旅游高等教育可借鉴之处[8];郑耀星等人在2014年对闽台合作办学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大陆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9];李德全讨论了高等院校的学风建设问题,提出正确评价学风是高等教育的有效保障[10];廖晓玲研究了高校“参与式”教学的新方法与新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1]。

二、培养目标比较

(一)台湾地区模式

纵观台湾地区的旅游高等教育与教学,以培养旅游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在加强思想品德文化教育的同时,开展了分层次的实践实训教学,培养兼具理论与实务能力的国际型旅游人才。以台湾世新大学为例,世新大学观光系在台湾省各院校的观光系中名列前茅,它拥有专业的实习设备、完整的课程规划以及优秀的师资阵容,旨在培养兼具理论与实务能力的规划和管理人才,输送到台湾地区的观光市场,提升行业整体质量。

(二)大陆模式

大陆本科旅游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雄厚的管理学基础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或旅游教学工作,过多的专业基础知识导致实务能力稍显不足。以福建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主要教授学生旅游行业管理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能够胜任与旅游管理相关工作的复合创新型人才,以期为旅游企事业单位、教学科研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输送人才。

三、培养方案比较

(一)台湾地区模式

台湾地区高校以接待服务行业相关的课程为主要专业教学内容,大致包括管理与服务接待两大方面。注重对案例的分析,从案例分析中提炼出核心知识,结合对专业概念的理解,掌握核心能力,同时注重对团队意识及领导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有大量的案例、报告、作业需要学生组成团队共同完成,这让台湾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较好锻炼。此外,台湾学生对课外社团活动的重视度极高,使其在课余能够锻炼自己的特长。通过这种培养模式,学生可以在大学四年中掌握一定的管理技巧,培养起团队意识,再配合课程的实践教学,为今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大陆模式

大陆的教育体制、生源和师资等差异决定了普通高等教育不能照搬国外的模式,必须探索适合国情的培养模式。如今大陆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已相当全面,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整个旅游体系的知识架构,相对于台湾地区学生,大陆学生具有更扎实的理论基础。旅游院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合适的培养目标,在明确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的同时,重视学生对于专业定位的认识,让学生了解社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便于帮助学生制订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计划,让学生有更明确的目标和前进方向。

四、课程体系比较

(一)课程体系结构差异

台湾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是基于职场的工作需要,培养职场所需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其课程设置重视实践技能教育,学生所学围绕职业需要,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强。在课程结构上,分必修课程、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课程选择方面相较大陆学生更为丰富。以台湾世新大学为例,学生可以在完成基础必修课程后分学期选择自己想上的通识课与专业课,这种类似西方国家的课程体系拥有更大的弹性,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大陆旅游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弹性较低。在课程体系上强调基础知识与思想教育,课程设置广泛,针对性略显不足。在基础知识方面不仅涉及到管理学、经济学和旅游学等课程,还涉及到地理学、文学、法学等若干一级学科知识。课程体系中,实践技能课程所占比例偏小,导致学生基础知识广泛,但却没有突出行业特色。大陆旅游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应该符合职业需求,突出旅游行业特色,培养一批实践能力强的旅游人才。

(二)课程内容差异

台湾地区高校重视学生的兴趣和职业需要,课程尽量紧密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在内容上紧密结合职业本身,设置也相对合理。除了涉及旅行社、饭店业和旅游规划三大板块之外,还涉及了职业指导、旅游纠纷和危机管理以及多种语言的学习。这些课程在增进国际理解、可持续发展和旅游行政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课程内容直接针对学生在未来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相关的理论知识也是按照在实践中的具体需要进行讲授。大陆旅游专业的课程因起步较晚,内容大多是经典理论及其他学科的嫁接理论,各项理论都被视为整体理论的一个部分,课程内容大多跟不上市场需求和旅游业最新发展趋势。课程内容优化在未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是很重要的一环,毕竟这与学生的切身利益联系紧密。同时,大陆高等教育选修课所占的比例相对较低,这让学生在日常教学中无法更好地拓展视野,培养自身兴趣,阻碍其成为一名复合型旅游人才。

五、课程开发方面的比较

(一)台湾地区高等教育课程开发模式

1.课程开发强调实务能力的培养

课程开发的原则强调实务,课程设计遵循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基于职场工作需要,培养职场所需能力。因此课程开发中强调专题制作、校外实习、证照考试等,使学校教育与职业市场需求紧密结合。

2.课程开发重视产学结合

课程的开发离不开与职业的结合,课程的开发必须以产业分析为基础。因此学校会聘请一定比例的业界、政界和专业团体组成课程开发咨询小组,为课程开发进行定位。

3.重视通识教育

台湾地区高校在重视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还通过通识教育来实现自己的教学理念,这是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的特色。除了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外,通识教育能让大学生掌握时代的脉动,响应社会变迁。通识教育并不仅限于学校通识教育中心规定和审定的正式课程,社团活动、文艺活动、演讲活动和心理辅导都可视为通识教育范畴。作为隐性课程,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大陆的课程开发模式因旅游管理

在2012年前都是隶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许多课程都要求符合工商管理大类的需要。因此在旅游管理专业成为一级学科之后,课程开发上很难迅速摆脱工商管理学科的影响。旅游管理本身属于复合型学科,大陆高校旅游专业课程开发的基础大部分与地理、历史、经济、管理等专业有关,而师资力量基本上是从这些专业转行而来,只有少数教师是学旅游管理专业出身。“以教师为中心”就意味着在课程开发上有因人设课的倾向,不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是以旅游专业教学建设和学生专业学习为中心。这种课程开发模式虽然短期之内可以迅速建立起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架构,但不利于大陆旅游高等教育的长期发展。想要摆脱这种困境也绝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政界、学界、业界共同努力。

六、教学方式比较

(一)台湾地区教学模式

1.理论和实践并重

台湾地区的旅游高等教育重视“证照”,即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目前,台湾主要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共规范162个职类,实施办理124个职类,每个职类分甲、乙、丙三级。学生考取“证照”的数量列入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对升格学校的审查范围。旅游高校针对“证照”考试要求,结合业界实践,设计实践实训教学环节。学生日常学习管理学和接待业务的操作理论,同时还要在校内的餐厅、厨房、寝室等实习地点进行实际操作演练。有些学校采取的是“教学一体”模式,比如台湾世新大学设有他们的第二校区———世新会馆,这是作为世新大学餐旅系的实践教学区,设有“中式餐饮制备”“西式餐饮制备”“烘焙点心制备”“饮料调制与管理”等课程。而在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学校会安排餐饮组的学生到世新会馆进行为期四个月的实习,餐厅、前台、客房等每个区域都要进行实习。除了世新会馆,学校还提供了如台北市的五星级饭店供学生进行实习。

2.重视国际化办学

台湾地区的旅游高校针对地区需求,重视培养学生的国际语言能力。在开设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大都开设日文课程,以期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此外,大部分旅游高校都制订有国际合作与交流计划,为师生提供交流、互访、国际合作的机会,以提升学术研究的水准。如世新大学观光系,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Pommona分校旅馆学院建立长期的学术交流及人员互访关系,目前已与“香港理工大学观光学系”“新加坡大学观光学系”“韩国Tong-A大学观光学系”“美国Johnson&Wales大学观光学院”“澳洲墨尔本大学观光学系”等国际知名观光学府进行学术刊物交流,洽商签订学术交流及师生互访的合作议案,扩大其在国际观光学术界的声誉。

3.教学手段丰富

(1)课外教学。台湾地区高等旅游教育的部分专业课程安排有课外教学活动,并有配套的课程经费。相对传统的课堂授课教学模式,户外教学模式进一步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世新大学的“民宿经营与管理”会安排学生到周边民宿进行户外教学,亲身体验、实地考察与教学相结合。这种模式弥补了课堂授课概念的空虚和枯燥,让学生可以激发除了视觉、听觉之外的其他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2)多媒体教学。台湾高校观光系的硬件设施大多配备完善,有许多先进的多媒体硬件和软件设施。如观光地理资讯系统(GIS)、航空订位系统(Abacus)、点心烘焙教室、中西餐制备教室等。让学生在传统课本知识之外能学习更多实践技能。教学中许多新鲜的实作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师生距离。台湾地区高校设有“新鲜人守护神”计划,为刚入学的新生配备一名老师提供各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新生过渡。其次,每名老师每周都会有自己的“officehour”,学生有任何学业或者生活上的问题都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来老师的研究室寻求帮助。由于多数老师有海外留学背景,使得台湾高校的课堂受西式的影响,有更为活跃的课堂气氛,活跃的氛围也造就了更好的学习体验。课堂上,老师不只是教授课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给予学生梦想的动力。部分老师还会在课后与学生结伴出游,了解学生近况,从而造就了深厚的师生友谊。

(二)大陆教学模式

大陆高等旅游的教学模式相比之下就显得较为传统。作为高等院校与大专院校的区别,高等院校的旅游专业多以单一的理论授课为主,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课下练习,辅以案例分析、实践调研等教学环节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却弱化了实践环节;而大专院校则大多是实践性的课程,又弱化了理论与管理思维上的培养。加之大陆旅游高等教育起步较晚,课程体系仍在摸索与进步的阶段,大学四年的学制中,除了零星的课外实践教学和一学期的实习课程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专业实践课程,专业应变能力与实践经验较为欠缺。旅游服务业要求从业人员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旅游教育中实践教学是衔接理论和实际的重要纽带。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罗森旅游管理学院将自己的校园建成一个四星级酒店,校园、教室、办公室、餐饮等管理全部按照酒店模式管理;瑞士洛桑、香港理工大学、台湾世新大学等建设了自己的实习酒店;地处华盛顿特区的乔治华盛顿大学利用地理优势通过鼓励学生业余时间在酒店兼职等方式来解决实践教学问题。国内部分旅游院校建设了自己的实训室,有的实行校企联合办学模式解决实践教学问题。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导致国内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无法与国外相比。这就要求大陆旅游高等教育必须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应考虑学校自身的特点,开创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对此,丰富学生的实践课程显得尤为关键。不仅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进入社会时成为一个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七、结论

大陆旅游高等教育在基础知识与理论教育上占据更大比例,学生专业基础较为扎实,但缺乏专业实践能力;台湾地区的旅游高等教育模式在专业上更加注重实践,按市场需求进行教学,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操作上的结合比大陆更为成熟。未来旅游行业需求的是兼具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空有理论的“纸上谈兵”亦或只会实践操作的“胸无点墨”都将被行业所淘汰。大陆旅游高等教育应该学习台湾地区先进经验,将旅游高等教育教学与市场需求更好地结合。而闽台合作项目很好地借鉴了双方的教学模式与理念,各取精华,各自完善。当然,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还需要极大的努力才能将大陆旅游专业带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刘宁宁.旅游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J].鲁行经院学报,2003(3):45-46.

[2]陈才.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段)课程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考[J].旅游学刊,2003(S1):35-37.

[3]张国骥.论美国的教育理念[J].求索,2005(3):103-105.

[4]张补宏.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8(1):125-127.

[5]王娟.台湾地区旅游高等教育的特色及其对大陆的启示[J].科技信息,2011(17):16-27.

[6]俞霞,王瑜.海峡两岸旅游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比较[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11-17.

[7]乌永志.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现状与教学模式创新[J].陕西教育(高教),2012(5):55-57.

[8]李晓青,刘与愿.台湾地区应用型高等教育课程发展评析与借鉴[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2,31(4):161-165.

[9]郑耀星,储德平.闽台旅游专业合作办学模式———基于福建海峡旅游学院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5):73-77.

[10]李德全.论高校学风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1):10-13.

旅游管理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1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走向大众化和规范化,旅游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对经济的综合贡献率已超过10%,旅游市场的规模化也促使旅游院校的快速增加。据文化和旅游部的统计,截止2016年底,全国共有旅游院校2614所,其中本科院校604所,高职院校1086所,中职院校924所[1],现有旅游人才培养呈现应用型趋势,但以高校为基石的人才高地未形成,在“旅游+互联网”、康体旅游等旅游新业态出现之际,而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因循守旧,未考虑旅游发展的新要求,也导致人才供给结构不合理状况的出现。供给侧改革是在2015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的概念,后国务院副总理在分析旅游发展形势时,将其应用于旅游行业,而旅游供给侧改革不仅包括行业和产业链,更涵盖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供给链,基于此,论文将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构建适合新常态下的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2高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

2.1湖南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概况

湖南科技学院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永州,旅游管理专业于2003年开始专科招生,2006年招收本科生,至今已有12年,现有专业教师7名,是学校招生较早的本科专业之一,已经先后建立茶艺室、调酒室等实训场地,招生和就业情况良好。

2.2高校旅游管理的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高校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实习基地、工学交替等模式构成。实习基地模式指高校在校外寻求与旅游企业的合作并建立旅游基地,旅游管理学生在经过专业系统的理论学习后,集中时间段进入到实习基地进行实践学习,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融合。该种模式使用广泛,湖南科技学院也以此种模式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模式,但该种模式存在实习过程中,学校和学生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对学生的实习状况和技能情况了解不足,不能提供有效的跟踪指导。而工学交替模式是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契合点[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校学习与社会工作同时进行或者交替开展。一方面,学生在高校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开展社会工作,另一方面,在社会工作的过程中接受企业的技能培训,使学生提前融入社会工作环境中。该种模式虽然更能体现实践与理论结合的特点,但囿于高校的管理制度以及企业的经营需求,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2.3高校旅游管理的实践教学构成及时间分布

旅游管理现有的实践教学由校外实践和校内实践两部分完成,校外实践主要以增长专业见识、提高专业技能为主,包括专业见习和毕业实习两部分,校内实践多以课程为依托,基于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在课程教学中加入部分实践实训内容,本研究仅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中涉及的实践课时进行统计,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中的实践课时除外。以湖南科技学院旅游管理16级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例,以课程教学为主的校内实践部分其实践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为28.8%,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时占总学时比例为14.6%。可见,课程实践教学已普遍化,但总体而言实践教学总学时仍处于偏低的水平。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时分布因实践教学的性质不同而不同,校内实践部分均匀分布于各学年,而校外实习实践环节课时多,具有集中性,共分布在两个学期,即大一的下学期完成专业见习,大四的上学期完成毕业实习。

3高校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3.1实践教学模式单一,学校指导效果偏弱

根据对高校旅游管理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多以实习基地式为主,未考虑旅游实习基地不同的特性,因实习基地为盈利性企业,学生进入到实习基地后,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尤以企业的管理为甚。因学校不能真正参与到企业的运作中,跟踪指导实习工作仅通过远程完成,而一些实习基地未能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仅将进入企业的实习生作为廉价劳动力,对其关注度不高,学生的归属感较差,当学生在实习基地遭遇学习困境或工作难题时,学校不能及时给予帮助,现场感和管理的有效性受到影响。

3.2政府与高校的对接不够,服务地方经济的主旨未能体现

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应服务于地方经济,为地方政府提供智力支持,但高校旅游管理的集中实践教学多选择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进行,除了有地区优势和薪资吸引力的原因外,更在于众多高校在转型过程中,忽视了与政府之间的联系。随着“全域旅游”如火如荼的开展,各地政府正加紧对旅游板块的布局,也需要更多的旅游人才投入到发展浪潮中,但政府在发展中,没有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没有相对完善的人才吸引和保留政策,也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3.3校企合作力度欠缺

实践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融合,从而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过程,旅游管理专业现有的校企合作单位以酒店和旅行社为主,且酒店的占比较大。但依据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国内外旅游管理理论与实务,熟悉旅游行业规则和业务运作流程,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工作要求的应用型人才。而校企合作单位的覆盖面过于局限,与旅游管理相关的规划公司、景区、游轮行业涉及不多,使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识存在偏差,且不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3.4综合实践教学师资不足综合实践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熟悉行业发展,具有良好的技术技能水平和对教学设计的正确处理才能掌握实践教学环节,但高校的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双师型人才比重不高,存在从“学校到学校”的发展路径,即毕业后便进入高校任教,对行业和企业的运营流程不够熟悉,技能水平欠缺,导致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未能达到应有的实践教学效果。

4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4.1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形成问题导向的实践

实习对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形成实习基地与工学交替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在四学年的课程设置中,除第一学年的专业见习外,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也保证至少一周的校外实践。依据课程教学的连贯性进行酒店、旅行社、景区运营管理的实践,避免学生在上相关理论课程时对旅游企业认识模糊,无法带着问题去思考和学习,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当进行校外实践后再返校学习,学生作为旅游专业人才的责任意识增强,有助于提高学生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旅游企业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4.2加强高校与政府的合作力度,实现人才的有效供给

通过加深与政府的合作,定期邀请旅游行政部门的专家进校,加强学生对地方旅游政策的了解。此外建立多元化合作机制,让学生更多的参与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举办的旅游活动,并以志愿者、参与者、实习者的身份为地方旅游的发展贡献力量,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看到地方政府在育人、用人、留人上的举措。此外,形成高校旅游人才培训基地,使高校为地方政府在导游、全域旅游、乡村旅游等领域输送人才,建立一支具有专业素和创新创业意识的人才队伍。

4.3深化校企合作,扩大校企合作广度

校企合作对高校和企业都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校企合作却未能发挥应有的价值。众多校企合作单位仅将实习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不缺乏对学生的关注和培养,导致学生实习后留不住,形成“铁打的企业,流水的实习生”现象,也使企业的招聘和培训成本上升。对于高校而言,缺乏有效指导的校外实践,会挫伤学生的工作热情,返校后对本专业的认同感下降,众多学生在毕业后即选择非对口专业工作,增加教育成本。因此需深化校企合作,增强校企合作单位对人才的重视,建立实习生管理规范并设专职岗位对实习生进行管理,以便了解、跟踪处理学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困扰。此外,增加校企合作单位的类型,现有的校企合作单位多为酒店和旅行社,而旅游规划、景区、旅游咨询以及旅游教育等领域未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不能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

4.4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配比,提升教师综合实践水平

鉴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和理论并重的特点,学校在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教师通过企业挂职锻炼、访学、参加技能培训等,增强实践技能水平,使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比重增加。此外通过聘用行业、企业、协会的专家和领导进入学校指导实践教学的方式,提高现有的实践教学水平,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文化和旅游部.2016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EB/O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