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课程建设思路范文

课程建设思路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课程建设思路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课程建设思路

课程建设思路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网络学习课程;企业工作任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以及4G、5G等无线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线上、线下教学相互促进,推动了教育模式与方法的革新,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网络学习课程是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学习课程是信息技术时代课程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将课程教学的内容、资源以及教学活动构建在网络环境中,实现自主学习、自主评价。职业学校的网络学习课程建设,和大学有明显的区别,主要在于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方法单一、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的自主性与自律性不强。针对职业学校学生这一受众群体的特征,职业学校网络学习课程的开发,应该侧重于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课程内容,在形式上,应体现趣味性、直观性、美观性。同时,如何把企业的工作任务和课程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同步实现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工作岗位的要求,增强未来就业的适应能力。职业学校网络学习课程建设的目标,是在互联网平台上,以传统课堂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为基础,通过多媒体手段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生动、多彩。通过教学内容和企业工作任务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重视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重视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的意义建构,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强调学生自身对知识的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这种学习理论不仅关注知识的表征和学习过程,更重视学习环境对学习的影响。基于企业工作任务的网络学习过程,正好能体现建构主义的特点,让学习者在网络课程构建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其他学习者的帮助,通过师生协作、交流讨论等过程实现意义建构。

一、基于企业工作任务的网络课程建设原则

基于企业工作任务的网络学习课程,和普通的网络课程相比较,在建设原则上还是有明显的区别,除了一般网络学习课程的基本要求外,还有如下需要考虑。

1.课程建设与行业企业主流技术相结合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学校与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参与核心网络学习课程的建设,共同研究课程内容的构架,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方式。行业龙头企业掌握产业主流技术,代表产业发展方向,通过研究将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引入网络学习课程,不断地将行业企业的优质资源整合和融入课程学习。

2.学习内容与企业工作任务的有机结合基于企业真实工作任务来设计制作网络学习课程,这种网络课程建设方式,打破了传统课程构建体系,代之以企业真实的生产实践过程密切相关的工作任务,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高度统一、按工作过程的顺序构设教学项目。基于企业真实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网络学习课程,强调在实践情景中通过学生的自我构建知识而形成,以逻辑过程为中心的行动体。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重点要考虑学习内容的取舍和知识的序化,以便更好地和企业的工作任务密切结合。

3.课程能力目标与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相匹配职业教育要培养既能适合工作岗位需求、又可以促使其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要达到这个目的,关键是课程内容的设置与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是否相匹配。将企业真实项目资源,结合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通过网络学习课程的方式呈现,结合网络课程的小组学习功能,将需要完成的项目任务,以小组团队方式实施。每个项目小组的任务分发和收集、完成作品评价等都通过网络课程系统来完成。动态监控各小组进度,保证课程学习者都能及时完成项目任务。

4.课程建设秉承开放共享的理念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信息压缩技术、快速传输技术和海量存储技术的发展,使得资源能够随时随地共享变成可能。网络学习课程的建设正好可以利用这种开放性,开拓学习者的视野,为学习者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和查询网址,对同一个知识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和描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基于企业工作任务的网络课程设计思路

网络学习课程在设计时,主要关注分析学生特征、确定学习目标、分析学习内容、制定教学策略、进行学习评价等方面。在进行基于企业工作任务的网络学习课程具体课程内容设计时,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企业典型工作任务,遵循由粗到细的原则。在企业中寻找某个工种的工作任务,从生产流程和生产过程的俯视角来整合任务,把企业的生产过程,构设成模式相对固定的工作过程。在完成完整的工作任务结构设计后,再研究将工作任务转换为网络课程的学习任务。这种转换的基本思路是不进行任何“模块”化拆分,保证学习任务结构的完整性,使学习任务能够让学生经历完整的、递进的、关联的学习过程,以保证企业真正的工作任务得以实现。二是研究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和企业真实项目资源,结合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通过网络学习课程的方式呈现给学习者。把企业真实生产过程完成各阶段的要求、标准、流程和素材,能在网络学习课程中真实地呈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课程学习和未来就业岗位的契合度。三是研究师生共建网络学习课程的机制和方法,建立学校(网络学习平台、网络学习课程)、教师、学生三者和谐共建的机制,使网络学习课程的建设,既能展现教师个人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又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的有效途径。

三、基于企业工作任务的网络课程建设方案

基于企业工作任务的网络课程建设原则,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以及建构主义理论的要求,网络学习课程一般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功能模块:用户注册、个人信息管理、我的课程、学习小组、作业提交批阅、题库管理、试卷测试批阅、师生互动社区等若干模块,“我的课程”模块下一般还应设计若干子模块,如“微课”教学、学习进度、课程编辑、统计数据、学员成绩等;“学习小组”模块下也应有若干子模块:小组创建、加入小组、小组公告、讨论区、资源共享区、通讯录等。主要模块完成的功能说明如下。我的课程: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丰富的多媒体呈现形式(如文字、动画、视频、互动软件等),提供课程学习的具体内容,以及完成学习后必须学会的技能。通过企业工作任务的引入,让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工作岗位能力方面有机地结合。这些学习内容,重点以“微课”视频、交互软件的方式提供。根据课程教学的具体内容,按照课程性质,把课程的知识点做成一个个教学的片段,并有机引入企业工作任务,作为教学资源提供给学生。学习小组: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与企业岗位要求相适应,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具备一定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综合职业素质除了基本专业能力外,还包括良好的协作能力与沟通能力。在网络学习课程中增加“学习小组”模块,可以让学生在共同学习过程中,加强交流讨论,提高沟通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小组协作学习的情况,进行教学评价。在学习讨论过程中,看到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通过榜样的力量带动学习的主动性。互动社区:网络学习课程中学生面对的是微视频、学习素材等资源,设置互动社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在社区向教师、同学等社区成员公开咨询。教师也可以通过社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共性问题,听取学生的反馈。依据普遍性的问题,适时调整自己的网络课程教学环节。

四、基于企业工作任务的网络课程实践意义

基于企业真实工作任务来设计制作网络学习课程,打破传统课程构建体系,代之以企业真实的生产实践过程密切相关的工作任务,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高度统一、按工作过程的顺序构设教学项目。基于企业真实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的网络学习课程,强调在实践情景中通过学生的自我构建知识而形成、以逻辑过程为中心的行动体。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重点要考虑学习内容的取舍和知识的序化,以便更好地和企业的工作任务密切结合。通过将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引入网络课程,可以不断地将企业的工作资源融入课程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永明.浅析中职校网络课程建设方法和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30).

[2]蔡志锋.校企合作开发计算机网络课程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8).

[3]高健,刘玉洁.校企合作开发网络课程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3(8).

[4]陈苗青.校企合作过程中课程再次开发途径的研究[J],企业导报,2015(6).

课程建设思路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金融保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创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各项社会保障意识的不断强化,人们对于金融保险的需求增长,这进一步推动了金融保险业的发展。近年来,金融保险专业市场发展迅速,整体金融保险专业对于人才的需要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对此,相关高校需要不断完善金融保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通过有效的课程体系建设,为金融保险专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一、金融保险行业人才需求现状

现阶段,我国金融保险行业的人才量约为300万人次,根据目前金融保险人才的数量以及分布结构来看,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金融保险行业的发展需要。截至2012年,金融保险行业人数严重短缺,供需比例约为1∶4,导致2018年,金融保险行业人才的供需比例失衡情况依然比较严重,相关部门针对我国未来十年内金融保险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预测,指出金融行业未来的人次需求将呈现金字塔结构。这是因为随着金融保险业务的不断发展完善,业务逐渐呈现多元化、专业化发展趋势,更需要中高端人才,金融分析师、保险精算师、投资管理人等将成为未来保险行业紧缺人才。此外,随着金融保险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基层一线人员需求量也在不断提升,客户经理、柜台人员、理财顾问、金融客服等岗位人才需求量也呈现上涨趋势。当前,金融保险行业人才需求量较大,市场在人才聘用上,专科生更受欢迎,实践证明,专科生在实际的金融保险业务工作中,更能够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特别是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针对专科生开展的教育训练比较有效,对于提升专科生的专业技能成效突出,这些也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二、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就地区的某金融保险类院校中的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发展现状来看,目前,该校已经培养的三批金融保险专业毕业生有350多人,现有的在校生约120人,就历届金融保险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来看,就业率达到90%以上,目前专业毕业生已经能够在金融行业中承担一线工作,人才培养服务当前地区金融保险行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向也和专业关系紧密。整体上来看,该院校金融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相对较高,学生就业率可观,但是在实际的跟踪调查中发现,上一届毕业生中,80%的单位认为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态度比较踏实,但是整体金融保险业务开展能力还是需要加强的,他们在具体的岗位工作中业绩并不突出。这些也突显了学校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随着市场对于金融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质量不断提升,需要相关院校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做好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切实提升育人质量。

三、金融保险专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设置目标不明确目前,该校针对金融保险专业设定的课程体系框架中,师资配备和课程教学需要严重失衡,师生比例达到1∶14,其主要的人才培养计划是通过兼职教师在网络及通过其他途径进行招生,并没有按照学校实际的专业建设发展现状来进行,这种情况导致很多金融保险专业培养目标中增加了对于专业基础能力、基础知识、综合素养等方面的模糊评价,相应的评价目标也导致学校的金融保险专业开设课程中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主,虽然看似本专业的师生比比较高,但是实际上,很多学生对于金融保险专业课程的认识出现问题,没有明确的课程设置目标,导致教学工作以及学生的学习都变得没有方向,模棱两可,不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专业核心课程不明确在开展金融保险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设中,学校往往以就业为导向来设定核心课程,根据该学校的相关专业就业跟踪数据统计发现,该校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中,多以销售为主,真正有相关金融保险方面资格证书的学生则从事会计相关方面的工作,且毕业生的证书持有率比较低。根据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得知,学生之所以会考取相关证书,是因为觉得这类证书相对于其他证书比较好考,且能够对就业有一定的帮助。该校的核心课程更多的应该从这两方面开展,但是事实上,高校的核心课程主要是保险理论和实务、人身保险等方面,这种课程建设和实际的学生需求就出现了脱节,核心课程反而对于学生的今后就业和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而学校浪费更多的人力物资资源放在所谓的核心课程开展中,也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四、金融保险专业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的有效对策

(一)完善课程目标设定,围绕学生发展为主体针对金融保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相关院校要明确课程体系建设是当前教育工作改革的重点,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对教学质量具有直接影响,课程建设的成效决定着专业教学的成败。为此,金融保险专业要利用实践周的机会召集骨干教师,专门就课程建设开展深入探究。在开展金融保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相关院校要进一步明确当前课程建设的目标,了解课程要实现的育人目标,从而能够围绕课程建设的内容,谈经验、谈体会,为下一步进行课程建设探明路径,寻找好的思路。在具体的金融保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要确保课程以学生为主体,大力推进启发式、探究式、交互式的教学模式,在帮助学生树立学业与职业目标、指导学生顺利就业方面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多措并举促发展,第一课堂培养带动第二课堂建设,职业指导教研室把生涯规划、职场认知、创新创业和素质养成在纵向上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部过程,在横向上打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播撒职业生涯发展的种子,注入干事成事的基因。通过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建设,为金融保险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促进金融保险专业教学质量不断提升针对课程目标的设定,要保证清楚明白,具有一定的指向性,避免模棱两可,并针对具体的课程目标实现需要,制定课程教学规划,保证课程目标能够顺利达成,为金融保险行业培养更多适用型人才。

(二)强化核心课程建设,保持与实际需求对接新时期,高职院校不仅要确保金融学课程资源建设内容齐全,各项工作的开展扎实有效,在课程团队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教学管理建设等各个方面也要强化建设工作。在构建核心课程方面,要切实保持和市场的热潮那相对接,保证核心课程对于今后学生的就业和发展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对此,相关院校金融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要落实市场调研工作,积极开展毕业生的就业跟踪调查工作,整合人才市场对于毕业生的评价意见,为课程进一步设置和完善提供有效依据,让相应的核心课程开设能够真正为学生今后发展助力。在核心课程建设中,还需要保持动态的调整性,因为金融市场也是瞬息万变的,学校在专业课程建设上要保证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结合具体的市场行情来调整核心课程设置,优化课时分配比例,研究不同专业课程的教学深度,让学生能够精准学习,不断提升。此外,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还可以自己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为培养目前市场需要的高端金融保险人才助力,选取学生中的佼佼者,开展精英班课程设置,例如,开展国际金融课程、保险学课程建设等,针对性地为市场输送专业金融保险人才。国际金融作为金融学部最早立项建设的精品课程,具有良好的建设基础,而且提出从国际化视角加强课程建设的思路,符合金融学专业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要。保险学课程在课程团队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及微课、慕课等新兴教学模式的探索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尤其是课程团队建设、微课、慕课等新兴教学模式的探索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

五、总结

新时期的金融保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上,要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将行业基本知识与企业运营管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更高地把握金融保险专业的市场发展行情,了解人才市场对于该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发展趋势,并通过完善相应的课程体系建设,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相关理论、方法和实务操作,有效地解决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的问题,为学生将来的事业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在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还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为切实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兵.职业技能大赛下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33(6):148-150.

[2]许志平,王振广,郭丽平.基于行业标准的金融保险专业课程体系和内容建设[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8(2):66-69.

[3]林火平,何先应,刘双红,王怡然,朱欣成,樊纪明,孙利锋.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三阶递进混成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5):63-68.

[4]宗红宝,彭海燕.信息学院金融保险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问题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24):167+169.

[5]姚惠.对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路[J].成功(教育),2013(16):193-194.

[6]许志平.工学结合下高职经济类课程体系构建与开发[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2):56-58.

[7]马淳正,宫文勇.金融保险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2009,11(12):27-29.

课程建设思路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学方法;课程建设;课程设计;回归

工程本文是普通本科学校现代电子技术教学教学方法研究,根据多年教学实际,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变化做得教学方法研究。

一、教学与实验

模拟电子技术是现代电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熟悉常用的基本器件,如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集成运算电路;熟悉基本滤波电路、基本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和直流电源电路等。实验方面包括,测试常用电子的元器件,验证典型的电子电路;学会制定的实验方案,可以正确使用数字万用表和示波器进行电路参数测量;可以排除电路中的常见故障。实践教学中可以能够理论实践结合,识别与选用元器件,分析和识别电路。学会电路焊接、设计并制作电路、完成测量和调试工作。需要提前开设电路分析课程,电路分析课程是学生学习好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基础,直接影响学生在学习模拟电子技术效果。这样学生可以先学习到电路分析相关定律、定理。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手段,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量使用简单案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采用电流走向简化问题,学生更容易理解这样简单的思路,用简单思路作为电路分析思为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分析电路。理论讲授需要配置有直观的物理器件、增加学生直观理解。同时借助于Multisim软件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学好模拟电子技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增加项目任务,先对项目任务进行分析,让学生对项目任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再通过讲练结合、案例分析、仿真教学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围绕任务。采用多媒体设备教学可以短时间讲授大量知识,可以适当减少理论课时增加实验课时。课程实验分为软件仿真部分和物理器件参数测定验证,软件实验以电路设计软件Mutisim,目前版本Multisim14.0功能比较强大,可以完成多个验证试验,如果缺少物理器件可以替代一部分实验,但是物理器件的实验是不可缺少,物理器件测试体验更接近现实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实验课程全体同学分为组,要求以组为单位,每位同学分工协作,集中交流、教师解答等方法,完成对理论知识加深学习。

二、实践教学与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项目训练课程”探究,主要是强调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让学生发现模电电子技术在身边的应用,提高了大学生的项目工程能力。实验室课程设计项目,可以锻炼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需要在课程设计开始前准备充分的实验耗材,包括电子器件、焊接板、导线。可以预设题目供学生选择有方向的准备电子元器件。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分组的方式进行,每组三名成员。经过初始理论课程的学习,我们选出对理论知识掌握得较好的同学,来担任组长,和其他同学进行自由组合。组长负责召集组员进行讨论,大家相互学习。整个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首先是方案,教师拟定课程设计题目,提出相应设计要求,供学生选择,设计电路系统框图,查阅资料,分析系统工作所需要的功能,并确定元电路的功能和设计方案,小组成员需要项目方案,进行论证、并对可行性进行分析,对比,确定方案的可行之后,分配工作,完整的自主学习过程;然后项目进行包括设计仿真与制作调试根据前期成果,运用Multisim或其他类型的计算机仿真软件绘制电路进行仿真验证;电路设计与仿真验证成功后,领取元器件,规划电路板进行电路制,实施调试。设计电路测试方法,按照要求进行测试。在这期间肯定会遇到的问题,指导教师可参与提供解决问题思路,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课程设计项目至少需要一周时间,结束提交完整的论文报告,并对项目进行考核答辩给出考核成绩,作为课程学分。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完成,电路焊接、制作、测量、调试等实践知识。

三、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建设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建设是提高模拟电子技术教学质量基础途径,课程建设的基础是教学资源的建设,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和实验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网络资源建设更为重要。教学内容的建设上,考虑课程的协调与配合,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避免与前期课程简单的重复,引导学生综合利用前期基础知识,分析与解决新的问题。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课堂演示,鼓励学生在科研实践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将课程中的物理概念、数学概念与实际的工程概念结合。实验资源建设很重要,做好实验室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学基本实验流程,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由于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但是电子技术的实验内容和设备相对缺乏变化,内容更新缓慢,学生操作的经验跟不上市场的电子技术,增加新的试验设备开设创新实验,缩短学校技术和应用技术差距。采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充实网络资料库,方便学生使用。将虚拟仿真技术融入教学促进学生参与学习和讨论,教师参与分析和评价,解答学生问题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学更加完整。让学生可以自由查阅课程资料、可以完成作业及试验任务。发展工程教育也是课程建设途径,回归工程成果导向教育,为教育指引方向。可以通过工程认证作为培养目标,将工程教育认证落实到课程的教学大纲中,是目前教学方向。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等专业教学认证中的工程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可以参考国内外学者工程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建设符合学生水平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四、总结

本文研究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与实践是经过模拟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从中体会到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应根据学生情况,简化教学内容,增加实验和实践内容并提及回归结果案例导向教学方法。增加了工程经验的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更喜欢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中学生可以综合验证知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参与焊接和电路调试工作,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更好学习模拟电子技术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健,李智,牟文锋.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科研训练课程化”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6):162-163.

[2]王璐子,乔建良.《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8):158-159.

[3]余平,方杰,吴从兵,等.“模拟电子技术”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8):259-260.

[4]张贞凯,王敏,陆南,等.工程认证背景下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19(1):127-129.

[5]范玲俐.“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探索[J].探索科学,2016(5):253-254.

[6]赵峰玉,马令坤.“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改革探索[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1):214.

[7]张宁,任玲,吴延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建设改革与实践[J].农业网络信息,2015(9):128-131.

课程建设思路范文第4篇

一、旅游电子商务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2011年10月的《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0)》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在线旅游业交易)市场规模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占整体旅游收入份额的近15%。在旅游市场持续扩容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双重推动下,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旅游电子商务主体得以快速发展。“携程网”、“同程网”等综合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引领旅游产业实现了旅游企业在线业务的全面增长。四川、山东、福建等省份的旅游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和完善,实现了继“金旅工程”之后我国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又一次飞跃。2011年的《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信息化专项规划》为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信息技术服务支撑,为信息化时代的旅游企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伴随旅游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旅游企业对其工作人员信息素养的要求,不断提升高职旅游专业毕业生的电子商务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在信息时代的综合竞争力。良好的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氛围,为我们培养旅游类高技能服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我们提升旅游类专业人才的信息素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旅游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为高职院校旅游电子商务课程的开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旅游企业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为学生旅游信息素养提升和旅游电子商务技能培养提供了无穷的动力,同时也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外部办学条件和参考。校企共同参与建设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培养旅游类学生的必然。

二、旅游电子商务的教学目标

围绕旅游行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充分考虑旅游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和相关工作人员岗位能力要求,确定旅游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目标。在现阶段,旅游行业企业仍处于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探索阶段,尽管有“携程”等综合类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我们仍然要看到传统的旅游企业在信息产业发展环境中推进的举步维艰。传统的旅游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客源和盈利方式的改变、工作流程的再造,为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传统旅游企业的转型和升级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在现阶段,旅游企业从简单的网络电子商务平台开店、自建网站、网络广告等多种方式和角度涉足旅游电子商务领域,从单一的网络营销到完整的线上线下旅游电子商务业务协调发展,我们看到了信息化时代旅游电子商务在旅游行业内迅猛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些为旅游类高技能人才的信息素养培养提供了完整的行业指导。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要着重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通过广泛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式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技能操作水平。结合旅游类各专业的特点,其定位是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和未来企业管理人员的储备人才。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有基层工作中所需要的扎实的工作技能,也需要有基本的管理知识和能力,能够从管理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和看待工作过程和要求,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综合行业企业需求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要求,我们确定旅游电子商务的教学目标为:了解电子商务和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历史;理解旅游电子商务和旅游企业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的融合;能分析旅游企业供应链;能应用旅游企业供应链要求进行网络中旅游产品信息的收集,完成旅游产品的网络营销;能独立完成旅游电子商务工作过程的各种操作,以及提升学生的旅游信息素养。

三、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建设思考

依据旅游行业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参照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目标,在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和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思路的指引下,提出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1.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地位旅游电子商务工作过程贯穿于旅游企业工作流程的全过程,是旅游企业工作流程的信息化体现。这就要求学生在修学完成旅游管理学等基本课程,了解和熟悉相关行业企业基本工作流程和工作过程后进入旅游电子商务课程的学习,要让学生既有行业企业工作过程的直观认识,又能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对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和电子商务业务拓展有新的认识,提升学生对信息化管理的理解层次。从课程的定位而言,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是旅游企业工作流程和管理过程的总结和升华,是学生进入旅游综合实训的前奏,为学生全面了解旅游服务和管理过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旅游电子商务课程体系构建依托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目标,我们将旅游电子商务课程分为三大模块:旅游电子商务是什么(旅游电子商务基础知识)、旅游电子商务做什么(旅游电子商务分类分析)、旅游电子商务怎么做(重点结合专业特色和相关中小企业案例介绍旅游电子商务的开展)。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中适时添加相关企业工作人员的案例介绍与分析,为课程学习提供丰富的实践支撑。基于上述思路,我们确定旅游电子商务课程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课程建设思路范文第5篇

1.1将师资队伍建设视为货币银行学课程建设目标实现的灵魂课程建设目标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与课程相关教学老师直接相关,教师的知识构成、阅历丰富程度、对前沿的把握等都将影响该课程的建设效果,因此,在货币银行学课程建设过程中,要首先将师资培养放在第一位,通过积极组织、动员老师参与各类对外学习、学术交流、进修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与教学能力;与此同时,应积极鼓励青年教师不断提高学历层次,不断扩展知识层面,不断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内容的丰富,提高对教学内容在纵向和横向上的把握。除此之外,还可邀请区域金融机构的相关负责人或业务人员直接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加强与金融机构的不间断交流,促进货币银行学教师在学术视野和金融业务方面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提升自己对金融学科的掌控。

1.2将教学内容建设视为货币银行学课程建设的基础教学内容建设是课程建设中的重要基础,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以教学内容为依据的,因此在选用有影响力的教材方面和教学大纲制订和修订方面以及紧跟时代步伐方面,应始终选用国内使用度高、评价较好的教材作为授课教材,同时,坚持货币银行学课程的集体备课制度,通过集思广义,加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大讨论,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确保顺利完成的每节课程内容有要求有质量有特色。

1.3将实践性教学建设视为货币银行学课程建设的重要支撑货币银行学课程内容中无论是讲货币还是讲银行,还是讲金融市场的平衡以及宏观金融政策等,对于刚接触该课程的同学来讲,难免具有抽象化的感觉,无法达到感性认识,从而影响学生对一些重要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课程组教师在讲授相关章节过程中,针对理论性课程实践教学难以创新的特点,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金融机构的实物票据或单据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进行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模拟增强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直观操作性,或是通过带领学生亲自前往相关金融机构面对面地讲授,实地考察,实地提问,实地操作,且在此过程中不断穿插现实中的案例,从而既可以使学生加强实践认知,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课程教学创新能力和对金融实际问题的解释能力,很好地实现用实际案例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

1.4将教学质量建设视为货币银行学课程建设的根本课程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提升教学质量,尽管目标尚未有统一的衡量教学质量的指标体系,但只要能使学生既掌握了理论,又会应用理论,并能将理论和实践相续相结合就算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因此,既要鼓励青年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多听其他老师的课程,通过相互研讨、相互听课、相互借鉴等形式,不断提高自身的讲课水平,同时,做好“院—系—课程组”听课和学生听课的方式加强对该课程组教师授课质量的质量监控和考评,确保教师精心准备,认真授课,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2以教学方法改革提升课程建设质量

课程建设目标的实现过程是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通过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将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课程组老师可以结合当前金融领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前沿问题,分别采用金融案例与金融专题研讨相结合、学生课前自学与教师启发式教学相结合、金融模拟与金融调查分析相结合、金融教学和科研相结合以及重难点专题讲授法、“请进来”等教学方法改革,全力提高货币银行学的课程教学质量,实现该金融类基础课程建设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双重实现。具体来讲,主要要求做到:

(1)金融案例与金融专题研讨相结合。该教学方法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加强对货币银行学基础理论、概念的理解,积极借鉴国内外现实发生的金融案例,结合所讲货币银行学的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并以此扩展成为课后进行金融专题讨论的方向,这样既讲清了理论,又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说明了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又能用这些理论的发展来解释现实金融经济,从而拓宽学生分析货币、银行、金融市场等问题和解决此类问题的思维能力,并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

(2)学生课前自学与教师启发式教学相结合。货币银行学作为金融学的基础理论课程,在内容讲授中需要学生先行进行预习,然后再由老师在课堂中进行讲授,且应经常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开始动脑筋,进行创新型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能够较快地让学生从理论的学习中转变到自我思考和理解过程中去,更容易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所学基础理论和内在金融学原理,更好地实现对整个金融市场的认识。

(3)金融模拟与金融调查分析相结合。金融调查分析是进行金融类课程学习的主要环节,通过课前调查,时刻关注我国金融发展趋势,给予现实金融经济发展有一个明确的判断,进而结合当下某个金融热点问题,通过进行相关理论假设,通过一定的货币银行学金融模拟软件,指导学生对该金融现象进行金融模拟实验,一方面可以通过金融调查和分析来加深对现实金融发展情况的了解和理解,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金融模拟增强学生对货币银行学的实际操控能力,极大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应用能力。

(4)货币银行学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大学授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授课教师在努力探索货币银行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的同时,应当在货币银行学教学中采取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模式,有重点地培养一批货币银行学基础理论扎实,科研功底较强的优秀学生,从而实现货币银行学学生基础理论和科研水平都有一个大幅度提升。

(5)货币银行学重难点专题讲授。重难点内容讲解方面,货币银行学课程组的全体教师要集中对课程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集体编写并紧跟时代步伐及时修订货币银行学重难点释疑和案例分析,为不同层次的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理解、释疑机会,促使货币银行学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以达到明显的学习效果。

课程建设思路范文第6篇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医疗器械维修与营销专业学生特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医学检验仪器课程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建设思路,在行业调研、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归纳的基础上,选择行业真实工作任务作为课程建设项目,从课程标准制定、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改革和实训设备研发等方面,系统介绍医学检验仪器课程建设及实践研究。

关键词:

工作过程导向;医学检验仪器;课程标准;学习机

职业教育是指为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满足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姜大源教授在《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中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专业类型不同,职业教育具有职业导向性;教学也不同,职业教育是行动导向性,追求的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1]。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改革,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本研究以医学检验仪器课程为对象,不断探索和研究适合医疗器械维修与营销专业的教学模式,积极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模式应用于课程标准制定、教材编写和实训设备研发过程中来。

1医学检验仪器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医学检验仪器是医疗器械维修与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见医学检验仪器的使用操作,熟悉仪器常见故障现象并具备故障维修能力,从而为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专业技能基础。通过对传统课程内容、教材及教学实施的认真分析,我们发现其存在一些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1课程标准与工作岗位要求脱节对传统医学检验仪器课程标准和工作岗位调研分析,发现传统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和评价体系均不符合医疗器械行业发展需要。教学内容中的仪器设备选型市场占有率低;教学方法主要以理论讲授和实践观摩为主,模式单一;理论考核仅从知识学习方面反映学生的培养情况,缺乏行业认可度。

1.2教材与课程教学内容脱节传统教材以理论知识体系为框架,按照检验仪器的类型,分别对光电比色计、生化分析仪、尿液检测分析仪、血气分析仪等设备的原理进行理论阐述。传统教材中的仪器结构图片大多都是原理图,与实际的仪器结构和工作流程脱节,教材中描述的过时仪器与实际工作岗位中的高性能仪器相差甚远,同时对于仪器维修和仪器使用操作等内容介绍很少。随着医用仪器向着高科技和人性化方向的不断革新,仪器的种类和功能也有了飞跃,因此医学检验仪器课程的教学内容选取和教材建设方面需要不断更新。

1.3实训设备与能力培养目标脱节医疗仪器设备种类繁多,性能结构也不断更新发展;同时由于仪器的实际电路板体积小且结构紧凑,元器件布局密集,学生很难将原理图的理论学习与电路板的实际学习联系起来[2]。在医学检验仪器课程传统实训教学中,实训设备单一且技术落后,通过教材讲解或简单的仪器实验,学生往往难以掌握操作技能和仪器原理结构。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教材建设是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实训设备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本研究旨在以培养学生真实职业能力为出发点,使课程标准对接职业岗位要求,教材内容体系指向职业工作任务,实训设备符合职业能力培养规律特点,从而达到和医疗器械维修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相适应的目标。

2医学检验仪器课程建设过程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建设,就是要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为载体设计训练项目,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2.1.1体现能力培养目标的原则以职业岗位要求为依据,课程建设首先要确定教学的能力目标,结合本课程确定具体的、可检测的目标[3]。本课程的能力目标为:通过生化分析仪、尿液检测分析仪的使用操作及对常见故障的排查、维修训练,学生能够通过说明书正确操作各类医学检验仪器,并进行仪器常见故障的排查及维修。

2.1.2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课程内容必须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取材于职业岗位活动和实际工作流程,从“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依据转变为“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制定课程标准,编写实训教材,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为学生提供最真实的职业环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4]。实训设备要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基础,研发开放式实训教学设备,将原型机的电路板进行扩展,以电路原理结构图的形式进行改进,设置实验用基本测试点和故障设置点。学习机布局应方便学生掌握仪器原理,使其通过实验操作能在维修技能方面获得提高[5,6]。

2.1.3项目任务训练适合的原则选择、设计一个或几个贯穿整个课程的大型综合项目,作为训练学生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主要载体。项目的选择要具备实用性、典型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可行性,这是保证教材和实训设备适用于职业教育教学的前提。学生积极参与到任务的完成中,训练解决实际工作问题能力,并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7]。

2.2课程建设思路

2.2.1深入行业调研,分析职业工作标准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专业课程设置及内容制定需要对接职业工作标准。为此,我院组织教师深入医学检验仪器相关的迈瑞医疗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优利特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各级各类医院检验科和设备科进行岗位调研,根据调研结果确定职业工作标准,包括3种工作岗位、5类医疗器械设备、43项核心工作能力和28条岗位工作规范。

2.2.2依据职业工作标准制定课程标准根据医疗器械维修与营销职业工作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设置5门专业核心课程,其中包括医学检验仪器课程。按照职业工作标准,将医学检验仪器职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和能力等相关内容按照工作任务进行开发和整合,明确课程性质,对接职业标准,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目标,设计适用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体系,改变传统的学科体系框架,实现课程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改革,在此基础上制定并完善医学检验仪器课程标准。

2.2.3依据课程标准编写实训教材组建包括企业专家、骨干教师和一线技术员工的教材编写组,进行企业岗位职责研究,进行工作分析,归纳典型工作过程,设计学习情境。中职教师和企业相关人员要共同研究教材内容,同时教师要亲自到一线岗位体验并搜集资料,及时与一线技术员工和专家进行探讨研究,保证教材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符,从而提升教材的实用性[8]。《医学检验仪器项目化实训教程》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化教材编写思路,以真实工作任务作为教材编写项目,以工作情景引入,附以工作任务单,并进行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和典型案例描述。教材内容遵循职业教育特点,突出实践操作技能,体现教学做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训教材共开发4个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实训项目,包括20个子项目、43个实训任务。

2.2.4依据课程标准及实训教材制定教学实施方案和评价体系课程标准是课程教学的依据,实训教材是课程教学的参考,而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和评价体系改革是课程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在医学检验仪器课程实施方案中引进任务驱动教学法,将课程教学过程划分为43个教学任务,并创设了与工作岗位基本一致的学习情境,组织学生开展任务分析、合作学习、完成任务的教学活动。在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方面,结合职业岗位标准的能力要求和工作规范,以实践考核评价为主,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水平。

2.2.5根据实训项目研发教学实训学习机中职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不足,而且集成度较高的仪器设备结构复杂,学生对医疗器械结构及维修很难有直观的认识,安全性和准确性难以保障,开展实训教学存在很大困难。但是,目前我国中职院校没有该课程配套的教学专用设备。因此,研发医学检验仪器配套的教学实训学习机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针对仪器维修维护技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用维修学习机研制思路主要是建立原型机实体与原理图学习之间的联系,实现原理电路图与实际电路板电路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其思路过程见图1。如图1所示,首先对原型机的结构及功能进行分析,在保持原型机功能稳定、准确的基础上,以PCB(PnintedCircuitBard)原理图形式扩展电路板的布局结构,使电路走向明显、框架清晰、布局合理。根据PCB电路结构布局,在学习机面板上进行展示,研制教学用的学习机电路图,操作人员及培训人员通过实验能直观地了解结构及原理[9]。

3医学检验仪器课程建设成果

3.1课程标准对接职业工作标准本研究制定的课程标准达到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的目标,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活动,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3.2实训教材对接工作过程按照职业教育培养要求,教材编写采用项目化组织结构,通过项目、子项目等内容辅助开展任务引领式实践教学。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将项目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工作任务,针对不同任务明确列出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

3.3实训设备对接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本研究成果教学用维修学习机如图2、图3所示,具备以下特色。

3.3.1仪器结构明显、布局合理学习机的内部结构包括光路系统和电路系统两部分,其中光路系统包括蠕动泵、滤光轮、比色器、光源等,了解这些部分的布局和结构,有助于学生对仪器工作流程和原理的整体认识和学习。

3.3.2测试点设置准确可靠学习机设置近50个基本测试点,测试点的设置按照原理电路功能结点的重要性进行选取,结点选择标准化是学习机的突出特点。通过对测试点数据的掌握,了解分电路特点和信号走向,通过实验准确分析电路功能,帮助学生进行数据检测及分析。

3.3.3故障点设置符合实际学习机设置近60个故障点,根据仪器使用过程中常见故障,选取电路中重要性不同的元器件进行故障设置。每个故障设置现象明显,有助于学生建立故障现象与故障原因之间的准确联系[10,11],从而掌握故障维修技能。

4医学检验仪器课程建设成果的应用

在不断研讨修订和完善的基础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医学检验仪器课程建设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1)课程标准作为指导性文件,规范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客观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2)实训教材作为课堂教学以及学生训练的辅助工具,内容涉及项目任务单、角色扮演活动表、能力目标评价反馈表等。课堂教学中,通过教材任务单展示,学生明确了训练项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典型故障排查;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通过检测基本测试点数据,小组讨论总结故障原因,并对需要的理论知识进行阐述,完成各类故障维修任务;教材中还设置了相应的情景模拟训练,学生扮演实际工作岗位中的维修技术人员,通过故障维修实践演练查找不足,并熟悉岗位中故障维修的相关规范和注意事项,达到培养职业能力的目的。在小组合作式学习过程中,学生相互协作、学习交流,学习兴趣浓厚,在数据测试和故障维修能力培养方面效果显著。教学用维修学习机设计使用过程中注重学生技能培养,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能够很好地结合理论知识,掌握仪器的工作原理,并结合相关实验现象进行故障分析及排查,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学习专业知识、锻炼职业技能,得到了行业专家的好评,学生反映较好,即使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有了明显提高。

5展望

医学检验仪器课程建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标准对接职业工作标准,实训教材对接工作过程,实训设备对接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以仪器维修的职业活动为导向,注重学生检验仪器使用及故障维修能力目标的培养,精心设计项目实训任务,辅助该课程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12]。本研究中的学习机填补了国内教学用医学检验仪器实训设备的空白,在理论学习和培养技能方面实用性突出,适合职业类学校学生培养和在职人员技能培训,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基于职业科学的职业教育学科建设辨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67):8-16.

[2]周传运.基于项目化教学的教材开发研究[J].成人教育,2013,33(8):54-55.

[3]戴士弘.职业教学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刘婉琴.项目教学法在《用电营业管理》课程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职工教育,2013(6):163.

[5]卢伟,周斐.AVE-763B(2.0)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的日常保养及常见故障分析与维修[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4):129-130.

[6]杨春雷.尿液分析仪的一般故障分析与检测方法[J].黑龙江科学,2014,5(4):85.

[7]杨林生.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国际商法实务教材开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156-158.

[8]何新凤.高职高专《电工电子操作技能项目化实训教程》教材建设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26):193-197.

[9]姚四改.单片机实验电路的四层板设计[J].科技创业月刊,2013,26(4):182-183.

[10]王玉平.医学检验仪器的维修特点[J].中国医疗设备,2008,23(12):107-108.

[11]于辉,任新艳.UF-1000i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原理及临床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8):46-47.

课程建设思路范文第7篇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职业岗位能力的中等技术人才,教学的过程就应该是实践的工作过程。通过企业化的项目、工作化的程序、技术资料性的知识、企业标准化的工艺等方面探索实践案例,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分别在本地企业、外地企业进行专业调研,以企业案例为基础,探索创新教学内容。

关键词:

创新教学内容;对接岗位需求

一、实施背景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战略部署,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对接职业标准,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方式的要求,我校电子专业以人才培养加快推进教学内容创新,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多方参与的教材及资源库建设机制,创新教学内容、对接产业需求、构建专业情境、培养专项技能,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工学结合”职业教育学科教学实践活动,创新教学内容、对接产业需求、构建专业情境,实施“任务引导、工学交替、项目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课程建设途径,形成与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相关行业岗位人才需求对接相适应的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三、实施过程

在本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中,我们制定专业建设计划、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省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结合地方行业产业需求,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注重创新教学内容、对接岗位需求,以基于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理念,我们电子专业重点组织了《电机电气控制线路》《电子电路板维修技术》2门课程教学内容创新,同时组织骨干教师参与《电工技术》等6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

1.专业调研机制建立定期进行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形成专业调研成果,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立足点。我校电子专业不断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调研,从全国各地职业院校电子电器专业的发展趋势、全国电子电工电器行业的分布和大规模人员从业态势、到本地工业园区人才的微观需求,从学生家长的心态、到学生学习中阶段性的愿景,都是本专业开展专业调研的关注点。

2.团队建设课程建设离不开团队,在创新教学内容、对接岗位需求的课程建设中,我们参加了省协作团队,也自建了学校课程建设团队。2012年11月,我们加入了江苏省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创建协作组,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共建过程中,依托学校建设成果和对专业建设的独特见解,承担了牵头协作组成员校共建核心课程的建设任务。

3.创新教学内容(1)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要求,引入企业案例、创新教学内容。我们根据企业工作岗位任务、提取典型工作案例,编写专业教材,建设教学工厂。以项目工作的实际场景录制视频影像;以工作环节中典型思路和工作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以实际工作所需要的知识,组织学科知识和生产性技术数据;以生产规范为基础,开展技能训练;以工作项目任务的完成、体验工作成果的乐趣;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拓展学生能力,以教学工厂、职业环境的模拟、顶岗实习,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习惯向职业岗位素养的迁移。(2)以课程负责人的方式,开展课程建设、建立课程框架。我们在专业学科资源库建设中,先确定课程负责人,组建课程建设团队,课程负责人首先设计模板,提交团队讨论,针对提出意见,进行修改,确定基本模板。例如在建设《电机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数字化资源库时,将课程分成若干项目任务,每一个项目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为理念,设计学习过程,第一步列举典型生产案例,团队教师收集、拍摄相应场景图片,摄制工作场景视频,作为数字化资源库素材。第二步分析案例中工作控制电路,收集、设计同类控制线路,选取典型电路。第三步,围绕控制线路中所用器材,研究期间结构、原理、技术参数及选用、使用要点。第四步,工作原理分析,以文字图片及二维互动仿真,演示控制工作过程。第五步,选取器件安装控制线路,包含连接工艺、线路检测、故障排除、通电试车,安装实际应用线路。第六步,项目拓展,给出同类生产应用实例,应用知识和技能,设计电路、选取器件、安装电路、实现应用。

课程负责人首先将一个任务材料做完,提供样板和建议,布置团队人员,按此构思搜集素材,进行教学设计。成员完成的内容,课程负责人逐一审核、修改,再返回到团队队员手中,在加工后,作为课程成果发至网络资源库。其他成员在使用建成的初级库中,再加入自己素材及经验成果,作为字库纳入资源库,实际教学使用时,讲资源库内容和自己教学成果再次设计后,应用于教学中。(3)建立与创新教学内容配套的立体教学资源库。我们建立了和创新教学内容配套的教材、数字化资源库和校本专业实训室,利用资源库整合了企业案例、视频、图片、3D器件、模拟仿真实训及电子教案等数字化资源。同时利用省共建共享机制,建立了核心课程数字化资源库,做到校内教师共建共享,《电子电路装配与调试》《电机电气控制技术》等实训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了资源共享,做到教学经验传承和促进了青年教师成长。

四、主要成效

1.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创新教学内容的课程建设能力的提高在课程建设中,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课程建设能力。同时,学校为促进专业建设,还建立了各项激励机制,大大调动了教师开展课程建设的积极性。近年2位教师获得市有突出贡献的技术能手称号,1位教师获得省技术能手称号,14位教师获得技师技能等级证书。

2.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通过课程建设,在本专业学生取得毕业证、中高级工证书、计算机一级B高新技术证书基础上,2014年1月,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专项能力的提升,在2.0+0.5课程时序之间,我们试点组织部分学生参加电子高级工的技能鉴定,26人通过技能鉴定,获得更高一级的技术技能等级证书。本专业学生连续三年在市级技能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6人次。

课程建设思路范文第8篇

[关键词]现实需求;区域推进;课程建设;协同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广大中小学校在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组织引导下,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研讨、交流,以调整和完善学校课程体系。教师重新认识课程,学习标准,改进教学,课程意识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多彩的课程与多元的呈现方式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十余年来,仍存在着学校办学理念不清,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教师课程意识薄弱,课程目标理解不到位,实施形式单一,多元评价体系缺失等问题。将课程建设作为促进学校办学品质提升的载体和统领,是现阶段区域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且必须的途径,在此过程中,高师院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需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同工作,共同致力于区域教育质量的提升,促进学校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区域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现实意义课程

改革对于教育发展的意义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认可,以课程建设为载体,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育质量提高也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囿于课程实施群体的专业水平限制,办学者教育价值取向不同等问题,在实践层面的全面推进并不顺利,教育质量增长方式长期处于“高耗低效”状态。

(一)区域教育需要实现优质均衡发展

济源市地处河南省西北部,是河南省唯一直辖区县的地级市,全市有城区学校33所,在校学生50606人;农村成建制学校52所,教学点21个,在校学生26699人。目前城市学校的高考指标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各项教育工作在全省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教育发展呈现高位运行态势。教育质量较高的学校,无一不是以课程建设为载体,通过推进课程改革,凝练办学特色来提升质量的。而乡村学校,尤其部分乡村教学点,办学条件非常有限,学校课程建设的困难重重。教学点学校规模一般较小,受教师配备制度的限制(按生师比配备),学校规模小,教师数量少,校内教师共同体无法组建,课程难以开设齐全,教师苦累不堪(一位教师带五门学科的情形比比皆是)。而由于教学工作缠身,乡村教学点教师的在职专业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这些客观条件的不足严重限制了乡村学校的发展,使乡村学校成为学生无可选择的“栖身之所”。2012年以来,国家相继颁发《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等,越来越重视基础教育发展的优质与均衡,如何通过科学的学校课程建设实现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成为区域教育主管部门考虑的重要主题。

(二)城乡学校的生源变化需要能够满足需求的新课程

近十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进城务工人口大量进入市区,学校生源也发生了相应的流动,这给城市和农村学校都带来了重要影响。城市中小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激增。新增学生群体来源地域不同,家庭成长环境与原有学生有明显差异,学校原有的育人体系和课程设置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反观农村,却出现大量留守儿童,伴随他们的是年迈的祖辈,或者寄居的亲戚,甚至自己长期住校,长时间不能与父母见面。家庭结构改变带来的是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习惯,安全隐患等问题的日益凸显,成为学校必须面临的问题。此外,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技术在革新,当今的学生早已不是之前的学生,知识的来源,信息获得渠道的丰富、成长环境的多样都成为学校的现实挑战。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促进,都是学校教育的职责所在。不论是城市学校还是乡村学校,面对生源结构和学生数量的迅速变化,都急需考虑如何建设学校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问题。

(三)学校课程建设能力是教师专业提升的重要内涵

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和课程改革实践的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教师的课程能力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应有之义。但纵观当前的中小学教师队伍,课程能力普遍不足。中小学教师队伍中还有一大批20世纪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中师生,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教师队伍中经验丰富的带头人或骨干,但由于中师生缺乏对学科课程的深入学习,对课程改革的理解缺乏广度与深度,“教教材”尚可,“做课程”常常力不从心。青年教师和非师范类毕业的教师虽然接受了短期的岗前培训,但在短期内无法达到一定的高度和要求,表现为不知“教什么”,也不知“怎么教”,更罔谈对课程的理解和实施。入职一两年后,因为不能将职业上升到事业的高度,体会不到个人价值和教育价值,很快就对工作感到懈怠。同时,很多教师的课程意识淡薄,课程领导力不足。很多教师没有“国家事业观”,“缺乏坚定的信念和满腔的热情”,只是一份谋生的职业,表面上“显得崇高而神圣”。教师们多年在集权的课程管理机制和分科教学的体制中,习惯于被动接受和在既定教学内容的框架内展开教学,课程建设意识薄弱。虽然教师大都参加一些在职培训学习,但接触的多是关于学科教学的培训,课程知识几乎是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知识结构中的共同盲点。

二、协同合作:区域学校课程建设的有效机制

学校课程建设的区域推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各方力量协同合作,共同完成。济源市教育局在推进学校课程建设实践中,逐渐形成一套基础教育发展的合理机制,即高校院校、教育管理部门、中小学校协同合作的发展机制。高师院校与教育局之间真诚合作,相互尊重,济源市教育局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领导者和服务者,高校专家团队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合作者和中小学教师行动研究的支持者,在合作中平等交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共同构建起新型合作共同体。高校研究者与中小学校之间相互扶持,以高校研究者的理论成果指导中小学教育实践,以教育一线的实践经验和素材丰富和发展科研理论成果。学校与学校之间打破壁垒,加强联系和交流,通过设立两级试点校的示范引领,联动发展,最终实现课程建设能力和水平的共同提升。

(一)高师院校:理论引领,实践指导

课程建设是一项专业性活动,中小学领导和教师仅凭借自己的实践经验开展学校课程建设是远远不够的。以项目推进到方式,把山东师范大学的课程专家纳入区域课程建设的合作队伍中来,可以引领各中小学校走出观念误区,避免行为偏差,立足区域现状,提升办学品质。首先,深入调研,引领规划。专家团队选取涵盖城区、农村、山区的共10所济源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在对济源市基础教育学校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之后,客观分析学校课程建设的现状,指导济源市教育局宏观统筹,科学定位,启动了济源市中小学校课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从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实施阶段、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系统整体的规划和设计,以保证区域内学校课程建设的持续深入发展。其次,定向培训,提升素养。课程建设要求学校的管理层和教师在各自的领域都要具有课程领导力,区域推进课程建设对教育管理部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从管理转向专业指导服务。山师专家团队和济源市教育管理部门以对济源教师队伍现状、项目推进进度和教师们实际需求的调查分析为基础,设置针对管理人员、学科教师的培训课程体系,采取“专家讲座+案例分析+交流研讨+实地考察”的形式,定期进行学习指导,保证培训目标与内容的针对性和序列性,做到学习有的放矢、稳步推进,提升不同岗位人员的专业素养,为课程实施提供支撑。再次,持续跟进,指导实践。“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主体针对学校的育人需求或问题,对学校课程进行持续改进的专业活动”,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不是应时应景,更不能急功近利,追求所谓“立竿见影”的效果。区域推进课程建设的实践层面因为涉及不同的学校,在整体顶层设计的框架下步步推进,更要求有持续性。课程专家团队以济源市课程建设试点校为实施案例,取得观念上的一致后通过文本诊断、入班听课、面授辅导等形式定期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学校找准课程建设切入点,梳理制订出课程实施方案,并联合学科专家以学期为单元指导学校学科课程建设。以此一以贯之、持续深入的实践指导,保障济源市学校课程建设的育人实效。最后,调适推进,凝练成果。“学校课程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充分认识其复杂性,而且学校课程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学校课程建设是一个过程。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技术在革新,所有这些都对学校课程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当前,学校课程建设能否破除封闭的实体性观念,真正树立一种过程性的思维方式,将过程性的思想贯彻于学校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形式之中,就成为学校课程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此,专家团队以学期为单位,在对济源市的学校课程建设情况进行调研诊断后,不断调适指导推进策略,从学校管理层的认知明确到思路校正,从教师课程认知的模糊到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靶向性”工作指导,成效逐步显现。同时,为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提高工作效益,引导实施者由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专家团队采取“面授+针对性辅导”的形式,指导学校、教师进行总结,以文本的形式固化实践经验,提升理论认知,明晰实施路径,有效提升了不同人员的研究意识、成果意识,研究成果又作用于下一步的实施。

(二)教育管理部门:统筹职能,协同服务

教育管理部门作为指导教育发展的重要向导,对教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长期以来,济源市教育局和中小学校直接相关的业务科室各自为政,职能交叉重复,重管理轻服务,业务指导能力欠缺,对基层评价制度不成体系,缺乏科学性、前瞻性。因此,济源教育局对相关科室的职能进行调整和规划,在不打乱现有机构组成的情况下,建立科室协同工作机制。围绕课程建设重点工作,统一安排部署,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统筹设计对学校评价体系,让教育局成为各中小学校的决策咨询服务部门、管理服务部门、业务服务部门和信息服务部门。第一,统筹各科室职能,创建协同机制。济源市教育局组建中小学校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教育教学局长任组长,与中小学校工作联系密切的科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建立相关科室工作联动机制。领导小组围绕学校课程建设这一主线,明确科室职责,统筹规划,整体设计,从不同侧面和层次采取针对性措施,协同工作,彼此呼应、配合,共同推进学校课程建设。基础教育科树立以课程建设提升办学品质的意识,牵头负责中小学校课程建设工作,抓好课程管理,学校管理,促进办学规范,并提升内涵;师资培训科树立以课程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意识,牵头教师专业发展,明确以课程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题,抓好校长、教师的专业培训,做好以“名师工作室”建设为示范的骨干教师队伍管理和专业引领;教科所树立以课程建设为区域教育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的意识,牵头课程建设相关课题的立项与管理,课题带动,科研引领,协助做好为区域教育改革决策服务、整合信息、成果推广等工作;教研室树立以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识,负责学科课程建设,组织学科课程相关活动,抓好学科课程团队建设;各学科教研员负责学科课程的具体实施指导。在此基础上,济源教育局还成立项目办公室,具体负责资料整理、成果凝练、会议承办、宣传推广等事宜。第二,规范课程管理,提升课程领导力。济源市教育局项目领导小组制订规划、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提供保障,与专家团队一起指导中小学校构建课程体系,提升课程领导力。课程建设实施以来,项目领导小组通过定期审议学校(学科)规划方案,促使学校(教师)深入学习,站在一定的高度考量工作,形成了一批目标明晰,内容适切,措施合理,评价有力的规划方案。实施课题研究带动,在省教育厅批准立项的项目办课题《区域推进中小学课程建设实践研究》带动下,组织开展以课程建设为主题的省市级课题研究,让广大学校和教师能深入钻研,以研究的视角进行课程建设,提高课程实施的科学化、规范化。组织开展优秀评选活动。组织“我说我的课程故事”教育叙事、教育教学案例、教学设计、优质课、综合实践课程、校本课程评选活动,设定评比指标,引导学校(教师)总结提炼。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校和教师反思总结提炼,生成了一批丰富的课程成果,也为区域推进课程建设积累了真实、生动、具有借鉴价值的资源。近三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具有多元化、个性化、可持续的学校课程体系,搭建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提高中小学校长、教师的专业素养,培育一批理念先进、特色鲜明的学校,促进内涵发展,提升区域教育公平度。黄河路小学的“博思”课程,南街小学的“博雅”课程,王屋一中的“自信心教育”课程,西关小学的七彩课程,梨林小学的“田园课程”等,都成为具有显著地域特征,适合学生个性需求的品牌和名片。第三,培育课程名师,激发教师热情。济源市教育局特别注重发挥教师群体中先锋部队的示范作用。在专家团队的引领下,召开专题研讨推进会,试点先行,辐射引领。组建以济源市第二届名师为核心的20个名师工作室,带领200名工作室成员,开辟博客网站,每月集中研修。名师工作室同时承担全市青年教师的培训任务,积极发挥名师在学科课程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教育局指导各镇办中心校也成立相应的以镇级名师(骨干教师)工作室(工作坊)命名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定期开展工作,以同伴互助的形式共同提升对课程的理解和实施能力。制定《济源市教育局学科课程建设骨干团队研修方案》,以教研员为核心,组建学科课程建设骨干团队,充分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研讨、交流、总结、评估,突破课程建设的瓶颈,使课程建设工作稳步走向深入。这种协同机制整合了管理资源,各科室站在一个核心工作的角度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分工合作,精准着力,避免重复,深受基层单位好评。同时,也为其他科室协同工作提供了一个范本,对济源教育改革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基于教师队伍现状,济源市以课程建设为统领,激发不同教师的专业发展热情。对于优秀教师群体,要作为“种子教师”培养,参与培训,先行先试,并在相应的教师发展共同体中引领带动其他教师发展。优秀教师群体更是如此,在作为“二次培训者”、学科组(教研组)核心成员的过程中,专业自尊自信得以激发。辅以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制度撬动,这个教师群体顺利突破专业发展高原期,自觉承担课程责任,重新审视学科课程,制定学科课程规划和实施方案,将自己的工作从“技术性活动”逐步提升到了“伦理性活动”,带领教师共同体提升课程能力,履行课程义务,也成长为真正具有课程实施能力的名师、骨干教师。对于“80后”“90后”的青年教师群体,他们初入职场,可塑性强,技术层面学习迅速。市教育局将该群体作为济源教师队伍的后继梯队培养,出台青年教师培养实施意见并启动专题培训。围绕课程建设,结合《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及学校实际需求,更新培训理念,变革培训形式,遵循青年教师发展基本规律,以培养青年教师树立岗位使命为核心,突出师德教育;以课堂教学实践提升为中心,提升课程意识。通过专业阅读、主题研修、实践考核、网络研讨、名师互助、高校学习等多种形式,通过多级课程培训,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站稳讲台,为学校课程建设储备人才。

(三)中小学校:合作行动,反思成长

学校是区域课程建设的关键主体,“只要我们承认课程对于学校的价值和意义,那么课程建设就应该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永恒主题。”济源市各中小学革新图变,根据教育局区域推进课程建设的要求和路径,在传承中坚守,在坚守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为学生提供适切的课程,学校课程建设取得显著进步。首先,试点先行,示范带动。在济源市教育局的组织下,通过自主申报、答辩论证、集体评议等形式,济水一中、黄河路小学等10所学校成为济源市首批课程建设市级试点学校,济渎路学校、河苑街小学等43所学校成为镇级试点学校。两级试点学校共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总数的62.4%,经过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凝练出全市各学校学习的范例。

第一,构建课程体系。试点学校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明确学校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认真考察学校课程建设的现实性和可行性,学校管理团队和教师共同参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线并行,围绕办学理念,厘清培养目标,搭建课程框架,选择课程内容,丰富实施方式,完善评价机制,构建适切的课程体系。

第二,引领教师实践。学校平台的搭建对于教师学科课程的实施至关重要。各学校建立课程中心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总指导,教师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取得对学校课程观念和体系的认同后,建立以学科为单位的课程建设共同体,结合学校的育人目标,遵循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形成过程和发展逻辑,按照学科结构和内容,编写学科课程规划,确定学科课程实施方案,选取切入点,以课堂为主渠道具体实施。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校课程建设的领头人,带动全体教师步步深入。

第三,带动全市发展。这些学校在承担全市的课程建设交流研讨活动中提供课例、总结经验、交流发言,全面促进学校工作。校长、教师同时作为全市的课程建设培训团队成员,在不同的平台,对全市其他学校进行“现身说法”“以身示范”,或者作为范例,接受其他学校的参观考察,参与其他学校的研讨交流活动,利用学校之间的“最近发展区”,带动全市学校课程建设。其次,联动发展,整体提升。济源市各学校之间建立了联动发展机制,保证所有学校都能依托课程建设求得发展,促进学校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市级层面,构建了“城区优质学校+农村薄弱学校”的教育联盟发展机制,优质学校均为城区试点学校。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实现学校教育资源共享,教师队伍共建,教育管理共进的课程建设一体化发展思路。联盟学校通过互派管理干部交流学习、参与成员学校管理等形式,促进管理水平的共同提高;通过教师交流、学科建设、教师培训、教学研究等方面合作互助,建立跨区域教师发展共同体;通过合理配置各自的教育资源,在办学设施、教师队伍、网络平台、校园文化、教育资源等方面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形成资源共享优势。在镇级层面,参考市级学校工作思路和形式,建立辖区学校发展联盟,以镇级试点学校为牵头单位,促进课程建设全员参与,共同发展。此外,市教育局领导小组成员各科室结合科室职责,整合科室工作,围绕课程建设提升办学品质的总目标,构建目标统一,内容一致,兼顾差异,面向全体的课程建设评估体系,对各学校进行发展性评价。建立课程建设联盟行动定期巡视督查,工作年度考核评估、奖励和通报,宣传、总结、评价等制度,保障联盟发展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经过专家团队的指导和市教育局多种形式的推动,以及各中小学校在课程实践中反思与合作,各位校长和学校管理层的认知发生转变,无论处于何处的学校都承认课程之于学校的意义,也认可了课程建设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永恒主题。并且能以一种审慎的姿态加强学校课程建设,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更不恣意妄为。大部分学校重新审视“学校面临的现实境遇、问题和挑战”,主动承担起自身肩负的责任。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初衷和精神,对学校实际进行分析、会诊,“充分认识到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学校课程建设的文化自觉性”,“继承学校文化传统,厘定学校发展方向,描绘学校发展蓝图,协调师生价值追求,达成基本的价值共识”。此外,试点学校做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对学生与教师状况展开深入调研分析。然后,集思广益,本着传承、发展、调适的原则对学校原有的育人体系重新梳理,确立了教师、家长认同且符合学校现实需求的课程体系。本着评价为了促进发展的原则,改进或重建评价制度,对教师、学生评价作出重新定位,设定评价体系,改进评价方式,“强化教师责任意识,赋予教师学校课程建设的自主权”,“最大限度地赢得教师对学校课程建设的价值认同和真情投入。

三、区域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持续深化

济源市中小学校在组织实施课程建设的三年多来,经历了一个从迷茫、痛苦到逐渐明晰的蜕变过程,课程建设的成效也正在不断地显现出来。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学校课程建设的实践中明显提升,教书的同时更着力育人,学生综合素质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培养,很多农村学校在课程建设实践中走出困境,快速发展,大大增强了核心竞争力。课程建设给学校、教师带来的发展机遇和创新动力,激发了学校的活力。“课程改变教育生态,课程重塑师生人格,课程彰显教育价值,课程提升办学品质”的观点被广大师生认可并自觉践行。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区域推进中小学校课程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如何基于学校现实进行调适并不断发展完善,如何更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理解并认同教育事业,不断了解、丰富和建构自我,以自身的教育教学,彰显学科课程“内在性、本源性和精神性的价值”;如何借助教师共同体的制度规约、情感凝聚等促进教师的职业幸福等等。这些艰巨的挑战将长期制约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区域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持续深化仍需要做出不断努力。首先,要形成协作文化氛围,使课程建设成为每位教师自觉的行动。学校课程建设是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每个人的辛苦付出,不论是校长还是教师,任何单一的个体都很难完成。因此,区域教育行政部门要注重营造浓厚的课程建设氛围,形成学校间交流学习、合作竞争的激励机制,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区域共享,促进区域内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学校范围内也要创设协作团结的文化氛围,在教研活动中,将学校课程建设的主题纳入到教研当中,共同推敲、研究、分享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优秀成果和案例,为教师提供交流学习、协作共进的机会。学校课程在精而不在多,教师不能只顾埋头“研发”自己的课程,有些富有教育意义的课程单靠教师的一己之力很难贯彻实施,它就需要几位教师分工配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进行分阶段教学。其次,要培育内源性发展能力,保证学校课程建设的持续推进。区域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方式本身是一种外源性的助力,它只能作为学校启动课程建设的外部驱动力,不是学校课程不断调整和改进的源动力。学校的课程实践需要一种内源性的发展动力,即学校课程建设是基于本校的实际状况,依靠自身的资源和力量的发展能力。比如可以从教师的专业性入手,努力创造条件,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和课程素养,只有这样,教师才会主动介入课程实践,研究和发现学校在教学育人中的问题,针对学校当前的问题和条件提炼和打造学校特色,进而建构学校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徐继存.学校课程建设的认识论问题[J].山西大学学报,2017,40(3):136-141.

[2]徐继存,车丽娜.教学理解的意义之维[J].教育研究,2017,38(9):83-91.

[3]孙宽宁.区域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法宝”[N].中国教育报,2018-01-25(007).

[4]徐继存.学科课程建设的立场[J].当代教育科学,2017,(4):3-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