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技术创新管理范文

技术创新管理范文

技术创新管理

技术创新管理范文第1篇

1.1界面的概念。

界面(Interface)是指分界面,可以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事物之间产生,最早出现在工程技术领域,用来描述各种仪器、设备各部分接口之间的关系。后来,界面被引入到物理学及计算机科学领域,指物体的表面或两个相连物体之间产生的界面。近年来,学者把界面引申到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中,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和解决特定的问题,企业内各部门之间在人、财、物、信息等要素方面的交流。

1.2界面管理及原理。

界面管理(InterfaceManagement,即交互式管理),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之间在感觉、意图、动机、知识、情报等信息方面的交流,以及由此形成的管理模式。本文的界面管理,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绩效的最大化,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各企业、各职能部门、各成员或各机械设备、软硬件、工序等界面,在财、物、信息等要素之间,跨界面的沟通、协调、合作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界面管理的本质,就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将各参与主体进行联结,将重要界面纳入管理范畴,实现界面的交流和合作,最终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在公司发展壮大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处理和解决技术领域发展过程中不同界面之间的交流问题,对其按照层面做了相应的划分,分别是:界面Ⅰ管理、界面Ⅱ管理、界面Ⅲ管理。界面Ⅰ管理,指的是企业与企业间的宏观层次上的界面管理;界面Ⅱ管理,指的是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界面Ⅲ管理,指的是职能部门内部界面,关注同一个职能部门内部各小组之间或各任务之间的界面问题。

2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界面障碍问题

2.1界面障碍的成因

界面障碍是指企业和其内部各部门在各要素之间,因为交流沟通而出现的问题,它广泛存在于企业内部,界面管理的提出就是针对出现的界面障碍问题进行的管理。现将界面障碍的成因归结如下。

1)专业化分工。生产的专业化是现代生产发展的趋势,亚当•斯密(AdamSmith)首先提出了生产中的分工化理论,此理论的提出使工作分解更加细致,由一个个简单工作组成,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企业收益和国民总收入急剧提升。20世纪初期,分工理论又被引入到制造业、管理等领域,这些分工都和劳动分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分解之后的工作仍然需要沟通和协调,从而大量的界面问题也就应运而生。

2)信息粘滞。企业的生产经营是融物流、信息流一体化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信息流可能扮演比物流更为重要的角色。当前经济全球化时期,一个企业要收集的信息量极为庞大,而信息的甄别和传递,传递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都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不同部门往往对自身领域范围的信息较为关心,而对自身范围之外的领域信息则关心较少或拒绝接受,这样就会产生信息的粘滞效应,即信息往往聚集于其自身领域周围,其他领域聚集很少,这样信息的传输通道就会受到阻碍。

3)目标细化。由于劳动的专业化分工,企业的某一任务被分解到不同的职能部门去完成,各职能部门结合本部门的工作任务从自身的角度去制定分任务的资源需求、管理方式、完成时间等,而很少会考虑其他职能部门的状况,这就会造成各职能部门目标的差异,因而,部门冲突在所难免,界面问题随之产生。

4)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可以解释为一种亚文化,是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被全体成员共同遵守、认同的企业经营理念、价值观、道德规范的总称。近年来,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企业问题的解决、企业的成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文化。企业合并重组必须要考虑不同企业间企业文化的共融性,企业文化的差异也成为了企业整合时处理界面问题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并且企业文化也成为企业发展管理中必须要正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5)管理失误。管理人员在管理时的差错或疏忽,企业领导职责不清、没做决策或决策错误,责任落实不到位等被称为管理失误。它对企业经营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对企业的界面管理也有不同程度的干扰,有许多的界面问题都是由管理失误造成的。由管理失误引起的界面问题常常给企业带来消极的作用,而且会引发恶性循环,它加大企业界面管理的难度,增加界面管理的费用。

2.2企业界面障碍的类型

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界面障碍,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信息界面障碍、技术界面障碍、组织界面障碍、文化界面障碍。

1)信息界面障碍。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发展中关于信息收集和传递方面的障碍,信息包括多个方面,如研发信息、制造信息以及营销信息等,这些信息要跨越不同的界面进行交流整合,界面涉及不同的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内部等。

2)技术界面障碍。企业的技术改革在不同领域和界面之间会有阻碍困难,技术创新首先要在企业内部产生,企业的研发设计部门要先提出创新的技术方案、新产品的样品和进行新产品定型,而后由生产部根据设计部门的设计理念和图纸制造出成品,从而把理念变成实际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持续不断地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技术界面管理就是技术形态跨界面的顺利转换管理,来保证技术的彻底创新,最终得到市场满意的产品。

3)组织界面障碍。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界面双方关于组织结构方面的问题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组织界面设计、目标达成、界面问题判别、界面问题解决等多个方面,由此而形成组织界面障碍。

4)文化界面障碍。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发展中关于文化发展以及共融方面的障碍,人们的文化背景不同,产生的行为标准、价值准则不同,在解决同一问题时,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就因人而异;企业对不同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不同部门的员工形成不同的价值归属感;采取的激励措施不同而使员工产生厚此薄彼的现象等,因此而形成的冲突。

3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界面整合管理对策

企业技术创新界面整合管理,是指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跨越界面障碍,有效管理各个界面,使之合为一体,以便于管理者提高管理的效果,本文提出的企业界面整合管理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目标整合

企业技术创新的总目标包括了其下属各部门的分目标,总目标的实现以分目标的全部实现为基础,但分目标间也普遍存在着目标界面障碍。在技术创新界面管理过程中,企业应跨越部门或阶段目标的界面障碍,形成和建立各部门、各阶段分目标与总目标的总体联系,达到企业技术创新分目标和总目标的整合。以整合的目标系统动态的调控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各部门和各环节针对分目标的活动,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目标整合管理效果。

3.2信息整合

调查表明,企业一般由市场部收集企业所需的各种信息,如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市场部在对这些信息加工整理之后再传递给技术部门使用。由此,市场部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可见一斑。但由于市场部自身的局限,传递过程中常会造成用户信息失真,研发部门由于得不到关于市场和技术方面的真实信息,从而使其研发活动受阻。为了避免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出现类似情况,可以从下面入手促进信息界面的管理:鼓励各相关部门参与创新过程,加强彼此的信息沟通,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搭建信息交流平台,采用多种多样的交流方式,如访谈、电话、会议等促进信息共享。

3.3组织整合

组织模式的统一是使企业内部的各部门、部门内各员工之间相互沟通并使总体目标一致的管理过程。对组织的重组取决于两大因素:

1)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不同员工之间工作的依赖关系。分为三种情形:交叉式工作关系、并排平行式工作关系、顺序式工作关系;整合和协调的难度随着三种工作关系依赖程度的提高而增强。

2)组织内部不同部门的离散状况。组织内部的离散程度会使组织整合和协调的难度受到影响,整合难度会随着离散程度的增大变得更加困难,组织离散分为三个方面:横向离散、纵向离散、空间离散。

3.4人才整合

技术创新是融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为一体的过程。它涉及面广、难度大,仅靠某一方面的“专才”是行不通的,需要具备多学科、多专业、并掌握多种技术的“通才”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技术创新中的一系列工作。企业的人才整合策略包括:

1)首先保证留住本企业人才。在确保人才不流失的前提下,积极吸引外部人才给企业注入新的血液,保持企业的活力。

2)沟通渠道顺畅。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够保证知识层次的相互促进,在精神上缓解员工压力,保证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工作的时候始终保持一个乐观积极的态度。

3)职位设置科学。组织中对于人员和职位的选定匹配要合理,对于不同种类、水平、职位的员工,要妥善安置岗位,做到人员能力特点和委派的工作职位相匹配。

3.5文化整合

技术创新管理范文第2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需要技术创新,在农业中的农作物栽培方面同样需要技术创新,只有先进的、更加符合农作物生长条件的技术措施,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培育出优质高效的农产品,为社会提供更加健康丰富的营养食品。

关键词:

农作物;栽培管理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标志,是一个行业前进的风向标,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农业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其成败关系到人类的存亡,因此,大力发展农业、推动农业的不断进步,是保证人类社会能够继续生存发展的基础。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是新时代对农业提出的要求,只有实施农业科技化,才能生产出优质高产的农产品,满足人类不断发展中对食物的需求。因此,在农作物的生长培育方面实施科学管理、科技创新是时不我待、亟需发展的主题。在现代农业的要求下,必须用现代科技农业代替传统农业,用现代科技栽培技术代替传统种植方式,实现农产品优质高产。

1种子、播种区及贮藏方面应该做好科学实施

1.1精选优质种子,科学进行种子处理

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很大一部分病害的发生都和种子的选择及处理有关。如果栽种了带有病菌的不良种子,那么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这种病菌就会引起农作物病害。因此,在栽种之前,一定要使用化学和物理方法对种子进行杀菌处理,确保种子的健康,以防农作物病害的发生。

1.2播种区的选择

从需要培植的植株中选取无病植株,创建无病种苗田,选择无病区或断绝区播种,保留种子和无病繁殖质料,可以相对地减轻病害的产生。

1.3合理的贮藏条件

科学合理的贮藏条件是保证农作物种子健康的基础。有些病害如甘薯黑斑病、甜菜蛇眼病等在贮藏时期还可以继续生长,对来年病害有加重影响。因此,做好正确的贮藏非常重要,一定要控制好贮藏的环境条件。

2在农作物生长期田间管理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定要根据作物的田间长势及当地的农艺性状进行科学的管理。在作物生长的进程中,水肥管理与作物生长密切相关,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为和谐作物的生长,在施肥进程中,增加磷肥的用量,采取氮、磷、钾共同利用的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小麦锈病的产生。如在小麦种植进程中,增加铵态氮肥的施用量,可以降低小麦全蚀病的发病率。增加钾肥的用量,反而使小麦全蚀病的发病率提高,小麦对胡麻斑病的抗性得到加强。应根据田间测土环境,从而减少作物的病害,针对水稻的氮肥施用,可减少稻白叶枯病、稻瘟病的加重产生。但氮肥施用量又不宜太少,应恰当控制氮肥用量,增加硝态氮肥的施用量,以免加重稻胡麻斑病的产生。在肥料施用的时期和要领方面,如果基肥过多且未腐熟,或基肥不够而追施过晚,都会造成后期氮肥过多而加重稻瘟病的产生。如出现缺水时,小麦赤霉病、马铃薯晚疫病、烟草黑胫病等容易产生,田间叶斑病、胡麻斑病会不断加重。在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高的地块,由于田间温度高,水分对作物病虫害产生明显影响[1]。

3农作物栽培在激素和繁殖控制技术方面的应用

3.1植物激素的应用

在农作物栽培中,应充分利用植物激素的作用原理,比如实时抑制农作物的顶端优势,还有无子果实的培育、乙烯催熟的作用以及生长素除草的作用等。

3.2农作物繁殖控制技术的应用

常见的原理是利用嫁接扦插等营养生殖法来繁育农作物后代,发挥农作物繁殖控制技能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以使得亲本的精良性状连结下去。例如,果树和花卉的快速繁育以及作育无病植物方面,充实利用的是制作构造作育技能[2]。

4农作物的田间生长期

要实施科学管理在农作物的田间生长期,一定要给农作物提供最适宜的生长条件。无论是光照条件还是水肥调配,都要在讲求科学的前提下实施,尤其是水肥的施用,要求检测土壤,分析土壤中的各种水肥含量,做到水肥施用有的放矢。

4.1合理的水分供给

水分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贯穿始终,是农作物生长必需的原料。在农作物的整个生长过程中,水分要为农作物的呼吸及光合作用提供动力,只有有了水分,农作物的呼吸及光合作用才能正常运转。同时,水分是农作物体内的运输机,矿质养料的吸收全靠水分的运动输送到农作物体内的各个部位。因此,合理的水分供给对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适时的水分测试和合理的水分保证,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3]。

4.2合理的肥料搭配及供给

农作物的整个生长期,不仅需要充足的水分,还需要各种不同的矿质元素,但是不同的农作物对矿质元素在各个生长期所需要的量是不同的,同一种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期所需要的矿质元素的量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针对不同的农作物,必须制定不同的肥分供给方案,同一种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期也要适时监测,制定不同的施用量。在肥分的施用上,一定要适时监测、合理搭配,对土壤的各种养分进行分析,确保合理施肥。

5小结

农作物的栽培管理,从种子开始,就要进行科学的管理措施,只有进行适时的科学监测和管理,才能尽可能地保证符合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纵观农作物的整个生长过程,从种植、生长、田间管理到成熟收获,都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而这些方案的制定,都需要先进的农业科技来支撑,因此,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推动农业发展,是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和谐、进步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连香.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提升侧率[J].农业与科技,2013,33(7):143.

[2]申智,王方青.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6):43.

技术创新管理范文第3篇

为保证露天煤矿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我矿不断探索先进的安全管理模式。根据集团和准能公司的总体部署,黑岱沟露天煤矿做为准能公司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试点单位,于2007年10月开始体系建设工作,2009年开始全面实施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在2010年的神华集团公司验收中,我矿达到集团本安一级。期间我矿申报的《露天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创建与应用》成果也被煤炭工业协会评为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露天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创建与运用,是当前国外工业发达国家安全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加强对露天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结合我国煤矿实际进行应用,必将对我国露天煤炭开采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该体系首创基于内在危险源辨识、风险预控与计算机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它将安全管理考核、安全结构工资考核、安全奖考核和事故考核全部纳入其中。实行矿对各生产单位的一级考核和各生产单位对班组的二级考核制度。通过本安管理体系的实施,提高了各级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对生产环节危险源的管控做到了心中有数,进一步提升了我矿的安全管理水平。通过体系的运行,员工可以及时获得全矿与自己相关的安全信息和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发生过的不安全行为,使员工更加明晰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危险源及其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加强了员工的安全意识,本安体系的实施从管理的角度做到了危险危害因素事前控制,管控重大危险源更加有的放矢。小事故发生率及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均明显下降。

体系建设首先要利用危险源辨识法对生产工程中的每一项工作任务进行辨识,之后又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预控措施,经过不断修改完善建立了具有露天煤矿行业安全管理特点的露天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它是以危险源辨识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为重点,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手段,经过多周期的不断循环建设,闭环管理,逐渐完善提高的全面、系统、可持续改进的现代露天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通过对露天煤矿生产或生活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

体系特点:¹研究提出了露天煤矿危险源综合辨识技术与方法;º把露天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控与露天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进行了有机结合;»突出露天煤矿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控制和管理;¼体系涵盖了露天煤矿生产、洗选加工、设备维修等全部工艺环节;½采用两级考核评价体系,满足整个系统的内部评价;¾开发了露天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系统软件平台。

准能露天煤矿借助自身采矿工艺齐全和良好的现代企业环境,创建了这套完整的露天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体系的全面实施,减少了生产安全事故、设备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危害等因素给安全生产带来的影响;促进准能露天煤矿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进一步完善,使安全管理水平得到全面、系统的提升。明确了各岗位安全要点、职责范围和岗位标准等内容,用以指导规范员工的安全操作、作业行为。同时设定动态考核指标,约束各级管理人员积极监督检查;准能露天煤矿借助自身采矿工艺齐全和良好的现代企业环境,创建了这套完整的露天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该体系已在神华集团内部的宝日希勒、胜利北电、宁煤露天等多家露天煤矿推广应用。随着我国露天采矿业的发展及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文化的普遍提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露天煤矿企业认识到建立安全生产预控体系的必要性,它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必将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努力推进本安体系建设的同时,我矿还在各类生产环节中不断推陈出新,加大硬件投入,利用现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提高事故防控水平,其中重点项目有:

1.1卡车运输工作的安全管理措施。

为了改善作业环境,我矿进一步完善了道路交通标志,并在主要交叉路口设立警示灯;设置了坑下导航灯;在所有车辆上安装了车辆防撞预警系统;卡车司机佩戴防困耳机;为了改善夜间作业存在灰尘大视线不好的现象,在所有指挥车辆和卡车上张贴反光膜,保证夜间车辆的安全行驶;冬季在坑下坡道上喷洒防冻液,起到降尘、防滑的作用,确保工作现场的运输安全。

1.2高台阶作业的安全管理措施

针对高台阶作业易片帮的危险,我矿引进了边坡监测雷达系统,通过高科技手段及时准确的预测、预报边坡稳定情况,边坡雷达监测期间共发生过两次较大规模的片帮,都及时进行了预警,其中一次成功预警8小时后发生片帮,坑下作业人员与设备均已安全撤离,边坡雷达监控系统为高台阶作业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在高台阶作业区域,设置了反光警戒带,在裂缝区设置了安全警示标志,要求进入警戒带作业的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并且要有专人监护,非工作人员严禁进入。通过制度和措施制定和落实,确保了我矿高台阶作业的安全。

1.3设置了边坡监测站

我矿在边坡设立了监测站,对我矿排土场稳定性实现了全天候自动化监测。与传统人工测量相比较,节约了成本,保证了监测实时性,最大限度的减少边坡滑坡所带来的损失,有效的保障了我矿生产的安全。

1.4制作培训教材录像

为了提高职工们的学习兴趣,改善以往单调的培训模式,我矿投资50余万元聘请专业机构拍摄了主要工种的视频培训录像,同时选出一些有针对性和有教育意义的事故案例制作了事故教材培训录像,让广大职工从事故中吸取教训,严格按照规程作业,减少事故的发生。该教程一经推出,获得了职工的一致好评。我矿计划在今后继续投入,将主要生产工艺和设备拍摄成为视频教材。

1.5开设调频广播电台

我矿在矿内开设了调频广播电台,并在所有作业设备上配备了接收装置。日常播放《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培训内容,中间插播新闻、歌曲等娱乐信息。这样既宣传了安全知识,又改善了单调枯燥的作业过程。

1.6数码雷管的投入

我矿于2010年进行了数码雷管抛掷爆破试验,采用数码雷管起爆效果明显好于以往采用的高精度雷管,提升了抛掷爆破率,减少了后冲,降低了采矿成本。

1.7建立移动变电站集中监控系统

为了能够随时掌握站内进线、配出柜电压、电流、有功及开关的分合闸状态等,我矿建立了移动变电站集中监控系统。该系统实现所有变电站的运行监视,采用双机配置原则,当一台主机故障时,另一台主机执行全部功能,实现了无扰动切换。以上的各方面的投入增加了安全管理设施和安全管理装备,极大的改善了现场作业环境,对预防事故发生起到重要的作用。

2成效显著安全管理上台阶

技术创新管理范文第4篇

1.1项目合法性难以准确界定

居民家庭光伏项目要求提供合法性支持性文件的要求难以准确把握执行。如何才能证明项目合法性在执行过程中便有了诸多困难。如居民光伏是否需要核准项目批复(目前国家和省政府均未明确哪些光伏发电项目不需政府主管部门核准),农居房没有房产证,公寓楼屋顶产权不清晰等,造成项目是否受理的难题。

1.2上网电费难以正常结算

居民家庭光伏项目上网电量无相应上网电价。目前浙江省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结算价格执行《浙江省物价局关于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的通知》(浙价资〔2012〕196号),但该文件仅针对已核准光伏项目,不适用于未经核准的居民家庭光伏项目。司来做这件事情,对此国家也未出台相关的技术以及资质认定标准,对于居民自行采购的组件设备技术规范目前也未明确。若关键电气设备不合格,电站安装质量不过关,很容易造成家庭电气设备的损坏,甚至居民用户的人身事故。供电企业公用设备检修安全风险难以防范。居民家庭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后,在配电台区形成多电源供电,公用设备实施检修时,检修人员需对所有电源侧开关状态进行确认,防止非计划孤岛。家庭光伏并网开关如装在自家房屋内,检修人员难以确认开关状态。光伏并网开关为用户产权设备,设备主人经常不在家,供电企业人员不能代为操作。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创新”面对即将可能到来的居民家庭光伏大量接入,浙江省电力公司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创新”,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积极主动探索,把握政策界限,解决家庭居民光伏并网服务管理和技术难题。期望形成居民家庭光伏难以提供上网电量结算发票。多数居民家庭光伏选择发电量余量上网,但居民与供电企业结算时,却难以开具电费发票。另外,发票由谁开具、执行多少税率也不明确。

1.3资质要求难以严格落实

根据电监会的要求和国家电网公司的“意见和规范”,分布式电源(含光伏)项目工程设计和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运行维护人员应具备电工证上岗资质。对于居民家庭光伏项目,由于价格原因或项目规模小,有资质的单位不愿意做,个人很难做到委托有资质的设计机构、施工单位,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光伏组件厂家提供设计、施工服务,往往也没有电气设计、施工资质。居民家庭成员也不会为了运行操作光伏项目,去考取电工证。

1.4安全风险难以有效防范

居民家庭内部安全风险难以防范。居民家庭光伏组件的安装有一定的技术标准,比如房屋的承重、固定组件的水泥板的承重、支架斜坡的角度等,目前没有专门的安装公司来做这件事情,对此国家也未出台相关的技术以及资质认定标准,对于居民自行采购的组件设备技术规范目前也未明确。若关键电气设备不合格,电站安装质量不过关,很容易造成家庭电气设备的损坏,甚至居民用户的人身事故。供电企业公用设备检修安全风险难以防范。居民家庭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后,在配电台区形成多电源供电,公用设备实施检修时,检修人员需对所有电源侧开关状态进行确认,防止非计划孤岛。家庭光伏并网开关如装在自家房屋内,检修人员难以确认开关状态。光伏并网开关为用户产权设备,设备主人经常不在家,供电企业人员不能代为操作。

2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创新”

面对即将可能到来的居民家庭光伏大量接入,浙江省电力公司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创新”,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积极主动探索,把握政策界限,解决家庭居民光伏并网服务管理和技术难题。期望形成一套响应快速、标准统一、操作性强的居民家庭光伏并网服务模式,切实提高居民家庭光伏的服务水平,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光伏发电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2.1优化和规范并网流程

2.1.1明确申请条件,增加安全、技术告知

明确自然人申请所需资料。原则上居民家庭申请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需提供个人户口本、住房土地证、房产证或其他房屋产权证明文件等有效文件;不要求项目是否已办理核准手续。若农居房无房产证,可以提供证明其房屋使用权的证明材料,如宅基地房屋建设规划部门审批许可建房材料,或村委会的证明材料。若公寓楼居民办理家庭光伏并网手续,还需提供整座楼所有相关居民家庭签字的项目同意书、业主委员会开具的项目同意书、物业公司开具的开工许可意见。编制适用于居民光伏的并网申请表。安全上、技术上,运行操作上,针对居民光伏建设往往由无资质设计和施工机构实施、电气知识、安全知识相对薄弱的特点,将查勘、验收环节的部分要求及告知前移至受理环节。如在申请表中提供发电量全部上网和余量上网4种接入简图供菜单式选择。告知光伏组件、逆变器、并网开关等设备技术要求及采购注意事项。提醒强调并网开关“先断后通”的操作步骤,当供电线路停电检修或供电发生异常、家庭内部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异常时,请用户在第一时间及时对专用开关进行手动断开操作,恢复送电时应待所有的用电设备恢复正常后,最后恢复专用开关。

2.1.2规范报验资料,便捷用户接入

规范居民光伏报验资料,居民报验只需提供主要设备技术参数和型式认证报告、电池阵列的相关技术参数和逆变器的检测认证报告、低压电气设备3C证书。对于自然人建设的居民光伏项目,不强制要求设计施工资质,不强制要求发电业务许可证和电工证。要求自然人项目业主做出承诺“其设计施工的工程符合安全质量要求,并有能力进行光伏发电系统的系列电气设备的运行,否则由于安全问题引起的设备、人身事故,由自然人项目业主承担全部责任。”并将该承诺作为购售电合同约定事项。

2.1.3合同约定解决无电价无发票结算难题

一方面积极向政府主管部门反映请求:物价部门尽快明确居民家庭光伏项目执行什么电价。税务部门尽快明确居民家庭光伏项目,开什么发票或法定凭证,由谁开具发票、执行多少税率等。

2.2加强技术支撑

2.2.1推行居民光伏接入系统典型方案

制定《居民光伏接入系统典型方案》,通过对居民家庭光伏的几种典型形式(多层、高层、独立、联排、单个、集中成片等)进行分析,对每种形式影响接入系统典型配置的要素进行类比,提出接入系统典型方案、计量计费方案典型配置。典型方案分为低压三相接入和低压单相接入两个版本。内容包括:接入系统方式(接入点、接入电压等级)、光伏接入系统对系统潮流、保护配置、电能质量的影响、光伏电站保护功能的规定、光伏电站通信和计量设备的设计等。几个主要原则如下:一是接入点原则,接入点选择在用户原售电关口计量表计的后端,家庭一般空气开关前。二是接入电压等级选择原则,光伏接入点的电压等级与用户原受电电压一致,优先电能计量点设置,电能表的选用配置,并网箱结构设计,计量装置的封闭性措施及相关电气保护设备和无线数据采集终端配置。统一规定并网设备的安装位置、尺寸、结构、材料。并网装置分为220V单相居民光伏并网装置和400V三相居民光伏并网装置,箱内布置采用横排和竖排两种形式,支持挂壁式和嵌入式两种安装方式。装置采用较大面积透明观察窗,为确保安全用电和外壳可靠接地,选用SMC(增强纤维型不饱和聚酯)材料。对于别墅用户可以根据场地情况选择将箱体安装在原有关口计量表箱的附近,对于公寓用户必须将箱体安装在原有关口计量表箱旁。

2.2.2合作开展专用低压断路器及反孤岛装置挂网试运行

浙江省电力公司与国网电科院等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的合作研究与交流,不断提高技术支撑水平。目前已在浙江杭州和浙江嘉兴选取试点完成居民家庭光伏低压专用开关和低压反孤岛装置的现场安装调试并挂网试运行。低压反孤岛装置是专门为电力检修或相关电力操作人员设计的一种反孤岛设备,由操作开关和扰动负载组成,基于光伏发电的孤岛运行机理和防孤岛保护策略进行开发设计,通过破坏分布式光伏发电孤岛运行的条件,实现反孤岛功能。杭州和嘉兴两地选取的家庭居民光伏试点,针对居民家庭光伏小容量零散分采用三相接入。三是防雷接地原则。要求光伏屋面的金属钢架及其他金属构架均应与屋面避雷带或防雷引下线可靠连接。在光伏并网点处安装电源防雷保护器。四是表计配置原则,在并网点及产权分界点各设置一套智能电能表,精度不低于1.0级,产权分界点电能表双向计量。五是接入装置安装位置原则,要求并网开关和发电量统计表计必须安装在一个箱体内,且箱体必须安装在室外,箱体的安装必须满足安全以及运行要求。该典型方案的编制出台大大缩短了方案设计时间和方案评审时间,实现居民光伏接入系统方案环节标准统一、答复迅速。

2.2.3将并网关键设备统一管理

创新提出“并网装置”概念,将并网关键设备电能表、隔离开关、并网断路器、采集器等统一纳入标准箱体设计安装,保证电气安全、计量规范。向客户免费提供并网装置通用设计图纸,设计范围包括布,在光伏所接箱变低压侧母线安装低压反孤岛装置,供电力人员检修与光伏发电相关的线路或设备时使用,为电力检修人员增加一道技术防线。

3政策支持需持续跟进

技术创新管理范文第5篇

城市排污问题对于城市经济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由于监管部门的力度较低,使企业工业废水排放超标问题频发,而且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更加提高了污水总量。由于污水总量超过了自然水体的自净能力,所以污染了江河水域,为了改变水污染问题,必须加强水利管理强度,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实现多级管理模式,使水利工程更加安全、可靠。充分调动水土资源的优势,提高水利工程效益,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统筹水利工程与环境的关系,使水利工程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

2水利技术创新

水利技术创新主要采取信息化手段提高防汛能力,其中包括暴雨、洪水等方面的预报。但是现有的信息技术并不成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多不足,并且无法提供行政决策的服务。为了满足水利管理部门要求,需要将防汛预案加入系统之中,使洪水、内涝预警更加快速,提高信息的精准度。例如洪水已经达到一定级别,系统必须及时执行预警机制,并且根据预警提示制定相关解决方案。决策制定时必须提前制定放洪量大小,并且考虑泄洪后可能发生的任何后果,通过信息化系统掌握水利工程情况。目前常用的掌上GIS系统就可以应用在水利管理之中,帮助用户快速收集水利信息,并且提供解决措施,通过GIS系统实现移动终端查询、决策等功能。智能手机已经可以提供资料查询、观看电子地图、定位资源空间,各项信息通过手机快速进行查阅,将智能手机与GIS系统有机结合,使水利管理者可以第一时间制定处理计划。

3水利技术应用

3.1加强组织领导

水利管理各级干部需要明确科学发展观,将水利管理落实到个人,并且积极推动科教兴国发展方针,优化水利科技与管理制度,将水利科技的工作加入议程计划之中,并且制定完善的干部绩效考核体系。根据水利工程发展特点,合理制定水利科技发展计划,将促进水利科技的发展措施落实到位,帮助水利工程提高与进步。水利管理部门的领导者需要重视科学知识,发挥出自身的表率作用,通过合理的方法制定民主科学的相关决策。

3.2运用RTK技术

RTK技术为动态测量技术,与GPS技术统一使用差分解算,不同点是RTK使用实时差分计算。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普及,对RTK技术的应用也在逐渐增强,传统作业模式不断得到革新,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传统的静态、动态测量,需要在测量后进行结算才能获得厘米级数据,而使用RTK技术可以直接获得厘米级测量数据,因为RTK采取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计算法,也是GPS技术发展的重大成果。这种技术为测量地形图、工程放样、控制测量带来了新的测量方法,有效提高了测量工作的效率。通过软件的配合可以实现远程控制管理,在水利工程测量阶段,可以充分发挥RTK技术的实效性,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加快管理运转速度。

3.3加大科技投入资金

水利科技创新需要稳定的资金投入,以国家的支持为基准,增加多种资金投入渠道。科技创新必须得到国家与地方的支持,通过部门协作开辟多种科技研发渠道,为水利工程科技创造优秀的发展平台,并且设立专项科技研发预算。加强科技平台的建设力度,将建设重点转到科研能力之中,通过资源共享,充分保证科技平台的运营与管理不受影响,发挥会出平台的最大效益。在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中,需要划分技术创新资金,提高技术发展的速度与效果。

3.4营造创新环境

通过水利管理政策营造创新环境,将具体政策落实到管理工作之中,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措施。加强社会的支持,对科技创新需要进行鼓励与嘉奖,加强技术创新的宣传,积极表彰与奖励科技创新行为,提高社会各界对科技创新的关注度。积极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建立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使水利管理人员具有科技创新的动力。

3.5强化科技管理

需要加强水利科技成果,将水利管理部门的所有职能激发出来,完善项目评估、审查、招投标与合同签订手续,帮助项目完成全程监管体系,并且帮助后期评估验收提供支撑。水利科技需要建设完善的评价机制,以国家评价机制进行改革,使评价机制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合理,相关制度必须科学合理。必须加强水利科技研发部门的自我管理机制,通过强化科技管理制度,使人员素质得到充分的提高,并且提高管理水平,创造更好的科技效益。

4结语

技术创新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管理

企业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既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又符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念。因此,要不遗余力的进行技术创新,并在技术创新中强化市场营销管理。

一、技术创新与市场营销管理

第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取得市场竞争力的动力,是企业能够持续蓬勃发展的保障。它的创新是以创造新的技术为目标的创新,也可以是在现有的科学技术基础上创造新的产品或服务的创新。技术创新分为三种模式,独立创新模式、合作创新模式、引进再创新模式,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要根据自身条件和现状选择一种或几种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模式。技术创新事关企业的命运,必须加强技术创新的意识。第二,市场营销管理。市场营销活动的不断发展使市场营销活动的范围逐渐扩大,并且不断出现很多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由此带来的是更多的机构、人员、信息和商品的增加,这就不得不需要进行强有力的市场营销管理。可以说是市场营销活动的社会化带来了市场营销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是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实质是需求管理,而任务则受时间等因素影响而不同。第三,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管理的关系。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互为前提、相互促进,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市场,而市场营销管理就是发现市场、分析市场和选择利用市场,技术创新需要市场营销的大力支持,并且不能落后于市场营销,市场营销要取得成功同样离不开技术创新的帮助。

二、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强化市场营销管理的必要性

第一,市场营销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方向。自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十分迅速,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各项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随着大中型企业的快速崛起,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必须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来增加企业竞争力。企业生产的产品是由市场来接纳,必须了解市场行情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获得效益。第二,市场营销为企业技术创新取得成功提供动力。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有一条及其重要的因素就是市场营销水平,据研究,企业的市场营销水平越高企业取得技术创新成功的几率就越大。企业技术创新要想成功必须了解市场行情和客户需要,然后以这些重要信息为依据进行技术创新,生产出新的技术产品,再将这些新的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放到市场上进行销售,从而使企业获得利润,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第三,市场营销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源头。企业技术创新不是无缘由、无目的的创新,而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而能够将市场信息传递给企业技术创新的则是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企业营销管理通过发现潜在的市场→评估潜在市场→划分市场→选择目标市场→发展市场营销组合→决定市场预算→执行市场营销计划的流程实现营销管理。这也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创新方向和信息,使市场营销成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源头。

三、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强化市场营销管理的策略

第一,创新市场管理的方式。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与市场营销管理是不可分离的关系,企业技术创新必然要求和带动市场营销管理方式的创新。市场营销管理方式的创新包括运用系统、信息等方法进行市场营销。企业通过运用系统、信息可以将市场的主客体和各种营销因素相结合,形成一个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整体,进而对市场营销资源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具体创新营销方式包括:网络营销、服务营销、文化营销、关系营销等等。第二,开展科学的市场调研,确保技术创新的安全。企业技术创新包括很多风险,比如市场风险、技术风险、人才风险、投资风险和法律风险等等,所以,企业技术创新是一项具有高风险的活动。随着市场竞争力的逐年激烈,很多企业没有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而破产,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开展技术创新时没有进行科学的市场调研,错估了市场行情导致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加大。为了减少风险,必须开展科学的市场调研,市场调研是市场营销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只有做好市场营销管理,才能确保技术创新的安全。第三,市场营销管理人员积极为技术创新贡献力量。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需要创新的想法,顾客的需求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导向标,而最接近顾客的则是市场营销管理的工作人员,所以,市场营销管理的工作人员应该积极为技术创新的创新构思建言献策;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就是将企业生产的产品被市场接受,所以闭门造车的技术创新方式是不适用于日新月异的市场的,必须在技术创新的同时寻求市场营销管理人员的帮助,通过他们将创新的构思转化为市场产品概念,如此一来就能够准确定位,进行科学的技术创新。

结束语:

提高企业竞争力需要全方位的、综合实力的提高。企业要取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做好售后服务、提高技术创新水平、诚信经营。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经营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市场营销管理同样影响着企业的利润收入,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所以,为了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必须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加强市场营销管理。

参考文献:

[1]赵薇.企业技术创新二因素源生动力浅析[J].纳税,2019,13(23):296.

技术创新管理范文第7篇

1.1人员管理高质量的建筑是由人创造的,因此质量的保障需要以人员的管理作为基础,因此需要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建立起一支专业化强的领导队伍。第二应当针对性的对施工参与者进行有效的培训,用以提高其专业操作技能,并针对岗位职责相关问题制定出周密的规定。在施工前保证所有技术人员都完成了交底工作,针对工程的核心部位更是需要专业的技术管理者予以严格的监督,保证施工质量。最后安全培训是项目施工必须进行的一项内容,针对施工人员的工作还应当专门设置安全员对施工安全予以检查监督。

1.2安全管理安全是各行各业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建筑施工中也不例外,需要牢牢的抓住安全施工坚持不懈的稳步推进工作进度。施工单位应当未雨绸缪,在事故发生前,将隐患的发生因素予以消除,将安全工作提前做好,以预防为主,通过安全制度的建立,安全教育的开展以及安全措施的准备对工程的安全予以保障,并监督施工人员对于安全操作流程的执行状况,此外安防设置的搭建以及质量也是安全施工的基础内容,需要在监督检查中予以保障,而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应当针对性的做出分析,并制定相关处理措施,安全员岗位是必须设立的,并需要专业的人员予以担任,贯彻落实施工安全管理。

1.3后期管理直到后期阶段,建筑施工会涉及到更多的领域,例如装修等,每个专业的技术较差点非常多,并且各个专业的工作量都非常大,并且施工完成后还需要对各个专业的分项保护问题进行考虑。所以针对施工管理工作,后期管理的重要性也很高。后期管理不仅仅是针对整个后期项目的进度保证,其针对的是整个项目进度的推进,因此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对于项目的成本控制效果也具有着促进的作用。后期的管理应当以经济、管理和组织技术wie基础进行管理,并且在施工现场应当设置专门的管理队伍进行对现场进行监督,依照后期项目所具有的规模特性的呢过对后期的管理岗位进行设置,保证职能设置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提高办事效率,并且能够对管理目标予以分解,更加细致的予以落实。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对策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也需要不断地更新,方能完全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需求。要创新施工管理工作,就必须从组织机构、技术与观念上入手。其中观念创新,即以项目施工管理实际需求与施工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不断寻找适应实际情况的模式并将其不断完善,使施工管理工作能够符合建筑工程市场发展规律的一个过程,它是施工管理创新的核心。另外除了特殊情况,上市公司单位一般会负责多个项目管理,也就是说会有多个工程一同进行,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将单位同项目,项目同人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妥善的处理好。而这种实际性的问题需要施工管理予以实现,并且需要管理工作不断的去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在应用中不断的创新。所以施工一个施工单位想要获得更大的效益想要在未来更好的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生存之地就需要不断的创新施工管理。可以说,施工管理的创新才是保证企业能够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健康发展不断进步,在未来的发展中处于不败地位的关键之处。(本文来自于《工程科技》杂志。《工程科技》杂志简介详见)

3结束语

技术创新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创新;技术管理

在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创新,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与时展相一致。提高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总体水平,当前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不仅关系着人民生活的质量和水平,而且也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只有提高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才能够明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期间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且提出恰当的改进措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总体质量水平。

1当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主要不足

1.1在水利工程施工期间忽视了新技术的发展动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技术创新也在不断发展,只有通过恰当的创新,才能够不断提高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总体质量。尽管我国的机械化水平在不断提升,但是农业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还有许多的地区忽视了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研究,甚至还有一些区域因为自身不了解新动态,导致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最终扩大了对生态环境的整体破坏性。

1.2城市化进程起到了副作用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增强,但是也依然有许多方面的问题,而导致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效果不符合要求,例如在工业生产期间,由于过多的生活废水并没有及时的处理,而直接排放,就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其中工业生产废水富含大量的重金属物质,自然净化能力无法处理,导致大量的重金属在鱼类植物体内中残留最终会影响人类的自身健康。

1.3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管理不完善

在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的工作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监督与管理,但是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地方政府也没有自觉的履行自身义务,对水利水电工程监督缺乏完善的规章体系,最终导致整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不利于促进水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主要策略

2.1积极完善技术组织管理制度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期间,必须要建立健全技术组织管理制度,明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且提前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相关的管理人员还应该对公司项目班组以及技术人员进行恰当的责任分配,落实责任制度,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够肩负起自身的职责,确保施工管理的整体效果。在管理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要确保管理人员也是施工的主要责任人,通过对施工管理进行统一安排,加强材料质量的调配与控制,促进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效果得到全面增强,而且要保证对所有的工程项目进行严格的管理,提高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对人员机械设备的合理调控,促进整个施工过程中的资源得到有效优化。

2.2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

从目前来看,我国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一方面是没有对企业管理人员权利义务进行界定的法律,所以很容易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推皮球的问题,也不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负责人,无法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也没有维护农民工权益的相关法律,导致农民工欠薪问题屡禁不止,所以必须要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确保施工建设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2.3加强组织计划管理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非常的复杂,而且施工周期过长,涉及到的施工流程比较多,所以在施工设计时必须要严格根据整体的施工效果进行全面的判断与分析,确保整体的施工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促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效果,例如要加强人员调配、材料供应、基础设施安装与维护。在施工阶段还要结合施工实际特点进行调整,确保施工管理的效率得到增强,保证施工材料施工工期和施工技术的有机结合,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3.1坝体填筑施工技术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主要以水下施工为主,所以必须要提高坝体填筑施工技术的可靠性,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画面的面积来判定施工方向和施工大小,并且要尽可能的减少钻孔和循环作业时间。

3.2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

通过利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不仅能够减少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场地的破坏,而且也能够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整体的施工效果,但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影响也很容易导致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无法承受水压而造成损坏的情况。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必须要加强对温度的有效控制,只有提高温度控制才能够减少混凝土自身的裂缝问题,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3.3混凝土钢筋的接头处理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钢筋街头往往采用焊接的方式,通过气压焊接机进行焊接,这样就很容易导致焊接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为此必须要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钢筋焊接的严格控制。在焊接的过程中,必须要选择钢筋接头和钢筋直径进行合理判断,一般情况下直径应该在<2.5cm,并且利用直接绑扎的形式,如果钢筋的受力效果不符合钢筋的要求,则必须要保证钢筋的距离要<5d,如果钢筋受压时,保证钢筋的间距>10d,在构件受力中绑扎接头的钢筋不能够超过25%,其次受压区也不能够超过50%,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整个钢筋结构的稳定性。

4结论

本文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以及施工管理进行全面的分析,能够更好的保证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总体质量得到有效提高,而且也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勾正洪.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策略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4):16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