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

传统经典文化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文化经典;人文素养

当代社会处于信息爆炸时代,互联网、大众传媒的普及与传播,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接受方式,阅读的图像化、碎片化、刷屏化、浅表化成为普遍现象,这使得需要整体性慢阅读、深探究才能得其深厚内蕴的传统文化经典面临接受困境。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追求个性,敢于创新,渴望有所建树,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怀有敬慕之心,然而,由于中小学时代的传统文化教育不系统、不深入、不扎实,导致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雾里看花”。高校应通过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入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使当代大学生具有健全人格,形成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并自觉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一.高校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宗旨与意义

高校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教育,要以党和政府的一系列相关方针政策为指导,积极响应中共中央报告的号召,“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高校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宗旨在于通过目标明确、规划清晰、系统深入的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素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助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高校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意义具有多重性,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有利于高校的内涵式发展、有利于推动社会的经济文化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首先,从高校最基本的职能要求而言,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20世纪中期以来,中国高校的学科化及专业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潜力。如果在高校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有助于弥补这一问题,培养具有较为深厚的人文素养的专业人才。当代大学生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总体上普遍缺乏系统、深入的传统文化经典教育,进入大学阶段后,由于知识面、阅读力、理解力都增强了,正是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黄金时期。高校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使当代大学生通过系统、深入地接触、学习传统文化,理解、领悟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厚、精深的思想,从而全面提高文化素养。高校通过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有助于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才。大学生处于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关键转型期,多读一些传统文化经典,可以培养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稳健从容、吃苦耐劳、宽容随和的性格,塑造健全人格,使大学生具备适应复杂的、不断变化着的社会生活的良好心理素质。高校通过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教育,还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通过提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认知程度,接触、了解传统文化经典中包含的传统价值观中的积极有为的部分,形成高尚的精神品格,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其次,从高校自身的发展角度而言,有利于高校的内涵式发展。中共中央报告中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要求高校充分发挥教育科研人才优势、软硬件资源优势、教学科研及实践平台优势,创建文明校园、文化校园、智慧校园,使高校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经典、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重要、最便捷的智库平台。钱理群先生曾谈他自己对于大学功能的理解,概括起来就是“坚守,坚守民族精神,坚守思想文化传统”和“批判创造,创造新的思想、新的文化、新的学术”,他所理解的一流大学有两个标准,一是“应该成为民族的精神堡垒”,一是“应该是民族新思想、新文化、新学术的发源地”。①可见,大学应在继承传统文化和当代创新发展之间寻求最佳耦合形态,这样才可能内涵式发展。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首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校方针,其中尤其以“兼容并包”影响甚大,它就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容乃大”思想。还有不少高校的校训,如清华大学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武汉大学的“自强、弘毅、求是、拓新”,上海交通大学的“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四川大学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等,都是粹取传统文化思想之精华,熔铸成这些大学的灵魂,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这些大学的办学内涵。第三,有利于助推社会的经济文化协调可持续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如当代中国发展之双翼,需同步平衡发展,中华之腾飞方指日可待。朱自清先生曾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②,高校不仅仅承担了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各行各业需要的专业人才,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重任,也承担着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人才、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任。欲使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协调可持续发展,兴中国之文化、扬中华之文明,高校就应重视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开展广泛的传统文化经典教育。

二.高校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统文化经典,即那些经历了时代的淘洗和历代人民的筛选而世代流传的精华典籍,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载体,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高校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必须结合传统文化经典的特点、当代大学生的接受心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来确定其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高校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教育,首先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方法论原则落实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无论是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的不断成立,还是像《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之类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电视节目的走红,那些与传播传统文化经典、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关的文化事象,都有可能引来一些非议。非议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人对传统文化存在偏见,认为它们产生于中国古代封建专制社会,其中包含了维护等级秩序的、守旧的、专制的腐朽没落思想。对于这种现象,有一种很好的方法论可以解决它,就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高校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显然要以“优秀的”为准,选择传统文化经典中的精华部分。同时也要相信大学生自身对于什么是精华、哪些是糟粕,还是具有基本的辨别能力的,如果加以引导,大学生也就知道如何取舍了。高校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文化经典教育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自觉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熔铸于人生。高校要通过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使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创造的传统文化充满自信。这就需要通过传统文化经典教育,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承载的基本内容和深厚内蕴,深入领会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才会产生深入探索的底气或信心,从而激发出积极弘扬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中华传统文化包罗万象,以“经”“史”“子”“集”为代表的四库全书是最权威的文化思想典藏,儒家“十三经”,史家“前四史”,以道家、佛家、墨家为代表的“诸子百家要籍”以及历代重要文人的文集是这文化思想典藏中的瑰宝,它们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基本内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在内涵上主要以儒、道、佛三家思想及义理为主干,辅以百家诸学的思想成就。儒家的“仁义”、“仁政”之学,道家的“自然”之学,佛家的“众生平等”之学,更是以丰富的社会人生及思想文化命题启示历代学人,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还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比如以和为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刚健有为、勤奋勇敢、重义轻利、公道正直等等,这些充满“正能量”的精神品质,能够使当代大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中熠熠发光的地方,从而产生强大的文化自信。高校要通过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使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对重要文化经典熟读成诵,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的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主要是以文化经典的魅力来吸引大学生,以文化经典的内蕴来打动大学生,以文化经典包含的美来感染大学生,使大学生乐于接受经典,乐于诵读那些既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又具有高超的艺术性的经典作品,自觉承担起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譬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诗性之美的就是古典诗词,三千年文明孕育的诗国,产生了大量精美动人、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它们长期广泛流传,至今仍然深受人们喜爱。如果高校以多种形式开展诗词经典教育活动,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并爱上中国古典诗词,还可以使大学生学习创作诗词、开展更多与传承诗词文化有关的活动,自觉传承中华诗词文化。高校要通过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使大学生懂得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联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成根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熔铸于人生。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建构应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概括为24个字,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融铸了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精华和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理念,其中“和谐”“公正”“敬业”“诚信”“友善”等就源出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又如在“我们应该做怎样的人”之类的问题上,儒家的“四书五经”,道家的《道德经》、《庄子》,佛教的《心经》、《坛经》之类的传统文化经典可以启发大学生,使大学生的人生能够不忘初心,既积极进取,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始终乐观、从容、淡定。

三.高校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高校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教育,要讲究教育形式和方法,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报告)为突破口,努力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兴趣。多样化的教育形式,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或接受心理,有利于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教育。高校要在传统课堂教育形式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传统文化经典的传统阅读或接受方式,拓展在线教育、传媒教育、创新实践教育、社团教育等多种形式,使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产生新奇感、亲近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各种在线教育具有极大的便捷性,一是在线课堂的制作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并有利于打通视听接受的渠道,大学生通过手机、电脑均可以随时随地听课学习。传媒教育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利用传媒的力量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可以创造有利于引导大学生价值观的社会舆论及文化环境。譬如在校园开放电视,使大学生能够在教室、食堂、广场、走廊等等地方收看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节目。创新实践教育及社团教育是学生能够迅速融入的教育形式,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育形式,各种创新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可以使大学生更贴近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要借助于大学生喜爱的传播形式,将传统文化经典中最具有感染力的部分展示出来。所谓最具有感染力的部分,也就是那些真的、善的、美的部分,用传统文化经典中包含的真知和真诚来启悟大学生,用仁义之善来教育大学生,用生命之美来熏陶大学生。为了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经典,不应执著于古文典籍的书卷形式,可以先通过各种媒介和创意制作,将传统文化经典转换为当代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新形式,借助大众媒介和网络传播的力量,使传统文化经典“普及化”,以引发大学生的主动探究,去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经典的原典著作。高校大学生并不是不喜欢读传统文化经典,而是因为大学生在阅读经典著作的时候,面临读不通古文的“文字关”,也难以领悟文化经典的底蕴和神韵,于是产生了阻隔感。如果改变传播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式上使大学生突破阅读经典的障碍。事实上大学生通过电视、网络获得传统文化经典知识并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

过去,传统文化经典在传播载体上比较单一,现在则大不一样了,另外,当大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经典的重要性,也会主动地去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在教育方法上,要注意“三结合”,即必修选修结合、精读泛读结合、课内课外结合。高校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设置有规定的必修课程和部分选修课程,有的是规定选修学分,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兼跨文理的选课自由,只要注意鼓励跨专业开设足够数量的选修课程,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要教育大学生学会将精读与泛读结合起来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所谓精读,就是选择最重要的经典,反复细读,深入领悟,常读常新。钱理群先生认为“文化讲起来,非常玄,非常复杂,其实都是从一些最基本的经典著作生发出来的”,他尤其强调《论语》《庄子》《老子》《史记》《文心雕龙》这几本书,认为要把它们“读熟、读深、读透”③,这就是精读。至于泛读,是指对传统文化经典广泛涉猎,有利于增广见识,开阔眼界。所谓课内课外结合,是指在必修、选修课之外,要鼓励大学生充分利用大学的宝贵时光,不以修学分为目的,而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为目的,自修传统文化经典。

四.结论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共中央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是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适应当代社会人才培养需要,适应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等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经典文化

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对国家的繁荣昌盛起着重要作用,而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根基和深厚土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坚定文化信念、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是大学生身上肩负的责任。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其他国家的思想文化涌入中国,给中华优秀文化以剧烈冲击,一些大学生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践行,使传统文化渐渐被边缘化。最近几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国学的发展,社会各界都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注重对优秀经典的掌握,强调各个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儒家经典的教育。

一、传统文化经典内容对大学生的指导作用

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具有无可替代的指导作用,作为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习传统文化,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继承和传播,并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使其不断发展。

(一)“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要求,教导学生学会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加强学生与他人的沟通和交往仁心、道义、礼貌、智慧、诚信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在任何时代、任何条件下都是人们应当遵守的一根道德准绳。我们不仅要把这种传统道德文化内化为自己的一种道德品质和自身素养,还要将其付诸实践,用来指导或规范我们的日常行为。当我们以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标准作为调节自己与他人关系的准则时,易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交往氛围,促进人际交往。

(二)优秀传统文化能激励大学生不断成长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是在人生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这些困难和挫折可能会成为我们成长的拦路虎,而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有关智慧与成才之道的论述则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方向和指南。在通往成功与成才的道路上,优秀传统文化给了我们许多可行性建议,我们要善于从中汲取营养和精华,不断克服艰难险阻,获得成长。(三)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养成三观是对世界的正确认识,是有利于人生成长的正确价值判断。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不懈奋斗,以实现自己人生理想,创造自己的社会价值。最后,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年轻学子的爱国情感。传统文化强调把个人的生存发展与天下的兴衰、人民的幸福结合在一起,主张通过修身养性达到调和家庭、治理国家、安定天下的目的。

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的认识情况及原因分析

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的生存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思潮涌入我国,对优秀传统文化以巨大冲击。

(一)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的认识情况一些学生被这些外来文化吸引沉迷其中,忽视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谈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有部分学生对传统经典内容知之不多;有些大学生忽视对优秀传统经典原著的诵读和感悟;还有学生对优秀传统经典认识存在知行不一的现象;有些大学生则重视对优秀传统经典的学习;还有一些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学习儒家经典的内容,而且从深层次的角度对儒家进行研究,并且对儒家文化不断地进行创新。

(二)大学生传统文化经典认识的原因分析出现以上现象,首先是源于客观现实对学生的制约。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需要学习的知识比较系统繁杂,我们每天都会有自己的事情去做,即使为学习优秀文化腾出时间,也是少之又少,无形中就减少了学习优秀传统经典的机会。其次,受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特点的影响。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无趣,有些内容难以理解,尤其像比较古老的文化典籍,内容比较晦涩难懂,而且有一定的深度,这使得一些学生失去了学习经典文化的兴趣;传统经典讲的都是一些古代思想家的哲学和思想,距离我们的生活比较久远,难以引起学生共鸣;原著大多数采用文言文语言,使学生理解起来没有那么容易,比较抽象难懂。第三,受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面对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学生更热衷于学习一些立即就能见效的知识或专业,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第四,和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相关。虽然有些学生也在有意识地去学习经典,但实在是因为没有兴趣,再加上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比较枯燥、乏味,所以就不能很好地去学习和掌握优秀内容。

三、加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认知的措施

前面论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并分析了大学生对传统经典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社会各界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变这一现状。

(一)要加强学校专业教育虽然现有的大学课程涉及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但只是作为公共课,对学生的要求不高,学生也不太重视。所以学校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可以多开设一些具有时代意义的经典课程,或者提高经典内容在所学科目中的比例。课堂是传播文化最有效的载体,所以学校应加强对课堂的重视,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激发其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在社会上加大对传统经典的宣传力度和强度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学生的义务,而且是全民族的责任,所以要在全社会掀起学习传统经典的热潮,加强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学习。动员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使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也包括大学生在内都能重视和了解传统经典,使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和提升自己的境界,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使自己不断向前发展。面对传统经典所面临的这一现状,党和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引导人们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来调节。最近几年,国家十分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弘扬,使得它的地位得到明显的提升。希望国家能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来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地位,倡导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使经典内容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生活。学校要提加强对教师专业文化素养的培养,增加教师文化经典培训的机会,从而使老师能更好地带动学生去学习经典传统文化。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转变自身观念,认识到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党和国家极其注重文化经典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且积极采取了一些相关的措施。国家领导人也提到,实现现代化是老一辈和年轻一辈的,并由年轻人实现。现在有大量的外国人都在学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更要去认真学习经典文化。我们不仅要增强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内容,而且要有自觉意识和主动意识,同时还要积极地付诸于实际行动。我们要把学习和践行传统经典作为日常之必备,从而使其外化为我们的实际行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有一些传统文化失去了现代价值,对于好的文化我们要努力学习,而对于一些过时的文化我们就要有选择的删除,避免它对我们造成不良的影响,而且我们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使其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清荣.经济全球化下的儒家伦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第3篇

对于李行电影的总体评价,论者一般认为他延续了中国三四十年代电影的形式与风格,在台湾创出新的乡土写实电影传统,为台湾原创电影的发展,奠定技术与美学的基础。关于李行对台湾电影美学方面的影响,台湾电影史学者卢非易给予很高评价,他在《台湾电影:政治、经济、美学1949-1994》一书中讨论台湾电影于创作环境先天不良的条件下依然陆续出现优秀的创作时,便以李行的作品作为典型:“……《王哥柳哥游台湾》开发出台语喜剧原型,《街头巷尾》为健康写实电影定下基调,《秋决》奠定儒家电影的伦理风格,《海鸥飞处》重赋爱情文艺类型新生,《中的一条船》、《小城故事》引介本土反思与乡土意识,以致《原乡人》领先探讨中国/台湾情结。可以说,李行始终能步于众人之前,呼吸时代的新空气,一再地带动台湾电影的发展方向。”(注:卢非易《台湾电影:政治、经济、美学1949-1994》,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8年12月版,第266-267页。)

李行近30年的导演生涯、50多部作品,其创作始终不出民族精神、传统道德、家庭伦理的主题圈子。从中不难看出李行关注现实的品格、以中国文化为本位的创作立场和“文化中国”的气质、在意识形态与艺术追求的中间地带从事“主流”电影的创作、尽可能兼顾政宣要求和风格化的艺术表达、坚持将伦理道德的理想渗透进商业化的剧作构思、百般眷恋的乡土情结和爱国情结等等。以上也是历年众多论者一再论及的内容,在此不必重复。不过,同时也有一个不容抹杀的事实,就是李行电影还一直受到争议及批评。李行自己也很清楚,对于他的电影,有两方面始终是激烈争议的引发点。一是他的“煽情”作风,一是他的“保守”的伦理观念。那么我们就从李行作品的争议处入手展开评析,在下文我们将会发觉,这两方面的批评,也从另一个角度触及了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他的深刻影响。

先说“煽情”。其实,与其判定李行是“煽情”,不如说他是十分的“重情”。李行作品一贯“重情”,尤重传统的伦理亲情。关于亲情的描写,在他的健康写实电影(如《街头巷尾》)、哲理电影(如《秋决》)、爸爸电影(如《路》、《吾土吾民》)、琼瑶电影(如《婉君表妹》、《哑妻》)、乡土电影(如《中的一条船》)、寻根电影(如《原乡人》)中都有鲜明体现……这是与中国人的抒情文艺传统一脉相通的。

关于中国文艺的抒情传统,其源流之久长,影响之深远,无论怎样描述都不为过。朱天文在《悲情城市十三问》一文里讲述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以区别西方文学的叙事传统,不仅仅是侯孝贤电影的学理脚注,也同样适用于李行的电影。她借用学者陈世骧的观点,从诗经开始梳理这条抒情传统的线索,楚辞、汉乐府、赋、元小说、明传奇、清昆曲,可说都是由名家抒情诗品“堆叠”起来的。(注:吴念真、朱天文《悲情城市》,台湾三三书坊1989年8月版,第12-16页。)不仅从民间文化的“小传统”(littletradition)的角度来看,这一抒情的品质,堪称民间文艺世俗精神的核心;而且根据考古学者和文化学者的考察与研究,抒情传统不仅仅局限在“小传统”,并与“大传统”(greattradition)同源。(注:关于“大传统”与“小传统”——195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家RobertRedfield发表《乡民社会与文化》(PeasantSocietyandCulture)一书,在该书中他提出“小传统”(littletradition)与“大传统”(greattradition)这一对观念,“用以说明在较复杂的文明之中所存在的两个不同层次的文化传统。所谓大传统是指一个社会里上层的士绅、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这多半是经由思想家、宗教家反省深思所产生的精英文化(refinedculture);而相对的,小传统则是指一般社会大众,特别是乡民或俗民所代表的生活文化。这两个不同层次的传统虽各有不同,但却是共同存在而相互影响,相为互动的。”大小传统文化也可称为“高文化”与“低文化”、“古典文化”与“俗民文化”及“学者”文化与“通俗”文化等。RobertRedfield认为自己这一组大小传统的观念最适于研究古老的文明社会,如印度、伊斯兰和中国社会。见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4月版,第143页。)

1993年10月,在湖北荆门市郭店村出土一批竹简,共13000字,含18篇学术著作,即著名的“郭店楚简”。据学者庞朴介绍,“郭店楚简”提供了许多我们过去从不知道的“儒家之秘”,其中就涉及重情的思想:“我们以前一直认为儒家相信性是善的,情是恶的,因此所有有关儒家修养的书都好象是道貌岸然、远离七情六欲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可是这一次竹简的出土基本上摧毁了我们的观念。竹简里面有好几篇谈情的重要性——道始于情。人道从哪儿来的?过去我们一直认为从性来的。因为儒家认为性本善,从性善里面派生出人们的道德规范来。可这一次它明确说,道始于情,从情开始了人的道德规范、人的行为准则。这个思想我们以前不敢想也不敢说,这是儒家的一个秘密。”(注:庞朴《郭店楚简探秘》,《北京晚报》2001年4月6日,第26版。)

既然“道”始于情,那么“文以载道”的“文”、“影以载道”的“影”也应当有“情”。而“情”、“道”之间的渊源,来自儒家文化传统的“有情的宇宙观”。关于“有情的宇宙观”,学者韦政通是这样解释的:“中国传统的哲学,以儒家为主,儒家哲学中最基本的一个概念是仁,仁的基本性质是感通,所以能感通者在有情。……仁,内在于人说,为人心;超越于人说,又是万物之性。仁周流于人与自然之间,促成人与自然的相感通,人与人的相感通,以及物与物的相感通。从儒家的观点看,万物莫不相感通。万物莫不相感通,也就是万物莫不有情……儒家认为天地万物乃一生化的历程,是一有情的生命体。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就是说,人能由感通之道,与天地万物融而为一的意思。了解这一类的玄思,必须了解它的基础是定在情字上:人与人之间的不隔,由于情;人与物之间的不隔,由于情;物与物之间的不隔,由于情;人与天地万物,统被连系在情的交光网中,此之谓有情的宇宙观。”(注:韦政通《论中国文化的十大特征》,载刘志琴编《文化危机与展望——台港学者论中国文化》(下),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44页。)

在“有情的宇宙观”基础上,韦政通先生又说:“中国传统中第一流的文学,不是纯粹写景的山水文学、自然文学,而是融情于自然山水之中,情景交感的性情文学。”(注:韦政通《论中国文化的十大特征》,载刘志琴编《文化危机与展望——台港学者论中国文化》(下),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44页。)归根结底,亦在一个“情”字。由是观之,李行导演一贯的“重情”作风实在是受中国文化传统、文学传统的深入影响所致。

至于李行的“保守”,我们知道李行选择坚守“影以载道”的传统立场不改变,一开始是由于在台湾特定的历史情境下,电影从业者不得不苦苦寻找政治、商业和艺术三者之间的通约点,结果是找到一种折中方案,“拍摄一些既反映台湾现实又符合政宣要求,宣扬中国伦理道德,在票房上也能有起色,不担风险的电影”。(注:陈飞宝《台湾电影导演艺术》,台湾电影导演协会、亚太图书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52页。)同时,李行自己讲:“我的作品重点,多半强调父母子女间的亲情,这一点,与我的家庭环境极有关系,在我的感觉里,上一代与下一代应该是协调的,不应该是叛逆的、相抵触的,人类感情,没有比父母对子女更真诚无私,我的父母,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是传统保守的中国人典型,所以我最服膺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是受了他们很大的影响。”(注:黄仁《一代大家:维护中国传统伦理的美学——李行主要作品述评》,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0年第2期。)

1958年,四位台港地区的新儒家学者牟宗

三、徐复观、唐君毅、张君劢共同署名发表《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宣言》的副标题为《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标志台港地区新儒家作为一个思潮的崛起。而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官方”意识形态来支持。由6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民党在台湾大力推行“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积极动员权力体制内的各种电影资源——李行是“中影”公司的大导演,自然不能置身事外。而为他所拳拳服膺的传统伦理道德,又恰巧与政宣内容不谋而合。所以,他的“保守”作风,他的一系列“保守”作品,还有这样一个历史与文化的背景不容忽视。

那么“传统的伦理亲情与教育,正是李行导演作品中的主要元素,也可以说是他的美学核心,他的导演三昧”(注:黄仁《一代大家:维护中国传统伦理的美学——李行主要作品述评》,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0年第2期。)——这亦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政治语境之下,不得不采取的一个在政治上相对中性、在艺术上符合表达愿望的主题区域和题材空间。至于李行在后来政治限制相对宽松的时期仍旧坚持其“保守”作风,如何看待当然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毕竟创作者有坚持自己风格的权利与自由,而且无论怎样的艺术家都不可能不带有时代的烙印和局限。

二、影以载道:美是道德的象征

李行的电影,是以传统的眼睛看传统,以之为“健康”标准拣取现实素材,有论者认为是将现实渲染、美化、构造成传统眼光下的现实:在传统眼光先于一切、居高临下的注视下,一切社会现实的外在现象,经过过滤、筛选,都被儒家的传统精神统摄起来、凝聚起来。“事实上就是传统的伦理主题落实到某种层次人的生活中,而使得观众能更真实地领会其情感而已。”(注:陈飞宝《台湾电影导演艺术》,台湾电影导演协会、亚太图书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53页。)

无论多么剧烈的内在或外在冲突,无论上一代与下一代之间多么疏远、多么隔膜(如《路》、《浪花》、《原乡人》),在“仁爱”精神、忠恕之道的感召下,对立都化解,问题都消弭,隔膜被穿透,距离被拉近,在心有灵犀般的感动、共鸣中,走向人际和谐的圆满,在作品中的小世界实现儒家的道德希冀与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就是“亲亲爱人”的实践与圆满。

李行的“保守”,尤其他作品中一以贯之的道德伦理观念,其实也和“有情的宇宙观”有着微妙联系。中国的传统哲学,受“有情的宇宙观”影响,始终没有能够和文学划清一条界限,“情”与“理”之间缺乏明确区分。为了以文载道,多少损失了文学的独立性,即,给文学的表达定下一套先验的哲学理念,虽然这一理念与情感有关,可一旦成为定式,就难免理念先行而情感在后的说教嫌疑。儒家思想对中国文艺作品的这一消极影响为诸多论者提及,而在李行的电影中也确有说教过多的痕迹。同时,这种天人感通的哲学传统,造就了儒家文化的一大特点——泛道德化的伦理主义系统。在儒家的道德思想中,视道德原理为“先验”的道德原理,“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先验(apriori)一词,借用自康德哲学。根据康德的解释,先验就是先乎经验的意思,同时,也包含对于一切人、一切可能情况都适用的必然的、普遍有效的意义在里面。凡是先验的原理,都不必由经验来证明,它是不证自明的。孔子的“仁”,孟子的“性善”,都属于这种先验的道德原理。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就是,只要我要求实现仁,那么仁就可以实现。实现仁的条件,既不依靠知识,也不需要任何外在的经验,唯赖人的意志。还有孟子著名的四端之说,作为儒家的四大德目,代表儒家所厘定的行为规范。这些德目的根源是为人心所固有的。(注:韦政通《论中国文化的十大特征》,载刘志琴编《文化危机与展望——台港学者论中国文化》(下),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52页。)这样把儒家的道德抬高到宗教信仰的层次,倒颇能帮助我们理解,李行的人伦道德的理想为什么始终渗透在他的电影作品里,构成贯穿其整个电影艺术生涯的重要特色。从而,李行作品中这一普泛存在的、居高临下的道德高姿态与传统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同源共流,面对受过传统文化精神熏陶的中国/台湾观众,正符合他们的“期待视野”,因而一度获得相当广泛的认同。特别是李行的健康写实作品,撷取现实的素材,按照儒家的精神进行理想化的人物塑造与情节设计——与其说是反映现实,不如说是提升现实;与其说是描述现实,不如说是美化现实。道德精神的和谐与完满是李行作品主题一贯的、先验的归宿。所以,李行的大多数作品,不是“现实”的,而是理想的;不是再现的,而是象征的。内中渗透出的影以载道的“理趣”,成为其美学风格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构成。

康德在他的《判断力批判》中专门论述过“对美的理知兴趣”,他把审美判断理解成不仅仅是纯粹的审美,而且是部分地具有理知性的趣味判断。“当心灵思索自然美时,就不能不发现同时是对自然感兴趣。这种兴趣是临近于道德的。”(注:这里采用李泽厚在《批判哲学的批判》中所用的较为通俗的译文,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1月版,第405页;宗白华的译文为“当心意思索自然的美时,就不能不发见自己在这里同时对于自然是感到兴趣的。这种兴趣按照它的亲属关系来说是道德的。”载康德著、宗白华译《判断力批判》(上),商务印书馆1996年6月版,第145页。)在此,道德的理念通过“象征”而感性化,成为审美——“趣味归结乃是判断道德理念的感性化的能力(通过二者在反思中的类比)”。(注:这里采用李泽厚在《批判哲学的批判》中所用的较为通俗的译文,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1月版,第405页;宗白华译文为“鉴赏基本上既是一个对于道德性诸观念的感性化——通过对于两方的反思中某一定的类比的媒介——的评定能力”,载康德著、宗白华译《判断力批判》(上),商务印书馆1996年6月版,第204页。)康德在美的分析中把“纯粹美”/“自由美”和“依存美”区别开来:前者如花、鸟、贝壳、图案画、无标题音乐,属于纯粹的形式美,是非功利、无概念、无目的的;后者是指“依存于一定概念的、有条件的美,它具有可认识的内容意义,从而有知性概念和目的可寻”,即并非以线条等纯粹形式而引起美感的对象如人体、园林、建筑等等。(注:这里采用李泽厚在《批判哲学的批判》中所用的较为通俗的译文,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1月版,第403页。)康德将“依存美”看作是高于“纯粹美”的,指明“依存美”才是真正的美的理想,提出“美是道德的象征”这一著名美学命题——例如白色象征纯洁,或把自然景物类比于一定的观念而成为美等等。李泽厚认为:“中国古代艺术中的松、菊、竹、梅四君子象征道德的高尚贞洁,与康德这里讲的意思倒相当一致。”(注:这里采用李泽厚在《批判哲学的批判》中所用的较为通俗的译文,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1月版,第406页。)

在李行的代表作中,《秋决》(1971)极其典型地传达出“美是道德的象征”的理趣、理念,片中的每个主要人物都有着明确的象征意涵,成为探讨儒家哲学及伦理的形象化概念,达到“趣味与理性的统一,即美与善的统一”。我们不妨将李行长兄李子弋对该片剧本第十二稿的读后意见录在下面,文章不啻为影片道德象征理念的上佳阐述:

“《秋决》应有三条主轴:第

一、与生俱来本质上‘道欲并存’的人性可塑性。第

二、刑罚教化‘刑期无刑’的矫正性,自我反省、悔改重于刑罚的惩治。第

三、中国传统女性的牺牲奉献与柔顺妇德,所彰显的无私的爱,会开启人性至善之门。

秋决,是中国法治的精神,以秋天肃杀、收敛,蕴涵着下一个春天生命的再生。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在于‘生生不息’,中国的文化价值,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充满生命精神的世界,它是一种生命形式转化为另一种生命形式,生生是后一个生命接替了前一个生命,是一种圆的转换与传承。

中国人对生死的看法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秋决正是这种生生死死,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时序与生命转换。

因此,《秋决》的男主角,是‘道欲并存’人性可塑性的象征,女主角则是柔顺妇德、母爱光辉,牢头则是‘刑期无刑’鼓励反省悔改的力量,通过秋的肃杀一个旧生命的衰退,开启春天苏醒一个新生命的成长,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转换。”(注:黄仁编著《行者影踪——李行·电影·五十年》,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股份公司,1999年12月版,第28页。)

《秋决》以死囚裴刚由暴戾乖张到良心发现的心路历程为叙事主线,穿插塑造了仗势护犊继而悔恨不已的奶奶,性格温婉柔顺、甘愿传宗接代的莲儿,以及正义严峻又慈悲若父的牢头、代表性恶的小偷与彰显良知的书生等几个人物形象,再辅以诗性象征意味的四季自然景色的描写,俨然是探讨人性、亲情、天命、生死、道德等等诸多人生终极问题的哲理电影诗。影片完成后,李行称它是过去十年来以伦理为主题的毕业论文。

追溯该片之主题渊源自中国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念。我们知道,中国的“天人合一”哲学观本来就有把道德理性和自然理性先验地看作一致的倾向,后世理学家据此发展出“致良知教”,即认为良知天然植于人心,可由人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良知的最大特点。这里举一实例说明之。已故的现代新儒家大师牟宗三(1909—1995)有一件难忘往事,曾深刻影响其哲学观念:“30年前当吾在北大时,一日熊(十力)先生与冯友兰氏谈,冯氏谓王阳明所讲的良知是一个假设。熊先生听之,即大为惊讶说:‘良知是呈现,你怎么说是假设!’吾当时在旁静听,知冯氏之语的根据是康德……而闻熊先生言,则大为震动,耳目一新……‘良知是呈现’之义,则总牢记心中,从未忘也。”(注:转引自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1月版,第308页。牟宗三正是在熊十力的启发下开出“道德的宇宙论”,视道德的秩序为宇宙的秩序,再融汇康德先验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精要,依着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路,推展出一整套现代新儒学的“先验道德论”哲学架构。另外,关于“良知”的先天自存于人心,可参考王阳明《大学问》第26卷所讲:“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良知到底是不是“呈现”,从理性的角度,既无从证明,也无从证伪,只能是悬案。新儒家继承宋明理学传统把它理解为德性之知的“呈现”,已越出科学的界限而进入信仰的领域,故而有的学者干脆把儒家文化系统看作“宗教、伦理、政治”的三合一。

为了使《秋决》有力彰现儒家之自然与人伦同源不二的信念,李行和编剧张永祥屡易其稿,惨淡经营,借用情、景、人、物、事在凸显“道”与生命的联系,视天、地、人为一整个的生命系统——“天地之大德曰生”——把自然和人伦统一在天道运行、生生不已的哲学境界里,这样一来,就把伦理道德的终极依据形象化地展示出来。

关于此中蕴涵,可再参考国学大师钱穆的一段文字:“这一个道,有时也称之曰生。天地之大德曰生。就大自然言,有生命,无生命,全有性命,亦同是生。生生不已,便是道。这一个生,有时也称之曰仁。仁是说他的德,生是说他的性。但天地间岂不常有冲突,常有克伐,常有死亡,常有灾祸吗?这些若从个别看,诚然是冲突、克伐、死亡、灾祸,但从整体看,还只是一动,还只是一道。……从道的观念上早已消融了物我死生之别,因此也便无所谓冲突、克伐、灾祸、死亡。这些只是从条理上应有的一些断制。也是所谓义。因此义与命常常合说,便是从外面分理上该有的断制。所以义还是成就了仁,命也还是成就了性。每一物之动,只在理与义与命之中,亦只在仁与生与道之中,冲突克伐死亡灾祸是自然,从种种冲突克伐死亡灾祸中见出义理仁道生命来,是人文。但人文仍还是自然,不能违离自然而自成为人文。”(注:钱穆《湖上闲思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9月北京第一版,第34页。)

三、时代/个体局限:在政治、商业的夹缝生存

李行电影创作的黄金年代是20世纪60—70年代,台湾此时正处于经济起步的历史阶段。从经济角度上看,台湾正在大力进行经济建设,官僚资本、私人资本迅速增长,连带着电影投资也大幅提升。从政治角度上看,国民党政府鼓励本土电影发展,并限制外国片进口,在政策方面为台湾本土电影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支持空间。在相对稳定的社会氛围里,老百姓自然会有对电影的消费需求,又值台语片渐渐走向颓势,国语片急需找到新的表现方式。而且这一表现方式既要能够兼顾政治宣传目的,又得符合市场的需求、观众的口味。在电影艺术方面,世界兴起写实主义的电影浪潮,波及台湾,它成为“(健康)新写实主义”电影应运而现的又一催化剂。

然而表面安逸的社会征侯并不能掩盖深层次的紧张。当时正是东西方两大阵营在“冷战”背景下处于两极对立的时刻。“保守的威权统治与政治压抑仍继续强化,以确保一个低风险的稳定投资环境。”(注:卢非易《台湾电影:政治、经济、美学1949—1994》,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8年12月版,第97页。)

“鉴于过去上海左派电影的庞大影响力,政府仍小心翼翼地钳制电影内容与意识。60年代的主要片商戴传李,曾提及当时噤若寒蝉的状况:‘有轻描淡写社会的不平,但不敢深入说明,太露骨的话,不要说惹事上身,只要禁演,就赔大了。’电影检查的严苛与近乎神经过敏的自我约制,使台湾电影始终谨守在政府许可的意识范围内。这样紧张兮兮的创作气氛,贯穿了整个60、70年代。”(注:卢非易《台湾电影:政治、经济、美学1949—1994》,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8年12月版,第98-99页。)比如台湾当时的文艺政策中有所谓的“六不”,即:“不专写社会的黑暗、不挑拨阶级的仇恨、不带悲观的色彩、不表现浪漫的情调、不写无意义的作品、不表现不正确的意识”。(注:卢非易《台湾电影:政治、经济、美学1949—1994》,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8年12月版,第103-104页。)在如此鲜明的意识形态限制之下,确实是先验地、强迫性地决定了健康写实电影的扬善隐恶的根基品性和价值起始点。作为从台语片时期走过来的成功导演,李行为了在这一社会氛围中生存,也面临自身的表现方式、风格的转型。因为他必得在夹缝中求生存,一面是政治意识形态的限制,一面是观众口味的要求,并且艺术家还有强烈的表达个人关怀的愿望。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要想三者兼顾协调,诚非易事。

李行作品中的所谓“健康现实”的美,是作者的审美理想以“现实”的表象外化在银幕上,至于它与客观现实的真正关系,往往成为论者争议的引爆点,至今仍褒贬不一。尽管李行在政治与商业的双重夹缝中生存下来,在限制中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形成自己的风格,但既然是时代背景限制下的产物,也就不可避免地带上时代的烙印,无法真正逃离时代的局限性。李行的局限,一方面是他的伦理观念及教化主题上的局限,一方面在于他实现其电影美学风格的手法的局限。

在道德伦理主题方面,李行若有意若无意地流露出对当时国民党意识形态的迎合,即对现实父权/威权文化的某种依附或妥协。陈飞宝中肯地指出李行电影“遵古守旧、不做任何改变的思想,与当时台湾社会趋向开放的社会潮流格格不入。对代沟问题的探讨,他总是远离台湾政治社会生活,远离现代工商业发展带来社会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和对中国固有伦理和传统的具体分析,单单强调下一代向上一代迁就和妥协,这是很不够的、片面的”。(注:陈飞宝编著《台湾电影史话》,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12月版,第203页。)

在电影美学、电影风格方面,则属焦雄屏最具代表性,她提出以李行的《蚵女》、《养鸭人家》、《路》为代表的“健康写实主义”电影——

一、背景多设在台湾某农村、乡下、渔港等地,以农渔的生产为题材,在外景实地拍摄,避免了以往片场显出的虚假狭陋景观。

二、人物普遍是劳动的普罗阶级,如《养鸭人家》的农户与养鸭户,《蚵女》的殖蚵女郎,《路》的筑路工人和近邻的贫破木屋区。不过,这些演员并未掌握角色的现实原则。扮劳动妇女的女星常挂着一脸都市妆上戏(如:眼影、假睫毛等)。男星则吹着飞机头、穿着花衫西裤演农夫。其面貌与写实的外景并不搭配。

三、标准国语的演员,使电影极不写实。这是台湾充满南腔北调的时代,农渔村更是一片台语。但是,训练有素的话剧传统演员,吐着咬音标准的台词,使人产生错乱。

四、健康写实脱不了宣传政策的任务。虽然放弃了反共的陈词,但是宣扬台湾的经济变化以及政府德政都不遗余力。

五、这些电影都存有保守的意识形态,先验地巩固父权思想及封建伦理。也因为背后已存有既定的意识形态结论,‘健康写实’完全不能如‘意大利新写实主义’一般采取开放的形式,电影的终结往往是一家团聚,误会冰释,家庭伦理的重要性和天伦之乐超过一切。”(注:焦雄屏《时代显影——中西电影论述》,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8年3月版,第157页。)

综观以上五点意见,我们可以看出,其一,对于“健康写实”电影的评价,除了第一条带有某种程度的肯定语气之外,其它四条都是持批评态度的。其二,前三条写出电影在拍摄手法上的局限与不足,后两条则在电影传达的主题和意识形态方面指出其局限性。其三,从拍摄手法的陈旧,到主题、意识形态的保守落后,这些问题几乎在80年代崛起的台湾“新电影”全部纠正过来。因而,在这些批评意见的背后,实际上是一种新时代的电影美学观念。也正是在新的美学观念引导下,以侯孝贤、杨德昌为代表的80年代“新电影”导演们形成了大大区别以往的电影创作气候,开拓出台湾新生代电影发展的新局面……

结语

综前所述,本文首先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情的宇宙观”对李行的“重情”作风的影响,与我国自《诗经》就开始的抒情文学传统一脉相承。其次,说明儒家传统的泛伦理主义倾向,直接导致李行作品中“先验”的主题意念,即“美是道德的象征”这样一种将哲学观、道德观、审美观合而为一的创作追求。接着,又指出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由于政治和商业的双重限制,李行在创作上的某些局限。基本肯定的一点,是李行属于典型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奉持者兼代言人,他把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终生不渝的最高信仰,从“文化认同”(CulturalIdentity)的角度上看,是没有任何距离感的完全认同,即认同传统、认同民族、认同国家。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学经典会读人文素养

1会读的缘起

1.1对国学经典的疏离

当今时代是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在校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早已脱离传统方式,变得多元和多样。然而他们在享受信息时代所带来的快捷和便利的同时,相关学科知识的获取也不再是完整的和全面的,而是碎片化的、单一的,甚至是浅显的和表面的。大学生传统的阅读习惯被打破,有些学生满足于对知识片面的理解,阅读重心发生偏移。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校大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疏离,他们大多不再潜心攻读和钻研所在专业的原始典籍,而是仅仅满足于泛泛而谈的一知半解的论断。然而,那些“被肢解和重新组装后”的理论已然失去了原有的品质。这就是当下大学教育的现状。从某种程度上讲,当代大学生的知识体系是由那些各式各样的“概论”“导论”等教科书建构起来的。而这些经过删减和包装之后的教科书相对于国学经典而言,无疑是被“简化”甚至是“异化”了,早已失去了原始典籍的思想精髓,也必然失去知识的源头活水。

1.2会读的消逝与兴起

“会读”这种读书形式源自日本京都大学研习汉语典籍的一种方法,即多人聚在一起逐字逐句解读经典。会读打破了原有的班、系和学院的界限,使学生们在相互讨论和彼此争辩中迸发出火花和共鸣,促进了他们对典籍的进一步思考,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研读经典的习惯以及在治学方面扎实的基本功。其实,在日本大学蔚成风气的“会读”,在中国古老的书院传统中早有体现,古代学者一直都在运用。学习即读书,读书无疑要读出声音。宋儒朱熹说“横渠教人读书必须成诵,真道学第一义”,“朱子读书法”主张读书要“通一书而后及一书”,“篇章句字,首尾次第”“不可乱”,要“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不敢志乎彼”。[1]旧时的书院是不开课的,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研读经典,老师们则讲述自己的研究心得,并与学生讨论,《朱子语类》就是讨论的产物。书院的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清末。随后的鸦片战争,使封闭的国门被打破,旧学被废除,一律改成洋学堂,引进西方教育模式,传授西方科学技术。20世纪初直至今日的教育是灌输式的,教学之间是缺少互动的。在渐趋浮躁的当下,我们的大学教育更应提倡中国传统书院的学风,开展国学经典会读,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2推广经典阅读的必要性

2.1经典阅读是教学的需要

在大学课程的学科设置中,每一学科每一专业都有着各自的学术经典之作,同时也就是学习这一学科的学生必须学习和了解的,至于用何种方式去知晓经典著作的内容,其方式各有不同。以汉语言文学为例,它又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民间文学、儿童文学、影视文学、美学、古代文论等。这就需要大学生去研读每个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原著,像《诗经》《论语》《史记》《古文观止》以及“四大名著”等,都可以称为这一学科的经典之作。大学教育不能表层化,不是肤浅的教育,要让学生用心地去研读经典著作,穿越千年去感受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作品所散发的艺术魅力,这是一带而过泛泛接触式的了解所不能触及的。在各个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引导本专业的学生,有计划地安排时间去阅读本专业的原始典籍,可以使学生切实地感受前辈学人的治学之道,欣赏本学科的经典之作,启发其学习兴趣,使之领会学术发展的脉络。所谓“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直接学习最高水平的经典作品,对于学生的学习无疑是有益的。

2.2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需要

一部经典著作对一个人的思想和心灵的净化是深刻的。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正是思想认知逐渐形成的阶段,在即将步入社会的这几年中他们在经验和阅历上都略显欠缺,在个人品格上可塑性很强。因此,应该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尽可能地去阅读,特别是阅读经典,让富有智慧的书籍去浸润大学生的心灵,涤荡他们的意志,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断提升自身的品格,在经典阅读之中找到人生的坐标。经典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细无声的,它在慢慢地改变着一个人的文化修为与涵养。只有读过经典之后才能体会到,其对人对事对人生对万物,都有比其他书籍更深的内涵。引导大学生阅读经典著作,在助力他们获取知识与修养的同时,也让其体会到书中所传递出的一个优秀的人所应具备的人文情怀,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和个人综合能力的目的。

2.3文化传承与认同的需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由于新媒体的介入,大学生也避免不了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面对外来新的文明与文化的浸染,年轻一代对民族传统文化少了几分敬畏,传承和守持的动力也所剩无几,青年一代越来越缺乏源自于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国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国人的文化识别符号,是中国传统学术和文化的综合,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教化意识,闪耀着传承千载的理性光芒,既可以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又能够为修养身心、涵养德行带来很大帮助。[2]国学经典会读在大学校园的推广,不仅仅是传播某一部国学经典作品,更是通过国学的传承,用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莘莘学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最大限度地去提升广大在校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文化自信心和归属感。

3大学图书馆国学经典会读的实践探索

阅读推广是图书馆的基础工作,而经典阅读推广是其核心所在,因此,经典阅读推广是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一种必然要求。高校图书馆主要是用来收藏经典、阅读经典的场所,功利性和肤浅性阅读绝不是它的主流,无论何时何地,一个高校图书馆的价值就是它经典阅读的价值。做好经典阅读推广工作是高校图书馆的核心使命。基于以上认识,笔者结合自身作为一名图书馆员的工作实际,进行了经典阅读推广的实践探索,在本校创建了大学生读书与交流的图书馆社团组织——青青子衿书友会。青青子衿书友会自从2014年正式建立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15场专题讲座,进行了50余场读书交流活动,组织观摩了10余场经典电影,创办了会刊《子矜文苑》。累计参加活动师生达5000余人次,取得了较好的阅读推广成效。书友会以经典阅读推广为目标,以书会友,以文会友,通过“书友会”这一载体,为本校师生提供读书交友的平台,让经典阅读成为一种时尚,让阅读经典成为一种习惯。2017年9月,青青子衿书友会举办了大学生国学经典会读系列《论语》读书会。《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著作,大约写于战国初期,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论语》全书20篇,492章,集中反映了孔子的基本思想,其思想核心是“仁者爱人”“克己复礼”等。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东亚乃至世界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其“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实践仍具有指导意义,故将《论语》作为国学经典会读的首期会读书目。具体做法是:第一,提前布置阅读书目:《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以增强学生对于孔子的认识。第二,组织学生观看经典电影《孔子》,以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孔子的思想以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第三,举办“国学经典会读系列《论语》读书会”。在鞍师图书馆样本书库,师生共聚一堂,围坐在阅览桌旁,首先由学生依次、分段解释、品读《论语》,然后师生共同品评,最后老师进行答疑解惑,学习效果良好。《论语》读书会以后,要求学生撰写《论语》会读笔记,总结提高学习效果。这一实践深受学校广大师生的欢迎,收到意想不到的经典阅读推广效果。同时也为我们进一步深化开展阅读推广工作带来了启示,增添了信心。

4启示与展望

4.1启示

开展国学经典会读,对于大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以及教育理念大有裨益。通过积极的引导和有意识的培养,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容易产生浓厚情感和浓厚兴趣的,他们愿意对传统文化寻根探源,并融入自己的血脉。通过实践我们得到以下启示:第一,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具备中学阶段学习文言文打下的坚实基础,这是大学生国学经典阅读推广的有利条件。第二,在会读实践中培养阅读经典的兴趣。以会读这种比较自由的学习讨论形式,使学生乐于阅读国学经典。部分大学生曾对学习经典感到枯燥与乏味,通过对经典的逐句解读,以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相讨论与思想碰撞,演变为进一步学习国学经典的自信与动力。

4.2展望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取之不竭的文化宝藏:“天下为公”的理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智慧,“自强不息”的意志,“厚德载物”的品格……这些都蕴藏在国学经典文献中。通过开展国学经典会读,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阅读经典的良好习惯,也使他们形成严谨的治学风格与扎实的学术功底。同时陶冶人格,提高人文素养。继《论语》读书会以后,我们还将举办《老庄》读书会,依然采用会读的方式组织引导大学生阅读经典,深入开展大学生国学经典阅读推广活动,让大学生们体验品味研读国学经典的乐趣,从国学经典中找到精神家园,坚定文化自信,使大学生们沐浴书香,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雪峰.经典阅读札记—以《礼记•学记》会读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7-100.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化自信;公共图书馆;国学经典;阅读推广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信源泉。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文化源远流长,有效地挖掘和弘扬文化自信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剂强心良药[1]。党的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就为培育公民文化自信提供了政治依据。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职能部门,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文献资源以及广泛的文化宣传推广路径,因此应当在历史发展的激流中主动承担起培育公民文化自信的使命与职责,借助阅读推广工作的实现渠道来进一步助推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与振兴[2]。

1公共图书馆与公民文化自信

自全民阅读推广工作开展以来,关于国学经典阅读的宣传与推广一直处于蓬勃发展的态势,其目的就在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加强公民的文化自信。公共图书馆作为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的主要阵地,其性质、宗旨、职能以及能力决定了它在推进全民文化自信建设中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3]。

1.1公共图书馆的性质为公益性社会文化机构

公共图书馆是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利用财政资金所举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从事公益性社会文化服务是其本质属性之一。培育公民文化自信作为一项系统性的社会文化工程,必须由各级公益性社会文化服务组织所推动和实施。因此,公共图书馆从其本质属性出发,必然要主动承担起公民文化自信培养的相关任务。

1.2公共图书馆的宗旨是传承、继承和发展文化

2018年出台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一章第三条明确规定:“公共图书馆应当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4]这就指明了公共图书馆创办和工作运行的根本宗旨。一方面,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实施必须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这也是其在培育公民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所要坚持的首要原则,否则公民文化自信的培育就会脱离国家文化发展的总体方向;另一方面,“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公共图书馆开展公民文化自信培育工作的有力抓手,任何文化自信都有其产生的源泉,只有紧紧地抓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线,才能在国学经典阅读推广工作中有效地识别阅读基础资源,做到工作的实施与基础目标相吻合。

1.3公共图书馆的职能之一即传播优秀文化、先进文化

公共图书馆不仅可以通过“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职能的实现来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文献或信息的汇集,而且可以通过“查询、借阅”职能的实现来面向广大公民进行文献或信息的传播。在这一过程中,公民的文献与信息接受渠道得到拓展,并且伴随着公共图书馆后续的读者服务的实施,公民的阅读素养与阅读认知水平也可以逐步得到提升,文化自信的培育目标也随之实现。1.4公共图书馆有能力担当培育公民文化自信的责任公共图书馆不仅仅是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要组织机构,而且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国家——省(市、自治区)——地级市(州、盟)——县(市、区)——乡镇(街道)五级连贯的公共图书馆运行体系。同时,随着总分馆制度体系以及区域内图书馆共享共建理念的逐步实施,基层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能力也获得了空前的提升,广大公民与公共图书馆的距离进一步拉近。可以说,在培育公民文化自信方面,我国目前的公共图书馆运行体系已完全有能力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2公共图书馆开展国学经典阅读推广的意义

2.1有助于增强公民对于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目前,我国国民阅读呈现出盲目追求流行、疏远国学经典的倾向,这十分不利于我国国民历史文化价值观的传承与认同。国学经典不仅仅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历史呈现,更是中华文明得以源远流长的历史记忆。公共图书馆通过开展国学经典阅读推广活动,可以使公民通过广泛阅读国学经典著作而切身感受到我国文化传承的历史轨迹,从而更加坚定我国文化的历史立场,有效地认知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区别以及先进之处,民族文化自信也会油然而生。与此同时,国学经典中所提倡的“仁爱、守信、正义、大同”等传统文化观念也可以借助于公共图书馆的国学经典阅读推广活动,有效地根植于国民价值观念培育形成的过程中。这将使国民深刻地意识到,国学经典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观念与当下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从而更加坚定自身的价值观并有助于社会价值观的形成[5]。

2.2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文化优秀成果的历史结晶,自形成以来一直为历朝历代所重视。公共图书馆积极引导国民进行国学经典阅读,不仅可以使国民以更加包容、开放的心态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正确的认知,而且可以帮助他们从国学经典中有效地获取区别于其他文明的知识与智慧,从而以更加审慎的态度对待我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6]。与此同时,国民在公共图书馆引导下广泛阅读国学经典之后,可以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产生更为科学、正确的认知,传统文化的糟粕将从脑海中剔除,传统文化的精髓得以深度印植,这将使他们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中华文化也将获得与时俱进的创新式发展。

2.3有助于国民阅读素养的提升

国学经典之所以经典,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是经过历史选择与沉淀而形成的具有艺术属性和哲学属性的权威著作,还因为它们代表着中华文化的智慧集成。从先秦诸子百家著作到明清四大名著,无论是《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历史著作,还是《全唐诗》《乐府诗集》等艺术作品,亦或《天工开物》《本草纲目》等科技文献,它们在承载中华文化的同时,也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进行了汇集。公共图书馆科学、有效地引导国民对这些多样化的国学经典进行阅读,不仅可以多维度地拓展他们的历史思维与文化视野,促进多元化知识框架的形成,而且可以使他们的阅读能力与阅读素养逐步得以提升,能够以更为深邃的眼光来对待中华文化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广泛阅读国学经典,有益于增强其语言表达的逻辑性与准确性,提升其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3南京图书馆国学馆实践模式分析

3.1国学经典阅读讲座

开展国学经典阅读讲座一直以来都是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推动国学经典阅读的有效形式[7]。南京图书馆国学馆以“南图讲座”为载体,每周定期开展国学经典阅读系列讲座,有效地吸引了一批国学经典读者粉丝。同时,为适应读者的阅读需求,该系列讲座还充分利用了新媒体网络环境优势,在服务内容上进行了延展性的创新:通过与优酷、爱奇艺等国内知名网络媒体运营商合作,在对讲座视频资源进行录制后,及时上传至上述网络媒体网站,以供未能参加现场讲座的读者粉丝检索、浏览。

3.2国学经典书目推荐与展览

国学经典读物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形式,以直观的方式展示于读者,往往体现出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通过举办国学经典书目推荐与展览活动可促进精细化阅读、培养读者文化自信。南京图书馆国学馆所开展的国学经典书目推荐与展览活动多种多样,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例如,南京市图书馆联合南京市文联、作家协会、书画院等于2016年组织展出了以唐宋诗词为主体,书法、绘画相结合的国学传统文化展览活动,提高了读者对于国学经典的立体化认知;再如,自2012年起,每年暑期南京图书馆国学馆都会面向青少年读者开展“古籍探秘”活动,通过体验古代的书籍装帧、雕版印刷和汉服穿戴等内容,使广大青少年进一步强化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自信。

3.3国学经典阅读空间建设

国学经典阅读推广工作要想取得实质效果,不仅仅需要全方位促进国学阅读信息的深层次传播,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国学经典阅读氛围的营造,使得读者能够在特定的氛围中体会到国学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气息。近年来,南京图书馆国学馆以“传播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为目标,强化了各类国学经典阅读空间的建设,通过“虚壹以静”历史文献原本阅览区、“惜阴堂”四库系列丛书、“玄览堂”珍本展呈接待功能区等国学经典阅读空间的建设,更为具体地将各类国学经典读物直接呈现给读者,并逐步开展了与国学经典阅读相关的咨询、讲解以及借阅服务,使广大读者身临空间进行阅读之后,既可以切身感受到国学所蕴含的独特魅力,又可以便捷化地享受到配套的阅读服务。

3.4国学经典有声阅读

有声阅读,又被称为听书阅读。它有别于传统以视觉为主的阅读方式,听觉感官成为接收阅读信息的主要方式[8]。国学经典通常具备了较为整齐的音律结构,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委婉悦耳,因此十分适合采用有声阅读的模式进行内容的推广与传播。结合南京图书馆国学馆的实践来看,国学经典有声阅读不仅可以有效地引导读者感知国学经典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内容,增强文化自信,而且强化了读者对国学经典读物的认知和理解。由于国学经典有声阅读模式能够有效地适应视障读者的阅读诉求,南京图书馆国学馆还专门设置了“视障人书刊借阅室”,并委派馆员悉心辅导盲人读者进行国学阅读,使更多的视障读者体验到了国学经典阅读的魅力,推进了文化自信培育工作的均衡化开展。

4南京图书馆国学馆实践案例的启示

4.1促进国学经典馆藏资源的流通

目前,大部分公共图书馆都陈列有类型多样的国学经典,然而其流通效率却十分低下,甚至部分书籍常年无人问津。南京图书馆以往也存在这一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南京图书馆国学馆以培育文化自信、提升国学经典阅读兴趣为目标,通过多元化的组合措施,逐步促进了馆内国学经典馆藏资源的流通:一是在国学馆中设置专门的国学经典阅览室,科学搭配各类国学经典读物,并依据图书分类法,合理地将各类国学经典读物放置于特定的书架,以便于读者检索和查阅;二是稳步推动了国学经典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同步拓展,实现了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一一对应;三是充分挖掘馆内资源与社会组织的融合发展路径,借助区域内的出版商、民间阅读推广组织、义务教育学校等平台优势,全方位促进了馆藏国学经典资源面向全社会的流通[9]。

4.2积极构建国学经典精准导读服务体系

国学经典不同于现阶段流行的小说、诗歌、人物传记、历史纪事等文学载体形式,大部分国学经典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进行文字展示的,只有具备了一定传统文化功底的读者才能有效地理解国学经典所阐释的内容。大部分读者,尤其是少年读者以及中老年读者还很难通过自主阅读来体会国学经典所蕴含的知识、情感内容。针对这一问题,南京图书馆国学馆系统化地构建了国学经典精准导读服务体系:一是组建了一支专业化的国学经典阅读服务人才团队,通过系统化、追踪式的精准导读服务,来使接受服务的读者逐步具备阅读国学经典读物的能力和阅读的自信心;二是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读者的国学经典读物的阅读行为特征进行精准化分析,并以此为基础,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阅读偏好的读者进行国学经典读物的推荐,充分满足了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三是在开放合作思维导向下,加强与了与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的合作,通过深入校园培育国学经典阅读推广人、举办校园国学经典阅读活动以及与学校共建国学经典学习辅导课程等方式,使在校青少年充分意识到学习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并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接受传统文化洗礼,把民族文化自信融入自己的血脉。

4.3利用网络技术优势推动数字推广模式的形成

随着“互联网+”以及新媒体技术环境的发展,把各年龄段读者进行数字化阅读的比例逐年上升[10]。据南京图书馆国学馆初步统计,2018年进行数字化阅读的馆内读者已达到63%。结合这一趋势,南京图书馆国学馆积极利用网络技术优势,从以下两方面入手构建数字国学阅读推广模式: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制作了与馆藏国学经典阅读资源相匹配的视频、音乐以及动画等多媒体国学经典数字资源库,并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链接等对这些资源进行传播,有效地提升了读者的关注度;另一方面,借助微信群、QQ群、网络直播平台等,建立了国学经典网络互动交流体系,鼓励并引导具有不同阅读偏好的读者加入国学馆网络互动群,读者在这些平台上可以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心得,有效地提升群体文化自信。

4.4以品牌建设为导向优化推广策略

南京图书馆国学馆作为该馆国学经典阅读推广的特色化品牌,在运营过程中也曾一度遇到品牌推广的瓶颈,突出表现为在品牌定位、组织策划、包装宣传以及推广实施等环节尚未达到应有的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南京图书馆国学馆系统性地优化了上述四大环节:一是在品牌定位上,突出了金陵文化特色主题内容,并按照定位的主体方向,高效地配置了与主题建设相关的基础资源;二是在组织策划的过程中,引入专家评审、读者意见征求等步骤,对每一项活动内容进行论证,强化活动对于读者的适用性;三是独出心裁地对品牌宣传要素进行塑造,设计了国学馆专属logo,建立了国学馆品牌专属微信公众号等,从而增强了品牌对于读者的渲染力;四是拓展品牌推广途径,广泛与民间社团、社区开展合作,举行社区诗词传唱等活动,在提升参与者文化自信的同时,又充分发挥了品牌连锁示范效应。

5结语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经典阅读;中国语言文学类;人才培养

我国的经典阅读体系还不是非常完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以专业体系结构为基础,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要对整个人才培养结构体系进行改良。我们在理解和运用经典文学时要注重传承和发展语言文学,通常情况下,这个过程还需要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更深层的理解和思考。对于学生而言要真正达到阅读的目的就要以经典阅读为主,这样不但能够提升自身的知识层面,还能提升整体的品质素养。在课堂上,培养专业性人才要进行适当的人力资源控制,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使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完善。

一.“以经典阅读为切入点,构建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的提出我国造2014年10月份召开了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会上提出了传统文化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弘扬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由此,我们可以意识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精神价值和文化意义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坚持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这样有利于我国在世界文化界立足。传统文化对文艺界发展非常重要,对文化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深度的阐释和传播,有责任和义务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我们要在此基础上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高素质、高水平、全面发展的文化人才。文学院提出“以经典阅读为切入点,构建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是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中国的语言文学类专业有自己独特的一面,由于行业发展的要求,另外经典阅读对于人才培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文学院校提出了“已经典阅读为切入点,构建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案并展开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根据时展的需求,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同时还对自身的品质、素养有较高的要求,并且在语文教师和企事业单位的文秘等一些岗位上也能出色的工作。当前社会各种文化鱼龙混杂,而高素质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要能够在良莠不齐的文化中分清好坏,能够对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这是其应该担任的历史责任,所以要求学生以经典阅读为切入点,实质上就是加深对经典文化的阅读和理解。以经典阅读为切入点培养专业人才,要求各高校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中包括基础性素质、专业性素质和创新型素质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基础性素质和专业性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精神成长。阅读经典能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够积累自己的文化知识,同时能提升大学生的身心素养,能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周围的事物,清晰明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对事情的发展做出一定的思考和评价。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主流文化的地位被削弱,也造成人们的时代感、社会感、历史感和文化感更加淡化,出现学术发展不稳定,精英文化消退的现象。受到这种社会现象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对经典文学失去了阅读兴趣,仅仅通过社会上的影视作品、时尚阅读和浅表阅读等来了解中国古代、当代以及国外一些经典名著、优秀作品。把大把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前者,这种现象很是令人堪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对经典文学的阅读,加强学生对经典文学的研究。观察和研究我国文学院的教育模式,我们发现不论是学习中国古代的文学还是当代的文学,亦或是外国的古典文学,还是选修课和必修课,多数老师只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学生对文学经典的感悟和体会,这样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渐渐失去对经典文学的鉴赏能力,文学写作能力也有所削弱。缺乏对经典文学的鉴赏能力和感受能力,不利于学生专业素养和精神文明的培养。因此,面对这种人才培养状况,文学院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对经典文学的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提升学生对经典文学的鉴赏能力,不断积累文化底蕴,从而培养出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

二.“以经典阅读为切入点,构建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的主要内容为了更好的培养专业性人才,文学院进行组织、用人单位进行设计、全体师生共同实践,进而提出了“以经典阅读为切入点,构建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以经典阅读为切入点,通过“三个课堂”的形式,利用课程资源、活动资源、实践资源和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下面的图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种教学模式。

三.“以经典阅读为切入点,构建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与实践的途径1.课程建设方面要顺应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充分考虑我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既要加强学生对必修课的学习,还要督促学生进行必要的选修课学习,使学生的人文和专业素养不断得到提升。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适当的选择经典文学阅读,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要只是进行表面的阅读,要引导学生对文学作者、文学内涵以及文学所反应出的社会和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让学生具有阅读经典的意识。课堂上将影像资料融入其中,加强对经典文学的理解,更深层次地解读经典,创新课堂方式。

2.第二课堂方面第二课堂的教学体系要求全体师生共同参与,这里的全员包括学生所在的班级、社团和各种组织,老师的教研和管理团队,文学研究和教学队伍。从经典阅读的角度出发,采用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营造更好的经典阅读第二课堂氛围。不论是学生之间组织的各种活动,教师参与的各种教研活动还是教研管理方面,都要注重阅读经典的融入。

3.潜在课程方面国家施行教育改革,加上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些有利条件为高校的教育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有利于文学院对人才的培养。区域文化都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发展潜在课程方面可以进一步发掘和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坚持本土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加强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4.实践教育方面在高校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就要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有助于加强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在制定人才培养教学方案时,要注意加重社会实践教学的比例,此过程更不能忽视讲点阅读相关内容的融入。

5.创新教育方面实施该项目要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可以和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报刊合作,学生在阅读经典后会产生很多感悟,并且会以文字的形式抒发自己的阅读感悟,与多种班刊合作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更好的抒发情怀的平台。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加强经典阅读,对整个项目的实施有交强的推动作用。

四.“以经典阅读为切入点,构建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与实践的成效该项目的实施最早是在2013年提出来的,开始是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作为试点,在实施过程中对院校中人才的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使改项目得以在文学院内全面展开,并且根据教学目标和发展需要逐步纵向和深入发展。

1.取得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效益实施该项目促使整个文学院的全员参与,让每个人得到精神上的收益。项目的实施让教师在课堂上融入阅读经典的理念加强,加大了对经典文化的传授力度。项目的实施让全体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项文化活动中,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提升精神力量。同时项目的实施还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

2.加强了学校人文素养能力培养的基本建设文学院开展“以经典阅读为切入点,构建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并不是单独进行的,与院校的教学建设和改革是分不开的,学校各方面得到提升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素养。

3.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示范效应在高校广泛实施经典阅读为切入点的人才培养计划具有重要的教育和社会价值,通过社会的反响可以很容易的看出这一点。同时不仅加强本院校对经典阅读的重视,同省院校也提起高度重视并纷纷效仿借鉴,很多省内院校到本院校进行观摩考察和学习,交流本院校的实践成果和经验,同时被更多文学类院校接受和认可。对经典阅读与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准确的找好切入点,全面整体地分析语言文学体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改良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对经典文学的阅读兴趣,将经典文学的阅读融入到人才培养中,最终实现对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侯力铭.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J].汉字文化,2018(07):14-15.

[2]肖菲.关于省属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2):231.

[3]王淑芬.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企业导报,2015(20):140+132.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文学经典;教学;问题;对策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以文化为核心的国家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青年一代大学生能否理解、认同、接受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文学经典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练,对于文学经典的学习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则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新媒体时代,影像文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以穿越、魔幻、寻宝等为题材的网络文化和以娱乐、消遣为主的大众文化的泛滥,使得深刻而充满理性的文学经典作品被边缘化。大学生作为阅读文学经典的主要群体,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更大的冲击和影响。因此,新媒体时代关注高校学生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和探索文学经典课堂教学的新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文学经典教学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各种思想精华,有益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高校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文学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历代读者长期阅读鉴赏而筛选出来的精华,代表了中华民族文学的最高成就。它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较为稳定的思想情感、审美理想、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文学经典形象的间接性、内容的广阔性和思想的深刻性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高校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使学生在充分认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体验人类情感的丰富性与细致性、领悟思想认识的独特性与深刻性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完善学生的个性品质,滋养学生的思想情感,提高学生的品位修养。因此,引导大学生进行文学经典阅读和鉴赏势在必行。

二、高校文学经典课堂教学的现状

1.教学管理者和教育者不够重视。讲到文学的专业教育,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及其相近专业等。汉语言文学专业毋庸置疑必须开设经典诵读课程,但一些与文学关联性较小的专业如一些理工科专业,这类专业的学生是否也需要学习文学经典,一些学者则提出质疑和反对。这种观念在部分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当中普遍存在,管理者以及教育者的不重视直接导致文学经典课程无法开设,或者课时一再被压缩。

2.文学经典的课堂教学内容千篇一律。文学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有持久的生命力,具有超越时间和跨越地域的永恒价值。但由于文学经典尤其是古代文学经典中的语言晦涩难懂,长篇赘述,再加上抽象高深的哲学思想和年代久远的时代背景,客观上给大学生造成了阅读障碍。长期以来,经典文学的教学内容基本上离不开固有的教学模式: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等,课堂讲授信息量大而与当下联系又不足,因此,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

3.文学经典的课堂教学观念陈旧。“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理念已经完全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效果只会让学生“睡倒一大片”或者“低头玩手机”。在互动性强、多种媒体方式不断变化的新媒体环境下,传统课堂讲授的方式已经很难再受到大学生的欢迎。“无用”和“无趣”成为很多大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的最直接印象,这种印象又从心理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动机[1],最终导致部分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疏离,传承文学经典、传统文化也就无从谈起。

4.文学经典的课堂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过于单一。传统的高校教学,学生获取信息以纸质书籍、报纸、杂志为主。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和途径更加广泛。特别是新媒体的应用,为大学生提供了有声文字(电子杂志)、电子相册、视频音频、Flash动画、3D虚拟场景等多种形式。目前,文学经典的教学却没有把学生的需求和教学方式很好地结合起来,大部分高校的教学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以文字和图片为主的教学状态,很难适应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同时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方法也使部分学生得过且过,很难提高他们对文学经典的学习兴趣。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文学经典教学的对策

葛兆光先生在《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中曾说:“现在是急功近利、讲究实用的年代,那些看上去既不能增添技能又不能变成资本的古代社会与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一些‘包装’和‘烹调’才能使他们感兴趣。”[2]所谓的“包装”和“烹调”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用“新媒体”“新调料”来包装“新内涵”,从而使学生喜欢并且爱上文学经典。

1.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应转变思路。文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集中体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学习文学经典,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学习文学经典不仅仅是读懂经典的内涵,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思辨的能力对于任何专业的大学生来讲都是必备的能力之一。不仅如此,文学经典的学习还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化作用。文学经典中所蕴含的优秀人文思想、丰富的情感体验、对事物的审美态度等对塑造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大学生通过阅读文学经典,不仅可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而且能够修养身心、启迪智慧、净化心灵,指引未来,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因此,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在文学经典的教学活动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转变思路,在文学经典课程的设置上,不仅是少数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而且应该成为所有专业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的通识课。

2.善于挖掘经典文学中的新内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曾做过一项调查显示,“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的书籍中,四大名著尽数在列,而《红楼梦》更是高居榜首。究其原因,有相当一部分调查者认为是名著与当代读者的“隔膜”,语言晦涩、叙事繁杂,再加上高深的哲学意识与不同的时代背景,客观上也构成了阅读障碍[4]。因此,在文学经典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关注文学经典中的人文思想、审美情感、语言特色等,更要揭示文学经典作品在当下的意义,关注作品、人物与当下现实生活的联系,赋予文学经典中作品、人物等以新的内涵。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的生命力能够“持续不断引起当下读者阅读的兴趣,持续不断地对当下情境中的读者发挥作用”[5]。比如电视节目《百家讲坛》中邀请的各位专家无不是赋予经典文学作品以新的内涵,从不同角度揭示文学经典对现代人学习、工作、处事等方面的启示意义,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

3.不断更新课堂教学理念。新媒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开放性,因此文学经典的教学也需要建立一种开放的教学理念。与其让学生昏昏欲睡或手机不离手,不如在课堂上把手机或电脑设备利用起来,引导学生去关注网上与课程相关的信息。如通过运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动起来,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去查找相关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概括,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思路,从而完成老师设定的目标。在文学经典教学课堂中,应围绕构建以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才能使课堂的四十五分钟真正高效地利用起来,否则就会收效甚微。

4.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新媒体时代,高校的学生大多是在视觉化、媒介化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更加熟悉和容易接受图像、视频和轻松、有趣的网络语言。而文学经典中,因其艰深晦涩的文字,冗长繁复的篇幅和相去甚远的时代背景等,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接受文学经典造成了阻碍。面对这样的学习主体,老师只有利用这些新媒体技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全方位、多渠道地优化教学设计,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课前,老师利用教学平台任务并推送相关资料,学生利用手机就可查看这些音视频、文字、微课视频等,学生在上课前完成老师要求的任务。课堂上,老师再针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随时调整教学策略,学生作业中完成好的部分点到为止,而对学生作业中有待提高的部分则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课堂四十五分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了强化知识点,可以采用竞赛以及参与互动游戏的形式,比如文学经典中的生字词,老师可以尝试以游戏竞赛的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其中。文学经典也离不开诵读,在诵读环节,可以让学生借助一些诵读平台或者“为你诵读”类似这样的APP进行诵读练习,这些平台和APP可以帮不同的人物配音,并且可以上传分享,供大家互相学习和交流。在鉴赏诗歌时,老师可以制作微课视频让学生迅速掌握格律诗的常识。这样,学生可以在课前课后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反复观看学习。在鉴赏戏剧时,比如剧本《雷雨》,可以让学生观看周朴园和鲁侍萍相见的视频,引导学生分小组探究周朴园或者鲁侍萍这两个人物形象,还可以请学生分组演出一段剧本等。通过一系列的自学探究、分组合作和演中学等方式,学生在乐于接受的情况下对文学经典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5.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新媒体时代,彻底颠覆了以往老师给学生打分的传统。对学生的评价可以借助新媒体,比如教学平台、QQ、微信、微博、论坛、博客等新媒体实现全面、客观、动态的过程。利用教学平台,在课前,老师推送视频、资料,可以查看每一个学生的动态学习情况;在课中,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可以利用教学平台或者QQ群、微信群,查看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后的拓展延伸也可以通过教学平台、反馈。这种全新的评价方式更多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着重于学生成绩和素质的提高,从而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让学生在学习进程中认识自我,在自我发展中建立自信。通过多元评价,可以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健康的发展。不仅如此,学生和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评价,依据评分标准,学生之间通过问卷调查、论坛等方式来推选优胜者。当然老师在引导学生互评时要强调关注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强调自我反思,不要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给对方打分数或划分等级上,最终实现学生在自评中反思自我、建立自信,在他评中认识自我、精益求精,在评他时赏识他人、取长补短。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很显然能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促使文学经典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均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创新,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也在尝试改革,“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等赛事的举办就是高等教学领域做出的有益尝试和探索。文学经典的教学也必须进行不断的尝试和探索,同时要更新理念,进一步适应新媒体时代要求。只有这样,高校学生才会愿意阅读经典、学习经典和传承经典。

参考文献

[1]蒋月侠,李娟,陈少锋.新媒体视域下对大学语文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的教学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5,(7).

[2]葛兆光.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07.

[3]朱尉,姜开元,陈思.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学经典传承新思路探究[J].今传媒,2014,(10).

[4]刘昆,张林涛.名著经典缘何“死活读不下去”[N].光明日报,2013-10-17(05).

传统经典文化范文第8篇

一、由浅入深,在诵读中感悟经典诗文的神韵

小学低年段,学生应学习一些浅显的古诗文,如《弟子规》《三字经》及经典诗词等。以诵读为主,不要求书写和理解含义。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经典文化的氛围,激发孩子们学习古经典文化的兴趣。小学中高年段,学生已有了一定语言文字的积累,所以对古诗文学习就有了新的要求,对《弟子规》《三字经》及经典诗词要达到熟读成诵,能初步理解经典古诗文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感受古文化的魅力。初中阶段,在小学经典诗文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要有选择地大量阅读古代经典篇目,注重成语典故的积累,流利背诵,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强指导,提升学生学习经典诗文的能力

在学生循序渐地进学习古经典文化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至关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给予必要的指导。小学低年级主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的学习活动,教师精选一些浅显适宜的内容学习,不能要求过难、过深,以免影响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这一阶段,重在培养学生形成对民族语言的语感,让民族文化与精神内化到学生的潜意识层面,注重经典学习的长远效应。允许“不求甚解,渐读渐悟”,利用模糊教学法、生活感悟法等学习古代经典诗文,提升学习兴趣。小学中高年级,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查找感兴趣的经典诗文学习,调动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形式要多样,学习内容要理解背诵有机结合。如,教师组织古诗文朗读比赛、背诵比赛等,在活动中使经典文化得到学习升华。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有了大量的古诗文积累,在背诵理解经典诗文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把优秀的古代文化学习与现代知识融合在一起,在习作中使知识古为今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把经典诗文的学习融入相关学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音乐、美术和书法等学科中融入经典文化的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古典文化赋予了新的魅力,使学生乐学。根据古诗文合辙押韵、朗朗上口的特点,在音乐课上与音乐教学融合,使学生在唱演古诗文活动中学习古诗文,感受古诗文的韵律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根据古诗文的意境美,在美术课上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诗画合一,理解学习古诗文。在书法课上,古代书法家诗人的篆、隶、草、楷,比比皆是,在临摹字帖中学习优秀的古典文化,一举两得。古诗文与各学科知识的融合学习,加深了学生对古文化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人文素养。

四、营造经典文化的氛围,使学校处处有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