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技术人才的培养范文

技术人才的培养范文

技术人才的培养

技术人才的培养范文第1篇

科技人才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社会发展又需要科技人才。试分析、归纳社会发展对科技人才在成长过程中的影响。纵观人类发展历史,每项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在推动着人类进步。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又促进了人在智力与体能上的进步。其中,科技人才与群体是最关键因素,他们肩负着承前启后、引领向前的责任。一直以来,科技人才与社会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着。社会对个人的影响包括从政治、经济、文化、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主要体现在机制、制度、政策、规范层面。人不可能离开社会,人的言行受社会规范、制约。现代社会有一套人才标准、选拔机制,对从事科学研究的个人提供了进入、退出机制和向前、向上流动的方式与标准。这种政策、机制的制定是相对固定、公平公开、一视同仁的,适用每个人。但对社会环境的变化反应较为迟缓,多年不变,在社会发展急剧变化的时代,对科技人才的成长造成制约、束缚,阻碍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或使真正的人才流失。在当今社会,个体与社会互动主要表现在人才的流动上。在我国科技人员流动有以下特点:一是向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流,而流向企业少;二是流向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中国已成为美国的人才库;三是人才流动的速度和频度加快,五六十年代个人一生工作单位基本不变,而现在为1-3个单位,甚至更多。科学技术进步为人才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创造了丰富的精神条件,包括影响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促使着人的道德情感的升华。社会对个人的影响是占主导地位的,个人对社会的影响则相对较小。人的能力和水平制约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和速度,个人发展也保证科学技术作用的正当发挥。这就是科技领域的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中的双向影响。

二、个人因素对科技人才成长的影响

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其个人动机、能力、情绪与情感体现了社会诸多影响。

1.个人动机影响

动机是指由特定需要引起的,欲满足各种需要的特殊心理状态和意愿,指一个人想要干某事情而在心里上形成的思维途径,同时也是一个人在做某种决定时所产生的念头。动机还是一个人心里和行动一致的一大倾向,理念实施的组织源头。其中成就动机是人类的最基本动机之一,成就动机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麦克莱伦认为,各人的成就动机都是不相同的,每一个人都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成就动机水平。阿特金森认为,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追求成就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有数据表明,追求成就动机越高者往往取得的成就也高。所以科技人才一定要有高度的成就动机。

2.个人能力影响

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种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主要是指个性心理素质的总和。它表现在人们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难易、快慢、深浅、巩固程度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不同的人掌握知识可能是相等的,但能力水平不可能是一样的。能力也是多方面的,是综合素质的体现。个人能力差异也就形成每个人处理事情、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的不同。因此,科技人才对自身能力有着准确认识,扬长避短,在选择研究方式与方向上要寻找与之匹配的,再采用正确的方法,为顺利获得科技成果奠定牢固的基础。

3.个人情绪影响

现代人讲究情商,所谓情商就是人控制自己情绪、情感的能力。能够将情绪、情感调节到最佳状态的人往往无往不利。情绪控制不好的人,会影响他的工作、生活,同时还会影响到周围的人。所以科技人才成长过程中也要重视情绪、情感的控制、调节,做一个高情商的人。将不好的情绪影响降到最低,保持一个相对平稳、坚定、对事业热忱的状态。对科学研究有持久性投入,才能产出成果。

三、科技人才的培养

如何培养造就科技人才?我们试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营造适宜的社会环境

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才的成长都离不开适宜的环境,都要一个相对宽松、宽容、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首先要建设鼓励学科融合,多学科交流,加强人才交流、科研机构多方面改革的社会环境。消除学科之间的壁垒,加强合作,优化优势资源建立有特色学科,学者间相互学习,促进个人的能力提升。科研机构在选拔人才方面更加不拘一格,让不同方面的人才能进来,让优秀人才敢于冒尖,让年轻的人才有更多机会挑大梁。其次加大经费投入,包括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各学术交流互动、合作、竞争相结合的新氛围,还要形成高效资源共享、科研重点建设的动态机制。国内外学术相互交流、融通,实现成果分享的新模式。强化培养力度,将分配制度、评价机制、激励机制体现在工作、生活、培训等方面,使年轻的科技人才生活无忧,将更多精力放在科研上。并参与国际间的技术交往和培训、学习,开阔视野,启发创新,方能产出创新性、前沿性成果。

(二)发展现代教育、创造性教育

现代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而是挖掘出人的创新性、创造性,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通,从而推进人类进步。因此,发展现代教育,进行创造性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1.对高校学科进行交叉调整和重组专业,文理交叉并开设创造学学科。许多理工科高校,开设了绘画、音乐、文学等基础课,加强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提供各类实验室进行实验,鼓励学生进行发明、创意、创作,在校内就开始自己的科研之路。并设立专门基金和专业大赛,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性和国际性大赛,在实验室里、大赛中培养、锻炼优秀的科研苗子。

2.改革传统应试教育模式,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特长,形成多样教育,为学生未来走上多种道路奠定基础。应试教育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培养科技人才,就要改革教育模式,从娃娃抓起,真正重视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同时,教师也要重新定位,授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还要不断地进行继续教育,建立全面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保证基础教育质量,才能保证培养出有创新力的科技人才。

3.形成终身教育体系。学习无止境,要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人随时随地受教育,活到老学到老。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一日千里,要想跟上时代的脚步,就要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向前人学、向最新知识学、向国外同行学,通过教育使人的价值观得到更新,知识结构得到拓展,认知能力得到提高。

(三)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培养

科技发展单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依靠高层次、高科技的科研机构,依靠国家对科技的重视与投入的增加,依靠群体合作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科研主体为有相对稳定联系的科研群体。要建立和强化科技人才队伍,让人才们在特定环境中、实践中共同成长,在科研大平台上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竞争,才是今后科技发展之路。

1.构建学术带头人制度,带领不同科学学派团队共同研究,在实践中加强人才的培养。在不同学派内部相互交流、碰撞、互补与竞争促使人才成长。

2.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强化实践培养。通过参加国家和国际的重大科研项目进行历练,在项目中学习、实践、提升,效果是最好的,进步也是最快的。

3.构筑国际性一流科技中心,强化科研机构的名牌效应。有一流的科技中心,有充裕的经费、宽松的环境方能引进、培养和造就卓越科技新领导者,汇集人才。吸引并引进世界级的科学精英来我国工作,或开展国际间科技合作,才能产出最先进的成果,也促进人才的成长。

4.建立科技园、国家重点科技基地,鼓励引入最新技术、设备进行自主创新,将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形成自主科技技术和产品。

四、小结

技术人才的培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模块化课程

1改革思路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描述和设计,是确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总体设计和计划,是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1]。认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规范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其培养的核心是卓越的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不同行业的卓越工程师有不同的教育规律和培养特点。结合我校办学的条件以及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理念和要求,我们明确了本次修订培养计划的思路:①明确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目标;②以培养工程能力为目的,强化实践教学;③注重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④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彰显办学特色;⑤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⑥体现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突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具体做法

2.1明确面向卓越工程师的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回答了“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这个根本性问题,对整个专业活动起导向和规范作用,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灵魂。“卓越计划”中指出,本科阶段建议培养应用型工程师,主要是在现场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维护。应用型人才又可划分为工程型、技能型和技术型三种类型[2],不同类型的人才在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方面有共性但也有特性,不同类型应用型人才在专业发展层面侧重点不一样。工程型人才要将科学原理及学科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主要从事设计、规划和决策工作,强调工程管理能力。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来说,主要是培养具备统筹、策划、管理能力的人才,如编导、制片、游戏策划、设计师、创意总监等。如果不具备市场调研能力、对系统工程的掌控能力、对作品的分析评价能力、出众的协调能力等,就很难胜任这些角色。对于这一层次类型的人才培养,需要有高质量的教师和研究队伍、高水平的研究课题与研究成果做保障。技能型人才是在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通过实际操作将工程型人才设计出来的方案、计划、图纸等转变成具体产品的人才,他们主要从事实际操作或具体运作,侧重于职业岗位的具体操作,强调动作技能和经验技能,如动画师、渲染师、模型师、特效制作等技能型人员。技术型人才是介于工程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的一种人才,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侧重于生产、管理和服务等方面技术应用开发与现场管理,主要从事组织管理操作活动并处理操作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从人力资源结构的层次来看,这类人才居于决策层和操作层之间的执行管理层。如将游戏引擎开发、数字产品开发能力为主的人才定位于技术型,就需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性和行业性。“卓越计划”要求高等工程教育克服单纯技能型人才的误区,因此面向卓越工程师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仅定位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而要侧重于技术型人才培养,并不断向工程型人才提升。

2.2完善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

“卓越计划”通用标准中指出,培养规格具体体现在知识、素质和能力3方面的培养要求。卓越工程师所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特点是知识面广,专业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术能力强,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技术运用、推广和转换能力,能够分析、提出方案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以发明新技术、创造新产品。参照这一通用标准,修订专业培养方案时,遵循“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以素质为目标”的原则,完善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2.3重构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体系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最终是通过完善的课程体系来实现的,课程体系是培养方案最核心的内容,也是专业特色的具体体现。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相应的课程体系决定的。由此可见,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重构课程体系时,需注意以下4点。1)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特色课程体系。高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都是要以课程体系的特色来体现的,要办有特色的专业首先要有有特色的课程体系。通过对部分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分析,我们发现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大同小异,并没有依托学校已有的学科基础、师资力量、软硬件条件,发挥自身的优势,凸显自己的特色。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设置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下,教师队伍在数字图像处理、游戏程序设计、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与可视化等方面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整合其他学院的教师资源,引进优质专业师资。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偏重于游戏编程方向,同时依托“山东省智慧矿山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高校数字矿山与软件技术重点实验室”,结合校企合作项目,开展虚拟现实与仿真方向的课程,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和专业特色。2)精心选择课程,优化整合知识结构。“卓越计划”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以往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过于讲究学科自身结构,过于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课程设置过细、过多,将各种课程“大拼盘”,课程之间联系较少,很少有融合的态势,从而使课程体系失去整体功用、价值和特色,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很难培养出卓越工程师。我们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按照“理论知识够用、专业技能够强、突出实践”的指导思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运用系统的思想,突出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将相关课程有机融合,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避免出现“拼盘式”课程所带来的“知识孤岛效应”;尽量减少课程的门数,以避免课程间的重复;增加综合性课程的比例,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删除陈旧、过时的知识,增加新的内容;将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重组,与工程实际密切结合。如在原有的培养计划中,对摄影技术与艺术、图像艺术设计两门课程单独开设,在这一次的培养方案中将其合并为数字摄影与艺术设计课程;将原有的摄录像技术、影视编导与制作两门课程合并为数字摄像与后期合成课程;将原有的艺术性专业比较强的课程进行删减、整合,将素描、构成、色彩整合为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等。3)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依据学生的兴趣、能力不同进行差异化培养。以往的课程体系,讲究大而全,采用泛泛的整体施教模式培养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不足,不能根据学生自身的优势和特长施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影响。我们在培养方案调整的过程中,立足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按照“按需设计、夯实平台、差异培养、分向发展”的新思路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形成一个“厚基础、宽方向、重实践、强个性”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基于该课程体系,采用差异化的培养模式,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有效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以此提高整个专业的培养水平。所谓模块化,是指将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主题式教学单位,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平台+模块”[3],是分别按照对学生的共性和个性要求进行设计和构建的。在这种课程体系中,平台中的课程是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反映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平台之间相互关联,层层递进。模块课程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按照课程与职业领域对应关系划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由选修,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办学优势和师资条件,突出自身办学特色,我们将后续的课程体系分为影视制作与特效、游戏开发、移动应用开发以及虚拟现实与仿真4个不同模块,不同模块执行不同的培养方案和考核方式,4)以能力为导向,构建三层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卓越计划”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注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实践教学是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实践性、工程性等特点,如不重视实践教学,必然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在培养方案的制订中,我们注重以能力为导向,以“学用结合”为指导思想,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构建了从基础实验、综合实践到科研创新的3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基本实验实践教学模块为第一层次,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本着“理论够用”的原则,理论学时数和实验学时数基本相同,我们对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增加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比例,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层次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块包括课程设计、综合性项目开发以及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这一层次的综合实践教学是在第一个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在数字产品设计、制作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完成查阅资料、设计方案、详细设计或制作、撰写设计报告等全过程,培养和训练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数字产品开发过程。此外,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提升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卓越计划”的三大特点之一就是倡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到培养过程中。企业能提供真实的工程环境供学生实习和实训,我校实习、实训等环节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与东软集团、青岛软件园、青岛动漫产业园等企业合作。我校实行的短学期制(设专门的夏季小学期),为综合实践教学以及安排到企业去实习提供便利,学生可相对集中地开展项目和课题。第三层次的科研创新实践教学模块,以创新能力为目标,主要以课题小组的形式实施。该层次的实践教学主要有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各种类型的专业大赛等学科竞赛等,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特长,自己组建团队、设计课题、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工作。通过不断探索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课的比例,突出技术应用型人才“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特色,努力将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体现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

2.4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考核方式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大部分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并不满足教学需求,应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采取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包括班级授课、工作室及实训等。对于基础知识和入门内容,采取班级授课的传统形式,在面向班级进行集体教学时,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进行教学,将典型的小项目在课程中贯穿讲解,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对于拓展的知识内容,则会适当选择“翻转课堂”形式来进行。成立工作室实际上就是一种小组教学的形式,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组成不同的工作室。在每个工作室中,具有相同专业兴趣爱好的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到实际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中,以达到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的目的。实训则借鉴其他高校“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形式,既可以在小学期期间请企业的专业人员在校内实习基地中模拟企业环境,按照企业的实际项目或虚拟项目对学生进行项目实战,也可以在大四学年把部分学生送到企业中去实习,跟进具体的企业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为了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我们也设置了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对参与部级、省级等各类权威的、与专业相关的竞赛以及校企合作形式的实习、实训进行认定,允许学生进行学分互换。

3结语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过程体现了“一个突出、两个结合、三个强化”的指导思想,即突出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与工程应用、学校和企业的密切结合,强化人才的工程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与要求、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学组织形式与考核方式等主要问题进行了改革,今后还需根据学科的发展及时进行调整、修订,探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桂霞,张一非.从教学计划到人才培养方案转变的思考[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2(7):18-20.

[2]刘元义.对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其培养规律的思考[EB/OL].[2017-01-09]./ReadNews.asp?NewsID=1874.

技术人才的培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模块化课程

1改革思路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描述和设计,是确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总体设计和计划,是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1]。认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规范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其培养的核心是卓越的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不同行业的卓越工程师有不同的教育规律和培养特点。结合我校办学的条件以及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理念和要求,我们明确了本次修订培养计划的思路:①明确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目标;②以培养工程能力为目的,强化实践教学;③注重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④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彰显办学特色;⑤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⑥体现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突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具体做法

2.1明确面向卓越工程师的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回答了“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这个根本性问题,对整个专业活动起导向和规范作用,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灵魂。“卓越计划”中指出,本科阶段建议培养应用型工程师,主要是在现场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维护。应用型人才又可划分为工程型、技能型和技术型三种类型[2],不同类型的人才在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方面有共性但也有特性,不同类型应用型人才在专业发展层面侧重点不一样。工程型人才要将科学原理及学科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主要从事设计、规划和决策工作,强调工程管理能力。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来说,主要是培养具备统筹、策划、管理能力的人才,如编导、制片、游戏策划、设计师、创意总监等。如果不具备市场调研能力、对系统工程的掌控能力、对作品的分析评价能力、出众的协调能力等,就很难胜任这些角色。对于这一层次类型的人才培养,需要有高质量的教师和研究队伍、高水平的研究课题与研究成果做保障。技能型人才是在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通过实际操作将工程型人才设计出来的方案、计划、图纸等转变成具体产品的人才,他们主要从事实际操作或具体运作,侧重于职业岗位的具体操作,强调动作技能和经验技能,如动画师、渲染师、模型师、特效制作等技能型人员。技术型人才是介于工程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的一种人才,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侧重于生产、管理和服务等方面技术应用开发与现场管理,主要从事组织管理操作活动并处理操作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从人力资源结构的层次来看,这类人才居于决策层和操作层之间的执行管理层。如将游戏引擎开发、数字产品开发能力为主的人才定位于技术型,就需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性和行业性。“卓越计划”要求高等工程教育克服单纯技能型人才的误区,因此面向卓越工程师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仅定位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而要侧重于技术型人才培养,并不断向工程型人才提升。

2.2完善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

“卓越计划”通用标准中指出,培养规格具体体现在知识、素质和能力3方面的培养要求。卓越工程师所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特点是知识面广,专业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术能力强,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技术运用、推广和转换能力,能够分析、提出方案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以发明新技术、创造新产品。参照这一通用标准,修订专业培养方案时,遵循“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以素质为目标”的原则,完善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2.3重构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体系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最终是通过完善的课程体系来实现的,课程体系是培养方案最核心的内容,也是专业特色的具体体现。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相应的课程体系决定的。由此可见,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重构课程体系时,需注意以下4点。1)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特色课程体系。高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都是要以课程体系的特色来体现的,要办有特色的专业首先要有有特色的课程体系。通过对部分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分析,我们发现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大同小异,并没有依托学校已有的学科基础、师资力量、软硬件条件,发挥自身的优势,凸显自己的特色。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设置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下,教师队伍在数字图像处理、游戏程序设计、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与可视化等方面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整合其他学院的教师资源,引进优质专业师资。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偏重于游戏编程方向,同时依托“山东省智慧矿山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高校数字矿山与软件技术重点实验室”,结合校企合作项目,开展虚拟现实与仿真方向的课程,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和专业特色。2)精心选择课程,优化整合知识结构。“卓越计划”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以往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过于讲究学科自身结构,过于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课程设置过细、过多,将各种课程“大拼盘”,课程之间联系较少,很少有融合的态势,从而使课程体系失去整体功用、价值和特色,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很难培养出卓越工程师。我们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按照“理论知识够用、专业技能够强、突出实践”的指导思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运用系统的思想,突出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将相关课程有机融合,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避免出现“拼盘式”课程所带来的“知识孤岛效应”;尽量减少课程的门数,以避免课程间的重复;增加综合性课程的比例,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删除陈旧、过时的知识,增加新的内容;将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重组,与工程实际密切结合。如在原有的培养计划中,对摄影技术与艺术、图像艺术设计两门课程单独开设,在这一次的培养方案中将其合并为数字摄影与艺术设计课程;将原有的摄录像技术、影视编导与制作两门课程合并为数字摄像与后期合成课程;将原有的艺术性专业比较强的课程进行删减、整合,将素描、构成、色彩整合为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等。3)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依据学生的兴趣、能力不同进行差异化培养。以往的课程体系,讲究大而全,采用泛泛的整体施教模式培养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不足,不能根据学生自身的优势和特长施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影响。我们在培养方案调整的过程中,立足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按照“按需设计、夯实平台、差异培养、分向发展”的新思路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形成一个“厚基础、宽方向、重实践、强个性”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基于该课程体系,采用差异化的培养模式,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有效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以此提高整个专业的培养水平。所谓模块化,是指将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主题式教学单位,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平台+模块”[3],是分别按照对学生的共性和个性要求进行设计和构建的。在这种课程体系中,平台中的课程是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反映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平台之间相互关联,层层递进。模块课程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按照课程与职业领域对应关系划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由选修,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办学优势和师资条件,突出自身办学特色,我们将后续的课程体系分为影视制作与特效、游戏开发、移动应用开发以及虚拟现实与仿真4个不同模块,不同模块执行不同的培养方案和考核方式,4)以能力为导向,构建三层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卓越计划”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注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实践教学是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实践性、工程性等特点,如不重视实践教学,必然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在培养方案的制订中,我们注重以能力为导向,以“学用结合”为指导思想,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构建了从基础实验、综合实践到科研创新的3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基本实验实践教学模块为第一层次,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本着“理论够用”的原则,理论学时数和实验学时数基本相同,我们对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增加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比例,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层次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块包括课程设计、综合性项目开发以及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这一层次的综合实践教学是在第一个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在数字产品设计、制作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完成查阅资料、设计方案、详细设计或制作、撰写设计报告等全过程,培养和训练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数字产品开发过程。此外,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提升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卓越计划”的三大特点之一就是倡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到培养过程中。企业能提供真实的工程环境供学生实习和实训,我校实习、实训等环节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与东软集团、青岛软件园、青岛动漫产业园等企业合作。我校实行的短学期制(设专门的夏季小学期),为综合实践教学以及安排到企业去实习提供便利,学生可相对集中地开展项目和课题。第三层次的科研创新实践教学模块,以创新能力为目标,主要以课题小组的形式实施。该层次的实践教学主要有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各种类型的专业大赛等学科竞赛等,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特长,自己组建团队、设计课题、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工作。通过不断探索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课的比例,突出技术应用型人才“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特色,努力将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体现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

2.4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考核方式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大部分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并不满足教学需求,应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采取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包括班级授课、工作室及实训等。对于基础知识和入门内容,采取班级授课的传统形式,在面向班级进行集体教学时,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进行教学,将典型的小项目在课程中贯穿讲解,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对于拓展的知识内容,则会适当选择“翻转课堂”形式来进行。成立工作室实际上就是一种小组教学的形式,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组成不同的工作室。在每个工作室中,具有相同专业兴趣爱好的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到实际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中,以达到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的目的。实训则借鉴其他高校“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形式,既可以在小学期期间请企业的专业人员在校内实习基地中模拟企业环境,按照企业的实际项目或虚拟项目对学生进行项目实战,也可以在大四学年把部分学生送到企业中去实习,跟进具体的企业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为了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我们也设置了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对参与部级、省级等各类权威的、与专业相关的竞赛以及校企合作形式的实习、实训进行认定,允许学生进行学分互换。

技术人才的培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技术院校 人才流动 人才培养

一、技术院校的人才流动

1.什么是人才流动

人才流动是指由于各种原因,社会中的人才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走向新的工作岗位的一个过程。人才流动一般发生在企业,而现在技术院校也面临频繁的人才流动,他可以发生在技校内部也可以发生在外部。如一位适合于干电气自动化控制的教研室主任调到高压电气系做副主任。如甲校的一名专业技术老师到乙校担任技术主管或到企业搞技术,目前通常讲的人才流动是指后者。

2.影响人才流动的因素

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人才流动机制,就要分析影响它的因素。影响人才流动的因素很多,这里主要讨论技术院校中的一些具体因素。

(1)报酬

报酬是技校对自己的职工为学校所作出贡献的一种回报。这些贡献包括它们实现的绩效、付出的努力、时间、学识、技能、经验与创造。实质上是学校和职工之间的一种交易。职工为学校付出自己的劳动,学校为职工提供货币的或者非货币的报酬。所以,吸纳、激励优秀教职工是现代薪酬制度的战略性目标。管理者通过具有竞争力的,吸引劳动力市场上那些为技校发展所必须的各方面的人才,同时留住技校内优秀人才,为实现技校培养目标贡献力量。在目前情况下,人才流动的一个基本趋势是流入报酬高的职业技术院校或企业。

(2)福利

福利是指技校为满足教职工的生活需要,在工资收入以外,向职工及其家庭成员提供的待遇。它可以包括:休假、医疗保险、退休金、娱乐设施等。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权利意识的觉醒,人们需要的高级化和多样化,使其社会公众对员工福利的关心日益上升,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如德国某技术院校倡导“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即希望员工不但要把工作做好,更要兼顾好自己的生活和家庭,影射出“蓝色巨人”人性化的一面――“人性之蓝”。员工福利的重要性正在不断上升。福利好的技校,更能增加学校招募的优势,吸引学校外部优秀人才。2003年的一项网上调查显示,对于刚走出象牙塔初创业的员工,高薪是吸引人才的重要筹码,而对于已经有一定技术和经验基础的员工,高薪的作用并没有想象中大。由此观之,求职者在找寻工作时,不见得都是向“钱”看齐。因此,只要技校妥善做好福利规划,不仅能吸引和留住人才,还可以避免外部恶性挖墙脚。

(3)晋升

技术院校内应给教职工提供个人职业发展的空间,若过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在组织内不能实现,那么他就很有可能离开,去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为此,现代技术院校在吸引人才时都提出可以给职工广阔的发展空间,较多的晋升机会。所以,答应有许多的晋升机会会吸引着许多人才。

(4)培训机会

现在更多的技校利用培训增强吸引人才的能力。现在技术院校中的人才,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的愿望很强烈,工作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是生存的手段,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培训能够有效的开发教职工的自身能力和素质,使他们在工作中感受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从而激发他们对学校的忠诚感和献身精神。如我所在的技校每年都有送某技术领域的老师去德国培训或定期组织一批职工去外省某兄弟技校学习。所以,现代技校中培训机会也是吸引人才的因素之一。

影响人才流动的因素很多,在技校中主要有上述因素,有时一种因素就可能引起人才流动,有时要几种因素共同作用才引起人才流动。因此,技术院校要结合自身特点建立一个完善的用人机制,以此来吸引优秀的人才,促使技术教育蓬勃发展。

二、技术院校中的人才培养

1.什么是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指组织为了特定的组织目标,满足组织特定的需求,运用具体的培训过程,使人员掌握特定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2.人才培养的意义

技术院校通过自身优势吸引来优秀的人才,但对于人才不能只恰当的使用,还要对其充分的培养,因为人才的培养对于技校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技校的发展

技校的发展依赖于人才,当然选用现有的人才是最佳途径,可是往往不够用,吸引社会的人才也是一条途径,但往往不能如愿以偿,因此,技术院校必须培养人才来促进自身的发展。

(2)提高技术院校的凝聚力

任何一个技校雇佣到了优秀的人才,并不等于拥有了优秀的职工,技校必须通过持续不断的培训,确保职工掌握促进技校发展的关键知识和技能,提高教职工的素质,认同学校文化,以学校中的一员为荣,才能增强人才对技校的归属感,提高技校的凝聚力,以使技校立于不败之地。职工在技校中或外部受到培训会对学校产生一种自然的归属感。这样,越是注重培养人才的学校,越是有凝聚力。

三、人才流动与人才培养的结合

1.人才流动促进人才培养

在许多情况下,由于技校的人才机制不合理,导致技校中的人才流走了。于是,技校不得不自己培养人才;在某些情况下,技校中引进了人才,可是不能完全适应需要,又不得不借助于培养。因此,人才的流动使其技校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较易在技校内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

2.人才培养促进人才流动

这种情况会导致相反的两种结果。一种是技校由于人才培养工作搞得好而会吸引许多人才涌入。另一种是技校本身成了人才的培训基地,人才培养出来后不能继续为本学校效力,就另谋高就,寻求更大的发展,给技校造成损失。

3.人才流动与培养相结合

人才流动势在必行,但是一个技校花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培养的人才被他人抢走,消弱了自己,壮大了竞争对手,这样将导致技校不重视人才培养,结果会导致人才越来越少,在技校内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技校内要使人才流动规范化,如制定相关的法律条文,承诺教职工在本单位工作满五年就有机会晋升或获得出国培训机会。还可以根据技校业自身状况,尽可能多的为人才额外增加一些福利,如实行弹性工作制,提供住房支持,多一些福利保险,并注意他们的心理健康。为这些人才提高一个安心,舒适,无后顾之忧,人性化的工作氛围,来使人才不再流失或流失很少。

其实,国内外许多技术院校在这方面做了许多互相约束机制,如在对人才培养前,尤其是离职培训,脱产进修时讲明参加完学习要为学校服务多少时间到期后学校将他们学习费用或福利补全。还有,一旦人才流动需向企技校支付、违约金等培训费来约束人才流动。

作为现代技术院校,人才流动作为人才竞争的必然趋势,要清楚的认识到人才的作用以及人才流动对技校的利与弊,根据技校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分析各种原因,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的人才流动和人才培养的体系,使自己能够吸纳人才、维系人才、激励人才、开放人才,这样才能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胡君辰,郑绍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二版).

技术人才的培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大学;内涵;转型;人才培养

关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前研究的成果比较多,大多在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定义、应用技术型人才在人才体系中的位置、应用技术型人才应该是谁培养上存在争论,如何培养应用技g型人才实证研究却很少。关于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就像力学中漩涡问题一样,什么叫漩涡,目前还难定义,只有对其描述,但是没有定义的漩涡并没有影响实践探索,没有定义的漩涡也没有影响航空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所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应该是在实践中丰富,深化对概念的认识和归纳,通过不断实践把模糊的认识,不断深化、完善和提炼。

应用技术型人才分类可根据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也有学者根据层次划分为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关键要看培养什么人?落脚点是培养工程技术、技术技能人才。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可以从历史(纵向)的角度和现实(横向)的角度,也可以从产业分类的角度去研究实践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

应用技术型人才内涵

应用技术型人才内涵从实践来看,可以从三个角度、六个方面去理解。一是上下看。向上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清华大学等“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等都在开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培养的是顶端、高端应用技术型人才,主要从事高端、高新技术研发和推广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向下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地方应用技术本科院校培养的工程技术型人才,主要培养一线应用,解决具体技术问题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二是前后看。向前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要根据科学技术发展预测未来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应用型高校真正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的方向。例如: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在1995年,通过对技术前沿和产业发展的研究,准确预测到21世纪初开始,汽车将进入千家万户,汽车后市场将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就业市场,现代加工技术将替代传统加工技术,率先在本科院校开设汽车检测和维修、数控技术专业,当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时,正是这些专业就业最好的时候,得到市场的认可,毕业生供不应求。只有努力把握下一代的主流技术,用下一代的主流技术来培养今天的人才,应用技术型学校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和立于领跑之地。向后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追溯高等教育纵深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的院系调整,北京最为明显,新组建的学校基本都是应用型,但它是国家层面的应用型,不是地方的,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应用型人才,不是顶尖的。三是内外看。向内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就是看学校有没有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和软硬件条件,如设施设备、教师队伍等。向外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就是看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新的、多样化、复合型需求,看国际上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建设案例。

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近几年持续被刷新,2016年达到765万人。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持续增加;另一方面,由于高校以精英人才培养为办学目标,同质化严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高等教育的结构要与未来经济社会结构需求相适应,需要部分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全国有1,219所普通高校,其中地方本科院校1,103所,包括公立的713所,民办390所。究竟哪所是需要转型的高校呢?按照2015年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转型学校的主体应该是1998年之后,以师专、教育学院、农专为主升格而来的600多所院校。这些学校人才培养条件不充分,却承担起了大众化扩招任务的绝大多数,是高等教育扩招学生培养的主力军。同时,这些学校升格以后,国家、政府并没有给这些扩张条件不充分、设置不具备的学校更多的支持,而这些学校是根据现有的教师、已有的专业培养人才,并没有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和区域产业结构需要进行办学。如今,这种现象已经不能再持续下去,因为毕竟要和当地的经济社会对接,人才需求对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力不断强大,国家看到这一点以后,正从外部、内部给这些学校支持和推动,给“加草加料”,要让他们真正能够转型,建设成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技术型大学,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

广义的人才培养内涵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层次、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师队伍、培养方式、质量保障等。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既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共性,同时也具有不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特殊性,需要普通高校在转型应用技术型大学时,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技术技能进步、区域产业升级转型、行业企业的需求以及人才成长规律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抓住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不断深化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改革。

1.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是个体系建设,与传统的专科技术技能人才和本科层次学术型人才比较,这类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服务区域经济,服务行业企业。在层次上,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应该是以本科教育为主,专业学位研究生为辅。在通道上,外部与学术型人才培养相互沟通,与职业资格对接;内部与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相互衔接,让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既有充足的生源,也要有能升学的通道,让接受应用技术型教育的学生没有“天花板”。在属性上,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清华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开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黄淮学院等一批地方本科院校更是在开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总是犹豫不决、徘徊不前,觉得转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高校,是进入了低层次的职业教育。中国职业教育发轫150周年,第一所职业学校是福建船政学堂,第一任教师都是留美旅欧的洋博士、洋教师,就是基于发展实业、振兴工业建立起来的,是教育体系的一个新类型,而不是一个较低的教育层次。这点在我国国民的认识中比较欠缺。正确认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就要放弃认为职业教育是落后的、封建的教育等农业社会的思维,重新认识职业教育是工业社会的产物,是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产物,应用技术型人才更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现代教育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类新的人才类型。

2.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长期以来,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往往是口号多、协议多,落实的少。根本问题是缺少可执行的校企合作政策,没有校企合作的双赢利益基础。在我国经济从中高速增长向中低速增长的调速换挡时期,不管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在转型升级,当前遇到经济危机,自身发展都处于困难时期,让一个企业做纯粹的慈善家帮助教育这不现实。而教育系统总希望企业支持教育这句话变成现实。企业由于自身难保,很难把最好的技术送到W校;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离不开企业的支持,怎么办?

路径上需要深度产教融合。通过产学研合作,应用技术型大学要发挥大学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的优势,把企业的研发中心、创新中心建设到学校,帮助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实现产品升级换代从而实现其换取企业更多的岗位实践机会。通过校企互聘工程师、技术员或教师,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企业产品研发水平。工程师、技术员、教师通过服务学校和企业,通过取长补短,达到校企双赢的目标。模式上是购买企业服务。购买服务,也需要达成学校和企业共赢。只有共赢才是校企长期合作的基础,如果不能实现共赢,校企合作不可能长期持续。这就需要学校找合作企业时要找一个与学校发展相匹配的企业,购买企业的技术、师资、装备。匹配就是一个平衡条件,这种平衡状态不是短期的、一次性的,而是长期合作的。如果只考虑短期的平衡,就很难和企业进行长期的合作,得到企业持续不断的支持。如果校企双方只是短期的合作,学校的教师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成为师资队伍中一时性的“双师”,一个“双师”教师进到你这个学校,如果没有持续的校企合作培养,不再了解企业生产和市场情况,十年以后就不是了。

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与中讯公司(ICT)进行合作,遴选应用技术型大学,通过赠送500万装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学校要配套拿出700万甚至更多加强软件建设,进行消化、吸收、开发课程、组建专家队伍。中讯公司的标准进入人才培养环节,高校为中讯公司培养人才,通过校企双方合作共赢,让校企合作深入发展。

3.招生制度改革。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和精英人才培养存在不同的人才定位和培养目标。接受过精英人才培养的大学教师们,都希望招收学生的分越高越好。应用技术型人才作为一个人才类型,在培养的过程中,是不是招收考生的分数越高越好呢?经验表明: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有不同的规律,如果把适合精英人才培养的考生招收来进行应用技术型人才来培养,就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吗?人才的类型是多样化的。应用技术型高校需要通过分类和多样化选拨,招收适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高中生源,招收具有应用技术心智的职校生源、社会生源,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些生源的预期工作岗位能与应用技术型大学培养目标对接,毕业后能专心在应用技术岗位上工作。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从1983年就开始招收技工院校的毕业生,实行单独招生,单独考试录取招收学生,不仅进行专业知识考试,而且还要进行技能测试,学生通过4年~5年的学习,达到应用技术人才的标准。这样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成了“香饽饽”。

当前,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教师大多数来自精英大学毕业的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其中有些人总是用自己过去的学习经历和经验来进行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用自己擅长的教学和评价方法来评价学生,总是认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不行。世界质量管理大师克劳斯比对质量的定义是:质量,即满足需要。能满足需要就是好质量。应用技术型高校是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不仅需要头脑,还要有“肌肉”和“四肢”,培养甘心充分利用“肌肉”,使用“四肢”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是现在社会最需要的人才,只要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就应是高质量的大学教育。各类型大学教育没有高低贵贱,只有类型之分。

4.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在国内外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需要应用型大学学习借鉴。随着工业革命和金融业的发展,国外在二次产业技术技能和三次产业商贸金融方面积累了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经验,欧洲应用科技大学是可学习、借鉴的成功范例。以荷兰郁金香产业发展为例,一个花卉种植场有6个~8个足球场大,属于室内无人种植场,所以灯光、水、肥料、温度、生长的把控,都是依靠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进行种植和浇灌,这些我们现在基本也能实现。关键是他们把后期的花卉观光、花卉营销、运输物流等综合来考虑,形成了花卉种植、观光、营销、物流、配送等产业链,这就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紧跟产业发展新业态、新职业岗位,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成功的范例在国内也有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主要表现在人文社科领域,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建设的党校、军校、干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范例。党校走出了一代一代的中国共产党的各层次执政人员,不讲求所谓的学历获得,但求能解决工作的实际问题,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军队培养军事人才的抗日军政大学,也是如此。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学院组成了国家世界水平的、顶尖水平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培养了大量应用技术型人才。需要把这些办学的成功经验提炼出来、挖掘出来,这将是新兴应用型高校的宝贵财富。近年来,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卓越工程,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典型案例,是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学习借鉴的宝贵经验,要把它推广、复制。

在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上,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比较成功的案例是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本科生通过五年培养毕业后,要到医院进行临床实践。通过三年的临床学习,在获得硕士学位的同时,考取临床医师资格证书,就具备进行临床医生的资格,这就是成功的培养。

在办学上,国家也有一些学校探索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路子。许昌学院坐落的城市许昌,假发销售占到中国出口的一半,年销售额几十个亿,占到许昌市产值的80%以上,拉动全市20多万人就业,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产业。许昌学院根据地区产业结构现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学校成立了一个跨专业的发髻学院,在研究头发、制作假发、假发营销等方面大做文章,探索出一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道路。

5.培养方案。地方高校在进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设计培养方案一般会根据教育部指导性培养方案的意见,以学制四年为标准,2,400学时左右。然而,精英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生源是有区别的,不能一刀切。地方高校应根据生源特点,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一是要符合教育规律,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实现全过程育人。二是在总学时上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应为达成培养目标服务。在理论上管用够用,课程上要去枝强干,要创新控制总学时的方法,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总学时,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是要根据课程体系,结合工作和岗位需要开设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材。

6.标准与评价。鉴于应用技术型人才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才培养标准就应该具有地方特色。例如:种植专业,由于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大,东中西部地理环境变化大,内蒙和海南的评价标准就不能一样,如果按照一个标准去评价,显然不符合人才培养的实际和规律。在评价人才质量的时候,就要实行多样化的标准,不同的专业根据区域不同、地方不同、条件不同设置,应该有不同的地方特色、校本的评价标准。这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核心。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专业建设要和职业标准对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能不能与职业标准对接,这是评价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之一。目前,教育部也正组织进行专业认证,如《华盛顿协议》。《华盛顿协议》作为一个第三方国际组织的评价标准,能有效帮助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向的国际化,提高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值得学习借鉴推广。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根本是就业和用户,应由社会和市场来评价,这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初心,也是人民群的根本利益,国家的根本利益。对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还要有教育体系内的毕业生的评价,评价是否达到预定的培养标准和目标,是育人和用人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最终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技术人才的培养范文第6篇

关键词:骨干人才;培养

一、前言

近年来,采油六厂在骨干人才建设上做到了年轻化、知识化,建立了岗位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了青年人才队伍的工作能力。但是这些人才中,能够独挡一面,成为本专业技术领头人的骨干人才还是为数不多。

二、专业技术骨干缺乏的原因

1、骨干人才流失。据(不完全)统计,仅2006年至2010年5年间,采油六厂调离或辞职的专业技术干部多达52人,其中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31人,占调离或辞职人数的60%,他们的平均年龄38岁,平均从事本专业年限16年。经过调查,造成骨干人才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六厂远离总部、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因此造成的子女就读、家庭教育、家庭照顾等现实矛盾长期得不到化解,是造成六厂骨干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二是随着人才市场的日渐活跃,以及人们对“薪酬是衡量人才价值的尺度”这一观念的认同,外资和民营石油企业用数倍于我厂职工收入的高额薪酬、甚至高额福利、分配住房、持股等我们难以企及的待遇招揽骨干人才,通过各种渠道、手段,联系、撬挖专业技术干部。外资和民营石油企业的高薪招聘是我厂骨干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三是近年来,黄河南油田进入了后期开发阶段,经营理念也进入了一个重经营、重效益的阶段。无论是老区开发还是滚动勘探的难度都显著增加,专业技术人员难出成绩或不出成绩的现象也随之增加,影响了专业技术人员的成就感,也影响了他们绩效工资的兑现,是造成六厂骨干人才流失的又一原因;四是采油六厂自建厂以来,两个科研单位的基础建设与其他采油厂比较始终处在低水平状态,能够承担的科研项目有限,限制了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提升的空间,也影响到了诸如职称晋升等个人利益,是造成六厂骨干人才流失的又一原因。

2、培养力度不够。六厂在骨干人才培养工作中,尽管做了大量工作,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骨干人才的培养力度还无法满足黄河南油田的实际需要。反思人才培养工作,造成培养力度不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观念落后。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基层单位“重生产、轻技术,重生产运行、轻技术研究”的落后观念还普遍存在。基层单位是专业技术干部提升工作能力、丰富实践经验的主要平台,是培养骨干人才的前沿阵地。由于基层干部中落后观念的存在,在实际工作中就造成了分工不合理,责任不明确的状况。比如:采油管理区的工程技术干部主要精力不是关注井况、泵况,细心钻研“五线一图”,地质技术干部主要精力不是读图、看图,耐心钻研地下,而是忙于带班干活、碰泵堵漏、巡线掐电等日常生产运行管理工作,日复一日履行着大班班长或是生产调度的职责,而本专业的技术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二是岗位培养机制不完善。近年来,六厂虽然按照《专业技术人才“导师制”暂行办法》的要求,以培养不同层次专业技术骨干人才和后备人才为目标,开展了导师带徒等工作,签订了多份导师培养协议,但缺乏对培养效果的跟踪及评价,“导师制”还停留在牵线搭桥的初级阶段。没有建立起一套合理、实用的效果评价体系,更缺乏奖惩激励等配套措施,培养过程也仅仅依赖导师与培养对象的自觉,缺乏对导师与培养对象的奖惩及激励,削弱了岗位培养的实际效果。

三、骨干人才培养的一些思考

1、打造环境。一是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要继续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正视骨干人才缺乏的矛盾,要站在为六厂长远发展负责的高度,看待骨干人才培养工作,增强选才育人的紧迫感。只有领导干部真正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才能使培养人才成为单位工作的自觉行为。二是要继续做好解决技术骨干后顾之忧的工作。要在油田宏观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寻找出路,努力解决骨干人才在子女就读、配偶工作等热点、难点问题,让他们感到为六厂工作放心、安心。

三是要积极为骨干人才寻找、搭建、创造发展平台,敢于给他们压担子,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机遇,让他们看到成长的空间,坚定他们与六厂荣辱与共的决心。四是用好用活人才管理机制,在认真贯彻油田技术专家、优秀人才、职称评审、技术干部聘任与考核等人才管理制度的同时,结合本厂实际,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有利于青年人才发展的管理制度,强化激励机制,不拘一格为有热情、有潜力年轻人才畅通发展通道。五是在无法大幅度提高骨干人才基本薪酬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业绩激励的新方法,发挥好单项奖励、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让真正做出成绩、做出贡献的骨干人才得到实惠。

2、做好培养与引进工作。一是领导干部要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骨干人才在企业发展中重要作用。基层领导干部要理顺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关系,让他们真正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得到锻炼,丰富实践经验、增强工作能力,为骨干人才培养奠定基础。二是积极探索“导师制”培养效果的跟踪评价办法,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实用的效果评价体系,研究奖惩激励等配套措施,发挥好“导师制”在骨干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三是按照立足培养,但不忽视引进的原则,大胆从外单位、外油田引进主干专业的骨干人才,这样不但可以解决当前急需,而且可以引入新思想、新方法,拓宽整个专业技术队伍的眼界与视野,对于激活专业技术队伍的活力及骨干人才的培养也会起到积极作用。

技术人才的培养范文第7篇

关键词:培养;企业;人才

Abstract: To cultivate business ans technical talents for the enterprise is based on the thinking of talent training short, flat, quick, is the emergency plan and measure to accelerate the talents training. This paper tries to put forward solutions with the purpose of making an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enterprise personnel training work is in a certain time, which will improve the effect of talents training, optimize the talents structure, promote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promot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Key words: training; enterprise; talents

中图分类号 : C9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所谓业务性、技术性人才是指在企业从事管理岗位、生产技术岗位上工作的各类人员。

对企业人才需求而言,所有的企业都存在人才短缺,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我们不从战略的层面、角度思考企业人才战略,不考虑长期的客观因素。我们站在企业的角度,结合企业目前所处的发展时期、企业现实的实际需求,从一个基础性、技术性、具有可操作性的层面入手,来调研、来分析、来研究、来解决企业内部存在的业务性、技术性人才问题。某种意义上说,在这方面做文章,应该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最可预见结果的最见效的办法,最有效的途径。

问题的提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着工作效率不高,工作方式方法陈旧、手段落后,生产工艺问题处理不,技术问题处理措施不到位等等等等大量令人不能满意的生产现状或工作状态,企业没有所需的合适的人去干好这些工作,为此, 需对企业现有的人员现状进行深度思考,摸索、探索培养企业现有业务性、技术性人才满足现有工作需求的办法,采取何种可操作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方法和措施。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落实:

一、严肃培养人才的紧迫性

培养人才的紧迫性是对各级领导的要求。人才培养没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结果不言而喻。紧迫性的提出,是要求各级领导对人才培养要有清醒的认识,正确的认识。人才培养不是组织部门、人力资源部六的专利,而是各级领导的工作职责,是第一职责,第一要务。企业要想各类人才层出不穷,职工队伍人才济济,和各级领导的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因果关系。至所以没有卓越的或者满意的或者合适的人才是因为领导的工作做的不到家,没有尽心、尽力、尽责。严肃的提出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就是要给领导加担子,加任务,严肃地、认真地、正确地对待人才培养问题。人才工作做不到这一点,人才培养就是奢谈,就是扯淡,就是浮云。抱怨没有人才,恰恰是因为对人才工作的不严肃所致,不严肃也就不能认真对待人才培养。

二、突出培养人才的针对性

笼统地提出人才培养,解决不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要想有解决工作中、生产经营中存在各类问题的人才,就要有具体的可操作的培养各类人才的办法、措施,突出培养人才的针对性。要对企业中存在的各类人才现状需求进行调研,分析现状,对掌握的人才分布结构状况进行整理、分析、研究,进而进行分类,对企业人才需求分出轻重缓急,对主要的、次要的,紧缺的、尚可满足的等等人才需求现状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培养方案,可采取小单元的方式进行:一种是职能部门的领导就是的直接的培训师,对下属负有培养的职责,可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进行培养,不拘一格。要想在本职能部门业务领域培养业务尖子、业务能手,领导是最佳、最合适的老师。一种是组建由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掌握某一工种或专业特殊技能的人员组成若干个专家组,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既要有理论的深度解析,又要有技能的具体指导,以达到实际提高的效果,突出培养人才的针对性。提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就是为了干好人才培养。

三、严肃培养人才的时间要求

人才培养是一项费力、费时、费钱的工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充分证明人才培养的长期性、艰巨性。但对企业而讲,人才培养不能坐而待之,时不待我,人才培养必须有时间观念,有时间要求。

严肃培养人才的时间要求确切地讲是对领导的要求、对责任教师的要求。一个单位、一个职能部门、一个生产车间队段的负责人或责任教师,在这个岗位就有这项职责。要对本岗位、本工种进行深刻、深度的分析,对目前工作中、岗位上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地梳理、整理,熟悉现状,掌握情况,制定解决问题的时间表、进度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序开展针对性人才培养。没有时间概念,没有时间要求,人才培养就是标语、就是口号,就是摆虚架子,这是万万要不得的,一定要牢记时间是保证的原则。

四、确立导师制度

对企业的人才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整理研究之后,就要组织建立导师制度,建立若干个专业、工种的专家组,对工作目标、工作任务、时间要求等若干方面进行明确、具体的要求,以保证企业人才培养在一个时期内、一定时间段内取得成效。建立导师制,是要明确:一个单位内有专门的优秀人才在具体运作人才培养这项工作,有具体的部门、有具体的工作职责、具体的工作人员在为企业培养人才。

五、设置急需人才培养的专业、工种培训项目与课题

设置专业、工种培训项目与课题,是企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是要解决本单位内哪些专业人员急需提高专业水平、哪些工种的技术工人操作技能要求加快培养提高的问题。这项工作要做的认真仔细,要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相关专业人员对取得的调研材料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分解、理出人才培养过程中各专业 各工种人才培养工作的轻重缓急,打有准备之仗,做到有的放矢。人才培养要做到精心策划,充分准备,这即是人才培养的紧迫性、针对性的具体要求,也是突出、强化时间观念,更是企业落实人才培养的目标方案和具体措施。

六、组织专家讲座

这一措施应对是企业人才状况实际存在的共性问题,是解决共性问题的最佳、最实用的办法和措施。对某一专业、某一工种在工作岗位上、生产现场中存在普遍性问题时,就要组织、聘请优秀的专家或学者,制定专项培养培训方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分类别进行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专业答疑、技术问答、现场解答,通过专家、指导教师与培养对象的互动,以达到最佳的人才培训效果。

七、制度的保障

技术人才的培养范文第8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专业建设;人才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五业贯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我院信息技术人才创新培养方案的思路是:充分整合现有教学资源,依靠信息技术行业协会和专业研究会,利用常州大学城信息化研发培训中心和常州科教城的资源优势,以学业、职业、产业、就业和创业为主线,以理论、实训、实践、实施、实效五个环节融合贯通实施“五业贯通”。如表1所示。

学业:通过理论课程学习应知的社会人文知识、专业知识,在学校开展实训课程、项目课程,完成应会课程的学习,获得毕业证书。

职业:通过职业理论素养的学习,在实训场所开展职业训练培养实训、职业技能培养实践、工学交融的培养学习,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产业:通过开展产学结合课程的学习,在产业基地开展产业训练培养、产业体验、顶岗锻炼,获得技能等级证书。

就业: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了解就业政策,熟悉就业应聘技巧,选择适合自己的预就业岗位,开始预就业实践,争取签订就业协议。

创业:通过创业培训课程的学习,了解创业政策,熟悉创业的相应环节和应注意的问题,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方案,开始创业,通过合法经营,为个人、家庭、社会创造财富,最终立业。

2贯彻“五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

(1) 融会贯通,全面推广。“五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如何突破传统的思想观念将这种理念融入日常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的做法是通过各种研讨会、现场观摩会等活动使教职员工统一认识,并且将这种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力争使我们的教改活动得到用人单位、学生家长、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全社会的认可,从而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教学改革中,参与到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和完善中。

(2) 设计全新的教学体系和实现方案。根据信息技术类专业的职业岗位群需求,确定职业技能和核心技能,制订职业技能(主要是核心技能)的要求,并根据这些要求制订技能培养教学方案,包括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制订技能考核标准(试题库),组织技能考核作为评定学生技能成绩和颁发职业技能证书(双证制、多证制)的依据。

(3) 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在学业中以必需和够用为前提,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力度,倡导“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推行“集体”研讨备课制,应用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4) 走产学研创相结合的道路,把职业技能培养落到实处。在实践中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形成实际的产业环境,努力缩短学生学习内容与日后工作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同时通过创新开发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5) 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成立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制定就业指导计划,建立完善就业网络和“爱聘才会赢”就业创业网站,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按照学生的实际就业岗位,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6) 建立创业孵化园,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学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建立一套完善的“大学生创业孵化机制”,提供“创业孵化”场所,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创意能力,以创业来推动就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3“五业贯通”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生命周期

在确定了“五业贯通”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后,我们根据该方案实施了具有正激励效应的“五业贯通”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生命周期(如图1所示)。我们通过走访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了解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和能力要求,从而制订具体的、切实可行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及相关的课程体系。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岗位技能需求,以必需、够用为前提,进行实用性知识的传授,以便学生掌握完成学业所必需的理论知识。针对岗位资格要求,我们设置了重点能力课程,并通过实训教学获取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实践教学获取技能等级证书,从而达到培养实际技能的目的。在就业方面,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学生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并针对个别企业的岗位需求,采取定单式培养或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使学生获取更广泛的就业能力,努力做到在学业中渗透就业思想和实际应用技能,在技能达到一定程度后进行创业尝试和创新性研究。在实践性环节中,发挥学生技能好、敢想敢干的特点,提供“创业孵化”,建设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园,通过创业孵化实现成功创业。经过几年的摸索发展,“五业贯通”模式取得了初步成功,赢得了美誉,提升了学院形象,吸引了更多学生参加学习,逐步形成了良性循环。由于运用了“五业贯通”的培养模式,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具有了产业意识,在课程的学习中自始至终围绕着应用和实用这个特点,这样有助于学生创业意识的增强,有助于学生产业实体的形成,为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了保障。

目前,由于“五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既符合自然规律,也遵循了客观事实,通过人才培养生命周期的实践,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培养出上手快、动手行、能力强、素质高、能用得上、留得住的专业技术人才。

4“五业贯通”人才培养的实施

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改革实施过程坚持了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几年来,按照最初的改革方案和要求,逐步开展了各项实践活动。

在教学计划安排中,以“课程教学、知识传授――职业、养成――课程实训――就业、顶岗、实习、预就业――创业孵化基地”为主线,强调课程的综合化,努力实现课程内容、理论与实践、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在专业教学中的结合。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的有机结合,构建产、学、研、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

在学业环节上,我们突出端正学习态度,注重树立专业学习信心。从学生入校的第一天开始,我们组织专业教师详细介绍专业特点、发展方向、未来远景等,使他们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专业现状和发展,同时配备指导老师,明确个人学习目标,督促每一个学生都能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对专业学习的信心,从而推动学生学好、学精、学细。

在产业环节上,我们突出产学结合,注重实用性。我们针对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矛盾,通过大量的社会调研、汇总分析,从实际出发,不断调整专业中的课程设置、教材更新等,力求学生所学始终与行业需求保持高度统一。另一方面,我们以常州大学城研发培训中心为依托,主动联合长三角周边地区行业,通过项目案例实践教学,共同开展研究性学习,积极参与研发工作,努力为学生创造全真实践体验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在职业环节上,我们通过与行业协会和专业研究会的联办,突出专业课程与认证证书紧密结合,注重技能多项性。引入专业证书制度,将职业证书、社会认证与课程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完相关课程后,经过认证获得相关专业技能证书,从而为就业提供了行业保障和社会保障。

在就业环节上,我们突出专业知识的动手实践操作,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我们经过专业课程学习与专业技能实践、顶岗实习,使学生获得实际操作经验,在进入相应岗位后就能直接上手操作,从而增加就业机率。

在创业环节上,我们突出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学生潜意识的开发。我们一改过去“授之以鱼”的教学模式,引进“授之以渔”的教学新理念,通过自主研发的教学实验系统帮助学生稳固基础知识,增长学生的实干能力,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生毕业时创新地开展“授之以渔叉”,使学生能将自行研发的信息化子系统服务企业,这样就能使学生渔叉在手,渔技在身,立业终生。

5结束语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的各专业经过多年持续建设,已形成了一个理论、实践和技能培养并重的教学体系,产学研创相结合的“五业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初步成熟,已探索出一条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当然,由于我们经验不足,对国内外IT企业和同类专业的调研范围有限,对该专业改革的研究也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将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统筹兼顾,合理结构,使信息技术专业能既快又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凯等.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探讨[J]. 科技与产业,2007,(12).

[2] 肖海慧.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07,(12).

[3] 李建求. 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特征[J]. 职业技术教育,2001,(2).

[4] 杨文安. 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J]. 职业技术教育,2002,(2).

技术人才的培养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国际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建设的宗旨是提升各个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质量。高职院校应该纵观经济全球化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时代大局,将培养国际型技术人才作为教学开展的重点目标,将我国的技能型人才推广到国际市场,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如何真正的提升高职院校对国际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这已经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了。本文结合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的现状,总结了一些方法策略,希望与开展高职教育的教师进行分享,共同推进我国国际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进程。

一、国际型技术人才培养的要素

从国际这个宽广的范围看待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其浪潮的掀起者就是开放贸易。它使市场经济竞争得更加激烈残酷。市场此时需要国际型技术人才的加入,帮助相关企业解决经济危机的困局。另外,在21世纪这个全新的时代,我国的高新技术以及第三产业都在迅猛发展,因此需要专业知识过关、实践能力强以及综合素质高的技能型人才加入。

高职教育走向国际化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必经之路,也是适应各个国家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积极实行对外开放的外交政策,因此大家会更多的依据国际标准对高职教育设立的目标以及成果进行审核。这种形势下,高职教育对国际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更加规范明确了。所以说,我国高职院校技术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应该逐渐向国际化靠拢。

二、实施跨境教育,加强国际化教育交流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的教育市场对外的诱惑力日益加大,很多外国教育机构积极的涌入到中国的教育市场,与我国的教育机构建立合作伙伴的关系。我国的高职院校应该抓住这个机遇,树立“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理念,综合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跨境申办职业技术教育的项目。跨境教育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它不仅包括学历教育以及晋职教育,也包含各种类型的技能培训、技术服务等相关的项目内容等等。当然我国高职院校在与外国教育机构进行合作前,应该对合作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与高质量、诚信度高的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构建相互学习、优势借鉴、互利双赢的教育理念。

我国高职院校还应积极组织教育的国际交流活动,将跨越国界、跨越文化差异的教育观念融入到高职教育体系中,实现国际型技术人才的全面培养工作。在合作过程中进行经验的探讨,例如对外语专业知识的培训、教学专业以外的技术探究。另外通过实施跨境教育这个平台,为我国的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训基地,开阔我国高职院校师生的视野范围,使他们的国际意识层次提升,提供锻炼的基地与实操的机会,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提升教师国际化能力,进而加速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进程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我国经济科技的发展前景,我国尽最大努力为高职院校的稳步发展打造了一个综合型的教育环境。这种教育环境涵盖两块模板,即国际化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积极鼓励高职院校实施开放办学体制,例如实行海外开放办学等。高职院校应该积极的扩展本院校与社会的关联,逐渐向国际延伸。在国际性技术人才的培训过程中对学生施以严格的管制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完整的管理体制,对学生进行严加培训,才能使国际型技术人才的教学质量得以提升。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利用社会监督这个渠道,对其的教学方法策略进行改革制度,使院校更有优势去培养国际型技术人才。

从微观的管理角度分析,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应该具备先进超前的教育思想观念,以及虚心学习的工作作风。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和吸取其他国家或者是其他民族的文化精髓,将国际上先进的技能引领进教学课堂,供学生学习,为学生所用,丰富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技术培养的内容。此外,一个国际化课堂的大环境里必然存在风俗习惯不同、不同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会给管理者带来困扰。所以说,只有管理者具备开放的国际化思想,他们就有能力保护好中外文化的多元性,使每个学生在国际化的大家庭中和谐相处、快乐成长。

四、加快课程国际化,辅佐国际型技术人才的培养

我国高职院校可以采用开设专门的国际化课程和在已有的课程中增设一些国际方面内容这两种途径实现我国高职院校课程的国际化。前者方案的实施管理者需要结合国际上普遍关心的问题或者重大的事件进行开展课程教学;后者的方案中管理者可以采纳国外的教材作为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型技术人才培养的参考内容。

五、结束语

我国高职院校在培养国际型技术人才时候应该构建完整的教育体系框架。以“以人为本”作为教育开展的准则,积极探索培养优质人才的机制,以教学质量保证教学策略体系的建立,实现对人才的全面培养。高职院校的管理者积极调整思维模式,实现改革与创新,积极探索国外领域知识文化,改善自身促进国内外的和谐,以及身心协调一致的价值观和自由主义观念结合统一起来,通过建立东西方文化的思想体系,实现我国高职教育对国际型技术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书丹.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2]张鸿雁.范式视角下高职教育研究的若干考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

技术人才的培养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培养模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能力

一、背景

“十五”期间,各级各类信息化人才五年共增加2000万人,其中软件人员增加300万人,计算机人才需要每年增加100万。在我国总共664所本科学校中,有505所学校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4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校人数接近理工科在校生总数的1/3。这一方面反映出高等教育对国家信息化建设的积极响应,另一方面也说明计算机专业建设数量大、任务重。然而,高校在扩招的同时,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困难

国家和社会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要,必然与国家信息化的目标、进程密切相关。计算机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计算机人才的层次结构、就业去向、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计算机类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不是数量太多或质量太差,而是满足社会需求的针对性不够明确,导致了结构上的不合理。计算机人才培养应当与社会需求的金字塔结构相匹配,也应当是金字塔结构,这样才能提高金字塔各个层次学生的就业率,满足社会需求,降低企业的再培养成本。

2.高校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企业对素质的认识与高校通行的素质教育在内涵上有较大的差距。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发展潜力,是用人单位最关心的素质之一。企业要求人才能够学习他人长处,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盲目自以为是”的弱点十分明显。

3.在校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亟待大幅度提高

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比重并不小,但由于学生不了解其作用,许多教师没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致使相当多的在校学生不重视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有效地培养大批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人才,全方位地加强高校计算机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4.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难以与计算机发展同步

目前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内容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同步,教学模式还不够丰富,必须进行大力度的改革。学术型人才不应作为主要培养类型,而技术型和技能性人才更适合高职高专等院校。因此,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以工程型人才培养为主。从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专业的角度看,工程型人才的特征主要是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原理演变为软件或硬件产品的设计、项目规划或决策。强化实践能力,注重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提高与企业沟通的能力是这类人才培养的最佳手段。大力培养工程型人才符合地方院校特色,也符合因材施教的要求。

二、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工程型人才的特征要求,本文从地方高校的角度,以郑州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重点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1.教学模式概述

郑州大学多年教学中,结合地方特色,总结出了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法,在注重计算机专业人才基本理论培养的同时,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采取“理论―实践―理论”循环教学模式,既注重理论教学中各门课程的相互衔接,同时将理论教学、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论文设计看成一个整体,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不仅仅学到某门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某种具体的开发手段,更能全面掌握整个课程体系和开发过程。实践教学中,我们建立了新的实验教学模式,设计了从“单元实验―综合实验―课程设计―开放实验室―实习基地―毕业设计”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的个性化设计能力。同时,我们与企业密切联系,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实践型人才”的新模式。

2.主动适应IT企业需求,定制企业需求的培养方案

随着IT技术的迅速发展,郑州工业园区和郑州市的IT企业也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其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跟踪IT企业的发展,分析其人才需求状况,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重要参考价值。针对目前许多高校培养的本科生难以适应市场需求这一现状,郑州大学与郑州市各相关企业联合成立IT企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郑州大学IT专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的指导与支持。

3.建立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个性化设计能力

在专业实验教学模式上,改变原有实验课中传统实验多而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新成就的实验少、验证性实验多而创新实验少、实验手段上采用传统测试技术多而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少的状况,建立了新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这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把有原来固定的实验时间安排改变成灵活的实验时间安排,把原来封闭的实验项目改变成支持自主设计的实验项目,把原来的成批实验方式改变为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的实验方式。针对专业特点,可分设计算机硬件基础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工程实验室、计算机多媒体基础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室、数据库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以培养学生专长。

三、结束语

强化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近几年来,我院学生多次在河南省程序设计及网页设计比赛中获得好的成绩,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也始终在98%以上,人才就业面也非常广。目前,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我们在扩大实习基地范围的同时,更加注重实习基地的内涵建设,如开展“多模式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IT人才”这一课题研究,希望通过IT企业教学指导委员会、IT企业联盟等松耦型校企合作模式和共建创新实验中心、实习基地等紧密型校企合作模式等方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性质和规模的企业采取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既达到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目的,也使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得到实惠,从而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

技术人才的培养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林学专业;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加强林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是转变林业管理方式、提高林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必然选择。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速度、质量,从某种程度上说,必须靠人、靠人的素质的提升,必需依靠大量林业从业人员的信息技术整体素质。中国

信息社会对林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林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有明显的偏差,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能力普遍偏低。一方面人才市场需求远远不能满足;另一方面林学专业学生难以就业。林学专业教育如何主动适应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适应不同岗位的林业信息技术人才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林学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各级教育部门所关心的重点,也是摆在高等林业教育面前的一道难题。

《浙江省“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把信息技术在农林业中的推广应用作为今后发展的战略重点。林业信息化建设人员信息化素质偏低,有些单位也试图依靠引进计算机科学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来承担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重任。事实表明,这些毕业生在进入林业行业后由于缺乏林业知识背景,很难适应林业信息化建设。因此,培养一大批既熟悉林业知识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迫在眉睫。

林业信息化建设需要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人才,有些对信息技术要求很高同时对林学没有要求或要求较低的岗位可以通过引进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人才来担任,但大多数岗位还需要林学专业的人才。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林学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即学生通过四年课程的学习应该达到和掌握怎样的技能和水平?笔者的设想是,要求林学专业学生不仅能够熟练地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常用的软件工具和基本网络技术,而且还能熟悉使用一种林业应用信息系统;另外还应掌握处理常见的计算机故障和简单的维修技术,部分学生熟悉一种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或一种遥感软件。对于少数学生还应多了解一些软件开发的知识,了解软件开发人员的思路和需求,掌握一门编程语言和一门数据库技术,具备较高的计算机编程能力,或者较好地掌握网络技术,以便于在以后的工作中成为满足林业信息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成为林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技术骨干。

二、林学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

当前我国林业行业的主要任务很多,决定了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较多。林学专业学生不可能都朝着林业信息技术的方向发展,在培养计划中也不可能设置很多的信息技术课程和课时。这就要求在有限的信息技术课程和有限的课时内培养出适应林业信息化建设不同层次的人才,实现林学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浙江林学院林学专业采用“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确保林业各种特色人才的培养。第一平台为公共基础平台,第二平台为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前两年以素质培养为主,宽口径、厚基础;第三年为专业平台,完成专业模块课和专业选修课,实现特色+技能培养;第四年为个性培养,学生根据需求进行毕业设计。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是人才成长的养料,也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对林学专业学生信息化能力的培养,我们对教学计划进行了全面修订,并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主要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依托,同时创造性地在非信息技术课程中穿插安排信息技术内容的传授和实践,并对少数对信息技术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在非课程教学环节中进行重点培养。

(一)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信息技术教育

浙江林学院林学专业的课程主要由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模块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组成。在公共基础平台中,林学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由两个阶段两门课程组成,即“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第一学期开设)和“高级程序设计”课程(第二学期开设),二者是递进关系。专业平台中设置了“遥感导论”课程(第四学期开设)、“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第五学期开设)和“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第七学期开设)。公共选修课程中设置了其他信息技术课程供学生选修。

1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这是信息技术的第一门课程,也是最基础的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软件microsoftoffice、常用软件工具、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知识。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工作所必备的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网络基本操作技能,了解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使学生树立起牢固的“信息意识”。

学生学完课程之后,有的看不懂帮助,不会安装操作系统,甚至连简单的软件都不会安装,一些简单的计算机维护也要请人指导帮助,这些现象都应当避免。这门课程应以注重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为主,因为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常用软件都一一讲到,学生也不能等老师讲了之后才能使用。我们要教会学生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信息化能力的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2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林学学生信息技术教育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为主,要求学生在掌握高级语言的基本结构并能熟练用之编写程序的基础上,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窗体和常用控件的使用,具有程序调试和出错处理的能力,能较熟练地运用开发windows环境下简单应用程序的能力。主要任务是使得学生初步掌握一门高级语言。

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往往对该课程的语句结构还能掌握,但一碰到自己动手编程的设计问题就束手无策,不知如何下手。所以,在程序设计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程序调试能力和编程的思维导向,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编程思维能力,并对编程能力较突出的学生及早发现,进行重点培养,为培养较高层次的林业信息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转贴于中国

3 “遥感导论”和“地理信息系统”课程。“遥感导论”和“地理信息系统”是林学专业的两门专业选修课,也是信息技术培养最为重要的两门课程。“遥感导论”课程注重反映遥感的基础知识与理论,结合遥感技术的最新成果及应用,以“林”为特色,详细讲解遥感的基本概念、遥感成像原理、遥感图像特征、 遥感图像处理和信息的提取的基本方法等内容,要求学生能够熟悉一种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操作,为森林资源调查打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要求学生加深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处理的方法、空间数据分析功能方法;熟练掌握常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应用与操作。中国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是林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技术,在课程讲解过程中注重结合林业信息化建设实际是进行林学人才信息化能力培养的关键。

4 “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本校林学专业的专业选修特色课,是将前面3年所学信息技术总结集成提高的课程,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也是大学4年最后的一门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通过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具备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方面的知识,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方法,空间信息的管理技术,熟悉信息技术在组织管理中和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基本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具有正确使用、管理和组织信息系统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将管理理念融入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能力,使学生对信息系统的理论和在林业中的应用有较深刻的了解,使之成为信息社会的中高层管理者。

5 其他信息技术课程。除了上述的信息技术课程之外,公选课程中还设置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其他语言)、“动漫技术基础”、“网络技术”、“网页制作”、“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等课程供林学学生进行选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适当的课程进行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质。

(二)非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信息技术教育

在目前的培养计划中,由于课时限制的原因,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和专业必修课程中没有(也没有必要)设置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教育部要求计算机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做到学习期间不断线。在教学管理上让讲授专业课的老师参与信息技术不同层次课程的教学研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体现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有助于课程体系的建设、发展和完善。

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不知道信息技术能在林业中干什么,有什么用。对于林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要学习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来解决林业问题。如果只是单纯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而不能将其与林业进行充分的结合,学生会感到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得不到应用,同时林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也不能实现。

因此,值得在非信息技术课程中,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学期开设)、“测树学”(第五学期开设)、“森林经理学”(第六学期开设)等,探讨如何结合专业进行信息技术教育。

1 microsoft office的深入学习。在大一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完成之后,学生对word的文字处理基本操作、excel的制表、绘图和计算等基本功能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已有了基础的认识,但是还有很多的菜单和功能不清楚,认识还很粗浅,离社会实践要求有一定距离。需要在以后的课程学习中继续加强使用和体会,以掌握更多的技巧。

在专业课程中要求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文档格式在计算机上写出实验报告和作业;安排学生上讲台做读书报告等,使他们进一步熟悉word和pow—erpoint的菜单和功能,按照预定目标编排出图文并茂的文档,提高学生的排版能力和演示文稿的水平。

为了深入学习excel,授课老师可以通过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将excel功能很强的函数、图表、统计与工程分析功能逐一结合实例具体说明其操作步骤、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比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一元回归分析、方差分析、t检验、统计量的临界值等内容;“测树学”中一元材积表的编制、树高曲线的绘制等内容;“森林经理学”中一些图表的绘制、线性规划问题等内容。通过类似的学习,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学的信息技术能真正地解决林业上的实际问题,增强其成就感,从而不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林学和信息技术水平。

2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深入学习。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学生反映在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以后编程能力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很快就把原来学习过的程序设计内容都忘记了。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相关的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结合编程练习,采取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不断的积累总结经验,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比如“测树学”中一些常用算法就可以结合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来编程实现,可以根据学生的编程水平,从易到难地选择安排单木材积测算、林分蓄积测算、林分出材量及板方材材积计算、生长量计算、拟合模型参数计算、一元材积表编制、地位指数表编制等编程内容。

3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深入学习。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在森林资源管理上得到广泛应用,正逐步普及到市(县)林业局和林场管理上。由于遥感获取大尺度数据的能力,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空间管理分析能力及森林资源所具有的分布的时空特征,在林业信息化建设中,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林业信息化建设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学习完成后,可以在“森林经理学”(第六学期开设)课程教学中,突出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比如,在森林区划和森林调查章节中,讲授gis的数据采集和数据编辑功能。在森林采伐、经营方案、森林资源动态、森林景观动态等章节中,讲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在综合实习时,利用实时的遥感图象作为森林资源的主要信息源,采用gps作为地面控制点的手段,对地形图进行矢量化,以arcgis为软件平台,进行某个林场的森林资源gis空间数据的制作,包括森林林相图、各种专题图、森林资源统计表的生成和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并利用两期数据,进行林业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分析,进而使学生切实提高信息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能力。

转贴于中国

(三)非课程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教育

对林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以计算机能力为主的信息技术教育重点要依靠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时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做到触类旁通,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今后继续获取知识的能力。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的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这样才能把信息技术理论和知识变为一种熟练的技能,才有可能把信息技术熟练地应用到林业中去。但是,仅依靠课程教学和实践来提供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是不可能实现的。在每一届学生中,总有少部分学生专业知识扎实,且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极大。对于这样的学生,要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积极利用非课程教学环节展开多层次、多方位的重点培养。中国

在近些年的实践中,我们主要是利用了毕业设 计(论文)、科研实训(学生课题和教师课题)和实验室开放项目3个教学环节。在这3个教学环节中可以选择遥感在林业上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林业上的应用或程序设计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等大型实验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较高层次的培养。

1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林学本科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为了更好地发挥毕业设计(论文)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提高的作用,同时减少学生找工作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冲突,我们于第六学期末就完成学生的毕业选题工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早早地从暑假就开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2 科研实训。浙江林学院设立了“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基金”,每年拨出专款用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使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接受较为严谨的科研工作训练,开展一些初步探索性的研究工作。每学期进行一次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学生围绕一个课题自由组合组成科研小组。所申报的项目要求有一定的创新性,对学生某方面的能力有所锻炼,并具有实际应用性或现实意义。教师利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指导学生申报信息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等相关项目,或者允许学生直接加入到指导教师的相关科研课题中进行研究。这样的科研实训,使学生有接受科学研究训练的机会,有利于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

3 开放实验室项目。浙江林学院于2006年设立实验室开放专项经费,支持开放实验室项目,允许学生进入实验室,给学生创造了实验活动的环境。教师根据培养林业信息技术人才的要求,提出合适的实验室开放项目,向学校教务处提出申请,教务处批准后公布开放实验室项目清单并组织学生申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实验项目的不同,小组人员由学生自由组合,自己选择已公布的实验项目,向开放实验室提出申请,实验室批准后即可着手实施。

相对于课程教学而言,这3个教学环节在信息技术培养方面有其优越性。第一,前者是以教师为主,后者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不是前台的讲解,而是变为幕后的指导,整个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中心而展开。第二,学生更为主动,学生自主选择题目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科研课题或开放项目,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三,后者对林业信息技术的综合性更强,要求更高,要求学生花费相当的精力和时间来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三、结语

技术人才的培养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a)-0160-02

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基本职能,高校的所有工作都应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对于以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高校,长期以来坚持以应用为主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办学思路[1];办学过程中,在厚基础、宽口径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能够主动纳入地方经济建设,实现学科链、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对接,确保所培养人才的规格、素质和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下面,针对定位为工程应用型的本科院校,就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谈几点看法,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

1 学科建设是实现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

众所周知,学科是根据知识的体系结构进行划分的,一个学科是一个科学领域,或者是某个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目前总共有工学、理学、农学等13个学科门类,这些学科门类共包括110个一级学科。而专业是各个学科根据社会需求以及社会分工的不同而设置的,一个专业一般对应某个社会岗位或者某种职业。由此可见,专业来源于学科,学科是支撑专业发展的平台,所以学科建设是进行专业建设的重要手段。学科建设包括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学位点建设等方面,其中通过学位点建设可以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促进学校在更高水平上培养人才。而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

首先,通过学科队伍建设强化团队建设,使得团队中的教师承担与研究方向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将研究课题融入日常的教学过程,从而实现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而科学研究的课题需要跟踪学科的发展前沿,这样可以将学科前沿纳入专业教学,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专业技术的最新发展,使得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在走向社会后不至于落后,进而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其次,通过科学研究反哺教学,促进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体现最突出的是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通过近几年来对该院7个工科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开题以及结题工作的参与,发现大部分项目均是教师的科研课题;这些课题来源于社会的实际需求,具有一定的应用背景,能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载体。实践教学包括课内实验、综合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针对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时应关注如下几点。

(1)加强课内实验所占比例,每个实验针对课程的某一章或者某几个知识点,实验项目要有一定的综合性,用于固近期课堂教学内容,但难度要适中,应先易后难,以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置单门课程的综合性实验。要求实验题目有一定难度,能够综合课程大部分知识点,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锻炼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3)课程设计。设计内容应涉及多门课程的知识,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几门课程的知识去系统解决一个复杂问题;实现过程要体现出一定的系统性,要求以小组形式完成,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纵观各类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无论是国内一流的研究型院校,还是普通地方院校,大都以“厚基础,宽口径”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所制定的课程体系也大同小异,对学生的能力差异以及学校定位考虑不够。

对于以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院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是能够将专业知识和所具备的能力应用于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知识结构上,不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更注重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1]。在培养过程中,应做到先宽后专,即将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通过精炼的几门课程(学科平台课)将专业介绍给学生;然后根据社会需求(如:热门岗位)开设一系列课程(专业方向课),专门讲授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并通过实验、实训等环节进行强化,保证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解决一些复杂系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使得学生毕业时就能够满足社会实际岗位的需要,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4 加强校企合作,提倡高校和社会的协同育人

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因而应跟踪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往这项工作由高校独立完成;但是由于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这种由高校独立完成的人才培养过程4年后可能又滞后于市场需求的变化。所以高校应转变目前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办学过程向社会开放,以学校为主体,学校协同企事业、行业、政府等各方面,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教学过程等各个环节,和企事业单位广泛建立产学研基地,积极开展合作教育,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实际问题[2-3]。同时,应灵活设置课程体系,大一、大二学年完成学科基础知识的传授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大三、大四学年完成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并通过大学生创新、社会实践等活动逐渐由专业能力培养过渡为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就能满足实际岗位的需要。对于实用性强、技术新的课程可以聘请企业资深的一线专家来承担,并结合实际项目采用案例教学等方法进行讲授。同时应压缩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大四的大部分时间应到合作办学单位去完成就业前的培训和毕业设计工作;毕业设计题目可以来自企业,由企业技术人员和高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毕业后经实习单位考核可以直接就业,这样可以确保学生所学的知识、所培养的能力与当前社会需求相适应,从而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5 结语

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应注意与经济社会需求的密切结合,应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及人才的培养规格;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高校应加强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和合作,积极吸引社会力量与高校协同办学,以确保真正按照社会的实际需求来培养人才,从而实现学科链、专业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 王青林.关于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3(6):20-23.

技术人才的培养范文第13篇

    高职网络技术专业同其他信息类专业一样,必须根据社会IT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一方面,在学生的网络技术职业发展之路上要有技能和职业素质稳步提升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院校在进行实训体系规划时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不断更新升级,达到两种学习环境的融会贯通。

    2双师型师资的培养

    “双元制”对于师资的要求很高,不管是企业的实训工程师还是高职院校的教师,都要有真正的技能实践工作经验,特别是对于网络技术专业的师资。高职网络技术专业的目标是培养网络系统运维工程师,而这一职位的特点是技术全面,能够达到“万金油”的程度,因此,要求高职院校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师必须是技术全面的工程师。

    3网络技术专业“类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从客观角度,真正达到“双元制”的人才培养要求是很困难的。基于现实的考虑,我校网络系统管理专业进行了大胆尝试,初步探索出一条“类双元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3.1实践背景和效果招生和就业是网络系统管理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命门。从2006年专业创办开始,我校该专业招生和就业就存在很大问题,连续3年的招生都需要校内调剂才能达到课程开设需要的生源下限。前两批毕业生都为找工作怨声载道,后悔学习这个专业,甚至出现有些毕业生质疑这个专业在学校设立的必要性。到按照平行志愿招生时,生源更是少得可怜,形势逼迫专业教学团队调整思路,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就有了“类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3.2“类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从整个大的形态看,网络系统管理专业必须在高职教育体制下运作,在遵从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灵活地变革。

    3.2.1从师资方面入手作为专业的灵魂,教师的技术水平、人格魅力直接感染着学生。专业教学团队对教师要求:第一,要转变工作观念,以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制定适合学生能力提升的教学方案。第二,要通过参加企业实践或者IT培训机构的专业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第三,要推进教师服务和奉献的理念,鼓励教师积极与企业沟通,建立合作关系,无偿指导专业学生从事实习实践。第四,为实践学生提供课程方面的置换和考核工作,实现灵活的人才培养。

    3.2.2从落实专业实践入手,建立企业实训培训中心真实的工作实践才能考验专业实训体系的教学质量。当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熏陶后,要能够通过市场招聘的考验,获得一份专业技能的实习实践工作,才能证明实训教学的有效性。网络系统管理专业借鉴“双元制”企业实训中心的要求,与各个IT厂商协同建立了实训实践基地,如思科网络技术学院、H3C网络技术学院等,依托这些知名厂商的实践体系完成对学生的初步培养,然后鼓励学生在实训学期和寒暑假进行专业的技能实践,要求学生以自己撰写简历的方式在网络招聘网站上找工作。经过外部企业的考核,学生专业价值得到了真正的检验,不仅通过实际工作获得实习薪资,更重要的是收获一份专业技能方面的自信和提升的机遇;而企业通过实习生的工作,获得了人才的储备。

    3.2.3加强教师与企业实践工程师的沟通网络技术类岗位在企业中会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特别是经过工作的磨砺,专业学生也会成为企业的实践工程师。专业教师及时与企业的工程师沟通,获取第一手工作实践任务,并转化为新的教育实践方案,使双方能够及时了解专业发展升级的方向。

    3.2.4加强教师与实践学生的沟通与指导在现实中,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很难达到德国“双元制”环境的互通形态。实践学生在参与工作实践后,面临的问题是一周工作5天,基本没有在学校学习的时间,这就需要教师与实践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通过多种媒体方式进行交流。教师还要有一定的牺牲精神,利用休息日与实践学生探讨工作实践,并且对学生进行实践方面的理论指导。

    3.3实施效果

    网络系统管理专业经过“类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现了招生和就业的双重保障,在过去的3届学生中,这一模式促使专业的对口就业率逐年提高,实现了专业实训体系的培养目标,并且为专业带来了良好口碑,促进了招生数量和质量的提高,连续2年获得了良好的生源。另外,通过这一模式的实施,提升了专业教学团队的实践能力,并且促成了专业实训基地的开发。

技术人才的培养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实践能力;校企合作;综合创新

文章编号:1672-5913(2013)14-0017-04 中图分类号:G642

1 网络工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已经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工程作为主要的技术领域,显然也日益崭露头角,备受各行各业的关注,因此,网络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大为增加,具备较为全面的知识与技能的专业人才深受用人单位赏识。然而,目前的网络工程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境况不容乐观。一方面,毕业生面对无数招聘却不能找到心仪的岗位;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无法从成堆简历中选取合适的人才。用人单位急需能在短期内进入工作角色的人才,而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往往欠缺职业技能,无法立即适应岗位需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面临着共同困惑。面对用人单位对人才“快速顶岗”的迫切要求,高校必须积极探索适时的人才培养途径,努力实现递进式能力提升的人才培养目标。

2 构建三层次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促进网络工程专业(方向)教学模式革新,有效解决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差距,缩短学生进入工作岗位的适应期,是网络工程人才培养中面临的重要难题。本课题以网络工程相关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为依托,从“理论基础一实践应用一综合创新”三层次的教学培养规划入手,创设递进式的能力提升通道,开展知识与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有效结合了行业指导,进行了以下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2.1 科学完备的理论基础构成

与网络工程专业内容密切相关的理论基础课程有:计算机网络、无线网络技术、无线传感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工程与设计,这些课一般会在二、三年级开设。计算机网络、无线网络技术、无线传感网络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方向)中较为重要的理论基础课,主要讲授计算机网络组网原理、网络信息传输机制以及层次化传输协议,并且内容日益丰富,逐步扩展至无线网络与无线传感网络等当前的主流技术。同时,作为网络技术的有效组成部分,信息安全技术也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知识构成包含其中,为学生学习全面性的网络工程知识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这些理论基础的铺垫之上,我们重点开设网络工程与设计课程。该课程涉及计算机网络的设计、规划、组网、维护、管理、安全和应用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技术。一般而言,网络工程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和投资规模,合理选择各种网络设备和软件产品,通过集成设计、应用开发、安装调试等工作,建成具有良好性价比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过程,同时涉及网络工程项目中招投标的工程规范和商务规范,训练学生如何出色地完成投标书的撰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网络工程项目的技术原理和一般流程,它包括一系列任务: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工程实施、系统测试和网络维护等。网络工程方法依赖于一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控制了每一种技术的使用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学会吸收先进的设计理念,针对各种较复杂的环节能有较清晰的应对思路和分析能力,能够利用本课程介绍的解决经验去应用现实问题、提高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我们在课程教学方法上采取了一定的改进:①理论教学和实验环节打通。实验室授课打破了理论课和实验课的界限,在理论讲授后让学生马上动手实验验证和分析,有利于对知识点的掌握;②以探究式学习理念将课内实验和课外实践互补。课程实验的课时总是有限的,我们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尝试将实验扩展到课外去,包括让学生把日常网络应用中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来,让学生自主设计调研选题并把结果带到课堂讨论和分享,将遇到的问题以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开展实验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本科层次网络工程课程教学的主要难点包括:技术原理复杂细节繁琐、技术变革知识更新太快、专业基础课理论和实际应用易脱节等。知识核心体系上以协议原理为主并兼顾组网应用,在学生技术素质的培养上以应用能力为主并兼顾开发能力,课程不仅仅提供了组网和操作的技能,也锻炼了协议分析和应用的能力,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多角度的知识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2.2 集中有效的实践应用环节

在具备相应理论基础知识构成之后,我们设置了较为集中的实践教学环节,作为实践应用能力提升的训练阶梯之一,为学生学有所用提供了很好的尝试机会。

(1)在大三短学期,利用为期一周的短期训练时间,引入项目教学方式,开展基于真实网络设备的组网及网络系统集成实践,让学生对综合性项目实施过程有个初步体验。该实践环节的组织管理完全参照企业员工实施工程项目的规范进行,对于时间、角色、任务等方面均有明确的进展要求。

①在课程开始之前3周,视频教程和参考资料,布置实训前自学任务等,自此学生开始进行项目准备和前期自主学习。②短学期实训开始的第1天,集中进行实践内容的辅导,介绍网络公司岗位分类和知识技能要求、进行系统集成软件和网络设备操作培训、宣布分组名单并安排每组的具体进度要求。③实训活动以6人为一小组,学生按序完成各实训子项目和整体设计、联调,这期间还需完成相应实施方案的设计文档及修改完善,直至老师认可通过后予以实施。④由教师以业主身份对项目进行验收,并对学生实训过程打分,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结合行业认证考核,对学生的课程进行考核评估和项目总结。

以上的教学实践,相比原来的单一小型项目,学生能真正接触到客户需求和现场设备,学到网络组网和系统集成的实用技能,有了初步的实战训练经验。

(2)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化企业化运作的训练机制,在大四第1学期开展为期1个月的深度毕业实践活动。经过几年探索,我们的毕业实践(网络工程模块)受到学生的青睐。我们从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组织实施、管理考核等各环节出发,制定出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的改革方案。着眼于专业课程学习、考研考证、毕业设计、就业等环节的有效对接,调整集中训练式实习的时间,兼顾各类学生的具体情况,避免时间上的冲突与学习精力的分散。这样既对后期的毕业设计环节进行预热,也为学生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开展实践活动:

(1)注重岗位能力课程,根据不同岗位的能力要求,让学生进入角色,完成相应岗位的各项具体任务;

(2)开设通用职业能力课程,包含职业规划与就业辅导、通用工作技能、人际沟通能力、系统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等,通过系列训练,学生不仅对简历撰写、面试技巧、PPT制作、报告撰写、时间管理等基本职场素养有了提高,还在探询能力、技巧呈现、职场礼仪、项目管理方法、高效会议组织等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3)深入学习职业技术认证课程,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通过考证辅导后考取相关行业的认证证书,为今后就业增加砝码;

(4)突出行业综合实训:每个团队都必须要完成一大一小两个行业实训案例的实践任务,成员们各司其职,团结协作,按照自身担任的具体角色履行岗位职责。在实训任务完成后,指导教师会根据学生在实训期间各个环节的表现给予考核,如合作、演讲、组织等环节都将列入考核范围。

由于是现实项目的需求,学生也学到了相应的项目经验,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项目实训中学生要学会面对和解决一些真实的问题;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学习,以问题为中心,要把所学的知识和实际项目联系起来,培养了兴趣和主动性;在问题中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学生还可在问题情境中互换角色,锻炼换位思考。学生的任务是解决问题,不断思考分析并主动寻找解决办法,学会自我规划与管理,成为会学习的人。参加本项目的学生普遍始终保持这份激情和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强烈。

2.3 特色鲜明的综合创新训练

为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一步提高IT专业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动手能力,提升大学生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技能水平,我们以综合创新的精英人才培养为导向,开展系列特色训练活动:暑期训练营、网络大赛、基于行业应用的毕业设计等,充分融入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关键要素,为行业企业输送了竞争力强的优质人才。

(1)宁波市大学生网络技术精英人才训练营活动由宁波大学发起,面向宁波市各高校成功举办了两届。从组织流程拟定、实训内容设计、拓展形式安排到实施细节落实,均经过多次商讨酝酿。实训过程包含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和项目验收3个主要环节,特别注重团队建设,从团队组建、队名选取、队歌编写、logo制作、口号确定等方面均体现出各个团队的精神面貌,如“e讯”“维易”等队名充分展现了所在团队锐意进取,紧贴潮流的深刻寓意。

为期10天的完整封闭训练期间还融入体能训练、拓展活动等素质提升方式,让参训人员接受全方位的训练。每个参训团队通过项目招投标、项目实施、工程测试、竣工验收等环节,如期完成了预期的网络工程建设任务,对网络工程技术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专业技能得到了大幅提升。

该训练营活动是宁波区域高校在校学生进行网络技术综合实训的活动,也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全新探索。学员们答辩环节精彩的临场表现得到了行业企业专家的高度认可。

(2)宁波市大学生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大赛也已成功举办两届,面向本科层次学生,在国内尚属首创。该赛事以企业网络的设计构建、应用集成和安全保障为主要内容,根据大赛评委会提出的设计需求,在封闭环境和限定时间下以团队为单位独立完成网络设计、安装调试、系统集成和文档编制等工作,并应评委会要求进行展示和答辩。

该赛事分为预赛和决赛。预赛阶段:统一命题,统一时间,在学生所在高校封闭进行。预赛以实践操作为主,命题内容包括企业网络的设计与实现、应用系统的集成与配置(不考核系统安全部分),竞赛时间为4个小时。决赛阶段:分为半决赛和总决赛,半决赛得分排名前50%的队伍进入总决赛。其中,半决赛为封闭进行的实践操作环节,命题内容包括企业网络的设计与实现、应用系统的集成与配置、网络系统的安全与防护、技术文档和答辩PPT的制作4个部分,竞赛时间为5个小时。总决赛为答辩环节,由文档评审、方案答辩、理论考核3部分组成。

该赛事充分展现了宁波市各高校近年来倡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成效。该赛事的成功举办有利于推进宁波市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战略,健全教育培训服务体系,促进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激发大学生对网络技术与信息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热情,提升其项目化工程应用的综合能力;也是近年来宁波大学积极倡导知识与技能并重的教学理念,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升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为宁波市各高校师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给参赛选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舞台和锻炼平台。

在训练营与大赛赛事的基础上,不少师生将训练内容进一步充实、深化,提炼为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这些选题以具体行业应用为基础,贴近网络工程项目实际,在新颖性及实用性方面均体现了相当的价值,非常适宜学生作为即将从事相应工作岗位的职前综合训练。

以上特色鲜明的综合创新训练活动强化了本科层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创新应用能力和工程技术素养培养,在确保专业知识体系结构完整性的基础上,将专业模块的相关技术型课程、短学期实训、校企合作训练营及赛事训练、行业企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组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与专业职业技能,缩短了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的距离,努力补齐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短板”。

3 实践效果分析

我们以三层次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教学实践探索,在以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网络工程相关课程的教学建设不断深入,计算机网络课程获批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优秀网络课程项目等,为引入更多教学资源提供了支持;

(2)网络系统集成实践、毕业实训(网络工程模块)已面向本院所有专业学生开放,进一步扩大了涉及面及受益群体,为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3)训练营及大赛活动逐渐形成品牌,已成为行业企业、高校、社会团体等多方群体互帮互助培养精英人才的很好例证。为推进宁波市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战略,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产学研结合体系、健全教育培训服务体系,提高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的人才支撑能力、知识贡献能力和学习服务能力,提升信息技术类人才的培养质量,推动大学生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

在以上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上,我们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个人的求职需求和兴趣方向,通过将学生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训练精细化,为即将从事网络工程相关岗位的学生提供优质的岗前知识与技能的双重储备。

参考文献:

[1]赵丹丹,李锡祚,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类人才培养中的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7):244-247

[2]郭广军,羊四清,戴经国,等,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9):134-139

[3]徐明,曹介南,姚丹霖,等,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9):115-118

[4]张远,杨,网络工程专业芩科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155-157

[5]吴怡,蔡坚勇,洪亲,论网络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体系及改革方案[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3):87-89,92

[6]蔡皖东,张胜兵,网络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实验室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12):93-95

[7]刘长勇,汪彩章,“团队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与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8,54(2):54-55

[8]陈晓龙,彭志平,网络工程“1+X”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1(3):47-51

技术人才的培养范文第15篇

北汽福田是一家自主品牌的汽车制造企业,从创立之初便大力培育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高度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用造车的理念培养人”,北汽福田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了一条“以自主开发为主,外部资源为辅”的企业“自培训”体系。

动力系统:以任职资格体系为牵引机制

北汽福田开发了一套覆盖技术人才的任职资格体系(见图表2),设计了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从低到高划分为若干个发展等级。在任职资格标准中,企业详细规定各专业各层级员工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工作经验和基本素质,通过这四个层次的指引,引导员工不断提升自我,成为牵引专业技术人才能力发展的“动力系统”。

按照每年开展的任职资格认证流程,员工制订个人发展计划并据此开展学习,这样不仅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和发展路径,也有了持续学习提升的动力之源。

底盘系统:

构建企业基础培训体系

北汽福田多年来持续构建“3C”(course/coach/class)基础培训体系,打造专业技术人才的“底盘系统”,并设立“公司培训日”,推进他们日常基础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岗位技能要求、改进和提升岗位绩效、交流与分享技术经验。

课程资源(Course)体系

公司根据任职资格标准的要求,按照职位族群、序列分类,遵循各专业能力从易到难的原则,规划和开发了每个任职资格层级所需的专业技术课程和学习指导材料。这个课程体系广义上还包括知识手册、培训课程课件、岗位指导手册及岗位相关的技术资料等。

内部师资(Coach)体系

企业需要同时开发和培养公司的师资体系。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师资体系不单单是授课的讲师,也包括导师、教练、技术课题组长等广义内涵。北汽福田重点打造了“钻石讲台”内训师培养项目,通过系统培养、讲师大赛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课程的内训师,在技术人才日常培训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培训项目(Class)体系

在课程和师资体系的基础上,企业需要为专业技术人员搭建各种培训项目平台,并重点打造核心项目,让他们学习、分享和交流。北汽福田的技术人员不仅可以参加“通用能力大课堂”“跨厂区授课”、实训基地、创新思维训练营等通用课程,更可以深入到针对各类技术人才的专项培训,从中广泛获益,得到提升。

“3C”培训基础体系也可称为“学习超市”,“超市”内有课程、师资、琳琅满目的学习项目,员工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学习超市”中自主“选购”。

驾乘体验:以学员为中心

企业培训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以学员为用户,只有真正以学员为中心,培训才能让学员“走心”并积极参与。北汽福田致力于打造技术人才培训过程中的优质“驾乘体验”,激发他们持续、高效的学习激情。

用“酷炫技术”提升兴趣

技术人才往往是“技术控”,对于新技术有着本能的追求,因此在培训中可以尝试引进新颖的培训技术,如行动学习、翻转课堂、游戏化学习、创新workshop、跨界学习、开放空间、企业剧场等。技术人员在“酷炫”的培训方法中体验学习,一方面提高了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跨界学习,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技术人员突破自身的思维定势。

用产品理念做培训项目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让每个人重新思考自己的用户是谁,用户的需求什么。做培训也是如此,需要面临“用户”的诉求,也必须有让用户“尖叫”的产品。一个落实用户思维的培训产品,不仅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保障学习效果,还能让学员推荐给同事,在组织内部形成良好口碑。

北汽福田结合研发技术人才的需求,策划了“TRIZ创新训练营”项目,以TRIZ创新方法为线索,利用学员所在岗位的技术攻关课题开展行动学习,让课程与本职工作融为一体,彻底修补了学习和工作的“裂痕”,极大地激发了学员的学习意愿和激情。最后,学员不仅掌握了TRIZ创新方法,而且淋漓尽致地实战了一把,完成了多项创新成果,还成功申报了多项技术专利。

注重项目运营 培育学习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