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教育教学论坛范文

教育教学论坛范文

教育教学论坛

教育教学论坛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人文素养;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必须在高校工作中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努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是高等教育目的的直接解读,同时也对新时代环境下的高等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21世纪的高等教育应该是一种强调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的教育。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已由传统媒体转变为新媒体。简单来说,新媒体是一种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形态,也被称为“第五媒体”。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2017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7.51亿,半年内新增网民199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4.3%,其中按职业结构分析,学生群体占比仍然最高,达到近25%。大学生群体具有追求快捷、简便、宽泛、互动、个性、交互体验的特点,因此,具有开放、交互、即时、海量等特点的新媒体成为当代大学生认知、交流和处理信息的主要平台。新媒体在为大学生带来方便快捷的学习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价值认同、道德培养和行为养成等方面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当今,高校教育以科学技术教育为主,人文素质教育极度缺乏,如何让学生在接收新媒体带来的大量快捷方便的信息资源的同时,避免因其负面信息的影响而导致他们价值观趋向和思想道德准则发生偏差,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为此,笔者将探讨大学生与新媒体如何在共性融合与兼容性的基础上,优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途径。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几乎所有人都对大学生有这样的认识:大学是专业技术教育的摇篮,大学生是经过专业教育而掌握专业技能的人才;大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主要看其对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在这一既定认知思维下,整个高等教育凸显出应试教育下注重专业教育的教育偏向。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生总数中,理工科大学生数量占有较大比重,在现今就业压力倍增的就业环境下,他们在校期间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课业压力也比较大;尤其近年来教育导向的功利化与商业化,使高校几乎成了职业规划和就业发展的培训场所,传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影响已经显得微乎其微,高校正在培养着钱理群先生所说的“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笔者在教学的实际工作中,发现学生的人文素质普遍较低,没有信仰,缺乏责任感和承担意识,缺乏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导向和行为习惯准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工科院校学生普遍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缺乏兴趣目前国内很多学生在高中教育阶段都进行了分科学习,而且学习理科的男生数量普遍多于女生,学生从高中阶段就着重偏向于理工科知识的学习,人文知识基础较为薄弱。而步入大学学习阶段后,课业压力重,课下实验等实践学习占据了一定的时间,学生普遍过分重视应试和分数,因此在男生比重较高的理工科院校,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学习兴趣较低;加之一些理工科院校注重专业学习,在开设的为数不多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中对学生约束不够,学生缺旷课现象严重。尤其在当代社会功利主义、工具理性的影响下,学生的读书观、学习观被扭曲,他们只选择对自己有直接好处的、能够带来直接利益的知识去学习,注重学习的显性价值而忽略隐性价值,对于人文素养的自我提升,缺少足够的理解和认知。

(二)理工科院校缺乏专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教师由于现代社会以市场经济效益为主要考核指标,相当一部分理工科院校因毕业就业率的考核指标,普遍比较重视专业技能教育。一些理工科高校因为教育方针的要求,开设为数不多的传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但其任课教师多半由辅导员等兼职教师来担任。而其中相当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因为自身专业的缘故,对人文素质教育认识有所偏差;加之兼任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并不高且时间精力有限,不能对学生充分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三)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单一目前大多数理工科院校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主要通过思政类课程来开展。教育者和学生普遍存在“专业歧视”心理,认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是无用且浪费时间的。教师在授课时往往只进行简单的知识灌输,目的停留在考试通过层面,忽视人文素养知识的内化和传统人文精神的提升和培养;学生也因专业学习的缘故,在思想上对其不重视。而且学校业绩考核往往偏重于教学和科研,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无形的意识形态的学习和教育,没有被量化纳入教学效果的考核范围内。很多院校由于教学任务的关系,很难调节专业课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学时方面的冲突。因此对于这些理工科院校而言,想要系统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十分困难。

(四)校园人文素质教育氛围不够由于专业属性差异的影响,理工科院校的校园文化本身所呈现出的人文氛围并不浓厚,普遍存在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而忽略精神文化建设的现象,仅有的一些校园文化活动也多是围绕专业学习开展的校园活动,人文素质教育氛围极度欠缺。

二、新媒体带给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利弊及影响

(一)学习生活方式更加多样、便捷的同时丧失创造力过去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思政课程上学习的人文素质教育,二是课下从纸质书籍中获取的人文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固定在某一时间和地点的。而现在的人文素质教育,尤其是在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大学生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新兴媒体随时随地随心地进行移动学习,这样一种学习方式已经跨越了时空的局限。如现在比较热门的每日打卡学习APP等学习软件,就受到了很多大学生的青睐。新媒体所提供的移动学习让现代大学生能充分利用其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海量资源,掌握学习主动权,脱离课堂教学课程的被动和内容的固定化,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决定了它所提供的信息必然是精简而及时的,且很多是辅以图片和视频的,长期接触此类信息的大学生会养成“过目式阅读”的习惯,从而导致其长篇阅读能力的退化,大大削弱了学生深入探究问题的能力。学生习惯利用手机、网络等新媒体获取实时新闻信息,这使得他们越发依赖新媒体,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一“断网”就不能正常生活和学习的情形,这无形中使得他们的创造力大幅度降低。

(二)人文素质知识视野更加广泛的同时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新媒体使得大学生获取人文知识的方式摆脱了传统课堂,通过对海量信息的筛选,了解社会时事政治、体育文娱等资讯,这在不断加深他们对社会、对世界的认识同时,也影响了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趋向。这样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让学生在接收多元文化的同时拓展了知识视野,还发掘了自己的兴趣点,从而提高了学习满足感,开发了内在潜力,更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学习自信。然而,新媒体在提供海量丰富信息的同时也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隐患。相关数据显示,很多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和电脑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说,除了上课、吃饭、睡觉的时间,其剩余时间几乎都花在新媒体上。过度使用手机是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催生“低头族”的元凶。这样的情况一方面造成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他们中有颈椎疾病、头晕恶心、眼部不适及失眠等亚健康症状的人比比皆是;另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虚拟网络环境可以掩盖真实身份而过度沉迷其中,在现实生活中不愿意与同学、朋友过多的交流,这部分学生的交际能力逐渐减弱,甚至有的学生患有严重的社交恐惧症,出现人格扭曲等心理问题。

(三)营造更加便利的人际交流氛围的同时带来价值观导向危机对于大学生而言,进入大学后的生活环境相对于原来的高中生活显得宽松自由,使用新媒体进行人际交往已然成为一种常态,很多学生通过贴吧、微博、微信、QQ等载体进行人际沟通,同时通过这些新媒体以结识志趣一致的伙伴,还可以与朋友交流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和迷茫。这也意味选择价值观正确、身心健康的同类型伙伴的难度加大,一旦与一些价值观导向不正确,心理健康方面有问题的人交往过多,势必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近年来,大学生在网络中因交友不慎发生的欺诈事件数不胜数,同时,这也为新媒体环境下的人文素质教育增加了难度。

三、以新媒体为媒介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目前理工科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已逐渐演化成一种普遍现象。对于理工科高校而言,引导和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新媒体对于人文素质教育影响的舆论引导首先,大学生作为现代新媒体的主要使用群体,很容易受其影响。我们应该注重新媒体环境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氛围营造,充分利用新媒体作为载体,大力宣教人文素质等优秀文化的影响力。“做好主流大众媒体的舆论引导”——这是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承需要承担的基本责任。当网络平台上到处充斥着偶像类、选秀类节目时,应当加大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适当利用“名家、名人”的影响力为大众尤其是大学生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另外我们要注意,在进行宣教的同时要选取合适的解读方式,注重以大众化、通俗化、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方式,有说服力和吸引力地举办诸如《百家讲坛》《朗读者》等这样的充满人文经典文化的节目。其次,在新媒体背景下,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对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的,并能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进事迹和人物精神进行宣传和弘扬。第三,注重社会公众人物,如社会影响力较大的明星和一些国学大家可以利用微博等方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进行论述和宣传,这些都可以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塑造产生很强的推动力,增强他们对于经典文化的文化自信,提高人文素养。

(二)丰富和加强新媒体人文素质教育载体和内容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长期而又艰巨,在新媒体面前,真实可感的信息优势正在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海量、便捷的数据信息。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非常有必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信息、选择信息、享用传播资源,并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媒介批评素养,使其能够在甄别信息的同时利用媒介资源来完善自我,提高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高校作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应注重引导学生以积极健康心态开展各种人文素质教育学习交流活动。教育工作者要在重视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进行教育引导的同时,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站、电视台、网站、论坛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目前,一些比较重视人文教育的高校,充分利用校园自媒体如微博、微信等平台创新人文素质教育的学习模式,让教师在课堂和课下都进行学习内容的推送,还建立了讨论组,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以此增强和提高大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学习方式,比起以往的学习方式更开放、生动,更注重个性和体验,也更加契合大学生重视交互和体验的学习方式,实现寓教于乐。除此以外,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就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进行互动与交流,对于承载人文文化的事件与人物进行分析与讨论,从而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隐形的影响与塑造,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

(三)加强网络监管加强网络监管,建设有利于人文素质教育知识传播的网络环境新媒体是一个开放和发展的环境,目前其缺乏相关的法规条例来约束。网络的虚拟性为大学生的自由创造和放飞自我提供了广阔而又自由的空间,人人都可以自由地在网络上各类信息,发表各种意见和言论,这其中有一部分具有正统的大学生主流思想,能够帮助培养和塑造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污染大学生精神世界的负面信息。一些学生还把自己对社会、生活的不满情绪或负面事件扩大化、激烈化,甚至其中一些学生受到别有用心的人的怂恿在网络上发表反社会、反科学的言论。和这些不健康的信息接触过多,会引发大学生对社会的不满情绪,一些学生甚至因此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些新媒体带来的负面信息,严重危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在无形中削弱了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感召力与信服力,加深了大学生文化归属感的危机,进而导致其对传统文化认同的失败。高校网络管理者一方面要建立高效畅通的舆情收集反馈机制和有效的网络危机处理机制,及时清理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负面信息,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另一方面要建设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贴近学生思想教育的主题网站和微博、微信等平台。要将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作为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正面效应,充分发挥新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方面的积极作用,将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等方面的要求贯穿始终,使新媒体教育平台成为学生喜欢、高校受益的教育媒介。

四、结语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在加强新媒体信息安全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引导和丰富新媒体人文素养内容,扩大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覆盖面,从而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邵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重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10):170-171+190.

[2]薛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5(23):119-120.

[3]谭琼.新媒体阅读下的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6(32):35-37.

[4]吴丹.新媒体背景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途径探索[J].现代交际,2017(6):134.

[5]王兆秦.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6]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娄超.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8]黄煜镔.理工科大学人文教育的难点与探讨[J].大学教育,2018(10):132-134.

[9]宋园园.中美两国的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比较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2):251-256.

教育教学论坛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浅析

机械制造专业涉及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正是因为其综合性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如果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讲授式为主,使课堂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要相脱节,不仅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机械动手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就连最根本的课堂教学质量都难以确保。可见,改革与创新机械制造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而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的出现为机械制造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其改革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下面将针对机械制造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进行如下分析与探讨。

1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一体化新型教师

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挑战,不仅要求其具备扎实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求其具有一定的实践基础。这就要求我们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单一化的讲授方式,改变过去教学模式理论教师和实习教师之间的分离与脱节。可见,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迫在眉睫。而所谓双师型教师,即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对课本教材有一个客观深入的了解与认识,还要具备过硬的理论教学技巧,同时还得要具备一定的实际生产经验。所以,在机械制造专业教学中,想要有效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关键。由于大部分机械制造专业教师都只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而缺乏相应的实践操作技能。所以,各大高职院校应当定期组织部分教师到各大车间工厂进行观摩实践,让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技能。此外,还应当定期对其培训,转变其传统落后的教学思想,让其明白其自身的不足,让其知道单纯地理论知识教学或者实践技能操作对学生是毫无用处的,只会妨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

2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实现一体化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深入,现今的课堂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越来越多样性。因此,在机械制造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而常见的教学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2.1项目教学法

所谓项目教学法,即是指通过对一个完成项目的实施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活动,其目的主要在于将理论和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潜在创造能力,提升其解决问题能力。具体操作过程主要有:①确立整体项目目标;②小组分组,将学生公平分为若干小组,让其就具体的项目目标展开设计;③项目评价,对学生最后的项目成果进行评价,发现学生不足,纠正错误。

2.2分层教学法

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思维定势、基本技能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机械制造教师在具体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层次,对其有针对性地教学,以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主要包括这几方面内容:①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目标制定的合理、有效性将直接影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效果,所以,在具体操作中,教师需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需求的教学目;②课堂教学分层。为了能让课堂教学适应不同群体的学生学习,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应当紧绕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通过这两种教学方式的运用,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有助于培养与锻炼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技能,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加强校企间合作交流,建立一体化实训基地

机械制造作为一门以实践操作为主的学科,主要考察与培养的是学生职业能力,而这些是理论知识教学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就需要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交流,定期将学生输送到各大企业与车间进行到岗见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校企合作是极其有限的,学生不能随时随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而实践教学最佳的时机是理论知识刚结束时,所以,校企合作不是长久之计,这就需要学校加大对实训基地的建立。这样才能满足机械制造技能实训需要,让学生随时随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并在具体操作中,及时解惑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效果。

4小结

总而言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有助于将一些复杂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实践操作,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理论知识,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目的。所以,在机械制造专业中,教师要善于借助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让其主动参与到具体实践中,达到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目的,从而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与建设者。

参考文献:

[1]周养萍.基于工作过程的《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12):152-153.

教育教学论坛范文第3篇

基于工作过程的《会展英语》课程指导思想

《会展英语》课程改革抛弃了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课程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教学,通过让学生完成具体项目过程来掌握理论知识,具备职业能力。以项目为载体引导整个教学,并根据实际的工作过程选择、编排教学内容,并设计教学任务。以展前、展中、展后为时间顺序,以会展的工作任务为驱动,学生运用英语来参与或模拟不同情景中具体会展活动过程来掌握理论知识,具备职业能力。同时,在具体的每堂课的设计上,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以实践为核心的任务型教学方法。通过对《会展英语》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改革,让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会展行业的英语应用能力要求有更清晰的认识,研究基于工作任务的科学、系统的课程标准,课程设计和单元设计,使学生能够拥有合理和适用的职业英语应用能力,能够胜任国际会展业务工作。

基于工作过程的《会展英语》课程改革方法

1.针对岗位需求特点,从企业一线搜集企业对于会展英语人才的能力需求,从而使项目成果能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会展英语人才,是一个国际会展项目成功的关键。通过走访国际会展业务企业一线工作人员,找到此类人才需要的专业技能和素质。由此,确定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2.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整合教学内容。针对外贸业务员的岗位需求,围绕着一个国际会展项目的筹备、实施到展后这一完整的工作过程。

3.完全打破传统的按照课本的进度进行英语课程教学,将原本分散的书本内容重新整合为明确具体的项目,使学生直接融入岗位情境,在实践行动中进行学习、操作和提升教学的过程,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指导。

4.实行任务驱动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在整合教学内容基础上,实施任务驱动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的实施具有关键作用。将课堂内的任务型教学与课堂外的模拟展会举办、展会参观等实训环节有机融合。通过岗位能力要求和工作任务来设计教学,同时将实训环节有机融合。

基于工作过程的《会展英语》课程改革步骤

1.根据工作岗位确定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和企业一线人员的联系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搜集企业对于人才的会展英语应用能力需求,根据岗位需求确定能力培养目标。根据学生的理论水平、操作水平和前期英语水平制定相应课程的教学目标,

2.制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设计和单元设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定的岗位,以及对应的能力培养目标要求,来制定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块和教学手段,以项目为载体分阶段实施教学目标。教学中结合国际会展业务常见工作情境深化教学内容和形式,贯彻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工作目标为导向的宗旨。

3.考核方法的改革。改变传统的知识考核,变为真正的职业工作能力考核,注重实践操作,课程的考核方式不再采用单一的书面考试,书面考试成绩只占学生最终得分的一小部分。将平时课堂的工作任务完成的考核作为主要部分进行考核。课堂表现中的每个模块后面设计的特定工作情境的角色扮演和筹划成为考核的关键。实践操作的考核设计也以工作任务的形式出现,科学考察学生会展英语应用能力水平。

基于工作过程《会展英语》课程改革内容

1.课程改革设计

根据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并且努力与校外相关企业进行合作,聘请企业的专家来校进行授课。理论教学的形式为:教师面授+企业专家授课+小组研讨+案例分析+听力训练+小组PPT汇报。实践教学的形式为:校内实训室模拟实训+角色扮演+展会参观与实习。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引导作用。每个模块的教学都以任务为驱动。通过信息搜索、展会参观、案例分析、听力训练等,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会展英语理论知识;通过小组研讨、小组口头汇报等方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自主学习、探讨分析、组织信息的能力;通过校内实训室模拟实训、角色扮演、展会参观与实习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会展的工作情景,并且培养他们在具体的情景中熟练应用英语的能力。

2.以工作任务为核心设计的课程结构

依据以上课程改革指导思想和方法,整个课程具体结构设计如下:

项目一:(展前)邀请客户参展。工作过程为:搜集要参加的某一具体会展信息→向主办方了解和咨询有关参展事项→打电话或写信函邀请客户参加会展。

项目二:(展前)进行会展准备。工作过程为:联系会展中心咨询机票及酒店→运送展品→制作公司宣传小册子及名片→选择展位并预定→布置展位。

项目三:(展中)进行展台接待。工作过程为:展台前吸引新客户→展台前接待老客户→介绍展销产品和本公司情况。

教育教学论坛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视野;教育理论

多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对教育的研究,并得出不同的教育理论。这些理论各有其可取之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这样就会导致教育理论出现失误,过分强调反应性知识的重要性,或者强调用哲学语言进行论述,却忽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导致教育理论脱离实际。这就需要从教育技术学视野中对教育理论开展研究。

一、运用教育技术学研究教育理论的意义

许多学者会从多个角度对教育开展研究,这充分反映出教育的多样化与复合性。通常,不同的教育现象会产生不同分支,学者一般会根据这些分支开展研究,就可以从不同方面展示出教育的规律和属性,挖掘出教育自身存在的逻辑性。不过,对于教育理论进行研究的同时,一部分学者并不能充分做到与时俱进,研究手段和思想比较落后。从教育技术学角度来看,教育理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加之现阶段教育技术学视野严重缺失,就会导致教育理论研究存在一定不足,无法实现教育技术与教育理论的有机结合,使得教育理论始终处于“原地踏步走”的局面。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教育理论,要从教育技术学角度上开展研究。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的今天,各大学校高度重视发展教育技术,这样就会产生许多反应。为了实现教育良性循环,必须要加强对教育理论的研究,从教育技术学角度出发,进一步完善相关理论。

二、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教育理论存在的问题

(一)虚假范畴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教育技术视野中,教育理论研究之所以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是因为由于虚假范畴的存在。虚假范畴主要是对核心教育理论范畴和基础教育理论范畴的运用存在失误之处,这种失误往往不可避免。虚假范畴具有其自身的特征,首先,虚假范畴是一种虚构的范畴。这一类范畴不真实,虚构,无法客观反映现实,甚至会歪曲事实,这样必然会影响思考的准确性,以及人们对现实的客观认识,对教育理论研究会造成不利影响。第二,虚假范畴不能帮助人们开展准确的判断。每一个人在进行某种判断时都会有其独特的参考标准,然后再根据这一标准确认自己的判断。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所使用的标准并不能证明与理论相符,这一标准也难以得到有效证明,这就是虚假范畴。人们在进行教育理论研究时会有自己的视角和标准,这样就很容易产生虚假范畴,因为在判断时会存在武断的意识,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认为这一概念是正确的,导致理论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甚至完全与现实背离。从虚假范畴这一角度来看,研究教育理论必须要从教育技术学角度出发,这样就可以保证研究结果与实际相符。

(二)过分依赖反映性知识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研究教育理论时,人们还会出现这样一种问题———对反应性知识过分依赖。人们通过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有一定的认识,或者对教育总结进行总结,就可以视为反映性知识。许多人在研究教育理论时,会习惯性将反映性知识作为研究工具,开展教学实践,或者进行课程设计。部分教育人员对开设实践课程充满信心,认为这一课程一定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还有部分教育人员认为课程形态和教学模式与教学和课程存在内在联系,在教育理论研究中融入与课程形态和教学模式有关的反映性知识,这样就会导致教学实践存在很大的难度,影响最终结果。由此可见,过分依赖反应性知识并不能完善教育理论,还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这就需要从教育技术学视角出发,对教育理论开展研究。

三、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教育理论完善

(一)完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为教育理论提供参考在传统的认知中,教育技术学与教育理论隶属各自体系,互不相干。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观点,也是造成如今教育理论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尽管教育技术学和教育理论看似毫无关系,各为体系,但实际上,教育技术研究者更多会从技术层面研究教育理论,教育学者则从教育本身去研究教育理论,二者的实质都是以研究理论为前提,只不过研究的根据各有不同。不管是教育技术学还是教育理论,均没有完善的系统体系,因此,教育技术研究者要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理论体系,从技术层面更多为教育理论提供相应的参考,保证教育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

(二)促进教育技术学与教育学的沟通,实现合理分工从教育技术学视角来看,教育理论若要得到进一步完善,就必须将教育学和教育技术学进行合理分工,实现二者有效沟通。由于教育技术学理论和教育学理论都会发生变化,在实现二者沟通的过程中,必须要具备发展的眼光,从变化中找到二者的共通点,这样就可以实现二者的分工。同时,在教育技术学视角下,教育理论需加强与教育技术学的沟通,达到通过技术引导教育,通过教育实现技术的目的。在教育理论中,技术无处不在,且与时俱进,有效完善相关理论。要加强教育学与教育基础学的沟通,实现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丰富教学经验,使教育技术学拥有更加完善的理论基础。综上所述,在教育技术学视角下,教育理论可以得到进一步完善。尽管发展教育理论的方法有很多,但不能忽视教育技术学的重要性,完善理论研究基础,保证教育理论发展方向正确,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与实际紧密结合,促进我国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培养出更加优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子玉.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教育理论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47):146-147.

教育教学论坛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心理素质

长期以来,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过于重视学生智力素质的发展,而忽视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其对于学生健康人格品质的塑造,没有做到足够的重视,也没有足够的空间。理性和情感都是人的基本特点。所以,在注重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语文理性知识能力地提高,也要注重学生情感人格品质的塑造和培养,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的理性和感性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更有人性的,更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如何开展情感教育呢?笔者有以下几点经验需要分享。

一、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正如前文所述的,很多教师是忽视情感教育的,这主要源于应试教育的功利化思想的影响,因此,要想让情感教育真正发挥其重要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要引起重视,要改变教师的落后观念,就要从正确的思想教育入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通过这一阐述,作为教师就要深刻的进行领会,在领会的基础之上,把教学的目标进一步明确。另外,在国内外关于教育教学的很多经典论述,也都把情感教育非常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所以,身为人师,接受师范教育就应该认识到情感教育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如果缺少了情感教育,学生在人格健全发展方面就可能会出现一些缺陷和偏差,因此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和科学性。所以,情感教育越早越好,而且要遵循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要在致力培养的过程中,自然的融合进去。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伴随着学生的价值观态度的形成而逐渐产生起来的。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情感教育的基础,要从情感教育培养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去觉察自己的情绪情感,能够了解自己情感体验的背后态度和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情绪情感的主人,能够合理调控自己的情绪情感。

二、通过给学生体验的机会,开展情感教育活动

在面对客观事物的时候,学生都会有些主观的情感体验,所以,在学习小学语文的过程中,学生也经常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客观事物或理论观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理念态度进行匹配,学生相应的就会产出生出情绪情感。所以,教师在开展情感教育的过程中,要调整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满堂灌的模式,而是要让学生多一些体验的机会,通过学生的主观体验,增强情感教育的效果,让学生在体验当中了解到情感和态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情感态度和自己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学生有真正成为自己情绪情感的主人,所以,他们的体验越生动越丰富,他们对于自己的认识也便越清晰和深刻,因此,在学习小学语文每一篇课文的时候,在师生进行充分的交流过程中,学生的情感都自然地涌动,这与教师在情感层面中也进行了互动,因此,情感教育是可以自然融合到语文学科的学科内容教学之中。

三、通过情境教学的开展来自然渗透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重在让学生有丰富的体验,所以,体验式的教学经常与情境教学是结合在一起的,教师在组织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打造让学生有更生动体验的情境模式,从而模拟现实生活当中的实际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尤其让学生的理智和情感得到碰撞,让学生的情感教育得到进一步的贯彻。语文教学情境的打造,可以借助实物多媒体等方式来进行,而情境创造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够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经验,对当下的情境有更多直观的体验。所以,教师要善于组织创设丰富的情境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专注于当下,沉浸在其中。

参考文献:

教育教学论坛范文第6篇

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现在的状况是,现有的医疗体制,致使各科医生多从自身专业出发诊治患者或根据患者本人的要求去做治疗,肿瘤患者得不到综合治疗。在此,也呼吁有关部门,在有条件做肿瘤综合治疗的各大医院要在体制、制度方面作出保证和协调,如成立“肿瘤综合诊治专家会诊中心”。由“中心”来安排各个肿瘤患者的治疗方案,各肿瘤科室执行方案,改变现在各学科间分散的混乱的治疗局面。

搞好肿瘤学教学建设

1教材和教学大纲建设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肿瘤的诊治水平的快速发展和提高,尤其是各种新的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应用,使得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甚至部分治愈。近年来问世的与肿瘤关系密切的边缘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已与肿瘤学密不可分,融为一体,而现行的教学仍沿袭传统的大纲,并未做到与时俱进。田野等通过调查后认为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理论课教学中,教学计划没有单独设置肿瘤学课程,与肿瘤学相关的内容被分散在各种临床学科之中。

以前医学生的肿瘤知识多来源于多学科的教育,学到的知识零散、陈旧,不能反映肿瘤防治的整体性,不能满足于临床工作的要求。随着肿瘤的发病率上升和诊治水平的提高,肿瘤学已成为一门专业性极强的、涉及面极广的独立学科。因此,笔者认为,制订合理的教学大纲与统一规化的系统教材是开展肿瘤学教学最基本要求和首要任务。有了这2点就有了教学的方向和教学的内容。肿瘤学的教学对象主要有本科生、研究生、住院医师、进修生以及从事临床工作的广大肿瘤科医生。教学大纲应既涵盖肿瘤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又反映时代特色、立足肿瘤学发展前沿。学习的重点应该包括肿瘤临床流行病学、肿瘤病因学、肿瘤病理学、肿瘤诊断学、肿瘤外科学、肿瘤内科学、肿瘤放射治疗学等。另外,对常见的恶性肿瘤给予了必要的讲授,尽量将临床肿瘤学的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联系起来,并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新理念及培养循证医学思维,使学生有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性认识。

在课程设置时,应纳入一些学科研究进展,使老师能及时传授国内外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在组织制订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时,应该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邀请有关肿瘤学的专家参加编写,制定较权威、规范的肿瘤学教材,以适应培养多层次肿瘤学人才。

2教师队伍建设目前,我国肿瘤学的教学可以说良莠不齐。除了教材和教学大纲不完善外、教学机构的设置和师资队伍也都存在不足。部分高校缺乏肿瘤学教学的专职机构,不管是学校基础部,还是各附属医院,大都未设置肿瘤学教研室,没有一支结构合理的肿瘤学教学师资队伍。这样,就没有人专门研究具有肿瘤学的特色教学,更不能做到对肿瘤学基础理论、临床诊治等的系统教育和对肿瘤病因学、分子生物学、临床病理学、肿瘤诊断技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多方面知识的全面和系统的教学。

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肿瘤学专业属于新兴专业,由于我国医疗教学体系不够健全,肿瘤学教师资源匮乏,高素质的肿瘤学教师更是凤毛麟角,加强肿瘤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当务之急。首先,要增强带教老师的教学责任感,明确职责范围,纠正部分教师重医疗和科研,轻教学的思想倾向。把带教工作与教师晋升职称和岗位聘任的考核相结合,其次采取教学改革措施,加强肿瘤学教研室的建设工作,经常性地进行教学观摩和教学评比活动,建立肿瘤教学竞争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开展教学讲座和学术讲座,加强学术风气建设,优化教学软环境。只要得到有关部门重视,有专设的教学机构的组织和引导,肿瘤学师资队伍建设一定能初见成效。

3临床肿瘤学教学教师在临床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使其具备解决临床问题的基本技能。选择有代表性的常见或高发肿瘤典型病例,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其诊断要点及综合治疗原则、规范化个体化方案;再对该病进行回顾性、前瞻性分析,让学生全面了解其治疗方法及预后。

医学生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有限的临床实习时间里,如何合理安排肿瘤病种的临床实习,是关系到医学生能否应用已学到的肿瘤学知识来处理临床疾病的关键。以往的实习安排大多重视内科、外科,而忽视了肿瘤科的临床实习,这不利于医学生肿瘤学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恶性肿瘤已逐渐成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医学生只有通过充分的肿瘤临床实习,才能为将来的肿瘤临床工作打好基础。在经过内科及外科实习之后,必须增加安排2个月左右的肿瘤专科的实习,这样才能巩固已学的肿瘤学知识,才有可能深刻领会肿瘤综合治疗的概念,明确肿瘤治疗过程中手术、放疗、化疗、中医中药治疗及其他疗法的适应范围,正确理解如何选择合理、规范的综合治疗方案。

作为一个合格的肿瘤专业医学生,不但要求对综合治疗的各种手段有较为透彻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把多种治疗手段科学、合理地结合起来以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循证医学是近20年来在临床医学领域迅速兴起的一种新的模式。其定义为:谨慎、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意愿,将这三者完美结合,做出治疗决策。其核心思想就是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都应基于客观的科学研究证据,在获得这些证据后对其进行充分评价,然后用来指导临床实践。应用循证医学,可为肿瘤患者提供最为合理、有效的诊治规范,最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医疗费用及提高生活质量。

临床教学中,还要强调循证医学是肿瘤规范化治疗及个体化治疗的方案制定的基石。只有符合循证医学的要求才能提高诊疗水平。教会学生应用循证医学的原则来指导肿瘤的诊治则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以上的训练使学生逐渐养成应用循证分析法来指导临床决策的习惯,从而为他们在毕业后从事肿瘤临床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肿瘤的规范化治疗是建立在多学科综合治疗基础上,针对某种肿瘤的最佳治疗方案,是多学科相互合作,综合考虑而制定。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各肿瘤学科和医生之间不协调的问题势必影响学生对肿瘤治疗的整体观念,应在临床教学中反复予以强调。通过对以上知识的传授,可以使学生明确目前针对肿瘤治疗既有规范化原则,又有个体化方法。高年级医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现有的医学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自学,以弥补教学时数的不足,整合自己所学的肿瘤学知识结构。

增设肿瘤心理学课程

广义的综合治疗理应包括康复及护理内容,这是目前世界发达国家颇为关注的事项,也是社会进步、医学发展的体现。以往的医疗多采用生物学模式,以“疾病”为中心,强调只有治病才能救人;其实不然,肿瘤即使消除,患者可能致残,心理可能发生障碍,甚至自杀身亡。因此,医生必须注意到患者的社会性。医护工作的重点应从人患的“病”为中心转到以患病的“人”为中心;工作任务己不仅仅是使肿瘤局部得到控制,而是要照顾到患者的全身。调治生理的同时还要兼顾心理,有躯体治疗还要有精神治疗,使患者恢复社会活动能力。

这种高标准的医疗只有综合治疗才能承担。例如,乳腺癌患者承受患癌及失去乳房双重精神上的打击,患者焦虑、忧郁、耻辱、恐惧甚至失望的心理急需疏导和治疗。乳房外形重建的呼声也日渐强烈,这一综合治疗的要求,就其难度来着,往往高于乳腺癌的切除术。掌握并分析患者非正常的心理状态,以针对性的语言及适当方法作用于患者的高级神经中枢,从而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达到提高全身机体状况的效果。

可见,以患者为中心的身心治疗任务是繁重的,这是一门世界性的全新医学,作为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则更显得必要,我们应当认真去做。

教育教学论坛范文第7篇

实验组

综合美国精神病学教授Barrows提出的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和哈佛大学教授兰德尔首创的CBL(Case-BasedLearning)教学法,笔者结合我院实际加以改进:在原有带教条件的基础上,在带教开始时向学生发放打印版的本次课程相关的NCCN指南中文版的内容,带教老师对打印稿里的指南内容进行简单讲解,然后留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研读,之后带教老师对打印稿内容进行总结概述,对本次课程所设计的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手术指征、治疗方法等进行系统讲解。最后笔者通过一个具体的本肿瘤的病例,结合大纲要求,进行分析解读。于每周日晚上对本周带教的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并记录分数,以供日后的效果对比研究。

学习效果观察见表1。

讨论

肿瘤学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只有在前人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摸索,找出结合当前实际的最好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临床医学生的学习效果。医学生只有掌握了各种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特点,懂得其病理生理机制,了解恶性肿瘤的三级防治知识,熟悉各种常见肿瘤的临床特点,才能比较好的诊断所收治的病人是否为肿瘤病人以及肿瘤的类型,对继续在本科收治还是转科治疗的决策具有现实意义。

本组实验研究发现创新教学实验组的考核结果要显著优于传统教学对照组(P<0.01)。PBL的以问题带动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授课期间的精力相对集中,记忆效果加强。CBL的教学方法使用具体案例为导向,通过讨论的方式,显著激发了学生自己根据所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结合文献检索进行探索新知识的自觉性,可以把学生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笔者根据我校本科临床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在吸取上述两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科室带教条件的实际,通过NCCN指南中文版部分打印稿为切入点,糅合PBL和CBL方法灵活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长足意义上的提升。

EBME(evidence-basedmedicaleducation,循证医学)的教学在国内医学院校的热度越来越高,临床医学生和临床医生对其都充满了好奇心。在肿瘤学教学的时候,我们应该明确授课结合循证医学进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学生去学习研究,不要为了教学而教学。国际上评价一个医学院校教学水平的一个最重要指标就是其所培养的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速度的高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近年所教授的部分临床本科学生已经毕业并且走向临床,他们大部分都能比较好的处理遇到的肿瘤病人,基本杜绝了此类病人的漏诊和误诊。”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有其存在的意义,可以以比较小的成本使学生快速的接受大容量的知识,提高其知识广度。

教育教学论坛范文第8篇

关键词:欧美文学;宗教伦理;罪性;救赎

外国文学课程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其教学目标在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其了解世界各民族所取得的文学、文化成就,并在此基础上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中国文学与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重建自身的民族身份,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但是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性,再加上学生理解能力有限,不可避免地会对外国文学文本产生误读,这显然会对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因而,笔者认为在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只传授客观知识,而应将伦理教育问题放在首要位置,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文主义价值观。

一、欧美文学与希伯来•基督教传统

外国文学课程主要分为欧美卷和亚非卷两个部分,但由于受教学学时数所限,教师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了欧美文学部分。“欧美文学的历史源出于两个主要的文化背景或传统,也就是希腊•罗马的古典传统和希伯来•基督教的中世纪传统。”[1]21前者张扬自我,肯定理性,注重世俗生活和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后者寻求道德的自律,强调人的灵性,注重对个体超越性的追求;前者称之为人本主义,后者称之为神本主义。两者相互交织,形成了欧美文学中伦理价值的底色。对于古希腊•罗马传统中所延续渗透的伦理价值体系,由于的宣扬以及全球化语境的浸润,国人对之较为熟悉,当代大学生更是以张扬个性、追求个体价值为自我标榜。而对于希伯来•基督教传统的伦理价值体系,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受儒家文化伦理价值的熏陶,以及中西政治语境的差异性,从而使国人对于基督教文化传统较易产生隔阂感。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正如艾略特所说:“我们的艺术正是形成于和发展于基督教中……我们的一切思想也正是由于有了基督教的背景才具有了意义。一个欧洲人可以不相信基督教信念的真实性,然而他的言谈举止却都逃不出基督教文化的传统,并且必须依赖于那种文化才有其意义。只有基督教文化,才能造就伏尔泰和尼采。”[2]205由此可见,希伯来•基督教文化传统是打开欧美文化大门的一把重要的钥匙。而这一文化传统在文学中的表现,则体现在审美价值和伦理价值两个方面。聂珍钊教授认为:“文学经典的价值在于其伦理价值,其艺术审美只是其伦理价值的一种延伸,或是实现其伦理价值的形式或途径。”[3]因而探讨欧美文学作品中所面临的伦理问题,才是文学研究的根本。大学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伦理价值教育引导同样非常重要。如前所述,由于中西文化和政治语境的差异性,当代大学生对于欧美文学作品中所渗透的基督教伦理价值无法理解,往往断章取义,导致误读,进而影响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而,梳理和阐释欧美文学作品中存在的基督教伦理层次,探究学生在各层次可能存在的误读,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内涵进行正确的解读,对于当代大学生伦理价值观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欧美文学教学与基督教伦理价值辨析

基督教伦理是以圣经伦理为基础,对人的行为规范进行道德评价和构建的一门学问。主要包含两层关系:一是人与神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其中人与神的关系是基础,人与人的关系则是人神关系在人世间的体现。而欧美文学中的基督教伦理价值的体现便主要在此基础之上展开,因而笔者将以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为基础,梳理欧美文学中的基督教伦理层次,以帮助学生解决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关于基督教伦理问题的困惑。

(一)文本阅读预设前提:人与神关系的断裂《神曲》中的但丁迷失在昏暗而荒凉的森林;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日夜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问题;《罪与罚》中索尼娅对于苦难的拥抱;艾略特笔下的大地成为荒原,“我们是空洞洞的人……我们头脑中充满了稻草”;《等待戈多》中的戈戈和狄狄了无生趣的无望等待;卡夫卡《审判》中约瑟夫•K莫名其妙地在30岁生日那天被叛有罪,等等。这些文学现象对于深受儒家伦理思想影响的国人是难以理解的。儒家伦理以“仁”构建其伦理价值的核心,注重内圣外王,强调生命价值的此世性,“生命感既自足又自予,既自失又自得,个体生命深契大化生命,在有‘大美而不言’的自足自逸的快乐境界中悠然独化”[4]145。显然,在儒家文化中并没有一个超越世俗世界的永恒他者的存在,因而对于西方文学中莫名的罪感、虚无感和漂泊感无法理解是十分自然的事情,进而产生理解的偏差,或者根本不知如何解读。而西方文学中这一切思想之根源,便在于人与神关系的断裂。根据《圣经》记载,上帝将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安置于伊甸园之中,并叮咛他们:“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但人类经受不住蛇的诱惑,违背了上帝旨意,从此被上帝遗弃,与上帝的关系断裂,像一叶浮萍在苍凉的大地上无根地漂泊,进而感受到生命的卑鄙与堕落,恐惧与虚无。基督教教义中,称之为“原罪”,这是西方罪感文化产生的根基。如此便可理解卡夫卡作品《审判》中的约瑟夫•K为什么莫名被捕。作为一位具有宗教情怀的作家,卡夫卡作品中自然会反映出其对宗教原罪伦理问题的思考。约瑟夫•K在莫名其妙地被宣判有罪之后,他无法相信一个奉公守法的银行经理为何会被宣判有罪,于是,他一直试图通过理性来为自己辩护,通过女人与莫名其妙的法院建立联系。但是最终的结果是,约瑟夫•K在审判过程中的辩护日益苍白,越来越体会到个体生命的虚弱无力,自主选择像狗一样地死去。罪、理性与女人是《圣经》中的关键词源,卡夫卡通过《审判》表达了他对于原罪的思考。通过细读文本,我们可以发现卡夫卡认为约瑟夫•K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罪的状态,即理性之罪和沉沦之罪。《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罪的产生在于人类的自由意志,希望获得理性,取代上帝。约瑟夫•K在世俗的生存伦理中,依靠理性获得存在的根基,而这恰是人类堕落的根源。在审讯过程中,随着约瑟夫•K理性话语的逐渐减少,表明约瑟夫•K越来越意识到人类理性的有限性,进而才有可能产生灵魂的恐惧和颤栗,从而接近永恒。而这也正是卡夫卡对于人类理性的嘲笑。而约瑟夫•K的罪之二便是在审讯过程中,希望通过与女性的肉体沉沦来寻求与法院的联系,但同样是徒劳的,从而陷入绝望。这一点则隐射了亚当对于夏娃的沉沦,而放弃了对上帝的信仰。显然,《审判》中约瑟夫•K的“罪”的背景正是建立在基督教“原罪”伦理基础之上的,否则学生根本无法深入了解卡夫卡作品中无处不在的罪感体验。以此类推,学生在了解了人类的“原罪”状态之后,便能够理解艾略特的《荒原》、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等一系列欧美文学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人的荒诞、虚空、堕落和漂浮等状态,那正是一种与超自然的神的关系断裂的无根之痛。罪之沉沦不仅使人类感受到生命中的有限性和无根状态,但是同时也促使人类渴望与上帝重新建立联系,寻找生命中的无限与永恒,实现灵魂上的超越,基督教教义中称之为救赎。其关注的是沉沦中的人们如何在世俗生活之中获得上帝的拯救,进而衍生出一系列基督教伦理思想。

(二)文本阅读中宗教伦理问题梳理如上文所述,基督教文化中以原罪论作为根基,以救赎思想为线索,建构起了西方世界中的基督教伦理价值观,并产生深远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欧美经典文学作品,其成就就不仅仅是满足于反映社会历史现实,而是在于刻画人类灵魂的深处,使灵魂感受到颤栗,最终获得拯救的可能。那么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基督教伦理价值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学生往往会产生何种误读?1“人之罪性”所衍生的伦理规范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写道:“我们整个的基础破裂了,大地裂为深渊。”[5]33人类一方面忍受着人性中的幽暗带来的苦难和罪恶,另一方面又渴望通过忏悔和谦卑,来实现与彼岸的连接。因而,在基督教伦理中,忏悔、谦卑和顺从被认为是美好的道德规范。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中,描写了坚信超人理论的穷大学生拉斯科尔尼科夫在犯了杀人罪之后内心的孤独和恐惧,并在基督徒索尼娅的感化之下内心忏悔,最终投案自首,获得了心灵的皈依。在课堂讨论中,笔者发现,学生往往会对索尼娅得知拉斯科尔尼科夫是杀人犯时没有感到吃惊,反而觉得他可怜而惊讶;对索尼娅面对苦难时的顺从感到不解。因此,学生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深层的创作思想无法把握。但是当学生了解了基督教伦理中原罪说之后,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上文已分析指出,人类由于和上帝关系的断裂,自出生时起便背负原罪,进而导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偏离,产生人性之恶,各种苦难从此遍布人间。因而索尼娅面对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犯罪,并没有觉得他是一个坏人,而是一个被上帝抛弃的可怜的罪人;索尼娅面对苦难,她并不是起来反抗,而是拥抱苦难,希望通过苦难获得最终的救赎。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显然是通过《罪与罚》来表达他的基督教伦理价值观,并抒写了其对于理性的思考。他认为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和罪恶,人类不能通过理性和暴力获得最终的拯救,而是应该通过自我的忏悔和自省,建立与上帝的联系,最终获得心灵的皈依。以人之罪性为原点,欧美作家作品中常常表现出对于人类之罪的思考,并希望通过忏悔、自省和受难来实现灵魂的自我救赎,如《红字》中的丁梅斯代尔,《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等,都在自觉人性之罪后,进行忏悔,选择皈依上帝。教师在授课中,在对文本中所渗透的基督教伦理思想进行解读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以契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对其中的人的理性的思考、人的内在自省和谦卑等,应予以提倡和赞赏,而对于苦难的顺从以及最终宗教皈依,则应让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2“人之救赎”所衍生的伦理规范康德的墓志铭上如此写道:“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人类坠入黑暗的深渊,但是仍然渴求暗夜划过的光芒,而连接深渊与星空的桥梁则是人对于上帝之爱的回应,并由此而形成的仁爱、善良、忍耐、节制等伦理规范。但丁的《神曲》中,但丁在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和贝阿特丽齐的带领下游历地狱、炼狱和天堂,最终在天堂与上帝相遇。在授课时,学生往往会采用情境代入法跟随着但丁游历三界。游历地狱时,学生会与中国佛教中的地狱观念进行比对,因而对但丁笔下的地狱描写能够很好地把握,但对于但丁进入天堂之后,有关信、望、爱的思考难以理解,从而无法深入了解但丁创作《神曲》的深层原因。显然,在本书中,但丁从两个层面探讨了人类如何获得幸福。一方面,通过对历史罪恶的批判,从现实层面探讨了人类的幸福境地,即希望意大利的和平统一,人民安居乐业;另一方面,从宗教伦理层面探讨人类的幸福之路,而对于这一层面学生则不明其存在的意义。在《神曲》中,但丁在维吉尔的带领下清算了人类的七宗罪,即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贪食及色欲。但丁希望人类通过对于罪恶的认识,培养美好的伦理道德,即节制、忍耐、平和、宽容和良善。但是仅仅通过人类自身的美德还不足以使人类实现最终的幸福,但丁认为只有将所有美德指向上帝,才可获得灵魂的超越,因而但丁在结尾处写道:“爱却早已把我的欲望和意愿移转,犹如车轮被均匀地推动,正是这爱推动太阳和其他群星。”[6]444而此处的爱则是上帝之爱,它犹如黑夜中的星光指引人类在苍茫大地上前行,而人类对于上帝之爱的世俗回应,正是我们每个人的道德律,即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但丁正是带着上帝之爱,以忏悔和悲悯之心,游历地狱,并最终完成灵魂的超越,获得幸福的境地。可见,神之爱是基督教伦理价值观的根本。在神之爱的关照下,人类通过自身美德的构建最终可以获得个体的超越。学生只有建构起如此基督教伦理的知识背景,才能够去感受欧美文学作品带给读者的精神抚慰,避免产生误读。《双城记》中的卡顿为了所爱之人一家的幸福,自愿走上断头台,临死前说道:“复活在我,生命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我现在做的是一桩大好事情,远远胜过我一向所作所为。我现在去的是一处大好归宿,远远胜过我一向所知所解。”[7]424-425这不正是基督之爱在人间的回响吗?《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最终在孤寂之中选择死亡,他对于家人无私之爱不正与家人的冷漠无情形成了对比?《海的女儿》中的小美人鱼最终为了心爱王子的幸福化为泡沫,却因此而拯救了自己的灵魂;《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对周围人基督耶稣式的奉献最终让警察沙威陷入伦理的困境,选择自杀……欧美文学中此种不计回报、无差等之爱怎不让人的灵魂颤栗?作为外国文学专业的授课教师,在介绍基督教伦理价值观形成背景的同时,应将上课重点放在人自身美德规范的探讨上,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基本道德观相结合,在文本教学中,使学生对仁爱、善良、诚信等伦理价值得到共情,进而培养美好的伦理道德。

三、结语

鲁迅在1907年创作的《摩罗诗力说》中曾提到,“盖世界大文,无不能启人生之机,而直语其事实法则,为科学所不能言者”[8]254,认为文学“能宣彼妙音,传其灵觉,以美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理”[8]252。此文之立意,在于以世界文学之格局,开启民智,振兴民族。一百多年后的今日中国,民族存亡之危机虽已成过往,但在现代处境之下,我们仍然面临着新的生存困境。现代社会的价值多元化和世俗化倾向,虽然为个体生存提供了宽松的生活空间,可是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道德沦丧,个体私欲膨胀,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在如此之背景下,鲁迅一百年前的呐喊,在今日仍然具有其现实意义。本科高校中,世界文学的教学任务主要由外国文学这门课程来担当,笔者深感外国文学教学中宗教伦理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笔者希望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伦理教育能够在其中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朱维之.圣经文学十二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2]艾略特.基督教与文化[M].杨民生,陈常锦,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3]聂珍钊.文学经典的阅读、阐释和价值发现[J].文艺研究,2013(5):34-42.

[4]刘小枫.拯救与逍遥[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5]帕斯卡尔.思想录[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6]但丁.神曲•天堂篇[M].黄文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7]狄更斯.双城记[M].张玲,张扬,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