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法治思想教育范文

法治思想教育范文

法治思想教育

法治思想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绿色发展理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将五大发展理念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将创新意识、协调发展、生态思想、开放视野、共享价值应用到教育上,以便更好地处理和解决教育方面所面临的难题和困境。

1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学生树立绿色价值取向,培育学生形成绿色思维方式,提倡学生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加强绿色发展理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具有重要意义。

1.1绿色价值取向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方向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阐释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反映了新时期国家在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上需要遵循和坚持的价值取向,重新反思和审视国家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取向。高校重视绿色发展,不仅要坚持绿色理念、生态意识,而且要强化绿色价值观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将绿色价值观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价值取向,这就需要高校把绿色价值理念和生态价值观念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指引,并使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支撑和重要内容。同时,学校需要强化绿色教育、生态育人理念,遵循和掌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规律、学生健康成长规律,将绿色价值取向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机统一起来,实现科学性与现实性、个体性与全面性的高度统一,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全面性发展,进而推进和形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绿色价值取向。

1.2绿色思维方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的模式绿色发展理念需要绿色的思维方式,只有把思维方式绿化,才能形成这种全新的发展理念。高校培养学生牢固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切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从整体上来讲有几点:一是要坚持和形成绿色问题思维,高校需要引导学生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和践行绿色发展发展,形成绿色发展思维方式,这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二是要坚持绿色创新思维,以新思维、新方式、新方法处理和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和难题,克服传统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束缚;三是要坚持绿色底线思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需要在校园文化、课堂教育、生活学习和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升华;四是要坚持绿色法治思维,高校培养学生成为绿色校园、生态校园的坚定守护者;五是坚持绿色系统思维,高校需要加强多学科融合,从整体布局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包容性和具体性,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1.3绿色生活方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形式当前,学生的生态意识和观念较为欠缺,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深度和程度不够,学生的生态思想和绿色观念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整体进程,面对这一不争的事实,高校更有责任和义务将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学生的重要思想认知和价值认同。绿色生活方式是绿色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之一,绿色发展理念为学生养成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生活习惯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为高校形成绿色新生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向指引。因此,高校需要通过构建绿色生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引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循和践行绿色理念,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强生态文明的理论教育,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新生入学教育等渠道,使生态文明理论、绿色发展理念从理论高度渗透于学生内心;二是着重推进绿色理念的实践教育,广泛开展绿色理念主题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将思维意识转化为行为习惯。

2绿色发展理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性

绿色发展理念作为重要战略思想,引领和指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作为对象和载体注入新思想、新理念,进一步激发和增添教育的活力。

2.1绿色发展理念需要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建立在传统生态观念、生态思想上的新理念,主要强调额定容量与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相互协调、合理分配,从可持续、可行性、可实施以及高效节能的角度整体推进绿色发展、生态发展、健康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具有可溶性、先进性,绿色发展理念若想付诸具体的实践,需要具有一定的载体才能得到实现,这就为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能性。“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了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上的革命性转变,既是新时展的方法论,又是新时展的价值观。”从长期的社会发展来看,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具有历史必然性,生态思想和生态价值观一直贯穿于社会发展进步之中,“绿色发展理念的根本立足点在于推动生产力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要求而非本质规定”。

2.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着重强调:“以绿色发展引领教育风尚,就是要培养师生绿色观念,加强生态文明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包容性、与时俱进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思想理念作为指导和引领,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高校以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思想指引,注重实践性,加强学生对生态价值观、绿色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来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对学生生态知识和生态行为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既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与时俱进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需要”。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时展的价值诉求,这就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顺应和体现生态教育的时代内涵,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认识:一方面,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内容需要与时俱进,彰显绿色发展的时代需求。

3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举措

如何在绿色发展理念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

3.1以绿色价值取向为核心,构建生态教育与人文关怀融合的绿色认知模式生态教育以绿色价值取向为核心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意识和生态理念,激发学生的生态责任感和使命感。卢风曾指出“普及生态学常识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目标”。因此,在生态教育过程中要普及生态学知识,根据不同类别的专业需求,加强对学生生态常识与专业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能够形成绿色价值取向和生态价值观念。生态教育需要与人文关怀相融合。生态教育是在人类面临严重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是人类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把生态学的思想、原理和研究方法等应用到现代教育中的一种教育理念。因此,高校将绿色发展理念、低碳高效理念、节能环保理念等教育融会贯通,在学生中塑造绿色价值观和绿色价值取向,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生态人格。生态教育不仅需要以绿色价值为导向灌输理论知识,而且需要以人文关怀为支点注重行为习惯,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体会生态破坏问题产生的危害和后果,进而使其思考面对生态问题该怎么做,最终形成思行合一的绿色认知模式。

3.2以绿色思维方式为核心,构建生态法治与理性决策融合的绿色教育模式生态法治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保障,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强调,“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举措,务必政策到位、落实到位。”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绿色发展需要依靠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以保障,绿色发展理念才能得到快速有力的推进。而公民的生态意识需要通过合理的渠道和途径加以提升和增强。高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加强培育学生绿色思维方式和生态法治意识,也是将国家战略融入高校的教育管理之中的重要手段。如何培育学生的绿色思维方式和生态法治意识,是当前高校面临的艰巨任务。理念是行为的先导,高校应以绿色思维方式为核心,构建生态法治与理性决策融合的绿色教育模式,将生态理性与法治方式、绿色思维与公共决策、绿色教育与习惯养成、生态伦理与个人行为有机融合,使高校成为绿色教育、生态教育、法治教育的重要基地。

3.3以绿色生活方式为核心,构建生态人格与生活理念融合的绿色实践模式生态人格是一种适应生态文明发展需要,能动地、有意识地、自觉地构建起来的新型人格范式。由此可见,生态人格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思想与理念。生态人格的养成、生活理念的认知,都是在绿色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是时代的召唤也是时代的潮流。但是,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生态人格出现扭曲,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因此,高校需要加强以绿色生活方式为目标,培育具有生态人格的学生,引导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绿色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高校需要通过加强对学生的体验式教育,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和认知,充分发挥高校第二课堂的功能和作用。高校以培养青年学生绿色生活方式的习惯养为重点,塑造和构建学生生态人格,强化学生生态理念和生态意识,增进学生的环保节约思想和绿色低碳生活,切实发挥学生保护生态建设实践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融入到校园文化以及学生生活方式,在体验中逐渐去提升和塑造他们的生态认知水平以及尊重自然的生态意识,进而帮助他们构建健康、可持续的绿色实践模式。

参考文献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N].人民日报,2014-07-11(12).

[2]李世书.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04).

[3]庄友刚.准确把握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规定性[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01).

[4]本报评论员.以绿色发展引领教育风尚[N].中国教育报,2016-01-20(01).

[5]魏荣,王京京.论生态文明建设诉求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05).

[6]卢风.环境教育的三个层面[J].环境教育,2016,(05).

[7]朱江.生态教育与高校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

[8]在华东七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抓住机遇立足优势积极作为系统谋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N].人民日报,2015-05-29.

法治思想教育范文第2篇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至关重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包括问题导向法、矛盾分析法、历史学习法、战略研判法、实践育人法、榜样引领法。探析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于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了方法指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想政治教育

0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至关重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连接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党的最重要的理论成就,就是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涵着丰富的方法论思想,其中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于学懂弄通做实党的会议精神,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了方法指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1问题导向法

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者的鲜明特征。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矛盾运动永无止境,旧的问题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因此,问题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起点和动力。指出:“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1]问题导向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

1.1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2]这个根本问题的提出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因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要以这个根本问题为核心。坚持立德树人为中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人民性原则,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坚持问题导向,回应实践困惑现实问题和思想困惑往往相伴随而产生、发展和解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解决人们的思想困惑,因此,必须首先回应和解决人们的现实问题。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整个大局的现实发展,这个原则必须放到首位。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解决人们的现实问题和实际困难。只有人们的现实问题得到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才有效果。人们才能从心底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出:“要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只有解决好群众关心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会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3]第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关系到重大政治立场和原则的思想和现实问题上,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践问题和思想问题,引导人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办事情。

2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指导方法。强调:“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4]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受教育对象,把握受教育者的思想现状和成长规律,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避免采取孤立静止的方法。指出:“只有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正确分析矛盾,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克服极端化、片面性,不断提升辩证思维能力。”[5]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善于运用矛盾分析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同样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如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矛盾、主流思想和非主流思想之间的矛盾、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潮之间的矛盾、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之间的矛盾、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等。矛盾分析方法是抓重点,看主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前我国进入新时代,将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在社会思潮激荡、文化价值多元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问题,就是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思想理论领域中的重要思想为出发点,把握正确的意识形态导向,做好思想引导工作。我国思想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原则,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智力保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关键要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个中心进行,同时也要注重其他方面对这个中心工作的影响。当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做好各个方面的工作。

3历史学习法

3.1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历史学习法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一直倡导并坚持历史学习法,不仅运用于治国理政,而且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此,指出:“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6]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历史学习法,把握教育规律和个人成长特点与规律,更好地研究问题,更多地借助历史的智慧,提高人们对现实社会的认识能力。

3.2历史思维知大势很多人不理解国家现状,质疑社会现实,究其原因是因为不了解中国历史。如果理解1840年中国从鸦片战争被迫打开国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历史、理解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始的历史、理解从改革开放到进入新时代的历史,人们就会更好地理解国家的现实状况,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理解国家的未来走向。正如所讲:“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7]

3.3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现实和未来是相通的。指出:“中国历史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创业史和发展史。其中既有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丰富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的深刻教训以及由乱到治的经验智慧;既有当事者对时势的分析陈述,也有后人对前人得失的评论总结。”[8]我们要善于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从而不断提高人们运用历史思维方法认识现实世界的能力。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只有加强国史、党史以及世界历史的学习和教育,善于运用历史学习方法,把握历史规律和趋势,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4战略研判法

战略问题,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长远性和全局性问题。战略研判法是指从复杂的矛盾中分清根本性和非根本性问题,分析和解决具有根本性的发展问题;善于运用战略方法从眼前矛盾中跳出来,分析和解决带有长远性的发展问题;善于运用战略方法从局部问题中跳出来,分析和解决具有全局性的发展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体现着战略研判法,我们要善于运用战略研判法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指出:“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2]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放在育人发展、放在党、国家和改革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地回答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论述思想政治教育中指出:首先,把控根本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影响下,人们的思想出现了多元化倾向,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在各种社会思潮对比中,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其次,把握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在各种教育目标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优秀人才;再次,明确根本保证———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权。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政治方向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原则;最后,坚持根本动力———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要求我们坚持改革创新,改革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和方式创新。

5实践育人法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9]56实践育人法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句至理名言已经深入人心,也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实践育人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表现为实干、实践,这就需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提出:“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大量和零碎的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分析、综合,加以系统化、条理化,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出它的内在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10]十分重视实践的育人作用,自身也是在实践中成长发展起来的。2009年9月,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提出领导干部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2013年3月,在中央党校发表讲话时再次强调,我们“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增强本领就要加强学习,既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增强解决问题的本领”,我们必须“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11]。从实践育人出发,坚持求真务实,强调实践的教育作用,鼓励人们关注现实问题,从而使人们在实践中亲身感知、体悟社会和人民的需要,最终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实践环节,不断建设和完善实践基地。

6榜样引领法

6.1榜样引领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个重要方法榜样引领法是通过先进人物、榜样的先进事迹和优良品格,使受教育者受到影响,从而提高思想品德的方法。指出:“就是要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在学习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12]在我国,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遍布各行各业,如航天英雄、奥运冠军、大科学家、劳动模范、青年志愿者,还有那些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好人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把榜样立为心中的标杆,向他们看齐,像他们那样追求美好的思想品德。这就是孔子讲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榜样引领法的鲜明特点,就是通过先进人物的生动事迹,把枯燥的灌输教育和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影响人们以唤起人们的认同和共鸣,从而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品质。

法治思想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要素/结构/功能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和当代社会的主要诉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就一直进行着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当代社会面临着空前的历史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实现着全方位的转型和深刻的变革。比如,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不仅彻底地改变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而且还凸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发展问题;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不仅给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也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历史课题。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又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历史方位和运行轨迹;经济全球化不仅带来了社会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深刻变化,而且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在新世纪的发展编织着一幅更为复杂和广阔的现实图景。这些都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当代语境和生态环境,迫切需要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作出实践回应。因此,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具体历史条件着眼,系统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中国发展的内涵、要素、结构和功能转型,对于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系统方法

系统论是一种考察事物发生、发展的科学方法。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由各种要素组成的有机体,事物内部要素的结构方式决定着其发展水平和整体功能,主张从事物的诸要素以及诸要素的整体联系中探寻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系统论对于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本质内涵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既是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也由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内涵发展和外延发展、渐进发展与飞跃发展、层次发展与协调发展的统一,既包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转变,又包括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超越与深化”。[1]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既以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现状为现实基础,也以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为最终目的;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承接,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创新;既内涵着其内部诸要素的发展,也带动着其整体结构、形态特征和功能的发展。只有以人类历史发展的时空为坐标,以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为轴心,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内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发展,我们才能获得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整体性认识。

二、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发展

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首先是其内部诸要素的发展。具体来说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内容、载体等要素的发展。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政治一体化的传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总是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或代表一定统治阶级利益的社会成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成分较为单一,他们主要是传播国家意识形态的政治集团和个体。而随着市场经济和政治现代化的发展,政治一体化的格局逐渐被打破,我国社会开始出现了具有不同利益诉求的社会阶层,它们都有进行政治表达、政治参与的政治意愿。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许多社会成员开始从行政组织里游离出来,出现了“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身份转变。所有制、分配方式、就业形式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带来了思想观念的多元化。社会的阶层分化、政治的民主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元化等,必然导致人们思想政治诉求的自主性、选择性增强,人们接受思想政治影响的渠道朝着多样化、社会化方向发展,这就相应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须多样化和社会化,仅仅依靠国家和政府的力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需要了。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必然会出现多样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许多非政府组织(如民间协会等)和群众自治性组织(如村委会、社区委员会)等将会成为承担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新兴主体。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呈现出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在思想政治教育尚未成为一定社会政治集团的自觉政治实践之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身份认同是模糊和不明确的,还没有出现职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而随着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学科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逐渐开始向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众多拥有现代科学和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多样化发展和专业化发展,不仅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规模得到扩展,而且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质和量两方面都得到了历史性的发展。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自主思考、自我选择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提高,这就使得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得到了增强。在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形势下,人们享受着越来越多的民主权利和自由,改革开放也进一步解放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被动地接受某一套思想理论体系的说教,而是要在多种理论体系和价值观念之间进行思考和选择。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思想发展所要达到的目的。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又容易在纷繁复杂、变动不居、良莠不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中迷失方向,这就使得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空前地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不仅催生了许多反映时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特别是推进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也使得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体系得以滋生和蔓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庸俗的、落后的甚至腐朽的社会思潮对广大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产生着不良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矛盾和争夺呈现出日益激烈的形势。认真研究和把握新时期广大社会成员思想政治品德发展所呈现出来的新特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主导地位,重塑广大社会成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增强其思想鉴别和选择的能力,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发展的重要历史课题。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呈现出生活化的发展趋势。随着政治主导一切、政治冲击一切时代的结束,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谋求社会全面进步的新时代。我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调对一种理想主义的道德观的灌输,这种“圣贤道德”又具有浓厚的政治化倾向,同社会大众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产生了严重脱离,因此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遭到严厉的批判和抨击。而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又由于受到错误的思想路线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

面出现了严重的泛政治化倾向,产生了不良的社会效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政治生活日益进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社会主要矛盾开始从政治领域转变到经济领域,思想政治教育也主要定位为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也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突出政治向注重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转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只有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又必须体现鲜明的党性和政治性。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决定的。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显得尤为迫切。我们既不能走突出政治的老路,也不能走向淡化政治甚至不讲政治的极端。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发展既要实现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结合,走群众路线,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政治教育,在两者之间寻求契合点和共鸣点。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趋势。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中最为直接和明显的要素。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最为活跃和显著的要素,也是当前学术界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之一。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创新性特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运而生。比如,各种文化载体、活动载体、管理载体、网络载体等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行之有效的新载体。它们比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更加生动,更加贴近实际,更加快捷和更加有效。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又呈现出综合化发展的趋势。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要创新,但并不是单兵突进式的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发挥多种载体的协同作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创新中的综合。网络载体建设的确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也存在其难以克服的弱点,比如缺乏主客体之间真实而直接的思想和情感互动,而这恰好可以通过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来弥补。因此,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出现多维、多向、多作用点的网状发展的情况下,只有综合运用各种传统的和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整合各种载体资源,发挥合力,才能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不仅包括内部诸要素的发展,而且还包括诸要素之间的结构方式的变化和发展。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从封闭式向开放式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具有一定的封闭性。这种封闭性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反馈回路的缺乏和思想政治教育同环境之间的适应不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构通常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灌输与被灌输、控制与被控制的主体中心模式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这一结构模式中完全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其思想观念、情感意愿等接受心理几乎被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完全忽略了,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也不能从客体身上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没有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到主体的反馈回路,就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呈现出一种单向式的、封闭运行的状态。另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受到具体历史条件和技术条件(单一而又低效的信息传递方式)的限制,是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生态环境中发生、发展的,其信息获取的方式和信息传递的方式都带有十分明显的局限性和落后性,一旦置身于现代开放的社会生态环境下,就会产生适应不良的现象。我国上世纪80年代末“蛇口风波”的出现就是这种适应不良现象的典型表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人的权利意识和素质的提高,改变了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被动地位,客体的主体性开始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自主获取和消化信息的能力逐渐增强,打破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信息占有上的垄断地位。这些都迫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善于从客体身上学习,主动地适应开放的环境,加强自身对信息环境的即时监测、吸纳和引导,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这必然会彻底打破思想政治教育的封闭式结构,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与环境之间的开放互动的新的结构方式。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从金字塔模式向网状模式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思想政治教育在形态上呈现出一种特定的金字塔结构,即占社会极少数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处于金字塔的顶端,而占社会绝大多数的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则居于金字塔的基座。前者享有绝对的话语霸权,后者则只有被动接受的义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则从金字塔的顶端向基座辐射。这种金字塔结构的形成是由专制制度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的政治关系决定的,是社会的政治关系结构在思想关系结构上的表现。而随着专制制度的解体、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在政治关系上处于完全对等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朝着多元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他们必须首先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一种平等的、民主的双向互动关系。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都要首先接受客体和其他社会成员的教育,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客体都可以成为对教育者和其他社会成员进行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来回传递。这样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就形成和扩展出一张无形的“关系网”,每个社会成员都可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网络中的一个纽结。

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和结构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也必然会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从单一性功能向多样性功能发展。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被限制在政治功能的狭窄范围内。在专制制度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为生产和再生产既有的政治关系,按照统治阶级的政治要求培养所需要的社会成员服务上。在十年动乱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甚至在无限扩张的情况下被严重地扭曲,导致了适得其反的后果。有学者在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时指出:“在我国实现改革开放之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单一的,这种单一性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决定的,而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以政治运动为中心,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政治运动首当其冲的手段,计划经济体制的集中统一性,从体制上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只能为政治运动服务,经济发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文化领域被全面卷入政治运动中。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只能突出地表现为单一的政治功能。”[2]毋庸置疑,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失去了政治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就失去了价值依托。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功能的内涵和实现方式也在不断拓展和变化。传统的以夺取和巩固政权为主要内容的“权力政治”逐渐向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各个领域渗透的“社会政治”转变。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可以通过直接的、政治教育的形式来实现其政治功能外,主要是通过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方式,来间接地实现其政治功能。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政治教育委员会的工作会议上指出:“老式的宣传方法是讲解或举例说明什么是共产主义。但这种老式的宣传已毫无用处,因为我们需要在实践中说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整个宣传工作应该建立在经济建设的政治经验上。……

现在我们主要的政治应当是:从事国家的经济建设,收获更多的粮食,开采更多的煤炭,解决更恰当地利用这些粮食和煤炭的问题,消除饥荒,这就是我们的政治。正应当根据这些来安排整个鼓动工作和宣传工作。”[3]列宁的论述充分地说明了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为主要的政治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必须拓展到经济建设的层面。当前我们党所制定的政治任务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最大的政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多样化发展是由当前我国的社会发展任务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单一的政治功能向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等社会各领域的立体式功能发展,必须从社会功能向个体功能深化,这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现实要求。只有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多样化发展的同时,才能更好地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功能的实现。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从以规范性功能为主向以发展性功能为主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规范和约束上。不管是对社会成员思想观念的引导,还是对社会成员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是为了达到实现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同社会要求相一致的目标。实现个体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重要社会依据,因此规范性功能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来说具有根本的意义。如果失去了规范性功能,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丧失了其真正的社会价值。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更加要强化社会控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现社会成员内部控制的重要方式,对于规范社会的有序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绝不是以实现规范性功能为唯一价值目标,绝不是以规约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为落脚点,而是通过规范性功能的中介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性功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功能,主要体现在其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上。就两者的关系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性功能是发展性功能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性功能是规范性功能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性功能主导着规范性功能。如果片面地强调前者,这就会使思想政治教育沦为一种约束人、管理人、压抑人的工具,是一种典型的“工具理性”的表现。在这种工具理性的指导下,只能生产循规蹈矩、毫无创造力的顺民,而不能为未来社会塑造具有开放意识和开拓精神、充满创造精神和发展潜力的积极公民。在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以促进社会发展和全面发展为目的,才能真正体现自身的价值合理性。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批既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又具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塑造一大批创新型人才是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实现以规范性功能为主向以发展性功能为主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必须放在通过影响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实现人的素质全面提高上。在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中,人的全面发展是基础。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通过素质的全面提高才能实现。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思想政治素质又是核心和基础。只有以人的素质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得以真正彰显。因此,在社会的全面进步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性功能的价值依据,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性功能实现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郑永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J].思想教育研究,2000(6).

法治思想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特殊方法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某些特殊或突发的思想问题和行为表现,如剧烈的思想和行为冲突、顽固的思想障碍和错误观点等。在这种情况下仅使用一般的教育方法是不够的,还需要运用特殊的教育方法。

一、心理咨询法

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技术,通过咨询者与求询者的协商、交谈和指导过程,提供可行性建议,针对正常人及轻度心理障碍者的各种适应和发展问题,帮助求询者进行探讨的研究,从而达到自立自强、增进健康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心理咨询在一些发达国家运用比较广泛,在我国运用也逐渐多起来。心理咨询主要是在意识层面上进行的一种教育性、指导性比较明显的活动,它是塑造健全人格,开发人们潜能的有力手段。人们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可能遇到挫折和困难,会因此产生烦恼和困扰。当人们不能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这些难题,或经过长时间的努力都无法摆脱这种困境的时候,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这时候就需要进行心理咨询,寻求帮助。因此,无论是老人还是儿童都可能成为心理咨询的对象。

但是,相比较而言,青年是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这是由现代社会的客观条件和青年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在现代这个复杂的社会里,影响人们思想的因素越来越多。人们只有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客观社会的发展。而青年人思想活跃,情感丰富,行为易变,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容易被纷繁复杂的世界、千奇百怪的现象所迷惑。对社会变化和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不适应、不理解,是造成青年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其次,从个体发展的角度而言,青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这一阶段任务艰巨,危机四伏,加之学习任务重,就业压力大,在生活中遇到一定问题等,使他们的情绪容易激动,也容易陷入烦恼、苦闷的状态中。如果以不当的形式进行宣泄,就容易导致变态心理和违法行为的产生。因此,心理咨询在青年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保持生命力的重要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人是有思想、有需求的,真心的尊重人、帮助人是思想政治工作保持生命力的重要途径。心理咨询法就是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增强对各种心理问题的抵抗力,增强自我适应各种心理问题的能力。同时,有效地心理咨询还能防止人们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心理咨询法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把心理咨询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中,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式,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针对性的重要途径。

二、预防教育法

所谓预防教育法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不良思想和错误行为刚冒头的时候,就及时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二是在不良思想和错误行为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使不良思想和错误行为不至于发生,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概括起来,预防教育法就是针对人们可能或将要发生的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向,事先进行教育,防止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向发生,或者将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向制止、消灭在萌芽状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多种文化的交融,给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的内容。它既带来了有利的一面,如人们自我意识的提高,竞争意识的激活,善于接受新事物等,也带来了不利的一面,如容易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影响等。在这种大的教育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未来的预见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要有高瞻远瞩的能力,要能把握时代的特征在人们身上的烙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引导积极因素,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时机,开展预防教育,掌握主动权并取得实效。

预防教育能够有效地防止矛盾的激化,把积极作用扩大到最大程度,把消极作用减少到最小程度。实施预防教育,可以不断为教育的后续阶段扫清思想障碍,奠定思想基础,顺利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按照良性的趋势发展。首先,预防教育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这个时候就需要有预防教育进行指导。如果不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等到人们已经形成一定的不良习惯后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既浪费时间和精力又降低教育的效果。因此,要争取教育主动,预防教育是不能少的。其次,预防教育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以往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就是预防教育没有很好的实行。思想政治教育仅限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实效,疲于应付,以至于这里问题没解决,那里问题又起,这样势必会造成恶性循环。为了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我们就应该养成在问题出现或刚刚发生的时候,就能够预见到问题的严重性,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使破坏程度降低到最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思想转化法

法治思想教育范文第5篇

一、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系统方法

系统论是一种考察事物发生、发展的科学方法。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由各种要素组成的有机体,事物内部要素的结构方式决定着其发展水平和整体功能,主张从事物的诸要素以及诸要素的整体联系中探寻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系统论对于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本质内涵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既是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也由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内涵发展和外延发展、渐进发展与飞跃发展、层次发展与协调发展的统一,既包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转变,又包括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超越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既以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现状为现实基础,也以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为最终目的;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承接,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创新;既内涵着其内部诸要素的发展,也带动着其整体结构、形态特征和功能的发展。只有以人类历史发展的时空为坐标,以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为轴心,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内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发展,我们才能获得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整体性认识。

二、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发展

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首先是其内部诸要素的发展。具体来说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内容、载体等要素的发展。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政治一体化的传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总是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或代表一定统治阶级利益的社会成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成分较为单一,他们主要是传播国家意识形态的政治集团和个体。而随着市场经济和政治现代化的发展,政治一体化的格局逐渐被打破,我国社会开始出现了具有不同利益诉求的社会阶层,它们都有进行政治表达、政治参与的政治意愿。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许多社会成员开始从行政组织里游离出来,出现了“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身份转变。所有制、分配方式、就业形式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带来了思想观念的多元化。社会的阶层分化、政治的民主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元化等,必然导致人们思想政治诉求的自主性、选择性增强,人们接受思想政治影响的渠道朝着多样化、社会化方向发展,这就相应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须多样化和社会化,仅仅依靠国家和政府的力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需要了。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必然会出现多样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许多非政府组织(如民间协会等)和群众自治性组织(如村委会、社区委员会)等将会成为承担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新兴主体。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呈现出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在思想政治教育尚未成为一定社会政治集团的自觉政治实践之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身份认同是模糊和不明确的,还没有出现职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而随着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学科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逐渐开始向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众多拥有现代科学和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多样化发展和专业化发展,不仅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规模得到扩展,而且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质和量两方面都得到了历史性的发展。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自主思考、自我选择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提高,这就使得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得到了增强。在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形势下,人们享受着越来越多的民主权利和自由,改革开放也进一步解放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被动地接受某一套思想理论体系的说教,而是要在多种理论体系和价值观念之间进行思考和选择。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思想发展所要达到的目的。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又容易在纷繁复杂、变动不居、良莠不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中迷失方向,这就使得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空前地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不仅催生了许多反映时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特别是推进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也使得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体系得以滋生和蔓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庸俗的、落后的甚至腐朽的社会思潮对广大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产生着不良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矛盾和争夺呈现出日益激烈的形势。认真研究和把握新时期广大社会成员思想政治品德发展所呈现出来的新特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主导地位,重塑广大社会成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增强其思想鉴别和选择的能力,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发展的重要历史课题。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呈现出生活化的发展趋势。随着政治主导一切、政治冲击一切时代的结束,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谋求社会全面进步的新时代。我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调对一种理想主义的道德观的灌输,这种“圣贤道德”又具有浓厚的政治化倾向,同社会大众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产生了严重脱离,因此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遭到严厉的批判和抨击。而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又由于受到错误的思想路线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面出现了严重的泛政治化倾向,产生了不良的社会效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政治生活日益进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社会主要矛盾开始从政治领域转变到经济领域,思想政治教育也主要定位为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也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突出政治向注重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转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只有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又必须体现鲜明的党性和政治性。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决定的。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显得尤为迫切。我们既不能走突出政治的老路,也不能走向淡化政治甚至不讲政治的极端。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发展既要实现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结合,走群众路线,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政治教育,在两者之间寻求契合点和共鸣点。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趋势。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中最为直接和明显的要素。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最为活跃和显著的要素,也是当前学术界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之一。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创新性特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运而生。比如,各种文化载体、活动载体、管理载体、网络载体等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行之有效的新载体。它们比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更加生动,更加贴近实际,更加快捷和更加有效。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又呈现出综合化发展的趋势。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要创新,但并不是单兵突进式的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发挥多种载体的协同作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创新中的综合。网络载体建设的确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也存在其难以克服的弱点,比如缺乏主客体之间真实而直接的思想和情感互动,而这恰好可以通过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来弥补。因此,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出现多维、多向、多作用点的网状发展的情况下,只有综合运用各种传统的和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整合各种载体资源,发挥合力,才能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不仅包括内部诸要素的发展,而且还包括诸要素之间的结构方式的变化和发展。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从封闭式向开放式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具有一定的封闭性。这种封闭性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反馈回路的缺乏和思想政治教育同环境之间的适应不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构通常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灌输与被灌输、控制与被控制的主体中心模式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这一结构模式中完全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其思想观念、情感意愿等接受心理几乎被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完全忽略了,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也不能从客体身上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没有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到主体的反馈回路,就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呈现出一种单向式的、封闭运行的状态。另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受到具体历史条件和技术条件(单一而又低效的信息传递方式)的限制,是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生态环境中发生、发展的,其信息获取的方式和信息传递的方式都带有十分明显的局限性和落后性,一旦置身于现代开放的社会生态环境下,就会产生适应不良的现象。我国上世纪80年代末“蛇口风波”的出现就是这种适应不良现象的典型表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人的权利意识和素质的提高,改变了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被动地位,客体的主体性开始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自主获取和消化信息的能力逐渐增强,打破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信息占有上的垄断地位。这些都迫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善于从客体身上学习,主动地适应开放的环境,加强自身对信息环境的即时监测、吸纳和引导,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这必然会彻底打破思想政治教育的封闭式结构,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与环境之间的开放互动的新的结构方式。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从金字塔模式向网状模式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思想政治教育在形态上呈现出一种特定的金字塔结构,即占社会极少数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处于金字塔的顶端,而占社会绝大多数的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则居于金字塔的基座。前者享有绝对的话语霸权,后者则只有被动接受的义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则从金字塔的顶端向基座辐射。这种金字塔结构的形成是由专制制度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的政治关系决定的,是社会的政治关系结构在思想关系结构上的表现。而随着专制制度的解体、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在政治关系上处于完全对等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朝着多元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他们必须首先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一种平等的、民主的双向互动关系。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都要首先接受客体和其他社会成员的教育,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客体都可以成为对教育者和其他社会成员进行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来回传递。这样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就形成和扩展出一张无形的“关系网”,每个社会成员都可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网络中的一个纽结。

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和结构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也必然会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法治思想教育范文第6篇

一、改革开放初期对人的关注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前受“左”倾思想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被看成是阶级性和政治性最强的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忌讳谈论有关人的问题,人性、人情、人的需要等都被看成是资产阶级的东西。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开始关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认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弊端是与实际生活脱节,与经济建设脱节,人们开始从人的角度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首先,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开始谨慎地谈到了“人道主义”的问题。有学者明确提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坚持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问题,认为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就是“要重视人、尊重人和关心人”,并指出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与共产主义道德之间的差异。也有学者认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坚持无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原则,就要“首先研究人的需要,”研究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和多层次以及不同特点,提出“研究人的发展需要,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课题。”①这样的研究虽然为了避开嫌疑,先用了大量的篇幅分析无产阶级人道主义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本质区别,批判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虚伪性和反动性,但是,提出对人的重视、关心和尊重则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大突破。

其次,人们开始注重从学理的角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最早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人学”的思路没有太多的理论抽象和理论基础,但是却是一个较大的突破,从中引申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尊重人”,并提出了四个转变:“实现从斗争哲学到团结哲学的转变”、“从‘立竿见影’到循序渐进的转变”、“实现从简单类比到承认差别的转变”、“实现从单向灌输到双向对话的转变”②,以上观点虽然缺乏更深入的理论分析,但是“人学”的提出具有巨大的意义。以后,从人学的角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经历了很长的沉寂期。这期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的问题,从主体性的角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人主动性的尊重,如何调动积极性和如何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③

二、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人学研究的开始与对客体主动性、能动性的关注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到中期,人们开始关注人学的研究,通过理论的追溯和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证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科学性,并在此基础上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依然没有摆脱传统的主体客体的二分法。

首先,从理论的角度研究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是在1996年。有研究者指出,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关于人性、人的本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道主义、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异化等学说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④马克思说过:“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质,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⑤马克思承认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有研究者指出现代生物学、生理学、人类学、心理学在研究人的机体、心理、思维等方面取得的成就都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科学性。有学者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渊源和人学基础的探讨,试图从比较客观的视角看待马克思主义以外的思想家的人学主题,认为从古典人伦主义时期,到中世纪权威主义时期,近现代人文主义、理性主义时期、现代人本主义时期对人性、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奠定了基础。⑥

其次,在此基础上,人们开始系统地反思几十年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的弊端,“我们片面强调人的社会性、阶级性、人的生物性被忽视了,对人的生物性的忽视明显地体现在建国以来所发动的对人道主义的一系列讨伐之中,人的需要与本能、欲望和冲动……被否定了。”⑦从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有机统一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压抑原则和宣泄原则”。压抑原则指的是法律、道德和纪律的约束,宣泄原则指的是通过各种途径宣泄自己的困惑与苦恼,但是宣泄要在社会允许和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并提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疏导与民主原则强调的是宣泄,管理强调的是压抑。

第三,以人学的研究为基础,开始注重人的主体性。在教育的过程中,“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看,人的主体性一般表现为自觉地、积极地追求先进的思想观念、追求善的、美的价值目标,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及行为选择。”⑧也就是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教育者传导的新知识、新观念和科学理论,把它纳入自己的主体意识中,并创造性地、能动性地、自觉地外化为自己的行为,都取决于教育对象自身的主体性发挥的程度。”⑨在实践的层面上,党的文件中已经突出了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动地位,“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⑩,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这意味着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灌输开始走向吸引和熏陶。

总之,以人为本的研究思路预示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突破,但是,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其理论性略显不足,对主客体关系的定位依然模糊。(11)人们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主客体二分法的思维。“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而言,是施教的主体,具有能动性、诱导性,但他的能动性受到对象(客体)的理解能力、文化水平和学习进程的制约。”(12)

三、21世纪初期人学研究的深化

人学思想的研究在21世纪初期开始打破沉寂,并走向系统化,逐渐全面深入地反思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误区。从主体性的角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进,是对主客体界定的重大突破。

第一,人学研究的再度兴起及其意义。人学研究者首先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寻找理论来源。有学者认为,从《共产党宣言》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个体发展论”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揭示的“心理健康论”,深刻地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与西方人文主义、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区别,《资本论》的出版则宣告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已成为一种科学形态。(13)

人学研究兴起的意义在于:一是对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深刻反思。认为过去的思想政治工作把人当成消极被动的客体,导致强化组织和领导、漠视甚至扼杀个人的虚假集体主义,目标过于理想化、教育对象过于客体化、教育内容狭隘、方法上过于强调灌输等等;二是人学的兴起奠定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也规定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由培养和塑造“道德人”向培养和塑造“能力人”的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塑造的是听话、服从、恭顺、克制和无私的形象,而体现人的创造个性和创造能力的批判精神、独立自主、自我奋斗等被视为离经叛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注重人的需要、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

第二,人学研究及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上的转变。与人学的深入研究相适应,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实现观念上的转变:从社会关系出发实现强调集体主义的约束型向促进个人主义的进取型的转变;从人的个性出发,充分研究人的精神、心理、思维上的当代性,从消极保守向积极进取转变;在社会心理上,从注重人情关系向恪守制度规范的转变;在思维方式上,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从演绎思维向创造思维的转变。(14)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定位是:从道德本位向能力本位的依次递进;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内在统一;教育者主体和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统一;社会规范与激发创造的双向互动等。

第三,从主体性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更新。从人的主体活动的基本动机和最终目的来看,人的主体性发挥是生存需要和全面发展需要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以尊重人们的基本需要为起点,以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为使命。从人的主体性引申为人的自由发展不仅是人类本性的要求,也是未来社会生产发展的要求。(15)对主体论的突破是明确提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二者是以教育资料为共同客体的一种双主体协同发展的关系。”(16)深入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双主体的非同质性以及相互关联性,重点强调了主体间的平等互动,双主体的协同发展,以及注重培养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主体的创造性等方面。培育和发展人的主体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

四、21世纪初期以来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与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随着党的执政理念的转变,在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反思的前提下,以人为本的思想日益成熟。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原则。“到了21世纪,‘以人为本’的观念终于融入了中国共产党的主流意识形态,成为中国共产党改革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17)

首先,以人为本揭示了教育的目的。有学者从哲学的角度明确提出:“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出发点和基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归宿和根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启发人的自觉性、道德性,激发人的创造性,造就具有自主思想意识、道德行为的社会成员和教育主体。”(18)提高人的素质和调动人的积极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

其次,以人为本要体现对人的尊重。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尊重的需要是人的社会性需要的一部分,是社会中的人对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来自他人与社会的信任、尊重、赏识、注意或欣赏等名誉和声望的渴望。人的积极性是以其合理的需要得到满足为基础的,因而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满足人的合理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从一定意义上讲,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良好人际关系对调动人的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尊重人,就是要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就是要尊重人所应有的各种权利。”(19)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尊重人就要尊重人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引导个性的发展,为个性健康充分发展创造必要的环境与条件。此外,树立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统一的正确价值观、利益观,树立教育的生命性价值、社会性价值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最后,以人为本要注重人文关怀。“从哲学的层面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本质是与全面提升人性的层次,建设人本身,探问人的存在价值和追求人生终极意义密切相关的。”(20)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关注人的自身发展、解读人生终极意义、建构人的精神家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使命。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关心人的需求,提升精神品味,培养伦理情操,建构精神家园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其中,唤醒主体意识、塑造独立人格则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方面,因为,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对于人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获得主体意识的人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强烈的自我选择能力,具有自觉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关心人、对待人、关怀人,特别是要关怀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生命的发展,而决不是成为外异于人的需要的外在灌输。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和客体关系的转换与演变的过程反映了人的认知的转变,反映了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思想解放的结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反映了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执政党执政理念的开放性与时代性,思想政治教育视野的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演变也带动了价值与观念的转变,从而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社会观念的进步和思想解放的进程。主客体关系的演变突出的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回归,是对人的终极关怀与对人的精神境界的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建构这样的社会:“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21)

注释:

①参见王琴的文章:《试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道主义》,《江淮论坛》(合肥)1987年4期,这是较早探讨思想政治工作的人道主义的文章。

②参见李禹兴的文章:《思想政治工作是“人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88年第9期,是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人学的最早的文章。

③张楠:《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对外经贸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④⑦张家生:《人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南充),1996年第3期。

⑤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第167页。

⑥曹卫卫:《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根源与人学基础》,《宜春师专学报》1998年第3期。

⑧⑨樊淑玲:《论自我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渭南师专学报》1996年第2期。

⑩《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1997年版,第377页。

(11)第一次正式提出以人为本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政工作思路》,刊登在《中国培训》1998年第4期。文章是一所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结,从变个体的发展需求为群体的发展动力,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化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12)陈岸然:《对政治教育“灌输”问题的再思考》,《空军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13)石义斌:《试论人学的兴起对思想尊重教育的意义》,《理论探讨》2000年第5期。

(14)这一段时间对人学的研究不断深入。韩庆祥:《新时期人学研究的清理与总结》,《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3期;《确立人学在哲学和时代中的地位》,《理论前沿》1997年第15期。张立:《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吕兴安:《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与当代人的个性塑造》,《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15)吴俊清:《“人的主体性”原理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论意义》,《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6)苏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论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武汉)2003年第7期。

(17)俞可平:《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3页。

(18)2005年以后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的文章逐渐增多:戴树根的文章《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刊登在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5年第1期上。

(19)林文:《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法治思想教育范文第7篇

内容摘要:“双微”时代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作为一种强劲的传播载体,它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影响深远。双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应该思考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的开展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双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遇;挑战

“双微”时代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越来愈多的便利,全方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国际交流,都使我们进入了一个以互联网为媒介的色彩斑斓的数据时代。“双微”时代下的社会,信息量庞大,信息的种类丰富,极大满足了在校大学生的信息获取需求。然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双微”时代所带来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促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运用不当,也必定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所以在“双微”时代,我们应该正确把握当中出现的机遇,正确看待所带来的挑战。

1.“双微”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1.1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创新“双微”时代的到来,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机遇改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双微”工具的使用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手段带来极大的创新作用[1]。首先,“双微”时代以及开放性、自由性、多元性被广大学生群体所接受,也因为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并采纳。其次,高校利用“双微”平台,充分发挥其作用,通过其独特的互动性来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且乐意参与其中。再者,微信和微博的最大可观之处在于,他们可以通过图片、影音、录音等来加强视听感受,而不是枯燥的课本文字灌输。只有当五官都参与其中的时候,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才能被最大限度的开发,而此时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时机。

1.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不同于以前通讯技术落后的时代,“双微”时代具备了丰富的、及时的教育资讯,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灵活、丰富多彩[2],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随时搜索名人讲堂甚至可以和名人进行网上交流,促进思想的提升;更多具备时代气息的新鲜素材将会通过“双微”平台向学生进行传递;除此之外,学生在课堂上不懂的甚至还想知道更多的地方,也能求助于微博和微信,及时弥补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进行查漏补缺。此外,学生还可以在平台上搜索更适合自己的内容,毕竟教师的授课方式不能顾此失彼,而通过自己的搜索了解相关的感兴趣的方面,实现了真正的“因材施教”。基于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让思想政治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与此同时,老师可以通过“双微”平台及时一些思想资讯,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在课后也能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通过搜集网上的教育资源,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毕竟教师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双微”平台是可以任由自己发挥和开发的。

1.3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提高目前,世界信息正在以小时甚至分钟为周期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对于社会上发生的新闻的动态,第一时间通过“双微”平台传递消息并引发关注和持续追踪,把新闻准确迅速的传播给学生,充分当好带头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思想讨论氛围。在做舆论导向的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宣扬传统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预定良好的政治基础。不仅仅是教育者可以第一时间提供信息,学生也可以通过“双微”平台及时反馈信息,让学校及时掌握学生们的动态和诉求,让学生有参与学校事务管理的主人翁意识,从而减少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阻碍。

2.“双微”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2.1主流价值观受到挑战,价值观建立容易出现偏差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大学生们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然而,“双微”时代的发展一方面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第一,由于信息的碎片化,学生难以通过只言片语的描述了解事情的本质。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和网络来源的不可靠性让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们不能看透事情的本质,没有看见事情的全貌就断章取义甚至以讹传讹,从而对事情或现象的本质形成误解。第二,“信息良莠不齐,学生身心健康容易受到影响。“双微”时代下的网络世界有两个特性,一个是开放性,另一个是资源共享性。我们都应该知道这种平台下的信息是集有益信息和有害信息于一体的,真真假假混合在一起往往是最难让人看清的,所以这种时候如果学生们没有正确的判断力,很容易被有害信息的价值观所影响,从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又增添了阻碍。第三,微博微信信息缺乏管理约束,容易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念。在过去,人们接收到的讯息都是来自报纸、书刊、杂志等,这些大多都是经过层层筛选才展示在大众面前,那些不良信息和有害信息早已经被剔除。但是在微信和微博这些平台上,由于每个人都有发表言论的自由和网络世界管理的相对松懈,那些夹杂着色情暴力等信息都会暴露在众人面前。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不加以指导和教育,很容易让他们的认知发生偏离,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念,甚至出现更严重的意识形态危机,在“双微”时代的多元价值选择面前无所适从。

2.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双微”时代的兴起,不仅仅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结构模式,同时也改变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关系[3]。传统模式当中,教师有一定的权威和话语权,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双微”时代呼吁的是让学生和老师进行平等的交流,学生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会在教师面前感到拘束。如果高校教育者思想保守,不能及时的解放思想,接受新生事物,而是一味的循规蹈矩,拘泥于传统教育模式,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陷入僵局。因此“双微”时代的到来给广大教育者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要求我们的教育者必须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方式以适应心的时代要求。

3.“双微”时代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3.1综合利用“双微”时代资源,加强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双微”时代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最大挑战在于:在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容易受到影响,主流的价值体系受到严峻挑战。因此必须紧跟时代有效的利用”双微”时代资源,加强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引导。首先,必须要深刻认识到这样一点:“双微”时代背景下,在“双微”平台上所传播的资源信息非常丰富,兼具宽度、深度和广度,能够囊括生活中各个领域,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资源宝库。因此高校必须在深入了解的前提下,对“双微”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理,去芜存菁,选择一大批鲜活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教育素材,通过加工和修饰,形成能够适应当代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再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仅要加强自身对于“双微”时代资源的应用,还必须引导在校大学生正确看待和认识“双微”时代的信息资源,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抵御不良信息,吸纳优秀信息,从而加强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强化。

3.2高度重视“双微”工具教学应用,实现教学双向交流面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比较单一的现状,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双微”工具的应用问题,使用这种新的互联网信息传播工具,实现原有教学模式的突破,开创全新的教育模式。与此同时,微信微博在提供给人交流平台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交流方式。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育者往往占主导地位,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然而在“双微”下,任何事物和人之间都是处于平等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要求高校教育者们实现教育手段由单一向复合型的转变,在网络新环境下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3.3完善教育网络系统,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和健全高校“双微”网络教育系统是利用“双微”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础。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微”网络教育系统,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建立各级微博、微信平台,以学校、院系、班级为单位对应建立“双微”交流平台。二是切实要求在校大学生关注相关内容,从而能够接受并了解相关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三是相关平台的管理工作必须紧跟,严格督促信息定时定量,切实发挥“双微”网络教育系统的作用,并且优化信息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从而与当代大学生的自身特点相适应,从而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与此同时,为了避免网路上出现的一些不良信息,高校可以利用校园网络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也要注意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加强净化网络传播通道,对校园网络进行信息监控,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不良信息的散播,给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双微”氛围。

参考文献

[1]申涛.微博、微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创新运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3:163-164.

[2]徐素华.论网络时代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改革与开放,2011,06:41-42.

[3]文译,张媛媛,于淼,邹杉.网络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和探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6,01:70-71.

[4]童付超,敬再平.微时代视角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02:52-54.

[5]郭葳.利用“双微”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考试书刊,2015,31:141-142.

作者:彭丹艳 单位: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二篇: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策略

摘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心理疏导具有重要价值和独特作用。一方面,心理疏导的属性和功能满足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心理问题的需求,另一方面,心理疏导满足了高校学生自我调整、身心全面发展的需求。要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发挥心理疏导作用,必须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即在充分运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前提下,注意吸纳、再创新心理学理论和技巧。

关键词:心理疏导;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站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取得新作为,是每一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和努力的方向。笔者在长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和研究中发现,无论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还是一种新颖的形式,心理疏导已被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体系。

一、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心理疏导具有重要价值和独特作用。其价值和作用表现为,通过心理疏导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即打开大学生思想困惑或心理障碍的“开心锁”。(1)心理疏导的属性和功能满足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心理问题的需求。首先,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转变工作理念的需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大学生容易产生思想困惑或心理障碍,而思想问题往往有伴随着心理问题,二者交织在一起工作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实际工作中认识到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的有机统一性,转变过去只重视思想和政治层面教育的工作思路,把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相结合,创新工作理念,熟练运用心理疏导的理论和技巧,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拓展工作方法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服务对象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鲜明行为特征和差异化心理活动的大学生,要想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必须阵针对高校学生实际心理和思想状况,开展科学的心理疏导。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断增强工作能力,拓展工作方法,更有预见性和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为高校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2)心理疏导满足了高校学生自我调整、身心全面发展的需求。首先,心理疏导有助于高校学生自我调整。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不仅取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技巧和工作方法,而且取决于高校学生的自我疏导和调整能力。对需要消除和克服思想困惑或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而言,外在的教育只是充分条件,如何调动内在积极性,通过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自我疏导能力,敢于直面问题、主动克服问题才是关键。心理疏导为高校学生提高自我疏导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高校学生在接受心理疏导的过程中,既能够充分参与,而且享有自主性、彰显主体性,发挥了主体作用,因为有助于自我调整能力的培育。其次,心理疏导满足了高校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疏导是为了更好消除和克服高校学生面临的思想问题和心理困惑,解决实际问题,但并不局限于此。更重要的是通过心理疏导方法,为培养高校学生社会所期望的政治思想、价值观、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创造良好的心理基础,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

二、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方法

在新时代,要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发挥心理疏导作用,必须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即在充分运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前提下,注意吸纳、再创新心理学理论和技巧。(1)认知疏导法。认知疏导法的目的是让高校学生对面临的思想困惑或心理障碍有清醒的认知,在认知基础上开展自我疏导,进而消除困惑或障碍。在新媒体冲击下,高校学生很容易在海量信息和消极价值观的冲击下心态失衡,甚至迷失自我,失去前进的方向。认知疏导法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用理性的思维、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高校学生,帮助其拨开云雾见天日,形成正确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拾远大的目标和梦想,找回奋斗的力量。(2)宣泄疏导法。宣泄疏导法的目的是让高校学生将内心的郁结充分表达出来,释放负面情绪,疏解心中的矛盾冲突,进而使心理状态得到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宣泄疏导法的重要路径是把握尊重、理解和倾听这三个关键点。心理疏导讲究因时制宜原则,把我疏导时机十分重要。在高校学生情绪异常焦躁或异常消除时,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其滔滔不绝的说教,不如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通过引导高校学生说出心中的苦闷,帮助其将长时间累计的负面情绪宣泄出来,不仅有助于缓解高校学生的心理压力,更有益于让他们心理恢复平静。这时再进行教育,会事半功倍。(3)激励疏导法。激励疏导法的目的是为了激发高校学生的内生动力,勉励他们发挥潜能,树立远大目标,重拾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在工作中运用激励疏导法要注意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说理激励和感情激励相结合。运用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能满足高校学生的利益需求,会激发他们的潜能和自信心,提高他们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既是有理有据地讲道理,引导高校学生明辨是非,又是心与心的交流沟通,增进双方的了解,加深师生感情。

参考文献:

[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09日01版)

作者:程瑞雪 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第三篇: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摘要:新媒体以传统媒体为基础建立,通过网络和数字等现代技术呈现,具有原创性、隐匿性、双向性、及时性等特点,包括展示类、论坛类和聊天类三种类型。由于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互动频繁、形式多样、方便快捷,不仅丰富教育资源,增强理论教育趣味性,同时提升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效性。新媒体视域下要加强高校思政教育,需要健全高校网络建设、提升教师的新媒体素质建设,并采用多样化的新媒体技术丰富教学,但应注意网络文化的副作用和学生出现孤立心态的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政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

教育使每一位高校学生都树立科学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倡导的主要内容。现阶段,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手机、互联网等成为了他们主要的媒介工具。为了推动社会主义新时期国家的建设,作为其中的核心力量,高校学生需要充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对于新媒体来说,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互动交流频繁、方便快捷等优势,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产生一定影响。笔者从新媒体的角度出发,针对该理论教育的使用状况进行了详细探究。

1新媒体概述

1.1新媒体的内涵新媒体技术

自20世纪末便通过其特有的传播方式迅速发展起来,并对人类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及工作方式带来了本质上的变革,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当前高校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这个重要平台来接受信息、展示自我及表达感情。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新媒体的建立以传统媒体为基础,主要通过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等现代技术的方式来呈现。

1.2新媒体技术的类型

一般情况下,按照表现形式,新媒体技术包括展示类、论坛类和聊天类三种类型。展示类新媒体技术通过静态或动态的展示,以某些详细形式为载体,然后借助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等网络平台完成传播和交流。在论坛类新媒体技术中,学生个体是其主要组成部分,通过网络设定程序,由个体逐渐向班级、学校等单位扩展,构成群体性交流平台,如贴吧、校友录、校内网、校园BBS及虚拟社区论坛等。聊天类新媒体技术则是注重个体间的沟通和互动,如QQ、MSN、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1]

1.3新媒体技术的特点

新媒体技术由于其特定优势而迅速普及,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进行了本质上的变化。

1.3.1原创性、个人化

出现较早的新媒体信息交流方式主要有BBS、E-Mail及个人网站,这些方式能够很好地帮助高校学生表达自我和展示自我。之后的博客具有灵活性、创造性和建设性的优势,高校学生可以凭借新技术,通过影视、图片、文字等形态了解到更快捷、自由、个性化的信息,可以在网络中无障碍地面对面相互了解,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距离。

1.3.2隐匿性、自由性

别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媒介,新媒体的活动地点大部分不在确定的现实环境里,而是存在于虚拟环境中。这就给新媒体技术操作者的身份蒙上了隐蔽性的面纱,如高校学生可以在网络中设置虚拟ID和昵称来代替和隐藏其真实身份。隐匿性的主体身份和不确定性的教育情景能够使高校学生的心理戒备得以放松,使教育效果得到增强。以上特点能够最大限度减少传统面对面沟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客观干扰因素。

1.3.3平等性、双向性

新媒体技术具有表达方式上平等互动的传播本质,主要体现在表达意见和信息的平等性。[2]无论何种身份,采用新媒体技术,任何人都可以非常轻松地在虚拟空间里打造自己的隐私空间,平等地阐述观点和发表意见。以平等性和双向性为基准,新媒体技术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性和主动性。这种主体的双重性既对主体的心理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为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提供了能够高效沟通和交流的心理基础,奠定了加强思政教育平等性和双向性的良好基础。

1.3.4及时性、快捷性

与传统教育手段相比,新媒体技术可以更加有实效且快捷地传递信息。高校学生当前获取最新信息的主要方式是网络,渐渐替代了传统媒体的宣传地位;新媒体技术可以将高校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调动起来。在虚拟世界里建立起来的新媒体技术空间能够得到长期保存,便于人们随时查看自己的浏览记录,全方位了解自己的思想成长过程。此外,信息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进行瞬间传递,不仅缩短了空间距离,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使高校思政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和覆盖面得到提高。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进一步加强网络等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拓展和丰富思政教育空间和教育方式。[3]

2新媒体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影响分析

2.1丰富了教育资源

对于新媒体来说,网络体系覆盖范围广是其最突出的特征,通过这一体系能够进行及时查询,随时随地共享海量信息资源,使各国人民能够不分国界地随时进行互动以及分享信息,进而最大程度地符合新时代教育的要求,从根本上超越了传统型的交流工具和传播技术。通过该理论教育,既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新媒体中多样化的网络资源,还可以在网络上采用网络技术弘扬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以此为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打造一个新型的、集理论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学习平台。

2.2增强了理论教育的趣味性

在该理论教育引入新媒体之后,由于其媒介种类多、教育形式多样,在进行相关理论教育时,极大地提高了课程的吸引力。对于传统型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来说,其课堂形式一直都很枯燥、刻板,而应用新媒体技术将会从本质上改善这一现象,高校大学生当前最青睐的新媒体当属手机、博客和网络论坛了,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应用这些新媒体正好与大学生的兴趣点一致。网络文化丰富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式,例如将电视教育片、理论动态、讲座、事实资料展示等应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堂上,改变了以往课堂教育的苍白和枯燥;也可以利用高校网络论坛,对马克思主义价值体系进行弘扬,从而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地进行探讨,使其产生学习的动力,并提高相应的兴趣。不仅如此,高校学生通过博客,极大地缩短了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距离,增强学习的趣味性。[4]

2.3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率

利用新媒体中庞大的教育资源库,借助多样化的教育方法以及全面的交流方式,高校可以有效地改善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水平。高校通过互联网,能够不断地丰富思想教育课程的内容,使其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使课堂氛围变得有趣生动,不再沉闷枯燥。不仅如此,高校借助互联网快捷的特性,能够使每个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利用文字、图片等方式,将教育信息等传递给学生,提高思想教育的水平。[5]

3新媒体视域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3.1注意网络文化的副作用

对于高校学生来讲,在大学这一阶段,不仅对其“三观”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会使其逐渐树立道德、政治和法制观念。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就在于防止学生被不正确的思想误导。尽管新媒体充实了高校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其眼界,跟上了时代的发展潮流,但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新媒体同样具有很多不利的影响。在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下,各种腐朽、落后的文化也具有了传播的机会,如反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思想等,使高校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威胁。[6]现阶段,国际上对于意识形态的斗争越来越激烈,世界性的社会难题越来越显著,如制度差异等。这些信息都会对高校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为了使网络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管控,高校需要不断地完善其管控水平,尤其要严控高校学生青睐的网络。[7]具体来讲,高校要严格把控网络言论和思想,避免出现不健康内容;引导学生对大众传播资源的科学利用,使该理论的基础教育能够得到进一步巩固与提升;重点关注高校学生在传媒方面的基础知识,并使其在充分掌握新媒体工具之后,能够具备相应的能力,来分析、辨别以及转化信息;特别是针对其网络安全教育,需要使高校学生树立起相应的安全防范意识,抵御负面信息。同时,高校需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大学生的自保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3.2避免大学生出现孤立心态

新媒体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加方便快捷,但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度增加,尤其是对网络和手机的依赖,大学生花在网络上的时间越发长久,手机与大学生更是形影不离,直接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与交流的机会,如此下去必定不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积极的心态。[8]因此,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着重考虑如何教育大学生合理健康运用新媒体,既不影响使用效果,还能避免其负面作用。

4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策略

4.1健全高校网络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每个高校可以搭建一整套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网站,同时保证其专业性,进而使该网络资源逐渐地丰富起来,并且能够逐渐地结合到传统型的宣传媒体当中,如校园广播、校报等。同时,国内各大高校之间要建立“校园网络”,以便共享资源信息,使得马克思主义原理能够在多样化的互联网形式中得到广泛宣传。与此同时,对于各大高校来说,还需要建立专门的网络管理部门,以便更新、维护和完善网络管理和建设。

4.2提升教师的新媒体素质

数字化以及信息化,在新媒体时代下,逐渐地变成了每个人生活与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而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同样需要跟上时展的潮流。为此,在这一领域的高校教育者需要不断地培养并提高自己的科学意识,在工作中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不然将会难以得到发展。除此之外,综合素质是这些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政治素质,为了提高这一素质,高校的政治辅导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团结力以及使命认同感,从一而终地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9]

4.3采用多样化的新媒体技术

通过新媒体优势的带动,高校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教室这个范围内,并且解除了课时的束缚[10],高校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利用手机、网络等媒介工具查询到自己需要获取的信息,进而更好地提高思想教育水平。高校通过方便又快捷的信息网络,极大地改善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不足,丰富了教育形式,扩大了教育范围,在高校学生获得课堂教育的基础上,使其能够及时地查询到所需知识[11],准确地掌握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

5结语

在现代化教学进程中,高校应采用互动式教学、幽默式教学、多媒体教学、案例式教学及实践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利用新媒体传授理论知识、掌控时代方向,这不仅拉近了师生距离,而且还缩短了大学生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心理距离。在网络环境中学习,可以帮助高校学生满足时展需要,提升其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香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7,24(1):5-8+11.

[2]丁贞栋.运用新媒体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J].北京教育(德育),2017(1):15-17.

[3]李新灵.新媒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7):85-87.

[4]张亚平,田硕硕.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J].学理论,2017(2):222-223.

[5]李勃.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6.

[6]于娟.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工作思路创新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7):82-83.

[7]徐妍.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5(12):71.

[8]王东.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性提升[J].学园,2017(28):172-173.

[9]林豁然.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路径[D].哈尔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6.

[10]张燕.有效利用新媒体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J].科技展望,2016,26(20):290.

[11]刘楠楠.新媒体视域的高校思政教育研究[J].新校园(上旬),2017(12):75

作者:董媛媛 单位:中北大学

第四篇:浅谈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内容摘要: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但带来了无法回避的全新挑战。高校在新媒体时代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切需要优化教育模式,将新媒体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升教师队伍新媒体素养,提高教育工作的实效;占领教育新阵地,掌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提高新媒体的责任担当,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网。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对策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新媒体所带来的信息传递的便捷、教育资源的丰富多元,给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由于新媒体传播信息的随意性与隐蔽性,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难以预料的挑战。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技术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创生了一个全新的、没有明显边界的教育空间,这个全新的教育空间虽然还没有被全面纳入正式的学校教育活动领域,但是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实际影响,已然存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领域与环节中,给相关工作的有效、有序开展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亟待革新

新媒体技术正在以无法估量的速度发展,各种新媒体工具在随着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被创生;新媒体储存和传播的信息内容则每时每刻都在不断更新、增加;新媒体的运用给学生的思想、行为带来的影响更是难以估量。通过何种方式引导大学生利用新媒体进行合理的自主学习活动,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构建起合理的评价机制,以及在学习偏离正轨的时候如何进行调试,将这些问题都期待得到解答。面对新媒体时代教育资源、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相关的研究者将这些问题纳入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进行研究,推进新媒体与教育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之间的融合,实现各个环节、各个层面的优化组合,对教育手段、内容、评估各个环节进行适时革新,实现整体教育模式的合理改革与创新,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时代任务。

(二)多元化价值观导向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由于新媒体的共享性与开放性,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在通过新媒体搜索和没有经过严格编辑、整理和审查的信息。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具有渴望思维独立、思想可塑强等特征,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思想、价值的影响,特别是某些难辨真伪、偏离社会主流却又显得标新立异思想特别容易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面对这种无法预测的随机性突发事件,高校应当把工作重点放在对大学生日常的教育与引导方面,重点提高大学生对庞杂的网络信息的分析与鉴别能力,不要人云亦云,在教育过程中特别注意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多利用实际案例和数据为机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以强化大学生的网络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获取正确真实的信息,不至于被不法分子和敌对势力传播的虚假信息牵着鼻子走。

(三)新媒体构建的虚拟空间使部分学生逃避现实

在现实世界中,每个人的具体角色都是相对稳定的,然而在新媒体所构建的虚拟网络世界中,根据参与者简单描述与抽象思维重构,每个人的角色都被赋予无限可能,可能比现实生活中更生动、鲜活、丰满,更具有吸引力。高校中有不少沉溺于网络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由于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或者单纯感觉生活索然无味想要逃离现实。新媒体的应用,为他们逃离现实提供了条件,甚至由于虚拟世界的“美好”,还助长了他们这种逃离社会现实的行为。这些在现实生活中感觉困顿、迷茫、失望的大学生,在新媒体构建起来的虚拟空间里如鱼得水、自得其乐而不能自拔。当然,这也使得他们逐渐丧失了在现实世界中社会交往能力,也错过了在现实社会中学习、成长、成才的机会。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诸多挑战,只有积极主动的突破传统教育思维的牢笼束缚,主动接受与利用新媒体技术,使新科技能够作为教育的新载体,不断调整优化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能力,拓展教育阵地,增强教育担当,迎接新的挑战,才能开创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不辜负新时代所创造的巨大机遇。

(一)优化教育模式,将新媒体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性结构,高校应有效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与教育力量,使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人四者能够通过新媒体技术实现相互之间有效的协调配合,构建起一个全新的完整教育网络。新媒体技术所具有的高效联通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育模式上能实现整体的优化升级。在新媒体时代,教育的各个环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资源的总量被无限扩大;教育对象获得信息的渠道不再单一;教育环境也随着新媒体所建立起来的虚拟空间而发生着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据新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有针对性的对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评估手段等各个环节进行适时革新,构建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着力研究如何将新媒体技术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环节,充分把握新媒体技术的优缺点,摸清楚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具体特征,积极探索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般规律,实现教育模式的优化升级,利用新媒体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阵地,逐步建立起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教育模式。

(二)提升教师队伍新媒体素养,提高教育工作的实效

新媒体正在以强劲态势入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新媒体为载体的教育活动必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方式之一。在这种新形势下,提升教师队伍的新媒体素养成为必然要求。教师队伍的新媒体素养,主要包括媒体信息素养、媒体技术素养两方面内容。在媒体信息素养方面,主要是要求教师在面对新媒体承载的庞杂信息时,应该具备收集、整体信息资源的能力,并能对各种即时的新媒体信息进行创造性的整合与传播。在媒体技术素养方面,主要是要求教师应具备鉴别、筛选新媒体不良信息负面信息的能力,并且能够对相关负面信息隐形阻断或截留,并且对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状况能够有良好的监督、引导能力,使学生不至于受负面信息的影响。在具备基本的媒体信息素养、媒体技术素养要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学会熟练使用具体的新媒体工具,包括使用论坛、网页、电子邮件、各类实时聊天工具、电子数据库等,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师才能与大学生开展有效、真诚的互动交流,并在交流中取得大学生的信息进而进行有效的引导,最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三)占领教育新阵地,掌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新媒体的思维结构与运转方式,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学校与课堂为核心的相对封闭狭窄的阵地。新媒体时代,高校必须扩展教育工作的空间、时间维度,以占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阵地。具体包括建设内容丰富和鲜活的校园网、建立坦诚开放的学校论坛,建立网上教学的专题网站,开通学校主要部门的微信公众号便于学生向学校提意见和建议,拍摄包含师生活动和学校活动的宣传片进行宣传教育等等,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校的相关信息上,掌握教育的主动权。在建设高校文化的过程中,高校应该主动出击,将各种新媒体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不断利用网络文化、手机文化,以丰富校园文化内容,拓展校园文化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功能。在此基础上,不断通过新媒体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进行信息化建设,对各个层面的信息进行数字建设,构建起完整的网络教育链条,形成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信息资源整合,最终营造出以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共同承载的健康、鲜活、生动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实阵地。

(四)提高新媒体的责任担当,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

网新媒体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兼具经济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和教育属性于一体,具体十分重要的综合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要重点强化和凸显新媒体的公益属性,而适当控制其经济属性。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在现实社会中由于个体的逐利性,各种新媒体的经济属性被极度重视,意识形态属性虽然有所呈现,但是却又存在价值多元化的导向特征,而最具公益性的教育属性却被极度边缘化,得不到社会的真正重视。面对这样的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感到惋惜,但是我们必须应该意识到,其实新媒体的经济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和教育属性并非不能共存。新媒体运营者、各种社会组织在开发和运用新媒体时,应该突出强调新媒体的社会责任担当,突出其服务于社会公众的属性,而不是只关注如何利用新媒体创造更多的直接经济价值,其公益价值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与强化。提高新媒体的责任与担当,在追逐经济利益的的同时,重点强调新媒体的教育属性,是当前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只有突出新媒体的教育属性,提高新媒体的责任担当,放弃单纯的功利性目的,才能为有效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波.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6年9月.

[2]陈永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5年9月.

[3]陈龙国.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创新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4年4月.

作者:张丽君

第五篇:新时期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思考

内容摘要:隐性教育的兴起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提出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是我国在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手段上的创新点。文章以X高校为例,从X高校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运用入手,分析目前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准确把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分寸、充分发挥教师与朋辈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合理利用互联网三个有效实施路径来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管理;高等教育;教育实践

1970年,美国学者N.V奥渥勒提出“隐性教育”的概念,“隐性”一词被引入教育学领域。隐性教育不是利用正式课堂向学生灌输教育内容,而是利用隐性的教育资源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内容,提高道德修养的过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隐匿在一定的教育载体之上,使教育实践不至于赤裸裸的在学生面前进行的教育方式。在教育环境愈加复杂的新时期,积极探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对于更好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运用及其成效

(一)引入“第二课堂”在上大学里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之余,学生们还可以利用许多空闲时间去参加一些活动,这些对课程作为补充的活动,我们称之为“第二课堂”。X高校“第二课堂”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实践活动、学术报告、知识讲座、社团活动等等,下面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大学生社团和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进行分析:1.重视大学生社团建设大学生社团是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由学生基于兴趣爱好自发形成的集知识、趣味、思想和教育于一体的学生组织。大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课余时间的主要去处,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目前X高校已经发展了34个校级社团和72个院级社团,而且覆盖面广、参与人数众多。这些学生社团的主要管理模式是“学生自治”,即由高年级的学生担任社团干部,带领低年级的学生干事开展活动,让学生在自我参与中唤醒“自我意识”,激发责任感。2.举办校园文化活动X高校举办的校园文化活动注重活动内容切近学生生活,吸引学生广泛参与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中,使人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教育,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例如“新生服务文化节”,围绕“新生教育”这一主题开展活动,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成才意识,提升思想引领效应,丰富校园文化底蕴。

(二)开展心理辅导工作人的心理和思想具有相通性,心理是基础,在心理的基础之上发展为意识,在意识的基础上,经过理性思维上升为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正是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使之形成统治阶级需要的思想意识。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X高校借鉴了心理辅导的方法技巧,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能,让教育对象通过体验———体会———领悟———升华的途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建立的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是有帮助的,一方面,有助于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的心理和思想。来访者敞开心扉,袒露真情,因此心理辅导员才能够把握其思想实质,对症下药;另一方面,有助于启发和教育工作对象,扫除他们思想形成和发展中的障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激发主动精神。

(三)结合网络媒体网络为高校教育信息的传播、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方便,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便捷的平台。X高校积极利用网络作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发挥网络集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为一体的优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利用网络的虚拟性,更及时、更真实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网络的栏目设置、结构设计和语言使用都能符合大学生的特点,把思想政治教育“包装”成生动的网络形式,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教学方式更加多样。

二.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隐性教育方式“重形式,轻内容”X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以机械方式进行的现象。只追求“隐性”这一外在的形式,而不重视隐性教育的内容是否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例如某些社团活动,教育效果并不是很明显:有的活动带有极强的娱乐性,办得轰轰烈烈,但是图的只是一时开心,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因素添加进去;有的活动严格遵守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却没有借助丰富活泼的活动形式,活动办得死板枯燥,却为了凑够人数强制没有兴趣的学生参加,学生白白浪费了时间不说,这样一来更增加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活动的厌恶感,增加了今后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二)隐性教育过程与学生“脱节”只有将隐性教育过程与学生密切联系起来,学生才能从中接受教育,受到启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才能得到提高,然而一些隐性教育过程与学生“脱节”了,隐性教育成了教育者的“独角戏”。例如,在前面提到的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X高校虽然开设了这两个服务点,但是与之接触的学生并不是很多,100个被调查者中有75%的同学从来没有去心理咨询中心或就业指导中心咨询过有关信息,而在这75%的同学当中,有60%选择向同学或朋友倾诉心理问题,有55%选择向学长学姐咨询就业问题。因此,心理咨询中心和就业指导中心承办的集体活动较多,而处理的个别案例较少,对于处理单个同学的就业和心理问题,应该寻求其他突破口。

三.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有效方法探讨

(一)教育方式要“隐”之有度X高校在进行隐性教育时,太追求“隐”的这一形式,往往很难把握“隐”的度,有的“隐”得过度了,把教育内容完全地忽略掉;有的“隐”得不够,新瓶装旧酒,反而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反感,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两种情况都是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要时刻警惕的。例如,目前的大学生社团,往往都是由学生基于自身兴趣爱好自发形成的,大多数都是以娱乐爱好为主,高校应该牢牢把握大学生社团的政治方向,不能使其管理松散,与社会上的娱乐场所别无二致。高校的社团建设应注意做到教育和趣味的统一,打造思想健康、内容充实的社团。

(二)充分发挥教师与朋辈的隐性教育优势1.重视教师的作用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在学生身上发生的不道德行为,并不是因为他们缺少道德知识,而是缺乏真正的道德素质,有个成语叫“为人师表”,教师的行为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作为学生道德素质的引导者,他的任务不仅仅是将社会上的道德准则灌输给学生,而是启发学生内心的良心。教育者应该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在学生面前要保持文明举止,穿戴整洁,不能做出有悖于社会道德法律的事情,树立教育工作者在学生心中的良好形象,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说服性。教育者的工作态度也可以在无形中感染学生。比如,对生活上遇到困难的同学给予温暖关怀、辅导员经常走进宿舍看望学生、任课教师耐心解答学生的提问,使学生更加信任学校的教育,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他们也会去帮助别人。2.重视朋辈的作用开辟学生宿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场所,宿舍是大学生几乎每天都要接触的重要场所,学校应该利用学生集中住宿的机会,开展党员先进宿舍、文明宿舍、百佳宿舍评比,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发挥优秀宿舍带头作用,通过学生之间日常相互的影响,达到培养学生养成日常生活好习惯,学会与人和谐相处的目的,促进宿舍良性发展。重视学生干部的联络作用,因为教师不可能和学生整天住在一起,无法了解学生具体情况,有可能会忽略学生行为情感上的细微变化,因此,要号召学生身边的学生干部关心学生生活,发现有学生的反常情况及时询问、处理或者向老师汇报,及时避免和解决突发事件。

(三)合理利用互联网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如火如荼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大学生作为接受新事物最敏捷的一个群体,互联网对其思想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模式等产生深刻的影响,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1.关注网络平台质量学校推出的一些网络平台,与其强制性地要求学生关注,不如在自身质量上下功夫,努力打造宣传与服务一体化的网站。既要在网上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又要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增设针对学生学习、生活、就业、娱乐、心理咨询等方面的网点,内容与学生息息相关,学生肯定就会主动关注这些网站;另外,求“精”不求“多”。全校精选几个品牌网络平台,由专门的部门负责运行,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在学生中普及,这样既能避免内容的重复性,不让学生觉得枯燥,又可以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平台质量。2.发展“交互式”网络平台目前X高校内的许多网络平台都是校方单方向的对学生输送信息,而学生的反馈信息却很少,即使学生有反馈,网络平台也是很少给予回复的。因此,我们建议:第一,网络平台应配有兼职教师轮流值班对网络平台负责,及时浏览平台下面的学生评论,回复学生问题,对于一些重复性的提问,可以将这些提问和回答整理到讨论区,让大家都看得到,避免老师的重复劳动;第二,出于联系的需要,许多同学是有自己辅导员或者任课教师的微信号或者QQ号的,学校可以鼓励教师不定期地发表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这样学生在关注好友动态时就会看到,方便师生在文章下面的评论区域交流互动。

参考文献

[1]刁庶,徐奡澍,杨冬.新时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于“党员先锋工程”项目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51):98.

[2]吴丽萍.新时期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7.

[3]陆晓青,眭国荣.新时期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04):203-204.

法治思想教育范文第8篇

一、将法律教育渗透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开展普法教育。促进师生员工提高法律素质和公民意识,自觉知法守法,遵守公共生活秩序,做遵纪守法的楷模。”《中小学法治教育指导纲要》指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是对高中生进行法治教育的骨干学科,使学生感受法律的作用和权威,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未成年阶段是最佳的法律教育期,在这一阶段开展法律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正确地追求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追求社会价值,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态度,健全政治心理。

二、中学法律教育的展开

中学法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未来公民的法律信仰和行动。法律教育分为知识、技能和价值三个层面,层层递进,最终是为了使学生形成法律信仰、法律思考能力和法律行动能力。法律教育奠定法律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培养学生的法律视角、法律思考力和行动力,使学生最终形成参与社会法律事务的能力。为了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法律知识网络,法律教育应当包含以下内容:1.法律对于我国政治、社会和文化的作用;2.阐释法律价值观,并培养学生法律态度和法律信念;3.在情境下运用法律技巧;4.领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性。我们的法律教育,是要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也要看到法律和学生之间是相互发生作用的。学生不仅要接受法律知识的灌输,同时需要反思法律的规定,通过反作用深刻理解法律。让法律成为学生思维和行为习惯的一部分,使每个公民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三、法律教育的方法

1.创设法律情境和营造氛围,把法律带入生活,提倡教师和学生或者学生之间平等交流。案例学习或角色扮演,是很好的创设情境的方式,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现实体验,触动学生内心的法律道德判断。教师也可以创造机会让学生走进“现场”,比如“模拟法庭”,就可以使学生受到法律的系统教育,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尊重法律体系。让学生在学习中看到日常生活的影子,看到法律的普遍适用,体会法律在实践中的作用,有利于学生产生深刻的法律认同感,并形成稳定的法律思维和行为。

2.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判断,锻炼他们的法律思考力。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社会生活中法律实践的复杂性,但也要坚持以下的原则:首先要运用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法律教学中去;其次要让学生自由完整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他们有自我思考选择的权利;再次他们可灵活地运用法律,知道法律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最后告诉学生法律实践是复杂的,法律学习是渗透在各学科当中的,可在校内也可在校外。我们要为学生搭建自由研讨法律的教育平台,可给出探讨课题,使学生通过探讨、思考、选择,获得自己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灵活应用掌握了所学的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逐渐在形成自己的法律思考力。

3.营造法律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法律行动力。对于学校,其教学管理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进行,公平、公正、透明。这样依法治校的氛围,能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法律精神,清晰明确自身与学校之间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对于社会,政府部门、法院、检察院、警察机关、律所等常常是开放的。学校应组织学生通过参观、旁听、听证等方式了解我国法律的运作机制,巩固法律知识,增加法律认同感和尊重感,使法理精神深入学生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