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电力科学研究范文

电力科学研究范文

电力科学研究

电力科学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力电子技术;理实一体化;Proteus仿真

电力电子技术是我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对于专业、专业群建设及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都有重要意义。该课程是集电力、电子和控制3个学科交叉而形成,可以看成是弱电控制强电的技术[1]。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新技术、新发明突飞猛进,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及日常生活各领域。由于我校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开设时间较晚,且实验室配套不完善,其课程建设也相对滞后,原有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高职院校培养现代化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要求。为适应技术发展需要,同时结合电力院校特点,课题组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进行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探索和研究。

1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以理论讲解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方式。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由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存在大量的理论推导、数学计算、电路输出波形分析,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来讲难度比较大,学生普遍感觉内容抽象、枯燥、难懂。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的教学问题。理论复杂,教学方法单一: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中各种变流电路参数的选择和计算涉及高等数学,学生理解困难,各种变流电路的波形抽象,上课老师仍大多只做课件上的静态分析,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理论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传统教学中,电力电子技术课程采用先理论后实验的教学模式,理论课与实验课明显分开,学生学完理论知识再到实验室做实验,间隔时间比较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理论知识容易遗忘,理论和实践联系不紧密。实验学时少且存在安全风险:由于学校不断更新人才培养计划,理论课学时被压缩,实践学时更少,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所以现在大多数院校实验项目开设也比较少。

2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针对当前我校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存在的教学问题,课题组提出了电力电子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案。“理实一体化教学”(又叫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是高职教学中进行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一位专业课教师既担任理论教学,同时又从事实践教学,将有关的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将理论课与生产实习、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教学[2]。电力电子技术作为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非常适合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很多高职高专院校老师都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上做了一定的探索研究。在文献[3]中提出了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可视化实践教学,采用MATLAB平台,把复杂的电路动态过程制作为三维动画,可以显示出电路的变化过程,方便学生理解。但该方法仅适合老师教学,并不适合学生实验实践。在文献[4]中提出了虚实结合的电力电子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方案,即虚拟仿真和实验环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但是并未说明采用何种仿真软件和实施方案。在文献[5]中通过自身教学实践,利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利用计算机仿真丰富实践教学环节等方法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3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人才培养计划的调整,专业课程的课时大多被压缩。为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对该课程的课程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进行改革[6]。课程安排:传统的教学时间为每节课2学时,在讲完理论知识之后,学生很少有时间对刚讲过的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吸收,更没有办法对其进行实践;到第二次上课时,前面讲过的理论也忘得差不多了[7]。因此,课题组将上课地点改在电力电子实验室,课程安排上采用4学时连排的方式,即先讲解2学时理论,其后的2学时安排学生在实验台上做实验,这样可以避免因为理论课讲完后,时间间隔久,学生再单独来做实验,容易遗忘学过的理论知识。而且4学时连排可以保证实验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完成每个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方法:这门课程的特点是有大量的电路图和输出波形图,学生很难通过想象去分析波形图。课题组老师采用课件讲解+虚拟仿真+实验操作的虚实教学法,借助计算机辅助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再结合电力电子实验台输出波形,可以让学生非常清晰地观察分析波形图。这种教学法既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仿真软件搭接电路,理解书本上复杂的电路波形,同时还可以通过实验验证书本上的计算公式,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理论知识。Proteus是将电路仿真软件、PCB设计软件和虚拟模型仿真软件组成三合一的设计平台,非常适合教学科研中的电路设计和仿真。电力电子技术作为以电路为基础的课程,利用Proteus软件来仿真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考核方式:传统教学中,理论课以期末试卷成绩70%+平时成绩20%+考勤10%来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常会出现学生期末突击复习就可以及格,但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知识,以致于学生考完就忘完。因此,本课题组提出新型考核方式,即期末试卷成绩50%+实验成绩40%+考勤10%的考核方式。实验以过程考核为主,过程考核主要是对每组3名同学的电路接线和实验结果、实验报告进行评价。

4教学案例

整流电路是电力电子技术中最常用的一种电力变换电路。下面介绍利用Proteus仿真软件搭接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可控硅触发采用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并让学生在电力电子实验台上完成单相可控半波整流电路实验。图1所示为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传统教学方法是老师对电路原理进行讲解,直接将波形图给出,学生很难理解可控硅导通与关断条件,且无法直观反映负载电阻R的大小对电路输出波形的影响。利用Proteus软件来搭接电路模型。可以用虚拟示波器观察电路各点电压波形,还可以改变RV1阻值实时观察其对输出电压波形的影响。图3是单相半波可控整流负载电压波形图。另外,本校已经配套了天凯公司生产的电力电子实验台。该实验台可以完成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中每个部分的电力变换实验。所以,老师讲授理论知识之后,可以马上进行该部分实验内容,这样就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

5结语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采用Proteus仿真软件和电力电子实验台相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使复杂的电路波形分析变得形象具体,其中的电路实验项目可以真正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最后,课题组通过实践证明,采用电力电子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和有趣味性,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电路分析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其教学经验值得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兆安,黄俊.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张德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市场论坛,2012(5):113-134.

[3]夏小虎,张春鹏,冯敏亮.“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可视化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147-148.

[4]王波.虚实结合、理实一体化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时代教育,2015,(14):28-28.

[5]宗哲英,郝敏.关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践与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3,15(1):81-82.

[6]杨奕.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南通大学学报,2006,3(22):95-96.

电力科学研究范文第2篇

1.1单一的教学模式

法规课程的教学模式通常比较严谨,教师应多注重解释和探讨法律的条文。目前酒店法规课程主要是通过老师讲授,并结合案例和师生共同讨论等教学方式,教学的模式太单一,与学生渴望新奇的学习心理不相符,学生学习专业法规的兴趣得不到培养,教学能够取得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许多老师在教学中,法规的讲解太深奥,没有注重识记法律条文。此外,与其他课程相比(如餐饮管理、前厅与客房、酒店服务礼仪等),酒店法规课程的实践性不够强,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老师将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1.2过于落后的教材建设

目前,从酒店法规课程的教材来看,在教科书中还是注重解释法律条文,而在酒店的实际管理中的运用却没有得到体现,缺乏一定的趣味性,不能提起学生的自学兴趣。所以,对于酒店法规教材该领域专家学者应当进行重新设计。

1.3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酒店法规课程中,通常,老师首要的教学目标是定位于讲解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旅游酒店的法律法规,硬性地要求学生去背诵、理解相关的法律条文,从而缺乏了从实际运用和就业的角度来提升学生的法律素质和意识。

2酒店法规课程的教学设计

2.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兴趣,教学将会事半功倍。所以,酒店法规的教学,教师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的氛围应当要和谐,学习的环境应当是宽松的,学生的学习心态才会逐渐变得喜欢和热爱学习,学习的兴趣才会被激发出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提高学习兴趣。第一,老师要尊重和热爱学生,教师在课堂中要面带微笑,教师用其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第二,重视教学的反馈。学生的学习氛围应当体现出民主、平等和相互尊重,交流互动的心境应当是愉快和轻松的。第三,教师在教学内容中应该适当引入实际法律案例,增强课程的实用性与重要性。

2.2完善教材建设

就目前的酒店法规教材来看,在内容上基本是如出一辙,只是注重对条文的阐述,内容上不够全面、没有新颖的观点、解释不够清晰、缺少典型案例的分析、缺乏实际的操作性等问题,这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对教材建设进行完善:第一,要选择好教材的内容,教材的内容应当是结合酒店管理与服务中涉及到的现行法律法规。第二,控制好教材的难度,考虑到教学的学生是非法律专业的,因此教材中应当减少说明和解释相关法理,增加实践和案例教学。第三,在编写教材的体例上,应该增加学前导读、要点提示、案例分析、章后小结、课后练习等内容,用来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2.3确认教学目标

关于教学目标,主要是要求学生在对专业知识熟悉掌握的基础上,再了解酒店行业的法律法规,对酒店发生的一些常见的法律纠纷能够很好的解决,学会利用法律知识和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酒店管理中发生的纠纷。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我国的三大实体法、三大诉讼法、商法、经济法等制度的讲授。高职学生的法规教学要注重提升能力和广度,对于法理问题则不必过多地深究。

2.4改进教学方法

电力科学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热点研究领域;演进历程;关键词

共现分析工商管理学科是一门以社会微观营利性经济组织的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企业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应用方法的学科。借助动态网络分析的文献计量可视化技术及工具,对近10年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的热点与发展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旨在认识工商管理学科发展的历史律动,以进一步完善工商管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深化工商管理的研究理论。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955年加菲尔德在发表的《引文索引应用于科学》论文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用引文索引科技文献的方法。随后,普赖斯在贝尔纳关于“科学发展总的模式更像网”的思想启迪下,提出了论文会因为引证关系形成可视的网状结构,随后在著名的《科学论文的网络》一文中,普赖斯证实了他的观点。自此,文献计量可视化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其在描述学科的演进历程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结果。通过文献计量可视化技术,可以将文献信息转换成用数字、表格或图谱表示的可视化情境[1],由此帮助人们更直观地发现文献中的隐性信息。其中,以软件CiteSpace独具代表性,它可以将大量的文献数据转换成可视化的科学知识图谱,目前,国内学者主要利用该软件探测科学知识领域的前沿与探寻学科演进路径。研究表明,在中国,“工商管理学科”与“企业管理学科”有经常混用的现象,很多学者对这两个概念并不加以严格的区分[2]。因此在检索的过程中,把全文数据库中出现的“工商管理学科”与“企业管理学科”一并按工商管理学科进行统计分析。本文借助CiteSpace关键词共现技术,对我国近10年工商管理学科的发展进行全方位的可视化分析。基于对数据的可得性和研究的可信性,笔者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以关键词“工商管理学科(企业管理学科)”为检索条件,以2008-2018年为检索时区,共检索到13401条记录。按被引次数从高到低选取2452个样本数据,剔除无效数据241个,获取有效数据2211个。将筛选出的文献以Refwork的格式导出,用Citespace软件自带的文献格式转换功能对文献进行格式转换,然后将转换格式后的文献导入Citespace软件中,绘制我国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热点和演进历程的网络图谱。

二、我国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的热点主题

热点主题是一段时间内,某一学科领域共同探讨的话题或专题[3]。关键词是对文献的高度概括与凝练,通过挖掘关键词间的网络关联,可透在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中,节点间的连线表示共现关系,连线的深浅及粗细表示节点共现的强度,这个强度即关键词的中心性。关键词的中心性在整个知识图谱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控制着两个节点间的相互联系;频次表示关键词出现的次数。频次和中心性高的关键词往往被认为是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热点主题[4]。突现率表示的是该关键词在一段时间内被引用的突增情况,突现值越大表明该关键词在某一时期引用的次数越多,也就是该时期关键词所代表的前沿趋势[5]。表1、表2为Citespace后台运行的数据,中介中心性、频率和突现率客观地映射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表1列出了频次高于10、中介中心性不小于0.05的关键词。侯建华在2009年把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热点凝练为以下几个领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企业成长理论、企业信息化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知识管理理论、技术创新管理理论和中国特色企业管理问题。与该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可知,近10年,企业文化、财务和大数据等成为了学者们关注的新焦点。

1.知识管理研究知识管理是网络时代新兴的管理思潮与方法。它可以促进知识在组织中自由地传递、分享、升级,从而形成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由图1可知:“知识管理”与“核心竞争力”、“企业信息化”、“管理创新”等节点相连接。其中,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连线最粗,说明“知识管理”与“核心竞争力”形成了非常紧密的联系。知识管理可分为隐性知识管理和显性知识管理,二次文献查探发现,现有研究主要围绕隐形知识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展开。学者普遍认为知识管理对核心竞争力有着最直接的正向影响。溯其根源,知识管理可以有效拓展资本知识的领域、营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助推企业的管理创新,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知识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障。研究表明:知识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存在多维的互联互通关系。健全的激励机制、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畅通的知识交流网络、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自由交流的知识平台,都是知识管理与核心竞争力互通互联的“立交桥”。有研究表明,知识管理中存在的壁垒,是阻碍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不良的社会氛围、资金的匮乏、技术设施的落后、有效的测评手段的缺失、知识共享意识的不足、知识的消化吸收能力差、激励机制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等,这些因素交叉重叠,阻碍了企业核心优势的孵化与培养。因此,企业应该透析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击破重重壁垒,实现知识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耦合。

2.大数据研究我国大数据产业虽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电子商务、电信领域应用成熟度较高,在政府公共服务、金融等领域应用尤为凸显,但其发展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由于学者研究的视角不同,得出的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大数据产业的挑战来源于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数据开放程度低,网络安全风险日益突出为大数据的产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云计算类人才、计算框架和基础算法类人才、应用类人才的缺失也在另一个层面减缓了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步伐。企业亟需兼备大数据预测能力、管理能力和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预测能力是实现精准、全面预算的重要基础,只有科学地运用数据进行预测,才能做好资源调配。数据管理能力要求对数据实现精准的搜集和整合,将零散的、碎片化的信息有效地拼接,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将数据的可用性最大化。在大数据时代下,各个渠道的数据信息庞杂且鱼目混珠,这对数据鉴别能力提出了苛刻的要求。此外,由于数据的更新周期较短,在挖掘信息时,一旦错过有效的时间域,企业不仅因资源耗用造成成本增加,甚至会面临脱离市场需求的风险。因此,数据的分析及应用能力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它能高效地引导企业应对市场的挑战,通过合理的统筹规划来提高企业生存的适应性及持久性。

3.企业文化研究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由价值、信念、氛围、思想等因素组成的多维空间,对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有着深刻的影响。良好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思想行为有导向和激励功能。观察图1可以发现,“企业文化”与“以人为本”、“管理模式”、“激励机制”、“激励理论”、“绩效理论”等节点相连接。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这五个节点的共同机理是:通过合理的机制,促使企业、员工、消费者三者之间生成高效循环的“价值利润链”回路,如图2。价值利润链思想认为在企业服务质量、员工满意度、员工忠诚度、员工工作效率、顾客所获价值、顾客满意度、顾客忠诚度、企业获利能力之间存在直接相关关系。员工是企业价值的创造者,高度忠诚的企业员工培育了高度忠诚的顾客,进一步成就了企业利润最大化。研究表明,物质与精神激励、职员对工作的认可与理解、对顾客忠诚度的培养等,都是形成企业文化的重要因素。企业能够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适时地生存,保持核心竞争力,必须塑造优良的企业文化。4.财务管理研究财务管理是企业对资产的管理形式,主要包括企业的投资、融资、对流动资金的管理和利润分配等。财务管理关系着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决策活动,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收益状况,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财务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观察图1可以发现,“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绩效管理”、“财务风险”、“内部审计”“内部控制”等节点相连接。我国传统的以核算为主要任务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企业在充分认识财务管理对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的基拙上,通过成本控制、绩效管理与内部控制等方式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5.信息化研究观察图1可以发现“信息化”与“ERP(企业资源计划)”、“风险管理”、“电子商务”等节点相连接。有研究表明,运用ERP技术可以增强企业的管理信息化和管理效率,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将目光聚焦在ERP技术下的企业流程再造。希冀于利用信息技术及现代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达到工作流程和生产力最优化的目的,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核算、质量管理、服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突破性的改善。

三、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热点的演进历程

时区视图是从时间维度上表示研究热点演进的视图。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热点的演进如图3所示,我国学者对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主要聚焦在2008-2012年,2015年和2017年,学术界对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呈现出“断层期”。现代工商管理学科起源于西方,但工商管理学科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中西方管理思想的相互融合与渗透,是中国工商管理学科的一种重要演进方式,并且这种演进还将继续深化。只有将西方现代管理学理论与中国传统的管理学思想相融合,才能够建立和发展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工商管理学科理论。从时区视图中我们可以将工商管理学科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08-2011年的信息化背景下工商管理学科的发展;第二个阶段:2012年至今的大数据背景下工商管理学科的发展。2008年是十七大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战略”后的第一年,这一年,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08年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李伟做的《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以实际行动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将信息化建设推向了时展的前沿。面对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全新的管理技术的冲击,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迎来了巨大的挑战。由图2可知,财务管理、企业文化分别是2010年和2011的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这一点间接表明,在企业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企业的财务管理与文化建设成为学术界与商业界关注的重点。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同时,对企业管理的智能化和高度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数据环境下的企业管理应当以人为本,采用柔性管理,将数据作为重要的资产,通过精准的预测,捕捉市场先机。

四、结论

笔者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的文献数据进行了共引网络分析,借助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及聚类文献的时间演化图谱,展示了近10年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热点和演进历程。研究表明,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是推动工商管理学科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以知识要素为特征的经济形态推动了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的变革。因此,以全新的视野透视学科发展前沿,触及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态势,将极大地推动工商管理学科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杰,陈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

[2]侯剑华.工商管理学科演进与前沿热点的可视化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

[3]闫守轩,王少奇.我国本科教学研究的热点主题及其演进———基于2000-2017年CNKI数据库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6):51-58.

[4]张佳榕.近十年来国内高校教师教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主题———基于2006-2016年CNKI收录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8(2):115-121.

[5]刘莹莹.21世纪以来我国高考研究的热点领域、前沿主题和学术团体分析[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4.

电力科学研究范文第4篇

基于我国输电线路施工教学以纯理论为主的现状,分析了采用案例教学的优势,对输电线路施工案例平台的选择与案例的设计进行了研究,通过实例表明,采用案例教学,对提高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课程教学质量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输电线路施工,案例教学,教学质量

输电线路工程专业(方向)为多学科交叉的工程应用专业,涉及测量学、气象、电气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水文地质六大学科[1]。课程设置时需照顾到各学科领域,开设的教学课程多,而总的课程学时有限,安排给专业课程的教学时数相对较少。以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课程为例,理论课时只有50个学时,教学任务重、赶、工程实践性强,保证教学质量有一定困难。

1案例教学优势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相比有如下优势:1)灵活布置课堂,提高教学质量。高压架空线路施工课程,理论授课时,大体分为基础施工、杆塔组立施工、架线施工三个部分,每个部分中又有不同形式、不同方法的施工工艺,课程平淡枯燥,主次部分不够突出,如不采取新的教学方式,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势必影响课程教学质量。案例教学可在课程三部分内容中各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大力推广的新工艺,新标准为实例。教师利用课外时间,收集资料,整理案例,以项目条卡的模式发给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教学时穿插理论知识讲解,既能完成理论课堂教学,又能灵活布置课堂进度,改变以前单一死板的模式,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与工程实际结合,提高教学目的性。输电线路工程本科学生,学习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课程,到底需要掌握哪些知识,今后走向从事输电线路施工的工作岗位,需要哪些实用技能必须要明确。根据往届学生就业数据,多数同学去了省级的工程技术施工单位,从事电网的施工建设。案例教学很好的衔接了学生从学校到单位的过程,通过设置工程实际案例,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学习工程施工组织方案、技术解决方案和确保人身财产安全的方案。学习了施工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学习了怎样灵活运用的实际案例,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使用目的有更清楚的认识。

3)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通过结合理论知识,以各种经验、信息、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开发学生思维的目的。从案例的引出背景到工程应用,引导学生逐项分析,学会记录与描述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现场布置、工程技术方案,课后归纳总结,学会在案例情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2“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案例平台选择

线路施工课程主要由准备工作、施工安装和启动验收三部分组成,其中施工安装占了整个课时的90%,工期占整个线路工期的55%~85%,是本门课程的重点所在[2]。在案例平台选择时,依据课程重点和工程实际,依次在基础工程、杆塔施工和架线施工中选择几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施工工艺作为案例,确定好案例平台后,再去电力施工一线收集相关资料,将收集回的资料与课本知识加工处理,得到能运用于课堂的案例。

3以倒落式抱杆整立杆塔为例的课程教学

1)倒落式抱杆整立杆塔简介。倒落式抱杆整立杆塔是在地面将杆塔整体组装完毕,凭借起吊钢绳系统与抱杆相连,然后牵引钢绳系统牵引抱杆,使抱杆绕其底部旋转,带动杆塔整体绕其地面支点旋转起立以致垂直就位[3]。这种方法高空作业少、安装质量高、速度快,在钢筋混凝土电杆、拉线铁塔和窄基铁塔施工时优先使用。

2)倒落式抱杆整立杆塔施工布置。整体起立门型双杆现场布置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钢绳系统、牵引系统、制动钢绳系统、临时拉线系统、抱杆系统五大系统。

3)受力计算和分析。一般施工计算中,并不要求杆塔起立全部过程中各部受力,只要根据起立瞬间各部静力分析,换算出各部最大受力值,连乘以动荷系数、不平衡系数及钢绳安全系数作为各部所承受的综合计算力。各种起重索具之容许作用力要不大于它们各自综合计算力。

4)倒落式抱杆整立杆塔施工程序。整体起立门型双杆施工流程:起立前检查→杆头离地0.8m左右时,停止牵引,再次检查并做“冲击实验”→调节制动钢绳使杆根进入底盘凹槽→控制起吊过程中五中心线合一→抱杆失效→70°后缓慢牵引→80°后停止牵引→杆塔调整和回填土→转移工具→杆塔组立质量检查。

5)倒落式抱杆整立杆塔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倒杆塔原因的分析,如临时拉线失效、地锚被拔出、杆塔强度不够等;认真做好杆塔整立施工方案设计,确定设备受力的极大值,各起吊工具及结构材料的强度储备,积极、稳妥地采用先进施工工艺和工具设备,建立和健全组立杆塔工作的岗位责任制,提高施工操作水平,切实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检验。。6)倒落式抱杆整立杆塔施工组织。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身体检查合格,符合施工作业的要求。人员配备为:施工队长1人,技术员2人,安全员2人,质检员2人,起重工2人,焊工1人,技工11人,力工22人。各司其职。

4结语

通过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综合应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与教学大纲中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契合。同时,案例教学对任课教师和教学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掌握理解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具备更强的工程实践能力。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提高教学水平。条件成熟时,教师可在案例教学设计的初期就加入学生一起讨论案例的选择、资料收集和案例设计,让学生参与进来。课堂中再以项目条卡的形式,引起学生充分讨论,开拓思路,不断完善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还可以聘请工程一线的施工技术人员来进行专题案例教学。从工程师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罗朝祥,唐波.“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课程案例教学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3):49-50.

[2]邹长春,王晓芳.输电线路施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山西建筑,2015,41(27):224-225.

电力科学研究范文第5篇

借鉴应用要点

当澳方老师来到黄河水院进行教学时,也希望中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进行相对应的专业教学。但是,黄河水院并不具备与布里斯班北部职业技术学院相匹配的硬件设施(包括学校开设的对公众营业的餐厅、酒吧等商业场所,这也是我国许多高职院校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进行一些与本专业服务相关的角色扮演练习显得十分必要。

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不过,在采用角色扮演法教学时,以下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1)并不是所有的酒店管理课程都可以使用角色扮演法来辅助教学,只能选择那些实际操作性强的课程进行角色扮演法教学。

2)角色扮演法对学生的要求较高,需要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分析角色,并恰如其分地表演出来。

3)酒店中的角色种类繁多、重要程度各异,学生在进行角色扮演时,参与表演的机会不能完全均等,而且不一定刚好能选择到自己所擅长的角色。因此,在教学实施中需要教师从各个方面做好安排。

角色扮演法在酒店管理教学中的实施和考核评价

1角色扮演法在酒店管理教学中的实施

1.1角色分配

结合酒店管理专业目前的教学条件以及黄河水院所具备硬件设施的实际情况,在使用角色扮演法进行教学时,可以扮演的角色有迎宾员、餐饮服务员、客房服务员、顾客及酒店管理人员等其他角色。应在角色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分配。

(1)迎宾员。迎宾员是顾客到达酒店后遇到的第一位员工,代表着酒店的形象,可以说是酒店的“门面”。在角色扮演法教学中,其角色定位为酒店管理机构的代表,是酒店内部矛盾的调和者以及对外形象的宣传者,能够对酒店客人的问题和所遇到的困难及时有效地予以妥善解决。迎宾员的主要岗位职责是迎接顾客入门、安排就座、送别顾客,这项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到酒店的经营情况。其工作职责及具体细节要求都应在分配角色时讲清楚,并要求扮演者深切体会。

(2)餐饮服务员。餐厅是酒店除客房外盈利最多的部门之一,而餐饮服务员是酒店中占员工比例最大的工作人员之一。其主要岗位职责是:在领班带领下,按照酒店服务标准和程序,为客人提供餐饮服务,包括摆台,清洁保养设备工具、准备和调制含酒类及饮料,并积极收集客人对本酒店和本餐厅产品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

(3)客房服务员。客房服务员是酒店入住顾客接触最多的酒店服务人员。其岗位职责包括保持所负责辖区域和客房的清洁、整理、恢复工作;准时保质保量提供可出租的房间;认真做好交接工作,并做好详细记录,完成上一班未完成的工作;掌握所辖楼层和客房状况,为顾客提供准确、快捷、周到、安全、舒适的个性化服务,等等。这些岗位职责及具体细节要求在分配角色时应当讲解透彻,并要求扮演者心领神会。

(4)顾客。顾客是酒店服务的对象,顾客的满意是酒店经营管理的目标,也是评价酒店服务质量的标准。但是酒店中的顾客形形色色,去不同部门购买商品享受服务的角色背景也不同。因此在进行顾客角色扮演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来分配,不同性格的人表演方式不同,创造出的矛盾大小、等级也不尽相同。表演能力比较强的同学,他的面部表情以及说话时的语音语调都能将顾客的想法很恰当的表现出来,而比较腼腆的同学在表演时则无法较好的表现出难缠的顾客的无理取闹等状况。所以,教师在分配顾客角色时,应提前给出相关的背景资料,比如场景、时间、矛盾持续的时间长短、顾客的要求是什么等。

(5)其他角色。其他角色主要指酒店中其他部门的服务人员,包括权力较高的管理层员工(如餐厅领班和各部门经理等)及游泳池服务员、俱乐部服务员等。这些角色目前在我校的实训室里还没有条件进行角色扮演的教学活动,但管理层人员和顾客之间有互动的角色扮演还是可以进行的。因此,在进行角色扮演法教学时,应为学生设定明确的相关背景资料,比如矛盾产生的背景、顾客的背景资料、员工的权限和解决矛盾的条件、要求等。

1.2角色扮演

表演是角色扮演法教学的关键要素。在进行角色扮演时,应做到分组安排学生参与表演,尽量做到全员(包括老师)参与表演,正确把握、指导表演,表演结束后,组织讨论,评议本次角色扮演是否成功、有何问题、矛盾解决成功与否等。真实是角色扮演法教学的基础,它要求参与者都应当把角色所处的环境当成真实情景来对待,所以端正态度是关键所在。一般来说,参与者在第一次饰演角色时,都会出现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或胆怯等现象,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过于僵硬、模式化、做作。为了有效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应时刻牢记角色扮演法教学的出发点和目的,所提出的问题应该准确、到位,这样才能使学生知道角色扮演法的价值和目的,使其更加出色地完成角色的扮演、更加投入。在端正学生态度的同时,还应让学生深入理解角色的扮演需求。如,在进行酒店服务员推荐预订包间扮演教学时,应当对学生提出做好班前准备、预订可行性掌握、询问客人预订要求、推荐房间、征询客人意见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按照要求上岗,做好交接班,准备好各种用品;掌握当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可预定的包间数量、类型、位置和价格等情况;询问客人的具体预定要求;根据客人特点,有针对性地推荐包间;推荐后询问客人是否满意等。在学生选好各自所要扮演的角色之后,应做好实景布局,模拟演练。以便让学生更好地“入戏”。

在学生表演的过程当中,教师应以参与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出现,适时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表演的乐趣和成就感。在观看表演时,教师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既要认真地看,又要在适当时候通过眼神、表情、手势等方法来表达对学生的赞扬和肯定,而不能抱着挑剔的眼光去看,更不应心存偏见。对学生表演上的小失误,教师不应在表演过程中当场指出、打断学生的表演,而应该在表演结束之后,通过恰当的途径、运用适当的语言指出,从而让学生在产生成就感的同时,也能切实意识到自己在角色表达上的不足。如果表演未能顺利完成,理想的教学效果未能达到,那么可以让其余小组重新表演,或对人员进行调整、交换角色进行表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一些表演欲望强烈且想法独特的学生自己安排情境,进行角色扮演,让渴望通过表演来表现自己才华的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在表演过程中,对于未能参与表演的同学,教师应要求他们对表演进行观察,做好记录,并且发现扮演者的瑕疵。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将表演者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还能让其他同学在观察的过程中提高鉴赏能力。表演结束之后,教师应组织全体同学进行集体讨论,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做,先后顺序是什么,怎么做能不失偏颇,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些问题对引导学生思考有着现实意义。

2角色扮演法在酒店管理教学中的考核与评价

2.1考核与评价的内容

通过观察学生在模拟情境中的行为表现,我们可以评价其角色把握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技巧、团队合作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思维的敏捷性、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指标。

与此同时,应结合学生扮演的角色的岗位职责、具体服务程序和标准进行考核,比如在扮演餐饮服务员时,应当对所扮演角色的职能、说话方式,以及专业技能熟悉程度进行逐一考核,给每个考核项目定出具体要求和分值,以及所占比重,以此来对扮演者的表现进行打分。比如,在对餐饮服务员摆台进行考核时,其内容包括摆台前的物品准备是否符合酒店规定,有无遵守职业健康安全卫生要求(员工个人卫生是否达标,摆台所用物品是否干净、无瑕疵、无污渍);摆台过程中,是否严格按照酒店规定佩戴手套、使用托盘,没有对餐具造成二次污染;摆台流程是否符合酒店规定和流程(刀叉摆放的顺序,餐具、餐盘和玻璃器皿之间距离是否符合酒店要求);摆台结束后有无再次确认台面整洁、整理桌椅等(澳方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实操考核时,通常会根据该职位所需服务知识及技能等具体要素制作出一个表格,在学生操作过程中逐个打钩,所有要素都达标者才算符合要求,给予通过的考核评价)。同时,为了鼓励学生,教师应在评价时多做肯定评价、多说鼓励的话,同时也要从表演中看出学生存在的不足,对学生表演中的不足适时进行指正,为日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2考核与评价的方式

实施角色扮演法教学的最大难点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由于这种模式不再以获得书本知识为教学的重点,而是把技能操作、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所以传统的课业评价方法(如课堂测验、期末考试等)已经不适应于对这一学习过程的考查。在整个酒店管理中,员工的技巧都是柔性的,而非硬性知识点。而不同的角色扮演类型要求也不尽相同,其采用的评价方法也不同。对于课堂即兴角色扮演,只需根据学生表演情况给予口头评价。对于故事情节较为复杂的角色扮演,则需要教师和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就像澳方考核一样,使用事先设计好的评价表格,对参加角色扮演的个人和小组进行评价。教师也可以采取平时检查、课堂观察、个别谈话和典型行为测评等真实性评价方法,来考核学生经过角色扮演所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进步。

评价既要实事求是,以利于帮助参与者改进和提高,又要不伤害学生参与角色扮演的积极性。评价的人选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还可以是扮演的参与者和观察者。评价的主要内容也要根据扮演角色的不同有区别地进行。教师的评价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自己,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明确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其他小组同学之间的评价可以肯定其中的优点,指出其中的不足,从而能够使学生的表演水平和知识水平不断提高。不同小组的学生之间还可以进行讨论,在交流中得到提高。

电力科学研究范文第6篇

电力市场与电力营销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应该在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所必需的基础学科理论与电气工程领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掌握与经济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经济技术指标体系及发电、供电、基建计划的编制方法和管理程序,熟悉电力现状和发展规划,掌握电力市场、电力企业、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等知识。学生具有扎实的电力理论基础,能够应用系统的思想、经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解决电力技术与经济实际问题。在设置电力营销与管理专业方向课程时,充分考虑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模块、电力市场营销与管理方向的课程模块的特点,并注意它们之间的融汇与贯通。其中,理论部分是实践教学的基础,而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都是围绕三峡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计划展开,是对其的有效补充。

1.理论课程体系

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原有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基础上,主要增设了以下专业方向模块主干课程:电力系统经济学基础、电力市场、电力市场营销、电力企业管理。下面分别给出了这四门理论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

(1)电力系统经济学基础。主要侧重于让学生了解各种能源转换成电力并在其传输、分配和利用过程中与之相关联的各种经济关系及其与国民经济有关部门之间发生的经济联系。掌握电力经济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具体技术、系统研究中广泛应用的计算方法和经济学知识。

(2)电力市场。系统地介绍电力市场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使学生了解电力工业和电力市场的整体框架及其市场结构,掌握电力市场运营所需要理解的电力市场的各个细分市场、功能运行及其方式,从而为了解电力工业的管理体制和基本的市场运行规律打下基础。

(3)电力市场营销。该课程立足全面、系统地阐述电力市场营销的理论基础与理论体系,主要介绍现代电力营销理论、策略、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树立电力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和效益观念,了解电力市场营销研究、开发、策划和管理及国际电力市场营销与网络营销等相关内容。

(4)电力企业管理。让学生了解电力企业的一般概况和管理的产生与发展;了解电力企业的性质、电力企业管理组织与管理制度、电力企业管理人员的作用及素质和电力企业管理的方法、艺术以及电力企业文化,为进入社会参加实际的经济活动及电力企业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企业管理的素质和能力。考虑到电力系统本身是一个包括使用各种能源的发电站、各电压等级的输电线和各种电压用户的复合体,同时还涉及到系统经济、安全地运行以及日益受到关注的电力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是包括经济、技术和社会为一体的庞大系统,需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系统工程的方法解决好有关的技术与经济问题。因此,为加强学生经济优化的思想和系统管理的理念,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电力系统运行与管理中的经济问题,进一步推荐系统工程、决策支持系统、电力企业生产运营管理、电力工程概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等选修课程。

2.实践教学课程

现代电力工程应用型人才应具有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普遍受到关注的问题。在实践课程的设置方面注重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并将这种工程意识的培养体现在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之中。图3给出了电力市场与电力营销专业方向模块实践课程体系结构。课程设计包括:发电厂经济运行课程设计、电力营销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该方向各门专业基本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综合实验包括:电力经济综合实验、电力市场仿真实验、电力市场信息化案例分析实验。通过综合实验的训练让学生了解专业的知识体系及其每个知识点的工程背景、解决了什么样的工程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等,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有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材与师资队伍建设

1.专业教材建设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教材的质量直接体现着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也直接影响本科教学的质量。为适应新时期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素质人才的需要,该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的教材采用选购国内外先进教材与自行编写特色教材的组合方式。根据课程体系结构,通过对比相关教材,目前每门理论课程的教材指定一本国内外的先进教材作为讲课教材。另外,根据相关理论的研究热点与研究进展,提供5~7本相关教材作为参考教材。理论课程教材与参考教材的选择要求体现现有专业课程与增设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课程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教材内容要求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力求反映本专业的前沿发展。与此同时,该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主要面向我国电力工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电气工程专门人才。实践教材应该体现“设计型、综合型、培训型”的鲜明行业特色,所以,实践教材采用自编教材,编写过程中教材要求突出专业学科特点,注重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目前,这项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之中。

2.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建设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是专业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专业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师资队伍建设的任务主要在于教师队伍结构优化和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电力市场与电力营销专业方向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形成了教学经验丰富、思想活跃、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对教学工作高度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爱岗敬业、团结拼搏、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团队。现有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3名。为了进一步了解行业特点,掌握行业需求,教师们积极与电力行业各企业、研究院所进行交流沟通,到电力部门进行挂职锻炼,深入供电局客户服务中心,建立了宜昌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产学研”基地。教学团队还承担了诸如电力系统负荷预测、区域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规划等多项相关的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项目,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区域客户直供电进行试点。同时,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科研课题讲授相关理论知识,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与科学研究能力相长,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当前,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稳定骨干教师队伍,造就拔尖人才,培养若干名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形成和聚集一批在国际、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术创新团队,建成一支整体水平较高、充满活力的适应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三、总结

电力科学研究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电力设备;营销问题;工作措施

对于电力设备营销工作而言,在实际发展期间应创建科学化与合理化的工作机制,明确标准要求,并协调各方面营销工作之间的关系,在严格分析与管理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电力营销工作的积极作用,拓宽电力设备的营销渠道,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能力。

一、电力设备营销分析

对于电力设备营销而言,主要将市场作为导向,实现潜在的交换目的,在全面分析市场情况之后,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入与占领市场,协调各方面工作之间的关系。电力设备的市场营销,需向人们提供价值较高的产品,为了满足需求开展社会活动,其中包括:欲望分析、需求分析、产品分析、提供物分析、价值分析与满意度分析工作,应形成科学化的探讨机制。

(一)电力设备营销范畴电力设备营销是营销中的内容,理论内容与我国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直接联系,从总体方面而言,比一般的消费品起步时间晚,理论的使用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机制,需要对其进行检验与总结处理。电力设备属于工业产品,也是工业生产中主要使用的产品,在加工制造的过程中较为重要,可形成产品服务。在实际营销的过程中,可结合设计方案与产品服务等进行策划与定价分析,并进行促销与分销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提升电力设备营销工作效率与水平,形成科学化与合理化的工作机制。在实际分析的过程中,需全面了解电力设备的产品市场特征,编制完善的计划方案,在科学分析中形成合理的机制与系统。对于电力设备而言,与其他产品相较,产品的标准性与阐述规范性要求很高,其中含有很多技术内容,而电力设备运行期间,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营销差异情况,应进行电力设备供应商选择体系的管理,并创建评价指标的优化机制,明确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性的比较与处理。如果用户的购买次数不是很多,但是每次购买的金额很大,那么,就可以将其称为大型企业与组织的销售机制,可提升销售的集中性,并提升交易效率。且在电力设备营销中应制定完善的计划方案,程序较为复杂,需要科学合理的开展各方面工作,在明确项目设备营销内容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电力设备营销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以此提升整体工作效率与水平,优化各方面工作机制。对于电力设备营销而言,对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仅要掌握营销技巧,还需具备专业知识,能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在树立品牌形象的情况下,针对电力设备的质量与价格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提升自身营销竞争力,并完成当前的工作任务,保证整体管控效果。为了更好地进行电力设备营销管理,应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加大指导力度与培训力度,结合电力行业的发展需求,及时发现电力设备营销问题,采取科学化与合理化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提升整体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当前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

(二)电力设备营销模式分析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经济体制在不断变革,形成了计划与市场并存的发展模式,可以从计划经济转变成为市场经济发展体系,在过渡阶段的管理之下,形成特殊性与复杂性的分析机制,并创建商品的流通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可将批发销售方式、零售销售方式与销售方式等联系在一起,促进现代营销工作的良好实施。在电力设备营销管理的过程中,应创建科学化与合理化的分析机制,除了要重视经济效益之外,还需拓宽实际营销工作范围与渠道,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电力设备营销中,直销方式主要就是企业不使用商或是经销商与用户直接进行交易,例如:电力设备生产厂家使用网络系统、电话途径等方式与个人、集团企业等取得联系,直接进行设备的营销,在减少中间环节的情况下,降低营销成本,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但是,当前一些电力设备生产厂家受到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与历史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直销方面的营销问题,不能保证自身工作效果,难以进行市场的合理开发与协调。在电力设备营销中还包含着营销模式,就是生产厂家利用商的方式针对产品进行销售,商可以承担以往直销模式中子公司的职能,负责针对当地区域的市场进行开发与维护。企业不再受到地域条件与其他条件的制约,就可以全面提升自身的营销效率与水平,优化整体工作模式,促进各方面营销工作的良好实施,在提升营销工作水平的情况下,创建现代化的运行机制。对于销售而言,可凸显本地性的优势,在当地区域发挥商的优势,在提升销售能力的情况下,拓宽电力设备的营销渠道,并形成良好的发展体系,在系统化研究中充分发挥营销管理技术的积极作用。通常情况下,直销方式与方式都具有自身独特优势,企业在建立营销模式期间需兼顾这两种渠道,合理创建营销办事处系统,在科学研究与分析中,吸引并选择当地小区域商或是经销商,可形成电力设备的营销管理标准,促进各方面管理工作的良好实施。对于电力设备而言,具有较强的技术性特征,为了更好地进行电力设备的营销管理,需创建专业化的渠道,编制完善的计划方案,树立正确观念,形成良好的电力设备影响机制与体系。为了更好地开展电力设备营销工作,企业应总结丰富经验,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与市场环境特点协调各方面工作之间的关系,完善电力设备的营销方案,加大技术研究力度与交流效果,提升自身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创建系统营销模式,拓宽管理渠道,充分发挥先进营销方式的积极作用。

二、电力设备营销现状分析

目前,市场中已经形成很多消费类型的电力设备品牌,公众的认知度很高,研究方式较为丰富。然而,我国在市场发展中过于重视世界知名品牌,忽视电力品牌营销工作,难以创建良好的品牌管理机制,缺乏系统化的工作模式。一些电力设备生产厂家一直在为各个行业供应电力二次设备,但是营销渠道较少,只能将电力二次设备营销到中石化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形成良好的品牌认知度,且用户的认可度很低,不利于进行电力设备的合理营销与管理。且在电力设备营销期间,经常会使用非正当的手段进行营销,无法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与模式。经过调查可以得知,市场中有75%的电力设备营销手段不正常,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中小企业营销正规性与系统性问题,无法更好地开展电力设备的营销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保证各方面营销工作可靠性与有效性。第一,在电力设备营销中未能树立正确观念,缺乏科学化与合理化的分析机制,没有编制完善的计划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保证各方面工作的统一性与合理性。且在电力设备营销管理期间,没有充分落实工作制度,缺乏科学化的管控体系。第二,在电力设备营销过程中过于重视订单情况,忽视市场的分析,没有树立正确的市场研究与调查观念,缺乏科学化与合理化的工作方式。且在工作中未能形成团队意识,没有在团队之间相互协作的情况下促进电力设备营销工作的长远发展与合理落实,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电力设备的营销工作受到严重影响。

三、电力设备营销措施

电力设备营销需要树立正确观念,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意识,加大团队协作力度,在相互合作的情况下总结丰富经验,拓宽营销渠道。具体措施为:

(一)树立正确观念第一,需要为客户树立创造价值观念,将客户收益作为营销载体,科学开展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收益的分析机制。在投资收益科学分析的情况下,可为客户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使其提升电力设备的购买积极性,并积极参与到交易活动中。且在电力设备营销管理中还需为客户营造良好的氛围与环境,在提升利润度的情况下节省投资金额,促进各方面工作的良好发展。第二,应树立正确的市场竞争观念,针对市场情况进行科学化与合理化的分析,在详细研究的情况下,及时发现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合理措施解决问题,促进各方面工作的合理实施。在此期间,需创建合理的竞争意识规划管理机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得营销部门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意识,可规范思维与行为,并使用科学的营销方式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且在竞争环境中还需端正心态,遵循市场的竞争发展原则开展营销管理工作。第三,应树立正确的需求观念,针对产业链进行合理分析,明确产品与市场的关联性,获取市场动态信息,并创建商机。对于需求而言,企业应针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合理研究,深入分析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情况,在科学创新的基础上,实现差异化的竞争分析目的,在掌握与预测市场发展情况之后,可创建科学化的工作机制,满足时展需求。第四,应树立团队协作方面的观念意识,结合电力设备的营销特点,建立多元化的工作体系,丰富各方面电力设备营销内容,在科学研究与分析的情况下,提升整体管控工作的质量与成效。且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还需提升团队意识,使得电力设备营销部门充分意识到团队合作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科学化与合理化的营销机制,系统地开展分析工作。

(二)体验性的营销措施体验主要是人们在某种环境之下的感官刺激,企业在电力设备营销中使用体验性的方式开展工作,可引导客户进行设备观摩、聆听与实验,在参与互动活动的情况下,亲身体验企业的产品与服务,提升认知度,促进交易的达成。体验营销方式在应用中,与传统营销工作存在差异,在传统营销的过程中,对产品与服务特性较为重视,忽视用户的感受,经常会出现夸大其词的现象,不利于提升客户的信任度,也不能保证客户归属感,而使用体验性营销措施,可先让用户对产品与服务进行体验,重新定义产品,形成了理性消费与感性消费的融合机制,以此促进电力设备的合理营销。在体验性营销方式应用中,可打破同质化的局限性,创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与运作机制,促进各方面工作的良好实施与发展。

(三)关系性的营销方式关系性营销方式并不是依靠人际关系,而是利用战术方式与消费者、供应商等进行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建立良好关系,提升电力设备的营销质量。在此期间,企业应将客户作为主体,合理创建营销模式,在市场中营造自身的品牌形象,不仅可以提升营销工作效率与水平,还能充分发挥关系营销方式的积极作用。

(四)打造品牌文化在电力设备营销中需打造自身的品牌文化,利用科学合理的营销管理方法提升自身市场形象,利用品牌文化的方式增强整体营销管理效果,促进各方面工作的良好发展与进步,确保满足当前电力设备营销发展需求。结语对于电力设备营销而言,在管理的过程中需拓宽自身的营销渠道,统一管理标准,科学开发市场提升自身竞争力,并创建团队协作发展机制,打造自身的品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电力设备营销工作的良好实施,达到预期的管控目的。

参考文献:

[1]周娟.基于电力设备市场的制造商营销策略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08):42-43.

[2]熊芳.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计算方法合理选择[J].大科技,2018(02):62-63.

[3]肖斌,仝晨华,燕伯峰.内蒙古电力公司电能计量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研究[J].赤子,2018(08):126-127.

[4]穆菲.电力企业生产营销风险及其规避策略[J].大科技,2017(31):50-51.

[5]宋涛,董世军,刘茹.电力市场营销策略及优质服务重要性分析[J].通讯世界,2017(22):319-320.

[6]张彦伟.新时期电力市场营销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8):1342.

电力科学研究范文第8篇

1.完善实践教学条件“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和实用性,而实验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动手能力、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手段。因此,以营造真实的、先进的工程环境为目标,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应用,投入100多万元建设和完善了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室。现实验室拥有实验设备24台套,开发了电力电子技术仿真研究平台,构建了电力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内实验、课外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编制相关的教学文件。实验室向学生全面开放,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开展自主性实验和学科竞赛培训,并为学生提供实际工程技术资料、仿真实训教学软件,培养工程实践应用能力。

2.精心设计实验内容课程组精心设计了实验教学项目和内容,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逐步由基础实验走向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再过渡到创新性实验。开设了晶闸管整流、逆变的验证性实验,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应用有初步认识;对直流斩波、交交变换以及PWM控制技术部分的实验,则由教师给出电路参数要求,由学生自行设计主电路、驱动电路等,完成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软开关技术的实现等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实验项目,密切联系着当今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最前沿技术,并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实验学生了解了电力电子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同时对本课程的应用领域、可以解决的问题有了更直观感性的认识。实验项目与科研、工程、社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形成良性互动,实现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自主训练。

3.增设课程设计与调试环节开设了1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与调试实践环节,以完整的电力电子系统为载体,将电力电子器件选择以及电力电子主电路、驱动电路、保护电路、检测电路、控制电路等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设计、组装、实验和调试“四位一体”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在教学中使用计算机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搭建各种常用电力电子电路,且可方便地调整电路的参数进行仿真,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处理复杂电力电子电路的能力,也为日后从事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笔者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为主线的教育理念,根据课程内容合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将“理论+实践+应用能力”的教学模式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由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唱独角戏变成了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互动学习,教与学融为一体。教师有所教,学生有所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加快了学习步伐。通过启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等,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挖掘学生潜力,增强专业素养,逐渐让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由被动变主动汲取知识。

为了分析电力电子器件和电路的工作状态,使学生弄清电路中能量的变换和传递,笔者制作了本课程比较完善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实际应用中的电路和电力电子装置做成影音资料带到课堂上,结合典型工程实例,并把电力电子前沿的研究状况、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图表、图片等方式充实到教学课件中,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同时,建设了本课程的教学网站,网站资料丰富,包括教学资料和典型工程实例等,学生可以在网上学习,教师可以在网上进行答疑,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改革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1.考试过程全程化教师根据“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性质和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平时作业、单元测验、实际操作、撰写报告或论文等方式加强形成性考试评价,并安排阶段性考试以强化学生平时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弱化期末终结性考核。

2.考核内容能力化考核内容围绕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为核心这个目标设置,结合新的“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内容体系,加大电力电子器件特性分析、实际电路分析、应用案例分析、实践技能的比例,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

3.考核方式多元化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考核采取口试、笔试(开卷、闭卷)、开发设计相结合的形式,变单一形式的考核为多种形式的考核。

四、组织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探索课内与课外培养的有效机制

按照课内培养与课外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把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固化在教学任务中,成立了课外科技活动小组,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活动。依托电力电子实验室的硬件设施,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和“挑战杯”竞赛,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运行中,加强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制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运行管理办法》和《实验室开放运行管理办法》,对大学生第二课堂教育的条件保障、激励政策、管理办法、评价办法等做了明确规定,形成了有效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保障体系。

五、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提高课程组教师整体水平

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关键,课程组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工程实践能力、科研水平直接关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建设水平。按照校内培养与校外培养相结合、教学培养和科研培养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定期开展教学研讨和教学观摩、实行青年教师实验室坐班制、深入工业企业生产实际、选派教师参加新技术培训等措施,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六、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