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文学欣赏论文范文

文学欣赏论文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文学欣赏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文学欣赏论文

文学欣赏论文范文第1篇

更重要的是,中国古代文学欣赏不是论证式、分析式的,亦即不是理论形态的。它也可以有结论,但结论不是思考的结果,而是一种感悟,它没有经过严密的论证也无须经过严密的论证,同样也不可能作所谓的严密论证,因为中国古代本来就没有这样一套理论的、逻辑的论证体系和机制,也没有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同时,关于文学作品的结论也不是最重要的,中国古代文学欣赏包括文学批评也会得出一些简单的诸如好坏、品级、风格特征的基本定位或定性结论,但这种结论于文学本体来说,并没有多少意义和价值,不会在欣赏层面上影响后人或他人。中国古代文学欣赏从根本上是体悟性的,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不是独立于人与现实之外的客观存在,不是文学的固有属性,而是文学与人的关系的生成,或者说,文学的价值和审美意义不是自足的。中国古代人读文学作品,一方面是品文学作品,但更重要的是由作品而人生、而社会,即作品能否丰富人的情感,激发人的情感,能否加深读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感受与体验,是否对生活有积极的意义,是否可以改善人生。也就是说,中国古代文学欣赏更重视文学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不是作品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但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之后,中国文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可以称之为“转型”,文学批评和文学欣赏也发生了现代转型。其基本方式就是“懂”,即理解和明白,表现为逻辑性、可操作性、客观性和规律性等,最后的结果便是大家的阅读经验大致相同,对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的看法大致相同,当然,更深层的则是大家在思维方式和思想方式上的大致相同。所以,“懂”可以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基本模式,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对文学欣赏的一种言说方式,其深层的背景或思想基础就是理性和科学。

二在中国,理性和科学作为精神活动的基石、作为信念、作为主流的思维方式得以确立,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的事,更准确地说,理性和科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最大结果就是确立了科学观和理性观,“非理性”也是中国现代思想的一个基本范畴,但“非理性”不是源于中国古代,而是来自西方,“理性”和“非理性”是一种二元对立的范畴,但二者并不是平等的。“非理性”作为“理性”的另一“元”,实际上是理性的衍生物,本质上属于理性的范畴。理性和科学构成了中国现代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基础,也建构了中国现代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基本类型,正是在理性和科学成为现代社会与文化的基本精神之后,中国现代文化和社会模式才从根本上区别于中国古代文化及社会模式。中国现代社会的一切方面都与此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军事、教育等无不在深层上以科学和理性作为根基。文学和文学理论也是这样。胡适在文学理论领域最重要的建树是其提出的“文学改良”主张,“八条主张”实际上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胡适的这个主张是建立在对传统主义文学判断的基础上的,他认为中国古代有三大弊端:“吾国文学大病有三:一曰无病而呻。……二曰摹仿古人。……三曰言之无物。”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话,言之有物,这实际上是以一种科学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文学。陈独秀的文学理论更是这样,陈独秀在“五四”时的最大贡献在于其以一种决绝的态度提倡科学和民主,并最终使科学及其精神在中国取得完全的胜利。在著名的《敬告青年》一文中,他提倡“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他对“科学”和“想象”的解释是:“科学者何?吾人对于事物之概念,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而不矛盾之谓也。想象者何?既超脱客观之现象,复抛弃主观之理性,凭空构造,有假定而无实证,不可以人间已有之智灵,明其理由,道其法则者也。”中国古代大体是“想象的”,最典型的就是“气”之说,“其说且通于力士羽流之术;试遍索宇宙间,诚不知此‘气’之果为何物也!”陈独秀认为,西方发达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科学之兴,所以,“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在《〈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一文中,他的态度更为坚定:“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把这种科学和理性运用到文学上,就是“文学革命论”:“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腐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这“三大主义”归结起来,其实就是要求文学像科学一样面对现实、面对社会。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和文学评论深受这样一种理性主义的影响。我们看到,“五四”之后的文学理论文章不再是简单的、叙述的、感想的、“说理”的,中国古代的所谓“说理”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过是讲“人之常情”。在文体上,中国古代文论具有“散文化”的趋向,这里所谓“散文化”不是字面意义上的,而是文体意义上的,如书信、作品序跋、诗话、小说点评、边缘化的史传,等等。但对于文学理论来说,这些都是附属性的文体。中国古代文论一直到近代裘廷梁的《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鲁迅的《摩罗诗力说》等文章的出现,才开始了本体的文学理论文体。而且,中国古代文论文章篇幅多不长,而理论论证更有限,多是一些观点,且多是感想式的观点,缺乏应有的理论和事实的证据。提出观点是非常容易的,但对于学术来说,重要的不在于提出了什么观点,而在于如何论证观点和观点论证的有效性。中国古代文论并不是不想写厚重的文章,而是因为缺乏理性的逻辑分析和归纳论证,因而文章根本写不厚重。而中国现代文论则不同,文章有观点,有事实根据,有逻辑分析,体现为纯粹的理论方式。这显然是受西方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影响的结果。我们当然也可以把这种现象看作是思想复杂的结果,但理性和科学正是造成中国现代思想复杂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说,科学和理性的输入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现代思想模式,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模式。在西方,理性精神在古希腊时期就确定了。“早在古希腊,人已被看作是理性的动物,人能认识和主宰世界的理性精神被看作人之为人、人高于动物的本质所在。文艺复兴之后,中世纪人对神的依附、盲从、迷信被人对自身理性的发现和肯定所替代。自然科学的一系列新发现不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提高了科学的地位,而且也无限增强了人对自身理性的信心,用理性原则来建立一个新世界成为17、18世纪西方先进思想家的共同理想。从笛卡尔到康德,再到黑格尔,理性主义始终占据统治地位。在那个时代,人本主义与科学或理性主义完全一致,理性原则可以说正是人本主义的核心尺度。”

文学和文学理论也是这样。19世纪之前的西方文学本质观一直是以“模仿说”为主流,现实主义文学一直是西方文学的传统,伴随着科学和理性在19世纪达到高峰,现实主义文学在19世纪也达到高峰,成为主流的文学。现实主义强调反映、再现、典型、客观、写实,强调文学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其深层的理念便是理性与科学。西方文学理论一直以来的思路都是试图通过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归纳总结与分析,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什么是文学?什么是小说?什么是诗歌?文学的创作过程分哪些步骤、文学欣赏的心理图式等问题,西方文学理论在19世纪之前实际上一直在试图建构一种无所不包的、放之四海皆准的、具有内在统一的、没有矛盾的、宏大的文学理论体系。西方文学理论一直有一个无须证明的前提,即文学现象等同于自然现象,主张像剖析自然现象一样剖析文学现象,文学研究就是通过对文学现象进行细致的解剖来最后达到对文学的彻底认识。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对于文学评论来说,古希腊时期还非常重视对作品本身的解读,但当解读遇到障碍时,便倾向于求助作者,因为作品是作者写出来的。在理性和科学的世界中,作者被当成了原因,而作品被当成了结果。所以,自文艺复兴以来,作者的意图在作品解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到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兴盛时达到顶峰。19世纪的西方文学评论基本上是在作者与作品之间做文章,直到20世纪的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才开始摆脱作者的控制,专注于作品本身。

中国对西方思想的输入在总体上是滞后的。“五四”所输入的西方文化主要是西方19世纪的文化,正因如此,理性和科学才成为中国现代文化及思维的基本方式。当然,这里面有着非常复杂的社会和政治原因,但科学和理性对西方文明的作用则是最主要的原因。科学和理性作为中国现代文化及思维的基本模式,其对文学批评的深刻影响在于,我们不再以一种“道”、“气”、“仁”、“韵”、“味”、“境”的眼光去审视文学作品,而是以“客观”、“现实”、“反映”、“表现”、“内容”、“形式”、“典型”、“风格”、“体裁”的眼光去审视文学作品,这样便导致对文学作品的逻辑分析、理论研究和意义解析与传统完全不同。在科学和理性的观照中,作品一旦被创作出来,就是一种绝对的客观,其意义和价值就是固定不变的,只能通过研究和分析给予永久性的揭示。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理念中,文学作品是由作者创作出来的,所以,文学作品所有的意义和价值都与作者有关,考证作者的写作意图或根据作品发掘出作者的意图,便是文学评论的最根本任务。从作品中明白了作者的意图包括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就是“懂”了;反之,如果没有看出来或者看“错”了、看“偏”了,就是“没懂”或“不懂”。所以,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一直在作者和作品的二维的层面上做文章,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红楼梦》研究中学者们一直热衷于考证曹雪芹的生平。

三所谓“懂”,大致来说就是理解或明白,包括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内容,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内容通常被认为是作者通过作品表现的,它客观性地存在于作品之中,所以,所谓“理解”主要是指理解作者的表现,读者阅读和欣赏就是把作者在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内容“发掘”出来,在“发现”中达到快乐即审美愉悦的目的。梁宗岱说:“一首好的诗最低限度要令我们感到作者的匠心,令我们惊佩他底艺术手腕。”这其实就是对“懂”的一种定义。“懂”的反义词是“不懂”,介于“懂”与“不懂”之间的是“难懂”或“晦涩”,朱光潜说:“我以为与其说明白与晦涩,不如说易懂与难懂。”“晦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认同“懂”,只是认为“懂”起来不是那么容易,它实际上是在“不懂”的意义上讨论“懂”。所以,正如“丑”属于“审美”范畴一样,“晦涩”从根本上属于“懂”的范畴,其深层的意识基础是理性,是从理性中衍生出来,仍然是现性言说的产物。臧棣在《现代诗歌批评中的晦涩理论》中认为,中国现代晦涩理论与“人们对‘含蓄’风格的期待和对‘纯诗’观念的倡导纠结在一起”,“和象征主义诗歌艺术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美学联系”。“晦涩理论的雏形实际上是从两种批评意识中脱胎出来的:一是对中国古典诗学的怀念;二是对象征主义诗学的共鸣。”[7]这是在具体的历史层面上而言的。实际上,晦涩理论还有更为深层的理论背景,就是科学的言说,理性的意识,是站在理性意识上对现代文学批评的一种反思。“懂”是一个现代文学理论范畴,是“五四”之后确立的,这从“五四”之后大量文学批评著作中使用这一概念中即可看出来。但有意思的是,翻检五四时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文献,我们找不到专门讨论“懂”作为文学理论范畴的文章,哪怕只是提出一种观点的论文也没有,所以也无从考证是谁最早在文学理论范畴的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的。显然,在科学和理性作为思想及思维方式被确立以后,“懂”作为文学理论的概念似乎是不证自明的,很多人在文章中都使用“懂”这个词,但对“懂”作为概念却缺乏研究和讨论。“懂”作为文学理论问题,其内涵实际上是在反题的讨论即关于“看不懂”以及相关的“晦涩”讨论中凸显出来的。谁最早提出“看不懂”的问题,现在已难以考证。在笔者查到的文献中,最早使用这一词的是鲁迅,1924年1月28日,鲁迅写作《望勿“纠正”》一文,他在文章的最后说:“有些人攻击译本小说‘看不懂’,但他们看中国人自作的旧小说,当真看得懂么?”鲁迅在这里实际上对“懂”提出了疑问。

“懂”的标准是什么?理解到什么程度才叫“懂”?自以为“懂”了,其实未必真“懂”。这里面值得追问的问题还很多,可惜鲁迅没有深入追问下去。1920年代中期出现的“象征派”诗歌以及1930年代初期出现的“新感觉派”小说,则对传统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欣赏方式提出了挑战,也对文学的理性主义提出了挑战,迫使文学理论探讨一些新的问题,其中就深入地涉及到了“懂”和“晦涩”的问题。而1937年胡适主编的《独立评论》发表的一组“通信”,则是对“懂”与“不懂”问题的一次比较集中的讨论,它对于深入研究和探讨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的深层次问题显然是有推动作用的,它提出了很多文学欣赏的重大问题和根本性问题,可惜的是,在当时的理论水平和思维条件下,这些问题不可能得到有效的解决[9]。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承认,“不懂”和“反懂”问题提出来之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和文学欣赏的科学、理性模式及其深层的理论基础都或多或少地开始受到怀疑,“懂”的绝对性在一定程度上露出了一丝破绽的缝隙。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科学主义虽然并没有从根本上被动摇,但显然不再那么坚定和自信了,至少在使用的范围上有所限定。事实上,对于现实主义包括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不论是批评还是欣赏,“懂”都是适用的,因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在写作理念上就是“懂”的,写作就是一种表达、表现或反映,写作的一切都是紧密围绕着表达而展开的,具有严密的组织和体系,读者可以对这种组织和体系进行解剖,从而理解和明白作者的表达。但现代主义文学就不一样了。现代主义文学当然也是形态各异的,既有理性主义的现代主义文学,也有非理性主义和反理性主义的现代主义文学。相应地,从阅读和欣赏的角度来说,既有具有明确思想意义并以思想见长的现代主义文学比如存在主义作品,也有无明确思想意义并充满潜意识、无意识的感觉主义的作品,比如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等。特别1950年代之后产生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有些作品本来就没有主题,没有结构,没有思想表达,没有固定的意义,本来就不是“懂”的,我们又如何读得懂呢?比如艾略特的长诗《荒原》,作者自己都没有明确的表达,读者又怎么能知道它表达了什么意思呢?但不管是写作上的“反懂”还是阅读上的“反懂”,都不影响它是世界上公认的杰作。中国现代文学自象征主义诗歌之后也开始了“反懂”的写作,只是它不像西方那样具有明确的“反懂”意识,冯至曾说:“诗首先要读得懂,可是有些诗不容易被理解。”“不容易被理解”更进一步则是“不能被理解”。比如李金发、何其芳的一些诗,它们不过是一种情绪或情感的表达,一种对生活、对生存的感受和体验,有内容但没有明确的思想或主题。对于读者来说,阅读它们不是以寻求对思想的理解和沟通乃至共鸣为目标,而是通过阅读,激活其艺术激情,从而达到以一种艺术的方式对人生、对生命进行感悟,对社会进行思索。读者在这里既是作品的欣赏者,又是作品的再创造者。

在对传统文学的欣赏中也有“非懂”的现象,但传统文学欣赏中的“非懂”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游戏文学的欣赏,比如对“宝塔诗”、“回文诗”、“藏字诗”等游戏之作的欣赏,主要是赏玩其形式,在把玩其形式的巧妙和机智中得到某种乐趣;二是对文学音韵和旋律的欣赏,比如诗文的咏诵,它主要是在词句的抑扬顿挫中得到一种声音上的听觉快感。这两种欣赏都不考虑文本本身的意义,具有“求乐”性、消遣性,因而是“非懂”的。但这种“非懂”不是自觉的,同时还具有某种特殊性,并不从根本上对“懂”构成冲击,“非懂”的文学欣赏就是陶渊明所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现代主义文学在写作上不像传统主义文学那样具有客观性,不再以社会现实生活作为客观的标准,在手法上多用象征、意象、夸张、意识流、荒诞等,现代主义文学有些作品根本就没有写作意图,有些作品的写作意图非常模糊和晦涩,再加上深刻以至于深奥,因而具有多义性,可以作多种解读。现代主义文学特别是后现代主义文学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模式和欣赏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改变是使“反懂”成为一种与“懂”平等的方式。我们看到,当代中国实际上存在着两种类型的文学,一种是“懂”的文学,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等创作方法的文学都是这种类型的文学,其深层的理论基础是理性,而欣赏这种文学的方式主要是“懂”的;另一种是“反懂”的文学,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中的很多文学都是这种类型,其深层的理论基础是非理性,其欣赏方式则主要是“反懂”的。“懂”即理解,而“反懂”则是感受。“反懂”的文学欣赏对于文学解读的意义是非常大的,事实上,它大大地解放了作品对读者阅读的束缚,也大大地丰富了作品的时代和现实意义,使文学作品变得更加自由。对于“反懂”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对它进行逻辑分析和理性解读,也即以“懂”的欣赏方式来欣赏“反懂”的文学作品。反过来,对于传统的文学作品,我们也可以不按其固有的意义来解读,也就是说,对于“懂”的作品,我们也可以按照“非懂”或“反懂”的方式来欣赏,这同样具有欣赏的“合法性”。

文学欣赏论文范文第2篇

合作课堂是合作学习的一种范式,小组是合作课堂重要的物理基础。一般情况下,学生分为4~6人一组(以6人组居多)。在实验的学校中,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合作课堂有四个基本的组成模块:预习(导学案)、展示、教师精讲和点拨、当堂测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质是“释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引下,在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激发自我生命的潜能,发展合作学习的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目前,合作课堂已经在广西的一些中小学里进行实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实际中,根据高职学生的学情特点对在广西中小学实验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造,探索高职院校外国文学课程合作课堂的新模式。这个新模式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与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新模式的合作课堂由四个基本模块构成:专题构建、导学设疑、小组讨论、展示点评。由于外国文学优秀的作品数量众多,文学流派纷繁复杂,针对课时有限的情况,合作课堂的新模式不采用传统的语文课或文学欣赏课以作家、国别、体裁、流派等形式来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单元的方法,而是通过专题设置的形式,以专题为主线综合学习文学作品,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课前教师根据专题讨论的需要,投放讨论题,布置各小组自主学习——收集作品与文学评论等的有关学习资源,经过小组讨论,形成本组的讨论意见,在班上进行研究成果展示,师生共同对各组的展示进行点评。通过合作课堂,做到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合作的习惯与能力,提高高职院校外国文学欣赏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二、高职外国文学欣赏课程的合作课堂教学

(一)专题设置。

总的来说,专题设置应在课程定位的思想指导下进行。高职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学习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外国文学知识,高职院校的外国文学欣赏课程的要求应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根据高职学生的学情特点和外国文学欣赏的本质,高职院校外国文学欣赏课程定位可做如下设置:从文学本身的角度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自身魅力,培养对外国文学作品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学会自主、合作学习。专题设置好了,才能使外国文学欣赏课堂得到优化,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根据以上的定位,笔者在教学中采取的专题设置的原则是:

⒈选择与高职学生学习、生活、思想、专业等息息相关的内容。

例如,高职学生都是17~20岁的青年人,正处在青春期,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是很正常不过的,但这个阶段他们对爱情的体验、经验也明显不足,有时看法可能会偏颇或偏激,以致可能会不太合理地、不太理智地对待爱情。外国文学作品中不乏优秀的爱情主题的作品,外国文学欣赏课可以开设一个“爱情专题”,专门讨论相关的作品,以期在讨论学习中,不仅学习外国文学知识,也使青年学生学会正确对待爱情,树立起正确的恋爱观。

⒉选择学生兴趣浓厚的内容。

高职院校外国文学欣赏课应充分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2013年好莱坞大片《虎胆龙威5》上演,这是由导演约翰•摩尔执导的一部硬汉形象的影片,片中主角约翰•麦克莱恩不仅有着顽强的毅力、超乎常人的技能,更有着俊朗的相貌、发达的肌肉,观众对约翰•麦克莱恩的硬汉形象印象深刻。而且,近年来美国好莱坞的电影中硬汉形象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类型,学生对这类电影也很感兴趣。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设置了“硬汉形象”专题。

⒊兼顾文种、国别、流派。

外国文学流派繁多,作品风格各异,单靠课时数不多的欣赏课程难以全部学习这些作品,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专题设置时就要考虑到在专题中融入更多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例如“爱情专题”就可以选择不同国别、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分析,例如:英国的《呼啸山庄》《简•爱》《罗密欧与朱丽叶》,法国的《茶花女》、德国的《少年维特的烦恼》、美国的《麦琪的礼物》、匈牙利的《我愿意是急流》,等等,作品风格各异,这样可以较好地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二)导学设疑。

导学设疑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专题学习的重要环节。在此,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题目设置要合理,覆盖面要广,问题具有典型性。

例如“硬汉形象”专题可以给出如下导学题目:(1)外国文学作品的小说中有哪些引人注目的硬汉形象?(选定范围)(2)外国文学中的“硬汉形象”具有什么特点?(基本的人物分析)(3)怎么看待西方文学中的“硬汉形象”?(深入地的讨论)(4)除了外国小说作品外,近年来的西方影视作品有哪些硬汉形象?(铺陈,扩大视野)(5)硬汉形象的美学意义是什么?(升华,文学本质性的认识)(6)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硬汉”?(联系实际)这些问题覆盖教学内容的面广,也具有典型性,同时问题的设置环环相扣,逐层深入。此外,教师在上课前应提前一至两周将导学方案布置给学生,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予以准备。

⒉根据专题的需要,教师列出学习资源目录。

例如“硬汉形象”专题,教师可以给出下列学习资料单:(1)美国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影《虎胆龙威5》;(2)朱振武《论海明威小说的美学创造》(《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四期);(3)樊朝辉《浅谈〈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形象塑造》(《作家杂志》2009年第五期);(4)管军、罗小娟《国内海明威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山花》2011年第九期)等。布置学生按导学方案要求去分工合作。教师给出学习资源的目录,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快速地寻找到相关资料,以节省查找材料的时间,也避免了学生寻找材料时出现的盲目性。

(三)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合作课堂学习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完成得好,合作课堂的学习才能得到有效地保障。笔者在教学中主要运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完成合作探究的任务。要求学生结合导学问题阅读材料并进行小组讨论,形成小组意见。在小组收集资料和讨论环节,要注意引导小组的各个成员都要参与其中,避免出现学习小组中只有少部分或个别同学在完成课题、其他同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的情况,从而达到共同进步。在学生小组讨论阶段,教师作为“导演”参与其中,对学生的疑惑提示解决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解决,而不是代替学生思考问题。

(四)展示点评。

合作课堂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展示点评。这个阶段的做法是: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公布本组的答案及研究成果。实践证明,小组代表发言是检验合作课堂学习成果的好方法。

⒈汇报形式灵活多样。

这个阶段各小组汇报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例如,可以进行演讲汇报,也可以采用PPT展示等图文并茂的形式,以促进课堂的生动性。因为高职学生入学后在学校学习了PPT课件的制作等计算机技术,制作PPT课件是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的工作。

⒉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上讲台锻炼的机会。

每次汇报发言轮流进行,使得小组每个成员都有上讲台锻炼的机会。并采用以汇报带考试的做法,推动学生汇报学习成果的积极性。每个代表的发言成绩就是本组每个成员的学习成绩,这样可以激励小组的学习热情和激发代表的荣誉感,从而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⒊师生共同点评。小组汇报后由师生共同进行点评。点评是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点评可以发现各个小组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甚至偏差的地方,及时纠偏。师生共同点评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书面考试由教师一人评判学生的做法,以进一步发挥学生发现问题的积极性。以评促学,带动合作学习课堂的良性发展。

三、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外国文学欣赏课程中运用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思考问题、探索答案,都是由学生“主演”。但是,合作课堂教学不是放任学生去进行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下面几个环节上:导学方案的制订环节、引导学生讨论的环节和点评环节上的精讲点拨等方面。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简介作品的写作背景和作品所呈现的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知识讲解来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外国文学作品与国内文学作品最大的区别就是作品写作的文化背景不同,学生学习外国文学作品时,对写作背景不了解,容易导致在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思想意义上的偏差,就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进行外国文学作品的精讲点拨时要注意讲解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通过教师的精讲点拨帮助学生克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学习障碍。再如,教师可以在学生代表发言时的点评环节上进行把控。教师应该有自己的独到、新颖的见解,在学生发言时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对课堂进行及时地把控,以免课堂发言流于形式或出现严重的偏差。

四、结语

文学欣赏论文范文第3篇

(一)文学欣赏选修课对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文学欣赏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素质类选修课,应充分利用其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加强艺术熏陶,提高审美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自身人文素质修养的目的。郭俊敏认为文学欣赏课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能力,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素质”、“提高艺术修养,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心理素质”。邹积艳在研究中提出了在文学欣赏课中实施人文教育的方法。王秀娟就文学欣赏课程的性质,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如何有效地在文学欣赏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等问题进行探讨。赵志英、王爱峰从高职院校进行人文教育的意义、文学类公选课蕴含的人文精神以及高职文学类选修课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举措三个方面,探讨文学类公选课与大学生人文精神、人文素养培养之间的关系。

(二)文学欣赏选修课是学生文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从小接受语文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教学重在语言文字基本知识的记诵,真正能在文学世界中欣赏、体味,得到审美享受的机会并不多。王晓彬尖锐地指出“,中国的学校教育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系统的文学教育”“,现行的语文教育充满功利色彩”“,文学教育彻底远离了情与美,文学作品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学生也对文学失去最基本的兴趣”。郭俊敏认为,“利用文学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要远远超过语言教育的价值”,而“文学欣赏课是展示、发挥文学作用的最好形式”。文学欣赏课能“通过对古今中外的名作赏析,使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通过作品的感染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个性”。罗杰文指出,文学欣赏课应重视培养审美情趣,并与审美文化教育结合,而其关键在于教师。

(三)文学欣赏选修课对学生思想品质、心理素质的积极影响

罗杰文还指出,文学欣赏课要促进健康人格的完善,并与心理健康教育挂钩。教师应注意通过文学作品中典型形象,对学生进行形象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健康人格不断完善。“这种与文学教育挂钩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来得更加深刻和扎实,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形成更具恒久性。”席云玲、袁庆华等研究者具体分析了文学欣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等。谭莉萍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进行了专门的表述,提出在制定课程教学目标时,除了知识素质目标、能力素质目标外,还应树立思想品德素质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有机、有序、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

(四)文学欣赏选修课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出学生的整体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也通过强大的精神感染力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文学欣赏课程在推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当充分利用文学欣赏这一宝贵资源“,不断丰富学生的文化活动内容,于潜移默化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王世银提出,文学欣赏是构建大学校园文化的主流样式,文学欣赏态度与观念是校园文化构建的方向,文学欣赏课程是校园文化构建的平台,文学欣赏活动是校园文化构建的方式。

二、开设现状分析

文学欣赏选修课在高职生学习生涯中充当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其课程开设现状及实际收到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研究者纷纷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以期改进课程的教学状况。陈萍、李连富认为,深化文学欣赏课程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澄清学生在以下问题上的模糊认识:选修课与必修课、文学欣赏课与语文、文学欣赏课与专业课。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并不存在孰重孰轻的问题,文学欣赏课的学习对掌握专业知识、习得职业技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付玉东分别从学生自身、学校、社会角度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文学欣赏能力不高的原因,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在文学欣赏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文学欣赏教学应当遵循感性体验和理性启悟相统一的原则,改革的途径主要是吸收传统文学审美教育的“和谐”理念、树立批评意识、把握科学理性的价值取向。朱建宏认为当今文学欣赏选修课开设存在以下问题:选修课发展不平衡、文学欣赏正受冷落;选课程序不够规范、教学环节缺少管理;选修制度不够健全、文学师资力量缺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建议:加强文学欣赏课程价值认识;规范文学欣赏课堂教学管理;加大文学欣赏选修制度管理;配备文学欣赏课程优秀师资;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选编高质量的教材。马春志针对文学欣赏课程实际教学效果下降的问题,提出要针对高职学生特点,重视学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万薇薇则针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刘丽娟指出“,职业技术学院文学选修课的根本性矛盾表现为教学内容与特定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之间的尖锐冲突”,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寻求目的与手段、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三、教学改革研讨

传统的高职文学欣赏课程教学重理论,轻运用实践;重讲授,轻参与。学生学习完全是被动的接受,失去了学习兴趣。为适应高职教育目标的需要,高职文学欣赏课程需要进行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王婷认为“教学内容应当突出文学文本的常识性、文学语言的审美性和文学体验的情感性,同时应选取一些贴近高职学生日常生活和情感生活的文本”,“在理论讲授部分,应该注重深入浅出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课程也承担着扩展学生知识面的功用。万薇薇提出当代流行文学作品的选择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讲课篇目的制定,以激发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王丁在概述了不同学者对文学欣赏概念的诠释并阐释了文学欣赏的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形成集师生文本选择互助、课堂文本赏析互动、课后文本创作促进为一体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万薇薇根据教学实践,设计出“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学主要由五部分构成:教师讲授、课堂讨论、个人发言、教师评点、书面成文”。

(三)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王婷针对高职学生思维活动较为活跃的特点,提出应该采取和开发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问题讨论分析法、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陈娴娴具体探讨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文学欣赏课程中的具体操作,如“采用头脑风暴法,激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采用角色扮演法,有利于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何彩霞指出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从“被学习”转为“要学习”,由灌输变为引导,包容不同观点,由“必须”转为“如果”。王晓彬提出要“大力推行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教学、直观形象教学,以帮助他们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

(四)教学手段改革研究

冯华提出为提高教学效果,需引入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融文学、绘画、音乐、解说、视频技术为一体,声情并茂、图文流畅,使课堂生动活泼”,并介绍了多媒体软件应用于课件制作的案例。

(五)考核方式改革研究

王婷、万薇薇等研究者指出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多元化也需要建立与之相一致的评价机制,注重考核形式的多样化、过程化,综合上课考勤及纪律、课堂活动参与度、课下读书笔记情况和期末考核五部分,从以知识为主向以能力为主转变,让考核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此外,还有研究者将先进教学理论和思想引入文学欣赏课程研究,如樊洁、王芳《对话理论在文学欣赏教学中的应用》、何红梅《高职院校文学欣赏模式化教学探析》等。

四、学情学法研究

还有研究者站在学生的角度,提出要发挥学生在文学欣赏中的主体性作用,掌握文学欣赏的方法,提高文学审美能力。许丽总结了“以文学的眼光赏析文学作品”、“走近作者的世界”、“入其内,出其外”及“体味深层的哲学意味”四种方法。闫灵芝在总结高职学生文学欣赏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提高高职生文学欣赏能力的途径:稳定注意、感知形象、展开想象。万薇薇还提出要有效利用第二课堂等方式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作品并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交流活动。

五、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程研究展望

文学欣赏论文范文第4篇

高职高专学生的群体特点为:获取知识渠道广、知识面宽,但不深入具体,一知半解,渴望被他人认同和自我实现,然而又存在迷茫、消极、矛盾的普遍心理。文学欣赏课程需要根据具体学情加以正确引导,寻找适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认同感和参与感,使学生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及其全面发展需要。

2医学高职院校文学欣赏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文学欣赏教学是医学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对文学欣赏课程的教改研究和实践,以期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促成医学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与人文素养的融通。

2.1精选教学内容,发挥文学欣赏课程德育、美育、智育的功能文学欣赏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庞杂,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找准课程定位,打破教材建构,重组教学内容体系,注重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引导,使有限的课堂教学发挥最大的人文培养功用。在文本选择上,一方面要注重保留经典,扎根丰沃的传统文化土壤,传承灿烂文明,另一方面也要把握时代脉搏,延伸、引入新内容,引导学生从当代文学(包括影视、网络文学)及当下社会文化热点中汲取养分,吸收正能量。

2.1.1德育渗透用情感教育带动思想教育,用优秀的文学作品感染和鼓舞学生,这是德育渗透的最佳途径。(1)爱国主义教育。首先,用光辉灿烂的文学遗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明清小说,无不享誉世界、影响深远。第二,用爱国主义作家的事迹感染学生,通过对爱国人士的事迹讲述,学生心中深埋下了爱国的种子。第三,用爱国主义作品进行思想引导,由杜甫的《春望》、辛弃疾的《破阵子》,再到郭沫若的《炉中煤》、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学生受到一场场心灵洗礼,更坚定了爱国感情。(2)道德修养教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仁爱诚信、修身齐家、尊老爱幼、互助互爱、言行一致、自强不息、见义勇为等等传统美德在历代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优秀作品和作品中人物、作家的人格力量都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完善自我,增强人生责任感,加强抗击挫折和压力的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社会素质。(3)职业素质教育。增强文学与医学的关联性和实效性,精选扁鹊、华佗、李时珍等人的传记,让学生在熟悉古代文案、学习古代医学大家的医德、医术、医理。同时结合当下的鲜活的案例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如央视新闻联播《寻找最美乡村医生》中介绍的乡村医生坚守贫困与清苦,无私奉献的动人事迹,从而帮助医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认知,提高职业认同,坚定职业信念。

2.1.2美育熏陶文学欣赏本质是是一种审美活动,它以文学作品为主要对象,以审美享受为根本标志,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能力为基本目标。文学作品中蕴藏着的人格美、意境美、语言美、结构美等诸多美的因素。审美的培养是人文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方面,美育是文学欣赏课程最基本的目标。杰出的文学家不仅以美的规律真实地反映生活,塑造人物形象,而且旗帜鲜明地表达出对真善美的追求、假恶丑的鞭挞。成功的文学欣赏教学不仅使文学作品中精湛的语言文字大放异彩,而且其中承载的思想、智慧、情感会伴随着流淌到学生的心中。

2.1.3智育启迪文学欣赏是一种积极的艺术再创造活动,学生以文学作品和文学形象为基础,结合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经验,感受、认识、补充、丰富艺术形象和艺术典型,从而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高其形象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2.2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文学欣赏是一种重体验、重感受,需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切身融入和参与的文学实践活动,唯此才能发挥其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

2.2.1讲授法讲授法作为最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不可或缺的,用于向学生介绍文学欣赏的基本理论(包括文学欣赏的意义、文学的体裁特征、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和进行欣赏的基本方法,这是学生顺利开展阅读活动、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和保证。讲授法还用于一些重要篇目的写作背景和重要作家的生平介绍,即“知人论世”,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作品。

2.2.2任务驱动法教师提前布置阅读篇目,请同学们课下阅读、查阅资料并记录阅读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教师征集、梳理,选择高频问题和典型问题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学生为证明和阐述自己的观点进行了大量的主动阅读和整理归纳工作,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引导学生发散式思维,不用唯一答案、标准答案限制学生的思路,鼓励其积极思考、勇于发言并善于总结,同时收获集体协作解决问题的喜悦。

2.2.3角色扮演法教师从戏剧和小说中初选几个片段,由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1~2个进行改编与表演,使学生主动地进入情境、体验生活、感受人物,学生分别以“导演”、“编剧”和“演员”的身份进入文本,对其中的结构、情节、人物没置进行删改和重新编排,使学生充分享受文学形象的感染作用和情感共鸣作用,激发再创造的兴趣,学生与作家、作品、角色间的交互作用得以深入,从而丰富自身的艺术经验,提高想象、联想、应变、语言表达及组织协调能力。

2.2.4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案例向学生讲述良好的医学人文素养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对病患的身心健康起到的积极影响,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印象,从而了解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医护人员的耐心、爱心,全心全意为病患着想的精神,救死扶伤、不计得失的品质以及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是无形的珍贵的医疗资源。这种现身说法式的教学方法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很受学生欢迎。

2.3打破传统考核方式,注重过程性考核首先,在考试目的上,应注重学生个体发展,以素质能力的提高为旨归;其次,在考试内容上,将知识考核为主转变为能力考核为主,注重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检验学生文学感受能力、语言应用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协作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人文素质水平;再次,在考试形式上,可采取口笔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结合等,力求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主要包括包括:考勤纪律、讨论发言、朗诵训练、读后感(观后)写作等。

3结语

文学欣赏论文范文第5篇

审美教育是教育者用美的对象来教育人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感知美、欣赏美、追求美和表现美的具体过程。提升审美感受力,首先要明确自然美育的教化作用。自然美是最直接、最形象、最生动的美,欣赏自然之美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开阔视野、陶冶性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美丽的城郭,馥郁的山谷,凹凸起伏的原野,蔷薇色的春天和金黄色的秋天,难道不是我们的教师吗……我深信美丽的风景,对青年心灵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教育影响,教育家的影响是难和它匹敌的。”文学欣赏课程在审美教育的实施方面,应抓住自然美育的教育契机,用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在古代诗歌当中,包含着大量歌颂自然之美的优秀作品。如苏轼的《春江晚景》一诗,通过竹林、桃花、江水、芦苇、野鸭等意象,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江南仲春时节的优美景色画卷。在诗歌欣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鲜明地感受到诗人眼中的美丽自然物象。对于诗歌中自然之美的欣赏,可以引发学生美的感受,对美的热爱之情亦不断提升。对于幼师生来说,审美感受力的提升不但可以增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鉴赏能力,也为其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教师提出了以下教育建议:“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如: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景色和好听的声音……与幼儿一起讨论和交流对美的感受。”幼儿教师在将自身的审美感受传递给幼儿的过程中,间接的也激发了幼儿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二.在散文欣赏中激发审美情感体验

情感教育是审美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蔡元培曾说过:“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作为教师不仅要注重文化知识、技能、技巧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向学生展示一个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世界,通过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积极引导学生的情感价值取向,以达到建立学生高雅生活情趣的教育目的。钟嵘在《诗品•序》中曾提到:“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文学作品体现了作家的真性情,是作家在现实生活中真实体验与感受的直接反映。在诸多散文作品中作家常常将主观情感寄托于外在景物之中,对散文作品内在意蕴的深层挖掘能够调动思考、引起共鸣,从而激发阅读者个人的审美情感体验。如朱自清的《春》就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从初春的山、水、太阳、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们等几个方面来描绘春天的景象,细致的勾勒出江南春天所特有的风貌,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在散文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被带入到这幅优美的春景图中,被春光所陶醉,为诗情所感染,审美情感得以激活。《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建议中提到:“幼儿教师应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审美情感体验在美的感知与欣赏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能够帮助幼师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为日后的幼儿审美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三.在小说欣赏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与审美取向

审美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构建人们美的心灵与健全的人格,它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多种手段,在审美实践中达到对审美对象的认识与反映,以此为参照充分地感受、体验、判断和评价自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审美欣赏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在审美领域当中,真、善、美是人类生活的三大基本价值,美与真、善是相通的,美离不开真、善,美又能达到真与善。在真善美的引导下,美丑观、善恶观、是非观、爱憎观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审美取向得以确立,人们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文学当中的美相较于现实中的美更加典型、更加集中,对人的感染也更加强烈。小说作品是作家对现实的提炼与再造,反映着人类心灵的真善美,小说欣赏即是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与审美取向进行评价与取舍的过程。在《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这个外貌丑陋的残疾人,内心却无比真诚与善良,他将自己全部的生命和热情寄托于爱斯梅拉达的身上,为了她的幸福可以牺牲一切。在极端的美丑对照之下,学生能够真切体会到作家对于真善美的歌颂与假恶丑的批判,作家的价值判断与审美取向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幼师生应明确价值观对幼儿成长发展的导向作用,用积极进取的人生信念为幼儿树立榜样。《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教师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幼儿教师应用自身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与纠正幼儿的不良思想,培养幼儿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在戏剧欣赏中促使审美道德的养成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审美教育在人的自我完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审美与道德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法国文艺批评家圣佩韦认为:“只要深入地认识那些美丽的事物,就可以用它来培养出美的爱好者和成熟的人道主义者”。人的本性中普遍存在着爱美的需求,而美中蕴含着善,受教育者在审美过程中被美所感染的同时,必然会受到善的引导,德性升华,从而实现人的自我完善。正如朱光潜所说:“美育是德育的基础”。审美教育提升了个人的道德修养,为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戏剧文学作为文学艺术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其强烈的矛盾冲突作为区别于其它文学体裁的重要特性。而戏剧人物的内在心理矛盾展示了其情感与理智的冲突,道德与欲望的对抗。在戏剧《哈姆雷特》中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延宕行为恰恰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克劳迪斯的罪行理应受到惩罚,但以恶制恶的方式势必无法真正消除罪恶,道德与责任拷问着王子的灵魂,使其复仇行为再三延迟。通过戏剧文学的欣赏,学生受到作品中善行的感化,审美活动实现了道德教化的功能,道德修养得到逐步提升。审美道德的养成对于幼师生师德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的言行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会对幼儿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严格遵守师德准则。《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建议幼儿教师:“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具备高尚的师德品质可以确保幼师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包容、尊重与关爱的环境,有利于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五.结语

文学欣赏论文范文第6篇

传统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是以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为导向,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满足教师讲授和示范需要来组织教学,缺乏有效的职业能力训练。行动导向模式则反其道而行之。文学欣赏课的单元教学设计可依据诗歌吟诵、美文品读、小小说创作、独幕剧表演几个大的项目,将每个项目以任务的形式分成若干个教学单元。围绕学生主体,满足学生能力训练和素质提升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来进行课程单元教学设计。例如,小说欣赏可以通过完成一篇小小说的写作来进行单元教学设计;而剧本欣赏则可以通过分组角色扮演完成一个短剧或一幕剧的表演来进行单元教学设计。

2.以项目教学“六步法”为主导实施合作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文学欣赏课虽然不像其他专业课可以模拟职业岗位真实工作环境有效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但还是可以按照学生自主获取信息、自主计划、自主设计、自主实施、自主监控、自主评价的过程来组织教学,并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分别运用头脑风暴、角色扮演、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学生要完成诗词朗诵、美文品读、小小说创作、话剧表演等项目、任务,就需要依靠团队合作去收集有关学习资料,进行精心的策划,并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组织实施。在整个教学实施中,教师充当好导演、顾问、裁判的角色,让学生充当好演员,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

3.创新考核方式,多元评价,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文学欣赏论文范文第7篇

一、文学欣赏与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文学作品是作家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作家通过塑造人物形象,高度概括地揭示社会的本质、文化倾向、风土人情等。中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了解历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成长为思想端正、心理健康的人。中国古代文学长河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著、名篇,它们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岳飞的《满江红》是一首长期以来广为传诵、脍炙人口的名篇。宋钦宗靖康年间,金兵南下入侵宋朝,岳飞率领岳家军英勇抵抗,在战场上不断取得胜利。可是,昏庸的宋高宗听信谗言,命岳飞班师,岳飞被秦桧害死。岳飞的这首《满江红》表现了诗人那种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矢志驱逐敌人、收复失土、重整河山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每当强敌入侵、国家危急的时刻,它特别能引起人们共鸣。在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时期,它也能激励人们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增添人们为国家、民族发奋图强的力量。

二、文学欣赏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作家经过艺术加工而创造出来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感动人,是因为人物形象生动感人。作者的性格、意志精神,乃至人物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读者。中学生十分崇拜小说中的英雄人物,不少学生还暗暗下决心学习英雄人物,并希望自己能成为这样的英雄人物。保尔柯察金是前苏联文学中最卓越的英雄形象之一,具有崇高的革命品德,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不顾身地战斗和劳动。他卧病不起的时候,仍然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坚持写作,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献给人类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这个英雄形象在前苏联、在我国都曾产生过巨大影响。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后,在中学生当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广大中学生纷纷表示要学习保尔的革命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报效祖国。特别是保尔说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一段话已成为千千万万革命青年的座右铭。由此可见,文学形象的感召力多么大。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利用保尔这个感人的艺术形象来教育学生,培养他们的顽强意志、坚忍不拔的精神,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勇往直前,攀登一个又一个的科学高峰,争取到达光辉的顶点。

三、利用教学设备提高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

文学欣赏论文范文第8篇

中国“文论”存在的危机

说中国“文论”存在危机,是否有点危言耸听呢?其实不然。新世纪之初,在暨南大学召开的一次文艺理论的学术会议,与会人员普遍认为当今的文论体系已陷入危机之中,具体表现为:文艺理论与现实生活和艺术创作之间脱离联系,理论内容陈旧,已经不符合当今大众审美的要求;文论形态需要调整,文学理论在学理内容上要转向生态文艺学和文化诗学方面。这些年来,许多专家都已经意识到这种危机的存在,并提出了改革文艺理论体系的一些设想。如陶东风先生在《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一文中(见《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认为文学理论不能拘泥于抽象理论的条条框框,必须打破现成的僵化的理论学说,注重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原则,并把它融入到文学理论的体系当中,使之成为重要的研究方法;王一川教授在其所著的《文学理论》一书中(王一川:《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尽量克服传统的“意识形态”对文论的制约,摆脱了文学理论学科多年存在的“疲软”状态。他依照自己多年来对文学的深切体会,第一次用“感兴修辞”来代替传统的“意识形态”属性,使得文学理论的审美属性得以彰显,全书的内容也因此焕然一新;后来,童庆炳、王一川先生在《文学理论教学的双向拓展》一文中,提出了文学理论改革的新思路,这是他们在承担教育部师范司的课程改革课题“在双向拓展中更新文学理论课程”中获得的成果。

该文认为,中国的文学理论教学内容明显受到前苏联的教学模式影响,同时也受“僵化理论”干扰,致使多年来文学理论的改革走进了死胡同。如何面对21世纪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注重学生对现实突出问题的实际解决能力和对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这是一个重大课题。为此他们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革措施,具体表现为“双向拓展”的一套思路:一是从宏观上向文化诗学和文化人类学方向拓展,强化文学理论与东西方的诗学、文化人类学以及当代社会生活的关系;二是从微观上向文本阅读和文学批评方向拓展,加强文学理论与文艺欣赏、文学批评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分析和鉴赏、批评文学作品的能力。此项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它化解了多年来文学理论课的尴尬境地,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王一川先生主持的《文学概论》课程建设被打造成为国家级精品示范课程。

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著文呼吁《文学理论》必须改革,并指出这门课程面临的危机问题。笔者认为,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

一是教材内容人文精神的缺失。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的制约下,人文性最为丰富的文学在理论板块中被切割成标准化测试下的一个个知识点,需要学生死记硬背才能拿到高分。加上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导致人们对自身人文关怀责任的迷失,学者普遍缺失独立的反思精神和审美精神。指出这方面问题的论文有:李世涛的《问题意识与文学理论的危机———危机中的文学理论之重建》(深圳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赵勇的《新世纪文学理论的生长点在哪里?》(文艺争鸣2004年第3期);王金龙的《危机与突围:从文学理论教学改革入手》(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二是工具理性代替了审美之思。其实,文学理论长久以来一直被当作工具理性来讲授,从最初的“为政治服务”,到后来的“为现代化服务”,一直到现在的“为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服务”,都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质。这些偏颇的观点,影响了人们对文学性质的理解。文学首先是人学,它要表现的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愿望和理想,它以优美的形式,传达人类的真情实感,从而展现生活之真,人性之善,艺术之美。因而文学成为一种本真的言说,诗意的言说,审美化的符号。但是工具理性的教学模式却忽视这一点,致使文学理论教学陷入僵化的泥淖之中,成为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缺乏一种开放和务实的、人性化的内涵。唯有代之以审美之思,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文学所关注的人类生存、环境生态、精神生态等现实问题,体现人的主体位置,张扬人的价值和尊严,为未来指出理想的生存之境。指出这方面问题的论文有:冯黎明的《论文学理论的知识学属性》(《文艺研究》2008年第9期);黄发有的《文学教育的工具情结》(《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张晓舸的《文学教学:从“制器”到“育心”》(《现代大学教育》2007年第3期);陈嘉映的《何为理论》(见张汀阳主编《年度学术200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三是生态批评在文学理论体系中的严重缺失。将生态观引入文学理论学习内容,目的是引起学生对人类生存境况的关注,体现文学理论的绿色之思和审美之维。可惜的是,我们当今的文学理论体系还没有真正接纳这个内容,因此显得滞后于现实。有学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思路。这方面的论文有:陈定家的《当代文论研究空间的新拓展》(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周娅的《生态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理论教学创新》(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2期),等等。

四是文学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揭示这方面问题并提出改革方案的论文有:孙仁歌的《走出文学理论教学误区》(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张德礼的《架起从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加强文学理论实践环节教学探索的回顾》(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8期)。因此,笔者认为,将生态观与实践性教学环节引入“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中,是为了先完成“理论重建”,激活文学理论体系的生机与活力,恢复文学的应有之义,体现应有的人文关怀思想,然后从实践中引导学生进入理论,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理论修养、创作水平、鉴赏水平和文学批评能力。这是一条迅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文论”课程改革设想

为改变目前文学理论课程的尴尬境地,必须把这门课程的理论体系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进而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使之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为此,应该将文论课程的改革设想最终落实到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将生态观和人文关怀精神有机地融入当今的文学理论体系中,改革文学理论的教学内容,努力建构“生态文艺学”这一新的文学理论形态;二是加强文学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

(一)将生态批评观引入文学理论的教学内容,建构生态文艺理论形态

第一,教学理念上确立“天人合一”的深层生态文艺观。生态文艺学是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这些年来,随着生态危机的加深,理论界中的生态批评十分普及。作为一种理论方法,它首先起源于西方的批评界,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开始兴盛,迅速成为遍及世界的文艺思潮,并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被引进中国。威廉•吕克特在1978年发表的论文《文学与生态学》中指出,生态批评是“将生态及生态学的理念用于文学的研究”。生态批评的目的旨在对自然文学、环境文学等与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学作品进行述评与研究,同时又倡导从生态的角度来阅读古往今来的作品,从而使人类建立强烈的生态观念及忧患意识。深层生态学是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在1973年提出的关于生态平等与生态共生等重要生态哲学理念,后来运用于文艺观中,要求人们承认物种的多样性和万物具有平等生存的权利,做到关爱万物,尊重生命,从而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它构成了深层生态文艺观的价值核心,也成为了教学理念中的重要资源。

第二,教学范式上提出以生态文艺观开展探讨型教学。如何通过转识成智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是当今文学理论创新教育必须考虑的问题。生态文艺学是一门具有丰富人文精神、充分关注人类生存境况的人文科学,在教学范式上以生态文艺观开展探讨型教学,可以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探讨生态文艺观,激发大家创造的积极性,让学生关注当下人类的生存境况和生态问题,给文艺理论灌注生态的绿色,从而将古人“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文论观和当前的环境危机和精神生态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将文艺理论的课堂教学、课堂讨论和科学研究活动统一起来,既可以形成整体的生态文艺观,又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从而充实文学理论的学理内涵。

第三,教学延伸环节上,倡导课前阅读生态文学作品,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式的生态文艺批评。

课前安排学生阅读美国作家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梭罗的《瓦尔登湖》和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进而解读中国生态文学作家徐刚、哲夫等人的作品,并进行生态文艺理论方面的学习指导。

将生态观引入文学理论学习内容,目的是引起学生对人类生存境况的关注,同时赋予文学理论以浓厚的人文关怀色彩。文学本来是绿色的,文学理论也应该是绿色的,只要融进了人文关怀思想,它们便能恢复自我本色,共同彰显文学天空的蓝天白云。我们知道,生态理念、人文关怀是一种至真至善的文学追求,因为这是一种崇高的文学精神,它是一种崇尚天地万物、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始终关注人与自然的全面发展、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类的未来命运,有了生态理念和人文关怀精神,文学和文学理论便会从冷漠的天空回归温暖的大地,成为人类精神寻求慰藉的栖居之所。

在当今社会,“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思想已深入人心。人是一切关系的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悲欢离合,人的喜怒哀乐,人的盛衰荣辱,都应该成为文学关注的焦点,从而成为极具感性的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文学是人学,文艺的宗旨就是逼近人类的生命状态和生存意义。文学的本色应该是纯净的,它始终伫立在希望的田野守望着人类的生态家园,为人类守护着精神领域的最后一片净土,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文学的永恒魅力,正是来自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来自它对人类精神境界的提升,它激发人的生命情感以及对美的向往,同时弥补因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而带来的缺陷,从而沟通人性的两极,给生态灌注生机与活力,更好地优化人类的生态环境。

当前,文学的生态及人文关怀精神作为终极目标,不仅表现在人类的精神生态方面,而且表现在环境生态方面,更表示了对人类的现状与未来的极大关注。可是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往往被“金钱主义”所侵染,人性问题频频亮起红灯,社会上经常刮起十二级的“沙尘暴”,那是由人的贪欲与无耻混合而成的黄色、黑色和灰色的“沙尘暴”,原来的青山秀水、绿意盎然的大自然一步步沦为沙漠荒洲。因此,重提文学的生态整体观和人文关怀精神,进而关注当代人的生存状况,对于理论的学习是何等重要。

因此,在文论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引导学生进入文论的理论框架,认识它独特的实践品格,或者对文学的诗性言说、节奏变化、审美意境的欣赏和批评时,都要求学生关注自然万物,理解人类的山水精神、胸襟气魄,正确看待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追寻“诗意栖居”的理想生存方式,坚持“天地人神”四重组合的生态整体观,培养一批关爱自然、关注社会人生的具有浓郁人文关怀精神的当代大学生。

(二)实施实践型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理论

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学理论的产生,是建立在大量的文学活动的基础上的,没有大量的文学创作、文学鉴赏、文学批评活动,就产生不了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同时文学理论也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文学活动,才体现它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多年来,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严重脱节,以致当下的文学活动处于“失语”状态,不能有效地指导文学实践活动。文学理论的教学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文学理论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的种种问题,所以在大学本科中文系讲授文学理论课面临尴尬境地,许多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的学习是感到困惑的,这直接影响到文学理论的传播和文艺学后备人才的培养。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笔者提出了实施实践型教学的设想。

实践型教学包含了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活动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活动。在整个文学理论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文学实践活动和文学经验,并有将文学实践经验总结升华为理论认识的能力,从而把它传授给学习者。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实践,不断提高理论认识,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活生生的文学实践活动总结出文学理论的基本性质、原理、特点和价值意义,最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感悟并概括总结,追寻文学对现实人生的价值内涵,自觉践行诗意生存的理念,逐渐培养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爱好。

在学习方面,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运用理论知识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最终解决问题。我们所开设的文学理论课程在总体上包括五个方面的理论版块:即本质论、作品论、创作论、接受论和批评论五大方面。其中的创作论、接受论和批评论是最具有实践意义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必须通过大量的实例教学、实践训练,让学生大量地接触文学经典,指导他们进行文学鉴赏实践活动、文学批评活动和文学创作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对文学艺术的感性认识,并逐渐上升为理论认识。有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学生的理解和认识能力就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并最终把理论知识转化为文学实践能力。

第一,从文学创作理论出发,指导学生分析作家的创作过程,进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学创作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在文论教材中,当讲到创作问题时,特别强调了文学创作的目的,是以真、善、美为文学创作的审美价值追求原则,那么,文学创作如何经由真、善达到对艺术之美的终极追求?从理论上来说,要对学生说明“生活真实”容易,对学生讲清楚什么是“艺术真实”却很困难。因为生活真实是具象和感性的,而艺术真实却是理性和抽象的,它具有超越生活真实的审美创造性因素。因此,在指导学生参加创作实践时,就要指导他们如何认识生活真实,如何创造艺术真实,正确处理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之间的关系。其实,许多文学理论的观点,都要经过实践活动来加以印证。因此,在讲解“文学创作过程”中,适时指导学生投身于生活的海洋之中,撷取生活的浪花,善于观察和思考,收集丰富的创作素材,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并及时捕捉,并以诗意的笔墨表达出来,从而化腐朽为神奇,化平凡为伟大,将普通的日常生活表现得摇曳多姿。同时,认识到灵感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及对艺术独创性形成的重要意义;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的作用,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把广阔的社会画面和历史画面浓缩为尺幅之内的艺术画面,创造出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情景,并把它上升为激动人心的经典画面。经过实际练笔,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又强化了学生对文学理论基本原理的理性认识。

第二,文学的鉴赏和接受理论要求对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和鉴赏的实践训练,在情感融入和兴味感悟的过程中,迅速提高学生的鉴赏和解读能力。文学鉴赏和接受活动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一种披文入情、动情观照的审美活动。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心境,做到万念放下,若心一致,进入最理想的“虚静”心境。这是一种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心境。它要求阅读者在欣赏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时,必须放下一切的繁杂事务,抛弃一切世俗的利害观念,凝神贯注,专心致志,用虚静之心去感受文学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这样才有可能对文学作品融会贯通,准确把握,达到理想的接受之境。苏东坡诗曰:“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能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说明了从事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的人,都必须做到心境空明,纯净如水,如此才能把握事物的奥妙,创造理想的艺术境界。其次就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对文学作品的感悟是指文学作品的一种心领神会,不用过多的理性分析,就能进入到文学作品的内蕴之中,领悟作品的境界,洞悉宇宙的奥妙,了解人生的真谛,直接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我国古代文论家往往借鉴佛家的“禅悟”之道,主张文学阅读重在感悟,通过直接感知来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

美学家朱光潜说:“世间有许多奥妙,人心有许多灵悟,都非语言可以表达。”的确,有许多意境深远的诗歌,我们很难用语言去解释,只能用心灵去领会它的奥妙之处。就像李商隐诗歌所说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此情此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意会就是有所领悟,它是靠悟性来理解的。文学欣赏的实践活动必须通过解读文本来进行,比如指导学生欣赏经典诗歌《乡愁》、《再别康桥》、《红叶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要让学生慢慢去感悟,这些诗如何体现了古人所说的“诗者,志之所至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缘情而绮靡”。这些诗之所以经典,就在于它是一种情感的言说,性灵的言说,诗意的言说。这样学生就会慢慢了解诗歌是什么,如何去欣赏诗歌。第三,以批评理论和批评方法指导学生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分析评价,对一些代表作品撰写专题性的批评文章,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基础。

文学批评的中心任务是对具体作品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文学评论是一项科研活动,是学术论文中的专业论文,是一个融合了艺术思维的抽象思维过程。因此在学生进行文学批评的过程中,任课教师要求他们把握的是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方法论,即文学批评的方式方法;二是思潮论,即对一个时期的文学发展共同的倾向性的问题、思想潮流等进行评述;三是作家论,即对一个作家某一时期的全部作品进行评述;四是文本细读,我们称之为微观批评,是对某一或几篇具体的文学作品进行详尽的解读和阐释,大都是即时性的,是批评者在文学现场发现和打捞出来的具体的文学作品。

从批评的方式上来说,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心理批评方法,对作品人物的心理结构作深层挖掘。教师可以从“俄狄浦斯情结”讲起,为什么他的命运结局是以“弑父娶母”而终结?从而引导学生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去分析《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从一开头对人的理解:“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他是宇宙的精英,万物的灵长”,证明了他是一个开明君王的代表,又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人文主义者。但是在报父仇的过程中却犹豫不决,其性格的复杂性,可以借用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来进行解释,并结合俄狄浦斯王的故事加以说明,得出对人物性格心理的准确把握。

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对阿Q代表的“国民性格”,宋江的复杂性格,林黛玉让人争议的复杂个性,等等,都可以作一个综合的分析,得出合乎科学的结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