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策略探讨范文

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策略探讨范文

时间:2022-01-23 10:09:18

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策略探讨

摘要: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监控和引导,以及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管理需要迎接新的挑战。基于此,文章首先对高职院校网络舆情进行了界定,其次分析了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作用,最后探讨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网络文化安全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网络教与学、网络社会主义文化宣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新兴的校园文化建设形式。而网络在给高职院校师生生活带来了便捷的同时,也对校园文化安全构成了一定威胁。计算机、智能手机等网络媒体平台的互连性、开放性,以及其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形成了多元化的网络信息,这些信息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致使大学生群体中滋生了许多不良现象。在此形势下,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引导、监控和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管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做出改变。

一、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界定

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是大学生和高等教育工作者对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所有自己关心的公共事务及上述主体之外的民众对自己关心的高等教育方面的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各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1]。其中又以高职学生及其利益相关者对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所有自己关心的公共事务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的总和为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会对其造成负面影响。对于来自校园网络舆论中的一些诱惑和暗示,他们往往缺乏辨识能力和抵抗力,为校园网络文化安全埋下了隐患。网络中新事物和新平台对大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使得其想要尝试和参与其中,但大学生对这些新事物和新平台是否安全并未有明确的认知,从而容易引发一些不良事件。譬如,校园网贷事件、“蓝鲸”事件等。此外,网络上还充斥着各类商家和少数别有用心者的“营销宣传”,在这些宣传内容中,充斥着一些极端主义思想或带有政治色彩的不良言论,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问题。

二、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作用

(一)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角度而言,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一,有助于具有正能量的网络文化和政策言论进行传播。网络的便捷性让信息传播更加迅速,能让大量受众群体在第一时间了解某一相关领域的政策变化。如高职院校建设新校区、升为本科院校,或取得了重大办学成就,荣获某种重大意义的奖项时,通过网络舆情的快速传播与发酵,可以让学生、家长和社会更快得到消息,知情者范围如滚雪球般迅速扩大,能有效提升学院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第二,有助于高职院校师生获得更多话语权,促进民主决策。师生能通过网络参与讨论,甚至影响事态朝美好和谐的方向发展,从而更好保障他们的权益。比如,在讨论某一具有重大争议性的问题时,网络平台能实现全员参与,让更多有意向参与讨论的人能发表自己的见解,使讨论结果更加公正、客观。

第三,形成群体压力,纠正现实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例如,当浪费食物、不尊重教师、乱扔垃圾、公开场合不恰当亲密行为等通过百度贴吧、微信、QQ群或学院官方微信、微博等网络渠道进入高职师生的视野,引发舆论的声讨时,会给行为主体带来群体压力,从而使其意识到自己言行有失风度并进行纠正,使得校园网络文化呈现和谐的局面。

第四,可以充当化解高职生不良情绪的减压阀,缓和校园矛盾。和其他大学生一样,高职生的校园生活中常常也会充斥着宿舍干扰、评优评先时感觉不公平、同学间不和睦等小情绪,校园网络舆情可以成为高职生发泄不良情绪的渠道,从而降低其通过浏览不良网站来解压的可能性,降低其被不良思想和外来宗教意识渗透的风险。

第五,高校网络舆情还可以反映学生的心理和意见,为学校的民主决策提供依据。比如,当高职院校的某些管理规定出现“一刀切”的不合理现象时,网络舆情有助于管理者快速知晓师生的态度,采取干预和调整举措,维护师生权益,并且形成良好的办学秩序。

(二)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具有负面影响

第一,不良信息泛滥。网络上关于求职、交友、团购、促销等信息很多,有些未经核实却得到大量的转发。高职学生面对海量具有诱惑力的信息,往往缺乏辨识力和警惕性,容易上当受骗。

第二,容易引发从网络延伸到现实的群体性事件和冲动行为,影响社会和校园的和谐,造成不可避免的伤害。高职大学生年龄相仿,涉世不深,容易冲动,遇到敏感话题容易引发激烈的讨论,从而形成群体性意见。例如,涉及一些带有政治色彩的敏感话题,高职大学生出于爱国之心对事件予以关注并形成网络舆论,但一旦舆论缺乏有效引导,尤其是当受到错误的引导后,则可能产生过激的行为,例如,前几年发生的抵制日货事件,一些年轻人由于不理智而出现的打砸日本车等行为。

第三,大学生的思想还处于发展阶段,网络中各种不良信息或言论的诱导,会促使其做出错误的决定,从而产生一些应激性行为。这些行为多数会侵犯他人隐私或违反国家法律。例如,网络流行“人肉搜索”,容易侵犯别人的隐私和触犯《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

第四,网络中的负面信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造成了巨大冲击,同时,也使得个体的道德伦理观念出现偏差。大学生作为新风尚、新思潮的引领者,容易受到影响。如网络上关于老人跌到是否要扶起来的讨论,有人通过“轻松筹”进行网络募捐却被证明是诈捐等有争议性的新闻事件,都有可能对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带来不良影响。

第五,高职学生对网络的过度依赖,也会影响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习。从现实来看,沉迷于网络游戏会引起学生旷课、逃课的行为。另外,一些学生受网络不良言论的影响,性格偏激,思想过于主观。以上种种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身心成长,会损害高校形象,不利于高校良性发展,也容易导致社会问题。

三、“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策略探讨

对于高职院校管理者而言,既要充分认识校园网络舆情的正面作用,又要意识到其对网络文化安全的负面影响,从而在顶层设计上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对校园网络文化的安全管理,笔者结合自己在高职院校的工作经验,对如何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强高职院校校园网站联盟建设。高校和各个相关单位要明确该联盟的性质,紧抓网上师生思想动态,以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为基础,按照“共创、共建、共管、共用、共享”原则,形成部门联动的舆情工作模式,发挥自身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促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服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其中,还要注意制定网上信息和舆论引导工作规程,明确具体执行的工作细节。在制定网上信息和舆论引导工作章程时,高职院校要制定自己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制定学院的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以文件形式加强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各部门、各单位应明确安排一位领导分管新闻宣传工作,配备宣传员或媒体管理员,承担本部门、本单位的媒体工作,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建设、管理和新闻报道等工作。

第二,加强高职院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要从资源整合与技术交流、正面舆论宣传与网络思政、网络文化产品研究与推广方向着手,邀请网信、公安等相关部门参与管理,提供支持,由此,建立可行的沟通、协作机制[2]。同时,建立校园网,使用实名登记制度和可追溯制度,形成迅捷、有效的高校网络信息内容监管机制。最终保证高职院校网络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

第三,建设专门的网络用户归口管理部门,学院校园网主页、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由党委宣传部负责建设与管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各部门、各单位所建立的二级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平台、QQ群等,由本部门、本单位负责管理,党委宣传部负责监督和指导。各部门、各单位所建立的微信公众平台,需向党委宣传部报备。

第四,建立完善的校园网络舆情监控工作机制,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高职院校应该制定专门的舆情应对制度和相关机制,建设一支较稳定的舆情监控水平的师生舆情监控队伍。能及时发现有关反映师生涉及学校或意识形态的负面情绪舆情,及时做成《舆情报告》,报送学院领导,同时,联合相关部门做好舆情应对和疏导工作。

第五,建立校园网站登记、备案制度,实行校园网站用户上网实名注册、实名信息制度。对需要公开通知的公告信息,都经过严格的程序审核。严格筛选在学院校园网主页、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等校级媒体上发表的稿件,由党委宣传部审定。各部门、各单位通讯员采写的、拟投送校级媒体的新闻稿件,须经本部门、本单位分管新闻宣传的领导审核同意。扩大对外宣传效果,主动进行信息公开,接受社会、学生及家长的监督。

第六,全面排查网络上意识形态领域的不稳定现象。全面排查学院师生是否能坚持正确的思想,是否在公开网络发表同中央精神相违背的言论等,是否存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严重问题的现象。

第七,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在网站上设置专栏,汇聚全国高校辅导员、思政理论课、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党团工作等相关的优质资源,提升网宣能力。具体而言,网站上要设置形势政策、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师德师风、校园文化、思政调研、理论探讨、先进典型、社会实践、思政课程、心理健康及红色视频等栏目。同时,在网站上设置沟通平台,让大学生能运用“网言网语”参与网络文化建设管理。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具有正反两方面作用。对于高职院校管理者而言,既要充分认识校园网络舆情的正面作用,又要意识到其对网络文化安全的负面影响,从而在顶层设计上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管理,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一些网络安全知识竞赛、邀请公安部门、高校或行业有关专家进入校园,围绕国际、国内网络安全态势、网络安全保障与国家安全、网络安全新技术应用、个人信息保护等内容安排讲座和授课,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网络素养、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共同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将网络安全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明校园建设、维护校园安全等工作有机结合,提高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爱民.高校网络舆情与网络文化安全问题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2(5):10-12.

[2]桑华.文化安全视角下的新疆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探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3,23(1):1-3.

作者:莫惘 单位: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策略探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xcb/wlyqlw/710886.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