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技术创新政策的实证研究范文

技术创新政策的实证研究范文

时间:2022-06-08 10:12:46

技术创新政策的实证研究

1分析方法的选择与数据来源

1.1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技术创新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的经济投入与产出的过程,所以可以考察技术创新政策绩效,可以设置技术创新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来衡量。关于投入与产出指标的设置,要考虑到以下几个综合因素:一是要结合区域性技术创新现实状况;二是要考虑到量化的指标数值容易获取,而且要具有时间的连续性;三是要考虑到可比较的周边城市技术创新指标统计口径一致,并且数据也要容易获得。但是城市层级的统计年鉴中的指标名称不一致,使得有的技术创新关键性指标数值缺失,所以无法做到全方位的比较。技术创新政策绩效评价指标确定为,技术创新投入是:技术投入、企业技术经费筹集总额、企业R&D经费和政府资金等四个指标。技术创新产出是:大中型企业的专利申请量、新产品产值、利税总额和工业总产值等四个指标。

1.2分析方法的选择

无论如何设置技术创新政策绩效的指标,所得到的数据还是不全面的。在这种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的分析工具就变得很重要。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选择Pearson相关系数和灰色关联度方法。采用两种数学方法,使得分析结果相互印证,更具有科学性。

1.2.1Pearson相关系数相关分析是研究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依存关系,并对具体依存关系的现象探讨其相关方向及其相关程度,是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适用于等间隔测度,特别是时间序列。技术创新投入数据是年度数据,符合Pearson相关系数计算要求。

1.2.2灰色关联度灰色系统理论则可以研究样本信息不充分的问题。灰色关联分析是分析和确定因子之间的影响程度或因子对主行为的贡献测度而进行的一种分析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是对态势发展的形似或相异程度来衡量因素间的接近程度,不需要分析对象具有某种典型分布规律,因而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因此,对区域性技术创新政策绩效进行评价研究,选择灰色系统关联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度算法。

1.3数据来源

本次分析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合肥市以及比较对象的南京市、济南市、苏州市的科技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公报和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有关数据。统计年鉴均由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社会经济年度公报由各市政府网站。

2技术创新政策绩效评价的案例分析:合肥市

2.1合肥市技术创新政策绩效评价的关联分析与灰色关联分析

对合肥市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指标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计算方法,得到处理结果。

(1)合肥市的政府技术投入与专利申请量之间是完全正相关,灰色关联系数0.76,表明技术投入对专利申请量影响较大,效应显著。政府投入中的技术资金与企业利税总额是负相关,灰色关联度最小,技术资金对企业利税总额的贡献绩效最差,说明技术投入在企业利税总额中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没有充分地促进技术创新产业化。

(2)企业技术经费筹集总额与工业总产值高度正相关,灰色关联度最大,效用最好,这表明技术经费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化。

(3)企业R&D经费支出总额与企业利税总额的相关关系也是高度正相关,灰色关联度为0.79,关联性效用较明显。企业R&D经费与专利申请量不相关,作用力最差。

(4)政府资金与新产品产值的关系表现为高度正相关,灰色关联度为0.84。政府资金对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发挥作用尚可,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综上所述,合肥市的企业技术经费筹集总额与工业总产值关系是高度正相关,灰色关联度最大。合肥市政府技术投入与企业利税总额是负相关且灰色关联度最小。

2.2合肥市技术创新政策绩效评价与南京市、济南市、苏州市比较

对南京市、苏州市和济南市的技术创新数据,进行相关与关联度分析。南京市、苏州市、济南市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灰色关联数据参见参考文献。

(1)政府技术投入产出。合肥市的技术投入与专利申请量完全正相关,优于苏州市、济南市和南京市。这表明:合肥市的技术投入在企业的专利申请中的作用绩效较好。合肥市技术投入与企业的利税总额相关性最差,是负相关,其灰色关联性和南京市相近,但与苏州市和济南市相差太大。合肥市的技术投入与企业利税总额之间的效用不太显著。

(2)技术经费与产出关联。四个城市的技术经费与专利申请量的关联度都是高度正相关。合肥市技术经费与专利申请灰色关联度排名第二。考察技术经费与新产品产值的相关系数,济南市最高,合肥的相关系数高于南京市和苏州市,灰色关联性低于济南市。合肥市的技术经费与企业利税总额相关性最低,与南京市、济南市和苏州市相差较大。四个市的技术经费与工业总产值的相关性程度基本一致,考察其灰色关联度,合肥市最低。

(3)R&D经费与技术产出关联。合肥市R&D经费支出与企业专利申请量的相关性最差,表现为不相关。其他城市都表现为完全高度正相关。合肥R&D经费与专利申请之间的灰色关联度最小。合肥市R&D经费支出与企业新产品产值的相关性优于苏州市,其灰色关联度低于济南市,与南京市相近。合肥市R&D经费支出与利税总额的相关系数高于南京市,灰色关联度远低于苏州市和济南市。合肥市R&D经费支出与工业总产值不相关,灰色关联度最小。

(4)政府资金与技术产出关联。企业技术经费包含政府资金和企业自身投入的经费。合肥市政府资金投入与专利申请数的相关性优于南京市,灰色关联度低于苏州市和济南市。合肥市政府资金投入与新产品产值的相关性最大,明显高于南京市和苏州市,其灰色关联度低于济南市。合肥市政府资金投入与企业利税总额的相关性比南京市高一点,与苏州市和济南市差距较大,其灰色关联度高于南京市,与苏州市相差较大。合肥市政府资金与工业总产值的相关性高于南京市,灰色关联度与南京市和济南市相近,小于苏州市。

3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3.1研究结论

虽然从总量指标看,合肥市技术创新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从相对指标看,特别是与周边城市技术创新比较,合肥市技术创新政策绩效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不是很理想。有的技术创新指标还是较弱,有待于优化和加强。

(1)合肥市技术创新投入方式和渠道存在一定的问题,资金投入没有发挥最优化效益。

(2)合肥市技术市场服务功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产业化的能力不是很好。

(3)合肥市是全国四大科教基地,科技人才优势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挥。

(4)合肥市尚未建立合理的技术创新定量评价方法,还没做到去行政化或由第三方机构评价。

3.2对策建议

3.2.1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技术投入体系技术创新投入资金是一次性消耗品,不可回收,也无法回收。技术创新政策实施效果不能仅仅是对技术创新经费的审核,而应该关注技术创新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即投入产出率。虽然政府是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但是政府的资金是有限的,如果过度地投入到技术创新领域,务必会影响到政府在其他公共管理领域的投入。再者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是有限的。为了进一步提升合肥市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绩效,加大技术创新投入规模和强度,需要积极探索具有合肥特色的技术创新融资渠道。构建创新投入模式,以合肥市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民间)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优惠政策作为扶持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技术创新投入体系。

(1)加大政府财政技术创新投入,确保建立政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在政府年度分配和财政超收分配中,做到技术创新投入增长幅度明显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幅,实现财政投入达到技术创新发展的要求。

(2)提高政府创新资金的集成度和投资范围。要对目前合肥市技术创新进行全面的调研,摸清技术创新企业、科研院所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具有广阔技术创新发展前景且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纳入到政府技术创新投入重点扶持对象,给予资金重点支持。

(3)改变合肥技术创新投资偏向。调整财政技术创新投入结构,加大对关系到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前沿技术以及技术创新基础条件的支持力度。关注合肥市技术创新能力短板,加大医药、生命科学以及农业技术创新的扶持,避免技术创新领域集中,重复创新,近似创新和低效用创新。鼓励原始创新,特别是符合具有市场化和产业化潜力的创新。

(4)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倡导企业除了政府投入资金外,加大技术创新自筹经费,谨防技术创新的资金溢出。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给予税收、财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技术创新贡献大的企业给予科技奖励。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企业、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活动,实行技术成果分红。加大银行科技金融产品开发强度,成立多种形式的技术创新投资风险公司和担保公司。

3.2.2加强合肥市技术市场和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合肥市已经成立了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开设了科技创新信息网、合(肥)芜(湖)蚌(埠)自主创新实验区网站、皖江产业转移示范区信息网。还有驻肥的安徽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安徽科技成果交易市场。这说明合肥市技术市场已经建立起来了。现实情况反映,一方面是对技术创新成果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每年都有大量的技术创新成果束之高阁,无法进入实际的经济过程而得到应有的转化和应用。这要求加强合肥市技术市场建设,完善功能,加大市场运作力度与效益。

(1)加强多功能技术市场建设。技术市场除了具有传统的技术交易、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的经营业务,还应该跟上时展的步伐,满足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技术市场的功能还应该包括技术创新成果评价、科技信息与咨询、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技术诊断和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一系列配套服务。

(2)合肥市技术市场基本上是政府主办的,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组织机构不完善,人员力量不足。大力扶持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介入技术市场,成立民间技术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拓展官办技术市场功能,延伸服务范围。技术创新中介机构是技术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实行市场准入制度,从业人员需要持有技术市场上岗证。加强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与业务能力。

(3)技术市场和中介服务机构要发挥协调技术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关系。除了直接进行技术交易服务外,还可以购买具有市场发展前景、企业急需的技术,进行技术二次开发和中试,然后向企业出售。还要控制本地技术创新产出的逃逸,促进技术成果本地转移与转化。及时处理没有市场潜力的技术产出,建立技术市场信息通报制度。

3.2.3完善人才强市战略,加强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人才是技术创新的载体,是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资源。合肥市是全国著名的科教基地,拥有丰富的技术创新人才资源。但是合肥人力资源,尤其是技术创新中的R&D人员对技术创新的绩效与其他城市相比较不是很突出,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1)合肥市虽然拥有很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但是部分是驻地机构,不是合肥市所有。它们的R&D人员不是合肥市科研主要力量,其技术创新产出也不是合肥专有。因此要加大合肥本地技术创新人员的培养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营造和优化合肥自己的创新人才的成长、使用和发展的良好环境与氛围。

(2)加强技术创新文化建设,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激发技术创新人员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营造环境,给予人才良好待遇和政策。用事业留人,用待遇惠人,用环境育人,用体制激励人。尽量避免人才的外流,特别是技术创新高尖端人才的流失。

(3)引导合肥市人才在本市范围内技术创新的合理有序的柔性流动。鼓励技术创新人才向本市具有广阔市场前途的技术开发领域流动,最大限度发挥创新人才的创造性,实现自我价值。

(4)实行不同技术创新领域的人才协同创新机制,实行人才优势互补,创新共进。整合技术创新人才资源,联合攻关,加快技术创新产出速度。

3.2.4成立技术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机构和科学的评价方法建立健全合肥市技术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和督查落实的长效机制。

(1)成立合肥市县区技术创新情况监测制度,对技术创新活动和成绩实行实时动态管理,并纳入各县区政府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充分发挥各县区科技局、科协的职能和工作的主动性。

(2)开展合肥市技术创新科学研究,向社会技术创新研究课题,吸收民间智慧,全力群策,共同推进合肥市技术创新进步。

(3)围绕合肥市技术创新政策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价。成立由市委、市政府牵头,主管部门参与主导,由第三方评价机构或民间非营利评价机构对合肥市技术创新政策实施效果开展评价,力争做到评价工作去行政化,减少官方色彩。采用合适的数学模型分析方法,做到定性与定量、历史和现实、理论与实践三结合原则。保证合肥市技术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的客观性与公正性,更好地为制定技术创新政策提供参考,提高政策的决策水平,使技术创新政策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本文来自于《科研管理》杂志。《科研管理》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汪晓梦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党校中共合肥市委党校

被举报文档标题:技术创新政策的实证研究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xcb/jscxlw/64605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