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科技文化论文范文

科技文化论文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科技文化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科技文化论文

传统科技文化论文

1科技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

科技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并非是想当然的亲密关系。科技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诸多冲突,一方面科技文化在多个历史时期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亦在阻碍科技文化的发展。

1.1科技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尽管尚存在争议,科技本身或具有二重性,即同时作为第一生产力与意识形态,即使科技本身不作为意识形态,作为文化属概念的科技文化也是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这种看法颇有历史。第一个将科技视为意识形态的人是韦伯,在他那里,科技与工业发展将使工具理性渗透进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实现合理性的同时,也形成了物对人的统治。这一理论被法兰克福学派接纳并发展,从霍克海默到马尔库塞,认为资本主义社会造成了人的全面的单向性,其深层原因都是因为科技发展造成的。哈贝马斯则在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将科技批判与意识形态批判相结合的基础之上,完成了对上述论断的扬弃,科技作为新的合法性的形式,已经丧失了意识形态的旧形式,成了一种以科学为偶像的新型意识形态,即技术统治论的意识(这显然也是一种科技文化)。当科技实现其统治,人们将以一种科学的方式追逐社会生活的所谓最优化、有效化,目的的合理性完全取代了沟通的合理性,这使得机械性的技术问题将充斥人们的视野,从而排除价值目标与价值实践。工具理性驱逐价值理性,科学的物化或异化凌驾于人自身解放和自由发展之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特别重视在自然方面的发现,和逻辑的推演与归纳。相反,关于人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是最为关注的,诸如“伦理纲常”、“王霸之术”。若仍以哈贝马斯的框架分析,可以参考其对于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的探讨。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论题上,哈贝马斯认为,共和主义将社会等同于政治社会,是伦理的延长。而这也是亚里士多德与中国传统儒家的看法。在无处不伦理的社会,科技的发展将深刻地改变这种固有的伦理价值观,科技文化则将保证这一过程的持续进行并不断冲击着原有的意识形态。为一种追逐科技的科技文化所推动的高度发展的科技,毫无疑问将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的伦理关怀和道德情操进行消解。同时,科技文化则提倡某种普遍性的标准和严密的逻辑,与“诗性”的中国传统文化背道而驰。科技文化所追求的大规模机械与批量生产方式,磨灭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只属于个人的内省元素,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标准化和单一化产品,复制以数量的呈现否定了个性的独特存在,对于艺术的旨趣从对精神的追求退化至对器物的渴望。此外,科技文化作为舶来品,其异质性也必然会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冲突。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存在实用主义的成分,但当科技投入应用以产品形式出现时,会产生更大的实用主义倾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其改造自然人化世界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既然有如此功能,科技文化不可避免会对于现实物质需求做出反映,在利益驱动之下把自然理解为一个等待被征服的对象。正如同韦伯对亲和性问题⑤描述的那样,实用性的科技文化所带来的福利增长的愿景,使得人们对于征服自然的行为合理化了,并内化为某种人格并外化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去。这个过程中“寡”和“不均”的问题或许得到了解决,但人通过这样的“升华”显然已经取代了一个创造和启示者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理念“天人合一”无疑将遭到破坏。这一过程中,此岸与彼岸严重地分化了。

1.2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文化的阻碍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重实用、轻系统。几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的用途完全不同,从历史上多次与传教士的接触亦可看出。在被专门发展的学科当中,以数学为代表,传统数学尽管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如勾股定理、圆周率等,但始终是以计算见长,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并未形成严密的演绎体系,因而无法发展成为纯粹理论性的独立科学。至于中国未能如欧洲发展出科学精神的原因,韦伯已经做了足够的分析。但即使是现在,大多数中国人习惯认识世界的方式仍然是非逻辑非抽象的,依靠直觉和领悟去把握世界,其结论无法为现代科学方法证真或证伪。这种认识习惯上的差异表征如反智,拒绝违背“常识”的意见,且忽略论断产生的研究方法。另一个特点是并未意识到甚至反对普遍性原理的存在,这或许是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矫枉过正。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重经验,偏伦理。一方面,它倾向于自我封闭,重视历史经验,在过去中寻找答案和模板,缺乏在外界事物中探索和追求的动力。自孔孟以后,中国文人多半在做诠释学方面的工作,在难于突破的同时也形成了中国知识传承发展的路径依赖。此外,关注政治的传统使得“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传统吸引着历朝知识分子,以悬梁刺股的方式去实践“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于政治的追逐也反映了对伦理的旨趣,科学总要让步于道德评判和政治立场。许多中国人对于一个学者的论断,第一眼不是看是否符合科学性,而是去看此人名声地位如何。对于判断的结果的关心程度,自然也是此人是否有良心比此人论断本身更为重要,学者论断的正确性不是由其数据、研究方法和基本逻辑所保证的,而是由其身份、地位、威望和声誉所自证的。这或许是“五毛”“美分党”之类称谓产生和流行开来,以及学术粉丝现象的一个原因。

2科技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的现状及展望

继续阅读

科技文化研究论文

一、科技文化发展的新阶段:生态科技文化

科技文化是一种生成于科学技术实践的文化,也必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今天,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生态化转向,生态科技文化也随之兴起,并逐步成为当今时代科技文化发展的新阶段、新样式。所谓生态科技文化,一般有两种理解:“生态科技的文化”和“生态的科技文化”。我们这里所说的生态科技文化,指的是基于生态科学技术发展,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文明为归依的科技文化。一定意义上说,生态科技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源于现代化进程中生态危机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生态化转向。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生态危机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为了人类文明的持续进步,人们开始进行反思,于是科学技术生态化转向这个问题被提了出来。所谓科学技术生态化,是指“用生态学整体性观点看待科学技术发展,把从世界整体分离出去的科学技术,重新放回‘人—社会—自然’有机整体中,运用生态学观点和生态学思维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对科学技术发展提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目标,主要包括科学价值观的变革、科学世界观的变革、科学观的变革”[5]。走出生态危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呼唤科学技术的生态化转向,而科学技术的生态化转向,首先基于人类思想观念上的转变。生态危机实际上是文化的危机,是不合理的文化观念指导下的恶果。正如有学者所说:“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们曾经错误地把它当成了一座能够为人类服务的、取之不尽的天然宝库,人类利用先进的高新技术不断加大对大自然的索取,随着家园不断地被自己破坏,人类已经感到生存危机的彻骨之痛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当人类砍倒天然林中第一棵大树的时候,文明就宣告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大树的时候,文明便宣告结束了。”

科学技术生态化转向既是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文化观念上的转变必然引领科技文化的转向———从传统科技文化走向生态科技文化。生态科技文化“立足于系统整体观的科技文化思想、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技思维方式、主张保护自然和环境的科技价值观念、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成果评价标准,代表了未来科技文化发展的方向。生态文明社会的实现,要求人们用生态价值观来评价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应用。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从科学技术可以改一切的传统科技文化转向主张利用科学技术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科技文化,将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7]。当今时代,生态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从传统科技文化走向生态科技文化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而科技文化的生态化发展必将影响甚至决定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的未来。作为科技文化发展的一种趋势,生态科技文化必将成为科技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这是因为:其一,科学技术在不断演化,生成于科学技术活动的科技文化也在不断演化,现代科学技术正在走向生态化,而科学技术生态化必将催生科技文化的生态化;其二,生态科技文化是当代中国科技文化成长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逻辑展开,建设生态科技文化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战略目标的统领下是辩证统一的;其三,科学发展观既是衡量科学技术发展合理性的重要尺度,也为我们在新时代认识和发展科学技术提供了新的视角,因而为科技文化的生态化转向指明了方向。特别强调指出的是,加强生态科技文化研究,在全社会弘扬生态科技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科技文化观的指导。西方学术界关于科技文化的思想层出不穷,理论派别也是蔚为大观。在这众多的科技文化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的科技文化观以其独到的前瞻性和系统性备受关注,对当今时代生态科技文化的建设和弘扬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马克思主义科技文化观本质上是一种生态文明的科技文化观,它也是科技文化生态化的重要理论来源,加强生态科技文化研究,在全社会弘扬生态科技文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科技文化观的指导。坚持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科技文化观,就要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这就要求21世纪的人类在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时,必须以更加负责和慎重的态度全面估价科学技术的环境后果,更加正确地开发和利用科学技术,努力实现科学技术的绿色化,切实把握生态科技文化的发展方向。总之,生态科技文化是当代中国科技文化成长的明智选择,生态科技文化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的文化价值取向,必将有力促进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化转向,推动人类文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从而实现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生态科技文化研究,也必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技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科技文化社会功能研究的新视野:科技文化软实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中央在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发生广泛而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尤其是针对全球范围内和平与发展的新形势而提出的一个崭新理念。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深刻总结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八大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政方针和目标要求,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所谓“文化软实力”,即以文化为基础的国家软实力,是指在经济、社会活动中以人为主体的蕴涵,并通过人们的活动整合而显现出来的一种综合力,其核心是人的素质和在经济、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能量。科学技术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软实力当然包含科技文化的力量,科技文化软实力是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笔者曾经撰文指出:“科技文化作为一种在科学技术实践活动中积淀而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在人类文化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逻辑地包含着科技文化的力量,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加强科技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技文化,让科技文化的理念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民族文化之中。”

加强科技文化建设,打造科技文化软实力,就要加强科技文化软实力研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技文化软实力研究的重点应该是科技文化何以成为一种软实力、科技文化软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科技文化软实力的特质及构成以及科技文化软实力的实现路径等。客观地说,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但却展现了广阔的研究空间。孙波撰文指出:科技文化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主要包括作为智力支持的科技文化软实力和作为精神动力的科技文化软实力。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科技文化构成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和重要支撑。笔者认为,科技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其功能集中表现在:推动科学技术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向既定目标发展的导向功能,协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功能,引导科学技术资源合理分配、提高科学技术运行效率的增效功能,以及激励全社会特别是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共同为科学技术发展而不懈努力的凝聚功能等。科技文化软实力具有不同于一般文化软实力的特质及构成。首先,科技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自身的发展中呈现出了鲜明的特质,包括普适性、基础性和整体性等静态特质,也包括发展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等动态特质。其次,从科技文化特殊样式考察,其软实力构成主要表现在:科技文化价值观念的吸引力、科技文化政策法规的保障力、科技文化公共服务的亲和力、科技文化创新氛围的聚合力以及科技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影响力等。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其他方面考察科技文化软实力构成,如物质层面的科技文化软实力、制度层面的科技文化软实力以及精神层面的科技文化软实力等。科技文化软实力在当代中国文化强国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强科技文化软实力建设,有利于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推动当代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中国文化影响力;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注入文化创新的生机和活力,永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要求,加强科技文化软实力建设,就是要努力构建具有中国文化传统的现代科技文化体系,通过宣传教育等多种形式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技文化,不断增强全社会对科技文化软实力的认同感,着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让科技文化的理念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民族文化之中。

三、面向现实的科技文化研究新课题:科技文化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坚定地回答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什么方向前进的时代主题,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鲜明标志和集中体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努力,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来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对于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其中,文化建设逻辑地蕴涵着科技文化建设的内容,而生态文明建设也呼唤着科技文化的广泛弘扬。从文化建设的角度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文化的根基,切实加强科技文化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1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文化的引领,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当然也离不开科技文化的支撑。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社会化进程,“科学技术成为一种与人类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的建制化社会活动,科学文化也广泛渗透进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化之中,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深刻影响着社会上的每一个人”[11]。科技文化是现代社会文化的基频,科技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代表着新世纪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众所周知,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社会对科技文化的支持程度以及有效需求不同,发展水平越高,就越需要科技文化,因而对科技文化的支持程度越高。由此可以说,科技文化的广泛弘扬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没有科技文化的广泛弘扬就无所谓小康社会。就生态文明建设而言,科技文化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种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文明也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相适应,呼唤科技文化在全社会的广泛弘扬。党的十八大非常明确地将建设生态文明规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明和人类文明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文化与文明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现象,二者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创造与被创造的关系,文明是文化创造的结果,没有先进的文化就创造不出高级的文明。今天我们要建设的生态文明,是建立在深刻的文化反思基础之上的生态文明,没有科技文化的广泛弘扬也就无所谓生态文明建设。概言之,科技文化是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也是生态文明崛起的前提条件。

继续阅读

文化视域下的科技文化论文

一、科技文化的内质

科技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系统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具有强大的发展动力。因为“作为一种文化,科技文化所表征的是一种在科学技术实践活动中积淀而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这就表明了科技文化的实质是“人类将自身自然对象化,即人把自身投射到自然对象上,在自然对象上实现人的价值,这既是一个人化对象世界的过程,也是一个对象世界又作用于人而化人的过程,也就是说,科技文化的形成是人把自然世界塑造成人的世界,同时人按照自然环境所造自身世界的结果。简言之,科技文化是人化自然、自然化人的产物。”由此可见,科技文化的内在特质是建立在科技知识、活动和体制基础上的对于其价值观的培养过程,是人类在其观念上对于外部自然世界把握后所形成的思想化结果,是人类对于自然世界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而由这些观念所形成的科技实践应用的技能和艺术则是人类独有的,它是建立属人世界存在方式中最具有人类学意义的重要构造。作为一个历史性的概念,科技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恒久存在的,它依托着人类对于近代自然科学技术的逐渐认知而形成和发展的。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对于科技文化的认知理解大体经过了三个重要的阶段并形成三种逐渐深化的理念。第一个阶段所形成的理念是将科学技术理解为一种独立于文化之外的社会现象,它将科学技术看成一种“真正的、方法的目标是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惠赠给人类生活。”第二个阶段所形成的理念则是将科学技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这就认证了科学技术内在地具有文化属性,它不仅能够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还能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相对于前两个理念,第三个阶段所形成的理念就更加深化,它将科技文化同文化自身有机融合并认同其是社会文化系统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表明科技文化不仅具有自然科学的功能,同时也具备着社会科学的功能,所以,这一阶段对科技文化的理解已经认知到它对于社会生活的全方面渗透和干预。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科技文化理念的不断深化和拓展将促使人类形成一种内化为思想观念的科技文化理念,它将改变人们思想文化的认知,同时也会促进科技哲学在建构方式上的完善,以便为科技文化学的建立提供着实际化的理论架构。

二、科技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

作为人类社会文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高级表现形式,科技文化不仅体现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先进要求,还彰显了社会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于加强社会文化建设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巨大的时代价值。科技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能够为社会文化建设中民众科学文化素质的养成提供积极有效的方法。民众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关乎着国家整体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建构。所以,加强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及提升科技文化建设的层次不仅可以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还能够从本质上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能力,提高国家在文化方面的竞争实力,形成良性的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当今时代,国际化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各国人才实力的竞争。所以,人才培养也就成为了各国发展的先决条件。可是,少数的高尖端人才并不能真正地将国家整体实力提升一个质的变化,它更多的是需要社会科技文化的普及才能够达到目的。所以,只有依靠着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才能够切实地将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知识有机地融入社会整体的发展进程之中,从而使得市民在科学文化的深度和广度上提高自我科技素质的整体发展。科技文化在提升民众科技素质整体发展的过程中,也客观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建构。

因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不仅需要社会经济层面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同时也需要人在精神层面的提升,这样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人。而科技文化恰恰就起到了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推动器作用。科技文化既现实地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以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内化人的精神财富以提升人的思想观念认知。所以,通过科技文化的全面建设以塑造科学文化,坚持先进性文化发展方向就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和价值基础,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近成果,因为,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要在理论和现实中积极地寻求适合中国基本国情,并在这一基础上来满足时代所赋予其的要求。只有这样,科技文化才会在社会文化建设过程中真正地形成一种有助于科技发展和民族发展的文化形式。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科学技术无时无刻不体现其巨大的创造性并以此改变着每个时代下的世界面貌。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大背景下,对于科技文化的需求尤为明显。作为社会现实化的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持已经达到主要性地位,所以,科学技术所形成的科学文化也将成为社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第一文化形态,并将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力量。虽然它不如经济和政治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大,但是它依然是科技进步所必需的一种平台和载体,积极地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和发展。而作为国家在文化方面的软实力形式,科技文化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思想观念上的改进和创新作用。因此,科技文化已经成为了推进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重大力量,同时也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给予着积极的智力保障。

三、社会文化建设视角下的科技文化建设路径

(一)建构具有中国特色化的科技文化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体系要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上,科技文化体系要有中国特色。多年来的文化强国实践进程使得我们越发地感觉到对于西方科技文化的学习过多到已经开始否定本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所以,在社会文化建设的视角下来看科技文化的建设就要求我们“特别需要的是下大力气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真正补救我国社会文化结构中科学技术文化不足的缺陷。这才是真正从我国国情出发,强基固本,从基础上下功夫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切实的道路。”所以,中国的科技文化体系要秉承着中国式的文化传统以适应中国的现实国情,在这基础上来满足时代化的需求,只有这样才会使得科技文化成为一种利于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文化形式。因此,加快中国特色化的科技文化体系的构建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中国社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继续阅读

现代设计原则的科技文化论文

一、科技文化展示设计的易用性原则

1.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主要是解决人与物之间的身体关系问题。它是一门以生理学、心理学、解剖学、人体测量学等学科为基础,着力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的系统设计符合人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特征,实现人-机-环境的最佳配置,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的、安全的、健康的、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的科学。它关注的目标是人与物、设施、环境的交流,通过研究人以及物对人的影响,来改善物与环境的设计,提高人与环境、物的和谐程度。

2.产品语义学。

产品语义学主要是解决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流问题。埃德赛•威廉姆斯(HughAldersey-Williams)在其著作《微电子产品的风格主义》中说到:产品语义学的目的就是要把人类因素学从身心和身体的区域拓展到文化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区域。设计中的形态、法则、表现手法、色彩等要素就象人的语言一样是一种符号,向外传达着设计物所承载的情感和信息。所谓的反馈就是产品诉说的语言,是产品与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它能在人与物之间建立一个完整的语境。

二、科技文化展示设计的通用性原则

现代科技已经深刻地影响到生活的各各方面,内容日益丰富的各类科技文化展示活动吸引着不同的参观者,包括许多弱势群体,其中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是科技文化展示活动的重要目标群体。作为科技文化展示的环境有着一定公共环境的属性,所以其设计必须体现出通用性的设计原则。设计师罗•马斯(RonMace)最早使用这个术语并解释到:通用性设计指的是综合型产品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的设计。广义的讲,就是指设计物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能够方便所有人的使用。通用性设计原则一般体现在:⑴公平使用、⑵弹性使用、⑶使用简便、⑷感性使用、⑸耐错使用、⑹省力使用、⑺充分使用等七个方面。

三、科技文化展示设计的快乐原则

继续阅读

科技视域下的文化创意论文

1电视传媒技术对河南戏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

1.1传统与创新的交织———《梨园春》节目电视这一现代传媒使传统戏曲焕发光彩,体现了现代与传统的整合。《梨园春》节目从内容到形式力求不断创新。《梨园春》栏目所播出的节目在内容上它是多元的,在形式上它是新颖的,不是单纯地播出某一唱段或者曲目,时常把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因素引入电视中,每期创新类节目占了一大半,比如《梨园春》梨园猜猜彩、卡通形象展示等,它是多种元素的融合,在办栏思路上也是一种创新。《梨园春》的戏曲综艺晚会的模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一整套系统,使戏曲不同的风貌形态和美学特征得以充分体现。如每年的“梨园春戏曲擂台总决赛”放在除夕之夜,已经成为拥有一亿多人口的河南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村观众的集体晚会。甚至每周日晚上八点开播的《梨园春》,对于众多河南戏迷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家庭聚会。《梨园春》中一个很有特色的品牌节目是擂台赛。包括戏迷擂台赛、专业演员擂台赛、少儿擂台赛等。各种擂台赛扩大了擂手的参赛层面,戏迷擂台赛是群众参与类节目,对于每一个爱戏的普通人来说,戏迷擂台赛为他们设置了一个可以实现心中梦想的舞台,只要你唱得够味,不管你是农民、工人、国家干部、个体劳动者或者是知识分子,都可以上台大显身手。因此办得热热闹闹,大受赞誉,《梨园春》首届戏迷金奖擂主赵海梅说:“《梨园春》改变了我的人生。”专业演员擂台赛是为有潜力的青年戏曲演员提供一方竞技和展示自己技艺的舞台,如2006年起开展贯穿一年的专业赛事“擂响中国”就是为戏曲专业演员举办的擂台赛,全年分初赛、复赛和总决赛,全国各地方剧种的专业演员汇聚一堂,在《梨园春》这个的舞台上进行高水平的专业艺术较量,让戏迷大饱眼福,同时对专业戏曲市场和繁荣专业戏曲院团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少儿擂台赛也是《梨园春》栏目的一个重要特色。通过少儿擂台赛,让孩子们从小感受河南戏曲,热爱河南戏曲,理解中原传统戏曲艺术,增强民族情感。同时《梨园春》栏目发挥了特有的造星功能,推出了一批河南戏曲小童星,加强了栏目的影响力,使之成为品牌节目。《梨园春》擂台赛对于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来说,各种擂台赛给他们设置了一个审美期待,想看最终谁是胜者,就像看体育比赛一样具有吸力。在各种擂台赛中,现场观众通过打分、点戏等参与,电视机前的观众通过拨打168声讯电话、回答问题、点戏等有参与,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特长,这种带有比赛性质的各种擂台赛,让全员观众参与,加强了观众与参赛者的互动,增加了各种擂台赛的竞争性、可视性、趣味性。《梨园春》的擂台赛由专家、现场观众、场外观众打分,所体现的客观、公正性,吸引了更多的参与者,引起了观众的兴趣,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让观众做主,单向传播变为交流互动,符合当代电视观众的心理,具有时尚性。”《梨园春》的舞台上有了众多普通人的参与,这样才有了电视戏曲栏目的生命力。《梨园春》通过现代电视传播沟通的手段,激起了观众对节目的热情,远在新疆、海外等地的票友也都来参加打擂,它的成功让全国各地电视台的戏曲栏目聚首郑州开会研讨、借鉴《梨园春》的成功经验。电视传媒实现了从传统的示范表演形式引领戏曲文化到当今的平民参与互动引领戏曲文化的转变。

1.2品牌与市场推广的缔结———《梨园春》营销《梨园春》注重品牌营销,加强市场推广。电视栏目《梨园春》借舞台推销河南戏曲。从省内抗旱救灾到省外抗洪救灾再到新疆等地的慰问演出,从北京河南戏曲周到春节河南戏曲晚会再到梨园春现象全国戏曲专家研讨会等,都推进了《梨园春》的品牌意识。《梨园春》集结河南豫剧名家和各擂台赛的擂主们成立的梨园春艺术团在全国各地区巡回表演。《梨园春》有遍布全国的37个“戏迷俱乐部”,使河南豫剧走入寻常百姓的寻常生活中,走入戏迷的心里。《梨园春》栏目赴宝岛台湾进行的现场直播开创了河南电视史上跨海直播。《梨园春》走进巴西、悉尼、委内瑞拉等海外巡演,将中原戏曲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梨园春擂主”被聘为《梨园春》品牌的形象大使。《梨园春》栏目通过卡通形象的征集评选活动,卡通人物的推广又使《梨园春》在更大规模范围内得到认可,使《梨园春》收视区域更广、收视群体更大,培育了河南戏曲受众群体,增强了《梨园春》的商业竞争力,《梨园春》增添的时尚元素拓展了《梨园春》的商业吸引力,在全国范围提升了《梨园春》的品牌形象。《梨园春》重视河南戏曲新品种的开发。如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中推出了“梨园春”版大型豫剧《红灯记》,以梨园春擂主们为主要演员,当李玉和唱《浑身是胆雄赴赴》时全场齐唱,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和戏曲界欢迎。又如纪念豫剧大师常香玉特别节目,纪念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安局长任长霞特别节目,八一建军节走进军营系列慰问活动,庆祝嵩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地质公园”称号专题晚会等。每一场特别节目的推出,都为《梨园春》赢得了较高的收视率,也使《梨园春》在全国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梨园春》栏目舞台设计也追求传统美学与现代时尚的统一和谐。舞美设计有高低平台、阶梯、屏风、梁柱、纱幕、景片,搭配现代的舞台灯光的变幻,营造不同的戏曲氛围,体现了传统戏曲舞美设计的现代化,给观众以较强的艺术冲击力。音乐设计在保留河南地方戏曲音乐旋律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音乐,融进各地方戏曲音乐的旋律,听起来效果更丰富、更大气、更广阔。艺术节奏设计在戏曲喧闹的同时调整得较舒缓轻适,给观众情绪和心理上留下一些品味的余地。诸如此类对《梨园春》电视戏曲艺术新品种的研发,使《梨园春》成为河南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路的试金石。

2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对河南戏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

多媒体是计算机和视频技术的结合,通俗点说多媒体是电脑和电视的结合,之所以能够实现多媒体依靠的是数字技术,多媒体代表数字控制和数字媒体的汇合,电脑是数字控制系统,而数字媒体是当今音频和视频最先进的存储和传播形式。电视,我们只能单向被动地接受信息,不能双向地、主动地处理信息,没有所谓的交互性。而面对多媒体,我们不再是一个被动的观众,我们可以控制,可以让它按我们的需要去做,实现交互作用。多媒体的应用领域已涉足到戏曲艺术行业。跟随数字科技发展,多元的数字3D数位平台的运用,可以将戏曲变成有声有画的互动形式。而设置的河南戏曲产业的数字平台,让原本属于传统的戏曲发展成为崭新的文化创意产业。这样新的多媒体戏曲创意产业的演出形式有别于传统,除了制作流程工业化外,且以影片或录像带发行的方式推广,同时更以文化创意产业的方式发展,推出CD、VCD、DVD、以河南戏曲演出为主的卫星电视节目、游戏软件、书籍等相关产品,朝向更多元的数字内容方向发展。

利用视觉、听觉及触觉的反馈来增强人们对戏曲吸收的数字3D戏曲动画,提升了观众兴趣、吸引了更多观众,开创了河南戏曲新的里程碑。戏曲动画作为一种新生艺术,产生于2005年,它是把戏曲艺术融入现代动画,用动画手段呈现传统戏曲艺术,是一种极具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独特魅力的新型戏曲艺术。戏曲动画是一种戏曲艺术与动画艺术相结合的新兴的动画表现形式,它融戏曲的文化性、动画的娱乐性、电影的虚拟性为一体,戏曲动画把戏曲艺术融入现代动画,用动画手段呈现传统经典戏曲作品,是一种极具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独特魅力的新型艺术。河南戏曲动画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戏曲传统剧。大段的戏曲著名唱腔唱词,基本真实地再现传统戏曲的原汁原味,重视视听效果,舞台场景及画面设计简洁,这种多以FLASH形式表现的戏曲动画,是戏曲在多媒体传播中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如豫剧动画《花木兰》。二是戏曲人物记。以时空叙事的手法表现戏曲人物经历,中间有该著名戏曲演员的演唱选段、熟悉唱腔以及做打动作等,重视人物造型和场景设计,有明显的演唱艺术风格。如豫剧动画《常香玉》。三是戏曲故事片,用动画的形式表现故事的发展、人物的冲突,在人物对白和独白中加入唱腔,以表演故事为主,根据原来的传统舞台剧进行重新创作,结构类似戏曲电视剧。如FASLH动画《朝阳沟》。四是儿童戏曲片。用动画的形式演绎河南传统戏曲文化,使少儿了解河南戏曲。如豫剧动画《大观园里梨园春》。戏曲动画片一方面应努力保持戏曲的原汁原味;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戏曲元素,重新创作成现代时尚的戏曲动画片。用豫剧动画的形式传播中原戏曲文化,是对河南戏曲的一种延展。这种现代化的传媒技术成为对传统戏曲艺术进行推广演绎的创新手段。传统的豫剧演出受到比较多时间、空间的限制,普及的广度有限,而以动画形式演绎的豫剧,则可以通过电视观赏或直接通过互联网在家下载收看。目前,以题材为豫剧的动画片主要是以FLASH为主,即交互式矢量图和Web动画的标准。直接运用豫剧选段和动画画面相搭配形式来表现的,有豫剧动画《朝阳沟》、《七品芝麻官》、《花木兰》等。如豫剧动画《七品芝麻官》用生动的动作和有趣的造型来表现戏曲故事的唱段。豫剧动画《花木兰》入选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FASLH动画《朝阳沟》中的亲家母对唱,动画人物形象造型特点突出,动画人物刻画细致,从服饰和发型就能区别开来两个老太太大头娃娃的扮相有娱乐元素,场景设计非常有中国河南农村的特色,一望无际的平原,绿色的麦苗,实用而简洁的室内陈设,水缸、长条凳、架子车等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家俱风格,色调以灰色为主,显得纯净。动画绘画比较精美,转场比较流畅,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写生画一般的光和影在多媒体配合下使得剧场如同电影一般充满了视觉冲击,充分地表达了戏曲的神韵和精髓。

总之,戏曲动画最大限度地扩展了传统戏曲艺术在21世纪数字时代的实践,其交互性、文化性和娱乐性的特点,创造着人与传统文化、人与戏曲艺术的新关系与新环境,也带来了新的创作方式和艺术语言。可以说,戏曲动画是动画设计的一种崭新的有发展前景的设计艺术形式。戏曲动画增加了动画的表现题材和形式,也为河南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使河南戏曲艺术和动画艺术在结合中得到发展。当代河南戏曲艺术在与科技手段的碰撞中充满了生机,拓展了河南文化创意产业。

作者:陈国华单位:郑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继续阅读

科技和文化创意论文

1“秀”和“聚”开启文化全新演绎形式

在当前,文化产业要更好的诠释自身的地位,需要采用全新的演绎形式。由于时代的进步和科技水平的提升,文化的载体日益增多,在当前受众面对的各种内容资源极大丰富的时代,一些传统的文化产业的应用资源会发生变化。在文化转型的过程中,随着科技资源的发展,文化的载体也要随之而改变。借用当前多维的展现方式,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得以最大程度的展现在受众面前,例如历史、民俗、地方文化等等,都可以运用最新的媒介或者载体让这些文化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在当前国际交往增多,民族文化国际影响日益增大的时代背景下,运用全新的表现形式来承载本国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语言,可以达到全新的展现效果。在历史文化积淀的利用上,欧洲国家有一些非常典型的例子。比如哥德堡号帆船文化的开发运用,它作为瑞典航海时代文化的象征,有着厚重的历史韵味。瑞典通过仿制这艘古帆船,再以环球巡游的方式来进行展示,一方面对本国文化进行了宣扬,同时也推广了相关产业。“秀”作为对文化效果展现的一种说法,即是说运用科技手法,结合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全新演绎,特别是将这种表现手法运用在旅游业、展览业、表演行业等行业当中,而这些“秀”的表现形式,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又实现了创新,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应之外,同时还可以对创新文化进行发扬。“聚”是指将多种文化展现形式融合在一个项目当中,对受众进行集中表现,在目前文化创意产业中,有主题公园、中央文化区、文化艺术节等各种“聚”的内容,而多种模式的展现,也给文化的展现增添了很多新的内容,模式也可以称为一种文化。

2文化旗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文化旗舰项目是指一个地区最能体现该地方文化特点,展现地区文化核心特征的建设项目,它以都市文化的凝聚力为发展先导,同时促进多个产业协调发展,提供文化工作者工作机会,连带促进其他消费产业的提升。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借助旗舰项目的带动力量,以多个文化设施的建立,以及文化活动建设和开展,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文化旗舰项目的功能是将文化活动和不动产计划、商业功能整合在一起,促进市场的交互作用,打造成功的市场效益。在时代创新技术发展推动下,文化创意产业以其富于吸引力的表现形式带来全新的文化展示形式,与众多产业产生交集,当前以文化创意为主导建设动漫和创意文化产业园等热潮在众多地区兴起,但是如果能确实理解文化产业融合的内涵,打造文化旗舰,可以在更高层次展现地方文化的魅力,在推动产业集聚上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科技与创意的融合发展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向

在全球产业经济处于全面升级的大背景下,依靠高、尖、精技术的发展,推动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已经成为了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发展最为可靠的倚仗。我国对于创意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2012年科技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出台了“科技文化创新工程纲要”,已经成为我国下一轮发展战略的措施。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使得品牌产品成为最具传统力、影响力、感召力的文化价值载体,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总之,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在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划指引下,引领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更有赖于文化企业自身的创新发展和科技运用。以关键技术攻关为突破口,以文化和科技融合的高端产品开发为切入点推进自主创新,发挥出文化企业在加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新型生产力效应,运用现代科技催生新兴文化业态,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核心竞争力强的文化创意企业和文化品牌,为我国实现文化强国的发展目标提供坚实动力。

作者:强昊单位:山东省枣庄市科技信息所

继续阅读

STS视角下的科技文化论文

一、宋学与湖南科技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两宋时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极为繁荣的时代,不仅有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这三大世界发明,而且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医药学、农学、农学等学科很多方面都居世界领先地位。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触及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在任何一项事业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尤为重要的是,这种精神力量一定与该项事业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密切的渊源。①这种“精神力量”在宋代的湖南就是理学。理学是在先秦儒家思想体系基础上,把经典的伦理学教义和推理的宇宙理论整合起来而形成新的哲学体系,常被称为“新儒学”②。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化现象,理学对当时的经济、政治、科技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天人合一自然观的伦理化倾向与有机性并存理学在湖南的发展主要是由湖湘学派完成的。湖湘理学源于周敦颐,其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宇宙图解《太极图说》。《太极图说》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周敦颐把整个宇宙当作单一的有机体,“极”被认为是有机体的中心,是世界中轴线本身,但任何一个特定的部分都不能被认为居于控制地位。朱熹在继承前人理学研究成果基础上,将世界本原探讨归于“气”和“理”,他认为这两个术语代表了基本自然世界中物质和非物质的因素。朱熹曰:“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4]朱熹的理气之分可以看作是周敦颐阴阳两极思想的延伸,但他和周敦颐一样,并不把理气对立,而认为是一体浑成,“理未尝离乎气”。([5],pp.32-33)因而认为其存在着有机整体观念也就不足为奇了。李约瑟也持这种观点,他认为最好把“理”译为“有机体”或“有机体原则”,表示宇宙的组织原理。[6]如果因为朱熹的有机论倾向就认为他是一个纯粹的唯物主义者,那又有些牵强。朱汉民就认为,理学家提出的诸如无极太极、理气等学说,最终要证明作为宇宙本体的天理,就是儒家倡导的“纲常伦理”。([7],p.8)如朱熹就曾说“,且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8]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朱熹的自然观明显地与伦理思想掺杂在一起,折射出理学中的儒家身影。他的自然观中蕴涵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自然规律和伦理规律是合一的或者一致的。胡宏对“天人合一”做出了新的本体论诠释,提出了“天理人欲,同体异用”的本体论,认为天理人欲在形而上的本体中处于同等地位。胡宏的本体论既区别于程朱遵循“天-性-心”逻辑结构的天本体论,也区别于陆王两派遵循“心-性-天”逻辑结构的心本体论,但这种本体论更加反映了天人合一自然观中浓厚的伦理色彩,这表明当时的自然观不可能发展成为一种唯物自然观,也就不会有助于认识世界的物质本性,这必然对科技活动产生消极影响。李约瑟也认为,儒家对待科学是一种矛盾心态,一方面虽然从根本上注重理性,反对一切迷信,但在另一方面,儒家集中注意于人与社会,而忽略其他方面,使得他们只对“事”进行研究而放弃一切对“物”的研究。这对科学的进展,反而不如神秘主义。

2.格物致知的方法论同时指导着道德实践与科学实践格物致知学说,初见于《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在汉唐时期沉寂了几百年后,宋学家对格物致知学说作出了自己独特的阐释。二程认为,人心中本来有知,由于被外物所蔽,使心不能直接认识自己,所以要通过“格物”或“即物究理”而获得知识,认识自己。程颐认为,格物致知是内省的功夫,是德性之知,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治理天下国家。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格物与致知的学说,他也认为,所谓格物致知,不在于求科学之真,而在于明道德之善。关于格物致知的认识过程,朱熹同意一物一物地格,积习多了后,便能“豁然贯通”。有学者认为,朱熹“求理于事物”只是“得君行道”设想中的一个重要环节。[10]这与二程格物致知的目的是完全一致的。湖湘学派的胡宏也认为,致知的目的在于认识普遍的、先在的道德规律,而穷理致知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他在《与张敬夫》中说,“故学必穷极物理为先也。然非亲之,则不能知味。惟不知味也,故终有疑,必待人印证也。”[11]虽然朱熹认为格物致知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但是他并不排斥“格一草一木的理”。他说,“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一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须著逐一件与他理会过”。[12]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后人在继承“格物致知”学说时,不仅用于指导道德实践,也用来格物理之理,指导着对自然的探索。这样,格物致知作为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如宋人朱中在研究潮汐中就运用了格物的思想和方法;宋王厚斋依据“一草木皆有理,可以类推”,将格物致知学说运用到生物知识的发展中。正因为如此,该词与西方“科学”含义最为接近,因而近代学者在引进西方“科学”一词时,最早是将“Science”(科学)翻译为“格物致知”。

3.书院私学成为官方科技教育的重要补充官学中的科技专科学校(如司天监中的天文历法学校)是宋代实施科技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就全国范围而言,能在官学中接受教育的毕竟是少数,更广泛的科技教育任务,仍然需要私学来补充。宋代是私学科技教育充分发展的年代,书院是私学的高级形式。长沙作为商业发达、商人集中的地区,文化教育事业也较为昌盛,这也符合“富而教之”的传统。宋代书院已经成为一种制度被普及开来,尤其是到南宋,书院文化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据统计,宋朝共建书院173所,其中北宋建37所,南宋建136所,占总数的78.61%。[14]湖南书院教育发达,全国四大书院中湖南就占到一半:长沙岳麓书院和衡山石鼓书院,岳麓书院在南宋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书院。湖湘学派开创者之一胡宏在担任碧泉书院、文定书堂和道山书院山长期间,经过长期探索逐渐形成了湖湘书院教育的特色。他认为,创办书院的教育目的是振兴道学,培养有体有用的人才。并且,胡宏强调学贵力行,他认为“力行”既是教学的目的,又是检验学习是否有“真见”的标志。他自己甚至亲自参加生产劳动,突破了道德践履的局限。其学生张栻秉承师训,并在其主持岳麓书院工作时将其发扬光大。岳麓书院此后一直将“务实”作为执教理念,尤其体现在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上。正因为这种学风,书院所涉及内容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伦理学科,还有自然科学;不仅对以往的科技史有所研究,还包括对科技的应用与创新的扩展。如朱熹对自然科学和音律学颇有研究,认为“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官职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究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因而他在岳麓书院讲学时,就曾告诫学生说“:为人子者,医学、地理之书不可不知也。”

4.实学精神对发展实用技术影响深远宋学通过“天人合一”肯定了人格本体与外在宇宙本体相通,但要实现这种内与外、人道与天道的沟通,则必须通过实践。理学的实践精神对湖湘学派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直接结果是诞生了实学思想,湖湘学派明确标明“务实近本”“、当昭示以用工之实”的实学宗旨。那么,他们这个“实”到底指什么呢?张栻是这样回答的“:于践履中求之。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日用常行之际,无非实用。(”《性理大全》卷四十九)。这段话包含了两方面内容:第一,湖湘学者所说的践履是“实行”、“实践”的意思,这种实践主要是日用伦常活动,即是一种道德实践活动;第二,实践与实用是紧密相关的。湖湘理学的这种务实思想对宋代长沙商业有较大影响,体现在提倡重视市场、注重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务实作风,以及积极实践、敬业创业的商业思想。按照《宋会要辑稿•食货十六之十二》的记录,古时长沙的潭州所辖各县商税年收入曾一度达到9.2万贯,商业水平位于全国先进行列。除此之外,湖湘学派的实学宗旨对发展实用技术具有深远影响。宋代自开国便外患四立,在统治者尊崇儒学的背景下,宋学家自觉树立“内圣外王”的志向,并通过教育将这种精英文化推向社会。湖南在实现“内圣外王”目标中不断发展“经世致用”的各类实业,不少行业发展水平领先国内其他省份。比如,代表着军事和贸易水平的湖南造船业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潭州能制造载米万石的巨舰,其技术水平之高可想而知。([3],p.481)此外,潭州是宋代有名的产纸地,发达的造纸业又为印刷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最终造纸业和印刷业共同推动了潭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岳麓书院在宋代刊刻有大量书籍保存至今,这是与当时造纸业的发达密不可分的。这种实学精神甚至影响到近代,一大批在政府担任要职的湖南人,如魏源、曾国藩、左宗棠,在鸦片战争失利后率先开眼看世界,把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引介到中国。综上,在古时科技最为繁荣的宋代,科学与技术作为文化形式在不断交融中相互促进发展,即使在相对偏僻的湖南地区也是如此。当然,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作用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社会文化作为中介完成的,在湖南尤其是受到理学文化的影响。

二、湖湘科技文化的局限性

1.从区域文化层面看湖湘科技文化的局限性中国古代文化在特定的区域内,具有各自相似的特点,形成自己的社会体系,古今学者均对此提出了不同的划分方法。本文沿用中央民族学院徐亦亭的提法,中国古代有四大文化区域:即中原华夏农业文化区域、东南百越稻作文化区域、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区域,以及西部与北方游牧文化区域。古代湖湘文化被归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区域,这是有历史根据的。《左传》昭公十二年说:“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这是春秋时长江中游山地民族游耕文化的一种写照。春秋战国时的楚人发扬了游耕于荆楚山地的火耕传统,在江汉沅湘地区形成独特的荆楚文化。作为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湖湘文化,既不同于东南百越稻作文化区域,乐于四海为家,易于接受外来文化,也不同于中原华夏农业区域文化安土重迁的稳持性和逐步向周边拓展的凝聚性。湖南深处内陆,又被长江天险阻断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交通不便,思维顽固。这种地理上的特殊性一方面导致湖南很少受到外来经济和文化的冲击;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文化上的贫瘠。这种贫瘠在两宋之间由于中原文化南迁而有所改观,以理学为特征的湖湘学派逐步形成,在此后湖南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影响着湖南精英知识分子的思维。当然,也顺理成章地影响到湖湘科技文化。如果说在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中国各地都是以农耕经济为主,人们文化水平相差不大,资源禀赋的因素就对地方经济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反过来,生产的需求又刺激了技术发展。在这一时期,湖南由于地理上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青山绿水,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农耕发达,矿产丰富,加之人们具有较强的勤劳勇敢精神和敢于探索的冒险精神,湖南的技术水平居于国内先进水平。然而从东汉至宋明时期,整个中国的科技水平在世界处于先进水平,湖南也加快了发展速度,但却落后于江浙一带。由于这一时期整个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得到了开发而得到迅速发展,湖南人的开创冒险精神不再是优势,而江浙一带对科学技术的严谨求理、重农重商精神成为时代最需要的精神,这使得江浙一带成为此时中国科技先进地区,湖南只处于国内中等发展水平,尤其表现在科学理论研究与技术发明方面。而清代至民国初期,中国在世界上远落后于西方的科技发展水平,湖南在新技术开发上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但在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发现发明上,处于国内中等水平,明显落后于江浙地区。([3],p.12)尽管在湖南本土由于保守势力的阻止,湖南的科学发现与发明上并未取得显著成就,但是一大批在外省担任要职的湖南人,如曾国藩、左宗棠,却率先开眼看世界,大力推动国外先进技术引入中国,进行技术开发,实行产业化,商品化,成为当时中国最早的实业家。这是与湖南深厚的传统文化精神与强大的人才储备紧密相关的。然而湖南人在长期封闭的地理环境所形成的“倔强”或称之为“固执”性格,在建国后乃至改革开放初期相当长一段时间,难以解放思想,延误了湖南经济腾飞的时机。总的看来,影响湖南数千年的湖湘文化及其中包含的科技文化对于自然科学发展的直接影响并不大,因为湖湘文化的核心在“经世致用”,即使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和张栻等提出的知行合一,主要还是指伦理上的道德实践要求,既包括“内圣”的自我道德实践要求,也包括“外王”的救国救民的政治伦理,即使后来的王船山,杨昌济也没有超出这一传统。比如,王船山的知行观仍然是“行于君民、亲友、喜怒、哀乐之间”。杨昌济留学国外多年,但他提倡的“力行”仍以伦理道德为主,他说:“盖君子之于修身,乃毕生之事,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这也是湖湘科技文化的局限性所在。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作为湖湘科技文化根源的理学之所以能够受到士子和统治阶层的推崇,主要是其“经世致用”、“内圣外王”的主张符合了统治阶层的需求,因而被统治阶层引入科举考试,使得古时只能通过科举考试入仕的士子们被迫绑在了理学的架子上。

继续阅读

科技文化中心钢结构的深化设计论文

1型钢混凝土梁

本项目型钢混凝土梁(以下简称钢骨梁)内钢骨采用焊接H型钢,钢材材质为Q345B。根据构造图集规定,钢骨梁与钢骨梁的连接应保证主梁贯通。当主梁与次梁为刚接时,连接节点处,主梁上下翼缘连接板应根据次梁角度做好扩散角以避免应力集中。梁翼缘的连接采用全熔透坡口焊,焊缝质量等级为二级;腹板的连接可根据腹板所承受的剪力进行螺栓等强连接计算,以确定所需高强螺栓的数量。钢梁的翼缘或腹板处,应按照施工图要求焊好剪力钉,绑扎钢筋时次梁的纵向钢筋应深入主梁内并弯起,弯起高度符合钢筋的锚固长度。

2不等高梁与柱的刚性连接

不等高梁与柱刚性连接时,如图2所示,当两端梁的高差不大于150mm,根据《多、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节点构造详图》规定,截面高度度较小一侧的钢梁,其与柱的连接牛腿应按1:3进行放坡,并在转折处设置加劲板。当两端梁的高差大于150mm时,如图3所示,对应于每个梁翼缘的位置,均应设置水平加劲板。截面高度较小一侧的梁还应在牛腿腹板下方设置竖直加劲板。

3梁上起柱

根据结构需要,钢桁架的部分钢柱需在主梁上生根,也就是所谓的梁上起柱。这种节点在深化设计之前应先建立三维模型或进行桁架放样,以便确立钢柱的准确定位。钢柱的柱脚应做靴梁,将柱脚应力均匀扩散至钢梁上翼缘。钢梁上对应钢柱靴梁的位置处也应设置加劲板,使力的传递均匀扩散。

4三维建模在深化设计阶段的应用

本工程由于建筑造型复杂,其结构杆件大多高低起伏,各连接节点均为三个方向连接构件且角度不一。因此,在钢结构部分深化设计的同时,应根据施工图首先建立三维模型。模型中,应将各构件及连接节点按照1:1的比例输入模型。待模型建立完毕后,整个工程的结构杆件便全部呈现于模型当中。三维模型除了能直观的反映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外,还能校核深化设计的准确性。若节点设计出现问题,能立刻从模型中反映出来,避免了传统的二维放样出现错误只能在构件现场安装时才发现的失误,从而大大提高了深化设计的准确性。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