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可持续建筑论文范文

可持续建筑论文范文

可持续建筑论文

可持续建筑论文范文第1篇

1.1坚持“三统一”原则与可行性难以统一结构问题

图书馆建设要遵循“藏”“借”“阅”这三个宗旨,而“藏”、“借”、“阅”就是所谓的“三统一”原则,在图书馆的建筑设计中不仅要遵循“三统一”原则,还要保证图书馆建设的可行性。一般来说,图书馆在建设之后,就会形成固定的结构、格式以及建筑风格,但是图书馆一旦建成,就要经过多年的沿用,用时非常大,所以,图书馆的建设一定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也就是说,图书馆在建成之后,一定会有或大或小的扩建、改建甚至翻修,这就要求图书馆在建筑设计时就充分体现其可行性。图书馆在建筑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重“藏”“借”“阅”“三统一”原则和可行性之间的结合,以便于通过这两者的结合来确定图书馆的结构,以达到图书馆既可以“藏”、“借”、“阅”目的,又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图书馆的可行性。

1.2建筑师的设计与图书馆专家的意见需要进一步统一

建筑师说白了就是一位艺术家,他们眼里,图书馆和其他建筑物一样,是他们所创作的一项艺术品,他们修筑图书馆的意义就在于怎样去完成一件优雅独特的艺术品。而图书馆专家不一样,他们作为一名文化人,他们眼中的图书馆不管是从质量上还是功能上,都能够沿用到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之后。所以,在图书馆的建筑设计中,不管是外在的美观或内在的功能,他们的意见都会有一定的偏差,这在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建筑设计中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2实现图书馆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1节能降耗

为了符合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节能减耗,降低运营成本是非常有效的措施。虽然,国家及相关政府给图书馆建设的经费都在逐年增多,但是,为了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宗旨,我们还是要做好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在图书馆建筑的初期,就应该做好建设过程中的一切预算,所有的成本资金都要经过科学合理的计算,最大限度地降低图书馆修筑以及运营的成本。而且在修筑图书馆时,要利用一切新能源、新技术来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比如说,图书馆的灯一定要用最节能的灯来照明,而且取暖降温也要用到最新节能的能源来实现,图书馆修建负责人要做好图书馆的人群分布设计,争取尽可能地实现用最小的空间容置最大数量的人群,最好利用无害的施工材料来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2.2讲究环境效益

图书馆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还要讲究环境效益,要打造一个优美、雅致的阅览环境。首先,图书馆要利用一切自然环境,让图书馆尽可能的与自然环境接轨,还要充分利用阳光,让图书馆有足够好的采光效果以及良好的视觉效果,让人们在眼睛疲劳的时候能够远眺舒适呢自然环境,或者给人们提供坐在盎然的草坪上能够惬意的读书。图书馆要有广阔的空间,其交通要道也要足够好,让读者能够有一个畅通的读书环境。还有就是图书馆的电子管理设备以及系统都应该达到一流的水平,让人们不管是要查找资料、书籍,还是复印书籍都能够畅通无阻,不用浪费无谓的时间和精力。

2.3实现图书馆结构功能的灵活使用

图书馆的使用时期非常之久,有时要达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所以图书馆里面的扩建、改建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图书馆的修筑设计有足够灵活的结构功能,尽可能地为以后的扩建、改建提供最有利的条件。但是还有一点是我们必须重视的,图书馆的建设一定要遵循“三统一”原则,这两者在建设上很难统一。首先,我们应该采取自然采光为主,人工照明为辅的原则对图书馆进行照明,其次,图书馆内部业务的用房应该相对固定,荷载的取值可以较轻,这样,我们就可以适当的把图书馆的“三统一”原则以及灵活使用的原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4对设计进行科学的论证和监管

图书馆的建筑设计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它需要实现图书馆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将图书馆中的各种原则理念都科学合理地融合在一起,还需要充分将图书馆的文化、思想以及理念都体现出来。所以,图书馆的建筑设计,是一项非常高难度的工作,这需要许多建筑设计专家以及图书馆专家共同努力,共同促进,及时地沟通交流,并且经过科学合理的论证,最后得出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确定了设计方案之后,还需要对图书馆的修建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管,保证图书馆的修建是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的,严格符合设计理念,只有这样修建的图书馆,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3结束语

可持续建筑论文范文第2篇

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的发展,对人们的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在维系社会、人们之间关系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另外,可持续发展建筑还能够兼顾每一个社会主体的利益,在建筑设计、使用等过程中都能够充分体现出这一点。因此,可持续发展建筑具有美学标准和社会公平性[1]。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高职建筑设计建筑课程教学设计策略

(一)知识方面

建筑设计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需要坚持完整性原则,将可持续发展思想渗透到教材中,侧重突出建筑材料的循环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引进新工艺等方法;另外,建筑课程设计知识体系构建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高职学生实际情况,由于高职学生基础较差,教师应立足于未来建筑发展趋势,丰富学生知识面,增加课程项目,例如:计算机应用、组织管理等内容,通过拓展学生基础知识储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入分析建筑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推动我国高职建筑设计专业教育进一步发展[2]。

(二)技术与情感方面

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影响下,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专业技能,例如:技术认知技能、社会情感技能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形成可持续生活能力。然而,由于高职学生生源广泛,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等多个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进行建筑课程设计过程中,课程设计应加强对学生技术认知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培养测量放线、材料鉴别等基础能力;社会情感技能够对社会行为以及可持续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建筑设计专业设计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过能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等,从而提高学生管理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

(三)认知态度方面

学生认知态度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处理问题的重要途径,站在不同的立场思考问题,并作出准确的决策。因此,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专业课程设计应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可持续发展观点,认识建筑材料和建筑构造的历史、未来等,培养学生能够从多方面考虑问题。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放,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对人们本性、价值观之间的竞争的认知,引导学生树立奉献精神,在日后工作中,保持负责的行动态度[4]。

(四)价值观念方面

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一定影响,建筑课程设计价值观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关系,一方面建筑材料的选择要以切实保护环境为前提,实现自然资源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平等;另一方面,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方要为所有人建立信任、理解的社会环境氛围。因此,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这一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

(五)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教学课程实施的重要基础。因此,建筑设计专业在设计过程中要明确环境对教学的重要性,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并将六大学习情境作为教学基础,加强实践训练,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另外,教师还要认识到建筑设计专业的本质,将建筑基本构建过程作为基础,坚持实践原则,实施以学生参与为主,跨学科并面向行动互动的综合实训及生产的教学环境,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多媒体技术与建筑额教学有机结合,为学生打造一个形象、生动的课堂氛围,创造立体化教学环境[5]。

三、结论

可持续建筑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要求;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能耗的问题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耗能过多会导致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重危机,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现代技术手段降低建筑的能耗问题成为了建筑设计的重要任务。但是建立绿色生态的建筑是一项复杂的任务,由于我国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所以应该尽量从地方环境和资源条件出发,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实行有利于促进建筑节能的有效措施。

1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介绍

1.1绿色生态建筑。绿色生态建筑又称为生态化建筑以及可持续建筑,其实这是一个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最终目标就是在建筑的使用周期内尽可能最大化的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且可以为人们提供健康、节能、舒适的使用空间。建筑的具体措施是要根据地区的自然环境,将建筑学和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相结合,并且合理的安排建筑与其他因素的协调关系,将建筑物与其周围的环境组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结合体,如图1显示的绿色生态建筑。1.2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是指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的情况,采用一系列当下先进的材料、施工机械和控制技术实现建筑系统能达到最佳水平,而且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还能减少建筑的能耗。此设计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求从对环境的影响、建筑内环境和建筑寿命内总投资等角度进行综合考虑并做出决策。建筑的寿命包括设计、施工、运营以及拆除进行再利用等,而其设计阶段的决策将对以后各阶段的费用和效率造成重大的影响,因此为避免建筑在整个使用周期内出现因为设计不当而发生的问题,就必须加强设计和管理的水平,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建筑施工的投资,还要对建筑之后的运营进行预算。1.3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便是发展,其要求社会、经济、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既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以及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又要实现经济的长久发展。1.4绿色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共同的目标,尤其是目前的建筑已经开始由高能耗,高污染发展模式向绿色环保型模式转变,而绿色生态建筑则是该转变的关键步骤。可持续发展表达出的是一种人们的共同目标,即人类现在的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的同时,也不应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造成威胁。发展是人类生存的首要目标,而建筑在其施工和之后的运营过程中以各种形式进行大量的消耗、转化自然资源的过程,势必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也肯定会影响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现在一些建筑单位己经意识到只有通过绿色生态的建筑设计才能减轻建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因此在建筑领域内,“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等设计理念应运而生,其中包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渐渐的被人们所接受。绿色生态的建筑设计与传统建筑相比较绿色建筑更优先考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情况,其从考虑高效利用可再生资源,降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以及建设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入手。

2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设计要求

2.1因地制宜。我国内幅员辽阔,跨越多个气候区,不同的地域气候的差异也较大,因此导致了绿色设计的策略也大不相同,设计人员应该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以及其他环境条件,以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被动式制冷和集热,从而能够有效的减少由于能源浪费导致的能耗和污染。例如在日照充足的地区可以充分的利用太阳能,而在寒冷的地区则应把战略目标放在建筑保温材料上。2.2依据国情。从经济上来说,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过程要想从农业经济迈过工业经济而直接进入知识经济,即在达到工业经济目标的同时也同时能够实现更高的现代化目标,我国国内的环境特殊性决定了我国不能照搬原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也不可盲目的引进国外绿色技术和产品,更不可先进行经济的发展再治理环境污染,而应在发展的同时在发展的规划上加上生态化、信息化水平等基本的生态衡量指标,即在实现不断进步发展的同时进行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促进可持续发展。2.3加大采用节能新技术。绿色生态建筑的本质是在其使用周期内减少能源的消耗并增大其使用效率,最终能够建立健康舒适环保的居住环境。因此,在规划设计过程则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所处的气候环境特点、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绿化情况等条件,经过专业人员进行综合考虑提出生态节能初步方案,并且在后期的设计中,规划建筑、给排水以及电气专业的相关特点进行密切合作和有机整合,最终能够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节能环保设计体系,并在技术保证下尽量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加大能源的利用率的同时能够保证其效率。2.4重视建筑整体的设计。建筑整体设计的质量好坏直接对绿色建筑的性能及成本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文化背景以及经济等多个方面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进行整体的全面设计,而不能照搬其他不同地域的先进的绿色技术经验,最终导致绿色生态建筑整体上出现问题。例如在寒冷的地区如果门窗的热工性能太差的话就将会降低蓄热材料和墙体保温性能发挥。2.5加强环境的绿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于环境问题也是越来越关注。环境的绿化不仅可以美化环境,也能生活氛围造成改善,比如绿化覆盖的地面可降低水分的蒸发从而可以形成舒适凉爽的环境。当前建筑环境的绿化主要包括居民小区周围环境的绿化和建筑的立体绿化。建筑小区的周围环境绿化主要从减少水泥等硬化铺地入手,尽量加大草坪的覆盖面积,多种植绿色植物,即使必须采用硬质的地面也可以采用能够渗透的生态砖铺地,促进水资源的循环。

3加快绿色建筑设计的建议

3.1发展建筑新材料。建筑材料的节能是指在建筑材料的制造过程中对能耗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实现建筑的环保节能效果。由于大部分的建筑材料在制造时需消耗大量的资源和人力资源,因此应尽量选用能源消耗少、制造工艺相对简化的建筑材料,相关企业也应在研发新型环保建材上加大力度。3.2提高认识。我国虽物产丰富,但是人口基数大,且之前无节制的开发、生产导致当前资源的短缺,耕地、森林以及水资源都减少的很大,并且环境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因此从人们的思想上入手,提高人们对绿色生态建筑的认识是促进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重要途径。3.3循环利用。绿色生态建筑应从节约能源和材料的角度出发,尽可能的实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重复利用,能够有效的降低资源的浪费造成环境的破坏,并且可以促进绿色生态建筑能够长久的运作下去。

4结语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面临着许多的能源匮乏问题,环境状况也是令人堪忧,我国的自然资源也相对的匮乏。现如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如果我们能够从环保节约的条件出发,对绿色生态建筑进行全面的设计,就能够有效的降低能耗,保护环境,从而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作者:陈俊 单位:重庆市设计院

参考文献

[1]常红航,朱江南.谈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09.

可持续建筑论文范文第4篇

1.1建筑材料

从建筑材料本身来说,其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而且品种繁多,包含的性能多样。其中包括金属、非金属以及其他的复合材料为主。无论是从材料本身的性能还是从建筑材料的用途上都可以分成不同类型的材料。另外,建筑材料的应用相对比较广泛,在不同的建筑结构中都有所应用。另外,建筑材料主要占据了建筑工程整体造价的二分之一左右。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应该采用不同的材料类型,无论是在风吹、雨淋还是在腐蚀性相对比较强的环境中都应该得到广泛地应用。但是现如今,随着建筑行业的高效发展,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对建筑材料的类型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不仅要对材料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还对其经济性和实用性也非常重视。所以,在具体的建筑工程中,做好建筑材料的选择工作是保证建筑工程高效进行的关键。

1.2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在社会发展中逐渐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社会工作的每个领域都有所涉及。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就在逐渐增强,无论是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都得到了体现。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中可以看出,主要包含着四个方面的内容在其中:第一是人类在进行各项经济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自然的承载能力,不能无限制地对其进行索取,应该善待自然,尊重自然,实现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相互促进。第二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不仅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还应该从子孙后代的角度出发,既考虑当代人的利益有考虑后代人的利益。这样才能够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人口、资源以及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应该充分发挥行政机构中政府的基本职能,逐渐应用科技和经济等方面的呢绒,形成相对比较完善的系统工程。最终促进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2建筑材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由于我国的幅员比较辽阔,人口数量也相对较多,对于建筑材料来说,不仅应用范围相对较广,在使用量上也比较突出。建筑材料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对建筑材料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和生态环境相结合,因此需要对材料的性能进行优化和改进,同时还应该加强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进而提升材料的可再生性。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相对比较科学的专修方式来对建筑结构进行修饰。

3建筑材料可持续发展目标

可持续建筑论文范文第5篇

众所周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也伴随着高能耗、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我国水泥、钢材产量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而大量低强度建材的生产与使用,消耗了很多矿产资源,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坏。在以上问题越来越突出的形势下,一定要针对土木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改革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应用

2.1工程设计环节的可持续发展

土木工程设计指的就是对工程建设所需的经济、资源、技术、环境等展开综合分析与论证,编制合理设计方案的活动。在进行土木工程设计的时候,需要对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工艺先进行、结构安全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且对施工、使用、拆除等环节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考虑。所以,在设计环节中,一定要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应用。在进行具体设计的时候,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纸设计,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设计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保证设计规范的统一,深入理解与运用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而促进土木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

2.2工程施工及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2.2.1工程材料的可持续发展

材料是土木工程建设的根本,新材料的产生会促进土木工程的快速发展。现阶段,土木工程的主要材料就是钢筋混凝土,其生产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粗细骨料、掺合料、外加剂等。在生产水泥以及混凝土的时候,从原材料开采、加工、配制、生产、使用、报废等全过程均面临着资源、能源、环保方面的严格挑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材料的可持续发展。要想实现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保证混凝土的绿色化转变。针对混凝土的绿色化转变而言,一定要尽可能提高其使用年限,比如,将重要混凝土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年限由以往的50年增长为100年,这样就可以节约建筑维修、重建、拆除等方面的消耗,同时也可以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2.2.2工程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土木工程施工从施工准备、施工到竣工,在整个过程中都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执行,并且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如对人居、生态、资源、环境等进行保护。所以,在实际施工中,必须加强以下内容的落实。首先,强化建筑场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在土木工程建设中,一定要对古建筑、植被以及周边重要建筑设施等进行有效的保护,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方案,降低施工影响。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对人工与设备的投入,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防止其破坏环境、浪费材料与资源。同时,一定要拟定关于室内外空气、噪音污染的施工措施,并且予以严格落实,实现土木工程建设的预期目标。其次,实现材料与资源的节约。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减少能源消耗与建筑废料、垃圾的产生。40%的能源消耗用在了建筑物上,30%的能源消耗用在了交通上。所以,在进行建筑物设计与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寻求节省能源的方式,加强对太阳能、风能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实际施工中,秉持“变废为宝”的原则,尽可能降低材料损耗,可以回收废砖石、混凝土等材料,充当要求不高的填充材料与地面材料,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工程材料,也保证了工程整体质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手段。最后,制定科学的管理及监督机制。在土木工程建设中,除了制定施工项目管理目标,规划实施项目目标组织、程序、落实责任之外,在开展项目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予以贯彻落实:实际施工中一定要尽量减少场地因素的影响;全面提高材料与资源的利用率,增加材料的回收率与再利用效率;强化人员与机械设备的统筹安排等。在落实这些措施的同时,一定要保证土木工程质量达到使用标准。高质量的工程项目,能够有效增加项目使用年限,降低项目运行成本,有助于使用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充分体现。

2.3工程拆除的可持续发展

土木工程结构在满足设计要求使用期限后,需要进行淘汰与拆除,在进行拆除的时候,必然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出现一些建筑垃圾与废弃物。通常情况下,建筑垃圾都会占用一定的土地,降低了土壤质量,影响了空气质量,导致水域受到污染。针对这些情况而言,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建筑物拆除过程中,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其一,针对达到使用期限的建筑物而言,可以先进行全面的检查与测试,如果发现其主要结构完整、承载力满足要求,没有其它严重危险问题,可以延续其使用期限,之后对建筑物进行全面的支护与维修。其二,在建筑物拆除之后,一般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产生的这些垃圾进行分类、回收以及再利用。比如,可以将混凝土块磨碎,除去杂质后,将其当作是骨料予以使用,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工程材料,降低工程造价,还可以保证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结束语

可持续建筑论文范文第6篇

1.1为绿色建筑的设计建立了普遍的标准和目标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清楚的框架,同时提供了完善的指标内容。与一般的建筑规范相比较,这些指标从更为明确的环境角度,将标准以及目标确定了下来。对于建筑师而言,他们在建筑设计决策阶段,可以了解到应该采取哪一项措施才能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在构建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时,要确定建筑设计目标,还要考虑到设计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1.2为管理者提供可以考核的方法当前,摆在建筑行业管理者面前的最大一个难题就是建筑市场规范问题,确保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应运而生,该体系为建筑行业提供了评价的具体方法,从而有助于提高建筑可持续发展管理工作的水平。

1.3提高全社会环境生态意识,确保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作为一种评价工具,该指标体系为建筑业管理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意见,所以该体系既提高了全社会的环境生态意识,还推动了建筑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一般情况下,开发商会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寻找相关有助于提高建筑物性能的技术措施,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政府政策的要求。

2可持续发展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基本理论

2.1构建整体的绿色建筑观绿色建筑的目的就是处理好人、自然、建筑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人的活动要建立在环境所能承受的基础之上,人类不应该过度地开发和破坏自然生他环境。与此同时,在人类生产活动中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绿色建筑观念,既涵盖了能源、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又涵盖了管理、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内容,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要将这些方面因素都考虑在内。整体的绿色建筑观并不是简单的将多种技术叠加起来,而是要综合考虑各个专业是否协调,最终完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2在建筑评价中应用寿命周期评价理论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寿命周期评价是管理环境的主要工具之一,并且在1997年,寿命周期评价理论被纳入到IS014000环境管理标准体系中。寿命周期评价理论是从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废弃物排放等多方面去评价某种材料在整个寿命过程中造成的环境负荷的评价方法。建筑的寿命周期分析,包括了以下几个步骤:目标与范围的确定、分析清单、评价最终的影响、改进评价。

3构建和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建议

3.1不断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从客观上来讲,绿色建筑评价涉及到多个学科、多个要素,因此绿色建筑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我国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是非常少的,并且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不够密切,这就要进一步深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我国只有不断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才可以为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3.2不断细化评价体系当前,要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来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地域面积辽阔,因此在构建评估体系时要考虑到地区之间的差异,构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标准体系。对于当地建筑行业而言,灵活的评价体系才具有实质参考意义。

3.3运用经济杠杆,采取激励政策绿色建筑不仅要考虑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比如:节约水资源、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能源消耗等,还要考虑到开发商的切实利益。在开发以及评估绿色建筑时,政府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对此,政府要从法律、政策、税收等方面,对不同的行为主体实行激励政策。通过各种激励政策可以推动保护环境技术的发展。另外,政府还要通过降低税收等政策,以此降低开发商的运营成本,最终推动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3.4评价体系要实行第三方认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要倡导绿色建筑的开发,并且要实行绿色建筑认证制度,政府要构建具有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而第三方评价机构要全面评估建筑设计方案、建筑材料以及建筑设备等。一般情况下,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建立是将外部评价委托与内部专家评价充分结合起来,并且双方共同拟定评价的标准或者内容,这样做不仅将专业咨询机构的优势发挥出来;而且也保证了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以及公正性。另外还要定期培养评估人员,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

4总结

可持续建筑论文范文第7篇

当前社会发展中,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低能耗的活动场所及居住环境,即为绿色建筑,旨在实现建筑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最低层次影响,完成对相应建筑资源的充分利用,从此层面的意思来看,又可将绿色建筑视为可持续建筑、低碳建筑等,这也是未来建筑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在发展绿色建筑经济方面,相比于日本、美国等,在国际分工中更具优势,加之市场经济、技术创新及全球化等的助推,将有助于我国绿色建筑经济从理论走向实践,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和谐高效发展。

2、我国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

首先,作为一种新兴的发展理念,我国的绿色建筑经济在起初发展阶段并未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充分重视,基于对其理念认识不到位等原因,管理方面并不完善,扶持力度不够,缺乏一套良好的绿色建筑经济发展保护机制,且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支撑,限制了其发展,影响了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对应作用的发挥;其次,人们对绿色建筑经济的认识不够,在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之中并没有全面的树立绿色建筑经济的观念,并且很多人也并未充分重视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前景;最后,仅有单纯的技术理论,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实践,综合来看,建筑企业才是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主体,在具体的实践中,绿色建筑经济并不是先进技术的堆砌,转而应当结合实地发展的具体情况,借助科学合理的设计,让建筑的节能减排指标达到相关的要求,这样才能真真正意义上促进其发展。

3、促进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为了真正意义上促进绿色建筑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有效地宣传工作是前提,应当确保宣传工作具有针对性,对绿色建筑经济进行有力宣传,进而促进大众绿色意识的提高。

3.2完善政府的资金补贴政策。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政府始终扮演着指导宏观经济发展的作用,基于此,为了更有效促进新时期绿色建筑经济的高速发展,应当有效地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通过这种措施,让绿色建筑经济经济的发展更趋于稳定,此外,为助推其发展,政府应当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加强对绿色经济的资金补贴水平,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更高效促进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繁荣。

3.3实施政策税收。我国经济发展中,所谓的政策税收可分为优惠政策税收和强制性政策税收两种,其中优惠政策税收的实施对于将外部效益的内部化具有积极意义,综合看来,补贴绿色建筑产品生产者与优惠政策税收在实施方面的目的是一样的,仅仅需要减少一部分地方或中奖的收入即可,所以,相比于补贴,这一政策形式更具执行性;除此之外,强制性政策税收在收费方面表现出高强度和高标准的特点,从长远的社会发展角度看来,非绿色建筑产品存在不经济性,结合当前的发展现状及减低产量方面来看,这种税收方式的实施具有前瞻性和必要性,具体实施方面,借助于政府的调控干预,有效强化对建筑工程的节能监管,加之合理的资源配置,贯彻执行强制性标准,使得相应的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得到完善,降低绿色建筑的外部成本,全面促进其向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方向发展。

3.4建设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任何新事物的崛起都是受到一定抵制或排挤的,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亦是如此,针对此,应当建设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依次为基础,有效发挥其标杆作用,具体实施中,结合所在地经济的发展现状,来建设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借助其代表的榜样理论来引导市场建筑发展潮流,最大化发挥其标杆作用,明确政策导向,有效消除市场风险,以此来对绿色建筑的相关投资及建设者进行吸引,有助于全面推广绿色建筑经济,在更大的范围内为对其的有效推广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结合市场化发展的支持,全面促进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建筑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可持续;旧建筑;改造

一、可持续理论对旧建筑改造的影响

可持续理论在建筑领域早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国际建筑行业及相关领域的人们不断在建筑实践中对可持续理论做出运用尝试和研究,从早期的绿色建筑观、生态建筑观,到现在被国际建筑业推崇的可持续建筑观,都是国际建筑行业及相关领域的人们对可持续理论的一种积极回应和探索。这些积极的尝试与探索最终形成一系列关于可持续理论运用于建筑领域的理论成果,并对旧建筑改造产生了深刻影响。是建筑领域对可持续理论的早期探索成果。麦克哈格在书中提出把可持续的生态学的观念应用于建筑设计。

可持续理论在这些设计原则中被充分体现。前人研究揭示了运用生态学原理求解其共生融合的方法和途径,并提出了 5 点生态设计原则:1)设计结果应来自环境本身;这个原则要求生态设计应当首先从了解建筑场地环境及其周围环境开始,设计者们应当考虑环境能够承载什么,即允许我们做什么,这样才能保证设计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2)评价设计的标准——生态支出;在生态设计中必须对设计进行评估,应当认真考虑建筑对于生态在能源、材料、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以此来评估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及生态设计的可行性。3)设计结合自然;生态设计不仅要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同时还应该要通过结合自然,以满足其他生物及其周围环境的需要。4)公众参与设计;反对建筑设计的“精英主义”,生态设计应调动公众的积极性,让公众参与其中,使公众意愿得到表达和实现。5)为自然增辉。生态设计可以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使人类关注和爱护自己所生存的地球。可持续设计指导原则的提出进一步发展了可持续理论在建筑领域中的运用研究,同时为旧建筑改造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原则,使旧建筑改造进入了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

二、可持续理论与旧建筑改造和城市更新的关系

节省城市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由于旧建筑是城市历史记忆的主要承载体,本身具有一定的经济、文化或历史价值,因此对旧建筑进行一味的拆除重建,不仅是对城市历史记忆的一种破坏,还是对城市资源的一种浪费和对城市环境的一种污染。在这种情形下,将可持续理论应用于旧建筑改造,提倡对城市中的旧建筑尽可能地进行合理保留和改造,使建筑重新获得生命力,从而减少了因对旧建筑大规模拆除重建而来的环境污染和城市资源的浪费。

使旧建筑改造形成全社会的一项长期工作。缺乏可持续理论指导的旧建筑改造不能很好地维持建筑改造后的成效,并有可能会对旧建筑产生重复伤害,如重庆市在召开第三届 AAPP 会前期开展过一次较大规模的城市旧建筑改造活动,仅在两年后,重庆市又在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前期开展了一次同等规模的城市旧建筑改造活动。由此可见,重庆的两次大规模旧建筑改造活动成效的维持时间较短,不仅对良好城市建筑风貌的塑造没有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建筑的质量问题,对旧建筑形成重复性伤害。因此,将可持续理论应用于旧建筑改造活动,通过对可持续理论的借鉴,对旧建筑改造进行改造前、改造中及改造后的系规划和管理,从而增加旧建筑改造后风貌的持久性,对塑造良好城市保持旧区的固有特色。

1)集中资源对市区优先重建区域进行整治

对优先重建区域的划定需要以规划署、屋宇署、消防处、民政事务总署及土地发展公司的楼宇楼龄及状况资料为准,先对区域建筑状况进行初步评估,确定重建的需要。

再进一步研究地区及策略规划、运输、社会人口以及环境等因素,藉以划定市区重建地盘。并且,许多优先重建地盘集中在旧区的局部范围,对此可以采取以目标区为本的方法,将优先重建地盘集中的部划为目标区,然后以整个地区为基础着手解决市区重建的问题。

2)制定市区旧建筑的系统整治

市重建局通过重建策略研究,认识到市区旧建筑老化趋势的日益严重,同时,也认识到如果建筑没有妥善保养,建筑物残破失修的问题将会迅速恶化,单靠拆卸重建最终难以解决建筑的老化问题。因此,对于市区旧建筑的修复成为了市区重建工作中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而对于市区旧建筑的风貌整治工作,市区重建局也制定了一套贯穿旧建筑整治全过程的策略,即在修复前,由建筑业主或通过重建局邀请建筑专家、工程师等专业人士或机构来对市区旧建筑进行初步评估,确定建筑整治工作的等级;在修复实施过程中,市重建局首先联合香港屋宇署推行了一项公众自愿参与的楼房安全检验计划,并辅助实施了一项改善楼房安

全问题的贷款计划,从而鼓励业主主动地对其建筑质素进行维护和改善,避免建筑结构及其它部分过早出现老化的情形;在修复后,鼓励业主对建筑进行定期的安全、节能检测,保证改造后的旧建筑在较长时间内一直具备良好的建筑状况。

总结:

建筑风貌能产生较大的积极作用。促进城市的有机更新。建筑的更新是城市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城市的有机更新必须依靠建筑的有机更新与发展。我国在早期的城市更新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理念引导,对城市中旧建筑总是采取拆除重建的更新方式,忽视了旧建筑作为城市资源的重要性,使城市更新建设进入了机械更新的阶段,对旧建筑进行大拆大建的短期更新行为严重破坏了城市文脉的维系,浪费了建筑资源。当人们为此付出巨大代价的时候,人们开始意识到以旧建筑拆除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更新时代已难以为继,必须寻找一个科学的理论来引导旧建筑改造活动,推动建筑更新的有机发展,可持续理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被广泛应用于旧建筑改造活动中,通过对可持续理论的指导,可以使旧建筑改造活动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从而推动城市有新更新过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支文军. 对策:中国大型建筑设计院[J]. 时代建筑. 2004(01)

可持续建筑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

前言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但是我国的能源储量是有限的,如果过度消耗,必然会带来能源紧张的状况,这样会严重制约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因而如何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就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随着各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能源利用的充分认识,已将各类先进技术应用于建筑当中,及实现了能源的有效利用,也实现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当代建筑发展的指导思想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观不仅应作为建筑创作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而且应成为建筑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并为建筑的功能、空间、形式、技术、经济、文化和艺术注入新的内涵,同时极大地拓展建筑理论探索和创作设计的领域,因而也相应地为建筑评论拓展了崭新的视野。是否有利于人的生存和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衡量人类一切建筑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观将成为建筑评论的基本价值取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创作原则也应成为建筑评论的重要标准;而当代建筑评论在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观和创作设计原则,在探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理论和方法,在引导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创作设计实践、开拓思路、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交流经验等方面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明确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的基本原理,并把握相应的理念原则和标准,是开展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评论活动的关键。所谓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发展的战略目标,并作为一切建筑实践的基本指导原则,而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筑理论、建筑创作设计、建筑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以及建筑管理法规和运行体制等等都可称之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绿色建筑”正是对“可持续发展建筑”概括而形象的称呼,其实质是“生态健康的建筑”。绿色是自然、生命和生机的象征,意味着成长和发展,绿色建筑就是以生态学的科学原理指导建筑实践,创造人工与自然相互协调、良性循环、有机统一的建筑空间环境,其基本原则和评价标准可简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原则。建筑及其建成环境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要尽可能减少人工环境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人工环境要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节约资源和能源、高效利用的原则。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建造、使用运行和管理维护等一切建筑活动应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消耗;提倡经济、合理、实用、高效,反对铺张、浪费和奢侈;采用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适用技术相结合、行政干预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健康卫生、无废无污的原则。建筑及其建成环境要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应采用无毒、无害、环保型绿色建材,采用耐久性的、可循环、重复利用的材料;尽可能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地冷等自然清洁能源;应设置水循环利用系统和固体垃圾、废物的收集、回收和处理系统等;大力发展立体绿化,充分发挥园林绿化保护和改善建筑环境的作用,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心理渴望。灵活开放,适应发展的原则。建筑的空间和使用功能应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要求建筑空间应具有包容性,功能应具有综合性,使用应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及易于发展的可扩展性,从而使建筑的使用功能具有与其物质结构的耐久性相适应的持久生命力,不仅能很好地满足其当前的使用要求,而且应避免建筑物因其功能失效而大量、频繁地拆除重建,使建筑具有潜在而巨大的节能、节材、节约资金以及减少生产和施工对环境的污染等综合效益。应把建筑及其规划设计当作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生长过程,要有预见性地研究建筑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要做到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相结合,为扩建和改造留有余地,提倡“弹性设计”、“预留设计”和“潜伏设计”等,优先采用具有灵活性和可变性的建筑结构和设备系统;发展模块化、标准化、易于维护。生态建筑文化和美学艺术的原则。绿色建筑应以其独特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方式表达现代生态文化的内涵和审美意识,创造自然健康、亲切舒适、生机勃勃、丰富多彩、具有传统和地方文化意韵和现代气息的建筑环境艺术。

3 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

当代绿色建筑应以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为基本的价值取向,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的基本原理、原则为主要发展标准和依据,以建筑的生态环境理论和创作设计实践为重点,使建筑与能源利用进行完美的结合,为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只有充分认识到以下各方面的内容,才能为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当代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和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政策纲领、行动措施以及建筑学为适应时代要求积极探寻人居建筑环境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紧迫性。建筑设计师应担负起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为人类创造健康、舒适、优美生活环境的社会责任及其职业道德。与生态、环境、能源等相关的学科理论和知识在绿色建筑规划、创作设计中的综合应用。节地、节材、节能的建筑设计原理、方法和技巧。绿色建筑技术,如绿色建材技术、太阳能建筑技术、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建筑环境调控技术、节能建筑设备技术、太阳能、风能发电技术、建筑节水、水循环利用、雨水收集利用技术等;居住区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技术、智能化绿色建筑环境控制技术等。

可持续建筑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字:系统设计;可持续性;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不断地提高,不仅在物质方面,还体现在精神层次。对建筑设计方面的理念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

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地提高,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方面有所改进,保护建筑周围的生态环境已是建筑建设必须重视的环节。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系统设计下的可持续性建筑设计方针。可持续性建筑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建筑周围的环境,因为它既能满足人们对建筑舒适性的要求,同时还兼顾了建筑生态环境以及文化、政治等方面因素。本文通过详细的阐述系统设计下的可持续性建筑设计,对未来建筑设计起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

2、系统设计下的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的发展概述

2.1 我国可持续性建筑发展现状的研究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导致国内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的起步较晚。在短短的几十年中,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首先,我国的可持续建筑性设计深受国内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不仅为可持续建筑提供了经验参考,同时也逐渐的影响人们的观念,使越来越多的人来关注可持续建筑的发展,促使可持续性建筑设计成为当今社会建筑的主流。据数据显示,通过采用系统下的可持续性建筑设计,建筑在能源的利用、材料的选择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成效,吸引了更多的优秀建筑设计理念,为我国的建筑事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为了更好地促进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的应用,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进程。国家相关部门对可持续性建筑要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在法律和政策等方面制定了一些策略方针,更大程度的推动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的应用。通过国家大力的支持与推动,建筑设计已逐步的发生变化,除了技术层次的要求外,还要求更多的生态环境因素的运用。

2.2可持续性建筑发展趋势的研究

我国提出的可持续性建筑设设计是基于国内发展的基本情况,参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研究,可以看出,这一战略的提出,既符合国内建筑设计的设计要求,更符合国内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国内基本国情相吻合。目前,国内可持续性建设设计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不仅促进经济的发展,还推动了文化等非物质水平的提高。通过对可持续性建筑的分析,可持续性建筑发展前景光明,在下面展开进行论述我国可持续性建筑发展趋势层次。

(1) 可持续性建筑发展空间大

虽然我国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的起点较低,但由于我国一直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可持续性建筑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优势。相对的正由于我国的可持续性建筑性设计起点较低,因此发展的空间也就较大,这种现象在尤其是在开放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尤为明显,条件较好的地方更容易进行超前建筑理论与技术应用探索,接受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理念的概率提高,更具有推动可持续性建筑发展的潜力。

(2) 可持续性建筑发展具有阶段性

我国的可持续性建筑设计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每个因素都具有各自的特色,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因此,在国内可持续性建筑设计中也就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在建筑设计中,各种建筑的设计理念都是由专门的研发人员不断分析设计的。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设计技术水平和研究条件,因此,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经过不同的发展阶段,逐步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设计策略。

(3) 可持续性建筑发展具有对立性

可持续性建筑设计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由于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但人们期望值却很高,对建筑建设的要求相对较严格,必然会出现对立性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建筑高标准的期望与经济低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以及低投入和高产出之间的矛盾。

(4) 可持续性建筑综合性特性

可持续性建筑设计是一项宏伟的建筑设计方法策略,所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与多学科技术相关,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具有较强的综合特性。

3、可持续建筑系统的设计分析

3.1 可持续建筑系统设计过程

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的应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以前的建筑设计实践中,有一些设计人员就提出了涉及建筑可持续性发展的相关设计意见,这些设计建议被关注的程度不大,往往还是优先考虑建筑的概念设计。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建筑设计人员错过实施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的最佳有效的时期,同时,要想再融入可持续发展因素的难度也相对较大。这种观念的存在,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了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的推行。

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策略本身具有较高的层次性要求,具体体现在对建筑的总体与细节的把握、整个建筑的低层次目标与高层次目标的定位、简单设计与复杂设计的控制以及一般作业与高度专业操作的应用等都要做到位。具备清晰的层次性设计步骤,是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的必然要求。针对每一层次的需要,可持续性设计都有相应的设计要求。一般情况下,随着设计层次的不断提高,融入可持续性因素的程度也不断地深入,它们之间是逐步结合的过程,就好比螺旋的形状,可持续性建筑设计过程从中心向周边逐渐延伸,最终使可持续因素完全贯穿到建筑建设中,体现了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的设计过程。

3.2 系统下的持续性建筑设计的探讨

可持续性建筑设计为目前的建筑工程提供了有效地设计理念,而利用系统的方法是实现可持续建筑的重要保障,通过系统方法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可持续性设计所涉及到的各个领域。在系统下,可以将建筑看做一个整体,所体现出来的整体效果远优于个体特色,整体之间的比较效果也更能体现建筑风格的差异,整体模型的指标相对于个体指标来说也具有参考价值和说服力。虽然系统整体设计具有更多的优点,所呈现的结果也更加的有效,但是如何有效地提高系统整体效果,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要统筹兼顾,切忌顾此失彼。因此,对待系统整体设计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目的性与阶段性

系统下的可持续性建筑设计要有清晰的目的性和较强的阶段性。明确设计的目的,针对不同的阶段,具有相对应的设计重点。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认为针对性的设计策略实现系统下的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的步骤,对于融入可持续性理念的建筑设计起到很大的作用。充分考虑不同设计阶段的要求,针对不同阶段可持续的基本问题全盘考虑,统筹安排,进行合理的建设步骤安排。同时加强系统下不同部门的沟通交流,最大程度的提高合作效率,降低设计偏差,提高系统整体的可持续性设计水准。

(2) 系统简化性

目前,系统下的可持续建筑设计过程比较复杂,如何降低难度、提高系统的简洁性是设计人员所追求的目标。因此,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要做好参数选择的工作,参数的数量直接影响着系统分析的难易程度。同时,要求所建立的模型尽量的准确,只有精确的模型才能保证系统的精度。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对系统简化的原则一般侧重设计变量的变化值和弹性属性。

(3) 系统的清晰性和可靠性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由于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大家认为建筑设计是一种“黑箱”行为。特别是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的提出,令更多的人感到不理解。因此,提高系统的清晰性和可靠性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想提高系统的清晰性,就必须加强对系统技术策略的研究,进行合理的评估与预算,包括各种细节的分析都要做好充足的工作。透化系统的一些部分,能够监督建筑设计逻辑的合理性,能够提高系统的清晰性和可靠性。

4、小结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设计技术也越来越人性化,建筑风格已不单纯的只为满足人们的舒适性要求,还体现到了更多的人文因素,特别是与自然生态的结合,走可持续性设计道路,标志着建筑设计又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本文介绍了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的发展现状,同时阐述了系统下的可持续性设计过程,对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的推广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曼夫雷多·塔夫里,郑时龄.建筑学的理论与历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 佩夫斯纳·尼古拉斯,Pevsner·NukoaluS,理查兹·J·M.Richadrs·J·M.,夏普·丹尼斯,Sharp·Dnenis,邓敬,王俊,杨矫,崔晰.反理性主义者与理性主义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 爱德华·布赖恩,Ewdards·Brina,周玉鹏,宋哗皓.可持续性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可持续建筑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字:建筑设计可持续性

1、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和意义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准确的概念,是由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R・布朗在其1981年出版的《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社会》一书中提出来的。1983年,在联合国主持下,成立了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该会成立后,就有关环境污染、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问题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并于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该报告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报告的关键概念使用,并明确地将其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范畴,包括经济、生态、社会、人才、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可持续性,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健康增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的现代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目标,三者应相互协同。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理论、一种运动,具有持续性、整体性、协调性、选择性等多方面的特征。

1.1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国内外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我国古代即有萌芽,我国传统哲学一直强调“天人合一”、“天人和谐”,力求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一直强调要有长远眼光,为子孙后代着想,即含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

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以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发展,虽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维持了较高的消费水平,带来了财富和文明,但却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资源,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使人类处于能源匮乏、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艰难境地。至20世纪70年代初,资源对发展的制约作用明显体现了出来,西方发达国家也出现了人口剧增、资源危机、环境污染三大问题,不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这些问题迫使人们从更广泛的视角重新认识发展问题。

“技术悲观论”和“技术乐观论”两派关于资源与发展关系的激烈争论,使更多人在“发展不能以破坏资源环境质量为代价”、“为保护资源环境应当控制人口增长”等问题上达成了共识。7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使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急剧尖锐起来,不少学者深切地感受到,不论是从实现全球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还是从维护本国发展的长远利益考虑,都必须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在这种现实背景下,1972年的世界环境大会提出了“连续的或持续的发展”的概念;1980年联合国制定的《世界资源保护大纲》提出了“持续不断发展”的概念。

1.2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首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出一条新型的发展道路。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面临着日益突出的矛盾和巨大的压力。尤其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综合国力还不强,科技水平明显落后,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因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牢固地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从体制、制度、管理、科技进步等方面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大力开发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的新科技、新能源、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就是要使经济的发展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而是要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

其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战略性调整。这种调整已经不是那种“今年瓜好卖,明年多种瓜”式的临时的、分散的、局部的适应性调整,而是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整体协调性的重大调整。

2、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应用

2.1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充分考虑建筑的自然采光、通风,注重建筑节能

目前,在建筑业中,空调的滥用是造成环境和能源问题的重要原因。我们一方面可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太阳能进行转化,为建筑提供取暖、制冷和生活热水;另一方面必须强调自然通风,因为自然通风可以不消耗不可再生的能源,且有利于人体的健康。因此,建筑设计时,应将建筑尽可能地与周围气候条件和周围地形,地质状况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自然采光与通风, 减少人工照明与机械通风, 从而减少物质与能量的消耗。

2.2 采用新材料,发展钢结构

建筑设计师要以生态学的理论为基础,首先考虑生态环境的承受力,树立建筑材料循环使用的意识,避免使用破坏环境的建筑材料,以维护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资源环境。

2.3减少建筑的能耗,注重对自然能源的充分利用

除了传统的墙体内保温做法外,还可以对外墙采用外保温的方法,以减弱热桥的影响,提高外墙的保温性能。墙体外侧用玻璃覆盖, 两者之间有空隙,透过玻璃进入的太阳能被储存在墙体中,冷空气流经墙体时,被加热后引入室内。这种方法在热带和寒带都有保温隔热作用。

3、生态建筑的发展

为了建筑、城市、景观环境的“可持续”性,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学科开始了人类聚居环境可持续性建设的研究。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生态问题,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同时,还要进一步高瞻远瞩,通盘考虑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即我们今天的发展应该是“满足当前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建筑及其建筑环境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符合可持续发展原理的设计需要对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对健康的影响、对材料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综合思考,从而使其满足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要求。

生态建筑所包含的生态观,有机结合观,地域与本土观,回归自然观等等,都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的理论建构部分,也是环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生态建筑其实也是绿色建筑,生态技术手段也属于绿色技术的范畴。

4、结语

建筑的发展不能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而应将生态环境优先考虑。建筑设计时,建筑师不仅要考虑建筑的形体美,还必须注重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从生态学的角度探索建筑的美,在努力创造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同时,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

参考文献:

可持续建筑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设计理念;建筑学

引 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建筑行业也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之中,各种类型的建筑不断出现,建筑行业和相关事业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在建筑行业充分满足我国各个产业生产建设以及居民生活要求的同时,还应当适时的引入新理念及新政策,以促进相关行业可以维持恒久稳定健康的发展局面。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建筑行业的新理念之一,通过相关思想和技术的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之上达到对建筑能耗进行丰富和优化的结果,提升建筑的创意水准,使得建筑更加经济环保,更加符合现代化的建筑标准,且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建设理念的深化。

1 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目标及概念

正如上文所分析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当前建筑行业的新理念之一,对于今后的工作将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所谓的可持续发展建筑学理念,其指的是在使用的功能性上,充分满足现代化的需求,并且适当的考虑建筑施工设计对于后人的影响,考虑到后人的种种需求,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之中研究经济利益以及当前利益之间的协调关系,使得资源可以得到高效的、充分的使用。在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之中,应当全面的考虑待整个建筑的资源循环利用,考虑到整个建筑的生命周期,诸如节水节电的设计、运营费用的管理、建筑材料的重复使用等等,考虑到建筑设计与周边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在整个建筑的生命周期之内,充分运用相关理念和政策,实现对城市面貌和容貌的创新,使得更多的研究人员可以对此项工作产生关注,进而提升整个城市的整体风貌,将其作为艺术环境研究的主要对象。最后,同时也是最为核心的环节,在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之中应当充分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使得建筑在各方面的功能需求得到提升。注重建筑的设计灵魂,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结合建筑自身功能性和类型的区别,结合建筑设计的目标,结合当地和周边环境气候的特征,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以确保建筑施工可以达到现代化标准。

2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设计之中有着重要且广泛的应用,对于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意义。首先各项绿色资源的使用,使得建筑能耗全面降低,并且使得建筑可以充分满足现代化人们生活的标准,其次,建筑节能设计的大力推广,各项生态技术和生态设计理念的引入,也使得建筑的设计更加富有时代的特征,最后,各项新能源,诸如风能的使用,则使得建筑的科技性得到增强。所以从总体上加以分析,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对于我国当前建筑设计事业的稳步发展有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2.1 建筑资源循环利用设计

实现资源的循环使用,对于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而言意义重大,同时也是建筑学之中的核心理念之一。在充分的使用绿色新能源以及加强了建筑保温的基础之上,对建筑使用过程之中产生废物进行充分使用,也是建筑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人们在建筑之中活动所产生的废物、废水,占据了建筑废物的相当一大部分比例,而按照传统的设计方式,上述废物将会被直接的排往地下管道,排放至指定的废物处理中心,在这样一个过程之中,各种污染物质和水共同的混合,为后续的处理带来了极大不便,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通过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理念的引入,通过循环资源设计系统和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污水的处理和循环再利用,在建筑设计之中设计师可以根据各个房间布置情况,设置相应的排水管道,将上述管道所排放的污水和污染物质进行专门的处理和分类收集,由于不同建筑在不同区域之内排放污水的程度不同,所以还应当采取分流汇总的形式,使得后续处理的效益得到提升,进而很好的达到节省资源效果,形成建筑区域内互相协调的污水处理模式。在具体的建筑可持续发展设计之中,应当设置相应的雨水收集系统,将其排放管线与建筑内的生活污水排放管道结合起来,集中的进行处理,净化之后的水存储至特定的滞留池之中,以方便后期建筑内卫生器具的清晰以及生态绿化浇灌使用,。充分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

2.2 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关于一些节能材料种类有很多,可从不同的角度达到节能的目的。如利用具有低光传输损耗和太阳可见光谱传输特征的光纤,可将太阳的自然光导入日照不足的建筑内。将光纤与具有后发光作用的储光材料相结合。还可将白天的太阳能储存用于夜晚的室内照明。这类储光材料,并不借助于光电或光热转换过程,可直接储存和释放太阳光能,因而它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又如,受光照激发后能发出较强光的光致发光材料,已有研究报道将这类材料涂于建筑物墙面上,其可在夜间或暗处发出使人眼能分辨物体的光强,持续时间达8h。

对于建筑照明系统的设计,应当重点的融合节能相关理念。采用绿色化照明系统,注重环境的保护,注重能源的节约,并且以此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工作质量,保护身心健康。此外,对于光源的控制,也应当加强重视,在建筑的住宅楼梯间,需要采用相关的节能控制措施,诸如使用声控的方式,对光源的照明进行开关控制,对于灯具的选择,一般需要严格的遵循照明设计需求,在满足了相关建筑室内照明质量的基础之上,选择高效的、紧凑的节能灯具,选择高压钠灯、卤化物灯以及高效气体灯等设计形式,更好的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节能的效果。

2.3 生态设计理念

生态景观设计把室内设计与生态学相结合,在室内设计中引入自然因素,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综合考虑居住者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近年来,室内设计的室外化倾向正是这种设计观的反映。居住空间的设计应适当地引入绿化、粗加工木材、石材等自然材料,注意保持其自然的材质,肌理、色彩,创造清新的环境氛围。居住空间的生态观设计缩短了现代人与自然的距离,提高了环境品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理念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详细的探讨了建筑学之中的相关重要理论,同时通过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深刻探讨,对理论的重难点和需要进行细致分析的部分进行了综合性研究,旨在不断促进工作的发展和改进,为今后相关事业稳步向前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工作的完善和增强作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田鸿喜. 浅论建筑色彩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 安徽建筑,2009(06).

可持续建筑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住宅建筑;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生态建筑

可持续建筑是指以可持续发展观规划和设计的建筑,内容包括城市选址、建筑物、建筑材料、建筑设备以及与它们相关的建筑功能、建筑经济、建筑文化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可持续建筑注重以人为本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它所强调的健康舒适,不仅包括通风采光、噪音控制、自然环境、空气品质等物理量,而且包括环境色彩、建筑美观、使用材料及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满意度等主观性心理因素。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在社会得到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的同时,科学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 当前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建筑的可持续主要包括 3 个方面:能源可持续、环境可持续、生态可持续,而其中能源可持续是最为突出的,它包括了能源节约,能源替代和能源回收3 个内容。在我国,人均资源匮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大量的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的冲击已日益严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 2 个方面:

1.1 建筑业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如水、能源、土地和原材料

在建筑材料的应用上,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建筑都在使用粘土砖、石材、混凝土等高能耗的建筑材料,这些建材在生产加工、制作安装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并且产生大量的废渣、废气、废水,从而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1.2 大规模的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本身也对原有地理环境产生破坏

它占用了大量的耕地、林地、水域等,区域原有的生存环境和生态平衡受到冲击,地貌地质条件产生变化,生存条件趋于恶化。建筑耗能在我国社会耗能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早在2001 年我国建筑年消耗已达到 3.76 亿 t 标准煤,占总消耗的27.6%,现在建筑耗能已占到全社会耗能的 1/3(不包括生产建筑过程中的耗能)。另外,我国目前在能源回收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足,这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水资源和生产生活垃圾中有效能源的回收再利用。

2 可持续的生态建筑理论的发展历史

我国古人创立和信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理论,与今天我们所讲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不谋而合。受我国传统文化和地域气候的影响,传统建筑中有许多可持续的建筑手法可以借鉴。其中最典型的理论就是中国风水学,其实质是: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规划学和建筑学的一种综合的自然学说,其核心内容是天地人合一。

这种理念贯穿在中国传统建筑活动的各个过程,包括:规划选址、建筑单体、园林小品、室内外装修设计和施工营造等,我国现存的大量古城池古建筑中就有许多可持续建筑的典范。

在西方,许多著名建筑师都非常注重生态。例如:赖特将建筑视为有生命的有机体,他所遵循的将建筑与环境溶为一体的设计原则,体现了深层生态学的设计原则。由于设计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所以赖特认为没有一座建筑是“已经完成了的设计”,建筑始终持续地影响着周围的环境、使用者的生活,也就是说可持续建筑必须是同所在的场所、建筑材料以及使用者的生活有机地溶为一体。代表作流水别墅就是他最好的例证。

3 住宅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理念和方法

可持续建筑主张在设计时统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与自然环境共生、建筑节能及环境技术的应用、循环再生型的建筑、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融入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等。这些概念正逐步得到建设主管部门、开发商、消费者、建筑师的认可。目前在建筑设计领域,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等概念就是可持续建筑设计的实践。

3.1 设计理念

3.1.1 建筑外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本身应与环境协调,适应地方生态而又不破坏地方生态。包括:⑴建筑应与地形地貌相结合,达到建筑与环境共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⑵注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采用更有利于环境的加工技术和设备;⑶注重建筑节能,推广使用高效绝热节能材料,提高建筑热环境性能;⑷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如大部分的照明,采暖可以由太阳光提供,制冷由流动空气产生等,避免大量使用人工照明和机械空调导致能源紧张、大气污染;⑸节约用水,可在建筑内设置废水处理设施和净化循环系统,使生活污水多次利用,用于景观水体、绿化浇灌、清洗冲厕等;⑹通过绿化建筑来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维护生态平衡,可利用屋面、墙面、窗台、阳台等处种植花草,使建筑群成为城市立体绿化园林的主体;⑺树立建筑材料循环使用的意识,在最大范围内使用可再生的地方性建筑材料,争取重新利用旧的建筑材料和构件。

3.1.2 内部功能的可持续发展设计

建筑内部功能设计应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设计过程,是通过建筑的可变性,使其达到较长时间的适应性,充分发挥实体材料的寿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强调整体设计的意识,即重全局、轻细节的设计思路;②结构方面采用新技术,如大跨度预应力叠合楼板、无梁楼板等,以求以少的承重体系支撑起最大的空间,为其可变性提供前提条件。如日本 1997 年建成的新神户公寓,结构方面框架用了反梁法与架空地板,天花板处不露梁,便于隔墙的移动,设计者列出了多达 31 种的隔墙布置方案供住户选择,充分体现了它的可变性设计思路;③建筑体形应力求简洁,减小建筑体量,门窗位置应尽可能满足多种室内布置的需求,为内部的改进创造条件;④管道井、楼梯、卫生间等不可变部分可作为一单元集中布置,以求加大可变部分的面积和灵活度,适应建筑的发展。

可持续建筑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建筑学;绿色发展;前景

0.引言

绿色发展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学领域的具体探索和实践,也是建筑学发展的新的探索。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发展背景下,建筑学的发展就要寻找新的发展方向,绿色发展是未来建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从理论层面对其进行探究分析,就能为建筑学的绿色发展理念在实际中应用提供有益发展思路。

1.绿色建筑发展理念内涵及绿色建筑学发展意义分析

1.1绿色建筑发展理念内涵分析时代的不断进步发展,在多元化的思想交汇下对建筑领域的发展也有着很大影响,建筑学作为综合性的学科,和时展主题相结合,也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举措。绿色发展理念在不同范围以及学科当中的概念也有着不同,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绿色发展理念就包含着资源能效型的理念,也就是对资源进行充分化的利用。绿色发展理念要求对各种能源要充分利用,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作为首要选择[1]。同时还包含着建筑和自然融合的思想观念。人类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建筑学的发展也在时间的推移下发生着变化,在思想观念上更加的进步。其中将建筑和自然相融合的观念进行体现,就使得建筑学的整体发展呈现出进步文明的特征。1.2绿色建筑学发展意义分析绿色建筑学发展对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当前我国在资源能源的消耗量上比较大,在面临着资源能源枯竭的同时,建筑领域就要充分注重绿色发展理念的融入,构建节能环保型的建筑,通过对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最大程度减少能源的消耗。只有从思想观念上及时性转变,才能有助于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对丰富建筑学的理论也有着积极意义,绿色发展理念和我国当前的可持续发展政策相符合,对各专业的合作程度以及责任感也能加强[2]。建筑的建造在程序上比较多,对专业的划分细化,通过绿色发展理念的充分融入就能有助于建筑学的系统化。对新能源的利用以及新材料的应用对建造成本就能有效降低,对整体的建筑发展理念创新也有着积极意义。

2.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学发展历程和前景

2.1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学发展历程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学发展经过了长期积淀,在理论体系上得到了丰富化。绿色是大自然当中的常见色彩,大家对绿色也都有着统一的认识,绿色象征着朝气蓬勃以及希望和生命。绿色发展理念在进入到新时代后就得到了重视,在各个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绿色理念在生态学以及环境科学理论指导下,对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的观念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有着促进[3]。绿色发展理念也成为对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相处目标实现的重要理念,对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比较有利。上世纪六十年代,奥戈亚在设计结合气候:建筑地方主义的生物气候研究报告当中对建筑设计和环境气候等相互关系进行了阐释,并提出了生物气候地方主义的相关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对建筑设计的发展产生了很多影响。后来又有建筑设计师杨经文对设计结合自然:建筑设计的生态基础当中对生态设计和设计的整体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建筑设计要对实际的结构关系进行考虑,将绿色设计理念和建筑表现力相结合是值得重视的[4]。通过绿色发展理念的应用,就能促进建筑设计的完善性以及多样性,将绿色设计预支相结合,就能对建筑学的内涵丰富化和先进性呈现起到促进作用。2.2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学发展前景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学发展,是在诸多的学者不断的探索研究,以及和时代进步相结合的研究基础上探究的内容。上世纪六十年代索勒里提出的建筑生态学理论讲建筑学和生态学进行了结合,这是建筑学的绿色发展理念发展的雏形。其希冀能设计出三维尺度的城市,对能源资源利用率进行提高,以及降低能耗等,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麦克哈格对设计结合自然进行了发表,通过对一些城市地区的开放空间以及空气库研究等,就提出了系统观点以及方法。绿色建筑体系的深化以及创新,从科学的发展观点出发,在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原则基础上的绿色建筑学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绿色建筑学的发展以及完善,还需要和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相结合,以及将可持续发展观念能与之相结合,深化建筑学的理论知识体系。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学发展,要从可持续发展观念角度出发进行研究,适应可持续发展观的建筑教育的环境。在建筑生态意识教育层面要能不断加强,建筑师在进行创作过程中和时代以及当前社会认识水平是分不开的,建筑师也有责任引领建筑进步的潮流。在新的发展时代,要更加的关注历史以及人文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并将其和建筑学进行结合。可持续发展建筑教育的理念要能及时性的转变,新的建筑运动前,古典建筑学对建筑形式以及文化和美学等法则比较重视,在涉及到的建筑科学以及技术层面并不是很多[5]。新的发展环境下,就要能充分重视绿色发展理念和建筑学的紧密联系,将其和建筑教育相联系,通过专业化的教育来提高人们对绿色建筑学发展的认识。

3.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领域的发展需要和时展背景相结合,从多方面来丰富建筑学的理论知识内容,为新时代的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带下坚实基础。通过从理论层面对绿色建筑学的发展历史研究以及内涵的分析等,希望能更好的为建筑学的理论体系丰富完善提供有益观点。绿色建筑并非新的建筑形式,在当前的建筑设计中将绿色发展理念与之相结合,就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祎显.浅谈建筑节能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门窗.2016(11)

[2]罗松.绿色建筑理念、建筑特征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实际应用[J].江西建材.2016(19)

[3]吴敏.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理念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35)

[4]何忠家.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6(08)

可持续建筑论文范文第15篇

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 艺术性 可持续发展性

英文当中的建筑(architecture)一词,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建造房子的艺术与科学”(art and science of building),二是“房子的设计或风格”(design or style of building)。因此,任何建筑都是艺术与技术的统一结合。室内环境艺术是建筑的主体,因此也决定了室内环境也具有艺术和技术两个基本的属性。

传统的艺术设计理论与方法,是以人为中心,从满足人的需求和解决问题为出发点进行的,而无视后续的产品生产及使用过程的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为了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重新考虑工业革命以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1919年在德国创建的鲍豪斯学派,摒弃因循守旧,倡导重视功能,推进现代工艺技术和新型材料的运用,在建筑和室内设计方面,提出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新观念。鲍豪斯学派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当时就曾提出:“我们正处在一个生活大变动的时期。旧社会在机器的冲击之下破碎了,新社会正在形成之中。在我们的设计工作里,重要的是不断地发展,随着生活的变化而改变表现方式……”如今,随着生态主义日益受到关注,西方理论界提出“城市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等概念。城市处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之中,而城市本身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单元,需要维持和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1987年联合国第三十八届大会上作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她在报告中系统地阐述了人类未来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并提出了“环保主义”思想。而在此时的西方艺术设计界,一批富有远见的设计师提出了与“环保主义”相一致的“绿色设计”理念,并对设计中“优良设计”的标准进行了重新定位。即在不影响设计对象正常功能的前提下,重点突出“生态意识”和“以环境保护为本位”的设计观念。它“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满足去需要的能力”。近年来,环境学科提出“可持续性”的概念受到众多相关领域的广泛响应。在城市设计理论界也掀起了一股新的思潮。芒蒂恩(C・Moughtin)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今日城市设计的社会基础。可持续性就是对物质环境没有损害,并有助于城市维持其社会、经济结构的能力。麦克哈格(I・LMcHarg)的《设计结合自然》。卡尔索普(P・Calthorpe)等人的新城市主义。都是城市设计中的生态主义思潮的代表。“可持续发展”就是以一种理智的方式对待自然和人文的环境,它不但能够确保给我们这一代一个平衡、健康的世界,而且能够保证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一个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我们的后代能够拥有与我们同样生活质量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甚至能够拥有比以前更高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按照自然界的规律办事,以一种合作友好的态度去对待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的提出打破了以往的常规。在肯定建筑艺术性的同时也提出了建筑的另一个之前未被发现或强调的属性,即建筑的生态可持续性。“持续性”(sustainability)的定义:最初“持续性”这个术语运用在林业学的领域中。它的意思是指某一种培养森林树木的特定方法,即切开树苗的某一个地方,使其自然地生长,在不从未完全清除森林的情况下,使它自己繁殖新生。“持续性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在没有损害满足自己后代需求能力的情况下,去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它包括以下两个核心的概念:“需要”(Needs)的概念,特别是世界贫困地区的基本需求,他们的需求是要优先满足的;怎样在国家科技和社会组织状态的外界局限性的影响下,去满足现在和未来的需求。( Brundtland定义)。保护我们的星球和它的生态环境,在不受任何界限限制的情况下,满足现在和未来人类的基本需求是持续性的天职。

建筑室内外的艺术性是建筑历史上一个永久的主题。从古希腊,古罗马,到后现代主义,以及各种流派,建筑设计上的各种思潮都是以艺术性为中心内容。理性主义建筑提出了“形式服从功能”,功能至上的主张,但当评价时还是会将其以美学的角度进行定义。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化渗透,建筑的生态可持续性将高于建筑的其他属性,上升为一切建筑活动的根本指针,将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作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而建筑设计将是在有利于地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创造出艺术性、舒适性、功能性强的建筑环境。生态可持续性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艺术性将服从于生态可持续性。如果艺术性与可持续性之间出现矛盾,那么首先必须满足生态可持续性的要求。在这一前提下,一切又背人类持续发展目标的思想与行为都应该是被摒弃的。可持续性建筑设计业不例外,只有在先满足其可持续性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得到正确的评价。同样,室内环境设计应该兼顾室内的艺术质量和生态质量,达到艺术性与可持续性的完美统一。比如说,我国西南少数名族的干栏式建筑,就是适应当地炎热多雨,虫兽肆虐的自然条件而形成的。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式建筑业是在当地寒冷多雪而又盛产木材的自然条件下从充分利用就地取材,保湿隔热、及时排除积雪等方面因素出发,形成了其特殊的室内外空间形态。然而起初建造这种房屋时,考虑得最多的也许并没有更多是美学原则,而是为了适应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达到最大程度的室内环境舒适度。还有一现现代住宅业是把可持续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以满足建筑建筑物室内环境的可持续性作为基本的目标。为保证建筑与室内环境的可持续性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往往会衍生出一些建筑设计的新元素,从而带来建筑形象上的变化,如德国弗雷堡的个人住宅,其形式几乎颠覆了普通住宅的常规表现。建筑的布局,体积,构图等美学因素完全是根据回收材料的特定属性以及建筑的能源策略来确定的,呈现出一种新的视觉形象。在这个例子中建筑形式的依据已经不是传统的美学原理。而是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设计,衍生出新的建筑审美方式。

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渗透生态理念于艺术之中,技术与艺术是高度统一的。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往往结合色彩学、发生学、信息学、人体工程学的基础理论,更理性地发现美的规律。可持续发展性的观念促使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社会价值作出冷静的思考。艺术作品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类观念发展的缩影。人既按自然规律,也按美的规律塑造世界,在设计中,技术与艺术总是结合在一起的。

参考文献:

[1]刘宛.城市设计:生态环境的持续与未来学意义. 2005.

[2]周浩明.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理论.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