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范文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范文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范文第1篇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全球80%以上能源消费依赖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带来了气候变化等生态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世界能源将继续维持以化石能源为主的消费结构。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课题。 我主要介绍两个方面,一是中国能源主要特点和面临的挑战。第二,必须要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第一,我国的能源发展的特点,第一能源需求增长迅猛。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的能源生产大国和第二的能源消费大国,是石油消费和第三大进口国。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能源需求较快增长。2008年我国的能源需求量是28亿吨标准煤,从目前的规划来讲2020年将达到38.5亿吨标准煤。 一次能源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很不均衡,煤炭、水能以及可大规模开发利用的陆地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地区,而能源消费需求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中东部地区,两者的距离一般都在1千到3千公里之间。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集约化开发,目前主要是集中在西北的地区。 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第一个是能源安全,这里是能源总量不足,供应压力长期存在。从目前来看中国人均资源的拥有量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能源消费不足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这种压力非常大。第二对外依赖程度不断加大,从1992年我国由能源平衡变成赤字,它的对外依存度出现到了2007年的时候已经达到了11%。第三,我国的能源结构不合理,从下面可以看出中国煤炭所占的比重是达到了70.4%,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8.6%。从未来来看以煤为主的将长期存在。 中国能源面临的环境挑战第二个问题是环境的问题,环境污染严重。从80年代到90年代我国的酸雨分布存在着很大的面积,东部发达地区已基本没有大气环境的空间,环境压力日益突出。 第二,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不断增大。从目前来看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地区世界第二位,增量较大。无论是国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还是应对国际社会的舆论压力都必须要积极重视并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总体来看,我国能源发展中存在着供不应求、结构失衡、效率偏低、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因此把握世界能源发展趋势,推动我国能源工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迫于眉睫。 第二,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电网作为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集能源运、配送和市场交易功能于一体,是能源优化高效配置的平台,是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电网技术升级,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和能源资源配置能力已经成为保障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和电力供应,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前面的专家讲到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国际金融危机都有了一些变化,从欧洲包括美国奥巴马智能化已经成为了国家智能电网发展的趋势。 智能电网发展的一些背景和目的。智能电网把减少碳牌坊作为国家战略,发展背景是信息、控制、通信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第二是非传统能源,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等分布式能源的高速发展。第三,电力人性化服务的要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步,对电力需求不断提高。 发展目的是一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对进口油气资源的依赖。二是应对气候变化,三是通过新技术来改造老旧电网,提高安全运行水平。第四是提高能源和电力资产利用效率,五是提升用户服务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第六是提升劳动就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前一段时间公司也组织了各个层次去国外进行了考察,对国外的智能电网有一个总的综述。总的来看各国对智能电网的认识不统一,研究实践也基本处于起步阶段,不同国家对研究的重点和发展的方向也不相同。 与国外相比,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电力发展需求、电网发展阶段,能源资源分布特点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下面从几个方面论述,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我国提出了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第一,国外的高速发展阶段已经结束,而我国经济社会正在快速发展。在电力发展需求方面,国外发达国家对电力拉动有限,电力新增不大。而我国对未来电力新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新的挑战。电网发展阶段,国外的主要发达国家趋于成熟,网架非常稳定,我国电网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既要加快电网发展,又要提高电网的智能化水平,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目前,黑龙江垦区的经济发展已经进人一个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因此,垦区的各个产业、各个行业、各个相关部门围绕新阶段新变化的形势,都在做抢抓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章。作为垦区道路运输业也必须静观形势,动态思考,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思进、思取、思做、思行。 关键词:垦区道路 运输业 发展 1.瞄准垦区农业现代化的多样需求,选准垦区道路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对接点 (1)从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特殊需求出发,把调整道路运输网络作为对接点。农业现代化必须进行规模化经营,规模化经营将使农业生产队数量减少,居民生活点减少,而使农场小城镇和规模化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强化。这种变化,要求道路运输业必须按照农业规模化经营后新的生产经营点和居民生活点布局去重新构思,调整道路运输业的对接点和工作重点。 (2)从农业产业化的特殊需求出发,把连接龙头与基地道路运输网作为对接点。目前,垦区进行专业化生产,进行集团化的构建和重组,这种产业化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按照局(场)行政板块的道路运输业的结构布局,形成“局与局,垦区与外部”之间大跨度交叉的运输链条。这就迫使我们如何考虑建立适应产业化需求的快捷方便安全的道路运输大通道。 (3)从农业市场化、农村城市化的特殊需求出发,把建立农垦小城镇与中心城市的道路运输作为对接点。农业市场化和农村城市化使农垦与城市、农垦与发达经济地区的经济交往更加频繁,尤其是随着旅游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园区的建立,人际间交流,物质交流也更加频繁,因此道路运输业的延伸半径和覆盖面都要变化。这就使得原来的道路运输链条和道路运输网络,横向要延长,纵向要拓宽。 2按照现代化道路运输业标准,选取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 (1)道路建设要提档升级。垦区的道路建设借助于国家、省公路网大上形势的拉动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特点是近几年通乡(村)公路建设,加快了垦区道路提档升级的步伐,应该说从分局到农场、到管理区的道路状况明显改善。但由于垦区资金有限,部分分局到场、场到管理区、龙头企业到基地这些区段的道路状况还没有实现等级化。垦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规模化、农业市场化、农业生态化,就必须把道路提档升级和等级化建设提到议程,作为道路运输业发展的增长点,我们要把公路建设纳人总体经济的发展目标,立项建设;从农场和龙头企业筹集一部分资金把公路养护和改造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一部分配套资金,加强道路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把建设的重点放到基地、放到小城镇和管理区的通畅连结上来,提高道路的通达深度和路网的技术等级。 (2)运输业要提质增效。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一步发展和规范运输市场,保证垦区人流、物流的优化。客运业要满足人流的多向、多层次需要,做到局、场、队畅通,场与县、市、省城畅通;货运业要满足物流的多向分流运转的需要,确保市场流通线路畅通。在提质增效方面客运业要按照“方便、舒适、节时、省钱、安全”的要求去规范,提高垦区客运业服务的整体厉量,增强竞争力。货运业要按照“方便、节时、安全、保质(冷贮、保温)、节能、多形(零担、快件)”等要求去规范,提高垦区货运业的整体服务质量,增强竞争力,真正做到客运、货运比翼齐飞,“双流”(人流、物流)通畅。 (3)道路运输业主管部门要提高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道路运输业的主管部门要引进现代化管理设备,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从建立和完善综合运输体系、提升道路运输整体水平大局出发,加强对汽车检测、维修、支线客运、物流的市场化管理;加快推进道路养护招投标制度改革,加强对道路养护企业的定额养护管理;加强对道路运输市场的从业单位的动态管理,实行质量否决制。通过严管细管,向管理要水平,向管理要增长速度、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针对有些现行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管理体制制约着行业管理向前发展的情况,分析了目前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体制上存在的问题,并对道路运输市场如何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道路运输 可持续发展 思考 随着道路运输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运政管理职能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以下简称<道条>)的颁布实施,更是标志着道路运输管理向法制化、规范化的进程迈进。然而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在当前形势下,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现行管理体制制约着行业管理向前发展。 1管理体制问题制约行业管理发展,现行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①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的运政管理机构都属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各种经费开支都来自于运管费的征收(加大了运管机构行使职能的压力),所以,维持机构正常运转的经费只有运管费和罚款返还。根据交通部、财政部的《公路运输管理费征收和使用规定》,运管费的使用范围涵盖了运管机构的所有开支范围,并须按比例上缴。然而在运管费的收缴工作方面却存在着许多的实际困难:有些经营业户法律意识淡薄,经常存在偷、逃费的现象,再加上地方政府举办各种活动以吸引更多的投资,便会限制运政部门上路稽查;另外由于各地区的政策差异,有些车辆便会在提供更加优惠政策的地区落户;同时每逢国家出台对道路运输经营业户的帮扶政策时,又总是侧重对运管费的减免。以上这些都会给费源本来紧张而又要以费养人的运管部门增加更大的压力。 ②由于长期以来运政部门多数分属地方各级政府管理,但不占政府财政预算,因而成为一些政府或交通主管部门领导安排人员的好去处,以至于人员冗杂,素质偏低,表面上许多人员手里拥有各种文凭和证件,实际上真正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少之又少,有些执法人员甚至连最基本的文件、文书都无法制作完成,又怎么能够自如地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开展工作。 ③长期以来,运管工作主要依靠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进行管理,难以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道路运输市场格局,人为设置障碍,致使跨区域的客货运输不协调、不统一。例如道路运输证年审时间、收罚执行标准上的不统一等,这一切都给道路运输经营者带来极大的不便。特别是运政部门在着装上的不统一,很容易引起运输业户的误解,而曾一度的卸装问题更是给运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执法工作难以开展。《道路运输条例》为道路运输管理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然而在实际的执法过程中由于存在各种因素,执行力度很难到位,因此要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仍然任重而道远。例如,由于我市地理位置的原因,运距短、货源散,低速普通小货车居多,对于这样的无证“黑车”,按照《道路运输条例》规定,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可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但购买一台新的低速普通小货车也不过2一3万元,依法处理难度可想而知。 ④根据《道条》赋予的运政部门职责是对道路客、货运输、站(场)经营、机动车维修经营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实施管理,行使着法律所赋予的行政许可、管理、运输安全的监管职权,然而实际上这些管理职权由于体制管理问题却并未能真正履行到位。以满洲里市为例,出租车自取得归口管理后,由隶属交通局主管的部门—城市出租车客运管理站进行审批,核发营运证及进行日常管理。但与此同时根据交通部有关规定,运政部门也要对出租车核发道路运输经营许可,办理营运手续,施行市场监督管理,这就造成了要从事出租客车营运,必须在两个管理部门办理两套手续,这无形中给经营者、从业者带来诸多不便,并且在管理过程中也出现政出多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的现象。按照《道条》规定,运政部门对核发道路运输证的从业者有安全监督管理义务,但因为日常监管是由城市出租车客运进行管理,因而运政部门就会处于既不能不管,也不能管太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土木工程;生态设计;节能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al economy,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vil engineering will be more and more to the era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ivil engineering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analyzes the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uidance and direction of the link, and introduces the new building materials and structure, urban design such as ecological strategy concrete measures, and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perspective trying to pla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Civil engineering field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put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reference and opinions.

Key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ivil engineering; Ecological design; Energy saving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概述

土木工程建设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到处都是繁忙的施工工地,四通八达的路网,翻山越岭的隧道桥梁,规模空前地水利工程以及全面城市化的建筑工程及其相应基础设施。但从发达国家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国内已经显现出的各种生态环境污染、恶化问题,可以推断:高速、高效的经济发展具有双重社会效应:一方面,它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善人们的生活状态,追求更高的文明;另一方面又会造成短时间、大规模的资源消耗,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开采殆尽,时常伴随着环境的恶化,引发水土流失,导致气候异常、物种消失和原始生态平衡被打破等众多现实问题。特别是在土木工程领域,面对规模庞大的建设活动,如何应用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各种工程环境问题,成为当下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热点问题。

我国土木工程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土木工厂涵盖了道路、铁路、桥梁、建筑、水利等众多工程,目前,我国土木工程的某些分支领域理论、设计和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水平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由于在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等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方面,较之欧美发达国家却还有一定的差距,下面我们具体就不同工程分类对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道路和铁路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的进程,我国公路建设近几十年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并逐步向高架立体空间发展;而我国铁路虽然起步较晚,但总里程已经超过5万公里。可问题在于,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运输任务日益繁重,人均公路里程和列车载重能力都有待提高,成为限制人口流通,物流运输的重要因素,导致了全国范围内周期性大规模交通拥堵的出现。正因如此,我国道路和铁路土木工程建设的任务还十分繁重,现状还不容乐观。

桥梁工程

特别是我国悬索桥、斜拉桥的技术研究与建设施工工艺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世界著名的十大斜拉桥中国占有六席,而目前仅有的600公里以上的6座大跨度斜拉桥中国占了4座,分别在南京、武汉、福州和上海。但随着环境的恶化,大规模自然灾害频发,加强桥梁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和质量管理对我国道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建筑工程

在土地资源紧张,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我国建筑工程总体呈现层数增多,高度加大的发展趋势。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高层建筑的施工建设进入兴盛时期,据统计1998年末,全国高度在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项目就已超过两百个,并且其中相当数量的高层建筑处于高地震等级地区。但高层建筑带来的不只是城市CBD价值体现,更有交通、采光、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超高层建筑的环境隐忧建筑从本质上讲是土木工程对环境的破坏,如何在解决我国十多亿人口的人居环境问题时,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论和策略时土木工程工作者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水利工程

我国近五十多年来,兴建了一大批用于发电、防洪、灌溉、排涝,开发可持续能源,治国安邦的水利工程,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水土资源、促进农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初步形成了大中小全面结合的水利工程防洪减灾体系。以七大江河为核心建成了一系列防洪蓄水、河道堤防的土木工程体系。例如,水库数量由建国伊始的一千余座,增加到约9万座;又如南水北调和引黄济青工程的建设。数据表明,我国城乡水利工程蓄、供水能力较之建国初期增加6倍以上,年均减少水土流失15亿吨,累计水利工程治理面积105万平方公里。但是水利项目的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即饮用水资源匮乏,地下水过度开采,工业用水量激增等,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

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指导理论和技术措施

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指导理论

作为消耗自然资源最多的人类活动之一,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意义十分重大。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当代社会追求的科学理念,更关系到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全世界的地球居民不可推卸的的责任。各国对此指导理论的研究和推进从未停止,联合国环境规划部门早在二十世纪初就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一系列最高级别的纲领性文件,为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可持续发展的工程技术措施

可持续发展的工程技术措施涵盖了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工程材料的选择、生产、加工、运输,以及坚持后项目的运营、维护,最重要的是土建工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和处理会对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针对土木工程材料运用中矿产资源大量消耗和环境破坏问题,目前国际上已经出现了高性能轻质混凝土等、高强度钢材等工艺的研究和应用。土木工程设计建造过程中则着重开发智能设计、结构优化等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技术措施。

结论

土木工程影响到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持续发展策略的研究与应用,减少能源消耗与环境破坏,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是对我们的子孙后代,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的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林海波,颜其搏,徐子欣.浅析节能减排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1,(12):147-148.

[2]叶俊辰,周丹.道桥工程电力系统的施工管理[J].科技向导,2001,(53): 37.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本质;中国道路;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2)06-0025-06

[作者简介]郭秀清(1971—),女,法学博士,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部队政工系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上海 200433)

Title: Strengthening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Ensuring Socialist Modern Road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uthor: Guo Xiuqing

Abstract: In the report of the 17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the great strategic thought of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was proposed. In the report of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General Secretary Hu Jintao stressed again the grea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made concrete strategic plan for strengthening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us socialism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grows into an overall plan for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social, and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Strengthening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s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socialism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an inevitable choice of socialist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eco-civilization; socialist nature; China Roa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在十七大报告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十报告中,同志再次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并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具体战略部署,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为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也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现代化道路既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也必须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思想,可以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影响深远,意义巨大。实际上,生态文明并不是一种新的思想和观念,因为按照马克思及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社会在本质上就是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内涵或本质的必然要求。建设真正的社会主义,必然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理论上来讲,马克思和生态社会主义理论都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虽然马克思并没有直接提出生态文明的论断,但其理论却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其中最为明确的是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揭示了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内在关联性。按照马克思的理论,人类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现代文明尤其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基础上的社会,而这个社会同时是一个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①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这种解放不但是人对人的解放,而且包括人对自然的解放。共产主义社会真正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从而就为实现人对自然的解放、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了基础和条件,因为人类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改造自然的,生产方式影响、制约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关系难以避免,而人与人之间这种不平等、不公正的关系必然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必然导致人类对自然无限的剥夺,因此不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会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②所以,生态文明是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的,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同样,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也认为,生态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建设生态文明存在着“制度性”优势。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生产目的从根本上讲是反生态的,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决定了它会无尽地剥夺自然,因此,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能建成真正的生态文明。但社会主义制度由于实行公有制,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合理的、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社会主义社会能很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应该是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

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由于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身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对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和属性认识不够深刻,尤其是在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的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忽视甚至遗忘了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甚至是相辅相成的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更加丰富和深刻,由此我们也越来越感觉到,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具有高度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相一致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之一。

在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越来越深刻的基础上,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公正、公平、和谐等基本价值原则是与生态文明的基本主张相一致的。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试想,如果没有生态文明的发展,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在一个人与自然高度紧张的社会里,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竞争,必然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不平等的存在,将使消灭剥削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难以实现,而这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重大问题。同样,同志曾经说过:“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②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人的全面发展”包含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它不仅仅是指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满足,而且包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须的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这既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也是人在发展过程中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同志说过:“要着眼于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③这些重要的论述实际上都是当代条件下“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生态文明主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而这正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甚至可以说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生态文明的建设将从根本上适应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既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也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涵。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发展的迫切要求

生态文明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必须和中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相结合,和中国当前的历史任务相结合;否则,只是僵化地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不但在实践中会碰壁,也无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和创新。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准确地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样才是真正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历来主张世界各国共产党根据自己的特点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离开自己国家的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④当前,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更加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对未来中国道路的发展方向和前途命运的重大意义。

当前,世人惊叹于“发展”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这也正是他们谈论“中国道路”的原因所在。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发展”构成了中国道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因为“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得益于中国道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国际地位都有飞速的提升。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全世界独一无二,经济总量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外贸易量名列世界前茅……这些巨大成就的取得,应归功于中国道路对“发展”这一主题的正确抉择。但在“发展”主题下的现代化道路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中国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中国继续以较快的速度来实现发展,但按照原先的发展速度和方式,我们的发展还可以持续下去吗?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能如期实现吗?

随着中国进入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期,一些发展中积累的问题和深层次的矛盾开始显现出来,这些问题和矛盾是中国道路继续前进不得不面对的。对这些重大问题应对是否正确、成功、有效,攸关中国道路的未来,攸关中国道路的前途命运。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就是中国道路继续前进中需要面对的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走的是一条粗放型的发展道路,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来带动经济的增长。如果说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环境下还有其可能性、必然性的话,那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其矛盾和弊端则越来越明显,其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也越来越小。这是因为:首先,从国内来看,中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条件本身不利,加上严重的污染和浪费,使得当前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短缺的强制性制约。其次,从国际社会来看,如果按照这样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走下去,到2040年中国达到发达国家发展水平时,即使按照工业化国家中的低资源环境消耗水平,中国在未来的30年中,将消耗全球50%左右的石油、天然气、钢铁等资源,形成全球50%甚至更多的碳排放。①这种结果,不但国际社会难以接受,中国自身也难以承受。面对如此严峻的未来,中国应当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呢?答案只能是唯一的: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使中国的现代化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从大的发展阶段来看,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水平,要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即到2050年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发展”这个主题仍然不能偏离。但要如何实现“发展”,我们却必须给出新的答案。依靠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方式显然不合时宜,而且只能是死路一条,因为这种以自然资源的投入为主驱动的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它对资源、环境和生态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强度高出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20%”,是名副其实的“高碳经济”,经济、社会、资源协调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要比其他国家严重得多。同志也曾指出:“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源资源将难以为继,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那样,我们不仅无法向人民交代,也无法向历史、向子孙后代交代。”②因此,如果我们继续坚持传统的发展模式,那么不但不能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反而连工业化的成果也会葬送掉。

那么,我们如何发展才能推动中国道路在正确的轨道上继续前进?答案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的健康、持续、协调发展,因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虽然是丰富多彩的,但其最核心的内容是对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的选择。生态文明倡导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所谓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二是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三是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③所谓循环发展,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①这些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式能显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扩大资源的利用途径和方式,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通过再生、转移、循环、转化等得到再利用,因此,它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能够避免、克服传统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从而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生态文明建设: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

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比较选择而坚持下来的道路,因此,中国道路不是一条固定化、模式化的道路,它的生机和生命力就在于不断适应时代和历史的要求,适应中国新的历史任务和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不断给自身赋予新的内容,以确保社会主义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就是在当今资源环境的挑战日益严峻、生态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为实现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可持续发展、为更好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而提出来的。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是一个简单的环保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政治问题。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社会主要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各不相同。要完成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就要根据形势的需要,与时俱进,充实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内容。当前,我们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要使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要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而要完成这些历史重任,就必须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②他充分肯定了生态文明在文明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而向共产主义迈进的重要目标和价值追求。因此,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任务来看,它是一个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对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从明确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到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再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任务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提高。深入贯彻这个部署,当代中国必定会得到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定会展现出新的勃勃生机。所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中国道路内涵的丰富和扩展,这对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是确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要完成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就要求中国道路实现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结合,这是中国现代化可持续的关键和保证。在传统的工业化现代化道路发展中,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带来了严重的负面生态效益,粗放型经济带来了高环境损害的代价,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的强制性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接下去的现代化道路如何走,如何使我们的现代化道路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方式。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经济生产遵循生态系统是有限的、环境空间是有限的原则,生产活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要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物质产品的生产在原料开采、制造、使用甚至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小,对环境影响最小,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为中国道路的发展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确保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确保中国道路沿着正确的方向继续前进。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可持续发展 教学措施

物理学科具有研究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用规律的作用,物理知识具有探究规律,追求真理的动机类知识,这将会有非常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的价值。因此,高中物理的研究应该从人类所熟知的自然界和生活中着手,进而探究其中的规律。不应该再采取传统的填鸭式物理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时展的需要,也不会让高中生真正学到知识,更不会让高中生从物理学科中探究到科学规律和其中的真实意义。

高中物理教学结合科学文化知识,可以让学生通过学到的物理知识,进行观察、探讨、分析、研究和求知,并能够有效地让对学生对学到的物理知识进行质疑,或者和其他同学进行分析,这便是新的教学方式――开放式思维教育法,可以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认识和理解知识。因此,这种意识形态的学习便不会让学生感到无趣,能够帮助充实物理知识,让学生清晰地意识到物理知识的意义便是真理本身。

一、高中物理老师在可持续教学中如何发挥引导作用

1.引导高中生明确物理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

物理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出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态度和行为的学生,这样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够逐渐得到实现。我们不能只靠少数物理学家和环境专家等人实现,而要通过广大人民一起努力,进而转变不良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才可以最终实现。高中物理教育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到环境问题的真实境况,让学生自愿约束自己的行为,科学地进行生活和学习,避免环境遭到破坏。物理教育还把物理、科学技术、社会等进行了统一,让学生了解到科学技术具有多面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价值观,帮助学生避免在社会生活决策时与环境问题的冲突,使人类、生活、环境能够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2.使学生从物理科学能力中获得科学的态度和精神

老师要以物理课本为主,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能力,学生从物理知识中获得的能力,可以引导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将来遇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环境与发展的冲突。这样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比学生的知识更加重要,能够为学生将来事业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

二、将可持续发展观念融入高中物理教学中

高中物理是一门蕴含丰富真理的自然学科,通过物理的学习可以充分了解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历程、原因和规律。因此,它所具有的不但是片面的深度和广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人类的走向。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入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策,就好比物理学和环境学的结合,其实环境学和物理学一样,都融入了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如果从物理学的角度观察自然界的声音、运动、重力等对人类的作用,而从环境学的角度观察便是环境声学、环境空气动力学、环境振动学。由此可知,物理的学习是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学习物理的《声》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声的传播方式和条件,能够在了解声的定义时,进而清晰地区分物理学和环境学对声的区别,并能够在高中物理学习声时,能够有意识地研究如何消除噪音的方式和方法,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这样,不仅让学生对声有了充分的学习和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明白了产生声音的原因是由于某发声体的振动。老师还可以在学生积极的学习氛围中,进一步设计实验环节,让学生认识到“声”之后再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实验环节中发现声音传播的途径是固体、液体、真空,在这些途径中真正了解知识,区分它们之间有何不同;还可以设计讨论环节,让学生讨论声音和生活的关系?如何减少或者消除噪音?这样能够让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不仅能够提高科学素养,还能够帮助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让学生更加喜爱高中物理学习,愿意积极、主动地研究物理知识的内容、过程和结论,从中找到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付诸行动,使可持续发展从每个人做起。

综上所述,把可持续发展观念有效融入物理课堂教学中,有利于社会、自然和生活。老师要设法将物理学习和生活相融合,让学生体验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意义,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物理知识的成就感。另外,老师要善于把可持续发展学的内容和物理学科相结合,通过讲课、实验、教学活动等方式,为国家培养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以便国家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森林可持续经营;林业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X832

1987年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上发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报告在分析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成功与失败的基础上,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成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发展的重要一步。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并要求每个国家在政策制订和战略选择上加以实施。

会后,中国相应制订《中国21世纪议程》,并明确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1 对林业可持续经营的肯定

1992年里约会议上充分指出毁坏森林后对全球环境带来的严重影响与危害,并强调保护和发展森林的重要性。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的高层次国家领导人活动中,从未像里约大会那样突出地强调林业可持续发展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会议形成的每一个文件都包含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合理利用和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要求。

2 21世纪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展望

21世纪是世界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和走上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时期。为此,国际林业界已为这一时期的到来进行各种对话。国际林业研究中心于1994年12月在印尼召开林业会议,讨论21世纪的森林研究任务,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蒋有绪参加会议,经讨论提出《森林研究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大家一致认为,林业研究必须拓宽其领域,采取更加综合的方法,这样就必须强调所有的森林功能、价值和潜能,以达到各种类型的森林获得有效的经营、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1世纪伊始,林业迫切需要研究的优先领域如下:

(1)标准和指标体系。迫切需要一套评价和预测各类型森林的经营、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和指标体系。这套体系的科学基础及使用的容易程度,都应加以调试并在大规模样地中得以检验。

(2)全球环境的连锁反应。大量增加的关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荒漠化等与环境有关的公约和协议,要求更好地认识树木和森林生态系统与环境的普遍健康,包括人类活动影响之间的连锁反应。

(3)评价系统。在地方和国家规模上,要求定期监测和评价森林状态,包括其生物多样性和其它环境贡献与价值,应通过国家和国际间的合作来加强信息交流。这就要求建立标准化技术和方法,并通过合适的工具来搜集和共享这些信息。

(4)森林价值评估。必须进一步研究可靠的方法论,建立合适的机制来评价森林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这些应该包括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所有这些都应计入森林所提供的效益和价值之中,包括其它部门如农业、能源、采矿和城市所带来的影响等。

(5)社区参与。地方社区在健康森林的维护中起到重要作用,它们对树木和森林生态系统的传统知识和经营方法应写入文件中,地方社区和其他的森林经营者以及林主应适

当地包括在森林研究之中。

(6)森林保护。需要加大森林经营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森林的保护价值是最重要的,而且也应是一个未来研究的主题。

上述研究议程均具有前瞻性,代表目前森林研究方向的一次明显转移,研究形式和方法的转变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研究文化。它要求适应以下各方面的变化,科学的管理、组织和金融稳定性的维护、科学工作者地位的改善和修订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资助等。支持研究是一种国家和国际尺度的政治义务,它可以发展和加强国际的研究能力。因此,在上述指导原则范围内,迫切需要发展一种研究领域内的全球关系,齐心协力地进行技术共享和技术转移,无论什么地方,只要是可能和相关的,都应鼓励所有森林主,包括社区和非政府组织,参与到森林研究的计划、设计和实施中来。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范文第8篇

“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

“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

“自我进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团结是大局,团结是力量。”

“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时展无止境、认识真理无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绝不允许任何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公平和效率,而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收入分配差距缩小”

“社会保障全民覆盖”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1)-10-0149-1

1 可持续发展思想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新概念。是指以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需求为前提,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和发展。也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让我们的后代永续发展、安居乐业。

我们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在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也正是大自然的条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发展。

2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1 林业的定义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营林和森林工业是林业的两大部门。我国林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包括:一是传统林业发展阶段,二是林业发展的探索阶段,最后是从1992年我国林业迈向了新的发展之路。

2.2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的国策之一。可持续发展的林业是从森林生态系统在生命支持系统中的整体作用出发,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以及这种功能的维护不仅仅是获取森林使用价值的基础,更是人类持续生存的根本,正是森林价值的本质体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决定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济能力。二是社会合力。三是生态支持力。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持续发展是林业发展的核心理论。

3 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

要想加快林业的发展,就要努力的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有效的生产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让林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3.2 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加强

一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抓好良种育苗和树种结构调整;二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和监测;三要通过增加林产品的经济价值,来增加市场竞争力。

3.3 以人为本,依法治林

《森林法》的立法目的中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可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人类与大自然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林业是最需要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那么在林业发展的道路上,只有用法律做保障,才能让人们放心,才能让林业更好更快的稳步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时刻遵守《物权法》和《森林法》的规定。时刻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用法律稳定林业发展的道路,用法律保障生态文明。

因此科技兴林是林业发展道路上的重中之重,只有通过科学高效的手段,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这些关系和谐发展,才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黄选瑞,张玉珍,周怀钧,滕起和,卢占山.对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本认识[J].林业科学,2000,(04).

[2]蒋敏元,王兆君.以现代林业理论指导林业跨越式发展[J].世界林业研究,2003,(01).

[3]江泽慧.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现代林业发展[J].绿色中国,2004,(Z1).

[4]江泽慧.现代林业理论与生态良好途径[J].世界林业研究,2001,(06).

[5]伦丽珍.林业现代化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

[6]贺庆棠.现代林学、森林与林业[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1,(01).

[7]黄春平,李卫忠,吉文丽.简论我国可持续林业实施中存在的问题[J].陕西林业科技,2000,(03).

[8]张鼎华,林卿.近自然林业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生态经济,2000,(07) .

[9]沈月琴,周国模.现代林业的综合研究方法[J].世界林业研究,2002,(02) .

[10]张嘉宾,袁凤军.关于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总体思考[J].世界林业研究,1999,(06).

[11]殷鸣放,仲庆林,张才.关于现代林业思想内涵的思考[J].林业资源管理,2002,(02)

[12]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持续性[J]林业经济问题,1999,(01).

[13]佟建民.我国林业的发展及现阶段发展的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0,(04)

[14]马忠华,张茂松.试论林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01).

[15]孙小龙.浅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7,(07).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范文第10篇

人类如何实现在各个层面的可持续发展,被联合国的一项“跨千年全球展望研究”列为新千年全球所面临的15大挑战之首,显示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空前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及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是人类面对生存环境危机对自身发展道路进行反思的结果。可持续发展自提出到今天,经过2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其战略构想已基本在全世界范围及国家层面上形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对严峻的人口、环境和资源形势,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可持续因素比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要突出。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引起中国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也逐渐从生态学、环境学向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领域扩展。中国学者根据中国国情特点,在社会、经济、人口、环境、资源和法制等众多领域,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所面临的问题和许多有实践意义的观点。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理论界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从概念、主要内容、特点、主要措施及新领域与新课题等方面进行一番梳理与简略的述评,并就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浅见。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一)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有两个层次。首先是可持续发展提出的理论基础问题。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研究比较多:

1、有学者认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源于18世纪“自然的平衡”的思想。www.133229.coM

2、有学者认为是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在深刻揭露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和人关系的同时,也分析到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这种物质变换理论是同当今全世界的热点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密切相关的。可以说,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早期探索。

3、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可持续性的概念源远流长,我国秦朝(公元前2世纪)的田律清晰地体现了可持续性的思想。并认为这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环境法律。但多数学者肯定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观演变的最近结果,是新的发展观。[1]

其次就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问题。

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学术界争论也比较多。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西方学者首先提出的,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为全球范围的共识。主要观点有:

1.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讨论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江泽民同志就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2]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这一概念,逐步被接受和认可,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识。[3]

2.可持续发展是在80年代中期由欧洲一些发达国家首先提出来的。当时定义有10种以上,甚至包含了有些旨在限制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的“定义”和“指标”。而对此比较有针对性的共识是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4]

3.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形成与发展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至1987年《我们的未来》的报告,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与形成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理论深化与完善时期;此后几年间,可持续发展理论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制订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导原则,人类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5]

(二)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界定

《中国21世纪议程》通过之前,中国无http://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有关文件,均使用“持续发展”概念。1994年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可持续发展是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道路。此后,人们普遍接受并使用“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在普遍认同《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的定义的基础上,中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概念做了不同的表述。

1、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6]

2、从三维结构复合系统出发,认为可持续发展是能动地调控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提高生活质量。[7]

3、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人类社会的运行中,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能够保持社会进步、体制优化、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8]

4、江泽民同志概括的:“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它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必须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否则他们就无法生存;二是今天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9]

由此可见,中国学者在描述从传统的发展观到形成可持续发展观的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基本上接受了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概念,进而从不同角度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表述推进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

二、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容

可持续发展思想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这是学术界的共识。但是在内容的具体上也有不同观点:

1、可持续发展是指改善和保护人类美好生活及其生态系统的计划和行动的过程,是多个领域的发展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10]

2、可持续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带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逐步将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和低效益的发展模式转变成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11]

3、可持续发展理论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即人与自然必须互相协调,协同进化,特别强调应把人类需求的不断满足同资源消耗、环境退化、生态胁迫等问题联系起来加以考虑。二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发展、利己利他的平衡、当代与后代的公正、自助互助的公信、自律与他律的制约。[12]

4、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维度,人与社会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维度,人自身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维度。三个维度内在地构成循环路径,架构出自然、社会和人的立体图景,形成了可持续发展内在整体性的“和谐三维度”。[13]

由此可见,由于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复杂,涉及面广,目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有许多内容还有待充实。

三、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贯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条红线,是发展理论的实质所在。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坚持和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大意义。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邓小平、江泽民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和科学发展观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日益得到学者的关注,学术界主要从概念的提出、主要内容、特点、主要措施及新领域与新课题等方面对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行研究。学术界认为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和自然环境在内的综合的社会发展观,它是在环境问题已成为发展重大课题的时代背景下,在对中国国情现实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宏观战略思考,它体现了邓小平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一致的深刻理念,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贯穿在他的整个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之中。他站在世界与时展的前列,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不断实践,又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提高。我们应当在具体的实践中努力贯彻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于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比较多,主要集中在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和现实来源、主要内容、实施措施等方面,分歧不大。

关于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和现实来源,学术界认为江泽民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顺应世界潮流、适应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口、环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特别是对邓小平“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继承和发展。它的现实来源就是江泽民同志长期的工作实践。江泽民本身是一名科技工作者,这种职业背景使他不仅能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使他对人口资源环境对当今世界发展的影响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关于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容,学术界认为是十分丰富的,核心内容就是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四位一体的总协调,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于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也主要是围绕核心内容展开,认为他提出并采取了五大战略对策:第一,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这两个根本性转变结合起来;第二,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结合起来;第三,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结合起来;第四,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消除贫困及扶贫工作结合起来;第五,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结合起来。这五大战略对策既是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功实践。

关于科学发展观问题的研究是现在的一个热点,成果也有很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是对邓小平发展战略思想和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丰富和深化,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创新,研究可持续发展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总体评述及关于今后研究的两点意见

(一) 总体评述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目前在国内外都处于创建阶段,还未形成成熟的理论。在中国被作为一个重点问题提出后,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法制学等各个领域都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研究仍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而且—般性的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可持续发展是—个综合性、交叉性研究课题,其理论发展依赖于道德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地理学、资源环境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要上升到理论体系,一方面,需要有严密的方法论;另—方面许多理论观点还需要充分论证,要加深理论研究的深度。同时需要研究者具有更广博的知识背景,还要多学科协调研究,各学科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进行研究,拓展研究的广度。

总体来说,学术界对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问题重复论述比较多,缺乏新意;还有些方面的研究才起步,对于一些问题的研究尚未涉及等,这些都是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加以注意和不断克服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研究可持续发展思想只是开了一个头,还需要进一步深入。[14]

(二)关于今后研究的两点意见

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总体来说,成果比较多,也有相当深度。但是笔者认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相对照,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还应该大力加强与深入,应该注意视角的转换与方法论的创新。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理论创新与发展。理论创新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不竭动力,是指导经济社会实现新发展的力量源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密切联系新世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把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难点热点问题,作为研究工作的重点,这是深化研究的重要途径。对此,我们应当加强对薄弱环节和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把研究可持续发展思想理论贡献,同总结历史经验,研究现实问题三者结合起来。特别是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研究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最主要的是以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课题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邓小平同志曾说过:“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将会层出不穷,理论创新的任务会越来越繁重,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孜孜追求、不断探索。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观察社会问题要有超前性和预见性,不断提出新思路、新观点、新见解,努力推出符合时代和实践要求,高质量地开展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提供学理支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深入推进发挥理论指导作用。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范文第11篇

人类如何实现在各个层面的可持续发展,被联合国的一项“跨千年全球展望研究”列为新千年全球所面临的15大挑战之首,显示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空前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及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是人类面对生存环境危机对自身发展道路进行反思的结果。可持续发展自提出到今天,经过2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其战略构想已基本在全世界范围及国家层面上形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对严峻的人口、环境和资源形势,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可持续因素比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要突出。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引起中国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也逐渐从生态学、环境学向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领域扩展。中国学者根据中国国情特点,在社会、经济、人口、环境、资源和法制等众多领域,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所面临的问题和许多有实践意义的观点。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理论界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从概念、主要内容、特点、主要措施及新领域与新课题等方面进行一番梳理与简略的述评,并就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浅见。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一)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有两个层次。首先是可持续发展提出的理论基础问题。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研究比较多:

1、有学者认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源于18世纪“自然的平衡”的思想。

2、有学者认为是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在深刻揭露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和人关系的同时,也分析到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这种物质变换理论是同当今全世界的热点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密切相关的。可以说,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早期探索。

3、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可持续性的概念源远流长,我国秦朝(公元前2世纪)的田律清晰地体现了可持续性的思想。并认为这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环境法律。但多数学者肯定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观演变的最近结果,是新的发展观。[1]

其次就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问题。

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学术界争论也比较多。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西方学者首先提出的,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为全球范围的共识。主要观点有:

1.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讨论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江泽民同志就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2]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这一概念,逐步被接受和认可,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识。[3]

2.可持续发展是在80年代中期由欧洲一些发达国家首先提出来的。当时定义有10种以上,甚至包含了有些旨在限制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的“定义”和“指标”。而对此比较有针对性的共识是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4]

3.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形成与发展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至1987年《我们的未来》的报告,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与形成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理论深化与完善时期;此后几年间,可持续发展理论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制订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导原则,人类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5]

(二)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界定

《中国21世纪议程》通过之前,中国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有关文件,均使用“持续发展”概念。1994年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可持续发展是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道路。此后,人们普遍接受并使用“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在普遍认同《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的定义的基础上,中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概念做了不同的表述。

1、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6]

2、从三维结构复合系统出发,认为可持续发展是能动地调控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提高生活质量。[7]

3、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人类社会的运行中,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能够保持社会进步、体制优化、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8]

4、江泽民同志概括的:“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它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必须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否则他们就无法生存;二是今天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9]

由此可见,中国学者在描述从传统的发展观到形成可持续发展观的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基本上接受了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概念,进而从不同角度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表述推进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

二、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容

可持续发展思想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这是学术界的共识。但是在内容的具体上也有不同观点:

1、可持续发展是指改善和保护人类美好生活及其生态系统的计划和行动的过程,是多个领域的发展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10]

2、可持续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带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逐步将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和低效益的发展模式转变成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11]

3、可持续发展理论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即人与自然必须互相协调,协同进化,特别强调应把人类需求的不断满足同资源消耗、环境退化、生态胁迫等问题联系起来加以考虑。二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发展、利己利他的平衡、当代与后代的公正、自助互助的公信、自律与他律的制约。[12]

4、人与自然关系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维度,人与社会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维度,人自身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维度。三个维度内在地构成循环路径,架构出自然、社会和人的立体图景,形成了可持续发展内在整体性的“和谐三维度”。[13]

由此可见,由于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复杂,涉及面广,目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有许多内容还有待充实。

三、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贯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条红线,是发展理论的实质所在。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坚持和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大意义。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邓小平、江泽民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和科学发展观的研究

转贴于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日益得到学者的关注,学术界主要从概念的提出、主要内容、特点、主要措施及新领域与新课题等方面对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行研究。学术界认为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和自然环境在内的综合的社会发展观,它是在环境问题已成为发展重大课题的时代背景下,在对中国国情现实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宏观战略思考,它体现了邓小平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一致的深刻理念,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贯穿在他的整个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之中。他站在世界与时展的前列,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不断实践,又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提高。我们应当在具体的实践中努力贯彻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于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比较多,主要集中在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和现实来源、主要内容、实施措施等方面,分歧不大。

关于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和现实来源,学术界认为江泽民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顺应世界潮流、适应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口、环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特别是对邓小平“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继承和发展。它的现实来源就是江泽民同志长期的工作实践。江泽民本身是一名科技工作者,这种职业背景使他不仅能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使他对人口资源环境对当今世界发展的影响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关于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容,学术界认为是十分丰富的,核心内容就是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四位一体的总协调,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于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也主要是围绕核心内容展开,认为他提出并采取了五大战略对策:第一,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这两个根本性转变结合起来;第二,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结合起来;第三,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结合起来;第四,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消除贫困及扶贫工作结合起来;第五,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结合起来。这五大战略对策既是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功实践。

关于科学发展观问题的研究是现在的一个热点,成果也有很多。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是对邓小平发展战略思想和江泽民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丰富和深化,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创新,研究可持续发展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总体评述及关于今后研究的两点意见

(一) 总体评述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目前在国内外都处于创建阶段,还未形成成熟的理论。在中国被作为一个重点问题提出后,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法制学等各个领域都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研究仍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而且—般性的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可持续发展是—个综合性、交叉性研究课题,其理论发展依赖于道德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地理学、资源环境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要上升到理论体系,一方面,需要有严密的方法论;另—方面许多理论观点还需要充分论证,要加深理论研究的深度。同时需要研究者具有更广博的知识背景,还要多学科协调研究,各学科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进行研究,拓展研究的广度。

总体来说,学术界对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问题重复论述比较多,缺乏新意;还有些方面的研究才起步,对于一些问题的研究尚未涉及等,这些都是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加以注意和不断克服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研究可持续发展思想只是开了一个头,还需要进一步深入。[14]

(二)关于今后研究的两点意见

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总体来说,成果比较多,也有相当深度。但是笔者认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相对照,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还应该大力加强与深入,应该注意视角的转换与方法论的创新。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理论创新与发展。理论创新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不竭动力,是指导经济社会实现新发展的力量源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研究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密切联系新世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把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难点热点问题,作为研究工作的重点,这是深化研究的重要途径。对此,我们应当加强对薄弱环节和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把研究可持续发展思想理论贡献,同总结历史经验,研究现实问题三者结合起来。特别是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研究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最主要的是以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课题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邓小平同志曾说过:“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将会层出不穷,理论创新的任务会越来越繁重,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孜孜追求、不断探索。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观察社会问题要有超前性和预见性,不断提出新思路、新观点、新见解,努力推出符合时代和实践要求,高质量地开展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提供学理支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深入推进发挥理论指导作用。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4-0009-02

1引言

工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在当前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面对发达国家“先发优势”的诸多制约,如何在新形势下把握机遇更好地实现工业化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为此,党中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面对各种国际机遇和挑战冲击下的必由之路,也是在现有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工业全面振兴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2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理论回顾

2.1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探索过程

国内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要追溯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见下表。

2.2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学术界如江小涓(2002)、张海静(2002)、崔向阳(2003)、胡鞍钢(2003)、洪银兴(2003)、赵振华(2003)、吴敬琏(2005)、翟书斌(2006)、谢春(2011)等学者,都对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虽然他们的视角不同,却有以下几点共识: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与信息化相融合、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道路;是坚持生态文明、能够促进集约型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是以人为本、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道路;是统筹兼顾、能够加快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工业化道路;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使“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相得益彰的工业化道路。

3新型工业化评价综述: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对中国新型工业化问题的研究可分两个阶段:2002—2004年为基础理论研究阶段。这一时期研究者们多从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特征以及我国走此道路的必要性等方面来展开论述;从2005年开始至今,研究阶段已从理论描述性分析上升到实证分析,即对新型工业化的进程进行实证评价以确定其所属的时期,然后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3.1新型工业化评价标准

中国学者们对新型工业化阶段的划分标准已达成共识,即认为综合评价指数小于0.6,为新型工业化初级阶段;若在0.6和1之间,为中级阶段;若是大于1,则为高级阶段。谢春(2011)、苏孝辉(2011)等人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我国如今处于新型工业化中期阶段。

3.2新型工业化评价方法

对于新型工业化的评价方法,涉及多指标综合测度模型,其核心问题就是权重的确定。据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对于权重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和主客观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法。前两者方法是应用比较普遍的赋权法,第三个方法流行于最近五年的研究中,是在总结主观和客观赋权法的优缺点的基础上,创新出的综合方法。

主观赋权法是评价者对指标的重要程度给出人为的评价以此确定指标权重,常用方法有: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集值迭代法等。这种方法主观随意性较大,稳定性较差。

客观赋权法是指根据指标数值变异程度所提供的客观信息来计算指标权重的方法,常用的有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熵值法、均方差法等。虽然此方法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可以避免人为因素的偏差,但是却会忽略决策者的主观信息,可能导致确定了的指标权重违背实际情况。

主客观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法简单来说是根据研究实际选择一种主观赋权法和一种客观赋权法,将两者采用不同的权重组合方法(基本分为两大类:线性加权组合法和乘法合成归一化法)结合起来决定权重的一种方法。它既包含主观法又有客观法;既能反映决策者的主观意愿,又可以做出各评价指标重要性的客观测度,因此可以有效地规避以上两种赋权法各自的缺点,发扬其优点,可以说是现今研究新型工业化测度问题关于指标评价方法的科学合理选择。

3.3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

若说学者们在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上尚能找到共鸣,那么对评价指标体系,可谓百花齐放、各有特色。由于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相比有很大的差异,为了克服传统工业化指标只注重速度和质量而忽视环境质量、资源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和人力使用方面的问题,国内学者对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大量积极的探索和研究。

首先是决定层次性,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以“目标层、决策层和指标层”来划分层次。顾名思义,目标层就是指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水平;决策层位于中间,指用来反映综合水平的各大类指标;指标层位于最低端,也就是指可以反映决策层指标的更具体的分指标。二是以等级来划分层次,即“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所表达的含义与第一种类似。

其次是决定内容。早期研究者们选择反映工业化进程和工业增长质量两大方面作为决策层或二级指标。随着研究深入,学者们将可持续发展考虑进去,形成工业化水平、工业化质量和工业化协调性与可持续性三足鼎立的中间层次设计。最近,更多学者尝试打破传统,从不同角度完善它:如王传捷(2010)设计了包括技术、组织、制度和社会其他四大类指标体系;还有学者以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新型工业化概念中涉及的五个方面作为决策层或二级指标,力求构建出更符合新型工业化内涵的评价指标体系。

可见,国内对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尚无统一标准和既定框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4结论

总之,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为更好地贯彻执行该道路,国务院于2008年成立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并于2009—2011年陆续批复了两批16个部级两化融合实验区,其间2010年国务院又批准沈阳经济区成为全国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各实验区共同努力、不负众望,在2013年的验收中都有喜人的亮点。可以期待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科学发展观的道路上,未来会有更骄人的战果。

参考文献:

[1]谢春.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及模式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

[2]潘树颖.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统计测度方法与实证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2.

[3]孙智君,周滢.中国新型工业化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J].学习与实践,2012(3).

[4]范雪萍.1840年以来我国工业化思想的演变[J].经济研究导刊,2013(2).

[5]孙学光.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分析与科学推进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6]谢春,李健.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11(3).

[7]涂文明,蒋永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区域实现指标与模式设计[J].产业和区域经济管理,2009(5).

[8]张海静.对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认识[J].经济问题,2003(7).

[9]吴敬琏.中国应当走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N].文汇报,2005-02-17.

[10]江小涓.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J].求是,2002(24).

[11]崔向阳.新型工业化道路内涵探析[J].经济研究,2003(3).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本质;中国道路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056-02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我们党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在的“7.23”再次强调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生态文明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更加深刻地把握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生态文明即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中国国情的现实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中国道路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更是确保中国道路越走越宽阔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西方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由资本主义制度的本性所决,资本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必然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因此,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能建成真正的生态文明。而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建成真正的生态文明。甚至有的西方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

马克思虽然并没有直接提出生态文明的论断,但他们的而理论中却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最为明确的是他们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揭示了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内在关联性。按照马克思的理论,人类最高理想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是建立在现代文明尤其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基础的社会,而这个社会同时是一个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1]所以他们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真正解决的社会。可以看出,在马克思那里,生态文明是和社会主义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公平和平等,而生态文明的核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改造自然的,生产方式影响、制约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关系难以避免,而现实中人与人之间这种不平等、不公正的关系必然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必然导致人类对自然无限的剥夺。因此,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不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会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2]所以,马克思认为,生态文明是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的,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意。

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我们对生态文明这一社会主义内在要求内在属性在认识上不但不够深刻,而且存在着很大空白。尤其是在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经济发展还是当务之急的背景下,只注重经济的发展,而主观上并没有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因此,使得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甚至是相辅相成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中被遗忘。近年来,随着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认识更加丰富和深刻,由此,我们也越来越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是应该是具有高度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相一致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之一。

在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越来越深刻的基础上,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公正、公平、和谐等基本价值原则是与生态文明的基本主张相一致的。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试想,如果没有生态文明建设,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那么消灭剥削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同样,如果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则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同志曾经说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人的全面发展”包含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它不仅仅是指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满足,而且包括精神文化素养的提高。因此,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的“以人为本”的最深刻的意义和最基本的内涵就在“全面”两字上,即促使人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兼容并包地、铢两悉称地、相互协调地得以发展。[3]生态文明主张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实现人与自然的完全和谐,完成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一体,而这正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甚至可以说,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认“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生态文明符合社会和谐的要求,并且是社会和谐的必要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的一个美好的社会形态,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本质形态是人们都主动遵守客观规律的社会形态。自然法则是人类根本的生存法则,生态文明要求人类在发展自我的过程中客观地认识和遵守自然法则,尊重自然发展,是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相统一的。生态文明的建设从根本上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人的全面发展必将是与自然社会相和谐统一的人与人的和谐共进。

二、生态文明:中国国情的现实要求

生态文明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时也必须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也就是说和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相结合、和中国当前的历史任务相结合。当前,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对未来中国道路的发展方向、对中国道路的前途命运至关重要。

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指引下,中国道路取得了阶段性的巨大成就,表现为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国家国际地位的提升。但这条道路以往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经济现代化的巨大成功,或者确切地说是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总量的提升。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全世界独一无二,经济总量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这是中国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巨大成果,也是中国道路目前最成功之处。但这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道路,在很大程度上走的仍然是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传统模式。如果按照这样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走下去,到2040年中国达到发达国家发展水平时,既使按照工业化国家中的低资源环境消耗水平,中国在未来的三十年中,将消耗全球50%左右的石油、天然气、钢铁等资源,形成全球50%甚至更多的碳排放。面对如此严峻的未来,我们在发展及生活方式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方面,应当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呢?[4]答案只能是唯一的: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使中国的现代化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水平,要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即到2050年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前发展的压力和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所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是坚持中国道路的根基和基础。既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既是政治意志也无理论争议,那么在实践中如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或者具体说采取何种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来促进经济发展?依靠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不但不合时宜而且显然是死路一条。虽然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对中国道路的成功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这种以要素投入尤其是以自然资源的投入为主驱动的增长模式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它对资源、环境和生态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强度高出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20%”,是名副其实的“高碳经济”,经济、社会、资源协调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要比其他国家严重得多。同志进一步强调:“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源资源将难以为继,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那样,我们不仅无法向人民交代,也无法向历史、向子孙后代交代”[5]如果我们继续坚持传统的增长模式,则不但不能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反而会导致中国道路难以为继,也会招致国际社会的敌意和反对。

那么,今后的道路该怎么走才能继续推动中国道路在正确的轨道上继续前进?答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探索出一条与自身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因此,我国需要同时完成现代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两项重大任务,既要“补上工业文明的课”,又要“走好生态文明的路”。这是我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背景,也是我国与那些工业化国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完全不同的历史境遇。

三、生态文明: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道路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开阔前进的道路,因此,中国道路不是一条固定化、模式化道路,它的生机和生命力就在于不断适应时代和历史的要求,适应中国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不断开辟出新的方向,从而使中国道路继续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既是对中国道路的发展和完善,同时也保证中国道路越走越顺畅,越走越宽广。

因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是缓解当前生态危机的应急举措,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环保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政治问题。

(一)生态文明建设丰富了中国道路的内涵

中国道路是着眼于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服务于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目的。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总体目标。生态文明作为社会主义内涵或本质的要求,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生态文明建设这条道路就是不完整,不全面的。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进行,丰富和完善了中国道路的内涵。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确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道路最终目标就是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因此,就必须确保中国现代化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社会主义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过多考虑GDP指数的价值,在这样的观念指引下,只经济不要生态,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情况比比皆是。但是这种发展观念带来的是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枯竭,使得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的强制性制约。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彻底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使中国的现代化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生态文明理论是党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前提下对中国经济发展提出的正确思想。

(三)生态文明建设保证中国道路沿着正确的方向继续前进

走中国道路的最终目的为了实现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我们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因生态危机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危害却在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给人的健康、生命带来很大威胁,这实际上是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因为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活、工作的自然生态环境,人的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条件。同时,如果生活在一个人与自然高度紧张的社会里,那么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紧张,导致社会的不和谐、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不公正,而这与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的目标是相违背的。因此,社会整体文明协调均衡发展是推动社会不断走向和谐的直接动力,其中生态文明状况是影响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大因素和重要变量。当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确保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确保中国道路继续沿着正确道路前进的重大推动量。

参考文献:

[1]徐春.生态文明是科学自觉的文明形态[N].中国环境报,2011-01-24(2).

[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26-927.

[3]陈学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6):78.

[4]周天勇.中国梦与中国道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23.

[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31.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范文第14篇

哈尔滨市职称论文字数

每个刊物的字数都是不一样的,要是发省级刊物的话一般字数在2000字到3000字之间不等,一般多数在2500字左右

哈尔滨市职称论文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

[摘要]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拥挤正迅速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从城市交通的现状出发,阐述轨道交通的特点,讨论城市建设中轨道交通系统在环保、快捷、安全等方面的巨大优势。

[关键词]轨道交通 地铁 轻轨 可持续发展

现代城市交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大进步,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交通消费需求,促进了城市的繁荣,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同时道路拥挤、事故频发、大气及噪声污染、能源紧张等问题也相应而来。由于现代城市居民的出行和人口流动,在一天的高峰时间里,客流高度集中、流向大致相同的现象很普遍,而仅仅依靠车辆运输已很难适应现代客运交通的需要,尤其是在大城市和一些迅速崛起的中等城市。

国外大城市交通发展的经验也证明,单靠路面交通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我国高度密集的城市居住人口和有限的道路空间资源,决定了我国要优先发展“人均占用道路空间资源最少、能耗和污染最低”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重点发展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新体系势在必行。

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特点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地下铁道、轻轨)属于集多种、多专业于一身的复杂系统。近百年来世界上许多大城市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采用快速轨道交通系统作为公共交通的骨干网络,才能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1.城市轨道交通提供了大容量运输服务的方式

城市轨道交通提供了资源集约利用、环保舒适、安全快捷的大容量运输服务方式,它与城市其他交通工具互不干扰,具有强大的运输能力、较高的服务水平、显著的资源环境效益,是解决特大型城市交通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2.轨道交通集约化的交通方式

轨道交通不仅提供高效、优质的公交出行服务,而且是一种集约化的交通方式,节约能源和土地资源。大城市机动化进程加快,简单的阔路增车方法已无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公交专用道的潜在利用能力毕竟有限,个体分散交通对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率低下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央商业区土地资源可提供的地面交通供给正逐渐耗尽,利用开发宝贵的地下空间资源,提供新的交通供给,以缓解地面空间资源紧张状况,支持城市的持续发展。

3.城市轨道交通是巨大的综合性复杂系统

(1)建设规模大,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一般有百余千米至数百千米。

(2)技术要求高,几乎涉及到现代土木工程、机电设备工程所用高新技术领域。

(3)项目投资大,每千米造价达3-4亿元。

(4)建设周期长,单线建设周期要4-5年,线网建设一般要30-50年。

(5)参与单位多,有成百上千家。

(6)信息海量。建设、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量很大,处理工作非常繁重。

(7)系统复杂,要考虑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城市发展的关系,考虑轨道交通线网布局、建设次序、资源共享的关系,考虑到轨道交通工程策划、建设、运营、资源利用的关系等。

二、快速轨道交通和其他交通方式比较的优势

目前,中国城市交通需求正在持续增长,而经济增长和收入增加将对未来的城市交通需求起到一种推波助澜的刺激作用,从而导致环境污染恶化和土地消耗增加以及城市交通阻塞。

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安全、高效、清洁、经济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安全、方便、舒适、快捷、低价的公共交通服务;城市环境的改善需要有利于环境改善的交通政策。因此,城市交通发展目标必须与城市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相协调。

以轨道交通为基础的运输系统与其竞争的模式相比具有较大技术优势:较大的运量,有效的土地利用,每人公里较低的能量消耗和环境污染。环境是现代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由于城市轨道交通一般采用电力牵引和大运量、集中化运输方。因此,每运送一位乘客所产生的污染大大低于其他交通方式。

此外,轨道交通的发展轴作用可引导城市形态的变化,有助于实现商贸的聚集效益。它是特大城市及其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轨道交通系统与交通方式比较的优势

(1)改善城市环境。用轨道交通替代公共电汽车成为大众通勤工具的首选,由于减少在市中心运行的轿车和公交汽车的数量,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城区汽车尾气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国外研究表明,轨道交通单位运输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小汽车的10%和公共汽车的25%;

(2)大大地缓解交通拥挤。轨道交通还是一种运量大的交通工具,国外许多大城市轨道交通承担的客运量占全部客运量的―半甚至80%以上。地铁每小时单向运送能力为3~6万人次,轻轨为2~2.5万人次,而公共电汽车为2 000~5000人次。

(3)提高了交通的安全性,轨道交通的安全性要比轿车和公交汽车的安全性高出若干倍;

(4)方便快捷的轨道交通系统,将提高市民的流动性和机动性;

(5)交通可达性的改善必然使沿线城市地价上涨,提高沿线物业及房地产开发价值;

(6)带动轨道交通沿线的旧城改造和新城区的开发。由于轨道交通可以为中长距离的通勤问题提供快速和低成本的工具,因而,城区居民将沿轨道线向城郊扩散;

(7)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运营与维护,将拉动内需,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8)轨道交通的发展轴作用有助于实现商贸的聚集效应,使城市形态发生变化,资源分配降更加趋向合理化,助于推动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升级。

总之,通过对轨道交通与其他几种常见的出行方式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快速轨道交通相对于公共汽车、私人汽车、自行车等大众交通工具而言,具有运量大、低污染、低噪音、低能耗、高速度、低成本、占地少、舒适、全天候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其他交通方式无法替代的。在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我们应当构筑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一体化综合城市运输体系,才能解决城市的交通拥挤问题,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四、轨道交通系统给一个城市或地区所带来的利益

由于轨道交通系统快捷、准时、舒适,乘客将更加愿意乘坐,并将吸引原先乘用轿车和自行车以及步行者,从而提高客运量。尤其如能争取乘坐私家车的乘客,将可缓解道路交通给环境所造成的压力如噪音、废气的排放和道路用地等,提高道路安全性,在不损害人员流动的情况下有助于减少市中心的交通压力。

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对于提升城市结构,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经济与社会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看了“哈尔滨市职称论文字数”的人还看:

1.副高职称论文有字数要求吗

2.2017年职称论文字数要求

3.2017年中级职称论文字数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关键词】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论文摘要】 共产党的历史证明:坚持解放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坚持解放思想,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持解放思想,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要求继续解放思想。



一、解放思想是党的几代领导人和全国人民历史实践的经验总结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的历史。

1、坚持解放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才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一次结合,诞生了毛泽东思想。

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本本主义是最危险的,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遵义会议的召开,破除了对苏联模式革命道路的顶礼膜拜。整风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实现了空前的统一。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正是解放思想,我们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这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创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坚持解放思想,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

三十年前,当十年内乱结束时,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正是邓小平率领全党冲破“两个凡是”和个人崇拜的思想束缚,我们才打开了解放思想的大门,才有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才有了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灿烂辉煌!

3、解放思想,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4、坚持解放思想,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肯定了非公有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这次思想解放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上解放思想,摆脱了单纯追求GDP的片面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我们党八十多年的历史证明,坚持解放思想,注重理论创新,是党的事业前进的保证。

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求继续解放思想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1、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国际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从国内看,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只有继续运用解放思想这个锐利思想武器,才能科学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新趋势新潮流,科学应对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新的行动纲领和新的大政方针,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2、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更高要求。落实这些新要求,哪一条都少不了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进一步研究回答好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个根本问题;才能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才能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使我们党始终充满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成为团结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三、把握继续解放思想的着力点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邓小平曾指出:“解放思想决不能够偏离四项基本原则的轨道,不能损害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如果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去解放思想,实际上是把自己放到党和人民的对立面去了。”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也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政治保证。

2、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在认清基本国情基础上解放思想,才能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自觉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才能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3、着力转变思想观念,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是创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推动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三是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建设和谐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四是切实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强社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在前进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复杂局面,无论遇到什么风险和考验,我们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美好前景,更需要我们继续解放思想。

【参考文献】

[1] 《解放思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董振华著 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