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范文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范文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 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要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理念的要求,针对我国对外贸易与生态文明相背离的主要表现,环境与制度对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走循环经济和绿色贸易的路子。 【论文关键词】 生态文明 对外贸易 可持续发展 对策分析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支点,是涵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价值观。对外贸易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其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的对外贸易还存在着与生态文明相背离的许多问题,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一、现阶段我国对外贸易与生态文明理念相背离的主要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从1979年的293.3亿美元增加到21738.3亿美元。并且随着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观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的提出和实践,赋予了我国外贸迅速发展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对外贸易与生态文明之间的摩擦与冲突却有不断加剧之势。 1.出口方面 (1)出口产品技术水平低,对生态环境破坏大。我国出口的产品多为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能耗比较大,使原本稀缺的资源更加稀缺,产生巨大的外部不经济,致使我国局部地区自然资源锐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我国钨、锡、锑、稀土及其他稀有金属的出口导致了这些矿产资源的乱挖滥采;石材的出口造成景观的破坏和水土的流失;羊绒出口量的扩大导致过度放牧和生态恶化;发菜、山野菜、药材等野生植物出口加速了草原沙化。并且资源密集型产业在投入产出比例低、经济效益差的情况下高速增长,实际上带来了严重的浪费和污染,破坏了可持续发展。 (2)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受环境壁垒限制大。我国出口商品50%以上运往美国、欧盟和日本。而这些国家的环保标准和法规是世界上最严格、最系统的,它们要求产品的进口标准大都是我国产品在短期内难以达到的环境技术标准。中国出口产品每年因遭受各国“绿色壁垒”封杀造成的损失就高达2000亿美元,仅发达国家实行的认证制度一项就使我国每年蒙受40亿美元的损失。 (3)出口商品竞争力弱,受环保因素影响大。受绿色壁垒、技术壁垒限制,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乃至报废处理的各个环节,都要求运用环境生态科学的原理,形成一个完整的无污染的环境管理体系。要在产品中加入环保的因素,以及为达到进口国的环保标准而在产品中增加各种测试、检验、认证等费用都会使出口成本加大,丧失低廉的成本优势,使我国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 2.进口方面 (1)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不断上升,导致环境污染。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能源和原材料进口不断增加,2007年我国石油进口近2亿吨,铁矿石进口3.83亿吨。而大量进口作为生产投入品的铁矿砂、化工原料、原油等产品无一不是高消耗、高污染的,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并且初级产品的进口由于我国环保检验措施不到位,从国外带进了一些病虫害和传染病,污染了生态环境。我国曾一度进口数量较大的象牙、犀牛角、虎骨、豹骨、熊胆等野生动物制品,破坏了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 (2)外国投资者将一些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转移到我国,加剧生态危机。改革开放初期,发达国家为逃避本国较严的环保法规,将国内禁止或需支付高昂环境成本的污染严重的技术与产业转移到我国境内,带来了大量的生产污染和消费污染。更为严重的是,少数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力从外国非法进口大量“洋垃圾”,如旧服装、旧磁带等生活垃圾,废旧船舶、汽车、轮船等工业垃圾,加剧了生态环境危机。 二、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1.在生态环境成本内在化过程中,我国处于后发劣势 (1)我国环境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相对较大。我国出口商品大部分得益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在从事的加工贸易中多占据的是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环境成本高。并且在发展对外贸易中强烈的现代化需求、密集的开发活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高物耗、高污染型的产业发展,给生态系统造成了强大的生态胁迫效应,造成了资源代谢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滞留,系统耦合在结构、功能关系上的破碎和板结,社会行为在经济和生态关系上的冲突和失调。 (2)我国环境成本量化的经验相对不足。环境成本量化的难度有大小之分,其中有些支出很容易量化,比如采矿企业每年的废水、废气、矿渣治理费用;环保设备投入;排污费;回填、覆土、绿化的支 出等。但因污染环境造成的环境损失而导致的外部环境成本的确认和计量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如大气与水资源等的损害等。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在这方面经验明显不足。 (3)我国的环境治理手段相对落后。发达国家在污染最严重时期,环保投入占GNP比例达l%~2%,1972年美国环保投入占GNP的0.9%,日本占0.8%,德国占0.8%。同时,相应公众的环境意识也较高,在政府和公众的双重努力下,发达国家基本控制了污染问题。而我国资源相对紧缺,环境容量日益缩小,加上资源利用的技术问题和国外垃圾产业的侵入,政府难以有效地解决污染问题。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在治污技术和设备方面还很落后,因开发或进口环境设备和技术而增加的费用也将提高产品成本,使得很多出口产品竞争优势进一步下降。 2.我国处于生态环境退化加剧阶段 分析工业社会发展的历史,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破坏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环境破坏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发达国家如美国、西欧和日本的经历,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韩国、新加坡、我国台湾地区等的发展都符合这样一种倒U关系。经济学界基本公认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NP为500—3000美元时,往往对应人口、资源和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严重的时期。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起飞阶段,人均收入已达1000美元,处于环境退化不断加剧的阶段。而发达国家已经越过了环境库兹涅茨倒U曲线的拐点,环境条件在逐渐好转。 3.发达国家污染转移对我国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污染产业从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造成我国环境的严重破坏。据统计,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属污染型的占30%,其中高污染占40%。其次,废弃物贸易对我国环境污染的代价远远超过通过处置废弃物所获得的收益。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我国处理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我国引进外资、技术与设备缺乏环境意识,导致有害环境的设备、技术与产品向我国转移,对我国环境质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4.我国环境意识与发达国家比较差距大 发达国家消费者的绿色消费心理已经形成,对绿色产品的偏好和需求大,它为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的产生提供了依据,从而经常把我国产品排挤在国际市场之外。如欧盟就曾以我国禽肉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及有害微生物超标为由,全面禁止我国禽肉向欧盟出口。德国公布了118种禁用染料清单,其中我国正在使用的染料中有104种,使我国有很大优势的纺织品受到较大的挑战。 三、生态文明理念下实现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逐步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发展循环经济 首先,要用生态学来引导对外贸易发展。要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下,以实现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前提来发展对外贸易。其次,要通过政策引导循环经济的发展。通过环境立法,建立一套科学的环保制度,制定完善有利于对外开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政策法规,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执法和监督能力,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要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结合我国立法实践加强清洁生产立法的研究,如确立清洁产品的范围,清洁生产的原则,对清洁生产企业给予财政、税收的扶持及制定清洁生产推广规划、建立清洁生产信息系统、制定有利于清洁生产的经济技术政策,开展清洁生产的宣传教育等。还要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注重唤起公众环保意识,将观念的改变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再次,要利用经济手段,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应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利用各种定价方法确定污染物的收费依据。实施生态成本法,如用净化单位二氧化碳所需树木和维护成本之和作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单位收费;用污染造成的损失计算环境资源的价格等。还可以借鉴美国等国家进行的排污权交易,尝试对资源进行市场定价,采用这种事前控制污染的方法,有利于节约整个社会的资源。最后,要开发形成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自主开发环境治理设备,努力提高我国治污手段和治污技术的水平。 2.顺应绿色贸易潮流,突破绿色贸易壁垒 一是要积极顺应绿色贸易的潮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采用清洁工艺,生产对环境友好的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环保水平。使绿色产品、环保技术产品、环境标志产品等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导向型产品。二是积极鼓励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只要企业获得相关国际标准认证,就可以直接进入国际市场,不受任何非关税的阻拦。同时,我国也应根据WTO和有关多边环境协议的要求,建立合理的绿色防范体 系。三是实施从产品设计—生产—包装到营销的绿色一体化。四是要对主要国家行业和产品的绿色壁垒进行认真研究,积极寻求对策。对于其中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合理要求,要通过提高产品品质,尽量满足对方。五是要建立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进出口产品结构,使我国出口贸易向节约原料、节约资源的(绿色结构型)发展,鼓励和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及可实现资源替代的产品出口。六是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政绩考核体系,应把对外贸易增长质量、效益情况和能源节约环境保护情况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促进环境与贸易的良性发展。 3.积极引进和开发环境保护技术,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强化绿色管理 首先,要树立绿色产品竞争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税收体制,增加投人,以环保技术改造传统出口产业,开发绿色产业,调整优化出口产业结构,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推进清洁生产,实现绿色消费。其次,要实施产品绿色化战略,积极鼓励绿色产品的开发和出口,把绿色产品出口纳入进出口银行出口信贷的范围,出口发展基金优先考虑绿色产品开发,建立“绿色银行”和绿色产品出口发展基金,保证绿色产品出口贸易的高速、高效发展。再次,要积极申请绿色标志和ISO14000认证,充分发挥通过认证产品的示范和导向我国出口贸易向有利于生态环境绿色化方向发展。最后,要采取措施阻止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污染。今后我国吸引外资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应把重点放在纺织印染业、皮革加工业、橡胶工业、火力发电业等行业上,逐步提高这些产业中外国投资者的市场准入条件。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征收进口产品环境附加税,采取限制或拒绝进口的贸易管理措施限制废弃物的转移,通过限制或禁止设立高污染企业或建立高污染特别开发区等手段限制国外高污染产业向我国转移。 4.加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首先,我国可以援引世贸组织的有关环保条款,并通过其贸易和环境委员会机构抵制环保贸易壁垒,保护我国的利益。其次,很多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和外溢性的特点,如全球变暖、大气污染、海洋污染、臭氧层破坏等问题,所以环境政策的应用也应该是多边的。我国应联合广大发展中国家,阻止发达国家滥用环保借口实行贸易保护的企图,与发达国家签定多边协议,争取发达国家在环保方面的援助。再次,我国还应积极参加国际环境组织和国际贸易组织的各种活动和讨论,在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审查我国涉及外贸和环保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和法规体系。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范文第2篇

1.1生态环保原则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室内设计必然体现出一定的生态功效与环保功效,注重生态无毒害材料的选择、生态装饰技术的运用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建筑室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1.2与大自然的融合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室内设计,体现出回归大自然、走向大自然的特点,体现出对大自然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充分利用,因为自然界的能源,例如:光能、风能、太阳能等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能源资源能够减少其他非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3高端现代科技的运用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室内设计更加倾向于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运用,这其中包括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等等,在这些现代科技的支持带动下,能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且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筑室内设计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室内设计体现出一定的生态化特征、绿色化风格,各项设计是本着绿色节能环保的原则进行的,从装潢材料的选择、设计风格、到施工技术都体现出低碳、低能耗的特点,因为只有这样的设计原则和设计风格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1装潢材料的生态性选择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装饰、装潢材料都正在朝着节能化、清洁化、生态化方向发展,生态化装修产品正在逐渐问世,这些材料和产品成为室内设计的首选,在实际施工与使用时不会对人体与环境带来不利影响,装修余下的材料即使抛向大自然也能够自行降解,不会对环境构成永久性危害,一些材料甚至可以被回收、再利用。现阶段,例如:人类已经研发出无毒涂料、再生壁纸等等,这些都成为现代室内装修的首选材料,除此之外,人们都倾向于选择无毒副作用、无刺激气味、辐射率低的建筑装潢材料,这些材料都具有生态环保特征,适合可持续发展装修风格。

2.2诱导式建筑构造技术的运用

诱导式建筑构造技术就是对大自然资源充分利用的技术,例如:充分利用自然风、自然光来实现室内环境的优化,提高室内通风度,使室内获得更多的自然光源,提高室内采光度等等,这一技术目前被融入到建筑室内设计中,实现了对建筑室内的生态、环保性装饰,它不仅为室内设计营造了生态美的气氛,也有效节约了能源资源,使建筑室内设计朝着自然化、生态化方向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2.3植物绿化技术的应用

众所周知,绿色植物具有吸烟滞尘、精华空气、美化环境、降低噪音等生态功能和作用,室内装修设计施工后难免会产生一些毒害化学物质,例如:甲醛、一氧化碳、苯等等,要想有效清除这些化学物质,减少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与威胁,就要将绿色植物引入建筑室内设计中,不断扩大建筑室内的绿化面积,现阶段,人类研制出腐殖土生成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等绿化技术,为绿色植物的室内生长提供了空间,发挥了技术方面的支持作用。将这些技术应用在建筑室内设计中,能够实现室内的多层次、多角度、多维度的灵活绿化,例如:建筑阳台的绿化技术、屋顶的绿化技术等等,建筑室内多层次绿化技术弥补了建筑室内地面绿化缺失的问题,同时实现了建筑物同大自然的有效融合,极大地改善并提高了室内环境,居住在室内的人仿佛就生活在大自然当中。

2.4节约常规能源技术的应用

节约常规能源技术势必要成为建筑室内生态设计的发展方向,当前主要的技术类型包括:吸热玻璃、调光玻璃、保温墙等等,这些材料或技术具有双重功能与作用,一方面装饰了室内,实现了室内装饰风格的创新;另一方面也具有良好的保暖、采光以及保温功效,能够有效节约能源的利用,同时,其他一些节约常规能源技术还包括:竹能型灯具等等。节约常规能源技术的应用集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一方面能够确保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环境、维护生活环境健康,达到了生态型室内设计的标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于自然保护、生态建设具有长远意义。现阶段,最广泛普及的节能技术当属太阳能技术,通过对特定的设备进行科学构造与设计,来确保太阳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不断扩大其使用范围,减少对人造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目标,现阶段,被广泛认可的太阳能技术主要有:太阳能热水技术、太阳能光热技术等等,这些技术有效改善了室内环境,提高了室内采光、采热水平,而且这些热量与光照完全来自于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与特点。

2.5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

当前的建筑室内设计技术正在不断发展与更新,并正在朝着现代化高新技术靠近,例如:信息技术、材料及时、电子技术等高端技术都正在以崭新的姿态走入建筑室内设计领域,这些技术的有效利用,提高了建筑室内的采光水平、通风水平,维护了室内温度的和谐,保证了室内所需的湿润度,是现代室内设计的创新与发展,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例如:一些世界发达国家,已经引入了空气自然洁净更新技术,这一技术是对太阳能技术、冷却技术等的综合利用,太阳能板把水加热,将热水送到冷却装置内形成冷却水,水抵达设置在建筑屋顶饿金属传到网板内部,确保室内的空气冷却下来,在室内地板上设计一个空气通道,来自于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就能涌向室内,形成一个空气过渡区域,使人们能够轻松地享受到来自于大自然的新鲜空气。这样的建筑室内设计不仅有效节约了能源,也实现了对自然能源,例如:太阳能、光能、风能的有效利用,实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而且这些能源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有利于建筑设计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

3总结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影响分析:策略研究

水文地质工程作为地质勘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地质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在水文地质工程勘查中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分析是地质勘查的重点对象。水文地质工程涉及到水文指标及地下水位的划分等具体问题,同时对地质环境具有宏观影响作用,因此最大限度合理分析当前水文地质工程对地质环境的具体影响,在了解影响的基础上从事地质工程勘查与建设具有现实性与迫切性。

1 水文地质工程中地质环境的影响分析

水文地质工程一方面涉及到水文地质条件的评价分析,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掌握水文地质工程开展建设区的实际气象资料,从而获得相关区域降水量及蒸发量的具体调研数值,为工程建设与开展提供一手资料。另一方面水文地质工程需要做好调研区域水层储水结构的分析,重点了解水层分布情况,积极分析特定岩石条件结构下对地下水位的影响,为工程建设提供指导与借鉴。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的影响分析具有指导性与科学预见性,是开展大型地质工程建设的基础环节。除了上述提到的两个方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的影响还表现为水文地质受地下水位及水压变化对地表建筑物引发的威胁,从理论上说地下水位上升直接引发土壤盐碱化程度的加剧,土壤盐碱化作用于特定的土层引发严重侵蚀。而反之地下水位的下降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也十分显著,引发地面下降及断层裂缝等严重的地质灾害,对地下水的质量也造成不小影响。此外开展水文地质工程引发地质环境的不稳定性,受水压变化控制使得原有的地质结构出现断裂,形成易损点,严重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2 应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影响的策略分析

(一)积极做好前期调研,加强地质水文的勘查分析。在进行地质水文建设之前,首先采取实际调研的方式切实了解水文地质工程对地质环境的潜在影响,在勘察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一系列的预备方案,采取对应措施进行有效防范。其次要做好地质工程建设的安全规划与部署,积累相应的地质环境水文地质资料,做好前期的影响与成本预算分析,一方面保证水文地质建设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另一方面最大限度保证地质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二)加强外在监督与管理,降低地质环境的二次伤害。水文地质工程的开展需要一定的工程监督与管理约束机制,在此基础上保证管理到位,建设可靠。目前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在开展实施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督导致水文地质环境受损严重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加强外在监督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积极做好工程资金的合理分配,采取最优化最环保的施工方案才能保证对地质环境的危害停留在最小范围内。

(三)创新技术手段,走生态环保建设发展之路。科技的不断发展,为我们走生态建设环保建设之路提供了可能,采用先进的管理与施工技术可以获取最科学详实的研究资料,采用科学便捷的建设施工方式可以将其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目前我国大部分水文地质建设都积极尝试采用先进的科技弥补施工过程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常见的有应对地质问题的建筑基本加固技术及建筑底层优化技术,有针对地下水质的检测与过滤技术等等,不一而足。因此通过技术的创新与传统模式的转变实现生态建设环保之路的构建,降低水文地质工程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具有现实可行性与推广性。

3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的科技化发展方向

(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科技化发展所要遵循的线索。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情,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科技化发展应该遵循以下三条线索:一是科学化发展方向应该以国家重点工程为依据,具体包括,南水北调、西北水资源三峡工程等等。 二是科技化发展应该以为政府职能服务、为履行政府法律作为方向。政府职能服务包括地质环境监测、地下水监督利用等等。政府法律包括,环境保护法、水资源法以及矿产资源法等等。三是科技化要向多学科延伸。对于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的研究,实质上就是利用地质学基础知识在环境科学以及土木工程学上的应用,由于在工程建设中所涉及专业领域比较广、比较复杂,这就要求向多学科延伸。

(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科技化具体发展方向。一是隧道工程。军事工程、地下铁道、采矿工程、水利工程、公路以及铁路等等都包含隧道工程,并且是必不可少的。对于铁路建设来说,我国已经有60年余年的历史,其中在隧道建设方面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岩溶地层止水问题,最典型的就是大瑶山隧道建设,其隧道长度为14.925km,通过岩溶区深埋为400m~500m左右,长度在1km左右,曾经在20世纪90年生过一次重大的涌水涌砂事件,造成铁路瘫痪,因此国家提出了关于隧道深层岩溶治水技术相关的研究课题,其中大部分都属于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相关知识,此课题的提出充分体现了科研为生产服务、生产和科研相结合的科技化发展方向,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充分突出这一主题。二是岩石边坡。边坡问题在水库回水、水利工程坝基、水运航道、公路沿线、铁路工程中表现的非常普遍,影响岩石边坡的主要因素包括,河谷外鼓、河谷卸荷回弹、采煤活动对上覆地层的影响、硬岩地层中软弱夹层的风化以及长河谷下沉对边岸的影响等等。三是填海造地和围湖造田。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实施了大量填海造地、围湖造田的项目,由于缩小了胡泊的实际面积,从而促使泥沙积累速度加快,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发生变化,水灾严重、洪涝不断,为解决此问题,应该加强这一方向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科技化发展。四是干旱地区地下水开发。我国干旱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主要包括: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鄂尔多斯盆地等等。当前的水资源系统主要模式是,雪山融水进入水库,然后从山前沿着河道向地下渗入,最后从平原地区溢出,最终形成绿洲,在今后发展上要从农I灌溉、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人工改进上做进一步的调节。五是为规划服务。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工程地质工作,更多是为规划服务,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具体包括,中国地质灾害图、全国环境地质图系以及图文结合的中国重点城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等等,为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与资料,在今后的发展中仍然要以此为方向。

总之,水文地质工程作为当前建筑施工的重要方面,一方面其可以方便我们对自然资源的获取与利用,方便于我们的生活与生产,另一方面其人为施工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对水文地质工程中地质环境的常见影响类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降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影响的思路,为当前的水文地质工程建设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 张人权,梁杏,靳孟贵.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4(01)

[2] 段君奇. 浅谈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03)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范文第4篇

现阶段,环境技术设计的基本理念便是节约与环保,是以人为本,在建筑生态住宅的过程中,无论设计过程,还是施工过程,都需要是此案全程无害化,以居住环境中的绿色环保理念为基础,将可持续发展观念融入到整个人类的居住环境中,从而构建起人类、环境、建筑的良性系统,环境艺术中华的可持续发展体系也就此形成。因此,绿色健康系统在环节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对于当下环境艺术发展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在进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要注重建立可持续发展设计观,将可持续发展理论真正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当中。对此,教师要注重对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融入可持续发展理论,并将之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能够进行应用,这样一来,才能够真正地实现环境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1、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教学理念

可持续发展作为教学理念的同时,要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应该加强对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的学习工作,对涉及的学科内容、实施途径与方法以及相应的评价机制进行有效学习,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储备,能够对可持续发展理论有一个较好的了解。这样一来,在进行实际讲课过程中,教师才能够真正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工作当中,切实地发挥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作用。同时,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教学理念时,要注重加强教师的学术交流以及进修学习工作,使教师能够加强对这一理念的理解程度,能够切实将可持续发展理论真正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

2、整合工程技术相关课程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环节设计专业中的应用,要注重对传统工程技术相关课程的整合工作。工程技术相关课程是环节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环节,关系到了未来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工程技术相关课程的整合,目的在于使可持续发展理论能够真正应用于环节艺术设计当中,并且在日后的实践活动中,能够充分地体现出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整合工程技术相关课程时,要注重加强课程设计和修订工作,并就发展目标明确写入教学目的中,根据教学目的,进行相关的课程设置。同时,要对整合完成的工程技术课程进行有效实践,并对教学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和统计,明确课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修正,使学生在学习课程过程中,能够形成较为系统的可持续设计观。

3、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想要真正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于教学工作当中,并且发挥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作用,极难实现。对此,加强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建立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工作当中,对教学模式的改变,应注重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1)要切实把握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特点,综合学科特征,进行教学设计。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理论层次内容,对这一内容的灌输,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兴趣。在进行实际讲课过程中,可结合生活实际情况,例如当下的环境污染问题、建筑行业的污染问题等,让学生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对知识的讲解。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不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自主地进行知识学习,是当下进行可持续发展理论教学工作必须把握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列举一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艺术设计案例。例如当下建筑行业对新技术、手段,新材料的实际应用,实现节能降耗的同时,又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3)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在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中,要注重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这样一来,可以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结束语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范文第5篇

一、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需要教育的有力支持

(一)可持续发展呼唤人的全面发展,而育人正是教育永恒而崇高的历史使命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的不是仅仅掌握了一定知识或技能的工具化了的人,而是具有求知能力和发展智慧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可持续发展的人,必定是全面发展的人。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生态文明与其说是对社会发展的挑战,倒不如说是对人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挑战。社会要持续发展,作为发展主体的人首先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从而是可持续的。人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可持续发展实践活动的核心,离开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事业就失去了起始源泉、根本动力。而生产和再生产全面发展的人力资源,正是教育的任务。自从由直接生产过程中独立出来那时起,教育就高举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大旗,肩负起了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这一崇高而神圣的历史使命。我们完全可以断言,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是且永远是教育的历史使命。既然教育的历史使命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那么,教育就应当是也必须是一项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育人,是对教育肩负的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神圣历史使命的抽象而又通俗的概括和升华。

显然,只有依靠良性发展的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出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车轮才会由于有了发展主体的强力推动而快速前行;反之,离开教育的强有力支持,离开可持续发展主体的全面发展,人类憧憬已久的可持续发展就有泡汤的危险。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离不开教育的支持

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生态文明不仅对传统的发展观提出了严峻挑战,而且将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对人类产生深刻的影响。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要求人类摒弃传统的发展理念,转而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是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无形基石。全球一浪高过一浪的可持续发展浪潮,可归功于人类久已萌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环视当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归根结底在于人们的发展理念的扭曲。

问题在于,怎样才能培育起人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使这一健康发展理念植根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呢?我认为,教育,也只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全方位培育起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长期养成的,是长期教育的结果。只有依靠可持续发展取向的教育,才能使人类自身真正意识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唯一科学的发展模式;才能使可持续发展理念由人类智者的“超前”理论变成全人类的共识;才能使华丽的可持续发展辞藻转换为人类的潜意识;才能使可持续发展由外在压力迫使下的不得已选择转化成人类个体内在动力驱使下的自觉追求……才能不断造就出一代代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支撑起可持续发展的大厦。难以想象,离开教育的强有力支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会怎样播撒人间。

(三)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离不开教育的支持

一般说来,对可持续发展理论,人们比较容易接受;对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也为人们所普遍认可。但是,人类正确的发展理念却往往在扭曲的实践中被异化。每当人们——包括即使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们在进行活生生的发展实践时,却每每做出不可持续的选择。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反差成了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顽敌”。

为什么人类饮鸠止渴式的发展实践总是大行其道,而人所共知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又总是被束之高阁呢?究其原因,在于人们高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尘世中庸俗即时的功利性追求的激烈冲突,尘世的利益、即时的需求和无边的欲望总是压倒对他人和后人的关怀,极端自私的掠夺性占有和挥霍常常使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代内平等和代际平等落空。究竟是用人类在“生态极限”的悬崖边缘得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去指导实践,还是削足适履,让唯一正确的发展理论去附会庸俗而危险的千年一贯的实践。这一事关人类生死存亡的实践选择已日益突出地摆在已做出正确发展理论选择的全人类面前。

为了使可持续发展理念尽快转化为人们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必须完善由可持续发展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机制。那么,能够促成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到实践顺利转化的中介又是什么呢?既然教育能够诱导人们摒弃不可持续的发展理念,重塑、整合可持续发展理念,那么,它同时也就能够搭建由知到行、由此及彼、由理念到实践的桥梁或中介,使可持续发展由理念的此岸到达实践的彼岸。特别是我们后面将要提到的全程教育可使具有可持续趋向的教育渗透到发展主体的每一个成员、发展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发展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即可持续发展起点)、可持续发展过程和可持续发展结果(即一个可持续发展过程的终点)的统一,实践与理论的合拍。可见,全程教育可使人类的发展理念、发展实践形成共同的目标指向,使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可持续发展实践在高起点上实现有机整合,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合力。

(四)可持续发展向度取决于教育的可持续向度

教育不但能够有力地支持可持续发展,而且,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向度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可持续向度,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发展之源,成了可持续发展第一位的推动力。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呼唤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可持续发展的人,这样,我们便可以从培养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人的角度来探讨教育自身的可持续问题。只有把教育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人,把人类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到与他所负担的新职责相适应的水平。

我们的结论显而易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主体——人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而只有依靠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人;因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向度取决于教育的可持续向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保障。只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也就是说,教育自身首先必须是可持续的,人类社会才会因为有了可靠的支持系统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五)教育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支持系统,而且教育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身就包括教育在内。如果教育本身是畸形的因而是不可持续发展的,那么,我们就不能理直气壮地说人类社会步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如果说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是一辆驶身未来的专列,那么,教育就是这辆专列的火车头;而如果说教育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专列的火车头,那么,教育的可持续性就在客观上成了火车头的动力系统。离开了教育,就等于离开了可持续发展的火车头;而离开了教育的可持续性,则等于缺少了火车头的动力系统。

二、怎样建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

所谓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就是以自身无条件可持续优先发展为前提、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充分实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有机整合并具有鲜明生态趋向的教育系统。欲要建构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必须对事关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按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要求进行重新反思。这样,我们便可以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功能、教育发展、教育属性、教育观念和教育过程等方面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的建构问题。

(一)在教育思想上,确立使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如上所述,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求人类自身必须全面发展,因而,从教育思想上看,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必须能够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作为科学而可行的教育思想,其内涵相当宽泛,这里仅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是培养畸形发展的人,还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这是一个事关教育发展走向的问题。

在考虑关系教育命运从而决定人类可持续发展走向的教育思想时,我们必须从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寻找教育思想的切入点。可持续发展,与其说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的挑战,倒不如说是为以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的建构提供了契机。实践证明,使受教育者畸形发展的教育思想,显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相悖,非但不支持可持续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恶动力”。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成为以支持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教养全面发展的人,是也必须是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的教育思想的基本点,是也必须是贯穿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的一根红线,离开这个基本点,偏离了这根红线,由错误教育思想导引的错误教育就难以支持可持续发展。

(二)在教育内容上,必须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高度统一,一方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另一方为代价

就大的方面划分,我们可将教育内容划分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大块。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如人类社会前进的两个车轮,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必须使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高度统一。

现代知识体系就像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固然可以将它划分为各种形式,以不同学科进行教学,但不存在价值等级或孰优孰劣之分,对人的整体和谐发展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以往教学中所存在的泾渭分明的界线和迎合社会一时之需的侧重,如轻人文知识重科学知识,轻历史、情感、思想知识重工具实用知识,都会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片面性,局限其视野,禁锢他们对客观世界的全面认识。总之,科学与人文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作用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给可持续发展以强有力支持,因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教育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一方的发展不能以挤占另一方发展空间为代价。

(三)在教育功能上,使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实现有机整合

教育不仅具有工具理性固有的生产力功能即经济功能,而且具有价值理性内涵的人文功能价值。教育的经济功能固然重要,但涵养人文,同样是教育重要的功能价值之所在。平衡、整合教育的各项功能价值,特别是使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实现有机整合,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然而,在现实中,教育却常常被物欲驱使的人们功利化。

教育何以常常被功利化呢?1、教育自身内涵的生产力功能是教育常常被功利化的诱因。教育内涵着固有的生产力功能即经济功能。教育可孕育新生产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活性激素。在当今的反贫困战场上,教育的反贫困功能被人们普遍看好。久而久之,教育就异化为人们脱贫的工具。2、工业经济的扩张是教育常常被功利化的“温床”。与现代工业文明一起成长起来的现代教育,同工业文明一样,在给人类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并不断积累了诸如教育价值观上的科学主义与功利主义,教育目的观上的职业主义和技艺主义,教育过程中形式主义和理性主义等弊端。3、五花八门的所谓教育经济学、教育致富学、经济文化学等新学科为教育功利化提供了理论支持。舒尔茨的教育经济学理论,拉开了“向教育要金钱”的序幕。自此之后,诸如教育经济学、教育致富学和教育消费学之类的促使教育向经济倾斜的所谓新学科令人眼花缭乱,而关于教育的深层次研究中,难寻探讨教育综合价值的教育价值学的立身之地。4、轻人文而重功利的社会大环境的形成为教育披上产业面纱提供了可能的宏观基础。5、人们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为教育功利化提供了现实的微观基础。

为了支持可持续发展,教育必须尽快走出越陷越深的功利化泥潭,摆平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使二者在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下实现统一。

(四)在教育发展上,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确保教育享有无条件的优先发展权

教育固然受经济制约,但教育发展有其固有规律和相对独立性。教育适当超前于经济,为经济社会超前储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内在必然逻辑。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如果教育得不到优先发展,发展母体营养不良,那么,人类社会就只能畸形发展。

要确保教育无条件的优先发展权,就必须承认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承认教育事业的相对独立性,是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如果一味强调经济的基础性和制约性,不承认教育的相对独立性,那么,就不可能在优先发展教育问题上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五)在教育属性上,必须尽快走出教育产业化陷阱,使教育沿着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的轨道运行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观;成人高等教育

收稿日期:2006―10―30

项目来源:湖南省教育厅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2005126)“终身教育体系下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与实践”资助。

作者简介:马文银(1965-),男,回族,湖南邵东人,邵阳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地理学、成人教育等教学和理论研究。

一、终身教育体系下的成人高等教育

终身教育已成为当代国际教育领域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思潮。终身教育始于人的生命之初,止于人的生命之终。既包括纵向的一个人从婴儿到老年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受的各级各类教育,也包括横向的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不同领域受到的各类正式和非正式教育。它是贯穿于人的一生之中的统一地、连续地、不断地、循环往复地接受教育的过程。终身教育落实到个人就是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人的一生的不同阶段和各个不同时期都必须学习。学习型社会是“人人学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的社会,其根本特征就是终身学习。没有终身学习,就谈不上实施终身教育。终身教育体系是为全体公民提供贯穿终身的学习机会、条件的支持系统。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完善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依托。我国在二十世纪90年代,终身教育日渐广泛影响。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已成为我国具有现实意义的命题和教育改革的方向,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有赖于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终身教育体系中教育时间最长、形式最多、对象最广。它是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对成人实施高等专业的教育。其功能主要对成人进行高等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大学后继续教育以及社会文化生活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既是成人教育阶段的最高层次的部分,也是人生中一体化教育系统的高级阶段。成人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的特点就是社会性。它面向社会主体部分的在职者、待业者,以及老年群体,植根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各个社区,服务于各行各业、各个社区,出发点和归宿都在于解决社会问题,为特定的社会成员发展服务。其发展度和成熟度将直接影响这些成员的综合素质,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及稳定,影响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成人高等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包括了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成人高等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成人高等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等教育形式。在终身教育体系下成人高等教育如何按照终身教育“维持和改善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生活质量,以适应社会急剧变化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这个根本目的来建设,如何使它的内涵随着新教育制度的逐步完善而不断丰富,笔者认为成人高等教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学习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完善终身教育理论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全民的终身学习、形成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成人高等教育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迫切性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物质文明呈现了空前未有的繁荣,但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严重滞后,甚至可以说有些“发展”是以破坏生态环境和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来的。我国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已经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例如黄河近几年连续出现史无前例的干涸断流,而断流的时间逐年增长;长江水患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造成洪灾危害越来越大。全国每年因工业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000多亿人民币。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土壤退化沙化、物种减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能源危机、人口膨胀、区域差距加大……已直接危及中华民族的生存之本。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改变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刻不容缓。

据统计目前高校成人教育在籍学生有559万余人,占接受高等教育人员中的49%,年龄大都在20~50岁,这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其特殊在于他们生于20世纪中下半叶,生长于工业文明时代。却由于时代的限制,而接受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理念很少,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观理念、素养比较匮乏。然而一个事实却是他们今天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力军,部分人还工作在一些非常重要的岗位,他们的言行必然影响到新世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教育行业的成人教育学生,他们正担负着大、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任务,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观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素质,进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而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实施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几乎空白,因此,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已迫在眉睫。

令人高兴的是,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已被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公布了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家政策与行动方案,并强调了高等教育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及成人高等教育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

三、成人高等教育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

伴随着生态危机的蔓延与加深,目前世界上正兴起一场生态教育或绿色教育运动。许多国家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开设了生态教育或环境教育课,不少大学还设置了生态教育专业,有些地方还创办了绿色大学。许多国家颁布了环境教育法,使生态教育或环境教育成为法定教育。这一切表明,生态危机正在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和背景,可持续发展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为适应社会发展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社会的转化,未来的教育将按照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构建它的理论、观念、价值、目标、内容与方法等,从而培养出具有生态知识、技能、品德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新型人才。作为生态危机严重、人口最多且素质较低的中国,更应该迫于环境、资源、人口与社会的压力而立足于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自觉实行相应的教育改革。可以说,我国教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生态危机下经济和社会转换发展模式及方向的客观要求或必然选择。

成人高等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必要条件。因为,要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就必须培养公众的生态品德、生态人格,就必须传播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文化,就必须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人文精神,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成人高等教育的支持。成人高等教育担当着正规教育后公民素质提高、价值观念变更、道德思想进步等教育重任。在生态(或环境)教育与科研、人文精神塑造等方面可以发挥权威性的影响和巨大作用,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做出重要贡献。

近10多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中,都反复强调高等教育应该在培养与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环境意识、道德意识、价值观念以及技能、行为,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能力这方面担负起历史使命。我们认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知识、能力应该成为当代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高等教育要确立人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与之相适应的人文精神,首先应该在转变和更新人的思想观念上狠下工夫,致力于建立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相一致的自然观、人地观、价值观与道德观。这一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主要应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自然观的转变。即把传统的单向的征服、索取的自然观转变为人类与自然“和平共处”、平衡协调的自然观;二是价值观的转变,即改变物质消耗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的价值观感追求人与自然、今世与后代的公平、和谐发展,以人类长远利益为崇高目标的价值观;三是道德观念的转变,即将传统的人与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指向扩大到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关系,确立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生态伦理观。随着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深化,自然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新时代及未来生态文明社会的公民素质。此外,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来探讨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更全面。由此可见,成人高等教育及改革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二者彼此促进,相得益彰。

四、成人高等教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措施

为了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培养相适应的公民素质,形成终身学习型社会,成人高等教育应该在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成人高等教育旨在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被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从而成为维系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改变我国公民素质修养弱化,综合素质下降的情况,当前成人高等教育应重视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人地观、发展观、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科学地思考当代问题及未来发展。直接开设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的课程,如可持续发展学、环境科学、生态科学、地理科学、人口科学以及生态生理、科技伦理等课程。通过这些经世致用的科技、人文知识的学习,培养学员全面、理性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他们处理人口、生态、资源、环境等问题的能力。目前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包括理工科院校都十分重视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相关的课程,如美国哈佛大学开设的2500多门课程中,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占40%,麻省理工学院的相关课程也高达22%。欧美许多大学不论何专业都将环境教育课列入必修课程,其目的也就要在于更好地实施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在成人高等教育中已开设了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课程,如清华大学、华中理工大学等在可持续发展教育方面率先迈出了可喜步伐并取得显著成绩。清华大学已对所有学员开设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基础课与选修课,正在为“绿色大学”而奋斗。《中国21世纪议程》要求高校所有专业开设“发展与环境”课程。可以肯定,成人高等教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为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旺英.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协调发展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2,(3)17-20.

〔2〕吴遵民.当代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继续教育研究,2005,(5)22-24.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

中图分类号:G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3-0250-02

1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环境不断恶化,资源日益匮乏。如何协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成为困扰全球发展的严峻问题。2002年联合国举行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将2005―2014年确定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强调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要求世界各国政府在这十年中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国家各个相关层次的教育战略和行动计划中。发达国家这几年开展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证明了,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可持续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目标,可持续发展教育对发展循环经济模式起到促进作用。

我国在1998年就引入循环经济概念,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将其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并将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确立物质减量化的发展战略,提出从不同的空间规模:城市、区域、国家层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2009年1月1日起已经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

科学发展观是适应正在到来的生态文明时代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发展观。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工业化初期未曾出现的诸如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资源过度消耗和大面积疾病传播等严重问题。人们越发深刻地认识到,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只会造成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以及人与自然关系失调的严重后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迫切要求改变“增长即发展”及与此相关的工业文明时代的发展观,而代之以新的科学发展观。

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在科学发展观的各个组成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可持续发展。

2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意义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建设和发展,当前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前列,但现代化建设正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趋向极限、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的双重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科学发展观应当是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针,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既表现在这一新的发展观对教育自身发展的指导作用上,还表现在教育面向社会、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发挥的服务功能上。

教育是可持续发展变革、提高人们将社会理想转变成现实的能力的主要力量。教育不仅提供科学与技术技能,还为追求和应用这些技能提供动力、证明和社会支持。现在国际社会强烈相信需要通过教育培养可持续未来所需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可持续发展教育已经开始被视为一个学习如何在考虑到经济、生态和所有社会平等的前提下作出决策的过程。培养这种以未来为导向的思维能力是教育的一个关键任务。

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中将可持续发展教育分为四个主要领域,反应了不同的目标和对象:基础教育的促进和改善、在各个层次上重新定位现有教育来强调可持续发展、培养公众对可持续性的理解和意识以及培训。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和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中小学校只能把主要精力用于学科教学与提高学习成绩,难以顾及思考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以至于把学习与引入可持续发展教育这一崭新教育理念看做一般性科研课题,甚至看做额外负担。可持续发展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师资的缺乏,概念认识不清,口号性的呼吁较多,理论与实践脱节,监测与评估机制不健全等。

3大学理工科学生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紧迫性

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教育贯穿于人类整个一生,是终身学习的概念。就我们国家的现状来说,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还没有被普遍接受,无论政府、企业、社会,还是个人都缺少自觉行动。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培训的机构缺失,没有长期的计划,所以,大多数可持续发展概念只停留在口号上,不能被大多数人所理解。规划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环境教育或可持续发展教育,因为面临升学压力的应试教育而不能真正落实。特别是文理分科使缺少地理和历史课程的理科学生很少了解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进入大学后因为大多数理工类专业的专业面较窄,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因此可持续发展教育基本上是缺失的。这与我们面临的经济发展形势是不适应的,将直接影响我们国家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所以,完全有必要在大学理工科专业强制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技能、观念和价值观,这对于现在和将来的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我们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构建和谐社会更是十分紧迫的。

4大学理工科学生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途径与作用

大学是传播先进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场所,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理念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和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思想。大学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形式和途径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按照不同学科专业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相互配合。

4.1可持续发展公共课

面向所有专业全体学生,从人口、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多角度讨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所以,可持续发展就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不是孤立的部门行业的发展,而是包括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系统的整体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珍惜自然资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应该让全体学生都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来自觉地贯彻到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4.2可持续发展专业课

与资源、环境、经济相关的专业,深入讨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诸多面临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包括经济学、生态学、人口承载力、人地系统等理论,可持续发展必须遵从一些基本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和谐性、需求性、阶段性等。经济发展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基础,但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以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节约资源和减少废物。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是有限制的,要求经济和社会发展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公平,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可以不同,发展的具体目标也各不相同,但发展的本质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

4.3可持续发展世界观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适应正在到来的生态文明时代的需要形成的新的发展价值观,是认识世界、做出选择与规范行为的指导思想、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高等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具有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高素质人才的重大使命。可持续发展教育最主要就是价值观教育,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主要内涵是尊重所有人、尊重后代人、尊重地球生态系统、尊重文化多样性,构建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正是德育教育的根本,所以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成为大学德育教育的一个载体。高等院校有必要进一步扩展素质教育内涵,最大限度地将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纳入素质教育之中。实施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教育,把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思想境界和人生理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促进整个社会逐步迈入和谐发展的更高阶段。

4.4可持续发展实践课

可持续发展贯穿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认识可持续发展问题,了解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大学生也可以用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知识深入机关、企业、社区、商场、交通工具、旅游场所、大众媒体、民间社会团体等场所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公众教育,直接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在促进社会、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4.5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了帮助大学生做好在未来工作岗位上参与解决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的能力准备,有必要在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和经济领域开展一系列专题性活动,以促进大学生及早学习参与可持续发展事业所需要的专门性知识并掌握相关的能力,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良好习惯。具体来说,在社会文化领域,要尊重中华传统文化,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与平等,建立民族和谐,爱惜生命,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等;在环境领域,要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循环利用,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等;在经济领域,要重视循环经济,认识可持续生产方式,建立可持续消费方式,努力消除贫困,理解企业与团体责任等。

参考文献:

[1]卢越,赵威.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际发展导论.[J].理论观察,2009,(1):12-13.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

1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环境不断恶化,资源日益匮乏。如何协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成为困扰全球发展的严峻问题。2002年联合国举行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将2005—2014年确定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强调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要求世界各国政府在这十年中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国家各个相关层次的教育战略和行动计划中。发达国家这几年开展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证明了,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可持续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目标,可持续发展教育对发展循环经济模式起到促进作用。

我国在1998年就引入循环经济概念,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将其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并将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确立物质减量化的发展战略,提出从不同的空间规模:城市、区域、国家层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2009年1月1日起已经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

科学发展观是适应正在到来的生态文明时代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发展观。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工业化初期未曾出现的诸如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资源过度消耗和大面积疾病传播等严重问题。人们越发深刻地认识到,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只会造成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以及人与自然关系失调的严重后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迫切要求改变“增长即发展”及与此相关的工业文明时代的发展观,而代之以新的科学发展观。

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在科学发展观的各个组成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可持续发展。

2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意义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建设和发展,当前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前列,但现代化建设正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趋向极限、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的双重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科学发展观应当是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针,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既表现在这一新的发展观对教育自身发展的指导作用上,还表现在教育面向社会、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发挥的服务功能上。

教育是可持续发展变革、提高人们将社会理想转变成现实的能力的主要力量。教育不仅提供科学与技术技能,还为追求和应用这些技能提供动力、证明和社会支持。现在国际社会强烈相信需要通过教育培养可持续未来所需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可持续发展教育已经开始被视为一个学习如何在考虑到经济、生态和所有社会平等的前提下作出决策的过程。培养这种以未来为导向的思维能力是教育的一个关键任务。

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中将可持续发展教育分为四个主要领域,反应了不同的目标和对象:基础教育的促进和改善、在各个层次上重新定位现有教育来强调可持续发展、培养公众对可持续性的理解和意识以及培训。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和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中小学校只能把主要精力用于学科教学与提高学习成绩,难以顾及思考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以至于把学习与引入可持续发展教育这一崭新教育理念看做一般性科研课题,甚至看做额外负担。可持续发展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师资的缺乏,概念认识不清,口号性的呼吁较多,理论与实践脱节,监测与评估机制不健全等。

3大学理工科学生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紧迫性

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教育贯穿于人类整个一生,是终身学习的概念。就我们国家的现状来说,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还没有被普遍接受,无论政府、企业、社会,还是个人都缺少自觉行动。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培训的机构缺失,没有长期的计划,所以,大多数可持续发展概念只停留在口号上,不能被大多数人所理解。规划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环境教育或可持续发展教育,因为面临升学压力的应试教育而不能真正落实。特别是文理分科使缺少地理和历史课程的理科学生很少了解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进入大学后因为大多数理工类专业的专业面较窄,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因此可持续发展教育基本上是缺失的。这与我们面临的经济发展形势是不适应的,将直接影响我们国家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所以,完全有必要在大学理工科专业强制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技能、观念和价值观,这对于现在和将来的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我们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构建和谐社会更是十分紧迫的。 转贴于

4大学理工科学生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途径与作用

大学是传播先进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场所,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理念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和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思想。大学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形式和途径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按照不同学科专业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相互配合。

4.1可持续发展公共课

面向所有专业全体学生,从人口、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多角度讨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所以,可持续发展就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不是孤立的部门行业的发展,而是包括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系统的整体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珍惜自然资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应该让全体学生都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来自觉地贯彻到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4.2可持续发展专业课

与资源、环境、经济相关的专业,深入讨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诸多面临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包括经济学、生态学、人口承载力、人地系统等理论,可持续发展必须遵从一些基本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和谐性、需求性、阶段性等。经济发展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基础,但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以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节约资源和减少废物。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是有限制的,要求经济和社会发展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公平,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可以不同,发展的具体目标也各不相同,但发展的本质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

4.3可持续发展世界观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适应正在到来的生态文明时代的需要形成的新的发展价值观,是认识世界、做出选择与规范行为的指导思想、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高等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具有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高素质人才的重大使命。可持续发展教育最主要就是价值观教育,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主要内涵是尊重所有人、尊重后代人、尊重地球生态系统、尊重文化多样性,构建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正是德育教育的根本,所以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成为大学德育教育的一个载体。高等院校有必要进一步扩展素质教育内涵,最大限度地将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纳入素质教育之中。实施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教育,把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思想境界和人生理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促进整个社会逐步迈入和谐发展的更高阶段。

4.4可持续发展实践课

可持续发展贯穿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认识可持续发展问题,了解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大学生也可以用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知识深入机关、企业、社区、商场、交通工具、旅游场所、大众媒体、民间社会团体等场所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公众教育,直接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在促进社会、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4.5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了帮助大学生做好在未来工作岗位上参与解决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的能力准备,有必要在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和经济领域开展一系列专题性活动,以促进大学生及早学习参与可持续发展事业所需要的专门性知识并掌握相关的能力,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良好习惯。具体来说,在社会文化领域,要尊重中华传统文化,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与平等,建立民族和谐,爱惜生命,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等;在环境领域,要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循环利用,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等;在经济领域,要重视循环经济,认识可持续生产方式,建立可持续消费方式,努力消除贫困,理解企业与团体责任等。

参考文献

[1]卢越,赵威.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际发展导论.[J].理论观察,2009,(1):12-13.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多功能景观概念;可持续景观;规划运用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对生活景观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现代景观生成过程中,不再局限于自然景观的营造,而是将一些社会人文景观也融入其中,具有很强的区域特色文化属性和特征。在目前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可持续发展景观概念的出现,能够在生态保护规划的基础上,有效提高环境保护水平,最大程度降低环境污染。而且在推行这个规划的过程中, 同时将自然资源保护、传统景观文化以及现代美学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还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因此,本文从景观生态学与可持续景观规划理论出发,探讨其在城市景观建设过程中的作用,针对在可持续景观规划中应用多功能景观概念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有益解决建议和对策。

一、景观生态学与可持续景观规划

景观生态学主要以景观单元类型为研究对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在实际工作中,景观生态学主要通过分析特定空间结构和景观形态尺度之间的关系,来合理规划景观体系和布局,以促进生态景观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学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即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这二者构成了人类生态总系统,其主要功能和目的是促使土地规划和利用更加科学合理,以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协调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可持续景观规划主要围绕景观生态学理论开展工作,以人类活动场所和地域景观布局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性方法,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来解决现实中各种复杂的经过造型问题,同时用景观概念来丰富城市生态发展理论体系,以促进城市美学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从上述分析可以知道,景观生态学与可持续景观规划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共存的关系。

二、多功能景观新理论在城市景观可持续规划中的作用

多功能景观新理论的建立和应用,有效提高了城市景观规划水平,促进了城市景观体系的完善和健全,促使其朝着全面健康方向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景观的整体性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充分吸收了地域景观特征和发展经验,可以说是在传统景观系统理论基础上的发展和延伸,借助多学科知识交叉,通过人类社会与自然共同发展来形成新的世界观和理论体系,使得城市景观体系的规划和布局能够提高人与周边环境的融入水平,打造具有时空高度统一的城市生态体系。在整个景观结构当中,主要由无机物实体空间和有机体的生命空间交叉形成。这些有机物和无机物在长时间的融合中,根据时空次序自发组成了特定的结合体,也就是生态景观理论体系中的格式塔理论。在整个格式塔结构中,具有同一属性的物质能够结合在一起,它们有效丰富了地域的景观文化内容和体系。 在实际融合过程中,其内涵和内容已覆盖了多个领域,将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美学等多个学科知识和精髓融入其中,打造了独特的地域景观特征。

(2)多层次分级概念。城市生态景观体系具有多层次分级特征,每个层次和结构都对应不同的特点, 这些特点并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与地方文化、经济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即使在同一个时空范围内, 整体中的每个层次都体现了不同的身份和特点。在多层次分级中, 整体中的每个层次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子系统彼此之间具有分离性和联系性。景观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具有开阔的视野,正确处理好不同局部与整体之间的矛盾。 从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大到一个区域性的生态圈,还是小到一个社区生态景观系统,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体现动态、多层次的特征,在覆盖不同层次和含义的同时,还直入到人们感性思维中。

(3)生成次序理论与景观特征

在构建景观系统的过程中,由于景观系统具有高度复杂性特点,使得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相互交融,这些是传统的机械组合和布局方式所不能够实现的,需要景观设计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创新和突破。面对不同的景观系统构建要求,怎样最好突出这些景观系统潜在的价值属性,直接影响到到其对地方传统文化、景观设计理念的呈现效果。换句话说,在长时间的浸润和沉淀下,景观系统会逐渐形成一些比较个性化的特征,同时与社区居民的生活的联系性变得的更加紧密起来。这一切不仅促进了城市景观的向前发展,还为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切入点和方向。

(4)人类生态总系统概念与景观思想

多功能景观理论体系的成熟和完善,意味着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了知识、心理的有机融合和发展,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景观设计者思维理念的更新与发展,将城市景观设计理论推向新的发展高度。此外,结合传统城市景观有关理论, 大大突破了既有的景观思维,使其逐渐朝着与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方向发展,客观的呈现社会发展历史, 从更高的角度来审视景观设计,促使其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在分析和总结人类生态总系统概念的基础上,以景观建筑学与环境哲学理论为分析工具, 城市景观设计对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人性化空间设计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这也是对城市景观质量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评判要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融入多功能景观概念, 在提高城市景观规划科学合理性的同时,也有效压缩了景观建设工程成本,增强了景观的生命力,促使其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城市景观设计人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城市景观规划理论,不断提高景观的价值属性和可持续发展功能,为提升社会精神文化和社会审美学水平做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紫雯.多功能景观概念在可持续景观规划中的运用[J].城市划,2008(2).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设计理念;建筑学

引 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建筑行业也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之中,各种类型的建筑不断出现,建筑行业和相关事业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在建筑行业充分满足我国各个产业生产建设以及居民生活要求的同时,还应当适时的引入新理念及新政策,以促进相关行业可以维持恒久稳定健康的发展局面。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建筑行业的新理念之一,通过相关思想和技术的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之上达到对建筑能耗进行丰富和优化的结果,提升建筑的创意水准,使得建筑更加经济环保,更加符合现代化的建筑标准,且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建设理念的深化。

1 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目标及概念

正如上文所分析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当前建筑行业的新理念之一,对于今后的工作将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所谓的可持续发展建筑学理念,其指的是在使用的功能性上,充分满足现代化的需求,并且适当的考虑建筑施工设计对于后人的影响,考虑到后人的种种需求,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之中研究经济利益以及当前利益之间的协调关系,使得资源可以得到高效的、充分的使用。在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之中,应当全面的考虑待整个建筑的资源循环利用,考虑到整个建筑的生命周期,诸如节水节电的设计、运营费用的管理、建筑材料的重复使用等等,考虑到建筑设计与周边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在整个建筑的生命周期之内,充分运用相关理念和政策,实现对城市面貌和容貌的创新,使得更多的研究人员可以对此项工作产生关注,进而提升整个城市的整体风貌,将其作为艺术环境研究的主要对象。最后,同时也是最为核心的环节,在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之中应当充分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使得建筑在各方面的功能需求得到提升。注重建筑的设计灵魂,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结合建筑自身功能性和类型的区别,结合建筑设计的目标,结合当地和周边环境气候的特征,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以确保建筑施工可以达到现代化标准。

2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设计之中有着重要且广泛的应用,对于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意义。首先各项绿色资源的使用,使得建筑能耗全面降低,并且使得建筑可以充分满足现代化人们生活的标准,其次,建筑节能设计的大力推广,各项生态技术和生态设计理念的引入,也使得建筑的设计更加富有时代的特征,最后,各项新能源,诸如风能的使用,则使得建筑的科技性得到增强。所以从总体上加以分析,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对于我国当前建筑设计事业的稳步发展有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2.1 建筑资源循环利用设计

实现资源的循环使用,对于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而言意义重大,同时也是建筑学之中的核心理念之一。在充分的使用绿色新能源以及加强了建筑保温的基础之上,对建筑使用过程之中产生废物进行充分使用,也是建筑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人们在建筑之中活动所产生的废物、废水,占据了建筑废物的相当一大部分比例,而按照传统的设计方式,上述废物将会被直接的排往地下管道,排放至指定的废物处理中心,在这样一个过程之中,各种污染物质和水共同的混合,为后续的处理带来了极大不便,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通过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理念的引入,通过循环资源设计系统和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污水的处理和循环再利用,在建筑设计之中设计师可以根据各个房间布置情况,设置相应的排水管道,将上述管道所排放的污水和污染物质进行专门的处理和分类收集,由于不同建筑在不同区域之内排放污水的程度不同,所以还应当采取分流汇总的形式,使得后续处理的效益得到提升,进而很好的达到节省资源效果,形成建筑区域内互相协调的污水处理模式。在具体的建筑可持续发展设计之中,应当设置相应的雨水收集系统,将其排放管线与建筑内的生活污水排放管道结合起来,集中的进行处理,净化之后的水存储至特定的滞留池之中,以方便后期建筑内卫生器具的清晰以及生态绿化浇灌使用,。充分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

2.2 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关于一些节能材料种类有很多,可从不同的角度达到节能的目的。如利用具有低光传输损耗和太阳可见光谱传输特征的光纤,可将太阳的自然光导入日照不足的建筑内。将光纤与具有后发光作用的储光材料相结合。还可将白天的太阳能储存用于夜晚的室内照明。这类储光材料,并不借助于光电或光热转换过程,可直接储存和释放太阳光能,因而它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又如,受光照激发后能发出较强光的光致发光材料,已有研究报道将这类材料涂于建筑物墙面上,其可在夜间或暗处发出使人眼能分辨物体的光强,持续时间达8h。

对于建筑照明系统的设计,应当重点的融合节能相关理念。采用绿色化照明系统,注重环境的保护,注重能源的节约,并且以此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工作质量,保护身心健康。此外,对于光源的控制,也应当加强重视,在建筑的住宅楼梯间,需要采用相关的节能控制措施,诸如使用声控的方式,对光源的照明进行开关控制,对于灯具的选择,一般需要严格的遵循照明设计需求,在满足了相关建筑室内照明质量的基础之上,选择高效的、紧凑的节能灯具,选择高压钠灯、卤化物灯以及高效气体灯等设计形式,更好的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节能的效果。

2.3 生态设计理念

生态景观设计把室内设计与生态学相结合,在室内设计中引入自然因素,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综合考虑居住者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近年来,室内设计的室外化倾向正是这种设计观的反映。居住空间的设计应适当地引入绿化、粗加工木材、石材等自然材料,注意保持其自然的材质,肌理、色彩,创造清新的环境氛围。居住空间的生态观设计缩短了现代人与自然的距离,提高了环境品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理念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详细的探讨了建筑学之中的相关重要理论,同时通过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深刻探讨,对理论的重难点和需要进行细致分析的部分进行了综合性研究,旨在不断促进工作的发展和改进,为今后相关事业稳步向前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工作的完善和增强作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田鸿喜. 浅论建筑色彩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 安徽建筑,2009(06).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范文第11篇

一、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需要教育的有力支持

(一)可持续发展呼唤人的全面发展,而育人正是教育永恒而崇高的历史使命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的不是仅仅掌握了一定知识或技能的工具化了的人,而是具有求知能力和发展智慧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可持续发展的人,必定是全面发展的人。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生态文明与其说是对社会发展的挑战,倒不如说是对人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挑战。社会要持续发展,作为发展主体的人首先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从而是可持续的。人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可持续发展实践活动的核心,离开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事业就失去了起始源泉、根本动力。而生产和再生产全面发展的人力资源,正是教育的任务。自从由直接生产过程中独立出来那时起,教育就高举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大旗,肩负起了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这一崇高而神圣的历史使命。我们完全可以断言,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是且永远是教育的历史使命。既然教育的历史使命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那么,教育就应当是也必须是一项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育人,是对教育肩负的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神圣历史使命的抽象而又通俗的概括和升华。

显然,只有依靠良性发展的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出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车轮才会由于有了发展主体的强力推动而快速前行;反之,离开教育的强有力支持,离开可持续发展主体的全面发展,人类憧憬已久的可持续发展就有泡汤的危险。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离不开教育的支持

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生态文明不仅对传统的发展观提出了严峻挑战,而且将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对人类产生深刻的影响。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要求人类摒弃传统的发展理念,转而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是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无形基石。全球一浪高过一浪的可持续发展浪潮,可归功于人类久已萌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环视当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归根结底在于人们的发展理念的扭曲。

问题在于,怎样才能培育起人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使这一健康发展理念植根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呢?我认为,教育,也只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全方位培育起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长期养成的,是长期教育的结果。只有依靠可持续发展取向的教育,才能使人类自身真正意识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唯一科学的发展模式;才能使可持续发展理念由人类智者的“超前”理论变成全人类的共识;才能使华丽的可持续发展辞藻转换为人类的潜意识;才能使可持续发展由外在压力迫使下的不得已选择转化成人类个体内在动力驱使下的自觉追求……才能不断造就出一代代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支撑起可持续发展的大厦。难以想象,离开教育的强有力支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会怎样播撒人间。

(三)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离不开教育的支持

一般说来,对可持续发展理论,人们比较容易接受;对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也为人们所普遍认可。但是,人类正确的发展理念却往往在扭曲的实践中被异化。每当人们——包括即使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们在进行活生生的发展实践时,却每每做出不可持续的选择。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反差成了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顽敌”。

为什么人类饮鸠止渴式的发展实践总是大行其道,而人所共知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又总是被束之高阁呢?究其原因,在于人们高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尘世中庸俗即时的功利性追求的激烈冲突,尘世的利益、即时的需求和无边的欲望总是压倒对他人和后人的关怀,极端自私的掠夺性占有和挥霍常常使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代内平等和代际平等落空。究竟是用人类在“生态极限”的悬崖边缘得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去指导实践,还是削足适履,让唯一正确的发展理论去附会庸俗而危险的千年一贯的实践。这一事关人类生死存亡的实践选择已日益突出地摆在已做出正确发展理论选择的全人类面前。

为了使可持续发展理念尽快转化为人们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必须完善由可持续发展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机制。那么,能够促成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到实践顺利转化的中介又是什么呢?既然教育能够诱导人们摒弃不可持续的发展理念,重塑、整合可持续发展理念,那么,它同时也就能够搭建由知到行、由此及彼、由理念到实践的桥梁或中介,使可持续发展由理念的此岸到达实践的彼岸。特别是我们后面将要提到的全程教育可使具有可持续趋向的教育渗透到发展主体的每一个成员、发展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发展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即可持续发展起点)、可持续发展过程和可持续发展结果(即一个可持续发展过程的终点)的统一,实践与理论的合拍。可见,全程教育可使人类的发展理念、发展实践形成共同的目标指向,使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可持续发展实践在高起点上实现有机整合,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合力。

(四)可持续发展向度取决于教育的可持续向度

教育不但能够有力地支持可持续发展,而且,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向度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可持续向度,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发展之源,成了可持续发展第一位的推动力。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育

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呼唤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可持续发展的人,这样,我们便可以从培养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人的角度来探讨教育自身的可持续问题。只有把教育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人,把人类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到与他所负担的新职责相适应的水平。

我们的结论显而易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主体——人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而只有依靠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人;因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向度取决于教育的可持续向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保障。只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也就是说,教育自身首先必须是可持续的,人类社会才会因为有了可靠的支持系统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五)教育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支持系统,而且教育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身就包括教育在内。如果教育本身是畸形的因而是不可持续发展的,那么,我们就不能理直气壮地说人类社会步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如果说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是一辆驶身未来的专列,那么,教育就是这辆专列的火车头;而如果说教育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专列的火车头,那么,教育的可持续性就在客观上成了火车头的动力系统。离开了教育,就等于离开了可持续发展的火车头;而离开了教育的可持续性,则等于缺少了火车头的动力系统。

二、怎样建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

所谓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就是以自身无条件可持续优先发展为前提、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充分实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有机整合并具有鲜明生态趋向的教育系统。欲要建构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必须对事关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按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要求进行重新反思。这样,我们便可以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功能、教育发展、教育属性、教育观念和教育过程等方面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的建构问题。

(一)在教育思想上,确立使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如上所述,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求人类自身必须全面发展,因而,从教育思想上看,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必须能够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作为科学而可行的教育思想,其内涵相当宽泛,这里仅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是培养畸形发展的人,还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这是一个事关教育发展走向的问题。

在考虑关系教育命运从而决定人类可持续发展走向的教育思想时,我们必须从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寻找教育思想的切入点。可持续发展,与其说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的挑战,倒不如说是为以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的建构提供了契机。实践证明,使受教育者畸形发展的教育思想,显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相悖,非但不支持可持续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恶动力”。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成为以支持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教养全面发展的人,是也必须是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的教育思想的基本点,是也必须是贯穿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的一根红线,离开这个基本点,偏离了这根红线,由错误教育思想导引的错误教育就难以支持可持续发展。

(二)在教育内容上,必须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高度统一,一方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另一方为代价

就大的方面划分,我们可将教育内容划分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大块。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如人类社会前进的两个车轮,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必须使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高度统一。

现代知识体系就像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固然可以将它划分为各种形式,以不同学科进行教学,但不存在价值等级或孰优孰劣之分,对人的整体和谐发展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以往教学中所存在的泾渭分明的界线和迎合社会一时之需的侧重,如轻人文知识重科学知识,轻历史、情感、思想知识重工具实用知识,都会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片面性,局限其视野,禁锢他们对客观世界的全面认识。总之,科学与人文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作用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给可持续发展以强有力支持,因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教育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一方的发展不能以挤占另一方发展空间为代价。

(三)在教育功能上,使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实现有机整合

教育不仅具有工具理性固有的生产力功能即经济功能,而且具有价值理性内涵的人文功能价值。教育的经济功能固然重要,但涵养人文,同样是教育重要的功能价值之所在。平衡、整合教育的各项功能价值,特别是使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实现有机整合,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然而,在现实中,教育却常常被物欲驱使的人们功利化。

教育何以常常被功利化呢?1、教育自身内涵的生产力功能是教育常常被功利化的诱因。教育内涵着固有的生产力功能即经济功能。教育可孕育新生产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活性激素。在当今的反贫困战场上,教育的反贫困功能被人们普遍看好。久而久之,教育就异化为人们脱贫的工具。2、工业经济的扩张是教育常常被功利化的“温床”。与现代工业文明一起成长起来的现代教育,同工业文明一样,在给人类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并不断积累了诸如教育价值观上的科学主义与功利主义,教育目的观上的职业主义和技艺主义,教育过程中形式主义和理性主义等弊端。3、五花八门的所谓教育经济学、教育致富学、经济文化学等新学科为教育功利化提

供了理论支持。舒尔茨的教育经济学理论,拉开了“向教育要金钱”的序幕。自此之后,诸如教育经济学、教育致富学和教育消费学之类的促使教育向经济倾斜的所谓新学科令人眼花缭乱,而关于教育的深层次研究中,难寻探讨教育综合价值的教育价值学的立身之地。4、轻人文而重功利的社会大环境的形成为教育披上产业面纱提供了可能的宏观基矗5、人们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为教育功利化提供了现实的微观基矗

为了支持可持续发展,教育必须尽快走出越陷越深的功利化泥潭,摆平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使二者在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下实现统一。

(四)在教育发展上,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确保教育享有无条件的优先发展权

教育固然受经济制约,但教育发展有其固有规律和相对独立性。教育适当超前于经济,为经济社会超前储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内在必然逻辑。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如果教育得不到优先发展,发展母体营养不良,那么,人类社会就只能畸形发展。

要确保教育无条件的优先发展权,就必须承认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承认教育事业的相对独立性,是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矗如果一味强调经济的基础性和制约性,不承认教育的相对独立性,那么,就不可能在优先发展教育问题上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五)在教育属性上,必须尽快走出教育产业化陷阱,使教育沿着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的轨道运行

正确的教育角色定位是教育可持续发展并以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支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正是从支持可持续发展等意义上,我们发现了教育的事业属性。1、教育担负的神圣使命决定了教育是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而不是即时庸俗的创收产业。教育肩负的特殊伟大的育人使命,决定了教育不是经济的“应声虫”,不能把教育“改革”为“应市(市场)教育”。综观当今世界,没有哪一个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把教育视为创收的产业,把学校当作赢利的企业,也没有哪一个学校打出招牌要像办产业一样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2、教育能够“生产”出劳动能力,将一般的简单劳动力转化为特殊的复杂劳动力,将经验型的劳动力转化为知识型的劳动力,提升劳动力的素质。就是说,教育具有生产力功能。但我们不能因此把教育混同为一般的生产力。教育在生产力大系统中有非同寻常的地位:教育是生产生产力的生产力。就是说,是元始的生产力,是生产力之母,亦即孕育生产力的母体。当我们说教育也是生产力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也仅仅是在以上意义上说的,而不是在通常的层面上说的。培养人的系统工程,又怎么能够按创办产业的思路去运作呢?教育特殊的生产力功能不仅不是诱使教育“化”为产业的理由,反而是将教育定位为崇高事业的绝好佐证。3、从表面上看,教育既有“投入”,也有“产出”,并有模糊的投入产出比。但是,如果我们作进一步的分析就不难发现,教育的投入产出机制与其他产业截然不同。教育“投入”,既有资金的投入,也有感情的投入;既有知识的投入,也有心灵的投入;既有物质的投入,也有精神的投入。教育“产出”,既有受教育者经济潜能的产出,也有人文涵养的产出;既有受教育者能力的产出,也有其精神的产出。显然,特殊的教育投入不能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作为教育特殊产出的提高了的综合素质也不具有商品性。同时,教育投资收益具有相对滞后性。这种特殊的投入产出机制决定了教育是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而不是即时庸俗的创收产业。如果按产业的思路去办教育,其成本全部由受教育者承担,并推行所谓的教育达尔文主义,而政府作壁上观,让包括贫困地区在内的所有学校听凭市场的选择,优胜劣汰,那么,本来就十分脆弱的教育特殊的投入产出链条就有中断的危险。把神圣崇高的育人事业视为可带来即时效益的产业,就会诱使教育的动机和目的、手段和途径发生畸变,本来神圣的教育就会由此而蒙上粗俗的经济面纱,使教育顿失神圣的光环,人类文明赖以发展的基础就会因此而受到挑战。教育之所以被视为崇高圣洁的事业,除了她用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净化人的心灵、塑造人的素质外,还在于她摈弃等价交换的原则,以多付出少获取来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怀疑,教育昨天已经是、今天仍然是(或应该是)、将来永远是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而不是(或不应该是)即时庸俗的功利性产业。教育的事业属性不会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有人为了一时一地之需硬要将原本不是产业的教育当作产业去办,强行将无法产业化的教育产业化,使教育沦落为经济的附庸,那么,势必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我们已经陷入的把基础教育异化为实用教育、使普通高等教育堕落为谋职教育的误区,直接导源于将教育视为产业并试图将教育产业化的错误而危险的理念。产业化的教育,向受教育者灌输的是急功近利的实用处世哲学,而具有这样一种处世哲学的人,必然同时是不支持可持续发展的人。只有把教育定位为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人。

(六)在教育观念上,必须淡化人类中心意识和由此滋生的征服意识,塑造具有鲜明生态取向的生态教育观(或绿色教育观)

教育,就其本质来说,始终是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为基础的;就其背景来说,生态危机是其面临的大背景。教育对人类自身自然的改造及影响,是以人类对身外自然的改造活动为前提和基础的,离开人类对身外自然的改造活动,就没有人类对自身自然的改造活动,亦即没有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生态危机构成现代教育的基本背景。教育,已经历史地与生态危机联系在一起。

在全球生态危机的严峻形势下,现代教育必须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如果说生态文明条件下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将走向生态化,也就是说人类将把生态学原则及其精神贯彻到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那么,教育也必须融入生态化趋势中,进行生态化再造。道理很简

单,教育的发展是与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内在一致的和历史统一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态化发展,不仅为教育的生态化发展提供了现实的社会条件及其背景,而且对教育的生态化发展提出了现实的社会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必然要适应未来社会生态化发展的需要,致力于自身的生态化改造,并通过自身的生态化为整个社会的生态化发展服务。也就是说,现代教育将呈现出生态化的发展趋势,教育的生态化时代即将来临。所谓现代教育的生态化趋势,是说伴随着生态成长起来的现代教育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开始新的历史性转折,即逐步强化自身的生态化色彩,直至最终构建起和生态文明相匹配的新型教育体系。可以预见,未来教育必须按照生态学观点及其精神从理论、观念、价值、政策、目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重构,从而承担起培养具有生态知识、生态精神、生态智慧和生态品德的文明新人。可见,教育将按照生态学观点及其精神,致力于解决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时代性矛盾,从而推动生态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教育的生态化,不仅仅是人们在劣化的生态环境面前对教育的一种主观愿望,而是当前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态化进程中对教育的客观要求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人类迫于生态危机的压力倡导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之时,教育就应当随着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历史转型进行自身的改革,即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改革教育观念、目标、内容和方法等。

(七)在教育过程上,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必须贯穿于受教育者生命的始终,树立全程教育观

所谓全程教育,就是使教育贯穿于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成长过程和每一个受教育者成长过程的始终。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全面发展,而人类的全面、持续发展呼唤全程教育,任何一个环节的教育弱化或失灵,都会诱致人类的畸形和不连续发展从而有可能导致整个可持续发展链条的中断。

人类已经(或即将)进入知识价值时代,而知识价值时代的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新知识大量增长使知识系统经常处于爆炸过程中,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等方面变化更是日新月异。据专家统计,现代社会劳动者知识的半衰期已缩短至5-7年。这就要求人们既要不断地学习已经编码化的信息,又要具有充分利用这种信息的能力。这同时给人们提出了不断学习的任务。为了适应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趋势,劳动者终身学习成为必然趋势。学习成了知识价值时代人类最重要也是最有价值的劳动,成为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价值社会是建立在劳动者知识化和学习终身化基础上的社会。因此,“一次教育”的概念已经过时,应该大力提倡全程教育,否则即使一时光彩照人,最终难免会“江郎才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已扩展到一个人的整个一生。认为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要实现这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全程教育,使教育成为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存在。

可持续发展大业,人类是基础;人类成长大业,全面发展是方向;全面发展大业,教育是根本;教育大业,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前提。21世纪的国际竞争实质是发展模式的竞争,而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离不开教育的强有力支持。作为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的教育将成为可持续发展条件下人类文明的“定海神针”。教育应该也必须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下“为人类的全面发展服务、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理念。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冯天瑜.“可持续发展”的哲理之源[J].武汉大学学报,1998,(3).

[3]王善迈.关于教育产业化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1).

[4]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

[5]冯之竣周宏春.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J].中国软科学,1998,(5)、(6).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范文第12篇

一、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需要教育的有力支持

(一)可持续发展呼唤人的全面发展,而育人正是教育永恒而崇高的历史使命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的不是仅仅掌握了一定知识或技能的工具化了的人,而是具有求知能力和发展智慧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可持续发展的人,必定是全面发展的人。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生态文明与其说是对社会发展的挑战,倒不如说是对人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挑战。社会要持续发展,作为发展主体的人首先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从而是可持续的。人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可持续发展实践活动的核心,离开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事业就失去了起始源泉、根本动力。而生产和再生产全面发展的人力资源,正是教育的任务。自从由直接生产过程中独立出来那时起,教育就高举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大旗,肩负起了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这一崇高而神圣的历史使命。我们完全可以断言,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是且永远是教育的历史使命。既然教育的历史使命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那么,教育就应当是也必须是一项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育人,是对教育肩负的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神圣历史使命的抽象而又通俗的概括和升华。

显然,只有依靠良性发展的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出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车轮才会由于有了发展主体的强力推动而快速前行;反之,离开教育的强有力支持,离开可持续发展主体的全面发展,人类憧憬已久的可持续发展就有泡汤的危险。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离不开教育的支持

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生态文明不仅对传统的发展观提出了严峻挑战,而且将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对人类产生深刻的影响。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要求人类摒弃传统的发展理念,转而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是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无形基石。全球一浪高过一浪的可持续发展浪潮,可归功于人类久已萌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环视当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归根结底在于人们的发展理念的扭曲。

问题在于,怎样才能培育起人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使这一健康发展理念植根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呢?我认为,教育,也只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全方位培育起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长期养成的,是长期教育的结果。只有依靠可持续发展取向的教育,才能使人类自身真正意识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唯一科学的发展模式;才能使可持续发展理念由人类智者的“超前”理论变成全人类的共识;才能使华丽的可持续发展辞藻转换为人类的潜意识;才能使可持续发展由外在压力迫使下的不得已选择转化成人类个体内在动力驱使下的自觉追求……才能不断造就出一代代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支撑起可持续发展的大厦。难以想象,离开教育的强有力支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会怎样播撒人间。

(三)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离不开教育的支持

一般说来,对可持续发展理论,人们比较容易接受;对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也为人们所普遍认可。但是,人类正确的发展理念却往往在扭曲的实践中被异化。每当人们——包括即使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们在进行活生生的发展实践时,却每每做出不可持续的选择。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反差成了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顽敌”。

为什么人类饮鸠止渴式的发展实践总是大行其道,而人所共知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又总是被束之高阁呢?究其原因,在于人们高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尘世中庸俗即时的功利性追求的激烈冲突,尘世的利益、即时的需求和无边的欲望总是压倒对他人和后人的关怀,极端自私的掠夺性占有和挥霍常常使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代内平等和代际平等落空。究竟是用人类在“生态极限”的悬崖边缘得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去指导实践,还是削足适履,让唯一正确的发展理论去附会庸俗而危险的千年一贯的实践。这一事关人类生死存亡的实践选择已日益突出地摆在已做出正确发展理论选择的全人类面前。

为了使可持续发展理念尽快转化为人们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必须完善由可持续发展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机制。那么,能够促成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到实践顺利转化的中介又是什么呢?既然教育能够诱导人们摒弃不可持续的发展理念,重塑、整合可持续发展理念,那么,它同时也就能够搭建由知到行、由此及彼、由理念到实践的桥梁或中介,使可持续发展由理念的此岸到达实践的彼岸。特别是我们后面将要提到的全程教育可使具有可持续趋向的教育渗透到发展主体的每一个成员、发展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发展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即可持续发展起点)、可持续发展过程和可持续发展结果(即一个可持续发展过程的终点)的统一,实践与理论的合拍。可见,全程教育可使人类的发展理念、发展实践形成共同的目标指向,使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可持续发展实践在高起点上实现有机整合,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合力。

(四)可持续发展向度取决于教育的可持续向度

教育不但能够有力地支持可持续发展,而且,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向度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可持续向度,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发展之源,成了可持续发展第一位的推动力。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呼唤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可持续发展的人,这样,我们便可以从培养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人的角度来探讨教育自身的可持续问题。只有把教育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人,把人类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到与他所负担的新职责相适应的水平。

我们的结论显而易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主体——人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而只有依靠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人;因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向度取决于教育的可持续向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保障。只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也就是说,教育自身首先必须是可持续的,人类社会才会因为有了可靠的支持系统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五)教育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支持系统,而且教育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身就包括教育在内。如果教育本身是畸形的因而是不可持续发展的,那么,我们就不能理直气壮地说人类社会步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如果说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是一辆驶身未来的专列,那么,教育就是这辆专列的火车头;而如果说教育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专列的火车头,那么,教育的可持续性就在客观上成了火车头的动力系统。离开了教育,就等于离开了可持续发展的火车头;而离开了教育的可持续性,则等于缺少了火车头的动力系统。

二、怎样建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

所谓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就是以自身无条件可持续优先发展为前提、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充分实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有机整合并具有鲜明生态趋向的教育系统。欲要建构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必须对事关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按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要求进行重新反思。这样,我们便可以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功能、教育发展、教育属性、教育观念和教育过程等方面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持系统的建构问题。

(一)在教育思想上,确立使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如上所述,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求人类自身必须全面发展,因而,从教育思想上看,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必须能够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作为科学而可行的教育思想,其内涵相当宽泛,这里仅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是培养畸形发展的人,还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这是一个事关教育发展走向的问题。

在考虑关系教育命运从而决定人类可持续发展走向的教育思想时,我们必须从整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寻找教育思想的切入点。可持续发展,与其说是对传统教育思想的挑战,倒不如说是为以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的建构提供了契机。实践证明,使受教育者畸形发展的教育思想,显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相悖,非但不支持可持续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恶动力”。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成为以支持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教养全面发展的人,是也必须是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的教育思想的基本点,是也必须是贯穿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的一根红线,离开这个基本点,偏离了这根红线,由错误教育思想导引的错误教育就难以支持可持续发展。

(二)在教育内容上,必须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高度统一,一方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另一方为代价

就大的方面划分,我们可将教育内容划分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两大块。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如人类社会前进的两个车轮,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必须使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高度统一。

现代知识体系就像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固然可以将它划分为各种形式,以不同学科进行教学,但不存在价值等级或孰优孰劣之分,对人的整体和谐发展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以往教学中所存在的泾渭分明的界线和迎合社会一时之需的侧重,如轻人文知识重科学知识,轻历史、情感、思想知识重工具实用知识,都会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片面性,局限其视野,禁锢他们对客观世界的全面认识。总之,科学与人文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作用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给可持续发展以强有力支持,因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教育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一方的发展不能以挤占另一方发展空间为代价。

(三)在教育功能上,使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实现有机整合

教育不仅具有工具理性固有的生产力功能即经济功能,而且具有价值理性内涵的人文功能价值。教育的经济功能固然重要,但涵养人文,同样是教育重要的功能价值之所在。平衡、整合教育的各项功能价值,特别是使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实现有机整合,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然而,在现实中,教育却常常被物欲驱使的人们功利化。

教育何以常常被功利化呢?1、教育自身内涵的生产力功能是教育常常被功利化的诱因。教育内涵着固有的生产力功能即经济功能。教育可孕育新生产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活性激素。在当今的反贫困战场上,教育的反贫困功能被人们普遍看好。久而久之,教育就异化为人们脱贫的工具。2、工业经济的扩张是教育常常被功利化的“温床”。与现代工业文明一起成长起来的现代教育,同工业文明一样,在给人类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并不断积累了诸如教育价值观上的科学主义与功利主义,教育目的观上的职业主义和技艺主义,教育过程中形式主义和理性主义等弊端。3、五花八门的所谓教育经济学、教育致富学、经济文化学等新学科为教育功利化提供了理论支持。舒尔茨的教育经济学理论,拉开了“向教育要金钱”的序幕。自此之后,诸如教育经济学、教育致富学和教育消费学之类的促使教育向经济倾斜的所谓新学科令人眼花缭乱,而关于教育的深层次研究中,难寻探讨教育综合价值的教育价值学的立身之地。4、轻人文而重功利的社会大环境的形成为教育披上产业面纱提供了可能的宏观基础。5、人们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为教育功利化提供了现实的微观基础。

为了支持可持续发展,教育必须尽快走出越陷越深的功利化泥潭,摆平教育内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使二者在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下实现统一。

(四)在教育发展上,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确保教育享有无条件的优先发展权

教育固然受经济制约,但教育发展有其固有规律和相对独立性。教育适当超前于经济,为经济社会超前储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内在必然逻辑。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如果教育得不到优先发展,发展母体营养不良,那么,人类社会就只能畸形发展。

要确保教育无条件的优先发展权,就必须承认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承认教育事业的相对独立性,是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如果一味强调经济的基础性和制约性,不承认教育的相对独立性,那么,就不可能在优先发展教育问题上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五)在教育属性上,必须尽快走出教育产业化陷阱,使教育沿着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的轨道运行

正确的教育角色定位是教育可持续发展并以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支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正是从支持可持续发展等意义上,我们发现了教育的事业属性。1、教育担负的神圣使命决定了教育是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而不是即时庸俗的创收产业。教育肩负的特殊伟大的育人使命,决定了教育不是经济的“应声虫”,不能把教育“改革”为“应市(市场)教育”。综观当今世界,没有哪一个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把教育视为创收的产业,把学校当作赢利的企业,也没有哪一个学校打出招牌要像办产业一样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2、教育能够“生产”出劳动能力,将一般的简单劳动力转化为特殊的复杂劳动力,将经验型的劳动力转化为知识型的劳动力,提升劳动力的素质。就是说,教育具有生产力功能。但我们不能因此把教育混同为一般的生产力。教育在生产力大系统中有非同寻常的地位:教育是生产生产力的生产力。就是说,是元始的生产力,是生产力之母,亦即孕育生产力的母体。当我们说教育也是生产力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也仅仅是在以上意义上说的,而不是在通常的层面上说的。培养人的系统工程,又怎么能够按创办产业的思路去运作呢?教育特殊的生产力功能不仅不是诱使教育“化”为产业的理由,反而是将教育定位为崇高事业的绝好佐证。3、从表面上看,教育既有“投入”,也有“产出”,并有模糊的投入产出比。但是,如果我们作进一步的分析就不难发现,教育的投入产出机制与其他产业截然不同。教育“投入”,既有资金的投入,也有感情的投入;既有知识的投入,也有心灵的投入;既有物质的投入,也有精神的投入。教育“产出”,既有受教育者经济潜能的产出,也有人文涵养的产出;既有受教育者能力的产出,也有其精神的产出。显然,特殊的教育投入不能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作为教育特殊产出的提高了的综合素质也不具有商品性。同时,教育投资收益具有相对滞后性。这种特殊的投入产出机制决定了教育是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而不是即时庸俗的创收产业。如果按产业的思路去办教育,其成本全部由受教育者承担,并推行所谓的教育达尔文主义,而政府作壁上观,让包括贫困地区在内的所有学校听凭市场的选择,优胜劣汰,那么,本来就十分脆弱的教育特殊的投入产出链条就有中断的危险。把神圣崇高的育人事业视为可带来即时效益的产业,就会诱使教育的动机和目的、手段和途径发生畸变,本来神圣的教育就会由此而蒙上粗俗的经济面纱,使教育顿失神圣的光环,人类文明赖以发展的基础就会因此而受到挑战。教育之所以被视为崇高圣洁的事业,除了她用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净化人的心灵、塑造人的素质外,还在于她摈弃等价交换的原则,以多付出少获取来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怀疑,教育昨天已经是、今天仍然是(或应该是)、将来永远是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而不是(或不应该是)即时庸俗的功利性产业。教育的事业属性不会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有人为了一时一地之需硬要将原本不是产业的教育当作产业去办,强行将无法产业化的教育产业化,使教育沦落为经济的附庸,那么,势必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我们已经陷入的把基础教育异化为实用教育、使普通高等教育堕落为谋职教育的误区,直接导源于将教育视为产业并试图将教育产业化的错误而危险的理念。产业化的教育,向受教育者灌输的是急功近利的实用处世哲学,而具有这样一种处世哲学的人,必然同时是不支持可持续发展的人。只有把教育定位为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人。

(六)在教育观念上,必须淡化人类中心意识和由此滋生的征服意识,塑造具有鲜明生态取向的生态教育观(或绿色教育观)

教育,就其本质来说,始终是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为基础的;就其背景来说,生态危机是其面临的大背景。教育对人类自身自然的改造及影响,是以人类对身外自然的改造活动为前提和基础的,离开人类对身外自然的改造活动,就没有人类对自身自然的改造活动,亦即没有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生态危机构成现代教育的基本背景。教育,已经历史地与生态危机联系在一起。

在全球生态危机的严峻形势下,现代教育必须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如果说生态文明条件下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将走向生态化,也就是说人类将把生态学原则及其精神贯彻到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那么,教育也必须融入生态化趋势中,进行生态化再造。道理很简单,教育的发展是与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内在一致的和历史统一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态化发展,不仅为教育的生态化发展提供了现实的社会条件及其背景,而且对教育的生态化发展提出了现实的社会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必然要适应未来社会生态化发展的需要,致力于自身的生态化改造,并通过自身的生态化为整个社会的生态化发展服务。也就是说,现代教育将呈现出生态化的发展趋势,教育的生态化时代即将来临。所谓现代教育的生态化趋势,是说伴随着生态成长起来的现代教育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开始新的历史性转折,即逐步强化自身的生态化色彩,直至最终构建起和生态文明相匹配的新型教育体系。可以预见,未来教育必须按照生态学观点及其精神从理论、观念、价值、政策、目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重构,从而承担起培养具有生态知识、生态精神、生态智慧和生态品德的文明新人。可见,教育将按照生态学观点及其精神,致力于解决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时代性矛盾,从而推动生态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教育的生态化,不仅仅是人们在劣化的生态环境面前对教育的一种主观愿望,而是当前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态化进程中对教育的客观要求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人类迫于生态危机的压力倡导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之时,教育就应当随着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历史转型进行自身的改革,即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改革教育观念、目标、内容和方法等。

(七)在教育过程上,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必须贯穿于受教育者生命的始终,树立全程教育观

所谓全程教育,就是使教育贯穿于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成长过程和每一个受教育者成长过程的始终。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全面发展,而人类的全面、持续发展呼唤全程教育,任何一个环节的教育弱化或失灵,都会诱致人类的畸形和不连续发展从而有可能导致整个可持续发展链条的中断。

人类已经(或即将)进入知识价值时代,而知识价值时代的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新知识大量增长使知识系统经常处于爆炸过程中,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等方面变化更是日新月异。据专家统计,现代社会劳动者知识的半衰期已缩短至5-7年。这就要求人们既要不断地学习已经编码化的信息,又要具有充分利用这种信息的能力。这同时给人们提出了不断学习的任务。为了适应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趋势,劳动者终身学习成为必然趋势。学习成了知识价值时代人类最重要也是最有价值的劳动,成为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价值社会是建立在劳动者知识化和学习终身化基础上的社会。因此,“一次教育”的概念已经过时,应该大力提倡全程教育,否则即使一时光彩照人,最终难免会“江郎才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已扩展到一个人的整个一生。认为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要实现这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全程教育,使教育成为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存在。

可持续发展大业,人类是基础;人类成长大业,全面发展是方向;全面发展大业,教育是根本;教育大业,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前提。21世纪的国际竞争实质是发展模式的竞争,而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离不开教育的强有力支持。作为永恒而崇高的育人事业的教育将成为可持续发展条件下人类文明的“定海神针”。教育应该也必须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下“为人类的全面发展服务、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理念。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冯天瑜.“可持续发展”的哲理之源[J].武汉大学学报,1998,(3).

[3]王善迈.关于教育产业化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1).

[4]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

[5]冯之俊、周宏春.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J].中国软科学,1998,(5)、(6).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区域产业市场 营销理念体系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区域产业的竞争已经从过去的人才与技术的竞争形势中跳脱,地域也不再对这种竞争产生制约,因而区域产业的竞争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变得更加激烈。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与方法对于提高区域产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地区对于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理解不断深入,不断对区域产业市场营销问题进行探索,积极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本篇论文就针对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的建立进行论述,本篇论文对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建立的前提,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本质问题及如何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临安体系的问题加以论述。

1 建立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的前提。

目前越来越多的地区在发展区域经济时意识到现代市场营销的理论与方法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因而引进市场营销理论与方法帮助区域经济发展,建立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就非常有必要,但是要明确一个前提,就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发展的本质上来说,现代市场营销与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之间的区别在营销范围与进行营销的主体之间的差别,单纯的就其本质而言,这两者是相一致的。在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中,进行市场营销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循环经济,使人类社会能够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地进行产品、技术的开发创新,将目光放在全球市场中,为企业选择、制定及实施有利于发展的、保障企业持续经营的营销战略。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的灵魂所在。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从本质上来说与现代市场营销是一致的,因而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最终目的。这也就说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概念是主体进行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一切营销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主体要通过对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创新来为社会创造新的价值,树立新的生活标准,不断提高区域内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在制定营销战略时还要充分考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将眼光放在全球市场上,在全球的范围内进行产业资源配置,以保证区域产业所需的资源成本最小化以达到最大化效益,这样再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才能保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循环经济的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首先提出的,又称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这是一种将依赖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转换成依赖生态型循环发展经济模式的模式。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则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它的含义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也就说当代人在发展自己的经济时要注重对大气、海洋、森林、土壤等自然环境资源的保护,这样才能让后代人保留适合生存的环境。因此在进行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时应当将可持续发展作为营销战略制定的重要前提。

2 发掘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本质的重要性。

2.1 可以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撑。

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要以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这个前提对于区域产业市场进行营销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区域产业市场发展的核心理念。就企业方面来说,核心理念的概念是由两个部分来构成,核心价值与核心目的。对于区域产业来说核心价值指的就是主体的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形式,而核心目的指的是除了经济利益之外追求的目标。曾有经济学者对世界上知名的区域产业作了分析研究,发现这些区域产业仅仅是将盈利作为追求的目标之一而不是其追求的唯一目标,更不是最重要的目标。同时这些区域产业都拥有并认同的核心理念,区域产业在进行经营活动时就将这个核心理念作为一种指引。这也就表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应当与区域产业的核心理念保持一致,这个核心理念更应该体现人类生存的基本价值。因此在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核心理念时应当以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相一致为标准,也是未来区域市场营销理论发展的主要方向,具有营销和改变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而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本质则是包含了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主题所具有的核心价值与核心目的,因此发掘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本质可以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的建立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可以说是区域产业构建出适合的市场营销理念的关键。

2.2 可以为区域产业的管理者评估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活动提供主要依据。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的前提,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是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本质。

在对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活动进行评估时,区域市场营销的本质就成为评估的主要依据。人类的发展离不开需要,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公认的人类社会的最佳发展方式,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可以帮助人类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将人类、自然资源与科学技术融合成一个整体的经济发展的模式,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减量化、再利用、循环化”是其主要的原则,是一种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方式,也是对传统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完全相悖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在区域产业中,企业是营销的主体,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执行者。他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与技术资源的支持,但是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中很多区域产业并没有形成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而区域产业要想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引入循环经济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要求。

2.3 可以为区域产业的管理者把握市场提供新的角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区域产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单单都是技术与人才的竞争,也不受地域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的产生就说明了这一点。当前的区域产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取决于营销主体对于客户需求情况的把握。由于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市场的范围已经是全球范围的市场。如何把握这个市场的动向,真正了解客户的需求成为决定区域产业竞争情况的关键。发掘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本质能够为区域产业的管理者把握市场提供新的角度,以利于区域产业的竞争。

2.4 可以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战略的建立提供新的思路。

发掘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本质对于区域市场营销理念的构建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构建区域市场营销战略要以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在区域竞争时要将眼光放在全球市场中,真正地发挥区域核心价值与核心目标的作用。在对区域市场营销战略进行构建时发觉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本质可以为其提供新的思路,避免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活动时出现短视的现象。美国市场营销学家就认为核心营销理念能够为企业如何进行市场营销活动提供切实的解决办法,也就是说对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本质的认识可以为区域市场营销战略的建立提供新的思路。

3 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的对策。

在区域产业市场营销过程中,区域产业内的各个企业是进行营销的主体,也是区域产业市场营销职能实现的关键,企业整体的营销绩效对于其余产业营销绩效有直接的影响。这就要求区域产业的管理者要对区域产业的价值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要对区域产业存在的理由进行解析, 这是关系到区域产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环节,也是区域产业能否长久经营的重要的前提条件。

对于区域产业市场的发展而言,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是区域产业发展的指引,它的存在是要说明区域产业存在的意义,区域产业发展的方向与发展的目的,同时也说明了区域产业具有的特点和功能,这些都是区域产业在发展时必须明确的内容。对区域产业市场而言,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作为区域市场发展的主要指导,为区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与方法,对于区域产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时首先要明确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体系的构成,在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体系中区域产业市场的愿景、作用及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念是其主要的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可以说是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的灵魂和关键。其中区域产业市场的愿景指的是要明确区域产业发展的目标,要清楚自己发展到什么程度,这是一个既可以实现又具有一定难度的目标,它代表的不仅仅是当前区域市场发展的重点,还要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合理的期盼。一般而言,实现区域产业价值的最大化是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体系中基本的愿景,这个愿景既是从区域产业的实际利益的角度出发,又是对区域产业社会价值的一种彰显。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的作用是要明确区域产业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这个意义不单单是经济上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其对社会的意义。这是回答区域产业为什么而存在的一个部分。区域产业对于社会的意义应当体现在其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情况,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产业对这方面的认识有不同的程度,而制定区域产业市场营销发展理念体系的时候,将区域产业市场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融合进来,将会使以往区域产业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从无意识转变为有意识,这对于提高区域产业的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观念是对区域产业存在方式的诠释,它是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主体做认可并遵守的一个价值标准,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也会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的一种深刻的体现形式。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与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战略时核心价值观念是实现区域市场营销理念愿景与作用的主要因素,在区域产业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是指导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区域产业管理者制定发展战略的主要参考资料。在区域产业市场的管理者制定区域产业发展的战略时不可避免地要对区域产业存在的价值、意义及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深入的思考。美国的着名竞争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曾经在他的着作中,研究国家竞争优势时要以产业为其基本的单位。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体现不是一两家公司,而是纵横交错的产业集群,这个观念也说明了区域产业市场对于国家竞争力的营销。而区域产业市场的营销水平对于区域产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时要坚持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对区域产业竞争的优势加以培养,这是提高区域产业竞争优势最恰当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曼莹。论现代市场营销的本质[J].北京: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2] 张春霞。以产业为核心的区域营销模式[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范文第14篇

2、党的科学发展观引起了我对管理的基本属性的思考

以人为本,是党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也可以说以人为本是党的科学发展观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属性。但以人为本这一属性带有根本性、整体性、决定性,是制约其他基本属性的内在必然性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我在这里所要说的基本属性,显然不是这一根本层次上的,而是指以人为本的本质和核心的进一步展开的那种层次的属性,是属于次一级的更为具体一些的属性。从胡锦涛和温家宝同志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属性包括三个,一个是全面发展性,二是协调发展性,三是可持续发展性。WWW.133229.CoM

我认为,以人为本的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科学管理理念中也应该包括选择三个方面的内容,或是说科学的管理也应该包括这样三个基本策略。

现代管理,如果不使自己的实践活动完全陷于经验的领域,不是感性直观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那就必须坚持管理理念上的全面性。那就是管理不仅要以经济为基础,以物质利益为基础,还要注重政治民主和精神文明的进步,要让管理活动有助于管理主体的人和管理客体的人就得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不能过于片面化、甚至畸形化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全面性,首先要求管理者自身发展的全面性,才有可能实现管理的全面性。

现代管理,越来越是系统管理,管理不仅要注重系统内的协调,而且还要注重系统与其外部社会环境和外部自然环境的协调。成功的协调,是管理所导致的系统良性运行的基本条件。协调能力,越来越成为管理者的一项基本功。党的科学发展观所具有协调发展的属性显然是吸收了现代系统管理的积极文明成果的。

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协调发展,是指社会基本结构诸方面的协调,即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我们的科学的管理理念中不可能离开这些必须协调的诸方面内容,否则,我们的管理思想就会背离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我们的科学的管理理念中,无论怎样都是不能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的,不能离开可持续发展的这一现代管理理念基本要求。我们的管理工作,不论是全面的要求,还是协调的要求,都不能离开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否则,我们的管理工作就是急功近利的,就是鼠目寸光的,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也就成为不现实的。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理念就应当由数量理念转变为质量理念。过去人们对高等教育行政机构的评价,往往看它配备了多少工作人员,它的招生规模有多大,它创造了多少经济效益。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等教育行政机构办学能力的微弱以及功能定位的偏狭。因此,要实现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的转型与创新,就必须实现从重视数量化外延扩张到关注质量化内涵提升的转变。这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从片面追求办学机构工作人员的数量转变为着力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二是从片面追求招生数量转变为着力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三是从片面的数量化评价转变为全面关注数量和质量的综合评价。

3.党的科学观引起了我对管理的中心任务的思考。

管理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管理的基本属性是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那么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什么?应该说,以人为本的本质内含着任务的规定,管理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也不是与管理任务无关的,甚至可以说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也是管理的重要方面,但无论不能说以人为本是管理的中心任务,也不能说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是管理中心的任务。

我们不能忘记党的科学发展观的概念中,关键在发展,党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发展是硬道理”的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种重要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从根本上讲,都是谋发展的思想,都是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思想。没有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观,没有“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发展观,就不可能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科学发展观的产生和发展。

党的科学发展观,旨在从人民群众断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我认为我们的管理事业的中心任务也必然是谋发展、促发展。管理理念中,如果没有了发展,就失去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没有谋发展的管理理念是空洞的物价值的理念,我们的管理工作全在于谋发展,促发展。

管理中的全面性,要求我们在全面的管理中谋发展,促发展;管理中的协调性,要求我们在协调的管理中谋发展,促发展;管理中的可持续性,要求我们在可持续性的管理中谋发展,促发展。总之,管理中的诸要素、诸方面、诸环节,都应该是紧紧围绕这个发展中心任务的。

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成就巨大,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但实事求是地讲,无论规模还是质量,离人民满意还有不小的差距。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科学的管理理念的树立,是我学习和贯彻党的科学发展观的最重要的思想成果,我相信科学的管理理念会把我们的管理是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自我发展能力; 自生能力; 内生增长能力; 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图分类号:F11-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2)0103107

自我发展能力这个概念已经频繁出现在针对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学术研究和新闻报道中。目前对自我发展能力这个概念的使用,主要是针对在政策及政府支持减弱的条件下,如何依靠内部力量带动外界力量实现经济发展方面。相关的概念还有自生能力、内生增长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些能力的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能力的主体不同,对能力的内涵有何影响?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充分、详细的研究探讨,可以深化对自我发展能力的理解,避免人云亦云、流于形式。而且,对概念的不同理解会导致政策制定的极大差异。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首先对比自生能力、内生增长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四个概念,然后分别讨论以人、企业、市场、产业、区域为主体的自我发展能力的概念,希望帮助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正确理解自我发展能力的概念,并对政策制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自生能力、内生增长能力、

可持续发展能力、自我发展

能力的概念比较(一)自生能力

1999年,林毅夫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和谭国富一起发表的讨论预算软约束的论文中使用了viability作为术语“自生能力”的英文词(viability一词最早被新奥地利学派的理论模型使用 [1])。林毅夫对这个概念的系统论述则是在2001年5月赴芝加哥大学作Annual D. Gale Johnson Lecture的第一讲“Development Strategy, Viability, and Economic Convergence” [2]。林毅夫在论述中指出:新古典经济学除了众所周知的“理性人”假设外,还有一个假设,即“企业是有自生能力的”。由此“企业是有自生能力的” 被经济学家不自觉地当作经济研究、经济理论的既定前提。所谓“自生能力”,其定义是“在一个开放、竞争的市场中,只要有着正常的管理,就可以预期这个企业可以在没有政府或其他外力的扶持或保护的情况下,获得市场上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率。”他认为,“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假定企业具备有自生能力是合适的,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的政府,除了很特殊的产业中的企业外,一般不会给与企业补贴和保护的。一个企业如果在正常管理下,大家不预期它会赚得市场上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那么,根本不会有人投资和建立这样的企业,如果这样的企业因为错误的信息而被设立起来,投资者也会用脚投票,而使这家企业。所以,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上存在的企业应该都是具有自生能力的。也就是说,只要有正常的管理就应该能够赚得正常的利润的……在转型经济和发展中国家,很多企业是不具有自生能力的,也就是即使有了正常的管理,在竞争的市场中也无法获得大家可以接受的预期利润率的……这主要和这个企业所在的产业、所生产的产品以及所用的技术与这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是否一致有关。”林毅夫的结论是:“同样是在一个开放、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一个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取决于它的产业、产品、技术选择是否和这个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是否一致而定。”进而他分析认为,在赶超战略下,企业是没有自生能力的,所以要求经济体制全面扭曲资金、外汇、原材料、工资、物价等各种价格信号,以计划取代市场配置、剥夺企业经营自的各项制度安排[3],而在分析转型经济和许多发展问题时,应放弃企业具有自生能力的假设,把企业的自生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变量来考虑[2]。

林毅夫的自生能力论是建立在新古典主义的基础上的要素配置,对于自生能力如何促进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问题无法做出较好的解释和政策建议。他认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遵循比较优势生产运作后非常自然的结果,这并没有理论上的严格证明,也与中国的实践不符,因此只能说是一种最优的可能。在中国,遵循比较优势的结果往往是“内卷化” [4],而不是创新。而且,仅从企业角度出发探讨自生能力,没有考虑避免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y)和锁住(lock-in)的负面效应,无法对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进行类比(例如,对于中、美、俄这样的大国而言,国民经济规模大到不可能只发展具有这种自生能力的企业)。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和顺应比较优势的国家经济体制能否让具有人力低成本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赶上”发达国家,尚无定论。后进理论(underdevelopment)、依附理论、中心-边缘理论都让林毅夫的观点受到质疑。当前对“市场换技术”的反思(甚至否定),也促使学者对“赶超战略”、“自力更生”重新思考。因此,这种自生能力论可以解释中国改革初期劳动密集型企业获得的成功,但是却无法对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提出合理化建议,这也是由林毅夫研究的自生能力只针对企业所限制。

(二) 内生增长能力

新古典增长理论假定经济制度和个人偏好都是既定的, 总量生产函数具有稳定的形式, 技术变化因素被排除在经济分析之外,生产率被假定为按外生的不变比率增长。因此,得到的是当要素收益出现递减时长期经济增长停止的结论。但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自20世纪70年代起长期陷入滞胀, 经济增长缓慢, 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经济学家着力寻找能够让经济不断增长的理论。在80年代中期产生了一个新古典经济理论分支――内生增长理论(the theory of endogenous growth)[5]。

内生增长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内生的技术进步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也就是说,“在劳动投入过程中包含着因正规教育、培训、在职学习等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物质资本积累过程中包含着因研究与开发、发明、创新等活动而形成的技术进步,从而把技术进步等要素内生化,得到因技术进步的存在,要素收益会递增而长期增长率是正的结论” [6]。根据基本假设条件的不同,可以将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增长理论家主要在完全竞争假设下考察长期增长率的决定,建立的内生增长模型包含两条研究思路。第一条是罗默、卢卡斯等人用全经济范围的收益递增、技术外部性解释经济增长的思路;第二条是用资本持续积累解释经济内生增长的思路。这两条思路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完全竞争假设条件过于严格,限制了模型的解释力和适用性;二是完全竞争假设无法较好地描述技术商品的特性――非竞争性和部分排他性,并使一些内生增长模型产生逻辑上的不一致。第二个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增长理论研究者在垄断竞争假设下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内生增长模型。根据对技术进步的不同理解,可分成三类――产品种类增加型内生增长模型、产品质量升级型内生增长模型、专业化加深型内生增长模型。但是在新增长理论中, 经济制度和个人偏好仍然被看作外生给定的, 因而就无法利用这一框架说明经济制度的变化或个人偏好的变化对生产技术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 [7]。

从上述的理论综述可以得出,内生增长能力,实质上是指把技术、知识转变成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促进创新活动,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经济增长的能力。

(三)可持续发展能力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最先是在一九七二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旨在共同界定人类在缔造一个健康和富生机的环境上所享有的权利。自此以后,各国致力界定“可持续发展”的含意,现时已拟出的定义有几百个之多,涵盖范围包括国际、区域、地方及特定界别的层面 [8]。

早在20世纪70年代,“持续性” 一词首先由生态学家提出来,并被用来描述经济与基本的生态支持系统间的均衡[9]。Meadows等人在《The Limits to Growth》(增长的极限)一书中,将环境、生态因素加入到发展的内涵[10]。1991 年 11 月,国际生态学联合会 (INTECOL) 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 (IUBS) 联合举行了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专题研讨会,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之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被扩展到经济和社会政治领域。Pearce等人认为,可持续发展应该包括人均真实收入的增长、健康的改善、教育水平的提高、获取资源的可能、更公平的收入分配、更多的基本自由这几个方面[11]。 在我国,可持续发展已经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奚洁人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它是一种新的发展观、道德观和文明观。” [12]

对比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徐君认为,可持续发展能力除了包括经济能力(主要指能源、资源、资金、增长率、效率、资产储量、资源及材料的可替代性、人均收入等)、社会能力(主要指人口容量、人口素质、文化道德、公众意识、生活方式、社会公平性、社会稳定性、体制合理性等)、生态能力(主要指生态自我调节力、生态还原力、资源承载力、环境质量等)之外,还应包括有宏观调控能力(主要指规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行为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战略目标指标体系的建设、资源环境与生态综合动态监测和管理系统、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统计系统、信息支撑系统等) [13]。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在1999年提出了一套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不断完善,目前该指标体系是国内最为系统、完整的可持续发展测度指标,在2006年版中,该指标体系共分资源禀赋、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智力支持、社会进步5大系统、5个子系统下划分为表现系统运行结构的16组模型、进一步设置反映状态行为的45个指数、233项要素。

(四)自我发展能力

鱼小强提出的自我发展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系统内部的经济效益和地区积累能力[14]。它强调的是经济发展的自身基础或造血功能。它并不排斥外部力量对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相反,它是外部力量发挥积极作用的基础。”但是如果过度依靠外部资金的扶持和帮助,会增加自身经济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而且,如果一个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很差,也不会吸引更多的资金来发展经济。自我发展能力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经济学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4]:

(1)要素凝聚能力。要素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资本、土地、劳动力,还包括知识、技术和企业家才能。

(2)资源组合能力。将各种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科技进步能力。基本途径有二:一是知识和技术创新;二是知识和技术引进。

(4)制度创新能力,即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不断进行制度和体制改革的能力。

(5)科学决策能力。主要指政府经济决策职能的正确发挥,包括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软硬环境的营造等。

可以看出,要素、资源、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概念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性相对应,而制度创新和科学决策与徐君的理解一致。因此可持续发展与自我发展能力在这里是统一的。

(五 )四种能力间的联系

根据前述四种能力的概念可知,它们研究的层面不同,有微观的、基础理论层面的,也有宏观的、综合应用层面的,而且互相之间并不排斥,反而是有一定的包容关系(见图1)。

图1自生能力、内生增长能力、自我发展能力、

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联系

林毅夫的自生能力仅关注了企业的要素配置是否和所在经济体的要素禀赋一致,并且暗含了管理(包括科学决策)最优的假定;扩展后的内生增长理论,研究了在科技进步和知识积累、更新(这里包括了科学决策)对要素凝聚和资源组合的能力产生的积极影响――促进经济增长,但是仍然把制度因素作为外生变量,而不是作为能力的一部分;鱼小强在把制度因素加入自我发展能力后,后者的内涵基本与宏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一致。根据图1可以将要素禀赋和知识技术创新作为自我发展能力的两个基本因子。

自我发展的能力其实是各经济学派中都重点关注的对象,但是,由于表述不同,针对自我发展能力这个术语的规范性理论解释并不是太多,大多是将其列入增长和发展的范畴予以分析。因此,上述对四种能力的综述并不能包含当前所有的关于自我发展的能力、机制、体制的分析研究。例如,Chandler将组织能力(Organizational Capacity)定义为企业内部组织起来的物质设备和人的技能的结合体,包括设备和在生产、销售、管理方面的技能[15]。这个能力与内生增长能力十分相似。又如,在演化经济理论中,Dosi and Marengo(1994)[16]在对组织(尤其是“firm”)的能力(organizational competences)的研究后认为,能力是个体组织特有的有效解决问题的程序、组织学习的过程、内容以及组织在解决问题达到优化交易成本的目的,并在不断地解决问题中进化(这里的进化是指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增长、发展)。还有种种理论和讨论,这里不一一列举。

在上述四种能力的概念中,只有林毅夫的自生能力是针对企业而言的,其它三种概念并没有严格限定能力的主体。其实,主体不同,自我发展能力的内涵也有很大差异。

二、对于五种能力主体的讨论

(一) “个人”的自我发展能力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Sen的研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他把增加个人的能力作为发展的终极目标,发展是达到个人全面自由的过程。他所理解的“自由”,和马克思、恩格斯所倡导的“人的全面解放”是一致的,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又包括个人进行能动的创造活动所必需的能力。他对“能力”的定义是一个人追求有价值的个人目标所必备的一组功能的组合。这些功能包括免于饥饿的能力、一定的教育水平、健康以及就业,等等。当民众具备了这些功能之后,他们就可以自食其力,为社会创造财富;同时,社会也因此变得和谐有序 [17-19]。

(二)“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

会计、管理学通过一系列财务指标对企业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衡量,例如营业收入增长率、资本保值增长率、资本积累率、资金周转率、总资本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技术投入比率等。这是在各级制度、法律法规、市场、产业等条件既定的情况下,考虑如何将给定企业管理最优化。而林毅夫对企业自生能力的论述是在假设管理最优的情况下,考虑企业和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关系。

(三)“市场”的自我发展能力

狭义上的市场是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广义上的市场是规制大量商品交易的一系列社会制度 [20])。供需导致交易,交易形成了市场,市场促进了分工,分工进一步扩大供需和交易、市场规模和范围、技术进步……一系列规则相继出现,构成了体系,形成了市场经济,并自19世纪末开始得到了经济理论界的深入研究。哈耶克指出:“在各种人际关系中,一系列具有明确目的生活形式的生成,是极其复杂但却又条理井然的。然而,这即不是什么设计的结果,也不是发明的结果,而是产生于诸多未明确意识到其所作所为会有此结果的人的各自行动” [21]。在哈耶克看来,这种在人们的社会交往的行动过程中经由“试错过程(trial and error procedure)”和“赢者生存(the survival of the successful)”的实践以及“积累性发展(cumulative growth)”的方式而逐渐形成的社会秩序就是“自发秩序”[21]。到了20世纪八十年代,这一理念则被进一步发展和阐释为“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对于市场,他解释说:“市场秩序只是相对晚近的产物。这种秩序中的各种结构、传统、制度和其他成分,是在对各种行为的习惯方式进行选择中逐渐产生的。” [22] 哈耶克的“自发-扩展秩序”理论,其实是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和他的“看不见的手”的思想的直接传承和发展[23]。虽然哈耶克的自发-扩展秩序被经济学家主要用来分析市场经济,但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人际关系之上,也就是说,他的目光首先是人的发展,然后才是市场、制度、国家体制。

(四 )“产业”的自我发展能力

产业的产生在经济理论中并没有引起太大的争论,一般性的解释是由于新需求的出现,而且知识技术能够供给,形成了供需关系,并通过一定的(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的)制度,完成了交易。而通常产业的产生表现在提供某一特定产品、服务的企业的创建。产业的发展是通过规模(scale)和范围(scope)的扩大得以体现的,而促进这两方面扩大的是企业数量增多和规模扩大、技术升级、产业链的延伸。这种产业的产生和发展一般受市场和非市场(产业政策或国家意志)机制的双重影响。

延续要素禀赋论的逻辑,林毅夫提出“开放的竞争性市场中”的产业自生能力的概念:“一个产业部门的企业在没有外部扶持的情况下,能够获得一个可被投资者接受的预期利润,则该产业部门就是有自生能力的。能够自发地存在于竞争性的市场经济中的产业,应该都是有自生能力的。如果一个产业不具有自生能力,它将衰亡或根本就不会出现。一个产业部门不具有自生能力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该产业部门的技术结构和该经济的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不一致……如果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个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劳动力变得相对稀缺,资本变得相对过剩,原来有自生能力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部门也会逐渐丧失自生能力。”(林毅夫、谭国富,2000)[24]但是显然,在现实世界中,很多国家的很多产业并不具备这种自生能力,例如幼稚产业(其定义可参考穆勒标准、巴斯塔布尔标准、肯普标准、小岛清标准、筱原三代平标准),因此产业政策就对产业和市场的关系做出调整,“帮助产业发展”出自生能力。

区别于林毅夫的概念,骆玲和唐志红提出:“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优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产业系统整体效应最大化,强调从产业层面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三要素以及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 [25]

(五)“区域”的自我发展能力

区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一概念在国内出现较多。张瑞华等在区域经济梯度发展的背景下从承接产业转移、优势产业培植的视角研究落后区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26];周彦和吴一丁分析了新疆区域的自我发展能力[27];梅兰、王科、罗晓梅等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变输血式为造血式――对扶贫的重要性[28-30]。在2010年4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自我发展能力也被强调作为今后十年西部大开发的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强化支持。魏后凯对此解读,突出西部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是西部新十年政策的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标志着中央寄望西部在新十年走上由输血式转向内生型发展道路。” [31]

根据王科的概括,其中一部分“国内学者参考林毅夫企业自生能力的概念……认为如果一个区域推行与本地资源禀赋相一致的经济战略和政策,吸引本地企业选择与本地资源禀赋相符的产业和技术,并最终使本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存活并发展起来,那么这样一个存在大量有自生能力企业的区域就是有自生能力的区域。反之,如果企业的产业和技术选择在政府‘违背比较优势战略’的政策驱动下,同该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不一致……那么该企业在面临市场竞争时就会丧失“自生能力”,并最终被市场淘汰,那么存在大量这样企业的区域就是无自生能力的区域。”[30] 还有部分学者“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系统内部具备的凝聚、整合和产出能力定义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认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指一个区域的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总和,是对一个区域的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状况的整体描述。这种能力强调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自身基础和造血功能,但它不排斥力量对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相反,它是力量发挥作用的内在基础。在这个系统中,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形成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导向,区域社会发展能力是形成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区域经济集聚能力是形成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保障。”从这两种定义的区别可以看出,前者是把区域等同于企业的集合,而有自生能力的区域则是有自生能力企业的集合,忽略了区域经济与企业集合的差别;而后者则更接近于鱼小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两个概念,从四种资本、内外力量结合生态、社会两个方面考虑区域经济,其强调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造血功能则对应于自发和扩展两个阶段。

另外,王玉芳等 “借鉴林毅夫的企业自生能力概念,提出可持续发展自生能力:在拥有一套完善的制度、技术、资金支持和保障体系的前提下,通过区域内生态子系统的自我调节,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的自我控制以及人的自我发展,使经济生态社会复合系统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规则自动形成一定的良性结构和功能,促使区域获取社会可接受的最大福利的能力[36]。可持续发展自生能力与企业自生能力相比,是在一定外界条件的保障与支持下的内在性和自生性的能力,是区域经济生态社会系统协同发展的核心目标,其实质包括系统的协同能力和持续能力。协同能力是经济生态社会复合系统内各子系统对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反映和适应能力,是可持续发展自生能力的核心……系统的协同高于一切,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发展能力都必须以考虑其他子系统的发展利益为前提。协同能力充分兼顾了各子系统的发展能力,是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度概括。持续能力是经济生态社会复合系统内各子系统所具备的能够支持自身和其他子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潜力,包括发展的长期性和发展的能力,实质就是经济、生态、社会的发展潜力,只有具备了这种潜力,发展才能长久持续下去。”虽然王玉芳等声称其可持续发展自生能力概念借鉴了林毅夫的企业自生能力概念,并与之进行了比较,但在概念上,并没有体现出两种能力在逻辑、内涵、外延、应用方面的相关性。事实上,与其可持续发展自生能力联系更为紧密的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且,王玉芳等使用了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动形成、自生性这些名词,说明其理念是市场自发-扩展秩序的延续;而其概念的核心协同能力和持续能力,只是系统论的一般解释,而且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规制,形成同义反复,没有实际意义。其最大的亮点是把人的自我发展纳入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与Sen的理念是一致的。

(六)能力主体和能力内涵的关系

能力主体不同,能力的概念也不同。因而,针对不同的主体,能力提升的方法和措施就应有所区别,对症下药。而且,从以上对五种能力主体的概括来看,若以逻辑来分类,自我发展能力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以林毅夫的要素禀赋论为理论依据;一类则是以自发-扩展秩序为理论依据;还有一类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依据。而根据图1中对能力层级的比较,最后一类的能力内涵更大,并包容了前两类的能力。在现有的自我发展能力的研究中,以区域为能力主体的最多,而且大多是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相近。在区域研究中,很自然地包含了对人、产业、市场、企业发展能力的讨论,但由于这些能力的逻辑并不一致,这就给自我发展能力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不协调,并直接导致了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政策的差别,在实践中产生的效果也有极大的差异。

三、自我发展能力概念的总结及应用

前文中列举的自生能力、内生增长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五种主体的自我发展能力的概念都可以看作是对狭义的自我发展能力的不同定义。根据对这些概念的比较,可以概括出广义自我发展能力概念的四个特性:自生性、扩展性、内生性、持续性。

自生性:在没有外部推动的情况下,能力主体可以在某种制度下适应该制度的“选择标准”而生存,但没有外部扶持不等于不利用外部资源。

扩展性:能力主体在规模和范围上扩大,可比照哈耶克的扩展秩序。

内生性:依靠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创新,使能力主体的结构升级和改善。

持续性:能力主体的存在是持久的,短期和长期都能够适应环境(广义的环境,包括经济、社会、政治、生态)。

这个概念对于个人、企业、产业、市场、区域这五种主体都是适用的。

由此概念可以得到两点启示:

第一,四个特性中没有自发性,因为自我发展能力的起点不一定是自发(比照哈耶克的自发秩序),也就是说自发性不是自我发展能力的必要条件。例如,一国的某一产业,由于外力(国家政策、国外的技术创新)促使而生成,一样可以培育出自我发展能力,否则后发优势就是空谈;又比如一个区域,它的经济起飞是靠外力促成的(国家政策、特殊时机、外资涌入),但一样可以培育出四个特性,进而形成区域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这样的例子在区域发展研究中比比皆是。

第二,培育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不是要素禀赋。这里的自我发展能力与林毅夫的自生能力理念(如果不能自生,就不可能自发)有所不同,但不否认林毅夫所提倡的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可以培育出自我发展能力。如果能力主体的要素禀赋具有比较竞争优势,则主体在短期内会较容易加强自生性和扩展性,但内生性和持续性受益不多。主体需要利用先发(或自生)优势,积极加强内生性和持续性,才能真正培育出自我发展能力,否则只会是昙花一现。如果能力主体的要素禀赋不具有比较竞争优势(例如,没有顺应“其所在经济体的要素禀赋”,或要素禀赋在多个竞争者中都不占比较优势),它在短期内自生性会很弱,进而在放任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在起步阶段很容易被后发劣势限制发展。但制度提供者可以通过人为设计,靠后天弥补先天不足,借助后发优势培育、加强扩展性、内生性和持续性,培育出自我发展能力,获得长期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在理论上,林毅夫批判的“赶超战略”和自由放任经济的拥护者们所批评的产业保护、扶持政策是“可以”有积极意义的。在实践中,由于市场机制发展的不成熟和市场本身的不完美性,唯市场主义之外的制度安排(例如法律、政策)就是经济管理者培育、增强个人、企业、产业、市场、区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国内外制度安排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中,尚未发现普适性的好制度。这就需要制度制定者针对特定能力主体的个体情况,在一定的原则下(例如总体战略)进行制度设计。根据自我发展能力的四个特性,注重要素禀赋和技术创新两个基本能力因子的作用,尤其是后者。还要注重在不断学习、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完善制度。

参考文献:

[1]Amendola, Mario and Gaffard, Jean-Luc. The innovative choice: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dynamics of technology [M]. Blackwell,1978.

[2]林毅夫.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 [J].经济研究,2002,(12):15-22.

[3]林毅夫,蔡,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和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

[4]郭继强."内卷化"概念新理解 [J].社会学研究,2007,(3):194-207.

[5]朱勇,吴易风.技术进步与经济的内生增长-新增长理论发展述评 [J].中国社会科学,1999,(1):21-39.

[6]安体富,郭庆旺.内生增长理论与财政政策 [J],财贸经济,1998,(11):25-38.

[7]吴易风,朱勇.内生增长理论的新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5):25-32.

[8]吴少熙.公众参与的城市可持续发展//《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C].北京: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2007.

[9]Stivers, Robert L. 1976. The Sustainable Society: Ethics and Economic Growth [M].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Press,1976.

[10] Meadows, D. L. et al.. The Limits to Growth [M], New York: Universe Books,1972.

[11]Pearce, David;Barbier, Edward and Markandya,Anil. reprinted 1997,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Third World [M],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1990.

[12]奚洁人.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 [K].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13]徐君.四川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建设问题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24(6):41-46.

[14]鱼小强.对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思考 [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16(3):11-14.

[15]Chandler, Alfred D. Scale and Scope: The Dynamics of Industrial Capitalism [M]. Belknap Press,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