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营养安全论文范文

营养安全论文范文

营养安全论文

营养安全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技工学校;烹饪专业;营养;食品安全

近些年来,作者在对技工学校烹饪专业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的调查中发现,学生专业意识、食品安全意识偏低、烹饪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教学方法运用的不合理是当前技工学校烹饪专业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对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当前技工学校烹饪专业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的现状分析

1.学生专业意识、食品安全意识偏低

技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很多的专业性人才,烹饪专业营养与食品安全作为技工学校的重要专业之一,不仅要对学生的理论以及专业实践进行教学,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然而,就当前技工学校烹饪专业营养与食品安全的教学情况来看,虽然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对学生专业意识的培养却极为不足,再加上很多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不高等,从而导致学生对自身未来的发展缺乏合理的定位,严重的影响到学生的良好发展。

2.烹饪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技工学校烹饪专业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中,应根据所设置的课程进行教学,当然,其中也会存在一些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学习,而烹饪专业课程设置的是否合理也将直接影响到技工学校烹饪专业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发展。从当前技工学校烹饪专业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课程的设置情况来看,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再加上一些专业课程以及理论教学设置的不合理,从而影响到学生的专业学习质量。

3.教学方法运用的不合理

在技工学校烹饪专业营养与食品安全的教学中,教师应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提升技工学校专业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的质量。然而,就当前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来看,其较为单一和陈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技工学校烹饪专业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改革

1.加强对学生专业思想以及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

在技工学校烹饪专业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中,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专业意识以及食品安全意识,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在实践过程中经常会忽视一些食品之间的冲突问题,因此,作者建议应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 。首先,教师需要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并且,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之前,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烹饪专业营养与食品安全等相关的知识与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地结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在此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应尽量避免过于严厉,应以民主、宽容的教学态度对学生展开专业知识的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并不断地对学生的专业意识进行优化。其次,应重视对学生的辅导,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技工学校烹饪专业营养与食品安全的教学,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性知识,同时,还应站在就业的角度上考虑,学生既要熟练地掌握相关的专业操作技巧,同时也要做好适应社会竞争的心理准备,在此过程中,技工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心理辅导、专题讲座、就业指导等相关的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要对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进行渗透,如,霉菌毒素的危害与预防,毒蕈的识别,未焯水的菠菜与牛奶同吃影响钙质吸收,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认知面,为未来的就业打下夯实的基础。

2.对专业课程进行的优化

在技工学校烹饪专业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中,应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适当地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这样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从以上的分析中却发现,当前技工学校烹饪专业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从而影响到技工学校烹饪专业营养与食品安全的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应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地对专业课程进行优化,如,在对文化课的优化中,主要帮助学生打好文化基础,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提升文化水平;专业理论课,主要以烹饪理论、烹调理论、烹饪原材料、食品安全、营养卫生等相关理论教学为主,并不断地增强课程的实用性,以此来实现相应的培养目标;专业技能课,主要是要求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中,并从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相关的实习经验来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其次,应将烹饪专业营养与食品安全相关的课程作为必修课,例如,计算机、数学、语文、英语、政治、烹饪原料刀工技术、烹饪原料知识、面点技术、烹调技术等,为了进一步督促学生学习,应对各项必修课采取严格的考试制度。另外,还应设置一些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来选择相应的选修课,如,烹饪美学、烹饪化学、职业礼仪等。对专业课程的设置路线主要是以专业课程作为烹饪专业主线,并将专业实践课、文化课进行有效结合,以此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岗位人才。

3.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改革

通过以上的分析,当前技工学校烹饪专业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中,由于教学方法的运用的不得当,对技工学校烹饪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造成极大地影响,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作者认为应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改革,才能为学生谋更好地发展道路。例如,多媒体教学法的应用,教师结合课程的主要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课件,并将其用多媒体幻灯片播放出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技术知识,尤其是在进行实践教学之前,可以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烹饪专业操作知识,以促进烹饪专业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的顺利实施。分组讨论教学法的应用,主要对学生展开分组教学,并设置相应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共同努力来完成相关的项目内容,而且,在小组成员相互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技工学校烹饪专业营养与食品安全的教学质量,以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技工学校的发展也极为迅速,而且,为了满足市场的用人需求,技工院校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技工学校在实际的发展中,应根据市场的发展趋势不断地对专业进行改革,这样才能保证技工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通过本文对技工学校烹饪专业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的分析,作者主要对当前技工学校烹饪专业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同时也提出了几方面的教学改革策略,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烹饪专业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林亚娟.谈技工学校烹饪专业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等职业教育.2014(10)

[2]张继华.项目教学法在烹饪专业中运用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建议[J].职业.2011(02)

营养安全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产性收入的运行手段。而这其中,打造联接个人、政府与机构三方主体的基金安全运营机制是做实个人账户战略的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在做实个人账户的过程中,个人账户基金面临着人口转变危机、相关立法滞后、金融市场薄弱的外部风险,同时在多主体运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委托风险、投资风险与支付风险的存在,从防范风险的视角出发,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个人账户基金安全运营机制的发展趋势。做实个人账户是人口老龄化危机的应对之策。这项中国养老金制度的战略安排,既要坚持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为基本原则,实现现收现付与基金积累双向养老模式;同时强调对养老金的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进行区分,强化个人进行养老储蓄的责任,保障个人享受养老金积累的权利。做实个人账户,就是要使个人账户成为全国人民累积养老金的管理工具,成为保护中国公民养老财

[论文关键词]个人账户;安全运营;风险分析

养老的安排不仅反映了社会制度的不同,更是不同年代人口结构变化的需求。当前,全球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的阶段,这种几乎确定的人口结构变化,促使养老制度从原来的非正式安排走向了正式安排,从原先的单方养老走向了多支柱养老模式,从现收现付的自然养老走向了现收现付与基金积累的双向养老模式。

因此,本文以个人账户基金可持续安全运作为中心,通过分析我国个人账户基金在运作中面临的外部环境风险和内部运营风险,从而从理论和制度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我国的个人账户基金安全运营机制的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一、个人账户基金风险分析

伯恩斯坦曾经说过:“用什么来把我们认为的现代与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区分开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超越了人类在科学、技术、资本主义和民主等方面所取得的进步……用以定义现代和过去分水岭的革命性观点是人们对风险的掌控力,即这样一种观点:未来已经不只是上天的意志,人们在自然面前也不再是被动的。”

(一)外部环境风险

1.人口老龄化的危机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按照中国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人口总数达132802万人,占世界人口1/4,预计中国人口增长的峰值出现在2030年。如果人口规模的扩大是一个稳态的增长模式,那么我们或许可以通过现收现付的代际赡养模式实现养老。

2.个人账户基金管理相关立法滞后

个人账户的基金管理关乎全民利益,在整个社会保险工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需要强有力的法律支持。我国虽然已经有《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但对于基金管理的其他环节尚无较全面而又权威的法规,导致管制措施的遗漏、滞后、扭曲和失灵,使基金运行、基金组织机构及其行为、基金的监管、信息披露乃至基金的信用担保等一系列环节都无法可依,无章可循。[2]

(二)内部运营风险

由于历史的原因,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但在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并无个人账户的积累,且当时基金管理采用的是混账管理,所以挪用新职工个人账户的积累基金一度成为普遍现象。而在2001年做实个人账户的试点工作之后,个人账户积累的资金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如何保值增值,是个人账户实帐运营下面临的新课题。因此,做实个人账户面临的内部运营风险主要源自两个方面:管理风险与积累风险。

1.管理风险——委托风险

个人账户在不同管理方式下将产生不同的委托风险。不同管理方式的核心在于基金受托方式的不同,养老基金的受托方式包括以下四类:一是集权受托人制,即指依据法律将全部同类养老保险基金都授权独家受托人管理,委托人不能更换受托人,如新加坡中央公积金、英国个人账户养老金管理委员会;二是多受托人制,即养老基金由若干受托人竞争管理,委托人有筛选和更换受托人的权利,如同智利的养老金管理公司;三是集合受托人,即指集合计划(养老金产品)的受托人;四是个人受托,如美国401(k)计划成员个人委托专业理财师CFP管理养老金。在集权受托人制个人账户的管理流程中,由于涉及到资金在多方主体的委托,因此产生了个人账户运营过程中的多层委托关系。

第一,个人账户基金的计划参与人(劳动者)与政府(个人账户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委托关系。其中,全体养老金产权所有者与地方政府存在委托关系,尽管地方政府是地方人民利益的代表,但其是否能按照委托人的意愿而进行活动是有一定疑问的。另一种委托关系发生在地方政府与个人账户基金管理委员会之间,地方政府委托个人账户基金管理委员会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进行管理,保证基金的保值增值和完整性,此时地方政府是委托人,理事会是人。

第二,内部执行委员会(个人账户基金管理委员会)和外部执行机构(其他功能管理机构人)的委托关系。个人账户管理委员会委托其他功能管理机构代收并管理企业和个人缴纳的社会养老保险费,此时,理事会是委托人,其他管理机构是人。

这种多层次的委托关系存在于现阶段的个人账户基金管理中,由此也产生了风险。地方政府(个人账户基金管理委员会)是双层委托关系的核心与枢纽,地方政府的业绩取向与政府官员的个人品质,个人账户基金管理委员会和外部执行机构的工作效率是产生风险的重要原因。[4]

2.积累风险——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包括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是在整个经济体中普遍存在的风险因素,是市场参与主体都需面对的风险,主要由一国的政治、经济等基本情况决定,无法通过资产配置来分散风险,主要的系统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汇率风险、政治风险、市场风险等等。由于上文已经对外部环境风险进行阐述,故在此不做详细展开。

个人账户基金在投资运营过程中具有周期长和规模大的特点。由于个人账户基金是锁定为养老所用的基金,其投资期限大多在20-30年,这样长时间的资金积累由于通货膨胀因素将使基金大量损失,因此需要极大地关注基金投资的安全性和长效性。

二、打造个人账户基金的安全运营机制:理论研究

(一)运营风险控制工具

理论上有四种工具来规避运行风险:总结流程环节、确定风险指标、收集损失数据、进行自我测评。

第一,总结流程环节。运营风险专家们一般都在争论一个问题:那就是机构的流程清单是否是运营风险的良好管理基础,是否是必要的。一个机构经常改变他们的业务框架,但这些改变并没有立即反映在流程手册中。流程手册通常被视为是不重要的东西,但只收集损失数据而不确认问题的根源是不合理的。只有找到问题出自于流程中的哪一环节,才能有效地对风险进行管理。

第二,确认风险指标。主要的风险指标是业务处理参数,可以用来预测这些流程或领域里运营风险境况的改变。因此,主要风险指标是管理运营风险的重要工具,因为运营管理层希望在运营损失时间实际发生前察觉警告信号。确认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确定可能引起运营损失事业的动因。在该阶段,可以确定许多影响运营风险境况的因素。在大部分组织中,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是分析趋势的重要方式。

(二)投资风险控制工具

第一,平滑风险的金融工具。对于投资风险的规避,养老基金可以采用担保投资合同、指定债券组合和组合保险战略三种方式来平滑风险,其目的是使养老金的回报率等于用来安排养老金收益支付的假定贴现率。

组合保险和保险资产分配,其目的是为了保持基本的组合资产价值。机构投资者普遍采用组合保险,持有衍生产品的头寸来对冲组合中证券不利时的潜在损失。[7]

第二,规避风险的监管原则。国际上,由于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法治传统的不同,养老基金的监管模式形成了专业监管(英国模式)和金融监管(美国模式)两种类型。养老基金的监管措施包括发放许可证、对内部控制实施监管、佣金限制、信息披露、最低收益率要求、最低资本金要求、投资管制等。

三、打造个人账户基金的安全运营机制:主体能力建设

要做实个人账户,重要的是处理好账户相关的多方主体关系,打造联接政府、个人与相关运营机构的安全运营机制,同时明确各主体的相关责任和权利,进行政府、个人与相关运营机构的能力建设。

(一)政府能力建设

在个人账户做实的过程中,政府首先应当营造良好的养老基金运营环境,制定和颁布相关立法,如《中国养老金法》,同时推动金融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其次,要制定双轨养老金政策,即明确社会统筹国民化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经办机构(原社保机构的继续);以及个人账户全民化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个人账户管理委员会(省级受托机构)。

第一,发展多元投资渠道,丰富养老投资产品。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发展证券市场的历史非常短,只有17年时间。对于中国在这17年的资本市场发展,有人说完成了成熟市场国家需要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务。

第二,加快养老基金的监管立法。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中过多的行政干预不仅使监管缺乏应有的权威性与规范性,而且会导致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最终的结果是监管弱化。权威的、操作性强的监管法律法规能够更好地促使基金管理部门从消极管理走向积极管理。

(二)计划参与者能力建设

第一,维护个人产权。谁是养老金的所有者,谁就具有委托权和监督权。在账户积累型养老金计划下,养老金投资者主要是计划成员。计划成员的雇主也可能向其职工养老储蓄账户供款,雇主不是为自己投资,而是为其职工(计划成员)提供养老储蓄。

第二,享有适度个人投资选择权。计划参与者享有养老基金的所有权,同时也应在个人账户投资管理的过程中,享有部分投资选择权。计划参与者应享有选择养老基金管理主体的权利,但由于计划参与者对金融投资的知识和信息有限,与专业的投资人相比,对投资工具和投资对象的选择能力也较无优势,因而对投资工具及待遇支付的选择方面应受到约束。[9]

四、结语

个人账户基金安全运营机制的打造决非一蹴而就。现在看来,要实现个人账户基金的安全运营,必须要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发展金融市场,结合中国的实际,明确各相关主体的责任与权利,进行政府、个人与运营机构的能力建设,经过长期的探索才有可能实现。这就意味着国家推出做实个人账户这一项养老制度安排仅仅只是一个起点,打造联接个人、政府和机构三方的个人账户基金安全运营机制才是我们的长期计划目标。

[参考文献]

营养安全论文范文第3篇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简介

食品质量与安全是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的关系,食品营养的保障和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的管理。它是食品科学与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食品与预防医学的重要桥梁,其基本任务是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的管理和控制,保证食品的营养品质和卫生质量,促进人体的健康。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饮食与健康的关系。食品营养与安全的保证主要依靠食品生产全面系统的质量管理,从而使营养与食品安全从过去的监督管理,扩展成包括食品生产、食品营养、食品安全、食品毒理、食品质量控制的诸多领域。它在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就业方向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一般选择继续深造,因为国家对此方面的人才需求逐渐向尖端人才发展。毕业后可到全国各级食品卫生监督部门、食品企业、社区的食品营养与安全服务部门、餐饮业及教学、科研等单位从事食品生产、食品营养与安全的管理、公共营养等方面的工作。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食品科学、营养与食品安全、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工程等方向继续深造。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经济、科技、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和谐统一的,富有科学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食品质量检测和安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食品质量检测、食品安全检测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食品质量与安全必备能力

1.掌握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

2.掌握食品分析、检测的方法;

3.具有食品生产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

4.熟悉食品工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食品储运、加工、保藏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营养安全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餐饮业;食品卫生与营养;调查

【中图分类号】R15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629-01

饮食合理营养是保证居民身体健康素质的重要因素,具有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与导致多种慢性疾病有着非常密切的相关性,因此良好的食品卫生与营养知识水平是饮食态度和行为发生改变的必要条件[1]。餐饮行业是通过即时加工制作、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相关手段,向普通消费者提供餐饮、消费场所和设施的餐饮生产经营行业。餐饮行业日常经营活动中,从业人员卫生态度、卫生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餐饮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餐饮的卫生质量,会直接关系到消费人群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了解某地区餐饮服务行业从业人员食品卫生与营养知识的认识情况,进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可以有效开展培训工作,最终为消费人群提供安全、健康的饮食,所以对该地区餐饮从业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调查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该地区餐饮从业人员300名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包括餐饮服务员、厨师、餐饮管理人员以及从事餐饮其他方面工作的相关人员。

1.2 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岗位等)、食品安全和营养知识以及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等内容,调查过程中在向被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目的、意义的基础上,采用了现场调查、不记名填写、填写完毕后现场收回问卷的方式,一共发放了300份问卷,回收300份,回收率100%。食品安全和营养知识各15题,均为单选,总计30分,以达到总分的 60%为及格 以达到总分的 80%为优秀。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X2),P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在调查到的300名餐饮从业人员中,男128名,女172名,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2.5±10.5)岁。文化程度方面,初中及以下学历98名占32.67%,高中学历146名占48.67%,大专38名占12.67%,本科学历18名6.00%;来自农村228例占76.00%,来自城市72例占24.00%;岗位分布为厨师148名占49.33,服务员82名占27.33%,洗碗工34名占11.33%,库管员、采购员、管理人员等36名占12.00%。

2.2 食品卫生知识调查 300份问卷食品卫生知识最高得分14分,最低8分,平均得分(11.8±3.2)分,及格人数为285名占95.00%,优秀人数为95名占31.67%。

2.3 营养知识调查 300份问卷营养知识最高得分11分,最低2分,平均得分(6.8±2.8)分,及格人数为109名占36.33%,优秀人数为31名占10.33%。

3 讨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些年来,餐饮行业的安全问题引起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2]。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我国光大居民在餐饮业的就餐率明显提高。餐饮行业从业人员对营养与食品安全的知识水平直接关系到餐饮业的食品卫生工作[3]。通过对该地区餐饮业从业人员食品卫生和营养知识的调查,发现餐饮业从业人员不论是食品卫生还是营养知识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如何来提高从业人员卫生素质这一问题己成为餐饮业食品安全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3.1 加强餐饮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提高餐饮业卫生质量,不仅要抓好监督、监测等工作,更应该重视餐饮从业人员的相关卫生知识培训[4]。需要进行深入有效的卫生知识培训工作,不断加强餐饮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及培养出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参加卫生机构组织的相关饮食知识培训能够显著提高餐饮从业人员对食品卫生和营养知识的认知水平,建议卫生监督部门要长期开展广泛深入的餐饮行业卫生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严格落实双证管理制度,即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培训合格证和健康证后方可持证上岗。通过进行长期经常性的卫生知识培训,使其食品卫生和与营养知识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同时通过餐饮业内部的培训机制带动整体餐饮行业食品安全与营养知识水品的提高[5]。同时要结合经常性的卫生监督,从而切实提高餐饮行业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水平,培养其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和行为,为餐饮服务业创造一个卫生、健康、安全、文明的服务环境。

3.2 增加培训形式 培训方式应该注意灵活多样,浅显易懂,需要充分利用各种主要媒体进行的卫生知识教育专题栏目及公益广告,以利于各种文化程程度从业人员所接受。需要将卫生培训工作和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基层,同时考虑到部分餐饮从业人员的流动性,无法定期参加卫生相关培训,可以同时印制一些饮食卫生法律法规及卫生知识小册子及相关宣传海报,分发到餐饮基层单位, 鼓励餐饮卫生从业人员在岗自学有关卫生知识和法律法规。

3.3 开展针对性培训 餐饮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与营养知识的了解,掌握较欠缺,餐饮主管部门应结合餐饮从业人员的具体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加强管理和督查,纠正不安全的操作行为。在今后的工作中定期开展现况调查,未采取干预措施研究。今后,将在现阶段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一部分人群,从培训方式、培训教材等方面进行干预措施的实施和评价,对影响从业人员卫生素质的因素作进一步探讨,为及时、准确、全面地采取更有针对性提高从业人员卫生素质措施和决策提供更有说服力的科学依据。

总之,保障餐饮安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预防与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避免人类的健康受到威胁。我们相信通过对餐饮行业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与营养知识方面的培训和管理,针对规章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不断强化食品卫生和营养知识的掌握,我们餐桌上的食物将更加丰富,更加营养与健康,也更加安全[2]。

参考文献

[]毕慧,李云.成都市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卫生与营养知识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10,37(5):828-830.

[2]刘雅平,德俊梅,王占楼,等.北京市某单位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与营养知识现况调查,中国食物与营养,2012,18(12):77-80。

[3]王冰。北京市西城区食品从业人员的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的调查分析,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5,7(2):123-124.

营养安全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TPN药学本科实习生 药学服务 带教

本科毕业实习是药学生必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医院做好实习带教显得尤为重要。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PN)药学服务是一项较新的药学服务工作,近年来随着TPN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愈来愈多的医院成立了专门的肠外营养配置中心才发展起来的[1],同时成立多学科协作的营养支持小组,Nutrition Support Team (NST)等,共同完成对病人的营养支持治疗工作。都为该项医疗技术安全、有效、经济地开展,发挥着重要保障作用[2] 。在NST中药师扮演着重要角色,可确保TPN各组营养成分得到有效利用、配伍安全合理、稳定性提高,而费用、药物副作用降低,是药学服务的一种体现。因此,基于TPN药学服务对药学本科实习生带教,为实习生增添就业技能,提高药师整体服务水平,尤其是在TPN药学服务中的技术水平,是非常必要的。以下将对其带教模式进行探讨。

一、实习内容拟定

TPN药学服务包括:会诊病人的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效果监测,自配型TPN处方审核,TPN配制,提供有关的配伍禁忌信息,协助临床进行TPN药学监护工作,TPN安全使用知识宣教等。将以上内容归纳为三部分:一是TPN的理论基础知识,二是TPN的操作技能,三是TPN的临床实践。

二、实习时间安排

药学本科医院实习时间较短,一般只有6个月,而要实习的部门较多,TPN是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实习重要组成部分,r间一般安排为4周,因此要充分安排好每一天的带教时间,编排好实习课程表。一般是第一周熟悉TPN的理论基础知识;第二周熟悉TPN营养处方的组成、能量计算;第三周能借助工具书对简单的TPN处方进行初审,熟悉输注TPN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一般的药学监护,对患者安全使用TPN知识宣教。第四周收集使用TPN病例信息,通过知识搜集及文献阅读,进行合理性分析和汇报。

三、带教模式选择

近年来医院药学从以前的提供药品、合理规范用药的观念转向“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全新理念[3]。因此药学同仁们对药学实习生的带教摸索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4]。对于TPN药学服务的带教可灵活运用多种带教方法,以确保得到最佳教学效果。

(一)理论集中授课法

包括入科前的岗前培训和实习过程中的小讲课。岗前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了解肠外营养的含义、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及其防治处理,掌握三大营养物质的体内能量代谢过程,患者营养状况评估及营养风险筛查。其次是小讲课,带教老师针对实习的各项内容,组织相关的小讲座,如针对肠外营养液的配制,可以将肠外营养液的配制、保存、稳定性以及与药物配伍等知识做成课件进行讲授。根据实习时间一般安排每周2次小讲课,且在下一次讲课前对前一次讲课内容进行回顾和考核。

(二)“一对一”操作培训法

TPN不仅需要掌握大量的基础理论,对操作技能要求也很高,因此培养实习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至关重要。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要细致讲解、示范排药和配置技巧。可以预先录制好带教老师的配置操作视频,给实习生观看,学生通过视频熟悉配置流程,并在仓外先练习操作,操作熟练之后再跟带教老师进仓配置。实习生进入配置仓后,由带教老师实施“一对一”的全程带教,鼓励实习生大胆放手操作,给予其一定的适应时间和空间。同时密切观察实习生加药方法,对于学生的每项操作,放手不放眼,随时随地观察学生的每一个动作和表现,及时纠正实习生不规范的操作。

(三)临床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创立和应用,目前已广泛用于很多学科领域的教学中。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内容,选用典型案例,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5]。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根据现有病例或通过临床查房收集到的病例信息去分析案例,找出案例存在的问题,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分析问题的特点、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药师在药学服务中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在TPN临床药物服务带教中,引入案例教学方案,更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多种渠道搜索资料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刚开始阶段,可以由带教老师准备案例,带教老师应要求实习生查询相关知识点,了解掌握患者营养支持的特点、TPN组方的选择、能量的计算,以及TPN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对策。根据学生掌握的资料引导其分析,该患者开始TPN的时机,在使用TPN时应进行哪些药学监护和安全用药的宣教。完成一至两次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在临床查房过程中,自己去收集病例,经过整理和分析,向大家汇报,再共同进行讨论,最后由带教老师进行总结和归纳。

(四)临床实践带教法

传统药师的工作模式以药品为重心,脱离患者,其主要任务是负责药品的调剂、供应、采购、治疗药物浓度监测以及实验研究等方面。然而,现在药师的服务工作很多是要求直接与患者交流,参与患者用药方案的制定、用药调整、正确使用药品方法的指导、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理等。这要求药师除具备药学知识外还要建立临床思维意识。对于药学本科实习生在TPN药学服务中的临床实践带教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方面通过跟随医师治疗小组查房,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另一方面开展药学查房,由带教老师带领实习同学在完成TPN配置工作之余,到病房查看患者使用TPN的具体情况。一般要求实习学生先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和患者的营养支持方案,然后到病房询问患者平时的饮食习惯,有无食物过敏史,告知患者不要随意调整TPN的输注速度,关注TPN输注过程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有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对于TPN的输注,很多患者存在恐惧心理,我们要耐心讲解营养支持对疾病治疗和转归带来的益处,消除患者心中的疑虑。带教老师药学查房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碰到临床问题的解决思路,同时培养实习生的临床思维。

四、小结

TPN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对于在营养支持小组承担重要责任的药师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现在的药学本科实习生对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服务能力都很欠缺,在医院实习过程中能给予一定的指导和锻炼,让学生无论在理论知识、操作能力,还是在临床实践中都有一定的认识,学会发现问题,通过查找资料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工作技能,对于其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能更快地适应工作,能更好地发挥其药学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卞晓洁, 葛卫红. 临床药师在营养支持小组中的作用[J].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3, 21(5): 593-596.

[2]陈郸, 陈文君. 医院成立营养支持小组的必要性及运作探讨[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8, 16(9):703-704.

[3]殷家福, 高华. 药学教育改革与医院药学发展的思考[J].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7,28(3B): 384-388.

营养安全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食品营养与卫生 教学方法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195-02

Exploration About Physics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un Fang

(Chifeng Industri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Chifeng Inner Mongolia,China 024005)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employment trend of occupation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existence of “food nutrition and health” teaching, the author explored from 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s,practice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s,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level of the course.

Key Words:Food Nutrition and Health;Teaching Methods;Curriculum Reform

《食品营养与卫生》是食品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重点研究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与食品贮藏加工以及与农业发展的关系。该课程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及专业技能应用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从课程本身的特点来看,它是一门专业综合性、应用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本文探讨和总结了我院在《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的教学中,如何不断充实和优化教学内容,以促进全面发展的创新型食品专业人才培养。

1 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岗位能力

职业院校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高等教育[2]。我们在几年的教学研究中发现,许多职业院校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较为陈旧,而且以理论为主,学生不能很好的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动手能力。鉴于此,依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市场对职业人才的需求,近几年,我们就《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改革。

本课程主要包括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两个部分,前者包括营养学基础知识、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膳食指导、食品贮藏加工和新型食品开发中的营养问题等,并对近年来食品营养学中的热点问题作介绍和探讨。食品卫生学部分主要介绍食品中的危害及预防、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与管理,包括食品污染、各类食品的主要卫生问题、食物中毒及其预防与处理、食品法规、食品安全控制技术、食品中常见化学毒物和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的检测等[3]。我们不依赖任何一种教材,根据授课经验及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编制了适合本校实际的校本教材。在授课过程中,我们本着新、准、够用的原则,少而精地进行理论教学,适当增加一些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如最近几年出现的转基因食品、乳制品中的三聚氰胺等,进一步充实课程的知识信息量。

2 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大多沿用传统的授课方法,以老师理论讲授为主,学生机械式学习,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和培养。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尝试讲授与引导相结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在每节课前寻找与本届主要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题目作为切入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在讲解有毒动植物的中毒及预防时,可以设置“为避免中毒,杏仁应该做如何的加工处理”;讲解维生素A时,可以提问“胡萝卜怎样吃最有营养”等,通过这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引导学生根据课程内容查阅收集相关资料或进行调查研究。每一个大的章节,可以给学生布置专题综述作业,让学生以小论文的形式完成,以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问题的意识。

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将教学内容分成多个主题制作成Powerpoint,可实现图、文、声、像的结合,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动态化,将大量信息简便、直观、生动、有效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深化了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食品卫生基本知识时,可将最近几年的食品安全事件,如“地沟油事件、苏丹红事件”等的图片、资料加入到课件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专业实验室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自主创新的能力。因此,实验室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巩固专业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石。

在教学中,鼓励学有余力及有兴趣的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准备、实验室的管理及教师的科研,鼓励学生自行设计组织实验,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又有助于学生管理水平的提高。

积极开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试验。如给定一种常见食品原料,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测定其中的各种营养素含量,最后针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设计性试验可由教师设定题目,指导学生围绕题目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如讲解完膳食营养与健康后,可安排学生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一份食谱,然后针对食谱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讨论和讲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制定科学考核方式

当前,《食品营养与卫生》的考核主要仍以知识的积累为主要目标;考试方法重在教室考试;考试形式常采用理论考试,考核内容主要依附于教材,难以真正发挥课程考核在教学中的鉴定、指导和调控作用。

对学生的考核内容应当从考查基本知识转化为考查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上来,减少以再现书本知识为主的考试内容,并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并增加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注重过程考核。在保证基本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考试题目应具有灵活性大、知识面宽、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的特点,这样可以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计算自己一天的能量消耗;对某食谱进行营养评价”等应用性强的试题类型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考核成绩由平时学习表现考核(20%)、平时作业考核(20%)、阶段性测验(20%)和期末成绩(40%)四部分构成,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以体现考评的公平性、灵活性、客观性,提高了学生全程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传统《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上述改革探索,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提高,认为本课程教学生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些教学改革、考核方式与考试内容有利于学生培养学习兴趣,系统掌握课程知识,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协同工作精神。但是,课程改革工作仍很艰巨,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并逐步推进,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贾晓丽,葛秀涛,孙艳辉,等.《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教学改革与探索[J].滁州学院学报,2011,13(2):133-134.

[2] 徐安书.关于高职食品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2(29):26-28.

营养安全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职;食品营养与卫生;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7-0033-03

《食品营养与卫生》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课程,是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加工、农产品质量与检测、餐饮管理等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在增进人民体质、疾病防治、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培养面向企业、高层次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如何组织好教学内容,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会学生怎样学、学什么,是教师教好这门课、学生学好这门课的关键。笔者拟结合多年讲授这门课程的实践,从课程整体设计、深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丰富考核形式等方面谈一些具体做法。

坚持“必需、够用”原则,

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要广泛调研食品行业企业,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对食品行业岗位需求进行分析,遵循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岗位的需求为依据,围绕职业岗位所需要的食品营养与卫生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重新设计课程内容。根据食品行业企业对员工职业核心能力要求,结合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公共营养师、营养配餐员等岗位的能力和知识结构,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紧密结合食品、餐饮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将公共营养师和营养配餐员技能鉴定的内容融入《食品营养与卫生》的教学中,构建四情境、七模块的整体教学内容,将职业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中,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并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比如,将过去不同人群对营养的需求整合为任务——对不同人群进行营养配餐,既可加强学生对营养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体现“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

通过《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既能够掌握营养素的功能、食物的营养价值、营养与疾病、食物污染与预防、食物中毒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能具备从事膳食调查、食谱设计、营养咨询及卫生监督与管理等职业工作的技能。要将传统学校教育与社会职业教育相结合,将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紧密结合,为后续的《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工艺学》等核心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也为考取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如公共营养师、营养配餐员、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等做好铺垫,为学生今后独立从事食品营养和安全卫生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调整教学内容,

注重前沿性与实用性

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发展迅速,总产值以20%的速率递增。食品行业的发展使人民的膳食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动物性食品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居民的营养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但是,由饮食引起的各种疾病也迅速增加,如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等,据报道,我国身体超重者近三亿人,肥胖者七千多万人,社会每年要耗费大量资金用于这些疾病的防治。现代食品行业更加重视对食品安全的控制,提倡营养、生态和健康的饮食方式,国家愈来愈重视国民营养状况的改善,公共营养师制度已经在餐饮业和社区中推广和应用。另外,近几年来,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恶性事件不断发生,有关劣质食品的报道层出不穷,如劣质奶粉、劣质面粉、劣质大米、劣质豆制品、染白粉丝、注水肉、苏丹红、福寿螺、毒火腿、瘦肉精、红心皮蛋、黑心月饼,以及2008年9月份曝光的“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等,一起起事件怵目惊心,轻者致病,重者致人死亡。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

新职业的不断出现、社会需求的增加、行业的变化对人才也提出了新的需求。根据这些变化,本课程应及时调整内容,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课程内容应重视对公共营养师、营养配餐员等职业岗位在人才素质、科技文化知识,特别是营养卫生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使食品从业者不仅在素质方面,而且在运用营养卫生科学知识和有关技术方面,都具备解决食品加工、餐饮管理、营养教育中具体问题的能力。根据职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择教学内容,并设计成6个典型工作任务,穿插于理论教学中进行,以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使理论知识实际化、技能化。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反映社会和行业的需求,体现国家政策在行业生产中的指导作用。例如,及时调整和增加“膳食指南和膳食宝塔”、“食品安全法”、“新的食品安全问题”等内容,增加课程对行业的适用性和针对性。

根据对课程目标及职业能力目标的剖析,我院课程组在教学内容上做了大胆尝试,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了构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针对食品检验工、营养配餐员、公共营养师等职业活动领域,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为逻辑顺序,组织构建了“四情境、七模块”教学内容。

四情境:人体营养素的需求;社区营养;食物污染与预防;食品生产企业卫生管理。

七模块:人体的营养需要;各类人群的营养;营养配餐;社区营养;食品的污染及预防;食物中毒及预防;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管理。

改进教学方法,增强

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食品营养与卫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对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我院课程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摸索,并不断实践,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 将近年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引入教学体系,根据讲解每个知识点的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通过在教学中对经典案例的深入分析,引出理论内涵,对案例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进行剖析,将理论知识与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对应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讲授蛋白质的需要量时,结合奶粉中含“三聚氰胺”导致“大头娃娃”等事件进行案例讨论,以强调蛋白质对人的重要作用和营养功能,既可让学生掌握蛋白质在膳食中的重要性,又可为项目食谱的编制提供理论知识基础。

任务驱动法 课程教学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课程以实际工作任务为主线,将完成工作任务必需的相关理论知识构建于项目中,使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工作方法,训练职业技能,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如在一般人群的营养配餐技能训练中,首先由教师讲解配餐的基本方法,然后将学生分组,每4~5人为一组,每组领取一个工作任务,根据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设计一日带量食谱。然后,每组派一个代表在课堂上展示作品,进行汇报。与此同时,其他组成员和教师对设计的食谱进行评价、提问、建议及改进,最后打分。通过这项技能训练,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中做、做中学”的一体化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动手能力差的教学模式,缩小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开放式实践教学法 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到校内餐厅、饮食区进行调查分析,到校外参观食品厂、医院等,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环境,使学生了解生活和企业实际。教师针对社会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拟定一些题目,对学生进行培训,明确目的、内容、方法,使学生意识到食品营养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许多慢性疾病与饮食密切相关,如为什么要对糖尿病人进行食谱设计、肥胖者为什么还会缺乏营养等。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到社区宣传营养学知识,进行常见病、多发病的营养防治及人群营养知识的调查,为特殊病人提供相应的饮食指导,宣传培养良好的膳食习惯的意义,纠正营养失调状态,把整个社区作为学习环境,把原有的学科课堂与现实的活动课堂有机结合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必备的食品营养与卫生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得到培养。学习结束时,学生应达到具备国家公共营养师、营养配餐员、食品质量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9001和HACCP)内部审核员等职业资格的水平。

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我院课程组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并收集了大量的视频资源,任课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影像技术与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形象生动,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掌握知识要点。利用模型、图表、教学资源库,解决课程教学难点,对一些难以讲授或枯燥的教学内容,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各种疾病的危害等,可充分利用影像资料播放,静态与动态相结合,使学生如临其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要及时将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营养配餐软件引入教学,使用营养配餐软件进行营养配餐设计,可以省去反复计算和查找数据的麻烦,方便学生进行营养成分计算、营养配餐及营养评价,使配餐变得方便快速,增加营养配餐设计的现代科技元素。

要开通《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网站,并应能有效共享课程标准、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实训指导、习题库、试题库、职业技能自测题库、食品安全法等方面的内容,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利用在线测试系统及时检验学习效果,根据反馈,学生可以有针对地再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要开设网上讨论专区,课题教学团队每学期安排专任教师负责网上答疑,实现教师与学生网上交流与互动,课题教学团队教师及时跟进前沿技术,并将内容更新到网站上,通过网站实现师生互动、学生研讨、自测自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改革成绩考核方式,

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

课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在过程考核中,将本门课程分为6个训练任务,其中基础知识的考核融入训练任务中去,如让学生结合自身营养状况对自己进行营养配餐,学生可以通过计算自己一天的能量消耗,对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根据一天的膳食摄入情况进行食谱编制,通过食物营养成分计算表、膳食评价表、营养素与来源分配、一日三餐能量分配以及能量来源分配等,对自己编制的食谱进行营养评价,再根据所学知识对食谱进行改进。通过此项综合练习,既可促进学生对营养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又可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培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要将学生团队和各个成员在团队任务等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计入考核成绩,过程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60%,期末考核主要是对操作技能的综合考核,占总成绩的40%。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都是通过一次性考试成绩的高低来衡量的。学生要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不是掌握职业技能的多少,而是记忆知识点的多少。同时,传统的考核方式在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方面,也主要是停留在从理论上考查学生是不是知道实验过程,很少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实践考核,即使考核了,内容和方式也很单一,基本上无法体现培养面向企业、高层次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要改革成绩考核形式,强化过程考核,使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转移至日常的学习和积累上,有效地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对我院近两年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表明,毕业生在相应的工作岗位上表现出了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食品营养和食品卫生管理操作技能及良好的职业素质。来我院招聘毕业生的单位络绎不绝,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由此也可表明,我院在《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中的改革较好地顺应了新时期高职教育培养面向企业、较高层次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发展潮流。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创新体系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新时代、新环境下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晓娜.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10(9):557-558.

[2]姜忠丽,代岚,王俊伟.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 11(27):87-88.

[3]尹晓菲,胡艳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谈[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102.

[4]徐美燕.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能力[J].教育与职业,2005(8):65-67.

[5]封锦芳,肖荣,苑林宏,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案例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增刊):298-300.

[6]郑立红,李春华.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68-74.

[7]彭辉辉,李萍,袁河清,等.高职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实践考核方式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7(24):47-49.

[8]张焕新,臧大存.高职畜产品加工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8(10):82-84.

营养安全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社保基金;监管;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纵观各国社会保障基金研究文献,但凡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社会保障基金监管都有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并且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常常是立法与制度同时实施,甚至立法先于制度实施。例如美国于1909年颁布的《美国联邦刑法典》和经多次修订于1974年颁布的《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英国1986年的《金融服务法》和1995年的《养老保险法》;新加坡1955年的《中央公积金法》,2000年爱尔兰建立国家储备基金,同时实施《国家养老储备基金法》2001年新西兰建立养老基金,同时通过《养老金法案》勤等等国家的法律法规。这些国家的法律法规在社保基金运营与监管制定上都非常详尽与规范,法律所提供的制度依据保证了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基金征收、使用、运营与监管的严肃性,尤其对侵占养老金与福利基金等违规事件的处罚规定非常严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性。

在监管组织体系上,各国监管部门分工明确,各尽其责。例如瑞典社会养老金强制性个人账户基金管理下设的养老金管理局、国家税务局、国家社会保险委员会和国家金融监管局等多个部门,其中税务局负责征收全部供款,把资金转交给国库,向国家社会保险委员会提供信息;养老金管理局负责记载个人账户,登记个人基金选择,提供保险等;国家社会保险委员会负责向养老金管理局提供信息,整理信息给大众,监督养老金管理局;国家金融监管局,主要职责是给在瑞典运营的市场基金发放执照,并对他们的基金安全运营活动,审核运营报告等正常业务进行监管,同时监督养老金管理局的业务活动等。法国的社会保障日常管理由政府组织承担,政府对社会保障事物保持强有力的干预和控制,其职责有:制定和颁布法律法规,制定社会保障基金财务制度,决定基金行政费用总额,实施财务监督和行政决策等。社会保障费的征收和管理由社会保障和家庭津贴征收联盟负责,该联盟具有公共职能的私营机构。社会保障费缴到征收联盟后,在国家社会保障管理局的严格控制下拨给各基金会使用。法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一个明显特点是行政管理与基金运营相分离,各尽其职。此外,有些国家的雇主、雇员代表也参与到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与管理。还有不少国家聘请了外部的精算、审计专家对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运营管理进行监督,促使基金管理、运营机构进一步改进服务,提高效率,同时做到防微杜渐。

在近些年国外研究文献中,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研究逐渐从宏观转向微观,从制度、体制的研究到具体的基金风险控制,社保基金和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等等。如世界银行著名专家英国学者Robert Holzmann(1997年)就智利养老基金对金融市场深度的影响进行模型分析和实证分析,结论支持两者之间存在良性互动,并提出了养老基金对资本市场流动性和竞争程度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对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研究最初都是从各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面入手,探讨养老保险基金在投资运营中如何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来保证基金的安全运行。如英国学者Paul Myners(2001年)就目前英国提出一序列新退休基金管理观念,其中几个主要的论点为:第一,退休基金之投资资产选择的改变。基金资产的选择不在只寻求高报酬之资产,而是以能与基金负责之波动和高相关性的资产类别为选取之基础,利用策略性资产配置达成基金投资组合最小风险暴露。第二,基金管理制度需要有一套明确且标准化基金提拔制度以便反应基金账户之到期负债结构。第三,基金绩效评估方法的改变。在Myners之前,一般退休基金管理实务上极少处理讨论退休金负债结构,而是以投资组合最大目标为最大化预期报酬或超越一般预定水准绩效。Myners的报告主要为引导一套根据不同基金制度特色和其基金参与者风险之态度来配合基金资产之策略性资产配置。美国学者Arun s,Muralidhar(2004年)深入探讨了如何测度投资管理人或共同基金的绩效,尤其是如何根据风险来调整绩效。他根据风险调整绩效的测度方法被扩展用来测度养老基金参与者所面临的独特风险。只要存在委托一问题(如监督委员会监督内部投资官员,内部投资官员监督投资管理人),也许就不适合根据波动性差异进行调整,投资者必须明白风险(跟踪误差)是如何产生的。他通过考察发现,管理人绩效与他们的基准并不是高度相关的风险,不但开发了一种与评估技能的简单方法相一致的根据风险进行调整的方法,而且提出了关于通过积极管理和消极管理来构建资产组合的指导意见。

日本学者Takashi Oshio(2004年)以简单的交叠世代模型为基础分析了在面对逐渐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式影响下,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保障基金信托机构来对社保基金进行安全性监管。作者表明:由于人口老龄化的逐年影响,政府通过一些措施手段改良社保基金信托机构的不规范行为使其具有良好的行业行为准则,从而来达到抵销PAY-G0系统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此外,在价格因素占主导地位的封闭经济体系当中,运用信托基金模式来缓冲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代际之间不平等的进一步扩大。作者还探讨了在面临全球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影响下,政府采取征收固定税和良好的信托基金模式机构等一些政策手段会对日本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产生深远的影响。希腊学者Nikolaoa T,Milonas,George A,Pa―pachristou和Theodore A,Roupas(2009年)研究分析了希腊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并且深入探讨了养老基金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作者以实证研究重点分析了采取怎样灵活有效的投资组合方式(包括股权投资)可以减轻希腊公共养老金所面临的运营效率低下等问题,并且怎样降低这种灵活性投资方式所带来的风险影响。该文的最终实证结果证明,在允许的财务风险范围内实施高效的社保基金储备管理可以带来基金投资运营的额外收入。然而,事实上采取一些灵活多变的养老金管理方式并不能解决一切社会保障制度固有的弊端问题。

二、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的安全性监管问题研究较少,在我国为数不多的研究文献中,大多注重从基金日常监管组织体系和投资运营监管方面的研究,能系统全面地从构建社会保障基金内外双重监管体制的创新来保证基金运营安全的研究不多。值得一提的是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刘钧教授编写的《运行与监管――中国社会保障资金问题分析》(2003年),该书论述了社会保障资金运行与监管的一般理论,提出了确定社会保障水平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的收支状况做了平衡匡算,结合中国社会保障资金的运用状况、问题和监管方式,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刘子兰教授

编写的《社会保障基金和企业年金管理》(2007年)在社保基金监管研究上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该书探讨了全国社保基金的运行机制、资产配置策略、委托投资最优管理费率等理论问题,在借鉴国外公共养老储备基金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还重点介绍了国外企业年金运行的新模式,对企业年金委托投资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就如何有效监管企业年金提出了政策建议,为我国建立一个安全性的社保基金运营监管体系提供了可行性的研究方案。

其他关于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的安全性监管研究散见于一些杂志报告等。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郑秉文教授在《英国职业养老金监管体制的发展历程》(欧洲研究,2008)中论述了英国职业养老金监管体制的发展历程,将其概括为“一个核心、两次转变、三个阶段”。一个核心是指信托制度;两次转变分别是指养老金监管从协议退出计划的配套工作转变为独立工作与养老金监管从被动反应模式转变为积极主动模式。这两次转变恰好构成了英国职业养老金监管体制的三个发展阶段。作者在梳理英国职业养老金监管体制发展史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各个阶段的特征、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并为我国在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实践经验上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作者重在从英国国情的视角分析研究养老金监管问题,未从我国的具体国情角度上全面考虑社保基金监管的普遍适用性,也未从构建内外双重监管体制保障基金运营的安全性角度来谈。

营养安全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 要:教学内容的设置和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的发挥,只有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对高校教学的要求。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预防医学人才,必须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的体系结构,不断充实课程知识信息量,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同时合理优化重组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相结合。

教学内容是教与学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知识信息,是教员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的而有意识的对学员传授的各种素材和有用信息。教学内容的设置和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只有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不断适应教学目标的提高,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对高校教学的要求。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研究营养、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科学,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专业必修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员获取本课程基础知识和技能,重点训练学员发现和处理常见营养与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与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预防医学人才。为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预防医学人才,要求必须不断充实和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学员对基本理论和技能的掌握,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保教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本文探讨和总结本科室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本科教学中,如何不断充实和优化教学内容,以促进全面发展的创新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

一、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的体系结构,不断充实课程知识信息量

教学内容的体系结构应该合理,信息量要充足,知识点要求能系统的反映本学科领域的全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包括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两个部分,前者应包括营养学基础、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合理膳食、营养状况评价、特殊营养保障、营养与疾病6大内容,涵盖营养学学科领域的各主要分支和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在普通人群营养学框架之上,着重强调了高原、寒冷、湿热、低照度、电子对抗、航天、航海等特殊作业条件下的营养保障,以及野外供膳、营养教育等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结构更加合理。食品卫生学部分主要介绍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和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应包括食品污染、各类食品的主要卫生问题、食物中毒及其预防与处理、食品法规、食品安全控制技术、食品中常见化学毒物和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的检测等。我们在保证以上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特别对重大活动或战时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卫生的快速检验方法与制式装备等内容做了详细论述,进一步充实了课程的知识信息量。

二、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是教学工作的核心,是保证教学水平先进性的前提和保障。教员在教学工作中,应及时把教学、科研及社会实践成果引入教学,体现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和新理念教学。要密切关注本学科发展动态,紧扣社会发展需要,注重科研与教学的融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我们在教学课程的安排上,各章节原则上安排在本领域具有一定研究优势和背景的教员授课,保证其教学内容与科研方向的一致性,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员应尽力追踪国际研究前沿,及时总结和撰写本学科相关热点领域的进展综述和研发动态,并实时将本科室的研究方向和成果进行必要的介绍,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例如在营养学基础部分,对近期研究热点植物化学物及其生物学效应,特别是其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活性及机制,我们做了最新综述和讲解;在特殊人群营养部分对高寒、湿热、低照度等特殊作业人员营养保障问题做了最新国内外研究概述;同时注重对本学科在相关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介绍,将本室长期从事的科研及取得的优秀成果恰当地引入到教学内容当中,如脂肪酸与乳腺癌、牛磺酸与视觉保护、植物化学物的生物学效应、特殊环境(高原低氧、低照度作业等)下的营养保障措施等。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教学的先进性,也增强了教学的特色性。

三、合理优化重组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重视优化组合,各知识点要顺序展开,符合学员的学习规律,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基本载体,但课程教学内容不能完全照搬教材内容的框架体系,首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重组。如在讲授各种营养素的内容时,对于教材中的营养素代谢内容可以舍去,因为学员在生物化学课程中已经学习,而有关营养素摄入量标准的内容又可以并入到后面专门讲授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这一节当中。其次是要正确处理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新内容的关系,在注重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基础性的前提下,也要兼顾前沿性,充分反映当代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教员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教与学关系,运用启发式课堂教学,形成有利于培养学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同时坚持发挥教员作为课程教学主讲人的作用,要求教员从每节课的具体内容出发,通过合理编排和生动讲解,启迪学员的思维,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相结合

教学内容要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结合,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相结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与日常现实生活关系非常密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多与人民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容易引起学员的关注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种种事例相结合,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活泼,竭力避免“重教轻学”的教学模式,力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着重于启发式教学。在每章节授课前应设置“导课”环节,以近期热点问题或生活中鲜明的事例为引线,引发学员对本次课程内容的关注和相关问题的思考;在讲授各知识点过程中尽量引导学员发现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以现实存在的问题为主,不设标准答案,鼓励学员独立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例如,在讲蛋白质含量测定时,我们以三鹿奶粉掺假三聚氰胺事件为案例进行讲解,让学员来分析讨论这种化工试剂为何添加进了奶粉里?传统的凯式定氮法检测蛋白质含量的弊端在哪里?现实中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在讲授各类食物营养价值时,抛出曾经叫嚣一时的“牛奶有毒”、“红薯排毒”、“绿豆治病”论等,鼓励学员独立思考和判断,批判盲从和无主见,鼓励他们相互讨论和争论,引导学员课下查阅相关文献和报道,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并提出合理的证据支持,教员只作为其中平等一员参与讨论,不做是非判断,引导学员学会辩证的、批判的思考问题,能够从正反两面看问题,对同一事物能够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避免片面的、极端的思维观。在学习平衡膳食内容时,要求学员在课外时间开展实践应用,在周围同学中开展平衡膳食的健康宣教活动和膳食营养调查工作。这些措施都很大程度的促进了学员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向萍, 李革, 杨德海, 等. 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医学教育探索. 2008, 7(9): 947-948.

[2]杨立军. 从十大名校看美国式精英教育[M].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7: 3; 33.

[3]贾建丽. 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模式探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20(2): 102-105.

[4]谢和平. 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开创高校教育教学新局面[J]. 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2008, 25(1): 1-3.

营养安全论文范文第10篇

【摘要】2012年10 月末,一湖南支教学生通过微博反映当地学生营养午餐的状况,引发各方关注和热议。本文采用内容分析、个案研究等方法,借此案例分析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问题的传播特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通过搜索分析,营养餐问题主要发生在西部,以食品质量问题为主,相关事件的舆情爆发点在湖南凤凰营养午餐问题披露前后。政府应制定相关法规,鼓励各地自建食堂,引入各方力量共同管理,切实为学生提供安心营养餐。

关键词 学生营养餐 微博 舆情

2011年10 月中央决定, 从2011 年秋季学期起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由中央财政每年拨付160 亿元专项资金,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680 个县市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按每人每天3 元标准提供营养膳食补助。①但计划实施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相继曝出与学生营养餐有关的问题,这个关系到中国农村孩子体质、学习和未来的民生改善计划,还存在很多棘手问题,亟需我们反思和解决。

一、湖南凤凰营养午餐事件回顾

2012 年10 月末至11 月初的数天,在湖南凤凰县支教的女生小梁连发微博,反映其看到的“营养午餐”现状,“直径6厘米、厚1.5 厘米”的面包让她不敢相信,这就是营养午餐。“国家拨款3 元弄的营养午餐,到孩子手上,就是一盒牛奶、一片小面包,你们要让这些孩子饿死吗?”小梁的微博引起了多方关注,“营养午餐”发起人邓飞对湖南大部分县仍发牛奶、面包、方便面,营养餐质量无法保证表示忧心。凤凰县营养餐出现的种种问题引起了湖南省教育厅、湘西州和凤凰县两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凤凰县教育局于2012 年10月27 日启动问责,对5 名负有管理责任的工作人员予以免职。事情虽告一段落,但营养餐计划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令人深思。

二、“营养餐”问题事件特点和舆情分析

1、“营养餐”问题热点事件概览

自“营养餐”计划实施截至2012 年5月1 日,全国学生营养办公布的监督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收到来自中西部19 个省级试点的举报81 份。3 月27 日至4 月23日的36 天里,约1240 名学生成为食品安全事故的受害者。81 份举报中,除了部分试点地区营养餐计划未实施之外,争议主要集中在食品质量差、分量少、食品安全、资金安全几个方面。②

在百度新闻以“营养餐”为

关键词 搜索,找到相关新闻约14700 篇,以2011 年秋季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开始至2013 年6 月为时间段,选取与营养餐计划问题事件18 起作为样本进行分析和总结。

2、“营养餐”问题主要分类:食品质量问题最为严重

通过对表1 的18 个样本进行分析,可以将“营养餐”主要存在的问题分为以下几类:食品安全问题、营养餐“缩水”、未实施“营养餐”计划以及通过“营养餐”谋利。这四类问题中,食品安全问题最为严重,共15 例,占样本83.33%;其余三类问题都各有1 例,分别占5.55%。

3、营养餐”问题地域分布:集中于中西部,西部更甚

借鉴国家统计局划分办法,将我国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析得出,“营养餐” 问题主要发生在中西部,西部更甚,达61%;其次是中部地区,占33%;东部地区为6%。

中西部地区差异性大,社会经济基础普遍较弱,给营养餐的推行和实施带来一定困难,并且对于“营养餐”计划,没有前例可以参照,各地区都在自行摸索,在起步阶段存在问题也在所难免。东部地区由于不是营养餐计划的主体,且经济相对发达,因此问题较少。

4、“营养餐”问题传播途径与特点

(1)“营养餐” 问题首曝媒介类型:

新闻网站最多,报纸次之,新媒体成中坚力量。根据统计,这18 例问题事件的首次曝光媒体类型中, 新闻网站最多,达33.33%;电视或视频和微博占比略少,都为11.11%。若把报纸和电视归为传统媒体,新闻网站、论坛、网络视频和微博归为新媒体,则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分别占33.33%和66.67%,新媒体为传统媒体的两倍,正日渐成为重要的新闻来源。

(2)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各

取所长,推动热点问题传播。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社会热点事件表明,新媒体对于舆论的影响力正在迅速增强。“湖南凤凰县营养餐”问题最早由支教老师小梁在新浪微博曝光,从而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截止至2013年6 月1 日,该条微博共有1011条评论和5438 条转发。③数天之后的11 月25 日,《羊城晚报》对此事进行跟踪报道,并被各大新闻网站转载,使该事件得到持续关注,有关营养餐的问题被进一步展开讨论。

在百度指数以“营养餐”为

关键词 ,选取2011 年10 月1日至2013 年6 月3 日为时间段进行检索。(图1) 用户关注度在2012 年4 月16 日至4 月22 日以及2012 年11 月22 日至12 月2 日出现两个小高峰,媒体关注度与之相同,其中后一时间段更是达到整个时间段的最大值587。为了弄清公众和媒体在问题曝光之后的关注走势,再选取2012 年10 月1 日至2012 年11 月31 日为时间段进一步检索得到图2 的结果,发现两者的关注度在《羊城晚报》等各大传统媒体相继报道凤凰县营养餐问题之后的2012 年11 月26 日和27 日两天达到峰值。在新媒体上引爆事件、引发关注,继而由传统媒体做议程设置,主导舆论关注方向,带动舆情扩散。

同样最早由微博曝光的还有“安徽金寨营养餐现烂苹果”问题。2012 年5 月26 日,博主“希望厨房”经过金寨县龚冲小学,发现营养餐的烂苹果后震惊,并在新浪微博,同时附有16 个烂苹果照片,该条微博共引来1654 个评论和6891条转发。正是通过新媒体,问题在发生后迅速得到传播和关注,以及其他传统媒体跟进,并推动其尽快解决。④

在上述两例问题中,新媒体都是重要的信息来源,快速和便捷的传播特点使事件呈爆炸式辐射扩散,之后由传统媒体介入跟进,促使更多人参与讨论,最终变成舆论热点。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而传统媒体从专业角度深入挖掘,两者互取所长,做到新闻报道的快速、真实、客观。

三、“营养餐” 问题舆情应对中的问题和建议

1、对问题足够重视,事前做好应对方案

营养餐计划作为农村教育重点改善项目,众目睽睽之下更要做好相应的准备,从采购到运输和分发的每一个环节。对于某些客观非人为因素造成的问题,例如路途遥远、天气多变等,则需要政府和教育部门在事前做好相应的问题处理方案和舆情应对准备。安徽省教育部门在被“希望厨房”微博曝光烂苹果问题之后的第二天迅速回应欢迎社会各界进行监督检查,并提供了监督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有效地控制了舆情的负面影响。安徽金寨教育局亦在其官方网站《关于立即核查营养食品安全的紧急通知》。⑤这样的做法值得借鉴。

2、问题发生后及时调查,主动相关信息

新媒体时代的另一大特点就是信息透明且来源多元化。如果想要掩人耳目,用不透明的方式处理问题会适得其反,使事态进一步恶化。凤凰县营养餐问题在被微博曝光后,当地教育部门想要掩盖事实,大半夜把曝光者叫去“喝茶”。⑥这一做法在之后被媒体报道出来,有关责任人也受到相应处罚。营养餐问题涉及公众利益,问题发生之后,有关责任方应及时站出来说明情况,对问题进行调查并实时调查结果,尽快消解公众的不满情绪。

3、对存在问题的环节加以整改,提升计划实施效果

在问题发生之后,对问题环节加以整改应作为重点工作。在营养餐问题中,多个环节都会影响最后的计划实施效果,例如供应商招标、采购、运输、分发等等。政府部门要针对相应环节,提出整改措施,提升计划的整体实施效果。在一起问题事件发生后,人们更希望看到长效机制出台,以避免类似情况再次上演,在舆情应对中要对这一因素充分考虑。

四、改善“营养餐”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1、建立相应法规、加强日常监管,保证营养餐资金专款专用

截至2013 年5 月30 日,我国已有超过3000 万名学生享受到营养餐政策。如此大规模对学生营养进行改善,受到了群众广泛欢迎,但具体实施效果需要靠更细致完善的规定制度来保障。

首先是立法。中央财政拨款什么时间到达学校,制度上要有进行明确规定,避免经费上的拖延影响正常供餐。对营养餐计划相关款项的使用要及时公开,对资金的规划、发放和具体使用要全程监督。学校在执行营养餐计划时,应把相关招标方案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进行监督。

其次,对具体负责人和执行者的奖惩机制也亟待确立。广西南宁市马山县永州镇平山小学和马山林圩镇黄幡村小学在新浪开通微博,用以公示该校每日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采购清单,并且记录当天负责的采购员和验收员,⑦做到财务透明,责任到人。

2、地方政府提供一定财政补贴,各学校自建食堂

让营养餐名副其实,就要对学生营养餐的营养标准、硬件设施、营养培训等建立相应标准来保障。食堂供餐是改善学生营养最有效的方法,当务之急是要将食堂建起来。在目前尚未建立食堂的学校,尤其是中西部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的学校,可以按照“中央财政为主、省级财政为辅”的模式,由地方政府包括省级财政建立补贴制度,在增加现有中央经费拨付额度的同时,进一步规范升级财政的配套比例。

3、引入社会力量对食品安全和质量加强管理,明确各方责任

有关部门要对学校食品采购、贮存、加工等各个环节加以约束,建立健全供餐准入制度,严防假冒伪劣和不安全食品流入校园。各地教育部门可以“借力”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做定期或不定期的“督察工作”,帮助学校完善营养餐的计划,提升供餐质量。

而起步较晚、基础条件较差的地区,保质营养餐则更需要卫生、工商、教育等公共管理部门加强合作,确定明晰的权责关系;学校、供应商、运输商、食堂承包商等各方,也需要行为制度的规定来确保学生利益。

参考文献

①学生营养餐计划,互动百科.[EB/OL].baike.com/wiki/% E5% AD%A6% E7% 94% 9F% E8% 90% A5% E5% 85% BB% E9%A4%90%E8%AE%A1%E5%88%92

②《教育部等15 部门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南方周末》[EB/OL].infzm.com/content/77122

③小梁“刁牙”新浪微博.[EB/OL].weibo.com/2180346750/z2Rv3cBM5,weibo.com/2180346750/z2RAjFnAu,weibo.com/2180346750/z2SfjglNU

④“希望厨房”新浪微博.[EB/OL].weibo.com/1968767575/ykXZbxE9A

⑤《安徽金寨营养餐问题调查结果:烂苹果系挤压所致》,中国新闻网[EB/OL].chinanews.com/edu/2012/05-27/3918386.shtml

⑥《嘉兴去凤凰支教的“牙牙”为建食堂曾多次哭诉》,浙江在线.[EB/OL].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12/11/28/018978951.shtml

⑦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永州镇平山小学”新浪微博.[EB/OL].weibo.com/u/2799507522

营养安全论文范文第11篇

关 键 词:构建;安全文化建设;安全发展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0-0155-02

主席曾明确提出,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实现部队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联勤部队后方医院要实现这一目标,实现本质安全型医院的发展目标,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各级关于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为依据,积极创建军营安全文化,促进医院科学安全发展。第251医院通过创建军营安全文化,强化安全发展理念,改变安全管理模式,构建安全文化体系,培育医务人员安全行为,提高医院安全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达到预防、避免、消除医疗事故和意外灾害的目的,并以医院全面建设提升带动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以安全文化的发展消除医院全面建设中的隐患,实现安全建设与科学发展双促进、双丰收。

一、强化安全文化理论学习,提升官兵认知水平

安全文化是关于安全工作的意识、观念、态度、知识、能力等深层次人文因素的总和,体现一个单位所有成员共有的安全价值体系、安全行为准则及安全氛围。

1.提升认知水平。把安全工作提升到文化层面,就要紧紧抓住“人”这个根本,紧紧依托创建军营安全文化这一有效载体,通过扎实开展军营安全文化的理论学习,加上完善配套的安全文化建设和生动活泼的安全文化实践,使安全知识得到普及、安全意识得到强化、安全素养得到提高,使讲安全成为官兵的一种习惯、一种常态、一种养成,成为日常工作生活的行为准则,为医院安全发展提供深层次的价值依托和持久的内在动力。一位多年研究安全管理的专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短期安全靠管理,中期安全靠制度,长期安全靠文化。”把安全工作提升到文化层面,也是新形势下抓好安全工作的一个新思路、新模式,也是在安全工作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举措。第251医院通过坚持高标准对核心医疗、三级检诊、医疗查房和护理查房等核心制度的落实,强化医务人员对安全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提升医务人员对安全文化的认知水平。

2.强化理论学习。医院将安全文化理论学习纳入年度理论学习计划,纳入干部个人的自学计划,纳入科室年度理论考核内容。要求机关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利用每周的政治教育时间,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安全文化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安全预防相关理论常识,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安全文化的理念价值系统、管理约束系统、行为规范系统和文化传播系统。通过行之有效的理论学习,不断提升广大医务人员的认知水平,使他们牢固树立起安全管理理念,明确管理目标,强化安全意识,明确职责权利,规范安全行为。

3.强化专题教育。医院党委按照“五位十法”安全教育模式实施全方位的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训练纳入官兵教育训练统一组织计划之中,结合形势变化、任务转换、季节更替、演习拉练、环境改变、兵员补退,运用集中授课、专题研讨、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知识竞赛等形式和方法,扎实搞好安全理论、安全形势、安全法规、安全常识教育。通过开展深入扎实的专题教育,将安全文化教育贯穿到医院全面建设之中,渗透到医务人员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每个部位、每个环节。

二、加强安全文化环境建设,大力营造安全氛围

创建医院安全文化,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能够实现以文教人、以文育人,提高医务人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层次,形成浓厚的安全追求和抓安全氛围,发挥文化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作用,使安全成为一种集体的价值认同和自觉行动,产生持久效应,促进长治久安。

1.开展安全宣传。医院机关职能部门充分利用LED显示屏、条幅标语、板报橱窗、局域网络、专题论坛等传媒手段,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活动,使广大官兵深刻认识和把握“为何要安全、为谁抓安全、怎样保安全”等基本问题,有效促进安全工作落实,实现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营造安全环境。通过大力加强安全文化环境建设,营造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将概念化、条文化的安全规则变成通俗易懂、贴近实际、操作性强的语言,变为图文并茂的橱窗板报、震撼人心的标语口号、言简意赅的宣传材料,使“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等思想观念充盈官兵心中,强化官兵安全观念,达到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教育的效果。近年来,医院不断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牢牢把握住安全文化环境这个主阵地,努力营造一种时时有告诫、处处有警示、事事有规范的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广大医务人员的安全行为。医院结合基础设施改造,规范了办公室环境设置,配齐了办公设备,张挂了行为约束警示标牌,创建了院史墙和文化长廊,分批更换了医疗区灯箱和生活标语,着重突出安全文化建设、为兵服务、医院使命和核心理念;张挂宣传安全意识的标语,引导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并在各科室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从安全预防、安全执行、安全管理、安全规章、安全检查、消防安全、电气安全、设备安全等方面设置警示性标语。

3.组织安全活动。医院定期组织集表演、竞技、趣味与一体的各级各类群体都能参加的文艺演出活动,各种球类赛、美术展评、诗歌创作,形成多项目、多种类、多层次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定期举办文化艺术晚会,定期放映电影,定期外出参观见学,利用“七一”、“八一”、“十一”、春节等时机举办系列主题文化活动,通过开展丰富的配合活动,有效提升了官兵的文化品味、浓厚了医院的人文精神;通过定期开展岗位练兵考核活动,以考促落实、以学促管理、以评促深化,大力提升医院岗位人员整体素质,进一步营造医院安全文化氛围。加强医务人员安全习惯养成。

营养安全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市场营销专业 培养现状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世界经济正以势不可挡的趋势朝着全球市场一体化、企业生存数字化、商业竞争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企业之间竞争日益加强,对各种层次尤其是高层次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对我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形成了严峻的挑战。要求我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只有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成为未来社会的主流需求。

就目前而言,我国许多高校对营销人才的培养趋于速成化、单一化。人才市场供需之间也存在许多问题,导致营销人才质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滑坡结果。因此,市场营销专业的发展,无论是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改进,还是对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都显得迫在眉睫。为此,本文以陕南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分析了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现状,对培养目标、教学过程、考核以及奖励制度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提出了解决方案,进一步缓和市场营销人才市场供需之间的矛盾。

二、我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大多包含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等内容,同时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也非常重要。下面对培养方案中几个部分的设计与落实情况结合实际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培养目标缺乏指导性

许多高校都将培养应用性专业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理论性人才而言的,是知识、能力、素质相互协调的高素质人才,是一个非常泛的概念。虽然老师知道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是教学的目标,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怎么引导学生达到既定的目标时,就会发现培养目标对培养过程缺乏指导性作用。以陕西理工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其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具有管理、策划和营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工商企业和服务行业从事营销管理、市场运作、商业策划和销售实务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市场营销是注重实践的专业,从事营销管理、市场运作、销售实物等工作同样是一个大而泛的定位。这样进行教学培养很可能使学生对许多知识和技能都是泛泛涉猎,仅停留在基本的了解阶段,并没有掌握到从事具体的营销工作的实际操作技能。因此,培养目标要具体化,要提出对教学过程具有指导作用的培养目标,真正体现培养目标的引导性、规范性、激励性的特征。

(二)教学安排缺乏合理性

(1)理论课程体系安排。1)课程模块之间衔接缺乏科学性。公共选修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实践课三大课程模块的结构不够合理。根据“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可看出,专业基础课是为专业主干课打基础,专业实践课是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上的延伸。就陕西理工学院而言,在这三者的衔接上存在较为突出的矛盾。例如,在进行“公关礼仪”理论课时并没有将实践衔接在一起,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想,导致学生主干课把握了精髓,实践环节却是一片空白。2)课程模块内部缺乏合理性。同一课程模块内部结构不合理,存在课程的重复和交叉。就陕西理工学院而言,市场营销专业部分课程过于累赘,颇显多余。3)课程内容不够完善。以陕西理工学院为例,在人才市场需求多样化的今天,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仍然停留在灌输式的教学,教学安排讲座相对匮乏,所学知识也不具时代性,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课程内容急待完善,在“营销案例”理论课程中的部分典型案例已经成为过去式,不具备时代性,例如联想电脑,凡客诚品等。

(2)理论课程体系安排。1)实践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实践教学安排缺乏系统性。以陕西理工学院为例,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训项目在校内仅依靠现有教学资源完成,实训教学手段大多使用案例讨论、情景模拟、销售比赛等方式,形式过于单一。2)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匮乏。师资队伍缺乏实践经验,实践课多以理论课代替,学生实践经验不足,收获颇少,对实训的目标定位把握的也不够精准。导致学生专业实践难以达到预期结果。3)实训教学的目的不够明确。陕西理工学院仍然沿袭着实验、实训、实习“三段式”传统式学科式模式。没有将实训体系目标与职业能力进行结合,导致培养的营销人才能力不全面,实训教的学目的不够明确,形成实训内容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结果。

(三)考核制度缺乏科学性

(1)理论课程考核机制不完善。就理论课程的考核机制来说,在市场营销众多的课程中,考核方式大多还是以单一的答卷形式作为学生该课程的主要成绩,而这种以试卷为主导型的考核方式就造成了“教师念讲义,学生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都忘记”的这种现象。并且学校在考核方面对学生缺乏引导,导致学生对考核重视度不高。不仅没能实现学校真正考核的目的,学生也并未认识到考核对自身而言的最终意义。

(2)实践教学考核机制不完善。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如有认知性、技巧性、策划性等不同内容的实践,有课内实训、课外实训、不同阶段实习等不同形式的实践。在这些实践中,许多都是学生分组进行的,对学生的考核成绩既要反映出团队的水平,又要对每个学生的个人能力做出合理的评分;既要对学生实践结果进行考核,也要对实践过程进行考核。因此,考核评分存在一定难度,大部分高校都未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实践考核体系。

三、提高我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对策

(一)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一切教学安排开展的前提,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是进行教学培养的目的,所以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的制定显得尤为关键,在这个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环境下,制定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方案是必要的。高校大学生毕业之后就业是摆在学生面前的首要问题,如何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以促进就业是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以就业为导向是从市场需求出发的,只有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营销专业人才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步伐。同时,将就业作为培养目标也更加具体,易于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细分,更清楚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方向,目标更明确,这样进行学习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应用性更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根据社会需要将营销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进行重点讲解和传授,就不会偏离培养目标的方向。因此,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对培养过程具有指导性作用。

(二)合理安排教学

(1)理论教学体系。1)教学过程应该遵循循环渐进的规律。应该让学生熟练掌握营销理论,以公共选修课作为基础,逐步向更深层次的学习和研究方向发展。根据各大课程模块之间相辅相成的内在逻辑关系,如应该将“西方经济学”和“运筹学”开设在“市场营销学”课程之前,有规律的课程安排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在坚实的基础知识上,学生可以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合理的课程安排也是培养优秀营销人才的重要前提。2)采用“化整为零”的课程安排来优化同一课程模块内部结构。模块课程安排要追求精益求精,避免课程的重复和交叉。化整为零的课程安排可以使学生更深层次的把握各方面营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例如,单开的消费者行为学、品牌管理、营销策划、广告设计等课程内容重复率低,涉及面广。3)完善课程内容。增加案例教学在理论教学中的成分,市场营销学习切忌照本宣科、灌输式式教学。不断分析最新案例,加大与企业交流度,把本学科最新动态运用于实践,不断融入国际环境下,把握市场营销的最新理论动态,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市场营销人才。

(2)实践教学体系。1)实践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市场营销人才与其他方面人才有本质区别,更加注重个人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因此,对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要具有系统的、连续的实训特点,由浅入深。例如,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培训应该从大一开始,每年都在不同的实习单位进行实训,见多方能识广,方能培养营销人员的战略眼光。2)实践教学目标应该明确。以目的为导向,克服形式主义,切实安排好学生的实训,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例如,综合技能实训课采用项目评价法,以完成一项企业真实项目任务来设置评价标准,加强对教师实训教学效果的日常考核评价,优化评价体系。3)增强实训教学师资力量。由专业实训教师设计实践教学方案,根据能力要求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根据发展规律设置分阶段的、阶梯式的实践教学过程,严格控制实训质量。

(三)改革考核方式

(1)对理论课程实施多元化考核。如果要科学恰当的评价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考核的形式就必须从单一的考试形式向多元化的考核模式转变。例如,采用口试、实践报告、论文、开卷以及半开卷等多种考试形式,将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及在公开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等纳入评价体系。既考核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有更大的发展。

(2)对实践课程实施应用性的考核方式。依不同课程实践内容差异、不同的实习实践形式差异和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知识结构差异选用不同的考核方法。例如,对项目调研性和策划性实践可采用单独考核或小组考核方式,以提交调研报告、策划报告或以现场展示、提问、学生答辩的方式进行考核。这样既是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效果的保证,也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发挥实践教学体系作用的有力保证。

(作者单位为陕西理工学院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王家威(1995―),男,陕西安康人,本科生,研究方向:市场营销。指导老师:刘芳(1982―),女,陕西汉中人,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410720038)。]

参考文献

[1] 刘丽娜.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探讨[J].教育探索,2014(01):98-99.

[2] 陈桂兰.论高校学生奖惩教育实施的原则及规范[J].南京工业职工技术学院学报,2007(01).

营养安全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食管癌患者手术后通过鼻胃肠管直接向肠道提供营养物质,使用时注意营养液流入的速度与温度、营养液反流、防止脱管、防止感染、营养管道堵塞等问题,大多数患者使用后营养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是一种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的营养补充方法。

资料与方法

我们对110例食管癌术后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均为食管癌术后患者,其中男78例,女32例,年龄40~70岁,平均55岁。

方法:术晨将鼻肠营养管前端插入胃管前端的侧孔内并与胃管前端30cm捆在一起,经一侧鼻孔置入胃内,术中吻合结束后将胃管放于胃窦内,将营养管插入十二指肠降部,抽出引导钢丝。

应用和护理:使用方法:建立患者使用肠内营养登记表,记录手术方式,营养管的放置方法、位置。术后第1天给予生理盐水500ml+10%氯化钾20ml经鼻肠管以50ml/小时均匀输入,患者无腹痛,腹胀不适,术后第2天给予生理盐水500ml+安素(能全素)3匙,以50~100ml/小时均匀输入,以后逐日增加,5天以后可以增加鱼汤、肉汤、蔬菜汁等,一般术后4~7天肠蠕动恢复后拔除胃肠减压管,同时尝试经口进食,鼻肠管一般在术后能正常进食后即可拔除。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①注意营养液的速度与温度:按计划设置营养液输入量,控制滴注速度,太快容易发生腹泻、腹胀、恶心,太慢则不能完成输液量。保证营养液温度合适,可以使用恒温加热器使输入的营养液保持在38℃;过烫易烫伤肠内膜,过冷易引起腹泻。②营养液反流:多发生于胃肠道蠕动不良存在腹胀或营养液输入速度过快,发生恶心、呕吐,腹胀。输入过程中,指导患者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取半卧位,输注速度增加不宜过快,冲洗推力不宜过大;观察患者体温变化,有无腹痛、发热等表现,发现异常及时停用肠内营养并及时处理。③防止脱管:脱管主要与鼻肠管固定不牢以及患者烦燥,自行拔除有关,术前要向患者解释肠内营养的重要性,活动时注意保护鼻肠管,加强巡视,发现有松动,应及时固定。若鼻肠管滑出,可插人导丝后重新置管于胃内,患者右侧卧位易使鼻肠管随胃蠕动到达十二指肠[1]。④防止感染:由于鼻肠管患者缺乏对口腔腺体的刺激,而使唾液分泌减少,容易引起细菌滋生,并发感染。因此需每日进行口腔护理2~3次。为确保卫生要求,每日需更换输液瓶、输液器1次,每次输注完毕后用开水冲洗输液瓶、输液器。⑤营养管道堵塞:导管不畅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肠内营养液沉淀或肠内黏液凝结造成,这种情况应以预防为主,每次营养液输注完毕都应使用30ml温开水冲洗管道,以保证再次使用不至于管道不畅。注射药物应碾碎充分溶解后注入,并在注药后用温开水20ml冲洗管腔,以预防药物和营养液在管腔内凝结成块造成的堵塞。另一种原因是管道打折或打结,可用导丝将导管伸直。

健康教育:多数患者及家属不了解鼻胃肠管和肠内营养,有惧怕心理,尤其是经鼻插管的不适感,使患者不易接受,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另外,有的患者对肠内营养持怀疑态度,这些不正常因素对肠内营养的安全、有效实施十分不利,一旦施行过程中,出现不配合或出现轻度的并发症,将导致患者的极度不配合,甚至拒绝应用,因此做好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十分重要。术前应使患者及其家属真正理解,积极配合;术后早期使用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腹泻、腹痛等,应更加做好解释工作并分析其原因,给予相应的处理。

结果

110例患者营养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9例出现轻度腹泻,经减少营养液量,降低营养液浓度,减少输注速度使症状消失。2例出现重度腹泻给予止泻药物后缓解。

讨论

肠内营养具有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符合生理、疗效好、患者易耐受等特点,有人指出,肠内营养克服了完全胃肠的营养(TPN)价格昂贵、易感染,微量元素缺乏的不足之处,能避免长期禁食导致的胃肠黏膜萎缩。食管癌术后采用肠内营养对病人的恢复具有以下优势:促进肠蠕动,增进门静脉系统血流,促进肠激素的释放,改善肠黏膜的屏障功能[2]。

肠内营养同样会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和相关问题,这就需要医务人员加强责任心,加强管理,加强肠内营养方面知识培训,这样才能减少不良反应保证病人的营养供给,促进病人恢复。

鼻胃肠管的护理是肠内营养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通过积极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严密细心的观察、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将肠内营养的并发症降低到最低限度,本组资料表明,在认真细致的护理前提下,食管癌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

总之,鼻胃肠管和各种合理的营养要素膳的应用使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大大减少,随着鼻胃肠管在各级医院的广泛应用其适应证也正在扩大。有迹象表明对某些患者可能是有效的基础治疗,其作用机理尚待结合细胞营养学、分子营养学、免疫营养学等多方面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营养安全论文范文第14篇

论文摘要 食管癌患者手术后通过鼻胃肠管直接向肠道提供营养物质,使用时注意营养液流入的速度与温度、营养液反流、防止脱管、防止感染、营养管道堵塞等问题,大多数患者使用后营养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是一种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的营养补充方法。

资料与方法

我们对110例食管癌术后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均为食管癌术后患者,其中男78例,女32例,年龄40~70岁,平均55岁。

方法:术晨将鼻肠营养管前端插入胃管前端的侧孔内并与胃管前端30 cm捆在一起,经一侧鼻孔置入胃内,术中吻合结束后将胃管放于胃窦内,将营养管插入十二指肠降部,抽出引导钢丝。

应用和护理:使用方法:建立患者使用肠内营养登记表,记录手术方式,营养管的放置方法、位置。术后第1天给予生理盐水500ml+10%氯化钾20ml经鼻肠管以50ml/小时均匀输入,患者无腹痛,腹胀不适,术后第2天给予生理盐水500ml+安素(能全素)3匙,以50~100ml/小时均匀输入,以后逐日增加,5天以后可以增加鱼汤、肉汤、蔬菜汁等,一般术后4~7天肠蠕动恢复后拔除胃肠减压管,同时尝试经口进食,鼻肠管一般在术后能正常进食后即可拔除。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①注意营养液的速度与温度:按计划设置营养液输入量,控制滴注速度,太快容易发生腹泻、腹胀、恶心,太慢则不能完成输液量。保证营养液温度合适,可以使用恒温加热器使输入的营养液保持在38℃;过烫易烫伤肠内膜,过冷易引起腹泻。②营养液反流:多发生于胃肠道蠕动不良存在腹胀或营养液输入速度过快,发生恶心、呕吐,腹胀。输入过程中,指导患者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取半卧位,输注速度增加不宜过快,冲洗推力不宜过大;观察患者体温变化,有无腹痛、发热等表现,发现异常及时停用肠内营养并及时处理。③防止脱管:脱管主要与鼻肠管固定不牢以及患者烦燥,自行拔除有关,术前要向患者解释肠内营养的重要性,活动时注意保护鼻肠管,加强巡视,发现有松动,应及时固定。若鼻肠管滑出,可插人导丝后重新置管于胃内,患者右侧卧位易使鼻肠管随胃蠕动到达十二指肠[1]。④防止感染:由于鼻肠管患者缺乏对口腔腺体的刺激,而使唾液分泌减少,容易引起细菌滋生,并发感染。因此需每日进行口腔护理2~3次。为确保卫生要求,每日需更换输液瓶、输液器1次,每次输注完毕后用开水冲洗输液瓶、输液器。⑤营养管道堵塞:导管不畅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肠内营养液沉淀或肠内黏液凝结造成,这种情况应以预防为主,每次营养液输注完毕都应使用30ml温开水冲洗管道,以保证再次使用不至于管道不畅。注射药物应碾碎充分溶解后注入,并在注药后用温开水20ml冲洗管腔,以预防药物和营养液在管腔内凝结成块造成的堵塞。另一种原因是管道打折或打结,可用导丝将导管伸直。

健康教育:多数患者及家属不了解鼻胃肠管和肠内营养,有惧怕心理,尤其是经鼻插管的不适感,使患者不易接受,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另外,有的患者对肠内营养持怀疑态度,这些不正常因素对肠内营养的安全、有效实施十分不利,一旦施行过程中,出现不配合或出现轻度的并发症,将导致患者的极度不配合,甚至拒绝应用,因此做好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十分重要。术前应使患者及其家属真正理解,积极配合;术后早期使用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腹泻、腹痛等,应更加做好解释工作并分析其原因,给予相应的处理。

结 果

110例患者营养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9例出现轻度腹泻,经减少营养液量,降低营养液浓度,减少输注速度使症状消失。2例出现重度腹泻给予止泻药物后缓解。

讨 论

肠内营养具有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符合生理、疗效好、患者易耐受等特点,有人指出,肠内营养克服了完全胃肠的营养(TPN)价格昂贵、易感染,微量元素缺乏的不足之处,能避免长期禁食导致的胃肠黏膜萎缩。食管癌术后采用肠内营养对病人的恢复具有以下优势:促进肠蠕动,增进门静脉系统血流,促进肠激素的释放,改善肠黏膜的屏障功能[2]。

肠内营养同样会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和相关问题,这就需要医务人员加强责任心,加强管理,加强肠内营养方面知识培训,这样才能减少不良反应保证病人的营养供给,促进病人恢复。

鼻胃肠管的护理是肠内营养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通过积极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严密细心的观察、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将肠内营养的并发症降低到最低限度,本组资料表明,在认真细致的护理前提下,食管癌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

总之,鼻胃肠管和各种合理的营养要素膳的应用使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大大减少,随着鼻胃肠管在各级医院的广泛应用其适应证也正在扩大。有迹象表明对某些患者可能是有效的基础治疗,其作用机理尚待结合细胞营养学、分子营养学、免疫营养学等多方面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营养安全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营养健康安全农产品;营养配餐;营养提高;创新营销

中图分类号:TS2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4)16-0001-08

我国改革开放30多a来,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发展迅速,百姓生活从饥饿、温饱迈向了小康水平,现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目前农产品的总数量已满足人们食用需求,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消费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以消费粮食为主向以搭配消费植物性与动物性农产品的观念转变[1],现代消费观念已经形成。

近10 a来,随着新闻进一步曝光和网络信息的迅速传播,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在我国频频发生,毒大米、毒豆角等让人们忧心忡忡,如何选择卫生质量安全的食用农产品成为了老百姓心中的一大难题。不仅如此,人们除了特别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外,也要求农产品的营养结构合理。现代人亚健康问题特别严重,人们开始注重通过饮食等手段来进行养生。当前如何满足人们对现代健康生活的需要,已成为中国小康家庭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主要诉求,也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标志和内容。

目前,绿色食品(即绿色食用农产品及其加工的食品,下同)在中国广受欢迎,深受消费者的热捧。所谓的绿色食品,即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比如绿色小麦、绿色水稻、绿色蔬菜、绿色水果、绿色畜禽鱼蛋等[2]。绿色食品与营养健康安全农产品理念相似,但是后者在深广度以及发展理论上更胜一筹,其宽度更广,深度更深,本文即在绿色食品的基础上,对营养健康安全农产品的产业发展进行前瞻。

1 现状

1.1 安全农产品

安全农产品的最低标准为农产品内不能含有威胁或损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和因素,以免使消费者患上传染疾病或急性和慢性的疾病,避免给消费者及其家人后代带来健康隐患。一般的安全农产品需要经过权威部分认定,生产出的产品要符合消费者对安全的需要,而且正常情况下和合理食用时,不会损害人们的健康。

目前,我国符合食品质量安全的农产品类型分别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被称为“三品”――业界安全农产品简称,其中又以绿色和有机食品为代表,广受消费者的喜爱或期待。安全农产品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下。

①常规实用技术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我国作为肥料生产、进口和使用的大国,化肥年产量、年使用量和净进口量均居世界第一。由于我国对农作物产量需求的不断增加,肥料的生产量也一直在增加,我国以仅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公认的奇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和过度施用,导致了农产品食品安全问题、生产效益下降、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等,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头疼的问题。

②高新技术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现代生物技术(如细胞工程技术、转基因工程技术等)、益生菌和酶制剂技术、农产品辐照技术、食品冻干技术、欧姆加热技术和改变包装气体环境等高新技术已在农产品生产及加工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它们或可显著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改善和提高农作物的抗虫、抗病、抗除草剂和抗逆性(如耐盐碱、耐旱和耐寒性)能力等;或可延长农产品的储藏和上架时间;或延缓食品氧化、防止食品过早腐败、变质,使农产品更安全;或可使营养保全,在加工中几乎不损失其有关营养和风味品质,因而在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某些高新技术的应用对农产品的营养品质、风味、抗性、遗传特性等会产生非实验者和人们预期的改变,因此也可能会对人畜禽鱼健康、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潜在的负面效应,这就是人们关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会存在潜在或现实的为害。

目前在社会中有较大争议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大都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将抗病、抗虫、抗除草剂等有毒基因导入后获得,因此该生物中大都可能始终存在着有关毒性物质,它的毒害性以及残留量是否对人畜禽鱼有害及是否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目前尚没有定论,即使有些获得安全证书,人们也不知其相关的试验过程及其结果,安全证书能否证明其安全也受到质疑,这仍可能未知和潜在地从营养、毒理和致病等方面影响食用、饲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1]。

1.2 营养农产品

农产品质量好坏在于它的营养与健康品质的高低。其中营养品质主要是指农产品所含营养素的数量和质量,健康品质则体现在农产品的卫生安全上,因此食品安全包含卫生安全和营养安全。通过选用无污染或污染物在可允许的范围的原料,科学使用、少用、慎用、不用添加剂,采用GMP的加工工艺与生产流程,保证食品中营养素的数量和质量达到有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要求,这是食品安全的内容。粮农组织的解释是:营养安全就是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要有足够平衡的并且含有人体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供给,以达到完善的食物安全[3]。

1.3 健康农产品

健康农产品是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在首位,其种植、养殖、加工生产、经营必须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标准要求生产的农产品。在实际操作中,必须严格控制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管理,吸纳健康农产品的做法和经验,整体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健康农产品的生产必须保障农产品生产源头的安全。以现代化、规模化、可持续性和可溯性进行生产与经营,从各层面化解农业生产中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过程与经济效益的矛盾,也为都市农业和乡村农业的无公害、绿色、有机的高效农业发展建立一套标准化、可复制的生产经营模式。所生产的农产品符合质量安全要求,不生产转基因作物或者对人体有为害的产品。健康农产品是安全农产品的延伸,它所代表的农产品还同时需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以及对人体的新陈代谢起到促进作用。

2 产业发展的背景

现在对于食品的需求已经只不是考虑数量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现在追求的已从数量上的温饱发展到质量上的安全。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热门话题,成为老百姓衣食住行的首要关注点。营养健康安全农产品,是把营养放在首位,到健康,再到安全的农产品。这样排放的顺序不代表不重视安全,而是安全在现在已经放在首位,待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整顿、得到改善之时,就要再考虑食品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膳食情况发生了改变,食品工业化不断发展,现在关注营养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现在社会上主要存在两大营养不良的问题,即营养过剩和营养缺乏。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膳食中蛋白质、脂肪和热量摄入量也随之增加,儿童和成年人中肥胖症比例上升,体质指数(BMI)增加,心脏病、糖尿病、白血病以及某些癌症导致的死亡率也在不断增高,这是营养过剩的表现。而营养缺乏的表现有:碘缺乏病(IDD)病区,不良断奶方法引起的乡村断奶期儿童生长迟缓以及城乡儿童生长方面差别越来越大。随着我国人口出现的老龄化问题,特别是目前在城市中由此带来一些特有的严重问题,例如贫血、糖尿病、高血压、感冒、骨质疏松症等。而在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中显示更多的只是Ⅱ型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4]。表面看起来这一问题和营养健康安全农产品的牵扯不大,其实密不可分。

而食品工业化的发展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对农产品的营养物质有不良的影响。食品加工有各种先进的生产方法,如新的加热加工法(挤压法、微波及超热加工法等)、延长加工食品的保存期和增加感性质量的包装工艺方法等,这些加工方法都对农产品的营养有较大的冲击,例如谷物类富含B族维生素,而B族维生素是水溶性维生素,在农产品的清洗浸泡过程中就有大量的维生素流失;又如果蔬类的抗坏血酸、肉制品中的蛋白质,加热加工会导致抗坏血酸的氧化和蛋白质的变性等,这都是食品工业化对食品营养成分带来的冲击。更别说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部分不法企业将有毒物质伪装成营养食品的工业行为,这些都是营养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而发展营养、健康、安全农产品也变得刻不容缓。

社会的进步、百姓收入的增加和食品工业的发展过程,也是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和生活方式得以改变的过程,但同时也使他们抛弃了过去传统的对心脏较为有益的饮食文化和生活习惯,导致更多早期残疾和死亡的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对已负担沉重的卫生保健系统也造成了较大的压力。这说明: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范围的健康问题中膳食结构必须改变,有必要找出改善现代化生产带来的不良后果的方法,以及增强这些改变带来的积极效果的方法[4],促进现代膳食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和落实。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和薯类”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而《黄帝内经》的《素问・脏器法时论》里也说到了“毒药邪攻,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血益气” ,《素问・五常证大论》又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在此都说明谷物蔬果是维持人类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食物,而谷物蔬果都为农产品,只有农产品产业的正常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只有真正地把营养健康安全农产品发展起来,农产品产业才会有一个更好的突破,因此营养健康安全农产品是农产品发展的必经之路。

3 营养配餐

我国营养配餐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营养配餐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舞台,营养配餐业有望成为我国食品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3.1 定义

营养配餐,就是按照人们身体新陈代谢生理的需要,根据食物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设计每天、每周或每月的食谱,使人体摄入适量的热量,并使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食用纤维素、矿物质等几大营养素比例合理,达到平衡的膳食。营养配餐是实现平衡膳食的一种措施,平衡膳食的原则要通过食谱才得以表达出来,充分体现其实际的意义。现行营养配餐研究思路见图1。

3.2 营养配餐的目的和意义

营养配餐可将各类人群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具体落实到各类用膳者的每日三餐膳食中,使他们能按需摄入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防止营养素或能量的过量摄入。根据群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结合当地食物(农产品和食品)的品种、安全认证情况、生产季节、经济条件和烹调水平,选择各类食物进行合理比例的搭配,达到平衡膳食。通过研究制订营养食谱指引和操作规范,让公共食堂、餐厅和酒楼烹调者和有关管理人员可以科学合理、有计划地管理膳食食谱,这也有助于各类家庭同样有计划地管理家庭膳食营养,有利于成本核算和减少食物浪费。

3.3 营养配餐的理论依据

①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该摄入量包括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 a.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这个指南有改动的放在括号内,改动的原因是提醒国民现在必须重视安全可溯的农产品和食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如下: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安全可溯的)蔬菜和薯类;每天吃(安全可溯的)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常吃适量的(安全可溯的)鱼、禽、蛋和瘦肉;减少烹调用油量,吃清淡少盐(加碘盐)膳食;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每天足量饮(无污染的)水,合理选择(安全可溯的)饮料;如饮酒(抽烟)需限量;吃新鲜卫生(放心)的食物(有条件的话吃安全可溯的食物,不吃转基因产品)。

b.平衡膳食宝塔。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核心内容,结合中国居民膳食的实际情况设计的,它把平衡膳食原则转成各类食物的质量,便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行,平衡膳食宝塔见图2。

③食物成分表 食物成分表是一种营养配餐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食物成分表,在研究、创建、编制食谱时才能将对营养素的需要量转换为对食物的需要量,从而可以确定所需食物的品种和数量。在评价食谱所含营养素摄入量是否满足人体需要时,同样需要参考食物成分表中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数据。

不过,食物的营养成分数据的采集也要与时俱进,因为不同产地或同一产地不同季节生产的同一种食用农产品,其营养成分是有一定差别的,即使其他情况一样,不同的栽培模式和施肥种类等的不同也会造成同一种作物营养和口感的差异,还有就是营养成分表的数据因测试者的不同或使用设备的不同也会有些误差,同时测试的样品来源一般也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品种,而不同的品种的营养成分是有差异的甚至差异显著。

④营养平衡理论 在营养配餐和食谱编制过程中,食谱提供的各种营养素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比例,以利于提高营养素的吸收率或有利于人体的健康。在食谱的评价过程中,也是以这些理论为评价的指标,如能量的三大营养素比例、蛋白质来源比例和脂肪来源比例。

⑤合理的膳食制度 饮食制度是一种把全天的食物按一定的数量、质量、次数、时间进行合理分配的制度。合理的饮食制度是营养配餐过程中实现合理营养的重要环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工作、学习和劳动往往有一定的安排和规律,所以饮食安排也应与其生活制度相适应[5,6]。

4 营养提高新思路

4.1 营养健康安全农产品栽培

营养健康安全农产品的栽培,类似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栽培,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产地,选用安全的生产资料投放,以标准化的生产技术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其生产的产品是无公害(或绿色、有机)、生态、无污染、健康、自然或天然的。

①营养健康安全农产品产地环境的优化选择 农产品产地环境条件包括农产品产地的空气环境质量、农田灌溉水质、渔业用水质量、畜禽养殖用水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的各项指标及浓度限值。可采用调查淘汰法、监测评价法来判定农产品的产地环境质量[7]。

②营养健康安全农产品生产资料的范畴 a.种苗。种苗应具备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性。特别是要抗病虫能力强,从而减少农药、兽药、鱼药的使用,减轻化学品对环境和农畜水产品的污染。

b.肥料。主要是指腐熟的无害化的有机肥、矿物肥、微生物肥、饼肥、绿肥以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准用的化肥。有机食品则不许使用化肥。

c.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准用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有机食品则不允许使用化学农药。

d.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按无公害农产品与绿色农业要求规范。

e.生长调节剂和食品添加剂。按无公害农产品与绿色食品要求规范进行。有机食品不使用化学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

f.兽药、鱼药。无公害农产品与绿色食品准用的动物药品。有机食品禁用化学品。

g.包装材料。有机食品不使用化学品包装材料。

h.其他有关生产用材料。也要符合我国绿色农业的要求。

③核心技术 a.品种选育与改良技术。常规育种技术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是新品种获得的主要手段。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将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对于有限制地使用和节省其他化学产品的投放也起到关键的作用。

b.绿色农业技术。绿色农业技术是绿色农业的生态环境与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之间的协调关系作为测定因素,是一种绿色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技术,使农业生态资源能够可持续的利用,促进农业、农村和市郊可持续协调健康的发展,如传统农业的套种轮作技术等。

c.高新农业技术。高新农业技术可以是绿色的,其中某些也可能存在对人体或环境的潜在威胁,但高新农业技术重点把农业经济发展的效率作为衡量指标。绿色的高新农业技术主要包括生物防治技术、有机肥料技术、食品安全生产技术、农业结构调整技术等。

d.节水技术。主要有节水灌溉技术(浸灌、喷灌、微灌、管灌等)、节水种植技术、节水耕作技术等。

e.清洁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集中了环保、节约、循环、高效的众多关键技术。主要有合理施肥、减少污染;减少用药、保护生态;防治白色污染、清洁农业环境。

f.结构调整技术。主要有调特、调新、调优、调长、调高等技术。

g.多熟种植技术。主要发展间、混、套作技术,轮作换茬技术;优化复种方式,提高复种指数。

h.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从生产源头抓起,结合产前的产地环境检测、产中的标准化生产和农业投入品检测、产后的产品检测和标识管理、实施绿色农业产品全程标准化安全生产体系,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同时建立和完善绿色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i.其他重要和关键的技术。如关键控制点技术和科学生产其他有关技术和综合技术等。关键控制点技术按照HACCP原理对农场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为害程度进行分析,确定质量安全的关键控制点。目前主要是产地环境安全的污染监控和农业投入品的合理使用两个关键控制点。

④采用平衡栽培理论指导生产 在农业实践上,平衡栽培理论是综合平衡施肥、节水灌溉、生态抗逆等理论发展出来的植物栽培理论。利用光、温、水、土等自然与人工等条件,合理调节养分、水分、光照、温度、空气(如补充二氧化碳)和生长空间(合理密植),以达到防病、抗虫、减少杂草、提高抗逆性(四大植物保护因素)的效果,避免了过量的水肥渗入根区以下而造成浪费和污染环境,能生产出低成本、高质量、符合人体营养需要的优质安全的全营养与健康农产品。

4.2 农产品加工营养成分的保持

农产品加工业是指以农业产品为原料的直接加工和再加工的产业。农产品刚采摘或刚屠宰的时候都是最新鲜的,在没有任何加工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延长,它们的营养成分会慢慢流失,最后腐败变质。可见农产品产后加工极为重要,它是农业生产的产品与市场对接的纽带,也是农业产品商品化不可或缺的环节。实行农产品的贮藏、保鲜、冷链运输、加工、包装和监测,是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有利于加速农业结构调整、升级和优化,促进农业生产良性的生态与经济循环,实现农业的安全、生态、高产、优质和高效,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繁荣[8]和提高农民收入,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农产品将会向安全、营养、健康方向去发展。要得到安全、健康、营养的农产品,就要从农产品的加工技术着手。以下将从农产品的加工和烹调方面着手,由于要与配餐营养对应,所以把烹调营养独立出来。

①农产品加工技术对营养成分的影响及保持 a.果蔬的保鲜技术。水果和蔬菜是人们日常膳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主要提供人体所需的淀粉、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特别是维生素C这类营养素,人体需要量多,但又容易在加工中被破坏的,所以特别要注意它们的保鲜加工。而水果分六类:仁果类、核果类、浆果类、柑橘类、复果类、坚果类;而蔬菜也分为六种:叶菜类、茎菜类、根菜类、果菜类、花菜类、食用菌类。

果蔬采摘后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加速营养成分的流失和腐败变质,要想改变这种现象,就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果蔬采摘后的主要生理作用有:呼吸作用、蒸发作用、休眠作用、生理病害、乙烯代谢产物(对果蔬成熟、衰老和糜烂)的影响等。

呼吸作用是指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质在酶的作用与参与下,逐步通过氧化分解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的代谢产物因呼吸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依据呼吸过程中是否有氧的参与,又可将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对呼吸作用有影响的因素也可分两大类,一类是自身的因素,一类是外界因素。自身因素是一项很难改变的因素,但外界条件不同,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使其改变,并且可通过栅栏作用使条件达到最优。外界条件因素的影响有温度、气体成分、湿度、机械损伤和微生物侵染。温度:果蔬呼吸作用对温度最敏感,一般在25~40℃的高温下,酶活性是最强的,一般在0℃时,酶活性几乎停止,但是储藏温度并不是越低越好,而是要看各种蔬果对低温的忍耐性,在此之上尽量往低的温度储藏,温度要稳定,并且要防冷害和冻害;气体成分:适当降低氧浓度和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抑制呼吸作用,氧和二氧化碳的临界浓度取决于果蔬种类、温度和持续时间;湿度:各种果蔬贮藏适宜的湿度不同,如大白菜和柑橘类要稍稍晾干再进行储藏;机械损伤和微生物侵染:呼吸强度的增加与擦伤程度成正比,损伤也方便了微生物的侵染,所以要尽量减少各种可能的机械损伤。

蒸发作用主要是指果蔬储藏或运输过程中水分的挥发损失。它的外在影响因素主要有空气湿度、温度和空气流动速度。而抑制蒸发作用的方法如下,湿度的管理:一般在85%~95%;温度的管理:用冷藏法;涂抹蒸发抑制剂:如蜡、聚乙烯等;装入容器中和包装;控制通风:一般储藏库的风速控制在0.3~3 m/s。

b.果蔬的速冻工艺。果蔬速冻是将某些特殊风味的新鲜果蔬经过加工处理后在-18℃以下快速冻结和冷藏。速冻工艺基本上分为冷却、冻结、冷藏和解冻。

c.肉的保鲜技术。有低温保鲜、气调保鲜、电离辐射保鲜、高压保鲜、化学保鲜。低温冷藏是目前肉类保鲜中应用最广、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法。因为低温保藏能够抑制酶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而且不会引起肉组织结构和性质发生根本的变化,能保证肉固有的特性和品质。

气调保鲜是利用调整环境气体成分来延长肉质品储藏期和货架期的一种保鲜技术。常用的气体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

电离辐射保鲜主要是利用辐射能量进行杀菌和抑菌,以延长保质期。但是可能会导致肉的风味变化和异味的产生,另外还要考虑辐射诱导可能导致突变的安全性问题。

高压可以使蛋白质变性、酶失活、改善组织结构、杀灭微生物。

化学保鲜可以使用醋酸、丙酸和丙酸盐、山梨酸及其盐类和乳酸钠等对肉制品进行处理,以延长其货架期和保质期。

②烹调中营养成分的损失及改善方法 烹调是指通过加热和调制,将加工、切配好的烹饪原料制成菜肴的具体操作过程,其包含两个主要内容:烹和调。烹就是加热,通过加热的方法将烹饪原料制成菜肴;调就是调口味,通过调制,使菜肴味道可口,色泽诱人,外形美观[9]。营养物质是食物中最重要的部分,烹调不当易导致营养物质的缺失,会使得食物失去它最根本的价值,在日常生活中要的是使得营养物质的流失最少。根据食物种类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烹调技术。

a.米面类食品。米面类食物中含有最多的维生素是B族维生素,是一类水溶性维生素。在做米饭时,淘洗过程要讲究,因它会使水溶性维生素、无机盐类损失,其中硫胺素损失 29%~60%,核黄素和尼克酸损失 23%~25%。各种营养素的损失与搓洗次数、浸泡时间、淘米水温成正相关。在煮、蒸饭时,核黄素和大部分硫胺素几乎全部可以保存下来。因此,做饭只需将米用水轻轻冲洗 2~3 次,并以采用煮焖饭或钵饭的方法最好。

煮饺子、馄饨、面条等时,会有一些蛋白质、无机盐以及30%~40%的水溶性维生素溶入汤里。如果多喝一些面、饺汤或用此汤做其他汤喝,就可减少这些营养素的损失。此外,做馒头、烤烙饼时不要加过量的碱,因硫胺素和核黄素在碱性条件下很容易被破坏。

b.蔬菜类。蔬菜主要含有大量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由于我国各地饮食文化的不同,我国蔬菜的烹调方法繁多,加之蔬菜种类、切的大小和形状、加热方式和时间长短各不相同,其营养素的变化也就有很大的差异。

炒菜时,如果先将青菜在开水中煮过后捞出挤去汤汁再炒,则其损失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就会相当严重;煮菜则对抗坏血酸的保存率为 30%~50%,但胡萝卜素较稳定,一般情况下则很少损失[9]。如果水烧开后再把菜放进去进行热烫并迅速捞上来,那么青菜中的维生素损失就不会太过严重,并且损失的维生素都在汤水中。对蔬菜的烹调来说,最好是用急火快炒的方法,这样维生素损失较少。经试验和观察结果表明,这时抗坏血酸的保存率达 60%~70%,胡萝卜素的保存率为 76%~94%。炒菜最好用铁或铝锅,不能用铜锅,铜锅促进抗坏血酸的氧化而增加其损失。

c.动物性食品。肉类食品烹调时一般采用红烧、清炖或快炒的做法。以清炖时硫胺素损失最多,达60%~65%;蒸时硫胺素损失约 45%;炒时其损失较少,仅为13%左右。蒸肉丸子时核黄素损失约 87%;清炖、红烧时其损失约 40%;炒肉丝其损失最少,仅为 20%。

鸡蛋在准备做成炒蛋、荷包蛋或煮蛋时,硫胺素、核黄素的损失均较少,约 10%。一般做荤菜尽量采用急火快炒的方法;对于骨头则应设法拍碎做汤,并可加醋少许,以促进钙的溶解[9]。

5 营养健康安全农产品销售

自20世纪以来,我国有关农产品销售的专业和综合市场的数量有很大幅度的增加,其中专业农产品市场分化得越来越细,产生出粮油、蔬菜、水产品、肉食、禽蛋、干鲜果品等市场,农产品市场数量也有稳定的的增长趋势。安全农产品社区、小区实体店、平价商店和电子网上商场如1号店等也不断涌现,在广东,新供销天润农产品农超对接及其有关加盟店、合作店也在逐步增加。

当老百姓的温饱问题解决后,安全问题连绵不断地出现,如今已成为国民生活中的日常话题。此外,营养健康问题也从不被关注逐渐变成热点话题。过去,由于日常饮食无法满足人们的营养需要,部分人群愿意花钱买保健品,以补充日常饮食中摄入不足的营养素。比起传统的农产品营销方式,结合营养、健康、安全是一种创新的农产品销售方向。试想一下,当营养配餐普及到每一个普通家庭中,便不需额外的保健品就能维持摄入足量的营养素。因此,营养配餐是农产品销售的创新方法,有着可观的发展前景。

营养健康安全农产品销售营销策略如下。

①建立会员制营销方案 会员制营销又称“俱乐部营销”,是指企业商家以利益或服务为主体诉求发展会员,把会员用户组成一个俱乐部式的团体,通过提供适合会员需求的各种服务,进行宣传、销售、促销等活动,以此培养其客户忠诚度,谋求其经营或服务的利益[10]。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及时了解会员的需求,利用企业长期积累的客户资料信息及其对产品的反馈意见,可以达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目的[11],还可以通过会员向其他的消费者介绍,提高业务量。但前提是具有较好的品牌信誉、优质的产品,安全放心。当前,对于各种农产品来说,需要做到安全和可溯的新要求。

实行会员营养配餐服务制度,为会员用户建立个人健康信息及饮食习惯档案,以便营养师对其进行个体营养分析,通过科学方法计算出各大营养素的日摄入量,再进行营养搭配和选用烹饪方式。食物原料应是企业提供的绿色农产品,确保安全无公害,让会员享受与别人不同的营养膳食。

普通营养配餐服务制度则采用人群划分,分别是儿童、女性、男性、孕妇、老人等几大人群。一般普通营养配餐需提前预约。营养师根据不同人群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营养搭配,保证营养素摄入平衡和量足。普通营养配餐可以采取每天供应,随时可以买到的方式,这样就省时方便。

②降低营养价值的损失 在运输工程中,不正确的保存方法会使产品品质下降,所以营养健康安全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对于一些不怕冻坏的农产品,如猪肉、鸡肉等,采用速冻的方法存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避免产品腐败变质,影响品质。利用速冻方法,在解冻过程中,减少汁液流失,使营养物质得于保存。也可采用充氮、真空等方法,减少产品接触氧气,避免或减少产品与氧气发生的一系列不利于营养保持的化学反应,较好地相对提高或保存好产品的营养价值。

③完善营养健康安全农产品的监制、检测、认证 消费者拒绝购买营养健康安全农产品的因素有很多,消费者对产品的不信任是重要因素之一,应聘请专家,利用现有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检测、认证机构和注册专业研究机构,制订相关标准,全程质量监控和监制营养健康安全农产品。

④开放产品的生产基地 生产基地要公开、透明,组织参观、体验生产基地的会员活动,增强顾客信心,从而达到宣传的效果,同时也达到让消费者监督生产,生产者持续生产高品质的营养健康安全农产品的目的。

⑤开拓电子商务销售领域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上购物越来越流行,电子商务销售具有可观的前景。开发客户端,通过电商销售,达到双方便利的目的,不但可以扩大消费群体,同时能节约成本。

⑥加强售后服务 良好的售后服务能大大地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接受顾客对产品及服务的评价反馈,以顾客为中心,能够更加了解顾客需求,加强配餐个人的针对性,有助于给顾客留下良好的印象。

6 结论

农产品市场处于挑战和发展机遇并存的转折时期,创新的营销策略必不可少。当今社会,人们皆希望通过合理搭配饮食以获得健康,摄取营养成分,避免营养不足,营养均衡以防营养过剩。本文提出的营养健康安全农产品产业,迎合了现代人在繁忙生活中对饮食品质的要求,即在农产品安全的前提下,重视农产品的营养价值,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营养配餐的创新点在于其针对不同人群,甚至特殊个体,由营养师根据个体健康状况进行专业营养搭配,由企业提供营养、健康、安全的农产品原材料,从而达成调整用户膳食结构以及方便用户烹饪的目的;营养提高或保持的新思路需要综合的创新技术才得以实现;创新农产品营销方式则能够为消费者带来相当的便利,减少生活负担并提高身体素质,有望更好地转变人们的饮食观念,同时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哲敏,孙君茂,曹新明.我国农产品安全的现状、争论和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3,5(3):68-71.

[2] 陈克毅,任素萍.关于发展绿色农产品的思考[J].农业质量标准,2003(6):28-30.

[3] 柴巍中.农产品加工中的营养学思考与营养食品生产[J].农产品加工,2005,10(9):11-15.

[4] Guldan G,李滢.中国膳食与健康促进:在中国实施营养教育的必要性[C]//第10届国际妇幼营养专题研讨会论文集,1996.

[5] 韦莉萍.公共营养师[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181-194.

[6] 孙良义.营养配餐与健康[J].养生论坛,2013(8):54-55.

[7] 李秋洪,袁泳,陈永芳.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体系[C]//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开发与管理论文集,天津: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2000.

[8] 文学.我国农产品加工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J].农业工程学报,1998(4):194-195.

[9] 阳军.食物的烹调营养技法[J].烹调知识,201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