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绩效管理制度论文范文

绩效管理制度论文范文

绩效管理制度论文

绩效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1篇

绩效管理其实就是一种模式,主要就是用于管理内部人员从而将工作效率提高。这一管理模式最先开始是用于管理企业内部的,之后美国首先用于了对政府的管理上,实际效果不错。于是美国政府就总结出了一条经验:“绩效管理由三部分构成,即战略目标、年度目标以及测度体系、绩效水平。他们之间互相补充,形成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由此总结出了绩效管理的三大点:

(一)战略规划

老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开展绩效管理制度之前首先要明确目标,知道具体方法。要把战略计划这一大前提和基础打牢才能更好地实施管理政策。

1.工作绩效“向什么方向提高”

在对工作绩效进行改革之前首先要明确发展方向,要将组织目的作为使命,要确保其可操作性,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规程。

2.工作绩效“怎么提高”

对于工作绩效的提高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既有组织机构的管理和协作,也会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制约,所以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对工作绩效进行提高。

(二)年度绩效计划

总之,战略规划实际就是一个大思路。然后去一步一步实现思路,要做到每一年都有具体目标才行。所以说,还要制定更详细的年度绩效计划,他是管理的重要部分。

(三)绩效考核

要准确评价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并保证绩效目标的实现,需要运用考核这一手段。考核的方式包括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

1.日常考核

即对日常绩效状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改进,以此确保绩效目标的实现。

2.年度考核

即对组织的年度绩效状况进行综合性分析和评价,并予以相应的奖惩措施。年度考核通常采用的是年度绩效报告的方式。

二、实施监狱绩效管理的原因

由于监狱系统的特殊性,在绩效管理方面也与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着诸多不同,而且监狱内部环境较为复杂。接下来就详细讲述下实行监狱绩效管理的几方面原因:

1.实施绩效管理有利于提高监狱的管理水平

由于监狱内部环境的复杂多变,很多监狱警察思想不稳定,在对犯人管理和改造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这就违背了监狱职能行使的目的,也为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安定因素,这时就必须要对这些问题提起重视,首先要加强对监狱管理人员能力的提升,确保领导阶层的领导能力。

2.实施绩效管理有利于提高监狱的工作精细化水平

现在的社会很大程度上靠细节决定输赢。对于监狱部门来说,由于情况特殊,就更需要在细节上加以完善和关注,否则会有不好的影响。所以说,要首先对监狱管理的各项工作做到精细化,才能有效实施管理制度。

3.实施绩效管理有利于提高监狱警队的凝聚力

在监狱系统中监狱警队的存在至关重要,监狱警队可以直接影响到监狱工作的好坏,同时监狱警队的凝聚力问题也是各国司法部门逐渐重视的。目前监狱工作系统中实行绩效管理主要是为了带动警队人员的积极性,能够让警队人员将个人努力与监狱的发展结合到一起,增强警队的凝聚力,进而带动监狱的不断完善,更好地实现监狱的司法职能。

三、监狱绩效管理对策

1.战略规划阶段

由于我国政府绩效管理起步较晚,所以在绩效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在监狱绩效管理制度中也体现了出来,所以在对监狱实行绩效管理之前,首先要厘清几个问题。问题一:影响监狱工作的因素及应对措施包括哪些?在监狱警队的建设方面,要尽量人尽其才,对每个警队人员都要严格考核,要将每个警察的特长发挥出来,同时在警队培训方面也要加大力度,提高警队整体的实力,从而更好地实现警队的职责。问题二:监狱目标体系包括哪些目标体系包括战略目标和绩效目标两部分。对监狱工作来说,战略目标具有共同性,而绩效目标由于受客观因素制约,需要根据各监狱具体情况而定。

2.具体实施阶段

所说的具体实施阶段其实就是要对每个阶段的监狱工作目标进行制定,要根据监狱的实际情况建立工作目标,监测体制和考核制度,并且要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从而对监狱管理人员形成约束。

四、监狱绩效管理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目标设立要确保与使命相一致

在我国监狱系统中经常会出现目标与使命不一致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监狱管理目标存在问题,监狱系统在犯人教育方面承担着主要责任,需要对犯人进行再教育,从而引导犯人加以改正,从内心深处接受教育,所以作为监狱绩效管理系统,首先要设立教育考核制度,要对监狱内部的教育课程进行检验考核,要严防弄虚作假,要对每个犯人的再教育认真负责。

2.要善于抓好具体事务,更要善于统筹规划

针对上级机关而言,监狱机关是执行者,抓好各种具体事务理所当然。就监狱自身工作而言,监狱机关又是决策者,因此要善于统筹规划。

3.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考核,但不仅仅是绩效考核

绩效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总结,分析了其各自的特点,最终指出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实际上是一个管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相结合的过程,而且其发展愈来愈系统化和制度化。旨在总结和介绍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方法的现有研究成果,指明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对公共项目的成功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公共项目绩效绩效改善方法提高效果

公共项目是社会经济生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整个社会的运转提供基础条件。目前,虽然我国公共项目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总体表现为管理效率低下、绩效水平不高,而公共项目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绩效改善的复杂性。

长久以来,各国专家学者为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研究付出了不懈努力,尤其是在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方法的研究上取得了显著成果,极大地促进了公共项目的成功。

1公共项目的界定

在对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方法进行研究之前,首先必须澄清公共项目的概念。综合现有观点,本文将公共项目界定为:公共项目是为了满足社会公众需要,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包括服务)的项目,其最终业主是政府,具有公共品性质和公益性目标,通常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

公共项目的公共品性质、公益性目标以及效益的外部性等特点,决定了其依靠市场配置缺乏效率,而必须由政府提供[2]。然而政府作为公共项目的最终业主使得其具有多级多重结构的委托链[3](见图1),从而与非公共项目有了显著区别,增加了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复杂性。

2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研究框架

对于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研究由来已久,并且伴随着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即绩效的界定、项目管理绩效的评价以及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方法,而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方法是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图2即为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研究的理论框架。

该理论框架的基础就是绩效的界定。对于公共项目来说,绩效是“绩”和“效”的合成,即成绩和效率,是项目建设成果与过程的综合反映和体现。“绩”指项目结果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主要任务是否完成,完成得怎样,侧重反映项目的结果;“效”则指完成项目的效率,侧重反映项目过程。项目管理绩效是项目成功的指示器,项目成功是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目标。

3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方法

总结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类型,即管理学范式和制度经济学范式。

管理学范式即通过对项目的管理技术或方法论的改善来提高项目管理绩效,其两种具体方法可以根据改善活动覆盖项目管理过程的程度来区分,前者只涉及项目管理的局部,而后者涉及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制度经济学范式则是试图寻找一种制度安排,以达到利益相关者之间责、权、利的均衡,以此来激励和约束各方为达到项目的成功而共同努力。这两种类型的方法都是解决公共项目管理绩效问题的“良方妙药”,但至今还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3.1通过对项目管理的局部改进来提高项目管理绩效20世纪80年代以前,评价项目管理绩效的指标主要是项目成本、工期和质量,此时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方法也非常狭窄,都是一些结合预算、工期和技术说明的控制方法。

随着项目管理绩效指标的多元化发展,项目管理绩效改善也开始涉及项目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人们发现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活动,对其某一方面的改进都会带来整个项目管理绩效的提高。例如,将组合基数确定法(CRD)运用到招投标过程中是通过优化承包商的选择来提高绩效[4]。

通过项目管理某一方面的局部改进来改善整个项目的绩效是使用最早的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方法,并且其改善途径涉及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目前有大量文献归属此类。

但是,这种方法对于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是通过“局部用力”或者“分散用力”来实现的,因此,其对项目整体绩效的提高是有限的,导致改善效果相对来说不是非常理想。

3.2项目管理的全过程、系统化改善鉴于第一种方法的局限性,专家们开始将项目组织视为一个系统,试图寻找一种全过程、系统化的方法来实现项目管理绩效的大幅度提高,因此,将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或逻辑思维运用到项目管理全过程中,通过提出一种新的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框架来提高项目管理绩效的方法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这种方法包括两个方面,即项目内部的系统改善以及项目之间的系统化管理。

项目内部的全过程、系统化改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将集成化管理的思想应用于项目管理过程中,如将工程设计与施工阶段相整合的观念[5],建筑供应链管理概念的提出[6];其次,有一些文献将企业管理中的一些系统化理论,如标杆管理[7]、价值管理[8]、企业流程再造理论[9],引入项目管理领域中来;最后,项目成功的概念出现后,大量研究开始围绕项目成功标准以及项目成功关键因素(CSFs)展开,项目成功标准即

为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目标,而项目成功关键因素即为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着力点,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前提就是寻找“目标”和“着力点”,而后对“着力点”进行一系列的重点管理,以求达到“目标”,这方面内容包括鉴定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10,11]项目卓越概念模型的提出[12]等。

通过项目之间的系统化管理来改善项目管理绩效的方法主要体现在项目组合管理[13]与项目群管理[14]理论的研究,它们都是将多个相关项目进行统一协调管理,从而获得单独管理各项目所无法获取的效益,实现项目与组织战略的一致。

3.3通过制度安排上的创新来提高项目管理绩效制度经济学认为,合理的制度安排能够减少交易中的摩擦和不确定性,从而提高经济活动的绩效,制度本身也是一种生产力,因此,大量研究与实践围绕公共项目的制度设计展开。相对于以上两种方法的研究来说,通过制度创新改善项目管理绩效的研究是异常活跃的,实践中的尝试和探索也是非常广泛的,我国公共项目管理模式随着公共项目管理理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如图3所示的四个阶段。

图3中的各种公共项目管理模式在实践中的运用是十分灵活的,公共部门通常是为了达成项目目标而将某种项目管理模式进行随意改进,因而造成了当前多种项目管理模式共存且竞相发展的形势,而这些管理模式各具特色,各有侧重。

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同时促进了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一些文献,尤其是国内的一些文献通过对公共项目委托关系中激励与约束机制的设计来改善项目管理绩效[15-17]

;还有大量文献追求公共项目各利益主体之间最合理的风险分担,认为这是提高项目管理绩效的关键[18-20];另外,一些学者将公司治理的理论引入项目管理领域,出现了项目治理理论[1,21,22],该理论试图实现公共项目利益相关者之间责任、权利和所享有的利益之间的一种均衡,达到最恰当的风险与利益的分担,从而使得公共项目的众多利益相关者能够实现这样的情形,即虽然其各自的目标不尽相同,但其所作所为却都能最终促成公共目的高绩效,也就是“殊途同归”现象。

关于项目治理的相关研究较少,且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仍有部分专家对公共项目治理理论置疑,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有待于更多有志之士的关注与研究。

3.4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方法的比较分析

以上两个类型的三种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方法的研究是并行不悖的,其中任何一种都不是可有可无或“独当一面”的。

虽然项目管理局部改进的方法对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是有限的,但其研究和实践将不断促成管理新技术和新方法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项目管理系统改善方法的研究也为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提供了管理方法论上和逻辑思维上的革新;

而制度安排创新的方法虽然看似在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方面最见成效,但应该注意的是,它是以管理学范式方法的研究成果作为技术支持的。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实际上就是一个管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相结合的过程。

4结语

公共项目的绩效改善问题一直都是困扰世界各国的难题,很多专家学者都在这一领域努力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本文在界定了公共项目概念的前提下,具体分析了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成果,指出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活动日益系统化和制度化。可以预见,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研究仍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迫切需求和公共项目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必将推动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严玲,尹贻林.公共项目治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绩效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3篇

(一)推行难

1.管理主体多头,相互交叉

在已运行的管理方式中,由企业管理部负责组织绩效、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绩效、组织部及宣传部负责中层管理人员绩效、工会负责班组绩效。这几种绩效管理自成体系又相互重叠,但囿于国有企业管理特色,无法全面整合各类绩效,令基层管理人员觉得重复劳动,多做无用功。

2.员工缺乏信心,执行层畏难情绪较重

在实施绩效管理制度之前,企业已实行了多年经济责任制考核,将薪酬分配与经济责任制完成情况挂钩。该办法只解决了组织绩效问题,未能与员工绩效挂钩。而且责任制注重组织运营结果,忽视过程中员工的管理,员工的绩效得不到体现,使分配机制不能做到奖优罚劣,吃“大锅饭”的问题相当严重。老国企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对待规则随意性强,难以保证公平。国企员工作稳定,基本不会被淘汰,员工没有危机意识。这些既有的现状使得员工对于实行绩效管理的意义、作用心存疑虑进而缺乏信心。而做为在员工绩效管理中最关键的基层管理者,不清楚自己在绩效管理中的职责,没有在绩效管理中充分发挥自己作为关键角色的作用。在绩效考核中,多数是上级对下属进行考核,一些非客观因素会影响绩效考核的结果。例如与员工的私人友情或冲突、个人的偏见或喜好等。考核者的一家之言有时由于信息欠缺而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考核意见,甚至会引发上下级关系的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基层管理者作为绩效管理的执行人,往往抱有缩小差距,回避矛盾,息事宁人的想法,畏难情绪较重,缺少主动担责的动力。

(二)考核难主要问题有

被考核项目极少,甚至有的只停留在迟到早退、各类检查考核上;考核分数档次少,多数人绩效得分相同,扣分或加分轮流坐庄;绩效的评估结果差异极小,对工作业绩体现微量,无法形成对高绩效的有效激励;面谈与反馈少得几近于无。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是原因为以下几点:

1.做绩效考核的目的不明确,考核流于形式

虽然绩效管理制度已经明确其结果运用的多样,但很多员工,特别是一些基层管理者及绩效考核操作人员,其中不乏人力资源业务人员,都认为绩效考核只是为了在薪酬、待遇上体现差距,没有真正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认真客观地分析,没有真正利用绩效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来帮助员工在行为、能力、责任等方面得到切实地提高。绩效考核的目的与结果是两张皮。绩效考核结果虽对绩效工资分配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非常有限,员工干好干坏、干多干少的考核结果相差不大,结果仍是“大锅饭”,达不到激励作用,导致绩效考核无法体现差异,最终流于形式,与考核的初衷相去甚远。

2.没有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

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是绩效管理中核心内容,也是技术性较强的内容。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相比,国企的人力资源管理对新工具的使用能力较弱。企业岗位2000多个,如为每个岗位制订KPI,则指标过多,考核繁琐,且部分工作的考核数据认定困难。为了简化考核,便于操作,员工岗位指标由所在工段制订。虽进行过一些培训,但就结果来看,所制订的员工岗位绩效考核总体表现为内容模糊笼统、追求“大而全”,没有突出关键指标、绩效考核无法体现工作内容差异、量化不够;员工对考核指标的制订过程缺乏参与,影响其对目标的认同感。总之,指标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明显不足。

(三)反馈难在实际工作中,绩效面谈和反馈基本无法落实

由于考核者本人未能真正了解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意义与目的,担心反馈会引起下属的不满,在将来的工作中采取不合作甚至敌对的工作态度,考核者主观上和客观上回避将考核结果及其对考核结果的解释反馈给被考核者。个人能力的不足,使其缺乏承受反馈绩效考核结果的勇气。同时,有些员工对考核结果的得出和评估过程了解不够,容易在与他人的比较中产生不公平感。进一步加剧其对绩效管理的抵触。而反馈与面谈的缺失,使其更不清楚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绩效考评工作无法达到改进绩效的目的。

二、解决对策

(一)深植“绩效文化”

在思想观念上达到统一所谓绩效文化,是指企业基于长远发展方向和愿景,通过对公司战略、人力资源、财务、团队建设等一系列有效的整合与绩效评价、考核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让员工逐步确立起企业所倡导的共同价值观,形成以追求高绩效为核心的优秀企业文化。思想观念是“道”,只有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才能将工作顺利开展下去。绩效管理涉及企业所有人,或是被考核者、或是考核者,或是两者兼有。被考核内容不只关系自身,也是企业组织绩效目标的分解。所以,绩效管理是所有人的事,并不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要使所有人接受绩效管理,必须了解为什么要做绩效,做绩效能带来什么好处。绩效管理相对其他管理体系,其结果运用会打破原有的利益平衡,因此,获得关注度较高。推行时应利用好这一点,多做宣讲,使员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要加强培训,尤其是各级管理者的培训,对其进行理念培养,使绩效文化的理念深植人心。推动各部门之间打破条块,跨系统整合各类绩效,达到“一种考核,多种运用”,减少基层各类管理间的交叉,减轻工作量。在实施中,获得高层领导的支持,寻求中间各层管理者全心投入,赢得一般员工的理解与认同,最终达到理念深植人心的要求。

(二)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是“术”

目前管理界各种方法和工具丰富完善。但对于国有矿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整体现代化不足,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采用柔性改革,循序渐进,充分融合现有管理方法,创建适合的体系。对现有所有岗位完善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职责,再根据岗位职责对岗位进行评价,甄别关键岗位,区别设置指标。对关键岗位设定KPI,对非关键岗位采用标准化考核,既能节约评估成本,又能保证重点关键业绩。建立一个以流程为基础的工作规范。确定各项工作的流程,对审批、监督、确认、评价,都留有相应记录,形成完整的数据链,为量化考核提供最直接证据。根据企业每年不同的目标、岗位的变化、个人的因素,动态对指标进行调整。如新推行绩效管理的企业,在推行初期,以适应新管理模式,对接原有管理模式为主要目标。指标不宜要求太高,可以略微模糊化,多用通用性指标。适应后,再通过绩效管理PDCA闭环循环,从模糊到精确,从统一到差异化,从整体到个体,逐步走向更高目标。管理方法上,从开始的以人力资源部门为主导,慢慢过渡到以基层管理者为主导,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使之常态化。

三、总结

绩效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绩效管理;理论基础;控制论;绩效形成;绩效测量

中图分类号:F270.9 文献标识码:B

绩效管理在管理实践和教育中日益受到重视。然而对绩效管理依赖的理论基础的研究仍比较缺乏。March and Sutton (1997)曾指出,理论之于组织绩效研究如同皇帝的新衣一样绝大部分还是的[1]。Buchner(2007)也认为,尽管当前通行的绩效管理模型通常会透露出有关基础理论的迹象,但它们从未被明确澄清过[2]。绩效管理理论基础的模糊不清一方面导致管理者无法完全掌握绩效管理模式的构成与理想的绩效管理结果之间的关联。另一方面,也使相关理论的新发展很难在绩效管理模式中得到充分的体现[2]。因此,清晰地阐明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对于绩效管理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目的是对战略性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进行探讨。

一、绩效管理理论基础研究的简要回顾

对相关文献的回顾表明,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被认为主要存在于两方面:一是管理控制理论。如李达辉(2003)[3]、徐红琳(2004)[4]等认为,绩效管理系统本质是通过对绩效信息的获取和应用对绩效进行管理控制,在性质上属于管理控制系统,因此,绩效管理研究应回归到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基础的管理控制理论框架内。二是组织行为相关理论。在这方面,被认为应纳入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的主要有目标设置理论、激励理论、目标管理理论。如Buchner(2007)从目标和反馈作为绩效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出发,分析了目标设置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对绩效管理的指导意义[2]此外,在一些绩效管理教材会提及的还有平衡记分卡(BSC)、关键绩效指标(KPI)等绩效管理工具[5]。

可以看出,绩效管理的基础理论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理论来源上的广泛性,具有多学科综合的特点;二是理论层次上的差异性。例如,管理控制理论是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而管理控制理论本身又以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为基础。这对绩效管理理论基础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首先,鉴于相关理论的多样性,研究者需要首先对绩效管理理论基础所需要涵盖的范围有所认识,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识别相关理论;另一方面,研究也应当关注不同理论是如何以有意义整合在一起,以对绩效管理实践提供系统性的理论指导。而满足上述要求的有效途径之一从绩效管理的目标和基本任务出发寻找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6]。

二、战略性绩效管理的概念、目标与基本任务

绩效一般被认为是与目标相关的活动和成果。但由于绩效本身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包含组织绩效、群体或部门群体以及个人绩效等不同层次,因此按照所考虑的绩效层次不同,对“绩效管理”的概念也有不同理解:第一类观念认为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一种体系,其核心在于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和评价,可称之为“绩效的战略管理”观念。如Andre A. de Waal(2003)认为,绩效管理是一套程序,它使公司能够持续创造价值、作出可见的贡献。绩效管理程序包括战略开发、制定预算、确定目标、绩效测量、绩效评价以及激励性报酬等子程序[7]。第二类观念在传统人事绩效评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认为绩效管理是管理员工绩效的一种体系,其焦点是提高并改善员工个人绩效。80、90年代随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开始产生并迅速发展,形成了有关绩效管理的第三类观念,即所谓的“战略性绩效管理” 观念。绩效管理被认为是通过改善个人绩效来提高组织绩效的手段和过程。如赫尔曼.阿吉斯认为,“绩效管理是一个识别、测量和开发个人及团队绩效,并使其与组织战略目标保持一致的持续性过程”[8]。当前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采用的绩效管理概念多属此类。这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绩效管理。

比较“战略性绩效管理观” 与“绩效的战略管理观”可以发现,这两类绩效管理观念都以提高组织绩效为最终目标,但却专注于不同的方面和实现手段。为了更清晰地看出两种绩效管理观念的差别与联系,我们需要将组织绩效产生的过程进行进一步区分。如图1所示,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组织绩效是根据组织目标而对战略成果所进行的评价。其中,组织目标在组织使命、价值观和愿景的基础上产生。而战略成果则取决于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两个方面。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制定的战略方案本身是否恰当,以及战略方案是否得到有效执行都会影响战略成果。进一步,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战略执行可分为三个基本环节:一是战略任务分析,即合理界定执行战略所需要完成的总体任务;二是战略任务分解,即将战略总体任务在一定的组织结构内进行合理地分工,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个人;三是确保个人绩效,即通过恰当的管理措施确保分解到岗位和个人的任务目标能够有效地完成。

从上述概念框架来分析两种的绩效管理观念可以看出,尽管都以提高组织绩效为最终目标,但Andre A. de Waal等所持的绩效的战略管理观,关注的是宏观的组织战略的制定、执行以及评估;而赫尔曼.阿吉斯等所持的战略性绩效管理观,则是将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职能,在假定组织的使命、价值观、愿景已经明确,战略规划清晰、合理,组织结构合理、高效的前提下,具体探讨如何通过对个人绩效的管理来有效地执行战略,从而提高组织绩效。 由此,战略性绩效管理面临两个基本任务:一是如何通过战略任务的总体分析和有效分解,有效地识别个人绩效,确保个人绩效与组织目标的战略一致性;二是在确保一致性的前提下如何提高个人绩效。

三、战略性绩效管理的基础理论

按照麦格雷戈(1960)的观点,“任何管理都是建立在设想、假设与归纳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是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的”[9]。“我们有可能做出不够充分的理论假设,但绝不可能在没有假设的前提下,制定出管理决策及措施”[9]。归根结底,战略性绩效管理的所有实践都是围绕着它的两个基本任务来进行的。因此,寻找战略性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要就如何有效地完成其基本任务寻找理论支持。根据对战略性绩效管理的目标和基本任务的分析,本文认为,战略性绩效管理应当具备三个基础理论模块,且这三个基本理论模块也必然在战略性绩效管理实践中有所体现。下面分别阐述这三大模块及其在战略性绩效管理文献中的实际表现形态。

(一)控制论及其对战略性绩效管理的意义

任何管理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战略性绩效管理也不例外,它以提高组织绩效为最终目标。要在变动的环境中确目标的实现,战略性绩效管理需要有控制论的指导。控制论(cybernetics)是20世纪40年代开始形成的一门新兴的实用性很强的边缘性学科。1948年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的《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控制论的诞生。根据维纳的观点,控制论是研究动态系统在变化的环境条件下如何保持平衡状态或稳定状态的科学, 创建控制论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语言和技术,使我们有效地研究一般的控制和通讯问题,同时也寻找一套恰当的思想和技术,以便通讯和控制问题的各种特殊表现都能借助一定的概念以分类”[10]。控制论的发展大体经历了经典控制论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现代控制论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以及大系统理论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后)。迄今为止,控制论的思想和方法已经渗透到了几乎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社会现象、经济现象中的控制、通信和调节问题,如工程控制论、生物控制论、智能控制论、经济控制论以及社会控制论等。管理是控制论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

根据控制论,所有的控制系统都包含参照标准、传感器、比较器、效应器四个基本构成要素(如图2)。以控制房间温度的恒温器为例,在这一个温度控制系统中,参照标准是为恒温器所设定的温度,传感器是监控当前室内温度的要素,比较器是将当前温度和期望温度相比较的机制;而效应器则是火炉或者空调。在这个最简单的反馈环中,传感器感受到了输入,并向比较器传送信号。比较器将信号与标准相比较。如果比较显示存在偏差则产生误差信号;而系统则通过效应器采取某些行动来降低偏差。这一感知、比较和影响的过程将不断重复直到偏差消除[11]。控制论的两个基本观点是:(1)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系统都是信息系统,具有信息变换的过程。信息的联系是客观世界存在着的一种普遍联系,任何耦合运行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自身的稳定性,正是由于它具有获得、运用、保持和传递信息的方法和功能;(2)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系统都是反馈系统,控制系统都是通过各种反馈来达到控制目的的。控制系统使输出信息回输,形成新的输入,以补偿输出存在的偏差,达到控制目的[12]。

从控制系统的主要特征出发来考察管理系统,尽管与较简单的控制系统相比,在管理控制系统中,反馈远非只是机械地感知环境,标准也不是预先设定的,减少偏差的必要性及相应纠偏方案确定也更加复杂。但在运用反馈以确保目标的实现这一点上,管理系统中的控制过程在本质上与工程的、生物的系统是一样的。例如,在管理学中,作为一般管理职能之一的控制就被定义为是“根据计划的要求,设立衡量绩效的标准,然后把实际工作结果与预定标准相比较,以确定组织活动中出现的偏差及其严重程度;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以确保组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组织目标的圆满实现”[13]。就战略性绩效管理而言,当前关于其体系设计和运作的观念也的确深受控制论的影响。如同方振邦所指出的:综合国内外研究及实践,不论采用何种形式,一个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应该包含三个目的、四个环节和五项关键决策等内容[14]。战略性绩效管理正是通过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设计,以及绩效计划、监控、评价和反馈四个环节的循环来确保员工工作绩效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并不断改善员工绩效水平来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从控制系统的角度来看,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实际上就是对“信息装置”的设计,绩效管理中PDCA的运作流程也正是控制的具体过程。

(二)绩效成因理论: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

控制论告诉我们战略性绩效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和基本过程,然而,对于不同的控制系统来说,它们的“效应器”和“感受器”是不同的,控制论不能解释绩效到底是如何产生的,也没有阐明应该如何进行绩效测量。因此,要真正地建立起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意味着还必须有关于绩效形成以及测量的基础理论。就绩效的形成而言,由于战略性绩效管理同时牵涉到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层次,相应地也就需要两个方面的基础理论。

1. 组织绩效成因理论。 战略性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组织绩效,因此,战略性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中的首先应包括组织绩效的成因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解释组织绩效是如何形成的,阐明组织绩效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图1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个关于组织绩效成因的概念模型。它可能非常粗糙,但是战略性绩效管理需要以一个这样或那样的组织绩效成因理论为基础则是确定无疑。实际上,战略性绩效管理存在的合理性本身就是基于个人绩效能够影响组织绩效的假设。当然,如前所述,战略性绩效管理并非对所有组织绩效的影响因素的管理,在影响组织绩效的各种因素中,它主要关注通过有效的战略实施来确保组织绩效,这就特别需要能够对战略执行提供指导的基础理论。

当前,战略性绩效管理中最有影响力的战略描述框架当属卡普兰和诺顿的“战略地图”。实际上,卡普兰和诺顿之所以提出“战略地图”,本身也正是由于他们深感组织缺乏必要的理论来指导战略实施。对失败的战略的研究,使他们认识到“在绝大多数案例中,……真正的问题不是(笨拙的战略)……是笨拙的执行”[15]。而导致组织不能有效执行战略的重要原因则在于缺乏描述组织战略的通用语言。在卡普兰和诺顿看来,尽管很多领域都对战略有深刻的见解,但没有一个领域能提出一个全面的、集成的观点来描述战略,从盛行的管理思想大师们的智慧中也很难寻找到有关全局框架的帮助。“由于无法全面地描述战略,管理者之间以及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无法轻松地沟通。对战略无法达成共识,管理者也无法使战略协调一致。因为战略无法协调一致,管理者也无法实施环境改变后的新战略”[15] 。

如同维纳创建控制论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语言和技术,使我们有效地研究一般的控制和通讯问题,同时也寻找一套恰当的思想和技术,以便通讯和控制问题的各种特殊表现都能借助一定的概念以分类”一样,卡普兰和诺顿也试图通过“战略地图”来为战略创建一个通用的模型和表示方法[15]。战略地图既是卡普兰和诺顿总结不同组织实施平衡计分卡的实践经验的结果,也体现了90年代以来战略管理领域的多种理论发展的影响。虽然它可能还不是一个完美的理论模型,但是它首次对“组织战略要素之间因果关系”进行了可视化的表述, 说明了人力资本、信息资本、组织资本等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的战略成果的过程。如前所述,战略性绩效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确保个人绩效与组织目标的战略一致性。而卡普兰和诺顿也认为,无形资产的价值来自于它们帮助企业实施战略的能力,其价值取决于它们与组织战略的协调程度。因此,通过清楚地阐述这其间的关系,战略地图为企业战略执行提供了指导,也同样成为战略性绩效管理的基础理论框架之一。

2.个人绩效成因理论。战略地图展示了有效的战略执行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完成任务所应具备的无形资产,但是未能说明如何让个人成功地完成相应的任务,取得相应的绩效。由于战略性绩效管理是力图通过提高个人绩效来提高组织绩效。因此,战略性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中还应包含有关个人绩效成因的理论,以便为如何制定相应的管理决策和措施来提高个人绩效提供理论依据。该理论的核心是解释个人绩效是如何形成的,包括说明个人绩效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现有的绩效管理教材中,通常都存在对绩效的性质,特别是绩效多因性的分析。一个最常见的概括形式是P=F(S,M,E,O)。即员工绩效是技能、激励、环境、机会等四方面因素的函数[14]。尽管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但是这种描述对于指导绩效管理实践来说仍显过于简化,这种概括也没有展现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实际上,对于个人绩效的形成问题存在一个更加成熟理论框架:波特-劳勒激励模型(见图3)[16]。波特-劳勒激励模型通常被看成是激励的“元理论”(meta-theory)。现有的很多中等理论(middle range theory),包括需要理论、期望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目标设置理论、公平理论等都可以在该框架中找到合适位置。但如果把关注的焦点从激励转移到绩效,就可以看出该模型实际上也是一个关于个人绩效是如何产生的“元理论”。例如,按照该模型,绩效由个人的技能水平、努力程度以及角色认知的准确性等因素共同决定。这就说明,战略性绩效管理可以通过影响上述三个方面的因素来提高个人的绩效水平,而相关的具体理论则可以为绩效管理的具体实施提供更有针对性指导。

从绩效管理实践的角度来看,该框架不但在相当大程度上支持了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中关于绩效管理的战略目的是通过管理目的和开发目的的实现来最终实现的基本理念,它也可以解答与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所必须满足的标准有关的问题。例如,尽管在具体标准的认定上有所差异,但大多绩效管理教材都认为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应当满足战略一致性、明确性、可接受性以及信度和效度等标准。但对于设置这些标准的意义和理论依据又常常语焉不详。而运用波特-劳勒的模型及其相关的具体理论则可以很好地对这些标准的地位和作用提供理论解释。比如,战略一致性和明确性,主要的目的是建立准确的角色认知;信度和效度强调的是绩效测量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对于员工确认“绩效”与获得各种报酬之间的“工具性”,从而对员工的努力程度发挥关键作用。

(三)绩效测量理论:个人绩效与组织绩效

绩效成因理论解释了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形成过程,使得绩效管理决策和管理措施的制定能够有的放矢。但是从控制系统的角度来看,有了绩效成因理论只是意味着我们在理论上具有了“效应器”。能否使整个控制系统有效地运行起来,信息反馈是否灵敏、正确、有力也是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战略性绩效管理还需要对如何有效地设计系统的“信息装置”提供指导的基础理论。在战略性绩效管理中,对有效的信息系统的关注主要集中于绩效评价体系设计问题。这又被进一步被细化为评价什么、谁来评价、如何评价、何时评价,以及评价结果如何运用等五个具体问题。由于战略性绩效管理关注的是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种不同但相互联系的绩效层面,这也使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的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当前,相对于其他几个问题而言,对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绩效指标体系的建立。迄今为止,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MBO)、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和平衡记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BSC)是指导绩效指标体系设计的三种主要理论观念。其中,平衡记分卡主要探讨组织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问题,而目标管理和关键绩效指标则对如何在组织内部建立其具有战略一致性的个人绩效指标体系给予特别探讨。近年来,三种理念观念间的整合问题持续引起关注。近来有研究认为,从绩效指标体系设计的角度看,MBO、KPI 和BSC各自确认或者强调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中的某(几)个有效性标准,并且对如何设计出满足相应的标准绩效指标体系提出了实践准则或解决方案;但是,不同标准之间并非相互排斥,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性。这又为三种观念之间的整合提供了一定基础[17]。总体而言,相对于前面两个基本理论模块而言,尽管有一些关于绩效测量的具体的准则存在,但是对于是否存在一个整合的理论框架以及这个理论框架可能采取什么表现形式等问题仍然不够明晰。

三、结论

任何管理都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战略性绩效管理亦如是。本文从战略性绩效管理的目标和基本任务出发,提出战略性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应该包含控制论、绩效成因理论、绩效测量理论三个基本模块,其中绩效成因理论可进一步分为组织绩效成因理论,以及个人绩效成因理论。对于有效的战略性绩效管理实践而言,这三个基本理论模块缺一不可,共同描述了管理实践背后所依赖的理论前提和假设。本文既探讨了有效的战略性绩效管理需要的基础理论,也探讨了当前已经存在的、或者正在发挥指导作用的理论。应当指出的是,文中所提到的具体理论框架仅仅是相应理论模块在当前的表现形式。它们或者还不算是一个完善的理论框架,如战略地图;或者虽然相对成熟但框架内的具体理论本身仍在发展,如波特-劳勒激励模型;或者虽然存在一些具体的指导观念,但是还有待理论化和进一步整合。无论如何,战略性绩效管理决策及实践需要以一定的理论假设为前提。战略性绩效管理实践依赖的理论基础越是明晰,战略性绩效管理实践就越有可能从理论发展中受益,而理论越是被明确的检验和反思,理论的发展也就会越迅速。未来的研究既可以深入探讨现有理论对于战略性绩效管理实践的启示,也可以从战略性绩效管理所面临的任务出发探讨其所需要和应当遵循的理论观念。

参考文献:

[1] James G. March, Robert I. Sutton.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s a dependent variable[J].Organization science, 1997(8):698-705.

[2] Thomas W. Buchner. Performance management theory: A look from the performer’s perspective with implications for HRD[J].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2007,10 (1):59-73.

[3] 李达辉.初论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4):86-95.

[4] 徐红琳.绩效管理的理论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6(2):158-160.

[5] 王艳艳.绩效管理教材比较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1(1):119-121.

[6] 王艳艳.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研究:回顾与展望[J]. 现代管理科学, 2011(6):95-97.

[7] Andre A. de Waal. Behavior factors important for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and use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s[J]. Management Decision, 2003, 41(10):688-697.

[8] [美]赫尔曼・阿吉斯.绩效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

[9] [美]道格拉斯.麦格雷戈.企业的人性面[M].韩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8.

[10][美]N.维纳.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第2版)[M].郝季仁,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11]Howard J. Klein. An Integrated Control Theory Model of Work Motivation[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14(2):150-172.

[12]徐玉德.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

[13]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500.

[14]方振邦.战略性绩效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5,8.

[15][美] 罗伯特.卡普兰,大卫.诺顿. 战略地图:化无形资产为有形成果[M].刘俊勇,孙薇,译.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5,8.

绩效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海外并购;股权结构;绩效

一、 引言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府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中国企业开始纷纷踏上海外经营的道路,在中国企业推进海外并购的过程中,高速化与规模化的企业经营模式并没有换来效率化与效果化经营成果。面对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日益加剧,全球的产业结构在不断的重组升级并且发生着战略转移,通过海外并购的行为可以高效的进入他国市场,获得资源,降低行业进入壁垒,使公司快速的实现规模性成长。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影响海外并购绩效的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共识是作为一种具有职权配置功能的制度安排。股权结构作为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决定了公司治理各利益主体的行为取向。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探讨了股权结构对公司海外并购的影响。

二、 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

1. 股权结构理论与涵义。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元素,其核心内容包括股权集中度、股权性质及公司高管持股等。股权结构一般包含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投资比例关系,属于量化的范畴,用股权集中程度来衡量;二是权力关系,体现了不同背景的股东对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支配程度。Jensen和Mecling(1976)在公司治理的视角首次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做了最早的研究,认为内部股东比例会对公司价值产生很大影响。之后,国内外学者继续在这一视角进行了大量探讨。

(1)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股权集中度是公司所有股东因持股比例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股权集中还是分散的数量化指标。在股权集中度方面,从小股东“搭便车”角度出发,Grossman和Hart(1980)认为过于分散的股权结构,不利于股东对经营者进行监督。Fama和Jensen(1983)认为,一旦股权集中度过高,市场流动性就会下降,将增加投资者的预期回报率,从而造成公司绩效的下降。Sheifer和Vishny(1986)认为股权集中型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表现比股权分散型公司更好的。Claessens(1997)以及Pedersen和Thomsen(1999)通过实证研究都得出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的结论。然而,也有学者研究认为股权集中对公司绩效并没有显著的影响。La Porta(1999)的研究结论认为股权分散型公司的绩效要优于股权集中型公司。同时,Demsetz和Lehn(1985)采用净资产回报率对股权集中度进行回归,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Mehran(1995)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认为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2)股东性质与公司绩效。目前在机构投资者与公司价值的研究方面,Sheng-Syan Chen和Kim Wai Ho认为外部机构持股比例显著影响公司价值。Makhija和Spiro以完成私有化的捷克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公司的股票价值随外部机构持股比例的提高而增大。国内学者陈小悦和徐晓东(2001)研究表明国有股比例与盈利能力之间存在着某种负相关关系。孙永祥(2001)发现国有控股公司的价值要低于民营公司。佘静怀、胡洁(2007)发现国有股比例与公司价值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

(3)公司高管持股与公司绩效。公司高管持股是伴随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司治理研究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公司治理制度安排。其核心思想就是管理者拥有部分所有权,享有部分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来达到激励和约束高层管理者的目的。Shleifer A.和VishnyR.(1988)研究指出:公司高管持股比例在0-5%时,公司价值与管理者持股比例正相关;在5%~25%时,两者呈负相关关系;25%以上时,又呈正相关关系。McConnell和Servaes(1990)、Myeong-Hyeon和Cho(1998)在不同的高管持股比例分隔的区间段也得出过相似的结论。然而也有不同的研究结果,国内学者王芳芳(2011)通过对中部地区6个省市的158家上市公司进行股权结构和公司价值关系的实证检验表明,高层管理人员持股比例与公司价值成正相关关系。

基于对上述研究的梳理,考虑到我国具体的体制环境,本文拟用股权集中度、股权性质和公司高管持股三个维度来表征股权结构特征。

2. 海外并购行为及其绩效研究。目前关于海外并购绩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外并购行为后企业的绩效表现和影响海外并购绩效的因素两个方面。

(1)海外并购绩效表现。关于海外并购后的绩效表现的研究目前尚未有统一的结论。Langtieg(1986)的研究发现企业并购重组后的绩效没有显著提高,甚至有所下降。李东富(2005)进行海外并购的中国企业的绩效指数呈V字走势。而另一些学者则得出了相反的结论。王谦(2006)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实施海外并购的企业在第二年与同行业的控制样本在盈利能力和成长性指标比较中显著占优。

(2)影响海外并购绩效的因素。目前,关于海外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国,主要产业特点、组织因素、股权结构、并购类型、支付方式、文化冲突等几个方面展开的。

在产业特点方面,产业的市场结构、盈利能力和生命周期在某种程度上会对海外并购绩效产生影响。范从来、袁静(2002)的相关研究指出,行业的生命周期会对海外并购绩效产生显著影响。在组织因素方面,企业的并购经验、组织规模、管理模式、价值观等内部组织因素对海外并购绩效的影响。Lubatkin(1982)发现并购经验与并购绩效存在微弱正相关的结论。Kang(2004)的研究发现被并购方的组织规模越大,并购企业的超常收益也会越大。不同的支付方式会影响并购主体公司和目标公司的绩效表现,并且现金交易的并购支付方式能产生更高的绩效汇报。谢军(2003)从资本结构角度研究,认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杠杆收购方式和债券支付方式有利于并购绩效提升。文化差异被认为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Barkema(1996)以荷兰企业的海外并购案例为样本的研究表明,文化冲突对海外并购绩效有微弱的负影响。宋耘(2003)研究发现文化冲突影响并购绩效。阎大颖(2009)认为目标公司的文化距离越小,海外并购绩效越好。

三、 研究假设

1. 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海外并购行为绩效的影响。基于委托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控股股东由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并且我国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以及对中小投资者保护措施尚不完善,因此控股股东通过海外并购谋求控制权,侵占小股东利益。所以股权集中度越高,控股股东的侵占效应就越明显,也就越不利于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的实施过程和结果,体现在绩效表现越差。故本文提出了第一个假设:

H1:股权集中度与海外并购的绩效负相关。

2. 股权性质对公司海外并购行为绩效的影响。目前组成我国股票市场的股权成分主要有国家股、法人股和个人股等,故本文将上市公司按照第一大股东属性分为国有股公司和非国有股公司。从资源基础理论出发,国有股公司在资源获取和寻求制度保障等方面优势明显高于非国有股公司。陈志军、薛光红(2010)认为国有股公司可以优先获得许多由政府政策主导和分配的重要战略资源。因此,基于资源基础论,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控股股东为国有性质会能提高公司海外并购绩效。

3. 公司高管持股对公司海外并购行为绩效的影响。公司的管理者作为人在海外并购过程中享有控制权,由于信息优势可以产生逆向旋转及道德风险等相关问题。委托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高管成为股东可以规避这些风险,公司高管持股概念和相关研究应运而生。公司高管持股作为所有者对公司高层经营者的一种长期激励的股权制度设计,在理论上会从两个方面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一方面相对于外部人,管理层的信息优势加上拥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技巧,会使公司高管持股产生潜在的效益,优化公司治理机制和提升公司绩效;另一方面由于管理层和股东的目标差异,可能会造成管理层为追求自身利益而无视股东利益。

虽然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数量和比例普遍偏低。魏刚(2000)研究指出管理人员的持股比例难以使得管理层去代表股东行使监督控制职能,公司高管持股制度也难以发挥足其预期的约束和激励作用。海外并购的高风险极使管理层在海外并购决策过程中会对收益与成本进行权衡,而侵占公司股东利益要高于海外并购所带来的绩效提升的利益,由于管理层持股较低,就会导致在公司海外并购行为中过程,选择管理价值最大化而不是股东价值最大化。故本文假设:

H3:公司高管持股对公司海外并购起到抑制的作用。

四、 研究设计

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文选取2007年~2010年间共4年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初始研究样本,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我们剔除了标的出让方是海外公司和ST公司。此外,考虑到会计准则的不同,还剔除银行、证券等金融行业的样本。最终得到一个包含76家上市公司的样本。关于财务指标数据来自wind并购重组数据库,股权结构数据来自CCER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数据库,缺失的数据,通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网站等公开资料补充。

2. 变量定义与说明。本文具体选取的各变量的定义如下:

(1)被解释变量。海外并购绩效(ΔROE):并购后一年与并购前一年ROE之差;

(2)解释变量股权集中度(CR_5):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股权性质(Share):虚拟变量,1为国有股,0为非国有股;公司高管持股(MO):虚拟变量,1为管理层持股,0为管理层不持股;

(3)控制变量。公司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时间虚拟变量(Year);

3. 模型构建。为检验本文所提出的三个假设,特构建了三个模型。

模型(1)为检验假设1的模型:

ΔROE=β0+β1CR_5+β2Size+β3Lev+β4Year1+β5Year2+β6 Year3+ε(1)

模型(2)为检验假设2的模型:

ΔROE=β0+β1Share+β2Size+β3Lev+β4Year1+β5Year2+β6 Year3+ε(2)

模型(3)为检验的模型:

ΔROE=β0+β1MO+β2Size+β3Lev+β4Year1+β5Year2+β6Year3+ε(3)

五、 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分别对模型(1)、模型(2)、模型(3)进行检验:

模型(1)的调整R方为0.288,拟合效果较为理想;D-W检验值为1.902,说明方程基本不存在自相关;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都远远小于10,可以认为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整体F检验显著。因此假设1整体检验效果良好,可以进行回归分析。股权集中度(CR_5)的系数为负(-0.229),并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假设1通过验证,即股权集中度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负相关。

模型(2)、模型(3)的调整R方、D-W检验值、VIF、F检验都较为理想,模型(2)股权性质(Share)的系数为负(-9.177),并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国有性质的控股股东国会抑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模型(3)公司高管持股(MO)的系数为负(-5.152),并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假设3通过验证,即公司高管持股会抑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

六、 结论与启示

自2007年,中国公司的海外并购的进程高速增长,但大多数的并购行为并未带来预期的绩效收益。因此,中国企业应该实践考虑的不仅仅是如何进行更多的海外并购,还应考虑如何提高海外并购的绩效。本文,通过逻辑推导和实证检验所得结论以期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实践活动发挥有效的理论指导作用。

基于公司治理角度的企业具体运营层面,首先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是提高公司海外并购的有效手段,现有的股权结构和制度安排往往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导致大股东最大化享有的权利却没有承担相应义务,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通过完善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引入累积投票制和独立非执行董事制度等手段来保障中小股东利益,优化现有的股权分布结构,建立权责对等的股权结构,最终提高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其次,适当减持国有股,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深化股权分置改革,适当减持国有股股份比重,转变企业运行机制,培育健康的职业经理人市场,提升国有企业跨国并购绩效;此外,适当调整公司高管持股比例,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保障海外并购战略的实施,提升企业跨国并购绩效。

此外,在宏观制度建设层面,完善有效的法律法规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提供法律依据,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建设合理的制度环境,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筑起的坚实的后盾,通过经济领域的外交手段,加强各国间的合作,创造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树立高校负责的国家形象,是我国企业开展海外并购的切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维安,李汉军.股权结构、高管持股与公司绩效[J].南开管理评论,2006,(5):1-7.

[2] 陈小悦,徐晓东.股权结构、公司绩效与投资者利益保护[J].经济研究,2003,(11):3-11.

[3] 孙永祥.上市公司的所有权与融资结构[J].当代经济科学,2001,(6):28-34.

[4] 佘镜怀,胡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7,(1):99-110.

[5] 于东智.股权结构、治理效率与公司绩效[J].中国工业经济,2001,(3):54-62.

[6] McConnell, J.J.& H.Servaes.Additional Evidence on Equity Ownership and Corporate Valu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0,(27):595-612.

[7] 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J].经济研究,2000,(3):32-64.

[8] 王芳芳.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基于中部六省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研究,2011,(6):33-48.

[9] Langtieg.The Hubris Hypothesis of Corporate Takeovers[J].Journal of Business,1986,(59):197-216.

[10] 李东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实证研究[D].上海大学学位论文,2005:77.

[11] 王谦.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协同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00.

[12] 范从来,袁静.成长性、成熟性和衰退性产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8):16-22.

[13] 谢军.并购财务方式与资本结构――并购财务方式的最优选择[J].财经论丛,2003,(2):18-22.

[14] 宋耘.文化冲突与文化适应对并购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9):16-21.

[15] 阎大颖.国际经验、文化距离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经营绩效[J].经济评论,2009,(1):5-10.

[16] 陈志军,薛光红.股权结构与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战略关系研究[J].财贸研究,2010,(5):126-131.

[17] 段明明,杨军敏.文化差异对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一个整合的理论框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0).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混合所有制下控制权市场大股东治理优化研究”(项目号14SKC08)。

绩效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字:政府绩效管理;绩效管理问题;绩效管理改进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004-01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将绩效管理引入政府管理之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和方法,因此绩效管理成为政府部门进行有效资源配置、提高政府效率的重要手段。我国政府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也逐渐注意到了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开始借鉴和引进国外的管理技术、管理机制和工具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但是由于我国的政府绩效管理尚处在初级阶段,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对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践思考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新公共管理理论和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改革的影响下,我国顺应世界行政改革的趋势,对政府各个部门机构进行了绩效管理实践。但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我国政府绩效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何提高我国政府的绩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需要。

1.1 考核指标单一,片面地追求经济指标。我国政府的绩效管理方式以目标责任制为主,经济目标责任为衡量政府工作效率的最主要的标准。通过对经济增长特别是GDP的增长评估,考核地方领导并以此作为他们升迁的依据,这一考核标准对经济增长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片面强调经济指标,单纯的追求高增长、高税收,忽视了政府应当提供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公众利益等,不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长期需要。并且在实际考核中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指标,将诸如创卫、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精神文明建设等考核混合。

1.2 立法上的缺陷。绩效管理要求制度化和法治化。但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目前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不成熟,在政府绩效评估与管理这方面还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作为制度保障,政府绩效管理难以十分全面的在各政府部门展开。使得政府绩效评估反而成了各种检查的借口,导致了不正之风等行为,成为政府的负担。

1.3 评估主体单一。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评估主体多是上级主管部门。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进行评估,缺乏社会公众的参与,这种自上而下的评估虽然有利于一定的引导和监督,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导致了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官本位障碍、下级只听从上级指挥而忽视公众的意见,政府政绩做给上级看而非真正为民服务,评估过程缺乏沟通、监督等,从而导致了评估结果失真,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这不仅不利于政府绩效的提升,还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1.4 缺少适合本国的绩效管理方法。我国的绩效管理起步较晚,在管理理论和方法上主要借鉴西方的相关方法和工具,如平衡计分卡、标杆管理法和360度反馈评估法等,借鉴的同时却缺乏对这些方法的改进和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导致政府各部门在管理过程中缺乏理论和技术支持。并且由于政府产出难以量化,对其评估的时候多为定性分析,而绩效评估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必须将绩效指标量化,由此导致政府绩效评估指标难以评估。

2.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改进措施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迫切需要改进,在此过程中需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道路。

2.1 构建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和评估机制

2.1.1 建立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绩效管理标准。在强调经济指标的基础上,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标准,具体可涉及社会福利、环境、文化等方面的指标,使绩效管理更具现实性和可行性。

2.1.2 完善绩效管理的评估主体和方法。政府绩效管理要接受社会及公众的监督和评估,这样评估结果不仅更具真实性和可操作性,更能体现政府的责任理念和服务精神。同时,结合我国实际要完善政府绩效管理的评估方法,就要对政府的投入、成本、产出和效果进行考核。在借鉴国外先进方法和技术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改进现有理论,并逐渐创制我国的绩效管理体系。

2.2 树立正确的政府绩效管理理念和完善行政改革。政府绩效管理的根本目标是为公众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因此,政府应当确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抛弃传统的"官本位"思想,树立"民本位"的理念,充分关注民众的现实需求。目前,我国行政改革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为提高政府绩效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应当精简政府机构和人员,使政府职能从繁到简。同时,政府绩效管理的最终结果要以社会公众的满意度为标准,因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因尽其所能的满足公众需要。

2.3 完善政府绩效管理的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持

2.3.1 完善政府绩效管理的法律保障。结合英美先进绩效管理经验可以发现,英美两国的政府绩效管理中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是制度化和法制化。因此,我国要完善政府绩效管理就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保障制度。从立法上确定政府绩效管理的地位,保证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提高公共管理水平。

2.3.2 完善政府绩效管理的制度支持。借鉴国外经验,绩效管理应当以结果为本,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公共服务社会化,把政府可以放手的领域以合同化等方式推向市场,以此来提高绩效管理的效率性和多元性。同时,设立政府绩效管理的激励制度。

政府绩效管理在我国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它不仅是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还是建设责任政府、保证政府行政有效运行的重要前提。因此我国政府绩效管理要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创造出一套适合我国的绩效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章秀英.论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与法.2009(9)

[2] 贾凌民.加强绩效管理 深化政府改革[J].中国行政管理.2009(3)

[3] 冯利民.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理论研究.2006(3)

绩效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后新公共管理运动;政府绩效审计;协同治理;审计创新;

作者:王会金

一、引言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1977年的《利马宣言》指出,最高审计机关开展除财务审计之外,“还有另一种类型的审计,即对政府工作的绩效、效果、经济性和效率进行的审计”,即绩效审计。现时期,绩效审计已成为世界政府审计的一种潮流和发展方向(戚振东和吴清华,2008),也逐渐受到我国政府审计机关的重视。(1)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实践的丰富多样,审计范围涵盖政府行政运转资金以及环境污染防治等各类专项资金;审计对象涵盖行政事业单位、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等;但也存在各地政府绩效审计的开展尚不均衡,规范性有待于提高(傅平南,2013;曹忻,2013)等问题,其难点在于如何确定绩效审计的内容和发展模式、设计绩效指标,促进绩效审计发挥作用等方面。

纵观国内文献,相关研究集中在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发展模式、国外经验介绍等方面,过多强调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与绩效审计的区别与界限,导致更多地从微观项目和操作层次理解政府绩效审计,甚至机械地以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评价操作绩效审计。究其原因,现有理论未能从公共管理改革的宏观背景下理解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从而导致对政府绩效审计含义、政府绩效审计开展乏力的根本原因等理论以及绩效审计如何发挥作用等操作问题的认识有待于深入,限制了绩效审计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通过探究政府绩效审计的本质内涵,厘清对政府绩效审计的认识误区,系统把握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和发展创新,以有效地推动绩效审计发展,成为政府绩效审计研究的前沿领域。

政府绩效审计是由于新公共管理运动引发对公共部门治理新期望所带来的审计“风暴”(explosion)的一个组成部分(Power,2000),是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和法定要求(王会金和戚振东,2013)。基于此,本文试图在国家和社会公共管理运动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探讨政府绩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及直接动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当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改革的最新进展,探讨其对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影响,从而提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创新的思考。

二、新公共管理运动与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发生的经济危机使得公共财政收入锐减,而政府管理职能扩张带来庞大的政府规模,由此导致财政支出扩大、官僚主义和效率低下等矛盾日益突出。同时,企业管理技术革新所带来的管理效率提升,为公共部门解决管理问题带来示范效应。以英国为典型代表的西方福利国家,为改进公共部门和公共管理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政策措施和实践形式多样,但都具有同一改革方向,可以归纳为新公共管理运动(Hood,1991、1996;Pollittetal.,1999)。

Hood(1991)认为,新公共管理运动是在公共部门中实行商业化管理模式,是在职业化管理思想下产生的一系列管理改革。从其产生的外部环境来看,包括政府所受到的经济和财政压力、社会公众对政府信任态度的转变和越来越多的批评、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ReganomicsandThatcherism)对政治的重新审视、私人部门管理经验的传播、国际财务组织如世界货币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Bank)等的鼓吹和倡导、世界资本市场形成与发展等迫使大多数国家重塑(reshape)政府以满足全球化经济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新公共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公共官僚体系内部实现分权化管理,强化预算管理,提高预算透明程度;围绕业务流程将传统正式的、层级森严的官僚体系重组为扁平化、柔性的和更为负责任的组织结构;注重引入私人部门经营管理的经验,以更加商业化运营的模式重塑政府的管理、报告、会计等(Pollitt,1993;Greer,1994;DunleavyandHood,1994)。公共事务管理中实行结果导向(output-orientation)管理,强调公共管理或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和竞争机制,包括在公共服务机构之间引入市场和准市场(marketandquasi-markettypemechanism)机制,推行竞争,并确信这些能够促进降低成本和提高责任性。这些措施包括外包(contractingout)、内部市场(internalmarkets)、使用购买凭证而非直接公共资金购买服务(Vouchers)和收费等。

从新公共管理运动发展内在动因看,绩效提升是公共管理改革的核心导向性目标。以英国为例。1968年英国富尔顿委员会(FultonCommittee)提交的调查报告是英国公共管理发展历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报告提出了公共管理中文官结构、招募和管理等改革理念。上世纪70年代,英国政府宣称改善公共管理和绩效,开始实行公共管理革命性变革的绩效战略(MetcalfeandRichards,1992)。这一计划的主要贡献包括在环境部(DepartmentofEnvironment,DoE)引入部长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forMinisters,MINIS)和财务管理法案(FinancialManagementInitiative,FMI)(Flynn,2007)。部长信息系统(MINIS)使得环境部内部能够建立任务和目标管理以及管理为完成任务和目标相关的成本。财务管理改革方案(FMI)则主要包括:明确和量化考核指标,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分解职能,划分责任和成本中心等(CabinetOffice,1982)。这些改革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强化了部门的经济责任,为英国审计署开展客观的绩效评价和绩效审计创造了条件,1983年通过的《国家审计法》,正式授权英国国家审计署开展政府绩效(货币价值)审计。因此,经验地看,政府绩效审计本身就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产物(Pollitt,2003)。

政府绩效审计回答如下问题:程序是否被以预期的经济性、效率性和环境影响性运行?是否有方法评估程序效果?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即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主要关注点,这体现在政府绩效审计也关注新公共管理运动所提倡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改革目标。因此,从政府绩效审计产生动因来看,西方福利国家所面临的公共管理困境及由此产生的绩效管理需求,是政府绩效审计产生的社会动因,而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绩效改革政策及其制度需求则是政府绩效审计产生的直接动因。如Olsonetal.(1998)认为,政府绩效审计是作为一种新公共管理运动改革的内容出现的。随后,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带动和影响下,政府绩效审计在西方国家得到快速发展(雷达,2004)。

自从其产生之后,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概念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许多国家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念下实施了众多改革(BovairdandLoffler,2003)。然而,新公共管理运动本质是一种市场教条主义(marketdoctrine,Frederichson,1996),强调通过政府瘦身,采取更为有效率性和效果性的管理程序和措施,较好地提供服务,以追求公共管理效率。社会个体利益多样化、公共行政的价值追求、公共部门之间的合作需求、管理主体多元化发展等都导致新公共管理运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如Duvleavyetal.(2005)认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分权(disaggregation)、竞争(competition)、激励(incentivization)等三个核心主题题带来了政策灾难。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批评还有,认为新公共管理运动从其理论上更加关注结果(Hunhes,1998;Stranthern,2000),没有关注公共服务的提供过程(Thatcher,1995),忽视了更为广阔意义上的政府管理、政治、社会文化环境(OsborneandPlastrik,2000)。理论和实务界开始关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缺陷,探讨可能的改进措施(Lapsley,2009;Duvleavyetal.,2005;DunnandMiller2007;Osborne2006;Stoker,2006)。

三、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与实践

进入21世纪初,整体政府、新公共服务等诸多反思新公共管理的理论纷纷出现,以至于有学者认为新公共管理已逐渐被后新公共管理所取代(唐兴霖和尹文嘉,2011)。

(一)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观点与实践

后新公共管理运动主要代表理论与实践包括数字时代治理(Digital-EraGovernance,Dunleavyetal.,2005)、公共价值管理(PublicValueManagement,Stoker,2006)、新韦伯主义(Neo-WeberianState,PollittandBouckaert,2004;DunnandMiller,2007)和新公共治理(NewPublicGovernance,Osborne,2006)等。

KlievinkandJanssen(2009)探讨了协同政府的实现。协同政府(joined-upgovernment)指的是程序、政策或机构的组织安排的一致性能够使得程序、政策和机构之间相互合作(Perri6,2004)为了保证协同政府服务的提供,政府必须处理宪法、法律和司法系统规定下的碎片化政府的局限性(SchollandKlishcewski,2007)。

Dunleavyetal.(2005)认为,数字时代治理是在重塑(Reintegration)、需求为基础的整体主义(Need-basedHolism)和数字化发展(Digitizationchanges)等三个主题下探索的公共管理改革。协同治理(Joined-upgovernance,JUG)是英国政府重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求为基础的整体主义更加倾向于以公民为导向、服务为导向和需求为导向的公共组织(PollittandBouckaert,2011)。数字时代是与互联网、社会媒体、电子邮件以及其他在线公共部门服务相联系,在研究中时常以电子政府为名称(egovernment)。

Stoker(2006)将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实践称为公共价值管理,定义为在网络治理和核心目标是实现公共价值的网络。与新公共管理运动相比,公共价值管理并不局限于政治,而被认为是整个管理调整。公共价值管理宣称利益相关者和政府官员之间存在的相互沟通和交流能够增加公共服务的公共价值。公共价值管理将焦点放在顾客和承包商之间的长期关系而非仅仅关注契约(AldridgeandStoker,2002)。管理者认识到,只有建立在持续改进基础上,才能使得系统有效运转(Moore,2005)。

Osborne(2006)认为,新公共管理是传统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治理的过渡阶段。新公共治理认为,国家是多元主义的,包括国家治理服务由多元参与主体提供、政策制定是充满多样化的过程,公共治理更多地强调组织间的相互关系(inter-organisationalrelationship),强调公共服务的提供过程和社会产出(outcomes)而不是传统的强调服务提供的投入和产出(outputs)。

(二)后新公共管理运动理论与实践的评述

尽管后新公共管理运动是否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终结,是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替代还是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补充等问题,现时期的理论仍然存有异议(如Vries,2010;Christensen,2012)。从其理论和实践来看,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如下核心价值和理念:

1.强调了中央政府的适度集权。

新公共管理运动以市场化、责任化为导向的分权改革,带来了政府机构管理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带来部门分立引起的部门之间协调性差、公共组织责任缺失等管理低效率问题。后新公共管理运动主张中央政府的适度集权,延缓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分权化趋势,通过中央对下属机构的更多控制,统一决策,强化中央政治层的政治处理能力,协调公共部门、私人部门、社会等不同组织,实现对公共管理的整体调度。

2.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了多元化治理。

后新公共管理运动不同的理论和实践观点下,都指出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关注公共服务的价值、重新定位中央政府的职责作用、较多地将公司治理原则应用在国家部门管理之中等三个重要的内容。

3.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治理信息共享。

英国国家审计署2001年提交的一个报告中明确指出,协同政府是指将一些公共和私人组织联合起来,实现跨越部门边界的合作以实现共同目标,信息共享是实现协同政府的必然前提。后新公共管理改革倡导通过树立牢固的信息共享理念和创建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等两种途径使信息资源从有限开放到充分共享(曾保根,2010)。

4.后新公共管理运动重视软实力的作用。

后新公共管理改革更加注重培养牢固而统一的价值观、团队建设、信任、合作等,重视在公共部门重建“公共道德”和凝聚性文化(ChristensenandGreid,2006)。如新公共治理理论强调设计和评价稳定的组织间关系,信任和关系契约(relationalcontracts)被认为是核心的治理机制(Bovaird,2006)。

5.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了协同治理。

协同治理是现时期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强调了作为国家治理重要参与主体的政府在国家治理活动中的整体性和效率(王会金和戚振东,2013)。整体政府中相当重要的一点是强调打破传统的组织界限(ChristensenandGreid,2006),后新公共管理运动某种程度上即是对传统新公共管理运动下对政府公共管理行为碎片化趋向的一种克服,强调了整体性和协调性。Osborne(2006)认为,新公共治理相对于新公共管理运动是一个更加强调整体主义的理论,从一个更加综合的整体的角度来理解公共服务的提供。

政府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安排之一,通过设立政府审计促进国家治理实现良治。随着国家治理,特别是公共管理的实践与理论的发展,政府审计也不断发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也必然被打上公共管理运动发展的烙印,这体现在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都呈现出对传统“3E”绩效审计的不同扬弃。如美国审计署(GAO)2011年版的政府审计准则指出,绩效审计的目标具有广泛性,包括评估程序效果性、经济性和效率性;内部控制、合规性(Compliance)和预测(prospectiveanalyses)。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和实践也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创新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四、后新公共管理运动视角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创新

从国内来看,一般认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实践发展缓慢,理论上存在审计评价指标确定、审计标准选择、审计评价结论可靠性等影响和制约绩效审计发展的认识问题,也还存在绩效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绩效改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国家治理改善作用的经验证据尚显不足的问题,绩效审计作用更多地是以“合理化建议被采纳”等语言加以描述。理论和实务界通常的观点认为,总体来说,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滞后于西方国家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如何有效开展政府绩效审计,促进审计服务国家治理成为当前政府审计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政府绩效审计内涵的认识创新

政府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治理目标和政府审计管理体制的制度安排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审计深度、广度和力度(尹平和戚振东,2010)。从现实含义上理解,政府审计制度安排、政府审计业务类型等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特定国家的国家治理目标,由此,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也应当在特定国家治理背景下加以考察。

上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中的政府绩效管理理念和理论开始引进我国,各级政府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绩效管理实践探索。但是总体来说,我国政府机构的绩效管理多处于自发或半自发状态,尚未在国家层面形成统一的政策和规章制度(陈慧等,2013;蔡立辉等,2013),公共管理绩效理念未深入人心、绩效管理实践发展基础薄弱、科学化水平不高。而政府绩效审计在其技术特性上又是独立地对管理评价,这在客观上从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理念认识、对政府绩效审计结果接受认可程度等多方面制约了政府绩效审计发展。政府绩效审计在各地发展不平衡更为主要的原因,在于对政府绩效审计是以“3E”、“4E”或“5E”等评价为内容的狭义认识,即绩效审计更多地是强调建立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评价指标,选择绩效标准进行评价的程式化操作。

实际上,从国外政府审计的实践来看,政府审计存在三种审计业务类型,一种是针对财务报表的,以鉴证财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既定基础的财务审计,一种是审查有关活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等的遵循性审计(或称合规性审计,complianceaudit),一种是开展的资源运用绩效评价和以促进绩效改进为目的的绩效审计。而在我国,即便是在财政预算审计中,政府审计仍然开展的是一种对财政预算活动或预算支出活动的真实、合规性审计,而不是西方国家意义上的财务(报表)审计(即对财政(务)报表发表是否符合编制基础和编制原则的意见)。由此,需要在更广泛的对象范围内来理解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政府绩效审计作为一种审计业务类型,其产生与发展依赖于两个主要因素,一是通过绩效审计改进了公共资金配置使用或公共资源管理使用的价值,另一个是审计机关在完成前述的职能过程中体现了政府审计的专业价值或说其他政府机关不能够加以替代的价值。对于政府绩效审计的认识,应当从更高层次的背景下加以理解和认识,并寻求系统改进策略。

从我国国家治理和公共管理发展实践,特别是政府审计发挥职能作用的业务实践来看,政府审计机关所独立从事的保证程度较高、不以发表财务报表鉴证意见为主、强调服务公共管理和公共资源配置决策等的促进国家治理水平提高,促进治理结构优化、促进治理环境改善等的政府审计应都属于政府绩效审计范畴,我们把这种相对传统侧重从微观项目角度考察是否属于绩效审计的政府绩效审计观称为大政府绩效审计观。(2)在这种观点下,政府绩效审计更多的表现为政府审计业务类型群,包括不同的具体审计业务实践,具有如下三个特征的政府审计业务即可以认为是政府绩效审计:审计标准具有促进国家治理改善的绩效性特征;是在对比分析最佳管理实践等基础上,提供改善国家治理,特别是公共管理的建议措施;以国家治理主体、过程、结果等系统角度考虑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和审计建议等。依据这种政府绩效审计观,我国政府审计机关已开展的政府审计诸多实践都可以归纳为政府绩效审计。

首先,采用有别于合规性事后审计的组织方式进行的审计,如汶川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的跟踪审计,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而非针对资金使用的认定与既定财政会计编制基础进行一致性符合程度判断,审计标准更多地采用管理实务效率标准,因此是一种绩效审计。

其次,政府审计选择特定项目,针对权力运行安全、决策信息等改善国家治理需要的审计也属于政府绩效审计范畴。针对权力运行安全的审计是指政府审计机关开展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判断标准来自于权力运行的安全性、效益性评价等开放性评价或制度或法规或计划,会计原则或会计准则作为判断标准只是占据很少一部分内容,因此属于政府绩效审计。

再次,近年来审计署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开展的各类专项审计调查项目也属于政府绩效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的目的是提供中央政府相对可靠的决策信息。审计机关在信息收集过程中强调了信息真实性,因此提供的不仅仅是可靠性信息,也包括经过自主加工的评价信息,审计机关扮演了鉴证评价和自主提供信息两种角色,因此也是一种广义上的政府绩效审计。

新公共管理运动或后新公共管理运动,更多的是对诸多丰富多样的公共管理改革理论和实践的归纳概括,同样,政府绩效审计也更多的是对政府审计业务类型的归纳概括。随着国家治理实践和理论的发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内涵、外延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和发展。因此,从我国政府审计业务开展来看,除传统意义上的政府绩效审计项目实践外,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实践已有基于组织方式、基于项目选择和基于审计内容的三种绩效审计创新,我国未来的政府绩效审计发展重点应当是对这些实践加以理论研究和规范指导。

(二)政府绩效审计的绩效评价内容创新

国内理论研究和实践,无论是主张延伸性和独立性政府绩效审计模式,多将设计绩效评价指标作为政府审计机关政府绩效审计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并多从被审计单位资源运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角度,以“投入-管理-产出”的系统模型为基础进行设计,也有主张加入公平性、环境性等评价内容。

从西方国家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实践来看,这种“3E”绩效评价的问题在于:“3E”是建立在分权基础上的单元化政府公共部门或组织运转要求基础上,是以单个组织部门为对象的独立评价。后新公共管理运动认为,这种分权导致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忽视了政府作为一个国家治理参与主体的整体含义。因此,在开展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中,仅仅从一个部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来进行评价可能会存在许多问题,如如何评价不同公共服务提供特别是相互之间具有绩效矛盾的公共部门之间绩效,即一个部门的绩效带来对另外一个部门绩效的降低,如审计是以发现财务违规为绩效目标,而被审计单位则是以规范财务为绩效目标,显然仅仅从单一主体进行绩效评价无法满足整体性政府的绩效改进要求。

国家治理涉及很多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博弈,而在公共管理实践过程中,更多的是涉及多方利益主体的政策制定、执行落实、反馈修正等的持续过程。现代国家多元治理以及政府审计的提供信息和纠正行为的本质,要求政府审计更应当强调立场的客观和地位的独立性。同时,现实社会的复杂性特征、政府绩效审计的政治风险、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局限性等都要求政府绩效评价更多的应当以既有的绩效评价指标为评价内容,而不是主观设计绩效评价指标;应从市场、社会等各个角度选择指标和标准,多维度地开展评价,如评价其被审计单位从业人员价值观、团队建设、信任与合作等,而非开展单一的职能管理活动的“投入-管理-产出”评价。从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价值理念出发,政府绩效审计的绩效评价必须考虑到政府公共产品的供求,集中在服务的实际水平和对顾客需求的满足程度上(HealyandPotter,1987)。同时,作为对整体政府绩效的评价,应当从作为单一治理主体的政府外部角度进行,综合考虑被审计单位协同绩效。如从需要、替代、经济、质量和抵消等角度系统加以评价(戚振东等,2004)。

(三)政府绩效审计的协同审计方式创新

前已述及,与新公共管理运动不同,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信息共享、多元化治理、协同治理等,以改善公共资源配置管理和公共管理绩效。政府绩效审计以审查政府公共资源配置运用的绩效为手段,促进政府绩效管理持续改进,提高公共资源运用效率,从而服务于国家治理。从本质上说,政府绩效审计是对政府公共权力运用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的监督,公共权力主体和运用对象多样化,导致政府绩效审计面对对象范围广、种类繁多,涉及的专业领域繁杂等问题,与此同时,绩效审计信息决策依据的本质特征又要求绩效审计信息有较高的及时性。由此,政府绩效审计开展绩效审计时,应当以协同的思想,整合社会监督资源力量,促进政府绩效审计顺利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协同包括政府绩效审计战略层面、管理层面和操作层面的协同(王会金和戚振东,2013)。

政府绩效审计战略协同是政府绩效审计发展战略与国家治理战略,与政府审计机关发展战略相互协调匹配。政府绩效审计战略规划是促进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重要管理举措。政府绩效审计战略规划包括确定长期和近期政府绩效审计重点审计事项、审计任务进度安排、审计资源配置与审计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等。政府绩效审计战略规划的制定要服务于国家治理战略目标任务,要求政府绩效审计机关在制定战略规划时,注重从国家治理战略目标、阶段性任务、重点工作、发展趋势等角度,识别国家治理和公共管理领域中的绩效审计需求或重大潜在风险,以防范和控制国家治理和公共管理领域的风险为出发点,规划绩效审计项目,设计绩效审计任务。我国地方政府审计机关实行的是接受上一级审计机关领导的管理体制,因此,地方政府审计机关制定的绩效审计规划在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满足地方政府治理需求发展需要的同时,还应当在纵向上与中央审计机关绩效审计战略规划相适应,能够满足中央审计机关制定的全国绩效审计战略规划发展要求。

政府绩效审计管理协同是政府审计管理协同的重要构成内容。政府绩效审计管理协同是政府绩效审计在年度审计计划、审计项目安排与国家其他监督控制系统、与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府治理等协调配合。政府绩效审计管理层面的协同包括政府审计机关绩效审计机构设置与审计人员配置协同、政府绩效审计项目开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治理需求协同、政府绩效审计信息和结果与权力机构、决策部门之间的协同利用等。政府绩效审计管理协同实现依赖于政府审计机关组织机构设置、管理制度、业务流程、人力资源配置、绩效管理等方面能够与绩效审计战略实现、绩效审计项目顺利实施等相互匹配协调,满足绩效审计顺利开展的职责权限、专业知识技能、决策信息提供等需求。如政府审计机关通过建立绩效审计职能处室、建立聘用外部工程、资源环境、金融精算等专家制度,乃至项目外包管理制度,促进绩效审计项目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开展过程中,涉及与司法机关、监管部门、主管单位、绩效评估第三方、中介媒体、社会公众等单位组织协调配合。政府审计机关应当建立相应的沟通协调制度,如建立公共关系管理制度,维系与社会和媒体的良好关系,实现政府绩效审计的参与治理主体协同,以充分利用各方资源,促进政府绩效审计发展。政府绩效审计管理协同还要求不同的审计机关之间能够通过建立平台,共享信息等实现协调配合,促进绩效审计发展。如政府审计机关利用AO软件等技术平台,共享审计案例与经验,实现不同审计机关之间开展绩效审计中的协调配合。

政府绩效审计操作层面协同是政府审计机关在执行具体绩效审计时,能够在审计取证、审计结果利用等方面,与权力机构、决策部门相协调配合,促进绩效审计信息共享、审计资源整合利用,以及审计结果的协同开发利用。如政府审计机关在开展绩效审计时,可以通过协调主管部门,获取行业部门信息,降低审计取证成本等。再如政府审计机关与中介媒体协调,通过中介媒体绩效审计立项计划,接收反馈信息,从而促进科学有效地制定绩效审计项目等。

(四)政府绩效审计结果公开的创新

政府绩效审计结果利用是政府绩效审计得以最终发挥作用的关键影响因素(戚振东和吴清华,2008)。现时期,政府绩效审计结果公开的研究大都是以委托、信息不对称等理论展开,即从知情权、信息激励等角度主张应对政府绩效审计结果进行公开,但同时,对于审计结果公开后续应用,如审计结果的公众交流与沟通重视不够。从政治学角度的研究结果则认为,社会公众参与国家治理必须是有序的。可持续的民主化更应该是内生的,由国家治理的现实需要和关键参与者的可行性战略选择所推动,并受到经济环境和现有制度条件的约束(徐湘林,2010)。国家治理实践经验和理论都说明,在实现政治现代化的同时保持政治稳定,就必须保持政治参与水平与政治制度化的均衡发展,维系较高层次的政治参与度与政治制度化水平(徐海燕,2011)。由此,现有理论强调了政府绩效审计结果公开的重要性,但同时又强调了审计结果公开必须建立在有序的管理控制之下。

西方国家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和实践说明,社会公众参与是国家公共管理改革的必然要求。如信任和关系契约被认为是公共治理的核心机制。信息透明和公开被认为是培育社会资本的重要途径。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实际说明,还可以从社会资本培育的角度理解政府绩效审计公开。从社会资本培育的角度理解政府绩效审计结果公开,一方面政府绩效审计结果公开是传递政府部门运营管理绩效信息、增加透明度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必须重视政府绩效审计结果公开过程中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现时期一些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公开往往是通过网络等单向向社会公开,很少接受社会反馈信息并据之加以改进。这显然不利于审计机关与社会之间的信任关系和合作氛围的培育。同时,现今还应当通过建立规范的政府审计结果公开制度,强制政府审计结果的公开、透明,避免政府绩效审计结果公开过程中包括结果公开和公开内容等的随意性、无法进行公开责任追究等问题。

绩效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8篇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RD经费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一直保持在2%以上,达到国外发达国家标准(1.5%~2.5%),这表明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14年开始,国务院、科技部及财政部陆续多部关于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的相关管理工作的重要通知,制定了一系列中央财政科研改革的新思路,并提出了新要求。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优化了科研绩效管理,提出了在科研管理过程中强化事中和事后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科研信息公开制度,建立体现科研成果的有效绩效评价机制,提高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益的新要求。我国的绩效经费管理分别经历了探索阶段、规范阶段和完善阶段。目前,纵向科研经费中的间接经费(含绩效经费)比例进一步加大,相应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应建立和优化间接经费和绩效管理办法,妥善处理好间接经费使用和科研人员绩效激励之间的关系,并真正实现绩效经费与科研人员实际贡献挂钩的一致性。本文将结合国家相关新政策的要求,以A大学为例,分析其绩效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优化完善方案。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用于指导我国高校绩效管理制度的优化工作。

二、A大学绩效管理制度问题研究

A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具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高校,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现行绩效管理制度包括《A大学理工类纵向项目间接费用实施细则》和《A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纵向项目间接费用实施细则》(2017年3月6日),学校各层级在纵向项目间接费用上的管理架构、权责分配及其与科研新政新要求的呼应关系如表1所示。综合分析表1,可以得出A大学绩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如下。1.A大学纵向科研经费中的间接经费分配比例较为清晰,学校向项目组发放绩效支出主要依据项目的年度进展、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等关键环节。但是,在间接经费的使用过程中缺少了审计部门的相关职责,这与中办发(2016)50号等国家新政中“建立和优化间接经费管理办法”不相符。2.项目组成员的绩效支出直接由项目负责人发起,而个人绩效的发放依据主要是项目组成员任务分工和完成情况决定,但是发放的具体比例没有参考标准,主要由任务负责人直接决定,缺少相应的绩效考评方式或指导意见,这与中办发(2016)50号、财科教(2016)113号、财科教(2017)6号等国家新政中“建立和优化间接经费管理办法”不相符。

三、A大学绩效管理制度优化研究

国家新政在间接经费的规定上,参考国外的先进科研经费管理经验,对间接经费进行了重大创新,包括提高了间接经费的比例、取消了绩效经费在间接经费中的比例限制等。通过前文的研究可知,在A大学的现有绩效管理制度中,制定了清晰的间接经费分配比例,并明确了项目组成员绩效支出由项目负责人发起,科技处、二级单位审核备案,财务处发放的管理流程。但是,缺少了审计部门职责和绩效考评方式的制定两方面内容。针对以上两方面内容,依据委托理论、权变理论和平衡计分卡理论,提出如下绩效经费管理制度优化研究方案。(一)审计部门职责考虑到研究团队个人的绩效经费已由项目负责人考评,并由二级单位和科技处审核、审批,建议赋予审计部门审批与备案的职能,并可加入到《A大学理工类纵向项目间接费用实施细则》和《A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纵向项目间接费用实施细则》中。(二)绩效考评方式绩效考评主要发生在研发团队内部,因此可以由学校统一下发绩效考评指导意见,各研发团队进行细化实施,建议指导意见如下。从工作分工方面,课题负责人负责制定研发团队的绩效考核内容及标准,并按周期组织内部绩效考评,按照管理流程向学校相关部门申请绩效奖励发放。研发团队负责提报绩效考核材料,配合课题负责人开展绩效考核。从考核周期方面,包括年终考核、课题中期考核和课题结题考核三个阶段。从绩效考核证明材料方面,包括任务年度进展报告、任务经费使用情况报告、阶段性成果证明材料、文档材料(技术文件、会议记录等)、其他需提供的材料。从考核方式方面,绩效考核方式按照平衡计分卡理论设计。平衡计分卡理论强调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考查团队的业绩,结合课题研究团队的研发特性,主要是平衡研发团队与研发任务下达者的利益关系。因此,编制课题研究团队绩效考核评价参考标准,具体分析如下。在财务维度,科研团队与企业管理不同,关注的主要是科研团队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考核的分目标主要是直接经费、间接经费的支出和与经费使用相关的票据文件。因此,科研团队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合理的使用经费、控制经费的使用进度、并且保证资金使用的合规性是财务维度的关键绩效指标。在客户维度,研发团队的客户主要是科研项目的来源单位,纵向科研项目的来源主要是科技部,考核的分目标主要是研究成果及研究成果应当达到的技术指标。因此,科研团队在获取科研项目后,要按时、保质和保量的完成研发任务书承诺的科研学术成果,并保证研发的相关理论、设备及系统达到承诺的技术要求,力争达到先进水平是客户维度的关键绩效指标。在内部流程维度,研发团队通过有效的组织程序,合理组建团队成员并制定实施方案,确保研发工作进度和研发任务质量,按时、保质的提交各类技术文档是内部流程维度的关键绩效指标。在学习与成长维度,只有不断的提高团队的个人研发能力,利用各种绩效激励措施提高整个团队的执行能力,才能保证科研项目的研发质量、增强研发团队的研发能力、获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因此团队个人能力和团队执行能力是学习与成为维度的关键绩效指标。

绩效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校;预算管理;预算绩效管理

财务管理是高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而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是优化学校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服务学校教学、科研等活动的重要手段,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财务状况和学校事业的长远发展。预算绩效管理是以“预算”为对象开展的绩效管理,将绩效理念和管理方法融入预算过程中,它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一起成为预算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预算绩效管理的概念

财政部将其定义为: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现有的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中融入绩效理念,实现绩效管理和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它强调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要求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更加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

高等学校虽然是非营利组织,但仍然需要将有限的教育经费发挥最大效用,注重产出和结果。因此可将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定义为:预算绩效管理是在财务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调整以及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报告中,树立以绩效为目标的思想,实现预算和绩效的匹配,改善高校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预算绩效管理相关文献综述

美国对高校的绩效评价主要由民间机构检查和监督,评价的结果将作为政府教育拨款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英国高校绩效评价主要是高校进行自评。《英国大学管理统计和绩效指标体系》由输入指标、过程指标和输出指标三部分组成。

陆媛(2006)从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和体系设计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借鉴英国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高校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提出了建议。

戴晓燕(2007)借鉴国外高校预算管理的经验,从前期预算绩效编制、中期预算执行绩效控制、后期预算绩效考核、高校财务预算绩效管理的信息反馈四个方面探讨了高校财务预算实施绩效管理的具体途径。

王立会(2012)在研究绩效预算的理论基础上,引出绩效预算的内涵特征,指明了高校预算绩效改革的方向,提出了完善高校绩效预算管理配套制度的建议。

王倩倩(2014)介绍了相关的制度文献、国外高校的预算管理情况和国内学者对高校预算管理研究的现状,针对 S 大学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侧重从预算管理信息化和预算绩效评价两方面提出优化措施。

三、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

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以绩效目标为导向、以绩效监控为保障、以绩效评价为手段、以评价结果应用为关键的全过程预算管理模式。以下从预算绩效目标、绩效评价体系、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四个方面结合湖北省省属高校Y大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Y大学近年来逐步从“投入型”预算向“绩效型”预算转变,但依然存在下列问题。

1.绩效目标编制逐渐科学合理,但项目整合后的绩效指标难定。

Y大学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用款单位编制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设定绩效目标时经过调查研究,绩效目标从数量、质量、成本、效益等方面尽量细化量化。高校绩效目标按大项编制,例如,其中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专项,包括人才培养项、学科建设等四个小项,每个小项下面还涉及多个子项目,学校预算执行落实到校内各业务处室,使得大项目绩效目标不能完全覆盖各子项目,执行后对子项目的考核难以衡量。

2.预算管理制度尚在健全中,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

Y大学目前的绩效考评工作主要是针对财政专项的绩效考评,每年向省财政厅报送上一年度财政专项的绩效自评报告,包括项目基本情况、绩效评价工作情况、绩效分析及评价结论。缺乏对学校部门的整体评价。预算管理部门没有对归口部门绩效自评结果的准确性做进一步的审核。

3.绩效监控每月开展,但监控运行仍有困难。

通过每月对项目执行情况的通报,控制项目用款进度,促进项目按进度执行,保证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避免出现年终突击使用、集中用钱的情况。但由于时间紧,项目多,且科研等项目的运行都有一定的周期,部分项目的绩效目标不便于量化考核,导致相关职能部门对项目运行情况的监控不够及时、全面和具体。

四、相关建议

1.完善与预算绩效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

参照省财政厅关于预算绩效管理的系列制度,包括年度绩效目标编报、省级财政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及评价操作指南以及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制定符合高校实际情况的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制度。

2.建立更加合理有效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我国高校绩效指标体系可以使用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和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相结合的方法,并借鉴《英国高校管理统计和绩效指标体系》的做法,建立全面丰富、科学合理、可行可控的绩效评价体系。

3.加强预算绩效结果的反馈并运用

在预算的绩效考核之后, 必须将结果反馈给每一个预算支出机构和每一位教职工,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编制部门下一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加强内部控制。

参考文献:

[1]陆媛.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及绩效指标设计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

[2]戴晓燕.高校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

绩效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权变理论;政府绩效;绩效评估

[中图分类号] C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0863(2013)04-0032-03

一、引言

上世纪80年代,西方各国为了应对财政危机和政府的信任危机、效率危机,开始了大规模的政府行政改革,这股改革浪潮被称为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以深化改革政府绩效评估为主要内容,强调明确的责任制、产出导向和绩效评估,引入市场机制以改善公共部门管理,减少了政府运行成本,很大程度上缓和了长期以来存在于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矛盾。

通过绩效预算来管控政府运行成本在设计方向上是正确的,但能不能真正发挥绩效预算的管控作用,最重要的依赖因素是绩效评估系统,也就是如何对政府真实绩效进行评估。如果评价系统不成功,那么也就无法通过绩效预算管控政府运行成本。而绩效评估结果又依赖于绩效考核。从而形成了:“绩效考核”决定“绩效评估”决定“绩效预算”这样一个不可逆程序。[1]

由于西方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以及绩效评估都是在企业管理的经验基础之上研究发展而来,而政府运行成本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复杂性,包括部门活动的不可观测性、成本与收益的非对称性,不确定性等等,政府运行成本还具有弱控制性,机关活动缺乏有效的制约力量,机关获取经费和提供服务产品之间缺少必要的逻辑联结;政府内部各机关信息传递过程复杂。因此对政府运行成本的观察、衡量、与验证的难度以及处理的复杂程度都远远的超过了企业财务,评价政府的运行效果和经营业绩需要采用特殊的信息来源、指标体系和报告体系。

二、量化指标考核政府绩效的设计性缺陷

绩效预算依赖于绩效评估系统,而绩效评估又依赖于绩效考核。在这个逻辑顺序中,现行的以量化指标作为考核依据并产生评价结果在理论和设计上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及缺陷。无论绩效预算是技术论还是制度论,其理论设计的基石是“绩”“效”二字。简单说“绩”就是实现目标,成绩越大越好;“效”就是如何多快好省地完成,效率越高越好。所有理论、体系的设计都是保证的途径和方式。大量的调研结果表明,现行实践运用的绩效评估系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2]:

1.基于量化考评的细化指标不同权重问题

由于整个绩效预算的信息来源于绩效评估系统,而量化的后果是导致不同权重内容的同性化问题。例如,衣服和大米对人的作用是不同属性问题,我们人为地折算成钱后,就变成了同一的可比较概念。对政府工作来说,一个工作能力很强的人迟到了,在绩效系统中的加扣分只能体现出一个分值,权重意义无法体现。所以不同权重的内容是不可能寄希望于通过更完善的设计分值来达到公平合理的。

某银行单位调研其绩效评估管理系统时发现,相对服务于普通市民客户的工作人员,有能力吸纳大单位资金人员的绩效分值要高很多,连带成经济收益的巨大反差。该行负责人坦言初衷是为了激励所有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员工能力创造效益,但事实结果是造成部分有便利条件的人员与大部分人员间的不公平待遇,对整体而言反而积极性被挫伤,怨言四起、矛盾激化。

2.不同岗位间的不平衡问题

山东某市质检局调研该局绩效系统实施效果时,发现很多人对岗位间由于功能不同造成的绩效差异意见比较突出。如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和对外收费部门间工作性质差异如何平衡绩效?容易完成效益指标的科室与不容易完成的科室间工作难度差异如何评价绩效?外勤人员工作因素不能参加单位学习、活动,拿不到分值是否合理等等。由于考评结果直接对应到工作评价及经济收入,所以实施绩效考评后反而引发了员工对“好岗位”的热衷心理,失去了爱岗敬业的热情。

3.有害绩效问题

这一现象在一些权力单位如执法部门尤为突出。为了绩效突出而滥用权力,造成乱收费,钓鱼执法等在社会舆论媒体上屡见报道。某公安局交通大队关于印发绩效考核实施办法的通知中规定,处罚交通违法每笔,加分,少一起减分;处罚每笔平均金额超过若干元加分;民警处罚笔数日均不能低于若干笔,新警不低于多少,未完成的,一次性扣多少分。交警部门给交警下达罚款指标,在罚款金额与工作津贴、绩效奖金发放、全年评选先进等直接挂钩的压力下,处罚目的就很容易从维护交通秩序,演变成追求罚款最大化。执法变成执罚,公权力便异化为交警部门或者个人牟利的工具。

4.伪绩效问题

伪绩效问题有两种现象一是因为绩效系统的充分量化,部分投机者专研于与本位工作无关的边缘内容,如无意义的加班、制造虚假的社会好评等;二是因近性效应,比如得知上级部门要来检查,许多单位就会突击整改,把功夫做足在这些“重头戏”上,力图获得优评。以一点弥盖一线已成为现在通病。

综上可以看出以现行理论支撑的绩效评估系统本身的实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只适用于可以细化的环节,如文件传递、事件受理时限等流水型程序。绩效评估的误区不在方法,而在于理念本身。政府绩效评估的假设,是政府“绩”“效”可以通过管理团队和管理个人得到实现。那么,政府的“绩”可以分解成各个功能单元的目标,再进一步分解成单元内的团队和个人的绩效指标。政府负责人只要把工作目标分解成绩效指标层层下放到人头,定期监督评估,最后根据绩效完成情况实施奖惩。这样可以称为“自动化管理”或“无人管理”。因此,事实上很多理论把绩效管理误认为就是绩效考核,以为通过设定指标、绩效评估、绩效沟通、指标调整等手段和过程,找出绩效高或者低的原因,就能够通过填填表,报报数字,打打分,写写评语而不断改善提升组织的整体绩效,实现组织的目标是不可取的。

三、权变理论与绩效评估模型

权变理论是上世纪70年代在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是西方组织管理学中以具体情况及具体对策的应变思想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以往的管理理论,如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等,一般是侧重于研究加强企业内部组织的管理,且追求的是普遍适用的、最合理的模式与原则,但在解决企业面临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时又显得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再相信管理会有一种最好的行事方式,而是必须因地制宜地处理管理问题,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管理取决于所处环境状况的理论,即权变理论,这其中“权变”的意思就是权宜应变。权变理论把企业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并试图从系统的相互关系和动态活动中考察和建立一定条件下最佳组织结构的关系类型,包括组织开发策略、信息处理程序等因素与组织结构之间的权变关系等。 该理论认为,人是复杂的,要受多种内外因素的交互影响。领导是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条件和工作任务结构四个方面因素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不存在普遍适用的一般领导方式,好的领导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管理。

权变理论被一些研究者誉为未来管理的方向。它整合了管理学科某些方面的基本认识和方法,建立了多变量和动态化的新管理规定,它提倡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精神,注重管理活动中各项因素的相互作用。

通过权变理论可以看出,组织的绩效并不是一个可以通过同一量化的评估系统能解决的问题,这也是中外学者及各国政府普遍面临的难题。不同属性的单位、同属性不同地域的单位,同属性同地不同人员构成的单位甚至同一单位的不同发展阶段,都会影响到绩效结果产生。

无论东西方管理模式,可以定论的是“绩效”永远是对政府运行共同的需要。“绩”可以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环境的改变各自诉求,但对效能的追求是恒定的。西方的社会发展建立在依靠资本的驱动下,所以最大限度的控制成本是可以用一套体系来完成,就像老板如何控制员工开支一样简单。结果,而是管控的使然。但是如要有“绩”诉求,“效”也必然很难实现,原因就是没有激励的环境不可能形成权变的环境。为此应当采用权变理论的观点来分析:

要研究政府内部控制与环境权变因素,要先将其量化,量化过程中构建政府内部控制有效性指标当前的研究方法与结论并不统一,有问卷形式的研究,也有公开数据。本文选取如下指标进行分析[6]:

1.内部控制IC

将政府施政目标的实现视为内部控制的首要任务,而其他要素的存在也是为了保证政府施政目标能够实现。绩效评估应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展开,采用打分制进行,其主要中心工作可参考表1。

2.环境不确定性EU

在权变理论研究中,环境被定义为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的并对组织整体或者某一部分具有潜在影响的因素,即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以被认为是风险或者机会,对政府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影响。因而,内部控制系统首先要能够适应环境的不确定性。然而环境的不确定性本身难以衡量,但是这种不确定性会对政府的目标实现产生影响,政府目标的变化程度或者变异程度能够用来反映环境的不确定性。本文采用企业中常用的销售收入变异系数、利润总额变异系数来来描述政府支出环境的不确定性。

式中,EU表示政府支出环境的不确定性,CV计算的是政府支出变异系数,本文采用变异系数取10为底数的对数来衡量环境的不确定性。ZK指政府近五年的运营支出,Z指政府近五年的平均运营支出。

3.行业竞争程度CI

政府机关支出的特点与其所管理的内容及管理行业密切相关,管理的内容和行业决定了政府的复杂性、任务不确定性等因素,这些因素通常会与机关规模、技术特点等因素相结合,对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产生影响,行业竞争程度在企业中主要采用赫芬达指数来衡量。

4.机关复杂程度FS

上述两种环境的权变因素代表了政府内部控制系统面临的外部环境,政府机本文采用政府内部下属机构数量来衡量政府机关的复杂程度来探讨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5.机关规模FC

机关规模的发展将会导致管理跨度不断增加和管理过程更加复杂,以至于更需要设计和创新管理控制系统以实现组织目标。在企业中,大规模与小规模企业采用的分权或集权形式对管理控制系统设计的要求不同。本文以机关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衡量机关规模。

6.政府内部控制与环境权变因素的适应性模型

由上述分析可得,构建政府内部控制与政府环境权变因素的指标的研究模型,以用来研究内部控制与政府环境权变因素的适应性:

式中的β0~β4为加权系数,可根据政府的具体情况加以设定,以模型中的拟合残差ε来衡量内部控制与政府环境权变因素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对政府绩效的影响,

7.政府绩效的评估

内部控制对与政府环境权变因素的影响国内外还没有相关的研究结论,本文构建如下模型:

同样式中的β0、β1为加权系数,可根据政府的具体情况加以设定, ARES代表了由研究政府内部控制与所处环境权变因素的拟合残差,取绝对值来表示内部控制与所处环境权变因素的适应性。残差越大,表明适应性越差,残差越小,表明适应性越好。

四、结束语

据光明网报道,在中国庞大的财政开支中,政府自身消费就占去了财政收入的很大比例。这中间除政府运行成本过高以外,财政浪费也十分惊人,缺少合理的绩效评估是造成上述因素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绩效评估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在实践中往往无法具体实施,本文提出的基于权变理论的政府绩效评估模型可以方便地分析政府内部控制开支与其所处的环境的适应性,有助于提高政府运营绩效。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刘华伟.广东公共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Liu Huawei.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Public Expenditure Management System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Jinan University,2008.

[2]刘玉栋.公共支出的人本绩效预算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0.

Liu Yudong.Research on the Humanistic Performance Budget in Public Expenditure. The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2010.

[3]张双鹏等.基于权变理论的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11(9).

绩效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11篇

 

一、 人力资源管理内涵及其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影响员工的态度和行为以及绩效的各种政策、制度的总称(Huselid et al.,1997)。然而学者们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有着不同理解。Arthur(1994)将人力资源管理划分为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控制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两种类型。Delery和Doty(1996)提出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内部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市场导向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两种。尽管学者们对人资源管理的观点各有侧重和不同,但是他们都一直在探究如何凭借它来提升组织的竞争优势。战略管理理论认为价值性和独特性资源能给组织带来高绩效和竞争优势,组织需要通过恰当的组织形式去获得和利用这些价值性和独特性资源(Foss,2007)。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作为这种有效的组织形式,通过它可以部分解释组织获得这些独特性和价值性资源,从而给组织带来较高组织绩效和行业的竞争优势(Alvaro et al.,2009)。因此,在过去的20多年的时间里,许多学者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有正向的影响(Sun et al.,2007),其中大多数研究的结果变量是组范畴。他们试图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对非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来剖析它是否对组织的竞争优织方面的绩效。这些绩效主要反映了组织过去成长的情况,本质上属于组织非创新绩效的势有影响(What)?在这方面,有些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对非创新绩效影响的内部机制,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影响这些绩效的中介效应或/和调节效应,并总结了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是如何影响竞争优势的(How)。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市场的全球化推进,不断创新的企业才能够具备持续的竞争优势(Griffin & Page,1996)。近年来研究环境变化和组织创新的文献在数量上明显增加(Anand et al.,2007)。这股研究的热潮逐渐渗透到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学者们开始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创新层面的绩效是否有显著正向影响(Subramaniam & Youndt,2005)。宏观上来看,组织创新绩效一般反映组织在未来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对组织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通常意味着对组织的持续竞争优势的思考。目前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有关人力资源管理是否正向影响组织创新绩效的探讨本质是在研究它是否对组织持续性竞争优势有影响(What)?人力资源管理对创新绩效的内部和外部机制,也就是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持续竞争优势影响的机制研究。虽然这方面的本土化研究还刚刚起步,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将成为推动我国传统产业转化升级,实现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政策依据。

 

因此,纵观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的历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丰富和发展过程中,研究的侧重点经历了历史的演变:从关注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到分析它内部影响机制,从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同组织战略的匹配到剖析它与外部情景因素的匹配,从研究它对竞争优势的作用到探寻它对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影响。构建中国本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需要从西方吸取精髓,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体系对本土化研究的影响必将深远。本文试图厘清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的脉络,多重审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构建的内容,为我国本土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二、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的多重审视

 

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的内容不断丰富,研究方法也不断发展,逐渐建立起脉络清晰的西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因变量、中介机制和调节机制三个不同的研究维度多重审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并在分析中列举相关研究作为佐证。

 

首先,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的因变量是关注创新绩效还是非创新绩效,将研究划分为研究竞争优势还是研究持续竞争优势。非创新绩效是组织过去的经营情况,反映组织曾经和现在处于市场中的竞争力,它可以代表组织的竞争优势。但是,随着外部经营环境动态性的日益显著,过去的绩效已经不能准确地反映组织在未来竞争中能否取得优势。创新绩效主要反映了组织在未来竞争中能否取得优势,它代表了组织持续性竞争优势(Griffin & Page,1996)。

 

其次,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中是否探讨中介机制,将研究划分为内部机制研究和没有内部机制研究。由于一些实证研究质疑人力资源管理积极影响组织绩效(Cappelli & Newmark,2001)。因此,需要从某理论视角通过中介效应来揭示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影响的内部机制。

 

最后,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中是否探讨调节机制,我们将研究划分为外部匹配机制研究和没有外部匹配机制研究。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外部匹配观”和“普遍观”(Delery & Doty,1996)与此划分相同。外部匹配机制研究是探讨不同的情境因素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的关系,同样“外部匹配观”强调不同情境对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关系的影响。没有外部匹配机制研究认为在任何情境下人力资源管理都会对绩效产生积极影响,这和“普遍观”内容一致。本文通过因变量、中介机制和调节机制三个不同维度,我们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划分成为八个不同的研究领域,如表1所示。

 

Ⅰ——竞争优势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对非创新绩效的影响。这方面的绩效包含了个人层面的生产率和满意度等,也包括组织层面的利润和销售额等。主要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对非创新绩效的影响,探讨人力资源管理是否给提高组织竞争优势。研究的重点放在探讨哪些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最佳实践。研究的前提假设是: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境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总是给组织带来较好的非创新绩效水平。这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普遍观”的观点基本一致。 Ⅱ——持续性竞争优势研究。研究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对创新绩效关系。创新绩效通常与获得和保持组织的持续性竞争优势相关(Lyon & Ferrier,2002)。有些学者已经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人力资源管理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但是也有些不一致的研究结论。因此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有待加强(Daniel et al.,2008)。中国本土化人力资源管理和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迫切(Wang,2003)。

 

Ⅲ——竞争优势内部机制研究。研究关注人力资源和组织非创新绩效之间内部机制。这方面的研究是在“Ⅰ——竞争优势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了人力资源管理对非创新绩效关系的中介效应。主要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影响非创新绩效(How)。大量文献中,依据主要理论视角是社会交换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等。讨论的中介变量主要有工作满意度(Gardner,2001)、工作技能(Park & Anantharama,2003),程序公平和组织承诺(Guy et al.,2007),关心员工和关心客户两个不同的维度(Chuang & Liao,2010)等。

 

Ⅳ——持续性竞争优势内部机制研究。研究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创新绩效之间内部机制。探讨人力资源如何给组织带来持续性竞争优势(How)。Wright等(2001)在理论上提出整合战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分析框架,认为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形成了人力资本流量和存量的变化,使组织能够不断快速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从而获得核心竞争能力保持持续性竞争优势。他们认为动态能力是人力资源管理和持续性竞争优势之间的中间变量。王林等(2011)实证研究了人力资源管理通过逆向工程能力的中介作用影响了组织创新绩效。虽然人力资源管理为组织带来持续性竞争优势内部机制一直是该领域关注热点问题,但是总体上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少,相关的实证研究也凤毛麟角(Daniel et al.,2008)。

 

Ⅴ——竞争优势外部匹配机制研究。研究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对非创新绩效影响存在外部匹配机制。这些研究在“Ⅰ——竞争优势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外部情景因素对人力资源管理与非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Delery和Doty(1996)提出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匹配观”。在1990年代,这方面的研究成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最为活跃的内容。许多学者们由此将组织外部情境因素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它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非创新绩效的影响。如:Datta等(2005)研究了企业所处的行业特性的调节效应。但是,这一领域的研究结论存在一些争议,如:环境动态性对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之间的调节效应,有的研究认为,在高动态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可以给组织带来更好的绩效(Datta et al.,2005);与此相反,有的研究认为环境动态性负向调节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王林等,2011)。因此,这一领域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加强。

 

Ⅵ——持续性竞争优势外部匹配机制研究。研究关注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创新绩效之间外部匹配机制。Wright和Snell(1998)比较早地从理论上分析了外部情景因素(动态环境)对它们之间的调节效应。他们认为在动态环境中,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可以开发出更多技能的人力资本池和激发出组织所需要的更广泛的员工行为,实现动态地同组织战略相匹配。他们的研究发现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高组织适应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认为在动态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更加使组织获得持续型竞争优势。然而,王林等(2011)利用中国的企业数据实证研究发现环境动态性负向调节人力资源管理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学术界的这些分歧需要更多的研究来不断完善和修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Ⅶ——竞争优势内部和外部匹配机制研究。研究同时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组织非创新绩效关系中介机制和调节机制,从而打开人力资源管理如何获得竞争优势的“黑箱”。许多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比如,国内的学者程德俊和赵曙明(2006)探讨了人力资源专用性在高参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企业绩效关系的中介效应,同时深入分析了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Sun等(2007)研究了高绩效工作系统通过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效应影响生产率和员工离职率,同时分析了企业战略和组织失业率的调节效应。

 

Ⅷ——持续性竞争优势内部和外部匹配机制研究。研究不但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组织创新绩效关系内部机制,同时也关注外部因素的调节。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比如:王林等(2011)探讨了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新产品成功影响机制,它是部分通过中介变量动态能力影响新产品成功,并进一步分析了外部情景因素环境动态性的负向调节效应。为了发展和丰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需要深入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内部机制,更需要进一步研究外部情景因素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机制。这对于从微观的企业层面剖析产业创新升级的内部动力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文献资料的梳理,从因变量、中介机制和调节机制三个维度审视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研究,较清晰地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划分了八个重要的领域。这将有利于系统和完整地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也对我国本土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

 

三、 对我国本土化研究的启示

 

首先,从不同类别变量入手,探究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竞争优势”和“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目前需要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中国情境下哪些才是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它们形成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内部是否协调一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它对组织非创新绩效和创新绩效的影响,探讨它是否带来组织的竞争优势和持续竞争优势(Ⅰ和Ⅱ领域)?这些研究不仅需要理论上的探讨,更需要进行科学严谨的实证研究。另外,Tsui(1997)提出了“员工—雇主”关系模型,我国本土化的对它的研究没有系统性。这方面研究成果将为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雇佣关系提供有效政策建议。 其次,侧重探讨具有本土特征的中介效应。一些学者基于中国组织探讨了一些中介变量,例如:人力资本的独特性,服务导向的组织公民行为和人力资源有效性等,解释了为什么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带来高绩效。但是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内涵应有其独特性,需要探索具有本土化特征的中介变量来更加有效地解释这一问题。另外,这方面研究通常关注它对非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为什么可以带来组织竞争优势的内部机制问题(Ⅲ领域)。有关人力资源管理对创新绩效中介效应的研究很少,我国对于它为什么可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内部机制的研究才刚刚起步(Ⅳ领域)。这方面研究成果对于组织正确利用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提高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实践指导价值。

 

再次,研究外部情景因素调节效应。从文献中梳理我国独特的外部情境因素,分析这些外部因素是如何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绩效。尤其是先前存在的一些争议,如:组织外部环境动态性对人力资源管理与非创新绩效之间到底是正向还是负向调节效应?需要进一步进行本土化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Ⅴ领域)。更为重要的也是现在比较缺乏的研究是外部情景因素如何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和创新绩效关系(Ⅵ领域)?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整合的研究视角也不可或缺,应该同时研讨人资源管理对非创新绩效的内部和外部机制(Ⅶ领域),以及深入研究它对创新绩效的内部和外部机制(Ⅷ领域),打开人力资源管理对绩效影响的“黑箱”。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将对于提升区域创新、产业转型升级乃至推动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提供企业微观层面的理论依据。

 

最后,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已经传到中国,许多中国企业正在面临如何本土化地将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应用到企业的战略中问题。显然现在许多研究发现这些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一些重要结论可以应用到其他国家的情境中,但是完全的“拿来主义”未必带来成功。因此,在研究方法上应该利用扎根理论、质化研究进行中国情景的人资源管理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这对于发展和补充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越来越重要。

绩效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12篇

本文通过对责任政府理念内在绩效要求的考察,认为完善绩效管理促进责任政府的构建是一种可行思路。因此,针对我国构建责任政府的迫切要求及我国责任政府绩效评估的现状,借鉴国内外政府绩效评估的先进理论与实践,探索适应责任政府的绩效评估模式。文章分析指出,国外政府及我国一些地方政府通过绩效评估来推动责任政府建立的努力,为我国政府改革找到了新的切入点。但也要看到,在责任政府构建过程中,绩效评估由于缺乏系统理论指导、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保障,导致评估实践中具有盲目性、评估主体单一、没能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和信息体系、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没能很好结合等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都表明了

我国目前对责任政府及其绩效评估理论的研究己经落后于实践的发展。理论研究的不足必将导致实践的盲目性,增大实践探索的成本代价,从而激发了研究者研究的紧迫感和动力。鉴于此,文章从理论上分析构建责任政府绩效评估机制的制度化基础,从实践上构建基于责任政府理念的政府绩效评估模式,该模式包括“战略目标系统”、“基于资源管理整合系统的平衡性绩效衡量”、“绩效信息的反馈利用”三大过程性要素;设计出责任政府绩效评估的操作程序,并分析该模式的适用条件;最后进一步运用平衡积分卡构建责任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将责任政府的绩效评估进行到底,最终推进责任政府的建设。

关键词:责任政府;政府绩效评估;评估模式;平衡积分卡

中文文摘

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公民素质的提升以及公民意识的日益凸显,给传统行政模式提出了改进要求,构建“责任政府”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自身发展的必然;全球化不确定性的日益增强,给政府自身发展带来了客观压力,在加入wto己成为现实的今天,身处国际经济循环中的中国政府,尤其面临着提升自身效能、发挥比较优势的迫切压力。在此环境中,搞清楚“责任政府”究竟是什么样的政府,如何构建责任政府,如何提高责任政府的绩效水平,这是我国政府当前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责任政府”在我国的迫切建设要求、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现存的问题,力图在充分分析“责任政府”内涵及其框架体系之后,让责任政府赋予政府绩效管理以新的制度基础和目标导向,并结合国内外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构建出“责任政府的绩效评估模式”,并进一步运用平衡积分卡构建责任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将责任政府的绩效评估进行到底,最终推进责任政府的建设。

第1章绪论

该部分主要说明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基本思路等。首先介绍相关的研究背景,指出新公共管理运动以来,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受到广泛重视和推广。而我国构建责任政府过程中的绩效评估还处于初级阶段,由于理论研究不足所导致的实践的盲目性,使得责任政府绩效评估问题层出不穷。其次介绍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在分析绩效评估作为构建责任政府的基础工程的重要作用后,指出引入和改善政府组织的绩效管理与构建责任政府的内在价值相吻合。因此本文将绩效评估机制与责任政府的建设结合起来研究,希望责任政府能赋予政府绩效管理以新的制度基础、目标导向,同时,通过责任政府的绩效评估,可以进一步推进责任政府的构建,由此实现责任政府与政府绩效评估的良性互动。最后介绍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2章责任政府构建中的绩效评估理论概述该部分首先介绍责任政府相关概念和理论。通过分析对比国内外学者对责任政府的阐释引出本文对我国责任政府的理解,指出责任政府重心不再是权力本位,而是政府责任本位;政府的责任范畴不再单一是政治责任,还包括法律责任、道德责任;责任政府还强调公民责任和政府责任同时并重,责任政府不再是层级考核,而是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保证职、权、责、利关系在行政管理实践中得到贯彻落实。在这一部分,还从法治、德治、民治三个维度介绍了构建责任政府的动力机制及其目标。

其次,主要介绍责任政府绩效评估的内涵。在简要回顾政府绩效评估的历史基础上,文章结合国内外学者有关政府绩效评估的定义,提出责任政府绩效评估的内涵,并分析其性质。从提高政府行政能力、促进政府质量与公平意识、提升政府形象三方面分析政府绩效评估对构建责任政府的促进作用。最后,小结。文章结合上述分析,进一步指出有必要借鉴当今国内外政府绩效评估典型实践的先进经验,以作为构建责任政府绩效评估机制的经验方面的预备。

第3章国内外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及启示该部分首先是西方政府绩效评估实践概述。先介绍美国、英国的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进程与成效,再结合弗吉尼亚州的绩效指标、英国警务绩效评估框架两个典型案例,指出其指标选择的广泛性、创新性、可操作性以及评估的法制化、制度化等特点。其次,介绍我国责任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探索。典型的有青岛市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山东省的社会服务承诺机制,福建省的效能建设。最后,对国内外绩效评估创新实践的借鉴经验进行综合评述。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发现,从绩效评估制度化和规范化、评估方式的选择、评估主体的确定、评估指标体系的设立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程度的借鉴意义。 

第4章我国责任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该部分首先阐述责任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体系在构建和规范上的不足。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分析理论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一,绩效评估的知识体系准备严重不足:第二,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体系的保障;第三,未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第四,绩效评估的价值体系未得到构建和认同。其次,理论不足导致实践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评估多处于自发状态,评估主体比较单一,多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监督,缺乏社会公众对政府的评估;有效的绩效评估信息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存在信息失真现象,导致评估结果很难做到客观公正;从评估的方法上看,缺乏对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的正确运用,严重影响了评估的实效。最后,小结。责任政府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给当前政府管理带来了诸多弊端。在分析问题之后,有必要结合国内外责任政府绩效管理和评估的经验和做法,构建适合责任政府的绩效评估模式。

第5章责任政府构建中绩效评估机制的完善·该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结合理论与实践构建基于责任政府理念的政府绩效评估模式。首先,分析构建责任政府绩效评估机制的制度化基础。文章主要从分权化管理、责任机制、结果为本、顾客导向四个维度分析责任政府绩效评估机制的制度化基础。文章指出,只有在这些制度化基础上推行绩效评估,才能够确保绩效评估的有效性。其次,构建基于责任政府理念的政府绩效评估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主要包括三大过程性要素:“战略目标系统”、“基于资源管理整合系统的平衡性绩效衡量”、“绩效信息的反馈利用”。第一,战略目标系统即要确立政府绩效评估的合理目标。责任政府的绩效评估目标是一个综合考虑内外顾客,将组织使命、组织责任、战略规划、工作程序设计、目标设定和优先排序、界定成果和投入的逻辑关系等工作有机融入政府所制定的、旨在改善政府绩效的战略性框架。第二,基于资源管理整合系统的平衡性绩效衡量。基于前文对我国绩效评估存在问题的分析,在绩效评估机制的构成方面,采取多元主体与平衡性绩效管理工具相结合的评估方式,以求全面、准确而具有建设性地对政府绩效进行管理。文章设计的是三元主体绩效管理的框架,三元主体包括:社会主体(公众、专家)、上级机关、机关自评。通过三元主体的平衡性评估机制回应责任政府在政治、法律、专业领域、管理以及服务方面的责任要求。第三,强调绩效信息的反馈利用。文章指出,只有把决策执行中的各种信息不断地,及时地反馈到政府部门,管理者刁‘能对偏离绩效目标的各种情况进行调整、修正和完善,进而达到不断提高政府绩效的目的。因此可将“政务公开”引入责任政府绩效评估领域来、更可通过网络加强公民与政府互动,促进政府效能提升。再次,通过图表介绍责任政府绩效评估的操作程序设计和适用条件。文章构建了责任政府绩效评估的七个操作程序:制定政府绩效评估计划、建立政府绩效评估组织、构建政府绩效评估指标、收集政府绩效评估信息、选择政府绩效评估的计量方法、撰写政府绩效评估报告和政府绩效评估结果的反馈和应用。这七个操作程序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构成了持续循环的政府绩效评估过程。另外,绩效评估模式的引入,必须从组织的内部结构、权力模式、组织制度、文化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给出全面支持。即,绩效评估系统要求组织结构系统、制度系统、人事系统和资源系统的全面跟进。所以,文章接着分析了该模式的适用条件,要根据机关具体实践条件的差异,找到扭转传统观念栓桔的切入点和方法。

最后,进一步运用平衡积分卡构建责任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鉴于政府业务的复杂性、多元绩效动机、多元绩效标准的现实情况,以及国内关于政府整体绩效评估指标研究的滞后性,文章另起一点,选取平衡积分卡这一综合性战略绩效评估和管理工具,作为构建基于责任政府理念的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建设工具。文章先简单介绍平衡积分卡的内容以及其在责任政府绩效评估中应用的可行性,再从顾客满意、财务绩效、内部业务、创新与学习四个维度来构建责任政府绩效评估平衡积分卡的框架体系,最后以公共卫生管理部门为例,运用平衡积分卡进行实例分析。

第l章绪论

1.1课题背景

1.1.1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受到广泛重视和推广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猛烈冲击、国内环境的巨大变化,进而走出政府财政危机、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的困境,伴随着风起云涌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特别是由于高层领导人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英国、美国、欧洲大陆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日本等国相继掀起了政府管理创新浪潮。这一以公共管理为理论基石和实践指南的改革,其重点主要集中在“减少施政成本”、“提高服务效能”两个方面,以“效率、责任和响应作为其基本价值基础”。综观各国改革,政府再造的内容主要体现在:

1)变管理为服务,树立“顾客至上”观念;

2)民众评议政府;

3)政府绩效管理;

4)公共服务市场化与社会化;

5)政府人力资源管理;

6)注重投入产出的企业化管理。

西方发达国家上述6个方面的政府再造,对我国政府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其改革策略的核心内容也应当成为我们构建责任政府的价值参照。尽管各国政府管理创新的起因、议程、战略、策略以及创新的范围、规模、力度各有千秋,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取向,即在公共部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运用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来提高公共部门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和绩效。绩效评估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推广,以至西方学术界惊呼:现代“评估国家”正在取代传统的“行政国家”。关于西方各主要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情况,本文将在第三章重点进行介绍。

1.1.2我国构建责任政府过程中的绩效评估还处于初级阶段责任政府是行政现代化的产物,最初出现在现代市场国家中。在我国是最近出现的概念,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政府改革目标。这一目标明确反映出的信息就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随着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大职能的确立和不断加强,新时期政府改革战略选择的重点是构建责

任政府。而我国中央政府使用这一概念则是2003年的事,在非典肆虐的时期,面对非典型性肺炎的挑战,政府总理温家宝在有关讲话中表明了中国政府建立坦诚、负责政府的决心,开始明确提出了责任政府的执政理念。

在构建责任政府的过程中,需要一系列制度构架确保政府及其公务员对人民负责关系的确立。除

以公务员规范明确其职责、以问责制建立政府及公务员责任追究机制外,引进绩效评估机制是责任政府建立中制度构架的一个重要方面。相对来说,明确政府行为规范、公务员规范及建立相应的政府及公务员问责制度是责任政府建立的核心内容,但绩效评估是责任政府建立的基础工程。

因此,为了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部门以推进政府机关效能建设和推行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为突破口,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在政府绩效评估与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的行政现代化进程。

国外政府及我国一些地方通过绩效评估来推动责任政府建立的努力,为我国政府改革找到了新的切入点。但也要看到,在成为一种口号和时髦的前提下,责任政府的绩效评估走向“政绩工程”评估的倾向,存在的问题还是相当突出的:评估多处于自发、半自发状态,没有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保障;缺乏系统理论指导,实践中性;评估主体缺乏多元化,多以官方评估为主,缺乏公民评议,而且多是上级对下级的评估,缺乏政府机关的自我评估;评估内容不全面,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片面地将经济业绩等同于政绩,将经济指标等同于政府绩效的评估指标;评估程序没有规范化,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因此评估结果很难做到客观、公正,甚至完全流于形式;评估方法多为定性,较少采取定量方法,导致评估结果不够科学等等.、这止岭问题都表明了我闪日前对责任政府及其绩效评估理论的研究己经落后于实践的发展。现论研究的不足必将导致实践的育即胜,增大实践探索的成木代价,从而也更加激发了研究者研究的紧迫感和动力。对比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以及在公民导向的强调和目标管理、战略管理等理论工具有效运用,我们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待提升。

1.2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

作为责任政府建立的丛础工程,绩效评估为责任主体承担责任提供工作履行过程和结果方面的数据。绩效评估作用具体表现为:既注重过程中的事业心和务实态度,看政府依法办事、按章办事的情况,看公务员是否勤勉工作、踏实肯干又重视结果导向,鼓励政府、公务员打破陈规争取能带来更好结果的创新,以“三e”标准(即经济标准、效率标准、效益标准)测定政府生产率的状况,重视公务员的业绩和他们对组织目标的贡献。绩效评估还在于把测定的政府生产率的状况与公民期待对比,促进责任政府的建立。在政府对人民负责的责任关系中,如何推动一个更具责任感政府的建立?当代,绩效评估通过引进公民参与,使绩效评估及责任承担中,政府坚持公民导向;公务员履行职责不仅对上级负责还要以公众的满意度作为自身工作的重要的考量。以此为基础建立的问责制,能有效地增强政府官员的责任心,端正他们为公众服务的态度和提高为公众服务的质量,促进责任政府的建立。由于组织的目的是在于通过社会化结合方式,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这一目的实现方式、手段,乃至具体的运作过程,其本身也是一个需要管理的过程,这就是绩效管理对于提升组织有效性的意义所在。从这一视角出发,责任政府的建立正是为了改善政府运作,提升政府各方面的效能,从而更好地履行其组织使命—提供公共物品,为人民负责。而引入和改善政府组织的绩效管理,无疑是与构建责任政府的内在价值相吻合的,因为责任政府总体上看作为对传统管制型政府行政模式的超越形式,也必然会强化传统政府绩效管理和评估与现实的滞后性和不适应性。此外,由于政府部门自身在价值原则、管理方式、业务内容等方面的特点,绩效管理这一在赢利性部门广泛使用并获得良好结果的管理工具,在政府部门的应用还基于政府价值定位的调适问题。所以本文将政府绩效管理的核心—即绩效评估机制与责任政府的建设结合起来研究,希望责任政府可以赋予政府绩效管理以新的制度基础、目标导向,同时,通过责任政府的政府绩效评估,可以进一步推进责任政府的构建,由此实现责任政府与政府绩效评估的良性互动。

1.3研究的基本思路

绩效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城市环境管理;政府绩效评估

一、城市环境管理绩效评估概念界定

1.城市环境管理绩效评估的主体。根据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城市环境管理的利益相关者既包括此项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也包括广大受众,即城市环境卫生服务的享受者。这些利益主体虽然对城市环境管理的关注焦点不同,但都与城市环境管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根据政府绩效评估实践中多元主体参与程度不足的问题,在构建城市环境管理绩效评估体系时必须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整。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在城市环境管理绩效评估中,都必须坚持政府、公众、社会团体、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2.城市环境管理绩效评估的客体。政府环境管理绩效评估是对城市环境管理作出的评估,其客体就是城市环境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水环境治理、空气质量检测、垃圾清理工作、城市绿化建设、街面卫生管理等,在评估过程中表现为各种考核指标。

3.城市环境管理绩效评估的标准和目标。城市环境管理绩效评估最重要标准的是公众满意度,其目标就是通过广泛参与的绩效评估发现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不断改善管理工作,使广大公众满意度提升。同时,城市环境管理绩效评估也关注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力图实现城市环境与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达到现代城市应有的水平。最根本的价值追求还是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努力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二、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绩效评估实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观念落后。(1)较注重国家层面的宏观环境管理,对城市环境管理的微观层面关注不足。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绩效评估四项制度中,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和“创模”三项制度均停留在国家环境管理的层面上,是从全国环境管理和环境整治的大局出发的,仅有全国卫生城市评选制度较好地关注了基于城市管理层面的环境管理。而地方城市所开展的考核评估工作基本上也是根据上级的指示和安排进行的,没有针对本市的特殊性采取更有针对性、更加具体的评估办法。(2)传统观念占据主导地位,绩效评估工作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对城市环境管理绩效评估工作的重视不够。我国的政府绩效评估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管理经验开展的,起步较晚,“当前中国的政府绩效评估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二是“唯GDP论英雄”的片面观。长期以来,我国地方政府仍然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只关注GDP增长,而忽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 评估主体单一。由于观念的落后和体制上的不健全,城市环境管理绩效评估的主体仍然以政府为主,其他主体参与度不够。

3. 指标体系不科学。城市环境管理停留在国家宏观管理层面的又一原因就是指标体系不科学,不能反映出改善城市管理的需求,指标过粗,过于死板,而且缺少反应多个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的指标。

三、基于新公共管理视角的城市环境管理绩效评估

1.城市环境管理绩效评估的必要性。1.1城市环境管理绩效评估——对实践的弥合。当前我国在城市环境管理绩效评估实践方面落实不够,一是没有落实到城市管理层面,二是没有注重公民参与。本研究提出构建城市环境管理绩效评估体系不仅要从理论上论述改变这种现状的必要性,更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评估体系及保障实施的对策,将理论变得切实可行,改变以往绩效评估实施难的局面。1.2城市环境管理绩效评估——公民参与的需要。公民参与政府管理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很多学者都认为公民参与符合公平正义的理念,是促进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途径,能够督促政府提升公共管理和服务的供给水平,更好地保障广大公众的利益。城市环境管理绩效评估体系下的评估主体就体现了多元化特点,正式为了迎合公民参与政府的管理的需要。

2.城市环境管理绩效评估体系框架。结合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具体情况,本文提出的城市环境管理绩效评估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界定:参与者范围、参与深度、评估对象、指标体系。具体如下:2.1参与者范围。(1)政府。政府是城市环境管理绩效评估的主导者,要积极主动的组织开展绩效评估工作。(2)公众。公众是政府行政权力的合法来源,又与城市环境管理关系最为密切,是城市环境管理工作的直接受益者,要实现广泛参与。(3)社会团体。社会团体、社会组织是城市环境管理中的中立者,能够提供比较客观和更高质量的评估意见,是城市环境管理绩效评估的重要参与者。(4)私营企业。城市环境管理的受益者之一,与公众和社会团体的利益不同,关注自身利益,也应该获得绩效评估中的发言权。2.2参与深度。城市环境管理绩效评估参与主体的参与深度以公众表达诉求最大化为原则,即参与主体参与评估能够尽可能地反映自己的满意度,所获得的评估结果能尽可能具有统计学上的普遍意义,而不是局限于小范围的利益主体。2.3评估对象。城市环境管理服务提供者,包括环境主管部门、公安、交通、城管等。由于评估对象过于复杂,不宜采取分部门评估的方法,而是由政府统一开展,综合评估,再根据评估指标体系确定具体责任人。2.4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是城市环境管理绩效评估的核心,一是要更加具体和深入,二是要结合参与主体确定不同的权重,形成评估指标——评估主体的二维体系,三是要注意将定性指标转化定量指标。

3.城市环境管理绩效评估的实施

3.1制度保障。本文虽然已经构建出了城市环境管理绩效评估的大致体系框架,但是没有制度层面的保障是难以落实的。应该先选取个别市县作为试点,然后再对体系作出修改调整,并通过政府规章、行政法规、政策性文件等形式将该项工作确定下来,使之制度化,成为城市环境管理及政府绩效评估的常规制度。3.2法律保障。要在城市环境管理绩效评估制度的实施之后,为满足继续开展该项工作的需要提请地方人大立法,或者由地方政府制定地方行政法规、规章,保障该项制度和该项工作有法可依。同时,有了法律的约束,能够形成较好的法律监督,促进该项制度的完善和落实。3.3技术保障。以往政府绩效评估实施难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开展评估的方式上,尤其是将公众纳入评估主体之后,就使得这项工作显得更加庞杂。这里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采取市民报告卡、社区记分卡等方式,便于广泛开展评估工作。

参考文献:

绩效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绩效管理;企业管理;绩效考核

0引言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竞争形势,这就需要企业从各个方面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而绩效管理作为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必须要进行相关内容的研究,以便于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意见。现在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效率的管理体系,合理的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会促进企业的发展,满足企业的战略需要,以此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企业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将企业的绩效管理作为企业的重要管理组成,在企业的绩效管理上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但是由于企业个别方面管理的不完善或不合理,仍然会造成企业绩效管理存在实践中的问题,其中主要的几个问题如下:

1.1绩效考核的体系设计不够合理

由于每个企业的规模和发展水平不同,因此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就参差不齐,对于绩效考核评价的力量投入和管理力度也就有明显的差别。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绩效的管理目标,但可能会因为企业现阶段的发展水平不足或在理论上的研究不够而使得对于绩效的管理缺乏科学性;有的企业由于公司自身的绩效考核管理人员的经验缺乏而导致绩效的考核目标不准确,指标的制定不合理,考核的原则混乱等问题,这些都是由于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设计不够合理,从而使绩效管理难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刘彩莲江苏省设备监理协会210029以进行。

1.2绩效考核的角度单一,缺乏科学性

企业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是衡量日常工作的有效方式,也是评价员工工作的基础和核心。但是很多企业在绩效的考核中局限于单一的形式,忽略了绩效评价的意义,而变成了一种为了考核而考核的形式。对于考核的内容和项目的设定随意性加大,上级领导的个人好恶情况严重,缺乏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很多企业的考核标准设定的过于模糊,考核的内容涉及的范围过小,这就容易引起绩效的考核不全面,绩效的评判标准不合理的现象,使得企业的绩效考核无法起到实际的作用,对于企业的管理不能起到作用。

1.3缺乏绩效辅导与反馈机制

企业的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性较强的管理工程,但是在绩效的实施和考核的过程中,很多人力资源部门的绩效管理考评不被有关部门支持,这就使得很多参与绩效考评的人员对于考核产生消极应对的现象,降低了企业绩效管理的效率。企业没有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辅导和绩效的反馈机制,使得管理人员与员工的沟通不够充分,无法确认共同的工作目标和统一的绩效标准,被考核人员对于绩效的考核没有充分全面的认识,可能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全局性的考核规划。

2对于企业绩效管理相关问题的对策研究

2.1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

在企业的绩效管理过程当中,最主要的就是要根据企业自身的规模和发展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参照公司的年度发展计划和长期的发展战略,还有各部门科室的年、季、月等详细的发展计划,制定符合企业当前发展状况的绩效考核体系。同时还可以结合员工个人的发展目标来确定绩效考核的框架,绩效的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尽可能的让每个员工参与计划的制定,使员工能够融入团队,也让绩效考核的制定能够更加的全面合理,并且绩效考核的标准要统一,考核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提升,避免出现绩效考核缺乏合理性的情况,从而形成高效科学的考核制度。

2.2完善考核的内容和监督体制

企业的绩效考核是企业进行正常的经营运转的重要任务,合理的绩效考核可以保障企业的管理有序进行,促进企业达到各项经营管理目标,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对于少数企业的绩效考核角度过于单一,缺乏企业所需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的情况,要对企业的绩效考核的管理进行完善和改进,注重员工的绩效指标要与企业的绩效相结合,对于考核的内容要遵循科学、真实、合理的原则,尽量考虑企业主体的利益体现,同时还要尽可能的兼顾指标的量化,减少评价结果中人为干预成分所占的比例,注重多层次、全方位的考核,提升企业绩效管理的整体目标。

2.3注重企业绩效辅导与反馈

在企业的绩效管理中,管理人员通过对员工的辅导和支持,帮助员工改进和提高平时的绩效表现,使其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正确的工作态度和行为,这就是绩效的辅导管理,也是贯穿于绩效管理的一部分。在企业的管理工作当中,各级管理者应当与员工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和绩效指标的完成情况,以及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问难,并帮助其解决相关的问题。对绩效考核的数据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将考核的信息及时的反馈,以便于管理者对绩效考核的评估和管理。除此之外,还要根据考核的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注重企业的激励体系建设,将绩效完成情况与公平的物质激励相结合,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

3结语

在企业的管理当中,企业的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可以反映一个企业的管理绩效的优劣,通过发现和分析绩效考核的结果,改进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机制,就可以使企业增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企业的绩效管理关系到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同时还是一个整体的管理系统,绩效考核计划的制定、执行和评估、反馈等阶段都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的绩效管理是对企业本身的一种认知和自律,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方式和手段,加强企业的绩效管理,就能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伟兵,张永军.创新导向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构建——基于知识共享视角[J].期刊论文,《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05.

[2]于涌.探析企业绩效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期刊论文,《科学导报》,2014.08.

[3]董莉.浅谈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改善对策[J].期刊论文,《经济视野》,2013(23).

[4]程美玲.浅谈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期刊论文,《现代经济信息》,2014(10).

绩效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基层班组 员工绩效管理 有效性 评价模型

一、概述

1.项目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在新一轮的国企改革背景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可预见在后期的国企改革过程中,体制可能被触动,市场化更全面。其中“推进全员绩效考核,以业绩为导向,科学评价不同岗位员工的贡献”,以“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切实做到收入能增能减和奖惩分明,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电力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企内部的管理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也将面临如何完善员工绩效管理机制,丰富组织职能和提高员工工作质量的现实问题。

在南方电网率先提出全员持证上岗要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人员素质水平显著提升,为公司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江门供电局积极行动,从2006年员工绩效管理的对任务考核、指标+任务、行为锚定、360度等的研究与探索,并于2013年提出量化考核,通过试点,在员工能力和愿力提升上效果良好。

基于江门供电局员工绩效提升的管理需求,对绩效管理实施有效性系统评价的标准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一是客观评价班组量化考核成效;二是促使直线经理主动转换绩效理念、提升绩效管理能力;三是识别绩效差距,为员工能效提升找准方向和目标。

2.员工绩效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绩效管理理论发展

1842年开始,美国联邦政府法律修正案要求政府对办事人员每年进行考核,对人们表现的评价。1911年,随着科学管理之父泰勒(F.W.Taylor)提出科学管理理论,形成了组织政策与系统评估制度,为绩效管理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1954年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的概念,但是基于Y理论的前提是员工都能自觉自发的完成工作任务和目标,传统的绩效考核并不能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创新精神,改变员工的行为。上世纪50年代,美国管理学家Aubrey Daniels提出了“绩效管理”的概念,随后人们便展开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

(2)对绩效评价的研究

绩效评价内容方面,从单维到多维的发展过程,从“只关注工作结果”以确定员工工作绩效水平高低,到“多维度关注”,通过个性特质、态度、工作行为、工作结果等纬度对员工工作表现及潜力进行评价,再到“从评价到管理”的转变,目前普遍认同将绩效评价定义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以达到开发培养和有效利用组织成员能力的目的。绩效评价方法分为三类方法如下:

1.绩效管理与管理有效性

管理是经济增长中的关键决定因素,其主体和客体都是人,主要任务则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人们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或支出实现最大的目标,这需要充分挖掘人的潜力,最大化的发挥人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所追求的是效率、效果和效益。绩效评价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途径,它是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

绩效评价的依据和过程决定绩效评价的结果,所反映的,只是被评价单元的总体实力,而对人们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主观努力并不能完全反映,因为在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及评分细则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客观技术障碍和主观因素,绩效评价也受到评价对象之间客观基础条件优劣差异的影响,这种差异既包括资金、技术、劳动等内部差异,还包括外部经营环境的差异(如区域性特点、政策差异)。因此,旨在消除客观基础条件优劣差异,关注人们由于经营管理而产生的效益,进行更加公平的绩效评价,以便于找出差距,分析改善。

综上所述,管理有效性既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方法的核心内容,又是建立绩效管理模式的基础。

2.员工绩效管理实施有效性

在既定的员工绩效考核方式和绩效管理相关规定下,企业员工绩效管理实施的有效性必须结合员工绩效管理的目的和功能价值来分析。

员工绩效管理的终极目标是组织战略绩效的实现和提升,通过绩效管理发现个体员工的绩效不佳原因,从客观和主观切入,促进帮助员工绩效提升的保障机制的完善,发现员工能力短板,督促提升,进而不断改善员工绩效,提升组织绩效。以往传统绩效评价与管理的严重脱节,使得对绩效的研究开始了向绩效管理的转移。学界对绩效评价的研究早已经有了系统研究的倾向。如图1所示,绩效管理闭环中的实施评价是绩效不断提高的核心所在。

上述系统研究实际上是对绩效以及绩效评价活动的系统研究,由此发展出来的是绩效管理的思想,也就是如何帮助员工制定绩效目标、考核绩效和绩效改进。绩效管理运行是通过输入业绩指标、绩效制度规定、人力等资源,经过PDCA绩效管理循环过程管控,输出绩效结果,达成业绩目标的过程,是一个大的绩效改善系统。

因此,绩效管理体系运行是否有成效可以从结果和过程两个方面体现,对应两种不同导向的绩效管理成效分析取向:结果导向型和过程导向型。如图2。

三、员工绩效管理实施过程的作用机理

班组绩效管理访谈调研和样本班组积分标准库及近期员工积分考核结果的分析,结合300位班组长和400位班员的问卷调研,对班组员工绩效管理提升进行分析研究。

1.人与工作的结合

本文认为,员工绩效不能仅仅看作是组织绩效的分解。评价员工绩效确实是要判断组织工作的执行是否有效;但判断这一点,并非是完全看结果的“有效性”,而是本质上要看人是否与工作结合到了一起以及结合的程度。人们设计出生产系统,然后人们自己加入、操作和修正这些系统。如图3。

基于图3,员工绩效管理有效性的前提是人与工作的结合,具体到员工个体,体现到三个环节:员工安置、员工动机和员工学习。

(1)员工安置

员工安置过程包括他们的知识、技术、能力,以及根据工作岗位的需要对员工进行安置。不同工作岗位上有不同人格特质的员工,不同的工作岗位需要完成的目标也不一样。

(3)员工学习

员工的发展,一方面是数量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学习新技术适应工作环境的变化,或学习其他所需的重要技能来达到目的。组织必须发展出支持和鼓励持续学习的方式以保持现状,同时也为将来有效的竞争做好准备。

总之,根据上述分析,提高员工绩效管理实施有效性的管理活动就是调整工作、激励员工以及培训员工,站在这个视角上,员工绩效应当关注员工与工作的匹配度,员工动机以及员工素质。因此,直线经理对绩效管理实施有效性,需要通过对“员工与工作结合”效果来达成,所以员工绩效管理有效性评价的主要维度为有三个方向。

在本文中,如下表所示:

2.绩效管理实施的制度与流程

直线经理在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是否领会江门供电局的相关制度思想与具体的执行要求,比如对于制度的主要原则、管理职责、考核周期、考核内容等要求,是否有认真传达与广泛的动员,以便制度执行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统一员工的绩效理念及角色认知后,直线经理还要通过培训宣贯等方式,争取员工发自内心的认同绩效理念及角色,引导员工从“要”到“我要干”转变,绩效制度的落地执行才会水到渠成。此外,直线经理还要通过绩效过程的跟踪辅导,及时发现并反馈员工在绩效制度执行方面的行为表现,及时纠偏。因此,员工对绩效制度的执行力,既可评价员工是否认同绩效理念及角色,也可评价员工绩效培训宣贯及跟踪辅导的有效性。

3.员工绩效管理实施过程有效性评价维度

(1)管理者层面的评价

在员工绩效管理过程中,直线经理必须具备正确的绩效理念,认清自己在员工绩效管理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掌握必备的绩效管理知识技能,更要不折不扣地按制度执行。

管理者的绩效胜任是量化考核得以推进的必要输入。衡量绩效管理技能的唯一标准就是是否能够把绩效管理思想和具体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找到完成绩效管理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并有效的实施之。

(2)员工层面的评价

员工对绩效管理制度的理解与认同,反映了员工对班组量化考核的参与程度及投入程度。可以通过量化考核满意度调查、或对执行量化考核的规范性予以评价的方式,评估员工的绩效理念及认同度。量化考核在员工层面是否按要求得到执行,可以通过员工的行为与作业规范进行评价,以此来表现量化考核在员工层面是否落实。

四、员工绩效管理实施有效性评价模型开发

基于前面从过程、结果两个层面对员工绩效管理有效性的分析论述,同时考虑到江门供电局员工绩效管理现状不仅强调绩效结果,也要求过程为员工绩效管理提供运行保障,所以江门供电局员工绩效管理有效性的评估模型的构建必须基于两个层面综合权衡。

在江门供电局现行员工绩效管理制度框架下,结合员工绩效考核方式的特点及本文所研究评价主体的定位,从员工、班组、组织三个层面来评价绩效管理实施的有效性。以江门供电局的管理有性效(管理策略或目标的达成)为导向,分析江门局班组绩效量化考核有效性。综合上述内容,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理论与最佳实践,开发出江门供电局员工绩效管理实施有效性评价模型。

1.员工绩效管理实施有效性评价模型

依据相关理论研究,通过前述调研访谈及资料分析,本文从绩效管理的过程及结果两个层面,从组织、团队及员工三个层级,基于员工绩效管理实施的过程与结果两个纬度,提出三级员工绩效管理实施有效性评价模型,模型如下所示:

由模型可以看出,员工绩效管理有效性是从纵向与横向进行综合评估。

简而言之,就是在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进行员工绩效管理有效性评估,具体操作时每个方面又可以从组织、班组、个体三个纵向层面进行评估。

2.员工绩效管理实施有效性评价

开展员工绩效管理有效性评价,在选择评价指标时,注意以下几点要求:一是指标少而精,一般控制在十个以内;二是量化程度高,大多数评价指标都能量化;三是可操作性强,大多数评价指标,能从现有的考核系统提取数据;四是相对全面,指标虽少,但高覆盖率,既有过程指标,又有结果指标。

而且,有效性评价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随着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调整完善,有效性的评价维度所对应的考察评估重点,即评价指标,亦会不同,因此评价指标的选取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需要根据绩效体系运行情况适时进行补充或调整。

五、总结

1.本文的研究创新

第一,基于绩效管理运行流程,提炼绩效管理有效性的分析取向,为有效性评价模型的构件提供依据;第二,本文立足企业绩效体系构成及绩效管理执行现状提出三级员工绩效管理实施有效性评价模型;第三,根据有效性评价模型,提出量化评估的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的提取原则进行界定。

2.总结

绩效管理实施有效性受到企业自身管理环境、团队氛围、制度、管理者管理水平、员工个人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从绩效管理实施过程进行解析,提出从过程和结果层面的分析取向,并以此为主线从组织、团队、员工三个层级考量评价维度,虽然应用了管理有效性思想及绩效评价相关理论,但受笔者知识、研究时间、研究能力等方面的制约,本文尚有诸多不足之处:

由于受研究范围的限制,此次主要针对班组员工绩效管理有效性的评价展开研究,对部门、组织的绩效管理现状未进行系统和深入分析,信息不足,因此在有效性评价的组织、团队层面提炼的指标可能存在不完善或有偏差,还需在今后的应用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郑晓明.人力资源管理导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11

[2]方振邦,鲍春雷.绩效管理工具的发展演变[J].理论界,2010(4)

[3]刘琳,余顺坤,吴轶群.基于熵值法的电力企业二元绩效积分制考核模型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2)

[4]任更新.企业员工岗位绩效评价模型及实证[D].西北工业大学,2006

[5]杜晶.员工绩效评价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7

[6]孟祥林.“工作积分制”绩效考核制度的喜与忧[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21)

[7]傅志明.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研究评述[J].管理学家,2011(2)

[8]冯英浚,王大伟,丁文桓,任柏明.绩效管理与管理有效性[J].中国软科学,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