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公共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公共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公共安全管理论文

公共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公共安全管理投入

一、前言

公共安全是政府和百姓都特别关注的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公共安全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要条件。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公共安全,没有良好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与措施,这个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人们的生存与生活就不可想象。因而维护公共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安定和发展的大事;是国家实施法律、治国安邦的重要职能;是加强公共管理、建设强大国家的一项系统工程。

二、目前国内外公共安全管理理念

21世纪,全球各地区公共安全事件更是接踵而至,韩国大邱地铁纵火事件、美国9·11恐怖袭击、2004年8月欧美一些国家先后发生大规模停电事故、西班牙人质事件、印度洋海啸大灾难以及卡特里娜飓风横扫美国等各种公共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给人类带来沉痛的灾难,全世界也因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我国也不例外,2003年我国“非典”的爆发和流行,全国各地区煤矿安全事件的屡屡发生,安徽阜阳奶粉事件、“苏丹红”搅乱食品市场安全等一系列有关社会安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引起许多研究公共安全的学者的关注。

为此,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日、美、俄、法等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日本的公共安全侧重于对自然灾害的防治和预防,美国侧重于维护其世界大国的地位,俄罗斯倾向于事故救援和技术性灾害的研究,法国则侧重于对城市功能的调整和公共政策的制订。健全法律制度、应急机构,加强地方政府的管理能力,注重事前预防和事后总结,这些经验是对我国公共管理安全的启示。

我国正处于人均GDP在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这是社会必将经历的转型时期也是一个事故灾难频发的时期,因此关于公共安全事件管理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国务院总理签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6年1月8日,我国又颁布了《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已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1]。

三、公共管理与公共安全管理的关系

1.公共管理的内涵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综合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等多种方法,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提升公共部门活动绩效,提供公共产品,从而达到增进公共利益目的的一种管理活动[2]。

2.公共安全管理的内涵

(1)公共安全是指社会和公民个人从事和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和交往所需要的稳定的外部环境和秩序。

(2)公共安全管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各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以及社会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作出的各种行政活动的总和[3]。

(3)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

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卫生因素、社会因素、生态因素、环境因素、经济因素、信息因素、技术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因素、国防因素[4]。

3.公共管理与公共安全管理的关系

公共安全与公共管理密切相关,公共安全管理应该是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公共安全也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环境因素。强化公共安全管理,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科学的公共安全观,需要公共安全管理系统自身的完善和公共管理体系的完善[5]。

四、公共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及特征

1.公共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公共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为:1)经济发展不和谐是造成众多公共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2)政府的不作为是安全事故屡屡出现的社会原因[6]。

2.公共安全事故的特征

影响和危害公共安全的因素和事件纷繁复杂,危害程度各有差异,但这些事件是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综合专家的研究成果,可作如下概括:1)发生的突然性;2)危害的灾难性;3)范围的广泛性;4)影响的关联性;5)原因的复杂性;6)演变的隐蔽性[7]。

五、完善政府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建设

中国的GDP连续多年平均保持了8%的高位增长,却鲜有人知道每年因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GDP损失高达6%,计6500亿元,这些问题每年夺去20万人的宝贵生命。其构成一是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的损失共计2500亿元;二是社会治安事件造成的损失1500亿元;三是自然灾害造成的2000亿元损失;四是生物侵害导致的损失为500亿元。实际上,这还仅仅是直观的、表面的现象,公共安全所造成的负面效应,靠这两个量化指标是无法完全表达的。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死亡人数仅300多人,但对于人们心理的影响、社会动荡程度、旅游及经济活动的限制是有目共睹的。痛定思痛,建立科学、高效的公共安全管理体制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保障体系

要从战略高度对公共安全保障体系进行制度设计。有的专家做出了具体策划,包括①建立预警机制。②建立分级制度。③建立和完善应急制度。④建立和完善非程序化决策机制。⑤建立公共安全基金制度及民间援助制度。⑥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和农民特点的各种组织和制度。

2.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的行政管理体系

公共安全在公共管理中的强化,需落实到以政府为主体的行政管理体系中。要强化政府的公共安全意识、责任和体制。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应把公共安全当作大事,统筹全局,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负起责任。应该把公共安全管理当作重要工作,既有日常安排,又有应急措施。很多措施的落实并不需要建立新的机构,而是需要落实到政府的相关部门。

3.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的法规体系

发达国家拥有一整套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安排,形成了严密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目前我国仍未出台“紧急状态法”和相应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整个社会仅仅熟悉常态运行下的规则,遇有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时,社会和职能部门不可避免地陷入忙乱甚至恐慌状态中。制定公共安全应急法,依法规范政府行为,明确社会各类机构、组织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保障公共安全的应急体制和机制,规范各种制度,为公共安全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4.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机构

国内外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建立健全有关科研机构,可以为公共安全提供有力支撑。长期以来,公共安全是一个备受忽视的冷门领域,但随着近年来一系列问题的暴露,相关领域的研究才逐渐开展起来,清华大学于2003年底成立了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在这方面,需要国家组织力量进行重大科研项目攻关。科学技术的研究在诸多方面为公共安全提供支撑,比如风险的评估,灾害、事故的发生机理研究,针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关键环节的控制技术,生命安全的保障,灾害中人群的心理、行为特征的分析及研究等。

5.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的人才保障体系

公共安全也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科学体系,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不同层次的管理和决策人才;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不同岗位的基层和一线人员。有关部门应该重视那些有实践经验,敬业精神强的人才,发挥他们的作用。

6.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的物质和财政保障体系

预防为主和应对不同类型的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需要不同的物资储备。需要把公共安全保障所需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全国财政预算中用于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金约有50亿元,一遇重大突发性事故常常显得捉襟见肘,需要增加各省市、自治区对突发事件的准备金,列入财政预算,同时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捐赠为公共安全提供强劲的物质保障。

7.建立健全社区治安和公共安全体系

面对社会转型和社区兴起,社区治安日益成为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工作的微观基础和主要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把社区治安作为社会公共安全体系的基础,并且与社区的公共安全体系工作中突出了社区居民和当地社会组织参与和合作。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创造出一条公共服务体系与公共安全体系统一的社区治安体系和公共安全工作方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社区公共安全服务,维护社区治安,维护公共安全。

8.建立健全安全的教育、宣传、培训体系

教育部门应在大中小学开设公共安全知识课程;社会媒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如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手段对不同类型的公共安全预警预防制度和应急措施进行广泛宣传和普及。各类公共安全指挥系统定期进行不同范围、不同级别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演。在高度重视专家和专业队伍建设的同时,建设公共安全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产业工人、在校大学生、民兵预备役人员等的重要作用,进行注册管理和定期培训,与专业化队伍相互补充,提高全民的公共安全意识、知识水平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5]。

六、结束语

近几年公共安全事故的频发,造成的社会危害巨大。笔者旨在从政府公共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政府部门需要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并从八个方面提出增加公共安全管理投入,确保城市公共安全。

参考文献

[1]朱正威,张莹.发达国家公共安全理念述论.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3(1).

[2]黄德林,田家华.公共管理学概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9.

[3]张晓峰.浅析我国的公共安全管理与秩序行政.《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

[4]雷仲敏.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模式构想[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11.

[5]刘铁.公共安全与公共管理.学习与探索.2004,(5).

公共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公共安全是人们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秩序状态,公共安全管理是对这种秩序状态的维护与保持,对打乱该秩序状态的各类事件的应对,以及对事件后果的消除、对秩序状态的恢复的全过程。在新西兰被称为“民防”(CivilDefense)或“民防紧急事态管理”(CivilDefenseManagement),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公共安全管理被称为“紧急事态管理”(EmergencyManagement)。美国将紧急事态管理的活动、政策和项目分为4个功能区:减除、准备、应对和恢复,这就是紧急事态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论或四个阶段理论。澳大利亚也用四个阶段将紧急事态管理分为预防/减除、准备、应对和恢复,简称为“PPRR”。从具体内容上讲,与美国的概念没有什么区别。因此西方国家又把四个阶段简称为“PPRR”或“MPRR”。虽然称谓与我国的“公共安全管理”不同,但内涵相同,只是管理机构的组织和名称有所区别。

二、中国公共安全现状分析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上天灾人祸频发,大众传媒、电子信息使之仿佛就发生在每个人身边。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如2003年的波及全球的风险事件SARS,各地区煤矿安全事件的屡屡发生,2008年以来自然灾害,食品问题频频出现,使得人们不得不重视并且正视公共安全管理问题。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1)自然灾害;(2)事故灾难;(3)公共卫生;(4)社会安全。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4级: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Ш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三、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在公共安全管理领域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有特色的管理体制,但这种体制是以分领域、分部门的分散管理为特点的,政府尚未建立统一的专业职能部门对突发公共事件实行专业化管理,而是沿用“条块”方式将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交由相应的职能部门承担。

1.公共安全管理主体缺失。目前,中国还没有建立“权威、统一”的应急中心,不同部门管理不同的灾害,涉及灾害管理的部门多达十几个,这些“应急中心”无论在管理主体上、执行主体上还是服务内容上,彼此独立,互不隶属,自成一体。部分职能部门之间于是相互推脱、互不配合,在需多个职能部门协作的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中,往往因为配合不默契或相互推脱而失效。

2.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由于中国政府综合风险管理工作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条块分割严重,管理技术也相对落后。在危机应对方面,横向上是分散管理,按照突发事件的类型由相关部门进行专门管理;纵向上是集中管理,由中央集中统一指挥应急工作,地方予以配合。遇重大危机事件,一般是由中央政府或部门行政领导做决策,组成临时机构(即灾害应对工作组),缺乏专门机构和完善的应对体系。

3.法律体系不完善而且进程缓慢。近些年来,虽然中国相继颁布了多个与减灾相关的单项法规,但面对紧急状态,中国仍没有建立一整套减灾法规体系,防灾救灾相关法律体系的不完善,造成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中责任不明确,特别是涉及到灾害救助、灾后重建财政补助、灾害保险、灾民减免税等方面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而且已有的法律法规基本上是单一灾种法规,无法实现综合的防灾减灾,综合协调部门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

4.职能部门和监管之间缺乏良好的协调机制。政府信息系统缺乏,信息收集渠道过窄,信息不力,虽然各部门都建立了独立的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但这些系统往往自成体系,难以实现灾害信息和减灾资源的充分共享和优化配置。媒体部门作用弱化,政府部门间信息沟通严重不足的缺陷在公共危机时期暴露不已。

5.综合危机防范技术薄弱,应急救援能力有限。目前中国对生产安全事故和灾害发生机理、识别理论和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危险源的监测监控理论及技术等公共安全技术缺乏系统研究和开发,公共安全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仍未完善,数据库建设较为落后,未能形成全面覆盖的信息管理技术平台和紧急救护网,缺乏系统和长期规划,缺乏物资储备和资金保障机制。专业技能培训不够、应急救援人力少、力量分散造成抢险救灾专业队伍实力不强,防灾技术、设备、物资和力量处于相互分隔的状态,救援能力严重不足。

6.宣传教育不够,公众危机意识不强,缺乏自救能力。要减少公共安全问题,除了政府与社会的重视,公众危机意识也急需提高。目前宣传教育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是对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应急管理工作与其它工作不同,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各级应急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对加强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现在这方面的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四、中国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体制模式改进对策

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己经摸索出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模式,比如“强总统、大协调”的美国模式,“大总统、大安全”的俄罗斯模式,“强内阁、大安全”的日本模式等。这些国家在应对公共安全时做法虽然不尽相同,但总的看来都有一些共同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外经验,同时针对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新的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模式,以及改进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对策。

1.借鉴国外经验,健全政府公共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备的组织机构是政府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进行管理的依托和组织保证,同时也是政府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进行预警、决策和沟通的前提。不少发达国家纷纷设置了专门领导、协调公共危机管理的机构,对危机处置的各项事情进行统一安排。本文提出政府公共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首先,在中央政府一级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综合性常设机构。其次,在地方设立“人员代替部门”的组织模式,即指在不扩大政府现有编制的前提下,在政府综合性部门中指定专门人员行使突发公共事件管理部门的职能,可以解决因专门机构设置而带来的机构膨胀和费用增加等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地方政府缺少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专门管理的职能部门的现实。

2.建立中国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新模式。在构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中,必须定位政府职能的界限,划清政府、社会和公众个人所承担的危机风险边界,建立政府与社会合作互助,共担风险,共度难关的新机制。这里的社会主要是指国家或政府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本文根据国内外专家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经过不断的理论创新和几十年经验积累,以及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复杂性,提出中国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模式(见图1),这一模式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为方针,在科学减灾的指导下,使灾区政府、社会和公众在灾前备灾、灾中应急、灾后恢复与重建的减灾全过程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明确公共安全紧急事务管理流程。正如美国管理学家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所言:政府管理的目的是“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最有效的危机管理是避免危机与灾害的发生。因此,现代政府危机管理的工作重心更倾向于灾前防范。本文提出公共安全紧急事务管理流程(见图2):注重事前的预防;事后的处理和总结;构建发达的信息管理系统。

4.建立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法制评价制度。在中国现有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措施中,对于工作人员的职能履行效果评价往往是以突发公共事件责任追究办法为载体来进行。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法制评价制度,从以救助为主的管理方式逐渐转化到以预防为主的公共安全管理模式,与此同时,对现有应急法律规范进行系统的清理。包括修改法律、进行法律解释、废止法律或某些条文等。建立健全公共危机管理信息公开制度、行政征用制度、行政隔离制度、行政指导制度,以及将“公平补偿”作为目标的行政补偿制度,包括行政主导型的或积极采用市场机制(例如保险方式)的各种救济制度等。

5.建设综合危机防范关键技术示范基地,提供人才保障。应针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区域差异,配合行业生产与运行安全建设,开发满足主要行业的综合灾害危机防范所需关键技术,建成若干综合灾害危机防范关键技术示范基地,并形成促进这些典型关键技术推广应用的配套政策体系。为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应从总体上注重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应出版一些相关的培训教材,建立各种分类的培训机构,对政府的应急部门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加强“专家库”和“资源库”的建设。

6.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公众公共危机意识。首先要建立危机管理教育机制,要树立公众的公共危机意识、提高公共危机的处理能力,就必须进行教育机制的改善,对公众进行专门的危机管理教育。因此,有必要将危机管理教育纳入先进的教育体制之内,通过危机意识教育和案例教学,掌握一定自我保护的方法,通过学习,增强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的能力。其次是加强公众的危机意识学习。通过积极开展公共危机管理的科学研究和培训工作,建立高素质的公共危机管理人员队伍,为公众树立学习榜样。

五、结论

作为当前中国社会一个紧迫的研究课题,公共安全管理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任何政府都不可能免于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模式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为方针,在科学减灾的指导下,使灾区政府、社会和公众在灾前备灾、灾中应急、灾后恢复与重建的减灾全过程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此,仍需做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推动公共安全问题进入政府议程、促使重新评估其行为,改进政府管理缺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夏保成:西方国家公共安全管理的理论与原则刍议[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35~38

[2]NationalCivilDefencePlan,Introduction,Amendment14,May2002,1:MinistryofCivilDefenceandEmergencyManagementGlossary,P4

[3]EmergencyManagementInstitute,IndependentStudyIS230,PrinciplesofEmergencyManagement,2003:(2):22

[4]张涛:透过sARs事件看现代政府危机管理[J].宏观管理,2003,(4):12~16

公共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公共安全与公共管理密切相关。本文从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管理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公共安全事故的原因,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增加公共安全管理投入、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观点。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公共安全管理投入

一、前言

公共安全是政府和百姓都特别关注的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公共安全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要条件。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公共安全,没有良好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与措施,这个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人们的生存与生活就不可想象。因而维护公共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安定和发展的大事;是国家实施法律、治国安邦的重要职能;是加强公共管理、建设强大国家的一项系统工程。

二、目前国内外公共安全管理理念

21世纪,全球各地区公共安全事件更是接踵而至,韩国大邱地铁纵火事件、美国9·11恐怖袭击、2004年8月欧美一些国家先后发生大规模停电事故、西班牙人质事件、印度洋海啸大灾难以及卡特里娜飓风横扫美国等各种公共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给人类带来沉痛的灾难,全世界也因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我国也不例外,2003年我国“非典”的爆发和流行,全国各地区煤矿安全事件的屡屡发生,安徽阜阳奶粉事件、“苏丹红”搅乱食品市场安全等一系列有关社会安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引起许多研究公共安全的学者的关注。

为此,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日、美、俄、法等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日本的公共安全侧重于对自然灾害的防治和预防,美国侧重于维护其世界大国的地位,俄罗斯倾向于事故救援和技术性灾害的研究,法国则侧重于对城市功能的调整和公共政策的制订。健全法律制度、应急机构,加强地方政府的管理能力,注重事前预防和事后总结,这些经验是对我国公共管理安全的启示。

我国正处于人均GDP在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这是社会必将经历的转型时期也是一个事故灾难频发的时期,因此关于公共安全事件管理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国务院总理签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6年1月8日,我国又颁布了《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已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1]。

三、公共管理与公共安全管理的关系

1.公共管理的内涵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综合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等多种方法,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提升公共部门活动绩效,提供公共产品,从而达到增进公共利益目的的一种管理活动[2]。

2.公共安全管理的内涵

(1)公共安全是指社会和公民个人从事和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和交往所需要的稳定的外部环境和秩序。

(2)公共安全管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各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以及社会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作出的各种行政活动的总和[3]。

(3)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

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卫生因素、社会因素、生态因素、环境因素、经济因素、信息因素、技术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因素、国防因素[4]。

3.公共管理与公共安全管理的关系

公共安全与公共管理密切相关,公共安全管理应该是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公共安全也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环境因素。强化公共安全管理,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科学的公共安全观,需要公共安全管理系统自身的完善和公共管理体系的完善[5]。

四、公共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及特征

1.公共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公共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为:1)经济发展不和谐是造成众多公共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2)政府的不作为是安全事故屡屡出现的社会原因[6]。

2.公共安全事故的特征

影响和危害公共安全的因素和事件纷繁复杂,危害程度各有差异,但这些事件是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综合专家的研究成果,可作如下概括:1)发生的突然性;2)危害的灾难性;3)范围的广泛性;4)影响的关联性;5)原因的复杂性;6)演变的隐蔽性[7]。

五、完善政府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建设

中国的GDP连续多年平均保持了8%的高位增长,却鲜有人知道每年因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GDP损失高达6%,计6500亿元,这些问题每年夺去20万人的宝贵生命。其构成一是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的损失共计2500亿元;二是社会治安事件造成的损失1500亿元;三是自然灾害造成的2000亿元损失;四是生物侵害导致的损失为500亿元。实际上,这还仅仅是直观的、表面的现象,公共安全所造成的负面效应,靠这两个量化指标是无法完全表达的。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死亡人数仅300多人,但对于人们心理的影响、社会动荡程度、旅游及经济活动的限制是有目共睹的。痛定思痛,建立科学、高效的公共安全管理体制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保障体系

要从战略高度对公共安全保障体系进行制度设计。有的专家做出了具体策划,包括①建立预警机制。②建立分级制度。③建立和完善应急制度。④建立和完善非程序化决策机制。⑤建立公共安全基金制度及民间援助制度。⑥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和农民特点的各种组织和制度。

2.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的行政管理体系

公共安全在公共管理中的强化,需落实到以政府为主体的行政管理体系中。要强化政府的公共安全意识、责任和体制。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应把公共安全当作大事,统筹全局,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负起责任。应该把公共安全管理当作重要工作,既有日常安排,又有应急措施。很多措施的落实并不需要建立新的机构,而是需要落实到政府的相关部门。

3.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的法规体系

发达国家拥有一整套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安排,形成了严密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目前我国仍未出台“紧急状态法”和相应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整个社会仅仅熟悉常态运行下的规则,遇有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时,社会和职能部门不可避免地陷入忙乱甚至恐慌状态中。制定公共安全应急法,依法规范政府行为,明确社会各类机构、组织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保障公共安全的应急体制和机制,规范各种制度,为公共安全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4.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机构

国内外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建立健全有关科研机构,可以为公共安全提供有力支撑。长期以来,公共安全是一个备受忽视的冷门领域,但随着近年来一系列问题的暴露,相关领域的研究才逐渐开展起来,清华大学于2003年底成立了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在这方面,需要国家组织力量进行重大科研项目攻关。科学技术的研究在诸多方面为公共安全提供支撑,比如风险的评估,灾害、事故的发生机理研究,针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关键环节的控制技术,生命安全的保障,灾害中人群的心理、行为特征的分析及研究等。

5.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的人才保障体系

公共安全也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科学体系,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不同层次的管理和决策人才;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不同岗位的基层和一线人员。有关部门应该重视那些有实践经验,敬业精神强的人才,发挥他们的作用。

6.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的物质和财政保障体系

预防为主和应对不同类型的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需要不同的物资储备。需要把公共安全保障所需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全国财政预算中用于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金约有50亿元,一遇重大突发性事故常常显得捉襟见肘,需要增加各省市、自治区对突发事件的准备金,列入财政预算,同时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捐赠为公共安全提供强劲的物质保障。

7.建立健全社区治安和公共安全体系

面对社会转型和社区兴起,社区治安日益成为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工作的微观基础和主要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把社区治安作为社会公共安全体系的基础,并且与社区的公共安全体系工作中突出了社区居民和当地社会组织参与和合作。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创造出一条公共服务体系与公共安全体系统一的社区治安体系和公共安全工作方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社区公共安全服务,维护社区治安,维护公共安全。

8.建立健全安全的教育、宣传、培训体系

教育部门应在大中小学开设公共安全知识课程;社会媒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如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手段对不同类型的公共安全预警预防制度和应急措施进行广泛宣传和普及。各类公共安全指挥系统定期进行不同范围、不同级别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演。在高度重视专家和专业队伍建设的同时,建设公共安全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产业工人、在校大学生、民兵预备役人员等的重要作用,进行注册管理和定期培训,与专业化队伍相互补充,提高全民的公共安全意识、知识水平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5]。

六、结束语

近几年公共安全事故的频发,造成的社会危害巨大。笔者旨在从政府公共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政府部门需要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并从八个方面提出增加公共安全管理投入,确保城市公共安全。

参考文献

[1]朱正威,张莹.发达国家公共安全理念述论.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3(1).

[2]黄德林,田家华.公共管理学概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9.

[3]张晓峰.浅析我国的公共安全管理与秩序行政.《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

[4]雷仲敏.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模式构想[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11.

[5]刘铁.公共安全与公共管理.学习与探索.2004,(5).

公共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共安全;安全型政府;政府治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190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2―0001―05

人类的过度实践和自反性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使世界进入了风险社会时代,人们的生存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了应对风险社会的挑战,有效保障公共安全,避免未来更大不利后果的出现,“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应探讨建立起一个什么样的政府去领导我们的社会”。笔者认为,这个将要重塑出的政府范式就是“安全型政府”。提出和研究“安全型政府”课题,对于推动政府理论创新和促进政府变革,以及实现社会安全发展和安全善治都是极有必要的。本文拟对“安全型政府”提出的根据、基本内涵、构建意义和构建路径等进行初步探析,祈望学界同仁赐教。

一、安全型政府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安全型政府”的提出有着多维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行政生态学和风险社会理论、西方政府再造理论、责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理论、生态型政府理论等是安全型政府提出的重要思想来源。从社会现实看,回应公众安全需求、应对全球风险社会、克服经济型政府安全保障失灵等是安全型政府提出的现实依据。

(一)安全型政府提出的理论基础

1 行政生态学理论。该理论主张用生态学的思维方法研究公共行政学。行政生态学指出了外部环境因素对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强调政府与其所处环境的互动和动态平衡,政府组织与行政行为是受环境影响的生态系统,它必须考虑对环境的适应性。如果自觉地认识生态因素,尤其是“行政环境中敏感的变量”,就可以使行政官员更明智地对待政府机构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需求和挑战,②也能够更正确地定位政府角色、组织安排、实践目标和方法等。

2 风险社会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业文明和自反性现代化使人类进入了全球风险社会。人为制造的风险是前所未有的,其后果影响深远且难以控制。各种风险威胁是对健康、生命、合法性、利益和环境的威胁,无法预料的风险后果使整个社会存在深度不安全感,安全成为风险社会的动力和主要价值观。风险社会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是“我怕”,是“如何预防更坏的东西”和“免受毒害”。应对风险社会,需要对发展和进步进行反思,需要对权力和权威进行再认识,需要再造政府和建立责任机制,从根本上克服有组织的不负责任。

3 政府再造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根据行政环境的变化和时势的特点重新定位政府的主导价值理念和主要职责,重新选择行政运作方式和治理方式,以便使政府成为一个更能满足社会需要的政府。政府再造就是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以大幅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重塑政府”的目标之一是建立“预防性政府”。新公共服务理论则强调公民本位和公共精神。其理念包括:服务于公民而不是顾客、追求公共利益、战略性思考、承认责任不能简单化、服务而不是掌舵、重视生产率更要重视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共识在于:一是主张通过改革,增强政府的责任心和服务性;二是要建立起政府与社会间信任、合作共治的关系。

(二)安全型政府提出的现实依据

1 安全成为最基本的个人需求和公共需求。在现代风险社会中,随着风险和恐惧的加剧,安全需求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甚至已超过了所有需求,成为人的最基本需求,安全已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安全需求首先是一种个人需求,但随着风险的日益加剧和恐惧的不断增加,不安全因素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安全的需求遂成为公共需求,安全成为公众的“最高社会概念”。在全社会安全需求不断增强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必须有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安全公共产品和安全公共服务,以回应公共安全需求和持续改善风险环境。

2 全球公共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从20世纪后半期到现在,世界范围内公共行政的宏观环境就是人类面临传统风险和现代风险的双重威胁。全球各地不断出现的各类灾难事件,都证明了全方位的风险和灾难正在日益逼近,这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死存亡。处在现代化进程和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风险积累和危机爆发愈益突出,公共安全已受到严重威胁。社会现实表明,中国已进入危机频发的高风险时期,进入了转型风险社会。

3 经济型政府的安全保障职能失效。经济型政府或发展型政府是与工业文明相适应、把发展经济和实现现代化放在首要位置的政府模式。其在理念上以奉行乐观进步主义和发展主义为主导,在价值目标和基本职能上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在制度上以建立市场经济为核心,在政策上以实施经济政策为重心,在绩效评价上以GDP指数和经济收入为主要衡量标准。经济型政府在推动现代化进程中,往往忽视人们的安全需求,公共安全责任缺位,甚至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谋求所谓发展或现代化。这表明,经济型政府越来越不适应治理风险社会和保障公众安全的需要。

二、安全型政府的内涵

为了有效应对风险社会和保障公共安全,必须以安全型政府取代经济型政府。安全型政府是在风险社会背景下政府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目标,也是从风险社会走向安全文明社会的根本性制度变革和政府的整体性转型。

1 安全型政府是在安全文明理念指导下,高度回应公众的安全需求和积极履行公共安全保障职能,并致力于安全文明建设和实现安全社会的政府。安全型政府也就是对经济型政府或其他非安全型政府在意识理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决策和执行、治理方式、体制机制、职能定位、能力结构、努力目标等方面的安全化。这是一个能够实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安全保障“多赢”的政府,是具有民本性、安全性、创新性、前瞻性和责任心的政府。

2 安全型政府是最大限度满足公众安全需求的政府。在风险时代,风险的复杂性和难以防控性使个人或一般组织已无力应对风险,只能靠政府来提供安全保障。人们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同安全保障不足之间的矛盾,构成了风险社会的突出矛盾。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安全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和公共安全责任的主要履行者,应在安全文明理念的指导下,无条件地回应社会诉求,竭尽全力地为公众安全提供保障,关注和维护每个公民的安全。

3 安全型政府是将全方位安全保障作为政府最

基本职能的政府。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社会中所承担并实现的职责和功能。现代政府职能随公共需求状况而变化。当今社会最大的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是公共安全,因而安全型政府的最基本职能就是为社会提供安全保障,回应社会安全需求和实现公共安全利益。安全型政府视公共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的第一要义,明确地将安全管理、安全服务即安全保障提升为政府的最基本职能,在政府管理的所有领域和环节都体现“安全化”,从公共安全角度审视和评价一切,自始至终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和安全优先理念。

4 安全型政府是积极推动安全文明建设的政府。安全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安全生活的进步状态或趋势,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为实现安全生存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创造的全部安全成果。安全文明的基本内容有:安全意识文明、安全主体文明、安全制度文明、安全行为文明、安全能力文明、安全关系文明、安全发展文明、安全环境文明等。安全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成为现代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安全文明建设,首先要靠安全型政府来倡导和推动。建设安全文明,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水平,是国家和政府的战略性举措。

5 安全型政府是不懈追求安全社会目标的政府。安全社会是具有充分安全保障的和谐社会。在现阶段,建设安全社会,应主要在政府的倡导和推动下进行安全城市建设和城乡安全社区建设,进行安全文明单位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安全型政府应尽职尽责,竭力推动社会均衡发展和安全发展,从根本上遏制社会中的风险因素和副作用,努力培养“安全人”,积极保障安全公共品的供给,不断实现公民的安全权益,逐步实现人的“风险解放”,使人们真正生活得更踏实,更有尊严,推动风险社会向安全社会转变。

6 安全型政府属于责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安全型政府强调政府机构及其成员在担任公共职务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安全职能和义务,必须对公民和社会的安全高度负责,始终把公共安全保障职能作为自己的最基本职能,必须时刻做到迅速、有效地回应和满足社会与公民的安全需求。政府如果未能尽其安全职责或履职失效,或给公众和社会带来风险或损失,应当受到责任追究。可见,安全型政府就是安全责任型政府。安全型政府以全方位安全服务、安全保障来实现服务价值理念和公民本位的价值理念,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安全公共利益,这体现了服务型政府的性质和目的,其实质就是公共安全服务型政府。可见,提出和建设安全型政府没有脱离责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和宗旨。安全型政府是现代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的有机统一和具体实现模式。

三、安全型政府构建:必要性和主要路径

(一)安全型政府构建的必要性

经济型政府转变为安全型政府,既是应对风险社会和回应公众安全需求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安全发展的根本保证,同时又是社会文明、均衡发展对政府转型的客观要求和现代政府与时俱进的自觉变革。实现这一“历史性转变”,使政府组织能够更有效地适应环境变化和治理风险环境,能够更好地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

1 建设安全型政府是应对风险社会、履行公共安全责任的迫切需要。普遍而持久的风险挑战和日趋深重的安全危机,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公共问题和威胁各地民生的首要问题。建设安全型政府,不能仅靠科学技术、市场法则或社会力量,更不能依靠经济型政府来,只能依靠构建起安全型政府,适时转变政府理念,发挥政府的公共权威作用,整合全社会的资源,制定和实施公共安全政策,推行政府主导下的公共安全治理,才有可能得到解决。

2 建设安全型政府是满足公众安全需求的根本保证。美国著名公共行政学家罗伯特・丹哈特指出,公共行政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公共组织是为公共利益而运作,必须反映服务对象的需求及期望。”而安全型政府作为现代政府发展的新模式,属于责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模式,因而安全型政府能够根据民众需求的变化来定位角色、调整职能,以便及时地满足公众的安全需求,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必要的安全服务。

3 建设安全型政府是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在创造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也制造和引发了种种安全问题和副作用、负效应。社会发展的实际表明,经济的无限制发展和盲目发展是非安全发展,是要人们付出安全代价的,甚至是得不偿失。这不符合人类的长远利益。真正的发展应当是有限发展、合理发展,即在保障人们的健康、生命和财产安全及环境安全与社会和谐的前提下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人的安全生存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这种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才符合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秉持以人为本和安全优先价值理念的安全型政府才能真正促进可持续安全发展,才能在发展中确保公众安全与社会和谐。

4 建设安全型政府是政府变革的必然选择。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范式还存在安全理念欠缺,忽视风险管理和安全文明建设,政府在安全管理职能配置上不够到位,管理格局条块分割和各自为政等诸多问题,这不能适应政府管理“安全化”的发展趋势,不能有效回应日益增强的公众安全需求和从根本上改善风险环境。此外,目前我国还缺乏完善的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公共安全治理结构,仍存在安全监管政务透明度不够、安全管理能力创新不足等问题。因此,我国迫切需要进行政府管理范式的深刻变革,逐步构建起安全型政府,确立政府的安全保障职能,强化政府的安全责任,提升政府的安全保障能力,全面实现政府的安全管理、安全服务职能和综合协调职能,创新安全管理方式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解决上述问题。很显然,建设安全型政府有助于我国深化行政改革和提高政府的整体效能。

(二)安全型政府构建的主要路径

安全型政府作为应对风险社会的新的政府范式,目前尚处于理论设计阶段。要真正构建起安全型政府,需要从观念、制度和具体操作等不同层面采取相应措施,逐步推进,力求全面提升政府履行安全责任的素质和能力。这无疑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安全型政府的构建,实质上是政府在理念、职能、目标和行为方式上的一次根本性转型。

1 确立现代安全文明理念。构建安全型政府,首先要确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安全文明理念和安全价值观,而且政府能够自觉地将这些理念贯彻到政府的制度、政策、目标、文化和行为等各个方面。这些理念包括:安全权是社会成员的最基本人权,是实现其他人权的前提和保障;承认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是世界公理,保障公民的生命安全是国家和政府的最重要职责;安全是现代社会的主要价值观和公民幸福之根本,安全责任感是衡量个体或组织道德水准的首要标准;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安全高于发展,人的安全利益重于物质利益;安全利益是人类的最高利益,安全优先是人类从事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安全保障是企业、社区、地方和国家的一

种软优势。

2 强化政府的公共安全责任。其一,政府有促进安全发展和进行安全决策的责任。政府应当适时提出指导国家或地区经济安全发展的思路、原则和战略规划,确立经济安全发展方式,制定安全发展政策和目标,进行安全设施建设和培养安全管理人才,能够正确引导企业和社会走安全发展之路。遏制发展中的一系列“副作用”,克服工业文明产生的种种弊端,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不确定性,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双赢”。政府进行决策和执行时必须从保障公共安全出发,确保安全政策目标的实现和安全政策的预期效果。其二,政府应强化对社会各领域、对市场和企业及各类风险源进行安全监督和管理的责任,及早建立起职责明晰、运转有效、机制完善、工作有力的安全监管体制。其三,政府有进行风险管理和风险分配的责任。公共风险管理应以注重应对危机转变为着力点,抓好风险管理和隐患治理,将风险管理融入到日常的公共管理活动中,努力降低社会风险性和社会脆弱性。同时,政府还应搞好全社会的风险分配,以使社会达到一个相对均衡和公正的利益分享和风险承担状态,以利于社会和谐。其四,政府有应对危机挑战的责任。这包括危机准备、预测预警、快速决策和科学处置、社会动员和组织协调以及善后处理和恢复等环节的全过程危机管理责任。

3 加强安全制度建设。其一,各级政府必须建立和完善安全决策与执行机制,切实增强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任何行政决策都应经过充分地安全论证和安全评估,对政府的决策和执行要建立反馈机制。其二,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和危机应对制度,包括风险识别和排查、风险分析和评估、风险预警和监控、风险规避和处置等;还要建立风险爆发后的危机管理体系,包括预案制度及其实施细则、危机管理体制和机制,为政府应急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管理流程。其三,建立包括《公共安全保障法》在内的安全管理的法律体系,并要严格执行到位,使政府能够充分履行法律规定的安全职责和义务;同时能够实现政府与其他安全管理主体关系的法制化与规范化。其四,建立安全财政及保险制度等。各级政府要把风险治理和公共安全保障所需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和中长期财政预算之中;要建立健全安全治理投入机制,建立多种保险机制来分散和转移风险,建立风险税收制度等。其五,实行安全责任制和安全问责制。要把安全责任具体化为政绩考核的指标,加大安全效益指标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安全指标优先考核,使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安全化、科学化;要建立安全问责制,保证政府安全责任的落实。

4 保障安全政策供给。政府要顺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趋势,将风险治理、安全管理和安全建设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人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统一部署中,从全局和源头上减少不安全因素。各级地方政府要把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并落实到位,要坚决把以经济指标为核心的发展模式转到保障公共安全为先和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模式上来,从保障公共安全和生态安全出发,调整产业结构和企业布局。

公共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公共安全是人们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秩序状态,公共安全管理是对这种秩序状态的维护与保持,对打乱该秩序状态的各类事件的应对,以及对事件后果的消除、对秩序状态的恢复的全过程。在新西兰被称为“民防”(CivilDefense)或“民防紧急事态管理”(CivilDefenseManagement),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公共安全管理被称为“紧急事态管理”(EmergencyManagement)。美国将紧急事态管理的活动、政策和项目分为4个功能区:减除、准备、应对和恢复,这就是紧急事态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论或四个阶段理论。澳大利亚也用四个阶段将紧急事态管理分为预防/减除、准备、应对和恢复,简称为“PPRR”。从具体内容上讲,与美国的概念没有什么区别。因此西方国家又把四个阶段简称为“PPRR”或“MPRR”。虽然称谓与我国的“公共安全管理”不同,但内涵相同,只是管理机构的组织和名称有所区别。

二、中国公共安全现状分析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上天灾人祸频发,大众传媒、电子信息使之仿佛就发生在每个人身边。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如2003年的波及全球的风险事件SARS,各地区煤矿安全事件的屡屡发生,2008年以来自然灾害,食品问题频频出现,使得人们不得不重视并且正视公共安全管理问题。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1)自然灾害;(2)事故灾难;(3)公共卫生;(4)社会安全。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4级: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Ш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三、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在公共安全管理领域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有特色的管理体制,但这种体制是以分领域、分部门的分散管理为特点的,政府尚未建立统一的专业职能部门对突发公共事件实行专业化管理,而是沿用“条块”方式将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交由相应的职能部门承担。

1.公共安全管理主体缺失。目前,中国还没有建立“权威、统一”的应急中心,不同部门管理不同的灾害,涉及灾害管理的部门多达十几个,这些“应急中心”无论在管理主体上、执行主体上还是服务内容上,彼此独立,互不隶属,自成一体。部分职能部门之间于是相互推脱、互不配合,在需多个职能部门协作的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中,往往因为配合不默契或相互推脱而失效。

2.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由于中国政府综合风险管理工作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条块分割严重,管理技术也相对落后。在危机应对方面,横向上是分散管理,按照突发事件的类型由相关部门进行专门管理;纵向上是集中管理,由中央集中统一指挥应急工作,地方予以配合。遇重大危机事件,一般是由中央政府或部门行政领导做决策,组成临时机构(即灾害应对工作组),缺乏专门机构和完善的应对体系。

3.法律体系不完善而且进程缓慢。近些年来,虽然中国相继颁布了多个与减灾相关的单项法规,但面对紧急状态,中国仍没有建立一整套减灾法规体系,防灾救灾相关法律体系的不完善,造成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中责任不明确,特别是涉及到灾害救助、灾后重建财政补助、灾害保险、灾民减免税等方面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而且已有的法律法规基本上是单一灾种法规,无法实现综合的防灾减灾,综合协调部门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

4.职能部门和监管之间缺乏良好的协调机制。政府信息系统缺乏,信息收集渠道过窄,信息不力,虽然各部门都建立了独立的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但这些系统往往自成体系,难以实现灾害信息和减灾资源的充分共享和优化配置。媒体部门作用弱化,政府部门间信息沟通严重不足的缺陷在公共危机时期暴露不已。

5.综合危机防范技术薄弱,应急救援能力有限。目前中国对生产安全事故和灾害发生机理、识别理论和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危险源的监测监控理论及技术等公共安全技术缺乏系统研究和开发,公共安全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仍未完善,数据库建设较为落后,未能形成全面覆盖的信息管理技术平台和紧急救护网,缺乏系统和长期规划,缺乏物资储备和资金保障机制。专业技能培训不够、应急救援人力少、力量分散造成抢险救灾专业队伍实力不强,防灾技术、设备、物资和力量处于相互分隔的状态,救援能力严重不足。

6.宣传教育不够,公众危机意识不强,缺乏自救能力。要减少公共安全问题,除了政府与社会的重视,公众危机意识也急需提高。目前宣传教育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是对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应急管理工作与其它工作不同,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各级应急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对加强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现在这方面的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四、中国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体制模式改进对策

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己经摸索出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模式,比如“强总统、大协调”的美国模式,“大总统、大安全”的俄罗斯模式,“强内阁、大安全”的日本模式等。这些国家在应对公共安全时做法虽然不尽相同,但总的看来都有一些共同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外经验,同时针对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新的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模式,以及改进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对策。

1.借鉴国外经验,健全政府公共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备的组织机构是政府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进行管理的依托和组织保证,同时也是政府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进行预警、决策和沟通的前提。不少发达国家纷纷设置了专门领导、协调公共危机管理的机构,对危机处置的各项事情进行统一安排。本文提出政府公共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首先,在中央政府一级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综合性常设机构。其次,在地方设立“人员代替部门”的组织模式,即指在不扩大政府现有编制的前提下,在政府综合性部门中指定专门人员行使突发公共事件管理部门的职能,可以解决因专门机构设置而带来的机构膨胀和费用增加等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地方政府缺少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专门管理的职能部门的现实。

2.建立中国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新模式。在构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中,必须定位政府职能的界限,划清政府、社会和公众个人所承担的危机风险边界,建立政府与社会合作互助,共担风险,共度难关的新机制。这里的社会主要是指国家或政府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本文根据国内外专家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经过不断的理论创新和几十年经验积累,以及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复杂性,提出中国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模式(见图1),这一模式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为方针,在科学减灾的指导下,使灾区政府、社会和公众在灾前备灾、灾中应急、灾后恢复与重建的减灾全过程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明确公共安全紧急事务管理流程。正如美国管理学家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所言:政府管理的目的是“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最有效的危机管理是避免危机与灾害的发生。因此,现代政府危机管理的工作重心更倾向于灾前防范。本文提出公共安全紧急事务管理流程(见图2):注重事前的预防;事后的处理和总结;构建发达的信息管理系统。

4.建立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法制评价制度。在中国现有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措施中,对于工作人员的职能履行效果评价往往是以突发公共事件责任追究办法为载体来进行。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法制评价制度,从以救助为主的管理方式逐渐转化到以预防为主的公共安全管理模式,与此同时,对现有应急法律规范进行系统的清理。包括修改法律、进行法律解释、废止法律或某些条文等。建立健全公共危机管理信息公开制度、行政征用制度、行政隔离制度、行政指导制度,以及将“公平补偿”作为目标的行政补偿制度,包括行政主导型的或积极采用市场机制(例如保险方式)的各种救济制度等。

5.建设综合危机防范关键技术示范基地,提供人才保障。应针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区域差异,配合行业生产与运行安全建设,开发满足主要行业的综合灾害危机防范所需关键技术,建成若干综合灾害危机防范关键技术示范基地,并形成促进这些典型关键技术推广应用的配套政策体系。为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应从总体上注重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应出版一些相关的培训教材,建立各种分类的培训机构,对政府的应急部门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加强“专家库”和“资源库”的建设。

6.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公众公共危机意识。首先要建立危机管理教育机制,要树立公众的公共危机意识、提高公共危机的处理能力,就必须进行教育机制的改善,对公众进行专门的危机管理教育。因此,有必要将危机管理教育纳入先进的教育体制之内,通过危机意识教育和案例教学,掌握一定自我保护的方法,通过学习,增强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的能力。其次是加强公众的危机意识学习。通过积极开展公共危机管理的科学研究和培训工作,建立高素质的公共危机管理人员队伍,为公众树立学习榜样。

五、结论

作为当前中国社会一个紧迫的研究课题,公共安全管理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任何政府都不可能免于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模式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为方针,在科学减灾的指导下,使灾区政府、社会和公众在灾前备灾、灾中应急、灾后恢复与重建的减灾全过程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此,仍需做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推动公共安全问题进入政府议程、促使重新评估其行为,改进政府管理缺失的作用。

[摘要]本文研究了中国公共安全问题的现状、管理、预警和对策,在通过广泛调研国内已采取的各种措施的基础上,并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了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模式,即灾区政府、企业和公众在灾前、灾中、灾后全过程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提出了改进区域各级政府综合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对策。

[关键词]公共安全管理管理体制突发公共事件模式

参考文献:

[1]夏保成:西方国家公共安全管理的理论与原则刍议[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35~38

[2]NationalCivilDefencePlan,Introduction,Amendment14,May2002,1:MinistryofCivilDefenceandEmergencyManagementGlossary,P4

公共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公共安全管理 管理体制 突发公共事件 模式

一、公共安全管理概念

公共安全是人们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秩序状态,公共安全管理是对这种秩序状态的维护与保持,对打乱该秩序状态的各类事件的应对,以及对事件后果的消除、对秩序状态的恢复的全过程。在新西兰被称为“民防”(Civil Defense)或“民防紧急事态管理”(Civil Defense Management),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公共安全管理被称为“紧急事态管理”(Emergency Management)。美国将紧急事态管理的活动、政策和项目分为4个功能区:减除、准备、应对和恢复,这就是紧急事态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论或四个阶段理论。澳大利亚也用四个阶段将紧急事态管理分为预防/减除、准备、应对和恢复,简称为“PPRR”。从具体内容上讲,与美国的概念没有什么区别。因此西方国家又把四个阶段简称为“PPRR”或“MPRR”。虽然称谓与我国的“公共安全管理”不同,但内涵相同,只是管理机构的组织和名称有所区别。

二、中国公共安全现状分析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上天灾人祸频发,大众传媒、电子信息使之仿佛就发生在每个人身边。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如2003年的波及全球的风险事件SARS,各地区煤矿安全事件的屡屡发生,2008年以来自然灾害,食品问题频频出现,使得人们不得不重视并且正视公共安全管理问题。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1)自然灾害;(2)事故灾难;(3)公共卫生;(4)社会安全。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4级: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Ш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三、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在公共安全管理领域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有特色的管理体制,但这种体制是以分领域、分部门的分散管理为特点的,政府尚未建立统一的专业职能部门对突发公共事件实行专业化管理,而是沿用 “条块”方式将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交由相应的职能部门承担。

1.公共安全管理主体缺失。目前,中国还没有建立“权威、统一”的应急中心,不同部门管理不同的灾害,涉及灾害管理的部门多达十几个,这些“应急中心”无论在管理主体上、执行主体上还是服务内容上,彼此独立,互不隶属,自成一体。部分职能部门之间于是相互推脱、互不配合,在需多个职能部门协作的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中,往往因为配合不默契或相互推脱而失效。

2.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由于中国政府综合风险管理工作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条块分割严重,管理技术也相对落后。在危机应对方面,横向上是分散管理,按照突发事件的类型由相关部门进行专门管理;纵向上是集中管理,由中央集中统一指挥应急工作,地方予以配合。遇重大危机事件,一般是由中央政府或部门行政领导做决策,组成临时机构(即灾害应对工作组),缺乏专门机构和完善的应对体系。

3.法律体系不完善而且进程缓慢。近些年来,虽然中国相继颁布了多个与减灾相关的单项法规,但面对紧急状态,中国仍没有建立一整套减灾法规体系,防灾救灾相关法律体系的不完善,造成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中责任不明确,特别是涉及到灾害救助、灾后重建财政补助、灾害保险、灾民减免税等方面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 ;而且已有的法律法规基本上是单一灾种法规,无法实现综合的防灾减灾,综合协调部门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

4.职能部门和监管之间缺乏良好的协调机制。政府信息系统缺乏,信息收集渠道过窄,信息不力,虽然各部门都建立了独立的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但这些系统往往自成体系,难以实现灾害信息和减灾资源的充分共享和优化配置。媒体部门作用弱化,政府部门间信息沟通严重不足的缺陷在公共危机时期暴露不已。

5.综合危机防范技术薄弱,应急救援能力有限。目前中国对生产安全事故和灾害发生机理、识别理论和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危险源的监测监控理论及技术等公共安全技术缺乏系统研究和开发,公共安全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仍未完善,数据库建设较为落后,未能形成全面覆盖的信息管理技术平台和紧急救护网,缺乏系统和长期规划,缺乏物资储备和资金保障机制。专业技能培训不够、应急救援人力少、力量分散造成抢险救灾专业队伍实力不强,防灾技术、设备、物资和力量处于相互分隔的状态,救援能力严重不足。

6.宣传教育不够,公众危机意识不强,缺乏自救能力。要减少公共安全问题,除了政府与社会的重视,公众危机意识也急需提高。目前宣传教育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广大群众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是对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应急管理工作与其它工作不同,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各级应急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对加强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现在这方面的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四、中国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体制模式改进对策

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己经摸索出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模式,比如“强总统、大协调”的美国模式,“大总统、大安全”的俄罗斯模式,“强内阁、大安全”的日本模式等。这些国家在应对公共安全时做法虽然不尽相同,但总的看来都有一些共同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外经验,同时针对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新的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模式,以及改进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对策。

1.借鉴国外经验,健全政府公共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备的组织机构是政府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进行管理的依托和组织保证,同时也是政府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进行预警、决策和沟通的前提。不少发达国家纷纷设置了专门领导、协调公共危机管理的机构,对危机处置的各项事情进行统一安排。本文提出政府公共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首先,在中央政府一级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综合性常设机构。其次,在地方设立“人员代替部门”的组织模式,即指在不扩大政府现有编制的前提下,在政府综合性部门中指定专门人员行使突发公共事件管理部门的职能,可以解决因专门机构设置而带来的机构膨胀和费用增加等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地方政府缺少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专门管理的职能部门的现实。

2.建立中国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新模式。在构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中,必须定位政府职能的界限,划清政府、社会和公众个人所承担的危机风险边界,建立政府与社会合作互助,共担风险,共度难关的新机制。这里的社会主要是指国家或政府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本文根据国内外专家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经过不断的理论创新和几十年经验积累,以及中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复杂性,提出中国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模式(见图1),这一模式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为方针,在科学减灾的指导下,使灾区政府、社会和公众在灾前备灾、灾中应急、灾后恢复与重建的减灾全过程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明确公共安全紧急事务管理流程。正如美国管理学家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所言:政府管理的目的是“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最有效的危机管理是避免危机与灾害的发生。因此,现代政府危机管理的工作重心更倾向于灾前防范。本文提出公共安全紧急事务管理流程(见图2):注重事前的预防;事后的处理和总结;构建发达的信息管理系统。

4.建立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法制评价制度。在中国现有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措施中,对于工作人员的职能履行效果评价往往是以突发公共事件责任追究办法为载体来进行。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法制评价制度,从以救助为主的管理方式逐渐转化到以预防为主的公共安全管理模式,与此同时,对现有应急法律规范进行系统的清理。包括修改法律、进行法律解释、废止法律或某些条文等。建立健全公共危机管理信息公开制度、行政征用制度、行政隔离制度、行政指导制度,以及将“公平补偿”作为目标的行政补偿制度,包括行政主导型的或积极采用市场机制(例如保险方式)的各种救济制度等。

5.建设综合危机防范关键技术示范基地,提供人才保障。应针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区域差异,配合行业生产与运行安全建设,开发满足主要行业的综合灾害危机防范所需关键技术,建成若干综合灾害危机防范关键技术示范基地,并形成促进这些典型关键技术推广应用的配套政策体系。为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应从总体上注重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应出版一些相关的培训教材,建立各种分类的培训机构,对政府的应急部门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加强“专家库”和“资源库”的建设。

6.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公众公共危机意识。首先要建立危机管理教育机制,要树立公众的公共危机意识、提高公共危机的处理能力,就必须进行教育机制的改善,对公众进行专门的危机管理教育。因此,有必要将危机管理教育纳入先进的教育体制之内,通过危机意识教育和案例教学,掌握一定自我保护的方法,通过学习,增强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的能力。其次是加强公众的危机意识学习。通过积极开展公共危机管理的科学研究和培训工作,建立高素质的公共危机管理人员队伍,为公众树立学习榜样。

五、 结论

作为当前中国社会一个紧迫的研究课题,公共安全管理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任何政府都不可能免于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模式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为方针,在科学减灾的指导下,使灾区政府、社会和公众在灾前备灾、灾中应急、灾后恢复与重建的减灾全过程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此,仍需做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推动公共安全问题进入政府议程、促使重新评估其行为,改进政府管理缺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夏保成:西方国家公共安全管理的理论与原则刍议[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35~38

[2]National Civil Defence Plan, Introduction, Amendment14,May 2002, 1: Ministry of Civil Defence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Glossary, P4

公共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公共管理理论;林业公平发展;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3-0190-03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生态基础保障。因此,林业的公平发展,既是保障林农个体公平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公平基础的一部分。就我国当前林业公平发展现状,应该保障林农对林业公平发展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建立森林安全赔偿机制和林农法律救助机制,落实林业司法中的罪因溯源和罪刑相当原则,以维护林农利益与森林资源安全,促进林业公平发展。

1 公共管理理论渊源

社会是指具有共同的价值观与目标的人群在一起组成的联盟。张国庆认为,如果从生态学层面上去看,社会则是人类因为相互联系、互相合作而形成的“人”的群体,人类社会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由于人类活动具有主动性和目的性,因此社会除了具有“生态”与“系统”的特性之外,还具有自我管理、主动进化的特性[1-10]。

1.1 行政管理理论

行政管理,或者公共行政,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笔者认为,早期人类社会的哲学,包括中国的国学,可以看作是行政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历史学则是行政管理的案例分析。行政管理理论真正的产生与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3个阶段。

(1)早期的行政管理学(传统行政管理理论)。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德国学者Lorenz von (1)Stein与美国学者Woodrow Wilson发表了有关行政学的研究论文,标志着行政管理科学的产生。这一时期的行政管理学强调自然科学的理性与技术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以研究政府行政效率和节省开支为目标,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实现组织系统化,机关事务计划化,工作方法程序化,工作要求标准化。

(2)发展时期的行政管理学(基于管理学的行政管理学理论)。20世纪20―80年代,Frederick Winslow Taylor管理理论的引入,以及行为科学的兴起,行政管理学转向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角度,对人的心理因素、行为以及人与周围环境关系的研究,改变了传统行政管理中的只注重理性与技术而忽视社会价值取向,注意激发人的积极因素,强调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公平与正义。

(3)现代行政管理学(基于系统学的行政管理学理论)。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这一时期,行政管理学以“小政府、大社会”与“有限政府”理念为主导,非政府组织越来越多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信息论、控制论、运筹学等理论、技术和方法也逐渐应用于行政管理。

1.2 公共管理理论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通过对社会各种力量的整合,广泛运用政治、法律、经济的管理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服务品质,实现公共利益与福祉。

大多数学者认为,公共管理只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仅仅只是专门研究行政管理中的方法、技术,公共管理的具体活动仅仅主要是从事公共事业的开发和管理。然而,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只是狭义的公共管理,公共管理的真正的内涵在于,公共管理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的新的管理模式与途径,不能简单地将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相等同,公共管理是在公共行政的基础之上的提升与发展。

1.3 狭义的社会管理

目前,主流的社会管理概念都是狭义的,仅仅只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社会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引导等管理活动,一般是指社区的各种具体的管理活动,如教育、文化、卫生、民政、体育、劳动社保等管理活动[11]。

1.4 基于发展学的公共管理理论

2013年,张国庆在《发展学》中提出了以“师法自然”(生态论)与“和谐发展”(和谐论)为基本理念的发展学理念,并据此构建了发展学学科体系:基本理论包括发展哲学和理论发展学,后者即发展学基础理论,包括发展学基本原理、基本目标任务,以及和谐的社会发展思想、发展目标与发展原则。基本方法包括社会分析学,即社会生态学、系统社会学(社会能流分析学、社会代谢学、社会网络分析学、社会TSE分析学、社会群分析学、社会生命周期分析学等)等;社会评价学;社会结构学;社会组织学;社会管理学。应用技术包括社会监测学、社会仿真学、社会工程学、系统法学、标准学、政策学、劳动计量学、系统企业学、城市发展学、农村发展学、农业发展学、国际合作学(世界发展学)、教育发展学、政治发展学、发展经济学等。张国庆的发展学学科构架中的基本方法与应用技术,其实质就是广义的公共管理学科构架,并将公共管理与社会管理完全融合在一起,其公共管理思想的基础理念就是生态论,核心思想与目标就是和谐论。

显而易见,张国庆的这种广义的公共管理理论,是对当前公共管理理论,包括行政管理理论、社会管理理论的发展,把公共管理理论提高到了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社会整体的科学管理的高度,同时还把当前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由机械论、系统论升级为生态论[12-16]。新的公共管理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使得公共管理理论更加突出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生态基础、民生至上、和谐发展的基础地位。因此,发展学中的生态基础原理、民生至上原理、和谐发展原理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公共管理学的基础性基本原理。

2 公共管理与林业公平发展

人类社会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的发展依赖于生态系统的持续健康。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为陆地生态系统,也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生态基础保障。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遵循生态系统规律,并保持生态系统持续健康[7,12-21]。因此,生态公平,尤其是林业的公平发展,既是保障林农个体公平的基础,从人类社会整体角度看,也是人类社会公平基础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的公共管理活动,要以保障生态公平为基础,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公平。因此,林业的发展,要以公平发展为基础,让广大林农共同分享社会发展成果,让全体公民共同公平分享林业进步带来的优质生态服务。

3 当前我国林业公平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新的环境保护法于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进行了修订,森林法也于2009年进行了修改,但是,我国林业公平发展仍存在较多问题,公共生态利益屡屡受到无良企业践踏,林农利益也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其中关键性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公众参与决策权的缺失。公众对重大生态影响项目缺少参与决策权,致使许多重大生态影响项目仓促上马,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甚至引发局部社会稳定与安全。二是公众知情权的缺失。公众缺少生态知情权,这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可能影响生态安全的项目工程的监测数据没有公开。二是政府与学者没有如实表述有关项目建设可能存在生态风险,如前不久有关PX安全性的争论,学者与政府都说PX本身的安全,却没有如实表述生产PX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22]。生态知情权的缺失,不仅仅影响森林资源安全与森林生态安全,还严重了侵害林农利益以及公共生态利益。三是生态犯罪罪刑不相当。致使生态犯罪成本低,无良企业把最大限度地降低生态成本以获得非法高额利润,甚至于地方政府为了政绩招商引资,侵占林地,引入淘汰型、污染型、严重森林资源消耗型企业,杀鸡取卵,饮鸩止渴,局部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的重大林政案件时有发生。四是生态损失赔偿制度不健全。致使林农利益以及公共利益受到无良企业侵害,没有渠道或者很难获得法律救助,向有关生态安全肇事者索赔。五是生态安全犯罪缺少罪因溯源。不能拔除生态安全犯罪根源,很难保障生态安全与公平。导致生态安全犯罪的根源除了罪刑不相当之外,还有就是对政府的问责形同虚设。六是部门利益高于林农利益。导致人为森林灾害林农难以得到赔偿,林业行政活动屡屡侵害林农利益。

4 建议

一是重大生态安全影响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施工、运行等全过程,要让公众参与决策,并监督实施,从而保障林农的利益不受工程项目建设的侵害,能够依法获得补偿;政府要通过有关媒体,实时当地生态安全监测数据,尤其是要实时可能存在生态安全风险的企业或工程项目的生态安全监测数据,使林农获得依法索赔的依据;实时森林灾害数据,提高森林灾害发生情况的透明度,保障林农对森林灾害的知情权,以便于林农依法索赔或者依法索取补偿。二是从立法和执法2个角度,落实罪刑相当原则,提高生态安全违法成本,遏制我国当前生态安全违法高发态势,维护森林资源与森林生态安全,保障森林生态系统持续健康。三是建立生态追偿机制和生态安全受害者法律救助机制,依法对森林灾害和森林安全肇事者进行追偿;建立林业行政责任追责制,对破坏森林资源、侵害林农利益的林业行政行为进行追责;大力推进森林保险,转移部分森林灾害风险。四是加强生态安全执法中的罪因溯源,追溯生态安全违法直接责任者和监督者的责任,变问责为追责,尤其是要对林农多次就同一森林安全事件举报得不到处理,应该对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追责而不是问责[23-28]。

5 参考文献

[1] 张国庆.生态论概述[EB/OL].(2010-04-13)[2014-05-15].科学网,.

[4] 张国庆.The Life-Earth Theory[EB/OL].(2009-07-06)[2014-05-15].科学网,.

[5] 张国庆.生命地球论[EB/OL].(2009-07-06)[2014-05-15].科学网,.

[6] 张国庆.和谐论概述[EB/OL].(2012-01-05)[2014-05-15].科学网,http:///home.php?mod=attachment&id=26726,http:///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619388.

[7] 张国庆.发展学[EB/OL].(2013-07-14)[2014-05-15].科学网,http:///home.php?mod=attachment&id=39086,http:///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quickforward=1&id=707994.

[8] 张国庆.生态论:复杂系统研究[EB/OL].(2013-03-27)[2014-05-15].http:///data/attachment/home/201304/01/082301npp13 fnh5bllmra3.attach,http:///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674444.

[9] 张国庆.现代和谐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N].中国绿色时报,2008-01-25(4).

[10] 张国庆.复杂系统生态论方法及其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1):190-193.

[11] 张铭,陆道平.西方行政管理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1-20.

[12] 张国庆.发展学基本理论研究[EB/OL].(2013-07-18)[2014-05-15].科学网,http:///home.php?mod=attachment&id=39087,http:///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709128.

[13] 张国庆.发展学基本理论与我国当前农村发展问题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17):303-313.

[14] 张国庆.系统法学与我国生态法制建设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0):158-159.

[15] 张国庆.系统法学[EB/OL].(2013-04-13)[2014-05-15].科学网,http:///data/attachment/home/201304/16/153824kl1yn6clk 43444o9.attach,http:///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680709.

[16] 张国庆.系统企业学[EB/OL].(2013-05-21)[2014-05-15].科学网,http:///data/attachment/home/201305/22/144145psp 965zszrwsto3t.rar,http:///data/attachment/home/201305/22/144342rnvv84vn8vd4k1dz.rar,http:///data/attachm ent/home/201305/22/14451988uavaszhya33vhg.rar,http:///data/attachment/home/201305/22/144636fzl198jm5fz6w7x6.rar,http:///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692114.

[17] 张国庆.生态健康与有害生物管理[J].中国园艺文摘,2008,24(3):40-41.

[18] 张国庆.生态健康评价及生态系统管理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245-246.

[19] 张国庆.从森林法看环保法规[J].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2005(2):23-28.

[20] 张国庆.从森林法看环保法规[J/EB].(2005-02-28)[2014-05-15].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网络版,http://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408015g.htm.

[21] 张国庆.生态健康概论[EB/OL].(2012-04-10)[2014-05-15].科学网,http:///home.php?mod=attachment&id=19323,http:///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31.

[22] 张国庆.从誓死捍卫PX词条谈学者的责任[EB/OL].(2014-04-10)[2014-05-15].科学网,http:///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783662.

[23] 丁魏发.基于GGHS 理论的林业参与式发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3(20):153-155.

[24] 黄飞.发系统企业学理论与我国林业产业化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5):191-193.

[25] 黄俊.发展学研究进展与林业发展理论研究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13(20):162-163.

[26] 涂玉节.基于系统法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4):172-173.

公共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服务型警务;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251-02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各国政府职能扩张与规模膨胀所导致的财政、管理和信任危机,政府的不可治理性因素日趋增多,重塑政府成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公共行政的主要思潮,新公共管理运动由此应运而生。作为公共行政新范式,新公共管理运动对各国公共行政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作为逻辑起点,分析构建中国服务型警务的必要性,并对其路径选择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阐释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政府行政改革成为世界性的大趋势。随着政府规模的扩大、财政经济压力的加剧、社会问题和的泛滥以及政府不可治理性增多等因素,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开始了大规模的政府再造运动。这场以经济、效率和效益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聚焦于下放中央政府的管理权限、调整政府机构、重组公共企业、缩减公共部门的规模、私有化和分权化改革、在原有管理体制中引入新公共管理的理念、技术及模型、方法等。各国所展现的具体行动主要包括:企业管理技术的应用;服务及顾客导向的强化;公共行政体系内市场机制及竞争功能的引入等[1]。欧文·E. 休斯认为,公共部门已经发生了一种典范的变迁。这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变革或管理风格上的细微变化,而且是在政府的社会角色以及政府与公民关系方面所进行的变革[2]。

新公共管理理论根据“成本—收益分析”确定顾客、产品与结果;采用目标管理与绩效测量方法实现任务;运用市场与市场机制以及竞争与选择取代集权型管制;通过权力、义务、责任的协调一致下放权力[2]。首先,政府行政中应引入市场化模式,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传统公共行政理念认为,微观经济领域应该由私营企业承担,而公共服务领域则应该由政府垄断。与传统公共行政排斥私营部门参与管理不同,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政府管理引入企业管理的哲学和技术及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通过这种方式将竞争机制引入到政府公共管理中来,从而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其次,政府应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传统公共行政模式注重投入而非结果,而新公共管理理论要求政府重视管理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能够主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情况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求做出富有成效的反应。其新型公共产品和服务供应机制、公共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和技术方法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传统政治和行政体制的弊端,降低了公共治理成本,提升了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推动了公共治理模式的完善和发展。

二、构建中国服务型警务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得以重新定位和确认,中国政府治理模式开始由管制行政—机构导向转向服务行政—顾客导向。服务型警务正是公安机关在中国政府行政改革的框架体系内,立足执法为民,满足公众需求,回应公众期待,将公众满意度作为公安工作的终极目标和警务绩效的首要评估标准,为其提供高效公共安全服务的新型警务治理模式。这决定了公安行政改革的制度安排以构建服务型警务为基本价值选择。

从世界范围来看,席卷全球的第四次警务革命——社区警务的核心是关注公众安全需求,通过多元化参与,以全社会的力量抑制与预防犯罪。从实践上,社区警务是一种复合的多中心的制度安排,它注重警察、当地政府、社区成员等相关者之间的互动,改进了公共安全服务的有效供给,满足了公众多元化的警务需求。这正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在警察机关的直接体现。而以警务社会化为改革取向的第五次警务革命旨在警察机关内部运用企业化管理模式的同时,打破警察服务的国家垄断地位,允许社会其他组织包括私营组织提供部分警察服务,使公众有选择更好治安服务的机会[3],这与新公共管理理论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因此,构建服务型警务是公安行政对新公共管理运动和世界警务发展趋势所作的积极回应和理性选择。

三、构建中国服务型警务的路径探索

1.创新警务理念,践行顾客导向。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顾客导向,将“顾客满意”作为政府施政的目标,并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推动政府工作的改进和提高。公安机关在传统管制行政理念指导下,更多地扮演着生产者、监督者和控制者的角色,而为社会和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和角色被淡化。这种管理模式忽视了公共管理的内在价值,导致和政府公信度降低。因此,公安机关应摆脱传统的管制行政理念,树立“权力控制”、“权力服务”去官僚化的民主行政精神和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的顾客导向理念,改变原行政体系的权力中心主义和主体中心主义,将公安机关的角色和职能定位于公共安全产品的提供者和服务者,将服务对象公众定位于公共安全产品的顾客。只有在理念层面树立顾客导向,才能在实践层面上作出制度性安排,实现公安机关向服务中心主义和客体中心主义转化,真正构建服务型警务。

2.转变行政范式,提升行政效能。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政府的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即政府应该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政府只起掌舵而不是划桨的作用。只有政府将精力放在“掌舵”之上,才能保证政府行政的有效性,最终为社会发展掌好舵[4]。因此,构建服务型警务必须切实转变行政范式,变全职全能为专职专业,把主要精力放在日常管理、监督和查处上,把主要突破口放在更加便民、利民、惠民上,实现由全能型向有限型行政范式的转换。公安机关应改革行政流程,设定服务绩效的标杆与绩效衡量指标,对公众的关键需求进行评估,制定、颁布和实施服务标准和申诉处理标准,尽量避免如、层次繁多、相互推诿、手续烦琐和乱摊派、乱收费等问题的出现,使购买和使用公安产品和服务的过程简便、快速,以减少公众在这一过程中金钱、时间、体力、精力的消耗以及随之而来的风险,提高公众的满意程度。目前,应将本不属于公安机关权力范围的事与权交还给市场或社会,把以前“越位”或“缺位”的很多职能交由非政府的社会自治组织管理,真正发挥社会非政府组织、社区、民间机构及市场的主导作用[5]。同时,积极推行公安服务承诺制,实现相关社会调查定期化制度,形成一种履行契约的外部压力,促进公安行政效能的提升和执法服务质量的持续改善。

3.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满足公众警务需求。新公共管理理论注重政府的服务作用,认为政府的社会职责是根据顾客的需求向其提供服务,企业家式的政府应该是能够提供较高服务效率的政府。给予公民以更多的选择权,让公民有机会来评价政府工作绩效的“顾客驱动”机制将是推动政府改善工作的良好机制。当前,应着重完善已有“非职业警察”的运作机制,积极创造条件培育公共安全服务社会化的市场基础。除具有严格意义上国家警察权范畴的执法活动和强制措施外,公安机关的治安防范、商业性活动保卫、救助服务等领域的部分职能可以由商业性的保安服务公司来承担,以商业运作的方式有偿为公众提供安全服务[6]。通过完善立法,将条件已经成熟、实践证明已经可以社会化的职能从警察的职责中剥离出去,扩大公共安全服务社会化的领域,并允许更多的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投入保安服务业,进一步完善治安承包制度,以契约方式引入多元生产主体。公安机关通过多元善治,将政府的行政权威、规模经济与市场机制、社会自组织有机结合,有效提升公共安全服务质量与效率。

4.注重公众评价,完善警务绩效评估机制。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政府管理的资源配置应与管理人员的业绩和效果联系起来,实行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即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并根据绩效目标对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因此,绩效评估是新公共管理理论中影响组织效益与效能的动力因素。

服务型警务应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并受其评估和监督,通过与公众持续不断的沟通,以共同合作的方式实现警务绩效的提升。一是将评估的主动权、评估结果的监督权交给公众,形成“群众评判为主、内部考核为辅”的工作机制;二是发挥专业评估机构的作用,由警察机构委托外部专业机构进行评估,以充分保障评估的准确、客观和公正;三是将评估的过程和标准向社会公开,以舆论监督评估的透明、公正。可进行360度回馈式评估,将上下级之间、警员之间、部门之间、警察组织内外的评估综合考虑 [7]。通过建立公众评价为主导的警务绩效评价机制,促进公安机关由管制型警务转向公众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的服务性警务。

参考文献:

[1] 高培勇.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8.

[2] 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6.

[3] 汪勇.第五次警务革命——国家警察与社会警察并存[N].人民公安报,2003-04-03(2).

[4] 李文良,等.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109.

[5] 詹伟,等.制度创新与社会治安稳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后治安管理方式变革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5:218-219.

公共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公共安全标准在制定出来之后就会转入颁布实施环节。颁布与实施几乎是同时进行的,除非标准内部规定具体的生效时间。因此,本文提到的颁布与实施在理论上理解为同时进行。一项标准的出台,在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将由标准的制定部门联合上级主管部门同时进行颁布。在我国,通常是以文件的形式出现,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加以实施,还辅以网络等媒体手段来扩展该标准的社会知晓度。但是,由于国人的标准“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因此很多标准仍然停留在“空中”,根本没有发挥“达摩克利斯之剑”的作用,没有接地,就没有地气。也就是说,颁布实施环节与制修订等其他环节脱节,成为独立于标准化过程之外的政府行为和红头文件,尤其是公共安全标准。公共安全标准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性,其受益对象更多的是基层群众,因此就不能完全套用行政管理体制的工作方法来行事,否则也只能是“一颁了之”。公共安全标准的宣贯力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尤其是地方政府和个别中小企业和从业人员标准化意识很差。与政府的工作业绩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相比,他们并不重视对标准化工作的投入,因此其采标、贯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在具体工作中,大多数只是注重眼前利益,根本无视标准和标准化工作,认识不到标准对自身的积极作用,忽视长远利益,注重自身经济效益和狭隘的地方保护利益,忽视国家利益和全社会效益;从众心理、随大流心理大有市场,不去主动出击,而是等待观望,避开标准不谈,得过且过,墨守陈规,缺乏创新激情和以标制胜的信心勇气。这一系列行为和心理的产生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民素质有关,但是客观上也阻碍了公共安全标准在全社会的积极颁布和发挥作用。在公共安全标准化领域,国外起步较早,经验比较充足,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理论体系和运行模式。加大对国际交流的投入,对于快速改善我国的公共安全标准化现状,实现公共安全的良性发展有着立竿见影的功效[5]。而这一切都需要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以及民营资本的共同关注和积极投入。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顺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新情况、新变化和新要求的出现,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部分内容已难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6]。标准化工作发展的法制必须要尽快解决,因此,新的标准法的立法宗旨要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致力于调整和规范社会服务、公共安全等急需关注的新行业、新领域,要着力于改善标准化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唯此,公共安全领域才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才能真正制定出符合社会发展实际的标准。我国现行的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标准化行政管理体制,具有按行政区域和行业条块划分的特点。这种模式的管理层次过多,机构重叠、工作交叉且责任不清,必然造成标准化工作的透明度不高、程序的严格性不够和决策的科学性较差等结果,业已成为公共安全标准化工作发展的体制。在国家标准化管理机构方面,名义上是国家质检总局领导下的国家标准委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实际上各技术委员会不同程度地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而且,各个产业的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与科研机构分散在各个政府部门和行业中,导致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不同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在公共安全标准化管理方面,除了国家统一的标准化管理机构外,还有交通、铁路、民航、消防、应急救援等行业的政府管理部门。这些部门(行业)在开展公共安全标准化活动时,或自行制定,或选择不同的标准,形式多样、版本不一,致使标准化活动的效率低下,效果不佳。在垂直管理体制之下,同级地方政府和公共安全所涉行业的管理部门因所属地域不同,互相之间缺乏协调统一的行动机制,遇到事情互相扯皮,彼此之间缺乏协调机制,尤其是在技术环节与管理环节割裂,甚至根本对立。这就导致标准的制定部门就是闭门造标,标准的管理部门就是坐等标准制定,标准的宣贯监督部门就是走走过场,各个环节之间脱节,各个环节与市场之间脱节,各弹各的琴、各定各的调,从而忽视了对标准化过程的统一管理。在标准问题上,各部门从部门、地方利益出发而不是从市场(消费者和企业)利益出发,客观上助长了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出现。对公共安全领域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实施情况,要加强监督检查,不断强化标准实施的监督力度[7]。但是作为负责对公共安全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各级政府部门也仅停留在执行标准的登记与否、相关标准的备案与否,对实施效果不加以评价。宣贯有关上级标准、完成采标计划等工作,也往往以体制、经费、人力等方面的因素,放松了对标准的贯彻实施的监督。公共安全标准化监管人员认为加强宏观管理,就是要管好强制性条款,其他指标一概不予负责,必然导致劣质标准“合法化”。反馈环节的存在并发挥作用,是标准化闭环系统良性运行的重要链条。没有反馈就不可能有改进和提高,就可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就只是一个静止不动的线性系统,就难以进入更高级的发展环节。在我国,公共安全标准化运行系统与PDCA循环模式很相似,后面将会论述。相比较来看,计划环节好比标准的制修订,执行环节好比标准的贯彻实施,检查环节好比标准的监督检查,改进环节好比标准的反馈提高。对反馈回来的意见建议加以整理吸纳,修订成更加符合市场经济和社会需要的标准,才能使得标准重新回到市场和社会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但是,从实际来看,我国标准的反馈环节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公共安全标准化主管部门不去主动吸收社会反馈意见,就算有也是将其束之高阁,于标准本身无益,于社会无益。因此,公共安全标准化工作要注重吸收来自基层和社会的意见和建议。在公共安全标准化运行过程中,我们要强化公共安全标准实施的信息收集、加工和反馈,以促进标准制修订水平的不断提高,要加强对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研究,大幅度地提高国际采标率,要提高社会的标准化意识,特别是领导者、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的标准化意识,推动公共安全标准化工作迈上新的台阶[7]。

公共安全标准化既是我国标准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要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过程体系分析法来分析公共安全标准化过程,厘清其逻辑关系,从而改善我国的公共安全标准化现状。系统工程理论和PDCA循环理论已经为人熟知,如果将两种理论结合起来,相互渗透,就会产生非同寻常的理论效果。笔者把系统(体系)理论和PDCA循环理论的分析方法结合在一起,谓之过程分析法。过程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是系统(体系)理论和PDCA循环模式理论。系统理论实质上是一个生物学理论的主张,认为所有的机体都是系统,各个系统由不同的子系统组成并且相应地隶属于更大的系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尽管层次较高的系统是由其子系统组成的,但是这种系统一旦完成整合,就会具有其子系统并不具有的功能或特质[8]。20世纪60年代,系统理论才作为一种独特的实践视角应用于社会工作中。系统理论基本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PDCA可以看成是按照“计划-执行-检查(符合性)-行动(绩效)”的模式运行。它由提高每一过程质量到提高总体质量,循环往复,这是企业力求“打破现状实现管理突破”螺旋上升的过程。安全标准化运行系统的PDCA循环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只有被有效地加以整合,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9]。PDCA循环实际上是有效进行任何工作的合乎逻辑的理论方法。之所以将其称之为PDCA循环,是因为这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要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解决了本次循环的问题,可能还有其他问题未被发现认识或者尚未解决,或者又出现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次循环。PDCA管理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PDCA循环理论基本原理示意图如图2所示。将以系统理论和PDCA循环理论为理论基础的过程分析法应用于公共安全标准化工作中,笔者认为,公共安全标准化是一个复杂系统,包括公共安全标准的制修订、公共安全标准的审核颁布、公共安全标准的贯彻实施和公共安全标准的监督反馈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在公共安全标准化过程中,不仅大的复杂系统,而且每个子系统都遵循PDCA循环理论的要求。公共安全标准化运行原理如图3所示。借助过程分析方法来研究分析我国公共安全标准化的现状和过程,就能较为清晰地诠释公共安全标准化系统各影响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能清楚地阐述系统内外子系统对公共安全标准化大系统的作用,就能为更好地促进公共安全标准化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基于对公共安全标准化系统运行现状的分析与思考,从过程分析的方法和视角,通过对构成公共安全标准化过程核心要素的选择与分析,设计出由一个外部因素、四个重要力量、四个关键环节和一个根本目标组成的公共安全标准化过程要素逻辑关系图。四个关键环节包括公共安全标准的制修订、公共安全标准的审核颁布、公共安全标准的贯彻实施和公共安全标准的监督反馈等;一个外部因素是公共安全标准化工作的保障机制;四个重要力量是对公共安全标准化工作运行有重要影响的管理者、企业、中介组织和全员参与;一个根本目标是实现公共安全标准化运行的持续改进和循环提高。图4所示为公共安全标准化系统运行逻辑关系图。

公共安全标准化具有显著的系统性、综合性、闭环性和持续改进的特点。作为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过程分析法的应用,使得我们可以厘清公共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影响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运动状态,可以认清系统内的薄弱环节和努力方向,可以使得各要素、资源得到最有效、最大化的利用,可以推动我国公共安全标准化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目标的实现,可以获得系统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作者:张红涛罗云王晓桥葛升群工作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公共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新时期 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c)-0209-01

公共图书馆,是为了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而成立的教育研究机构,是一个集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与保存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共场所,担负着为科学研究服务与大众服务的双重职能。公共图书馆可以为广大群众提供文化服务,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对我国的文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新时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如何做好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如何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文化职能,使其成为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有力帮手,成为了当前公共图书馆科学管理工作中的首要问题。

1 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特性

科学管理理念是由一位美国的管理学家泰勒在19世纪末期提出。科学管理理念的提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将管理经验升华为管理科学,影响了随后几十年管理学的发展进程。数学派系中数理学派、决策学派和系统学派的随后兴起,进一步发展了科学管理的管理理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今的科学管理理念已初具模型。在公共图书馆中,运用科学管理的管理方式就是要遵循科学的原则,运用合理的方法实施对管内工作的管理。

在公共图书馆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科学的管理理念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针对科学管理的目的,强调数量意识,将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形成具体的量化指标。管理工作要以精确性为原则,杜绝也许、大概、差不多等不确定的量词出现在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中。第二,采取科学的方法论,合理分析管理对象,层层分解管理工作,具体划分量化指标。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将科学的分析方法贯彻落实到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严格遵守量化指标,形成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第三,在管理工作中,要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协调控制,形成有效的指挥组织。要采取规章制度的道德约束手段与法律法规的强制约束手段,形成管理工作中的硬性规定,所以,科学管理常以硬性管理的形象出现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

通过对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经验来看,科学管理具有众多的优势,包括: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避免了个人的主观臆断;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要借助数学模型或计算机技术,提高管理质量;要以严格的制度管理工作、以奖惩并举的方式,提高图书管内的管理效率。

2 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的改进措施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已经逐步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轨道上,为公共图书馆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文化效益。但是,在现在的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根据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科学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从以下几点优化、调整、完善科学管理工作。

2.1 引进人文管理中的优势,弥补科学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我国的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中存在着功能局限、特殊政策短效性、无法有效调动管理工作者主观意识的能动作用、无法有效充分发挥图书馆内部与个体管理人员潜在的积极因素等内在缺陷。为了弥补新时期下科学管理中的众多缺陷,我们要在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中引进人文因素,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将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结合起来,促进公共图书馆的管理质量。

人文管理具有以人作为管理对象、管理民主化、重视服务群众、非强制性与人性手段的采取等区别于科学管理许多的不同之处,被称之为柔性管理。正是如此,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可以互补各自的不同之处,有效提高管理的效率。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并不是两种互不相干的管理提,前者正是在后者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是对后者的进一步完善,人文管理是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中的一种新模式。

2.2 加强公共图书馆文化的安全性建设,促进科学管理水平

公共图书馆文化的安全性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价值观,承担着发挥图书馆文化职能的重要责任。图书馆文化的安全性建设有助于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水平,要根据科学管理的需求形成安全观念、安全行为、安全制度、安全物态的安全文化建设理念,通过安全文化的建设促进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事业。公共图书馆中收藏着众多的宝贵书籍,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面对信息网络的冲击,共公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安全性受到了中大的冲击。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公共图书馆的安全性建设要满足新时期下公共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满足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安全性需要、弥补公共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安全漏洞。

2.3 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中的评估手段

评估手段,在公共图书馆科学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良好的评估可以使公共图书馆长久的生存、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社会职能、检验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因此,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的评估体系,对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方向具有指导作用,我们十分要重视对评估体系的科学性、规范性。

在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科学管理的评估手段急需我们采取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指导我们的工作。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评估准则,建立起公平公正的评估体系。在建立评估体系时,要坚持评估设计能够满足图书馆管理文献的需求、评估内容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评估手段公平公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另外,评估指标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评估体系科学、合理、有效性。评估指标作为公共图书馆评估内容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发挥其在引导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中的实践作用。

3 结语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的文化水平飞速发展,使得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所面对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水平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因此,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必须要认真管理,将科学管理作为工作中的重点,保证公共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公共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11篇

论文摘要:信息资源管理(IRM)在本质上具有人文管理的特征,并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研究领域框架。本文侧重时其中的信息法律与政策、公共信息管理(PJM)两大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梳理与讨论。

信息资源管理(IRM)作为信息管理的高级阶段,在本质上具有人文管理的特征。经过近半个世纪尤其是近20年的突出发展,已经形成了由信息法律与信息政策、公共信息管理、知识管理、信息经济所构成的人文范畴框架。本文侧重对前两类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的梳理与讨论。

1信息法律与信息政策

20世纪60年代以来,多种信息高新技术被迅速地运用到了信息管理,建立了各类现代化的信息系统与网络。但是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并没有像过去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信息的有效管理与利用问题,相反,却带来了许多始料未及的、用纯粹技术手段无法应付的问题。在顾及信息的高速处理、传播、利用和共享的同时,信息安全(包括计算机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国家、文化安全、个人隐私等)和信息利益(包括知识产权、跨国数据、信息收费、信息成本等)这两大问题已变得越来越棘手。于是,自20世纪70年代,世界各国着手利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从微观与宏观的结合上协调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和利益关系,妥善处理信息管理中人与物的复合关系,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以人文管理为基本取向的IRM思想与观念。

信息法律与信息政策属于信息管理领域的典型人文范畴,因为其主要功能是规范信息活动中的人的行为和规定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显然,信息法律作为信息管理的种人文手段有着更长的历史。从1624年英国的《垄断法》、1709年英国的《安娜女王法》走过来,由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构成的知识产权法已逐渐形成世所公认的法理原则与体系。这些法律体现了利用法律手段解决知识生产和利用中矛盾冲突的一种管理上的努力。信息政策则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适应信息活动的宏观调节和管理需要而兴起的,很快即成为一个新的受到各国关注的重要领域。今天,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一样,也已形成一个比较完备的庞大的体系。一般说来,信息法律、信息政策都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地区有各自的信息政策与法律,采用不同的行政手段进行信息宏观管理与调节,这是因为信息政策和法律深受不同的国家、地区文化背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意识形态等人文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我国正在热议与制订中的“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及新近由中央两办颁布实施的《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就体现了我国政府在以政策法规手段规范信息行为方面的正在表现出的积极姿态。

2公共信息管理

按照国内学者孟广均等人的说法,信息资源管理(IRM)的早期经典领域可分为企业信息管理、政府信息管理、社会信息资源管理三大板块。世纪之交,随着社会信息化、电子政务、政府职能转变、数字城市、公共信息权益等重大时代主题的凸显,以社会信息资源管理领域为主,兼顾另两大领域深度整合的公共信息管理(PIM)作为一个全新的研究范畴和领域开始异军突起。

美国图书馆与情报学全国委员会在2001年公布的《公共信息传播的综合评估》中认为,公共信息是指联邦政府所创造的、搜集的以及管理的信息,公共信息的所有权是属于民众的,政府受民众的信赖进行管理,民众可以获得法律限制外的任何信息。b]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位高级官员在2004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作题为《发展与促进政府公共信息的政策指导方针》的报告,将“公共信息”界定为:“公众不受版权限制或者不侵犯隐私权而可以获取的信息。”我国一些学者认为,“公共信息包括政策法规、经营环境、商情以及政务等方面的信息,由政府部门生产、编辑和维护,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为公众所使用。”

“一般地说,政府部门宏观调控下有效传播的社会信息资源统称为公共信息。”"]在广泛的意义上还应包括衣食住行、教育、医疗、文化、娱乐、就业、社会保障、治安、灾害、疫情等各种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

笔者认为,由政府部门直接面向公众提供的“公共信息”,在技术形态上主要为电子产品或网络、媒体服务形态,在信息时空属性上偏重于共时性、即时性信息,在信息“源”“流”二重性上更偏重“流”。从理论上分析,它显然不应是“公共信息”的全部。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也不是政府信息的全部。

不论在国内外,从事PIM研究的人员都有不少是来自传统的图书馆行业。他们的相关研究往往带给人们另外一种更具历史传承感的启示。例如英国著名的信息资源管理学家马丁不但更多地关注“社会信息资源”的相关问题,而且把信息资源管理理解为“图书情报领域早已熟悉的挑战的更为复杂的变体”而前引那个著名的“公共信息”定义也是由美国的图书馆学情报学行业组织提出来的。在国内,对PIM研究贡献较多的学者亦有不少来自传统的图书馆行业,著名的如张欣毅、李广建、夏义墼、王伟军、周毅、吴钢华等。不过,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仍然循着IRM的思维定势,太多地关注电子政务范畴的“公共信息”或“公共信息资源”概念,惟有张欣毅、吴钢华、李广建较为关注传统图书馆行业向公共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的社会机制的人文本体论转型这一理论命题。2003年以来,张欣毅连续发表了一系列以“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为本体论框架的理论文章,不但在国内图书馆行业引起广泛关注,也受到了人文科学领域和一般意义的PIM领域的重视。李广建、吴钢华则在探讨公益性信息服务的价格机制方面直接将图书馆、信息所引为了最基本的机构文本。

笔者认为,图书馆行业视角的PIM概念在内涵上显然较电子政务视角的PIM概念来得更为丰富和深刻。它在本质上是“在对相对时空意义上的公共的基本社会性文化利益、文化权利、文化义务认定基础上,旨在提供公共文本利用(认知)的社会信息资源集合及其相关社会机制。”

公共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12篇

1 相关文献检索情况

本文主要基于国家多库目录检索系统、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的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等,对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进展进行描述、分析和总结。检索的时间区域主要是2000 ~2013 这个时间段, 检索的过程和结果如下: 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以《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为题名进行检索, 其中模糊检索到相关学位论文记录为1698条;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检索到的论文记录为2553条;同样在万方数据库中进行检索,相关的学位论文记录为170篇;在维普期刊资源网中检索到相关的期刊论文为199篇。这些检索数据说明我国理论界对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十分关注, 从管理、技术、法治等不同角度对电子政务环境下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进行研究探讨。

2 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工作在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中越来越被重视, 诸多学者对政府信息资源进行了研究总结, 以便找出适合我国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

2. 1 对政府信息资源、公共信息资源概念的界定

公共信息资源与政府信息资源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有人认为公共信息资源就是政府信息资源,如美国《公共信息资源改革法案2001》》把政府信息资源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政府内部信息资源, 另一部分是公共信息资源, 并指出公共信息资源是为国民所拥有被政府所掌握的战略性的国家财富, 除了被法律禁止的, 公共信息资源应该为公众永久有效并应为所有美国人、国家、当地或部落政府、私人企业、学术组织以及其它的公共和私人组织和机构的利益而最大限度地开发, 同时, “公共信息资源意味着政府信息资源”[ 1] 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

公共信息资源包括政府信息资源, 把以政府为主体的负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 包括行政机关, 法律法规授权、委托的组织, 来源于纳税人税款的政府财政拨款的社会团体、组织等公务事业法人和社会组织) 在行政过程中产生、收集、整理、传输、、使用、储存和清理的所有信息, 称为公共信息。[ 2]

笔者认为政府信息资源不同于公共信息资源,公共信息资源是基于公共权利、公共义务、公共认知、公共需求多元动态交互式建构之上的关于社会文本信息资源的公共积累与公共利用(认知)的“自我组织系统”[ 3] ;而政府信息资源是在政府环境中, 为政府领导决策和指挥工作服务, 对政府治理行为活动的反映,即反映政府内在运转情况的信息和反映政府与外界联系的信息。

2. 2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现状

信息资源是一种国家战略资源, 在信息大时代的背景下, 要想实现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 需要做出很多努力和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我国学者对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政府信息资源及其管理进行了比较具体的研究, 涉及信息整合共享、法律监管、信息服务等多领域,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2.2.1关于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整合的研究

众所周知, 政府部门拥有全社会近80% 的信息资源, 但长期以来, 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 政府部门拥有的信息资源不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效率, 反而制约政府部门正确政策的制定, 信息资源的封闭形成了各部门的“信息孤岛”。我国学者对信息资源共享与整合的关注, 先于政府信息化的产生,但重视并真正的研究是随着电子政务的深入发展。我国学者对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整合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体制、信息标准化、数据库更新等方面。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在行政体制和管理模式上的滞后性, 影响了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 一些学者对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的标准性和规范性的建设进行了关注研究, 还有学者在对资源共享研究同时针对安全保障也进行了分析。

2.2.2关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安全保障研究

自进入信息时代以来, 安全保障就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部门, 信息的安全性显示其将来发展的实力。分析发现政府的信息资源安全保障贯穿于整个信息资源管理过程, 从信息前期的收集、加工、开发和利用到中期的信息分享、整合、传播再到后期的信息反馈等。对中国期刊网检索发现, 我国学者对安全性从多角度进行研究, 一些学者专注技术保障的研究, 对保障我国政府信息安全的技术手段进行了分析, 其中林铭沥在《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实践与思考》中详细地指出了信息安全的技术保障体系有: 防火墙、入侵检测、安全漏洞扫描、访问控制、防病毒软件、物理隔离技术、信息认证技术、加密技术等; 一些学者对信息安全评估标准来研究分析, 还有学者对构建应急响应进行分析, 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2.2.3 关于政府信息服务的研究

政府信息服务时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1993年, 我国就开始实行了《三金工程》, 这标志着政府信息化服务的开端。随着服务型社会的建设, 政府信息服务成为评价政府形象的一个重点。有的学者侧重基于“顾客为导向”的

信息服务研究, 有学者则是系统地在博士毕业论文《当代中国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研究》中, 阐释了信息服务的理念、功能等。

2.2.4 关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法制化进程的研究

要保障信息化政府的安全、稳定、和谐, 法律起到一定程度的警示约束作用, 使我们在信息时代, 有法可依。目前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立法存在较多的空白点, 没有一部完全针对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部门法, 也没有信息公开或隐私保

护的专门法律。笔者对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发现, 关于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立法方面的理论论文主要是从2005 年以后逐步多起来, 尤其是2007 年我国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后, 从信息公开角度的分析立法的论文研究最为集中, 也有学者对比分析了我国和西方立法较早的国家间的立法方面的差别, 指出了我国政府信息立法的缺陷及改进对策, 从我国电子政务环境下,分析了我国的立法环境; 还有从公民知情权的角度分析了政府信息资源获取的立法保证。

3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发文的统计分析, 可以发现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研究内容涉及多个方面, 研究方法既有定性研究也有定量研究。但我国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不少问题和缺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研究力度还不够

从整体上看, 关于政府信息资源研究的内容还不够广泛, 研究成果也很少。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集中于公共信

息资源管理,公共信息资源自身,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市场化标准, 公共信息资源使用安全保障、公共信息资源传输中的信道等研究成果还很少。

3.2 以宏观和定性研究为主

目前, 国内对政府信息资源的研究多数局限于理论研究,以宏观研究为主,结合具体政府信息资源的微观研究成果很少。在研究方法上,大多采用的是定性研究方法,如综合、归纳等,运用定量方法进行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结合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的研究成果就更少。这不利于政府信息资源研究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4 提高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水平的对策建议

4.1 注重对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

扩大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内容,表现在:对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市场化标准、公共信息资源使用安全保障、公共信息资源传输中的信道、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及其平台、公共信息资源的经济效益及其度量等方面进行研究; 拓展对不同行业公共信息资源的研究等。在加强研究广度的同时,要注重运用相关分析方法,结合具体的案例,深入研究公共信息资源。

4.2 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加强定量研究和实证

分析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要继续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继续从定性上加大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从定量上强化研究方法、评价指标体系、测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以定量研究为主。运用经济学信息分析方法里的状态分析、趋势分析、分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从定量上多角度分析研究公共信息资源。另外,对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要结合相关政府信息资源的具体实践,运用实证分析。这样研究出的成果, 会更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对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建设具有更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公共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城市化背景;广西;公共安全;应急管理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无论是在经济方面还是政治、文化、社会等其他方面的发展都有了飞跃性的进步。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各个地区的综合实力也相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此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的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地区的发展。其中公共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近些年来关注度最高的问题。因为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种公共安全问题日益突显出来,对社会的稳定以及经济的发展等各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国政府及国家的各相关部门都意识到了公共安全问题所带来的新的挑战,并且也采取了相关的措施对公共安全问题进行了管理与整治。但是尽管如此,我国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方面依旧还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广西作为我国的边境地区,不仅存在着与其他地区相同类型的公共安全问题,而且还存在着其他内陆地区不存在的公共安全问题。因此,对广西地区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1、相关概念的界定

(1)公共安全。所谓的公共安全,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包括信息的安全、人身安全、城市安全、食品安全、卫生安全等一系列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安全问题。公共安全是指不仅包括公民个人,而且还包含整个社会在内的主体,在从事学习、工作、生活、娱乐等各方面所需要的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公共安全问题关乎到我国每个公民的安全行为,与每个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公共安全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而公共安全问题的出现与许多社会问题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它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有其必然性。

(2)应急管理及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所谓的应急管理是指以我国政府机构以及相关的公共部门为主体的核心机关在面对突发事件、重大灾难事故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应急管理并不是只有在事发后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拯救,而是包括在事发前、事发中、事发后都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或者善后。而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是指当在我国发生自然灾害、社会安全问题、事故灾难等一系列公共安全问题时,政府及相关的主体部门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进行应急管理,以稳定社会秩序及公共安全,保证人民生活中的各项活动可以正常进行。

2、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公共安全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其关乎到每个公民的生活。因此,对公共安全问题进行应急管理是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做好的必修课。虽然有些公共安全问题是一些突发事件,事先并没有料到它会发生,但是在处理公共安全问题,对其进行应急管理时也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

(1)以人为本,依法守法。近些年来,我国在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原则。无论是在治国方面还是在处理社会问题方面,都在推行以人为本的原则。当然,我们在处理公共安全问题时也不例外,在公共安全的应急管理中,更应该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站在人民的立场来考虑问题。与此同时,依法守法的原则也理应放在首位。“依法守法”与“以人为本”并不是矛盾的,法律也绝非是无情、不讲情面的。法律的建立也是站在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上。因此,在处理公共问题时,首先应遵循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和依法守法的原则,将二者相结合。虽说要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考虑,但是也决不能无底线的滥用权力,所以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人为本的处理问题,进行应急管理。

(2)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及公开的及时性。在对公共安全事件进行应急管理时,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及公开的及时性是尤为重要的。公民享有知情权,在国家出现安全问题时,公民有权利第一时间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政府及相关部门作为为人民服务的主体部门,有义务在第一时间将信息真实、完整的告知公民。除此之外,在处理公共安全事件时,及时的将真实信息告知公民,有利于稳定民心。因为长期处于基本稳定的外部环境的社会公民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社会安全问题时,难免会慌乱无措。在这个时候,如果再有一些不法分子散布谣言、扰乱民心,那么公民在不知道事情发展脉络的前提下就难免会作出一些破坏社会秩序的事情。因此,在问题出现时,我国相关部门一定要与公民进行及时的有效沟通,将相关的真实信息及时的告诉公民,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及公开的及时性。

三、城市化背景下广西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各个地区省份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突显出来了。尤其是我国的广西,它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在快速发展中的边境省份,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

1、对广西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认知上较局限,缺乏先进理念

思想层面的东西有时候对于人们的行为会起到直接的决定性作用。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广西目前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认知方面的局限性,并且缺乏先进的理念。首先,在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中普遍认为对公共安全进行应急管理属于政府职能的范畴,与他人无关。过于将管理的主体单一化。这就会导致进行公共安全管理的主体过于单薄无力。在如今城市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公共安全关乎到每一个公民。因此,进行应急管理的主体不仅应该包含政府部门,还应该包括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等。其次,由于广西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与沿海地带相比,还是有一些落后,这样就会导致一部分人才流失。人才的缺乏对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会造成直接的影响。因为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就会在相关领域缺乏先进的理念。没有先进的理念做支撑,一直采用传统的旧的理念,便会束缚当地应急管理的发展。

2、广西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技术手段较落后,缺乏创新性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技术手段是支撑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得以发展的重要力量。先进的理念、全面的认知是应急管理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先进的技术手段便是使其实现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广西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局限性与技术手段的落后有着直接的关联。虽然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广西整体经济得以发展,科技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省内还是引进了许多先进的技术,但是这些技术的应用领域还比较有限,目前来看只是在一些相对更加重要的领域中发挥了作用,而并没有将先进的技术引入到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领域。因此,这就造成了广西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技术手段较落后、缺乏创新性的整体局面。

3、广西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监督与评估机制不健全

完善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监督与评估机制是实现其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监督与评估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不仅在广西,甚至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方面都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只重视对危机的后续救援工作,而疏于事前的防范工作以及事后的评估与监督工作。如果对公共安全事故不进行及时的评估与监督,总结经验与教训,那么在下次类似事故发生的时候,便依旧无法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有效处理。虽然现在广西在公共安全的应急管理方面已经建立起了应急管理监督与评估机制,但是还并不健全,监督与评估机构缺乏独立性、监督与评估的主体职权不明晰、缺乏必要的奖励制度等问题依旧存在。如果广西要想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方面实现突破,那就首先要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进而再进行创新,实现战略性的发展。

四、提高广西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能力的对策

在上述中,我们提到了目前广西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方面主要存在的三个问题,即:认知上较局限,缺乏先进理念;技术手段较落后,缺乏创新性;监督与评估机制不健全等三方面的问题。下面我们将针对以上三个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提高广西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能力。

1、加大宣传与教育,提高人们对其认知程度,并引入先进理念

广西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认知方面存在局限性,并且缺乏先进的理念。改善这一现状,首先相关部门就要加大宣传力度,并且加强对相关人员以及市民的教育,以起到提高其认知程度的作用。广西可以增加相关工作人员的人数,扩大宣传教育的范围,将相关信息普及给一些普通公民。而且宣传教育的方式要多样化,最普遍的宣传教育方式就是开专题讲座、开设培训课程等等。但是这样的宣传教育手段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还可以采取增加相关公益广告、在市民小区内进行相关方面的演讲或者文艺演出等其他的有效方式来对公民进行宣传教育,在有形与无形中提高人们对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认知程度。不仅要普及相关知识与内容,还要采取措施引入先进的理念。政府或相关部门可以派出有关人员定期到沿海等一线大城市去参加相关方面的学习,或者也可以引入外省有相关管理经验与能力的人才,从而引入他们先进的理念。

2、增强广西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方面的创新,提高其技术水平

先进的技术手段是提高广西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能力的决定性力量,因此我们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技术水平、进行创新这方面。在广西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技术层面存在着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目前省内已经存在着一部分先进的技术,但是这些技术的应用领域还比较有限,只是在一些相对更加重要的领域中发挥了作用,而并没有将先进的技术引入到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领域。第二个问题就是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方面还存着一些技术空白,即缺乏一些其他省具备而广西不具备的管理方面的先进技术手段。所以,要区分开这两个问题,从而对症下药。针对第一个问题,要做的便是要充分利用起省内有的先进技术,将其引入到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中,使其发挥更大的功效。针对第二个问题,就是要想办法填充技术的空白。可以采取一些政策,为人才提供更加优厚的条件来引入相关领域的人才来省内进行研发,或者与其他省份进行联合合作,进行技术共享。

3、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监督与评估机制

在上述中我们提到了,目前广西在面对公共安全问题中,将主要精力投放在了对危机的后续救援工作中,而疏于事前的防范工作以及事后的评估与监督工作。没有及时的评估与监督,在下次类似事故发生的时候,便依旧无法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有效处理。因此,要建立起健全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监督与评估机制。并且要将其与法律直接挂钩,增强法律对其的保障、增强监督与评估机构的独立性、明确监督与评估的主体职权、完善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奖励制度。

五、总结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地区特色鲜明的国家,各个地区及城市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虽然各个地区都有其独特性,而且取得的成就也不尽相同,但是公共安全问题却是近些年来我国各个地区共同存在的问题。公共安全问题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因此这个问题绝不可以轻视。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公共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在近些年来做出了许多的努力来解决公共安全问题。但是由于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公共事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这就给我们的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尽管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做出了许多努力,但是依旧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本论文正是立足于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这个时代背景下,在对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的前提下,对我国广西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进而提出了解决的策略,希望可以为解决我国广西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问题贡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马振超,张晓菲.中国社会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及态势分析――非传统安全视角[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4.

公共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14篇

国内现状

2005年我国科技部了一个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报告,其中指出安全研究在大西洋两岸极受重视,我国政府将安全研究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范维澄提出面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如何科学决策、科学协调和处置,这些问题的回答和解决都需要从科技角度提供理论、方法、技术、装备和人力资源的持续支持,这一点也是公共安全科技和教育界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黄明解提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科技支撑体系主要由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平台建设、应急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应急技术与管理标准化体系以及评价体系建设、应急技术与管理的学科体系建设等四部分构成。刘彦伟提出构建高危行业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科技支撑体系的宏观构架包括危险化学品监测预警技术平台、安全生产监管科技服务平台、重大危险源监控技术平台、应急救援技术支撑平台等四大平台。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关于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普遍侧重于技术和应用,以及科技服务,对于公共危机管理中涉及的科学意识、科技培训问题的研究还非常缺乏。事实上,危机管理中的科学意识、科技培训问题与技术应用、科技服务问题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

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要素实践分析

1公共危机典型案例分析

在现代社会里,科学技术是产生公共危机事件的一个诱因,如科学技术的滥用和缺失,但是科学技术更是预防危机、应对危机的重要力量,因此,科技对公共危机管理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选取近年发生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分析比较公共危机事件在预防预测阶段、应急阶段以及恢复学习阶段中对科技的实践需求以及科技发挥的支撑作用。本文共搜集了16起公共危机事件,提炼出其中的科技因素,如表1所示。从中看出,科技管理方法、危机意识、经济发展方式、公共安全投入、科技研发、科技人才、科技装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的培训、科技知识培训、检验检测技术体系、检测网络、监测信息传播、地方预案、安全标准、应急信息通报以及制度体系等是这些案例反映出的现实的科技需求。

2公共危机事件的科技因素

依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界定公共危机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是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第二类是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第三类是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等。第四类是社会安全事件。

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根据四大分类和相关理论,结合16起典型案例分析以及现代社会上公共危机状况的有关分析评论,寻找每一类公共危机事件中具有的共性的科技因素,如图1所示。引发不同类型公共危机事件的关键科技要素不同,其中引发自然灾害的关键科技要素是科技思想,表现在管理者要有科技应对自然环境的意识,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引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科技要素是科学技术培训体系,不仅针对管理者、灾害救援者,还应针对一般公众特别是农民工和下岗人员等弱势群体;引发事故灾难的关键科技要素是知识管理,表现在加强安全技术研发服务以及安全制度、标准、数据库建设;引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关键科技要素是科学技术应用和管理,表现在要加强科技管理和公众培训。与此同时,四类危机事件的案例都体现出对于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加大安全技术研发的需求,体现出监测网络体系建设的科技需求。因此,公共危机事件的关键科技要素归纳为科技水平、知识管理、科技思想、科技培训和监测体系。

公共危机管理科技支撑体系的理论分析

1科技支撑体系的界定

本文研究的科技支撑体系是在危机管理中能激发公共危机管理活力、强化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应对效率、保证危机管理顺利进行,将能起此作用的科技要素或条件组成的系统为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

2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的内涵

本文提出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的定义: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是源于科技对公共危机的影响作用而建立的,是由科技管理思想、科技培训体系、科技研发服务体系、检验监测体系以及知识管理体系五大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与危机管理的不同核心要素耦合,通过管理组织对公共危机管理发挥支撑作用,即激发公共危机管理活力,强化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应对效率,保证危机管理事件顺利实行。

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概念模型

本文构建公共危机科技支撑体系概念模型如图2所示。

1构建原因

科技对公共危机管理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科技是导致公共危机发生的原因之一,科技更是应对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支撑力量。基于此,我们就能够构建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

2构建基础

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概念的界定基础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实践基础,即从不同类型的公共危机典型案例中分析科技的影响要素,进而提炼出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的概念框架;另一个方面是理论分析,建立在已有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建立在科技与科技支撑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公共危机管理科技支撑体系的概念构成。

3功能

关于危机管理的任务,格林认为减少损失是危机管理的主要任务,也就是尽可能控制事态,在危机事件中把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事态失控之后争取重新控制住;芬克等学者提出有效危机管理应做到转移和缩减危机的来源、范围和影响,提高危机初始管理的地位,改进危机冲击的反应管理完善修复管理以便能迅速有效减少危机损害,重视危机事后的总结与学习。本文在对公共危机发生的人—危机互制规律的论述中,又提出人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危机或减轻危机,可以通过科学技术应用、制度设计、非工程措施等控制危机的发生与发展。因此,可以确定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是公共危机管理任务完成的关键力量,它具有激发公共危机管理活力、强化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应对效率作用。

4作用对象

本文以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的生命周期三阶段、危机事件四类型以及中国应急体系建设的核心“一案三制”为作用对象,由此界定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是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生命周期的公共危机事件提供支撑力量,同时体现“一案三制”内包含的科技元素。

5主体

公共危机管理是涉及内容十分广泛的系统工程,同时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里,防灾减灾又成为高度社会化的自主行动,要求政府进行有效的指导管理,实施有效的领导、组织、协调和引导。在面临公共危机事件时,政府通过采取特殊措施,监测、预防、缓解和处置,从而避免或减轻公众的生命财产损失,维护和恢复社会正常秩序。对于具体的科技支撑体系而言,则由科技部及其在各区域的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加以负责,以科技管理部门为主导,整合各类科研机构、企业以及科研人员等多元化主体共同发挥作用,形成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的主体系统。

6构成

公共安全管理论文范文第15篇

伴随着我国进入风险社会的新常态,近几年发生的突发事件,不管是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故灾难或者社会安全事件都呈现出了极强的破坏性、突发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跨界性,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再也不能延续传统的全力依托政府的单一运行机制,而是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拓展人民群众参与公共安全治理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民众作为对致灾因子进行动态排查的监视器、对突发事件进行第一时间处置的先锋队、以及作为灾后重建的中坚力量等方面的作用。

而在这一过程中,公共安全意识的提升是首要的任务,它对于健全全民参与的公共安全防范体系、增强公共危机提前发现和实时应对的有效性、提高地方政府公共安全管理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在2003 年非典之后加大了对公共安全管理的研究投入和实践探索,经过了10 多年的积累,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顶层设计,并且在各相关法律法规中对提高公共安全意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如2007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提到国家建立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避险救助能力。

一、理论基础与数据

目前国内外关于公共安全意识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集中于对公共安全意识的概念、结构层次、内容、功能、形成机理、动力机制等进行阐述, 如寇丽平提出从文化、法制和经济等途径提升民众公共安全意识;徐向东从哲学的角度对安全意识的概念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以人为本、以素质教育为本、以科技为本的安全理念;戚序等从文化的视角对公共安全意识的变迁进行了探讨;洪宇翔从载体的角度提出了公共安全意识提升的信息服务模式。此外,与公共安全意识相关的还包括公众安全感的研究,目前已经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犯罪学等学科产生了较多的研究成果。

但是,需要区分的是公共安全感是指居民对社会安全状况及其自身安全感知的综合评价,輥輯訛即使有学者在公共安全感指标体系设计中考虑了居民的应对能力,輥輰訛但是大多也是对政府应对能力的评价和基础设施的安全感受等,主要还是回答是否感到安全的问题。公共安全意识则是在公共安全感的基础上,增加了主体对于公共安全知识及其获取途径的需求,以及主动参与公共安全活动的行动倾向和决策等,既要回答是否感到安全,也要回答是否了解安全、是否愿意或正在为安全行动等问题,更加体现了主体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合作性。本文主要是在对现有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杭州市实际,对公共安全意识的现状和影响要素进行实证研究。

二、调研结果

在行动层面, 市民认为参加各类公共安全相关活动的必要性都较高,但是实际上参加各类公共安全相关活动的积极性并没有达到其必要性感知的水平,尤其是对于公共安全志愿者服务、应急演练、应急物资储备等方面的活动积极性和必要性之间的差距较大,因此认为市民在参与相关活动时存在一定的行动障碍。目前市民主要是通过大众媒体获取公共安全知识,通过对比市民目前对于公共安全知识获取途径的需求,市民对于应急演习的需求增长的最多,此外,安全手册、专题讲座、学校教育也都是需求增长较多的途径;而通过家人朋友、同事同学、邻居等途径获取公共安全知识的需求明显降低此外,在不同类型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市民表现出较准确的判断力和较高的行动力。如在台风来临时,81%的市民会储备食物和水,95%的市民会清理自家阳台上的花盆和悬吊物; 看到有人向受到污染的水体里倒垃圾,55%的市民表示会上前制止;如果地铁内发生突发事件,67%的市民表示会冷静观望、听从指挥;如果地铁站厅内或列车上发现无人认领的可疑物品,77%的市民表示会通知地铁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