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学生感恩教育论文范文

中学生感恩教育论文范文

中学生感恩教育论文

中学生感恩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具体的说,光合作用除了制造数量巨大的有机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且贮有在光全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以及维持大气中CO2和O2含量的相对稳定外,还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课堂渗透:我们一刻也离不开空气,植物在不停地为我们人类和其他动物制造空气;没有食物我们就会饿死,植物在不辞辛苦地为我们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我们需要绿茵,植物为我们遮挡阳光;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O2结合形成O3,有效滤去紫外线,防止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难道我们不应该感恩养活我们的植物吗?例3教材内容:结合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是许多代谢反应的反应物,如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各种水解反应;自由水在生物体运输代谢产物,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课堂渗透:(1)吃水不忘挖井人———感恩对我们有帮助的人;(2)水是生命的源泉,水是生命的组成物质,我国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喝不到干净的水———感恩自然界的水源,珍惜每滴水,爱惜每一滴水,形成节水意识,养成节水习惯.

二、课堂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的实施案例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册第五章第二节《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讲解之前,先给每位学生发一个网兜.要求每一位学生将大于七八公斤的书(约20本课本)装进网兜,然后将网兜系于腰间.(学生非常好奇,并感觉很好玩)老师按照教材安排,先述高等动物从受精卵开始经过卵裂、囊胚、原肠胚、分化各组织和器官,直到发育成一个幼体.在引导学生学习胎儿发育过程时,首先让学生看胎儿各发育阶段图和胎儿、脐带、胎盘的关系图,让学生思考、讨论:“在胎儿的发育过程中,胎儿的营养从哪里来的?胎儿产生的废物靠谁排出?怀孕对母亲造成哪些影响?”问题的思考和交流让学生感悟到妈妈怀孕的艰辛和无私的付出,激发学生对妈妈的感激之情.随后,安排学生观看正式音像出版社出版的有关青春期教育VCD音像资料“母亲在分娩时的真实录像”,有“身临其境”之感的分娩录像让学生体验到了母亲生育的艰难和不易,学生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撼,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感恩父母、报答父母之情.随后让学生将自己带着七八公斤的书坐40分钟的感觉讲一讲.同学们七嘴八舌,这时他们也明白了老师的用心,并亲身体会到母亲怀孕的艰辛,自然地产生了对父母的敬重和感激之情.实践说明,感恩需要感悟,感恩更需要行动.学生在感悟和行动中学会了感恩.

三、在生物科技活动中进行感恩教育

结合各类生物科技活动,开展感恩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每年都有许多以生物学为主的科普宣传和科技活动.如:“爱鸟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气象日”、“世界卫生日”、“艾滋病日”等,各种环境保护、自然生物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周年活动日等.课题组、团委和学生处结合,组织学生利用每班的黑板报、橱窗配合学校的活动进行宣传,要求在宣传中加入感恩大自然、感恩亲人、感恩生命等的内容.学生通过活动进行了体验,受到了教育.

四、将生物学科感恩教育向班会和有关活动延伸

中学生感恩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感恩;感恩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椐报道:兰州女子杨丽娟自16岁始,一相情愿地疯狂追逐男明星已13年。此期间不仅荒废了学业,而且不找工作不谈恋爱,一心痴迷于刘德华,因而陷入走火入魔难以自制的非理智状态。女儿在追星上的偏执、自私和不可救药让她父亲彻底绝望了。已心力交瘁、穷困潦倒的他,也没有能力再帮她二见“偶像”,只能以一死来解脱。这一切包括其父之亡,都是由于杨丽娟失去理智地狂热追星所造成。父亲自杀后,杨丽娟竟然冷漠地不予理睬,弃尸于港而偕母回甘。如何对得起父亲对她的爱以及对她追星的无条件支持?为人子者如此不孝和冷血,怎脱得了“”之谓?

一、“感恩”由来

感恩节源自美国。据说,感恩节的设立,最早是用来感谢北美印地安人的。感恩,在西方应该算是有比较长的历史了。在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古训。“感恩”的解释:“对别人所施的恩惠表示感激。”人们是因为得到他人的帮助受了恩惠而由衷表示感激,是出自对人类共通的一种本性的感激之心,是人性的自然流露,是一种自发行动。它既是一个系列的心理过程,又是一个行为过程,就是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和奉献。感恩绝非“感恩戴德”的臣民心理,因为从人格上来说,感恩者和被感恩者是平等的,只不过出于各种原因前者产生某种匮缺需要后者援助。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天生就是和贪婪,吝啬,冷漠对立。

“别让中国现在孩子成为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这是某政协委员在两会上的观点,建议中国设立自己的感恩节。“感恩教育”应势而生。这也许算是一个尝试,也使人们对年轻一代“多点人情味”有了些许希望。这不仅仅要求社会的警惕,也警告包括父母们在内的一群人,别再对孩子们的道德滑坡视而不见,因为他们关系到的是整个民族的未来。

二、学生缺少感恩心的现状

作为一名职高的教师,,我敬业爱生,每逢农历“三月三”,都会自掏腰包给我班学生煮鸡蛋,但学生中总会有“这蛋不是土鸡蛋,不好吃”的说法;“中秋节”到了,给学生精心挑选的月饼,也有同学说:“这月饼不合我的口味”;我班一男生,由于自幼家境困难,父母被迫双双外出打工,无法照看他,16年后,父母接他到城里上学,在他父亲出差,母亲急性阑尾炎住院,需要人照看时,他竟然离家出走20多天,目的是为了报复父母当初没有照看小时侯的他,他现在就是要让父母难受等。像顶撞老师,学生不服家长的管教,要离家出走……这些种情况不仅仅存在于现在的职高,类似情况媒体上常有报道。

身边所见让我觉得现在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缺少了最基本的感恩之心,作为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和义务来培养学生的感恩心,于是我在班级里布置了一个小任务:让学生回家洗一次碗,体会一下做家务的辛苦,也让学生了解家长们的感受。当即就有一部分学生不以为然,更不屑去做这样的事。第二天,只有小部分家长觉得这样的作业很有必要,他们难得看到孩子们主动要求劳动,并对他们的劳动加以了肯定。这样的结果让我大失所望,也没有达到我之前想要的基本教育目的。虽然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有所保留,可在他们的回答和对完成这一任务表现中也不难看出某些事实:他们觉得家务是家长理所应当的事,与他们无关,他们参与家务是额外劳动。

三、学生缺少感恩心的原因

首先,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长辈们把他们当作宝贝,从来不让他们吃苦,而享受过度宠爱和溺爱的孩子有可能养成掠夺式的生活态度,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懂得尊重他人、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与他人难以合作等等。而父母如果以民主、理性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孩子会变得富有爱心、开朗活泼、健康乐观。从小孩生下来一直到十二三岁,父母是孩子学习的第一榜样。如今,不少家庭急功近利,在孩子教育上重学习、轻品德,把分数、升学、上重点学校得至高无上,严重忽视品德教育、情感教育;加之,一些家长受自身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的限制,缺乏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等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不可能站在别人的立场看待问题,也不会考虑别人的利益和感受,自然谈不上感恩。

其次,社会感恩教育缺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卡通、网络、新闻媒体等公共媒介中,只注重经济利益,忽略了对孩子的基础教育。

再次,学校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道德教育真正缺乏的是实效。与其先治国平天下,不如先修身齐家,因为直观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更好理解。而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爱家、爱父母”也远比“爱祖国、爱人民”实际得多。

此外,孩子们在现实的生活中接触到的诸如文章开头所描述的事实,如果没有得到纠正和正确的教育引导,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对此种现象的认可性,以为原本就该如此。这些不良社会现象或多或少都对孩子们产生着负面影响。

四、学生缺少感恩心的拯救措施

孩子们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思想的完善都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我们没有权利去责怪现在有道德缺陷的孩子们,但我们有义务去改善和挽救正在渐渐淡化的道德观念和日益冷漠的心。只有社会的各个部门都行动起来,社会中的每一份子都重视起来,我们的和谐社会关系才能建立起来,我们的未来才有希望。

(一)作为孩子最初教育者的家长们,应该以身作则,从小就培养孩子们的感恩之心

爱孩子,就要习惯让孩子干一些家务,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要让孩子了解家里的难处、父母的辛劳,从而珍惜眼前拥有的幸福,对父母产生尊敬、爱戴和感激之情。让孩子体会到父母是因为爱他才会为他付出这么多,让孩子了解父母生活、工作的压力和艰难。

我在家访、电访和家长会上特别加入了加强孩子们“感恩教育”的内容,描述了在完成感恩任务后学生的表现,并把班级调查的结果反馈给了家长,当家长们发现自己的孩子最不愿与自己倾诉时甚感失落。并和家长们协商在以后的学习教育中如何融入这方面的教育,家长们也表示会配合学校的活动,更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措施。如,在家里安排孩子一定量的劳动要求;有机会带孩子深入贫困山区,体会那里孩子生活的艰辛;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体会生活的辛苦等。爱的规矩,是需要从小训练的,不要让孩子觉得,所有的人为他服务,都是理所当然的。爱孩子要让孩子懂得体验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

(二)学校和老师要清楚基础教育固然重要,道德教育更不能松懈

1.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一位合格的班主任,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中、思想上都要对学生加以关心和引导,但这并不表示班主任在生活中担当“保姆”角色。班主任要学会“偷懒”,平时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既能锻炼学生做事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学生完成得出色时,班主任要及时鼓励,予以肯定。让学生明白“有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从中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老师的苦心。

2.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楷模。爱的传递永远不可能靠说教来实现,榜样的表率作用是最奏效的。教师的品格对学生构成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这力量绝非教科书、格言和道德说教所能代替的,它不是贴在墙上的豪言壮语,也不是写在纸上的名言警句,更不是挂在嘴上的信条。它体现在教师的品格之中,由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点一滴注入学生的心灵。教师必须随时随地加强自己的修养,以身立教。教育讲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感恩并不是简单的行为习惯养成,急于让孩子感恩而进行严格要求,急于将责任的担子压在孩子身上,都是不切实际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效仿的楷模。在品德教育中,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并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他人和社会的感激。

3.举行感恩活动,加强感恩意识的宣传。(1)在班会课中结合社会中的感恩典型事例(这些典型事例都要求由学生自己去寻找)展开讨论,在班级中树立感恩的基本意识。

(2)寻找身边值得感恩的小事,如班级卫生委员雷康晚自习后,默默无闻为班级关门窗,从无失责,确保班级教室里的财务安全;班里的盛灿炜同学长期负责了教室里黑板的保洁工作,确保老师上课舒心等等。对类似这样的同学予以肯定,这正是大家值得感恩和学习的鲜活事例。

(3)感恩从身边小事做起,明确自己在班级中的责任与义务。作为学生履行学生的基本义务,遵守学校基本规范;在班级大扫除中,要求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自己承包打扫任务,并对自己的劳动负责;要对保洁的同学感恩,不随地乱扔垃圾;要对帮助自己的同学感恩,多说谢谢。

(4)在周记中回顾和记录自己的感恩心得,发现身边的感恩事件。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过程及对感恩教育的接受程度。

(5)回报父母养育恩,为父母做一件事,如整理房间、洗碗、给父母捶背、为父母倒茶等,从中体验父母的的艰辛和不易。寻找父母身上让自己感动的东西,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付出。

(6)对同学对他人,可以开展“同学的爱”“同学给我的关心或帮助”等系列征文活动、演讲比赛;对老师,可以从“难忘师恩”作文比赛、黑板报出版、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感恩”活动。另外班级经常有意识地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如篮球、接力等比赛,让学生懂得要想取得胜利,必须团结合作,齐心协力,克服自私、斤斤计较、不愿合作的缺点,感受爱和团结的力量,感受互相尊重、谦让、宽容、友好合作的快乐,激发感恩的情感。

同时,我们在开展感恩教育工作时,可以收集一些与感恩教育有关的传统故事、中外经典故事,在班团活动课、团队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春风化雨”般的引导,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感恩”的善根,使学生在故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启发道德的自觉,促使学生感恩心理的养成;可以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与感恩教育主题相关的古诗词或中外名人名言,以张贴在教室墙壁上,以朗诵比赛,以写感想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感恩的情结,积极营造出“感恩”的教育氛围,以氛围来影响人培养人塑造人;可以创设一些活动情景,用“心理换位”的方式让学生去积极参与“感恩”活动中,在亲身体验中感悟着“父母的养育恩、老师的苦口婆心教导、他人对自己的关心帮助与友善”,引导学生在相互理解中体验“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美德。经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学生的“感恩”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尊重别人,学会感激,学会回报,学会做人。

另外,传统评价体系也做出适应性调整,在评比优秀的时候,那些虽然学习不优秀,但对父母很有孝心,喜欢帮助同学的学生,也应肯定其闪光的一面。学校在评优时就设立一些肯定品德优秀的奖项,如爱校之星、奉献之星、团结之星、勤俭之星等等。

(三)社会正面感恩教育必不可少

第一,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赋予感恩教育的内容,比如儿童喜欢的动画片。

第二,在舆论方面造成正面的宣传,发扬二十四孝等传统思想中好的一面的教育,对于社会中出现的过河拆桥,落井下石等与感恩之心背离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批判和打击。

中国有句俗话:“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国人的美德,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感恩教育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基础。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付出,有了感恩之心,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回报社会,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感恩不但是美德,感恩还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

五、结语

我们社会、家庭、学校要意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在积极开展“八荣八耻”教育的今天,我们要把感恩教育作为荣辱观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感恩报德”为荣,以“忘恩负义”为耻,努力营造一种全民知恩图报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玲.感动,班主任之友[J].2006,(2).

中学生感恩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搜藏与亲人的温情照片。共同回忆昔日的美好,感受家庭的温暖与关怀,学习央视春晚的“时间去哪了”感恩节目,孩子们把童年生活中父母对自己关爱的照片收集起来,用文字记录照片拍摄时间、地点,以及简要的情节,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些一幅幅温馨的照片,使孩子们瞬间找到了失落的感恩之心。他们逐渐明白父母为他们所付出的不仅仅是金钱,更重要的是爱。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节课,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可进行游戏导入,引起情感的共鸣,利用大屏幕展示课前学生们准备的小时候的照片,问学生:“你们能猜出来这是班级的哪位同学吗?”于是出示了相对应的现在学生的照片,并进行对比。说“:同学们,你们现在都长高了,变壮了,长大了,容貌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但是,长大仅仅是指身体、容貌的变化吗?回答是否定的,那么,长大还体现在哪里呢?“”长大要学会帮助爸爸妈妈洗碗;长大就是学会体谅爸爸妈妈……”大家众说纷纭。“同学们说得很好,长大就意味着懂事了,知道感恩了,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展示你家庭的亲情照片,叙说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这样的设计使小学生们真正地回顾家庭的温情故事,感恩教育得到升华。

二、观看感恩影视资料

多媒体图文并茂,它是感恩教育教学的重要的载体,小学生们喜欢多媒体教学,喜欢看视频节目,教师要因势利导,牢牢抓住这个契机,选取感恩类的视频给小学生们观看。观看历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对于“割肾救母”田世国、“最美妈妈”吴菊萍等这样的感恩的人物会记忆犹新,并对自己感恩的心有一个对比,决心向之学习。此外,还有《最美女教师张莉莉》专题片、《一个也不能少》等影片、邹越的感恩教育激情演讲等都对学生们的感恩教育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还可以让小学生们学唱《说句心里话》、《烛光里的妈妈》等感恩教育歌曲。

三、开展感恩实践活动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当我们把感恩教育切入实际生活之时,当孩子把感恩之心化为感恩行动之时,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初见成效了”。所以,为了让感恩教育深扎根于小学生们的内心世界,成为一种终身的良好道德情操。感恩教育就要落实到行动中去。让小学生们积极参与感恩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这样以来,小学生才能“知恩于心,感恩于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社会。教育者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日常生活小事是培育感恩大树的养料,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

四、总结

中学生感恩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大学生;感恩教育;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46(2013)04-0073-04

感恩是道德主体对“他爱”行为的道德认知, 是道德主体推己及人、积极互动的道德回馈,是将感激之情付诸行动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是人类所共有的博爱之德的表现,感恩的本质是一种爱的表达。[1]当前,社会生活中感恩缺失现象大量存在,很多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和行动,感恩缺失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精神痛苦,这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学会感恩,成为引领社会文明建设的力量,是时代对大学教育的历史呼唤[2]。大学生感恩的缺失引发了人们对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再思考。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理论方法,对教育对象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 也是一种自爱与他爱相结合的生命教育。[1]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它对指导大学感恩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可以为寻找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合理定位和最佳实施途径与方法,提供一个新思路,为大学生感恩教育提供有效价值,从而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效果。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

对传统学习理论的突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它是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不断深入研究的结果,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一个突破[3]。传统的教学理念是建立在“刺激―反应”这一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连接(S-R)就是所谓的学习。这种学习理论把教师放在主导地位,强调知识的单向传授;学生则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是教育的对象和目标;通过“传递――接受”和“逻辑――认知”、背诵记忆、书面练习和考试等方式来实现知识的认知,由此造成了学校教育的封闭性、灌输性、主客二分性,脱离生活,缺乏情景性、体验性和生命活力,严重影响了教育的效果。以往学习理论的最大弊端在于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一种对所面临现实的解释和假设。它在具体的环境中也在不断地改变,并非是对现实的准确表达。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主体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通过主体与外部的互动而自我产生的,并不是从外部直接灌输给学生的。个体会从以往经验出发,对学习对象加以理解和意义建构,通过不同的主体“个体化”的心理活动,建构出不同的知识。学习者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是一个自我生成过程。建构主义强调体验式学习,认为学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只有在真实情境中,学生才能对所学对象进行意义建构,才能有效地内化所学的知识。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协作、对话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并体现互动和交流,以达到学习者之间思维成果的共享,促进对新信息意义的全面建构。建构主义理论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硬把教育者的思想灌输给被教育者。

二、建构主义对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

的方法论价值

1. 改变一味“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传统学习理论的最大区别是:传统学习理论把教师放在主导地位,是所谓的“授业”“解惑”者,学生则被当做施教对象,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刺激”技巧[4]。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网络的过程,因而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当前感恩教育实效不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仍然袭用传统的学习理论,传统感恩教育忽视了被教育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背离了教育的本质精神,采用一味“灌输”的办法,没有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和创新精神。

2.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情境”教育的重要性。建构主义反对那种我讲你听的传统授课模式,希望把学习置于逼真的、人性化的情境中,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以往的经验知识和现实的情景联系起来,通过切身的体验真正领悟知识的内涵。这种真实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易于把知识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去[5]。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直观的教育,通过采用一些情境教学和角色扮演的教学形式以增进学生的体验。课堂教育只侧重解决感恩教育知识和思想的传授,而要实现感恩教育效果,必须通过受教育者自身的内心体验、情感积累和行为实践。高校感恩教育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实践并不是万能的,只有实践而无体验,或实践没有与体验相结合,都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也就是说,大学生要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感恩观念、态度和对感恩实践客体的正确认识,而不是为感恩实践而实践,为感恩活动而活动。

3. 建构主义理论注重协作和会话,有助于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建构主义理论将目光投射于双方间的交互活动,关注双方间的交互关系。深刻认识感恩双方间的交互关系,也就深刻认识了感恩教育活动过程的本质;准确把握感恩双方间的交互关系,也就准确把握了感恩教育的活动过程。需要清楚认识的是,感恩教育本质中不仅仅包含教育目的,还包含着由施教行为和受教行为相互联系而构成的各种各样的感恩教育活动形式以及这些活动形式所具有的各种功能。

三、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大学生

感恩教育的路径

1. 建构多元互动的新型感恩育人模式。首先,倡导师生间的感恩互动。教师以学习成员身份参与感恩教学,师与生相互建立感恩互动关系。师生之间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师生互动关系。从社会学角度看,师生关系是师生间思想碰撞、情感交流、人格感染的社会互动关系。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没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积极内化,感恩教育的实效性无从谈起。其次,倡导生生之间的感恩互动。生生感恩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一具体情境下,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的各种感恩形式、性质、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和谐感恩课堂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有效的感恩课堂互动;丰富多彩的第二感恩课堂互动和拓展感恩时空教育的微观互动。开展生生之间的感恩互动教学,能够点击学生的兴奋点,吸引学生参与到感恩教学活动中来。它体现了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不同感恩观点和意见,允许学生进行感恩自由讨论和争鸣,鼓励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让学生在感恩课堂上的交互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启迪、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实践证明,生生之间的感恩互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能够吸引这些特殊的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在丰富多彩的感恩教学活动中自然而然地进入感恩学习角色,达到在差异中求同一的感恩教学目的。再次,倡导学校感恩教育和社会感恩教育之间的互动。社会感恩教育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感恩实践的机会和场所。为使大学生能健康地成长,实现感恩教育的目标,我们有必要加强社会感恩教育和学校感恩教育的互动。为了更好地协调二者的关系,保证二者综合教育的合力作用,加强和改善社会感恩教育和学校感恩教育,加强学校感恩教育与社会感恩教育的互补,提高感恩教育的效果。

2. 通过“协商”与“会话”,促进大学生对感恩知识的掌握和感恩人格的发展。“协商”与“会话”是协作学习的主要形式,是认知主体实现意义构建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协商”有“自我协商”与“相互协商”两种。“自我协商”指的是个人对意义自我构建过程;“相互协商”是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对知识结构意义构建的过程。这两种形式的协商对于感恩教育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自我协商”感恩教育,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相互协商”感恩教育,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交往能力,让大学生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学会感恩,引导大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友谊,建立平等互爱、互尊互助、开放宽容、诚实守信、公平互惠、团结协作的基本社交礼仪和良好人际关系。

3. 在实践活动中强化情感体验。实践活动是感恩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课堂教育只侧重解决感恩教育知识和思想的传授,而要实现感恩教育效果,必须通过大学生受教育者自身的内心体验、情感积累和行为实践。要通过课堂教学和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感恩文化活动相结合来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感恩教育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要注意的是,感恩实践并不是万能的,只有感恩实践而无感恩体验,或感恩实践没有与正确的感恩体验相结合,都不能起到良好的感恩教育效果。也就是说,学生要通过感恩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感恩观念、态度和对感恩实践客体的正确的认识,而不是为感恩实践而实践,为感恩活动而活动。

4. 强化过程评价、量化评价,以评价导行、促行。感恩评价过程也是感恩教育过程,并且是感恩道德教育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一直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更多依靠的是考试,注重的是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感恩认知水平、感恩分析理解能力、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考查与测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应该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感恩形成性评价和多元化的终结性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培养大学生的感恩素养,必须将感恩质性评价与感恩量化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把感恩素养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强化评价指标与评价活动的引导与促进功能。必须把感恩素养量化为若干可以考核的指标,并以此来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通过评价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起到导向作用。

结论

建构主义强调感恩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感恩知识网络的过程,反对一味将感恩教学过程放在课堂上的传统做法,希望把感恩学习置于真实的、复杂的、人性化的感恩情境中,从而使大学生在感恩学习的过程中将以往的感恩经验和现实的感恩情景联系起来,通过自身的感恩体验真正了解感恩的内涵;提倡感恩协作与感恩对话的学习方式,强调大学生的感恩学习和发展发生在与其他人的感恩互动之中,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人际协作、对话、讨论等感恩活动进行建构,尤为强调师生、生生间的感恩协作、感恩交流的交互作用。使用建构主义感恩教育方法论的目的在于转变传统感恩教育观念,培养“以学生为中心”的感恩教学新理念。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实施过程中,大学生不再是感恩教育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参与者,是感恩信息的加工主体,是感恩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在感恩教育中应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从感恩知识传递者到感恩建构合作者的角色转变。

参考文献

[1]金妍妍, 李建华. 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反思与建构[J]. 现代大学教育,2010(4):91-92.

[2]屈家安,郭胜利,刘菲. 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综述[J]. 教书育人,2009(7):100.

[3]李雅玲.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师角色定位[J].中国成人教育,2009(16):116.

中学生感恩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一、课题的提出

1.社会现状的需要

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古训。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来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美德被淡忘和受到一定冲击,“感恩”一词在有些人看来已过时了。随着独生子女学生越来越多,相应的“小公主”、“小皇帝”也越来越多,长辈对他们有求必应,可谓溺爱,社会、学校对其关怀备至,造成当前不少中学生“以我为中心”的习气。他们只知“我该怎样”,不知“该我怎样”;只知“我要怎样”,不知“要我怎样”。这对于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加强感恩教育,也成为了我们的研究重点。

2.学校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对中学生而言,“感恩”他人的能力有限,但是感恩意识却要从小树立。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手段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懂得感谢家庭、学校、社会;感恩教师、亲戚、朋友的关怀与帮助,常怀感恩之心,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现代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3.初中生成长的需要

当今,虽然物质生活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不懂感恩,不会感恩,拒绝感恩的现象时有发生。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是啊,学会感恩就等于架起了做人的支点。我们的思想教育,包括学校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讲大道理上,更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还要帮助教育人们懂得做人的道理,要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感恩。中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一些行为习惯及意识的养成往往影响着中学生的一生。

二、感恩教育的定义及其意义

1.感恩教育的定义

感恩,《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个舶来词,牛津字典给出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知恩”于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情能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感恩”于行,就是在知恩、感恩的基础上,能够懂得施恩于他人,将心中的感知具体化,行为化形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品德。“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对生命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

2.感恩教育的理论价值

感恩是“感”和“恩”的两个过程,“感”是感知、感受,也就是知恩的阶段,是报恩和施恩的前提和基础。感恩教育将深化主体性教育理论和孝道教育理论,扎根于主体性教育理论和孝道教育基础之上,联系德育教育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必将又反过来深化和发展初中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的有关理论。

3.感恩教育的实践意义

感恩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感恩并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人和社会恩情的话,那他就不是一个人格完整的、心灵健康的人。感恩有时并非人的天性,需要感恩教育的点拨。感恩教育在教育活动中对于人们内心价值秩序的建立、师生间关系的重建以及学生的生命观、自然观、人际交往观等观念的树立,都能起到重要作用,使他们走向谦逊、谨慎、幽默、敬爱、自尊、感恩。感恩教育有利于形成学校、家庭良性互动的社会德育氛围。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和完善学生的道德和法纪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语文教学感恩教育研究的目标及过程

1.语文教学感恩教育研究的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深入挖掘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有关各种感恩话题的课文和话题作文,逐步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品质;感激教师的培育之恩,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在生活和学习中互相帮助,乐于助人;感激自然的赐予之恩。

2.本校语文教学感恩教育研究的过程

中学生感恩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感恩教育应是我们幼儿教育关注的一部分。本文幼儿感恩教育进行了以下五方面的研究:幼儿感恩的现状调查、影响幼儿感恩的因素(包括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三方面)、幼儿感恩行为的培养策略、幼儿感恩的理论基础和幼儿感恩的发展阶段研究。研究最后指出幼儿感恩教育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

幼儿感恩 感恩意识 感恩行为

中华民族拥有优良的感恩传统,悠悠几千年的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每个人都应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感谢师长、感谢朋友、感谢生活,感恩是一种文化素养,感恩是一种思想境界,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感恩是一种社会责任。对感恩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而对幼儿感恩的研究则更晚。感恩作为幼儿亲社会行为之一,对幼儿的学会理解他人、帮助他人,奉献爱心等行为都有积极的影响。

一、幼儿感恩的内涵

《说文》曰:“恩,惠也。从心,因口。”《现代汉语词典》说:“恩惠:给予他人好处。”“感恩:感激别人对自己的恩德。”概言之,感恩是指个体对自然、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益因素的积极认知和感激之情,并提供相应回报的行为。它既是一种积极认知,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更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行为。

幼儿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将感恩教育内容与幼儿进行对话,使幼儿拥有感恩的意识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感恩行为的对话活动。

二、研究幼儿感恩教育的意义及其内容

(一)研究的意义

感恩作为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幼儿道德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准,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其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同情心及帮助他人等良好的品质,促进其人格健康的发展,为幼儿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二)研究的内容

我国现有的关于幼儿感恩教育的研究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于家庭教育情境中幼儿感恩教育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到家长是否有培养幼儿感恩的意识、培养方式,以及幼儿在家庭中表现出的感恩意识和行为现状;另一方面是关于幼儿园对幼儿感恩教育的研究,从幼儿园角度对幼儿感恩教育进行研究主要是从感恩的四个环节进行解读:识恩、知恩、报恩、施恩。以上这两个方面的研究都从自然、社会和他人三个角度来探讨了幼儿感恩的培养。

三、幼儿感恩教育研究的热点

(一)幼儿感恩的现状调查

在对幼儿感恩的现状进行调查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基本上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在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后,研究者们发现:现在的孩子普遍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的占76%;认为现在的孩子不懂事,不懂得要主动去表示关心的占68%;受到别人的帮助或关心,却不懂得要主动地向别人表示感激或感谢的占58%,这一结果说明现在的幼儿只懂得受恩而不懂得施恩。[1]在幼儿园中幼儿表现出的感恩相对家庭有所提高,但是仅表现为对熟悉的教师打招呼等礼貌行为。在人际关系上,78.35%的幼儿认为帮助自己的人很少[2],在接受帮助后有部分幼儿知道说“谢谢”,其中女童说谢谢的比例略高于男童。通过分析已有的研究资料发现:幼儿普遍缺乏感恩的心态。

(二)影响幼儿感恩的因素

1.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

杜文婷(2009)探讨了幼儿感恩教育缺失家庭方面的原因是:家庭教育襁褓式理念、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方式和网络的冲击等。家庭作为幼儿最早接触的环境,是幼儿最先感受到人间真情的地方,父母对幼儿的爱,在生活中点点滴滴汇成人生长河,家庭本是幼儿最早感受到爱,也应是最早懂得感恩的地方,然而父母的家庭本位的价值观所形成的思维习惯植入到家庭成员的语言和行为中,悄悄地“潜入”到幼儿的头脑里,而形成的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爱而凝固成父母事事包办,孩子遇事言听计从,毫无感恩之心最终形成唯我独尊的冷漠态度。

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最根本的原因是父母并没有培养幼儿感恩的意识。长辈对幼儿的溺爱,父母忽略对幼儿道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甚至认为对孩子的付出天经地义无需感恩。父母是幼儿出生后接触最频繁,关系最亲密的对象,培养幼儿对父母的感恩是感恩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但是唯有树立父母正确的儿童观,父母通过与幼儿对话,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从而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和行为。

2.幼儿园感恩教育的薄弱。

幼儿园作为人生教育的基础阶段,强调的是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但是,在当今的社会中,重智轻德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在私立幼儿园,为了吸收生源,迎合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幼儿园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开发智力的学习课程,在传授知识时以“问题――答案”逻辑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并在“奖励――惩罚”强化模式下让幼儿学习知识的各种各样隐形规则。幼儿园竭尽全力开发各种各样智育课程,而德育课程却以理想的观念来引导幼儿,却不注重从幼儿实际生活中来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这种停留在口头说教的感恩教育方式与幼儿以生活经验为主的学习方式相互冲突,从而使幼儿园的感恩教育犹如小鸟虽从天空飞过,却不曾留下任何痕迹。

3.社会感恩教育的缺乏。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使人类的生活日益富足,使幼儿从小就过上了优越的生活而从未接触过艰苦朴素的生活环境,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金钱为导向的价值观在幼儿园中也初见端倪。因此,社会应该大力弘扬感恩文化,共同发扬知恩、报恩的优良传统,为幼儿的成长创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世界。

(三)幼儿感恩行为的培养策略

1.家长的言传身教。

幼儿正处于自我中心阶段,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父母在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时应以具体形象的生活事件激发幼儿的感恩情感,如通过阅读图画故事书中的感恩故事、参加感恩亲子活动、参观孤儿院或敬老院等活动。同时,父母自身也应该加强自身道德修养,通过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的感恩行为来影响幼儿的思想和行为。

2.教师的表率和教育智慧。

教师是幼儿的第二父母,在幼儿心中,教师是他们崇拜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的影响深远。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注意多向他人感恩,对幼儿为班集体做出的工作也应该表示感谢。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可选取丰富多样的教材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感恩类的幼儿图画故事书和儿歌是贴近幼儿生活的素材,采用移情训练法可以使幼儿与文本中的人物更好的产生共鸣,真正理解人物的感恩情感。教师在充分运用资源的同时还应时时把握住日常生活中生成的课程,运用教育智慧为幼儿创造一个感恩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

3.家长、幼儿园、社会三方合作。

在正确引导幼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的同时,家长和幼儿园的合作是保证感恩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途径。家园合作可使家长和教师很好的交流幼儿德育发展的状况,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策略,可使家长和教师互相理解和支持幼儿感恩教育的各项活动。家长、幼儿园和社会的三方合作,做到三位一体,相互渗透,使幼儿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更好的成长。

四、幼儿感恩教育研究的冷点

(一)幼儿感恩的理论基础

幼儿感恩教育的研究基本上是处于事实描述阶段,其实验研究相对还很薄弱,所以其理论相对较少,起步也较晚。感恩的道德情感理论是McCullough,Kilpatrick,Emmons等在2001年提出,他们详细论述了感恩的亲社会本性,提出感恩具有三种特殊的亲社会功能或道德功能,即道德计量功能、道德激发功能及道德强化功能。[3]费雷德里克森(Fredrickson)于1998年提出了感恩的“拓宽建构理论”。该理论认为,某些离散的积极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都有拓延人们即时思维行动的能力,并能构建和增强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而感恩也经常被认为是一种离散的积极情绪。[4]张晶(2010)提出幼儿感恩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社会学习理论、生活德育理论、情感德育理论和游戏理论。综上,笔者发现幼儿感恩教育的理论均是从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引进而来,幼儿感恩教育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基础。

(二)幼儿感恩的发展阶段

陈志琼(2004)提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5]赵晓芳(2006)提出感恩教育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二是情感层次,三是实践层次。其中情感层次连接认知和实践层次,在感恩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6]笔者在翻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发现:幼儿感恩的发展阶段并没有如幼儿的认知发展阶段一样有一个大致的时间界限和相应的特征。现有的研究把幼儿感恩教育看成是一种通过教育措施是可以达到社会对幼儿期望的最高水平,对幼儿感恩的培养并不会受到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

五、结论

幼儿感恩这一理念自古就有,然而将其作为一种培养理念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却是近几年的事。幼儿感恩教育虽有大量的研究,但是仍存在以下不足:

研究现状是从幼儿感恩的表现状况进行的描述分析,并未进行深入的科学的内在机制的研究。研究的理论基础均是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的基础之上的一种推理分析,缺乏自己独立的理论基础。并未对幼儿感恩年龄的发展阶段进行任何研究,使用的发展理论和中小学及成人感恩发展阶段一致。研究方法单一,多是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其设计方式多基于定量设计。

参考文献

[1] 张月芬.学前幼儿感恩教育的思考与对策[J].教育科研论坛,2009(5).

[2] 周素珍.家园合作培养幼儿感恩意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6).

[3] 王定升.感恩对助人行为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中学生感恩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网络化;励志感恩教育;资源库

现今新时代,各个高校都充盈着各具特色,极具个性张扬的校园文化,而校园文化的最终的目标就是把文化所内在的真正意义的价值影响到校园中的每一个人,灌输到他们的生活中,从而形成他们个人可以随身携带着行走的能力,并潜移默化地以此形成其享用终生的学习和行动能力。有鉴于此,我们学校也把励志感恩教育作为学校校园文化中的主流文化,从上一级的关工委,到学校的党委以及全校的学工系统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系统工程,尤其近几年来,全校师生也感受到励志感恩文化的独特魅力,依托信息技术,孕育了优秀的学校品质,全校教师都渐渐形成立德树人的高尚品德,同事一届届学生也常怀感恩之心,励志前行,我们也以此探索出了一条基于信息技术与校园励志感恩文化教育整合之路。

1构建完善的信息化校园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也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而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网络又是其中的基础环节。我院以校园信息网络建设为核心,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将励志感恩文化的核心、理念、诠释向学生进行宣传,让校园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传播平台。

1.1校园网络环境的建设网络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立校园网络,包括校园网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基于校园网络建设的不断完善,我们可以建立支持校园文化活动在线平台,为学校的网络文化建设必要的物质基础,从而促进励志感恩校园文化建设。同时,校园网的建设可以使学校的教学、科研、办公、管理都有一个校园网络环境,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学形式、方法的相互交流和改革。

1.2校园网络资源的开发网络的最大优势是资源的高度共享

我们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收集了大量关于感恩教育的资料放在了资源库中,为教师提供了便利的教学资源,使网络资源成为了一种校园文化传播途径,并使网络文化与感恩文化融合起来。

1.3教师信息意识的培养

为加强培养教师信息意识,加快建设校园网络化文化,我们需要尽快培养出一批应用型人才,他们既要精通学科教学,又能熟练运用现有的网络平台进行感恩文化的传播,因此,我校资助中心通过各系资助经办人,不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感恩活动,组织感恩文化的讲座,诠释感恩文化的内涵。

1.4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

我校目前正努力建设感恩文化资源共享平台,运用信息技术拓展感恩教育的渠道,在学校和各系网站上设置了自己的感恩宣传专区,创建和管理自己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让网络环境已经成为促进我们学校的感恩文化,展示师生才华的重要窗口。

2建立励志感恩教育资源库

建立校园网上共享的感恩教育资源库是建设学校感恩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从学校角度来说,建设感恩教育资源库是决教育信息化高投入低产出的一个途径,可以集中大量感恩教育资源,提供给校内的教师和学生浏览与学习;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建设感恩教育资源库是为教师传播感恩文化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素材,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及教学效果;对学生而言,感恩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可以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感恩文化资源,使感恩文化可以更好的在学生群体中传播开来。因此我们根据感恩教育的教学目标,建立了适合学生学习的感恩教育资源库,包括感恩教育素材库、感恩音乐、感恩动画、感恩课件、感恩活动等。2.1励志感恩故事资源库感恩故事资源库分为古代经典故事和著名的孝道故事,图文并茂,让学生能理解。如《二十四孝》《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学生可以把这个资源库里的故事作为自己的榜样,做到感恩常在心。老师可以作为教材教给学生孝礼文化,让学生学会感恩。2.2励志感恩名言资源库在资源库里,我们收集和感恩语录,供老师和学生随时上网,如"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王符)。这些感恩语录记录上传,老师可以选择这里作为他们生活的座右铭。2.3励志感恩音乐资源库在这个数据库里将收集了大量的关于感恩的音乐歌曲,通过欣赏和演唱的方式,学生可以表达对父母的感恩,对老师的尊敬,对一个美丽繁荣的国家深深的感情。2.4励志感恩动画资源库在这个资源库中,我们收集了漫画和一些教学课件。"弟子规”是主要的动画素材,我们买的弟子规光盘漫画中复制所有教师参考。同时,还积累了感恩教育课的课件。2.5励志感恩活动资源库励志感恩活动资源库搜集了我校感恩教育大型活动和班级活动的素材,便于回放,更便于师生观看,让学生可以循环回看,时刻见证自己的点滴进步。如学校大型活动感恩节活动、艺术节活动、读书节活动等,班级活动如:班级生日同庆、共度中秋、漫漫军训路等活动,这些活动资源库是学校宝贵的财富,它记录了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的全过程。

3开设励志感恩教育课程

每学年度开学和学期末期间为被评定为“贫困生”的同学组织开展“励志感恩”专题系列的教育课堂。课程的主要的知识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的情况;掌握国家奖助学金的申请条件;掌握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和还贷步骤;学会感恩,诚信还贷,励志前行。通过在专任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模块化教学方法,用ppt将各个知识点做详解,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后,通过公众平台进行现场竞答;让学生根据任务在电脑上亲身操作贷款还款的全过程;观看感恩视频,组织学生讨论,然后让同学在微信平台上发送感恩话语,让感恩话语呈现在课堂大屏幕,让同学根据感恩话语发表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并让学生现场发送感恩话语给最想感恩的人。通过本系列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并感受来自国家对于贫困生的全方位资助,自觉在生活中自信自立诚信感恩。课程教学中教学重点为通过课程内容让学生内化为励志诚信感恩的心,难点为助学贷款的申请和还贷步骤,让学生树立自信,诚信感恩的意识,本节课以学生掌握了解为技能要求,以学生自我实践操作最后成功为目的,但最终是要通过自身的参与体验,领悟诚信感恩的内涵,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在教学之前从网上和我们学校自己构建的资源库收集有关国家奖助贷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要兼顾有关诚信与感恩的事例和视频素材,学习优秀的教学案例,将它们根据教学要求整合在ppt课件上,确定好教学的流程和方式,将重点和难点加以注明。由于课程参与学员比较多,而且是思想的教育,事前让学生干部给现场布置了温馨的环境,并且期间需要运用网络和屏幕用作课程的准备。组织全体同学学习奖助贷相关知识,让学生全体参与知识竞答,观看感恩视频,最后,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并传诵感恩话语,教师进行点评,并进行总结。

4建设励志感恩教育微信平台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信,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师生的交流方式的途径,既秉承个人网站的言论自由,又融合了教师的经验和思考,是一种综合激发创造的新模式,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平台,引导学生励志感恩。因此,我们建设了感恩教育微信公众平台,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指导学生进行励志感恩教育提供了便利。(1)公共励志感恩发言专区。主要是进行师生、生生沟通和交流。网友在这里畅所欲言畅谈问题,教育交流励志感恩教育经验,分享个人成长亮点。(2)微信公众平台。在微信公众平台,不定期会更新关于励志感恩的文章,师生们阅读完文章后可以在留言区留下个人的感想,并且后台会有相关的负责人进行回复和解答问题。主要上传教学活动中的感受和问题,在感恩思想的理解、体会等方面,通过励志感恩微信公众号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平台来探讨问题,提高了专业思维问题的深度;为教师提供深思的机会,提高探究能力,开拓思维,例如,有教师指出,有了微信公众号后,当你网上交流时,有时会有更多的人来帮助你,提供更好的建议。对我来说,最大的帮助是当我有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相互的讨论使我的头脑受益,不会受到限制。

5聆听励志感恩教育之音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洗涤学生心灵的钥匙。充分利用音乐的特殊教育价值,使学生快乐与音乐交朋友,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达到塑造和净化情感的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听音乐是培养学生励志感恩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气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同时,音乐是艺术的声音,也是艺术的情感,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感和情感的体验,我们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各种励志感恩音乐。我们安排了各种感恩和励志的歌曲或音乐。如早晨6点半和中午14点不断播放校园之歌《五进之歌》,催人奋发,促人上进。放学、休闲、课余时都播放不同的励志感恩的音乐。在这些歌曲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触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有丰富的经验和学生音乐兴趣会越来越浓,他们会有意识地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感情的音乐。

6结语

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基础,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这是教育技术的真谛。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教育技术的应用有力地促进了校园励志感恩教育文化,我们选择了一种合理的可视化技术,在先进的教育理论下,励志感恩教育理论在我校的多渠道多措施践行着,在师生之间无处不在地扩散着,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遍布着。

参考文献:

[1]张玉琴.信息技术为感恩教育插上腾飞翅膀——人教版《家庭小账本》教学案例[J].山西电教,2015(1).

[2]陆绮薇.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生感恩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11.

[3]刘丽瑛.浅议技校学生感恩意识的养成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197.

[4]张惠荣,宁丽萍.学科特色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感恩亲情”专题学习网站[J].山西电教,2008(3).

[5]陈玲.学校德育工作之学会感恩,懂得做人[J].科教文汇旬刊,2012(11):20~21.

中学生感恩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一对感恩的认识

1感恩的涵义

感恩一词用“gratitude”来表示,它源于拉丁字根“gratia”,意思是恩惠、令人愉快的。在中国汉语体系中,感恩作为一种为人的内心意志,已延续几千年的历史了,其最早是出自于晋朝陈寿的《三国志·吴书·骆统传》:“令其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而儒家赋予感恩意识的内涵是最深刻的,儒家文化认为个体要努力实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道德品质,通过忠、孝、节、义来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程度,其内在本质就是感恩。《说文解字》对感恩的解释是:“感,动人心也;恩,惠也。”当前教育理论界比较认同的感恩的定义:“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

2感恩的产生

感恩的产生主要有四种途径:宗教、个体自我实现、积极的主观经历和对因他人帮助而使个体获得积极结果的知觉。其一,感恩是宗教寻求和保持信仰者所采用的最普遍的情绪,是精神和宗教经历的主要部分。其二,感恩是自我实现者的核心特征,自我实现者具有一而再地感激、精神饱满、敬畏、快乐、好奇等特征,这使得个体常常获得愉从而促进了个体幸福感。其三,感恩是一种积极情绪,同时与众多其他积极情绪相关,如满意、幸福、自豪、希望,积极的主观经历能够诱发感恩情绪。其四,感恩源于对因他人帮助而使自己获得积极结果的知觉,其中移情是感恩产生的基础。

二大学生感恩心理缺失的表现

1养育之恩的缺失

对个人而言,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给了自己生命的父母。我国古代24孝故事中有“卧冰求鲤”的典故,可在当今大学生中,这样的孝心并不多见了,有的学生觉得家长含辛茹苦的付出是理所应当,家境好的孩子不知道父母的艰辛,家境不好的孩子甚至埋怨父母没有给他一个富裕的环境。平时与父母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只要有联系就只是“要钱”两个字。一些学生甚至拿着父母辛苦挣来的血汗钱心安理得地打游戏、谈恋爱等,羞耻之心全无,更无从谈感恩观念了。

2师生之恩的缺失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虽然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却揭示了“师生之恩”情感的美好。文学家林语堂先生说:“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首先应该通情达理”。然而不能不说我们的许多学生现在已经缺少了对老师感恩的情感,课堂上无视老师的存在,不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我行我素,对待师长的态度是给高分就支持、给低分就反感,在校园里见到老师像不认识一样,更别提毕业后再续“师生情”了,许多时候师生关系仿佛变成了“商品关系”。

3母校培育之恩的缺失

从迈入校门的第一天起,学生所学的知识绝大部分来自于学校,从一棵稚嫩的小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可以说学生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母校的栽培。学生应该对母校深怀感恩之情,用自己健康的人格、广博的学识来展示母校良好的形象,进而回报母校。但在一些大学生的意识中却忘却了学校的培育之恩,对学校要求过高,稍不如意就满腹牢骚,甚至采取过激行为,他们毕业离校后,对于学校培养之恩不仅没有丝毫感激之情,甚至埋怨学校,更谈不上以母校为荣关心关注母校的发展了。

4朋友之恩的缺失

人要知恩图报,对曾经激励、帮助过自己的朋友要回报,要讲究信誉,不背叛朋友、不见利忘义。这种对朋友的感恩在大学生中也有所淡忘。需要你的时候就是朋友、哥们儿,不需要的时候什么也不是,甚至当所帮助过自己的人遇到困难时置之不理。

三大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校教育过于功利性,缺少感恩考核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功利主义价值观开始在人类生活中肆意渗透,造就了功利主义教育实践的盛行,从而淹没了感恩教育的呼声。“科学的迅猛发展所造就的辉煌的物质成就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身体,使得人们愈加相信功利主义的合理性,从而导致它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更加肆无忌惮,这必定会给作为社会的重要部分的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带来深刻的影响,使得启蒙之后的世俗化的教育更是远离了大全式的终极价值,取而代之的是以功利主义为目的的教育,教育本身发生了异化。”现今中国的高等教育几乎都打上了“功利主义”的烙印,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轻德育的做法比比皆是。高校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略了教育固有的育人功能,如此一来,专业的力度或许是加强了,但它的加强确是以德育的削弱为巨大代价换来的,德育沦为“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关键时不要”的错误矛盾。由此而催生出大批的专业技能上是满分而德育上零分的“天之娇子”,而这也势必影响大学生感恩品质的养成。

缺少大学生感恩考核体系。高校是以科研成果和的数量作为衡量尺度的,道德教育教师不但数量少,而且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而他们不能对感恩进行理性的分析,不能开展不同层次的感恩教育,也不能把感恩教育与爱的教育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牢固的感恩意识。在多数高校的感恩教育中,没有一套考核学生感恩意识与行为的道德标准体系,不能很好地的记录、考核学生的感恩教育状况,也不能根据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思想素质状况及时实施感恩教育。所以,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成为必然。

2不注重优化感恩教育的育人环境,缺乏感恩氛围

高校基本上没有“感恩教育”校本课程。多数高校没有开设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也相对较少,而感恩教育同专业学科的结合也几乎为零,于是堵塞了拓展延伸“感恩教育”内涵的可能性。高校只注重了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在这种感恩教育缺位的影响下,使得大学生在情感教育上的漏洞更大。

校园感恩氛围淡薄。校园文化是大学生赖以求学、生活、社交的环境,是高校一以贯之并发扬光大的精神追求和理想境界,是以文化形态参与的非强制性的教育手段。作为一种校园环境的群体意识,它在大学生感恩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家都说言传胜于身教,大学生从小就被教育要感恩,可是现在不少的教师、学校并没有给他们创设这样的情境。社会上假冒伪劣泛滥成灾,偷税漏税屡禁不止,学校腐败时有耳闻,社会道德风尚受到严重冲击。这样就可能导致大学生已建的道德圣殿在一夜之间倾颓、倒塌。

现今大学校园中,不少的学生常常是“我要怎样”,只想到自己的利益,极少考虑他人的付出,他们视自己所得到的一切为理所当然,一旦他们应该得到的没能如愿,便愤愤不平。这些心理偏差、过激行为说明,在实施感恩教育过程中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应注重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积极性,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并促进三者之间的有效整合。事实证明,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情感的熏陶、意志的铸造等感恩品质的养成,与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密不可分。

感恩教育活动孤立化。感恩教育必须以学校为基点,以家庭为依托,做到家校互动,一以贯之,才能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让感恩逐步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目前一些高校虽然开展了一些活动,但有的流于形式,有的没能很好的和家庭、社会等多方联动,使得活动的效果甚微,学生只是参加了一次活动,并没有因此感受到教育。所以,感恩教育活动不是孤立的,必须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文明礼仪教育、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理想教育等教育教学活动结合起来。

3感恩教育实施的形式化,轻视感恩实践

感恩教育形式化。长期以来高校德育习惯于通过课堂教学灌输政治和道德知识,不善于寓德于人文、社会以及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习惯于号召、虚张声势,而不善于做深入细致、有针对性的思想工作;习惯于通过批评、禁止等管理手段来规范学生的行为,而不善于形成集体舆论、文化气氛对学生进行熏陶;习惯于居高临下从社会需要对学生提出种种要求,而不善于从学生角度进行心理分析,以心理咨询方法引导学生。所以,高校的感恩教育大多流于形式,没有取得多少实质效果。

感恩教育重理论轻实践。感恩教育的理论、内容只有通过实践内化为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推动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增强。虽然感恩教育逐渐被高校所重视,但效果仍然不是很好。大部分高校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如搞两次讲座、做几次报告、组织一些征文活动等,学生仅仅是听听而已,并未达到感恩意识内化的目的。高校的感恩教育并没有很好地和学生的专业实践、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忽视了理论联系实际,这就使得大学生感恩教育收效甚微。感恩教育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报恩、施恩,而不是仅停留在知恩的层面上。

四大学生感恩心理培养的策略

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运用马克思主义现论,批判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观念,进一步将独生子女意识引导到感恩绝不是简单地回报父母养育之恩,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

二是创新感恩教育方式,提高针对性。我国学校的感恩教育刚刚起步,尚处在探索阶段,教育方式沿袭高校德育传统的单向传授为主,方法显得单一,效果不明显;德育教育缺乏对大学生群体特点的了解和分析;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当前学校要提高感恩教育的针对性,必须创新教育方式,做到双向交流、因材施教、真情引导。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主题、社会环境、学生的思想特征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必须充分尊重和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双向交流。

三是建立学校心理理疗干预机制。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各种社会思潮和丑恶现象不断涌现,有的学生心理产生障碍,同时受到体制、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人际关系冷漠,对社会某些现象强烈地不满,最后会导致行为失常、感恩意识丧失。学校要建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坚定做好事、知恩图报的信念,不要被社会上发生的种种丑恶现象所“污染”。

参考文献

[1]任现品.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J].孔子研究,2005(1): 93-100.

中学生感恩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感恩教育 ;大学生 ;原则 ;思考

近年来,我国部分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表明,由于受社会环境、家庭启蒙教育、校方的忽略、个人素质高低等原因的影响,造成了少数大学生感恩意识明显的缺失。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全面落实“四个全面”布局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感恩思想、感恩意识的缺失,不仅不利于大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同时也制约了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此,加强对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方面的研究,非常必要,也非常关键。

一、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我国已进入”改革攻坚期、反腐深水区“的新阶段,在中外文化的碰撞与交织下,西方的颓废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也常挤入国门,给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绝大部分大学生能够认真学习中央会议精神,按学校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观。在人生修养方面,能做到对父母的付出、老师的教诲、他人的馈赠、党和政府及全社会所提供的支持和帮助、心存知恩、感恩之情,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予以回报恩典。虽然主流是好的,但是由于受多种原因的影响,个别大学生在道德素养和心理品质等方面呈现滑坡的态势,把党和政府、社会、父母、朋友的帮助和付出,看成理所当然之事,只知道一味索取、而不讲回报与奉献。这种与感恩意识缺失现象,与主流价值观念背道而驰,偏离“传统孝道文化”方向,且渐走渐远,已让思政工作者察觉在目、担忧在心。为此,新时期加强对大学生知恩、感恩方面的研究,就凸显出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二、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我国众多的专家学者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理论财富。主体性原则之所以被提到理性的高度,因为新时期“以人为本”的育人的方式不能全部依靠理论灌输,需要的是一种长期的濡养与浸润。为使感恩教育实现既定的目标、取得一定实效性,就要遵循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在确保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然后通过选择一些切实可行的途径、运用一定的方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便充分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感恩教育的有效性。

2.循序渐进性原则。大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特定的心理特征和对意识形态的认知规律,因为任何知识的习得和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个累积和内化的过程。因此,感恩教育活动的开展,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等具体环节上,必须遵循此循序渐进性原则,不能急于求成,要稳步推进。例如可在大一、大二学习感恩理论知识、大三开展“尊师孝亲”的感恩行动,逐渐过渡到大四的“立志成才、馈谢恩人”的报恩之举。总之,思政工作育人要有序、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揠苗助长,要循序渐进地指导大学生把握时代的脉动,系统地学习与传承“知恩、感恩、施恩”的传统社会美德。

3.因材施教原则。大学生由于出身环境不同、社会实践履历方面也存在着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开展知恩感恩教育时,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因为,不同的家庭背景出身的大学生对知恩、感恩的理解不同,在施恩的行为上,也要因人而异。例如一个出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在感恩教育方面,要理解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哪怕一件衣服、一个鼓励的眼神,就要有感恩之心;在高校倡导向地震灾区义捐时,他人捐款一百,我捐一元,也是施恩的具体体现,此刻,就要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大学生进行褒扬与鼓励。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为注重感恩教育的长效性,要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感恩教育工作时,要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联,要做到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理解“知恩、感恩”的要义,然后能做到外化于行,踏入社会,有能力之后要广施善举、主动施恩与他人、回馈社会之恩泽,并形成优良的传统。例如,在组织观看微型电影“妈妈洗脚”后,让大学生回顾妈妈对自己的关爱与呵护,然后反思自己给妈妈洗过一次脚没有?节假日回家要亲自为妈妈洗一次脚,从行动上落实感恩之举。

三、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主要途径

1.重视理论教学,重视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大学生,其心智能力和理性分析能力还不成熟,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往往显得片面和肤浅化。甚至个别大学生看待社会问题较为偏激。为此,对当代大学生的知恩、感恩教育,首先应从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开始,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教育大学生懂得知恩、感恩的重要意义、忘恩负义的危害,在践行之恩、感恩行动中,要合理运用一定的方法、遵循一定的原则,让大学生在知恩、感恩的基础上,当自己具有“回报能力”之后,要学会回报恩人,并在此基础上主动向他人、向社会施恩。其次,要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因为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图文并茂的“感恩故事”通过音频、视频,展示给大学生看,一方面避免了课堂由教师一人说教的枯燥性,另一方面,通过收看视频的真人真事,增强了说服力与感召性。

2.重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指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为此,感恩教育应注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因为大学生在感恩教育实践环节中,可以深刻体会蕴含在各门学科中的文明成果、学科精神与本质规律。其次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亲身经历中践行感恩,进而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形成感恩意识,成长为具有感恩思想之人。实践活动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例如设立爱心基金,倡导大学生自愿捐赠自己的课余劳动报酬、热心帮助身边需要帮助之人的“体验式活动”等。总之,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大学生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形成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同时尽量避免实践活动的形式化,减少大学生的“应付行为”,让他们能真正敞开心扉,自愿实施感恩行为。

3.重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信息时代离不开网络资源。为此倡议感恩教育工作的开展要与网络教育相结合,及时利用好互联网上的正面信息,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展“知恩、感恩、施恩”方面的渗透工作,以此提高感恩教育工作的长效性。网络上各种宝贵学习资源和各种负面信息良莠不齐,为确保高校感恩教育工作的纵深推进,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与修养,高校要利用好校园网络,趋利避害,加大对怎样用好网络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练就一双“慧眼”,利用好网上的正面资料信息与影视作品,培育他们知恩、感恩意识的形成。其次,高校可利用网络开展与知恩、感恩相关的网上信息咨询活动、知识竞赛活动,有奖征文活动等,引领大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责。

4.重视社会环境对感恩教育的影响作用。社会是感恩教育的大环境、大氛围,社会感恩氛围的营造,需要社会各阶层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只有全社会都参与到感恩教育之中,人人都有知恩之情、感恩之心,然后有回报感恩之举,在这样的大环境熏陶濡染下,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才会发挥更好的效果。为确保学校是育人基地,为不受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个别负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政府部门在知恩、感恩方面要建章规制,除弊兴利、惩恶扬善、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之风气和谐有序地运行与发展;其次,新闻媒体应大力宣传感恩与施恩方面的社会道德模范,弘扬社会正气,以此引领社会各阶层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形成社会主流舆论共识,发挥出社会这个大环境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正面影响作用。

四、对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1.知恩意识是感恩教育的基础。相关的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回馈社会与回报他人意识淡薄。为此,思政工作者应反思“感恩教育缺失”这一实现问题。学者王海棠指出,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思想教育,应追寻德育秉性,融合学校与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结合大学生日常生活,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开始,培养他们的知恩意识,因为知恩意识是感恩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感恩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不能违背教育规律,整天强调大学生如何立大志、成伟业、回报社会,否则将与实现脱节,使感恩教育流于形式。因此,应重视先培养大学生的知恩意识。

2.感恩意识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工作,要指导当代大学生,对别人所施己的恩典,要表示真诚的感谢,但感谢之言、感激之情不能整天放在嘴边,要内化于心、铭刻在心底。待他日,自己具有回报能力之时,要“涌泉相报”,以此回馈当年他人的“滴水知恩”。其次,在行为上,要内化于行,一方面,对他人的感恩之情要成为学习与生活中的一种动力之源,要好好学习、立志成才。另一方面,报恩并不仅仅局限于只报“当年的恩人”,而是要尽可能地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之人”,形成感恩于施恩的良性传递。

3.感恩、施恩,事不在大小。因为个人能力有大小,所以感恩、施恩有时并不需要“涌泉”之势回报,其可以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之中。例如,雨天看到了没带雨伞的同学,主动撑开自己的雨伞并肩同行;见到熟人、一声情切的问候;回到家中,体贴父母,干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感谢恩人,周日抽空发一个祝福的短信;施恩回报社会,多做社会公益活动,课余做点相关的义务宣传活动等。总之,感恩与施恩,事不在大小,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感恩师亲开始,进而再学会关心周围的每一个人,乃至关心身边的世界,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感恩与施恩意识。

4.报恩之时树立正确的感恩观。报恩之时,要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大学生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宪法与法律许可的情况下进行,不能凭借自己的一时冲动,为了所谓的“哥们义气”,用仅有的“一腔热血”去铤而走险,去践踏道德的至高点、去触摸法律的“高压线”,结果,感恩变成了助封为虐,引发了道德悲情,害人害己。因此,报恩之时必须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应在法律和道德许可的范围之内进行,且方式要正当、合理。

参考文献:

[1]龚丽.大学生对党和政府感恩心理特征及培养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2008,4:1-2.

[2]黄平.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形成探微[J].教育评论.2006,(1):56-58.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BD].百度

[4]陈萌.“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调查及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3-106.

[5]肖艳.青少年感恩缺失与学校感恩教育策略探微[D].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2006,11:18-19.

中学生感恩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中华民族拥有优良的感恩传统,悠悠几千年的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每个人都应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感谢师长、感谢朋友、感谢生活。感恩是一种文化素养,感恩是一种思想境界,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感恩是一种社会责任。感恩作为幼儿亲社会的行为之一,对幼儿理解他人、帮助他人、奉献爱心等行为都有积极的影响。

一、研究幼儿感恩教育的意义及其内容

(一)研究的意义

感恩作为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幼儿道德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准,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同情心及帮助他人等良好品质,促进其人格健康地发展,促进幼儿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形成。

(二)研究的内容

目前,我国关于幼儿感恩教育的研究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于家庭教育情境中幼儿感恩教育的研究,它主要涉及家长是否有培养幼儿感恩的意识、培养方式,以及幼儿在家庭中表现出的感恩意识和行为现状;另一方面是关于幼儿园对幼儿感恩教育的研究,它主要是从识恩、知恩、报恩、施恩等感恩的四个环节进行解读。可见,以上两个方面的研究都从自然、社会和他人三个角度来探讨幼儿感恩的培养。

二、幼儿感恩教育研究的热点

(一)幼儿感恩的现状调查

在对幼儿感恩的现状调查研究中,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研究者在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后发现,现在的孩子不懂得体谅父母辛苦的占76%;认为现在的孩子不懂事,不懂得要主动去表示关心的占68%;受到别人的帮助或关心时,却不懂得要主动地向别人表示感激或感谢的占58%,这一结果说明:现在的幼儿只懂得受恩却不懂得施恩。[1] 在幼儿园中幼儿表现出的感恩相对家庭有所提高,但是仅表现为对熟悉的教师打招呼等礼貌行为。在人际关系上,78.35%的幼儿认为帮助自己的人很少 [2],在接受帮助后有部分幼儿知道说“谢谢”,其中女童说谢谢的比例略高于男童。通过分析已有的研究资料发现,幼儿普遍缺乏感恩的心态。

(二)影响幼儿感恩的因素

1.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

家庭感恩教育缺失的根本原因是父母没有真正培养幼儿感恩的意识。长辈对幼儿的溺爱,父母忽略对幼儿道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父母是幼儿出生后接触最频繁、关系最亲密的对象,培养幼儿对父母的感恩是感恩教育的起点和基础,父母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通过与幼儿对话,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和行为。

2.幼儿园感恩教育的薄弱

幼儿园作为人生教育的基础阶段,强调的是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但是,在当今的社会中,重智轻德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在私立幼儿园,为了吸收生源,迎合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幼儿园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开发智力的学习课程,在传授知识时以“问题―答案”逻辑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并在“奖励―惩罚”强化模式下让幼儿学习知识的各种各样隐形规则。幼儿园竭尽全力开发各种各样智育课程,而德育课程却以理想的观念来引导幼儿,不注重从幼儿实际生活中来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这种停留在口头说教的感恩教育方式与幼儿以生活经验为主的学习方式相互冲突,使得幼儿园的感恩教育犹如小鸟虽从天空飞过,却不曾留下任何痕迹。

3.社会感恩教育的缺乏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使人类的生活日益富足,幼儿从小就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从未体会到艰苦朴素的生活,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金钱为导向的价值观在幼儿园中也初见端倪。因此,社会应大力弘扬感恩文化,共同发扬知恩、报恩的优良传统,为幼儿的成长创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世界。

(三)幼儿感恩行为的培养策略

1.家长的言传身教

幼儿正处于自我中心阶段,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父母在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时应以具体形象的生活事件激发幼儿的感恩情感,如通过阅读图画故事书中的感恩故事、参加感恩亲子活动、参观孤儿院或敬老院等活动。同时,父母自身也应该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的感恩行为来影响幼儿的思想和行为。

2.教师的表率和教育智慧

教师是幼儿的第二父母。在幼儿心中,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圣人,是他们崇拜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的成长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注意多向他人感恩,对幼儿为班集体做出的工作也应该表示感谢。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可选取丰富多样的教材和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感恩类的幼儿图画故事书和儿歌是贴近幼儿生活的素材,采用移情训练法可以使幼儿与文本中的人物更好地产生共鸣,真正理解人物的感恩情感。教师在充分运用资源的同时,还应时时把握住日常生活中生成的课程,运用教育智慧为幼儿创造一个感恩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

3.家长、幼儿园、社会三方合作

在正确引导幼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的同时,家长和幼儿园的合作是保证感恩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途径。家园合作可使家长和教师很好地交流幼儿德育发展的状况,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策略,可使家长和教师互相理解和支持幼儿感恩教育的各项活动。家长、幼儿园和社会的三方合作,做到三位一体,相互渗透,使幼儿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更好地成长。

三、幼儿感恩教育的冷点

(一)幼儿感恩的理论基础

幼儿感恩教育的研究基本上是处于事实描述阶段,其实验研究相对还很薄弱,所以其理论相对较少,起步也较晚。感恩的道德情感理论是McCullough等人在2001年提出的,他们详细论述了感恩的亲社会本性,提出感恩具有三种特殊的亲社会功能或道德功能,即道德计量功能、道德激发功能及道德强化功能。[3] 费雷德里克森(Fredrickson)于1998年提出了感恩的“拓宽建构理论”。该理论认为,某些离散的积极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都有拓延人们即时思维行动的能力,并能构建和增强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而感恩也经常被认为是一种离散的积极情绪。[4]张晶(2010年)提出幼儿感恩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社会学习理论、生活德育理论、情感德育理论和游戏理论。综上所述,笔者发现幼儿感恩教育的理论均是从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引进而来,幼儿感恩教育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基础。

(二)幼儿感恩的发展阶段

陶志琼(2004年)提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5] 赵晓芳(2006年)提出感恩教育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二是情感层次,三是实践层次。其中情感层次连接认知层次和实践层次,在感恩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6]笔者在翻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发现,幼儿感恩的发展阶段并没有一个大致的时间界限和相应的特征。现有的研究把幼儿感恩教育看成是一种通过教育措施是可以达到社会对幼儿期望的最高水平,对幼儿感恩的培养并不会受到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幼儿感恩教育虽有大量的研究,但是仍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第一,研究现状是从幼儿感恩的表现状况进行的描述分析,并未进行深入的科学的内在机制研究。第二,研究的理论基础均是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的基础之上的一种推理分析,缺乏自己独立的理论基础,且缺乏对幼儿感恩年龄的发展阶段进行研究,使用的发展理论和中小学及成人感恩发展阶段一致。第三,研究方法单一,多是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其设计方式多基于定量设计。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山东 青岛,266071)

参考文献:

[1]张月芬.学前幼儿感恩教育的思考与对策[J].教育科研论坛,2009(5).

[2]周素珍.家园合作培养幼儿感恩意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2).

[3]王定升.感恩对助人行为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4]杨小青.学会感恩:一种提升幸福感的途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S2).

中学生感恩教育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内涵;实施路径

一、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是一种传统美德,是一种自我行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教育方法与手段,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意志层面、实践层面,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受教育者进行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1.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含义

对感恩教育的界定,当前教育理论界普遍认同陶志琼博士的观点:“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教育手段和方法,通过一定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它的本质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1]陶志琼博士还提出感恩教育的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体现在学会识恩和知恩,即受教育者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并在内心产生认可。二是情感层次,受教育者在认知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愉悦和幸福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即产生感恩情怀。三是实践层次,受教育者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的冲动转化为报恩、施恩的行为,并形成回报恩情、甘于奉献的习惯。在实践过程中,受教育者既要知恩图报,又要施恩不图报。在这三个层次中,认知是基础,情感是动力,实践是目的,三个层次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本文认为,要践行陶志琼提出的“三个层次”内容,受教育者应从十六个字诠释感恩,即“尊重差异,关心他人,意识责任,付诸关怀。”首先,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感恩的平台,基于这种“平台”,个体才有可能尊重他人的个性与唯一性。其次,关心既是一种观点和态度,也是一种意识。个体只有自觉自愿地把人或事物放在心上,才能愿意帮助并保护他人(物)。第三,感恩是把爱作为义务的责任。这种责任把人带进价值冲突中,使人在取舍中表现自身价值。第四,感恩自身的性质是实现于活动的,要将关怀通过行为表达出来,做到与人为善,乐于助人。

2.大学生感恩的对象

(1)孝敬父母,感父母养育之恩。俗话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海”,作为儿女,我们要感恩父母的辛苦养育,把感恩父母、孝敬父母作为做人之本。(2)尊敬师长,感老师谆谆教诲之恩。父母给人以生命,老师给人以慧命。作为学生,无论地位如何显赫,财富如何巨大,都不可忘记恩师的培育之恩和指路之功。(3)博爱众人,感他人和朋友的关爱与协助之恩。人生路上,因为有他人和朋友的信任和帮助,才能一帆风顺。感恩他人和朋友,就要切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友善”,与人真诚相待,仁者爱人。(4)承担社会责任,感国家护卫之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个人与祖国共兴衰,共荣辱,这是永恒的事实。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要感国家护卫之恩,饱含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两个百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5)顺天应物,感自然恩赐之恩。大自然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当前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大学生作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建设者,应懂得感恩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6)逆行而上,感挫折炼志之恩。感恩挫折,是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洗礼,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大学生感恩挫折,目的是让他们懂得用积极心态却迎接生命中任何挑战。

3.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过程

感恩是一种心理活动,体现为人的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高校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应遵循心理活动规律切入学生个体心理世界,增强感恩意识。(1)学会识恩、知恩是感恩前提。教育大学生识恩、知恩,既要引导他们识大恩、明大德,也要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却极易被忽略的“小恩小惠”,向他们阐明其价值之所在。(2)升华感恩情感,是感恩的动力来源。感恩需要心息相同、心理赞赏和情感回报。感恩教育要在教会大学生识恩、知恩基础上,培育大学生感恩之情。[2]而感恩之情培育的出发点可从教会学生谢恩开始。谢恩是通过人与人之间心灵与情感交流,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感情,引发心灵共鸣,激发个体感恩情感,进而产生谢恩冲动和行为。(3)受恩图报是感恩的最终目的。进行感恩教育的重点是让大学生知道,恩情不是等量回报,也不是欲报即报。报恩不是一种“投桃报李”式的等价交换。一些简单的行为,一句简单的感谢,都是报恩的表现,都能给予施恩者带来特别愉快的心情。还要教育大学生将报恩之心升华为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提升他们的思想素质,教育他们树立正确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懂得奉献与索取之间的辩证关文教空间2016年第09期总第438期系。(4)施恩不图报,是感恩的最高境界。《战国策》里说:“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他,不可不忘也”。[3]个人只有达到施恩不图报境界,才能真正拥有为人民服务、为社会贡献、在必要时为祖国献身的信念和品格。高校进行感恩教育时,应将“施恩不图报”的感恩理念传授给大学生。

二、大学生感恩教育实施路径

目前,高校没有普遍开设感恩教育这一门课程。高校应充分利用思政课堂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特别是思政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通过各种方式促使感恩教育进入课堂,进入学生的心中,并且做好以下“三个结合”,使感恩教育同思政教育在知识、情感、实践三个方面实现全面融合。

1.知识层面高调结合

我国高校现开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德育课程。思政教师要从理论教学上发挥出德育渗透的优势。从知恩、感恩的重要性、价值取向、方法与途径等视阈将感恩教育的知识体系,系统地传授给大学生,打造出普遍认同的知恩共识。[4]而要做好这一点,就需要将感恩教育与思政课程在知识层面高调结合。这里所说的“高调”,是指在教授思政课程过程中,要将思政课程的知识点与感恩教育的知识点相结合,通过“多结合”以及“明确告诉学生所授内容即为感恩教育”这种高调的方式,使大学生形成基本的感恩认识。例如,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可以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之中,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24个字,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当代大学生如何学会感恩具有指导意义。[5]

2.情感层面高度结合

高校德育课在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过程中,不能仅停留于认知层面,还要培育学生的感恩情感。感恩是一种积极情绪,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思政教育与感恩教育在情感层面的高度结合,使两者在培育大学生道德情感目标上高度一致。这一目标的实现,可从创设情境和榜样示范法入手,从而高度培养大学生的关怀感、仁爱感、真诚感和慈悲之心等道德情感。创设情境主要指设置各种人际互动情景、社会生活情景等,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和举学生身边实例两种手段来创设。例如,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领导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这一章时,思政教师通过预先设计好的课件向学生展示两个案例,一个是“洪战辉的事迹材料”,一个是“南京大学‘一位辛酸父亲的来信’”。通过这两个案例,使学生在情感上形成反差,从而深刻懂得生命的真谛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要感恩父母的教育意义。而榜样教育法,不仅指思政教师要做好榜样带头作用,而且思政教师要善于挖掘同学当中的榜样人物,并且树立榜样,让榜样人物得到同学之间的情感认可,从而号召广大同学向榜样学习的热潮。总之,创设情境与榜样示范法的目的都是要引起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

3.实践层面高效结合

高校感恩教育不能只做定性教育,也需要进行定量教育,因为感恩教育是体验式教育,只有量化才能知道感恩教育的效果。对感恩教育进行量化,其实就是指感恩教育的考核评价方式。当前,以布置感恩作业的方式进行感恩教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有关媒体曾报道,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给大一学生布置了一项算“感恩账”的寒假作业,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号召学子“为父母做顿饭”。以布置感恩作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方面的考核,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如果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感恩,这种考核方式就极易片面化、虚假化而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但我们不能因为这种考核方式存在不足而否定它。以布置感恩作业的形式进行感恩教育考核,有助于促进那些不懂感恩、不愿感恩、对生活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参与感恩。通过经常的感恩练习还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感恩习惯,并能使他们在完成感恩作业中体会这联系着人与人之间的感恩之情,无疑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感恩情怀,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对感恩教育进行量化,其实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将课堂中学习到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内化成为个人人格的一个部分,并且应用到日常生活实践中,从而实现感恩教育的实效性。综上所述,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性教育,高校在加强感恩教育的建设上,应注重发挥思政课堂的主要作用,将感恩教育融进课堂教学中。

作者:王洪明 王燕燕 单位:沈阳建筑大学教学咨询与督导工作办公室 沈阳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名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祝国超.论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3).

中学生感恩教育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5)-01-0046-01

一、深入挖掘传统感恩文化的精华,感悟感恩教育内涵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感恩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道德提倡。高校在加强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挖掘传统感恩文化的精华,充分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文化的精髓,培养大学生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生活,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感恩生命、感恩社会、感恩自然。通过感恩教育这个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可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以传承。

二、认真研究课程设置,注重感恩理论的课堂教育

管理者在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建设方面除了要加强专业训练之外,还要注重师德类课程的开设,把感恩教育作为大学必修课程之一。引导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系统的人文教育。以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落实到感恩的具体行动之中,增强了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同时也为大学生感恩行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重要保障。

三、积极探索感恩的活动载体,注重感恩的践行教育

感恩是一种美德、一种境界、一种做人的标准和行为准则。感恩教育不是坐而论道,感恩意识更需要转化为现实行动。因为感恩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理论教育,他更需要在行动中表达,而且在生活实践中诠释的会更真切,感触也会更深。“百善孝为先”的古语,它们作为社会的传统美德历来被世人称颂。引领学生感恩父母亲情。亲情不是靠课堂上的片刻时间来体会,它更需要学生用实际行动去感悟,亲情不但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更是儿女无言的回报。感恩必须通过一系列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如感悟亲情,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进行关于感恩教育的主题讲座,邀请道德模范面对面交流。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感恩,在实践中找到青春的价值,在生活中体会,在交流中感悟,把感恩教育从一种认识、过渡到一种情怀进而发展为一种行为。为个人道德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联系工作实际,在管理和服务中进行感恩教育

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感恩溶于管理和服务之中去。潜移默化并使之紧密配合,这样更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便于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活动。比如开展学生谈心活动,定期为学生解疑答惑并进行准职业指导。管理者在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拉近了同学生的距离同时也能发现感恩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加入感恩教育的内容,在为学生服务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因素,使感恩教育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及时了解学生的当前状况,使感恩教育更有成效,更深入人心,形成回报恩情、甘于奉献的习惯,更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领悟人与人关爱的真谛。

五、勇于开拓自我教育的潜力,实施感恩教育的内在转化

感恩教育,感恩意识,感恩能力主要通过自身的内化才能提高,才能变成自己的内动力。这是一个逐步深入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实施感恩教育中学生的自我教育就应该挖掘和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潜在力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自我教育,学生可以体谅父母的辛苦,理解他人的善意,感触社会的恩惠,感受自然的和谐。学会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自觉地话感恩于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会变得更有人情味,社会责任感也会进一步加强。事实证明一个人只有学会感恩,才会懂得爱,才会懂得责任,才会懂得珍惜,才会懂得幸福,才会乐于奉献和付出,才能用积极的心态评判人和事,才能成为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总之,感恩教育是历经千年沉淀下来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和整个人类的精神财富,感恩教育是高等学校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一项长期任务,是高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感恩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通过感恩教育,可以唤起大学生常怀感恩会心,常存感恩之意,常留感恩之情,才能利于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才能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是人与人的和谐,才能使大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人格健全的大写的人。

中学生感恩教育论文范文第13篇

1.感恩品质各因子总体情况

本研究所采用的量表为五点量表,得分越高表示感恩品质水平更高,为了考查学院学生感恩品质的整体情况,本调研选取各因子间均值进行了对比,从各因子均值分布情况来看,学生感恩品质总体情况良好,各因子的均值都在3以上。其中,均值最大的因子是感恩父母,最小的是亏欠感。就感恩品质的内容而言,相比之下,表现较弱的依次为报恩、记恩、施恩、亏欠感四个因子。而在感恩对象上,对于父母的感恩程度明显高于对老师的感恩。从各因子均值来看,医学生感恩品质的总体情况是比较好的,但从各因子均值的分布情况可看出,识恩的均值要高于报恩、记恩、施恩的均值。这说明,学生可以感知到他人给予的恩惠,但在报恩、记恩、施恩等外在的行为与其其因在的感知并没有形成一致,还存在“重体验、轻行动”的情况。

2.感恩品质在年级上的差异

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报恩、感恩父母、珍惜感、施恩四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多重比较,我们发现,在四个因子上的得分,低年级与高年级之间存在较大差别,高年级明显高于低年级。首先,随着年级的增长,高年级学生的交际范围及交往深度都在不断增长,他们可能会接受更多的他人给予的恩惠,对于他人的恩惠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对人际关系的理解也更深刻。这也包括对来自父母的恩惠的感知与理解,随着成长,高年级学生表现出更多的感恩体验。此外,高年级学生离毕业、就业等关键时刻越近,心理压力也越大,会更加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切,珍惜来自父母、老师、同学的恩惠。其次,高年级学生比新生更多的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在自身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会得到感恩实践的满足感和自豪感,这也是高年级学生在报恩、施恩两个因子上得分较高的原因之一。

二、医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各高校广泛开展感恩教育,对增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在高校目前的教育体系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1.感恩教育的实施较为滞后:

首先,在感恩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感恩教育的课程设置内容单一。对感恩教育还常常只是停留在理论认识的层面,不能从浅到深对道德进行认识,没有明确的针对性,没有根据学生各种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没有结合时代特征对课程本身进行完善。其次,感恩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够丰富。感恩教育较多的还是采用老师说教的方法来进行。有些学校尝试了一些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感恩教育,比如组织观看感恩影片,结合医生的光辉事迹的讨论等,但还没有系统的课程设置,能够发挥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体资源进行感恩教育的,更是少之又少。

2.感恩教育的师资素质参差不齐:

在医学院校,负责医学生感恩教育的师资队伍有几种类型,一是德育课老师,二是学生工作管理人员,三是其他专业任课老师,还有就是辅导员。在这样一种复杂的构成之中,教师的素质和学历各有差别。一些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方式方法简单,能结合各种学科跨专业并综合运用的教师,则更为缺少。因所受教育层次的不同,教师在自身的道德修养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异。部分辅导员和学生工作干部,感恩意识本来就不强,更达不到感恩教育的标准和要求。目前,在医学院中,既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同时有感恩意识,又能很好的将专业知识和道德感化结合起来的教师并不多,这对于感恩教育来说是一个较大的缺憾。

3.感恩教育制度和评估体系不足:

道德行为的基本特征是自知和自觉,是行为主体的自愿选择,但任何道德规范又离不开他律。医学生学习的他律性必须运用制度规范来强化,建立完整、合理的考核评估制度,才能使学生将所学的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转化为真正的医学行为,医学生的感恩教育才能尽快奏效。但一般医学院校的感恩教育缺乏常态化、制度化,同时也缺乏相应的考核制度、考核标准,没有一个完善的评估体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行为不能被很好的记录和评估,感恩教育和感恩的实施就成为一种空谈。有些医学生表面上说得冠冕堂皇,实际很难做到言行合一;有些学生本来有比较高的道德内省意识,但当他们看到忘恩负义的人并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时,就有可能动摇原有的感恩责任意识,甚至放弃对他人的感恩。

4.感恩教育对象的伦理思想准备不足:

根据调查,很多医学生学医并非出自本意,而是因为父母看到目前医生的社会地位比较高,收入可观等,而本人并不理解学医的艰苦性,也没有做好为社会奉献个人利益的思想准备。90后的医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即使有较好的学习动机,但是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有些学生希望尽快独立,但是对父母却有很强的依赖性,导致自己的目标和计划不能尽快的实施,还有不少学生的人际交往也有待提高。在社会拜金主义盛行的环境下,部分学生将金钱利益看成是奋斗的主要目标,激进功利的思想在医学生当中也有一定的市场。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即使努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学生进入大学的标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成绩,以至道德培育、素质教育有时仅仅是一句口号。

三、加强医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建议

高等医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医学人才、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重要使命。面对21世纪的需要,世界各国的共识是,具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医生,才能称得上合格的医学人才。高等医学院校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这是医学类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也是高校生命力和发展力的关键所在。

1.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感恩教育实效:

要推进学校感恩教育的科学化,首先就应该改变过去固有的教育模式,注重教育与学生的个体作用相结合,注重拓展学生的个人思维,从而帮助自己感恩责任意识的培养。除了过去的教学模式外,要多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网络、QQ、微信微博讨论会等方式,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方式上,要优化医德教育手段与方法。感恩责任教育应重在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身教“动”人。教学中应坚持以正确的医德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医德品格及思想理论塑造人,以优秀的医药卫生“先模”人物鼓舞人。采取课堂讲授、视像教学、案例分析、讲座演讲、专题讨论或辩论、带问题进行的社区医院实践及社会医学服务等双向或多向式综合型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的时效性、知行统一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性。

2.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医患关系课程:

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和联系,首先应该注重实习前教育。在校期间,医学生接受了感恩教育并掌握了医德理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淡忘,因此可以通过实习之前的再教育,让医学生重温医德和伦理知识,从而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其次,要在实践中强化医患沟通技巧。如通过模拟预演,使学生对医学的实践工作有更加深切的情感体会,从而激发学生的道德责任感。此外还要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强化医患关系课程,将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学分。在志愿活动中得到服务对象反馈的这种感情,可以促使医学生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道德感。社会实践也为学生提供了传授知识、传播科学、传播文化,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医学生们在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进行了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感恩实践。

3.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育师资素质:

在感恩教育中,教师的力量是非常关键的。“友善的态度,善于理解和尊重学生,仁慈和宽容……”一个好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将直接影响感恩教育的实施效果,要让医学生学做“真人”,首先教师自己应该是一个“真人”。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师资素质,加强医学人文课程的实践研究,对感恩教育来说至关重要。专职教师队伍是感恩教育师资中最基础的部分,加强德育专职师资的建设,是整个感恩教育师资中的基础环节。学校应采取切实措施,做好人文教育队伍的规划、教育、培训工作,关心、爱护并帮助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加强管理,形成健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素质精良的人文德育专兼职教师队伍。

4.规范评估体系,保证教育教学水平:

高校重视感恩教育,就要把感恩责任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具体化,建立起一套考核医学生感恩意识与行为的道德标准体系。学校对感恩教育的评估既要关注结果,又要关注方法,更要重视过程;既要强调终结性评估,又要强调诊断性评估,更要重视形成性评估;既要突出评估指标的多样化,又要突出评估方法的多样化,更要重视评估主体的多样化。做到管理有人抓、研究有人搞、具体工作有人做。要分层次、分类型、多形式地开展渐进性、阶梯式的教育师资培训。要对全体干部教师开展全员通识培训,帮助广大干部教师了解感恩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教育目标,能够把感恩教育有机融入到实际的工作中去。此外,感恩研究还需要有效的研究工具,一份综合考虑认知成份、情感成份和行为成份,具有良好结构效度、效标效度和信度的感恩特质量表至关重要。

5.注重春风化雨,促进学生自觉实践:

中学生感恩教育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必要性;途径

引言:如今我国的高校教育在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当中都比较重视对大学生的理论和技能方面的培养,但是部分教育工作者却忽略了对他们的核心素养的贯彻。因为新时期下的高素质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要求,还需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只有这样,他们日后融入社会才能更好的去工作和生活,从而逐渐成长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综合实践型人才。

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中必要性

感恩教育是德育教育中的重点

我国新一轮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纲要明确地指出,高校的教育应当秉承着以人为本和德育教育为主的理念,从而将大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综合实践型人才。在实践中能够验证:新时代下大学生作为推动我国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不仅要在各方面能力上能够满足自身的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更为重要,这也使得高校的以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开展成为必然需求。在新课程教育标准体制下,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应当从他们终身发展的角度上去落实,主要的目的是让大学生能够学会处世,学会生活,更好的融入到社会当中,而感恩就是一种种世哲学,感恩就是生活中的大智慧。高校在践行感恩教育的时候,应当将其融入到对大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实践当中,这样才能让大学生得以健康的生活和发展[1]。

感恩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化发展

感恩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这从最基本的方向考虑就是他们对于自己父母的养育感恩和对教师教育的感恩,进一步的是国家培养之感恩,这些都能化身为大学生前进的动力,使他们不断地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在大学当中开展感恩教育,能让他们在为人处世的时候时刻秉承着感恩的态度,能够充分地考虑到他人的感受,圆满完成相关工作。

我国是一个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一直以来都是礼仪之邦,每一代人都在歌颂感恩,它是引导一代代人学习、生活和成长的正确价值观念,在高校阶段中践行感恩能够让大学生在遇到一些挫折的时候也能够从容地面对,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更周全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向着既定目标前进。同时,心怀感恩之人,无论是在学习、生活中,还是工作、集体活动中,都能用心去感受别人给予的帮忙,心怀感恩,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以“爱”为核心的情感价值观念,之后面对挫折也能将感恩之情转化为自己的动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自身发展迅速,这就会形成个人自身的和谐,同时周围的人也能受到正能量的影响,形成以点带面的大好局面。

感恩教育能够促进校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大学中开展感恩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因为大学生作为我国的储备力量,他们日后必定会走向社会、不断成长、不断成熟,成为推动祖国发展的中坚力量,所以在高校实行感恩教育不仅可以引导大学生做到在校园时关爱他人和谐共处,而且在步入社会以后也能从为人处世的过程中以自己的高素质影响他人、感化他人,形成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从面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各系统之间的和谐,进而形成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甚至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这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在大学中开展感恩教育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德育教育当中的感恩教育目前在高校中已经被列入教学的重点部分,它在对大学生的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能够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重要教育内容,这需要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科学地融入感恩教育内容,并将其设置为重点内容,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落实,这样才能促进感恩教育开展的有效性[2]。

建立三位一体的感恩情感教育体系,感恩教育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种情感的体现,因为只有在大学生的情感当中生成了感恩,感恩这一价值观念才能有更有效的体现其价值所在。高校在开展感恩教育的时候应当将学校、社会以及家庭有机结合地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可以在家庭中感恩家人、朋友,在学校中感恩师长和同学,在社会中感恩祖国和他人。作为高校的各位教师,他们在感恩教育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就要尽最大的努力沟通好大学生和家长,并让他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体会到感恩的真正意义。专业教师也可以借助于多媒体互联网技术为学生多宣传我国的传统文化,这样也能够建设一个和谐友爱的校园气氛。

对于新时代下的大学生来说,教材书上的知识点无法满足于他们的全面化发展需要,要真正的体现出感恩教育的精髓,就要科学地将感恩教育融入到实践当中,让大学生深切感受到感恩的价值。例如,专业教师可以这样做:组织大学生参与到社会的感恩活动当中:到敬老院和老人寒暄、嘘寒问暖,为他们表演节目,逗他们开心;为特殊学校的学生送去关怀;给留守儿童讲讲故事、送些书籍,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解解燃眉之急,到公交车站维持秩序……还可以开展感恩主题教育活动,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处境、所思所想针对感恩的见解进行演讲,尤其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资助力量很大,困难家庭学生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多项补助,辅导员老师可以在进行政策宣讲时引导同学们感恩社会、感恩国家,感恩如此好的政策,感恩我们生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这样一个和平的国家。从而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恩情感价值观落实到实践中,形成自身的感恩理念。

感恩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实现的,需要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潜移默化的形成,而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也不能操之过急,应当在平时的活动中予以体现,逐步形成,让我们的感恩教育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将理论用于实践,让其在实践中贯彻落实,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3]。

总结

综上所述,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动力,感恩教育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祖国的发展稳定都极为重要,因此,高校的教育必须重视感恩教育,坚持以憄树人,在各项教育活动中、在理论和实践中予以落实,使大学生的感恩情感价值观合理的生成,从而为他们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张军成,吴健敏.以感恩教育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的途径探析[J].河西学院学报,2020,36(04):123-128.

中学生感恩教育论文范文第15篇

一、课题的提出

1.社会现状的需要

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古训。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美德受到一定冲击,“感恩”一词在有些人看来已过时了。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相应的“小公主”“小皇帝”也越来越多。长辈对他们有求必应,可谓溺爱,社会、学校对其关怀备至,造成当前不少中学生“以我为中心”的习气。他们只知“我该怎样”,不知“该我怎样”;只知“我要怎样”,不知“要我怎样”。这对于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加强感恩教育,也成了我们的研究重点。

2.学校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对中学生而言,“感恩”他人的能力有限,但是感恩意识却要从小树立。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手段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懂得感谢家庭、学校、社会,感恩教师、亲戚、朋友的关怀与帮助,常怀感恩之心,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现代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3.初中生成长的需要

当今,虽然物质生活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不懂感恩、不会感恩、拒绝感恩的现象时有发生。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是啊,学会感恩就等于架起了做人的支点。我们的思想教育,包括学校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讲大道理上,更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还要帮助教育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要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感恩。中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一些行为习惯及意识的养成往往影响着中学生的一生。

二、感恩教育的定义及其意义

1.感恩教育的定义

感恩,《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个舶来词,牛津字典给出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知恩”于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情能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感恩”于行,就是在知恩、感恩的基础上,能够懂得施恩于他人,将心中的感知具体化、行为化,形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品德。“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对生命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

2.感恩教育的理论价值

感恩是“感”和“恩”的两个过程。“感”是感知、感受,也就是知恩的阶段,是报恩和施恩的前提和基础。感恩教育将深化主体性教育理论和孝道教育理论,扎根于主体性教育理论和孝道教育基础之上,联系德育教育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必将又反过来深化和发展初中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的有关理论。

3.感恩教育的实践意义

感恩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感恩并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人和社会恩情的话,那他就不是一个人格完整的、心灵健康的人。感恩有时并非人的天性,需要感恩教育的点拨。感恩教育在教育活动中对于人们内心价值秩序的建立、师生间关系的重建以及学生的生命观、自然观、人际交往观等观念的树立,都能起到重要作用,使他们走向谦逊、谨慎、幽默、敬爱、自尊。感恩教育有利于形成学校、家庭良性互动的社会德育氛围。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和完善学生的道德和法纪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语文教学感恩教育研究的目标及过程

1.语文教学感恩教育研究的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深入挖掘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有关各种感恩话题的课文和话题作文,逐步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品质;感激教师的培育之恩,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在生活和学习中互相帮助、乐于助人;感激自然的赐予之恩。

2.本校语文教学感恩教育研究的过程

在语文教学中展开感恩教育,并想取得成效,需要有良好的感恩教育气氛和校园环境建设,需要校园的物化和人文环境的建设营造感恩氛围。物质文化环境是无声的老师。文化环境的精心设置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使语文教学真正起到“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心护花二月风”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