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技术创新思维范文

技术创新思维范文

技术创新思维

技术创新思维范文第1篇

能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面临两难境地,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应对、减缓气候变化。在现有理念和技术条件下,如果减少碳排放,就意味着它们要承担经济放缓甚至停滞的巨大成本。这无论从现实和道义上都讲不通。对于中国特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采取较积极的能源政策,包括提高可再生能源和油气等清洁能源的比例,到了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仍占约60%。

本文将通过用一种新的角度对碳排放现状进行重新分析,提出系列创新理论来减少碳排放、加大碳固定,并以资源化高效利用来保证减排全过程的市场化动力,实现可持续的碳资源循环利用和经济的低碳发展。

一、碳排放现状成因的创新分析

现在学术界认为森林、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是有限的,只能吸收人类活动新增排放的很小一部分。但事实上,人类活动产生的碳排放和自然界本来已有的碳循环总量相比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仅仅土壤碳呼吸过程中对环境的碳排放就达到3000~5000亿吨,是人类每年约500亿吨碳排放的8~10倍。在2010年时,这个比例曾经是12~16倍。每年全球由于毁林造成碳循环破坏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与同期化石燃料燃烧释放量相当,也能证明这一观点

我们也都知道,不论是陆生植物还是水生植物或藻类,都是碳水化合物,绝大多数植物的碳元素的唯一来源就是二氧化碳,植物每生成1kg干物质就要消耗二氧化碳约1.6kg。在进行无土栽培植物的过程中,只要营养液中有少量必要的无机盐,不需要任何有机物,也就是说不需要碳元素,就可以完全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那么我们在粮食作物种植的过程中施的有机肥为什么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呢?其作用主要是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热量。没有有机肥,作物不是不能生长,而是长不好,究其原因也是没有足够的二氧化碳来进行高效率的光合作用。试验研究表明,人类生产生活的环境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约在100~2000ppm(0.01%~0.2%)内,作物产量随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而提高。如果把二氧化碳浓度降到50ppm,光合作用就会停止。生产实践中发现,农业温室大棚中夜间二氧化碳气体因植物呼吸作用和土壤有机物分解释放的积累,达到较高水平,在日出前一般都在600~1500ppm之间,日出后作物开始光合作用,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迅速下降,如果没有充足的补充,2小时左右二氧化碳浓度将降至100ppm以下,作物处于二氧化碳饥饿状态!

一般认为植物光合作用最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是800~1500ppm,温棚中喷施二氧化碳,将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从野外平均浓度200ppm,提高到1200ppm,即达到或接近我们办公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同品种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提高了60%~200%。也就是说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大大改善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促进光合作用,改善植物的养分合成和加工。当然,也意味着植物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成倍增加。

显然,大自然植物的主要碳元素来源,不是依靠人类活动提供,植物吸收、再利用的碳元素主要来自其附近土壤因其含有的有机物分解,释放的二氧化碳。通过空气对流、扩散带来的二氧化碳只是占有很小的比例。即便是地球大气层二氧化碳浓度上升50%,从280ppm达到现在的约380ppm,这个浓度还是难以让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大的变化。因此,靠增加水生、陆生植物面积来大幅度增加环境固碳能力的思路是行不通的。

我们曾经到数个化工厂调研,这种工厂通常都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规模都达到每小时数十、数百吨碳排放。交流中,工厂的朋友都不约而同说到一个现象,工厂建成开工短短几年内,周边小环境、小气候发生很大改观,没有进行人工的特殊干预,不毛之地很快变得郁郁葱葱,风调雨顺。感觉植物非常容易生长、发育。我们分析,这应该就是二氧化碳“气肥”起到的“意外”作用。

因此,我们大胆的提出一个结论:自然界的植物碳汇的潜力是巨大的,远远大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排放。森林植被破坏能造成碳排放快速增加,而通过植树种草产生的碳固定效果则是缓慢和长期的。利用、影响、恢复碳循环来解决碳排放问题,远比通过减少石化燃料消耗、化学利用二氧化碳、直接物理存贮封存、增加森林植被面积吸收等方式更快速有效。

让我们把新产生的碳排放尽可能“捕集”起来,输送到海洋、森林、草原,农田、温棚里去,造成局部二氧化碳浓度大幅度增加,影响碳呼吸、碳循环过程,让植物固碳的作用成倍提高,同时也促进植物的快速生长,农作物产量也大幅度增加。实现低碳、减排、增效多赢的局面。

二、碳排放来源的创新控制

我们现在还有必要分析一下人类工业化过程产生大量碳排放的历史成因。即使到了今天,工业领域和人们日常生活中都把排放二氧化碳当成一件理所当然的事。进行环境评价的时候,排放物里面如果没有特殊化合物,如硫化物、氮氧化物、粉尘即达到清洁排放的标准,排放物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热量其实都是局部环境空气的增量和干扰,也将影响局部环境指标,本应同样得到处理。

每个锅炉都有烟囱,煤炭燃烧后碳排放成为习惯,但是仔细分析一下,煤炭的燃烧过程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在生成近4倍重量二氧化碳的同时,释放燃烧热。排放的二氧化碳其实是比燃烧过程释放的热更有价值的资源,目前市场批发价每吨高达500~800元,淘宝零售价更达到每吨一万元。化学产物的价值比释放的热能价值高2~3倍,人们长期以来都是抓了燃烧热这个“芝麻”,扔了燃烧化学产物这个“西瓜”。

造成这个结果也有其历史原因,倒退几十年,烟气中二氧化碳几乎无法回收,回收了也没有什么太多用途,人类当时也没有减少碳排放的环境保护压力。但是今天则完全不同了,回收烟气二氧化碳的技术已经成熟,回收成本低廉,回收的二氧化碳用途广泛。人们也已经认识到碳排放对环境的危害,到了应该彻底处理碳排放、必须处理碳排放问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碳排放问题的时候了。

我们再提出一个建议,对我们人类普遍使用的燃煤、燃油、燃气过程进行改革,让每一台锅炉、每台燃烧装置像化工厂的反应设备那样工作,既利用燃烧反应释放的热量,还要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化学产物,把化石资源的价值“吃光榨净”,在减少环境污染物排放的同时,实现效益的大幅度增加,实现低碳、减排、增效的有机统一。

我们还提醒,对于那些建设在远离城市的化工企业、大量碳排放企业,也许没有必要进行碳捕集,只要要求他们周围小环境加强植物培育,相信很快就可以和前面所说的化工企业一样,通过碳排放的“自产自销”,就地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环境友好的碳固定。而那些周围没有大量植被实现碳固定的碳排放企业、碳排放设备,应该加强碳捕集、碳回收,通过城市捕集、野外排放的空间转移、冬季捕集、夏季排放的时间转移,借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高效率实现碳固定,同时实现直接、间接创造新的经济效益。

三、碳排放资源化利用的创新

目前工业领域的碳排放比较容易集中捕集,捕集的方法很多,每捕集一吨二氧化碳的成本约合100多元人民币或更低。但近年来碳排放的资源化利用几乎没有大的突破,究其原因是理论界思想观念陈旧,需要进行观念创新和理论创新,才能彻底改变碳排放资源化利用的现状。本文将以干冰作为一种动力转化介质入手,探讨一下碳排放资源化利用的创新。

多年来,有无数的科学家试图让二氧化碳能再次逆变成为某种“燃料”。这些人几乎都在化学逆向反应上做文章。但是这样的过程,都是需要能量,实现燃烧逆向反应也非常困难,而且除了考虑采用太阳能、模拟植物光合作用的方案以外,即便实现逆向反应,也只能算是对高品位能源的储能再释放,得不偿失。

近年来,我们通过对热机的工作原理进行再认识,提出“让热机冷下来”的观点。热机的本质是热量引起介质升温膨胀、做功,加热升温是手段,膨胀增压是目的。人们不应该将热机的工作温段僵化、固定在从常温到高温,而从低温升温到常温也会引起某种介质升温、膨胀,推动活塞、涡轮叶片运动做功,将常温、低温的热量同样转化为机械能。

二氧化碳是个很神奇的物质,常压下,它可以以-78.5℃超低温、固态的形式“干冰”存在;到了约10个大气压的环境中,二氧化碳又会变成液体流动便于输送。用干冰作为工质,可以吸收利用环境介质空气、水的热量受热气化,如果限制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就可以得到数十个大气压压力的常温二氧化碳气体。这个高压、常温的二氧化碳气体完全可以推动气动机械输出动力做功。由于热机的原理没有改变,热机也无需大的改动,只需要对现有的汽车稍加改进,就可以使得原来消耗燃料,工作在高温温段的发动机,改为利用超低温工质,撬动环境热能参与,让气缸内产生同样大小的膨胀压力来推动活塞,让发动机在常温温段继续工作。

改造前,汽车是带着能源物质,吸入不需要付费的环境空气,燃烧后释放的热量让反应后的混合气体升温、膨胀,高压高温气体的膨胀势能在发动机内转换为动能,带动车辆运动,做功后尚有余热的高温废气被排放到环境中;改造后,汽车是带着超低温的工作介质干冰,通过换热器,吸收不需要付费的常温空气的热量,汽化、气化,升温膨胀,最后是高压常温二氧化碳气体推动发动机运转,带动车辆运动,膨胀释放内能后大幅度降温的低温二氧化碳气体则被排放到空气中。这个过程已经在实验中得到验证。初步估算,让发动机输出同样的动力消耗的“工作介质”体积虽是原来燃料消耗的5~8倍,而综合成本是使用燃料时的近三分之一,相当于又回到了蒸汽机时代,不同的只是工质从水变成了干冰,热量的来源不是依靠燃煤,而是取自于环境空气或水等常温物质。

改装实验中还注意到,干冰首次气化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吸热过程,也就是一个制冷降温过程,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冷源”,可以在提供动力的同时,为冷藏、冷冻运输设备提供大量冷量;为冷冻法海水淡化设备提供优质冷源。做功后,气体温度因为内能减少而再次下降,又达到-50℃或更低,还可以再次作为冷源输出冷量。

用于改造农用机械,在提供动力的同时,干冰气化后的二氧化碳也成为农作物的气肥,降低了农机使用成本,减少石化燃料消耗,还给农作物、农田施了气肥,一举数得。

冬季使用燃料燃烧供暖的时候利用新型可以回收制备干冰的锅炉回收烟气中二氧化碳,制作干冰的过程也实现燃料燃烧热量的高效率、最大化回收再利用。冬天没有植物,应将干冰储存起来;到了夏天,利用干冰吸热制冷,气化后高压二氧化碳气体推动汽轮机输出动力发电,最终排放的低压二氧化碳气体成为夏季植物的气肥,实现碳排放资源的跨时间、跨空间的高效利用、综合利用。

四、二氧化碳综合利用范例

本文提出解决碳排放的思路主要是设法通过大幅度提高植物生长环境周围二氧化碳的浓度,来充分发挥自然界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巨大潜力来从根本上解决大气层二氧化碳气体积累、增加的问题。实现这个过程主要有碳捕集、碳运输、碳布撒等若干环节。其中碳捕集的有关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本文不再赘述。

二氧化碳的运输曾经是一个较大的问题,因为这个过程中是个消耗能源、成本较高,没有经济回报的过程。现在,利用干冰作为介质,吸收环境的热量,并通过热机转化为动力输出,解决了碳运输过程的高能耗成本的问题。运输过程中少量的消耗其实也实现了某种意义的碳肥“布散”过程。下面通过几个利用二氧化碳的应用范例,来进一步解释说明。

(一)干冰用于森林灭火

森林火灾时有发生,常用的灭火方法很多,但都是常规的手段。以水灭火为例,如果喷洒的消防灭火用水、灭火干粉没有直接喷淋到火源,则几乎不能发挥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即便有条件大量使用,灭火效果也不好。

以前限于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使用干冰灭火都是“高端消费”和“奢侈品”。但是到了今天,干冰容易生产、运输、储存,目前的成本也不高了,应该考虑大量采用干冰这个非常理想的灭火材料来实现森林应急灭火。采用干冰进行森林灭火,制作成一个个干冰炸弹,通过提前布设形成阻火带,通过定时、定温起爆,或者飞机空投,触地爆炸,或者巨型迫击炮抛射、近炸引信引爆。不管干冰是否能接触火源,只要炸碎的干冰颗粒布撒在火源附近、火源的上风口、火源的高处,都能迅速气化实现降低火场温度,隔绝空气阻止燃烧的作用。气化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张巨大的“冷气毯”,覆盖整个火场,并且随着气流的流动自动流向火源,持续气化的干冰还能有效阻止火灾复燃,实现快速、彻底灭火。

最后残留在森林火场的二氧化碳气体,是森林很好的气肥,逐渐被周围的林木吸收,没有任何污染物残留,渗入地下土壤、水分吸收的二氧化碳气体,也有利于火灾现场的植被恢复生长,一举数得。人类使用水灭火,已经数千年历史了,今天该创新、改进一下了,该淘汰这种陈旧、低效率的传统灭火方式了,

(二)干冰作为动力介质

大型渔率在500马力以上,每小时消耗燃油数十公升。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油作为动力。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吸收海水的热量可以气化为50个大气压以上的高压气体,为远洋渔轮提供动力;这个过程中,约10公斤干冰相当于1公斤燃油,输出的动力相当于2~4千瓦时电力。吸热的过程还相当于制冷,提供的“冷量”可以用于冰冻海产品、淡化海水,这10公斤干冰同时累计可以吸收的热量,相当于0.5公斤燃油做功制冷的冷量。10公斤干冰气化过程还能同时淡化产生10公斤以上的淡水。综合估算干冰替代燃油的重量比为6:1,即干冰的使用量比燃油大6倍。而干冰的价格是燃油的十分之一或更低,因此使用干冰的成本是燃油的二分之一,而且实现了真正的“零”排放。

使用干冰作为动力介质,是一个非常好的环保、节能、增效的方案。首先采用的干冰是从其他直接排放到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捕集制取而来,不是增量排放。使用过程中能量的来源取自于环境,没有消耗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尾气”增加了海洋、海平面的二氧化碳浓度,甚至可以直接注入水中,增加了水体的二氧化碳溶解度,促进海洋植物、藻类的光合作用,通过食物链促进了海洋生物、海洋水产资源的再生和恢复,实现安全、低碳、减排、增效、环境友好的综合效益。这种应用方案也同样适用于海岛、远洋货轮、邮轮采用。

我们现在的高铁的每一节车都叫动车,都有独立的动力系统,高铁的车头仅仅是控制室,反而没有动力,合在一起称为动车组。如果每节车厢都能携带5吨干冰作为动力工质,则在运行中可以提供500匹马的动力长达6~8小时。在列车进入人口稠密区域时使用电力牵引,行驶到旷野、草原、森林的时候切换到“干冰”介质的环境热能动力模式,既提供了一种清洁的动力,又实现了碳布撒、碳转移,强化、利用了绿色植物固碳能力,实现了绿色动力。

这些绝非科幻,具体实施过程不存在理论障碍和技术壁垒,推广应用就在眼前。马戏团里表演的大象,都是从小就开始训练的。小象很调皮,故常把小象拴在木桩上。由于小象力量小,经过很多次试验,它都无法将木桩拖出来,时间久了,只要把小象拴在木桩上,它就知道自己无法挣脱,也就会很安分了。小象长成了大象,力大无穷,可以轻松拔起一棵大树,但却能很老实地被绳子拴在木桩上。因为从小的经验告诉它们,木桩的力量比自己大,是唯一可以拴住自己的东西。

基础科学理论确实已经发展完善,但是我们是不是还存在对理论的认识偏颇或惯性思维?应用科学理论和历史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早期提出并沿用至今的一些应用理论肯定存在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性和不足。《国际歌》有一句歌词唱得好:“要冲破思想的牢笼”。而一旦冲破思想的牢笼,走出思维定势,甩掉那根“木桩”,我们的潜力将会得到极大释放,将会创造各种奇迹。

五、后记

在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开始作者的思路是为了解决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影响,而“科学家们”特别是掌握先进科技手段和话语权的国外“专家”们“一致”认为二氧化碳、水蒸气、臭氧层破坏是造成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南极冰川消融的主要原因。但随着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一个意外的结论出现了,碳排放真的是造成气候异常的主要原因吗?

技术创新思维范文第2篇

一、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重给学生营造想象空间

想象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正是因为有了“嫦娥奔月”的想象,才有了现在航天技术的大踏步发展。可以说想象是创新最初的源动力,在今天各种发明创造中,很多灵感正是从想象中得来。老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重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想象空间。教学中对于学生所提出来的看法,要多去引导和保护,不能扼杀学生的灵感,而是要让学生敢去想,敢去做,不要被别人的想法所误导,鼓励学生多进行思考和研究,同时为自己的想法付诸各种行动。如在教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时候,有学生就提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能不能用语音来进行控制?想要计算机做什么只需要说一声就可以完成。”此时可能会有很多同学笑话提出问题的同学,而作为老师不仅仅要阻止看笑话的同学,还要积极地鼓励和表扬同学的这种想法。学生的这种想象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或许不久的将来,语音控制操作系统就会成为现实。

二、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

在实践过程中,要有所创造,就必须要增强学生的创新性的思维能力,必须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学生在实践中只有有所思,才能够有所得。创新性的思维表面上看是通过灵感短时间内所出现的,但是实际上创新性的思维是人们长期实践中艰苦思索和主动思维的结果。科学家的工作实践表明,只有通过长期的思索积累,才能够最终获得灵感的火花,也才能够最终获得科学成就,所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很有必要。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一方面是要引导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而另外一方面则是要让学生积极寻找值得进行思考的问题。在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可值得思考的问题有很多很多,关键是看学生愿意不愿意,会不会寻找思考的问题。如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制作手抄报,不给学生制定手抄报的主题,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自己来进行手抄报风格的制定,并依据自己的手抄报的风格与内容进行材料的手机,表现自己的创新思维。只要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愿意思考、勤于思考,就能够找到可思考的问题,也就一定可以获得创造性的思维成果。

三、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

在人类的思维过程中,人们经常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路来考虑问题,也就是说,由于过去的一些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人们总会形成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也就是所谓的思维定势。在创新性思维活动过程中,也正是因为这种已经获取的经验知识,会对人的思维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创新过程中,要努力克服这种思维定势,为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那么,如何才能够克服这种思维定势,使得创新思维的活动能够更加积极的开展起来呢?实践证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要不断的进行学习,广泛的接触一些新的学科,掌握新的学习知识,为新思维模式的产生打下比较好的基础。另外要培养批判精神,要不断突破原有的一些思维定势,对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新的认识和检讨。最后,要不断地突破固有的一些思维方法,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如计算机的操作方法有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不一定必须按照老师所讲授的知识进行操作,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不断的发现一些新的方法。

四、结语

技术创新思维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创新思维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引起了课堂教学的深刻革命,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引起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深刻变革。然而对于教师和教育研究者而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和领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就对每一位教师实施新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地运用信息技术成为教师实施新课程的重要素养之一。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黄甫全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创立信息化课程文化。它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方式的发展,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从而对课程的各个层面和维度都产生变革作用,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

另一种观点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这种观点是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流观点。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新的方式和措施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新首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日趋活跃的现代教育技术是近年来教学改革的亮点,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中,直观形象的视、听、感知总能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结合具体内容编制软件,配合师生教于学而融声音、图画、文字于一体的认识环境的和教师根据自身课程安排和多种软件平台制作出的课件,受到了学生们的青睐,通过媒体获得信息,进行思考活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语文课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分析人物形象教学中,教师不仅插入一些动感图片,而且剪接一些视频,让学生清楚的看到人物语言、行动以及神态的变化,加强了学生对这个人物的直观了解,从而轻而易举的总结归纳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样教学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新还要充分运用现代媒体、激发学生兴趣。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多种信息具有数据处理、编辑、存储、播放等功能,成为课堂教学信息呈现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各种功能于一身的特点,使多媒体课件承载多种信息,充分利用多媒体具有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三维动画的综合能力,集中幻灯、投影、电影、电视、录音、录像、立体模型等教学媒体的优点,充分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起来,使其具有人机交互的独到之处。切实提高教学媒体的展示力和交互性,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师实施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创新地运用电教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反映客观事物,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能极大地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求,充分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才会产生心向往之的情感,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实现学生主动学习。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新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新对学生来说还在于创造思维空间,帮助学生主动发展。素质教育提倡“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还学生主动思维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发展。把信息技术整合到学科教学当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思维意识,是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主旨。教育技术学博导、北京师范大学知名专家何克抗教授最为强调的是:“在信息时代,我们更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摆脱迷信书本、迷信权威的思维定势与禁锢,让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得到更大范围的拓展与张扬。我们必须不断探求新知识和新理论,要有破旧立新,敢于向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挑战的勇气和精神……”没有创新,我们的素质教育无从谈起;没有新的思想观念与挑战传统的勇气,我们将无法超越现有的教学模式。实践是以理论为指导的,而理论之花需要新的思想和新的观念来浇灌。

培养创新思维。还要设疑启思。营造“疑”与“思”的良好情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方法。要改变教师“一言堂”唱“独角戏”的老方法,给学生更多自我学习和钻研的空间,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敢于质疑发问,敢于打破常规。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设计出针对性、启发性较强的问题,以此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

培养创新思维,更要联系实际。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自由辩论、互相交流等多种活动,以实现解决实际问题与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机统一。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从而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可一方面指导学生练习基本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引进一些音乐、游戏软件及辅助教学的课件,鼓励学生动手动脑。

技术创新思维范文第4篇

1概述

电子技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开设在第二学年的上学期,学生需要掌握电子技术的相关理论和概念,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和技术改进,并为后面的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铺垫。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善于发现电子技术方面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对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不仅加深了电子技术相关的应用和实践,并提高了老师在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锻炼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中国正在推行的素质教育相吻合,符合国家教育政策的指导,将基础教育向应用型人才方向发展,因此,高校教师担负着培养新型素质人才和创新性思维人才的重任,必须在全面分析学生个体差异和整体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人素质和潜能进行相应的课程教学模式创新,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培养电子技术创新人才的策略研究

2.1改进教学思维和意识

在新形势和新经济的环境下,高校教师需要改进教学思维,树立新的教学意识和理念。在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第一位,教师还得适当进行扩展训练,将实践性的知识贯穿基础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实践性操作是教师教学工作的第一要务。比如,在讲授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这部分知识时,教师给学生讲授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对抽象知识进行讲解并进行实验,包括电子和空穴的扩散运动和漂移运动、空间电荷区形成的过程、PN结正偏和反偏时内部电场的变化情况等,以及如何设计实验加深学生的理解,比如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来体验,把直流电灯泡照明电路串联二极管,利用将电源正接或反接,通过二极管是否点亮来进行判断PN结处于正偏还是反偏状态,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过程中,会通过实验现象结合教师的知识讲授思考,很容易推断出二极管单向导电的特性,这其实就是一种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对抽象知识的深入理解,需要学生进行实践性的教学操作,使学生真正理解其中的本质含义,不仅加深了知识点的掌握,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堂授课的同时,要结合实验实训操作同步进行,可以将简单的实验电路装置带入课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操作体验,也可以在本节课知识点讲授结束后立刻安排相应的实验实训环节,及时让学时动手操作。同时,教师要时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通过各种交流方式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情况,了解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学习问题,及时解决,帮助学生轻松地进入课程的学习中去。教师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钉钉和校园云平台等网络平台加强班级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针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并现场回答学生的提问,对于个别问题,教师可以单独聊天讲解或者在下次课堂讲课时进行讲解。这个环节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非课堂时间到学生中去,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锻炼。再者,教师对实验环节的设计需要从验证性实验为重心向设计型、综合性实验倾斜。目前,实验环节中验证性的实验数目让占据很大的比重,教师需要整合实践教学环节,结合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适当地减少验证性实验的比重,适当的增加设计型、创新性实验的比例。验证性的实验有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在电路的连接和调试过程中,加深知识点的掌握,对于学生基础性知识的培养是有作用的。设计型、创新性实验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EDA等软件的仿真设计,熟悉工业设计现场的流程,综合所学知识,设计合适的方案,培养学生的综合开发能力。

2.2培养学生多方向的思考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要多方向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多维思考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工作。首先,设置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自主研发意识。在开放式课堂中,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在一个章节或若干个知识点的讲授结束之后,教师下发讨论的主题,指导学生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和分工合作,促使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讨论小组中来,并提供一定的实验室实践支持和文献资料查阅的指导。每组的同学按照分工计划和目标自己动手去操作,包括做实验和看文献。教师在指导的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其次,适当指导,以诱导学生自主探索为主。经过合作,每组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结果,教师的任务是在出现瓶颈问题的时候给予指导和点拨,聆听学生的思路和想法,适当地给予一些技术支持,诱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继续思考和实践,锻炼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不断发现新的事物和新的思考方向。最后,考核方式灵活机动,成绩不能是主要衡量标准。每组学生的思考思路不一致,采用的解决方法千差万别,最终时间的解决方案和结果也不完全一样。教师在考核的过程中,要把握的原则是,不能只看最终结果,用这个成绩来衡量一个讨论小组的表现和能力。建议教师在考核过程中分为若干个部分,一是每个小组的讨论方案和思路能否进行清晰的表达和陈述,并能够提供技术支撑和依据,二是在每个讨论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也可以作为考核的依据,比如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的能力,三是最终的讨论结果和数据报告,学生通过汇报,并在汇报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资料积累程度和完成情况。三个方面的考核比重可以由教师自己来设定。

2.3加强学生实践实训能力

学校在实验室构建过程中,硬件平台应涵盖基础元件和实验平台。基础元件涉到电子技术应用广泛的元器件,可设计多类型的电子电路。实训和实践平台需要多和地方企业进行沟通,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合作。一方面,学校可以和地方企业之间搭建实训实践基地的联系,并成立共建实验室,与时俱进,及时跟踪现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企业存在研发问题提供技术支持,选派学生积极参与,并在每个学期指定专业学生到企业实习。同时,加大开放实验室管理,为学生提供课外实验学习的场地,鼓励学生积极尝试更多的设计方案,在摸索过程中得到启发和锻炼,并结合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智能车竞赛等,在当前先进技术发展潮流的引导下,将电子技术和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并应用到大赛中去,教、赛合一,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团结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主持或参与相关的科研项目之后,可以选择部分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项目中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实践的能力,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效地结合起来,在科研项目进展的过程中,在探索和研究过程中,帮助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先进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思维范文第5篇

关键词:程序设计;课程;教育技术;本科生;创新思维;研究;实践

一、引言

随着社会对新型复合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目前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创新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先进的教育理念的代表,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1]所谓创新思维,从心理学的角度一般认为是一种高级的问题解决活动。这种问题解决的活动在学习者认知能力方面则更多地体现在对解决问题的策略应用上。因此,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获得各种思维技能,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普通高校师范类教育技术学专业作为新时期教育教学信息化改革的主力军,对于未来教育理念革新、教学方法升级肩负着重要的任务。何克抗认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应当定义为“借助技术的教育”。[2]显然,这一专业定位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就更加明确:学生必须掌握优化的问题解决策略,具备创新思维。目前,在现有的教育技术本科生培养体系中,程序设计类课程在引导学生思维、启发学生灵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因为程序设计本身就是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编程语言,根据设计者构思搭建的逻辑来实现既定目标的思维过程,是一种问题求解过程。即人们通过使用问题领域知识来理解和定义问题,并凭借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去选择和使用适当的问题求解策略、技术和工具,将一个问题描述转换成问题解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算法的综合体现。如图1 所示。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克努特(D.E.Knuth)指出,“一个受过良好的计算机科学知识训练的人知道如何处理算法。算法知识是一种具有一般意义的智能工具,必定有助于对其他学科的理解,不论化学、语言学或者音乐。”[3]显然,对于教育技术学这一多学科交叉专业,引导学生学习算法并以此培养他们问题解决的创新思维是必要的。必须指出的是,在教育技术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中,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是一门以ActionScript3.0 为主体内容,培养学生开发交互型教学软件的专业主干课。对于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重要作用。[4]笔者从事多年该课程的教学,也不断探索其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经验和实践模式。本文将基于此,对教育技术本科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做探讨。

二、培养创新思维的理论基础及要素分析

1.陈龙安的ATDE理论模型关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界有很多不同的理论视角。对于学科课堂教学角度的创新思维培养,陈龙安先生提出的ATDE理论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教育做出了更多详尽的阐述,对于教学中的实践也给出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台北实践大学教授陈龙安先生认为,所谓创造性是学生在原有知识及经验的基础上,在宽松的环境下,通过创造性思维而产生“不同而更好的想法”的一种能力,可以透过教学加以提升与培养。[5]他认为创造性教学是教师在支持性的环境下,运用启发创造思考的“问(asking)、想(thinking)、做(doing)和评(evaluation)”四组教学策略增进学生创造性一种教学模式。简称ATDE,谐音“爱的”,所以又称为“爱的”教学模式。其基本内涵如下:问―――问题,教师设计或安排问题的情境,提出创造性问题,以供学生思考。当然,问也是双向的。即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或猜想;想―――思考,有效的思考决定于思而有所得。也就是学生自由联想,并给予学生思考的实践,以寻求创意;做―――活动,教师利用各种活动方式,让学生做中学,从实际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评―――评价,师生共同拟定评价标准,选取最适当的答案,使创造思考由萌芽进入实用的阶段。陈龙安先生从学校教育的实践出发,综合了多种创造性教育理论,所提出的ATDE模式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和实用性。尤其是他倡导要构建和谐开放的学习环境,通过问、想、做、评四个环节,为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程序设计类课程中ATDE模型的教学要素分析结合对陈龙安先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模型各要素内涵,我们对在教学实际中应用该模型的各部分要素作出进一步阐述。首先,“问”在ATDE模型中被安排在首位,究其本质,问题是给定信息与要实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它是创新思维培养的导向,也是学习在认知层面的终极目标。问题是在对学生开展创新思维培养过程中的引擎。一方面,由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仅需要向学生阐明必要的给定信息,问题结果的状态描述,而且还要明确在解决过程中种种需要解决的因素。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特别是提出创造性的问题,就是在激发学生开启创新的灵感;另一方面,学生提出的问题则可以是个人的疑惑,也可以是对问题的进一步猜想;同时,学生也被鼓励向教师提出个人的疑问,这不仅期待教师给予解答,而且在全班也会引起思维共鸣。在师生问答互动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逐步得到启迪。其次,在这个模型中,“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是训练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助推器。在实际教学中初始阶段,教师通过安排合适的案例,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思维空间,已经是对创新思维的引导。同时,在课程进行到后一阶段,教师又根据既有解决方案向学生再度提出尝试其他解决办法的教学要求,无疑对学生的发散思维是一次强化。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环节需要教师既要充分体现教学主导性,又要把握好操作性的度的控制。对于教学中的结构不良的问题往往需要教师积极运用启发手段,及时给出必要的指导。而对于结构良好的问题,则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维空间。再次,虽然“问”和“想”是整个模型的前导,但“做”则是具体的落实和检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表现安排各种活动,让学生把课堂所学的内容及时加以应用,寓教于乐。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分组,安排课内的“项目招标”,让提供最优解决方案的学生小组“中标”。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小组合作意识,而且在整个活动中更能激发他们启动“头脑风暴”,竞相提出优秀的问题解决方案。同时,学生也应积极参与,让他们对问题的整体构思与解决方案进行大胆尝试。树立不怕失败的信心和百折不挠的意志。通过不断地实践训练逐步形成创新思维。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课堂实践环节,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努力让每位学生获得做中学的综合体验。最后,“评”作为该模型的最后一个要素,也是一般教学设计的末期工作,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也不可忽视。在ATDE模型中,评价不是教师单方面的操作,而是由学生积极参与的共同工作。师生双方对于学生完成的项目作品共同评价,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训练和培养。例如,让学生找出个人作品在整个设计中的思维过程和整个作品的设计缺陷。同时,组织其他同学提出更加优化的解决方案。当然,在这个环节,教师也可以积极发表意见,供学生参考。把“评”变成激发学生生成创新思维的转折点,促使他们在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灵活转换。总之,ATDE中的四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四要素中,“问”是创新思维产生的催化剂,对随之展开的“想”起到了激励和引导的作用;而对于学生业已产生的好办法、新主意予以实施的,则体现在“做”的环节。这不仅为学生实施个人创新思维提供了实践平台,也同时获得了检验创新思维可行性、正确性和高效性的机会。一旦他们的创新思维获得实践肯定,将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好“评”,从而进一步得到强化。同时,这种强化也为后续的创新思维成长酝酿着新的力量。

三、培养创新思维的教学实践

根据我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2019 版人才培养方案,程序设计类课程主要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为代表。这两门课程对于训练学生逻辑思维、激发创新思维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ATDE创新思维培养模型,我们以开设近十年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为例。通过教学案例的方式予以论证。这门课程计划开设在第五学期,是个性教育模块中教学资源开发方向的重点课程。根据既定的教学大纲,本课程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教学系统设计思想与方法的基础上,熟练运用AS3.0 开发交互型教学软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应具备独立设计、开发交互型教学软件的能力,而且还应初步具备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学科素养。本文列举两个整合ATDE创新教育思想的课程实例,用以简要说明ATDE的具体教学应用过程。案例一:图片浏览器[6]1 )问题简介:图片浏览器是常用的图片浏览工具,但是如何通过程序将其实现,对学生既有兴趣又有挑战。2 )问题分析:在教学中,我们已经给学生讲解过显示对象类(DisplayObject)对显示对象各种控制方法。但是,图片浏览器从程序实现的机理上则是对于不同层次显示对象的显示优先级别的控制。需要注意的是,显示对象类采用了一种层次化的结构,该结构更易于创建显示对象子类、方便深度管理。3 )ATDE创新训练:鉴于显示对象类的工作特点,本例中教师向学生提问本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即如何控制不同深度下子类对象的显示。这是ATDE模型中“问”的重要体现之一。除此之外,还要向学生提出如何处理显示对象和舞台(Stage)的关系。这两个问题是学生必须面对的,同时也是ATDE模型中执行“想”的重要环节,即通过何种方法可以解决各图层显示对象的优先级自由调用。当然,学生的思考并非是孤立的学习环节,而是与教师已经设定的教学活动共同展开的。学生按照分配好的学习小组,积极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为配合这种创新教学训练,教师在教学管理方面也给予学生较大力度的奖励性加分。这样可以较好地鼓励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和思考中来。本例中,只有关联好“问”和“想”,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落实“做”。毕竟,将形成的思维落实到程序代码中才是关键。经过学生小组间展开的“头脑风暴”明确了通过语句实现各层次图片元件显示优先级的控制与调用;在随后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在机房环境中,每人一机,独立构思,在前期一系列的创新思维训练后完成最终的程序设计。这让他们的效能感和自信心得到极大提高,进一步增强了他们运用创新思维的意识。必须指出的,教师与各小组代表对给出的解决方案共同予以评价,并由教师做统一总结。这些教学环节对于学生灵活运用课堂所学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帮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例如,在教育游戏开发中,智力拼图、华容道等任务的实现都离不开对图形显示对象的运用。4 )案例小结:本案例在实施ATDE创新模型时,充分衔接了ATDE的四个要素,加强了各自之间的关联。学生的创新思维由“问”而起,由“想”而生,由“做”而验,由“评”而固。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拓展了他们的思维。这里要注意三方面内容:第一,推陈出新,即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实施各个教学环节的活动安排;第二,必要的宽容与鼓励,即教师要能在最大程度上接受学生为解决问题提出的各种思路。即便有些思路“不切实际”,也要给学生大胆思考的空间和自由。同时,要提供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第三,灵活掌握,即在问、想、做、评四个环节中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具体的,可以“问-想-做-评”,亦可以“问-想-做-问-想-做”等。案例二:形状绘制的创新应用[7]在课程教学内容中,绘制形状是一个重要且颇有实践价值的知识模块。虽然在AS3.0 的语言体系中具备预定义功能模块函数,但是能够灵活运用这部分知识也是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模块。1 )知识描述:在AS3.0 中,使用drawRect()方法可以绘制矩形,其语法结构表示为:drawRect(x:Number,y:Number,width:Number,height:Numer)2 )问题分析:实际上,drawRect()方法的功能就是绘制矩形,该模块在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和相关绘图软件中最为普遍。但是,现实世界中呈现矩形的事物却有很多。如何应用该方法实现程序效果,这对学生而言就是一个结构不良的问题,更适合为学生打开想象的空间。我们在教学中更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展开联想,扩充他们的思维空间储备。3 )ATDE创新训练:与案例一的实践方法类似,这里如何应用drawRect()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空间,我们在教学中设定了一个让他们感兴趣的案例―――绘制国际象棋棋盘。本例的国际象棋棋盘是由8 ×8 黑白相间的正方形格子组成,还要处理好黑色填充和每行(列)小正方形格子的绘制。这里,仍然需要学生遵循“问”和“想”的联动,即如何处理填充小方格的黑色填充以及小方格的绘制。学生通过回忆已经学过的beginFill()方法会比较轻松地完成黑色填充,但是对于小方格循环绘制,又该怎样处理?教师在课堂中再次发问,如何完成重复且有特定规律的任务的处理?学生经过讨论和思考,明确了使用循环控制语句是最佳选择。这样,在教师带有启发的引导教学中,学生很快确定了解决该问题的思维框架。而后,经过“做”与“评”的整合,学生互学互鉴,总结在实现最终效果后的心得与感受。不仅训练了个人的创新思维,而且还增进了同学间的合作意识。然而,在完成上述一系列教学安排之后,教师布置了课后作业:如何绘制中国象棋的棋盘?(中国象棋的棋盘包含楚河汉界,而非连续的棋盘线条)这对于已经掌握使用drawRect()方法的学生再次提出挑战,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再次提出更高的要求。4 )案例小结:本案例的创新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通过引入易于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问题,调动他们的学习动机处于较高水平。而后,推波助澜,进一步引导他们开启创新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因势利导,积极推进;学生紧密配合,大胆想象。最后,师生互动,再做设问。就此,把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情志和创造水平推向更高的阶段。本例的教学节奏环环相扣,思维连绵不断。学生个人不但解决了教学问题,还获得了创新思维的再次训练。这也让他们通过本课学习再次体验开发创新思维过程中的快乐。

四、创新思维培养指导策略

参照给出的教学案例和分析,本文对基于程序设计类课程运用ATDE模型开展教育技术本科生创新思维培养提出相关的指导策略。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实施ATDE需要开展必要的热身、主题及结束三类活动。热身活动的目的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氛围更加轻松友好。主题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包括问、想、说、评四个部分。“问”就是要提出问题。教师充分运用提问的技巧,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问题可以分为“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两种,前者奠定学生的知识基础,后者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和发散思维。对于“想”,教师要保持沉默,留给学生酝酿的时间,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自由想象。最后,“说”和“评”就是让学生运用个体或团队头脑风暴予以充分表达,并对他人的发言加以归纳整理,选择他们认为最好的方案进行实际的操作。另一方面,ATDE创新模型要求教师是知识的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置疑设问,并给学生留出更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以此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教师应当“放”,即放开学生思考的桎梏,让学生去探究、去思考。同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必要的建议。教师及时发现、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不仅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信心,让师生间有更多的互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获取并应用知识的能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五、结束语“如何培养核心素养”是教育变革中面临的重要问题。[8]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对受教育人形成问题解决能力的系统工程,这就注定需要教育者更多的投入,更多的思考和更深的探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正如加涅指出的,教育课程的最终目标就是教学生解决问题―――数学和物理问题、健康问题、社会问题以及个人适应性问题。反观我们的学校教育,不论开设多少课程,其最终的指向还是聚焦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多种手段解决问题。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作为专业内的一门程序设计类课程,为学生创设了学习灵活解决问题的内容平台。本文总结基于这门课程对学生展开创新思维培养的若干经验,以期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李禾.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6):127-129.

[2]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陈慧南.算法设计与分析[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

[4]张鹏.课程资源视角下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课程建设初探[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9,29(02):63-66.

[5]孙汉银.创造性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技术创新思维范文第6篇

一、更新教育观念,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在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尊重,由于学生积极参与,由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教师充分应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把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即获得知识的方法交给学生,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思维来获得新的知识。在创新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将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化和深化。

二、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包括教学心理和计算机教学环境的营造。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创设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使之与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其教学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要加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将计算机巧妙地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各学科教学之间应加强联系与合作,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学校要采取措施构建创新的教育环境。如在校内组织演示文稿作品比赛,对学生的创新成就进行奖励,并将优秀作品在网络上交流。这不仅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还可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氛围。

三、激发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理论学习固然重要,实践操作也必不可少,这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当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同时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这样思维活动得以启动运行,获得信息,检验信息,使自己的知识水平由量变到质变,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如学习Flas制作时,很多学生感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时如果只枯燥地一步步去教学生怎么做,效果很不理想。于是,我就找一些好的动画作品先让学生欣赏,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提出教学任务:你们喜欢这些动画吗?你想自己也能制作这些动画吗?你可以挑选自己最喜欢的动画,自己模仿制作,并在此基础上改进一些,做到创新。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确立动画的主题,再根据制作方法自己设计动画。由于该任务的生动有趣,不少学生都在规定的时间内交出了有质量的作品。

技术创新思维范文第7篇

导师在指导和为研究生进行课题论证的时候,往往立足于已有的课题研究的框架和固有的研究模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给人既有知识,显然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高明。一个工程型的导师,多半也会按照特定工程问题常有的分析和解决思路进行辅导和指引学生,这并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所应有的教学模式。在研究生教学中,人们都会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样的话,可随着课题的深入和曲折,就渐渐忘记了这句话的根本。在应对具体问题解决方式的纷扰中,在层出不穷的意外因素中,老师和学生都迷失了方向,我们都陷入了事物复杂的表面现象之中裹足不前。实际上,在为研究生进行课题方案论证时,不仅瞄准所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来设置研究内容和目标,而且应该贯穿对工程问题中理论本质的提炼,引导学生去提炼科学问题并拓展一般性的规律,最终又能回到特定的工程问题上来。经过这样一个循环,可以使研究生在工程技术中抓住问题的本质,保留关键的边界条件和进行必要的简化,抽象为数理模型进行解析,得到并明确一定条件下的规律性结论,不仅仅可应对特定情况下的问题,而且初步掌握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以超声电机技术的研究方向为例,这是一个典型的工程应用和应用基础为主的多学科交叉领域。超声电机(UltrasonicMotor)是一种新概念动力装置。它的实质是依靠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将电能转化为弹性结构体的机械能,使定子产生高频的微幅振动(微米级),再利用接触和摩擦作用将定子的微幅振动转换为转子的回转或者直线运动,从而输出机械能以带动负载工作。这种新型电机使用频率高于20kHz(即超声频率范围)的交流电源来进行驱动,故称之为超声电机。在向研究生教学这种新型电机的时候,如果只是仅仅停留在“动力装置、驱动执行器”的层面,那只是告诉了对方一个工程应用的概念。正如美国的罗兰说的,研究只停留于电报机、电灯和其他的便利设施,停止科学的进步而只留意科学的应用,是无法创造出物理学的,而没有物理学基础则难以发展出现代科学。在解释类似超声电机这样的工程概念时,可按照表象—实质—基本原理的流程进行引导。比如,超声电机的特点(低速大力矩、快速响应、断电自锁等以及结构形式灵活)决定了其独特的应用优势,这是由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决定的(压电结构激振和摩擦传动)。在压电激励方面,涉及到铁电材料的基本属性、正逆压电效应的存在机制、弹性结构的振动模态及诱发机理,涵盖了凝聚态物理、功能材料学以及结构动力学等基本领域。在摩擦传动方面,涉及到波动理论、高分子材料学、接触动力学等。掌握了这些基本领域内特定部分的知识,引导研究生对超声电机系统中涉及的多物理场耦合效应、本构关系以及力学行为进行抽象和描述,即忽略次要、繁复的特征,得到物理模型和其数学模型。

二、科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通过超声电机表象,引导研究生对产生其特点的基本原理进行学习和钻研,过程中辅以多媒体动画甚至实物的形式表现知识要点,引起科研学术的兴趣,激发科研学术的活力,有助于研究生科研素质、创新思维的养成。创新的成果取决于人的创造力,尤其是从事类似超声电机等精密驱动技术领域的科研人员,本身就是面向工程应用的。但要取得源创、有价值的成果,往往不能仅仅拘泥于特定的应用实例,而是要在学习这些已有范例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科学创新思维。创造力与创造思维密切相关,面向工程的人员必须充分掌握和灵活运用各类创新思维新式,深刻认识其主要特点。导师在讲授和指导具体学术要点时,要能够把握和融合创新思维的各种形式。仍以超声电机为例,电机定子的振动模态是一个关键概念。首先让学生在直观的例子中了解结构振动是由频率和运动形式组成,通过秋千、桥梁、跳绳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结构体的振动来了解和体会概念的表象特征。两大要素的概念有了后,就可引入模态的定义。模态的定义是抽象的,因此这里是表象到抽象的第一个提升,但还没有达到本质。学生了解到描述振动物体需要用到模态,即振动频率和形式。而模态是结构的动力学特性,由其材质、结构拓扑形式决定。自然界中的结构体都是连续体,因此且振动频率和形式一般是难以穷尽的。实际上,上述的过程已经由工程对象抽象到物理模型了。更进一步,要求研究生运用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与认知方法,结合形象思维等形式,利用直觉、灵感和想象等思维方法,对具体工程对象的比较和类比、分析和综合等,形成对具体对象的一个新的认识。更进一步,运用数学方法,对科学研究的对象及过程进行分析思考,进行定量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还以超声电机定子为例,有了物理模型后就需要引导学生对振动模态进行分析和计算,即数学模型的建立。很重要的是,让研究生们明白超声电机定子和一般结构体振动的共同点:都是连续结构体的共振模态。但又要掌握其区别:超声电机定子是力电热多物理场耦合结构,而且工作在同频异形模态之下。在数学上,模态的概念是与线性代数的特征值问题关联的,频率和振型即对应特征根和特征向量。退化了的同频异形模态,实际就对应着重特征值。让学生掌握定子振动—(多物理场)结构模态—特征值问题这几个知识要点之间的映射关系,并能够从数学关系上来进行转化,从公式上就能看出其物理意义,对应到工程现象。到此,学生就能够明白超声电机的结构为什么可以多样化:因为构造椭圆轨迹的结构振动形式很多,即结构的振动模态是丰富的,这就使得科研人员可以有很大的设计空间来构造定子的拓扑结构形式,所以有圆盘、长杆、环形、圆柱形等不同外形的超声电机问世。

技术创新思维范文第8篇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让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把教学过程组织得生动、有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正可满足这一需要。因为它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把孩子们从课堂带入了他们熟悉的生活,又把他们从生活引入数学的乐园;他们在看画面、听对话、读文本的过程中感受生活、感受数学。将生动的画面呈现给学生,为学生发现和探索创设条件,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需求。

例如,在教学《简单的数据整理》时,本来这节课的内容是相当抽象和枯燥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首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设计了小熊在森林里举行生日宴会,3只猴子、2只松鼠和7只小鹿等许多动物前来祝贺的情景。我这时提出一个问题:“谁能够把前来祝贺生日的这些动物和动物的只数整理在一个表格里,使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有哪几种动物前来祝贺,分别有几只?”学生思考了一会儿,很快就整理好了。这样就把抽象的知识和生动的情景有机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对数据进行整理的兴趣和欲望。

所以说,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声、光、色、形,综合表现力强,通过图像闪烁、重复、定格、色彩变化以及音响效果等,能给学生以新异的感受,运用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到新鲜,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高度集中,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能直观生动展示图形的变化,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充满生机,使学生学得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先用多媒体出示一个圆,将他分成红蓝各一半,再将其平均分成8等份,展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再将他平均分成16等份、32等份、64等份,依次演示16等份、32等份、64等份拼成的近似长方形,同时出现三幅图,让学生观察比较发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边就越趋平直,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圆周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就是圆周的半径,由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推出圆周的面积=∏r2。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手段的教学过程减缓了学生学习的坡度,增加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发潜力,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学会探索。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周长公式C=2∏r的推导涉及到不完全归纳法,我在课件中是这样设计的:先出示直径分别是6cm、10cm、15cm的圆,然后令其依次在一线段上滚动,在滚动直径的1倍、2倍、3倍距离时,依次作出记号,滚完后显示其滚过路程的距离。演示完后老师让学生观察圆滚过的路程即周长与圆的直径的关系,学生有这三个圆环滚动过的动画作为依据,主动探究、归纳出圆的周长是圆的直径的三倍多一些的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数学概念、定义等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掌握比较困难。而多媒体具有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图像等直观媒体信息功能可同步进行的优点,在同一屏幕上同时显示相关的文本、图像或动画,这是其他教学媒体无法达到的。特别是在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动与静、整体与部分、分解与组合等方面可以相互转化,生动地再现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使难以察觉的东西能清晰地呈现在学生感觉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显现出来,而且有突出的较强的作用,促使学生理解、把握它们的本质属性,从而达到突破教学难点和重点的功效。

如教学“直径、线段”这两个几何概念时,学生对直线“无限长”这一特点,理解起来普遍困难。因为学生看到的直线图形是有限长的,如果老师不注意,提醒说明我们看到的直线图形是示意图的话,很可能给学生以错误的概念。所以我采用多媒体手段,先在屏幕上显示图形(如图)

让学生辨认直线和线段,并分别闪烁图⑴AB两点间的部分和AB两点,启发学生说出: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接着将图⑴向左右两边适当延伸后,问学生图⑴还可以向左右两边延伸吗?让学生讨论得出:直线无限长,它没有端点,这样学生获得的概念清晰生动,对所学知识理解深刻,掌握牢固。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清晰、生动地显示直线、线段特征,将图像变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提高了可见度,展现了语言所不能代替的优越性,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学生认识直线、线段后,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直线、线段的图形或实物,帮助学生辨认哪些是直线、哪些是线段,更进一步突出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容量大,反馈快,见效高的优势。同时也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大大加强,从而使知识学得牢,用得活。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是认识能力的核心。课堂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交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的功能向学生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不仅为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提供了可靠的感性依托,而且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技术创新思维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农机技术;培训思维;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S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872(2016)02-0060-01

“富民”政策一直作为我国政府以及党的重要的工作方向,而作为一个“迟发展”国家,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的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也未赶上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水平,而就农业方面来讲,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农业的增产及投入使用已不能满足我国当前工业化水平快速发展的“后备需要”。加强农机技术的培训即为政府及相关工作部门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农民输送相关农业机械的技术使用方式及应用理念。农机技术的推广可以提高农业生产人员的素质,增加机械化的使用,加快农业经济体制的改革,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科学、稳定的发展,为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促进民生的发展[1]。然而纵观现在农机技术的培训,培训内容单一、培训板块之间衔接疏松、培训师资薄弱等多方面的不足阻碍了农机技术的推广,导致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后,阻碍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所以农机技术培训思维的创新与发展非常重要,下面笔者从具体的方面对此问题作出简要的论述,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及建议。

1农机技术培训内容的创新与发展

农机技术的培训是向农业工作人员及农民传授一些现代农业机械的使用及新型农具的使用知识,从而间接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提高农业的发展水平。但是,当前农机技术的培训内容还是大部分停留在落后的、过去的农机技术的使用方法上,农民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多年的见闻已经对这些旧的农机技术的使用方法烂熟于心,而相关的工作部门仍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仍然死板教条的向农民传授过时的内容,长此下去会导致农民失去积极性,失去对学习先进农机技术的进取心。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更是农机技术使用的主体。在加强对农民培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农机技术使用方法的更新,对农机技术使用的方法进行创新,发挥“1加1大于2”的效应。但是相关的工作人员也应注意到一个现象,如果只想用培训理念、方法、内容的创新来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还应注重农业生产工具与时俱进,力争做到农业生产工具的更新使用与农机技术培训内容更新的一体化发展,真正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从理念与使用工具上促进农业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2农机技术培训机构的创新与发展

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而言,农机技术培训机构主要包括小型班级及县一级的农机培训学校。这些培训学校大多是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承包开展的,由于资金及体制等多方面的限制,导致自身条件的欠缺,在农机技术承载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均存在不足。长此以往,造成了人员、资金的浪费,这一现象同上文所提到的现象一样导致农机技术使用的落后,将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提高。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农机技术的培训不能再单纯的依靠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组织开展,而应该积极创新,利用现行市场经济发展大势这一有利条件,让农机企业与有关部门进行合作,开展公私合营的农机技术培训活动。而且,这些工作在开展时,不能盲目的进行,应根据各个农村具体的农业状况等具体情况举行相关的培训活动,根据农民的意愿建立相关的农业现代化机械使用的组织及培训载体。此外,在创新农机技术培训载体的同时,还应注重农机技术培训手段的创新与发展。力争做到创新载体与输送手段的一体化发展,从整体上促进农机技术培训思维的创新与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提高。

3农机技术培训方法的创新与发展

农机技术要想真正落实到农民的农业生产中,必须通过农机技术培训手段的传输,而在农机技术培训手段的传输中,成功的传输必须拥有成熟的传输方式,所以农机技术培训方式的创新对农机技术的应用有重要的影响。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法有利于激发培训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培训的效果,然而现行的农机技术培训的方法大都是为了产出短时间的效果的紧急强化法,未能做到长远的学习应用,在这一阶段的农业生产过后,就会抛弃此前学过的内容不再强化学习,从而能造成资金、人员的浪费,并不利于长远发展[2]。针对上一现象,笔者认为加强农机技术的使用,提高农业生产,相关部门在组织技术培训的同时还应该做好后期的技术发展的跟踪强化,大力培训专业人士进行“手把手”的田间实时教学,促进农机技术使用率的提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机技术培训需要在培训内容、培训机构与培训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创新与发展,从整体上保证培训的质量与效率的提高,做量化分析,量化投入产出效应。整体协调创新发展促进农机技术的推广使用,提高农业现代机械水平的提高,促进农业经济体制的改革,大力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井林.对农机培训的几点想法[J].农机科技推广,2009,(2):16.

技术创新思维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创新思维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244-01

对于高中生来说,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应侧重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提倡学生学习基础信息知识的同时,运用教学活动贯穿理念与思维的培育。毕竟,对于信息技术来说,学生今天所学的知识,大部分将会在日后遭受淘汰,不管是硬件技术,还是软件开发,还是网络科学,都在持续的更新升级。

1 创新思维培养概述

1.1 创新思维定义

今天的高中学生,要适应未来的社会,知识的作用是有限的,开放的思维,将是帮助他们迅速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的根本。而所谓创新思维,通过一定的物化形象之激发,整合于人的智慧,再开发出事物的新性能、新价值;也或者对已有事物,通过一定的元素改造、结构改变、或流程再造等过程,使事件具有更高的价值或更新的效用。

1.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义

由于高中生主要以知识学习为主,但信息技术知识却往往有一定的时间性,如过去常说的一些技术术语,包括多媒体电脑,现在却很少说了,过去电脑的一些硬件,如声卡、视频卡等,如今也很少提到,由于技术的提高。软件方面更是如此,很多软件逐渐在人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中淡出了。因此,高中学创新思维的培养,既是学习现在信息技术的需要,也是适应未来社会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的必需。未来社会的信息环境会更加丰富多样,信息运用方法的选择也会有更大的可行性。

2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培养高中生创新思维应注意的问题

2.1 信息课堂教学未紧密联系生活

生活中包含许多信息技术,但课堂教学却较少从生活实例引入,很多高中信息技术的教材,一开始讲计算机的历史啊二进制啊之类的,而实际上学生会觉得此类知识枯燥。其实,生活中常见的信息技术很多,课堂完全可以选某一项技术而展开,进而融会贯通,使学生从这些生活中体会到信息技术的形象化。最常见如“WIFI”,这一技术的生活运用,展开而讲解其技术内容。而创新的思维,往往是学生的一些基于生活事物的思想活动,是从生活中引申至关于未来的发展、过去的变革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甚至根本不会体现为实际的结果,因为创新的东西,最终能真正走向成功的并不多。

2.2 在信息课程教学中过于重视面向考核

在高中教学阶段,虽说素质教育已推行多年,但由于高考指挥棒作用的存在,这就使得学生也好,教师也罢,均存在着“教与学”的博弈。一来师生们希望教学知识能更多的面向学习的兴趣,希望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少的受到约束。二来教学考核却非常实在,均要求学生对当前阶段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有直接明显的效果。这就使得师生往往均受制于考核,过多的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了既有知识方面,而对知识的未来发展、技术的趋势方向、知识的融合重构却因此被忽视,在现存的教育环境下,导致师生均过于重视考核对自身努力的体现。

2.3 在信息课堂教学中纳入“互联网+”的思想

在新时代的学习中,知识教学应是一种传承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的活动,“互联网+”这一理念自提出至今也有好几年了,但人们往往更多的将“互联网+”联想于社会经济活动,却未能将其理念与思想融合到信息技术教学中来。信息网络是“互联网+”思想的前提,也是实现“互联网+”目标的方法。但当前大多数信息课程教师在讲到“互联网+”这一内容时,却往往讲一些与教学、学生学习和生活不怎么密切的其它领域,未能从身边的“互联网+”讲起,也未能把握“互联网+”与每一个人的联系,更没能将教学融合于“互联网+”的理念中。由此导致课堂教学知识很丰富,但直接联系生活的却较少。

3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思路

信息技术是不断变化的,尽管这些变化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但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环境下的创新思维就是适应这些变化的根本。

3.1 提倡生活化教学,促进学生适应未来生活

信息技术是服务于生活的,高中学创新思维的培养,就是在今天的信息科技基础上,引导他们畅想未来的信息世界,想象信息技术与产品在未来生活中的呈现,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从而让他们明白,今天的创新思维,今天的知识累积,今天的眼光视野,将是他们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基础。

3.2 学习考核标准应多元化,重视未来思维的运用

信息技术是综合型课程,很多内容上看似简单,与生活紧密相关。如十多年前,计算机普及不足的时候,很多人觉得计算机的使用是少部分人的事,但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如今这些事物均已普通常见。学生学起来也容易简单多了,因此在学科教学中,应对学习考核的要求进行改革,标准也应多元化,不再拘泥于对知识的运用及技能的培养,而应基于现实生活,将现实、虚拟,乃至未来均纳入考核的衡量标准,如有些信息技术的理解,既可看到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也应畅想一下其作用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现在与未来的结合,是创新思维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信息环境的思维。

3.3 创设课堂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维扩散

对于信息课程的教师来说,每一节课开始前,除了做好教案的准备外,更应做好一定的知识储备,这样就可以在知识的讲授中,充分将教学内容与当今前沿的思想、技术与科学相融合,仍以“互联网+”为例,在课堂上将这一思维融合到知识讲授中,如讲到某一知识点,就应联想到几种与该知识点联系紧密的软件,及其在某一行业的运用。以停车为例,应联系到停车场,故可得出“互联网+停车”,启发学生应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对停车场、车辆进行信息化的管理,软件与硬件如何去实现,当然不需要讲太过深入,以激发学生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思维为主。同时,联系已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进行回顾总结,进而在此基础上,对知识稍作延伸及扩展,为思维的创新起到助力作用。

4 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信息课程仍是基础知识体系,这一学科的知识学习,除了提高学生适应当前生活与学习中的信息应用之外,更多的是要增强学生的知识基础,强化学生的能力积累,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为高中生适应未来的社会,成为未来社会有用人才奠定基础。高中生是一个思想活跃,有梦想、有追求的年纪,正是培育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期,因此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以前卫的技术思想,引导学生融合学科知识,提升其创新意识,并学会运用创新思维应信息技术世界变化。

参考文献

[1] 胡少江.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思考.科技展望,2016.26

技术创新思维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 课程整合 创新思维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全民族创造性思维的自由发挥,将决定着国家未来的繁荣昌盛。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创新早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我们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本着“借助教育科研兴科、促教、强师、育人”的发展思路,努力实践、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从而于2006年2月份确立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课题。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1.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领域变革的决定性因素;2.创造性思维并不是与生俱有的,是可以通过后天的科学训练培养来发展提高的;3.先进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 强化培训、转变观念,使实验教师成为一个有创新精神的人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更需要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自己首先就应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创新内在的动力,它是在创造实践中产生、发展、检验与论证,由实践到意识,再由意识到实践,一直贯穿于创新的全过程。

首先,我们把强化教师的培训,提高实验教师的创新素质放在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位置。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强化教师的培训内容,把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以及信息技术作为培训要点,使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能渗透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体系之中。

其次,积极配合学校为专业教师创建能够施展才华、体现能力的各种平台。1.组织实验教师开展教研讨论课活动,实验教师人人开课(每学期两次),集体评价、共同提高;2.组织教师参加县里于2006年5月到9月开展的电脑制作大赛。数学组有三位教师获一等奖,大部分教师分获二、三等奖;3.2006年10月21―25日组织实验教师开展县级高中新课程开放周活动,每位教师至少开了两节以上的实验公开课,获得有关领导及各中学听课教师的好评。4.2007年5月组织实验教师参加市普教室来校开展的高中数学新课程调研活动,罗志强、肖阳等几位教师的特色课获得市普教室领导的肯定与好评。5.2006―2007学年组织数学组教师参加名师及青年教师技能比赛,多位教师被评为市、县级名师及获奖。6.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全国性的教学比赛,2007年7月罗志强、肖阳两位教师的数学录像课被国家“十一五”课题组直接推荐参与重庆的教学技能大赛,各种教学平台的创建使我们的实验教师真正树立了如陶行知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良好意识,使课题实验保持稳定的良性发展状态。

二、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前提

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依赖于教师的积极指导和鼓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指导和培养。实验教师懂得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欲望,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包括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特征及创造性的学习特点,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实验教师还在教学实践中十分注意帮助学生强化创造性思维意识。营造和谐、民主、快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教师积极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夯实基础,拓展视野。使学生成为具有综观全局,放眼世界的创造人。

教师们十分注意培养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同时,教师们非常注重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注意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问中学”,通过各种活动把知识化成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采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众所周知,数学本身是较为抽象、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对抽象的知识感到陌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这需要教师适时地进行引导并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进行疏通。而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一般能够进一步满足学生心理上对数学学习的不同需求。它是一种全新的求知方式,能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可以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接受数学知识的能力。

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首先是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形象性,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主动性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和前提,是创新思维的一个首要特征。教学信息的多媒体化――文字、图像、图形、声音、视频、动画等等形象逼真,生动新颖,从而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提供了外部刺激,使学生处于一种强烈的感受之中。

其次,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模拟现实特性,发展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广阔空间,尤其是它可虚拟现实的特点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相当吻合,学生在计算机前操作,可自由自在地将各种媒体进行组合、扩充、整合,正是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发散性思维得到培养。

再次,是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独创性。多媒体计算机的一个明显特点是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它可以进行人机交互,而且具有丰富的交互界面,充分利用这种交互特性,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安排学习进程,独立地解决计算机提出的各种问题,从而培养自身思维的独创性。

最后,是充分运用计算机的网络特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探索性。探索是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多媒体的超文本性与网络特性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探索性,它具备了大容量储存教学信息的优势,它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及发现问题,利用资源探究提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教学实践,普遍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同时也受到了各级领导、同行的赞赏和肯定,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传统教学中的一些优势之处并不是靠信息技术就能完全取代的,这就需要我们实验教师真正把握好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教学的度的问题,使之科学、合理、健康的发展。

前面的路还在不断延续。我们一定要用现代教育理论充实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使信息技术更加科学合理地融合到数学教学实践之中,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实验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下去,相信明天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王珠珠.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10.

技术创新思维范文第12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9-0064-02

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为使学生能够满足时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信息技术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使信息技术课程更具有趣味性和实效性,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创新的渴望

相比其他课程,信息技术具有一种特有的优势,教学中可以使用鲜明的色彩、五颜六色的画面、神奇多变的形状和清晰明了的知识体系,这样课程延伸的空间更大,并且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知识的传授更加有效。这种高质量、互动性强的课堂教学对培养新一代的创新型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举例说明,在“FrontPage”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去选择喜欢的网站主题,加之喜欢的图片和合适的音乐,使他们对网站的建设感兴趣,有想要去建立网站的意愿。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通过展示学生作品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方式既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地调动起来,还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校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学生的作品放到学校的网站中,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组织学生参加自主型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创设探索情境,培养创新思维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作为一种辅教学手段,情境教学法的使用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其主要是教师通过精心准备,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情境中,在亲自体验中获取知识。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能够在准备教案时,加强对教材内容的挖掘和分析,巧妙设计,以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最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首先,激发学生探索意识,创设民主的课堂气氛。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勇于树立创新意识,不拘泥于书本知识。比如说在指导学生制作幻灯片时,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制作的幻灯片形式基本一致,缺乏足够的创新意识,并且学生之间缺乏足够的讨论和交流。基于此种现象,教师需要善于发现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将其向其他学生进行展示,以达到启发学生的目的,使学生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学生先积极讨论,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迅速开始制作幻灯片。结果发现学生制作的幻灯片,充满了新意和创意。在此种充满活力的课堂上,学生更加愿意动手尝试,有效地拓展了思路。思路打开了,更多的创意作品便会不断出现。学生一方面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锻炼了动手能力,有效实现了手脑结合。其次,鼓励学生特立独行,倡导合作学习。如今的教学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化l展,为确保在共性的课堂中,释放学生的个性,教师应当有目的性地指导学生,开展各种合作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发挥集体的作用,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比如说在学习“如何设计Flash网页”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结合某个故事或者歌曲,创建一种意境。学生明确主题之后,每个小组组长根据组员的特点安排任务,有的学生收集材料,有的学生自创内容。学生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充分激发了自身的创作意识和灵感,不仅提升了学习效率,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唤起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激情

首先,根据学科特点,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就会主动去接受和学习,对未知的知识产生探索的动力。学生在初步接触计算机时,通常会十分好奇,不过这种好奇并不是兴趣,需要教师加以积极引导使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学习的兴趣。学生形成了知识的学习兴趣后,教师还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将其短期兴趣转化为长期兴趣,再到终身兴趣。

其次,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学生对新鲜的事物会产生好奇心,会想要主动去探索。教师应巧妙利用这种好奇心理,使学生的创作热情最大地激发出来。

最后,讲究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想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首先要将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激发出来,这需要教师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如果教师还是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设定明确的过程和结论,就会将学生的思维固化、直线化,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十分不利。信息技术可以说是一门十分灵活的学科,处处充满实践的乐趣,综合设计性强,所以,想要将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出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综合性能力。

四、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想象力与创新性具有密切关联。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通过对实物的不断想象,才能够创造出虚拟的事物,然后再将虚拟的事物转换成实物,最终得以实现创造。在如今的网络中,涵盖了非常丰富的资源,其具有非常大的表现力,能够模拟各种虚拟事物,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视频、声音、图像等形式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将艺术与科学做到合理融合,使学生在艺术中感受科学,在科学中探寻艺术,最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手段,打破学生的思维局限性,引导学生有效展开想象,激发学生思维活跃性,使学生产生创新的萌芽。比如说,在讲解“艺术字编辑”内容时,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名字,通过不同形式的艺术字进行编辑,同时填充上不同的颜色。这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每一名学生均能采取不同形式的艺术字,设计自己的名字。在挑选出自己最满意的艺术字形式之后,学生之间会进行交流和对比,表达出自己设计的艺术性与独特性。此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掌握艺术字编辑的技巧,同时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并且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实践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有必要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设计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确保学生能够将创新思维融入学习和生活中,成为新时代的富有创新意识的综合性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冀晓敏.浅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校园旬刊,2014(12).

技术创新思维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创新思维;主观能动性;教学方法

创新是我国进入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每名教师都应充分重视创新教育的工作。创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总结,本文将从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教学方式两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加强对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奠定基础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刚刚学习信息技术的小学生,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这门功课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例如在学习“文字编辑”的时候,可预先将生活中的手机短信、电脑及商务通等有关文字录入的设备引入课堂,使学生认识到文字编辑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想学习文字编辑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视频媒体”一单元时,可通过讲述小故事或描述美好的事物来作为课堂的开始,而学生要想真正了解整个故事就需要学会导入、转化格式及播放等知识,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实质是给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开拓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信息技术课堂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并最终通过自己的方法与途径实现学习目标,由此很自然地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验到创新思维的乐趣,从而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不断成熟。例如在学习画图时,教师可在讲解各工具的具体使用后,并不实际操作给学生看,而是发动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如此可给学生的想象力留有更大的空间,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提供更多机会。

3.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体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佳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之一。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扮演的是一个滔滔不绝的演讲者,学生扮演的是倾听者的角色,如此的教学方式有悖于人性化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应相应的放下自身教学的主导权,而将更多的知识和时间留给学生,从而给学生的自主学习释放更多的空间。

二、创新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供条件

1.增设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

随着社会及教育改革的发展,教师也应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尝试创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更有利于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任务驱动”是新教育方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在课堂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增设学习任务,并将学生进行分组,使其进行自主的研究、学习,而此时老师要扮演一个辅导者角色,负责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创新思维。增设学习任务可有效明确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性,并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广阔的平台。

2.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行为,并对此进行激励性的评价

技术创新思维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创新思维习惯 多媒体

现代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发展加速、知识爆炸、技术革命层出不穷,信息交换快捷。其根本都是源于知识创新。而知识创新的基础是要有创新型人才,因此,我们要自觉地把培养创新人才的理念渗透到教学的各个学科、各个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探讨一些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和方法。转变观念,改革评价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志向、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性品质的培养。通过学科教学活动和广泛开展创造性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并逐步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

21世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发展,将使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发生新的巨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国家要发展,要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就必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新一代。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代表的信息加工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造了学生可参与的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仅在传授知识,更把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现代教育技术能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构建的途径获得知识,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并使学生独立思考的主体性得以体现。

为此,我在自己实际教学中开展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习惯的实验,探索小学生创新思维习惯的目标内容及现代教育技术对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习惯的实施策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一种自觉、主动、持久的学习行为方式,从而不但主动学、会学,而且善学、会思考、会创新。培养小学生自信、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心理品质,勇于创新的精神,促进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创新的过程是一个由产生好奇,继而通过接触了解,发生兴趣,最后成为一种内在的动力。当一个学生对一个问题产生浓厚兴趣时,就激起了他去了解这个问题,刨根究底的动机,他可以不畏艰险,表现出顽强的毅力。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体现上面的情形,首先学生要产生兴趣,然后乐意去学,继而投入大量精力去研究、去探索。但任何一次创新活动,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正是由于有了这种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才能促使创新结果的产生。

1.创设实际需要的情境,将数学与美育密切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完比例之后,让学生思考:具有6个约数的最小的两位数是(12);它有哪些约数?(1、2、3、4、6、12);这些约数可以组成比例吗?

学生经过简单的思考,发现可以组成比例。

教师又问:“只能组成一个比例吗?可以组成多少个比例?”学生经过讨论之后,找到了很多个比例。教师将他们说的比例及时输到电脑屏幕上。最后,形成了这样的排列:

1:2=3:6 1:2=6:12 …(共9个)

2:1=6:3 2:1=12:6

6:2=3:1 12:2=6:1

3:1=6:2 6:1=12:2

…(共8个)…(共8个)

这样的梳理,排列清晰、整齐美观,让学生充分看到了数字、数学的美,学习兴趣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同时,也接触了初步的排列组合,思维有序发散,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必由之路。

2.创设科学探索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培养长期的学习目标

例如:我在进行小学一年级《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的教学活动中,设计了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有一颗星球,它是我们地球的兄弟,它的名字叫火星,向学生介绍一位来自火星的机器人,让学生给他起名字。通过观察机器人身体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进而深入研究这些图形的特征。通过进一步认识机器人,数机器人身上一共有多少个长方形多少个正方形,这一活动加深学生对本节课重点内容的认识。通过机器人要回火星了,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的图形用贴、画等方法完成一幅作品,送给机器人做礼物表达地球人的一片心意,并说一句祝福的话。通过机器人邀请同学们去火星做客,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将来研制我们自己的宇宙飞行器和我们自己的机器人,去宇宙探索。培养学生长期的学习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使学生学会用多种语言表达情感,同时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

二、资源丰富,大胆探索

创新是不断积累的知识的升华。只有在知识积累一定程度后,才可能产生创新的灵感,迸射出创造的火花。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有助于丰富学生信息量、开阔学生视野,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准备了丰富的背景材料,更有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习惯,形成创新意识。

1.自主探索是创新思维习惯的一个重要内容,没有探索,也就没有创新思维的产生

我们在教学中,务必要创设一种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发现知识,获取真理,在探索中增长才干,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的情境。现代教育技术具备了大容量储存教学信息的优势,它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及发现问题,利用资源探究提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独立思考,做终身学习的主人

小学生的学习几乎完全依赖教师,从思维的培养方面,只是按教师和书本的导向去记忆和容纳知识。而要成为一个“终身的学习者”,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学生要善于从教师和书本上获得某种启发,把握住瞬间的灵感火花,达到独立思考的学习境界,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机会,挖掘教材本身的智力因素,发展学生的分析、判断及自我概括的能力,使他们的技能得以表现,使他们始终充满奋进拼搏的兴趣。

三、发挥优势,勇于求异

思维的创新是指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不承袭俗套,不人云亦云,敢于标新立异,有独特的见解,能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把人们的思维引向广阔的天地;能不依常规地进行超常思维,使人们的思维跨上创造性的阶梯。

教学完长方体体积和表面积后,有这样一道思考题:已知一个无盖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44平方厘米,底面的长和宽分别是6厘米和4厘米,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一般同学都是用244-6×4=220(平方厘米),然后设高为X厘米,6X+6X+4X+4X=220,X=11,再运用体积公式计算出体积。当多媒体演示:把无盖长方体展开,四个侧面就变成了一个大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6+6+4+4=20(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宽就是长方体的高。很快就有学生发现了求高的另一种简便算法:220÷20=11(厘米)。

学生们在这种宽松的情境中,进行着各种尝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开拓精神,求实精神,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突破,久而久之,培养了学生勇于求异的创新思维习惯。

四、整合扩充,丰富联想

技术创新思维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创新思维;联想

在任何课程的学习中,创新思维都是需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慢慢培养的。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就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术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一、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在每门课程的学习中都要重视对基本功的巩固。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让每个学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功的到位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很多学生认为基本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差不多掌握就可以了,孰不知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想要提高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是很困难的,只有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才会在日后将很多知识融会贯通,面对复杂的信息技术问题的处理才能更加游刃有余。也许熟练的基本功的作用在基础的学习阶段体现得不是很明显,但是一旦学习量增多、内容难度加大,学生对基本功熟练掌握的有利作用就很快地显现出来。而培养创新思维也需要学生有大量的基础知识作为支撑,创新就是一个用“已知”解决“未知”,用“有”创造出“无”的一个过程,而“已知”和“有”就是对基本功掌握情况的一个检验。例如在要求学生做Flas时,学生就必须要知道Flash中的画面如何来寻找,图片怎样从图片源转换到Flas界面;怎样设置主场景;场景的大小、颜色怎样设置……都是需要用到在做Flash之前所学过的知识才能将一个好的Flas作出来。创新思维就是在不断接触新知识,不断巩固旧知识中提升到的。温故而知新,一点一滴的小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大的突破口,成为自己创新的切入点。

二、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学生的水平思考和垂直思考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思考的方式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不同。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也需要不同的思考方式――垂直思考和水平思考。垂直思考就是在遇到问题时运用传统的逻辑思考,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在遇到一个问题时能够想到一连串知识,然后再进行选择试图判断,证明或者将知识之间建立关系,寻找到答案。在这个思考过程中主要是要运用“是非”判断标准,每一个步骤都不能出现错误,然后循序渐进,具有严谨的逻辑性,考虑到相关的一切利弊因素。水平思考就是在遇到问题时不是运用传统的逻辑思考,没有连续性,这种思考方式的目的在于变动,在寻找问题。此种思考方式是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视角来看待问题的,是寻找不同,而不是判断对错。它是运用开放式的思维来解决问题的,这种方式可能达到光芒四射的答案,但也可能一无所获。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在思考问题时将水平思考与垂直思考共同使用。垂直思考和水平思考各有千秋,水平思考是垂直思考有益的结合和补充,它能打破连续性,改变思考的方向,然后使学生沿着新方向大步前进。水平思考和垂直思考也要交替使用,水平思考让学生发现观点,垂直思考让学生深入探索这个观点。当思考方式不同时,产生的想法就不同,不同的想法相结合就是一种新的不同想法,长此以往,创新思维也可慢慢培养出来。

三、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设计问题,引发学生联想

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学生刻苦努力认真学习,但在客观因素上更需要教师的努力工作,寻找合适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有些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兴趣不大,如果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不仅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没有帮助,而且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也是没有好处的。教师要想学生所想,在信息技术课程上举出一些既和所学知识有关又有趣的问题或者例子,也可以用“倘若”“也许”等非确定的词语来引发学生联想,促进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兴趣的指导下就会更认真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培养出一定的创新与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图片的合成”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举出一个人和老鹰一起在天空飞翔的图片,我们知道没有外力的借助人是不可能上天的,更不可能和老鹰一起飞的,然后引出本节要学习的内容,即合成图片。教师设计的例子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探索未知知识的欲望更加强烈,创新思维也就更容易培养出来。

怎样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个需要我们长期探索的问题,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培养出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先将我们个人的素质全面提升,积极与信息技术课程方面的专家交流沟通,找出自己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请他们指正,找到更多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学生也要配合教师的教学,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力争成为一名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吴刚.论教学创新的知识基础[J].教育研究,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