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旅游消费心理论文范文

旅游消费心理论文范文

旅游消费心理论文

旅游消费心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旅游消费 异化 社会学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向消费者社会的转型,旅游不仅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基本需求,也逐渐成为支柱产业。但我国旅游消费中出现的异化现象给旅游业带来了不利影响。审视旅游消费现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显得日益重要。

一、我国旅游消费异化的现象

(一)旅游消费的炫耀。

炫耀消费理论是凡勃伦在其著作《有闲阶级论》中提出的。炫耀消费指通过消费让他人明了消费者的金钱力量、权力和身份(消费者的社会经济地位),从而使消费者博得荣誉,获得自我满足的消费行为[1]。

旅游是为了追求身心放松,离开居住地享受自然、人文给自身带来的愉快。而近年来,我国公民旅游呈现较强的“符号或炫耀性”消费趋势。旅游奢侈品消费更是成为一种典型的“旅游符号消费”。旅游消费活动中展现的品牌炫耀或符号性盲目追求一定程度上使旅游者丧失了真实自我需求与价值判断。

(二)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遭毁坏

旅游消费在给人们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为了吸引游客赚取利润许多开发商在旅游区以旅游开发为名,侵占绿地,砍伐珍贵树木,大办星级宾馆、酒店,甚至工厂。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名胜古迹、历史文物在开发过程中遭到破坏,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三)消费文化品质弱化

现代旅游的快速发展使之屈就于消费的感性化,成为“快餐化”消费的一部分。文化娱乐在高压力的社会中成为了人们满足感官需求和情感宣泄的必需品,但也在其中失去了对文化深沉性的审美境界追求,仅能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认识层面,这种文化品质的弱化导致旅游供给的异化, 其突出表现就是旅游中的“普罗克鲁斯特床”。[2]消费者在旅游中购买大众旅游产品后,往往会按既定的线路、时间完成整个旅程。缺乏个性化的消费选择, 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这种消费文化品质的弱化也降低了旅游消费与供给两方面的品质。

二、我国旅游消费异化的原因

(一)消费者攀比消费心理滋长

旅游在我国没有完全成为人们现代生活的一部分,更不是一种精神需求,而是被当作一项高档消费。往往攀比的心理使得民众会忽视自己的实际需求而产生了对旅游的“欲求”,形成模仿、流行、竞赛等社会心理现象。[3]即在旅游中存在从众行为,不考虑自己的实际需要,盲目跟风,只为了能在旅游消费上的不输于人,获得心理满足的畸形心理。这种攀比心理导致低收入者向高收入者看齐,从而形成普遍消费动机,旅游者在旅游地的消费成为一种炫耀、奢侈,追求心理的优越感的消费。

(二)文化的冲突

由于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文化的价值观念相差悬殊,即使是同一文化类型内部,也有不同的群体文化意识,因此,当不同性质的文化遭遇到一起的时候,发生冲突也便是不可避免的。[5]为了经济利益,近年来我国许多旅游地盲目扩大游客的数量,更有甚者会为了迎合旅游者的习惯或倾向而采取有损本地旅游资源形象以及地位的行为。“伪文化”景观处处可见,造成了不真实低劣的文化品位更是破坏了原有的文化环境,最终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诚信缺失。

三、对策

(一)倡导旅游者理性消费

社会学家科尔曼的在其理性选择理论中指出:人以理性的行动满足自己的偏好,并使效用最大化。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一个行动发生的可能性是行动者所期望从多种可能的行动结果中获得的功利的函数,行动者的行动原则是最大限度地获取效益。[6]

旅游是旅游者选择的放松自我的方式,因此旅游者在旅游前应该通过媒体多搜集一些关于旅游目的地的信息,参考他人的旅游日志。在旅游中自觉抵制炫耀消费,理性的进行旅游中的消费,树立正确价值观,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将旅游变成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旅游,提升道德素养,丰富精神世界,进而塑造良好的旅游消费精神风貌。

(二)建立可持续的旅游消费观

资源具有稀缺性,因此对待资源要本着可持续的消费观念,在消费的同时要加大保护力度。资源的科学有效使用,才能充分发挥资源的利用率。旅游资源亦是如此,旅游资源有两种:一种是可再生的,一种是不可再生的。如名胜古迹,其为不可再生资源。对不可再生资源要进行保护,对可再生资源要节约使用。既要保持旅游资源的原始风貌,也要避免旅游资源过度使用,科学的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以保证其持久可用的状态,关键在于建立可持续的旅游消费观。

(三)提升旅游消费的文化品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我国旅游消费的异化现象显示出我国国民文化素质的薄弱,消除旅游消费异化状态就必须全面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要求社会,舆论关注、重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加强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倡导绿色旅游,文明出行。在旅游地注重消费的理性化避免消费的感性化。消费的感性化会使文化成为一个个快餐,使整个社会的文化消费变成“麦当劳梦魇”,并由此产生种种悖论。[8]由于利益的趋势,旅游地长期以来以经济利益为最终目标,因而弱化了旅游的人文品质,使得消费者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出现了诸多的不和谐现象。为此,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不仅推动了我国旅游的良性发展,更是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参考文献:

[1] 凡勃.有闲阶级论[M].北京:上午印书馆.1983.77

[2] 王镜、马耀峰.我国旅游消费的异化与和谐[J].2008年第5期。

[3] 许亦善.我国旅游消费亚健康分析状态[J].闽江学院学报,2011年第8期。

[4] 白凯.出境旅游消费异化现象[J].旅游学刊,2011年第8期。

[5]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太原:山西出版社.2007

旅游消费心理论文范文第2篇

一、旅游地理筛选理论

旅游是人们利用闲暇时间对社会资源或者自然资源产生的一种消费行为,包括物质消费和心理消费,并获得精神和心理上的满足与慰藉。而旅游的实现,最为关键的就是旅游对象,也就是一定的载体,所谓载体可以理解为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当前旅游市场最为核心的经济增长点。而消费者对旅游资源的选择,会结合一定的信息进行目的地的帅选和选择,筛选就是要对旅游目的地的资源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找到适合自己需要的资源和目的地。

旅游地理筛选理论就是消费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资源进行筛选的行为。这种行为结合目的地资源的丰富程度或者人性化程度会造成旅游消费过旺或过于冷清的两种局面。旅游地理筛选理论就是要对旅游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社会资源进行综合的考量,并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融合分析,最终确定目的地和消费内容。

二、茶文化旅游特点

茶文化旅游是近年来旅游消费市场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主要是以茶文化资源为基础,融入多元而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活动,如,采茶、制茶体验、品茶、茶道文化、茶艺欣赏、茶俗文化等。茶文化旅游模式的发展,主要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首先,我国是产茶大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而丰富,在当前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注重的背景下,茶文化旅游消费成为热点;其次,当期,人们对养生和保健的重视程度提高,喝茶、品茶成为很多人休闲娱乐或者放松身心的一种方式,人们对这种生活方式背后的文化有了更多的探究欲望,旅游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其次,随着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延伸,以及消费者对体验式和自助式消费旅游的热爱,茶文化旅游逐渐受到追捧。

茶文化旅游体现出一种文化与消费结合、资源丰富多彩、体验式程度高、生态自然等方面的特点,满足了当前旅游消费者的心理。

三、基于旅游地理筛选理论的茶文化旅游模式

基于旅游地理筛选理论的茶文化旅游,实际是一种以茶文化为基础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结合市场需求完善茶文化旅游市场资源,并对现有资源进行及时调整。另外,还要根据茶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主要元素,以健康和养生为主要内容的资源开发,注意茶叶作为一种农作物,其生长和生产有着一定的特殊性,且品种繁多、制作工艺复杂且差异很大,旅游资源开发应该要有一定的区域特色和保护意识。基于地理筛选理论的茶文化旅游模式,应该既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又考虑到茶文化的保护和资源开发力度。

1.定位准确合理

茶文化旅游模式本身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消费产品,对其开发利用要有准确的定位,发展模式要科学合理。茶文化是基于一定的地理条件和区域生产条件而存在的,定位过程中要对当地的茶文化历史和资源有充分的了解,将传统与现代进行有利的结合,定位多元化的茶文化旅游资源。

例如,江西婺源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茶叶产地和制茶地,目前还有很多传统的种茶和制茶村落保存了下来。对于这种历史悠久且保存完好的茶文化区域,应该定位为“古村落观光型”产品,主要是对当地的茶文化古村落资源进行开发,对古建筑、古制茶器具、传统制茶工艺进行保护和挖掘,供游客欣赏和体验。其中要加强讲解服务,可进行人工讲解和电子讲解两种,在历史遗迹或者物质遗产周围做好历史介绍,包括文字和图片介绍。

2.进行产品创新和融合

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成熟,旅游产品的进步和完善,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旅游产品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有更多的需求。茶文化旅游要想满足消费者对资源开发的高层次需求,就需要不断创新和融合,避免消费者产生疲劳。茶文化旅游内容较为固定,应该将茶文区域内的相关绿色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和融合,进行创新开发,实现跨行业发展。例如,可以在餐饮中融入茶文化,有很多茶文化旅游地的酒店或餐馆,将当地特色的茶叶用来制作菜品,将茶叶经过清洗和煎炸进行烹炒,味道非常鲜美,或者将茶叶打碎进行糕点制作,味道非常独特,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消费者。

除了和餐饮行业的融合,还可以融入住宿行业、休闲娱乐行业、交通行业等多个和茶文化旅游消费有关的行业中,拓展思路,拓宽渠道,吸引更多的茶文化旅游消费者。

3.丰富产品内涵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有着深度和广度的可开发资源,满足消费者日益加深的产品内涵需求。当前,人们对茶文化旅游消费不仅仅集中在对自然、生态、恬静、自由的环境追求上,还对茶的内涵和所在地区的文化内涵有着更多的了解需求,欣赏内容日益多元或。消费者对茶的药用价值、保健功能、茶艺表演、茶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关注度升高。对此,要进行产品内涵的开发,例如,可以对茶叶品种进行讲解,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制茶工艺进行展示、通过表演、录像放映等方式展示茶的起源、发展以及茶道艺术等,还可以让游客体验采茶、制茶过程,学唱采茶歌等(如图,外国游客体验采茶),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获得茶的有关知识,尤其是对青少年?M行历史文化熏陶和素质培养有很好的作用。通过以上多种方式,丰富产品的内涵,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旅游消费心理论文范文第3篇

内容摘要:研究消费文化对于发展旅游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旅游消费文化的内涵、基本特征和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消费文化的构建途径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旅游消费文化 构建 发展趋势

旅游消费文化作为消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前关于旅游消费文化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它的内涵和外延还不是很清晰。全面解读旅游消费文化,对旅游消费文化进行研究,有利于企业采取正确的市场策略,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旅游消费文化研究综述

对于旅游消费的研究,自1997年以来一直是个重要的课题。2004年,李冰洲发表《我国居民旅游消费模型研究》,重点提到了2004年以来关于旅游消费的研究。2005年,陈怡君在其文章《当前中国旅游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中也提到近年来我国旅游消费研究的状况。但是明确把旅游消费当做文化研究的文章却很少,大部分文章同时谈到旅游、消费、文化的时候,更多集中于旅游消费活动对目的地社会文化或者社区文化的影响。例如,潘秋玲、李文生在《我国近年来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综述》中,详细概述了2004年以前与旅游消费和旅游经营活对社会文化影响相关的研究。有的学者论证了旅游是一种文化消费。例如,赵学增在《旅游与文化消费》中,论证了旅游是文化消费的基础形式之一,同时分析了旅游消费过程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和特征。有的学者论证文化是旅游消费的要素。例如,王昆欣在《论旅游活动的新六要素》中提出文化是旅游活动产生的灵魂,是旅游消费的要素之一。

在所有研究中明确提到旅游消费文化形态的,有梁琦的《一种新的消费文化――生态旅游消费》,张慧、曹剑虹的《论和谐社会的旅游消费文化》。前者从消费角度论证了生态旅游的文化意义,以及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对社会和经济的意义。后者主要谈到旅游消费文化的内涵,其约束力和经济功能,以及怎样建设和谐社会的旅游消费文化。

旅游消费文化的内涵及其基本特性

(一)内涵

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器物层次,它包括生产、生活的工具,比如中国人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第二层次是组织层次,它是指怎样把个人组织起来,在一个社会里共同生活以及他们之间怎样互动,它包括政治组织、生产组织等等;第三个层次是思想价值观念层次,其内涵极为丰富,比如,它包括这样的价值判断: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等等(林毅夫,2003)。这三个层次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其中第三个层次就是通常所讲的文化。文章所讨论的文化主要指思想价值观念层次的文化,它通常是一定社会器物与组织文化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而且,本文所讲的文化是指那些可以界定何谓美好生活的文化,换句话说,本文所强调的文化是指人类优秀成果的结晶(尹世杰,2002)。

旅游消费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在现代意识支配下,人们在旅游消费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消费理念,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以及反映在物质产品上的文化层次和文化趋向。旅游消费文化可分为旅游消费主体文化和客体文化,旅游消费主体文化是指消费者(或消费市场)在旅游消费中所表现的某种文化特性,这种特性通常表现为一定的消费心理和需求;旅游消费客体文化是指反映在产品上的文化层次和文化趋向(肖亚波,2007)。旅游消费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消费文明的内在本质。 (二)基本特征

1.普遍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也不断增多,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旅游业已成为重要的经济产业,而且其将保持强劲、持久的增长势头。越来越多的人接触着旅游活动,选择什么样的旅游产品以及对旅游活动作出怎样的评价,都会受到旅游价值观和旅游消费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旅游消费文化表现在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对旅游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2.多样性。不同地区,由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物产和民俗风情,形成不同的旅游消费文化。处于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社会发展水平的人们,有不同的旅游消费文化。如发达国家与地区和不发达国家与地区的旅游消费文化水平有较大差异。即便是在同一地区、相同环境下,生活在相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人们,由于个性特征不同而都会有不同的旅游消费文化。

3.易变性。旅游消费文化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产生的,除自然地理环境变化十分缓慢以外,其他环境和条件都在不断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生产、科学技术、经济基础、社会政治制度等变化迅速。这些变化必然促使旅游消费文化不断变革,使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意识、消费习惯、消费知识等不断变化,进而导致旅游文化消费具有易变性。

4.引导性。旅游消费文化中所包含的消费价值判断、指导思想与行为准则等,是人们进行旅游活动最重要的坐标和指针,它在无形当中引导人们选择相应的旅游产品进行消费,同时制约着那些不符合当前旅游消费文化的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从而使整个旅游业健康地发展。

5.趋向爆发性。旅游消费活动受众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非常敏感,一次突发事件,可能导致旅游消费的突然冷淡,比如印尼巴厘岛事件,也可能因为机会的出现,使旅游消费变得火热,如青藏铁路的开通,这就形成了一种爆发性旅游文化现象。

旅游消费文化的功能

人力资本功能。人力资本的核心是知识、技能和文化素质,旅游消费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具有感染和教育的作用,能有效地提升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同时,也能使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得以提升,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社会文化功能。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关注消费行为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风气的影响,“丧志”、“成由勤俭败由奢”等古训就反映了这一传统思想。一般说来,节俭、文明、健康的消费行为表征着良好的消费文化,能优化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有利于政治清明和人的身心健康。旅游消费文化是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能促进社会文化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指导旅游生产和消费的功能。旅游生产的最终目的是市场消费,所以旅游生产过程离不开旅游消费文化的引导(丁敏,2005)。旅游企业要根据旅游消费文化的特点组织生产,生产旅游者真正需要的旅游产品。同时,旅游消费文化从消费哲学、消费道德、消费价值取向、消费行为、消费心理、消费品味等方面制约或者引导旅游消费。有什么样的旅游消费文化,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旅游消费,旅游消费文化对旅游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都具有重要影响。

生态环境功能。随着旅游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正日益凸显出来,旅游消费过程既从自然中索取,又向自然中排放,由此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应。生态环境变化受到人类现有旅游消费文化的深刻影响。合理的旅游消费文化能保护资源,促进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相反,不合理的旅游消费文化会造成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引发资源枯竭、物种灭绝和荒漠化等危机。因此,倡导健康的旅游消费文化,能够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旅游消费文化构建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文化有极强的路径依赖性质,通常很难打破这种“锁定”状态,文化的变迁是一个漫长过程,而且学者们在其形成机理与演化路径方面尚没有达成共识,所以想要通过人类的理性,有意识地主导文化变迁,使其朝人们预期的方向发展是有困难的。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文化这种非正式规则是有可能朝人们所预想的方向变迁的。因此,旅游消费文化的建设也是可能的(张慧、曹虹剑,2005)。构建旅游消费文化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旅游消费文化意识。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故必须始终用先进的文化引导人。发展先进的旅游消费文化也就是要发展面向现代化的、未来的、民族的和科学的旅游消费文化。反对带有封建思想的、狭隘的、不科学的旅游消费文化。考虑到我国人口多,人民生活水平刚刚进入小康阶段,因此必须要反对照搬发达国家的旅游消费文化和模式,应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消费文化。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形成科学的旅游消费观,提高生态旅游消费在旅游消费中的比例,鼓励人们进行寻求“本真”,强调精神升华的旅游活动。

第二,运用激励约束机制形成科学的旅游消费文化。关于“自律”与“他律”原则,道义论强调要靠人们内心的德性和良知,而近代功利主义伦理学则突出强调外在制裁的作用,而现代学者更多强调“内在的约束力”和“外在的强制力”的有机统一。内在约束力主要就是靠道德良知来支配人们的行为;而外在强制力主要强调用法律的、经济的、舆论的手段,使人们从其不好行为的后果当中感受到制裁带来的痛苦,而且要使惩罚和谴责所带来的痛苦大于其所获得的利益和快乐。笔者还认为,人不仅是社会人、道德人,同时也是经济人,所以,仅凭内、外在约束力是不够的,必须有足够的激励,人的行为才可能与社会期望一致。因此,形成先进的、科学的旅游消费文化,不仅要综合运用非正式规则(道德约束等)与正式规则(法律约束等)约束人们的思想、行为,而且要运用激励约束机制,用足够的净收益去激励人们,使人们进行科学的旅游消费。

旅游消费文化的发展趋势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旅游消费文化将呈以下发展趋势:

全球化消费和本土化消费。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加速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使得“宇宙地球”变成了“村庄地球”,全球化的旅游消费更加容易,同时旅游消费更加具有国际化理念和标准。另一方面,旅游消费往往是新、奇、异的追求,新奇异来自于本土化文化,所以旅游消费也会呈现出对于本土化的热衷。

大众化消费和个性化消费。旅游消费一方面需要有大众化的舒适安全感,而且受大众强势文化的影响,容易形成大众化消费。另一方面,寻求特殊旅游经历的自助旅游越来越多(据美国斯坦福大学等研究发现,这类消费占10%-15%)(娄世娣,2002),他们的消费选择呈现出强烈的个性化,自己享受于其中,却不能为更多人理解或接受。

批量化消费与定制化消费。由于大众化旅游需求的产生,更多的旅游消费群体有共同的旅游消费需求,这个群体集中在一起消费,形成批量化消费,使用统一的产品和服务。此外,个性化的旅游消费,需要特殊的、专项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往往采取定制消费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结论

综上所述,旅游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也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研究旅游消费文化是为了认识文化与消费在旅游这个行业中的关系,促进社会消费文明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掌握旅游消费文化的特征,应用于市场策略。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不能忽视旅游消费文化的特征,尤其是消费文化的引导性。企业必须在了解目标市场旅游者消费价值观、消费审美、消费心理文化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营销。在旅游消费成为国民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旅游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和互动重要手段的当今社会,用先进文化引导人,深入研究旅游消费文化的基本内容,理解旅游消费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功能,把握消费文化的变动趋向,对于增强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林毅夫.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J].战略与管理,2003(1)

2.尹世杰.消费文化学[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旅游消费心理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企业管理,消费心理,旅游经营,企业绩效

1前言

在快节奏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消费选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作为解压的方式。对于相当一部分旅游者来说,旅游的目的是为了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接受新的事物,体验新的感知,在旅游过程中暂时忘掉生活的烦恼,缓解工作的紧张,释放生活的压力。中国作为旅游大国,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近年来,旅游消费群体中,到中国来旅游的外国人和国内游客日渐增多。认真研究旅游者的心理特点与需求,对提高旅游经营的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因而,作为旅游经营方的旅游企业、旅行社,如何用“心”去灌溉,才能获得更好的旅游经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旅游经营过程中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旅游心理学在旅游经营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案例分析探讨旅游经营中如何了解旅游消费心理,以用“心”去做旅游服务。

2旅游消费心理分析

旅游是一项特殊的综合性游览观光活动,人们为达到度假、休养、娱乐、探险、求知等目的,出游于地区、国家和洲际之间。旅游消费是指人们在旅行游览过程中,为了满足自身发展和享受的需要而消费的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旅游经营是指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通过招揽、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综合性服务,以获得经济收入的一种商业活动。旅游经营通常以组合及批发包价旅游产品为主,兼营旅游产品零售业务。据此,旅游经营必须通过对旅游者旅游需求和爱好消费水平的调查,预测旅游市场及旅游产品需求的发展趋势,才能设计出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因此,了解旅游消费动因,掌握旅游消费服务心理,是提高旅游经营水平和效益的关键。

2.1旅游消费的心理动因

2.1.1旅游需要是旅游消费的源泉

需要是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欲望”、“要求”。在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常常表现为一种缺乏什么东西有不足之感,又期望得到什么东西有求足之感的两种状态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现象。许多心理学家都把人的需要作为一个主要课题来研究,并认为激发动机的基础在于人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类的基本需要归纳为五种类型,也是五个层次,按照不同内容需要之间的依赖程度,自下而上为:生理的需要(食物、水、氧气、性等);安全的需要(治安、稳定、秩序和受保护等);归属和爱的需要(社交、情感、集体荣誉感等);尊重的需要(自尊、声望、成功、成就等);自我实现需要(知识、理想、抱负等)。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呈上升趋势,高级需要出现总是以低级需要为条件;一个人只有当低级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追求高一级的需要才会成为推动行为的动力。

人们之所以进行旅游消费,其主要因素是由于有旅游消费的需要。作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统一,人的需要是异常复杂的现象。旅游经营中对旅游消费需要的把握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一方面,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服务如果不分析旅游者的需要,所开发的产品就无法销售;另一方面,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服务又要对旅游者的需要加以区分,只有通过了解不同类型的人的思维、情绪、意志和性格的倾向性,才能使所开发的产品丰富多样,才能使服务具有普遍接受性。

2.1.2旅游动机是旅游消费的动力

动机常以愿望、意图、兴趣、思想、信念等形式表现出来,是个体发动和维持其旅游行动的一种能动心理现象。由于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人的行为和一切举止行为都具有自觉性和目的性,人们要旅游的动机对人们的旅游行为具有明显的预示作用。在行动之前,人在自己的意识中建立预示其实际行动的理想行为形象。作为旅游消费的主体,在对象世界中具体活动的指导者和调节者,在同能够满足他(她)的对象(旅游经营活动)“相遇”时,需要就指导和调节他(她)的活动、控制其行为。因此,旅游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消费,并使人在旅游活动中处于积极状态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动力。

旅游业的根本性质在于它是一项经济性产业,其目的是通过对旅游活动的促进和向游客提供服务而获取收入,明确旅游业的根本性质之后有助于对旅游消费动机的准确把握,才能更好的经营旅游。由于旅游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具有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的特点,因而,旅游经营就要使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能满足旅游者消费的需要,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来激发旅游者进行消费的动机。

2.1.3旅游目标是旅游消费的方向

所谓旅游目标,实际上是人的旅游需要的一种期待,是人的旅游行为所要追求的预期结果在头脑中的一种超前反映,也可以说是满足人的旅游需要或期望所达到的结果。旅游消费是在人们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之后而产生的更高层次的消费需要,它包括保健性旅游消费、基础性旅游消费、文化性旅游消费、享乐性旅游消费和纪念性旅游消费等多种目的消费活动。不同类型的旅游消费取决于不同旅游者的旅游目标,这种目标的确定一方面取决于旅游者收入水平、旅游者结构、同旅游产品结构与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也很大程度上受到旅游消费知觉的影响。

如果说旅游需要是产生旅游消费的源泉,旅游动机是实施旅游消费行动的动力,那么,旅游目标就是旅游消费想要得到的结果。因此,旅游目标促使旅游消费内容、地域、方式等方面具体化,落实在选择哪家旅行社的服务,以获得自己所希望乘坐的交通工具、参加的活动、购买的物品,等等。

从前面的分析来看,人的旅游行为是由内部需要和外部刺激引起的,由动机推动的,由一定目标调节的。在诸因素中,需要是旅游消费行为的基本动因,动机是旅游消费行为的直接动力,目标确定了旅游消费行为的具体方向。

2.2旅游消费知觉与行为

2.2.1旅游消费知觉的基本原理

知觉是指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官时人脑对外界的整体的看法和理解。通过我们对外界的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形成一种有意义的与外部世界相一致的心理画面的过程。在认知科学中也可看作是一组程序,包括获取感官信息、理解信息、筛选信息、组织信息。

在国际旅游业高度发展的今天,可提供人们旅游国家、地区、景点数不胜数,在诸多可选择的旅游去处中,旅游者最终选择去哪里旅游,主要取决于旅游者的主观评价。但是,人们对摆在面前的诸多选择所作的主观判断与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感知,即,对所选择能否满足旅游要求及程度的知觉。因此,要理解人们的旅游行为,就要认识知觉产生的基本原理,及其对行为选择的影响作用。

2.2.2旅游消费知觉的心理定势

心理定势是指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在心理上的“定向趋势”。研究表明,心理定势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够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不仅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会出现定势效应,在认识他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会受心理定势的影响。对旅游行为产生影响的心理定势因素主要有:首次效应,即当一个人第一次进入一个新的旅游地,第一次和当地人接触,第一次品尝地方风味,第一次游览某一名胜,第一次购买某种旅游产品留下深刻印象,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势而难以改变;晕轮效应,即从旅游消费中接触到的事物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印象;经验效应,即个体凭借以往的经验进行认识、判断、决策、行动的心理活动方式;刻板效应,即社会上部分人对某事物或人物所持的共同的、固定的、笼统的看法的印象。一旦旅游者对某一旅行社或旅游景区产生了心理定势,就很难转变。因此,旅游经营中从宣传到完成接待,要对旅游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给予重视,给游客留下好的印象,以使旅游者形成积极效应的心理定势。

2.2.3旅游消费知觉与消费行为决策

在旅游消费者在产生消费行为之前往往依靠知觉进行决策,这就要求旅游经营者尽可能的对所能提供的服务呈现给消费者,或将相关信息广而告之。游客在旅游消费活动中,对旅游活动的时间、旅游地之间的距离、旅游交通工具、旅游目的地等都有一定的预期,人们对旅游经营者能否提供这些条件的知觉与这种预期的叠加就确定了消费行为决策的结果。

旅游活动这种在特定情境下的活动,要求旅途要愉快,浏览要慢,一切活动要准时。航空运输、大型游览车、游船、火车、出租车成为旅游者的主要交通工具,更进一步促进了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活动中,人们选乘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同样受到知觉的影响。如,一般认为乘坐飞机速度最快但价格昂贵、乘坐轮船慢但可以沿途观光、乘坐火车轻松舒适,等等。当然,这种知觉对于不同的个体有所区别。但总体上来说,这种知觉是消费行为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

2.3旅游消费不良心理形成的案例分析

2006年7月20日,T市居民夏某等7人抱以游乐的目的,在通过比对多家旅行社,选择了在Z旅行社的门市部报名参加由该社组织的“乐岛二日游”旅游团,并于7月22日早晨5点40分到达集合地点。显然,仅仅就夏某等7人而言选择,Z旅行社能满足夏某等人的旅游需求,并在宣传广告方面胜过了同行的众多旅行社,其第一步获得了成功。

在集合地点,夏某他们乘坐的旅游客车为2号车,旁边还有一辆1号的旅游客车。导游员告诉大家要和1号车的游客一起出发,并要求游客按照事先发给的座位号依次上车。然而,由于个别座位号靠前的游客比座位号靠后的游客晚到,造成他们这些座位号靠后的游客在车外站立等候了半个多小时,引起了他们的不满。导游员的这种组织方式显露出其对消费者心理没有足够的认识和应有的重视。旅游消费者选择跟团在心理上是希望得到优质的服务,否则他们可以选择自助旅游,而且旅游消费者希望得到优质服务这种心理不是定位在某一个方面,而是渴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苛求)于每一个服务环节。导游员只是为了自己清点人数和检票的便利,而没有考虑游客旅游的心理动因之一就是享受,没有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变的让游客坐着,以体现优质服务,这给兴高采烈的游客在心理上浇了一盆冷水。

6点20分左右,2号车和1号车一起出发,前往旅游目的地乐岛。汽车开动后,2号车上的导游高某先是向游客们自我吹嘘了一阵,又许诺先到沙雕大世界活动两个小时,然后去乐岛玩一个下午。

在致完欢迎词后,高某就缄口不言了。游客们遇到了一个“哑巴”导游,心里不大高兴,但考虑到旅游活动刚刚开始,并没有说什么。当汽车在到达高速公路的一个服务区休息时,游客们要求导游员高某介绍一下乐岛的情况和沙雕的情况。高某虽然答应了,但是在汽车再次开上高速公路后,他并没对乐岛和沙雕的情况进行介绍。游客们有些不解,甚至心里感到不满。10点30分,汽车到达沙雕大世界。高某在车上宣布将在那里游览2个小时。然后,当大家下车后,1号车的导游员告诉高某,1号车的游客只在那里停留1个半小时。于是高某立刻宣布2号车的游客也只在那里停留1个半小时。对此,游客们心里十分不悦。沙雕大世界所在的海滨距离停车场往返需要半个小时。由于时间紧迫,高某在下车后径直带大家去坐滑行索道。当大家到达那里时,才知道每人需要另行交纳20元索道费。游客们尽管心理不情愿,但是考虑到旅游消费,不想因为20元钱破坏游玩的心情,极不情愿的交了钱。等到游客们交了钱坐上索道后,导游员高某却不见了踪影。游客们只好自己在海滩上闲逛,并按照导游员的要求在12点返回车上。旅游团按照计划路线乘车前往乐岛。途中,导游员高某仍没有作任何讲解。

在以上时段,除了导游高某将已经宣布的到沙雕大世界游2小时改为1个半小时,没有考虑游客参加旅游的休闲、娱乐、消遣需要,更重要的是对拟到之处和所到之处不作讲解,既没有给旅游过程形成游乐氛围,也没有能满足游客好奇于异地文化、希望通过旅游扩大知识面的心理需要,甚至没有履行导游应尽的职责,从而导致了游客的不满情绪。加之下午、晚上及第二天的行程并没有按计划路线进行,使游客感到强烈不满。尽管夏某及同团的其他旅游者在投诉后得到了道歉和赔偿。但是,由此这家旅行社在这群游客心中形成了消极的心理定势,大家都说,今后旅游再也不找这家旅行社了,甚至有的旅游者说,以后再也不跟团了。这实际上就给旅游消费者形成了消极的心理定势,这个过程既是不良心理定势的形成过程,也是不良心理定势形成的原因。

3旅游服务心理分析

3.1旅游服务的理论认识

旅游服务是指旅游目的地旅游行业的人员以一定的物质资料为凭借,为满足游客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各种合理需求而提供的服务。旅游服务也称为旅游消费服务,它不同于一般的服务,它是旅游业服务人员通过各种设施、设备、方法、手段、途径和“热情好客”的各种表现形式,在为游客提供能够满足其生理和心理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过程。旅游经营就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气氛,产生一种精神的心理效应,从而触动旅客的感情,唤起旅客心理上的共鸣,使旅客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产生惬意、幸福之感、进而乐于交流,乐于消费。由此可以看出,旅游服务是主客双方相互作用的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以设施、设备、方法、手段、途径和热情好客为中介,活化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追求人与人之间接触和交流的和谐气氛,以达成旅游经营的综合目标。

因此,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对服务工作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在服务工作一开始就给旅客一个好印象,还为以后各阶段的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与游客的初次接触中,服务员的一张笑脸,一句亲切的话语都会使游客顿感安慰和值得信赖。良好的服务态度是优质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旅游业树立企业正面形象的关键因素。服务态度是服务人员对游客和服务工作的一种行为倾向,它影响旅客的消费行为,影响主客之间的关系,又影响企业的信誉,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旅游服务中,服务态度是是广大的游客所关注的焦点,因而也应成为旅游企业家们所必须予以重视的方面。

3.2旅游服务的心理要求

旅游服务有其行业的特殊性,对服务人员有着不同于其他服务的要求。从旅游服务角度来看,服务人员应该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稳定而灵活的注意力、提高掌握、执行政策的能力、较强的业务实施能力和较强的交际能力,等等。首先,旅游服务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气质。气质实际上是指某个人典型的表现于心理活动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如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程度、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心理活动过程的强度(如情绪的强弱、意志努力程度)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特点(如内倾或外倾)等动力方面的特点。气质对人的实践活动有重要的影响。其次,旅游服务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性格。良好的性格与情感的结合,是造成旅游服务人员能够以满腔热情为游客服务的重要心理品质。在旅游服务工作中,服务人员具有谅解、支持、友谊、团结、诚实、谦虚、热情的良好性格特征,就能够保持最佳的服务态度,与旅客建立和谐的关系,使游客感到亲切、乐意接受服务。再次,旅游服务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坚强的意志。意志是人们为了实现预定目标而自觉努力的一种心理过程。旅游服务工作是极其复杂的工作,需要服务人员不断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克服由各种内外在因素所造成的心理障碍。只有具有坚强意志的服务人员,才能长期的做好服务工作。另外,对旅游服务人员来说必须具备的意志品质有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和坚韧性。

3.3旅游服务心理的习得

人的能力都是借助于某个或某几个基本条件而形成的。这些条件,第一是智力,它标志着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领会和作出反映的心理水平,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先天条件。人的灵敏笨拙、接受能力的强弱,都是由此决定的。第二是知识技能,它是人们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的实践经验的结晶,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后天基础。第三是实践的机会,实践机会越多,能力提高越快。第四是个人的勤奋程度,它是造成能力写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旅游服务心理是服务人员能力结构中直接影响服务效率、服务效果的重要心理特征,也是影响企业服务水平的主要因素。

旅游服务心理的习得主要是理论学习和服务实践两种途径。一是要通过心理学知识的学习,认识普通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并结合他人的经验交流,获得理论认知。二是要通过旅游服务实践,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对服务实践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获得新的认识。三是在旅游服务活动中磨砺,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以良好的心理品质投入服务工作,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游客,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处理旅游服务中的突发事件。

4心理学相关理论在旅游经营中的应用

在旅游经营中,旅游经营者必须懂得旅游者需要什么,看重什么,才能在旅游经营中实施针对性的、令游客满意的服务,从而获得更好的旅游经营效益。然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心理学知识在旅游经营中的有效运用。

据报道,2010年1月5日海南国际旅游岛正式获批,为海南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带来重大发展契机。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定位,就是要建成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与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要充分发挥海南额经济特区优势,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海南旅游业及相关现代服务业在改革开放和科技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要充分发挥海南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按照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推进旅游要素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海南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

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一直是海南发展的重头戏。2000年10月31日起,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21个国家的5人以上旅游团,经国家旅游局批准在海南省内注册的40家国际旅行社组团,在海南停留时间不超过15天的,可以免办签证从海南入境。21国团队免签政策有效拉动了海南省入境旅游市场。据数据显示,2001年通过21国免签渠道来海南的境外游客为12243人。2008年海南的境外游客达到了202323人,与2000年相比增长15.5倍。8年来,免签团总人数达到67万人,占由海南省口岸入境的全部外国人的60%。免签证成为了境外游客来海南旅游度假的主要渠道。2008年,海南全省接待旅游过夜人数逾2060万人次,同比增长10%;2008年的旅游总收入为1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占165亿元,同比增长10.3%;境外旅游收入为27.32亿元,同比增长4.4%。此外,旅游行业更是间接影响了房地产、金融、通讯等数十个其他行业。2009年12月24日,历时10天的“三亚国际游艇展暨海洋文化节”在大东海广场拉开帷幕,各类型世界知名游艇展览、游艇高端论坛、海上游艇比赛等活动陆续展开,“游艇旅游”成为海南旅游的热点。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在海南已有21国免签证的基础上,先期增加芬兰、丹麦、挪威、乌克兰、哈萨克斯坦5国为入境免签证国家;对俄罗斯、韩国、德国3国旅游团组团人数放宽至2人以上(含2人),入境停留时间延长至21天。2010年1月5日海南国际旅游岛正式获批,再次给予海南旅游经营充分肯定。

海南旅游业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十分重视心理学知识和理论在旅游经营中的运用。第一,短期旅游免签证策略,让游客从心理上感到程序简化、省事。掌握旅游消费心理和旅游消费服务心理能促进旅游经营,让旅游体系更为完善。建立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主要内涵之一,就是进一步扩大境外游客的免签范围,为游客进出提供尽可能的方便和自由。“签证手续简单了,逗留时间延长了!”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获批,入境免签证政策得到进一步放宽。特别是随着旅游业走向国际化,旅游体制的优化,签证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境外游客享受到更自如的服务,对其吸引力也就成倍增加。第二,通过举办文化节和多种娱乐活动,满足了游客在休闲娱乐中接受教育、交际、了解当地文化的旅游需求。从海南旅游岛的旅游发展可以看出旅游业正在向国际化发展,来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与中国人交往,了解中国文化和地区文化。旅游委负责人提出:“如今的旅游已经进入了形象传播时代,如何塑造和推广特色鲜明的旅游形象,对于国际性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与营销至关重要。所以,更要通过形象设计、形象塑造、形象推广等,整体提升海南的国际旅游形象和知名度。当然,这种形象就是展现地区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形象。

第三,新奇旅游、特色旅游满足了游客远离日常生活和紧张工作的旅游心理。岛内各大旅行社着眼于国际市场,推出更多自由人、高尔夫、保姆式一站旅游、DIY特别订制等新型的高端旅游产品。随着一批重大旅游基础设施和项目的陆续建设,海南将形成新的旅游热点,刺激旅游消费者猎奇的心理需求。第四,优质的全方位服务满足了游客的享受性心理需要。针对国际旅游岛建设带来的契机,岛内各家旅行社纷纷着手推出针对性服务。比如浪花商旅已率先在三亚和海口机场设立了值机柜台,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差旅服务,包括免费接送机场等优质旅游服务。让游客感受到旅游就是一种享受享受生活、享受服务。

由此可见,心理学相关理论可以解决旅游经营中的诸多实际问题。了解旅游心理学相关知识并落实到实际旅游经营活动中,对提高旅游经营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掌握旅游者的消费需求以及消费心理都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旅游经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理解消费者的心理,站在旅游消费者的角度看待问题,为旅游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让旅游者感到旅途的愉快,进而促进旅游消费,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效益。

5结论

旅游消费行为的产生源自于旅游需求,现代社会消费活动的多样性促使旅游消费心理需求的多样化。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心理压力大,在业余时间希望通过旅游来解压。所以,旅游经营者应该考虑到旅游者这些旅游需求,并且努力满足旅游者的这些需求,让其在旅游过程中感受到身心的放松。在旅游经营活动中,既要充分认识心理学理论对旅游服务的指导作用,更要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旅游经营者如果能很好地掌握旅游心理,提高导游人员的整体素质,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既可以使旅游者旅游活动中游玩得更加愉快,又可以增加旅游经营效益,达到双赢的效果。当然,旅游的概念是变化的、发展的,旅游这种特殊生活方式是发展中的生活方式,不论规模、范围、内容和性质都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因此,旅游经营既要提供传统的旅游胜地具备的一切设施,又要不断开辟和发展新的风景区域,并通过认识旅游服务心理的重要性、旅游服务从业人员的心理要求、旅游服务心理的习得规律,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型导游人才队伍,组织大群游人观览,建造特别设计的低消费接待设施,提供娱乐和其它服务,以满足游客不断发展的心理需要。在此基础上,利用目前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契机,将国际旅游市场的经验和做法输入到国内,带动整个中国旅游市场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必虎.旅研究与旅游发展[M].上海: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22-24.

2 张红,席岳婷.旅游业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3.

3 韩永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7-63.

4 陈美荣.心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133-135.

5 美)马斯洛著,成明译.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73-85.

6 聂贵洪.旅游购物心理与旅游商品开发[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3,(1):15-16.

7 黄神佑,戴文远,伍世代,等.游客心理对旅游开发影响的实证研究[J].福建地理,2005,(3):23-25.

8 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58-163.

9 乐国安,李绍洪.心理定势发生机制的模型建构[J].心理学探新,2006,(6):24-25.

10 史振娥.“心理定势”和“第一次”活动[J].成人教育,1994,(3):33-34.

11 刘凯.构建新的旅游服务模式[J].旅游学刊,2006,(9):40-42.

12 陈莹,张席洲.服务供应链对旅游服务的启示[J].物流技术,2009,(8):67-68.

13 郭强.关于构建精益旅游服务系统的理论探讨[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8):91-93.

旅游消费心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面子文化;旅游消费行为;认同;相互关系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2-0167-03

一、“面子”与“面子文化”

对“面子”的阐述,现有研究主要侧重于心理学意义和社会学价值两个方面:面子既被视为个人心理的一种自我意象,也被看做是一种尊严或地位的象征。Brown&Levinson(1978)以人们在交往中的基本愿望和需求为依据,将面子分为积极面子,即个人拥有行动自由,不受干涉的权利和消极面子个人正面的自我形象或个性受到赞许。朱瑞玲(1987)将面子划分为社会面子和自我面子两种。前者指符合外在社会要求的,包括个人拥有的身份地位、政治权利、学术成就等;后者指来自自我要求的,主要是个人内化的道德行为。周美玲(1994)认为,面子既是一种心理构建,也是一种社会构建。翟学伟(1999)认为,面子是一种由于个人表现出来的形象类型而导致的能不能被他人看得起的心理和行为。Spencer-Oatey(2002)则将面子分为质的面子,它与个人属性的价值相关和社会身份的面子,它与社会或团体的角色以及人们所感觉到的公共价值相关。刘继富(2008)认为,面子的实质是个体对自我在他人心中的价值和地位的关注,自我价值是面子的内核,社会性资源是面子的象征。戚海峰(2009)认为,面子实际上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所期望达到或维持的一种为他人肯定和尊重的理想状态 [1~7]。

中国人也常将“面子”称为“脸面”。佐斌(1997)通过实证研究归纳出中国人认为有失脸面的四类行为是:违背道德、隐私暴露、能力缺陷和不良习惯。中国人的面子类型则主要有道德性面子、地位性面子、才能性面子和人际关系面子等 [8]。为了要面子,于是乎就产生了做面子、给面子、借面子与面子、争面子与保全面子、撑面子、对面子与挽回面子、交换面子与赠送面子 [9]等行为,并进而逐渐形成了“面子”文化。

二、“面子”文化与旅游消费行为的关系

1.“面子” 文化在旅游消费行为中的表现

第一,旅游消费炫耀型。一些旅游者借某些超越其他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以炫耀财富、身份与地位。如一味乘坐豪华游轮或头等机舱、下榻高星级或奢侈型酒店、享用高档餐厅的美食,甚至进行奢侈、浪费、享乐主义的旅游消费,这其中也不乏诸多超出实际消费能力的行为。在炫耀性心理支配下的此类旅游消费行为,常被炫耀性旅游消费者视为“挣得面子”的手段。

第二,旅游消费跟风型。跟风型旅游消费行为指顺从社会潮流行为标准、规范及趋向引导而进行的旅游消费,在旅游目的地选择上表现为避冷趋热、求名求热以及被动旅游消费等。以农村居民为例,目的地选择多偏好大中城市和省内著名的风景名胜区[10],目的地城市选择则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热点地区 [11],为了“面子”宁愿忍受交通拥挤、住宿紧张、门票上涨的旅游环境,以致牺牲旅游质量。被动旅游消费的人,通常本无旅游消费意愿,或被人怂恿鼓动,或担心被看不起,或碍于“面子”不得不从众消费。

第三,旅游消费时尚型。当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之时,某些旅游者为了有别于大众旅游,以突出自己的优越地位而尝试用更新颖、更刺激的旅游消费来建构旅游“面子”,并由此催生了许多时尚旅游方式的诞生,如背包游、徒步探险、自驾游以及高尔夫、潜水、跳伞、马术等所谓上流社会的旅游活动。

第四,旅游消费盲目型。盲目旅游消费是指旅游者不考虑收入约束、或不追求实际经济效用、或对旅游消费对象的判定熟悉不足而做出的非理性的消费决策和行为,究其原因实乃是“面子”这个东西在作祟。加上在某些旅行社层出不穷、花样翻新的旅游产品的推波助澜之下,盲目旅游消费的倾向更加突出。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中国人的出境旅游消费已进入世界前列”[12],“购物是中国游客在境外自主消费的第一大项。境外购物大都瞄准了高档时装、名牌化妆品、品牌首饰、珠宝、名牌家电等商品。”[13]

2.“面子”文化与旅游消费行为的关系

(1)通过“认同”这一中间桥梁进行联接。 Theodorson(1969)认为,认同是一种同化与内化的社会心理过程,它是将他人或群体的价值、标准、期望与社会角色,内化于个人的行为和自我概念之中 [14]。“认同”概念可以用来表示主体性、归属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人们对自己在社会中的某种地位、形象和角色以及与他人关系的性质的接受程度” [15],它是人们存在于社会,与人进行社会交往、追求关系和谐的一种方式。

消费与“认同”有着密切的联系,“认同”支配了消费,而消费又体现了“认同”。一方面人们对自己地位、角色的认同,决定了他们的主要消费方式和行为;另一方面“人们借助于客观的符号来表现、传播和交流自己的认同” [15],因此,消费是一种表达认同的符号。从社会学角度来说,消费行为是一个涉及文化符号与象征意义表达的过程,它“既是建构认同的原材料,又是认同表达的符号和象征。” [15]

“面子”与“认同”同样有着紧密联系。“面子”是对“认同”的一种渴望和追求,“认同”是“面子”所追求的一种利益。“中国人消费行为中面子问题产生的根源就在于消费过程中,对于相关群体对自身的评价与相关社会行为规范所固有的高度敏感性。”“面子的本质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所期望达到或维持的一种为他人肯定和尊重的理想状态,而它的作用机制则是认同地管理。” [7] 中国人的认同管理模式是置身于群体中的他人认同管理,其重心在于认同的外在与客观层面上,重视获得社会与他人对自身的积极评价,注重借助有形物品建立与他人之间的认同并传递认同感。

这种客观认同的存在,使得人们需要一种具有表现力的、可观察和被识别的符号,如借助某种特定的消费方式或举止行为,来得以被客观地认同。于是特定的旅游消费方式和行为也就成为一种被认同、进而转化为面子的手段。认同具有可塑性,一定的消费方式和行为可以成为塑造自我形象,并谋求某种身份认同甚至是超越现有身份阶层的手段。如炫耀型旅游消费行为,就是旅游者用以表现身份、地位和“自我”,建构“认同”进而挣得“面子”的方式。跟风型旅游消费行为则是旅游者处于其消费观众面前,为避免触犯集体意识而被迫进行的旅游消费活动,是群体身份认同的重要方式。

可见,“面子”与旅游消费行为是通过“认同”或“认同”管理这一共同作用机制来发生关系的。

(2)共同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旅游消费文化系统。消费文化是某一社会成员在消费方面内在和外在的行为规则,“包括消费哲学、消费价值取向、消费道德、消费行为、消费品位、消费审美 、消费心理等,这是人们在消费实践中形成的反映消费特点和了解的观念形态的总和。” [16] 由于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消费内容和消费行为都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而这种象征意义本身也是一种文化。

“面子”作为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在消费领域引导消费行为并形成“面子”消费价值观与“面子”消费文化。“面子”消费价值观和“面子”消费文化在旅游消费领域引导产生旅游消费行为,“面子”文化与消费文化共同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旅游消费文化系统。如旅游者为“做面子”、“保面子”而进行炫耀性旅游消费或跟风型旅游消费行为以表现其身份地位;为“赠面子”、“撑面子”而盲目购物甚至于上当受骗。

(3)“面子”文化与旅游消费行为相互作用,并在社会变迁中发展变革。“面子”文化与旅游消费行为相互作用。一方面“面子”文化作为一种消费价值观念,对旅游消费行为具有引导作用;另一方面特定的旅游消费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和反映“面子”的得失。同时,旅游消费内容的丰富和方式的发展,也将充实旅游消费“面子”文化的内容,进而导致旅游消费价值观的演变甚至是重构。

作为旅游消费文化的旅游“面子”文化,具有文化的一般特性,即具有传承性、变革性和时代性。中国旅游消费文化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迁,当前的现状是贫困的、过度节俭的消费文化,消费主义影响下过度超前的旅游消费文化,以及部分理性的、适度合理的旅游消费文化并存。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个性化、风格化的旅游消费行为将凸显其对旅游消费文化的影响,使之再建构。与之相应,引导某些特定旅游消费行为的“面子”文化的内容及其功能也会发生变化。

综上所述,“面子”文化与旅游消费行为的关系(如图所示):

“面子”与旅游消费行为关系图

“认同”作为中介联接了“面子”与旅游消费行为,“认同”是“面子”追求的核心利益,“面子”则是“认同”的内容之一。“面子”文化作为一种消费价值观,引导了特定旅游消费行为的发生;“认同”支配着旅游消费行为,旅游消费行为则是建构“认同”的一种手段。“面子”文化、“认同”及该价值观引导下的旅游消费行为共同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旅游消费文化系统。

三、发挥“面子”文化的积极作用,引导健康旅游消费行为

1.“面子”文化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

“面子”文化对旅游消费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就消极影响来说,出于“面子”考虑的旅游消费行为给旅游者造成了额外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压抑了旅游者的真实需求。跟风型旅游易造成目的地旅游设施的超负荷甚至资源被破坏。“面子”文化可能刺激某些旅游企业的“破坏性”建设和不道德旅游产品的开发行为,如高尔夫球场的兴建造成土壤和水质污染,某些“赌”、“嫖”产品污染了旅游环境。

“面子”文化对于旅游消费行为也具有积极影响,如同“面子”对人们积极上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等自身发展行为具有刺激作用一样,“面子”文化对旅游者也具有激励作用。“面子”文化能刺激新的旅游消费需求的产生,进而在某种程度上推动旅游业的创新和发展。从直观结果来看,“面子”文化为旅游经济贡献了一定力量,尤其是“道德面子”规范,约束了旅游者行为,客观上提高了个体旅游伦理道德行为向公共旅游道德靠拢,对旅游道德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旅游消费中对“面子”的过分关注诱发旅游者的非理性消费行为,但充分发挥和利用“面子”文化的积极意义,将有利于理性、健康的旅游消费文化的建设,进而引导旅游者健康理性地旅游消费。

2.健康的旅游消费行为的发展趋势

从旅游审美文化的角度来看,旅游是涉及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使旅游者获得身心愉悦的综合性的审美享受。愉悦性和享受性应是旅游者在其旅游活动中拥有或追求的一种态度、价值观和心境,是其心灵和人性的回归。旅游者在旅游消费过程中得到的应是心理官能上的赏心悦目、掠奇揽胜和伦理道德层次上的震动与启迪。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自我实现,旅游消费作为一种具有情感性、发展性的消费行为,其意义和发展趋势是使旅游者心灵得以充实、自身修养得以提高,为旅游者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提供途径。

从消费社会学的角度可知,旅游消费除了经济目标外,还应以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文化目标、可持续消费和发展为其实践目标。

3.发挥“面子”文化的积极作用,引导健康的旅游消费行为

旅游消费中关注“面子”、爱“面子”并没有错。因为“面子”一定程度上可被视为文明的标志,它是人们对自身形象的一种维护,是一种羞耻心理的行为表现,也是一种自我约束与激励的力量。鲁迅先生一句“面子是中国人的精神纲领”,更是道出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面子”情节与文化。但若过分的“爱面子”甚至到了“活受罪”、“要面子不要脸”的程度,“面子”本身所承载的正面意义就将被异化了,并走向生活和人性的负面。

“面子”文化与旅游消费行为相互作用,并在社会变迁中发展变革,使得消极“面子”文化的弱化和匡正成为可能。而文化和历史的延续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又使得“面子”文化的更新及传统旅游消费模式的变革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为此,需要认识“面子”的本质特性,即它是一个常数,经不起肆意抢夺,必须流通(互让)。只有追求“无愧于心”(而非刮目相看)这一道德指标,才能实现“面子认同”这一利益。

四、结语

“面子”文化与旅游消费行为是相互作用的,并统一于旅游消费文化系统。“面子”文化是某些特定旅游消费行为发生的诱发因素,并同时关注一个核心利益――“认同”。“面子”文化对旅游消费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利于旅游者自我完善和旅游消费行为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说,发挥“面子”文化的积极作用,引导旅游者进行健康理性的旅游消费就成为了一种必然的选择,而这种努力则是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

参考文献:

[1]朱瑞玲.中国人的社会互动:试论面子的运作[J].中国社会学刊,1987,(11):23-53.

[2]王轶南,杨中芳.中西方面子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5,(2):398-401.

[3]Brown.G& Levinson.S.Some universals of language politenessphenomena[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4]Spencer-Oatey.Helen,Managing rapport in talk:Using rapport sensitive inciden-ts to explore the motivational concerns underlying the management of relation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2,(34):529-545.

[5]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6]刘继富.“面子”定义探新[J].理论研究,2008,(5):30-35.

[7]戚海峰.中国人消费行为中的面子问题探究[J].湖北大学学报,2009,(1):120-125.

[8]佐斌.中国人的脸与面子――本土心理社会心理学探索[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9]燕良轼,姚树桥,谢家树,凌宇.论中国人的面子心理[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6):33-36.

[10]刘笑明.农民旅游市场特征及其拓展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6,(3):33-36

[11]刘旺,杨敏.中国农村居民国内旅游行为特征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0):231-235.

[12]雷平,施祖麟.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研究[J].旅游科学,2008,(2):33-37.

[13]王素洁,齐善鸿.消费主义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高消费行为探析[J].旅游学刊,2005,(6):41-44.

[14]Theodroson,G.A,&Theodroson,A.G.A Modern Dictionary of Socialogy.New York,1969,Vol.85.

旅游消费心理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休闲经济成为近年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消费者心理也相应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为陕西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通过对陕西旅游业资源和机遇分析,对陕西旅游业如何抓住时机争取更好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一、引言

自1999年国家推行长假制度以来,到2006年,选择在黄金周期间外出旅行的人数较往年已明显减少。据调查显示,2006年国庆有43%的被调查者选择呆在家而不是旅游来度过假期,另有23%的人选择探亲访友等方式度假,黄金周旅游“井喷”现象难再出现。选择出游者也不只追求看更多风景、游更多景点等单纯量上的满足,而开始追求质的满足、追求方便与舒适、寻求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得到真正的放松与休闲。与以往冲动型、爆发性的旅游消费相比,黄金周“游客低谷”其实是游客合理分流的一种迹象,折射出公众对待旅游逐渐成熟和理性的心态。更多的人开始选择更为休闲、舒适的方式来度过黄金周,业内人士指出,这将有利于促进我国旅游行业的持续、健康、良性发展。而与此同时,增加其他假期的呼声却一路上扬,将端午、中秋等节日定为法定假日的议案也已提上日程,可以预期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拥有更多的休闲时间,休闲经济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消费者的旅游心理也将出现很多新的变化,因此,旅游业应及时调整以适应环境及消费者心理的如上变化。

陕西是一个旅游大省,陕西旅游更应积极进行调整,抓住机会争取更多市场,促使陕西旅游业更新更快发展。

二、陕西旅游资源分析

陕西是中国古代十三朝定都的地方,在中国历史上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此外,陕西还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民间文化资源,可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产品和服务。陕西旅游业发展已取得较大成就,目前,陕西旅游业收入总额占陕西省GDP约9%,是陕西省重点发展的特色经济之一,可以说,陕西旅游业已形成特有品牌,定位和发展都相当成功。

但也应看到,陕西旅游业发展也存在一些障碍和不足。

首先,陕西旅游长期以来在人们心目中以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文历史旅游产品著称,对消费者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要求较高,使陕西旅游目标市场的拓展受到限制,难以吸引更多游客。加之过去陕西旅游“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旅游方式也对陕西旅游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旅游新产品还需更多开发。

陕西虽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景观资源,但近年来河北涿洲、浙江横店影视城等仿古景点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并达到“以假乱真”效果,许多以陕西为背景的历史剧都要在外地的影视城里进行拍摄,对陕西旅游业的发展构成一定威胁;许多自然加人文的旅游地如云南丽江等,很多游客不但一去再去,甚至还会选择定居,而陕西旅游业虽盛名在外,但吸引回头客的概率仍有待提高。

此外,陕西自然旅游景观开发还很不到位。陕西省17个国家4A级旅游区中,只有华山风景名胜区、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及翠华山旅游风景区三个景点属于非历史人文景区,在陕西省拥有的4A级景区中比例不到18%。而事实上,陕西南北地理跨度较大,坐拥秦岭山脉和黄土高原,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自然旅游产品开发还有很大空间。

三、消费者旅游心理变化对陕西旅游业的影响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休闲经济逐步发展,旅游消费心理也日渐成熟,黄金周旅游发展趋缓则是消费者心理变化的具体表现。而消费者心理的这种变化,对陕西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首先,心理成熟的消费者不再扎堆出游,减少黄金周期间景区的接待压力,利于景区的维护及可持续发展。

其次,人们对休闲的品位要求更高,更注重文化底蕴和内涵。根据消费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的各种需要逐层得到满足后,消费者最终会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而接受更多的教育、进行自我素质的提高等均属于对此类需要的满足,因此,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会有更多消费者青睐能充分得到历史文化知识熏陶的陕西旅游。

再次,由于平日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更希望在假期得到身心的真正放松,因此,短线旅游日渐受到消费者青睐,陕西地处中国大陆正中,对全国各地游客来说,均无须太长的旅途跋涉,从地域上也属于比较理想的选择。

四、发展陕西旅游业的思考

综合以上分析,陕西旅游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资源优势和自然地理优势,消费者心理变化也为陕西旅游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因此,陕西旅游业应抓住时机,充分利用现有优势资源及各有利条件,塑造陕西旅游新形象,做大做强陕西旅游业。

首先,适度调整陕西旅游业定位和产品结构,寻找发展新思路。顺应休闲经济潮流,在强调陕西历史文化名胜景区特点同时,融合其历史文化内涵,加大对自然和人文等内容的宣传,将陕西拥有的自然旅游资源与历史人文等文化资源充分结合,不但让人们在休闲娱乐和旅游的同时,得到历史文化的更高层次的熏陶,也使陕西旅游品牌形象更充实、更丰满,得到更广泛的消费市场,提高陕西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陕西省曾举办“华山论剑”活动,将华山天下险的独特自然景观同武侠小说中的华山论剑故事联系在一起,引发人们对华山景色及传说的无限遐想,从而争取更多的游客,这一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其次,积极发展短线游,发掘旅游市场。各种短线游的推出和发展,不但拓展了陕西旅游产品线,满足陕西及周边群众旅游休闲需要,当短线游品牌形成并牢固树立后,因陕西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和便利性(处于中国正中央,有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线),则可不断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如处于陕西东南隅的商南“金丝峡”风景区,定位和宣传都非常迎合城市居民渴望外出度假的心理需求,适中的距离使其成为西安市民周末出游等短线游的理想选择;游客到来又促进景区的发展,使金丝峡旅游品牌推向临近省份的更多消费者。

此外,适应休闲经济要求,充分利用各种民间资源如风味饮食、民间特色文化、农副产品等发展多种旅游方式。如陕西歧山县北郭乡依托当地文物旅游资源(北郭乡位于陕西省周公庙风景名胜区)开展以哨子面、擀面皮等为特色的农家乐旅游,吸引了不少城市旅游者;在春夏之交,许多果园果区推出以采摘水果为主题的旅游节目等,也使许多都市中的消费者眼前为之一亮。这些别具一格的旅游方式,在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求异、求舒适心理同时,也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城乡发展双赢。另外,要做大做强我省旅游业,也不能忽视自助游和自驾车游等新潮游客的需求,应积极开展各种配套服务业,使这部分消费者也能得到满意的服务,从而使陕西旅游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使陕西旅游业等到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仇向洋、朱志坚.营销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49-60

2、王晓民.西部大开发力推陕西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4年6月16

旅游消费心理论文范文第7篇

摘要:在以经济绩效为主要目标的旅游规划中,旅游规划往往更注重其资源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在非惯常环境中旅游者的体验价值和当地居民的地方感,本文希望通过非惯常环境和地方感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来提升旅游规划的社会价值和旅游资源价值的综合利用。

关键词:非惯常环境;地方感;旅游体验; 旅游规划

一、非惯常环境与旅游规划

(一)非惯常环境概述

有人认为,“旅游是人们一种短暂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是人们对于惯常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或熟悉的人地关系的异化体验”。简单地说,旅游就是人们对非惯常环境的体验和生活方式。非惯常环境就是指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以外的环境,体验就是人生。

(二)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的行为

如果说非惯常环境是旅游的外因的话,那么非惯常环境体验则是旅游的内因。由于受地理环境、空间区隔和个自的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即使在共同时态的“全球化”过程中,地域自然风貌的差异和地域文化特色依然存在,对异地居民来说,构成了形形与惯常环境迥然不同的非惯常环境,这种环境的差异度,对于不同的居民有着不一样的心理感受和认知度,对于处于非惯常环境下的消费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非惯常体验是相对于寻常体验来说的,是对日常生活的短暂逃避和否定,人们对于非惯常环境的非惯常体验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就像人类早期科技水平低下,没有制造出飞行器的情况下,人们有飞天的神话传说。现在去海滨的人们,希望能体验海洋的自然环境与在此环境下形成的社会人文生活;到沙漠去旅游,希望能体验沙漠的自然环境与在此环境下形成的社会人文生活;到历史名城去旅游,希望体验那里前人创造遗留下来的人文环境;到现代都市去旅游,希望能体验那里现代的辉煌和人们的生活;到国外去旅游,希望能体验那里的异域风光、异国风情;到太空去旅游,希望能体验在太空的感受;到外地、国外去看比赛,而不是在家中从电视上看比赛,是为了体验比赛现场的实战环境与氛围,并全身心地投入。这就是说,人们普遍有想在非惯常环境下体验的需要,只是有时候这种体验需要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只要有旅游供给就可以创造旅游需求,在旅游业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迪斯尼乐园。所以人们这种对于非惯常环境的体验需求对于旅游规划具有借鉴意义。

人们不仅有离开惯常环境的需要,而且在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的行为往往是有别于在惯常环境下的。这就是消费者在非惯常环境下表现出的非常态行为。非惯常环境为消费者提供了游客体验场所,在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的许多行为方式是无法简单地被生活在惯常环境里的人所理解的。这种非常态行为有时甚至是消费者自己在惯常环境中所不会表达的。经常被提及的消费者在旅途中的所谓“非理性消费行为”,其实都是生活在惯常环境里的人的惯常思维得出的判断。比如购物,游客在非惯常环境里会出现比惯常环境中更能消费,并且在非惯常环境中消费者更注重享受,体会美好的事物,希望享受一下以前期望的生活状态。过一下与日常生活中不一样的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就希望过一下少数民族简单的日子。比如香港这样的购物天堂里,也想做一回购物狂。又如外国有某种信仰的种族,女性在她们国家都必须在脸上蒙上黑头巾,但是她们来到中国以后就摘下黑头巾,尽情的狂欢。但是她们在结束了旅行以后,还会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总而言之,消费者可以在非惯常环境下摆脱惯常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可以释放一下内心。另外消费者可以在非惯常环境下体会一下与惯常环境下不一样的民族风情,生活习惯等。

二、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对当地居民的影响

消费者在非惯常环境中表现的心理和行为上的非常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从积极的方面看,会促进旅游地的对外文化交流,有利于旅游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复兴,有利于旅游地社会文化与科技进步,能够为旅游接待地提供大量的直接或间接的就业机会,有助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可以为旅游地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从另一方面看,消费者的消费观以及价值观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地居民,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当地居民本土文化的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会受到不良影响,甚至生活方式也开始变得腐化。

三、非惯常环境与旅游规划

(一)针对上面提到的消费者对于非惯常环境的体验需求,在旅游规划的过程,我觉得应该深度挖掘当地的特色旅游资源,如海滨浴场,沙漠探险的沙漠风光游,历史文化古迹,甚至太空游。面向广大的旅游消费者,我们应该为其展现当地旅游特色,使消费者能够在非惯常环境中体会到旅游的乐趣。但是在旅游规划中如果过分的追求对旅游者喜好的迎合,过度或者夸大的开发旅游资源来进行旅游规划,那么对于作为惯常环境中生活的当地居民来说,会形成一种地方感的不适应性。

所以在规划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这种非惯常环境对于旅游消费者的吸引作用,又要考虑到这种对于当地居民来说是惯常生活环境的适应性。

(2)针对上面提到旅游消费者在非惯常环境中的“非理性消费行为”、“非常态行为”,在旅游规划中要予以体现,要创造这样的环境或者娱乐设施,比如特色购物店;还有在雪场的滑雪、狗拉爬犁、滚雪球等这种在惯常环境中不能体验的景区设施。但是也要把握旅游开发规划的度。

尽管非惯常环境对于旅游消费者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但很少有游客愿意将其转化成惯常环境。人们往往对于惯常环境的需求是多样的,复杂的,如对公共设施、文化教育、对外交往、经济水平、医疗卫生、职业生涯、人脉关系等诸多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而对于非惯常环境的需求则较为单一,只要能满足新奇刺激、放松愉悦、好看好玩的一项即可。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从事遗产保护的专家学者对于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要完整地保留传统的居民环境和生活方式,以追求其所谓的原生态和原真性,其结果往往遭到原居民(尤其是年轻人)的不满。也就是说,这些专家学者希望原居民的惯常环境成为“文化化石”和“博物馆”,停止其现代化过程,从而满足旅游消费者对于其非惯常环境的审美情趣的追求。而事实上,原居民与外来游客一样,同样有追求现代化生活的权利。这就要求我们在旅游规划的过程中协调好非惯常环境对于旅游消费者的吸引力和惯常环境中的居民生活适应性。

四、地方感与旅游规划

(一)地方感理论

地方感是关于人们对特定地理场所(setting)的信仰、情感和行为忠诚的多维概念:主要包括地方依恋、地方认同、地方意象和机构忠实等研究领域。

地方依恋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管理研究中:如国家公园、自然遗产地、户外游憩地等。对自然资源地的地方依恋影响到使用者对自然资源管措施的态度和使用者保护资源环境的日常行为。地方认同是对某个地方作为社会角色自我感知的一部分的认知。地方意象(或地方映象)研究也涉及人与地方之间的情感关系。在目的地映象研究中,映象是一个包括信任、印象、情感和评价等要素的概念:包括感知认知和情感评价两方面。游憩者往往因热衷于某种游憩活动成为游憩地管理机构的忠实拥护者而表现出机构忠实。

地方感研究从人的感知、态度、价值观等角度讨论人与环境的关系,包括人在特定地方中的体验和人与特定地方的情感联结关系。

(二)地方感与旅游规划

在以经济绩效为主要目标的旅游开发背景下,旅游规划往往注重资源的旅游经济价值而忽视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未能认识到资源本身所具有的地方情感、认知和精神上的意义和价值。

旅游开发极大地改变了旅游地居民的居住环境,有的居民还需要搬迁,居民与原居住环境的情感联结关系被强行割裂,社区认同与归属感受到破坏,由此产生的旅游地规划管理问题和居民社会心理问题在旅游规划中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从而使旅游规划得到更多的认同和支持。地方感研究有助于规划者了解利益相关者对旅游开发的态度,及其赋予旅游地情感上、知识上、游憩上和精神上的特殊意义与价值,加强资源开发利用和政策措施制定中对利益相关者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重视,提高旅游规划的可实施行。旅游地地方特色的核心内涵是旅游地的地方性,旅游规划设计的根本任务就是营造旅游地的地方性,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地方感理论应用于旅游规划中,有助于解决旅游规划中与当地居民生活的矛盾,开发中过度商业化、庸俗化问题。

旅游规划中的地方依恋性,在景观设计中,地方感研究有利于规划设计者了解当地资源对于当地居民的特殊意义和价值,从而既能满足旅游消费者在非惯常环境中的体验需求,又能针对当地居民的地方感进行特别设计,不但吸引了旅游者,而且也维系居民与旅游地的情感联结关系。一个旅游地能否在旅游者心中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关键在于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而旅游体验就是旅游者在非惯常环境中的地方体验。旅游者这种在非惯常环境中的地方体验不仅反映旅游规划的成功与否,而且为旅游地的形象策划提供依据。

在旅游市场营销中,地方感理论的应用应建立在地方感的旅游地规划设计理念、方法与程序,并体现在规划调查、研究、规划设计等技术环节中。地方的吸引物对人们有吸引作用,但人与地方之间的关系超越了资源的这些功能属性。所以通过调查,了解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地环境的感知、使用和评价,确定对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景观和场所,并运用于旅游规划中。这样可以增加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对旅游地的感情,更好的展现旅游地。

地方感研究为我国旅游(游憩)地理学和旅游社会学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从实际发展来看,传统的以经济绩效为核心的旅游地管理理论与方法忽视了旅游者与旅游地之间的情感联结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自然资源和旅游地管理的影响作用。地方感研究有助于从人文层面完善自然资源及自然旅游地管理理论。同时,利益相关者对旅游地管理措施的态度及其对待资源环境的行为是影响旅游地和谐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五、小结

在考虑了非惯常环境和地方感的情况下来进行旅游规划,能更好的实现旅游资源的价值,并且更能反映人的需求、态度与价值观的多样性。也有利于解决旅游规划开发对于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的干扰性,以及防止旅游消费者在非惯常环境中的行为对于当地居民产生负面影响。通过把非惯常环境理论和地方感理论应用于旅游规划,能使在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过程中更人性化,更符合社会化,这样产生的经济利益才是久远的,并且也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和人文效应。

参考文献:

[1]张凌云 旅游学研究的新框架:对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和现象的研究旅游学刊2008 .10;

[2]唐文跃 地方感―旅游规划的新视角旅游学刊2008.8;

旅游消费心理论文范文第8篇

[摘要]后悔是全面解释消费者满意度和后续行为意图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梳理了消费者后悔心理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旅游者后悔心理的基本定义和成因。在此基础上,对实证调查资料使用因子分析法总结出旅游后悔心理的后续行为表现为5类:采取相对激烈的对抗行为、通过网络负面宣传、向旅游管理机关投诉、断绝该地旅游并影响亲友和借鉴经历调整心态。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男性较女性更容易“采取相对激烈的对抗行为”、“通过网络负面宣传”及“向旅游管理机关投诉”方式表达自己的旅游后悔心理;个体所学科别的差异对采取这5种行为方式来表达旅游后悔心理没有明显的差异。本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旅游后悔心理实证研究的不足,为旅游目的地经营者有效疏导旅游后悔心理提供了战略层面的参考。

[关键词]旅游后悔心理;后续行为特征;因子分析;方差分析;认知

1引言

消费者行为研究结果是市场拓展策略制定的基础。消费者行为研究中所强调的消费者动机、感知、期望、满意度、感知价值等行为变量最终是为了更好地预测消费者未来的行为意图。消费者后悔心理是消费者对所使用或体验产品不满的直接反应,此种心理及其后续行为被认为是全面理解消费者对产品/服务的满意度和解释多种售后行为(例如在购买意愿、品牌转换、投诉及口碑传播)的重要因素。对消费者而言,后悔情绪可引发不满和消费转移,事实上,简单的一个后悔期望就足以改变消费者的后续购买行为。

旅游者行为作为消费者行为研究的重要分支方向之一,其研究方法和范式上和消费者行为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旅游活动的特殊性导致旅游者后续行为表现的多样化。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有相关旅游体验后,其后悔心理所导致的后续行为表现对旅游目的地稳定和发展客源意义重大。从学科研究角度看,国内外从后悔心理角度对旅游者后续行为表现的研究尚显缺乏。

2理论基础评述

后悔被定义为产生于认知的消极情绪。当代关于后悔的研究取向主要有3种:哲学取向(PhilosophicalApproaches)、经济学取向(EconomicApproaches)与心理学取向(PsychologyApproaches)。鉴于个体消费的特点,消费者行为研究多借鉴心理学成熟的研究方法和内容,这也决定了心理学取向对消费者后悔心理研究的主导地位。

国外心理学取向对消费者后悔心理的研究结论是不一而同的。泽兰伯格等(Zeelenbergetal.)把后悔归纳为与观念、感受相关,是一种深切的感受,也就是消费者认为做错某件事,或失去了某次机会,对自己不满并想纠正自己,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做而寄希望于第二次机会的一种理想。卡尼曼和米勒(Kahneman&Miller)指出可能是消费选择引发了消费者的一种逆反想法而导致了后悔的出现。因此,当购买者仔细考虑放弃的选择时,他们认为放弃了可能更好地选择,犯了选择性错误,并后悔没有选择应选而未选的。从后悔情绪研究的理解来看,消费个体越是认真地考虑其他选项,越有可能体会到后悔。米勒等(Milleretal.)的研究证明:可供消费者选择的可能性数量,影响其对自身消费行为和结果的常规认定(惯性认定),即购买前选择的可能性越多,购买行为越不常规化(越不符合习惯),购买后悔情绪越高。

当消费者购买后,后悔和满意可能同时出现。因购买者对选择的产品既感到满意,也感到对其他产品没有被选而产生后悔和不安。尽管后悔和不满意都来自不愉快的经历,但是它们的参照不同。当产品的性能达不到顾客对产品的期望时,不满意就产生了;但产品的性能比不上顾客应选而未选的产品功能时,就会产生后悔情绪。后悔与购买者对产品的选择有关,而不满意与期望的比较结果有关。当购买者完成了产品特质之间的比较评估之后,他可能感到总体满意,但同时,如果产品的一些特质比不上未选的产品时,也会感到后悔。因此,后悔情绪是由“作为”和“不作为”之间的比较引起的。

大多数研究都认为态度有情感(Affect)、行为(Behavior)和认知(Cognition),即所谓的ABC态度模型(ABCmodalofattitudes)。从国外后悔心理研究结果看,后悔是基于认知信息加工而生成的个体态度(态度的标准学习层级),其结果指向必然是“认知个情感于行为”。因此,以消费者认知为主导的后悔心理必然能更好地预测消费者后续的行为意图和行为表现方式。

基于上述的分析并结合旅游者行为活动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旅游后悔心理,它是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体验活动基础上做出的以认知因素为主导的个体态度,这种后悔心理可能是实际旅游体验质量和旅游期望的比较结果,也可能是旅游者将本次旅游目的地和未选择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比较结果,或二者皆有的结果。因后悔心理和行为的直接相关,研究旅游者后悔心理比研究旅游者抱怨能更好地预测和分析旅游者行为意图。

3旅游后悔的行为表现实证分析

3.1研究设计及数据说明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原始资料与信息,采用统计分析软件Matlab7.01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各项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笔者于2007年9月进行2次预调查,预调查主要是访谈形式,选择20位大学2~3年级有过旅游经历的学生进行深度访谈,选择和确定旅游后悔心理的行为表现特征,为正式调查做准备。问卷的设计包括两部分:①旅游后悔心理所导致的后续行为特征19类(具体内容见表2),采取李克特5点量表尺度(LikertScale),依序由1分到5分代表此类行为特征表现的程度(非常小、小、一般、大、非常大);②样本的个人情况,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和学科差别。

正式抽样调查于2007年10月,调查主体以大学2-3年级有过旅游经历的学生为主。调查问卷共发放260份,回收244份,回收率为93%,排除回答不完全及真实性较低的样本后,最终使用有效样本共计224份,有效问卷率86%。调查样本中理科生为105人,占总量的46.88%;文科生为119人,占总量的53.12%。男性为93人,占总量的41.52%;女性为131人,占总量的58.48%。

对所收集调查数据进行信度及KMO值分析,结果如下:数据信度标准值克朗巴哈α值(Cronbachα)为0.768,标准化克朗巴哈α值(Cronbach’sαBasedonStandardizedItems)为00771,共分析项目19个。根据纳恩诺里和伯恩汀(Nunnally&Bemtein)的研究,测量工具的克朗巴哈。值(Cronbacho)最好高于0.7,但是,如果量表中的测量项目数个数小于6个,克朗巴哈α值(Cronbachα)大于0.6也表明数据质量可靠。此处问卷信度值都在0.75以上,说明了本文所使用数据具有较高的置信度。问卷的KMO值为0.766,巴特勒球体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说明数据存在良好的结构效度,适合于下文所使用的因子分析法(见表1)。

3.2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FactorAnalysis)是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即将相关比较密切的几个变量归在同一类中,新因子的提取标准一般为特征值大于1。和主成分分析相比,因子分析可以使用旋转技术帮助解释因子。因子旋转最常用的方法是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Varimax)。因子旋转的目的就是要使因子载荷矩阵中因子载荷的平方值向0和1两个方向分化,使大的载荷更大,小的载荷更小。本研究数据的因子分析使用该技术线路。

数据因子分析正交旋转后结果如表2所示。19个问卷项目通过因子分析及正交旋转后新萃取因子5个,分别是“采取相对激烈的对抗行为”、“通过网络负面宣传”、“向旅游管理机关投诉”、“断绝该地旅游并影响亲友”及“借鉴经历调整心态”。

3.3单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用来研究一个控制变量的不同水平是否对观测变量产生了显著影响。本研究数据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受调查者学科门类的差异对旅游后悔心理驱使下导致的后续行为特征没有必然的联系,即不论是学习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的学生旅游后悔心理的后续行为特征不存在差异性(见表3)。

旅游后悔心理导致的3种后续行为特征和受调查者性别存在明显的差异,即男性和女性在“采取相对激烈的对抗行为”、“通过网络负面宣传”、“向旅游管理机关投诉”的行为方式上存在明显的不同。“断绝该地旅游并影响亲友”和“借鉴经历调整心态”两类行为表现方式在性别上没有明显的差异(见表4)。

3.4总体分析

为了更清晰地揭示旅游后悔心理对个体后续行为特征的影响,笔者对收集数据进行了加权平均,其权重由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结果如表5所示。

数据结果显示:当旅游后悔心理产生后,旅游者选择采取“断绝该地旅游并影响亲友”的倾向较强(3.1794)。另外,因本研究调查样本为在校大学生,该年龄层次对网络使用率较高,因此,“通过网络负面宣传”(3.1719)成为该旅游群体产生旅游后悔心理后行为意图表达的另一类重要选择。相关研究表明:处世态度能直接反映中国人人格结构中的个体动机水平。大学生在旅游后悔心理产生后表现出“借鉴经历调整心态”倾向较强(2.9790),这说明了当代大学生能更多地从社会现实的角度上不断完善自我的处世态度,充分理解社会现状,以积极的心态适应社会现实。在旅游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旅游者会更加理性的寻找一定的渠道和途径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这也是“采取相对激烈的对抗行为”赋值较低(2.0761),而“向旅游管理机关投诉”赋值较高(2.8567)的原因。现实生活中,男性一般处于主导地位,其行为外显性表现总是略强于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在旅游后悔心理产生后所采取的各类后续行为表现赋值均高于女性。该结果符合男女性别差异在行为表现上的社会认识。

相关实证研究显示:文科生多接触社会人文科学,社会人文科学缺乏精确的定量和实证性,这使文科生在行为表现上更多的具有感性色彩,易冲动;而理工科生多接触自然科学,而自然科学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精确性、严密性和规则性,这就使得理工科学生的人格趋向理智、精细、守则。本研究结果从学科赋值差异上看:自然学科背景的个体在“通过网络负面宣传”(3.2664)、“借鉴经历调整心态”(2.9406)来表现旅游后悔心理上的赋值较高;社会学科背景的个体在以“断绝该地旅游并影响亲友”(3.0699)、“向旅游管理机关投诉”(2.9808)来表达旅游后悔情绪上赋值较高。该赋值评价基本符合以往对自然学科背景和社会学科背景学生行为表现方式差异的研究结果。

结合上文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可以给出如下结论:男性较女性更容易“采取相对激烈的对抗行为”、“通过网络负面宣传”及“向旅游管理机关投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旅游后悔心理。

4结论、管理借鉴及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在后悔心理研究总结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旅游者行为活动的特点提出了旅游后悔是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体验活动基础上做出的以认知因素为主导的个体态度,这种后悔心理可能是实际旅游体验质量和旅游期望的比较结果,也可能是旅游者将本次旅游目的地和未选择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比较结果,或二者皆有的结果。使用因子分析法萃取了旅游后悔心理导致的后续行为表现主要为:采取相对激烈的对抗行为、通过网络负面宣传、向旅游管理机关投诉、断绝该地旅游并影响亲友和借鉴经历调整心态等5种表现方式。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说明了男性较女性更容易“采取相对激烈的对抗行为”、“通过网络负面宣传”及“向旅游管理机关投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旅游后悔心理。从学科差异来看,个体所学科别的差异,对采取这5种行为方式来表达旅游后悔心理没有明显的差异。

旅游消费心理论文范文第9篇

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由法国传到北美地区,80年代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哲学思潮。它是在人类即将步入后现代时代的大背景下,在批判现代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按照后现代哲学家们的规定,后现代社会或后现代时代应该有以下一些特征。

1.从社会特征来讲,后现代时代对应于后工业社会,是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高度膨胀和泛滥的新时代。

2.从知识特征来看,后现代社会的一切知识都被数字化、符号化和商品化,不能被数字化的知识,几乎不被看作知识。

3.从文化特征上看,颠倒传统文化的原有定义,反对传统文化的各种创作原则,扬弃传统文化的语言、意义系统、形式和道德原则。

4.从心态和思维模式特征来看,后现代社会所要表达的是一种不确定性、模糊、偶然、不可捉摸、不可表达、不可设定及不可化约等精神状态和思想品位。

5.从生活方式上看,后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特征是游戏式的生活。

二、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影响下的后现代旅游观

1.后现代旅游的价值(目的)

旅游作为一种及其复杂的社会现象,深刻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正如前现代社会旅游活动与现代旅游的差别,后现代旅游也必然表现出与现代旅游诸多的差异。现代旅游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以获得心理为目的的审美过程和自娱过程,最基本的属性是它的消费性、休闲性和社会性。现代旅游者的旅游体验遵循着地理学、人类学和民族志的理性化路径,其经验结果表现出标准化的趋势和要求。科学化、标准化、理性化的现代旅游可以方便的复制、传递、交流和比较,正适应了现代社会福特式刚性生产结构的基本要求。随着旅游活动走上大众化的潮流,规模和成本成为现代旅游业关注的焦点,旅游消费的功利主义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科学化、标准化、理性化的历程却埋没了旅游经验的个性特点,使得旅游活动失去了其本质内涵。总之,现代旅游在唤起旅游者人性的同时,却埋没了旅游者的个性和旅游地的真实性。

后现代旅游是对现代旅游在休闲、交往和审美中表现出来的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的严厉批判后提出来的一种旅游新主张。它的实质是以一种开放的、随心所欲的、游戏的心态对待旅游中的多元文化、多种选择和多种路径来破解现代旅游的公共性,剥掉其商业化的外衣,回归到旅游的本来面目,重建休闲、交往与审美的经验论本质,在对外界不可预知的尝试中体验生命的色彩,从而重建旅游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旅游价值(目的)上,后现代旅游进行没有深度的平面尝试,既不再追求或消解旅游背后的形象意蕴,也不再关注稳重的文化深度。

2.后现代旅游的消费倾向

消费需求的情感化:人类即将步入后现代社会,传统大众旅游产品已无法激起旅游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后现代旅游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和服务与自我的密切程度,偏好那些能与自我心理引起共鸣或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消费内容的个性化:在大众旅游时代,随着旅游者的旅游经验日趋丰富,对旅游产品和服务更加挑剔,传统的标准化产品和服务已让旅游者感到厌倦,他们开始追求能彰显自己个性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如具有个性化、参与性强的登山旅游、探险旅游、专题旅游等。

消费价值的体验化:从消费的价值目标来看,后现代旅游消费者从注重产品本身转移到注重接受产品时的体验,他们不再重视结果,而是重视过程。体验是一种无形的高附加值产品,它的本质在于在产品功能的基础上给消费者带来美好的消费体验和愉悦的消费感受。

消费方式的主动化:后现代旅游消费者不再满足于被动的接受旅游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而是主动的参与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消费者越来越希望和企业在一起,开发能与他们产生共鸣的产品和服务。

消费意识的绿色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普及,旅游消费者的公益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旅游需求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旅游消费者开始珍惜周围的生存环境,重视生活质量,追求永续消费,使自己成为绿色旅游消费者。

消费动机的求美化:著名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分析人类的动机时,认为追求美的动机是一种重要的形式。美是人们生活中的价值尺度,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对于美的要求的认知也不同,反映在消费行为中也大不一样。消费者求美的动机主要体现在产品和服务本身存在的客观形态美的价值以及为消费者创造出的美和美感。

三、实例论证——以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旅游开发为例

作者有幸参加了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的旅游总体开发项目,在考察、规划过程中深刻的感受到了后现代旅游者旅游习惯及动机的变化。

从市场角度来看,博罗县位于经济发达、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较大的珠三角地区。其主要市场是广州市、惠州市、深圳市及汕头市等经济发达的城市。这些城市旅游者的特点是收入高、受教育程度高,大部分都有私家车、旅游出游率高,但是对旅游方式的要求也较高,不满足于传统、大众的旅游方式,希望能够从旅游中得到身心的放松,倾向于休闲度假的旅游方式,对旅游环境和质量要求高。属于比较典型的后现代旅游消费者。他们的旅游动机大部分是出于减轻工作压力,舒缓身心的目的或者寻求体验新奇与刺激。

从博罗县的旅游资源来看,博罗县生态环境较好,与周边地区乃至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较,生态环境污染程度低,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一级标准;主要江河湖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1-2级标准。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不仅提高了博罗县旅游业的竞争力,也为发展绿色产业和生态城镇奠定了基础。又拥有罗浮山、象头山等具有极高旅游开发价值的风景名胜区,以及众多山林风景、水库林场、农业田园风光等自然旅游资源和古国遗址、庙宇寺院等人文旅游资源。

因此想要成功的开发博罗县的旅游,必须要充分考量到后现代旅游者的特点,结合博罗县本身资源的特点,依托博罗的区位优势,打造出参与性、休闲性强的旅游项目和旅游线路。比如以道教文化为主要特点的罗浮山,可以将道家养身的内容引入现代旅游,将古老的养身方法、药膳用于减缓现代生活的副产品——亚健康状态,对于白领阶层应该具有不小的吸引力。除此以外,利用博罗县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可以在农业重点县打造出一、两个规模较大、各有特色产品的生态农业庄园,走绿色观光、乡村休闲旅游的路子。

四、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传统的单一的大众化的旅游内容和形式逐渐失去了迷人的魅力,人们越来越关注旅游本身的价值,过度的商业化因素已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唾弃。后现代旅游的理念影响着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旅游方式、消费习惯等。21世纪的旅游经营者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些特点及变化。

参考文献

[1]黄燕,涂媛鸿.论后现代思潮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企业经济,2006(10):78-80.

旅游消费心理论文范文第10篇

摘要:无差异曲线是经济学中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一条重要的线,运用无差异曲线进行消费决策是旅游者行为选择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无差异曲线在旅游消费行为中的应用方法和价值所在,以期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旅游消费新思路。

在旅游过程中,旅游消费者经常会面临一些行为选择间题,需要作出理性的决策,使得效益最大化。多数旅游消费者都具有这种效益最大化的内在倾向,但就行为选择过程来看,其依据往往是一些感性的认识和判断,因此,行为选择的过程一般缺乏一种标准,过程与结果之间容易前后矛盾,效益最大化的内在要求难以实现。比如,一对恋人准备购置下周去新疆旅游的物品,在采购物品的过程中两人对购买零食和CD碟片产生了不同看法,喜欢吃零食的女士认为,这次旅行的交通工具是火车,当火车在大西北黄土高原或大沙漠中行驶时,嘴里一边含着话梅,一边眺望车外的风景,这才可以消除旅途的单调;若买CD碟片还要带上CD播放机,太麻烦了。而喜欢音乐的男士则提出另外看法,因为旅途中的时间较长,带一些流行音乐(或歌曲)的CD碟片,可以消磨旅途中一些时间,并且法国流行歌曲和大西北的风景融和在一起,其效果将是精神上、物质上双重收获;况且,更重要的是,新疆有的是水果,到时你吃都来不及,还是CD碟片的效用较大。

究竟是按照女士的偏好还是依从男士的看法来决定花费呢?这是在旅游前购物决策中常见的一个典型例子。在旅游决策过程中,如旅游目的地、交通工具以及住宿条件的选择等食、住、行、游、购、娱各方面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因此,本文将从经济学角度利用无差异曲线来分析旅游消费行为。

一、序数效用理论与无差异曲线

旅游决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最终的消费行为归结为旅游者对各种选择的效用分析与比较。效用是旅游消费行为理论的基础,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效用”是人的一种心理感受,而不是商品本身存在的有用性。效用与有用性或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不同的含义,前者是主观感受,而后者是客观存在的。

由于消费者对商品使用价值的主观评价不同,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也就是效用不同。不同的人从同一个商品中得到的效用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从同一个商品中得到的满足程度亦不同。因此,用来体现消费满意度的无差效用就产生了,无差异曲线也就成为研究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工具。

利用无差异曲线研究旅游消费的前提是序数效用论,即商品的效用是无法具体衡量的,只能用顺序或等级来表示。因此,用消费者偏好的概念,取代基数效用论的关于效用的大小可以用“效用单位”表示的说法。消费者对于各种不同的商品组合的偏好程度是有差别的,这种偏好程度的差别决定了不同商品组合的效用的大小顺序。

无差异曲线是消费者感受满足程度相等的商品组合点的轨迹,是消费者主观嗜好的几何表现。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凸向原点且斜率为负的线,因此,为实现同样的满足程度,一个旅游产品消费的增加,必然是另外一种旅游产品消费的减少。边际替代率递减决定了曲线的凸性。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不相交的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旅游产品组合量越大,满足程度越高。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这由边际替代率递减决定的。这种曲线表示消费者在一定的偏好、一定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选择商品时,对不同组合商品的满足程度是没有区别的。这时消费者对商品消费的选择,只有先后次序间题,没有大小问题。

二、无差异曲线在旅游消费行为中的作用

社会越发达,人们就越注重消费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消费者一旦受到了“心理伤害”,是很难靠金钱等物质赔偿手段来进行弥补的。因此,消费心理决定了消费行为,为了能更加有效地满足自身的消费心理,旅游者的消费行为通常是由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来决定的,其中,无差异曲线是由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偏好、性格、家庭角色等一系列自然的和社会的属性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例如,对于黄山和泰山两种类似的休闲观光旅游产品的不同组合而言,科学考察和休闲度假两种类型的旅游者就会产生不同的旅游心理,休闲度假型旅游者的无差异曲线比科考型旅游者的无差异曲线要更远离原点,效用更大,满意度更高。进而,在同等条件下,度假型旅游者选择此组合的可能性就更大。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性曲线相切时,商品的组合是消费者在既定支出水平上所能实现的最大化效用。如果两条曲线相割则是以较多的钱实现较低的满足程度;如果不相切不相割则是既定的无差异曲线实现不了既定的满足程度,没有意义。因此,在研究旅游消费者行为时,要在消费可能的前提下,即找到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切点。

三、无差异曲线在旅游消费行为中的运用

由于边际效用递减是一种不可改变的规律,因此,在人们的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如何使用有限的收人获得最大效用就成为消费者非常关心的问题:

序数效用论将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结合来说明消费者均衡。消费者的偏好决定了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一个消费者关于任何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有无数条;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决定了消费者的预算线,在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一个消费者关于两种商品的预算线只有一条。只有既定的预算线与其中一条无差异曲线的相切点,才是消费者均衡点。在切点,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斜率相等。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即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预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即两种商品价格之比。

如图所示,既定的预算线I与无差异曲线U相切于E点,E点是消费者均衡点。在均衡点E上,消费者关于商品1和商品2的最优购买数量的组合为。在旅游消费行为决策中,消费者均衡可以指导旅游经营者认识到潜在旅游者的消费倾向,从而有利于其积极地做出相应促销和准备工作。

假定某旅游者的假期只有7天,可供选择的目的地是上海或杭州,上海、杭州的旅游消费各为80元/天、50元/天,该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总额为500元。以时间为限制条件的旅游消费可以用时间限制线X十Y=7来表示,如下图所示JK线;以费用为限制条件的旅游消费可以用预算线50X十80Y=500来表示,如图所示的CD线。

预算线和时间限制线相交的区域,如下图所示OCEK,双重限制线为CEK,CEK与坐标轴之间的区域OCEK表示既满足收入和价格的限制,又满足时间的要求和消费组合。而区域JCE表示只满足时间限制并不满足价格、收人限制;区域EKD只满足价格、收入限制,但不满足时间限制。

旅游消费心理论文范文第11篇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越来越受到关注。旅游者食、宿、行、游、购、娱等消费行为带来了一定的环境影响。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可持续旅游消费文献的分析,从可持续旅游消费理论、旅游消费行为环境影响、可持续旅游消费测度――生态足迹和调控机制等四个方面进行综述,总结了旅游消费及环境影响研究现状和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和方向做了展望。

关键词:旅游消费;可持续旅游消费;环境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2.6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1)06-0019-0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取得了引人注目的业绩。如果说20世纪初旅游还是作为一项奢侈消费品的话,现在旅游几乎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消费品。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旅游人次数达到1.87亿人次,出游率为44.5%,旅游总花费为1446.57亿元[1]。旅游消费是指人们在旅行游览过程中,为了满足其自身发展和享受的需要而消费的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的总和[2]。旅游消费模式反应了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及相关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随着旅游的大众化,不合理的旅游消费行为及其环境影响也得到了广泛关注[3]。本文对可持续旅游消费的研究现状和热点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展望未来研究与发展趋势,以期促进可持续旅游相关研究,并引导公众的绿色旅游消费行为。

一、可持续旅游消费的理论研究

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将其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满足子孙后代需求能力的发展”[4]。1994年UNEP在内罗毕发表《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报告首次将“可持续消费”定义为“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5]。可持续旅游是随着可持续发展这一新观念的出现而出现的,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消费等思想及理论在旅游这一特定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延伸。可持续旅游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在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旅游环境的同时,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在开发过程中维持旅游供给地区生态环境的协调性、文化的完整性和旅游业经济目标的可获得性;保持和增强环境、社会和经济未来的发展机会,实现旅游业发展方式、发展规模的合理规划和管理[6]。

司金銮指出可持续旅游消费应重点探讨可持续旅游消费的三对关系、可持续旅游消费的三元机理、可持续旅游消费的核算机制、可持续旅游消费与相关因素的关联互动及可持续旅游消费的政策设计等五个基本理论问题[7]。宁士敏认为,旅游消费依存于旅游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用可持续发展原则去规范旅游消费行为,并就旅游消费如何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8]。毛凤玲对可持续旅游消费基础理论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包括物质消费、精神消费、生态消费的“可持续旅游消费三元结构”的初步框架。对可持续旅游消费的涵义、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阐述了可持续旅游消费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9]。杨卫东提出可持续旅游消费结构、方式、动机、效用必须遵从可持续性原则,即在进行旅游消费时要考虑代内与代际公平、考虑旅游业的发展及旅游效用与旅游资源承载能力的相互促进[10]。何春萍从消费者支付能力、闲暇时间、旅游动机三个方面论述可持续旅游消费的实现面临障碍是居民收入、闲暇时间制度和传统消费文化对旅游消费观的不良影响,来自旅游产业自身的阻碍因素是地方政府对旅游消费经济功能的过分偏好、可持续旅游产品的供给问题和旅游消费政策、旅游消费教育等方面的问题[11]。

二、旅游消费行为环境影响

旅游消费涉及餐饮、住宿、交通、游玩、购物、娱乐等六个方面,很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研究它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如:杨新军,霍云霈介绍了旅游交通带来的环境影响,分析了不同交通方式带来的能源环境污染及其成本估算方法,以瑞典环境智能测试系统为例,对旅游交通环境污染方面的应用作了探讨,同时结合我国ReBAM的环境交通影响分析,指出高强度集约化旅游开发模式,会造成交通工具区域上高密度使用,并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最后总结了旅游交通方式与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及其启示[12]。Stefan Gfssling等人分析了交通、食宿等旅游消费结构与CO2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旅游并不是比其他经济活动对环境影响更小的“无烟产业”,旅游的生态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的地国家、旅游者文化和选择度假的环境[13]。OECD发表的关于可持续消费系列研究报告,其中可持续旅游消费篇对家庭旅游消费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报告指出随着收入的增加,与旅游相关的交通在OECD国家之间日渐增加,它是产生大气和水体污染物、温室气体排放、噪声等级增加的重要因素。预计在未来二十年内旅游出行,尤其是航空旅游将在这方面对环境产生很大影响[14]。

三、可持续旅游消费测度――旅游生态足迹

Colin Hunter等认为生态足迹是衡量可持续旅游消费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这种分析方法可以从全球的视角估算旅游消费的环境影响[15]。章锦河等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及旅游者的生态消费结构特征,构建了旅游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游览等6个旅游生态足迹计算子模型[16]。Trista M. Patterson等人的研究表明,旅游度假者的假期期间的生态足迹比平时高,也比当地居民的平均水平高,而这其中与旅游交通相关的环境影响最大,可以占到总足迹的86%[17]。WWF―UK通过计算不同旅游产品的生态足迹,比较不同旅游产品的生态需求和自然资源消耗,计算得到在马约卡岛度假1个床位1夜的生态足迹为0.030hm2;而在塞浦路斯度假1个床位1夜的生态足迹为0.070hm2。

国内也有很多学者运用生态足迹方法论述了旅游可持续发展,如:张约翰等人从高原旅游消费结构特征出发,将高原城市旅游生态足迹构建为6个活动组别计算模型。运用模型对拉萨市旅游业生态足迹进行测评,结果表明2007年拉萨市旅游者人均生态足迹为0.05134hm2,其中交通、餐饮分别占85%和12.5%,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占城市生态承载力的13%[19];孟繁斌选取武夷山“三区”为研究对象,表明武夷山2000-2004年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平均值为0.039hm2,而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平均值仅有0.0235hm2,即平均存在0.016hm2的人均旅游生态赤字,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生态赤字将不断增加[20];李君轶等人对西安市入境游客的生态足迹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西安市入境游客人均生态足迹为0.0156hm2,约占该市现有城镇居民年人均生态足迹的1.17%,进一步分析表明,旅游生态足迹结构组成中,餐饮的旅游生态足迹居绝对主导地位,约占54.09%[21]。席建超等人对北京市海外旅游者的生态占用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北京市海外旅游者每次来京旅行人均生态占用0.09587km2,约占北京市现有城镇居民年人均生态占用的5%。因此,旅游消费生态占用对区域生态占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22]。

四、促进可持续旅游消费的措施

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环境政策委员会指出,尽管生态旅游的市场份额在增长,但旅游者在选择度假目的地和交通方式时很少考虑环境影响,为了减少环境影响,就航空旅游来说,可以采取技术创新、需求管理以及交通方式的转换来达到目标,呼吁政府在计算旅游业成本和效益的时候考虑环境影响的成本,同时为了提供旅游者的环境意识,OECD建议相关者为旅游者提供减少环境影响的信息[14]。国内专家学者通过对旅游消费的环境影响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政策调控措施,刘瑶指出健全旅游的环境影响研究理论体系、广泛开展旅游环境影响评价、转换旅游形式是解决旅游环境影响的有效方法,也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23]。李玉文提出要加强生态旅游区景区保护规划、加强景区环境影响评价等可持续旅游的对策和措施[24]。王群等人认为要关注旅游地的水环境问题,认为加强对旅游地水环境的研究与保护将是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与重要领域[25]。李萌等认为可持续旅游消费的实现受社会大环境、旅游产业背景、旅游消费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推进可持续旅游消费应着重与提高旅游消费水平、改善旅游消费结构、进行可持续旅游消费的源头控制、提高公众的可持续旅游消费意识,并对旅游消费行为过程进行科学的制度安排[26]。

五、旅游消费环境影响研究与前景展望

随着旅游消费层次的提升和消费总量的扩大,研究旅游消费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可持续旅游消费逐渐成为国内研究的一个热点,但是目前的研究深度不足,从理论到实践都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急需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应用实践。以下研究领域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

(1)现有评价指标单一,缺少成套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可持续旅游消费概念缺少操作性,在实际应用中,可持续旅游消费往往被解释成提高能源或资源的使用效率,废弃物最少化,环境友好的消费习惯等。因此,在现有的案例研究中,研究人员往往仅选择某一个或一类指标来评价旅游消费行为的可持续性,而没有考虑环境影响所涉及的空间范围。不同的环境影响在全球、区域及个体层次上所产生的生态效应是不同的,因此环境影响的空间特征应当是评价旅游消费可持续性所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2)研究成果主要停留在可持续旅游消费的管理理论阶段,而可持续旅游消费研究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推进居民旅游消费行为向可持续旅游模式的转变和管理,因此,研究成果的实用性更加重要。

(3)对地区性旅游消费行为的环境影响的定量研究有所欠缺。虽然少数学者已经在这一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大多是通过统计部门的数据进行分析。而通过获得一手数据来核算分析旅游消费行为产生的环境影响的研究很少。直接通过旅游消费者获得的数据能客观反映出消费者需求,消费行为特征及其产生的环境影响。

(4)缺少推动可持续旅游消费的政策、法律法规、经济政策,公众引导等方面的调控机制。在旅游消费环境影响管理的过程中应注重各利益相关方之间信息和行为的必要沟通,探索建立自上而下包括国家、地方政府、旅游消费者、旅游经营者、研究人员和社会公众在内的信息共享平台与合作机制,对管理措施进行及时公布、实施、反馈和完善。

(5)旅游消费行为环境影响科普性知识的普及不足。要加大旅游消费环境影响知识的科普宣传力度,利用现代传媒开展科普宣传活动,让旅游消费者了解旅游过程中食、宿、行、游、购、娱等方面环境影响的知识,培养和提高旅游消费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以上这些领域研究的不足,正是未来可持续旅游消费研究的重要园地,随着对这些问题研究的深入,可持续旅游消费研究将取得更丰硕的成果,对促进人们的可持续旅游消费将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年鉴2009[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422-423.

[2]罗明义.旅游经济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3-94.

[3]曾军.近期国外旅游影响研究综述――《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文献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18(6):79-83.

[4]Our common future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5]UNEP. Elements for policies for sustainable consumption[z] Nairobi, Symposium :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attern,Oslo,Norway,1994.

[6]牛亚菲,王文彤.可持续旅游概念与理论研究[J].国外城市规划,2000,(3):17-19.

[7]司金銮.国际可持续旅游消费三元复合体系原论――创立可持续旅游消费发展学说的基础理论研究[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1,(12):33-36.

[8]宁士敏.中国旅游消费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36-245.

[9]毛凤玲.可持续旅游消费理论创新研究[J].生态经济,2006,(3):105-109.

[10]杨卫东.试论我国旅游消费的可持续性[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15):78-79.

[11]何春萍.可持续旅游消费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4:24-29.

[12]杨新军,霍云霈.旅游交通的环境影响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1):42-46.

[13]Stefan Gfssling, Paul Peeters, Jean-Paul Ceron, et al. The eco-efficiency of tourism[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5,(54) :417-434.

[14]OECD.OECD Programme On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Sector Case Studies Series Household Tourism Travel:Trends Enviromental Impacts and Policy Responses[R].2002:5-47.

[15]Colin Hunter Jon Shaw.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s a key indicator of sustainable tourism[J]. Tourism Management,2007,(28):46-57.

[16]章锦河,张捷.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J].地理学报,2004,59(5):763-771.

[17]Trista M. Pattersona, Valentina Niccolucci, Simone Bastianoni,et al. Beyond “more is better” :Ecological footprint accounting for tourism and consumption in Val di Merse, Italy[J].Ecological Economics,2007,(62):747-756.

[18]WWF―UK.Holiday footprinting a practical tool for responsible tourism.2002. wwf. org.uk/filelibrary/pdf/holidayfoot printingfulI.Pdf.

[19]张约翰,张平宇,张忠孝等.拉萨市旅游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7) :154-159.

[20]孟繁斌.基于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2006,1-69.

[21]李君轶,马耀峰,杨敏.基于游客行为的旅游生态足迹研究――以西安市入境游客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2):107-110.

[22]席建超,葛全胜,成升魁等.旅游消费生态占用初探――以北京市海外入境旅游者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2):224-229.

[23]刘瑶.我国旅游的环境影响研究及其方向[J].三峡环境与生态,2003,25(11):153-155.

[24]李玉文,王新鹏.生态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控制对策[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35(6):63-65.

旅游消费心理论文范文第12篇

1模型变量的选择

1.1影响因素

经济学理论认为,消费者收入是决定其需求的重要因素,是需求得以实现的客观必要条件.随着收入的变化,人们的需求也跟着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总需求水平与收入成正向相关关系,收入越高,需求水平也越高[11].而消费是总需求中最主要的部分,在现实生活中,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很多,由凯恩斯消费理论可知,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12].所以,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此外,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J.S.Duesen-berry)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其消费,从而消费是相对决定的[12].旅游是人们离开惯常环境到外地参加旅游活动的过程[13],从旅游的全过程来看,旅游者从家中走出,最后再回到家中.在这个过程中,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旅游通道形成一个闭环的系统[14].其中,处于纽带位置的交通条件对旅游者的活动影响重大,因此,影响旅游者消费的因素除了收入、消费习惯、周围消费水准外,还应包括交通设施的质量.除此之外,居民储蓄、消费者个人偏好、心理预期等因素对消费也会有影响,但有些数据不便于获取,考虑到论文的严谨性,本文讨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公路营业里程、铁路营业里程五个因素对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的影响.

1.2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设置

本文将农村居民的人均旅游消费作为被解释变量Y,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1、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2、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X3、公路营业里程X4、铁路营业里程X5作为解释变量.

1.3样本数据

国家历年的统计年鉴从1994年开始对国内旅游市场的各类数据进行公布,因此本研究选取了从1994~2009年的16组数据进行分析。

2模型的建立

2.1模型设定

回归模型设为:Y=b0+b1X1+b2X2+b3X3+b4X4+b5X5+u,其中Y为被解释变量,X1、X2、X3、X4、X5为解释变量,u为随机项,b0、b1、b2、b3、b4、b5为常数项.

2.2参数的估计

2.2.1计算解释变量相关系数

利用Eviews软件计算各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选择X1、X2、X3、X4、X5数据,操作可得相关系数矩阵.由表2可以看出,X1与X4、X5之间,X3与X4、X5之间,X4与X5之间相关系数较高,可能存在共线性,所以,需要对变量进行逐步回归,来消除多重共线性。

2.2.2消除多重共线性

分别作Y对X1、X2、X3、X4、X5的一元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按照R2从大到小排序为:X3、X5、X2、X1、X4.以X3为基础,顺次加入其他变量逐步回归.首先加入X5回归结果为:Y=-258.24+0.29X3+35.84X5.但是,常数项、X3、X5的Prob值分别是0.1155、0.1570、0.3479,不显著,所以,剔除X5.加入X2回归得:Y=426.31+0.33X3-4.35X2.常数项、X3、X2的Prob值分别是0.0473、0.0011、0.0131,均小于0.1,保留X2.继续加入X1回归得:Y=605.05+0.09X3-5.31X2+0.03X1.但是,常数项、X3、X2、X1的Prob值分别是0.0117、0.5269、0.0039、0.0913,其中X3的P值不显著,所以,X1予以剔除.加入X4回归得:Y=615.97+0.16X3-5.5X2+0.2X4.同理,因为X3、X4的Prob值为0.3209和0.2402,将X4剔除.

2.2.3多元回归方程

经过上述操作可知,最终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426.31-4.35X2+0.33X3.对应的t值分别为2.19、-2.873、4.149,R2为0.824,F值为30.443.其中可决系数R2=0.824,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模型的拟合程度很好,可决系数很高,这表明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有显著影响.

3模型检验

根据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建立的模型能否揭示经济现象中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能否应用于实践,还要取决于模型能否通过检验.

3.1经济意义检验

从估计的结果可以看出,b2<0,b3>0,说明随着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增加,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是减少的;随着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的增加,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是增加的,所以所估计的模型是具有经济意义的.而且,b3表示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增加100元,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就会增加33元.

3.2统计意义检验

统计意义检验一般包括拟合优度检验、方程显著性检验(F检验)、变量显著性检验(t检验).回归分析表如表4所示.

4建议

随着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日益繁荣,农村旅游市场显现出其巨大的发展潜力,且基于扩大内需和新农村建设等宏观环境,进一步完善农村旅游市场,不仅能为国内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也有利于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4.1加强国内农村居民旅游的理论研究

从目前搜集到的文献资料来看,我国学者对农村旅游市场的研究还仅限于旅游者特征、开发策略等定性研究上,定量的研究非常少.因此,应加强国内农村居民旅游的理论研究,深入系统地了解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经济规律,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居民旅游理论,引导政府和旅游企业实施正确的方针政策.同时,有关部门应积极倡导新的消费方式,在农村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工作,引导农村居民更新思想,激发其旅游动机.

4.2优化农村居民旅游的产品结构

从本文的样本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约为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的1/3.所以,相关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并没有把农村居民作为重要的市场进行开发,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政策,没有相应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设施,导致农村旅游市场至今仍没有阶段性的进展.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农村居民旅游消费与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存在很显著的相关性,这充分说明了旅游消费的攀比性.旅游相关部门应针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设计相应的旅游产品,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刺激其消费.

4.3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

从上述分析可看出,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其旅游消费也存在显著相关性,且呈相反方向变化.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就相应地会降低,可以使农村居民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收入,用于旅游的消费额度就有所增加.农村居民增收是国家一直关注的问题,随着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村居民的生活发生了明显改善,但与城镇居民之间仍有很大差距,国家应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使其更加合理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旅游消费心理论文范文第13篇

1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1.1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阶段。如图1,1985年为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游客提供专项服务的国际体育旅游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正式起步。90年代以后,一些体育旅游项目被人们关注并接受,如滑雪、漂流、沙漠探险等在我国开始兴起。随之一些体育旅游公司相继成立,但这些体育旅游公司实际仍以经营普通旅游项目为主,体育旅游活动项目非常少。2000年以后我国体育旅游事业逐渐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以开展大型活动的形式来吸引中外游客。如2001年国家旅游局开展的“中国体育健身游”活动,推出多项体育旅游产品和路线。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出的《促进中国体育旅游发展倡议书》标志着我国的体育旅游产业成为重点建设产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各地体育旅游从业机构逐渐增多,体育旅游产业带来的经济收益和辐射效应已有所显现。以哈尔滨为例,哈尔滨已发展成为知名的滑雪胜地,全市拥有各种雪场40余个,2015年滑雪收入突破1.3亿元,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2各级政府对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和制度。体育旅游产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已日益凸显,国家及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2009年,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体育旅游,以体育赛事为平台,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此后,各级政府非常关注体育旅游的发展,将其摆在战略高度加以对待。相关部门出台了很多规范和推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1]。然而,尽管相关部门出台文件大力号召发展体育旅游业,但这些政策文件的实际操作性不强,多是宏观的指导性意见,没有详细的规划方案,也很少有具体的资金和项目支持。由于缺乏体育旅游开发的统一的长期规划,许多地区和企业独自开发和运营,导致出现很多重复项目,没有形成地方特色产业,设计和布局不合理,没有长远的眼光。与此同时,我国体育旅游监管制度非常薄弱。在体育旅游企业的从业审批、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设施安全等方面都缺乏相关的标准。另外,我国体育旅游还没有建立独立的体育旅游评价标准,其评价体系的建设也严重滞后于产业本身的发展[2]。

2我国体育旅游产品的营销现状及相关公司制定营销策略的必要性

2.1我国体育旅游产品的营销现状。目前,体育旅游产品受到消费者的热捧,为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甚至整个旅游产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10年湖北省体育旅游实现总收入24亿多元,接待游客800万余人。虽然我国体育旅游产品收益不断提升,但从整个宏观经济来看,仍是冰山一角,且由于管理的原因和缺乏宣传和品牌,产品投资回报率较低,市场占有率不高。我国体育旅游产品一般只以旅行社为载体,导致营销渠道窄,且主要通过媒体和展销会的形式宣传和推销体育旅游产品,营销模式比较单一。虽然我国的体育旅游公司的数目近几年不断增长,但整体仍数目少,规模小,普遍缺乏营销意识,没有建立专业的营销团队,缺乏多种市场营销手段的运用,很多时候在营销的过程中,体育旅游产品没有成为旅游项目的主打产品,而仅作为附属产品,没有形成显著的竞争优势。2.2我国体育旅游公司制定营销策略的必要性。既迎合了市场需求,又有政策鼓励,我国体育旅游产业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然而,“热象”与“乱象”并存,国家并未明确体育旅游产业的细分方式,我国体育旅游产品的结构还有待完善。同时,由于缺乏具体的宏观规划和行业标准,国家对体育旅游产业缺乏有效监管,我国体育旅游产业肆意发展,机遇与风险并存。拓宽体育旅游市场的惯例。2.2.1制定营销策略才能提升产品竞争力。体育旅游产业本身对宣传促销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提高营销水平是各体育旅游公司和旅行社取胜的关键。面对体育旅游产业的“热象”,只有制定符合市场趋势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营销策略体系,才能通过各种渠道吸引更多消费者,同时使公司和旅行社规范自身管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最终提升产品竞争力,在品质和销量上领先于其他同类产品,成功抓住行业快速成长的机遇,做大做强。2.2.2制定营销策略才能准确进行市场定位。体育旅游公司和旅行社面对体育旅游产业的“乱象”,只有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制定完善的营销策略体系,精确自身定位,才能集中自身人力物力,实现重点突破,在乱中求得长远的生存与发展空间。2.2.3制定营销策略才能打破传统的营销模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营销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营销模式给传统营销模式带来了冲击,目前体育旅游公司和旅行社普遍采用的传统单一的营销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和产业的发展,体育旅游公司和旅行社只有制定多渠道、多元化的营销策略,才能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增强消费者的自主性,体现消费者的主体地位,从而吸引更多的顾客。

3我国体育旅游的STP营销战略

3.1STP营销战略的概念和内涵。STP理论即市场定位理论,是企业在进行营销之前进行营销战略性导向定位的理论依据。它认为市场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集合体,企业需根据市场细分(Segmentation)、目标市场选择(Targeting)和定位(Positioning)三个核心步骤找到与自身产品对应的消费群体,将这个消费群体作为企业的目标市场,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的营销策略。3.2我国体育旅游的STP营销战略。体育旅游公司和旅行社的决策层在确定营销方案前进行营销战略分析是极其重要的,从战略层面调查、了解和区分市场,找准营销方向,才能保证营销方案的实施不会有大的偏差。由于我国体育旅游的整体的行业分类标准还不明确,因此,公司和旅行社可借鉴国内外的某些分类标准,了解体育旅游产业的类别,划分消费者市场,明确自身是属于哪个类别。针对我国体育旅游不同类产品发展不均衡的现状,下一步体育旅游公司和旅行社需从全国的角度调查和分析同类别产品的情况,自身产品是身处“红海”还是“蓝海”。然后分析自身条件,明确自身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对主要消费群体的消费层次、职业、年龄、性别等进行定位,即是针对高档人群还是中低档人群、白领还是学生、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等等,最终锁定目标市场。

44P与4C理论组合的体育旅游营销策略设计

4.14P与4C组合营销理论的概念和内涵。1960年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教授杰罗姆•麦卡锡提出了著名的4P营销组合模型,该模型以企业自身为立足点,将企业营销归纳为四个基本策略,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企业在制定具体营销策略是,要综合考虑这四个因素,才能在竞争中获得优胜。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1990年美国学者罗伯特•劳特朋提出了以顾客为中心的4C营销组合模型,即顾客(Custo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4P与4C营销理论的组合将顾客营销理论与企业营销理论相融合,将顾客体验融入企业营销决策中。这样既避免了企业在营销时忽略对消费者需求和感受的满足,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更加精准的瞄准消费者的需求;又能以企业核心利益为立场,保证了营销策略的合理性,避免偏离市场,使策略具有更强的实际可操作性。4.2基于4P与4C组合理论的体育旅游营销策略设计。如图3,在体育旅游公司和旅行社决策层对体育旅游的营销战略进行了评估和定位以后,接下来执行层就要对营销“战术”进行具体规划,在大的方向和前提下紧密联系实际,进一步关注公司的现有条件和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制定切实可行有能行之有效的营销方法和营销方案。图3 体育旅游营销的“战略”与“战术”随着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行业内竞争越来越激烈。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经济水平、人们整体素质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理念不断提升,消费者趋于理性,同时对于体育旅游的体验、品质和独特性都有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以消费者为中心,同时又以市场为导向的4P与4C理论组合的体育旅游营销策略将是现阶段我国体育旅游公司的制胜法宝。4.2.1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产品策略。体育旅游公司和旅行社充分结合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模块化产品设计,在产品设计上突出个性化和差异化,让消费者意识到这个产品的独特性,形成差异竞争。突出体育增加项目与体育内涵的同时,增加自选项目组合,提升产品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加强消费者的自主性,达到反客为主的效果,给消费者更加亲近自在的体验,满足消费者的心里需求。另外,如图4,结合公司、旅行社与体育项目的优势,增加特色化的附加服务,从细节出发,提升体育旅游产品的品质和消费者的满意度。4.2.2以消费者支付意愿为基础的价格策略。如图5,体育旅游公司和旅行社对体育旅游产品定价时,采取动态调整定价体系,充分考虑竞争者的定价水平,针对不同类型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在高于成本的前提下,对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实行差别定价。以三级价格歧视、两步定价法等为理论基础,使定价的合理性和收益性并存,在争取更多消费者的同时获得超额利润。图5以消费者意愿支付为基础的动态体育旅游定价策略4.2.3以提高消费者便利性为原则的渠道策略。通过横向和纵向渠道挖掘新客户,并利用互联网平台定期与更新全面、准确、详细的体育旅游产品信息,突出特色主题与特色产品,开通网上咨询和支付平台,提高潜在客户咨询和购买产品的便利性,同时对老客户进行深度挖掘,建立老客户数据库,了解老客户的偏好,定期向老客户推荐合适的新产品,形成树状营销渠道结构。4.2.4以与消费者沟通为纽带的多元化、全方位促销策略。结合传统促销手段,发展现代化促销手段,打造以与消费者沟通为纽带的多元化、全方位促销策略。如图6,在延续员工促销、媒体和展销会促销、一般价格促销等传统促销手段的同时,积极融入现代化促销手段,首先,利用网络平台,如团购、手机微信红包等形式,拓展促销方法。其次,利用概念营销的方式紧跟潮流,如绿色营销等[3],吸引消费者眼球。最后,融入与消费者沟通的理念,针对体育旅游的特性,采取互动体验营销的方法,如娱乐营销、氛围营销等,使潜在客户能参与到活动中,体验体育旅游的状态,从而接受并热爱体育旅游产品,提升潜在客户的购买欲望。

5结语

本文阐述了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阶段和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对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和制度。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现阶段我国体育旅游公司和旅行社制定营销策略的必要性。然后,结合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以STP营销战略为基础,从战略层面调查、了解和区分市场,找准我国体育旅游各产品的营销方向,以4P与4C组合营销理论为基础,对我国体育旅游各产品的营销“战术”进行具体规划,最终探索出适合我国体育旅游公司和旅行社的体育旅游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1]王辉.体育旅游产业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J].体育与科学,2010(4):61-66.

[2]曲天敏.试析体育旅游与旅游体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10):29-32.

旅游消费心理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社会因素;消费行为;旅游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095-02

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行为不仅受其内在心理因素的影响,还要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即参照群体、家庭、社会阶层及文化等社会因素对旅游消费行为有着重大影响。

一、参照群体与旅游消费行为

(一)参照群体对旅游消费行为影响的原因

所谓参照群体,就是指一个人在其思想、态度和信仰形成时能给他以影响的群体。

一般来讲,消费者是因为感知到了潜在的利益所以才接受参照群体的影响。实际上,人与人之间在社会上的相互作用的本质也是由人们所感知的这种相互作用的利益所决定的。相互作用可以带来报偿(如友谊、信息、满意等),但也会付出代价,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试图将“净报偿”也就是抵消了代价以后的报偿最大化。因此,人们在选择交往群体时是以“净报偿”为基础的。

更具体地讲,消费者愿意接受某些参照群体的影响是因为群体可以发挥信息、功利和价值表现作用。

1.信息作用。消费者认为参照群体使自己对周围环境的了解和应付环境的能力都得到了加强。消费者最愿意接受那些被认为是最可靠的信息来源,因此使一些参照群体的影响得以被接受。一个发挥参照群体信息作用的消费者一方面主动从参照群体中的某些成员那里获取信息,另一方面也通过观察参照群体成员的行为得出自己的结论。因此,把某一参照群体当信息来源并不一定要与该群体产生直接的人际交往。这一信息传收过程的关键是影响者的可靠性。

2.功利作用。在购买环境中,消费者在下列条件下会产生顺从的倾向:消费者相信自己的行为会被大家看到或知道;消费者意识到别人控制着奖赏或惩罚的选择;消费者有争取奖赏或避免惩罚的动机。

3.价值表现作用。人们一般是通过把自己与积极的参照群体相联系,或与消极的参照群体相分离的方法加强和支持自己的自我概念。价值表现作用就是与人的这种动机相联系的。群体的影响表现为两个不同的过程。第一,一个人可能利用参照群体来表现自己。第二,一个人可能就是喜欢这个群体并愿意接受其影响。不管出于哪种可能,这个人都会采取从该群体中派生出来的行为以建立或维持与群体的关系和通过这种关系所反映出的自我形象。

(二)参照群体的影响作用

利用参照群体吸引旅游消费者时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效应:

1.名人效应。名人是很有吸引力的参照群体。影视明星、体育明星往往都有着众多的追随者。许多企业不惜重金请明星做广告,希望能在广大消费者中建立起明星与产品的相关联系。实际上,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电视商业广告都是利用“名人效应”。

名人效应在旅游业中更为明显。但旅游业利用名人的方式与其行业不同,在旅游业中,对人类某项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历史名人具有吸引力。他们所提供的不是消费榜样,而是旅游消费品本身。参观名人故居以及名人重要活动的场所自古就是最重要的旅游活动之一。中国的秦始皇陵,英国的莎士比亚故居都是经久不衰的旅游吸引物。有些酒店维持着名人居住过的房客的原样,使其成为具有垄断价值的商品。当然,利用名人、明星为旅游消费者提供消费榜样也是旅游企业的重要促销手段。

2.专家效应。另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参照群体是被认为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消费经验的人。这些人或因从事相应的职业,或因受过专业培训,或者是在某方面有着丰富的经历,使他们成为广大消费者的咨询对象。他们的意见和他们的实际消费行为在普通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进行评估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企业和组织也经常发生旅游消费行为:如搞奖励旅游,开业庆典,签订合约,组织展览或其他各种会议,重要接待任务等等都需要旅游企业提供服务。组织的旅游消费行为对组织自身一般都具有重要意义。任何风险都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对组织的旅游消费行为,专家效应尤为突出。

二、家庭与旅游消费行为

(一)家庭形态与旅游消费决策

在现代社会中,典型的家庭形态有两类:核心式家庭(包括丈夫、妻子或者再加上其未婚的子女),延续式家庭(包括丈夫、妻子、子女、子女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家庭形态对旅游决策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家庭成员在旅游购买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

1.家庭成员的角色与旅游消费决策。在现代核心式家庭中,家庭成员在实际的旅游购买决策中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有五种:发起者即第一个想到或提议去购买旅游产品或服务的人,他能促使家庭其他成员对旅游产品或服务发生兴趣。影响者即影响最后做出购买旅游决策的人,他所提供的信息或购买建议对决策者有一定的影响力。决策者即最后决定购买旅游产品或服务意向的人。购买者即实际购买旅游产品或服务的人。使用者即实际享用旅游产品或服务的人。

2.家庭成员的地位与旅游消费决策。据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旅游对孩子教育的价值又往往是家庭旅游最重要的动机之一,因此,孩子对家庭旅游决策的影响虽不是直接的,但影响却是强烈的。在旅游时间的选择上,也会受孩子放假日期的影响。交通工具、住宿地、住宿条件、餐饮食品等选择,有时也会因孩子的需要而改变。

(二)家庭生命周期与旅游消费决策

心理学家们研究认为,家庭生命周期对人们旅游行为的影响,因其周期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美国学者帕特里克-E墨菲和威廉・A・斯特普尔斯划分了“现代化家庭生命周期”。他认为,家庭生命周期是由三个主要阶段构成:青年阶段、中年阶段和老年阶段。

1.青年阶段。传统家庭生命周期的青年阶段,包括已婚但还没有子女及有子女两个小阶段(35岁以下)。青年已婚无子女阶段成为“蜜月”阶段。在“蜜月”阶段里,新婚夫妇一般都会意识到自己有了孩子后,“行动自由”将会受到严重限制,家庭可支配的收入也将减少,外出旅游将会受到影响。因此,“蜜月”阶段的青年夫妇在旅游市场上是非常活跃的人物。

在家庭生命周期青年阶段中还有可能出现一个特殊阶段――“青年离婚有子女”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无论子女由谁负责监护,孩子的抚养费双方都要负担。况且双方如果都要准备再婚的话,大笔的旅游支出便不可能了。

2.中年阶段。现代家庭生命周期阶段中的中年阶段是个比较复杂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户主的年龄范围可为35岁到60岁。对此类家庭的夫妇而言,这一生命周期可称是无忧无虑阶段。他们的事业往往是有所建树,因而舍得把大笔的钱用于旅游。

3.老年阶段。家庭生命周期中的老年阶段始于家庭户主退休之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退休就意味着他们的主要生活方式和经济状况的变化。一般说来,那些有足够的积蓄或养老金并且身体很好的人,就可以享受一种积极的退休生活。这也意味着可以经常去旅游。

三、社会阶层与旅游消费行为

一般说来,每个社会成员的相对等级如相对富有程度(经济财产的数量)、权力(个人选择或影响他人的程度)和声望(被他人尊重的程度)是评价社会阶层的三个最常用的因素。社会阶层是一个等级结构。

不同的社会阶层由于具有某种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因而在旅游消费倾向和消费行为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高阶层的人消费结构中享受服务占有很大的比例。摆阔气性的挥霍是其明显的消费特点。购买旅游产品和服务时追求高品位,维持高标准。他们注重成熟感和成就感,强调生活潇洒、文雅,喜欢个别交谈或与同行交谈,对著名的人物和知名的地方十分感兴趣。

中等阶层的人是事业上的成功者,他们的消费活动指向是社会接受性。对自己的形象倍加关注,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是不仅注意其质量,还追求其情趣和格调。他们在对旅游活动的选择和实际的活动中常常表现出自信、开明、体面。在消费形式上,他们看重的是“经历”,关注的是能够增进自我形象又“能留下典型记忆”的美好过程。

低层次中的普通劳动者,此阶层的人外出旅游有限。一旦决定外出旅游,在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思想上,常常表现出一种立即获得和立即满足。他们对安全和保险异常重视,对去有折扣的商店和大众商店购物有兴趣。

四、文化与旅游消费行为

(一)文化价值观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之中,他从小就受到周围文化的熏陶,并建立起与该文化相一致的文化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起中心作用的持久信念。

1.“生活艺术”和“生活质量”取代“生活水平”的趋势正在发展。

2.文化是旅游消费者环境中影响旅游消费选择的强大力量。

3.消费者由于价值观的不同选择的倾向性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般来说,归属感强的人喜欢和他人或群体一起参加娱乐活动。那些赞同生活中应充满欢乐和刺激的消费者则更多地参加兴奋性的活动。平静安宁生活的人则喜欢选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能过悠闲生活的地方去旅游。

(二)文化差异与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

旅游者不论他到哪里,都会带着自身的文化,因此在旅游活动中文化冲击现象不可避免。一般来讲要经过三个比较典型的阶段。

1.接触与崩溃。与新的文化接触,旅游者往往对新的文化环境有强烈的兴趣,表现为兴奋、愉悦、新鲜与奇特。但在心理上却常常产生一种紧张、困惑、低沉、退却之感。

2.恢复与自立。掌握了一点应付当地人的技巧,敏感性下降,对文化差异和相对性表示欣赏。心理上恢复平静,紧张感减少。行动上较适应新的文化环境。

3.适应与不适应。与新文化的适应,意味着固有文化与新文化的融合,必然产生行为上的协调。当旅游结束,旅游者返回自己的故地(回到原有文化环境中),自身融入的新的文化将与其母体文化再次冲击,往往使人产生“再次入侵之感”之不适感。

由于不同文化的社会行为准则有差距,一个人在接触新文化后,不管时间长短,总要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来自第三世界和贫穷国家的人自我形象感不好,对陌生文化的适应能力较差。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到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去旅游,文化冲击感不明显。青年人、男人和受教育多的人比老年人、女人和受教育少的人更适应新的环境。旅游经历多的人更容易适应陌生的文化。旅游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在文化的适应过程中“社会化的过程”相对要短一些。

参考文献:

[1]袁鹏.文化的差异及其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9).

旅游消费心理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摘要]目前学界对旅游产品的概念存在不少分歧,本文择取如下问题加以讨论:旅游产品是否包含媒介要素、是否是一种经历或体验、是否是商品、是否包含目的地出售的实物形态商品以及是否包含旅游资源。本文认为,媒介要素是旅游产品的必要组成部分,不能把旅游产品看作经历或体验,旅游产品是商品,旅游产品中不包含旅游地出售的旅游纪念品等实物形态商品,也不包括旅游资源。本文着重讨论了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的关系,提出旅游资源不是旅游产品或产品的一部分,而是、也仅仅是旅游产品生产要素中狭义的土地要素。

旅游产品是一个使用频度极高的词汇,也是旅游研究领域的重要范畴。但是正如一些学者早已指出的,当人们谈论旅游产品时,其实是在用同一词汇指代不尽相同甚至很不相同的事物。这些年学界的认识在深化,但分歧依然存在。这些分歧不仅涉及理论认识,也牵涉大量实践问题。下面抽取其中一些问题加以讨论:

分歧一:各种媒介要素是否是(或被包括于)旅游产品

有学者认为,一直被普遍看作旅游产品构成部分的各种媒介要素其本身并不是旅游产品,只有能够向游客提供审美和愉悦体验的旅游目的地才是旅游产品最典型最核心的形式,各种媒介要素只能构成旅游产品利益的追加组成部分(谢彦君,2004:113—117)。wWW.133229.CoM这种看法有几点值得推敲:

其一,这种观点立论的主要依据是旅游产品所能满足的核心利益。在论者看来,旅游者的核心利益是被旅游本质规定的,旅游在本质上是寻求审美和愉悦的活动,而能够为此提供“客观凭藉和空间单元”(谢彦君,2004:114—115)的旅游地便成为核心利益所在的核心产品形式。核心利益视角为人们深化对旅游产品的认识提供了一个十分有价值的切入点,在现象解释的意义上把对问题的研究推进了一步,对于纠正长期以来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概念泛化倾向也有重要启示。但是在解析核心利益时,论者忽略了极重要的一点,即并非所有寻求审美和愉悦的活动都是旅游,时间和空间特征使旅游活动区别于其他多种多样以寻求审美和愉悦为目的的活动,旅游的时空特征和本质追求是无法割裂的,一旦割裂,旅游和非旅游不再有区别。从旅游活动的全过程看,人们只有克服空间障碍和时间局限,才能获得审美和愉悦体验。体验的质量,既有赖于旅游地的经历,也有赖于时空转换中的经历,它们共同构成一段完整的过程,每一局部环节都影响着整体。旅游活动的基本特点使得获取审美和愉悦体验注定要和克服时空障碍捆绑在一起,共同构成旅游者的核心利益所在。而克服时空障碍通常是借助媒介要素完成的。因此,无论把媒介要素排除于旅游产品范畴还是核心旅游产品范畴都不妥当。

其二,就一般情况而言,几乎所有旅游目的地都是既面向外来游客,也面向本地居民的,即便现实生活中有些项目或内容本地居民兴趣不大,理论上也无法把本地居民排除在外。如果仅以能够提供审美和愉悦功能而论,就应当考虑这里所说核心旅游产品与各地为满足居民日常文化生活需要而提供的大量娱乐和休闲产品有何区别。因为,各地居民日常生活所及的公园、博物馆、 艺术 展览、文艺演出以及各式各样的公共娱乐场所(在有些国家和地区还包括业和色情业)无不具有此功能。

此外,虽然存在出于交换目的而被开发出来的单一游览功能的旅游地,但更多资源依托型旅游地(尤其是城市)其游览景观最初的形成与旅游无关,他们大都承担着各种复杂的功能——维持生态环境、城市绿化美化、文化传承、遗产保护、公民 教育 、保障日常生活运作等等,旅游观览功能往往只是与其他功能并存的功能之一。现实生活中,这类资源依托型游览地还在不时增加,如一座村落因保留独特的景观或风俗而受到关注,一所大学因声誉卓著而利用假期开门接客等等。

所有这些都意味着,论者所说典型或核心形式的旅游产品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反倒不一定是它们的生产者即这些游览地的管理或经营主体的核心产出。

其三,从旅游和旅游业 发展 的 历史 过程看,恰恰是媒介要素的整合才出现今天意义上的旅游产品。近代以前,零星、个别的旅游活动由来已久,一些大大小小类型不一的游览地和保障行旅之需的供给因素也久已存在。在一次或长或短的行程中,人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分别直接求诸经营 交通 、食宿的商户人家,甚或也花钱雇募向导。这是在 自然 经济 为主、分工有限年代里各地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给自足的出行方式,这种方式延续了千百年。千百年来人们都是依赖这样的方式解决自己的出行之需,而千百年来并没有出现我们今天所说的旅游产品,更无所谓旅游业。近代 工业 社会以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的改观,整个社会分化出一个新行当,他们本身并不直接提供观览、交通、食宿等任一服务,却以媒介的身份把克服时空障碍与提供审美和愉悦享受的众多职能整合在一起,使原本分散独立的经营活动有序地集中。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以自给自足的方式获得出行所需的各类服务,而是通过一次性购买经过整合的多项服务来满足出行活动中的大部分需要,近代旅游业自此而产生。这是一段早已为人熟知的历史,以托马斯·库克为代表的旅行商无疑是各供给要素中最典型的媒介要素,而他们最初用以串联、整合其他供给要素的恰恰也是同为媒介要素的交通。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旅行商和交通这两个媒介要素的结合是这个行业产出的起点和核心。综上所述,历史过程显示,近代旅游业的产生正是以旅行商这一典型媒介要素的出现为先导、为标志的。最初的旅游业不是别的,正是这类旅行商的行业,这个行业的产出顺理成章地成为旅游产品的最初形式。原本分散的交通、住宿、餐饮、观览、娱乐等基本供给因素作为上游产品被组装进旅游产品,成为它的零部件。

在分工日益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旅游产品和其他许多产品一样,很少能由一两个 企业 甚至行业从头到尾完成,多半是经由许多部门协作而最终完成的。与其他产品生产相同的另一点是,许多处于中间环节的企业都不一定是旅游企业,它们各有专业分工和行业归属,他们的产出本身不一定是旅游产品。但是,一旦被组装进旅游产品,便成为旅游产品的一部分。这里借用论者的比喻:对橡胶厂而言,它生产的轮胎只是橡胶产品。但轮胎一旦被安装到汽车上,便成为汽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非追加部分。汽车的核心或心脏固然是发动机,但很难设想只有发动机而缺少4个轮子还能被称作汽车。任何比喻总有它的局限,不过相当大一部分旅游产品在很大程度上确实和汽车以及其他许多产品相类似,是一种经过组装的最终产品,一个个具体的旅游线路或旅游项目就是它的经典形式。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仅可以辨识出它们的众多零部件来自哪些行业哪些企业,而且可以清晰辨识出用众多部件组装出旅游产品的具体企业,即一个个旅游公司或旅行社。这些企业应该属于通常所说的旅游业。

分歧二:旅游产品是否是旅游者的经历或体验

一种相当普遍的观点是把旅游产品看作旅游者在一次旅游活动中的完整经历、体验或感受(王大悟、魏小安,1998:118;林南枝、陶汉军,2000:30;李天元,2003:210—211),以下简称经历体验说。

有批评者认为,经历体验说的主要缺陷在于“ 旅游 经历既缺乏质的规定性,又无法进行量的确定,使旅游供给无法有效地提供旅游产品”(罗明义,2004:40)。每一事物都有自身质的规定,否则无法区别于其他事物而存在。旅游经历也不例外。如果当真没有质的规定,那么它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这种质的规定须到事物自身中寻找。在旅游经历中寻找旅游产品的质的规定或者相反, 自然 都会找不到。从根本上说,经历体验说的主要缺陷不在于“旅游经历缺乏质的规定”,而在于经历本身并不是旅游产品。

经历体验说多是从产品购买者角度对旅游产品所作的定义。从现象上看,旅游产品和旅游者的经历或体验确实紧紧联在一起: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以经历或体验的形式展开,而其间所消费的各种服务要素主要以非实物形态存在,这就使得对旅游产品的消费也须以经历或体验的形式进行;旅游活动本身是一种经历或体验的过程,旅游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或共时性又使得这一过程同时成为对旅游产品的消费过程;

人们之所以购买旅游产品,就在于它具有帮助人们完成经历或体验过程、获得经历或体验本身(沉淀为记忆)、提升经历或体验品质的具体用途。简言之,经历和体验既是旅游产品的消费形式,又是旅游产品的消费过程,同时还是旅游产品用途的具体表现,和旅游产品有着无法割舍的联系。或许也正因为这种密不可分的联系,使人们把它误作旅游产品本身。毕竟,产品的消费形式、消费过程和具体用途并不能等同于产品本身。

持上述观点的学者大都是在以消费者视角定义旅游产品的同时,也以供给者视角定义旅游产品,把它看作经营者向市场提供的全部服务要素的总和。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看,这种以双重视角给产品以双重定义的做法并不可取,一项产品作为 企业 经济 活动的结果,企业清楚地知道它是什么,从供给角度给予定义足矣。产品最终须被消费者接受并不能构成从需求角度重复定义的理由。道理很简单,在现实市场活动中,产品能够被需求市场辨识并认可是企业得以正常运作的基本前提。这意味着无论何种产品,在交易双方乃至供、需和三方眼中也都应是同样的东西(无论其内容还是表象),否则交易根本无法实现,社会产品成千上万,在形态、结构、内容、效用等方面千差万别,但莫不如是。旅游产品固然有诸多特殊之处,但是要想在市场上出售,这一点也无法例外。

近年来,有学者在研究旅游产品产权问题时也从 法律 角度指出过这种双重定义的缺陷:“从产权的角度来看,旅游供给者和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认识应当是一致的,应当指的是同一个事物,而不能旅游供给者指的是一个事物,旅游消费者指的是另一个事物。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旅游消费者和供给者才能相互认可二者之间的行为关系。否则,消费者消费的和供给者销售的不是同一个事物,也就无法确认旅游产品的产权,就无法认可二者之间的行为关系,更无从谈起如何去保护旅游产品的产权”(肖佑兴,2006:94—96)。

把旅游产品看作经历或体验,既与人们对旅游产品消费的认识有关,也与人们对旅游产品生产过程的认识有关。旅游产品生产过程不同于一般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即一般物质产品的生产是一个独立于消费者之外的过程,而旅游产品生产的大部分过程都有消费者参与。如上文所述,参与的形式和过程很容易被看作产品本身。得出这样的结论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即消费者参与生产过程并非旅游产品生产领域所独有,而是服务行业的普遍现象:“服务劳动与其他劳动的最本质差异在于,服务劳动过程有四个基本要素:服务劳动者、服务劳动资料、服务劳动对象和服务对象。而工农业生产劳动的劳动过程只有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高涤陈、白景明,1990:17)。其他服务行业的产品并没有因此而被笼统解释为某种经历或体验,因为,无论服务对象直接参与生产过程,还是产品本身所呈现的非实物形态,都不足以改变社会分工体系下服务企业和服务对象这两个不同利益主体彼此结成的交换关系。旅游行业也不会例外。观察现实生活不难发现,人们花钱购买旅游产品时,对它本身是什么有着既直接又明确的预期,那就是他即将获得的由他人提供的服务项目或服务内容。他虽然参与了服务项目生产的过程,但这并不改变产品本身是由他人、由企业产出这一经济事实,也正因为如此,他必须支付相应的金钱通过交换才能得到。这样,消费者眼中的产品和供给者眼中的产品依然是同一的。至于经历或体验,如前所说,作为旅游消费的形式和过程,本是由旅游消费者自己实施的行为或行为的结果,也不妨看作消费者自己的产出。把旅游产品看作经历或体验至少在逻辑上像是说人们用自己的金钱交换自己的产出。

仔细推敲,把旅游产品看作经历或体验更接近于一种形象化的比喻,而非严格的概念表述。它的提出有一定的背景:长期以来,服务劳动不被看作生产性劳动,实物形态的劳动成果才能被看作产品。按照这种认识,旅游产品的非物质实体表现、复杂结构以及消费者对生产过程的参与都很难得到合理的解释。在这样的背景下,使用形象化的语言解释复杂的现象无疑更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在这个意义上,旅游产品经历体验说对于帮助人们摆脱传统认识、理解服务性产品的含义、认识新兴旅游行业特点都曾有过积极的意义。但是如上所述,这种解释毕竟有它的缺陷。今天,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 发展 ,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服务领域特有的现象和矛盾展示得更为充分,许多曾经难以捉摸的观念正逐步变成共识。因此已经有条件给旅游产品以更 科学 、严谨的解释。

分歧三:旅游产品是不是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