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技术创新的逻辑范文

技术创新的逻辑范文

技术创新的逻辑

技术创新的逻辑范文第1篇

熟悉国内手机行业的人都了解,国产品牌也曾有过辉煌时期,在2003年时市场份额达到55%,占据半壁江山。然而好景不长,从2004年开始,由于原有的渠道优势不再,巨额的广告费用入不敷出、质量问题凸显等各种因素,国产手机品牌逐渐陷入困境,至2006年国产品牌份额已跌落到28%,波导、TCL、夏新等国产老品牌阵营一片惨淡。到目前为止,部分国产品牌已经退出手机市场,或破产或业务重组,让人唏嘘不已。

从2008年开始,手机市场从2G多媒体时代进入3G智能机时代,一方面运营商主导市场的趋势加强,另一方面产品的硬件配置又成为新的竞争焦点。尤其自2011年开始,Android系统占据了大部分的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越来越多的厂商都参与到价格战、拼硬件配置的局面。从单核发展到双核、四核,屏幕也从3.5吋到4吋、5吋、6吋,硬件大战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态势,整个行业陷于“乱战”局面。笔者认为,企业竞争的本质在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手机的发展终究还会回到创新上来,回归到差异化上来。至少酷派一直都强调创新、强调产品的差异化。

回首国产手机品牌的起起伏伏,我们不禁要问,目前国产手机品牌步入的这第二个辉煌期,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能够持续下去?基于国产手机品牌以往的兴衰史笔者认为,国产品牌要想在3G智能机时代以及4G时代占据领先,除了加强运营商优势外,主要还需应对以下三大挑战才能持续领先。

首先最大的挑战是产品与技术创新。纵观全球手机行业的发展,每当革命性新技术出现,就会改朝换代,如诺基亚取代摩托罗拉,苹果取代诺基亚,目前谷歌携安卓也大有取代苹果之势。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的来临,新的革命性技术如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柔性屏幕、人机交互和新的终端形态(如谷歌眼镜)等,均尚处于孕育之中。要成功应对产品和技术挑战,国产品牌还需未雨绸缪,提前进行技术和行业布局,以能识别关键技术趋势的战略眼光,识别关键技术趋势,密切跟踪全球新技术发展。同时要进行开放式创新,不断加强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整合新技术到产品中的研发能力。此外,在产品与技术跟得上的前提下,国产品牌还需要发挥本土市场作战的优势,在深刻洞察中国运营商和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差异化创新。国产品牌的差异化能力和本土化能力,是国产品牌在未来持续领先的保证。自2G时代开始,酷派正是凭借双网双待、人性化的操控体验等这些差异化创新,在高端商务市场一马平川,并成功将产品向中低端延伸,顺利开拓了全品类产品线。

国产品牌面临的第二大挑战是来自国际品牌在低端市场上的竞争。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国产品牌的二次崛起源于在千元智能手机市场上的集体狂欢。但三星、HTC等国际品牌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已经在全力布局中低端市场。如2012年下半年起,三星就开始在中国市场推出面向千元智能机市场的4吋屏产品,冲击国产品牌,并将在2013年携品牌优势加大在低端市场上的产品布局和营销投入。可以预见的是,国际品牌在低端上的布局将会改变目前国产品牌份额绝对领先的局面,从而进入相对的均衡相峙期。这个时期,酷派不仅会在高端市场与三星、苹果进行对抗,也将在中低端市场强化自己的优势。比如酷派推出系列5吋4核智能机,打造新的千元智能机标准,以具有前瞻性的产品布局加速抢占中低端市场,提前取得制高点。

技术创新的逻辑范文第2篇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文化创新;文化发展;文化科技创新;观念革命;制度嬗变

中图分类号:J021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平稳发展的一年。2011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24.8%,这一年我国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在外部良好环境下,我国文化建设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显著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卓有成效,文化体制改革继续全面推进,文化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一、2010-2011:参与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进程,

助推文化改革发展的趋势

(一)文化立法工作持续推进,文化发展法制环境不断改善

从理论上说,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最终体现为文化立法的进程,同时由文化立法推动的文化制度建设与文化制度创新代表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刻度,成为评价我国文化制度创新上的指示标。2010-2011年我国文化立法工作持续推进。2010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规章清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文化行业各部门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对部分法律法规做出了修改、废止、宣布失效等处理,截至2010年12月31日,清理后的文化部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149部,新闻出版总署251部,广电总局301部。经过这次清理,文化法律法规中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法律法规相互不一致、规章之间的相互协调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法制环境明显改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在2011年2月25日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大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并于2011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2011年12月,国务院法制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开启了文化产业行业法立法的破冰之旅,文化行业立法取得实质性进展。

2011年,历时8年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基本完成,成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制度创新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在中央政府的主导下,全国99%地市级城市和90%县区级政府组建了综合执法机构;省级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组建率达到93%。《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办法》于2011年12月6日审议通过,自2012年2月1日起开始施行,包括了文化(文物)、广播影视和新闻出版(版权)等部门的综合性执法体系最终得以确立,极大地克服了长期以来我国文化市场管理体制上“上面三国演义、下面春秋混战”的局面,初步形成了“统一领导、统一协调、统一执法”的协作机制。

(二)财政投入持续增长,使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能力不断加强

2011年,我国财政文化经费投入稳步增长。全国公共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共投入1890亿元,完成预算的110%,执行数比上年增加348亿元,增长23%。其中中央财政投入达到416亿元,增长32%。同时,在财政超收中还追加了55亿元用于对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农村文化建设、扩大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和组建部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等。

2011年,全国文化部门预算为38.78亿元,比2010年增加5.78亿元,增幅达18%。中央财政补助地方专项资金35.97亿元,其中,中央政府为推动实施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免费开放,中央财政安排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经费18.22亿元。此外,为落实文化部转企改制的顺利进行,安排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3.68亿元。

国家公共投入的持续增长,形成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繁荣发展的物质基础。公共文化投入的持续增长,使文化事业体系的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全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1》显示,截止2010年底,全国文公共图书馆总流通量3.28亿人次,书刊文献外借1.39亿人次和2.64亿册次。全国文物机构共举办陈列展览30156万个,参观人次达5.21亿人次。全国群众文化机构共举办展览11.74万个;组织文艺活动57.68万次;组织各类理论研讨和讲座1.22万次;举办各类训练班35.87万次,培训1805.62万人次。2010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共组织政府采购的公益演出场次5.67万场,基本完成了国家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20户以上村庄广播电视的全覆盖,使公共文化机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技术创新的逻辑范文第3篇

关键词:逻辑思维 非逻辑思维 科技创新

一、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方法作为人类思维的基本的方法之一,是思维在逻辑结构上的活动程序和格式,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周密性,步骤性。逻辑思维人们对概念的判断和推理的思维方法,人们可以借助逻辑思维间接的获取新知的一种途径。非逻辑思维的方式则不同于逻辑思维方式,它既遵循逻辑思维又不完全遵循逻辑思维的一种思维方法,是思维方式的逻辑没能被形式化、规范化的一种思维方法。

创造性思维过程的逻辑性,是指其过程中包括演绎、类比推理、归纳等等。在逻辑思维方面,类比推理在科学发现与创造方面的作用很大。类比常常是科学技术研究从已知跨越到未知的桥梁。创造性的非逻辑的思维形式主要有:联想、想象、隐喻、灵感、直觉与顿悟等等。在非逻辑思维方面,想象对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作用很大。下面这个经典的例子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应用。

相传鲁班有一次进入深山砍树的时候,一不小心,脚下滑了一下,手被一种野草的叶子划破了,于是他摘下一片叶子,仔细观察,发现正是这些密密的小齿在手上划破了口子。他还看到了一棵野草上有两条大蝗虫,两个大板牙上也排列着许多小齿,能够很快的磨碎叶片。于是,鲁班在这两个实例上得到了启示,因此发明了锯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鲁班发明锯子就是运用了创造性的非逻辑的思维方式的顿悟得到的。

二、科技创新产生的源泉

创新是指在前人或他人已经发现或发明成果的基础上,能够有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创新按其实质,大致可分为发现式创新和发明式创新两种。

当今社会科技创新的源泉主要是人的思维的创造性。创造性的思维主要包括逻辑性的思维和非逻辑的思维,这两种思维方式对人的科技创新起到互补的作用,就像一辆车的两个轮子一样,缺一不可。各有各的优点和不足,在不同的方面起到不同的作用。从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纵向(发展的三个阶段)来看,第一个阶段是准备阶段。第二个阶段是“酝酿和顿悟”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审查和验证”的阶段。

前人在发明创造某个新事物的时候,同样也遵循这个思维发展的三阶段。例如:牛顿发明了万有引力。他坐在一棵树下,发现一个苹果从树上落下来,他首先在脑中进行逻辑性思考,思考苹果落下的原因,发现已有的知识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然后他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酝酿和顿悟”阶段,提出新的问题,苹果为什么从上往下落,而不能往上掉呢?现在开始发散性的思考,研究,最终得出万有引力定律;证明出来之后还要进入第三个阶段――“审核与验证”,只有自己的发明经得起实践的验证才能被大家接受,进而得出大家都认可的最佳的推论。这就是牛顿万有引力发明过程的思维发展的几个阶段。

三、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对科技创新的互补作用

(一)创新思维既不排斥逻辑思维又不满足于逻辑思维

在思维的实际过程中,一旦逻辑思维中断,非逻辑思维变回出来为你连接到思想,让原来的思维继续下去。逻辑思维给我们指明了方向,等无方向可走时,非逻辑思维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非逻辑思维是逻辑思维的有益补充。

(二)想象过程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对立统一

就想象本身而言,它既有逻辑性又有非逻辑性,是逻辑性和非逻辑性的对立统一。想象是创造一个你好新形象的过程,在一个特定的性质、法律、状态和结构形式的形成过程中,创造一个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个真正的因素在科学和艺术的研究中克服人类的认知障碍,实现整个世界的自由和超越所有现实世界的自由。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敏捷的才思,得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想象的过程中也渗透着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例如,计算器的发明,首先人们想象是否有一个东西可以代替人脑的计算帮助人们计算大的数据,这个东西肯定要会加减乘除基本方法,其次速度要快,于是再经过非逻辑的想象,有没有一种机器可以做这样的事情,进而计算器得以发明。由此可以说明,想象过程也是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辩证统一。

四、结语

逻辑思维方法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思维方式,现代科学技术主要借助它而形成发展起来,但是逻辑思维方法也是一把人类征服自然的双刃剑。合理的利用会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财富,而不恰当的使用则会将我们推向万丈深渊。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仅有逻辑思维方法是远远不够的,人们还应有意识的加强非逻辑思维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在科技创新中,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起着互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满场.创新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辩证统一[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01).

[2]傅世b,罗玲玲.科学创造方法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技术创新的逻辑范文第4篇

     1.普通逻辑学对于高校教学的重要性

逻辑学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是离不开的,因为逻辑思维是人类进行思考探究所必须应用的工具,它为我们提供了有效论证的规则和正确思考的范式。首先,学科的基础性决定其在社会中的广泛适用性。逻辑学历来是国内外学校的文化基础课,其基础性也就决定了在社会中广泛的适用性。生活细微之处如聊天说话、交流沟通、再到社会考试、竞争答辩、乃至高层次的学术论争、科学理论的提出等等,逻辑学所带给人们的理论原则、思维方式等基本思维规律无不贯穿始终,其在人类的活动范围内是的广泛适用的。其次,学科的工具性决定其在实际中的普遍应用性。通过逻辑这一“工具”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事物,从客观世界获取新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和内涵。同时帮助大学生运用实践来检验知识,然后通过推理得出相关结论,从而重新认识了事物。再次,学科的抽象性决定其在生活中的实践创新性。加强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及逻辑素养的提高已成为作为思维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逻辑学教学的重要任务。重视逻辑学教学,强化大学生逻辑思维训练,充分发挥逻辑学的特性,能为今后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前提和基础。

2.高校普通逻辑学教学改革

逻辑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七门基础学科之一,是中文专业、哲学专业、教育学专业等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程。因而逻辑学教学改革关系到高校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效果。当前逻辑学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对逻辑学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考虑学校在应用转型背景下对其进行教学改革探索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有的放矢。

2.1原理、案例、思维有机结合,创新教学模式

逻辑活动是概括人类思维的关键性活动。日常生活中,又需严格遵守逻辑规律和逻辑规则才能运用逻辑思维来促进人类各项活动的开展。因此,逻辑学既是一门具有高度理论性的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根据普通逻辑学的这一特点,在逻辑学教学中,可将原理教学、案例分析和思维训练有机结合,创造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逻辑学中抽象的概念、符号和原理简单化,从而有利于学生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2.2原理教学夯实基础知识

原理教学就是在普通逻辑教学中,关注逻辑基础知识的传授。原理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它注重学生在教学中弄清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则,然后结合学生具体的思维实际和思维能力,对大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和创新,从而培养思维品质,锻炼和加强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原理教学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启发式和讨论式,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灌输式的教学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增强教学效率,巩固学生基础知识。

2.3案例教学延伸技能技巧

案例教学将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学习。案例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逻辑原理和规则分析解决具体的逻辑问题,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的能力。由于普通逻辑学的课程内容较为呆板、抽象和枯燥,因而需将与大学生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真实案例或者逻辑学中较为典型的案例引入教学中。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捕捉生活实例,培养学生将知识理解转化为实用能力,从而在达到教学目的的前提下延伸学生运用知识、增强技能的实际能力。

2.4思维训练拓宽实践平台

思维训练是教师在完成每章或者每节教学内容之后,将课堂教学与课外练习结合起来,科学合理安排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训练。思维训练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维启发,有利于教师了解大学生具体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为查漏补缺提供基础。同时,将知识学习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还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有利于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相结合,在生活这个实践的大平台中有效发挥,凸显“实践出真知、运用显灼见”的效果。

综上所述,逻辑教学需将原理教学、案例教学以及思维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在“强基础、夯技能、重实践”的创新模式中,变抽象为具体,化知识为技能,使得逻辑教学能与时俱进、常教常新。

3注重和加强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应用

普通逻辑学除了具有应用性特点之外,还具有理论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同时,由于教授普通逻辑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掌握逻辑学知识的基础上对逻辑问题进行分析,然后运用逻辑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其他问题的能力。在逻辑学教学中,教师需加强学生逻辑思维和表述论证的训练,提升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准确性。因此,为了增强教学实效性,必须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要求。

3.1教学设计上充分体现实践教学理念,发挥学生自我思考的主动性

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者和组织者,需根据逻辑学的具体特点和大学生的具体实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设计上进行合理安排,加强学生学习效果。因而教师需根据实践教学的具体目标和方式方法来制订教学计划和安排教学内容。首先,授课之前进行预习提问,掌握学生课前自学能力和预习情况,做到教学内容知己知彼。其次,教学设计应该将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突出逻辑学实践教学的系统性,突出实践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发挥学生自觉思考,积极探索的能力。最后,教学设计上,实践教学的安排须有利于学生的具体应用,解决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

3.2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实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觉实践的积极性

首先,教材需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如在每章节或课时结束以后,在章节和课时后面设计一些实践性较强的练习题和思考题。例如在学习普通逻辑学第一章“引论”的学习普通逻辑学其中一个意义(揭露逻辑错误,批判诡辩的有利工具)后,可在课后列举这样一个案例“四名嫌疑犯在公安人员审问时各说了一句话,甲说他没有杀人,乙说是丙杀的人,丙说是乙杀的人,丁说丙没有杀人,其中四人中有一人说的是真话,问谁是杀人犯”。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课堂参与能力和创新能力。再次,将实践教学内容引入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中,在试卷中适当增加考核学生思维创新和运用的能力。

3.3教学结束后充分抓牢实践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自我实践的创新性

课堂训练或者课后训练中,教师可尝试指导学生写作与普通逻辑学相关的论文,在论文中学生可将逻辑学中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结合深入理解和探讨。论文写作有利于学生将日常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真正实现将逻辑理论转化为论证方法的目的。逻辑学论文的撰写既能加强学生对普通逻辑学的认识,又能为毕业论文撰写打下逻辑基础。同时教师教会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生活内容进行选题、查找资料等,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为研究性教学的发展提供基础。另外,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旁听法庭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以知识为基础,以运用为效果,以创新为手段的社会生活的新思维。

4将普通逻辑学的前沿动态融入教学

为了开阔学生视野,增加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为了更好地将逻辑学的精深与博大传递给学生,教师需努力提升自身学术水平、教学水平与学术视野。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需关注学科前沿动态,收集、整理和阅读优秀的学科资料,在自身了解了前沿动态前提下将其带入教学活动。例如:将马克思主义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引入教学中进行比较,既可丰富教学内容,又可使学生加深对马克思原理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开阔了学生视野。

5将现代技术引入教学与考核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普通逻辑学教学可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多媒体课件、网络助学课件、电子讲稿等引入课堂教学。同时,将传统教学手段与方法和现代技术有机整合,形成教师、多媒体、网络环境和教学“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优化传统教学,改变传统枯燥无味教学模式,给其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考核是对学生各个学习阶段或总体学习情况的了解和检查,考核对于各门学科教学具有深刻意义。逻辑学教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工具性极强学科,更应进行考核改革,发现学生存在问题,了解学生应用逻辑思维的能力。考核需对试卷进行完善,保证命题的科学性。同时,将学生平时表现、期中考察和期末测评等有机结合,运用多种方式对学生学习进行反馈,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并及时改正。

另外,对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在发扬传统教学方法优点的同时,也需借鉴其他优秀教学方法,将期末考核、课堂讲解和讨论、课外沟通、拓展实践有机整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觉行为,使逻辑学真正发挥应用学科“思维必备、生活必需、工作必要”的实效性。

技术创新的逻辑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 逻辑起点 本质特征

1 什么是“逻辑起点”

1.1 逻辑起点的定义[1][2]

所谓逻辑起点是指“科学结构的起始范畴,理论体系的始自对象”。这个定义包含以下几点含义:

首先,逻辑起点是一个范畴。所谓范畴,是指“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人类理性思维的逻辑形式”。因而,逻辑起点只能是思维的起点,而不能是“存在”的起点。

其次,逻辑起点作为一个范畴是个初始范畴,是一个学科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通常我们要构建一个理论体系,就是要寻找其科学的开端,即确定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只有确定了这个最基本的范畴,才能推演出一个范畴体系。

1.2 逻辑起点的质的规定性[3]

第一,逻辑起点应是构成理论体系对象的最基本单位;

第二,逻辑起点应对整个理论体系对象进行最简单、最一般的本质规定,并以此作为整个理论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而理论体系的全部发展过程中的一切矛盾和可能都包含在这个“胚芽”中;

第三,逻辑起点应与它所反映的研究对象在历史上的起点相符合(即逻辑起点应与历史起点相同)。

以上是黑格尔在其《逻辑学》一书中曾为逻辑起点提出的3条质的规定性,他认为必须同时满足这3条规定性的范畴才能作为逻辑起点。

2 有关不同的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辨析

我的导师陈晓慧教授曾就何克抗教授在第四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上作的报告――《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进行了专题讲解和分析。此后,我对这个问题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方面,作为一名教育技术专业的研究生有必要清楚自己所研究领域的“源头”;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更应该明确本专业的逻辑起点。于是我对“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收集和整理。

国外对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认识可分为两大学派:[4]

一是媒体起点派――美国的印第安那大学;

二是学习起点派――美国心理学家加涅。

但由于只是在桑新民的《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一文中提及,而并没有他们两派的著述明确阐述,所以,本文不做讨论。

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界对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认识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下面将列出所收集到的目前我国学者有关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十一种观点:(以下都是明确论及逻辑起点的观点,并有证可查)

2.1 以传播为逻辑起点

较早地明确提出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学者是章伟民、曹揆申,他们认为“传播是教育技术这一特殊领域的初始对象”。其理由有两点:

1)曾经作为教育技术新事物出现的直观教学、视觉教育、视听教育和电化教育等,都是以传播为逻辑起点的;

2)1977年美国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出版的《教育技术的定义》一书指出:“传播对教育技术的导向性质改变了该研究领域的理论框架。”

应该承认,传播理论的确曾经对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建构起过重要作用,但把“传播作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是把逻辑起点“抽象过度”的一种表现。“传播”更有可能是传播学或教育传播学的逻辑起点。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应该从其自身的教育技术活动和现象中进行抽象,而不能混同于其他学科的逻辑起点。

2.2 以“如何教育”为逻辑起点

华南师范大学的刘美凤教授认为:“……教育技术恰恰产生在第一次教育实践实施之前。因为,赋有理性的人类总会是在教育实践之前,先思考我该‘如何教育’。广义技术定位下的教育技术的逻辑起点是‘如何教育’或‘怎样教育’,这样的一个逻辑起点,是符合技术的本质的。”

这个观点的提出也违背了“逻辑起点不能抽象过度”的原则。“如何教育”是教育学这个一级学科应该研究的问题,如果把它作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看起来似乎做到了与教育学的逻辑起点保持一定程度的“同源”,但难免有超越教育技术学本学科研究范围的错误发生。

2.3 以借助媒体的学习为逻辑起点(戴尔的“经验之塔”可以认为是以“借助媒体的学习”为逻辑起点的产物。)

华南师范大学的教育学博士生导师桑新民在《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中较系统地讨论了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问题。他认为教育技术学看重探索媒体与学习、教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关系,应该以“借助媒体的学习”作为构建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另外,他指出,不同学派对逻辑起点的选择是不同的,因此,不存在一个唯一的、静止不变的逻辑起点。

这种观点是从教育与技术的汇合处出发去寻找逻辑起点的,这种思路值得肯定,但仔细推敲一下就会发现问题:借助媒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如孔子的书籍当时在很多国家流传并被广泛学习,书籍可以被视为一种媒体,那如此一来,我们岂不是可以认为教育技术学与教育学同步诞生了的么?但事实恰恰相反。所以,这个观点违背了逻辑起点质的规定性的第二条,即“逻辑起点应与它所反映的研究对象在历史上的起点相符合”。

3 笔者对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认识

本人认为讨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不仅要严格遵循“逻辑起点的质的规定性”的界定,而且要充分考虑到教育技术学的特有本质――即“以技术手段或技术方法更好的优化教学过程的理论和实践”。因此,我认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是“借助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的教学”。具体论证如下:

1)“借助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的教学”是构成教育技术学的最基本单位。它就好比是教育技术学这个“有机体”的最小“细胞单位”,由它可以“组织”成教育技术学中的其他内容,并可以用来说明和解释其他概念、范畴、规律等等。(这一点符合逻辑起点的质的规定性的第一条)

2)整个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最简单、最一般的本质特征就是“借助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来优化教学”,这一点无可厚非。因此,把“借助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的教学”作为整个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的基础,而理论体系发展过程中的一切矛盾都包含在这个“胚芽”中。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矛盾就是如何用技术更好地优化教学过程,而早期的利用机器的程序教学和现在的绩效技术不都体现了这一点么?(这一点符合逻辑起点的质的规定性的第二条)

3)教育技术学起源于视觉教育,人们把幻灯机、摄影机等视觉媒体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同时,视觉教育也使用了建立在教育心理学基础上的新的教育方法,这样一来就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因此,把“借助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的教学”看成是教育技术学产生和发展的起始点。(这一点符合逻辑起点的质的规定性的第三条)

4)“借助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的教学”起点论充分表达了“技术”的涵盖范畴,同时,把教育和教学的上位关系也表明了(这样就不会把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扩大或缩小了),所以,这样的表达方式既没有抽象过度,也没有抽象不足。

5)“借助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的教学”起点论是对以往理论成果的“统合”,同时也对教育技术学的未来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必然要不断地更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解决教学过程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

参考文献:

[1]郑旭东.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及其理论结构[J].电化教育研究,2004,(8):23.

[2]瞿葆奎,俞立森.教育学逻辑起点的历史考察[J].教育研究,1986,(11):37.

技术创新的逻辑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组合逻辑电路;Multisim;仿真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2.257

0 引言

组合逻辑电路是指在任一个时刻,输出的状态只取决于同一个时刻各输入状态的组合,而与电路之前的状态无关。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是数字电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1][2]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是电子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随着电子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新器件、新电路不断地涌现,现有实验室的条件已经无法满足各种电路的设计和调试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路相关实验教学的效果,而且影响了高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此时,在实验教学中引入具有强大分析、仿真电路功能的电路仿真设计软件Multisim,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在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中引入该仿真设计软件,结合传统的实验教学,就可以增开大量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3]。本文将以一个组合逻辑电路为例,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分析,从而得出Multisim在组合逻辑电路分析实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 组合逻辑电路理论分析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的任务是在给定逻辑电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确定其逻辑功能[4]。它一般分为5个步骤:组合逻辑电路;逻辑表达式;最简表达式(经化简变换得到);真值表;逻辑功能。

现有一组合逻辑电路,如图1所示,以此为例,来进行分析。

根据逻辑图可以逐级写出逻辑表达式:

通过化简与变换,是表达式变换成与-或表达式:

由表达式列出真值表(如表1):

分析逻辑功能:

由真值表可知,当A、B、C三个变量不一致时,电路输出为1;当A、B、C相同时,即同为0,或同为1时,电路输出为0。所以这个电路称为不一致电路。

2 应用Multisim进行组合逻辑电路分析

2.1 创建仿真电路

根据图1所示的逻辑电路图,在Multisim 12.0中创建仿真电路。待仿真电路如图2所示,对逻辑电路进行了转换,其中,三个开关分别接VCC(表示输入为1)和接地(表示输入为0),万用表用来测量输出电压,灯泡的亮和灭表示输出为逻辑“1”或逻辑“0”。为了便于分析,我们还加入了逻辑变换器,它可以将逻辑电路转换成真值表和逻辑表达式,也可以将真值表转换成逻辑表达式和逻辑电路。

由逻辑变换器得到的真值表如图3所示,与表1比较后可以发现,由逻辑电路图分析得到的真值表和由逻辑变换器得到的真值表是一致的。

2.2 仿真分析

在仿真电路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运行仿真。分别改变三个开关的状态,即改变输入变量A、B、C,从000到111,依次测试输出电压的高低电平,以及灯泡的亮和灭,如表2所示。其中,输出电压5V表示输出为高电平,输出电压0V表示输出为低电平。根据输出结果,可以看出,仿真结果与前面得到的真值表的结果是相符的。

3 结束语

以文中所给的不一致电路为例,分别进行了传统的组合逻辑电路理论分析以及应用Multisim对组合逻辑电路进行仿真实验分析,对两者进行了比较,根据实验测试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并证明了两者是一致的。总之,用Multisim软件对组合逻辑电路进行仿真实验,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Multisim仿真的桥梁作用,可以将理论教学、 仿真和实验教学三位一体,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地发挥作用,培养出更多创新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闵卫锋.基于Multisim2001的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08,2:80

[2]黄济,李泽彬,汪明珠,姚有峰.组合逻辑电路设计与Multisim仿真[J].高科技产品研发,2012:58-98.

[3]张亚君,陈龙,牛小燕.Multisim在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08):108-114.

[4]张惠敏,刘海燕.电工电子技术[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92.

[5]包敬海,张大平,陆安山.Multisim在组合逻辑电路设计中的应用[J].钦州学院学报,2008(12):30-33.

技术创新的逻辑范文第7篇

关键词: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建设;逻辑误区

中图分类号:g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2)01-0148-04

收稿日期:2011-07:10

作者简介:王勇安(1962-),男,陕西西安人,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课程体系反映一定的教育思想,决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质量和水平。它是根据一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相关学科知识及时间环节,按一定比例及逻辑顺序排列组合而成的知识系统。与学科专业知识及时间环节一样,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即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也是决定课程体系质量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国内不断有学者在教育学、管理学、体育学等课程领域探讨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问题。比如,林有祥的《对教育学学科逻辑结构的思考》(《求索》2006年第2期),郑开玲的《管理学应该从何处开始——对管理学学科逻辑起点的寻证》(《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张建华、芦平生的《体育课程的逻辑起点问题》(《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等,它们对探求高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厘清课程建设思路、明确课程发展方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编辑出版学本科课程体系建设上,学界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课程承载的专业知识内容质量和学时分配比例等问题上,对专业课程体系逻辑结构的研究严重不足。据笔者发现,当前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至少存在着以学科逻辑替代课程体系逻辑、违背学科逻辑、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关系不明和忽视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等逻辑误区。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的建设,是造成学科争议、门类芜杂、结构不合理、随意性强、针对性差等问题的重要原因。有鉴于此,有必要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检讨当前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寻求课程建设与发展的新的突破口。

一、以学科逻辑替代课程逻辑

每个学科都必须遵循自己特有的学科逻辑,将所涉及的知识领域的概念系统按照逻辑顺序加以叙述,编辑出版学专业也不例外。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提供了探索编辑出版活动规律、解释编辑出版现象的视角、方法和过程,并为对编辑出版学研究和实践有共同兴趣的人们搭建了一个进一步拓展知识结构的平台,是研究编辑出版活动获得系统化知识、建构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从这层意义上说,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首先必须遵循编辑出版学科的学科逻辑。多年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也表明,遵循学科逻辑,才能避免课程内容重复,保证课程之间衔接紧密。

编辑出版学课程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出版产业对出版人才的需求以及编辑出版职业特点,选择课程设计者认为应该掌握的思想、知识与方法,传递给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的科目和进程。因此,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并不等于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逻辑。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所遵循的逻辑,除了编辑出版学学科的逻辑外,还应当兼顾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的逻辑。也就是说,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应当是由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组成的多元逻辑体系;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应当按照这一多元逻辑体系,将知识内容分配到各个范畴中。但是,由于目前学界对编辑出版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片面强调学科逻辑,以学科逻辑取代课程逻辑,将课程体系必须遵循的多元逻辑体系简单化为单一的学科逻辑,严重忽视了出版产业人才需求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

这种以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取代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仅按学科逻辑将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累积到课程中去的做法,对编辑出版学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选择造成许多负面影响。最突出的表

现是学生远离真实的产业发展环境,难以将专业知识运用于编辑出版工作实践,忽略了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在“象牙塔”专业教育作用观指导下,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严重滞后于时展,严重脱离出版产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实际需求。此外,将课程体系限定在学科逻辑规定的领域内,不考虑编辑出版学课程的多元逻辑体系,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的功能与应用就会因此而消减,学科发展就会因为失去出版产业的滋润而失去生命力。编辑出版学学科知识只有与编辑出版职业活动相结合,适应了学生的职业发展逻辑,才会产生意义,才更可能让学生有效地接受。不考虑学生职业发展逻辑,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创意能力等编辑出版职业必备素质的培养,不仅难以让学生通过学习找到职业归属,更无法从学理高度改变业界“编辑出版是技能而不是专业”的错误认识。学界应当认真研究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尽快纠正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就是课程体系逻辑的认识和做法,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兼顾产业人才需求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只有如此,才能既坚持学校教育传递知识的高效性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特点,保证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传递的高度组织性和系统性,又能在学科专业建设中主动搁置编辑学与出版学的学科之争,有利于加强在传播学、信息管理学等学科体系下的全国各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之问的团结,使他们共同专注于课程的开发和建设。

二、违背学科逻辑

检视既往编辑出版学课程建设,还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一方面以学科逻辑替代课程逻辑,另一方面又在编辑学学科群和出版学学科群的课程设置中违背学科逻辑。

近年来,在编辑学一般原理和图书报刊等载体编辑学研究成果不断巩固的基础上,社科书籍编辑学、科技书籍编辑学、学术著作编辑学、文艺编辑学、辞书编辑学、少年儿童读物编辑学和英文书刊编辑学等著作相继出版,标志着编辑学学科已形成了普通编辑学、载体编辑学和载体专业编辑学三个层面的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学科发展日臻成熟。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界建构编辑学课程群时,没有及时汲取载体专业编辑学研究成果,课程设置依然为编辑学原理、编辑出版史和载体编辑学课程。这种做法不仅没有为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补充来自业界鲜活的“内容编辑”的知识内容,更违背了学科逻辑,犯了常识性错误。以期刊编辑与书籍编辑为例,试想一下是科技期刊与科技图书在编辑工作中的相似度高,还是文学图书与科技图书编辑在编辑工作中的相似度高?这种强调载体形式编辑学而忽视载体内 的后果,使学生仅仅浮光掠影地学习了编辑工作的一般流程,无法进一步掌握不同内容的编辑规律。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学科专业越分越细,数字出版方兴未艾,载体的鸿沟已经打破,专业内容的编辑差异大于不同载体间编辑工作的差异,编辑不仅要有驾驭不同载体编辑工作的能力,更要具备对某一专业方向内容进行深度编辑加工和信息开发的能力。仅仅学习不同载体的编辑知识,无法培养出适应全媒体时代数字出版的编辑出版人才。从这一意义上说,编辑学课程设置中单纯强调载体编辑学,缺乏内容编辑学课程,也是造成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

出版学课程群也有类似情况,主要表现为对课程群的逻辑结构缺乏深刻理解,没有明确基础与应用、内核与的逻辑关系,导致因产业发展和出版新技术需要而仓促设置课程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网络出版、数字出版和电子出版之间是什么关系,数字出版技术和数字出版一般原理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界始终没有统一的认识,以至于这类新课程之间逻辑关系不明,课程之间联系不够,课程体系也不够稳定。

三、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关系不明

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按照内在的规定性运行,具有鲜明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进程加快,出版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表现出高度的复合性特点。业界普遍认为,21世纪的编辑出版人才,必须是掌握先进的网络数字出版技术、懂得经营管理、能够驾驭多种媒体编辑工作、能够撷取当代人类最优秀文化加以传播的复合型人才。分析业界对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的期望,不外乎包含了经营、技术和创意三个因素,其中谁是皮,谁是毛,谁是核心,谁是,就是编辑出版人才能力结构逻辑的关键所在。传承文化、传播文明

是编辑出版业的使命,内容为王是编辑出版业发展的真理。从这层意义上说,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核心应当是创意,学生最应当学习的是终身学习和创意的本领。

遗憾的是,业界尽管对复合型编辑人才有所认识,但具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能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界面对现代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必须掌握的十八般武艺更是如坠云间,对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构成没有通盘考虑,课程设置只能采用“添油战术”,业界面临什么新问题,出现了什么新技术,学界就开相应的课程。如此“杂拌”课程体系,难免使学生学完之后“什么都知道,,又什么都不精”。在不断设置时髦课程的同时,忽视的恰恰是出版人才最可宝贵的创意能力的培养。

四、忽视编辑职业发展逻辑

编辑的成长有其内在规律,也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编辑职业发展逻辑,传统的师徒制编辑培养方法,是选择具有一定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进入出版社,跟随经验丰富的老编辑一同工作,通过观察、模仿、交流,在具体的编辑工作中体会编辑成长的逻辑,进而成长为合格的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则是从编辑出版实际活动中抽象出编辑出版知识与技能作为课程内容,通过课程学习培养编辑人才。毫无疑问,学校教育在传递概念知识与事实知识方面,在进行结构完善的简单问题技能的教学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正如前面所述,由于编辑出版学专业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特别是在教材编写、制订教学计划等具体课程建设中,大多根据学科逻辑展开教学内容,基本不考虑编辑职业发展逻辑,造成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知与行割裂,即使一些实务性课程,也过分强调脱离具体情境的、抽象的概念迁移,内容空泛、无针对性、可操作性差,无法让学生感兴趣。不仅如此,不考虑职业发展逻辑的编辑出版学课程内容,无法完成学生职业角色的心理建构,导致他们就业后难以立即进入角色,使业界对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生颇有微词,这也严重影响了专业的发展。

五、多元逻辑体系下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

以上分析表明,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必须明确课程体系的多元逻辑结构,确立课程的多元逻辑体系下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进而发挥学科逻辑、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的系统作用,确保学生真正掌握课程内容,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1.以学科逻辑为基础,增强专业课程内容对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职业发展逻辑的适用性

编辑出版学的学科逻辑具有高度严谨的系统性和组织性,是一代代出版人在长期实践中对相关知识领域不断探索、总结、升华的结晶,并经历了出版实践的检验。学科逻辑传递知识的高效性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特点,决定了在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毫无疑问,这是编辑出版学课程多元逻辑体系的基础。但是,与任何学科一样,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受教育者是其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学生作为未来的编辑出版人才“做什么”和“怎么做”,即编辑出版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是课程体系的中间结构,而能够适应编辑出版工作的编辑出版人才,则是课程体系逻辑的终点与归属。因此,要转变将学科课程内容组织的逻辑体系单一化为学科逻辑的误区,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中应兼顾学科逻辑、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编辑职业发展逻辑,增强学科课程内容对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的适用性。具体来说,就是根据编辑出版学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结合学生职业发展逻辑来设置课程。唯有如此,方能保证学生能够将专业知识组织和运用于未来的编辑出版实践中,使编辑出版学学科发展永葆活力。

2.以出版内容创意教育为核心展开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

现代编辑出版人才必须能够根据读者需求、文化发展、科技进步诸多因素,组织学术、大众文化和教育三大类别的出版活动。与此同时,出版业所承担的文化选择和文化传承重任,只有在特定的载体上才能实现。因此,出版物内容编辑开发知识能力和载体复制知识能力相互交织,是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关键性特征。

内容为王是编辑出版业发展的真理,创意和终身学习的本领是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核心。创意贯穿于出版活动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出版经营管理、复制传播技术,都离不开创意。虽然驾

驭不同载体,进行复制传播也需要创意,但出版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对出版内容的开发,现代编辑出版人才,必须具有各类不同内容的出版创意能力,能够根据读者需求、文化发展、科技进步等因素,组织、开发各种类型的出版活动。在多元逻辑体系下,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应当以不同内容出版创意为主线,传授不同载体开发、复制、传播的知识和技术,培养具备出版创意能力、能够适应全媒体出版的现代出版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这种以出版创意教育为核心展开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的思路,符合编辑出版学的学科逻辑,但因为编辑出版内容几乎涉及所有人类文明成果,课程开发的难度很大。笔者建议,除了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之外,应当以内容编辑学课程为纵线,以不同载体出版实务课程为横线,建构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这样,编辑学和出版学课程就可以通过内容创意与载体平台开发、经营管理和营销传播创意的交汇,实现编辑出版本科教育在出版创意教育与技术和经营管理上的统一。

3.通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来表达编辑出版人才职业发展逻辑

统一认识,破解难题,是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关于编辑出版人才的职业发展逻辑,业界认为应当是“专业毕业生——学科专业编辑——复合型出版人才”,而学界认为是“编辑出版专业学生——普通编辑——复合型出版人才”。人才供需双方在编辑出版人才职业发展逻辑认识上的巨大差距,严重影响着出版产业和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发展。

技术创新的逻辑范文第8篇

关键词: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建设;逻辑误区

中图分类号:G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2)01-0148-04

收稿日期:2011-07:10

作者简介:王勇安(1962-),男,陕西西安人,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课程体系反映一定的教育思想,决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质量和水平。它是根据一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相关学科知识及时间环节,按一定比例及逻辑顺序排列组合而成的知识系统。与学科专业知识及时间环节一样,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即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也是决定课程体系质量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国内不断有学者在教育学、管理学、体育学等课程领域探讨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问题。比如,林有祥的《对教育学学科逻辑结构的思考》(《求索》2006年第2期),郑开玲的《管理学应该从何处开始――对管理学学科逻辑起点的寻证》(《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张建华、芦平生的《体育课程的逻辑起点问题》(《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等,它们对探求高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厘清课程建设思路、明确课程发展方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编辑出版学本科课程体系建设上,学界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课程承载的专业知识内容质量和学时分配比例等问题上,对专业课程体系逻辑结构的研究严重不足。据笔者发现,当前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至少存在着以学科逻辑替代课程体系逻辑、违背学科逻辑、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关系不明和忽视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等逻辑误区。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的建设,是造成学科争议、门类芜杂、结构不合理、随意性强、针对性差等问题的重要原因。有鉴于此,有必要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检讨当前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寻求课程建设与发展的新的突破口。

一、以学科逻辑替代课程逻辑

每个学科都必须遵循自己特有的学科逻辑,将所涉及的知识领域的概念系统按照逻辑顺序加以叙述,编辑出版学专业也不例外。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提供了探索编辑出版活动规律、解释编辑出版现象的视角、方法和过程,并为对编辑出版学研究和实践有共同兴趣的人们搭建了一个进一步拓展知识结构的平台,是研究编辑出版活动获得系统化知识、建构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从这层意义上说,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首先必须遵循编辑出版学科的学科逻辑。多年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也表明,遵循学科逻辑,才能避免课程内容重复,保证课程之间衔接紧密。

编辑出版学课程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出版产业对出版人才的需求以及编辑出版职业特点,选择课程设计者认为应该掌握的思想、知识与方法,传递给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的科目和进程。因此,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并不等于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逻辑。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所遵循的逻辑,除了编辑出版学学科的逻辑外,还应当兼顾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的逻辑。也就是说,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应当是由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组成的多元逻辑体系;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应当按照这一多元逻辑体系,将知识内容分配到各个范畴中。但是,由于目前学界对编辑出版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片面强调学科逻辑,以学科逻辑取代课程逻辑,将课程体系必须遵循的多元逻辑体系简单化为单一的学科逻辑,严重忽视了出版产业人才需求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

这种以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取代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仅按学科逻辑将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累积到课程中去的做法,对编辑出版学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选择造成许多负面影响。最突出的表现是学生远离真实的产业发展环境,难以将专业知识运用于编辑出版工作实践,忽略了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在“象牙塔”专业教育作用观指导下,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严重滞后于时展,严重脱离出版产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实际需求。此外,将课程体系限定在学科逻辑规定的领域内,不考虑编辑出版学课程的多元逻辑体系,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的功能与应用就会因此而消减,学科发展就会因为失去出版产业的滋润而失去生命力。编辑出版学学科知识只有与编辑出版职业活动相结合,适应了学生的职业发展逻辑,才会产生意义,才更可能让学生有效地接受。不考虑学生职业发展逻辑,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创意能力等编辑出版职业必备素质的培养,不仅难以让学生通过学习找到职业归属,更无法从学理高度改变业界“编辑出版是技能而不是专业”的错误认识。学界应当认真研究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尽快纠正编辑出版学学科逻辑就是课程体系逻辑的认识和做法,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兼顾产业人才需求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只有如此,才能既坚持学校教育传递知识的高效性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特点,保证编辑出版学专业知识传递的高度组织性和系统性,又能在学科专业建设中主动搁置编辑学与出版学的学科之争,有利于加强在传播学、信息管理学等学科体系下的全国各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之问的团结,使他们共同专注于课程的开发和建设。

二、违背学科逻辑

检视既往编辑出版学课程建设,还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一方面以学科逻辑替代课程逻辑,另一方面又在编辑学学科群和出版学学科群的课程设置中违背学科逻辑。

近年来,在编辑学一般原理和图书报刊等载体编辑学研究成果不断巩固的基础上,社科书籍编辑学、科技书籍编辑学、学术著作编辑学、文艺编辑学、辞书编辑学、少年儿童读物编辑学和英文书刊编辑学等著作相继出版,标志着编辑学学科已形成了普通编辑学、载体编辑学和载体专业编辑学三个层面的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学科发展日臻成熟。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界建构编辑学课程群时,没有及时汲取载体专业编辑学研究成果,课程设置依然为编辑学原理、编辑出版史和载体编辑学课程。这种做法不仅没有为编辑出版学课程体系补充来自业界鲜活的“内容编辑”的知识内容,更违背了学科逻辑,犯了常识性错误。以期刊编辑与书籍编辑为例,试想一下是科技期刊与科技图书在编辑工作中的相似度高,还是文学图书与科技图书编辑在编辑工作中的相似度高?这种强调载体形式编辑学而忽视载体内

容编辑学的后果,使学生仅仅浮光掠影地学习了编辑工作的一般流程,无法进一步掌握不同内容的编辑规律。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学科专业越分越细,数字出版方兴未艾,载体的鸿沟已经打破,专业内容的编辑差异大于不同载体间编辑工作的差异,编辑不仅要有驾驭不同载体编辑工作的能力,更要具备对某一专业方向内容进行深度编辑加工和信息开发的能力。仅仅学习不同载体的编辑知识,无法培养出适应全媒体时代数字出版的编辑出版人才。从这一意义上说,编辑学课程设置中单纯强调载体编辑学,缺乏内容编辑学课程,也是造成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

出版学课程群也有类似情况,主要表现为对课程群的逻辑结构缺乏深刻理解,没有明确基础与应用、内核与的逻辑关系,导致因产业发展和出版新技术需要而仓促设置课程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网络出版、数字出版和电子出版之间是什么关系,数字出版技术和数字出版一般原理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界始终没有统一的认识,以至于这类新课程之间逻辑关系不明,课程之间联系不够,课程体系也不够稳定。

三、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关系不明

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按照内在的规定性运行,具有鲜明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进程加快,出版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表现出高度的复合性特点。业界普遍认为,21世纪的编辑出版人才,必须是掌握先进的网络数字出版技术、懂得经营管理、能够驾驭多种媒体编辑工作、能够撷取当代人类最优秀文化加以传播的复合型人才。分析业界对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的期望,不外乎包含了经营、技术和创意三个因素,其中谁是皮,谁是毛,谁是核心,谁是,就是编辑出版人才能力结构逻辑的关键所在。传承文化、传播文明是编辑出版业的使命,内容为王是编辑出版业发展的真理。从这层意义上说,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核心应当是创意,学生最应当学习的是终身学习和创意的本领。

遗憾的是,业界尽管对复合型编辑人才有所认识,但具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能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界面对现代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必须掌握的十八般武艺更是如坠云间,对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构成没有通盘考虑,课程设置只能采用“添油战术”,业界面临什么新问题,出现了什么新技术,学界就开相应的课程。如此“杂拌”课程体系,难免使学生学完之后“什么都知道,,又什么都不精”。在不断设置时髦课程的同时,忽视的恰恰是出版人才最可宝贵的创意能力的培养。

编辑的成长有其内在规律,也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编辑职业发展逻辑,传统的师徒制编辑培养方法,是选择具有一定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进入出版社,跟随经验丰富的老编辑一同工作,通过观察、模仿、交流,在具体的编辑工作中体会编辑成长的逻辑,进而成长为合格的编辑。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则是从编辑出版实际活动中抽象出编辑出版知识与技能作为课程内容,通过课程学习培养编辑人才。毫无疑问,学校教育在传递概念知识与事实知识方面,在进行结构完善的简单问题技能的教学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正如前面所述,由于编辑出版学专业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特别是在教材编写、制订教学计划等具体课程建设中,大多根据学科逻辑展开教学内容,基本不考虑编辑职业发展逻辑,造成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知与行割裂,即使一些实务性课程,也过分强调脱离具体情境的、抽象的概念迁移,内容空泛、无针对性、可操作性差,无法让学生感兴趣。不仅如此,不考虑职业发展逻辑的编辑出版学课程内容,无法完成学生职业角色的心理建构,导致他们就业后难以立即进入角色,使业界对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生颇有微词,这也严重影响了专业的发展。

五、多元逻辑体系下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

以上分析表明,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必须明确课程体系的多元逻辑结构,确立课程的多元逻辑体系下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进而发挥学科逻辑、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的系统作用,确保学生真正掌握课程内容,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1.以学科逻辑为基础,增强专业课程内容对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职业发展逻辑的适用性

编辑出版学的学科逻辑具有高度严谨的系统性和组织性,是一代代出版人在长期实践中对相关知识领域不断探索、总结、升华的结晶,并经历了出版实践的检验。学科逻辑传递知识的高效性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特点,决定了在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毫无疑问,这是编辑出版学课程多元逻辑体系的基础。但是,与任何学科一样,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受教育者是其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学生作为未来的编辑出版人才“做什么”和“怎么做”,即编辑出版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是课程体系的中间结构,而能够适应编辑出版工作的编辑出版人才,则是课程体系逻辑的终点与归属。因此,要转变将学科课程内容组织的逻辑体系单一化为学科逻辑的误区,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中应兼顾学科逻辑、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编辑职业发展逻辑,增强学科课程内容对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和学生职业发展逻辑的适用性。具体来说,就是根据编辑出版学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结合学生职业发展逻辑来设置课程。唯有如此,方能保证学生能够将专业知识组织和运用于未来的编辑出版实践中,使编辑出版学学科发展永葆活力。

2.以出版内容创意教育为核心展开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

现代编辑出版人才必须能够根据读者需求、文化发展、科技进步诸多因素,组织学术、大众文化和教育三大类别的出版活动。与此同时,出版业所承担的文化选择和文化传承重任,只有在特定的载体上才能实现。因此,出版物内容编辑开发知识能力和载体复制知识能力相互交织,是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关键性特征。

内容为王是编辑出版业发展的真理,创意和终身学习的本领是编辑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核心。创意贯穿于出版活动的各个环节,无论是出版经营管理、复制传播技术,都离不开创意。虽然驾驭不同载体,进行复制传播也需要创意,但出版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对出版内容的开发,现代编辑出版人才,必须具有各类不同内容的出版创意能力,能够根据读者需求、文化发展、科技进步等因素,组织、开发各种类型的出版活动。在多元逻辑体系下,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应当以不同内容出版创意为主线,传授不同载体开发、复制、传播的知识和技术,培养具备出版创意能力、能够适应全媒体出版的现代出版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这种以出版创意教育为核心展开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逻辑的思路,符合编辑出版学的学科逻辑,但因为编辑出版内容几乎涉及所有人类文明成果,课程开发的难度很大。笔者建议,除了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之外,应当以内容编辑学课程为纵线,以不同载体出版实务课程为横线,建构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这样,编辑学和出版学课程就可以通过内容创意与载体平台开发、经营管理和营销传播创意的交汇,实现编辑出版本科教育在出版创意教育与技术和经营管理上的统一。

3.通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来表达编辑出版人才职业发展逻辑

统一认识,破解难题,是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关于编辑出版人才的职业发展逻辑,业界认为应当是“专业毕业生――学科专业编辑――复合型出版人才”,而学界认为是“编辑出版专业学生――普通编辑――复合型出版人才”。人才供需双方在编辑出版人才职业发展逻辑认识上的巨大差距,严重影响着出版产业和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发展。

技术创新的逻辑范文第9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 课程进度 数字电路与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132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是电气信息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先修课程和基础,是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必备知识,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重要理论和方法,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对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教学进行改革。

1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的本质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中介绍了与数字系统相关的知识,体系等。设置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在于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数字计算机和其他系统的基本逻辑电路,能够熟练运用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并在实际操作中对案例进行分析,客观地提出要求。

通过这门课程的系统学习,可以加强同学的逻辑思维能力,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可以解决具体问题,可以对系统硬件进行检测,并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数字电路课程教学之所以进行改革是为了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硬件设施的了解,为日后的学习做铺垫。我们从计算机科学的角度划分,可以把其课程分为:分析电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机原理等。从这些课程不难看出,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起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2 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快了数字电路的发展

现阶段,是科技的时代,电子技术已经应用广泛,电子元素是计算机和电路不可缺少的构成元素。国民经济和国防各领域的逐渐渗透,使得数字电子技术在相关专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通过探讨,认为要对以前的教程进行革新,减少理论性过强的内容,着重掌握数字集成电路器的特性与实际运用,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上面。

此外要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们多进行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这样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总结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们知识的全面掌握。多媒体技术可以形象并明了地展示复杂的图表,便于老师课堂上的教学,还方便了学生们观看和理解。更重要的一点是,它节约了课堂信息量,增加了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坚持“三个结合”,实现“二个转变”,达到“一个提高”。坚持实践内容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创新实验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实验相结合;实现由基础验证性实验向综合设计性实验转变,由传统型实验向创新型实验转变;达到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提高。提高教学的工作环境,利于开展实践教学,从而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围绕实践这个中心,增加新的教学内容,根据电子信息技术的专业特点,制定科学的实验课程,在内容中多以实验为主,增加教学模板,提高教学方法,总结出一套科学性、系统性的教学体系。

3 数字电路教学的改革方向

由于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的实践性很强,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改革中要做到周全考虑,针对各项内容都要做出调整。还需要注意的是,做到书本上所学的知识配套进行实践。理论结合实际,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训练。其内容包括:工具运用能力,绘制电路,电路分析能力,项目综合能力等。

3.1 课程体系的调整

为了更好地适应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要优化课程结构的总体要求出发,进行模块化的设计,使数字电路与逻辑课程内容体系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先进性等。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基础从课程内容上被分为两大块。数字电路介绍了数字系统的组成,数字信号的特点等;在内容上先逻辑电路,逻辑部件,先单元电路后系统电路等等。数字电路多以理论为重点,在讲解中多涉及外部逻辑功能。数字电路部分多以运用为主。这样的课程组合可以让学生对数字电路更加了解。

3.2 教学内容的调整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的课程很多,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实践内把课程学好,要求教师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有效地组织课程教学。在介绍运用时,要根据其不同的侧重点进行分析。实验教学从随堂实验到改革教学后进行独立实验,这其中包括验证性实验等。

通过有效的组织,可以增加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从而有助于知识能力的提高。

3.3 加大实践的内容与次数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在教学中需要增加实践内容,这有利于课程的安排,更提高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发挥良好的教学效果,要合理地拆分实践内容:①基本实验;②设计实验。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两种实验的概念:基本实验室使用电子仪器的能力;而设计实验则是为了实现逻辑功能,而采用的是数字系统。在设计实验中鼓励学生自拟实验的项目,并将课外活动结合进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广阔。

目前的电子大赛就是为高校的改革服务,它是结合了电子信息的专业内容,这种比赛在教学改革中起到了引导的作用。这十多年来,在全国开展了很多电子计算机的竞赛,这些竞赛对高校体系改革帮助十分明显,它有助于有才能的年轻人展示自己的能力与专业水平。在电子竟赛出题中增大数字电路EDA的内容可以引导高校建设EDA的实验室,例如:SOPC(系统集成芯片)是我国“十一五”制定的重大专项,目前全国已在12个高校中成立了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

4 结语

现阶段是电子化的时代,科学的进步带动了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可编程器件被采用,这使得传统的数字逻辑方法明显变化。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高,使得人们对计算机的认识逐渐深刻,计算机的设计理念开始突破原有的范围。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在各种现代技术的合力推动之下,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可以做到使学生紧跟在市场的前沿。所以,数字电路和逻辑设计的改革加快了这门科学的发展,提高了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给学生们的就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晓辉.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J].

[2]曹魏,徐东风.计算机教育[J].

技术创新的逻辑范文第10篇

一、逻辑是理性思维的工具

当时世界正处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最明显的特点是知识不到被创造,人如果不想落后于世界的发展,就需要具备理性思维。逻辑思维能力是人持续发展前进的产物,也是区分野蛮人和文明人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创新人才的综合素质中,科学严密的逻辑思想是十分重要的逻辑思维能力。它不仅有影响创新的作用,同时也是创新思想产生和应用的坚实基础。如果某个人没有良好的逻辑能力,很易发生定义不清晰、判断不准确、推论不符合逻辑、证明缺少说服力这类低级错误,很难理智地看清事情的最本质特征,这样虽然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还是很难让思想准确地反映出真实状况。从某种程度来讲,创新思想的形成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整个过程都与逻辑思维最基本的素质密不可分。

逻辑学的基础作用是对人思维的培养,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是指导人类使用逻辑思维并进行高效交流和讨论的必备手段。而发明和创新也把逻辑科学作为基石。西方的前沿科学一直以来都把演绎和归纳逻辑作为基石,这与当今科学的迅猛发展以及令人震惊的科技的飞速发展紧密相关。在人的知识体系中,逻辑思维是最初所具备的内容之一。其理论和方式对科学的诞生和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逻辑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不仅改变了自然科学,还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虽然科学分类广泛,研究内容差异巨大,研究手段各具特色,但是即使在科学如此迅猛前进的当代,逻辑仍是它所依靠并且不能背离的。每一种类型的科学均是由一连串理念、假设、推断所形成,并且随其一起不断进步。整个理论体系也会做出相符合逻辑的改善和调整。所有这些都无法离开逻辑学,无法离开对逻辑知识在现实条件下的实践。在此层面上,列宁引用黑格尔的名言:“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所以,不管是自然科学或是社会科学,都需要建立严谨、正确并且具有逻辑的体系。如果缺少逻辑知识,未经严格的逻辑练习,人类无法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任何科学内容都需要把逻辑当做基石,需要符合逻辑,不符合逻辑要求的一定不能被称作科学。在缺失逻辑的情况下,不会有任何科学的诞生。严复曾经说过:“是学为一切法之法,一切学之学。”

二、逻辑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

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特别是逻辑知识积淀和内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长远进行考虑和规划,不能只贪图短期的效果。要有庞大的、全面的逻辑知识作为基础,才能更好地激发逻辑潜意识。知识积累越深厚,潜意识开发的可能性则越大。根据相关专家预计,2020年,发达国家会创建把知识创新作为基石的国家高新技术体系,而发展中国家在2040年能够完成这项任务,所以全球预计在21世纪后半世纪迈进知识经济时代。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到,社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就是知识创新,同时作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创新型人才会起到重要作用。所以,中国需要教育培养出一批拥有创新思想、理念和能力的新型人才,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具有更强竞争力,占据更高的地位,而逻辑在这一个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此,唯有让创新人才了解熟悉逻辑学知识,接受系统的训练,培养良好的逻辑素质,才可以利用创新思维完成所需要的创造。在谈论21世纪创新型人才时,钱伟长教授曾说:“学好一门功课并非仅按照此课所教的方法工作,这是由于这门课所教的内容也许在几年后甚至几十年后都没能在实践中得以运用。但是倘若我们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素养,那他们在这门课所学到的逻辑思维的方式永远都会有用武之地”。曾经听说过一个打牌的例子,两种水平差异很大者都不按照常理出牌,但是水平较差这常是胡乱出牌,输的一塌糊涂,偶然获得胜利,也纯属巧合;而水平较高者常常连出妙招,以奇制胜。这两种人最大的不同是,水平高者收到过系统的训练,知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人如果想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需要尽最大努力提升逻辑能力。逻辑学是一种认知方法,从已经了解的事物到未曾了解事物,它可以帮助我们增强自我学习的能力,探寻新兴事物。人们了解世界,探索未来,总是想要在保证正确率高的同时提高效率。所以,唯有彻底地明确逻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所占据的地位和影响,同时把握好我国强力推动社会科学发展的良好机会,进一步开展逻辑学教育,重视研究工作,才可以推动逻辑学的不断前进和发展。

三、逻辑是新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

技术创新的逻辑范文第11篇

[摘要]当今儿童美术教育活动中,在强调重视儿童形象思维的发展时,却忽视了儿童抽象思维的培养,似乎儿童美术教育只与想象、感知、形象思维有关,而与抽象思维无缘。其实,尽管儿童期抽象思维能力有限,分析、综合、概括的水平不高,只能达到简单、浅显的逻辑思维程度,但它也是儿童思维发展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性的形象思维能力与理性的逻辑思维能力结合起来。

[关键词]儿童美术教育 功能 拓展 儿童逻辑思维能力

儿童美术教育利用视觉艺术这一手段,对儿童美感、审美情趣、个性发展,以及创造潜能进行培养,对儿童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美术教育实践中应把握其内在价值,更全面地拓展儿童美术教育的功能,从而促进儿童的成长发展。

然而儿童美术教育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往往会碰到一些矛盾性的问题,如在培养的方向上,是偏重于儿童的“童趣”呢,还是注重于基础知识,技能的培养、训练,众所周知,儿童美术由于童年的生活、心理特点,使其在绘画的表现上有独特的“稚趣”美,但随着儿童心理年龄的生长,便会逐渐去对“稚趣”美的兴趣,再加上“应试教育”产生的功利性影响,使得人们更注重于技巧、技能的培养,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是偏重于“童趣”还是偏重于技能都不能适应这个社会对人材多元化的要求,因此,儿童美术教育的功能不仅仅停留在上述二个层面,需要研究其特征,拓展其潜在的功能。

一、儿童美术教育的特征和功能

(一)儿童美术教育的特征

儿童学习绘画是一种兴趣的自然展示,兴趣是儿童绘画的内在动力,因此儿童美术教育就是利用视觉艺术这一手段来进行人生教育,发挥每个儿童的能力和创造热情,认识自身的价值,引导儿童去发现美,发现自身的潜在能力,形成完善而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儿童美术教育由其教育过程中具有的实践性,即集手、眼、脑为一体的学习特点,为儿童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最佳形式,美术教育涉及到美学、社会学、历史、人文、地理等广泛的教育面,使得儿童美术教育更适合作为教育创新实践的一个载体,从而带动教育的整体创新。

(二)儿童美术教育的功能

正如前面所述,美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集手、眼、脑为一体,使学生的观察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及动手能力等都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培养,因而美术教育的功能是多样的,全方位的,明确的来说包括三个方面:文化功能——包含艺术知识的获得,艺术鉴赏力的培养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创造功能——通过美术创作和技能练习,丰富想象力,提高表现力和创造力,体验制作和创造的快乐;生活功能——增强精神的涵养,学会平静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控制自己。

以上这些功能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思维和悟性的启迪。

二、研究儿童美术教育功能及拓展的背景

(一)时代所需的人材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开放、充满竞争的社会,竞争的核心,是否拥有高素质创造型人才。探索、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无论是在今天和明天的社会。因此,“以人为本、以培养综合性素质人才为宗旨”的现代教育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改革传统教育中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递式教学,研究新时期的素质教育。

(二)美术教育发展的需要

美术教育要发展,并在素质教育一地中建立好自己的位置,就需要渗进一些新内容、新涵义,众所周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在素质教育中将更重视学生智力的启发,而不是知识的灌输,当然,智力并不仅仅是智商的体现,它包含了智商、情商等多种元素、智力启发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因为清晰的思维逻辑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所以儿童美术教育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能否以此为契机,利用美术教育过程中所独有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儿童心理的特点即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全方位拓展自身的功能,并使儿童美术教育走在教育创新的前沿。

(三)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

当今儿童美术教育活动中,在强调重视儿童形象思维的发展时,却忽视了儿童抽象思维的培养,似乎儿童美术教育只与想象、感知、形象思维有关,而与抽象思维无缘。其实,尽管儿童期抽象思维能力有限,分析、综合、概括的水平不高,只能达到简单、浅显的逻辑思维程度,但它也是儿童思维发展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感性的形象思维能力与理性的逻辑思维能力结合起来。儿童进行的美术活动的思维,虽然是直观形象性思维占优势,但在活动过程中却把实物的特性概括成概念加以表述的,如造型、构图、色彩等,感知的是实物,反映到脑中却是抽象的符号。

并且儿童有一个心理特点,那就是“喜新厌旧”,如果老是把画画停留在“稚趣”美上,就会逐渐失去兴趣,因此随儿童心理年龄的成长,儿童的绘画也因逐步脱离“稚趣”,而失去发展的方向,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如何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思维的逻辑性为什么重要?

说到逻辑性往往感到高深,其实逻辑性与思维是一体的,“思维发展心理”学揭示,逻辑性是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主要是指思维对客观事物规律性关系的反映,指思维过程有一定的形式、方法,是按一定规律进行的,这是认识的理性阶段,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外联系,产生认识过程的突变,才能是体会地、全面地、深入地认识事物,提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如何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儿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思维逻辑能力的定义

在学习和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会“想一下”,这种想就是思维。而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就是思维的逻辑力,因此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离不开逻辑思维,其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培养儿童广阔、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对开拓儿童的智慧极为重要。

技术创新的逻辑范文第12篇

—、逻辑学与科学

逻辑学与科学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逻辑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也是支撑人类思维大厦的基础性学科。科学的特点在于“求知求真”,而逻辑的力量也正是源于对纯粹真理的不断追求。对科学而言,逻辑学不仅提供了建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方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塑造了科学事业得以进展的“求真”氛围。所谓的“科学精神”即为求真之精神。逻辑学是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内驱力。离开逻辑学谈科学,必定是残缺的、畸形的科学。

亚里士多德创立的以三段论为核心的演绎逻辑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逻辑学体系。

人类历史上第一门成型的科学 几何学就是欧几里得在逻辑演泽法指导下构造的。欧几里得从少数被认为是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按照逻辑原理,推演出一系列定理或命题。这正是演绎式科学方法的基本特征。他严密的逻辑,完整的体系,不知使后世多少个科学家着迷,一直被认为是科学理论逻辑结构的典范。到了近代,牛顿仿效欧几里得,用公理方法把前人的力学知识加以系统化,形成了一个逻辑体系,牛顿的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就是由许多定义、定律、推论组成的;后来拉格朗日的力学著作、克劳胥斯的热力学著作、斯宾诺莎的哲学著作,也都是用类似方法写成的;欧氏几何的逻辑性给12岁的爱因斯坦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逻辑学对科学所产生的作用可见一斑。

中国先秦时代就出现了可以和古希腊相媲美的名辩之风,具备了逻辑学产生的思想条件。然而,政治“实用理性”大行其道,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逻辑意识十分薄弱,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逻辑发展处于“中断”状态,而直觉、顿悟却大行其道。这种直觉、顿悟并不同于今天的直觉思维和灵感,它几乎不需要什么逻辑过程,因为那种“大全”既不能用概念分析也不能用语言表达,“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第一章》中国文化中最具影响的儒、释、道三家都特别强调直觉、顿悟。正如金岳霖在其名篇《中国哲学》中写道:“中国哲学的特点之一,是那可以称为逻辑和认识论的意识不发达”。其实,.不只是哲学,中国的其他学科也多如此。例如,中医起点与西医相比较也许要高,即使在中国西医也比中医普遍得多。为什么中医难发展?这与中医基本理论没有为逻辑分析留下足够空间有关。简言之,中国缺乏逻辑学传统。著名逻辑学家殷海光先生曾指出:“在文化的规范、美艺、器用、认知四种特征中,中国文化的规范特征过于发达,特别是自汉以降逐渐成为文化价值取向的主导力,由此导致‘在价值的主观主义的主宰之下,益之以美艺的韵赏和情感的满足,认知作用遭到灭顶的惨祸’:这是对中国社会思想状况的准确概括。逻辑系统不发达导致中国系统的逻辑学贫乏,科学也就缺少发展的前提,科学理性在实用理性之前处于劣势,最终导致中国科学的落后。

作为科学发展主要基础的形式逻辑和几何学这两大知识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缺少的。中国古代几乎没有可与亚氏逻辑、欧氏几何相提并论的科学体系,即使在被李约瑟先生称为“中国科技的领先时代”时的《齐民要术》、《梦溪笔谈》、《农政全书》、《本草纲目》等著作中,大多只是关于技术的描述性记述,或者零散的科学思想,而缺乏系统的科学理论建构。也就是说,这些著述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四大发明”也仅仅停留在经验的总结之上,实用价值较大,理论价值小。它们只告诉人们“是什么”和“怎么做”,而很少涉及“为什么”。相应地,我国至今也没有创造出像相对论、宇宙大爆炸理论、耗散结构论等世界级的科学理论,迄今与诺贝尔科学奖无缘。

逻辑学的昌盛是科学事业发展和发达的一个必要条件,逻辑精神的缺乏是造成中国古代没有科学和近代科学落后的关键因素。中国文化整体偏重直觉和顿悟,缺乏逻辑思维传统,而西方的传统却是重理性和逻辑思维。我国在逻辑学研究和应用方面一直落后于西方,这是我国近代科学落后于西方的重大根源之一。

爱因斯坦认为,近代西方科学的发展是建立在两大基础上的:一是亚里士多德创立的演绎逻辑体系,二是近代实验科学家创立的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即培根为代表的归纳逻辑)。正是有了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西方近代科学才得以稳步发展;也正是缺乏逻辑基础,缺乏逻辑传统,尽管中国有引人称羡的悠久文化,却没有产生一门系统的自然科学;尽管我们历代科举制度培养了500多名状元,还有不计其数的进士、举人、秀才,却没有培养出一名牛顿或爱因斯坦式的科学家。费正清在论及中国近代科学不发达的问题时也认为:中国科学未能发展同中国没有更完善的逻辑系统有关。如果中西方不加接触与交往,双方思维传统的迥异及其后果还不明显。历史是无情的,面对着西方先进的科技,面对着西方的工业文明,面对着西方的坚船利炮,近代中国能说什么,做什么呢?那段血与火铸成的近代史无遗暴露了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弊病,也警示我们必须以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正如冯友兰所说广逻辑分析方法就是西方的手指头,中国人要的是手指头,这里的‘手指头’是指点石成金,即发展科学技术的手指。”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实现强国富民,现代大学教育应该加强和重视逻辑学。

二、逻辑学与创新思维

逻辑与创新的关系,近年来已成为逻辑界的热门话题。这一话题又可分为两个层次:逻辑能否出新知,以及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笔者赞同逻辑能出新知的观点:首先,演绎出新知主要表现在把已知中所蕴涵的、不为主体意识到的“潜存”揭示、显明出来,使主体更全面、深刻地认识已知。例如,亚里士多德就认为三段论是发现事物存在和变化原因的工具;数学理论系统就是以少数公理为依据,经过一系列演绎推理建立起来的;正是运用演绎工具,罗素发现了震惊数学界和逻辑学界的集合论悖论。其次,归纳是个别经验知识到一般知识的飞跃,结论已超出了前提,有着前提无法蕴涵的内容——这显然是新知。近现代各种发明创造及新发现运用归纳推理的事例比比皆是。第三,类比是据两个(类)对象有若干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另一属性也相同的或然推理,其含义本身就说明了其与新知的关系。类比推理能够启发人的思维,在创新思维中,它具有提供线索、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在科学史上,科学理论的许多重大突破就是通过类比实现的。例如,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莱布尼兹的乘法计算机原理等。

有人认为,创新思维(含灵感)是非逻辑反逻辑的。但笔者以为这种看法值得商榷:第一,创新思维是相对常规思维而言的。如前述,逻辑能出新知,逻辑思维亦有创新功能。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外延上是交叉关系。第二,灵感过程也有鲜明的逻辑性——在其诱发、触发、巩固阶段中,逻辑始终居于主导地位。灵感始于问题。任何问题都包括三个基本成分——条件A、目标E、A与E之间的障碍集D。当主体意识到不能消除D时,就可能进人冥思苦想状态,形成诱发灵感的态势场。为何主体会意识到无法消除的D存在?这显然是逻辑分析的结果。在触发阶段,无法消除D的原因是A必须联合另外的(条件)信息集B才能导出E。B便是主体冥思苦想、孜孜以求的对象,也是灵感的触发器旦它为主体意识检索到,便会触发灵感。无论B源自外界还是潜意识,都必然与D逻辑相关,胡思乱想难以成就灵感。由于与D逻辑相关且不为主体意识到的集合C的元素可能并不惟一,对B的寻求就显露出一种不确定性。但无论如何B都受制于C,其加上A就能消除D、导出E也说明了灵感触发阶段的逻辑性。在巩固阶段,灵感结果只有通过逻辑论证才可能完善定型、转化为成果,才能在其基础上,“推理一个接着一个”,得到新的认识成果。结果的必需论证性和逻辑上的可续发性进一步说明了灵感的逻辑性。其实,不仅灵感有逻辑思维活动,“根据现代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一些成果和观点,想象、经验、直觉这些心理活动都有推理,都是思维活动”。

三、逻辑学是大学教育中培养求真精神与创新水平的重要手段

大学教育旨在培养创造型人才,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和语言表达等能力,而这些都是以逻辑思维素质为基础的。学习能力是主体获得其他能力的先行条件。在21世纪,这种能力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信息大爆炸、知识快速更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就业、失业、再就业已成为社会常态。当人们进人一个与以前知识技能结构几乎毫无牵连的岗位时,也必须使自己尽快具备新岗位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这一切都表明,自学教育将成为个人教育的主流。美国教育学家罗伯特赫钦斯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教育自己。大学教育不再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而更关键、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近年来有学者在大学生中作过一个调查,结果表明:刚入大学时逻辑思维能力测试成绩优秀者,三年后其各科成绩均优良,三好生、专业奖学金获得者也多出自这部分人;而测试成绩最差者(正确率低于40%),三年后学习上几乎都是后进生,甚至有的因不及格学科累计超过学校规定而被劝退另一方面,各学科飞速发展,越来越高精尖化,这也意味着各门学科的抽象化程度愈来愈高、逻辑性越来越强,许多学科向形式系统化、公理化方向发展,符号越来越普遍地出现在学科之中,甚至深人生活的各个角落。学科系统化、生活符号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如果主体逻辑思维素质不高,就难以驾驭这些符号,难与这些符号系统交流。良好的逻辑思维素质是学业和事业成功的保障。

语言是人类的重要能力。“舌头”、“原子弹”和“金钱”曾经被称为三大战略武器,现在也把“舌头”放在“美元”和“电脑”之前,作为新三大战略武器之首,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重要。语言要有“三性”: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准确性显然是逻辑问题,语无伦次的语言无论词藻如何华美,对别人只能是灾难,对自己更是悲剧。逻辑学最初又叫“雄辩术”(logic),log的一个解释,是“说”的意思,是逻辑的延伸意义。惟有良好的逻辑素质,思维才能敏捷严密,富有说服力。逻辑的力量赋予语言表达不可抗拒的威力,逻辑是语言表达的支柱,逻辑思维素质是语言表达能力的核心。

技术创新的逻辑范文第13篇

摘 要:本文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出发,分析了“数字逻辑”课程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并对课堂教学的组织与设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讨论,运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方法探索和构建了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创新教育模式。

关键词:数字逻辑;教学改革;实验创新;EDA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 改革教学和实验环节,构建创新教育平台

数字逻辑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理论知识的传授是为应用服务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教学的首要目的。根据数字逻辑教学大纲及指定教材的要求,我们对课堂教学内容去粗取精,提出课程章、节的结构体系,从数字电路的逻辑特性、电路特点和组合优化等方面去组织教学,突出重点,深入浅出。通过多媒体课件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综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立体化的方式把知识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加强实践,是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我国工科类学生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缺乏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协调、管理的素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认识上的偏差。在国外高校,数字逻辑实验很多采用了EDA技术,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大多是基于FPGA器件的,学生反映易学、方便,设计与实验项目成功率高,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教学效果好。众所周知,实验教学在现代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高校理工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计算机专业而言,数字逻辑实验教学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可以使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计算机硬件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至关重要。因此在现有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条件下,如何充分发挥实验教学最有效的作用,使实验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一直以来是我们比较关心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学院根据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按照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提出了建设计算机科学优势突出,多学科互相渗透的教学研究型学院,重点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引进EDA先进的实验设备,配置充足的教学场所,教师精心编写实验教材,组织安排实验等建立了创新实验室,构建了硬件电路创新教育平台。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过程,增强学生对硬件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和实践技能。根据最优化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综合训练,包括问题分析、总体结构设计、电路设计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多人合作,以致工作规范的训练和科学作风的培养这一原则。

围绕上述目标,结合数字逻辑教学实际情况,我们对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进行了创新和实践,积极鼓励学生开展自行设计和实践,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把培养创新人才落实到实处;EDA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在学习硬件电路基础的重要内容,是电子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和任务是通过实践训练,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基于EDA技术的基本电路设计方法;了解常用硬件描述语言的使用特点、编程方法和仿真测试技术,特别是初步掌握VHDL的编程技术和硬件描述方法;学会使用一种EDA工具软件的设计应用、测试和综合优化;同时对硬件描述语言VHDL的发展和对FPGA/CPLD的集成规模及应用特性的发展有一个了解,从而促进数字逻辑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注重提高教师创新教育的指导能力,增加教师对创新教育有关内容的体验与培训。

2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推进课堂指导教学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字逻辑课程重点要考虑的问题,应围绕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实际系统工程设计,突出数字逻辑课程内容的重点分别进行讲述。例如,对基本的数字电路,重点介绍典型的逻辑门、触发器及外部逻辑特性;讲解组合电路时,着重介绍计算机中常用的基本芯片,如译码器、加法器、代码转换器等;讲述时序逻辑电路时,着重介绍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并介绍计算机最基本的器件――寄存器、计数器、序列检测器等;在讲述中大规模集成电路时,应重点介绍多位运算器、RAM、ROM、EPROM等电路的逻辑结构、工作原理及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在讨论可编程逻辑器件时,着重介绍PLD、CPLD和FPGA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分类方法,以其编程原理。

在讲具体电路的操作时,可以根据数字电路的不同特点及工作原理,以及电路仿真设计的基本方法,利用Multisim 2001仿真软件进行门电路应用设计、时序逻辑应用电路设计等等电路的仿真和演示,以及通过动画演示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此外还要注意课后作业的重要性。课后作业不是课堂教学的简单重复,而应是课堂的扩展和深入。适量地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参考书目,让学生课后自学,独立钻研,充分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与学的双向互动过程中,应该积极实现以教师为中心、以课程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转变;积极推进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实践式、自主式等教学方法,并辅以网络课堂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从各个层面检查教学的实际效果,综合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形成对教学过程的促进作用,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 重视基本技能训练,鼓励创新勇于实践

在重视理论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来都是基本的、重要的教育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电子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我们对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了改革。依据实验教学的目的,结合课程的培养目标,侧重在实践能力上选择和设计实验,使学生具有理解数字逻辑的基本概念、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利用EDA设计较复杂数字电路系统等能力。

创新实验室配备有满足数字逻辑实验的实验箱和EDA系统,并配有逻辑分析仪、示波器、计算机和设计软件等工具,学生所有的实验操作都在实验箱上完成。EDA系统的核心板主芯片采用EP1C6Q240,支持JTAG和AS下载模式。软件开发平台使用QUARTUSII 6.0,在该集成环境下,可以完成设计的不同输入。QUARTUSII支持原理图输入、VHDL、Verilog HDL以及第三方工具输入方式。利用图表模块编辑器可以实现系统的顶层设计,完成各子系统的功能划分。可以进行延时分析,进行系统仿真。最后实现下载编程文件和测试电路。

试验教学具体时序,学生首先必须在实验室完成基本实验,然后再进入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由选题,自由组队。一般两个人组成一个开发小组,选择一个难易适当能够及时完成的项目。确定预定目标,设计各模块电路,制作电路板,调试电路和测试电路,并进行功能演示,最后撰写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是反映一个学生实验情况的重要材料,要求报告必须准确并且充分反映学生自己完成的工作,该报告作为与项目组成员交流的材料,同时也是自己进行项目设计的重要文档。具体的内容包括题目和文本程序、软件编译、仿真分析、硬件测试与实验过程、程序分析、仿真波形、实验分析、实验注意事项及建议,并在报告附录提供电路原理图。

由于实践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方式都有较大的变化,老师和学生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如何指导学生正确开展实践。按时完成项目计划,保证教学质量,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做到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进行实验,并能一举成功,使他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获得真实的感受,并学到实验操作知识,这也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不断完善的问题。

4 结束语

在数字逻辑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突出重点,双语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唤起学生的创新潜能,鼓励学生的创新尝试,应用愉快教学、互动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以最优的组合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既能学到新的知识 又可掌握学习的技能,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实验教学压缩了基础性、验证性实验,扩大了利用EDA技术的设计性实验,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在难易程度方面要求做到量力而行,使其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本人的兴趣,从实际应用中选择具有应用背景的实验题目,分组进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加强了他们交流与团结协作的精神。学习是一个吸收、理解并掌握新知识的过程,学生最后是否掌握知识,体现在能不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上。另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确实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巩固其所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教育部“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高级研讨班报告,2002.

[2] 贾方芳.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J].江苏高教,2008,(01).

技术创新的逻辑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卡诺图;《数字逻辑电路》;教学措施

《数字逻辑电路》是计算机技术中的基础知识,是很多中职院校的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各专业必修的学科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但是在教学中,如何使得数字逻辑课程学习中不借助任何实验仪器, 从而能直观地看到逻辑电路设计的结果,是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随着教学技术的发展与教学理念的概念,在《数字逻辑电路》教学中,卡诺图的运用广泛而灵活。本文具体探讨了卡诺图在《数字逻辑电路》教学中的运用情况,现报告如下。

一 .《数字逻辑电路》的教学特点

(一)《数字逻辑电路》的内容特点

由于《数字逻辑电路》有易于集成、传输质量高、有运算和逻辑推理能力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用于计算机、自动控制、通信、测量等领域。而《数字逻辑电路》的第一个内容特点是为了突出“逻辑”两个字,使用的是独特的图形符号。当前最新教学版本的《数字逻辑电路》中有门电路和触发器两种基本单元电路,其是以晶体管和电阻等元件组成的。比如在 TTL 电路还是 CMOS 电路中,按逻辑功能要求把这些图形符号组合起来画成的图就是逻辑电路图。

(二)《数字逻辑电路》的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数字逻辑电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数字逻辑电路》技术和实际器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实验课配合,通过实验课的基本训练,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典型《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设计步骤、实验手段和调试技能;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专业知识以及电子技术在相关专业中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具有较强的查阅电子技术资料的能力和从网络上获取有关信息的能力。

(三)《数字逻辑电路》的教学要求

在现代电子产品中,学生要想真正理解这些电子产品的工作原理,作为基础,数字逻辑课程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逻辑门电路中,其教学的内容主要为三种基本逻辑门(与、或、非)电路及几种复合逻辑门电路(与非、或非、异或、与或非门)的特性、二极管及三极管的开关特点、二极管(三极管的开关特性),分立元件组成与工作原理、TTL反相器的工作原理,静态输入输及输入端负载特性与开关特性。

二.《数字逻辑电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中职院校的《数字逻辑电路》教学由于受“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影响,理论教学成分居多,学生普遍不重视实验。《数字逻辑电路》实验设备的开发也受此因素影响,滞后于现代教学的需要。同时我们知道,数字电子技术的功能是通过逻辑函数来实现的,而逻辑函数一般是基本逻辑或、与、非的复合表达,导致教学难度加大。同时《数字逻辑电路》的理论教学教法单一,只侧重于知识点的传授,理论和实践结合少,缺乏实物的展示,难于理解,控制逻辑电路的分析单调,而在实习操作时又要从头学起,很难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也造成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更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三. 卡诺图在《数字逻辑电路》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一)卡诺图的应用价值

在《数字逻辑电路》教学中,为了实现某种复合逻辑的最简数学表达意味着对应的技术成本较低;所以化简逻辑函数既具有理论价值,也具有现实意义,其具体方法包括公式化简法与卡诺图化简法。在教学中,为使学生正确认识卡诺图,我们需要依据《数字逻辑电路》课程的教学特点,结合学生应具有的能力和知识结构,从卡诺图的常规用法和特殊用法两方面探讨了卡诺图在《数字逻辑电路》教学中的运用,为今后的教学起到更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其能形象直观地为使用者演示其工作原理,即使其面对的展示对象是毫无相关知识的相关学生,也能让他们在短时间内 了解简单的逻辑电路,在寓教于乐中发现数字逻辑的无限趣味和魅力,从小培养对科学热爱和严谨认真处事的态度。

(二)卡诺图在《数字逻辑电路》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力求使学生立于主体地位,教师必须进行角色的转换和地位的改变,从传统的讲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引导者、主持人,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指导、交流、讨论和共同学习的朋友;要对学生充满信任和理解,遇到困难时,应适时点拨。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有发现,有创新,敢于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同时学生参与课堂并非只有提问一种形式,也可以采用分组讨论或学生之间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多种教学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考虑设计。其次是积极进行职业活动导向法教学,其核心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用脑,而且要“脑、心、口、手”并用,共同参与活动来完成学习将学生认为枯燥的《数字逻辑电路》知识通过活动转变为生动的学习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第三是备学生不足,多设计几种学生回答的可能性,一定能使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好。也需要强化学生的实际训练,比如在数字逻辑电路的控制线路中,先分析机械运动方式和电气动作要求,再把常用数字逻辑电路的控制线路化整为零.同时灵活借助多媒体教学资源,把每个基本控制线路不同控制要求讲清楚,这样就把基本控制线路和数字逻辑电路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实际训练时间增多了,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

总之,卡诺图在《数字逻辑电路》教学中的运用以实践与实验为线索,把理论教学内容溶于每一个活动之中,充分挖掘和激活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静.概念图/思维导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张光凯.项目教学法在《数字逻辑电路》教学中的实践[J].职业,2007年23期.

[3] 刘杰.《数字逻辑电路》教材改革浅析[J].职业,2010年14期.

[4] 黄杰勇,邓春健.基于Verilog HDL的数字逻辑电路教学改革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8年16期.

[5] 宋俐荣,杨一荔.论数字逻辑电路的特点在教学中的重要性[J].科教文汇,2010年03期.

技术创新的逻辑范文第15篇

EDA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以实验开发系统为设计工具,融合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智能化技术最新成果,自动完成用软件的方式设计的电子系统到硬件系统的逻辑编译、分割、综合及优化、布局布线、仿真,直至完成对于特定目标芯片的适配编译、逻辑映射、编程下载等工作,最终形成集成电子系统或ASIC的一门新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技术。运用于教学的常用EDA工具主要有:EWB、PSPICE、protel99、Max+Plus及QuartusII等等。以下从EDA工具软件MAX+PlusⅡ的介绍和MAX+PlusⅡ在数字电路课程的应用两方面,探讨EDA技术与数字电路教学的整合。

一、MAX+plusⅡ简介

MAX+PlusⅡ是美国Altera公司为开发可编程逻辑器件而推出的工具软件,可以完成从门级到系统级的逻辑芯片的设计,是典型的逻辑设计与仿真工具。同时,它也是学习硬件描述语言和逻辑综合的良好工具。

MAX+PlusⅡ可编程逻辑开发软件提供一种与结构无关的设计环境,它提供全面的逻辑设计能力,设计者无须精通器件内部的复杂结构,只需运用自己熟悉的输入工具(原理图、硬件描述语言)进行设计,可以将文本、图形、波形等设计方法任意组合,建立起有层次的数字系统,MAX+PlusⅡ把这些设计转换成最终结构所需要的格式。

数字电路教学环节中的实验教学,为加深学生对理论的深入理解、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受教育成本和资金的限制,很多电子实验室并不具备相应的设备和器件,这无疑对学生潜能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带来很大的影响。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入MAX+plusⅡ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二、MAX+plusⅡ在数字电路课程中的应用方式

1.开展课堂演示实验,提高教学效率。由于数字电子技术所涉及的内容比较抽象,在教学中教师最好能借助一定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传统的教学方法或手段限于时间、设备等问题,教师很难在课堂上进行现场演示实验,即使可以做现场演示实验,结果也很难看清,加上实验所用器件基本上是中小规模的集成器件,学生无法看到器件的内部结构和实验的数据流程,实验效果并不理想。

将MAX+plusⅡ提供的元器件设计库、图形输入功能、波形输入功能和模拟仿真功能应用到课堂演示教学中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教学方法或手段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单击、双击和拖拽、查找等操作在MAX+plusⅡ中方便地设计或构造教学中需要的逻辑电路图,可以即时地进行逻辑功能的验证,模拟各种实验过程,这样不但使得理论分析与实际电路有了紧密的联系和对照,提高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趣味性,学生还可以切身体会到电路的设计过程和实验的数据流程,对数字逻辑电路有更直观的感性认识。

2.开展探究学习,提高教学效果。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理论学习必须紧密地与实践结合起来。以往,实践环节主要是上实验课,实验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较少。就验证性实验而言,一般是使用实验箱,按照实验指导书一步一步操作,学生往往是动手不动脑,收效不大。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设计出的电路错误较多,而且由于实验室的开放与管理跟不上要求,往往规定学生在实验室有限的开放时间内完成任务,因而实验成功率较低。

MAX+PlusII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可以提供虚拟的实验环境,克服实验室的实验条件限制和新技术、新器件的匮乏,为学生虚拟一个具备各种测试仪器和元器件品种齐全的逻辑电路实验平台。学生可提出各种设计方案,实验时可以随时改变电路参数,研究电路性能指标与参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很快获得仿真结果,及时发现问题加以解决,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以下是我们尝试的基于MAX+PlusII的数字电子技术课堂教学模式:

①教师组织进行相关的技能训练,学习使用MAX+PlusII的功能;②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确定问题(比如数字时钟的电路设计);③探究活动主要由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对学生的活动任务进行适当的多角度、多方位的引导能够促进学生深入探究,对存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帮助,学生的活动主要包括电路设计、仿真分析、修改完善;④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并组织自评互评,增强学生的成功意识,同时教师对学习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恰当的评价及总结,以引导学生梳理、归纳、概括在活动中所学的知识,优化学生认知结构;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提供不同应用创造的情境,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迁移和提高。

3.开展综合设计型实验,提高创新精神。数字逻辑综合设计是数字逻辑课程中最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对一个较小的完整的数字系统或电子产品进行设计与开发,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与开发研究能力,最适合学生在毕业设计中使用。

借助MAX+PlusII软件进行数字逻辑综合设计,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由于MAX+PlusII在方案的仿真分析和修改上的显著优点,激发学生大胆想象并尝试各种不同设计方案、采用不同的集成器件,尤其可以充分利用MAX+PlusII对各种硬件语言的支持,学生可以在MAX+Plus II中轻松地设计出自己需要的原器件并对其进行仿真与验证,使学生设计作品的质量和难度系数都得到了提高,学生的独立自主思维、独自解问题的能力、研究开发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培养与提高。

使用MAX+plusⅡ软件进行综和数字系统设计主要有5个阶段:确定选题、设计输入、编译、仿真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