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美国农业论文范文

美国农业论文范文

美国农业论文

美国农业论文范文第1篇

1972年,美国通过了《安全饮用水法》,该法第404条对湿地使用进行了规定,授权美国陆军工程师团审核湿地开发有关方案并决定是否予以颁发许可证。1989年,美国正式将湿地保护写入了法案,确立了“持平和无净减少”原则,规定湿地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只能持平或增加其总面积,不能有任何减少。该法案在实行的初期,常采用了“现地”(on-site)、“同质”(in-kind)的补偿方式,也被称之为“邮票式补偿”(postagestampmitigation),即众多小型且不合生态与经济规模的栖息地补偿方式。1992年,美国通过《食品、农业、保护及贸易法案》设立湿地补偿银行计划(WRP)。WRP是一项通过购买地役权来限制危害湿地环境的自愿性项目,土地所有者申请加入WRP有3种选择:永久地役权、30年地役权、恢复成本分担协议。从项目开始实施以来,WRP项目的年新增土地数量以每年超过4万hm2的速度稳定增长。

2美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理念与项目操作

美国农业生态补偿项目的基本做法是政府从公共财政中给生产者支付一定的现金并提供技术支持,以换取目标区域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以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实质是将生态服务作为交易标的,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通过生态服务提供者和购买者之间的自愿交易实现利益的分配和调节。其设计理念和操作要点如下。

2.1制度设计理念

2.1.1市场运作原则

美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在设计上引入了市场机制,在实施中遵循着价格机制和供求规律,甚至其补偿效益的评价也依赖于市场。纵观美国农业生态补偿实践活动,每个农产品价格长期萎靡时期,政府都会适时引入农业生态补偿项目。20世纪30年代后期、50年代末和80年代中期,都是由于农产品价格急剧下降,美国开始实施生态保护计划。无论是美国农业生态补偿项目的启动机制,还是运作机制,都体现和发挥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2.1.2多重目标原则

美国农业生态补偿项目是由公共财政支付实施的,具有公益性质,因此大多都具有生态、环境、社会等多重目标,总的方向是实现自然与人的可持续发展。美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主要目标关注于土壤质量、湿地质量、森林质量、水质水量、野生物种的栖息地等,副目标主要关注土地休耕计划供给管理,农民经济效益提高,参与者之间的公平性等。

2.1.3投资有效原则

投资有效是美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的首要原则。为实现环境效益有效目标需,美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坚持2项投资准则:一是生态补偿制度应确立在单位支出产生环境受益最大的区域地块之上,或者具体的生产方式上。二是生态补偿支付的金额应等于该农业生产者在目标区域上采用预期的生产方式所需的最小金额数量。

2.1.4自愿竞争原则

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只要补偿金等于退耕土地的机会成本,土地退耕就会发生。但这一原则在实际操作中却有很大难度,因为退耕土地的机会成本难以准确计量。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引入了竞争机制和招投标法。这种制度设计体现了公民自愿和竞争效益的原则,生态效益均衡租金率由政府和土地所有权人所形成的市场供求状况共同决定。

2.2项目实施要点

2.2.1收集和评估项目信息

美国公共财政支付的生态补偿项目具有公益性质,并且要求投资效益最优,而特定区域项目申请人具有自主性,即使为维持生计也会追求私人经济效益,因而二者之间的合作意愿和目标契合度就存在差距。美国政府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收集个人意愿并评估项目信息。实践中,美国通过竞争机制实现了投资成本测算和潜在生态效益评估。

2.2.2面向社会公开招投标

美国政府经过个人参与意愿调查和项目信息收集评估后,将向特定区域公布提交项目申请人选的资格、实施的最低土地或资源环境条件、公共财政支付额度或政府标的价格的上限、评价标准及项目建议书标准等信息。对此,符合条件并有意愿参加项目的申请人就会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投标,并在政府设置的范围内开展竞标活动。政府与公民以及公民相互之间互动体现了一种公平的经济博弈,有助于提高投资效益。

2.2.3综合评价确定合同成本

符合条件的项目申请人提交投标申请后,投标建议书中所说明的地块位置、土地类型、土壤易侵蚀性、水质、生态环境情况、地区经济水平、人口数量、野生动植物种类及数量、气候条件以及申请人对补助资金水平的需求、拟采取的实施办法、预期实现效益等多项数据就具体化了,美国政府就可以运用或参考环境效益指标(EBI)来评价潜在投资效益,确定项目合同成本。

2.2.4遴选确定项目参与者

根据EBI效益—成本有效原则,美国政府会对项目申请人的综合情况进行打分,并根据公共财政每一美元支出可产生生态环境收益的高低进行排序,在公共财政预算范围及项目实施面积的限定下,按照分值高低次序决定哪些申请人可以参与项目。对长期合同项目而言,政府部门还需要采取更谨慎的方法。为了确定接受哪些合同,政府还需对申请参加项目的申请人信息指标得分进行评价。2.2.5履约监测与项目监督美国农业部和美国审计局按照有关规定要对项目履约情况和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和监督。美国农业部通常的做法是对少部分实施项目合同的土地进行履约抽查。美国审计部门也会对一些农业生态补偿项目的实施与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审计。监督和审计的内容包括:公共财政与个人成本分担水平、合同实施期限长度及规模、项目实施的一致性和透明性、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客观性和公平性、违约情况和处罚执行情况等。

3美国农业生态补偿实践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美国在农业生态补偿领域中的研究和实践经历,较之中国更长也更加完善,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初步形成了生态补偿的制度体系,生态补偿的框架较为完整。考量美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的操作与实践,审视中国农业生态补偿的不足,对中国具有以下4点借鉴意义。

3.1推进生态法制进程,整合部门政策法规

纵观美国各个时期的农业法案,确保美国农业生态补偿项目顺利运转的,是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司法主题的联邦法案与各州法规有机结合而构建的严密法律体系。在农业生态补偿司法领域,美国建立了集团诉讼的制度,同时解决了处于弱势地位、人数众多且地域分散的当事人一方的诉讼要求,简化了程序,避免在同类问题上做出相矛盾的判决,保护处于相同情况的众多受害入的权益。相比较而言,中国现有的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和行政法规数量较少,国务院及其职能部门制定的涉及生态补偿内容政策文件较多,目前约有十余项,但大多对本行业生态补偿试点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性指导,基本没有以生态补偿作为核心目的而专门设计的,且基本上带有较强的部门特色。在生态补偿的义务主体中,少数直接涉及个人(如森林领域的退耕还林)和企业(如矿产资源开发企业),更多的是对地方人民政府提出要求。在司法领域,中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代表人诉讼制度,但《环境保护法》、《草原法》、《野生植物保护法》等法律没有全面引入集团诉讼的法治精神,分散弱势的个人与强势政府在法律诉讼中地位不对等情况依然存在。要全面推进农业生态补偿法制建设,中国应在目前工作的基础上,强调生态环境资本价值和生态公益价值,有计划、有步骤地颁布实施农业生态补偿法,完善健全诉讼法律,系统梳理并整合部门及地方相关农业生态法规规章,建立长效机制,为中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和实践操作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3.2建立环境产权制度,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美国关于土地和自然资源产权有着清晰的界定和法律保护。在这样法制约束环境下,美国的农业生态补偿项目,必须体现对公民私有资源产权给予尊重和保障,项目执行必须与产权所有人达成合意契约。如在生态保护行政征用过程中,充分考虑公民的利益与想法,把补偿额度与方式确立在公民权益保障的基础之上,把对公民产权的限制所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通过清晰的产权制度,激励了自然生态资源价值的良性运转,使公民更加积极的投入到生态保护工程中。由于中国对资源产权没有清晰的界定和划分,也没用相关的协商机制,农业生态补偿所涉及的国家所有权、公共环境权益、社会权益与个体所有权、个人经济权益、个人个性化需求相互之间很难建立公平对等的商榷机制,并构建法制化道路。因此,中国亟需构建大农业体制,整合土地、水、森林、野生动植物等资源,在农业资源和环境领域建立一套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形成公私产权对接完善的资源环境产权交易市场,尊重公民个人意愿,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3.3维护政府主导地位,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在美国,政府购买模式或者补偿是支付生态环境服务的主要方式。如美国农业部农场服务局(FSA)和自然资源保护局(NRCS)管理着美国50余个与农业生态补偿有关的项目,保护着美国5亿多hm2的农场、牧场和私人林地。总结美国长期实施生态补偿项目的经验,政府虽然是生态效益最主要的购买者,但市场机制在生态补偿中的作用仍然是不可小觑的。政府可以运用经济政策和市场机制来使生态效益得到提高。如美国在CRP项目实施中,遵循市场机制,引入竞争机制,采纳招投标制度,尊重农民参与意愿与补偿诉求,政府在此基础上采用科学的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合理确定支付标准。中国目前的生态补偿制度将政府命令与控制措施摆在首位,弱化了市场的作用,补偿评价机制也还很不成熟。为了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解决好政府补偿中存在的盲点和政府失灵状况,提高生态补偿效率,中国应在继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交易机制、价格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对农业生态资源供求的引导和调节作用。

3.4科学设计效益评价指标,合理制定生态补偿标准

美国农业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 加州农业发达而水资源相对贫乏,为解决这一矛盾,加州采取了各种节水工程技术措施,可以说世界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在加州都得到了较好应用。以下就加州节水灌溉的一些主要措施作一介绍。 论文关键词: 美国加州 农业 节水灌溉 1 美国加州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措施加州农业发达而水资源相对贫乏,为解决这一矛盾,加州采取了各种节水工程技术措施,可以说世界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在加州都得到了较好应用。以下就加州节水灌溉的一些主要措施作一介绍。1.1 地面灌水技术地面灌水技术在美国农业灌溉中占主导地位,60%以上的农业灌溉采用这种灌水技术,其方法主要有沟灌、畦灌。美国的沟灌与畦灌是经过技术改良的,它融合着现代最新技术成果与科研成就,所以传统的灌溉方法在美国仍然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1)沟灌。沟灌是美国地面灌溉的主体,约占地面灌溉的70%以上,主要应用于果树和棉花、花生、蔬菜等行棵型种植作物。对果树而言,根据行距的不同,一般两行果树之间开3~5个灌水沟,大田作物则根据其种植特点布置灌水沟。与沟灌相配套的灌水器材主要有:①多口门给水栓,这种给水栓露出地面30~40 cm,给水栓周围均匀设置若干个小闸门出水口,每个出水口出水量不大,分别对应一个灌水沟,这种给水栓最多设有8个口门,同时可给8条灌水沟灌水。②多出口输水管,这种管多是铝合金管,在铝合金管上与灌水沟的间距对等布设小闸门,每个小闸门对应一个灌水沟,灌溉时可根据供水量或需要,开启一个或多个口门进行灌溉,亦可进行轮灌。这种管属地面移动管,作物耕种时收起来,种植完后将管摆放在地头,直至收割期。③虹吸管,这种管就是普遍的橡胶管或软塑料管。水是通过防渗渠道送到田间,通过节制闸将水位提高,使水位高出田面,利用虹吸原理,一沟一管将水送到田间。④脉冲沟灌发生器。水流通过管道时,脉冲发生器根据指令,左右放水,水流流量一般较大,在灌水沟中快速向前推进,间隔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冲灌,直至达到灌水要求,利用这一技术较常规沟灌可节水25%~30%,畦长也可增加。⑤尾水利用技术,由于流量较大时,沟灌水流向前推进的速度很快,短时间内就可灌到地头,而这时田间灌水量还没达到灌水要求,为此要持续一段时间,这样水就会源源不断从地头流出,为利用这些尾水,美国因此而采取尾水回收利用技术,就是在地头挖一集水沟,把尾水收集起来,利用低扬程泵重新将水送进管道,循环利用。(2)畦灌。在美国畦灌主要应用于大田密植作物如小麦等,畦宽度10 m左右,畦长200 m左右,灌溉时采取大流量快速推进方式,每一畦配套一个给水栓,一次灌一畦,畦田规格根据农场、作物、水源情况确定,同时畦田都经过严格的激光平整。因此,美国的畦灌还是相当省水的。这种灌水方式,主要分布在水源相对丰富的河流两岸,或地下水丰富的地区。美国的地面灌水技术无论是沟灌或畦灌,其田间大部分都是采用管道输水,水通过管道直送沟、畦,即使在自流灌区也是如此,因此,输水过程的水损失相当少。田间通过激光平整、脉冲灌水、尾水回收利用等技术,灌水均匀度很高,水流均匀入渗,从而提高灌水效率。输水防渗、田间改造加之相应的配套设备,构成美国地面灌溉节水的三个核心内容。1.2 喷灌美国的喷灌形式多种多样,时针式、滚移式、平移式、卷盘式、支架式都有。支架式从微喷、小喷灌到喷灌呈系列化。滚移式、时针式、平移式、卷盘式与世界各地的形式没有大的区别,使用范围上有所侧重,草皮养植场以平移式为主,大田作物则多用时针式、平移式或卷盘式。支架式喷灌即固定式或半固定式喷灌,固定式喷灌与我们常说的概念一致,就是常年不动,从支架到喷头常年放置野外,这种固定式与相应的耕作机构相配套,不会对耕作造成影响。在畦灌支撑杆与输水管道的联接上

美国农业论文范文第3篇

《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在中国已经明确做出重大让步的情况下于4月10日签字 。 一、中国在农产品贸易上做出的让步 农产品贸易谈判,历来是关贸总协定谈判和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最困难的部分,此次《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又是中国为加入世贸组织与美国应该达成的双边协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美双边谈判一直难度很大,中方早在年初格林斯潘访华时就已经表示,准备做出重大让步。 协议签字之后,美国农业部长格利克曼指出,中国在农产品贸易上做出的让步主要是“同意取消这些针对我们的谷物、柑橘和肉类的长期存在的有争议的壁垒,将给我们带来相当大的好处,使我们可以向中国巨大的市场大幅度扩大这些产品的出口。”他称赞这份农产品贸易协议是“美国农业的一个重要突破”。因为中国同意美国西北部7个州的小麦可以直接从西雅图出口,从而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价格竞争优势。过去所谓“有争议的壁垒”,主要是中国为防止这些地区的小麦黑穗病(TCK),而禁止直接从西海岸进口。国内有文章认为,这个协议只是对关税配额(TRQ)做了调整,因为“我国对农产品的进口实行的是严格的配额制度,主要是由中国粮食进出口总公司及有关部门核准的公司负责进口。放宽美国的小麦进口只是增加配额和降低关税,并不是敞开国门进口美国的农产品”。也有教授提出“中美农业协议不会影响农民收入”(参见1999年4月13和14两日的《中国经济时报》)。 对这些文章中的观点本文不作评论,但为了加深对这个重大事件的理解,谨将互联网上的资料做摘要,以便人们知道中方为了加入世贸组织在这次双边谈判中所做出的让步:中国同意大幅度增加最低关税限额(TRQ1-3%)的农产品进口数量,并且应美国的要求减少国家大贸垄断进口所占的比例。到2006年,大豆从现在的170万吨增加到330万吨,增加幅度为94%,其中私营部门应该达到90%;小麦从200万吨增加到930万吨,为现在的4.65倍,私营部门最初应有10%;玉米配额从450万吨增加到720万吨,如果达到则为现在进口量25万吨的28.8倍,私营部门应该达到40%;大米配额从260万吨增加到530万吨,如果达到则为现在25万吨进口量的21.2倍,私营部门应该达到50%。到2011年,棉花要从现在的20万吨增加到89.4万吨,为现在的4.47倍,私营部门应该达到67%……。 此外,中国承诺取消出口补贴,特别是取消对美国不利的玉米、棉花和大米等农产品的出口补贴。而且到2011年前,中国除了在总体上把农产品关税降低到17%以下,还应进一步对美国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降低到14.5%的平均关税。其中大豆仅3%;肉类和水果10-12%;乳制品12-19%;红酒20%。 二、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对中国农业和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首先是国内拟通过粮食出口削减已经超过2千亿公斤的仓储看来已不可能。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研究,国际市场粮食价格18年来基本上是下降趋势;而我国则相反,除了1989-91年和近2年情况比较特殊,20年来大多数年份粮食价格是上升的;并且1979-82年和1994-96年曾经两次大幅度提价。前者可以认为是对计划经济时期长期推行剪刀差、人为压低农产品价格的临时性补偿;而后者则是在农业比较效益低的情况下,以价格隐含的补贴来稳定农民的粮食生产 。 统计资料表明,国内粮食价格自1993年下半年以后,长期在“天花板价格”之上运行(其中仅1994年上半年因外汇改革本币贬值而在3-4个月的短期内略低于国际价格),个别时段的个别品种国内价格比美国高约1倍。以玉米为例,今年3月份国内市场平均价格1.44元/kg;而美国芝加哥的期货市场平均价格折合人民币仅0.72元/kg。即使考虑运费,中美粮食差价仍然悬殊。因此,会造成我国连年丰收后已经涨库的粮食,如果不补贴就难以出口;如果放开市场就更没有销路。其次是不利于国内稳定粮食生产的长期政策。我国粮食与人口的增长高度相关,而且粮食消费的替代弹性低。最近3年的粮食供给过剩是因为在1994-96年连续两次提价幅度达105%(与1993年比)的政策刺激下,于1996年提前实现了2000年的产量目标。但人口并没有提前增长上去,若按照年增1800万人正常情况计算,等于少了9000万人去消费粮食,当然会造成粮食过剩。 这种情况下,政府采取的补救措施是以计划手段稳住产 量。而农民在不能优质优价的计划价格约束下,其反应是继续追求低质量、高产量。这是我国高面筋度的小麦和优质大米的种植面积增加不快的根本原因。如果进口粮食质优价廉而国家又不能通过计划价格或直接对农民的粮食生产予以补贴,则我国的粮食生产 就难以稳定。其三是在国内粮食价格受进口压力下降的情况下,中西部传统农区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民收入会受到影响。这是因为大多数传统农区农民从种植业得到的收入仍然占60%以上。如果种植业受进口冲击比较收益进一步下降,农民种地就只能亏损。其实从理论上看,农民收入是对农业剩余的分配,农业剩余分配也就是地租分配。粮食这种资源型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根本上来源于地租。土地面积越大地租就越多。中国农村户均土地面积仅0.4公顷的细小规模农业,能够在粮食生产上得到的剩余本来就微乎其微;显然不能与美国平均数百公顷、农业剩余上千倍于我的大规模农场竞争。因此,中美之间的粮食贸易属于典型的不平等竞争 。 本文根据近来国内公开的和互联网上发表的资料分析,认为不仅这次农产品贸易协议对国内的影响应该重视,而且后续谈判如何进行更值得关注。因为“克林顿一直坚持认为,中国在这个贸易组织中的成员资格不是关系到经济问题,而是关系到全球一体化问题。它将使中国进入一个法律框架,迫使它根据西方式的贸易法律行事。它将使市场极大地开放,从而及早地使得更多的中国人能够接受到外国思想的影响”(NewYork Times,04/10/1999)。 既然中国在农产品贸易上已经做出了重大让步,而美国不仅始终没有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议上正式签字,反而“现在坚持这样的要求:即使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也应该让美国有权对中国实行单方面贸易制裁”(参考消息,99年4月13日)。有鉴于此,中方当引以为训,至少要以我国已经做的让步为谈判条件,在金融、保险等问题产业,以及其它仍然维持部门垄断、本来应先向国人开放的领域中尽可能少让步。否则,即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难以避免 被人家“单赢”。 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地位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过度膨胀、就业问题严重的发展中国家,是否加入以资本大国制定的游戏规则来保护资本对全世界统治利益的世贸组织?加入之后的利弊、利大还是弊大?本来就是我们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前应该认真讨论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忘记近代史上美国农产品依托“美麦贷款”和“美棉贷款”大举进军中国、把我国的小农经济打得一败涂地的教训。有西方学者指出,让中国按照美国的条件加入世贸组织,好比是让尚未长大的稚童,按照美国定下的拳台裁决规则,与美国的泰森一类的拳王较量。考虑到这个农业协议的让步,是为了在其它领域得利,是以农业让步为交换条件,在国家财政依存的国有经济特别是金融部门市场开放上增加谈判地位,那么我们不妨借用这个比喻再引申一下:即使不是让尚未长大的稚童、而是让中国的武术冠军--国有企业上去打,倘若必须经按照美国制定的规则比赛,也难有胜算。 四、加入世贸组织之前的准备 中国在70年代完成了初步工业化之后,由于已经形成了产业门类齐全的社会化大生产,于是遵循经济规律通过改革开放参与国际交换。20年来已经在一般贸易中位列世界10强。因此有必要加入世贸组织。但是在加入之前和准备期间,我国需要先“练好内功”。 首先是要把单纯追求增长,转变为以促进就业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上来 。 我国世纪之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口过度膨胀和劳动力严重过剩。据美国高盛亚洲研究部最近的模拟测算,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贸易增加、资本和技术投入的增加,对我国GDP每年的潜在贡献为0.5-0.6%。国家信息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我国的就业弹性到“八五”期间仅为0.108,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大致只能吸纳60万就业;随着资本增密和技术增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作用更小。因此,0.5个百分点对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固然重要,但转变增长方式更重要。对于本世纪末剩余劳动力将超过2亿的人口大国来说,当务之急是如何转变旧的经济增长方式中不断刺激资本增密的机制,形成促进就业的经济增长机制,否则既有可能在纳尔逊提出“增长的陷阱”中无法自拔;也有可能过分依赖大量贸易拉动经济增长而不得不受制于人。

美国农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代多功能农业;价值;政策争论;提升

中图分类号:F3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2011)06-0115-04

农业不仅具有经济功能,亦有其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能源、观光旅游等多种功能,与之相应地具有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能源价值与观光旅游价值等。现代多功能农业由于价值重大而被认为是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尽管其价值重大,但有关它的争论也一直存在,本文围绕其争论的背景与政府的政策、争论的动因等方面展开论述,并发现其价值在争论中不断提升。

一、现代多功能农业价值问题的提出

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模式下,各国普遍重工轻农,视农业为提供充足食品、廉价劳力、原料及为工业品提供市场的产业,而对其本身的全面内涵却缺乏应有的认识,以致在农业生产力提高时其地位却不断下降。早在1958年学者赫希曼就对此进行了反思,其后库兹涅茨、舒尔茨等学者都意识到农业的重要贡献,如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就坚决反对轻视农业的观点,他认为农业决不是消极无为的,它甚至可成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但舒尔茨同时也强调,传统农业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只有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加强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特别是人力资本投资,才能使农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之一。舒尔茨观点无疑是划时代性的,但没有关注到现代农业多种功能价值。

我国为了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政府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等手段,将资本从农业转向工业。据温铁军研究,1953-1978年我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这25年问,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总额估计在6000-8000亿元,然而,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国家工业固定资产总计才不过9000多亿元,农业成为工业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此为我国城乡差距持续拉大的最直接原因。中国农民以自身的谈判能力弱、贫困和无助支撑起了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目前尽管农业产业创造的经济价值绝对量仍在上升,但其占社会总量的比重在不断下降;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比重已降至5%以下,美国甚至降至2%。因此不少人据此认为农业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低,甚至在人们心中只有没能力者才从事农业,视农业为“吃饭产业”,忽视农业的全面内涵与发展潜力,农业更加成了弱质产业,因此党中央才连发7个有关“三农”的一号文件。这些问题的存在促使大家去思考农业的价值,现代多功能农业正是其很好的载体。

二、现代多功能农业争论的政策背景

为更准确了解多功能农业及其价值争论的动因,有必要研究一些主要国家与组织农业政策的相关背景,以下分析重点集中于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美国农业法案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农业协定。

1.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AP)

CAP是“欧盟农业补贴和计划体系”的简称,主要指欧盟各国对其农业发展所实施的农产品价格支持及相关补贴制度,目的是刺激农产品的生产。它是在二战后食品短缺背景下,为供给欧洲和给消费者提供低价粮食于1957年《罗马条约》提出,1960年正式提出建立共同农业政策的方案,1962年则开始逐步予以实施。大规模的调整和改革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在1992年,此次改革把过去以价格支持为基础的机制过渡到以价格和直接补贴为主的机制,降低价格支持水平,控制农产品生产和财政预算开支的过度增长,进行国土整治和保护环境,促进农村发展。第二次是在2000年,此次改革将CAP转变为“共同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强调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可持续性。将支持重心由农业转向农村和环境,即所谓的“第二支柱”。第三次是在2004年。此次改革通过《关于由欧洲乡村发展基金来支持乡村发展的条例》,表明他们的重点不单是农业和农场,而是农村环境和农村经济。它从整个食物链、农村土地管理、农民需求以及农村人口等角度思考问题。强调农业与林业部门的重要性,强调农村环境与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视改善农村地区人们的生活质量,重视促进农村经济活动的多样化。

2.美国农业法案

虽然美国的农业部可追溯到19世纪末,但直到1933年才推出第一部联邦农业法案,根据这一法案,联邦政府给农民补助以换取农民休耕,减少生产,进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价值。1936年的水土保持法出台,为鼓励农民采取措施保持水土提供技术援助和财政激励。二战后,尽管生产率的提高使得产量增加,但支持农业的政策仍在进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65年的粮食和农业法的出台。该法案旨在保持农产品供应的同时,废除价格支持,并用目标价格与差额补贴制度取代。这些目标设计目的是提高生产者对全球市场的依赖。直到1985年作为农业安全法一部分的农业环境规划的出现,又返回到农业法案的内容。该法案包括补贴生产者以使其采取措施把受过腐蚀的土地休耕,对特定商品补贴要提供符合要求的依据,这些要求集中在保护湿地和土壤上,但这却加大了农业的财政危机。接下来1996年的联邦农业改进和改革法(FAIR)被认为是革命性的,因为它以价格支持与供给管理取代了直接以产量做为依据的补贴(Dimitri et a1 2005),它鼓励农产品生产者自由种植,从而被称为“自由农场”,这确保了美国农业政策对外贸易的扭曲最小,从而与世界贸易组织的绿箱补贴政策相一致。2008年美国出台了《食物、环境保育与能源法》。该法案主要变化有三:一是启动一项农民可自愿参加的“平均作物收益选择”项目,给农民提供一种更安全的补贴选择。第二,把过去临时性的灾害援助变为永久性的计划;第三,给单一生产者规定了“直接补贴”和“反周期补贴”的上限,分别为4万和4.5万美元。

3.世界贸易组织的农业协定

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和美国的农业法案改革,使农业成为世贸组织谈判的主要推动因素。这项谈判在1995年启动,并确定了以缩减农业补贴和降低农业关税作为谈判的支柱,谈判于1999年在西雅图再次启动,由于发展中国家在一系列问题上进行反对(尤其是农业贸易),这项具有争议性的谈判以失败告终。新一轮部长级会议谈判2001年在卡塔尔的多哈重新进行,发展中国家所关切的农业贸易成为谈判的绊脚石,因此农业贸易成了多哈回合谈判的焦点和中心内容,其中最为关键的三大中心支柱是出口补贴、国内支持和市场准入。根据农业协议达成的一致,发达国家同意减少36%的出口补贴支出,而发展中国家也同意减少24%的出口补贴。多哈回合后,彻底消除出口补贴的呼声一直存在。国内支持或补贴,乌拉圭回合农产品贸易最终将不

同的国内支持措施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引起贸易扭曲的“绿色”政策,可免予减让承诺。另一类是产生贸易扭曲“黄色”政策,协议要求各方用综合支持量来计算其措施的货币价值,并以此为尺度,逐步予以削减。根据农业协议,涉及市场准入的非关税障碍将被量化为关税,并逐渐减少,以期最终消除。

三、现代多功能农业价值的政策论争及其动因

多功能农业提出以来得到了不少国家的支持,其价值也得到一定范围内的认可。但世界主要国家及国际组织提出发展多功能农业的政策各有目的,难免论争。论争围绕两方面动因展开:支持者认为其有利于农业价值的提升,主要包括日韩、欧盟;反对者认为不过是为农业贸易保护寻求依据而已,主要是美国和凯恩斯集团。

1.多功能农业有利于农业价值的提升

日本农业发展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促使其思考如何提升农业的价值,这是提出并实施农业多功能政策的重要原因。自1961年日本制定的《农业基本法》后,其农业与农村发生了巨变,农业产量与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农民生活极大改善,农户家庭收入甚至超过了城市家庭收入。但一些矛盾和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主要有:一是粮食自给率不断下降。日本60%以上的粮食和食品依赖进口,其自给率在发达国家是最低的。二是农业劳动力日益减少,再加之农业劳动者老龄化趋势严重,农村缺乏活力。三是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缺乏协调,农业基础薄弱,无法同先进的二、三产业对接,这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多功能农业,除了满足国民的对食物需求的价值以外,还要发挥其多方面的价值。日本在1998年将多功能农业写进了农业白皮书。

欧共体(欧盟前身)的CAP在迅速解除粮食供应不足问题的同时,却带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第一,欧盟CAP鼓励集约型农业的政策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CAP鼓励集约型农业的发展,增加农产品产量,促使农民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牲畜过度集中放牧、饲养,特别是生态脆弱地区农村环境问题更严重,如水土流失、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等。第二,鼓励农产品生产的CAP导致了严重的财政危机。欧共体对农业实施的价格支持和出口补贴,使得其开支剧增,导致了仅占其全部就业人口大约5%的农民却花掉了欧共体大约一半的开支,因而其政策遭到内部普遍非议。第三,共同农业政策是一种竞争性的农业政策,它的实施导致了一些规模小的家庭农场收入减少甚至破产。另外一些农场主在历史文化遗产上进行规模化的集约农业,导致其遭到破坏;同时,由于大跨国公司产品的冲击,使得传统食品工艺与生产正在日益萎缩甚至消失。这些问题的存在,加之欧盟新成员国农业经济中比重较大,为了减少财政开支、协调地区发展、维持农村传统及保护农村环境,改革势在必行。最终欧盟推出了“多功能农业”的发展模式来提升农业的价值,这一模式也得到了农业竞争力不强的发达国家的支持,诸如日本、韩国、瑞士等。

中国学者和政府对多功能农业及其巨大价值总体上持支持态度,但在国际上表态谨慎以免影响我国农产品贸易。陈锡文(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提出,对多功能农业问题进行研究可以让人们重新审视农业。

2.为农业贸易保护寻求依据

美国等具有农业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广大农业比重大的发展中国家,反对以现代多功能农业具有的巨大价值为由而进行的农业贸易保护。美国从以下两方面来表明态度:第一,反对借多功能农业及其巨大价值来进行农业的贸易保护。由于美国的农业技术先进且生产率高、农业资源丰富,在技术密集的高价值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土地密集的大宗农作物产品等方面,竞争力很强,它一直是农产品最大的出口国;另一方面,美国消费观念超前且人均收入高,因而对农产品的质量、品种、花样及便利性等要求均较高,这使得其不得不大量进口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任何形式的农业贸易保护都不符合其利益,甚至为了其国家利益在农业贸易的国际谈判中,反对农业多功能理念,以免别国借多功能农业的巨大价值来维持或加强对农业贸易的保护。第二,即使多功能农业具有巨大价值且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但这不能成为农业贸易保护主义的根据。多功能农业政策的争论可以被看作是对新自由主义盎格鲁撒克逊模式(新美国模式)的挑战,他们重点强调的是把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嵌入农业生产系统中,这种论点在某种程度上正符合农业协议文本中的非贸易关注问题,被认为是向多功能农业的政策实施迈进了一步。美国的新自由主义者对农业多功能争论表示抵制(Buttel,2006),Buttel认为欧盟和其他追求农业多功能性的国家是激进的改革,旨在鼓励取代那些对大量生产的补贴,转而支持那些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和社会正外部性的农业。更有甚者,2005年Peine和McMichael提出: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多功能农业成了一些国家保持贸易特权的手段。

凯恩斯集团倡导国际农产品自由贸易,反对多功能农业的理念。之所以反对是因为其成员国在农产品出口上具有非常明显的比较优势,农产品的自由贸易有利于他们扩大出口,获取更多的外汇和贸易利益。而且这些国家的农业支持和保护水平大都很低,所以在削减农业支持与保护、甚至取消农业补贴和扩大农产品贸易开放等方面,他们所提出的要求比美国更为激进,在撤消贸易壁垒并稳定削减影响农业贸易的补贴的谈判上更加坚定和团结一致。凯恩斯集团不但对日韩等国农业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坚决反对,而且也对欧盟和美国等国的农产品出口的间接支持表示明确的反对。

部分发展中国家一方面把现代农业多功能理念及其巨大价值当作大力支持农业部门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又担心发达国家以此为借口对其农产品实施贸易壁垒。如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提出:农业不但能给农民带来收入,而且有助于适度地使用自然资源,传承农村文化、保持农业生态多样性、保证农村生活质量和确保社会稳定。印尼就曾提出:多功能农业不仅可保障当地居民的粮食来源,而且还可廷续居民生存方式的多元化,减少环境威胁,进而缓和由于稀缺资源的争夺而引起的社会冲突,提高了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作用重大。但印尼又是凯恩斯集团的重要一员,反对一些发达国家以此为由进行农业贸易保护。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WTO围绕多功能农业的辩论可能都白费了。因为寻求支持农业多功能的政策,通常是基于农业环境支付或基于绿箱政策的直接支付,可能会受到其他世贸组织成员的反对。这种政策鼓励维持原有土地的生产,那么政府干预影响土地使用,进而影响农业产量(Blandford 2006),而这可能违反WTO有关规定,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裁决会危及利用多功能农业名义进行的许多改革。

美国农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业多功能性;政策工具;研究方向

中图分类号:F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2)06005107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近年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逐渐呈现出“小部门化”的趋势。并且,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的加速使得农业面临着生态恶化、耕地退化、农耕文明失落等诸多问题。针对农业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被弱化、边缘化的现象,农业多功能性理论悄然诞生。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对农业的国内支持政策各不相同,而由于该类支持常常不计入生产者成本,造成了国际农产品贸易价格的扭曲。WTO对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规范与划分,使得发达国家不断改善其农业保护措施,农产品世界贸易保护争端日渐凸显,从而使得农业多功能性问题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农业多功能性(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是指农业生产活动除了具备粮食和原材料供给功能外,还包括与农业相关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多样性、保持农村文化遗产等多重功能。从农业性质和功能来看,农业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农业生产的市场价值上,还直接表现在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公共产品属性和外部经济性,且农业生产的外部效应远远超过了它的经济效应。由于农业多功能性所产生的农业生产的外部性或非商品产出价值,在不适度的国内政策干预情况下,农业多功能性的存在导致了贸易双方福利的变化,从而引起了各国尤其是农产品大国对其的重点关注。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世界农业的发展,农业多功能性的研究已经突破了传统农业经济理论和贸易保护理论的范畴,内涵更为丰富,并被赋予了积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本文首先概述分析了农业多功能性的发展演进,其次基于贸易政策视角梳理了各国在农业多功能性背景下的法律法规、价格支持、补贴等农产品贸易政策工具,最后对新时期农业多功能发展方向作一展望,以期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农业多功能性的历史演进

自农业多功能性概念被提出以来,各国及国际组织对此的理解和研究各有侧重。Renting和Rossing等(2008)在探索欧洲各国(芬兰、荷兰、英国、德国等)对农业多功能性这一概念的理解后发现:欧盟各国认为农业具有和土地相关的一切功能,如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动物福利、农业景观保留、文化遗传、乡村发展、粮食安全等[1]。Boody和Vondracek等(2005)在以明尼苏达州为例的研究中认为,美国对农业多功能性的认知强调农业与环境特性相关的功能,比如改善水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收益[2]。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研究也是国内农业理论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国内的相关研究中,肖爱清(2008)认为,欧盟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以下简称“FAO”)对农业的多功能性的定义侧重于挖掘人们忽视或没有重视的农业功能;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OECD”)则侧重于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分析农业多功能性,包括研究农业生产中产品的联合生产、农产品的外部性或公共物品等特征[3]。周基、邬东峰(2010)归纳了国内关于农业多功能性研究的最新文献后认为,我国学者主要是围绕农业多功能性的内涵与意义、价值表现、对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等方面进行论述[4]。综上所述,农业的多功能性涵盖了农业生产所具备的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重功能,其特色突出体现在各功能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上。

然而,农业多功能性的发展阶段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并没有达成统一的结论,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梳理,按照其理论演进将农业多功能性的发展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起源阶段: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

孙新章(2010)、陶陶、罗其友(2004)等学者认为,农业多功能性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政府提出的“稻米文化”中,其提出的目的在于突出保护日本国内稻米市场。日本国内许多节日和庆典都是根据水稻播种、移植、收获活动确定的,水稻的种植不仅是粮食生产,还具有水土保持、环境净化、文化传承等功能,保持日本的水稻生产就保持了日本的稻米文化[5][6]。而欧盟在1985年的共同农业政策改革后,明确提出不仅要确保农业的战略性、经济性、社会性等功能,还要促进农业对农村环境的保护功能。

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让这一概念由抽象走向具体,内涵也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的基础是农业生产所具备的经济功能(粮食、原材料供给等);而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文化传承等非经济功能即是这一概念内涵丰富的体现,也是其鲜明特色。Rossing、Zander等(2006),Rossing、Groot(2009)在探析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农业多功能性概念的理解后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农业生产相对过剩并达到顶峰后,欧盟各国开始重视对农业多功能性的理解,更注重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文化、乡村发展等非经济功能的开发,而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更侧重于与农业生产经济功能相关的农业功能的开发[7]。陈秋珍,Sumelius(2007)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农业多功能性的文献中认为,欧洲农业多功能性包含有环境保护、景观保留、生物多样性、农村生存与发展、粮食安全、食品质量卫生、农村农业历史文化遗传以及动物福利等[8]。目前,其内涵的不断丰富主要是基于发达国家对农业生产的经验总结,对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规划、农业功能的定位与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二)发展阶段:农业多功能性概念的积极拓展

在日本、欧盟提出农业多功能性之后,这一概念迅速在世界各国和各国际组织中引起共鸣。此后,韩国、法国、意大利、挪威等国也根据国内农业生产情况,赋予农业生产类似的特点。姬亚岚(2009)认为,在国际组织间,农业多功能性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此后,1996年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和《地方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计划》等国际文件对农业多功能性给予承认和利用[10]。OECD、WTO、FAO等国际组织也在不同场所使用了这一概念,以农业多功能性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交流也逐渐频繁,农业多功能性也因此迅速传播。不同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农业多功能性的积极探索,促进了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对其功能特点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这也标志着农业多功能性的发展开拓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国际组织和各国对这一概念外延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化。非贸易关注、可持续农业、公共品和外部性等已经成为其外延研究的热点方向,而非贸易关注(Non-trade Concern)更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和国际组织关注的焦点。狭义的非贸易关注是指纯粹的农产品自由贸易无法体现和实现农业的全部价值,从而导致贸易某一方利益受损。广义的非贸易关注还包括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内容。Prestegard(2003)认为,非贸易关注与农业的非商品生产关系密切,并且外部性和公共物品两个概念常被用来分析非贸易关注[11]。姬亚岚(2007)认为,非贸易关注注重的是农业政策对市场或国际贸易的影响,如果政策不影响贸易或不产生市场扭曲作用,那么它在非贸易关注上的意义就是可以接受的[12]。罗芳(2007)基于农业多功能性理论存在的联合生产特征、公共产品特征和外部性三个基本特征进行理论分析认为,通常观察到的自由贸易中进口国利益受损的原因是农业的外部性没有内在化,而不是通常认为的是自由贸易所致[13]。Blandford和Boisvert(2002)认为,当涉及到正的非商品性产出时,必须考虑土地和自然资源对此的积极贡献,对负的外部性也必须给予政策性的惩罚[14]。OECD(2003)在《多功能农业:政策含义》中也依据联合生产、市场失灵及非经济品的公共产品特性和空间分布,提出了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最优政策设计方针[15]。

(三)应用阶段:各国积极推进本国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

农业多功能性这一理论尚在探索阶段,而各发达国家已着手推进农业多功能性的发展。张小慧(2004)认为,1999年日本颁布的《食物・农业・农村基本法》对日本农业发展十分重要,该法案中有专门的阐述农业多功能性问题的条款,并根据农业多功能性理论提出了食品稳定供应、农业多功能、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振兴的理念和农产品自给率目标[16]。杜鹰(2000)认为,以1999年制定的《食物・农业・农村基本法》为标志,日本的农业政策正处在战后6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调整期,日本农业和农村的地位与作用被重新评估。据此,日本政府提出了若干新的理念,明确了农业政策改革的基本方向,并积极推进实施一系列新的农业政策[17]。同年,法国通过立法制定了国家的农业战略,主导思想就是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欧盟委员会也在1999年通过了《欧盟2000年议程》,该议程在继续强调保证欧盟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采取市场和收入政策的同时,突出强调了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可持续性,以确保欧盟农村的未来发展。1999年9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荷兰政府召开了国际农业和土地多功能特性会议,会议指出:所有人类活动均具有多功能性,农业也是如此。除了其基本职能是为社会提供粮食和原料,农业还具有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多重功能和目标。尹成杰(2007)总结了欧盟各国及日韩等国在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实践中的做法,主要是:在乡村甚至全社会范围内激发对土地保护的热情,以保证农产品的供给;给予农业政策支持,并提供公平的国际贸易政策;保证农业经费的供给;将环境成本和健康纳入农业收益的总体评估;将农业科学技术和本土知识应用于农业发展中;支持小农场机械化的发展以及制定适应拓展农业功能的国家政策。我国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也明确指出,“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这表明,中国已经在政策层面上开始重视农业的多功能性理论。2008年、2009年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第16届、17届政府间会议中,农业多功能性也是“77国集团+中国”、欧盟、美国等利益集团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各国纷纷重视农业多功能性的发展,先后以政策形式出台关于本国农业多功能性的文件,这标志着农业多功能性的发展到了积极应用阶段。

二、世界各国对农业多功能在贸易

政策层面上的应用 农业多功能性的提出虽然只是农业产业功能变换的产物,但就其理论政策而言,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本国的农产品贸易保护趋于合理化。Swinbank(2001)、Potter(2002)等基于贸易视角的研究认为,农业多功能理论是寻求农业保护合理化的理论支撑,在所有的研究中,联合生产是理解农业多功能性的核心。如果农产品的商品性产出和非商品性产出因技术上的联系而成为联合产品,那么,农产品自由贸易及其扩大则会影响农产品供给数量的变化,进而影响农产品进出口国家的福利水平[18]。一般情况下,对农产品进口国而言,由于自由贸易和比较优势,大量农产品进口会促使进口国农业产业萎缩,不仅影响本国农业发展,还对农业产业产生的社会效应、生态效应、文化保护效应等一系列非商品产出功能产生影响,最终减少了农产品进口国的国内净福利;对农产品出口国而言,农产品出口的扩大会促进国内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张,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效应、社会文化效应等非商品供给的增加,农产品出口国的整体福利趋于改进。

基于上述福利经济学原理,在对农业多功能性这个概念的理解应用方面形成了三大集团:一是以美国和凯恩斯集团为代表的反对方;二是以欧盟、日本和韩国为代表的赞同方;三是以巴西、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农产品国际贸易问题上,由于市场准入、出口竞争直接扭曲农产品国际贸易,所以市场准入和出口竞争成为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的重点。随着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推进,农产品的贸易保护更偏向于通过国内支持进行,从而使得削减国内支持成为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焦点之一。在农产品世界贸易谈判中,国内支持、市场准入、出口竞争等一直是谈判关注的焦点。本部分通过介绍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出口竞争三个层面上的政策,来分析三大集团中的代表国在农业多功能性理论基础上对以上三种贸易政策的应用。

(一)美国和部分凯恩斯集团成员

美国和凯恩斯集团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实体。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凯恩斯集团(Cairns Group)于1986年成立于澳大利亚凯恩斯,包括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19个农产品出口国,是农产品出口国为提升其谈判地位而组成的一个利益集团。作为世界第一的农产品生产体,美国的农业政策不仅对自身有重大影响,也对国际市场的农产品价格走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农业多功能性理论出现后,其贸易政策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在市场准入方面,由于美国是自由贸易的倡导国,在农产品贸易中,在强调关税保护的同时,通过突出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功能来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提高农产品进入的门槛。在国内支持上,在农业多功能性理论出现后,1996年美国对国内支持政策进行了重大改革,提出了以“生产灵活合同补贴”取代之前的价格支持补贴。王三兴(2007)指出,2002年的《农场安全与农村投资法》中提出的直接支付、反周期支付、销售协助信贷和差额支付花生、糖、牛奶等计划目标就是用严密的安全网来保障产品价格和农场主收入,直接支付事实上替代了1996生效的生产灵活合同。尽管反周期计划遭到WTO和他国的批判,但反周期支付目标价和有效目标价、销售协助信贷价格事实上构成了国内支持的层层保护网[19]。在出口竞争上,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农产品的出口补贴,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主要出口农产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补贴。此外,政府的农业科技投入和环境保护项目支付,商业性农业保险机制的完善也间接增加了美国农产品贸易的出口竞争力。

尽管凯恩斯集团由于国家众多,在农产品贸易中没有统一协调的农业政策,但该集团均提倡农产品出口的自由贸易,因而该组织中的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发达国家在推动农产品自由贸易上与美国立场相近,呼吁通过取消一切形式的出口补贴,来改变农产品贸易、根本性的改善市场准入、减少国内对农业的补贴,以期最终促成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取消农业补贴政策,改变由此造成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的扭曲。

综上所述,美国和凯恩斯集团国家在对待农业多功能性这一问题上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人类活动都具有多重功能,“农业多功能性”这一新概念没有任何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只能被用来作为反对贸易自由化的工具,因此坚决反对粮农组织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二)日韩欧盟等发达国家

以日、韩及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站在美国与凯恩斯集团的对立面,他们强调农业多功能性在经济、文化、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性,并提出要重视农业多功能性的发展。此外,这些国家还认为,“农业多功能性”这一新概念的提出,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和认识农业这一古老产业,从而在新的理论基础上制定下一世纪农业发展战略,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美国农业论文范文第6篇

英文名称: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1298

国内刊号:11-1964/S

邮发代号:2-36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7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EI 工程索引(美)(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美国农业论文范文第7篇

对农业生态学使命的认识

农业生态学的兴起显然是受到农业发展遇到不可持续问题推动的。“国际农业发展知识、科学与技术评估组织”总结了2008年4月由各国政府代表参加的南非会议成果,发表了《农业处于十字路口》[4]。报告清晰表明各国都认识到按照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资源支撑不了未来社会对农业产出的要求。报告认为包括产品供应、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服务在内的农业多功能性是不可回避的,其中第7条结论指出:“通过进一步将农业知识与科技转到以农业生态科学为主,将有利于解决环境问题,同时维持和提高生产率。”在国外“Agroecology”使用的范围不仅包括“农业生态”,也用到我国常用的“生态农业”表述方面。联合国食品权特别报告员DeSchutter[5]向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纵览过去5年来发表的科学文献,特别报告员认定,生态农业(agroecology)作为农业发展的模式不仅展现出在概念上与食物权有很强的关联,而且证实生态农业可以在国情不同的各个国家中为众多弱势群体具体实现食品权这项人权取得明显的进步。此外,生态农业展现出的种种优势,与人们熟悉的常规方式,诸如培育各类高产改良品种的做法成为互相补充的一种农业方法。

生态农业能够有力地推动更为广泛的经济发展。”他建议通过扩大生态农业的实践,以便能够在增加农业生产、增加收入、改善生计的同时避免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美国加州大学SantaCruz分校举办的第13届国际农业生态培训班上,人们引用爱恩斯坦的名言:“我们不能够用产生问题的思路去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人们认为引导工业化农业发展的传统农业科研思维属于还原论(reductionism)。这种还原论方法已经不能够胜任未来农业发展的要求。农业生态学要促进农业一系列观念变革,从而克服一系列传统工业化农业引起的严峻问题(表1)。美国农业部在2009年终于跟随众多欧洲国家在人力、物力和机构设置上大力支持有机农业发展。在这个基础上,Hooedes等[6]撰写的美国农业“国家有机行动计划”中,认为有机农业也应当采取农业生态学的综合、整体、多样的思路,甚至认为应当在传统农业研究机构以外成立独立的有机农业研究机构,以摆脱传统农业研究的还原论思维。显然国际上农业生态学被认为是一种对工业化农业方式和传统农业科研思维的深层次颠覆和革命,并赋予了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使命。

对农业生态学内涵的认识

丹麦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生态系的Dalgaard等[7]在综述农业生态学的时候根据不同研究人员的研究范围,提出了农业生态学的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他们认为与农业生态系统的能物流、资金流有关的生态、农学与经济学结合的部分可以称为“硬农业生态学”(hardagroecology)部分,而与人类社会及其利益管理体系有关的则可以称为“软农业生态学”(softagroecology)。他们的文献搜索结果表明,使用了“agroecology”或者“agro-ecology”关键词的文献中66%属于自然科学,13%属于社会科学,5%属于经济学文献,16%属于自然与经济结合学科,2%横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没有同时跨自然、社会、经济三大学科范畴的文献。法国农业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家Wezel等[8]在综述农业生态学文献时发现,农业生态学的研究范围是趋向扩大。扩大方向之一是从农田层面向农业生态系统和地理景观层面拓展。扩大方向之二是从农学、生物学、生态学的“硬农业生态学”向农业生态系统管理、农村可持续发展、社会学与经济学等“软农业生态学”发展。美国著名农业生态学家Gliessman[910]索性把农业生态学描述为研究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食品供应体系的生态学。Wezel等[8]认为,目前“农业生态学”实际上指的既是一个学科,还是一类实践,甚至是一种运动。

农业生态学作为一种农业实践方式的认识

在中国农业生态学指导的实践被普遍称为生态农业,然而在国际上生态农业的术语应用并不广。利用“ecoagriculture”或“eco-agriculture”为题目或者关键词的文献到2010年仅有46篇,其中有34篇文献的作者还是中国学者。在中国1990—2010年“生态农业”为关键词或题目的文献却达到7986篇。在国际上大量使用“agroecology”来描述利用农业生态学指导的实践,实质等同于中国的“生态农业”实践。联合国食品权特别报告员OlivierDeSchutter向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交的报告也如此,以至在翻译中需要把“agroecology”翻译成“生态农业”才符合中国人的表述习惯。Altieri[11]认为应当重视循环体系建设和维护土壤有机组分,充分利用物种多样性与遗传多样性以便提高太阳能、水分和养分等自然资源利用率,还应当注意通过扩大物种间有利的相互关系,强化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DeSchutter[5]提出生态农业需要模拟和利用自然进程,通过流域和生态系统的整体生物多样性构成、养分循环和能源流动关系构建来实现系统的多功能协调。报告中列举生态农业的实践模式有农林结合模式、农牧结合模式、流域集水模式、综合养分管理模式和综合有害生物防治模式(玉米地防治玉米螟的推拉体系、稻田养鸭体系)等。在美国加州覆盖作物和有害生物的陷阱作物也经常用到。

由于生态农业是智力密集型生产方式,而不是投入集约型生产方式[11],除了重视新技术和新模式以外,国际上普遍重视来自广大农民的实践经验和经历长期实践证实行之有效的传统农业遗产。2004年以美国学者SaraScherr牵头在内罗毕成立了国际“生态农业伙伴”(ecoagriculturepartner)[12]。其最大特点是强调通过景观层面的布局,协调生态、生产与生活关系。该组织的口号是“为了人民、食物和自然的景观”。在其内罗毕宣言中,除了强调景观分区布局和管理外,还强调结合乔灌草的农林体系(agroforestry)和实施有机与循环方法。Gliessman[10]认为,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实践转变可以分为4个水平。第1个水平为资源节约技术,推广节肥、节水、节能技术等。第2个水平是投入替代技术,化肥用有机肥替代,农药用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替代。第3个水平是系统结构变化,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结构、循环体系结构和流域景观元素配置结构的变化都属于这个水平。第4个水平是食品供应体系的改革,食品供应体系包括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业生产者、食品加工、产品运输、商品销售、食品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调整。美国“国家有机行动计划”中也提出要避免把有机农业简单理解为允许和不允许投入什么的农业,有机农业是与农业所存在生态系统结为统一体的农业系统[6]。#p#分页标题#e#

农业生态学作为一个运动的趋势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展生态农业建设逐步成为一种社会运动,目的在于发掘农民智慧、改善食品供应体系、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经济收益、保护珍贵农业遗产、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拉丁美洲的“农民对农民运动”(英文:farmertofarmermove-ment,西班牙文:movimientocampesinoacampesino,简称MCAC)是在发展中国家相当突出的一个例子,该组织成立已经36年了,目前遍布拉丁美洲国家,特别是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国家,如古巴、危地马拉、尼加拉瓜、巴西等,参加运动的农户达到数十万。在20世纪60—70年代,依托良种,并依赖化肥、农药、灌溉等高投入为基础的“绿色革命”在拉美国家小农中推广失败。8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使得拉丁美洲国家不得不接受缩减政府、出售国有企业、开放市场等措施,农产品市场被发达国家占领,土地被大公司占领,农业推广服务萎缩,农民被迫成为城市居民或者退守边缘区域。同期,在国际上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sustainableagricultureandruraldevelopment,SARD)项目推动下,拉美国家的小农发现,生态农业方法不仅使其产量倍增,而且保护了环境。于是他们就在这些项目组织交流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农民之间进行技术和经验交流的组织。目前该组织正试图凝聚力量,在交流生态农业技术的同时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管理体系和国家政策[1314]。

在武装叛乱麻烦不断的尼加拉瓜,全国农民与牧民联盟在1987年开始实施“农民对农民项目”(campesinotocampesinoprogram)并且取得成功,农村也得到了安宁。成功的原因总结为:农民自己的试验和评价,本土知识的交流,活跃的对话和创新,水平对话机制出现的乘法效应,有推介成果的积极分子出现,创新成为农民的风气,不断有地方领袖出现[15]。在古巴1999年正式成立农民对农民农业生态运动,农业生态运动成功解决了在禁运条件下通过利用当地资源与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在保障供给中显示出了明显优势,2009年就有超过11万户农民参加[16]。在巴西,2001年召开全国农业生态学会议,2002年成立全国农业生态联盟,2003年在有机农业的法律框架内认可了农业生态,2004年成立巴西农业生态协会,2006年巴西农业研究组织正式把农业生态作为该研究机构的一个学科领域[8]。在生态农业推广过程中,各国特别注意避免过去农业推广那种自上而下、居高临下的方式,重视农民的平等参与及横向交流。农业生态在美国也已经作为一种社会运动形式存在。在美国加州,加州大学SantaCruz分校有机农场为农民提供有机农业培训,校内建立了社区农业生态项目(programincommunityandagroecology)。加州还成立了各种形式的与农业生态有关的民间组织。例如“社区农业生态网络”(CommunityAgroecol-ogyNetwork,CAN)、“农业和基于土地的培训联盟”(AgricultureandLandBasedTrainingAssiociation,ALBA)、“社区支撑农业”(CommunitySupportedAgriculture)、“根本的改变”(RootofChange)、“食物共有”(FoodCommon)等。这些非政府组织从不同的侧面推动农业生态的发展。RootofChange致力于把被现代商业运作分割了的食品供应体系重新连接起来。FoodCommon计划建立有机食品供应体系,力争在2020年实现10%的本地消费食品为本地生产。

ALBA着力培训和培育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小型农民企业。他们不但提供技术培训,而且为起步农民提供廉租农田。CAN则通过与拉丁美洲咖啡生产者建立直接联系,增加生产者收益,减少消费者负担,建立起消费者对生产者和生产方式的了解。另外FarmerMarket为农民生产的有机食品提供了直接与消费者接触的渠道。“美国收获正义”(JustHarvestUSA)组织则为外国农民工提供保护,争取正当权益。美国有机农业运动也是从民间开始的。在20世纪60—70年代相继成立了“加州有机认证农民”(Ca-liforniaCertifiedOrganicFarmers,CCOF)、“有机农民和园艺者联盟”(MaineOrganicFarmersandGar-denersAssociation)、“东北有机农业联盟”(NortheastOrganicFarmingAssociation,NOFA)等。民间的大量工作促使美国农业部在2000年制定了国家有机食品标准,并在农业部设立国家有机农业项目,2009年专门设立管理职位[6]。

农业生态学作为一个学科的认识

法国Wezel等[8]的分析表明,德国基本还是把农业生态学放在一个生态学分支学科的范畴看待。例如德国哥廷根大学作物科学学院农业生态系定义:“农业生态学集中研究在农业景观区和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群落、食物网关系和保护生物学”。德国马丁等[17]在2006年写的“农业生态学”中定义农业生态学为:“研究人类为某些作物的生态所塑造的环境中生物生存条件的科学”。这不同于美国以Gliessman[10]为代表的包括社会经济体系在内的定义,即“农业生态学是研究食物系统的生态学”。Dalgaard等[7]则利用社会学家RobertKingMerton(1973)提出,后来为JohnZiman(2000)再次论述的评判科学的4条规范来评判农业生态学。第1条评判标准是关于内容的社群性(communalism)方面,要求科学的内容能够向社会大众扩散。第2条规范是研究人员的包容性(universalism),即科学研究人员应当不分种族、肤色、信仰、性别等,有广泛的包容性。第3条规范是利益中立和谦逊(disin-terestedness,humility),研究结果能够超脱个人利益和研究人员个性是重要的。第4条规范是严格论证下的原创性(originality),要求研究结论能够经受得起怀疑和验证。文章作者认为第1和第2条规范对于农业生态学不成问题。第3条规范对于农业生态学一般也不会存在问题。但是,农业生态学研究涉及社会层面时,就不容易遵循利益超脱的规范。用第4条规范来衡量农业生态学的时候,文章作者认为一方面农业生态学有些研究仅仅进行半定量的调研和访谈,结论的重复性和严密性容易受到质疑,另一方面农业生态学一些小规模的田间研究要上推(scalingup)到系统和景观层面时所使用的方法太简单,容易出错。

对农业生态学在中国发展的启迪

根据各国对于农业生态学的理解和发展状况,反观我国的农业生态学发展,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迪,有利于更好地认识我国农业生态学发展的优势和问题所在,以推动学科健康发展。“农业生态学”在我国指的就是一个学科,其指导的实践和社会运动在我国称为“生态农业”[18]。这样就避免了国外认为农业生态学既是学科,又是实践与运动的问题。在我国农业生态学理论框架中,农区生物与环境通过能物流整合起来的农业生态系统是基本研究对象。这就是所谓的“硬农业生态学”部分。根据控制论原理,调节和控制这个体系的机制包括分散在自然体系中的非中心调控机制和受人类左右的中心式调控机制。中心式调控机制又可以分为经营者和操作者的直接调控,以及影响经营者和操作者的社会文化、社会经济、社会法规等间接调控。这部分调节控制机制就是所谓“软农业生态学”部分,其中包括了价值流和信息流。尽管我国在农业生态学体系的构建上比较完整和稳定,但是在与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法规的实际研究还是落后于需要,也落后于不少国外同行。由于经济发展阶段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我国同行在认识农业生态学对还原论思维方式下的农业方式与农业研究的颠覆性意义方面(表1),还没有国外同行理解得那么深刻和紧迫。#p#分页标题#e#

在我国生态农业实践常被分为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实际上对应于Gliessman[10]所指的第1水平变革(资源节约型技术)和第2水平变革(投入替代技术)。生态农业模式则对应于他提出的第3水平变革(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我们在认识上还有3个优势。一是认识到生态农业技术体系与生态农业模式相互联系,一定的模式对应一定的技术体系。二是认识到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是由多个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的技术组成的。三是在我国生态农业模式方面,农区景观生态规划、农业生态系统循环设计、农业生物多样性关系构建被认为是生态农业模式建设中最重要的3个方面[20]。这个归纳能够包容迄今为止国际上农业生态实践中有关的主要模式。不言而喻的是,世界各国丰富的农业生态实践经验十分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对于Gliessman食物系统变革的第4水平(从农田到餐桌的社会体系)而言,我们在农产品加工链方面偶尔涉及,也在生态农业政策方面加以研究,但是很少在生态农业研究中涉及生产组织、运输组织、供应链组织、市场组织层面。这种状况与国情应当有关。由于我国市场化处于起步和完善阶段,供应链的垄断问题和生产者与消费者被分割的弊端还没有充分暴露。然而,农业生态结构涉及的社会经济组织方面仍然值得今后加以重视。

美国农业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农村金融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表明,发展中国家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可能无法培育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金融市场,诸如政府适当介入金融市场以及借款人的组织化等非市场要素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存在的不完全竞争问题。改革和加强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借款人的组织化是两种有效的途径。本文针对美国在建设金融机构和孟加拉国在借款人组织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加以借鉴,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及提出相关建议。

一、 农村金融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农村金融理论发展过程 中 ,经历了 由农 业信贷补 贴论 到农村金融市场论 ,再 到不完 全竞争 市场论的演进 。不完全竞 争市场论 主要 内容是 :发展 中国家的金融市场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 ,尤其是贷款一方对借款人的情况根本无法充分掌握,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就可能无法培育 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金融市场 。为了补救 市场 的失效部分 ,有必要采用诸如政府适 当介入金融市场 以及借款人 的组织化等非市场要素 。对不完全竞争市场和信息不对称 问题的研究成果 ,构成 了农村金融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的基础,为政府介入农村 金融市场提供 了理论基础 。

对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分析可知 ,非市场要素介入发展 中国家的农村金融市场时 ,主要有两点要做:首先要做的是排除阻碍农村金融市场有效运行 的障碍,即改革和加强农村金融机构 ,而不是发放信贷补贴 。其次 ,该理论还强调借款人 的组织化对解决农村金融问题 的重要 性 ,认 为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相互监督可 以解决道德风险问题,从而消除信息不对 称和高交易成 本问题 ,为新 型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 提供 了理论依 据。农村金融 机构的建设 和借款人组 织化这 两方 面 ,美 国和孟加 拉两国分别有 着各 自的成功之处 ,下 文将分 别针对 两 国的成功经验并结合 中国实际情况 的差别进行探讨 。

二 、美国经验借鉴与中国现状分析

(一 )政策行的引导作用与非政策行的政策性业务剥离

美 国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 ,是 由美 国联邦政府主导创建的 ,专门针对本 国农业 发展 和农村发展提供融资的政策性机构 。其主要功能是为农业生产和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活动提供信贷资金和服务并且通过信贷活 动 旧的在 于调 节农业 生 产规模 和发 展方向,协助实施农村金融政策。可见 ,美国的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运作模 式是通过信贷 来引导农业发展方向,引导作用才是其本意 。

相 比较中国 的农 村政 策性 银行 农业 发展银 行业 主要业务 为粮棉油 收购封 闭运 行资金管理 一项业务 比较单一 ,这样就不能通过资金 的投放侧重点的不 同而起 到引导农业发展方 向和规模 的作用 。扩大业务 范围 ,真正发挥 出政策性 引导作用 ,应是农业发展银行 的重点发展方 向。对于农业银 行 ,应按其商业银行 的性质 ,剥离农业银行政策性业务 ,将农业银行承担的扶 贫贷款 、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粮棉油 附营业务 贷款等政策性贷款剥 离出来 ,避免商业性业务和政策 性业 务 的混营 ,以消除农 业银 行 的道德 风险。中国 目前农业发展银行与农业银行两者的业务混淆 ,分工不明导致 了内部运行的无效 率。让农业发展银行发挥 引导作用 ,让农业银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 ,这样才能各司其职,确保各 自有效运行并更好 的为农村金融服务 。

(二)农村合作金融系资金问题解 决——合并农村信用社与邮政储蓄

美 国农村合作 金融体 系是 由美 国政府 主导 设立农贷专业银 行及其基层机构从 而组 成信 贷系统 。最初的农村金融合作 组织都是在政府领导并 出资支持建立起来 的 ,随着国家资金 的逐步退 出,现在 的农村 合作金 融 已成为 由农场 主所 拥有 的合 作金融 机构 。可见其最初解决资金 的办法是先 由政府 出资 ,最终 到股权私有多元化。这样 ,一方面保证 了资金来源的持续性 ,另一 方面 ,也形成 了有效 的激励 机制 。

对应 的我国农村合作金融 机构问题是:我国农村信用社自身 由于产权不明晰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历史包袱重 、资产质量差 、服务手段落后等因素制约 ,对农村 的金融服务缺乏动力 ,发挥不出应有作用 。而农村金融的另外一支力量邮政储 蓄 ,在农村虽有很在存款上 的竞争力 ,但它没有贷款功能 ,吸收农村资金并 没有用 于农业方面 ,而是走 了别的上存 渠道 ,只存不贷 ,更 加剧了农村资金 的外流 。两者一个资本来源不足 ,一个缺 乏有效 的发放渠道 ,把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 ,形成互补效应 ,一 方面 ,可 以将 邮政储蓄从农 村吸收的资金 留在农村 ,切断农村资金通过 邮政储 蓄外流的渠道 ;另一方 面 ,又缓解 了信用社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 。信用社资本充足率的提高 ,将提高其抗风险能力和竞争 能力 ,克服其 以往 由于资产原 因而难以有效服务农村金融 的问题 。

(三)农业保 险的准公共品属性

早期美 国农业保险是 由私营保 险公 司提供 的 ,但 由于农业保险 的风险巨大 ,其 经营的农作物保险均 以失败而告终 。为 了帮助农 民对付 农业生产面临的风险,美 国政 府积极参与 了农作物保险计划 。现行的美 国农业保 险完 全 由商业 保险公 司经 营和 ,当然商业保险公 司经营时 ,会 受到政 府提供 的经营管理费和保险费补贴等有力支持。可见对 于农业保险的准公共 品属性来讲 ,政府的参与与主导 是必不可少的 。

由于我 国农业“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和长期以来对农村金融发展 的抑制,导致农村缺 乏应有 的风 险保 障体制 ,保险公司不 敢涉足农业市场 。但是农业保险不可能完全按照纯商业化模式运作 ,农业保 险服务具有准公共 品属性 。我 国应把政府主导下的 、政府与商业保 险公 司“混合经营”的模式作为我国农业保险的主导形式 ,建立政府主导下的政策性农 业保 险制度 ,在政府引导下引进保 险公 司对农业 市场 的参与 。

三、贷款组 织化的孟加拉国经验借鉴与中国现状分析

由于农村多数贷款是小额贷款 ,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和交易成本高 的问题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认为借款人的组织化对解决此项 问题有重要作用 ,孟加拉在这方 面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孟加拉 国乡村 银行 因经 营小额扶贫贷 款而成功获得 2006年 度诺贝尔和平奖 。自孟加拉 国乡村银行 于 1974年创立以来 ,小额信贷受到了当地穷人的热烈欢迎 ,近60%的借款人 和他们的家庭 己经脱离 了贫穷线 。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模式 是一种非政府组织从事小额信贷 的模式。孟加拉 国乡村银行 以小组为基础的农 户组织要求 同一社区 内社会 经济地位 相近的贫 困人 口在 自愿 的基础上组成贷款小组 ,相互 帮助选择项 目,相互监督项 目实施 ,相互承担还贷责任 。银行根据 借款人的需求发放无抵押的 、短期的小额信 贷 ,但要 求农 户每 星期分期还款 。孟加拉 国乡村银行 在放贷的同时要求客户开设储蓄账户,存款金额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须购买孟加拉 国乡村银行的股份,从 而成为银行 的股东 。这个模式确保 了小额贷款 的高还款率被迅速推广到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的许多发展 中国家 ,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扶 贫方式 。对于我 国的实际情况而言 ,与孟加拉存在以下不 同之处 。

(一)经 营小额扶贫贷款业务 的专门机构

中国没有像 孟加 拉 国乡村银 行那 样 的金融 机构 专门经 营小额扶贫贷款业务 ,而现有 的金融机构不 愿经营这种业务 。因为农 村小 额扶贫贷款风 险大规 模小 、质量差 、成本高 、收益低 ,银行成本与收益不匹配。孟加拉经 营小额贷款 的机构都是在政府扶持下发展起来 的,在经营 中都给予一定 的补贴 。中国缺乏这样 的机构 ,导致贷款人的缺位。要想实现借款人组织化,先得建立类似 的机构 ,同时 ,起初政府对其应该给予必要的支持 ,再经 营中逐步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发展。最终 ,让借款人参与进来成为其股东 ,形 成 一 系列 的约 束 激 励 机 制 。

(二)贷款对象

孟加拉 国乡村银行要求农民以小组为基础 ,形成同一社 区 内社 会经济地位相 近的贫 困人 口在 自愿的基础上组成 的贷款小组 ,从而形成 “利益 均沾 、风险共担”的机制 。中国没有 以农 村社 区为单位把贫 困农 民组织起来形成贷款小组 。这样就无法解决 因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而引起 的监督信息 费用太 高的问题 。我们 可借 鉴孟加拉 国的经验 ,对 于我 国以乡村为单位的行政划分进行有效组织 ,构成类似的贷款小组。由于同一 乡村 内部彼此更加 了解 ,并能很好 的互相监 督 ,这样就减少 了信息 的不对称及道德风险问题 。

(三)选择项目

孟 加拉国的农 民贷款,组相互 帮助选择项 目相互监督项 目实施 ,相互承担还贷责任 。贷款d-,组的成员如果想获得贷款,必须先选好项 目;如果 没有 项目,则 申请 不到贷款 。中国的小额扶 贫贷 款一般都 不要求农 民先有项 目。在这种情 况下,贫困农 民在得 到贷款后很可能会用 于非生产方面 ,如看病 、为小孩交学费或家庭其 他支出等 ,这样还贷就没有保障 ,难 以保障专款专用 。可见 ,贷款 的 目的并不 只是简单选择对象发放款项 就行,而应该在贷款之前 ,就考虑贷款质量的问题 。让贷款成为获取利润 的资本 ,而不是救济款只能解一 时之急。

(四 )贷 款抵押

中国的额 扶贫贷款 一般 都要 求农 民有抵 押品 ,但 贫困农 民连维持 生计都 比较 困难 ,没有财产给银行抵押 ,他们 自然难 以获得小额扶贫贷款 。孟 加拉国乡村银行根据借款人 的需求发放无抵押 的 、短期的小额信贷 ,但要求农 户每星期 分期还款 。在放贷 的同时要求客户开设储 蓄账户 ,存款金额达 到一定程度 的时候必须购买孟加拉 国乡村银行 的股份 ,从 而成为银行的股东 。确保 贷款人 与借款人利益一致 ,促进还款积极性 。所 以 ,应该把重点放到还款上而不是贷款上,确保贷款的 良性循环是关键 ,单一的抵押只能压缩贷款 ,帮助不 了切实需要贷款的农 民。

综上所述 ,一方面,我国应把重点放在农 村金融机 构的建设 上来 ,通过金融机构这个 中介来支持农村 的发展 。国家直接参 与并不利 于从 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 问题 ,只是一时的扶助。只有机构 自身能够保持 良好运行之后 ,才能和农村发展形成互动作用,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 ,应尝试贷款组织化 ,支持协助建立相关机构 ,并把重点放到引导贷款应用于好的项目,变为能够盈利 的资本,这样才有助于贷款 的健康运转与归还 ,也 确保 了贷款组织化 的持续性经营。

参考文献

[1]朱文,王芳.《农村金融理论的政策主张评述及对我国的指导作用》.《乡镇经济》,2005,(10)。

[2]肖雪.《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研究综述》.《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O1)。

美国农业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内容摘要:都市农业作为一种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产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结果,越来越受到理论界的关注。本文在讨论都市农业基本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外都市农业的差别,最后提出了我国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发展都市农业的战略意义

(一)都市农业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兴起

早在1898年,都市农业理论就产生了。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就提出田园城市的理论,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从20世纪2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发生了几次从城市中心向郊外推进的浪潮。第一次浪潮由于巨大的人口压力、住宅紧张和交通拥挤促使城市中较富裕的人开始向郊区迁移。第二次浪潮由于城市工业迅速发展,城市不断向邻近农村渗透,形成了城市化过程中的郊区城镇化阶段。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度城市化的弊端和人们对城市环境在文化、教育、休闲等方面的要求,使都市农业应运而生,它被认为是都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

(二)都市农业的概念在理论和实践探索中不断完善

“都市农业”最早见于1930年出版的《大阪府农会报》上。1935年日本学者青鹿四郎在《农业经济地理》的定义:分布在都市内的工商业区、住宅区等区域内,或者是分布在都市的特殊形态的农业。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者提出“都市农业区域”和“都市农业生产方式”的概念。1969年日本矶村英一教授提出“都市第三空间理论”。20世纪70年代初台湾农学家李谋监提出了“城乡互赖理论”。1974年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尾孝岭提出了“环境农业理论”。

在我国,俞菊生比较系统整理了国内外学者对都市农业的定义。李岳云认为,都市农业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以满足都市居民多层次需求的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新型多功能农业。顾海英、周小伟认为,都市农业是动态的地域经济概念,是随经济、科技、社会进步分阶段发展的农业。目前,较一致的定义是:都市农业是都市经济发展较高水平时,随着农村与城市、农业与非农产业的进一步融合,为适应都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在整个城市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紧密依托并服务于城市的、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农业生产和运行体系。

(三)都市农业特征的多样性使其承载多种功能

关于都市农业的特征,有的学者认为都市农业具有特定的空间布局、功能的多样性、高度智能化和信息化、高度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可持续性的特征。有的学者认为,从区位上看,都市农业既存在于都市内部,又包括都市化地区与周边间隙地带,因此具有市场区位优势明显的特征;从都市农业的消费群体来看,它有明确的城市指向,即城市需要决定都市农业的发展。关于都市农业的功能,有的学者认为都市农业具有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有的学者则认为都市农业除了具有经济、社会、生态功能外,还具有第四项功能——辐射、示范功能;还有的学者把都市农业的社会功能具体化为教育功能、文化功能、游憩功能等。刘斐,戴学来认为,与传统农业相比,都市农业具有城乡融合性、功能多样性、高度集约性、高度开放性、环境复杂性等特征,但其本质特征是“围绕城市、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具有生产基地、生态屏障、旅游休闲、引导辐射和示范教育等多种功能。

综上,都市农业是一种与城市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农业现象,是都市圈内进行的农业,是城郊农业的高级阶段,发展都市农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城市角度看,都市农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现代都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农村角度看,发展都市农业是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统筹城乡发展角度看,都市农业既合理利用了资源,又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是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必然选择。

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对都市农业的探索实践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为了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对大城市地区农业生产的制约,提出了“城郊型农业”的概念,并定位为一种以城市为依托,适应城市市场需要,利用优越地理位置,以生产鲜活农副产品为主的商品性农业。到了90年代中期,为了适应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客观上要求改变农业单方面为城市食品供给服务、保城市“菜篮子”供应的定位模式。1998年,在北京召开了首次全国“都市农业研讨会”,标志着我国开始了都市农业的理论研究活动。

我国大城市进行现代都市农业的实践探索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形成了比较典型的上海模式和北京模式。上海发展都市农业的定位是基于都市规模扩大,城镇化水平高,制造业逐步外移,城市环境质量恶化,农业发展面临发展与空间、发展与效益、发展与需求的矛盾,以及市民对良好生存环境的要求而确定的。北京市明确提出要以现代农业作为“都市经济”新的增长点,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市场制高点、强化其食品供应、生态屏障、科技示范和休闲观光功能,使京郊农业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先导力量。北京都市农业功能定位为食品生产基地功能、生态屏障功能和休闲度假功能。其他地区都市农业的探索以及形成的不同模式,从总体上看是符合各地实际的。各地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都市农业经济效益较差,自我发展的后劲不足。主要表现为投入较少,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以及产品结构趋同,名特优产品不多,高附加值产品规模偏小等。

(二)对都市农业的理论研究

在理论研究方面,作为一个多学科交融的新领域,都市农业研究主要涉及城市与农业两大学科体系,而我国城市经济科学主要研究非农问题,农业经济科学则主要研究乡村农业问题,农业和城市经济相交叉的理论中有关农村城市化的研究甚多,对都市农业的讨论较少。加之都市农业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较短,还停留在国外发展都市农业的理论、经验介绍层面上,对都市农业的理论深化、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发展水平、效益以及城市发展的关系等尚缺少系统的深入研究。

在实证研究方面,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走在了前列:邓蓉等通过对产业结构演进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农业布局的区位理论和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了都市农业发展的理论根源,并据此对北京都市农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俞菊生等提出了构筑上海都市农业的两大突破口和六大创新体系;牛宝俊等则从农业科技角度对广州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三个圈层、三大板块、四个绿化走廊、一个江心岛”的总体布局模式。

国外发展都市农业的主要模式及其理论探索

(一)都市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都市农业在国外发展较早,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较高,能充分利用科技提升都市农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同时各国结合自身实际,在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生产功能、文化休闲功能等方面各有侧重,呈现不同发展模式。以生产、经济功能为主的美国模式。在美国,都市农业占美国总面积的10 % ,其生产的农产品价值已占美国农产品总价值的1/ 3 以上。美国有学者认为:都市农业是一种创新与变革,加强了农民和消费者的联系,增加了区域食品供给,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以生态、社会功能为主的德国模式。上世纪70年代以后,市民农园宗旨由保证食物供应和建立健康的生活理念转向以农耕体验和休闲为主的经营方向,逐渐形成以生态、社会功能为主的都市型农业模式,并在欧洲流行。经济、生态和文化功能兼顾的日本模式。日本政府1970年制定《新城市计划法》,1971年制定了《农业振兴地域整治法律》,主要内容是规定保护农业和绿地面积,限制市内新的开发行为和无计划的扩展,鼓励农民安心经营农业,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观光旅游农业、建立自然休养村、专业观光园、娱乐农园、农业公园等。

(二)对都市农业的理论研究

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经营性工厂化农业的研究。在城市化水平高而土地稀缺国家,位于城市化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农业,能率先享受城市强大的资本、设施、科技和劳动力的高度密集性、经济辐射力、便捷的交通以及先进的生物技术,具备了实现工厂化生产的条件,这方面研究重点放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与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上。服务型都市农业的研究。Dana sill首次将都市农业纳入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研究范围,认为要积极接纳都市农业作为提高居民收入,改善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一方面研究,以日本的研究成果最丰富。

实现我国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国外经验与我国实践相结合

由于起步较晚,我国发展都市农业的实践呈现出发展不平衡,集约化、规模化水平不高,科学技术和人才的利用水平比较低的特点。而国外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都已有很长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发展模式。这些经验、教训和发展模式都将给予我国的理论研究提供国际借鉴,从而避免在都市农业的实践探索中走弯路。

(二)产、学、研相结合

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要依靠人才、科技的优势,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要重视生态环境、文化及经济性等,这是都市农业发展共性的一面。但是,不同地区的条件优势、地理位置不同,发展都市农业的切入点和模式也不同,切入点和模式不同,其内在的经济规律也不同。因此,应积极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都市农业,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更要加强城郊农民新型专业技术培训,以增强都市农业发展的后劲。

(三)宏观战略与微观规划相结合

从宏观上,都市农业发展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广阔的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东部、中部地区的省会城市和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应当发挥城市资金、技术、市场、信息和人力资本集中的优势,借助高新技术的应用,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尽快实现由城郊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的战略转变。在沿海大中城市、省会城市和中西部一些较大的城市,都市农业应当逐步成为农业的发展方向,成为这些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微观上,都市农业的发展是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根据城市经济、社会、生态需要及周边农村需要进行规划、引导发展的,应该在充分论证基础上,由近到远、由点到面、由单一类型向多种类型、由近郊向远郊逐步推进。

(四)加大投入和结构调整相结合

为了增强都市农业自我发展的后劲,政府必须站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都市农业。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投入管理机制。要充分运用WTO规则中允许的 “绿箱政策”,加大政府对都市农业研究、培训、推广、病虫害防治、市场促销和基础设施等项目的补贴;另一方面鼓励社会力量开发都市农业,规范民间资本投资机制;最后通过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还要加强市场调研,逐年缩小传统产品的种植比例,增加种植名特新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搞好营销服务,延长都市农业产业链,实现我国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美国农业论文范文第10篇

掌握必要的检索方法是快速、准确获取网上信息的捷径。常用的检索方法有:

1.1概念检索是指使用网上某一检索系统提供的叙词、主题词表上提问词进行概念层次检索时,能同时对该词的同义词、近义词、广义词、狭义词、缩写词等进行检索。概念检索包括同义扩展检索和相关概念联想检索两个方面。前者检索能够提高文献查全率,后者检索则增强了检索系统与检索者间的交互性。

1.2分类检索多用于目录搜索系统。无需愉人任何字词,只需根据目录搜索系统提供的主题分类目录层层点击进人,便会查找到所需的网络免费农业文献信息。

1.3关键词检索这是检索系统提供的最基本功能,无法确定所需要检索的网络资源的撰捌时,可以使用关键词检索。只需在检索系统的提问框中输人合适的关键词,便会显示与之相匹配的结果。

1.4词组或短语检索是将一个词组或者短语用双引号括起来作为一个独立运算单元进行严格匹配,以提高检索准确度的一种方法。

1.5字段检索该检索方法可有效地限制检索的范围,进一步提高检索的准确率,但需注意各种检索系统所支持的可检字段的种类不尽相同。

1.6布尔逻辑检索是利用布尔运算符号阴d、or、not、衍山等进行2个或多个检索词的匹配检索,可获得比单词检索更高的查准率。注意检索时体现主题概念的检索式、层次问题,以防部分相关文献漏掉。

1.7基本检索对反映所检主题内容的提问式的要求较低,比较直观,检索过程相对简单,适合于网络检索经验较少的检索者使用。需注意此检索方法费时,查准率和查全率较低。

1.8高级检索要求检索者按检索系统的检索规则和检索语法去构造完整的检索提问式进行相对比较复杂的检索方法。另外,注意在弄清所检项目主题概念的基础上,还需熟悉其专业知识。

2获取网上农业文献信息的途径

2.1利用网上农业数据库检索

(1)以BI国际生物和农业中心数据库(httIJ,八酬,.以山1.鸣)。以BI数据库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文献数据库,收录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出版的14仪刀万余种期刊、图书,涉及70多个语种,库中约有记录420万条,年增文摘约巧万条。内容涉及农业、生物科学、林业和自然资源管理等方面。

(2)AGRIS(httP刃~lao.。习吨血)国际农业科学和技术信息系统。AGRIS是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根据各国农业科研和生产发展需要编制的世界农业领域的文献目录,它覆盖了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文献内容。库中文献量约320万条,每月增加14仪犯项、收录范围几乎搜盖全部农业领域。

(3)AGICOLA(httP:111四淤汕吐usd‘govl卿8)。Aclc0LA数据库是由美国国家农业图书馆编辑的书目数据库,目前被视为世界上报道农业文献最多的目录型数据库,内容主要以美国国家农业图书馆馆藏文献为基础。现有文献记录约340万余条,年增记录约12万条,内容包含了农业及相关学科的各个方面。

(4)中国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httP刃)(简称CASDD)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研制开发的中文文摘-目录型数据库。是国内信息量最大、文摘率最高、文献时间跨度最长的综合性中文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它以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丰富的馆藏资源为依托,涵盖了我国近1以幻种中文科技期刊、论文集、资料等文献上有关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畜牧、兽医、农业工程、农产品加工、农业经济等领域的文献信息,是农业科技信息机构、科研院所、教学单位、科技推广部门进行文献信息查询中最全面、最可靠、最专业的信息资源。

(5)农业经济数据库(httP站丹W.血讯朋.c川山浏g28.asP)。这是“中国自然资源数据库”的一个子库,提供全国历年分省区农业基本情况、农业生产条件、农业总产值、畜牧业情况、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主要农产品产量等相关数据。

2.2利用一些农业信息网站进行检索

(1)中国农业信息网(bttP办曰卿哪乒招,,.cn)。是国内最有影响的农业网站之一。提供农业管理信息和全国农业形势分析方面的信息等。

(2)中国农学会信息网(httP刃喻WW.~.)。该网站提供中国农学会的会员信息、会议活动、交流合作、教育培训与新闻动态等相关信息。

(3)中国农业在线(httPJ产WWw.chi翅咖。如)。开设今日要闻、科教新闻、科技、教育、专家论坛、经济、专题、人才、法律、企业等信息频道。

(4)中国农网(http刃~.眯eb.c‘cn)。是在中国农业信息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型农业综合门户网站。

(5)欧洲农业网(httP刃料w.e山魅雌户.net)。主要为农业从业人员和农业综合企业提供虚拟论坛园地。并可链接到政府机构商务公司和有关协会的网站。

(6)美国农业部(httP办旧卿.usda.gov)。该网站提供美国农业部及相关行业方面的信息,有农业部介绍、最新新闻、各分支机构信息、出版物、信息检索服务等。

(7)美国农业研究所(httPJ际脚.o.usda.gov)。该网站提供农业科学、农业经济、自然资源和环境、农产品等方面的信息。

(8)国际农业研究咨询组(CGIARO址tP刃~c参盯.鸣)。这是国际农业研究咨询组的机构网站,该网址覆盖16个国际农业研究中心的资源信息,其主题涉及热带农业、林业、早地农业、水产资源、农林系统、畜牧等。

2.3利用农业类信息检索工具

(1)农业冲浪(http:llWWW刀幼吕川王~)。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相关网站的搜索引擎,提供了大约2加00多个农业相关网站。提供95个国家与地区的有效链接。

(2)农业网站链接(httP:Ilw,W娜州如k.co.uk)。A脚ink是英国最大、更新最快的农业网站链接服务网,提供各种与农村的农业有关的组织网站链接,现在该网站包括超过800条的网站链接。

(3)全球农学网站链接(httPJ尹~.a目丁.p耐ue.ed川场止s)。这是由美国普度大学农学系创办的一个农学网站的链接集合。从本网站可以直接通过大量链接访问全球农学网站。

(4)农业界(httP刃架州cultUre油记eWOdds.cotn)。该网站由毛忽北w。祝公司创办,是面向农业的垂直门户网站。

(5)农业网站搜索引擎。这是“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提供的农业网站导航服务,提供国内外大量有关农业科学技术的相关网站。

2.4利用电子期刊网址检索

(1)凡朋朽e沼cienc全文电子期刊皿哭朽er出版公司出版的期刊约占全世界印刷型期刊的4%,是世界上公认的高品味学术期刊。近年来该公司将其出版的n00多种期刊全部数字化,建立了scienceD诫t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提供服务。现该数据库的全文期刊已达1700多种,收录期刊全文已达300多万篇。

(2)万方数字化期刊子系统。集纳了8大类100多个类目的3500种科技期刊全文内容,其中农业期刊250种。除提供期刊的浏览、检索外,还可以进行网上投稿与在线订阅以及英文期刊的链接。

美国农业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文化创意;农产品附加值;农业技术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一、绪论

“三农”问题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助于增强农业产业的基础地位,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结构变迁,最终实现国富民强。因而,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提高农民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改善生产作业方式,开发文化创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民增产、增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我国农产品附加值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市场中农产品价格起伏波动较大,在市场中存在着两种西瓜:一种是我国的椭圆形西瓜和日本农民的方形西瓜。二者均为西瓜却因为日本农民为西瓜添加了一点点创意将椭圆形的西瓜塑造成方形的西瓜一个能卖100元,而我国的西瓜一斤只有5到1元钱。方形西瓜成功通过创意开发使论“斤”卖的西瓜变成论“个”卖。以一个十斤的西瓜为例,椭圆形西瓜只能卖10元钱,方形西瓜能卖100元,这一创意产品的附加值就是没有创意的产品的附加值的10倍。日前一档综艺节目来了一个农业大学毕业的毕业生,他毕业后致力于研发“水果玉米”。“水果玉米”亩单季效益3000元左右,双季效益5000-6000元。种植水果玉米具有投资少、减小快、市场前景好等优点。[1]科技的创新研发资金的投入极大的提高了水果玉米的产量及质量增加了经济效益。是什么改变了这种产品到产品之间的距离,是什么导致了这种产品与产品之间的价位差别?这里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农产品的附加值的问题。可见我国农产品亟待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文化创意的开发利用,才能提高我国农产品的附加值。

但是,2012年2月16号的:2012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改善设施装备条件,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这说明农业基础仍然薄弱,仍需要加强;农民增收最需要加快。

1.是农产品创意美学附加值低,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创新意识亟待加强。创意农业美学经济是指在农产品生产、加工与营销过程中,以创意生产和审美愉悦为核心。以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达到“六美”即美色、美形、美味、美质、美感、美景的目的。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审美需求和生活方式表达需求[2]。农业生产上,除经济作物,桃,西瓜,玉米等添加了文化创意元素外,如北京平谷造型桃,四川省出现的一种灵芝盆景,由于它集观赏、食用为一体。更环保、更卫生、更美观,受到本地及成渝市民的追捧,成了抢手的创意艺术品。灵芝盆景以其精美的造型在荷兰一炮打响,单价达40欧元一盆。其他主要粮食作物基本上都只停留在使用良种,只注重增产方面,如水稻、小麦、棉花。然而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并不能很好的传播创意型农业生产技术,因此就不能提升农产品创意美学附加值。

2.是农产品科技含量低,优质农产品少,农产品深加工不够。2011年我国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54.5%[3]。然而受地形所限,广大南方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仍然低下,劳动生产率低。加之技术落后,随着土地的重复垦殖及化肥的使用,使土地的土质结构破坏严重,肥力下降。直接导致优质初级农产品缺乏,农产品种类单一,适合进行深加工的农产品少。以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技术含量低和产品同质化的条件下,我国农产品加工制品只能是低水平的价格竞争,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产品加工的深化和增值。

3.是广大农村地区,存在“红眼病”的病根。农户与农户之间有可能就因为农业用水问题就会争得头破血流,有的农民对农民暴发户存在敌意,有的农民企业家往往在本村并没有什么作为,因而也就不能用自己的技术和流水生产线来增加村民的收入,有的甚至因为眼红别人有技术有能力,进行故意破坏活动,导致农产品价格恶性竞争。还存在着“适宜发展什么就不发展什么,不宜发展的就是要去硬搞”的情况。最终导致农民的经济效益低下。

三、当前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意义

1.近年来,我国高收入高消费人士正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并形成了一个以富裕阶层为主的规模可观的农产品高消费群体。要求农产品味道更好、外观更美、安全更有保证,体现地位身份象征。因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制造高端农产品在未来消费市场将大受青睐[4]。我国农产品应当按照优质农产品的标准,组织生产加工以特取胜的创意农产品,瞄准高消费群体,打造出中国创意农产品高端品牌,抢占高端特色农产品市场。

2.2008 年1 月30 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农民增收的重要性。农产品附加值的提高,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农民增收才有利于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才能够生产出足够的优质农产品。有了足够的优质农产品才足以提供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料。工业生产得以正常运行,经济发展正常。因而,农民增收则农民富裕,农民富裕则农村稳定,农村稳定则农业发展,农业发展则工业繁荣,工业繁荣则社会安定,社会安定则国家强盛。

3.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5]。由统计数据表明农村人口比重仍占总人口比重的一半以上。然而目前农村中的壮劳力却大部分集中于城市中的制造、批发零售和服务业领域就业,多集中在低薪获高危行业,这些流动人口的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壮劳力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农村的一些老人和儿童并不能充分的对农村土地进行耕种,导致大量农地抛荒,耕地减少,农产品数量减少,质量低下,农业收入锐减。如此持续下去,还怎么保证18亿亩耕地红线;怎么保证国民生产总值稳步提高;怎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只有农民富裕,农村稳定,农业发展,才能使大量流动人口返乡种田,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这将有助于解决农村留守人员和流动人口的问题。促进社会稳定,人民富裕,国家繁荣。

4.我国的农产品仍然是外贸的重要产品。2011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556.2亿美元,同比增长27.6%。其中,出口607.5亿美元,同比增长23.0%;进口948.7亿美元,同比增长30.8%。贸易逆差为341.2亿美元,同比扩大47.4%。[6]我国农产品的生产不仅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必要的农副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额基本生活需要,还需要扩大对外贸易比重,转贸易逆差为贸易顺差。

四、依靠科技和文化创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举措

1.提高农业科技的投入,研发科技农产品,保证农产品质量。改革农业研发机制体制,改变人浮于事,机构臃肿的现状。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担任农产品研发队伍的主要研发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研发规划,为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打好基础,明确方向。我们要从现在开始,依靠科技进步,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精加工和深加系列产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2.拍摄农业技术推广类的电影,及录制农业科技,种植栽培技术等的音频材料通过广播在农闲时间向广大农民宣传农业科技。促使广大农民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在理论的深入学习中促进实践的进步。这样就避免许多先进的生产技术可以得到快速的传播和应用,使这些技术不仅只是停留在研究所里,而是通过农民的实践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在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过程中加强对农民生产技术的传播是十分重要的部分。

3.深入了解各乡镇实际情况,通过调查研究,发展农业产业化,创办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改变单纯出售没有经过加工的初级产品为生产消费者可以直接购买使用的成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突出龙头企业,起典型示范作用。抓好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做好大宗农产品收储;支持农产品加工和龙头企业发展;促进农产品流通发展;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调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4.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改变农产品外观,给消费者以温馨的地感觉,适当的对农产品注入自己的情感,如在水果上刻上富贵吉祥,大吉大利,阖家幸福等极具感彩的字样,客人消费者花钱买舒心。双方互惠互利。

5.广大农民应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开发农产品创意。改变农产品颜色,塑造农产品的形状,变传统农产品为时尚农产品,利用人们追求时髦的心理,“顺水推舟”让消费者主动上门,打开销路。

五、结论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农业发展。最终实现农户,乡镇企业,国家三方共赢。

参考文献:

[1]水果玉米网[OL].

[2]章建刚.创意农业.

[3]中商情报网[OL].

[4] 章继刚.中国农民增收报告[J].南方农业,2009(09).

美国农业论文范文第12篇

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按学科分类,可分为热带综合类、热带地理类、热带生态类、热带生物类、热带农业类、热带林业类、热带气象类、热带海洋类等8大类27种(表1)。

热带综合类期刊

国际上热带综合类期刊主要有来自荷兰、美国的ActaTropica(《热带学报》)和TropicalConservationScience(《热带保护科学》)2种期刊。ActaTropica④由荷兰主办,Elsevier出版,1944年创刊,是世界上创刊最早的热带研究期刊。月刊,SCI收录,2016年影响因子为2.218,是一本有关传染病研究的国际杂志,内容涵盖公共卫生科学与生物医学等研究,特别强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人类和动物健康有关的主题;主要刊登热带亚热带的人畜健康、疾病生态、数学建模、社会科学、气候变化等方面的论文。TropicalConservationScience⑤由美国MongabayCorporation主办和出版,2008年创刊,季刊,为SCIE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为1.238,为开放存取电子杂志;主要出版有关欧洲、北美地区热带森林和其他热带生态系统保护领域的原始性论文和最新评论,接收研究论文、评论文章、通信、观点文章和短讯。

热带地理类期刊

热带地理类期刊主要有来自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国家的《热带地理》、Singapore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新加坡热带地理》)、Malays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马来西亚热带地理杂志》)、Canad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加拿大热带地理杂志》)4种期刊。《热带地理》⑥由广州地理研究所主办和出版,1980年创刊,中文双月刊。主要报道国际上热带亚热带地区地理研究方面的成果,报道内容涵盖地理学及其各分支学科、相邻或交叉学科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论文、前沿动态、研究进展、社会热点等。Singapore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⑦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地理系(DepartmentofGeography,NationalUniversityofSingapore)主办,Wiley出版,1953年创刊,季刊,为S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为1.277;影响分区为地理类Q3;主要刊登热带地区自然、人文环境方面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评论,以及与地理相交叉学科的发展问题。Malays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⑧由马来亚大学地理系(DepartmentofGeography,UniversityofMalaya)主办和出版,1980年创刊,半年刊,为EI收录期刊,主要刊登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热带亚热带地区地理与环境等方面的论文。Canad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⑨由加拿大劳伦森大学(LaurentianUniversity)主办和出版,2013年创刊,半年刊,英-法双语出版;暂无影响因子;专注于热带环境,重视开放讨论;其报道内容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地理、制图、遥感、环境、文化地理、经济地理、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地理、地缘政治等。

热带生态类期刊

热带生态类期刊主要包括来自英国、德国、印度的JournalofTropicalEcology(《热带生态学杂志》)、Ecotropica(《生态热带》)、TropicalEcology(《热带生态》)。JournalofTropicalEcology⑩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UniversityPress)出版,1985年创刊,为SCI收录期刊,双月刊;2016年影响因子为0.904,影响分区为生态学Q4;主要报道热带生态学领域的原创性研究或评论,重视通过实证研究来调查陆地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对种群进化和生理生态方面的思考,对热带地区生态科学在定量和统计方面的提升是其重要目标之一。Ecotropica⑪由德国热带生态学会(GermanSocietyforTropicalEcology)主办和出版,1995年创刊,半年刊。TropicalEcology⑫由国际热带生态学会(InternationalSocietyforTropicalEcology,ISTE)、印度BenerasHindu大学植物系主办和出版,1961年创刊,季刊,主要刊登热带、亚热带生态学各专业论文,包括植物生态、生态系统、土壤生态、生态压力、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生态演化、国际上生态变化、可持续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人文生态等方面的内容。

热带生物类期刊

热带生物类期刊主要包括来自美国、哥斯达黎加、中国、澳大利亚等国的5种期刊:Biotropica(《生物热带》)、TropicalPlantBiology(《热带植物生物学》)、RevistadeBiologiaTropical(《热带生物学杂志》葡萄牙文版)、《热带生物学报》和TropicalGrasslands-ForrajesTropicales(《热带草地》)。Biotropica⑬由美国热带生物与保护学会(AssociationforTropicalBiologyandConservation,ATBC)主办⑭,Wiley出版,1997年创刊,双月刊,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为1.730,影响分区为生态科学Q3;主要报道关于热带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以及热带生物的进化、行为和种群生物学方面的原创性研究。TropicalPlantBiology⑮由美国于2008年创办,Springer出版,为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1.400,影响分区为植物学Q4,季刊,该刊报道内容涵盖快速发展的热带植物生物学的方方面面,包括生理学、进化、发育、细胞和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基因组学、基因组生态学和分子育种,多发表原创性研究和评论文章,偶以专题的形式聚焦单一热带物种或某种大的突破。RevistadeBiologiaTropical⑯由哥斯达黎加大学(UniversidaddeCostaRica)主办,SciELO出版,1969年创刊,季刊,葡萄牙文刊,为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0.495,影响分区为生物学Q4,主要报道内容:热带生物学和保护热带生物领域的文章。选择标准是具有新的信息,论文具有相应实验设计、长时段实地工作和完整体系的分类学系统研究。《热带生物学报》⑰由海南大学主办和出版,2009年创刊,中文刊,季刊,主要报道热带生物学领域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专题评述、学术问题讨论、研究简报(或快报)、成果摘要等。TropicalGrasslands-ForrajesTropicales⑱由澳大利亚热带草原协会(TropicalGrasslandSocietyofAustralia)主办,热带农业研究中心CentroInternacionaldeAgriculturaTropical(CIAT)出版,1967年创刊,英-西双语刊,在线期刊,3期/年,主要报道内容:热带农业、林业、牧业的研究成果,包括奶业和牲畜研究。

热带农业类期刊

热带农业类期刊主要包括源自中国、印度、马来西亚、墨西哥、牙买加等国的8种期刊: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e(《热带农业杂志》)、TropicalAgriculture(《热带农业》)、Pertanika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alScience(《波坦尼卡热带农业科学杂志》)、TropicalandSubtropicalAgroecosystems(《热带与亚热带农业生态系统》)、《热带农业工程》《热带农业科技》《热带农业科学》《热带作物学报》。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e⑲由印度科技部科学与工业研究局(DepartmentofScientificandIndustrialResearch)主办和出版,1961年创刊,原名AgriculturalResearchJournalofKerala(1961―1992年),半年刊;为Scopus收录期刊,主要报道范围:关于作物科学、农业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等各方面的文章,特别是将生物、工程、生态和社会知识应用于热带地区农作物、种植园和园艺作物的管理。TropicalAgriculture⑳,由牙买加西印度大学(UniversityoftheWestIndies,Jamaica)主办,1921年创刊,英文刊,季刊,为Scopus收录期刊,主要报道范围:综合性热带农业科学及其相关领域。Pertanika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alScience21由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UniversityPutraMalaysia)主办,Putra大学出版社(UPMPress)出版,1978年创刊,季刊,OA期刊,为Scopus收录期刊,主要报道内容:热带农业研究、农业生物技术、生物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昆虫学、渔业、林业、食品科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病理学和管理学、生理学、植物和动物科学、植物生产、兽医学。TropicalandSubtropicalAgroecosystems22由墨西哥尤卡坦自治大学兽医和动物科学学院(FacultyofVeterinaryMedicineandAnimalScience,UniversityofYucatan,México)主办和出版,2001年创刊,在线期刊,季刊,为Scopus收录期刊,该刊致力于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认识和发展,鼓励与该领域相关或交叉学科的成果来稿。《热带农业工程》23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1976年创刊,中文刊,双月刊,主要报道内容为农业机械工程、水土保持、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仿生科学与工程、农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生物工程(生物资源)、信息与电子工程、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农产品转化增值工程、经济与管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领域的内容。《热带农业科技》24由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与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主办,1977年创刊,中文刊,季刊,主要刊登以天然橡胶、咖啡、热带水果、南药、热带花卉等为主的热带亚热带经济植物、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论文和快讯,内容涉及热带农业资源与开发、遗传育种、生理生化、土壤农化、植物保护、农业生态、热作气象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试验简报、综述述评等。《热带农业科学》25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和出版,1980年创刊,中文刊,月刊,报道范围是:国内外热带农业科学研究与生产技术动态;有关热带可持续农业理论和实践研究论文,动植物品种选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农业生物灾害防治、农产品储运保鲜加工等科学试验报告;农业经济管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研究,新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等。《热带作物学报》26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和出版,1980年创刊,中文刊,月刊,主要刊登国内外热带作物特别是巴西橡胶树、胡椒、咖啡、剑麻、香草兰、椰子、木薯、甘蔗、热带果树、南药等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方法,以创新性学术论文为主,兼顾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报告、试验总结、专题评述和学术问题讨论等稿件。

热带林业类期刊

热带林业类期刊主要包括来自马来西亚和中国的2种期刊。JournalofTropicalForestScience(《热带林业科学杂志》)27由马来西亚林业研究所(ForestResearchInstMalaysia)主办和出版,1988年创刊,英文刊,季刊,为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0.466,影响分区为林业科学Q4,主要报道关于热带森林生物学、生态学、化学、管理学、造林学、保护、利用和产品开发和发展方面的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热带林业》28由海南省林学会主办,1973年创刊,中文刊,季刊,主要刊登林业方面的研究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综述与述评、科技信息等。

热带气象类期刊

热带气象类期刊主要有《热带气象学报》29的中、英文版,由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主办,中国气象出版社出版,中文版创刊于1984年,现为双月刊;主要刊登海―气相互作用、中低纬相互作用、低频振荡及遥相关、低纬大气环流异常及其机制、热带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季风动力学、热带气旋动力学与运动学、热带应用气象、热带大气探测、热带大气物理、热带大气环境与化学、热带气候变化及其与国际上变化的联系、热带大气科学试验、以及相关方面等的学术成果。英文版JournalofTropicalMeteorology30于1995年创刊,季刊,为SCIE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0.600,影响分区为气象与大气科学Q4,集中刊登热带大气动力学、天气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及数值天气预报等方面的学术成果,报道新的预报方法和成功的经验,综述本领域科研进展及动态。

热带海洋类期刊

热带海洋类期刊有《热带海洋学报》31(JournalofTropicalOceanography),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1982年创刊,中文刊,现为双月刊,这是国际上唯一的一份专门研究热带海洋的期刊。该刊主要刊载南海及邻近热带海洋学研究中有关海洋水文、海洋气象、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海洋沉积、河口海岸、海洋生物、海洋污染与防治、海洋仪器与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以及反映最新学科前沿动态的综述性文章。

2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的分布特征

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的区域分布

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主办国分布在五大洲的12个国家。其中,亚洲国家的热带研究期刊种类最多。包括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等4个国家;其次为拉丁美洲,有墨西哥、牙买加、哥斯达黎加等3国;北美洲有美国、加拿大两国;欧洲有德国和荷兰两国;大洋洲仅有澳大利亚。在热带研究期刊的主办国中,中国主办的热带研究期刊数量最多、学科最全。包括《热带地理》《热带气象学报》(中、英文版)、《热带海洋学报》《热带作物学报》《热带农业工程》《热带农业科学》《热带农业科技》《热带林业》等,涉及热带地理、气象、农业、海洋等多学科领域。

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的语言文字分布

国际热带研究期刊从语种上看,包括英文、中文、葡文、西文、法文等5种语言期刊。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中,英文刊的数量最多,共15种,占总刊数的一半以上。包括:ActaTropica、TropicalConservationScience、Singapore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Malays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Canad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TropicalEcology、JournalofTropicalEcology、Ecotropica、Biotropica、JournalofTropicalForestScience、TropicalPlantBiology、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e、TropicalAgriculture、Pertanika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alScience、TropicalandSubtropicalAgroecosystems、JournalofTropicalMeteorology。2.2.2热带研究期刊的中文刊热带研究的中文期刊数量仅次于英文刊,为9种。占热带研究期刊数量的1/3,即《热带地理》《热带生物学报》《热带林业》《热带农业工程》《热带农业科技》《热带农业科学》《热带作物学报》《热带气象学报》《热带海洋学报》。葡萄牙文刊1种,RevistadeBiologiaTropical;英-西双语刊1种,TropicalGrasslands-ForrajesTropicales;英-法双语刊1种,Canad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

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的检索机构分布

美国农业论文范文第13篇

韩长赋指出,重温的“两山”理论,进一步领会其精神内涵,对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各级农业部门要抓住历史机遇,勇于责任担当,转变发展思想、明确发展定位、创新发展方式、打造发展特色,全力开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新局面。

韩长赋强调,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农业旅游文化“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农村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坚持以“农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帮助农民做好规划布局和策划设计,扶持发展一批休闲农业特色村、专业园和合作社,激发农民创业创新活力。要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定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加大示范创建力度,整合一批精品景点和精品线路,培育一批知名品牌。要坚持以“绿色”为导向的发展方式。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和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发展,防止农村变成城市的缩小版、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要坚持以“文化”为灵魂的发展特色。必须立足地方和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文化、民俗情感,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农耕文明,加强创意设计,讲好那山那水那人那事,勾勒最神往的故乡,书写最动人的乡愁。

车俊指出,这次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大会在浙江召开,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创新实践,也是对全国“三农”工作的深化和推动。浙江省将按照提出的“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要求,在农业绿化、农村美化、农民转化上下更大功夫,加快推进全省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村富裕、农民增收。

美国农业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小农经济;评判尺度;“过密化”

THE JUDGING STANDARD OF CHINESE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COMMENTING ON PHLIP HUANG’S “INVOLUTIONARY THEORY”

Abstract: Phlip Huang’s“Involutionary Theory” is his theoretical BP which was used to analyze and comment on Chinese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Observed from the origin of marginal returns , “Involutionary Theory” isn’t tight. It has limitations to use the concept of marginal returns which is built on western experience to comment on Chinese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which has a world of difference from western peasant economy. In the past, most of the respondences to “Involutionary Theory” from western and eastern scholars still stay surface layer. There has few scholars to put forward query to it, and there has fewer theoretical creations. This article uses production theory to comments on “Involutionary theory” in order to promote deeper theoretical ideas and more scientific theoretical creations.

Key word: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Judging standard “Involutionary Theroy”

美国著名学者黄宗智先生于1985年和1990年分别刊出了他的两部经典性著作:《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及《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在这两部著作中,黄宗智以华北和长江三角洲为基地,集中探讨了以下问题:如何看待中国的小农?如何认识中国小农经济的变迁?如何评估“帝国主义”对中国小农经济的作用?研究中国农村的着眼点何在——是以集市为核心的村落共同体,还是自然村?其中,以“边际报酬递减”为基本特征的农业“过密化”(或称“内卷化”)理论构成了他整个体系的核心。以往,东西方学者对“过密化”理论已有不少讨论,但大都停留在表层,很少有人对其理论基点“边际报酬递减”提出置疑。其实,黄宗智本人对中国小农经济研究的贡献,不仅在于“过密化”理论的建构,而且在于他对前人的理论做出了实事求是的分析、评价和总结。考察前人的理论是开拓新理论的起点。有鉴于此,本文拟从“边际报酬”概念的源头——西方经济学中的生产函数出发,对“过密化”理论予以考察,希望以此促发更深的理论思考和更加科学的理论创新。

一、“过密化”(或称“内卷化”)理论的内容

“内卷化”一词首先由克利福德·吉尔茨提出。他在研究爪洼水稻农业的过程中,发现在殖民和后殖民时代的爪洼,农业生产长期以来只是不断地重复简单再生产,一直未实现质的突破,亦即未曾导致人均产值的提高,从而阻止了经济的发展。吉尔茨称这种现象为农业“内卷化”。农业“内卷化”的实质是农业的极端集约化经营导致边际报酬递减,其理论精髓是把西方经济学中的边际报酬概念引入对殖民地农业的研究中,以之作为评判尺度。

黄宗智首先将“内卷化”的概念用于对华北小农经济的研究中,认为“人口压力常使冀——鲁西北平原贫农农场劳力的边际报酬,降至雇佣劳动工资和家庭生计需要之下”。在后来对长江三角洲的研究中,黄宗智发展了吉尔茨的“内卷化”理论,以边际报酬为尺度提出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他把农村经济变迁分为三种情况,“首先是单纯的密集化,产出或产值以与劳动投入相同的速率扩展;另一种是“过密化”(以前译作“内卷”),总产出以单位工作日边际报酬递减为代价的条件下扩展;第三,发展,即产出扩展快于劳动投入,带来单位工作日边际报酬的增加。”并且他把这三种情况与劳动生产率联系起来,认为“劳动生产率在密集化状态下保持不变,在过密状态下递减,在发展状况下扩展”。从上述评价体系出发,黄氏认为,长期以来,长江三角洲的小农经济不仅农业,而且家庭手工业都呈现出“过密型化”特点,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小农经济的“过密化”状态在近代农村经济的商品化浪潮中并未有所改观,表现出“过密型商品化”的特点。

二、“过密化”理论的不严密性

在经济学理论中,“边际”一词指一单位自变量的变化量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量。抽象的边际量的定义公式为:

边际量=因变量的变化量/自变量的变化量

在生产函数Q=f(L,K)中,Q表示总产量(或总产值),L,K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两种可变要素。在黄宗智的评价体系中主要考虑劳动的投入量对产出的影响,因此在这里假定资本的投入量是固定的,则生产函数即可写成Q=f(L,`K)。

劳动的总产量指与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定义公式为TP=f(L,`K);

劳动生产率是总产量与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之比,定义公式为AP=TP(L,`K)/ L;

劳动的边际报酬(或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报酬量,定义公式为MP=DTP(L,`K)/ DL。

将总产量曲线、劳动生产率曲线以及劳动的边际报酬曲线置于一张坐标图中,以考察三者之间的关系。

从以上定义公式中不难看出,总产量曲线TP上任何一点的斜率就是该点的边际报酬MP值。而连结总产量曲线TP上任何一点与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即为该点的劳动生产率AP值。因此,TP、AP、MP三条曲线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根据TP、AP、LP曲线之间的关系,可将生产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劳动生产率始终上升,劳动的边际报酬始终大于劳动生产率,劳动的总产量也呈上升之势;第二阶段,劳动生产率始终下降,而且大于劳动的边际报酬,劳动的总产量仍呈上升之势;第三阶段,劳动生产率继续下降,劳动的边际产量降为负值,劳动的总产量从最高点开始下滑。

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将其生产停留在第一及第三阶段。第一阶段的现象表明,不变要素资本的投入量相对过多。生产者只要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就能够增加总产量,并将生产扩展到第二阶段。在第三阶段,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过多,只要减少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就可以增加总产量。因此,理性的生产者必然将生产选择在第二阶段。

黄宗智的所谓“过密型”增长是指“能通过家庭劳动力的更充分的利用而带来真正的,尽管是有限的家庭年收入的增长。”如果“过密型”增长纳入产量曲线图中进行考察,不难看出小农的生产选择仍停留在第二阶段——总产量上升,劳动生产率下降,劳动的边际报酬递减。这表明中国小农对生产的选择从经济学学理上看还是比较合乎理性的。从这个意义上看,波普金称之为“理性的小农”不无道理。当然中国的小农不可能懂得有点类似于“数学游戏”的经济学,其生产选择大多是在人口压力下作出的“自发”选择。即便如此,也不影响我们今天对其“理性”行为的评估。黄宗智在其叙述过程中尽量采用中性语言,而且用“机会成本”理论对中国小农的行为进行诠释。但是,透过他貌似中性的用词及语调,我们仍能强烈得感觉到他潜意识里的价值判断。他把中国小农经济与西方发达国家农业(主要是美国)放在一起,称前者为“没有发展的增长”,而称后者为真正的“发展”,并认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变化才是“乡村发展”的核心,其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及寓意仍未脱离以西方标准评判中国事务的巢窠。黄氏把西方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总结为“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工作日收入的改进,这使得极少的农业人口得以养活全体人口,这也使得农业摆脱了仅够维持生存线的生产的地位”如果黄氏的判断符合史实的话,那么将西方国家的农业纳入生产曲线中考察,可知西方农业生产的选择停留在第一阶段,从经济学学理上分析反倒是不合乎理性的。

此外,黄宗智对劳动生产率与边际报酬之间关系的表述也不准确。黄氏认为“劳动生产率在密集状况下保持不变,在过密化状况下递减,在发展状况下扩展。”既然黄氏把“过密化”的主要特征定义为总产出增加,边际报酬递减,那么从从生产曲线图中可以看出,TP曲线上的B——C段也具备“过密化”的基本特征,应该属于“过密化”阶段。而在B——C段中,随着边际报酬递减,劳动生产率却呈上升趋势。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是对现实生产的高度抽象,其理论前提已经存在脱离现实的假设条件;而黄氏对劳动生产率与边际报酬之间关系的界定是抽象化之中的抽象化,简单化之中的简单化。以之评判现实经济行为,与实际状况的反差必然会更大。

三、“过密化”理论的局限性

即使将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用微观经济学的生产理论进行修正,以之分析、总结和评判中国的小农经济,仍然具有不可弥补的局限性。

首先,用边际报酬来衡量小农的经济行为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经济学中的边际报酬概念是生产论中的一个概念。在生产论中,厂商(即生产者)首先被假定为合乎理性的“经济人”,厂商提品的目的就是追求最大利润。劳动是厂商购买的生产要素之一,可以自由调节。西方经济学建立边际报酬概念的目的就是为厂商在可变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之间寻求一个均衡条件,以实现厂商的最大收益。明清乃至近代的中国小农包含富农、自耕农、佃农等不同阶层,其中富农更接近于厂商的角色。但中国农村是一个以自耕农为主的社会,据史建云研究,1912到1937年,河北、山东、河南三省的自耕农分别占各该省农民总数的70%、70%、60%,因此,分析中国小农的经济行为应该以自耕农为对象。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农业生产来说,自耕农集厂商和劳动力于一身。作为厂商,为实现最大收益,他需要结合可变要素资本的投入量来调节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作为能够提供可变要素劳动的劳动力,由于明清乃至近代农村可供选择的就业机会很少,其可供调节的余地很小。经济学中,厂商实现最大收益的短期均衡条件为:边际报酬=边际成本。(厂商实现最大收益的短期均衡条件本为:边际收益=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是指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收入增量。因为本文讨论问题的立足点是经济学中的生产论,不考虑农产品投放市场后的销售环节,所以为方便起见,假定市场价格恒定,这样就可以用边际报酬代表边际收益。)对于中国小农来说,明清以来,尤其是清中叶以来,在家庭人口的压力下,正常社会状态下的边际成本应该大于边际报酬。换言之,因为由家庭成员提供的可变要素劳动几乎变成了不可调节的不变要素,自耕农一般无法实现达到最大收益的均衡条件。在这种生产条件下,只要总产量保持恒定或略有上升,能够达到糊口目的,对于自耕农来说,即已达到最佳效益。自耕农的生存状态与经济学中所谓的厂商相距太远,因此,把分析厂商行为的经济学概念强加于小农身上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其次,“过密化”理论的前提与中国明清经济乃至近代经济具有不完全一致性。

微观经济学的任何概念和分析方法都是建立在一个假定的前提下:社会经济的“完全”市场化,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规律——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对中国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时间学术界历来看法不一,有学者认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中叶以来,全国统一的民族市场已经形成。即便如此,中国小农经济也不可能达到和接近“完全”市场的程度。即使到近代,虽然中国国内市场已经形成,而且也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但是中国农村经济的半封建形态,中国经济在国际市场上的半殖民地地位,决定了近代中国经济不可能具备“完全”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用微观经济理论研究小农的代表作当属西奥多·舒尔茨的《传统农业的改造》。他在该书中把传统小农打扮成具有进取精神,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能够对资源做出最佳配置的类似于现代资本主义企业主的形象。其观点一经提出,即遭到“实体经济学派”的批判。实体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波拉尼便认为,西方经济学的概念和方法是建立在“看不见的手”基础之上的,它不适用于分析尚无此类市场的经济形态。黄宗智本人也认同波拉尼的看法,但可惜的是,在处理西方经济理论与中国小农经济契合的问题上,他仍犯了与舒尔茨相同的错误,并且在运用西方经济理论的准确性及娴熟程度方面,他显然还不如舒尔茨。笔者并非反对使用西方经济学概念和理论,只是认为在使用这些概念和理论的过程中,必须根据中国农村和农民的实况对其进行修订,从而建立起“中国派”的经济概念和理论。

再次,即使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在经济学学理上能够形成一套严密的体系,它也只不过是一种经济史假说而已,因为在中国所谓汗牛充栋的史料中,很难找到藉以论证的可靠数字资料。

明代农村经济史料相当零碎,主要散见于地方志与时人的笔记之中,而时人对经济的记述一般较为简单,尤其缺乏准确的数字。清代的情形与明代并无二致。研究明清小农经济,有几种史料值得关注,一种是民间的契约文书,如已出版的《徽州千年文书》;一种是赋役全书以及保存下来的黄册、鱼鳞图册。这些史料虽然有相当价值,但恐怕从中也难以找出细化到记载单户农家的并在时间序列上具备可比性的收支记录。民国以后的资料状况大为好转,特别是二、三十年代以后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大学以及外国在华机构纷纷对中国农村进行调查,留下了浩繁的调查资料。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调查资料(简称满铁资料);卜凯调查资料;南京国民政府土地委员会调查资料;定县调查资料;无保调查资料等等。黄宗智在《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一书中对上述资料予以评估,其结论是满铁资料“最详尽、最精确”。笔者认为,满铁资料确有其独特之处,尤其在调查项目的详细程度上更有其他资料无可比拟的优点。但是,满铁调查也有明显缺憾。其一是调查时间段的特殊性。满铁调查开展于1935——1942年。1935年到抗战爆发前是中国农村经济恐慌之后的复苏期,特别是1936年农业大丰收,达到解放前中国农业产量的最高点。[11]而自抗战爆发至1942年,中国农村经济不可能不受到战争的破坏。因此,考虑到时代背景的变化,应对抗战爆发以前及以后的满铁资料的可比性问题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估。否则以1936年左右中国农村经济的较好状况比之于1941年前后的战争状况,并据此做出评判,必然与中国农业的长期趋势大相径庭。其二是选点的非延续性。以1935——1939年的冀东农村调查为例,该调查共分三次进行,涉及村庄29个,几乎每次调查所选村庄均不同(仅丰润县米厂村例外,1937年第二次调查的四个村中即有该村,1937——1939年第三次调查专门针对该村)。这样以来,满铁资料中的绝大部分是多个调查点上某个时间点的横断面资料,很少有某个调查点上连续时段的纵剖面资料。这种缺陷使得研究者无法根据满铁资料做同一对象的不同时段的比较研究。而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恰恰包含着一种对小农经济长期发展趋势的判断,这是满铁资料所无法验证的。已有学者指出黄氏论证华北农业“内卷化”的依据主要是1937年的统计,“数字无从比较,材料实在单薄”

四、美国学界对“过密化”理论的回应

关于美国学界对“过密化”理论的回应,陈意新在《美国学者对中国近代经济的研究》一文中已有总结。陈文主要依据1989年出版的布兰特、罗斯基与付大伟的三部研究中国近代乡村史的著作,总结了美国学者对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看法。布兰特在其著作中研究了中国东部和中部五省的农业,指出1870——1937年间,由于市场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与农业生产发展的互动作用,农民的人均收入有所增长。罗斯基和付大伟的研究都论证了“中国近代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超过人口的增长速度,商业化和国际贸易给中国农业带来了发展,人均收入没有递减。”以上情形表明,美国中国近代经济史学界对“过密化”理论的回应主要是通过实证研究,来论证黄氏“边际报酬递减”说是否确实,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测算近代中国农民人均收入的变化趋势以及分析其成因,与黄氏的根本分歧主要在于结论上——即认为中国农民的人均收入没有递减,中国近代农业的变化趋势不是“过密化”,而是一种真正的“发展”。布兰特等美国学者并未结合中国农村的特色,从经济学学理上对“过密化”理论进行点评,更没有建构起新的评判尺度和理论体系。也就是说,在讨论和评判中国近代农业的理论出发点上,他们与黄宗智同出一辙。

在美国的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对“过密化”理论冲击最大,并且备受国内史学界关注的,当数彭慕兰的《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一书了。近十几年来,西方史学界出现了一股批判“西方中心论”的趋势,《大分流》便是这种趋势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在该书中,彭慕兰比较研究了19世纪以前的英国和长江三角洲,其比较研究的理论出发点及评判标准是看谁更接近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原则,亦即看谁的状况更容易实现“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的均衡条件。依据此标准,彭氏认为,1800年以前长江三角洲有更多的自由选择机会成本,其资源和劳力自由流动的空间更大,因此,与同时期的英国相比更符合新古典经济学原则,更能摆脱“内卷化”。虽然《大分流》不是专门为批判黄宗智而著,但由于其基本观点对“过密化”理论构成了致命的冲击,所以黄氏本人特撰专文予以批驳。其实,黄、彭二人的主要分歧只是在最后的结论上,成因在于对长江三角洲相关史料的不同选裁。双方的理论出发点和评判标准并无根本差异,只不过黄氏所用仅为生产理论和边际概念,而彭氏所用则几乎包容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所有原则。在早已被波拉尼批判过的所用理论与研究对象脱节的问题上,彭慕兰比黄宗智走得更远。

美国著名学者柯文说过,“中国中心观”有两重涵义:第一,中国问题是中国人在中国经历的;第二,衡量中国问题历史重要性的准绳也是中国的而不是西方的。从这两重涵义,尤其从第二重涵义来看,美国学界中批判“过密化”理论的学者同黄宗智本人一样,仍未根本摆脱“西方中心论”的樊篱。

五、中国学界对“过密化”理论的回应

由于黄宗智“过密化”理论的思辨性较强,同时带有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进行批判的色彩,所以在一向只重实证研究、较少理论创新的国内史学界引起巨大反响。完全赞同者有之,有所保留的接受者有之,反对和批评者更是大有人在,并因此诱发了一场有关“如何认识和评判中国近代农业和农村”的论战。

1998年,慈鸿飞发表《二十世纪前期华北地区的农村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一文,首先向“过密化”理论提出挑战。他指出黄宗智对近代华北农村市场的发展估计不足,认为近代华北农村市场不仅有很大发展,而且其发展方向是“朝向自由资本主义经济,而不是黄宗智所说的‘非资本主义趋向’”。对农村手工业,他认为当时之兴旺“几乎可与今日乡镇企业的腾飞比美”。随后,郑起东撰文对“过密化”理论进行了更加猛烈的批判。郑文宣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华北的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农户利润率大都保持在10—15%的水平上;农民的消费结构有所改善,用恩格尔系数衡量,已经开始了从贫困型向温饱型的转变等等。郑文批判的对象不仅限于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而且还广包在国内经济史学界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沉沦观”以及西方史学界提出的“停滞论”,认为二者均带有模式化倾向,“而理论的模式化必然导致研究方法的简单化”——单纯依靠例证,缺乏定量分析;偏重典型调查,忽视系统调查;囿于静态研究,忽视纵向比较。由于郑文为近代华北农村提供了一幅与传统认识全然不同的生机勃勃的全新图画,所以它一经刊布,立即引起一些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学者的强烈反应。先是,刘克祥从史料的选裁方面批评郑起东,认为他“列举的大部分材料并不能给自己的观点和结论提出充足证据,甚至根本站不住脚”,同时“整理和运用材料的方法也有问题,甚至抱着一种极不严肃的态度,以致得出的结果偏离实际,甚至违背常识”。为此,郑起东又发表《再论近代华北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兼与刘克祥先生商榷》一文,对自己所使用的史料做了辨析和说明,并重申了自己的看法。刘克祥还只是从史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上对郑启东提出置疑,并未明确表示维护谁的理论。随后,夏明芳在《发展的幻象——近代华北农村收入与农民生活水平辨析》一文中,在反驳慈鸿飞、郑起东的同时,明确表示维护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他除了对郑起东讨论的核心观点——农民收入递增与生活水平改善予以批驳外,还对慈鸿飞、郑起东引以为据的,由史建云的研究揭示的近代华北乡村手工业的繁盛状况进行评价,指出在手工业运行过程中也必然存在边际报酬下降的现象。

纵观上述论战,中国学者对“过密化”理论的回应主要是以农民家庭收入以及农民生活水平为指标展开讨论的。论战双方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分歧,主要原因在于对相关史料的不同把握和评估。这与美国史学界1970年代开展的有关中国农业经济的论战相类似。周锡瑞称美国的该场论战为“数字游戏”,并指出:取决于每个学者的立场和每人研究的区域,中国近代土地数据资料在做出修正值后几乎可以游戏般地让每个学者做出对自己有利的解释。何止土地资料,中国农村的所有资料莫不如此。因此,可以说国内史学界的上述论战在某种程度上也有些“数字游戏”的味道。与其如此,倒不如停止论战,携手整理和修订资料。

在参加论战的学者中只有郑起东对黄宗智的评判标准提出疑义。他认为:“劳产率是西方工业化的经验模式,西方学者用劳产率作为衡量中国近代农业发展与否的标准,否认近代中国农业具有自我扩张的能力,带有西方中心的思想”,“我们判断农业发展与否,也不能单纯依靠劳产率这个社会经济指标,而应结合自然生产条件”。他提出将“综合了劳动力和土地双重因素的一般利润率”作为考察小农经济的标准。郑起东所用的“一般利润率”概念来自于马克思的《资本论》。(郑起东在文中注明他使用的“一般利润率”概念来自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3卷,第1147页。)其实,马克思所说的一般利润率是平均利润率的别称,指不同生产部门的不同利润率通过部门竞争和资本的自由转移而平均化了的利润率。马克思使用“一般利润率”概念,乃是把它作为利润的转化形式或剩余价值的第二级转化形式,以揭开资本关系的神秘面纱。郑起东对此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显然有误,用它来评判小农的经济状况不但在理论上难以说同,而且在实践中没有可操作性,因为一般利润率不是由一定资本在一定生产部门于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利润量决定的,“而是由每个使用的资本作为总生产所使用的社会总资本的一定部分在一定时间平均得到的利润量决定的”。当然,笔者绝不是反对使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只是想说明无论使用哪种理论都必须坚持严肃的科学的态度。

如何看待和评价中国的小农经济,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就笔者看来,这些争论被两个十分棘手的难题所困扰,一是缺乏系统可靠的统计数字;二是尚未构建起科学的评判尺度。第一个难题是历史造成的,成为无法弥补的缺憾。第二个难题尚有解决之余地,它的突破需要经济史学在不断总结前人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西方史学界提出打破“西方中心论”的口号,彭慕兰等学者也为此做出了巨大努力。但是,目前西方经济史学界所建构的包括“过密化”理论和“大分流”在内的各种分析模式,其话语和思想方法仍徘徊于西方经济学的范畴之内。国内也有学者对以前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参照系“英国模式”进行反思,如近年来李伯重对明清江南经济史的一系列研究。但在理论建构上比之西方学者却沉寂了许多。打破“西方中心论”,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经济的再定位和再评价,更重要的是要建立源于中国适于中国的具有原创性的“中国派”的分析模式和思想方法。

参考文献

[1](美)杜赞奇.文化、权利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2](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 POPKIN Samuel.The rational Peasan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ural Society in Vietnam[M].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9.

[5] 史建云.近代华北平原自耕农初探[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1).

[6] 杨志信.中国民族市场是明末开始的[J].学术月刊,1962(10).

[7](美)西奥多·舒尔茨著.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8] POLANYI Karl, CONRAD M Arensberg, HARRY W Pearsen. Trade and Market in the Early Empire: Economies in History and Theory[M].Glencoe:Free Press,1957.

[9]吴承明.中国近代经济史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2).

[10]郑启东.近代华北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1).

[11]陈意新.美国学者对中国近代农业经济的研究[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1).

[12]吴承明等.“传统经济的再评价”笔谈[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1).

[13] K Pomeranz.The Great Divergence: Europe, China,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World Economy[M].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0.

[14](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5]慈鸿飞.二十世纪前期华北地区的农村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J].中国社会科学,1998(1).

[16]刘克祥.对《近代华北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一文的置疑与辨误[J].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0(3).

[17]夏明芳.发展的幻象——近代华北农村农户收入状况与农民生活水平辨析[J].历史研究, 2002(2).

美国农业论文范文第15篇

protectors, folk artists, folk art experts and scholars, who

come from 30 farmer painting hubs across China, gather

happily to discuss about developments and challenges for

farmer painting in the new situations and new opportunities,

and probe into promotion and market-oriented oper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为推动优秀民间艺术的传承和民间文化产业的发展,发挥传统文化在实现“中国梦”中的积极作用,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中共上海市金山区委宣传部、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复旦大学中文系共同承办的“中国梦”――城镇化进程中全国农民画发展论坛暨培训班于7月26日-27日在沪举行。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宋妍,金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权权,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周燕屏到会讲话。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主持论坛。来自全国30个农民画之乡的百余名农民画画家、农民画保护工作者和民间美术家、民间文艺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探讨农民画在新形势新机遇下的发展和挑战,研究传统文化的推广普及和市场化运作。

作为一门独特的民间艺术,农民画植根于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沃土,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和精神内涵。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农民画伴随着新中国农村发展历程一路走来,生动记录了农村发展变化的历史脉络。农民画质朴纯真、稚拙夸张的艺术风格区别于专业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传递着人情之美、乡土之美、民俗之美。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持续深入、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中国农民画发展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其传承和创新成为亟待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