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美国教育论文范文

美国教育论文范文

美国教育论文

美国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1)儿童在早期以艺术创作为主。儿童越是积极地介入到艺术创作中去,艺术学习的效果就会越好。而且,年龄尚小的儿童在绘画构图上很有艺术家的天赋。(2)艺术感受、艺术史教育和其它外在于艺术的活动要与儿童的创作联系起来。(3)艺术教师要精通艺术思维。音乐教师要善于运用音乐思维,视觉艺术教师要善于运用视觉空间思维。(4)艺术学习要尽可能围绕有意义的专题进行。(5)艺术教育的课程必须以螺旋式发展的特点为基础,反对制定连续性的艺术教育计划。(6)艺术学习并不仅仅是掌握某些技巧与概念,而要进入个人和他人的情感世界。(7)反对向学生传授如何判断艺术,但应让学生懂得艺术品传播跟流行的艺术品位和价值有关。(8)艺术教育并不仅仅是艺术教师的任务,它还需要艺术家、管理人员、研究人与学生自己密切合同。(9)艺术教育要坚持“宁精勿滥”的原则。每个学生不可能学习所有的艺术形式。学生只精通一种艺术形式,比对多种艺术形式只一知半解要好。

二.运用心理学理论指导艺术教育实践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们认为,发展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儿童心智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儿童自然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发展心理学在对人的成长和变化的研究中,提出了一些关于人类发展的原因和目的假设,正是这些假设极大地影响了艺术教育领域。其最重要的假设之一就是假定人类的成长是一种固有的趋势,认为人类能够选择自己的体验并能作出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各种决定。该假设的启示在于,要让儿童自己指导自己的成长,成人的干预越少越好。发展心理学又假设,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着顺序相同的心理转变,即人们成长的各个阶段是普遍存在的。发展心理学还假设,人类的行动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认为儿童天生富有探索性与好奇心;一方面对世界有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又通过增进技艺获得对世界的理解。发展心理学家将这些假设应用到艺术教育领域,为艺术教育提供心理依据,并运用这些理论指导艺术教育实践。比如发展心理学关于人类发展变化的普遍性发展与非普遍性发展之间的区分,就为艺术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此同时,美国还采用认知发展理论指导艺术教育。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关注的是人类心智各方面的成长。这种理论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理解程度。帕森斯认为人类对艺术的理解是依阶段循序发展的。儿童对绘画内容的理解基本上相同,即使年龄增长,其理解方式也基本相同。人类具有一种普遍的审美能力发展顺序,顺序中的后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进步;每前进一步,对艺术的理解就更进一步。

三.注重发挥艺术的价值功能

一般而言,人们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得到审美体验和审美愉悦,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和理解美,因而导致人们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由于将审美的观点与艺术教育混为一谈,致使许多人认为艺术与艺术教育只是简单的美的创造与美的学习。而越来越多的美国艺术教育人士认为,美只是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把艺术教育仅仅局限于审美愉悦上,就容易忽略艺术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艺术的认知功能。诺思菲尔德的艺术教育理论以儿童的成长为中心,主张艺术教育的任务并不在于培养审美体验,也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艺术家,而是要让儿童获得其他课程无法提供给他的成长机会,使儿童富有创造力,使其心智获得健康发展,从而能够学会创造并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哈佛大学艺术教育“零点项目”强调艺术的认识功能,认为艺术与科学一样,是人在理解过程中发现、创造和增长知识的手段。将艺术视为指涉世界的多种符号系统中的一种,因而特别看重审美经验的认识性。另外,艺术教育能开发人的音乐、空间、语言、身体运动等各方面的智能,对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帕森斯主张艺术是一种自我表现。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优化人的审美体验,增强对人的自我与本质的认识。正是由于美国艺术教育既重视了内在于艺术本质的艺术教育目标,也看到了艺术外在功能的重要性,才使得当代美国艺术教育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四.营造艺术教育多元化发展格局

当代美国学校艺术教育最初以学校画室艺术教育为主,关注的多是学生的创作实践。随着艺术教育观念的演变,艺术发展史、艺术批评与美学等学科已发展成为艺术教育的基本内容,并成为艺术创作的有益补充。艺术教育中所涉及的艺术种类也不再仅限于视觉艺术,而是形成了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多门类艺术形式并重的局面,从而大大扩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当代美国学校艺术教育主要是以西方文化中的艺术形式为主要学习对象。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艺术教育界开始关注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并把这种融合文化多样性的艺术教育视为促进不同文化人群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最佳手段。此外,美国的艺术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艺术学科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即使同一学科在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也都有不尽相同的教学方法与目标。

五.美国艺术教育实践的借鉴意义

美国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若把东方艺术比作精美的面包,西方的不过是面包屑罢了。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尊重学生的观点,学会用学生视角、眼光来看中国画这门艺术,让学生感受到:艺术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遥不可及,他们同样具有成为艺术家的潜质。因此,教师要适时适当地加以鼓励。中国画的精美和将几千年的文化底蕴,相信除了对学生视觉是一个冲击之外,更会对学生的心灵引起强烈的震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民族自豪感也会油然而生,达到传承传统文化,陶冶学生性格情操的目的。

作为小学生,学习往往以兴趣为导向,通过欣赏课的引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就要引导学生把兴趣变成爱好,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只要喜欢,只要努力,每个人都可以步入这座历经几千年洗礼的艺术殿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逐步临摹中国画作品。学生在临摹、创作的过程中会体验到中国画的美,体验到笔墨在纸面流转的乐趣,体验中国画的意境,就像有名的中国画的“留白”,我们看见的不仅仅是留白,而是深入到生活甚至于心灵,人生要留白,一丝净土,却妙趣横生。然次空白并非什么都没有,干干净净。就像文学,不着一字,言有尽而意无穷。中国画多用“留白”,即所谓的“计白当黑”“以无为有”。通俗地说,就是匠心独到地在画面上留以空白。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探索下去,绘画的同时,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品评,共同讨论中国画的创作和绘画技法。学生在学中画、在画中学,以理论指导绘画,在绘画中验证、领悟绘画理论,能够不断提高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学生在完成对中国画的接受到喜欢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适时适度地引导,引导学生不断向中国画艺术殿堂的纵深进行。这个过程要让学生多看、多学、多练、更要及时地给予他们必要的鼓励,可以举办书画比赛、书画展览,让学生有发挥特长的空间,展示自己的舞台。比赛的经过是一个激励的过程,更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比赛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放开手脚,让学生成为比赛的主角,让他们真正动起来,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创造出无穷的美。

美国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斯托雷法官的《美国宪法简述》就属于后一类教材。他在书的序言中写道,这本书不仅可以用作私人阅读,也适用于作为中学以及高等院校的教科书(Story,1842:1)。在书中他对美国的宪法及其修正案逐条进行介绍,并对每一法条背后隐含的立法意图做了简要说明。他还在书的附录中囊括了其它相关的重要法律文件,包括独立宣言、华盛顿的告别演说、议会条例等。他在书的结语中写到了他的目的:“如果这本书能够在青年一代中激起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对自由不可抑制的渴望、以及对宪法极大的尊敬,那么作者的期望就达到了”(Story,1842:269-270)。斯托雷希望通过这本书使青少年尊重宪法以及宪法所代表的价值观。这些早期的教材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包括平等、自由、爱国,还包括一些中产阶级所崇尚的勤劳、诚实、正直等美德。当时存在的其它教材基本上也是这两种类型的综合,这些教材都没能引导学生深入考察并独立思考宪法中所蕴含的基本法律原则。到19世纪晚期法制教育的视野更宽广,同时开始注重地方立法的学习,而且更强调法律的实际功能而不是形式。学校意识到了它们在培养合格公民过程中的重要角色,而通过法制教育刚好能加强学校这方面的作用。经历了世界大战之后,学校意识到培养爱国公民的紧迫性,进一步加大了法制教育的投入,出版了各色法律知识教材。不过由于教学方面的指导缺乏,教师们几乎没有接受过这类课程讲授的训练。当时关注这个问题的贝内特教授提出了教学指导方面的理论和技巧,并且建议将宪法知识引入生活。他建议从对宪法文本进行仔细研读入手,经过分析解释以后,最终鼓励学生对宪法不足之处提出理性批评(Bennett,1935:194-234)。但遗憾的是他的设想当时并没有得到贯彻实施。从早期美国法制教育的历史背景来看,对于一个新独立的国家而言,宪法是建立国家机制的基本文件,与政府基本职能有关的知识受到高度重视,而法制教育刚好能实现这一功能。于是加强国民对宪法的理解和尊重被提上了日程,这段时期各州政府纷纷立法加强知识的教育也证明了这一需要。美国法制教育的初级阶段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从美国独立直到20世纪初期约两百年时间里一直维持着以宪法文本为基础的教育方式。这些早期法制教育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宪法和政府机构组成,而主要学习方式以法条记忆为主。其缺陷在于:第一,使用的教材过于死板教条,未能把宪法当作动态的、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来看待。没有帮助学生从系统上去理解这些法律制度相互关系如何,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在这样的法律体系中生活应该具备怎样的技能,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第二,所有的教材都表现出一边倒的观点,体现出对宪法的极端尊重和盲目服从,并不鼓励对宪法进行质疑、质问,只限于对法律条文事实上的了解,没有对学生提出进一步要求,去思考为什么会设立这样的法律制度,其不足之处在哪里。但实际上有益的批判性思维才更有利于透彻理解这些法条的内涵。进行批判性思维方面的训练,不是为了培养学生参加法庭辩论的技能,而是使他们在面对不同观点时知道如何有技巧地检视和选择。简而言之,早期美国法制教育的目标局限于具体法律知识的学习,而未能让学生掌握运用法律的能力,因此无法在学生遇到具体问题时提供可用于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法。然而值得肯定的是,法制教育在美国很早开始就受到了关注,而且也确实向青年学生传递了重要的信息。这已经为20世纪中期开始的法制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美国法制教育的改革阶段

20世纪50年代开始,法律界和教育界都开始思考将法制教育纳入通识教育,主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推动青年学生对当前法律制度的深入理解。这一观念逐步发展具体化为如何教育学生处理身边与法律有关的问题,包括批判性思维的技能以及实际运用法律的能力。这些是早期的法制教育所欠缺的部分。在20世纪下半期这种观念的影响迅速扩大,许多法制教育项目在全美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1953年哈佛大学法学教授保罗•弗洛因德在华盛顿大学发表演讲标志着这一时期的开始,引发了关于法制教育潜在功能的广泛讨论。尽管弗洛因德教授在演讲中主要讨论的是法律在大学阶段中的教育,他的演讲却推动了法制教育在所有教育阶段的全面展开。他说“一所高校如果未能在通识课程中提供法律思维的指导,那么它就忽视了教育的全面性”(Freund,1953:379)。他认为传统高校中的法律基础知识课程是远远不够的,他呼吁学术界进一步探索法律课程在高校中的更广泛作用。他强调他所提倡的法制教育“不是为了教会学生诸如如何背书支票这一类实用的法律技能,如同开设科技通识课程的目标不是为了教会学生如何修理汽车。尽管另外有律师等法律专家可以为我们提供服务,但某些涉及我们安全、自由等切身利益的知识的学习是不可以转嫁给他人的。”(Freund,1953:368)弗洛因德观点的核心是成功的法律思维教育是全面的通识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一观点拓宽了当时人们对法制教育的认识。尽管法制教育课程多少都教会学生如何理解和运用法律工具,但最终目标不应当仅仅为了完成有限的、特定的工作。一个重要的目标应该是向学生呈现完整的法律制度,将其中使用的批判性思维技巧传授给他们,使学生更成功、更有学识地在法制社会中行使职能。尽管弗洛因德的观点也有其局限性,但他的倡议确实打开了大家的眼界,并且标志着法制教育新时代的到来。他的观点引起了很大反响,例如1955年召开的“关于在文科通识课程中教授法律的圆桌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华盛顿大学教授托马斯•艾略特引用了弗洛因德的论述,进而指出了当前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他指出尽管过去的几年里,许多学校开设了司法程序有关的课程,但是大多带着敬畏的态度,或者说至少不是批判性的(Eliot,1956:1)。他提议大学的法律通识课程应该是对现有法律制度更为现实的描述,包括现有制度面临的问题和压力,他倡议法制教育要摆脱过去的形式主义途径。20世纪60年代美国兴起了新社会运动,将注意力转移到贫困阶层的社会生活状况,关注如何为他们提供应有的帮助。这一时期的法制教育发展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被看作帮助这些弱势人群通过教育了解他们应有的权利,并且懂得应用这些权利来保护自己的重要手段。当时的文章指出“在向弱势群体提供的法律援助中,重要的不是有多少律师加入了法律援助事务,也不是政府提供了多少法律援助资金,因为就这些人群的数目来看,通过法律援助帮助所有低收入人群解决法律问题是不现实的,因此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途径是通过大规模的预防性教育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Har-rington,1969:339)从这个角度来说,法律援助团体意识到了对其目标人群进行教育的重要意义,而且接受法律教育的人群越广泛效果越好。这段时期大家从不同角度探讨法制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有的从大学通识教育的角度,有的从弱势群体保护的角度,总体来说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大家都认为传统的法制教育模式不足以满足当代要求,社会需要的不是形式上的法制教育,而是对法律制度的深入了解,因此积极探索新的法制教育形式成为当时的迫切需求。

三、美国法制教育的规范化发展阶段

当美国遭遇越南战争、水门事件等社会危机之后,公民教育问题再次受到关注。美国法制教育之父伊萨多•斯塔认为新时期的公民教育应加强五方面内容的学习,包括:自由、正义、平等、财产以及权力,才能应对新的社会危机带来的问题(Alexander,1993:67)。在他的倡导下,美国开始了法制教育运动。这次波及全美的法制教育运动最终促成了1978年美国《法制教育法案》的颁布,正式确定了法制教育的名称和定义,并最终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伊萨多•斯塔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将法律教学应用到社会知识课程中,他发现法律知识的教学可以将学生从课本上肤浅的论述带入到价值冲突的实际场景,帮助学生建立当前社会所认可的价值体系,并应用到决策判断中。因此,他积极倡导通过法律学习来改善公民教育。根据斯塔的话,法律学习旨在“通过教导青年人了解法律制度、法律程序和法律系统,以改善公民教育,给青年人提供另一种理解社会的方式和一些可以使他们参与制定和改善法律的工具”(Williamsonetal.,1997:8)。1962年两件事进一步促成了法制教育框架的形成。一是公民教育基金会学校项目主管明娜•波斯特•佩泽代表基金会向美国社会研究委员会(NCSS)提议,加强权利法案在学校的教育。美国社会研究委员会连同公民教育基金会在马萨诸塞州召开研讨会,形成名为“加强中学权利法案教育的计划”的报告,报告是一份围绕自由、公正、平等等价值观为核心,以案例教学的方式开展公民自由教育的全面规划,这份报告产生了广泛影响。另一标志性事件是同年在佩泽的斡旋下,美国最高法院法官威廉•布雷南在1962年美国社会研究委员会年会上发表演讲,题为“权利法案的教学”。这一演讲确立了权利法案在早期美国法制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并促使教育者从背诵教条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向案例型教学方式转变。此外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模拟法庭以及情景教学来学习解决个人权利与社会责任的价值冲突问题。1963年美国社会研究委员会、美国政治学协会、美国法学院协会以及公民自由基金会达成共识,认为权利法案案例及其基本原则的教学应在全国受到重视,于是联合成立“权利法案教育全国大会”,全国大会的成员包括多名最高法院以及巡回法院法官、高校校长、法学院院长、教育学院院长,法学、政治学、哲学、教育学各专业教授,以及市民领袖。在大会的影响下,1963-1964年间全美各高校纷纷开展了大量关于权利法案的研讨会、讲座、培训课程。1965年,大会和美国顶尖教育研究机构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合作设立“美国自由研究与教育中心”,中心先后组织过教师培训,知名学者研讨会以及多个研究项目,为推进法制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在接下来的70至80年代,法制教育在全美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尤其1978年《法制教育法案》颁布之后,全美涌现出无数为青少年提供的循序渐进的法制课程,覆盖的教育阶段也扩大到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教育阶段。美国学者如此形容这番景象:“孕育了三百多年的法制教育的种子终于破土而出了”(Alexander,1993:68)。在这期间,全国开展了各类大大小小的法制教育项目,包括“街头法律”这样由司法部支持的全国范围的大型项目,也包括遍布各城镇的小项目,法制教育由此在美国得到普遍的重视并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这一阶段法制教育的蓬勃发展和美国司法部、美国律师协会以及诸如国家公民教育中心这样的民间机构的促进是密不可分的,这些机构与部门直到今天仍然是美国法制教育的主要推动力量。

(一)美国司法部

美国司法部预防青少年犯罪办公室是积极参与法制教育的主要政府部门。预防青少年犯罪办公室的动机很明确:“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它教会学生我们国家的司法体制如何运作,理解了法律及其用途的人通常会更尊重法律,而不至于产生违法行为”(Speirs,1985:1-2)。1978年通过的《法制教育法案》为国内法制教育项目的资助提供了政策保障,之后美国司法部先后资助过美国律师协会青少年公民教育委员会、国家公民法制教育学院、国家公民教育中心、宪法权利基金会等机构开展的法制教育项目。项目开展的初期,司法部工作重点在于研究探索在各地全面推广法制教育的形式和做法;第二阶段发展的重点转移到项目成果的准确评估,以及将法制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课程体系;第三阶段司法部则关注如何尽可能地扩大项目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并在更大的范围内让各层次学生收益。司法部在这些项目中主要提供财政支持以及发挥作为信息交换中心的功能。

(二)美国律师协会青少年公民教育特别委员会

委员会是司法部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法制教育信息中心,委员会的宗旨是使青少年在理解国家法制的基础上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委员会经常一些关于教授某一门课程的具体经验、法制教育最新的发展趋势之类的信息资料。委员会还了一系列“法律动态”,涵盖了例如婚姻、性别歧视、投票选举等与大部分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几百个法律问题,提供具体讨论这些话题的教学资料。

(三)国家公民法制教育学院

国家公民法治教育学院开展的“街头法律”项目是美国最知名的法制教育项目。这个项目最早是1971年乔治城大学法律中心发起的,由一些乔治城大学的法学专业学生到华盛顿特区的高中讲授法律相关知识。项目发展到后期成立了国家公民法制教育学院,将乔治城大学的经验推广到其它地区。然而国家公民法制教育学院的设立并不仅仅是为了复制乔治城大学的实践,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说,是为了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他们用更简单、明确、有趣的方式阐释法律,帮助学生发展公民技能,培养对待法律及法制的积极态度。这个项目一直持续到今天仍在运行,范围甚至扩展到美国以外的地区。每个高校的“街头法律”项目都采用了不一样的运作方式,以耶鲁大学为例,可作管中窥豹。耶鲁大学中有兴趣参与项目的学生会事先接受一学期的培训,为下学期从事教学做准备。一学期培训结束后,这些新培训出来的大学生教师就前往各地中小学,他们通常在那里开设半学期课程,课程名称并不固定,大部分法律知识课程包含在公民课里,同时也会开设一些其它更为专业的课程,比如商法或美国历史等。讲课的学生一般2-3人一组,每周讲授3-4天,其余课程时间由学校的全职教师承担。兼职教师需要承担全部教学工作,包括讲课、设计和批改作业、测验以及期末考试和评分。学生的最终成绩是由学校的全职教师决定的,他们会在兼职教师评分的基础上结合平时成绩确定最终成绩。学期结束后,兼职教师需要向项目负责人提交一份报告,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描述和评价,凭此他可以换取两个学期的学分。“街头法律”项目与美国国内50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等著名高校,业务范围还在进一步扩展。“街头法律”项目网站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项目的运作资金中政府拨款份额最大,占34%,主要来自美国国务院、教育部、哥伦比亚特区高等法院等,其次为律师事务所资助,占29%,其它来源于其他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

(四)公民教育中心

中心通过开展调查研究以及提供教师培训,帮助地方机构改进法制教育项目的质量和效果。同时公民教育中心还致力于开发法制教育课程,计划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中阶段结束,循序渐进地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社会与人文课程中融入法律相关内容。

(五)宪法权利基金会

宪法权利基金会是1962年成立的民间机构,也是早期法制教育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它主要为中小学阶段的多种课程提供培训和教学资料,其中培训内容包括模拟法庭竞赛、青年领袖项目、权利法案教学,课程资料的范围更为广泛,包括刑法、宪法修正案、商法等。

四、评价与启示

美国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少数民族教育;文化多样性

一、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背景及其内涵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一轮大规模移民浪潮涌入美国,由于文化差异、天主教信仰与老移民以及本土美国人的就业竞争,在美国兴起了一场排外主义运动,目的是为阻止新移民的涌入。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美国的排外主义情绪,在学校里提倡和信奉美国化,持同化主义取向,企图消除种族族群的特征并迫使学生接受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试图将所有的民族差异都融合到一起,对所有学生实施“文化熔炉”政策。然而美国盎格鲁--杰克逊文化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其他移民和其他种族族群的文化依然处于边缘地带,他们的教育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甚至被排斥。20世纪早期,美国一些哲学家和作家为捍卫美国移民的权利,拒绝同化主义,主张实行多元文化主义,并且声称用来指导教育政策的制定。20世纪60、70年代,由于种族冲突和种族之间关系日益紧张,种族意识也日渐高涨,为取得政治、经济上的平等权利,美国移民要求学校和其他的公共机构更加能反映并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兴起了黑人民权运动,在教育上要求教育平等:学校要为他们提供同种族的教师和行政人员,学校要能反映他们的历史和文化等等。随后,美国的其他社会边缘有色人种也开始提出了相似的教育变革要求,引起新的多元文化主义运动。在学校要求改变课程和教学风格,以满足各有色人种、低收入家庭学生和其他少数民族裔学生过的需要。为此,美国教育机构开始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并在实践中创立了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二)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最初起源于民权运动,在教育方面少数民族裔群体要求获得跟白种人群同样的教育机会,最后发展成一场为解决来自不同文化群体的教育改革运动,其内涵也得到不断的深化。不同时期不同的学者对多元文化教育都有不同的理解,直到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解逐渐趋向一致:教育应该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提供真正平等的教育机会,认同世界普遍文化的同时也要尊重各个民族群体文化的多样性,学会接纳和欣赏不同群体的文化,在学校教育中,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消除因为人种差异造成的接受文化知识的障碍,培养学生在多样化的世界中有跨文化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判断思维能力,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审视自己的文化和其他群体的文化,处理各种不同文化的冲突,在多样化的途径中作出选择。还有学者认为多元文化教育不仅是理念上的概念,而应从制度层和实践层来理解。制度层上是指多元文化教育应该有法律法规来约束,进行指导教育改革运动,使其得到法律上的保障;实践层是指多元文化教育得到具体的实践,其理念和制度设定都能够贯彻到具体的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课程编排等整个学校环境的改革当中。

二、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缺少多元文化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加强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扶持力度,采取了诸多重大举措,政策上给予倾斜和优惠,某种程度上缩小了民族地区与汉族教育的差距,提高其适应主流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能力,保障少数民族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益,但由于注重形式上的平等,少数民族生跟汉族学生接受的是同样的“普适化”的教育,按照国家统一的教育体系大纲来规范和衡量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忽视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没有依据本民族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个体智力发展差异而因材施教,少数民族教育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课程设置单一。以往由于学校教育过度重视普适化知识的传授,学校课程设计以汉族文化为中心,课程中较少有各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等相关的内容的体现,或只起点缀作用。即使有关于少数民族的内容,也是依照“贡献模式”,把一些少数民族英雄、文化要素、假日、庆典纳入教材,课程内容显得单一。当前经过课程改革后,中小学曾尝试性地编制过一些乡土教材,但并不系统,小学主要是编写双语读物,初中则主要是一些生产性知识读物,均处于辅助地位。民族学校中的虽然设有民族课程,但其他的课程使用的依然跟汉族生使用同样的教材。学校课程内容远离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导致在学校里少数民族学生习得的普适性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无法建立有机联系,无法满足他们带有地域性、民族性和学校特点的发展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倍受挫折,从而丧失了学习的动力,这是造成少数民族学生低学业成就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教师缺乏多元文化能力。目前,无论是在民族地区民族学校还是普通学校从事教育的教师都都会接触到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学生,教师在教育观念上应该具备多元文化的意识,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性,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但是我国较缺乏具备多元文化教育能力的师资。由于对少数民族文化不了解,由此带来的教学上的问题缺。课堂上由于不同文化的差异而导致教学质量低,甚至可能产生师生冲突。例如,我国民族教育中的双语教学与师资队伍的建设几乎是同时起步的,在双语教学刚开始阶段,双语教师多是汉族教师,教师与学生母语表征的感性经验和认知结构不同,双语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再如在内地班、内地新疆班预科班中,除了民族语文课程中有本民族教师授课外,其他的课程都是汉族教师,民族学生在其他课程上如果遇到的问题,民族教师却无法帮其解决。

(三)学校环境远离民族文化。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如校园规模、建筑设施、人文景观等)、校园方式文化(规章制度、人际关系、组织结构等)以及校园精神文化(学校目标、思想作风等)。这些校园文化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价值观、学习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我国民族教育在数量和规模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少数民族的教育,在财政上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但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忽视了多样化的民族文化。例如,为了促进新疆民族地区的改革发展需要,在内地比较发达的省市内实施的内地、新疆班(校)政策。这确实为、新疆民族地区培养了人才,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把、新疆的少数民族生送到内地发达地区学校学习,在地理位置上隔离了他们原来的生活环境, 进入到新的学校环境中。新学校所处区域、包括周围社区环境、教学环境,学校中的办学理念、规章制度、评价机制都与其该民族原来的文化背景中的学校有较大的差异。这些环境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必须从地理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进行必要的改革。

三、我国民族教育借鉴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措施

多元文化教育其思想理论强调教育对象的文化背景多样性,尊重文化差异,重视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的知识、态度和技能,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空间,丰富了少数民族教育理论的思想内涵,给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带来一定的启示。

(一)有效整合课程内容。我国经过八次课程改革,已意识到我国民族现实和文化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在少数民族课程中开始加入少数民族相关的历史、文化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分成三级课程体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民族文化能够进入了学校课程,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体现和发展。如内地班初中班开设有藏语文课程,但是这些课程还是处于探索阶段,是简单地翻译统编教材,在原有课程之上附加内容来实现,课程内容中的少数民族的文化知识还没能有效的整合。其他的课程仍然是以国家教育部全国统一的规定为基础,以主流文化为主要内容。少数民族课程内容中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不是简单地通过增加一门课程或者一个单元内容来实现,也不是将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纳入现有的课程中,这只能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不能帮助学生从不同的文化视角来看待社会问题和解决问题。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应该是将少数民族的精华文化经过重新建构后融入学校现有的课程中,以此反映多元文化的观点,课程教学要学生了解知识的本质,懂得将知识的社会构建,并通过课程帮助学生获得特定的认知、技能、价值观,塑造学生具有反思能力和批判精神,并懂得自己建构知识。

(二)培养多元文化师资。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需要培养大批优质的具有多元文化能力的师资。尊重学生文化、语言及社会经济背景的多样性,在知识、理念、技能上具备多元文化教学的能力。民族地区教师养成和培训内容应涵盖双语教育、文化、社会化、文化沟通、社会控制、差异、冲突、社会融合、多元文化等主要概念和知识。教师应采取与少数民族生多样性文化的学习风格相适应的教学风格,这要求教师拥有多元文化教育的知识和技能;重视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培养,注重对教师多元文化知识与跨文化教育教学能力的专业训练;教师应能够顺利应对跨文化的教育教学情境,辨别学生不同文化的行为模式,使用学生所熟悉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具有多民族文化的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并且能够用多元文化的观点来解决学生的各个方面的问题,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三)建设学校民族文化环境。世界上任何国家、民族的任何类型和层次的教育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存在和进行的i,也可以说教育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和特定的时间中进行。一定的空间范围是指在特定的文化背景环境中,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如地理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如经济文化类型、社会组织结构)。我国各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区域环境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在长期的发展中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教育思想结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教育方式,本民族子女也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类型。学校环境建设应该反映各个民族的文化,如学校的图书馆、教室、食堂等环境设计中要融入多样化的民族和文化,尽可能消除少数民族生对周围环境由于距离而产生的空间陌生感;学校要为少数民族生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促进学生、教师以及行政人员之间的多元文化交往和理解,从制度层面上保障少数民族学生的平等教育机会。

注释:

i 李怀宇.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基于教育人类学的认识[J].贵州民族研究,2006(4).

【参考文献】

[1]班克斯(James A・banks).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美国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审美教育;教学方法

实质上,审美始终贯穿高校文科课程教学的始终,文学作品的欣赏、语言运用的分析等均是在进行审美教育。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和艺术的描述,尽管并不具备直接的审美特点,但是文学作品具备自身所特有的审美特点。外国文学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外国文学知识,还应该进行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外国文学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具有非常强的必要性,这可在审美教育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功能中体现出来。通过审美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对外国的文学史、文学理论等有所了解,同时,还可以锻炼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在外国文学作品中,可以体现出西方社会当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在审美教育的作用下,可避免消极影响侵蚀学生[1]。在审美教育的作用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提升,所谓创造性思维,是在对长期经验的归纳、总结以及逻辑分析基础上形成的,属于跳跃式的思维方式,属于“直觉”范畴,而审美活动同样以“直觉”为中心,利用主观的感受对审美对象进行感知,最终形成审美观点,外国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的过程可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其提升。由此看来,高校在开展外国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审美教育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而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外国文学审美教育的教学方法

(一)在作品中感受美

依据外国文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需掌握的外国文学作品数量比较多,短暂的大学时间无法达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系统的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学习,并在学习中重视作家个性及流派特征的学习与分析,从而真正的实现带着审美的眼光欣赏和学习作品。新生入学后,教师将外国文学作品必读书目印发给学生,并逐步的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作品的美,如作品的情感美、人格美,从而实现审美的迁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在作业中创造美

在学生的阅读中,课外阅读笔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灵感。学期开学后,教师依据学生实际的状况,规定学生需要阅读的作品数量,并形成阅读笔记,教师并不对阅读笔记进行命题,而是由学生依据阅读的书目自行撰写。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笔记,教师应该认真的批改和讲评,并挑出优秀的作品在学生中穿越,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审美能力状况,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2]。此外,还可以针对具体的作品指定学生写作小论文。通过课外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创造美,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审美能力。

(三)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审美能力

在现代教学中,讨论教学法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讨论教学的开展,可以促使学生全面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外国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开展也可以利用讨论教学法,讨论可以针对整个作品来开展,也可以针对作家、作品中的某个人物、运用的某个词汇等来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的激发出来,还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审美水平[3]。如在进行巴金《家》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心理描写词汇进行讨论,可以针对高觉新这个人物进行讨论,讨论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四)利用多媒体陶冶学生情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并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有效的弥补了教师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在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可充分的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电视、音响等,展示出与外国文学作品相关的视频介绍、作品插图、精彩片段、改编的电影、配备的音乐等,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作品中的美,进而在心中产生认同感与好奇心,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美、体会美,最终实现审美能力的提升。

结论:综上所述,在外国文学教学中,通过阅读作品、讨论教学、课外作业等多种方法,有效的渗透审美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王旭琴 单位: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赵琨.浅谈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2,09:120-121.

美国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对教育进行投资是政府的责任所在。不同的投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政策效果。自从弗里德曼提出“教育券”理念以来,发达国家的教育投资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育券”模式可以有效地治理我国教育的低效率。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三个问题。

关键词:教育券;思想渊源;背景:问题

为了解决教育不均衡问题,相当多的发达国家实行了教育券政策。教育券(educationvoucher),又译成学券或教育凭证,是在教育领域中试行的一种代币券,教育券体制的原理是:改变目前政府对公立学校的直接补助的教育投入方式,把原本应投入到教育中的资金经过折算发给每一位学生,学生凭券可以进行自由选择,到政府认可的任何一所学校(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就读。学校在收到教育券后,可以凭教育券从政府那里兑换与券值等额的教育经费。[1]

近几年来,我国的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那么,我国要解决教育领域中的问题,能不能也实行教育券政策呢?笔者认为,我国能否实行教育券体制关键要弄明白以下几个问题:(一)发达国家实行教育券政策的社会因素或背景是什么;(二)我国当前教育的问题所在;(三)我国实行教育券政策应该注意的问题。根据这一思路,文章将逐一加以描述或分析。在这之前,先介绍一下教育券政策的思想渊源。

一、教育券政策的思想渊源

教育券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776年。①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原因和性质的研究》一书中提到:如果竞争是自由的,各人相互排挤,那么相互的竞争,便会迫使每人都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弄得相当正确……如果各学院以科学艺术传授学生的导师或教师,不由学生自由选择,而由校长指派;如果教师怠慢、无能或无行,学生未经申请许可,不得由甲教师改换乙教师,这种规定,不但会使同一学校内各导师各教师间的竞争,大大减少,而且会使他们全体勤勉任教以及注意各自学生学习情况的必要性,也大大减少。像这类的教师,纵使领受了学生非常优厚的报酬,也会像那些全未受学生报酬或除薪俸以外毫无其他报酬的教师那样,怠于职守,荒误学生。

选择教育的理念至少可以回溯到托马斯.潘恩。在《人的权利》中,他认为政府应该为家长提供经济上的支持,以保证自己的孩子进入私利学校接受教育。②“他赞同将穷人的税收减至最低,并认为所有的贫困家庭都应该每年得到4英镑的资助,以使他们能够支付孩子的学费,并要求地方政府监督这一职责的履行。”[2]

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券概念由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1955年他在《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一文中,提出了教育券的概念,这篇文章于1962年收入他的著作《资本主义和自由》之中,在1979年出版的《自由选择》一书中,弗里德曼对教育券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

在《资本主义和自由》(P44-P46)中,他提出:

把孩子和缴纳不起最低要求的学校教育学费的家长分离开来,显然和我们把家庭作为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办法以及和个人自由的信念不相一致。此外,这很可能不利于自由社会的公民教育……为了对政府所规定的最低学校教育提供经费,政府可以发给家长们票证。如果孩子进入“被批准的”教育机关,这些票证就代表每个孩子在每年中所能花费的最大数量的金钱。这样,家长们就能自由地使用这种票证,再加上他们所愿意添增的金额向他们所选择的“被批准的”教育机关购买教育劳务。教育劳务可以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私营教育机关或非营利的教育机关所提供。政府的作用限于保证被批准的学校的计划必须维持某些最低标准,很像目前对饭馆的检查,要求保证最低的卫生标准那样。

在《自由选择—学校的问题在哪里》中,他提出:

二、美国实行教育券政策的背景

社会背景是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之一。美国实行教育券政策同样受到美国当时的社会背景的影响。本文从社会思想、理论基础和管制模式三方面加以分析。

(一)新自由主义是教育券政策的思想背景

(二)公共选择理论是教育券政策的理论基础

(三)集权式教育的低效率是教育券政策的现实因素

美国历次教育改革的失败和公立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下降,是教育券等择校制度推行的又一背景。美国公立学校教育失败是不争的事实。中小学生阅读能力普遍较差,数学成绩属于工业国家之尾,学校中帮派林立,、枪支在校园里见惯不怪。尽管政府多年来为公立学校投入大量经费,增加教师,缩小班级规模,但家长们认为公立学校的教学水准仍然未能达到他们的要求,择私校而读的学生人数仍逐年增加,因为“各私立学校能提供高水准、安全校区与校风良好的教育”。因此,美国一些教育改革者便在历次教改不尽如人意之后,选择了消除公立学校垄断,强化学校教育竞争的“教育券政策”。[4]

弗里德曼认为,社会集权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公共教育运行方式的最重要的因素是非中央极权的政治结构:美国宪法严格地限制了联邦政府的权力,使它无法发挥重大的作用。各州把控制学校的权力大部分都留给了地方团体、小市镇、小城市和大城市内的各个区。家长密切监视管理学校的政治机构,部分地代替了竞争,同时也确保了家长们的普遍要求得以实现。而1933年经济危机之后,“公众加入到知识分子的行列,开始对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能力无限崇拜,在这种情况下,单间教室的学校和地方学校委员会的衰败就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而控制学校的权力,也就很快从较小的地方机构转给了较大的地方机构,如县、市、州一级的机构,最近则转给了联邦政府。”1990年,约翰库伯和特里莫进行的大量调查表明:集权和是导致美国公共教育低效率的主要原因。③小布什上台后,在教育改革方面实行NCLB计划(NoChildLeftBehind),并自称是“美国教育史上最重要的改革”,但这受到广泛的批评:NCLB计划是以集权的方式运行的,这个计划带给我们的最终结果也许是最差的,即联邦政府对教育的控制以及由此引发的教育质量的下降。改变美国教育几十年来绩效平平的局面,就应该摒弃集权主义模式。相反,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应该给予学生“用脚投票”的权力,从而使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教育。这种革命性的变革的关键在于各州,中央政府在教育改革方面能做的最大贡献就是避免教育集权化并允许各州尝试自由选择学校的计划。[5]

三、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三个就是学校结构的问题、教育体制的问题和教育收益率的问题。

(一)高校职能机构臃肿,造成成本浪费

现阶段,高等教育的有限经费没有全部花费在教学和科研中,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如支付师生员工的住宅、医疗、生活后勤的成本和离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成本。同原来的国有企业一样,高校“办社会”不仅严重浪费稀缺的教育资源,还造成机构臃肿和人员冗杂。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中,经常会出现专任教师只占教职员工的一半的情况。其次,在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中,存在较大的资源浪费。例如高校内部,一线教学人员的工资、津贴之和与行政后勤人员的区别不大,甚至出现倒挂。由此引起教师资源和时间资源流失。更有甚者,一些经过高层次学习的博士生等人才纷纷离开教学岗位,进入高级或中级管理阶层,使一个学者整天忙于“文山会海”中,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二)教育不均衡现象严重

我国教育不均衡发展的状况不仅表现于反映教育数量特征的结构、布局的不平衡,也表现于反映教育质量特征的绩效、结果的不平衡,还表现于反映教育运动状态特征的速度和规模的不平衡。从数量特征来看,我国农村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比例失调,布局不合理,学校数量极度短缺。从质量特征来看,农村教师教学观念滞后,学生辍学现象严重,教学质量无法保证。从运动状态特征来看,农村学校经济资源不足,发展速度缓慢,办学规模较小。很明显,农村的教育状况与城市的教育状况形成了普遍的、强烈的反差。

(三)我国的教育收益率不高

四、我国实行教育券政策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0年11月,长兴县教育考察团在美考察期间发现有些州的教育财政拨款与目前国内的做法大不相同,是将政府教育经费以“教育券”形式发放到学生手中,由学生持券择校,学校则将收取的“教育券”到政府换取教育经费。受此启发,2001年9月,长兴教育局为扶持当地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发展,借鉴美国同行的做法,结合当地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面向职业学校和民办学校开始“教育券”试点。这一政策有效地解决了上文所述的三个问题。

但是,局部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整体的可行性,长兴县的教育券政策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这一政策的成功概率还很难说。笔者认为,在更大范围内实行教育券政策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一)理论层面要严密,操作层面要规范

教育券政策并不是完美的制度,它需要理论和实践的互相支持。理论层面要严密,就是说在实行教育券政策之前,必须对实行这一政策的前提条件和可能产生的政策结果由一个充分的预知,操作层面要规范,就是说这一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必须强调各利益主体的法制化意识,相关的监督机制必须完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劳凯声教授认为教育券制度的确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增加人民的选择权,对中国的教育改革发展有很大的意义。但是它一旦实施后政府将不能保证学校之间的公平,会导致资源流向好的学校,造成“富校越富,穷校越穷”。湖南师范大学的曾坤生教授认为教育券制度是一种更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是向更加规范的市场制度迈进的一种过渡形式。这种过渡体现了制度变迁的强烈的路径依赖和渐进性,作为一种选择可以在若干地区发挥积极作用,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最优的选择范式。因此,在选择教育券这种制度安排时,一定要注意运作的规范和其本身的演进性。长兴县副县长熊全龙先生认为教育券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公办薄弱学校难以维持生存;学生培养费标准提高;教师工资财政专户将被取消和人事管理制度面临新挑战等。这些都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

(二)摆正认识,各种教育一律平等

(三)教育券的受众要有选择性

我国的教育规模十分庞大,所以实行教育券政策不可能一步到位,只能是循序渐进。这里的循序渐进有两层含义。首先是在地区的选择上要有战略性或带动性。我国实行教育券的第一个地区是浙江,这可能和浙江地区的制度完善程度有关。其次在教育层次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和可比性。选择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作为实行教育券政策的对象,是城市教育还是农村教育优先,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政策意义的判断。

参考文献:

[1]沈有禄.教育券制度评析[J].教育与经济,2004(1),17-19.

[2]尼古拉斯.巴尔,大卫.怀恩斯.福利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216.

美国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比较

一、引言

现今,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竞争归根结底,是不同国家之间人才的竞争。正如我们所知,家庭是孩子成才的起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才的竞争也是家庭教育能力的竞争。随着我国的经济,政治,教育等领域的不断开放,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在外来教育的冲击和影响下,弊端日渐显露,因此,家庭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存在于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社会中,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直到我们独立,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父母一起度过的。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青少年担负着国家的未来,是社会的期望,是整个未来世界的主人。父母是否教育自己的孩子以及是否关心孩子的发展方向,都将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古至今,许多思想家都高度重视家庭教育。“一个能够管理一个国家和世界的人一定是一个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能成功地支撑起自己家庭的人。”正如中国儒家学说所论述的,家庭教育是治理国家的基础,所以每一个人都要把国家兴亡和教育联系在一起。英国思想家JohnLocke认为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教育的起点,也起着导向性的作用。

三、家庭教育成效的比较

美国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参与了家庭事务,他们逐渐就拥有了市场经济思维,十八岁之后他们就独立于父母生活。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靠做兼职挣钱来支付他们额外的开支。从那些实践活动中,他们积累了许多促销方面的管理经验以及如何与顾客交流,知道了金钱的来之不易,逐渐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在中国,孩子们是家庭的中心。孩子们养成了许多坏习惯,正如中国的一句常言所说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虽然在考试分数方面中国孩子比美国孩子做得好一些,但是中国的孩子,被动地处理问题,依赖他人,社交能力差,责任感差。这些性格特点从大体上而言,与我们国家的“应试教育”有关。

四、家庭教育进程的比较

尽管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家庭教育仍然是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方面。就像学校教育,它有自己的目的,内容和方式。

1.教育目的的比较

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们适应多样化的环境,教孩子们如何在社会上独立生存。这种期望不是那么的高。它不是无形的幻想,而是实际存在的,容易把握的。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实现他们自身的价值而不是追求高文凭,令人羡慕的职业之类的物质方面的收获。另外,在这个目的的支配下,孩子们也提升了自我决定意识和自信能力。与美国相比,中国家庭更趋向于把孩子培养成材,希望他们有前途,过上稳定,舒适的生活。家长望子成龙,对孩子唯一的要求就是要他们集中精力于学业方面的学习,还有孩子一点都不感兴趣的艺术培训。最终,创造性被制约,这个上天赐予的天赋被扼杀在摇篮里。

2.教育内容的比较

美国家庭教育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它注重孩子们在体格,认知,语言,情操方面的协调发展。例如,当家长去图书馆的时候,他们喜欢带上孩子,刺激孩子对新事物的求知欲。让孩子们接受环境的熏陶。在情操方面,他们引导孩子认知音乐,油画,舞蹈,文化,跟他们一起去博物馆,文化展览馆,鼓励他们参加创造性的活动,使他们感受自然,发现奥秘。

虽然中国家庭教育的内容也划分为四个方面:德育、智育、体育和美学,但是当孩子们到了上学年龄,智力却处于压倒一切的位置。在体育方面,父母总是更关注孩子成长所需要的营养,不让孩子遭遇疾病,危险。在智力方面,他们买很多有教育价值的书,然后教他们读书,写字以及算术技巧。当孩子们开始接受学校教育的时候,父母又趋向于检查孩子的家庭作业,买大量的课外练习册以帮助他们在考试中取得好的分数。在审美观方面,越来越多的父母已经意识到特殊技能的重要性;因此,他们一窝蜂似地把儿子,女儿送到画画班,舞蹈学校或者请家教教孩子学乐器。一方面,这种做法忽视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这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开支。下面的事实可以说明这两个国家对智力的不同理解。当孩子们回到家了,中国的父母总是问:“你今天认真听老师讲的内容了吗?”或“你今天得了多少分啦?”然而,美国家长问的是:“你今天在学校问了老师什么问题呀?”或“今天的课有趣吗?”

3.教育方式的比较

在美国民主的教育方式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孩子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参与家庭事务。父母鼓励孩子要坚持自己的意见,允许他们不接受自己说的东西而保持自己的理解。父母是孩子的朋友,能和孩子平等地交流,不仅仅是向孩子学习一些东西,而且还对此感到自豪。孩子们的隐私也完全受到保护,不经允许家长不会进入孩子的房间,他们也没有权利去干涉孩子们的社交活动。

在中国,孩子们几乎没有发言权。家长认为家庭事务是大人的事。孩子们应该做的就是遵从家规,顺从于父母的意愿。家长似乎是家庭中的权威,于是代沟也易于产生。孩子总是感觉父母不可理解。在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很多交流障碍,家长把一切都归结于社会环境与孩子成长之间日益增长的复杂化。根据福州教育学院心理健康委员会对1664个学生家庭的调查数据,偶然的交流占31.4%,有意的交流占2.7%。孩子上一二年级的家庭占77%,孩子上三四年级的家庭占60%,孩子上五,六年级的家庭占的比例不到50%。

这份调查也证明了许多家长与孩子交流感到很焦虑这个事实。其中,46.1%的家长认为他们的孩子更成熟了,14.2%的家长认为很无助,13.2%的家长认为他们无言,6%的家长认为很难跟孩子交流,61.4%的家长感到很安心、舒适、高兴。这对发展孩子的好习惯、性格、青春期健康心理都很不好。孩子们的自由总受到家长的侵犯。例如,他们的书包、日记总是被父母搜查。

五、产生不同家庭教育的原因分析

同样是在现代社会,同样是十分关注家庭教育,为何这两个国家仍然会出现上面所提到的显著的特征呢?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四个原因:

1.这两个国家的历史背景

美国被认为是一个有着广阔的地域却简短历史的国家,的确,它只是一个移民国家。在过去的四个世纪里,大约五千万人移居到这个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移民运动,于是其它国家开玩笑地称它是“融炉”。由于这种多样文化观念的影响,人们能很容易地接受新想法和新文化,把它们融入到自己的文化中,因此,发展的空间相对更大了。

相反地,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同时被许多传统和习惯所限制。特别是封建观念已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人的脑海中,以至于保守的、自闭的想法在文化观念中占大多数。

2.经济体制

美国拥有先进的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更多的机会,更少的生存压力,美国拥有一种比较完善的雇佣体制。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人们不必一生都从事一种职业,由于那些因素,美国人有更广泛的选择工作的余地。在找工作方面他们也很开放。他们的父母认为只要孩子能生存,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他们的工作都是平等的。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尽管它有像上海、北京、大连那样的大都市,但有许多人仍处在贫困线上。中国处于一个学历优先的社会,生存压力非常大,人们把所有的生活都寄托在工作上,找工作的范围非常窄。家长认为学习上的成就是找到一份好工作、追求一生稳定的好方法,也是理想生活的必需。因此,他们的教育中心就是孩子们的成就。

3.不同的价值取向

美国人珍视他们自己的个性,价值取向是个人主义,他们注重个人利益,拥护个人发展和自我认识,这就是美国文化的核心。根据这种价值,父母倾向于把孩子和他们自己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孩子的自我价值是建立在父母对自己意愿、兴趣爱好尊重的基础上的。

在中国推崇地是集体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在中国的哲学中,个人价值服从于整体利益,父母丢弃了自我感,重视孩子的“自我”。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肩负着他们的希望和生活的未来。他们往往为自己的子女设计现在和将来。

4.不同的思维方式

美国人是理性化的。美国家庭用最基本的理性原则对待孩子,培养孩子的义务和其它的社会义务一样。相反,中国人崇尚道德,家教是以道德为基础的,对孩子的义务是整个家庭而不是社会的。

六、结论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应该改变传统理念,在保持我们优势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注意平等和民主,在教育内容上把知识和实践归于同等位置。我们应该更有助于建立孩子们的自我信任和独立,开发他们的潜能以更适宜于我们传统社会发展的需要。

常言道:“孩子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为了中国更繁荣发展,我们必须尽我们的能力为祖国的花朵提供更好的教育。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呢?肯定要从家庭开始!

参考文献:

[1]李信.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M].航空工业出版社,2003.

美国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比较

一、引言

现今,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竞争归根结底,是不同国家之间人才的竞争。正如我们所知,家庭是孩子成才的起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才的竞争也是家庭教育能力的竞争。随着我国的经济,政治,教育等领域的不断开放,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在外来教育的冲击和影响下,弊端日渐显露,因此,家庭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存在于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社会中,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直到我们独立,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父母一起度过的。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青少年担负着国家的未来,是社会的期望,是整个未来世界的主人。父母是否教育自己的孩子以及是否关心孩子的发展方向,都将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古至今,许多思想家都高度重视家庭教育。“一个能够管理一个国家和世界的人一定是一个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能成功地支撑起自己家庭的人。”正如中国儒家学说所论述的,家庭教育是治理国家的基础,所以每一个人都要把国家兴亡和教育联系在一起。英国思想家JohnLocke认为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教育的起点,也起着导向性的作用。

三、家庭教育成效的比较

美国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参与了家庭事务,他们逐渐就拥有了市场经济思维,十八岁之后他们就独立于父母生活。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靠做兼职挣钱来支付他们额外的开支。从那些实践活动中,他们积累了许多促销方面的管理经验以及如何与顾客交流,知道了金钱的来之不易,逐渐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在中国,孩子们是家庭的中心。孩子们养成了许多坏习惯,正如中国的一句常言所说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虽然在考试分数方面中国孩子比美国孩子做得好一些,但是中国的孩子,被动地处理问题,依赖他人,社交能力差,责任感差。这些性格特点从大体上而言,与我们国家的“应试教育”有关。

四、家庭教育进程的比较

尽管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家庭教育仍然是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方面。就像学校教育,它有自己的目的,内容和方式。

1.教育目的的比较

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们适应多样化的环境,教孩子们如何在社会上独立生存。这种期望不是那么的高。它不是无形的幻想,而是实际存在的,容易把握的。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实现他们自身的价值而不是追求高文凭,令人羡慕的职业之类的物质方面的收获。另外,在这个目的的支配下,孩子们也提升了自我决定意识和自信能力。与美国相比,中国家庭更趋向于把孩子培养成材,希望他们有前途,过上稳定,舒适的生活。家长望子成龙,对孩子唯一的要求就是要他们集中精力于学业方面的学习,还有孩子一点都不感兴趣的艺术培训。最终,创造性被制约,这个上天赐予的天赋被扼杀在摇篮里。

2.教育内容的比较

美国家庭教育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它注重孩子们在体格,认知,语言,情操方面的协调发展。例如,当家长去图书馆的时候,他们喜欢带上孩子,刺激孩子对新事物的求知欲。让孩子们接受环境的熏陶。在情操方面,他们引导孩子认知音乐,油画,舞蹈,文化,跟他们一起去博物馆,文化展览馆,鼓励他们参加创造性的活动,使他们感受自然,发现奥秘。

虽然中国家庭教育的内容也划分为四个方面:德育、智育、体育和美学,但是当孩子们到了上学年龄,智力却处于压倒一切的位置。在体育方面,父母总是更关注孩子成长所需要的营养,不让孩子遭遇疾病,危险。在智力方面,他们买很多有教育价值的书,然后教他们读书,写字以及算术技巧。当孩子们开始接受学校教育的时候,父母又趋向于检查孩子的家庭作业,买大量的课外练习册以帮助他们在考试中取得好的分数。在审美观方面,越来越多的父母已经意识到特殊技能的重要性;因此,他们一窝蜂似地把儿子,女儿送到画画班,舞蹈学校或者请家教教孩子学乐器。一方面,这种做法忽视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这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开支。下面的事实可以说明这两个国家对智力的不同理解。当孩子们回到家了,中国的父母总是问:“你今天认真听老师讲的内容了吗?”或“你今天得了多少分啦?”然而,美国家长问的是:“你今天在学校问了老师什么问题呀?”或“今天的课有趣吗?”

3.教育方式的比较

在美国民主的教育方式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孩子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参与家庭事务。父母鼓励孩子要坚持自己的意见,允许他们不接受自己说的东西而保持自己的理解。父母是孩子的朋友,能和孩子平等地交流,不仅仅是向孩子学习一些东西,而且还对此感到自豪。孩子们的隐私也完全受到保护,不经允许家长不会进入孩子的房间,他们也没有权利去干涉孩子们的社交活动。

在中国,孩子们几乎没有发言权。家长认为家庭事务是大人的事。孩子们应该做的就是遵从家规,顺从于父母的意愿。家长似乎是家庭中的权威,于是代沟也易于产生。孩子总是感觉父母不可理解。在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很多交流障碍,家长把一切都归结于社会环境与孩子成长之间日益增长的复杂化。根据福州教育学院心理健康委员会对1664个学生家庭的调查数据,偶然的交流占31.4%,有意的交流占2.7%。孩子上一二年级的家庭占77%,孩子上三四年级的家庭占60%,孩子上五,六年级的家庭占的比例不到50%。

这份调查也证明了许多家长与孩子交流感到很焦虑这个事实。其中,46.1%的家长认为他们的孩子更成熟了,14.2%的家长认为很无助,13.2%的家长认为他们无言,6%的家长认为很难跟孩子交流,61.4%的家长感到很安心、舒适、高兴。这对发展孩子的好习惯、性格、青春期健康心理都很不好。孩子们的自由总受到家长的侵犯。例如,他们的书包、日记总是被父母搜查。

五、产生不同家庭教育的原因分析

同样是在现代社会,同样是十分关注家庭教育,为何这两个国家仍然会出现上面所提到的显著的特征呢?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四个原因:

1.这两个国家的历史背景

美国被认为是一个有着广阔的地域却简短历史的国家,的确,它只是一个移民国家。在过去的四个世纪里,大约五千万人移居到这个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移民运动,于是其它国家开玩笑地称它是“融炉”。由于这种多样文化观念的影响,人们能很容易地接受新想法和新文化,把它们融入到自己的文化中,因此,发展的空间相对更大了。

相反地,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同时被许多传统和习惯所限制。特别是封建观念已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人的脑海中,以至于保守的、自闭的想法在文化观念中占大多数。

2.经济体制

美国拥有先进的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更多的机会,更少的生存压力,美国拥有一种比较完善的雇佣体制。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人们不必一生都从事一种职业,由于那些因素,美国人有更广泛的选择工作的余地。在找工作方面他们也很开放。他们的父母认为只要孩子能生存,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他们的工作都是平等的。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尽管它有像上海、北京、大连那样的大都市,但有许多人仍处在贫困线上。中国处于一个学历优先的社会,生存压力非常大,人们把所有的生活都寄托在工作上,找工作的范围非常窄。家长认为学习上的成就是找到一份好工作、追求一生稳定的好方法,也是理想生活的必需。因此,他们的教育中心就是孩子们的成就。

3.不同的价值取向

美国人珍视他们自己的个性,价值取向是个人主义,他们注重个人利益,拥护个人发展和自我认识,这就是美国文化的核心。根据这种价值,父母倾向于把孩子和他们自己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孩子的自我价值是建立在父母对自己意愿、兴趣爱好尊重的基础上的。

在中国推崇地是集体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在中国的哲学中,个人价值服从于整体利益,父母丢弃了自我感,重视孩子的“自我”。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肩负着他们的希望和生活的未来。他们往往为自己的子女设计现在和将来。

4.不同的思维方式

美国人是理性化的。美国家庭用最基本的理性原则对待孩子,培养孩子的义务和其它的社会义务一样。相反,中国人崇尚道德,家教是以道德为基础的,对孩子的义务是整个家庭而不是社会的。

六、结论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应该改变传统理念,在保持我们优势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注意平等和民主,在教育内容上把知识和实践归于同等位置。我们应该更有助于建立孩子们的自我信任和独立,开发他们的潜能以更适宜于我们传统社会发展的需要。

常言道:“孩子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为了中国更繁荣发展,我们必须尽我们的能力为祖国的花朵提供更好的教育。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呢?肯定要从家庭开始!

参考文献:

[1]李信.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M].航空工业出版社,2003.

美国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美国大学的计算机教育鼓励学生靠大量阅读、多做实验而不是靠死记硬背来积累知识。由于人类的记忆、精力和喜好都具有局限性,美国大学的计算机教育是把广博的知识教给学生,使它成为大脑记忆中的一个节点,当需要更多高深的专业知识时,学生可到图书馆或网络上进行查找和验证。反观国内大学的计算机教育,学生知识的积累基本是靠死记硬背和应付考试得来的。虽然知识很精很专,但难而且很窄,更不要说对新知识的分析与见解了,因此很难达到更深入、更高层次以及创新的水准。美国大学的计算机教育,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是把工具和技艺教给学生,但具体应用要看学生未来如何发展,如何适应社会对创新的要求。有机会看过美国的中小学课本,课本厚度令人吃惊,几乎是同年级中国学生的3-4倍。另外,这些课本都是可回收和连续使用的。教育是培养学生想象力、思维创新能力的关键。美国中小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相当轻松,虽然早上7点以前就得出门,但下午3点左右就可以回家了,而且经常没有作业或作业很少。到了大学阶段,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则相当大,部分学生需要靠打工来支付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美国大学的计算机教材一般也比国内的厚,而且老师还会在课上给出更多的参考资料。大量的阅读和实验通常是美国大学计算机教育的一个特征。美国大学的计算机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强烈建议避免死记硬背。到哪里寻找所需的知识比能记忆多少知识重要得多,另外就是强调对知识的综合使用和创造能力。美国教师认为,死记硬背不可能使人变得更加聪明,而对知识的综合把握和创新才是力量之源。

2教学大纲和课程考核

2.1教学大纲

美国大学计算机的教学大纲和国内的教学大纲差别非常大。美国大学计算机的教学大纲是为计算机教学服务的,基本上和行政管理没有关系。它是教学规范要求,而不是形式要求,它会列出完整的教学要求细节,也是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方向。每个教师在每一学期都可能重新修订同一门课的教学大纲,使得所传授的知识点能保持与时俱进。课程教学大纲主要包括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材、参考书、网上参考资料,有些还会细化到每一次课的具体教学时间、地点、内容与具体要求等。教学大纲所列教材一般都有两本以上,参考书少则五、六本,多则数十本,参考资料所列文章和有关专著相关章节有的多达上百篇,而且多是本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教师基本上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讲课,学生按照教学大纲预习和复习功课,教师有时还会在授课时临时加入一些前沿知识。因此,教学大纲是经常需要修订的。同一门课程,每位教师每一轮授课的教学大纲都可能不完全相同。

2.2课程考核

和国内计算机课程考核不同的是,美国大学课程成绩评定包括课内与课外、笔试与口试、理论与实践、过程与结果。具体为:课堂参与(ClassParticipation)、班级测试(In-ClassQuizzes)、问题与案例(ProblemsandCases)、设计任务(ProgrammingAssignments)、小论文(Essay)、家庭作业(HomeworkandIn-classWriting)、第一次中考(FirstMidtermExam)、第二次中考(SecondMidtermExam)、第三次中考(ThirdMidtermExam)、期末考试(FinalExam)等,并根据各学科课程性质、类型、目标的不同,成绩评定的各项取舍、标准和权重也不同。

2.3作弊处理

作弊在大学中具有世界普遍性,但在美国大学里,发生作弊的概率非常小。诚信是美国社会的基石,作弊直接联系到学术诚信,因此,作弊基本上等同于犯罪。国内那种严重试卷抄袭,监考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景在美国大学里是看不见的。不管是考试作弊还是其它类型的作弊,一旦败露,将会面临严重后果。在美国社会中,很多制度是程序化的,看似僵硬,但具有合理性。几乎任何一种错事,都有事先定义好的处理程序,实际操作时只需按照步骤,按部就班就能很好地处理。大学也是这样,万一哪位老师想走捷径,别出心裁,最终出了问题,不但会给学生,也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烦恼。作弊处理程序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老师首先和学生进行沟通,给予学生一个解释的机会。所以处理程序都是秘密进行的,既不伤害学生自尊,其他学生也不会知道。美国社会极其注重个人隐私,作弊处理也一样。如果学生承认作弊行为,任课教师可把他这门课程记为零分,也可视情况处理。主管部门原则上视学生学习情况和作弊影响情况给出处罚意见。如果是初犯,会面临警告处分并记录作弊在其诚信档案中。如果学生多次作弊,则有可能被开除学籍。从程序上看,相关的处分和沟通都是无痛且透明的。相关部门和老师不会从道德上去谴责学生,其他老师和同学也不会知道。这样隐蔽的好处是学生不会因此而受到歧视。所有程序都是保密的,即使学生被开除,不相关的人员只会看到一个学生不见了,但不会清楚是什么原因。否则,学生可能会拿起法律武器相关老师和部门。这大概是美国社会尊重个人隐私最好的例证。

3教学组织方式

3.1上课点名

某著名大学曾对本科生课堂教学状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非常令人意外。在随机抽取的608名大一到大四的学生中,只有86名同学从来没有逃过课,比例为14%;其他522名同学都有逃课经历,比例为86%。其中,70%的学生逃课后会去参加社团活动、上网、玩游戏等。在美国,社团活动会占据学生不少时间。美国大学也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可让学生的大学生活更多地贴近社会。有些美国大学甚至将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看作是招生录取和评定学生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多数老师上课不会主动点名,上课时,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进入教室,不用敲门,也不必得到教师允许,多数学生会直接走进教室。但一般来说,迟到依然是对教师不礼貌的,如果学生缺课太多,从另一侧面也反映了该教师课堂吸引力、亲和力及其他能力的不足。有些教师会课堂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时,可以得到一张卡片,下课时,学生写上自己的姓名和序号,并将卡片交回教师。这也是一种变相点名的方式,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并提升学生的注意力。

3.2课堂教学

美国大学的计算机教学有如下原则:①师生间的积极沟通交流是被鼓励的;②强调学生间的交往与团队合作精神;③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④教师应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⑤相信学生,认为每个学生都能成材;⑥尊重学生多样性的学习方法,尊重学生的才能。根据以上原则,美国大学的计算机教学一般会围绕一定主题进行讨论,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学习。从教师的角度看,教材及参考资料只是一种教学工具,它们可以为师生交换意见和开展学习讨论提供帮助;对学生而言,教材不过是辅助学习的工具,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考试宝典,死背教材不一定能获得很好的成绩。以大学计算机教材为例,其行文方式多为谈话式、探讨式或案例式,表达形式新颖、流畅,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体现了教材为学生服务的教学理念。教师多喜欢小班教学。美国大学的教学班规模通常都不大,一般课堂的规模在20~30人。多数教师喜欢圆桌会议的教学形式,有的教室虽然配备座椅,但教师更愿意让学生呈弧形围坐在自己周围。教室的教学设备相当齐全,多配备有多媒体、投影仪等设施。多数中小型教室的桌、椅都可以移动,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组合,重新布置。学生课桌上多配有电源插线板、计算机网络接头,方便学生课堂使用。美国大学计算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法教学。在整个授课过程中,答疑、小组工作、读书报告、实习、实验、社会调查等教学方法穿插其中。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们所普遍采用,同时配以传统的板书、幻灯、投影等技术。美国大学课堂一般较为活跃,教师表情丰富,有时甚至动作也非常夸张,力求吸引学生参与到整个课堂活动中来。在任何一个授课环节,学生随时都可以举手提问,也可以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学生提问频繁成为美国大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每堂课结束前,教师都会提示下一次课的教学内容,给出学生需要重点阅读的文献资料,包括相关教材的章节和重要的文献报告等,可以大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3.3办公时间

大多数美国教授(包括副教授)都会有自己的办公室。一门课选课前,会在教授各自的网站上公布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考核方式及教授的办公时间。有些老师为了吸引学生,甚至会在网上学生集中的地方课程广告。办公时间一般一周两次,如果有助教,通常也会公布助教的办公时间。在此期间会看到不少学生排队在办公室外,一个个依次进入教授的办公室向教授(或助教)请教和讨论问题。助教会承担批改作业和课程实验教学的任务,学生也可以和助教讨论课程教学中所遇到的知识点和难点,以及其它感兴趣的话题。

4美国大学计算机教育及启示

美国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美国;远程教育

1998年的一天,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院长麦耶·费尔德伯格接到一个老朋友麦克·米尔肯的电话。米尔肯在华尔街向以长袖善舞闻名,从炒卖垃圾债券到收买倒闭公司,无所不能。最近由于违反证券法坐了22个月的牢,刚从联邦监狱里出来。米尔肯对费尔德伯格院长说,他们共同的朋友安德鲁·罗森费尔德,一位名律师兼芝加哥大学董事,正在组建一家专事远程教育的网络公司。假如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愿意加盟的话,哥大教授就能将他们教授的远程在线课程放在他们公司的网站出售,授课教授将从选修他们课程的学生所缴纳的学费中获得丰厚的报酬。

这看来像是一笔双赢的交易。假如哥伦比亚大学愿意加盟,那么罗森费尔德的网络公司立刻就从哥大的学术声望中得到用金钱难以衡量的信用保证。而且他们还能利用哥大的名声来吸引其他名牌大学加盟。费尔德伯格院长也有他的考虑。他认为,哥大教授的学识与才能至今仍被死死地限制在学校的高楼深院,而网络的发展为哥大走向世界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既然学校暂时不可能投入巨款来进行多媒体远程教学的试验,那么利用网络公司来发展自己的远程教学又何乐而不为呢?

费尔德伯格院长成功地说服了当时的校领导。几个月以后,哥大商学院与这个网络公司(UNext)签下一份合同,哥大教授以学校名义在网络教课,哥大根据注册学生的人数从网络公司收取版税;五年以后网络公司付给哥大的版税总数将不少于两千万美元。

不出米尔肯和罗森费尔德所料,哥大的加盟立刻引起连锁效应。不久,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和伦敦经济学院等名牌大学也纷纷效仿,在网络公司UNext的旗下组成卡丁大学(CardeanUniversity),专门提供网上商学教育。

几乎同时,哥伦比亚大学又宣布投资两千万美元,建立盈利性的远程教育公司(),并说服剑桥大学、伦敦经济学院、芝加哥大学、大英博物馆等一大批世界一流的大学与学术文化机构加盟。他们的如意算盘是,既然远程教育或网上课程方兴未艾,那么光是冲着名牌大学和顶尖文化机构的光环,21世纪求知若渴的消费大众也会毫不犹豫地打开钱包,狂购任何打上常青藤商标的知识产品。

然而,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这些在哥大背后趋之若鹜的文化“大款”们还没有来得及庆祝他们的成功,90年代末网络经济的泡沫就开始一一破灭了。2002年卡丁大学除了一个漂亮的网页而外,简直没有任何实绩可以向它的投资者们交账。网络公司UNext只得在裁员50%的同时,低三下四地请求所有加盟的大学和机构“修改”当初许诺两千万美元回报的那份合同。2001年,哥大为这桩“新生事物”总共投入1490万美元,但当年所有的进帐不过70万美元,连零头都没有捞回来。这样的蚀本买卖当然难以为继。2003年初,哥大宣布抽回资金,这项商学结合的代价昂贵的实验亦黯然收场。

其实,在20世纪末这场dot-com和网络教育的狂潮中蒙羞的远不止哥大一家。2002年,美国高校在上世纪末建立的网络远程教育机构几乎全军覆没:杜克大学的网络合作伙伴Pensare倒了;纽约大学在线(NYUOn-line)倒了;马里兰大学在线倒了;宾大华顿商学院的网络合作伙伴Caliber宣告破产;哈佛大学、北卡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的网络合作伙伴UniversityAccess改名换姓并宣布退出高等教育;天普大学建立的盈利性远程教育公司还没来得及开课就被校方一脚蹬了;只有康乃尔大学的远程教育中心还在苟延残喘(Kirp,2003)。

还有更让人下不了台的例子。西部州长大学(WesternGovernor`sUniversity)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筹办最久、名气最大的号称网上大学中的旗舰。2001年声势浩大的开张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可是,预计首期招生五千名,结果只收了十名学生;所有投石问路的人全加上也才75人。该校的营销部主任不无尴尬地解释说:“这说明我们的学生对于大学的选择十分慎重。”《数码文凭工厂》的作者大卫·诺贝尔讥讽道:“当然喽,这种必输无疑的赌注,慎重的学生们怎能看不出来?”

这种决策的失误,看似当局者一时的迷思,其根源却不简单。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Bok,2003)说过,今天的大学必须掌握现代社会进步所必不可少的三件法宝:专业知识、训练有素的人才以及科学发明。一所大学所拥有专业知识的质和量是以它所开设的专业科目来衡量的;大学人才的质量往往由明星教授的多寡来决定;而大学的科研产出能力则以日积月累的方式奠定它在社会上的地位。但是,大学的这三件法宝,每一件都是用钱买来的啊!热衷于远程教育的当局者不就是想借现代科技的东风为学校搞几个钱吗?但是,凡事有其规律,教育亦不例外。当局者之迷思,说到底起源于一个基本概念的混淆。教育者,教书育人也。那就是为什么大学要花那么多钱装点校园、张扬学术、延聘大师:这一切都是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学术氛围和成长环境,使他们能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亦能在文化趣味、社会交往和领导能力等各个方面都得到相应的培养和熏陶。远程教育虽至今仍然顶着“教育”的大盖帽招摇过市,但其功能只能是教而不育。比如说,你想通过远程教育课程学习一门计算机语言,那么网上大学实在是经济实惠的选择。但是,技能的训练与人的全面发展毕竟是两回事,虽然二者都和“教”字沾边。

说来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美国大学已经不是第一次落入远程教育的陷阱,而且上一次的落难与这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诺贝尔(Noble,2001)在《数码文凭工厂》一书中对此有详细的记述。

早在19世纪80年代,托马斯·福斯特(ThomasJ.Foster)就在宾夕法尼亚州建立了一所私立的、营利性的函授学校,提供矿业、制图和钢铁生产方面的职业培训。以这所学校出乎意料的成功为基础,福斯特又在1892年建立了当时号称教育产业中最大、最成功的国际函授学校。至1926年,美国已经拥有300多所函授学校,产业总收入超过7000万美元,相当于当时所有大学收入总和的一倍半,函授学生总数是所有正规大学生和研究生总数的四倍。面对这样的局势,正规大学有点坐不住了。20世纪初,芝加哥大学的首任校长威廉·瑞恩内·哈泼(WilliamRaineyHarper)率先成立函授部,抢滩函授教育市场,威斯康星、内布拉斯加、明尼苏达、加利福尼亚等州立大学紧随其后,大有与私立营利性的函授学校决一雌雄的架式。

可是,正规大学虽然大张旗鼓地占领函授教育市场,他们似乎在内心深处总觉得有点不对劲。于是,他们便挖空心思地寻找他们与街坊里弄的函授学校之区别所在。他们悲天悯人地说,正规大学之所以需要站出来与私立营利性的函授学校竞争,实在是不愿让营利性的函授学校以低劣的教学质量和高昂的收费标准来误人子弟。唯有一流大学才能提供一流的课程,而且几乎所有的大学函授广告都许诺由他们的大牌教授来承担函授课程。

哥伦比亚大学直到1919年才进入函授教育市场,但他们后来居上,短短几年内就和芝加哥大学平分秋色,成为正规大学函授教育领域的领军之校。哥大函授的营销战略说不定能让今天麦迪逊大道上最负盛名的广告公司汗颜。他们的广告主题是:“学习的能力有多大,挣钱的能力就有多大”;“将闲暇变成现钱”;“谁能掌握你的未来?”;“谁说你不能活到老、学到老?”等等。结果,在1920年,哥大函授仅有156名学生,到1926年哥大函授学生已经达到5000,而且这个数字仅化三年就又翻了一倍。哥大函授学生来自美国所有的州以及世界上50个国家。如此辉煌成就的秘诀,除了强大的广告攻势而外,就是开门办学!哥大起初还对函授学生的学历有所要求,后来索性敞开大门,买了门票就能进!

有趣的是,在这里函授教育与麦当劳快餐居然有所不同、亦有所同。不同在于,生产汉堡的程序可以标准化,但传授知识的过程却实在难以进入流水作业。相同之处在于,正如一流厨师不会应聘到麦当劳掌勺,一流教授亦不屑于将他们皓首穷经得来的学问放到函授学校去廉价销售。结果是,正规大学所许诺的正规教学在函授班里几乎无一能够兑现。

在函授教育沦为一般商业行为的同时,教书育人的崇高理念便自然而然地退居幕后;代之而起的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这样的最基本的商业原则。当时教学材料的发送是通过美国邮政而不是电脑网络,因此学校为了维持函授部的运转不得不雇佣人员处理邮件,批改考卷,所付工资待遇之低,颇有那个时代“血汗工厂”的味道。至于担任教学的人员,绝大多数是尚未进入学术殿堂的准学术人员或高年级学生。仅有的一些担任函授课程的教授,大多也是为了打点零工、挣点外快补贴家用;再就是在学术上难以进步、索性“弃学经商”、被诺贝尔称为“学术跛鸭”的那批人。

函授教育落魄至此,当然难以为继。1928年,在公众对函授教育质量的一片质疑声中,卡内基基金会请当时教育界的重量级人物亚伯拉罕·佛莱克斯纳(AbrahamFlexner)出山,主持对函授大学的调查。佛莱克斯纳在此之前刚刚完成对美国医学教育的调查研究,以他名字命名的报告严厉地揭露和批评了美国高等医学教育中的种种弊端,并直接导致了医学院教育的重大改革。佛莱克斯纳将调查的重点放在芝加哥和哥伦比亚两所大学。在他看来,这两所大学在函授教育方面的所作所为“完全抛弃了对于大学来说最独特、最基本的社会功能,即对社会正义无私的追求和对未知世界的创造性的探索;代之而起的是他们对这个社会暂时、虚幻和眼前的利益和要求毫无顾忌的、过分的迎合。”佛莱克斯纳指出,这些大学已经毫无必要地将自己廉价化、粗俗化、机械化,将自己降低到贩卖带专利药品的小贩的水平。他说,“作为教育机构无需向政府纳税,却做起生意来了;它把教育当商品出售,像唯利是图的商人那样玩起了商业游戏。”这一番毫不留情的痛斥将哥大的白特勒校长羞得无地自容。他连忙下令撤掉函授广告。此后哥大的函授学校又苟延残喘了几年,终于在1937年关门。

历史的录像回放到此,案例的寓意开始呈现。

首先,从90多年前的函授大学到今天的网上大学,案例的主人公们似乎都带着一种使命感进入角色。他们面对的是同一类敌人,那就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私立远程教育公司。这些学校既没有自成一体的教育原则,也没有声名显赫的教授学者,有的只是健全的商业头脑和灵活的市场战略。在正规大学远程教育的领袖们看来,既然社会对远程教育有需求,那么,与其让这些唯利是图的商人来误人子弟,还不如由正规大学的“正牌货”来占领市场,使求知若渴的大众免受学术“赝品”之害。芝加哥大学函授部主任哈维·马洛里(HarveyF.Mallory)曾痛心疾首地指责正规大学对成人教育的态度:这些大学“居然袖手旁观,将成人教育这一大片领域任由商业学校以至职业骗子们去占领开发。”而由他主持的函授教育部则是芝加哥大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这所大学所代表的崇高传统和使命。无独有偶,哥伦比亚大学资助的远程教育公司的总裁安·科什纳(AnnKirschner)面对90年代末的网络教育狂潮,一种崇高的使命感亦油然而生:“我们难道还有其他选择吗?难道我们要将‘远程教育’的空间让给像微软那样的公司去操办?”

函授大学与网上大学的倡导者们在这里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可谓不真诚。随着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以及社会分工的日渐细致,成人的教育和再教育问题不可回避。成人学生与传统的适龄大学生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需要灵活的学习时间、地点以及更加主动的教学方式。所以,函授与网络教育实在是应当时社会的需求应运而生,而且几乎所有远程教育的项目设计都围绕成人的特点下功夫。函授与网络虽然传播方式不同,但他们的卖点都是让学生足不出户就能接受课堂教学。

可惜的是,正规以致名牌大学加入远程教育竞争,其良好的愿望似乎并没通过良好的结果得到验证,而目的的高尚也不能保证达到目的的手段也同样高尚。由于函授大学和网上大学的崛起都是以商业性的远程教育公司作为假想敌,因而他们时隔半个多世纪却在竞争策略的选择上不约而同地打出“正规优势”或“名牌优势”这张牌。从商业竞争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营销策略无可指责,因为正规大学的这个优势正是商业公司的弱点所在。然而,教育与其他任何行业的操作一样,都涉及内容与形式的协调或统一这样一个非常“哲学”的问题。在这里,真正的行业优势也许并不在正规大学这一边。

试想,商业操作讲究效益,注重实效。他们针对成人特点提供服务,为他们讲授最新技术、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工作能力、调整专业方向,并能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随时改变培训项目。套用战争术语,这是一支教育市场上的“游击队”。相比之下,正规大学就象一支正规部队,希望以自己正规的教学方案和正牌的学术队伍来压倒“小米加步枪”的游击队伍。但是,玩商业游戏,大学显然不是公司的对手,于是在碰撞几个回合之后,正规部队开始沉不住气了。他们一方面加大广告宣传的力度,企图广开生源;同时又想出奇制胜,利用商业公司难以插手的非应用性科目来提高成人教育的声誉和级别。芝加哥大学的哈泼校长亲自为函授班讲课,哥伦比亚大学的网上教育课程推出大英博物馆和剑桥大学的学术明星,走的都是同一步棋。但是,半个多世纪前哈泼校长的课没有留住趁兴而来、败兴而去的学生;今天哥大网站上的明星教授们运道更差:他们几乎门可罗雀。显而易见,来自正规大学的远程教育课程虽然内容比之商业公司要高出若干个档次,但高尚内容与其载体或传播的形式却似乎怎么也配不上套。

从函授大学到网上大学,时间跨度近百年,但两路英雄居然所见略同,那就是,他们都相信教育或教学可以而且必须自动化。换言之,教育在他们看来与商业等同,而每一门课程就像商品。教授在设计完一门课程之后,可以将图纸交给函授部或网上大学的程序员,由他们来进行商业包装、广告宣传、价格制定并投入成批生产。学生注册付款就像工厂收到订单,函授大学或网上大学的管理人员只需按下电钮就能最后发货。在这个流程中,正规大学要比商业公司更容易过高估计自己所提供的商品的价值或价格,因为他们总认为守着一批学术大师就奇货可居。

遗憾的是,函授和网络大学的热心倡导者们都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教育或教学从本质上说都是一种劳力密集型的、以手工操作为主并包含大量情感投资的工作程序。一门课程也许可以通过包装来吸引学生,特别是由知名学者或行内大家主持讲授的课程,更具商业上的那种名牌效应。但是,教育产品自动化的难点在于其传输过程:这个过程的完成不仅需要教授与学生双方的共同参与和双向交流,而且要求教学双方在个人的层次上产生一种情感的默契。这后一点说起来有点玄乎,但相信有过大学经验的人对于这种师生关系及其对学习过程的影响都不会感到陌生。离开大学多少年以后,你也许已经不再记得选过什么课程或背过哪一个公式,但你绝对不会忘记那个对你的思想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老师。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函授和电脑传授知识,就像卓别林电影《摩登时代》中的流水线作业,满腹经纶的教授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无异于那个在规定时间内必须拧完规定数量螺帽的工人。他“组装”的课程一旦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卖,课程的“创造者”和“消费者”之间就不再产生任何直接的关系。难怪正规大学的远程教育项目都得不到教授的认可。当年芝加哥大学的函授广告许诺名教授任课,连校长也不得不降尊纡贵、亲自授课,但教授们就是不买这个账,教授会连函授课程的学分都拒绝承认。哥大教授会一再质疑校方对的投资,最后成功地阻止了校方往这个无底黑洞里继续丢钱。

当然,公正评价美国远程教育,目前为时尚早。但从另一方面看,许多对于当事人来说错综复杂的事情,对于旁观者仅仅是常识问题。在这里,最有常识的大奖应当颁给拒不合作的教授们:不管校方如何努力,正规大学的函授和网上教育都没有得到过授予正式学位的权利,而后者的决定权是在教授手中。

[参考文献]

美国教育论文范文第11篇

论文关键词:美术,教学,教育

 

在从事美术教学工作二十几年中,谈谈我国美术教育和教学30年的发展变化。

七十年代,我读小学的县城,大部分学校没有专职美术教师,基本由各科老师代上,教师往往是在小黑板上画几个简笔画到教室让学生临摹;八十年代初我上的县城中学对美术课也不太被重视,但终于有了一个比较专业的美术老师,于是,每周上一节美术课,成了我当年在繁重学习中期待的事。不过,班主任老师认为我们应该学习所谓的主科,好在我父母理解,我就一直“不务正业”到现在。初中毕业,就考进了中等美术专业学校,开始了正式的专业美术学习。

八十年代,不同地方的经济发展基础不同,教学条件差别很大,国内各地美术教学处于不一样的发展状态,记得在我以前工作过的中师,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在中小学都没上过美术课小学美术教学论文,当年我给普通师范学生上课,第一节课是教学生怎么选购铅笔、画纸、橡皮等常识论文提纲怎么写。后来,国家提出素质教育,中小学普遍都开设了美术课,中师也开办了美术专业班,为提高美术教师水平,各地主办各种教师培训班和讲课比赛;少年宫、私人画室也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美术的地方。到了九十年代末,小学、中学美术对教学方法、学生心理方面研究系统深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美术教学体系,但目前高校专科、本科教学与中小学教学却有些脱节,相比较,当年中等师范学校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模式更适合中小学教学需要。现在高校毕业生专业性增强了却忽视了全面的素质提高,特别是专业美院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及教学方法的学习研究更少,以至于有的毕业生在教学中抓不到重点难点。

九十年代,我上的大学每周有四天专业课,同学们还利用周末自己画画,对美术有浓厚的兴趣和钻研精神,加上当时的大环境,学习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可以看到不同国家,不同风格流派的作品,观念上也有了新的突破。相比现在高校有的学生每周两天的专业课,还有学生逃课,觉得不可理解。看到现在美术高考的繁荣景象,使人并不乐观,在升学机率上升的同时,艺术生源的质量却在下降,部分学生并不是因为喜欢美术,而为了考上大学而选择美术,因基础不扎实的,也不太喜欢美术,以至于进了高校后就没有动力,不愿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薄弱,以致到了毕业找工作都困难,于是有的学生不得不改行。加上多元复杂的环境给学生带来影响,使学生考虑的很现实,只考虑为找工作需要,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或认为学设计都用电脑了,学理论和绘画没用,缺乏对美的认识,这其间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同时高校教育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有的专业美院过分强调专业性小学美术教学论文,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而有的综合类大学的公共课程开设太多,专业课不足,课程结构欠佳,忽视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普遍重视技法不重视理论,更不重视美术教育教学理论,高校教学与中小学美术教育实践脱节。

2004年,在我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有机会进行更细的专业学习研究,图书馆国内外的研究资料也比较多,一些名画的原作可以在各种展览上和博物馆看到,加上网络的发展,有了更好的机会学习。但我感觉即使在师范类大学的美术学方向研究生的培养重点是注重专业性,教学侧重于培养专业绘画工作者和研究型人才,忽略作为教师素质的培养,而现实却是大部分研究生最终进入高校担任教学工作,以至于有的研究生对高校教育教学不适应。我毕业后进入高校工作,感觉到在部分学校,教师也因职称、科研等压力,大量时间投入学外语,考计算机,发文章,参加画展等,而忽略了对美术教育及教学方法的研究,以至于职称和专业水平高却不善教学论文提纲怎么写。要改变这一现状,调整教师评优、评职称的导向,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构建美术教学理论课程链,把高校教育(特别是师范类大学)和中小学教育挂钩,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注重教学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环境,在专业教学中利用乡土教材和民间美术资源,从传统美术中挖掘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兴趣、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提高学习效率;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相结合。

看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有不同的特点和社会意义: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由于条件的限制,美术作品多以版画为主,表现当时的社会现状,主要用于宣传;文革期间美术教育和美术作品曾经承载了太多的社会功能,作品人物多是“红、光、亮,高、大、全”的形象;六七十年代美术都是以写实为主,风格单调,重思想内容小学美术教学论文,当时对国外的作品、流派几乎没有介绍;八十年代以来,作品的开始多样化,但多以写实为主;上世纪末,各种流派的作品在国内一些杂志上开始介绍介绍,各种抽象的、表现性的作品开始被大家接受,之后出现行为艺术、后现代主义,尝试中西绘画结合,否定架上艺术等各种观念,美术呈现多元化。总之,美术作品折射出中国美术的发展过程以及我国教育、教学观念的变化。

美国教育论文范文第12篇

论文关键词:美术,教学,教育

 

在从事美术教学工作二十几年中,谈谈我国美术教育和教学30年的发展变化。

七十年代,我读小学的县城,大部分学校没有专职美术教师,基本由各科老师代上,教师往往是在小黑板上画几个简笔画到教室让学生临摹;八十年代初我上的县城中学对美术课也不太被重视,但终于有了一个比较专业的美术老师,于是,每周上一节美术课,成了我当年在繁重学习中期待的事。不过,班主任老师认为我们应该学习所谓的主科,好在我父母理解,我就一直“不务正业”到现在。初中毕业,就考进了中等美术专业学校,开始了正式的专业美术学习。

八十年代,不同地方的经济发展基础不同,教学条件差别很大,国内各地美术教学处于不一样的发展状态,记得在我以前工作过的中师,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在中小学都没上过美术课小学美术教学论文,当年我给普通师范学生上课,第一节课是教学生怎么选购铅笔、画纸、橡皮等常识论文提纲怎么写。后来,国家提出素质教育,中小学普遍都开设了美术课,中师也开办了美术专业班,为提高美术教师水平,各地主办各种教师培训班和讲课比赛;少年宫、私人画室也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美术的地方。到了九十年代末,小学、中学美术对教学方法、学生心理方面研究系统深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美术教学体系,但目前高校专科、本科教学与中小学教学却有些脱节,相比较,当年中等师范学校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模式更适合中小学教学需要。现在高校毕业生专业性增强了却忽视了全面的素质提高,特别是专业美院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及教学方法的学习研究更少,以至于有的毕业生在教学中抓不到重点难点。

九十年代,我上的大学每周有四天专业课,同学们还利用周末自己画画,对美术有浓厚的兴趣和钻研精神,加上当时的大环境,学习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可以看到不同国家,不同风格流派的作品,观念上也有了新的突破。相比现在高校有的学生每周两天的专业课,还有学生逃课,觉得不可理解。看到现在美术高考的繁荣景象,使人并不乐观,在升学机率上升的同时,艺术生源的质量却在下降,部分学生并不是因为喜欢美术,而为了考上大学而选择美术,因基础不扎实的,也不太喜欢美术,以至于进了高校后就没有动力,不愿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薄弱,以致到了毕业找工作都困难,于是有的学生不得不改行。加上多元复杂的环境给学生带来影响,使学生考虑的很现实,只考虑为找工作需要,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或认为学设计都用电脑了,学理论和绘画没用,缺乏对美的认识,这其间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同时高校教育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有的专业美院过分强调专业性小学美术教学论文,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而有的综合类大学的公共课程开设太多,专业课不足,课程结构欠佳,忽视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普遍重视技法不重视理论,更不重视美术教育教学理论,高校教学与中小学美术教育实践脱节。

2004年,在我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有机会进行更细的专业学习研究,图书馆国内外的研究资料也比较多,一些名画的原作可以在各种展览上和博物馆看到,加上网络的发展,有了更好的机会学习。但我感觉即使在师范类大学的美术学方向研究生的培养重点是注重专业性,教学侧重于培养专业绘画工作者和研究型人才,忽略作为教师素质的培养,而现实却是大部分研究生最终进入高校担任教学工作,以至于有的研究生对高校教育教学不适应。我毕业后进入高校工作,感觉到在部分学校,教师也因职称、科研等压力,大量时间投入学外语,考计算机,发文章,参加画展等,而忽略了对美术教育及教学方法的研究,以至于职称和专业水平高却不善教学论文提纲怎么写。要改变这一现状,调整教师评优、评职称的导向,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构建美术教学理论课程链,把高校教育(特别是师范类大学)和中小学教育挂钩,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注重教学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环境,在专业教学中利用乡土教材和民间美术资源,从传统美术中挖掘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兴趣、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提高学习效率;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相结合。

看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有不同的特点和社会意义: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由于条件的限制,美术作品多以版画为主,表现当时的社会现状,主要用于宣传;文革期间美术教育和美术作品曾经承载了太多的社会功能,作品人物多是“红、光、亮,高、大、全”的形象;六七十年代美术都是以写实为主,风格单调,重思想内容小学美术教学论文,当时对国外的作品、流派几乎没有介绍;八十年代以来,作品的开始多样化,但多以写实为主;上世纪末,各种流派的作品在国内一些杂志上开始介绍介绍,各种抽象的、表现性的作品开始被大家接受,之后出现行为艺术、后现代主义,尝试中西绘画结合,否定架上艺术等各种观念,美术呈现多元化。总之,美术作品折射出中国美术的发展过程以及我国教育、教学观念的变化。

美国教育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文人;尚意;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3-0092-02

文人可能是中国特有的对于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的称谓,而且这个称谓里包含着大多数中国人的追求(做一个文化人)。自隋唐开科举取士之后,便开始形成了士大夫文人阶层,这一阶层的文人们一直都很注意修养的提高,其中培养自身修养的内容就包含着有诗文、书法和绘画,这些就很明显地构成了中国文人的一大特征,就是“一体化”――官家、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鉴赏家为一体的全才,也可说中国的文人是具有诗情画意的政治家。

文人画亦称“士夫画”,泛指文人、士大夫所画的画,有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文人画的兴起则在宋代,到了元代文人画进入了兴盛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文印信一逐步正式进入画面,诗、书、画、印成为一体标志文人画的完善,在明代文人画成为了画坛的主导地位,并直接影响了清代绘画的基本格局与审美取向。姚最“不学为人,自娱而已”成为文人画的中心论调,使历代文人将其尊为绘画的宗旨。宗炳以山水明志,“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充分体现了文人自娱的心态。

中国有句古话叫:“书画不分家”。元代杨维桢在《图绘宝鉴》序中,对书、画之分合,以及士大夫之书与画的沟通,有一段极精辟的说明:“书胜于晋,画胜于唐。宋,书与画一耳。士大夫工画者必工书,其画法即书法所在。”可以说中国的美术是“中国画”和“书法”的总和,中国的书法和绘画也从未被隔断过,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的美术教育也可以说是“中国画”和“书法”的同步教育的总和。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一体化”文人大家的推动,其中宋代文人的“尚意”思想对后世的美术教育影响就比较深远。

中国书法史的分期,从总的划分,可将唐代的颜真卿作为一个分界点,以前称作“书体沿革时期”,以后称作“风格流变时期”。书体沿革时期,书法的发展主要倾向为书体的沿革,书法家艺术风格的展现往往与书体相联。风格流变时期的书体已经具备,无须再创一种新的字体。在经过晋、唐“尚韵”、“尚法”之后,于是书法家就提出“尚意”的主张,“书体”已经固定,而“意”是活的,这就进一步加强了作者的主体作用。

所谓“尚意”,就是注重个人意趣、情怀的表现,这种重主观、重个性的美学思潮特别强调了书法艺术的抒情功能。这样,书法艺术就与人的品格性情有了直接的关系,书法的美就不仅在于其外在的形态,更在于其内在的神韵,即它所传达的情趣、学养、品性、胸襟、抱负等精神内涵。

如果说唐代的“尚法”,是求“工”的体现,那么到了宋代,书法开始以一种尚意抒情的新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这就是要求书家除了具有“天然”和 “工夫”两个层次外,还需具有“学识”即“书卷气”,宋代书法“尚意”,意之内涵包含有四点:一是重哲理性,二是重书卷气,三是重风格化,四是重意境表现,同时倡导书法创作中个性化和独创性的体现。北宋四家(无论是天资极高的蔡襄和自出新意的坡,还是高视古人的黄庭坚和萧散奇险的米芾),都力图在表现自已的书法风貌的同时,凸现出一种标新立异的姿态,使学问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并给人以一种新的审美意境,他们以书法入画实践并发展了水墨画技巧,这在南宋的吴说、赵佶、陆游、范成大、朱熹、文天祥等书家中进一步得到延伸。

宋代文人们的美术作品中无不散发着“尚意”的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出现了很多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秀的作品和著作,加之宋元时期的美术教育主要是以画院为主,这样就更为集中系统地将这种“尚意”思想进行传播与发展。

《东坡题跋》云:“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若乃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取其意气所到,说明了“意”的重要性,也说明了绘画所追求的已不再是具体的形。东坡又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其所指亦是不以形似与否为意,不以形似与否为衡量标准。即如张彦远所云:“以形似之外求其画”。这样的艺术追求下的艺术作品才能真正成为士大夫文人人品才情的寄托。

黄庭坚作为苏轼的弟子(黄庭坚与秦观、晁补之和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毫无疑问地也继承了苏轼的这种求“意”的思想。黄庭坚论学书,首重胸次、书卷,云:“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又云:“若使胸中有书数千卷,不随世碌碌,则书不病韵。”说的就是要注重哲理性和注重书卷气。

南宋时期的赵希鹄在《洞天清录》古画辩云:“今名画工绝无,写形状略无精神。士夫以此为贱者之事,皆不懈为。殊不知胸中有万卷书,目饱前代奇迹,又车辙马迹半天下,方可下笔。此岂贱者之事哉?”说的也正是文人重书卷气的尚意追求,其中也渗透着文人们的修养方式和品格修养的基本途径。这些也是区别于画工匠作之处,在宋以后广受推崇,成为文人画教育的重要思想内容。

“重意境”是“尚意”的重要特征之一,董其昌《画旨》谓:“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坡在跋王维《蓝田烟雨图》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后世人将王维奉为文人画之祖是因为王维诗品画品的高迈,也是因为王维将诗与画融为一体进行沟通的功劳。自此后,“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立意造境观念便成为后世文人的文化依托。苏轼、黄庭坚坚持倡导诗画一律,国子监画学也例以古人诗句进行命题考试学生,其录用考试的标准发展了“师法自然”的艺术主张,即要求状物绘形的严格写实技巧,有强调立意构思。画学的学科分为专业课和共同课,专业课有:道释、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等六门;共同课有:说文、尔雅、方言、释名等,此外设问答(绘画理论)。可见当时的美术教育不仅关注绘画的技能技巧,也关注绘画的理论,更关注画家自身的文化修养。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了画上题诗,这对之后的美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画中有诗”,不仅从立意取境的艺术品格上,也从画面的经营样式(构图)上,都对文人画有了新的要求,与书法一道,从意、象两端构筑中国文人画特殊的艺术气质。这样“重意境”的艺术要求促进了后世对画理的研究和重新思考,从而形成了中国文人画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重哲理”、“重书卷气”、“重意境”的“尚意”要求在无形中也就对艺术家进行了塑造,也就形成了注重个性发展和独创性的“重风格”的审美意识,也就在艺术追求上形成了注重艺术家个人艺术风貌的特征。注重个性发展的思想也成为了中国文人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北宋的文同、苏轼、米芾等人在文人画创作实践和理论批评上的影响,使文人画成为一股相当有影响的艺术思潮。到元代文人画达到了鼎盛时期,众多的文人士大夫滋生了厌世心理,将绘画作为个人精神调节的手段。赵孟、柯九思强调以书入画,钱选提出“士气”说,倪瓒鼓吹“自娱”思想,多数画家则将具有象征意义的梅兰竹菊作为自己的表现题材,用以标榜个人的志节情操,这样,画家的主体意识被进一步强化,文人士大夫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在创作中也就得到更突出的表现。宋代的“尚意”思想发展到明代被董其昌精辟总结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八个字,为后世所尚,成为中国文人画教育思想的经典概括。这一思想影响到了清代的朱耷、石涛及扬州八怪,经赵之谦、吴昌硕影响到现代的齐白石、潘天寿等人。

宋元以后的文人都以鉴赏古人名迹、博览时贤作品、赋诗作文、品评题跋为好,题跋其书法诗文之讲究,画理书义之趣旨,品评识见之高下,都对文人画家提出了书法、诗文、理论、眼界等综合素养要求,成为文人画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

总之,宋人的“尚意”审美价值中体现出来的对“哲理”、“书卷气”、“个人风格”、“意境”的重视的思想,一直以来都对后世的美术发展及美术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美国教育论文范文第14篇

论文摘要:美国小学语文教师纳西的教育智慧体现在诸多方面,如相信学生潜能、鼓励经典阅读、创设自由空间、优化教室布局、善用图书馆藏、支持个性阅读、成立特殊小组、渗透文学教育、转变故事形式、坚持日常写作、重视多元评价、践行理性反思等。从中可获得几点启示,如科学艺术皆注重、阅读写作共提升、教学评价互促进、理论实践相结合等。

一、走近纳西老师

纳西大学毕业后从教已近三年,目前正在教小学二年级。纳西所在的学校坐落于一个小镇上,她的班级共有23个学生——10个女孩,13个男孩。纳西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并善于将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

二、教育智慧从何而来

1.相信学生潜能。教师理应将学生看作是能够学习且渴望了解生活和所处环境的个体。纳西认为,父母和她一样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相信他们的潜能,并十分乐意协助教师完成学习任务。当然,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应当基于其实际的能力水平,要避免思维定势(如女孩比男孩更擅长阅读),否则就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鼓励经典阅读。如果孩子成为阅读者,他们应该有阅读世界经典读物的机会。纳西对学生积极的阅读态度感到满意。她说:“他们很喜欢阅读。实际上,我们的书还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有专家认为,教室的图书馆至少应保证人均十本书。此外,这些书的涉及面要尽量广,以适应学生各种不同的阅读喜好和阅读水平。与此同时,学校的图书管理员也可帮助教师选择合适的书籍。

3.创设自由空间。自由的空间有利于学生交流。纳西所在的教室建于1881年,是曾经的女子学院,它既不现代,也不陈旧。教室的墙上、空中悬挂的装饰物都是学生的艺术作品,这种非正式的空间更加灵活多变,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随时随地变换位置,移动物品和桌椅等,这样一来,学习的形式更加多样,学生或独立学习,或两两互助,或小组合作。

4.优化教室布局。一些教师自行设计教室,如建立学习站,开发图书角等,但可能造成混乱局面。实际上,有效的教室布局也应当根据教学计划予以实行。纳西老师的做法值得借鉴,她逐步引入各种学习中心,旨在让学生明白他们应该做什么,如听力中心包括录音机、磁带、空白的录音带灯等。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有序地进行合作和独立学习,其他中心都以类似的方式引入。

5.善用图书馆藏。一项好的阅读计划应该指向图书馆。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图书查阅的相关技能,还可以学会使用书籍报刊等参考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图书馆应该包括丰富的阅读和视听资料。纳西会帮助学生拓展他们的阅读视野,范围涉及基础学科到金融贸易等各个领域。学生既可以在班级图书角看(纳西会有规律地更新图书角的内容),也可以从学校图书馆借书。

6.支持个性阅读。儿童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且个体间的发展速度存在差异,从而影响其阅读兴趣。纳西认为,通过横向而非纵向的个性阅读方法,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阅读兴趣和需要。横向阅读为不同儿童提供了合适水平的训练。一些根据中等或以下水平选择阅读材料,还有一些凭借教师对学生文学素养的了解来满足其阅读兴趣,发展其阅读能力。

7.成立特殊小组。需要训练特殊技能的学生应该组织在一起,寻找合适的学习材料,并根据他们的喜好向同学汇报。一旦学生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小组中,他们在学业上不良的自我认识就会降到最低程度。纳西举了一个关于特殊兴趣小组的例子。一些学生观看了航天飞机发射的节目后,对太空探索产生了兴趣,他们满脑子都是问题,怎样才能解答疑惑?结果是,感兴趣的学生结成小组,走进图书馆,有的浏览报纸,有的访谈成人。当他们再回到教室的时候,不仅增加了很多关于听说读写的信息,还参与了有效的语言艺术训练。

8.渗透文学教育。美国大多数小学虽然没有文学项目,但教师们会记录下他们为学生读的书,并与新老师分享这样的阅读清单,以避免学生听到重复的内容。研究表明,学生应该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以增强他们的文学欣赏能力。纳西每天至少为孩子做两次有声阅读,每周伊始,她会制定一个本周阅读计划,有时聚焦一个特定话题,有时关注某个作家或诗人。

9.转变故事形式。故事一旦被儿童的创意表演转变成不同的角色和情景,它往往就会更加真实。创意表演促使学生回到课本,进而对故事中的角色更加敏感。既然没有现成的脚本,学生就要凭借自己的理解,结合以往的经历,加以表达。纳西的学生们非常喜欢《五个中国兄弟》的故事,他们不仅会认真听纳西讲这个故事,还会讲给其他人听。

10.坚持日常写作。在小学阶段,写作当成为持续的、日常的活动。很多学生从未经历过与真实读者的交流,而没有读者的写作会成为一种勉强的训练,且收效甚微。因此,教师应腾出时间让真实的读者与他们交流,让家长和一些重要人物阅读学生的文章,这样有利于促使写作成为一个沟通的过程。纳西班上的学生有许多机会展示写作成果,一些学生会编辑自己的书,她特别为其中一本关于火箭的书感到自豪,这本书还被作者设计成火箭的样子。

11.重视多元评价。评价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一环,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以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不同的评价满足不同的目标。标准化测试反映一个班或一所学校的学习情况;诊断性测试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步调;谈话等非正式评价手段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口头表达和创意写作等方面的才能;学生平时的创作也是评价其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纳西通常会综合学生在标准化测试中的表现及日常观察所得信息进行评价,她始终相信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更有效。至少两周一次,她会让学生将所有试卷带回家。与此同时,她还会写下学生做过的有趣的事情,与家长分享。

12.践行理性反思。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毋庸置疑,教师都希望学生学习,但其效果千差万别。因此,教师应该乐于检查自己的行为,并让他人观察其课堂教学,以便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而相应地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纳西热衷于通过反思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一次,她录下了自己和学生的讨论,在回放的过程中,她发现自己的嗓音温柔而悦耳,但自己说得太多。从那时起,她在讨论中总是尽量让自己少说。

三、启示与总结

从纳西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对工作的热爱和对专业发展的追求可知,工作对她而言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让她实现生命价值、享受成功快乐的事业。正因为如此,她的教育智慧才会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1.科学艺术皆注重。关于教育智慧,叶澜老师这样总结道:“教师的教育智慧使他的工作进入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个性的独特风格。教育对于他而言,不仅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享受。” 从纳西老师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和艺术的有机结合,她不仅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也谙熟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力水平、心理需求及个体差异,并通过优化教室布局、创设自由空间、故事创意表演、以及多元评价等方式给予学习支持。

2.阅读写作共提升。虽然纳西老师面对的只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她却将阅读和写作放在很重要的位置,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阅读方面,纳西老师尤其青睐经典读物,并通过各种途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了帮助学生将阅读落到实处,她采取成立特殊小组、支持个性阅读等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开展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长期实践表明:同样的时间和努力程度,大孩子的阅读水平、阅读热情及感悟能力远不及小孩子,由此可见,低年级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关键期。

在写作方面,纳西老师不仅善于借助家长的力量,让他们成为学生的读者,促进持续性的沟通,还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发表的欲望,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文章编辑成书。在这个过程中,她始终抱着一种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作品。相关研究证明:提早起步,满足学生的“发表欲”,对于优化写作心理、树立写作信心、提高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3.教学评价互促进。教学和评价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同等重要。纳西老师也致力于两者的有效结合,她不仅灵活地运用教学艺术,还善于进行多元评价。

在教学上,纳西老师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定期为孩子们做有声阅读,用创意表演的方式解读故事,有意识地渗透文学教育等,归根到底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低年级的孩子擅长形象思维,想象力丰富,因此,用表演的方式让他们理解故事无疑是一种好办法,这样,学生不仅对其中的人物、情节及环境有了全新的认识,还可以融入自己的独特理解,进而用语言或动作加以表现,实现从理解走向表达。

从评价来看,纳西老师的目的很明确,即了解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以帮助他们制定切实的学习计划。在操作层面上,她不仅根据不同的目标实施评价,还引入了谈话等非正式评价手段,将日常观察所得的信息纳入评价范围。为了更全面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与家长的沟通,她还在反馈考试成绩的同时,与家长分享学生做过的有趣的事情。

4.理论实践相结合。具有良好的教育理论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达到成熟的一项重要指标,而教师的个性则在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中得到张扬。因此,教师对教育智慧的追求,就是在个体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的撞击中实现着动态的发展。纳西老师尽管是一线教师,却不断将自己所学付诸实践,通过反思等方式,改进自己的教学,她努力提升专业水平,在充满诗意的教育土壤中尽情撒播希望的种子,辛勤地耕耘着,且乐此不疲。

参考文献:

[1]张梅.教育智慧与教师的专业成长[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9,(1).

[2]刘创.教育智慧: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构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3).

[3]朱晓斌.写作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279.

美国教育论文范文第15篇

(2013年12月30日)

一等奖(35篇)

高校组(7篇)

文章题目 作者 单位名称

西部基础美术教育互动交流平台搭建 杨吟兵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

美术学专业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及思考 曹生龙 扬州大学艺术学院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色彩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何白云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武进学院

基于重点实验室框架下数字媒体教学模式改革探微 马志明 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王懿清 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观念与技艺偏废之利弊 张幼云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

我国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的发展与思考 汪 甍 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汉画与新媒体艺术相结合的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 王晔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

李英梅 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中小学组(28篇)

文章题目 作者 单位名称

通过速构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研究 王雪莹 北京市西城区育翔小学

走进皇家园林,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知美术 肖 红 北京海淀区西苑小学

以画促赏,画赏齐进——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故事举隅 刘亚莉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高中部

辅读学校“闻香烫画”美术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崔 宁 上海市浦东新区辅读学校

巧用金泽古桥资源开展小学美术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探索徐俊峰 上海市青浦区金泽小学

平板技术应用于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初步尝试 徐韧刚 上海市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

钱雪锋 上海市奉贤区古华中学

浅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地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程晟 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小学

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学科“334”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周鸿梅 重庆市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

基于《美术课程标准》的小学美术地方特色教学初探 孙桂霞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我与我的“小不点”——美术教育小故事 徐艳 江苏省常州市怀德苑小学

给校园添一抹颜色——校本《校园“涂鸦”》的教学探究 黄彩娟 江苏省常州市勤业中学

让“经典名画”融入孩子的审美世界 吴静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

美术教学中图片的选择与利用 管银叶 浙江省平湖市乍浦初级中学

浙美版教材人物画教学序列架构研究 沈 洁 浙江省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

构建美术核心知识课程——兼论美国的经验与启示 金伟民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教育局教研室

让美术活动洋溢泥土的芬芳 俞东林 浙江省绍兴县柯桥小学

六个版本美术教科书剪纸部分编排比较和思考 袁 亚 浙江省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星洲小学

美术欣赏教学中的“隔”与“不隔” 冷 莹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穿着大师的拖鞋走一走” 潘殉 浙江省缙云中学

林维山 浙江省丽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教材中范图再应用的尝试 沈其弘 福建省泉州市第三中学

由一节创意图形教学课引发的思考 郑宝珍 福建省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如何在艺术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 朱君 山东省临沭教体局教学研究室

小学美术专题式教研策略初探 彭海鳌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教育科研中心

中学美术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常见问题及评析 徐新贵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

纸谈行动研究——讲述“纸”上谈兵的故事 施琼英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中学

传剪风、承情韵、创时尚 辜敏 四川省成都市教科院

——民间剪纸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

在托班开展有效的美术活动的研究 王英 云南省文山州幼儿园

从“画法”到“教法” 鲁粲 新疆乌鲁木齐市教育研究中心

——浅析中国古代画论对美术教学的启示

二等奖(97篇)

省份 作者

北京 刘建文、崔玉良

上海 张元/迟琼/蒋敏/季蓓蕾/沈琪/张颖/张梅凤/高珺/周良辰/刘献梅/周方耘/庄琪/苏艺/朱平/张旭东/丁雪莹

天津 路颖/胡渤海

重庆 周联波、张阳春/曹燕/吴倩、万虹、庹祯平/张江丽

山西 马志畛

内蒙古 张颖

辽宁 赵玲/王婷

江苏 郑芙红/丁瑜/骆厚军/王芳/陈丽萍/李娟/王倩

浙江 金宇起/徐仁达/王俊峰/王静/李方/俞莉莉/郑宪恒/冯国健/张佳玉/陈芳/徐叶啉/马国强/王炜红、王心恬/陈泳/金娟/朱国锋/吴江东/于姚/曹建林/邹偬佳/许小英/王卫华/万红亚/吴奕奕/朱丽菊/厉坚芳/董莉莉/许海燕/傅永平/沈利锋/范艾芳

安徽 陈强

福建 杨剑清/高艺玲/诩台牌/肖毅华/蔡志雄/陈捷、李高山

江西 林娟/熊亚琼/马志明/魏茜/程国亮、万国华

山东 刘华/刘静

湖南 谢雱、贺佳妮/唐云

湖北 刘广/王璇/余志敏/曹登平/卫英/何锦蓉/李立春

广东 陈杰/陪红阳

四川 邓树江/冷玉春/黄勇

贵州 张莹

新疆 徐世杰/谢鸿/王燕

省份 作者

北京 马士文/汪秀华/陈虎/叶明/李彬

上海 厉建青、姜悦诚/侯翠蘋/陶佳莉/钱华/瞿剑宛/操晓臻/虞红日/宋晶晶/许冷今/高菊芳/朱传斌/张千华/王毅/宋玉燕/顾超

天津 刘国发/杨桂亚娅/董鑫/李振安/王琳/林珍/张洁/宋永傑/周立华

重庆 张卫平/左斌/陈博/王少华/谢丽群/谢丹/庹祯平/伍泓颖

河北 丁生生/刘建青/师晨昱

内蒙古 刘军霞/郝丽娜

辽宁 王秀芹

黑龙江 姬爽

江苏 徐玥/单璐/张锦妹/蒋春燕/雍晓燕

浙江 汤洪流/范艾芳、赵生粉/王璇/顾璐娜、杨育云/沈传胜/方彩燕/潘筱虹/李勤/吴利英/陆华军/李崇高/林大康/林春芳/吴联相、吴琼珊/陶育义/卢燕/程雪峰/赵永华/陈芳/郭莉/张吉磊/邹映娣/沈日儿/顾红源/章献明/叶怡妲/何福军/索奕双

安徽 方继梅/李玉荣

福建 刘明/陈丽朋/黄丽锋/谢忠明/林提升/吴玉凤/洪瑞桃/汪怡红/林艳芳/王荣/张珍珍

江西 罗莺/赵靖/倪苗/郭莉

山东 季慧/明磊/李娜/张彦伟、张兰/巨兴华/严作涛/周迎峰/矛瑛、徐清坤/倪玉奎/渠海/减旭东/王艳丽/齐淑芳、江建波/范云/董娟/李林/高萌/张艳秋/陈丁/宋晓琴/张永霞/尚金海/闫良桢/翟文霞/国佳丽、王玉刚

湖北 郑文才/张泽仁/胡瑞华/余村/涂永祥/李建华/刘慧/王文按/易艳/谭芬/胡志辉/杨强

广东 张静华/黄云玲/方玉珊

广西 幸玉萍

海南 周拥军/尹文涛

云南 刘年云/邹绍元/王莲/杨庆兰

宁夏 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