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学科发展论文范文

学科发展论文范文

学科发展论文

学科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达成共识并成为行为规范。美国的大学领导者认为:学校的发展方向和远期目标要在大学的领导层形成清晰的集中意识;但绝不仅仅单独由学校领导层做出最后决议;战略定位和规划目标应是学校发展和个人行为共同的思想基础,是全校上下的行为规范。学校的各项决策都必须紧紧围绕发展方向和远期目标进行规划。同时还将长期目标分解为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短期目标,并创建科学的指标体系和监督体系以确保完成。独立思考和独立办学的能力。为引导大学正确定位,美国政府积极放权只做引导,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引导高等学校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政府的作用仅仅是把握战略方向,而具体战略定位和目标则由各个大学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制定。政府虽然有立法约束,但真正的决策权依然归校方,校方在制定规划和决策时具有独立性,这为学校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前提和无限可能。

二、影响当前我国新建本科高校发展原因分析

政府方面引导模糊而又简单僵化。根据我国相关立法规定,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有权监督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并且负责制定对其评估办法。这一规定没有考虑大众化教育时代所出现的分层、分类教育的现实情况。这导致我国许多高校不能从实际出发,盲目追求实现表面的标准化建设,忽略自身优势和特色发展,从而导致高校教学模式化、无差异、无特色,最终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个性,降低了人才竞争力。此外,我国希望通过政府财政支持,积极建设“985计划”与“211工程”等高水平大学。这使得为得到更多的财政支持,许多院校盲目扩大规模,丰富学科门类,片面追求学校外部结构的高大上,忽略学校本身的内部建设和提高。而一些新建高校更是盲目追求高目标,致使专升本、本科由普通升重点、争硕士点博士点现象层出不穷。当前高校的运行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学校是一个整体,是由高校领导、教职员和学生组成的大家庭。生存和发展是所有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每一个校领导、教工和学生应当关注的大事。高校的定位不仅要反映出校领导高层的意志,也要体现教职工的想法,更主要的是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所以高校的定位应达成全校共识后,进而得到全校教职员工在心理上的高度认同,并将其化为实际行动,从而最终实现定位中的目标。就目前来看,我国高校官本位和行政等级意识浓厚,对学术权力和民主管理的重视越来越少,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以人为本,平等自由的理念。没有教工的真正参与,高校定位仅仅是管理层的事情。具体制度出台后,缺乏教工的认可,从而造成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运行不畅,缺少向心力和凝聚力。此外,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定位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传统文化为我国的进步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国人的思维和价值取向。如大同思想,在主张特色化高等教育的今天,仍强调同一的思维模式与单一的价值取向,不利于形成与其他高校不同的高校定位。再如,中国传统文化推崇道家闭关、佛教参禅,这些无一不采用自我反省的修养方式。现今的高等教育发展如果继续采取“自省”的方式,将因循守旧的思想贯穿其中,就不能及时关注外部环境需求的变化,必然使高校在竞争激烈时代遭淘汰。此外,西方文化比较重视科技文化的发展,而中国文化重视伦理,轻器物、轻技术,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对职业有偏见。长期的偏见,使得高等教育人才分配不均,一些专业门庭若市,另一些专业却无人问津。

三、关于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启示

学科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我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王亚南,1940年在《政治经济学在中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国经济学”这个术语,并根据这一思想写出了《中国经济原论》(后修订本改名《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应当说,无论是从提出“中国经济学”的初衷,还是从《中国经济原论》的思想,或是从经济学本身的学科性质来看,探讨中国经济问题的“中国经济学”,都具有特定的固有涵义。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开展相关讨论以来的有关文献看,关于“中国经济学”有两种对立的看法,否认“中国经济学”的存在为“少数派”;主张建立“中国经济学”的是“多数派”。赞成建立“中国经济学”的“多数派”,相同点是都主张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出发进行基本理论的创新,实现经济学的中国化或本土化;不同点是对“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理解,有“窄派”和“宽派”两种观点。以刘诗白、洪银兴为代表的“窄派”认为,“中国经济学”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或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以于光远、谷书堂为代表的“宽派”则认为,“中国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所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中国现阶段,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究竟有没有以及需不需要“中国经济学”呢?

事物具有个性。每个国家的经济问题,都具有不同于其它国家的差异性。“任何一个社会,它的自然条件,从而它的历史条件,不能与其他社会恰好一致。”但并不是存在差异就需要建立国别经济学。王亚南认为,发达的法国、德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虽然经济发展有一定特殊性,也有在理论上总结的必要,“但从整个经济学的世界性一般性上讲,它们却格外显得破碎支离,从而,把它们在对英国经济理论的对立意义上,冠以国别的,或有‘德国的’,‘奥国的’,‘美国的’形容词,那不但对其现实的一般妥当性,无何等益助,且反而表现那都不过是资本制经济在它各发展阶段,在个别国家特殊条件下的有局限性的意见而已。”王亚南进一步指出,只有一国的经济形态在质上具有特殊的规定性,只研究一般的共同的规律难以深入地把握问题的实质时,国别的经济研究才能形成独立的经济学。

中国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任何国家市场经济建设的条件、过程、目的等,在本质上都是不同的。特殊性之一,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历史文化、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等客观情况,与其它国家有根本性的区别;特殊性之二,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既要破除计划经济又要建立市场经济,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特殊性之三,虽然中国市场取向的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也已有10余年,但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还相当低,发展也极不平衡;特殊性之四,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是公有制占主导的市场经济,所有制结构、利益分配方式、宏观调控方式等,与世界上任何国家相比都是特质的。

因此,中国目前需要且应当建立“以中国人的资格来研究”,“其例解,其引证,尽可能把中国经济实况作为材料”,“特别有利于中国人阅读,特别会引起中国人的兴趣,特别能指出中国社会经济改造途径”的“中国经济学”。经济学界“少数派”否认“中国经济学”的存在,是不准确的和缺乏根据的。

那么具体说来,“中国经济学”的科学发展观是什么呢?

事物又有共性。“中国经济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论经济学。王亚南指出:“经济学是一种基本的社会科学。科学上研究的诸般法则,都是有一般性的,比如经济学中的价值法则,利润法则,工资法则,乃是从现代商品货币经济关系中发现出来,无论哪一个国家,只要它的商品货币关系确立起来,它就必然会有那种价值法则,利润法则,工资法则等在其中发生作用,而由这诸般法则综合起来构成的经济学,也就可以看作是这个国家的商品货币经济关系的‘说明书’。”因而“经济学在当作科学的限内,不允许带上‘国别’的帽子,来破坏它的一般性。正犹如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等等,不允许带上英国,美国,法国或德国的帽子一样。”

事实上,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抽象意义上说,商品的内在矛盾和企业的性质是相同的,商品经济规律也是相同的,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只能是一套而不能是多套。即使是生产关系,本质上说也都是经济利益关系,同样有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广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学作为研究生产一般和生产关系一般的科学,不论在哪个国家、在什么背景下研究,基本的原理和结论都应当是相同的或相近的,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作为科学的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属于全人类,各国都能相互理解和交流,都能共同探讨和应用。

[next]

王亚南强调指出:“在理论上,经济学在各国尽管只有一个,而在应用上,经济学对于任何国家却都是不一样。”只是为了科学的慎重起见,才没有使用“中国经济学”的名称的《中国经济原论》户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实践和真实写照。中国今天要建立的“中国经济学”,也是运用世界性的经济学一般原理,包括应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中国学者的理论经济学创新,来研究中国特定经济问题的经济学。

这种特定的“中国经济学”,具有固有的明确涵义。“中国经济学”需要有理论经济学的内容作基础,但根本任务不是理论经济学创新,而是应用理论经济学来分析特定经济问题,“在整个世界经济中来考察中国经济,并在整个中国经济中来分析各部门或各种形态的经济。”研究的主体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的范围是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全过程,研究的对象是中国过渡时期的特质经济问题,研究的目的是总结和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因此,科学的“中国经济学”,并不是在基本经济理论创新使经济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的基础上,“窄派”所认为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或“宽派”所认为的社会主义所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正确理解和定位“中国经济学”,树立“中国经济学”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否认“中国经济学”的存在,不利于科学地研究和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特殊规律,也不利于通过有关理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实践,还不利于中国政府制定切合实际的宏观经济政策。

认为“中国经济学”是先进行基本经济理论创新使经济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然后再建立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或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或者然后再来建立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总体,既不利于理论经济学的创新,也不利于中国特定经济问题的研究。

经济学讲分工,研究经济理论也需要分工。把特定的“中国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的创新混同一起,对于“中国经济学”的研究来说,容易导致主题不明确,影响问题的深入探讨;对于理论经济学的研究而言,则易于限制视野,阻碍基本经济理论的创新。

中国的特定经济问题中,也包含着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因此在进行“中国经济学”研究时,可能会引发理论经济学的创新,并且这一创新还可能用来分析中国现实经济问题,但这一创新本身不属于“中国经济学”的范畴。从中国现实市场经济问题出发,进行理论经济学创新,与从中国特定的经济问题出发,进行“中国经济学”研究,根本的区别在于视角和目的的不同。“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视角和目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规律,理论经济学则是一般性的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

特定的“中国经济学”,虽然研究的对象、范围和目的都是明确的,但研究的基础包括具有普遍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结成熟市场经济的可供借鉴的西方经济学,以及中国学者的理论经济学创新。如何运用两大理论体系和中国学者的理论经济学创新来建立“中国经济学”,需要从多层面、多角度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中国经济学”的不同流派,这是“中国经济学”走向成功的标志。同时,以中国市场经济问题为基准,站在总结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高度,创造具有世界性的经济学,并形成不同的流派,这是中国理论经济学研究走向成熟的标志。

区分“中国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有利于中国经济理论界正确对待不同性质的经济学,一方面集中力量研究“中国经济学”,以更好地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为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和振兴中华服务;另一方面集中力量研究理论经济学,使经济学走向世界,冲击诺贝尔经济学奖,为世界经济学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与文献:

[1]王亚南文集:第1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

[2]王亚南.中国经济原论,王亚南文集:第3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

[3]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147.

[4]于光远.《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序[J].经济学问题探索,1997,(9).

[5]谷书堂.再谈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的发展[J].经济经纬,1999,(1).

[6]刘诗白.中国经济学构建的若干问题[J].经济学家,1997,(1).

[7]谷书堂,顾颉.理论创新与中国经济学之发展[J].经济评论,1998,(2).

[8]盛洪.会有经济学的中国流派吗[N],南方周末,1997—10—10.

学科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主导作用:现代新型教师

科学的发展观是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性概括和升华。科学发展观是发展观上的与时俱进,其本质是以人为本的协调发展观,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和可持续发展。高等院校成为知识创新、理论创新、人才创新的重要基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与时俱进。教师肩负着“科教兴国教书育人”的重任,为培养对象传道、授业、解惑。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的观念、知识和主导作用也应与时俱进,并向学习型、研究型发展。

一、教师传道方法的与时俱进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教师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将学科知识“填鸭式”的灌输给学生,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基本属于被动式、死记硬背式,所以很多用人单位反映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重理论知识轻动手能力,更缺少实践锻炼。

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出现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现代科学知识内容丰富、发展迅速,教师不可能在几年学校教育时间内完全传授给学生,而且,现代知识更新也很快,单纯的传授学科知识已跟不上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此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教师已经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教师更重要的职责在于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获取和应用所需知识和信息。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方法,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当的学习策略、发展认知能力、挖掘潜能,还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同时努力发挥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挖掘各种潜能和个性特长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一个宽容、轻松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机会、环境和条件。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激发者、指导和帮助者,各种知识、素质、能力和发挥个性特长的培养者,将教学重点放在激发促进学生“学”上,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和可持续发展。

“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我们在教学中坚持改革教学体系、内容,同时进行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在教学工作中坚持“三为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思想,注重“四实”(实验、实践、实训、实习)和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结构、方式、方法、手段和考试等方面的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探索出培养“新型信息技术人才”新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八双”即双计划、双大纲、双教材、双教案、双教法、双练习、双作业、双考核),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练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结合演示教学讲解操作,边讲边练、演练结合、平时与期末考核结合,对新型人才培养效果很好。

二、教师授业观的与时俱进

人们把教师比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要用丰富的学识教人,更要以高尚品德育人。“师者,人之模范。”教师的培养对象尚未成熟具有可塑性。教师的品德、气质、性格和言谈举止等,都会对学生起到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身教胜于言教,以教师良好道德行为去影响、启迪和感化学生的心灵尤为重要。同时也应当意识到,在现代信息化时代,传统的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过去的谦虚忍让、吃苦耐劳、认真严谨等美德,已经不全被认可,强调自信、效率、公平和个性化发展。

教师的工作是“树人”工程功在千秋,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从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到现在的“园丁”、“人梯”精神,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春蚕”和“红烛”的高尚品质,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各种利益碰撞和调整的改革形势下,更需要以无私奉献为基础的职业道德情操。

每个人先天条件及后天经历不同,其价值观的形成也受到不同的影响。现代大学生比较强调自我价值体现,教师在尊重其价值体现的同时应积极引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知道学会感恩他人和社会。学生兴趣和特长是人生选择的重要因素,从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得到乐趣和成就感,尊重学生的个性、自信自强、自我成长与实现。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与面对现实中权利、地位、收入与财富等问题,教育学生应当努力进取,必须以正当手段、方法达到目的和理想,经过努力实现才具有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也是为集体和社会做贡献。

我们坚持面上教育与个别细致引导相结合,进行“树新风立志成才”、“就业和学科发展方向教育”、“理想前途和学习目的教育”等。并通过“导师”方式对学生融合思想和专业的教育与指导,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也始终坚持严格管理、教书育人。还积极引导、支持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课外科技与文化活动,教师参与对学生实践活动方案指导、审查和评审等。如指导学生自己组织进行“网页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等,从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和能力培养与合作等收获都很大。

三、教师解惑观与时俱进

现代新型教师应向学习型发展,注重教学相长、知识更新、与时俱进。信息技术广泛深入快速发展。致使教师无法做到先知先觉,更无法实现传统意义上教与学。现代高校教师应将自己作为学习的参与者,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交往可以凸显学生性、表现个性、激发创造性。交往使教师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互相促进、教学相长,教学也不仅是单向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人才培养、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交流、沟通、参与、相互构建,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这正符合信息时代学生强调个性、人权平等的需求。师生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也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使教学方式服务于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演示等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充分发挥与展示。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

四、在教学研究中发挥主体作用

现代新型教师应向研究型发展,在教学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传统的教学与课程、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都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按照教学课程、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教学内容和进度是由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这样,一方面新的教学研究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教学行为,不能为教学服务,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缺乏理论指导与创新,从而陷入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的泥坑。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严重阻碍了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现代教学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理念,要求课程与教学相互整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内容与思想方法融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以研究者的身份去观察、了解和解决教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创造性地进行课程建设和开发。对教材进行认真钻研和处理,以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提高各种知识、素质和能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知欲望,使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经验与体验相联系,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学中用、循序渐进、持续发展,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形成知识的框架,掌握知识的结构,帮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掌握课程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应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反思自身的行为、探究出现的问题、不断积累总结经验,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把自己由“教书匠”变成专业或研究方向的“专家”和“教育家”,调整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最终实现自我完善、与时俱进、持续发展。

学科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广告业的发展也在日趋上升进步,广告对人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有意义,广告业的发展快慢反映当时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状况。广告是人们生活的反映,所以研究广告业的发展状况是非常有必要的。广告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起步阶段和起飞阶段。首先,处在起步阶段的广告业发展是小心翼翼的,广告业的整体呈现一元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的广告企业不超过十家,像传统的媒体电视、报纸、广播根本就不经营广告。这个时期的广告业是粗放式的和依附性的发展生存。这个阶段的产业政策和当时的广告产业发展是呈现正相关的。其次,改革阶段。在经历了上面的阶段之后,广告进入到了改革阶段。此时的广告业不再是简单的一元化,而是横向竖向多元化发展。纵观以上广告业发展阶段的分析,我们当今的广告业面临怎样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从而能够进行突破。

二、广告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快速协调地发展广告行业,就要建立自己的科学发展观,才能纠正广告行业内出现的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才能够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美国著名学者布莱克在他的著作《现代化的动力》中这样说“思维方式处于现代化进程的核心地位。”广告业的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广告人才在广告中占有核心地位,只有发展人、发展好人,以人为本,广告也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首先,广告的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立论前提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广告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建立了基础和前提。正所谓“观念指导行动,理论指导实践”。在20世纪40年代后,人们意识到“发展问题就是经济问题”。在这一阶段,经济生活得到了普遍发展,但是发展的结果并不是令人很满意,尤其是社会的结构、政治体制都没有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相反,这样的结果却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我们一定要注意到发展的本质问题,而不是盲目地发展经济,得到一时的效益。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在《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一书中指出:“发展不单纯是一个经济现象。从最终意义上说,发展不仅仅包括人们生活的物质和经济方面,还包括其他更广阔的方面。因此,应该把发展看为包括整个经济和社会体制的重组和重整在内的多维活动过程。”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的矛盾也日益增多,像城乡收入水平的差距,就业和社会的保障问题,教育、文化、环境等等问题的加剧,“十五”计划虽然进一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但是在各地实践中还是把经济增长,特别是GDP的增长放在发展的核心地位,客观上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重视不够。这些问题的表现有很多方面,他们只是片面地理解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认为“增长才是硬道理”,他们不重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是以增长发展为中心,重视物质建设,忽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只考虑眼前的利益,不考虑长远利益的发展。认为在中国20年的经济发展中,中国已经失去了两笔昂贵的社会代价:一是源于体制根源的社会结构性腐败;二是环境资源的严重透支。陆学艺认为社会发展至少滞后经济发展五年。除此之外,我们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主要靠投入来增长的,从经济效益和经济质量上来看,我国每单位能源消费所产生的GDP只有发达国家的1/10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来使用每年消费的能源,所产生的GDP能超过我们现在的至少八九倍或者十几倍。其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目标,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社会的发展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人的发展也就是发展的核心。要想发展好就要全面发展人的素质,努力提高人们的素质教育。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本质。以人为本,根本意思就是说以人为中心,把人放在第一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始终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为人民谋取幸福。全面发展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文化发展、政治发展、人的发展等等。社会的发展需要经济、政治、文化共同发展,这样社会才能全面发展。所谓的协调发展就是要将发展中的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坚持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和系统论的观点。协调发展就是在整体上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促进城乡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和动力。科学合理地进行发展,整合资源,加强环境保护,达到可持续发展。新时期的广告发展观的提出有它自己的科学基础。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正因为这种发展观与之前的不同,所以称之为广告的科学发展观。广告的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主要是社会发展的进一步要求及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广告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永恒发展的观点、主体性理论、系统论、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公正的理论,这些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根据的。

三、广告的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意义

学科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传统工业文明;新文明观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现代化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思想。这个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也吸取了世界上其它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如果进一步对这个科学发展观进行文化思考,那么可以说,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也内涵着一种新文明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对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一种反思,是对传统工业文明局限性的一种批评,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超越。因此,落实这个科学发展观,需要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新文明观的支撑。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具有新的世界文明的普遍意义;但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具体落实到各个国家和民族,又必然要和各自国情和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各个国家和民族特色的新的发展观和文明观。本文拟主要分析中国在由“非持续性发展”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转型过程中,在全社会树立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符合中国情的新文明观的必要性。

一、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在现代化建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不但签署了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通过的《21世纪议程》和《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而且忠实履行会议承诺。1994年中国政府颁布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制定出了2000年环境污染得到控制,重点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提高,自然生态恶化的趋势有所减慢的具体目标。同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领,明确要求经济发展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通过“两个转变”,达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实现由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率向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高效率的转变,减少资源消耗量,降低单位产品能源耗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增强环境保护的能力和手段,逐步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又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向了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高度,也就是说,中国已经有了一个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战略和前景目标,令人鼓舞。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大陆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所面对的困难的挑战,冷静地承认中国大陆刚刚迈上由“非持续性发展”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转型的艰难历程。

二、中国大陆亟需从“非持续性发展”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转型

应该看到,中国大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其中突出的是人口膨胀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消费压力、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这就不能不使中国大陆还面对着如何彻底走出“非持续性发展”社会的艰难课题。

第一,人口膨胀与资源短缺的矛盾突出。现在中国大陆人口已超过13亿,而且每年仍以1300万?1400万人的速度增长,每年新增国家财政收入的1/4被新增人口所消耗。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且日益下降。自然资源总量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越来越大。如我国可耕地面积占世界的7%左右,(人均占有耕地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可耕地还在以每年平均30万公顷的速度递减。)却要供给占世界24%人口食物。尤其是总体资源的结构性短缺严重,如在重要金属和非金属矿藏中,像石油、天然气、铅、金等矿产储量不足,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而且中国大陆人口对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不仅仅来自数量上的日益庞大,还来自每个人消耗资源、能量快速的增长,在人均资源减少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分母的加权效应”。

第二,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的矛盾严重。对中国大陆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矛盾的严重状况,及其对中国大陆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不少学者都做了分析。本文不再赘述。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估算资源消耗时,必须区分资源消耗和资源浪费两个概念,这对于人口多、资源短缺的中国大陆,以更有效率、更有利于环保的方式运用自然资源,解决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的矛盾,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三,现代农业型污染、传统工业型污染、城市型污染与环境的矛盾日趋紧张,在一定程度上已超过了生态圈的同化能力和负荷能力。中国人口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始于1973年,大力强调环境保护也始于1973年。由加强“三废”治理,到逐步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高速持续增长中基本上没有造成总体上大的环境恶化。但是由于中国的环境破坏由来以久,尤其是经济增长方式一直以粗放型为主,新老问题交织在一起,环境污染问题对中国大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不能低估。

一是现代农业型污染突出。目前中国传统农业型环境问题减弱,现代农业型环境问题日趋强化。表现为当前我国在农业生产上化肥、农药、地膜等的大量使用,造成污染加剧。中国大陆每公顷耕地所施的化肥量已是美国的三倍,印度的四倍。而且无论化肥施用总量,还是就分项考察其增长速度均超过粮食等农产品增长速度。这种化肥施用上的高投入,造成土壤板结,土壤质量下降;更为严重的是,大量施用化肥的农田用水特别是稻田用水排入河湖,成为一些水系水质下降、污染严重的一个直接的重要原因。

二是传统工业型污染仍然严重。在我国现阶段发展中,传统工业在一定意义上本身便是污染产业。因为这些传统工业的能源多来自煤炭,而且煤炭主导型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短期内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特别是中国农村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绝大多数为传统工业,且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经营管理不善,资源和能源消耗高,绝大多数没有防治污染设施,严重污染问题已经构成一部分乡镇企业能否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关键性问题。

三是城市型污染也在加重。城市的环境污染不限于工业生产,还有居民生活、交通等多方面的因素。随着中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生活消费型污染越来越突出。城市的空气污染,尤其是汽车尾气污染、水质污染、垃圾污染、噪音污染严重。而且许多城市河段也受到严重的污染,大量垃圾堆积在城市郊区或投入江河湖海,成为新的污染源。这种状况已经在威胁着城市居民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难题。

总之,中国大陆人口、资源、环境的现实矛盾状况表明,中国亟需从“非持续性发展”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转型。

三、中国要实现由非持续性发展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转型,需要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符合国情的新文明观

中国在现有的人口、资源和环境条件下,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实现由非持续性发展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转型?笔者认为,重要的文明保证或文化支撑,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文明观。

资源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而自然资源取决于地理和生态环境。非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正是由环境恶化引起,而环境恶化又同人口及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密切相关。因为使环境恶化的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的人或人群,是他们的具体的历史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而任何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都内含着一种文化观念和价值追求,或者说,都是一种特定的文明观。当前全球性资源、生态、环境问题,说到底是由传统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造成的,或者说,传统的工业文明本质上是一种不可持续性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中国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不仅不能重复西方工业化国家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重演传统工业文明的整个历史;而是亟需自觉适应时代潮流,在全社会树立一种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又适应中国国情的、并和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相结合的新文明观。

这种新文明观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社会文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之中,体现在人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之中。

第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式是建立在“人是自然的主人”、“人要征服自然”的观念上的,强调只有不断扩大和加强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人类生活才能更加富裕和幸福。因而逐渐形成了以无限度、无休止攫取自然为前提,以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本质上是反自然的,是以“恶”的方式对待自然界。然而,地球上可供人类生活的非再生资源是有限的,地球上的可再生资源的再生速度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给它造成的污染的承受能力也不是无限度的。结果是“人有千算,天有一算”,大自然正在对人类进行着报复,污染了的环境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资源和能源危机制约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大陆从50年代开始“向大自然开战”而逐步形成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正是传统工业文明发展观的产物。因此要实现由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的增长方式的转变,就要摒弃传统工业文明发展观把人类和自然界对立起来的观念和作法,建立新的生态文明观,即认识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不是征服被征服的关系、纯消费关系,而是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有机整体;人类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身,破坏自然就是破坏自身;人类的发展有赖于自然的和谐发展,自然的发展有赖于人类的科学发展;从而自觉以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规律来规范人与自然之间的合理关系,把生产、消费方式置于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维护人??自然系统的平衡。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也为在当代中国社会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提供了思想养料。特别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是建立在深厚的伦理道德基础上的。孔子讲“仁”,其内涵是“爱人”,同时又讲“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孟子明确地主张把爱心从家庭扩展到社会,再从社会扩展到自然万物,使仁爱具有了生态道德的含义。宋学家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把宇宙比为一个大家庭,万物和人都是大家庭的成员,民众是我的兄弟姐妹,万物与我通。明代的王守仁在《大学问》中讲到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时,主张凡有生命的事物,凡劳动成果和天生之物,都要尽力加以爱护,这是道理情操问题,关系到人性的改良。这表明,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道德领域来思考,已经提出了人类对自然要承担道德责任的问题。这就为在当代中国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富有伦理内涵的生态文明提供了传统文化基础。或者说,在当代中国把伦理关系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方面,把生态道德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既符合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需要,又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优秀成果的继承和发扬。

第二,在人与人关系上,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立新的公平观。

非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的产生,是由人与自然关系发生危机引起,但非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的解决,却不能局限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前者的展开程度必然影响到后者,而后者的发育程度亦必然制约着前者。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危机,诸如生态平衡的破坏,资源的浪费和短缺,环境的污染等,从表面上看,是由于人对自然无限度、无休止的攫取,甚至破坏性的攫取引起的;而从本质上看,人与自然的危机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文化之危机。因为大量的环境、资源和生态问题,并不只简单地发生在人与自然之间,其间尖锐的冲突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人群与人群之间;而表现出来的是人们涉及环境、资源和生态问题的利益之争,是受害者对公正的渴望。有些人和集团为什么对自然无限度、无休止的攫取,甚至破坏性的攫取,根源在于一定的社会的利益分裂和利益矛盾,在于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于由一定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所产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中国大陆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已经基本上消除了私有制社会条件下人与人、人与社会利益的分裂和对立,以及由此导致的个人、集团利益的无政府状态,社会竞争的无政府状态,和对自然索取和占有的无政府状态。但是在社会中还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的矛盾,存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团体利益之间以及团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矛盾,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眼前、暂时利益与长远、根本利益的矛盾。中国作为一个大的发展中国家,有来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业、政治压力,有来自内部迅速膨胀的人口压力和消费压力,并集中表现为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在这些压力下,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上述中国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利益矛盾,就很容易使各利益主体在资源和环境方面选择下策,即导致从50年代开始向“大自然开战”而逐步形成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或者说是接受了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式。而在现实社会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有的厂商更是更大规模地开采能源,拼命占有可见资源,以最粗放的方式掠夺资源,又对废水、废气、废渣不作净化处理而大量排放,大大加剧了资源紧缺、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的态势。于是,面对共同的生存环境和资源,有的人大量获利,有的人却受害。假如受害者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那么环境就会受到更大的破坏;而假如受害者有生态文明的观念,那就无法再采用同样手段讨回公正。于是人们发现,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背后是人与人关系的危机;自然资源和环境向人们的“报复”,呼唤的是社会公正。因此,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需要建立人与自然的新的文明关系,也需要确立人与人的新的文明关系。

首先,要求确立代内公平原则。因为在环境和资源都有限的中国,任何无政府主义和利己主义的经济行为,都要给周围地区和人们带来利益损害;任何过度的消费即浪费都是对他人的剥夺。在经济相对落后、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国情下,中国发展的最基本目标,应该是不断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基本需求,因此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生存需求应当优先于富有者的奢侈需求,先富起来的地区要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所以中国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整体的持续发展,它要求在全社会普遍建立任何利益主体的发展都不能损害其他利益主体的发展的原则,资源环境公正配置的原则,所有公民享受自然赋予上的公平原则,保护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是所有公民的义务的原则。这种人与人关系上的新的文明,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所要求;它反映在观念上,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保护环境意识,人均资源意识,全面、协调发展意识,整体发展意识,团结互助意识,共同富裕意识。

其次,中国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还要求把代内公平延伸到代际公平,即强调对后展的足够公平,确立代际公平原则。在自然资源上,我们现在多消耗每一单位非再生资源,就意味着我们的后代将要少消耗同样多的非再生资源,我们现在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如果超过其再生速度,就破坏了其再生性,就意味着我们的后代不能再开发利用了。这就要求,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同时这种发展又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要给后代人留下更多的自然财富,以满足后代人能进一步发展的环境资源等自然条件。中国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目的是使一代比一展得更好。这种代际公平,更是中国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所要求,它反映在观念上,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为子孙后代负责意识,着眼于民族未来的发展意识,中华民族文明世代相传意识。

第三,在生活方式上,中国全面、协凋、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全社会建立可持续的消费方式。

可持续的消费方式是一种新型的消费文明,它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消费观的超越。与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式相适应的消费方式,实质上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而作为对这种消费方式的反映的消费观则是一种“浪费型”的消费观。这种“浪费型”的消费观,追求的是“一次性”消费或者“类一次性”消费,结果是迫使大量仍具有使用价值的可消费对象退出消费过程,作为废弃物被抛弃。这种“浪费型”的消费,还过度追求所谓“深加工产品”。当然,有些“深加工产品”在生活上必要的,但过度追求,既浪费了大量能源,又污染了环境。工业发达国家的这种高消费,使人均消耗资源量急剧增加。美国的人口不到世界人口的5%,却消费掉了占全球25%的商业能源,排放出了25%的温室气体。也正是工业发达国家的这种高消费,使得人类的资源总消耗量按几何级数增长,给地球造成了无法承受的巨大压力。这种以资源的高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大。

当前,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正在向工业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标准看齐。而按照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谋求现代化,人类要达到美国的消费水平,得需要20个地球。因此,从根本上说,美国式的消费方式与中国的现实国情和传统道德,是格格不入的。盲目追求美国式的消费方式,不仅要导致个人物质欲望的无限膨胀,而且要使中国可持续发展陷入困境。就是按照当前的生产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增长估算,我国能源的供需缺口还会继续扩大。而未来50年中国要面对的,则是三大人口高峰一齐出现的人口压力:总人口超过16亿,老龄人口超过3亿,过剩人口超过3亿。如何保证大多数人的就业和基本生活,都不能不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此,中国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选择一条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资源组合方式,建立一个低度消耗资源的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降低资源消耗,杜绝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与此相适应,中国从现在起就应当建立勤俭、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反对盲目追求西方发达国家那种高消费、高浪费、高污染的物质生活方式,倡俭崇实、形成人人适度的节粮、节能、节钱的物质生活方式。所谓:“适度消费”并不是低消费,而是一种与现实国情、资源状况、可持续发展方式、中华民族传统的勤俭美德相适应的消费文明。

参考文献

1.《21世纪议程.联合国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文件》,国家环境保护局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3.《21世纪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山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4.《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罗德明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学科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发展”作为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专门术语,被广泛认为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对这个过程的反映形成了发展理论。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也是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涉及到发展的目标、价值、代价、主体、动力、条件、模式、战略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科学发展观则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正因如此,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包括如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民本发展,即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民为本,这是发展的根本要求;(2)全面发展,即新世纪中国的发展必须涵盖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这是发展的多元内容;(3)协调发展,即新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要保持发展的不同领域、不同方面、不同要素、不同要求的相互适应、有机配合、优势互补与彼此促进,这是发展的基本原则;(4)可持续发展,即新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生态、环境与资源相互适应,这是发展的重要体现;(5)统筹发展,即新世纪中国的发展必须遵循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是发展的战略指导。(注: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课题组:《树立科学发展观要实现十个转向》,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1期。)

另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发展观主要解决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对于“什么是发展”做出了科学的回答;(2)对于“为什么要发展”做出了科学分析;(3)对于“怎样才能发展”做出了科学的探索;(4)对于“怎样评价发展”做出了科学判断。(注:庞元正:《当代中国的发展实践与科学发展观》,载《领导科学》2004年第6期。)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发展的本质和目的、发展的中心、基本内容和根本要求等。科学发展观要回答的问题有:要不要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往哪里发展等问题。具体来说就是:(1)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目的,是回答“为谁发展”的问题;(2)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回答:“要不要发展”的问题;(3)科学发展观还要回答:“发展什么”的问题,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完成的任务;(4)科学发展观要回答:“怎样发展”的问题,这就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基本内容主要是坚持“五个统筹”;(5)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回答“怎样发展才能保持永续性”的问题。(注:吴振坤:《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载《理论学刊》2004年第4期。)

有些学者还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他们认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三句话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内涵,是用马克思主义反思传统发展观的结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精髓;这三句话还构成科学发展观的完整内容:第一句话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或哲学指南,是它的灵魂,第二句话的三项要点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第三句话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由上述三句话组成的科学发展观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探讨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精髓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波澜壮阔实践中的展开,马克思主义因此而精彩。(注:《当代思潮》编辑部:《时代的哲学行动的指南——就“以人为本”有关问题答读者问》,载《当代思潮》2004年第6期。)

总结起来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解决国内各种经济社会问题,保持社会稳定,离不开发展;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维护国家及领土完整,离不开发展。历史与现实使中国人民认识到,中国的出路在于发展,中国的希望在于发展,中华民族的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皆系于发展。正如同志所指出的:“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发展。”(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载《经济日报》2004年3月1日。)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不断进步中,始终坚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的和出发点,为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和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创造出一个公平竞争、机会均等的机遇,使他们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竞相迸发,使他们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特别是要鼓励人们依法经营,勤劳致富,先富带后富,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为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要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切实保障人民参政议政的权利,使人民当家做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客观上必然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全面是指空间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彼此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时间的延续,强调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注:李连仲:《我党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充分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载《经济日报》2005年2月21日。)只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健康有序,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二、关于发展观的演进

对发展观演进的研究是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渊源和正确性认识的重要方面。自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学术界对发展观演进的研究出现了新的热潮,对发展观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科学发展观是发展观的最新发展阶段,以往的发展观皆产生于国外、只有科学发展观产生于中国等方面已达成共识,但对发展观的产生时期、演进阶段等,还存在不同的看法。

1.关于发展观的产生时期。一种观点认为,发展观的产生和形成源远流长,早在两三千年前,人类社会就对发展问题发表过一些观点,尽管这些观点还不系统,但却是现展观形成的基础。另一种观点认为,现代的发展观始于20世纪40年代,是由政治学家们提出,由法兰克福学派形成的“工业文明观”,也就是说,“工业文明观”的形成,标志着现展观的诞生。(注:邓伟志:《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若干思考》,载《求实》2004年第11期。)第三种观点认为,发展观是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40年代后由发展经济学家提出的有关发展的一系列比较明确、系统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注:简新华、曾宪明:《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贡献和落实》,载《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1期。)

我们赞成第三种观点。人类自告别古猿以来就一直在发展,也在不断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但只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经济学产生的时候,才形成对发展的比较明确、系统的看法,才有了所谓发展观。在此之前,基本上只有财富增长或经济增长思想。比如重商主义者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代表,把金银与社会财富等同起来,形成了重商主义的财富增长观;重农学派批判了重商主义的财富增长观,认为财富的生产只能来自生产领域,强调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是农业,所谓社会财富就是从土地中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亚当·斯密、马尔萨斯及其以后的西方经济学代表人物马歇尔、凯恩斯等都把国民财富看成是物质财富,认为经济增长必然带来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福利的增加。因此,无论是在古典学派还是新古典学派那里,存在的只是财富增长观或经济增长思想,系统的发展观还没有形成。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殖民地和附属国相继获得独立,并迫切需要迅速改变贫穷落后状况。为此,一些经济学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增长和发展理论,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同时也促使了一门新学科——发展经济学——的诞生。发展经济学以研究后进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问题为己任,因而发展观就成为其核心内容之一。据此,我们认为发展观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以后发展经济学产生之时。

2.关于发展观的演进阶段。发展观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而不断演进的。但发展观的演进到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有哪些有代表性的发展观,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发展观经历了六个阶段的演进,形成了六类不同的发展观,即“工业文明观”“增长极限论”“可持续发展观”综合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注:邓伟志:《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若干思考》,载《求实》2004年第11期。)这种观点认为,现代的发展观始于20世纪40年代,由法兰克福学派形成的“工业文明观”。因为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们受战争影响,视军力为国力,继而又提出实力论,视GDP为发展的首要标志。因此,工业文明观简而言之是“发展=工业”,至多是“发展=经济”。第二阶段的发展观是于1969~1973年由罗马俱乐部学派提出的“增长极限论”。他们批判经济中心论,认为生态快到极限了,经济增长再过一百年也会到极限,于是提出了“经济+自然=发展”的思想。紧接着,由欧美一些经济学家组成的“新经济学研究会”又作了进一步的思考。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发表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长篇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作为发展观第三阶段的可持续发展观,简而言之是“经济+自然+社会=发展”。20世纪80年代,多学科介入发展观的研究,于是产生了综合发展观。至90年代,综合成了“经济+自然+社会+人=发展”。这是发展观的第四阶段。在第四阶段虽然加进了“人”,但是还没有十分突出人。在作为第五阶段重要标志的1995年的哥本哈根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上,着重提出了“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全体人民”。这就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

另一种观点认为,发展观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进:惟经济增长论基本需要论可持续发展论人类全面发展论。(注:郭熙保、胡卫东:《发展观的演进与深化》,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1期,第81~84页。)这种观点认为,20世纪50~60年代是发展观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的发展观聚焦于经济数量上的扩张,迷恋GDP和工业化,这种惟经济增长论并没有保证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进步,反而出现了一系列诸如贫富两极分化、贫困失业、产业结构失衡、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消费品短缺等负面效应。针对这些情况,一些学者严厉地指责经济增长至上论,认为发展的目标应是多维的,除了收入增加之外,还应包括就业增加、贫困减轻、分配公平和乡村发展。为此,国际劳工局提出了《世界就业计划》,世界银行提出了“基本需要战略”。这是发展观的第二阶段。与惟经济增长论相比,基本需要论具有明显的进步,但把发展仅仅定位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是远远不够的。人、经济、社会与自然仍然处于脱节的状态,需要新的发展观加以整合。于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观和人类全面发展观纷纷问世,这是发展观的第三、第四阶段。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发展观经历了以下六个阶段的发展过程:(1)发展经济学引出的发展观——经济增长论;(2)《增长的极限》表达的发展观——增长极限论;(3)人与客观世界相协调的发展观——综合发展论;(4)生态型资源循环利用——循环经济的发展观;(5)围绕选择、权利与福利的发展观——以自由看待发展的发展观;(6)面向后代与未来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注:《发展观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国际上的几种发展观》,载《求是》2004年第5期。)

我们认为,从世界范围来看,发展观大致上经过了三个阶段的演进,形成了三类不同的发展观:GDP发展观(20世纪70年代以前)新发展观包括全面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20世纪70年代—90年代)科学发展观(新世纪)。(注:简新华、曾宪明:《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贡献和落实》,载《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1期。)

第一阶段即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GDP发展观。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经济学产生开始到二十世纪60年代,早期发展经济学对发展的看法较为简单、片面,认为发展就是经济发展,并且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即GDP的增长,“经济规模的扩大、数量的扩张”。在这种发展观指导下制定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都以工业化作为发展目标,片面追求GNP或GDP的增长。结果形成了“有增长无发展”的局面,造成贫富两极分化、人炸、农业衰败、粮食不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许多经济社会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经济学对发展的看法开始转变,从而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即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新发展观,主要包括全面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20年后发展中国家出现的“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发展经济学开始修正对发展的看法。最先对“增长即发展”的观点提出疑问的“罗马俱乐部”的学者们尖锐地指出,片面追求增长使人类陷入困境,主张实行“零增长”。随着20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的大爆发,环境污染和粮食短缺的加剧,许多发展经济学家都开始意识到,发展不仅仅是指经济发展,还包括社会发展;发展的目的不只是收益最大化即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发展的内涵不单是经济增长,还有结构改善、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公平的实现。在此基础上,发展经济学提出了新发展观,首先形成的是“全面发展观”,即发展是包括经济增长和结构改善在内的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观点。“可持续发展观”是20世纪80年代由联合国提出和倡导的最有影响的新发展观。1980年3月5日联合国大会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发展。”从此,联合国不断召开国际会议,通过宣言,发表声明,在全世界大力提倡“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注:WCED:OurCommonFuture,OxfordUniversityPress,1987.)即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可持续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互相协调的、兼顾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的、能够不断持续进行下去的发展观点。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联合国制定了人类发展指数(HDI)这个包括寿命、教育、收入分配的综合指标,还有学者提出了绿色GDP指标体系、循环经济发展方式。但是,无论是全面发展观还是可持续发展观,都没有全面、系统、综合地说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自然也就没有形成完整、准确的科学发展观。

第三阶段即新世纪中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在跨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前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全面吸收和综合了人类社会发展研究的成果,提出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既纠正了GDP发展观的错误,又克服了各种新发展观的不足,无疑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正确的发展观。

从中国来看,在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问题的认识上,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

在改革开放以前,虽然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但是在什么是发展上,把发展生产力主要看成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在怎样发展上,总的指导方针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强调政治挂帅,实际上把经济发展放在了次要的位置,甚至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搞所谓“穷过渡”,实行的是重工业优先的赶超战略,片面追求增长的高速度,发展观和发展模式存在严重的缺陷。

改革开放以来,对发展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首先是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方针,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制定和实施了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工作重心由政治斗争转向经济建设,强调一切经济工作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20世纪90年代初,在苏联东欧发生剧变、中国改革和发展遭受严重挫折的关键时刻,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充分肯定了发展的重要性,极大地提高了对发展的认识,坚定了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决心。随后,在继承、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的发展观,更加全面、深刻和准确把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纠正了“经济增长是硬道理”的偏差,进一步提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形成了科学发展观,随后又明确了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关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和依据

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和依据,学者们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有学者认为,我国之所以提出科学发展观,主要是因为:(1)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一系列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如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等。相对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领域的发展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更不能适应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改善的要求。(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客观上要求我们转变发展观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在城市里也有两三千万居民生活水平较低。怎样才能让城市和农村中生活困难的群众过上小康生活,充分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光是追求GDP的指标,它还应包括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善、文化生活和精神道德水平的提高,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需要我们转变过去的发展观念。(3)以往的各种经验教训促使我们实施新的战略决策。在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有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如建立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等,然而这些好的做法却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有所流失。过去由于过多地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付出了很大代价,造成资源大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进一步恶化。所以,我们要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要求来做。(4)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水平使我们有条件解决过去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许多社会发展问题,如科技进步、教育发展、环境治理、生态改善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过去在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增加供给,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上,其他方面很难顾及到。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基本实现了小康,国家的财力和经济实力有了明显增长,已经有条件、能力解决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情。(注:王永前:《权威专家纵论科学发展观》,载《半月谈》2004年第4期。)

也有学者认为,非典疫情的发生以及抗击非典的斗争是科学发展观形成和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直接的因素。(注:余昌淼:《科学理解、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研讨会综述》,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5期。)2003年4月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这就是:我们在推动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还要搞好公共卫生、教育等各方面工作。如果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社会发展的滞后必将反过来影响经济增长。因此,在取得抗击非典的决定性胜利后不久,党中央就提出要贯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针。另外,从更深远的角度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中华民族坚持和平振兴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世界历史证明,一个大国的崛起往往要对旧的国际秩序造成冲击。一些大国的教训告诉我们,通过战争扩张或冷战对抗的形式来改变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往往遭致失败,我们不能走这样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走了一条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新世纪我们要在世界上进一步高举和平与发展的旗帜。走和平崛起的道路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比如,发展要消耗大量资源,就要从外引进资源。如何做到在发展中,既利用好世界的资源,又保证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出路无非是两条:一是参与经济全球化,既利用国内资源,也利用世界资源,以解决我们的资源短缺问题;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科技进步,降低能耗和资源的消耗,尽可能节约利用各种资源,减少对世界资源市场的冲击。

以上分析表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决不是偶然的,也不仅是一种良好愿望、主观要求,具有深刻的必然性和客观的依据。从国际背景和经验教训来看,经济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和竞争激烈化,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少数国家全面、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大多数国家“有增长无发展”、“高消耗高污染”、“先污染后治理”、贫富悬殊、社会矛盾尖锐、民族冲突、政治动荡的深刻教训,都要求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的国情和面临的任务来看,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最终目标,达到人均1000美元以后面临的两种不同的发展前景,严重的“三农”问题、就业问题、内需的不足、收入差距的扩大、资源的短缺、水土的流失、土地的沙化、环境的污染、产业结构的不优化、城乡结构的不合理、地区结构的不平衡、弱势群体的困难、社会稳定的保持等问题的有效解决,更是迫切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转换增长方式、改变发展模式和调整发展战略。(注:简新华、曾宪明:《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贡献和落实》,载《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1期。)

四、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贡献和意义

不少学者都认为,科学发展观的贡献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发展观蕴涵着马克思、列宁、、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2)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新的指导思想,也是发展理论史上的又一次飞跃;(3)科学发展观吸取国际发展经验,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实现了意识形态的重大转型;(4)科学发展观正确地认清现实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制度环境和中心任务,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面要求和人本效益;(注:鲁从明:《马克思的发展理论与当今社会主义新的科学发展观》,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年5月,第8卷第2期。)(5)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本质的新揭示、发展主体的新阐述、发展内涵的新界定、发展规律的新探索、发展目的的新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注:广东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载《光明日报》2004年8月24日。)

上述对科学发展观贡献的论述无疑都是正确的。我们认为,科学发展观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贡献,尤其是对发展理论的贡献;二是实践贡献,即科学发展观指导发展实践的功能。下面我们着重论述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理论的贡献。

发展观理应是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内容,但大多数发展经济学的论著都没有明确提出发展观的概念,更缺乏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和论述。法国学者弗朗索瓦·佩鲁虽然写了一本名为《新发展观》的书,但他没有明确界定发展观的内涵,其“新发展观”也只是一种“总体的、内生的、综合的”发展观,缺乏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还没有提出完整、准确的科学发展观。因此,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创新了发展的观念,丰富了发展经济学的内容,弥补了发展理论的不足。(注:简新华、曾宪明:《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贡献和落实》,载《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1期。)主要表现在:

1.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的总体看法上完善了发展经济学。对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理解是发展观的主要内容。长期以来,发展经济学对发展的看法,虽然不断演进,逐步走向完善,但一直存在缺陷,始终没有明确地提出完整的科学发展观。GDP发展观不以人为本,缺乏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全面发展观没有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即使是可持续发展观也存在没有强调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及经济、社会协调的不足。科学发展观则正确地指出发展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内涵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使人类社会对发展的认识更为完整、准确和深刻,无疑是发展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和突出贡献。

2.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的方式上充实了发展经济学。科学发展观不仅在什么是发展和为什么发展方面完善了发展经济学,而且在怎样发展问题上也发展了发展经济学。尽管发展经济学曾经先后总结和提出过初级产品出口、进口替代、出口导向、轻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产业平衡发展、产业不平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等多种多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其中不少也在某些国家的发展中曾经发挥过一定的作用,取得过一定的成效,但始终没有提出更为完整和合理的发展道路或发展战略。在如何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经济与社会、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一系列发展的重大关系和问题上,往往缺乏全局观、总体观、协调观,存在重大缺陷。不是突出工业化而轻视农业发展,注重城市而忽视农村;就是强调地区不平衡发展而轻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重视地区和产业均衡发展而忽视其它方面的统筹协调发展;还有的是注重外向型经济发展而忽视内向型经济发展,或者是肯定自力更生而否定对外开放;即使是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模式,更多地强调的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也没有提出全面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模式。科学发展观克服了这方面的缺陷,提出了完整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模式,强调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七大关系”、实行“五个统筹”,充实了发展经济学关于发展方式的理论。

以上说明,科学发展观在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问题上,全面发展了发展经济学。

五、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科学发展观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正确的发展观,但要真正树立尤其是切实贯彻落实,却并非易事。怎样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研究最重要,也是最难的问题,社会各界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归纳起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虽然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上理解、在行动上遵循,但更重要的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真正树立和切实贯彻。树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正确的政绩观是领导干部真正树立和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政绩观是关于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绩效大小和优劣的基本看法,是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的指南。发展观与政绩观紧密相关,发展观是政绩观的核心,政绩观必须以发展观为基础、与发展观相适应,政绩观又是发展观的保证。没有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无法得到贯彻落实。因此,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我国的政绩观长期存在严重的缺陷,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已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斗争即政绩”的政绩观,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即政绩”的政绩观,但由于发展观上的偏差,政绩观仍然存在由“增长即发展”的观点决定的“GDP增长即政绩”的不足。从根本上来说,政绩必须体现为发展,最终要为人民造福。发展应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政绩应是党政领导干部为实现这样的发展而创造的成绩。正确的政绩观必须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衡量干部政绩的大小和优劣,最根本的是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视人民利益重如山,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想事情、办事情、作决策,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不追求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盲目攀比;必须坚持深入实际,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珍惜民力,不虚报浮夸,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还必须推进和深化制度改革和创新,建立和完善政绩评价标准、考核制度及奖惩制度,形成合理有效的激励、监督、约束机制,为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提供制度和机制保证。

2.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改革观。不仅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需要相应的制度和机制保证,而且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也需要相应的制度和机制保障。旧的经济、政治体制与传统的发展观相适应,新的发展观则必须改革旧体制,建立和完善与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相适应的经济、政治体制。体制改革要顺利有效地进行,又需要树立正确的改革观。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就需要树立正确的改革观。改革观是关于改革的的性质、目标、内容、原则及方式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我们认为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正确的改革观,应该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模式、全面、协调、渐进的改革观。

学科发展论文范文第7篇

一、发展动力:会计管理实践的客观要求

发展是21世纪中国会计科学的永恒主题。21世纪中国会计科学发展的最大动力是来自于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在会计环境中对其影响最大的则是经济环境与科技环境。从经济环境上看,已经初具框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将会通过不断的调整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从而对20世纪所形成的会计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二、发展目标:会计科学体系的创新

不断拓宽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并进行会计理论的创新,既是推动会计科学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每个会计理论工作者的义务。在会计理论研究中,如果我们依据会计的发展趋势,运用不同的方法,采取不同的思维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研究构想并形成新的研究命题。

三、发展观念:会计科学范围的拓展

确立正确的会计科学发展观念是中国会计科学在21世纪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现代社会经济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生产越来越专业化与集团化,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不同类型经济科学的研究对象也应当随之分解与细化,从而使得经济科学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与经济科学的这种发展趋势相适应,今天的会计科学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学科林立且拥有一百多个分支学科的庞大的科学体系。

四、发展方式:会计科学研究方法的结合运用

在会计科学的发展上,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会计科学的研究水平和研究效率,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会计科学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在中国会计科学得到迅速发展的20世纪,在会计研究方法上重演绎、重抽象、重定性、重逻辑思维和推理的研究定式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由于会计理论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式相对较为滞后,因而会计理论工作者基本上是处于一种个体性劳动和个体操作的状态。加上研究信息传递方式上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成果在不同研究人员之间的相互沟通与运用,由此而导致研究内容上重复性劳动也造成了一种研究资源上不应有的浪费,从而对会计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21世纪中国会计科学发展的基本方式就是应当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注重各种研究方法的有机结合,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的利弊,处理好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首先,应当强化定量研究方法的运用。这就需要全面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定量分析方法的作用,正确地使用定量分析方法。

其次,是应当坚持运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对与会计有关的经济事项进行定性的理论分析,恰当地将规范性理论分析与实证性数量分析方法有机结合。五、发展道路:会计科学的科学化、国家化和国际化

与中国的会计改革与发展模式的基本目标相一致,在21世纪中国会计科学发展道路的选择上,应当紧密结合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实际进程,以科学化为基础,以国家化为起点,以国际化为方向,以使其能够有机地溶入国际会计科学发展的大潮流之中,使之真正成为国际会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会计科学的科学化是客观要求。会计科学发展上的科学化内涵为:一是会计科学学科体系内部结构的合理化;二是各具体会计学科的会计理论系统化;三是会计方法系统化,即指有一整套完整的方法程序对会计信息进行搜集、加工和处理,有合适的标准对其有效性做出判断;四是会计操作手段现代化,即达到人工系统和电子系统的有机结合,且能使会计操作技术工具标准化;五是会计管理体制定位化,即指会计管理模式和会计人员的身份能够正确合理地定位,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设置有管理要求与功能基本一致的会计工作岗位,会计人员职务设置统一;六是会计法规体系配套化,即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会计法规体系;七是会计教育体系完善化,即形成一个不同级别、不同层次。不同要求和不同目的的会计教育体系;八是会计研究方法规范化,即做到实行规范化的研究过程和规范化的研究方法。

学科发展论文范文第8篇

起点,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实践和理论依据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样一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重要的阶段性特征。比如: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深化改革进一步触及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保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难度增加;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收入分配中的矛盾增多;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等等。从国际环境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对我国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等等。在这一阶段,从总体上看,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期,我们耽误不得;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我们失误不得。这就迫切需要我们牢牢把握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制定正确的发展目标、任务和方针政策,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我国长期发展的实践经验、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历程,也就是我们对发展规律的探索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有艰辛的探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曲折和教训。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和艰辛探索。同志用了较长时间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要理论观点。包括社会主义存在矛盾的观点;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观点;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观点;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观点;权力下放、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观点等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主题,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以上充分说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应对这些不平衡、不协调的挑战,从总体上说,就是要坚持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把握全局,统筹兼顾,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四)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平均主义大锅饭曾经严重地束缚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改革、不发展,只能是死路一条。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发展是目标,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稳定是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没有社会稳定,不可能有社会发展,社会动荡就意味着巨大的灾难。改革是为了发展,强调稳定也是为了发展。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把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尤其是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情况下,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新矛盾,有些非常复杂和尖锐,人们对此有各种不同的认识和议论,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有一点必须明确:现在存在的这些矛盾和问题,不是改革带来和造成的,恰恰相反,许多矛盾和问题是改革不到位所造成的。对改革的方向不容怀疑和动摇。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五)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资源保护和开发管理得到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逐步改善,循环经济建设开始起步,人民群众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但对存在的问题和我们面临的挑战,必须有清醒认识。未来几十年人口总量仍将持续增加,劳动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提高人口素质的任务十分艰巨;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矿产资源特别是石油严重短缺;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根本扭转,环境治理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战略位置,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

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在正确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20世纪40年代以后,国际上对于发展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从传统的发展观念与战略到新型发展观念与战略的演变,并以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载入人类文明史册。从1960年美国人罗斯托的《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问世,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到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主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的发表,从经济增长理论的提出到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确立,新发展观在人类思想史上主要实现了三个大的转变。一是从以工业化为目标的“增长第一”的经济发展导向,转到提倡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二是从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转到突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三是从不惜以破坏资源、环境、生态为代价追求经济的一时繁荣,转到主张可持续发展。不少国家经过较长时期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浪潮的洗礼,从自身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中进行理性思考,越来越认识到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认识到遵循协调性、综合性、持续性是人类发展的惟一正确选择。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许多国家都在抢抓发展机遇,调整发展战略。对此,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紧迫感,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的大局中来思考和把握,努力取得发展的主动权。

总起来说,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既继承前人又勇于创新,深刻阐明了发展的本质、内涵和基本要求,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实现文明发展、和平发展、又快又好发展,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发展观是人们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集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从根本上说,发展是一个国家或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并进而向信息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在改革开放以前,虽然也认识到发展的重要性,但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实际上把经济发展放在了次要位置,甚至把发展经济当作“唯生产力论”加以批判。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发展的看法发生了根本转变,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使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鲜明地提出“发展是硬道理”。随后,我们党又进一步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出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不发展就没有出路,不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实质。科学发展观不是否定发展,而是鼓励发展;不是不要发展,而是强调又快又好地发展。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发展是硬道理”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了“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宗旨和基本动力。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回答了“为谁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它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牢固确立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营造全体人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以人为本”不仅包含了发展“为了谁”的价值内涵,而且也包含了发展“依靠谁”的深刻内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人为本”,既强调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谋发展,又强调依靠最广大人民的力量谋发展,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原动力,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公民平等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提供制度保障,使每个公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参与经济文化和其他社会事务的管理;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医疗保障条件,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体质。

总之,科学发展观倡导的“以人为本”,不仅是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价值归宿,而且揭示了其动力源泉;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主体性思想,而且丰富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一思想的时代内涵。

(三)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思路。

科学发展观在回答“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基础上,全面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志对此作了深刻的论述,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新运用,是针对中国发展新阶段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思路。

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要坚持的原则,即“六个必须”: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这“六个必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十一五”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遵循的原则和总体要求。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新的发展思路和任务。这些目标和任务涵盖了经济增长、质量效益、自主创新、社会发展、改革开放、教育科学、资源环境、人民生活和民主法制等方面,着眼于处理好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系,系统阐述了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这充分说明,中国正在努力创新自己的发展模式,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发展道路。

三、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正确把握和处理若干重大关系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需要解决许多“两难”的棘手问题,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几个重大关系尤为重要。

(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发展经济,不断增加物质财富,是整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发展理论,尽管具体内容千差万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强调经济发展。离开了这一点,就不可能成为一种科学的发展理论。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所以,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决不意味着经济发展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是通过抑制经济发展来平衡别的发展。无论现在还是将来,经济发展始终是发展的中心内容,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但也必须看到,经济发展不是发展的全部内容,发展还包含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社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经济发展代替不了社会发展,物质文明水平的提高不等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水平的自然提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城乡、区域和社会群体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许多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一些社会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就可能导致社会冲突加剧、社会动荡不安。如果产生这样的结果,现代化建设就可能走入误区,而且反过来会制约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甚至毁灭经济发展的成果。

因此,在推进经济发展时,必须关注财富怎样分配,利益怎样协调,矛盾怎样化解。要让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让人们普遍分享发展的成果,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这就要求我们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全面进步,切实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协调问题,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提高现代文明程度。既要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又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以积极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建设为着力点,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并进。

(二)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这只“无形之手”的作用,自觉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同时,又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改进宏观调控方式,切实发挥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作用。实践证明,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广泛而有效,对于增进经济社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具有基础性作用。但是,市场机制在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中,也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的自发调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市场调节的这种盲目性和滞后性,如果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上个世纪头四十年,美国经济运行曾发生过八次剧烈波动,导致经济衰退,特别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造成大萧条。惨痛的教训,使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对市场机制这只“无形之手”进行引导和调控,相应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国家或中央政府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和结构上进行调节、引导和控制,以达到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目的。宏观调控的主体是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对象是市场经济的运行,宏观调控的内容是对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总量的平衡和结构的协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应该比资本主义国家更自觉、更有效。在最近若干年来经济运行的实践中,我们通过总结经验,完善调控体系,改进调控方式,调控水平不断提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的情况下,正确处理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就要做到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凡是市场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就不要干预;凡是市场作用不到或市场失灵的领域就要加强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不足,引导和保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当前我国既有市场经济发育不足,政府行政干预过多如政企不分、地区封锁、行业垄断等问题,也有政府调控不到位或缺位如公共产品不足、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我们不能走西方国家先鼓吹自由放任,然后再强调政府干预的老路,而应当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不断完善宏观调控,始终注意同时发挥“两只手”的调节作用。

(三)发展中的平衡与不平衡关系

学科发展论文范文第9篇

科学发展下的新闻采访,要求是全方位的发展,无论是在传播形式和手段上都不能只是局限在一种形式,在我国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新闻传播形式和手段必须加快自身的发展和自身发展形势。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张的过程中都是有媒体的出现,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经济和文化出现,都是离不开新闻媒体采访,所以说,新闻采访与社会上的文化是相铺相成的。我国新闻采访所要进行发展层面上开展,就不能只是停留在原来的成面上,必须在社会发展中经济领域上去锻炼自己,让自己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强壮自己。我国一些报业的发展是走在前边的,一些新闻媒体行业已经开始接触房地产、印刷等行业,新闻采访可以再经济相关政策的指导下与其他行业发展规律进行接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入资本市场,是的媒体行业不断发展壮大。新闻采访的过程往往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文化的传播是通过新闻媒体的发扬,需要二者之间相互合作。

二、新闻媒体采访各个层面协调发展

新闻采访中需要协调好各个层面的关系,新闻采访不只是简单地采访工作,还有很多相关的工作作为支撑面,所以在工作中要处理好这些层面的关系。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协调发展,就是要处理好新闻媒体中同质相互竞争、相互重叠的现象出现,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现有资源,为新闻媒体发展做出一定贡献。注重新闻采访中各个结构的整体优化和调节,进行优胜劣汰的方法进行发展,做到根据国家,或者地区的发展进行布局,做到一个地区的媒体资源能够做到合理分配,是的新闻采访做到更加科学、合理。新闻采访要对自身进行明确的定位,在市场上怎样进行发展与生存,是我们新闻采访工作应该去做到的。

三、做好新闻采访可持续发展

学科发展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民族政策;科学发展观;优化;创新

科学发展的实质是创新发展,促进民族发展离不开民族政策的推动,在民族发展问题上践行科学发展观,离不开民族政策的优化与创新。

一、民族政策的实质与作用

民族政策是执政党民族治理理念的具体化,是政府为了处理民族问题、改善民族关系而制定和实施的法规、准则以及措施的总和。

法规和准则作为一种规范,规约和导引国家、各级政府、社会团体、普通民众在对待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方面应持怎样的态度、该如何去做,并通过褒扬与惩戒达到维护道义和秩序的目的。措施是贯彻执行和维护法规、准则的具体手段,一是国家的积极干预,即国家根据法规和准则,主动采取行动,保护和支持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二是为维护法规、准则的严肃性,对违反法规和准则的行为予以惩处。我国民族政策的特点是以“积极干预”为主,国家主动介入到各种与少数民族相关的社会事务中,比如身份认定、社区发展、国家直接投入和管理的经济开发项目以及国家主导的文化活动等。[1]

民族政策通过具体运行可以发挥出中介作用、调控作用、促进作用和规范作用。

民族政策是民族理论与民族工作实践的中介。民族政策是执政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政治主张向具体民族工作转化的中间环节,民族政策以法律、法规、准则等形式将执政党和国家的民族治理理念制度化,并进一步通过规范和指导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成员的行动,外化为政府作为或公民行为,发挥民族理论指导民族工作实践的作用。通过理论—政策—实践的循环链条,民族理论会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另一方面,民族工作实践过程出现的问题又会通过民族政策的评估反馈给政策的制定者,并进而督促执政者对民族理论进行思考,对民族政策进行修正和优化。

民族政策对民族关系具有调控作用。国家凭借合法性权威,依靠政治动员力量和社会资源运用,能够实现对政治单元内部各民族关系的调整,通过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以调处和化解民族社会内部以及民族之间的各种矛盾,促进民族内部结构的优化和民族之间关系的顺畅和谐,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局面。

民族政策可以推动民族发展。我国的民族政策以对少数民族的优待和倾斜为特点,能够以外部助推的方式,促进少数民族加快发展。由于各方面原因,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不少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各民族之间的差距较为明显,发展滞后的民族社会通过自身努力难以实现常态发展,与此同时,原有的民族发展差距还会不断加大,为此,为了实现发展相对滞后的少数民族快速发展,就要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民族政策,“催化”和助推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

规范国家和民族的关系。我国现行的民族政策一方面规约着国家对民族的责任与承诺,影响着国家对民族的政治态度、地位承认和权利赋予;一方面规约着民族对国家的义务和忠诚,影响着各民族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政治信任和政治参与。[2]

我国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在于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利益。新中国成立以前,历代封建王权以强力维护帝王的权威和国家的统一,其主要措施是实现不同民族统治者之间的联合,但在社会内部却存在着较为普遍的民族歧视、剥削与压迫。新中国的成立则以各民族无产者的联合为基础,以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为目标,以民族区域为制度安排,结构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很快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党的地位后,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主导,开始进行自上而下的多民族国家构建,以民族平等、团结为总原则,在意识形态和具体工作中纠正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错误,在民族识别的基础上,保障和扩大各民族的政治参与,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民族政策体系,从政治、经济、语言、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确立和发展制定规范。旧社会遗留的民族隔阂逐步被民族团结弥合,民族歧视被民族团结化解,各民族之间的共同性不断增加,各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境况大为改观。尽管其间经历了“”的冲击以及一些环节的曲折和失误,但民族团结进步在今天依然是主流。“历史已经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比较好的处理民族问题,赢得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中国的具体情况制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政策,这些政策确定了行为规范,消释了种种矛盾,赢得了人心。”[3]

二、当前我国的民族政策实践环境

民族政策实践环境是指既定民族政策贯彻执行环节所处的环境。我国当前的民族政策实践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构成。自然环境由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生物环境等要素组成,社会环境由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要素构成。从不同的研究视角还可以将民族政策实践环境分为宏观环境(整个国家的民族教育政策环境)和微观环境(如民族自治地方的政策环境)。

由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生物环境组成的自然环境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区域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一项民族政策的执行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灵活执行,避免一刀切。这也决定了国家政策要么给出宏观指导意见,由民族自治地方配之以具体方案;要么具体针对某一区域的特点,将政策微观化、细致化。同时,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民族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生态成本,在进行政策评估时,要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一并考虑。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任务为现阶段的民族政策实践环境增加了关心生态的新内容。

由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要素构成的社会环境具有时代性、综合性、主题性的特点。社会环境的时代性表现在21世纪的民族政策执行既要面对全球化的潮流,又要保持民族性的特点,共性与个性同时关照;社会环境的综合性是指在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期,既要重视民主政治建设,又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还要重视民族文化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建设,现阶段我国民族政策的实践环境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综合性特点;社会环境的主题性是指在现阶段民族政策面临解决一些必要的主题,比如民族地区的生态环保问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问题、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问题、民族扶贫问题、和新疆等边疆地区稳定发展的问题等等。

政策实践环境的变化要求民族政策随之而动。一方面要阶段性的评估、终结一些失效的、与现行环境脱节的政策。有关学者的研究统计表明,从1949年到2004年,财政优惠政策执行的稳定程度为50%、税收优惠政策执行的稳定程度为62.5%、人口生育政策执行的稳定程度为75%、文化教育政策执行的稳定程度为92.31%、就业职业政策执行的稳定程度为100%、农业发展政策执行的稳定程度为70%、工业发展政策执行的稳定程度为57%、民族贸易政策执行的稳定程度为20%、扶贫优惠政策执行的稳定程度为92.31%、扶贫开发计划执行的稳定程度为50%、扶贫专项基金执行的稳定程度为80%、对口联合政策执行的稳定程度为75%、外贸边贸政策执行的稳定程度为71.43%。[4]另一方面,要根据新的实践环境要求及其衍生的发展任务的需要,制定和实施新的民族政策。新世纪以来,根据新的环境和发展任务,国家先后出台了《兴边富民行动“十一五”规划》、《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等宏观政策规划;在2001年至2010年具体制定实施“西部地区民族自治地方企业可以定期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对西部地区实行为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生态林、草产出的农业特产品收入,在10年内免征农业特产税”、“对西部地区实施吸引人才和发展科技教育特殊政策”、“国家对西部地区实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政策”等十多项微观政策。

把握现阶段我国民族政策实践环境的特点,明晰我国当前民族政策的目标和任务,是深入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三、影响民族政策效应的因素分析

民族政策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治理的指导思想和举措,对其效应的评价可能来自于执政党对预先政策目标设定完成情况的评估,还可能来自于政策受益群体的满意度反馈,还可能来自于综合的社会评价,包括一项政策对于其他民族的连锁影响。但从根本上,有两点会对民族政策效应的评价产生影响,那就是道义和公正。

道义是一种原则,这一原则会影响到民族政策的合法性,即公众对民族政策内容和目的的认可和支持程度。符合道义是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的出发点。只有更多不同民族的民众认为国家的某一民族政策是合理的、符合道义的,这项政策才会得到支持和认可,否则,将因缺乏道义支持而失去效应,甚至产生负面效应。

公正是国家政策和政府行为必须恪守的价值基础。在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不仅要体现公平原则,而且要自始至终地贯彻公平原则。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人们只有在体现了公平的社会规则和社会关系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协作劳动、分工生产,积极创造社会财富,越高程度的社会公平就能够创造越高程度的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5],民族政策应遵循社会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原则。我国各民族发展不均衡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以“不公平”的倾斜性支持政策形式,朝着公平的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目标努力。但这种“不公平”不能超出公平阈[6]的范围,否则,将导致逆向性歧视。

此外,民族政策的立策基础也是影响民族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民族问题及其诱因复杂多变,民族政策的立策基础和效果评价之间存在很大差异,甚至是天壤之别,必须进行理性的思考。尤其是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与民族问题之间关系的把握。如果抛开政治、文化等因素,一般来讲,民族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影响到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但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其间的关系并不一定成立,甚至相反。

西班牙的巴斯克人和加拿大魁北克地区的分立主张在实现经济富裕后反而愈演愈烈。在特殊的情况下,贫穷不仅会成为民族分立的理由,富裕也可以成为民族分立的借口,而且这种情况已不是特例,西班牙的巴斯克人、前南斯拉夫的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比利时的佛拉芒人以及意大利北部“帕达尼亚”的独立,都有这方面的原因。[7]此外,西方的后物质主义思潮的兴起也启示我们: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在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或基本满足以后,其注意力很有可能转向对非物质生活以外的诉求,包括信仰、文化甚至是民族主义情结。

此外,民族优待政策也可能诱发新的民族问题产生。在一些国家中,政府为减少民族冲突实施一些优待政策。其理论支持是:民族冲突是民族间经济差距的产物。实施优待政策的政府认为:这是一个成本较低的应付民族冲突的策略。为了绝大多数民族群体最终能够平等的竞争,至少在短时期内有必要实行倾斜的优待政策;来源于客观经济差距的民族冲突可以通过针对这些差距的政策的实行而消除。但引出的一个后果是使另一些在优待政策之外的民族心理失衡,导致民族之间、民族群体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一些国家的事例表明,政府在施行民族优待政策的同时往往要承担经济和政治代价。研究者认为,如果严格地实行优待政策,有可能引起两方面的负面效果,一方面引发不被优待民族群体受歧视的愤怒,增加民族冲突;另一方面优待政策增加了落后民族中普遍存在的竞争无能感,增加他们需要特殊照顾的负罪感,还会增加他们由于实际竞争失败产生的对竞争的恐惧。[8]

可见,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以准确把握政策环境为基础,还要考虑到政策的综合效果。一个民族区域如果传统社会特征浓厚,在信仰等方面存在显著的民族特殊性,又存在政治精英的狭隘民族主义动员,甚至是民族分裂主义的煽动,经济落后则有可能成为反动精英进行政治动员的借口,但经济发展也可能会成为地区民族主义激升的基础。为此,针对不同的民族问题,民族政策要进行“多处方”的综合,共同致力于民族问题的解决。

四、科学发展观对民族政策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现阶段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对民族工作开展同样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全方位地关注各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增强各民族的发展能力,帮助各民族改善生活,给予各民族更多的生存与发展机会,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加快消除各民族的贫困,即努力消除各民族的知识贫困、权利贫困、人力贫困和收入贫困等。[9]民族政策是推动民族工作进步、促进各民族发展的重要手段,民政政策实践过程就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

(一)民族政策以维护和实现各族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

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以人的利益和人的发展为根本,但它强调的不是某个人的利益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决定了以人为本理念中的“人”,指的是中国人民,利益指的是全体人民的利益,发展指的是中华民族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讲,是以中国56个民族人民的利益为本,是以中国56个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为本。民族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目的是维护、保障和实现各族人民的利益,一项具体的民族政策既要使作为政策客体的民族受益,也不能损害其他民族的利益。

(二)更好地体现照顾

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中更重要的是要强调在政府的决策、政府的行政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哪类人。在我国,由于历史、自然环境等综合原因,形成了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基于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的民族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影响到和谐社会构建大局。为此,以人为本应体现出明确的指向性,那就是加大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要特别关注那些亟待加快发展的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民族之间发展的差异性、差距度决定了以人为本要具有“民族特色”和针对性,要突出强调通过民族政策激活民族发展的内部活力,让受益的民族获得自身永续性的发展能力,而不是一时的“福利”。

(三)更好地体现公平

社会主义民主意味着公平,意味着权利和利益的共享和共有,意味着同等地位的同等待遇。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向横向拓展,民族成员之间跨传统居住区域的多向流动增加,各民族内部结构性变化和民族社会分层流动加快,民族成员内部贫富两极分化明显,民族成员之间之地位与待遇的比较就表现得更为直接。这种局面致使相同社会分层上的不同民族的成员因为享受不同的政策,产生不同的感受,进而会影响到民族关系。因为我们的民族政策可以高度概括为是“族体共享”的政策。民族政策整体运行环境发生了明显的时代变化,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之间的联动性作用加强,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相互交织,渗透到社会各层面、各领域,以人为本要体现人本关怀,要体现对各民族弱势群体的同样关照。

五、民族政策的优化与创新

科学发展观反思了过去发展的挫折与教训,汲取了人类关于发展的最新理念,其内涵集发展应体现的人性伦理关怀、发展的理路与范式选择、对发展的本质认识于一体,对民族政策的内容优化、实践过程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将理想目标微观化、具体化,进一步发挥民族政策的规范作用

在多民族国家的构建初期,为了聚合民心,提高各民族成员对未来发展的预期,提出和确立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的理想目标是必要的。平等、团结、自治、发展的原则及目标设定和旧社会民族关系恶化的状况相比,无疑激发了各族人民对未来多民族国家的向往,并积极投身于多民族国家建设。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一种价值理想,是一种宏观原则,也是一种发展目标,将其从抽象的信念转化为各民族群众身体力行的自觉需要一个过程,将其从口号、辞令层面切实内化为各民族群众之间的一种包容、尊重、理解、善待同样也需要一个过程。而以人文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并不单单是要求国家和政府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其更为深刻的内涵在于人人以人为本。社会发展的引领力量来自于政府权威,而实现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却在民间。

民族政策的合法性来源于社会公众,民族政策的执行并不只是国家和政府的任务,民族工作也不只是某个或某些部门的工作。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工作因而是整个社会的工作,做好民族工作人人有责。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民族政策实践,要在继续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进行人、财、物支持的基础上,也要注重通过微观化、具体化的政策渗透,进一步发挥民族政策作为规范的作用,规范政府、社团、公民在民族交往中采取正确的态度和得体的言行。民族政策既要通过看得见的一面体现出来,也要通过看不见的一面体现出来。

民族政策是政府行为,也是公众行为。长期以来,人们似乎已经固定化的认为民族政策是政府行为,其结果是社会公众的责任淡了。民族纠纷、冲突的出现后,往往需要政府出面解决,普通民众怕、躲、靠、看,不主动去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这说明,民族政策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在社会基层发挥得比较薄弱。

民族政策贯彻实施需要创新,民族政策要通过微观化、具体化、基层化、社会化来实施。如果各民族群众在日常交往中,都能彼此尊重对方、包容对方、克制自己的行为、矫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真正人人以人为本,那么社会和谐的基础才会建立起来。

(二)民族政策过程中体现民族关怀

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以维护和发展各族人民的利益为目标的,民族政策是益民的社会工程,不只是简单的政府行政工作和任务。贯彻执行好一项民族政策的“催化剂”是民族关怀。所谓民族关怀就是要在具体的政策实践过程中,相关人员带着感情去工作,诚心诚意的带着对受益民族的尊重、爱护和关心去工作。这是政府公共责任感在民族政策执行上对公职人员的要求,是政府人员伦理自主性的体现。

高效应的民族政策实践过程离不开民族关怀因素,民族关怀应充分体现在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和政策监控等各个环节。

民族政策制定是整个政策过程的起始阶段和首要环节。在这个阶段要进行充分地调查研究,汇集各方面民族发展的政策意向和信息,广泛争取各方面的意见,进行科学论证,进行政策实施预测,形成政策提案,经过合法化的过程,成为正式的准备付诸执行的民族政策。在这个阶段,为了确保形成的政策符合民意,应把民族政策的制定置放在整个社会环境中,吸纳广泛的公众参与,通过民意调查、信息公开和新闻媒体介入、举行听证会等途径、方式了解各方反应,了解受益民族群众和利益相关民族群众的真实想法,以确保政策目标真正为民族群众所急、为民族群众所想。

民族政策执行是构成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是将政策既定目标转化为现实的唯一途径。因此,这个环节相当重要。这个环节本身又包括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和组织准备、试点和全面铺开等环节。体现民族关怀以尊重民族群众的知情权为前提,通过必要的宣传让民族群众了解政策的内容和目的,让民族群众觉得民族政策与其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支持政策,积极参与政策执行。体现民族关怀也体现在充分发挥民族自治地方的作用上,通过民族自治地方对民族自治权的充分运用,发挥出政策效益。在这个环节,应该充分发扬民主,避免主观作风和单一的行政行为模式化,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服务于当地各族人民。一些对口援建项目采取的“交钥匙”工程的做法,往往忽视了必要的民族关怀。为了各族群众、相信各族群众、依靠各族群众正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践行。

民族政策评估是判断政策效果的重要环节,政策评估将为政策的继续、调整还是终结提供依据,有利于促进民族政策的制定及其运行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民族政策的评估可采用专家评估、民意收集、综合评估等方式,要以政策的效果、效益、效率为评估重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意从经济指标、环境指标、生态指标、民意指标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民族政策监控贯穿于整个政策过程的始末,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过这个环节来监控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终结,有助于确保政策是否得到贯彻实施,以求达到预期的效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是要挖掘民族政策的监控源,发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政府机关、各级司法机关、各级党委、派、广大人民群众和人民团体的作用,尤其应注意吸收受益群体的代表参与政策监控工作。

(三)从群体受益向地区受益和个体受益转化

目前,我们的民族政策是“族体共享”的政策。[10]这一传统来自于新中国建立初期。从新中国建立初期到计划经济时代,除了满族、回族以外,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集中分布在传统的居住区域内,民族社会环境相对封闭、稳定,同一民族社会内部社会分层情况不突出,因此,在当时的实际情况下,实现民族政策“族体共享”是合理的。

时至今日,我国民族政策的整体运行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是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向横向拓展,民族成员间跨传统居住区域的多向流动增加,民族散居化趋势更为明显,也就是说,从新中国建立初期到计划经济时代的民族居住区域相对固定,民族社会环境相对封闭的情况发生了变化。二是在各个民族社会内部,社会分层现象比较普遍,民族成员内部贫富两极分化明显,群体性的民族经济社会差距被个体化的民族经济社会差距替代;民族成员之间之地位与待遇的比较更为直接,这种局面致使相同社会分层上的不同民族的成员因为享受不同的政策,产生不同的感受,三是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相互交织,渗透到社会各层面、各领域,同时,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公平、公正、平等已成为人们重要的社会价值追求,获得同样的发展机会,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公众的维权意识、民主参与意识都不断地叩问“为什么在生育、入学、就业、提干、福利等方面不实行各民族的完全平等”?

以人为本要体现人本关怀,要体现对各民族弱势群体的同样关照。国家和政府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也要做好社会整体的扶贫工作和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扶助工作,这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由此可见,如果再简单地实施“族体共享”的做法,将会在一定程度上违背社会公正的原则。民族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应该微观化、细致化,不能再简单地“一刀切”。比如某些省在招收民族预科班学生时,招生政策原则上规定录取分数线可降低80分,结果吸引了大批城市少数民族学生报考,按照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满计划数的录取方法,实际录取分数线只降低了几分到十几分,结果是:被录取的学生成绩好,但又不愿意多上一年的预科班,而这些省内欠发达地市需要照顾的少数民族学生却没有真正享受到政策优惠,城市内与享受这一政策的少数民族学生同等家庭环境和同等教育条件的汉族学生认为这对他们不公平。[11]这一政策的实施由于没有以照顾差距为基础,简单的以族体受益为标准,因而其结果是“该照顾的没有受到照顾”,“不该照顾的却受到了照顾”。

科学发展观要求民族政策实践应通过不断创新来实现以人为本,既要体现民族照顾,又要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在受益对象界定方面可采取两种思路:一是将民族照顾与地区照顾结合起来,即对于一些发展水平相近、自然环境相似、经济发展困难相同的民族和地区,实施同样或相近的政策,做到民族发展和地区整体发展同步考虑。二是由群体受益转向个体受益,基于民族群体的优惠政策向基于个人需求的扶助政策过渡,最后转变为基于公民权利的政府扶助,即谁需要帮助,政府就扶助谁。[12]

总之,随着时代演进,我国民族政策的实践环境和整个社会的大环境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各种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而要有效地解决这些新问题、应对这些新情况,就要以人文本,不断创新。

注释:

[1]关凯.族群政治[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275.

[2]青觉.民族政策:国家行为的政治规范[J].中国民族报,2007-02-02.

[3]吴仕民.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194.

[4]温军.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稳定性评估[J].开发研究,2004(4):23.

[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8.

[6]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根据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于1963年前后提出了公平理论。其中公平差别阈(EDTequitydifferencethreshold)理论强调条件不相等的公平感,认为在人们心理承受的范围内,存在分配差别是允许的.根据个人工龄,职位,资历,劳动投入量等因素决定不同的人的收入存在的差别。条件不相同的人之间的收入差别过大(称为悬殊差别)或差别过小(称为无差别)时,都会造成人们的不公平感。只有适宜的差别分配才能产生公平感。所以,公平差别阈的概念是:刚刚能使两个条件不相等的人产生公平感时的适宜差别分配的比值。将这一理论借用到民族政策的影响上来,如果民族政策对某一民族的照顾过于优惠,超过了其他民族的心理承受限度就会对政策的合理性产生质疑。

[7]潘志平.民族自决还是民族分裂[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108.

[8]靳薇.世界各国的民族政策及其影响[J],科学社会主义,2008(2):94.

[9]严庆.浅谈民族发展政策对科学发展观的回应[J].贵州民族研究,2005(3):18.

[10]熊坤,新严庆.科学发展观与民族政策的时代特色[J].满族研究,2007(2):2.

学科发展论文范文第11篇

在政府宏观调控的约束下,目前现代远程教育大体呈现出较为良好的发展态势,违规现象得到了有力的制约。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的科学发展观是审视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标准,也是指导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健康发展的思想灵魂。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够准确。现代远程教育改变了以往以传授者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转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然而,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有些教师偏重知识的传授,又有很多教师不了解现代远程教育的内在规律,认为只要把课程原封不动地放到网上就完成了。同时,现在“追求文凭”的现象仍然存在,有些教育工作者,将开展远程教育当作“追求利润”的快捷手段,这些不正确的观念导致现代远程教育在某些方面的不健康发展。

2.办学主体的定位不尽合理。定位是指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选择开设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办学层次、不同的学习中心区域来满足相应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目前,各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的办学层次以专起本为主,还有高起专、各类培训等,专业设置文科类居多,一些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设置比较少,校外学习中心东南部分布较密,西部地区分布较少,总体来讲分布差异较大。

3.从业教师队伍建设欠缺。在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和手段等方面,现代远程教育都与传统的面授教育有很大差异,培养从业人员的教育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我国一方面缺少专门从事远程教育的专业教师,另一方面,正在从事远程教育教学的教师也很少经过系统的远程教育理论及技能培训。国内也缺乏进行培训及资质授予的权威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远程教育的质量。

4.有效的学习资源不足。教学资源是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网上资源浩如烟海,但缺乏体系,零散地分布在不同的网页,很难真正地利用到学习中去。很多学校的网络学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资源建设,开发网络课程,但没有脱离以教为主的传统教授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远程教育的需要。

5.管理服务体系不完善。当前,有些学院不能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招生规模扩展迅速,而相应的教学教务管理、学习支持服务、质量监控机制没有完善,导致难以保证良好的教育质量,社会声誉受到影响。

二、深入改革,促进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现代远程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除了国家政策的导向外,主要是由教与学在时空上的分离而产生的一系列教学、管理上的问题,社会对远程教育质量的质疑也由此而来。要解决这些问题,高校的职责在于要全方位加强教学服务能力。

1.明确未来发展定位。《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不同层次高校要有明确的办学定位,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应努力满足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地方本科院校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职院校要坚持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教育规划纲要》对各类学校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是国家在政策层面上对各类学校在办学思想上的指导。各类学校应参照《纲要》对自身的发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明确本校的办学方向和定位,并树立具体的发展目标,在不同的方向上加以努力。

2.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目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各级各类教育最为紧迫的任务。现代远程教育是面向从业人员,为地方培养适用型人才,应建立多样化的质量评价指标。一方面,各高校要有清晰的定位、明确的目标、合理的组织机构、完善的办学条件,有质量监控的教学管理过程;另一方面,也要引入社会多方面的元素,共同参与质量评价,建立完善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3.加强从业队伍建设。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的人员自身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对高校来说,高校应加强对现代远程教育的研究,并开设相应的专业,如远程教育学,培养熟悉掌握远程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规律、教学教务管理的专业人才。还应建立从业人员上岗培训制度,对专职、兼职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考核,确保从业人员掌握远程教育的特点和具备必需的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从业人员应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服务,确保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

4.优化学习支持服务。学习支持服务是网络教育的重要支柱,是保障学习者学习质量的关键。高校应以学习者为中心,遵循远程教育的规律,为网络学习者提供学术性支持服务和非学术性支持服务。

在学术性支持服务方面,要因材施教根据学习对象的特殊性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对学习过程要有相应的监督。结合网络授课,可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到学习中心进行讲座,给学生提供面对面与老师交流的机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非学术性支持服务方面,可通过网络论坛、QQ、微博、callcenter、邮件等途径直接与学生交流沟通,解决学生疑问,引导学生参与交流、讨论,满足学生进行交互学习的心理需要,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加强师生、生生的人际交流,使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感受到人文关怀,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与集体感。

5.加快有效资源建设,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教育资源开发、共享和服务是世界高等院校,尤其是一流大学致力完成的共同任务。65%的高教机构认为,在线教育是他们长期战略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高等教育教学手段和资源表现方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由课件—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现在又有了移动课程和微型课程等新的教学形式。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资源的开发、共享和服务,不断丰富和提升网络教育的内涵,从而优化高校远程教育的办学质量与社会效益。

6.构筑终身教育立交桥。《教育发展纲要》要求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现代远程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逐步推进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在继续教育这个大体系中,促进教育资源大整合,以科学评价为基础,实现纵向衔接、横向沟通。这将是现代远程教育下一个发展阶段最有意义的一项重要工作。

学科发展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地铁建设以人为本协调可持续发展科技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与新的时代特点和当前中国国情相结合,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极具有时代特性。而地铁虽然在1863年就诞生了,但并没得到普遍的发展,直到今天才重获新生,并大大推动了城市快速、健康的发展,因为地铁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命脉。地铁建设与科学发展观密切契合,必将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1地铁热现象

目前.我国众多城市出现地铁热现象,其出发点大多数都是为了解决城市发展中的交通堵塞问题,也有些是认为地铁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标志。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确,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难题有很多方案可供选择,例如轻轨、有轨电车、市郊铁路等其他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地铁建设是城市干线交通建设投资最大的选择方案,所以并不是任何城市都可进行地铁建设的,除地理环境条件外,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地铁每公里投资概算要4-8亿元人民币,再加上地铁日后的运行成本,直到今天,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的少数城市建有地铁,而且从全球范围看,城市地铁的商业化营利模式至今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所以,各大城市进行地铁建设必须坚持可行、可为、可持续的原则,除了解决城市的交通难题,它不应该掺杂其他的“功利”性目的。

地铁建设解决的不仅仅是城市交通问题,更重要的是为未来的资源考虑。国外有“地铁经济”的说法,国内的“地铁经济”现象也已凸现出来。比如南京地铁2号线的规划到2008年左右才能通车,但老百姓已经产生了强烈的房价上涨预期,进而拉动了现在房价的上涨,以天弘山庄为例,均价已经从3年前的2000元/m2多涨到了现在的4000元/m2以上,几乎翻了一番。北京地铁复八线的开通,同样也拉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大多数城市建地铁的另一个出发点。但是国家对地铁项目的审批有着严格的限制,许多城市地铁项目被冻结,这是以国内地铁建设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的。地铁是高造价、高成本运营的地下交通,建得起,不一定运营得起,因此地铁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例如,上海地铁2号线总投资额达到120亿元,每公里的造价上升达6.3亿元人民币。2号线2000年投入营运,2001年票务收入为1.47亿元,2002年票务收入达到2.25亿元,但离实现真正盈利还很遥远,如此高额的投资,在经济不发达的城市是无论如何也负担不起的。如果非要不顾客观实际去建设,不但产生不了“地铁经济”效益,而相反会拖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后脚。

2003年1月,国务院“暂缓审议”地铁立项如“一瓢冷水”为各地的地铁热降了温。但是,这样的降温只具有短期的作用。从长期来看,要避免我国城市建设中地铁热现象,就必须立足于改革现有的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并且,必须在决定启动庞大的地铁建造计划前进行严肃、科学的可行性评估,使国内地铁建设真正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地铁建设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面对国内地铁热现象,如何实现地铁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呢?笔者认为应从下面三方面人手。

2.1地铁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最根本的原则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最大多数的人成为社会发展成果的支配者与享用者,是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要求经济、社会的整个运行与发展始终围绕人来展开,以人为本取代以物为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实现人与物的统一。另一方面,还必须基于“一切为了人”的原则基础之上,确立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利益的理念。

地铁建设也如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地铁热现象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我国大中城市开始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但是地铁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避免任何“功利”性倾向,争创业绩,地铁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例如,在地铁选线上,线路的走向,起点、终点的选位都尊重乘客至上,方便乘客,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方针。并且要求做到地下线、地面线和上部建筑相协调,特别在换乘方式上尽量实现多线同一站台换乘,少数节点换乘使乘客换乘方便。地铁不仅以乘客至上,而且对员工也做到了这一点。几年前,莫斯科地铁继圣彼得堡地铁之后,开始对机车组采用计算机班前控制系统。该系统使莫斯科地铁公司建立起“司机健康”资料库。计算机汇集每一位患者健康状况的信息,甚至在本人还没觉察到时,莫斯科地铁公司就可通过此系统了解到该司机的疾患。再比如地铁文化、地铁传媒的发展,在大力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也使乘客乘坐地铁更加舒适,充实了人们乘坐地铁的旅程,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些都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紧密契合,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2地铁轨道网规划要具科学性

地铁轨道网布局对地铁的建设费用、运营效率等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地铁轨道网布局主要是车站和线路位置的选择问题。从理论上讲,应是建设费用及运营费用最小,乘客的出行时间最短,换乘次数最少。一个成功的地铁轨道网规划应既符合国情,又具城市特色。

(1)地铁轨道网规划要与城市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应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远景客流预测分析,正确把握土地利用与交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处理好现状需求满足型和现行投资的关系,合理选择轨道网布局,以能适应城市的将来发展。

(2)地铁线路走向应与城市交通中的主客流方向相一致。建设地铁最终要解决的是现有地面交通拥挤、人们出行时间过长及乘车难等问题。因此,地铁线路规划应重点研究城市人口规模、现有路网客流分布及未来出现的新的客流集中的线路,确定主干线路和次干线路,使地铁轨道网的规划线路走向沿城市交通的主客流方向布设,以最大限度地覆盖规划年度的客流分布区域。

(3)地铁线路走向应尽可能经过大型客流集散点,如主要工业区、大型住宅区、商业网点、文化中心、公交枢纽、机场、火车站、码头、长途汽车站等,并应力争多设换乘点,尽量使城市内任意起终点问的乘客只要换乘一次即可到达目的地,以节省旅客出行时间。

(4)地铁线路网要与城市其他公共交通网衔接配合好,组建大型换乘中心,使之成为城市发展的副中心和地区发展核心,加速客流运输,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5)地铁线路经过中心城区时,宜以地下隧道为主,以减少拆迁、噪音、振动及与城市其他交通之间的干扰。在城市边缘处,根据情况适时适地考虑高架、地面、地下的各种方式,以尽量降低建设成本。

(6)地铁线路规划要考虑城市的自然、人文、地理等制约条件,选择较好的地形、地质条件,注意历史文物保护,减少对重要地面建筑和地下构筑物的影响。这有利于施工和降低建设成本。

总之,地铁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必须科学化,既要坚持以人为本,又要考虑到城市当前和未来的整体发展,使城市及地铁建设都能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3地铁建设要符合生态城市发展的要求

现代城市建设进入21世纪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这就要求城市有更高的文化品味,处理好现代化和文化内涵的关系,而地铁在此也闪耀着它的光芒。地铁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提高了人们的城市化水平,使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加快生态城市的建设。

生态城市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就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城市。城市建设的主要矛盾是发展与环境的矛盾,除了城市经济发展难题外,比较突出的就是城市交通问题,而且交通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生态城市要求降低城市噪音和空气污染,地铁建设为解决这一矛盾首当其冲。因为,兴建地铁是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充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空间形态的可持续发展,不但能够解决地面交通拥挤问题,还大大提高了城市地面景观的宜人度。城市建设占用的资源是土地,而土地是在短时间内不可逆转、不可再生的资源。地铁建设正是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减少对地面土地及建筑物的破坏,并充分考虑到了城市的环境保护,采取防噪、降噪、减震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促进城市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从以上三方面来看,地铁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城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这一宗旨,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3小结

通过前面内容的论述,我们可以明晰:地铁建设虽然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但是,实际建设过程中定会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我们要从国内外地铁建设成功案例中取其长,避其短,加速我国地铁建设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1)地铁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地铁建设的指导原则和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有些城市只看到了地铁建设能缓解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纷纷申报待批,甚至私建地铁,并没有做到因地制宜,更没有充分考虑本城市是否适合建地铁,有没有经济实力修建和运营地铁,因此也就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2)地铁建设必须和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地铁建设属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系统,隶属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很大程度上就是建设现代化大都市。但是我们必须明确,地铁建设只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参考面,并不是现代化城市必须修建地铁,地铁只是多种现代化城市交通运输方式中的一种。

(3)地铁建设必须走设备国产化道路。我国地铁建设项目初期阶段大量利用国外贷款,其附加条件是必须购买贷款国的技术设备,这样大大提高了造价,同时也给以后地铁运营和设备维修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说,地铁建设必须要走设备国产化道路这也是我国轨道交通的长远之计。

本文对地铁建设与科学发展观之契合加以探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地铁建设的考证,促进地铁能够在我国得到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也通过地铁建设这一实证来说明,中国开始进入了城市现代化建设阶段,不仅地铁工程,其它工程建设也都必须与科学发展观密切相契合,促使中国社会真正走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毛保华等编著.城市轨道交通.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学科发展论文范文第13篇

1.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彻底否定“”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正确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基本路线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根本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党的基本路线体现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是凝聚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政治基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在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动中蓬勃发展,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内外、经济风险严峻考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排除万难、万众一心,引领中国发展进步、使中国人民稳步走上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最根本的,就是因为我们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拥护,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必须始终铭记邓小平同志的谆谆教诲:“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要更加自觉、更加全面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牢牢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之间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坚定不移地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

2.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相互促进、内在统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必须把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更好地统一起来,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在科学发展中实现社会和谐,在社会和谐中促进科学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建设良好生态文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必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全面贯彻和体现。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要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从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执法司法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逐步做到保证社会成员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参与社会生活,都能够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任务,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朝着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前进。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支持城乡居民通过各种渠道解决住房问题,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住房需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是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随着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我国社会出现了人民内部矛盾多发多样的状况。要正确认识我国社会深刻变革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提高解决社会矛盾的本领,找到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形成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的体制机制。要科学分析和正确把握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注重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的发生。畅通群众的诉求渠道,完善工作责任制,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坚决依法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着力避免因决策失误和工作不当引起群众不满和抱怨。要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坚持依法办事、按照政策办事,既依法维护群众正当权益,又依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全体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促进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继续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3.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进的成功之路,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开放步伐,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改革开放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通过这场伟大革命的洗礼,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必须深刻认识到,我国发展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很多是体制机制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其中有的属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至今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的,有的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体制建设滞后造成的或由新情况新问题带来的。同志指出:“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我们要进一步坚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毫不动摇地沿着改革开放的伟大道路走下去。

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决不是要改掉社会主义制度。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的“改革”最终导致社会主义制度瓦解、共产党执政地位丧失甚至国家解体,主要原因就是放弃了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实现了目的和效果的高度统一,就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既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开放,又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赋予社会主义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既认真借鉴国外发展市场经济的有益做法,又积极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有机结合的新途径新方式。

必须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深刻认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及时研究和解决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加快改革的紧迫感同坚持科学求实的精神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考虑有利条件和可能出现的困难,既锲而不舍又积极稳妥地把改革向前推进,使改革措施符合实际情况,反映客观规律。要坚持统筹兼顾、综合配套、协调推进,把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有机统一起来,把需要和可能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相协调,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相协调,使改革兼顾各方面利益、照顾各方面关切,形成共同推进改革的整体合力。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要紧紧围绕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不失时机地努力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从推动科学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建立健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规划、土地供给、环保约束、财税分配、民生保障、舆论引导、干部实绩考核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使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继续深化财税、价格、投资和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进一步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形成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条件下,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的互动日益增多、联系更加密切。我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对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也在提高。同志指出,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大对自主品牌的培育和支持力度,增强应对国际市场波动的能力。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把利用外资与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改善贸易投资环境,形成稳定、透明的管理体制和公平、可预见的政策环境。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积极稳妥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探索国际投资合作新形式。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努力建立多元、稳定、可靠的能源资源供给保障。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4.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关键也在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党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和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中确立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总结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为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坚强领导核心,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提出和发展能够指导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科学理论赢得的;是通过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赢得的;是通过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赢得的;是通过广大党员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和自我牺牲精神,不断为人民利益英勇奋斗赢得的。归根到底,是通过坚持不懈地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赢得的。同志深刻指出:“全党同志必须牢记,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

必须深刻认识到,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对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党已经成立八十七年,在全国执政五十九年,拥有七千多万名党员;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广泛深刻的变化,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既给党注入巨大活力,也使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验将是长期的、复杂的,管党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应当看到,当前,党的执政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与党的先进性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一些基层党组织的管理手段和创新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还不完全适应、不完全符合,一些地方的党组织、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有抓紧解决这些突出问题,才能使党经受住各种考验,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带领人民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正确应对党所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解决党的建设自身存在的问题,顺利完成党所肩负的执政使命,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改革创新的思想作风、改革创新的工作方法,继续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必须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执政理念,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要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要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要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按照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的要求,不断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方式,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

学科发展论文范文第14篇

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提炼的宝贵经验,是党的各项工作一贯坚持的重要方法,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法。高职院校必须把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应用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首先,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各方力量和资源,一起努力,形成合力,才能有大的成效。其次,高职学生的发展表现在各个方面(智力、实践能力、创新水平等),学校也必须统筹兼顾,争取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制度很不健全

目前,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或出台相应的保障制度。很多高职院校仍然把学生的成绩、学生在全国获奖等看成是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这些学校往往有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规范,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和实验实训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而在学生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上往往是空白或关注不多。高职院校在没有制度和保障措施的条件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效果很不理想。

(二)高职院校教师的整体创新水平不高

教师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参与者,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和专业水平情况都将直接影响培养对象的培养质量。目前,高职院校老师无论从学术水平和学历上都无法与本科院校相比。而且,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基本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教学大纲规定的实习和实验。特别是在课后,老师很少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放鸭子”的状况很严重。学生主要学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很少有时间或能主动学习了解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视野不开阔,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受到极大影响。

(三)部分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设计有问题

由于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高职院校在教学设计的时候片面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各种实习和实验,忽视理论学习,认为理论研究是本科院校和研究生的任务。这就导致学生学习某些课程的时候对该课程没有整体的把握,老师布置的一些动手实践项目学生能按要求完成,但当题目要求有所变动,由于缺乏理论的支撑,学生不知道如何做。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能机械地完成一些任务,但举一反三、自主解决问题、自我创新的能力十分有限。

(四)高职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普遍不高

很多高职学生都是在高考失利后才选择上高职院校,这些学生心理都有一定的落差,和本科生相比,他们的自信心普遍不足,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在自主创新方面,往往也是停留在“老师要我创新”的层面,学生的创新欲望普遍很低。有的学生即使有创新的想法,也因为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内在动力而放弃了原有的想法。

(五)家庭、社会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参与度不高

目前,全社会普遍的观念都认为学生的培养,特别是大学生的培养,主要依靠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参与度普遍不高。由于当代大学生的父母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认为自己的文化水平教孩子只会耽误孩子的前程,所以一味把希望寄托在学校。学校在学生培养方面也很少主动和家长联系沟通,缺乏相关的长效机制把家庭、社会纳入学生培养中来。事实上,家庭和社会的参与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不可缺失的一环,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三、以科学发展观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要始终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来引导学生,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学校工作,以科学发展观来促进学校的创新教育。

(一)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

学校领导、老师要转变原有观念,增强学校、老师的服务意识,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

1.学校要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人际交往关系。教师之间要建立一种“合作化”的关系,为了共同的教学目标,相互交流合作,共同进步。师生之间要构建一种“亲情化”的关系,老师爱护、理解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学生之间要把对方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相互关心,一起学习,共同提高。

2.学校要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活跃、积极向上的学术环境。在各种科学研究中提倡不同的学术观点,形成不同派别的切磋,为每一个人都提供一个平等展示自我的舞台。好的学术氛围有利于教师提高自身水平,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也有利于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3.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在好的生活环境下,学生能够安心学习和关注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学校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住宿饮食服务和后勤服务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课余活动的硬件环境建设,如为学生提供好的运动场所(篮球场、乒乓室等)、现代化的图书馆、多功能的大学生活中心等。

(二)要树立全面的可持续发展观

学生创新能力是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世界观、价值观和学生品格的综合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引入到方法论中,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不断实践、总结的重要成果。所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将来的工作生涯中,能够持续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其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首先,高职学院的领导、老师要深入学习研究可持续发展观,明确学校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学校只有明确了学生培养目标,才能够采用有效合理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其次,高职院校的学生也要深入学习可持续发展观,认真把握可持续发展观的意义和内涵,明白自身创新能力提高的意义。这样,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就能注意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老师要我创新”转变到“我要创新”的层面上来。也只有这样,学生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无论在学校还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创新”的思想将始终贯穿学生的一生。

(三)在学生创新能力具体培养手段上要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法,是经过中国共产党不断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要采用统筹兼顾的方法。

1.领导要统筹好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努力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服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学生个人和专业老师的事,也要依靠学校其他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如:教务处要认真检查系部的创新教育课程安排是否合理;团委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团日活动和创新训练比赛;系部可以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技能PK赛等,增强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学校也可以成立学生创新教育办公室,协调学校创新教育的各项工作。

2.高职院校在紧抓课内教学的时候也要兼顾学生的课外生活。高职学生的课外生活时间在学生高校生活时间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学生在课堂内不断学习知识,提高创新能力的同时,丰富的课外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学校一般只重视人才培养方案或大纲规定的课堂教学和实习,其实课外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课堂”。学校可以经常安排一系列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活动,如辩论比赛、创业大赛、校园科技节、科普宣传活动、课外实践等,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各专业负责人、老师要全面统筹每个专业学生学习的课程和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老师在安排学生学习哪些课程的时候,要合理安排一些创新教育课程,通过创新教育课程全面提高学生对创新的认识。同时,在每一门课程的内容安排上也要有所创新,安排一些前沿科技及其最新进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欲。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引入问题,让学生一起或单独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团队协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科发展论文范文第15篇

科学发展观吸纳了全球发展理论的成果,是全球发展观演变的内在逻辑归纳,它又是从中国现代化的实际出发,对我国实现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的具有重大实践意义。同时它既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为基础,又根据我国具体实际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因此,对科学发展观的辩证思想进行研究,是为了解决在践行科学发展观过程中所遇到的认识模糊问题和处理导向偏移问题,从而运用好这一强大理论武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功立业。

第二章、辩证思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精髓要领

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的辩证思想,有利于我们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有机结合,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去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有利于我们克服各种极端的思想和行为,自觉地将科学发展观思想贯穿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指导工作实践;有利于我们提高政治理论修养,增强敏锐的观察能力、辨别能力和应变能力。

第三章、科学发展观和唯物辩证法的概念和内涵

第一节、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

第二节、唯物辩证法的概念和内涵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是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式之一;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经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发展而形成的一套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第四章、辩证思想贯穿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始终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可以说,辩证思想贯穿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始终,贯穿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各个层面。

第一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中的辩证思想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体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把人看作社会历史的主体。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也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坚持以人为中心,把人摆在第一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把出发点、着眼点、落脚点放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节、全面发展观中的辩证思想

科学发展观要求用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全面发展是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因此,坚持全面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全面发展目标,要正确处理全局发展与局部发展的关系。全局发展是由局部发展组成的。因此,既要在分析综合局部发展的基础上谋划全局的全面发展,又要把局部发展纳入全局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进行精心策划,科学论证,使之符合全面发展的要求,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

第三节、协调发展观中的辩证思想

科学发展观要求用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观点看问题。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与其它方面的发展相联系、相依存。因此,要理顺发展中各方面的关系,把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把全国发展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工程,立足全局,实行全国一盘棋,统筹兼顾,又要把地方、部门和产业的发展作为全国发展系统工程的子系统。从宏观看,协调就是要搞好“五个统筹”。通过“五个统筹”,推进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推进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相协调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协调,实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国防等协调发展

第四节、可持续发展观中的辩证思想

科学发展观要求用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对于发展要周密策划,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把可持续发展寓于全面发展的过程之中。在谋求当前利益的同时,必须着眼于长远利益,防止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防止只顾眼前发展而牺牲长远的持续发展。因此,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立“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坚持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