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学科建设论文范文

学科建设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学科建设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学科建设论文

第1篇

(一)ESI概念和具体指标

⒈论文收录数。

论文收录数指10年来被累积收录在ESI数据库的论文总量,它反映了该研究机构对全球学科交流的贡献度。由于收录论文来自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且经过同行评议,ESI收录论文数成为评价研究机构科研绩效,考量学科水平的重要指标。

⒉论文被引量。

论文被引量指10年来累积收录在ESI数据库的论文被引用的总量,根据论文被引量可以排出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领域。论文被引量体现了全球学术同行的关注度,被引量越高,说明该学科受到的关注度就越高。论文被引量是评价学术表现、锁定全球位置的关键性指标。

⒊篇均被引频次。

论文被引量除以论文收录数即为篇均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是学科论文在一定时间内的质量体现,也是该学科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志。

⒋高被引论文和热门论文。

高被引论文指10年来被引频次进入全球排名前1%的论文。高被引论文反映了学科是否存在真正优秀的带头人状况,往往大师和人才新秀方可产生高被引论文,这对于一个学校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热门论文指近2年内各研究领域中被引频次在最近2个月内排名位于全球前0.1%的论文。热门论文的产生说明该论文适应学科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很强的创新性。高被引论文和热门论文凸显了高校的科研创新性,引导着科研发展的热点和前沿,是衡量科研生产力的重要指标。

(二)ESI全球学科排名在学科评估中的作用

作为一项国际性评估指标,ESI全球学科排名在我国科研绩效和学科评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数据权威。SCI和SSCI期刊论文质量高,ESI数据的权威性和客观性不容置疑。二是针对性强。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反映了学科水平在全球同类学科领域中的位置,相对主要针对学校综合实力排名的大学排行,它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三是领域齐全。ESI推出的排名涉及22个学科领域。四是国际性。国际上公认进入ESI前1%的学科属于国际领先学科,ESI全球学科排名为衡量各高校学科在全球学科领域的位置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ESI全球学科排名受到关注

作为衡量学科影响力的评价工具,近年来ESI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ESI排名成为评价科研绩效和高校学科发展的重要指标。《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把“国际论文被引量进入世界前5位”作为五个重要硬指标之一。教育部、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将“牵头高校以及主要参与高校,依托的主体学科原则上应进入ESI学科排名的前1%”作为申报“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的评审要求。江苏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印发创新型省份建设推进计划(2013—2015年)的通知》提出,“至2015年,高校院所ESI论文篇数超过7万篇”。2014年1月,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管理协调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考核验收的通知》,“对本校某学科领域进入ESI最新排名全球前1%作出最主要贡献”成为重要成果验收标准之一,体现了ESI排名在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中的导向作用。各高校也将ESI全球学科排名作为衡量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

二、ESI视角下的江苏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

(一)江苏强势推进学科建设

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工作。《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实施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加强能力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在我省高校建设一批高水平优势学科,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和核心竞争力。2010年江苏省政府启动实施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在全省31所高校立项建设优势学科122个,省财政每年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建设。2014年初,江苏省管理协调小组对一期项目进行考核验收,100个立项学科考核验收结果为A等,优秀率达82%。在一期项目考核验收基础上,江苏省政府及时启动了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经专家评审,全省30所高校的137个学科正式立项。除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外,江苏省省级重点学科继续得以重点发展。截至2014年5年共有省级重点学科204个,其中省重点序列学科28个,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88个,一级学科省重点(培育)学科40个,一级学科省重点建设学科48个,省政府每年投入2亿元用于省级重点学科建设。江苏已经形成了省优势学科、省重点学科、学校重点学科协同发展的格局。

(二)江苏ESI全球学科排名日有所进

1.进入ESI前1%的学科数大幅增加。

据统计,2011年4月全省有13所高校的40个学科进入,2012年8月有16所高校的52个学科进入,2013年8月有17所高校的60个学科进入。截至2014年3月,江苏高校共有63个学科进入,占中国大陆高校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总数的11.71%,排名全国第三。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17所高校均为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项目责任高校,63个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中,超过3/4的学科为省优势学科立项学科。

2.论文被引量逐步增加。

截至2013年8月,江苏17所高校近10年来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论文被引用量达686760篇,较2012年8月的513237篇增加了173523篇,增幅达33.81%。南京大学的论文被引量在全省位列第一,在全球5349个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的机构中位列第255位,全球位置为0.05%。其中化学学科论文被引量在全球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的1111个研究机构中,排名第32位,全球位置为0.03%,南京大学的化学学科正向世界顶尖水平靠近。

3.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和高被引论文、热门论文数有所增加。

江苏17所高校的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平均值为5.65,其中南京大学的篇均被引频次达8.83,生物化学的论文篇均被引频次高达14.78,远高出全省平均值。截至2013年8月,江苏高校在ESI数据库中被认定为高被引论文和热门论文达936篇,较2012年8月底的684篇增加了262篇,增幅达38.87%,增长明显。

三、ESI全球学科排名的缺陷及其使用中的矫正

(一)ESI全球学科排名缺陷

1.覆盖面不广。

ESI学科领域主要偏重于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ESI并不收录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数据,艺术和人文学科在ESI中得不到体现。

2.对应度不够。

ESI 22个学科领域中除了数学、化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外,其余学科领域无法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110个一级学科直接对应。通常是ESI的一个学科领域对应我国多个一级学科。这样就给考核验收中的成果归属带来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具体哪个学科为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作出最主要贡献难以断定。

3.代表性不足。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包括优质资源建设、创新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诸多方面,ESI收录数据仅反映了学科建设中的科研创新成果,对于科研成果评价的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不能全面反映学科建设的实力和水平。特别是在社会服务方面,省属院校的特色学科,更多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学科所取得的成果无法在ESI中得以体现。

(二)ESI全球学科排名缺陷的矫正策略

1.细分监测数据。

针对ESI排名缺陷,我们可采取定量分析方法,进一步细分监测数据,提高ESI在学科评估中的科学性。一个可行的办法是通过分析ESI前1%学科的论文被引量,测算各个一级学科在ESI学科领域中的贡献度,精确计算所占百分比,占比最高的学科即为ESI前1%中最主要贡献学科。目前江苏已有机构对高校ESI全球前1%学科进行动态监测,定期动态监测报告,有些高校已着手ESI前1%学科领域的数据细分工作,这对于更好地运用ESI排名促进学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2.完善评价方法。

在ESI22个学科分类基础上,参照InCites分析数据库中其他分类方法,对各学科作出较为全面的评价。由于InCites数据来自于SCI、SSCI和A&HCI,除ESI22个学科分类外,另有Web Of Science中250+学科分类等多种分类标准,学校通过定制数据、预置数据等功能,对多个指标对比分析,确定各学科在全球的学术表现和定位,明确学科发展重点。

3.拓展评价渠道。

第2篇

药学是在人类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等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药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现代药学学科是一门应用型的综合性学科,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一些新兴交叉学科如分子生物学、经济学、数学、基因组学等和药学学科进行交叉和发展,对药学的进步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2我国药学学科的发展特点

2.1药学类院校逐渐增多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大体上经历起始(1906-1949年)、调整(1950-1970)和发展(1970至今)三个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开办药学类专业培养药学人才的任务主要是医药院校。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就业趋势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始设置药学类专业。截至2006年底,设置药学类、制药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共472所,是1978年(41所)的10.98倍,是1999年(96所)的4.92倍。其中本科院校269所(不包括部队院校),医学高等专科学校38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含高专)165所。目前大多数开设药学类专业的高等院校,特别是新设置专业院校,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育方面存在着定义不清,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使得培养出的学生与市场需求有较大差距,学生就业后适应能力不强。

2.2重研究轻应用的培养模式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以“精英化”为主,注重培养从事药学基础性研究与创新药物研制的人才,而对具备生产、质量控制和研发等实践能力的人才等的培养严重不足。这种培养模式使得在教学中对理论教学,学科发展前沿,研究手段和方法等较为侧重,但对具体动手能力如实验教学、实习等方面培养力度不够,最终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实际工作脱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型,各药学类高等院校都在认真思考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问题。根据我国对高等教育的调整,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学校中,以1999年大学扩招后的院校为转型主体。经过上述调整,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比重将从现有的55%提高到70%~80%。这也为今后药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指明了道路。高等院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药学类专业的培养定位做出选择和调整。如一些条件较好的重点,可以侧重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因其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会选择读研究生或出国继续深造;而一些新办院校或条件不成熟的院校可借此机会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转型。

2.3高层次药学人才培养规模增大我国药学硕士、博士的培养规模不断增加,几乎所有院校都把硕博招生的专业数量、招生规模、科研项目、论文等作为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特别是新药研发飞速发展,对高层次药学人才的需求规模逐渐增大,但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我国医药行业缺少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严重缺乏具有真正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层次药学人才。因此,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药学应用型专业人才是符合实际需要的,但同时也为高层次药学人才的就业和继续发展带来问题,因为需要高层次药学的岗位毕竟不是主流方向。药学类毕业生中选择从事研究工作的是少数,绝大部分制药企业和药品经营企业需要的是本科实用性人才。高校不断扩大硕博规模,主要还是从学校自身发展考虑,对社会需求方面考虑较少。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这种状况有望得到改善。

3药学学科建设发展思路

3.1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在高等教育中,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主干课程是培养学生以及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核心部分,对专业建设和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高等院校应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从学科及专业发展的角度科学选择主干课程,完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同时应配备结构合理、创新性强的专职教师队伍,课程优化、课题教学和实验比例的分配等,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培养。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很多高等院校主要是相互参考来制定课程目录,没有经过完善细致的调研。这样制定出来的课程体系难免会大同小异,无法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很多院校学生也反映参加工作后,原来在学校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仅为理论知识,用到的地方很少,在实际工作中尚需从新学习。药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在制定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时,可邀请用人单位如科研机构、制药企业、药品经营企业以及医院药剂科等单位,从用人的角度联合探讨制定方案,这样可使课程的设置更加符合实际需求,避免出现学生在用人单位工作时需重新学量实践知识的尴尬局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科间交叉融合与渗透的趋势不断增强,交叉学科型课程在很多院校也有开设,并且有扩大的趋势。复合型人才在就业方面越来越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多学科交叉课程的设置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可选择与药学相关的学科,如材料学、经济学、生物学等,开设新兴交叉学科,为培养复合型药学人才打下基础。

3.2大力推进药学职业教育药学高等职业教育是药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我国药学学科专业以研究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忽视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药学应用型和服务性人才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而我国药学类专业多年来的人才培养方式的实用性、针对性不强,导致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不足,无法充分满足社会对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多样化和高质量需要。目前,我国共有医药生产企业近7000余家,医药批发企业2万多家,零售企业42万多家,医疗机构30多万家。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医药分家的实行,医药公司和连锁药店随之增多。我国正在实施执业药师制度,按照有关规定,药品生产、经营企业需要配备执业药师,据目前的统计结果,全国注册的执业药师仅有24万多人,至少还需要100万名执业药师。同时,药品生产企业中从事制药设备维护、质量控制、生产过程控制、药品营销等岗位的人才需求较大。很多药品生产企业中从事药品原料采购、生产管理和操作的员工学历普遍不高,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药学教育,这种现象也会直接导致药品质量控制的难度加大。因此,社会对药学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药品生产、检验、经营、流通、使用和营销等领域,都需要大量的应用型药学人才。大力发展药学高等职业教育对推进我国药学事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3.3加强临床药学人才培养临床药学工作者在药物治疗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药层出不穷,老药新用也不鲜见,同时由于临床医师逐渐向专科化发展,导致其对非本科室用药也不清楚,难以做出科学准确的用药判断。目前临床上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滥用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其中也有临床药师不足的原因,临床药学将成为未来我国医院药学的主要发展方向。长期以来,我国药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偏重化学类课程,生物类课程较少,临床类课程几乎没有开设,更无临床实习,学生仅具备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这也导致了药学专业毕业生无法很好地承担临床药师的工作。据统计,我国目前医疗体制下临床药师至少需要65000名以上,人才缺口较大。高等院校的药学教育可以此为契机,调整培养目标,重新规划课程设置,增加相关专业,培养出真正适应医院需求的合格临床药师。

4总结

第3篇

1.1研究价值被广泛认同

一个学科独立存在,首先要具备独立的学术与社会文化价值。中医文化研究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从微观方面看,有利于中医学的学术繁荣。中医学兼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属性于一身,但中医学的现代研究大多属于自然科学研究,对于中医学的文化研究则起步晚、成果少、影响力不大。中医文化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中医研究的偏差,弥补现代中医研究的不足。从中观方面看,有利于总结中医学发展规律,为中医学发展提供动力。通过对中医文化内涵及发展规律的揭示,来传承传播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保存与发展中医学原创思维,为中医学术发展提供方向引领与动力源泉。从宏观方面看,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中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原创思维方式,融合了中国历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精华,凝聚了古圣先贤和儒、道、佛文化的智慧,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大力弘扬中医文化,大力发展中医文化事业,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和重要途径。

1.2学科内涵认识趋近

学科内涵是一个学科明确研究对象,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中医文化学是研究中医文化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关于中医文化的界定非常关键。由于对文化本身认识的多元性,给中医文化的界定带来了复杂性。目前的代表性观点有:“所谓中医文化,不是或主要不是指中医作为科学技术本身,而是指这种科学技术特有的社会形式、文化氛围,也即中医学发展同整个社会文化背景的联系以及中医学中所体现的特有的文化特征”。这是从中医文化与中医科学技术区别角度来界定的。另外一种是广义文化上的界定,即“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还有一种是从文化的具体层面来界定,如“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内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外在的行为规范、器物形象的总和”。几种界定尽管角度不同,但对于中医文化的研究对象却基本达成共识,即中医文化以中医学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医学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及中医学自身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与器物文化。

1.3学术研究成果向综合集成

中医文化研究热首先是由传统文化热推动的,中医文化研究早期成果集中在中医学与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易学及儒学、道学、佛学的关系上。关于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关系,如刘长林的《内经的哲学与中医学的方法》;关于易医关系,如杨力的《周易与中医学》、张其成的《东方生命花园———易学与中医》;关于中西医文化比较,如何裕民的《差异•困惑与思考———中西医学比较研究》、祝世讷的《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交融》;关于中医与儒学、中医与道学、中医与佛学方面的研究专著,如薛公忱主编的《儒道佛与中医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历史研究不可或缺。中医学史早已经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独立学科,从中医学术史过渡到中医文化史是中医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转向,也是中医文化学独立的一个重要基础。马伯英的《中国医学文化史》是中医文化史研究的奠基之作。中医哲学作为中医文化的核心内容,中医哲学史研究自然也成为中医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点内容。程雅君的《中医哲学史》计划四卷本,目前已经出版二卷,是中医哲学史研究的扛鼎之作。另外,由南京中医药大学牵头组织编写的《中医文化研究》三卷本,从中医文化源流、中西医文化比较、中医文化复兴三个方面对中医文化进行了开创性研究。随着中医文化研究的深入,中医文化教育在高等中医院校中广泛开展,编写教材、构建中医文化与中医哲学知识体系成为中医文化教育工作者的另一项工作任务。《中医药文化基础》《中医哲学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中医文化导读》等教材不断创新,有的列入国家规划教材,有的成为省市精品教材。从分化走向综合,是学术研究与学科发展的规律,也是学科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1.4学科队伍不断壮大

中医文化研究最初是由两部分人员构成,一是哲学工作者,从中国哲学角度探讨中国传统哲学对于中医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以及中医学思维方式特征,或从科学技术哲学视角探讨中医学方法论及其发展规律;二是中医医史文献专家,医古文、中医史学是这一群体的先觉者,还有一些中医文献学专业工作者也加入到中医文化研究队伍中来,目前许多研究机构的中医文化学科带头人同时也是中医医史文献专家。随着中医药机构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为满足中医文化教育、宣传与传播的需要,一些中医药管理工作者、中医临床专家、中医基础理论教师、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外国语教师也介入到中医文化研究与教学中来;同时越来越多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如哲学、语言学、传播学、教育学的研究生也开始关注中医文化,甚至将中医文化作为自己的学位论文。

1.5学科建制基本成形

随着中医文化研究的深入,中医文化研究机构也开始先后成立。南京中医药大学1994年成立了全国首家中医文化研究中心。1999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成立了中医文化研究中心,2014年该中心更名为独立建制的国学院、中医药文化研究院。随后山东省、上海市、福建省、安徽省、河南省、湖北省等省市也先后成立了中医文化研究与传播机构,其中有些研究机构已发展成为省级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有的机构成为学校2011年协同创新中心,还有的中医文化研究团队成为校级或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99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正式成立,从此中医药文化研究有了自己独立的学术团体。2007年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联合中国哲学史及中医基础理论学者,积极开展中医哲学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专业学术期刊是学科成长的重要平台,也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医古文知识》《上海中医药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等中医学术期刊相应开设“中医文化”专栏,《中医杂志》的“学术探讨”栏目也积极发表中医文化研究成果。

1999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这是目前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报中唯一的社会科学版学报。2006年原《医古文知识》更名为《中医药文化》并正式创刊,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专门研究中医药文化的学术期刊。近几年几乎每年都有多项中医文化研究课题被立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甚至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重大招标项目,有的还立项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标志着中医文化研究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此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十二五”学科规划中将中医文化学作为了重点建设学科,包括安徽省、南京市、山东省、上海市、北京市等地多家研究机构入选。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将中医文化学列入重点建设学科,标志着中医文化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具有了合法性。安徽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在中医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中医文化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招生点,南京中医药大学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率先在中医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中医文化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招生点,专门培养中医文化研究高级人才。

2中医文化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中医文化学作为一门学科虽然已初步成型,但由于学科发展时间短,还存在学科界限模糊、研究内容过于分散、研究队伍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

2.1学科界限模糊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中医文化学与中医史、医古文、中医文献学、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一些内容的交叉渗透难以避免。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中医文化学必须进一步明确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否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多个学科去“争抢”研究,导致中医文化学科被淡化,甚至学科独立存在的必要性遭受质疑。因此,在保持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的优势前提下,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研究重点,划定自己的学科界限非常必要。

2.2研究内容过于分散

在中医文化研究的早期阶段,研究内容分散无可厚非,但作为一个独立建制的学科,则需要将研究视野集中到解决中医文化学科核心问题与关键问题上来。另外,中医文化研究还存在着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现有研究虽不乏精品,但低水平的所谓‘研究’却也占据了相当比例。这种研究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中医文化研究的整体水准,使其整体研究状况与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之间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中医文化研究重点应从过去“回溯性”研究,转向到解决中医发展的现实问题中来。

2.3研究队伍有待提高

由于中医文化研究者来自众多学科领域,受学科视野限制,学者们往往选择自己熟悉的问题,运用自己的学科方法开展研究,而缺乏文化整体视野的观照。目前中医文化研究主体,一是中医药学者,一是文史哲学者。中医药学者研究中医文化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但部分研究者由于缺乏人文理论素养,不熟悉文化研究方法,导致研究成果容易滞留在医学层面,而未能够深入到中医文化内核。而一些文史哲工作者长于文化研究方法,但缺少必要的中医学知识储备,研究成果容易滞留在文化表层,未能切入中医内部。两个研究主体由于处在不同学科领域,缺乏必要的交流、沟通与理解,所以培养一批热爱中医文化事业、具备深厚中医文化功底的中医文化专职研究队伍刻不容缓。

2.4引导作用未充分发挥

中医文化研究时间不长,在没有统一的理论范式引导下,对中医文化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并没有取得统一认识,许多问题尚处于见仁见智的阶段。《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提出,要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规划,并将其提高到与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并列并重地位。中医文化的作用在于引导,但由于学术内涵研究不足、实践研究不够,其在引领中医教育、医疗、科研、保健、产业与对外交流合作方面的作用发挥不尽理想。

3加强中医文化学科建设的建议

3.1加强学科内涵研究,厘清中医文化学科与其他学科关系合理界定中医文化学科内涵是中医文化学科建设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尽管目前对中医文化学科内涵的认识趋同,但如何从中医文化本质、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分层界定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文化学科内涵界定既不能广泛无边,否则难以体现中医文化特色;也不可过于狭窄,否则难以起到引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作用。界定中医文化内涵,除了需要处理好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系外,还需要处理好中医文化学科与其他中医药学科的关系,厘清中医文化与中医文献、中医史、中医基础理论等学科的界限,在保持为其他学科提供文化背景、思想源泉与发展动力的前提下,保持和维护学科自身的特色与独立性。

3.2聚焦重大需求,解决中医文化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中医文化研究涉及面广,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本学科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同时还需要解决中医药传承传播领域重大实践问题。在中医文化学科理论问题研究中,除了合理界定中医文化学科内涵外,还需要解决中医科学性、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医学思维方式等重大理论问题。中医文化需要解决的重大实践问题,着力点应放在中医文化的保护、传承与传播上。

3.3加强中医文化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中医文化专门人才

第4篇

中国民族民间舞本科教改方案和课程设置正是在这种思考下展开的,依据有关规定在北京舞蹈学院的专业设置中,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芭蕾舞、音乐剧都划归在表演专业之下,与舞蹈学、舞蹈编导相区别。尽管中国民族民间舞本科教学只有一个表演专业,但在2002版本科培养方案中,在表演专业结构框架内,对于具体的课程内容设计,不仅注重了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还刻意强调了“表”、“教”、“编”、“研”等系统课程的协调搭配,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学生表演能力培养上,设计了基本功训练、中国民族民间风格舞蹈课群(汉、藏、蒙、维、朝、傣风格舞蹈单元课、风格舞种专门化、中国民族民间舞传习课、中国民族民间舞传统、典型组合课)、中国民族民间舞剧目与表演、戏剧表演、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基础理论与实践等相关课程;在教学能力培养上,设计了由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分析课、中国民族民间舞编创组合、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毕业实习(教学实习)这几门课构成的教学法课群;在编创能力的培养上,开设了中国民族民间舞即兴与编创、中国民族民间舞动作分析与编舞这两门课程;在学术研究能力培养上,开设了舞蹈形态学、舞蹈概论、中国民间舞蹈文化、舞蹈教育学、中国民俗舞蹈、舞蹈作品赏析,以及文化人类学。开设文化人类学是因为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中国民俗舞蹈这两门课程,其课程性质类似文化人类学中的民族志研究,授课重点不在于学术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探索,而是着重强调对中国不同民族地域仍在传承的、有特点的民族民间舞蹈的详细介绍。任何一门学科没有自己学术研究的方法论,无论如何都是不完善的,借用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的理论范式与研究手段,填补与完善中国民族民间舞学术研究方法论的不足,是当时设计这门课程的最初思考。该课程2003年正式授课,虽因多种原因在2006版本科培养方案中被撤下,但在2011版本科培养方案又以限选课的形式被重新纳入。今天,不仅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等其他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为教学重点的教学单位,也都开设文化人类学概论或民族学通论这样的课程。

二、理论范式的补充

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选择文化人类学弥补自己方法论上的不足,不是一时兴起之作,而是一种深思熟虑的必然。记得北京舞蹈学院对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有着突出贡献的许淑媖教授,生前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要想解决自身的学术问题,必须要借鉴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这是她游学世界后一个最为深刻的体会,据说她生前在香港还做了一台人类学意义上的舞蹈专场晚会。当然有着类似认识的不仅就她一人,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诸多研究中国民族舞蹈的老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做研究。“人类学是研究人性(普同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一门学科。与其他社会学科强调自我(theself)的研究不同的是,人类学注重对他者的系统研究(theStudyofOtherMan),并相信通过研究他者能够比仅仅研究自己能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即通过研究时空和结构中的异文化来理解人类共性(humancommonality)、自性(self-identity)和他性(other-ness,orother'sidentity)。‘他者’(other)在人类学的理解中,不仅仅是指与自己不同的人群,更多是指与自己不同的文化(Culturalotherness),而是文化意义上的他者性。”如果将这个概念加以引申,发现中国民族民间舞也是一门研究人性(普同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学科,每一位中国民族民间舞人不约而同地也都是一位他者文化的传承者与研究者。诸如现今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中的藏族、蒙古族、朝鲜族、傣族、维吾尔族等民族舞蹈教材,每一个对于学习这些舞蹈的汉族师生来说都是他者。即便是汉族舞蹈教材,诸如山东秧歌(胶州秧歌、鼓子秧歌、海阳秧歌)、安徽花鼓灯、赣南采茶、云南花灯、陕北秧歌等这些在田间巷头、桑间濮上传承的民间舞蹈形式,对于来自不同省份在都市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师生来说也都是他者。所以,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研究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情。“理论(theory)是通过对已知事实的推理得出用于解释某事的一整套观点。理论的主要价值在于促进新的理解。理论体现的模式、联系和关系可能为新的研究所证实。”理论作为包含了一系列命题的解释框架,最有价值的是能为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提供一个框架,让研究产生预盼性以及能够多视角地深入展开。对此,理论的积累与深入的研讨是各个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舞蹈界相对于其它学科,运动的人体(舞蹈动作语汇)是其本体,舞蹈表演是其中心(舞蹈只有跳出来才能呈现),所以“实践永远走在理论的前面”是一个被业界默认的“共识”,“重实践轻理论”也是一个大家都明白也都看到的问题。当技术和学术之间的不平衡达到一个临界点时,即舞蹈的学理建设没有跟上舞蹈实践发展的需要时,舞蹈实践会陷入原地打转、止步不前的怪圈,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理论指导实践,科研促进教学,思想引领创作”的作用,缺少了学理支撑的实践是不可持续的。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理论建设也是如此,尽管一些专家、学者花费毕生精力从事相关的研究,也提出“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五大文化类型划分法、语言划分法、地理划分法”、“两类三层说”、“中国民族民间舞原始舞蹈遗存”等一些精辟的理论,也有过《中国民族民间舞的集成》、《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中国原生态舞蹈文化》等相关优质的著作,但这些相比文化人类学在他者文化、世界民族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无论在理论深度、广度、厚度以及理论著作的数量上都是不能成正比的。诸如在理论范式上,文化人类学对他者文化研究积淀的理论就有古典进化论学派、传播论学派、法国社会年鉴学派、历史特殊论学派、英国功能主义学派、文化与人格学派、新进化论学派、结构主义人类学、象征人类学、解释人类学、后现代人类学等诸多学派。关于理论阐述的经典名著也是硕果累累,甚至每年都会有不同新的论著产生,借用这些理论范式与研究成果研究中国民族民间舞的问题,无论从哪个方面说都是必要和必须的。

因为,在当下中国民族民间舞有许多理论问题尚待研讨,例如我们今天所说的民族是国族(na-tion)的概念,还是族群(ethnic)或人群(people)的概念?民间和民俗的关系是什么?民族民间这个合成词前者与后者之间的关系是并列?是从属?还是偏正?职业化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传统指的是什么?是世代传承下来具有同一性的东西?还是当代人发明的新传统?在职业化的过程中如何坚守民族民间舞蹈原有的神圣感、仪式性与多样化?中国当今的56个民族的“民族识别”是怎么一回事?如何看待已被划分好的民族下面的不同支系的族群舞蹈?民族民间舞蹈与社会,民族民间舞蹈与宗教,民族民间舞蹈与政治,民族民间舞蹈与生态,民族民间舞蹈与文化变迁等等,相关的问题都需要深入研究,也都需要一一解答。这其中,很多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研究中,还没有涉及或者钻研不深的问题,在文化人类学中大多已经有了很深入的研讨,将这些研究成果加以借用和积极转化,能使我们的研究少走弯路事半功倍。人们常说:“名不正言不顺,理不直气不壮”。许多学科的发展问题不能名正言顺的回答,甚至连自圆其说都不能满足时,自然就会遭到多方质疑以及各种责难。我们不能永远用“你不懂舞蹈这句话”加以搪塞,是将我们的所思所想加以表述的时候了,“思维决定行为,想不清楚也就做不明白”,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当我们在某些方面力所不及时,借“它山之石,用以攻玉”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当然会出现文化人类学个别理论因过于高深而无法应用的情况。但类似《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中国民族志》这样的民族问题研究丛书,以及《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凉山彝家》、《湘西苗族考察报告》、《云南民族调查报告》、《台湾畲族之原始文化》、《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鼓藏节:苗族祭祖大典》、《克木人:中国西南边疆一个跨境族群》、《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志》、《从阐释到建构:纳西族传统文化转型的民族志研究》、《圣歌里的芭蕉箐:富民县东村乡芭蕉箐苗族村民日记》等类似的民族志作品,能给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研究提供很多翔实的资料,以及理论范式应用上的思考。

三、研究方法的完善

文化人类学作为研究人类社会与文化,即描述、分析、阐释和说明社会和文化异同的分支学科。“为了研究和阐释文化多样性,文化人类学家从事两类活动:民族志(ethnography)(基于田野工作)和民族学(基于跨文化比较)。民族志提供对特定社区、社会或者文化的描述。在民族志田野工作中,民族志收集他或她组织、描述、分析和阐释的数据,并以专著、文章或者电影的形式来建立和展示描述。传统上,民族志者曾居住在小型社区中,并研究当地的行为、信仰、风俗、社会生活、经济活动、政治和宗教、艺术。……民族学(ethnology)考察、阐释、分析和比较民族志结果———从不同社会中搜集到的资料。它运用这些材料对社会和文化进行比较、对比和归纳。发现特殊之后更普遍的东西,民族学家试图辨认和解释文化异同,检验假设并建立理论以提升我们对于社会和文化体系是如何运作这一问题的理解。”从引文中可以看出,田野工作和比较研究是文化人类学最为核心的研究方法,甚至被学者们认定为“看家的本领”。

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来说这两种方法也是贯穿始终。先说比较研究,学习和研究其他民族地域的舞蹈,一进入就开始了比较研究,无论你承不承认,对于你熟悉的本民族或本地区舞蹈文化解释体系而言,其他民族地域的舞蹈永远是不折不扣的他者,在学习和研究中不比较都不行,因为它总会与你熟悉擅长的舞蹈类型有区别,整个过程会在不适应———适应,不理解———理解中完成。文化人类学出于学科范式假设的需要,会致力于欣赏和理解“差异”(difference),中国民族民间舞就舞蹈学习研究的深入,也会以他者舞蹈的风格、特色、不同来反观自己熟悉的舞蹈类型,从而进行更好地自我发现,如同照镜子一样,成为他者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田野工作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而言,是学科发展的基点,这是每一位中国民族民间舞人都能达成的“共识”,过去只不过叫“民间采风”而已,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奠定的基础息息相关。如果说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引发的“新秧歌运动”,以及1946年由戴爱莲为首组织编创的“边疆音乐舞蹈大会”可以被认定为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发展起点的话。那么当时的做法,即文艺工作者积极深入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学习人民,理解人民,向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学习,视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文艺创作的源泉这一观念不仅深入人心,更成为学科后期发展建设的方向标,以及学科教材建设、作品创作、学术研究的压舱石。在当时,将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对民间艺术的学习,规定为有出息文学艺术家进行创作的先决条件。在今天,“投入生活的激流,吸取民间的养料”,依旧是每一位中国民族民间舞人能出色地“表”、“教”、“编”、“研”的前提,并成为一种“传统”被历代中国民族民间舞人所遵循。上山下乡、走村串寨地“访舞”、“学舞”、“研舞”,每一位中国民族民间舞人都能说出与自己相关的一两个故事,历届学科带头人也都是亲历亲为,大江南北也都留有他们的足迹,部分田野经历或多或少也有所记载。如北京舞蹈学校民间舞第一人教研组组长盛婕老师(1954.9-1954.12),写过《安徽的花鼓灯》、《江西省“傩舞“调查介绍》这样的文章;第二任教研组组长彭松老师(1954.12-1956.2)发表过《采舞记———忆1945年川康之行》、《谈民间舞蹈的发掘和整理》、《灯舞》、《花鼓灯之歌》这样的文作;第三任教研组组长罗雄岩老师(1954.12-1958.4)写过《塔吉克族舞蹈的艺术特色》、《九曲黄河灯初探———灯阵的古文化遗存》等相关的论文;第四任教研组组长许淑媖老师(1958.4-1961)也留有《南北寻舞有感》、《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采集点滴》、《再谈深入学习传统,奋力发展创新》等相关的著述,与他们同时代的老师就更不用提了,不仅以身示范亲历民间,对自己的所感、所思、所见也多有笔墨。1987年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系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成立,去民间做调研,整理教材、创作作品、学术研究更是成为每一位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师的必修课,在全国各地很多重大节日以及相关的仪式庆典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认识如此深入,所作也如此精彩,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中国民族民间舞学科没有一本关于如何进行田野工作的教材或著作,前辈教师做田野的经验和心得更多停留在资深教师的口述记忆中,他们的精彩故事以及学舞传奇也没有人有兴趣著书立说,田野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少有归纳,更谈不上系统的总结了。

反观文化人类学,只要敲击田野工作就会出来《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民族学理论与方法》、《文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田野民俗志》、《定性研究:经验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定性研究:解释、评估与描述的艺术及定性研究的未来》、《如何做质性研究》、《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教育与社会科学研究者指南》、《参与观察法》等诸多的学术论著,更不用提各种《人类学通论》或《民族学概论》中有关田野工作章节的介绍,以及专门撰写的有关田野工作的民族志以及相关的研究文章了。对此,学习和借鉴文化人类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完善和补充中国民族民间舞在研究方法上面的不足和缺失,是件势在必行的工作与任务。当然学会别人的目的在于找到自己。学习和借鉴过程中,不能完全依照文化人类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舞蹈,“首先需要认识舞蹈这种人体文化和艺术所具有的那种高度的敏感性和特殊性,还需要认识到,舞者先天的生理结构、心理素质、运动力学、美学理想等差异,一旦将它从此地文化移植到彼地文化的土壤中去,它便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土不服’现象,甚至会出现‘树挪死’的可能,由此造成原有的文化意义不复存在,甚至遭到严重扭曲和误读的命运。”就这个问题一些人类学家也谈道:“人类学学科立场的艺术研究往往本着人类学学科的立场,从‘艺术的社会性’着手,要求艺术人类学去研究各种艺术形式是如何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和塑造社会的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的,探讨在艺术形式背后蕴含着什么样的文化逻辑和理念,以及文化逻辑在场景中得以表征或者转化于实践之中的过程。以此来着手进行他们自己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在研究中也可以使其研究更具有人类学学科的规范性。这种努力固然扩大了艺术的范畴,甚至可能使传统研究有眼界大开的感觉。但是,也或多或少让艺术研究圈内的学者和更广大的阅读者感到困惑:艺术本身的位置何在,人类学的艺术人类学研究是否靠‘艺术’的谱。当着意发现文化价值、社会集体表象之类的东西时,对艺术影像性或听觉感受存在本身却缺乏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总给人隔靴搔痒之感。”对此,对于文化人类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借鉴与学习,学什么,怎么学是一个必须要深思熟虑的话题。

四、结语

第5篇

目前,全国高校学报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一些地方高校特别是规模较小的高校学报在办刊中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一方面要应对质量较高的学报(如“核心期刊”学报)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还面临着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较小、发行渠道单一、优质稿件匮乏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促进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其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优势学科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能够为学报长期提供高质量的,反映学术界新观点、新见解、新方法的稿件,以避免学报出现“等米下锅”、等稿上门的窘境。可以说,离开了学科建设的支持,学报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为重要的是,优势学科建设对于加强学报的作者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作者是重要的出版资源,高校学报能否在最终意义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优秀的作者队伍。高校的优势学科往往集中了全校该领域最突出的专家和学者,有的还在国内外聘请了知名的专家学者,可谓是群英荟萃。因此,优势学科建设能够为学报提供一批稳定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作者,增强学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高校学报对优势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

1.促进学术人才培养

开展优势学科建设,关键在于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形成学术梯队。高校学报承担着传播、更新学术理论知识,传递学术资讯,集成学术思想的重任,对于培养学术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通过刊发科研论文,将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发表出来,在学术界内外进行充分地交流,从而提升教师及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促进优势学科建设,培养学术后备力量;二是通过发表教学改革类的文章,探讨优势学科教学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从而在理论上为提高优势学科的教学质量提供可能;三是高校学报在审稿、用稿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一批科研能力强、研究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优秀作者,并能以发表其论文的方式对其进行学术能力的培养;四是通过高校学报这块园地,可以使各种学术理论和学术思想进行充分交流,从而将校内外的教师及科研工作者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其能互相交流思想和成果,共同提高科研能力。

2.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及时促进最新科研成果的转化对于高等院校优势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支撑和保障作用,可以增强高校优势学科的核心竞争力。高校学报是将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转化为科研成果的桥梁。首先,和出版专著相比,高校学报一般为双月刊或者月刊,出版周期较短,能更加及时地将教师和科研人员最新的学术成果发表出来,有效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促进优势学科的培育与发展。其次,学报对学术信息的交流是双向的。一方面,可以将本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及时发表出来,展示学校的科研实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则可以发表国内外高质量、高水平的原创性论文,使本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及时获得科研信息和资讯,拓展视野、启发思路、借鉴方法、了解现状,有力地推动自身的科研工作。

3.引导学术研究方向

学术性是高校学报的本质属性,但是,高校学报不仅可以展示校内外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学术成果,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学术研究的潮流,为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指明研究的方向。一方面,由于工作性质的缘故,学报编辑与相关行业内的专家学者联系较多,长期以来获取的学术信息也较多,因此学术视野较为宽阔,可以为校内从事优势学科建设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学术界的新情况和新亮点,帮助其发现学术研究的新方向和新领域,有利于其树立前瞻性的思维,推动学科良性发展。另一方面,有的学报编辑同时又是高校某一院系和学科的兼职研究人员,与校内教师和科研人员有着工作上的合作关系,这种情况使得学报编辑能较深入地了解校内学科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的思路,从而在进行刊物编辑的时候能有意识地编发一些学术质量较高,创新性较强,对校内优势学科建设有借鉴意义的稿件。

4.促进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

学报是反映学术信息,展示学术成果的园地,在学术交流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首先,高校学报是目前进行学术交流的最佳平台,是各种学术信息的“集散地”,学报通过刊发国内外高质量的学术文章,传递学术信息,展示最新的理论成果,开展学术争鸣与讨论,有利于促进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其次,高校学报往往联系有一大批具有一定科研水平的作者,学报通过组织作者联谊会等形式,可以有效地促进作者之间的交流,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为其搭建进行科研合作的平台。

三、学报工作促进优势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1.基本思路

(1)坚持特色办刊之路。刊物特色是一种刊物区别于另一种刊物的标志,是刊物的“身份证”,也是其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因此,高校学报要从本校和本地学科优势出发,注重将学报的历史积淀性和时代延伸性结合起来,突出学报在某个学科、专业和领域的优势和特色,精心打造特色栏目,编发反映优势学科理论成果的文章,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换言之,就是要通过增强学报特色,提高学报的影响力来推动相关学科建设,为其提供智力支持,提升其教学和研究水平。

(2)坚持“开门办刊”的理念。高校学报要立足本校,面向国内外,冲破以往所谓学报“内向性”的框架,广开稿源渠道,广纳名家名文,拓宽学术视野,不断提高学报学术品位,将“专家办刊”和“开门办刊”结合起来,学习国内外优秀刊物的办刊经验,努力打造学术精品,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只有如此,才可能为校内优势学科建设提供一流的、具有创新性和借鉴意义的学术信息和资讯,为校内外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交流的平台,促进学术发展与繁荣。

(3)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提高质量是学报发展的生命,高校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始终坚持把质量管理摆在重要位置。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报出版发行的质量保障体系,严格保证学报的审稿质量、编校质量、排版质量和印刷质量,通过刊发高质量、高水平的文章来提升学报的品位,提高学报的影响力。也就是说,只有学报的学术品位得到提升,才能够为学校的优势学科建设提供支持。

2.以学报工作促进学科建设的措施

(1)做好审稿、用稿工作审稿是高校学报编辑出版中的核心工作之一。因此,高校学报审稿要及时,把握好尺度,坚持三审制原则,建立健全审稿体系。在此基础上,应该根据本校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发展情况,适当向涉及此类学科或有相关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倾斜,优先发表其论文,这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报的影响因子,契合了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加强学校相关学科的建设。例如,《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近年来根据自身的实践和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实际,在坚持审稿原则和标准的基础上,遴选和编发了一批涉及“现代远程教育”和“高职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了学者和教师的好评。

(2)做好组稿工作当前,稿源紧张是不少学报编辑部面临的主要困难,成为阻碍高校学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为此,高校学报应破除“等米下锅”、坐等来稿的传统做法,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主动地拓展稿源。首先,应该加大向相关学科专家学者约稿的力度。高校学报应根据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采取各种方式,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约请国内外的知名学者以第一作者身份向学报赐稿,在学报开设“专家论坛”专门刊发其文章,同时向其支付一定数额的稿酬,优稿优酬。例如,人文社科类期刊可以向全国知名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等约稿,甚至组织专家学者开展一期或几期的笔谈,并着力建设学报“专家作者库”。其次,学报编辑部应主动了解学校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的发展状况,长期跟踪其科研进展情况,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一批涉及该学科领域的校内外稿件,尤其要注意采用观点新、角度新、有深度,社会影响和学术影响俱佳的稿件。这一方面可以及时地将本校取得的科研成果展示出来,促进成果转化,反映学校的科研实力与成就,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校内相关学科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借鉴。

3.打造特色栏目

特色专栏有利于展示刊物的个性,提高刊物的影响力,吸引优质稿源。目前,业内一些学报之所以办刊出现困难,有的甚至处于举步维艰的状态就是因为其办刊缺少特色,不具备比较优势。实际上,学报突出办刊特色,打造特色栏目不仅有利于校内优势学科建设,而且对于学报自身的发展也意义重大,因为一旦校内的优势学科做大做强之后,就能为学报特色栏目的打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稿件。在这方面,一些大学的学报已经进行了尝试,并且取得了成功。例如,《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精心打造的“人类学研究”栏目,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成为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首批名栏建设单位。打造高校学报的特色栏目,重点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摸清学校学科建设、师资人才等情况,合理地设置栏目,精心打造,推陈出新,编发一批反映学校特色学科、优势学科科研成果的稿件,充分体现本刊物的学术风貌和品位。二是做好选题策划工作。要根据学报和学科的特点,努力寻找新的、具有学术潜力的生长点,策划一些反映该学科前沿学术成果的选题,将学术特色、地方特色和形式特色结合起来。三是树立精品意识,主动向该学科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和教授约稿,以体现该学科最新、最高的研究水平,引领学科发展方向,推动优势学科建设向纵深发展。

4.加强作者队伍建设

第6篇

1.1兼顾服务地方与行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地方行业高校既要服务行业发展,又要做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尽管通过更校名、争取博士学位授权等措施实现了自身跨越式发展。但地方行业高校的学科数量始终有限,服务地方行业经济发展在理念、产业对接机制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

1.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对高校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近年来,国家取消“国家重点学科”的审批、严格控制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学术型学位点总量、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施“2011”计划,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新阶段。特别是今年初,教育部出台《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学位〔2014〕4号),将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分为学位授予单位自我评估和教育行政部门随机抽评两个阶段,以学位授予单位自我评估为主,从而使得地方行业高校急需围绕自身定位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学科评价体系,为研究生教育和学科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1.3传统学科建设评价机制存在严重的泛化现象学科建设的内涵包括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平台等方面,但许多高校受困于重点学科评估或学位点评估引入的评价模式,追求大而全的评价指标,脱离自身实际,实施过程更多流于形式。相关学科的评价指标亟需要科学化,必须考虑地区差异、行业差异、学校定位差异、学科差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2地方行业高校构建学科建设自我评价机制的着力点

2.1加大对学术带头人的行业认同度评价学术带头人的行业认同度可反衬出学校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是形成强有力学术团队的基础。学术水平、人格魅力及带头作用都会对其在行业内的认同度起到重要影响,学科建设自评指标体系中均应具有一定权重。

2.2强调科研项目的协同创新评价交通行业中的重大工程一般会涉及多个学科问题,需要协同创新。强调科研项目的协同创新评价,有利于多学科组织力量解决工程中重大科学问题,更有利于行业高校打破内部学科壁垒,实现各学科协调可持续发展。

2.3重视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毕业生就业质量(包括自主创业)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校声誉至关重要。地方行业高校由于具有浓厚的行业背景,大多具有高的毕业生就业率。然而对于交通工程行业,因工作条件艰苦,导致许多毕业生不能长期坚守。因此,地方行业高校不仅关注他们的初次就业情况,也关注未来的工作状况,建立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跟踪机制。

2.4考虑学科平台资源的共享程度评价大多数行业高校优势特色学科和高层次学科平台数量有限,学科间交叉融合程度不够,有的还存在严重的学科壁垒,学科平台资源的共享程度不高,不利于多学科协同发展。

3地方行业高校构建学科建设自我评价机制的措施

3.1完善学科建设管理体制长期以来,地方行业高校重视增加学位授权点和重点学科数量,学科建设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学科建设氛围不够浓厚,而这却是构建学科建设自我评价机制的重要前提。

3.2建立学科信息跟踪系统为了制定行之有效的指标体系,需针对不同学科和同行业、同地区高校开展广泛深入调研,建立学科信息跟踪系统。但由于原始资料的不规范不完整,各类统计数据不统一,评价数据资料未能及时整理,从而难以使评价信息资源实现共享和充分利用。因此,需要与上级主管部门和同行高校等单位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

3.3重视行业评价主体的作用在学科建设自评过程中,相关学科所在单位、学校学术委员会等机构人员均可参与其中,为建立特色有效的学科建设自评制度出谋划策,努力实现评价过程的公开透明。同时,还需要吸纳社会行业人士的积极参与,充分尊重行业对学科发展的需求。

第7篇

该学科从建立开始,就以研究我国,特别是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渔业经济为基础,在渔业生产、贸易、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及理论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学科中的渔业政策与法规、都市渔业、水产品贸易与流通三个研究方向都有良好的进展和突破:在建立我国渔业经济与管理的全面研究上,突破了长期以来分隔研究的局面,完善了研究内容和体系,在国内形成了在这方面的制高点。经过学校和老师们长期的研究而积淀,该学科的学术研究水平不仅有很明显的提高,原有为产业服务的应用研究优势也得到更好的发展,特别是在渔业政策与法规、都市渔业和水产品贸易与流通等研究领域,优势明显、地位突出和特色显著。同时,学校还积极扩大对外交往,与美国、韩国、挪威、日本等国家高校和研究机构,以及联合国相关组织保持积极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树立该学科在全球的影响力。

二、特色学科建设的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学校加大了对该学科建设的资源投入力度,使该学科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管理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学科发展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是,与国际上知名大学相比,其学科建设还存在较多问题。

(一)目标定位模糊

对学科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是特色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然而,学科定位不当是目前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重点发展的学科不突出,特色不明显。该学科的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急功近利。如学科建设在服务社会中充当“消防员”的角色,被动适应市场,不能体现学科建设引导和前瞻性作用;热衷建设应用学科,忽视新兴学科、基础学科,导致学科发展缺乏活力。二是盲目发展。如“喊口号”,学校定位欠准确,发展战略规划和学科建设规划偏离实际,声称在几年内建成国内外知名大学,建一批世界领先水平的学科;不安于现状,争当“大而全”的综合性或研究型大学等等。

(二)研究队伍薄弱

学科建设的关键和核心是队伍的建设。如今,该学科团队也出现了“青黄不接”局面,主要表现在:学科梯队结构不合理,亟待解决;学科带头人研究水平还不够高,较难担此重任;学科带头人年龄老化,后继无人等等。另外,学校虽然开始重视学术梯队建设,但由于措施不力、不当,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重引进、轻培养”。我校也如此,不惜花重金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科研人员,而对校内的人才培养则不够重视。这种做法,不仅导致学科内许多在职教师,尤其是中青年骨干因其强烈的成功需求难以满足而流失,而且也使得被引进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因缺乏相应的团队支持,其潜能远不能挖掘出来。

(三)管理体制僵化

与其他高校一样,学科体制也实行项目管理,即学术带头人领导学术团队,统一负责该学科的规划、建设和实施。由于其管理方式并不一定能与学校管理体制自然耦合,特别是学校组织结构的科层化、官僚化,使现有学科管理机构庞大而僵化,因此造成了如今学科团队面对变化缺乏应变、适应和创新等能力。同时,有效的学科绩效管理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导致工作量多的人在考评中反而落后的现象,由此大大挫伤了教职工的积极性[3]。因此,在这种体制下,学科负责人其工作权限虚化,责、权、利无法协调统一,积极性势必受到更多地压抑,对于跨学科、跨门类的综合课题研究来讲更是难以适应。

(四)学科结构单一

近年来,由于一部分比较重要的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始终没有得到重视和培育,因此造成该学科结构单一,布局欠合理,学科面也过窄。据了解,高水平的重点学科数量在我校并不多,各学科间基本上处于“单兵作战”的状态,特别是缺少学科间的合作与交流,学科的群体优势因此得不到发挥。我校尽管对该学科布局进行了优化和调整,但新设学科很难在短期内形成优势、提升水平,学科间交叉融合不够、特色学科缺少相邻学科支撑、基础学科仍然薄弱等问题,依然是我们学校的一大困境。同时,由于较窄的学科面,导致了科研原创性明显不足,很难适应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五)发展能力下降

高校的学科建设,主要以经济建设和社会整体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必须全面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但请注意的是,满足社会需求并不等于要急功近利。记得十多年前,我们学科建设的重点瞄向人才市场急需的领域,由于不顾自身的条件和实力,纷纷开设会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热门学科专业,以期通过培养出国家所急需的经济人才。但事与愿违,由于当时缺乏建设条件,导致我们人才培养质量明显降低,有较大部分毕业生无法就业。另外,由于我校不顾条件争办某些学科,结果严重地分散了学科人财物资源,致使其原有的特色、优势学科遭受到冲击,影响了他们在行业乃至全社会的地位。

三、推进特色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如何抓住今后的发展机遇期,不断提升我校的学科水平,进而向高水平的大学前行,这对我校来讲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本人由此在借鉴本学科发展的基础上,着重对我校的学科建设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思考。

(一)准确把握学科定位

高校的办学特色,除了要有独特的办学思想外,还必须选择正确而科学的学科发展定位。例如:首先,应该要了解某学科领域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实事求是地评价该学科的学术地位与学术水平,找出与国内外高校先进水平的差距。其次,要分析自身的特色、优势及发展潜力,从“人无我有,人弱我强”学科建设思路中寻找突破口。第三,研究方向的数量必须适度。因为过多则力量分散,很难提高水平;过少,则研究口径受限,其发展潜力明显不足。学校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学科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只要选择正确,下定决心一抓到底,若干年后必然会有所建树。

(二)高度重视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特色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学校该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一要注重育才。要立足现有师资,有计划、有重点、合理地安排青年教师的进修提高,正确处理年轻学术带头人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与自然成长关系,保证学科建设人才辈出,形成稳定的学科梯队。二是注重聚才。可通过实施“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创新团队培养建设项目”、“优秀人才遴选与奖励项目”等,以项目带动建设,促进人才引进。三是注重用才。建立公开、平等、择优的用人机制,对于获奖者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不断完善学科人才成长激励和约束机制,着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外部环境条件。

(三)积极推进科学管理

特色学科的建设离不开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高校应独立设置学科建设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制订学校学科建设发展政策、规划和措施,统一协调解决与学科建设有关的问题。同时,在创新管理方面,学校要从追求局部短期利益向全面长期发展转变;从项目管理向系统管理转变,包括顶层设计、项目申报以及成果转让等,从注重教学科研两个部门向注重调动全校教职员工积极性转变。另外,学校还应鼓励教学骨干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同时鼓励科研骨干参与教学任务,努力探索建立教学科研及管理等不同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创造性、积极性。

(四)尽快优化学科布局

高校学科的发展有其相对独立的一面,但又不是完全孤立的。因此,学科建设必须顺应潮流,进一步完善构建大学科体系。高校首先集中力量,倾斜支持一般学科向重点学科发展,特别是提高优势学科的水平和层次。其次,既要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又要加强应用学科建设;既要注重单一学科建设,又要注重交叉学科建设,不断完善学科建设体系建设。第三,推进“扶强助弱”做法,即重点发展优势学科,又积极发展薄弱学科,进一步促进强势学科和弱势学科之间均衡发展。“学科结构是高校学科布局战略的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布局战略对于建立良性、互动、均衡的学科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五)不断提高发展能力

第8篇

探究这个学科理论的发展脉络,大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从调式类型和调式体系分析入手并辅助作曲则开始于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17世纪初,音乐理论家布尔迈斯特第一次定义了音乐分析,同时提出对调式调性和对位类型的确定、对作品创作质量的考量以及最终的段落划分是音乐分析的关键。文艺复兴至巴洛克时期,以修辞作为音乐作品结构基础的观念成为这一时期许多作曲家遵循的准则之一。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末,曲式学成为音乐分析的中心领域,并以指导作曲家实践为主要目的。18世纪,HC特赫、A雷哈等人从乐句结构开始,由小到大地找出了作品的曲式结构模式。如,音乐理论家HC特赫关注的是乐句、乐段的结构功能,而非旋律材料,并提出了适用于创作实践的各种模式图形。19世纪后半叶,里曼、普劳特(英国)等人用“动机”学来阐明乐曲发展的有机统一原则,并考虑了和声、调性布局等在结构中所起的作用,从此,曲式学不仅仅是一门为创作服务的学科,转而成为音乐分析的一个重要手段。音乐理论家莱希腾特里特在这些基础上作了更进一步的阐述,从此,曲式学确立并日臻成熟。此后,美学思想、音乐风格、音乐组织逻辑在曲式学的渗入,分析内容进一步丰富、深入,并能从多角度反映作品内容和创作思维,曲式学逐步向音乐分析转变,从侧重对作品外部曲式结构的划分向探索作品形成的过程和展开的方向发展。20世纪,由于无调性音乐与十二音序列作曲法的出现,统治了西方音乐好几个世纪的共性写作时期结束,代之而来的是对新的结构法的探索和尝试。主题动机与大小调功能和声的淡化与消逝,使音高、节奏、音色、力度等音乐参数逐渐成为20世纪作曲家们的曲式结构的要素,并且曲式的概念也更加宽泛,在20世纪前形成的典型性曲式模式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一些作曲家的作品中。但随着作曲技法与材料的变迁,它们愈发不适应作曲家对结构的要求了,而探求新的形式与模式,共性化写作方式的丧失也使得每位作曲家在他们的每一部作品中都在尝试一种相对自我与独特的表现方式与结构形式。因此,多元化成为20世纪音乐的主要特征。面对如何分析如此众多个性凸显的作品的形态,各种方法层出不穷。例如,勋伯格主张从动机开始进行分析;申克体系,将音乐分为三个结构层:前景、中景、后景;R雷蒂创立了以主题发展作为音乐作品的核心的学说;E库特(瑞士)主张着眼于线性对位及音乐紧张度的变化,等等。二战后,西方出现了动用自然科学和数学成就来研究音乐形态的新趋向,如,音乐理论家福特(美国)的集合分析理论等。总之,这时期的音乐分析体系纷繁复杂。

二、曲式与音乐分析的学科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引进外国音乐作品形态研究并作为专门的学科起源于当代。萧友梅在1920年5月31日《音乐杂志》发表“什么是音乐?外国的音乐教育是什么乐学?中国教育不发达的原因”一文,对作曲课程介绍中首次提到了“曲体学”。为教学需要而译介多部曲式著作和相关文章,建国前基本上多为欧美理论系统,建国后则多为前苏联的著作。如克耐尔《乐式的理论与实用》等。同时,也有很多我国学者撰写的文章和著作。如李鸿梁《乐式学纲要》、钱仁康《贝多芬的交响曲》等。1955-1970年期间受到前苏联的影响,阿拉波夫在中央院讲授“音乐作品分析”,对中国音乐院校音乐作品分析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全国各大音乐院校在这一时期纷纷成立音乐分析学科,并开设相关课程。较之传统曲式学课相比,更贴近作品的内容及世界观和时代,而非孤立地讲作品的结构。1980至今,我国音乐理论界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对此负有特殊使命的音乐分析学科健康良好的发展趋势。其间,不断引进吸收、参考借鉴西方20世纪文艺理论和音乐分析的丰硕学术成果,包括结构主义、解构主义、还原分析、集合分析、比例分析等,不断扩大学科领域和学术视野,并加强与音乐创作实践、教学实践的结合交融,不断涌现出优秀的研究成果,并从中反映出对学科建设发展的自觉思考。中国古代对于音乐形态也是有所关注的。相和歌注明调性,唐大曲、宋词等都有自己特定的曲式。中国古代对曲式的记载主要限于较大的段落及概括性的说明,缺乏更具体的技术,但对其加以审美上的说明,则是一个特点。长期以来,关于中国音乐的研究从未停止过,不论是中国音乐史学还是民族音乐学领域,中国民族音乐研究更是成为中国音乐学研究领域的主力军。对于中国民族音乐的分析研究突出特点是以曲式为主线,旋律等其他方面的研究包含其中。应西方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共性理论、共性写作的需要,西方曲式理论体系化程度发展的很快,但中国传统音乐由于长期处于师徒传承和自生自灭状态,所以音乐的规范化程度远不及西方共性写作时期,其音乐往往呈更自由和多样化特点。但客观上存在着曲式理论,这也形成了中国传统曲式研究方面专题性研究的特点,正是由种种不同的专题研究构成了中国传统的曲式理论的一个框架。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有些结构的模式化程度较高,曲式形态比较明显,但也有些其框架比较随意或隐蔽,讲究放浪形骸,致使其表现重心全在音乐的语言和细节方面。因此对于中国音乐的分析不能仅拘泥于曲式分类。所以到了80年代,对于中国民族音乐分析开始侧重从体裁、乐种等角度对曲式进行分类研究或专题性综合研究。另外主要针对某些具体作品和乐种的结构特点进行个案分析,范围广、种类多。虽然中国民族音乐分析有很大的发展,但在这个领域仍然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这一领域的学者们进一步认识和完善。

1.从著作或文章数量看多,目前的研究以民歌、戏曲及器乐曲方面的研究居多,说唱和歌舞方面的音乐分析较少。这也与研究工作者本身接触到的民族音乐类型有限有直接关系。且由于研究过程中使用的研究方法也直接影响这些研究结果是否能够真实反映出作品原貌。因此,还需研究者进一步加大投入、深入,所以形成中国音乐分析理论体系尚有待进一步地总结和研究。

2.在研究中国民族音乐时,不能简单地“拿来主义”,单纯套用西方音乐分析理论,而是要立足于我国的音乐和现存的分析理论实际。但也不能否认中西音乐中某些共同规律。随着中西音乐文化的交融日渐增多,应当清醒地认识中西方音乐的共性与个性关系问题,是建立中国音乐分析理论体系的前提。

3.努力方向:深化各分支学科、各体裁、乐种、乐目以及根植传统的新作品的研究,从整体形态学的层面进行比较与整合。乔建中:“形态研究可以成为揭开传统音乐内部体系奥秘的钥匙,但若不从学科的高度去要求,则可能永远停滞在浅层次的分析上。”

三、关于音乐分析学科的几点思考

1.如今,各种现代音乐分析方法纷繁复杂,但它们无一例外的,都与传统的音乐分析理论紧密联系,换言之,只有对传统的音乐分析理论深入了解和掌握,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分析理论,前者仍发挥巨大作用。二者应当是一种继承发展的关系,而非后者对传统分析理论的取而代之。

2.传统分析理论是建立在功能基础上的,以结构的划分为特征的表态分析体系。主要是通过对作品主题、和声、调性等方面的分析,归纳出音乐作品的曲式类型。20世纪以来,现代音乐的创作主导结构逻辑的结构力要素变得更为复杂化和多样化,尽管音乐基本表现手段仍然是和声、节奏、速度、调性等,但原来并不主导音乐作品结构思维的要素逐步成为重要的结构力。呈示、展开、过度、结束、导入等性质不同又相互依存的陈述方式却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如果说要完善传统曲式学,主要是要在保持以主题与调性因素为主导切入点的前提下,更多的关注音乐的其他基本表现手段的状态,考量它们对音乐的结构力。这也再次强调和说明了传统的音乐分析理论是现代分析理论的基础,是绝对不能被取代的。

3.20世纪音乐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作曲家对技法创新的追求,由此,与之相伴随的音乐分析也产生了以专门研究某特定作曲技术产生的分析理论,这样的理论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另外由于对音乐主导结构力要素的不同看法,使得某些分析方法虽然特色鲜明,但不免有所局限,因此,应对多种音乐分析技术加以综合、整合运用,从而更客观、更真实地反映作品。可见,音乐分析必然走向综合发展的方向。

4.音乐分析无论如何发展变化,某些关键内容却始终是音乐分析中必然要研究的要素,例如,音高、主题、结构以及美学意味等。只有分析这些要素在各个作品中的动态关系,才能深入地研究作品。同时,因为当代的音乐分析已经不是感性或经验性的了,而是建立在严密的理论体系之上的,所以分析的综合性也应当进一步加强。也就是说,不仅研究“式”,而且要研究“曲”,并加以综合。

5.《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大辞典》音乐分析条目中说到:音乐分析研究对象为乐谱文本、乐谱所投射的音响文本、作曲家的内心音响、表演家的演绎音响以及听众的体验音响共5种常态方式。然而,我们对于这5种方式目前的音乐分析发展并不均衡。像音乐表演学分析、音乐批评学分析的理论体系也不够完善。

第9篇

近几年来,学校加大了对该学科建设的资源投入力度,使该学科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管理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学科发展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是,与国际上知名大学相比,其学科建设还存在较多问题。

(一)目标定位模糊对学科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是特色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

然而,学科定位不当是目前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重点发展的学科不突出,特色不明显。该学科的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急功近利。如学科建设在服务社会中充当“消防员”的角色,被动适应市场,不能体现学科建设引导和前瞻性作用;热衷建设应用学科,忽视新兴学科、基础学科,导致学科发展缺乏活力。二是盲目发展。如“喊口号”,学校定位欠准确,发展战略规划和学科建设规划偏离实际,声称在几年内建成国内外知名大学,建一批世界领先水平的学科;不安于现状,争当“大而全”的综合性或研究型大学等等。

(二)研究队伍薄弱学科建设的关键和核心是队伍的建设

如今,该学科团队也出现了“青黄不接”局面,主要表现在:学科梯队结构不合理,亟待解决;学科带头人研究水平还不够高,较难担此重任;学科带头人年龄老化,后继无人等等。另外,学校虽然开始重视学术梯队建设,但由于措施不力、不当,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重引进、轻培养”。我校也如此,不惜花重金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科研人员,而对校内的人才培养则不够重视。这种做法,不仅导致学科内许多在职教师,尤其是中青年骨干因其强烈的成功需求难以满足而流失,而且也使得被引进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因缺乏相应的团队支持,其潜能远不能挖掘出来。

(三)管理体制僵化与其他高校一样

学科体制也实行项目管理,即学术带头人领导学术团队,统一负责该学科的规划、建设和实施。由于其管理方式并不一定能与学校管理体制自然耦合,特别是学校组织结构的科层化、官僚化,使现有学科管理机构庞大而僵化,因此造成了如今学科团队面对变化缺乏应变、适应和创新等能力。同时,有效的学科绩效管理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导致工作量多的人在考评中反而落后的现象,由此大大挫伤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因此,在这种体制下,学科负责人其工作权限虚化,责、权、利无法协调统一,积极性势必受到更多地压抑,对于跨学科、跨门类的综合课题研究来讲更是难以适应。

(四)学科结构单一

近年来,由于一部分比较重要的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始终没有得到重视和培育,因此造成该学科结构单一,布局欠合理,学科面也过窄。据了解,高水平的重点学科数量在我校并不多,各学科间基本上处于“单兵作战”的状态,特别是缺少学科间的合作与交流,学科的群体优势因此得不到发挥。我校尽管对该学科布局进行了优化和调整,但新设学科很难在短期内形成优势、提升水平,学科间交叉融合不够、特色学科缺少相邻学科支撑、基础学科仍然薄弱等问题,依然是我们学校的一大困境。同时,由于较窄的学科面,导致了科研原创性明显不足,很难适应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五)发展能力下降高校的学科建设

主要以经济建设和社会整体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必须全面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但请注意的是,满足社会需求并不等于要急功近利。记得十多年前,我们学科建设的重点瞄向人才市场急需的领域,由于不顾自身的条件和实力,纷纷开设会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热门学科专业,以期通过培养出国家所急需的经济人才。但事与愿违,由于当时缺乏建设条件,导致我们人才培养质量明显降低,有较大部分毕业生无法就业。另外,由于我校不顾条件争办某些学科,结果严重地分散了学科人财物资源,致使其原有的特色、优势学科遭受到冲击,影响了他们在行业乃至全社会的地位。

二、推进特色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如何抓住今后的发展机遇期,不断提升我校的学科水平,进而向高水平的大学前行,这对我校来讲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本人由此在借鉴本学科发展的基础上,着重对我校的学科建设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思考。

(一)准确把握学科定位高校的办学特色

除了要有独特的办学思想外,还必须选择正确而科学的学科发展定位。例如:首先,应该要了解某学科领域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实事求是地评价该学科的学术地位与学术水平,找出与国内外高校先进水平的差距。其次,要分析自身的特色、优势及发展潜力,从“人无我有,人弱我强”学科建设思路中寻找突破口。第三,研究方向的数量必须适度。因为过多则力量分散,很难提高水平;过少,则研究口径受限,其发展潜力明显不足。学校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学科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只要选择正确,下定决心一抓到底,若干年后必然会有所建树。

(二)高度重视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特色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

学校该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一要注重育才。要立足现有师资,有计划、有重点、合理地安排青年教师的进修提高,正确处理年轻学术带头人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与自然成长关系,保证学科建设人才辈出,形成稳定的学科梯队。二是注重聚才。可通过实施“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创新团队培养建设项目”、“优秀人才遴选与奖励项目”等,以项目带动建设,促进人才引进。三是注重用才。建立公开、平等、择优的用人机制,对于获奖者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不断完善学科人才成长激励和约束机制,着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外部环境条件。

(三)积极推进科学管理特色学科的建设离不开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

高校应独立设置学科建设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制订学校学科建设发展政策、规划和措施,统一协调解决与学科建设有关的问题。同时,在创新管理方面,学校要从追求局部短期利益向全面长期发展转变;从项目管理向系统管理转变,包括顶层设计、项目申报以及成果转让等,从注重教学科研两个部门向注重调动全校教职员工积极性转变。另外,学校还应鼓励教学骨干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同时鼓励科研骨干参与教学任务,努力探索建立教学科研及管理等不同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创造性、积极性。

(四)尽快优化学科布局高校学科的发展有其相对独立的一面

但又不是完全孤立的。因此,学科建设必须顺应潮流,进一步完善构建大学科体系。高校首先集中力量,倾斜支持一般学科向重点学科发展,特别是提高优势学科的水平和层次。其次,既要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又要加强应用学科建设;既要注重单一学科建设,又要注重交叉学科建设,不断完善学科建设体系建设。第三,推进“扶强助弱”做法,即重点发展优势学科,又积极发展薄弱学科,进一步促进强势学科和弱势学科之间均衡发展。“学科结构是高校学科布局战略的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布局战略对于建立良性、互动、均衡的学科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五)不断提高发展能力特色学科建设

不仅要满足、服从于社会现实需要,同时又要超越其现实需要。如何推进?要提高特色学科发展能力,学校特别需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学校始终坚持“以贡献求支持,以支持求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孵化器”的作用,积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通过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能比较快地提高特色学科建设的可持续能力。二是坚定创新人才培养。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科建设仅仅是手段而异,人才培养才是关键。因此,高校首先坚持教学、科研并重,强化科研为教学服务的意识,把科学研究引进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这是学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结束语

第10篇

学科建设是高校具有战略性的基础建设。学科的定位是学科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教育技术学的定位首先要把握其学科地位,它是教育和技术的综合交叉学科,伴随教育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创新而产生。许多专家学者将其定位为“教育”、“技术”、“教育与技术”,“综合性应用学科”。但是争论的核心问题仍在于教育与技术的分量,而且始终没有离开“教育”和“技术”这两个关键词。教育技术学研究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其发展离不开技术的促进作用,并随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教育技术学中教育与技术是并列的关系,应是教育与技术的有机结合。教育技术学是是应用教育技术学的有关理论、手段来解析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此过程既离不开教育、技术两个因素的作用,又离不开教育与技术结合的作用。因此,应该将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为:教育为主导,技术为主体,教育与技术有机整合。

1、教育为主导

教育技术学首先说明“是什么”的问题。教育技术学根据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所以,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和研究领域都与教育教学过程及教育教学资源密切相关,主要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培养高层次人才。离开了教育的主导地位,也就谈不上教育技术学。社会在发展,任何形式的教育总是不能脱离教育这个根本主导。

2、技术为主体

“技术”是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教育系统中技术是最活跃的因素,能够保证教育的实现。教育技术学应该关注多种技术的教学应用。技术随社会不断发展创新,要将各种可能的技术转化为教育的现实性,最终实现真正的教育技术。何克抗教授说,“教育中的技术”大部分技术还可应用于如录音机、电视机、教学、娱乐,不仅仅只是用于教育方面,但其本质还是技术。技术为主体的“技术”,指广义的技术。伴随社会发展,内涵也不断丰富。教育技术学具有时代特点。教学首先就要做好教学设计,例如,上课——上好课——怎样上好课,说的就是上课的技术及艺术,所以,技术是离不开实践的。

3、教育与技术有机整合方式与结果

要实现统一,只能以教育为主导,技术为主体,教育与技术有机整合,才能让教育技术学科长足发展。如果只强调教育,忽视技术的应用,就会脱离时代特征,进入纯理论研究的怪圈;相反,将教育与技术分开,只强调技术,忽视理论的指导意义,技术也只能是技术,无法实现教育的目的。例如,南国农先生的A×B=C,萧树滋先生的A+B=C(其中:A=现代教育思想理论,B=现代信息技术,C=成功的教育技术专业),这些都是教育与技术相融合例子。

二、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原则

所谓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是指教育技术学科主体把握教育技术学学科规律,紧随社会发展,结合教学实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教育技术学科进步发展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整个学科的发展是宏观层面,教育技术学科是从微观层面进行学科建设探讨。

1、把握教育技术的规律和发展方向

此原则针对学科建设内容,首先要理解教育技术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增强团队、平台的建设和文化营造,努力培养人才,实现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目标。团队建设是学科建设最重要的方面。梅贻琦先生说,大学之大,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大师。所以,大学管理的关键问题是组建教师团队,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搭建学科平台。教育技术学科实践性、交叉性强,以团队模式开展管理是合理的。团队的建设中学术带头人是核心,团队的为人处世、文化、组织与激励机制是主要因素。

2、结合学校实际,创造自己的品牌效应

每个学科建设都希望最终有自己的品牌效果。教育技术学科建设通过不断调整,创造自己品牌最终会形成良性循环。首先,教育技术学科建设需要优化资源配置过程,也就是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找到自身的比较优势,确定其学科发展重点,实事求是,办出特色。其次,教育技术学科建设需要持之以恒,需要不断探索和时间的积累,才会在学科发展中立于长青之地。

三、对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展望

教育技术在时展大潮中不断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要求被特别提出来。我国各种教育技术会议中提出的新的理论、观点、方法,都展现了教育技术学的交融性、时代性、创新性。众多的教育技术在繁荣的教育理论基础上被引入教育教学。教育技术学学科机遇与挑战并存,教育与技术需要被有机的结合,才能促进教育技术的健康发展。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发展的教育技术学学科,还在逐渐借鉴吸收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以及一些技术基础、学科基础、艺术基础、哲学基础、教育基础等,并将其加以创新,使教育技术学科枝繁叶茂。教育技术学科应该涵盖教育技术的学习过程、理论、学校教育实践以及各分支层面,生生不息。在教育技术学发展中,创新应该是主导,并作为一条红线横贯其中;在教育理论的主导作用下,使教育技术学朝前不断发展;技术是教育技术学发展的根基,技术的升华与纵横拓展是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巨大工程;实现教育与技术的有机整合,让技术不断地为教育服务,加快教育技术学科的建设步伐和人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第11篇

一、传统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

如同我国现时代整个的社会文化一样,德育文化处于既有德育文化趋向消解、新的德育文化正在建构的文化转型阶段。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过程实质上便是既有德育文化的现代化过程。那么在这一现代化过程中,究竟怎样看待传统道德与德育呢?传统道德与德育体系中又有哪些因素具有现代因子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能够纳入正在建构中的新的德育文化,并为与现实的德育所用呢?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什么原则呢?

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既是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建构新的德育文化的需要。我们不可能割断中国的历史,脱离国情。在急剧变改的社会中,对传统的维系与科学地弘扬对维护社会稳定、缓解因观念突变而出现的思想阵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新的德育文化的建设固然以对传统的扬弃为重要特征,但尤为重要的是科学地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是我们赖以建构新的德育文化体系的基础。整个人类思想史的发展证明:人类思想的发展并非依据基础而创造新的思想,而是依据基础而改变传统意识。对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而言,所依据的“基础”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现实,据此应予改变的“传统意识”主要包括了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的精华。

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博大精深,虽有糟粕,更有精华,继承其精华,有利于加强学校德育及德育学科建设,这是与会的专家学者所普遍认同的观点。与会的专家学者指出,礼、义、廉、耻、信,以及孝等传统的道德观念,传统美德所体现的整体主义(具体表现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强调集体利益)、辩证思想(具体表现在强调“为政以德”与人际和谐)以及“先义后利”等,虽然其中具有特定的历史局限,但都拥用合理内核,所蕴涵的基本价值有一定的超时代特性,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结合现实赋予必要的时代内涵,完全可以变现实的德育及新的德育文化建设所用。在研讨过程中,有些专家还特别指出,传统道德与德育是一个有机的思想体系,它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同时也包括了儒家以外其它学派(比如道家、墨家等)的思想在内,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儒家的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会上,有些专家学者专门就“先秦道家的德育思想”、“《周易》的道德教育思想”作了研讨,与会者对此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传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既是一个理论,也是个实践问题。那么,在批判继承过程应遵循哪些原则呢?经过研讨,与会的专家学者普遍认识到,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必然要遇到三大矛盾,即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矛盾;要正确解决三大矛盾,必须区分、认识和处理这三大矛盾关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1.正确区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中的精华与糟粕,坚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2.正确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坚持古为今用,发展创新的原则;3.正确处理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坚持以为指导,贯通古今、融汇中西原则。在对待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的问题上,“五四”以来更有着两种不同的态度度和主张:一是毫无批判兼收并蓄,食古不化;一是全盘否定,“全盘西化”。受其影响,在批判继承的实践中也多出现过国粹主义与的错误。与会的专家学者强调,我们今天仍有必要批判和警惕这两种极端倾向的出现。基于对此现象的高度关注,有的与会者提出,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德育文化尤其需要遵循这样四项原则:1.化为现代的而非守成的;2.实践的而非体用的;3.抽象的而非具体的;4.历史的而非学理的。

二、德育学科建设

德育学自80年代初从教育学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始终受到这样一种非议,即认为它缺乏理论,没有科学的体系。与会的专家学者勇敢地面对这种非议,视之为加强德育学科建设的一种动力,站在使德育学更为完善的维度上,就德育学的学科性质、德育学的若干基本概念,既有德育原理教科书的体系编排等问题作了研讨;与此同时,运用整体辩证思维、系统论、现代全息论等现代的新思维新方法提出了新的德育学理论及体系。

究竟怎样认识德育学的学科性质,与会的专家学者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它是一门以理论为基础的应用学科。在这种观点看来,德育学是从德育的现实出发,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德育的本质问题,并运用从实践中总结来的德育规律去指导实践,其研究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另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学是具有多种性质、多种功能的学科群,包含众多具体的德育学科,比如德育社会学、德育心理学、德育哲学、德育工艺学等,不同的具体学科有着不同的性质与功能。

一门学科的概念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科的科学性。德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仍有作进一步界定的必要。在这一方面,与会的专家学者主要围绕“德育”的内涵、外延、功能、目标、任务等作了探讨。与会者认为,我们现在对德育所下的定义仅仅是自学校教育的维度出发的,因此无法涵盖社会及家庭教育中的德育的内涵:一般认德育的外延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但在教育学的各个领域的阐述过程中,却只有道德教育是贯彻始终的且有实在的内容;在表述上,“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价值”、“德育的作用”并存,有的专家主张用“功能”更为确切;至于德育功能的问题,有的专家认为它既有现实的一面,也有超越一面,我们强调它的现实功能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它具的的超越现实的功能,即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与培养人的功能;德育的“目标”与“任务”是有区别的,“目标”是概括的、相对稳定的。任务则是根据目标所制定的具体化措施,现行的《德育原理》及德育实践中将它们合二为一是不恰当的。

第12篇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近年来高职院校逐渐将关注点由专业建设转向学科建设,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高职院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首先,办学思想不明确,办学理念严重滞后,以生源扩张为招生目的,片面追求办学的规模和经济效益;其次是学科梯队建设滞后,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此外,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为实现自身发展和社会功能所进行的有益探索,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是由于校企双方的价值取向不同,不能很好地将教学和生产相结合;如果只重视生产,不重视教学,忽视培养人才,学校的实训目的难以圆满达成;如果强调教学,忽视企业生产,则企业就会失去合作动力。

二.高职院校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对策

1.明确办学方向,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办学理念和特色是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源萎缩是许多高职院校面临的突出问题,面对教育供求市场的自主选择,如果学科没有特色和社会影响力,其发展将难以为继。学科特色是最重要、最具直接影响的,只有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融合地方经济特点办出特色,才有竞争力,才能在地区相关产业发展中起到创新和主干作用,学校才能成为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开发基地,否则学校会陷入生存危机。

2.优化结构,改善管理,做强学科梯队

学科梯队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学校应鼓励教师进行知识更新与补充,对于引进的高学历人才,应注重提升其实践能力;高职院校还要特别注重在学科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学科建设的重点,坚持按照“按需引才、严格把关”的原则培养和引进人才,完善分配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切实做到“一流人才创一流业绩、享一流待遇”,建成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优秀学科团队。学校也可从企业聘请行业资深专家作为兼职带头人,承担学科建设规划、方案设计、教师培养等工作。

3.创新思路,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在校企合作方面,学校可联合先进、骨干企业共建生产型实训基地或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用于生产、创造利润,同时以生产环境培训学生;将应用开发类的企业难题和生产实例融入教学,让学生参与项目的研发,企业将研究成果用于生产;依托实训基地开展课程教学,按照企业化要求对学生进行培训和考核,企业通过考核引进人才。在实训基地或研发中心内,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技能应用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企业通过全面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师资队伍和实训平台建设等过程,获得“订单型”员工。

第13篇

论文摘要:进行现代化教育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发展最终是为了建立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新型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学科综合能力。近些年来,初中思想政治素质化教育改革从教育思路、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进行了改革。文章基于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对当前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了总结性探讨。

论文关键词:初中生思政治手段

当前形势下,初中生受来自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其思想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因此,进行创新的教学模式探讨不但是为了满足教育改革,同时更重要的是跟进社会方向,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要跟进时展,与时俱进,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立足于全面改革。促进当前教育格局由成绩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功能体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能力。

1应当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

必须以学生为本。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确立初中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独立的人格、自身价值和思想感情,启发引导其内在的思想政治道德需求,培育他们的主体意识、自主能力、创造才能等主体属性;贴近学生实际,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努力通过启发交流、参与互动、研究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贴近学生,克服角色偏差,既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又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贴近生活,积极创造条件,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和个性化的发展需要,同时要更多的关心和指导特殊群体的学生。既要重视经济困难学生的扶贫帮困、又要做好心理障碍学生的释疑解惑工作。

2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所谓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新颖性和多样性,并不是要求每个教师在每一节课都要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是要在扬弃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交叉使用启发式、讨论式、和谐式、自学式等新的教学方法,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用灵活的教学手段。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学生总希望每一堂课都有新鲜感,每一堂课都能学到一些新的知识,能力得到新的提高。而学生的情感引发往往与一定的情景有关,创设情景才能满足当代中学生求知求新的内在要求,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觉悟和素质。为此,我们要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善于带领学生置身干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使学生进人情感共鸣的境界。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既有优点,也有不足,因而要全面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善于把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在使用各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求新求活。一般来说,在教学实践中,理论性强的内容要采用启发式;感彩浓的内容宜采用和谐式;有争议的知识在教学中应采用讨论式;要求学生必须记住的知识点适合竞赛式;简单明了的教学内容最好组织学生自学。如在讲授“正当防卫”一节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将案例播放给学生,并提出讨论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其次采用启发式,通过对理论的阐述和案例分析,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然后引导学生自学,并进行辅导;最后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结合一些法律条文,让学生把知识点记住。

3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意义

开展实践活动,实施情感体验,将学生的情感体验作为教学实践活动的一大目标来抓,这要求通过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强化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增强爱自己,爱家庭,爱社会的世界观的形成。这就需要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其次,应当加强兴趣教学活动的开展。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著名的捷克教育家也指出,课堂“应当是快乐的场所”。因此,政治教师应当给沉闷的课堂增添乐趣,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呢。教师应在有限的讲授时间里充分发挥语言魅力,引起学生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有关的故事、名言、谚语;有关感兴趣的问题;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时事等等,都能引发学生注意焦点,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再次,应当注重情感和道德实践。在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成长。活动课的开展,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提高学生行为的正确性,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道理,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和品质。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包括当地学校及教师自身条件和学生的特点,以及时事背景,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和内容,这些活动实际是学生互动、交流、沟通、对话的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在交流对话中提高。

4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打破“应试化”评价模式的藩篱

应试化的评价模式不仅不能科学判断学生的学习成果,反而会打压学生的创新热情,束缚学生的开拓性思维。在此情形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务必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用更科学化的指标来衡量学生成绩,而不应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教材的框架之内。

第14篇

一、传统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

如同我国现时代整个的社会文化一样,德育文化处于既有德育文化趋向消解、新的德育文化正在建构的文化转型阶段。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过程实质上便是既有德育文化的现代化过程。那么在这一现代化过程中,究竟怎样看待传统道德与德育呢?传统道德与德育体系中又有哪些因素具有现代因子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能够纳入正在建构中的新的德育文化,并为与现实的德育所用呢?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什么原则呢?

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既是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建构新的德育文化的需要。我们不可能割断中国的历史,脱离国情。在急剧变改的社会中,对传统的维系与科学地弘扬对维护社会稳定、缓解因观念突变而出现的思想阵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新的德育文化的建设固然以对传统的扬弃为重要特征,但尤为重要的是科学地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的精华是我们赖以建构新的德育文化体系的基础。整个人类思想史的发展证明:人类思想的发展并非依据基础而创造新的思想,而是依据基础而改变传统意识。对新的德育文化的建构而言,所依据的“基础”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现实,据此应予改变的“传统意识”主要包括了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的精华。

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体系博大精深,虽有糟粕,更有精华,继承其精华,有利于加强学校德育及德育学科建设,这是与会的专家学者所普遍认同的观点。与会的专家学者指出,礼、义、廉、耻、信,以及孝等传统的道德观念,传统美德所体现的整体主义(具体表现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与强调集体利益)、辩证思想(具体表现在强调“为政以德”与人际和谐)以及“先义后利”等,虽然其中具有特定的历史局限,但都拥用合理内核,所蕴涵的基本价值有一定的超时代特性,经过必要的现代转换,结合现实赋予必要的时代内涵,完全可以变现实的德育及新的德育文化建设所用。在研讨过程中,有些专家还特别指出,传统道德与德育是一个有机的思想体系,它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同时也包括了儒家以外其它学派(比如道家、墨家等)的思想在内,在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儒家的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会上,有些专家学者专门就“先秦道家的德育思想”、“《周易》的道德教育思想”作了研讨,与会者对此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传道德与德育的批判继承,既是一个理论,也是个实践问题。那么,在批判继承过程应遵循哪些原则呢?经过研讨,与会的专家学者普遍认识到,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与德育,必然要遇到三大矛盾,即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矛盾;要正确解决三大矛盾,必须区分、认识和处理这三大矛盾关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1.正确区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中的精华与糟粕,坚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2.正确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坚持古为今用,发展创新的原则;3.正确处理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坚持以为指导,贯通古今、融汇中西原则。在对待传统道德与德育思想的问题上,“五四”以来更有着两种不同的态度度和主张:一是毫无批判兼收并蓄,食古不化;一是全盘否定,“全盘西化”。受其影响,在批判继承的实践中也多出现过国粹主义与的错误。与会的专家学者强调,我们今天仍有必要批判和警惕这两种极端倾向的出现。基于对此现象的高度关注,有的与会者提出,在新的德育文化建构过程中批判继承传统德育文化尤其需要遵循这样四项原则:1.化为现代的而非守成的;2.实践的而非体用的;3.抽象的而非具体的;4.历史的而非学理的。

二、德育学科建设

德育学自80年代初从教育学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始终受到这样一种非议,即认为它缺乏理论,没有科学的体系。与会的专家学者勇敢地面对这种非议,视之为加强德育学科建设的一种动力,站在使德育学更为完善的维度上,就德育学的学科性质、德育学的若干基本概念,既有德育原理教科书的体系编排等问题作了研讨;与此同时,运用整体辩证思维、系统论、现代全息论等现代的新思维新方法提出了新的德育学理论及体系。

究竟怎样认识德育学的学科性质,与会的专家学者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它是一门以理论为基础的应用学科。在这种观点看来,德育学是从德育的现实出发,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德育的本质问题,并运用从实践中总结来的德育规律去指导实践,其研究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另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学是具有多种性质、多种功能的学科群,包含众多具体的德育学科,比如德育社会学、德育心理学、德育哲学、德育工艺学等,不同的具体学科有着不同的性质与功能。

一门学科的概念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科的科学性。德育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仍有作进一步界定的必要。在这一方面,与会的专家学者主要围绕“德育”的内涵、外延、功能、目标、任务等作了探讨。与会者认为,我们现在对德育所下的定义仅仅是自学校教育的维度出发的,因此无法涵盖社会及家庭教育中的德育的内涵:一般认德育的外延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但在教育学的各个领域的阐述过程中,却只有道德教育是贯彻始终的且有实在的内容;在表述上,“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价值”、“德育的作用”并存,有的专家主张用“功能”更为确切;至于德育功能的问题,有的专家认为它既有现实的一面,也有超越一面,我们强调它的现实功能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它具的的超越现实的功能,即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与培养人的功能;德育的“目标”与“任务”是有区别的,“目标”是概括的、相对稳定的。任务则是根据目标所制定的具体化措施,现行的《德育原理》及德育实践中将它们合二为一是不恰当的。

德育学科建设必须走科学化之路,那么,德育学科怎样才能科学化呢?

经过研讨,与会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现阶段应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清除旧观念,德育学是一门科学,有自身的思想体系,不能囿于政治气候的变化而变化;要处理好与现实德育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关系:德育研究的任务之一是为现实德育及有关部门制定方针政策提供思想依据,而不是为现实德育及已经提出的方针政策寻找依据。

第二,德育学的研究应突出重点。首先应加强德育过程的研究,这是因为对德育过程的认识,既是德育学的理论问题,也是取行德育实效性关键;其次要加强思想品德测评和德育评价的研究。这个问题是实践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德育理论研究的一个弱项。

第三,应注意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目前的德育研究往往注意重问卷法和测量法,其实它们各有优缺点;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也都有不足之处。

如何运用现代新思维方法加强德育学科建设也是与会者所关注的一个问题。有的专家依据主体性理论、系统论及现代全息论提出了“主体参与式德育理论”,并据此提出了“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构想。

“主体参与式德育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1.用主体参与式的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素质的发展,用整体教育促进学生主体素质的全面发展;2.使主体性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让全面发展具有主体性本质;3.将主体参与式教育落实到整体教育上去,使整体教育在本质上成为主体参与式教育。

第15篇

从广义上讲,一般泛指商、周以后上层宫廷音乐祭祀、宴飨及规范当时社会行为的礼乐艺术形式,对中国文化与社会秩序的构建影响颇深。从狭义上来说,仅指配合朝廷郊庙祭祀所演奏的仪式音乐,“雅乐的主要应用场合为:郊社、尝蹄、食飨、乡射、王师大献、行军田役”[2]。一般泛指相对民间俗乐而言的宫廷音乐,主要指集礼、乐、歌、舞为一体的典礼音乐。在古代生活中,婚、祭、丧、征、伐、欢庆、丰收、感恩、辞别,无不以音乐来表现。儒家思想认为音乐与典礼、制度有关。《礼记•曲礼上》记载:“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在古代中国传统社会,礼之所在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雅乐的核心是“礼”,而雅乐仪式化的表演正是对礼的集中表现,在今天,礼可以置换为井然有序,守法合规。我们认为雅乐可以起到重要的教化作用,是因为雅乐有着“礼”的文化内涵。“礼”的教化功能首先体现在对现代社会“德”的尊崇之上,我们重建雅乐的历程也就蕴涵着“礼”的修习过程,雅乐精神的理念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秩序、提升个人修养等方面仍有着现实意义。

二、雅乐重构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意义

考察当今我国高校的常规学科设置,普遍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弱化和缺失,更缺乏实践和体验平台,高校的音乐教学无疑是一种对传统雅乐的传承方式。位于平顶山市新城区西侧的古应国遗址,是周武王分封第四子的诸侯国,具有鲜明的西周早期礼乐文化特质。从目前出土的文物中可证,这里曾是周代春秋晚期许国的国都。旧县四号墓出土的许公宁编钟共37枚,规模宏大,音色优美,是研究春秋时期周代宫廷音乐的重要文物。从其所在地理位置、规模数量、建造时间、文化内涵和学术价值来看,在国内目前出土的编钟文物中都具有特殊的地位,在我国雅乐文化的构建与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史学意义。平顶山学院依据其文化脉络的演变作为雅乐重构的基础,于2010年组建了雅乐团,不仅是把它作为一种表演艺术,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雅乐的文化内涵和相关知识的修习,以期在学科建设中研究、传承、发展雅乐文化。

(一)雅乐的器用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保留了实物例证

在雅乐乐队的编配上,用古老的华夏本土八音乐器,由金、石、丝、竹、土、木、匏、革等八种不同材质研发而成的乐器组成,依据中国古人独有的思想理念,在八音古老的乐器上赋予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雅乐文化的载体。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天为阳,地为阴,天有九重,地有八方,“九”是最大的阳性数字,“地”是最大的阴性数字,而制作这些乐器的材料都是大地的产物,所以把乐器的分类定名为“八音”。这8种乐器虽然用不同的材质制作而成,在形制和音色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是,只要按照统一的旋律、统一的节奏把各类乐器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发挥各自的特点,就能演奏出精美绝伦的乐曲,这种“和而不同”的理念,即是雅乐中“八音克谐”的经典范本,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合作与调和的理想境界。柷和敔是属八音乐器中的木,在雅乐里是不可缺少的乐器。《律吕正义》注曰:“乐之始作,击柷以合之。乐之将终,枥敔以止之也。”是说明柷的演奏功能是乐曲开始的意思,敔的演奏功能是乐曲结束的意思。

《仪礼•乡饮酒礼》记载:“设席于堂廉东上……乐正先升,立于西阶东。工入,升自西阶。”可见,乐器的方位关系都有严格的要求。柷的陈设方位对应东方,这是因为古人认为:东方和春天、乐器笙有一定的关联,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笙与生同音,都有旺盛的生命力,那么柷在东方就可理解为生命的开始。敔的陈设方位对应西方与秋天,与编磬有关,古人对秋天有悲秋的认知,编磬属八音乐器中的石,敲击过程没有延长音,一击即止,表示终止、结束的意思。在雅乐的八音乐器中,古琴和瑟是丝弦乐器的代表。古琴的制作材料出自于桐木和梓木,桐木为琴面,象征阳,梓木为琴底,象征阴,古人认为:桐木属阳,梓木属阴,代表阴阳和谐。琴面用于定音的十三徽正中间的一徽,象征一年里的闰月,其余十二徽象征一年里的十二个月;古琴演奏的三种音色泛音、按音和散音象征着天、地、人的和谐共和。其他的八音乐器也是如此。如:排箫的形制像凤凰,在古人的认知里,凤凰非竹不食,非梧桐不落,象征君子的高贵品德,人们把排箫所演奏的音视为“德音”。这些归类的古乐器中象征着宇宙间普遍的哲理,反映了人间的道德伦理秩序,蕴涵着早期人们的文化思想。

(二)雅乐的文化内涵发挥了乐教的重要作用

雅乐的核心美学精神就是“和”,即中和、和谐。雅乐的音调与节奏缓慢优美、纯正温雅,加之与严整规范的礼制融为一体,对人们的精神与社会行为产生着极强的感染力,其“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教化功能,至今对我们仍有着现实的影响。雅乐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大都呈现在祭典的仪式中。《周礼•地官》篇中关于舞师的记载:“掌教兵舞,帅而舞山川之祭祀;教袚舞,帅而舞社稷之祭祀;教羽舞,帅而舞四方之祭祀。”说明随着仪式对象的不同,所用的雅乐舞蹈也有所不同,乐舞演奏的次数也有一定的区别,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内何时乐舞,全部按“礼”的要求进行,均应受“礼”的节制,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由乐相伴,随舞而行,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雅乐中的舞蹈,其呈现形式是顺应表演者人体自然肌理的次序平定身心,使其处于一种能量平衡的状态,人体在缓慢的肢体动作中,传递出中正平和、庄严典雅之感,舞蹈的过程,最重要的不是每一个动作的精致华美,而是心灵深处的肃穆。

《乐论》记载:“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参与表演的学生能够淡定沉身,使外部的教化与内心的自我修养融为一体,久而久之,这种身心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参与表演的学生向自觉自信的状态发展。雅乐中的歌唱,可从史料中寻找星星点点的踪迹。《乐记—师乙篇》注:“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勾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乐书》曰:“古之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其气出自脐间,至喉乃噫其词,而抗坠之意可得而分矣,大而不至于抗越,细而不至于幽散,未有不气盛而化神者矣。”《周礼—春官宗伯》云:“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从以上记载的歌唱方法可以看出,我国早期各朝代对歌唱艺术的要求极高,尺度甚严,无论用何种方法歌唱,都要优雅自然,不可过度夸张,我们必须从头整理,追本溯源,“既不失之以偏盖全,也不失之于浮滥”。通过吸收、消化、创新、使演唱方法服从于上古音的构词特点和语音声调的行腔韵味,体现宫廷雅乐的艺术色彩。演唱中必须注意呼吸平稳、声音均匀、行腔简洁、敦厚以达到风格庄重典雅,情调平稳肃穆的效果,这需要表演者理性地把握与内在地控制,有抑有隐,慢缓入声,廖廖数音就营造出一幅肃穆悠远的意象,这种气氛正是参与表演的学生修身养性所需要的氛围。《尚书》中的《尧典》论及音乐:“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言简意赅地总结了古人用这样的音乐感化人,使人们具有中和之德,平和之性的做法。

三、雅乐团对雅乐学科建设的实践与创新

雅乐团以动态的、探索的、发展的音乐形式融入高校音乐学科教育的内容,它不只局限于音乐知识的层面,更重要的还有人文精神的追求。为此,我们在学科建设实践与创新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一)音乐学基础与雅乐文化相须为用

雅乐团把对传统雅乐的研究作为一个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课题。以雅乐音乐创编、演奏实践为起点,就雅乐团人员选拔、师资培训、业务训练、课程设置、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规划,开展了钟磬乐系列古乐器的复制和仿制工作,对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雅乐制度、礼制呈现、乐器编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梳理,依据历史文献和青铜器铭文记载,创编排练了以“古应王国与礼乐文明”为主题的雅乐曲目———《古应风云》和《诗经》专场。内容涵盖了中原地区朝觐祭祀、战争徭役、婚姻爱情、君臣燕飨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古应风云》中有一些雅乐舞蹈的场境,虽然摇曳多姿,颇具艺术审美价值,但也并不是完全为了追求审美效果,而是强调舞蹈动作的仪式性,亦即舞蹈对礼乐文化精神的呈现。在雅乐舞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审美的拓展,是完善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环节。这样,使学生在感受音乐文化的同时,不断完善其自身的音乐、舞蹈知识结构和人文素养,在学习音乐、舞蹈技能中体会雅乐文化内涵的价值。《诗经》是诗、乐、舞相结合的艺术形态。作为雅乐团演出必不可少的形式,承载着教化的神圣使命,可概括为“风雅精神”,泽溉后人,影响深远。《礼记•乐记》记载:“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如:在乐队编制中,使用了琴、瑟、萧、管、籥、篪、埙、缶、笙、簧、磬、鼓、鼛、贲、应、田、鞉、钟、镛、钲、柷、圉等,涉及的乐器数量有20多种。它对从事表演的师生来说,不但有着一定的古乐器学习与表演层面的技术要求,更有着礼乐的举止行为和古诗词文化层面的要求,不仅突出传统古乐器的演奏特色,还要注重雅乐文化的修习。以古乐器学习为基本内容,兼顾对学生进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教育,达到音乐学基础与雅乐文化相须为用的目的,既是对传统雅乐文化的当代展示,同时又是我们音乐学科建设创新的现实需要。

(二)雅乐实践与音乐理论研究相并而行

为使参与表演的师生具有“雅者”气质,我们从站、立、走、坐、施礼、表情等诸多方面对表演者进行形体上的训练与规范,使之尽可能地体现出古代“礼”的精神内涵,在排练过程中,师生通过操作磬、瑟、篪、缶、骨笛、骨哨、埙等当代极难见到的古乐器,体验演奏的感觉,领悟深蕴其中的蓄韵高古,感受我国民族音乐初始的原始状态。这些活动都为音乐教学和音乐理论研究提供了深刻而鲜活的实践素材,教师也必然从中获得启发和灵感,使教学过程、实践环节、理论研究和雅乐创编联系得更加密切。古乐器独特的组合及音色,儒雅韵致,不但呈现了极具民族特色的雅乐艺术,更唤起了师生对音乐理论研究的兴趣与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在具体实践中,雅乐团设置有歌队、舞队和乐队等三个机构,包括钟磬组、弹拨组、管乐组、打击乐组、服装组、后勤组等。我们从乐团成员中选拔各组负责人,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自我管理,从中提升与人合作才能完成乐团整体和谐的理念。同时,把音乐理论研究与雅乐团的文化构建结合起来,当学生毕业、学期结束时,设计一套结业礼和成年礼与雅乐礼仪一起实施,组织学生们到郊外参加祭祀文庙、乡下祭祖、品茶、静思、打太极拳等一系列传统习俗活动,享受与自然、与他人、与自己的内心对话。让所有参加的学生、教师以及学生家长体验礼乐文化所带来的感受,在亲身感悟中,培养他们高雅的人格和情操。以此推动高校学科建设及文化品位的提升。

(三)促进专业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

目前,许多高校是以西洋音乐理论为基础的教育体系,而雅乐团使用的乐器在今天常规的民族管弦乐队中几乎找不到,在一般高校的音乐表演专业中更是空白,如编钟、编磬、瑟、骨笛、排箫、柷、敔、缶等。这些乐器具有鲜明的特色,这种独特的组合及呈现形式需要诸多学科、相关专业相互渗透,主要涉及文献史料、仪式制度、服饰舞容等音乐“”的专业研究和音乐专业本体的内容,如:国学经典、古诗词、乐舞、乐器音律、乐器形制、演奏法以及审美问题等。它们的和谐统一才能体现雅乐真正的文化价值,达到“乐以载道”“乐以载雅”之目的。通过专业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入学科建设中,真正走进师生内心,蕴养师生之心性,提升师生之审美境界,由心底喜爱中国传统音乐,达到传承民族文化的目的。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我们结合雅乐团的文化与艺术特性,开设了古典舞、古乐器演奏、诗经赏析、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礼仪、小型古乐队训练等课程,突出与雅乐艺术相关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促进专业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与支撑。为此,我们把日常雅乐训练纳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通过集思广益、开拓思维,开展一系列学术讲座,让雅乐曲目在学院各种专业、各种学术性与社会活动中表演,从而使参与的师生从感官到感性认知,收获到专业之间艺术二度创作的亲身体验,感受到雅乐文化的熏陶和震撼。在雅乐团的实践中,我们把中国古代礼乐的精神,以新雅乐方式来加以体现,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遵循音乐学基础与雅乐文化相须为用,雅乐实践与音乐理论研究相并而行,促进专业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和学科建设的升华。这是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实践教材,是目前高等文化教育中所缺失的特色学科,也体现着中国古代传统乐教在当代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回归。

四、结语